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43

^  ^ ^^



S O UT H WES T J
 I
A O T O N G U N V E R S T Y

I 

博士学位论文


D O C T O R A L D I S S E R T A T I O N

论文 题 目 : 高 地 温隧 道变 温养 护 条 件 下 支 护 结构


力 学 特 性 及 设计 方 法 

学 科 专 业 桥 梁 与 隧 道 工 程
: 

年 级 :

20 1 2 级 

研 究 生 :
唐兴华
 

指 导教 师 :


王 明年

二 零二 一

年 五 月


国内图书分类号:U25 密级:公开
国际图书分类号:624

西 南 交 通 大 学
研 究 生 学 位 论 文

高地温隧道变温养护条件下支护结构力学特性
及设计方法

年 级 2012 级
姓 名 唐兴华
申请学位级别 工学博士
专 业 桥梁与隧道工程
指 导 老 师 王明年

二零二一年五月
Classified Index: U25
U.D.C: 624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Doctor Degree Dissertati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DESIGN


METHOD OF SUPPORTING STRUCTURES
UNDER HETEROTHERMAL CURING
CONDITIONS IN HIGH GEOTHERMAL
TUNNEL

Grade: 2012

Candidate: Tang Xinghua

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 Ph.D

Speciality: Bridge and Tunnel Engineering

Supervisor: Pro. Wang Mingnian

May.2021
西 南 交通 大 学

学 位 论 文 版 权 使 用 授权 书

本 学 位 论文 作 者 完 全 了 解 学 校 有 关 保 留 、 使 用 学 位论文 的规 定 , 同 意 学 校保 留 并

向 国 家 有关部 门 或 机构 交 论文 的 复 印 件 和 电 子 版 , 允 许论文 被 查 阅 和借 阅 。
本人 授

权 西 南 交 通 大 学 可 以 将 本 论 文 的 全 部 或 部 分 内 容 编 入 有 关 数 据 库 进行 检 索 , 可 以采 用

影印 、 缩 印 或 扫 描 等 复 印 手 段 保 存和 汇 编 本 学 位 论 文 

本 学 位论 文 属 于

1 .
保密 □ , 在 年 解 密 后 适用 本 授 权 书 

2 .
不 保 密V , 使用 本 授权书 

请 在 以 上方框 内 打
“ ”

( V 

口 期 :

曰 期 :
>o / .




西 南 交 通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文 创 新 性 声 明

本人 郑重声 明 :
所呈交 的学 位论 文 , 是 在 导 师 指 导 下 独 立 进行 研 宄 工 作 所得 的 成

果 。 除文 中 己 经 注 明 引 用 的 内 容 外 ,
本论 文 不 包 含 任 何 其 他 个 人 或 集 体 己 经发 表 或 撰

写 过 的 研 宄 成果 对 本文 的 研 究 做 出 贡 献 的 个 人 和 集 体 均 己 在 文 中 作 了 明 确 的 说 明




本人完全意 识到 本 声 明 的 法律结果 由 本人 承 担 




本 学 位 论 文 的 主 要创 新 点 如 下 : 
1 推 导 了 高 地 温 隧道 非稳 态 温 度 场 时 空 演 变 计 算 理 论 建 立 了 高 地 温 隧道 温 度 场

拉性
. ,

湿
温 土
混筑
混土强
时 空 演变预测 计算模型 初 步 揭 示 了 高 地温 隧 道开挖 后 围 岩 支 护 结 构 的 温 度 场 时 空 演

 -


变规律 提 出 了 高 地 温 隧 道 支 护 结 构 材 料 的 高 温 变 温 养护 方 法

初 规



研地
温道
温 和砌 化
2 研 究 了 变 温 养 护 条 件 下温 度 湿度 对 混 凝 土 力 学 性 能 的 影 响 建立 了 变温 养护

性 优 体
. 、



全规 道
地二

条 件下 考虑 度 耦 合 效 应 的喷 射 凝 和模 凝 抗压强度 、抗 度 、弹 



基 全
及主
要 立道

温不
预测 模型

温理 珠得
道验

3. 宄 了高 隧 度 影响 下 的 期支 护 次衬 结 构受力特 变 律以

安 特 变化 律 ,确 定 了高 温隧 隔 效果 的 支 护 结 构 系 


4. 于 支护 结 构 安 性 防开 裂为 控 制 R标 , 建 了高 隧 同围岩初

始 度 下的合 支 护 结 构 型 式 ,并 在桑 岭隧 到了 和应用 。



论签 文作者

曰期 :
名:


X 


W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I页

摘 要
当隧道埋深较大或穿越导热断层时,围岩温度会显著升高,从而使隧道施工

时洞内空气温度超过 28℃,这类隧道被定义为高地温隧道。高地温隧道具有围

岩温度场变化难以预测、建筑材料耐高温特性不明、支护结构受力复杂等工程难

点问题。随着国内外越来越多高地温隧道的出现,使得高地温隧道在设计、施工、

运营等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然而,目前关于高地温隧道的系统性研究成果较

少,对于高地温的影响机制缺乏明确认识,业内仍未形成统一认可的高地温隧道

设计方法及控制标准。因此,本文开展了高地温隧道变温养护条件下支护材料力

学性能及结构设计方法研究,对高地温隧道的设计、施工及运营具有重要的参考

意义。

本文以川藏铁路拉林段典型高地温隧道-桑珠岭隧道为依托,采用了国内外

文献调研、现场监测、理论分析、室内变温养护力学试验、数值模拟等多种手段,

以高地温隧道温度场演变规律为基础,基于现场测试和理论推导,建立了高地温

隧道温度场演变预测模型及支护材料的变温养护方法。通过室内试验得到了变温

养护条件下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计算公式。通过热-应力

耦合计算获取不同围岩初始温度下支护结构受力特征,并基于高地温隧道支护材

料极限强度以及隔热材料特性,对高地温隧道支护结构体系安全特性展开了深入

研究,提出了高地温隧道合理支护结构型式。最后,通过大量的现场测试对本文

研究成果进行了验证。得到了以下主要的研究成果:

(1)以桑珠岭隧道围岩-支护结构温度现场实测试验为基础,基于热力学导

热理论,通过将围岩-支护结构进行时空区域离散,采用有限差分迭代计算,推导

了高地温隧道非稳态温度场时空演变计算理论,建立了高地温隧道温度场时空演

变预测计算模型,探明了高地温隧道开挖后围岩-支护结构的温度场时空演变规

律,提出了高地温隧道支护材料的高温变温养护方法。

(2)基于高地温隧道支护结构温度场时空演变规律,采用变温养护试验方

法,开展了 140 组喷射混凝土和模筑混凝土在变温养护条件下的室内试验。研究

了变温养护条件下温度、湿度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探明了变温养护条件下

喷射混凝土和模筑混凝土力学性能变化规律,建立了变温养护条件下考虑温湿度
第II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耦合效应的喷射混凝土和模筑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计算公式。

(3)通过建立隧道三维地层-结构和荷载-结构计算模型,开展多组不同围岩

初始温度下的支护结构热-应力耦合数值计算,探明了高地温隧道温度影响下的

支护结构受力特性变化规律以及安全特性变化规律。并通过支护结构应力现场实

测试验,对高地温隧道支护结构力学特性及计算模型进行验证。

(4)通过建立围岩-隔热层-支护结构有限元传热模型,开展不同隔热材料以

及不同支护结构体系的数值仿真对比研究,确定了高地温隧道最优隔热效果的隔

热支护体系。最后,以支护结构安全性及防开裂为主要控制目标,给出了高地温

隧道不同围岩初始温度下的合理支护结构型式。

关键词:高地温隧道;温度场;变温养护;力学特性;支护结构;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III页

Abstract
When the tunnel is deep buried or passes through geothermal conductivity fault,

the surrounding rock temperature will increase significantly. As a result, the air

temperature during tunnel construction will exceed 28℃. Generally, such tunnels are

defined as high geothermal tunnel.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 geothermal tunnel

encountered some difficulties, for example, the change of temperature field in

surrounding rock is difficult to predict, the high-temperature resistance characteristics

of construction materials is unknown, and the stress of support structure is complex.

With the emergence of more and more high geothermal tunnel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requirements of design standards become more urgent. However, at present, with regard

to high geothermal tunnels, systematic research results are few, the understanding in

the mechanism of high-temperature effect is not clear, also uniform design method and

control standard have not been formed. Therefore, in this paper,we study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upport materials under the heterothermal conditions and structural design

method in high geothermal tunnels, and this research is significance to the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for high geothermal tunnels.

Based on the project of sangzhuling tunnel in Sichuan-Tibet railway, a typical high

geothermal tunnel, adopting various means such as literature research, field

measurement, theoretical analysis, laboratory test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prediction

model of temperature field and heterothermal curing method of support materials are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temperature field’s varying characteristics in high

geothermal tunnel, by the method of field tests and theoretical deduction. By means of

laboratory test,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strength calculating formula of concrete in

primary support and secondary lining under the heterothermal condition were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stress characteristics of support structure under different initial

geothermal condition via thermal-stress coupling calculation, and based on the ultimate

strength of support materials, and heat insulation materials characteristics, further

research on safety characteristics of support structure in high geothermal tunnel was


第IV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developed, and also reasonable support structure pattern was proposed. Finally, being

verified by massive field tests, research results were obtained as follows:

(1)Based on the field tests on temperature of surrounding rock-support structure

in Sangzhuling Tunnel and unsteady thermodynamics thermal conductivity theory, by

discretizing spatio-temporal regions of surrounding rock-support structure and adopting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the analytical method of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ary theory

in temperature field was deducted, the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ary prediction model

was established, the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ary law was researched, and the high

heterothermal curing methods of support materials were proposed.

(2)According to the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ary law in temperature field of

tunnel support structure and site situation of Sanzhuling tunnel, by adopting the

heterothermal curing methods, the experiments including 140 sets of shotcrete and

formworking concrete were carried out in laborator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varying

temperature, the influences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n concrete mechanical

properties were studied, and then the varying laws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were

figured out, finally the calculating formulas of compressive strength, tensile strength

and elastic modulus, taking into account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upling effects,

were established.

(3)By establishing the calculating models of formation-structure and load-

structure,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thermal stress coupling of support structure under

different geothermal conditions were conducted, and the varying laws of mechanical

and safety characteristics about support structure in high geothermal tunnels were

figured out. Stress field tests of support structure in high geothermal tunnels were

conducted to verify its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alculating models.

(4)By establishing finite element heat-transfer models of surrounding rock-heat

insulation layer-supporting structure, and researching on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different heat-insulation materials and supporting structure system, the optimal heat-

insulation supporting system were determined. Finally, reasonable support structure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V页

patterns under different initial temperatures in high geothermal tunnels were proposed,

mainly considering the control of structure safety and crack resistance.

Key wods: High geothermal tunnel; Temperature field; Heterothermal curi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Supporting structure


第VI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目 录
第 1 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

1.2.1 高地温隧道温度场研究现状.............................................................. 4

1.2.2 高地温隧道支护材料研究现状.......................................................... 9

1.2.3 高地温隧道支护结构研究现状........................................................ 11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

1.3.1 研究内容............................................................................................ 15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6

第2章 高地温隧道温度场时空演变规律及理论预测方法.................................. 22

2.1 引言 ............................................................................................................... 22

2.2 高地温隧道温度场时空演变理论预测方法 ............................................... 22

2.2.1 高地温隧道温度场计算理论............................................................ 22

2.2.2 高地温隧道温度场时空演变预测方法............................................ 27

2.3 高地温隧道温度场时空演变现场实测及验证 ........................................... 35

2.3.1 高地温隧道温度现场实测试验方法................................................ 35

2.3.2 高地温隧道温度现场实测结果分析................................................ 37

2.3.3 高地温隧道温度场演变预测模型验证............................................ 39

2.4 高地温隧道温度场时空演变规律研究 ....................................................... 41

2.4.1 高地温隧道围岩温度场演变规律研究............................................ 41

2.4.2 高地温隧道支护结构温变时间规律研究........................................ 43

2.5 本章小结 ....................................................................................................... 45

第 3 章 高地温隧道变温养护条件下支护材料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47

3.1 引言 ............................................................................................................... 47

3.2 高温变温养护对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的作用机理分析 ........................... 47

3.3 变温养护试验方法 ....................................................................................... 50

3.3.1 试件制作............................................................................................ 50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VII页

3.3.2 试验设备............................................................................................ 51

3.3.3 试验工况............................................................................................ 52

3.3.4 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53

3.4 变温养护条件下喷射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 54

3.4.1 喷射混凝土变温养护条件下抗压强度特性研究............................ 54

3.4.2 喷射混凝土变温养护条件下抗拉强度特性研究............................ 59

3.4.3 喷射混凝土变温养护条件下弹性模量特性研究............................ 60

3.5 变温养护条件下模筑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 62

3.5.1 模筑混凝土变温养护条件下抗压强度特性研究............................ 62

3.5.2 模筑混凝土变温养护条件下抗拉强度特性研究............................ 66

3.5.3 模筑混凝土变温养护条件下弹性模量特性研究............................ 67

3.6 本章小结 ....................................................................................................... 68

第 4 章 高地温隧道支护结构力学特性及支护体系设计........................................ 71

4.1 引言 ............................................................................................................... 71

4.2 高地温隧道初期支护力学特性及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 ........................... 71

4.2.1 高地温隧道初期支护计算方法........................................................ 71

4.2.2 高地温隧道初期支护力学特性研究................................................ 78

4.2.3 高地温隧道初期支护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 80

4.3 高地温隧道支护结构隔热层研究 ............................................................... 82

4.3.1 隔热材料选型研究............................................................................ 82

4.3.2 隔热层厚度研究................................................................................ 84

4.3.3 支护结构体系隔热效果比选............................................................ 86

4.4 高地温隧道二次衬砌力学特性及安全性分析 ........................................... 89

4.4.1 高地温隧道二次衬砌计算方法........................................................ 89

4.4.2 高地温隧道二次衬砌力学特性研究................................................ 91

4.4.3 高地温隧道二次衬砌安全性分析.................................................... 93

4.5 高地温隧道支护结构体系分级 ................................................................... 98

4.6 本章小结 ....................................................................................................... 98


第VIII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 5 章 川藏铁路桑珠岭高地温隧道支护结构设计体系工程验证及应用.......... 100

5.1 引言 ............................................................................................................. 100

5.2 桑珠岭隧道工程概况 ................................................................................. 100

5.2.1 工程地质概况.................................................................................. 101

5.2.2 桑珠岭隧道设计概况...................................................................... 102

5.3 桑珠岭隧道高地温段衬砌专项设计 ......................................................... 103

5.4 桑珠岭隧道高地温段支护结构力学特性现场实测及验证 ..................... 104

5.4.1 桑珠岭隧道支护结构应力现场实测试验方法.............................. 104

5.4.2 桑珠岭隧道支护结构力学特性分析及验证.................................. 106

5.5 本章小结 ..................................................................................................... 114

第 6 章 结论与展望.................................................................................................. 115

致谢............................................................................................................................ 118

参考文献.................................................................................................................... 119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130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1页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进入 21 世纪以来,我国铁路建设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特别是在西部大
开发以及交通强国战略的指引下,铁路项目投资力度不断加大,铁路路网不断完
善,截至 2019 年底,我国铁路运营里程达 13.9 万 km,铁路干线分布如图 1-1 所
示。与此同时,我国的铁路隧道工程建设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建成的铁路
隧道数量和总长度均居世界首位[1]。据统计,截至 2019 年底,投入运营的铁路
隧道 16084 座,总长 18041km;在建铁路隧道 2950 座,总长 6419km;规划铁路
隧道 6395 座,总长 16326km。我国铁路隧道运营里程见图 1-2。

图1-1 我国铁路干线分布图

图1-2 我国铁路隧道运营里程
第2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我国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铁路隧道中,尤其以西部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等
高原地区遇到的工程挑战最多。受复杂的地形和特殊的环境因素限制,其铁路线
路多采用长大深埋隧道方式穿越山岭地段,而这些区域由于板块构造活动强烈,
地质条件复杂,地下热水分布广泛[2],导致隧道修建面临一系列工程技术难题。
受埋深和活动断裂的影响,隧道围岩在深部热源或高温断层传热作用下,岩石产
生明显的高温现象,由此带来的高地温问题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技术难题。根据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相关规定:围岩温度升高,使得
隧道内气温超过 28℃,影响施工安全和人员健康[3],这类隧道被定义为高地温隧
道。目前,国内外在铁路、公路、水利等工程领域已经建成了不少高地温隧道(洞),
典型的高地温隧道(洞)统计见表 1-1。
表1-1国内外典型高地温隧道(洞)
最大埋 最高温
国名 隧道名称 长度/km 主要岩性
深/m 度/℃
中国 桑珠岭隧道 16.258 1480 89.9 花岗岩、闪长岩
中国 布仑口水电站引水隧洞 17.8 300 82 云母石英片岩
齐热哈塔尔水电站引水隧
中国 15.639 1720 72 片麻花岗岩

中国 帕当山隧道 2.865 33 76.4 闪长岩
中国 高黎贡山铁路隧道 39.608 1490 75.2 花岗岩
混合花岗岩、混合
中国 西康铁路秦岭隧道 18.448 1600 40
片麻岩
中国 云南禄劝铅厂引水隧洞 7.215 380 76 硅质白云岩
中国 吉沃希嘎隧道 3.974 104 65.2 闪长岩
中国 达嘎山隧道 7.21 700 64 闪长岩
中国 云蒙铁路旧寨隧道 4.46 150 52 泥岩、砂岩、砾岩
中国 洛古电站引水隧洞 3#支洞 1.779 — 47 玄武岩
中国 黑白水三级电站引水隧洞 2.3137 — 43 石英细砂岩
中国 五指山隧道 4.45 — 37 黑云母花岗岩
粘板岩、砂岩、花
日本 安房公路隧道 4.35 700 75
岗闪绿斑岩
流纹岩、片麻岩、
瑞士 辛普伦隧道 19.8 2140 55.4
花岗岩
瑞士 新列奇堡隧道 33 2200 42 片麻岩、花岗岩
瑞士 新圣哥达隧道 57 2300 45 片麻岩、白云岩
意大利 亚平宁铁路隧道 18.518 2000 63.8 砂质片麻岩、软岩
美国 特科洛特公路隧道 6.4 2287 47 砂岩、粉砂岩
法、意 勃朗峰公路隧道 11.6 2480 35 花岗岩、片麻岩
法、意 里昂—都灵隧道 54 2000 40 砂页岩、灰岩、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3页

从国内外高地温隧道工程实践情况来看,高地温除了恶化施工作业环境,给
隧道施工带来不良影响外[117-120],对隧道衬砌结构的承载力和耐久性也产生了较
为严重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1)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劣化,导致强
度指标降低。比如齐热哈塔尔水电站引水隧洞 Y7+700 段[4],初期支护喷射混凝
土因高温蒸发水分,在初凝前硬化,喷射混凝土基本失效;
(2)混凝土内部产生
温度应力,导致衬砌结构开裂。比如日本安房隧道[5],二次衬砌混凝土在温度附
加应力作用下产生纵向裂缝,衬砌结构安全性能大幅降低。
针对高地温给隧道支护材料和衬砌结构设计带来的不利影响,现行的隧道设
计规范和行业标准均缺乏明确规定和具体要求。《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
范》
(TB10005-2010)规定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影响环境类型中缺少高地温环境,
没有相应的环境作用等级和构造措施要求。实际上在高地温隧道中,从围岩温度
场变化、支护材料耐高温特性、温度引起的附加荷载、支护结构体系的真实受力
特性等较常温隧道要复杂的多,为了确保高地温隧道支护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必须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因此,本文以川藏铁路拉林段典型高地温隧道-桑珠岭隧道和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项目《高岩温隧道支护材料和界面变温养护条件下的力学性能及支护结构计
算模型》(51578458)为依托展开一系列研究,采用现场测试、室内试验、理论
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开展高地温隧道支护材料在变温养护条件下的力学性能
及支护结构体系研究工作,为高地温隧道支护结构设计提供理论支持,指导日益
增多的高地温隧道工程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高地温问题最早出现在 20 世纪前夕,位于瑞士和意大利之间的新普伦铁路
隧道在建造过程中发生了数次高温热水突涌现象。此后,其他国家在深埋长大隧
道的修建中也都遇到过不同程度的高温热害问题。我国关于高地温研究工作开展
最早的是在矿山工程领域,上世纪 50 年代我国就有研究人员对少数矿井进行了
矿内风流热力状态观测分析,开展了一些矿井降温理论的研究工作[6]。进入 90 年
代以后,随着我国西部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交通隧道和引水
隧洞在修建过程中遇到的高温热害问题逐渐增多[7],引起了国内地下工程界的关
注和重视。随后二十多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针对高地温在铁路、公路、水利、
第4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采矿、地下空间开发、地热资源利用等工程领域开展了大量理论分析、技术研究
和工程实践工作,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和成功的工程经验,为进一步开展高地
温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1高地温隧道温度场研究现状
掌握高地温隧道温度场的分布特征是研究高地温隧道支护材料力学性能和
支护结构体系设计的前提和基础。温度场的分布特征主要指围岩初始地温场的分
布特征和洞室开挖后围岩-支护结构的温度场分布特征两个方面。针对这两个方
面,国内外专家学者通过理论分析、现场实测、模型试验、数值计算等手段获得
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1.2.1.1初始地温场研究现状
原始岩温越高,隧道开挖对围岩温度场的影响范围就越大,所以,对围岩初
始地温场进行预测和掌握是研究整个隧道温度场的先决条件。国内外学者对隧道
初始地温场研究归纳起来有三大类方法:
(1)地质钻孔实测法。例如,杨平平[8]利用超前水平钻孔测温数据分析了吉
沃希嘎隧道的温度分布特征,并通过将工区实际情况和钻孔测温资料相结合的方
式对隧道地温场分布规律展开研究,确定了隧址区高地温的温度梯度;王志军[6]
通过井下钻孔测温和炮眼测温两种方式确定了高温矿井恒温带深度和地温梯度,
得到了研究区的地温场分布规律。
(2)地温梯度预测法。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地温场变化比较稳定的地区,在
构造发育、温泉出露、地下水活动强烈的地区,这种预测方法存在比较大的误差。
例如,陈永萍等[9]建立了秦岭隧道岩温预测经验计算公式:

T = T0 + 0.0149(depw − dep0 ) + 0.0204(dept − depw ) (1-1)

其中,T0 为隧道区域计算起始温度,取多年平均气温值(℃); depw 为隧道起

始计算深度到地下潜水面处的深度(m); dep0 为隧道区域恒温层深度,即隧道起

始计算深度(m); dept 为隧道埋深(m)。

(3)数值模拟法。即建立理想化的数学计算模型,借助计算机进行地温场
的数值模拟分析,取得初始岩温的数值解。例如,L. Goy[10]、L.Rybach[11,12]等以
阿尔卑斯山脉的高地温隧道为依托,建立了二维纵断面传热模型并进行了理论推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5页

导。结果表明围岩初始温度随埋深而增大,模型可根据地表温度对隧道埋深处初
始温度进行预测,进而提前指导设计和施工。谢强[13]等采用有限单元法模拟出隧
道区域地温场,分析了隧道地温场特征,并对隧道岩温进行了预测,对隧道区域
地温进行了分区;陈尚桥[14]等用有限元反演的方法,对山体的地温场进行了数值
模拟,并对进一步掘进时隧洞的地温场变化进行了预测。
从以上文献调研可知,学者们使用多种方法对隧道初始地温场进行了勘测和
预测,得到了初始地温场的分布特征。尽管温度变化梯度随地域性和埋深差别较
大,但就带状的隧道工程而言,即使穿越的岩层区域温度分布有较大差异,局部
区段和一定埋深范围内其原始岩温仍是相对恒定的,这些工作方法为隧道温度场
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1.2.1.2隧道温度场研究现状
(1)隧道温度场理论解析研究
洞室开挖后,隧道围岩与洞内空气在温差效应下会发生热传递。根据热力学
第二定律,热传递有三种基本形式,即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热量由物体的
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或者由一个高温物体向与其接触的低温物体传递称为
热传导;借助于流体运动传递热量的方式称为热对流;物体由于自身温度而通过
电磁波辐射传递热量的方式称为热辐射。隧道温度场的传热也是上述三种方式之
一或者是其综合。
基于传热学理论和一些基本假设条件,国内外学者在隧道温度场热弹性理论
解析方面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主要代表有:
K.Takumi[15]等利用叠加原理和能量守恒原理求得了寒区隧道洞内气体温度
场的解析解。Krarti[16]等对地下风洞洞内气体温度场进行了研究,利用能量守恒
原理得到了洞内气体平均温度和振幅的解析解。
Shamsundar[17]在沿管道轴向变温边界条件下,得到了圆形隧道外侧温度的解
析解。Prashant[18,19]、Lu[20,21]等基于对流边界条件下的圆形隧道模型,通过分离
变量法得到了隧道瞬态温度场的理论解。
赖远明[22]等基于传热学、渗流理论和冻土力学提出了带相变的多场耦合模
型及相应的控制微分方程,并利用有限元公式对温度场、渗流场和应力场耦合进
行了非线性分析。
第6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夏才初[23]等采用拉普拉斯变换及变量分离相结合的手段,求解了有保温隔
热层的寒区隧道瞬态温度场的显式解析解。同时基于能量守恒定律,研究得到洞
内气体的固-气耦合隧道传热模型,计算得到了隧道内气体年平均温度值以及温
度变化振幅的解析解。张国柱[24]、张耀[25]等学者分别采用叠加原理和贝塞尔特征
函数的正交和展开定理推导出了寒区有隔热层的圆形隧道温度场的解析解。冯强、
蒋斌松[45]采用 Laplace 积分变换和 stehfest 数值反演的方法求解了带保温层寒区
隧道温度场的解析解。
邵珠山[26]等利用无量纲化和微分方程级数求解的方法,通过理论推导得到
了包含温度-应力-位移三场耦合下的二维稳态热弹性解析解。
由于描述温度场分布理论解析式比较复杂,控制微分方程求解困难,随着计
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学者们便借助计算机来求其数值解,并在各领域取得了丰
富的成果。例如,Andreas Busslinger[27]等人以空气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利用数值
计算方法求解了隧道外部环境和内部温度的关系,给出了建议的高温隧道施工控
制标准,即洞内空气温度≤35℃且湿度≤70%RH。
孙培德[28]通过对井巷围岩地温场作数值模拟计算,验证了地温场温度分布
解析式的可靠性和准确度。张汉君[29]采用隐式差分格式计算探讨了毕渥数、气温
与原始岩温之差对围岩温度分布及调热圈厚度的影响,给出了井巷调热圈的严格
定义和大致厚度。
张学富[30]、徐光苗[31]依据热力学微分方程,建立了寒区隧道低温温度场的三
维有限元计算模型,采用伽辽金法对带相变的温度方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马建
新[32]、陈建勋[33]、夏才初[34,35]、杨旭[36]等为了给寒区隧道工程中隔热(保温)层的
设计提供参考,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计算等手段,对不同类型冻土段隔热(保
温)层厚度的有限元计算方法和解析计算结果进行了研究。另外,郝飞[37]、宁翠
萍[38]、王余富[39]、张全胜[40]、吴文丁[41]等学者在寒区隧道温度场数值计算方面
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王贤能[42]等建议采用有限元方法求解传导-对流型地温场控制方程,分析二
维稳定状态下地下水运动对地温场的影响。刘乃飞[43]等通过编写 FORTRAN 程
序求解一维非稳态热传导控制微分方程,获得了引水隧洞任意时刻不同半径处围
岩温度分布情况。周小涵[44]等通过对导热微分方程进行离散化,建立了差分格式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7页

的空气-支护结构-围岩节点控制方程。
从以上文献调研可知,国内外学者关于隧道温度场理论解析方面研究的比较
全面,主要为解析计算法和数值计算法两类,但多集中在稳态温度场分析,即重
点研究温度场的空间分布特征,对于高地温隧道瞬态温度场的理论研究成果较少。
实际上,高地温隧道温度场变化受洞内通风时间等因素影响很大,针对瞬态温度
场的理论预测方法有必要开展进一步研究。
(2)隧道温度场分布规律研究
我国学者关于隧道温度场分布规律的研究起于寒区隧道,研究手段主要为现
场测试,研究成果比较成熟。以青藏铁路工程为例,张德华、王梦恕[46]等测试了
青藏铁路二期工程风火山隧道围岩温度,研究认为多年冻土隧道衬砌壁后围岩的
温度随时间和半径呈线性变化规律。黄双林[47]、张先军[48]等测试了青藏铁路昆仑
山隧道洞内温度和围岩温度,研究认为隧道围岩最大冻深沿全长变化不大,围岩
中的温度随着隧道径向深度的增大而变缓。
陈建勋[49]对河北梯子岭隧道和祥云岭隧道,谢红强、何川[50]等对四川鹧鸪山
隧道,王大为、吕康成[51] 等对小盘岭隧道进行了温度场现场监测试验,研究认
为寒区隧道洞内外气温呈周期性变化规律,可采用三角函数进行拟合。
吴紫汪、何春雄、赖远明[52]等对青海大坂山隧道洞内气温研究后认为,寒区
隧道冬季洞内气温呈抛物线分布,中间高,两边低,而在夏季刚好相反。赖金星、
谢永利[53]和 Zhou[54]等研究了寒区隧道进风口温度场周期性变化分布规律,研究
结果均表明隧道内风温和风速对隧道内温度场分布有显著影响。
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水利工程的不断发展,在云贵川藏疆地区出现了大
量高地温隧道,由于高地温隧道在热源性质、温变模式和隔热保温等方面与寒区
隧道存在较大差异,学者们将关注的研究重点转向了高地温隧道,针对高地温隧
道开展了现场实测和理论研究工作。
隧道高温现象最早多以发生火灾时烟气引发的温度升高研究为主。例如,范
传刚[55-56]等通过大涡模拟研究了温度分布等典型烟气特征参数,研究了不同火灾
位置对隧道自然通风效果的影响。通过 1/6 尺度隧道模型试验,确定了中尺度隧
道火灾场景下的烟层界面高度。
为探明隧道开挖而引起的高温问题,学者们通过围岩温度现场实测获得了一
第8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些高地温隧道温度场分布规律。例如,姚显春[57]、刘俊平[58]通过对布仑口水电站
引水隧洞施工期围岩温度现场实测数据解析,分析认为在施工期,对于围岩为导
热系数中等的板岩、石英砂岩隧洞,在通风长度为 L,直径为 D 的情况下,一般
正常通风条件下温度影响范围半径为 2.5D~3D,在其范围之外,温度保持恒温;
且随着通风长度 L 的增大,影响范围半径减小。不通风条件时,自然对流作用
下,其温度影响范围半径为 1.5D~2D。朱亦墨[59]、朱庭浩[60]等分析了巷道的围岩
温度实地测量数据,认为巷道围岩温度场受通风影响具有滞后性,通风对围岩的
影响范围正比于通风时间的平方根。赵平[69]等采用地下水同位素分析的方法,对
玉蒙铁路旧寨隧道高温地热水的成因、补给及排泄特征进行了研究。受限于现场
测试条件,部分学者通过室内模型试验模拟开展了隧道内的热传导研究。例如,
肖琳[61]、潘鑫[62]等通过开展地铁隧道围岩热传导模型试验,研究认为在同一时
刻,距隧道壁面不同距离处的温度以指数形式进行变化,距离越远,温度越小;
时间越久,隧道内流体的温度影响范围越大。
借助于数值计算分析软件,学者们在高地温隧道温度场分布数值模拟方面也
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宿辉[63]等采用 ANSYS 软件对齐热哈塔尔水电站引水隧洞
围岩高温段自然通风和采取降温措施两种工况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自
然通风和降温措施时间的增加,隧洞内部温度逐渐降低,最后达到平衡状态。牛
荟荟[64]采用 ANSYS 软件对在自然通风和人工通风状态下的矿井巷道围岩调热
圈温度分布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自然通风条件下围岩调热圈半径为
3.09m,人工通风作用下调热圈半径为 4.3m。辛兰芳[65]、貊祖国[66]等通过有限元
软件对布仑口水电站引水隧洞围岩及衬砌结构的稳态温度场进行分析,获得了围
岩-衬砌结构温度随洞深和当地气象、水文条件的对应规律。黎明镜 [67]等利用
ANSYS 软件,计算得到了某矿井井底车场围岩温度场一年内的变温区域位于距
巷道壁面 2.3m-6m 之间。
以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高地温隧道为依托,侯新伟[68]等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
家打分法确定权重和等级标准,通过 GIS 空间分析对隧道的热害危险性进行了
评估和区划;周小涵[44]等通过对有限差分传热方程进行求解,计算分析了风温、
不同程度温差和隔热层厚度对围岩温度场的影响。
从以上文献调研可知,目前隧道温度场的研究重点是寒区隧道、高地温水工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9页

隧洞以及深井巷道等领域,针对高地温隧道的温度场研究成果比较有限,目前仍
仅处于现场测试或静态温度场理论研究阶段,对于高地温隧道动态开挖过程中温
度场的分布及变化规律目前仍不明确,有待更加深入的研究探索。

1.2.2高地温隧道支护材料研究现状
隧道支护结构设计中涉及的主要建筑材料是混凝土材料,根据施作方式和施
作时序不同可分为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和二次衬砌模筑混凝土。针对混凝土材料
在高温环境下力学性能会产生衰减这一特性,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高温试验研
究工作,在混凝土强度和变形特性高温损伤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例如,
G.Y. KIM、钮宏、吴波、戎虎仁等[70-79]等学者先后开展了 100℃~800℃火灾环境
下混凝土强度试验,总结可得,当温度处于 100℃~400℃时,试块的抗压强度无
明显变化,400℃后抗压强度逐渐降低,且温度越高抗压强度下降得越快,当温
度达 800℃时抗压强度下降到常温时的 20%。另外,谢狄敏[80]等建立了高温作用
后混凝土抗拉强度与粘结强度的推算公式。
过镇海[81]、董香军[82]、胡海涛[83]、阎继红[84]、姚坚[85]等通过室内试验研究
了试件峰值应力应变、弹模等在高温条件下的响应规律,给出了高温作用后混凝
土应力-应变全曲线回归公式。
Bamonte[88-89]、J. Kim[90]、M.Yoon[91]、霍静思[86]、王丽[87]等以室内试验为基
础,探究了高温环境下掺合料及水灰比等参数指标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规律。郭
鹏[92]、郭强[93]等研究了高温作用后混凝土微观结构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和破坏机
理。
上述研究是在混凝土经标准养护达到设计强度后,再施加高温作用,进而测
试高温作用下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取得的混凝土温度损伤研究成果对高
地温隧道支护材料力学性能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支撑和参考意义。由于高地
温隧道温度场随着施工进程而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混凝土材料凝结、硬化养护
过程的环境温度也是变化的,为进一步研究混凝土材料在凝结、硬化过程中温度
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国内外学者在上述试验基础上又开展了不同养护温度、
湿度的混凝土试验研究工作,其相关研究现状统计见表 1-2。
经对不同养护温度、湿度的混凝土试验研究结果统计可知[94-111],对混凝土材
料来说,高地温隧道中无论是喷射混凝土还是模筑混凝土,早期强度均有所提升,
第10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而后期强度将会降低,其早期抗拉、抗压强度均与养护温度呈正相关关系,后期
强度与早期强度相反,随养护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且早期养护温度越高,后期倒
缩程度越大。养护期间一定的高温可以对混凝土的强度提高有利,但这种温度不
是越高越好,对于普通硅酸盐混凝土,早期高温养护促使混凝土早期强度提高,
但后期会出现强度退化。
表1-2高温养护混凝土室内试验简表

养护湿度
研究者 依托工程 试验项目 养护温度/℃ 养护方式
/%RH
齐热哈塔尔 全龄期恒温
李向辉[94] 抗压强度 30、60 35、80
水电站 恒湿
布仑口水电 30、45、60 全龄期恒温
张岩等[95] 劈拉强度 不详
站 70、80、90 恒湿
抗压强度
高黎贡山隧 全龄期恒温
穆震[96] 抗拉强度 20、70 全水环境
道 恒湿
弹性模量
抗压强度 全龄期恒温
张胜等[97] / 60、90 蒸汽养护
抗折强度 恒湿
全龄期恒温
廉慧珍等[98] / 砂浆强度 40、85 不详
恒湿
全龄期恒温
俞国荣等[99] / 抗压强度 20、28 95
恒湿
抗压强度
[100]
夏季、冬季、 全龄期恒温
舒志坚 / 弹性模量 45、60
养护室、水中 恒湿
收缩
20、35、50
崔圣爱等[101] / 黏结强度 干热 全龄期恒温
70
高黎贡山隧 抗压、抗 全龄期恒温
欧灶华[102] 20、35、50 热水养护
道 折、劈裂 恒湿
何廷树[103-
104]
拉日铁路高 分两阶段恒
、汲江涛 抗压强度 50、60、80 50、95
地温隧道 温恒湿
等[105]
抗压强度 分两阶段恒
谭克锋等[106] / 20、65 蒸汽养护
水化程度 温恒湿
95,热水养 分两阶段恒
阎培渝等[107] / 抗压强度 20、50
护 温恒湿
抗压强度 分两阶段恒
李晓玲[108] / 40、60、80 热水养护
抗拉强度 温恒湿
李培涛[109], 高黎贡山隧 单轴、三轴 20、30、40 分两阶段恒
95
范利丹等[110] 道 压缩破坏 50 温恒湿
拉日铁路高 40、60、80
董从宇[111] 剪切强度 25、55、95 变温养护
地温隧道 100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11页

通过对高温养护下混凝土微观结构进行研究,学者们[112-116]认为养护温度对
胶凝材料浆体微观结构的形成有明显的影响。高温使水泥的早期反应速率大幅提
高,水化产物在水泥颗粒表面大量堆积,阻碍了水泥进一步的水化反应,使混凝
土水化后内部产生更多孔隙,从而导致混凝土后期的强度降低。
从以上文献调研可知,现阶段混凝土材料研究集中在火灾高温条件下力学损
伤研究或是高温恒温养护条件下力学性能影响研究,对于实际的高地温隧道,支
护材料往往是在变高温条件下养护成型的,见图 1-3,所以应采用变温养护的方
式来研究高地温隧道支护材料的力学特性问题。

(a)全龄期恒温养护 (b)两阶段恒温养护 (c)变温养护


图1-3 混凝土养护温度曲线示意图

1.2.3高地温隧道支护结构研究现状
衬砌结构是隧道工程中最重要的永久性结构物,起着承担围岩压力、保障运
营安全的作用,在混凝土浇筑成型后一般为超静定结构。高地温隧道中,支护结
构在外部围岩和自身超静定约束作用下,混凝土温度变化时不能自由变形,从而
产生温度应力,温度变化越大或者受到的约束程度越大,温度应力也越大,支护
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指标就会降低[121-122]。因此,研究高地温环境下支护结构
的受力状态特征和进行安全性评价对工程应用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
国内外对高地温隧道研究主要集中在通风降温等工程措施上,对支护结构受力特
性和支护结构体系研究成果比较少,基于国内几座典型的高地温隧道,我国学者
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富有成效的研究,为高地温隧道支护结构体系研究奠定了坚
实的理论基础。
(1)高地温隧道支护结构受力特性研究
高地温隧道支护结构受力特性研究手段以基于热-应力耦合的数值模拟分析
为主,也有学者进行了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第12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徐长春[123]依托云南保腾高速公路高黎贡山勐连 1 号隧道工程,选用 ADINA


有限元分析软件研究了隧道断面上温度应力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初支和二衬
的温度拉应力都随时间有所增大。初支最大温度拉应力在拱脚,最小温度拉应力
在边墙;二衬最大温度拉应力在拱脚,最小温度拉应力在拱项。
李力亨[124]依托拉日铁路吉沃希嘎隧道工程,选用 ANSYS 有限元分析软件
研究了二次衬砌两个断面的应力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当隧道所处的环境温度较
高时,衬砌的应力分布受温度影响较大,尤其是仰拱的拉应力明显增大。同时随
着时间的推移,拱脚处的压应力也逐渐增大,但数值变化很小。
李铁根[125]依托拉日铁路甫当隧道工程,选用 ANSYS 有限元分析软件研究
了二次衬砌在温度-应力场耦合作用下应力分布特征及安全系数情况,结果表明:
温度对结构内力影响较大,结构的安全系数降低。
吴彪[126]等依托拉林铁路桑珠岭隧道工程,选用 ABAQUS 有限元分析软件研
究了高温环境下设置隔热层支护结构的受力响应规律,结果表明:不考虑温度影
响时,隧道支护结构衬砌内力偏小,衬砌安全系数偏大;隔热层的设置改善了衬
砌结构的受力,二次衬砌轴力和弯矩显著减小,但其分布特征相似。
王玉锁、叶跃忠[127]等依托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工程,通过设计室内模型
试验,测试了不同温度环境条件下隧道模型结构受力,结果表明:隔热层的设置
对支护结构内力分布形式、初支和混凝土模筑支护结构内力的影响较小,但对二
次衬砌受力有显著改善作用。
另外,我国学者在高地温水工隧洞支护结构受力特性方面研究成果颇丰。郭
进伟[128]等针对某水电站引水隧洞穿越热水断层出现热水涌水及高地温现象,运
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求出了衬砌结构在温度场影响下的结构应力值;杨云霄[129]、
马飞、宿辉[130]等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齐热哈塔尔引水隧洞支护结构的受力影
响规律;郑文[131]等研究了在高地温条件下引水隧洞支护结构在开挖和施作衬砌
等工况下的受力及变形特性;彭田生[132]等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福建某水电站引
水隧洞隧道管壁的温度分布规律及应力场分布特征,并对裂缝的产生原因进行了
详细的阐述;陈勤[133]等以溪洛渡无压泄洪洞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三维有限元计
算模型,研究了结构应力和温度裂缝发展变化规律;李天斌[134]等自主开发了大
型物理模型温度场加载系统和隧道开挖装置, 成功进行了热-力作用下隧道岩爆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13页

温度效应的物理模型试验。
(2)高地温隧道隔热材料研究
目前,高地温隧道常采用的支护结构形式主要是设置隔热层和新型防水材料。
保温隔热技术在寒区隧道中已经比较成熟,在高地温隧道中才刚刚起步,对部分
应用了保温隔热材料的隧道统计见表 1-3[135]。统计可见高地温隧道常采用夹心式
衬砌支护形式,即在初支和二衬之间设置隔热层(和防水层)形式。隔热材料按照
导热系数小、轻质、均质、吸水性差、耐火性好等选取原则[136],同时综合考虑
其力学性能和经济指标,主要选用了硬质聚氨酯和硅酸盐质复合隔热材料。
表1-3部分应用保温隔热材料隧道统计表[135]

保温隔热层
隧道名称 敷设 厚度 备 注
材料类型
方式 (cm)
风火山隧道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夹心式 5
昆仑山隧道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夹心式 5
大阪山隧道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贴壁式 5
青沙山隧道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贴壁式 —
嘎隆拉隧道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贴壁式 —
上羽幌隧道 — 离壁式 — 日本
寒区
主洞:聚酚醛泡沫塑料 贴壁式 4
隧道
平导:硬质聚氨酯泡沫
鹧鸪山隧道
塑料和干法硅酸铝纤维 贴壁式 —

雀儿山隧道 聚酚醛泡沫塑料 贴壁式 —
姜路岭隧道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双层式 —
鄂拉山隧道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夹心式 — 洞口段双层夹心式
没有出现高温地热
高地
高黎贡山隧道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夹心式 — 水段采用硅酸盐质
温隧
复合绝热卷贴

吉沃希嘎隧道 硅酸盐质复合绝热卷贴 夹心式 —

在掌握了各种隔热材料物理力学参数的条件下,部分学者开展了不同隔热材
料的隔热效果研究,为高地温隧道隔热设计提供了一些参照标准。例如,吴鑫健
[137]
将各种隔热材料在不同的情况下进行模型试验,并将试验结果与热传导理论
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在材料合适、施工合理的前提下,热害隧道的二
衬混凝土结构层背后增加一层隔热材料的方案是可行的;白国权、仇文革[138]等
针对不同的地温环境,采用数值仿真的手段对多种隔热材料的隔热效果进行了大
量计算,分析得出了不同隔热层厚度对应的冷能补给量;张月[139]等依托新疆某
第14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水电站引水隧洞,对高地温段引水隧洞在有无 EPS 保温隔热层下的温度场分布


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隧洞衬砌支护结构温度梯度在 EPS 保温隔热层处
温度发生突变;EPS 保温隔热层越厚,衬砌支护结构温度梯度越小。
(3)高地温隧道支护结构体系研究
常温条件下铁路隧道支护结构的设计与施工已经相当成熟,然而高地温环境
下的支护结构设计原则、设计方法与控制指标却无相关参照标准可依。本文对国
内外已经运行的部分高地温隧道进行了统计[140-144],可以发现高地温隧道支护结
构体系较常温隧道在实际应用上有了较大的发展和创新,见表 1-4。
表1-4国内外部分高地温隧道支护体系统计表

国名 隧道名称 支护体系形式 备注
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采用适当掺加硅粉
新圣哥达隧 初期支护+防水层+二
瑞士 的波特兰水泥,减少了高温引起的强度
道 次衬砌
损失,并达到较高强度。
开挖前提前注浆止水,形成止水带,注
止水带+初期支护+防
安房公路隧 浆材料为水玻璃。并且在水泥中掺入高
日本 水层+隔热层+二次衬
道 炉矿渣,有效提高了混凝土在高温热水

下的耐久性。
大瑞铁路高
初期支护+防水层+隔 对于高温施工段除加强通风降温外,还
中国 黎贡山铁路
热层+二次衬砌 进行了局部的注浆堵水。
隧道
拉日铁路吉 初期支护+防水层+隔
中国 /
沃希嘎隧道 热层+二次衬砌
已开挖段:对温泉水量小的分散出水点
采取局部径向注浆进行封堵,对出水量
云蒙铁路旧 超前帷幕注浆+初期支
中国 大的集中出水点采用铺设排水管统一引
寨隧道 护+防水层+二次衬砌
排至洞外;未开挖段:采取超前帷幕注
浆以减少地下热水涌出。
在温度较低洞段采用
齐热哈塔尔
纤维混凝土喷层,在
中国 水电站引水 /
温度较高洞段采用防
隧洞
火耐热混凝土喷层

在高地温隧道支护结构研究的基础上,又有学者针对高地温隧道进行了支护
结构体系的分级研究。例如,王明年等[145]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比选了高地温铁
路隧道新型的支护结构体系,把高地温铁路隧道支护结构体系分为四个等级:当
岩温小于 45℃时,支护结构体系采用标准设计;当岩温为 45~60℃时,初期支护
需特殊设计,需选用新型防水材料;当岩温为 60~80℃时,初期支护和防水材料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15页

需特殊设计,二次衬砌需配筋设计;当岩温大于 80℃时,支护结构体系需特殊设
计;孙其清等[146]通过有限元软件数值模拟的方式,研究了不同地温下Ⅳ级与Ⅴ
级围岩钢筋混凝土二次衬砌的受力特性。研究表明:随着地温升高,隧道二次衬
砌各个部位的安全系数呈下降趋势,特别是当地温从 30℃升为 50℃时,衬砌安
全系数显著下降,当地温超过 60℃时,需设置隔热复合式衬砌。
从以上文献调研可知,针对高地温隧道支护形式的研究都将高地温隧道看成
恒定的温度场。而在实际的高地温隧道施工过程中,温度场随时空是不断变化的,
支护结构养护温度也在随时间变化。因此,应基于高地温隧道变温环境下支护材
料力学性能,对高地温隧道适用的支护结构体系进行研究。

1.3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研究内容
本论文针对高地温环境下隧道温度场演变、变温养护条件下支护材料力学性
能和支护结构体系设计开展以下研究工作:
(1)高地温隧道温度场时空演变规律及理论预测方法研究:本内容拟通过
围岩-支护结构温度现场实测试验,并结合高地温隧道温度场理论预测模型,探
明高地温隧道非稳态温度场的时空演变规律。具体包括高地温隧道围岩温度场时
空演变规律研究;高地温隧道初期支护温度场时空演变规律研究;高地温隧道二
次衬砌温度场时空演变规律研究;高地温隧道温度场演变的理论预测方法研究。
基于上述研究成果,建立高地温隧道支护材料变温养护方法。
(2)高地温隧道变温养护条件下支护材料力学性能研究:结合高地温隧道
实际施工环境及变温养护方法,对高温变温养护条件下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二
次衬砌模筑混凝土力学性能进行系统研究,探明高温变温养护条件对混凝土材料
强度及变形特性的影响规律,建立高温变温养护条件下考虑温湿度耦合效应的混
凝土材料力学性能计算模型,为高地温隧道支护结构设计提供基础支撑。
(3)高地温隧道支护结构力学特性分析及安全性评价研究:在掌握高地温
对支护材料力学性能影响规律的基础上,采用理论推导和数值模拟方法,开展多
组不同围岩初始温度的支护结构热-应力耦合数值计算,研究高地温隧道支护结
构的力学特性和安全特性变化规律。开展不同隔热材料以及不同支护体系的数值
仿真对比研究,确定高地温隧道最优隔热效果的支护结构体系。
第16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4)高地温隧道支护结构体系设计研究:以高地温隧道温度场时空演变规
律和支护材料强度损伤规律为基础,结合支护结构力学特性变化规律,以衬砌结
构安全性及防开裂为主要控制目标,给出高地温隧道不同围岩初始温度下合理的
支护结构型式,完成整个高地温隧道支护结构体系设计工作。

1.3.2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2.1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调研、现场测试、室内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研究手段。
(1)文献调研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技术规范、论文等文献资料进行调研,搜集整理高地温的
形成原因、温度场分布规律以及隧道热害等问题,并获得高温环境下隧道支护结
构设计施工研究现状、常用的设计计算模型以及支护材料的力学特性等相关信息。
(2)现场测试
现场温度和应力测试工作选取桑珠岭隧道高地温段典型断面开展,在里程
D1K175+90~D1K175+188 区 间 内 共 布 设 6 个 测 试 断 面 , 其 中 D1K175+105 和
D1K175+90断面进行围岩温度测试,D1K175+125和D1K175+103断面进行初支温
度和初支结构应力测试,D1K175+188和D1K175+176断面进行二衬温度和二衬结
构应力测试。测试仪器采用振弦式温度计及应变计,针对围岩、支护结构的温度
场以及混凝土应力进行长期现场监测。
通过对温度现场实测数据的深入分析,探明初始地温场以及施工过程中围岩、
初期支护、二次衬砌的温度场演变规律,并确定高地温环境下混凝土支护材料的
变温养护模式;通过支护结构的应力现场实测数据分析,对高地温隧道支护结构
计算模型进行对比验证。现场测试工作概况见表1-5和图1-4。
表1-5 现场测试工作概况

围岩 隧道埋深 测试数据量
断面里程桩号 安装部位 测试内容
级别 (m) (个)
D1K175+105 V 343.3 围岩 温度 450
D1K175+90 V 341.3 围岩 温度 450
D1K175+125 V 346.6 初期支护 温度+应力 362
D1K175+103 V 342.9 初期支护 温度+应力 496
D1K175+188 V 356.3 二次衬砌 温度+应力 588
D1K175+176 V 354.6 二次衬砌 温度+应力 530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17页

图1-4 温度计及应变计现场安装

(3)室内试验
在高地温隧道施工过程中,洞内温度场随通风降温的进行不断变化,意味着
隧道支护材料的养护温度也随时间不断发生变化,应采用变温养护方式开展高地
温隧道支护材料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室内试验,研究变温养护条件下
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
①喷射混凝土在变温养护条件下的力学性能室内试验:采用室内“喷大板”
的方法对现场喷射混凝土进行还原和模拟,见图1-5。基于不同养护温、湿度工
况,采用变温养护方法,分别开展喷射混凝土抗压、抗拉强度以及弹性模量测试
试验,共计70组240个试件。测试试件1天、3天、5天、14天、28天龄期时的抗压、
抗拉强度及弹性模量值,系统研究高地温环境中变温养护条件下,温度和湿度变
化对不同龄期喷射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同时对温湿度的耦合效应进行多
元回归统计分析,提出变温养护条件下喷射混凝土力学性能随温湿度变化的理论
计算模型。

图1-5 高温变温养护条件下喷射混凝土力学性能室内试验
第18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②模筑混凝土在变温养护条件下的力学性能室内试验:模筑混凝土试样制作
完成后,在室温条件下静置初凝开始,然后将试样放置养护箱内进行变温养护,
变温养护初始温度分别设置为40℃、60℃、80℃,养护湿度分别设置为25%RH、
55%RH、95%RH,开展养护龄期为1天、3天、5天、14天、28天的全组合试验。养
护结束后,利用压力试验机分别测试模筑混凝土试件的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和弹
性模量,共计70组240个试件,见图1-6。研究分析高温变温养护条件对模筑混凝
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建立高温变温养护条件下考虑温湿度耦合效应的模筑混凝土
力学性能计算模型。

图1-6 高温变温养护条件下模筑混凝土力学性能室内试验

(4)理论分析
高地温隧道温度场演变的理论预测方法:基于热力学导热理论,确定高地温
隧道非稳态导热微分控制方程及其定解条件,然后采用有限差分方法,对围岩-
支护结构温度场进行时间和空间区域离散,如图1-7所示,建立内部节点、边界

图1-7 高地温隧道时-空区域离散示意图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19页

节点和复合界面节点的温度差分方程,再结合隧道相关传热介质的热物性参数,
利用数学运算软件进行迭代求解,计算得到隧道围岩-支护结构温度场时空演变
理论预测模型,探明高地温隧道围岩、支护结构的温度场时空变化规律,并通过
现场实测进行预测结果对比验证。
(5)数值模拟
采用数值模拟计算软件,建立桑珠岭隧道高地温段三维地层-结构计算模型
如图 1-8 所示,开展多组不同围岩初始温度的隧道支护结构热-应力耦合数值计
算,研究高地温隧道支护结构受力特性,探明高地温隧道温度影响下的支护结构
力学特性变化规律。通过建立围岩-隔热层-支护结构有限元传热模型,开展不同
隔热材料以及不同支护结构体系的数值仿真对比研究,探明不同支护结构体系的
隔热效果。最后,以支护结构安全性及防开裂为控制目标,通过荷载-结构模型计
算不同温度下二次衬砌结构的安全系数和裂缝宽度,优选给出高地温隧道不同围
岩温度下的合理支护结构型式。

图1-8 支护结构数值计算模型

1.3.2.2技术路线
根据本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确定以下技术路线:
(1)高地温隧道温度场时空演变规律及预测方法研究
1)通过理论分析推导,建立高地温隧道非稳态温度场时空演变预测计算方
法,推导高地温隧道围岩-支护结构温度场演变预测计算模型;
2)开展依托工程桑珠岭隧道围岩-支护结构现场温度实测试验研究,以现场
试验数据为依据,反演分析验证温度预测计算模型的合理性;
第20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3)综合现场试验、理论预测成果,研究并探明高地温隧道围岩-支护结构温
度场时空演变规律及特征;
4)基于高地温隧道温度场时空演变规律及特征,提出高地温隧道支护材料
的高温变温养护方法。
(2)高地温隧道变温养护条件下支护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1)结合现场试验和测试数据成果,确定高地温隧道初期支护、二次衬砌支
护材料变温养护环境特征;
2)采用室内试验方法,分别开展初期支护、二次衬砌支护材料变温养护条
件下力学性能试验,通过试验数据统计分析,探明变温养护条件下喷射混凝土、
模筑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规律,建立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预测模型。
(3)高地温隧道支护结构力学特性及支护体系设计研究
1)基于变温养护条件下支护材料力学性能研究成果,采用理论推导和数值
模拟方法,计算分析不同围岩初始温度下高地温隧道支护结构受力特性,探明并
掌握高地温隧道支护结构力学特性和安全特性变化规律;
2)通过建立有限元传热模型,开展不同隔热材料以及不同支护体系的数值
仿真对比研究,确定高地温隧道最优隔热效果的支护结构体系;
3)以支护结构安全性及防开裂为控制目标,优选给出高地温隧道不同围岩
初始温度下的合理支护结构型式。
(4)高地温隧道支护结构体系工程验证及应用
通过对依托工程桑珠岭隧道支护结构应力现场测试数据深入分析,对研究成
果进行工程验证。
研究所采用的技术路线见图 1-9。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21页

图1-9 研究技术路线
第22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2章 高地温隧道温度场时空演变规律及理论预测方法
2.1引言
对于深埋长大隧道而言,围岩开挖前,岩体受太阳辐射及季节变化的影响微
乎其微,其温度基本保持不变,处于稳定平衡状态,此时岩体内各点的温度称为
原始岩温。随着隧道的掘进开挖,在通风等降温措施的影响下,这种热平衡很快
被打破。由于围岩与洞内空气间存在温度差,围岩(衬砌)壁面与洞内空气之间
随即进行热对流交换,围岩和衬砌结构内各点温度在热传导作用下随时间推移不
断降低,在新的热平衡状态形成之前,隧道温度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是一个
典型的动态传热过程。
因此本章基于热力学导热理论,采用有限差分方法对隧道温度场时间和空间
区域进行离散,通过求解隧道围岩-支护结构各节点的温度差分方程,寻求高地
温隧道非稳态温度场的数值解,进而建立高地温隧道初始地温场和围岩-支护结
构温度场时空演变预测计算模型。通过现场实测试验数据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
探明高地温隧道温度场的时空演变规律,为后续隧道支护材料在高温下力学性能
影响研究和支护结构受力分析奠定基础。

2.2高地温隧道温度场时空演变理论预测方法

2.2.1高地温隧道温度场计算理论
2.2.1.1传热学基本理论
基于能量守恒定律和傅里叶导热定律,为了获得导热物体温度场的数学表达
式而建立的满足一定变化关系的温度场通用方程,称之为导热微分方程。对于某
一具体的问题,往往还需规定相应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即定解条件。导热微
分方程和相应的定解条件构成一个完整的导热问题数学描述[147]。
笛卡尔坐标系中非稳态导热微分方程的一般形式可表达为下式:

t   t    t    t 
c =   +   +   +  (2-1)
 x  x  y  y  z  z 

常物性、稳态、非稳态、有无内热源问题的温度场控制方程均可据此导出,
等号左端是单位时间内微元体热力学能的增量(非稳态项),等号右端的前三项
之和是通过界面的导热而使微元体在单位时间内增加的能量(扩散项),最后一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23页

项是表征内热源(源项)。
为了获得满足某一具体导热问题的温度分布,即对导热微分方程求解时,还
需要与之对应的的附加条件,称之为定解条件。对于非稳态导热问题,定解条件
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给出初始时刻温度分布的初始条件,二是给出导热物体边界
上温度或换热情况的边界条件。常见导热问题的边界条件可归纳为以下三类:
规定了边界上的温度值,称为第一类边界条件。对于非稳态导热,当   0 时,
边界条件为:

tw = f1 ( ) (2-2)

规定了边界上的热流密度值,称为第二类边界条件。对于非稳态导热,当   0
时,边界条件为:

 t 
−   = f 2 ( ) (2-3)
 n  w

式中:n--壁面的外法线;
规定了边界物体与周围流体间的表面对流传热系数 h 及周围流体的温度 tf,
称为第三类边界条件。对于非稳态导热,第三类边界条件可表示为:

 t 
−   = h(tw − t f ) (2-4)
 n w

式中 h、 t f 均为时间的已知函数。

对于复杂的实际工程,还存在需满足界面连续和不均匀材料中的导热问题,
不同区域、不同材料应分别满足导热微分方程。由于材料导热系数呈跳跃式地变
化,无论分析求解还是数值计算都常常采用分区进行的方式,即假定两种材料接
触良好,这时在两种材料的分界面上需满足以下温度与热流密度连续的条件:

 t   t 
ta = tb ,    =   (2-5)
 n a  n b

2.2.1.2初始地温场计算理论
首先分析高地温隧道初始地温场的分布特征。引入一维半无限大介质理论,
把地表看作平面,地表以下岩土体作为一个半无限大物体,只在深度方向上有温
度变化。根据传热学理论,非稳态无内热源物体的导热微分方程可写为:
第24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t ( z, )  2t ( z , ) (z  0,  0)
c = (2-6)
 z 2
通常情况下,地表温度是有周期性波动的。取年周期将地表温度的变化看做
一个简谐波,则第一类边界条件为:
2
t (0, ) = T0 + A0 cos[ ( −  0 )] (2-7)
T
式中:z—距离地表的深度(m);

 —时间(s);

t ( z, ) —距地表 z 深度处围岩在  时刻的温度(℃);

 0 —地表温度峰值出现的时刻(s);
T0 —地表年平均温度(℃);
A0 —地表年温度波幅(℃);
T—地表温度波动周期,周期为一年,所以 T =3.1536×107s。

引入过余温度函数 (0, ) = t (0, ) − T0 ,表示岩土体表面任意时刻的过余温度。

用过余温度改写导热微分方程得:

  2
= 2 (2-8)
 z


式中:  —导温系数(m2/s),  = ;
c

使用分离变量法可求得:

 2 
(z, ) = A0 exp(− z ) cos[ ( −  0 ) − z ] (2-9)
aT T aT

由 (0, ) = t (0, ) − T0 可得,不同时刻,不同深度下岩土体温度场的理论计算模

型为:

 2 
t ( z, ) = T0 + A0 exp(− z ) cos[ ( −  0 ) − z ] (2-10)
aT T aT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沿着地层深部方向,岩土体温度变化均服从周期相同的


余弦函数分布。温度简谐波振幅为 A0exp(-z ) ,即埋深越大,振幅逐步衰减,
aT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25页

这反映了岩土体的温度波阻尼效应;温度简谐波波长 l 为 2 T ,即温度波的波

长除与导温系数有关外,还与周期 T 的平方根成正比。
中国气象数据网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桑珠岭隧道隧址区年平均气温为
9.2℃,极端最高气温 29℃,极端最低气温-19℃,最热月平均气温 15.7℃,最冷
月平均气温-0.2℃;降雨量年分布不均衡,雨季多集中在 5~10 月,当年 9 月至次
年 4 月为旱季,隧址区各月地表平均温度如表 2-1 所示。
表2-1 隧址区各月地表温度平均值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0.2 4.3 5.4 9.2 12.5 15.4 15.5 15.7 15.4 10.9 4.3 1.8

根据桑珠岭隧道的热物理参数测定结果,围岩导温系数可取  =1.583×10-6
m2/s,取 1 年为计算周期,则温度波的波长为:

l = 2 T = 2  3.14159 1.583 10−6  3600  8760 = 25 (m)

上式计算结果代表了一年内地表温度变化的影响深度,说明由于地表季节变
化产生的温度简谐波在一年内能穿透的埋深为 25m。


另外,在 25m 深度处,年温度振幅 A0exp(-z )=0.00189 A0 ,地表年温度
aT

振幅 A0 =
(15.7+0.2)/2=7.95℃,则 25m 深度处的岩土体年温度振幅仅为 0.015℃,

因此可知,在对桑珠岭隧道进行围岩温度场计算时,大于 25m 埋深的围岩温度


是基本恒定的,地表温度变化对计算结果精度的影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2.2.1.3高地温隧道温度场计算理论
在传热学基本理论和初始地温场理论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导并建立
高地温隧道温度场理论计算方法。隧道温度场在极坐标下的非稳态导热微分方程
可写为下式:

tk 1 tk  2tk


= ak ( + ) (2-11)
 r r r 2
k
式中:  k —表示第 k 层介质的导温系数(m2/s),  k = ;
ck  k

k —表示第 k 层介质的导热系数(w/m·℃);
第26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ck —表示第 k 层介质的比热容(J/kg·℃);
 k —表示第 k 层介质的密度(kg/m3);

t k —表示第 k 层介质的温度(℃);
 —导热时间(s);

r —距隧道轴线的距离(m)。
初始时刻隧道温度场分布为该区域隧道尚未开挖时的初始地温场,即初始条
件为:

t ( , r ) = t0  = 0 (2-12)

隧道开挖后,初始地温场的热平衡被打破,围岩深处的热量通过衬砌壁与洞
内空气进行对流换热,即模型内边界为第三类边界条件;随着洞内持续通风将热
量带走,靠近隧道壁的围岩温度会持续降低,降温的影响范围也会不断向围岩深
部扩大直到达到新的热平衡状态,在该范围外边界处的围岩温度无限接近该处的
原始地温,该范围也被其他学者称之为“调温圈”[29],调温圈边界处的温度近似
等于围岩的原始温度,即模型的外边界为第一类边界条件。值得说明的是,调温
圈并不能达到真正的边界,而是无限接近于该边界,因此实际上该外边界是“无
穷远”的。模型边界条件如下:
内边界条件(第三类边界条件):
t
− = −h(t − t f ) r = r0   0 (2-13)
r
外边界条件(第一类边界条件):

t ( , ) = t0   0 (2-14)

式中: t f —洞内空气温度(℃);

t0 —初始地温(℃);

r0 —隧道开挖半径(m);
h—隧道壁面隧道内空气的对流换热系数(W/m2·℃)。
计算模型中热量通过围岩和衬砌两种介质进行传导,对于复合介质在其交界
面上还需满足其界面上温度和热流密度连续的条件: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27页

tk ( , rk ) = tk +1 ( , rk ) ,  0

 tk t (2-15)
 k =k +1 k +1 ,  0
 r r
2.2.2高地温隧道温度场时空演变预测方法
2.2.2.1基本假定
高地温隧道温度场计算模型包括围岩、衬砌、空气三相介质,如图 2-1 所示。
隧道开挖后,热量通过围岩、衬砌传递给隧道内的空气导致洞内温度上升。该过
程中伴随着各种介质间的热传导、衬砌与洞内空气的对流换热以及热辐射。

图2-1 高地温隧道温度场计算模型

根据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热流率与物体温度的四次方差值成正比[148-149],
由于该值很小以至可忽略不计,因此高地温隧道温度场传热模型不考虑热辐射的
影响,主要研究围岩-衬砌的热传导和衬砌与洞内空气的对流换热。为获取这样
一个复杂结构体的温度场分布,本文的温度场演变预测方法推导基于如下基本假
定:
(1)隧道断面简化为圆形;
(2)隧道各层介质内无内热源;
(3)隧道沿轴线方向传递的热量远远小于径向,假设隧道只沿径向传热,
轴向和周向无热流;
(4)隧道衬砌、围岩各层介质导热性能均匀且各向同性,密度  、比热容
c 、导热系数  等热物性质稳定且不随温度变化。因为物质的导热系数与温度往
往存在依变关系,目前探明的高地温隧道均在 100℃以下,在该温度范围内围岩
第28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和衬砌的导热系数可近似视为不变。
(5)隧道内壁周向上各处换热条件一致,洞内空气温度均匀且恒定。高地
温隧道开挖后围岩深处的热量传递到空气中,短时间内引起空气温度升高,但
随着持续通风降温,一段时间内洞内空气温度整体变化并不明显,一般可将洞
内空气温度视为恒定;
(6)隧道各层介质间粘结紧密,不存在接触热阻。
2.2.2.2高地温隧道非稳态温度场离散方程
首先对空间、时间上连续的温度场,用有限个离散点上的值的集合来代替,
然后通过求解按一定方法建立起来的关于这些值的代数方程,从而获得离散点上
被求温度的值。故非稳态温度场时间-空间区域可以按图 2-2 进行离散化。

图2-2 非稳态温度场时间-空间区域离散化

图中,r 为空间坐标, r 为空间步长, 为时间坐标,  为时间步长。(n,i)则


i
表示时间-空间区域上一个节点的位置,相应温度记为 t n 。

该计算模型中存在三类节点;内部节点、边界节点和复合界面节点。内部节
点指位于计算区域衬砌和围岩内部进行热传导的节点,边界节点指位于内边界上
进行对流换热的节点,复合界面节点指位于衬砌和围岩交界面上需满足界面连续
条件的节点。下面依次推导建立这三类节点的离散方程。
(1)内部节点离散方程的建立

t k  2tk
对于式 2-11 所示的控制方程,包含了温度在空间上的扩散项 、 2,
r r
t k
以及温度在时间上的非稳态项 。
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29页

1)扩散项的离散
以对第 i 时间层扩散项节点(n,i)处的二阶偏导数为例导出其差分表达式。
对节点(n+1,i)和(n-1,i)分别写出函数 t 对点(n,i)的泰勒级数展开式:

t r 2  2t r 3  3t r 4  4t
tni +1 = tni + r + + + + (2-16)
r 2 r 2 6 r 3 24 r 4
n ,i n ,i n ,i n ,i

t r 2  2t r 3  3t r 4  4t
tni -1 = tni − r n ,i + − + + (2-17)
r 2 r 2 6 r 3 24 r 4
n ,i n ,i n ,i

 2t
两式相加,并改写为对 的表达式,有:
r 2
n ,i

 2t tni +1 − 2tni + tni −1


= +O ( r 2 ) (2-18)
r 2 r
n ,i 2

( )
其中 O r 表示未明确写出的级数余项中 r 最低阶数为 2,略去该余项
2

后可得第 i 时间层扩散项二阶导数的差分表达式,即:

 2t tni +1 − 2tni + tni −1


= (2-19)
r 2 r 2
n ,i

同理可得第 i 时间层扩散项一阶导数的差分表达式为:

t tni +1 − tni −1
= (2-20)
r 2r
n ,i

2)非稳态项的离散:
将函数 t 在节点(n,i+1)对点(n,i)做泰勒展开可得

t r 2  2t
tni +1 = tni +  n ,i + + (2-21)
 2 r 2
n ,i

于是有:

t tni +1 − tni
= + O (  ) (2-22)
 
n ,i

同样,其中 O (  ) 表示级数余项中  最低阶数为 1,略去该级数余项可得非


t
稳态项 的差分表达式为:

第30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t tni +1 − tni
= (2-23)
 
n ,i

3)内部节点离散方程
将所得差分表达式(2-19)、
(2-20)、
(2-23)代入式(2-11)整理得内部节点
的差分方程:

FO  r  i  r  i  2  i
tni +1 =  2 +  tn+1 +  2 −  tn−1 +  − 4  tn  (2-24)
2  rn   rn   FO  

式中: FO —以 r 洞内空气温度为特征长度的傅里叶数,称为网格傅里叶数

FO = ;
r 2

rn —计算节点距隧道轴线的距离(m);

tni —计算节点 n 在 i 时刻的温度(℃)。

(2)边界节点离散方程的建立
采用热平衡法,即对节点所代表的控制单元用傅里叶导热定律写出其能量守
r
恒的表达式,由此导出其差分方程。对于边界节点 1 所代表的宽度为 的元体
2
(图 2-3 中阴影部分),其左侧受隧道洞内气流的冷却,对流换算系数为 h,右侧
受节点 2 元体的传递的热量,对该单元体应用能量守恒定律得:

t2i − t1i  r  r t1i +1 − t1i


  r0 +  + h ( t f − tl ) r0 =  cr0
i
(2-25)
r  2  2 

图2-3 对流换热边界节点示意图

整理得对流换热边界节点的差分方程: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31页

 r   1 r  
t1i +1 = 2 FO 1 +  t2i + Bit f +  − 1 − Bi −  t1i  (2-26)
 2r0   2 FO 2r0  

式中: t1 —边界节点在 i 时刻的温度;


i

2h
Bi —网格毕渥数, Bi = ;
 cr

t f —洞内空气温度(℃);

 —衬砌的密度(kg/m3);

r0 —隧道开挖半径(m);
c —衬砌的比热容(J/kg·℃)。
(3)复合界面节点离散方程的建立
对于复合界面节点同样采用热平衡法导出离散方程,如图 2-4 所示,复合界

图2-4 复合界面节点示意图
r
面两侧分别为两种不同的介质,以复合界面节点为中心,左右两侧各取 ,所
2
代表的区域为复合界面节点的控制元体(图中阴影部分),该控制元体包含两种
介质,需计算其该控制元体的当量热物理量参数:

u (  c )n−1 + v (  c )n+1
(  c )n = (2-27)
u+v

r  r  r  r 
u=  2rn − ,v =  2rn +  (2-28)
4  2  4  2 

式中: (  c )n —复合界面节点控制元体的当量  c 值(J/m3·℃);


第32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  c )n−1 、 (  c )n+1 —复合界面两侧介质的值(J/m3·℃);


u 、 v —复合界面节点控制元体内两种介质分别所占的体积(%);

rn —复合界面节点距隧道轴线的距离(m)。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tni −1 − tni  r  tni +1 − tni  r  tni +1 − tni


n−1  rn −  + n+1  rn +  = (  c )n r rn (2-29)
r  2  r  2  

整理得复合界面节点的差分方程:

  r  tni −1 − tni  r  tni +1 − tni 


  n −1  rn −  + n +1  rn + 
  2  r  2  r  i (2-30)
tn =
i +1
+ tn
(  c )n  r  rn
2.2.2.3高地温隧道非稳态温度场求解方法
(1)计算流程
①首先构建上述所有内部节点,边界节点和复合界面节点的温度差分方程;
②设定计算参数值:包括模型尺寸,温度场的初值,边界温度,热物性参数,
计算周期等;
③通过语言编程将求解微分方程输入数学运算软件进行迭代求解。为确保迭

1
代计算稳定性,时间步长和空间步长需满足:F = a  1 和 Fo  r 。
o
r 2
2 2(1 + Bi + )
2r 0

根据节点温度的初值求解新值,并重复此步骤进行迭代计算直至结果收敛,
即可求得隧道围岩-支护结构各节点任意时刻温度计算值。判断迭代是否收敛的
准则为:

ti( k +1) − ti( k ) ti( k +1) − ti( k )


max ti( k +1) − ti( k )   , max   , max  (2-31)
ti( k ) (k )
tmax

式中  为允许偏差(取值介于 10-3-10-6),k 和 k+1 表示迭代次数, tmax 表示


(k )

第 k 次迭代得到的最大值。
(2)算例
假设某圆形隧道开挖半径 r 为 3.0m,初期支护厚度为 0.2m,拟定围岩初始
温度为 40℃、60℃,隧道开挖后洞内空气温度𝑡𝑓 恒定为 28℃,计算周期取 20 天,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33页

各介质热物参数根据《铁路工程技术手册(隧道)》、《铁路隧道设计规范》
(TB10003-2016)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相关规定选取。
时间步长∆𝜏取 0.5h,空间步长取 0.1m,根据推导的差分方程利用数学运算软件编
程计算围岩开挖 20 天后的温度场分布情况,如图 2-5 所示。

图2-5 围岩时间-空间温度分布云图

可以看出,当围岩初始温度为 40℃和 60℃时,温度场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


随着时间的推移,围岩内岩体温度下降的范围逐渐扩大,在距离壁面 2m 范围内
的围岩温度变化最为剧烈,随着深度的增加变化趋势逐渐减弱;时间上,在 0-14
天内浅部围岩的温度表现为逐步衰减,在第 14 天的时候,2 米深度范围内的岩
温变化已经趋于稳定,逐步接近于洞内空气温度 28℃。
2.2.2.4高地温隧道温度场时空演变预测模型
基于上述高地温隧道非稳态温度场计算方法,进一步推导高地温隧道围岩-
支护结构温度场时空演变预测模型。以桑珠岭隧道标准段断面尺寸和材料特性为
基础,确定计算参数如下:
①计算模型尺寸:隧道断面形式为单线马蹄形隧道,断面周长约 22.88m,断
面面积 42.06m2,换算为圆形断面,等效半径取 3.4m。初期支护厚度取 0.25m,
二次衬砌厚度取 0.45m;
②内边界温度:内边界即为隧道内空气温度,取隧道开挖后洞内空气平均温
度 28℃作为内边界温度;
③模型边界:为消除边界效应带来的影响,外边界点距离隧道洞壁一般取 3
倍洞径以上,本次计算取距离隧道壁面 40m。该处初始地温即为外边界温度。
第34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④传热介质的热物参数:取隧道现场围岩及支护材料的热物参数(导热系数、
,见表 2-2:
比热容、密度等)
表2-2 计算模型热力学参数
参数 密度 比热容 导热系数 对流换热系数 热扩散系数
传热介质 kg/ m3 J/(kg·K) W/(m·K) W/( m2·K) ×10-6 m2/s
围岩 2000 722.1 3.2 - 1.583
混凝土 2200 960 2.944 13.96 1.394
空气 1.134 - 0.023 - -

⑤将上述计算参数代入高地温隧道围岩-支护结构温度场求解方程中,时间
步长 Δτ 取 0.5h,空间步长 Δr 取 0.1m,以 50 天为计算周期,采用数学运算软件
进行迭代计算,最后将计算结果进行回归拟合分析可以得到高地温隧道初期支护、
二次衬砌及围岩温度的预测计算公式如下:
a.初期支护温度预测计算公式:

−3529 + 344.91t + 0.13t 2 − 0.01t 3 + 1936.03ln D + 3576.98 ( 0.78ln D )


2

Tc = (2-32)
1 + 10.13t − 0.06t 2 + 54.06ln D + 132.19  (0.78ln D)2 − 0.43(0.78ln D)3

式中:Tc—初支预测温度(℃);
t—围岩初始温度(℃);
D—放热时间(天)。
b.二次衬砌温度预测计算公式:

184 104 + 47 104  ln t + 13.73 104  (ln t )2 − 3.51104  D + 599.53D 2 + 0.0093D3


Te = (2-33)
1 + 5.1104 ln t + 7407.83  (ln t )2 − 2179.4  (ln t )3 − 971.13D + 17.75D 2

式中:Te—二衬预测温度(℃);
t—围岩初始温度(℃);
D—放热时间(天)。
c.围岩温度预测计算公式:

Tw = 6.851 + 0.755t + 0.261D − 0.512S − 0.009t * D + 0.018t * S


(2-34)
−0.18D * S + 0.001t * D * S

式中:Tw—围岩预测温度(℃);
t—围岩初始温度(℃);
D—放热时间(天);
S—距围岩开挖侧边界距离(m)。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35页

2.3高地温隧道温度场时空演变现场实测及验证

2.3.1高地温隧道温度现场实测试验方法
(1)温度计型号及安装方法
型号:温度计采用 YT-WDJ-2 型热敏电阻温度计见图 2-6,适用于长期埋设
在各类混凝土建筑内,测量结构物内部的温度。元件规格为长度 60mm,直径 8mm。
量程为-30~+100℃、绝缘电阻≧50MΩ,测试精度±0.5。

图2-6 YT-WDJ-2 系列温度计

安装方法:将用于测量围岩温度的温度计按照设计间隔依次用扎带和胶布固
定于 24 根不锈钢组合连杆上,将连杆缓慢插入钻孔洞内,并立即进行注浆,保
证杆件及温度计充分固定在围岩内,同时注意对测线的保护;用于初支和二衬温
度量测的温度计则直接使用扎带固定于测点相应位置。
(2)测点布置
围岩温度测试共设置两个断面(D1K175+105 和 D1K175+90)进行,每一断
面均设置 2 条温度测线,分别位于隧道左右两侧边墙处如图 2-7 和图 2-8,两断
面测点布置方式一致。在距掌子面 2m 处,由左、右边墙处呈水平角度对围岩进
行钻孔埋点,左右测线均与隧道开挖方向成 60°夹角,测线钻孔深度为 24m,

图2-7 围岩温度测试钻孔 图2-8 围岩温度测线埋设


第36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图2-9 围岩温度测试布置示意图

沿隧道开挖方向投影长度为 12m,沿隧道径向方向投影长度为 20m。测点从孔口


开始由密到疏布置,每一测线布置测点 9 个。围岩温度测试布置如图 2-9 所示。
初期支护温度测试共设置 2 个断面(D1K175+125 和 D1K175+103)进行,
断面 1 温度计布置在左边墙、左拱腰及拱顶处,断面 2 温度计布置在右边墙、右
拱腰及拱顶处,用于测试初期支护各部位温度。初期支护温度测点布置如图 2-10
所示。

(a)初期支护断面 1 测点布置 (b)初期支护断面 2 测点布置

图2-10 初期支护温度测点布置示意图

二次衬砌温度测试共设置 2 个断面(D1K175+188 和 D1K175+176)进行,


断面 1 温度计布置在左边墙处,断面 2 温度计布置在右边墙处,用于测试二次衬
砌温度。二次衬砌温度测点布置如图 2-11 所示。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37页

(a)二次衬砌断面 1 测点布置 (b)二次衬砌断面 2 测点布置

图2-11 二次衬砌温度测点布置示意图

2.3.2高地温隧道温度现场实测结果分析
2.3.2.1围岩温度现场实测结果分析
测试孔揭露桑珠岭隧道该段围岩初始地温为 50℃左右。由于两个断面相隔
仅 15 米,地热分布无明显差异,且同一断面上的测孔对称分布,因此取四个测
孔的平均数据作为围岩温度测试结果,围岩温度时程变化曲线如图 2-12 所示。

图2-12 围岩温度时程变化曲线图

由测试孔测得的数据可以看出,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围岩温度随时间增长呈降
低趋势,特别是越靠近壁面区域,降温速率和降温幅度越大。即距离壁面 15 米
处测点以上的围岩温度变化比较微弱,受洞内通风降温的影响较小;距离壁面 2
m 处测点以内的围岩在 14 天内降温速率较快,14-20 天降温速率变缓,20 天后
逐渐趋于稳定。
第38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2.3.2.2支护结构温度场实测结果分析
(1)初期支护温度现场实测结果分析
初期支护温度时程变化曲线如图 2-13 所示。分析初支两个测试断面温度可
见,各部位测点温度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初支温度在 5 天内快速降低,5 天后温
度波动变化并呈现缓慢降低趋势。断面 1 初支各部位稳定温度为:拱顶处约
36.7℃、左拱腰处约 36.5℃、左边墙处约 35.8℃;断面 2 初支各部位稳定温度为:
拱顶处 37.3℃、右拱腰处 37.1℃、右边墙处 36.8℃。

初支断面 1 温度时程曲线 初支断面 2 温度时程曲线

图2-13 初期支护温度时程变化曲线图

(2)二次衬砌温度现场实测结果分析
二次衬砌温度时程变化曲线如图 2-14 所示。分析二衬两个测试断面温度可
见,两断面二衬温度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二次衬砌温度随时间增长而降低,降温
速率在前 7 天较快,7 天后降温速率变慢,温度趋近与洞内空气温度,断面 1 测
得二衬温度稳定于 35.5℃,断面 2 测得二衬温度稳定于 37.3℃。

二衬断面 1 温度时程曲线 二衬断面 2 温度时程曲线

图2-14 二次衬砌温度时程变化曲线图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39页

2.3.3高地温隧道温度场演变预测模型验证
(1)围岩温度场演变预测模型验证
根据 2.2.2.4 节中围岩温度预测计算公式(式 2-34),桑珠岭隧道围岩实测初
始温度值为 50.4℃,计算周期为 50 天,即可以求得桑珠岭隧道开挖后围岩不同
时间、不同深度的温度预测值,并与现场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如图 2-15 所示。

图2-15 围岩温度理论预测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对比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在温度变化初期,隧道壁面附近浅部围岩的温度预测计
算结果比实测值略微偏高,深部围岩的温度实测值与预测结果基本一致。这主要
是由于在实际隧道开挖当中,浅部围岩温度除受热传导影响,还受局部冷源、通
风、机械、爆破等施工活动影响,特别是对于近壁面围岩温度扰动较大,使得短
期内围岩温度下降较快,而随着热交换动态平衡的建立,围岩温度变化率缓慢降
低,后期与预测结果逐渐接近。通过验证说明围岩温度预测模型合理,式 2-34 计
算结果可靠。
(2)支护结构温度场演变预测模型验证
同样地,基于围岩初始温度值和 2.2.2.4 节中初期支护、二次衬砌温度预测
计算公式(式 2-32、式 2-33),可以计算得到桑珠岭隧道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施
作后的温度变化预测值,并将其与现场实测支护结构温度值对比如图 2-16 所示。
对比发现:
①初期支护温度预测结果相对实测值偏高,主要是由于初期支护是在隧道开
挖后立即喷射混凝土覆盖于围岩表面且厚度较薄,结构温度主要受围岩温度影响,
所以与浅部围岩的温度变化规律较为相似,早期受局部冷源、通风、机械、爆破
第40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等施工活动影响,短期内下降较快,后期与预测结果基本一致,可以满足工程应
用要求。

(a)初期支护温度场验证 (b)二次衬砌温度场验证

图2-16 支护结构温度理论预测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对比

②二次衬砌实测温度值相对预测值偏高,主要是因为二次衬砌厚度较大,混
凝土用量较多,在初期支护、隔热层等复合式衬砌隔热体系下,二衬结构温度受
围岩温度影响较小,主要受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控制,由于理论预测方法在计算
时未考虑二次衬砌混凝土水化热,使得降温过程中早期实测温度比预测值偏高,
随着水化热的消散,预测值与实测值基本趋于一致。因此本文通过《建设施工手
册》(第四版)中最大绝热温升公式计算混凝土水化热,对二次衬砌早期温度预
测公式(式 2-33)进行修正。混凝土水化热计算方法如下:

Q ( mc + kF )
Th = (2-35)
c
式中: Th—混凝土最大绝热温升(℃);
mc—混凝土中水泥(包括膨胀剂)用量(kg/ m3);
F—混凝土活性掺合料用量(kg/ m3);
k—掺合料折减系数,粉煤灰取 0.25~0.30。

表2-3 不同品种、强度等级水泥的水化热
水化热 Q(kJ/kg)
水泥品种 水泥强度等级
3d 7d 28d
42.5 314 354 375
硅酸盐水泥
32.5 250 271 334
矿渣水泥 32.5 180 256 334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41页

Q—水泥 28d 水化热(kJ/kg),查表 2-3 可得;


c—混凝土比热,取 0.97[kJ/(kg·K)];
 —混凝土密度,取 2400(kg/m3)。
混凝土水化温度计算方法如下:

T(t ) = Th  (t ) (2-36)

式中: T( t ) ——t 龄期混凝土的水化温度(℃);

 (t ) ——t 龄期降温系数,查《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表 10-83。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中给出了不同龄期混凝土的降温系数,根据上式
计算不同龄期混凝土的水化温度并与式 2-33 预测温度值叠加得到修正后的二次
衬砌温度预测值,见图 2-17。可以看出,修正后的二次衬砌温度预测计算值与实
测值变化规律相同,模筑混凝土后期稳定温度基本一致,总体拟合度较好,可以
满足工程应用要求。

图2-17 二次衬砌温度修正后预测值与实测值对比图

2.4高地温隧道温度场时空演变规律研究

2.4.1高地温隧道围岩温度场演变规律研究
隧道开挖后,在新的热平衡状态下,围岩深部传来的热量与洞内通风降温排
出的热量基本相等,调温圈边界处的温度近似等于围岩的原岩温度,调温圈影响
范围内的围岩温度由初始地温逐渐降低过渡至洞内空气温度。对于实际工程,围
岩温度变化率≤0.1%时,可认为该温度变化对工程基本无影响,因此可将围岩温
度变化率>0.1%的区域定义为围岩温度扰动区。一般情况下,初始地温不同,围
第42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岩开挖引起的温度场扰动范围也不相同,围岩温度变化的深度有所差异,围岩温
度场的空间分布规律也不相同。
基于上述围岩温度预测模型的合理性,围岩温度时间空间演变规律研究选取
初始地温为 40℃、50℃、60℃、80℃四种工况进行计算分析,洞内空气设置为规
范建议值 28℃,围岩及其它材料的热力学参数见表 2-2。选取 40℃和 80℃计算
结果列举如图 2-18 所示。
可以看出:空间上,靠近隧道净空方向的围岩温度变化最为明显。其中 0-2
米为围岩温度变化剧烈波动区,距离壁面 2-15 米范围的的围岩温度变化幅度相
对较小,即 15 米范围内围岩随深度增加降温速率及降温程度逐渐减小,15 米深
度后围岩温度随时间仍有微弱变化但已基本可以忽略。时间上,隧道浅部围岩温
度在 0~14 天内迅速下降,14 天后降温速率变慢,并逐渐趋于稳定至洞内空气温
度。

a.初始地温 40℃ b. 初始地温 80℃


图2-18 围岩温度变化规律计算曲线

通过对初始地温为 40-80℃各工况计算结果回归拟合分析可得隧道开挖 50
天后围岩温度场扰动范围计算公式:

S = -0.0006t 2 + 0.1003t + 11.922


(2-37)
(R 2 = 0.998)

式中:S—围岩调温圈范围(m);
t—围岩初始温度(℃)。
将隧道开挖 50 天后围岩温度场扰动范围计算公式用图形表示见图 2-19,不
同初始地温调温圈影响范围如图 2-20 所示。可以看出初始地温为 40-80℃时,调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43页

温圈厚度达到 14.9m-15.8m,并且随着初始地温的升高,调温圈范围的变化率逐
渐降低,围岩内部的的变化逐渐趋于平缓。

图2-19 围岩调热圈范围变化曲线

图2-20 不同初始地温隧道开挖后围岩调温圈影响范围

2.4.2高地温隧道支护结构温变时间规律研究
受施工通风等持续降温效应影响,高地温隧道支护结构温度场随时间推移会
产生明显变化,支护材料将经历从结构高温到环境常温的温度降低过程。已有成
果表明,不同养护方式养护出的混凝土所表现出来的强度有显著的不同,采用恒
温养护方式来测试喷射混凝土和模筑混凝土力学性能情况不符合高地温隧道实
际。因此根据不同的初始地温场,首先开展高地温隧道支护结构的温变时间规律
研究,对进行混凝土材料变温养护试验有重要的支撑意义。
第44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选取初始地温为 40℃,50℃,60℃,80℃四种工况,利用上节推导的支护结
构温度预测计算模型和修正公式,可以得到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的温度预测计算
结果如图 2-21 和图 2-22 所示。结合初支和二衬的温度现场实测结果,可以看出
高地温隧道初期支护及二次衬砌的温变时间规律为: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的温度
变化趋势总体相似,均表现为施作后 5-7 天迅速下降,随后平稳降低至洞内空气
温度,达到稳态。其中初期支护混凝土温度会在 0~5 天内急剧下降,在随后的时
间内缓慢降低,而二次衬砌混凝温度土会在 0~7 天内产生大幅衰减,随后缓慢降
低。此外初始地温越高,支护结构达到稳态时的温度也相对偏高。

图2-21 初期支护温度计算曲线 图2-22 二次衬砌温度计算曲线

由此,基于对高地温隧道支护结构温变时间规律的认识,可以得到高地温隧
道支护材料变温养护概化时间曲线如图 2-23 所示,进一步推导可得高地温隧道
支护材料高温变温养护方法为:首先进行混凝土试样制作,然后在室温条件下静

a.初期支护变温养护概化曲线 b.二次衬砌变温养护概化曲线

图2-23 高地温隧道支护材料变温养护概化时间曲线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45页

置,待混凝土终(初)凝,连同模具一起放入高温变温养护箱进行养护。养护箱
内初始温度设定为 T0,变温养护时间为 n 天,其中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变温养
护时间 n 为 5 天,二次衬砌模筑混凝土变温养护时间 n 为 7 天,变温养护期间每
4 个小时等幅调低温度,调幅为(T0-28)/(6×n)℃,在第 n 天后养护箱内养护
温度恒定为 28℃。在整个试件养护过程中,养护箱内空气湿度根据试验目标进
行设定。

2.5本章小结
本章基于热力学导热理论,推导了高地温隧道非稳态温度场时空演变计算
理论,建立了高地温隧道温度场时空演变预测计算模型,探明了高地温隧道开挖
后围岩-支护结构的温度场时空演变规律,提出了高地温隧道支护材料的高温变
温养护方法。研究取得以下结论:
(1)通过简化的圆形隧道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方法对高地温隧道围岩-支护
结构温度场进行时间和空间区域离散,将围岩-支护结构各节点温度差分方程通
过语言编程输入数学运算软件进行迭代计算求解。
(2)高地温隧道温度场时空演变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根据高地温隧道
非稳态温度场理论计算方法,得出了高地温隧道开挖后围岩(Tw)、初期支护(Tc)
以及二次衬砌(Te)温度预测公式:

Tw = 6.851 + 0.755t + 0.261D − 0.512S − 0.009t * D + 0.018t * S (2-38)


−0.18D * S + 0.001t * D * S

−3529 + 344.91t + 0.13t 2 − 0.01t 3 + 1936.03ln D + 3576.98 ( 0.78ln D )


2

Tc = (2-39)
1 + 10.13t − 0.06t 2 + 54.06 ln D + 132.19  (0.78ln D)2 − 0.43(0.78ln D)3

184 104 + 47 104  ln t + 13.73 104  (ln t )2 − 3.51104  D + 599.53D 2 + 0.0093D3


Te = (2-40)
1 + 5.1104 ln t + 7407.83  (ln t )2 − 2179.4  (ln t )3 − 971.13D + 17.75D 2

(3)探明了开挖后高地温隧道围岩温度场时空演变规律:空间上,靠近隧
道净空方向的围岩温度变化最为明显。其中 0-2 米为围岩温度变化剧烈波动区,
距离壁面 2-15 米范围的的围岩温度变化幅度相对较小,即 15 米范围内围岩随深
度增加降温速率及降温程度逐渐减小,15 米深度后围岩温度随时间仍有微弱变
化但已基本可以忽略。时间上,隧道浅部围岩温度在 0~14 天内迅速下降,14 天
后降温速率变慢,并逐渐趋于稳定至洞内空气温度。
第46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4)探明了高地温隧道支护结构温度场时空演变规律:初期支护温度主要
受围岩温度影响,各部位温度在 5 天内快速降低,5 天后缓慢降低至洞内空气温
度;二次衬砌温度受围岩温度影响较小,主要受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控制,降温
速率在前 7 天较快,7 天后降温速率变慢,并逐渐趋近于洞内空气温度。根据高
地温隧道支护结构温度场演变规律,提出了高地温隧道支护材料高温变温养护方
法。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47页

第3章 高地温隧道变温养护条件下支护材料力学性能试验
研究
3.1引言
大量试验研究证明,高温养护对混凝土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会产生较为不利
的影响[94-111]。在高地温隧道施工过程中,深部围岩通过衬砌与洞内冷空气不断
发生热交换,混凝土支护材料从施作到凝结、硬化的整个养护过程,其所处的高
温环境也就一直在发生变化。而目前通用的标准养护技术(恒温恒湿)与高地温
隧道实际环境不相符合,不能真实的反映高地温隧道温度场连续变化的特点。鉴
于此,本章在掌握高地温隧道围岩-支护结构温度场时空演变规律的基础上,立
足于变温养护的指导思想,采用连续变温的养护方法来开展高地温隧道支护材料
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室内试验基于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结构不同的变温养护时间曲线,通过对桑
珠岭隧道喷射混凝土和模筑混凝土支护材料的真实还原,开展了 140 组混凝土试
件 0-28 天的变温养护试验。研究不同温度、湿度条件下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变化
规律,建立不同高温变温养护条件下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计
算模型,为高地温隧道支护结构安全性评价提供支撑依据。

3.2高温变温养护对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的作用机理分析
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和本构
关系等,其中以抗压强度最为基本和重要,因此国内外学者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在
不同高温养护条件下温度作用机理研究的比较多,大多认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胶凝材料硬化浆体的性能,而不同养护条件下胶凝材料硬化
浆体的性能,主要取决于胶凝材料的水化程度,其对混凝土的强度发展起着决定
性作用[150-154]。由于不同类型、不同配比的胶凝材料,其水化速率、水化程度、
水化产物、结晶物形态等存在着较大差异,而高地温隧道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和
二次衬砌模筑混凝土材料在配合比和矿物外加剂上有明显区别,因此分别阐述高
温变温养护对纯水泥混凝土和掺粉煤灰混凝土力学性能的作用机理。
(1)高温变温养护对纯水泥混凝土力学性能的作用机理
在标准养护状态下,胶凝材料硬化浆体的物相组成主要有未水化的水泥熟料
第48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矿物 C2S,及水化产物 CH、C-S-H 凝胶等,这些水化产物一方面粘结混凝土中


的粗细集料,与固相颗粒紧密粘结,另一方面不断填充粗细集料等固相组分堆积
后留下的孔隙,形成致密的内部结构,从而使混凝土强度等物理、力学性能得以
持续发展。
对高温变温养护条件下胶凝材料硬化浆体微观形貌进行 SEM 电镜扫描研究
(见图 3-1),可以看出,不同养护条件下胶凝材料硬化浆体的物相组成大致相同,
说明高温变温养护不会改变浆体水化产物的主要物相组成。但两者水化产物微观
结构分布形态存在差异,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水化反应速率造成的。在高温变温
养护阶段,水泥的整体活性被激发,水化速率大幅提高,水化产物的生成速率大
于其向外部扩散速率,在硬化浆体中呈不均匀分布。水化生成的 C-S-H 等凝胶体
集结在水泥颗粒表面,而水泥颗粒间的间隙没有得到有效的填充,使混凝土内部
形成粗糙的孔结构,与标准养护制度下混凝土相比,具有较高的孔隙率,且随着
高温变温养护温度的升高这一现象愈明显。这一高温温变作用机理导致混凝土早
龄期抗压程度得到提高,但后期强度发展收到限制,并导致混凝土抗碳化和抗渗
透性能下降。

(a)标准养护下混凝土微观结构 (b)高温养护下混凝土微观结构

图3-1 标准养护和高温养护纯水泥混凝土微观结构

另外研究发现,高温变温养护湿度的升高可以减缓混凝土在早期养护阶段中
水分的蒸发,一方面阻止由于水分蒸发造成的混凝土孔结构被破坏和孔隙率增大,
另一方面使混凝土中的胶凝材料水化更充分,促进了水化凝胶体的生成,使其能
够有效填充混凝土内部孔隙,增大了混凝土试件的密实程度,进而提高了混凝土
的抗压强度。
(2)高温变温养护对掺粉煤灰混凝土力学性能的作用机理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49页

在混凝土中掺入一定比例的矿物掺合料不仅可以改善其工作性能,而且矿物
掺合料的二次水化反应生成的水化硅酸钙等水化产物能够一定程度的改善混凝
土的微观结构,见图 3-2[105]。

(a)标准养护下混凝土微观结构 (b)高温变温养护下混凝土微观结构

图3-2 标准养护和高温变温养护掺粉煤灰混凝土微观结构

在标准养护条件下,掺粉煤灰胶凝材料硬化浆体结构较致密,可以看到粉煤
灰颗粒被包裹在水化产物之中,表面比较光滑,一些大的粉煤灰颗粒几乎未参与
水化反应,在整个体系中主要起微集料填充的作用,这是因为粉煤灰的主要活性
成分为氧化硅和氧化铝,它们是以玻璃体形式存在的,其矿物结构为硅氧四面体、
铝氧四面体和铝氧三面体,该结构的聚合度很大,键能很高,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因而在标准养护条件下粉煤灰火山灰活性较低,二次水化反应速率缓慢。
在高温变温养护条件下,随着养护温度的升高,水泥的水化速率大幅提高,
粉煤灰玻璃体网络结构更容易被破坏,[SiO4]4-四面体的聚合体解聚成单聚体和
双聚体,使水泥粉煤灰浆体中单体含量和低聚物含量有所提高,粉煤灰的活性也
因此提升,进而提高了早期二次水化反应程度,促进了二次水化反应进程。粉煤
灰掺合料掺入水泥混凝土中能吸收部分 CH 产生二次水化反应,不仅可以改善界
面过渡区 CH 的取向度,而且还可以降低 CH 的含量和减小 CH 晶体尺寸,二次
水化反应生成的水化产物能填充于混凝土孔隙中,改善混凝土孔结构,有效的抑
制高温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劣化,
由此可见,高温变温养护对掺粉煤灰混凝土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高温激
发作用增强了粉煤灰的火山灰活性,提高了早龄期体系的水化程度,而且能使粉
煤灰颗粒表面产生更多水化产物,促使浆体结构更加致密;但高温变温养护对 C-
S-H 凝胶钙硅质量比(钙硅比)的影响不显著,而且对后期浆体水化程度的提高以
第50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及微观结构的改善无较大贡献。

3.3变温养护试验方法

3.3.1 试件制作
(1)配合比设计
为真实准确地反映工程实际情况,采用桑珠岭隧道施工现场实际配合比进行
室内试验设计(见表 3-1 和表 3-2)。其中初支喷射混凝土水胶比为 0.48,胶凝材
料 组 成 比 例 为 水 泥 : 砂 : 碎 石 ( 5-10mm ): 水 : 减 水 剂 : 速 凝 剂
=1:2.34:1.82:0.48:0.01:0.03;二衬模筑混凝土水胶比为 0.49,胶凝材料组成比例为
水泥:粉煤灰:砂:碎石(5-10mm):碎石(10-20mm):碎石(20-30mm):水:
减水剂:速凝剂= 1:0.18:2.42:0.59:1.19:1.19:0.49:0.013。
表3-1 隧道 C25 初支喷射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各材料用量 kg/m3
试样
水泥 砂 碎石 水 减水剂 速凝剂
喷射混凝土 434 1015 791 208 4.34 13.02

表3-2 隧道 C35 二衬模筑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各材料用量 kg/m3
试样 碎石(5- 碎石(10- 碎石(20-
水泥 粉煤灰 砂 水 减水剂
10mm) 20mm) 30mm)
模筑混凝土 340 60 824 202 403 403 168 4.4

(GB 175-
水泥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
2007)的规定,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 42.5MPa。
砂采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的中粗砂,其细度模数 Mx 不小于 2.5,
最大尺寸<2mm,含泥量≤5%,泥块含量≤2%。
碎石选择粒径为 5~10mm、10-20mm、20-30mm 三种规格的棱角状花岗岩。
水是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2006)
规定的自来水。选择聚羧酸性减水剂以保证混凝土和易性以及降低用水量。
为了使喷射混凝土迅速凝固与围岩及早成为整体,在试验中加入速凝剂,速
凝剂要求初凝时间≤5min,终凝时间≤10min。
(2)试件制作
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大板法进行制作,大板尺寸为 1000 mm × 500 mm × 120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51页

mm,大板混凝土终凝完成后,立即放入养护箱内进行变温养护,根据不同龄期
养护试验要求,分不同时间取出大板进行切割;模筑混凝土采用振捣法成型,试
样制作完成后,在室温条件下静置,待混凝土初凝后,将试样放置养护箱内进行
变温养护。
变温养护环境下支护材料力学性能试验主要为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及
弹性模量三个力学指标试验。①针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测试采用单轴压
缩的试验方法,根据试验室条件,混凝土棱柱体试件尺寸取为 100mm×100mm
×300mm,如图 3-3 所示。根据《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1-
2019),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 C60 时,用非标准试件测得的强度值均应乘以尺寸

图3-3 混凝土棱柱体试件

换算系数,对于 100mm×100mm×300mm 试件的轴心抗压强度尺寸换算系数取


0.95。②针对混凝土抗拉强度测试采用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方法,抗拉强度试验混
凝土试件采用尺寸为 150mm×150mm×150mm 的标准立方体试块。

3.3.2 试验设备
混凝土试件养护应用 2.4.2 节中的高温变温养护方法,养护箱采用伺服调节
的 HX/HS-010L 恒温恒湿养护箱。湿度控制范围为 20%-98%,温度调控范围为
0-150℃,控制精度为 0.1。湿度均匀度为+2~-3%RH,温度均匀度为±2℃,湿度
偏差≤±1℃,温度波动度为±0.5℃,降温速率为 0.7~1℃/min(空载),升温速率为
2~4℃/min(空载),电源 AC380V 50Hz,采用此设备对试件进行高温变温养护。
混凝土力学性能测试装置采用 NYL-2000 型压力试验机,最大试验力 2000kN,
示值精度±1%,承压板最大净距 320mm,承压板尺寸 320×320mm,电压 380V,
第52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功率 1.2KW,运用此试验机进行混凝土试件的抗压、抗拉强度及弹模测试试验。

3.3.3 试验工况
桑珠岭隧道初始岩温最低为 40℃,平均 50℃-60℃,最高会达到 80℃,洞内
相对湿度在 25% RH -95% RH 之间。为了模拟隧道真实施工环境,将养护试验初
始温度设为 40℃、60℃和 80℃3 种工况,相对湿度设为 25%RH、55%RH 和
95%RH3 种工况。基于上节隧道支护结构温度场时间变化规律特点,将养护龄期
设为 1 天、3 天、5 天、14 天和 28 天 5 种工况。另外设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用
以对照,标准养护条件为:温度恒定为 20℃,湿度恒定为 95%RH。则混凝土变
温养护全组合试验工况见表 3-3 至表 3-5 所示。
表3-3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工况表
湿度 养护初始温度
试验组 养护龄期/天 养护条件 试验类型
(%) (℃)
1 40
2 25 60
3 80
4 40
1,3,5,
5 55 60 变温养护 单轴压缩试验
14,28
6 80
7 40
8 95 60
9 80
1,3,5,
10 95 20 恒温恒湿 单轴压缩试验
14,28

表3-4 混凝土抗拉强度试验工况表
湿度 养护初始温度
试验组 养护龄期/天 养护条件 试验类型
(%) (℃)
1 40
2 25 60
3 80
4 40
5 55 60 28 变温养护 劈裂抗拉试验
6 80
7 40
8 95 60
9 80
10 95 20 28 恒温恒湿 劈裂抗拉试验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53页

表3-5 混凝土弹性模量试验工况表
湿度 养护初始温度
试验组 养护龄期/天 养护条件 试验类型
(%) (℃)
1 40
2 25 60
3 80
4 40
5 55 60 28 变温养护 弹模试验
6 80
7 40
8 95 60
9 80
10 95 20 28 恒温恒湿 弹模试验

3.3.4 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1)抗压强度测试:每组温、湿度和龄期组合工况下的试件数为 3 个,初
支喷射混凝土和二衬模筑混凝土各 50 组。试验时, 将试件的承压面(边长为
100mm×100mm 的面)安放在试验机下压板的中心,棱柱体轴向与下压板板面
取每组 3 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强度值 精确至 0.1MP);
垂直。
三个测值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如有一个与中间值的差值超过中间值的 15%时,
则把最大及最小值一并舍除,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如最大值和
最小值与中间值的差均超过中间值的 15%,则该组试件的试验结果无效。
(2)抗拉强度测试:同样地,每组温、湿度和龄期组合工况下的试件数为
3 个,初支喷射混凝土和二衬模筑混凝土各 10 组。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 C30 时,
以 0.02~0.05Mpa/s 的速度连续而均匀地加荷;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 C30 时,
以 0.05~0.08/s 的速度连续而均匀地加荷。上压板与试件接近时,调整球座使接
触均衡,当试件接近破坏时,应停止调整油门,直至试件破坏,记下破坏荷载,
准确至 0.01kN。劈裂抗拉强度测定值的计算及异常数据的取舍原则同混凝土抗
压强度测定值的取舍原则相同。
(3)弹性模量测试:每组工况下的试件数为 6 个,选择其中 3 个试件用于
测定轴心抗压强度,确定加荷标准,剩余 3 个试件则用作弹模测试,初支喷射混
凝土和二衬模筑混凝土各 10 组。加荷之前先进行反复预压,不少于三次,预压
时观察压力机与千分表的运行情况。重复以上流程 ,直到相邻变形值差值趋
于稳定,且满足误差要求。记录初始荷载 F0 和在 F0 作用下两侧变形量测仪的读
第54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数 ɛ(左)
0 、ɛ(右)
0 以及终荷载 Fa 和在 Fa 作用下两侧变形量测仪的读数 ɛ(左)
a 、

ɛa(右),混凝土抗压弹性模量值 Ec 按下式计算:

Fa − F0 L
EC =  (3-1)
A n

式中: Fa —终荷载,即 1/3 轴心抗压强度 fcp 时对应的荷载值(N);

F0 —初始荷载,即基准应力为 0.5Mpa 时对应的荷载值(N);

L —测量标距(mm);
A —试件承压面积(mm2);

n —最后一次加载时,试件两侧在 Fa 及 F0 作用下变形差平均值(mm),

( (左) (右)
) ( (左) (右)
)
即 n=  a + a / 2 −  0 + 0 / 2 。

3.4变温养护条件下喷射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3.4.1 喷射混凝土变温养护条件下抗压强度特性研究
通过对 50 组变温养护条件下喷射混凝土试件单轴抗压强度测试值进行统计
分析,得到不同龄期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受温湿度因素影响规律如下:
1)养护湿度为 25%RH 时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初始养护温度和龄期的相
互关系见表 3-6 和图 3-4 所示。可以看出:
①抗压强度受初始养护温度影响规律:喷射混凝土 1 天抗压强度在标准养护
条件下(20℃)时最低,在 80℃的初始养护温度下最高,与标准养护条件相比,
40℃-80℃高温变温养护条件下的 1 天早期强度值提高了 31%-128%; 28 天抗压
强度则是 80℃初始养护温度下最低,在标准养护条件下(20℃)最高,与标准养
护条件相比,28 天抗压强度值下降了 27%-49%,说明温度对喷射混凝土产生了
一定的早强效应影响。
表3-6 25%RH 条件下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值(单位:Mpa)
养护龄期
养护条件
1天 3天 5天 14 天 28 天
标准养护 3.2 11.5 17.9 23.4 26.3
40℃+25%RH 4.3 11.6 14.0 16.8 19.1
60℃+25%RH 5.3 11.8 14.2 15.3 17.1
80℃+25%RH 7.4 11.5 12.2 12.4 13.3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55页

图3-4 25%RH 条件下变温养护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变化曲线

②抗压强度受养护龄期影响规律: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随龄期增长逐步增大,
各工况下早龄期强度在 3 天内增长较快,当养护龄期大于 3 天时,混凝土强度增
长逐渐变缓,相对增长率减小。
由此可见,喷射混凝土随着初始养护温度的升高,早期强度提高幅度较大。
尽管高温养护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喷射混凝土的水化反应速度,但对混凝土造成了
不可弥补的损害,即使后期再进行标准养护,其后期强度亦出现一定程度的减弱,
这一结果与其他学者的研究基本一致[155]。
2)养护湿度为 55%RH 时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初始养护温度和龄期的相
互关系见表 3-7 和图 3-5 所示。
可以看出:
①抗压强度受初始养护温度影响规律:喷射混凝土 1 天、3 天抗压强度也是
在标准养护条件下(20℃)时最低,在 80℃的初始养护温度下最高,与标准养护
条件相比,40℃-80℃高温变温养护条件下的 1 天早期强度值有大幅增长,提高
了 71%-246%, 3 天早期强度值提高了 29%-48%;同样,28 天抗压强度在 80℃
表3-7 55%RH 条件下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值(单位:Mpa)
养护龄期
养护条件
1天 3天 5天 14 天 28 天
标准养护 3.2 11.5 17.9 23.4 26.3
40℃+55%RH 5.5 14.9 17.9 21.4 23.7
60℃+55%RH 6.8 15.4 18.4 19.7 21.4
80℃+55%RH 11.1 17.1 18.5 18.6 19.2
第56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图3-5 55%RH 条件下变温养护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变化曲线

初始养护温度下最低,与标准养护条件相比,28 天抗压强度值下降比例为 10%-


27%,说明温度和湿度共同对喷射混凝土产生了强烈的早强效应影响。
②抗压强度受养护龄期影响规律: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随龄期增长逐步增大,
各工况下 5 天内的早龄期强度增长较快,当养护龄期大于 5 天时,混凝土强度增
长逐渐变缓,相对增长率减小。
由此可见,与养护湿度为 25%RH 条件下的试件相比,55%RH 养护湿度试
件的早强效应持续时间得到了提升,由 3 天延长至 5 天,并且早龄期强度增长幅
度比 25%RH 更大。早强效应结束后,初始养护温度越高,混凝土抗压强度增长
率相对越低,28 天抗压强度值也越低。说明在养护温度提升的基础上,湿度的增
加有利于混凝土水化反应高效的持续进行,但过高温度引起混凝土损伤导致后期
强度降低的效应仍十分明显
3)养护湿度为 95%RH 时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初始养护温度和龄期的相
互关系见表 3-8 和图 3-6 所示。
表3-8 95%RH 条件下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值(单位:Mpa)
养护龄期
养护条件
1天 3天 5天 14 天 28 天
标准养护 3.2 11.5 17.9 23.4 26.3
40℃+95%RH 5.3 19.3 22.9 27.4 28.5
60℃+95%RH 8.4 19.0 22.3 22.5 24.4
80℃+95%RH 14.1 21.8 22.2 22.3 22.7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57页

图3-6 95%RH 条件下变温养护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变化曲线

可以看出:①抗压强度受初始养护温度影响规律:同样,喷射混凝土 1 天、
3 天抗压强度在标准养护条件下(20℃)时最低,在 80℃初始养护温度下最高,
但是与标准养护条件相比,40℃-80℃高温变温养护条件下的早期强度值有更加
大幅的增长,其中 1 天早期强度值提高了 65%-340%,3 天早期强度值提高了
67%-89%;另外,28 天抗压强度在 80℃初始养护温度下最低,在 40℃初始养护
温度下最高,与标准养护条件相比,60℃、80℃初始养护温度下 28 天抗压强度
值分别下降了 7%、13%,而 40℃初始养护温度下增高了 8%。主要是因为高湿
条件下的大量水分有利于水化作用的持续进行,提高混凝土强度,尽管养护温度
的提升有利于混凝土早强效应的发挥,但是过高的温度则会削弱湿度水分这一增
益效果,对混凝土终期强度造成一定的损伤。
②抗压强度受养护龄期影响规律: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随龄期增长逐步增大,
和 55%RH 养护湿度一样,各工况下的早龄期强度在 5 天内增长较快,当养护龄
期大于 5 天时,混凝土强度增长逐渐变缓,相对增长率减小。
通过与养护湿度为 25%RH 和 55%RH 条件下的试件强度进行对比,对于相
同的初始养护温度,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值随养护湿度的增加均有一定程度的提
高。在养护湿度超过 55%RH 后,充足的水分使得高温变温段混凝土水化充分,
减小了高温损伤影响。
4)温湿度耦合作用下喷射混凝土 28 天抗压强度预测计算模型
根据上述试验结果,将不同温度、湿度条件下喷射混凝土 28 天抗压强度值
进行回归分析,考虑温湿度的耦合作用,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喷射混凝土 28 天抗
第58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压强度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建立喷射混凝土 28 天抗压强度计算模型为:

f cka = 9.7 10−5 T 3 − 0.0172T 2 + 0.84T − 0.001H 2 + 0.245H + 1.408


(3-2)
(R 2 = 0.996)

式中: f ck —喷射混凝土 28 天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a

T—初始养护温度,℃;
H—养护湿度,%。
对比回归预测公式计算结果与实际试验值误差在 5%之内,见表 3-9 和表 3-
10。故该方法可以用来评价预测温湿度耦合作用下喷射混凝土 28 天抗压强度值。
表3-9 变温养护条件下喷射混凝土 28 天抗压强度试验值(单位:Mpa)
养护温度
养护湿度
20℃ 40℃ 60℃ 80℃
25%RH / 19.1 17.1 13.3
55%RH / 23.7 21.4 19.2
95%RH 26.3 28.5 24.4 22.7

表3-10 变温养护条件下喷射混凝土 28 天抗压强度预测值(单位:Mpa)


养护温度
养护湿度
20℃ 40℃ 60℃ 80℃
25%RH 17.6 19.22 16.42 13.86
55%RH 22.53 24.15 21.36 18.79
95%RH 26.29 27.92 25.12 22.56

5)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模型试验验证
桑珠岭隧道 D1K175+125 初期支护施工段围岩温度为 45℃,养护湿度为 55%
左右,选取 28 天龄期的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进行原位钻芯取样,并测试其抗压
强度,试验采用单轴抗压强度测试的方法,如图 3-7。

图3-7 初期支护结构取芯及单轴抗压强度试验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59页

将现场钻芯取得的圆柱体试样切割制成直径 100mm,高度 100mm 的圆柱体


试件进行抗压强度测试,同时将隧道实际环境条件代入喷射混凝土 28 天抗压强
度预测计算公式 3-2 中,计算可得 28 天龄期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值,对比
结果见表 3-11。
表3-11 高温变温养护喷射混凝土 28 天抗压强度预测值及实测值对比
混凝土 抗压强度
测试方式 取样位置 养护龄期 对比结果
标号 (Mpa)
模型预测 / 23.6
C25 28 天 3.7%
现场试验 初支边墙 24.5

由对比结果可知,计算模型强度预测值与实测强度值差异小于 10%,满足工
程精度的需求,说明喷射混凝土强度预测方法合理,变温养护试验基本符合现场
实际施工情况,采取高温变温养护下的材料强度作为模型参数进行支护结构设计
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4.2 喷射混凝土变温养护条件下抗拉强度特性研究
1)不同温湿度养护条件对喷射混凝土抗拉强度影响规律研究
喷射混凝土抗拉强度共开展了 10 组试验研究,不同温湿度养护条件下抗拉
强度测试值见表 3-12 和图 3-8 所示。
表3-12 变温养护条件下喷射混凝土抗拉强度试验值(单位:Mpa)
养护温度
养护湿度
20℃ 40℃ 60℃ 80℃
25%RH - 1.277 1.108 0.876
55%RH - 1.587 1.456 1.182
95%RH 1.846 1.908 1.634 1.520

图3-8 变温养护条件下喷射混凝土抗拉强度变化曲线
第60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可以看出:①抗拉强度受养护湿度影响规律:在相同初始养护温度条件下,
抗拉强度随着养护湿度的升高而增大,但都低于标准养护条件下的抗拉强度值
(注:与抗压强度类似,初始养护温度为 40℃、湿度为 95%RH 时,喷射混凝土
抗拉强度相对标养试件反而有 3.4%的提升)。例如,初始养护温度为 80℃时,
25%RH、55%RH、95%RH 条件下抗拉强度分别为标准养护条件抗拉强度值的
47.4%,64.0%,82.3%。
②抗拉强度受初始养护温度影响规律:抗拉强度基本呈现出随初始养护温度
的升高而逐渐降低的趋势。例如,养护湿度为 55%RH 时,40℃、60℃、80℃初
始养护温度条件下抗拉强度相对标准养护条件降幅分别为 14.0%,21.1%,36.0%。
由此可见,高温养护环境对喷射混凝土抗拉强度同样产生了一定的衰减作用,
尤其是高温低湿的环境下,衰减现象更为严重。
2)温湿度耦合作用下喷射混凝土抗拉强度预测计算模型
基于上节喷射混凝土 28 天抗压强度预测方法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仍采用最
小二乘法对混凝土抗拉强度发展趋势做出预测,根据喷射混凝土抗拉强度试验结
果,将不同温度、湿度条件下喷射混凝土抗拉强度值进行回归分析,可得喷射混
凝土抗拉强度计算模型为:

ftka = 4.467 10−6 T 3 − 0.0008T 2 + 0.039T − 5.327 10−5 H 2 + 0.015H + 0.423


(3-3)
( R2 = 0.991)
a
式中: f tk —喷射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Mpa;

T—初始养护温度,℃;
H—养护湿度,%。

3.4.3 喷射混凝土变温养护条件下弹性模量特性研究
1)不同温湿度养护条件对喷射混凝土弹性模量影响规律研究
喷射混凝土弹性模量共开展了 10 组试验研究,每组 6 个试件,不同温湿度
养护条件下弹性模量试验值见表 3-13 和图 3-9 所示。
可以看出:
①弹性模量受养护湿度影响规律:除初始养护温度为 40℃、湿度为 95%RH
工况外,各工况弹性模量值均低于标准养护条件。在相同初始养护温度条件下,
弹性模量均随着养护湿度的升高而增大。例如,初始养护温度为 60℃时,25%RH、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61页

55%RH、95%RH 条件下弹性模量分别为标准养护条件弹性模量值的 91.2%,


95.1%,98.0%。
表3-13 变温养护条件下喷射混凝土弹性模量试验值(单位:Gpa)
养护温度
养护湿度
20℃ 40℃ 60℃ 80℃
25%RH - 22.7 22.2 21.2
55%RH - 23.9 23.4 22.8
95%RH 24.6 25.2 24.1 23.6

图3-9 变温养护条件下喷射混凝土弹性模量变化曲线

②弹性模量受初始养护温度影响规律:随着初始养护温度的升高,弹性模量
值均呈下降趋势。并且初始养护温度越高,弹性模量值下降的越严重,例如在 60℃
初始养护温度条件下,养护湿度由 55%RH 到 25%RH 弹性模量降幅为 4.8%,而
在 80℃初始养护温度条件下,养护湿度由 55%RH 到 25%RH 降幅增大为 6.5%。
由此可见,较高的养护温度对于喷射混凝土弹性模量的长期发展不利,而增
加养护湿度对试件弹性模量的提升会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2)温湿度耦合作用下喷射混凝土弹性模量预测计算模型
同样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喷射混凝土弹性模量发展趋势做出预测,根据弹性模
量试验结果,将不同温度、湿度条件下喷射混凝土弹性模量值进行回归分析,可
得喷射混凝土弹性模量计算模型为:
E a = 2.287T 3 − 0.004T 2 + 0.203T + 1.697 ln( H ) + 14.277
(3-4)
(R 2
= 0.997 )

a
式中: E —喷射混凝土弹性模量值,Gpa;

T—初始养护温度,℃;
第62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H—养护湿度,%。

3.5变温养护条件下模筑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3.5.1 模筑混凝土变温养护条件下抗压强度特性研究
通过对 50 组变温养护条件下模筑混凝土试件单轴抗压强度测试值进行统计
分析,得到不同龄期模筑混凝土抗压强度受温湿度因素影响规律如下:
1)养护湿度为 25%RH 时模筑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初始养护温度和龄期的相
互关系见表 3-14 和图 3-10 所示。
表3-14 25%RH 条件下模筑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值(单位:Mpa)
养护龄期
养护条件
1天 3天 5天 14 天 28 天
标准养护 4.1 15.2 26.7 33.8 37.2
40℃+25%RH 5.9 17.8 23.6 28.4 32.0
60℃+25%RH 7.5 15.8 19.1 20.5 22.7
80℃+25%RH 9.7 15.1 16.1 16.3 17.5

图3-10 25%RH 条件下变温养护模筑混凝土抗压强度变化曲线

可以看出:①抗压强度受初始养护温度影响规律:与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变
化规律相同,只是在强度变化幅度方面存在差异。总体为随着温度的增加,早期
强度提高幅度大,但后期强度下降幅度也大。在 40℃-80℃初始养护温度条件下
1 天早期强度提高范围在 44%-137%,28 天抗压强度下降比例为 14%-53%。
②抗压强度受养护龄期影响规律:与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变化规律相同,随
着养护温度的升高,模筑混凝土 1 天抗压强度增长较快,3 天后基本平缓,随后
抗压强度增长率逐渐降低。表现出一定的早强效应。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63页

2)养护湿度为 55%RH 时模筑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初始养护温度和龄期的相


互关系见表 3-15 和图 3-11 所示。
表3-15 55%RH 条件下模筑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值(单位:Mpa)
养护龄期
养护条件
1天 3天 5天 14 天 28 天
标准养护 4.1 15.2 26.7 33.8 37.2
40℃+55%RH 7.9 21.6 25.8 30.8 34.2
60℃+55%RH 8.9 20.0 23.9 25.6 27.8
80℃+55%RH 14.7 22.7 24.3 24.6 25.4

图3-11 55%RH 条件下变温养护模筑混凝土抗压强度变化曲线

可以看出:
①抗压强度受初始养护温度影响规律:与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变化规律相同,
在强度变化幅度量值方面也比较接近。在 40℃-80℃初始养护温度条件下的 3 天
早期强度提高范围在 41%-48%,28 天抗压强度下降比例为 8%-32%。
②抗压强度受养护龄期影响规律:与 25%RH 环境条件相比,模筑混凝土的
早强效应持续时间同样由 1-3 天延长至 1-5 天,并且随着养护温度的升高,早强
效应结束后抗压强度增幅相对减小,28 天龄期抗压强度相对下降速率也出现减
小。表明在养护温度提升的基础上,湿度的增加有利于模筑混凝土水化反应高效
持续进行,但过高温度引起模筑混凝土损伤导致后期强度降低的效应仍十分明显。
3)养护湿度为 95%RH 时模筑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初始养护温度和龄期的相
互关系见表 3-16 和图 3-12 所示。
可以看出:
①抗压强度受初始养护温度影响规律:与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变化规律相同,
第64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表3-16 95%RH 条件下模筑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值(单位:Mpa)


养护龄期
养护条件
1天 3天 5天 14 天 28 天
标准养护 4.1 15.2 26.7 33.8 37.2
40℃+95%RH 9.3 25.7 30.6 36.6 38.3
60℃+95%RH 11.4 25.9 30.4 32.7 33.5
80℃+95%RH 19.8 30.5 31.2 31.6 32.1

图3-12 95%RH 条件下变温养护模筑混凝土抗压强度变化曲线

40℃初始养护温度下 28 天抗压强度最高,比标准养护条件下试件强度高 3%,


60℃、80℃初始养护温度条件下分别下降了 9%、14%。与喷射混凝土相同,主
要是因为在高温变温阶段,一定程度的湿度提升,不仅有助于混凝土早强效应的
发挥,也可有效降低温度造成的混凝土终期强度损伤,但是过高的温度会严重削
弱这一对冲效果。表明高温养护虽然会加速水化反应,短期内提升混凝土强度,
但是却会对长期强度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②抗压强度受养护龄期影响规律:和 55%RH 养护湿度一样,各工况下的早
龄期强度在 5 天内增长较快,当养护龄期大于 5 天时,混凝土强度增长逐渐变
缓,相对增长率减小。
4)温湿度耦合作用下模筑混凝土 28 天抗压强度预测计算模型
根据上述试验结果,将不同温度、湿度条件下模筑混凝土 28 天抗压强度值
进行回归分析,考虑温湿度的耦合作用,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模筑混凝土 28 天抗
压强度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建立模筑混凝土 28 天抗压强度计算模型为: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65页

f ckb = 2.859 10−4 T 3 − 0.047T 2 + 2.155T − 0.00046 H 2 + 0.207 H − 5.06


(3-5)
( R2 = 0.954)

式中: f ck —模筑混凝土 28 天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b

T—初始养护温度,℃;
H—养护湿度,%。
对比回归预测公式计算值与实际试验值误差在 5%之内,见表 3-17 和表 3-
18。故该公式可以用来评价预测温湿度耦合作用下模筑混凝土 28 天抗压强度值。
表3-17 变温养护条件下模筑混凝土 28 天抗压强度试验值(单位:Mpa)
养护温度
养护湿度
20℃ 40℃ 60℃ 80℃
25%RH / 31.98 22.70 17.45
55%RH / 34.23 27.80 25.40
95%RH 37.15 38.34 33.54 32.10

表3-18 变温养护条件下模筑混凝土 28 天抗压强度预测值(单位:Mpa)


养护温度
养护湿度
20℃ 40℃ 60℃ 80℃
25%RH 26.59 29.82 22.98 19.95
55%RH 31.11 34.34 27.51 24.48

95%RH 37.14 40.38 33.55 30.52

5)模筑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模型试验验证
选取桑珠岭隧道 D1K175+188 二次衬砌支护施工段 28 天龄期的二衬模筑混
凝土进行原位钻芯取样如图 3-13,并进行抗压强度测试,以对模筑混凝土抗压强
度预测计算模型进行验证,对比结果见表 3-19:

图3-13 二次衬砌结构模筑混凝土取芯及试样
第66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表3-19 高温变温养护模筑混凝土 28 天抗压强度预测值及实测值对比


混凝土
测试方式 取样位置 抗压强度 养护龄期 对比结果
标号
现场试验 二衬边墙 35.1
C35 28 天 6.8%
模型预测 / 32.7

由对比结果可知,预测模型计算强度值与实测强度值差异小于 10%,满足工
程精度的需求,说明模筑混凝土强度预测方法合理。

3.5.2 模筑混凝土变温养护条件下抗拉强度特性研究
1)不同温湿度养护条件对模筑混凝土抗拉强度影响规律研究
模筑混凝土抗拉强度共开展了 10 组试验研究,不同温湿度养护条件下抗拉
强度测试值见表 3-20 和图 3-14 所示。
表3-20 变温养护条件下模筑混凝土抗拉强度试验值(单位:Mpa)
养护温度
养护湿度
20℃ 40℃ 60℃ 80℃
25%RH / 2.014 1.385 1.047
55%RH / 2.156 1.724 1.499
95%RH 2.34 2.377 2.147 1.990

图3-14 变温养护条件下模筑混凝土抗拉强度变化曲线

可以看出:①抗拉强度受养护湿度影响规律:与喷射混凝土抗拉强度变化规
律相同,随着养护湿度的升高而增大,除初始养护温度为 40℃、湿度为 95%RH
工况外,均低于标准养护条件下的抗拉强度值。例如,初始养护温度为 80℃时,
25%RH、55%RH、95%RH 条件下抗拉强度分别为标准养护条件抗拉强度值的
44.7%,64.0%,85.0%。
②抗拉强度受初始养护温度影响规律:抗拉强度基本呈现出随初始养护温度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67页

的升高而逐渐降低的趋势。例如,养护湿度为 55%RH 时,40℃、60℃、80℃初


始养护温度条件下抗拉强度相对标准养护条件降幅分别为 7.9%,26.4%,36.2%。
2)温湿度耦合作用下模筑混凝土抗拉强度预测计算模型
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模筑混凝土抗拉强度发展趋势做出预测,根据上述试验结
果,将不同温度、湿度条件下模筑混凝土抗拉强度值进行回归分析,可得模筑混
凝土抗拉强度计算模型为:

ftkb = 1.706 10−5 T 3 − 0.0028T 2 + 0.132T − 1.298 10−5 H 2 + 0.0114H − 0.272


(3-6)
( R2 = 0.949 )
b
式中: f tk —模筑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Mpa;

T—初始养护温度,℃;
H—养护湿度,%。

3.5.3 模筑混凝土变温养护条件下弹性模量特性研究
1)不同温湿度养护条件对模筑混凝土弹性模量影响规律研究
模筑混凝土弹性模量共开展了 10 组试验研究,每组 6 个试件,不同温湿度
养护条件下弹性模量试验值见表 3-21 和图 3-15 所示。
表3-21 变温养护条件下模筑混凝土弹性模量试验值(单位:Gpa)
养护温度
养护湿度
20℃ 40℃ 60℃ 80℃
25%RH / 31.66 28.93 27.39
55%RH / 32.32 30.42 29.70
95%RH 33.2 33.57 32.09 31.70

图3-15 变温养护条件下模筑混凝土弹性模量变化曲线
第68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可以看出:①弹性模量受养护湿度影响规律:与喷射混凝土弹性模量变化规
律相同,除初始养护温度为 40℃、湿度为 95%RH 工况外,各工况弹性模量值均
低于标准养护条件。在相同初始养护温度条件下,弹性模量均随着养护湿度的升
高而增大。例如,初始养护温度为 60℃时,25%RH、55%RH、95%RH 条件下弹
性模量分别为标准养护条件弹性模量值的 87.1%,91.6%,96.6%。
②弹性模量受初始养护温度影响规律:与喷射混凝土变化规律相同,随着初
始养护温度的升高,弹性模量值呈下降趋势。并且初始养护温度越高,弹性模量
值下降的越严重,例如在 60℃初始养护温度条件下,养护湿度由 55%RH 到
25%RH 弹性模量降幅为 4.4%,而在 80℃初始养护温度条件下,养护湿度由
55%RH 到 25%RH 降幅增大为 6.9%。
由此可见,标准条件养护下的模筑混凝土弹性模量一般高于高温环境下养护
的混凝土弹性模量,且其差值随着湿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小。这说明了尽管高温养
护环境对于终期混凝土弹性模量具有一定的削弱,但环境湿度的提升可起到一定
的抑制作用。
2)温湿度耦合作用下模筑混凝土弹性模量预测计算模型
同样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模筑混凝土弹性模量发展趋势做出预测,根据弹性模
量试验结果,将不同温度、湿度条件下模筑混凝土弹性模量值进行回归分析,可
得模筑混凝土弹性模量计算模型为:
E b = 8.532T 3 − 0.0139T 2 + 0.641T + 0.059 H + 20.723
(3-7)
(R 2
= 0.978)

式中: E b —模筑混凝土弹性模量值,Gpa;
T—初始养护温度,℃;
H—养护湿度,%。

3.6本章小结
本章基于高地温隧道支护结构温度场时空演变规律,采用变温养护试验方法,
开展了 140 组喷射混凝土和模筑混凝土在变温养护条件下的室内试验。系统研究
了变温养护条件下温度、湿度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探明了变温养护条件下
喷射混凝土和模筑混凝土力学性能变化规律,建立了变温养护条件下考虑温湿度
耦合效应的喷射混凝土和模筑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计算公式。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69页

研究取得以下结论:
(1)分析了高温变温养护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作用机理:高温变温养护一
定程度上加快了混凝土的水化反应速度,短期内强度有所提升,但过高的温度使
得水泥颗粒外表面包裹大量的水化产物,不利于持续的水化反应进程,对混凝土
力学性能长期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2)变温养护条件下喷射混凝土力学特性变化规律为:随着养护温度的升
高,喷射混凝土 1-5 天早龄期抗压强度显著增加,但 28 天龄期抗压强度均呈现
一定程度的降低趋势;随着养护湿度的增加,试件抗压强度逐步增大。抗拉强度
和弹性模量随温湿度的变化与同期抗压强度变化趋势相近。在温湿度耦合作用影
响下,不同温湿度养护条件下喷射混凝土 28 天抗压强度降幅为 7%-49%,抗拉
强度降幅为 11.5%-52%,弹性模量降幅为 2.0%-13.8%,并且高温低湿的干热条
件下降幅最为显著。
(3)变温养护条件下模筑混凝土力学特性变化规律为:高温变温养护条件
下模筑混凝土与喷射混凝土力学特性变化规律接近,但量值有所差异。在温湿度
耦合作用的影响下,不同温湿度养护条件下模筑混凝土 28 天抗压强度降幅为 9%-
53%,抗拉强度降幅为 7.9%-55%,弹性模量降幅为 2.7%-17.5%。
(4)初始养护温度 40℃、养护湿度 95%RH 条件的喷射混凝土和模筑混凝
土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弹性模量较标准养护条件下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说明
高湿条件下的大量水分促进了水化反应的持续进行,养护湿度的增加可有效降低
高温造成的长期强度衰减,采取措施增加养护湿度对混凝土力学性能提升会有积
极的影响作用。
(5)通过对大量试验数据的统计及回归分析,建立了喷射混凝土和模筑混
凝土变温养护条件下考虑温湿度耦合效应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预测
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fcka = 9.7 10−5 T 3 − 0.0172T 2 + 0.84T − 0.001H 2 + 0.245H + 1.408 (3-8)

ftka = 4.467 10−6 T 3 − 0.0008T 2 + 0.039T − 5.327 10−5 H 2 + 0.015H + 0.423 (3-9)

E a = 2.287T 3 − 0.004T 2 + 0.203T + 1.697ln( H ) + 14.277 (3-10)

fckb = 2.859 10−4 T 3 − 0.047T 2 + 2.155T − 0.00046H 2 + 0.207 H − 5.06 (3-11)


第70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ftkb = 1.706 10−5 T 3 − 0.0028T 2 + 0.132T − 1.298 10−5 H 2 + 0.0114H − 0.272 (3-12)

E b = 8.532T 3 − 0.0139T 2 + 0.641T + 0.059H + 20.723 (3-13)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71页

第4章 高地温隧道支护结构力学特性及支护体系设计
4.1引言
高地温隧道支护结构既处于围岩荷载和自身重力的应力场中,也处于围岩高
温和自身水化热的温度场中,因此在高地温隧道支护结构设计中除了考虑围岩压
力、结构自重等主要荷载外,还应考虑温度引起的附加荷载的影响。温度附加荷
载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在开挖和通风降温的作用下,围岩和支护结构内部会产生
剧烈的温度变化,由于结构各部分之间受热膨胀、收缩程度的不同,或结构的受
热膨胀、收缩受到一定约束,热变形不能自由进行,进而产生热应力或者叫温度
应力。一些研究资料表明,在较高的温度作用下,温度每改变 1℃,可在岩石内
可产生 0.4-0.5MPa 的热应力变化[123],而针对高地温隧道支护结构的受力状态,
目前尚无系统和详细的研究,暂时还没有适用于高地温隧道支护结构体系的安全
性评价方法。
鉴于此,本章在掌握高温变温养护条件对支护材料力学性能影响规律的基础
上,采用理论推导和数值模拟手段,建立桑珠岭隧道高地温段三维地层-结构和
荷载-结构计算模型,开展多组不同围岩初始温度隧道支护结构热-应力耦合数值
计算,系统研究高地温隧道支护结构力学特性,探明高地温隧道在温度影响下支
护结构受力特性变化规律以及安全特性变化规律。并基于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计
算成果,提出适用于高地温隧道的合理支护结构体系。

4.2高地温隧道初期支护力学特性及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

4.2.1 高地温隧道初期支护计算方法
4.2.1.1高地温隧道初期支护温度应力计算理论
高地温环境下的隧道支护结构及其所处的围岩可以看作是弹性介质和无限
大弹性体[156],两者在接触面上“完全接触”,既不相互脱离也不相互滑动,接触
面上的正应力和剪应力相等,法向位移和切向位移也相等。因此本文基于热弹性
力学理论,通过建立弹性体的基本微分方程, 并采取考察其边界条件和接触条件
的方法来进行温度应力理论计算推导。这里仍采用第二章温度场时空演变规律分
析中关于高地温隧道的一些基本假定条件,即将隧道横断面视为圆形,各向均质
同性,围岩与支护结构密贴且壁周换热条件一致,隧道沿轴向无温度变化且无限
第72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长,简化为平面应变问题进行分析。
当弹性体内产生的温度变量为 T(T 为时间的函数)时,根据广义胡克定律,
其应变分量可以表示为:

 x −  ( y +  z )  +  T
1
x =
E 
1
 y =  y −  ( z +  x )  +  T
E
 z =  z −  ( x +  y )  +  T
1
E
(4-1)
2(1 +  )
 yz =  yz
E
2(1 +  )
 zx =  zx
E
2(1 +  )
 xy =  xy
E

式中,E 为材料弹性模量,μ为材料泊松比,α为材料线膨胀系数。
对于简化的圆形隧道而言,一般采用极坐标进行表示,计算模型如图 4-1 所

示,ra 为初支内径,rb 为初支外径,rc 为围岩调温圈半径;径向、环向的应力与应

变分别用  r 、   和  r 、  表示,径向位移用 ur 表示。在该坐标系中,支护结构沿

隧道中心轴是对称的,其温度场分布沿隧道中心轴也是轴对称的,所以支护结构

的剪应力为零, 即  r =0,径向应力  r 、环向应力   均是仅关于半径 r 的函数,而

与极角  无关[157]。因此,轴对称温度场平面应变问题的基本方程为:

(a)隧道断面形状示意图 (b)围岩-支护结构坐标示意图

图4-1 高地温隧道温度应力计算模型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73页

(1)平衡方程(忽略体力问题):

 r  r −  
+ =0 (4-2)
r r

(2)几何方程:

dur u
r = ,  = r (4-3)
dr r

(3)物理方程:
1−  2   
r =  r −    +(1 +  ) T
E  1−  
(4-4)
1−  2   
 =  −  r  +(1 +  ) T
E  1−  

将应力用应变表示:

E    E T
r = r +   −
(1 −  ) 2 2
 1 −   1 − 2
(4-5)

E   E T
 =   + r  −
(1 −  )  1 −   1 − 2
2 2

将几何方程代入上式,然后再代入平衡方程,求得按位移求解的轴对称热应
力基本方程:

d 2ur 1 dur ur dT
2
+ − 2 = (1 +  ) (4-6)
dr r dr r dr
积分两次可得轴对称问题位移分量:

(1+ )  r Trdr + Ar + B
(1 −  ) r r
ur = (4-7)
a r

式中,A、B 为任意常数,积分下限取 ra 。

由此可得初期支护应力分量为:

E r E  A B
r = −
(1 −  ) r 2  ra
Trdr +  − 2
1+  1 − 2 r 
(4-8)
E r E  A B  ET
 =
(1 −  ) r 2 ra Trdr + 1+  1 − 2 + r 2  − 1 − 
围岩应力分量为:
第74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E   r E   A B 
 r = −
(1 −  ) r 2  rb
Trdr +  − 2
1+   1 − 2  r 
(4-9)
E   r E   A B  E  T
  =
(1 −  ) r 2 rb Trdr + 1+   1 − 2  + r 2  − 1 −  
考察边界条件,初期支护内壁和围岩 r →  时径向应力均为零,即:

( r )r =r a
=0, ( r )r → =0 (4-10)

考察接触条件,由于围岩与初期支护相互约束共同作用,接触面上的应力和
位移均相等,符合协调变形连续条件,即:

( r )r=r = ( r )r=r , (ur )r=r = ( ur )r=r


b b b b
(4-11)

联立方程可求出积分常数:
 (1 − 2 ) 1+  r
2   1 −  r
A=−
b
Trdr
2  1+ n
ra + rb  −
2 a


 1− n 1− n 
 ra2 1+  r
2   1 −  r
B=−
b
Trdr
2  1+ n
ra + rb  −
2 a


 1− n 1− n  (4-12)
A = 0
 
 ra2
rb (1 − 2  )
2   (1 +  ) rb
B = 1 − − 
 r 2 + r 2  1 + n − 2  r 2 + r 2  1 + n − 2    1 −  ra
 Trdr
b   a b 
 a
 1− n 1− n   1 − n 1 − n  
E (1 +   )
式中, n = 。
E  (1 +  )

将上式代入 4-8,可得高地温隧道初期支护的温度应力计算式为:

 
E  ra − r
2 2
rb r 
(1 −  ) r 2  r 2 + r 2  1 + n − 2  ra ra 
r =  Trdr − Trdr
 a b  1 − n 1 − n  
(4-13)
 
E  ra + r
2 2
rb r 
(1 −  ) r 2  r 2 + r 2  1 + n − 2  ra ra
 = −  − Trdr + Trdr − Tr 2


 a b  1 − n 1 − n  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75页

对于平面应变问题,沿隧道轴向  z =0 ,初期支护结构在两端受约束的情况下,

轴向温度应力  z 为:

 z =  ( r +   ) − ET (4-14)

4.2.1.2高地温隧道初期支护结构计算模型
基于高地温隧道初期支护温度应力计算理论,为了探明高地温环境下初期支
护的力学特性,真实反映高地温隧道初期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本文通过数值模
拟手段,建立高地温隧道数值计算模型,采用热-应力耦合分析方法计算高地温
隧道初期支护各部位的应力和变形值,从而研究温度对高地温隧道初期支护力学
特性的影响规律。
热-应力耦合分析主要是在应力-应变关系上与一般应力分析问题有所差别

。采用有限单元法计算热应力时,物体由于热变形而产生的线应变  (T − T0 )
[158]

可视作物体的初应变,其中  是材料的线膨胀系数,T 为物体内任一点的瞬时温

度值,T0 为初始温度值,因此只需根据热变形引起的初应变  0  ,求得相应的等

效节点荷载 P ,然后按通常求解应力一样解得由于热变形引起的节点位移   ,
0

再依次由   即可求得热应力   。

首先,考虑热应力问题的应力-应变物理方程为:

  =  D (  −  0 ) (4-15)

式中:  D  —单元材料有关的弹性矩阵;

  —单元内任一点应变列阵;

 0  —单元初应变列阵,由于热变形引起的剪切应变为零,对于三维

问题  0  =α(T-T0)[1 1 1 0 0 0]T。

将式 4-15 代入虚位移原理的表达式,则得到考虑热应力的弹性体内虚应变
能为:

Ue =
1

2 Ve
(  −  0 
T T
) D(  −  ) dV
0 (4-16)
第76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U e = ({ }eT )  [ B]T [ D][ B]dV { }e − ({ }eT )  [ B]T [ D] 0  dV (4-17)
Ve Ve

式中:   为单元节点位移列阵;
e

 B  为单元应变矩阵。
根据最小势能原理[159],上式的泛函表达式如下:

1 
 P ( ) =    0   D   −    D  0  −    f d −    R d 
T T T
(4-18)
  
2 

式中:   —结构位移列阵;

 f  —单元内任一点位移列阵, f  =  N  e ,其中  N  为形函数矩阵;

R —结构载荷列阵。

将求解域  进行有限元离散,从   P = 0 可得到有限元求解方程:

 K   = R (4-19)

式中:  K  —单元刚度矩阵  K  的集合,  K  =   B   DB dxdydz ;


e e T

和不包含温度应变的有限元求解方程相区别的是载荷列阵中包含温度应变
引起的附加载荷,即

P = Pf  + PT  + P 0


 (4-20)

其中,  Pf  和  PT  是体积载荷和表面载荷引起的载荷项,  P 0  是温度应变

引起的载荷项:

P  =    B  D  d
T
e0 0  (4-21)
e 

本文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高地温隧道三维地层-结构计算模型,对隧道开挖
与支护过程进行模拟,计算模型中隧道埋深(Z 向)100m,隧道宽 8.26m,高
10.60m,支护结构厚度为 0.25 米,见图 4-2 所示。为了消除边界效应,模型下部
边界范围内围岩厚度设置为 30m,两侧宽度取约 5 倍洞径 40m,纵向范围取 35m,
单元长度为 1m。模型的力学边界设为全约束边界。根据《铁路隧道设计规范》
(TB10003-2016)、《铁路工程设计技术手册(隧道)》(1995),现场的勘测资料
以及相关文献调研成果,数值计算中围岩、支护结构基本力学参数取值见表 4-1,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77页

热力学参数见表 2-2。共设置常温和 40℃、50℃、60℃、80℃原始岩温 5 种计算


工况,根据规范隧道开挖后的洞内空气温度设为 28℃保持不变。

(a)模型图 (b)正面图 (c)初期支护图 (d)接触面图


图4-2 数值计算模型图

表4-1 围岩-支护结构基本力学参数表

重度 弹性模量 粘聚力 内摩擦角


名称 泊松比
(kN/m3) (Gpa) (Mpa) (°)
V 级围岩 20 1.5 0.4 0.1 24
C25 喷射混凝土 22 23 0.2 - -

有限元计算软件的温度模块可以模拟材料中的瞬态热传导,其采用力学与热
学耦合的循环算法,计算因温度发展而产生的位移与应力,即在每一较小温度时
段计算之后,必须完成相应的力学计算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热力学模拟。其热力

学耦合计算是通过温度改变引起单元的应变而实现的,温度引起应变增量(  ij )

与温度改变量( T )的关系为  ij =t T  ij ,其中  t 为温度线膨胀系数,  ij 为

Kroneeker delta 函数。


计算模型在力学分析时围岩采用摩尔-库伦(Mohr-Coulomb)本构模型,初期
支护采用各向同性线弹性(Elastic-Isotropic)模型,围岩与初期支护之间的相互作
用采用接触面单元(interface)。
接触面单元由一系列的三角形单元组成,且接触面是单面的。接触面通常附
在实体单元表面,四边形单元的接触面由两个三角形接触面单元组成。接触面接
触性体现在接触面节点上,并且接触力仅在节点上传递,节点应力假定在节点的
代表区域上统一分布。在每一个计算时步中,程序都会计算每一个接触面节点和
其连接的目标表面的法向变形的绝对值和相对剪切速度, 再利用接触面的本构
第78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模型来计算法向力和切向力的大小。接触面单元符合库伦剪切破坏屈服准则和拉
伸屈服准则。接触面的法向力和切向力可以由下述本构方程求得:

Fn(t +t ) = kn un A +  n A
(4-22)
Fsi(t +t ) = Fsit + ks usi(t + 0.5t ) A +  si A

( t +t ) ( t +t )
式中, Fn 、 Fsi 分别为 t+Δt 时刻的法向力矢量和切向力矢量;un 为接

触面节点贯入到目标面的绝对位移;usi 为剪切位移矢量的相对增量; n 、 si 分

别为附加到接触面初始应力的法向应力和切向应力;k n 、k s 分别为接触面单元的

法向刚度和切向刚度;A 为接触面节点所代表的面积。

4.2.2 高地温隧道初期支护力学特性研究
4.2.2.1高地温隧道初期支护应力特性研究
分别计算常温和围岩初始温度为 40℃、50℃、60℃、80℃时初期支护结构应
力情况,将各工况下初期支护最大拉应力、最大压应力分布情况列表见表 4-2。
列举围岩初始温度为 50℃和 80℃时的结构受力云图,见图 4-3 和图 4-4 所示。
表4-2 各工况初支最大拉、压应力统计表(单位:Mpa)
工况 常温 40℃ 50℃ 60℃ 80℃
最大拉应力 0.5 1.14 1.75 2.5 4.0
墙脚、拱 墙脚、拱
位置 墙脚 墙脚、拱肩 墙脚、拱肩
肩、拱顶 肩、拱顶
最大压应力 9.82 10.8 12.6 15.7 22.7
位置 边墙 边墙 边墙、拱腰 边墙、拱腰 边墙、拱腰

(a)初期支护最大拉应力 (b)初期支护最大压应力

图4-3 50℃初期支护结构受力云图(单位:Pa)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79页

(a)初期支护最大拉应力 (b)初期支护最大压应力

图4-4 80℃初期支护结构受力云图(单位:Pa)

可以看出:
①随着围岩初始温度的升高,初期支护结构的最大拉、压应力范围均不断扩
大。其中最大拉应力随着温度的升高,由墙脚、拱肩逐步向拱顶等部位扩展;最
大压应力由边墙向拱腰处扩展。
②在应力数值上,随着围岩初始温度的升高,初期支护结构受到的最大拉、
压应力均获得明显提高,并且表现出温度越高,应力增速越快。相比于最大压应
力,支护结构最大拉应力受温度影响更显著。例如当围岩初始温度为 50℃,最大
压应力相比常温工况下有 28.3%的提升,而最大拉应力却提高了 3.5 倍,且初期
支护结构在拱肩和墙脚处出现较大拉应力,呈现受拉破坏的趋势,因此当围初始
岩温度高于 50℃时,需对隧道拱肩和墙脚处进行局部补强。
③以常温时的初期支护最大拉应力为参照,将不同围岩初始温度下初期支护
最大拉应力与其的比值称为拉应力扩大系数 m;以常温时的初期支护最大压应力
为参照,将不同围岩初始温度下初期支护最大压应力与其的比值称为压应力扩大
系数 n。
通过计算及数据分析可知,初期支护拉应力扩大系数 m(最大拉应力比)和
压应力扩大系数 n(最大压应力比)与围岩初始温度 t 满足二次函数关系,其随
围岩初始温度 t 变化曲线如图 4-5 所示,因此:
初期支护拉应力扩大系数 m 可表示为:

m = 1.37 10−3 t 2 − 2.00 10−2 t + 0.95 (4-23)

初期支护压应力扩大系数 n 可表示为:

n = 3.48 10−4 t 2 −1.13 10−2 t + 0.998 (4-24)


第80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a)最大拉应力比随围岩温度变化曲线 (b)最大压应力比随围岩温度变化曲线

图4-5 初期支护最大拉、压应力比随围岩初始温度变化曲线

4.2.2.2高地温隧道初期支护变形特性研究
分别计算常温和围岩初始温度为 40℃、50℃、60℃、80℃时初期支护结构变
形情况,将各工况下初期支护最大变形位移分布情况列表见表 4-3。同时列举围
岩初始温度为 50℃、80℃时的初期支护结构变形云图,见图 4-6 所示。
表4-3 各工况初支最大变形位移统计表(单位:mm)
工况 常温 40℃ 50℃ 60℃ 80℃
初支最大
3.00 3.07 3.08 3.13 3.23
变形位移
位置 拱顶 拱顶 拱顶 拱顶 拱顶

(a)50℃初期支护变形云图 (b)80℃初期支护变形云图

图4-6 初期支护结构变形云图(单位:m)

可以看出:随着围岩初始温度的升高,初期支护结构的最大位移变形量虽有
微弱增长趋势,但变化幅度非常小,最大变形量均出现在拱顶处,量值上都处于
允许变形范围,所以,可以忽略温度变化对初期支护结构变形的影响。

4.2.3 高地温隧道初期支护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
第三章高地温隧道支护材料变温养护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表明,混凝土的强度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81页

和变形特性会受到高温劣化的影响,不同的高地温环境会导致初期支护材料力学
性能产生较大的差异。因此,高地温隧道初期支护结构的安全性评价方法,应基
于不同的围岩-支护结构温度场演变过程,进行支护结构热-应力耦合计算,将初
期支护结构应力计算结果与相应温度工况下喷射混凝土的抗压、抗拉强度标准进
行对比判定,从而对初期支护结构安全性进行评价,即初期支护结构应满足下式
要求:

 a  Ra' ,  t  R1' (4-25)

式中:  a —初期支护最大压应力;

 t —初期支护最大拉应力;

Ra —变温养护条件下喷射混凝土抗压极限强度;

R1 —变温养护条件下喷射混凝土抗拉极限强度。

对于每种温度计算工况,喷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均依
据变温养护试验建立的混凝土力学参数预测模型进行计算,然后将支护结构的应
力计算结果与同种工况下喷射混凝土力学参数进行比较检核,见表 4-4。
表4-4 初期支护结构安全性评价结果统计
围岩初始温度(℃)
计算工况
40 50 工况 60
2 80
初支温度(℃) 38.2 46.7 工况55.3
3 72.7
弹性模量(GPa) 27.75 27.72 27.69 27.65
抗压强度(MPa) 24.90 24.73 24.60 24.41
最大压应力(MPa) 10.8 12.6 15.7 22.7
抗拉强度(MPa) 1.97 1.94 1.90 1.85
最大拉应力(MPa) 1.14 1.85 2.5 4.0
是否满足强度要求 是 是 否 否

可以看出:
①当围岩初始温度为 40℃时,初期支护的最大拉、压应力值均满足对应温
度条件下的抗拉强度、抗压强度要求。但该结论是建立在洞内空气温度为 28℃
时,即洞内必须保证足够的通风降温措施。
②当围岩初始温度为 60℃时,最大压应力值小于抗压强度,有 35.1%的安全
储备较小,最大拉应力值不满足抗拉强度的要求,所以初期支护结构安全性由喷
射混凝土抗拉强度控制。
第82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③当围岩初始温度为 80℃时,最大压应力值小于抗压强度,但仅有 7%的安


全储备。最大拉应力值远超喷射混凝土抗拉极限强度,墙角、拱肩和拱顶处发生
拉裂破坏,同时边墙、拱腰存在极大的受压破坏趋势。

4.3高地温隧道支护结构隔热层研究
在高地温隧道修建中,当围岩温度过高时,传统的“初期支护+防水材料+二
次衬砌”的支护结构体系已不再适应,应加入新的隔热材料并建立新的支护结构
体系。通过资料调研和工程应用调查,初步选取硅酸盐复合隔热材料和硬质聚氨
酯隔热材料,对其隔热效果进行研究。

4.3.1 隔热材料选型研究
(1)硅酸盐复合隔热材料
硅酸盐复合隔热材料内部为封闭微孔网状结构,是一种复合的隔热材料。该
材料制作以含铝、镁、硅酸盐的非金属矿质海泡石为基料,按照一定比例添加填
充材料、辅助材料,之后辅以一定量的化学添加剂使材料内部的纤维变得松散,
再加以搅拌,即形成一种黏稠性较大的浆液,此时涂抹于需要隔热的工作面,待
其干燥则形成隔热层。
此种隔热材料隔热防火性能优秀、温度耐受度高、抗酸抗碱、力学强度较高,
且施工工艺相对简单,施工过程环保安全,使用面极为广泛,墙面、库房、管道、
无机非金属材料等领域均有使用。但该材料干燥所需时间长,因而受施工环境影
响较大,且抗冲击强度低,与工作面结合不够紧密,使用中受湿度温度影响其形
状的程度较高,导致耐久性和装饰性不强等。硅酸盐复合隔热材料的主要技术指
标如表 4-5 所示。
表4-5 硅酸盐复合隔热材料主要技术指标
项目 单位 技术指标
外观 — 灰白色
表观密度 kg/m3 80-100
线收缩率(600℃,6h) % ≤1.5
抗压强度 kPa ≥50
导热系数 W/(m·K) ≤0.045
燃烧性能 — 不燃 A 级

(2)硬质聚氨酯隔热材料
聚氨酯是一类高分子化合物的统称,其内部含有重复的氨基甲酸酯链段。通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83页

常硬泡的聚氨酯常用于建筑隔热保温领域,而在隧道施工中一般将预置的 PU 板
材直接粘合固定于防水层表面,部分施工中会预留缝隙,将该材料浇筑成型。
硬质聚氨酯隔热保温材料具有优异的隔热胜能、较高的结构强度、灵活的加
工、极高的粘性、广泛的材料兼容性、有效隔绝蒸汽、质轻、防耐酸耐碱等优点,
也具有温度适应范围较小、价格较高等缺点,其主要技术指标如表 4-6 所示。
表4-6 硬质聚氨酯隔热保温材料主要技术指标
项目 单位 技术指标
3
密度 kg/m 30-60
导热系数 W/(m·K) ≤0.027
抗拉强度 kPa 2.5-3.5
吸水率 kg/m2 0.25

(3)材料比选
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包含围岩、隔热材料、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的二维平面
模型,比较硅酸盐复合隔热材料和硬质聚氨酯隔热材料的隔热效果。
计算模型中隔热材料、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均选用 PLANE55 热传导单元。
隔热层置于初期支护外侧。隔热层厚度取 10cm,初期支护厚度 25cm,二次衬砌
厚度 45cm。围岩初始温度定为 80℃,内表面空气温度定为 28℃。计算模型见图
4-7,计算参数见表 4-7。

(a)整体图 (b)局部图

图4-7 隔热材料比选计算模型

表4-7 隔热材料导热系数
建筑材料 导热系数/(W/(m·k))
围岩 3.2
喷射、模筑混凝土 2.944
硅酸盐复合隔热层 0.045
第84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硬质聚氨酯隔热层 0.027

分别在围岩距边墙 10m 处,5m 处,初支外,二衬外,二衬内建立监测点,


通过数值计算获得相应的温度分布云图,如图 4-8 所示。提取各监测点的温度见
表 4-8。
表4-8 采用不同隔热材料各监测点处温度

温度(℃)
隔热层
围岩 10m 围岩 5m 初支外 二衬外 二衬内
硅酸盐复合隔热材料 62.8 57.2 33.6 30.8 28
硬质聚氨酯隔热材料 65.3 59.9 31.8 29.4 28

(a)硅酸盐复合隔热层 (b)硬质聚氨酯隔热层

图4-8 温度分布云图(单位:℃)

由计算分析可知:当采用硬质聚氨酯隔热保温材料时,隔热层外侧围岩温度
高于采用硅酸盐复合隔热层时周围围岩的温度,原因是硬质聚氨酯隔热保温材料
的导热系数更低,有效地阻挡了围岩热量的传入,保证了衬砌受高地温影响较小。
从表格中定量分析可以得知,采用硬质聚氨酯隔热保温材料时,衬砌结构温度较
低,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分别降低了 5.4%和 4.5%。同时,硬质聚氨酯材料的力
学性能优于硅酸盐复合隔热材料。因此,选取硬质聚氨酯隔热材料作为高地温隧
道的隔热材料。

4.3.2 隔热层厚度研究
隔热层在实际运用中,并非越厚越好,确定合适的隔热层厚度,不仅能够有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85页

效地降温隔热还能提高经济性。理论上,只有不断的向隧道内部持续补给冷能,
才能使洞内温度由初始岩温降低至标准 28℃,不同的隔热层厚度,所需要补给
的冷能量不同。因此可以通过计算冷能补给量和隔热层厚度之间的关系,确定合
理的隔热层厚度。隧道单位面积的冷能补给功率可按下式计算:

Ta − Tb
q=

i i (4-26)
i

式中: q —单位面积冷能补给功率(W/m2);

Ta —初始岩温(℃);

Tb —洞内空气温度(℃);

 i —各传热介质层的计算厚度(m);

i —各传热介质层的导热系数 W/(m·K)。

根据单位面积冷能补给功率再乘以隧道周长,可大致估算出不同隔热层厚度
隧道单位长度所需要补给的冷能值,即隧道单位长度的冷能补给功率。
在此以硬质聚氨酯材料作为隔热层材料,利用 4.3.1 节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和
导热系数指标值,分别计算 0cm、2cm、5cm、10cm、15cm 厚度时冷能补给功率
量值,研究隔热层厚度对于支护结构隔热效果的影响规律。隔热层设置在初期支
护和二次衬砌之间,初始岩温设为 100 ℃,冷能补给降至工作温度 28 ℃。冷能
补给功率与隔热层厚度量值统计见表 4-9。
表4-9 不同隔热层厚度和冷能补给量
隔热层厚度/cm 0 2 5 10 15
冷能补给功率/
640 515 388 280 219
(W/m)

由图 4-9、图 4-10 可知,冷能补给功率随着隔热层厚度增加而逐渐降低,并


且降低速率随着厚度的增加而逐渐变缓。厚度由 0 增加到 2cm 的阶段,冷能平
均厚度折减量为 62.50W/m·cm,厚度由 5cm 增加到 10cm 时,平均折减量为 21.60
W/m·cm,厚度由 10cm 增加到 15cm 时,平均折减量为 12.20 W/m·cm。由变化
速率可以看出,厚度从 0 变化到 10cm 时,降低速率较快,而当厚度从 10cm 变
化到 15cm 时,降低速率变缓。10cm 隔热层能够在合理的冷能补给量下达到隔
第86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热降温的效果,而当厚度大于 10cm 后,虽然依旧能增加降温效果但是效果已不


明显,且会增加经济成本,因此将 10cm 作为合理的隔热层厚度。

图4-9 冷能补给与与隔热层厚度的关系 图4-10 补给冷能平均折减量变化

4.3.3 支护结构体系隔热效果比选
(1)支护结构体系隔热效果计算模型
隔热层设置在围岩和衬砌之间不同的部位,会产生不同的隔热效果,导致支
护结构的温度场分布差异很大。因此本节采用 4.3.1 节中的有限元传热计算模型,
在隔热层材料选用硬质聚氨酯材料,厚度定为 10cm 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分析
研究不同支护结构体系的隔热效果。
支护结构体系依据初支、二衬和隔热层不同型式的组合,共设置 8 种组合工
况,见表 4-10。计算单元选用 PLANE55 热传导单元,材料参数见表 4-11。根据
高地温隧道实际情况,围岩初始温度设置为 40℃、60℃和 80℃3 种工况。模型
内表面空气温度设定为 28℃,每个模型在围岩离边墙 10m、5m、初期支护内以
及二次衬砌内设置温度监测点。
表4-10 支护结构体系组合工况表

编号 支护结构体系
1 (围岩+)喷射混凝土+模筑混凝土
2 (围岩+)喷射混凝土+隔热材料+模筑混凝土
3 (围岩+)隔热材料+喷射混凝土+模筑混凝土
4 (围岩+)喷射混凝土+模筑混凝土+隔热材料
5 (围岩+)隔热材料+喷射混凝土+隔热材料+模筑混凝土
6 (围岩+)喷射混凝土+隔热材料+模筑混凝土+隔热材料
7 (围岩+)隔热材料+喷射混凝土+模筑混凝土+隔热材料
8 (围岩+)隔热材料+喷射混凝土+隔热材料+模筑混凝土+隔热材料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87页

表4-11 材料参数

材料 喷射混凝土 模筑混凝土 硬质聚氨酯板 围岩


厚度(cm) 25 45 10 /
导热系数(W/(m·k)) 2.944 2.944 0.027 2.300

(2)不同支护结构体系隔热效果分析
通过计算获得不同工况下支护体系的温度监测值,见表 4-12,并得到各支护
体系监测点温度变化趋势图和温度场分布云图,如图 4-11~图 4-14 所示。
表4-12 不同支护体系各工况测点温度统计

支护体系(围岩温度 40℃)
测点位置
工况 1 工况 2 工况 3 工况 4 工况 5 工况 6 工况 7 工况 8
围岩 10m 33.47 35.8 36.1 36.8 37.35 37.8 37.1 38.2
围岩 5m 32.16 34.7 33.4 34.4 36.1 35.6 36.1 37.3
初期支护 29.9 33.4 28.9 34.2 32.1 35.4 32.8 33.4
二次衬砌 28.3 28.1 28.1 33.4 28.1 32.1 32.3 30.7
支护体系(围岩温度 60℃)
测点位置
工况 1 工况 2 工况 3 工况 4 工况 5 工况 6 工况 7 工况 8
围岩 10m 44.3 49.5 49.9 50.2 52.3 52.9 52.6 52.9
围岩 5m 39.1 45.9 46.1 45.9 49.4 49.8 49.2 50.4
初期支护 32.4 42.4 29.4 44.8 38.8 47.8 39.8 42.3
二次衬砌 28.6 28.3 28.3 42.8 28.3 36.9 37.6 35.3
支护体系(围岩温度 80℃)
测点位置
工况 1 工况 2 工况 3 工况 4 工况 5 工况 6 工况 7 工况 8
围岩 10m 51.7 61.8 62.86 62.4 68.54 68.9 68.4 68.5
围岩 5m 40.4 56.8 57.2 57.1 62.5 62.8 62.9 65.3
初期支护 34 51 29.3 56 45.61 60.4 45.6 51.3
二次衬砌 29 28 28.6 50.2 28.41 48.2 42.3 39.8
第88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图4-11 围岩 40℃各支护体系温度变化曲线 图4-12 围岩 60℃各支护体系温度变化曲线

图4-13 围岩 80℃各支护体系温度变化曲线

(a)支护体系 1 (b)支护体系 2

图4-14 80℃下部分工况支护体系温度场分布云图(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89页

可以看出:当不设置隔热层时,高温围岩直接通过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进行
散热,支护结构吸收温度使得初支和二衬温度明显升高。当隔热层设置在初期支
护外侧时,初支和二衬的温度最低,有效地降低了围岩对支护结构的传热,达到
了隔热降温的目的,但此方案隔热层和围岩之间容易留下缝隙导致衬砌渗水漏水,
对隔热材料防水防潮不利,也不符合新奥法“早喷锚,快封闭”的施工指导思想。
当隔热层设置在二次衬砌内侧时,施工方便容易,运营期可更换,但是不利于初
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的散热,会使得支护结构处于较高的温度场下,产生较高的温
度应力,且在运营期受洞内气流强风影响,容易掉落,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当隔热层设置在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之间时,初期支护的温度有所升高,但
能够有效地降低二次衬砌的温度。因此综合考虑隔热效果、施工操作、防水要求、
运营安全等因素,推荐支护体系 2 即“
(围岩+)喷射混凝土+隔热材料+模筑混凝
土”为高地温隧道最优隔热支护体系。

4.4高地温隧道二次衬砌力学特性及安全性分析

4.4.1 高地温隧道二次衬砌计算方法
4.4.1.1高地温隧道二次衬砌结构荷载确定方法
高地温隧道复合式衬砌的施作,应考虑时间效应,但是,运用弹塑性理论计
算时,难以考虑时间效应;按粘弹塑性有限元计算时,在实际应用中又过于复杂。
因此高地温隧道二次衬砌力学特性分析宜按荷载-结构模型进行计算。对于高地
温隧道二次衬砌结构,在复合式衬砌中设置隔热层后,二次衬砌基本不受围岩温
度应力的影响,其承受的荷载主要为围岩压力荷载和结构自重。
表4-13 围岩物理力学参数表

围岩 重度 γ 弹性反力系数 K 弹性模量 E 泊松比 粘聚力 C 内摩擦角ψ


级别 (kN/m3) (Mpa/m) (Gpa) v (Mpa) (°)
V级 20 20 1.5 0.4 0.1 24

桑珠岭隧道最大埋深 1460m,为深埋山岭隧道,高地温段隧道围岩等级为Ⅴ
级,围岩的物理力学参数指标见表 4-13。根据《铁路隧道设计规范》
(TB10003-
2016),深埋隧道垂直均布压力按下式确定:

q = 0.45  2s −1 (4-27)

式中: s —围岩级别;
第90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 —宽度影响系数,  = 1 + i( B − 5) ;
B—隧道宽度(m),此处取 8.26m;

i—B 每增减 1m 时的围岩压力增减率:当 B < 5m 时,取 i =0.2;B >5m


时,可取 i = 0.1。
围岩水平均布压力可按表 4-14 的规定确定:
表4-14 围岩水平均布压力

围岩级别 Ⅰ、Ⅱ Ⅲ Ⅳ Ⅵ Ⅵ
水平均布压力 0 <0.15 q (0.15~0.30)q (0.30~0.50)q (0.50~1.00)q

根据我国复合式衬砌围岩压力现场量测数据和模型试验,并参考国内外有关
资料,本文二次衬砌荷载分担比取 0.5,水平均布压力系数取 0.4。编制计算程序,
计算出垂直均布荷载和水平荷载的数值,二次衬砌结构荷载的计算结果如表 4-
15 所示。
表4-15 荷载计算结果表
围岩垂直 围岩水平 二衬垂直 二衬水平
荷载类别
均布荷载 均布荷载 均布荷载 均布荷载
取值(kPa) 190.944 76.377 95.472 38.189

4.4.1.2高地温隧道二次衬砌结构计算模型
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荷载-结构计算模型进行二次衬砌结构的力学特性
计算分析,模型高 10.60 米,宽度为 8.26 米,衬砌厚度为 0.45 米,如图 4-15 所
示。在每个环向单元的交界处,沿隧道纵向共有 4 层单元,形成 5 个节点,通过
均布荷载乘以相邻节点处对应的面积,将均布荷载转换为集中力平均施加于 5 个
节点上。计算模型中,围岩对衬砌变形的约束作用选用 spring 弹簧单元进行模拟,
只受压不受拉;二次衬砌结构材料为 C35 混凝土,运用 solid65 单元进行模拟,
钢筋选取 HRB400,建筑材料力学参数根据变温养护条件下的模筑混凝土力学性
能预测模型计算确定,见表 4-16。二次衬砌结构在隧道拱顶、拱肩、拱腰、边墙
和墙脚处设置监测点并计算出衬砌结构的应力。
结构计算中,钢筋混凝土采用等效弹模。因为二次衬砌结构主要是偏心受压,
因而采用抗弯刚度进行弹模等效,计算公式如下:
E1 I1 + E2 I 2
E效 = (4-28)
I
式中: E1 —混凝土弹性模量;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91页

I1 —混凝土截面惯性矩;

E2 —钢筋弹性模量;

I 2 —钢筋截面惯性矩;

I —截面总惯性矩。

图4-15 高地温隧道三维荷载-结构计算模型

表4-16建筑材料力学参数表
温度 γ Ec Ra R1 计算强度
二衬建筑材料
(℃) (kN/m3) (Gpa) (Mpa) (Mpa) (Mpa)
常温 23 32.5 26 2.4 /
40 23 32.32 25.51 2.16 /
C35 混凝土 50 23 31.38 23.17 1.95 /
60 23 30.42 20.44 1.72 /
80 23 29.70 18.19 1.50 /
HRB400 钢筋 / 78.5 200 / / 400

4.4.2 高地温隧道二次衬砌力学特性研究
分别计算常温和 40℃、50℃、60℃、80℃时二次衬砌结构应力情况,通过对
衬砌结构内、外侧混凝土各点处的应力值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得到高地温环境下
隧道二次衬砌结构力学特性变化规律。
4.4.2.1二次衬砌结构外侧应力特性研究
将二次衬砌结构外侧混凝土拉、压应力进行统计,见表 4-17。
第92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表4-17二次衬砌外侧应力统计表(单位:Mpa)

工况 压应力分布 压应力 max/位置 拉应力分布 拉应力 max/位置

常温 墙脚、边墙、拱腰 1.46/边墙 拱肩、拱顶 0.45/拱肩


40℃ 墙脚、边墙、拱腰 1.53/边墙 拱肩、拱顶 0.54/拱肩
50℃ 墙脚、边墙、拱腰 1.70/边墙 拱肩、拱顶 0.56/拱肩
60℃ 墙脚、边墙、拱腰 1.96/边墙 拱肩、拱顶 0.64/拱肩
80℃ 墙脚、边墙、拱腰 2.41/边墙 拱肩、拱顶 0.73/拱肩

可以看出:
①衬砌外侧压应力值随温度升高呈现出增大趋势,最大压应力出现在边墙处,
由边墙向拱顶发展的过程中,衬砌结构的应力逐渐由受压变成受拉;不同初始岩
温增大速率存在一定的差异;
②衬砌外侧拉应力值随温度的增长同样呈现出增大趋势,最大拉应力出现在
拱肩处,拱顶处受拉应力较小。
4.4.2.2二次衬砌结构内侧应力特性研究
将二次衬砌结构内侧混凝土拉、压应力进行统计,见表 4-18。可以看出:
①衬砌内侧压应力值随温度升高同样呈现出增大趋势,压应力在墙脚处取得
最大值。墙脚和边墙处均受压,由墙脚向拱顶发展的过程中,衬砌结构的应力逐
渐由受压变成受拉,应力类型变化点通常出现在拱腰与拱肩之间;
②衬砌内侧拉应力值随温度的增长呈现出增大趋势,但与外侧不同的是,最
大拉应力值出现在拱顶处。
表4-18二次衬砌内侧应力统计表(单位:Mpa)

工况 压应力分布 压应力 max/位置 拉应力分布 拉应力 max/位置


常温 墙脚、边墙 1.46/墙脚 拱腰、拱肩、拱顶 0.64/拱顶
40℃ 墙脚、边墙 1.53/墙脚 拱腰、拱肩、拱顶 0.71/拱顶
50℃ 墙脚、边墙 1.70/墙脚 拱腰、拱肩、拱顶 0.75/拱顶
60℃ 墙脚、边墙 1.96/墙脚 拱腰、拱肩、拱顶 0.86/拱顶
80℃ 墙脚、边墙 2.41/墙脚 拱腰、拱肩、拱顶 0.95/拱顶

综上,通过对二次衬砌结构内、外侧应力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可得温度对二
次衬砌结构力学特性影响规律如下:
①二次衬砌结构应力受温度影响变化规律
衬砌结构最大压应力体现出的趋势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内、外侧最大
压应力分别出现在墙脚和边墙处。衬砌结构内、外侧最大拉应力值变化趋势一致,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93页

随温度增长而增大,内侧拉应力值大于外侧拉应力值,内、外侧最大拉应力分别
出现在拱顶和拱肩。
②高地温隧道二次衬砌受到的压应力和拉应力均较小。虽然较高的围岩初始
温度对模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有一定的影响,但在隔热层的作用下,
二次衬砌的最大拉应力值为 0.95Mpa,对应温度工况的抗拉强度为 1.50Mpa,能
满足二次衬砌的强度要求。

4.4.3高地温隧道二次衬砌安全性分析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16)规定,隧道钢筋混凝土衬砌按破损
阶段检算构件截面强度时,根据结构所受的不同荷载组合,对于承受主要荷载的
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达到抗压极限强度时结构安全系数不小于 2.0,达到抗
拉极限强度时结构安全系数不小于 2.4。钢筋混凝土衬砌结构构件表面裂缝计算
宽度限值不应大于 0.2mm。本节针对高地温隧道二次衬砌结构的安全系数和衬砌
裂缝展开研究,探究围岩温度变化对二次衬砌安全特性影响规律。
4.4.3.1高地温隧道二次衬砌结构安全特性分析方法
为分析高地温隧道二次衬砌结构安全特性,建立二维荷载-结构有限元计算
模型如图 4-16 所示,单元类型采用 Combine14,计算工况、设计荷载、材料参数
选取以及模型尺寸大小等均与前述三维模型相同。通过有限元计算,得到二次衬

图4-16 高地温隧道荷载-结构计算模型
第94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砌结构各单元节点拉、压应力值,进而计算求得衬砌结构各截面处的轴力、弯矩,
根据《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16)中相关规定,按破损阶段设计法对
二次衬砌结构的强度安全系数和最大裂缝宽度进行检算。
(1)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截面安全系数,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KM  Rw bx(h0 − x / 2) + Rg Ag (h0 − a ) (4-29)

式中: K —安全系数;

M —弯矩(N·m);
b —截面宽度(m);
x —混凝土的受压区高度(m);
Rw —混凝土弯曲抗压极限强度(MPa);

Rg —钢筋抗拉或抗压的计算强度(MPa);

Ag —受压区钢筋的截面面积(m2);

h0 —截面的有效高度(m);

a — Ag 至截面最近边缘的距离(m)。

(2)对于钢筋混凝土受拉、受弯和偏心受压构件,在长期荷载作用下,最
大裂缝宽度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s d
max =  (1.9cs + 0.08 ) (4-30)
Es te

式中: max —最大裂缝宽度,mm;

 —构件受力特征系数;
 —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

 s —纵向受拉钢筋应力,Mpa;

Es —钢筋弹性模量,Mpa;

cs —最外侧纵向受拉钢筋外边缘至受拉区底边的距离,mm;

d —钢筋直径,mm;

te —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95页

4.4.3.2温度对二次衬砌结构安全系数影响分析
分别计算常温和 40℃、50℃、60℃、80℃时衬砌结构的弯矩、轴力,列举
40℃工况如图 4-17 所示,其余工况下衬砌内力分布图与 40℃工况形状一样,仅
数值存在差异。

(a)40℃工况下衬砌弯矩图(单位: N.m) (b)40℃工况下衬砌轴力图(单位: N)

图4-17 40℃工况衬砌结构内力分布图

根据公式 4-29 进行衬砌结构安全系数计算并统计见表 4-19,可以看出安全


系数的最小值均出现在拱顶处。选取每种工况下的最小安全系数,可获得最小安
全系数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曲线,如图 4-18 所示。以常温时的工况为基准,将其
余工况下的最小安全系数与常温时的安全系数进行比较,通过无量纲化处理,可
得最小安全系数比随围岩初始温度的变化规律曲线,如图 4-19 所示。
表4-19安全系数统计表
位置
工况 右墙 右边 右拱 右拱 左拱 左拱 左边 左墙
拱顶
脚 墙 腰 肩 肩 腰 墙 脚
常温 11.34 20.17 4.56 26.47 3.58 8.48 5.33 25.93 28.92
40℃ 10.7 19.85 4.97 27.56 3.26 10.12 5.57 26.17 27.89
50℃ 10.08 18.42 4.41 24.76 3.15 8.6 5.17 23.96 26.28
60℃ 9.7 16.91 3.78 21.27 2.43 6.86 4.72 21.5 24.58
80℃ 8.73 13.46 2.42 12.06 1.39 3.64 3.79 16.02 20.87
第96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图4-18 最小安全系数随围岩初始温度 图4-19 最小安全系数比随围岩初始温度的变化

的变化规律 规律

由安全系数分布图可知,围岩温度会对衬砌结构安全系数产生较大影响,常
温时的衬砌结构安全系数大于高地温环境(大于 40℃)时衬砌结构的安全系数。
高地温环境下最小安全系数随围岩初始温度升高而降低,当围岩初始温度在 50℃
以前时,降低幅度较缓,50℃以后,安全系数的降低幅度增大。通过无量纲化处
理后,最小安全系数比随围岩初始温度的变化规律拟合公式为:

Q = −1.473 10−4 t 2 + 0.0041t + 1.0001 (4-31)

式中:Q—最小安全系数比;
t—围岩初始温度(℃)。
综上,总结可得高地温隧道二次衬砌结构安全系数变化规律为:
①当围岩初始温度为 40℃时,二衬结构能较好满足衬砌的安全系数要求;
②当围岩初始温度为 60℃时,最小安全系数为 2.43,且拱顶处于受拉状态,
略高于设计规范安全系数限值 2.4,可考虑进行拱顶的局部加强;
③当围岩初始温度为 80℃时,最小安全系数为 1.39,已经无法满足设计规
范要求,可考虑局部加强或施做套衬。
4.4.3.3温度对二次衬砌结构裂缝发育影响分析
根据公式 4-30 分别计算常温和 40℃、50℃、60℃、80℃时二次衬砌各位置
裂缝宽度,统计见表 4-20。可以看出,每种工况下的最大裂缝宽度均出现在拱顶
处。选取各工况下裂缝最大值,获得最大裂缝宽度值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曲线,如
图 4-20 所示。以常温时的工况为基准,将其余工况下的裂缝宽度最大值与常温
时的裂缝宽度最大值进行比较,通过无量纲化处理,可得裂缝宽度扩大系数随围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97页

岩初始温度的变化规律,如图 4-21 所示。


表4-20裂缝宽度统计表(单位:mm)
位置
工况 右墙 右边 右拱 右拱 左拱 左拱 左边 左墙
拱顶
脚 墙 腰 肩 肩 腰 墙 脚
常温 0.038 0.022 0.069 0.016 0.166 0.038 0.136 0.142 0.055
40℃ 0.040 0.021 0.066 0.015 0.181 0.034 0.120 0.156 0.052
50℃ 0.043 0.024 0.079 0.017 0.194 0.038 0.168 0.174 0.059
60℃ 0.045 0.027 0.134 0.020 0.289 0.045 0.210 0.229 0.068
80℃ 0.050 0.040 0.331 0.032 0.413 0.070 0.378 0.254 0.282

图4-20 最大裂缝宽度随围岩初始温度的 图4-21 裂缝宽度扩大系数随围岩初始温度的

变化规律 变化规律

由图 4-20、图 4-21 可知,随着围岩初始温度的升高,裂缝宽度呈现出增大


趋势。当初始温度小于 50℃时,裂缝宽度的增幅不明显;当初始温度大于 50℃
后,裂缝宽度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变大。从位置分布来看,围岩温度较低的情况
下,最大裂缝出现在拱顶处,随着温度的升高,当温度达到 60℃时,拱顶和拱腰
处的裂缝宽度均大于规范中 0.2mm,因此,随着温度的升高,裂缝的分布范围也
存在扩大趋势。
通过无量纲化处理,将最大裂缝宽度比值与围岩初始温度的变化规律进行拟
合,获得拟合函数:
l = 4.47 10−4 t 2 − 0.0167t + 0.9961 (4-32)

式中: l —裂缝宽度扩大系数;
t—围岩初始温度(℃)。
综上,总结可得高地温隧道二次衬砌结构裂缝宽度发育规律为:
①当围岩初始温度为 40℃时,二衬结构能较好满足衬砌的裂缝宽度要求;
第98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②当围岩初始温度为 60℃时,拱顶、拱腰和边墙处的最大裂缝宽度大于规
范值,可考虑进行局部加强或施做套衬;
③当围岩初始温度为 80℃时,除拱肩外二衬断面各部位的最大裂缝宽度均
大于规范值,可考虑局部加强或施做套衬。

4.5高地温隧道支护结构体系分级
基于以上对各种温度工况下不同支护结构体系降温效果、支护结构受力特性
和安全性的计算分析,本文针对不同围岩初始温度,以支护结构安全性和防开裂
为主要控制目标,给出相应的支护结构措施分级见表 4-21。
表4-21 高地温隧道支护结构措施分级
围岩初始温度
<40 40~60 60~80 >80
(℃)
(围岩)+初
(围岩)+初期 (围岩)+初期支护+
支护结构体系 期支护+二次 特殊设计
支护+二次衬砌 隔热层+二次衬砌
衬砌
隔热层采用硬质聚氨
加强洞内通风降
酯材料,厚度≤
温;初期支护拱
采用常规的设 10cm,初期支护需对
肩和拱脚需进行
计施工参数, 拱肩和拱脚进行局部
具体措施 局部加强,二次 特殊设计
但必须加强洞 加强,二次衬砌需对
衬砌需对拱顶进
内通风 拱顶和拱腰进行局部
行局部补强或施
补强或施做套衬,同
做套衬
时加强洞内通风降温

4.6本章小结
本章运用理论推导和数值模拟手段,通过建立高地温隧道三维地层-结构和
荷载-结构计算模型,开展多组不同围岩初始温度下的支护结构热-应力耦合数值
计算,探明了高地温隧道温度影响下的支护结构力学特性变化规律以及安全特性
变化规律;通过建立围岩-隔热层-支护结构有限元传热模型,开展不同隔热材料
以及不同支护体系的数值仿真对比研究,确定了高地温隧道最优隔热效果的支护
结构体系。最后,以支护结构安全性及防开裂为主要控制目标,给出了高地温隧
道不同围岩初始温度下的合理支护结构型式。研究取得以下结论:
(1)高地温隧道初期支护结构力学特性:围岩温度的升高,使得初期支护
结构的最大拉、压应力范围均不断扩大,最大拉应力由墙脚、拱肩逐步向拱顶等
部位扩展,最大压应力由边墙向拱腰处扩展。在应力数值上,随着围岩温度的升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99页

高,支护结构受到的最大拉、压力均不断增大。研究得到高地温隧道初期支护结
构的拉应力扩大系数 m 和压应力扩大系数 n 分别为:

m = 1.37 10−3 t 2 − 2.00 10−2 t + 0.95 (4-33)

n = 3.48 10−4 t 2 −1.13 10−2 t + 0.998 (4-34)

(2)高地温隧道初期支护安全性评价:最大压应力均小于喷射混凝土极限
抗压强度,但最大拉应力在围岩初始温度超过 50℃后逐渐大于喷射混凝土极限
抗拉强度,所以初期支护结构安全性由喷射混凝土抗拉强度控制,当围岩初始温
度超过 50℃时喷射混凝土将发生拉裂破坏。
(3)高地温隧道隔热材料应选用硬质聚氨酯材料,且最优隔热层厚度建议
不大于 10cm,同时,通过支护结构体系的隔热效果比选,确定“初期支护+隔热
材料+二次衬砌”为最优的隔热支护体系。
(4)高地温隧道二次衬砌结构力学特性:二次衬砌受到的压应力和拉应力
均较小,最大拉、压应力体现出的变化趋势均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5)高地温隧道二次衬砌结构安全系数变化规律:安全系数的最小值均出
现在拱顶处。高地温环境下最小安全系数随围岩初始温度升高而降低,当围岩初
始温度在 50℃以前时,降低幅度较缓,50℃以后,安全系数的降低幅度增大。最
小安全系数比 Q 随围岩初始温度 t 的函数关系为:

Q = −1.473 10−4 t 2 + 0.0041t + 1.0001 (4-35)

(6)高地温隧道二次衬砌结构裂缝发育规律:随着围岩初始温度的升高,
裂缝宽度呈现出增大趋势。当初始温度小于 50℃时,裂缝宽度的增幅不明显;当
初始温度大于 50℃后,裂缝宽度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变大。从位置分布来看,围
岩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最大裂缝出现在拱顶处,随着温度的升高,裂缝的分布范
围存在扩大趋势。裂缝宽度扩大系数 l 与围岩初始温度 t 的函数关系为:
l = 4.47 10−4 t 2 − 0.0167t + 0.9961 (4-36)

(7)以支护结构安全性和防开裂为主要控制目标,给出了不同围岩初始温
度下的高地温隧道支护结构体系分级和具体措施,见表 4-21。
第100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5章 川藏铁路桑珠岭高地温隧道支护结构设计体系工程
验证及应用
5.1引言
对于高地温隧道支护结构设计而言,关键在于支护材料在高温变温环境下的
强度发展以及支护结构在高温附加荷载作用下能否满足工程安全要求。由于高地
温隧道特有的温度环境条件,使得支护结构安全性设计应以实际支护体系下材料
强度的动态变化值为控制标准。现目前对于高地温环境下隧道支护结构受力特性
及安全性缺乏足够的研究成果及实际应用,高地温环境下的有效支护结构形式并
不明确,因此本章基于桑珠岭隧道高地温段支护结构的应力现场实测成果,对高
地温隧道支护材料的强度变化预测模型和以此为基础的支护结构设计方法适用
性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以期对高地温隧道在高温变温环境下的支护结构设计和工
程应用作进一步探讨。

5.2桑珠岭隧道工程概况
川藏铁路拉林段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具有
高海拔、年平均气温低、辐射强、日照丰富、缺氧、低气压等气候特点。铁路线
路沿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走行,山高谷深,气候恶劣,区内构造发育、内动力地
质作用强烈,工程地质条件复杂,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危岩落石、活动断裂、
硬质岩岩爆、软岩大变形、风积沙及松散砂层、高地温、富水冰碛层等,其中
高地温给隧道工程的建设带来了极大挑战。

图5-1 桑珠岭隧道平面线位图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101页

桑珠岭隧道起于拉林铁路 D1K173+655 桩号,止于 D1K190+104 桩号,处于


西藏山南市雅鲁藏布江桑加峡谷区沃卡车站至巴玉车站之间,全长 16449m,其
中,单线隧道 14890m,车站隧道 1559m,桑珠岭隧道线位见图 5-1。隧址区地面
高程 3300~5100m,谷岭相间、地势跌宕起伏,属典型高山峡谷地貌,线位在隧
道进口标高 3572.75m,出口标高 3464.96m,最大埋深约 1480m,见图 5-2 所示。

图5-2 桑珠岭隧道埋深示意图

5.2.1 工程地质概况
隧址区范围内覆盖层主要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冰积成因(Q3gl)的碎石土、块石
土。下伏基岩为冈底斯板块南缘花岗岩类第三纪始新世溶母棍巴单元(E2R)中粒
角闪黑云花岗岩、第三纪始新世白堆单元(E2B4)中粒斑状角闪黑云二长花岗岩
糜棱岩带、第三纪始新世畜牧单元(E2X)中-细粒少斑状黑云花岗岩闪长岩、第
三纪始新世知给岗单元(E3Z)中细粒角闪黑云英云闪长岩、晚白垩世门朗单元
(K2M)中-细粒角闪黑云石英二长闪长岩。
隧道进口段位于沃卡地堑东侧,沃卡地堑属于错那-沃卡裂谷带,该带是西
藏南部一系列近南北向裂谷带中最东侧的一个。根据《新建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
段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20g,据《中国地震动加速度反
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45s。
隧道进口至 D1K175+910 段穿越断陷盆地,其中 D1K175+760~D1K175+910
段穿越沃卡地堑东缘断裂带 F5-2,该断裂带为全新世活动断裂带,全长约 60km,
宽近 150m,呈近 SN-NE 向展布。根据物探资料显示,该断层倾 W、NW 向。在地
表上断层迹象明显,断层三角面及陡崖地貌十分发育,为 Q4 活动正断层。断层上
盘为第三纪始新世白堆单元(E2B)糜棱岩带(母岩为中粒斑状角闪黑云二长花岗
第102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岩),断层下盘为第三纪始新世畜牧单元(E2X)中-细粒少斑状黑云花岗岩闪长岩,
断距 30~50m,根据位于靠雅江侧公路开挖剖面实测面积物探资料显示,断层影
响带 100~200m。
现场调查发现,在增期乡及雅鲁藏布江岸边沿 F5-2 断裂带发育有六处温泉。
经对 D1K175+764.5 和 D1K175+922.1 两处温泉的流量和温度进行现场测量,流
量分别为 0.5L/s 和 1L/s,温度分别为 76℃和 74℃。另外根据 DZ-SZLSD-1 钻孔
地温资料显示,在埋深 346m(隧道洞身上 54m)温度为 33℃,已表现出高地温
特征,且该温度值为钻进过程中测量值,相对真实值偏小。
总体来看,隧道进口段受沃卡地堑构造影响严重,为糜棱岩带、断层破碎带
及断层影响带,岩体破碎。根据区域地质报告、地表测绘、遥感解释及微地貌地
形特征综合分析,隧道洞身分布不同程度的节理密集带、侵入界面及支断裂,隧
道整体工程地质条件差。

5.2.2 桑珠岭隧道设计概况
隧道进口临近沃卡双线大桥林芝段桥台,出口紧邻巴玉雅鲁藏布江三线大桥
拉萨端桥台。线路纵坡为 6.0‰/1895m、-3.1‰/2224m、-10.2‰/10156m、-6.0‰
/1420m、-1.0‰754m 的人字坡;隧道进口端 2564.14m 位于 R=6000m 的左偏曲
线上,出口端 1161.751m 位于 R=1600m 的右偏曲线上,其余段位于直线上。
隧道主体结构、洞门端墙及洞口支挡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级别为一级,设计使
用年限为 100 年;洞口边仰坡防护结构、隧道沟槽设计使用年限级别为二级,设
计使用年限为 60 年。
除 D1K173+655~D1K176+010、D1K189+300~D1K190+104 段采用有砟轨道,
铺设Ⅲ型轨枕(长 2.6m)及 60kg/m 钢轨,轨道结构高度 766mm 以外,其余段
落采用弹性支撑块式无砟轨道,铺设 60kg/m 钢轨,轨道结构高度 600mm。
单线隧道按行车速度 160km/h 客货共线(开行普通货物列车)设计,考虑接
触网绝缘、车站股道布置、作业要求、设备安装、站台布置、救援站布置等要求,
隧道建筑界限采用“隧限-2A”,见图 5-3 所示,净空高度 720cm,有效净空面积
42.06m2。
全隧除 D1K190+096~+104 段采用明挖法施工,设置明洞衬砌外,其余段落
均采用暗挖法施工,设置复合式衬砌。暗洞段采用钻爆法开挖,锚喷构筑法支护,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103页

并对支护结构体系变形进行监控量测,喷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二次衬砌及时施
做且仰拱超前,衬砌距掌子面距离,Ⅳ级围岩不大于 90m,Ⅴ级不大于 70m。
全隧二次衬砌拱部、边墙及仰拱混凝土抗渗等级不低于 P8,初期支护与二
次衬砌之间拱部及边墙部位铺设 EVA 防水板及无纺布(分离式)防水。环向施工
缝(含仰拱)设中埋式镀锌钢板止水带+外贴式塑料止水带(EVA)防水,其余地
段环向施工缝(含仰拱)设中埋式橡胶止水带+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防水;全隧
纵向施工缝均采用中埋式镀锌钢板止水带+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

图5-3 桑珠岭隧道衬砌内轮廓

5.3桑珠岭隧道高地温段衬砌专项设计
桑珠岭隧道 1 号横洞长 832m,开挖至 81m 处高地温问题首次出现。地质勘
测资料显示,岩石表面温度最高可达 74.5℃,采取降温措施后部分环境温度仍达
40℃以上,施工揭露探孔内温度最高可达 89.9℃,其温度之高居我国铁路隧道之
首,属典型的高地温隧道。
根据施工现场实测的围岩温度和作业环境条件,结合本文提出的高地温隧道
支护结构体系分级措施,设计单位中铁二院对桑珠岭隧道高地温段
(D1K174+500~D1K177+000,共 2500m 长)正洞隔热复合式衬砌进行了施工图
变更设计,在原施工图设计基础上增加了 35cm 的隧道净空,以用来预留隔热层
及套衬施作空间,见图 5-4 所示,并对二衬结构的配筋进行了加强设计[161],见
第104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图 5-5 所示。

图5-4 桑珠岭隧道Ⅴ级抗震设防隔热复合式衬砌断面设计图

图5-5 桑珠岭隧道Ⅴ级抗震设防隔热复合式衬砌钢筋布置图

5.4桑珠岭隧道高地温段支护结构力学特性现场实测及验证

5.4.1 桑珠岭隧道支护结构应力现场实测试验方法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105页

现场试验在桑珠岭隧道 DIK175+90~D1K175+188 区间内共布设 4 个测试断


面,测试内容包括:钢架应力测试、初期支护应力测试、二次衬砌应力测试,以
对隧道支护结构受力特征和安全特性进行测试验证。
(1)测点布设
初期支护应力测试选择断面 D1K175+125 和 D1K175+103 进行,2 个断面均
在左边墙、左拱腰、拱顶、右拱腰、右边墙布置一对钢筋计和单支混凝土应变计
用于测试钢架内力及混凝土内力;二次衬砌应力测试选择断面 D1K175+188 和
D1K175+176 进行,2 个断面在左边墙、左拱腰、拱顶、右拱腰、右边墙内、外
侧布置一对混凝土应变计用于测试混凝土内力。测点布置如图 5-6 所示。仪器安
装完成后即开展长期监测,频率控制在前期每天 1-2 次,待数据波动较小后每 1-
3 天监测一次直至数据变化稳定。

(a)初期支护断面测点布置 (b)二次衬砌断面测点布置

图5-6 支护结构应力测点布置示意图

(2)混凝土应变计
混凝土应变计采用 YT-500 系列振弦式应变计,如图 5-7 所示。合金弹性体
结构,具有抗压,抗径向力,二次密封,零点稳定等特点。元件规格为 10,标距
100mm,量程为拉:0~1200uε、压:0~1800 uε,测试精度≤0.02% F.S。为了
测量由于混凝土的自身体积变化而引起的应变量,减小应变计所在的混凝土受由
外荷载引起的应变影响,安装前用水泥砂浆和模具对混凝土应变计进行无应力处
理。混凝土应变计安装时,首先将准备好的钢筋支架焊接在钢拱架上,接着用扎
带将混凝土应变计固定在钢筋支架上。当被测混凝土内部应力发生变化时,应变
第106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计对变形量信息进行捕捉并通过前、后侧端座传递。转变后的振弦应力同时改变
了振动频率,通过电磁线圈的激振作用测量并将信号传输至至测读仪,在每次量
测数据时读得该频率值 f1,通过公式 P=K(f0²-f1²)(其中 K 为标定系数,混凝土在
受拉和受压两种情况时数值不同,且每件仪器不同),即可测出被测位置混凝土
的内力值[162]。

图5-7 混凝土应变计及安装

(3)钢筋计
钢筋计的工作原理和混凝土应变计相同,本文采用 YT-100 系列振弦式钢筋
计如图 5-8。元件规格为 20,量程为拉 0~70kN、压 0~40kN,测试精度≤0.09%
F.S。测试时直接将钢筋计焊接在测点对应的钢架上下翼缘内侧,为避免焊接时
产生的高温损坏仪器,用湿毛巾对仪器进行降温处理。当被测钢拱架应力发生变
化时,应变计对变形量信息进行捕捉并通过前、后侧端座传递,然后通过转换计
算即可得出内力结果。

图5-8 钢筋计及安装

5.4.2 桑珠岭隧道支护结构力学特性分析及验证
5.4.2.1桑珠岭隧道初期支护力学特性分析及验证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107页

(1)喷射混凝土内力监测数据分析
针对桑珠岭隧道喷射混凝土 2 个试验断面进行内力监测,每个断面安装 5 个
测点计,并按照设计频率对数据进行采集,根据现场实测结果,喷射混凝土应力
时程曲线图如图 5-9~图 5-10 所示。

图5-9 D1K175+103 断面初支喷射混凝土应 图5-10 D1K175+125 断面初支喷射混凝土

力时程曲线 应力时程曲线

可以看出:
①D1K175+103 试验断面处混凝土应力在前 7 天变化较快,7 天后变化速率
降低,15 天后基本稳定。初期支护左、右边墙处受压,其余部位受拉。最大压应
力为 8.83Mpa,位于左边墙,最大拉应力为 1.18Mpa,位于拱顶。
②D1K175+125 试验断面处混凝土应力在前 12 天变化较快,12 后变化较慢,
18 天后基本稳定。初期支护除左拱腰处受拉外,其余各部位均受压。最大压应力
为 9.90Mpa,位于右边墙,最大拉应力为 0.94Mpa,位于左拱腰。
(2)钢架内力监测数据分析
针对桑珠岭隧道钢拱架 2 个试验断面进行内力监测,每个断面安装 10 个测
点计,并按照设计频率对数据进行采集,根据现场实测结果,钢拱架外侧应力与
内侧应力时程曲线如图 5-11~图 5-14 所示。
第108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图5-11 D1K175+103 断面初支钢拱架外侧 图5-12 D1K175+103 断面初支钢拱架内侧应

应力时程曲线 力时程曲线

图5-13 D1K175+125 断面初支钢拱架外侧 图5-14 D1K175+125 断面初支钢架拱内侧应

应力时程曲线 力时程曲线

可以看出:
①D1K175+103 试验断面处钢架应力在前 12 天随时间增加变化较快,第 15
天基本稳定。 钢架最大压应力为 34.95MPa,位于右边墙,小于钢材屈服强度
300MPa,安全。
②D1K175+125 试验断面处钢架应力在前 12 天随时间增加变化较快,第 17
天基本稳定。钢架最大压应力为 45.74MPa,位于右拱腰,小于钢材屈服强度
300MPa,安全。
(3)对比验证
为了验证初期支护计算模型及参数选取的合理性,将试验断面实测围岩温度
45℃代入喷射混凝土力学参数预测计算模型,并开展 45℃工况下的初期支护数
值模拟计算,将现场实测的初期支护受力情况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如图 5-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109页

15 和表 5-1 所示。

(a)现场实测应力分布 (b)数值模拟应力分布

图5-15 45℃高地温环境下初期支护应力对比图

表5-1 数值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
拉应力 max 压应力 max
研究方法 拉应力分布 压应力分布 对比结果
(Mpa) (Mpa)
现场试验 拱腰、拱顶 1.18 边墙 9.90 拉应力偏大 4%,
数值模拟 拱腰 1.23 边墙、拱腰、 11.2 压 应 力 偏 大
混凝土极 10%,均满足混凝
/ 1.95 / 24.81
限强度 土强度要求。

通过对比分析可知,数值计算所得初期支护结构的应力分布范围与现场实测
所得应力分布范围基本一致,其中拉应力主要集中在拱腰和拱顶的位置,而压应
力则主要出现在边墙,均满足该围岩温度条件下喷射混凝土的强度要求,且有一
定的安全储备。
数值模拟中计算所得拉、压应力值均相对偏大,其中压应力和拉应力分别比
实测数据提高了 10%和 4%,这主要是由于数值计算模型中无法充分考虑施工等
方面的原因。按照本文提出的初期支护结构计算模型,其结果是偏安全的,因此
该数值计算模型能够较好地应用于高地温隧道初期支护结构设计。
5.4.2.2桑珠岭隧道二次衬砌力学特性分析及验证
(1)模筑混凝土实测内力数据分析
针对桑珠岭隧道模筑混凝土 2 个试验断面进行内力监测,每个断面安装 10
个测点计,并按照设计频率对数据进行采集,根据现场实测结果,模筑混凝土内、
外侧应力时程曲线分别如图 5-16~图 5-19 所示。可以看出:
第110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①D1K175+176 试验断面处混凝土外侧应力在前 8 天随时间增加变化较快,


8 天后随时间增加变化较慢,12 天后基本稳定;混凝土内侧应力在前 8 天随时间
增加变化较快,8 天后随时间增加变化减慢,12 天后基本稳定;

图5-16 D1K175+176 断面二衬模筑混凝土 图5-17 D1K175+176 断面二衬模筑混凝土内

外侧应力时程曲线 侧应力时程曲线

图5-18 D1K175+188 断面二衬模筑混凝土 图5-19 D1K175+188 断面二衬模筑混凝土内

外侧应力时程曲线 侧应力时程曲线

②D1K175+176 试验断面处混凝土外侧左拱腰和拱顶受拉,其余各部位受压,
最大压应力为 2.08MPa,位于右边墙,最大拉应力为 0.56MPa,位于拱顶;混凝
土内侧除拱顶受拉外,其余各部位均受压,最大压应力为 1.46MPa,位于左边墙,
最大拉应力为 0.62MPa,位于拱顶;
③D1K175+188 试验断面处混凝土外侧应力在前 10 天随时间增加变化较快,
10 天后随时间增加变化较慢,20 天后基本稳定;混凝土内侧应力在前 10 天随时
间增加变化较快,10 天后随时间增加变化较慢,20 天后基本稳定;
④D1K175+188 试验断面处混凝土外侧左拱腰和拱顶受拉,其余各部位受压,
最大压应力为 2.65MPa,位于右边墙,最大拉应力为 0.50MPa,位于拱顶;混凝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111页

土内侧除左拱腰和拱顶受拉外,其余各部位均受压,最大压应力为 1.06MPa,位
于右边墙,最大拉应力为 0.90MPa,位于拱顶。(注:试验断面 D1K175+188 左
边墙内侧的应力传感器试验过程中破损,未能测得有效数据)
根据现场实测的二次衬砌截面最大拉、压应力值和《铁路隧道设计规范》
(TB10003-2016)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公式可反演计算得到截面的弯矩、轴力值,
进而计算出二衬结构的安全系数实测值如图 5-20 所示。

图5-20 实测二衬断面安全系数分布图

(2)对比验证
现场测试断面围岩的初始温度为 45℃,基于该温度条件下模筑混凝土材料
力学参数,开展二次衬砌结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见图 5-21 和 0。

弯矩图(单位:N·m) 轴力图(单位:N)

图5-21 45℃高地温环境下二次衬砌弯矩、轴力图
第112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表5-2 45℃高地温环境下二次衬砌安全系数计算结果
位置
评价
右边 右拱 右拱 左拱 左拱 左边 左墙
指标 右墙脚 拱顶
墙 腰 肩 肩 腰 墙 脚
裂缝
0.042 0.023 0.070 0.017 0.186 0.037 0.149 0.166 0.056
宽度
安全
10.35 19.04 4.6 25.82 3.2 9.05 5.31 24.85 27.06
系数

将现场测试和数值模拟计算得到的桑珠岭隧道二次衬砌结构内、外侧应力和
安全系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见图 5-22~图 5-25 和表 5-3~表 5-5。
0.41

0.54 0.54

2.00 2.00

图5-22 二次衬砌外侧现场测试应力图 图5-23 二次衬砌外侧数值模拟应力图

图5-24 二次衬砌内侧现场测试应力图 图5-25 二次衬砌内侧数值模拟应力图


表5-3 二次衬砌外侧应力现场实测与数值模拟对比
拉应力 max 压应力 max
研究方法 拉应力分布 压应力分布 对比结果
(Mpa) (Mpa)
现场试验 拱腰、拱顶 0.56/0.50 边墙、拱腰 2.08/2.65 压 应 力 偏 差
14.1%, 拉 应 力 偏
数值模拟 拱顶 0.41 边墙、拱腰 2.00 差 22%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113页

表5-4 二次衬砌内侧应力现场实测与数值模拟对比
拉应力 max 压应力 max
研究方法 拉应力分布 压应力分布 对比结果
(Mpa) (Mpa)
现场试验 拱腰、拱顶 0.62/0.90 边墙、拱腰 1.46/1.00 压 应 力 偏 差
24.51%,拉应力偏
数值模拟 拱顶 0.74 边墙、拱腰 1.63 差 17.0%
表5-5 二次衬砌现场实测与数值模拟安全系数对比

位置
测试工况
右边墙 右拱腰 拱顶 左拱腰 左边墙
D1K175+176 17.59 3.52 4.07 6.03 26.21
D1K175+188 15.88 5.99 3.56 6.71 /
数值模拟 19.04 4.6 3.2 5.31 24.85
平均偏差 12.11% 3.37% 19.22% 19.96% 5.47%

可以看出:
①二次衬砌边墙外侧受到压应力,由边墙向拱顶,受力逐渐从受压转变为受
拉。两个断面实测最大压应力均出现在边墙处,分别为 2.08Mpa 和 2.65Mpa。拱
顶处出现最大拉应力,分别为 0.56Mpa 和 0.50Mpa。对应的数值计算结果中,衬
砌结构呈现出相同的应力分布特征,即边墙处受压,由边墙逐渐向拱顶,压应力
趋势逐渐减小。衬砌结构压应力的最大值为 2.00Mpa,出现在边墙处;最大拉应
力为 0.41Mpa,出现在拱顶处。数值计算结果与两个现场测试断面相比,最大压
应力分别相差 3.8%和 24.5%,平均相差百分比为 14.1%;最大拉应力分别相差
18%和 26.7%,平均相差 22%。
②二次衬砌边墙内侧同样受压,拱顶受拉,两个试验断面最大压应力出现在
边墙处,分别为 1.46Mpa 和 1.00Mpa。最大拉应力出现在拱顶处,分别为 0.62Mpa
和 0.90Mpa。对应的数值计算结果中,也呈现出相同的应力变化趋势即边墙受压,
应力形态由边墙向拱顶逐渐从受压变为受拉。最大压应力出现在边墙处,为
1.63Mpa;最大拉应力出现在拱顶处,为 0.74Mpa。数值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两
个断面的最大压应力值分别相差 10.43%和 38.6%,平均为 24.51%;最大拉应力
与现场实测的最大拉应力值分别相差 16.2%和 17.8%,平均为 17%。
③数值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应力分布形式相同,安全系数计算结果较实
测值偏小,在实际设计时是偏于安全的,表明本研究所得到的高地温隧道二次衬
砌结构计算模型和设计方法可以应用到实际工程当中。
第114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5.5本章小结
本章对桑珠岭隧道工程概况和高地温段衬砌设计应用进行了介绍,对桑珠岭
隧道高地温段支护结构力学特性现场实测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和工程验证研究。
研究取得以下结论:
(1)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应力现场实测结果表明,桑珠岭隧道高地温段初
期支护喷射混凝土应力在 7~12 天内变化较快,15~18 天后基本稳定,最大压应
力 9.90Mpa 位于边墙处,最大拉应力 1.18Mpa 位于拱腰处,满足喷射混凝土抗
压、抗拉强度要求;二次衬砌模筑混凝土应力在 8~10 天内变化较快,12~20 天
后趋于稳定,最大拉应力 0.90Mpa 位于拱顶处,且内侧最大拉应力大于外侧最大
拉应力,最大压应力 2.65Mpa 出现在边墙处;二次衬砌结构的最小安全系数和最
大裂缝宽度均满足设计规范规定值。
(2)现场实测数据和数值计算模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者的吻合度较好,
本文针对不同围岩温度提出的高地温隧道支护结构体系分级措施是科学合理的,
在高地温隧道支护结构设计上应用是可行的。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115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本文以川藏铁路拉林段典型高地温隧道-桑珠岭隧道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高岩温隧道支护材料和界面变温养护条件下的力学性能及支护结构计算模型》
(51578458)为依托,通过文献调研,现场测试,室内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
拟等多手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高地温隧道温度场演变、支护材料力学性能、
支护结构受力特性和支护结构设计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到了以下主要
结论:
1. 推导了高地温隧道非稳态温度场时空演变计算理论,建立了高地温隧道
温度场时空演变预测计算模型,探明了高地温隧道开挖后围岩-支护结构的温度
场时空演变规律,提出了高地温隧道支护材料的高温变温养护方法。
(1)采用有限差分方法对高地温隧道围岩-支护结构温度场进行时间和空间
区域离散,将围岩-支护结构各节点温度差分方程通过语言编程输入数学运算软
件进行迭代计算求解。
(2)高地温隧道温度场时空演变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根据高地温隧道
非稳态温度场理论计算方法,得出了高地温隧道开挖后围岩(Tw)、初期支护(Tc)
以及二次衬砌(Te)温度预测公式。
(3)探明了开挖后高地温隧道围岩温度场时空演变规律:空间上,靠近隧
道净空方向的围岩温度变化最为明显。时间上,隧道浅部围岩温度在 0~14 天内
迅速下降,14 天后降温速率变慢,并逐渐趋于稳定至洞内空气温度。
(4)探明了高地温隧道支护结构温度场时空演变规律:初期支护温度主要
受围岩温度影响,各部位温度在 5 天内快速降低,5 天后缓慢降低至洞内空气温
度;二次衬砌温度主要受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控制,降温速率在前 7 天较快,7
天后降温速率变慢。根据支护结构温度场演变规律,提出了高地温隧道支护材料
高温变温养护方法。
2. 研究了变温养护条件下温度、湿度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探明了变
温养护条件下喷射混凝土和模筑混凝土力学性能变化规律,建立了变温养护条
件下考虑温湿度耦合效应的喷射混凝土和模筑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
模量计算公式。
第116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1)分析了高温变温养护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作用机理:高温变温养护一
定程度上加快了混凝土的水化反应速度,短期内强度有所提升,但过高的温度使
得水泥颗粒外表面包裹大量的水化产物,不利于持续的水化反应进程,对混凝土
力学性能长期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2)变温养护条件下喷射混凝土力学特性变化规律为:随着养护温度的升
高,喷射混凝土 1-5 天早龄期强抗压强度显著增加,但 28 天龄期抗压强度均呈
现一定程度的降低趋势;随着养护湿度的增加,试件抗压强度逐步增大。抗拉强
度和弹性模量随温湿度的变化与同期抗压强度变化趋势相近。
(3)变温养护条件下模筑混凝土力学特性变化规律:高温变温养护条件下
模筑混凝土与喷射混凝土力学特性变化规律接近,但量值有所差异。
(4)高湿条件下的大量水分促进了水化反应的持续进行,养护湿度的增加
可有效降低高温造成的长期强度衰减,采取措施增加养护湿度对混凝土力学性能
提升会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5)建立了喷射混凝土和模筑混凝土变温养护条件下考虑温湿度耦合效应
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预测计算公式。
3. 探明了高地温隧道温度影响下的支护结构力学特性变化规律以及安全特
性变化规律,确定了高地温隧道最优隔热效果的支护结构体系,以支护结构安全
性及防开裂为主要控制目标,给出了高地温隧道不同围岩初始温度下的合理支
护结构型式。
(1)高地温隧道初期支护结构力学特性:围岩温度的升高,使得初期支护
结构的最大拉、压应力范围均不断扩大,最大拉应力由墙脚、拱肩逐步向拱顶等
部位扩展,最大压应力由边墙向拱腰处扩展。在应力数值上,随着围岩温度的升
高,支护结构受到的最大拉、压力均不断增大。
(2)高地温隧道初期支护安全性评价:最大压应力均小于喷射混凝土极限
抗压强度,但最大拉应力在围岩初始温度超过 50℃后逐渐大于喷射混凝土极限
抗拉强度,所以初期支护结构安全性由喷射混凝土抗拉强度控制,当围岩初始温
度超过 50℃时喷射混凝土将发生拉裂破坏。
(3)高地温隧道隔热材料应选用硬质聚氨酯材料,且最优隔热层厚度建议
不大于 10cm,同时,通过支护结构体系的隔热效果比选,确定“初期支护+隔热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117页

材料+二次衬砌”为最优的隔热支护体系。
(4)高地温隧道二次衬砌结构力学特性:二次衬砌受到的压应力和拉应力
均较小,最大拉、压应力体现出的变化趋势均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5)高地温隧道二次衬砌结构安全系数变化规律:安全系数的最小值均出
现在拱顶处。高地温环境下最小安全系数随围岩初始温度升高而降低。
(6)高地温隧道二次衬砌结构裂缝发育规律:随着围岩初始温度的升高,
裂缝宽度呈现出增大趋势,裂缝的分布范围也存在扩大趋势。
(7)以支护结构安全性和防开裂为主要控制目标,给出了不同围岩初始温
度下的高地温隧道支护结构体系分级和具体措施。
4. 桑珠岭隧道高地温段支护结构应力现场实测数据和数值计算模型对比分
析结果表明:两者的吻合度较好,本文针对不同围岩温度提出的高地温隧道支护
结构体系分级措施是科学合理的,在高地温隧道支护结构设计上应用是可行的。
二、研究进一步展望
(1)本文研究给出了高地温隧道喷射混凝土和模筑混凝土在变温养护条件
下的力学性能发展变化规律并纳入支护结构设计模型中,但是没有给出高地温环
境下其它工程材料是否需要在设计中特殊考虑。下一步应补充开展诸如锚杆、砂
浆、钢筋、防水材料等在高地温环境下的力学性能研究,进而完善高地温隧道支
护结构体系设计参数。
(2)本文通过研究得到了高地温隧道支护结构受力特性和安全特性发展变
化规律,得到的支护结构设计方法可以应用于高地温隧道工程实际当中,但是本
文未给出温度应力的作用模式和作用机理。下一步应结合高地温环境下围岩的物
理力学性质试验研究,探明高地温隧道支护结构与围岩之间的温度应力作用模式
与力学机理。
第118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致谢

时光荏苒,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刻苦学习,我的博士阶段求学生涯即将进入尾
声。回想 2012 年,经过两年的博士生入学考试,我如愿被自己真心向往的西南
交大土木学院隧道工程专业录取,并且遇到了我最敬爱的人—导师王明年教授。
从第一次给王老师打电话时的紧张到后来的畅所欲言,王老师平易近人儒雅随和
的学者风范给了我巨大的信心,王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帮助让我感受到家庭般的
温暖。值此论文付梓之际,深深地谢谢我的导师,您宽厚仁和,淡泊名利的品德
是学生一生所学习的榜样,您严谨治学,致力科研,对于隧道工程专业永无止境
的探索追求,是学生今后从事交通事业的一个标杆,您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的职
业精神,如春风化雨,学生永生难忘。
毕业论文的完成凝结着导师的心血,依托于一系列的高地温科研课题,从选
题研究到结论展望,每一个章节都是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论文针对高地
温隧道所做的研究与探索,希望能为我国蓬勃发展的交通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此,再次向王老师和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们、同学们和师兄师弟师姐师妹们表
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特别感谢师兄童建军副教授在多年的学习科研中对我的帮助,在论文写作过
程中给予的指导,和师兄在团队里结下的友谊是我一生的财富。
特别感谢师姐于丽教授、师兄刘大刚副教授的指导帮助和关心。
感谢同门吴秋军博士、罗勇博士、严涛博士、晁峰博士、李琦博士、李自强
博士、吴圣智博士、徐湉源博士、颜冠峰博士、董宇苍博士、胡云鹏博士及张冲、
徐瑞、蔡浩、郑心、陈汉波、梁爽、谢文强、冉铭哲、舒东利、刘祥、董从宇、
邓坤、王力、王翊丞、陈湛文、郭佳城等硕士,感谢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关
心和帮助。
特别感谢我的家人,他们从始至终的支持是我攻读博士学位的动力源泉,顺
利完成学业是他们最大的心愿和骄傲。
感谢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和朋友!
最后,真诚感谢各位专家、教授在百忙之中对我的论文评阅和批评指正。
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岩温隧道支护材料和界面变温养护条件下的力学
性能及支护结构计算模型》(51578458)对本论文的资助。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119页

参考文献

[1] 田四明,巩江峰.截至 2019 年底中国铁路隧道情况统计[J].隧道建设(中英


文),2020(02):38-46.
[2] 耿莉萍.中国地热资源的地理分布与勘探[J].地质与勘探, 1998, (01):52-56.
[3] 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TZ204-2008 [S].中国铁道
出版社,2008.
[4] 赵国斌,程向民,孙旭宁.齐热哈塔尔水电站引水隧洞高地温表现与对策[J]. 资
源环境与工程,2013,04:566-567+591.
[5] 先明其.日本安房隧道正洞贯通—通过高压含水火山喷出物层和高温带[J].世
界隧道,1997(01):50-56.
[6] 王志军.高温矿井地温分布规律及其评价系统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6.
[7] 和学伟.高温高压热水条件下的引水隧洞施工[J].云南水力发电,2003(增):59-61.
[8] 杨平平.高地温隧道温度场分布规律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4.
[9] 陈 永 萍 , 谢 强 , 宋 丙 林 . 秦 岭 隧 道 岩 温 预 测 经 验 公 式 的 建 立 [J]. 隧 道 建 设 ,
2003,23(1):46-49.
[10] L.Goy, et al.Modelling of rock temperatures for deep Alpine tunnel projects[J].
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 1996, 29(1): 1-18.
[11] L.Rybahc,M.Pfister.How to predict rock temperatures for deep Alpine tunnels[J].
Journal of Applied Geophysics, 1994, 31(1–4): 261–270.
[12] Rybach L, Wilhelm J, Gorhan H. Geothermal use of tunnel waters—a Swiss
specialty[C]//Proc. International Geothermal Conference, Reykjavík. 2003, 14(18): 9.
[13] 谢强,陈永萍.秦岭隧道区域地温场特征分析和隧道围岩岩温预测[J].西南交
通大学学报,2002(02):177-179.
[14] 陈 尚桥, 黄润秋. 深埋隧洞地温场的数值模拟研究 [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
护,1995(02):30-36.
[15] Takumi K, Takashi M,Kouichi F. An estimation of inner temperatures at cold
region tunnel for heat insulator design[C]//Proceedings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Symposium. [S.1.]: [S.n.],2008: 32-38.
[16] Krarti M, Kreider J F. Analytical model for heat transfer in an underground air
第120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tunnel[J].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1996, 37(10): 1561-1574.


[17] Shamsundar N. Formulae for freezing outside a circular tube with axial variation
of coolant temperatur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1982,25(10):1614-1616.
[18] Jain P K, Singh S. Analytical solution to transient asymmetric heat conduction in
a multilayer annulus[J]. Journal of Heat Transfer, 2009, 131(1): 011304.
[19] Singh S, Jain P K. Analytical solution to transient heat conduction in polar
coordinates with multiple layers in radial direc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s, 2008, 47(3): 261-273.
[20] Lu X, Tervola P, Viljanen M. Transient analytical solution to heat conduction in
multi-dimensional composite cylinder slab[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2006, 49(5-6): 1107-1114.
[21] Lu X, Viljanen M. An analytical method to solve heat conduction in layered
spheres with time-dependent boundary conditions[J]. Physics Letters A, 2006, 351(4-
5): 274-282.
[22] 赖远明,吴紫汪,朱元林,何春雄,朱林楠.寒区隧道温度场和渗流场耦合问题的
非线性分析[J].中国科学(D 辑:地球科学),1999(S1):21-26.
[23] 夏才初,张国柱,肖素光.考虑衬砌和隔热层的寒区隧道温度场解析解[J].岩石
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29(09):1767-1773.
[24] 张国柱,夏才初,殷卓.寒区隧道轴向及径向温度分布理论解[J].同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0,38(08):1117-1122+1160.
[25] 张耀,何树生,李靖波.寒区有隔热层的圆形隧道温度场解析解 [J].冰川冻
土,2009,31(01):113-118.
[26] 邵珠山,乔汝佳,王新宇.高地温隧道温度与热应力场的弹性理论解[J].岩土力
学,2013,34(S1):1-8.
[27] Busslinger A, Rudin C, Reinke P. New railway base tunnels through the European
alps[C]//Proceedings of the ITA-AITES World Tunnel Congress. 2008: 813-821.
[28] 孙培德. 深井巷道围岩地温场的研究[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89, 19(2): 27-
34.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121页

[29] 张汉君.地温预热过程中井巷调热圈若干问题的探讨[J].黄金,1992(06):19-23.
[30] 张学富,苏新民,赖远明,喻文兵.寒区隧道三维温度场非线性分析[J].土木工程
学报,2004(02):47-53.
[31] 徐光苗.寒区岩体低温、冻融损伤力学特性及多场耦合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
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6.
[32] 马建新,李永利,谢红强等.高寒地区隧道保温隔热层设防厚度的研究[J].铁道
建筑技术,2003(6):20-22.
[33] 陈建勋,罗彦斌.寒冷地区隧道防冻隔温层厚度计算方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
报,2007,7(2):77-79.
[34] 夏才初,范东方,韩常领.寒区隧道不同类型冻土段隔热(保温)层铺设厚度计算
方法[J].中国公路学报,2013,26(5): 131-139.
[35] 夏才初,范东方,李志厚,何佳.隧道多年冻土段隔热层厚度解析计算结果的探
讨[J].土木工程学报,2015,48(2): 118-124.
[36] 杨旭,严松宏,马丽娜.季节性冻土区隧道温度场分析与预测[J].隧道建设,
2012,32(1): 57-61.
[37] 郝飞.寒区冻土公路隧道温度场特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38] 宁翠萍.寒区长大公路隧道温度特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39] 王余富.寒区公路隧道温度场特征研究[D].长安大学,2006.
[40] 张全胜,高广运,杨更社.寒区隧道温度场的三维有限差分分析[J].苏州科技学
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06,19(3):15-20.
[41] 吴文丁.基于 FLAC3D 的季冻区隧道温度场分布规律数值模拟分析[J].北方交
通,2012,(11):102-104.
[42] 王 贤 能 , 黄 润 秋 . 深 埋 长 隧 洞 温 度 场 的 评 价 预 测 [J]. 水 文 地 质 工 程 地
质,1996(06):6-10.
[43] 刘乃飞,李宁,余春海等.布仑口水电站高温引水发电隧洞受力特性研究[J].水
利水运工程学报,2014,(04):14-21.
[44] 周小涵,曾艳华,杨宗贤,周晓军.高地温隧道温度场的数值解[J].铁道科学与工
程学报,2015,12(06):1406-1411.
[45] 冯强,蒋斌松.寒区隧道温度场 Laplace 变换解析计算[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
第122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报,2012,29(3):391-395.
[46] 张德华,王梦恕,任少强.青藏铁路多年冻土隧道围岩季节活动层温度及响应
的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26(3):614-619.
[47] 黄双林.昆仑山隧道施工期间围岩冻融圈的初步研究 [J].冰川冻土 ,2003,
25(z1):100-103.
[48] 张先军.青藏铁路昆仑山隧道洞内气温及地温分布特征现场试验研究[J].岩石
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06):1086-1089.
[49] 陈建勋.隧道冻害防治技术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4.
[50] 谢红强,何川,李永林.寒区公路隧道保温层厚度的相变温度场研究[J].岩石力
学与工程学报,2007(2): 4395-4401.
[51] 王大为,金祥秋,吕康成.寒区公路隧道围岩温度测试与分析[C].全国公路隧道
学术论文集,2001.
[52] 吴紫汪等.寒区隧道工程[M].北京市:海洋出版社,2003.
[53] 赖 金 星 , 谢 永 利 , 李 群 善 . 青 沙 山 隧 道 地 温 场 测 试 与 分 析 [J]. 中 国 铁 道 科
学,2007,28(5):78-82.
[54] Zhou X, Zeng Y, Fan L. Temperature field analysis of a cold-region railway tunnel
considering mechanical and train-induced ventilation effects[J].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2016, 100: 114-124.
[55] Fan C, Zhang L, Jiao S, et al. Smoke spread characteristics inside a tunnel with
natural ventilation under a strong environmental wind[J].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18, 82: 99-110.
[56] Gao Z H, Ji J, Fan C G, et al. Determination of smoke layer interface height of
medium scale tunnel fire scenarios[J].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16, 56: 118-124.
[57] 姚显春. 高温差下隧洞围岩衬砌结构热应力特性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3.
[58] 刘俊平. 布仑口引水隧洞围岩及衬砌结构温度分布与受力特性分析[D].西安
理工大学,2013.
[59] 朱 亦墨, 陈寿根. 高地温隧道温度场监测及施工降温技术研究 [J].路基工
程,2019(03):115-119.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123页

[60] 朱 庭 浩 . 通 风 时 间 对 巷 道 围 岩 温 度 场 影 响 规 律 的 研 究 [J]. 煤 矿 安
全,2010,41(02):10-13.
[61] 肖琳,杨成奎,胡增辉,李晓昭,李茉.地铁隧道围岩内温度分布规律的模型试验
及其热导率反算研究[J].岩土力学,2010,31(S2):86-91.
[62] 潘鑫. 膨胀岩地区地铁隧道围岩传热特性及热效应研究[D].广西大学,2018.
[63] 宿辉,李向辉,汪健,宁珍.高地温隧洞围岩温度场有限元分析[J].水电能源科
学,2016,34(2):107-109.
[64] 牛 芸 芸 . 基 于 ANSYS 模 拟 巷 道 围 岩 调 热 圈 分 布 研 究 [J]. 能 源 与 节
能,2014(03):3-5+34.
[65] 辛兰芳. 高岩温水工隧洞衬砌混凝土温控措施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8.
[66] 貊祖国,姜海波,后雄斌.高地温隧洞温度场三维数值模拟分析[J].水利水电技
术,2017,48(11):57-62.
[67] 黎明镜.深井巷道围岩温度场分布规律研究[J].山西建筑,2010,36(12):89-90.
[68] 侯新伟,李向全,蒋良文等.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热害评估[J].铁道工程学
报,2011,(5):60-65.
[69] 赵平,李东,陈松.玉蒙铁路旧寨隧道高温地热水分析研究[J].铁道工程学
报,2008, (4):56-61.
[70] Gyu-Yong K I M, Young-Sun K I M, Tae-Gyu L E 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high-strength concrete subjected to high temperature by stressed test[J].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09, 19: s128-s133.
[71] 钮宏,陆洲导,陈磊.高温下钢筋与混凝土本构关系的试验研究[J].同济大学学
报,1990(03):287-297.
[72] 吴波,袁杰,王光远.高温后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
报,2000(02):8-12+34.
[73] 徐彧,徐志胜.高温作用后混凝土强度试验研究[J].混凝土,2000(02):44-45+53.
[74] 陈磊,李彬,滕桃居,陈太林.混凝土高温力学性能分析[J].混凝土,2003(07):26-
28.
[75] 戎虎仁,顾静宇,曹海云,王大路,王占盛,董浩,张佳瑶.高温后混凝土强度及其
表观特征变化规律试验研究[J].混凝土,2019(07):1-5.
第124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76] 陈 宗 平 , 王 欢 欢 , 陈 宇 良 . 高 温 后 混 凝 土 的 力 学 性 能 试 验 研 究 [J]. 混 凝
土,2015(01):13-17.
[77] 史英豪,杜红秀,阎蕊珍.高温后 C80 高强混凝土的质量损失和抗压性能研究
[J].硅酸盐通报,2016,35(03):980-983+988.
[78] 方继伟,卢文良,彭加欣,梁兆佳.高温后混凝土强度变化试验研究[J].兰州交通
大学学报,2017,36(03):36-40.
[79] 张白,陈俊,杨鸥,蒋恩浩,马禹.高温后混凝土质量损失及抗压强度退化规律试
验研究[J].建筑结构,2019,49(04):76-81.
[80] 谢狄敏,钱在兹.高温作用后混凝土抗拉强度与粘结强度的试验研究[J].浙江
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05):87-92.
[81] 过镇海,李卫.混凝土在不同应力-温度途径下的变形试验和本构关系[J].土木
工程学报,1993(05):58-69.
[82] 董香军,丁一宁,王岳华.高温条件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抗爆裂[J].工业建
筑,2005(S1):703-705+716.
[83] 胡海涛,董毓利.高温时高强混凝土强度和变形的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
报,2002(06):44-47.
[84] 阎继红,林志伸,胡云昌.高温作用后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
学报,2002,35(5):17-19. DOI:10.3321/j.issn:1000-131X.2002.05.004.
[85] 姚坚,朱合华,闫治国,曾令军.隧道衬砌混凝土高温后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地
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01):66-72+82.
[86] 霍静思,王鹏,禹琦.水灰比对高温下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试验研究[J].安全与
环境学报,2013,13(04):199-206.
[87] 王 丽 , 周 林 聪 , 曲 海 坤 . 高 温 作 用 下 混 凝 土 力 学 性 能 试 验 分 析 [J]. 施 工 技
术,2017,46(24):26-28+57.
[88] Bamonte P, Felicetti R. High-temperature behaviour of concrete in tension[J].
Structural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 2012, 22(4): 493-499.
[89] Bamonte P, Gambarova P G, Meda A. Today's concretes exposed to fire—test
results and sectional analysis[J]. Structural Concrete, 2008, 9(1): 19-29.
[90] Kim J, Lee G P. Evaluation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teel-fibre-reinforced
concrete exposed to high temperatures by double-punch test[J]. Construction and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125页

Building materials, 2015, 79: 182-191.


[91] Yoon M, Kim G, Choe G C, et al. Effect of coarse aggregate type and loading level
on the high temperature properties of concrete[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15, 78: 26-33.
[92] 郭鹏,张洪源,董毓利,谢启国.高温加热循环下混凝土强度变化的机理[J].青岛
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0(04):80-86.
[93] 郭强,吴守军,张博.高温后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微观特性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
水电,2016(07):168-170+174.
[94] 李向辉. 基于高地温隧洞衬砌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6.
[95] 张岩,李宁,张浩博等. 温差影响下水工隧洞喷层结构的早期劈拉强度试验研
究[J].水力发电学报, 2014, 33(02): 221-229.
[96] 穆震. 高地温环境对隧道衬砌凝土性能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
[97] 张胜,周锡玲,谢友均,王贵君.养护制度对活性粉末混凝土强度及微观结构影
响的研究[J].混凝土,2007(06):16-18.
[98] 廉慧珍,覃维祖,徐珩.养护温度对低水灰比的掺粉煤灰外加剂砂浆强度增长
的影响[J].低温建筑技术,1999(04):4-7.
[99] 俞国荣,黄秀弟,叶青.混凝土抗压强度随养护温度提高后的变化规律[J].浙江
建筑,2010,27(08):65-68.
[100] 舒志坚. 养护条件对混凝土早期性能的影响[D].浙江工业大学,2007.
[101] 崔圣爱,李江渭,叶跃忠,杨红艳.高地温隧道干热环境中喷射混凝土与岩石黏
结强度[J].建筑材料学报,2013,16(04):663-666+682.
[102] 欧灶华. 喷射混凝土在热环境下性能及工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
[103] 何廷树,汲江涛,王艳,苏晓峰.高岩温隧道下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
影响[J].材料导报,2013,27(06):119-122.
[104] 何廷树,张弟,王艳,程磊.高岩温对衬砌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通
报,2013,32(02):325-329.
[105] 汲江涛 . 高岩温隧道衬砌混凝土力学性能的研究 [D].西安建筑 科技大
学,2013.
[106] 谭 克 锋 , 刘 涛 . 早 期 高 温 养 护 对 混 凝 土 抗 压 强 度 的 影 响 [J]. 建 筑 材 料 学
第126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报,2006(04):473-476.
[107] 阎培渝,崔强.养护制度对高强混凝土强度发展规律的影响 [J].硅酸盐学
报,2015,43(02):133-137.
[108] 李晓玲. 早期高温水养护对矿物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D].中国矿
业大学,2014.
[109] 李培涛. 养护温度对喷射混凝土性能影响试验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8.
[110] 范利丹,李培涛,余永强,张子建.养护温度对喷射混凝土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J].硅酸盐通报,2017,36(10):3487-3492.
[111] 董从宇. 高岩温隧道喷射混凝土与花岗岩围岩界面剪切特性及本构关系研
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
[112] Cao Y, Detwiler R J. Backscattered electron imaging of cement pastes cured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J].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1995, 25(3): 627-638.
[113] Zhou J, Ye G, Van Breugel K. Characterization of pore structure in cement-based
materials using pressurization–depressurization cycling mercury intrusion porosimetry
(PDC-MIP)[J].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2010, 40(7): 1120-1128.
[114] Sun Z, Voigt T, Shah S P. Temperature effects on strength evaluation of cement-
based materials with ultrasonic wave reflection technique[J]. Materials Journal, 2005,
102(4): 272-278.
[115] Escalante-Garcıa J I, Sharp J H.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blended cements hydrated at various temperatures[J].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2001, 31(5): 695-702.
[116] Paul M, Glasser F P. Impact of prolonged warm (85 C) moist cure on Portland
cement paste[J].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2000, 30(12): 1869-1877.
[117] 刘 金 松 . 川 藏 铁 路 高 地 温 隧 道 施 工 关 键 技 术 研 究 [J]. 施 工 技 术 ,
2018,47(01):100-102.
[118] 杨长顺.高地温隧道综合施工技术研究[J].铁道建筑技术,2010(10):39-46.
[119] 谷柏森.隧道高地温应对措施及通风设计—高黎贡山铁路特长隧道可行性
研究[J].现代隧道技术,2007(02):66-71.
[120] 袁 培 国 . 超 高 地 温 条 件 下 引 水 隧 洞 施 工 关 键 技 术 探 讨 [J]. 水 利 水 电 技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127页

术,2014,04:101-106.
[121] 赵明昱,吕记斌,徐长春.考虑温度应力的隧道初期支护安全性评估方法研究
[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2,04:150-152.
[122] 方攀. 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温度应力与裂缝控制研究[D].长安大学,2019.
[123] 徐长春. 高地热、高地应力条件下的隧道的力学行为及工程措施研究[D].重
庆交通大学,2009.
[124] 李力亨.高岩温铁路隧道温度应力场耦合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 2014.
[125] 李铁根.甫当隧道温度应力场数值模拟分析[D].兰州交通大学, 2015.
[126] 吴彪,彭学军,袁超,朱胥仁,凌涛.高地温隧道衬砌结构设计探讨及施工技术
[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4(02):18-24.
[127] 王玉锁,叶跃忠,杨超,唐建辉,陈龙,曾宏飞.高地热大埋深环境隧道支护结构
受力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4,49(02):260-267.
[128] 郭进伟,方焘,卢祝清.高地温隧洞热-结构耦合分析[J].铁道建筑,2010(06):77-
79.
[129] 杨云霄.高地温高地应力下引水隧洞衬砌结构稳定性分析[D].河北工程大学,
2016.
[130] 马飞,宿辉,马超豪,黄顺,李琦.基于 ANSYS 的高地温支护结构温度应力研究
[J].人民黄河,2018,40(02):113-116.
[131] 郑文, 刘 乃飞 , 刘小 平 . 高地温隧 洞支 护结构 受力特性 [J]. 煤田 地 质与勘
探,2018,46(06):138-143+149.
[132] 彭田生,刘勇军,聂跃高.地下隧道管壁混凝土温度场及应力场仿真分析[J].红
水河,2004(01):38-42.
[133] 陈勤,段亚辉.洞室和围岩温度对泄洪洞衬砌混凝土温度和温度应力影响研
究[J]. 岩土力学, 2010, (03): 986-992.
[134] 李天斌, 潘皇宋, 陈国庆等. 热-力作用下隧道岩爆温度效应的物理模型试
验[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8, 37(02): 261-273.
[135] 吴根强.高地温铁路隧道温度场及隔热层方案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2016.
[136] 徐艳芳.保温隔热材料标准速查与选用指南[M].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11.
[137] 吴鑫健.热害隧道隔热材料及隔热体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2011.
第128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138] 白 国 权 , 仇 文 革 , 张 俊 儒 . 高 地 温 隧 道 隔 热 技 术 研 究 [J]. 铁 道 标 准 设 计 ,
2013(02):77-80+84.
[139] 张 月 , 汤 骅 . 高 地 温 隧 洞 温 度 场 数 值 模 拟 研 究 [J]. 低 温 建 筑 技 术 ,
2017,39(12):111-115.
[140] 谢遵党.世界深埋长隧洞建设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J].人民黄河.2004,26
(10) :37-39.
[141] 陈馈.高黎贡山隧道设计及施工技术初探[J].施工技术,2009,(2):48-52.
[142] 李 国 良 , 程 磊 , 王 飞 . 高 地 温 隧 道 修 建 关 键 技 术 研 究 [J]. 铁 道 标 准 设 计 ,
2016,60(06):55-59.
[143] 刘坚.玉蒙铁路旧寨隧道地热段施工技术研究[J].铁道建筑技术.2010, (2):19-
22+39.
[144] 侯代平,刘乃飞,余春海,李宁.新疆布仑口高温引水隧洞几个设计与施工问题
探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32(S2):3396-3403.
[145] 王明年,童建军,刘大刚,于丽,张冲.高岩温铁路隧道支护结构体系分级研究
[J].土木工程学报,2015,48(11):119-125.
[146] 孙其清,郑宗溪,谭永杰.高地温隧道二次衬砌受力特性分析[J].铁道工程学
报,2018,35(04):70-74+80.
[147] 王洪纲.热弹性力学概论[M]. 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
[148] 张正荣.传热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149] 杨世铭,陶文栓.传热学(第四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50] 张庆欢.粉煤灰在复合胶凝材料水化过程中的作用机理[D].清华大学, 2006.
[151] Termkhajornkit P, Nawa T, Kurumisawa K. Effect of water curing conditions on
the hydration degree and compressive strengths of fly ash-cement paste[J]. Cem Concr
Comp, 2006,28(9): 781−789.
[152] 何智海,刘运华,谢友均等. 蒸养条件下水泥-粉煤灰复合胶凝材料的水化性
能研究[J].工业建筑, 2008, 38(S1) :807−812.
[153] 阎培渝,张庆欢,杨文言.养护高温对复合胶凝材料水化性能的影响[J].电子显
微学报, 2006, 25(S1): 171−172.
[154] 宿辉,康率举,屈春来,李琦,杨家琦,刘翌晨.基于均匀设计的高地温隧洞衬砌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129页

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规律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17,48(07):49-53.
[155] 王家滨,牛荻涛. 喷射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及预测模型建立[J].硅酸盐
通报, 2019, 38(1) :125−131.
[156] 吕有年.水工有压隧洞温度应力的弹性理论计算法[J].水利发电学报, 1983,
5(3) :102−111.
[157] 王光钦.弹性力学[M]. 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
[158] 何川,谢红强.多场耦合分析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M].西南交大出版社,2007.
[159] 朱伯芳.有限单元法原理与应用(第二版)[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
[160] 关宝树.隧道工程设计要点集[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161] 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建铁路川藏线拉萨至林芝段施工
图 D1K181+879.5 桑珠岭隧道变更设计图[R].成都,铁二院,2015.
[162] 罗彦斌,陈建勋,乔雄,王梦恕.基于温度效应的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结构力学
状态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 2010, 23(2) :64−70.
第130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一、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 唐兴华,王明年,童建军,等. 高温变温条件下喷射混凝土—花岗岩胶结面
剪切强度[J]. 铁道学报. 2017, 39(12):131-136. (EI检索,检索号:20182105214032)

[2] 唐兴华,王明年,童建军,等. 高岩温隧道初期支护应力场及安全性研究[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9,54(01):32-38.(EI 检索,检索号:20191506758829)
[3] 王明年,唐兴华,吴秋军,等. 高岩温隧道围岩—支护结构温度场演化规律
[J]. 铁道学报. 2016,38(11):126-131. (EI检索,检索号:20164803066287)
[4] Tang Xinghua, Wang Mingnian, Dong Congyu, etc. Sensitivity analysis for shear
strength of flat interface between shotcrete and granite in high rock temperature tunnel
[C]// 第四届可持续能源和 环境技术国际学术会议,深圳,2016

[5] 于丽,唐兴华,晁峰,等. 大型地下广场下沉式顶板的温度应力及保温设计


[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6,12(03): 776-782.

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1)特高岩温隧道衬砌结构关键技术研究(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
2011G027-B);
(2)重载铁路隧道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
划,2014G005-A);
(3)高速铁路隧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及应用(中国铁路总公司重大研究计划
2009G005);
(4)高岩温隧道支护材料和界面变温养护条件下的力学性能及支护结构计算模
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578458);
(5)合肥地区膨胀土地层明挖地铁站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