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第 10 期   No.10

2013 年10 月 当代外语研究 t.2013 · 7


Oc 3·

戏剧认知文体学研究的新突破
——— 评 《贝克特戏剧文本中隐喻的认知研究 》

刘绍忠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
541004)

黄立华 .
2012.贝克特戏剧文本中隐语的认知研究 .北京:中国社会科 学 出 版 社 .
ISBN:978-7-5161-
5.pp.284

   专著《贝克特戏剧文本中隐喻的认知研 究》的 付 此后,认知文体学引起了越来越多的 学 者 的 重 视,陆


梓出 版 让 笔 者 由 衷 感 到 高 兴,不 仅 因 为 该 书 是 认 知 续有多部与认知文体学相关或相近的专 著 或 文 集 出
文体学难得的新作,还因为它的出版,标 志 着 认 知 文 版,如 楚 儿 (Reuven Tsur)(
2003)、布 隆 内 (Ge
ert
体学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突破。 Br
on e)和 范 戴 尔 (
Jer
oen 
Vand
ael 2009);格 洛 纳 斯
e)(
(Mikhai
l Gr
ona 2011)以及吉布斯(
s)( Al
ison 
Gibbons)
1.何谓认知文体学? 2011)等。于 是,认 知 文 体 学 的 研 究 热 潮 在 西 方 各

认知文体学是 20 世纪 90 年 代 在 西 方 兴 起 的 跨 国开始出现。但是国内学者对认知文 体 学 的 引 介 和
语言学、文 学 和 认 知 科 学 的 一 门 年 轻 学 科。 认 知 文 创造性的应用还不多。
体学是一门 既 古 老 又 年 轻 的 学 科。 说 它 古 老,是 因 传统戏剧文本研究西方可以追 溯 到 亚 里 斯 多 德
为它聚焦于语言选择( lingui
sti
c cho
ics)和语言效果
e 《诗学》的“模仿说”;国内一般认为源于 20 世 纪 初 中

li
ngu
ist
ice
 ff
ecs)之间的关系;说 它 年 轻,是 因 为 语
t 国戏曲学奠基人王国维和吴梅的戏 剧 研 究。 受 其 影
言分析的方法系统地基于语言选择与认 知 结 构 和 过 响,研究视 角 多 限 于 修 辞 或 诗 歌。 真 正 具 有 现 代 意
程之关系的 理 论。 这 样,认 知 文 体 学 就 提 供 文 本 反 义的戏剧 文 本 研 究 始 于 20 世 纪 80 年 代,国 内 外 学
应和阐释之 间 关 系 的 更 系 统、更 明 晰 的 解 释。 简 言 者采 用 不 同 的 语 言 理 论 分 析 戏 剧 文 本,其 中 最 有 成
之,认知文体学 就 是 从 认 知 的 角 度 研 究 文 体 (语 篇 ) 果的当属话语分析和语用分析。
的一门年轻学科。它包括俄国形式主 义 和 捷 克 法 国 所谓话语分 析,就 是 运 用 话 语 理 论 和 传 统 的 语
结构 主 义 传 统 进 行 的 文 学 认 知 研 究;包 括 概 念 隐 喻 言学理论(音韵学、句法学、语义学)对戏 剧 话 语 进 行
理论、认 知 语 法 理 论 和 心 理 空 间 理 论 的 文 学 文 体 研 研究。西方一 些 学 者 从 不 同 视 角 进 行 了 研 究,如 人
究;还包括从关联理论、前景化理论和 图 式 理 论 等 多 种学和民 族 方 法 学 (He 1995)、辛 克 莱 和 库 尔
rman 
视角进行的文学文体研究。 哈德 课 堂 话 语 分 析 模 式 和 伯 明 翰 话 语 分 析 模 式

Bur
t 1980)等。国内这方面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有
on 
2.戏剧认知文体学:研究现状与待研问题 王虹 (2006)、施 旭 (1988)、陆 炜 ( 2001)、杨 雪 燕
所谓戏剧认 知 文 体 学,就 是 把 戏 剧 看 作 一 种 专 1991)等。 这 些 研 究 多 集 中 于 戏 剧 对 话 的 语 言 结

门的文体进行认知的学问。 构,对戏剧文本的多重属性进行了研究。
所 谓 语 用 分 析 ,就 是 运 用 语 用 学 和 话 语 分 析 相
2002 年,艾 琳 娜 · 塞 米 诺 (
Elena  no)和 乔
Semi
纳森· 库 伯 尔 ( 关理论对 戏 剧 话 语 以 及 舞 台 场 景 进 行 研 究。西方
Jona
than 
Cul
peper)主 编 的 《认 知 文
体学:语篇分析的语言和认知》( 一些学者使用礼貌理论分析戏剧人物关 系 的 社 会 动
Cogni
tiv
e St
yli
sti
cs:
态(
Bur
t 1980;
on  Lee 1983);一些学者折中使用语
ch 
Language 
and Cogniti
on 
in Text  Ana lysis)出 版;同
年还出版 了 英 国 学 者 斯 托 克 维 尔 Pe ( 用学和话语分析阐 释 戏 剧 人 物 造 型 和 荒 诞 性( Shor


e r Stockwe l)

1989);一 些 学 者 利 用 社 会 和 认 知 心 理 学 理 论 解 释
撰 写 的 《认 知 诗 学 导 论 》( Cognitive  Poetis:An

戏剧人 物 在 读 者 和 戏 剧 文 本 之 间 是 怎 样 建 构 的
Intr
oducton);
i 2003 年 又 出 版 了 乔 安 娜 · 加 文 斯
(Culpaper,Sho
rt 
& Ve rdonk 1998)。 国 内,杨 雪 燕

JoannaGavns)和 杰 拉 德 · 斯 蒂 恩 (
i Ge rard Steen)
的《认知诗学实践》(
(1989,1991)、俞 东 明 (1993, 1996,1999)、李 华 东 和
Cogni
tive Poetic
s i n Practice)。
俞东 明 ( 2001)、俞 东 明 和 左 进 ( 2004)以 及 王 虹
这 三 本 专 著 的 出 版 标 志 着 认 知 文 体 学 的 真 正 形 成。
(2006 等首倡戏剧话语的文体研究。 这 些 学 者 在 研

作者简介:刘绍 忠,桂 林 电 子 科 技 大 学 外 国 语 学 院 院 长 。 主 究戏剧文本中把语用学和话语分析原则 有机结合起
要研究方向为语用学。电子邮箱: shaozhong@ho tmail.c
om 来加以运用。俞东明( 1999)和王虹( 2006)还 尝 试 提
· 74 · 当代外语研究

出了戏剧对 话 分 析 框 架,使 用 言 语 行 为、合 作 原 则、 提出的 (参 见 Fauconn


ier
 2008)。 它 是 意 义 建 构 理
礼貌原则、预 设 和 指 别、话 轮 转 换、语 用 模 糊 等 理 论 论,是 说 话 人 谈 论 实 体 和 其 他 各 种 关 系 时 构 架 的 一
分析传统戏剧,取得了周到而令人信服的结果。 些可能世界。剧场就是一个包容着许 多 戏 剧 要 素 的
不难看出,话 语 分 析 和 语 用 分 析 各 有 千 秋。 它 可能世界。
们成功地解读了人物造型、权势关系、情 节 发 展 以 及 脚本(图式)与观众。脚本理论 首 先 由 尚 克 和 阿
主题建构 等 美 学 特 征 是 怎 样 通 过 戏 剧 对 话 而 取 得 贝森(
Schank 
& Abe
l 1977)提 出,认 为 脚 本 与 人
son 
的,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第一是 方 法 论 上 的 不 足。 类记 忆 相 关,记 忆 中 提 取 的 概 念 结 构 有 助 于 话 语 的
大多数学者似乎把语用学视为一种工具 包 或 一 套 机 分析。巴特利特( Bart
let
t 1932)提出了“图式理论”。
制(
Bur
t 1980;
on  Cul r,
pape Sho
rt 
& Ve 1998;
rdonk  鲁姆尔哈特( Rume l
hart1977)进 一 步 丰 富 了 图 示 理
 
俞东明 1999;王 虹 2006 等)。 这 种 观 点 使 得 分 析 框 论。他们认为 任 何 文 本 本 身 并 没 有 意 义,只 是 为 读
架混乱而不系统。第二个不足是 研 究 对 象。 大 多 数 者提供顺序,是 读 者 从 旧 有 的 知 识 (图 式)中 提 取 意
学者把表演文本和剧场文 本 排 除 在 外,此 外,研究的 义。观众是戏 剧 表 演 中 不 可 或 缺 的 一 部 分,他 们 的
理论视域也只限于传统的话语分析和语用分析,很少 体验、感受以及反映均是剧场文本研究的范围。
涉及到认知科学理论( Le
e 1969,
ch  1992;Short1989;
  概念隐喻与戏剧空间。概念 隐 喻 常 常 通 过 映 射
杨雪燕1989,
1991;
He 1995;
rman  S 1989 等)。
impson  的方 式 将 来 自 源 域 的 认 知 概 念 投 射 到 目 标 域 中,然
目前,这一现象似乎尚未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后在那里进 行 整 合,以 形 成 新 的 认 知。 戏 剧 空 间 的
未来研究的主题有哪些呢? 构成要素可以通过映射到具体目标域上而概念化。
以上综述表 明,过 去 的 研 究 主 要 集 中 在 剧 本 文
本,即剧本,是戏剧文本的主体,包 括 人 物 的 对 话、独 3.《贝克特戏剧文本中
白、旁白和舞 台 指 示。 对 话、独 白、旁 白 都 采 用 代 言 隐喻的认知研究》的新突破
体,在戏曲、歌剧中则常用唱词来 表 现。 未 来 研 究 将 那么,《贝克 特 戏 剧 文 本 中 隐 喻 的 认 知 研 究 》对
转向表演文本研究和剧场文本研究。 认知 文 体 学,尤 其 是 其 中 的 戏 剧 认 知 文 体 学 有 哪 些
就表演文本 研 究 而 言,可 以 运 用 认 知 指 别 理 论 新突破?
研究演员行为,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传统的文体学研究大体从修辞 学 的 角 度 入 手 进
第一,认知指别与演员 行 为。 多 年 来,指 别 一 直 行剖析文学作品中的写作技巧,该专 著 别 开 生 面,撇
是哲 学 和 语 言 学 讨 论 的 话 题,也 是 认 知 文 体 学 不 可 开传统的修辞方法,运用认知的相关 理 论 进 行 剖 析,
分割的一个 理 论。 它 是 人 们 知 觉 的 体 现,可 以 为 文 给文 体 学 研 究 诸 如 了 些 许 新 鲜 血 液,给 人 一 种 耳 目
学文本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演 员 是 戏 剧 符 号 一新的感觉。研究的内容设计两 大 部 分。 第 一 部 分
中必不可少 的 要 素。 演 员 的 行 为 分 为 有 声 的,如 戏 为贝 克 特 戏 剧 中 的 言 语 隐 喻,第 二 部 分 为 贝 克 特 戏
剧对话、独 白 等,和 无 声 的 行 为,如 手 势、脸 部 表 情 剧中非言语 隐 喻。 第 一 部 分 中,作 者 对 贝 克 特 的 早
等。这些行为 蕴 含 着 丰 富 的 信 息 和 意 图,可 以 通 过 期名剧 《等 待 戈 多 》(
1957)、《卡 拉 普 的 最 后 一 盘 磁
指别进行分析。 带》(
1957)以及 《快 乐 日 子》(1960)中 的 情 感 隐 喻 进
第二,主体 和 背 景 与 演 员 外 貌。 这 是 由 丹 麦 心 行了研究(第三章)。研究发现,第一,作 者 认 为 情 感
理学 家 鲁 宾 提 出 的,主 张 任 何 一 个 物 体 可 以 作 为 从 理论 是 重 要 的 隐 喻 理 论 之 一,人 的 情 感 的 研 究 对 探
背景中凸显 出 来 的 一 个 主 题 来 看 待。 人 物 外 貌,如 讨人的认知至关重要;第二,贝克特戏 剧 中 渗 透 着 情
服装、化妆及发型等,都可作为凸显主题来研究。 感隐喻,具体包 括 两 个 方 面:一 是 《等 待 戈 多 》和 《快
就剧场文本 研 究 而 言,可 以 运 用 心 理 空 间 理 论 乐日子》中的 幸 福 和 亲 昵 的 感 情,二 是 《卡 拉 普 的 最

men t
alspa
  ce)、脚本理论 (
scr
ipt
 theo
ry)、图 示 理 论 后一盘磁带》中的孤独和悲伤的感 情。 其 次,作 者 运

schematat
 heory 文本世界 理 论 t
)、 (ext 
wor
ld)以 及 用时间和空间 有 关 理 论 分 别 对 贝 克 特 戏 剧 《快 乐 日
象似理论( i
conic
ity)。 子》、《残局》(
1960)中的时间和空间隐喻进 行 了 研 究
剧场作为文 本 的 戏 剧 概 念 是 20 世 纪 才 出 现 的 (第四章),认 为 贝 克 特 戏 剧 中 存 在 大 量 的 时 间 和 空
(施旭升 1997)。它包括布景、道具、灯光、音响等,是 间隐喻。《快乐日 子》和 《残 局 》中 突 出 的、反 复 的 人
一种整体性 的 追 求。 所 以,研 究 剧 场 文 本 显 得 尤 其 物对话具体体 现 了 这 一 隐 喻 现 象;《快 乐 日 子 》中 的
重要。但是,任 何 剧 场 都 离 不 开 空 间 要 素,所 以,剧 光秃秃的小山丘和《残局》中的空荡荡的房 间 均 是 时
场文本的研究主要是指戏剧空间的 研 究。 剧 场 的 另 间和空间 的 展 示。 随 后,作 者 还 对 《等 待 戈 多》中 的
一个 特 点 是 演 员 和 观 众 的 共 同 参 与,有 一 种 共 时 性 “时间”和“遗 忘”隐 喻 进 行 了 研 究。 再 次,作 者 运 用
的、不断被 创 造 的 艺 术 空 间。 本 部 分 主 要 包 括 以 下 有关意象图式理论对贝克特戏剧《残局》中 的 意 象 图
三个方面: 式隐喻进行了 研 究 (第 五 章 ),将 意 象 图 式 理 论 与 转
心理空间与剧场。心理空间 是 法 康 尼 尔( 1985) 喻结合起 来 分 析 《残 局》中 的 三 个 意 象 图 式 隐 喻 特
戏剧认知文体学研究的新突破———评《贝克特戏剧文本中隐喻的认知研究》 · 75 ·

征。它们是:( 1)一盘棋局:部分/整 体 意 象 图 式 的 转 第一,侧重 时 空 关 系 研 究。 对 时 空 机 制 及 超 越 时 空


喻呈现;( 2)一个房间:边缘/中心意象 图 式 的 转 喻 呈 的心 灵 的 探 索 是 贝 克 特 创 作 的 主 旨,因 此 对 其 戏 剧
现;3 起点/道路/终点意象图 式 的 转 喻 呈 现。 在 分
( ) 的批评先要 从 时 空 关 系 入 手。 第 二,侧 重 语 言 特 征
析贝 克 特 戏 剧 中 非 言 语 部 分,作 者 主 要 研 究 贝 克 特 研究。贝克特 对 语 言 极 端 怀 疑,力 图 通 过 形 式 实 验
戏剧中 的 音 乐 隐 喻 和 视 觉 隐 喻。 在 研 究 音 乐 隐 喻 消解 语 言,因 此 借 助 语 言 的 解 体 也 是 他 创 作 的 主 旨
时,作者以贝克特的电视剧《三个幽灵》( Ghost 
Trio, 之一。第三,侧重情节特征研究,贝 克 特 的 戏 剧 情 节
1975)为研 究 文 本,运 用 莱 考 夫 的 “事 件 结 构 隐 喻 ” 不 受 传 统 制 约,研 究 其 离 奇 的 情 节 也 是 重 点 之 一。
(The Event
 Structur
e Metaphos)理 论 分 析 其 中 隐
r 第四,侧重 舞 台 形 象 研 究。 贝 克 特 戏 剧 最 成 功 的 方
含的两个主 要 特 征:一 是 音 乐 的 动 态 特 性 ( dynamic 面乃是他 在 戏 剧 中 塑 造 一 系 列 栩 栩 如 生 的 人 物 形
qua
lit
ieso
 f music),二 是 音 乐 体 验 的 强 度 (
intens
ity 象,研究这些看似颓废、迷惘的边缘式 的 人 物 乃 是 学

f musi
cal
 experi
ence)。在分析视觉隐喻时,作者以 者们执着 的 追 求。 第 五,侧 重 互 文 性 研 究。 贝 克 特
贝克特的小戏剧为研究对象,其重点如下:( 1)《不 是 与欧 洲 荒 诞 派 戏 剧 及 现 代 艺 术 的 关 联,对 贝 克 特 戏
我》( tⅠ ,
No 1972)中的破碎的嘴的身份;( 2)《电 影》 剧的互文性进行研究是必要的。
( lm 中 的 存 在 就 是 被 感 知 t
Fi ) “ ”(o be
 is to be 本专著集上 述 研 究 之 大 成,既 有 语 言 特 征 的 研
pe
rce
i 3)《戏 剧 》(
ved);( Pl 1962-63)中 的 对 位 和
ay, 究又有情节 特 征 研 究,还 有 时 空 关 系 的 探 讨。 就 其
图像嵌入。 语言特征而言,作者通篇运用通俗易 懂 的 语 言,除 了
这部专 著 的 研 究 脉 络 与 其 他 文 学 类 专 著 的 不 人名、地名和一些专门术语之外,没有 讳 莫 如 深 的 言
同。首先表现在文学作品隐喻的 研 究。 本 专 著 是 运 语。就其情节而言,整部书围绕两 条 线 展 开:一 条 是
用隐喻的认知理论来分析贝克特的 戏 剧 文 本。 贝 克 人物 线,借 助 埃 斯 特 拉 冈 和 弗 拉 迪 米 尔 之 间 的 对 话
特戏 剧 中 充 满 一 系 列 看 似 互 不 相 干 的 事 件,但 是 这 展开 其 论 述;这 条 线 索 与 传 统 的 戏 剧 研 究 没 有 什 么
些事 件 和 运 动 却 构 成 一 个 个 寓 意 深 刻 的 隐 喻,折 射 区别。即分 析 作 者 的 语 言 技 巧:支 离 破 碎,晦 涩 难
出剧中人物的内心思想和人生观,及 生 活 的 无 意 义。 懂,停顿、沉默、滑稽表演式的哑剧 等,无 不 为 其 戏 剧
这部 专 著 的 可 贵 之 处 在 于:他 把 当 前 有 关 认 知 理 论 语言的独特性、荒诞性增添砝码,形成 贝 克 特 别 具 一
中的隐喻观点与戏剧文本解读结合起来 并 运 用 有 关 格的戏剧语言。该书的独到之处和特 色 不 在 于 戏 剧
的隐喻理论来研究贝克特戏剧文本 中 的 隐 喻。 这 是 语言 的 分 析 而 在 于 分 析 的 视 角,即 借 用 认 知 隐 喻 的
一种跨学科 的、新 颖 的 尝 试。 通 过 对 贝 克 特 戏 剧 文 相关理论展开论述。其理论涉及之广 也 是 一 般 专 著
本中 隐 喻 的 研 究,作 者 发 现 他 的 戏 剧 中 的 绝 大 多 数 所少见的。主要理论有:情感隐喻 理 论、时 空 隐 喻 理
人物是他们无法摆脱的强势的无意 义 的 牺 牲 品。 因 论、意象图式 隐 喻 理 论、音 乐 隐 喻 理 论、视 觉 隐 喻 理
此,贝 克 特 戏 剧 文 本 的 隐 喻 解 读 进 一 步 加 深 了 我 们 论以及事件结构隐喻理论等等。这些 理 论 极 大 地 丰
对他的这种宿命论的理解。 富了贝克特 戏 剧 研 究 的 视 野。 就 情 感 隐 喻 而 言,作
这部专著另一个特色就是一反 常 规 的 戏 剧 研 究 者在分析文本 过 程 中 分 别 谈 到 “幸 福 ”、“亲 密 ”、“矛
模式,将 传 统 的 戏 剧 隐 喻 研 究 纳 入 到 认 知 语 言 学 的 盾”、“孤独”,以及“悲伤”等情感。就时 空 隐 喻 而 言,
研究 当 中,这 不 能 不 说 是 戏 剧 文 本 研 究 的 新 的 突 破 作者主要运用莱考夫的“时间隐喻观”分别 贝 克 特 的
和大胆尝试。首先,贝克特 是 著 名 的 荒 诞 大 师,其语 《快乐时光》和 《残 局》两 部 戏 剧 进 行 解 读,揭 示 出 剧
言支离破碎,荒诞不经,晦涩难懂,要想彻底弄懂实属 中主 人 公 的 内 心 世 界———孤 独、彷 徨、焦 虑 不 安,生
不易,更何况对之进行研究了;其次,认知语言学是上 活漂浮不定,生命的无意义。就意 象 图 式 隐 喻 而 言,
个世纪 70 年代 才 兴 起 的 语 言 学 前 沿 理 论,其 中 不 乏 卓这借用图式 理 论 和 转 喻 等 认 知 理 论 对 贝 克 特 《残
一些抽象概念,咋 一 看 实 在 有 点 摸 不 着 头 脑,要 想 运 局》和《等待戈多》等戏剧进行解读,揭示出 生 命 如 同
用这些理论进行文本解读,就必须理解这些理论。但 世间万物,周 而 复 始,如 果 步 进 行 周 密 筹 划,得 过 且
这也绝非 易 事,非 下 一 些 气 力 不 可。面 对 这 些 挑 战, 过,毫无目的,那 么 就 如 同 行 尸 走 兽 一 般,有 的 人 活
本专著作者以其过人的韧性和决心,执 著 和 专 注,克 着,他们却死了。就音乐理论和视 觉 理 论 而 言,这 主
服了重重困难,终于顺利完成了整部著作的创作。 要用 来 分 析 贝 克 特 的 一 些 小 戏 剧,因 为 小 戏 剧 是 贝
贝克特戏剧 的 研 究 在 国 内 自 上 个 世 纪 六、七 十 克特 戏 剧 创 作 主 要 组 成 部 分,其 戏 剧 荒 诞 性 主 要 通
年就已经开始。大体可分为两个 阶 段。 第 一 个 阶 段 过小戏剧反映出来的。
是 20 世纪 70 年 代 至 90 年 代。 这 个 阶 段 的 研 究 视 总而言之,本 书 把 当 前 有 关 认 知 理 论 中 的 隐 喻
角 比 较 单 一,主 要 局 限 于 荒 诞 性 和 存 在 主 义 主 题。 观点与戏剧文本解读结合起来并运用有 关 的 隐 喻 理
第二个阶段从 20 世纪末开始至 现 在。 这 个 阶 段,中 论来研究贝克特戏剧文本中的隐喻。 该 书 的 内 部 研
国 国 内 有 关 贝 克 特 戏 剧 的 研 究 现 状 呈 现 出 多 视 角、 究异常兴盛,时 空 艺 术、语 言 艺 术、结 构 艺 术 和 隐 喻
多层次的交 叉、互 补 的 态 势,且 具 有 五 个 突 出 特 征: 手法 都 得 到 了 充 分 的 挖 掘,展 现 了 贝 克 特 戏 剧 艺 术
· 76 · 当代外语研究

的多样化成就。 Schank, R. 1999. Dynami c Memo ry Rev is


ited [M ].
研究发现贝克特戏剧中的绝大 多 数 人 物 是 他 们 Camb ridge:Camb ridge Uni
versi
ty  Pre ss.
Schank,R.C.& R.P.Abe l
son.1977.Sc ripts,Pl ans,
无法摆脱的 强 势 的 无 意 义 的 牺 牲 品。 因 此,贝 克 特
Goals and Unde rstanding: An  Inqu iry into Human
戏剧文本的隐喻解读进一步加深了我们 对 他 的 这 种 Knowl edge Struct
ures [M].Hi llsdale,NJ:Er lbaum.
宿命论的理解。正如曹波、姚忠(
2012)所 言,黄 立 华 Sebeok,A.T.( ed.).1960.St yle 
in  Language [ C].New
对贝克特戏剧中的“情感隐喻”、“时间和空 间 隐 喻”、 Yo k:
r John Wiley.
Short,M.1989.Di scourseana
  l
ysisand
   the analys
is 
o fd
 rama
“意象图式隐喻”和“事件结构隐喻”都进行了 细 致 的

A].I n R.Ca rter & P.S impson ( eds.).Language,
考察。他把认知理论中的隐喻观用于 对 贝 克 特 戏 剧 Discourse 
and Literat
ure[ C].London:Unwi n Hyman.
的情 节 特 征 的 解 读,对 贝 克 特 戏 剧 的 研 究 做 出 了 跨 139-68.
学科的有益尝试。可以说,《贝克特戏 剧 文 本 中 隐 喻 Short,M.1990.L it
e ra
t u reand
  l
 anguage[ A].I n M.Coy le,
的认知研究》不仅在语言学界有着一定 的 启 示 意 义, P.Ga rsde,M.Ke
i ls al
l &J.Pe ck (eds.)En cyclopedia
of  Literatur
e and  Cr it
icism [ C].London:Rou t
ledge.
对于 戏 剧 界 与 文 学 界 而 言,同 样 有 着 不 可 小 觑 的 学
1082-97.
术价值。 Short,M.1996.Expl ori ng the Language  of  Poems,Pl ays
and  Proe [M].Ed
s inbu rg:Pe a r
son  Education.
参考文献 Simps on,P.1989.Po l
it eness phenomena  in Lone sco’s The
Babb,S.H.( ed.).1972.Es says i n St s[ C]. Le s
s on [A ].I n C.Rona ld & P.S imps on ( eds.).
ylistic Ana l
ysi
New  Yo rk:Ha r
c ourt  Brace  Jovanov ich Language,Di scourse  and  Lite
ra ture:An  Introductory
Bartl
ett,F.C.1932.Rememb ering:A  S tudy  in  Expe rimen t
a l Reade r i
n  Discours e  Stylist
ics [C].London: Unwi n
and  So cial  Psycho logy [M ].Cambr idge:Camb ridge Hyman.171-93.
Univer si
t Pr e
s s. Stockwe ll,P.2002.Cogn itive Po et
i s: An 
c In t
roduction
y 
[M].London  & New  Yo k:Rou
r t l
edge.
Brone,G.& J.Vanda e
l e.2009.Cogn itive  Po eti
cs:Goa s,

Gains and  [
Gaps M .Be ] rlin  & New  Yo r :
k Mou ton  de Tsu r, R.2003. On  the Sho re of No th
ingne ss:Spac e,
Gruyte r. Rhy thm,and  Seman t
ic  Structure in Religi ous Poetry
Burton,D.1980.Di alogue  and  Discour e [M ].London:
s and  Its Mystic-s
e cu
l ar  Coun t
erpar t [M].UK  & USA:
Routledge  & Kegan  Pau. Imp rint 
Academic.
曹波、姚忠 . 2012.中国的贝克 特 戏 剧 批 评 [ J].外 国 文 学 研 究
Culpeper,J., M.Sho r t & P. Ve rdonk ( eds.).1998.
: ( ):
3 150-55.
Explo ring  the Language of Drama Fr om  Text t o
侯涛 .
2011.文学语 用 视 角 下 的 戏 剧 话 语 分 析 [ J].外 语 教 学
Con ext [
t C].London  & New  Yo rk:Rou tledge.
( ):
1 16-19.
Fauconn i
er,G.2008.Me ntal Spac e:Aspe cts of  Mean ing
李华东、俞东明 . 2001.从 话 轮 转 换 看 权 势 关 系 、性 格 刻 画 和
Con s
truc tion  of  Na tura l  Language [M ].Cambr idge:
情节发展[ 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3):47-49.
Camb ridge  Un ive rsi
t y Pres s.
施旭升 .1997. 剧本·表演· 剧 场: 中 西 戏 剧 文本观比较[ J].
Gavins,J.& G.S teen.2003.Cogn itiv e Po etics in Pract i
c e
[M].London  艺术百家( ):
1 25-28.
& New  Yor k:Rou tl edge.
苏晓军 .2008.认知文体学研究 [ J].重 庆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Gibbons, A. 2011. Mu ltimoda l
it y, Cogn it
ion, and
[ ] : 版)( ) :
1 33-37.
Expe r imen tal Li terat ure M .New  Yo rk Rou tl
edge.
王虹 .
2006.戏剧文体分析———话语分析的方法[M].上海:上
Grona s,M.2011.Cogn i tive Po etics and  Cu ltura l Memo ry:
[ ] : 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Russ
i an Lit erary  Mn emo nics M .New  Yo rk Rou tledg e.
杨雪燕 . 1989.试论 戏 剧 在 语 言 文 体 学 中 的 地 位 [ J].外 国 语
He rman,V.1995.Drama t
ic  Di scour se:A  Soc i
olingu ist
i c
( ):
1 100-103.
Appr o ach to  Mode rn  Di al
ogu e and  Na tura ll y Occur ring
杨雪燕 . 1991.话语分析与戏剧语言文体学[ J].外语教学与研
Conv ers a
tion [M].London:Rou tl edge.
究( ):
2 72-75.
Leech,G.N.1969.A  Li nguistic  Gu ide  to  Engl ish Po etry
[M].London:Longman. 杨雪燕 . 2011.文学语用学视角下的戏剧话语分析[ J].外语教
学( ):
3 18-22.
Leech,G.N.1983.Pr inc iple
s of  Pragma tics [M]. London:
俞东明 . 1993.英语戏剧文体学的范围、性质与方 法[ A].王 德
Longman.
春 .英语百人百论[ C].成 都:四 川 科 学 技 术 出 版 社 . 235-
Leech,G.N.1992.Pr agma tic p rinci ples i n Shaw’ s You
Never  Can  Te l[
l A].I n  M.Too lan ( ed.).Language, 38.
俞东明 . 1996.戏剧文体与戏剧 文 体 学 [ J].浙 江 大 学 学 报 (社
Text and  Con text:Es says  in  Styl isti
c s[ C].London:
会科学版)( 1):101-03.
Routledge.259-78.
俞 东 明 .1999.St yle in Drama: Towards a Pragmati

Leech,G.N.& M.H.Sho rt.1981.St yle i n Fiction:A
Lingu istic In tr
odu ction  t
o Eng lish  Fi c
tiona l Prose [M].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Dramati s [D ].
c Text
London  & New  Yo rk:Longman. Shanghai:SISU.
俞东明、左进 . 2004.语用模糊、会话策略与戏剧人物刻画[ J].
Richards,I.A.1936.Th e Ph il osophy  of  Rhe toric [M ].
外语教学与研究( 5):69-72.
New  Yo rk:Ox fo rd Un i
ver sity Pr es s.
Rume lhart,D.1977.In troduc tion  t
o  Human  Info rma tion (责任编辑   林玉珍)
Pr oc
es sing [M].New  Yo rk:Wi ley.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