You are on page 1of 13

2022 年 3 月 推 进 技 术 Mar.

2022
第 43 卷 第 3 期 JO U R N A L O F P R O P U L S IO N T E C H N O L O G Y Vol.43 No.3

折叠 V 形钝体火焰稳定器原型的稳燃机制研究 *
吴云柯 1 ,李志强 2 ,杨 谦 1 ,王慧汝 1 ,夏姣辉 1 ,张志红 2
(1. 中国航空发动机研究院,北京 101300;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1)

摘 要:为了掌握折叠 V 形钝体这一新型火焰稳定器的稳燃机制,采用风洞实验与混合雷诺平均/
大涡模拟结合的方法对常压条件下 10 组不同折叠角的折叠 V 形钝体火焰稳定器原型进行了冷态实验与
热态数值模拟研究。其中冷态实验风速 10~50m/s,热态数值模拟工况为进气温度 700K、来流速度 50~
150m/s,当量比 0.3~1。通过 PIV 实验测得了折叠 V 形钝体回流区冷态流动特征,并结合数值模拟方法
研究并讨论了折叠 V 形钝体绕流尾迹区旋涡特征;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燃烧条件下、折叠 V 形钝体下游
槽向驻涡结构发展变化规律。研究初步探明折叠 V 形钝体总压恢复系数、阻力系数、抗吹熄能力与燃烧
效率优于标准钝体的原因,并发现折叠角角度较小的折叠 V 形钝体,尾迹中心区域无典型回流区,但仍
能通过槽向驻涡结构形成驻涡稳燃速度型,该速度型有利于冷态绕流流速的恢复与热态燃气的加速。
关键词:加力燃烧室;火焰稳定器;折叠 V 形钝体;稳燃机制;槽向驻涡稳燃
中图分类号:V2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055 (2022) 03-200358-13
DOI:10.13675/j.cnki. tjjs. 200358

Flame Stability Mechanism of a Prototype Folded-V


Bluff Body Flameholder
WU Yun-ke1,LI Zhi-qiang2,YANG Qian1,WANG Hui-ru1,XIA Jiao-hui1,ZHANG Zhi-hong2

(1. Aero Engine Academy of China,Beijing 101300,China;


2. National Key Labora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Aero-Engine Aero-Thermodynamics,
Schoo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Beihang University,Beijing 100191,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obtain the flame stablity mechnism of a new proto type flameholder called Folded V
bluff body,the cold experiments and combus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in atmospheric condition of 10 groups of
folded V bluff body flameholders with different folding angles were carried out by wind tunnel and Hybrid RANS/
LES method. The cold experimental wind speed is 10~50m/s,and the combus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condi⁃
tions are:intake temperature 700K,inflow speed 50~150m/s,equivalent ratio 0.3 ~1.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groups’wake flow were observed and measured by the PIV,and then disscussed with the help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widthwise stationary vortex in combustion phenomenon was further investigated
by numerical method in detail. The mechanisms of the folded V bluff body’s advantages including total pressure
recovery coefficient,resistance coefficient,blow out resistance and combustion efficiency compared with stan⁃
dard V type bluff body are verified. And it has been found that for the folded V bluff body with smaller folding an⁃

* 收稿日期:2020-05-24;修订日期:2020-07-0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1276008)。
作者简介:吴云柯,博士,工程师,研究领域为航空发动机燃烧。
通讯作者:李志强,博士,副教授,研究领域为湍流与涡动力学。
引用格式:吴云柯,李志强,杨 谦,等 . 折叠 V 形钝体火焰稳定器原型的稳燃机制研究[J]. 推进技术,2022,43(3):
200358. (WU Yun-ke,LI Zhi-qiang,YANG Qian,et al. Flame Stability Mechanism of a Prototype Folded-V Bluff
Body Flameholder[J]. Journal of Propulsion Technology,2022,43(3):200358.)

200358-1
第 43 卷 第3期 推 进 技 术 2022 年

gle,there is no typical recirculation zone in the center of the wake,but it can still form a stationary-vortex-
steady-combustion velocity profile through the widthwise stationary vortex structure,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re⁃
covery of cold flow velocity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hot gas.
Key words:After burner;Flameholder;Folded-V bluff body;Flame stability mechanism;Widthwise
stationary vortex enhancing flame stablity

符号表
α/(°) 钝体折叠角 Re ρVD/μ ,雷诺数
D/mm 钝体槽宽 Hybrid RANS-LES 混合雷诺平均/大涡模拟
H/mm 钝体展向高度 BVM 燃烧速率模型
L/mm 钝体翼展 SBES 应力混合模型
v/(m/s) 来流速度 SST 剪切应力传输模型
ρ/(kg/m3) 流体密度 St fD/V ,斯特劳哈尔数
μ 黏性系数 f 旋涡脱落频率
u/(m/s) 轴向流速 S rec 回流区投影面积
A 展向平面投影面积 α 无量纲折叠角
T/K 温度 φ 当量比

接相关。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二维钝体绕流形成
1 引 言
的 展 向 旋 涡(旋 涡 轴 线 与 钝 体 延 展 方 向 平 行 、与 槽 宽
航 空 发 动 机 加 力 燃 烧 室 内 流 速 较 高 ,流 场 脉 动 方 向 正 交)稳 燃 机 制 开 展 了 较 丰 富 研 究 。 其 中 Lieu⁃
较 大 ,因 此 需 要 通 过 火 焰 稳 定 装 置 来 稳 定 燃 烧 。 目 wen 等[5]、Chaudhuri 等[6]、Dawson 等[7]均 发 现 ,钝 体 稳
前较常用的稳燃装置为 V 型钝体火焰稳定器,即火焰 燃火焰临近吹熄时的典型征兆是其绕流展向涡的变
稳定器的横截面是 V 形结构。V 形钝体结构简单,在 形 及 钝 体 下 游 火 焰 转 变 为 非 对 称 弯 曲 模 式 ,对 此
不 考 虑 三 维 流 效 应 时 ,冷 态 流 动 与 稳 燃 性 能 仅 由 槽 Chaudhuri 认为[8],火焰是否最终 熄 灭 ,取 决 于 在 临 近
宽 和 顶 角 两 项 参 数 决 定 ,给 稳 定 器 的 设 计 带 来 极 大 吹 熄 阶 段 ,钝 体 下 游 展 向 涡 对 已 熄 灭 剪 切 层 的 重 新
方便。但 V 形钝体缺陷也较明确 ,包括中间状态总 [1]
点 火 能 力 。 Tuttle 与 Chaudhuri 对 不 同 外 形 二 维 钝 体
压 损 失 高 、贫 油 熄 火 范 围 窄 、高 空 接 通 难 度 大 、长 时 在不同来流入口条件下的吹熄特性开展了进一步研
[2]
“ 沙 丘 驻 涡(BD)火 焰 稳 定 器 ” ,作 为
工作易变形等。 究[9-12],发 现 二 维 钝 体 外 形 与 其 稳 燃 火 焰 的 吹 熄 特
一 种 对 V 形 钝 体 的 改 进 ,利 用 其 绕 流 形 成 特 殊 的 、旋 性 基 本 无 关 。 Kostka 等[13-14]则 引 入 正 交 分 解(POD)
涡 旋 转 轴 线 平 行 于 槽 宽 方 向 的 驻 涡 结 构(以 下 简 称 方 法 对 大 量 V 型 钝 体 历 史 实 验 数 据 进 行 分 析 ,发 现
槽 向 驻 涡),提 高 钝 体 下 游 旋 涡 稳 定 性 ,从 而 获 得 良 钝体冷态绕流展向旋涡脱落特性与燃烧流场能量分
好 的 燃 烧 稳 定 性 ,并 在 冷 、热 态 性 能 方 面 均 显 著 优 于 布 之 间 有 强 关 联 性 ,而 流 场 能 量 决 定 了 火 焰 孔 洞 的
常 规 V 形 钝 体 。 由 于 BD 稳 定 器 为 三 维 造 型 ,工 艺 性 分 布 与 大 小 。 Song 等[15]利 用 瑞 利 散 射 、纹 影 、高 速
及 不 同 型 号 发 动 机 的 匹 配 适 应 性 较 差 ,因 此 仅 在 个 摄 影 、PIV 和 PLIF 等 多 种 实 验 方 法 对 V 型 钝 体 火 焰
别 型 号 发 动 机 得 到 了 应 用 ,但 BD 稳 定 器 利 用 槽 向 驻 吹 熄 过 程 做 了 研 究 ,复 现 了 火 焰 在 临 近 吹 熄 时 的 展
“ 折叠 V
涡稳定燃烧的机制,则值得继续研究与发展。 向 涡 变 形 现 象 ,并 发 现 近 钝 体 火 焰 吹 熄 时 火 焰 的 纵
形钝体火焰稳定器 ”,是一种由 V 形钝体简单变形、
[3]
向 振 荡 过 程 。 Huelskamp 等[16]通 过 整 理 过 去 60 年 间
优 化 得 到 的 钝 体 结 构 ,其 下 游 存 在 类 似 于 BD 稳 定 器 钝 体 稳 定 器 800 余 份 实 验 数 据 ,指 出 火 焰 吹 熄 极 限
下游的槽向驻涡。吴云柯等 对折叠 V 形钝体冷热 [3]
与 流 动 停 留 时 间 和 化 学 反 应 时 间 直 接 相 关 ,其 他 影
态性能做了较详细介绍,指出折叠 V 形钝体相比常规 响 都 是 次 要 的 ,二 维 钝 体 的 稳 燃 特 性 由 其 槽 宽 D 主
V 形 钝 体 ,在 冷 态 绕 流 阻 力 与 贫 熄 极 限 、燃 烧 效 率 等 要 决 定 ,而 与 具 体 外 形 无 关 。 Kariuki 等[17]通过 PIV,
稳燃特性方面优势较为显著。 OH-PLIF 和 OH* 化 学 发 光 滤 镜 系 统 验 证 了 这 一
稳 燃 机 制 研 究 方 面 ,过 去 针 对 二 维 钝 体 稳 燃 机 结论。
[4]
制的普遍观点认为 ,钝体稳燃能力与回流区长度直 国 内 ,巩 帆 等[18]的 研 究 指 出 ,钝 体 稳 燃 火 焰 根 部
200358-2
第 43 卷 第3期 折叠 V 形钝体火焰稳定器原型的稳燃机制研究 2022 年

将对钝体火焰的稳定燃烧产生重要影响。唐豪杰 度 与 槽 宽 之 比 ,也 与 标 准 V 形 槽 稳 定 器 一 致 ,即 展 向
等 [19]
则对钝体燃烧器火焰静态稳定性做了初步分 高度 H=60mm,H/D=4。
[20~22]
析。李志强等 通过在钝体下游引入三维流向涡
(旋 涡 轴 线 与 流 动 方 向 平 行 ,与 槽 宽 方 向 正 交)改 变
了 钝 体 展 向 旋 涡 脱 落 机 制 ,为 三 维 钝 体 稳 燃 方 法 的
研究奠定了初步基础。
上述工作较为完整地揭示了二维钝体稳燃机
制 全 貌 ,将 钝 体 稳 燃 机 制 研 究 从 回 流 区 长 度 唯 象 层
面 的 讨 论 ,深 入 到 流 动 与 反 应 特 征 时 间 的 机 理 层
面 ,但 针 对 BD 稳 定 器 及 折 叠 V 形 钝 体 火 焰 稳 定 器
利 用 槽 向 驻 涡 稳 定 燃 烧 的 三 维 钝 体 稳 燃 机 制 ,现 阶
Fig. 3 Geometric parameters of V bluff body (mm)
段 认 识 尚 不 充 分 ,因 此 有 必 要 在 这 一 方 面 开 展 进 一
步 研 究 。 本文结合 PIV 冷态实验与混合雷诺应力/大
对于折叠 V 形钝体,为确保所有钝体实验件在实
涡 模 拟 方 法 ,对 折 叠 V 形 钝 体 稳 定 燃 烧 的 机 制 ,做 出
验 流 道 内 的 阻 塞 比 一 致(阻 塞 比 =垂 直 于 流 向 的 钝 体
分析与讨论。
投影面积/实验段槽道面积),H 和 D 取定值,并引入折
2 方 法 叠角 α 和钝体翼展 L,如图 4 所示。

2.1 折叠 V 形钝体简介
如图 1 所示 ,将 V 形钝体沿中线在其展向折叠成
一 定 角 度 时 ,将 构 成 图 2 所 示 的 空 间 钝 体 结 构 ,本 研
究 将 此 类 钝 体 称 为“ 折 叠 V 形 钝 体(Folded-V bluff
body)”,并将其折叠的角度定义为 α 角。

Fig. 1 Folded-V bluff body of variety α angle Fig. 4 Design bariables of folded-V bluff body (mm)

显然的
α H
sin ·L = (1)
2 2
根 据 折 叠 V 形 钝 体 折 叠 角 α,将 折 叠 V 形 钝 体 研
究 对 象 进 行 分 组 ,具 体 分 组 如 表 1 所 示 ,其 中 第 10 组
Fig. 2 3D view of folded-V bluff body
α=180°钝体即为标准 V 形槽稳定器对照组。

可 认 为 从 造 型 角 度 ,折 叠 V 形 钝 体 是 V 形 与 BD Table 1 Research group


稳 定 器 之 间 的 折 中 ,从 结 构 上 简 化 了 BD 稳 定 器 的 强 Group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 维 特 征 ,继 承 BD 稳 定 器 的 后 掠 特 征 ,其 他 方 面 则 α/(°)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沿用 V 形钝体主要设计特征,设计变量相比常规 V 形
钝体仅增加了一个折叠角 α,结构较简单。 2.2 实验系统与测量方法
本 文 研 究 中 ,折 叠 V 形 钝 体 截 面 选 用 图 3 所 示 、 2.2.1 标尺的说明与无量纲化
美 国 空 军 实 验 室 标 准 V 形 槽 稳 定 器[23]经 相 似 放 大 后 为了方便比对,全部数据都经过无量纲处理。
的 几 何 参 数 ,槽 宽 D=15mm,前 缘 张 角 β=35°,便 于 校 实 验 中 ,钝 体 下 游 流 向 无 量 纲 距 离 与 高 度 如 图 5
核验证实验测量与计算结果。折叠 V 形钝体展向高 所 示 ,分 别 表 示 为 距 离 与 钝 体 槽 宽 D(尺 寸 见 图 3)的
200358-3
第 43 卷 第3期 推 进 技 术 2022 年

比 值 :z/D 和 x/D,展 向 距 离 则 表 示 为 y/D:无 量 纲 轴 向 面 沿 钝 体 尾 缘 所 在 射 线 方 向 的 堆 叠 ,因 此 仅 是 准 三


流速表示为 u/v,v 为实验段或计算域入口流速。 维的。引入准三维半正交折叠 V 形钝体当地坐标系
后 ,前 述“ 流 向 ”即 可 写 为 z/D 方 向 ,展 向 即 为 y/D 方
向,槽宽方向即为 x/D 方向。同理 ,展向平面即为 y/D
轴 与 z/D 轴 构 成 的 平 面 ,简 称 为 y-z 平 面 ;钝 体 的 中 心
截面由 x/D 与 z/D 轴构成,简称为 x-z 平面。

Fig. 5 Dimensionless distance (mm) 2.2.2 实验方案


本文研究工作设计的风洞实验平台整体方案如
为便于分析流动的展向特征,本文将图 5 所示二 图 7 所 示 。 实 验 段 截 面 尺 寸 为 154mm×128mm,实 验
维坐标系拓展至适用于折叠 V 型钝体分析的准三维 段 长 度 1500mm,钝 体 安 装 于 距 离 实 验 段 进 口 300mm
半 正 交 当 地 坐 标 系 ,即 增 加 展 向 维 度 ,但 展 向 方 向 与 处,如图 8(a)所示。
x 轴 -z 轴 及 其 形 成 的 x-z 平 面 不 正 交 ,而 是 沿 钝 体 V 钝 体 上 下 游(实 验 段 进 出 口)总 压 通 过 中 国 燃 气
形 截 面 实 际 的 展 向 拉 伸 方 向 ,给 出 y 轴 和 -y 轴 ,即 y 涡 轮 研 究 院 生 产 的 五 点 、纵 列 总 压 耙 测 量 得 到 ,准 确
轴 与 -y 轴 的 夹 角 不 再 是 笛 卡 尔 坐 标 系 下 的 180°,而 度等级为 0.25%。分别在实验段进口、出口截面中心
是钝体的折叠角度,如图 6 所示。 线 自 顶 向 下 均 布 5 个 总 压 探 针 测 点 ,通 过 求 得 5 个 点
实 际 上 新 建 坐 标 系 的 展 向 维 度 ,只 是 二 维 x-z 平 时均压力的算术平均值,获得钝体总压恢复系数。
速 度 测 量 方 面 ,本 文 实 验 研 究 选 用 了 Lavision 公
司 2D3C Flow Master 粒子成像测速场系统 ,如图 8(b)
所 示 ,片 光 源 面 上 速 度 测 量 精 度≯0.1%。 风 洞 流 场 校
核 、部 分 测 点 单 点 流 速 校 核 及 高 频 脉 动 测 量 ,采 用 清
华大学研制的脉冲激光多普勒测速系统(LDV)完成,
LDV 单 点 测 量 精 度 ≯0.05%。 流 场 示 踪 粒 子 方 面 ,本
文采用低速常温流动条件下跟随性和散射性较好的
Fig. 6 Local coordinate of folded-V bluff body DEHS(癸二酸二异辛酯)气溶胶方案。

Fig. 7 Experiment scheme


200358-4
第 43 卷 第3期 折叠 V 形钝体火焰稳定器原型的稳燃机制研究 2022 年

Fig. 8 Experiment setup

进口流场温度由安装于实验段上游的热电偶测
得 。 实验流速为 10~50m/s,对应的雷诺数为 2.5×104 ~
1.25×105 。
2.2.3 实验误差分析
PIV,LDV 测量结果以对照组第 10 组标准钝体在
雷 诺 数 Re=5.5×104 条 件 下 的 实 验 数 据[14]为 基 准 进 行
校 核 ,校 核 结 果 如 图 9 所 示 。 从 图 9 可 见 ,本 文 研 究
得 到 的 实 验 结 果 在 较 低 雷 诺 数 下 与 Fujii[4]测 得 的 结
果 具 有 较 高 一 致 性 ,可 见 本 研 究 采 取 的 测 量 手 段 精
确度较高,测量结果可重复性良好。
2.3 数值模型与计算方法
2.3.1 计算方法与计算域
近 年 来 ,混 合 雷 诺 平 均/大 涡 模 拟 方 法(Hybrid Fig. 9 Validation of experiment data
RANS/LES)在 工 程 流 体 力 学 研 究 领 域 已 得 到 广 泛 应
用 ,该 方 法 既 可 发 挥 雷 诺 平 均 方 法(RANS)高 效 处 理 域 ,如 钝 体 绕 流 区 域 、近 场 尾 迹 区 域 等 ,采 用 全 局
近 固 壁 与 粗 糙 网 格 流 动 的 优 势 ,同 时 也 具 备 类 似 于 RANS-LES 方法,计算域的划分如图 10 所示。
大 涡 模 拟(LES)方 法 解 析 特 定 尺 度 复 杂 流 动 结 构 的 在计算域入口处,采用 RANS 域、较粗糙网格,为
能力 [24]
。 LES 域提供一个发展较充分的流场,避免 LES 计算启
本 研 究 采 用 分 区(Zonal)与 全 局(Global)Hybrid 动 时 间(扰 动 、转 捩 与 发 展 所 需 的 总 计 算 步)较 长 的
RANS-LES 联 用 方 法 ,在 对 湍 流 尺 度 不 敏 感 的 计 算 问 题 ;入 口 RANS 域 出 口 ,设 置 交 界 面 ,与 LES 域
域 ,整 体 采 用 RANS 方 法 ,在 对 湍 流 尺 度 敏 感 的 计 算 过渡。

Fig. 10 Calculation domain


(α=120º)
200358-5
第 43 卷 第3期 推 进 技 术 2022 年

钝体浸没于 LES 域内,从而可以较细致得到湍流 2.3.4 时空离散方式


绕 流 复 杂 几 何 钝 体 的 近 上 游 细 节 ;同 时 ,钝 体 壁 面 至 (1)时间离散
边 界 层 外 层 以 外 的 有 限 范 围 ,划 分 为 RANS 域 ,采 用 LES 类计算为确保收敛,需使均方根 CFL 数接近
RANS 方 法 壁 面 函 数 计 算 较 适 用 的 扁 平 、大 长 宽 比 、 于 1。 根 据 计 算 域 的 平 均 网 格 尺 度 及 本 研 究 所 选 工
贴 体 网 格 ,大 幅 降 低 LES 近 壁 网 格 规 模 ,并 确 保 全 局 况 的 最 大 入 口 流 速 计 算 得 到 ,时 间 步 长 取 为 5μs,可
RANS/LES 模 型 不 会 发 生 近 壁 区 适 用 模 型 误 判 问 题 , 确保本研究全部流速范围内的计算过程收敛。
而 仅 需 判 断 边 界 层 外 层 与 主 流 的“ 人 工 ”过 渡 区 即 (2)空间离散
可。这也是 Hybrid RANS/LES 方法的重要优势。 α=90°~180°全部折叠 V 形钝体计算域都以结构
钝 体 尾 缘 及 尾 缘 周 围 区 域 ,采 用 细 密 的 正 交 网 化 网 格 离 散 ,如 图 11 所 示 。 采 用 行 列 式 计 算 每 个 六
格 交 界 面 过 渡 至 尾 迹 计 算 域 ,确 保 钝 体 尾 缘 附 近 流 面 体 网 格 雅 克 比 行 列 式 值 的 方 法 检 查 网 格 质 量 ,所
动 细 节 准 确 还 原 ;近 尾 迹 计 算 域 采 用 网 格 尺 度 有 网 格 单 元 体 行 列 式 值 均 在 0.65 以 上 ,较 为 接 近 理
0.8mm×0.8mm×0.8mm 的 均 匀 正 交 网 格 ,以 捕 捉 尾 迹 想 六 面 体 立 方 块 ,可 满 足 大 涡 模 拟 计 算 对 网 格 的 质
流 动 细 节 特 征 ;尾 迹 计 算 域 延 伸 一 段 距 离 后 ,过 渡 至 量要求。
出口段粗糙网格的 RANS 域,确保计算过程中出口位
置不发生回流等易导致计算发散的问题。
2.3.2 流动控制方程组及湍流模式
本 研 究 冷 、热 态 数 值 模 拟 ,在 预 先 划 定 的 RANS
域 内 ,只 求 解 雷 诺 平 均 的 N-S 方 程 组 ,选 用 Menter[25]
构造的 SST k-ω 模型模化方程。模型常数见表 2。 Fig. 11 Discrete mesh density
(α=120º, Element≈6.27×106)
Table 2 SST constant
β' α β σk σω 为确保全部工况下边界层第一层网格均落在 y+ ≤
0.09 5/9 0.075 1.176 2 1 的 黏 性 子 层 ,所 有 算 例 第 一 层 网 格 高 度 统 一 取 为

在 LES 域 内 ,采 用 全 局 RANS-LES 方 法 ,并 选 用 1μm,并采用对数律方式生成 50 层边界层网格 ,使 边

基 于 SST 模 型 的 应 力 混 合(Stressed blended eddy sim ⁃ 界 层 最 外 层 网 格 能 够 在 全 部 工 况 下 均 位 于 y+ >100 的

ulation,SBES)湍 流 尺 度 解 析 模 式[26],SBES 建 立 在 由 过渡层外。边界层最外层网格与主流网格采用交界

混 合 函 数 组 合 得 到 的“ 壳 函 数 ”基 础 上 ,其 壳 函 数 与 面(Interface)方 式 处 理 ,即 边 界 层 计 算 值 与 主 流 流 动

SST 模型中的混合函数有相似的功能和结构,用于实 计 算 值 以 边 界 层 最 外 层 网 格 为 界 ,网 格 节 点 不 一 一
现 RANS-LES 切 换 ,即 在 网 格 长 宽 比 较 大 的 近 壁 、边 对 应 ,通 过 插 值 方 式 交 换 点 、线 、面 数 据 。 这 样 处 理
界 层 区 域 ,采 用 RANS 模 型 壁 面 函 数 模 化 湍 流 ,并 利 的 目 的 是 ,在 全 部 边 界 层 内 和 部 分 主 流 边 缘 位 置 ,均
用 分 段 函 数 人 工 添 加 数 值“ 壳 ”,防 止 Hybrid RANS/ 可强制采用 RANS 模型的壁函数简化计算,从而大幅
LES 方 法 中 常 见 的 网 格 诱 导 分 离(Grid induced sepa⁃ 降 低 LES 方 法 处 理 复 杂 曲 面 绕 流 问 题 的 网 格 规 模 。
ration,GIS)或灰区(Grey area)问题发生。 而 在 尾 迹 区 的 主 流 流 动 中 ,则 均 采 用 大 涡 模 拟 适 用
2.3.3 湍流燃烧模型 的 、高 度 正 交 的 六 面 体 网 格 ,使 大 涡 模 拟 方 法 可 以 准
燃 料 选 取 为 气 态 甲 烷 ,湍 流 燃 烧 模 化 采 用 BVM 确 捕 捉 到 尾 迹 区 的 流 动 细 节 特 征 。 以 α=90º 钝 体 为
模 型[27],其 全 称 为 燃 烧 速 度 模 型(Burning velocity 例,网格细节如图 12 所示。
model,BVM),也 称 之 为 湍 流 火 焰 封 闭 模 型(Turbu⁃ 2.3.5 边界条件
lent flame closure,TFC)。它由两个模型组成 ,其一是 冷 态 流 动 与 热 态 燃 烧 模 拟 的 边 界 条 件 如 表 3、
用 于 模 化 全 局 反 应 进 度 的 湍 流 火 焰 封 闭 模 型 ,其 二 表 4 所示。
是用于模化流动中反应与未反应组分的带概率密度 2.3.6 计算平台
函 数(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PDF)的 层 流 小 火 焰 全部算例在 ANSYS CFX-Solver 17.2 求解器模块
模 型(Laminar flamelet with PDF)。 燃 烧 反 应 机 理 为 进 行 求 解 。 对 CFX 求 解 器 的 介 绍 已 有 官 方 文 档 和 大
简 化 的 WD 甲 烷 燃 烧 总 包 反 应 机 理 。 当 量 比 φ 的 取 量 相 关 研 究 文 献 给 出 ,本 文 不 再 赘 述 。 计 算 工 作 在
值为 0.3~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仿真中心超算平台完成。
200358-6
第 43 卷 第3期 折叠 V 形钝体火焰稳定器原型的稳燃机制研究 2022 年

3 结 果

3.1 折叠 V 形钝体稳燃机制的冷态分析
3.1.1 折叠 V 形钝体回流区总体特征
图 14 直 接 比 较 了 PIV 测 得 的 、相 同 来 流 条 件 下 ,
两 组 折 叠 V 形 钝 体 下 游 回 流 区 图 像 ,显 而 易 见 ,对 照
组 10 标 准 V 形 钝 体 与 折 叠 V 形 钝 体 回 流 区 结 构 显 著
不同。其差异主要表现在槽向上(y-z 平面)旋涡的尺
度与形状,和展向涡(x-z 平面)的尺度与位置不同。
如 图 14(a),在 y-z 平 面 上 ,由 于 折 叠 V 形 钝 体 两
Fig. 12 Mesh in detail 翼 后 掠 ,在 翼 端 生 成 的 分 离 涡 尺 度 随 折 叠 角 角 度 减
小 而 减 小 ;相 比 之 下 对 照 组 10 标 准 V 形 钝 体 翼 端 分
Table 3 Boundary condition(Cold flow)
离 涡 尺 度 很 大 。 同 时 ,在 y-z 平 面 上 ,近 折 叠 V 形 钝
v/(m/s) 11 21 31 42 52 63 73 84
体 折 叠 角 顶 点 的 尾 迹 区 域 ,均 观 测 到 显 著 的 槽 向 涡
Re 1×104 2×104 3×104 4×104 5×104 6×104 7×104 8×104
结构。其中第 7 组、第 4 组槽向涡结构为单涡环 ,第 1
Folded V surface Non-slip,adiabatic
Domain surface Free-slip,adiabatic
组为双涡环的对涡结构。
Inflow temperature 273K 而 在 中 心 截 面 上(x-z 平 面),由 图 14(b)所 示 的
PIV 时均测量结果可见,对照组 10 标准 V 形钝体下游
Table 4 Boundary condition(Reaction flow) 存 在 典 型 展 向 双 涡 环 回 流 区 结 构 ,这 是 由 交 替 脱 落
v/(m/s) 52 63 84 105 126 136 147
Re 5×104 6×104 8×104 1×105 1.2×105 1.3×105 1.4×105
Folded V surface Non-slip,adiabatic
Domain surface Free-slip,adiabatic
Inflow temperature 700K

2.3.7 数值误差分析
图 13 给 出 了 标 准 V 形 钝 体 分 别 在 2×106 ,4×106 ,
6×106 网 格 量 级 下 ,与 Kiel 等[23]热 态 实 验(Re=4×104)
激光多普勒流速测量结果的比较。可见网格量级
6×106 条件下,计算值已可与实验值吻合很好,表明热
态计算方法与边界条件选取合理,网格量级恰当。

Fig. 13 Validation of hybrid RANS/LES method in


combustion situation(Re=4×104) Fig. 14 PIV measured rectangle area images
200358-7
第 43 卷 第3期 推 进 技 术 2022 年

的钝体绕流涡街形成的。而对于折叠 V 形钝体,可见 显 然 的 ,回 流 区 越 大 ,意 味 着 钝 体 绕 流 后 的 动 量
展 向 涡 随 折 叠 角 度 减 小 ,逐 渐 脱 体 、旋 涡 半 径 逐 渐 减 与 动 能 损 失 越 大 ,也 即 意 味 着 总 压 恢 复 能 力 的 整 体
小 ,至 第 1 组 、折 叠 角 90°折 叠 V 形 钝 体 ,展 向 涡 完 全 减弱。这是折叠 V 形钝体阻力系数与总压恢复能力
消失,这标志着在折叠角 90°折叠 V 形钝体中心平面, 优于对照组 10 标准 V 形钝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已不存在周期性交替脱落的展向涡街结构。 3.1.2 折叠 V 形钝体槽向旋涡瞬态特征
文献[3]指出 ,折叠 V 形钝体相比对照组 10 的标 基 于 PIV 冷 态 实 验 与 Hybrid RANS/LES 模 拟 结
准 钝 体 ,冷 态 阻 力 较 小 ,总 压 恢 复 能 力 较 强 ,且 折 叠 果 ,对 槽 向 旋 涡 瞬 态 特 征 做 进 一 步 分 析 ,考 虑 到 图
角 角 度 越 小 ,阻 力 越 小 ,总 压 恢 复 能 力 越 强 。 这 一 规 16 中 ,Re>4×104 后 ,流 动 结 构 已 自 模 ,不 随 雷 诺 数 发
律的原因,可通过回流区面积律部分揭示。 生显著变化,故以 Re=5×104 工况为例,如图 17 所 示 。
对 y-z 平 面 时 均 旋 涡 覆 盖 区 域 做 面 积 分 处 理 ,得
到无量纲的回流区投影面积 Srec

S rec = ∯
u ≤ 0,
z
> 0
Adydz (2)
D

并将回流区投影面积 Srec 做无量纲处理


~
S rec = S rec / ( D·L ) (3)

式中 D 为钝体槽宽,L 为钝体展长。
比 较 不 同 雷 诺 数 下 ,不 同 折 叠 角 钝 体 回 流 区 面
积 大 小 ,结 果 如 图 15 所 示 。 可 见 ,在 全 部 雷 诺 数 下 ,
回 流 区 面 积 均 呈 折 叠 角 α 角 度 越 大 ,回 流 区 面 积 越
大 的 规 律 。 同 时 ,折 叠 角 120° 与 折 叠 角 90° 的 回 流
区 面 积 较 为 接 近 ,表 征 二 者 回 流 区 结 构 较 为 接 近 。
如图 16 所示。
Fig. 17 Transient wake flow of folded-V
(Re=5×104, y-z plane)

首 先 ,PIV 与 数 值 模 拟 结 果 吻 合 较 好 ,均 捕 捉 到
了 钝 体 下 游 的 典 型 瞬 态 流 动 结 构 ,且 尺 度 基 本 一
致 。 其 中 ,对 照 组 10 标 准 钝 体 近 尾 迹 区 流 场 中 不 存
在 任 何 有 组 织 的 旋 涡 结 构 ,流 线 呈 无 序 发 展 状 态 。
而全部折叠 V 型钝体近折叠角顶点区域,都存在旋涡
结 构 中 心 点 、鞍 点 和 结 点 的 旋 涡 结 构 。 这 一 旋 涡 结
构 特 征 ,在 第 1 组 、α=90°折 叠 V 形 钝 体 中 尤 为 明 显 ;
而 在 第 4 组 、第 7 组 ,瞬 态 模 拟 结 果 中 ,标 记 位 置 的 旋
Fig. 15 Dimensionless rectangle area vs Re number 涡结构并不总是出现。
(experiment result)
结 合 图 14(a)第 1 组 钝 体 观 测 结 果 ,和 过 去 针 对
BD 稳 定 器 的 相 关 研 究[2],可 推 测 折 叠 角 顶 点 尾 迹 区
域存在的槽向大尺度旋涡结构为一槽向驻涡结构,
也即折叠角 90°的折叠 V 形钝体,与 BD 稳定器具有相
似的、y-z 平面上的回流区结构。这一回流区结构,显
然也和 BD 稳定器一样,有利于燃烧的稳定。
在 钝 体 绕 流 尾 迹 区 域 ,Hybrid RANS/LES 方 法 切
换 至 LES 模 式 ,因 此 可 获 取 大 量 流 动 细 节 特 征 信 息 。
Fig. 16 Rectangle area in the wake flow (Grey:rectangle 利 用 带 通 滤 波 方 法 ,将 极 大 尺 度 旋 涡 结 构 过 滤 ,得 到
area,White:forward flow) 图 18 所 示 等 涡 量 图 。 可 见 图 18(b)~(d),组 1,4,7
200358-8
第 43 卷 第3期 折叠 V 形钝体火焰稳定器原型的稳燃机制研究 2022 年

折 叠 V 形 钝 体 下 游 空 洞 处 ,即 为 大 尺 度 槽 向 驻 涡 ;而 90~120°折 叠 V 形 钝 体 ,槽 向 涡 为 双 涡 环 ,涡 心 高 度
对照组 10 标准钝体下游 y-z 平面上,只存在向下游发 对 称 ,且 涡 心 位 置 随 钝 体 折 叠 角 角 度 增 加 而 逐 渐 远
展的小尺度涡管。而随折叠角 α 减小,逐渐出现较多 离钝体中心线和钝体尾缘。组 5~组 7 涡心位置逐渐
沿展向发展的涡管结构 ,其中组 1、折叠角 90°的折叠 靠近钝体中线,但与折叠 V 形钝体尾缘的距离则基本
V 形钝体,沿展向发展的涡管最为粗壮。对于燃烧的 不 再 发 生 变 化 。 组 8~ 组 10 未 观 测 到 时 均 槽 向 旋 涡
组 织 与 稳 定 ,这 种 沿 展 向 发 展 的 旋 涡 有 利 于 燃 料 和 结构。
火焰在下游的展向掺混、扩散。

Fig. 20 Distribution of widthwise vortex center with


variable folded angles in plane y-z

总体上,随折叠角角度 α 增加,槽向涡呈驻定-向
下游移动 -向中心线靠拢 -消失这一规律发 展 。 其 驻
Fig. 18 Filtered transient isovorticity image top view
涡结构与特点,与 TVC 单涡或双涡驻涡[1]显著不同。
(Re=5×104, cold)
3.1.4 折叠 V 形钝体展向涡特征
常规 V 形钝体依靠展向涡形成回流区稳定燃烧。
3.1.3 折叠 V 形钝体槽向旋涡时均特征
而 图 15 现 象 揭 示 ,在 x-z 中 心 平 面 上 ,折 叠 V 形 钝 体
结合数值模拟得到的 y-z 平面时均流线图 19,可
展 向 涡 逐 渐 消 失 。 因 此 需 进 一 步 观 察 x-z 中 心 平 面
见 对 于 第 1 组 90°折 叠 角 折 叠 V 形 钝 体 ,确 定 存 在 一
展向旋涡脱落频率。
对 槽 向 驻 涡 结 构 。 且 随 着 折 叠 角 角 度 逐 渐 增 大 ,至
展向涡脱落频率一般用无量纲的斯特劳哈尔数
第 7 组 ,这 对 槽 向 驻 涡 结 构 发 生 显 著 变 化 ,由 大 尺 度
St 描 述 ,它 是 钝 体 火 焰 稳 定 器 的 一 个 特 征 参 数 ,与 钝
对 称 涡 对 发 展 为 小 尺 度 涡 对 ,最 终 至 对 照 组 10 标 准
体稳燃火焰贫油吹熄极限存在重要关联。
V 形钝体,不再有明显拓扑结构的槽向旋涡存在。这
利 用 LDV 测 得 的 x-z 中 心 平 面 折 叠 V 型 钝 体 绕
一 结 果 印 证 了 图 17 瞬 态 结 果 获 得 的 结 论 ,即 对 于 较
流 St 与 Re 的对应关系如图 21 所示。随折叠 V 形钝体
小 折 叠 角 的 折 叠 V 形 钝 体 ,其 下 游 y-z 平 面 上 存 在 一
折 叠 角 角 度 减 小 ,St 呈 普 遍 下 降 趋 势 ,且 下 降 幅 度 随
槽 向 驻 涡 结 构 ;且 这 一 驻 涡 结 构 的 生 成 与 消 灭 ,与 折
钝体折叠角减小而增大。对于组 8、组 9 的钝体,其 St
叠角直接相关。
与 对 照 组 10 标 准 V 形 钝 体 较 为 接 近 。 其 中 折 叠 角
如 图 20 所 示 ,槽 向 涡 的 时 均 旋 涡 中 心 位 置 随 不
90°折叠 V 形钝体 YD0 平面几乎不存在高频旋涡脱落
同折叠角变化而发生改变。对于组 1~组 4 即折叠角
现象,这与 PIV 测量和计算结果吻合。
进一步结合等涡量图考察展向涡瞬态发展的特
征 ,如 图 22 所 示 。 整 体 上 ,对 照 组 10 标 准 V 形 钝 体
尾迹旋涡呈大振幅振荡状态向下游发展。这种大尺
度 振 荡 ,在 热 态 条 件 下 ,易 诱 发 振 荡 燃 烧 不 稳 定 ,最
终 导 致 熄 火 。 同 时 ,标 准 V 形 钝 体 尾 迹 旋 涡 尺 度 普
Fig. 19 Streamline of folded-V wake flow Hybrid 遍 较 小 、在 下 游 较 快 碎 裂 、耗 散 ,不 利 于 燃 烧 能 量 的
4
RANS/LES result (Re=5×10 , y-z plane) 下 游 扩 散 传 播 ;而 随 着 折 叠 角 α 角 度 减 小 ,尾 迹 的 振
200358-9
第 43 卷 第3期 推 进 技 术 2022 年

其阻力特性优于对照组 10 标准 V 形钝体[3]。
3.2 折叠 V 形钝体稳燃机制的热态分析
3.2.1 折叠 V 形钝体热态槽向驻涡结构
在 Re=5×104 、进 气 温 度 Tin =700K,油 气 当 量 比 φ=
1 工况下,数值模拟得到的燃烧流场如图 23 所示。图
中 可 见 ,对 于 对 照 组 10 标 准 V 形 钝 体 ,其 y-z 平 面 上
的 热 态 时 均 流 场 较 为 均 匀 ,不 存 在 显 著 的 槽 向 旋 涡
结构。

Fig. 21 Shedding frequency of vortex street LDV data @


YD0 plane

荡 状 态 受 到 显 著 抑 制 ,涡 尺 度 则 呈 整 体 增 强 ,至 第
1 组 、折 叠 角 90°折 叠 V 形 钝 体 ,尾 迹 振 荡 基 本 消 失 ,
尾 迹 下 游 仍 存 在 较 粗 壮 的 涡 管 。 结 合 Chaudhuri
等[8]观 点 ,一 方 面 ,钝 体 绕 流 的 振 荡 受 到 抑 制 ,本 身
将 有 利 于 燃 烧 的 稳 定 ;另 一 方 面 ,尾 迹 下 游 的 粗 壮
涡 管 ,有 助 于 提 升 钝 体 在 高 速 来 流 条 件 下 贫 油 尾 迹
区 域 的“ 重 点 火 ”能 力 ,从 而 提 升 整 体 上 的 燃 烧 的 稳 Fig. 23 Streamline of folded-V wake flow
定性。
对 于 第 4,7 组 ,即 折 叠 角 120°,150°折 叠 V 形 钝
体 ,燃 烧 过 程 中 ,y-z 平 面 存 在 槽 向 旋 涡 结 构 ,这 一 结
构 可 在 时 均 流 场 中 捕 捉 到 ,但 在 瞬 态 流 场 中 ,该 槽 向
旋涡位置随时间推进发生显著变化。而对于第 1 组、
折叠角 90°折叠 V 形钝体,旋涡尺度、位置均不随时间
发生明显变化。如图 24 所示,随时间推进,槽向旋涡
虽 稍 有 轮 廓 上 的 变 化 ,但 整 体 保 持 结 构 与 位 置 的 稳
定。也即热态条件下,折叠角 90°的折叠 V 形钝体,其
槽向涡结构仍然是驻定的。

Fig. 24 Widthwise stationary vortex in random simulation


time (group 1, combustion)

Fig. 22 Filtered transient isovorticity image side view 进 一 步 分 析 该 槽 向 涡 时 均 流 线 如 图 25(a)所 示 ,


(Re=5×104, Non-reaction) 其旋涡拓扑结构如图 25(b)所示 ,它是一个具 有 四 环
结 构 的 单 涡(拥 有 四 个 中 心 点 且 相 互 连 通 的 大 尺 度
此 外 ,从 钝 体 绕 流 的 阻 力 特 性 角 度 考 虑 ,展 向 涡 旋涡结构)。
的诱导作用是钝体绕流阻力的一个重要来源,折叠 V 根 据 张 涵 信[28]针 对 亚 声 速 流 动 旋 涡 稳 定 性 总 结
形 钝 体 抑 制 了 自 身 绕 流 展 向 涡 的 脱 落 与 发 展 ,故 而 的“λ 判 据 ”,以 左 侧 较 小 涡 环 为 例 :在 钝 体 折 叠 角 区
200358-10
第 43 卷 第3期 折叠 V 形钝体火焰稳定器原型的稳燃机制研究 2022 年

几 何 约 束 与 右 侧 较 大 涡 环 共 同 约 束 下 ,左 侧 上 涡 环 条 件 下 ,沿 中 心 线 均 不 存 在 回 流 区 ;折 叠 角 150°的 折
处 于 λ>0,趋 于 稳 定 状 态 ,下 涡 环 λ<0,趋 于 不 稳 定 ; 叠 V 形 钝 体 ,冷 态 条 件 存 在 中 心 回 流 区 ,热 态 条 件 下
下 涡 环 趋 于 不 稳 定 时 ,旋 涡 旋 转 半 径 会 增 大 ,使 上 涡 则也不存在回流。这是前文研究中,折叠 V 形钝体回
环 旋 转 半 径 减 小 ,由 于 短 时 间 不 考 虑 损 失 情 况 下 单 流区面积普遍小于对照组 V 形钝体的原因。
涡 系 统 内 角 动 量 守 恒 ,上 环 转 速 加 快 ,下 环 转 速 变
慢 ,双 环 连 接 处 发 生 相 互 剪 切 、交 换 能 量 和 动 量 ,直
至两个环又恢复到转速相等的动态平衡点。因此
时 均 角 度 ,各 环 都 能 维 持 自 身 旋 转 半 径 与 旋 转 速
度 ,且 始 终 有 一 个 趋 于 不 稳 定 ,有 一 个 趋 于 稳 定 ,相
互 挤 压 并 保 持 动 态 平 衡 ,类 似 于“ 弹 簧 ”来 回 伸 缩 的
结 构 。 推 广 至 四 环 旋 涡 结 构 ,四 环 中 ,任 意 涡 环 与
相 邻 两 涡 环 λ 值 符 号 相 反 ,因 此 可 保 持 其 旋 涡 结 构
的稳定性。

Fig. 26 Mean axial velocity profile along center line of


wake flow

进 一 步 观 察 折 叠 角 90°热 态 速 度 型 ,可 见 流 速 存
在 两 个 折 点 ,1 个 过 0 点 。 过 0 点 与 标 准 V 形 钝 体 一
致,即钝体尾缘处的速度滞止点。而两个折点则对应
了中心线上驻涡结构对流速的一次小幅加速作用和
一次小幅减速作用。效果是减速了主流,形成了局部
Fig. 25 Structure of the stationary vortex in the wake flow
低速、可维持燃烧的区域,但未将流速变为负向。
(α=90°)
图 26 中,钝体下游的冷态速度型表明,当不存在
回 流 时 ,钝 体 下 游 流 速 可 快 速 恢 复 ,这 意 味 着 冷 态 条
这一旋涡系统通过燃烧释能源源不断补充用于
件 下 ,折 叠 V 形 钝 体 对 主 流 的 扰 动 与 阻 滞 作 用 较 小 ,
维 持 自 身 结 构 的 动 能 ,同 时 又 利 用 其“ 弹 簧 ”结 构 发
总压恢复能力强;而燃烧状态下,折叠角 90°折叠 V 形
挥 抑 制 扰 动 与 振 荡 燃 烧 的“ 阻 尼 器 ”作 用 ,最 终 使 钝
钝 体 的 下 游 流 动 加 速 最 快 、且 远 下 游 流 速 最 大 ,可 见
体 下 游 流 场 趋 于“ 稳 定 ”,从 而 确 保 在 较 宽 来 流 工 况
其 具 有 最 强 的 燃 烧 膨 胀 加 速 能 力 。 总 体 上 ,折 叠 角
和不同油气比范围内的稳定燃烧。这是折叠 V 形钝
90°~180°内的钝体,均遵循折叠角角度越小,冷态流
体 稳 燃 能 力 优 于 对 照 组 10 标 准 V 形 钝 体 的 本 质
原因。 速的恢复能力与燃烧流速的加速能力越强这一

3.2.2 折叠 V 形钝体尾迹中线冷热态速度型 规律。

如 图 26 所 示 ,对 照 组 10 常 规 V 形 钝 体 有 特 定 的 4 结 论
回 流 区 速 度 型 ,即 沿 钝 体 中 心 线 ,存 在 速 度 的 两 个 过
0 点 和 一 个 折 点 。 第 一 个 过 0 点 是 钝 体 尾 缘 处 ,即 图 本文通过实验与数值模拟方法,对折叠 V 形钝体

中 z/D=0 位置,这是回流流动的滞止点;第二个过 0 点 火焰稳定器稳燃机制开展了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是 流 动 的 速 度 换 向 点 ,也 即 回 流 区 的 最 大 长 度 处 ,这 (1)折叠 V 形钝体总压恢复系数与阻力系数优于
一 点 ,速 度 由 正 转 负 ,开 始 回 流 。 回 流 区 内 ,流 速 较 标 准 钝 体 的 原 因 ,一 是 回 流 区 面 积 较 小 ,流 动 损 失
低 ,局 部 的 流 动 停 留 时 间 延 长 ,燃 烧 反 应 得 以 发 生 , 小;二是旋涡脱落受抑制,诱导阻力小。
火焰因而能够维持。这也是常规 V 形钝体的稳燃 (2)折叠 V 形钝体抗吹熄能力与燃烧效率优于标
机制。 准 钝 体 的 原 因 ,一 是 较 小 折 叠 角 角 度 的 折 叠 V 形 钝
而对于折叠 V 形钝体,其中心线速度型存在显著 体 ,绕 流 尾 迹 中 存 在 自 稳 定 的 槽 向 驻 涡 结 构 ;二 是 折
不同。折叠角 90°~120°的折叠 V 形钝体,其冷、热态 叠 V 形钝体对展向旋涡的脱落与展向大尺度振荡,均
200358-11
第 43 卷 第3期 推 进 技 术 2022 年

有抑制作用;三是折叠 V 形钝体可形成展向发展的粗 Flow[R]. AIAA 2010-220.

壮旋涡,有利于油气掺混与火焰传播。 [10] Chaudhuri S,Kostka S,Tuttle S G,et al. Blowoff Mech⁃

(3)折 叠 角 角 度 较 小 的 折 叠 V 形 钝 体 ,尾 迹 中 心 anism of Two Dimensional Bluff-Body Stabilized Turbu⁃

区 域 无 回 流 区 ,但 仍 能 通 过 驻 涡 结 构 形 成 驻 涡 稳 燃 lent Premixed Flames in a Prototypical Combustor[J].


Combustion and Flame,2011,158(7):1358-1371.
速 度 型 ,该 速 度 型 有 利 于 冷 态 绕 流 流 速 的 恢 复 与 热
[11] Chaudhuri S,Kostka S,Renfro M W,et al. Blowoff
态燃气的加速。
Mechanism of Harmonically Forced Bluff Body Stabilized
后续还将继续开展折叠 V 形钝体单元体热态实
Turbulent Premixed Flames[J]. Combustion and Flame,
验与加力燃烧室扇段的燃烧特性试验研究等工作。
2012,159(2):638-640.
致 谢 :感 谢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的 资 助 、感 谢 北 京 航 空
[12] Tuttle S G,Chaudhuri S,Kostka Jr S,et al. Time-Re⁃
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提供
solved Blowoff Transition Measurements for Two-Dimen ⁃
的研究条件支持。
sional Bluff Body-Stabilized Flames in Vitiated Flow[J].

参考文献 Combustion and Flame,2012,159(1):291-305.


[13] Kostka S,Roy S,Huelskamp B,et al. Characterization
[ 1 ] 张 洪 滨 ,王 纪 根 . 双 V 型 火 焰 稳 定 器 的 研 制 和 应 用
of Bluff-Body-Flame Vortex Shedding Using Proper Or⁃
[J]. 推进技术,1994,15(3):38-43. (ZHANG Hong-
thogonal Decomposition[R]. AIAA 2011-599.
bin, WANG Ji-gen.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14] Kostka S,Lynch A C,Huelskamp B C,et al. Character⁃
Double V Type Flame Stabilizer,
[J]. Journal of Propul⁃
ization of Flame-Shedding Behavior Behind a Bluff-Body
sion Technology,1994,15(3):38-43.)
Using 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J]. Combustion
[2] 高 歌 ,宁 榥 . 沙丘驻涡火焰稳定性的理论及实验
and Flame,2012,159(9):2872-2882.
研究[J]. 工程热物理学报,1982(1):91-97.
[15] Song J,Jung C,Hwang J,et al. An Experimental Study
[ 3 ] 吴云 柯 ,李 志 强 ,杨 谦 . 折叠 V 形火焰稳定器冷态
on the Flame Dynamics with V-Gutter Type Flameholder
与 稳 燃 特 性 研 究[J]. 推 进 技 术 ,2021,42(6). (WU
in the Model Combustor[R]. AIAA 2011-6126.
Yun-ke,LI Zhi-qiang,YANG Qian,et al. Cold Flow
[16] Huelskamp B C,Kiel B V,Lynch A C,et al. Improved
and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 Prototype Folded-V Correlation for Blowout of Bluff-Body Stabilized Flames
Flame Holder[J]. Journal of Propulsion Technology, (Preprint)[C]. Wright-Patterson :49th AIAA Aerospace
2021,42(6).) Sciences Meeting,2011.
[ 4 ] Fujii S,Eguchi K. A Comparison of Cold and Reacting [17] Kariuki J,Dawson J R,Mastorakos E. Measurements in
Flows Around a Bluff-Body Flame Stabilizer[J]. Journal Turbulent Premixed Bluff Body Flames Close to Blow-Off
of Fluids Engineering,1981,103(2):328-332. [J]. Combustion and Flame,2012,159(8):2589-2607.
[ 5 ] Lieuwen T,Shanbhogue S,Khosla S,et al. Dynamics of [18] 巩 帆 ,黄 勇 . 钝体后预混火焰稳定机理与钝体尺
Bluff Body Flames near Blowoff[R]. AIAA 2007-169. 寸间关系的研究[J]. 推进技术,2014,35(11):1495-
[ 6 ] Chaudhuri S,Kostka S,Tuttle S,et al. Blowoff Dynam ⁃ 1502. (GONG Fan,HUANG Yong. Study on Stabiliza⁃
ics of V-Shaped Bluff Body Stabilized,Turbulent Pre⁃ tion Mechanism of Premixed Flame after V-Gutters with
mixed Flames in a Practical Scale Rig[R]. AIAA 2010- Different Sizes[J]. Journal of Propulsion Technology,
1337. 2014,35(11):1495-1502.)
[ 7 ] Dawson J R,Gordon R L,Kariuki J,et al. Visualization [19] 唐 豪 杰 ,郑 韫 哲 ,张 彤 枫 ,等 . 钝 体 燃 烧 器 火 焰 静 态
of Blow-Off Events in Bluff-Body Stabilized Turbulent 稳定性的研究[C]. 杭州:2011 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
Premixed Flames[J]. Proceedings of the Combustion In⁃ 热机气动燃烧学学术会议,2011.
stitute,2011,33(1):1559-1566. [20] 唐杨杨 ,李志强 ,邸亚超 ,等 . 方柱-强旋组合旋涡脱
[ 8 ] Chaudhuri S,Kostka S,Renfro M W,et al. Blowoff Dy⁃ 落 机 制 研 究[J]. 推 进 技 术 ,2014,35(8):1023-1029.
namics of Bluff Body Stabilized Turbulent Premixed (TANG Yang-yang,LI Zhi-qiang,DI Ya-chao,et al.
Flames[J]. Combustion and Flame,2010,157(4): Study on Vortex Shedding Mechanism of Square Cylinder
790-802. Coupling with Strong Swirl Flow[J]. Journal of Propul⁃
[ 9 ] Tuttle S, Chaudhuri S, Kostka S, et al. Transitional sion Technology,2014,35(8):1023-1029.)
Blowoff Behavior of Wake-Stabilized Flames in Vitiated [21] 李志强,赵 东,吴云柯,等 . 强旋—V 型钝体组合燃

200358-12
第 43 卷 第3期 折叠 V 形钝体火焰稳定器原型的稳燃机制研究 2022 年

烧 装 置 绕 流 实 验 研 究[J]. 推 进 技 术 ,2018,39(5): Seattle : APS Division of Fluid Dynamics Meeting Ab⁃


1051-1057. (LI Zhi-qiang,ZHAO Dong,WU Yun- stracts,2004.
ke,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Flow Around a V-Type [25] Menter F R. Two Equation Eddy Viscosity Model for En⁃
Bluff Body Flame Stabilizer Coupled with Strong Swirling gineering Applications[J]. AIAA Journal,1994,32(8):
Flow[J]. Journal of Propulsion Technology,2018,39 1299-1310.
(5):1051-1057.) [26] Menter F. Stress-Blended Eddy Simulation(SBES)-a
[22] Wu Y,Li Z,Zhang Z,et al. Vortex Shedding Mecha⁃ New Paradigm in Hybrid RANS-LES Modeling [C].
nism of Post Cyclone-Bluff Body Stabilized Combustion Strasbourg:Symposium on Hybrid RANS-LES Methods,
[J]Journal of Physics:Conference Series,2019(1300): 2016.
1310-1318. [27] Knudsen E,Pitsch H. A Dynamic Model for the Turbu⁃
[23] Kiel B,Garwick K,Gord J,et al. A Detailed Investiga⁃ lent Burning Velocity for Large Eddy Simulation of Pre⁃
tion of Bluff Body Stabilized Flames[R]. AIAA 2007- mixed Combustion[J]. Combustion and Flame,2008,
168. 154(4):740-760.
[24] Raman V,Cook D,Pitsch H. Hybrid LES/FDF Simula⁃ [28] 张 涵 信 . 分 离 流 与 旋 涡 运 动 的 结 构 分 析[M]. 北 京 :
tion of a Non-Premixed Bluff-Body Stabilized Flame[C].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编辑:张 贺)

200358-13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