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2021 年 7 月 机床与液压 Jul.

2021
第 49 卷 第 14 期 MACHINE TOOL & HYDRAULICS Vol. 49 No. 14

DOI: 10.3969 / j. issn. 1001-3881. 2021. 14. 036


本文引用格式: 王旭龙,辛志锋,王玉任.某型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的双向流 - 固耦合探究[J].机床与液压,2021,49( 14) : 173-
178.
WANG Xulong,XIN Zhifeng,WANG Yuren.Research on bidirectional fluid-structure coupling of wind turbine genera-
tor system blades [J].Machine Tool & Hydraulics, 49( 14) : 173-178.
2021,

某型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的双向流 - 固耦合探究
1 2 3
王旭龙 ,辛志锋 ,王玉任
( 1.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 ,天津 300222; 2.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基础实验实训中心 ,
天津 300350; 3. 大连铭洋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辽宁大连 116039)

摘要: 为探究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的压力、应力、应变与变形的分布特征,探明叶片的危险薄弱部位,揭示其分布特征
的内在机制,基于 ANSYS Workbench 环境平台,采用双向流 - 固耦合方法对某型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的流场与固体场进行耦
合计算,探究叶片在耦合场中的压力、应力、应变与变形规律,为叶片的结构优化设计制造与疲劳断裂寿命计算等提供理
论方法支撑。结果如下: 叶片在外界风速流场中的压力分布与实际工况相符; 叶片的最大应力、应变位置位于叶片的根
部,应力与应变呈现 “根高尖低” 的分布特点; 最大变形位置位于叶片的尖端处,变形呈现 “半径化梯度性减小” 的分布
特点。以上研究结果可为叶片的安全检查、定期维修与优化改进等提供参考,具有实际工程价值。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叶片; 双向流 - 固耦合; 压力、应力、应变与变形规律
中图分类号: TK83

Research on Bidirectional Fluid-structure Coupling of Wind


Turbine Generator System Blades
WANG Xulong 1 ,XIN Zhifeng 2 ,WANG Yuren 3
( 1. School of Automobile and Transportation,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Tianjin 300222,
China; 2. Basic Experimental Training Center,Tianjin Sino -German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Tianjin
300350,China; 3. Dalian Mingyang Technology Industry Co.,Ltd.,Dalian Liaoning 116039,China)
Abstract: To explore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ressure,stress,strain and deformation of wind turbine generator system
blades,find out the dangerous weak parts of the blades,and reveal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their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based
on ANSYS Workbench platform,the bidirectional fluid-structure coupling method was used to calculate the flow field and solid field of
a certain type of wind turbine generator system blades. The laws of the pressure,stress,strain,and deformation of the blade in the
coupling field were explored,which provided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and fatigue
fracture life calculation of the blad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ssure distribution of the blade in the external wind speed field is con-
sistent with the actual working conditions; the maximum stress and strain of the blade are located at the root of the blade,and the dis-
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ess and strain are“root high and tip low”; the maximum deformation position is located at the tip of
the blade,and its deformation pres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radial-gradient reduction”. The above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ref-
erence for blade safety inspection,regular maintenance and optimization improvement,and have practical engineering value.
Keywords: Wind turbine generator system blades; Bidirectional fluid structure coupling; Pressure,stress,strain and deforma-
tion law

0 前言 外界环境工况,受到气动载荷与离心载荷的同时,还
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新技术, 有重力的影响作用。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在复杂载荷的
由于其清洁无污染、施工周期短等优点,已受到世界 耦合作用下将会发生结构变形,严重时将会直接导致
[1]
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众所周知,风力发电机组叶 叶片发生疲劳失效断裂。更为重要的是,叶片在复杂
片作为风力发电机组的重要组成零部件,由于复杂的 载荷耦合作用下产生的变形将会反作用于外界环境风

收稿日期: 2020-08-29
基金项目: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科研发展基金项目 ( KJ11-16)
作者简介: 王旭龙 ( 1988—) ,男,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机械传动系统优化设计。E-mail: 249954546@ qq. com。
· 174· 机床与液压 第 49 卷

载,外界环境风流与风力发电机组结构的相互耦合将 应与应力状态转变过程,同时考虑了重力对其结构的
会直接影响到叶片的气动载荷特性,制约风力发电机 影响,探明其影响机制,为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的应力
组的发电效率与机组的运行效益,进而延长机组经济 应变响应分析提出了重要的技术参考,具有实际的工
[8]
成本的可回收周期。因此,研究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在 程价值。BOUJLEBEN 等 针对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工
服役环境下与外界环境的双向流-固耦合,分析其在耦 作过程中由于稳态流导致的叶片的风力机整体变形大
合环境下的应力、应变与变形的特征规律,探究其分 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在流体 - 结构界面处引入涡
布的内在机制,探明机组叶片的危险薄弱部位,可为 旋层和伯努利守恒动量方程对流体进行修正的计算模
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的安全检查、定期维修与优化改进 型,同时,通过有效迭代的方式来增强流体 - 结构的
等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有利于降低风力发电机组的 相互作用提高气动载荷的计算速率,并采用 5 MW 风
经济可回收成本,具有重要的实际工程价值。 力发电机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了实际验证,具有重要
目前,关于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双向流 - 固耦合分 的实际工程意义。
[2]
析的研究相对较少。陈海萍等 针对 750 kW 水平轴 综合以上研究,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风力发电
风力发电机叶片在特定风场下进行了单向流 - 固耦合 机组叶片的单向流 - 固耦合,而对其双向流 - 固耦合
数值仿真,采用 κ - ε 湍流模型,计算了风机叶片在 的研究较少; 而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风力发电机组
流 - 固耦合作用下叶片的应变分布情况,探究了风机 叶片的应力、应变与变形等对于机组整体的振动响应
叶片的载荷分布规律,该研究为风机叶片的结构优化 方面的探究。因此,进行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在实际服
[3]
设计与疲劳断裂探究提供了理论参考。常丽平等 针 役环境工况下的流 - 固耦合计算,分析其机组叶片的
对某一水平轴风力发电机风轮叶片的应力状态与变形 压力、应力、应变与变形特征,探究其分布规律的内
规律,进行了不同风速与不同叶片厚度下风机叶片的 在机制尤为重要。
单向流 - 固耦合数值模拟,探究并比较了相应工况下 本文作者基于 ANSYS Workbench 工作平台,根
叶片的应力与变形特征。以上研究可为实际工程中风 据实际环境服役工况条件,采用双向流 - 固耦合方法
力叶片的设计与制造提供技术支持。起雪梅和张敬 对某型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的流场与固体场进行耦合计
[4]
东 以 2. 0 MW 风力发电机叶片为研究对象,采用单 算,探究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的压力、应力、应变与变
向流 - 固耦合分析了叶片在流场中应力、应变以及变 形的分布特征,揭示叶片在耦合场中的压力、应力、
形等,其分析结果为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的结构优化设 应变与变形规律的内在机制,分析风力发电机组叶片
计及后期的研发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大大降 的最大应力、应变与变形的精确定位,探明叶片的易
低了开发周期与经济成本,具有重要的实际研究价 损伤危险薄弱部位,为叶片的结构优化设计制造与疲
[5]
值。WANG 等 针对 1. 5 MW 风力涡轮机叶片由于流 劳断裂寿命计算等提供理论方法支撑。
体结构相互作用引起的气动弹性效应,进而导致的叶
1 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的流 -固耦合理论模型
片和风力涡轮机的潜在破坏性问题,建立了风轮机叶
1. 1 叶片流体控制方程
片全尺 寸 的 FSI ( 流 - 固 耦 合 ) 模 型,采 用 ANSYS
假设流经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周围的流体为不可压
Fluent 软件对其进行空气动力载荷计算,分析了叶片
缩流体,并且叶片周围流体为湍流状态。因此,风力
的结构响应,分析结果显示最大拉伸 / 压缩应力和尖
发电机组叶片在转动过程中,其流体域中的流体分别
端变形均在叶片材料和结构限制之内,为风力发电机
[6] 遵循质量 守 恒 定 律、动 量 守 恒 定 律 与 能 量 守 恒 定
组叶片的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而 CHENG 等 [9]
律 ,在计算流体力学中分别对应质量守恒方程、动
分析了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的塔叶片联轴器由于其非线 [10]
量守恒方程和能量守恒方程 。
性耦合振动特征引起的变形与应力对风电系统稳定性
( 1) 质量守恒方程
的影响机制,采用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塔叶片联轴器结
ρ f
构多参数监测联合仿真技术,通过对不同工况下的响 + ( ρ f v) = 0
Δ
( 1)
t
应进行分析,确定了需要改进的结构零件情况的变
( 2) 动量守恒方程
化。同时,针对大型风轮机挠性塔筒段的动力响应,
采用双向流 - 固耦合方法分析了其分段法兰的流体和 ρ f
+ ( ρ f vv - τf ) = f f
Δ
( 2)
结构动力学,可为监测大型风力发电机塔架叶片耦合 t
作用下法兰结构动力参数提供参考。SANTO 等 基
[7] ( 3) 能量守恒方程
于 κ - ε 湍流模型,采用瞬态流体 - 结构相互耦合模拟 ρ f E
+ ( ρ f vE - τf v) + q f = f f v + q f
Δ
( 3)
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在服役过程中的应力与变形的瞬态 t
Δ
演变过程,分析了风力发电机组风力机的动态载荷响 式中: ρ f 为流体的密度; t 为时间; 为向量微分算
第 14 期 王旭龙 等: 某型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的双向流 - 固耦合探究 · 175·

子; v 为流体的速度矢量; τf 为剪切力张量; f f 为体积 为流体的位移; q f 为流体的热流量; T f 为流体的温度;


力矢 量; E 为 单 位 质 量 内 能; q f 为 单 位 体 积 热 量 τs 为固体的应力; n s 为固体的单位方向向量; d s 为固体
损伤。 的位移; q s 为固体的热流量; T s 为固体的温度。
其中,τf 的计算见公式 ( 4) : 2 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的流 -固体耦合仿真
τf = ( - p + μ v) I + 2μe
Δ
( 4) 在风力发电机组实际运行过程中,叶片在外界风
式中: p 为流场的压力; μ 为动力黏度; I 为单位矩 速流场中产生变形,同时,叶片产生的变形又会影响
阵; e 为速度应力张量。 其周围 流 场 的 分 布。本 文 作 者 以 ANSYS Workbench
1. 2 叶片的三维流体湍流模型 平台为主要的工作环境,将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的流场
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在外界风速流场转动过程中, 与固体场通过耦合器进行数据的传递交换与迭代计
假设 其 气 体 在 流 动 过 程 中 呈 现 湍 流 状 态, 采 用 算,最终完成叶片在实际外界环境中的双向流 - 固耦
LAUNDER 和 SPALDING 提出的具有简单实用、计算 合分析计算。具体的流 - 固耦合仿真计算路径如图 1
[11]
精度高 优 点 的 κ - ε 湍 流 模 型 ,其 理 论 模 型 如 公 所示。
式 ( 5 - 6) :

t

( pκ) + ( pκu i ) =
x i

x j [( ) ]
μ+
μ t κ
σ κ x j
+G κ +G b +

ρε - Y M + S κ ( 5)

t

( pε) + ( pεu i ) =
x i

x j [( ) ]
μ+
μ t ε
σ z x j
ε
+ G 1z ·
κ
2
ε 图1 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的双向流 - 固耦合仿真路径
( G κ + G 3z ) G b - G 2z
+S z ( 6)
κ 2. 1 叶片的几何模型与材料参数
式中: G κ 为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的气流速度梯度湍流 本文作者根据某型号风力发电组进行实际建模,
动能; G b 为风力 发 电 机 组 叶 片 气 流 浮 力 湍 流 动 能; 利用三维建模软件依次对风力发电组的叶片、轮毂、
Y M 为在可压缩湍流中过渡过程中产生的波动,文中 塔架进行建模,进而通过零部件装配组合得到风力发
忽略不计; S κ 与 S z 为用户定义源项,忽略不计; σ κ 、 电机组的三维装配几何模型。其中,风力发电机组塔
σ z 为湍流普朗特数。 架到轮毂中心的高度约为 105 000 mm,叶片的长度
1. 3 叶片的固体控制方程 尺寸约为 47 000 mm,弦向随叶片长度变化呈现不同
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的固体控制方程由牛顿第二定 的宽度。具体的风力发电机组与叶片的几何模型如图
[10]
律推出 ,如公式 ( 7) : 2 所示。
·· Δ
ρs d s = σs + fs ( 7)
·
·
式中: ρ s 为叶片的固体密度; d s 为固体域当地加速
度矢量; σs 为柯西应力张量; f s 为体积力矢量。
1. 4 叶片的流 -固耦合方程
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的双向流 - 固耦合计算主要是
对在设定的每一个时间步内的流体力学方程与固体力
学方程,先后依次求解,然后基于建立的数据交换平
台将叶片的流体域与固体域与在每一个时间步上的计
算数据进行相互交换,最终完成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的
双向流 - 固耦合求解。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双向流 - 固
图2 风力发电机组与叶片几何简化模型
耦合中的流场与固体场遵循最基本的守恒原则,在
对实际服役过程中的风力发电机组叶片进行流 -
流 - 固耦合交界面位置满足流场与结构场的应力与位
[10]
固耦合计算时,首先要建立风力发电机组外界环境中
移必须守恒,因此流 - 固耦合的守恒方程 为
周围流场范围的风速流体域。一般来说,风力发电机
 τf n f = τs n s 组作为一种大型且复杂的机械装备,其体积较为庞
d f = d s
( 8) 大,因而在指定外界环境风速流场计算域时,将其设
 =
q f q s
[12]
置为叶片的数倍以上 。因此,根据上述风力发电
T f = T s 机组叶片的几何模型,设置的风力发电机组的流体域
式中: τf 为流体的应力; n f 为流体的单位方向向量; d f 范围为 785 000 mm × 235 000 mm × 235 000 mm,如图 3
· 176· 机床与液压 第 49 卷

所示。 单元数约为 2 563 732,网格正交性良好,无负网格


出现,满足计算要求。

图3 风力发电机组外流体域几何模型
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的材料选择为环氧碳纤维编
织,其具体的物理力学性能参数见表 1。
表1 风力发电机组叶片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参数
参数 参数值 参数 参数值
-3
密度 / ( g·cm ) 1.42 泊松比 0.30
弹性模量 / GPa 195 抗拉强度 σ z / MPa 50

2. 2 风力发电机组与叶片的有限元模型
网格划分是进行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双向流 - 固耦
合的分析基础,网格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计算结果
图4 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双向流 - 固耦合有限元模型
的准确性,在对风力发电机组叶片进行耦合计算之前
2. 3 风力发电机组与叶片的载荷边界条件设定
应尽可能地提高有限元网格质量。采用 ANSYS Fluent
根据风力发电机组的实际服役工况环境,叶片受
CFD 与瞬态动力学结构模块,通过采用系统耦合器
到来自水平方向的气动载荷、离心载荷与重力载荷,
对风力发电机组叶片进行流 - 固耦合分析,进而探究
采用双向流 - 固耦合方法探究来自水平方向的外界环
叶片的应力、应变及变形的分布规律。风力发电机组
境风速为 15 m / s、外界环境温度为 25 ℃ 、在自然通
的流体域与固体域的有限元网格模型如图 4 所示。其
风条件下叶片的应力、应变与变形分布规律,具体的
中,流体域的网格节点数约为 3 625 279,单元数约
边界条件设置见表 2。
为 21 309 456; 固体域的网格节点数约为 3 555 334,
表2 风力发电机组叶片边界条件设定
名称 几何名称 边界条件名称 边界条件设定 取值
正前壁面 1 速度入口 Velocity Inlet 15 m / s
侧上壁面 2 速度分量入口 Velocity Inlet 15 m / s
侧下壁面 3 静止壁面 Wall
流体域 正后壁面 4 速度分量入口 Outflow
风力发电机组 5 流 - 固耦合壁面 FSI-wall
侧后壁面 6 速度分量入口 Velocity Inlet 15 m / s
侧前壁面 7 速度分量入口 Velocity Inlet 15 m / s
塔架底面 固定约束 Fix Support
固体域
风力发电机组 流 - 固耦合界面 Fluid Solid Interface
风速流场 流体域 End time 为 1 s,
双向流 - 固耦合 System coupling
叶片固体场 固体域 载荷步长为 0.01 s
3 结果与讨论 3. 1 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压力分布
基于以上对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实际模型的几何建 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在外界环境风速流场中的压力
模、材料参数设置、有限元网格划分以及边界条件的 分布云图如图 5 所示。
设定,完成了对某型号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的双向流 - 整体来看,风 力 发 电 机 组 叶 片 正 面 ( 迎 风 面)
固耦合仿真计算,分别得到了叶片在外界环境流体场 的整体最大压力约为 1 860 Pa,叶片的背面 ( 背 风
中的叶片压力分布云图,在固体场中的叶片应力分布 面) 最大压力约为 1 840 Pa。风力发电机组叶片迎风
云图、应变分布云图与变形分布云图。具体结果与讨 面的压力大于其背风面的压力,这与实际的风力发电
论如下。 机组的服役工况相符。
第 14 期 王旭龙 等: 某型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的双向流 - 固耦合探究 · 177·

从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弦向压力分布云图 ( 如图 载荷与重力载荷的耦合作用,在实际服役旋转过程中
5 ( b) 所示) 可得,叶片正面右半边缘 ( 虚线标记部 叶片可视为一种悬臂梁结构,因此叶片的应力分布云
分) 的压力大于左半边缘 ( 实线标记部分) 的压力, 图呈现出 “根高尖低”( 叶根处应力水平高,叶尖处
叶片背面左半边缘 ( 虚线标记部分) 的压力大于右 应力水平低) 的分布特点。
半边缘 ( 实线标记部分) 的压力。因此,风力发电 ( 3) 叶片最大应变位置位于叶片的根部 ( 叶片
机组叶片旋转方向上的合力不为零,从而使得叶片在 与轮毂的接触区域) ,亦呈现 “根高尖低” 的分布特
外界风场环境中得以旋转,进而通过风力发电机组的 点。这是由于叶片呈现出以上的应力分布特点,同
主轴带动风电齿轮箱,从而带动发电机运行,最终将 时,叶片未发生塑性断裂 ( σ max < σ z ) ,根据胡克定
外界环境风能转化为电能。 律,因而最 终 导 致 的 叶 片 应 变 分 布 云 图 也 呈 现 出
“根高尖低” 的分布特点。
( 4) 叶 片 的 最 大 变 形 位 置 位 于 叶 片 的 尖 端 处。
由图 6 ( c) 可清晰地看到随着叶片半径的减小,叶
片的变形量呈现出 “半径化梯度性减小” 的特点。

图5 外界环境流体场中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压力分布云图 图6 固体场中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应力、
3. 2 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的应力 -应变 -变形分布 应变与变形云图分布
基于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的双向流 - 固耦合计算, 4 结论
分别得到叶片正面与背面的应力分布云图、应变分布 为探究实际环境服役工况条件下风力发电机组叶
云图与变形分布云图,如图 6 所示。 片的压力、应力、应变与变形的分布特征,探明叶片
分析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应力、应变与变形分布特 的危险 薄 弱 部 位, 揭 示 其 内 在 机 制, 基 于 ANSYS
征,进一步探究其分布特征的内在机制。具体如下: Workbench 环境平台,采用双向流 - 固耦合仿真对某
( 1) 整体来看,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的应力最大 型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的流场与固体场进行耦合计算,
-4
值约为 2. 99 MPa,最大应变约为 3. 62 × 10 ,最大变 通过分析叶片在耦合场中的压力、应力、应变与变形
形约为 282 mm。其中,叶片的最大应力值远小于叶 规律,得到以下具体结论:
片材料的抗拉极限,即: σ max < σ z ,可知风力发电机 ( 1) 叶片在外界风速流场中的压力分布与实际
组叶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较为安全。同时,叶片的最 工况相符。此外,探究了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原理。
大变形量相比于叶片总长度较小,叶片的刚度较稳 其中,叶片正面右半边缘的压力大于左半边缘的压
定,满足设计要求。 力,叶片背面左半边缘的压力大于右半边缘的压力。
( 2) 叶片最大应力位置位于叶片的根部 ( 叶片 ( 2) 通过分析,叶片的最大应力值远小于叶片
与轮毂的接触区域) ,呈现出 “根高尖低” 的分布特 材料的抗拉 极 限,应 变、应 力、变 形 均 满 足 设 计 要
点。由于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受到外界风流载荷、离心 求。其中,叶片应力的最大值约为 2. 99 MPa,最大
· 178· 机床与液压 第 49 卷

-4
应变约为 3. 62 × 10 ,最大变形量约为 282 mm。 modelling of horizontal -axis wind turbine blades based on
( 3) 叶片的最大应力、应变位置位于叶片的根 CFD and FEA[J].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
部,最大变形位置位于叶片的尖端处。其中,前两者 trial Aerodynamics, 2016, 158: 11-25.
均呈现 出 “根 高 尖 低 ” 的 分 布 特 点, 后 者 呈 现 出 [6] CHENG Y L,XUE Z P,JIANG T,et al. Numerical simula-
tion on dynamic response of flexible multi - body tower
“半径化梯度性减小” 的分布特点。
blade coupling in large wind turbine[J]. Energy,2018,
( 4) 通过对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的双向流 - 固耦合
152: 601-612.
分析,得到叶片的危险薄弱部位,为叶片的进一步结
[7] SANTO G,PEETERS M,VAN PAEPEGEM W,et al. Dy-
构优化设计制造与疲劳断裂寿命计算等提供一定的理
namic load and stress analysis of a large horizontal axis
论参考与方法支撑,同时,文中的研究也可为叶片的 wind turbine using full scale fluid - structure interaction
安全检查、定期维修与优化改进等提供借鉴,具有重 simulation[J].Renewable Energy, 2019, 140: 212-226.
要的实际工程价值。 [8] BOUJLEBEN A,IBRAHIMBEGOVIC A,LEFRANOIS E.
参考文献: An efficient computational model for fluid -structure inter-
[1] ZHANG S J,WEI J,CHEN X,et al. China in global wind action in application to large overall motion of wind turbine
power development: role,status and impact[J]. Renewable with flexible blades[J]. Applied Mathematical Modelling,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2020, 127: 109881. 2020, 77: 392-407.
[2] 陈海萍,孙文磊,郭健.风力发电机叶片的流固耦合分析 [9] AHMADI M,YANG Z Y. Numerical study of the coupling
[J].机床与液压, 2010, 38( 19) : 79-82. between the instantaneous blade loading / power of an axial
CHEN H P,SUN W L,GUO J.Fluid-solid coupling anslys- wind turbine and upstream turbulence at high Reynolds
is on wind generators blade[J]. Machine Tool & Hydrau- numbers[J].Energy, 2020, 207: 118167.
lics,2010, 38( 19) : 79-82. [10] 宋学官,蔡林,张华.ANSYS 流固耦合分析与工程实例
[3] 常丽平,李成,铁瑛,等. 复合材料风力发电机叶片的流 [M].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2.
固耦合分析[J].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3( 3) : 227-230. [11]ELTAYEB A,TAN S C,QI Z,et al.PLIF experimental val-
CHANGL P,LI C,TIE Y,et al. Fluid - solid interaction idation of a FLUENT CFD model of a coolant mixing in re-
analysis of composite wind turbine blades[J]. Machinery actor vessel down -comer[J]. Annals of Nuclear Energy,
Design & Manufacture, 2013( 3) : 227-230. 2019, 128: 190-202.
[4] 起雪梅,张敬东.2.0MW 风力发电机叶片的流固耦合分 [12] 张旭,刘安宇.风力机复合材料叶片流固耦合分析[J].
析[J].机械, 2017, 44( 4) : 58-62.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2019, 41( 2) : 138-142.
QI X M,ZHANG J D. Fluid-solid coupling analysis of 2.0 ZHANG X,LIU A Y.Fluid-structure coupling analysis for
MW wind turbine blade [J]. Machinery,2017,44 ( 4 ) : composite blade of wind turbine[J]. Journal of Shenyang
58-62.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19, 41( 2) : 138-142.
[5]WANG L,QUANT R,KOLIOS A.Fluid structure interaction ( 责任编辑: 张艳君)

( 上接第 168 页) and displacement variable pump[J].Energy Conversion and


[6] DING W H,DENG H,XIA Y M,et al. Tracking control of Management, 2017, 150: 62-71.
electro - hydraulic servo multi - closed - chain mechanisms [10] CHOI J,BAE K,WI J,et al.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de-
with the use of an approximate nonlinear internal model sign for a PHEV considering motor thermal management
[J].Control Engineering Practice,
2017,58: 225-241.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tomotive Technology,
[7]LI X D,CHEN X,ZHOU C S.Combined observer-controller 19( 1) : 147-157.
2018,
synthesis for electro-hydraulic servo system with modeling [11] RAHMAT M F,MARHAINIS OTHMAN S,ROZALI S M,
uncertainties and partial state feedback[J]. Journal of the et al.Optimization of modified sliding mode control for an
Franklin Institute,
2018, 355( 13) : 5893-5911. electro - hydraulic actuator system with mismatched dis-
[8] 王立新,赵丁选,刘福才,等. 电液比例位置同步线性自 turbance[C]/ / Proceedings of 2018 5th International Con-
抗扰控制[J]. 控 制 理 论 与 应 用,2018,35 ( 11) : 1618 - ference on Electrical Engineering,Computer Science and
1625. Informatics ( EECSI) .Malang: IEEE,
2018: 1-6.
WANG L X,ZHAO D X,LIU F C,et al. Linear active dis- [12] TRAN D T,DO T C,AHN K K. Extended high gain ob-
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for electro-hydraulic proportional server-based sliding mode control for an electro-hydrau-
position synchronous[J]. Control Theory & Applications, lic system with a variant payload[J].International Journal
2018,35( 11) : 1618-1625. of Precision Engineering and Manufacturing,2019,20
[9]GE L,QUAN L,ZHANG X G,et al.Efficiency improvement ( 12) : 2089-2100.
and evaluation of electric hydraulic excavator with speed ( 责任编辑: 张楠)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