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

青年文学家·语言研究

简析汉字拼音化的不可行性
马永草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河南 新乡 453007

摘 要 :作为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汉字已记载了数千 2、不能准确理解古诗文
年的中华文明,是每个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随着世界上几种 古代诗歌言简而义深,而且诗文总是寄托着作者的各种各
表意文字的消亡,以及清末战争中中国的节节败退,很多人认 样的思想感情,若将汉字拼音化后,我们将无法准确理解意义,
为汉字是罪魁祸首。因此,他们提出要将汉字拼音化。近几年, 如白居易的《卖炭翁》里有一句诗歌“心忧炭贱愿天寒”,拼音
汉字拼音化的呼声越来越大。笔者认为汉字拼音化是不可行的。 化后,变成“xin you tan jian yuan tian han”,最明显的就是“愿
本文从四个维度来展开叙述。 天寒”,很可能理解成“怨天寒”,这样一来,意义就大错特错了。
关键词 :汉字拼音化 ;不可行性 ;特点 ;缺点 这只是单纯的一句话,如果所有的经书文献典籍都用拼音的话,
作者简介 :马永草(1990.12.12-),男,河南省禹州市,河 那古老的中国文明恐怕将不复存在了。
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2010 级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 3、不能提高输入电脑的速度
[ 中图分类号 ] :H124.3 [ 文献标识码 ] :A 现在比较常用的的输入法是五笔字型和搜狗输入法,二者
[ 文章编号 ] :1002-2139(2013)-3-146-01 分别利用汉字的结构和拼音,有人做过实验,在同等条件下比
较两种输入法的速度,五笔字型要比搜狗输入法具有明显的优
一、汉字的产生 越性。科学实践证明,汉字拼音化并不可取。
从汉字产生的角度看,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4、不利于科学技术文化的传播
是经过长期社会实践才创造出来的,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悠久且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文字,它记录
具。汉字在历史上出现过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 了中华民族创造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历史、宗教等方
行书等多种字体。据考证,殷商时期的甲骨文,距今已有 3000 面的重要成就,如“四大发明”对中国和世界人民来说都是一
多年的历史,由此可见,汉字的出现时间远早于此。①历经多 笔非常珍贵的的遗产,中国的书法精品等都传播到四方,名扬
年的考验,始终用汉字记录汉语,这也说明了汉字的巨大优越 海外,假如汉字拼音化,别说是外国人,即便是中国人,也无
性和不可替代性。 法准确了解它们,使之得以传播发扬光大,更不用说造福人类。
二、汉字拼音化提出的背景和阶段 5、不利于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
清末以来,祖国面临内忧外患,尤其是在西方列强侵略中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之所以能维护
国的战争中连连败退,当然,这是国力虚弱造成的,许多人认 统一,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文字,秦始皇时期就推行“书同
为国力虚弱来源于科技的落后,科技的落后来源于教育的不普 文”政策,当时的汉字就是小篆 ;游牧民族也自觉学习汉族的
及,教育的不普及源自于汉字的难学、难认、难记,因此有人 先进文化,尤其是汉字,通过学习汉字和阅读文学典籍等方式
开始提出将汉字拼音化。辛亥革命后,1918 年,北洋政府推出 了解并学习汉族先进生产力 ;现在,国家把汉字定为通用文字,
了“注音字母”,这是有史以来遭受的第一次冲击,也是拼音化 全国 56 个民族通过学习汉字,与汉族人民互相交流、互通有无,
改革的第一次尝试。②五四时期,汉字拼音化的呼声越来越大, 参与国家政事。由此可见,自古以来,汉字在维护国家稳定和
“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等论调名噪一时。随着科技的发展,特 民族团结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别是新技术革命以后,汉字如何快速准确地输入电脑一直是人 从方言的角度看,我国存在七大方言区,而且每个方言区
们争论的热点话题,最近几年,又有人提出要将汉字拼音化。 内部还有很大的差别,自《汉语拼音方案》推行以来,少数民
三、汉字的特点 族同胞借助这一途径逐渐认识了汉字,掌握了汉语,若将其拼
1、汉字的主要特点是它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同表音文 音化后,别说是古诗文,白话文他们理解起来也很困难,一旦
字有本质的区别。从古至今,语音系统的变化,导致汉字的读 无法进行书面交流,将会影响到文化、政治、经济等的往来,
音发生了很大改变,但是汉字的书写形式并没有随着其读音 久而久之,必将不利于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
的变化而发生太大的改变(繁简字除外),如 :古代汉语中的 6、不利于国家间的交流
“日”“山”“水”“月”等,与现代汉语没有什么差别。不仅读 汉唐时期,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等国的人员纷纷来我华,
音未发生改变,而且意义也基本上没有变化。 他们学习的内容之一就是汉字,归国后得到推广,如日本的平
2、汉字同音不同形,这具有分化同音词的作用。汉语的音 假名、片假名,既有助于他们本国文字的发展,也促进了国家
节简短,同音词比较多。如果同音都同形,同形词多了,产生 间的交流。现在,规范汉字作为联合国工作用的六种文字之一,
歧义现象就多了。表意汉字适应了汉语的需要,这是使汉字的 对国与国之间的交流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而且随着中国地位
表意体制得以长期保持活力的原因之一。如“公式”与“公事”, 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在国外,有很多场合都使用到了汉字。
“式”指运算方式,“事”则指事情。通过汉字区分意义,对于 结论
学习汉语大有裨益。 综上,汉字承载着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凸显了优越性,这
四、汉字拼音化的缺点和不足 种作用也必将持续下去。汉语拼音只是辅助学习汉字的手段,
1、不利于辨别同音字词 而汉字拼音化带来的影响也是极其严重的,因此,拼音化具有
汉字同音字、词多,拼音化后不利于辨别同音字词。如 : 不可行性。
拼音文字“qi shi”,可以是“其实”“骑士”“气势”“七十”“歧 参考文献:
视”“启示”等。如果一篇文章中出现几处这样的误解,那人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
们便很难进行正常的书面交流,势必会给生产、生活和工作带 1989
来极大不便。 2、杨润陆.现代汉语通论[M].长城出版社,2000

14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