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71

学 校倾 


分类 号 : J0 21

密 级 公 开
:

U  D C :
 

学 号 :
 1 5 92 92

博士学位论文


互联 网 时代 中 华元 素 的


数 字 化 艺 术 传 播研 究

研 究 生 姓 名 董 甜 甜

 :

导 师 姓 名 凌 继 尧

 :

申 请学 位 类别 艺 术 学 博 十 学 位 授 予 单 位东 南 大 学

级 学 科名称 艺 术 学 理 论 论 文 答 辩 日 期 2 0 年 月

1 9 6 3 

二 级 学 科名称 艺 术 传 播 学 学 位 授 予 日 期 2 0 1 9 年 月 

答 辩委 员 会 主 席 汪正龙 
评 阅 人 

20 1 9 年 6 月 


博士学位论文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
研究

专 业 名 称: 艺 术 学 理 论

研究生姓名:董甜甜

导 师 姓 名:凌 继 尧
RESEARCH ON DIGITAL ART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ELEMENTS IN THE INTERNET AGE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Southeast University

For the Academic Degree of Master of Literature

BY
Dong Tiantian

Supervised by
Ling Jiyao

Art School

Southeast University

2019
东 南大学 学 位 论文 独创性 声 明

本 人 声 明 所 呈 交 的 学 位 论 文 是 我 个 人在 导 师 指 导 下 进 行 的 研 宄 工 作 及 取 得 的 研 宄 成 果 

尽 我所 知 ,
除 了 文 中 特 别 加 以标 注 和 致 谢 的 地 方 外 ,
论 文 中 不 包 含 其 他人 己 经 发 表 或 撰 写 过

的 研宂 成果 , 也 不 包 含 为 获 得 东 南 大 学 或 其 它 教 育 机构 的 学 位 或 证 书 而 使 用 过 的材 料 ? 与我

同 工 作 的 同 志对 本 研 宄 所 做 的 任 何 贡 献 均 己 在 论 文 中 作 了 明 确 的 说 明 并 表 示 了 谢 意



研 究 生签 名 日 期 : y Vi

斗



东 南 大 学 学位 论 文使用 授权 声 明

东 南大 学 、 中 国 科 学 技 术信 息 研 宄 所 、 国家 图书馆 、 《 中 国 学 术期 刊 ( 光 盘版 ) 》 电子 杂

志 社 有 限公 司 、 万 方 数 据 电 子 出 版社 、 北 京 万 方 数 据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有 权 保 留 本 人 所送 交 学 位

论 文 的 复 印 件 和 电 子 文档 ,
可 以采用 影 印 、 缩 印 或其 他复 制 手 段 保存 论 文 。 本 人 电子 文 档 的

内 容 和 纸 质 论 文 的 内 容相 致 除 在 保 密 期 内 的 保 密 论文 外 允 许论 文被 查 阅 和 借 阅 可以

, , ,

公布 ( 包括 以 电 子 信 息 形 式 刊 登 ) 论 文 的 全 部 内 容 或中 、 英 文摘 要 等 部 分 内 容 。 论文 的 公 布

( 包 括 以 电 子 信 息 形 式刊 登 ) 授权 东 南大 学 研 宂 生 院 办 理 

^^^ 期
^^
研宄生签 名 :

2 _
导师签名 ^ 


摘要
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文化与精神层面的集中表达,是建立文化自信、
展现国家形象的重要文化符号。互联网发展到了更高的阶段,则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
和发展创造了全新的传播环境。利用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对中华元素进行数字化艺术传
播,是新时代之下的顺势而为,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中华元素作为研究主体的基本概念是立足于传统,建立在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必要
的文化筛选基础之上的。从传统的根基、现代的传承和必要的文化抉择的基础内涵,到
横向的物质层面和非物质层面,以及纵向的“优秀性”和“非异质”性的中华元素的基
本范围,即完成了中华元素的概念的初步界定。此外,中华元素还应具有的“可提炼的
符号性、民族精神的正面性和文化意蕴的整体性”的特质,这使中华元素的概念得到了
更加清晰的界定。此概念界定不仅有利于对中华传统文化这一庞杂而抽象的概念进行有
原则的筛选,利于提炼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更是利于其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快速传
播,避免出现对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歪曲的负面性。同时从历史和现实角度对中华元素的
传播困境进行分析,并从中华理念的再生、传统符号元素的再生等四个方面阐述了互联
网赋予传统文化的新生,也显示了互联网带来的更大机会。
更高阶段的互联网时代,不仅实现了从“赛博空间”到全时空连接的数字化语境、
从中心化发散型传播模式到“去中心化”网状节点传播模式的传播关系的变化,传受关
系也从被动单向向互动双向的模式转变,受众权力也得到了极大解放。这些传播关系的
变革成为了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重要传播基础。此外,互联网时代也为中华元
素的数字化传播创造了更大的优势条件:青年为主体的受众群体带来更广泛的传承力
量;社交为导向的社群传播带来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强传播力;数据为核心的技术支持带
来更全面和准确的科技支撑;移动媒介下的场景革命带来的更丰富更广阔的传播空间。
同时,中华元素也在数字化艺术传播中,通过高程度数字化语境进行的传播环境再塑、
多样化数字艺术形式实现了跨文化传播的文化弥合、数字化的国际传播语言的有效表
达,以及高品质数字化艺术作品对民族文化内涵的精彩表达,实现了现代重塑。且中华
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也在“文化自信”、文化产业、文化身份、海外传播四个方面具
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传统文化“热度”的增加和互联网对传统娱乐行业的助推,传统文化的数字化
艺术传播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不论是电影工业的进步,还是文综类电视节目的崛起等,
都是很好的证明。但也必须承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还属
于初级阶段,对传统文化的内涵精髓与现代生活中的情感共鸣还没有找到准确的平衡
点,传统与现代审美结合下的属于中华美学的视觉语言更是需要进行长期的探索。客观
来看,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还存在目标受众缺乏传播培育和分层、数字化艺术作
品的转译质量较低、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不平衡、数字化艺术传播形态发展不均衡以及
互联网适应程度较低五个方面的问题。当下的互联网时代,不论是微信、微博等社交媒
I
介对人们生活的深入渗透,还是短视频、直播、移动客户端(APP)等新的传播形态的
普及,这都为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而不论是现实实践还是学术
研究,都还没有对此给出及时有效的反应。因此,在互联网新形势下对中华元素的数字
化艺术传播路径的研究则成为关键。研究先从传播者的“工匠之心”、接受者的“分众
模式”以及把关者的高标准控制论述其数字化艺术传播的主体策略;其次,从现代的符
号语言表达,沉浸式体验的文脉传承以及碎片化语境的快速获取等四个方面充分论述了
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转译的策略;最后,提出以“可沟通”的传播语言跨越文化鸿沟、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高度一体化传播以及关注参与感的体验式互联网思维等五方面来全
面构建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新生态,以此来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进行行之有
效的路径探索。不管怎么说,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未来发展会拥有更高的国际
传播水平、人工智能的亮点、更成熟的产业等美好的前景,但中西方信息传递的不对等、
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的把关难等难点也还将长期存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仍然
是任重道远。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首先,对中华元素概念界定进行了一定的发展,认为必要的文
化筛选是中华元素能够适应现代创新转化和在跨文化传播中构建国家形象的关键。其
次,首次对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转译进行系统的研究,从凝练的符号语言表达;沉浸
式体验中的文脉传承等五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数字化艺术转译的原则和策略,这是数字化
艺术传播成功与否的关键。再次,首次提出以“可沟通”的传播语言来实现海外传播中
的文化鸿沟的弥合。又次,提出以纵向型的“内驱型受众”和“培育型受众”对受众分
类,结合横向型的本土和海外受众分类进行精准化传播,并要利用互联网的网状节点优
势,构建自发成长型的传播结构。最后,首次立足于互联网更高的发展阶段,对中华元
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理论研究进行系统论述。这既是对此处研究严重不足的一次补
充,也是在努力解决在面临互联网快速发展下的机遇和挑战——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该
如何抓住机遇,并借助数字化艺术进行高效、高质地传播,同时能够拥有健康、良性的
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转译;数字化艺术传播

II
Abstract
Excellen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concentrated expression of the cultural and
spiritual level of our country and nation. It is an important cultural symbol for building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and showing the image of the countr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to a higher stage has created a new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for the spread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spread of the
Internet, digital art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elements is a natural trend under the new
era, with high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era value.
The basic concept of Chinese elements as a research subject is based on tradition and
the necessary screening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From the traditional foundation, the
modern inheritance and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the necessary cultural choices, to
Material cultural level and non-material cultural level, and the basic scope of the vertical
“excellent” and “non-heterogeneous” Chinese elements, it is all about how to complete
the preliminary definition of the concept of Chinese elements. In addition, the Chinese
elements should also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fineable symbolicity, positiveness of
national spirit and integrity of cultural implication”, which makes the concept of Chinese
elements more clearly defined. The definition of this concept is not only conducive to the
principled screening of the complex and abstract concep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but also conducive to the refinement of the “spiritual identity” of Chinese nation. It is also
conducive to its rapid dissemination in the Internet Age and avoiding distortion to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t the same time, it analyzes the dilemma of the spread of
Chinese elem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y and reality, and expounds the new life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given by the Internet from four aspects including the regeneration of
the Chinese concept and traditional symbolic elements. It also shows that the Internet has
brought greater opportunity.
In the higher-stage Internet Age, not only the digital context from “cyberspace” to
full-time space connection, but also the change in the communication relationship from
the centralized divergent propagation mode to the “decentralized” mesh node propagation
mode are all realized. The relationship also changes from passive one-way to interactive
two-way mod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brings great liberation of audience
powe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se communication relations has also become an
important communication basis for the digital art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elements.
Also, the Internet Age has created greater advantages for the digital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elements. As the main audience, the youth brings more energy for a broader
III
heritage. Multi-level, multi-dimensional, strong communication are brought about by
social-oriented community communication. Data core technical brings more
comprehensive and accurate technology support. The scene revolution under the mobile
media brings a richer and broader space for communication.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digital art communication, Chinese elements form the cultural convergence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 effective expression of digital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language, through the high degree of digital context, the reprodu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diversification of digital art. The wonderful expression of the
digital art works on the connotation of national culture have realized modern reshaping.
The digital art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elements is also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four
aspects: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cultural industry, cultural identity, and overseas
communication.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hotnes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promotion of the
Internet to the traditional entertainment industry, the digital art communic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also made certain progress, both in the advancement of the film
industry and the rise of the TV series of the comprehensive arts. It is a good illustration.
But the digital art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elements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An accurate
balance has not been found between the essence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emotional resonance in modern life. The Chinese aesthetics language in traditional and
modern aesthetics is more about long-term exploration. Objectively speaking, the digital
art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elements still has five problems, the target audiences lack
communication cultivation and stratification, the translation quality of digital art works is
low, the economic value and cultural value are not balanced, the digital art communication
form is unevenly developed, and the Internet adaptability is relatively. In the current
Internet Age, whether it is the deep penetration of people's lives by social media such as
WeChat and Weibo, or the popularization of new forms of communication such as short
video, live broadcast, and APP, they all have brought new opportunities for the digital art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elements. But there is no timely and effective response from
real practice or academic research. Therefore, in the new situation of the Internet, it is the
key to study the digital art communication path of Chinese elements. The paper first
discusses the main body strategy of digital art communication from the communicator's
"artisan heart", the recipient's "divorce model" and the high standard control of the
gatekeeper. Secondly, from the modern symbolic language expression, the immersive
experience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 rapid acquisition of the fragmented context, the
paper fully discusses the strategy of digital art translation of Chinese art. Finally, in order

IV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path of the spread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t proposes a new
ecology of digital art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elements through the five aspects of
“communicable” communication language across cultural gap, highly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edia integration and experiential Internet
thinking with a sense of participation. In any case,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art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elements will have a highe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leve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ighlights, more mature industries and other beautiful
prospects. However, the inequalities in the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and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digitalization of Chinese elements, will also persist for
a long time. The spread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still has a long
way to go.
The paper has many innovations. First, it has made certain developments in the
definition of the Chinese element concept, and believes that the necessary cultural
screening is the key to the ability of Chinese elements to adapt to modern innovation and
to build a national image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Second, it is the first
systematic study of the digital art translation of Chinese elements. It elaborates on the
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of digital art translation from five aspects including concise
symbolic language expression and literary heritage in immersive experience. This is the
key to the success of digital art communication. Third, it is the first time to propose a
“communicable” communication language to bridge the cultural divide in overseas
communication. The paper proposes to classify the audience with vertical “internal
audience” and “cultivating audience”, and combine the horizontal local and overseas
audience classification to accurately disseminate, and use the advantages of the mesh node
of the Internet to build propagation structure in spontaneous growth type. Finally, based
on the higher development stage of the Internet, the paper systematically discusses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the digital art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elements for the first time.
This is not only a supplement to the serious shortage of research here, but also an effort to
solve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unde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how
can the excellen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seize the opportunity, use digital art to spread
efficiently and with high quality, and keep healthy and health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Internet Age; Chinese elements; Digital art translation; Digital art
communication.

V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I

绪论.................................................................................................................1
一、选题缘由.............................................................................................................1
(一)选题背景.................................................................................................1
(二)选题价值.................................................................................................7
二、研究现状...........................................................................................................11
(一)研究现状综述.......................................................................................11
(二)研究现存问题.......................................................................................20
三、研究创新与不足...............................................................................................23
(一)研究主要创新点...................................................................................23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25
四、研究方法...........................................................................................................26

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的中华元素................................................................28
第一节 中华元素的基本界定和传播困境............................................................ 28
一、中华元素的概念界定...............................................................................28
二、中华元素的范围界定...............................................................................32
三、中华元素的特点界定...............................................................................39
四、中华元素的当代传播困境.......................................................................43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简述.........................................................................................54
一、传统互联网为基础...................................................................................54
二、移动互联网为主流...................................................................................55
三、“互联网+”的经济新形态.................................................................... 57
第三节 中华元素在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化艺术再生............................................ 60
一、传统文化理念的再生...............................................................................60
二、传统符号元素的再生...............................................................................62
三、传统美学趣味的再生...............................................................................63
四、传统民族精神的再生...............................................................................64

第二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在数字化艺术传播中的重塑与意义.......66
第一节 互联网时代下传播关系的变革................................................................ 66
一、连接:从“赛博空间”到全时空连接的数字化语境...........................66
二、网状:从中心发散型到“去中心”化的网状节点传播模式...............70
三、互动:从单向被动到双向互动的新型传受关系...................................72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下中华元素数字艺术传播的机遇........................................ 75
一、青年为主体的受众群体——最核心最广泛的传承力量.......................75
二、社交为导向的社群传播——多层次多维度的强传播力.......................78
三、数据为核心的数字技术——更全面更准确的科技支撑.......................82
四、移动媒介下的场景革命——更丰富更广阔的传播空间.......................86
第三节 互联网时代数字化艺术传播对中华元素传承的现代重塑.................... 90
1
一、环境再塑:高程度数字生存语境构建当代传播环境...........................90
二、文化弥合:多样化数字艺术形式跨越海外传播鸿沟...........................93
三、有效表达:国际性数字传播语言彰显中华元素魅力...........................96
四、重焕光彩:高品质数字艺术作品传承民族文化内涵...........................99
第四节 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意义.......................................................... 104
一、“文化自信”的战略要求.....................................................................104
二、文化产业的市场驱动.............................................................................106
三、“文化身份”的内在诉求.....................................................................108
四、海外传播的现实需要.............................................................................110

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现状......................... 114


第一节 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的传受关系...................................................114
一、艺术创造的多样传播者.........................................................................114
二、艺术接受的广泛受众者.........................................................................115
三、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关系.....................................................................116
第二节 新媒介环境下中华元素数字艺术传播的主要形态...............................117
一、蓬勃发展的数字游戏.............................................................................117
二、稳步推进的电影艺术.............................................................................120
三、新兴崛起的电视综艺.............................................................................122
四、其他类型的传播形态.............................................................................125
第三节 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存在的问题.............................................. 129
一、目标受众缺乏传播培育和分层.............................................................129
二、作品数字化艺术转译质量较低.............................................................132
三、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不平衡.............................................................135
四、数字艺术传播形态发展不均衡.............................................................138
五、互联网的适应性和主动性不足.............................................................141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创新路径.............144
第一节 数字化艺术传播的主体策略.................................................................. 144
一、传播者的“工匠之心”:传统文化与现代美学的和鸣.....................144
二、接受者的“分众模式”:横向之本土和海外受众与纵向之内驱和培育
型受众细分.............................................................................................................148
三、把关者的高标准控制:数字化艺术传播的规范化建设.....................155
第二节 中华元素的艺术传播内容的数字化转译.............................................. 159
一、现代:凝练的符号形态语言表达.........................................................159
二、吸引:沉浸式体验中的文脉传承.........................................................163
三、便捷:碎片化语境下的快速获取.........................................................168
四、故事:多样化叙事讲述中国故事.........................................................174
五、交互:新技术支持下的情景互动.........................................................179
第三节 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新生态建设.............................................................. 184
一、以“可沟通”的传播语言与“他者”对话.........................................184
二、建设媒介高度融合下的立体化传播矩阵.............................................191
三、深度运用重视参与感体验的互联网思维.............................................199
四、综合多层次多维度的数字艺术传播形态.............................................207
五、构建政府引导下全民参与的微传播热潮.............................................212

2
第五章 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未来发展..................................... 217
第一节 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趋势...................................................... 217
一、中华元素的国际化传播水平更深入和广泛.........................................217
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的融合应用成为新亮点.........................................220
三、中华元素传承下的商业和产业化程度更高.........................................223
第二节 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现存难点.................................................. 227
一、跨文化传播中的数字化信息传递的不对等.........................................227
二、警惕互联网新媒介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消解.........................................229
三、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的现实把关难度大.........................................231

结束语.........................................................................................................233

参考文献.................................................................................................... 237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258

致谢.............................................................................................................259

3
绪论

绪论

一、选题缘由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飞跃发展,
“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在从‘站起来’‘富起来’逐渐迈向‘强起来’,进入新时
代”[1]。而在新时代,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和不断提高的国际地位,与国家形象建构的
不全面、不深入之间的不平衡成为当下中国打造大国形象的主要矛盾。习近平总书记曾
强调,“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
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2]可以说,中华元素是中华传统
文化的精髓和典型符号,是民族精神和中华文化的集中表达和体现,是国家形象的一种
文化品牌。对其以创新的表达形式进行有效且有力地传播,以此来再次展现中华文化强
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将是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重要路径,而更广泛、更深入且更有效的
传播力则成为关键。随着更高阶段的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中华元素进行数字化艺术传
播则成为最佳,也最有力的传播路径。
笔者曾在读博期间,利用在欧洲留学一年的经历,对国外的传统文化保护和数字化
艺术传播情况进行了相关的田野调查。一方面感叹国外,主要是欧洲国家,对代表本民
族文化的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以及国民融入骨子里对其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和热爱,
这使其成为世界上传统文化保护的典范,而数字化艺术传播是其重要手段。而另一方面,
海外民众对中国认知低的程度和认识误区也超出了笔者的预期,更不用说对中国国家形
象的认知了,但是他们普遍对中华传统文化元素有较浓厚的兴趣。因此,中华元素的数
字化艺术传播的有效实现则无疑是为中国国家形象在西方世界的建设中提供了一个契
机。此外,这也是国民对民族文化认同、提高自身的民族影响力和文化自信,并具有更
高国际话语权的需要。笔者曾长期关注相关研究,也是重要的研究兴趣点,在读博期间
发表过与此相关研究的 5 篇 C 刊论文也为此系统而深入的研究顺利进行打下了一定的基
础。

(一)选题背景

首先,更高阶段的互联网时代,为传统文化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带来了更大的机遇,
也创造了最佳的条件。互联网的深入普及,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使我们进入了更

[1] 罗先勇. 构建国际传播话语体系新内涵[N].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01-16(004).


[2] 新华社.(授权发布)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0/14/c_1116825558.htm, 2015-10-14.
1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高阶段的互联网时代。其在进行着传播关系的变革、重塑着社会形态的同时,更为中华
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互联网深入人们生
活,新型应用和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现有的生活方式,以及诸如云计
算等新型技术的出现,都使人们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时代。与此同时,人们的生
活方式、认知模式等也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发生着巨大的变迁。各种智能终端设备成为人
们生活的必需品,互联网成为知识和信息传播的最重要的渠道,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
的深入发展,其强大的功能性和碎片化时间的充分利用,都使人们对移动手机的依赖也
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互联网就像一个隐形的线,把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社会紧紧
的联系在了一起,它为受众赋权,传播者和受众的关系从单向传输变成双向互动的关系,
传播模式也从“中心化”传播发展到“去中心”化的传播模式,而受众个体在社会中的
传播力量在逐渐加强,等等。互联网发展的新阶段带来了全新的社会传播环境,更为传
统文化的传播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传播条件。
更高阶段的互联网时代不仅体现在互联网深入发展之后对传播关系的变革和社会
传播环境的重塑,还体现在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深入普及和移动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
渗透,而中国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的互联网大国。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和移动
通信技术的进步,使移动互联网用户在不断地快速增加,智能手机是全球互联网用户的
首选设备。全球 76 亿人中,约 2/3 已拥有手机,且大多数为智能型设备。根据世界银行
发布的《2016 世界发展报告:数字红利》中指出,“世界上最贫困的 20%的家庭中,
70%有手机,许多家庭有手机先于有厕所和清洁用水。”[1]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信息革命
中的重要角色,而中国的互联网发展更是进入新的历史阶段。2019 年 2 月 28 日,中国
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了第 4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报告中指出,“截至 2018 年 12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 8.29 亿,普及率达 59.6%,较 2017
年底提升 3.8 个百分点,全年新增网民 5653 万。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 8.17 亿,网民通
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 98.6%。”[2]从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率,可以看出,其已
经成为当前传播语境中最快速和最便捷,也是最恰当的传播方式。此外,互联网娱乐进
入规范发展轨道。“网络视频、网络音乐和网络游戏的用户规模分别为 6.12 亿、5.76
亿和 4.84 亿,使用率分别为 73.9%、69.5%和 58.4%。各大网络视频平台注重节目内容
质量提升,自制内容走向精品化。网络音乐企业版权合作不断加深,数字音乐版权的正
版化进程显著加快。越来越多的游戏公司开始侧重海外业务,国产游戏在海外市场的影
响力进一步扩大。”[3]此外,新兴技术领域的发展仍保持着良性健康的势头。“2018 年,
我国在基础资源、5G、量子信息、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虚拟现实、物
联网标识、超级计算等领域发展势头也积极向好。”[4]可以说,互联网娱乐的发展为传

[1] 世界银行. 2016 年世界发展报告 数字红利[M].胡光宇等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7.


[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 4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9.
[3]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 4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9.
[4]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 4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9.
2
绪论

统文化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多样化传播形态提供了可能,而数字技术的持续进步更为中
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提供了技术保证。因此,互联网发展到这个新阶段,其为中华
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创造了最佳的数字化艺术转化和数字化传播的条件。
其次,国家层面对传播和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视已经达到了一种战略的高度,而各项
政策的出台更是为传统文化的传播保驾护航。2014 年 4 月 1 日,教育部发布《完善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国民教育中来,以此
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传统文化再次被重点关注。2014 年 10 月的习近平
文艺座谈讲话,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强调对传统文
化的重视。同时他还指出“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
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
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
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他也表明,“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
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
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
发展。”[1]这也正是为中华元素的现代传承指明了方向。随后,2015 年 10 月,党的十
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
工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加强非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振兴传统工艺”和“制定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具
体任务。2017 年 1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总体目标为“到 2025 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体系基本形成,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
并取得重要成果,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自觉
和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更为坚实,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明显提
升。”[2]2017 年 3 月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又制定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
划》,以立足传统文化,创造性的发展和继承传统工艺。这些具体政策的实施,既是对
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华元素创新发展,古为今用思路的具体落实,更体现了国家层面对传
统文化传播和传承的高度关注。
除了高密度的发布多项发展传统文化的政策外,“文化自信”理念的提出,更是从
战略层面强调了传统文化的在当代的巨大价值。2016 年的建党 95 周年的“七一讲话”
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提出的第四个自信。且自中共十八大以来,“文化自信”一词在习近平的
公开讲话与文章中出现达 10 次以上。这些重要论述把文化自信从国家战略层面提高到
极为重要的地位,也显示了党和政府对发扬中国文化坚定的决心和信心。这也是一个国

[1] 新华社.(授权发布)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0/14/c_1116825558.htm, 2015-10-14.
[2] 新华社.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
http://www.gov.cn/zhengce/2017-01/25/content_5163472.htm, 2017-01-25.
3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家和民族强盛,文化繁荣的重要保证,更是遵循社会发展的顺势而为。在“七一讲话”
上他同时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 5000 多年文明发
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
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1]中华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上创造的文化的总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和符号。而中华
元素是中国文化系统中的代表,是正面的,具有标识符号性的,是“文化自信”战略发
展下的核心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2017 年 10 月,习近平
在十九大报告中又进一步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2]。
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
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3]这也进一步强调了传统文化的大力弘扬
和现代传承对“文化自信”战略实施的重大意义。
最后,国家崛起、国力增强的背后,是对外的国家形象建构的需要,以及对内国人
对国际地位和文化影响力提高和强烈的民族认同感的心理渴望,这都使传统文化的传播
在当下具有极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机遇。传统文化在当下的大热
也正是最好的说明。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当下的中美贸易摩擦中,中国也再一
次向世界展示了强大的经济实力,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通过这次试探也对中国综
合国力也有了全新的认识。尽管如此,海外对中华文化和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还停留
在较低阶段。由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原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联合知名调
查 机 构 凯 度 华 通 明 略 和 Lightspeed 共 同 完 成 的 《 中 国 国 家 形 象 全 球 调 查 报 告
2016—2017》中显示,“中国整体形象好感度稳中有升。中国国家整体印象得分为 6.22
分(总分为 10 分),延续了近年来小幅增长的势头。其中海外年轻人的认可度较高。”
[4]
由此可以看出,尽管有小幅增长空间,但中国在国际上的国家形象还不高,且还有很
大的提升空间。而在 2015 年底至 2016 年初,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牵
头,与国际著名调研平台 Survey Sampling International(SSI)共同协作,完成了针对十个
国家的青年群体《外国人对中国文化认知与意愿》大型调研活动显示,“有 78.4%的受
访者对于中国文化的整体认知水平处于初级阶段,认识或者了解的中国文化符号相对较
少。大多数受访者对于中国文化的整体认知水平处于初级阶段。”[5]从以上两个权威的
调查报告可以看出,国际上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整体上模糊的和不全面、不深入的,

[1] 新华社.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7/01/c_1119150660.htm,2016-07-01.
[2] 新华网.习近平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19cpcnc/2017-10/18/c_1121820800.htm,2017-10-18.
[3] 新华网.习近平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19cpcnc/2017-10/18/c_1121820800.htm,2017-10-18.
[4] 央广网. 中国国家形象怎么样? 全球调查报告来了
[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88746576617602956&wfr=spider&for=pc, 2018-01-05.
[5] 杨越明, 藤依舒. 十国民众对中国文化符号的认知与偏好研究——《外国人对中国文化认知与意愿》年度大型跨
国调查系列报告之一[J]. 对外传播, 2017, (04):36-38.
4
绪论

大部分还停留在神秘的东方大国这样一种较为落后、甚至有些愚昧的文化形象上。笔者
在海外一年的留学经历更是有深切体会,很多海外民众对中国了解极少,提到传统文化
似乎就是迷信愚昧,甚至其中很大一部分人认为中国还是处于贫富差距极大,整体上非
常落后的状态。尽管近几年随着国力的增强,国际好感度也有一定的提升,但由于对中
国文化符号知之甚少,对其中蕴含的宝贵的民族文化精神的认识也就更无从说起了。因
此,以更加正面、立体和全面的国家形象来重现中华民族的强大文化感召力和吸引力则
必定任重道远。但也要看到,海外年轻人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可度相对较高,且其自身
对他国文化的也有较高的接受性和包容度,若以优秀的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作品,以
及强而有力的数字传播方式,必然利于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更深入和全面的
认识中国,这也是提升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
国家形象的建构主要分为“他塑”和“自塑”,“他塑”正是来源于他国家形象的
建构行为,而“自塑”则是本国自身形象的打造,而当下国民对民族文化认同的强烈需
求,并所体现出来的传统文化热,正是国家形象“自塑”需求的一种体现。国内国民的
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地提高后,相应对精神生活也有了更高的需求。而在经历过不断
地被西方文化的强势输入后,并没有得到精神世界的满足和文化认同的幸福感,此时人
们开始转而向内,向自己的传统文化去寻找文化的归属和属于中华民族子孙自己的文化
自信。在几千年文明的传统文化滋养下,中华民族的精神意志和审美品格流淌在每一个
炎黄子孙的血液中,西方文化的输入只能达到身体层面的快感,却始终无法实现心灵深
处的共鸣,在实现物质层面的崛起后,向内寻求精神层面的归属和满足是一种集体无意
识的必然之路。因此,对传统文化的向往,不仅是政府的引导,更是每个华夏子孙内心
的自我选择,并在现代的纷繁复杂的社会语境中强烈觉醒。同时,国家层面以民族文化
的优越性实现国际话语权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国家形象更全面的建构,也都需要通过传
播传统文化来得以实现。可以说,上到国家战略,下到每个普通族人的内心需求,传统
文化都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代。这样的阶段和经历与日本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日本也正
是一开始学习西方,在经济上实现腾飞之后,开始大力发扬传统文化,从国家和个人全
都加入传统文化发展的热潮,也更是得益于此,日本才成为传统文化保护和弘扬的典范。
在国家战略和国民的个人需求的影响下,以及互联网飞速发展下对传播的强力助
推,加之故宫网红和热播文综的引导,使传统文化在当下受到了超高的追捧,并达到了
前所未有的热度。2019 年 2 月 19 日,故宫建院以来第一次举办上元节灯会,每天“3000”
名预约名额,仍然是一票难求;2 月 17 日,单霁翔院长晒出的故宫账单,光 2017 年文
创收入就已经超过了 15 个亿,并且还在不断增长中;2019 年春节前夕的一场大雪,又
让故宫的雪景上了网红圣地;2019 年元旦,故宫与网易合作的《绘真·妙笔千山》的传
统文化手游又以美轮美奂的《千里江山图》以 3D 的精彩呈现上了热搜……,而在 2018
年这一年故宫上热搜的次数,已经很难计算。此外,更不用说《国家宝藏》、《中国诗
词大会》、《我在故宫修文物》、《上新了!故宫》等等这些优秀的文综类节目的走红

5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了。种种信号都强烈的表明,传统文化受到更多的关注,传统文化也已经越来越热了。
而移动互联网的更迭和升级,更为传统文化带来更多新的引爆点。iiMedia Research(艾
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 年,
“仅仅是传统文化电商一项的交易将达到 116.8 亿元的规模。”
[1]
那些曾经淡出我们生活的传统文化,逐渐开始复兴。包括内容、IP、电商等产业,传
统文化复兴背后,迎来的将是千亿级别的市场。根据数据显示,大部分网民对于传统文
化的发展前景抱持期待态度,尤其是“互联网+传统文化行业,看好总占比达到了 68.4%”
[2]
,基于互联网与其他领域融合得到的快速发展,传统文化有望在互联网的加持下焕发
活力。而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认同,更为传统文化传播带来优秀的传播和受众群
体。在中国年轻人最集中的 B 站[3],“国风兴趣圈层的覆盖人数相比 5 年前增长了 20
倍以上,B 站 UP 主原创的动画《中国唱诗班》,有 194 万次播放,弹幕和评论加起来
是 41.8 万,互动和播放比例是 21%,比例是非常高。”[4]中央民族乐团的蔡阳直播自己
演奏二胡,“大约两个月的时间,她已经做了十几次直播,平均每次直播能有两万多人
观看,而最多的一次曾有 20 多万网友在线观看。”[5]斗鱼平台上,直播写书法的主播也
有近 5 万的粉丝;而在花椒直播平台上,一个弹古筝的男主播更是吸引了超 16 万粉丝。
由爱奇艺主办的网综《国风美少年》于 2018 年底上线,以国风选秀的形式向青年群体
传播传统文化,自开播以来,“主话题#国风美少年#阅读量超 21 亿,相关话题词 16 次
登陆微博热搜,节目微指数破全年度综艺类新高。”[6]不仅如此,由节目衍生的内容和
话题也席卷知乎、小红书以及各大短视频社交平台,掀起国风话题讨论热潮。除此之外,
旅游、游戏等产业,也越来越多地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同时,腾讯和网易都开始对传统
文化进行文化产业布局,其中腾讯与故宫的合作更是推动了故宫成为传统文化的网红。
此外,传统文化类游戏更是被腾讯作为首批功能类推出,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将传统文化
知识融入到游戏中来,预计将有超千亿的广阔市场。
传统文化在当下开始热起来,除了国家的引导、民族自身文化认同的需要等因素外,
互联网时代下的数字化传播手段的发力才是其实现“热”的关键因素。而中华传统文化
符号以多样化的方式在互联网上传播,是有助于以文化自信实现国家形象的“自塑”建
构,并以“自塑”影响“他塑”,完成国家形象的提升和国际地位的真正提高。但也必
须看到,传统文化火起来之后,伴随而生的是出现的不同程度的对传统文化误用、歪曲
等问题。因此,利用互联网传播优势,对中华元素进行有效的、高品质数字化艺术传播

[1] 搜狐. 2016 中国“互联网+” 传统文化发展专题报告 [EB/OL]. http://www.sohu.com/a/123180532_558429,


2017-01-02.
[2] 艾媒咨询. iiMedia Research:2015 中国“互联网+”传统文化发展专题
[EB/OL].http://www.199it.com/archives/420987.html,2015-12-23.
[3] 注释 :全称为哔哩哔哩(bilibili)网站,现为国内领先的年轻人文化社区,该网站于 2009 年 6 月 26 日创建,被
粉丝们亲切的称为“B 站”。现以动漫、国创、音乐为特色板块。
[4] 三文娱. B 站陈睿:国风爱好者 5 年增长 20 倍以上[EB/OL].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585956214746021298&wfr=spider&for=pc, 2017-12-05.
[5] 中国新闻网. 传统文艺成网络直播“清流” 20 万人看二胡演奏
[EB/OL].https://news.china.com/social/1007/20170317/30334069.html, 2017-03-17.
[6] 搜狐.《国风美少年》完美收官 节目以少年力量展示优秀传统文化方式获赞
[EB/OL].http://www.sohu.com/a/293995147_100235319,2019-02-11.
6
绪论

的系统研究,是在当下社会语境中使传统文化以一种健康、良性和可持续发展和传播的
重要尝试。

(二)选题价值

互联网发展到的更高阶段为数字化艺术传播创造了极佳的数字化传播环境。“数字
化”成为互联网时代的重要特征,移动新媒介对人们生活的深入渗透、“大数据”的海
量信息资源、数字化瞬时可达的传播速度、多样化的网络传播平台,以及“地球村”的
无边界传播范围,这些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数字化传播的优势条件,必然也使之成为了当
下传统文化传播的最广泛、最深入也是最能靠近受众的传播手段。同时,新时代下年轻
受众艺术审美的不断提高,互联网技术进步带来的数字化艺术的发展,以及国家政策层
面对传统文化创造性继承和发展的要求等等,都要求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首先需要进行
数字化艺术的现代转译,以优秀的数字化艺术形态在现代审美和古典意蕴中找到恰到好
处的平衡,才能吸引更多受众,尤其是海外受众和年轻受众。这才是对传统文化的创造
性弘扬,是在新时代下赋予其新的生命力,是传统文化源源不断持续发展的动力。因此,
在互联网时代下对传统文化进行数字化艺术传播的研究是顺应时代发展的结果,更是建
构国家形象、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国际地位和强化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最佳传播路径。
“中华元素是构建当代中国文化及其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成分之一,是塑造国家形
象、提升国民精神的重要资源。开掘并弘扬中华元素,有助于加深中国文化对国人的感
召力、亲和力,增强历史敬畏感和时代使命感,提升民族自信心和文化传承创新的自觉
性。”[1]但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个复杂的集合体,这是一个约定俗成且无严格科
学定义的概念,内涵上的不确定性必然带来外延上的宽泛性。中华传统文化本身具有无
形、渐变、隐性度高等特性,难以通过直接的数字化形式进行传播,这也即是中国人常
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然而“文化自信”的推进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尤其是
国家形象建构的需要,必须要突破这一瓶颈,使传统文化元素能为国内受众,更要为海
外受众看得懂,并领会其文化内涵,这才是传播的关键。同时,传统文化内容广博繁杂,
并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化形式都适合互联网的传播和受众的接受。因此,要使传统文化进
行有效的对内和对外传播,则必须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必要的筛选。而把“中华元素”作
为研究主体,则正是对传统文化选择后的研究,其应具备可提炼的符号性、民族精神的
正面性、文化意蕴的整体性。首先,中华元素一定是正面和积极的,是经历了历史的长
河洗礼留下的能代表民族精神的。其次,中华元素应能够体现文化意蕴的整体性,而不
是割裂的、破碎的。最后,中华元素的选择一定是具有可提炼的符号性,最具典型性的,
如道家的文化、长城、天安门、玉器文化、汉服等等。这样的中华元素,不仅适用于数
字化艺术转换和互联网时代的各种平台和媒介的传播,更容易被接受和认可,有利于传
统文化的传播和文化自信的实现,这也正是选题的最重要目的。反之,若是不对中华传

[1] 冯天瑜. 中华文化元素刍议[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10-24(B06).


7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统文化进行必要的筛选,一方面会导致传统元素中一些封建土壤下残留的糟粕被错误应
用,导致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在不同程度上被曲解,并造成认知上的误区,这一点在
国家形象的“他塑”中较为明显。另一方面,不加筛选的传统文化元素,既不利于以数
字化艺术形式进行传播,发挥互联网时代下强传播力的优势,“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无
重点的传播方式,也更会使当下在国际认知中较为模糊的国家形象上更加模糊,对提升
海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也没有实质性的益处。因此,中华元素的主体性研究的前提
是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文化筛选,有的放矢,以最具代表性的优秀传统文化符号、代表
中华民族精神,且适应互联网时代下的数字化艺术转化和传播的中华元素进行数字化艺
术传播。正如武汉大学教授冯天瑜所说的,“研讨中华元素还有一层意义:提炼适合国
际传播的中华元素,通过生动的文化事象、具体的文化符号彰显可亲可敬的中国风格,
有助于吸引异域受众认同和喜爱,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1]
2016 年在杭州举办的 G20 峰会,正是通过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方式,不仅向世界展
现了中国的大国风范,更以无处不在的中华元素展现着中国的“文化自信”。不论是参
会领导人收到的“国礼”苏绣,还是媒体包中的“杭扇”等,又或是极具江南水乡韵味
的峰会标志的设计等,都透露着中国范儿,同时也展现了对中华元素精心筛选,其以最
能体现杭州文化和人们普遍认知的中华元素作为礼物,来强化外界对杭州,乃至中国的
印象。其中最具普适性和数字化传播特质的,易于向全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要属 G20
峰会的标志设计(如图 1)。会标以抽象出的代表江南水乡的桥作为杭州和中国的象征
载体。杭州,在《马克•波罗游记》里便被描述为“千桥之城”。大运河的拱宸桥、苏
堤的“六吊桥”、苏小小墓旁的西冷桥等等,“桥”俨然是这个城市的灵魂文化。桥,
同时也意味着连接,这与 G20 峰会连接双边,构建共同对话机制的理念和精神不谋而合,
而桥的倒影,也展现了中华传统理念中的阴阳和虚实的哲学内涵。与此同时,以隶书字
体刻印“中国”印章在整个会标中,犹如画龙点睛一般的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强大民族自
信和文化自信。可以说,会标的设计正是成功地将优秀传统文化理念与 G20 精神、现代
设计思想三者达到了完美的平衡和统一。如果说会标的设计是以较为静态的方式展现了
中华文化,那么“最忆是杭州”的文艺晚会(如图 2),则是以娓娓道来的动态方式,
用中国魅力惊艳了世界。而无处不在的数字技术更是把中华文化的美展现的淋漓尽致。
杭州西湖作为主晚会场地,被以全新的照明设计手段呈现出一幅画意盎然的“光绘”的
山水,林岸、湖水、桥梁等元素被绚丽多彩的光线连接在了一起。并通过智慧控制系统,
将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个西湖最具代表性的元素以灯光让其在夜幕中绽放别样的
光彩,在随着船缓缓移动中,感受着“步换景移”的水墨光影、灵动山水的古典美学意
境。与此同时,中国扇造型的全息投影技术在节目中贯穿应用,亦幻亦真,更让人们在
陶醉其中,无法自拔。类似这样的全新数字技术的应用比比皆是,而无处不在的中华元
素,让整台晚会充满中国的味道。无论是 G20 峰会的标志设计,还是“最忆是杭州”的

[1] 冯天瑜. 中华文化元素刍议[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10-24(B06).


8
绪论

晚会呈现,都具有一些共同点,一是中华元素的选择都具有典型性和符号性,更易于进
行数字化艺术转换,也更易于以数字化手段向世界传播,是古典和现代结合的最佳客体。
二是数字化应用的方式无处不在,G20 峰会的标志在网页上、晚会上等平台均有不同形
式的应用,而晚会的呈现更是数字技术的集中展示。而最终,这些有选择的中华元素展
现都以不同的数字网络平台对全世界进行传播。

图 1:杭州 G20 峰会标志

(图片来源:http://www.brtn.cn/news/37m1138pgri9f6ptpr2d7kursab)

图 2:杭州 G20 峰会晚会

(图片来源:http://k.sina.com.cn/article_6026153832_1672fcf68001005vth.html)

G20 峰会的传统美学是近年来十分成功的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路径的案例,
是中华文化,尤其是跨文化传播的现代数字化尝试。如果说 G20 峰会作为一次国际性的
大盛会,这种展示中华文化的舞台屈指可数,那么《国家宝藏》等文综节目的热播,以
及故宫的移动客户端、综艺节目、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等种种数字化艺术的推广则
真的把中华元素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带到了寻常百姓的生活中。不管是国际上看到的传统
文化的魅力还是当下传统文化热的产生也都是源于优秀的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作品
通过数字化传播手段,让人们看到了那些曾经在印象中的遥远的、冰冷的传统文化在焕
发与时代同步的生机,展现出非凡的艺术魅力。尽管传统文化开始受到欢迎,但是真正
能够把传统文化的精髓以艺术化的手段,使其既保留传统的文化内涵和古典的审美意
蕴,且还能符合人们现代审美的优秀数字化艺术作品只是凤毛麟角,大多数却是在互联
网娱乐和市场的经济利润下不断地扭曲和消解着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热若不加以引
导,则会更加剧这种负面性。如果传统文化不能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内涵,那传播的
9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意义就是消极的,这也是需要警惕的。因此,对中华元素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进行系统的
数字化艺术传播的研究,不仅是以最佳的传播渠道讲述中国的故事,提高国际传播能力,
把中华元素作为最佳文化品牌来建构国家形象,也是对传统文化以顺应时代进行创新转
化的良性可持续传播和发展的需要。
此外,年轻受众作为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核心人群,其接受过良好的教育,
拥有更多的艺术素养,同样对中华元素的数字化传播拥有了更高的艺术品质的期待。而
互联时代也被称为“注意力经济”的时代,也从侧面反映了只有满足受众对中华元素的
更高艺术化品质的心理需求,才能够获得更好地传播效力。因此,该研究的核心是中华
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强调的是中华元素以更优质的数字化艺术形式去传播传统文
化,是在数字化艺术转译中对艺术的关注,是艺术传播的范畴。不对中华元素进行艺术
化的创新转化,而是对原内容复制和照搬的数字化传播形式不属于本研究讨论的范畴,
这也正是数字化艺术传播与数字化传播的最大区别。所以,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
更突出的是艺术化的创新表达,也是该命题的意义所在。
同时,在目前的理论研究中,对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相关研究还极少,系
统化的论述更几乎是空白,而在互联网快速发展下产生的新的媒介形式和新的传播变化
等也鲜有涉及,数字化艺术转译更是极少。而如前文所述,在当下的社会背景下需要一
个系统的理论研究来弥补这一空白,本研究可以说是对此一种努力和探索,也为传统文
化的高效高质的传播助力。且目前对中华文化的数字化艺术传播仍更多的停留在非物质
遗产保护上,对具有典型性、标识性的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研究较少。正如我们
所了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财富,但其相对狭窄的传播范围,和并不广泛
的接受者,对中华文化的整体快速传播和发扬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对于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必然是典型的中华元素,较为普遍的接受方式,是抽
象提炼后,带有普遍中国意义的元素的数字化艺术方式传播,如新型的软件应用,互动
网站的再设计等等,它应该是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市场驱动,满足跨文化传播的需要,
而不仅仅是公益性质的单纯保护,更应该是发展性的创新传承。因而,在互联网时代背
景下,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文化自信”的长远布局以及国家形象的良性建构,
选择更恰当的中华元素进行数字化艺术传播,是更符合时代趋势和中华文化发展现实需
求的重要策略。同时,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最新成果,创造更多富含中华文
化元素的优秀数字化艺术产品,并通过互联网的数字化手段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的精
神,讲好中国故事,这是在中国进入新时代后提高国际地位和民族文化影响力和感召力
阶段的重要路径,是加强本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手段,更是构建中国国
际传播体系,宣传国家形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不竭精神动力和强大文
化保障。

10
绪论

二、研究现状

(一)研究现状综述

1. 中华元素概念相关研究
输入关键词“中华元素 数字化传播”进行搜索,与主题直接相关的文献几乎没有,
只有个别文献着眼于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个别中华元素在不同数字化平台上的应用。可
以看出,对于中华元素的数字化传播进行的研究相对较少,系统性的研究更是几乎为空
白。而以互联网时代背景为前提下,进行的中华元素的研究也较少,且集中于在平面、
网站等数字化平台方面。可以看出,研究虽有起步,但还明显不足。
中华元素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和遗产的基础构建和符号,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和精髓。
在目前的理论研究中,对中华元素进行系统性分析的还较少,较具有代表性的是武汉大
学教授冯天瑜的相关著作和文章。2001 年出版的著作《中华文化词典》中,其不仅对“中
华”一词进行了相关的界定,并将中华文化元素以辞典的方式进行分类和阐述,是一大
进步。在 2012 年的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发表文章《中华文化元素刍议》中,其又提出,
“中华元素的开掘与伸发,应当沿着‘即器即道’的文化史路数展开,既不一味虚玄论
道,也不停留于诸文化具象的就事论事,而追求道器结合,于形下之器中透现形上之道,
又让形上之道坐实于具象,使中华元素从文化事象娓娓道来的展示中得以昭显。”[1]这
是较早地对中华元素的挖掘和传播以“道形”结合的方式,提出了解决策略,即思想文
化落实到有形的物质符号层面去传播,同时,他还认为中华元素是国家形象构建的重要
组成部分,这些都是明显的进步。在 2013 年的北京日报的《如何提取和挖掘“中华元
素”》,其对中华元素进行了一定的界定,他认为,“中华元素是中华民族在千百年的
历史进程中造就的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韵味等的基本元素,是生长发育于中华民族生活
方式、思维方式的运行之间,蕴藏于器物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风俗习惯)和观
念文化的纷繁具象之中。”[2]这个概念中,明确了中华元素产生的缘由、基本的内容和
分类。同时他也认为,“‘中华元素’是经典的,具有历史承袭性、稳定性;也是时代
的,具有随时推衍的变异性、革命性;中华元素是在世界视野观照下、在与外域元素相
比较中得以昭显的,故既是民族的也是国际的。”[3]这些都中华元素概念的界定进行了
更加细致的界定。此外,其他学者有一些自己的见解。2009 年,庄小蔚认为,中华元素
展现了“生活方式”,并以此手段展现了艺术家所理解的物件关系和形式“科学”。朱
裕平的《中华元素的形成规律、文化品格和基本构成》[4],则分析了中华元素形成过程
是积累性和变异性的统一,其文化品格是具有固有性、标识性、正面性三大特点,其基

[1] 冯天瑜. 中华文化元素刍议[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10-24(B06).


[2] 冯天瑜. 如何提取和开掘“中华元素”[N]. 北京日报,2013-04-08(020).
[3] 冯天瑜. 如何提取和开掘“中华元素”[N]. 北京日报,2013-04-08(020).
[4] 朱裕平.中华元素的形成规律、文化品格和基本构成[J].上海工艺美术,2009(03):18-20.
11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本构成则包括物质文化、观念文化、制度文化三个方面,概念和范围都相对宽泛。这篇
文章也只停留在对中华元素的基础性的系统分析,但突出了文化元素的象征性符号。上
海文化研究中心的巫志南认为,“中华元素是包含精神层面、制度层面、物质层面以及
社会各领域具有代表性、为中华各族人民所认同的民族文化元素,在数千年中华各族人
民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的,也在当今中华民族复兴伟大历史进程中得到丰富和发展。”
[1]
此观点与朱裕平的观点一脉相承,都强调了中华元素应具有的文化性,是中华文明的
基本构成元素。2014 年,陈志超的《文化自信视域下的中华元素研究》,在文化自信的
视角下,肯定了中华元素的价值,并认为中华元素是指“来自中华传统文化与其他国家
和地区形成差异化、凸显中华民族特色的相关要素,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积
淀而成、具有长期延续性、时代性和国际性的事物、现象和精神,是一种积极正面的符
号与精神形象。” [2]并提出传承和发扬中华元素已经具备了各种动因:一是贴近了当下
中国人的诉求,二是商品化的市场驱动,三是民族复兴的精神牵引。并归纳延伸出中华
元素的基本特征还包括,其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真理和优秀的价值,是长期民族自我意识、
自我筛选的结果。这篇文章在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之下,呼应了现代社会的需求,由此
提出中华元素的概念是有一定现实意义的,但并未对中华元素的传播和发展提出有效的
策略,此为不足。此外,更多的文献是中华元素的一些具体应用,如章砚文的《论中华
民族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可以看出,从中华元素的应用研究还多集中不同
行业的文化视角,专门的中华元素的系统性数字化传播研究还较少。总体来说,对中华
元素的概念界定和相关研究,虽有一定成果和进步,面对近几年的互联网飞速发展,并
带来的社会形塑和传播变革等,中华元素的概念和发展必然也会产生一定的发展,尤其
是对中华元素的国际化传播和构建国家形象的意义而言,必然是极其重要的,但中华元
素的相关研究显然没随着时代进步和传播的需要进行相应的发展,本研究正是为了弥补
相关的不足。
2. 互联网时代下传统文化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相关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的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立题,本质上是在互联网快速发展,
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使整个传播关系发生深刻的变革,新媒介形式不断涌现的基
础上,以现代的数字化艺术的表达方式提出对以中华元素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更广泛、更
深入的一种适用于互联网,更利用互联网的一种数字化艺术传播的解决路径。因此,本
研究以“互联网、互联网+、新媒介、新媒体、中华元素、传统文化、数字化、数字化
传播、数字化艺术传播、艺术传播、文化传播、传播……”等相关的关键词进行尽可能
多的组合排序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再经过初略筛选,截至到 2018 年 6 月,与论文主
题关系较为密切的 130 篇左右的论文。在对以上文献进行分析后,发现当下的研究现状
具有以下几点特征:

[1] 巫志南. 论中华元素之构成[C]. 上海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博览会组委会编.解读中华元素———上海文化论坛论文


集. 上海: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上海故事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09: 17.
[2] 陈志超.文化自信视域下的中华元素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03):134-138.
12
绪论

一方面,从纵向的分布时间上来看,研究热度持续走高,2017 年到 2018 年进入爆


发期。此相关主题的研究在 2014 年之间均较少,2014 年到 2018 年四年间一直稳步增长,
从 2014 年仅有 9 篇左右到 2016 年已经有近 23 篇,可以看到研究热度的快速增长。而
从 2017 年起则进入了新媒体时代或互联网时代传统文化研究的爆发阶段,2017 年的研
究文献达到近 40 篇,而 2018 年年中则已经达到了 35 篇,由此可见 2018 年的增长势头
正在持续走高,很有可能是 2017 年的双倍。而 2017 年到 2018 年研究热度的快速提升
也有以下几点原因:这首先得益于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得到了国家层面的战略支持,尤
其是“文化自信”的战略,十八大和十九大等重大会议上的习近平总书记对传统文化重
要性的多次强调,以及其本人参加海内外重大会议和接见外宾时,以身作则的对传统文
化的传播,加之政府机构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的实施等因素,都表明这也主要是国家层
面大力引导的结果。2016 年的开始发力到 2018 年的研究爆发,正是前文论述中政策制
定实施的时间段,可以说,源自于国家战略层面的支持对这一研究议题起到很大鼓舞。
其次,故宫热、博物馆热、汉服热等现象的表明,中国经济强大之后,民众对具有强烈
民族文化认同感的传统文化的喜爱和支持。可以说,当今的时代语境下,不管是国际传
播的影响力还是国内的民族认同,都使得传统文化在当下具有较强的时代价值。最后,
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传统文化的传播研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个老话题,是不断
被研究的话题,尽管 2014 年之间的研究不多,但仍然有一些研究热度。但是几年前的
互联网还没有如今这么发达,移动互联网更是近几年的新兴产物,对于以数字化艺术传
播来解决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和传播,并没有成为最为有效的路径。而如今《国家宝藏》
的热播,故宫成为现代网红,微博和微信社交媒介的爆炸式传播力量,都给传统文化的
传承找到了新的思路和希望。因此,2017 年和 2018 年出现了研究热度的爆发。
另一方面,从传统文化传播的基础性研究上来看:
首先,在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传播价值和困境上已经有较深入的认知。2010,石义彬,
吴世文,从数字传播和全球传播环境的角度下论述我国大众传媒再现和建构中国文化身
份研究的相关思考,引起了较大关注。分析了数字传播和全球传播对中国文化身份的影
响和挑战,并提出“我国大众传媒已经成为再现和建构中国文化身份的重要途径和资源,
应该积极利用大众传媒有意识、有目的地再现和建构中国文化身份。”[1]并较早看到“积
极探索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再现和建构中国文化身份。”[2]作为早期的开始关注网络新媒
介对文化身份的构建的文章,也还只是点到为止,且对互联网的认识程度还处于较低阶
段。2014 年彭欣在《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传承的现实困境与创新策略》[3]文章较早明确
了新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语境,也认识到在这样的语境下传统文化传承直接受到来自大
众文化传播、外来文化输入和数字化娱乐推广的冲击和困境,并提出要融合新媒体数字

[1] 石义彬,吴世文.我国大众传媒再现和建构中国文化身份研究——基于数字传播和全球传播环境的思考[J].当代传
播,2010(05):4-7.
[2] 石义彬,吴世文.我国大众传媒再现和建构中国文化身份研究——基于数字传播和全球传播环境的思考[J].当代传
播,2010(05):4-7.
[3] 彭欣.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传承的现实困境与创新策略[J].江西社会科学,2014,34(12):233-238.
13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技术,依托新媒体传播平台,不断开辟出新的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之路。认为应利用“应
用软件来推进传统文化”,初步认识到了移动媒介的作用。2015 年高卫华的《祭孔大典
仪式的网络传播意义解读》以传播学的方法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明确了网络传播的
意义,但也提出网络对文化的消解作用。2015 年晏青的《泛娱乐时代的传统文化传播:
困境、方法与走向》[1]和秦枫,徐军君的《突围与重塑:数字媒介环境与传统文化传播》
[2]
更进一步认识到了现代媒介环境下泛娱乐化对传统文化的解构和消解。从这里可以看
到传统文化自身特性使之与数字化传播的融合仍具有的一定难度。2016 年高卫华,贾梦
梦的《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播有待解决的几个问题》认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传
播,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目前面临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转换难度较大、国际传播
中信息流动不均衡、消费主义文化对传统文化传播造成冲击、网络‘娱乐至死’颠覆传
统文化精神等问题。”[3]
其次,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形态的研究日益丰富,尤其是对文化综艺类的传播形态的
关注度显著提升。2013 年,C. H. Huang 和 Y. T.Huang 介绍了游戏在台湾泰雅族部落仪
式、信仰、习俗等诸多非遗传播活动中的作用。“作者利用叙词表、文化特征分析、用
户界而的文化要素转化等过程进行数据的分层、逻辑化、呈现,开发出一个严肃类游戏
Papaq-waka。并研究发现,其有助于促进学生对本土生活与历史相关文化遗产的学习与
表演。”[4]2014 年陈少峰提出以动漫化方式传承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5]这是较早对
传统文化的一种有效的现代化转译的方式,尽管不一定是数字化,但确实是一种适合数
字化艺术的传播方式。2016 年,S. Ko-lay 提出“将游戏、动画等方式用于印度传统艺
术和手工技能的传播,以此吸引和教育年轻人,促进传统手工艺的复兴。”[6]2017 年胡
泊“对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从‘民族原创’到‘IP 转换’的时间梳理中认为,中国动画
在‘民族性’和‘跨文化’中寻找适合自己的海外传播路径。”[7]而罗业云,则从对动
画电影中传统文化符号的借用与重构的分析中,认为这是一条适合互联网时代的传统文
化现代转化之路。[8]这是相对来说,较详细的论述了以动画电影的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
数字化艺术传播的研究。而随着 2016 年到 2018 年之间《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
等旨在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文化综艺节目的诞生,使更多的研究者看到了电视或者
网络综艺在互联网时代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创造的可能性。2016 年许晓辉,李蕊的文章以
《中国诗词大会》作为优秀案例来论述电视媒体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9],但研

[1] 晏青.泛娱乐时代的传统文化传播:困境、方法与走向[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15,36(03):144-147+156.
[2] 秦枫,徐军君.突围与重塑:数字媒介环境与传统文化传播[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02):115-119.
[3] 高卫华,贾梦梦.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播有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当代传播,2016(02):43-45.
[4] HUANG C H,HUANG Y T. An annales school -based serious game creation framework for Taiwanese indigenous
cultural heritage[J].ACM journal on computing and cultural heritage,2013, 6(2):1-31.
[5] 陈少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漫化传承与传播研究[D].导师:于海广.山东大学,2014.
[6] KOLAY S.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of traditional Indian art through virtual new -media[J].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6,225(14): 309-320.
[7] 胡泊.从“民族原创”到“IP 转换”:中国动画电影海外传播的前世今生[J].当代电影,2017(06):143-146.
[8] 罗业云.互联网时代动画电影中传统文化符号的借用与重构[J].当代电影,2017(05):115-118.
[9] 许晓辉,李蕊.从《中国诗词大会》谈电视媒体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J].当代电视,2016(07):78-79.
14
绪论

究论述还不够深入。2017 年高贵武,胡蝶的《电视媒体的文化传承与技术(艺术)呈现
——解析<中国诗词大会>成功之道》则从《中国诗词大会》的具体节目设置、视觉舞美、
全民参与等角度全方位更深入地讨论了电视媒介的文化综艺对传统文化传播带来新的
思路。此外,2017 年底《国家宝藏》的播出在互联网上可谓呈现了一股现象级的好评,
相关的研究也纷至沓来。2018 年姚璇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播与传承——以<
国家宝藏>为例》,从生产范式、主体定位、价值传承、观念启迪等四个方面深入论述
了《国家宝藏》作为文化综艺节目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值得借鉴的方面。[1]而方毅华,宋
佳伶则从叙事策略、场景设置及互动模式等角度探讨这档节目独具匠心的传播技巧。[2]
此外,从不同角度研究这类的文化综艺的文章还有不少,但大部分缺乏相应的深度。但
由此可以看出,文化综艺作为传统文化传播的新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传播形态已经受到
了明显的关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也确实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
除了电视文化综艺外,2017 年侯文辉,万江的《从影像记录到微动漫演绎:互联网+视
域下戏曲大众化传播凝视》[3]开始注意到互联网时代下的碎片化生存状态和对手机移动
客户端(APP)的利用,以微动漫的形式较深入论述互联网时代下戏曲传播的策略,这
也是一种较为明显的进步。而 2018 年冯向宇还以广西电视台微纪录片《技忆》为例,
分析了新媒体时代下我国传统工艺类短视频节目的传播策略[4]。提出了短视频对传统文
化传播的作用,但论述还较粗糙,也并没有提出明确的短视频对传统文化发展的深入有
效的策略。
再次,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战略的提出,都使研究者开始重新
关注互联网的新变革之下给传统文化带来的新机遇。这一方面体现在互联网+传统文化
和互联网思维的关注。2016 年郑丹分析了故宫在互联网时代下以互联网思维对故宫作为
一种媒介的思考,且深入分析了故宫利用互联网实现的传播策略,微信、微博、APP 甚
至 VR 虚拟现实技术都成为了故宫博物馆传递信息的辅助手段。[5]2017 年马俊更进一步
了深入的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积极开创‘互联网+传统文化’的发展模
式,以互联网思维加深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等不同领域的跨界融合与协同创
新,创造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优质产品、品牌和传播平台,形成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传承推广新模式、新形态和新风格。”[6]2017 年的王龙的《“互联网+”时代非
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则认为要有效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
字化平台,推动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有机融合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优化保护方式。

[1] 姚璇.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播与传承——以《国家宝藏》为例[J].出版广角,2018(04):53-55.
[2] 方毅华,宋佳伶.述千年国宝传奇 展大国文化自信——央视《国家宝藏》节目传播技巧分析[J].电视研
究,2018(04):38-40.
[3] 侯文辉,万江.从影像记录到微动漫演绎:互联网+视域下戏曲大众化传播凝视[J].艺术百家,2017,33(06):75-81.
[4] 冯向宇.浅析新媒体时代下我国传统工艺类短视频节目的发展——以广西电视台微纪录片《技忆》为例[J].视
听,2018(05):34-35.
[5] 郑丹.“互联网+”时代故宫的信息传播研究[J].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7(05):88-92.
[6] 马骏.“互联网+”时代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推广策略探讨[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7,37(07):79-81.
15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8 年马宁的《“互联网思维”下的戏曲艺术传播浅论》则明确的把“互联网看作是
[1]

一种思维”,相对于前面的浅尝辄止的论述,此文章则以戏曲艺术作为例子较清楚的说
明了互联网与传统艺术结合的互联网思维的真正内涵。[2]另一方面,移动新媒体或者移
动媒介也逐渐被传统文化传播所关注。2015 年郭敏[3]较早注意到了移动新媒体对传统文
化传播的重要意义,但没有提出有效策略。2018 年晏青的《移动传播视阈下传统文化传
播逻辑与策略》[4]中将移动媒体生产了新的社会情境、跨越物理空间、深度互动的语境
形成了新的文化传播范式,即移动传播。并把中华传统文化的移动化生存是传统文化现
代传承的新课题,并对移动传播下的传统文化传播提出初步的策略。移动传播概念的提
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进步。此文章也是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移
动传播情境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与融入研究”的成果。
又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承和传播仍然是传统文化发展的研究者关注的
重点,对此相关研究也一直较多。中华元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部件,非遗的研究成
果也是极其重要的参考。早在 2010 年陈赞琴就关注到新媒体时代下的变化,认为“畲
族文化传播对于信息化的需求已经迫在眉睫,并强调利用新媒体特别是互联网来传承和
保护作为记录畲族历史发展脉络的畲族原生态文化。”[5]2011 年,国家图书馆开始启动
“中国记忆”项目,“其中就包括采用新媒体手段对中国年画、蚕丝织绣等非物质文化
遗产的进行再现与传播的尝试。”[6]2016 年,中国艺术研究院起草完成了《非物质文化
遗产数字化保护专业标准》,有力推动非遗数字资源采集的规范化。[7]非遗数字化生存
的主体仍然是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档案馆等文化机构。2010 年邓爱东[8],2011
年杨红[9],2014 年 H. Dowding[10]等人均认为,这些机构有效的合作机制对于非遗数字化
工作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美国图书馆学家 M. Gorman 早在 10 年前就曾“呼吁美国图
书馆界要和档案馆、博物馆、美术馆、研究机构、表演团体等其他机构开展合作,共同
制定文化遗产保护的标准、政策和工作流程等网。”[11]
对于数字化带来的影响,2009 年彭毅论述“数字化与多媒体技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档案保存的最好方式”[12]。2013 年,“H. Thwaites 从信息角度、文化转变、多层传递、

[1] 王龙.“互联网+”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J].求索,2017(08):193-197.
[2] 马宁.“互联网思维”下的戏曲艺术传播浅论[J].戏曲艺术,2018,39(01):135-137+21.
[3] 郭敏.移动新媒体视阈下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08):11-13.
[4] 晏青.移动传播视阈下传统文化传播逻辑与策略[J].理论月刊,2018(04):169-173.
[5] 陈赞琴.新媒体时代闽东畲族文化传播的思考[J].东南传播,2010(10):11-13.
[6] 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记忆项目实验网站[EB /OL].http://www.nlc.cn/cmptest/,2016-08-02.
[7] 全国文化艺术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 关于文化行业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专业标准》公开征
求意见的通知[EB /OL].https://www.chinesefolklore.org.cn/web/index.php?NewsID=14588,2016-06-21.
[8] 邓爱东. 我国公共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调研[J].图书馆学研究,2010(10):36 - 39.
[9] 杨红. 档案部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J].北京档案,2011(3):22 - 23.
[10] DOWDING H. The role of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in developing na-tions’digital cultural heritage projects.OCLC
systems & services,2014,30(1):52-61.
[11] GORMAN M. The wrong path and the right path: the role of libraries in access to,and preservation of,cultural
heritage[J].New library world,2007,108(11 /12):479-489.
[12] 彭毅.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数字化保护[J].档案与建设,2009(01):46-48.
16
绪论

人类价值观等方而思考了文化遗产数字化所带来的变化。”[1]同年,卓么措认为非遗保
护不仅是技术的应用和资源的保护,也是提高文化自信、自觉和文化创新能力的过程。
[2]
谈国新等人的《信息空间理论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3]中,则从信
息空间理论的编码、抽象和扩散三个维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形态和特征进行分
析,并从信息理论的视角下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案。这是在较早从的信息空间视角下对
传统文化保护的尝试。2014 年,“谢丹则以东巴文化为例论述了区域少数民族文化的数
字化传播,并强调了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必然性,突出强调了数字化艺术传播的优势是抽
象性、系统性、可控性、交互性。”[4]2015 年,权玺的《移动互联网时代非遗的数字化
传播》[5],较为深入的分析了互联网时代下的特征和优势,指出互联网有效的弥合了时
间与空间的断裂,形成了“空间尺度,时间维度”的传播生态。同年,彭小琴的《民俗
艺术的新媒体传播路径》[6],认为新媒体的出现为民俗艺术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
这里的新媒体即是在互联网时代的数字传媒等方式,他还认为应开发网站、电子书、自
媒体、虚拟社区、APP 等多种媒体平台去发展传统文化。对“互动”的强调和 APP 的
提出显然是符合互联网时代背景需求的。2016 年《大数据条件下民族传统文化数字化保
护研究探析》[7]刘向春,宋伟以大数据为时代背景,探讨了传统文化保护中的问题,并
基于大数据的民族传统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建立了民族传统文化数字化感知系统,为传
统文化保护提供了新的尝试。2017 年权玺则提出要在“互联网+”的时代下构建非物质
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的新场景[8]。同年,王龙的《“互联网+”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数字化》[9]则对构建非遗的数字化平台进行了更深入的论述。
最后,数字技术的支持仍然是推动传统文化发展和数字艺术传播的主要驱动力,对
技术的研究仍是国内外仍然较为关注的部分。目前主要有数据库技术、数字影像技术、
三维技术(3D)、虚拟现实技术(VR)、增强现实技术(AR)、数字动画技术、动作捕捉技术
等。首先是 3D 技术。2013 年,周玉屏“结合实际分析水船工号子的传承现状、数字影
像在传播在水船工号子中的作用、意义及措施等,指出数字影像技术对传承这一表演性
不强的音乐类非遗具有重要意义。”[10]2016 年,“章立等人以惠山泥人作为尝试,并
兼顾电脑和移动终端的两大平台,进行三维数字化保护的尝试和探索,并以交互展示系
统对其进行传播和推广。”[11]此案例不仅是 3D 技术的探索和尝试,也是在互联网条件

[1] EDMONDS E. Visual heritage in the digital age.London:Springer,2013:327-348.


[2] 卓么措.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08):225-227+248.
[3] 谈国新,孙传明.信息空间理论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版),2013,34(06):179-184.
[4] 谢丹.区域少数民族文化的数字化传播研究——以东巴文化为例[J].青年记者,2014(11):20-21.
[5] 权玺.移动互联网时代非遗的数字化传播[J].青年记者,2016(33):83-84.
[6] 彭小琴.民俗艺术的新媒体传播路径[J].传媒,2015(23):76-78.
[7] 刘向春,宋伟.大数据条件下民族传统文化数字化保护研究探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16,25(03):44-49.
[8] 权玺.“互联网+”: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的新场景[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17(06):181-184.
[9] 王龙.“互联网+”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J].求索,2017(08):193-197.
[10] 周玉屏.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影像传播——以澧水船工号子为例[J].北方音乐,2013(05):108.
[11] 章立,朱蓉,牛超,邵丝语.非物质文化遗产三维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研究——以惠山泥人为例[J].装
17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下,较早以交互软件客户端的方式,进行数字化传播尝试的优秀案例。可以说,3D 技
术在古城的数字复原、遗址修复以及非遗文化教育等非物质文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较早在 2010 年,常凌翀[1]分析了西藏“泽帖”的保护,其便采用了大量 3D 技术。2016
年斯坦福大学“数字米开朗琪罗计划”、故宫博物院与 IBM 合作的“虚拟紫禁城”项
目,“丝绸之路”文化资源服务平台等,这些都是传统文化在互联网条件下的,更具推
广性的交互类软件的尝试。2014 年,万会珍提出可以将 3D 运用到传统武术的传承与保
护中[2]。谈国新、孙传明“利用三维技术实现了土家族‘撒叶儿嗬’的道具服饰、舞蹈
技法、口头经验、表现形式、舞蹈空间场所的原生态再现。”[3]2015 年,“A. Bustillo
等采用 3D、CAD、虚拟现实等技术开发了一个用于文化遗产教学的半沉浸式系统平台。”
[4]

在 VR 的研究上,“2011 年 Carrozzino M 等将意大利托斯卡纳的传统青铜熔模铸造


法的工艺,通过虚拟现实的技术进行再现,在这个用户可以参与的沉浸式交互平台上,
用户不仅可以观看青铜艺术品的诞生过程,并通过虚拟环境中设置的影片等图文信息详
细了解流程中的关键点和历史背景。”[5]虚拟技术使用户能够有机会近距离观看和体验
这项古老技艺的魅力和背后蕴藏的文化价值,濒危的文化瑰宝焕发出新的活力。2015
年,代俊波提出利用 VR 技术为形式多样的满族非遗项目构建数字展览馆。[6]2016 年“罗
敏提出以虚拟现实技术的方式来现实川剧的情景再现的尝试,其中不仅以计算机方式对
川剧的表现方式进行模拟,还设计虚拟的表演者、环境、道具、身段、服饰、乐器、声
腔等,构建了一个三维的虚拟场景,并通过体态、手势等多种方式和系统进行交互,并
以此实现对川剧表演的视觉模拟体验。”[7]2017 年“Kim U, Shin K 针对韩国传统民间
舞蹈展开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交互性叙事探索,提出了基于目标用户和互动叙事的传统
舞蹈内容设计理念。”[8]此外,观众在 VR 应用中的参与性也非常重要,而社交则是促
进参与的重要手段,如何在虚拟数字环境中融入现实的社交概念,也成为促进用户参与,
提升非遗活动体验的主要方式。目前的文化遗产数字化的技术趋势之一是在虚拟环境中
引入虚拟角色(virtual humans)。具体应用上,2018 年 Vosinakis S 等人提出的一种基于虚
拟现实技术的交互平台[9],重新构建了雅典安哥拉古集市(Ancicent Agora of Athens),利

饰,2016(08):126-127.
[1] 常凌翀.新媒体语境下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
版),2010,31(11):39-42.
[2] 万会珍,骆方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统武术与三维数字技术运用[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33(11):95-98.
[3] 谈国新,孙传明.信息空间理论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版),2013,34(06):179-184.
[4] BUSTILLO A,ALAGUERO M,MIGUEL I,et al. A flexible platform for the creation of 3D semi -immersive
environments to teach cultural heritage.Digital applications in archaeology and cultural heritage,2015,2(4):248-259.
[5] Carrozzino M, Scucces A, Leonardi R, et al. Virtually preserving the intangible heritage of artistic handicraft. Cultural
Heritage, 2011,1: 82-87.
[6] 代俊波.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展览馆的构建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5,36(01):48-52.
[7] 罗敏.用虚拟现实技术捕捉“非遗”——以重庆市的川剧保护为例[J].四川戏剧,2016, 11: 94-96
[8] Kim U, Shin K. Content concept for VR-based interactive Korean traditional dance experienzone[C]. In: Proceedings of
201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ulture And Comnutine. 2017. 118-122.
[9] Vosinakis S, Avradinis N, Koutsabasis P. Dissemin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using a multi-agent virtual world.
In: Advances in Digital Cultural Heritage. Berlin: Springer, 2018. 197–207
18
绪论

用场景中的多个虚拟角色与用户进行交互,从而尽可能生动重现古雅典城邦的人文情
境。“人们倾向于对使用自然语言进行交互的虚拟角色作出反应,虚拟角色能够与用户
交谈,回答用户问题,提供额外的信息并对用户的行为做出回应,用户通过与虚拟角色
的视觉和语音互动获得信息,从单纯的观察者、学习者转变为虚拟环境中的积极参与
者。”[1]传统行为、生活方式以工艺等作为非遗展示的主要内容,虚拟角色的应用,无
疑能够将无形的非遗文化元素和知识,以更优化的数字视觉方式呈现出来,帮助用户更
好地融入虚拟世界中来。因此,VR 虚拟现实技术会在非遗数字博物馆、历史或者文化
场合的虚拟展示,以及非遗类的严肃游戏中拥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最后是增强现实方
面。
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简称 AR),AR 是“在 VR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
术,通过使用诸如移动电话或头戴式显示器,特别是智能眼镜等设备呈现虚拟数字信息
叠加在现实环境中的虚实融合的场景,以增强体验者对真实世界环境的感知。”[2]随着
AR 技术的不断成熟,其作为一种能够有效保护历史、提升用户体验并优化学习的新方
式,已经开始被广泛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领域的数字化再现和保护。目前,国内外利用
AR 技术进行的非遗数字化成果,不仅有数字圆明园增强现实系统[3],让参观者看到了
曾经圆明园的光彩和辉煌,更有 2016 年敦煌莫高窟的应用“纯净之地:增强现实版”[4],
让观者不必远赴敦煌就可以欣赏到敦煌佛教文化的盛况。此外,2018 年“Schaper MM
等人基于 AR 提出了一种名为 World-as-Support 的新兴互动范例,展示了西班牙内战期
间建造的防空洞的虚拟遗产体验的设计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评估基于 AR 应用的教育体
验的益处。”[5]同年,Fenu C 等人“提出了一个为文学博物馆的参观者提供 AR 体验的
设计和应用,突出意大利小说家 Italo Svevo 的作品和生活,将小说家博物馆的参观者与
城市中的相关地点联系起来,通过 AR 拓展空间并创建博物馆的虚拟部分,以叙事性等
个性化方式增强游客体验,充分体现出 AR 在文学博物馆中的积极作用。”[6]AR 技术在
非遗数字化中逐渐显示出较大的优势。2017 年 tom Dieck M C 等人“从内部和外部利益
相关者的角度提出了 AR 在经济、体验、认识、社会、文化、教育、历史等方面的积极
价值。”[7]他们认为,“AR 以一种高参与度和体验度的访客参与模式,能够吸引更多
的访客,并拥有更广阔的目标市场;AR 以新颖的技术应用为传统文化创造了更多积极

[1] Machidon O M, Duguleana M, Carrozzino M. Virtual humans in cultural heritage ICT applications: a review.Cultural
Heritage, 2018, 33: 249–260
[2] Rauschnabel P A, Brem A, Ivens B S. Who will buy smart glasses? Empirical results of two pre-market-entry studies on
the role of personality in individual awareness and intended adoption of Google Glass wearables. Comput Human Behav,
2015, 49: 635–647
[3] 人民网.走进“重建”的圆明园:90%已完成数字化复原
[EB/OL].http://bj.people.com.cn/n/2014/0820/c82840-22043474.html,2014-08-20.
[4] 搜狐. 增强现实带你重游丝绸之路[EB/OL].http://www.sohu.com/a/69442504_213766,2016-04-15.
[5] Schaper M M, Santos M, Malinverni L, et al. Learning about the past through situatedness, embodied exploration and
digital augment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sites. Int Human-Comput Studies, 2018, 114: 36–50
[6] Fenu C, Pittarello F. Svevo tour: the design and the experimentation of an augmented reality application for engaging
visitors of a literary museum. Int Human-Comput Studies, 2018, 114: 20–35.
[7] tom Dieck M C, Jung T H. Value of augmented reality at cultural heritage sites: a stakeholder approach. Destination
Marketing Manage, 2017, 6: 110–117.
19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的人口,使其更容易被更多的人看到和认同;AR 极具沉浸感和真实感的互动体验能够
让访客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并促成更多的社会交流;AR 还打破了空间对非遗文化的
限制,使更多的非遗焕发生机,此外,AR 的独特体验,使其对个性化教育也较大的益
处。”[1]

(二)研究现存问题

1. 中华元素的概念界定较模糊,相关研究较少。研究主体仍然侧重非物质文化遗
产和传统文化,相对而言,主体的定位或局限或宽泛,不利于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跨文
化和大众化的普及传播。从现有的研究中也可以看到对中华元素传播研究的整体不足,
尤其是中华元素的概念研究较少,对传统文化的传播的元素选择缺乏筛选。在互联网时
代下,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符号或者元素进行现代性的数字化艺术形态转换,并以数字化
手段进行艺术传播,这是适应时代趋势的必然,也是以高品质的艺术化手段对传统文化
的再创造和继承。因此,不论是针对国际化传播还是吸引国内的年轻受众群体都是极其
有利的。但不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主体的一概而论还是传统文化作主体的泛泛而
谈,都不适应于互联网时代下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因为中华元素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
表和构件,要实现跨文化传播和“文化自信”的战略要求,必然是有选择性的。一方面
它是具有中华文化普遍意义的,是具有普适性、典型性和标识性,是中华文化的典型代
表,更能体现中华文化的精神和文脉的正向价值,也能与现代社会语境产生连接,这样
的中华元素才具有较强的传播性,能为大部分在短时间内接受和喜爱。另一方面,要具
有较强的符号性,易于提炼,并进行再设计等艺术化处理来实现数字化转化,由此才能
充分展现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化艺术传播优势。因此,把传统文化直接作为研究主体则太
过宽泛,缺乏一定的目标性和可行性。而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数字化艺术传播过多的集
中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本身就是一种不足,缺乏多视角去探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策
略,不利于“文化自信”的跨文化传播。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
主要组成部分,但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存在受众面狭窄,抽象性弱,与现代设计转化
较为困难,普适性弱等特点。这从一定程度来说,不利于其应用到最具推广性和国际性
的一些新媒介形式进行传播,例如交互软件等。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某个特定地
方的特殊文化产物,要求当地的语境环境才能还原其本真,而语境的冲突和理解上的障
碍,必定很难让大部分人理解其真正的涵义和韵味。
2. 有关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现代转译研究的相关研究极其匮乏,仅有少
量的数字化艺术类型研究,缺乏整体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现代转译研究。研究大多的关
注点是数字化传播,仅侧重数字化。而数字化艺术传播的首要前提是以数字化艺术的形
态进行传播,是对传统文化的艺术化的再创造,是从艺术层面出发的更高要求,属于艺

[1] tom Dieck M C, Jung T H. Value of augmented reality at cultural heritage sites: a stakeholder approach. Destination
Marketing Manage, 2017, 6: 110–117.
20
绪论

术传播的范畴。而此相关的研究极少,具有代表性的概述是 2009 年,山东大学博士论


文《数字化艺术传播形态研究》[1]开始较早对数字化艺术传播进行系统论述。而对于中
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现代转译几乎是空白,只有前文一些艺术传播形态的单独论述,缺
乏整体的数字化艺术的现代转译的论述。仅有从政治学角度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上的
现代创新转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 2017 年鞠忠美的《论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文章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基本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传统文化转化为新
文化;二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人。”[2]近几年互联网的飞跃式发展,使之较之于
早期的互联网已经发生了深刻传播关系的变革。数字化的传播手段成为互联时代下的最
佳方式,但是现代以年轻人为主体的受众人群,其受过良好的教育,拥有更高的艺术素
养,显然对传统文化的数字化现代转化也具有更高的要求。注意力经济作为现在互联网
时代的显著特征,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若只是照搬和复制,而不是高品质的创造性地数
字化艺术转译,则显然是很难吸引年轻的受众们的。达不到传播效果的行为,从某种程
度上来说,是对时间和资源的一种浪费。因此,对传统文化应以立足于艺术性的现代转
译的数字化艺术传播方式,而不仅仅是数字化的传播,而进行数字化艺术传播的重要前
提是对中华元素进行有效的数字化艺术的现代转译。
3. 对中华元素的国际化或者跨文化传播的研究不足,尤其是对国际化传播语言的
关注极其匮乏。2012 年的黎泽潮,杨龙飞较早认识到全媒体时代对中华文化传播的意义。
并认为“中国元素的跨文化传播必须借助全媒体发展的机遇来宣扬中华文化,提高中华
文化的文化认同感。”[3]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以及认知的不足,其从理论、平台等层面
提出的相应对策还只是点到为止,论述不够深入。2013 年高卫华的《新媒介语境下中华
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世界传播策略》,则对于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的传播语言提出了自
己观点,认为应“借助新媒介技术进行中西文化的‘融合’传播,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符码纳入西方故事表述模式,淡化显性的文化渗透,解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内涵,
改变中国人对民族文化的传统认同,实现经济盈利与意识形态影响的双重传播目的。”
[4]
这把中西文化融合传播的方式较早的考虑到了西方受众的接受问题,具有较大进步意
义。但论文的案例主要集中于电影这种单一的类型艺术的研究,对好莱坞的电影模式向
外隐形输出文化的方式进行了有效的研究,但却没有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对外输出提供更
加详细可行的路径,这也是当下研究的不足。2017 年常怀云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化
传播困境》[5]较客观的论述了传统文化在海外传播的现状和存在困境,并从政策、机制
和社会化推广等角度提出了一些建议。但相关策略的论述仍浮于表面,且多从政府角度
和政策层面,而不是立足于互联网的数字化角度的研究。综上可以看出,尽管对传统文

[1] 倪万. 数字化艺术传播形态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 山东大学,2009.


[2] 鞠忠美.论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J].理论学刊,2017(04):155-160.
[3] 黎泽潮,杨龙飞《全媒体时代下中国元素的跨文化传播[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30(05):124-128.
[4] 高卫华.新媒介语境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世界传播策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版),2013,33(06):150-153.
[5] 常怀云.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困境[J].出版广角,2017(19):58-60.

21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化的跨文化传播有少量的研究成果,但是关注度还显然不够,且大多研究受到不同原因
的限制,研究内容缺乏深度,真正具有代表性的成熟跨文化传播的相关研究极少,对国
际化传播语言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随着中国国力增强,在国际上获得更高的民族文化
认同以及更高的国际地位成为当下国人的重要愿景。因此,数字化艺术作品能否具有一
种能被海外受众所接受和理解的传播语言,则成为国际社会能够客观正确地认识中华传
统文化的重要一环。由此,对跨文化传播和国际化传播语言的相关研究则成为了重中之
重。
4. 尽管互联网快速发展下的传播新特征引起了一定关注,与此相关的研究在逐渐增
多。但是对互联网的理解,互联网思维的认知等还不足,且与移动媒介、媒介融合等新
特质相关的传统文化数字化艺术传播的研究还较少,且研究程度不高。现代互联网传播
关系的较大变革和各种新媒介形式的出现都成为更高阶段的互联网时代的显著特征。尤
其是“互联网+”战略的提出,更促进了大众对互联网认知的进一步提升。但是在现实
实践中仍然存在传统文化的传播主体对互联网认识不足,仅把互联网视作传播工具的落
后思想,对互联网的认知和利用都仅停留在量的积累,距离质的飞跃还有较大距离。而
在学术研究方面,能够在对互联网深入研究和理解的基础之上,挖掘移动媒介等新媒介
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作用的相关研究还存在较大不足。一方面,尽管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使近几年对移动媒介的相关研究显著增多,但是把移动媒介视作传统文化传播的关键传
播媒介的认识还不够。不论是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移动交互软件,还是新兴发展起来
的短视频这类适合移动媒介的新的传播形态等等,目前也仅有几篇较高质量的论文,相
关的研究还远远不够。移动媒介等新媒介作为现代传播语境中的新形式和新现象,对应
研究的不足也是正常现象。而当前互联网时代的进步,很大程度上是移动互联网和移动
媒介的推进。因此,对移动媒介以及适用于移动媒介的传播形态的关注和深入研究,都
是传统文化传播在现代传播语境中的关键之处。另一方面,互联网快速发展也推动了媒
介融合的实现,传统的媒介不断与新媒介进行融合和革新,而新媒介也同样充分利用不
同的媒介平台,达到传播一体化。2019 年 3 月 16 日出版的第 6 期《求是》杂志发表了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文章。文章强调,“要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加快构建融
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1]因此,媒体融合发展不仅是互联网时代下的
趋势,也是上升到国家层面的战略指导。而目前以媒体融合促进中华元素的传统文化的
数字化艺术传播的相关文献还相当匮乏,主要停留在对传统媒介的新媒介升级的初步层
面,而对传统媒介与各种新媒介形式的更全面、更深入地融合的研究还存在很大不足。
5. 目前,互联网时代下的传统文化数字化艺术传播的相关系统性论述几乎为空白,
急需弥补此研究的不足。迄今为止,对此相关的系统性研究,不论是著作还是博士论文
都是极少的。中国知网的数据库中也只有少量的不同艺术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数字

[1] 新华社.《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EB/OL].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9/0315/c1024-30978466.html, 2019-03-15.
22
绪论

化传播的硕士论文。如前文所述,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在当前的社会语境中,不论是国
际地位的提升还是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心理需要,也不论是大到国家层面的国家形象建构
的需求,还是小到普遍百姓的文化自信心的建立,都到了最迫切的阶段。同时,互联网
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崛起带来的契机,也为以数字化艺术传播手段去传
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创造了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为适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需求,对
传统文化进行必要筛选后的中华元素,对其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数字化艺术传播显得尤其
重要。
以上即为当下研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成果也正是努力
对此研究不足的一次尝试和探索。

三、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主要创新点

1. 对中华元素概念的界定进行了一定的发展,认为必要的文化筛选是中华元素能
够适应现代创新转化和在跨文化传播中构建国家形象的关键。论文对中华元素这一核心
研究主体的概念,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互联网时代背景和传播需要进行了延伸和
发展。首先,从中华元素的核心概念上来说,中华元素是立足传统,并能被现代方式所
继承的,是适合于现代艺术转化和数字化传播的必要文化筛选。中华元素是确立在优秀
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的民族文化精髓。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
分,而中华元素又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提炼。因此,中华元素与优秀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三者中最小的被包含的存在,是最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代表
和体现,此为中华元素概念范围的基础。其次,从横向维度以及纵向维度确立了中华元
素的范围内容,表明中华元素不仅包含物质层面和非物质层面的内容,更明确了中华元
素是“优秀”的,是没有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产生质的变化的“非异质”性传统文化的基
本限定。这也是中华元素筛选的基本范围和原则,并认为中华元素的筛选还应该选择与
现代文化产生共鸣的“精神标识”,把中华元素作为国家文化符号进行输出,以构建出
更加立体、全面的国家形象。最后,从适宜于数字化艺术转译的“可提炼的符号性”、
代表中华文化精髓和国家形象的“民族精神的正面性”以及现代创新转化和传播的“文
化意蕴的整体性”三个特质,去进一步明晰中华元素的概念。
通过对以往的学术研究进行梳理发现,尽管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不少,对中华元素也
有一定的研究,但是以更适合当下传播语境和时代需求的概念界定是极少的。论文明晰
提出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必要的文化筛选,较清晰深入地发展了对中华元素的概念的界
定,这不仅为后面的互联网时代下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确定了研究主体,避免泛泛而谈,
有利于数字化艺术的转译和传播,更为传统文化的跨文化传播和国家形象明确了传播的
核心内容,更有利于大众化的普及传播。此外,对中华元素在当下的传播困境的分析,
23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以及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机会,都可以说是为中华元素的再生找到了更好的方式。
2. 论文首次对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转译进行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对应的艺术
转译原则和方式,是对此领域极其匮乏的研究现状的一次补充。从传统文化到现代数字
化传播的跨越实施和完成,其关键是对筛选出的中华元素进行数字化艺术转译。作为中
华元素代表的传统文化和互联网时代下的数字化手段之间的有效联结,数字化艺术转译
的质量,不仅决定了最终中华传统文化在跨文化传播中展现的艺术吸引力和文化感召
力,更决定了中华元素在现代创新转化中的传播力的强弱和传统文化的未来发展。而当
下受众审美力得到普遍提高的前提下,人们对中华元素的现代转化的艺术品质也有更高
的诉求和期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数字化艺术转译是互联网时代下中华元素的数字化
艺术传播有效展开的最核心的步骤。论文也首次从“现代:凝练的符号语言表达” “吸
引:沉浸式体验中的文脉传承”“便捷:碎片化语境下的快速获取”“故事:多样化叙
事讲述中国故事”“交互:新技术支持下的情景互动”,五个方面详细论述了中华元素
的数字化艺术转译策略,为传统文化的现代创新转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3. 论文首次提出以“可沟通”的传播语言来实现与“他者”对话,以此来跨越海
外传播中的文化鸿沟。当下跨文化传播中最大的障碍,即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传播的文
化折扣。如何实现传播信息的对等交流,传播的内容被理解和接受成为现在海外传播的
关键,也是构建国际化传播体系的重点。论文首次提出了“可沟通”的传播语言,以关
注与受众互动和受众反馈,并能实现双向交流的对话式的“可沟通”的传播语言来代替
以往单一、强势,对受众不够关注的“不可沟通”的传播语言,以避免在传播中出现的
“自说自话”的尴尬局面。要以“可沟通”的传播语言来增强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
播力,首先是尊重受众,满足并超越接受美学中的“期待视野”。这意味要对受众足够
的尊重,足够的了解,明白其所想、所期待的,并以优秀的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作品来
让他们理解和满意,甚至是惊喜。其次,将中华元素融入以跨越文化鸿沟的“母题”来
引起的情感共鸣,潜移默化中传播传统文化和民族价值等。即以体现人类文化共性和人
性共鸣的“母题”来讲述中国自己的故事和民族精神。最后,善于用“他者”的语言讲
述自己的话,即用“他者”可以理解和接受的语言形式构建“对话”式传播来实现中华
元素为代表传统文化的跨文化传播。
4. 论文在对互联网、新媒介的理解和“媒介融合”理论研究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中
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新生态建设。更高阶段的互联网时代,不仅在青年受众、社
群传播、数字技术、场景革命等方面给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创造了新的生存土壤
和优势条件,而且随着人们对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介的依赖、短视频媒介形式
的火爆等因素,都可以看出,互联网显然也为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带来了一个全
新的生态环境,而现实中显然对此还没有做出及时有效的反映,对互联网的适用不足也
正是体现在此。因此,论文即从“可沟通”的传播语言与“他者”对话;建设媒介高度
融合下的立体化传播矩阵;深度运用重视参与感体验的互联网思维;综合多层次多维度

24
绪论

的数字艺术传播形态;构建政府引导下全民参与的微传播热潮,五个方面对中华元素的
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新生态建设进行初步探索。
5. 论文是首次立足于互联网时代进入更高阶段的基础上,对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
术传播的进行系统化的理论研究。在此之前,相关的学术研究还相对较少且缺乏系统性
论述。此选题论文一方面是尝试对此系统研究不足的补充,另一方面也是在努力解决面
临互联网快速发展下的机遇和挑战中,中华传统文化如何进行传播、如何进行高效高质
的数字化艺术传播以加强其传播力的问题。与此同时,传统文化热大背景下带来的鱼龙
混杂的现象,不仅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更是对以中华元素的文化符号构建国家
形象的一种损害。习近平总书记说,“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
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希望大家立足
中国现实,植根中国大地,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精彩生活表现好展示好,
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1]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中华元素进行数
字化艺术传播还属于初级阶段,而对此进行系统性的深入研究,正是对互联网时代下为
传统文化传播带来的机遇的一种回应,也是为了解决当下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的问题,
尤其是传统文化热带来的诸多副作用。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顺应时代发展,并以良性
健康的方式进行可持续的发展,以建立文化自信、构建国家形象,是此研究始终的追求。
6. 论文提出对传播目标对象的准确定位和细分,并首次以纵向型的“内驱型受众”
和“培育型受众”受众分类,并结合横向型的本土和海外受众分类进行精准化传播,并
提出应利用互联网的网状节点优势,形成内驱型大节点带动培育型小节点,本土型大节
点带动海外型小节点的立体式、成长型的螺旋式上升扩大的传播结构。在经济市场的不
断升级和细分之下,只有对目标受众有充分的了解和准确的分类,才能够充分挖掘其需
求,并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播,这是在传播过程中传播力能否实现预期效果的前提。因此,
对中华元素的受众进行精确的分类,以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播动力分为“内驱
型”和“培育型”,并充分发挥每个受众在互联网中的传播节点作用,在本土和海外两
个的传播场域中进行以“强传播力”的“内驱型”受众带动“弱传播力”的“培育型”
受众,以在传播过程中最终形成自发向上的成长型传播结构。这对于提高中华元素的传
播力,实现良好传播效果有高度的可行性意义。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1. 论文作为对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进行的系统性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研
究上还存在一定不成熟和不全面的问题。互联网在近几年的飞跃发展,对传播关系和社
会形态来说,都产生了一定的变革。在此时代背景下对中华元素进行数字化艺术传播,
对于学术研究来说,还仍然是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传播背景下的新课题。而相关文献资料

[1] 求是.习近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
[EB/OL].http://cpc.people.com.cn/n1/2019/0415/c64094-31030863.html,2019-04-15.
25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的不足等因素,都给研究的深入进行带来较大难度。
2. 尽管论文在创作过程中,以跨学科的视角、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研
究,尤其是对国内外受众都进行一定范围的在线问卷访谈形式,但由于时间和地域条件
所限,对海外受众的调研受困于现实场景等因素,致使其样本数量和种类还不够充分,
因此,在受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转化接受度的信息挖掘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但此
问题可以随着条件的完备、研究的深入,进行不断完善。

四、研究方法

(一)宏观层面
宏观层面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方法论方面的思考。本研究中所涉及的方法论,主要
包括多学科交叉法和实证与个案分析相结合两个方面。
1. 多学科交叉法
本研究以互联网时代为背景,以中国元素为主体,进行数字化艺术传播研究,涉及
重点的关键词有“互联网”、“中国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因此本研究将领域
包括艺术学理论,设计学、计算机科学、传播学等交叉学科方面。研究除了以上学科外,
还将从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去进展跨学科交叉分析。
2. 实证与个案分析相结合
实证,即是分析和回答“是什么”的问题。本研究中,首先对中华元素进行概念和
范围界定,并以中华元素的数字化传播现状等进行事实性判断和分析。同时,以正面的
优秀案列和反面的案例等个案角度进行研究阐述,以明晰中华元素的数字化传播中的问
题及对应的创新策略。

(二)中观层面

中观层面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完成论文的具体的研究形式和方法,既有实验研究、调
查研究,还包括实地考察、文献研究等形式。本研究主要采用“调研法”和文献研究两
类。
1. 调查研究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调研法”
调查研究作为科学研究中的普遍方法,常被运用于解释性、探索性等研究中。同时
在现状研究、历史研究以及归纳研究中等都有广泛的应用。而实地考察则是通过亲临现
场的方式,更加真实而深入地挖掘研究相关的细节。因此,维度较广的调查研究与具有
针对性地实地考察两者结合,有利于跟深入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本研究中,首先通
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方式对中华元素的目前数字化传播的接受度和受欢迎程度进行
一次调查,并对人群进行青年群体和中年群体的样本分类,两类人群作为数字化艺术传
播的主体人群,对他们的调研可以更有效的发现数字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挖掘出他们
的需求和喜好,为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策略提高新的思路。其次,本研究也将对
26
绪论

具有较强符号性的中华元素,如“榫卯”“明式家具”等这些元素的传承和传播形式进
行实地的考察,了解其传播的状态。最后,本研究也将会对市场一些优秀的中华元素的
交互软件等产品进行市场化的调研,借鉴其运作模式,为中华元素数字化传播的产业化
模式提高参考。
2. 文献资料分析
文献研究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基础的研究方法之一,是针对人类历史发展中已有的知
识文献进行分析研究,并努力从中寻找出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研究方法。本研究广泛收
集图书馆及互联网等文献材料资源,对其进行比较和分析,不仅充分挖掘前人在此相关
领域的科研成果和不足,而且也依据相关文献实现对研究对象的合理描述,为此研究提
供深厚的理论支撑。

(三)微观层面

1.访谈法
访谈,即是研究者以面对面,口头交谈的方式对被调查对象进行一种与研究相关的
信息资料的收集。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还需要向不同类型的人了解不同类型的材料,以
此保证样本研究的准确性。这种访谈式的调研具有相对较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一般分
为具有较严格限制的结构性访谈和相对自由的非结构性访谈,这种非结构的访谈又根据
限制的程度分为完全无结构和半结构的访谈。本研究主要采用的是半结构访谈法,即以
“互联网时代下,您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传播有何看法”为总纲,对与中华传统文
化有关系或兴趣的专家和学者、中华传统技艺的传承人和传播者、把传统文化推向商业
平台的公司等等进行深度的访谈,对不同群体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观点、以及
价值取向进行了解和研究。
2.在线问卷法
问卷调查,就是对调查对象以书面问题的方式搜集相关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本研
究主要以数字化问卷调查形式对研究对象和目标受众进行在线访谈。本研究借助专业的
在线问卷调查网站——问卷星,将中华元素数字化传播的主力人群,主要包括青年群体
和中年群体,分为国内和海外进行一定范围的问卷调研。问卷主要围绕对中华元素的特
殊符号、数字化转化的形式、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接受度和接受形式等等,以及对中华元
素数字化艺术传播的看法和意见等。并利用在线问卷调查网站进行数据分析,为互联网
时代下的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研究路径提供一定参考和事实依据。

27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的中华元素

第一节 中华元素的基本界定和传播困境

一、中华元素的概念界定

“元”意谓本源、本根,“素”意谓未被分割的基本质素。“元素”一词多作为自
然科学概念,《辞海》对元素有两个解释,“一个是在化学领域,指化学元素,如著名
的元素周期表中所列的元素;另一个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具有某种属性的事物的
全体称为‘集’,而组成集的每个事物称为该集的‘元素’。”[1]因此,“元素”是最
本质的东西,在现代语言的实践进程中,“元素”更是指一个事物的基元,其组合方式
决定了事物的属性。“中华”在《辞海》的解释是,“古代华夏族、汉族多建于黄河南、
北,在四夷之中,后世因称其地为中华。《魏书·礼志》:‘下迄魏晋,赵秦二燕,虽
地据中华,德祚微浅。’其初,但指黄河中下游而言,其后各朝疆土渐广,凡所统辖,
皆称中华,亦称中国。”[2]如前文所述,冯天瑜在其编著的《中华文化辞典》对“中华”
这一词汇进行了一定界定。他首先对“中华”这个有着漫长演变过程的词汇进行了梳理。
“中华”一词出现甚早,源自于中国古代华夏民族,以汉代立国,起源于黄河流域一带,
居四方之中,文化、科技发达并且历史悠久,因此称该地为中华,意谓“居于天侠之中
的华夏”,与先秦的“中国”、“中土”等词相近,此区后来被称为中原或中国。先秦、
秦汉时期,“中华”仍尚未出现,直至胡汉交织、华裔混融的魏晋南北朝,“中华”才
开始被使用。《晋书·陈頵传》记陈頵与王导书曰:“中华所以倾弊,四海所以土崩者,
正以取才所失。”《北齐·高昂传》称,“于时鲜卑共轻中华朝土”。此些文献中的“中
华”皆指拥有礼乐传统的华夏族,或者中原发达的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
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中华民族的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据《资治通鉴》记载,
唐太宗云:“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3]中国
近代著名学者章炳麟认为:“中国云者,以中外别地域之远近也;中华云者,以华夷别
文化之高下也”(《章太炎文录初编·别录卷一·中华民国解》)。这里强调中华一词
乃区别文化高下之族的含义。“中华”在历史上曾专指汉族,这是由于中华与华夏一词
有关。华夏文化发达,遂以中华自称,如冯天瑜教授说认为的,“‘中华’相对于‘中
国’而言,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词汇。”[4]因此,“‘中华’不只是地域概念,

[1] 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
[2] 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
[3] 司马光. 资治通鉴[M].沈志华 译,张宏儒 主编. 北京:中华书局,2009.
[4] 冯天瑜. 中华文化词典[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28
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的中华元素

而应当涵盖整个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所创造的伟大的中华文明。”[1]在历史不断地发展和
创新中,“中华大地”、“中华民族”等词也正是表明了“中华”的概念早已不只是汉
民族,是以汉民族为主体,包含五十六个民族在内的多民族以及文化的统称。
“中华”与“元素”合在一起的“中华元素”,目前尚无明确的概念,但也有不少
学者对此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张雄教授提出,“中华元素不是一个僵硬的
历史通道,而是作为当代中国人说故事的一个起点,作为当代中国人彰显生活世界感觉
时空中的心理遗存物的工具手段,通过这一手段,去积极表达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实与
未来的文化想象空间。”[2]学者朱裕平认为,“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上创造的文化
的总和,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中传承下来的精华部分,文化元素则是传统文化或者文化
遗产的基础构件和象征符号。”[3]这里突出了文化元素的象征性符号和基础构建的作用。
上海文化研究中心巫志南博士认为,“中华元素,是指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发展过程
中,不断出现的精神层面、制度层面、物质层面以及社会各领域具有代表性、为中华各
族人民所认同的民族文化元素,也是博大精深中华文明之基本构成元素,中华元素是在
数千年中华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的,也将在当今中华民族复兴伟大历史进程
中得到丰富和发展。”[4]此观点与朱裕平的观点一脉相承,都强调了中华元素应具有的
文化性,是中华文明的基本构成元素。冯天瑜教授在 2013 年的北京日报中发表文章《如
何提取和挖掘“中华元素”》对中华元素进行了一定的界定,他认为中华元素,也即中
华文化元素,“大约指中华民族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包括在与外域文化的交会中)
铸造的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韵味的基本质素,诸如阴阳和谐、五行相生相克、
家国天下情怀、民本思想、忧患意识、经验理性导引下的思辨与技术、儒释道三教共弘
的圆融无碍的信仰系统、区别于拼音文字的形义文字及其汉字文化等。它们生长发育于
中华民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运行之间,蕴藏于器物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风
俗习惯)和观念文化的纷繁具象之中。”[5]文章中对中华元素包含的内容进行了基础的
分类。陈志超则在 2014 年的文章中认为,“中华元素是指来自中华传统文化与其他国
家和地区形成差异化、凸显中华民族特色的相关要素,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
积淀而成、具有长期延续性、时代性和国际性的事物、现象和精神,是一种积极正面的
符号与精神形象。”[6]此中华元素的概念界定已经相对成熟,但由于时代的局限等原因,
其概念并未考虑适应于互联网时代下的创新转化和传播,缺乏典型性和符号性等论述。
如前文所述,“中华元素”意侧重“中华”二字,正是强调文化性、民族性和传统
性为核心。对中华元素的概念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界定的原因,是为了在互联网时
代发展下适应其传播特色,并提升数字化艺术传播的传播力。因此,笔者认为,中华元

[1] 陈志超.文化自信视域下的中华元素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03):134-138.
[2] 张雄, 刘士林. 从事件经济看中华元素的时尚表达[N].文汇报, 2009-08-08.
[3] 朱裕平.中华元素的形成规律、文化品格和基本构成[J].上海工艺美术,2009(03):18-20.
[4] 巫志南. 论中华元素之构成[C]. 上海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博览会组委会编.解读中华元素———上海文化论坛论文
集. 上海: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上海故事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09: 17.
[5] 冯天瑜. 如何提取和开掘“中华元素”[N]. 北京日报,2013-04-08(020).
[6] 陈志超.文化自信视域下的中华元素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03):134-138.
29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素应是源自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蕴藏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并演化着
的诸文化事象中,具有特色的,并决定文化事象性质的构成要素,这是与其他国家和文
化形成区分特色,彰显中华文化魅力的典型文化符号元素,这些元素是进行必要筛选的,
能够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特质、中华文化精神和国家形象的集体性文化符号元素,并具有
可提炼的符号性、民族精神的正面性、文化意蕴的整体性等特点。
为了进一步明晰中华元素的概念界定,这里有必要对中华民族文化、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元素进行必要的区分。“中华民族”一词最早由梁启超提出,[1]这成为中华民族具
有现代文明意义的里程碑。中华民族的概念从提出到不断的引申和发展,到现在的概念
中其既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统称,也是与中国的民族、国家、历史等密切连接的整体
的代称。而传统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
质和风貌的民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2]因此,中华
传统文化可以被认为是立足于中华民族的概念基础上,由“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
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
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3]而中华民族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最大的区
别则在与“传统”而字,这决定了中华传统文化是有祖辈创造并被世代传承和发展的文
化,而中华民族文化则不仅包含了传统文化,还包括各民族在社会发展中新产生和创造
的文化。中华元素则是建立在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上的文化元素和符号。三者的关系是包
含与被包含,中华民族文化包含中华传统文化,中华元素又是被中华传统文化所包含。
也就是说,中华元素是这其中最窄最小的维度。因此,在当代社会语境下,“中华元素”
必然是立足于传统,以传统元素为基础,在时代发展中传承发展的,并经过必要筛选的
文化符号元素。
(一)传统的根基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绵延生息、文明进化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和遗存了最宝贵的文明
财富,保留了最能彰显中华民族文明品质的特色元素。而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的传统文
脉正是“中华元素”的根本。是包括阴阳理论的哲学、情景交融的园林建筑、飘逸灵动
的诗画、横平竖直的文字等等,是中华文明在历史发展中所塑造的中华民族基因的基本
质素。同时,中华元素又是凝结着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展现国家形象和民族
尊严和利益的,被大多数中华儿女所共同认同的元素符号,风俗习惯等等。可以说,中
华元素来源于中华传统文化,立足于中国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同时又以各种传统文化
符号或具体事物表现出来,这些符号和事物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因此,中华元素的根
基在于传统文化。在时代的发展中,中国社会经历了政治经济上巨大的变化,在外来文
化的不断侵蚀中,中华民族在当代社会语境下也出现了诸多新的符号和元素。从某种程
度上来说,这些文化元素充满着异质文化的色彩,其无法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和内

[1]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之变迁之大势[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9.


[2] 竭红云,李霞.优秀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基本路径[J].智库时代,2019(11):237-238.
[3] 吴乾圣,王晓飞.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0):55.
30
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的中华元素

涵,也不具备中华文化的特质和体现中华精神。同时,现代社会的进步和网络文化的狂
欢,也出现很多基于现代土壤下生出的文化符号,例如“淘宝”、“大数据”等类似的
符号。这些源于异质文化和现代文明下的产物,不是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下的,不能体
现中华民族儿女集体记忆的符号都不属于此次中华元素的讨论范畴。“中华元素”是历
史先贤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是经典的流传和中华精髓的集中展
示。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元素会一种创新的形态得以发扬和传承,但从未曾
割断的文脉和体现中华民族的基因内核才是体现“中华元素”的关键。因此,“中华元
素”的首要前提是基于传统,内容源于中华传统文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精髓和民族审
美,并以此表达中华民族精神的符号元素。
(二)现代的传承
张道一先生在解释“传统”时认为“传”即传布和流传,“统”即一脉传承的系统。
可以理解为“传统”不仅是在中华大地上,历史中流传下来的思想、艺术、制度等符号
元素和文化内涵,更是在社会发展中不断吸收新的造型语言等,以适应现代传播体系的
创新继承。这是传统的保留,更是现代的传承。凝结着中华民族智慧,体现着传统文化
内涵的图像艺术和造型器物,在技术的革新和设计的进步中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的
生活中,形成一种源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场”。在这个“场”里,“中华元素”以一种
全新的面貌融入我们的生活中,这便是“活”的“中华元素”的再现,是真正的传承。
可以说,传统的本质是运动的,是社会不断进步的产物,并反过来也推动人类社会不断
向前发展。社会环境在更为复杂的不同维度中的动态变化,同样也会体现中华元素上,
对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不是简单对传统的推陈出新,更是以一种新时代中华民族的知识
和智慧的创造性地国际语言,来参与主导世界的精神形态。因此,中华元素必然是应在
体现传统精髓的基础上不断地被扩充。前文提到的 G20 峰会会标,其拱形独孔桥元素,
并以二十根极具现代感的线条上下分割开,形成桥的形状及倒影,桥的孔洞与 G20 的数
字圆形共形,并在红色的印章的点缀下营造出既具有现代设计感又兼具中华古典审美韵
味的艺术魅力。这里的桥不仅是连接双边对话的象征,与倒影的互形更是中华文化阴阳
虚实的哲学体现。G20 峰会的标志以传统符号为核心元素,运用国际化的设计语言创造
出符合会议精神的标志,易读易懂,也更能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从一定程度上
来说,它不是原有传统符号的生搬硬套,而是创新的发展和继承体现了中华元素的独特
魅力,在国际上绽放出光彩。因此,这样的中华元素源于传统文化,体现中华传统文化
的精神,以创新的形式成为现代社会语境下“中华元素”的新的补充,这也是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得以延续的主要因素,以现代化的方式不断适应时代发展。
(三)必要的文化抉择
文化传播的步骤一般分为文化的留存、文化的抉择到文化的再理解和再创新三步。
文化的留存是指传统文化的保存,这是传播的基础。而中华元素的有效传播,不论以何
种形式,针对中国受众还是国际受众,文化的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本质上更接近于
31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本雅明的翻译理论中认为文化传输是“从‘遴选’到‘转义’再到‘输出’,这是跨文
化传播过程中面临的几个相辅相成的阶段,也是中国艺术的传播更有所思考的。”[1]从
广度上来说,立足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华元素,实际是个非常复杂的集合体,尤其是具有
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五十六个多民族的国家,传统符号元素的广义性和复杂性可想而知。
这不仅包含物质元素符号,诸如一些具体的实物,建筑、艺术品等;还包括思想观念、
制度等方面,如道家思想、风俗、民规等内容。同时,中华传统文化本身具有无形、渐
变、隐性度高等特性,这也即是我们中国人常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这样
不加强化和筛选的庞杂符号,必然缺乏一定的识别度和记忆性,不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
在当今社会语境中的有效传播。此外,在中华元素的现实创新传承中,对于元素的选择
相对比较混乱,并没有明确的针对特定对象的相对有层次的分类传播。在现代语境中,
中华元素传播对象的主要群体是普通大众,对于他们来说,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符号
元素,接触成本以及学习成本都更低。在这样生活节奏日益加块,信息爆炸的当下,显
然这样的高识别度特性的符号元素更具吸引力,也更具传播度。因此,在实际的传播中,
“中华元素”应是坚持以普通大众为主,精英受众为辅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对中华传统
文化符号进行筛选,选择那些具有鲜明中华民族特色的具有高识别度和典型性的元素符
号,并以创新的形式增强他国文化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力度,构建国家形象,这也是中华
元素对外传播的必要条件。

二、中华元素的范围界定

“中华元素”的概念中强调的“中华”就决定了其范围不是局限在中国地理范围内
的地域概念,而是涵盖整个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所创造的伟大的中华文明。中华传统文化
也正是从祖先流传下来的传统技艺和精神的那部分民族文化,中华元素正是立足于此的
文化筛选。即使中华元素的概念范围已经在此基础上逐步缩小,但庞大杂糅的传统文化
元素仍是很难被明确界定其具体的概念范围。因此,以下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进行更
深入和全面地分析,以此进一步明晰对中华元素概念的界定。
从横向维度的范围上来说,中华元素主要分为非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层面。
(一)物质文化层面
中华元素的物质层面泛指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中华文明精神,在中华文化的历
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实物。这即包含体现中华民族劳动和智慧的创造物,也包括在社会
发展中被赋予了中华文化意义和精神的自然物。
人类迈出历史性的第一步,即是创造性的发掘,从远古时代制作的第一件工具到现
代社会高科技仪器,人类文明进步的每一步都在人们生活周边的各种物质载体得以显
现。中华民族的文化也正是如此,人工的痕迹、创造的智慧在历史长河的比比皆是,它
们是被列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长城,是清新雅致的青花瓷,是精美隽秀的刺绣等等。这

[1] 郭婧文. 2015 年中国艺术海外认知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艺术学界,2015(02):228-232.


32
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的中华元素

样的民族创造物门类繁多,各具特色。首先是体现在图案纹饰上,其主要在不同类型的
物质上起到礼制和装饰的作用,以器皿和服饰类为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图案的
思想内容也正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是古代社会政治、经济、伦理和道德的反映。不
论是寓意种族繁衍、生活富裕的原始社会彩陶图案的人面鱼纹,还是象征权威和等级的
狞厉威严的兽面纹等,皆是如此。图案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反映,同样也分为古典图案、
民间民俗图案、少数民族图案、佛教图案等类别。其古典图案是古代流传下来而有典范
性的图案。从商周时期的青铜饕餮图案到明清时期的青花纹样等,在跨越历史的发展中,
各个时代都形成了兼具自己特色,且保留一定前朝风貌的图案纹样。而民间民俗图案则
是来源人民群众生活,由人民群众创造并流传于民间的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图案类型,
如剪纸中的双喜图案、蝶恋花图案、端午节辟邪的“五毒”(蝎、蜈蚣、蛇、壁虎、蟾
蜍)图案等等,它们是普通大众对美好生活的寄托和向往。而少数民族的图案则是在中
国五十个民族内的自我形成的带有典型民族性和地域性的图案。佛教图案则是佛教发展
中保存下来的象征图案,以敦煌壁画中飞天等形象图案最具有代表性。其次,除了图案
本身作为独立作为蕴涵中华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外,而那些运用这些图案纹样的器物和
其他类型的创造物则更是中华元素文化层面的物质体现。小到用于装饰的精美步摇,大
到体现统治者权威的司母戊鼎,下到底层百姓的生活中的朴素坐卧器具,上到达官显贵
的闲暇时把玩的精美鼻烟壶等,这些器物覆盖了中华民族生存和娱乐的各个角落,更是
中华元素的代表性物质载体。最后,在中华元素的物质层面,除了用于装饰的图案,提
供生活便捷的器具,还包括为人们遮风避雨的建筑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型工程,其中
建筑类元素既包括青瓦白墙、砖雕门楼的徽派建筑,也有曲径通幽、移步换景的江南园
林,还有环形而居、齐聚一处的闽派土楼,更有讲究对称布局、大气豪放的京派建筑四
合院等等。不论是这些建筑的整体形态,还是建筑内部的门扇木雕、窗花格栅、飞檐高
翘等个体元素,以及工程类的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劳动智慧的具
有代表性的中华元素。此外,民族文化发展流传下的极具地方特色和风俗习惯的菜品,
点心也是物质层面的体现。
与带有强烈人工痕迹的中华民族创造物相对的另一类型的物质层面则是自然物。这
里的自然物并非是生长在中华大地上的万事万物,而是经人类长期接触、使用或观赏,
被赋予了特殊文化意义的自然物。中国诗词书画中最受欢迎的四君子“梅兰竹菊”正是
象征着文人墨客一直追求的气节品格;周敦颐的《爱莲说》描写的“出淤泥而不染,濯
清涟而不妖”,正是对莲花的洁身自好品质的歌颂;山水画中对民族大山大河的描绘也
正是画家表达自己心中抱负和对祖国河山的热爱。此外还有花卉中象征富贵的牡丹、象
征品格的松柏等等。“从这些植物的图景或装饰,联想到的就是它们的象征意义,这样
就使之成为文化的表现外壳。”[1]除了这些植物具有一定的文化象形性外,一些特有的
动物也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集体的文化价值意义认同。例如“鲤鱼跃龙

[1] 朱裕平.中华元素的形成规律、文化品格和基本构成[J].上海工艺美术,2009(03):18-20.
33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门”的中鲤鱼则代表了人们对奋斗向上,中举,升官的美好愿望,而“蝙蝠”则在很多
时候象征着福气的到来,“年年有余”的“余”常以谐音的“鱼”的图案来表达对富饶
生活的祝福。诸如此类的具有文化象征意义的动物还有很多,在这里不得不提的是熊猫,
熊猫是中国的国宝,是在世界范围内被认可度最高的中国形象元素,也是最具民族象征
性的动物,它外形憨态可掬,性格温顺随和,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可以说是中华发展
的“活化石”。作为最具国际传播性和海外认可度的动物形象,熊猫应被积极地推广和
传播,并以之为载体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但不论是具有文人气息的象征植物,还是代
表吉祥美满的动物,其之所以可以成为中华元素的物质层面的载体,皆因为其必须是在
中华传统的艺术形式的表现性下而存在,如水墨中的竹子,诗词里的菊花等等。它们皆
是艺术性下的自然物,而非自然界中自然物。
(二)非物质文化层面
中华元素的非物质文化层面的分类,主要是相对物质文化而言,更侧重精神层面的
体验,是非物质形态的元素和符号等。“非物质文化是指那些非物质形态的、有艺术价
值历史价值的东西,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精神文化。”[1]非物质
文化层面的中华元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部分、核心要素,是五千年以来民族文化发
展的精华,也是中最能彰显中华文化与其他异质文化的区别和魅力的关键。它主要包括
哲学思想、审美思维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三个方面。
1. 哲学思想
哲学思想是形成中国人独特道德观和价值观及审美观溯源,从古至今,它一直决定
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形成的关键,也是融合在每个中华儿女血
脉里的基因。儒家思想则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主体,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己
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他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
境界。仁就是仁爱,主张以道德去感化和教化人,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
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此外孔子在《论语》强调了“礼”的重大社会意义,“不学礼,
无以立”。“礼”是要求使自己的行为都符合规范,不可逾越。“仁”从某种程度上来
说是为了“克己复礼”,是为了更好的遵守“礼”。如果说儒家的“仁”和“礼”构成
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那么道家的“道”和“游”,则形成了补充。自然界的万事万
物是不断运动变化着的,“道”即基本法则,是事物的本质和自然循环的规律。《道德
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关于“道”的具体阐述。道
家的思想更强调“清静无为”、“返璞归真”、“顺应自然”等主张。庄子《逍遥游》: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庄子把“游”推向极致,他所追求的这
种无为而为的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正是其向往的人生方式。儒家和道家思想互相补充构
成传统思想的主流,而后来传入的佛家思想则让人们从对外的追求传向对内心的体悟,
追求一种“禅”的境界。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中华民族特有的诸如“忠孝”、“礼义廉

[1] 百度百科. 非物质文化[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非物质文化/3591789.


34
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的中华元素

耻”等价值观和道德观也成为中国式文化特质。
2. 审美思维
以上的中华民族文化哲学溯源的复杂性,也形成了中华文化三种不同维度的审美思
维。儒家思想除了强调“礼”和“仁”,孔子还提出了“仁者乐山,知者乐水”,而“乐”
与“礼”的关系正是“立于礼,成于乐”,在“乐”过程中成于“礼”。这里的“乐”
的功能更侧重对民众的“成教化,助人伦”。存于普通民众生活之中的“乐”作为民间
文化的艺术基础,除了反映了伦理教化外,更是民众在长期农耕社会的经济环境下形成
了健康、务实,积极向上的审美观。不论是无锡泥人“大阿福”,还是年画中的年年有
鱼、五子登科,又或是红色灯笼等等,都是体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礼”则对
应了宫廷艺术中对皇权、至高地位的顶礼膜拜。从宫廷的各类精致繁复的器具上都可以
体现出宫廷艺术中的等级森严、皇权至上、君君臣臣的审美思维。此外,在中国艺术史
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文人艺术”,则是道家“游”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华民族艺术审
美的最璀璨的明珠。不论是书法、诗词还是山水画等,寒江独钓、高山流水、青灯黄卷、
茅舍孤舟、采菊东南下、世外桃源等元素都是文人艺术中常见符号,这是他们的孤骄的
心理的文人品格,更是对内心自由和豁达向往的审美意识。同时,宗教艺术作为中华艺
术的其中一个分支,其更多的体现是“礼”的审美思维。可以说,儒释道互相补充共同
形成了中华元素艺术思想的基础,而由此发展而来的三个审美维度则是决定了中华艺术
的审美走向。
3. 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
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
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二)传统美
术、(梅花篆字)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
法;(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五)传统体育和游艺;(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
产。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凡属文物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
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2]可以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的珍
贵财富,也是民族智慧和思想的集中体现,其“以语言、音乐、舞蹈、礼仪、习惯、手
工艺等丰富的形态,向区域共同体或民族传承、传播共同的文化价值理念,培养和教化
共同的审美意识并传递共同的情感倾向和民族精神,在此意义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
一种民族的宏大叙事和国家意识形态,即它始终是主流群体和统治阶级的观念体系、思

[1]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EB/OL].http://www.ipr.gov.cn/zhuanti/law/conventions/other/ICH.html, 2003-10-1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EB/OL].http://www.npc.gov.cn/huiyi/lfzt/fwzwhycbhf/2011-05/10/content_1666069.htm, 2011-5-10.
35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
想思维、审美情感等的外化。” 因此,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中
华元素的主体内容。这里主要列举传统艺术等作为讨论。
康德认为“美是无功利的愉悦”,在劳动人民满足吃穿用度的物质层面的实际需求
后,必然开始追求能带来愉悦审美体验的精神享受。传统艺术正是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
的土壤,以特定的审美形象创造出“美”的形式,并在传达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带来
精神上的愉悦享受,“美”是其最主要的追求。中华民族悠久的发展历史,带来了丰富
多彩的凝聚着民族审美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传统艺术形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中国画
和书法。与在西方理性思维支配下,追求透视准确形象逼真的写实性绘画艺术不同,中
国画则是在儒释道思想影响下表达对精神自由的向往,强调主观精神的体现。其以毛笔、
宣纸、墨色为工具,在对“线”的描绘中,直接表达主体情感体验与审美需要,在对传
神、气韵和意境的强调和追求中抒发主体的内在精神,“神形兼备”、“以形写神”是
其艺术追求,也是其重要的艺术特色。它不是像西方绘画侧重对外在客观世界的描绘,
而是对内寻求心灵的满足,通过表达内心的情感去触及绘画的形象性,这也形成了中国
画独特的审美意蕴。而书法作为一门独特的传统造型艺术,通过汉字的笔画线条和造型
态势,与人的情感之间实现了一种同构对应的审美关系,潇洒自如的书法不再只是汉字,
而是书法家情感的流淌。“中国的书法,是节奏化了的自然,表达着深一层的对生命形
象的构思,成为反映生命的艺术。”[2]张怀瓘《书断》也说:“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
则一字已见其心”。其中意境创构是书法的最高境界,意境之美更是书法的灵魂,是中
国书法追求的总体审美意向,如颜真卿的书法刚健雄强、端庄宽舒,追求精神上的“肃
然巍然”的磅礴之境,令人感到正气凌然,而郑板桥的“六分半书”则真率、活泼,亦
如其对天性自然的追求。书法同时更是中国画中浓墨重彩的部分,所谓“书画同源”也
是中国书画造型艺术的重要特点。在中国书画中,不论是整体的书画内容和意境,还是
水墨的潇洒形态,都是中华元素艺术层面的主要符号。
传统艺术中的语言艺术也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它不同于直接刺激视听感官的其
他艺术,而是通过语言接触到受众,受众再根据对语言的理解和自身的想象,来感悟语
言艺术所表达的意象,可以说是受众参与并创造了审美意象。早在人类文明的启蒙期,
我们的祖先就利用无穷的想象力创造出古老的神话故事。从甲骨文到汉字,祖先们在创
作中不断创新,从表现形式到艺术内容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飞跃。《诗经》、《论语》、
《史记》等著作的问世,铸就了一座又一座语言艺术的高峰。而诗歌这一独特的艺术形
式,从诞生起就在中华民族文化中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它以富有节奏韵律性的语言,
抒发了家国亲友的深厚情谊,咏唱了爱恨情仇的纠葛情感,起源于生活却超脱于现实世
界,在追求精神满足中,抚慰人们的心灵。出自《诗经·卫风·硕人》的“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不仅描绘了美丽的女子俊俏的脸庞,眉目间动态的神态更令人沉醉。这句诗
歌的绝妙之处正是在于寥寥数字展现了“美”的风骨和韵味。“铺才通文、体物写志”

[1] 王水维,许苏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生成机制研究[J].艺术百家,2014,30(05):183-187.
[2] 宗白华. 中国书法艺术的性质 [A]. 艺境[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362.
36
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的中华元素

的汉赋作为一种有韵的散文,以散韵结合,专事叙事的方式,从写实中延伸想象的触角,
从审美中追求心灵的艺术。虚实之间创造了“穷山海之瑰富,尽人神之壮丽”的艺术效
果,挥洒着汉韵古风。而诗词发展最高峰的唐诗宋词更是把中国的诗歌文化发挥到极致,
让人们在充满韵律中品味着每一个精雕细琢的词字带来的绝妙体验,感受到了律、韵、
神的完美融合,更感受着其中创造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审美意象。“枯藤老树昏
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样的艺术性语言营
造出一股孤寂落寞的惆怅的意境,在情景交融中,使人感同身受,回味无穷、引发共鸣。
此外,元曲简单、轻松、洒脱的个性和以四大名著为代表的明清小说都是中华文化历史
长河中的璀璨明珠。
表演艺术则更直观的方式和更直接的感染力传达着人们的喜怒哀乐和人生百态,也
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离人民生活最近的一种形式。从远古至今,各族人民基于娱乐的需
求,自发创造出成百上千种表演艺术形式,而且每种艺术形式又衍生出不同的流派。中
国表演艺术中的经典主要包括中国戏曲、木偶戏、皮影戏、杂技、民乐、曲艺以及少数
民族的舞蹈和戏剧等等。其中源远流长的中国戏曲则剧种众多,如京剧、昆曲、越剧、
豫剧、黄梅戏、川剧等,而京剧则在现代观众中最为流行。木偶戏是通过后台的人来操
纵木偶以表演故事情节的戏剧,皮影戏则是通过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模型
映射到屏幕上来表演故事,这两种戏剧都是以以小见大为其特色,表演效果惟妙惟肖。
除此之外,中国民族乐器也是一个精彩纷呈的大宝库,可以细分为吹管乐器、拉弦乐器、
弹弦乐器和打击乐器四类,无论是独奏,还是与其他乐器或艺术形式组合,都能呈现出
绝妙的艺术效果。同时杂技和曲艺作为民间传统文化活动,也是极受欢迎的一种形式。
杂技在我国历史悠久,一直是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对外交流最
广泛的载体,通过挑战常人难以实现的各种体能、技巧进行表演。曲艺则是中华民族各
种说唱艺术的统称,语言生动活泼,引人入胜,“说、唱”是其最主要的表演特色,主
要形式有相声、快板、评书、琴书、大鼓书等等。
此外,在中华民族人民的生存和发展中形成的民俗制度等方面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重要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五十六个民族的不同民间风俗习惯。民俗是在老百姓的日常
生活和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演变发展形成的,具有浓郁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其中节庆
的影响最为深远,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都是其传统节庆,每个节日也都有
相应的仪式、庆典。而风俗则是一代一代人流传下来的一些约定俗成的惯例,如端午节
吃粽子、七月初七乞巧、中秋节吃月饼、过年吃饺子等。民规更侧重中华大地上不同民
族的一些特殊规定和节日等等,如傣族的泼水节等等,类似这样的民规和民俗大多已被
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
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

37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
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中华元素在文化层面的范围上,也更应该重点选择那些优秀
的时代价值,比如,诚信、敬业、和谐,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等,这些思想理念是中华
文明几千年的积淀,体现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与人为善,是我们的民族特质和精神基因。
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众多,内容繁杂,且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较强的地
域性,对相关语境要求较大,传播难度较大。因此,中华元素也应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
性、易传播、易进行数字化艺术转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国际传播。
在横向的范围划分基础上,中华元素还应从纵向维度进行概括,是满足“优秀”和
“非异质”的两个基本条件的中华传统文化。
一方面,中华元素应该是“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传统文化立
足于中华大地上,立足于五十六个民族,范围和种类之广超出人们的想象。而“优秀”
则成为在浩如烟海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中被筛选成为中华元素的基础和前提。何为优
秀?自 1980 年文化研究热潮以来,对于文化评价的标准便被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提
出了几项标准:一为真善美的统一;二为艺术标准与道德的统一;三为生产力的标准;
四是人的解放程度。这些标准体现了文化研究的理性精神,具有较高标准的价值尺度意
识。尽管不是针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提出来的价值标准,但具有“优秀”的价值指向,能
够成为中华元素作为“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参考标准。
从以上的价值标准出来,“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应是经过实践检验留下的,
顺应时代发展,且能在适应社会发展中推动其进步。根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
观点,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一定是在历史和社会的双重实践检验中保存下来,并能在当
下社会语境中发挥其价值。历史的经验表明,古代社会中向上向善的思想美德或者文化
习俗等等,都在社会的发展中被保留了下来,是经过实践证明的具有普遍价值的优秀传
统文化,封建社会的糟粕则会在不断地批判中渐渐消亡。较典型的如董仲舒的“三纲五
常”,“三纲”作为服务于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糟粕,早已在社会发展中被抛弃。而“仁
义礼智信”的“五常”不仅符合传统社会的价值标杆,在历史发展中也起到促进价值认
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至今也仍然对中国社会和人民产生了深刻而良性的影响。
此传统文化思想显然是符合“优秀”的标准,值得在今天以创新的时代精神进行创造性
发展,在赋予新的时代内容中,给予创造性的解释,并使之成为解决当下社会快速发展
时出现人民信仰缺失等负面性的有效方式。其次,“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还应能推动
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团结和复兴。作为多元一体的多民族大国,具有极强文化认同的中
华元素则对于推动中华民族的团结起到了重要作用。儒家思想对“和”观点的强调一直
是中国多民族团结发展的基础,更是国家对外社交基本准则。《论语·学而》:“礼之
用,和为贵”,突出了对“和为贵”的交往原则。《论语·子路》曰:“君子和而不同”,
强调“和而不同”,儒家“和”的思想精髓,不仅是流淌在每个国人血液里的价值准则,

[1]
光明日报. 郭建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
[EB/OL].http://news.sohu.com/20070217/n248289711.shtml,2014-07-07.
38
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的中华元素

更是中国在形势复杂的国际社会上的外交原则,是建设开放、包容、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的传统根基。最后,应是具有世界民族文化的普遍价值,有助于世界文明,能够作为文
化品牌强化中国的国家形象。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密切连接,是构成世界文明发展进步
的重要部分。以文化促交往,世界文化走进中国,中国文化也应走入世界,并被认可和
接受。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根,前提就要展现中华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协
和万邦、亲仁善邻、好战必亡之类的爱好和平的民族思想,是我们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
理念。”[1]这也正是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议题的传统渊源。随着中国的崛起,
世界局势复杂多变,在此前提下,只有通过代表中华民族优秀品质和精神的传统技艺、
器物等传统文化元素,也才能实现费孝通老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
与共、天下大同”的共赢和平的社会,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描绘的“美美与共,和而不同”
的人类文明画卷。而此“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的筛选和传播则必然是有助于中国爱好
和平、负责任大国的国家形象在异国文化圈中的确立。
另一方面,中华元素应是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没有被异质的传统文化元素,是仍保持
其核心要义和精髓的元素。这种异质指的是“质”的变化,是内涵意义已经发生的本质
变化,不包括中华元素在正常的社会进程中动态的发展,这一点是关键。中华传统文化
在经历封建社会的繁荣、近年社会的断裂再到现代社会的外来文化冲击的复杂历史进程
中,已经有不少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在此过程中发生了质的变异。例如民俗文化中的“福”
字倒着贴寓意“福到”,这一常见习俗,就被著名的民族学家陶思炎教授证实为是错误
的民俗习惯,是被错误认知却没有被及时纠正的一种假习俗。“在古代社会的福字倒贴
只有三种情况,一是家中厄运,以倒贴祈求转运;而是贴在脚盆、痰盂、垃圾桶上的倒
贴,意味把坏运气倒出去;三是讨口彩,大人先故意把福字贴到,问小朋友,‘家里的
福怎么样?’小朋友说出福倒了,就会讨得糖吃,也是一种福运的祈盼。”[2]而在一般
家庭中,福字正贴是最为吉利的。这就是在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典型假民俗,是已被异质
化的文化元素,不再属于中华元素的概念范畴。互联网社会,在外来文化和多元价值观
的综合作用下,部分传统文化已经在不断地被消解和变异着。当有些传统文化元素已经
不再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和审美特质,并彻底被异质时,就已经不再是传统文
化,更不是中华元素了。因此,在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中,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甄
别的能力也是传播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否则将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来莫
大的伤害。

三、中华元素的特点界定

中华元素发生发展于中华大地,源自于中华传统文化,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积累、
沉淀和时代的筛选,在横向上从物质层面和非物质层面等方面形成具有区别于其他文化

[1] 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 李宗桂. 衡量中国传统文化“优秀”的标准[N]. 北京日报,2017-09-25(019).


[2] 金陵晚报.陶思炎给流行年俗纠错,“福”字倒着贴可不是“福到”
[EB/OL].http://news.sohu.com/20070217/n248289711.shtml,2007-02-17.
39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的鲜明民族特色,蕴含深刻的中华民族文化内涵。在纵向上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优秀”
和“非异质”化的选择。中华元素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只有在不断地创新继
承和有效传播中才能使之真正地得以传承和发展。而中华元素的可提炼抽象性的符号特
质则成为现代传播语境下的重要要求,同时中华元素也只有体现积极正面的民族精神和
传统文化的整体意蕴,才能算是真正代表中华文化的中华元素。在此基础上,立足传统,
在必要的文化抉择中形成自己的现代化国际传播语言才是中华元素得以绵延不息的关
键。因此,在现代传播语境下,中华元素应具有可提炼的符号性、民族精神的正面性、
文化意蕴的整体性的三大特点。
(一)可提炼的符号性
现代“符号学”的创始人索绪尔以“能指”和“所指”的概念表达了符号学暗藏在
表面物质载体元素下的深层意义。而另一位创始人皮尔斯则进一步地强调了符号学的认
知性和解释性,他认为“只有被理解为符号才是符号。”而无论是索绪尔的“能指”,
或是皮尔斯的“再现体”,符号都是符号载体与符号意义的连接关系。赵毅衡教授则认
为“符号是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感知。意义必须用符号才能表达,符号的用途是表达意义。”
[1]
也就是说,没有不表达意义的符号,没有意义的也可以不用符号表达。这个概念则把
符号与意义之间从连接转入锁合的不可分割的关系。文化符号作为被特定文化群体的成
员所承认的,并带有复杂意义的语言符号、图案和物体等,其与民族文化之间正是这样
相互依托,密不可分。中华元素本身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符号,小到器物构件,大到紫
金皇城,每个元素都在展示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魅力中透出其特有的符号性特
质。
而这样的符号特性在文化传播,尤其是海外传播中,显得尤为重要。文化的传播包
括符号、文化表现形式、价值观等方面。而如果把国家的文化比作一个球体,那么思想
层面的价值感和文化内涵则是核心部位的球心,而符号则是球体最外层,最先被受众接
触的部分,其表现形式及认可度也决定着代表思想文化的球心能否继续被探索和感知。
现代语境下,人们的注意力在被飞速发展中的社会新事物、新现象吸引着,若无法在较
短时间吸引到关注,显然内在文化的传播成功则会更加困难。尤其是进行国际传播,面
对的更习惯于接受直接而高效的信息传递的“低语境”文化的西方国家传播环境中,这
就首先要求对中华元素符号进行提炼和筛选,要选择能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的符号是具有
较强的典型性和较高识别度的“强符号”。符号被感知力的强弱,也从另一方面体现了
国家的文化影响力和渗透力,就如同“寿司”会想到日本,“可口可乐”代表着美国等
等,这都是文化传播中形成的强认知符号意象。而中国拥有的庞大而杂糅文化符号,既
是宝贵的文化财富,但也给现代传播和接受带来难度。中国人要了解这些文化都需要长
时间的学习,更不用说有较大文化鸿沟的海外人士了。如前文所述,海外受众对于中华
文化的认知还处于较低层次。作为生长在中国的年轻人来说,从小的学习教育以及耳熏

[1] 赵毅衡.重新定义符号与符号学[J].国际新闻界,2013,35(06):6-14.
40
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的中华元素

目染,会让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要熟悉众多庞杂的元素符号,也十分
困难。因而,从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角度上看,中华元素所具有符号性特质,从某种
程度上来说,是建立在需要进行典型性和高识别度的提炼和筛选基础上的。
(二)民族精神的正面性
文化人类学家克莱德·克鲁克洪(Clyd Kluckhohn)提出,够得上成为文化元素的,
必须是那些能够比较容易分离出来的文化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元素,积
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
独特的精神标识。”[1]“中华元素”与“中国元素”这两个看似相似,实则大不同的正
是“中国”侧重疆域地理、物质的概念,“中华”则偏向文化、精神的概念的体现。“中
国元素”是世界元素的一部分,本质是特有地域(中华文化圈)的国家国族文明,它不仅
包括传统元素还包括现代元素,是从时间纵度上来说更深、更广的范围。而“‘中华元
素’是和‘民族’概念联系在一起的”[2]。而中华民族不仅是指生活在中国土地上的占
绝大多数人口的汉族,还包括所有的少数民族,以及生活在海外的华侨与已加入外国国
籍的华裔。“中华元素在概念上既有历史感,又具精神性。”[3]其形式具有鲜明的中华
民族特色,其内容蕴含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
也一定是能够代表中华民族和国家形象的正面的、积极的符号元素。因此,可以成为中
华元素的符号,一定具备体现民族精神的正面性的特质。
“中华元素”的民族精神的正面性正是在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形成的具有普遍意
义的真理和优秀的价值,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品质和精神。从庞大的中华传统文
化体系中筛选中华元素之时,应将价值层面以及意义层面放在首位,选择那些对当代社
会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体现人文关怀真理的较强象征性元素。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
一延续下来中华文明,其蕴含着无法估量的宝贵文化价值和遗产,但任何一种文化也都
存在着劣质的、消极的成分。对此,即便这些不良成分可能是约定俗成的集体惯性,对
现代人们的生活和思维都影响深远,但其仍不属于中华元素的范畴。在对“中华元素”
的创新继承中,传统元素不应被作为彰显文化历史悠久的炫耀资本,而应从中提炼出真
正有价值和意义的,展现民族文化正面性的元素,并以优秀的创新转化挖掘中华传统文
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香港设计师靳棣强之所以计出了许多具有中国风味而又极具现
代价值的创意作品,是因为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的融合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
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西方现代设计的理念中去,在对中国文化深刻理解上与现
代设计的融合。因此,“中华元素”是去除了那些碎片的、无法体现民族精神的元素,
是在历史长河发展中沉淀和保留下来的正面的、向上的优秀价值元素。这样的正面性的
中华元素本身就是历史留给现代人的文化宝藏,时时刻刻在激励着中华儿女秉承优秀的
民族精神开拓进取,另一方面因其包含优秀价值的理论,如“和谐”,“天人合一”等

[1] 陈志超.文化自信视域下的中华元素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03):134-138.
[2] 成阳.“中国元素”论[J].文艺争鸣,2010(12):61-64.
[3] 陈志超.文化自信视域下的中华元素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03):134-138.
41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也更有利于中华元素走入国际,让中华传统文化更易被国际接受。这些倡导和平、和谐
理念的中华元素,不仅是构建良好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也是促进兼容并蓄、多元平等
的国际环境形成的良药。
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在“中华元素”的现代传承和转化中,混乱无序仍然是主
要的问题,尤其是在国际化的创意应用中。这一方面源于中国人自身对中华元素缺乏深
层次的理解,存在低品质的模仿等缺乏创造性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国外品牌或设计
师,对中华元素的滥用和非正面元素的误用等。如日本的丰田汽车,表现的是卢沟桥的
石狮子下跪等等,这种想以他们所理解的“中华元素”的投机取巧正是建立在对中华元
素的非正面性筛选上,严重伤害了中华儿女的民族情感。这样的行为不单单发生在国外
的误用中,在中国的当代艺术中也屡见不鲜,有些所谓艺术家为了满足西方国家对中华
文化肤浅的猎奇心态,吸引外媒眼球,常以大烟枪、鸦片牙床、红肚兜等这种民族历史
中的负面元素作为创造素材。也许,某些艺术家借此获得了西方世界的认可和成功,但
这却是以牺牲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的形象为前提的。因此,民族精神的正面性是“中
华元素”的基础特质,只有这样的中华元素才是能够代表中华历史文明的璀璨瑰宝,才
能在现代创新的传承中表达出强大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文化意蕴的整体性
“中华元素”之所以能以符号的创新形式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象征,形成五千
年历史发展中的集体无意识,是因为在每个元素中展现着只有中华民族可以理解的文化
内涵,除了中华元素本身的符号性和体现了民族精神的正面性之外,更是由于这些元素
本身所构成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特有的文化意蕴。这既包含了中华元素的内容符号承载的
文化内涵,更强调传统文化中审美意境的体现。意境是在中国传统美学的一种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是把有限寓于无限中的升华。“‘意’是思想、感情,‘境’是
生活、景象,意境是人的主观意识和客观实际相融的产物”[1],是情与景、物与我,客
体与主体的浑然统一。意境作为中国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是指优秀的艺术形象触发观
者一系列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营造出让人沉醉的境界,这些在中国的传统诗画中表现最
为突出。中国美学强调的意境,既不是客观物象的简单描摹,也不是主观意念的随意拼
合,而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表现为含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等
形式,是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所创造的艺术美和自然美的统一。从内容上来说,
意境是隐藏在内容背后的诗意空间,是激发观者的想象空间,是需要细细隽永的空灵境
界。从观众接受上看,意境在不同的观看者中,有不同的理解,意境中的留白更是给观
看者通过无限的想象来描绘的画布。在以中华元素为符号的创造中,艺术家总是尽可能
地在体现中华民族哲学内涵与自己的情感中达到平衡,最终形成极具中华古典文化意蕴
的作品。而这样的文化意蕴的实现的关键正是对中华元素选择和塑造中达到的意蕴中的
整体性。“榫卯”民艺软件则是一个优秀的案例。这是展示和学习传统技艺的专门软件,

[1] 张银银. 产品设计的意境美感[J].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07(4): 116.


42
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的中华元素

设计中以书法体、榫卯的各种结构、匠人的制作视频为主要元素,搭配似木纹的深色渐
变背景和中国古典文字的书写样式,整体上既表达了主题,也营造出了传统文化的厚重
感。木工艺术的视频的微黄画面感更是把人带入那个手工技艺的年代,进入主页面,一
张张简洁但凝聚每一种榫卯特色的结构,让人们真正了解了榫卯的类型,应用等等,整
个软件的界面都在一种浓浓民间传统文化的意蕴中,精彩而不拖沓,简约而又意蕴深长,
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设计。而这个产品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蕴体现无疑是成功,
关键正是在通过不同元素的使用中创造出了整体的意境感,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意蕴
之美。
在现实的中华元素传承过程中,不得不说,很多艺术家或者别的创作者对中华元素
的文化意蕴整体性重视不够,并未真正理解中华文化的最大魅力和特色之处正是这种中
华古典意蕴的整体营造所散发出的淡淡的古韵美,所折射出的中华民族的价值文化和审
美思维。而这种碎片式拼接,没有历史和精神内容贯穿的现代转化,实际上是一种买椟
还珠的行为,只会是过眼云烟,不会在人们内心深处产生真正的情感力量。因而,真正
的中华元素不是单独的或者随意组合的灯笼、书法、鞭炮等这样的个体元素,而是隐藏
在背后的精神贯穿,意蕴的表达。若没有这样的精神内涵贯穿其中,即便被中华元素堆
满,也不属于中国,更不是真正的“中华元素”。家喻户晓的《功夫熊猫》电影随处可
见的中国符号元素让人似乎觉得这是可以代表中华文化的作品。然而事实正是相反,这
只是包裹着中华元素外衣下的一次美式价值的传输,这正是表面上很中国,实际文化内
涵却恰恰不中国,更谈不上中华文化意蕴了。其正是以碎片化方式使元素堆砌在表面,
但本质却是缺乏中华文化意蕴和中华价值在内的一种割裂式假中华元素。所以说,能保
持中华元素本身文化意蕴的整体性才是中华传统文化得以正确有效传承的必要条件。

四、中华元素的当代传播困境

经济的腾飞,社会发展的进步以及全球化和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加之互联网时代的
崛起等等要素使当今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种多元而复杂的形势。中华元素是中华传统文化
的集中代表,是中国历史发展沉淀下来的文化瑰宝,是民众在潜移默化的生活习惯中达
成的集体性的认同。但中华元素的存在和发展的源泉仍然来自于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层
面、经济层面及生活方式上所构建的土壤,是在纵向的历史长河获取的源源不断的思想、
文化等方面的浇灌。如今的社会早已进入了现代的文明,进入了真正高速和便捷的时代。
古代的文化对于现代社会和现代人来说,如同陈列在博物馆中的古董,只是历史留下的
印记。传统文化在当下横向发展的汹涌社会浪潮的席卷中,在工业化时代、市场化经济、
泛娱乐化文明的当代社会里不断被冲蚀消解,中华元素作为历史的文化和符号也在逐渐
褪色,中华元素的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当代社会陷入了极大的困境。

(一)本土生存土壤的培育缺失

43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首先是传统社会政治、经济及思想上的瓦解。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有其特定的历史背
景、拥有特定的生成机制和传播方式,而传统社会早已在现代文明的进程中被历史的滚
滚车轮碾压下土崩瓦解,古代社会以“礼乐”维系的社会秩序也被对自由平等追求的现
代价值观下黯然失色,人们进入了“礼崩乐坏”的时代。“中华传统文化就其本质而言
是一种旧式农业文化,一种自然经济型的文化,是植根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以家庭为单
位的小农经济基础和传统的家国同构的社会基础之上,它所反映的也必然是那个时代的
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1]“中国传统艺术体现在中国传统农耕文化所营造的特殊的
生态环境上。”[2]中华传统文化更是生长在这片土壤上。农耕文化退出历史舞台,使中
华元素失去了在中华大地上最基础的文化生存的沃土,这也成为中华元素在当代传播困
境的最主要原因。而现代社会发展下的市场经济早已取代了传统的小农经济,在中国以
宏观调控和市场作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成为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传统
文化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则不复存在。而在思想政治方面,以儒家为核心的思想根基也
曾经在中世纪创造过举世瞩目的东方文明和魅力,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
来中国封建社会围绕儒家思想构建的政治架构和社会层级曾经稳定高效运行了两千多
年。但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开始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传统文化不仅因为国
家落后而受到部分西方人的蔑视和嘲笑,一些国人也从文化自豪感转变为文化自卑感,
在西方文明逐渐涌入和国人“开眼看世界”、“留洋热”之后,因国人主观上对国家落
后的愤慨、对文化社会变革进步的渴望,引发了对传统文化的第一次大冲击——“五四”
运动。半个世纪后的“文化大革命”和当下的文化全球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冲击更可谓
“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对儒家文化的极大否定
和“文革”时期的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都对儒家文化的文脉发展造成极大的破坏,而全
球化时期多元思想的冲击更是让儒家思想难以立足。“而之后的近四五十年间,更由于
民间社会宗法制和小农经济的整体瓦解,致使失去了生存土壤的儒学文化愈发逃遁无
地。”[3]传统社会中的“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4],作为维护社会秩序的“礼
治”也在现代社会、城镇化的推进中随着“礼”基础的丧失走向消亡,即便是乡土社会
的“礼治色彩”也日渐式微。可以说,“传统文化赖以生成的自然经济、宗法制度、泛
神信仰等社会历史条件己经分崩离析,传统文化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统一性和同一性早已
终结。”[5]而在这样的语境下,传统文化必然缺乏生存的土壤,在现代社会的冲击中也
缺乏得以发展的环境培育。中华元素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必然不具有良好的生存环境和
传播条件。因而,结合当下的时代特征,为中华元素的当代传播构建相应的传播土壤,
在现代社会文明和古代传统文化中搭起一座传承的桥梁则为当下所需。
其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程的冲击下,传统与现代的巨大鸿沟。如果说以上传统经济、

[1] 余必健,谭诤.传统文化的当代回归:必然·困境·超越[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5):157-162.
[2] 王廷信.节日民俗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形成[J].中国文艺评论,2017(02):5-7.
[3] 冯勤.论全球化时代中华传统文化的困境与重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12):157-160.
[4] 费孝通.乡土中国[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54-56.
[5] 习林华.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现状、定位与发展取向[J]. 江西社会科学,2009(05):228.
44
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的中华元素

政治及思想层面的体制基础是为中华元素的传承和传播是输送源源不断的而养分的话,
那么与传统社会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截然不同,且有着巨大文化鸿沟的现代社会的文明进
程的冲击则是历史发展下无法抗拒的外在阻力。尤其是在 20 世纪的中国社会发生了深
刻变化,费孝通先生将这种变化比喻成中国社会跳跃式发展的“三级两跳”。第一跳是
中国从一个带有传统色彩的乡土式社会缺乏渐进式演变而在短期内快速跳跃进入现代
化社会;第二跳是刚处于现代化发展开端期、工业文明初步建立的中国直接跳跃进入了
迅猛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在第一跳中,中国遭遇到了“现代性的入侵”(in-break of the
modernity)。本来“以血缘为基础,以家族为中心,追求社会整体秩序的中国传统制度,
和以个人为中心,以权利与义务为界限,追求自由的西洋近代制度,由于不同的价值系
统,孰优孰劣本难分清”[1]。甚至在汉唐宋明等朝代,我国的传统制度对东亚各国形成
文化输出,产生深远的影响,也曾让尚未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伏尔泰等西方文人在批判
欧洲社会体制时对“世界上开化最早的国家”中国心驰神往。但近代落后的国力、被列
强欺凌的现实,让传统制度也在人们反思落后原因时大加鞭挞。强权即是公理,传统就
是落后,西方追求的界限清晰、权利义务明确就是先进的科学理性,中华传统的隐忍礼
让、尊卑有序就是落后的愚昧。文明的标准被简化的失去诗意和美感,人们强调的都只
是实用高效,似乎“富强”必然“文明”。被西方列强欺凌压迫的国人在现实面前放下
了曾经对“蛮夷”的不屑蔑视,放弃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社会体制,从最初的学习西
方的船炮兵器制造,到逐渐学习西方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从东方文明的创造者、主导
者,变成了西方文明的模仿者、跟随者。现代社会下一切以经济为核心发展要素的方式
成为中国社会进步推动的主流思想,不得不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力发展经济建设,
且走出了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这种非自觉的改变使中华传统
文化生存的条件逐渐衰败。因而,中国社会现代文明的发展中在追求以理性为核心要素
的西方现代制度,这显然是与中国古代社会追求“礼治”的乡土社会是有着巨大的鸿沟,
而且从礼治社会到理性社会的发展缺乏渐进式的过渡。除此之外,社会多元化带来的各
种思潮的不断涌进,也让原本坚信传统文化价值的人们感动迷茫和动摇。在近现代社会
发展中产生的新自由主义、存在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各种社会思潮,在刷新了人们价
值观的同时,从激发人们放松约束、自我释放等不同价值追求角度,也不断侵蚀着中华
传统价值观对人们的良性塑造。而市场经济的逐渐兴起也引发了抛弃道德约束,对金钱
利益的无底线追求。在这样的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下,曾经被人们一直坚持的传统价
值体系被逐渐摧毁,追求崇高的道德理想被抛之脑后,儒家的文化思想被视为落后保守,
是与非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价值判断标准不断被刷新下限。除此之外,原来架构完整、
体系缜密的传统文化的已经被冲散到支离破碎,传统文化的根基基本被挖掉,传统文化
的生存空间和延续空间遭到严重破坏,传统文化内容在这样的社会语境下难以生存。
在传统思想体系被逐步瓦解,中国也还完全实现现代社会的时候,随着计算机技术

[1]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 2 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 :407.


45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和互联网的深入普及,中国则匆匆进入了信息时代,实现了第二次跳跃。而这一阶段的
最明显特征是数字媒介时代的到来,麦克卢汉说“媒介即人的延伸”,从“印刷时代”
到“数字媒介”的变化使人们的生活模式和传播方式,甚至文化发展都发生巨大的变化。
大数据、云计算、微博、朋友圈等等这些要素构成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它们带给人们
便捷和快速,距离和时空在这样的数字空间变得模糊。中华元素的显著特质是一种绵延
的精神内涵的意蕴体会,是需要时间和心灵的感受才可体会的精神“趣味”。而在此环
境下的信息化时代具有的碎片化特征更是割裂传统文化的连贯的情绪体验,传统文化的
内涵更是在这样环境下被逐渐消解。传统和现代的二元对立关系,是中华元素在现代社
会中进行现代转化仍然是较为困难的。虽然“传统”不再被抛弃和变革,被视为落后的
象征,被现代社会重新接纳,但由于传统和现代内在本质上的不同和难兼容性仍然是中
华元素适应现代社会的一大障碍。
最后是传统文化的文脉和传承的断层。传统文化立足于传统社会环境和社会制度,
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传统文化也应顺应历史发展的规律以新的形式呈现,
并以此展现出中华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尽管现代社会下到服饰、器物,上到思想和政治
体制等都不尽相同,但蕴藏其中的民族基因是一脉相承,绵延不断的。从一定程度上来
说,如果说传统社会的文明是顺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的规律自然地过渡到现代社会的话,
中华元素的传承和现代性转化也会更加顺畅和自然,阻力也会相应更小。而不得不承认,
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中华元素的留存都由于历史的原因,发生过十分严重的断裂,而
文脉被割裂的同时,外来多元文化的冲击也来势汹汹,这都给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来极大
的打击,再想把曾经断裂的文脉延续起来也必定困难重重。西方的欧洲等国家对其传统
文化的维护一直是中国学习的典范,不管是民众还是国家层面,都非常热爱自身的传统
文化,并引以为傲,在保护措施和国民性教育上也都十分成熟。而这正主要归功于这些
国家未曾断裂的文脉传承。西方国家的发展始终以理性思想为基础,即便也曾经历制度
的变更,王朝的更迭,但理性的思想也始终不变。而中国自古的发展是倾向于感性的思
维,进入现代社会开始向西方学习,由于对传统文化“破”与“立”长期的不平衡,造
成了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断层。最典型的是在对传统文化的解构和重构中的只“破”不
“立”的现象。这是对传统文化的单向度认知。尤其是新文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对
待其态度基本是全盘否定,这种“破”也导致中华传统文化体系几乎崩溃,而新的体系
也并没有随之建立。这正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定位缺乏应有的认识,也“甚至出现
将传统文化等同于封建文化、落后文化的错误认识,致使中华传统文化何去何从成为一
个悬置的难题。”[1]这种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破”,力量很大,甚至是直接的
否定和解构,但却未有相应的“立”,成为只“破”不“立”。
除此之外,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大量输入西方的政治、文化等信息,以期通过对
西方文明的学习和借鉴,向发达国家追赶。但与此同时,传统文化也处于被边缘化的状

[1] 余必健,谭诤.传统文化的当代回归:必然·困境·超越[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5):157-162.
46
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的中华元素

态,这实际上是一种更可怕的否定。对西方价值理论的过分追捧,却对传统文化资源轻
视,甚至是放弃和否定,这无疑是陷入了一种“文化替代主义”的严重误区。随后因发
展的需要对经济过度的关注和对文化的忽略,更使得传统文化被人们淡忘漠视,推动传
统文化反思和传承的动力几乎消失殆尽。这正是另一种不“破”不“立”现象,这种尴
尬和无奈,使传统文化无人问津,既疏于解构又无建构,适应社会的发展的传承更无从
谈起了。不论是只“破”不“立”还是不“破”不“立”都造成的中华文脉发展的一定
程度的断层。同时,中华元素发展传承的断层不仅是文脉上的断层,更是文化传承上的
断层。优秀文化的传承,是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命脉和灵魂不断延续的根基。当前,中
国很大部分的传统文化和工艺,在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面前显得“老无所依”,面临后
继无人的问题。年轻人嫌弃过时不愿学、老一辈人渐渐老去,这样尴尬的传承及发展现
状造成了传承上的断层。而不论是文脉上的断层还是传承上的断层,加之缺乏形成有效
的措施,这无疑使中华元素早已贫瘠,且缺乏培育的生存土壤雪上加霜。

(二)外来主流文化的强势入侵

首先,西方的文化殖民入侵,挤占消解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本土空间。西方发达国
家在强大经济实力的支撑下举起了“全球化”的旗帜,意图对其他国家的政治体制、社
会制度和文化内涵进行改造,希望建立符合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世界秩序。从上世纪两次
世界大战的“热战”到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冷战”,发展至今天看似和平
的世界格局,各个国家的竞争已经从军事、经济的硬实力转移到包含文化在内的软硬实
力相结合的“综合国力”之争。西方国家更是凭借科技、经济的优势,在全球化社会语
境下,以输出影视艺术、商业产品等传播手段,向全世界推销自己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
野蛮的军事、政治殖民穿上光鲜靓丽的文化外衣,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开启了西方
的意识形态殖民。外来文化应当像外来物种一样予以关注,防止其蔓延泛滥。互联网时
代下,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电子媒介则成为了文化信息和意识形态的传播载体,在信息
战场上的具有着核心地位。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已进入“后殖民”
时期,尽可能地操纵主要的传播媒介,或慷慨激昂、或委婉含蓄地传播着西方的文化价
值理念和政治意识形态,这种意图实现文化殖民的狡诈行径堪称文化帝国主义。中华传
统文化作为弱势文化在西方的强势文化面前显然处于极其不利的位置,这本身就是一场
不对等的战争。在这种悬殊的力量对比之下,早已千疮百孔的中华传统文化岂能奢望发
扬光大?连留住火种、保住生机都困难重重。而同时西方文化殖民和价值观念的冲击还
造成人们对坚守保护传统文化上的动摇甚至背叛。诸如宪政民主、公民社会、普世价值
等西方价值观念带着“先进理念”的炫目光环涌进国门,不仅冲击了本土的原主流意识
形态,还阻碍了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对个人主义强调的西方价值理论不断地刺激着
人们的欲望,同时,部分西方势力对中国发展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的不怀好意的解读,
都进一步动摇着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社会基础。“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使人们对中华传
统文化及其蕴含的价值观念产生怀疑甚至排斥,导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表现
47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出选择困惑,不知道究竟应该选择什么以及应该如何选择,进而陷入传统文化传承与弘
扬的自我迷茫状态。”[1]当中国处在对自身传统文化的困惑和茫然的阶段,西方强势文
化的入侵则让传统文化在此溃不成军,生存都陷入困境。
但换一个角度看,西方的现代文化入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尽管是西方强权国家
的变相文化殖民,但其中大部分现代文明思想也都是人类进步的宝贵财富,若是可以为
传统文化传承所用,则是提高中华元素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现代适应性和接受度的有力武
器。但如何对内容纷繁庞杂的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地甄选与适当的取舍,并把握选择和辨
识的标准,考量其在整个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中的地位和意义,是极其重要又极具挑战的
进程。有些人将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错误地认为是在传统文化中简单地加入一些现代
元素和西方的现代理论,如器官移植一样的强行嫁接,这不仅没有深入学习理解西方的
文化思想,也没有就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从长远和宏观的角度展开系统性的分析,这种
生吞活剥式的转换思想既无法完成中华元素的高质量的现代性转换,也破坏传统文化的
留存和发展,对中华元素本身的表征和内涵都是一种消解和误读。
其次,全球化的文化同质化,造成中华元素保持其异质性的困难。在奔涌而来的“全
球化”浪潮掩盖之下,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着先行发展起来的实力和优势,操控大型传媒
集团输出世界上多数的新闻、图书、音乐、电影、电视节目,在源头上就处于强势地位。
为数不多的传媒集团在西方国家的支持下不断发展壮大,文化产品遍布世界各地,在全
球范围内形成了比经济垄断更可怕的文化垄断,诸如时代华纳、迪士尼等公司都是这样
的超级传媒集团。在此影响下,文化的同质化已成为较严重的问题。不仅麦当劳,肯德
基等快餐文化席卷全球,全世界的年轻人对足球世界杯、篮球 NBA 的喜爱和追捧也是
这种问题的体现,由此可以看出,文化的个性化与多样化非常难以保存。文化的异质性
来源于文化发源地独特的民族历史、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人的生活方式等等方面,在
“全球化”出现之前,各民族文化交流受限,相互影响较小,因而文化容易保持独立性,
多元文化百花齐放。而“全球化”加强了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交流和融合,占据硬实力优
势的西方国家在文化层面也形成了输出优势,使得各地本土的传统文化遭受着巨大冲
击,全球文化同质化的趋势日益显著,本土传统文化所倡导的精神和理念逐渐弱化,传
统文化的异质性遭受着严重的危机。尤其是“西方中心论”的文化霸权主义的存在,更
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带来威胁。因此,“在以西方化为实质的同质化发展环境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否在传承和发展中保持自身的异质性,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2]
本质上来说,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符号集中体现的中华元素其最宝贵价值和最大魅力
即是自身的文化独特性和异质性。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也是对西方现代文明下的互补。
而要想在这样的日趋同质化的环境中保持自身的独特的文化魅力,是当下要重点关注的
方面。
最后,外来文化的入侵也导致青年人群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化认同偏低,传统文化

[1] 王永友,潘昱州.文化自信视域下传统文化重构的“三重”困境[J].南京社会科学,2017(07):142-149+156.
[2] 马骁毅. 传统文化当代发展的困境及应对[N]. 中国教育报,2017-06-01(005).
48
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的中华元素

继承的主力人群在不断损失。青年群体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其对传统文化的认
同程度决定着中华传统文化在未来的生存价值和创新发展的前景。可以说,青年群体才
是中华元素得以传播,甚至产生较强国际影响力,并得到全世界认可的关键因素。然而,
不得不承认,现在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群体总体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还远远不
够,有些人是对传统文化接触了解的较少,而有些人则在主观上缺乏兴趣,尽管大部分
青年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且发自内心的热爱,但这距离对优秀的传统文化有较高的
认知基础和甄别能力,且引以为傲,并自觉肩负起发扬和传播传统文化的重任还相差甚
远。这一方面是源于国家政府疏于把传统文化融入从小的国民教育中,也是由于在近代
发展中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破坏,尤其是前面提到的文脉断层导致青年群体对传统文化
的整体认知还不够。然而“近代以来形成‘造成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的病因存在于中华传
统文化’的归因使国民陷入对西方文化的迷信,形成了‘他者中心’倾向。”[1]在这样
对自身传统文化的否定中,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则势如破竹,几乎毫无阻力,这也才是
影响最直接、破坏最强烈的原因。西方国家通过大众传媒工具,把他们提倡的文化价值
观,以最受青年欢迎的形式向我国进行输出,如源自美国的动画电影,无论是《花木兰》
还是《功夫熊猫》都是借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元素讲述着美国的主流价值观,在这样的极
具亲和力的外衣掩盖下的文化入侵,其影响力必定是十分显著。由于我国青年群体,尤
其是“大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和发展期,所以很容易受到这些外来文化的影响。”
[2]
加之部分大学生缺乏坚定的立场或者没有对外来文化进行甄别的能力,最终很可能成
为西方文化渗透的牺牲品。纵观全中国的青年群体,用着苹果手机,吃着肯德基,喝着
可口可乐,穿着阿迪达斯或耐克服饰鞋子,看着最流行的美剧或者英剧,这似乎是大部
分青年群体的典型生活样本了。由此更让人警惕,西方现代流行文化对中国青年的吸引
力和渗透性,这不仅使中华元素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这样的现代社会语境中发展空间的
日益压缩,青年群体被外来文化同化的严重的同时,则极其不利于其对传统文化的内在
认同,这些都使得传统文化的继承人不断损失,且形势愈加严重,并严重威胁中华传统
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三)传播语言缺乏现代适应性

在古代社会,中华传统文化顺应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程,稳定而有序地传播实际
上都是建立在传统社会特有的传播机制基础之上的。“在印刷术诞生之前的口传文化阶
段,人类经验的传递必须依靠主体面对面的双向互动,这也使传统的权威得以维持;诞
生于隋唐时期的雕版印刷术,可移动的信息媒介(印刷物)使得人类‘超时空交流’成为
可能,这不但动摇了传统知识文化权威,更带有批判和“改写”的倾向。”[3]因此,中
华传统文化传播实际上立足于小农经济之上的家庭中的耳熏目染,师徒间的代代相传,

[1] 潘昱州.传统文化传承应该突破的三重困境[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37(06):56-61.
[2] 李刚.现阶段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困境及对策[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16,36(03):80-84+94.
[3] 黄丹.新媒体时代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困境与反思[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9(05):75-80.
49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是以口口相传为主,文字传播为辅的一种传播方式。而传统社会中的家庭是文化传统最
普遍的机构和场所。在历代形成的文化氛围之中,不用刻意地教导,无论是传统的器物
符号还是节俗庆典等,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都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晚辈通过家庭
的熏陶,复制祖辈的文化行为、晚辈学习复制了祖辈的文化行为、接受继承了祖辈的认
知方式,传统文化的范型被不知不觉地内化于继承者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中,连续性
的传承特点显现出来。此外,中国传统社会稳定的社会结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都
使传统文化在指导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几千年里实现了代代相传。传统文化主要以交际和
文字传播为主方式,而当代社会语境中的现代话语表达方式与传统社会的话语表达产生
了很大的变化,这也给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话语现代化是文化现代化的
重要特点,是人们根据需要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自然形成的,社会语境和人们社会实践的
发展和变化,必然带来话语表达的变化。众所周知,文字作为一种传播媒介,文字表述
方式,甚至是话语结构的改变,都会对文化内涵意蕴的表达产生影响。而中华传统文化
的精髓正是如传统古典话语表述一样重在内心体会的状态。诸如一些经典的诗词,当诵
咏这些诗词时,一些诗中的画面和意象会自然地被感受和体会到,但这样的意蕴和趣味
是很难用现代话语体系表达清楚的。因此,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在现代生活方式和生产
方式下产生的现代话语体系作为中华元素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语言传播方式,实际是上
给传统内涵和精髓的原汁原味的传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而现如今,“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大众文化是现代工业的产物,尤其是现代都市
社会或大众消费社会的社会结构,从根本上颠覆了古代的传播格局。”[1]媒介环境的变
化,让传统文化的当代境遇如履薄冰。“文化全球化使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超越了
民族国家的界限,呈现横向性特征,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加速了文化的横向传播趋势。
横向传播方式能否如同纵向代际传承那样原原本本地传播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是我们
必须思考。”[2]尤其是新媒体时代,受众更多的是被数字化产品所包围。而互联网的深
入普及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都使当前的传播环境呈现出诸如视觉化、互动性、碎片化等
新的特点。而正如上文所说传统文化的原传播更侧重口口相传、代代传承的方式。在如
今高速发展,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这无疑是不合时宜的。这一方面体现在家族或师
徒技艺传承的方式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致使很多传统的优秀技艺面临后继无人的
尴尬状况。快节奏的生活以及对经济价值的追求,已经很难有人愿意在忍受清贫中,沉
下心来潜心学习和研究这些优秀的技艺,并愿意为此技艺的传承奉献一生。电影《百鸟
朝凤》中原来地位颇高的唢呐师傅在面临徒弟们纷纷放弃继续这项技艺营生,而转投到
城里打工挣钱的无奈感慨,可以看出这样师徒或家族式的传承早已失去了其生存的土
壤。另一方面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媒体环境中,人们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视觉化的表达
方式常常比文字等传播方式更吸引人的关注。然而当前的传统文化传播方式却没有根据

[1] 晏青.泛娱乐时代的传统文化传播:困境、方法与走向[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15,36(03):144-147+156.
[2] 马骁毅. 传统文化当代发展的困境及应对[N]. 中国教育报,2017-06-01(005).
50
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的中华元素

时代的变化进行及时的现代性转化,并没有在视觉化和传统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缺
乏与之相适应的现代传播语言。从工业化生产下发展而来的现代文明,其中显著的特点
即是对人们生活方式的碎片化切割。人们对手机依赖的日益严重,各种信息的爆炸式增
长,以及微信、抖音、微博和 facebook 等社交软件的火爆,种种互联网环境下的传播环
境的变化,这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们碎片化生活的状态。但这更是在本质上来说,其之
所以可以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是适应了现代文明中的碎片化特征的体现,让人们在
零星的碎片中找到自己的乐趣和归属。中华元素在传统文化的根基下发展,离开了原有
的环境和土壤,必然需要其快速适应新的环境和时代,才有可能继续生存下去。虽然传
统文化的很多内容和载体在今天被一些人认为过时的甚至无用的,例如我国的传统戏
曲,其中有诸多优秀的文化精品,但与流行歌曲、影视综艺相比,没有得到现代人尤其
是青年人的同等喜爱;再如文房四宝里的徽墨款砚,在古代墨和砚是书写的必须工具,
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今天的书写工具和文字载体不断更新,徽墨款砚的实
用价值已难以体现,但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悠久发展的产物,在大浪淘沙的历史发展
中保留至今,它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祖祖辈辈的智慧和精神,其丰富的内容和深刻
的文化内涵必然仍然具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只是在现代文明的发展进程中,没有恰当的,
适应时代的发展的传播环境和传播语言来呈现出来。也许传统戏剧不在传统的戏台上一
板一眼的唱戏,而是成为流行音乐中最摄人心魂的旋律,也许文房四宝不在每个人书写
的桌面上,但呈现在最优秀的海报设计中,等等。这些在互联网时代以新的传播语言展
现的方式不仅保留了传统的精髓,更能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它。这才是时代发展中应具
有现代传播语言。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人”得到了充分的“延伸”,新媒介的环境在人们还未有
及时感知的情况下,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对世界的看法,全新的传播关系不断
形成,整个社会机体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就是说,滋养中华传统文化的“器”,即
传播环境,已经发生了显著的改变,而传播语言的“道”却不进行相应改变,那么供养
着中华元素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土壤则会越来越贫瘠。

(四)泛娱乐语境下的内涵误读

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认为印刷文字是“有语义的,可释义的,有逻辑命题的内
容”[1]。可见,阅读使人们的理性思维得到进步,知识的分析能力也在具有序列性和逻
辑性的文字中得到了培养。这样的印刷传播时代被波兹曼认为是“阐释时代”。当一些
作为大众文化的民俗技艺是以家族或师徒传承的方式传承下来时,而以诗词歌赋等为代
表的精英文化艺术作品的传统文化传播正是在此时代以文字传播不断被发展壮大。而 19
世纪末期,以电视的发明和热捧,使人们真正进入了“娱乐业时代”。媒介的变化使人
们不再愿意以文字的阅读,主动的思考为主要的放松方式,转而投向视觉化和动态化的
电视节目,被动的享受电视中带来的各种信息和娱乐,人们开始步入波兹曼称为的“娱

[1]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7-58.
51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乐至死”的状态。这一阶段不管是电视、还是报纸和广播等大众传媒,“娱乐”皆称为
其讨好和吸引人们的手段,人们被“娱乐”包围着。“大众传媒的娱乐化己不仅仅是娱
乐,它开始迅速穿越其边界,肆意蔓延、扩张,渗入传媒编码体系,成为传媒的结构性
因素,作用于社会各个层面。”[1]这样的娱乐时代学界普通用“泛娱乐化”概念,其能
很好地概括娱乐无所不在的状况。20 世纪中叶互联网的横空出世,使人们相继步入电子
媒介时代、新媒体和数字传播时代。人们在手机、电脑和各种数字艺术和数字产品的世
界中享受着娱乐带来的快乐体验,进入了“沉浸理论”中的“沉浸”的状态。1975 年,
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齐克森米哈里(Mihaly Csikszentmihalyi)第一次提出了沉浸理论
(Flow Theory),用于解释人们为何会在某些情况下进入一种忘记外界,完全投入某种情
境中的,即进入“沉浸”的状态。这样的“沉浸”展现的主要是人仿佛忘记了身处的周
遭现实世界,而在虚拟电子空间和传媒网络里忘我投入其中的状态。因而,这样的大众
传媒中的“娱乐沉浸”,正是描述了人们沉溺在由娱乐制造的狂欢的海洋中,无法自拔
的一种状态。“新媒体时代依靠电子媒介控制、导向着各色信息,使人的身体和精神得
到‘延伸’;而人们并不知其不知,又或是毫无选择,以及由此被导向催眠状态和自恋
情结。”[2]这里的信息即是被包装过的政治意识形态、商业资本等等。而这些在“泛娱
乐”时代大部分都以娱乐作为对大众进行传播的手段。人们在这样的“镜像”的娱乐环
境中沉浸着,甚至是迷幻着。
在这样的娱乐沉浸情境的新媒体和数字传播时代下,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智能手机、
电脑、网络电视及其他数字智能产品称为媒介的主体,娱乐作为主要内容让受众深深沉
迷,并产生了持久不灭的娱乐幻想。然而当下中国社会语境中高速发展的节奏,上到国
家经济发展,下到个人工作生活无不体现着这一点。这样的快节奏的状态让大部分人都
有着深深的焦虑感和无力感,以娱乐的方式获取短暂的心灵上的慰藉成为现代人逃避令
人窒息的紧张状态的一种有效方式。因而,当下的社会语境更加剧了社会“泛娱乐”化
的特点。不仅娱乐节目空前繁荣,现代人自身也处在一种娱乐化的生活状态。他们看着
娱乐节目,也娱乐着生活和自己,自黑和调侃成为网络环境下的一种解放自我的精神狂
欢。中华元素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此背景下更是难以逃脱被戏谑和调侃的命运,传统文
化的内涵误读也就在所难免了。这样的“‘文化误读’是指因偏离发展轨道、非理性否
定、独立性丧失等导致对传统文化的歪曲理解。”[3]这除了在电视剧中的缺乏考究的历
史剧、宫斗剧和“穿越剧”中比比皆是外,网络上,网民以古诗词和古人现代“新解”
创造出继“杜甫很忙”、“元芳很忙”等嬉笑逗趣的新词汇外,还有愈演愈烈的“网络
语言狂欢”,如前两年板蓝根因防治流感的功效而受到追捧后,网络上“一句诗+一句
时事”的语言形式突然流利起来:“洛阳亲友如相问,给他一包板蓝根”、“清明时节雨

[1] 晏青.泛娱乐时代的传统文化传播:困境、方法与走向[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15,36(03):144-147+156.
[2] 黄丹.新媒体时代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困境与反思[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9(05):75-80.
[3] 王永友,潘昱州.文化自信视域下传统文化重构的“三重”困境[J].南京社会科学,2017(07):142-149+156.
52
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的中华元素

纷纷,全民都喝板蓝根”……古诗词的语法规范和意境韵味被娱乐化和完全解构,而新
造出的词句只是博君一笑的打油诗。而 2018 年 5 月起火爆到成为现象级综艺的《创造
101》,可以说是女团的养成系节目,决定选手最终去留的不是导师,而是收看电视的
粉丝们的“pick”。其中一名叫王菊的成员,粉丝为了把其推到最终成团的位置上,可
以说是在网上掀起了巨大的“pick 王菊”风暴。而粉丝拉票的方式即是从王菊的名字中
选取“菊”字对一些词汇进行解构和嫁接,如结合成语创造的粉丝应援的“菊话宝典”,
“物以类菊”、“菊世无双”、“菊步维艰”等等。粉丝在对成语改造后还给予了新解,
例如“物以类菊”意思是“各种大人物都开始粉菊姐了,形容万事万物都有菊的气息。”
而粉丝则自称自己是“陶渊明”,这是因为“陶渊明独爱菊”。就这样,这种带有一定
程度戏谑中华元素的“菊”文化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席卷整个网络,网民的热情和参与度
之高也实属罕见。虽然很难评论这样的现象是好是坏,但明显的可以看出,这样的“娱
乐”中华传统文化的状态,对中华元素代表的传统文化本身的内涵的误读和消解是很严
重的。
实际上,上面的“pick 王菊”风暴已经从一种偶发性的现象成为当下社会语境中的
新增符号,不论是“陶渊明”、“王菊”,还是“菊花宝典”等都已经成为“泛娱乐”
时代下的文化符号。而符号的不断增加也正是得益于依托深入现代人生活的互联网下的
新媒介传播,这也正是现代性社会的典型特征。传统文化在面对现代性社会中这样复杂、
多元的“泛娱乐化”媒介环境中,这既是机遇,也是更大的挑战和陷阱。“因为大众传
媒信息生产、传递过程中不仅吞噬意义,而且在瓦解传统文化意义,拼贴、制造意义。”
[1]
鲍德里亚认为,现代性是模式化、商品化、以及用户关系和技术手段关系大爆发的一
个过程,现在的大众传播媒介,在他看来,已经被“大众媒介化”所捕获,即“模型的
强加”:“事实上,最重要的媒介是模型。被媒介化的东西不是从日常新闻报道中、从
电视或广播中分离出来的,而是被符号形式所重新表征的、被接入模型的、由代码处理
过的。”而在这个以“娱乐”为重要推动力的消费社会,当其模型作用于中华元素之时,
自然也难逃脱被解构、重新表征、重新阐释,以及符号化的命运,在这一过程度中华元
素的文化内涵被“误读”显然也是很难避免的。

[1] 晏青.泛娱乐时代的传统文化传播:困境、方法与走向[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15,36(03):144-147+156.
53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简述

互联网(英语:Internet)始于 1969 年的美国阿帕网,又被称为国际网络。这是一个巨


大的网络,这些网络通过一组通用协议把彼此之间进行串联,形成了一个逻辑单一的巨
型国际网络。这种在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的“网络互联”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覆盖全球
的互联网络,即称之为互联网,这是一种相互连接的网络结构。到目前为止,现在已经
是发生在人类历史上第五次以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为支撑的互联网发展的信息革命。
根据最新的全球《2018 年数字报告》(Digital in 2018)的最新统计,“截止 2018 年 1 月,
全球互联网用户数已经超过 40 亿”[1],超过全球人口总数的 54%。而随着智能手机和移
动互联网的腾飞,互联网更是深入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全球更逐渐形成了以传统互联
网为基础,移动互联网为主流和趋势的格局,而这一点在中国成为全球互联网发展的领
先之时,并在政府提出全面进入“互联网+”的时代后显得尤为突出。这也正是说明现
代社会进入了真正的互联网时代。

一、传统互联网为基础

以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各种规模的服务器、不同类型的连接链路以及无数
个计算机构成庞大的网络成为了传统互联网发展的基础。利用高效的沟通方式,消除了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人们进入了信息社会。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互联网平台也主
要分成了以下两种类型:一是传统互联网,即是由现代通讯技术与传统电脑的融合而产
生的;二是移动互联网,即现代通讯技术与移动智能终端的结合而产生。这两种方式如
今都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也对它们的依赖也越来越深。30 年前,从北京途径意大
利到达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的一封邮件,写着短短的“越过长城,走向世界”,成为了
中国通过 TCP/IP 协议向世界发出的第一条信息。时至今日,据《第 43 次中国互联网络
“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超 8 亿,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 59.6%。”
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是美国统计局估算的 2017 年总人口数约 3.26 亿的近 2.5 倍,比欧洲总人口数的还多出
[2]

6000 万多,是名副其实的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单一市场。而基于互联网发展起来的数字经
济被看作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动能,已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根据腾讯研究
院估算,中国数字经济总量已经超过 20.77 万亿元,占到中国 GDP 总量的 30.6%。”[3]
而传统互联网作为整个互联网体系发展的基础,其在新的智能技术,诸如云计算、大数
据等支持下,稳定发展,并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助力。在中国,尤其在以腾讯、百度、

[1] 搜狐. 2018 全球数字报告:互联网用户数突破 40 亿大关[EB/OL].http://www.sohu.com/a/220281672_99964944,


2018-01-31.
[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 4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9.
[3] 马化腾、等, 指尖上的中国——移动互联与发展中大国的社会变迁[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7.
54
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的中华元素

阿里巴巴为首的三大互联网巨头的带领下,中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更几乎是深入人们衣
食住行的每个角落。以淘宝、天猫、京东为代表的购物电商网站,基本满足了我们大部
分的购物需求;而以美团、大众点评等团购点评网站的出现,又几乎解决了对吃的选择;
而搜房网、安居客等房产网站以及携程、同程等订酒店的便捷都让人们更加方便的解决
住的问题;同时 12306 及携程等网站在订购车票、飞机票的专业度则解决了行的问题;
当然优酷、腾讯视频、爱奇艺等大型网络视频平台和 QQ、微信等又都极大的满足了人
们娱乐和社交的需要,等等。可以说,互联网贯穿在人们的衣食住用行中,解决人们基
本的物质层面要求,同时又在娱乐和社交方面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由此可以看出互联
网对人们生活的融入和改变。但不得不说,传统互联网由于设备终端的不便携性以及操
作门槛的基本要求,使得传统互联网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快速、实时及便携性就
很难满足。因而,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进步,这使得每个人只要有
一台智能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操作这些应用,其相比较传统互联网操作电脑的方式,
更加快速、便捷。无疑,这不仅弥补传统互联网的局限性、更是扩大了互联网的使用面
和加深了对人们生活的融入度。因而,在互联网发展不断成熟的今天,传统互联网和移
动互联网也在逐步朝两个方向上分化和发展。可以说,传统互联网中的电脑更大的屏幕、
更高的硬件配置、更专业的使用场景等特性、都使其朝着对专业程度要求更高的办公领
域发展。而移动互联网以智能手机和通讯技术为支撑带来的快速性、便捷、实时和对碎
片化时间的利用,都使其朝着娱乐化、生活化的方向发展。因而,当下的互联网发展格
局应是传统互联网为基础,而移动互联网以其更深入人们生活的特质成为趋势和主流。

二、移动互联网为主流

移动通讯在 20 世纪末就开始快速发展,并有替代固定通讯的势头。而此时,信息
时代也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下深入发展。移动互联网也在此背景下孕育和发
展起来。“移动互联网通过无线接入设备访问互联网,能够实现移动终端之间的数据交
换,是计算机领域继大型机、小型机、个人电脑、桌面互联网之后的第五个技术发展周
期。”[1]从基本概念上来说,“移动互联网是指以各种类型的移动终端作为接入设备,
使用各种移动网络作为接入网络,从而实现包括传统移动通信、传统互联网及其各种融
合创新服务的新型业务模式。”[2]可以说,移动互联网整合了移动的便捷性和互联网的
分享、互动以及开放,两者的双重优势被合二为一。因此,“作为移动通信与传统互联
网技术的有机融合体,移动互联网被视为未来网络发展的核心和最重要的趋势之一。”
[3]
而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移动智能设备的快速升级发展,使移动互联网用户
也呈现出飞跃式增长的局面,智能手机成为全世界互联网用户的必需品。在全球现有的

[1] 石莎. 移动互联网络安全认证及安全应用中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北京邮电大学,2012.


[2] 吴吉义,李文娟,黄剑平,章剑林,陈德人.移动互联网研究综述[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5,45(01):45-69.
[3] 吴吉义,李文娟,黄剑平,章剑林,陈德人.移动互联网研究综述[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5,45(01):45-69.
55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76 亿人口中,大约有 2/3 的人已经有了手机,这其中半数以上为智能手机。相关数据显


示,“世界上最贫困的 20%的家庭中,70%有手机”[1],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信息革命中
的重要角色。由此可以看出,移动互联网所具有的极高的普及率。同时,智能手机简捷
易用的体验特性也大大降低了使用的门槛,基本上可以不分文化上的差别、受教育程度
的高低以及身份地位不同等等,可以说上至六七十岁的老人,下至三五岁的儿童都可以
快速学会操作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因此,通过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人们可以不受
时间和空间的约束,更轻松地获取了更深入和丰富的互联网体验,人们进入了移动互联
的时代。
而由谷歌和苹果创立的全球两大互联网生态系统,更是以开放稳定的平台,吸引各
大公司不断发布各种类型的应用程序,这也是移动互联网业务组织的主要形式,而其安
装快速方便、内存占用小,且可以快速接收用户反馈等优势特点,使得移动应用商店的
相关软件快速增加,且相应的移动 APP 的下载量也在不断攀升。此外,移动 APP 自身
具有的随身性、身份可识别性以及可鉴性等优势条件,也为互联网相关业务的发展空间
和新商业模式提供了更多可挖掘的潜能。而移动设备的“小巧轻便”和移动互联网的“通
讯便捷”两个特点,决定了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的根本不同之处。最大优势即是可
以跨越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根据自己需要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个性化服务、丰富的业务
等等诸多便利。此外,移动设备基于 LBS 的位置服务和重力感应等技术手段带来的感
触性和定向性等特质,也使之在移动互联网下具有极强的即时性和精确性。这些与传统
互联网相比较带来的显著优势显然可以弥补了传统互联网的弊端和局限性,也带来更大
的市场潜力。而智能移动设备的快速发展,以及 4G 网络,乃至正在不断推进的 5G 移
动网络技术等这些优势条件都是移动互联网成为主流的重要力量,这一点不仅是全球范
围内的现象,更在中国体现尤其显著。
中国已经进入了移动互联网发展腾飞阶段。在互联网三巨头的鼎立之际,滴滴、爱
奇艺、今日头条等基于云计算、LBS 等移动科技的创业公司也迅速崛起。“手机网民总
数比重从 2006 年底的 12%迅速上升至 2016 年的 95%。”[2]移动 4G 网络的快速发展和
建设也使中国的移动互联网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而 5G 牌照的发布,WiFi 环境日益完
善,以及智能手机生产迭代加速,技术驱动越来越明显,软硬件方面都不断更新升级,
“截至 2018 年底我国网民数已达到 8.29
这都为移动互联网在飞速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亿的规模中,其中手机网民规模已达 8.17 亿,使用移动互联网进行手机上网的比例已经
高达 98.6%,而使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上网的比例则分别为 48.0%、35.9%,” [3]
相比较前几年而言也有所下降。显然,移动互联在中国的发展形势十分喜人,且己成为
主要趋势。除此之外,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基础建设还在不断优化升级,电子商务与社交
融合更加深入,移动支付更是成为人们现代生活的必需品。同时,基于移动互联网发展

[1] 世界银行. 2016 年世界发展报告 数字红利[M].胡光宇等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7.


[2] 马化腾, 等. 指尖上的中国——移动互联网与发展中大国的社会变迁[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8.6.
[3]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 4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9.
56
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的中华元素

起来的短视频、网红直播以及手机游戏等,不仅仅是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更
是最大程度地挖掘了移动互联网的市场潜力。而共享经济,尤其是共享出行,如摩拜共
享单车,曹操专车、嘀嘀打车等网约车的普及,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程度大大超出人
们的想象。“2018 年上半年,网民中分别有 30.6%、43.2%和 37.3%使用过共享单车、
预约出租车、预约专车/快车。”[1]而此外,移动互联网在政府政务服务上也起到了极大
的推进作用,近六成网民使用在线政务服务,“截至 2018 年 6 月,我国在线政务服务
用户规模达到 4.70 亿,占总体网民的 58.6%,有 42.1%的网民通过支付宝或微信城市服
务平台获得政务服务。”[2]同时,移动互联网作为互联网发展的自然延续,它自身的新
特性也在不断构建着新的发展模式和社会形态,这一点在公益慈善事业中体现也十分显
著,它由更高更大平台打造的公益模式、更值得信赖的大数据最安全审核的保障,以及
更便捷的支付方式献出自己的爱心,这些都使得公益活动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获得了更
大的关注度和更高的参与度,公益也走入了最平常百姓的生活中。由此可以看到,移动
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融入之深,以及其所创造的令人惊叹的“数字经济”,智能手机也
成为人们器官一样存在的身体延伸,而移动互联网作为当下互联网发展格局的发展的关
键所在,其所具有的发展潜能和传播力量可想而知。

三、“互联网+”的经济新形态

“互联网+”作为当下一项至关重要的国家战略,指导着国家不同行业领域的转型
升级和发展方向,这正源于李克强总理在 2015 年 3 月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
政府工作报告上,所提出的“互联网+”计划。其强调“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
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3]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智能移动设备的不断升级以及
通讯技术的更迭等因素,全球已经步入互联网时代,而中国正是在这一阶段实现了弯道
超车,不仅借助互联网创造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发展,更成长为世界领先的互联网大国。
所以,当下是借助互联网深入到各个领域,带动不同产业更加深入发展,实现产业升级
的最佳时机。因此,“互联网”为关键词的“互联网+”计划也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其正是以充分地发挥互联网优势,使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结合,利用互联网对产业进行升
级,以激发出传统产业新的活力,以更高的经济生产力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和更多的社
会财富。因此,“互联网+”本质上“是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是依托互联网信
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合,以优化生产要素、更新业务体系、重构商业模式
等途径来完成经济转型和升级。”[4]“互联网+”中的“+”正是意味着联合、添加或者
融合,是在对其他传统产业进行融合的过程中,完成传统产业的互联网化的改造和升级。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 42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8.


[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 42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8.
[3] 中国新闻网:《李克强:制定“互联网+”计划促电子商务健康发展》,2015 年 3 月 5 日
[4] 黄楚新,王丹.“互联网+”意味着什么——对“互联网+”的深层认识[J].新闻与写作,2015(05):5-9.
57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本质上是把互联网视作传统产业革新的一种强大力量,是拉动经济向前发展的“火车
头”。具体来说,互联网自身具有的平等、开放和互动等特性被运用到传统产业中就使
其脱离了原来传统产业对目标用户不够重视的误区,并开始对目标用户的关注,为服务
和产业升级做好准备,而利用大数据的分析和整合,则可以更深入的了解用户,并挖掘
用户潜在需求,并以此来调整产业发展模式和方向,并实现以用户为中心,以产品为基
础,以市场为导向,对用户进行精准服务的新商业模式,以此提高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可以说,“互联网+”的关键就是“融合”,是在对不同传统行业进行融合中找到的撬
动经济社会向前更高层级跃进的一个支点。
“互联网+”作为外推力,并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技术的支持下,与传统产业
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合力”,从某种程度来说,这对传统产业的一种颠覆。它在形式上
改变了传统行业,但本质而言,它促进了产业的升级和行业经济的发展。“互联网+”
的撬动力目前主要集中在交通、金融、物流、零售业、医疗等传统行业发力,并取得了
巨大成效。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即为典型。互联网在形式上改变了只能在实体商店购物
的传统商业模式,创造了一个可以足不出户完成购物体验的网上商城的新商业模式,然
而“新零售”业态的出现,则使得线上线下零售进一步结合,不仅进一步改进了原有的
网上购物商业模式的弊端,更是给日益凋零的实体零售注入了新的活力,其以数据充分
了解用户,并实现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相互推动的共同发展的局面。可以说,来自互联
网的颠覆能力对于增强传统产业发展活力,完成其顺应时代趋势的创新转型,并进一步
发挥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巨大作用,至关重要。
互联网的这种力量不仅仅是对经济发展层面的一种赋能,其对于政治、文化等社会
各方面而言,其革新的力量仍然十分显著。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在当下社会语境中
所面临的诸多困境的情况下,“互联网”也许就是一剂良药和一针强心剂,不仅能给传
统文化的发展带来新的机会,让其重新焕发出年轻的生命力,而且能在升级传统文化产
业,弘扬和宣传传统文化中,带来更大的经济价值。现代网红故宫所受到的追捧以及商
业上获得成功,则正是顺应了“互联网+”时代的潮流。故宫在现代审美、技术推动和
互联网优势的加持下,找到了自己的现代表达语言,更找到了与年轻人对话的方式。首
先最值得一提的是故宫博物院利用互联网电商平台建设的故宫淘宝,并以此推广的优秀
的故宫文创。从之前的清新、优雅,且精致的刷爆朋友圈的网红胶带,到文字素材均取
自于雍正御批奏折资料的“朕亦想你”等雍正御批系列折扇等优秀文创,其都以精美个
性的设计、幽默活泼的风格打破了以往博物院给人的冰冷的距离感,取而代之的是清新
可爱的别样气质,既保存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又以一种轻松有趣的方式受到了年轻人的
欢迎和喜爱。现代的故宫文创的天猫商城旗舰店已经拥有了 260 多万粉丝,“年销售额
已超 10 亿”[1]。这正是“互联网+”所带来的对传统文化产业的一种具有“颠覆”力量
的革新。而此外,故宫也利用最新的互联网技术开发了多种类型的网络 APP,以“每日

[1] 搜狐. 博物馆文创创出一个新产业[EB/OL].https://www.sohu.com/a/244577087_669468, 2018-08-01.


58
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的中华元素

故宫”为代表的多个 APP,则复杂向“故宫粉”们推送大量关于藏品、建筑的文化信息。
这既可以解决实地参观的人流压力,增加地库文物“见光”的机会,更以互联网的方式
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参观者不必在推搡的人群中,在酷热或寒风里,只能匆匆
一瞥心上之物。而对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最新技术的利用,也使得藏品或建筑背后的
故事可以被更好地展现。如“韩熙载夜宴图”APP,数字虚拟作品如《角楼》《养心殿》
等。同时,故宫还利用互联网的社交优势,全方位与粉丝互动,传播传统文化,增加用
户粘性。故宫目前在新浪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平台上都开设了账户,其中,故宫博物院作
为其官方微博,粉丝数量目前已达到 614 万,主要负责发布故宫近期展览、藏品、文章
和故宫图片等讯息。2016 年 6 月,官博内发布的《牡丹亭—游园惊梦》短视频,展现昆
曲在紫禁城内的画面,共有五千多位网友转发,一万多网友点赞,七百多条评论,足可
见其传播力量之强大。而现在随着粉丝量的急剧增加,影响力也更大。从本质上来说,
互联网经济的商业模式是对注意力的关注,是基于流量展开的一种流量变现。因此,挖
掘用户需求,吸引用户关注则成为互联网模式的关键一环。而故宫的成功,正是其关注
到了现代年轻人在意的眼球经济,在保持传统文化特色精髓的同时,赋予其鲜活的生命
力,更使充分利用互联网,从传播到营销等多个方面出发,把故宫这样的一个宝贵的中
华文化的代表从高高在上的云端走入平凡年轻人的心中。这也正如在 2017 年底的第四
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所说的,“故宫博物院要在多个方面融入
过‘互联网+’,让藏在深宫里的文物‘活起来’。”[1]故宫博物院也正是一如既往这
样做的,并且成为“互联网+”新经济形态下,互联网与中华传统文化产业结合成功的
典范。

[1] 中国新闻网.单霁翔:“互联网+”让文物活起来[EB/OL].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7/12-04/8392315.shtml,
2017-12-04.
59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第三节 中华元素在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化艺术再生

中华元素的有效继承和传播,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在当前社会语境下与人们现代
生活进行再融合的过程。悠远的传统文化与蓬勃发展的现代文明,两者之间的冲突和鸿
沟需要则需要一种现代的传播语言作为连接的桥梁。而这样的传播语言既能展示传统文
化的内容,又能有效地吸引现代人的关注,是中华元素在现代化社会语境中真正地找到
生存的土壤。如前文所述,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飞跃发
展,已经使互联网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代。“互联网+”战略的提出更进一步推动了互
联网与各个行业的深入融合。可以说,互联网作为近几年的热点词汇,“互联网”本身
就已经成为当下社会语境最显著的特点。数字艺术正是借助互联网的巨大优势,借助数
字技术手段,让中华元素以一种更能与时代接轨,并更为现代人所接受的艺术传播形式,
让中华元素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活起来”、“动起来”,以更符合现代受众的接受和
理解的方式引起其情感上的共鸣,这也成为让日渐式微,甚至就要消亡的优秀传统文化
重现旺盛生命力的更加高效的方式。

一、传统文化理念的再生

儒、释、道的传统文化思想与外来文化的不断融合共同形成传统文化理念的思想基
础,并影响中华传统文艺思想、审美心理以及艺术形式的形成和发展。也可以说,传统
文化理念和资源是中国艺术的前提,并在中国艺术中映射出来。如易丹所说:“历史的
创造并不是在一个虚无的真空中实现。不论是艺术的历史还是社会和文化历史,都只可
能在历史语境的前后对应中凸现自己的意义。”[1]传统文化理念既包括“天人合一”、
“以人为本”,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中庸”思想解决社会问题,以及“克己复
礼为仁”的自身修养等思想精髓的儒家思想;也包括老庄哲学的以“悟”来把握玄妙精
神的“道”的涉及宇宙万物发展的理论体系,倡导一种逍遥自在、安平乐道,“无法之
法乃为至法,无德之德乃为大德”(张大千语)的道德伦理体系;也包括重视内心体悟,
明心见性的佛家思想,追求“空灵”的超脱境界,这种含蓄、朦胧、宁静和清淡的状态
也是古代文人墨客所追求的精神境界。
中华文化理念作为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构成中华元素的根本和基础。让
其在数字艺术中再生则是当前语境下最具接受度广度和传播深度的继承方式。2008 年的
北京奥运会开模式上的巨大卷轴,即便时隔十年,依然让人印象深刻,在光影变化中,
缓缓打开的画卷中讲述着中华上下五年前的悠悠文明,从上古时期到文字的出现,从造
纸术的发明到活字印刷术的出现,从古典音律到《论语》,再到丝绸之路的展现,环环

[1] 邹建平、易丹.星星历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60
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的中华元素

相扣,所有的故事都在画卷中,并一步一步地展示着属于中华民族的文明脉络和中华文
化的深刻理念。这是中华文化理念的数字化再生的典范,一幕幕流光溢彩、精彩纷呈的
“中国画卷”影像,充分展现出中华大地灿烂辉煌的文明、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大国
胸襟。其中蕴含的“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最高思想精髓在绚烂多姿的数字化艺术方式
呈现出来,让世界看到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沉醉在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的魅力中,感受
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神奇魅力,更理解了中华元素在数字化艺术语言的表达中传递出的
宽广的胸怀和包容的理念,这无疑是国际化舞台上的最佳国家形象的展现。这正是中华
元素在互联网时代下,传统文化理念被数字化技术“点化”所绽放出的独特光芒。从某
种程度上来说,这不仅是一次成功的对传统文化理念传承和发展的典范,更是传统文化
理念在国际上传播的优秀案例。
此外,2016 年上映的国产数字动画电影《大鱼海棠》(如图 1-1)以充满中华古典
艺术魅力的唯美画面和体现中华思想内涵的深刻哲理吸引了高度的关注和追捧。也可以
说,这是一部体现了道家思想为主体的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动画电影。庄子的《逍遥游》
是其主要的灵感来源,同时还借鉴了《列仙传》、《诗经》、《搜神记》等多部古籍。
讲述了与人类世界平行的另一个世界的椿、揪与人类男孩鲤的故事。作为“其他人”族
群的少女椿在成年这天化鱼游历人间,意外被渔民的渔网所缠。人类少年鲤为了救困于
网中的椿,牺牲自己。椿为了报答鲤的恩情,在回到自己的世界后,以自己半生的寿命
与灵婆换取了鲤的灵魂。自此,椿为了保护鲤的灵魂,引发了洪水等一系列灾难,不得
不以死来弥补。而一直默默喜欢椿的“其他人”少年揪,则为了拯救椿的性命牺牲了自
己,最终成功将失去灵力的椿与变回人类的鲤送回了人间。“北冥有鱼,其名为鲤,鱼
昆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土古有大椿者,以八干岁为春,八千岁为秋。”依托于《逍
遥游》的这个电影,便从一开始就定下了以道家为核心思想的文化基调——即对自由与
无为的追求,对个人意志的绝对顺从。片中反复强调,“每个人都会找到一条属于自己
大鱼。”大鱼“鲲”是灵魂的象征,释放大鱼、帮助大鱼回归大海正是对自由和自我的
找寻。“椿救鲤与揪救椿实际上是一种遵从内心选择、自我意识觉醒的行为,正是道家
“顺心而为”的自由观。”[1]也是《逍遥游》中超脱一切束缚、忘却物我的绝对自由的
境界。这样一部在数字化艺术中展示传统文化理念的电影受到观众的热烈追捧,由此可
以看出此数字化手段对于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的重要意义,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再
生。

[1] 田雅岚.《大鱼海棠》的艺术意蕴与文化内涵的深层解读[J].电影评介,2016(13):17-19.
61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图 1-1:电影《大鱼海棠》

(图片来源:https://huaban.com/pins/781121131)

二、传统符号元素的再生

文化符号,是一种能够代表某种文化特质,并产生高度影响力的象征体系。“文化
符号具有传统象征内涵及比喻意义,人们对文化的认识往往通过一种符号化的概念来实
现。”[1]是在经过岁月的沉淀和历史的洗礼后,在不同载体上留下的浓郁的文化厚重感
和历史的印记,拥有着强大的文化生命力。中华传统文化的印记正是凝聚着中华儿女智
慧和文明进程的各种各样的传统符号,它们是中华元素在文化层面的象征载体,是中华
传统文化深刻内涵的具体表达,其既包括艺术层面的书画曲艺、诗词歌赋等,又包含物
质层面的图案器物、亭台楼阁等等。不论是水墨书法、京剧脸谱,还是唐诗宋词、国画
瓷器,都无一不成为传统文化留给人们典型的符号印象。选取这些典型的传统文化符号
融入数字化艺术传播中来,以数字化艺术形式对其进行创新的转化和再创造,不仅使中
国的现代数字艺术更具民族特色,更达到了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目标。这也俨然
成为中华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性传播的主要路径。
《舌尖上的中国》作为一部探寻中华美食和文化的记录片,以其精美的制作和国际
性的传播语言,在播出起就红爆网络,受到热烈追捧。“舌尖体”的说话方式甚至一度
成为人们竞相模仿的个性网络语,可见其受欢迎的程度。而这样的在中国纪录片历史上
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数字艺术品,除了传播语言和叙事结构的高水准外,其充满中华符
号元素的海报和片头设计更让人过目不忘,而蕴含着的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也让回味无
穷。以第一季的海报设计(如图 1-2)为例,最吸引人的画面主元素是朱红色的水墨画
似的山水画。一叶扁舟在湖中荡漾,左上角的红色印章和书法的题字,更加强了这浓浓
的中华传统文化独有的意蕴和氛围。然而稍稍离远再看,则会发现这个朱红色的山水画
实际是一片五花肉,旁边掀起肉片的筷子正是精彩点题。这种巧妙地把食材和中华符号
元素结合的方式,既表明了记录片的主旨,构建了深厚中华文化的底蕴,更让人有种意
犹未尽的隽永感。纪录片的片头也仍然采用水墨画的泼墨风格与“民以食为天”的普通
劳动人民劳作的生活画面相结合,并自然过渡到海报画面的主题动态展示。画面既有中

[1] 康康.传统文化在数字艺术中的传播与再生[J].艺术百家,2016,32(04):245-246+249.
62
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的中华元素

华民族的韵味,又有创作者们对中华美食文化和劳动人民生活的热情讴歌,是非常的优
秀的中华元素数字化应用案例。此外,2017 年热播的《大军师司马懿之虎啸龙吟》的片
头也一改以往电视剧喜欢呈现基础剧情的画面形式,而以单独的水墨风格为画面基调,
以数字化的技术方式,让水墨在伴随着音乐的曲折流转中动态地呈现与主题关系密切的
元素,如龙、虎、鹤、剑和琴等元素形象。这些形象在动态的笔触中或缓慢、或急促的
一点点展示出来,每个形象在音乐的节奏讲述中早与剧中人物化为一体。即便在片头看
不到任何真实的剧中人物和情节,也能在这水墨笔触流淌的势态中感受到了剧中人物一
触即发的斗争情绪和氛围。此片头设计可谓在为数不多的中华元素的应用中把握了属于
中华传统文化的独有叙事语言。看似含蓄内敛,但却暗藏风骨和傲气,更是巧妙地传达
出了剧中的情绪氛围,有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绝妙境界。在这两个案例中,无论
是《舌尖上的中国》中筷子、中国山水、一叶扁舟、印章书法和泼墨效果,还是《大军
师司马懿之虎啸龙吟》的龙、琴、鹤等元素和书法水墨及动势本身,都无一不是以数字
化的方式对中华元素符号进行创造性的艺术应用,既明确了艺术作品的主题,更展示中
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旺盛的生命力。因而,这样的对中华元素符号的成功地继承和
发扬,本质上就是以数字化艺术的方式带来的一次新生。

图 1-2:《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海报

(图片来源:http://zuimeia.com/app/5301/?platform=1)

三、传统美学趣味的再生

优秀的中华传统美学同中华文化思想一样,历史悠远、博大精深,也是中华传统文
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中华儿女在生活中积累的审美经验,是中华民族艺术
实践经验的重要体现。由这些经验归纳和总结出来的理论,乃至审美经验本身,已植根
63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于我们民族的生活方式之中,成为融于中华民族基因中的审美习惯和美学追求,并在千
百年来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念、艺术心理和趣味。它是在中华元素符号的创新转
化中形成的符合中国人独特审美思维的中华美学意蕴,更是中华元素的主要构成部分。
中华美学精神的理论,在中华传统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以及朴素唯物主义的影响之下,
逐渐形成,并以中华传统美学中的一系列学说、观念等体现出来。其“集中表现为重视
主客、心物、情景感应交融的审美关系建构,致力思境、情理、形神融合一体的审美意
境创造,强调文质、文道、情采互相结合的审美判断标准,追求真善美统一、审美与教
化结合的审美价值取向等等。”[1]由于中华传统美学思想也受到各种哲学思潮、宗教流
派对传统美学思想的影响。“传统美学范畴结晶于百川汇海的思想文化洪流中,既反映
了思想资源的丰富性,亦形成了其意义内涵的复杂性、多义性。”[2]在中华传统美学体
系下形成的古典美学趣味亦是如此,而影响最大的要数道家思想,诸如“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道法自然”的审美趣味等,都是中华传统美学的精髓。此外,儒家的
“天人合一”“尽善尽美”等也是中华古典美学趣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禅宗追求的内
省,有对外在的美学追求转向对自身内心的体悟,也极大的影响了韵味、意境、情趣等
美学趣味。数字化艺术的发展为中华元素的现代化传播提供了土壤和条件,然而以此为
载体去表达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古典美学趣味才是真正的传承和发展。前文中“榫
卯”软件的界面设计,其风格简约而复古,木制榫卯结构与灰色渐变的效果、发黄的老
胶卷一样的视频,古画描线风格及苍劲有力的书法字体的文字说明,无一不营造出充满
古典韵味的意境感,而恰当的留白对比,则又显示出其兼具一种淡淡的空灵之感,这正
是中华古典美学趣味在数字艺术的中的优秀表达。古代传统与当下发展的关系,实际上
是一种源与流的关系,而对中华古典美学趣味的恰当表达才是中华元素在现代传播中的
灵魂所在,才是真正地继承和发展。

四、传统民族精神的再生

“民族精神”(Volksgcist)的概念,最早是源自于 18 世纪的德国,当时的德国知识
分子,在面对法兰西文化的大量输入之时,为保护本民族文化,捍卫民族尊严,并提出
了这个概念,并大力倡导和发展本民族的德意志文化。在中国,孙中山先生也对“民族
精神”提出了重要的观点,他认为,“中国的‘民族精神’主要体现为‘固有的道德’、
‘固有的知识’和‘固有的能力’三个方面。”[3]首先就中华民族的“固有的道德”,
“首是忠孝、次是仁爱、其次是信义、其次是和平”。而“固有的知识”是,“《大学》
中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那一段话”。这
段话的意义是“把一个人从内发扬到外,由一个人的内部做起,推到天下为止”。如果

[1] 彭立勋.中华美学精神与传统美学的创造性转化[J].艺术百家,2015,31(03):19-23+170.
[2] 王琴.当代中国传统美学范畴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1):18-28.
[3] 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复兴”话语下“中华民族精神”的讨论[J].浙江学刊,2017(01):136-147.
64
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的中华元素

说“固有的道德”是人民对国家的道德和信念,那么“固有的知识”则是对自我的反思
和提升。再次,来看“固有的能力”则是中华民族科学创造的能力,曾经伟大的四大发
明则是这种“能力”。也可以说,中华民族精神是在悠久的中华文化发展中形成的受到
中华民族民众普遍认可的正向的道德精神和价值观点,从对待个人与国家关系的忠孝仁
爱、精忠报国、追求和平等等集体主义精神等,到个人修心的“格物致知”等,及民族
开拓创新的创造能力,及民族发展的“生生不息”,人民生活的“艰苦奋斗”等等,都
是属于中华民族自己独特的民族精神。而此外,受中国古典文化的影响,快意江湖、行
侠仗义的武侠文化精神,也已然是深藏在中华民族集体文化意识中的重要部分,江湖梦
更是根植于很多中国人的内心深处,这在数字化艺术的电视剧和电影中皆多有表达。
2018 年前后热播的《国家宝藏》电视节目,以数字化的手段和全新的综艺语态讲述
了那些见证着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历史文物,把曾经陈列在博物馆中的文物以一种创新
的方式展示在现代人面前。“在视听时代,文化信息符号在大规模向视听化、体验化转
化和汇聚”[1]的背景下,“《国家宝藏》则以前世今生的视听化叙事结构,用故事和戏
剧串联起‘文物’与‘人物’的历史时空和文化情感的连结,在悠久的古老文明和现代
社会语境的时空交汇中唤起观众对中华民族精神热爱和自豪的情感共鸣,”[2]这正是中
华民族精神的再生。节目中以明星、素人和专家的互文解读演绎“文物”背后的故事,
层层深入,在挖掘出文物的真正的故事和内涵同时,更展示与此文物关联的人物的自身
所散发出的民族精神和个人气节。在段奕宏守护的“越王勾践剑”中,他扮演的正是“越
王勾践剑”这把剑的真身,其在深刻领会越王勾践剑的历史背景基础上,以自己的理解
在不断的旁白演绎中将越王勾践的隐忍、不屈、无奈以及对国家复兴的强大信念,以“物”
的身份饱含深情的演绎出来。让原本的一件冰冷的“器物”像是活出了灵魂,让人动容
和感动。在这精彩完美的演绎中让演员和文物之间进行了一场灵魂的交汇、情感的共融。
这不仅是“越王勾践剑”体现出的越王忍辱负重,为复兴国家的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
民族气节,也是演员在自己职业岗位上孜孜不倦的追求的表达,是千千万万个普通工作
者在饱含对自己工作热爱的同时,是对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一点点地添砖加瓦。另外,
普通素人对文物的理解和坚定守护上也令人动容。发现妇好墓并挖掘出“妇好鸮樽”的
郑振香,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代考古学家,正是她的坚持才让沉睡三千年的殷商大墓重见
天日,她本人的敢想敢做、为考古事业奋斗一生的人生品格正是与“妇好”这位巾帼英
雄有着共通之处,更是对摒弃浮华、耐得住寂寞,为国家默默奉献自己的民族精神充分
发扬,是和平年代现代人“精忠报国”的另一种方式。数字技术的进步,新语态下电视
数字艺术的呈现,才让尘封的历史得以以更具创新性和现代接受性的语言表达出来,才
使得中华民族精神再次得以复活和重生,才在引起受众情感共鸣中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
感,并以在生活中践行的方式来传承,这才是中华民族精神数字化再生的真正意义所在。

[1] 庞井君. 传统广播影视转型的理论透视和战略选择[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4, 36(03): 1-9.


[2] 董甜甜,凌继尧.文物的“复活”,传统的“新生”——《国家宝藏》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创新研究[J].南京师大学
报(社会科学版),2018(04):153-160.
65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在数字化艺术传播中的重塑与意义

第一节 互联网时代下传播关系的变革

技术领域中出现的重大变化通常会直接导致社会发生结构性的变化。“这种变化要
么是导致一个专门的生产领域中出现结构性的变革,要么是通过一个领域中的整体变
化,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生产和社会诸多领域出现结构性的变化。”[1]在大数据、云计算
以及通讯技术的推进下互联网发展了飞跃式的发展,而移动互联网的腾飞,使得互联网
发展到了更高的阶段。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一切传播媒介的媒介,也是社会领域中,各种
社会建制的媒介,这样的巨大变化,也深刻地展现了科技进步带来的一种近乎颠覆的社
会变革方式。由此带来的系统性的社会变革也最终体现在对社会形态的改变上,即形成
一个互联网时代下的新的社会形态。也可以说,“互联网不仅仅是一个媒介,更本质的
意义就在于它是一种重新构造世界的结构性力量,这是它真正的意义。”[2]而传播也是
一种关系,任何传播活动都是在一定关系下进行的。传播作为人类关系的产物,也可以
反作用与关系本身,即对社会关系产生巨大影响。从关系层面去重新认识和思考传播是
理解当今传播现象的关键。互联网时代进步带来的变革,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之下的便捷、
实时、交互等特质,更进一步加深了传播的“关系”烙印,在这样的重构社会中,传播
关系也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新型的传播关系正在形成,其具有区别与以往任何时代下
的新特征,所有传播现象和活动的探讨都应在这一关系变革的前提之下进行。

一、连接:从“赛博空间”到全时空连接的数字化语境

赛博空间(Cyberspace)是自 20 世纪 90 年代初万维网面世以来,由科幻小说作家
威廉·吉布森在其短篇小说《全息玫瑰碎片(Burning Chrome)》首次提出来,并于 1982
年发表于《omini》的杂志上。他将赛博空间视为一个只要主人公接通电源即可进入的
空间,一个源自于电脑产生的空间。他把这个极其复杂的空间视作一个交感幻像,这是
成千上万个介入网络的人,在这空间里产生的集体幻像。这个幻像使之沉浸其中,并造
成脱离实际日常生活的极端状况。也就是将自己包裹在网络之中,并屏蔽外面发生的人
和事。这个抽象概念更像是生存在虚拟世界的产物。互联网的发展使数字媒介已经浸润
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细胞,正是这样的“一种新型的社会生活空间,即赛博空间应运而
生,赛博文化也成为一种新型的文化现象出现于当代文化世界舞台。”[3]“赛博空间”
的核心隐喻是“存在一个空间”,这个空间是从现实世界的空间中分离出来的虚拟空间,

[1] 郑珏垚. 互联网与新社会形态[D]:[博士学位论文]. 中共中央党校,2017.


[2] 喻国明.融合转型的新趋势:“高维”媒介中的“平台型媒体”[N].光明日报网.
[3] 曾国屏,李正风等.赛博空间的哲学探索[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1,3.
66
第二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在数字化艺术传播中的重塑与意义

是与现实世界极少产生交集和互动的另一个空间。换句话说,它将人们的生活空间,分
成了现实和虚拟的两个不同维度和层面的空间形态。例如少年打电脑游戏时,忘记现实
世界,头脑完全进入游戏的空间,这样的空间就是“赛博空间”。它是“一个既无所不
在也无所在的,但决不是我们肉体所生存的虚拟世界。”[1]荷兰著名学者哈姆林克(Cees
J.Hamelink)认为:“赛博空间是地理上无限的、非实在的空间,在其中——独立于时
间、距离和位置——人与人之间、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以及人与计算机之间发生联系。”
[2]
在他看来,赛博空间是基本包括所有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传播形式的一个虚拟世界。因
此,也可以从广义上说,“赛博空间可以囊括通过计算机网络所能获得的信息资源的全
部范围,这些信息可以是图像的和声音的,也可以是文字的,它们共同形成一个巨大的
人造世界,这个世界由布遍全球的计算机和通信网络所创造和支撑。”[3]所以,赛博空
间是一个虚拟性的、新型空间,是在计算机以及计算机网络里的虚拟现实。
“连接”是互联网的基本属性,而在互联网发展的前期阶段,如哈姆林克所认为的,
它连接的是人与计算机,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连接。而互联网发展的当下阶段,尤其
是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则使世界进入了一种“一切皆可的全时空连接。”[4]而“赛博空
间”的表述正是更多的在描述互联网发展的前期阶段的一种状态,而这个阶段的互联网
的发展也使人们进入一种数字化生存的状态,人们可以利用互联网查看新闻、浏览网页、
打游戏等等,但由于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电脑等大屏幕设备的限制等因素,致使此
阶段的互联网并未完全深入人们的生活,人们的数字化生存水平还相对较低。但随着物
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移动智能设备的广泛普及,我
们进入了真正的互联网时代。这是深深地融入人们生活,改变着人们生活方式,并产生
一系列“颠覆”性社会形态变革的时代,这也使人们进入了更高阶段的数字化生活的互
联网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连接”不再仅仅是人与计算机、计算机相互之间的“连接”,
而是“从人与人的连接,到人与服务、人与物、物与物的万物互联。”[5]更是“人与人、
人与物、物与物都可实现实时、异地连接,时空障碍被打破,人人都可实现‘在场’,
异质性个体相互碰撞的概率大幅提升,社会的关系网络被极大地拓展,社会连接的复杂
程度也大大提升。”[6]而这样的由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全时空连接的巨大改变,主要体现
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移动互联网做到了真正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在对时空的重塑中完成
了全时空连接的传播环境的构建。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
认为,网络的出现及其彼此相连,将使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及时流动成为可能,并形成

[1] 约翰·P·巴. 赛博空间独立宣言[N]. 高亮华译.科技日报,1998-04-18(4).


[2] 西斯·哈姆林克. 赛博空间伦理学[M]. 李世新译.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
[3] 王治河. 后现代主义辞典[M].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525.
[4] 陈力丹,费杨生.关系:移动互联时代传统媒体转型的逻辑起点——读第 20 个玛丽·梅克尔的互联网报告[J].编辑之
友,2016(07):5-10.
[5] 马化腾,等, 指尖上的中国——移动互联与发展中大国的社会变迁[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8.
[6] 陈力丹,费杨生.关系:移动互联时代传统媒体转型的逻辑起点——读第 20 个玛丽·梅克尔的互联网报告[J].编辑之
友,2016(07):5-10.
67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了流动空间,一种特殊的空间形式。这使一切社会活动都突破了空间上的障碍,获得了
地理上的延伸。而在时间上,“卡斯特区分了传统的机械时间、生物时间以及网络社会
背景下具有相对性的社会时间,在这个意义上,网络社会将构建新的社会时空。”[1]移
动智能终端的便携性和移动性作为移动互联网区别与传统互联网的本质差别,其不仅使
移动互联网实现了其对时间和空间的重塑,更带来了其在使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最大程
度的无限延展。也就是说,智能移动设备伴随着人们使用的时长远远高于互联网时代的
前期,即传统互联网以电脑为核心设备的阶段,使用者可以随时随地进入互联网,利用
智能移动终端带来的时间和空间局限上的突破。与此同时,移动设备自身硬件配置的不
断升级,以及各种类型应用软件的出现,都使得这一移动设备承担了巨大的社会功能,
不管是传统社交、购物、游戏娱乐还是现在最贴近生活的点外卖、支付宝付款和打车,
哪怕是曾经最繁琐的政务需求等等,都可以在这小小的方寸之地随时完成。无论是等公
车的间隙,还是城市的地铁上,都可以进行。也必须看到,脱离了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移
动终端带来了时空的无限扩大后,也不可避免地挤占了大量的原本承担着不同任务的其
他空间,它充分地利用着人们各种碎片化场景和时间。这也正是体现了移动互联网已经
深入渗透到现代人们生活的典型特质。“我们也很难界定移动互联网是赋予了人们更多
的可利用时间、还是挤占了原有的休闲时间;究竟是带来了空间上的延展,还是以移动
终端的各种功能替代了空间功能的差异性。”[2]
此外,移动互联网的飞跃发展,使人们以移动终端的方式进入这个网络空间,其摆
脱了传统电脑的局限性,不仅使信息在纵向上可以贯穿更多不同阶层的受众群体,在横
向上也有更广泛的地域和国别上的覆盖。在这种无时无刻,不受时空限制的互动、分享
和交流的移动网络空间中,人们更易产生文化和情感上的认同。从另一角度上来说,即
移动互联网的自身特质,使人们突破时空的障碍,带来了更高的民族和国家等共同体的
认同感,这种认同感也在移动网络空间中得到了最广阔范围的扩大。可以说,移动互联
网带来的实时的体验分享和信息交流的传播方式,正是超越了国家和民族的界限,在全
球的跨度范围内,持续影响参与者的民族情感认同、身份定位,以及国家观念格局的形
成。移动互联网正是在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阻碍,构建全时空连接的环境中,影响社会形
态变化的同时,也为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创造了最佳的传播条件和环境。
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对人们生活的深度融入,并在模糊着虚拟世界和现实
世界的边界时,使之不断融合。“赛博空间”的提出即是针对传统互联网创造出的虚拟
世界,这个与现实世界泾渭分明的另一个空间,曾经被认为是很难彼此融合的状态在移
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中被打破。人们不再只是打开传统电脑进入另一个“赛博空间”,
忘记现实世界的存在,而是常常在现实生活中使用移动设备叫一辆出租车、购买今天的
物品,并在任务完成后,不再使用现实的纸质货币,而是进行更为快速便捷的移动电子
支付。移动互联网构建的不是一个单独独立的“赛博空间”,而是辅助现实生活,而是

[1] 曼纽尔·卡斯特. 网络社会的崛起[M]. 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 王迪,王汉生.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与社会变迁[J].中国社会科学,2016(07):105-112.
68
第二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在数字化艺术传播中的重塑与意义

适应不同生活场景的虚拟和现实世界不断交融的“全时空”数字化语境。“移动互联网
所形成的共同体形态己不再是区别于现实社会的虚拟时空,而是紧紧地附着、并时刻重
构着的现实社会,所谓的“虚拟”与现实之间又存在着相当大程度的重合,甚至可以说:
网络社会是以另一种形式存在的真实时空,其中所产生和记录的人们行为的痕迹要比现
实中的人们呈现的状态来得更为真实。”[1]典型的正是“新零售”业态的出现,它“使
线上线下进一步深度融合,两者的界限被打破,线上和线下的两者优势被充分利用”[2],
形成即可在现实中感知,又可以突破时空限制的线上购买,线下获取,或者同时进行的
一体化模式。除了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商业模式上体现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的融合外,
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也体现了这一点。在传统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已经展现除了对人
际关系和社会交往的重要影响。但在移动互联网崛起的当下,曾经在早期互联网时代就
已经出现的虚拟社区,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超越时空的限制,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
行互动和交往。移动互联网促进的手机微信、微博等移动社交媒介的崛起,并逐渐取代
了电话交流、面对面交往的曾经主要社交方式,地缘和血缘等不再是构建社会关系和交
往的全部基础,而拥有共同的兴趣、共同的偶像、甚至共同的话题都能成为移动互联网
时代下,构建陌生人之间网络联结和现实交往的重要桥梁。这也正是移动互联网带来的
真正形成“想象共同体”和“实存共同体”相应对的社会存在形态。
如被誉为互联网女皇的玛丽·梅克尔所言,“20 年巨变=人们用各种移动设备实现
了全天候联系。”[3]移动互联网使人们从原来的“赛博空间”进入了当下的“全时空连
接”的数字化环境。它重塑了时间和空间,也改变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互连接的
关系。而移动互联网之下的移动社交工具的随身性、移动网络接入的便捷性已经移动交
流方式带来黏附性的优势条件,使得人们进入网络的使用时间和频率都大大增加,线上
和线下,虚拟和现实都在不断地重合和交融。“线下关系”和“线上关系”之间,曾经
此消彼长的“时间替代”的关系也开始不再适用。二者之间也显然进入了相互融合不分
彼此的关系状态。同时,“虚拟交往”和“现实交往”的比例也拥有了同步向前的可能
性,网络化交往的增加更是在扩大了交往范围,成为社会关系形态的有效补充,这都是
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交融带来的无限扩展性。故宫博物院传播和传承发展的成功,正是
对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全时空连接”的时空重塑的顺应和优势利用,其利用新媒体技术
的发展大大了扩展了故宫博物院的传播方式和手段,也改变了其以往的信息传播模式,
充分利用微信和微博的社交平台,以及天猫、淘宝等电子商务传播平台,而移动 APP
的移动媒介平台更是成为其重点打造的领域。同时在展览过程中也借助数字技术不断创
新故宫的展现方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素,并在全时空的连接环境中,充分利
用人们的碎片化时间,使故宫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传播和发展,这也正
是传统文化在互联网时代下发展优势的典型。

[1] 王迪,王汉生.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与社会变迁[J].中国社会科学,2016(07):105-112.
[2] 董甜甜,熊鑫.新零售业态下实体书店的服务创新[J].中国出版,2018(17):5-9.
[3] 陈力丹,费杨生.互联网重新定义了媒体
[EB/OL].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6/0624/c405325-28475555.html,2016-06-24.
69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二、网状:从中心发散型到“去中心”化的网状节点传播模式

广播、电视、报纸等大众传媒是互联网出现之前的主要媒介,由于媒介自身的传播
特性和利益关系,他们被少数人所控制。尤其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前后,集中化趋势
开始在大众媒体中出现,并不断加重,直到少数人开始掌控信息设备、技术,甚至是信
息资源等,形成具有垄断性质的媒体寡头,这就是一种“中心化”的传播模式。“它向
我们呈现的世界是一个由既得站在中心的利益者掌控的,残缺不全的,而且包含有虚假、
扭曲的成分,是一个将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并使用简单化方法重构出来的‘虚拟环境’。”
[1]
这个以真实世界为蓝本的“虚拟环境”注定无法反应整个社会的现实,而是一种“媒
体现实”。这种信息传播的垄断造成了传播权力的不平等,媒介成为掌握政治和经济权
力的代言人。这个时期的大众传播正是“中心点——受众面”式的“中心化”发散型传
播形态,传播主体和受众两者之间的关系只是单方面的“给予”与“接受”,受众也基
本没有为自己发声和传播的渠道,往往是大众传媒的“靶子”。想让所有的公民平等地
参与到传播的活动中来,这在大众传播时代,是很难实现的。但是互联网的崛起和迅速
发展,则改变了这一切。相对于传统大众传媒而言,互联网有着海量的信息承载能力,
不会在因为载体的原因导致信息的遗漏和不全,同时多媒体和数字化技术的进步,也使
得互联网在信息传播速度、呈现方式等方面具有大的优势,传播成本也大大降低。尽管
互联网给社会传播带来巨大的进步,但是在以传统电脑为主要媒介的互联网前期阶段,
这种具有社会话语权的传播权力和文化资本仍然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互联网只是一种新
的媒介,虽然其搭建了以 BBS、SNS、微博等为主的多种表达和分享的社交平台,这些
平台不仅起到传播信息、挑战传统媒体的作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充当着“自媒体”
的角色,但是也必须承认,依靠此类平台能够表达自己,引起关注的人仍是极少部分,
且大多数人都是已经具有很高话题度的名人,普通民众发声的机会仍是少之又少,即便
是有,也只是一点点小火花,远远没有达到燎原之势。因此,在互联网发展的前期阶段,
信息传播的权利整体上来说仍然集中少数人手中,“中心化发散型”的传播模式仍然没
有被打破。
但在互联网发展的后期,也就是更高的阶段,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以便捷性、即时性
的绝对优势,实现了传播工具的革命,并将更多的知情权、表达权和传播权重新赋予了
普通社会大众,打破了一直以来的“中心化发散型传播形态”,超越了传统的大众媒介,
使信息垄断时代被终结。而互联网本身带来的剧烈社会变迁,快节奏和压力大的生活外,
也带来了更多新鲜事物,更激发了人们强烈的表达欲望。而移动互联网正是给了他们表
达自己、传播信息的平台,获得了信息发布权力的同时,更是使“人人都有麦克风”成
为了可能。充分整合了杂志、报纸、电视、广播以及互联网等各种媒介类型的移动智能
终端,尤其是以手机为代表的终端成为了人们“随时随地”可满足传播需求的,最便捷、

[1] 沃尔特·李普曼. 公众舆论[M].阎克文,江红,译.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2,12.


70
第二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在数字化艺术传播中的重塑与意义

最不可分割的移动媒介。“这种极大的便利性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和
促进了人们对自我呈现与社会表达的渴望。”[1]这种渴望在充分得以实现之时,也在不
断地激发着互联网的网络节点的活跃性,每个节点都在不断的生产和传播信息,传统大
众传播的中心发散型传播结构开始逐渐被“去中心化”的网状结构的传播模式所颠覆。
也就是说,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和普及,传播资源的社会化将进一步向前发展,越来
越多的公民将会被赋予更高的传播权力,传播主体的多元化程度更高,而这些拥有权力
的人成为了一个个小小的传播节点,并在当下互联网社会环境中形成了“去中心化”的
网状节点传播形态。此传播形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传播形态形成了精英核心和大众聚集并存的“半中心化”。众所周知,信
息能在第一时间抵达大众,是大范围传播形成的首要条件,尽管互联网让受众拥有了传
播的权力,但并不能保证每个人的传播力量的大小。一般来说,拥有更多关注者的传播
主体,显然拥有更大更强的传播力。从新浪微博等社交媒介上可以看到,高知名度的大
V,往往比草根博主拥有更多的粉丝。可以说,这些拥有大量粉丝的传播主体成为了互
联网时代下,新媒体传播的支配阶层,尽管这与大众传播时代的支配阶层不同,但他们
仍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和传播力。一些微博大 V 可能只是随手一张照片、一个自拍就都可
以引起大量转发,而他们发布的一些正能量的号召等,则都会引起强大的效应。不得不
说,这些所谓精英已经形成自己的中心点,他们在这个圈子的核心去影响和感染关注他
们、喜欢他们、追随他们的普通大众,就像一个大“涟漪”,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会引
起以其为中心点的较大反应。而此时精英阶层的中心也与大众传媒时候的中心不同,精
英阶层的中心是代表不同的利益群体,这个群体更加多样和广泛,而不是大众传媒阶段
的少数几个群体,但“精英核心”的存在也说明了绝对去中心化的不可能。另一方面,
“占互联网用户绝大多数的社会草根,凭借‘蚁聚效应’(即虽然单个人的力量渺小,
但庞大数量的人聚集在一起有可能形成很大的力量)也能在互联网媒体占据一席之地。”
[2]
可以说,在移动互联网的支持下,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介不断地将社会中原本毫无联
系的“原子化”的个人集结在了一起,并随时交流和呼应彼此,并可以在某些外部条件
的影响下,形成一股强大的聚集效应,并传播产生极大的社会影响力,这就是普通民众
形成的“大众聚集效应”,这正是“半中心化”的一种呈现。相较之互联网的早期阶段,
不管是“精英核心”还是“大众聚集”都具有动员范围更大、效率更高的特征,诸如微
博上曾经发起的“微博打拐”活动,以及近些年微信发起的寻人和捐款等活动都取得了
显著成果,带来极大的正能量。这里有精英主动传播的重要推动,也有普通民众的自发
行动聚集,正是两者的共同作用下,才形成当下的半中心化的精英核心和大众聚集共同
存在的传播状态。
另一方面,传播结构不再是中心发散型,而是一个个节点形成的网状传播形态。这
种由一个个节点形成的小网再不断地编织成一张大网,传播的中心也开始由这样的大大

[1] 王迪,王汉生.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与社会变迁[J].中国社会科学,2016(07):105-112.
[2] 罗俊.互联网时代传播格局的重构及其新挑战[J].学术论坛,2018,41(04):1-14.
71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小小的不同节点取代了原来的几个中心点,并由此颠覆了信息自上而下纵向流动的等级
制度,形成了一种更为复杂的纵横交错的网状形式。公众不再是大众传媒时代那些被动
的“靶子”,而有了更多信息传播权力的主动传播者,他们可以借助新媒介,随时随地
发出自己的声音。个体能动性被充分释放,移动互联网的赋能效应使“人人是记者”,
受众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传播者,传播活动开始“以用户为中心”,这也意味
着用户成为了整个传播过程的主角。在这个网状的传播形态的不同节点的形成和连接,
既有可能是建立在互联网熟人社交基础上的“强连接”的人际传播,也可能是陌生人之
间“弱连接”的大众聚集。在这样庞大复杂的网状传播结构中,普通大众被互联网赋权
之后,人人都可能成为某个传播局部的中心,也就是网状中的节点,只是大小不同,影
响不同而已,同时大众自身重要性和被关注度的提升,其传播主体的意识也在被不断强
化,这也进一步扩大了其信息生产和传播行为带来的关联影响效应。互联网发展到更高
阶段的时代,在这个网状传播形态中,有无数个以个体为中心形成的传播圈层面,也就
是大小不一的中心节点,这是大的传统传播网络的“去中心化”,也是新媒体条件下,
小的网络的“再中心化”的过程。如果把互联网时代下的传播网络比作是一个大的电路
系统,每个节点就是一盏灯,那么每个个体就是控制着那些灯的开关,不仅影响着电路
的正常运行、灯的明灭,还直接影响着所到网络信息的传播流向,即整个传播效果。

三、互动:从单向被动到双向互动的新型传受关系

互联网时代下对传播关系的变革,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是体现在传受关系之上,即
信息的传播者和受众两者之间的关系。传播者即传播信息的人,而受众,即是信息的传
播的接受者,这两者是传播学中相伴而生的存在,是传统媒体时代传播活动的主要参与
者。但时至今日,尤其是以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当下互联网时代,受众的
概念已经产生了变化,若再只是用“接受信息”的维度来定义受众,显然已经不合时宜。
互联网时代下的传受关系已经从传统媒体时代的受众的单向被动的传播方式,向着传播
者和受众之间双向互动的方式转变。
这样的双向互动关系首先体现在从单向传播向双向互动传播发展,并逐渐形成的传
受主客体一体化的现象。传统媒体时代,受众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的状态,
受众概念形也是以传播者为主体来定义的,受众只是信息直接的阅听人。而互联网时代
下,受众的地位受到了更高的重视,并从被动转向主动,互联网也成为传播者和受众之
间进行沟通和互动的桥梁,而借助互联网优势建立的各种社交媒介等平台的建立,则加
强并提高了双方互动的便捷性和高效性,这也进一步推动了新型传受关系的形成,“互
动”也成为这一阶段传受关系的显著特点。张佰明曾提出过一个界面传播的概念,认为
“所谓界面传播,就是传播主体通过数字媒介提供的互动界面所实施的传播行为,是利
用用户与数字媒介之间的互动机制引导用户深层了解传播者主动展示的信息的传播行

72
第二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在数字化艺术传播中的重塑与意义
[1]
为。” “互动机制”是这个概念的核心,即传受双方通过界面,以信息为中心进行相
应的互动。这个概念意义在于强调受众参与到信息的传播和反馈中来,打破了以往传统
媒体的单向传输模式。这也从侧面说明,互联网时代之下,传播关系已经以关系为导向
的、对话式的全息传播模式,取代了曾经以技术为导向、独白式的线性传播模式。而这
种双向互动模式也正是互联网时代发展所带来新特征。此外,在这样的双向互动中,传
播者和受众主客体地位的变化以及本身界限的逐渐模糊,以此带来的传受主客体合二为
一的现象也正是其另一特点。互联网作为一个新的传播媒介,“以技术平等的、开放的
和交互式的方式,同时到达了传统的传播结构中的传播者和传播对象那里,这是一种对
象无差别的同时到达。正是这种无差别的到达才解构了传播者的强势地位”,[2]颠覆和
改变了传播者对传播渠道的高度控制,它的出现使传播者和受众不再直接联系,受众也
有了自己表达和传播信息的权力。可以说,受众从互联网这里获得了传播平权,在互联
网这个平台上,人人都可能成为传播者,人们的传播潜能得到激发,表达的诉求得到机
会,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关系被重新定义。原来只能单向接受的受众通过互联网有了
更多、更自由的传播信息的机会,他们也不再是曾经单纯的受众,也是一名传播者。也
就是说,在互联网构建的新的信息传播结构的图景之中,普通的社会大众在这个传播结
构关系之中,不再仅仅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他们如同那些传统媒体中职业的信息传播
者一样,获得了信息生产和信息传播的机会和地位,这也是互联网发展赋予受众新的社
会角色。可以说,这是互联网带来的革命性的意义。而原来职业的大众传播者也可能在
整个传播过程中,在与受众的不断互动用,也同样拥有另一个身份,即受众。因此,在
传统的大众传播时代下,那种具有明确界限的主客体关系,主动和被动的关系,在互联
网时代新的传播格局之下被改变,传播者不再是纯粹的传播者,而受者也不再是纯粹的
受者,他们开始同时都具备传播者和受众的双重属性。
此外,传受关系的变化还体现被动向主动的转变,这既体现在受众在互联网时代下
获得更多的传播权力,主动参与信息内容的传播,甚至生产,也体现在传播者开始更加
重视受众,主动关注受众的需求和反馈,并逐步发展以“用户为中心”的传播方式和策
略。当下的社会传播语境下,受众早已不再受制于传播者的单边控制,而是从以往被动
的接收开始转向主动的选择。换言之,传播者曾经高高在上、绝对性的传播优势地位,
已经下降到仅是受众选择的众多信息来源之一。传播的“权力”,在这一场互联网传播
革命中,正在不断地向受众转移。受众自此有机会选择媒介,也能更加积极主动的使用
媒介。正如传播大师丹尼斯·麦奎尔认为,“传统的大众媒介(传播者)的地位己经发
生了变化,社会大众(受众)的媒介选择的‘权力’有了显著的提升。‘受众’也不再
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大众,而是一类具有自我选择权的特殊的社会公众。”[3]受众作为
整个传播网状结构的重要节点,他们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被充分地激发和释放出来。可以

[1] 张佰明.以界面传播理念重新界定传受关系[J].国际新闻界,2009(10):27-31.
[2] 郑珏垚. 互联网与新社会形态[D]: [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17.
[3] (英)丹尼斯·麦奎尔.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崔保国,李馄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1.
73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说,“这些构成信息流动的中心化的节点也不是静态的、被动的,而是动态的、主动的,
他们影响着甚至支配着内容的生产、传递。”[1]当下用户创造内容(UGC)模式的形成
正是反映了这些节点正在生产着内容,传播自己的信息,当下 UGC 模式的典型——短
视频的火爆正是集中体现了其传播优势。从传播学上来看,UGC 不仅可以增加传播内
容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弥补传统媒介内容自身的不足,扩大信息内容的受众面,增加关
注度和点击率,更是传受双方的良好的反馈机制,能够有效地培养受众的内容依赖性和
粘性。从社会学关系的角度上看,UGC 充分发挥了网状传播结构中的单个节点的传播
力量,并强化了节点之间的连接,有利于同质性较强的社群形成,并以此进一步激发整
个网状的传播活跃度。而这也在不断促使传统媒体改变传播规则,以适应当下的传播语
境,“以用户为中心”的模式正在形成。传统媒体中的受众,是千人一面,毫无个性的
均质、孤立的原子化的个体,而在互联网时代,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传播形态下的受众,
则是可以展现自我个性的个体,是在信息获取中所注重的生活化和个性化,在信息理解
中追求的新颖快捷以及信息生产和传播中的身份彰显,这是在整个传播活动中所呈现出
的个体独特性。与此同时,传播者数量的大幅增长,也迫使传播者自身要面对这样的竞
争,关注受众个体发出的信息。从传播者的双重身份来讲,他们所拥有的受众新角色,
也可以被视为一种职业行为。因此,为了成为年轻受众的信息获取的核心渠道,满足不
同受众对信息的个性化需求,受众则成为了信息传播的立足点和逻辑起点,传播者对受
众的依赖也越来越深。信息的内容开始基于用户产生,用户的需求成为首要考虑的条件,
这也取代了传统媒体时代内容生产以传播者为中心的“自我选择”。以用户需求为导向
的精准定制类新闻终端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运而生,“今日头条”正是典型,其号称
是服务于精准推送的信息内容“搬运工”,已拥有数十亿的商业估值,在竞争激烈的互
联网环境中占据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可以说,这正是顺应互联网时代下的传播关系变革
所带来的极大成功。

[1] 陈力丹,费杨生.关系:移动互联时代传统媒体转型的逻辑起点——读第 20 个玛丽·梅克尔的互联网报告[J].编辑之


友,2016(07):5-10.
74
第二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在数字化艺术传播中的重塑与意义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下中华元素数字艺术传播的机遇

一、青年为主体的受众群体——最核心最广泛的传承力量

2017 年 4 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 年)》


文件中,将“青年年龄范围界定为 14-35 周岁”[1]。这类人群基本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
起来的 80 后、90 后和 00 后,互联网几乎已经深入了他们的生活,而他们更是被称为互
联网的“原住民”,是最核心的主体人群,所占比重巨大。整体上,在我国深入接触互
联网比重的青年群体基数十分庞大,活跃度也较高。2019 年 2 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
心 CNNIC 发布了第 43 次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截至 2018 年 12 月,10-39 岁群体占
整体网民的 67.8%,其中 20-29 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2]更早在 2017 年 7 月,由
国际电信联盟发布的《2017 年信息通信技术事实与数字》的报告,也明确指出,“全球
共有超过 8.3 亿青年上网,占 104 个国家青年人口的 80%以上,仅中国和印度就有 3.2
亿年轻人在使用互联网。”[3]而 2017 年 5 月的《中国青年网民网络行为报告(2016-2017)》,
这个由共青团中央宣传部等牵头发布的报告,通过对青年在社交、购物、工作,以及游
戏等多个场景的行为特征进行研究发现,“80 后日均上网时长 6.2 小时,90 后日均上网
时长 6.5 小时,超过四分之一的生活时间被网络所占据。”[4]尤其是移动伴随着移动互
联网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功能升级,更让青年群体对互联网的依赖性越来越
深。青年们早上醒来之后的第一件事也许不是刷牙洗漱吃早餐,而是拿起手机刷刷朋友
圈,唤醒清晨的困意;上班的公交车上、地铁上也是随处可见的刷微博、看新闻,或者
看剧的年轻“低头族”们;用餐的时间他们也许直接通过移动手机选择外卖,或者用餐
前进行上网寻找最佳用餐点;用餐结束他们会使用支付宝或者微信进行电子支付;回家
的路上他们会使用移动终端打车或者使用共享单车,或者在地铁上继续“低头”埋在互
联网的信息世界中;睡前的他们也仍然会在浏览朋友圈、发微博,或者在线上与三五好
友刷上一把“王者荣耀”来结束这一天的辛劳。《2015 微信白皮书》显示,“截至 2015
年 9 月,微信用户平均日登录 5.70 亿人,其中‘15-29 岁’的年轻人占 60%。”[5]这
就是现代青年的典型互联网生活方式,可以说,青年人是互联网最重要的主体人群,他
们推动着互联网的发展,也改变着互联网,并在互联网的世界中重塑着自己的生活方式
和价值表达等等。青年是构成互联网时代的主流人群,更是推动世界前进的中流砥柱,
只有受到青年群体喜爱、接受并认同的文化和艺术形式,才有被发展壮大的可能,中华

[1] 佚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 年)》[N].人民日报,2017-04-14(第 1 版).


[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 4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9.
[3] 佚名.国际电联发布 2017 年全球信息通信技术事实与数字[N].人民邮电报,2017-08-02(第 5 版).
[4] 央广网.中国青年人上网调查:“哭笑不得”表情包最受欢迎
[EB/OL].http://news.youth.cn/jsxw/201705/t20170530_9918218.htm, 2017-05-30.
[5] 美通社. 2015 微信生活白皮书:典型用户的一天[EB/OL].https://www.prnasia.com/blog/archives/17801, 2015-10-26.
75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传统文化更是如此。在当下互联网蓬勃发展阶段,更应该利用此优势,把传统文化元素
融入到互联网中,融入年轻人的爱好中(如游戏、电影、音乐、动漫、体育、潮牌等)。
将中华元素以更丰富的数字化艺术形式传播给更多的青年,也只有这样的方式才能被最
大范围的青年以最大程度的方式去接受并认可,这才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意义和未
来。
如前文所述,互联网与当代青年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相互影响且相互成
就的。青年们推动着互联网这一伟大技术的革新和进步。同时,互联网时代,尤其是移
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在改变社会形态中,更对青年群体产生巨大的影响力,甚至是重
塑了他们的集体群像。所以,在互联网时代下,青年们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首先,
是对外在视觉的关注,相信“颜值即正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人们物质生活的极
大富足,在这样的条件下,现代的青年群体从整体上来说,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追
求“美”的价值。他们相信美与内涵可以并存,颜值就是生产力,对待消费产品,不仅
要性价比,更要外观靓丽;对待偶像,他们需要努力,也得有好看的皮囊;哪怕对待自
己,他们都秉承着一边美丽,一边用功。他们相信颜值的力量,更坚定对“美”的追求。
国内顶尖的用户体验公司唐硕体验创新咨询公司最新发布的《00 后洞察报告》中明确指
出 00 后的几大特点之一就是“爱捯饬”。“00 后是‘颜王社’的忠实社员,TA 们坚信
只有肤浅的人才不会以貌取人,对 TA 而言,‘变美’不是为了脱颖而出,而是在这个
颜值为王社会中的必备生存法则。”[1]报告也在商业启示中表明,“年轻人愿意为高颜
值的事物买单。”[2]由此可以看出,青年群体对外观的重视程度,同时表明了拥有更高
艺术品质的外观对数字艺术作品传播的重要性。其次,现代青年群体正在以趣群化的特
点寻求文化价值的认同和归属感。“所谓的趣群化指的是青年人在网络上及在线下生活
中发生的聚集,所依据的不再是其所处的社会阶层,也不再依赖于个人或者家庭所占有
的社会资源的多寡,而是根据青年人自身的兴趣、爱好,组合成不同类型的青年群体。”
由 QQ 兴趣部落与艾瑞咨询等单位共同发布的《2017 青年人兴趣社交白皮书》显示,
[3]

“青年用户在各类社交主题中,‘爱好’为兴趣内容的比例占 41%,居青年人社交主题
首位。”[4]可见趣群化特征的日益明显,而大部分的趣群化都是一种无阶级差别的大众
化的活动。例如在豆瓣平台上,能够影响内容的产生和沉淀的可能不是某行业的专家、
精英,而是普通的大众。趣群化最显著的特质,正是共同兴趣和喜好的集合,而非专业
知识为主的聚集,也因此也会出现一部不被专业影评人士认可的电影,却受到普通,有
偏好的青年豆瓣网友的好评和追捧的现象。
“这种内容沉淀逻辑就是从兴趣到知识生产,

[1] Human Lab 唐硕. 00 后洞察报告 | 中国历史上最精明的一代人,品牌如何相处?


[EB/OL].https://mp.weixin.qq.com/s/ja6V8rKGA0v98YzdA7kohg, 2018-11-20.
[2] Human Lab 唐硕. 00 后洞察报告 | 中国历史上最精明的一代人,品牌如何相处?
[EB/OL].https://mp.weixin.qq.com/s/ja6V8rKGA0v98YzdA7kohg, 2018-11-20.
[3] 田丰.趣群化还是阶层化:网络时代的青年群体演变路径分析及讨论[J].青年探索,2018(05):41-50.
[4] 新华网. 青年社交用户画像:喜欢互动,兴趣多元,自带互联网属性
[EB/OL].http://www.xinhuanet.com//2018-01/12/c_1122252754.htm, 2018-01-22.
76
第二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在数字化艺术传播中的重塑与意义

再从知识生产带来有偏好人群的聚集。”[1]在这样的趣群化聚集中,不同的陌生人找到
了归属感和认可感,这也正是趣群化带给他们的最大意义。再次,任何时代,都有年轻
人追求的偶像,而互联网时代下的青年的追星现象却形成了一种“粉丝经济”,他们喜
欢和追求着偶像,同时还以粉丝群体的力量影响和改变着偶像,粉丝在此阶段也比任何
一个时代都更具有主动性和参与感。当下以“抖音”“火山小视频”为主的短视频和各
种直播经济的火爆,都是以粉丝打赏的方式进行的资本运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正
是粉丝主导型的造星模式。此外,当下以各种网络小说书粉为主要营销对象的所谓“IP”
开发,也是利用粉丝经济的模式进行“内容”的视觉化开发,在保证原来的粉丝收益基
础上,培养新粉丝。在这样的粉丝主动性极高,参与度很强的粉丝经济中,粉丝的价值
得到极大的尊重和情感满足,以此来获得他们的肯定也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以这两年受到青年群体热捧的《国家宝藏》这一数字艺术传播作品为例。不得不承
认,它之所以可以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和推崇,正是符合了当下青年群体的群像特征。一
开始它就以大气开阔、华丽绚烂的舞台效果,这种高端上档次的美轮美奂“颜值”瞬间
征服了一众青年。不同以往严肃古板的文博类节目,《国家宝藏》(如图 2-1)不仅具
有超高“颜值”,同时还顺应粉丝心理,邀请当红明星,来演绎文物故事的前世今生。
演员们的敬业态度和对中华传统文化虔诚的尊敬和热爱,感染着青年群体,明星以榜样
的力量在吸引众多粉丝聚集的同时,更是以最年轻的方式展示了代表传统文化的真正大
“明星”——国宝文物,粉丝们不仅是明星的粉丝,更是文物的粉丝。最后环节有观众
从九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中选择最终的获胜展品,可以说正是给了青年群体极大的自主
权和选择权,把真正的造星权力交给了他们。而《国家宝藏》对于代表中华文化和历史
文物的内容价值输出,其本身就是中华传统文化大 IP 的展示和价值创造。与此同时,
《国家宝藏》的传播之广,可以说,正是从最开始喜爱中华传统文化的趣群化聚集的群
体带动起来的。豆瓣作为文青们的聚集地,《国家宝藏》由第一批热爱传统文化的青年
群体主动观看后,在这个趣群化的平台给予高达 9.3 分的分数。超高的评分燃爆了网络,
并开始二次传播,而此次的二次甚至三次传播带来的更广泛的传播,正是由于第一批青
年群体趣群化聚集形成的规模效应,带来的积极反馈。

[1] 田丰.趣群化还是阶层化:网络时代的青年群体演变路径分析及讨论[J].青年探索,2018(05):41-50.
77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图 2-1:《国家宝藏》节目现场

(图片来源: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19814851007036086&wfr=spider&for=pc)

二、社交为导向的社群传播——多层次多维度的强传播力

在互联网出现之前,社会中的原子化个人在进行社会交往时,会以地缘、血缘、业
缘形成一种群体聚合的“圈子”。“圈子”不仅有空间含义,也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社
会关系。这也正是反映了人作为群居动物,圈子是一种人们的生存本能,也是维系社会
中人与人交流和交往的固话形式,这样的一种群体存在方式的表征正是费孝通先生提出
的“差序格局”的体现,这个用以阐释中国乡土社会结构的圈子文化的概念。尽管互联
网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带来了社会形态的巨大变化,但并不影响“圈子”文
化的存在,其只是以一种更新的方式出现,且产生了新的特点。从“使用移动电话来维
护物理空间和社交上最接近的社交圈”[1],到社交网络、社交媒体的兴起和发展就是最
好的例证。正是以微信、微博、QQ 等移动社交媒介为代表的元素,制定了一张新的社
会行动网络,这打破了传统媒体社会中的社会边界和人际交往模式,使人们不必见面、
却彼此熟悉、信任,扩大了“生活共同体”的概念,“建立了一种虽然不是面对、相互
依赖的‘虚拟社区’或‘半熟社会’。”[2]这正是在当下互联网的全时空连接中突破了
时间和地理场域的限制,使得这样的“圈子”更加的灵活、自由,且传播也更快速,但
“社会”与“交往”属性仍然是其最大特点。可以说,互联网圈子正是指,“社会成员
基于不同缘由,以社会关系的远近亲疏作为衡量标准,通过互联网媒介平台集聚与互动,
所建立并维系的一个社会关系网络。”[3]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借助智能手机的便捷、
快速和实时性的特点,以及各类优秀的社交软件,或者以社交为基础的软件的出现,使

[1] Rich Ling,et al. Small Circles: Mobile Telephony and the Cultivation of the Private Sphere[J].The Information Society,
2014;Volume 30,- Issue 4.
[2] 王迪,王汉生.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与社会变迁[J].中国社会科学,2016(07):105-112.
[3] 朱天,张诚.概念、形态、影响:当下中国互联网媒介平台上的圈子传播现象解析[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6):71-80.
78
第二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在数字化艺术传播中的重塑与意义

得“圈子”的活跃度更高,影响力和传播力也更大。而由此而逐步产生的“社群化”传
播方式则为互联网时代下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和趋势。
信息技术的进步会促进以网络为主导的更加复杂的社会互动,著名社会学家曼纽
尔·卡斯特,曾提出“网络社会的崛起”(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的命题,他认
为“信息革命从传统大众传媒转向围绕互联网和无线传播的横向交流网络系统,引发围
绕基础文化转型根源的多种传播模式,因为虚拟性己成为我们现实的基本维度。”[1]在
互联网时代下,全时空的无缝连接,虚拟与现实边界逐渐消失,并不断交融,这不仅使
互联网的连接消弭了维系线下圈子发展的时空阻碍,引导线下现实生活中的圈子纷纷向
线上延伸和扩展,同时,又打破了线下社会的区隔,满足了新的社交需求,使更加丰富、
更多样化的话题或者兴趣圈子逐渐形成,而且又不断地对线上新建立的圈子和线下延伸
出来的圈子进行改变和重构。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内在需求之下,
形成的各色各样的圈子或者社群。凡·迪克强调,“网络社会是一种新型社会,社会关
系在媒介技术中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传播网络,而不是以面对面社会关系为代表的网
络。”[2]错综复杂的互联网链接,也在一定程度上,使虚拟交往的扩展状态和渗透力不
断地加强,可以说,这个在建立在现实和虚拟空间之上的网络社会,其基于社交网络所
发展起来的圈子,体现着现实世界的社会交往,又是其的一种超越。也就是说,在互联
网时代下,“社交媒体语境更是如此,人际交流场景从现实语境转至虚拟空间,圈子传
播虚拟现实而又超越现实,社会性与角色扮演相结合。”[3]人们会根据虚拟或现实的社
交关系的亲疏远近,形成了大小不同、关系强弱不同的社群,并在此格局下互相影响和
进行二次重构。
简单来说,社群的连接以社会互动关系程度的强弱,主要分为“强连接”和“弱连
接”两种类型。“强连接”即是从现实中具有“强关系”的社交关系延续到互联网的虚
拟世界里,这是最强有力的社会关系,一般由亲人、朋友等关系组成,他们不仅在现实
中保持着高密度的社交互动,在社交媒体的网络空间里,仍然保持着频繁的互动和连接,
而构建社交内容的基础是他们现实生活共同的经历、体验、情感等等。微信就是基于熟
人社交关系建立的“强关系”连接的社交平台,活跃度非常高,“截止 2018 年 3 月,
微信与 Wechat 合并月活跃账户数量己超过 10 亿人。”[4]微信的高频使用,表明其已然
是人们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微信,熟人之间不仅可以进行一般意义上的交往
外,还可以实现信息传播、交流互动、娱乐分享等。而在这个“强连接”在互联网,尤
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推动下,传播力更强,且“强关系”中的每个人都会被作为一个网络
世界中的传播节点,被最大程度的激发,主动在自己的“强连接”社群内分享和转发其

[1] Castells M.The Rise of Network Society.Chicester, England:Wiley-Blackwell, 2010, P.xviii.


[2] Dijk Van J.The Network Society.The Social Aspects of New Media.London,Thousand Oaks,New Delhi:SAGE
Publications,2006,P.2.
[3] 周大勇,孙红昶.互联网“圈子”传播:分层互动与关系的弥合[J].图书馆学研究,2018(17):17-21.
[4] 每日经济新闻. 腾讯:微信和 WeChat 的合并月活跃用户超过 10 亿
[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5544867001682828&wfr=spider&for=pc,2018-03-21.
79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关注的信息,并易在获得关注后进行二次传播。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强连接圈子,在不
断地二次传播中,不同圈子之间相互融合,信息在不同的圈子流转,以此类推,如同核
裂变一般,分裂,再分裂等等,而在此“强连接”的圈内实现信息的传播速度之快及传
播范围之广所带来的强大的传播力,就是互联网时代下数字艺术传播的极大优势。除“强
关系”外,余则即为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Mark S. Granoveller)所提出的“弱关系”(weak
ties)[1]的存在,尽管相对于“强关系”而言,其互动水平较弱,但“弱关系”的力量仍
然不能小觑。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交往需要等,通过社群平台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人们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因为共同的喜好或者观点想法而聚集在一起,他们以观点和内
容进行互动,在不断的互动交往中,找到自我价值的认可和满足,从而获得归属感。这
类建立在“弱关系”基础上的社群,也正是前文所提到青年群体“趣群化”特点的具体
表现。他们与“强连接”不同的是,不是依托现实中的熟人关系,而是兴趣所至,在网
络的虚拟世界中形成的陌生人的社交连接,没有现实做依托,仅有互联网和喜好做连接,
而“互联网圈子能够做到空间与地域的分离,颠覆传统的交往方式,消解了现实圈子交
流的‘场域’限制。”[2]这也正是为此创造了条件,但相比较“强关系”建立的“强连
接”的社交关系而言,他们是一种基于陌生的“弱关系”建立起来的“弱连接”。虽然
“弱连接”不如“强连接”的社会互动密度高,传播力强。但此类的“弱连接”在移动
互联网时代下仍然具有让人惊叹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新浪微博、豆瓣、知乎、果壳以及
B 站等基于陌生人的趣群化建立的平台的成功也足以让人们看到“弱连接”不容忽视的
力量,且其群聚化的传播力更值得重视。同时,虚拟空间中的“弱关系”也一定条件下,
也会向“强关系”转化,进入核心圈层,而不是一直处于弱连接的状态。在社交网络中,
人际关系的状态是交叉叠加、多层次的,而“社交纽带的强度体现了社交网络环境下人
际关系的多维结构”[3]。但不论怎么说,不论是立足于现实生活中强关系发展的“强连
接”关系,还是基于陌生人之间在虚拟网络中发展出来的“弱连接”关系,都是以网络
社群获得新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的需求满足,都反映了网络生存环境的社群化的传播特点
和趋势,并在互联网的作用下展现出强大的传播力和优势,这为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
传播赋予其极佳的传播条件。
互联网时代下形成的以社交为导向的社群化传播特征,对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
播来说,其所创造的最大的传播机遇是多层次多维度的强大传播力。这首先体现在传播
关系强弱的多层次性,即是前文提到的“强连接”和“弱连接”的传播关系。“强连接”
自身具备的高强度的传播互动黏性,在互联网条件下,更是大大的突破了原来现实条件
对“圈子”的限制,社群模式呈现大而广的特征。现实中,从社会交往关系的角度上看,

[1] Abdullah Ali Alassiri,et al. Usage of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and Technological Impact on the Interaction-enabling
Feature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2014,4( 4) : 46-60.
[2] 周大勇,孙红昶.互联网“圈子”传播:分层互动与关系的弥合[J].图书馆学研究,2018(17):17-21.
[3] Money R B,Gilly M C,Graham J L. Explorations of National Culture and Word-of-Mouth Referral Behavior in the
Purchase of Industrial Servic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J]. Journal of Marketing,1998,62(4): 76-87.

80
第二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在数字化艺术传播中的重塑与意义

真正产生有效互动的“好友”其实是有限的,而非全部成员。人类学家罗宾·邓巴(Robin
Dunbar)认为“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可以硬连接人数的上限(hard -wired upper limit)(即
‘强连接’),个体社交关系的最大数量平均约 150 人”[1]。而反观当下的互联网的“圈
子”的人数,已经早已超过这个数值的几倍了。以微信好友为例,在这个基于熟人关系
的典型的“强连接”社交平台上,每个人微信好友都至少是这个最大数量值的两倍以上,
大部分人是好几倍,有的甚至可高达上千人。可见,这在现实生活中绝不可能实现的如
此大的“强关系”连接范围,却在互联网时代下变成了可能。而如此大规模的“圈子”
只是一人的,“强连接”圈内的每个人的传受行为还连接着多个圈子,是“一人——多
圈”和“多人——多圈”相互交融的状态,这使得信息的传播在这样的传播关系中如同
前文的核裂变一般,一个圈子的呈现的递增式裂变再传递到另一个圈子进行继续裂变,
这就可以形象地成为一个引线导致的连锁爆炸,最终形成的大爆炸式的信息传播效果,
而不同圈子里相互交叉的个人,就是这个引线。尽管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强连接”关系
并不能确保每个连接都强而有力,但是若也在此层级中按照强弱之分,强关系带动弱关
系,仍然能产生规模化的传播效果。而同时,移动互联网的瞬间可达、随时随地的传播
优势,也必然会加速和放大这样的传播力。此外,“弱关系”虽然是在虚拟网络中的“趣
群化”的聚集,但是群体的力量之大,在圈内的传播速度之快仍然是其一大优势,且同
时这部分由于兴趣聚集在一起的人,既有专业的人士,也有兴趣爱好者,聚在一起的力
量是他们对这个行业的极大热情,这样的充满热情和活力的力量必然可以大大的传播和
推动人们对此的认知和接受。如前文所述,《国家宝藏》的产生的核裂变似的爆炸传播,
首先得益于这些“趣群化”者在豆瓣这一文青聚集地的高度专业化的点评,并在网上传
播中被其他个体认可和接受,开始进入以“强关系”连接的社交平台微信中,这才能以
裂变的方式,引爆朋友圈,产生这样的现象级传播效应。这也正是“弱连接”在这样的
复杂的传播生态中产生了互相的转化效果。所以说,“弱连接”和“强连接”赋予了互
联网时代下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多层次性,在也不同圈子维度中互相转化、互联依托,在
两者的相互作用中才能产生现象级的传播模式,《国家宝藏》的文综节目、《齐天大圣》
的优秀电影、《假如国宝会说话》的纪录片等等,这些代表着中华传统元素的优秀数字
艺术作品,无一不是在这样的多层次和多维度的传播形态中爆发出巨大的传播力。
无论如何,这些强弱关系下的传播力,都是内容的传播者和接受者,并不是内容的
生产者,而这样的传播力还体现在内容生产的传播者和受众之间,这里的传播者是兼有
传播者和受众两者身份的内容制造者,这就是社群传播的多维度体现。短视频和自媒体
的火爆,正是体现了普通大众可以借助社交平台传播观点和消息,并成为传播的中心点。
与此同时,传统的媒体也纷纷利用人们具有社交属性的本能需求,利用微信和微博等等
开通公众号,在社交关系中赋予内容,以便其传播内容可以更加快速、顺畅地在社交语
境下实现高效传播力的目标。同时,在社交关系中传播的内容,也可以在多层次、圈分

[1] Clive Thompson. Brave New World of Digital Intimacy,New York Times magazine,Sept. 5,2008.
81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清晰的环境中进行自动分配的模式,让需要的人看到需要的信息,这样的精确目标可达
性,则大大地较少了信息在传播中的淹没和低流转率,并实现一种高效准确的传播模式。
中华元素的数字艺术传播正是可以借助短视频和自媒体等力量,在传播者、生产者、受
众者三者关系交叉合一的多维度社群传播模式条件下,进行精确高效的快速传播。最后,
互联网带来的传播赋权,也暗示着任何非媒介组织和个人都能够成为传播主体。这种社
交为导向的社群传播,在大众的社交本能中激发了个体传播节点的力量。不管是大众个
人出于在社交中表达自己、展示自己的需求,还是一般媒体传播信息、引起关注的需求,
在“眼球经济”和“人设”的作用下,在此社交语境下的每个个体的传播潜能得到充分
挖掘,作为一个个传播节点的那盏灯被社交的这颗暗线点亮,并使传播以社群化的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下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状形式,且这个网还在不断扩大。可见,社交为导向
的社群模式所带来的多层次多维度的传播力量有多大。2017 年底的一款故宫文创作品—
—纸胶带,风靡全网,卖到断货。可以引起这样的传播效果,自然离不开自媒体文章中
以纸胶带和名贵口红结合的模式,既美轮美奂,又告知胶带如何使用,这样的传播语言
是真正关注受众的语言,其将传统元素落到了实处,传播它既可以彰显文化艺术品位,
又能吸引高度的关注,这样满足用户需求的传播属性充分地激发了网状结构中的个体节
点,朋友圈故而被刷爆。而这篇给故宫纸胶带带来爆炸级传播的软文,正是来自于这个
集传播者、生产者和接收者为一体的自媒体,并在多层次和多维度的社群传播中,以社
交为引线,燃爆了互联网。这样的强大传播力可以说是为中华元素数字艺术传播创造了
绝佳的传播条件,我们必须深入地、灵活地进行利用。

三、数据为核心的数字技术——更全面更准确的科技支撑

高新技术的飞跃式发展是互联网能在当下这个时代发挥出最大能量的前提,与此同
时,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和其对人们生活的深入,都使得诸如虚拟
现实(VR)、智能穿戴设备以及增强现实(AR)等高新技术等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
这些都为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尤其是近些年,我国在一些高
科技领域的发展,更是为中华元素的数字艺术传播增加更强的助力。正如前文所论述的,
我国在类脑计算、5G 通讯技术、人工智能等信息核心技术领域均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在 5G 领域,核心技术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政企合力推动产业稳步发展;在人工智
能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得到加强,各地规划及政策相继颁布,有效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
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在云计算领域,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以其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产业发
展,企业积极推动战略布局,云计算服务已逐渐被国内市场认可和接受。”[1]众所周知,
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整个社会各个行业里都是最关键的发展动力,而数据是信息领域技术
发展的基础,尤其是基于互联网发展起来大数据、云计算等重大技术的发展更是使互联
网时代的发展进入了更深入、更精确的新阶段,其带来的商业领域、传播领域等一系列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 4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9.


82
第二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在数字化艺术传播中的重塑与意义

的社会形态的变革更是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可以说,信息技术在各个方面
的深入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技术的进步,为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的表
现提供了更加便捷快速和丰富多样的方式,但数据为核心的技术支撑则不仅为中华元素
本身给予更精确的呈现,为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表达创造条件,同时也有利于深入和
更准确的了解传播受众,帮助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找到最佳的路径。因此,数据
为核心的技术支撑给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开拓了更大的舞台和更广阔的天地。
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的支持下,对海量动态数据的集合和分
析,对不同类型数据进行深度挖掘等曾经难度极大的工作在当下都变得相对容易得多。
这些数据不是一般的数据,是能够为准确评估和科学决策提供重要支撑,蕴含巨大信息
价值的数据,这也代表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大数据”时代。对此,越来越多的机构和
企业开始重视“大数据”概念及其相关技术,并挖掘大数据的重要价值。受到高度关的
“大数据”呈现则出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信息数据资源的庞大,从“大数据”字面来
看 , 可 以 看 出 其 包 含 的 海 量 信 息 数 据 。 从 数 据 量 从 TB ( 1TB=1024G ) , 到 PB
(1PB=1024TB),再跃级到(1EB=1024PB),再到 ZB(1ZB=1024EB)级别,就可以
清晰地感受到数据呈现出巨大的几何倍数的跨越式增长,这也正是信息化社会,人类在
信息技术进步之下,运用各种数字化手段和工具等等,无时无刻不再产生、传输的海量
数据资源。其次,数据类型的异质和多样化。大数据由多种数据类型构成,既有视频、
音频、影像、三维立体图形图像,以及坐标位置等半结构数据或非结构数据,也包括最
基础的文本资料在内的结构化数据。这些不同类型的数据,在采集方式、加工手段、传
输格式、存储规格,及其相关的应用领域等方面都有着相应的区别。而运用传统结构式
数据分析对象以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在信息资源的价值不断被深入挖掘的过程中,已经
很难使获取对象对多维度信息的需要得到满足了。因此,必须以多种类型形式的数据进
行分析和解读,才能够获得更具深度、广度,更具现实价值的信息,这也正是多样化和
异质化数据成为“大数据”特质的主要原因。再次,数据具有的珍贵价值。当下“大数
据”的价值已经在被不断地采集、评估以及应用过程中,被越来越多的行业关注,并开
始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与此同时,“大数据”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数据数量的累计上,
还体现在数据动态的演进中,数据的收集和获取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数据也在动态的变
化之中,而这样的动态数据也正是分析和研究某种动态趋势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最后,
大数据拥有高速的运行速度。快速的计算机运行能力、高速化的网络传输速度等条件构
成了“大数据”运行的基础和前提。“高速网络传输技术和云计算、超级计算机等高速
先进运算方式的大规模使用能够有效地保障‘大数据’环境中有效信息的快速获取。”
[1]
同时,还必须注意到大数据和传统数据有个显著的区别,大数据关注或者强调的是数
据之间的相关关系,传统数据注重或者强调的是因果关系。如在中华元素的一般信息采
集中,诸如一些历史文物等等,传统数据主要是针对文物的三维数据或者影像进行采集,

[1] 黄墨樵.论大数据时代下文化遗产数据的可视化——以故宫数字沙盘为例[J].博物馆研究,2014(04):87-93.
83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是一个单向的纵向关系,而大数据则会包含物与物、人与物之间横向、纵向等各种关系
的分析和研究,例如不同时期的同一种类型文物的纵向分析,文物与参观者之间互动的
数据等等。这样的数据分析相对传统的数据而言,多维度更宽,也更加立体化,更利于
相关研究工作的进行。此外,大数据所处理的数据是随机的,是非结构化、非模型化的,
这一点与只能处理实现定义好的,结构化的、模型化的传统数据有显著的不同,也拥有
更明显的优势。也就是说,大数据的数据选择不是必须事先进行设计和定义的,而是可
以对随机的记录下来的既定数据根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相对而言,其高速智能的运
算方式,海量的数据选择以及大数据特有的纵向和横向数据分析的维度和深度,可以更
加广泛和深入地处理数据,同时,采集数据的方式和过程也更加的简单。
拥有数据处理的先进技术手段、方式和特征的“大数据”,其作为现代互联网时代
下典型的信息数据处理技术和方式,也为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来说提供了更全面
和更准确的技术支撑,这集中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大数据对物的处理方式,使
物被更深入地挖掘和认识。对于中华元素来说,这主要集中在对以传统文物和非物质文
化遗产为代表的文物遗迹的保存方面,也就是对现代传统文化相关的数据库的建立。早
期的数据库主要以影像化和基础的数据留存为主,显然,这样的方式远远无法满足当下
的研究和传承发展的需求。而对于以数字文物为代表的数据库,其对数据的基本要求是,
“一个数字文物应是以平面影像、三维模型搭建起来的视觉体验,以各种尺寸、材质构
成、配方、工艺等多维原始数据组成的,可供脱离本体研究、展示、复原的虚拟文物。”
[1]
也就是说,对于一个文物的数字保存,仅仅是有基本的尺寸等数据和影像是不够的,
还必须具备可以构建三维模型的立体数据以及其材料和工艺等其他更多更深入的数据
记载,只有这样,研究者才能脱离对文物本体的需求进行研究,设计者也可以根据三维
的立体影像进行设计和开发,并提取相关元素,这样的数字文物才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
的阻碍,为更多的研究者和设计者提供机会,以更丰富的方式对其进行传播。故宫博物
院的端门数字艺术博物馆,所呈现的一些不得实体展出的电子文物就是以这样的数据复
现的三维数字文物,让观者得到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再比如《国家宝藏》中的每
个国宝,在亮相的时候,以十分拟真的 3D 立体成像技术的再现,既丝毫未动用国宝,
完好地保存之,还以一种更加惊艳和震撼的视觉表达完成了这一文物再现的难题。这一
切都离不开大数据对文物遗产的这个“物”的科学采集和保存,对这样的“物”的足够
了解,也就是对中华元素本身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知。
另一方面,是对与此“物”发生联系的人的数据收集和处理,主要是对人的行为的
数据化分析,使之也能够被更深入地挖掘和认识,这也是当下互联网经济中被普遍利用
的一种方式和现象。首先,是线下的人的行为数据化。对于中华元素的传播而言,线下
的传统传播方式仍然是以展览和博物馆为主,这就需要记录其位置数据,以及其随后的
消费数据,对于管理者而言,还包括所有管理行为的数据。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更了

[1] 冯乃恩.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理念与实践综述——以数字故宫社区为例[J].故宫博物院院刊, 2017(01):108-123+162.


84
第二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在数字化艺术传播中的重塑与意义

解受众对展览等形式的反馈,知晓其喜好。并以此改进展览方式和风格等,来达到更好
的传播效果。更重要的是,可以在了解受众需求后,对中华元素今后能够拥有更深层次、
更具针对性的数字艺术表达的形式,提供直观而准确的参考依据和发展方向。再次,是
人的线上行为数据。对用户(受众)在线上的行为路径及数据积累的收集和分析,是充
分挖掘用户的关键,也是推动其自身创新发展,找到新的价值增长点的重要条件,这是
互联网除网络技术之外的另一个重要价值。“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提取和分析,锁定目标
受众,将广告传播给潜在消费者,能够达到精准传播的效果。”[1]掌握用户需求的基础,
即是清楚用户的需求,而根据用户的网络在线数据,诸如搜索内容、在线时长、停留时
间、交互应用软件的下载量,以及评论和转发的情况等等,对这些数据进行收集、分析
和整合,则能够总结出用户个人偏好,得出用户精准画像。这有利于在深入和全面地挖
掘受众的过程中,及时调整策略,实现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效果最大化。目前,
大部分致力于推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机构或者个人,都已建立了自己微信公众号和
微博账号,并有众多粉丝,其中粉丝们的转发和评论等数据就是一种反馈式的对话,其
可以让传播者更清楚受众的真正需求。例如,故宫博物院作为传播成功的典型,其不仅
有微信和微博等社交推广工具,还有众多的包括每日故宫、故宫社区在内的数字化艺术
的软件产品。通过对此受众访问量及行动轨迹等数据的深入挖掘,可以找到原产品传播
的问题,以及有待改进的地方,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找到与受众需求相关的新经济价值增
长点。而从商业化角度来说的,故宫文创的淘宝故宫和故宫文创天猫旗舰店等,其销售
额、粉丝量等直观的数据,就更能清楚地呈现用户的反馈和后面需改进的方向等,这对
于中华元素的传承和未来发展来说,都是极其必要和宝贵的信息资源。典型的案例是
“2018 年 12 月 9 日,故宫博物院文化创意馆推出了 6 款故宫国宝色口红,令人眼前一
亮。同时,‘故宫淘宝’也推出了集眼影、腮红、口红、高光于一体的‘仙鹤系列’与
‘螺钿系列’彩妆。原以为两家会有一番竞争,但万万想不到的是,两家的口红大热,
几乎一夕售罄!”[2]而故宫彩妆这一灵感的来源正是前文提到的故宫纸胶带的互联网文
章,文中把一个个大牌口红等彩妆变身美轮美奂的传统美学优雅典范,引爆互联网,带
来现象级的访问量、转载量的爆款传播现象,带有传统图案的故宫纸胶带也瞬间销售一
空。这些都足以说明大众对这种传统元素应用地恰到好处,并散发出传统古典美的喜爱
和推崇,故宫的彩妆正是将这种 DIY,转化成了真正更加具有传统美感和品质的产品,
而这样的用户需求的显现,正是得益于庞大的线上用户行为数据量。
因此,数据才是核心的技术支持,互联网时代下,不论是对中华元素的“物”的数
据化提取和应用,还是对与中华元素发生连接以及可能发生连接的“人”的数据化的挖
掘,都是中华元素进行创新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关键。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华元素,才
能准确完整地对其进行数字化艺术的再现,并恰当地应用诸如虚拟现实等高科技手段,

[1] 李冰玉.大数据时代传播效果逻辑转向与传受关系重构[J].新闻战线,2017(16):34-36.
[2] 搜狐. 故宫口红“宫斗”戏:十多亿大生意背后暗藏的经济现象!
[EB/OL].http://www.sohu.com/a/282453840_387251,2018-12-17.
85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给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带来更多的表达方式。同样,只有充分了解中华元素传播
的受众,才能了解其真正的需求,才能以对方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传播语言进行中华元素
的数字化艺术再塑,并完成其数字化艺术传播的过程。所以说,数据是互联网时代下中
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转化和传播的最重要的技术支撑,通过数据挖掘更多具有创新性的
经济价值增长点,也才能做到让中华元素的数字艺术传播真正的有迹可寻,落到实处。

四、移动媒介下的场景革命——更丰富更广阔的传播空间

互联网的发展已从早期的以门户网站为主要传播渠道的单向、线性传播,已经转向
了自媒体和网站平台等百花齐放,且传播者与受众之间是身份可以转化,互动的双向动
态的传播模式,同时,社群化传播也成为当前社会语境下的一大特色,整体而言,互联
网的飞跃式发展不仅带来的社会形态的变化,更带来传播关系的革命。而移动互联网的
发展和移动设备的助推,也使互联网时代全面进入了万物互联、全时空连接的状态,个
人的需求在各种不同场景下都可以得到满足,这也成为当下互联网发展着重挖掘的经济
增长点。“场景”的不断细分,显然也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下的一大特征。场景,是在
某个特定的地点,人物、时间和事件等相关元素进行不同组合的典型空间描述。这一词
汇常常作为叙事的关键要素以出现在电视、电影、戏剧等传播形态中,而“场景”在日
常生活中,则是一种相对泛化的情景描述,常指那些具有特殊意义的某个事件,同时,
在诸如游戏设计、3D 建模等数字化设计中,场景又是虚拟环境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
正如前文所述,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信息社会的技术网络,开始从以技术为中心,向
以用户为中心开始转变。“在这种趋势下,复杂的技术网络被演绎为形象易懂的‘云计
算’和‘大数据’等形态,而以用户为中心形成的关系网络则在丰富的应用场景中,借
助 So Lo Mo(Social、Local、Mobile)的社交化、本地化和移动化深刻改变了信息网络用
户的行为习惯和传播模式。”[1]同时,移动媒介的智能化、便捷性和伴身性等特点,以
及互联网应用“随时随地”的状态,更是为场景化构建的实现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因此,对场景的有效利用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一个典型特征和显著优势也就不足为
怪了。
“场景”,作为一个专用名同进入传播学领域,要归功于美国人罗伯特·斯考伯和
谢尔·伊斯雷尔。“他们把社交媒体、移动设备、大数据、传感器和定位系统作为是构
成新型场景的五种技术力量,这五种原力恰逢经济上的黄金时代,并处于良性循环之中。
它们的快速普及降低了价格,降价反过来又促成了更高的普及率,从而进一步促成了价
格的下降。”[2]可以说,场景开始被关注和重视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五大技术
力量正是构成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技术前提,反过来,互联网的飞跃也推动着这五大技术
力量。所以说,场景构建的条件在互联网时代已经充分具备,且日趋成熟。场景化也成

[1] 马宁.移动互联网络的场景构建与传播模式变迁[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38(06):138-142.
[2] (美)罗伯特·斯考伯,(美)谢尔·伊斯雷尔. 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M]. 北京: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4: 11.
86
第二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在数字化艺术传播中的重塑与意义

为当下最重要的商业模式之一。吴声在《场景革命》中表明,“体验、链接、社群、数
据团则成为塑造场景化必备的四个核心要素。以体验为主要原则可以重塑和改造场景,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空间链接能够使场景更加多元,社群则是场景的动力机制能造成大规
模的传播和受众卷入感,数据能够让场景精确匹配受众需求。”[1]他同时认为,“我们
可以把世界理解为 Duncan Watts 强调的‘小小世界’(Small Worlds)。这个‘小小世界’
不断连接不同群体中的不同个体的方式就是场景。不同群体中的不同个体被场景连接在
一起,这种连接所创造的独特价值,会形成体验,促成消费,甚至创造个体生存意义。”
[2]
彭兰则认为场景已经是媒介发展的最重要的核心要素之一,为特定的场景提供相应的
信息和服务正是场景分析的主要目的,同时,应据此提供精准的推送服务,这其中“社
交氛围、生活惯性、实时状态和空间环境则成为场景构建的重要四个因素。”[3]相关的
学术讨论还有很多,但基本可以看出,“场景”从一种程度上来说,是移动互联网技术
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在全时空连接的环境中,通过大数据充分了解用户,并利
用移动设备构建一种重在“体验”,并具有“社交”氛围的多元化时空场景。微信本质
上就是构建了一个基于社交体验的场景模式,尤其是微信公众号的开通,正是在社交基
础上提供的精准的体验服务。我国的政府服务更是典型,据统计已经有近六成网民使用
在线政务服务,“截至 2018 年 6 月,我国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达到 4.70 亿,占总体
网民的 58.6%,有 42.1%的网民通过支付宝或微信城市服务平台获得政务服务。”[4]政
务服务正是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构建了一个网上办公的场景化模式,让用户可以随时随
地可以进入这样的场景化模式中,完成服务需求。
“场景”的构建在上述中对社交、数据、移动媒介等关键元素的讨论,以解决人们
不同情景下个性化信息和服务的精准匹配的问题,这本质上是对场景中“场”和“景”
在互联网时代下的重构和再现。一方面,“场”也就是“在场”,此为场景构建的先决
条件。在移动互联时代,“场景”成为交织交往网络的时空节点。“移动传播的本质是
基于场景的服务,即对场景的感知及信息和服务的适配。”[5]这里的“场景”的重心是
“场”,是对构建的环境和空间的强调,是在突破时空的限制下,人们仍然可以在这样
的特定空间中以“在场”的方式形成的一种连接。对“场”的构建在互联网时代主要有
两种。一种以用户接受型的应用场景,诸如各类应用终端的设计等等,不论是微信、微
博等社交软件、还是淘宝、美团等侧重生活需求的终端,以及游戏为主的对现实模仿的
虚拟空间的构建等等。这种类型的“场”构建,侧面以视觉设计和交互层面的互动来给
用户打造一种“在场”的感受。在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转化中,各类移动客户端的应
用,不仅充分利用了碎片化的时间,让人们随时随地可以通过其认识和了解中华传统文
化,还可以在精彩的场景化构建中,吸引用户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产生沉浸般的

[1] 吴声. 场景革命:重构人与商业的连接[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 29.


[2] 吴声. 场景革命:重构人与商业的连接[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 31.
[3] 彭兰.场景:移动时代媒体的新要素[J].新闻记者,2015(03):20-27.
[4]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 42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8.
[5] 彭兰. 场景:移动时代媒体的新要素[J].新闻记者,2015(3):20-27.
87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体验。诸如网易的一款国风手游软件“惊梦”(如图 2-2),即在上线以来受到广大青
年游戏爱好者的大力追捧。“惊梦”取自中国经典戏曲《游园惊梦》的题材,打开时的
古色古香的色彩、亭台楼榭的传统元素以及回味悠长的古诗词呈现等等,都在开场构造
了一副古朴典雅且不失唯美浪漫的古典场景,让玩家很容易产生较强的代入感,且游戏
的互动方式,如诗词提示等处处可见的传统元素,以及以《游园惊梦》戏曲情节搭建的
叙事手法,都足以让玩家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更能被《游园惊梦》的故事和杜丽娘与柳
梦梅的爱情故事所感动,这样一个优秀的数字艺术作品,正是在完美的场景构建中实现
了传统文化的传播。也许略显陈旧的戏曲《游园惊梦》很难吸引年轻人,但“惊梦”的
手游却可以为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提供一种值得学习的模式。另一种“场”的构
建是以用户参与创造内容的形式,诸如短视频和直播等自媒体的呈现。短视频和直播的
火爆可以说是互联网时代下传播平权的一种典型体现,在这些平台上,普通大众的传播
和创造热情被大大的激发。在短视频和直播平台上很多有才华的大众以此作为展示自己
艺术才能的方式,虽然这类用户参与生产内容的平台,作品质量参差不齐。但本质来说,
这类平台仍然搭建了一个以社群传播为基础的供普通大众展示自己的一个场景。在这样
的场景中,中华传统艺术作品,以及传统匠人将自己的作品或者手艺以一种经过设计和
创造的短视频或者直播的方式在这样的“场景”中展示出来,不仅更易被更多的受众看
到和接受,同时也进一步增加了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渠道。同时,“场”还是对
物理环境的强调,场景传播的前提是基于位置的一种服务,即是“以用户为中心(UC),
位置为基准(LBS),服务为增值价值(VA)”[1]的传播。也就是,“强调媒介更好地与在地
环境特征相结合,最大程度地提升受众的媒介需求,通过媒介接触满足受众的心理预
期。”[2]所以,在场景的构建中还需要关注线下的真实地理“场”与线上的虚拟“场”
的相互贯通和融合。诸如微信社交平台中,特殊节假日在表情中增设节日祝福的个性化
表情定制,以及《国家宝藏》节目中观众的手机互动投票等等,都是基于地理“在场”
的一种虚拟和现实的无缝连接。因此,在中华元素的数字艺术传播中也应关注这种线上
线下的全时空连接下的互动,满足了受众的参与度需求的同时,更是加强了传播效果。
此外,“场景”的构建除了“场”的塑造外,另一个重要方面,即是“景”的构建,这
里的“景”是“情景”。如果说“场”的构建是对空间的一种强调的话,那么“景”则
是要求在这个“场”的空间中应该具有把此空间“场”内的人连接起来的一种“情感”。
“媒介与受众的连接方式分为信息连接、利益连接、情感连接三个层次。”[3]如果说前
文中所强调的“场”的空间内以数据获得的对用户的了解,“场”内提供的相应的服务
是信息和利益的连接的话,那么对“社交氛围”和“体验”的强调则是对情感的“景”
的关注。可以说,信息和利益的连接吸引着用户进入这样的一个场景,但是真正能让用
户在这样的场景中停留、被触动,则是能够引起其情感共鸣和连接的“景”。不论是微

[1] 胡正荣.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关键与路径[J].新闻与写作,2015(05):22-26.
[2] 喻国明,梁爽.移动互联时代:场景的凸显及其价值分析[J].当代传播,2017(01):10-13+56.
[3] 浦秋霞.从“观看”到“参与”:网络直播的场景建构[J].新媒体研究,2018,4(18):6-8.
88
第二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在数字化艺术传播中的重塑与意义

信构建的社交场景,还是“惊梦”的对传统美学的尊重和浪漫爱情的诉说,其成功的关
键都是在相应场景中关注了用户的情感需求,以情动人。只有这样,才把场景内的人和
人、人与物之间达到情感的互连和流通,让这个场景真正有灵魂的“活”起来。另外,
场景化的“景”在关注情感的同时,还是体现在以技术实现“景观化”场景的展现,以
及对沉浸式体验的关注,其中以 VR、AR 等技术为主要的场景技术实现。这些高度沉浸
化的场景,进一步加强了人们的情感化体验,仿佛沉入其中,甚至产生一种时空错乱的
虚实不分的状态,这也自然会在用户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而这样沉醉的状态显然
也更利于强化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的呈现效果和传播力度。

图 2-2:“惊梦”游戏截图

(图片来源:http://shouji.tgbus.com/jm/220052_7/ttjq.qq.com)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认为,“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
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者一个构型。”[1]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种种关系,则
在移动互联网所构建的新场域中得到了重新的定义。在这样的场域中,“场景”的多元
化的细分,甚至是个性化的构建,都是以互联网技术和移动媒介的发展为基础条件的。
“场”在虚拟和现实中融合,且相互依托,在以大数据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中,不
管是用户接受型的应用场景还是用户参与创造的场景构建,都是对“场”的关注搭建的
一个吸引用户驻足的空间。而“景”的情感则把这个空间中散落的人和物连接起来,流
动起来,并在未来 VR、AR 等技术支持下,以更具沉浸感的视觉体验注入用户的心流中
去。这样的“场景”,必然为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提供了更丰富的呈现和更广阔
的传播空间,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也更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为中华传统文化的
传播探索和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

[1]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华康德. 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 李猛,李康, 译.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134.


89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第三节 互联网时代数字化艺术传播对中华元素传承的现代重塑

传统社会的瓦解,传统文化的礼仪、规范逐渐淡出人们的政治生活和日常行为,以
及现代社会文明进程的发展,使中华元素的传播己逐步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显得疲软无
力。当下互联网发展到更高的阶段,其带来传播关系的变革以及社会形态的变化,对中
华元素的传承和发展而言,尽管完全不同于传统社会的生存环境给其带来了挑战,但更
多的是全新的社会语境下,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强大传播优势下,给中华元素带来更大
的机遇。如前文所述,不论是互联网时代下青年的主体受众带来最广泛的传承力量,还
是社群传播带来更强的传播力等,互联网时代所创造的条件和契机,都是前所未有的。
当前社会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传承和传播也就不可逆转地要进入这个时
代,这是无法避免的潮流和趋势,唯有更好地适应和创新才是出路。尽管这样的转变,
会给中华元素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生产方式、感知方式、结构方式,以及传播方式等都
带来变革,会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文化一直以来的传统传播方式的延续性和内涵的
完整性,但时代的发展也必然会给传统的文化内涵增加新的意义和解读。更重要的是,
互联网时代下的传播优势,以及适应于互联网时代语境的数字化艺术传播正是在很大程
度上实现了对中华元素的传承和发展的现代重塑。

一、环境再塑:高程度数字生存语境构建当代传播环境

数字化生存(Being Digital)的概念,早在 1996 年被美国学者尼葛洛庞帝在其著作《数


字化生存》中首次提出,他认为“人类生存于一个虚拟的、数字化的生存活动空间,在
这个空间里人们应用数字技术(信息技术)从事信息传播、交流、学习、工作等活动,这
便是数字化生存”[1]。他在书中预言,“下一个 1000 年的初期,你的左右袖扣或耳环将
能通过低轨卫星(low-orbiting satellite)互相通信,并比你现在的个人电脑拥有更强的计算
能力……。大众传媒将被重新定义为发送和接收个人化信息和娱乐的系统。地球这个数
字化的行星在人们的感觉中,会变得仿佛只有针尖般大小。”[2]虽然数字技术出现至今
仅数十年,但它的迅猛发展已经在几乎所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数字化、网络化、
信息化的融合发展完全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以计算机和智能手机为载体,由互联网
建立起来的虚拟世界,俨然成为继现实世界之后的人类第二大生存空间,并给人们的生
活和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便捷和无限发展潜能。尼葛洛庞帝曾经看似遥遥无期的预言,
如今早已成为了我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并融入到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既有
数字化政务、数字化商务,也有数字化学习,数字化医疗等等。进入 21 世纪之后,互
联网得到更大的发展和更高的普及率,随之兴起的互联网文化在日趋成熟的过程中,也

[1] (美)尼葛洛庞帝著. 胡泳等,译. 数字化生存[M]. 海口: 海南出版社. 1997.7


[2] (美)尼葛洛庞帝著. 胡泳等,译. 数字化生存[M]. 海口: 海南出版社. 1997.7
90
第二章 数字化艺术传播在对中华元素的重塑中解决困境

已经发展成为浸透于人类社会中的一种新文化形态。这个全新的生存方式的形成就是尼
葛洛庞帝所说的数字化生存。这样的“数字化生存是一种社会生存状态,即以数字化形
式显现的存在状态;是一种生存的方式,即应用数字技术,在数字空间工作、生活和学
习的全新生存方式,是在数字化环境中所发生的行为的总和及其体验和感受。”[1]这就
是数字化生存语境。而互联网在近几年的腾飞之下进入更高阶段的互联网时代,也使当
前社会也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更高程度的数字化生存语境。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数字化生存已经成为现代社会语境中,依托信息
技术发展出的一种新的生存方式。而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交往
方式等方面,都会在这样的数字化社会环境中以更加便捷高效的新形式展现出来。如,
“生产力要素的数字化渗透、生产关系的数字化重构、经济活动走向全面数字化,使社
会的物质生产方式被打上了浓重的数字化烙印”[2]。人们通过数字政务简化了政治活动
的成本,通过数字商务促进经济活动的活跃,通过网络在线的视频学习、微信微博的实
时互动、天猫淘宝的网络购物等等,更高程度地满足了人们对社交、学习以及生活等方
面的需求。这看上去似乎是对现实生活的数字化模仿,但本质上更是一种超越和延伸,
并以此演进成为现实生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更高程度的数字化生存正是一种更加平
等、自由的社会生存状态的呈现。“当今正在形成的互联网文化,是一种渗透到全球平
民生存领域方方面面的文化形态,它将给人们带来另类的生存体验。”[3]互联网时代下
带来的由“中心化”发散型传播模式到“去中心化”的网状节点的传播关系的改变,正
是说明了当下互联网带来的平民赋权,人们在这样依托“比特”构建的虚拟化数字世界
中拥有更多的机会去表达自己,去展示自己的表达和传播的权力,体验着一种更加自由
和追求本真的一种新的生活和状态。
当前社会语境步入被智能产品和互联网生活环绕的高程度的数字化生存中,这样的
社会变革本质是来源于传播媒介的变化。正如罗杰·菲得勒指出:“传播技术的发展会
带来各种新的媒介形态和传播方式,而新媒介方式的出现总会派生出种种新的文化形态
和类型。”[4]在互联网时代下,传播媒介的变化并不仅仅是传播的外在形式、信息和文
化的交流,更是一种从外到内的文化形态的改变,并引发文化的变革。在这样高程度的
数字化社会语境中,数字化媒介堪称传播手段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深刻变革。无论是以上
数字化生存的网络购物,还是数字商务等等,都是依托互联网这样的核心媒介和计算机
等媒介工具。而数字化媒介本身也具有海量化、即时化、便捷化、传播面广这些优秀的
特性。更为重要的是,数字媒介的发展主要还带来了两个巨大的社会变迁:一是受众地
位得到极大提高的传受关系变迁。以前,无论是印刷品媒介还是广播电视媒介,其实都
只是少数人掌控的媒介,能够使用这些媒介发布传播信息的人只有被特别授权认可的、

[1] 巫汉祥. 寻找另类空间网络与生存[M]. 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0. 561;10; 11-13.


[2] 周若辉. 虚拟与现实数字化时代人的生存方式[M]北京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3] 巫汉祥. 寻找另类空间网络与生存[M]. 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0. 561;10; 11-13.
[4] 罗杰·菲得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66.
91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具有新闻传媒技能的专业人士,在社会大众人群中所占比例很小。而数字媒介的出现则
打破了这一固定格局,只需要一台连接网络的计算机或手机,每个人都能成为信息的制
作者和传播者。传统的单向传播模式已经转变成了互动传播和网状传播模式,人们不仅
是信息的受众,也可以成为传播者,传受双方的严格界限和壁垒被打破。在更高阶段的
互联网时代,受众的地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重要,对受众关注的程度,从某种程度上
决定了传播的效果。二是媒介改变下的文化变迁。媒介环境学派的代表人物波兹曼认为,
媒介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力远远大于人们已经意识到的程度,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他
看来“一种重要的新媒介会改变话语的结构”、“媒介即隐喻”、“媒介即认识论”,
文化就是以媒介为依托和基础的“会话”。也就是说,媒介先天就具有的隐喻的功能和
特征,不仅改变了话语结构,而且,隐喻作为文化表达的基础,也使媒介也通过自身的
特性在人们使用接受它时,改变和重塑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传播和表达新的思想内涵,
所以他认为媒介可以影响决定社会文化。虽然波兹曼的理论是技术层面的分析,但他提
出的媒介对社会文化的作用确实值得重视。纵观人类文明史,不同时期的媒介都与社会
文化相互关联,媒介的不断更新也反映出社会文化的不断变化。在印刷时代里书籍报刊
杂志是主角,电子时代中广播电视深入寻常百姓家,都创造了精彩的文化潮流和时代风
尚,到了数字时代,以网络文化为典型的数字媒介文化的风起云涌,成为新的时代潮流,
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必然在各个方面都深受其影响。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书籍报刊文化、
电视电影文化、网络文化的概念名称都是以媒介定义的,这就体现了无处不在的媒介对
社会的强大的深入人心的影响力。数字媒介带来的更快速、覆盖面更广的网状传播方式
以及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文化的流行和被欢迎,都说明了高程度的数字化生存语境下的数
字化传播环境已经逐渐被构建完成。
当下数字化传播环境与中华元素发展起来的传统社会的传播方式必然相差甚远。完
全不同的社会基础,若说对传统文化不存在挤压和负面影响,也是不现实的。此外,以
中华元素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传播更多是依托于过去的媒介载体,在与依托现代数字媒
介载体传播的当代文化的抗衡中,必然处于绝对的劣势。在数字化媒介本身所承载的数
字媒介文化作为当今最流行的优势文化冲击下,传统文化的地位更加边缘。但是也要关
注到,当下数字媒介传播环境下,数字媒介所带来的传播生态的变革,以移动客户端、
互联网门户以及网络电视等为代表的新媒体,自身拥有自主性、互动性和媒介性等特质。
“其所处的新媒体时代,相比较传统的旧媒体时代的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媒介和媒介中
的信息支配着整个世界。”[1]同时,本身具有的更高效的传播效率、更广泛的传播面、
更丰富的传播形态以及更多的受众人群等等,这些都为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创造
了极其有利的机会。借助于数字媒介,中华元素的现代转化重塑了传统文化产品的生产
方式及其价值内涵。“把那些被束之高阁的经典来在电视屏幕上出现各种图像以形象地
呈现经典的意义,通过各种剪辑技术把不同版本的意象进行复制、挪用和连接,并使一

[1] 黄丹.新媒体时代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困境与反思[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9(05):75-80.
92
第二章 数字化艺术传播在对中华元素的重塑中解决困境

些特效技术让传统文化中的景象呈现得活灵活现。”[1]这就是恰当利用数字化媒介进行
的传播方式优化,是现代创新转化的典型。这将不仅赋予了传统文化以在当下社会语境
中的新活力,也能够赢得年轻一代的认可和关注。例如,美国电影《花木兰》把我国传
颂千年的木兰替父从军故事改编成动漫电影,惟妙惟肖的动画形象、轻松欢乐的叙事方
式、重点突出的家国情节,辅之以迪斯尼先进的电影制作技术,不仅在中国很受欢迎,
也得到了全世界观众的喜爱;再如,《青花瓷》《菊花台》《兰亭序》等歌手周杰伦的
中国风歌曲,将中国的传统器物、诗词韵味、书画艺术,利用词人方文山的妙手谱写成
意境深远的歌词,利用现代的数字音乐技术,实现古典美与流行美的融合,在年轻人中
掀起了中国风的热潮。除了以数字媒介对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创新外,利用数字技术本
身的方式也是十分必要的。如利用数字音频和数字动画等技术设计的数字化博物馆和展
览馆,通过网络进行传播,不仅更受欢迎,还打破了原来博物馆和展览馆的时空限制。
中华元素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虽然失去了原生的生存土壤,但更高程度的数字化生存
语境下的传播环境的重构却为其创造更广阔的空间、提供了更肥沃的土地,实现了当代
传播环境的再塑。因此,在有效运用数字媒介的种种优势,通过科学合理的引导、规范
与管理,在保留传统文化内核的前提下,以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中,挖掘更受当下受众喜
闻乐见的数字化艺术形式,使中华元素在这样的数字化传播环境中得以新生,这就是中
华元素来的最佳发展机遇。

二、文化弥合:多样化数字艺术形式跨越海外传播鸿沟

著名学者梁漱溟曾指出中国文化的特点具有“‘文化同化他人之力最为伟大’、‘吸
收若干邻邦外族融成’、‘内部具有高度之妥当性调和性’等七点个性。”[2]这也使传
统文化在当代仍具有宝贵的价值。但“失去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中西跨文化交流只能局限
于与当代的对话而缺乏与中国古代伟大心灵的对话,失去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中西跨文化
交流是不完整的交流,失去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国文化是没有魅力的。”[3]因此,也可
以说,在中国和西方的文化交流历史中,传统文化的作用和地位,始终是独一无二、不
可取代的,而也只有顺应时代,与当下的社会语境相结合,才能使中华传统文化以更恰
当、更易被接受的方式传播出来,产生文化认同。当下互联网时代下的数字化媒介的在
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以诸如数字电影和电视、数字艺术装置、网络自媒体、先进的
智能应用等各种各样的数字艺术形式更是不分民族和国家的布满这个世界,我们在数字
媒介的连接中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障碍,大大缩短了在跨文化传播中彼此的心理和地理的
距离。这也正是数字化艺术形式带来的巨大机遇。也正如卡斯特所说的,“如果将它们
(宗教、道德、权威、传统价值以及政治意识形态)通过精神传输的习惯予以电子物资化,

[1] 晏青.泛娱乐时代的传统文化传播:困境、方法与走向[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15,36(03):144-147+156.
[2] 梁漱溟. 中国文化的命运[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8.
[3] 崔婷.全球化与当代中国跨文化交流[M]. 济南: 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
93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它们的威力将会倍增:电子传教士与互动式基本教义派比起那种遥远的、具有领袖魅力
的面对面传输方式,在我们的社会中是更有效率、更具穿透性的教化形式。”[1]从这个
角度来说,大众传媒通过数字艺术的形式整合了文化身份的建构资源,也更能快速高效
的传播中华元素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有效弥合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障碍。
数字艺术形式以互联网作为依托空间,在这样的空间中,数字艺术形式和内容更易
进入和传播。这是因为“互联网的‘把关人’较少,具有较高的‘可进入性’,互联网
用户可以随时访问世界各地的网站,获取跨越国界的网页信息”[2]。从输出的角度来说,
数字媒体也可以为我所用,我国也通过数字媒体传播报道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巨大
成就和变化,向全世界彰显当代中国的国家形象和民族形象,输出国家意志、民族精神
和文化价值理念。从输入的角度来看,我国网民可以通过互联网零距离接触到国外的数
字艺术,还可以通过各种聊天软件、新媒体与全世界网民进行文字、语音、影像对话交
流。“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虚拟空间打破了国界、地界的局限,跨越了民族、种族
的不同,以最快的速度传递信息、交流思想、传播文化,使得全球文化和视觉样式变得
越发丰富起来。”[3]在这样的互联网空间中,人们可以突破时间和距离的阻碍在这样的
虚拟的同一时空中去表达和传播自己的观点、本国的文化。数字化艺术形式在数字技术
的支持下,以更多样化的形式吸引着海外的受众。互联网空间为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
件。不论是网站上的数字新闻还是电子出版物可以获得的广泛传播、还是更受海外受众
欢迎的侧重视觉图像的数字电影和动漫,诸如《大圣归来》、《舌尖上的中国》等,这
些都是建立在互联网所提供的最快速、最高效和低成本的传播优势基础之上。在改革开
放之前,由于我国的对外交流受限,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十分落后和被动。但实际上最
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发展滞后,甚至还没有开始进行互联网建设,而西方则基本已经在
80 年代前后把互联网用于民用,到 90 年代普及率也已相对较高了,在这期间中国的对
外传播仍然依靠图书出版等较落后的传播方式。这也导致国外民众尤其是欧美民众对中
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接触多局限在器物层面,如古代文物、建筑、文学典籍等,未能深
层次地接触、了解、体悟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内涵与无边的魅力。然而西方则早已开始
利用互联网对中国进行政治和文化渗透,传播其艺术文化及价值思想等。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之后,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加大,尤其是互联网逐步开始建设起来,以
影视作品等数字艺术形式为主要输出品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初试锋芒,中华传统文
化元素得以逐步呈现,尤其是传统文化的内核思想得以更全面、更生动的数字化艺术形
式得以展现,国外民众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也有了很大改观,也不再只是将中华传
统文化定义为各种图腾、陶瓷以及神秘宗教,他们开始对中国的传统的人文思想,如儒
家、道家思想等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多样化的数字化艺术形式充分利用了互联网带

[1](美)曼纽尔·卡斯特. 网络社会的崛起[M]. 夏铸九、王志弘等, 译.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465.


[2] 潘源.消除软实力“软肋” 传播“中国梦”愿景——论软实力建设中文化传播力的提升策略[J].民族艺术研
究,2013,26(06):138-142.
[3] 丁蕾. 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D]:[博士学位论文]. 南京艺术学院,2013.
94
第二章 数字化艺术传播在对中华元素的重塑中解决困境

来的巨大优势,使中华元素走出去变得更高效、也更受欢迎。
同时,数字化艺术形式的传播有利于减少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折扣,跨越意识形态
壁垒,使中华传统文化易于被理解和接受,也更利于使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内容更加丰富。
一方面,语言的障碍也是当下中国文化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影响力较低的现实原因。美国
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曾指出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传播状态和文化,
前者属于高语境文化,而后者属于低语境文化。他认为:“高语境(High context)的交
际和信息指的是大多数信息已经由交际者或传播者本人体现出来,只有很少一部分信息
是经过编码的方式清晰地传递出来的。低语境(Low context)的交际传播正好相反,即
大部分信息都以清晰的编码方式传递出来。”[1]这意味着高语境文化传播中的信息大部
分存于物质语境中或者内化在个人身上,传播中更强调“语境”而非“内容”,较少通
过直接的编码信息传递出来,更关注文化的背景和情感上的认同,追求一种“含蓄的表
达和交流方式。”[2]因而,同一文化圈的人很容易彼此理解,而圈外的人则很难进入。
他同时也认为中国作为伟大的东方文化代表,就是典型“高语境”文化国家。在传播方
式上,“低语境”文化国家更偏好以更直接的方式“清晰而巧妙的表达自己。”[3]他们
将会以尽可能多的信息编码来传达讯息,与高语境文化相反,是重“内容”而轻“语境”
的,且强调传播的高效性。在中西方的跨文化传播中,最大的障碍就是语言和高低语境
下传播方式的不同,对于西方人来说,中文难学难以理解,高语境文化更是太过晦涩。
然而“随着电视、数码产品、手机、多媒体阅读器等成为数字化的传播媒介,信息传播
形式已由单一的纸质文字扩展为具有交互功能的图文声像,跨文化传播也由文字为主向
音频、视频、图片等多媒体形态延伸。”[4]显然,形象生动的视频和图像,不仅可以使
受众感受更真实,还能够调动其阅读的动力,帮助其对内容的理解。不论是动漫影视、
数字摄影作品、还是数字游戏等应用软件,都是以图像视觉化为主,辅助于音效等综合
表达的数字化艺术形式,这样的艺术方式是可以有效避开语言障碍,在图片和音乐的辅
助中以心灵拨动的人类共通的情感和弦的高效读图方式。可以说,数字艺术形式本质上
正是适合低语境文化下更重“内容”的“清晰而巧妙”的高效率表达方式,是一种更利
于跨越文化鸿沟的国际化传播语言。
《舌尖上的中国》以精美的视觉画面、充满人文情怀的语言表达,在传达中国饮食
文化的同时,更是对普通大众劳动的讴歌,这样的一个以属于中国式“内容”的故事吸
引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在网络上受到大量好评和追捧,尤其是海外受众的喜爱和认可,
对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和国际形象的构建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可以说是一
个以优秀的数字化艺术形式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典型案例。《舌尖上的中国》成功的一大
因素就是选择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美食为主题,不仅吸引了全球华人,他国民众也

[1] [美]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 跨文化传播[M]. 闵惠泉等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


[2] [美]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 跨文化传播[M]. 闵惠泉等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
[3] [美]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 跨文化传播[M]. 闵惠泉等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
[4] 王春林.数字传播条件下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出版广角,2014(14):63-65.
95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成为目标受众。成功的另一个因素就是作品的构思和创造始终从观众的角度出发。《舌
尖上的中国》播出后引发收视狂潮,海外华人纷纷表示观看节目不仅欣赏了美食,还勾
起了思乡情怀,甚至有网友说这是流泪看完的一部佳作。在法国的戛纳电视节上,《舌
尖上的中国》也得到了多国媒体和机构的高度评价,20 多个国家争相购买其播映权。比
利时国家电视台总监杜赫普被《舌尖上的中国》样片中充满民族文化情怀的故事内容所
感动,在观看之后便立刻决定要在国家电视台的黄金档面向全国观众播出。在韩国首次
播出了《舌尖上的中国》后反响良好,迅速掀起了一阵美食热潮,韩国媒体认为这是一
部可以了解中国美食、了解中国美食文化,更能了解中华民族风俗的佳作。韩国文化广
播电视台,也在观众的积极反馈和强烈要求下,在黄金时间段再次对该纪录片进行了转
播。各国电视台的转播是一种面向大众的传统的传播方式,而实际上,在互联网范围内
的各大网络平台的传播才是海外年轻受众的主要接受方式。可以说,《舌尖上的中国》
是以数字化艺术形式对中华元素进行跨文化传播的一次成功探索,值得大力借鉴和发
扬。而在更高阶段的互联网时代下,更加多样化的数字化艺术形式也已然成为可以弥合
文化鸿沟、减少文化折扣的国际化传播语言,也是中华元素对外传播的重要途径。

三、有效表达:国际性数字传播语言彰显中华元素魅力

符号是在人类社会长期的实践发展中,被共同认可的,具有某种代表性意义的标识,
并以视觉、触觉或者听觉手段来传播。美国学者皮尔斯认为,“一个符号只有能被解释
成符号才能成为符号。”也就是说,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并且对传播对象是有意义的,
是符号内涵的关键。“传播语言是传播符号的一种,是用来指称或代表其他事物的象征
物,是传播者与受众间的沟通交流的中介物,承载着交流双方向对方发出的信息。狭义
上看,传播语言是一种仅在口语传播中所使用的音讯符号。”[1]而当下我们更侧重从广
义的角度去理解,认为传播语言是包括口语符号、文字符号、图像符号及音效符号等共
同构成的语言符号。数字化传播语言,则是在互联网背景下以数字技术为支持,综合运
用视觉符号、语言符号、声音符号等多个感官体验为一体的一种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
语言形态。中华元素正如前文所述,已经失去了曾经养育它的传统社会的土壤。但以数
字化、计算机为代表的先进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迈入了更现代、更文明的数字化社会。伽
达默尔认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一致性表现在对传统的解释中。改革开放以来,对
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是一种来自西方的文化冲击下的“外源性”转型,其被视为现代社
会发展的障碍被长时间放弃,直到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传统文化被重新重视,
并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构和现代转化,既不能脱离核心内容要义,更不能脱离时
代,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找到共鸣,才是传统文化得以发展的基础。因此,传统文化应进
行“内源性”发展,需要在顺应当下的社会语境中找到前进的动力。而互联网时代下的
数字化的社会语境正是为现代性转型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和条件。因此,传统中华元

[1] 李昌文.全媒体时代的传播语言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34(12):118-120.
96
第二章 数字化艺术传播在对中华元素的重塑中解决困境

素要想在当下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则必然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以数字化的传播语言
来展现中华文化绵延历史发展中的形式美,更要表达出体现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内
核和传统文化的精髓。本质上,这正是从中华元素的传统文化内在出发,借助互联网、
数字技术以及传播优势进行外向的传播,是从根本出发,真正意义上的“内源性”发展
的现代性转化。而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数字化传播语言也是当下社会中最适合、最利于
充分表达中华元素要义的表达方式,同时也是更高效快速、传播面最广的传播语言。可
以说,数字化传播语言使传统中华元素在当下焕发出了“活泼泼”的意趣和生命力。
以往许多传统文化样式由于受到传播传承方式的限制,一旦遇到社会变迁,或者传
承人的中断,就会遭受冲击甚至渐渐消亡,而在现代通过借助数字影像、数字音频等新
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起来的数字传播语言,不仅使中华元素等传统文化本身得以有
效保存,不会随着时间流逝和时代变迁影响其保存效果,为其传承提供了极其稳定性的
保障,而且集合视觉、文字、声音等多方位综合感官体验的数字化传播形式,可静态也
可动态的丰富视觉效果也更适合当下的中华元素的现代性表达。以数字动漫艺术形式为
例。动漫,本质上是一种不分国界的国际性数字传播的语言。美国动漫,通过漫威宇宙
向世人展示了美国一贯的英雄主义,而日本动漫则将二次元文化输向了世界各地,从近
些年国内二次元文化的兴起就可见一斑。由此可见,数字动漫不仅能以年轻人喜欢的方
式去表现中华元素的符号,更是一种利于海外输出的国际化艺术形式。一部断断续续花
了八年时间制作的国产动画电影《大圣归来》(如图 2-3)在 2015 年的暑假引爆了网络,
并获得八亿多的票房。对于当下中国电影市场欣欣向荣的大环境下,动辄十亿以上的票
也不足为奇,八亿多的票房似乎并说明不了什么问题。然而在中国的动漫电影早已被美
国、日本等动画产业压制下颓废不振的大环境下看,作为一部国产动画电影,《大圣归
来》犹如强心剂一样注入每个国人的心中,让人们振奋和骄傲。电影中的场景都是源自
中华大地、具有中国特色的山水和建筑,主人公江流儿和师父借宿的小镇子,青石板路,
弯弯的拱桥,飞檐斗拱,都取自浙江、江苏、四川等地的场景。正是这些细致入微的中
华元素的巧妙应用,使得这个动画作品才有了属于中华文明的那股神韵和味道。此外,
除了中华元素符号被以更符合当下潮流的形态进行现代性应用外,对经典人物形象的重
新塑造则更是体现当下的时代精神,并以一种全新的艺术形象展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
孙悟空的形象,在传统的西游记文化题材中,往往被塑造成一个集动物性、人性,以及
神性三者合一的忠心耿耿护送唐僧西天取经的行者,而《大圣归来》的动画电影中,孙
悟空则一改往日形象和个性上的刻板印象,而是一个集佛性、魔性和人性于一身的极具
时代气息的人物形象。他桀骜不驯、放荡不羁,却又善良勇敢,充满正义,他有普通人
的弱点,也有英雄应有的担当,这是一个形象饱满,有血有肉的东方式英雄。而相比较
西方超级英雄出场就担当正义的使者,守护大众的形象不同,大圣归来中的孙悟空开始
拯救世界,承担其英雄责任之前,首先完成的是自身的救赎。这也正是中华传统文化中
强调的“修身、齐家、平天下”思想的现代表达。可以说,《大圣归来》是传统文学经

97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典在当代价值转化和实现的一次成功尝试和探索。通过打破观众心目中刻板的孙悟空形
象,不仅让曾经的美猴王再次焕发出精彩的艺术魅力,更打造出了强大的票房号召力。
《大圣归来》不仅让人看到国产动漫电影发展壮大的希望,更让观众感受到传统文化生
生不息的艺术魅力。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童刚认为,“《大圣归来》大胆创造、
合理想象、不恶搞,对经典充满敬意,体现出中国精神和中国气派。”[1]充分发挥合理
想象、不简单模仿外国电影,体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敬畏,更难得的是在对传统文化
的深入挖掘和创新传播中弘扬民族文化、塑造国家形象。这一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传统文
化的传承和发展,不是对进行一种文化形态上的转变,而是在原有文化形态基础上,呼
应时代脉搏,以创造性的现代表达对其进行延伸性的发展,并使之重焕艺术魅力。

图 2-2:“大圣归来”剧照

(图片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2254709850/)

此外数字技术的进步还为数字化传播语言开拓了更广阔的天地,使中华元素的现代
性表达得到更多可能。《大圣归来》的成功也正是得益于此,其作为一部在 3D 技术支
持下的动画电影,不仅呈现了精美逼真的画面,更给观者带来了更加直观真实的沉浸体
验。2012 年重新上映的 3D 修复版经典动画片《大闹天宫》,不但给原来优秀的动画电
影以重新展现的方式,吸引更加年轻的观众,而且 3D 修复后的动画电影色彩更加亮丽、
动画形象更加生动、观者的体验感也更为真切,更是弥补了多年前由于技术的落后带来
的缺憾。可以说,这样先进的数字技术,诸如 3D、VR 等带来的极具沉浸感的体验都为
中华元素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创新转化开启了一片新的通道。同时,数字技术的进步还
大大的丰富传统文化传播的载体和渠道,发展了数字传播的形态。随着人们对智能手机、
电脑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以适应此智能设备的网络动漫、网络游戏、软件应用等等,
也都成为当下最受关注的新的传播渠道和载体。数字化传播语言和阅读也不再是被动、
直线,以及一维的,而是互动、非线性和立体的。这样的国际性数字化传播语言以更生
动丰富的形式、更多样化的渠道加强了与受众之间的有效互动,更利于中华元素的现代

[1] 新华网.中宣部赞《大圣》:不恶搞 体现中国精神[EB/OL].


http://ent.sina.com.cn/m/c/2015-08-05/doc-ifxfntus8705136.shtml,2015-08-05.
98
第二章 数字化艺术传播在对中华元素的重塑中解决困境

性表达和提升。因此,数字化传播语言作为一种国际化传播语言是可以被认为是当下中
华元素有效表达的最佳方式。

四、重焕光彩:高品质数字艺术作品传承民族文化内涵

电脑和网络对于现代人来说已然是人们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而数字图像、
数字绘画和设计的出现,形成了计算机技术为支撑的数字艺术衍生物,也构成了当前艺
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连线》杂志认为数字艺术是一种不用计算机就做不出来
也欣赏不了的艺术形式。这种以数字化手段和虚拟图像构建的数字艺术,为艺术创作提
供了新的载体,带来了完全不同以往的艺术创作手法和艺术语言,也为时代艺术的主流
变化提供了可能性。可以说,数字艺术本质上利用数字技术创造的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
这个艺术形式是更适应当下网络社会的传播、更易被现代人接触和接受的艺术,作为一
个历史性的变化,它也将会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习惯和思想观点上发生改变。技术
和艺术的结合的平衡是数字艺术最显著的特征,从广义的角度上看,诸如网络游戏、数
字电影以及动漫卡通等数字艺术作品,其创造产生的核心和基础正是得益于技术所提供
的保证。“数字技术的兴起使人类在精神、物质上打破了原有的尺度,灵活运用各种数
字传播载体,能被广泛传播、无限复制。而集视频与音频、图形与图像、文字与图表、
静态与动态于一身,多媒体化相互交融的数字化艺术则使声音、图片、文字、图像等走
向高度的综合,这为艺术形态平民化、多样化提供更为卓越的协作能力。”[1]数字技术
的进步为艺术的创造,提供了更丰富的表达方式和更大的发展潜能。2016 年杭州 G20
峰会从图标设计到晚会的呈现,都是充分利用了数字化信息技术手段对传统艺术完美呈
现。数字技术为艺术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了硬件的基础,而艺术则为技术的完善和进步赋
予了精神的内涵,当数字技术与艺术相遇时,产生了的数字艺术,正是以技术将情感转
化为具有较高艺术品质的形式。“数字技术拓展了人类思维的表现空间和表现能力,为
人类展现了一场具有艺术和科技高度综合性的审美体验,实现了传统艺术形式不可能实
现梦幻与现实的交集,其所带来的‘观赏依赖’调整了人对生存世界的审美聚焦。”[2]
但与此同时,数字技术的盲目性、功利性等副作用特征也不断地被渗入到艺术中来,如
3D 的流行也使得一些电影制作者以 3D 特效为噱头追求经济利益,把不必要,也不适合
做成 3D 效果的电影呈现出来,技术在这里不是视觉审美的有力工具,而是艺术作品画
蛇添足的鸡肋。因此,优秀的数字艺术作品对数字艺术是有尺度的应用,而非以此吸引
眼球的盲目追求,是以技术为辅助手段更好的表达艺术主旨、展现艺术魅力,而非在技
术中迷失而忽略艺术的初心。总之,优秀的数字艺术作品首先要在艺术和技术上实现最
佳的平衡。
数字艺术以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段,耳目一新的视觉造型以及广泛快速的传播方式等

[1] 冯黎明.审美现代性与艺术自律论[J].浙江社会科学,2015(02):107-112+159.
[2] 黄英.数字艺术中数字技术与艺术审美的融合与矛盾[J].东南学术,2015(05):215-219.
99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特点成为最适应当下时代发展、最具普及性的传播方式。正如前文所说,其对于跨文化
艺术的传播、传统中华元素的现代性转化都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样,对于传承中
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内涵,数字艺术的作用更是重中之重。然而随着数字艺术的普及,以
对传统文化的元素的随意拼凑和复制,对文化内涵的肤浅的表达甚至是肆意曲解等等也
随处可见,这些都不是一个优秀的数字艺术作品应有的样子,且会对传统文化的传播,
尤其是海外传播中造成很大的负面效果。因此,优秀的数字艺术作品能够创新地继承中
华元素、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不仅体现在对艺术和技术之间实现的较好平衡,不
落入技术追求的陷阱,还会从以下三个层面展现对民族文化内涵的正确传承。
第一个层面,优秀的数字艺术作品可以较好地体现中华传统的审美趣味。中国古典
的审美境界,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古人们一生努力追求的人生境界,是以“天人合一”、
“美善统一”等为主要标准的。而“趣味”,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曾表达了“澄味怀
象”和“万趣融其深思”的看法,叶适也在《跋刘克逊诗》中认为,“怪伟付平易之中,
趣味在言语之外”。可以说,“趣味”是观者在欣赏艺术作品之时,达到了想象和情思、
主体和客体的融合统一,且高度自由的审美状态。因此,传统审美中的“趣味”正是与
情感、鉴赏密切相关的。而中华传统审美趣味最具代表性的则是“初发芙蓉”的自然平
淡之美和“韵外之致”的意境之美。尽管这两个审美趣味都是源自于古代诗歌等文学作
品,但是在艺术的发展和种类的丰富过程中,其俨然成为中国古典艺术文化审美的一致
追求。在数字化艺术的发展中,中华元素的种种符号,如云纹、窗花等造型符号及琵琶、
古琴声音等音乐符号等等都在不同类型的数字艺术作品中得到了综合的应用。但判断一
个数字艺术作品是否是真正传达了中华文化的艺术美学,是否在现代性的数字转换中还
具有丝丝古韵,其本质上不是在于元素符号的如何使用,而是在传统符号元素之下是否
流淌着中国古典审美趣味的那股气韵。Tag design 作为一个互联网公司,其创始人孙勇,
把做传统美学的诠释者作为其始终的追求,继民艺软件“榫卯”之后,其团队开发的“折
扇”(如图 2-4)也以生动的画面、游戏的学习方式让人们了解折扇这一传统民俗的历
史和制作方式,更是以淡雅的渐变背景、悬于空间的 3D 模型、木制的纹理、线性简洁
且充满古韵的图标,营造出既简洁大气的现代感、又有意蕴深远且灵动的意境感,同时
还散发着淡淡古朴的平淡的美感。这就是表达出了属于中华民族的独特的东方审美情趣
的优秀数字艺术作品。

100
第二章 数字化艺术传播在对中华元素的重塑中解决困境

图 2-4:“折扇”民艺软件截图

(图片来源:http://zuimeia.com/app/5301/?platform=1)

第二个层面,以数字化的语言讲好的“中国的故事”,是让中国和全世界可以看得
懂的中国故事。数字化传播语言是时代发展下的跨文化语境下最佳的传播方式,而多样
化的技术手段、其丰富的视觉化方式,以及更广泛的传播途径等优势条件,不仅有利于
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也更能被世界范围内听懂和接受,这也才是有效的跨文化传
播手段。在前文提到的《国家宝藏》作为一个文博类综艺节目,以独特的叙事语言讲述
中国人自己的故事是其取得巨大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即在故事和戏剧的前世今生的叙
事结构中,通过明星、素人和专家的互文解读演绎着“文物”背后的故事,并传达着情
感的温度,这是“文物”的故事,更是“中国人”的故事。正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
院教授、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评价说,“文物讲述故事,故事浸透文物,明星与
戏剧形态结合,实现了文化类节目从抽象感受到具象表达的转化,国宝为载体,回望历
史,诠释文化,可以说是真正中国式的节目创新。”[1]明星们化作穿越千年的主人翁,
展现“国宝”产生的故事和背景。不仅有李晨扮演的宋徽宗作为伯乐,发现王希孟这样
的少年天才,成就“千里江山图卷”这样的旷世奇作;还有王凯演绎乾隆皇帝坚持制作
“各种釉彩大瓶”的质疑和信念,展现精湛的技艺和大国的风采;更有段奕宏化生为“越
王勾践剑”,以剑的视角感受勾践的忍辱负重,去表达民族和国家复兴的不屈精神等等。
每一个文物所隐藏的故事,在结合历史史实和一定的艺术创造之后,再每一位明星守护
者的精彩演绎下,戏剧化和视觉化的形态让观众更加的直观的感受到属于文物本身的故
事,它让文物不再是一个躺在博物馆里无生命力的器物,而是可以勾起观者对文化和历
史的情感连接。而邀请普通素人对文物的讲述则是我们身边对国宝守护的故事。这些人
有的是科学研究者,努力用现代科技挖掘文物中隐藏的基因密码;有的是普通的博物馆
志愿者,他们用文物的热爱,为每一个游客讲述关于它的前世今生;而更有的只是为了
一句多年的诺言,祖孙五代人守护“石鼓”,让人动容等等。其中在“千里江山图卷”

[1] 光明网.《国家宝藏》首播受年轻人追捧:豆瓣评分 9.3 分


[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86111885218580673&wfr=spider&for=pc, 2017-12-07.
101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的今生故事中,节目请来对此画研究了 4 年的中央美术学院老师冯海涛,他用原作创作
的方式和颜料耗时半年多仿制了“千里江山图卷”的局部,并以小视频给观众以展示,
11 米长的画卷要历经五个图层完成,让观者更清晰的了解到此画卷的完成过程及工序的
繁杂。而提供绘画颜料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画颜料的传承人仇庆年,当场演示了矿
物颜料的制作部分过程,工序非常复杂,需手工捣碎后筛出粉,再加水搅拌 160 个小时,
并分 4 层漂洗才能用作画的颜料。明星们以受众喜爱的方式讲述了“文物”的故事,而
这些素人在展现其与“文物”的连结中,是对传统文化发自内心的热爱,但更是一个个
普通中国人对梦想的执着、坚韧的追求,是从心出发,对埋藏在每个国人心中对祖国传
统文化的热爱和骄傲的唤起,更是每个人对梦想追求的感同身受。因此,这样的叙事故
事方式,是能够引起每个中国人强烈情感共鸣的方式,也是世界人民在了解中国文化中
感受普通人对梦想追求的那份动容,这才是属于中国人自己的“中国故事”。而专家的
点评则是节目更加专业,也更具权威性和仪式感。因此,强化“中国内容”的数字化传
播体系,以优秀的数字艺术作品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也是当下提升中国文化国际
传播能力的重要方式。
第三个层面,优秀的数字化艺术作品在艺术和技术的恰当融合中带给观者与众不同
的观感体验之时,更是让受众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民族精神的力量。不论是前面案例中
“折扇”民艺软件中,创作者对传统美学的极致追求还是软件本身展现的折扇巧妙的制
作过程,还是《国家宝藏》中“文物”自己的故事还是“文物”背后千千万万个普通劳
动人民的故事,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坚韧的民族品格、汗水下的民族智慧以及勤劳向上的
民族追求等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也是从古至今作为中华儿女始
终如一的坚持和追求。2018 年年中,一个只有 30 秒的动画预告片刷爆了微博,播放量
达到 240 万次,这是中国历史第一部雕砖动画《囍厢记》,之所以如此受到追捧,关键
是以定格动画的形式把中国的传统手工艺拍成一帧一帧的画面,而这每一个画面中所展
现出的对传统工艺的热爱和对匠人精神的极致追求,足以让观者动容。雕砖是在青砖上
雕刻出山水花卉、人物典故等图案,这种俗称“硬花活”的手艺也已经被列入国家非物
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雕砖主要用于官邸、祭祀祠堂等建筑上,是体现建筑功能的仪式
象征,也是古人展现身份和地位的方式,这样的雕砖现在也只能在古老的建筑上找到,
并在时间的流逝中被风化和腐蚀。为了让这项优秀的古老艺术不在时光的消磨中被遗
忘,也为了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被更多的看到,并喜爱。这成为《囍厢记》(如图
2-5)创作的初心和目标。它让这些精美的雕砖懂了起来,并融合了传统雕砖、戏曲、
民乐、戏剧表扬等多种艺术形式,以定格动画为这项古老的技艺焕发了新的生命力。这
部动画预计仅仅六分半钟,但每一秒就需要 12 张照片,一共需要 7000 多张照片,而雕
砖工作量也可想而知了。然而,正是这样耗时耗力的让人们看到雕砖艺术的精巧与独特、
传统文化的勃勃生命力。这样的数字艺术作品展现了雕砖艺术下的古代劳动者的聪明才
智和匠心精神,更展现了现代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热爱的赤子之心,对智慧创新和极致匠

102
第二章 数字化艺术传播在对中华元素的重塑中解决困境

心精神的发扬继承。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孜孜不倦的民族精神的象征,更是中华元素民族
文化内涵的优秀的创新传承。

图 2-5:《囍厢记》截图

(图片来源:http://www.sohu.com/a/249878326_204963)

103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第四节 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意义

一、“文化自信”的战略要求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
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1]换句话来说,是“一个国家、民族和政党对自身的理想、
信念、学说以及优秀传统文化发自内心的尊敬、信任和珍惜,对当代先进文化充满信赖
感的尊奉、坚守和虔诚,对未来文化发展有放眼世界的自信、担当和追求。”[2]同时,
对待不同文化还具有的兼容并蓄的包容态度。文化自信,本质上是一种对本民族文化具
有的自觉的心理认同、坚定的信念,以及正确的文化心态。“就个体而言,文化自信是
个人对所属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积极态度和充分肯定,标志着对所属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价
值取向认同和身份认同。”[3]文化自信是人们从文化层面提升自己、充实自己的深刻表
现,也是人主观上良好心态和文化创造能力的具体表现。党的十八大会议之后,为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愿望,习近平总书记将“文化
自信”阐释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后的第四个自信,并多次强调文化
自信的重要意义,深刻阐释文化自信的精神内涵。“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
才能更好创新。”[4]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只有传承和弘扬好传统文
化,才是留住了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源头,才是文化自信建立的前提。
中华元素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民族的“根”和“魂”,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
认识我们受之于历代祖先的中华文化,只有在充分认识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底蕴的
基础上,才可能建立真正的“文化自信”,这便要求以“文化自觉”为前提。“文化自
觉”的概念由费孝通先生首次提出,他认为“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
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势。”[5]也就
是说,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每个人都应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元素符号、发展历史等
有相对充分的了解和感受,只有真正的认识和理解,才能产生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文化认
同,才能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
诞生了无数的文化瑰宝。对于普通的中国人来说,要学习这些传统文化将要需要大量的
时间和精力,而传统文化却在脱离了原生土壤的现代社会中,与生活脱节的传统的学习
方式无疑也是枯燥和乏味的,无法让人有了解和学习的兴趣。所以,提升传统文化自我
转型的能力,获得适应新时代环境和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正是文化自觉中自知之明的

[1] 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中)[J].红旗文稿, 2010(16):4-8.


[2] 刘林涛.文化自信的概念、本质特征及其当代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16(04):21-24.
[3] 廖小琴.文化自信:精神生活质量的新向度[J].齐鲁学刊, 2012(02):79-82.
[4] 中共中央宣传部.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 北京: 学习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2016. 202.
[5] 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M]. 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 195.

104
第二章 数字化艺术传播在对中华元素的重塑中解决困境

主要目的。这就要求不仅仅是认识传统文化,还需要在认识基础之上,找到其与当代结
合的契合点,进行创新的现代性转化,在现代社会中发到其继承发展的有效方式。数字
化艺术传播方式,利用计算机等多媒体技术手段,以丰富多样的形式使中华元素为代表
的传统文化的呈现生动而有趣,在现代社会中找到的立足方式无疑会由内而外的获得更
多的关注和喜爱,这也才是中华元素被有效认知的“文化自觉”的方式。
传统文化的认同,实际上在正确引导之下,以多种途径对受众心理进行征服的漫长
过程。“传统文化从边缘化走向现代化这条艰苦之路过程中,必须得到受众内心的广泛
认同才能促成传统文化走出去,这是民族自信的一个构建过程。”[1]而传统文化在当下
经济全球化的社会语境中,面对外来文化的大量输入和冲击,文化认同困难带来的转型
困境也很难避免。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最核心的文化因子,通过现
代化的创新传承,来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和中华民族的精神,这将极大的促进文化自觉,
以及文化自信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包含了曾经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在新
时代的复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华传统文化既要超越传统,又不能抛弃传统,在西
方文化入侵的冲击下,既要保持民族文化特色,又要紧跟时代步伐而不断创新。习近平
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提出了新的要求。内容上“要认真汲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
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
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2],形式上“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
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
广开来”[3]。这就要求,重塑和弘扬传统文化,应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相融
合,与中国社会的时代发展紧密相连。互联网的深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
智能设备的依赖,都说明数字化传播成为当下普及面最广、接受度最高、形式也最丰富
的综合传播语态,把中华元素设计成创新的数字艺术形式,并借助数字媒体、互联网环
境进行传播也是当下中华元素进行现代性转化,对中华文化核心精神的有效传承。从十
年前的 2008 年奥运会的数字卷轴的唯美的中华画面展现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明以震
撼世界,到 2016 年举世瞩目的 G20 峰会的晚会全息影像技术应用下,折扇图案等中华
元素与真人表演的如梦如幻的展现了中华艺术的魅力,这都体现了数字化艺术传播在对
中华元素的创新继承中征服世界的效果,这也正是符合习近平强调的吸取传统文化思想
和道德精髓,并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与当代文化的协调适应中表达出中华元素的真
正魅力。因此,在当代社会以数字化艺术传播构建走出一条属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创新
发展的特色之路,这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也是传统文化拥有不竭生命力的保证,也是中
华元素进行现代性转化的核心路径。可以说,数字化艺术传播无疑是为民族的真正“文
化自信”创造了这样的发展机会。

[1] 蒋云美,何三宁.转型期传统文化走出去困境考量[J].人民论坛,2013(35):193-195.
[2]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1.164.
[3]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1.161.
105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二、文化产业的市场驱动

传统文化要焕发真正的活力,无论是在自己民族的传承还是海外的传播,其根本立
足点是是否具有真正的实用性,能否真正进入经济市场。而这实用性应是文化价值和经
济价值的创新综合体。这就要求中华元素在继承和发展中不仅要能够具有较强的艺术价
值和审美价值,体现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更要求其能适应时代的步伐,符合市场需求,
具有经济价值。文化创意产业,就是以智力创作为核心的,在经济市场中寻找、创造、
发挥艺术文化的商业价值的一种新兴产业,涵盖动漫艺术、文创产品、工业设计等多个
创新领域。运用和发挥人的创造力,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关键所在,而数字媒体的诞生和
发展更加容易刺激新的文化创意的产生。近几年,影视文化、游戏开发以及动漫创作等
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正是源于数字媒体技术的推动。可以说,文化创意产业突飞
猛进的基础条件就是数字媒体的技术革命。数字媒体艺术产业也成为世界发达国家高度
重视并大力发展的黄金产业。“在美国,数字媒体艺术产业已经成为美国核心产业之一,
数字媒体产业占国民收入的 4%,总值超过 4000 亿美元。时代华纳、迪士尼等西方 50
家媒体娱乐公司占据着西方数字媒体产业 95%的市场。日本的媒体艺术、电子游戏、动
漫卡通等化产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市场规模达到 1200 亿美元以上。”[1]韩国的游戏
产业屡创佳绩,数字内容产业已经超过汽车产业成为国家第一大产业。可以看出,数字
艺术产业对于大部分发达国家来说,不仅仅通过其对外进行强有力的文化输出,更是获
得了巨大经济效益,可谓两全其美。因此,中华传统文化能够不被时代遗忘,在后世得
到有效的传承,除了自身的文化魅力外,现代人们对其不断地“创新”的发扬,使之能
以崭新的面貌适应现代社会才是关键。而大力发展数字艺术产业,把中国传统艺术作为
主要内容资源,并以市场化逻辑运作模式开展数字艺术传播,不仅使中华元素得到创新
继承和发展,更能获得极大的经济收入,以此来进一步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这才是中
华元素的现代传播的良性循环。
同时,国家层面对数字媒体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也是高度的重视,并对关键技术
的研发,以及产业基地的建设等方面,都从人力、财力和物力给予了大量的投入。其中,
北京、上海和成都等地,也陆续成立数字媒体产业发展基地,为其健康发展带来优质的
发展条件和空间。通过这些年的发展,以数字化媒介承载影像、动画、网络、互动多媒
体、数字设计等主体形式的全产业链已经形成。数字媒体艺术产业也成长为我国经济发
展中的重要一环。中华元素符号的应用,不仅为数字化艺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
材和资源,而其对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转化形式更是使传统文化焕发了新的生命力,并创
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就是运用数字媒体技术手段,对中华
传统元素进行拟人化设计,创作形成的文创作品。“福娃”也取得了巨大成功,在奥运
会期间创造了 25 亿元的利润。文化创意产业链也因“福娃”的出现而延长,开发出了

[1] 胡燕.中国数字媒体艺术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4(04):101-104.
106
第二章 数字化艺术传播在对中华元素的重塑中解决困境

儿童玩具、服装服饰、办公文具、贵金属纪念章等 300 余种商品。“福娃”从简单的吉


祥物发展到向产业上下游延伸和系列关联产品开发,其重要意义不仅在于提高了产品的
文化附加值,更重要的是充分挖掘了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潜力,而这都离不开数字媒体
技术的应用。而故宫文创利用数字媒体技术设计的无论是“奉旨出行”行李牌,还是网
红胶带贴,都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精髓,还兼具创意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受到了年轻
人的热捧。“截至 2017 年,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已经超过一万种,涉及服饰、陶器、
首饰、钥匙扣等,2017 年的营业额超过 15 亿元。”[1]此外,法国卢浮宫,大英博物馆
等都通过数字手段开发优秀文创产品,既传播了优秀的传统文化,还带来了极高的经济
收入。此外,以中华元素为核心内容的数字动画和电影所创造的经济价值更是令人赞叹。
2016 年充满道家思想和传统韵味的《大鱼海棠》,以其美轮美奂的画面,生动的人物形
象以及处处散发的中华传统精髓的思想吸引着年轻的观众,创造了国产动画电影票房近
6 亿的新纪录,而 2017 年的打造的东方式英雄《大圣归来》则创造了近 10 亿的票房纪
录。这两部从中华传统文化取材的国产动画以其匠心精神创造的精美的画面,讲述中国
故事的剧情及国际化的传播语言,都使其成为当年的现象级电影,这些把成人作为主要
观影人群的电影既创造了票房神话,生产了经济奇迹,更向世人展示中华元素的魅力和
传统文化的巨大吸引力。
数字艺术产业的发展,概括起来就是科技的驱动和内容的创新。从技术形态看,数
早艺术产业呈现出技术更迭快、生产数早化、传播网络化等特点,伴随 VR/AR 技术以
及网络社交媒体、网络直播平台的搭建等技术层面的进步,数字艺术的发展也带来了更
多的艺术形态和表现形式,不仅发挥了更大的能量,也创造出更广阔的前景。目前我国
的数字艺术产业主打四种内容形态,即纪实类、戏剧类、综艺类、游戏类,无论在数量
还是质量上都得到指数级的创新发展,展示出非同寻常的文化魅力和艺术张力。[2]中华
元素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也在这几年成为这几种数字艺术形态的重要创作内容,并取得了
极大的成功。典型的诸如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综艺《国家宝藏》,《中国成语大
会》等等,都受到了热烈的追捧。由此可见,中华传统元素在数字化艺术产业中的巨大
潜力。但我们也必须看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最大缺憾就是文化的现代化不足,文化的
产业化不够。”[3]尤其是数字化艺术产业中发展还不够成熟,对传统艺术的数字化转换,
很多都还停留在传统艺术的外在形式上,能真正展现传统艺术的气韵,做到艺术、思想、
价值统一的较为少见。同时对中华元素的数字化应用还远未形成相对成熟的规模化、产
业化。而对于数字艺术产业本身也还存在着监管不力,市场标准和审美标准等模糊性问
题。但尽管如此,数字化艺术产业仍然是当下最具市场价值和潜力的产业模式,并会在
政府的支持和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中爆发出更大的市场能量,中华元素的传承和发展只
有建立在市场为原动力的基础下,其才会真正焕发着源源不断的生机,而中华元素本身

[1] 新京报. 2017 年文创收入超 15 亿 故宫真的是个超级 IP[EB/O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5883283910086402&wfr=spider&for=pc, 2019-02-19.
[2] 胡智锋.我国数字艺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思考[J].中国编辑,2018(03):19-22.
[3] 沈尚武,袁岳.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与缺憾[J].科学经济社会,2012,30(04):164-169.
107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也为数字艺术的创新提供优秀的素材。可以说,中华元素的传播与数字艺术产业是互相
依托,互为成就,两者的融合的成功本就是一个双赢的过程。

三、“文化身份”的内在诉求

文化身份(cultural identity)的概念从跨文化传播领域而来,“用以标识个体超越自身
原有的文化,适应一种新的文化,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对两种文化超越的见解的能力。”
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核心代表人物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认为,文化身份是由两
[1]

种思维方式构成,“其一是把文化身份定义为一种共有的文化,集体的‘一个真正的自
我’藏身于许多其他的、更加肤浅或人为地强加的‘自我’之中,共享一种历史和祖先
的人们也共享这种自我。其二是认为“除了许多共同点之外,还有一些深刻和重要的差
异点,它们构成了‘真正的现在的我们’。这里,文化身份既是‘存在’也是‘变化’。
其屈从于历史、文化和权力的不断‘嬉戏’。”[2]它是“始终处于变化和转变过程之中”,
不是相对“完成了的”,[3]而是在连续不断地被建构,被修改和被完善的。因此,“文
化身份兼具历史继承性和发展流变性,一方面,它是固有‘特征’的再现与延续,另一
方面,它还是创造性的社会生产与‘建构’,总体上表现为一个再现和建构的辨证的、
统一的过程。”[4]这里的固有特征实际即是伴随着中华历史发展的传统文化的民族“根”,
是中华民族文化身份构建的历史源头。而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不断“建构”与流变,一
方面是时代发展下出现的新的民族特征,另一方面是传统文化在新的社会文明下的新的
解读和创新发展,这些是不是固定的,是随着社会进步不断的进行新的融合和创新,但
无论如何发展,立于传统文化的民族根本是不会变的。而“文化身份表达了个体或文化
群体在文化归属上界定自身文化归属的认同。个体的文化身份的判断首先来源于人的自
然身份,而民族、性别与阶级等也会起决定性作用。”[5]中国文化身份可以理解为中国
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内在的、差异化的、独特的标识。而中国文化身份的构建区别与
其他文化的核心和关键则是对传统文化的追溯和关照。每个国家和民族都需要一个可辨
识的、清晰的、统一的文化身份,这样的文化身份对于个体、群体和民族国家来说具有
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文化身份危机正随着文化身份的模糊、混杂与流动而愈演愈烈。
当下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阶段,传统的文化认同模式和格局正不断地被打乱,
传统的文化认知体系也在外来文化的强势输入的过程中,受到着极大的挑战,中国的文
化身份认同变得日益多元,且越来越模糊,文化身份的危机和文化身份阐释的焦虑感也
成为当下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难点。此外,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提升,使得
国人在国际社会交往中,需要正确展示国人独特的文化涵养,获得国际文化认同感。因

[1] 吴文瀚.新媒体艺术的技术本源、文化身份与价值表达考量[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37(05):78-82.
[2] 鲁曙明, 洪浚浩.传播学[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107。
[3] 周宪. 文化研究关键词[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45- 246.
[4] 石义彬,吴世文.我国大众传媒再现和建构中国文化身份研究——基于数字传播和全球传播环境的思考[J].当代传
播,2010(05):4-7.
[5] 吴文瀚.新媒体艺术的技术本源、文化身份与价值表达考量[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37(05):78-82.
108
第二章 数字化艺术传播在对中华元素的重塑中解决困境

此,在此社会语境下,尊重传统,在历史文脉中找寻民族文化的基因,再现和构建中国
文化身份则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这也是中国当下发展下的内在诉求。
数字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深入人们的生活,这些都为数字化艺术传播创造
了得天独厚的时代条件,并成为文化身份建构的重要资源和主要路径。这一方面体现在
数字化艺术传播在文化身份的建构实践中的广泛应用。一些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的组
织,以对信息源控制权更大的政府部分为代表,已经开始更多借助数字媒介传播与文化
身份建构相关的信息等,诸如电视新闻、新闻门户网站以及数字出版物等。受众也相应
地通过数字媒介获得了更多关于文化身份的信息和资源,产生了更高的文化认同感,可
以说,数字媒介也已然成为文化身份建构中的不可或缺的中介和载体,而数字艺术活动
也成为数字传播的主要形式。正如克里斯·巴克(Chris Barker)曾在其著作《电视、全球
化和文化身份》所认为的,电视是当下人们建构文化身份最常用的资源之一。综观全球,
各国电视数字媒体几乎都是本民族文化传播的核心传播主体,各国政府更是充分利用数
字媒介宣传本民族的特色文化,以更具革新性的现代转化,将原自身文化的礼仪等资源
以更贴近现代人们生活的新形式表达出来,为人们文化身份的构建提供新的文化素材,
以实现本民族更清晰的文化身份构建,并以此被“他者”认知、理解并接受。不论是之
前提到的以宣传传统文化为主旨的《国家宝藏》、《中国成语大会》,还是向全世界展
示中国五千年文化魅力的 G20 文艺晚会,还是深入百姓生活已经成为一种新民俗的《春
节联欢晚会》等等,这些都是在互联网条件下,以电视、电脑等为数字媒介对外进行传
播的数字艺术活动。这些不仅面向中国人民,更是全球华人的优秀数字艺术活动正是构
建文化身份的重要手段。英国传播学者寇德瑞(Nck Couldry)提出了“媒介仪式”的概
念,指“广大受众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参与某个共同性的活动或者某一事项,最终形成一
种象征性活动或者象征性符号的过程。”[1]而这些以中华元素传播为核心内容的数字艺
术活动,本质上就是一种“媒介仪式”建构文化身份。受众在以数字媒介参与到这些仪
式活动中来,便是在一种自然而然的方式完成着文化身份的建构。
另一方面,数字媒介为数字艺术传播提供了多样化的有关传统文化的文化身份信息
内容,而数字复制则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传播渠道。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更大的社会
流动性,越来越多的现代人为了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远离自己的故土,进行跨地区流动,
甚至是迁移,定居他乡。在此情境下,他们经常利用数字媒介收看或者查阅与本民族传
统文化相关的数字艺术活动,以此确认与维持本民族的文化身份或适应,并依赖数字媒
介来维系或建构文化身份。如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中秋晚会、元宵晚会等等,每逢传
统节日的到来都会勾起异乡人的思乡之情,这些关于民族文化的晚会则会在缓解人们思
乡之情的同时,更会产生浓浓的文化共鸣之感,之前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更是看哭
了一大批海外华人,这也正是通过这样的数字艺术完成了文化身份建构的过程。同时,
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媒介自身的变革,使数字化艺术不再仅仅是艺术样式上的变化,

[1] 孙信茹,朱凌飞.都市中的“媒介仪式”——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媒介传播研究
[EB/OL]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rticle.php?id=1346.
109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而是借助数字复制的技术手段,实现现代科技、综合艺术以及网络媒介三者融合的新产
物,这不仅使数字艺术活动本身更加精彩生动,更为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有关传统文化的
文化身份信息内容,这是数字艺术传播建构文化身份的表现之一。数字媒介可以更直观
地复制和再现多样化的传统文化元素,并作为文化身份的建构的素材。诸如一些以传统
文化为素材的电视、电影及数字游戏等等。同时,数字媒介作为提供文化身份建构的平
台、场所,以及空间,其还常将诸如价值观念、文化遗产等有关文化身份的其他建构资
源加入到自身的传播体系中,并进行广地泛传播,使之成为再现和建构文化身份的重要
组成部分。如广受到广泛好评的《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以对普通工作人员日复
一日、年复一年的修文物,在以修文物为契机讲述传统文化的同时,更是传达一种在平
凡出见出伟大的匠心和奉献精神,这是当今社会倡导的价值观,更是民族精神的延续。
这也正是数字艺术传播中利用文化身份的信息丰富和充实了传播内容。
在数字艺术中,艺术表达了人对世界的认识,而现代科技则从器材到方式支持艺术
表达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能够弥合人的认识性感知器官与实践性感知器官。例
如电影的立体成像技术,音乐的杜比环绕录音技术等,都是通过科技放大人的感官,以
实现更好的艺术表达。而谷歌眼镜等可穿戴的智能产品为代表的 VR 技术和虚实沉浸式
体验的应用,如 4D 电影,虚拟博物馆等等,这些都为中华元素在数字艺术传播中创造
了更加优厚的条件,以这样的科技激发出新的艺术形式,也将使中华元素的现代传播变
得更加有吸引力,这也必然为以传统文化为溯源的文化身份构建如虎添翼。

四、海外传播的现实需要

美国著名国际主义政治学家约瑟夫·奈于 1990 年在美国《外交政策》杂志上发表


《软实力》的文章,首次提出“软实力”的概念,他认为软实力主要是“文化吸引力、
政治价值观吸引力及塑造国际规则和决定政治议题的能力。”[1]而在近年的某次专访中,
他也阐述了自己对中国软实力的看法,他认为“中国在目前最强软实力的应该是文化层
面。中国的传统文化一向非常有吸引力,西方人长期以来一直受中华传统文化吸引。”
[2]
可以看出,提高“文化吸引力”尤其是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对于增强软实力的重要意义。
如果说在本国范围内的传播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最基本的保护,那么有效的海外传播才
是“文化吸引力”的真正体现,是在不同文化的冲突和撞击中展现的民族文化的强大的
生命力。中华元素以一种有形的形态传达着中华民族深厚历史积淀下无形的文化瑰宝和
思想观念,并在不断地对外传播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这样的“文化吸引力”
正是增强“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一带一路”政策的提出不仅要求中华传统文
化在对外传播中的文化认同能力,更是为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创造了历史契机,两者相
辅相成。中国传统艺术的对外传播从古代就已开始,自汉代开辟丝绸之路到明清康乾年

[1] JOSEPH S N. Soft power[J]. Foreign Policy, 1990, (80).


[2] 黄滢. 约瑟夫·奈:文化是中国最大的软实力[EB/OL].
http://www.banyuetan.org/chcontent/sz/hqkd/201415/90168.shtml, 2014-01-05.
110
第二章 数字化艺术传播在对中华元素的重塑中解决困境

间,在雄厚经济实力的支撑下,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不仅吸引周边
的“汉文化圈”学习和模仿,而且瓷器、漆器等等也远销到欧洲等西方国家,这些造型
艺术品成为他们身份和品味的象征,并在热烈的追捧中掀起了近一个世纪的“中国热”。
可以看出,中国传统艺术在古代强大的世界影响力。这既是中华传统文化自身魅力的体
现和吸引,更是经济能力领先基础上的文化辐射。在当代中国经济已经强势崛起的大背
景下,2013 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带一路”政策。“借‘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
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
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1]迄今为止,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
重要的影响。“一带一路”政策虽然重在发展经济,但更是文化的交汇和融合,是传播
中华传统文化的最佳机遇。同时,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也更有利于强化与周边国家的文
化价值认同,促进“一路一带”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和发展。而数字艺术传播的发展,更
是使“一路一带”政策在为中国传统艺术的对外传播创造了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和机会的
同时,也为其自身发挥最大化效益进一步铺平道路。此外,2016 年的“七一讲话”上,
习近平总书记第四个自信——文化自信的提出,也标志着文化自信被提高到国家战略层
面极为重要的地位。这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盛、文化繁荣的重要保证,更是遵循社会
发展的顺势而为。“中国著名文化学者叶舒宪曾指出,我国虽然是文化资源大国,但却
面临着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匮乏’。在整体文化形态上扮演了一个‘失语者’的角色,
我国学界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发现东方’,从对西方文化中的‘拿来主义’向我国文化
的‘输出主义’转变。”[2]“文化自信”的提出正是重新正视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之处,
在唤起本国民众对其热爱的同时,更要在对外传播中重拾历史的“文化自信”。中华元
素的艺术创新和发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更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和符号,其对外
传播的成功是顺应时代发展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更是民族伟大复兴的必
经之路。
中华元素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既是提高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在寻求文
化认同过程中提高中国国际形象,国家地位的重要要求,也是“一带一路”政策背景下
的现实需求。然而现实情况是由于中国与西方国家等存在高低文化语境的巨大文化鸿
沟、中国传统艺术文化重“意”与西方重“形”的艺术表达差异以及中国国际传播体系
尚未建立等原因,导致海外受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仍存在较低的阶段。如前文提到
的《外国人对中国文化认知与意愿》大型调研中,也得出了“大多数受访者对于中国文
化的整体认知水平处于初级阶段”[3]的总结。尽管中国的国际形象在不断提高,但中国
文化被认知程度却依旧较低。与此同时,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对中国不了解,甚至是处
于歪曲丑化中国形象和文化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一些中国的艺术家处于个人名声和国

[1] 汤震宇.建设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构筑对外开放新格局[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1):5-14.


[2] 周鲁萌.试论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J].黑河学院学报,2017,8(04):211-212.
[3] 杨越明, 藤依舒. 十国民众对中国文化符号的认知与偏好研究——《外国人对中国文化认知与意愿》年度大型跨
国调查系列报告之一[J]. 对外传播, 2017 (04):36-38.
111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际地位的提升,刻意迎合西方国家猎奇的心态,其作品仍大量选取封建时期中国最落后、
人性最扭曲的阶段作为素材,甚至是以夸张的艺术手法刻意夸大这种不良的现象。一个
优秀的艺术作品反映人类普遍的问题,探讨人性共性,让人们不分民族偏见的去感受人
类共同命运下的情感共鸣,这是值得称赞的。但有些作品确是建立在迎合西方世界对中
国社会发展错误的认知基础之上,这些都导致大量的海外受众错误地认为中国还是那个
未解放的、未开化的落后国家。直到现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
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很多西方受众仍不愿意相信中国早已不是那个落后的旧中
国,而是强大自信的新中国。英国知名纪录片导演柯文思在 2018 年的一次讲话中也证
实了这一现象,他说曾有一个美国记者前往中国进行采访考察,在亲眼目睹改革开放以
来的天翻地覆的变化时,他很兴奋并写了很多正面报道,但没有任何一个美国新闻机构
愿意接收。无奈之下,他开始刻意报道中国的一些贫穷落后的负面现象,却全部被录用。
由此可以看到,西方的傲慢和偏见的人为主观原因却是造成当前中华传统文化对外传播
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文化影响力的强大,有越来越多的西方民
众开始喜爱、并愿意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但也必须承认,目前“海外观众对中国传统艺
术的兴趣与表象认知往往是肤浅、短暂的,引导他们更深层次地理解和喜欢中国传统艺
术的,应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和意义。”[1]可以说,只有中国人才是真正的了解本民
族文化,作为中华儿女也有义务去客观准确的讲好中国故事,让全世界了解一个真正的
中国。正如柯文思在 2018 年 9 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所说的,“西方一些人对中国
的真实情况认识不足,从而无法对中国的发展做出合理的评估,要想改变这一点,必须
更好呈现真实的中国,更多讲述中国故事,讲述中国人、普通中国民众的故事。”[2]中
外文化交流输出的不平衡,中国长期处于文化弱势地位,这也必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发
展不利。梁启超在 1896 年《变法通义·论学会》所述,“道莫善于群,莫不善于独。
独故塞,塞故愚,愚故弱;群故通,通故智,智故强。”[3]只有通过恰当的文化交流才
能启发民智,将传统文化推向更高的视野。因此,在当前历史发展和社会条件下,依靠
自己的力量建立和完善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传播体系,并与海外文化进行平等的交流,
具有极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跨文化传播学的创始人爱德华·霍尔指出,“文化即传播,传播即文化”[4]。中华
元素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只有在创新有效的传播中才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传统
文化也才能在跨越文化的传播中展现着中华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其作为中国当代“文
化输出”的重要方式,尽管在近几年国家对传统文化海外传播的高度关注下,得到一定
的发展。但无论是“孔子学院”的建立,还是民间团体自发的文化交流等,其带来的作
用还远远不够。在全球化时代,“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谁的传播手段先进、传播能力强

[1] 郭婧文.2015 年中国艺术海外认知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艺术学界,2015(02):228-232.


[2] 人民网.“普通人的故事是最能打动人心的”——访英国知名纪录片导演柯文思
[EB/OL].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8/0921/c1002-30308689.html, 2018-09-21.
[3] 吴佳勋, 李新华. 梁启超选集[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17.
[4] Edward T H. The silence language[M]. Surbiton:Anchor Press, 1959.
112
第二章 数字化艺术传播在对中华元素的重塑中解决困境

大,谁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就能广为流传,谁就能掌握国际话语权”。[1]美国已经具
有全球领先的文化软实力,其中核心竞争力就是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和以 CNN,VOA
为代表的超级传媒集团构建而成的现代化数字传播体系。当今时代,掌控住信息传播的
载体,建立起强大的国际广播、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络,谁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就能广
为流传。美国流行文化的强势输出,本质上正是要得益于其强大的宣传机器,而它们正
是诸如音乐、电影、电视剧、新闻等等这种依赖互联网传播的数字化传播语言。在中国,
美剧、英剧等西方数字艺术形式受到当下很多青年群体的追捧,并被其中挟裹的文化和
价值观所影响正是这一现象的典型体现,也是当下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现象。而中国的
海外数字传播渠道不发达,已经成为文化走出国门的主要障碍。在数字化国际传播时代,
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网络和数字技术的优势,以数字艺术传播模式讲述中国自己的故事和
文化,从而改变中国话语传播的国际弱势状况。尽管西方国家媒介巨头把控着国际舆论
的宣传导向,但是,数字媒体融合了信息网络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优势,具有及时性、便
捷性、海量性、全球性、互动性、多媒体性等诸多优势,“灵活利用互联网平台,拓展
更为多样的传播模式,突出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谋求多元化、注重人文解读的表达方
式,寻找东方文化价值与国际主流发展理念之间的契合点,”[2]通过丰富多样的中华元
素的数字化艺术形式,运用互联网、电视、智能手机和电脑等数字媒介,构建国际一流
的数字艺术传播体系,突出中华元素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展现其
应有的文化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1] 王春林.数字传播条件下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出版广角,2014(14):63-65.
[2] 常怀云.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困境[J].出版广角,2017(19):58-60.
113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现状

第一节 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的传受关系

一、艺术创造的多样传播者

传播者,即是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信息主动发出者和传递者,又被称为信源和传者等,
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在海外的传播环境中,由于中华传统文化在政府间和民间自发的
不断交流和碰撞、孔子学院不断开设的助力,以及中国综合国际强大等因素,都使得传
统文化在国际上受到了较大的关注。再看国内,不论是故宫在近两年受到的热烈追捧,
还是《国家宝藏》文综节目受到的极大好评,亦或是最新的《国风美少年》旨在向 90
后、00 后传播传统文化的初次尝试下的被积极支持等等,都在表明传统文化在当下受到
比以前更多的关注。而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作为互联网时代下的主要一种传播形
态,其传播者也更加广泛和多样化。
首先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数字化艺术的创造者,其作为第一传播主体,是传统文
化传播的最直接参与者。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他们通过传统的师承相授的方式学习传
统的技艺,并在不断地与时代接轨中继续再创作,其对自己的作品本身的数字化艺术表
达的方式主要以基础影像转化为主,他们的身份以书法家、画家、传统技艺的传承者等
为主。而作为数字化艺术的创造者来说,他们会对传统文化的中华元素本身进行再创造,
其数字化和艺术化的深度和品质都将更高,其身份以设计师等为主,诸如故宫的优秀客
户端等即是他们的杰作。相对而言,这类传播群体是最具主动性和责任感的,尤其是传
统文化的传承者,他们在这样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背负着传承多年的一门技艺的兴衰荣
辱,甚至是消亡。其次是专门的传统文化传承机构,诸如博物馆、国学机构等等。他们
身兼国家赋予的传承和发扬的使命,是从国家和政府角度,对公众进行公益的教育和传
播。但缺乏一定的敦促和监督,且不以盈利为目的,整体上看,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还稍有欠缺。再次是把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作为商业经营,并以盈利为目的商业
主体。这类传播者包括电视、电影制造商、以及把传统素材作为 IP 开发的游戏公司等
等,不仅有让国人对国产动画侧目的《大圣归来》,更有融入大量传统元素,赚的盆满
钵盈的《王者荣耀》,等等。这些都证明传统文化自身具有的极大商业价值。而这商业
传播者本身从利益出发,其传播积极性也较高,也一定程度上来说承担了传播传统文化
的使命,但也需要对其在商业和文化之间的平衡进行引导。再次,是对传统文化进行二
次传播的媒体,主是要以主流的传统媒介,其以国家导向为原则进行宣传性的传播,也
是主要传播主体。最后是大众传播者。互联网时代下,大众以社交媒介为主要平台的自
发传播。也就是说,大众在这个阶段不再只是信息的接受者,他们更重要的还是传播者,
114
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现状

且在自媒体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时代,源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文化认同感的需要具有着
高度的传播力。
以上五种传播者是现代社会语境中的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主要传播者,根
据自身特性和出发点的不同,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力量和传播动力都不尽相同,还存在
不同程度的问题,例如,传承者作为第一传播者却大部分由于认知水平等因素有限使数
字化艺术水平较低,而作为商业团体在以利益为先过程中往往会忽视传统文化内涵性的
正确表达等等。同时,在当前的传播现状中,还以具有以传统文化传承机构和主流媒体
的为核心传播机构的惯性思维,忽略互联网时代下商业团体和大众传播具有的强大传播
力量。

二、艺术接受的广泛受众者

受众,也被称为信宿,即是传播过程中信息的接受者。这既可以指个人,也指某一
个群体。如前文所述,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中,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给
关注者以信息内容上的满足,以各种传播策略吸引不关注的人也来关注,并愿意传播下
去,这正是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下去的关键环节,即把中华元素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以更高
品质的数字化艺术形式展现出民族文化的精神和魅力传播给受众,并赢得受众的接受和
认可,以继续传播下去。在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国际地位得到了相应的显
著提高,在此基础上,提升中华传统文化的海外认知度和认可度,既是当下提高国家软
实力的需要、民族复兴的必经之路,更是进一步提高民族文化的国际认同感,提升话语
权的重要策略。因此,海外受众是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的重要目标。习近平总书记
也在多个场合多次提到,加强国际传播能力来讲述中国故事能力的重要性。所以,在实
际的传播中,海外受众是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的重要对象,但是由于传播能力的局
限以及客观的历史原因导致的中西方文化交流不对等等因素,使对与海外受众的传播效
果还较底,受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普遍还处于较低水平。
而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核心和关键还是本民族受众的认同水平,也同样不容乐
观。中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传统文化
的传播环境,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本民族受众又分为中老年受众,年轻受众,以
及长期居于海外的华人受众三类。首先,年轻受众受到重视,这已经形成普遍的共识。
且不论是电影、还是综艺节目、亦或是古风音乐等等,都以较高质量的数字化艺术作品
吸引了年轻人的关注,而故宫热的出现也正是证明了如此。但由于年轻人与传统文化曾
经的生存土壤之间的联结太少,既想受到年轻人欢迎和认可,又要保留传统文化的精髓
和特质,仍然是较为困难的。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诸如《国家宝藏》综艺、《菊花台》
的传统和现代结合的音乐、以及《大鱼海棠》电影等优质的作品。但更多却是以传统文
化之名,实在是对西方艺术形式的照搬,虽表面是传统文化,但实则已然没有传统文化
精髓的魂。其次,是中老年的受众。这一辈人大多接受过传统文化土壤的浸润,他们对
115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传统文化本身的接受度更高且更加喜爱,如京剧、国画等艺术形式,但对更适应互联网
时代语境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形式的接受度相对较低。与此同时,这一代与传统文化土壤
有更强连接性的受众群体也正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慢慢地老去,甚至消失。最后,海外
华人的受众群体。历史的原因,让很多人远离故土在其他国家寻求更好的生活环境,这
是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现象。因此,在欧美等不同的国家都有着大量的
华人的存在,有的是几代人定居在那里,有的人短期的工作或者留学等等。他们作为身
居海外对本民族文化有着更深的了解和认识的群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传统文化的
国际传播力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他们才是真正距离海外受众最近的人,是在
中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中都有联结的“中间人”。这样的一个具有关键“桥梁”作用
群体,在传统文化的海外传播的作用显而易见。但在现实的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
中,这部分的目标群体却被忽视,不仅没有充分调动其对传统文化传播的积极性,且针
对与他们的数字化艺术传播作品也相对较少。总体来说,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
受众较为广泛,且对年轻受众也较为重视,但是还存在明显的受众目标细分和平衡不够,
艺术传播作品质量不高等问题。

三、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关系

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传播者和受众的传受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
面,在互联网的推进下,受众的权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相对于以往只能单方面接受的
强势传统媒介而言,互联网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说出自己声音的窗口,但传播者仍然处于
较强的主导地位。微信和微博为主的社交媒介正是为中华元素的数字化传播提供了互动
的平台,受众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如故宫微博在发布一些诸如故宫美景等数字艺术摄
影时,都会有大量的留言,这正是当下受众的反馈,有点赞、也有意见,等等。但对于
很多传统文化的传播机构而言,还没有为受众提供这样的反馈和互动的平台,对受众的
地位和声音还不够重视,传播者在整个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的传播过程中仍然居于绝
对的主导地位。受众和传播者在互联网时代下并没有达到良好的平衡关系,一定程度上
说,大部分传播者还未认识到受众的真正的传播价值。另一方面,传播者和受众之间也
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很多时候也是受众,尤其是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
下,他们在努力传播传统文化之时,也在接受着其他类型的传统文化的熏陶。而与此同
时,受众也不再只是接受信息的受众,社交媒介的流行,更让他们在欣赏到高质量的中
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作品时,更愿意扮演一个传播者的身份,在社交媒介上完成二次,
甚至更多次的传播。

116
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现状

第二节 新媒介环境下中华元素数字艺术传播的主要形态

新媒介,通常认为是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一种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之上的一种新的媒
介形式。“新媒介是信息技术革命最新成果在人类信息传播领域具体应用的产物。其技
术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1]互联网快速发展之下,以智能手机、门户网站
以及数字电视等为代表的新媒介共同构建了新媒介的话语环境,即新媒介语境。随着互
联网发展程度的进一步提高,新媒介的形式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创新,以微信、微博、抖
音短视频等为代表的新兴的新媒介的出现和火爆即为当下社会语境的最显著特点。新媒
介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和信息的传播方式,传统的新媒介的发展和新兴媒介的
崛起在共同构成了现代的新媒介环境。新媒介也正是对社会文化生态的全方位渗透中,
开始明显地使今日中国的整体文化在向着开放、民主和多元的方向转变,更重要的是,
整体文化的存在形态也在向着“数字化生存”转变。“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媒介为传统文
化类型的‘转型’提供了广阔的空间。”[2]新的媒介方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双重限制,
受众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移动设备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下载和观看电影,而不局限在
电影院中。而在地铁、公交车上亦或是公园座椅,用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查看新
闻或者电视节目视频;看到有精彩有趣的文化作品,通过微信和微博转发进行二次传播;
等车的间隙可以玩耍提前下载好的仙侠类游戏;漫步在路上也可以听上一首国风音
乐……这样的生活掠影随处可见。新媒介已经深入渗入我们的生活,传统的新媒介形式
为互联网时代下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继续发力,而新兴的新媒介在给中华元素的传
播带来挑战的同时,更带来了无限的发展潜力。立足于新媒介环境下的中华元素也在互
联网进步的推动下,呈现出多样化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形态。

一、蓬勃发展的数字游戏

中国的数字网络游戏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等因素,使数字
游戏产业在近几年也呈现出蓬勃向上的良好发展势头,2017 年 App Annie 调研数据指出,
“我国游戏开拓的市场规模已增至上年同期的 2.3 倍,增速还在不断加快”[3]。尤其是
从 2008 年到 2018 年这十年间,可谓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据最新的中国音数协游戏工
委(GPC)、伽马数据(CNG)联合发布了《2018 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以下简称
《报告》),其显示,“2018 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 2144.4 亿元,同比增长
5.3%,其中中国自主研发网络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 1643.9 亿元,同比增长 17.6%。
总销售收入相比较 2008 年的 185.6 亿元,增幅高达 11 倍多。游戏用户也从 2008 年的

[1] 杨继红. 谁是新媒体[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19.


[2] 马中红.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转向[J].文艺研究,2010(12):104-112.
[3] 刘寅斌,肖智戈,芦萌萌,陆启頔.我国网络游戏开拓海外市场现状及发展对策[J].商业经济研究,2018(24):171-174.
117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0.67 亿增长 2018 年的 6.26 亿人。” 可见,中国的网络游戏市场的发展速度之快。不


[1]

仅如此,中国数字网络游戏的海外拓展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2018 年的实际销售收入
占全球游戏市场比例约为 23.6%”[2],国内的游戏公司也开始纷纷通过收购或者自建平
台来吸纳用户,如游族、腾讯和三七互娱等企业已经先人一步开始了海外平台的战略布
局,以强化对用户的深度运营,并进一步拓宽游戏产业的走出去的通道。《报告》显示,
“2018 年中国自主研发网络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 95.9 亿美元,同比增长
15.8%。海外游戏市场已成为中国游戏企业重要的收入来源。”[3]从以上的数据中,可
以看出,作为数字艺术的主要形态的数字网络游戏在国内和海外所表现出了强劲发展势
头以及无限的市场潜力。此外,近些年的数字游戏市场还呈现另外两方面特点。一方面,
手机游戏,即手游,已上升到重要位置,成为“重头戏”。全球手机游戏市场在移动互
联网的强力助推下,整体发展势头快速迅猛,而我国的手机游戏,在以网易和腾讯为代
表的优秀企业的带领下乘势而上,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广受追捧,还积极开拓出了我国自
主研发手游的海外市场。“2017 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出版的国产游戏约 9310
款,移动游戏约占 96.0%。”[4]国内市场上,“我国的手游收入从 2008 年的 1.6 亿元上
升到 2018 年的 1338.6 亿元,实际销售收入占中国游戏市场比例从 2012 年 5.4%到 2018
的 62.5%。而移动游戏用户规模为也达到 6.05 亿人,基本占总游戏玩家的 96%以上,且
在全球移动游戏市场比例也达到了 30.8%”[5]。可见移动数字游戏的飞跃式发展。另一
方面,中国游戏市场开始从横向发展,进入纵深发展阶段,这也标志着中国游戏产业的
发展日益成熟和深入。这以女性用户的崛起,并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消费对象为主要特点。
《报告》中“2018 年中国游戏市场女性用户消费规模为 490.4 亿元,同比增长 13.8%。
2018 年中国游戏市场女性用户规模为 2.9 亿人,同比增长 11.5%。”[6]中国的数字游戏
艺术正在国内和海外两开花,横向和纵向全方位推进发展。
可以看到,中国数字网络产业发展时间虽短,但在互联网助力下,发展市场一片大
好。与此同时,中国网络游戏,尤其是自主研发的游戏,也更多的是从中华传统文化的
大素材库中去吸取灵感、挖掘资源。也可以说,数字网络游戏是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
传播的当下最主要的传播形态,且此类的民族化的本土游戏已经成为市场主流。目前武
侠、仙侠以及魔幻类等游戏形式作为国产原创网游的主体,也正是取材于国人耳熟能详
的神话故事和民间故事等。融入大量中华元素的最火手游《王者荣耀》就是典型。这不
仅让游戏本身具有了独特的民族性身份标识和文化归属感,更以此吸纳了大量的忠实粉

[1]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GPC), 中新游戏研究(CNG). CNG: 2018 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EB/OL].


http://www.199it.com/archives/810700.html, 2018-12-21.
[2]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GPC), 中新游戏研究(CNG). CNG: 2018 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EB/OL].
http://www.199it.com/archives/810700.html, 2018-12-21.
[3]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GPC), 中新游戏研究(CNG). CNG: 2018 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EB/OL].
http://www.199it.com/archives/810700.html, 2018-12-21.
[4]刘寅斌,肖智戈,芦萌萌,陆启頔.我国网络游戏开拓海外市场现状及发展对策[J].商业经济研究,2018(24):171-174.
[5]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GPC), 中新游戏研究(CNG). CNG: 2018 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EB/OL].
http://www.199it.com/archives/810700.html, 2018-12-21.
[6]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GPC), 中新游戏研究(CNG). CNG: 2018 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EB/OL].
http://www.199it.com/archives/810700.html, 2018-12-21.
118
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现状

丝,从其所受到的现象级欢迎程度即可看出。国家的政策支持,也更使中华元素在与数
字游戏艺术的结合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早在 2009 年,国务院就颁发了《关于加快文
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推进民族原创网络游戏的发展,并要对游
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继续加强。而 2014 年发布的不论是《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
改革发展规划》、《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还是《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
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都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提出了要打造
中国民族游戏的品牌战略、优化中国游戏的产业结构,并积极开展民族游戏的海外市场
拓展等问题。2017 年 5 月,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三五”
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
见》,着力扶持优秀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推出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
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精品力作。”[1]
腾讯和网易为代表的民族企业也在通过游戏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中,展现着自身的民
族担当。其既借助传统文化宝贵的资源库为新游戏开发提供素材,又借此来弘扬传统文
化,既获得巨大的商业利润,更是赢得了民众支持和更高的口碑,一举两得。腾讯开发
的《王者荣耀》让其名利双收,而网易游戏更是把传承传统,开发国风游戏作为自己差
异化经营的核心战略。不仅有受到大力追捧的《大话西游》、《梦幻西游》、《武魂》、
《率土之滨》、《大唐无双》、《倩女幽魂》、《花与剑》、《镇魔曲》、《英雄三国》
等这类把中华元素和内容故事融合进去的竞技类游戏,也有《惊梦》和《绘真·妙笔千
山》则为真正的展现出了中华传统美学魅力的单机游戏。此类以中华元素为核心创造的
游戏,尤其是手机游戏类,在市场也表现极其亮眼。2017 年第一季度刚刚结束不久,国
外一家 app 统计公司 app aninie 就在官网公布了 2017 年第一季度全球手游指数,而这次
榜单的公布,让人震惊的是,全球 IOS 手游收入的半壁江山几乎都来自于中国,主要正
是集中与腾讯和网易这两大巨头。下载量上也是如此,腾讯的王者荣耀则位于全球下载
量的首位,第二位也是腾讯近期推出的龙之谷手游,这两款游戏均超过了国外很火的超
级马里奥。“而在全球收入上,王者荣耀和龙之谷依旧是在收入第一的位置,而网易的
梦幻西游紧随其后,阴阳师则排在后面”[2]。在国内的 IOS APP store 上的最新游戏下载
量中,其中付费的前五,有四个是源于传统文化开发的游戏,《三国名将录》、《怒战
西游》等,免费排行榜上第一位的即是融入大量传统元素的《完美世界》。可以看出数
字游戏艺术基本是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最主要的艺术形态。
数字游戏艺术作为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主要传播形态,在现代的市场环境
中发展一片大好,发展态势积极迅猛。作为一种距离年轻人最近,也最受他们欢迎,且
深入融入其生活的传播形态,其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来说是最有效的,也是最具
传播力的。但我们也必须要看到,数字游戏艺术在数字化艺术转译上和传统文化的准确

[1] 人民网. 中办国办印发《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EB/OL],


http://cpc.people.com.cn/n1/2017/0508/c64387-29259808-4.ht,2017ml, 2017-05-08.
[2] 王者荣耀登顶全球下载量最大游戏,中国区营收第一,网易紧跟
[EB/OL],http://k.sina.com.cn/article_6554272447_186aa42bf00100b4gq.html, 2018-08-29.
119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传承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不仅对中华元素的视觉表达上过于肤浅直白,缺乏考究,过
度模仿,没有古典意境之美,而且在对传统文化的内涵传承上也不够准确。也就是商业
气息太重。大部分的数字游戏艺术,只是以所谓的传统文化为噱头,堆砌大量中华元素
符号,但是画面风格和形象塑造却大多仍是模仿日韩和欧美的游戏风格,而在游戏内容
上更是很难较好地体现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意蕴。即便是制作精良,且具有极高市场认可
度的《王者荣耀》、《梦幻西游》等游戏,也存在着在传统文化的外衣下,内核是更侧
重欧美风格的竞技打怪类游戏,中华元素的美学和意蕴还不充分的问题,这也是当下中
华元素在数字游戏的传播形态上的主要问题。模仿和摸索是中国游戏市场的重要特点,
但无论怎么说,探索具有中国独特视觉语言的中华美学在《绘真·妙笔千山》对“千里
江山图”的完美呈现中让人们看到了巨大的进步。

二、稳步推进的电影艺术

电影作为数字化艺术传播重要的形态,近几年在中国得到爆发式地增长。“统计数
据显示,我国电影票房市场近年来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观影人次从 2012 年的 4.4 亿,
增长到 2018 年的 17.16 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 25.5%。国内电影票房从 2012 年的 170.7
亿元增长到 2018 年 609.76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 23.6%。”[1]六年时间内,增长
量近四倍。如果以电影票房来衡量,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
并且还在持续增长过程中。“国家电影局 2018 年 12 月 31 日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
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 609.76 亿元,其中国产电影总票房为 378.97 亿元,同比增长 25.89%,
市场占比为 62.15%,比去年提高了 8.31 个百分点”[2]。国产电影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
和欢迎。在 2018 年的电影票房中,海外大片也只占到了 15%,从数据中不难看出,电
影受众已经开始从盲目追随好莱坞大片的偏好向更易产生情感共鸣和文化归属的国产
电影的转变。有两个主要的原因带来了这样的转变。一是国内的电影制作取得的跨越式
发展,使不论是诸如特效制作、拍摄技术和设备支持的硬件方面,还是从剧本质量到演
员演技的软实力,都有显著的质的提高。2018 年的排放榜中,海外电影只有依托大量粉
丝和多年积累的情怀的《复仇者联盟 3》较为靠前,取得第五的名次,而其他的高分电
影则皆被国产电影所占据,既有动作悬疑片《唐人街探案》、也有主旋律的军事题材《红
海行动》、还有现实主义题材的《我不是药神》等等,电影种类也更加丰富,我国电影
市场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二是电影作为一种精神享受和追求的娱乐方式,在随着受
众的不断成长中,其重“身体”而轻“心灵”的好莱坞大片式的感官刺激已经不会再被
观众所满足,他们更多的渴望能够慰藉“心灵”,引起情感共鸣,并与角色人物同哭同
笑的心灵体验,这样的精神追求,大多数只有建立在民族文化基础上的国产电影才更能

[1] 中商情报网 . 2018 年全国电影市场数据统计:票房首次突破 600 亿大关(附图表)[EB/O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3906292665803394&wfr=spider&for=pc, 2019-01-28.
[2] 商情报网 . 2018 年全国电影市场数据统计:票房首次突破 600 亿大关(附图表)[EB/O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3906292665803394&wfr=spider&for=pc, 2019-01-28.
120
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现状

表达出来,并感动受众,这也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也成为观众越来越关注国产电
影的重要原因。
将传统文化作为核心创作内容,融入大量中华元素的数字艺术电影在当下电影市场
一片欣欣向荣的大背景下,尤其是人们更加关注国产电影的市场环境下,也取得了亮眼
的成绩。可以说,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吸取灵感和借用素材的电影,尤其是神话题材和民
间传说类的一直都是常用的题材,其中以《西游记》为主要改编创造的电影就很多,但
在近几年收获的市场认可却较少,究其原因还是剧本、制作等不过关,在追求商业化的
过程中,忽略了传统文化的真正内核和艺术的本质。但 2015 年上映的动漫电影《大圣
归来》却让人们看到传统神话故事的高质量的数字化艺术呈现,在让观众体会到传统文
化绽放出不一样的魅力之时,更是斩获了“9.56 亿多的票房”[1]。可以说,这是中华元
素的在电影艺术上的数字化转译取得的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随后,2016 年的“《大鱼
海棠》也获得 5.6 亿多的票房”[2]。一直努力把中华元素融入其创作的导演张艺谋先生
在发布其首部水墨电影《影》(如图 3-1)说到,“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文
化非常深厚,一直是我的创作源泉,《影》一定会触及很多中华传统文化,道德水平,
价值判断,还好因为中国每一年都有大量的这类电影、电视剧、文学作品和戏剧,传统
文化题材在中国电影的创作中,始终是重要的一块,我们的文化一直没有丢掉。中国好
像是唯一一个线性发展,文化没有断掉的国家,这些一直在影响着我们,我还是一直做
这样的作品,还是希望年轻人多看看传统文化的作品,《影》完全是水墨画,一种古老
的绘画,希望年轻人注意到中华传统文化在电影上独特的美学。”[3]《影》这部电影以
把水墨效果和阴阳美学运用到极致的一部电影,在威尼斯电影节展出时,就受到海外媒
体的高度评价,并在国内电影上映时,收获了“6.3 亿左右的票房”[4]。2019 年初上映
的《白蛇:缘起》,以对中华元素精彩的应用,故事完美的改编等因素,获得了一众好
评,目前豆瓣评分 8.0 分。不过“4.48 亿”[5]左右的票房表现,显得较为一般。从以上
列举的几部中华元素的数字电影艺术来说,其制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且市场认可度也
不错,呈现出较好的市场价值体现。但也必须看到,相对于纯商业化的大片来说,其还
存在一点曲高和寡的问题。
而 2019 年春节档的科幻题材的《流浪地球》可谓是彻彻底底火了一把,且一骑绝
尘,最新国内票房数据显示,已经达到“46.11 亿”[6]。《流浪地球》作者郝景芳认为,
“虽然是科幻题材,但文化内核却是文化内核就是愚公移山的精神,在离开故土的时候
我们有着团结的情感,对于家园的情感,这对于西方来说则是比较陌生的母题。因为中
国从古至今,都有着面对灾难如何众志成城的命题,从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到现在自然

[1] 中国票房.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EB/OL]. http://www.cbooo.cn/m/630887,2019-02-01.


[2] 中国票房.大鱼海棠[EB/OL]. http://www.cbooo.cn/m/618087,2019-02-01.
[3] 张艺谋谈创作:希望年轻人多看看传统文化的作品
[EB/OL].http://ent.sina.com.cn/m/c/2018-09-06/doc-ihitesuz3783812.shtml,2018-09-06.
[4] 中国票房.影[EB/OL]. http://www.cbooo.cn/m/589352,2019-02-01.
[5] 中国票房.白蛇·缘起[EB/OL]. http://www.cbooo.cn/m/682701,2019-02-01.
[6] 中国票房.流浪地球[EB/OL]. http://www.cbooo.cn/m/642412,2019-3-7.
121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灾难中的万众一心,这就是我们整个民族内心会感动的故事母题。这和西方的灾难片完
全不同。”[1]这也正反映了传统文化现代转换的另一种可能,既把民族精神为主的传统
文化的核心内涵置入现代文化艺术的创作中。同时,其也使得“海外市场得到了一定的
拓展,凭借《流浪地球》,中国电影确实在海外迎来了难得的一次高光时刻。数据显示,
上映首周该片北美票房就达到 218 万美元,截止北美时间 16 日 18 点,电影上映 11 天
票房达 382 万,登顶近五年中国电影北美票房冠军。”[2]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传统
文化以数字电影形式进行海外传播的一次较为成功的尝试。
因此,总体来说,中国的电影市场环境大好,电影工业化程度得到很大提高,这为
中华元素以数字电影形式进行传播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从反映国内现实主义题材
的电影受到更多关注和欢迎,可以看到本民族的文化认同的趋势的逐步体现。以中华元
素为主要创造素材和灵感的数字电影在制作和关注度上都得到了显著提升,但国际化传
播能力和海外的推广都较为一般,且大部分仍存在对好莱坞大片的模仿痕迹。但《流浪
地球》在海外收获的优秀成绩,也证明中华传统文化的数字化表达能力和国际传播能力
已经在努力摸索中,且有了显著的进步,但能够向美国好莱坞一样以更具内隐性的国际
传播能力向他者传播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还任重道远。

图 3-1:《影》电影剧照

(图片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2542527785/)

三、新兴崛起的电视综艺

电视在数字化生存时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电子媒介,
其运用数字技术进行制作,且在电视节目本身,不论是综艺节目还是电视剧等艺术形式
都有以电脑数字艺术设计各种艺术效果,在节目完成之后的传播媒介也仍然主要是数字
网络,可以说,从内容制作到艺术呈现,以及传播都离不开数字和网络技术。因此,其
在互联网时代更是一种数字媒介,而其电视艺术形式也应是一种数字化艺术的范畴。近
年来,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生产能力不断提升,电视节目呈爆发式增长,各种题材类型也

[1] 三声. 郝景芳:科幻电影要找到根植中国人内心的故事内核[EB/OL].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9203064439263778976%22%
7D&n_type=1&p_from=3, 2019-03-06.
[2] 三声. 华人影业总裁苏佳:《流浪地球》在海外做对了什么 [EB/O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5832047550265158&wfr=spider&for=pc, 2019-02-19.
122
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现状

不断丰富,电视节目的整体结构在全面优化。在经历过“引进”和“模仿”的外来模式
阶段之后,也让电视从业者深刻的认识到:以体现本民族文化内涵,且在折射现实社会
生活来引起受众关注和共鸣的原创类节目,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中显得尤为重要。在这样
的背景下,一些致力于弘扬传统文化的优秀文化综艺类节目开始崭露头角,不论是掀起
诗词热的《中国诗词大会》还是带来博物馆热的《国家宝藏》,其都在充分挖掘中华元
素的现代表达和满足人们对民族文化认同的心理需求中,受到人们的追捧,让现代人真
正的感受到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因此,当下电视综艺节目在传播传统文化上起到了重
要的作用,也成为了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主要传播形态。
2017 年 1 月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开始以中央文件
的顶层设计上深入地阐述了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未来传承及发展的工作和目标,并强调
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应贯穿国民的教育、滋养文艺的创造,并融入人们的生活。从国
家政策层面的支持和引导对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的繁荣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而青年
受众自身对民族文化认同的需求和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的追求,更是成为传统文化类综
艺节目井喷式爆发的关键。“2017 年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 2003 人
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其中 86.4%的受访者喜欢看文化类综艺节目,40.9%的受访者认
为这类节目的吸引人之处在于能使人感受到文化之美,61.0%的受访者期待文化类综艺
节目发掘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受访者中,00 后占 0.6%,90 后占 18.5%,80 后占 55.2%,
70 后占 18.9%,60 后占 5.6%,50 后占 0.9%。”[1]其中 80 后到 90 后这个群体占到了
74.3%,可见这类文化综艺对年轻群体的吸引力。
《中国诗词大会》自 2016 年播出以来开始被关注,在第二季播出时则犹如一匹黑
马在社会网络和电视屏幕上火速走红,其中站到最后的从小热爱诗词的选手,16 岁的武
亦舒以其精彩的表现不仅让人们看到诗词文化带给她的“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和魅
力,更让人们感叹以“90”后、“00”后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新生力量”已经迅速
成长了起来。这显然为传统文化的火爆开了一个好头。自此之后,各大地方电视台的诗
词节目的热播,诸如浙江卫视的《向上吧!诗词》,东方卫视的《诗书中华》,以及河
北卫视的《中华好诗词》等,在进一步助推诗词文化的火爆中,更把人们重新捡起诗词
书本,在全民吟诵中感受着古典诗词的意境之美,传统文化的艺术审美,真正地让传统
文化走入了人们的生活。与此同时,对传统技艺和匠人精神的关注也成为传统文化节目
类型的另一个亮点,《寻找手艺》、《了不起的匠人》以及《百心百匠》等优秀的纪录
片,以现代的艺术表达,创新的视觉形式向人们呈现出古纸、蜀锦和漆器等古老的传统
工艺制作流程和匠人对传承信念的坚定。其中《了不起的匠人》更是成功把传统文化创
造性的传承和经济价值的挖掘结合起来,设计师与匠人发挥各自的艺术才华,密切合作,
开发出既保留传统技艺精髓,又具有现代审美价值的手工艺品,并通过各大视频播放平
台,让受众可以一边看节目,一边购买节目所喜欢的手工艺作品,真正做到了“边看边

[1]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调查:86.4%受访者喜欢看文化类综艺节目[EB/OL].


http://culture.people.com.cn/n1/2017/0307/c22219-29128025.html, 2017-03-07.
123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买”。既实现手工技艺的价值变现,又拉近了与受众之间的距离。
传统文化类节目的火爆,可以说文化自信的反映,其也在进一步提升这种文化自信,
文物类节目作为传统文化节目另一种主要类型,其在近年的走红也窥见一二。从衔接匠
人精神和文物的《我在故宫修文物》其受到的豆瓣 9 分以上的高分评价的赞誉可以看出,
受众开始追求更具有历史性和文化厚重性的传统文化节目,他们渴望对传统文化了解的
更多、更深。因此,既《我在故宫修文物》之后,以新颖的综艺语言,绝美的舞台效果
以及当红明星的助力等等优势条件加持的《国家宝藏》脱颖而出,九大国家级博物馆带
来的“国宝秀”满足了人们对传统文化更高深也更专业的求知渴望,“流量”明星小剧
场式的精彩演绎和接地气的表达方让人们看到文物背后的精彩故事,而平凡素人讲述的
不平凡的坚守和传承的精神让人们在感动升华着民族的骄傲和自我的使命。传统文化的
厚重搭配酷炫的表达,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显然这样的反映是成功的,年轻人
把其甚至称之为中国的“博物馆奇妙夜”。博物馆在此之下也被迅速带火,线上的追捧
带来线下的积极反馈,走入博物馆,近距离的感受传统文化成为一种热潮和生活方式。
据相关数据显示,节目播出后,以“博物馆”作为旅行的核心部分的相关搜索数据急剧
增长了一半。若 2016 年的传统文化综艺节目是开始显示其传播优势,而 2017 年可以说
是以传统文化综艺节目的爆发元年。而经过 2018 年继续成熟的发展,以《国家宝藏》
和《中国诗词大会》等优秀的文综类节目,显然已经成为传统文化的节目标杆,中华元
素数字化艺术传播的主要传播形态。同年新播出的《上新了!故宫》则为传统文化与文
创具有经济效益的现代转化寻找了新的思路;《国风美少年》则以选秀节目,打造传统
文化的年轻偶像,以此吸引 00 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这些都是对传统文化综艺节目的
进一步丰富和创新尝试,值得大力肯定。电视节目作为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重
要方式,还在继续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中传播着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从“活”起来到“火”来,带来传统文化被关注和追捧的大热,这既是文
化自信的体现,也是民众对传统文化认可和需求在不断引导下的文化自觉,而从一定程
度上来说,此类优秀的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观察和梳理
这类节目,也不难发现这些节目受到欢迎,能够实现引导性的作用,其共同点正是在保
留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的准确和文化性基础之上,以创新的方式,年轻化的表达来浸润
人们的心灵,融入其生活。具体来说,就是诗歌、文物等中华元素与新媒介、新技术和
文化进行深度融合,以接地气的语言表达,以及互联网思维指导下的明星模式和名人效
应来提高节目的关注度和影响力,并以精彩的综合呈现方式满足手中的心理预期。业内
人士认为,电视人作为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播者,其在传统和现代的平衡中探索出了一条
成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之路,是利于国民教育和文化传承的有效路径。电视节目
是融入人们生活最重要的媒介形式和传播艺术形态,优秀的传统文化节目把距离现代人
生活遥远的中华元素真正的拉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这是文化传
承最有效,最好的方式。《国家宝藏》正是如此,其作为传播主体的博物馆也正是“以

124
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现状

创新的方式解读文物背后的故事,而在与观众的磨合中,它们似乎找到了与年轻人‘融
为一体’的全新方式,成为自带流量的资源富矿。”[1]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认识到,传
统文化综艺节目对中华元素的现代转化发展时间不长,如何吸引年轻人与之进行良性的
互动,在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中找到较好的平衡点,使优秀的传统文化节目不仅要长久
的办下去,还应该创新更优质的节目形式,把传统文化真正的融进青年受众的生活中去,
才是始终要努力和坚持的目标。

四、其他类型的传播形态

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形态,除了选取了以上几种很典型,且具有较高传播的
形态的传播现状进行详细阐述外,还有诸如国风音乐、新媒体艺术以及移动客户端
(APP)等形式,都是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形态的重要形式,且也都获得了不同
程度的发展。
首先是国风音乐,即以清雅隽永,充满意蕴的歌词和以传统古典乐器为主的唯美婉
转的曲调,且融入大量的民族元素等中华元素符号的一种具有浓郁中国风式的音乐风
格。其以充满意境美的旋律和不失时尚性的音乐表达俘虏了大量的年轻粉丝,并成为中
国音乐圈的一种重要现象。早在 80、90 年代,《女儿情》、《沧海一声笑》等脍炙人
口的影视金曲就开始吸引人们对国风音乐的喜爱,而随后的优秀音乐人的代表作品,周
杰伦的《东风破》、《菊花台》等,王力宏的《盖世英雄》等等又成为广受欢迎的经典
歌曲。在互联网的助推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社群效应使那些热爱国风
音乐的自动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弘扬国风音乐的“古风圈”,在这些人群策群力的
推动下,国风音乐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且初具规模,越来越多的人被国风音乐所吸引,
开始爱上传统文化。国风音乐的龙头,米漫传媒一直致力于对国风音乐的推广和发展,
其在 2015 年 5 月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结绳纪”国风音乐节盛典开始首次正式把国风
音乐从线上走入线下,从网络真正的走入大众的视野。2016 年 9 月米漫传媒又再次在鸟
巢举办了“心时纪”为主题的大型国风音乐演唱会,拥有 50 多位顶尖的国风音乐人的
到场助阵,现场观看人数更是达到了五万人多,可见,国风音乐所达到的影响力和关注
度。而 2017 年的青春电影《闪光少女》(如图 3-2)受到高度的评价和热播,其中精彩
绝伦的国风音乐演绎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思考是电影的最大亮点,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国
风音乐在青年群体中所受到的欢迎程度。而近两年杨宗纬的《凉凉》、霍尊的《卷珠帘》
的走红也吸引了更多的人关注国风音乐,华晨宇和吴亦凡等拥有大量年轻粉丝的音乐人
还把摇滚、说唱等流行音乐元素加入国风音乐的创作中,《齐天》和《天地》正是优秀
的代表性作品,借此进一步拓展了国风音乐的受众人群。
据网易云音乐的后台数据统计,“在 2016 年的一年的国风音乐的播放量就同比增

[1] 节目一线. 传统文化热席卷影视、综艺等各行各业,成 2017 年最大"网红"[EB/OL].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588022645179128816&wfr=spider&for=pc, 2017-12-18.
125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长了 374%,全年播放总量已经过百亿”[1]。2018 年 6 月的中国国风音乐发展研讨会的
数据也显示,“目前国每年国风音乐会不下 500 场,参与受众人数更是多达 3000 万,
而互联网视频播放量仅仅去年一年在 B 站[2]就超过 1 亿次”[3]。可见,国风音乐已经走
入了人们的生活,并受到了较高的认可度。总体来看,融入了中华元素的国风音乐,以
其极强的包容性成为当代中国音乐的一个重要的新生分支。中华传统文化的作为音乐文
化的核心,其天然具有着主流特性和较强的文化影响力。而其还可包含着民谣、摇滚、
说唱等元素的多元化表现形式更为国风音乐带来更广泛的发展天地。目前,国风音乐快
速,受众年轻且广泛,其作为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一种主要形态,其带来的传
播力量也必然不容小觑。

图 3-2:《闪光少女》电影剧照:古典乐器与二次元文化的成功结合

(图片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2461588446/)

其次,新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作为建立在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将
文化艺术作品和思想意识纳入其中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成为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的
一种重要的形态。新媒体艺术作为大众传播的媒介形式之一,其最大的特色不仅是先进
的高科技技术的支持和体现,更是多样化艺术形式背后蕴藏的丰富的文化内涵、价值理
念等。所以,在当下的很多优秀的新媒体艺术作品上可以看到中华元素的大量融入,并
以此来传达出中华传统文化的厚重和质感。可以说,新媒体艺术其自身的艺术性、互动
性和技术性等特性,使之能够以较高的艺术水准来对中华元素进行数字化艺术现代转
换,在其数字化艺术传播过程中,能更准确的传达传统文化内涵和意蕴,在传统美学和
现代美学达到了良好的平衡,吸引更多的受众。从 2008 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美
轮美奂的“中国画卷”和“体操王子”李宁的令人影响深刻的“飞天点火”新媒体艺术
互动表演,正式掀起了中华元素的新媒体艺术的篇章,到 2016 年 G20 峰会上张艺谋导

[1] 中国音乐财经网. “国风极乐夜”背后,网易云音乐的“国风支点”作用[EB/OL].


https://www.sohu.com/a/259308897_109401,2018-10-13.
[2] 注释 :全称为哔哩哔哩(bilibili)网站,现为国内领先的年轻人文化社区,该网站于 2009 年 6 月 26 日创建,被
粉丝们亲切的称为“B 站”。现以动漫、国创、音乐为特色板块。
[3] 中国音乐财经网.“国风极乐夜”背后,网易云音乐的“国风支点”作用[EB/OL].
https://www.sohu.com/a/259308897_109401,2018-10-13.
126
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现状

演的《最忆是杭州》采用大量的全息影技术等新媒体技术应用下的美轮美奂的舞台艺术,
为全球观众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华美绚烂,更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和享受,也看到中华
元素为创造灵感下的新媒体艺术的全新演绎和进步。除了大型对外宣传的晚会上有大量
的新媒体艺术的呈现,在一些艺术展览上也有大量的传统文化和新媒体技术艺术的结
合,例如 2017 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上,中国馆的“生生不息”就以大量的中华元素素材
创造了多样化的新媒体艺术形式,尤其是多媒体皮影戏(如图 3-3)引起了广泛的赞誉。
因此,新媒体艺术也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呈现的重要方式。此外,新媒体艺术
在各大博物馆中也被大量应用,成为数字文物等传统文化素材结合最佳的形式,其超强
的互动性也更适用于博物馆的展出和吸引受众。故宫博物院则是新媒体艺术应用的领头
羊,2019 年的“故宫过大年”正是一种别样的数字化的新媒体艺术展,其围绕紫禁城的
年节文化以数字艺术投影、虚拟影像、互动捕捉等形式让观众参与到“冰嬉乐园”、“门
神佑福”等六个环节,实现传统与现代,视觉与听觉,真实与奇幻的综合体验,运用数
字艺术与互动技术动态还原古代年节的场景,让人们追溯历史,重拾古人趣味,也让观
众体验紫禁城内最纯正的过年盛景。中华元素的新媒体艺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虽不
及游戏、电影等艺术形态作为大众艺术距离普通受众更近、更生活化,受众的辐射面也
较窄,但其良好的互动性和趣味性,以及良好的艺术品质,也成为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
术传播的一种更具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创新形式,值得大力推广。

图 3-3:2017 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皮影戏部分

(图片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14c8f583b0102x3jn.html)

最后,移动客户端(APP)。“互联网+”的概念,在政策上为以互联网为依托的
各项产业保驾护航,而“互联网+传统文化”产业在此背景下发展起来,尤其是移动交
互软件等为主的新兴艺术传播形态更为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提供了一种新的思
路,并产生游戏如《绘真·妙笔仙人》的传统文化交互叙事手游,民艺类如《榫卯》、
《卜石》等软件,诗词如《西窗烛》、《墨客·诗》等等。这些以智能手机为基础的移
动客户端不仅为中华传统文化在互联网时代找到了新的形式和载体,更以精美的视觉效
果、极强的互动参与感,以及对碎片化时间的充分利用,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欢迎。
2016 年 11 月,全球领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整合传播平台,灵机文化与移动互联网第
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权威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共同发布了《2016 中国“互联
127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网+”传统文化发展专题报告》。其报告数据显示,“预计 2016 年中国‘互联网+’传


统文化应用用户规模将达到 1.96 亿人,增长率为 56.8%。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互联网
为传统文化市场注入活力。随着互联网+传统文化产品进一步完善,用户普及程度将持
续走高,未来‘互联网+’传统文化应用的用户规模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1]移动客
户端作为互联网时代下更受年轻人欢迎和喜爱的移动应用,以便捷和随身性的特质成为
其重要优势,其也成为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重要的传播形态,仅故宫开发的移
动应用就有八款左右,其他的传统文化传播机构或者商业组织也将移动客户端作为媒介
融合的重要一部分,目前,移动客户端在国学、中医等各个方面处处开花。可以说,移
动客户端也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下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但
由于起步较晚,还存在文化内涵把握不准确,视觉呈现较为粗糙等问题,且其作为互联
网时代下移动优先的传播规则下,其作为更为恰当的媒介形式,还明显存在重视程度不
足,发展规模相较于电影、动漫游戏等行业还相差太远,总体还处于较初级阶段等问题。

[1] 艾媒咨询. 艾媒报告: 2016 中国“互联网+”传统文化发展专题报告[EB/OL],http://www.iimedia.cn/46591.html,


2016-11-30.
128
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现状

第三节 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存在的问题

以计算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的进步,以及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深入渗透,中华元
素正在以多样化的数字艺术形式得以蓬勃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助
推下,一些旨在传播传统文化的移动客户端(APP)、网络游戏、以及一些优秀的数字
艺术影像等数字化艺术形式使中华元素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也为其数字化艺术传播提供
了新的思路。但我们也必须看到,由于中华元素传承中的历史原因,以及自身作为传统
文化的特殊性与当下快速发展和变革的新技术、甚至是新的社会形态的不平衡性等原
因,都造成了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较低水平和低阶段的特征,并主要体现在以
下几个主要问题上。

一、目标受众缺乏传播培育和分层

(一)现代语境中新兴受众培育不足
首先,这主要体现在老一辈的受众在流失,而新兴受众的却培育不足,造成受众群
体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当下传统艺术文化的主流受众人群,不论是阳春白雪的诗词书
画,还是雅俗共赏的曲艺杂剧,亦或是下里巴人的民间技艺等等,都是随着老龄化社会
来临成为逐渐步入老年化的上一辈人。不得不说,传统土壤的流失和主要受众人群的老
去,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的主流受众正在逐渐流失。然后,时代车轮的向前带来曾经受
众的老去,这是无法改变的必然,而新的受众人群在不断成长,但却没有被培育成为传
统文化艺术的新受众,才是当下受众缺失的关键因素。
综观近几年来的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可以看到中国网民呈现出明显的
低龄化趋势,这些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千禧一代”也是当下新媒体技术应用的主
体使用人群。但遗憾的是,迄今为止,这些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消费需求还未被培养起来。
根据相关的权威调查显示,“近年来的青少年受众群体主要通过互联网消费文化产品,
网络音乐、游戏、视频、文学的使用率分别为 80.2%,66.5%,75.4%和 44.6%,均高于
网民总体水平。”[1]而在网络文学的消费上,爱情、玄幻、科幻、悬疑和历史类网络文
学作品为青少年所追捧,“经典名著类文学作品在青少年网民中的使用率较低,仅有
7.6%。”[2]“青少年群体盛行这种‘快餐式’、碎片化网络文化消费潮流,致使传统经
典文化和文学作品在网络平台遇冷。”[3]这只是传统文化艺术在青年中遇冷的一个缩影,
但由此可以看出,中华元素的传统文化艺术精髓在新兴受众中的断层。这一方面源于西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15 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R].


http://www.cac.gov.cn/2016-08/13/c_1121534382.htm, 2016.8(第 2 页).
[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15 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R].
http://www.cac.gov.cn/2016-08/13/c_1121534382.htm, 2016.8(第 27 页).
[3] 杨云香.新媒体环境下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1(06):148-150.
129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方文化对中国的强势入侵,文化全球化浪潮对传统文化的消解。以好莱坞的西方魔幻式、
英雄式等电影大片为代表,其作为一种典型的快餐式文化,以其惊险刺激的大场面、高
潮迭起的剧情和拯救世界的英雄情结等等,无一不击中青年群体的集体性 high 点,牢牢
地抓住了他们。这正是西方在资本的推动下,借助其在传播技术和手段上的显著优势,
通过文化符号向“他国”输出自己的文化价值和思想意识形态。然而,正是他们足够了
解青年这一群体,也有足够强大的传播技术和制作技术,对青年这一“他者”传播其价
值文化,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必须得承认,当下的很多年轻人呈现出典型的崇拜西
方文化、羡慕西方世界,甚至贬低自己生长的传统文化艺术,这也正是由于缺乏对其进
行中华传统文化的培育,才让西方文化可以在青年群体传播中畅通无阻。西方的文化入
侵和文化全球化已经把很大一部分青年培养成他们忠实的受众。而此时,文化工业模式
下对中华元素进行现代转化的不适应性,也让中华元素的艺术文化在新兴群体中的传播
效果大打折扣。新媒体时代下,各类文化艺术产品都可以借助数字复制以及虚拟现实技
术等,实现文化艺术的工业生产,大大扩大了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但与传统文化相关的
文化产品却由于自身的历史性和独创性,很难适应目前的文化工业生产和传播模式。如
通过现代传播技术生产的新版《红楼梦》,以数字技术呈现极尽渲染的宏大场面和视觉
效果,但红楼文化所拥有的独特文化性和历史感,以及红楼梦题材的严肃性,却在数字
化技术的过分使用中被淹没。这也导致其在网络平台上传播后被网友大量诟病。这也体
现了在数字化艺术的呈现中,“严肃的、历史感较强的传统文化,如何通过数字技术实
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文化工业传播模式,仍待探索。”
[1]

新兴受众群体作为互联网使用的主流人群,数字艺术的方式来呈现中华传统文化必
然是最容易接近他们,也最易被他们接受的艺术形式。但是,如何在新的数字技术的使
用中,既以精美的数字视觉呈现来吸引他们,还要在这瑰丽的视觉中展现传统文化意蕴
深远、回味无穷,且保留其历史感和文化感,这才是传统艺术应该的呈现方式,也只有
这样才能吸引新兴的受众群体。显然,这仍然还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此外,国内从上
至下缺乏对新兴受众对中华元素的传统文化艺术的艺术接受培育的意识非常的淡薄,这
也是造成新兴受众不足,受众处于青黄不接尴尬境地的主要原因。而这种培育的意识不
是对西方文化的强行阻拦、更不是工业模式的强硬匹配等,而应是从小的国民教育中注
入的对传统艺术文化接受的种子,并在时代进步中运用先进的数字艺术形式的一种准备
恰当的现代转化的营养浇灌,是既保留传统文化的内涵精髓和审美意趣、更是能够吸引
新的受众群体的现代艺术呈现。只有以这样的意识去对中华元素进行数字艺术呈现,才
能真正培养中新兴的受众群体,并获得真正的新生。
(二)跨文化传播中的受众缺乏分层
其次,在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跨文化传播中还存在对目标受众缺乏分层,

[1] 杨云香.新媒体环境下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1(06):148-150.
130
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现状

定位不清晰的问题。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必然决定了受众在艺术接受过程中的巨大
差异。众所周知,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能够真正欣赏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受众,
必然是经过一定学习且具备专业素养的特殊群体。对于在此文化环境中出生和长期被熏
陶的中国人,想要较为深入领会其精髓都需要一定的学习培养,如京剧等戏曲类,若不
了解其“形式美”,便很难具其相应的审美能力。因而,国外受众有能力接受并热爱这
样的艺术类型必是“小众”人群。因此,在中华文化艺术的海外传播中,“受众”作为
信息传播的接收者和艺术接受的主体,也成为当下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有的学者认为,
“‘为中国文化艺术寻找适宜的国外受众’是提升中国文化艺术‘走出国门’之有效性
的重要环节之一。”[1]16-18 世纪中国的瓷器在欧洲输入取得 3 亿之巨的辉煌成就正是
源于瓷器作为更具普及性的承载传统文化的器物,既有满足上流贵族的奢侈瓷器,也有
物美价廉,受到普通大众喜爱的中低端产品。其明晰的定位和受众的分层才得以让中国
的瓷器在欧洲所向披靡,掀起一阵中国热。然而在当下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过程
中,受众的目标分层问题却长期被忽略。
这一方面体现在海外和国内的跨文化传播中,中国的受众群体和海外的受众群体并
没有在本质上得到真正的区分和有针对性的传播策略。目前只是在表面上解决语言的传
播障碍,并没有从中西方文化发源和文化接受的根本上去考虑艺术接受的问题。总体上,
除去从表层的翻译之外,在传播内容形式和传播策略上与本国群体并无根本上的差别。
同时,在传播中基本以单向的强势输出为主,却极少有双向互动的反馈。以这种简单粗
暴的方式想进入“他国”的文化圈,并希望被认可和接受,这无疑是非常困难的。此外,
这种关注输出,却极少在意互动反馈的方式,也必然很难了解到整个传播过程中的受众
的声音,传播问题的改进也就更无从谈起了。这也将使中华元素的数字艺术海外传播陷
入一种效果甚微,且徘徊不前,很难被海外受众认可和接受的尴尬状态。
另一方面,即便有些传播方式区分了国内和海外的受众接受问题,但海外受众群体
作为一个大的群体,根据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接受的程度也应被细分归类和分层
传播。海外受众群体中必然有一部分人是熟悉和热爱中华传统文化,他们会主动参与,
并愿意深入了解,所以说,这一类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接受程度更大,而且能够一定程
度上接受和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抽象的思想和“意象”的精髓,并能体会中华传统文
化中特有的审美意趣。然而,这一类人必然极其少数,大部分人仍然只是停留在知晓和
了解中国几个传统符号的粗浅阶段,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接受程度相对较低,是
被动的,可能还存在部分抵触情绪的状态。对这类群体若仍像对待那些对中华传统文化
有较高的认知基础且有较大的文化认同感的中国受众和少部分的海外受众一样,显然传
播则会陷入一种非常不对等的,且不被听得懂的状态,这样的传播效果无疑是没有什么
效果的。因此,当下的这种不对受众具体分析,区别对待,而是简单的打包式同等对待,
这也成为阻碍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种笼统的不分层次的传播

[1] 林一. 中国戏曲“走出国门”的新思路[N]. 光明日报,2015-06-21(004).


131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方式也必然不利于传统文化的在海外传播中的深层次的传播。
因此,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的海外传播应该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受众为中心,
从受众的角度去传播我们的文化艺术,对受众进行明确的层次划分,并针对不同的层次
的受众提供对应的艺术产品,并以其能接受的传播语言分别进行输出。

二、作品数字化艺术转译质量较低

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过程的最关键的一步即是中华元素为代表的传统文化
的数字化艺术转译。也就是对传统形式表达的中华元素脱去原来不合当下时宜的陈旧的
媒介形式,为了其更好的在当下的媒介环境中进行传播,而对其进行现代媒介形式的转
化。其主要包括对传统文化视觉符号的提取和加工,以及对其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意义的
重新提炼和编码的过程。也就是将在传统文化体系中具有特别象征含义的传统文化符
号,重新进行符号的提取、解构,再重新组合加工,将原意向重新构成其意向所指。将
传统文化元素剥离原来的传统媒介,在对其进行元素符号的 DNA 打散重组的媒介转译
过程就是数字化转译的主要环节,这样的传统与现代的组合和合成的同构过程,关键不
是表面元素的简单重组相加产生新的形态和元素,而是在保留原有的基本的内在 DNA
基础上的一种在现代人生活的数字化生存语境中的新的数字化艺术表达。也就是说,尽
管对中华元素符号进行抽象、提炼和加工组合后,虽然视觉形式和表现方式有所不同,
但本质上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精髓和审美意蕴仍是相同的,且是数字化艺术传播中核心
所在。然而传统文化本身具有无形、渐变、隐性度高等特性,其隐藏在背后深层的文化
意蕴和情感价值则较难通过数字化的艺术形式来充分表达。尤其是一些耳口相传的非物
质文化遗产,这些融入了老百姓生活中喜怒哀乐情感的和精神价值的艺术形式,则很难
仅仅通过简单的数字影像记录来体现全部的思想价值。但也并非不可能,虽然在数字化
转译过程中,这一点有很大的难度,但经过认真考量和设计,并关注人类情感体现的艺
术表达仍然能够尽可能的体现这些思想内涵。但当下的数字艺术形式却大多把原来的艺
术内容照搬或者只是浅层次的元素堆砌到互联网上,缺乏更深层次和创意地对中华元素
进行数字化转化的艺术再创造。因此,整体上,当下的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转译的水
平和质量比较低,较难通过优秀的数字化艺术作品来表达出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在精华和
民族精神。这一点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视觉上的现代性审美表达不足
中华元素可以在现代文明冲击之前得到充分的继承和发展,关键的因素是其具备传
统文化发展和传承的土壤,这是与中华元素本身特质相匹配的生长环境。传统慢节奏的
典型的乡土社会是原来中华元素中民间艺术生存的乐土,不论是和过年过节的各样习俗
相关的剪纸窗花、鞭炮等相关元素,还是生活中息息相关的器具和民间技艺,亦或是上
流社会中代表个人品位和身份地位的奢侈艺术品等等,在那个手工业发展的时代都极具
有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然而西方工业革命的发展把西方带入了近现代文明社会,而西
132
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现状

方国家的歼船利炮则打碎了中华元素原来的封建文化的生存环境。没有像西方一样稳定
发展的文脉传承,只有被侵略下的长驱直入的西方现代文明,正是这样在近现代技术和
文明下环绕下对传统文化的矛盾和纠结的态度,让中华元素的现代传承始终处于一个迷
茫而被动的摸索状态。对中华元素进行有效的现代化转化成为适用现代文明的重要一
环,这已然成为现代对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共识。然而,虽然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
形式的表达,已经不再仅是利用机械复制时代下的记录和保留功能的发挥其传播效果的
最基础的存留阶段,是出于有意识的对中华元素和互联网时代下的数字技术进行重构和
整合,并以一定创新思维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的发展阶段。这是传承发展的一大
进步,但我们也必须看到现存的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的表达现代性审美仍然是短板,
年轻受众的接受度还不够高的现实问题。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传播者对传统文化的抽象提炼能力和整体内涵和
意蕴把握仍然不足,在中华元素和数字艺术形式的融合中,视觉上往往呈现出一种元素
堆砌和生搬硬套的较低层次的借用,再创新程度远远不够。诸如一些政府为主导的以博
物馆为代表的传承传统文化的机构网站的设计,网页的设计中的中华元素仅仅起到装饰
的作用,对元素符合本身的提炼的现代就比较低,加之以粗糙的装饰方式呈现,则显得
整体风格有一种极其缺乏品质感的中国风,既没有现代的审美性,也没有古典的意蕴感。
不仅是这类网站,还有很多以中华元素为主打的移动应用软件(APP),如一些网络游
戏对古典人物和元素的选用,以及很多的传统工具类软件等等,都只是停留在中华元素
的基础借用和符号的嫁接,这类浅层次的数字化艺术形式不仅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些不加考究地滥用,反而会对受众造成一些误解。比如一些以影
视剧为代表的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影像作品就存在着制作粗糙,且在道服和语言的应
用上不严谨,甚至是错误。另一方面,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的传统匠人,由于一般是
家族或者师徒相传的最传统的继承和传播方式,这可以保留原传统技艺的原汁原味,但
由于传承人一般没有接受过现代设计和审美的训练,则也会造成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为
主的数字化产品的现代审美性较低,缺乏一定的传播度和市场性。例如现在很多的非物
质遗产的数字化艺术仍是记录和讲述为主,而进行较高质量的适合当下的审美和需求的
现代数字艺术的再设计则较少。
(二)内容上传统文化内涵的表达缺乏深度
视觉上的现代审美不足是中华元素在数字化艺术转译中的一个现存问题,而对传统
文化内涵的传承浮于表面,缺乏深度和历史的厚度也是当下数字化艺术转译中的核心问
题。这一方面体现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过度商业化带来的文化消解。互联网在中国起
步较晚,中华元素的数字艺术传播作为新的传播方式仍处于摸索中,而学习发达国家的
数字传播模式成为当下的行之有效的方式,但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忽略传统文化内涵意
蕴,照搬西式外壳的嫌疑,这种可以说是矫枉过正的现代化转化,显然是陷入了捡了芝
麻,丢了西瓜的一种本末倒置的现象。例如现在的数字电影艺术为例,西方的英雄主义

133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和带有魔幻色彩的商业大片,以其惊险刺激的剧情,足够震撼的视觉观感等特点,吸引
着大量的年轻人贡献自己的票房。国产电影也开始此类大制作的尝试。以耳熟能详的中
国传统的神话故事为灵感源泉,进行现代化的改编和设计成为国产商业电影的首选。一
是因为神话故事本身就具有中华文化中特有的魔幻特色,同时,家喻户晓的神话题材也
更能吸引眼球,还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起到弘扬传统文化的作用。因此,这类电影在近两
年频频出现也就不足为怪了。但不得不说,这类魔幻题材的电影的现代转换,通过以西
方的大场面特效为主要特点,这种大场面仿佛就是西方魔幻世界的翻版,连邪恶代表的
大 boss,都被网友调侃是西方的恶魔。而道服化加入的现代元素也显得不伦不类,缺少
古味,这类的问题还很多。2016 年上映的《封神传奇》以封神榜为原型,集结了强大的
明星阵容,并消耗巨资完成视觉特效,却在豆瓣上被集体差评,仅有 2.9 分。除了凌乱
的叙事结构让观众诟病讲不好故事外,但获得如此低分,更重要的原因是其不管是道服
场景的设计,都极其浮夸和过度西化,尽管包裹着中华神话的外衣,但早已脱离了传统
文化的根基,只是打着中国传统魔幻的旗号,却是非西非中的四不像的电影。从一定程
度上来说,这不仅不是传承,而是一种不尊重和不负责任。在数字 3D 技术火爆的当下,
以传统文化、中国魔幻之名,实行“圈钱”之事的这类电影并不在少数。不管怎么说,
对中华元素进行商业化的挖掘值得鼓励,但传播者应具备基本的民族使命感和价值追
求,以创造真正体现中华传统内涵的数字艺术作品为目标,而非是一切以盈利为目的商
业追求。
另一方面,传播者对中华元素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内核认识较为粗浅,
文化内涵的深度不够。这首先体现在国内的传播者对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的表达仅停
留在前文所述的对元素的堆砌之上,整体上,文化意蕴和中华文化中特有的审美意境表
现不足。由迪斯尼中国创意技术支持下的国产动画艺术电影《神笔马良》于 2014 年上
映,其现代化的改编和 3D 化的呈现,与 1955 年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木偶动画片《神
笔》新成了一种时代上的呼应和互文。然而,这部电影被大量改变后,神笔成为魔笔,
“马良从木偶剧中的理想人物被电影降格为一个搞怪诙谐的超能力者,从而抛弃了最初
厚重、严肃的意义追寻,转向对生活趣味的探索。于是,坚毅果敢,倔强不屈的英雄马
良消饵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颠覆与移置的戏仿。”[1]在这样的后现代语境中的重新表
达和阐释中,其衍生出的种种新生意义在探索当下的社会认知中,也失去了原来传统的
意义。在这样的传统童话故事的外壳下,很难绝对的评判这样的改编和数字化艺术表达
是好是坏,但如果可以保留原来《神笔马良》这个传统童话故事的基本文化内涵和价值
内核,而不是过分的现代隐喻和迪士尼模式,也许真正的《神笔马良》才能再现。此外,
内涵深度的不足还体现在海外的传播者对中华元素内涵误读的使用和传播,诸如在一些
影视剧和广告中,为表达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友好,由于文化的鸿沟和隔阂,在未
充分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使用语境之下,对中华元素进行粗浅拼凑,甚至是语意错用的再

[1]
姜云峰.神性失落与形象降格——《神笔马良》改编剧的比较研究[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01):50-53.
134
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现状

创造和传播,这种对中华元素的内涵的表达和理解不足显然也是不利于中华元素的数字
化传播,尤其是海外的数字化艺术传播。

三、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不平衡

2017 年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不仅突出了政府层
面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发展以及传播的高度关注,更将其提高到了具体可行的
战略高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传统文化原赖以生存的土壤在时代发展中流失,而新的
发展环境还没有完全形成起来的条件下,传统文化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政府的大力扶
持。尤其以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构等事业单位团体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的推
广和传播组织,在政策的支持和经济上的扶植等因素,成为中华元素能够持续发展的关
键,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再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但也必须看到这样发展模式
下是一种被动大于主动的,靠外在力量推动下的向前,会存在一定的缺乏活力、内在动
力不足,且传播范围较窄,受众不广泛等传播质量较低的问题。而传统文化要焕发真正
的生命力,无论是在自己民族的传承还是海外的传播,其根本立足点仍然是能否具有真
正的经济价值。中华元素本身作为在中华文明五千年以来历史长河中的冲刷下留下来的
珍贵的瑰宝,它是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智慧、中华儿女的基因品格、更是中华历史的
文脉传承,其本身所隐藏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而这里的价值既包括其文化价值、也更
包含其经济价值,尤其是经济价值值得被充分发现和应用。
中华元素的传播需要在适用当下社会语境中进行高质量的现代数字化艺术转化,以
优秀的艺术设计形式去表达中华元素的精髓和魅力才能够吸引受众,并被认可和接受,
也是其可以在当下语境中找到其生存形式的前提,但是能否充分挖掘其内在的商业性,
展现其经济价值,更是中华元素能够得到长远的、稳定且更具有活力的内在源动力。如
果说中华元素的现代传承是一棵大树,那么经济价值就是它的根,文化价值是其主干,
而艺术价值和呈现形式则是枝叶,在四季轮回中,枝叶可以变化和修剪,这都可以让大
树长得更加茁壮,然而,若是象征经济价值的根脉被摧毁,那大树也将不复存在,相反,
若是根脉得到充足的养分,得以健康的成长,那么中华元素传承的这颗大树也必将枝繁
叶茂。但是当下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很多政府主导性的传播机构把中华元素的数字化
艺术传播很大程度上视为一种政治任务,传播语言也是较少考虑受众接受度的单向的说
教式传播。大量的政府资助,使其不用受经济效益和商业价值的困扰,也致使其缺乏挖
掘商业价值的内在动力。不能充分挖掘其商业价值,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就相对较少。
政府的投入远远大于收益,这也自然会使这些依赖政府的养活的地方传统文化传承机构
长期陷入一种入不敷出的局面。这样的方式也极其不利于激发传统匠人等传播者的积极
性,不利于结合市场去开拓创新的自我动力。因此,这些机构的一些网站等数字艺术产
品,甚至是文创产品都缺乏一定现代审美的高度和内化内涵挖掘的深度,难以与其他同
类型产品竞争。又比如有些机构耗费巨资设计的数字艺术形式,或者虚拟现实等新技术
135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应用下的艺术形式等,却也由于艺术表达质量的数字化转化程度不高,宣传不足而鲜有
人问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投入的巨资却没有以最佳的数字形式进行展示,甚至是不
被大众所看到,这正是对经济回馈追求不足,不考虑经济效益的负面效果。
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较高艺术素养的年轻受众群体来说,他们既渴望提升对
民族文化的认同,也更希望中华传统文化能如西方文化一样被广泛接受。但是长期以来
的制作粗糙、低质量的所谓中国风的产品让他们感到遗憾和难以认同。因此,从本质上
来说,青年群体受众不是不喜欢中华元素,而是不接受低质的现代化转译。故宫博物院
的成功给以政府为主导的传播机构提供了一个良好示范,从网络上传播的文创产品的火
爆,到“每日故宫”、“故宫社区”等收获的极大好评,进而创造的丰厚的经济利润,
都可以看出,只要以真诚的心态,高质量的产品,并在充分挖掘其现代商业价值中完成
转化,这必然会收获更广泛的受众,并在互联网时代下形成规模性的传播效果。这样的
以经济为动力,以文化和艺术传播为基础的现在数字转化方式才是以政府为主导的中华
元素传播的进入良性循环的保证,也是中华元素真正散发生命力,并找到其在当下社会
语境中存在方式的基础。
政府主导下的传播机构出现的经济价值挖掘不足是上述提到的中华元素的数字化
艺术传播中的主要问题。尽管这类机构本身作为非营利性组织,经济效益不是其主要目
的,但是在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中寻求良好的平衡,才是真正有利于中华元素的传承和
发展的关键。而作为中华元素本身作为民族的宝藏,其常常被政府主导下机构所忽略的
商业价值,却能够在市场经济作用下被企业充分地发现和利用。不论是中华元素的物质
层面的器物摆件,亦或是文化层面的神话故事,四大名著等等,都有极大的商业价值。
从以明式家具为原型设计的新中式家具到名著、神话故事为蓝本的影视剧等,其受到欢
迎程度,足以看得出中华元素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中仍具有较高的市场需求度。这一方面
是由于优秀的传统元素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和认可度都比较高,如明式家具本身就以其艺
术性和实用性完美结合而受到世界的关注,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家具发展的最高峰。另一
方面则是商业利润驱使下对受众需求的挖掘足够深入,能够以更高品质的现代化转化实
现中华元素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并以此来满足原来就热爱中华文化的受众群体,同
时培育新的受众,将对中华元素的传播进入良性循环。
但当下也必须看到,企业在逐利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引导和规范,在过度商业化中忽
略了原本的文化内涵,这在数字化艺术传播尤其明显。在中华元素的提炼应用中缺乏文
化内涵性和文脉的整体性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利益的追求让企业本能地去选择能
够吸引用户眼球的中华元素,例如以西游记,三国演义等人们熟悉、且具有竞技特点的
元素成为网络游戏公司的青睐对象。从某种程度来说,经济效益作为企业的首要原则,
视觉画面,游戏架构和情节本身是否具有中国传统的韵味就不会被作为重要的考虑因
素。在苹果手机的应用商城中,光以西游记为蓝本的手机游戏就有不下于 50 个,如《西
游悟空传》、《红尘西游》、《超杀西游记》、《西游记后转》……,而游戏中的场景

136
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现状

设计、人物形象的设计都更像是来源于日本漫画和风靡一时的《魔兽争霸》的综合体,
其中女性的形象设定基本就是日本漫画中的宅男女神,整个视觉风格非常西化和现代,
其只是套用了西游记的部分背景设定,从人物形象和场景与西游记本身的关联度都比较
低。尽管画面精美、动效流畅、游戏关卡设定合理等等,这些都符合作为受欢迎游戏的
特质,也因此拥有了大量游戏玩家,为企业创造了极高的利润。但此类游戏大多已经脱
离了原来西游记的设定,不论是视觉风格还是人物形象等等,这种留下西游记的外在,
却把内涵掏空的方式显然是没有延续西游记本身的文脉传承,存在文化价值较低的问
题。包括前文提到的对神话故事改编的数字 3D 电影艺术,都存在这样在过度商业化的
追求中,忽略中华元素特有的文化价值和文脉的延续。如前文所说经济价值是根,那么
文化价值则是主干,失去根的中华元素很难存活,而没有主干或者主干偏离,中华元素
的传承就会走错方向,没有灵魂。而没有了灵魂,失去原本文化内涵的中华元素的数字
化艺术形式也就很难称之为真正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了。
可以说,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主要依靠的两大主要传播者,其一以政府主导
的事业机构的传播者,保留着传统文化的文化内涵,但是在现代转化中却存在着经济价
值挖掘不足的问题。而另一个则是以追求经济利益为代表的商业团体的传播者,尽管立
足于对经济价值的深入挖掘,却也存在着文化内涵深度不够,甚至文化传承方向上的偏
移,造成文脉被割裂的问题。因此,政府主导下的经济价值不足与商业利益下的文化价
值较低的不平衡成为当下中华元素在数字化艺术传播中的一个突出现象。如何能够实现
政府和企业作为两大传播主体的取长补短、相互依托,真正实现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
主体,大众广泛参与的中华元素的传播模式成为当下中华元素进行高质量的数字化艺术
传播的现实需求和重要方向。故宫博物院与网易合作开发,于 2019 年 1 月 1 日上线的
互动叙事手游《绘真·妙笔千山》(如图 3-3)(以下简称《绘真》)则做了一次优秀
的示范。此手游以故宫博物院授权的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为创作蓝本,以 3D 渲染的
方式模仿古画创作手法,把原本静态的平面画作呈现出美轮美奂的动态效果,玩家以解
谜的形式与主人公在青山绿水中畅游大好河山,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此游戏自上线当
日即登顶苹果 APP Store 畅销榜首,并在全球手游玩家社区 TapTap 得到 9.6 的高分,几
乎呈现一边倒的赞誉。无疑《绘真》是成功的,这离不开作为企业的网易游戏的匠人精
神,也离不开故宫博物院的深度支持,尤其是对还原千里江山图视觉风格和艺术价值,
文化内涵上的专业把关。尽管眼下此游戏是免费发布,但这更是网易游戏作为企业对中
国风格手游的进一步探索,并为提高品质和口碑,积累用户的另一种方式,也是当下以
《国家宝藏》热播,故宫文创受到极大欢迎下所体现的高品质的传统文化的数字艺术形
式将成为未来趋势的大前提下的一次试探和商业布局。从长远角度上看,经济价值仍然
是不变的追求,而能在政府主导的权威机构合作下,完成更高品质的产品,赢的口碑和
经济效益中,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也是网易游戏作为国内国风手游标杆的一种责任
和荣誉,而故宫博物院也因此能让《千里江山》的名作让更多的人看到、感受到,甚至

137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是深度体验到,让传统文化真正的活在年轻人的生活中,并吸引他们发自内心的热爱。
这种政府主导下的机构和商业应用下的企业两个强强联合,取长补短,显然是一个皆大
欢喜的双赢局面。这更是为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摸索出一条效益最大化的路径。

图 3-3:《绘真·妙笔千山》游戏截图:还原《千里江山图》

(图片来源:http://hz.163.com/news/20180910/29048_774238.html)

四、数字艺术传播形态发展不均衡

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在不断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更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
其中数字化艺术产业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在这一大背景
下,也呈现出整体积极向上、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不论是传统的数字化影视产业、还
是动漫游戏产业、亦或是新媒体艺术等,尤其在优酷、腾讯视频、爱奇艺、哔哩哔哩动
画等为代表的大型网络平台的促进下,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同时,互联网时代,尤其
是移动互联网催生的移动交互应用形态更是为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弥合了碎片
化生活下的特殊语境,让人们随时随地可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但当下的中国经济发
展快速,市场活跃,在资本、中华元素自身特质等多方面的作用下,中华元素的数字化
艺术传播仍然还存在着数字化艺术形态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一)传统的艺术形态创新不足
在互联网发展的较早期阶段发展出来的数字影视、动漫游戏、网站设计以及新媒体
艺术等传统的艺术形态在当下新技术的应用、互联网在中国深度发展的推进下,传统的
数字化艺术形态也在寻找国际化传播语言、吸引更多年轻受众的基础上努力探索,但在
延续着原发展路径的基础上,仍然存在创新乏力,未实现真正的突破。
首先,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尤其是互联网经济的加持,全民创业的热潮下,中国经
济的活力可以说是生机勃勃,资本的流动在这样的社会形势下更是十分活跃,而在资本
138
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现状

追逐下的数字影视剧则出现了同质化扎堆严重,内容创新不足的情况。在经济的高速发
展下,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物质满足后,对精神生活的向往则成为我国当下普通
民众的迫切需求。不论是数字电视节目还是电影都受到观众大力的追捧,尤其是电影在
近几年的迅速发展下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大国,由此可见,中国电影市场的巨大
潜力。“作为 21 世纪面临的重大变革,数字技术给世界电影带来巨大的机遇。‘机遇’
在于电影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表现能力,可以随意创造世界上已有的甚至没有的各种影
像,电影具有了此前从未有过的巨大表现力和视听冲击力。”[1]不论是技术支持还是市
场需求,中国电影都迎来了最好的时代,资本为之振奋甚至是疯狂也不足为怪了。《西
游记》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特有的符号,中华元素的典型,不仅在游戏市场上成为重头
戏,在电影市场上也颇受青睐,屡次被搬上大屏幕,《悟空传》、《西游记之大闹天宫》、
《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西游记女儿国》……还有正在制作中的相关西游记
影视剧也数不胜数。西游记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其精彩的剧情、魔幻的色彩以及
多人性的探索,可以说这一部经久不衰的巨著,也值得被各种形势的影视剧化。然而以
上的这些西游记电影扎堆,几乎都是大明星、大制作,但却反响一般。主要原因还在于
剧情改编缺乏创意,存在一定的同质化问题,且过度依赖数字技术的特效的助力,缺乏
更深层次的文化和人性的挖掘。对经典名著的改编和制作缺乏敬畏之心,则更像是利用
人们对西游记的喜爱的一种资本行为,不被观众买账也就再正常不过了。除了电影,电
视剧的同质化和扎堆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古装剧、武侠、仙侠剧在这几年几乎是你方
唱罢我登场的局面,而《倚天屠龙记》、《神雕侠侣》、《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
等经典的金庸武侠小说更是隔一段时间即会被翻拍一次,然而新翻拍的剧集并没有在技
术、道服等方面有突出的亮点,却由于演技和改编问题无法还原观众心中的豪情万丈的
武侠世界而备受诟病。
其次是动漫产业,尤其是网络游戏等传统的艺术形态仍然没有找到具有中华美学特
质的视觉语言,模仿痕迹较重。数字动漫产业和网络游戏,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发
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在中国的深入发展之下,动漫数字产业得到快速的发展,中华元
素也成为动漫文化非常热爱的符号。不仅数字动画电影出现了《大鱼海棠》,《大圣归
来》这样的佳作,动漫游戏中以中华元素为核心的国风手游,仙侠手游也是比比皆是,
而以中华传统元素为重要构成符号的《王者荣耀》这种现象级的手游更是吸引了全世界
游戏玩家的关注。但即便是可以代表当下中国数字动漫产业的最高水平的作品,我们似
乎仍然能看到美国迪士尼或者日本动漫影响下的熟悉的影子,《大圣归来》的人物的形
象,以及场景的设计,似乎都有些像美国漫威动画。但也必须承认,这部动漫电影已经
迈开了中华经典形象的国际化传播语言之路。而《大鱼海棠》也常常让我们恍惚落入了
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的《哈尔的移动城堡》的画面错觉中。而以《王者荣耀》为代表的
以传统文化为核心创作的手游,在视觉上仍然是在模仿海外的游戏形象,缺乏一些中华

[1] 彭吉象.数字技术时代的影视美学(上)[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02):10-13+26.
139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文化的意境的韵味,也还没有形成以中华美学为审美基础的中华视觉语言。
最后,中华元素的传统数字化艺术形态更是重身体性,而轻心灵性。社会节奏的加
快,新媒介的快速发展,图像丰富的表现方式以及快速的阅读方式,使人们更愿意看图,
而不是枯燥乏味的文字,“人们惊呼图像文化或视觉文化的时代来了。”[1]对视觉图像
的热爱和追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对身体需求的满足,是对视听效果的感官追求,
是渴望身体刺激的一种瞬时心理感受。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表达也更多的以视觉化的
图像来呈现,尤其是影视和游戏等行业,整体呈现出一种视觉繁复精美,但审美和内涵
扁平化的现象。中华传统美学要求的是“澄味怀象”的审美境界,是在视觉审美之后的
一种对心灵的感悟和精神自由的追求。正如六朝的宋炳在其著作《画山水序》中所言,
“夫以应目会心为理者,类之成巧,则目亦同应,心亦俱会。应会感神,神超理得。虽
复虚求幽岩,何以加焉?”,“万趣融其神思。……畅神而已。神之所畅,孰有先焉。”
[2]
宗炳所表达的对“应目”、“会心”和“畅神”三个环节整合的理念,尤其是“畅神”
都充分显示了对一种积极的深层心灵至乐的发现和肯定。当下的很多作品,为了吸引关
注,从而突出对人的身体文化抚慰的需要上,不论是激烈的打斗场面还是精美的视觉呈
现,都带来了受众超强的视听盛宴,但却忽略了对人心灵的滋养,导致很多作品在价值
观层面模糊和混乱。这也成为当下中国艺术发展出现的重要问题。为使艺术真正走入寻
常百姓的生活中去,艺术通俗化,艺术大俗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但大俗之后的大雅才是
判断作品品质高低的重要标准,是能够让受众不断的回味和品味其艺术意蕴的大雅。
“这
里想把兴味和蕴藉两个词合在一起,造出一个词来,叫做兴味蕴藉。按照中国美学与艺
术传统,艺术作品可以雅、也可以俗,但最终还是要让公众感受到有深厚的兴味藏在里
面,可以让人反复品评,回味再三。”[3]这也正是体现“中国美学的基本的问题之一还
在于,依托现代性知识型的生成而产生的具象而精致的身体审美感性如何与逐渐被挖空
和风干的中国古典心性传统重新接通。”[4]中华元素的传统数字艺术形态的表达尤其显
著。
(二)新兴的传播形态还不够成熟
移动客户端(APP)作为互联网时代下的新生传播形态,尽管发展较快,涉及传统
文化的各个类别,但我们也必须看到这些 APP 作为中华元素新的数字化艺术形态,在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中刚刚起步,发展还不够成熟,可以说产品品质良莠不齐,规模上也
未形成气候。这些发展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首先,大部分以中华元素为符号设计的
APP,其视觉表达还相对粗糙,对交互设计的理解不够深入,仅有少量的作品可以在视
觉上既兼顾古典的韵味和现代的审美。其次,交互 APP 的用户体验感还比较差,设计
质量较低,在交互层面和互动体验感受上都还不够。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2015 年

[1] 王一川.全媒体时代的艺术状况[J].人文杂志,2014(11):44-59.
[2] 俞剑华. 中国画论类编[M].北京: 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583-584.
[3] 王一川.全媒体时代的艺术状况[J].人文杂志,2014(11):44-59.
[4] 王一川.全媒体时代的艺术状况[J].人文杂志,2014(11):44-59.
140
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现状

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当前在线传统文化 APP 用户当中,对产品使用体验表示非常满


意的占比为 9.1%,表示‘一般’的用户占比 41.3%。就不满因素而言,69.1%的‘互联
网+’传统文化用户认为当前相关服务商对传统文化生搬硬套,产品缺乏内涵;同时网
络平台杂乱以及传统文化信息错漏也成为了用户的主要痛点,两者分别占比 58.2%和
43.6%。”[1]这在一些地方传统文化传播机构上,诸如博物馆官方 APP 的设计上尤其明
显。随着《国家宝藏》、《假如国宝会说话》等优秀数字影像的热播,走入博物馆已经
成为一种更多年轻人喜爱的新的生活方式。博物馆在此背景下,开始利用互联网技术开
发属于自己的官方 APP,以方便年轻人的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不管在博物馆内,还是
在任何其他地方,都可以形成良好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但此类 APP 在使用上还存在用
户体验感比较差,交互架构设计不合理等问题。例如南京博物院的官方 APP 的设计,
为了追求设计的新意,却忽略了用户的使用习惯,出现了不少诸如主界面不知道如何返
回、历届展览不显示时间和具体展品等细节问题。具体体现在:一方面,交互架构层级
不够扁平,展览信息较少,展品信息分布不全面,作为博物馆最重要的展品图像却不能
完全显示,图片质量也比较差。另一方面,视觉设计上从图标到界面都比较粗糙,缺乏
现代审美。南京博物院作为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国家一级博物馆,其地位和受到的关
注程度可想而知,其优秀的数字艺术表达形式不仅能够展现博物馆本身的形象和品质,
更是吸引更多年轻人走入其中的重要传播工具。但当下的南京博物馆在官方客户端等数
字艺术形式上的表现上显然没有达到要求。
可以说,当下的传统文化类的 APP,产品功能还较为单薄,用户体验也需要进一步
优化,在不同的细分领域的发展都还处于探索阶段。同时,由于“互联网+”传统文化
的整个行业都还处于早期的初级阶段,规范化还不足,这也导致了平台管理混乱、产品
质量鱼龙混杂等问题的存在。但随着行业的发展和积累之下,以及大量优质 APP 的引
领下,适应互联网发展的移动客户端也必将成为后起之秀,发展越来越成熟。因此,整
体上来说,中华元素以移动 APP 呈现的数字化艺术形式还处于朝气蓬勃的摸索发展阶
段,尽管不够成熟,但随着人们对互联网认识的深入,移动 APP 的数字化艺术形态发
展前景非常值得期待。

五、互联网的适应性和主动性不足

2018 年 5 月 31 日,玛丽·梅克尔又公布了 2018 年的《互联网趋势报告》,也表明


“中国移动网民数量已经占全球第一”[2]。2016 年的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的数据
显示,“75.9%网民会通过互联网了解传统文化,占比位列第一,通过电视、报纸杂志、
图书馆了解传统文化网民占比分别为 50.6%、32.3%、20.1%。到 2019 年这个数据就会

[1] 艾媒咨询, iiMedia Research:2015 中国“互联网+”传统文化发展专题[EB/OL],


http://www.199it.com/archives/420987.html, 2015-12-23.
[2] 互联网老油条. 2018 互联网女皇报告:中国这 5 大领域领先全球!
[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2152417822720239&wfr=spider&for=pc, 2018-06-02.
141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更大。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互联网具有获取信息更方便、更快捷特点,已渗透到人们
生活中,与人们衣食住行等行为密切相关,网民了解传统文化时首先会考虑互联网这个
渠道。”[1]不论是中国当下的互联网对人们生活深入的程度还是移动网民的数量,以及
人们把选择互联网作为了解传统文化的首要渠道,都足可以证明,当下社会语境下,互
联网是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最佳,也是最重要的途径,而借助互联网这一力量对发展中
华元素的数字艺术传播则更是至关重要。尽管在互联网+传统文化的热潮下,中华元素
的各种数字化艺术形态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使中华传统文化得到良好的传播效
果,但针对互联网本身的认识和利用,还存在适应性和主动性不足的显著问题。
这主要体现在传播者对互联网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对互联网的挖掘还停留在表面,
大部分人只是把互联网视作一种传播工具,对互联网的利用性和主动性都不强。互联网。
简单回顾互联网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互联网自进入中国以来经历三次互联网发展浪潮,
1994-2000 年互联网走入中国,从四大门户到邮箱、QQ、百度搜索等,互联网成为联结
世界的工具。2001-2008 年中国互联网发展进入第二次浪潮,个人门户、博客、淘宝、
网游、支付宝等出现和流行,使中国互联网从搜索进入到社交网络,互联网带来更丰富
和更深入的应用和便捷的服务外,传播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人们从被动的接受变
为主动参与,并热衷发出自己的声音。社交、互动、平民赋权成为这一阶段的互联网显
著特征。进入 2009 年至今,微博、微信、短视频、知识付费、直播、手游、余额宝等
热词的出现,正是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云计算和大数据实现的技术支
持等有利条件。手机成为人们身体的延伸,人们对表达和参与的热情空前的高涨,社交
进一步深入、线上线下融合成为趋势、场景化传播逐渐被普及、传播速度如同爆炸般快
速。自由、表达、参与和体验等成为当下互联网的重要特点,更是受众的主要心理诉求。
互联网在中国的飞速发展,且不断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然而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播
者们并未深刻洞悉这其中蕴含的巨大变化,并采取相应的传播对策。在利用互联网的传
播上,仍然习惯采用 PC 互联网时代下的网站形式。尽管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
背景下,开始尝试进行移动 APP 的探索,但对其开发和设计仍然仅以工具性的介绍为
主,缺乏更加人性化和良好用户体验的深入挖掘。不论是很多博物馆的官方 APP 设计
还是诸如国学文化的 APP,如成语应用,诗词大全等方面,大多仍然是内容的简单罗列,
在体验感和互动性均表现较差。因此,在传播力和受欢迎程度上均表现平平,甚至出现
无人问津的情况,也就不足为怪了。
而故宫博物院则做了个良好典范,其在互联网的认识和挖掘显然要更深入,也更具
开拓性。故宫以馆内的珍贵藏品为素材和灵感,先后开发了十款 APP,均具有极高的下
载量,其中以日历形式每天展示一副珍贵藏品的“每日故宫”(如图 3-4)更是以精美
的界面设计,良好的互动体验,被苹果 APP store 评为最美应用。而针对儿童开发的“皇

[1] 艾媒咨询, 艾媒报告: 2016 中国“互联网+”传统文化发展专题报告[EB/OL],http://www.iimedia.cn/46591.html,


2016-11-30.

142
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现状

帝的一天”游戏,画面生动可爱,妙趣横生,不仅让小朋友爱不释手,在愉悦的体验中
感受皇帝的生活,这个游戏还让很多大人玩得不亦乐乎。几乎故宫的每一个 APP 的上
架都会引发一阵热潮和关注,其数字化艺术传播力十分强大,在带动年轻人和小朋友喜
欢上中华传统文化上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而这一切正是得益于对互联网的发展已经
到了更高阶段的充分认识,对受众在新的互联网阶段的行为习惯足够的了解,才能充分
挖掘众多的藏品瑰宝在互联网时代下最恰当的表达,并以丰富多样的数字化艺术形式展
示出来,产生强大的艺术传播力。而当下的大部分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对互联网的认识却
还停留在早期阶段,对受众特点把握不足,才很难开发和设计出真正受受众认可,具有
较高艺术传播力的数字艺术产品。对微信和微博等社交媒介的利用亦是如此,尽管众多
的传统文化传播者也在积极利用微信和微博开设公众号,努力去适应互联网传播环境,
但能够精通互联网沟通语言,真正利用此类媒介吸引受众关注,传播好中华元素的更是
少之又少,大部分传播者仍然只是利用其作为活动的介绍和宣传而已,甚至有一些只是
摆设,缺少维护,显然也不能够起到吸引受众,传播传统文化的作用。

图 3-4:《每日故宫》APP 截图

(图片来源:https://itunes.apple.com/cn/app/id943324650)

143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创新路径

第一节 数字化艺术传播的主体策略

一、传播者的“工匠之心”:传统文化与现代美学的和鸣

传播者就是艺术传播的主体,在艺术传播的所有元素中,传播主体是处于最核心地
位的元素。在现代社会出现的职业艺术传播者,主要是指以艺术传播为日常工作和终生
事业的人,包括演员、画家、职业摄影师等。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者,既包括在
传统传承关系下习得传统文化技艺的传承人,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也包括热爱
传统文化,并具备一定传统艺术技艺的艺术家个人,如书法家、国画画家、传统文化相
关影视剧的制作人员等等;还包括把弘扬传统文化作为职业和追求的组织或者个人。而
业余艺术传播者则不同,他们仅仅只是爱好某种艺术传播方式而已,如业余摄影师、涂
鸦创作者等。中华元素数字艺术传播的业余艺术传播者,主要是指在互联网时代下,不
竭余力的利用网络等媒介,以个人或群体的方式来传播传统文化的普通大众,例如时下
很多年轻人聚集的古风圈,以及看到有意思的传统文化数字作品就分享转发的网友。艺
术传播者虽然具有身份、地位、学历、职业的不同,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追求、对艺
术作品丰富情感的感受与传承,以及对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转化的精益求精的表达等
等,都是中华元素在互联网时代下的数字化艺术传播中传播者的共同特质。中华元素作
为传统文化的代表要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中焕发生机,最关键的是要在了解互联网时代特
征的基础之上,把握住中华元素的视觉精髓和文化内涵,并充分利用当下的互联网优势,
以符合当下时代审美体验、展现现代美学特征的方式进行数字化艺术表达和传播。而在
这一数字化艺术传播进程中的主体和核心正是传播者。因此,从本质上来说,正是要求
传播者自身如同古代匠人一般,秉承“工匠精神”,即是“对设计独具匠心、对质量精
益求精、对技艺不断改进、为制作不竭余力的理想精神追求。”[1]以虔诚的“匠人之心”
在传统文化和现代美学中找到最佳的和鸣,只有这样的数字艺术作品才能在互联网时代
下找到新的生存土壤,并焕发出新的生机。
传播者应具有的“工匠之心”,首先体现在其对中华元素的数字艺术形式的视觉表
达上精雕细琢、尽善尽美。追求技艺之“巧”,是传统工匠追求的核心要素。《说文解
字》曰:“‘工’,巧饰也。”[2]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曰:“引伸之凡善其事曰工。”
[3]
《汉书·食货志》曰:“作巧成器曰工。”[4]《公羊传》何体注云“巧心劳手以成器物

[1] 李宏伟,别应龙.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培育[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31(08):54-59.
[2] (汉)许慎. 说文解字[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 2015.
[3] (汉)许慎. 说文解字注[M]. (清)段玉裁注. 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6.
[4] 金少英,集释. 汉书食货志集释(二十四史研究资料丛刊)[M]. 李庆善, 整理. 北京:中华书局,2016.
144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创新路径
[1]
曰工。” 在某种程度上,“巧”就是工匠的代名词,也是工匠最基本的职业要求。《考
工记》曰:“天有时,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2]所以,“巧”本
身也是优秀的艺术器物和作品的关键特质。“巧”并不只是在操作形式上进行简单模仿
的手工技巧,最重要的是内在的创新能力。古往今来的“能工巧匠”,不仅掌握熟练的
技能或手艺,更为难得的是他们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鲁班的伟大就在于他运用创新思
维,发挥创新能力,创造了锯子、曲尺、木刨等让后人受益无穷的工具。因此,对“巧”
的关注和追求是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表达的前提。这种“巧”就体现在通过不断开拓的
创造性思维,使中华元素视觉上的艺术表达,既保持古典的韵味,还要具有现代美感。
正如前文所提,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的原受众群体正在不断的老去甚至消失,而吸引年
轻受众关注和认可的前提正是要符合他们的现代审美。因此,以中华元素的视觉符号进
行提炼和转化后,具有一定的现代美感并体现出古典韵味,是当下中华元素在数字化视
觉转化中的首要条件。这种“巧”不是对中华元素直接照搬,而是在精心思考抽象设计
后的有节制的应用;不是支离破碎的中国风元素的堆砌,而是每一个元素在深度凝炼后、
恰到好处的相互呼应下展现出的整体古色韵味。
上文提到的网易游戏学院 MINI 项目组《惊梦》(如图 4-1)作为一款解谜类中国
风手游,在苹果 APP store 中获得 4.8 的高分(共 5 分),并在刚上架时便让众多玩家惊
艳不已,这正是作为传播者的开发团队对视觉呈现不断雕琢之下的诚意之作,彰显了他
们对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理解之下的“匠人之心”。游戏《惊梦》根据中国古代戏曲
经典之作《牡丹亭》改变而来,将“游园惊梦”的故事与“庄生梦蝶”的典故相结合,
对戏曲中东方式的雅致爱情场景进行数字化艺术处理,从而赋予了游戏传统古典戏曲唯
美浪漫的意蕴。它不仅在剧情上把经典唯美的爱情故事“游园惊梦”在玩家取色解密的
互动叙事中缓缓道来,更是以纯美细腻的传统元素,如小桥、楼阁、扁舟等等,在青烟、
冷月、红花等传统色彩的提炼和视觉呈现中,以藏有姹紫嫣红的红墙铁门、几笔勾勒而
出的延绵青山、极似皮影戏的镂空花纹、山花烂漫的唯美意境和风雪飘摇的纯美景致等
等,给玩家们营造了一个日月交迭、四时更替的梦中仙境,带来一种沉醉其中难以自拔
的浓浓古典意蕴。人物形象也更是突破了以往对西方或者日本漫画的片面模仿,而是用
戏曲中长袖大袍的服装及飘飘发带塑造了一个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的翩翩公子的形象,
这也正是属于中华美学视觉语言的一种成功尝试。同时,利用笛子、二胡、琵琶等古典
乐器的演奏,搭配高山流水的自然之声,原创的舒缓悠长的古典音乐作为游戏背景音乐,
并以诗词歌赋贯穿于整个游戏的场景之中,或是作为场景的名字、游戏关卡的提醒等等,
都是以细致入微的整体视听体验加强了这种古典绵长的审美意境,让人仿佛身在牡丹
亭,忍不住想在《惊梦》游戏中去体验那份古老的浪漫唯美的爱情。因此,可以说,中
华元素作为历史长河中留下的瑰宝,虽然失去了原有的传播土壤,但只要传播者以“匠
人之心”去挖掘在现代社会语境下埋藏的血脉连接,并精心打磨,以最恰当、最完美的

[1] 黄铭, 曾亦, 编. 春秋公羊传(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M]. 北京:中华书局,2016.


[2] 王安忆. 考工记[M]. 广东:花城出版社,2018.
145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数字化视觉方式去呈现,则必然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受众,在互联网时代下展现出旺盛
的生命力。

图 4-1:“惊梦”截图

(图片来源:http://zuimeia.com/app/5301/?platform=1)

传播者除了要作为一个虔诚的匠人来精心雕琢中华元素在数字视觉上的艺术呈现
外,还应具有坚守中华元素所代表的内在文化精神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准确和深入地
理解之下进行恰当而高质量的现代化转化,以此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
神。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一直被从政府到企业,甚至个人的广
泛应用和开发,但由于对中华元素理解上的不够准确和深入,也缺乏“匠人之心”的雕
琢和传承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责任感和敬畏之心,尽管相关的数字化艺术产品众多,但
能够既吸引受众具有较强传播力且能够代表中华文化精神的产品则少之又少。传播者作
为数字化艺术传播中的核心主体,也是大众文化传播的重要桥梁。将人生哲学和传统文
化知识带到青年歌手大赛上的余秋雨就认为,这不仅是对青年歌手综合素质的考量,更
是借此平台传播艺术文化资源和信息给电视观众们,这也体现了作为一个艺术传播者对
传统文化弘扬的责任和使命。因此,兼具有传播者的艺术家“应该放下个人追名逐利之
心,以民族大义、人民利益为先。”[1]
互联网时代下,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移动互联网的不断深入推动互联网行业空前
发达,而智能手机的普及则更让传播触手可及。这一系列得天独厚的社会条件和时代背
景,更让数字化艺术传播成为中华元素传播和传承的最主要和最便捷的手段。然而,本
质上,互联网对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而言仍然是一把双刃剑。作为传播者,不论
是否具有艺术家的身份,一方面要充分的认识和理解互联网,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下的
技术优势和传播优势对中华元素进行有效的数字化艺术转化。另一方面,更要对中华元
素本身具有准确而深刻的理解,对传播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具有敬畏心和使命感。只有

[1] 张梦雅.艺术传播的时代变迁与社会价值挖掘——评《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探索与重建》[J].传媒,2017(19):97-98.
146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创新路径

这样,才能够避免互联网时代下,出现诸如前文提到的在“创造 101”综艺选秀中,粉
丝给王菊拉票所形成的对“陶渊明”和“菊”等传统符号的文化内涵在娱乐狂欢下被消
解的副作用。也只有传播者对中华元素有准确而深刻的认识,才能避免在跨文化传播中
出现文化误解,这是中国的本土传播者和海外传播者都应该坚持的原则。中国强大的综
合国力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着众多海外品牌纷纷借助中华传统文化符号来向中国市
场示好,但如果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有偏差而进行不恰当的现代转化,不仅无法让中
国受众认同,甚至会伤害中国人民的情感。2019 年 1 月 3 日,知名奢侈品牌巴宝莉
(Burberry)发布了针对中国市场的新年贺岁全家福(如图 4-2),但其呈现出来的全家
福不是温馨幸福、其乐融融的天伦之乐,却是吊诡的背景板、阴冷的色调和面露“凶残”
的模特,用“勾心斗角”、“各怀鬼胎”来形容或许更符合这组照片的内在气质。其品
牌官方微博出面解释这组照片希望展示的是互相依偎、亲密无间的阖家团圆,这更是说
明了其对 “喜庆”、“全家福”等中国符号的深深误解。这几张诡异的照片在微博上
遭到网友的炮轰和围攻,许多人声称自己误认为是巴宝莉是在发布阴冷吊诡的鬼片海
报。这组照片可以让人们联想很多,但唯独想不到是“全家福”。而巨大争议的背后“表
面上看是‘水土不服’,根本上还是品牌态度的问题:他们始终如一地保持着傲慢且懒
惰的态度”[1]。包括之前意大利品牌 D&G 对筷子文化的错误应用而带有的严重“辱华”
嫌疑,不管是无意还是有心,都在互联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并遭到全民的自发抵制,
都只说明一个问题——不论传播者是何种国别何种身份,只有对中华元素有充分的理解
和正确的认识,对传统文化精神有敬畏之心,才可能赢得受众的认可,并最终产生相应
的经济价值。反之,对传统文化本身的不尊重,也必然会遭到受众和市场的反噬。因此,
一名优秀的传播者必然是在准确并深入的理解中华元素之后,在当代社会语境中对其进
行严谨而准确的应用,以进行高质量的现代性表达,并在利用互联网基础上,具有一定
的传播素养,以多种方法和传播手段来使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形式得到最大范围的传
播。上文中优秀的手游《惊梦》之所以获得口碑赞誉和经济利益双赢的效果,正是得益
于传播团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在深刻理解文化内涵和精神下的准确应用,才能
使传统文化本身绽放出时代的光彩,并在不同类型的互联网媒介下得到广泛的传播。

[1] 虎嗅 APP. 又一个一线洋品牌败在广告上:Burberry 成下一个 D&G?[EB/OL].


https://new.qq.com/omn/20190104/20190104A1G067.html, 2019-01-04.
147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图 4-2:巴宝莉(Burberry)新年贺岁全家福

(图片来源:http://www.sohu.com/a/293435233_99896501)

一名优秀的数字化艺术的传播者,不仅应以“匠人之心”使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的
转化在视觉图像上得以完美的呈现,更应具有对传统文化内涵和精神在现代社会语境中
得以广泛传播的使命感和能力,这才能在传统文化和现代美学之间找到真正的平衡。而
在互联网时代下的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相比于传统媒介下的传播有更多传播上
和技术上的优势,但也更加的复杂,传播者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
说,这个时代的传播者不应该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而应在相关联的专业领域进行跨界
融合。难以把传统文化符号进行现代美学再创造的人,应该找具有较高现代审美和设计
能力的设计师合作;有能力对中华元素进行符号上的提取和视觉上的转化,却无法准确
把握传统文化的内涵时,应与相关专家学者合作;在视觉和文化内涵都有完美且精准的
方案却无法完美实现时,应与计算机专家合作,等等。总之,是在不断的跨界融合和合
作中实现中华元素高质量的数字化艺术传播。例如绝大多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多
是师徒相承的老艺术家,传统技艺高超,但缺乏现代的审美素养,很难吸引年轻受众,
而对当下审美潮流极度敏锐的设计师则可以很好地的弥补这一缺憾,不仅能有效传播传
统文化本身,更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极高的经济价值,只有在现代的市场经济中找
到经济利益和艺术传承的平衡点,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在当今社会生存和不断发展壮
大。《绘真》网易手游的成功,正是得益于故宫博物院的授权,在故宫专业学者的支持
下,才能精准把握千里江山图的视觉精髓和文化内涵,以令人惊艳的 3D 效果引领玩家
在美轮美奂的千里江山图中流连忘返,感受着中国传统青绿山水画派的独特艺术魅力。

二、接受者的“分众模式”:横向之本土和海外受众与纵向之内驱和培育型受众细

1948 年,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的美国学者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


148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创新路径

提出传播领域的五大要素:传播主体(Who)、传播内容(Says What)、传播渠道(In Which


Channel)、传播受众(To Whom)和传播效果(With What Effect)[1]。传播受众,即传播内容
的接受者,正是这经典的 5W 模式中的核心要素之一。而艺术接受作为艺术传播过程中
的重要一环,正是以艺术作品为核心,艺术接受主体对其进行欣赏、感受、评价等一系
列的活动,并达到心灵上的满足。这是艺术传播活动和以此进行二次传播的关键,也是
促使艺术活动完整性的主要组成部分,更是艺术价值得以最终实现的“临门一脚”。“只
有通过艺术接受者的艺术接受活动,艺术才能得以彻底展现其自身,从而构成完整的艺
术世界。”[2]这也体现了艺术接受活动的主要目标和意义,正是来自于对接受主体对艺
术作品意义的探寻和追求。美国当代文学批评家 M·H·艾布拉姆斯(M. H. Abrams)在其
代表作《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曾写道,“每一件艺术品总要涉及四
个要素,几乎所有力求周密的理论总会在大体上对这四个要素加以区辨,使人一目了然。
这四个要素分别为艺术作品、世界、艺术家(创作者)和欣赏者(接受者)。”[3]由此
可见,艺术接受者无法取代的重要性地位。至 20 世纪中期左右,接受者得到了更大的
关注,艺术接受的理论风向也开始朝着更加重视艺术接受者的方向转变,从而进一步明
确了接受者所应有的地位。在阐释解读艺术作品时,当时的主流思潮更多地从艺术接受
者角度考虑,认为只有接受者才能使艺术作品意义和价值得以进一步的创造和最终的实
现。“在艺术文本意义的求解与生成上,作为真正决定者的接受者,可以说是能够与艺
术创作者平起平坐,甚至是超出其主体地位。”[4]也可以说,艺术文本只有被艺术接受
者真正理解和认可,作为兼具创作者和传播者双重身份的艺术家而言,艺术作品才是完
整和成功的。
然而,受众本身庞大而复杂,生长环境、所受教育、文化熏陶等方面不尽相同,审
美素养和偏好也就各不相同,因此,一件作品要被所有受众理解是不可能实现的。尤其
是中华元素的传播,由于自身的博大精深、种类繁多,对受众皆有一定的知识和审美素
养的要求,这就更需要对受众有充分的了解和定位,以对方可读懂的艺术文本和传播语
言进行准确传播,才能实现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平等、良好的互动和对话,中华元素代
表的传统文化才能得到有效的传播。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为中华元素在数字化艺术传播上
创造了极大的优势条件,而中国从政府层面也高度重视利用互联网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
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在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提升国际形象和国家的文化影
响力。可以说,从政府到企业,甚至是传播者个人都做了努力的尝试,但不得不承认,
当下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传播数字化艺术传播还很不成熟,海内外传播皆没有实现更高的
飞跃,尤其是海外传播还相对较弱。而其中重要的原因即是对受众的细分和定位不准确,
数字化艺术传播的针对性不足、精准度不够。因此,在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过程

[1] 哈罗德·拉斯韦尔. 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M]. 河道宽译.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


[2] 张伟,宋伟:艺术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214-215.
[3] (美)M.H.艾布拉姆斯著;郦稚牛,张照进,童庆生译.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4:4.
[4] 杨慧,唐晓雯.艺术接受的多视角阐释[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04):500-503.
149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中,应利用好互联网优势,借助大数据等技术充分了解受众,并从横纵两个方向对中华
元素传播的受众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细分,以进行精准定位和传播,且在充分理解互联
网发展到现阶段的传播关系特质之下,以激发每一个受众节点进行再次传播,从而更加
广泛和有力地进行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
首先,从横向维度对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本土受众和海外受众进行细化分
类,并进行相应的精准传播。“做宣传工作的人,对于自己的宣传对象没有调查、没有
研究,没有分析,乱讲一顿,是万万不行的。”[1]毛泽东主席当年这番话,放在当下的
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中也是同样适用的。也就是说,“对外传播要达到预期的传
播效能,就必须研究和分析受众,把握好对受众的角色定位。”[2]中华元素为代表的中
华传统文化融合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宝藏,其种类繁杂之大,所蕴含的文化之
深等等都不是常人可以了解的,对于本土的中国受众亦需要长期的学习和此环境中熏
陶,若不是专家学者,也只能是略知一二,何况对于具有巨大文化鸿沟,且缺乏学习,
没有任何传统文化素养,同时在认知思维和审美习惯上存在巨大差距的海外受众。若只
是以最初级的语言转换进行海外传播,缺乏针对性表达策略,则必然是很难被海外受众
所理解和认同的。同时,受到主观或客观等因素的制约,我国传播领域对国际受众的认
知和把握还有明显的不够客观和不够准确清晰的问题。有学者曾经指出:“国际受众的
特性、心理状态和需求在多数情况下往往是由领导揣摩出的……我们总是把我们自认为
国际受众应该知道的当作国际受众真正想了解的东西,一厢情愿或强行灌输,结果是,
传播的效果极不理想,甚至在受众中产生了逆反心理,助长了受众对我国政府官方媒体
天然的不信任感。”[3]显然,“这会直接影响我国国际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4]而
这确实是包括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海外传播在内的中国对外传播的普遍问题,尽管近
些年国家的重视以及诸多对外传播机构的设立,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条
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本质上仍然并不了解海外受众,也更难用对方愿意接受的
传播语言来进行传播,由此,可想而知,传播效果也必然不尽如人意。“而任何传播能
力的提升,离不开对受众的准确把握,都需要系统科学地了解和研究受众,跨国跨文化
的国际传播更是如此。”[5]此外,除了要足够了解海外受众,在互联网时代快速发展下
引起的社会浪潮也在重塑着本土的新的受众,并呈现出了与以往所不同的特质。
因此,要让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得到认同和接受,细分本土和海外受众,以
进行精准传播,此为前提条件。首先应尽可能的准确认识海外受众。尽管“孔子学院”
等机构的设立和各种类型文化交流活动的开展,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了良好
的土壤,但作为“低语境”的西方国家和“高语境”的东方国家,在传播语言上就是完

[1] 颜晓峰. 探索宣传思想工作的手段创新[EB/OL]. http://news.163.com/13/0913/10/98L74RUV00014JB5.html,


2013-09-13.
[2] 刘光牛.明确受众定位 强化传播效果[J].对外大传播,2004(07):24-26.
[3] 李智. 文化外交——种传播学的解读[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71-172.
[4] 刘燕南,谷征.我国国际传播受众研究的现状与问题探讨[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报),2012,34(09):24-28.
[5] 刘燕南,谷征.我国国际传播受众研究的现状与问题探讨[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报),2012,34(09):24-28.
150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创新路径

全相反的两种方式。如前文所述,高语境传播中更强调“语境”而非“内容”,直接的
编码信息较少,强调对文化的背景和情感上的认同和关注,是一种隐晦和含蓄的交流方
式。因而,这一般同一个文化圈更易彼此理解。中国正是典型的“高语境”文化国家。
这也就很容易理解为何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在同属于“汉文化圈”的日韩的接受度要高于
西方的“低语境”文化国家了。“低语境”文化国家,即以西方为代表的国家,更喜欢
以简单、清晰和直接的方式表达。他们更强调信息的“内容”,以更多的信息编码来实
现传播的高效性。这正如中国书画通常以相对抽象的艺术形式追求“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的古典意蕴,而西方绘画更倾向以一种理性而准确的透视方式逼真地传递画面信息,再
现生活。因而,“低语境”与“高语境”文化国家在文化溯源和传播方式上的巨大差异,
反映在传播视觉语言上则是作为“高语境”国家的中国更偏好重“意”轻“形”,而“低
语境”国家的西方则更青睐于重“形”轻“意”,这也可以解释为何油画发源于西方,
而追求精神“畅游”的山水画则在中国被视为国画艺术。因此,海外受众与本土受众在
数字艺术形式的接受上存在这样显著的不同,则需要传播者在面对海外受众时,应以
“形”为前提,以此达“意”,只有看懂了“形”的海外受众,才可能理解“意”。然
而,不管是侧重“形”还是“意”,优秀的“形”的造型塑造都是最基础的。这一点上,
日本的做法堪称典范,且他们对造型有着天生的敏锐性。由中国和日本在“道”的区别
上可见一斑,“‘道’在中国是形而上的,代表精神、思想、境界(也就是这里的‘意’
),
而‘技’
(即造型能力)是形而下的,代表物质、肉体、技能,而日本将二者合成为‘道’
。”
[1]
日本将“形”和“意”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并在对“形”的技能极致追求中,造就
了日本的“匠人精神”。日本的动漫在 20 世纪大规模抢占欧美市场,甚至引领动漫发
展趋势,使动漫产业成为日本第三大产业,并让无数的欧美青年通过动漫开始了解并喜
爱、甚至崇拜日本的传统文化,而这一切成就的背后是日本在动漫视觉设计上对“形”
的极致追求。然而不论是本土受众还是海外受众,只有中华元素能够在“形”和“意”
之间实现针对性的平衡,才能够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和认可。此外,海外受众又由于年龄、
国别、文化、阶级背景等不同,对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的接受程度仍有不同,应在海
外传播中,对海外受众进行进一步的细分,以实现真正地精准传播。同时,对于本土受
众而言,在互联网变革下重塑起来的青年群体,除了具有前文所述的重颜值、社群化、
强调参与感等特征外,80 后、90 后、00 后虽同是互联网主体,仍具有不同的行为特点
和兴趣偏好,也应对他们进一步细分,从而进行更有针对性的传播。
其次,从纵向维度对受众进行内驱型和培育型受众的细分和精准传播。正如前文所
述,中华元素所代表的传统文化本身具有特殊性、复杂性、内隐性等特质,必然也会出
现接受者对相关的认知和审美素养参差不齐的现象,这不仅存在于国内的本土受众,国
外的海外受众也是一样。内驱型受众,顾名思义,即是自身接受过良好的传统文化的学
习和环境的熏陶,发自内心的热爱传统文化,并会自发地、主动地,且有一定能力去欣

[1] 程永明.日本文化资源的传承与海外传播路径[J].日本问题研究,2016,30(03):68.
151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赏中华元素的艺术传播活动,还会自发主动地去传播,这种源自于自身喜爱作为原动力
去驱动接受和传播中华元素的艺术表达形式,则为“内驱型”受众。而“培育型”受众
则是相对于“内驱型”受众而言,对中华元素的认知处于比较低的阶段,且缺乏相应的
审美能力,对中华元素的艺术表达形式也缺乏一定的热情和传播的动力。对于“培育型”
受众而言,最重要的正是关键词“培育”二字,这正是要求传播者以高质量的中华元素
的现代转化来吸引这类受众,并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以完成艺术传播。显然,“培育
型”受众的动力更多的是来自于外部的吸引和培养,而不是“内驱型”受众这种源自于
内在的动力。因此,这两种受众最关键的区别则是内在与外在的动力。唯物辩证法认为
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物运动和发展的根因和源动力,而外部矛盾(即外因)
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次因。由此可见,“内驱型”受众相对于“培育型”受众来说具有的
显著的传播上的优势。然而“内驱型”受众和“培育型”受众不管是在国内传播还是跨
文化传播中的比例,则都是金字塔式的结构,“内驱型”只占金字塔顶端的少量比例,
而“培育型”才是金字塔的主体部分。尽管如此,不论是本土还是海外,内驱型受众的
共同点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较高的认知度,有强烈的意愿去传播传统文化,且对周围人
群有较大的影响力。这类内驱型受众,也是传播受众中的“精英群体”。这类群体虽然
只占少数,但内在动力和自身影响力引发的传播力不容小觑。因此,对待内驱型受众和
培育型受众的两者关系,我们应明确并突出内驱型受众的地位,鼓励内驱型受众去影响
身边的培育型受众,并在良性的互动中,把培育型受众转化为内驱型受众,让两者之间
形成良好的循环成长型互动。
一方面,要关注、肯定且强化内驱型受众。尤其是在跨文化传播中,内驱型受众的
影响力更是至关重要。在近些年的对外文化传播中,由于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加强,
官方与民间的各种文化交流活动逐渐增多,不仅加深了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更是在
海外培育了越来越多的“内驱型”受众。尤其是以政府和高校平台为依托的活动,受众
多为接受过一定中国文化学习的大学生、青年学者、或者某领域的专家等“内驱型”的
精英受众。且目前这个群体仍在不断增长中,在前文提到的《外国人对中国文化认知与
意愿》报告中显示,“有 64.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喜欢中国文化,而 48.9%的受访者愿
意更从中国哲学观念这类抽象的、认知和理解难度都相对较大的文化层面去进一步认识
中国的文化和艺术,而这类人群以英国、法国、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主。”[1]这也说明,
这些发达国家的青年已经不再满足于对中国文化的单一的整体性认知,他们希望更抽
象、更深层次的去了解中国。在这样的优势背景下,应当更充分的关注和强化此类受众,
这包括了热爱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外国人,以及长期生活的海外的中国人。然而在实际
的海外传播中,我们常常忽视了这一群体的巨大力量。调研显示“受访的外国青年有
73.2%愿意与中国人交朋友,他们也最信任来自家人和朋友的相关中国文化的信息”。[2]

[1] 杨越明,藤依舒.十国民众对中国文化的接触意愿与渠道研究——《外国人对中国文化认知与意愿》年度大型跨国
调查系列报告之二[J].对外传播,2017, (05):30-31.
[2] 杨越明,藤依舒.十国民众对中国文化的接触意愿与渠道研究——《外国人对中国文化认知与意愿》年度大型跨国
152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创新路径

可见,这些可能的朋友对传统艺术文化传播的强大影响力。目前,海外留学生、游客、
华人几乎遍布全球,普通外国民众也许没有机会亲自到中国来感受,但他们身边基本都
会有中国人。笔者在欧洲看到一些穿着传统韩服的韩国年轻游客,吸引了很多欣赏的目
光,这一简单的行为却收到了很好地传播韩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效果。而笔者 2018 年在
意大利的留学经历,也观察到有关中华元素的数字手游受到许多外国学生的喜爱,经过
询问得知他们首次接触这类手游大多是源于他们身边的中国同学的推荐。由此可见,在
海外传播中,能够自然融入的内驱型受众的传播力对于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就显
得尤为关键。同时,为了进一步扩大内驱型受众的传播影响力,应更多予以政府层级的
奖励,不论是物质奖励层面还是精神荣誉层面,都应当给予充分的正面激励。即给予内
驱型受众更具权威性的传播影响力,既莫大的鼓励,也能够吸引更多的培育型受众成长
为内驱型受众。尤其对于那些熟悉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外国人,由于中西方文
化的巨大差异,往往其本国人更能从本民族的心理和角度去传播,且更易得到本国人的
认同和接受。因此,以鼓励的方式激发这部分群体的力量,引导他们成为中华传统文化
的海外传播使者则极其具有现实意义。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在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
转化过程中,积极邀请这类受众在大规模的正式传播之前,进行小范围的试看或是试用
等,关注其提出的反馈和修改意见。这种方式在当下的互联网公司广泛采用,并被称为
专家及用户的前期测评,网易诸多成功的中国风手游在上线之前,就要经过多次的前期
测评。这种预先与内驱型受众的互动,也应被推广入对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转化的艺术水
平、文化内涵、审美意蕴等多方面。
另一方面,应努力培育“培育型”受众,并在区分“内驱型”受众和“培育型”受
众后进行精准传播。培育此类受众,除了要从政府层面的国民教育中把对传统文化的热
爱种进他们的心中,提高对其的认知和审美能力外,更应从传播者的角度,以能被“培
育型”受众接受和认可的数字化艺术形式来完成对传统文化的传播。正如前文所述,对
于海外受众中的“内驱型”的“精英群体”受众,我们应发挥中国传统审美语言的优势,
在完成对“形”的塑造中,强化对“意”的表达。因为“内驱型”的海外受众有能力,
也更愿意去体会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表达中对抽象的“意”的传达。当然除了这类“精英
群体”外,海外的大部分受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和接受度还相对较低。可以说,
海外的大部分受众都是仅知晓几个典型的中国符号的普通“培育型”受众。相对“精英
受众”更乐于接受抽象的文化认知而言,他们对“形”的关注,也远远大于对“意”的
关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还没有能力充分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意”的表达。因
此,以“形”来达“意”,用符合其认知能力和审美水平的视觉造型来吸引“培育型”
受众的接受,且读懂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培育他们,从受外在
的吸引到主动的探索,并成长为“内驱型”受众才是我们对“培育型”受众最具有可行
性的培育方式。《王者荣耀》作为一款现象级的本土手游,不仅在国内年轻人中非常流

调查系列报告之二[J].对外传播,2017, (05):30-31.
153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行,在海外也很受欢迎。“《王者荣耀》海外版(AOV)也在 85 个国家和地区用 16 种
语言发行,2018 年上半年有超过 1 亿名国际用户。”[1]且在 2018 年 7 月在好莱坞“地
标”——中国剧院,举办了王者荣耀海外版的全球总决赛。总决赛的当天,苹果 App Store
(美区)甚至给了头版大图来进行宣传,且 12 个国家和地区的战队前来对决,海外的
用户更是以极高的热情前来观战,王者荣耀海外版电竞业务的总监按 Ramon 大叔的话
说,“AOV 已成为海外市场最成功的 MOBA 手游。”[2]而王者荣耀最大的特色就是对
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其精美的画面,个性鲜明的人物角色,对视觉“形”的极致
追求吸引了一大批海外的年轻玩家,他们不仅从这款游戏中了解到吕布和貂蝉的故事,
还在努力的解锁“武则天”的人物技能,游戏中随处可见的古诗词,更激发他们学中文
的乐趣。无疑,《王者荣耀》以网络手游的数字化艺术方式成功的吸引了海外的年轻用
户,其关键的因素正是其对“培育型”受众的精准传播,以其最喜爱的数字化艺术形式,
在对“形”的追求中完成了“意”的传达,在海外受众的培育中,用自然而然的方式完
成了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
最后,利用互联网传播的网状节点优势,形成内驱型大节点带动培育型小节点,本
土型大节点带动海外型小节点的立体式良性循环传播,以塑造自发成长式旋转上升扩大
的传播结构。互联网发展到当下的阶段,已如前文所述,对当下社会产生巨大的变革,
移动互联网重塑了传播关系,从以中心点的发散型传播关系转换为去中心化的网状传播
结构。这一变化不仅大大扩大了传播面的幅度和广度,为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创
造了极大的优势,同时也反映了互联网时代下为普通受众的赋权,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
和更大平台去发出自己声音,他们也更愿意主动地参与传播和互动。也就是说,“在当
代的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已经不再被动地接受信息,而会主动进行信息的搜寻、咨询、
浏览和反馈,同时也会与信息的发布者进行对话和交流。”[3]互联网时代下的受众在这
样的网状传播结构中,不再是一个个被动的孤立的个体,他们每个人都是这个网中的小
的节点,且可以相互联结形成一个大的节点。节点的大小由他们本身所有的影响力和传
播力所决定。而在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中,显然,具有更大传播力的“内驱型”
受众是一个大节点,肯定并鼓励其积极传播传统文化,以此培育新的受众,带动“培育
型”受众,充分激活“培育型”受众的小节点,小节点再不断地长成大节点,大节点再
带动小节点,以此类推,循环往复形成一条自发成长式的旋转扩大型传播结构,将对于
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而言是一个纵向型良性的传播发展。在此结构中,充分的发挥了各
个节点的优势,并在得天独厚的互联网时代下不断发展扩大,从深度和广度上形式立体
式的传播路径,这是一个在“内驱型”受众带动下,与“培育型”受众互动反馈中在不
断地编织这张越来越大的传播网。这对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上新了,故宫》作为一款原创综艺,其正是以“明星”作为内驱型受众,这样一个大

[1] 网络游戏助力中华传统文化推广[J].对外传播,2018(12):60.
[2] 17173 游戏网. 王者荣耀在国外有多火!这个国家 10 个手游玩家中,有 9 个玩过它![EB/O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7413298298029665&wfr=spider&for=pc, 2018-07-31.
[3] 麦奎尔.受众分析[M].刘燕南,李颖,杨振荣,译.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58.
154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创新路径

的节点,带动喜欢他们的粉丝作为小节点的“培育型”受众,以此循环互动,形成良好
的成长型传播结构。豆瓣上超过 8 分的评分,微信上粉丝们不断的分享转发,正是展现
了这个结构的成功。同理,相对海外受众来说,“本土受众”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了解的
更多更深,影响力也更大,在横向维度的细分下,自然“本土受众”是大的节点,而“海
外受众”为小节点。随着中外交流的加深,中国国际化程度的快速发展,本土型受众得
到越来越多的机会在海外环境中发出自己的声音,产生自己的影响力。《王者荣耀》此
款手游海外版发布之前就得到了大量海外玩家的关注,而这正是得益于年轻的中国玩家
在 twitter、facebook 等国际社交软件上的分享和传播。因此,从横向维度如“内驱型”
受众与“培育型”受众作为节点的循环互动一样,也以“本土受众”带动并激发“海外
受众”小节点并形成横向的不断的编织长大的网。而从横向和纵向细分的四种类型的受
众,在互联网之下,是身份上可能相互重叠,关系相互交织。因此,这个传播结构是两
张横向和纵向网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立体 3D 式的网状成长结构,且在互联网的传
播优势下,将不断的壮大,并对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更深更广的传播具有不可替代的
意义。

三、把关者的高标准控制:数字化艺术传播的规范化建设

在传播过程中,媒介权力决定着传播的内容和方向,媒介权力人通过操纵媒介,实
现对接受者的信息控制,从而引导接受者在行为认知和价值判断上向媒介权力人期望的
方向靠拢。这意味着,媒介权力利用对信息载体的掌控,来传播为其服务的价值和理念,
从而对受众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甚至是支配。媒介权力是一种文化传播权,社会发
展离不开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在人类历史上,媒介权力也是一种教化的力量。传播者借
助媒介广泛传播文化,以此来教导社会成员去接受其倡导的思想观念。由此可见,文化
传播的过程,也是媒介教化大众的过程。在媒介权力中,如果说传播者是媒介权力的首
端,决定着传播的内容,而这种教化职能的落实的另一端还需要一个“把关者”来确保
其是否具有真正的教化作用。而此处的“把关者”则是媒介权力的尾端,与首端的传播
者一起实施媒介的真正作用。“扮演‘把关人’角色的正是占有和操控媒介资源的媒介
权力主体。在大众文化的制作与传播中,他们有权决定让受众知道什么,不去知道什么;
有权决定制作什么,不制作什么;有权对信息资源进行取舍。”[1]“把关人”的概念最
早源于从英文的“守门人”( Gate-keeper)化用而来的“把关”(gatekeeping)一词,这是由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首创的。这里“把关”的实际含
义是指人类在传播活动中依据某种价值规范对传播信息的进行一定的筛选和过滤。1950
年前后,社会学家,也是传播学者大卫·曼宁·怀特(David Manning White)开始将“把
关人”的概念带入新闻传播领域,并提出了针对新闻进行筛选的“把关”模式。该模式
说明:社会上存在着数不尽的新闻素材,传播媒体不可能也不应该报道全部的新闻素材,

[1] 赵继伦.论大众媒介权力的滥用及其社会控制[J].东北师大学报,2003(04):5-10.
155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这就必然会有一个取舍选择的过程,记者和编辑要对这些素材进行筛选和过滤,这就是
“把关”的过程。而应用到艺术传播中,“把关人”则起到了对艺术作品质量、艺术审
美和艺术价值的审核,且决定了其能否进入社会公众视野,进行公共传播。从某种程度
来说,“把关人”决定了公众能够欣赏到的艺术作品真正的审美质量和艺术价值。因此,
对于中华元素这样种类繁多、文化内涵复杂而深刻的传统文化来说,要想以数字化艺术
的形式既展现出中华元素的视觉符号精髓,表达出其代表的丰厚文化意蕴,同时还能够
传达出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则必然需要高标准、高素质的“把关人”进行审核和把关,
才能让受众欣赏到真正能代表传统文化内涵的高品质作品,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
力,这才是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成功的关键。
互联网时代传播关系的变革,也给“把关人”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在传统媒介生
态中,信息流动呈现单向、主体间不平等以及公众地位被边缘化的特征,从而导致生态
圈出现权利失衡。在后现代社会,以网络媒介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一定程度上颠覆
了传统及现代媒体生态的权力关系,并逐步形成新的更和谐的媒介生态组构。”[1]在这
个时代,受众拥有前所未有的权利:不但可以广阔的信息来源中随意挑选感兴趣的信息,
还可以利用众多新闻网站、社交网络等平台自由地发布信息;信息的热度和延续性,不
再只由传播者控制,更主要依赖于受众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曾经由编辑、记者和媒介共
同控制的信息平台,也渐渐失去了对受众的掌控权。这正是由于借助共享的互联网资源,
受众构建了一个拥有传播者等众多参与者的新信息传播平台。这也意味着,传播者不再
是媒体的特权,受众也同样可以是传播者。在传受关系中,受众的主体核心地位日益凸
显,这主要体现在受众拥有决定性的选择权、参与权和信息传播能力。因此,传统编辑
的采编权和“把关人”的地位被大大削弱,权力渐渐向受众过渡。受众可以自由传播信
息使如何把关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完全依靠人力审核成本高且效率低;通过技术
手段进行审查准确率无法保障;跨国传播增加了审核把关的难度等等。与此同时,在互
联网时代下的自媒体蓬勃发展下,有些“把关人”为了经济利益,刻意迎合低俗的市场
需求,放松自身的审核职责。这些人抛弃了应有的文化理想和艺术创造的社会责任,过
分地满足,甚至强化文化作品对感官功能的刺激,传播毫无审美价值或文化品味的媚俗
作品,导致文化传播中应有的道德性、审美价值、思想深度、终极关怀等深层次的内涵
渐渐被削弱,使受众沉溺于高科技手段带来的某种感官的刺激和诱惑,忽视了对精神层
面的深刻追求。这些在不少利用中华元素做噱头但质量较低的网络游戏中均有体现,从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正是“把关者”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地位下降甚至是缺失造成的,
这对于在互联网时代下,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的表达,中华传统文化的高质量传播将
十分不利。
互联网时代对传播关系的重构以及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把关人”的角色功
能的确在不断减弱,但在如此复杂的传播环境下,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更是需要

[1] 李国平.网络对媒介生态权利关系的颠覆与重构[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12):215-216.
156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创新路径

强有力的“把关人”。“把关人”的地位在当今社会语境下,不仅不是不再重要,而是
非常重要。也可以说,当今时代的传播环境,对“把关者”提出了更高的职业素养和价
值观念要求。只有“把关人”具备更高的媒介素养,才能真正当好“守门人”,才能当
好受众的精神“引导者”,才能切实担当起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社会责任。首先,作为
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把关者”,不仅要对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深刻的认识,还有对中华
传统文化的创新地继承和弘扬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 2015 年的文艺座谈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
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
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的题中应有之义。”[1]作为故宫博物馆的“把关者”——单霁翔院长正是坚守着对中华
传统文化的高度的情怀和使命感,才能够把故宫开发成为现在最大的传统文化大 IP。
“2012 年 1 月 10 日,受命上任之后,单霏翔就开始一间间房屋走访、察看,5 个月,
踏破布鞋 20 余双,终于走遍故宫 9000 多间房屋。他颇为满意地说,600 年来,只有 2
个人做到,一个是自己,另一个是秘书。他的秘书挎着一台单反相机,随时拍照记录。”
[2]
正是这样的劳心劳力,不辞辛苦,在不断的整改故宫中,扩大着故宫的展览面积,且
开发出不仅有极受年轻人追捧的故宫文创,还包括故宫的数字化展览、VR 体验等高科
技的应用,更有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的网络游戏,无一不是受到了高度的评价。这些正
是在一步步地兑现单霁翔院长自成为院长以来,所许下的心愿,“做好故宫的守门人,
把一个壮美的故宫完整地交给下一个 600 年。”故宫也在单霁翔院长这样的“把关者”
的带领下再次焕发着年轻的光芒和活力。而故宫在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上也有着
突出的成绩,故宫网站的成人版和儿童版的分类,以及故宫发开的针对儿童的游戏“皇
帝的一天”,都突出了其对儿童受众的细分和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播从小就以耳熏目染
的方式融进孩子们的生活之中,并让其发现其中的乐趣从而真正喜欢传统文化,才是传
统文化传播的不竭动力。而《上新了!故宫》综艺的热播以年轻人极具参与感的方式在
自己喜欢的明星偶像的引领下体验着文创的开发,参观着故宫暂未开放的区域。同时,
《每日故宫》、《韩熙载夜宴图》等 APP 的开发都可以看出“把关人”对受众的充分
了解,对当下的互联网下的传播环境的充分认识。因此,作为优秀合格的“把关人”还
应深入的了解受众、挖掘受众需求,并以创新的思维找到与传统文化最佳的契合点,充
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加强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的传播力。
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本质上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表达,是中国五千多年文明
古国的文化形象,也是崛起中的现代中国的国家形象。要想其能够担当起这份文化传播
的重任,其高质量的数字化视觉转化固然重要,但由于中华元素本身的复杂性和内隐性

[1]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0/14/c_1116825558.htm,


2015-10-14.
[2] 李少威.单霁翔:让故宫“活”起来[J].南风窗,2016(02):80-83.
157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等特质,数字化艺术产品能否准确的传承传统文化,能否真正传播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而不是以数字化转译为名的误用、错用,对传统文化传播显得尤为关键。这除了要求“把
关者”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传承使命感,能高质量的把关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作品
外,还应尽快建立中华元素的数字文化库,完善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提供保障。
这不仅是媒介权力首端的传播者可以以此作为重要参考标准的权威的数字资料库来源,
也是媒介权力末端的“把关者”可以进行筛选和把关的必要依据。而大数据和云计算等
高新技术的应用,更是为数据库的建设提供了更高的是技术上的支持。目前以各大博物
馆为主的文物采编数据库一直在持续建设中。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数字化故宫的建设和推
广,也正是得益于文物数据库的建立。“数字文物”的数据采集工作也从原来的二维数
字影像发展到如今的使用三维技术来采集文物的数据。可以说,只有建立起三维影像数
据库,才能对数字文化的发展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因为,过去的影像是一个平面
的影像,而利用三维技术获得的是一个立体的成像,观感上是立体的,数据上也是立体
的。”[1]“故宫的数据库正是要以二维为基础,逐步推进三维数据的采集,同时,补充
现有文物数据库的属性项,在影像、三维数据采集的同时逐步对材质、配方、细致的尺
寸(如厚度、硬度、重量等)、工艺类型等开始采集,最终建立起多维的文物数据库,
只有在这种状态的时候,才可以说拥有‘数字文物’,当‘数字文物’概念建立起来,
与之相对应的文物的数据库也建立起来,这也才是‘数字故宫’强大的基础数据。”[2]
数据文物库的建立不仅是对文化遗产的全方位的保护,还为这些文物的数字化展示、VR
体验等高科技的应用提供了机会和素材,更是为中华元素在数字化的现代转化上提供了
真实可靠的依据,不管是对传播者还是“把关人”都至关重要。但不得不说,博物馆之
间的独立的数据库并不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整体数据库的建立,因此,各个机构应互通
有无,通力合作,建设起中华元素的真正数据库,且对公众开放,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
参与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中来,也只有这样才能为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表达能真正传播
传统文化保驾护航。

[1] 冯乃恩.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理念与实践综述——以数字故宫社区为例[J].故宫博物院院刊, 2017(01):108-123+162.


[2] 冯乃恩.数字故宫的应有之义和必由之路[J].故宫学刊,2017(01):181-187.
158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创新路径

第二节 中华元素的艺术传播内容的数字化转译

一、现代:凝练的符号形态语言表达

艺术传播符号与艺术作品、艺术观念等共同构成艺术传播的媒介和载体。可见,艺
术传播的符号在整个艺术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现代语言学之父,也是结构主义的创始人
索绪尔,从语言学出发,认为语言本质上一种符号系统,由“能指”和“所指”共同构
成。“俄国哲学家雅各布森认为:艺术传播的符号包括一个可以被直观感受到的指符与
一个被推知理解的被指。”[1]因此,在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中,符号即是能够代
表中华传统文化的特有元素的能指,以及传达中华文化内涵精神和艺术意境的所指,两
者的结合才是中华元素在数字化艺术传播中的中华符号。而这样的中华艺术符号正在再
创造后的中华元素中表达创作者,也是传播者的情感、思想、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
从中体现出的中华“民族性”的特质。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正是指在五千多年的历史
中、中华大地上和传统文化环境里沉淀下来,并积聚而成的特性。这是一种在特定的民
族信仰、民族心理、道德规范,以及思维模式等基础上展现出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质。
所以,这种体现民族内在独特气质的“民族性”,是连续持续性,且较为稳定的一种存
在状态。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一种彰显“民族性”的过程,
在全球文化大融合中体现自我特质,并寻求文化认同的一种方式。而在现代社会,在缺
乏传统土壤环境下进行的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关键是对中华元素符号进行现
代性转译,以数字化艺术的形式在保有传统文化精髓和魅力的同时,绽放出当下时代的
光芒,这才是适应当下互联网时代环境的生存法则。因此,能否使中华元素符号具有“现
代性”成为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形式具有较强传播力的核心。这里的“现代性”不是
为了追求潮流,抛弃中华元素的内涵要义和民族精神,仅把中华元素作为外衣,内在却
是与传统文化不相关的现代或者其他文化价值观。而是跨越时空,在中华元素的视觉的
外在表达与现代审美潮流,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与中国现代的社会价值观中找到
的和鸣和平衡,这也正是一脉相承的民族精神,是在古今结合、时空呼应中的“现代性”
的传承和发展。因此,对中华元素符号进行形态语言上的凝练,以具有现代视觉性的符
号来展示古典艺术美学的韵味,表达民族文化精神的内涵精髓是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传
播的首要条件。
中华元素符号的形态语言的凝练,实际上正是对中华元素进行提炼和重构,以创造
具有现代性的形态语言,这本质上就是一种“民族化”的外在表现,即是通过设计等创
造手段将内在、抽象的民族性灌注于数字化艺术作品之中,以及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全过
程。这是一种以传播者主观能动性的物化过程和外在努力来展现民族的内在属性和精

[1] 张梦雅.艺术传播的时代变迁与社会价值挖掘——评《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探索与重建》[J].传媒,2017(19):97-98.
159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神。中华元素符号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最直接的方式,来展现民族文化身份和文化气质。
因此,对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即是需要以设计等再创造的形式对元素符号进行
现代创新。然而,传统文化本身包含的元素众多,种类繁杂,并非所有的与传统文化相
关的元素符号都适宜进行现代性的数字化转译创新,必须对中华元素符号进行必要的筛
选,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加强其数字化艺术的传播力。因此,中华元素符号除了要满足
前文对中华元素概念界定中的“可提炼的符号性、民族精神的正面性、文化意蕴的整体
性”外,还应满足另外两个条件。
第一,典型性。中华元素进行数字化艺术传播的主要受众是对中华元素具有一般认
知程度的普通大众,且以年轻人为核心群体。想把种类繁多且复杂的中华元素不加侧重
的进行传播,且让受众接受和认可,显然不具备现实条件和意义。正如认知学习的过程
一样,想面面俱到,且以毫无重点的方式去传播,这如同把受众置身于逛庙会一样的传
播环境中,嘈杂且热闹,但能记住,即产生传播效果的则寥寥无几,效果显然与初衷背
离。因此,进行数字化艺术传播的中华元素符号必然要具备典型性,在受众中具有较高
的熟悉度和接受度,且能够代表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内涵的元素符号,如榫卯、园林、
故宫等这些典型元素。并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加深受众的认知和感受力,且以此带动其
他元素符号的传播度。只有这种选择具有典型性的符号为切入点,其受众认知度较低的
元素符号作为外围,以典型元素为中心层层递进,才能在循序渐进中稳步推动传统文化
的传播。从某种程度来说,即便是受众耳熟能详的符号元素,仍然是缺乏深入的了解,
也只停留在符号阶段。如前文的“榫卯”(如图 4-3)和“扇”这两款优秀的民艺软件,
均以游戏的形式让受众在趣味互动中了解到榫卯和扇这两个大家都很熟知的民间技艺
真正的制作工艺,且在古色古韵的视觉画面中,手指的点触参与中,感受到传统匠人的
匠心精神和传统技艺的美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对“榫卯”和“扇”的认知相对浅显,
且缺乏传播力,但这两款民艺软件可以在加深受众对其认知深度的同时,更让他们感受
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且触动到他们内心深处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打动人心的艺术作品才
能让人心甘情愿,自然而然的去分享,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其在互联网时代下作为
普通受众的二次传播力量。而以榫卯和扇延伸出来对传统木材、工具器物以及油漆材料
和其他技艺的认知,则是从榫卯等这种典型元素符号辐射出来的认知度相对较低的元素
符号,这样层层推进的传播方式,更加自然且易于接受。再例如故宫出品的《韩熙载夜
宴图》,正是利用人们对这幅名画的熟知程度和接受度,以此普及和传播此名画中的保
存在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器具,人们在看画时,点击感兴趣的器物,则会展现对其深入的
介绍,以此方式来对文物进行数字化展示,则比直接的展览更吸引受众,也更易获得认
可,其传播力也自然会更强。

160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创新路径

图 4-3:“榫卯”软件界面(自制)

第二,可传播性。顾名思义,即元素符号本身具备的吸引力和传播力。符号作为信
息传播的载体和进行沟通、交流的媒介,中华元素符号代表着传统文化内涵和中华民族
精神,其不仅应适应本土的传播环境,引起中国受众的关注,也更应该在跨文化传播中,
适合国际化的发展和潮流,体现中华文化的魅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尤其是跨文化传
播,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文化符号的可传播性。而一般来说,文化符号的可传播性是受
到诸多条件限制的,其受限性主要表现为相应的语境,如果在一个本土语境之外的新语
境中传播文化符号,则要需要满足很多其他条件,如若不然,则将会是信息的传播出现
偏离或者中断,符号载体的作用和传播效果都将大打折扣。因此,在中华元素的数字化
艺术传播中,首先要选择具有可传播性的元素符号,尤其是在海外传播中,应尽量选择
适应其传播语境和认知方式的元素符号进行现代性转化。《王者荣耀》受到海外追捧的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即是在保留原传统英雄人物中,还融入了当地人心中的英雄,如美国
漫威英雄的融入,这对与打开国际市场至关重要,与此同时,中国传统元素的英雄也尽
量选择其认可度较高的角色等,以此在加强文化的融合中,传播传统文化。而这类对海
外市场具有更高认可度和接受度的元素符号就是具有较高可传播性的符号。另一方面,
在当下互联网时代下的传播环境中,应把握住热点元素,进一步加强元素符号的传播力。
如之前提到的《绘真·妙笔千山》这款游戏之所以获得如此高的关注度,一方面源于其
极其精良的制作,美轮美奂的画面以及对青绿山水派的完美还原,还有一方面是源于《千
里江山图》这一位新晋的传统文化“网红”的热度。从故宫博物院的青绿山水派的特展
中《千里江山图》作为国宝级画作的第一次展出,惊艳了无数慕名前来的人们,到热播
文博综艺《国家宝藏》中对其详细的介绍和演绎,更让更多的人深深为传统文化匠人的
坚持所打动,为中华民族这样的文化瑰宝而骄傲。《千里江山图》名声大噪,拥有了极
高的传播度,说其为高流量“网红”一点不为过。《妙笔千山》正是故宫授权《千里江
山图》的开发,才完美还原这一历史杰作,让更多的认识的同时,更有更多的机会在互
动中感受其艺术魅力。因此,把握住不同文化下的传播语境,以具有更多认知度和认可
161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度的元素符号,最好选择具有传播热度的这种具有较高可传播性的符号加以数字化艺术
展示,将会使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效果大大增强。
对筛选后的中华元素符号进行再创造,以凝练的符号形态语言展现其“现代性”才
是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转化的重要一环。而再创造的关键即是对中华元素进行一个打
破重构的过程,即所谓“不破不立”,只有在打散中华元素符号中对其进行抽象、提炼
和概括,才能真正把握住元素符号的精髓,并结合现代美学元素进行重构,在突出传统
文化元素特质的同时具有现代美感。这正是在“破”中把握精髓,在“立”中展现现代
生命力,即“先破而后立”。世界著名画家毕加索画牛的故事,为世人所津津乐道,传
为美谈,这也正是毕加索大师从现实主义画家突破成为现代艺术的创始人,抽象主义大
师的一个思考过程的反映。1945 年,他先以素描画了一只健壮的牛。尔后采取减法,将
牛逐步简化,最后只剩下几根线条,原来牛的形象已不存在,只有近乎抽象的模样了。
虽然只是寥寥数笔,但却是把牛的形态精准的表达出来,多一笔则累赘,少一笔不精准,
这种恰达好处的提炼概括才是中华元素符号在数字化艺术转化中应把握的。这种由具象
形象演变到抽象形象,简化、提炼、变形的过程,作为创造性的艺术劳动,也正是“先
破后立”的典型体现。因此,对中华元素本身的打散、重构且成功的提炼其精髓正是中
华元素数字化艺术转译和创新的前提条件。在此过程中,创造者应将所选的元素符号分
类进行重组和移用,“一方面要将具象的元素符号,如器物、纹样等等抽象出体现内涵
的形式特点,并结合时代特点进行创新;另一方面将传统文化中形而上的文化精神,具
象化为合宜的视觉形式语言,用于设计创作之中。即将‘物’(器物)揭示为‘精神’,
将‘精神’性的内容具化为‘物’。”[1]在创作中实现事物两极的创新转化,这才是在
把握住传统文化内涵精髓之下展现的现代性。民族文化符号必须从传统文化体系的核心
部分中提炼而成,才能更好地将民族文化的内涵精髓展现出来,而不是仅以纹样、器形
等外在的表层符号堆砌起来。而中华元素符号在数字化艺术传播中,不仅是从视觉等感
知层面的提炼再创造后要体现“现代性”,同样在其应用内容方面也更与当下的时代特
点,受众需求相匹配,具有“现代性”。而两者条件的满足才能大大加强其在现代社会
语境中的传播力。以“西窗烛”这款诗词软件为例,其启动界面书法字体“西窗烛”三
个字搭配古典色彩中赤红色作底色,营造出一种简洁大气且有极具古典韵味的视觉感
受,而首界面的手写书法体且竖排书写的两行诗句,展现在如同一页纸张的界面上,末
尾的诗人名字的“窗”字如同印章一般,更加深了这种古典雅韵的感受,如“点睛之笔”。
整体视觉画面虽极其简洁极具现代性,但却有一种浓浓的古雅的意蕴散发出来,与古诗
词意蕴悠远的格调很是相称。这种视觉上的现代性,正是从印章、书法、书写的纸张以
及古代诗词呈现的状态等与诗词相关的元素符号中进行提炼和重构,并以具有现代性审
美的方式表达出来,才能在简洁大气和古朴隽雅中找到这种视觉语言上的最佳平衡,这
正是在视觉等感知层面的“现代性”体现。此外,“西窗烛”除了以古雅大气的方式来

[1] 张黎.从民族性到民族化——设计中传统民族文化符号运用的分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版),2008(02):133-135.
162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创新路径

呈现古诗词外,还在功能应用中加入用户自己创作的诗句、誊抄的古诗词、以及对古诗
词感悟等之间相互分享的方式,甚至还有与古诗词相关的网上课程和周边商品的热爱,
满足那些对古诗词有更高需求的用户。而这正是在互联网发展当下时代满足用户的参与
感、体验感的同时,且带动其经济上的价值。这正是在应用价值层面成功地融入了“现
代性”的需求。从某种程度来说,以诗词作为契机,满足其情感需求的同时,让受众更
深入的了解、分享和传播诗词是中华元素数字化传播目的的话,那么能让其产生真正经
济价值,才是中华元素在当下传承和发展的核心动能。

二、吸引:沉浸式体验中的文脉传承

进入后互联网时代,在数字传媒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社会和传播已经在互联网作
用下呈现出了一种全新的形态。海量的、碎片化的信息环绕着人们,娱乐产业也处于空
前繁荣的阶段,要从信息和娱乐的海洋中脱颖而出、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互联网时代下
能够创造价值的基础条件,这也成为互联网时代下的“眼球经济”法则、“注意力”原
则等等,即只有先吸引到用户或受众的关注,才有可能产生影响力和传播力,乃至经济
价值。显然,在信息爆炸、娱乐工业化的时代,中华元素在人们既已形成的深奥、枯燥
的刻板印象里,想吸引受众的关注和喜爱必定十分困难。因此,在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
术转译中,只有对受众具有较高的吸引力,才能产生一定的传播力。但这种吸引力且不
能是短暂的,而是能够让受众产生沉浸体验感受,并在这样的体验中传达中华传统文化
的意蕴魅力才是真正具有传播力的数字化艺术转译。美国学者马克·波斯特在其著作《第
二媒介时代》中认为:“以信息消费者远远多于信息传达者的单向传播方式的时代,属
于第一媒介时代;而作为传播媒介的消费者,同时又是信息传播者和传达者的双向传播
方式的时代,可称为第二媒介时代。”[1]基于该理论,我国研究者李沁认为:“人类将迎
来或一定程度上已经迎来‘第三媒介时代’,这是以泛在网络为物理基础、以沉浸传播
为特征的传播时代,这种传播以人为中心,连接所有媒介形态,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无所不能,是一种超越时空的泛在体验。”[2]因此,互联网带来的传播优势,计算机等
前沿科技的不断发展,都为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转译中的沉浸式体验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
件。
“沉浸”一词最开始运用于心理学,“用来解释人们在某些日常活动中为何会全神
投入,注意力高度集中,过滤掉所有不相关的知觉,进入到一种沉浸的状态。”[3]这是
一种神思专注的状态,即庄子所说的“用志不分,乃凝于神。”[4]追溯早期的沉浸传播,
其与建筑学、美术学以及音乐剧等诸多艺术形式都紧紧联系在一起。洞穴壁画以较封闭

[1] (美)马克·波斯特 . 第二媒介时代[M].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25.


[2] 李沁. 沉浸传播:第三媒介时代的传播范式[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12
[3] 毛艳艳.移动数字媒体界面色彩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12.
[4] 冯学成. 禅说庄子:达生[M]. 北京:东方出版社. 2013.
163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的环境营造了最早期的沉浸式环境,中世纪的教堂通过对建筑和光线的充分营运打造出
了独特的空间感。而到近现代的影视图像发展来看,无论是由黑白到彩色的电视,由无
声到有声的电影,还是从普通屏幕到 IMAX 巨幕,都在不断以技术的进步来加强沉浸感
的体验,使虚拟图像与现实世界不断交融。电银叙事中的长短镜头交叉使用的蒙太奇手
法,正是通过拍摄手段、媒介技术来实现对受众心理的掌控的一种思考,并让受众自然
而然地进入影像亦幻亦真的世界中。这正是利用电影影像与受众产生互动体验,使这种
虚幻的空间感延伸到现实世界中来,并使受众获得更好的沉浸感体验,其也表明互动也
是营造沉浸感的另一个关键要素。这一点在近几年流行起来的互动式戏剧有显著体现,
这种新的戏剧形式,打破了观众只观看不参与的传统表演方式,而是让观众参与进来,
走上舞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故事情节部分,使受众能够多感官全方位、近距离的感受
戏剧艺术的魅力,观众与舞台达到了一种新的融合。然而,当下大部分的传统艺术形式
仍然只侧重单一的感官感受。诸如博物馆、美术馆等机构的展出方式多以空间上的物理
距离拉开艺术与受众之间的距离,而此物理距离带来的审美认知的具体,也必然会弱化
观者的审美体验。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论是教堂中光影营造的沉浸感空间,还是 3D
等技术在电影中的支持以及叙事语言的使用,亦或是互动式戏剧中的用户参与等种种方
式营造的沉浸式体验,这几个在传统艺术形式中多单独使用的沉浸感方式,将成为数字
化艺术传播中沉浸感体验营造的综合方式。中华元素以数字化艺术产生的沉浸式体验,
正是得益于数字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以数字技术手段打造的虚拟世界,可互动感知的艺
术形式,而“数字化媒介的双向互动特性就像我们乘坐过山车时的肌肉高度紧张和视觉
刺激,提升了体验真实感,所以,当我们可以看到、听到、触摸到虚拟世界时,这种交
互感和真实感会极大增强。”[1]让受众在这样的环境营造和互动体验中更易沉醉其中,
忘记时间和空间,进入一种自我心流的状态,并在这其中感受着中华元素的艺术韵味和
文化精髓,并潜移默化地进行着文脉的传承活动。
不难看出,中华元素想以数字化艺术呈现的方式吸引受众,并在加深其感官感受时,
触动其内心对传统文化的骄傲和热爱,在此过程中完成传统文脉的传承,沉浸式体验则
成为互联网时代下的最佳路径。因此,在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中以沉浸式体验加
强其传播力则显得至关重要。要实现这种沉浸感,在当前的图像时代,则首先是在视觉
图像的强化中吸引受众强烈的感官关注。这一方面体现在对视觉的图像在画面呈现上的
精心体现。《惊梦》在游戏过程中则很容易让受众达到一种沉浸式体验的状态,这除了
源于其环环紧扣、巧妙布局的关卡设计,故事情节层层递进的叙事结构外,最重要的是
其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山花烂漫等等所营造的古典梦幻的精美视觉画卷让受众沉醉其
中,而其中不论是远处翩翩起舞、令人神往的杜丽娘还是最终两人在漫山鲜花中相会时
款款飞来的象征爱情的两只蝴蝶,等等,每一处让人惊艳的细节则更让人无法自拔。因
此,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对受众视觉感官的极大满足成为沉浸式体验的首要条件。不论

[1] 孔丹羽.数字媒介下的沉浸式传播初探[J].新闻研究导刊,2018,9(19):75+77.
164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创新路径

是电影《大鱼海棠》、《大圣归来》还是文综《国家宝藏》等等,这些中华元素的数字
化艺术作品之所以产生优秀的成绩,让受众产生沉浸感的体验,其共同的成功特质即是
其完美的视觉图像的呈现。
如果说对二维视觉画面的追求只是满足人们对视觉感知和沉浸体验的浅层次满足
的话,那么,20 世纪后半叶,人们对于发展出更复杂的幻觉效果的愿望持续增长,且渴
望加深对视觉感知的刺激和更深入的沉浸感体验。从对全息摄影、IMAX 巨幕等技术和
表现形式的追求和研究,正是人们在寻求更丰富多样的视幻觉,来满足其对感官的需求
和对更深沉浸感的向往。瓦特·本雅明认为,“在机械复制的时代里,艺术品的‘灵光’
已经消逝”[1];而苏珊·桑塔格在《沉默的美学》中写道:“每个时代,都有重塑灵光
的项目。”[2]VR(虚拟现实)技术,正是当下这个时代以技术重塑的灵光。人们利用虚
拟现实技术以可视化的方式,创造出看似十分真实的虚拟环境,让受众可以达到身临其
境的沉浸感。在这样数字化建构的虚拟世界中,受众既可以观看周边的虚拟化环境,也
可以与环境进行相应的互动,这更进一步强化了沉浸感的真实感。随着虚拟技术应用的
普及和直播视频的火爆,一种全新的沉浸传播方式也开始产生,而不再仅是传统的文字、
视频的传播模式,受众的视野也得以更广阔的拓展。“当受众置身于 VR 场景,所感受
的就是接近于现实的虚拟化拟态环境。”[3]因此,另一方面,在互联网时代下的以虚拟
现实为代表的技术应用也成为打造视幻觉图像使受众进入沉浸式的心流体验的重要方
式。而这也常常成为博物馆体验中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创作。
为悼念珍珠港事件 75 周年,2016 年纽约无畏号海空博物馆为观众启用了《铭记珍
珠港》的 VR 体验。博物馆和制作方 LIFE VR 为了确保这款虚拟现实在叙事中能够准确
而生动,在时空设计上参考了来自《时代周刊》、美国国家二战博物馆以及国会图书馆
的诸多相关数据。观众透过战争亲历者 Jim Downing 中尉的叙述,置身于炮火交加的珍
珠港,眼睁睁看着亚利桑纳号战舰沉没,感受近在咫尺的生离死别,美国总统罗斯福与
英国首相丘吉尔当年的原音演讲更让人沉浸在那段历史中。博物馆通过将真实的历史融
合到虚拟的环境中,让观众“亲身经历”珍珠港事件,用沉浸式体验从观众内心激发出
珍爱和平的感悟。而笔者在 2018 年海外求学中曾在荷兰的海事博物馆也亲历了 VR 设
计带来的沉浸感体验,这是对荷兰水手的普通生活的一种讲述,在虚拟现实的空间里,
观众以第一视角的方式看着远方的战火,突然而来的暴风雨,以及上船时岸边依依惜别
的妻儿等置身其中的画面,在音效和随着海船启航时的视角切换,时间和空间在这里消
失了,虚拟和现实在这里模糊了界限,仿佛自己就是一名跨越了时间和空间在亲历着这
一切的水手。“而这种虚拟现实塑造的叙事时空本质上属于多模态感知系统,它充分利
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多感官通道,为观众提供身临其境的感觉,”[4]从

[1] (德)本雅明.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 王才勇者, 译. 北京: 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2.


[2] (美)桑塔格. 沉默的美学[M]. 黄梅等, 译. 海口: 南海出版公司, 2006.
[3] 孔丹羽.数字媒介下的沉浸式传播初探[J].新闻研究导刊,2018,9(19):75+77.
[4] 王国彬.展陈设计中交互式博物馆的理念剖析[J]. 包装工程,2015, 36(8): 26-29.
165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而让观众在博物馆这个有限的空间内能够沉浸于虚拟叙事时空中。在虚拟现实中,观众
难以把握知觉与幻觉的界限,叙事构建使场景显现的幻觉变得如同真实再现。这种虚拟
现实的沉浸感体验,显然让受众在这种非常逼真的视幻觉中真实地感受着历史,而这种
身临其境的真实感所带来的心流体验,感官刺激也足以让历史的文脉在这样的场景体验
中得到继承。
而在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中,虚拟现实技术在中国博物馆的展示体验中也一
直得到了重点的关注。近年来,故宫博物院顺应时代潮流,融合创新文物展示方式,充
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成为中国
博物馆开展数字化艺术传播的领跑者。2018 年底,故宫博物院与惠普共同举办的“V 故
宫”巡展活动中,由故宫博物院新打造的虚拟现实节目《御花园》开始向公众展现,以
期推动数字化故宫走入人们的生活。《御花园》VR 充分利用 3D 特效真实的再现了紫
禁城的皇家花园——御花园,并对在相关史料严格考究之后,创造性的还原了曾经在这
个花园里的动物、假山、植物、亭台楼榭等共同构建的生机勃勃的皇家园林,并首次运
用行业内领先的三维引擎实时渲染光影,生动的展现了御花园中一天不同时间的不同光
彩。在这里总时长 20 分钟的 VR 节目中,观者不仅可以看到御花园曾经种植的海棠树、
水塘的游鱼、奔跑的小鹿,还可以在这样灵动活泼的花园空间中感受着御花园的历史风
貌和过去的夺目光彩。同时,作品也首次进行现场大小屏协同互动的观看模式,以更丰
富的操作体验展现了更多隐藏的细节知识。此次的虚拟现实的体验活动也得到了参观者
极大的欢迎和高涨的参与热情。其实早在 2000 年左右,故宫博物院就已经开启了对虚
拟现实领域的研究,并前后制作发布了《紫禁城·天子的宫殿》《三大殿》《养心殿》
《倦勤斋》等六部再现原场景的虚拟现实作品,此次的《御花园》已经是“V 故宫”项
目下的第七个虚拟现实作品了。这种极具沉浸感的传播方式让体验者仿佛亲自置身于紫
禁城里的御花园中,感受着皇家园林的灵动与大气。恍如置身其中的体验显然比任何精
心描绘的辞藻都更能摄入心田,让人真真切切地在园林的精致中感受着巧夺天工的匠人
技艺、先人的勤劳和智慧,油然而生的震撼和骄傲之情足以使传统的文脉在当下不断的
绵延、传承。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上文中二维视觉图像的精心设计给受众的感受是更高的艺术享
受,却是初级阶段的沉浸式体验,这个初级阶段是相对而言更容易抽离,还未进入完全
深层次的心流的一种状态。而以虚拟现实(VR)为主要技术的视觉幻想的打造,尤其
是主要在博物馆等场所的应用,则更多的侧重原历史状态,真实场景的一种再现,尽管
是使受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幻觉中,达到了更高阶段的沉浸体验感受,但却还是只是
更侧重于对历史的还原,而不是再创造,可以说,其艺术性又相对较低。而 20 世纪末,
“加拿大艺术家,查尔·戴维斯(Char Davies)的虚拟艺术作品证实了 VR 技术用以表
现诗意叙事的可能性。”[1]她这样定义虚拟现实,“我认为沉浸式虚拟空间这个媒介是

[1] 马方楠,朱明健.沉浸的诗意空间:查尔·戴维斯的 VR 虚拟艺术研究[J].当代动画,2019(01):93-96.


166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创新路径

一个时空舞台,其中心智模型或世界的抽象结构可以在三个维度上被赋予虚拟实体,然
后通过全身浸人和交互进行运动学探索。这种媒介与过去的绘画、摄影、纪录片、传统
动画技术、3D 计算机图形都不同,它使我能够更有效地探索和传达我艺术作品的核心
主体和美感。”[1]因此,对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更丰富、更具创造性的应用,让中华元素
的数字化转译不仅体现更深入的沉浸感和更高的艺术性,应成为中华传统文化数字化艺
术传播的一个更高的阶段和要求,这也就是以数字技术支持的新媒体艺术,其最大的特
点即是把技术为艺术所用。通过数字技术,将光线、影像和声音等元素打造出一个如梦
境般的数字化环境,并以大量的数字化互动装置构建的展览空间,给受众逼真的沉浸感
体验的新媒体艺术,也带来更高层次的艺术享受。一定程度上来说,中华元素的数字化
艺术传播中,对中华元素以这种更具艺术性的转化中,不仅对受众来说是对传统文化的
认识和欣赏,更是以艺术对自身精神的一种洗礼。这也是在艺术性和沉浸感中营造沉浸
感体验的另一种最佳平衡。
火爆全球的 TeamLab 的团队作品则拥有最突出的表现。这个年轻的新媒体艺术团
队,自 2011 年开始先后在巴黎、米兰、北京、东京等多个大城市举办系列虚拟现实,
以及大型数字交互装置艺术等展览,成为数字艺术的代表性团队,也是现如今最活跃,
且最具影响力的新媒体艺术团队。通过科技与艺术联姻,创造出高质量,且极具想象力
和沉浸感的新媒体艺术。TeamLab 的创始人猪子寿之(Inoko Toshiyuki)认为,“通过将科
技与艺术相连接,也许可以让人们的生存变得更加积极。科技是人道主义的,数字化的
概念本身就是去拓展人类的表达。”[2]这一理念也始终贯彻在团队的创作中。而近几年
的 TeamLab 新媒体艺术展览被赋予了文化标签和关键词:数字艺术、身体沉浸、人的关
系、超主体空间、数字化城市、数字化自然等等,并体现了团队对艺术与科技、人与自
然,以及人与社会等关系的深度思考。而实际上,TeamLab 看似新潮前沿的数字艺术实
践其实源自于对传统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挖掘。2016 至 2017 年间,TeamLab 在日本
四国地区的深山里完成了 Waterfall of Light Particles - Deep in the Mountains of Shikoku
(如图 4-4)。在一片全黑的空间中,光线只被打在瀑布(水的粒子)上,这些奔流而
下的粒子在光的照耀下形成一个闪耀的瀑布,并照亮了整个漆黑的森林。这个作品正是
TeamLab 的另一个创作理念“数字化的自然景观”(Digitized Nature)的典型体现。诚
如他们所述,大海、河川等水纹常会以线的集合体的形式出现在近代之前的日本绘画中,
这些线条就如同生物一样,让人们感受到一种生命的活力。他们认为近代之前的人们,
在看大海、河川这些自然物时,会将其看成线的集合体,如同欣赏日本古典绘画那样去
观察和感受这个世界。“(我们的)这些作品之中瀑布的呈现方式比起从纪实影像里切
下的真正瀑布,还更能够消除观者与作品之间的界限,让观者感觉自己进入作品的世界

[1] R Russett. Hyperanimation: Digital Images and Virtual Worlds. Herts, UK: John Libbey Publishing.2009.
pp.172-195,illus.
[2] 澎湃新闻网. 又一个浸入式展览:花舞森林里,这到底是艺术还是科技景观
[EB/OL].https://news.artron.net/20170523/n932750.html, 2017-05-23.
167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之中,甚至还可更大胆地说,让观者觉得线的集合体就是生命体,仿佛它们在引诱着观
者进入其中。”[1]以此,他们被前人这种将自身视为自然的一部分,并将大海河川看作
生命和合集的观察世界的行为和方式,是一种与自然真正达到的亲密无间,这深深地吸
引着他们,并成为这个作品的灵感来源。由此可见,TeamLab 作品中的光影并不只是科
技的炫美,核心之处在于以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和魅力带我们走入沉浸的心流体验世界,
去关照传统、关照自我、关照社会、关照宇宙。受此启发,中华元素在数字化的创作转
译中应当以沉浸感体验和更高的艺术追求来展现中华传统文化。

图 4-4:深山中的《Waterfall of Light Particles - Deep in the Mountains of Shikoku》

(图片来源:http://art.china.cn/haiwai/2017-03/16/content_9392820.htm)

沉浸式体验带来身临其境的现场感,以精彩的视觉画面,VR 技术的让人环绕其中
的现场感,以及光影等数字技术变幻打造的梦幻影像等等,这种对画面视觉幻想的打造
使受众自然而然地融进这虚幻的场景之中,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融
合,受众真正的置身于历史长河中感受着传统文脉的流淌。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
正是从沉浸式体验中让受众找到感同身受的超强的代入感,受众不再只是置身事外的观
众,而是能够直接参与整个事件,并拥有更加真切和深入的感官体验。这也必然会触发
受众之心灵,而在这样数字化艺术中加入必要的互动行为也会进一步加强这种沉浸体
验,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这样一种在互联网时代下对受众来说的以沉
浸式体验加强的长久吸引力,对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力的加强也很显然具有极大
优势。

三、便捷:碎片化语境下的快速获取

互联网时代下的社会语境呈现出明显的碎片化特质,这在人们面对海量的碎片化信
息、在移动互联网腾飞下被割裂的碎片化时间以及移动媒介催化下的碎片化传播方式等
现状的表现上来看,显然已经是不容争辩的事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正是技术的发

[1] 典藏杂志. teamLab:打破次元壁的终极技术专家[EB/OL].http://art.china.cn/haiwai/2017-03/16/content_9392820.htm,


2017-03-16.
168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创新路径

展所带来的社会变化。历史多次验证,社会文化与技术变迁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复杂辩证
关系:一方面,新技术将会重构人的主体性和行为。而另一方面,已经被重构的主体性
也会进一步引导和促进新技术的变化和发展。
“这种高度的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乃是我们理解技术与社会文化关系的一个重要理路。”[1]互联网媒介技术的发展,尤其
是移动媒介的飞跃与当前的碎片化社会文化语境的关系也正是如此。人类社会发展创新
的历史,也许就是传播媒介技术的更迭史,印刷媒介的发明使传播方式变得多样而广泛;
电视和广播等电子媒介的广泛应用,使信息源的传播朝着更加广阔、更加多元的方向开
始发展;以移动互联网飞跃发展为显著特征的互联网发展,则使信息源的传播速度、效
率以及深度和广度都有了显著的提高,而信息传播模式也在互联网带来的传播变革之
下,从聚合型向发散型发展。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互联网满足了受众对信息传播无时
间、空间、地域等束缚的传播诉求。其以便捷高效的传播优势在获得受众更广泛关注的
同时,也在时时刻刻推动着信息以碎片化方式进行的传播和流动,这成为信息时代下的
典型特征,也促使社会形态向碎片化发展。互联网媒介技术的发展为碎片化信息在地球
村的快速流动变成了可能,并在传统媒介不断衰退等因素作用下,使社会的碎片化分割
和碎片化特质愈加严重,这成为现代社会转型的重要特点,更是当下碎片化社会语境形
成的决定因素。
碎片化的社会语境把手中的生活也不断被碎片化分割,新兴媒介的层出不穷的创新
传播方式以及多样化的特征都促使在信息不断膨胀,曾在传统媒介传播时代下的信息传
播的权威性、整合性也被无情的碎片化,受众的意见得到更多表达的机会,也受到了更
大的关注,并逐渐开始对传播媒体的主流动态产生影响,甚至是引导其发展走向,这就
导致了社会传播模式整体向碎片化、大众化开始转化。可以说,互联网媒介技术的发展
形塑了当下的碎片化社会语境,但与此同时,碎片化的社会语境又引导主体对其碎片化
传播模式的适应,这也导致碎片化的信息不断涌现和膨胀。因此,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中,
互联网信息也以极具个性化的内容输出,以及简洁快速的信息组织方式遍布于整个信息
网络空间,多重、零散和泛化等性质成为信息主体的重要特征。本质上是为了展现信息
主体个性化的互联网碎片化信息传播,在信息传播需求的指引之下,将作为传播主体标
志的信息传播话语权,从中心化模式不断分割去中心化的传播状态,这也使得当下的社
会语境的碎片化更加严重。因此,可以说,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媒介技术,尤其是移动媒
介的发展与当下的碎片化社会语境,本质上正是高度依赖,相互形塑的一种关系。
此外,各个国家和民族在全球化背景下,不断地进行跨文化的交流、渗透,甚至是
异化而出现的世界化交互混杂的文化特质,致使社会价值体系的日益多元化,这也成为
碎片化社会语境产生的另一主要原因。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以微信、微博、
QQ 为代表的个人门户信息渠道的建立,不仅满足了互联网语境中个体受众自我表达的
诉求,而且是对广大受众在高效快速生活节奏导致的碎片化生活状态下,对短小精悍的

[1] 周宪.从“沉浸式”到“浏览式”阅读的转向[J].中国社会科学,2016(11):143-163+208.
169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移动化信息需求的满足。显然,个人门户下的碎片化信息和碎片化传播方式,且对受众
碎片化时间的弥补,也更是从受众的现实需求层面,不断地加速社会语境的碎片化状态。
因此,中华元素若想在这样的碎片化社会语境中得以快速的传播,除了使其数字化艺术
形式能在信息的海洋中脱颖而出,吸引受众的关注外,更需要以恰当的数字化艺术转译
策略适应这种碎片化社会语境,并找到最佳的传播方式。而“便捷”的体验,应是既强
调快捷的获取艺术内容,又需要方便随时随地欣赏或者操作的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这是碎片化社会语境下最佳的解决之道。因此,在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转译策略上,
“便捷”应成为重要的关键词。这能充分利用受众的碎片化时间,并满足其个性化需求,
使受众达到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一种随手可得、随时随地可观可用可分享的状态,这
不仅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碎片化社会语境,更充分利用了其碎片化传播特质,加强了中
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力。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形式要在这碎片化的社会语境中,
实现“便捷”化的传播方式,则应在数字化艺术转译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应适移动互联网的时代特征,数字化转译的艺术形式适合以智能手机为代表
的移动媒介的应用,可以满足受众快速获取、随时可达的需求。根据爱立信发布的 2018
年第二季度数据,“全球手机用户数量(按手机卡数量计算)达到 78 亿人,同比增长
2%左右。”[1]而“在全球范围内,智能手机用户数量将从 2016 年的 23 亿增长到 2017
年的 26 亿。2020 年,智能手机用户将达 36 亿,接近世界人口的一半。”[2]这基本可以
表明计算机和移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移动媒介,尤其是智能手机,已然成为应用最广
泛的传播媒介。不论是国内还是海外,智能手机的意义早已超越了移动媒介,它更是人
们的身体的延伸。随着现代社会的碎片化特征的加剧,人们对智能手机的依赖性也越来
越高,不论是吃饭、等车、乘地铁、睡前等等各种生活场景,手机不离手也已是现代人
们生活的普遍状态,智能手机以深入而细微的方式不断地渗入人们的生活,甚至似乎是
与现代人是共生的。倘若意识不到这一点,不能把智能手机作为首选的传播媒介,从某
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逆势而为,必然无法完成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的目的。
因此,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转译的艺术形式应适用移动媒介的使用,且易在移动互联网时
代下进行传播。不论是以中华元素为主要内容设计的移动 APP 还是数字艺术的微视频
等,其都是适用移动媒介的艺术形式,方便受众随时随地可以查看。故宫作为中华元素
数字化艺术传播的佼佼者,其在互联网时代下传播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每日故
宫》等优秀的移动 APP 打开了数字化移动传播的局面,让受众看到了不一样的故宫,
一个愿意与时代接轨、愿意了解青年受众,尊重青年受众现实需求和碎片化生存状态的
年轻故宫。此外,原来的以“大屏”为主(如数字电视,电脑等)的中华元素的数字化
艺术形式,在移动互联时代,也应具有相应的“小屏”模式,适宜移动媒介的传播。这
不仅要求其艺术形式本身在设计上可以“大屏”和“小屏”无缝转换,更需要针对“大

[1] 199IT. 2018 年 Q2 全球手机用户数量达到 78 亿人[EB/O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2139292543590521&wfr=spider&for=pc, 20118-09-20.
[2] 搜狐. 全球智能手机用户数分析报告[EB/OL]. https://www.sohu.com/a/137306487_609238, 2017-04-30.
170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创新路径

屏”和“小屏”的自身特色,突出其优势。一方面以“大小屏”进行互动。利用大屏看
数字化影视艺术作品时,移动媒介充当互动工具,如春晚的“摇一摇”抢红包等等。另
一方面,在使用场景切换时,大屏内容可以无缝切换到小屏使用,且利用小屏优势增加
更多的互动模式以及适合碎片化场景的与之前影视艺术相关的短视频,如当前最火的
“吐槽弹幕”以及为适合短时间观看的节选片段等等。
其次,除了要在艺术形式上适用移动媒介,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转译还应在传播
内容上强化“内容简明、重点突出”的原则。这既可以使受众在不受场景限制之下,快
速抓住其关注的核心要义,短时间内完成艺术内容体验,以此适应于碎片化的时间和环
境,又符合年轻受众的交流和传播方式,便于其能够在互联网上得以快速传播。《如果
国宝会说话》这款爆款新式纪录片就是对这一数字化转译要义深刻领会的典范,且获得
了极大的成功。该节目自 2018 年 1 月 1 日起被中央电视台播出之后,就受到了观众热
烈的欢迎和追捧。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到 2018 年 2 月 7 日,《如果国宝会说话》
(如图 4-5)央视网视频播放量为 8329 万次,海外社交平台浏览量约 100 万次,相关的
微博话题阅读量突破 1.1 亿,豆瓣相应评分高达 9.4。”[1]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现象级传播
事件。其一改以往对于的中华元素相关数字化影视艺术作品的冗长拖沓的故事化内容呈
现方式,尽管这能够拉近了观众的浸人式观看愉悦感,但超长的时长和叙述方式,不仅
会造成受众的视觉审美疲劳,且要花费大量且整体的时间去观看,显然是不适合当下的
碎片化语境的。《如果国宝会说话》则以突出文物特征的简洁讲述方式代替了以往冗长
的复杂的叙事形式,以此找打了与受众平等对话的方式。在讲述“三星堆青铜人像”的
文案中,一句“说我像奥特曼的你别走”,让人不由笑出了声,这既打消了曾经国家文
物高高在上,只可远观的距离感,其话语方式又更符合年轻人的交流方式,自然 h 受到
欢迎和喜爱。而更重要的是其以“奥特曼”这一现代年轻人十分熟知的童年符号与跨越
千年的“三星堆青铜人像”的形貌特征上找到了极其相似的特征,这不仅是传统文化在
现代文化的时代坐标中找到了交集,这三个字的核心词更是把握住了此文物的精髓所
在,且是能引起当下年轻人共鸣的精髓。在顺应了当下年轻人简洁幽默的话语体系特征
之时,以简明的内容和对重点的强化,让年轻受众在会心一笑的不经意间领略了高深文
物的可人之处。而国宝太阳神鸟金箔文案中的“这款美瞳我要了”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同时,在解说词上的惜字如金,也是其做到这一数字化艺术转译策略的重要一环。
该片解说词在总导演徐欢提出的“字斟句酌,字字如金,每句话都要很准确,同时要有
美感”[2]的严格要求下,著名编剧张弛和享有“央视才女”美誉的喻江共同操刀,以简
约且古典的抒情表达方式,散发出浓郁的自由而浪漫的色彩,句句直达人们的心底。既
有“村落成了国,符号成了诗,呼唤成了歌”的田园牧歌的意境,也有“你来自泥土,
头微微扬起,仿佛仰望天空”的诗意情怀等等。枯燥晦涩的文物知识经过文案的精心润

[1] 付松聚,祝慧敏.《如果国宝会说话》传播特色管窥[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8(10):79-82.
[2] 杨晓.《如果国宝会说话》:文明之根开出艺术之花[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8-1-10(5).
171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色变得更加接地气,高高在上的冰冷文物也似乎瞬间不仅有了生动的个性,也有了贴近
观众的温度。这样的解说词可以说是“心灵与历史的对话,文明与传承的写照”,也被
公认为是该记录片的最大一抹亮色。在精炼的艺术内容呈现中感受着传统文化的从未有
过的浓浓吸引力,这正是《如果国宝会说话》的过人之处。这样的精炼的内容呈现,也
正是源于其对年轻受众的了解,以碎片化的传播方式实现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真
正做到“见缝插针”的传播策略。《如果国宝会说话》节目组作为一个相对年轻化的创
作团队,其能够充分了解以 80 后、90 后,甚至是 00 后为主的核心年轻受众人群,侧重
数字化、网络化,以及移动化等传播特点,并能够以敏锐的洞察力抓到他们的消费软肋。
在对受众群体的精准定位的基础上,以简明精炼的传播内容、风趣幽默的话语方式,达
到了最大化传播效果的目的,以此改变大部分年轻人曾对文物的刻板印象。正如文化传
播学者张同道所言,“让国宝站到年轻审美的前沿,为青年们的碎片时间提供了一个精
致的文化选项,就连等一班地铁的时间也有了精神文化寄托”。[1]

图 4-5:《如果国宝会说话》海报:三星堆青铜人像和太阳神鸟金箔

(图片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2508997382/)

最后,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转译还需要适应当下以短视频、微信、微博等为主导
的为传播媒介平台,并借助其平台的传播优势和极大的影响力,达到借“他山之石可以
攻玉”的传播效果,实现受众在碎片化语境下的快速获取的“便捷”需求。即便某些中
华元素已经拥有了一些数字化艺术表达形式,诸如数字化艺术游戏、动漫影视艺术等,
但也应在原艺术形式基础上,创造一个满足“短、平、快”特质的数字化艺术作品来在
此类媒介平台进行传播。尤其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各种视频软件,这些软件原本
以转播已有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等影视作品为主要业务,随着互联网和受众需求多
样化的快速发展,纷纷进军自主原创影视作品领域,从拍网剧、拍电影,到自制综艺节

[1] 张祯希.《如果国宝会说话》热播,微纪录作品正成为网络时代文化传播轻骑兵
[EB/OL].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105/c403992-29746422.html, 2018-01-05.
172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创新路径

目、纪录片等等,其作品的品味和质量、精品率和点击收视率都不亚于传统影视公司、
电视台的作品,在新媒体的大浪潮中占得先机。《如果国宝会说话》也正是由于适应此
媒介的传播方式,才产生了爆炸式的传播。在从日新月异进化到分秒必争的高速发展时
代,传播者必须抓住碎片化时间才能吸引忙碌人群的视线,而针对一向高冷、严肃、在
灰暗灯光映射下被玻璃罩子保护着、看得见摸不着的文物,如何能让观众爱看想看、觉
得好看,尤其要让时尚的年轻人能从“老土”的文物中感受到历史文明的魅力和活力,
是多年未解的难题。《如果国宝会说话》学习借鉴了短视频“短、平、快”的优点,摒
弃了过去文物纪录片缓慢、沉重、冗长的叙述方式,每一集仅利用 5 分钟的时间,用明
快的节奏完成对文物的介绍,让原本厚重、严肃的文物焕发出轻快、活泼的魅力。一个
个文物的“微记录”,利用碎片化的传播,让文物“活”起来,不仅会说话,还会用片
头画外音“你有一条来自国宝的留言,请注意查收”和片尾画外音“国宝留言,持续更
新,请注意查收”来撩拨年轻观众的心弦,吸引他们自发地利用下一个碎片时间聆听另
一个文物的故事。正如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所说:“这是一次电视传播方式的创新,
集故事性、文学性、历史性、娱乐性于一身,这符合当下年轻人快节奏的阅读习惯。”
[1]
当然,“这种传播形式的改变不是简单迎合受众的口味,而是经过传播者对传播形式
的反复打磨、深耕内容的产物,这对创作团队的学术积累和传播技巧都提出了更为苛刻
的要求。”[2]
同时,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转译在碎片化的社会语境中既要达到“便捷”的快速
获取、快速传播的目标,也仍然要坚持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文化意蕴的延续性和回味的
绵延性,而不是为了适应碎片化的社会语境,以碎片化的传播方式对中华元素的整体意
蕴进行无原则的切割,如果是这样,那将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不管是要适应移动媒
介的要求、还是快速获取的传播需求,“便捷”原则都是在互联网时代语境下,在深刻
了解受众的基础之上,利用时代的优势对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一种重要补充。
显然,这不是唯一的策略,却是当前碎片化社会语境下的“见缝插针”的弥合碎片化时
间的重要方式。在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转译中,需要深沉绵长,能展现中华文明内涵
厚度的艺术表达,诸如数字艺术电影等能让人沉醉其中,获得回味无穷的艺术体验,但
更需要能在文明的厚度和快速传播之间达到较好平衡的数字艺术表达作为补充。因为,
在这样的碎片化社会语境中,几乎所有人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被割裂的碎片化状态,而此
“便捷”的碎片化传播则显得格外重要,这也是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的经历“由表
及里”、“由浅入深”的前期引入阶段的关键一步。

[1] 杨晓.《如果国宝会说话》:文明之根开出艺术之花[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8-1-10(5).
[2] 付松聚,祝慧敏.《如果国宝会说话》传播特色管窥[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8(10):79-82.
173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四、故事:多样化叙事讲述中国故事

故事人类对生活中已经发生的事件及过程的一种记录,是人类作为个体或者群体的
叙事行为的一个结果。“中国故事,恰是中华民族这个多族群共同体生活中的事件及其
过程的记录形式,它可以表现为神话、传说、音乐、舞蹈、诗歌、小说、戏剧、电影、
电视剧、绘画等多种不同的艺术类型。”[1]而数字化互联网时代,除了以上的多种类型
外,数字游戏、新媒体艺术等数字化艺术作品也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新类型。鲁迅在论
述中国小说的起源时指出,“昔者初民,见天地万物,变异不常,其诸现象,又出于人
力所能以上,则自造众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今谓之神话。……故神话不特为宗教之
萌芽,美术所由起,且实为文章之渊源。”[2]可以看出,“神话”即是鲁迅所认为的故
事。其是“初民”对其所见的“天地万物,变异不常”进行“自造众说”的解释行为,
现被认为是讲故事的行为。“神话”正是在人类在面临着,非人力可以达到的周遭事物
产生大的变化之时的解释行为,其后也成为“宗教”、“美术”和“文章”产生的源头。
文化是一种用来揭示人类生存现象和意义的符号表意系统,中国故事的内在属性正是具
有对中华大地上千千万万事件的解释功能,正体现了中国故事的文化功能。美国著名人
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对文化是这样理解的,“所谓文化就是这样
一些由人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因此,对文化的分析不是一种寻求规律的实验科学,而
是一种探求意义的解释科学。我所追求的是析解(explication),即分析解释表面上神
秘莫测的社会表达。”[3]讲故事正是有这样的解释作用。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Heri
Bergson,1859-1941)在更早的时候就已经认识到,“讲故事是人类文化的功能之一。”
[4]
故事正是蕴含着其原生地的文化价值,而与此同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本身也离不开
讲故事。故事是对人们共同经历过的事件以及过程的叙述,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群体性
特质,群体文化价值构建和传承也正是通过对故事的传达其体现出来的。因此,中国故
事的构建和讲述正是能够达到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核心价值观等中华文化软实力
的作用和效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
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5],这也正为中华文化的传播指明了方
向。故事中包含文化、哲理,一个有趣的故事胜过千言万语,更胜过强行灌输的道理,
故事是世界的语言,在精彩的故事讲述中引起情感共鸣,并传播文化价值,这是让世界
了解中国的一把钥匙。今天的中国离世界的舞台中心越来越近,世界需要了解这个新兴
崛起的大国,而中国也需要得到世界的理解和认同,讲好中国故事是当下的发展使命。
因此,对于讲述中国故事,不是一时兴起的随心所欲,而是有意识、有目的地选择和挖
掘能够真正代表中国精神、中国文化、中国形象的种种故事,并真实完整、全面客观地

[1] 王一川.当今中国故事及其文化软实力[J].创作与评论,2015(24):22-26+21.
[2]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 鲁迅全集, 第 9 卷.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17.
[3] (美)格尔茨著.文化的解释[M].韩莉, 译. 北京:译林出版社, 1999: 5 .
[4] (美)浦安迪.中国叙事学[M]. 陈珏, 整理.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 5 .
[5] 黄丹. 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N].光明日报,2017-11-08(09).
174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创新路径

向世界展示,“使中国故事、中国声音让中外受众愿意听、听得懂,并能与我们形成良
性的互动,产生更多共鸣”[1],以更好地回应世界对中国的关切。
而叙事是人类社会中的普遍现象,也是讲故事的主要方式。正如法国社会评论家和
文学评论家巴尔特(Roland Barthes)认为,“自人类有历史以来,所有阶级、所有群体都
有他们的叙事,叙事是跨国家、跨历史、跨文化的。它就在那里,它就是生活本身。”
[2]
可以认为,我们所见之处,都存在叙事,叙事作为故事表达的主要方式,也有无数种
形式。“叙事贯穿于社会互动与自我表达之中,是建构日常生活秩序、形成自我身份的
重要途径。”[3]叙事正是在社会的互动和表达中,以故事来展现国家的文化和形象。从
某种程度上来说,故事所呈现的国家的文化和形象,也正是以一种可以被其他文化理解
的形式相互的交流着。因此,也可以说,中国故事本身就是中国文化心灵或精神的代表。
“中国艺术作为中国故事的一种艺术呈现,恰是中国文化状况及其文化软实力赖以显现
的一个‘窗口’或一面‘镜子’。”[4]互联网时代下,对中华元素进行数字化的艺术转
译和表达,更应以多样化的叙事手段来建构的蕴藉丰厚的中国想象或传说,来讲述中国
的故事,让海外内受众能够真正接受、喜爱和理解,并以此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和
力量。
在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转译的故事表达中,原型叙事和交互叙事是众多讲述中国
故事的叙事策略中最重要的两种叙事。首先,是原型叙事。在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转
译中,原型叙事策略的关键就在于,在对传统文化原型有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深入挖掘
文化原型的题材,并对其进行创造性地应用,营造出具有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的原型情
境。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Carl Gustav Jung)在其著作《论分析心理学与诗的关系》
中提出了著名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并从这一理论中提炼出了原型的概念。他把原型看作
是构成人类的潜意识下的集体无意识的最基础的部分,是与人类文明的传承有着密切的
关系。原型也会反复出现在艺术、娱乐、工作以及教育等各种人类活动中,并不断地通
过宗教故事、神话传说以及幻想梦境等方面对人类的潜意识施加影响。这样的原型可以
有效地吸引受众,并对受众的心理、行为等产生较大的影响,让受众在原型中产生情感
的共鸣,发挥出强大的情感力量。因此,可以说,原型叙事即是根源于对中华传统文化
的集体无意识的文化认同的一种叙事方式,这对于加强数字化艺术作品的文化感染力和
对传统文化热爱的潜藏的情感共鸣的激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在中华元素的数
字化艺术游戏中显得尤为重要。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更加便捷的生活
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了以《王者荣耀》为代表的游戏事业在全球市场的崛起等现象。从
游戏艺术所取得市场成绩上也可以看出,作为当下最受年轻人喜爱的一种国际化传播语

[1] 喻季欣,郭攀.“讲好中国故事”的文本思考(一) 精粹中蕴张力 张力中显传播力——从“第 24 届中国新闻奖·文


字消息一等奖”获奖作品说起[J].新闻与写作,2015(01):90-92.
[2] 刘子曦.故事与讲故事:叙事社会学何以可能——兼谈如何讲述中国故事[J].社会学研究,2018,33(02):164-188+245.
[3] 刘子曦.故事与讲故事:叙事社会学何以可能——兼谈如何讲述中国故事[J].社会学研究,2018,33(02):164-188+245.
[4] 王一川.当今中国故事及其文化软实力[J].创作与评论,2015(24):22-26+21.
175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言,其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有着举足轻重的现实意义。而在游戏艺术设计中的原型
叙事策略,不仅能够让在游戏中构建的宏大世界有了文化溯源和依据,让玩家能在强烈
的文化认同中提高其传播力,而且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等等,这些
凝聚着先人智慧的结晶,反映了中华子孙一脉相承的情感价值和民族文化等宝贵财富,
其本身对于数字游戏来说就是极其难得的创造源泉和素材。因此,应充分挖掘传统文化
原型的内在价值,并利用数字化手段对其进行艺术再创造,以优秀的原型叙事方式在吸
引游戏玩家的同时,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回顾中国近些年国产游戏的发展可以看到,尽管早期的国产游戏开发者已经认识到
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价值,但对于中华文化的内在精髓还把握不足,浮于表面。只是
以传统文化为标志或噱头来吸引受众的关注,而游戏自身的内容、风格以及玩法却都停
留在对日韩和欧美游戏的模仿,甚至是照搬其模式。以早期的游戏《赵云传》为例,尽
管游戏仍然是建构在三国史的大背景之下,但赵云作为三国时期的大将,其在战斗时最
具代表性的枪法都无法体现,而是以释放陨石、龙卷风等魔法这种典型的西方游戏内核,
不仅在形象上体现不了赵云勇猛无畏、忠肝义胆的大将风范,在沙场上更是无法体现赵
云的英雄气概。尽管玩家可能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得一定感官娱乐的满足,但由于游戏设
计中对文化原型认识和表达都还处于较低层次,玩家没有获得对赵云这一三国文化原型
的认知。显然,对文化原型运用的不准确,容易造成受众对原型的误解,对中华传统文
化的传播是极其不利的。而与《赵云传》与《剑侠奇缘》系列游戏则以成功塑造的虚拟
人物形象和充满中华古典韵味的场景构建,最大程度地还原了一个玩家心目中对侠义情
怀、江湖儿女的想象,引起了玩家情感上的共鸣,产生了更高的文化认同感,并将自己
的侠客、江湖梦想投射在游戏人物身上,在此玩家对游戏的代入感也进一步加深。与此
同时,源自于中国古代著名历史事件,并暗含古典哲学思维的游戏情节原型,正是以原
型叙事的方式使中华元素在游戏中得到成功的应用,并保持其独特的民族性。从某种程
度上来说,对原型叙事运用的成功,使得这类游戏成为国产游戏中难得拥有十多年艺术
生命的常青树。大名鼎鼎的《魔兽世界》获得的巨大成功,游戏中融入的大量多民族神
话元素所构建的恢弘的虚拟世界成为关键因素之一。将希腊神话、欧美奇幻爱好者的故
事以及美国克鲁苏神话设为主线,并把玛雅文明和古埃及文明等文化原型融入,才共同
造就了其厚重、宏大而神秘的文化背景。因此,对传统文化中的原型文化,不仅是数字
化艺术游戏的主要素材来源,爆红的《王者荣耀》正是脱胎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原型叙事
基础之上,同时,也是与中华元素传承相关的数字影视剧、新媒体艺术等数字艺术形态
的核心内容等等,哪怕是诸如《国家宝藏》这种文博类综艺,也是在其中贯穿小剧场的
形式来讲述文物故事。因此,原型叙事策略中对文化原型的发现和深入挖掘是其首要条
件。
此外,在对文化原型进行深刻认识和充分挖掘的基础上,从古代的文化历史、神话
故事等文化原型要素中找到与当今时代下呼应的历史坐标,产生不同时代下穿越时空的

176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创新路径

文化“共振”,才是能够吸引现代受众接受并产生情感共鸣的重要一步。《剑侠情缘》
此类游戏的成功,其重要原因之一,正是现代人在生活压力日益增大的社会语境中对浪
迹天涯、自由自在、洒脱不羁且敢爱敢恨的主角的向往和深切的寄托,这是可以短暂的
逃离现实世界的世外桃源。而《剑侠情缘》这款游戏正是在传统的江湖侠义和现代的胆
怯焦虑的生活现状的强烈反差中,慰藉了现代人们的心灵。2019 年初开始热播的《知否
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部古代伦理生活剧,虽然是由一部架空的小说改编而来,但其
艺术化处理后的北宋生活,却是对文化原型的一种深刻认识之后的再创造。这部影视剧
之所受到热播,除了制作精良、演员突出、场景宏大,尤其是对北宋生活细微生动的呈
现,更让受众纷纷被北宋的打马球、投壶等娱乐活动所吸引,这样极具烟火气息的生活
化场景的再现,以一种活泼泼的生机感,让受众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阻碍中感受到传
统文化浸染下的强烈的文化认同。此外,更为重要的是剧中女主角的成长历程,以及与
男主角的爱情和婚姻的经营等,都让受众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找到了情感的投射和价
值上的认同,是在对现实生活观照下的情感满足。数字艺术游戏英雄超强的能力,本质
上也正象征着玩家对自己的价值期许。因此,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转译的原型叙事策
略中,除了深刻把握文化原型外,在当代社会语境中找到与传统文化原型相呼应的时代
坐标,更是其能否在现代社会中具有传播力和认同感的关键,更是数字化艺术转译成功
与否的重中之重。
在中华元素的原型叙事策略中,原型叙事得以顺利展开,中华元素的传统素材能够
被充分地艺术化再现则也离不开另一大叙事策略——交互叙事的应用。交互叙事作为互
联网时代下,借助计算机等高科技技术开展起来,以互动推动叙事发展的一种叙事手段,
其充分强调了在“去中心化”的传播变革中普通用户的关键性作用,并在人机不断互动
反馈中,给用户以惊喜的心理满足,且进一步产生沉浸性的使用体验。无疑,这对于中
华传统文化的原型素材的应用来说具有极大的推动性。如前文例子中的《绘真》是一款
典型的画风唯美的互动类叙事游戏。游戏以 3D 的形式艺术化再现了北宋画家王希孟的
《千里江山图》,搭配着绵延悠长的古典配乐,玩家将化身一修和尚与神秘小娃墨言一
起,共同穿梭在美轮美奂的画境之中,向妙山大师讨教绘画之精髓。游戏中,玩家可以
通过点击屏幕或者长按进行必要的互动操作,或者捡拾有关线索的物品,或是操作角色
的动态行为等,以在不断的提示和互动中,完成游戏叙事。可以说,玩家对角色的互动
操作和捡拾的物品成为推动主线叙事和游戏进程的关键步骤。它让玩家走入画中,并在
不断的互动体验过程中,层层推进故事的进展,沉浸于其中的美好,近距离地感受传统
文化的魅力、赏析古典艺术的美感。如果在这个游戏叙事中,以玩家的互动解密作为关
键节点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的话,那么其中以中华元素为创新的细节体验则是在加深
玩家代入感的同时,更使玩家达到了对传统文化强烈认同感的高潮。这里不仅有结合了
各类以传统文化为灵感的道具、精致到每个动态都可以被用来截图做壁纸的界面,还具
有截图之后的裱框功能,让玩家想拥有精美画面的纪念之时,还可以戳上自己的印章,
177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共同参与这属于自己的美妙时刻。而这一刻正是玩家自我融入传统文化韵味中的情感共
鸣的愉悦体验。同时,叙事,也就是讲故事,要使说者与听者能够相互理解、配合,则
需要为双方建立一个可以彼此会意的空间。“建构这一空间意味着叙事者必须要运用一
些文化解释,将其主观经验以听者可以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些文化解释必然取材于
公共的文化资源,如符号、词汇、隐喻等等,否则故事就成为不可理解、无法表述的东
西。”[1]而《绘真》以《千里江山图》所塑造的美轮美奂的绿水青山派的绝美 3D 视觉
呈现,正是设计者(传播者)和受众之间构建的会意空间,而这其中推动故事情节的道
具隐喻,以及裱框、印章等创新细节符号,则作为文化解释步步推进这一文化故事的叙
事,让受众(玩家)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和领会着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此外,《绘真》
(如图 4-6)作为一款美妙动人的山水画互动游戏。将玩家深深地拉入一幅幅水墨画描
绘的故事中,并在与界面的不断交互过程中将故事精彩地演绎出来,诸如《山海经》等
古老的神话原型故事的发展正是得益于此。这也正是让玩家在畅游绿水青山派的中华艺
术之美中,以极具主动性和参与感的交互叙事中,继续领会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原型故
事魅力,体会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2017 年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发展工程的意见》则开宗明义地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
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
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2]在中华元素的叙事策略中,正
是以原型叙事和交互叙事为主,原型为基础,交互为手段,两者相辅相成,在相互作用
下共同以优秀的数字化艺术形式来讲述中华文化自己的故事,增强数字化艺术传播的传
播力量,以实现真正的文化自信。

[1]刘子曦.故事与讲故事:叙事社会学何以可能——兼谈如何讲述中国故事[J].社会学研究,2018,33(02):164-188+24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
的意见》[EB/OL]. http://www.gov.cn/zhengce/2017-01/25/content_5163472.htm, 2017-01-25.
178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创新路径

图 4-6:《绘真·妙笔千山》游戏截图(图片来源:自制)

五、交互:新技术支持下的情景互动

交互和互动,可以说是互联网时代下数字化艺术传播最显著的特质,也是传播变革
之下为受众赋权的最直接体现,不论是数字游戏通过交互推进故事情节的走向,还是阅
读公众号之后的随写点评,亦或是观看网络文化综艺时忍不住的弹幕吐槽等等,这都是
互联网赋予受众的互动行为。与此同时,互联网在为受众创造更多互动机会的同时,受
众本身的自我表达和互动意识也在不断地觉醒,这就要求数字化艺术作品想要吸引受
众,也需要更多样化的互动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互联网发展到新阶段重要标志,
便是互动程度的提高,是从互动方式到互动技术等全方位发展的体现。而 AR、VR、大
数据等为主的数字化媒介技术也为丰富的互动模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运用到传统文化
的数字化艺术的表达中,以此来重新发掘、整合、复制并重现传统文化,这也促使新颖、
多样的传统文化艺术表现方式的产生。如 VR、AI 等技术就可以对已经消失的艺术或者
不便于展出的文物等,给予直观、逼真的更生动和全方位的展示和再现。除此,通过
VR 带来沉浸式的传统剧目、书画、舞台表演等,能让受众对其艺术的感受更加真切和
愉悦。而恰到好处的互动无疑是进一步加深了这种美好体验。“技术让某种先前遮蔽的
东西显现出来,文化则是对本身已经形成的东西进行培育。”[1]著名的德国思想家、经
济伦理学家科斯洛夫斯基将技术看作是“去弊”的方式。显然,以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为
基础的新媒介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较强的交互性、沉浸性等特质的媒介,尤其是在

[1] 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第五版[M].常江, 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227.


179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VR 等新技术打造的亦幻亦真的情景之下,赋予受众恰当的互动,则使其产生极强的参
与度,并在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因此,以中华元素为源泉打造的情景互动,也必
然更易让年轻人爱上。
数字艺术的情景交互性,实际就是人们在设置的虚拟世界中对操作对象的可控制程
度以及从环境中获得反馈的自然程度。迄今人们较熟知的交互方式,按照功能分类,主
要是“视觉交互”和“行为交互”两大类。“视觉交互”,顾名思义,即是用户从视觉
层面与计算机图像产生的互动,计算机能够随着用户视线和动作的变化,实时对应产生
新的图像。这样的交互实现,要求计算机系统在每秒钟内具有感应 60 次不同方位动作
的能力,并至少要有 30-60Hz 的图像更新频率。只有这样,人才能同步感受到图像的不
断变化,如同在真实的世界中感受到事物持续动态地变化一样,并强化其身临其境的代
入感。但无论“视觉交互”如何表现,对于人们来说,其仍然只是一个幻象而已,无法
感触到其重量、动态以及质感的体验等等,也必然会减弱其交互的互动性和参与感。而
“行为交互”,从行为层面与虚拟空间中操作对象的互动体验则可以很好地弥补“视觉
交互”在此方面的不足。“行为交互”主要通过对虚拟世界的物体实施以材料学、运动
学或者动力学等属性,利用计算机系统将这些属性传输到人的手腕、手指等可控制的设
备上,使人们在与这些虚拟物体的互动中,产生与真实事物几乎一样的刺激和反馈体验,
这显然能够使人们沉浸其中,拥有最佳的参与体验。创作者与接受者在艺术实践中几乎
是完全隔离的状态,接受者只能通过艺术作品与创作者达到情感上的交流体验,跨越作
品进行直接的交流是几乎不可能的,这也成为传统艺术实践的主要特点。以 VR 为代表
的高科技技术在现代艺术中的应用,尤其是情景互动的设计则大大地改变了曾经的这一
认知,互动则成为了主题。在这样的艺术创作中,对受众反应的关注成为其主要特点,
大部分作品也从受众角度出发去思考,让受众主动地进行互动成为现代艺术创作的主要
条件,更重要的是,“互动”的独特艺术表达语言,也成为了架起创作者和接受者进行
真正交流和沟通的桥梁。这与传统的艺术创作和传播过程中,欣赏者并无实质性的参与,
与作品的互动也是被动的,相比较来说有很大不同。另一方面,此类艺术作品不仅最大
化地关注受众的感受和体验,还让创作者放飞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独特别致的创
意彰显自我的个性。这样的个性化艺术作品的表达本身就是创作者艺术魅力的一次释
放,尤其是视、听、触等感官元素和互动体验的恰当应用,更成为吸引受众关注和喜爱
的关键所在。
这样的艺术作品在现代社会发展出来最典型的形式,即是新媒体艺术,这种“数字
媒介的发展催生的新媒体艺术使这种互动的‘交互性’进入到了更好艺术体验的实践操
作的层面,亦即欣赏者不仅可以通过作品上的交互功能完成自由的艺术欣赏,甚至还能
根据自己的理解甚至想象进行艺术的再创作。”[1]前文提到的备受追捧的 teamlab 团队
新媒体艺术展览算是新技术所打造的情景互动的优秀案例了。他们认为,“技术是人的

[1] 倪万.新媒体时代艺术传播观念回归的理论阐释[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39(05):106-108.
180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创新路径

延伸,数字化的概念本身拓展人类的表达,科技拓宽了艺术的表现形式,一种方式是把
艺术扩展为无尽的体验,另一种方式是改变艺术作品与观众的关系。观众是活跃的、积
极的参与者,去探索和体验,并成为艺术作品的一部分,观众与观众之间共创艺术,这
就是强调的‘互动’。”[1]同时,他们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做媒介,诸如光线、视频以
及虚拟现实等,使接受者通过从视、触、听、嗅等感官层面与数字化艺术作品进行互动,
在赋予艺术作品更深层次的思考性语言表达之时,也让受众能够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到整
个交互体验中来,在自我心流体验中与创作者、艺术作品达到情感上的交流。多通道的
交互方式与环境塑造出的情景互动式体验成为新媒体艺术的重要特质,接受者也更易在
与作品的互动中,达到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感。TeamLab 团队借助光影、声效和数字互
动装置等在满足受众感官体验的同时,也在与观众深度交流和互动中,以全新的观展体
验给受众打造了梦幻的沉浸式感受。以其具有代表性的展览《花之森林,迷失、沉浸与
重生》(如图 4-7)为例。该展览通过影像将观众置身于一个光影交织的花海,在观众
与之互动中,花朵会呈现盛开、成长、衰败、死亡等状态,使观众在这样的迷宫世界中,
在虚拟与现实模糊的边界中,亲历并深切地感受人与自然、生与死之间的关系,体验着
沉浸式观展的美妙。

图 4-7:《花之森林,迷失、沉浸与重生》展览

(图片来源:https://art.team-lab.cn/w/flowerforest/)

同样,在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转译中,在新技术支持下,关注交互性的情景互动,无
疑给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表达创造了更丰富、更具有吸引力的体验。2018 年的第 42
个国际博物馆日,凤凰卫视与故宫博物院共同打造的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清明上河图
3.0》(如图 4-8)的亮相,以更高的艺术水准和互动方式呈现了,传统文化艺术在情景
互动体验中的无穷吸引力。这副基于故宫博物院的国宝级藏品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1] 王红,刘怡琳.交互之美——teamLab 新媒体艺术数字化沉浸体验研究[J].艺术教育,2018(17):130-131.


181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融合了多种高科技的互动艺术,“它能构筑出真人与虚拟交织、人在画中的沉浸体验,
可以让受众用看、触、听、赏、玩的方式与《清明上河图》进行多层次互动。”[1]在这
次展演中,不仅充分挖掘原作的艺术神韵、历史风貌和文化内涵,以 8K 超高清数字互
动技术制作了长 36 米,高 4.8 巨幅互动长卷,并将原画作放大了 20 倍,张择端笔下的
814 个角色、83 头牲畜等等全部动了起来。除了巨幅长卷展厅外,整个互动艺术展演还
包括孙羊店、汴梁码头、宋代雨巷、宋人文空间五大展厅,从各个维度最大化地营造了
展演的互动性和沉浸感,让受众更近距离地看到和感受到了北宋的生活。以 4D 动感影
像为代表等多种高科技的应用、多样化数字艺术形态,也带给受众多层次多维度的沉浸
感体验,让其真切地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旺盛生命力。受众在画卷不同章节的串联中,
以第一视角的方式成为画卷中的人物,更具参与感地体验着北宋汴京的生活百态,不仅
可以坐下喝茶,在孙羊店这样一个结合全息影像、真人表演和舞台美术的 360 度的全息
环绕的沉浸剧场中,听着歌女的琵琶弹唱、看着店内小二忙碌的招呼着……,更深入地
体会着北宋的生活气息和味道。在走过之后可留下片片涟漪的 LED 互动地屏的“雨巷”
后横渡船舶如织的汴河,并在宋代的人文雅韵中唤醒文化的记忆。这是以高科技的互动
技术对《清明上河图》画卷中情景的一次还原和再现,并使受众在不断地互动体验中感
受着古代书画作品真正能够活起来、动起来的艺术魅力。在这里,数字技术媒介打破了
时空的限制,让人们通过情景的互动置身于媒介事件中,成为事件的参与者,获得了叙
事的权利,成为媒介事件的一部分。虚拟世界已经在网络和数字技术的支持的情景互动
中,与现实世界到了某种意义上的重合,人们在时空的穿越中感受着高品质的中华元素
数字化艺术作品所展现的传统文化的艺术传播力量。

图 4-8:《清明上河图 3.0》巨幅互动长卷

(图片来源: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05422377307799717&wfr=spider&for=pc)

[1] 人民日报. 观赏保护两不误 故宫上线黑科技版《清明上河图》[EB/OL].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05422377307799717&wfr=spider&for=pc, 2018-07-08.
182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创新路径

图:《清明上河图 3.0》4D 球幕影院中的动态清明上河图汴河流域

(图片来源:http://www.myshuhua.com/news/view?id=20074)

183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第三节 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新生态建设

一、以“可沟通”的传播语言与“他者”对话

“沟通是不同的行为主体,通过各种载体实现信息的双向流动,形成行为主体的感
知,以达到特定目标的行为过程。”[1]而这其中沟通的核心要义即为“信息的双向流通”。
“可沟通”,也就可以理解为,实现平等的双向交流,信息不仅可以被对方理解和接受,
且同时能收到相应的反馈,在如此来来回回的双向互动中达成目标的共识。然而,不可
沟通,却成为当下社会语境中的重要深层次问题。表面上看,计算机为代表的高新技术
的发展,尤其是线上、线下在移动互联网的推动下达到了前所未来的便捷和顺畅。似乎
这就实现了“沟通”。然而现实情况是,街道和广场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的热闹的聚
集下,隐藏的是陌生人之间无法分担的个体的孤独。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介的火爆,不
论是熟悉的老朋友还是志趣相投的陌生人,在这样的信息洪流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对
话,但实时上只是彼得斯所谓的“Speaking into the Air”[2]。除了个体层面的“沟通”难
之外,社会层面的阶级群体间矛盾的加剧,也与“不可沟通”有很大关系。计算机技术
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可沟通”创造了条件,我们生活在依靠数字化技术全面连
接的时代,这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传播创造了巨大的优势条件,但是重连接轻沟通,
甚至有连接无沟通,即主体之间被连接,却未真正的实现畅通的互动反馈,实现真正的
“可沟通”,仍然是当下现下社会语境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这也集中体现在中华元素的
数字化传播中,且严重影响到传统文化的传播效果。尤其是在跨文化传播中,“长期以
来是‘以我为主’的单向传播模式,缺少与听者的互动和交流;在传播内容上,功利色
彩重,缺少细节,套话和空话较多。”[3]这也正是反映了在跨文化传播中,一直存在的
不关注“可沟通”这一关键要素,缺乏互动反馈下的现象。强势的单向传播带来的不良
后果就是:看似卖力传播自身的文化背后,是由于不关注跨文化传播中不同民族文化和
国情下的认知鸿沟和对他国文化尊重的共情心理,更不关注受众的反馈交流,所造成的
传播效果甚微、“自说自话”的尴尬局面。这不仅导致传播中的文化认同较低,甚至还
出现了被“他国”排斥和方案的传播现象。艺术作品的转化也是如此,“就我们现有的
较为经典的艺术产品特性而言,绝大多数还是在中国国内视野中打造的,具有国际视野
的艺术信息表述方式和优秀作品严重不足,从而削弱了中国艺术在国外的影响。”[4]艺
术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食粮,而中华元素所代表的华夏文明是人类进步和社会文化发展

[1] 智库·百科. 沟通[EB/OL]. https://wiki.mbalib.com/wiki/沟通


[2] John Durham Peters .Speaking into the Air—— A History of the Idea of Communication[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1.
[3] 曹茹,郭小旭.从接受美学看媒体如何讲好中国故事——隐喻、母题与适度陌生化[J].出版发行研究,2018(10):27-31.
[4] 王廷信.中国艺术海外传播的国家战略与理论研究[J].民族艺术,2017(02):20-27.
184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创新路径

的历史呈现。在互联网时代下,以艺术化的形式,高质量的“可沟通”的传播语言对中
华元素进行数字化艺术传播,是使其跨越海外文化鸿沟的重要手段。“中国艺术对外传
播不是强行输出,是在平等的对话与交流中潜移默化的传播,是在与西方艺术对照过程
中的认知与认同。”[1]因此,对于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而言,优秀的数字化艺术
作品应建立在传播者和受众主体间可以实现平等交流的、对话式的传播语言为前提。并
以对方听得懂、看得明白,且强调双向的互动、反馈的“可沟通”的传播语言来替换原
单向的强势灌输,这对于推动中华元素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传播来说至关重要。
要以“可沟通”的传播语言来增强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力,首先是尊重受众,
满足并超越接受美学中的“期待视野”。中国己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比之前任何
时候都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但同样也面临着中华文化影响力偏弱、
国际化传播能力不强、国际上对中华文化的认知较低,且还存在一定偏见的事实,中国
的软实力还远不足以与经济实力相匹配。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则首先
要利用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向世界展示中华灿烂的文明、蓬勃向前的民族精神,
使世界在优秀的数字化艺术作品中了解真正的中华民族,消除误解与偏见,为中华民族
复兴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因此,国际传播中的文化鸿沟需要传播者足够了解受众的民
族文化,尊重受众的群体偏好和文化差异。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尤其是国内外年轻
受众群体的知识水平和审美素养的不断提升,这就更要求传播者能够以高质量高水平的
数字化艺术作品,满足受众对中华元素的文化上和审美上的期待,即满足接受美学中的
“期待视野”。
接受美学是在 20 世纪 60 年代产生的一种文学理论,主要是对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
的能动性研究,其也又被称为“读者接受学”。以伊塞尔、姚斯为代表的康斯坦茨学派,
在现象学和解释学等理论学说基础上提出了“读者中心论”,并“建立了以期待视野、
文本未定性等为主的一整套概念体系,促使文学研究发生范式转移”[2]。接受美学主要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出发,认为读者应被作者充分的考虑和尊重,尤其是在文本创作中,
重视作品与作者的相互关系,并重视作品、作者、读者三者间的动态交往过程。诚如批
判传播理论的奠基人——利奥·洛文塔尔所认为的,“阅读大众的出现是文学发生决定
性改变的根源之一,在影响文学演变的各种‘力’之中,受众的作用力不但伴随着阅读
大众的不断增加而日益增强,而且改变了包括文学家在内的传播者、文学媒介、文本与
接受者之间的关系。”[3]作为文艺理论范畴的接受美学的主要原理,其实适用于所有的
叙事文本,尤其对主要用于传播的“宣传现象同样有效”[4]。同时,对受众的重视和关
注是他们共同的特质。正如,传播学所认为的,大众传播的受众是自由和主动的受众。
而到 20 世纪 70 年代,接受美学的影响力在对当代西方学术界逐步扩大时,其也开始从

[1] 王廷信. 文化认知与艺术对外传播[N]. 中国艺术报,2018-01-29(003).


[2] 季水河,丁亮.接受美学理论观照下的新闻收受[J].当代传播,2009 (1): 11-14.
[3] 甘锋.洛文塔尔社会心理学视野中的接受理论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7(06):117-122+148.
[4] R.C.霍拉勃.接受理论[M].英国麦逊联合出版公司.1984:279.
185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文化领域蔓延到了整个艺术领域。并开始使“艺术研究的中心从艺术家、艺术作品转移
到艺术欣赏者。艺术理论界逐渐形成了艺术欣赏不是被动的审美感受,而是对艺术的创
造性审美这一共识艺术欣赏者被真正地扶上了艺术主体的地位。”[1]1979 年,英国学者
布卢姆勒进一步提出并论述了“主动的受众”,“并从受传者的功利性、意向性、选择
性和自主性等方面论述了受众的主动态势。这集中表现为受众对大众传播的选择性,即
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与选择性记忆。”[2]也就是说,受众对于大众传播中的内容总
是有选择的接触,会下意识地朝着利于自己观点和行为的方向去理解,并会选择自己能
够且愿意记住的部分去记忆。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学者,被誉为“文化研究之
父”的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1932-2014)则从艺术传播作为一种“文化循环”
的角度,进一步明确了受众所体现出的主动性。他认为,“艺术传播活动是嵌入在整个
社会之中的一种‘文化循环’,这个文化循环是具有多元中心,并由多个主体参与其中
而实现的互动性传播系统,包括艺术的接受者或消费者在内的各种传播环节都具有积极
的能动作用。”[3]此外,他还提出过的编码解码理论,更进一步证实了受众在传播效果
中的重要作用。“他把受众的解码分为顺应性解码、协商性解码和对抗性解码三种。顺
应性解码是传播者希望的,即受众完全受其控制,顺应其意图进行解码,但这极少发生。
而协商性解码是指受众部分接受传播者意图,部分解码。对抗性解码则是受众完全拒绝
传播者意图的解码。”[4]可见,传播效果实际上是在传播者和受众共同作用下完成的,
且受众的作用甚至更为重要。因此,受众作为应被足够的重视和尊重的。
同时,受众作为极具主动性的主体而言,也必然会由于群体认知和文化差异等自身
特质,对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有着不同的“期待”。这也就是接受美学的“期待
视野”。这也是在文学作品中的常用的概念,是读者在面对一部文学作品之前的一种期
待,是“阅读一部作品时读者的文学阅读经验构成的思维定向或先在结构”[5]。这种“先
在结构”是由读者自身的知识、文化、先验经验等因素影响下,产生的具有个体性、民
族性等特质的一种认知,这也是影响读者产生不同期待视野的核心因素。因此,文本有
效型的前提,或者说是传播解码的完成,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读者“先在结构”唤醒
后,满足其“期待视野”。对于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来说,也更是如此。纵观中
华传统文化传播成效差的主要原因正是对受众的关注不够,无法进入其“期待视野”。
以 80 后、90 后以及 00 后为主的互联网数字化艺术的受众群体,他们不仅受到过良好的
教育、拥有较高的美学素养,且在全球化助力下,看到过更多的优秀国内外艺术作品,
艺术修养和审美眼光都得到了极大地提高。然而,国内的文化艺术在快速发展中出现的
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现象,更让他们深深的失望和反感,对象征着中华文明的传统文
化数字化艺术作品则尤为强烈。因此,拥有着更高民族文化认同感和骄傲感的他们,对

[1] 倪万.新媒体时代艺术传播观念回归的理论阐释[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39(05):106-108.
[2] 倪万.新媒体时代艺术传播观念回归的理论阐释[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39(05):106-108.
[3] 甘锋,李盼君.霍尔文化研究视域中的艺术传播理论研究[J].民族艺术,2015(04):143-149+168.
[4] 曹茹,郭小旭.从接受美学看媒体如何讲好中国故事——隐喻、母题与适度陌生化[J].出版发行研究,2018(10):27-31.
[5] H.R.姚斯,R.C.霍拉勃.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186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创新路径

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作品也产生了更高的“期待视野”。在跨文化传播中则更是如此,
当下跨文化传播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正是未满足不同民族和文化的“他国”受众的“期
待视野”。若传播者对“他国”的民族历史、文化以及习俗等了解程度都还不够,并不
与本土传播内容和形式进行有效地区分,仍然带入以本民族的“期待视野”来进行艺术
文化的传播,那么出现受众无法理解和接受,无法到达较好的传播效果则是很难避免的
了。因此,尊重受众,满足其“期待视野”对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来说,则至关
重要。这不仅需要充分地了解受众、尊重受众,重视其反馈并不断修正,更需要在了解
其“期待视野”的基础上,以更高的艺术水平,超越受众的“期待”。若仅仅是达到“期
待视野”也还远远不够,这不足以吸引受众,更不能够产生较强的传播力,只有超越“期
待视野”,以诚意之作给受众以惊喜,才能够大大增强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的传播
力。不论是前文提到的数字艺术游戏《绘真》受到的高关注度还是文综《国家宝藏》在
社交媒体上产生的爆炸式传播效力,都是源于其对中华元素艺术美的极致追求,怀着对
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诚意和敬畏之心,让受众惊喜、让受众感动,并在超越受众的“期
待视野”中爆发了极大的传播力。
其次,将中华元素融入以跨越文化鸿沟的“母题”来引起情感共鸣,并在潜移默化
中传播传统文化和民族价值等。民族背景、文化认知上的先天巨大差异,无疑都是中华
传统文化跨文化传播中难以跨越的障碍,但近年来,随着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电
视剧《甄嬛传》等优秀的数字化艺术作品在跨文化传播中展现出来的良好传播效果,似
乎传递出了一种可以调和和满足“他国”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文化圈期待视野的捷径,
即借助“母题”的力量。母题(motif )即是指“在文学历史进程中,不断被反复书写、表
现的共同主题。”[1]这些母题尽管表面上有不同民族和文化的区分,讲述的是不同文化
背景下的故事,但本质上表达却是人类共同的主题,如爱情、亲情、友情、爱国之情、
对正义的追求等等。“这些母题一般也是在母题性场域展开,家庭、自然怀抱中的乡村、
战争都属母题性场域。”[2]《舌尖上的中国》正是在美食这一母题场域中,以引人垂涎
的各地中华美食,穿插着中国人故乡的味道,展现了一幅充满着浓郁中华风土人情的画
面。朴素的“民以食为天”理念之下的是受众感同身受的对家的眷恋、对亲情的不舍和
对家乡的思念,正是这样的人类共有的“母题”背景之下引起了海内外受众的情感共鸣,
更展示了中国人勤劳勇敢、热情向上的民族精神。所以,《舌尖上的中国》能在国际上
产生较大的影响力,同时,在此母题中贯穿中国各地的传统文化习俗等中华元素进去,
让人们在母题的情感满足中,也感受着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则显得水到渠成、自然而
然。同时,不论是受到国内受众喜爱的《纸牌屋》,还是海外受众欢迎的《甄嬛传》,
都是以精彩的权谋和关系的博弈,以及主角之间的情感纠葛等内容来挖掘,并展现人性
中的共性和弱点。这些实现跨越文化的传播的艺术作品,正是得益于对人类共性中母题

[1] 董学文,张永刚.文学原理[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03-104,104.


[2] 曹茹,郭小旭.从接受美学看媒体如何讲好中国故事——隐喻、母题与适度陌生化[J].出版发行研究,2018(10):27-31.
187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的选择和艺术化的表达,触动了人们内心共同的情感追求,产生共鸣。海外的罗密欧与
朱丽叶,对应国内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也是如此,作为不同文化符号的典型代表,其各类
艺术形式在海外内都具有极高的传播度,其关键正是得益于男女主人公所展现的对封建
礼教等落后制度的控诉和反抗、对爱情和自由这两大人类主题的不懈追求,其产生的情
感渲染和共鸣可以让受众跨越文化和语言的障碍,被深深吸引。这正是“母题”所带来
的强传播力。因此,在大的母题场域中融入不同民族文化和符号元素能够得到更广泛、
更易被接受的传播效果。此外,《惊梦》数字游戏,能够获得年轻人的青睐和好评,除
了其本身对中华元素符号的精美且具现代美感的视觉呈现外,最重要的因素是无处不在
的对爱情追求的细节表达。不论是游戏中作为线索提示的翩翩起舞的女主形象,还是游
戏结束两人再次相遇的山花烂漫、化作蝴蝶的飞舞嬉戏等等,都在极力渲染《惊梦》这
一令人动容的爱情“母题”。可以说,正是借助于这样的母题,能够有效的助力中华元
素的数字化艺术形式跨越文化鸿沟,获得更强传播力。
最后,善于用“他者”的语言讲述自己的故事,用“他者”可以理解和接受的语言
形式构建“对话”式传播来实现中华元素为代表传统文化的跨文化传播。“他者”是指
除自我之外的一切人或者物,是外在于自我的存在,是相对于“自我”而言的概念。柏
拉图是在西方哲学中最早提出“他者”概念的人。他在《对话录》中探讨了“同者”(即
“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同者的定位取决于他者的存在,而他者
的差异性同样也昭示了同者的存在。”[1]黑格尔则在此基础上将“他者”的概念进行主
体化,并开始展开对主客体关系的研究。而纵观对“自我”与“他者”之间关系的研究
中,始终存在两种研究方向。第一种是从主体的层面出发,认为主体的发展主要受限于
外界的压制,强调外界客体对主体的作用。最典型的莫过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经济基
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克思在主体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中,强调了
社会的关键作用。而另一种则是从“他者”角度出发,关注并强调在主体建构中,“他
者”的重要意义。例如胡塞尔创立的“主体间性”的概念,使社会科学在认识论上,开
始由关注主体和认知上的主客体关系向关注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转变。而存在主义哲
学家萨特则直接从“他者”凝视的角度研究了“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并认为人作
为“自为的存在”(即人特有的存在方式)是具有自我选择的能力的。但是这种自由是
受到外部环境和“他者存在”的制约。也就是说,“他者”的凝视是影响人的主体建构
自我的重要因素。20 世纪法国哲学家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则在其提出的著名“镜
像理论”以及“大他者”理论中,表达了自我的存在要依赖“他者”参照,“一个‘我’
对于相互主体的共同尺度的参照,或者可以说就被当作是他者的他者,即他们相互是他
者。”[2]自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他者”塑造的一种幻象。由此,可以看到其对
“他者”重要性的强调。而德里达(Jacques Derrida)则从解构主义出发,将他者予以
解构,同列维纳斯(Emmanuel Levinas)与传统他异理论都在他者关系中提出“善待他

[1] 柏拉图. 柏拉图对话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3.


[2] 拉康.拉康选集[M].褚孝泉译.上海:三联书店, 2001. 219.
188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创新路径

者”这一与同者相处的理论。通过以上“他者”部分理论的梳理中,可以看出,“他者”
与“自我”之间存在的辩证关系,“他者”的概念形成是建立在与自我的关系之中,而
自我的存在也离不开“他者”的观照。
“在民族与国家关系中,‘他者’与‘自我’从对立到对话,昭示着跨文化传播冲
突到和解的历程。”[1]“他者”理论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有着重要的启示意
义。从“他者”理论的角度来审视中华元素的传播历史进程则会发现,以中华元素为代
表的传统文化的传播本质上是在一个缺乏“他者”观照下不断发展起来的。尤其是数字
化艺术传播中,尽管在数字化转译中,视觉上和技术上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向“他
者”传播中华文化的过程中长期以一种强势的单向传播方式,而非“对话”式的关注“他
者”接受能力、接受程度,以及缺乏回应和反馈的传播方式,则必然很难走入“他者”
的内心,被“他者”所接受,传播力也将大打折扣。因此,不论是跨文化的国际化传播,
还是国内针对不同群体的传播,作为传播者,都应充分地尊重和了解“他者”,把“他
者”的观照置入整个传播体系中来,并以“他者”的语言来向他者传播核心内容,构建
“对话”式传播语言。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以尊重友好的态度对面“他者”,获
得“他者”的认可和接受。在“他者”语言下融入中华元素符号和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
内容也将更具内隐性和渗透力,产生更强的传播力。
美国好莱坞大片借助中华元素的外衣向中国输入的美式文化价值观,达到的对中国
青年的强大影响力足以说明其对“他者”语言运用的成功。不论是早期的美国迪斯尼动
画以一部《花木兰》将“忠君爱国、孝悌为先”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花木兰,改
编成了一个“个性张扬、释放真我”的拥有美国价值观的美花木兰,还是近几年中以大
量中华元素却堆砌出的美国典型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的《功夫熊猫》,以自身文化和价
值观结合“他者”语言的隐藏式传播方式,代替强势单一的输出方式,并带来了润物细
无声的传播效果。这两部影片都在中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美式价值观得以顺利输出,
甚至很多中国年轻人认为花木兰就是美国所塑造的样子,可见这种“他者”语言之下隐
藏的强大传播力。2019 年年初在中国上映的美国大片《死侍:我爱我家》,正值中国春
节即将来临之际,在其宣传海报(如图 4-9)的设计上,也正是巧妙的借用了与节日气
氛相关的中国元素,诸如糖葫芦、川剧变脸等符号,来与《死侍》的电影元素相结合。
海报的设计不仅以“他者”语言大大拉近了中国受众的好感度和接受度,且海报营造的
诙谐、逗趣的氛围也与电影主题相一致,而从“我爱我家”的片名上也可以看出电影宣
传方对中国受众“家”的情结与春节的情感联结的关注,这对于抢占贺岁档市场显然有
极大的推动作用。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种“对话式”的“可沟通”传播语言,以对“他
者”文化尊重的诚意之下,传播自我的文化内容和价值观,显然是事半功倍,大大增强
了传播力。《王者荣耀》之所以能在海外受到热捧,很大程度上也源于其打入不同国家
市场前,在了解和认知当地的文化的前提下,加入本土性英雄的“他者”语言符号。2019

[1] 王庆福,陈巧巧.与“他者”对话:重构“中国故事”的叙事话语[J].电影评介,2018(16):8-11.
189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年初上映的国产动画电影《白蛇:缘起》(如图 4-10),不仅使“白蛇传”这一老旧的
神话题材展现出新的活力和生命力,更在年轻受众的极大欢迎和肯定中成为票房黑马,
赢得了市场和口碑。关键因素,正是在充分了解当下年轻受众的基础上,对“他者”的
传播语言的成功运用。从节奏明快的叙事方式、极具现代美感的视觉设计、干脆利落的
武打动作,到神秘鬼魅的中华元素设计和融入方式等等,无一不是最受年轻受众喜爱的
呈现方式。而结尾对属于年轻群体集体回忆的《新白娘子传奇》的开头呼应,既是一种
致敬,更是以“他者”语言唤醒了具有强烈情感共鸣的“回忆杀”。中国电影艺术研究
中心主任、中国电影资料馆馆长孙向辉表示,“《白蛇:缘起》中诗意化的场景,让她
看到了中国动画电影复兴的希望。”[1]在《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2019 年春节档
调查》显示,“《白蛇:缘起》紧跟《流浪地球》,排在所有影片的第二位。”[2]2019
年 2 月 13 日,此部电影的最新消息是,电影制作方追光动画创始人王微在个人微博表
示,“《白蛇:缘起》自上映以来,得到了很多观众们的肯定和称赞。欣喜的同时,我
们也收到了很多电影观众的反馈——很遗憾电影没有制作 3D 的版本……几番讨论后,
我们决定重新制作《白蛇:缘起》3D 升级版。”[3]用“他者”语言带来的诚意之作,拥
有更强的传播力,而对“他者”的回应和反馈,正是“对话”式传播语言的体现,也是
进一步加强传播力的重要方式,且是“可沟通”式传播语言构建的关键。

图 4-9:电影《死侍:我爱我家》中国区海报设计

(图片来源: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4086858264078735&wfr=spider&for=pc)

[1] 周慧晓婉,《白蛇:缘起》 2D 版将停映, 开启 3D 版制作[EB/OL].http://www.bjnews.com.cn/ent/2019/02/15/547226.html,


2019-02-15.
[2] 央视网.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 2019 年春节档满意度创同档期新高
[EB/OL].http://news.cctv.com/2019/02/12/ARTIsAbAD0CWqHbDOV4Dlh10190212.shtml, 2019-02-12.
[3] TechWeb. 《白蛇:缘起》2 月 18 日停映 将重新制作 3D 升级版
[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5333228516430310&wfr=spider&for=pc, 2019-02-13.
190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创新路径

图 4-10:电影《白蛇·缘起》剧照

(图片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2544313774/#title-anchor)

二、建设媒介高度融合下的立体化传播矩阵

“媒介融合”概念源自于西方,《数字化生存》的作者,麻省理工大学的教授尼古
拉·尼葛洛庞蒂于 20 世纪 70 年代,提出了针对媒介关系的“Convergence”,其认为未
来不同媒介的联系将会更加紧密,媒介的功能也会朝着重合的方向发展,“融合”的概
念开始被其引入传播领域。同样是麻省理工大学的教授浦尔于 1983 年,在其著作《自
由的科技》正式提出“媒介融合”,并将其具体化,他认为“数码电子科技的发展使媒
介形态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趋势,是引发媒体传播形态聚合的原因。”[1]而由美国密执
安州立大学的电信传播系教授托马斯·鲍德温等人合著的《大汇流——整合媒介信息与
传播》则被公认为媒介融合的里程碑式的著作。其认为“在政策和宽带综合作用下产生
的系统融合,会产生媒介的大汇流,即‘媒介融合’。”[2]同时,论著对媒介的不同层
面上的媒介融合也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述,并预见了未来媒介融合的方向。在 90 年
代后期,中国学术界在我国传媒发展的现实基础上,开始展开对媒介融合的研究。2005
年,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蔡雯在对美国考察之后,在其文章《融合媒介与融合新闻——从
美国新闻传播的变化谈起》中,开始把“媒介融合”的概念引入国内相关领域,并在后

[1] GRAHAMMEIKLE,SHERMAN YOUNG. Media Convergence: Networked Digital Media in Everyday Life. Pal-grave
Macmilla Jannary 17,2012:6.
[2](美)托马斯·鲍德温等. 大汇流:整合媒介信息与传播[M]. 龙耘, 官希明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191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期“将媒介融合的核心归纳为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终端融合三个层面。”[1]从一
定程度上来说,媒介融合本质上即是在数字技术驱动的背景下,各个媒介进行不断地形
态转化,以及产业升级的发展过程。互联网技术的飞速进步,也促使媒介融合的研究重
点从早期的聚焦于传播功能和渠道的融合互通转向了相关技术层面的融合。部分早期的
技术学派研究者则认为媒介融合的本质,是将多种媒介的作用聚集在一个媒介载体的过
程,其只是传统媒介的一种数字化形式。数字技术对媒介融合的影响之大毋庸置疑,但
在现代的社会传播语境中,此观点则显得相对片面。从受众角度上看,早期的传播内容
以媒体的单向输出为主,受众权力较小,传播过程较为被动,传播形式也较单一化,这
也导致媒介融合的效果不尽人意。对此,美国当代媒介研究的领军人物之一的亨利·詹
金斯(Henry Jenkins)认为,“融合并非是一个多媒体功能汇聚的技术过程,而是代表了
一种文化变迁。它鼓励消费者获取新信息,并把分散的媒体内容联系起来。”[2]詹金斯
肯定了受众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媒介融合发展的深入不仅使传播理念产生变革,
也为受众能够主动掌握信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与此同时,受众行为方式的变化也使群
体性需求成为媒体发展的关键因素。彭兰认为“媒介融合的重要方面是传播者与受众的
融合,而社会化媒体在其中又扮演着重要角色:用户逐步成为融合的内源性动力。”[3]
可以说,技术成为推动媒介融合的基本条件和必要条件,而受众在传播过程中地位的变
化,尤其是互联网时代下的赋权,则使受众也成为推动媒介深度融合的关键因素。因此,
“技术和受众,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影响传媒产业发展的关键变量,成为推动媒介
融合的两个重要因素。”[4]在技术革新的助推下,媒介融合能够更加精准地把握受众的
真正需求,并在媒介形态和服务方式的不断发展中,产生更多的革新性的媒介产品等来
满足受众。
因此,在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下,媒介功能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进行深度融合。一
方面传统媒体在数字化信息技术的不断渗透和融合中,新旧媒体的边界也呈现出逐渐消
失的趋势,围绕“互联网+”为中心的融媒体圈层正在形成。另一方面,受众被赋权给
其带来了更大的主动性,受众市场也呈现出主导性和多元化趋势,媒介融合也开始向着
供需重构和服务转型为重点布局的方向发展。而关注受众需求和互动反馈的微信、微博
及移动客户端,以及短视频和网络直播等新兴的新媒介正是在这样的媒介深入融合的背
景之下应运而生,且成为了当下互联时代下的核心传播新媒介。这更为中华元素的数字
化艺术传播的更加深入和一体化创造了极佳的条件。如果说不断挖掘中华元素的自身特
色,充分发挥互联网时代下的媒介融合的优势,使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传播面
更广、传播更加深入是对互联网时代下传播变革的趋势顺应的话,那么国家顶层的关注
和支持,不仅证明这是时代发展使然,更是行之有效,且具有战略支持的最佳传播策略。

[1] 蔡雯,王学文.角度·视野·轨迹——试析有关“媒介融合”的研究[J].国际新闻界,2009(11):87-91..
[2] 亨利·詹金斯.融合文化——新媒体和旧媒体冲突地带[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0.
[3] 彭兰. 社会化媒体:媒介融合的深层影响力量[J]. 江淮论坛, 2015,(1):152-156.
[4] 王莹.技术驱动与受众转变:媒介融合视域下传统媒体转型路径研究[J].数字传媒研究,2018,35(08):1-7+14.

192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创新路径

2014 年 8 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
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媒体融合”的发展自此成为重要的一项发展战略。习近
平在会上明确提出了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的传统媒介与新兴媒介深
度融合发展的指导思路。2019 年 1 月 25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人民日报社就全媒体时
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更进一步强调,“推
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
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
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
量和舆论支持。”[1]并认为“必须紧跟时代,大胆运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加快
融合发展步伐,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2]对媒介融合的深入实践,突出新
媒介的作用,并以发扬各类媒介平台优势下的高度融合,形成最大范围的全网式传播方
式,则必然有利于互联网时代下传播优势最大化。这不仅是主流舆论宣传的需要,更是
中华元素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弘扬和发展的需求。因此,传播主体必须转变传播思路,
以创新的传播思维深入挖掘和融合各大传播媒介,尤其是新兴媒介的力量,使中华元素
的数字化艺术传播一体化程度更加深入和广泛,以各类媒介形成的传播合力进一步提高
中华元素的传播力。
首先,以恰当的传播语言对“两微一端”进行深入应用。“两微一端”,即微信、
微博和移动客户端,这三者几乎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与人们关系最密切、生活粘度最
高的传播新媒介。对这三者的有效利用,也成为传统媒介进行媒介融合转型的首选之路。
经过不断地探索与磨合,不少传统媒介在内容、技术、渠道等方面与新媒介实现了深度
的合作与转型。一些博物馆等机构也纷纷利用移动互联网优势,开发属于自己的移动客
户端,以便在进行相关信息传播的同时,更可以以多样化的数字艺术形式来传播传统文
化。如陕西博物馆等机构与指触传媒开发的 AR 指触魔卡移动客户端,其突破了博物馆
场域的限制,只要用手机扫描相关的文物魔卡,即会出现 3D 立体式文物图像。使用者
可以对进行多角度操作,与之进行丰富有效互动,这大大强化了文物的感知性、交互性
和趣味性,可触可达可参与的体验显然比传统的文物参观方式更具吸引力。这也正是移
动客户端自身优势的应用的优秀典范。与此同时,利用微信和微博进行线下传统文化活
动的推广宣传,同时进行一些短小精悍的数字化艺术作品的传播,如微动画和艺术海报
等等,更能够使中华元素的传播更加丰富和立体化。此外,“两微一端”自身的可移动
性、便捷性以及互动性更是大大弥补了以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介对中华元素数字化传播
的不足。因此,“两微一端”的恰当利用对于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媒介融合进一
步深入和一体化传播体系的构建至关重要。但也必须发现当下的媒介融合程度还不够深

[1] 习近平: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思想基础[EB/OL].


http://china.cnr.cn/news/20190126/t20190126_524494340.shtml, 2019-01-26.
[2] 习近平: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思想基础[EB/OL].
http://china.cnr.cn/news/20190126/t20190126_524494340.shtml, 2019-01-26.
193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入,大部分的传统媒介对新媒介的应用还停留在数字化转化的表层。从互联网思维层面
上看,大部分传播者对于媒介融合真正内涵的理解还远远不够,很多媒体只是开设了微
信、微博等自媒体账号,拥有了自己的移动客户端,并错误地认为已经完成了媒介融合
的全部过程,然而实际上,他们只是实现了形式上的初步转变。艾瑞咨询发布的《2017
中国媒体转型研究报告》中表明,“在过去的十年中,传统媒体试图通过微博、微信进
行与新媒体领域的合作与转化,但由于平台政策及受众行为习惯的转变,传统媒体对微
博、微信的整体控制力降低,转型面临困境。”[1]这主要就体现在对“两微一端”的浅
层次应用,未深刻认知到微信、微博以及移动客户端各自的自身特性及不同的传播优势,
仅把其作为一种数字化传播的工具,以最初级的数字化形式传播原内容等,而不是立足
于新媒介本身,以对应的高质量传播语言对原传播内容进行内在转化。受众的主体地位
在媒介融合深入发展的过程,不断得到确认和提高,受众对交互和参与的需求也越来越
高,曾经单一且固化的传播内容和方式已俨然无法满足再满足受众的个性化、多样化的
需求。因此,转变传播思维在当下复杂的传播局势中已是制胜的关键。与此同时,技术
作为媒介融合发展的核心力量,则更不容忽视。若受众是媒体在未来发展的主导因素,
那技术则是把握受众需求,并以此优化产品及服务的最重要手段。“单纯将传统媒体的
内容搬运到新媒体的做法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就在于忽视了技术在媒介发展过程中的主
动性。”[2]因此,把握住新媒体的技术特性,发挥“两微一端”作为新媒介的技术主动
性,以适宜的传播语言来展现中华元素之美,这既是传统媒介的延续,更是拓展和深化。
在“两微一端”的媒介融合上,故宫博物院可以说是佼佼者,牢牢地抓住移动互联
网飞跃发展下带来的传播机遇,充分挖掘新媒介的传播优势。在 2013 年就推出了移动
APP《胤禛美人图》(如图 4-11),其以著名的“十二美人”绢本设色画的绘画藏品为
基本的介绍对象,不仅对绘画本身的技法和构图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其依托藏品画面本
身的家具、配饰等元素,更串联起陶瓷、家具、书画、宫廷生活等一系列相关的研究介
绍。即便你曾经对这幅绘画和清宫生活一无所知,你也可以在这个 APP 中知晓一二。
《胤禛美人图》APP 的设计以其精美的画面,巧妙的叙事设计,还荣获了香港 DFA Award
大奖(Design for Asia)。随后,故宫还继续开发了《紫禁城祥瑞》、《韩熙载夜宴图》、
《每日故宫》等一系列以制作精良、学术考究的优秀 APP。此外,还有旨在培育小朋友
对传统文化热爱的寓教于乐的 APP,诸如《皇帝的一天》等等,均受到受众热烈追捧。
显然,故宫博物院开发出的高质量移动 APP 是建立在充分认识移动客户端这一新媒介
特性基础之上的。同时,在“两微”的应用上,故宫博物院也准确的把握了其传播语言
的精髓。在微信公众号服务上,其不是简单的网站信息照搬,而是针对微信公众号本身
进行的功能延伸的开发,不仅有基础的活动信息宣传等内容,还有联结微信小程的一些
便捷服务应用,例如与腾讯地图合作的“逛一逛故宫”,即是基于故宫访客的实时位置,
方便其随时查阅地图,更有一些针对传播故宫文化的娱乐小游戏供受众利用碎片化的时

[1] 艾瑞咨询.《2017 中国媒体转型研究报告》[EB/OL] .http://www.iimedia.cn/49910.html,2017-3-15.


[2] 王莹.技术驱动与受众转变:媒介融合视域下传统媒体转型路径研究[J].数字传媒研究,2018,35(08):1-7+14.
194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创新路径

间在娱乐体验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此外,故宫博物院的微博公众号也同样没有落后,
作为一个拥有 600 多万粉丝的“大 V”,自然也是深谙微博网络传播语言的使用。不仅
会在信息传播的间隙调侃和自黑自己,展现出故宫独特的活泼气质,拉近与年轻受众的
距离,更会借助微博更适合图片和微动画传播的特色,以“让我们一起读日历”来品读
传统优秀画作,在每日日历中不同的画作中带受众欣赏古典艺术的魅力。而偶尔的实景
美图又会不时地被刷上热搜,2019 年初的一场大雪让紫禁城美如画,故宫微博的一张张
雪景,更让人们跨越地域和时空的阻碍来共同感受着这份美好。2019 年正月十五的元宵
节,故宫开办的上元节赏花灯活动,既有传统的宫廷花灯,又有利用高科技等多样化手
段展现不一样现代花灯。这样的别开生面的传统活动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故宫抢票的网
站也一度陷入瘫痪。而当日的微博正是紫禁城的口吻表达了自己的别样情怀,“我的名
字叫紫禁城,快要 600 岁了,这上元的夜啊,总是让我沉醉……今夜,一群博物馆人将
我点亮……”,文末的一张张故宫赏灯的美图在这诗意的自述中显得更加动人。这样的
博文显然更受当下年轻人的欢迎,这是一种能戳中年轻受众内心的艺术表达。由此看来,
故宫博物院在传播方面所取得的傲人成绩,正是在深刻洞悉互联网时代下的传播语境
后,以技术为先导、以受众为核心,在把握“媒介融合”的两个核心传播要素中,深入
运用“两微一端”的多样化新媒介,并以准确的传播语言发挥了新媒介的独特优势,使
中华元素的数字艺术展现出极大的吸引力和传播力。

图 4-11:《胤禛美人图》APP 截图

(图片来源:https://www.guancha.cn/Celebrity/2014_08_06_253934.shtml)

其次,充分借助当下最火的短视频媒介平台来进行中华元素的数字艺术传播,使“媒
介融合”的覆盖面更加广泛、深入。信息的泛滥是互联网时代的显著特征之一,无所不
在的信息也在时时刻刻地稀释着人们的注意力,注意力经济或者“眼球经济”又成为互
联网时代经济模式的另一种别称。据相关数据显示,“人们平均每个小时切换应用程序
约 36 次,每天会登录约 40 个网站,近三分之二的人在做一件事时,手中还会忙着别的

195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事情,时间被分割得越来越零碎。”[1]2018 年 11 月由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
的《2018 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短视频应用的用户规模和使用时长呈爆
发式增长态势,成为中国网络视听市场的新生‘主力军’。截至 2018 年 6 月,中国网
络视频用户规模为 6.09 亿,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 5.94 亿,占网民总数的 74.1%。其
中 19 岁以下、20 岁至 29 岁用户对短视频的使用比例均在 80%以上,短视频的发展潜
力不容小觑。”[2]例如土豆视频平台,“自 2017 年 3 月底转型短视频以来,土豆活跃用
户数保持着每月 20%以上快速增长。”[3]以抖音、快手等短视频作为一种新的社交媒介
和新型传播载体,不仅对视频传播语言进行了重新定义,更是在强势崛起中占据了新媒
介阵容的重要位置。短视频之所以可以获得超强的传播力,甚至引起了一定的传媒变革,
其关键正是以最核心的内容在最短时间内传达出传播者目的,以一种短平快的输出方式
倒逼出冗余的信息,仅以最精彩的内容瞬间抓住用户眼球,犹如病毒式的蔓延传播一样,
形成影响力持久、覆盖面广的传播力。不得不说,在把握住短视频的艺术品质的前提下,
将其纳入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媒介融合一体化体系中来,充分利用其短平快的传
播特色,必将会对中华元素的传播和发展产生强大推动力。2017 年 8 月,由文化部、财
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发布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政策中,就鼓励多种新兴
的网络媒介以及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介等共同推出的丰富多样的传统工艺类节目等。短
视频也成为了传统工艺节目制作的重要手段。近年来,短视频发展迅猛,国家顶层的支
持以及技术的进步成为重要原因,与此同时,传统媒体机构、投融资机构、以抖音快手
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以及广大网民等传播主体,都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在不同程度
上促进了短视频的发展进程。实际上,“这些短视频媒介的传播主体是在围绕争夺消费
者进行的激烈博弈活动,这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整合传播提供了内趋力。”
[4]
可以说,在全媒体的媒介融合大背景下,短视频媒介平台作为移动互联网发展下的创
新产物,其火爆的现象正是源于市场的需求,同时也是对传统媒介的一种跨时空补充。
2019 年春节联欢晚会和元宵晚会,作为最盛大的中华元素创新大舞台,其传播载体
——传统的数字电视媒介,更是携手抖音短视频,这一当下最火的新兴媒介,联手发起
了“幸福又一年”的主题活动,并开通了“春晚官方抖音账号”,以此来加强与场内外
观众的互动,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此举也吸引了大量年轻受众的关注。加拿大著名的政
治经济学家哈罗德·英尼斯(Harold Innis)提出了“传播偏向论”,他认为媒介具有偏
向性,这种偏向性主要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偏向性。时间偏向的媒介,即是体现在时间
方面的优势媒介,是可以长久保存,但不便于携带的;而空间偏向的媒介则是易于运送
的,利于掌控的,是具有空间优势,更适合在空间中进行横向传播的媒介,其能使细节
在特定范围内得以展现,并将内容进行快速传播。央视春晚的特点是共时观看、凝聚人

[1] 张露锋.短视频作为新闻传播新方式的发展前景[J].新闻知识,2016(07):38-40.
[2] 中国新闻网.《2018 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发布 短视频“异军突起”
[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8362899639428313&wfr=spider&for=pc, 2018-11-28.
[3] 搜狐. 2017 短视频行业大数据洞察报告[EB/OL]. http://www.sohu.com/a/190870283_99900352, 2017-09-09.
[4] 宁海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整合传播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40(06):135-138.
196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创新路径

心,其形成的具有典型民族文化特色的春晚文化,体现了明显的时间偏向。央视春晚整
体性的传播在增强观众的集体认同感、塑造共同记忆方面具有涵化作用。这种传播方式
把观众连接成了一个整体,在渲染民族文化的情感认同和构建民族回忆方面起到了重要
作用。抖音作为视频与音乐结合的传播方式,其传播本身更易强化细节、突显特色,且
有较强的互动性,也更适应移动互联网之下的碎片化传播,有着显著的空间偏向。这样
“抖音可以对时间偏向很明显的央视春晚进行切分,把局部的特征做成短视频,再形成
讨论并制造出新兴的话题,把原本在时间偏向上的春晚变成无数个在空间偏向上的春晚
短视频,实现央视春晚在时、空两个维度上传播优势的延展。”[1]观众通过电视或者网
络等传统新媒介上可以看到春晚舞台上演艺人员的精彩表演和绚烂梦幻的舞台效果,但
与此同时也有一定的距离感,而在抖音短视频平台上,与春晚节目中当红艺人的抖音小
视频互动,或观看春晚的幕后视频,了解春晚作为超大型晚会的不易等等,都更还原受
众一个更加真实、且没有距离感的别样春晚。正是抖音新媒介所带来的这样传播优势,
才能让受众多角度更全面地了解春晚。因此,可以说,央视春晚和抖音的跨界合作,作
为媒介融合的典型,实现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优势互补,既体现了央视春晚整体传
播的文化和艺术内涵,又以抖音短视频的新媒介介入,使春晚传播在时间和空间偏向上
达到了良好的平衡,进一步强化了其传播力。
再次,关注网络直播平台,使网络直播成为媒介融合深入发展之下,中华元素数字
化艺术传播的重要辅助。移动互联网腾飞催生的新媒介平台,不仅包括“两微一端”、
短视频,还包括同样火爆的网络直播,“且当下网络直播平台目前已经进入了‘随走、
随看、随播’的移动视频直播时代,全民直播渐成趋势。”[2]不仅有诸如斗鱼、虎牙、
熊猫、花椒等专业的直播平台,还有各类直播 APP 也纷纷上线,开始抢占市场。直播
模式也从 PC 端朝着移动端发展转化。“网络视频直播平台到来,网络直播内容的表现
形式也越来越丰富,网络直播改变了原有的媒介生态,而草根性、互动性、开放性越来
越强。”[3]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网络直播把受众的内容生产力放大到了极致,传播者和
受众在不断互动中模糊彼此的界限,交换彼此的角色,传播符号在不断被重构。“网络
直播的本质,是参与式文化的普适与泛化,并以其便捷的参与方式及情绪的迅速释放形
成全民参与的入口效应。参与式文化催生了新型的受众与传播者的关系。主播通过建立
粉丝社群,弹幕交流,将受众与传播者的角色界定逐渐模糊。”[4]正是网络直播实时的
参与性和互动性等特性,使受众的参与感极大的加强,自然也大大加强了其传播力,也
使之成为区别其他新媒介平台的重要特质,但网络直播自身的草根性和较低的艺术加工
性的特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只能是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传播一体化构建
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主流和核心新媒介。但其实时快速的传播性以及互动和参与性,

[1] 殷俊. 抖音拯救央视春晚?[EB/OL]. https://mp.weixin.qq.com/s/YfCA4ydOCsAsMhW8t5ty7Q, 2019-02-21.


[2] 赵梦媛.网络直播在我国的传播现状及其特征分析[J].西部学刊(新闻与传播),2016(08):29-32.
[3] 高婷婷.文化自信背景下网络直播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新闻研究导刊,2018,9(18):79-80.
[4] 袁谅.网络直播中受众与传播者关系的研究[J].新闻传播,2018(13):56-57.
197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又成为传播一体化构建的无法替代的重要补充,尤其是对于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相关
的传播。2017 年,在中央网信办移动网络管理局指导下,以及文化部非遗司大力支持下,
由斗鱼直播平台与光明网共同主办的“致·非遗敬·匠心”大型系列直播活动取得了巨
大的成功,成为网络直播传播传统文化的优秀案例。“从 5 月底到 8 月中,历时 3 个月,
奔赴 14 个省 22 个直播地,探访近 30 位非遗传承人,光明网和斗鱼直播的精英直播团
队深入非遗文化发源地,走近非遗技艺传承人,推出了 30 场非遗主题互动直播,通过
创新的直播形式,充分发挥斗鱼直播平台流量大、互动性强、表现形式灵活等特点,吸
引更多民众尤其是年轻人关注我国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非遗不再束之高阁,而是
‘活’在大众身边。”[1]数十种享誉世界的非物质物化遗产作为中华文明的宝贵财富,
不曾被年轻人真正认识和了解,却在斗鱼的直播平台上吸引了大量年轻受众的关注和盛
赞,新媒介带来的传播力量不言而喻。与此同时,网络直播不仅仅是给受众更强的互动
性和参与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真正离受众距离最近的一种传播方式,是更接近于
是一种跨越时空的“面对面”交流,离年轻受众生活较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通过
直播拉近了与年轻受众的距离。因此,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网络直播对于中华元素的数
字化艺术传播体系的一体化构建来说必不可少,例如在相关短视频热播的同时,视频中
主人公能及时进行网络直播的话,则必然会进一步扩大相关内容的传播面,两者的影响
力和传播力都会被相应加强。
最后,媒介融合的深入发展不仅要在关注技术和受众两个基本因素的前提下,充分
发挥以上几种新媒介平台的各自优势,展现出不同新媒介的传播特色,更应该让不同的
新媒介加深融合,相互辅助、相互配合,使中华元素的传播一体化的构建更加深入和立
体化。故宫博物馆在互联网时代下爆发出惊人的传播力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在
发挥不同新媒介平台的传播特色基础之上,不同媒介相辅相成,深度融合的结果。因此,
应加快传统媒体与微博、微信、客户端、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的融合,突破传统媒体在
时间和空间等方面受到的限制,对相关传播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和整合。对于中华元素的
数字化艺术传播,更应强化“两微一端”的运用,突出当下最火的短视频新媒介平台的
传播优势之时,进一步加强网络直播的辅助作用,使受众更加主动的参与进来。以“融
合”打通“大小屏”的壁垒,通过“小屏”带动“大屏”、“大屏”传播“小屏”的方
式,形成传播合力,使得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在技术手段、传播模式等方面得到
有效提升,形成真正的立体化传播矩阵。例如楚雄彝族经典音乐舞蹈服饰展演《彝乡之
恋》在北京民族大剧院演出期间,楚雄电视台新媒体平台“彝乡楚雄”以及云南广播电
视台融媒体平台“云视新闻七彩云”不仅对演出进行全方位的新媒体直播活动,而且在
演出之前通过微信公众号“会泽时讯七彩云”进行直播预告,以方便关注的粉丝及时收
看,展演结束后,人民网、新华网等多个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对演出情况分别进行系
列报道,同时,央视综艺品频道和音乐频道也对演出活动进行专题的电视活动。可以说,

[1] TechWeb. 斗鱼“致·非遗、敬·匠心”探访活动八月回顾:少数民族的璀璨文化[EB/OL].


http://www.techweb.com.cn/shoujiyouxi/2017-08-28/2579248.shtml, 2017-08-28.
198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创新路径

从微信等新媒介平台到官方电视台的传统媒介等多种媒介的高度融合,使“彝乡之恋”
的传播的深度和广度都达到了最大化。2018 年底热播的《国风美少年》(如图 4-12)
作为一款以选秀为手段,实在宣传中华传统文化的综艺节目,也充分利用微信、微博进
行宣传和互动,观众还可以通过爱奇艺和小红书平台(分享时尚和美妆的短视频平台)
为喜爱的选手盖章投票,同时,主办方也通过小红书来传播选手的精剪的精彩节目或者
幕后花絮,这不仅大大拓展了《国风美少年》的传播热度,且还吸引了众多年轻网民上
传展示自己的传统文化相关的才艺,真正地在立体化传播矩阵下实现了针对年轻人的中
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主旨和目标。

图 4-12:《国风美少年》画面

(图片来源:http://ent.qianlong.com/2018/1019/2891258.shtml)

三、深度运用重视参与感体验的互联网思维

对于当下的互联网时代图景,2015 年在乌镇举办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习近
平总书记曾这样描述,“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
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的能力。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相隔万里的人们不再‘老死
不相往来’。可以说,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1]而在此时
代背景下,树立普遍的互联网思维,不仅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需要,更是发展创新的需要。
从“互联网+”行动计划、网络强国战略再到国家大数据战略的实施,无一不体现了国

[1] 新华网. 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全文)[EB/OL].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2/16/c_1117481089.htm, 2015-12-16.
199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家层面对互联网思维在当下社会创新发展中的重视。互联网思维本质上是互联网技术革
新所带来的思维层面的变革,是把互联网从工具转化到工具思维的一个过程。从工具到
工具思维,作为人类思维发展进步的一般规律,正是经过历史反复证明的结论。美国学
者史蒂夫·洛尔(Steve Lohr)在其著作《大数据主义》中指出,“经验一再告诫我们,
创新工具非常重要,它们不仅有利于经济增长,还可以帮助我们重塑世界观,以及做出
相关决定。”[1]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互联网思维的效应,本质上是互联网技术的效应,
互联网技术既是互联网思维效应的载体和支撑,更是互联网思维产生的源头。在以互联
网技术发展为先导和关键的互联网思维,是体现时代特征、符合时代要求的思维方式,
也是客观需要的社会思维和时代性思维。因此,互联网时代下的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传
播,前提条件应是以互联网思维来发展创新,深入理解“互联网+”的战略意义,以创
新的方式发展“互联网+传统文化”的新时代下的发展命题。
互联网思维,顾名思义,是从互联网角度出发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因此,
以互联网思维去传播传统文化的首要前提是,是否高度重视和了解互联网和互联网思
维。对互联网的重视也成为互联网思维的首要标志。首先就要改变对互联网无视和忽略
的态度,了解和学习互联网知识,深刻把握互联网的特质,理解互联网对社会发展所带
来的巨大变革。不得不说,当前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主体,尤其是一些文化机构和博物
院等,普遍都存在对互联网重视不够,对互联网时代下的传播变革认识不够等问题,传
播方式陈旧,缺乏创意,更谈不上互联网思维了。有些机构虽然懂得把微信和微博等社
交媒介为宣传所用,但对互联网的理解也仅仅停留在工具层面,距离以互联网思维进行
管理和传播中华元素还相差甚远。第二,拥有互联网思维,除了要重视互联网和互联网
思维外,还应认识到是努力适应互联网发展的思维。只有开始适应互联网的时候,才可
能跟得上互联网的发展节奏,这也是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必经过程。最后,不管是重视还
是适应互联网思维,都只是被动应对的反应,是互联网思维的最初级阶段,而只有学会
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进行自主创新,创造效益最大化,才是真正的具有互联网思维。
“是
不是借助互联网,在一定意义上成了传统管理与智慧管理、传统产业与新型产业、传统
销售与现代销售、传统金融与现代金融的分水岭。”[2]“互联网+传统文化”正是利用
互联网思维去创新地传播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
在学会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之时,我们也应重视两个方面。一方面,互联网思维本
质上也是一种大数据思维,是在用户各种类型的消费行为和适用行为在互联网记录下的
一种数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数据是互联网思维下最重要的部分,因为这不仅可以了
解行业发展的问题,预测未来的行业发展的方向,更是用户行为习惯的把握和深层需求
的挖掘,是了解用户,寻找新的价值增长点的关键。这也是互联网思维利用的需重视的
另一个方面,即把握用户需求的思维。“用户至上”,把用户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一切
的创新和服务等都是为了适应和满足互联网用户的内在需求,不仅要满足用户现有的需

[1] (美)史蒂夫·洛尔. 大数据主义[M]. 胡小锐,朱胜超,译.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15: 6.


[2]搜狐. 互联网思维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EB/OL]. http://www.sohu.com/a/122229962_499207, 2016-12-21.
200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创新路径

求,还要挖掘用户潜在的需求,充分地了解、重视、尊重、满足用户,这是“互联网+”
创新发展的最重要的原则,更是运用互联网思维的核心要义。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
播也是如此,在不了解用户的喜好和行为习惯基础上的单向传播行为,在互联网的眼球
经济时代,显然是极易被淘汰的。英国传播学家丹尼斯·迈奎尔(Denis McQuail)曾经指
出,“受众是社会环境和特定媒介供应方式的产物。”[1]互联网时代下所带来的传播变
革,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最主要的是媒介与受众权力关系的重构,是对传播受众的赋权。
受众的身份和地位在此得到极大的改变,他们不再是传统传播时代的被动的接受者,他
们是主动的、具有积极参与热情的受众,他们比任何一个时代都渴望自己被重视,自己
的声音被听到。《时代周刊》将“你”选为 2006 年年度人物以显示个体对网络传播的
巨大力量。“这意味着个体参与传播形态构建时代的到来,个体兼具传播者和受众的双
重身份,一个凸显个人价值的新时代宣告到来。”[2]而在此后,受众作为“你”的个人
价值被充分认可,“你”所带来的力量,可以说是颠覆性的,而“你”被更高的重视和
“你”对参与的渴望也是前所未有的。要使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在互联网时代下焕发
出新的生命力和传播力,更是需要顺应互联网的时代潮流,以互联网思维关注和了解受
众,投其所好,满足其更高的参与度的体验需求,让受众在更喜爱、更舒适的传播环境
中,完成对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接受和认同。因此,在互联网思维的驱动下,以关注受
众参与式体验的三种较成功的经济模式,值得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充分学习和利
用。故宫博物院的传播效果正是这三者相辅相成的体现,这也成为其构建传播生态的重
要组成部分。
首先是利用互联网时代下的粉丝经济,以优秀的数字化艺术作品吸引中华元素为代
表的传统文化粉丝,并维护其粘性,扩大粉丝队伍,这不仅可以创造较大的经济价值,
更是利用粉丝对传统文化本身的进一步规模性的传播。近年来,《小时代》、《何以笙
箫默》等拥有众多书粉的影视剧的成功,粉丝经济开始成为关注的焦点。2017 年的选秀
造星类节目《明日之子》和 2018 年的《创造 101》所掀起的超级热度,让人们看到了粉
丝经济所展现出的无限潜力。粉丝经济实际上是建立在粉丝与被关注者之间关系之上的
一种经济性行为,明星、行业名人等是被关注的主要对象,是以被关注者对粉丝的吸引,
粉丝对被关注者的欣赏,共同创造的一种文化圈认同。可以说,“粉丝经济的本质就是
社群经济,并非面对所有人,而是通过一个核心的价值观吸引一批与自己价值观相似的
人群,也就是说通过某个特定领域有共同价值认同和情感归属的人群,围绕某个中心点
产生连接,进而对这个中心节点而产生的‘包养’及周边经济活动。”[3]麦奎尔的“受
众即市场”观点认为,“受众是特定的媒体或讯息所指向的、具有特定的社会经济侧面
像的、潜在的消费者集合体,信息的生产和传播是通过媒介向潜在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

[1] (英)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M]. 刘燕南等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


[2] 袁谅.网络直播中受众与传播者关系的研究[J].新闻传播,2018(13):56-57.
[3] 亚洲网红在线. 网红时代下的粉丝经济[EB/OL]. http://www.sohu.com/a/116851509_433877, 2016-10-22.
201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
务的活动。” 而若是把受众发展为粉丝,那么其带来的消费力量和传播力量则不可同
日而语,如果说受众还是相对较为被动的目标对象的话,那么粉丝则是已经具备较高认
同感,且极具热情和主动性的人群,而且不能忽略的是粉丝作为群体的强大力量,这一
点在国内诸如鹿晗、TFboys 等顶级流量身上已经可以看到。尽管当下粉丝还是更多的
被与明星联系在一起,但微信和微博这两大社交媒体的出现,让更多的机构团体能通过
公众号发出自己的声音,以独特的语言风格形成自己的魅力气质,也就是一种“人设”。
在社交媒介上,他们不再是冰冷的单位或机构,而是在网络语言的塑造下成为具有感情
和温度的一种形象。故宫正是如此,在社交媒介上,其以生动逗趣的言语、诙谐幽默的
文风和敢于自黑的精神,改变了大众印象中高冷死板的“暮气沉沉”的故宫印象,进而
打造了一个接地气、有温度、勇于创新、更懂年轻人的“朝气蓬勃”的故宫。这种符合
时代潮流的形象,自然是受到更多年轻人的喜爱,并吸引了大量粉丝。从某种程度上来
说,粉丝不再是明星的专属,在互联网时代下,他们属于任何一个散发着无限魅力的个
人或者机构。因此,作为致力于传播传统文化的传播主体,应充分利用粉丝经济优势,
以优秀的数字化艺术作品和更加年轻、有亲和力的“人设”魅力,吸引大量受众,并把
受众转化为粉丝,在粉丝维护的过程中实现价值变现和更大的传播力量。故宫原本就自
带大量粉丝,而作为得到故宫授权的文创公司,2017 年的一篇关于“故宫纸胶带”的文
章刷爆了微信朋友圈,不仅给故宫带来更大流量,吸引更多粉丝,更是使“故宫淘宝”
走入了人们的视野,且开始吸粉无数。而后其更是积极利用微信和微博等社交新媒介维
护粉丝的活跃度和粘性,不仅利用社交平台不断发布新的产品信息和服务等,还充分与
粉丝进行互动,保持粉丝活跃度,维护其粘性。在微博公众号上,“故宫淘宝”正是以
不断抛出粉丝感兴趣的话题,并积极回应粉丝,这样高质量的互动吸引一大批“自来水”
(用户出于喜爱,自发为其产品进行传播和宣传,这类积极性和活跃度较高的用户即为
“自来水”)。“故宫淘宝”在网络上的口碑传播方式不仅扩大了其传播广度,官微对
粉丝的评论的积极回复和转发,体现了对粉丝的充分重视和尊重,是对大部分为草根的
粉丝是极大的心理满足,继而使他们成为“铁粉”和二次传播的重要力量。“故宫淘宝”
通过对社交媒介的充分利用,在推出创新的文创产品和有趣的内容之时,更是赋予其了
独特的文化意义,构建了创意故宫的新的文化认同,粉丝们在被吸引中自发聚集,并在
社交媒介的进一步互动中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粉丝经济产业链也就此形成。可以说,粉
丝经济对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生态的构建来说,是创造经济价值和传播价值的双
赢之举,值得大力发展。
其次,以对网红经济的利用带动网红传播,打造中华元素的数字化传播的网红效应。
“网红”通常是指依靠个人魅力和内容的吸引,在社交媒介上受到追捧,并拥有大量粉
丝的人。移动互联网时代造就的自媒体网络环境中,互动性、普及性和即时性促进了人
们消费模式和思维的转变,拥有更高独立思考能力的受众,对消费参与性和体验性关注

[1] (英)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M]. 刘燕南等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02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创新路径

也与日俱增。信息的膨胀、城市进程的加速,让人们在重压之下更渴望在文化娱乐中寻
求解脱。“网红”正是以独特的个性,轻松的形式、更高的互动性和参与度在这样的多
元网络媒介土壤中应运而生的特殊群体。自 2016 年网红“Papi 酱”获得来自 1200 万融
资以来,“网红元年”的序幕也被正式拉开。与此同时,“网红传播经历了最初的 1.0
草根化、网红 2.0 符号化到现在的网红 3.0 品牌化,形成了完整的网红产业链。”[1]“截
至 2018 年 5 月,中国网红粉丝总人数达到 5.88 亿人,同比增长 25%。网红粉丝中,53.9%
的年龄集中在 25 岁以下。”[2]由此产生的网红经济,也已成为当下重要的新兴经济现象。
“网红经济即是指网红在社交媒体上聚集人气,依托庞大的粉丝群体进行定向营销,对
一般受众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特定的影响,由此衍生出实际利益和经济效应。”
[3]
可见,庞大的粉丝量给网红经济带来的巨大潜力。而“80 后、90 后作为主力网红粉丝
的人群,也从满足功能消费转为心理需求消费。”[4]一定程度上来说,对网红的追捧也
是自身文化价值寻求认同的一种投射,更是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一种追求。发展到现
阶段的网红也有可能是某个结构、某个组织等,而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个人。
故宫拥有的众多粉丝正是自身文化价值魅力的吸引的体现,且已经带来的丰厚经济
效益,表明它正是当下受到热烈追捧的网红。网红和粉丝在不断互动中相互成就。2019
年元宵节前后最大的热点莫过于故宫首推的上元节赏灯传统文化活动,由于太受欢迎,
竟导致抢票难、服务器瘫痪而上了热搜,这也足以看出故宫这个超级网红的地位。五六
年前的故宫在人们脑海中的印象还是旅游景点、皇宫禁地等等。但自 2012 年故宫博物
院院长单霁翔走马上任以来,单霁翔院长自己就“变身”成网络段子手,成为早期网红,
并开始带领故宫在网红这条路上一去不复返。这里不仅有酷炫的朝珠耳机;“雍正萌萌
哒”表情包;刷爆朋友圈的明成祖朱棣的 H5——《穿越故宫来看你》(如图 4-13);
由重要历史改编的《故宫回声》漫画的国宝传奇(如图 4-14)等等,故宫的一系列的网
红操作让人应接不暇。不论是 2016 年初带红文物修复师的《我在故宫博物院修文物》
纪录片;还是 2016 年 7 月,带着墨镜,舞着 hip-hop,自拍发朋友圈的故宫第一位主人
的明成祖朱棣的出圈(图);又或是 2018 年 7 月,顶级流量爱豆的易烊千玺演唱的“古
画会唱歌”主题曲《丹青千里》,“首发曲上线当日,视频播放量超过 3400 万;大赛
主题的微博话题阅读量破 1.2 亿”[5];再到 2019 年故宫与网易游戏合作的,刷爆朋友圈
的《妙真·千里江山》的中华美学的互动手游,最后回到元宵节灯光秀的热搜上榜等等。
故宫充分理解和懂得自己年轻的受众,以诙谐有趣的传播语言使高高在上的故宫融入每
一个国人的生活之中,以满满诚意的高品质数字化艺术作品使传统文化焕发出勃勃的生

[1] 清博大数据. 2016 网红产业研究报告[R]. 北京:北京清博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2016.


[2] 艾瑞,微博. 艾瑞咨询:2018 年中国网红经济发展研究报告[EB/OL]. http://www.199it.com/archives/739837.html,
2018-06-21.
[3] 梁立明. 2016 年网红经济行业研究报告[R].投中研究院. 2016.
[4] 余欢.网红经济还能红多久?——基于短视频传播模式的解读和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版),2017,14(11):35-38.
[5] 中国美术大观网. 故宫×腾讯十大领域成果落地 三年打造数字文博新标杆
[EB/OL].http://www.cnarts.net/cweb/news/read.asp?id=423634,2018-11-02.
203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机,更以传统文化传承领头羊的身份带起了当下的博物馆热、更极大的提升了每个国人
的深切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如今的故宫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网红,其成为现代网红的过程,
是放低身段,平等与大众对话,面对大众反馈不断迭代产品,用科技和艺术输出文化的
过程,是努力把传统文化真正走入普通人们生活之中的目标,而无疑网红这条路是最易
与大众拉近距离、建立亲密关系的方式,这不仅让传统文化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目标越
来越近,同时依托网红效应带来的经济收入,“2017 年的文创收入就已经超过 15 亿,
营收水平超过 1500 多家 A 股上市公司。”[1]如此强的创收能力本就证明了其自身的文
化价值和传播价值,而与此同时,作为超级网红的庞大粉丝群带来的传播力量更是可想
而知。因此,故宫在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打造自己的超级网红之路,可以说是当下作
为中华元素的数字化传播来说,是最值得参考和学习的明智选择,而其取得的辉煌的成
功也证明了如此。

图 4-13:明成祖朱棣《穿越故宫来看你》H5,部分截图

(来源:https://www.digitaling.com/projects/18026.html)

[1] 新京报. 600 岁故宫的超级网红之路:投资 12 家公司,年入 15 亿 [EB/OL].


https://xw.qq.com/cmsid/20190220A02LKO00 , 2019-2-20.
204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创新路径

图 4-14:《故宫回声》漫画海报

(来源:http://www.sohu.com/a/250582880_502894)

最后,对传统 IP 的内容创新开发和发展,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呈现,也正是源
于传统大 IP。网红和粉丝相辅相成下的两种经济模式,在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中
都是极其成功的模式示范,网红的火爆离不开粉丝的支持和推动,但网红之所以能够吸
引粉丝,本质上仍然是源于对内容品质的追求。中华元素作为中华文明的符号和缩影,
是华夏五千年文明的瑰宝,是炎黄子孙智慧的凝结,因此,中华元素作为传统文化的符
号性体现,本身就是极具精神价值和文化价值的传统大 IP,对其充分的开发和利用蕴含
着巨大的财富。IP(Intellectual Property)这一概念自 1967 年世界知识产权成立之时,
即进入了人们视野。但在早期阶段,人们对 IP 的认知普遍还停留在知识产权的缩写上,
认为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成果的专属权力。而如今随着大批的网络小说改编
而来的电视剧、电影、动画、甚至是游戏等火热,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 IP 的概念,IP
似乎成为了泛娱乐产业链的核心。尤其是互联网文化发展和娱乐产业崛起的助推之下,
从漫画、小说等原创内容,到胡八一、花千骨的人物形象的展现,再到奇葩说、Papi 酱
的内容生产产品,IP 经历着不断的发展,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尽管 IP 的衍生形式有
很多种,“但优质 IP 具备着共同的特征:核心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海量的粉丝群体、
强大的流量优势以及可持续挖掘的空间。”[1]泛娱乐的飞速发展之下,一些优质的大 IP
也在不断地爆发着其强大的市场潜力,“JK·罗琳的《哈利波特》已经成为了品牌价值
高达 250 亿美元的超级 IP”[2];日本熊本县的吉祥物熊本熊自 2011 年出道,“仅两年
就已经为熊本县创造了 1244 亿日元的经济收入”[3];“2018 年世界 IP 排名第一的“精
灵宝可梦”的 IP 价值已经达到了 591 亿美金”[4]……。从网络小说到影视作品,再到主
题公园、衍生品的开发等等,IP 的价值在不断地被挖掘中发展出众多的商业形态,并被
层层放大。可以说,“伴随着新媒体的崛起,我国目前已进入‘混态融合’时代,文化
产品之间的连接融合更为明显,小说、动漫、影视剧、游戏,乃至一切娱乐形式不再孤
立发展,而是彼此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协同,构建出了一个泛娱乐产业生态圈。”
IP 文化产业经济已经成为当下中国的一种重要的新经济形态,并正在持续创造着巨大
[5]

的经济效益。“2017 年,以中国原创 IP 为主要来源的网络文学市场,规模约为 128 亿


元。影视、动漫等中游运营层的市场规模近 2500 亿元;下游的游戏、主题乐园、衍生
品则是重要的变现形式,市场规模超过 3000 亿元。”[6]这些以围绕 IP 文化创造出的经

[1] 纪纲. 超级 IP 的新逻辑,故宫树立了好榜样[EB/O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1643326459897814&wfr=spider&for=pc, 2019-01-08.
[2] 三文娱. 品牌价值 250 亿美元,谁一手打造了超级 IP《哈利·波特》?
[EB/OL].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01361204168861346&wfr=spider&for=pc, 2018-05-28.
[3] 搜狐.“熊本熊”两年为小镇创造收益 76 亿!如何向一只吉祥物学习?
[EB/OL].https://www.sohu.com/a/197412851_447655,2017-10-11.
[4] 排行榜 123 网. 2018 世界 ip 价值排行榜, 第一价值 591 亿美金[EB/OL]. https://www.phb123.com/city/GDP/27779.html,
2018-09-11.
[5] 腾讯网.《2018 中国文化 IP 产业发展报告》在京发布[EB/OL].https://cul.qq.com/a/20180930/011408.htm, 2018-09-30.
[6] 纪纲. 超级 IP 的新逻辑,故宫树立了好榜样[EB/OL].
205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济价值,也说明在当下语境中“IP”实现了到“文化 IP”的转换。“文化 IP”即“特指


一种文化产品之间的连接融合,是有着高辨识度、自带流量、强变现穿透能力、长变现
周期的文化符号。”[1]对于消费者来说,“文化 IP”代表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文化标
签,对其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并将兴趣转化为消费行为。对于运营者来说,其是一种可
以进行商业化运作,并快速变现的文化品牌,是拥有巨大商业价值的无形资产。在现代
的社会语境中,文化 IP 也早已不再仅限于网络小说、动漫和影视剧等,从古典名著、
敦煌飞天的壁画、博物馆的国宝重器再到顶级体育赛事转播等等,都是可以成为“文化
IP”被充分的挖掘。中华元素作为典型的传统文化大 IP,对其进行优质的“文化 IP”的
开发和利用,不仅能以更具创意的方式吸引年轻人的喜爱和关注,实现有效传播,更能
够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来进一步推动其传播和发展,对于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
来说,是一种持续健康的动态发展。
作为拥有众多国家重器的古典文化艺术宝藏的故宫,正是在“文化 IP”发展思路的
运营之下,发展成为超级大 IP。2017 年的额超过 15 亿元文创营业额,《我在故宫修文
物》、《故宫 100》等纪录片获得的高评分和高关注度,都足以说明故宫这个大 IP 的价
值。文化 IP 的核心要素,实质上就是由故事、形象或者品牌,是由众多要素构成的能
够吸引受众,并被其认可的核心文化价值观,是比功能性满足带来更大的流量和价值转
化的精神文化层面的满足。故宫正是如此,其不再依赖于气势磅礴的宫廷建筑来吸引消
费者,而以守护国宝,创新传承传统文化的精神来构建自己的核心价值观。
《国家宝藏》、
《我在故宫修文物》以及《上新了!故宫》都是其文化 IP 核心价值观弘扬的主要体现,
而其带来的高收视率、网络热捧以及文创衍生产品的变现能力,都足以说明文化价值给
IP 开发带来的巨大潜能。此外,对于文化 IP 的开发,不仅要与粉丝保持强互动和高粘
性,保证粉丝的高度认同感;IP 本身应是易于传播的,其产品属性应能匹配对应的受众
人群,具有较高的价值变现能力,此外,IP 还应具备较强的衍生性,使 IP 本身能够持
续不断创造经济价值。除了故宫每年 1700 万以上的游客数量,还有故宫作为国家、乃
至世界的顶级博物馆,其自身拥有的大量粉丝群体,都为故宫这个大 IP 聚集了天然的
粉丝基数,这也为故宫 IP 的开发创造了先天的优势条件。而故宫自身对粉丝的重视,
有人体现在其 IP 开发中对参与性和互动性的强调。2017 年的故宫端门数字博物馆,即
是利用 AI、VR 等高科技技术,使受众可以在虚拟的养心殿中进行系列互动,既避免了
文物被近距离接触的破坏,又满足了受众对清宫生活参与体验的满足。而从故宫自身文
化资源出发,开发体现故宫艺术文化和历史知识的创新文化产品,既是对故宫文化的充
分利用和传播,符合其博物馆特色,又以极具创造力的形式使这样的商业衍生品更加年
轻、更具现代美学、也更具市场价值。不仅有曾火爆网络的《雍正行乐图》的动态数字
化艺术作品、《穿越故宫来看你》的 H5 作品,还有走入人们生活的御猫摆件、故宫胶
带纸、“冷宫”冰箱贴等文创作品等等。此外,故宫与各大第三方合作共建的传统文化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1643326459897814&wfr=spider&for=pc, 2019-01-08.
[1] 腾讯网.《2018 中国文化 IP 产业发展报告》在京发布[EB/OL].https://cul.qq.com/a/20180930/011408.htm, 2018-09-30.
206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创新路径

传播生态,更是展现故宫 IP 的长线发展的能力,既有前文提到的《清明上河图 3.0》,


观者可以以第一视角近距离感受北宋汴京的生活百态,又有 2018 年 7 月故宫与腾讯宣
布长期合作,达成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共建泛娱乐文化生态的战略共识。这也正是故
宫在自身 IP 开发上,进行多行业、跨平台的联动合作,以实现品牌合作方和 IP 的双赢。
不论是之前提到的故宫游戏《绘真》,还是《国家宝藏》的热播综艺,以及优质的文创
作品等等,都是与第三方合作共赢的结果。同时,故宫在拥有大曝光量后,利用社区化、
平台化进行营销,制作热点话题,加强与粉丝互动,使历史悠久的故宫 IP 一直保持着
强大的活力和魅力。因此,故宫的文化 IP 的开发,正是在基于原大量粉丝基础上,构
建核心价值文化,并以多元化的商业生态模式高效地聚集和拓展粉丝群,通过粉丝经济
实现价值的转化释放,在完成传统文化传播中也完成了价值变现。2018 年底的故宫口红
被抢购一空便是故宫 IP 价值释放的有力例证。此外,在《上新了,故宫》中推出的第
一件文创产品“美什件”,“在电商的单日抢购高达 5000 套。”[1]文化 IP 的价值得以
释放和转化后,不仅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还可以反过来反哺中华元素的创意生产,
激励创造出更多更优质的文化内容。故宫超级大 IP 的形成,正是不断地在 IP 中寻找创
意、并进行开发设计、长线运营导价值变现等各个环节的循环繁复,才能以“守护国宝,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圈粉无数,在不断满足不同受众诉求基础上,开拓创
新,使文化底蕴丰富的故宫 IP 不断的绽放出新鲜持久的发展动力。
传统 IP、网红与粉丝经济等三种模式可谓是相辅相成、相互成就,传统 IP 为网红
经济输入内容、吸引粉丝,而粉丝在传播和价值生产的过程中又不断的反哺网红和传统
文化的 IP 开发。可以说,这是互联网思维之下,在充分尊重用户身份的基础上,赋予
其极高参与度的体验式经济模式,是对受众心理和精神需求满足的商业形态,更是中华
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能够既保证经济价值创造,又极大增强其传播力的最佳路径。

四、综合多层次多维度的数字艺术传播形态

数字化艺术作为一种依托互联网发展起来,以数字化作为创作工具、表达和传播的
艺术形态,在近些年互联网蓬勃发展的现代语境下,也成为中华元素进行当代传播的最
佳形式。以数字电视和网络平台为代表的传统新媒介显然为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
提供了较好的媒介平台,各类以中华元素符号为核心内容的综艺节目在近几年更如井喷
之势,势不可挡。其在赢得更高收视率的同时,更是以更高传播度的方式展现了传统文
化的魅力。此外,数字电影在 3D、VR 等高科技发展的支持下,中国的电影市场也可谓
是气势如虹,中华元素符号也被不断地创造性改编后,出现了越来越多优秀的代表性作
品。而与此同时,数字游戏作为最受年轻人欢迎的一种数字化艺术形式,在移动互联网

[1] 人民网. 综艺《上新了,故宫》带火周边商品销售[EB/OL].


http://sc.people.com.cn/n2/2018/1119/c345167-32302272.html, 2018-11-19.
207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的强力助推之下,以中华元素为核心内容创作的手游,也开拓了新的天地,且在国际上
逐渐产生并扩大着自身的影响力。如果说,以上相对传统的艺术传播形态在焕发新的生
机,对中华元素的传播来说大有助益的话,那么互联网时代下催生的一些新的数字艺术
形态,诸如短视频、移动客户端等,以及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介形式,若都可以被充分
利用的话,那么其必然都能够成为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的重要力量。因此,从一定
程度上来说,充分发扬适应新兴媒介传播的新数字化艺术形态,挖掘移动互联网时代下
的新兴媒介优势,并继续繁荣适宜传统新媒介的综艺节目、数字电影、数字游戏等传统
数字艺术形态,共同打造多层次多维度的综合数字化艺术传播形态则成为中华元素的数
字化艺术传播新生态构建的重要部分。
一方面,应在继续繁荣以电视综艺、数字电影为代表的传统数字艺术形态的基础上,
以更高的艺术品质强化其传播特色,并发展出属于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国际传播
语言。近些年,随着中国娱乐产业的迅速发展,电视综艺节目也借着这股东风得到了极
大的助益,优秀的综艺节目层出不群,既有以明星选秀或者真人秀为主的娱乐综艺类,
如《奔跑吧!兄弟》、《创造 101》等等,又有以满足民众精神文化和审美提升的文化
综艺类,如《见字如面》、《朗读者》等等。这些制作精良的综艺在唤起全民追捧热潮
的同时,更体现了中国当下电视产业发展的程度以及民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所达到的新
阶段。在这样的优势背景下,以中华元素为主要创作内容,弘扬传统文化为主旨的文综
类综艺节目更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不仅前有掀起全民学诗的《中国诗词大会》,
让观众在激烈的比赛中感受着中华诗词的魅力,更是折服于优秀选手身上散发出的“腹
有诗书气自华”的脱俗气质,而后更有吸引全民走进博物馆的《国家宝藏》,在明星演
绎的小剧场中拉近着与文物的距离,更在国宝守护者的信念中感受着跨越时空的家国情
怀和民族骄傲。如果说这类节目还是更偏重文化传承的较严肃的主题叙事的话,那么《上
新了!故宫》则是在明星真人秀、文化传播甚至是商业价值上找到更加合适的平衡点。
这里不仅有年轻人喜爱的当红明星的助阵引导,更有专业的设计师在故宫中寻找文创的
灵感,而时时穿插的与故宫有关的历史事件和文化的解密任务,则让观者在跟随明星们
的探索游走中欣赏了故宫未对外开放的宫殿,了解了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而节目后及
时推出的文创作品,更是让观者在获得这样作品的同时,更以近距离的方式完成了其与
明星、故宫之间的真正的情感联结,可谓是一举三得。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类
原创性文综节目,将中华元素以更加新颖、充满创意的方式,融入了这种更受年轻人欢
迎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形态中来呈现,是传统文化传播的一次大幅度的进步,应继续加强
这类优秀节目的制作和传播,强化其作为具有代表性的精品标杆化节目,与此同时,继
续开拓创新,打造更多更高艺术品质的文综类节目。如果说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
对于电视综艺而言是打造更多精品标杆类节目的话,那么数字电影行业则是尽快找到适
合自己的国际语言传播方式,使优秀的中国电影,不仅能够受到国内受众的欢迎,更应
以开拓海外市场为己任,积极扩大中华元素和文化的海外影响力和文化认同感。近几年

208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创新路径

以中华元素为主要创造源泉的数字电影,尤其是动画电影,不论是《大鱼海棠》、《大
圣归来》,还是 2019 年初的《白蛇:缘起》等等,都在国内市场上获得极大的认可,
也让更多的年轻人在美轮美奂的画面和紧张刺激的剧情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和
魅力。但即便如此,也不得不承认,目前,带有明显文化传承和价值取向的优质国产电
影在海外市场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水土不服,市场反响平平,整体表现一般,其实这很
大程度上正是源于对国际化传播语言的把握不足。美国拍摄的《功夫熊猫 3》以中华元
素做外衣,传输美式价值观,不仅在中国市场赚的盆满钵满,而且作为“他者”其更懂
海外受众和市场,“在北美票房上映一周也即问鼎票房冠军。”[1]这从一定程度上来说
是件好事,至少反映出,海外市场对中华元素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兴趣,中华
元素也具有更大的传播潜力,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式而已。
2019 年的《流浪地球》尽管是一部科幻片,表面上与传统文化元素关联较少,但是
其内在隐藏的中国传统文脉流淌下来的家国情怀、集体主义、父子传承以及“子子孙孙
无穷尽也”的愚公移山的精神等,都是只属于中华文化的特质。这部影片以精心制作的
科幻视效、极具想象力的故事情节、暖人的家庭温情、无私的集体主义奉献精神以及倡
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等等都使之成为创造中国电影史上的现象级事件,根据猫
眼专业版电影票房数据显示,迄今为止,“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票房已经累计超过
46 亿元。”[2]更难能可贵的是《流浪地球》受到了国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并纷纷给予了
高度评价,2019 年 2 月 17 日晚,“电影《流浪地球》官微正式宣布,该电影成为近五
年中国电影北美票房冠军。”[3] 作为美国视频巨头 Netflix 也购入了《流浪地球》海外
市场版权。这都足以说明《流浪地球》的海外市场认可度,而同样是正能量爆棚的《战
狼 2》却在进入国际市场遇冷,甚至遭到个别地方的排斥。究其原因,本质是两种传播
语言所造成的结果。《战狼 2》可以被认为是一部典型的中国式红色主旋律影片,电影
以一种强势的、单一的、显性的“不可沟通”的传播语言进行传播,对于极具文化认同
感的国内受众而言,自然是极易被感染和感动的,并以 56 亿多票房成为中国国产电影
史上的冠军,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海外市场的现象,正是说明对于不同文化和价值观
的“他国”而言,这种强势的传播方式很难被接受和认可。《流浪地球》同样作为充满
主旋律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影片,却可以赢得海外市场的关注和认可,具有较高的传播
度,本质上而言,正是其借助科幻影片的外衣之下,以一种平等的、平和的、且内隐性
的“可沟通”的传播语言对外传播,这是在国际传播语言之下隐藏的中华文化的集体主
义、“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的对外输出,显然,这种对方可以理解的平等的对话式
传播,更能够被海外文化和市场理解和接受。因此,对于当下以中华元素为核心内容的

[1] 电影新闻, 腾讯娱乐. 北美票房:《功夫熊猫 3》无悬念夺冠[EB/OL].


https://ent.qq.com/a/20160201/029254.htm,2016-02-01.
[2] 猫眼专业版:《流浪地球》票房[EB/OL]. https://piaofang.maoyan.com/dashboard?movieId=248906, 2019-03-22.
[3] 光明网. 专访郭帆:票房超 40 亿的《流浪地球》将有续集,但要先做一件事![EB/O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6129084949996758&wfr=spider&for=pc, 2019-02-22.
209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数字化电影艺术的表达,把握“可沟通”的国际传播语言则非常必要。此外,移动互联
网在中国的腾飞,使手游事业成为当今一大新兴产业,尤其是对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等
中华元素符号的应用,也成为现代手游的显著特点,且受到玩家的欢迎。不仅有与国际
接轨,且在海外颇受市场欢迎的《王者荣耀》,同时还有得到故宫授权,以弘扬传统文
化中绿水青山派的《绘真》首款互动叙事手游,美轮美奂的画面和极强的互动性和参与
感,都使之成为当下手机游戏的典范。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移动互联网时代更为手游
市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游戏本身就是一种更受年轻人欢迎的国际传播语言,因此,
细分游戏市场,在可玩性和中华美学视觉语言表达中找到一种平衡,能既受海外内玩家
的喜爱,又可以较好的传播传统文化,是当下游戏设计者及传播者应担当起的社会责任。
所以,打造数字电视节目的文综类精品标杆、改进数字电影的国际传播语言,在游戏艺
术方面,尤其是手游艺术中找到中华美学表达和可玩性的平衡点等等,都成为继续繁荣
和强化传统数字化艺术传播形态的重要方面,也是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中华元素数字化
艺术形态的首要条件。
另一方面,则是充分利用新媒介的优势,创新发展新的数字化传播形态,例如移动
客户端、短视频等等。强化传统数字化传播形态的传播优势和特色的同时,更要顺应时
代潮流,以新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形态,达到真正的多层次多维度的传播形态构建,这也
将进一步拓宽和深化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首先是移动客户端的开
发,可以说,移动客户端对于中华元素的传播而言,既是一种新的媒介,但本身也是一
种新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形态。不论是以传播传统文化为主的诗词软件,如“ci 词”等,
还是寓教于乐的讲述榫卯技艺的“榫卯”、玉石文化“卜石”等等,都是充分借助移动
互联网时代下的移动 APP 的优势,这也是当下社会语境中很受年轻受众欢迎的传播方
式,理应得到更快速和更高品质地发展。不仅传统文化机构应有自己的移动客户端,而
且还应针对不同层次的传统文化学习和传播需求,如儿童教育、兴趣培养等建立分类的
移动 APP,在更高艺术品质的追求中,以更优秀的交互设计,既满足受众对传统文化认
知的需求,又让受众在体验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其
次,发展短视频等最火爆、也更适应当下传播需求的新数字化艺术传播形态,其不仅可
以在抖音、快手等专业的短视频媒介平台上进行传播,还适合在微信、微博等主流的社
交媒介上传播,不仅是对人们碎片化时间高效利用的一种传播形态,更是对需要受到空
间和时间限制的,诸如电影、综艺等传统数字化艺术形态的一种补充。尼尔·波兹曼曾
在其著作《娱乐至死》中认为,“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
——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青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1]显然,在
由短视频渲染的娱乐狂欢的当下,正是赫青黎预见的“美丽新世界”。在抖音、小红书、
快手等各类火爆的短视频平台上,更多的是来自草根阶层的自我表现和沉溺,是赫青黎
所担心的“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2]面对尼尔·波兹曼,赫

[1] (美)尼尔·波兹曼. 娱乐至死[M]. 章艳译.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162.


[2] (美)尼尔·波兹曼. 娱乐至死[M]. 章艳译.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170.
210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创新路径

青黎的担忧和警醒,置身于短视频打造的新世界中,我们也不必过分悲观,换个角度来
看,“我们从短视频承载信息的便捷性和病毒般的传播威力以及它可以被‘驯化’的种
种可能与途径来看,短视频可以撬动的文化认同价值实在不容小觑。”[1]
其中微纪录片就是短视频的一种优秀的表现形式。微纪录片即是由传统纪录片发展
而来的,基本具有传统纪录片的所有特质,但时长较短的一种纪录片形式,其更适合移
动新媒介,尤其以短视频为核心的诸如抖音、快手等新媒介平台。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
术传播以短视频的形式进行可以说是顺势而为。近年来,各大电视台,搜狐、新浪等大
型门户网站,优酷、腾讯、爱奇艺等互联网传播平台,以及诸如 B 站等短视频传播平台,
皆成为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短视频的生产及传播主体。优秀的短视频,可以在较短的时
间内以更加精彩的方式将主题信息传递出来,使信息的传播和接收更加高效,也更能吸
引目标受众。早在 2012 年,中央电视台就推出了每集约 10 分钟片长的微纪录片《留住
手艺》,像海内外观众展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古老的手艺和曲折的传承故事,不管
是从片场设置还是叙事手法上来说,都是更适合现代移动终端的播放方式的。而到 2017
年 4 月上线的微纪录片《技艺》的样片“横县鱼生”则以更高的艺术品质、更成熟的短
视频制作,在仅一个月的推广期内就获得了超过 100 万的视频播放量。这部纪录片邀请
广西横县鱼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余富,精彩地展现了被公认为“横线一绝”的鱼
生制作手艺,让网友深切地感受到了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手艺的艺术魅力,余富师傅也
在节目播出后,成为“鱼生网红”。《技艺》微纪录片的一大特色即是仅有 3 至 5 分钟
的片长,让受众能借助手机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在地铁、车站等场合进行观看,可谓
满足随时随地的需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纪录片的形式似乎更符合文化传承类节目
的‘气质’,而短视频这种短小精悍的节目形式,相比于传统纪录片也更能吸引观众。
从文字、图片到视频,网络内容的表现形式越来越丰富,实时性和碎片化的趋势越来越
明显。”[2]而更多高科技的应用也使短视频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得精彩绝伦,再现
其独特的魅力。2015 年下半年,搜狐新闻移动工坊借助现代数字化科技手段首次绘制了
高清版《清明上河图》图卷,并以全卷展开的方式进行呈现,且同时以短视频形式在网
络上传播之时大获成功。短视频画面上分布了 100 个细节说明处,受众只需点开即可查
看,这样的互动方式更易使受众认知传统文化内容,并产生较高的兴趣,沉浸其中。2018
年 1 月大英博物馆用 3D 技术带领观众穿越进明代项圣漠《秋林读书图轴》中,让人难
以忘怀,这段仅有 2 分 32 秒的视频在脸书上一经上线,观看次数达到 200 多万,即便
是不懂中国艺术的外国受众也都 3D 版中国古典山水的魅力所折服。在这副立体图中,
观者如同小鸟一般飞入画中,身临其境地听潺潺的流水声、看落叶萧萧,似与古人共同
游历着四百年前的山水之中,让人由衷地感叹画家高洁恬淡的情怀,折服于中华传统文

[1] 宁海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整合传播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报),2018,40(06):135-138.
[2] 冯向宇.浅析新媒体时代下我国传统工艺类短视频节目的发展——以广西电视台微纪录片《技忆》为例[J].视
听,2018(05):34-35.
211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化的伟大和魅力。而全息影像技术、3D 技术等也会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转化和传播
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中华元素与短视频的模式也必将成为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
的重要途径之一。80 集的《中华传统文化故事》短视频,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
以生动的故事情节、幽默的叙事方式将中华传统文化以每集 10 多分钟的动画形式呈现
出来,使小朋友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中华传统和历史文化,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
果。所以,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应大力借助各大互联网平台的资源优势,规范
和拓展有关传统文化的短视频的采集和传播,并整合和优化源自普通大众的传统文化视
频素材和资源,并在尊重市场的前提下,积极将传统文化与其他领域内容融合,以跨界
促传播、助发展。中华元素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本身具有隐藏的、深厚的文化积淀也
不应被忽略,在对中华元素进行相应的短视频设计时,既要体现短视频的传播语言和特
色,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基础和基因,进行重新创作,但更应保有中华元素特有
的古典文化魅力,不能顾此失彼,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因此,综合发展多层次多维度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形态,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快速发展
下的时代优势和传播变革下的新机遇,不仅要继续发展繁荣传统的数字艺术形态,更应
强化发展诸如短视频这样的新数字艺术形态,以抓住当下社会传播语境中的新传播机
会。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注意到,传统的数字艺术形态的发展已经进入相对成熟的阶段,
需进一步提升艺术品质,把海外传播作为当前的重要任务和挑战,但新兴的数字化艺术
形态,不管是移动客户端还是短视频等,都还属于初级阶段,无论是视觉表达还是内涵
意义的传承都还需要一定的引导和规范。尤其是短视频作为草根民众的产物,其本身的
大众性特质拉近了普通民众的距离,但也注定了其审美和文化素养都还有待提高,在中
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内容和审美方面,则更应加强引导,坚持以高品质的艺术作品去传
播传统文化的同时,更进一步提升其内在的精神和审美力量。

五、构建政府引导下全民参与的微传播热潮

微传播,“一般指依托互联网平台而产生的以短、小、快为主要特征,又兼具传统
媒体传播功能,以体现社交性、自媒性、便携性和互动性为基本特征的新媒体传播形式,
它集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网络传播于一体,将信息生产与信息消费融为一体。”[1]随
着新媒体技术不断迭代和变革,以手机等可移动新媒介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
变化,基于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的微传播方式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策略。从一
定程度上来说,微传播“短小快”的特质是在互联网时代下,人们被自动化和智能化移
动媒介工具奴役之下产生越来越破碎的生活方式的一种必然产物,微传播适应于“小屏
幕、碎片化时空的传播形式”[2],也正是面对互联网这把双刃剑的取长补短的优势利用。
同时,这也是有效激发大众共同传播的传播形式。作为一种典型去中心化的发散式传播,

[1] 李彦冰,杜剑峰.当前微传播研究的几个问题[J].新闻知识,2015(10) :9-12.


[2] 李玉媛.融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传播的机遇与困境探析[J].红河学院学报,2018,16(06):57-60.
212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创新路径

微传播让普通大众也成为传播主体,这种方式也是对当下受众自我意识觉醒,并强调自
我主动性和参与性的积极反应,其可以有效触发互联网时代下的个人节点,形成规模化
的传播效应,这对于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来说,也是极大的推动。换句话说,这
也是一种互联时代下的众媒行为。所谓众媒,是指以个人或者组织在互联网飞速发展起
来后,自发主动地向社会传播信息或观点的一种媒介形态,目前以公众号、弹幕、社交
网站以及自媒体等为主要形式,这也正是对普通大众传播力量的充分利用。可以说,就
是在这样一个大众参与的传媒时代,即众媒时代,它将过去由专业媒体人主导的辐射式
的大众传播,转变为全民参与的双向甚至多向的交互式传播,“其主要特征集中表现为
媒体生产者众、表现形态丰富、传播结构复杂、平台变化快、终端多样化。”[1]众媒的
规模弹性大,传播方式灵活多样,相对于传统媒体,众媒很大程度上在解决了传统媒体
时空局限性,并大幅度提升了传播速度、扩大了传播范围。
自媒体(We Media),又称“个人媒体”、“公民媒体”,伴随着众媒时代以及微
传播而产生。尽管当下学术界对“自媒体”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但通常认为,公
众将互联网的新媒体作为自我表达和展现的平台和传播方式,则是广义的自媒体。而狭
义的自媒体则是指特定的团体或个人,通过互联网自媒体账号,主动地创造并传播带有
自我思想的内容信息,借此扩大自身的影响力。相比较传统媒体,传播速度快、渠道自
主、内容自由、传播门槛低等特点成为自媒体的显著优势。因此,这种自主性和交互性
都较强的自媒体,一经出现,便迅速成为众媒时代下,微传播的主要力量。“随着自媒
体社交平台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信息的获取与传播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人都可
以成为信息的生产者与接受者,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的传播者与受益者。”[2]不仅无数
的草根阶层在自媒体的迅速崛起中获得了自由宽松的话语空间,艺术家、学者等精英阶
层也能够在此空间中展示自己的作品、发表自己的观念,他们也成为影响力有限的微传
播的核心群体。当前,国内的部分专家和学者自发地设立一种公益性质的自媒体,自觉
承担其传播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使命,向大众传播传统文化等中华文明的精髓,这种令人
称赞的传播方式正是一种典型的微传播。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国家层面的倡导和支持下,可以欣喜地看到,除了央
视等权威媒体积极进行创新传播,让中华元素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新媒介平
台以微传播的方式向全中国、乃至全世界进行传播和发扬,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
自媒体为传播者也以新颖的方式参与到传统文化全民微传播的热潮中来。梁俊使诗词的
魅力在歌声中绽放出不一样的魅力;《蒙曼品最美唐诗》则以在线收听的方式,让受众
的耳朵随时随地接受诗词的洗礼;而周啸天和其团队则以书画、文字和视频等全方位的
传播方式来吸引受众的关注、提高其文化素养。可见,仅诗词类传统文化,在自媒体平

[1] 刘书亮.众媒时代中国传统诗词微传播发展策略探索——以“啸天说诗”为例兼及梁俊“诗性教育”[J].西华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7(04):61-69.
[2] 张梦雅.艺术传播的时代变迁与社会价值挖掘——评《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探索与重建》[J].传媒,2017(19):97-98.
213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台上就有诸多的传播形式,可见,自媒体为微传播带来的发展潜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自媒体正是为微传播提供了丰厚的土壤,是微传播的主要内容生产者,但由于自媒体低
门槛的特质,也决定了自媒体内容传播存在着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情况,尤其是中华
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和美学素养,其在自媒体上的微传播需要一
定的引导和约束,同时也更需要自媒体内容的创作者能够担当得起传播传统文化的重
任,以更高艺术品质的数字化作品进行微传播。
一方面,政府等机构要加强对中华元素的微传播引导和管理,以高质量的艺术内容
承载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精髓,吸引更多的受众,真正实现全民共同微传播的热潮。首
先,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主导力量的政府文化部门,应以更积极、完善的措施和政
策来推动不同传播主体之间,对传统文化微传播的进行相应的整合传播。如与传统媒体、
设计公司以及融资机构进行合作,并以良好的激励机制,吸引与中华元素相关的微传播
信息资源,并对此进行整合和艺术化地再创造,通过短视频、图片、文章等适宜微传播
的艺术形式来高质量的展现,使受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文化和艺术等方面的
需求得到满足。其次,作为传统媒体机构的主体,也应担当其领头作用,引导自媒体平
台创作出真正能代表传统文化精髓的中华元素微传播作品。一些主流权威媒体机构,诸
如中央电视台、各大省级电视台以及新华网等,他们同时还拥有另一个重要身份,即优
秀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播主体。这些媒体机构应始终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以优
质的内容哺育大众,并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以优秀的制作水平打造出能够代表中
华传统文化的优质微传播产品,将中华元素成为其重要传播内容之一。同时,还应积极
与各大社交平台展开合作,借助其平台优势传播中华元素的微传播产品,以联合发布和
共享转发的方式到达微传播热潮,以弥补单一传播平台的劣势。通过对传播渠道的有效
整合,实现中华元素微传播的联动效应。最后,对于丑化和歪曲中华元素的相关微传播
作品,政府相关机构也应出台相应政策,完善相应的法规,对此进行明令禁止和严格管
理。而对于一些低品质,不能承担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作品,政府机构也应引导相关自
媒体加强责任意识,对此进行有效地筛选和甄别,自觉担负起民族文化传播的义务和使
命。
另一方面,把握微传播的传播特质,把“小而美”作为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作品
一个重要创作方向,同时利用社群传播和媒介的立体联动效应实现微传播效果的最大
化。首先把握微传播“小而美”的内容表现原则。微传播平台以年轻受众为主,习惯碎
片化地获取信息、乐于互动表达、喜欢快速分享等都成为他们的显著特质,因此,适合
利用移动客户端下载和观看的时长 1 分钟左右的短视频、10 分钟左右的微纪录片、5-30
分钟内的微电影等,这些内容精彩、时长较短、创意十足的“小而美”的微传播作品更
受年轻受众的欢迎。所以,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应充分考虑年轻受众的审美需求,
以恰当“微时长”的“小”而“美”的数字化艺术作品来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这
也将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能以更具创意的方式被动态地发展和传承。其次,利用多种

214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创新路径

微传播媒介综合效力,发挥微传播的立体联动传播力量,使传播效果最大化。以微信、
微博为核心的社交媒介,其自身网状的传播结构以及病毒式的传播方式,是微传播的最
佳平台,其与短视频、移动直播等进行联动传播,往往能够达到瞬间触发热点的爆炸式
传播效果。曾经“高冷”的 600 岁的故宫能够走下神坛,拉近与年轻受众的距离,渗透
到大众的生活中来,并掀起一股“故宫热”,正是得益于其充分利用短平快的各类新媒
体媒介,在各类新媒介的立体联动中产生微传播的最大合力。自 2010 年起,故宫博物
院就开通了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以及名为“微故宫”的微信公众号,并设计了各种优
质的移动 APP,并深谙互联网语言,精心推出了各种年轻人喜爱的图片和文字,以及各
类接地气的互动话题等,并相继推出颇受赞誉的《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电视纪录片。正
是这样的“立体联动的微传播策划成功掀起了整个社会的‘故宫文化热’,2014 年建立
的故宫文物医院也借机赢得了社会广泛的关注。”[1]最后,借助互联网时代下的社群传
播特质,以群体力量发挥微传播的最大能量。由微信、微博和短视频等新媒体共同构建
了一个巨大的微传播虚拟社区,有着共同兴趣的全世界用户自发聚集一起形成文化背景
统一的互动交流平台。这里年轻人众多、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等,这些特质都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传播方式在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存在的局限性,并在
社群传播中爆发出更深、更广的传播力量。如前文提到的 2017 年由光明网和斗鱼直播
共同举办的“致·非遗 敬·匠心”直播活动,正是立足于社群传播,以对超过 30 位省
级以上的非物质物化遗产项目或者传承人的移动直播活动,让更多年轻人了解黔西南刺
绣、傣族剪纸、腾冲皮影戏、蜀锦、龙泉青瓷等非遗项目,“推出直播活动 30 多场,
直播总观看人数达 3000 万以上。”[2]可以说,成本低,且能快速吸粉的移动直播平台,
正是以社群化微传播的方式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进入了年轻人的网络世界,以此实现
了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目标。
微传播,本质上是对互联网时代下大众个体已经具有的自我表达欲望的一种借力。
这是建立在对受众所具有的传播能力的深刻认识和高度认可之上,蓬勃发展的新媒介也
为其传播力量的发挥提供了最佳平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正是互联网时代给中华元
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在社会化媒介平台之上形成规模化的微传
播效应的主角,实际上是普通用户,而非媒介平台的运营者,如前文所述每个用户都是
构成网状传播结构的重要节点,都会对整个传播效果和自身产生较大的影响。“每一个
网络节点,都是传播路径中的一个开关,它的‘开’或‘关’决定了信息的流动或者阻
滞,从而影响到信息的传播面。一条信息能否在网络中广泛传播,取决于它能得到多少
‘开关’的响应。”[3]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的微传播,正是要以优秀的数字艺术作品
唤起越来越多的受众对传统文化认同和民族骄傲,以适合新媒介传播的艺术形态激发更

[1] 宋明华.浅析民族手工艺的新媒体微传播策略[J]. 传播力研究,2018,2(33):71+90.


[2] 中国日报网. 非遗传播:怎样凝聚关注的力量[EB/OL].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05568655969860219&wfr=spider&for=pc, 2018-07-10.
[3] 彭兰. 社会化媒体:媒介融合的深层影响力量[J]. 江淮论坛,2015(1): 152-156.
215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多“开关”的响应,打开更多的“开关”,并在政府的适度引导之下,实现规模性的微
传播热潮,“照亮”中华元素的传播和发展之路。

216
第五章 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未来发展

第五章 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未来发展

第一节 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趋势

一、中华元素的国际化传播水平更深入和广泛

美国石英财经网 2019 年 3 月 4 日,发表了一篇原题为“中国的年度政治会议‘激


发灵感’,一首赞美‘中国奇迹’的说唱歌曲应运而生”的文章,文章中引起美国媒体
关注的说唱歌曲,正是 2019 年两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
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前夕,由新华网和清
华大学博士生、中国好声音五强选手宿涵共同合作推出的歌曲 RAP——“两会:这个三
月,聆听中国”。歌曲以最受年轻人欢迎的 RAP 的形式讲述中国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
如中国的月球探测器在今年 1 月实现的月球背面软着陆的创举、中国科学家克隆灵长类
动物,以及在解决贫困问题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成就。这首全英文的 rap 用词准确、节
奏明快、朗朗上口,既轻快好听,又显得酷劲儿十足。2019 年 3 月 3 号,一经上线就受
到了广泛地关注,相比较传统的严肃高冷的传播方式,这样如此接地气且极具艺术感染
力的方式显然更受欢迎,连外媒文章也感慨,“谁知道中国人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竟
然拥有如此强大的街头亲和力?”[1]而源于美国的嘻哈说唱音乐,且全英文的形式,这
不仅在近两年流行嘻哈热的中国本土受到欢迎,显然其作为一种新的国际化传播语言,
也更易被海外受众所接受和认可,能更好地了解中国和中国的文化。同时,新华网作为
中国主流媒体的代表,以更丰富和多样化的传播语言对两会这种重量级别会议的前期宣
传,可以看出,国家层面对中华文化的国际化传播的重视和支持。“十八大以来的 4 年
多,习近平总书记每次出访,不论是会谈、交流还是撰文、演讲,都在努力做一件事情,
那就是‘讲好中国故事’。梳理习近平总书记 4 年来出访演讲,可以发现,他着重讲好
中国道路的故事、中国梦的故事、中华优秀文化的故事、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等。”[2]
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也在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地讲述中得到显著提高,这也进一步说
明,国家顶层对提高国际影响力的高度重视。中华元素代表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精
髓,更是中国故事优秀的精神内核,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作为文化自信和民族复
兴的重要路径,国家战略和政策上的支持无疑是为其国际化传播的发展保驾护航,提供
优厚的发展条件。
中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综合国力的不断强大,也为中华元素的国际化传播水平

[1] 凯尔·穆林,丁廷立译. 环球网. 美媒:中国两会激发说唱歌手的灵感[EB/OL].


http://oversea.huanqiu.com/article/2019-03/14467509.html?agt=363 , 2019-3-5.
[2] 张广昭, 陈振凯. 习近平如何向世界讲中国故事?[N].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02-22(05 ).
217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和国际传播能力的提高创造了前提条件。经济和物质条件是艺术、文学等精神文化得以
发展的基础和坚实的保障。而中国在当下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论是物质基础
还是经济水平都已经到了振兴中华传统文化、大力复兴民族文化的阶段,寻求国际上的
普遍的文化和价值认同也必然是主要趋势。不论是 20 世纪 60 年代的日本,还是当下的
中国,在这一点上都极其相似。因此,中国也极有可能在复兴和繁荣本民族文化上走上
与日本同样的道路,重复同样的命运。日本从 19 世纪中期的明治维新阶段开始,便开
始全面学习西方,这不仅体现在管理制度、艺术以及文化等方面,日本的年轻人更以学
习西方的生活方式为一种时尚,在二战结束后,美国开始接管日本以来,这进一步加速
了日本全盘西化的步伐。19 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进入第一次的经济发展高潮,而到
1968 年,日本已经全面超越西德的 GDP,成为世界第二。随着经济上的不断富足,而
西方欧美文化的不断输入之下,日本人开始慢慢意识到,西方文化并不是全部适合日本,
过分西化的文化与日本社会的不匹配感也越来越强,日本开始重视并复兴本民族传统文
化,因为他们认识到,只有本土的文化才能树立起国民的文化自信,更能增强民族认同
感。自此,日本文化开始与西方文化融合,更重视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新的文化模式形
成,并以不断对外输出的方式来对他国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成为日本文化的新标签。
纵观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及开始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日本的发展历史几乎如出
一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经济发展的速度与传统文化的复兴是程正比的。1980 年前后,
改革开放初始阶段,相对贫乏的中国社会对西方的文化以及物质等方面都有十分旺盛的
需求。经过 30 年的飞速发展,中国经济终于在 2010 年超过日本,跃居为仅次于美国的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入 21 世纪,中国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更加发达和富足,在制
造、科技和贸易等方面也都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经济上的富裕,对于彰显传统文化的
优越性,释放民族文化的吸引力,显然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这一点从美国和日本的文
化价值在全球的认可度即可以看出。中国的经济发展正是到了这一阶段,这个渴望展示
民族文化魅力的阶段,这也为中华元素的国际化传播的奠定了经济的基础。与此同时,
当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高,受到更多的国际关注时,海外必然也对充满中华文化充满好
奇,而作为本国民众也没有比任何一个时刻像现在这样期望通过展现我们的传统文化,
获得更高的民族文化认同感,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成长在经济富足社会阶段的中国年轻人,他们在拥有丰富的物质生活同时,对精神
文化的需求也更高,对传统文化本身也更具热情和较高的认可度,近一两年的故宫热、
《国家宝藏》被热捧等现象的出现正是说明了这一点。同时,他们受到更高的教育,国
际化水平和能力也更高,必将能够成长为中华文化复兴的主力,为提高中华元素的数字
化艺术传播的国际化水平奉献自己的力量,这也同样可以参考日本的历史发展经验。50
年代的日本,经济、商业的发展全面进入快车道,新兴的有产群体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
这个群体不仅追求物质上的富足,更关注精神文化生活的满足,并对文化和艺术等活动
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惬意的生活、宽松的创作环境、整个社会良好的经济条件以及对

218
第五章 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未来发展

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等,都促进了日本艺术和文化的快速发展,优越的人文氛围的逐步
形成。在这样的背景下,也诞生了更多的追求艺术和文化等精神生活的新兴群体。当下
的中国,正如日本一样,这类新兴群体也正在形成,并逐渐扩大,90 后的群体成为主力
人群。正如资深的二次元文化创业者陈睿分析的那样,这个群体受过良好的教育,有更
高的人文和艺术素养,他们有着高度的文化自信,互联网的发展为他们打开了面向世界
的窗户,但他们不再满足于外来文化的输入,他们了解自己,知晓更多的信息,对本民
族的文化也有更客观的认识,他们渴望找到更适合自身的精神和文化内容。以传统文化
为代表的民族文化显然是最恰当的,于是他们开始主动挖掘并传播传统文化,并不断成
长为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和复兴的主体力量。
此外,“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虽然是老生常谈,但中华元素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确
实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世界人类的文化遗产,其中所蕴藏的文化精神内涵更
是值得全世界所共享。同时,建立在全球化快节奏发展下的现代文明使全球文化面临着
同质化的风险,人们也被巨大的焦虑感所环绕,正视传统民族文化对人们内心精神世界
抚慰的价值,且回归和珍视传统文化,已不是中国呈现的特例,而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
追求。各个国家也都纷纷以各种方式保护和传承本民族的文化和遗产,并向世界分享着
自己的民族文化。中国也是如此,且受到了广泛地关注。笔者在参加 2018 年的威尼斯
建筑双年展过程中,即有深刻的体验,中国馆以“我们的乡村”为主题的展览,其中以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编织技艺为灵感的名为“竹里”(如图 5-1)的建筑受到了海外参观
者的驻足和一致好评。该设计以更具美感的形态与原有场地完美地融合,将周围村庄和
其自然生态环境实现了和谐地呼应,并在实践新建造技术与当地传统手工艺的结合中,
以及传统营造技艺与现代工业化等不同层面的融合等方面,来探索新乡村建设与城市现
代化的互动以及传统工艺与现代文化的关系。笔者也从中国馆的引导志愿者处了解到,
中国馆此次受到较多好评主要还是出于对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喜爱,且海外受众对民族
文化十分感兴趣。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华元素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正受到越来越高的
关注,其在跨文化中的数字化艺术传播也迎来最佳的机会。与此同时,不论是受到海内
外极大关注的《流浪地球》,还是已经在海外受追捧的《王者荣耀》手游,都说明了中
国文化的国际化传播水平的提高,而对于更受欢迎的中华元素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数字
化艺术传播具有更高和更深入的国际化传播水平也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219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图 5-1:2018 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作品“竹里”

(图片来源:http://m.sohu.com/a/234501168_661262)

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的融合应用成为新亮点

互联网时代带来的传播变革,本质上是依靠技术发展推动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
来说,依托于计算机的高新技术才是互联网发展最大的特质。这一点在中华元素的数字
化艺术传播上体现也十分显著。不论是 2016 年的杭州 G20 峰会晚会上呈现采用的令人
惊艳的数字影像技术;还是故宫博物院随处可见的虚拟现实,既可以戴着 VR 眼镜坐在
皇帝龙椅上批奏折盖印章感受做皇帝的体验,又有“畅游 V 故宫”去体验紫禁城的“御
花园”等等;亦或是一些博物院推出的指触摩卡的 4D 全景 AR 虚拟体验;又或是中华
元素的各种交互 APP 等等,都是以互联网时代下的高科技融合为显著的亮点,这不仅
给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更丰富的表达和更多样化的传播提供了可能,更以高科技的应
用,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带来亦幻亦真的沉浸式体验,使传统文化呈现出新的生命力。
2019 年初,由故宫主办的“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如图 5-2)春节大展,
在乾清宫东庑举办,这个以沉浸体验为主的展览,综合运用虚拟影像、数字投影、互动
捕捉等高科技技术,融合了故宫历史以及文物中丰富多样的过年元素,在打造的传统文
化元素与现代艺术交汇的创新文化体验空间中,以丰富的互动方式和身临其境的沉浸氛
围中,让受众真切的感受了一次皇家过年的习俗,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这里既有进展厅
之时,以数字技术实现的憨态可掬的门神对你眨眼和微笑的“门神佑福”环节,又有以
清代皇家在腊月初八观看冰嬉习俗作为灵感来源设计的互动空间,在这个蜿蜒曲折的三
面屏幕空间中,两边的屏幕是来自《冰嬉图》中的古人正在冰上游戏的画面,而脚下的
屏幕则会随着观众挪动的脚步呈现出条条“冰痕”,这种细节的呈现更增加了受众的沉
浸感。而随后出现的“堆瑞兽”交互空间,正是从故宫博物院典藏书画《乾隆帝岁朝行
乐图》的婴童堆雪狮子的场景中吸收的灵感,在这里,观众只要通过挥舞手臂,让雪花
飘落,就可以帮助婴童堆好雪狮子等瑞兽,这也让受众真正体验到了古代皇宫瑞雪丰年
嬉戏游乐的欢乐。此外,“纳福迎祥”的环节也是展览中与现代年俗关系最近的一种互
动方式,这部分皇家年俗中最重要的两件事,即开笔书福、写吉语——帝王以福赐予天
下苍生,祈求天下安康吉祥。这个空间的墙壁影像上汇集了紫禁城里的历代帝王,书写
220
第五章 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未来发展

的各种各样的“福字”以及与“福”相关的各种吉语和印章,还有各色花朵和吉果。在
这里,只要张开双臂,就可以形象地感受“纳福”,各种“福”从天而降,在满满的“福”
中迎接新的一年。除此之外,展览还有“戏幕画阁”、“花开岁朝”等部分。其共同点
都是在充分借助博物馆珍贵展品的基础上,立足传统文化,利用高科技技术营造出高艺
术品质的沉浸感体验,吸引了更多的受众真切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重塑了新时代中
国春节的仪式感。但这一切的丰富多彩的互动体验正是建立多种数字技术的综合作用
下,才能够让中华元素展现出更精彩、更高品质的艺术体验。高科技对于传统文化的传
承和保护不仅是国内趋势,在国际上也如此。西班牙国家考古博物馆在建馆 150 周年之
际,推出了一款 VR 应用,并借此向大众展示了西班牙的不同历史时期。这款 VR 应用
是由三星和西班牙国家考古博物馆共同开发的。该应用可以让用户更加沉浸式地体验西
班牙的历史场景,如在旧石器时代人类曾经居住的洞穴、罗马帝国时期的西班牙城市广
场、阿拉伯统治时期的集市等等。

图 5-2:“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沉浸展中的“堆瑞兽”和“纳福迎祥”部分

(图片来源:http://fashion.sina.com.cn/l/sn/2019-02-04/0915/doc-ihrfqzka3580477.shtml)

如果说 VR、AR、数字投影、3D 等高科技的融入已经成为当下中华元素的数字化


艺术传播的主要特质,未来只会更加普及和深入的话,那么人工智能作为未来的科技发
展方向,其对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融入则成为最具前瞻性的方向。2019 年 3
月 3 日,新华社发布消息,全球首位由 AI 合成的女主播开始正式上岗,这是由新华社
和搜狗公司在去年联合发布的全球首个合成主播以来的一次全新升级,也是新闻采编和
人工智能进行深度融合的新突破。女主播不管是神态还是播报的方式几乎可以以假乱
真。“消息一出变立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不仅是国内媒体和网民,还引起了引发全球
媒体圈的关注,‘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英国 Daily Mail 等海外媒体进行了大篇幅
报道。”[1]AI 所引起的热度和对传播的影响也必定会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上施展拳脚。
而这在 2018 年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并引起了关注。2018 年初,越疆科技与央视网、
同道大叔、百度联合推出了“智能春联”活动,由智能机器人书写春联吸引了大家的兴
趣,并在网络上爆红。越疆科技的嘟宝特(DOBOT 魔术师)的 AI 机器人在一个月之内

[1] 新华社. 刚刚,全球首个 AI 合成女主播上岗了![EB/O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6999373771963639&wfr=spider&for=pc, 2019-03-03.
221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向全国人民送出了 5000 副春联,并以与主持人高博“人机合作写春联”的形式亮相 2018


年央视网络春晚。“嘟宝特”可以通过平板电脑被控制,在现场展示中,它在主持人在
平板上写完春联内容之后,即可以用机械臂以相同轨迹书写出来,整个过程如同书法家
一般一气呵成,充分展现了人工智能在传统文化上的高效转化和传播优势。随后,“嘟
宝特”还在央视的“书春日”活动上与全国书法家们“同台献艺”,为全国朋友送祝福。
2018 年 2 月 15 日,正是除夕之日,“嘟宝特再次亮相央视新闻频道新春特别节目‘一
年又一年’,展示人工智能与传统文化习俗的融合。”[1]嘟宝特书写春联是中华传统习
俗和前沿科技相结合的成功案例,将科技元素融入传统文化习俗之中,增加科技趣味性
的同时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李克强总理曾寄语越疆科技:“来自于创客,服务于
教育,你们(越疆科技)要带头把机器人教育普及起来。”[2]利用人工智能进行的中华
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必然会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不断成为潮流。当嘟宝特可以以
书法艺术书写春联时,百度 AI 则推出了能够对春联的“智能春联”,这个系统中,只
要输入 2 至 4 个关键词,其就可以创造一幅平仄对仗的个性化春联。如输入“福气到”,
“智能春联”则会生产出上下联是“福气盈门家国富,春风送户处年丰”,横批“喜气
盈门”,若用户不满意,还可以继续刷新,则会立刻呈现出新的对联。“‘智能春联’
系统拥有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以说,不论是谁,都能通过这款神器量身定做一
副春联,还能生成带有自己姓名的专属春联卡片,为亲友送上定制的新春祝福。”[3]2019
年的网络春晚,百度又联合央视网、网易推出的智能春联 H5,这是一次新的升级,不
仅能够对春联,还可以“看脸”识别用户的性别、年龄等,创造出以用户为主角的祝福
图片的专属个性化春联,受到了极大的追捧,这也让我们看到了人工智能与传统文化结
合的无穷潜力。同样,“北京龙泉寺基于人工智能 AI 的‘贤二法师’(如图 5-3)的出
现,也给传统文化传播者带来新的启发。”[4]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我们正经历着人工
智能,不管怎么说,人工智能 AI 在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中,不管是艺术表达还
是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必将也成为主要趋势,但这只是刚刚开始。尽管“它创作的作品
只能给人以简单的形式冲动,但却无法给予人们丰富、深厚的事件关联。也永远无法取
代人类创作的作品。”[5]但无论如何,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高科技的融入将会为中华元
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带来新的魅力和曙光,也会在这样的趋势中,留住中华文化的光辉。

[1] 雷锋网. 越疆科技嘟宝特 (DOBOT) ——人工智能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EB/O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3178176676292589&wfr=spider&for=pc, 2018-02-23.
[2] 雷锋网. 越疆科技嘟宝特 (DOBOT) ——人工智能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EB/O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3178176676292589&wfr=spider&for=pc, 2018-02-23.
[3] techhin 科技. 当传统文化搭上人工智能 百度 AI“智能春联”爆红 [EB/OL].
http://www.sohu.com/a/222570867_255286, 2018-02-13.
[4] 一称南无佛. 一称南无佛: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弘扬传统文化?[EB/OL].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582203809788427585&wfr=spider&for=pc, 2017-10-25.
[5] 卢文超.论人工智能作品与人类作品之别[J].社会科学战线,2018(11):196-202.
222
第五章 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未来发展

图 5-3:人工智能 AI 的“贤二法师”

(图片来源: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MjcyOTI1Nw==&mid=2650398188&idx=2&sn=cf0c4997647fc726d8c5a1c33c92

f2b9)

三、中华元素传承下的商业和产业化程度更高

2019 年故宫建院以来第一次举办上元节灯会,以观众一票难求上了热搜,2018 年 4
月初,主题为“新时代 新华服 新青年”的第一届“中国华服日”,这个由共青团中央、
东家 APP 和哔哩哔哩弹幕网共同主办,旨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服饰的活动,获得了广
泛的关注和极大的成功。这个刚刚被共青团中央定下于农历三月初三的“中国华服日”
活动,“在微博成了热门排行榜的第一名,阅读数超过了 1 亿,相关讨论超过 12 万。”
[1]
故宫热、汉服热、以及文博热等种种现象都传达出一个显著的信号:传统文化越来越
受欢迎。相关数据显示,网民对“互联网+传统文化行业,看好总占比达到了 68.4%”[2],
可见,大部分网民对传统文化在互联网助推下的商业发展的态度是比较积极和乐观,传
统文化将会会在互联网时代下焕发出更鲜活的生命力。可以说,中华元素为代表的传统
文化的传承发展,乃至更高的商业化和产业化遇上了最好的时代。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元素自身具有广阔的商业价
值,而这也正是老祖宗留给我们,有待不断挖掘的财富和宝藏。首先,传统文化内容深
厚而丰富,如前文所述,这本身就是一个大 IP,对其进行充分地利用和创新转化,将成
为文化产业新生态发展的强力新引擎。我们不仅可以将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更具创意的表
达,并在与其他产业的跨界融合中找到新的增长点,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使拥有更
高文化素养的青年群体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其国家的强大以及国际地位
的提高,带来的更高的民族荣誉感,都使得他们更加青睐传统文化的创新转化产品,这

[1] 新华网. 文化触“网”好传承 怎样正确打开?[EB/OL].


http://www.xinhuanet.com/ent/2018-05/08/c_1122794663.htm,2018-05-18.
[2] 艾媒咨询. iiMedia Research:2015 中国“互联网+”传统文化发展专题
[EB/OL].http://www.199it.com/archives/420987.html,2015-12-23.
223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无疑是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其次,传统文化具有广泛的覆盖人群,而其本
身就具有内容产品基因,正适宜互联网时代下,用户对内容为核心点的产品形态需求,
有利于促进消费行为。长期接受着传统文化耳熏目染的中国人,本身就对传统文化产品
有着特殊的情感,而传统文化的创意产品具有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连接能力,正构建了
一个触发此情感共鸣的场景,消费行为自然而然就会产生。故宫的商业化成功正是得益
于其极具亲和力的创意转化与严肃高深的自身形象的反萌差,戳中了消费者的内心,并
刺激其不断为此买单。再次,传统文化具有的深厚文化底蕴,其自身往往兼有的艺术价
值和产品价值值得更深入的挖掘和广泛的应用延伸,而传统文化的创新转化产品也更易
突破年代久远的传统工艺产品所带来的产品壁垒,并以更具创意性和实用性的形式满足
现代人的需求,产生较高的经济价值。故宫文创产品的风靡,正是其设计开发的一系列
产品与当下人们的生活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不论是彰显个性的行李牌、实用的冰箱贴,
还是唯美雅致的周边纸胶带,都受到了热烈追捧,给故宫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
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精髓,其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上所延伸出的关联功能
和品牌价值,也是重要的附加值。如日本三宅一生、无印良品等品牌传达的文化理念与
日本传统文化的内在延续的相通之处。这些都说明传统文化本身具备满足用户需求的同
时,可以进行横向拓展,创造更大市场价值的潜力。最后,传统文化中体现出的中国人
共同的价值观,在促进更强的民族凝聚力产生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群聚效应和病毒
式的传播效果,这也必然会对那些带有普遍共同价值的传统文化创新转化产品产生极大
的宣传作用,并进一步推进其扩散和变现的能力,这也将大大地推动传统文化创意产业
的发展。如《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等节目的火爆,正是得益于其表达的核
心价值观引起了受众的情感认同和共鸣,被其积极转发,产生了病毒式传播,并一夜爆
红。与此同时,文化自信战略层面的强调以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都为中华元素的更高
产业化和商业奠定了基础。2017 年,国务院开始宣布要全面复兴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国家高层领导人也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
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把传统文化的复兴提高整个国家的顶层设计中,而相应的前文提到的种
种政策的实施,都足以见得国家层面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重视,这不仅对文化的
复兴,而且对整个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都是一个巨大的利好。
同时,最具消费能力的年轻群体有着越来越高涨的传统文化“热”,关注传统文化
的这一年轻群体也逐渐庞大。据统计,“故宫这个超级网红的粉丝,40 岁以下的年轻人
为绝对主力。”[1]而随着这几年传统工艺、国学、汉服以及与中华元素相关的文创产品
等等,不断地涌进现代年轻人的生活,可以看出,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俨然成为了一种时
尚和潮流。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中华元素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开始与短视频、网络音
乐、电商等新兴的媒介形式或者渠道进行创新融合,并在不断更迭和转化中产生了更多

[1] 新京报. 600 岁故宫的超级网红之路:投资 12 家公司,年入 15 亿[EB/OL].


https://xw.qq.com/cmsid/20190220A02LKO00, 2019-02-20.
224
第五章 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未来发展

的极具创意的传统文化传播形式,这也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传播传统文化的热潮
中来。他们不仅积极支持中国华服日的开展,为他们喜爱的展现传统文化魅力的选手疯
狂点赞,他们还热衷购买优秀的文博产品,拥有超强消费能力的他们也是 2017 年故宫
文创超 15 亿收入的最大贡献群体。这些现象都表明,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并
参与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中来。以 80 后、90 以及 00 后为主体的中国年轻人,他们
拥有更好的学识修养、更高的文化自信。积极主动的挖掘传统文化的艺术特色,传播传
统文化的艺术魅力,这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关键之处。而这些中国年轻人他们正是愿
意主动地为传统文化复兴和传播奉献自己的力量,可以说,这个关注和传播传统文化的
年轻群体正在形成,也正在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当下这一年轻
群体对传统文化的热忱和认可度应该是近代以来的最高程度,也是最成熟的,这也成为
中华元素商业化和产业化更高发展的重要现实基础。
在这样的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发展的最好时代,拥有更高的商业化和产业化必然是
趋势,这也被更多的商业团体深刻地认识到,并开始不断地向前推进。东家联合创始人,
也是前央视主持人赵普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解读是,“买卖是最好的保护,使用是最好
的传承,分享是最好的传播。”[1]也就是说,真正的传承是将传统文化以最恰当的方式
融进人们的生活,这也是传统文化在当下发展的最好诠释。在传统文化复兴的风口之下,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等商业团体开始加入到了这个浪潮中来,作为互联网巨头
之一的腾讯就是典型。将科技和文化进行有效的融合成为腾讯在 2017 年的重要尝试,
以数字技术来传承文化遗产方面是最核心的部分。2017 年 12 月,由腾讯与敦煌研究院
共同合作的“数字丝路”计划开始启动。“从 2018 年起,双方将通过游戏、动漫、旅
游、音乐、云、AR/VR 技术等六大维度展开合作,深入推进,保护、传承、活化敦煌
的传统文化。”[2]而在此之前,腾讯已经与故宫及长城进行了复兴传统文化的合作,并
充分发挥其在数字技术、互联网等方面的优势,挖掘出传统文化的更多创意价值点,在
创造更大经济效益的同时,拉近传统文化与年轻人的距离。此外,一些致力于发扬传统
文化的创业公司也受到了更大资本市场的关注。根据 36 氪报道,“亚洲最大的匠人手
作电商平台东家完成 1.1 亿元 B 轮融资,之前已经完成了数千万元 A 轮融资。”[3]通过
在全国各地的不断深入走访,东家已经吸引了一批优秀的传统手工艺匠入驻平台,并努
力将最好的工艺,转变成与时代结合,最优质的艺术作品。“目前已经在全国各地接触
超过 3 万个手艺匠人,有 6000 多名匠人入驻平台单月 GMV 近亿元,平均客单价近 2000
元。”[4]除此之外,传统文化还与旅游、游戏等产业进行创意的结合和跨界。腾讯将传
统文化类游戏作为其主要的市场定位,并将传统文化知识自然地融入其中,让玩家边玩

[1] 扬子晚报. 老行当触网传承“匠心”[EB/OL].http://www.kaixian.tv/gd/2016/0520/283497_2.html,2016-05-20.


[2] 搜狐. 腾讯携手敦煌,开启数字丝绸之路[EB/OL]. http://www.sohu.com/a/214764331_257489,2018-01-05.
[3] 36 氪.「东家」完成 1.1 亿元 B 轮融资,从匠人手作电商升[EB/OL].
https://36kr.com/newsflashes/109363,2018-03-17.
[4] 36 氪.「东家」完成 1.1 亿元 B 轮融资,从匠人手作电商升[EB/OL].
https://36kr.com/newsflashes/109363,2018-03-17.

225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边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整个市场也十分庞大,可能超过千亿。而网易与故宫合作的手
游《绘真》以及爱奇艺的《国风美少年》等等,可以说,都是对传统文化这个巨大的商
业市场的提前布局。不管怎么说,从时代大背景到经济水平,再到技术发展再到现代年
轻群体的文化认同需求,都给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发展创造了最好的时机,更高的商
业化和产业化必然是时代趋势使然。

226
第五章 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未来发展

第二节 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现存难点

一、跨文化传播中的数字化信息传递的不对等

互联网平台的快速发展,理论上为不同文化形态的聚集、融合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然而事实上,其并没有为世界各国提高同等的话语权力和空间,尽管随着经济实力的增
强,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在跨文化的数字传播中,尤其是对于具有
民族特质的中华元素的传播中,网络上的数字信息流的传输仍然呈现出不对等状态。
首先,由于欧美发达国家前期作为经济文化上的强国,建立了以欧美文化价值观为
核心的世界文化格局,可以说,这种先入为主的原则,已经建立起的以欧美文化为核心
的国际评价标准和体系,不论是诺贝尔文学奖、奥斯卡电影奖、普利兹克的建筑奖还是
红点的设计奖等等,这些顶尖的文化艺术奖项都由西方设立,显然也将更侧重西方价值
体系的呈现。这也可以解释,多年以来想在这样国际文化标准体系中得到认可的东方文
化寥寥无几的部分原因了。尽管我们必须承认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在文化软实力
上仍存在一定差距,但也不得不说,建立在西方文化价值体系上的国际评价体系,一定
程度上来说,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而言是不利的。作为后来发展起来的东方代
表的中国,想在此基础上赢得更多的国际认可,传播更具民族特质,且异于西方的文化
价值体系的传统文化,显然是极其困难,且需要长期努力的。与此同时,英语作为国际
通用语言的霸权地位,更进一步强化了以英美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成为全球网络输出
的主流文化,从近些年国家电影大片和电视剧来说,也大多被美国和英国垄断,中华传
统文化的内容输出还处于互联网的边缘地带,传播力和影响力都相对较弱。
其次,数字技术的进步带来全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使文化殖民及霸权更加严重。
不仅国际文化评价体系是建立在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上,而“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凭
借先进的传播技术和手段,在资本逻辑的驱使下,通过文化符号系统的强势传播,向具
有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其他国家强势输出本国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企图同化‘他者’,
使其依循西方的价值观念去思考,用西方的话语去表达,参照西方的模式去实践。”[1]
这更是加剧了这种跨文化信息传播的不对等,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难度也被不断
增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文化殖民的目的正是为了实施文化霸权,自西向东进行单向
输入,以实现全球文化都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目标。美国正是其中的典型,多年来“其
文化产业产值占 CDP 的 18%~25%左右,是美国的支柱产业。”[2]其好莱坞电影、电视
节目是其主要的文化产业形态。“美国控制了全球 3/4 以上的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
每年向其他国家输出电视节目达 30 万小时。美国影片的生产总量仅占全世界电影产量
的 6.7%,但放映时间占全世界总放映时间的 50%以上,全球热播电影的 3/4 片源来自美

[1] 陈曙光,李娟仙.西方国家如何通过文化殖民掌控他国[J].红旗文稿,2017(17):23-25.
[2] 王云霞.美国传媒与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启示[J].南方电视学刊,2016(02):119-123.
227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
国的影视梦工厂好莱坞。” 此外,美国电影的附属产品,诸如迪斯尼玩具、游戏、图
书、音像制品,甚至是迪斯尼乐园等等,其都成为美国对外进行文化输出的重要方式,
更重要的是,其带来的文化影响力和商业价值,已经远超电影本身带来的经济效益。数
字化的文化霸权,不仅使发展中国家的文化生存受到严重威胁,更进一步冲击着中华传
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西方中心论”在文化上表现为“西方
文化优越论”,是对丰富多样的当代文化的不断同质化。传统的文化是每个民族群体在
不同的地域环境下,由于缺少文化交流产生的带有独特群体性特质的文化,其具有典型
的异质化特征,而这种异质化,本质上来说,正是中华元素所代表的东方文明区别于西
方文化最宝贵的价值。尽管在近几年,在国家层面提出的“文化自信”战略等政策支持
下,以及诸如《国家宝藏》等优秀的文综节目和故宫网红的引领下,当下中国正在掀起
一股传统文化热潮,在青年受众群体中的人文认同感也得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我们也必
须正视,“在跨文化传播中,中国对外文化贸易还是处于逆差状态,存在相当程度的‘文
化赤字’现象。境外文化产品像洪水一样大量涌入中国市场,而中国流向境外的文化产
品却似涓涓小溪。”[2]尽管一些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些优秀的中华元素数字艺术作品
正在努力对外传播,但相对于西方文化对我国的文化输出,以及传播的成功度来说,中
国的传统文化传播与之差距还仍较大。与此同时,“美国影视文化、麦当劳文化以及日
韩流行文化对我国青少年群体的影响和渗透,使一些人精神迷茫,价值迷失,一定程度
上消解着中华传统文化长期以来的教化效果,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产生了冲击。”[3]对于
这样由于发展和历史原因存在的文化输出的不对等和不平衡的大背景之下,无疑是给中
华元素的海外传播带来更大的难度、更多的阻碍。
最后,如前文所述,东西方的高语境和低语境导致文化认知差别是先天存在的跨文
化传播的障碍,也将导致传播认知信息中的误解和不平衡。中国人作为典型的高语境文
化下的群体,对隐晦含蓄的信息有天然的敏感度,并能对此准确理解。在这样拥有相同
社会文化背景的中国人对此能够默契地“心领神会”。而生长在低语境文化下的西方人,
正如前文所述,他们对信息的传播和解读与高语境文化下的人们有巨大差异,加之其对
中国人的生活经验及传统习俗知之甚少,更难以理解中国人在生活中共同形成的约定俗
成的行为习惯及价值观点等等。与此同时,国际传播中中西方的信息传播长期处于失衡
的状态,中国的文化传播也始终弱势,这些都导致中国传统文化信息在被西方受众接受
的过程中,很多细节信息会被忽视,中华文化词语蕴含的微妙意境和丰富的内涵更难被
理解。相反,“他们通过预先设定的、先入为主的观念来判断中华传统文化,一旦不能
通过语言获得清晰明了的信息,就会把退守隐忍、委婉含蓄当成思路不清或缺乏诚意,
认为中华传统文化显得秘而不宣或藏头露尾。”[4]中华传统文化的抽象性,对于不同文

[1] 中国互联网数据资讯中心. 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启示[EB/OL] . http: //www. 199it. com/archives/388488.html,


2015-09-25.
[2] 高卫华,贾梦梦.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播有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当代传播,2016(02):43-45.
[3] 杨云香.新媒体环境下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版),2018,51(06):148-150.
[4] 胡超.高语境与低语境交际的文化渊源[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22(04):51-55.
228
第五章 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未来发展

化背景下的海外受众,似乎只是一种晦涩的符号,文化语境信息的缺失,使之很难在自
我已有的文化认知中找到对应的意义和解释。因此,即使中华传统文化能够以数字化形
式被海外受众所看到,但准确的理解和更好的接受仍然较为困难。这些由于先天和历史
原因造成的客观障碍,并导致跨文化传播中数字信息传播的不平等的现象,短期内很难
改变的,这必将是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一大挑战。

二、警惕互联网新媒介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消解

互联网时代下,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新媒介形式的出现和普及,为中华元素的数
字化艺术的多样化表达和更广泛深入的传播提供了极佳的条件和机遇,中华传统文化的
传播,尤其是在年轻群体中的被认可和接受也获得了极大的提升,使传统文化在互联网
时代下绽放出新的生命力。但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本身特有的内隐性、抽象性以及文化厚
重性等特质,而在互联网新媒介的数字化艺术转化后的传播过程中,会存在原内涵意义
受到一定程度上消解的可能。
首先,传统文化的内在逻辑被打破,传播内容呈现出碎片化和拼接化特质。新媒介
之下的数字艺术传播的过程呈现出典型的“短、平、快”特征,而互联网的网络超链接
特性使受众能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进行不断延伸,然而传统文化自身特有
的内在逻辑关系却被链接的超文本性以及无序性所颠覆,传播内容也更加自由和随意。
“超链接赋予人们接受文化的自主权,也造成人们地对文化关系随心所欲地分割、跳转、
粘贴、改写和逆转等,自我词语层序逐渐代替传统文化的原有层序,眼花缭乱地观看而
很难深入细致地品味。”[1]传统文化的逻辑关系在网络世界中被不断分割和拼接,传播
内容也被碎片化,有的甚至蜕化为无深度无意境无内涵的电子快餐文化,而这将会使传
统文化内涵具有的绵延、回味的艺术韵味很难完全被受众较深的感知到。
其次,是传统文化中的仪式感,尤其是民俗中的仪式感,也一定程度上被新媒介下
的新民俗所消解。以传统文化中最大的民俗春节为例。“1400 多年前的民俗,来自南朝
人宗懔: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劈山臊恶鬼……凡饮酒次第,从小起。300 多年
前的年俗,来自清代孔尚任: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剪烛催干消夜酒,倾
囊分遍买春钱。听烧爆竹童心在……五更欢笑拜新年。100 多年前的年俗,来自丰子恺:
年底这一天,是准备通夜不眠的,店里早已经摆出风灯,插上岁烛。吃年夜饭的时候,
把所有的碗筷都拿出来,预祝来年人丁兴旺……吃饭时母亲分送压岁钱,用红纸包
好……”[2]而从 2015 年起至今的年俗:长辈以微信红包给晚辈压岁钱,微信群里红包狂
欢,淘宝天猫直接网上采购年货,全家春节旅行或者一起看贺岁档电影……。互联网时
代下,新媒介带来了更多样化的新的过年方式,更加便捷和高效,但传统的年味却似乎
越来越淡,淡的是儿时记忆中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氛围,更是传统年俗中对长辈的尊

[1] 高卫华,贾梦梦.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播有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当代传播,2016(02):43-45.
[2] 赵婀娜. 珍视春节折射的传统文化内核(深聚焦·互联网时代致敬传统文化①)[N]. 人民日报, 2016-02-18(17).
229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敬、时光的留恋,对天地和自然的敬畏之心的文化内核。互联网在不断渗入人们日常生
活的同时,也直接改变了传统的年俗。春节最重要的春联,前面提到的“智能春联”取
代了曾经人们的苦思冥想,拜年更是不必穿新衣服走亲访友,微信拜年既是一种时尚,
也成为一种捷径,诸如此类的新的过年方式越来越多,全新的基于互联网产生的新年俗
正在形成。看上去,这突破传统年俗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阻碍,在新年俗中,人们有了更
广阔的共享空间,这也给传统年俗带来了更具创意和活力的新形式,但事实上,这样基
于互联网形成的新年俗,在脱离了地理上和时间上的限制后,也在消解着传统年俗的仪
式感,减弱人们之间的情感连接。虽然聚合、沟通和连接是互联网的重要特质,这似乎
与传统年俗中强调的团圆、团聚有契合和呼应之处,不论是年夜饭还是全家守岁的年俗
都是如此,互联网联络亲朋好友维系感情,也是意在于此,但同时应该看到,互联网还
有一个强调个体与独立性的重要属性,人们聚拢在一起,看似是一起看春晚,实则是各
玩各的手机,聊天越来越少,看似共同的情感体验,实则很难达到真正地契合和共鸣。
“互联网时代,人们在虚拟空间上的连接更紧密了,但现实空间中的关系却淡了。随之
带来的,将是传统年俗中最宝贵的仪式感与虔诚度的渐渐逝去。”[1]不仅如此,传统文
化特有的历史感和厚重感与互联网带来的源源不断的新鲜感之间的矛盾,也不利于新年
俗真正地形成。新的习俗想要成为一个集体性的记忆和文化,除了人们的参与和广泛的
普及,更需要经历时间的考验,才可能沉淀为一种集体性的民俗文化。但时时刻刻都在
求变的互联网,“新”是最重要的特质之一,互联网带来的新年俗能否在漫长的时间历
程中保留下来,还是被新的年俗形式所取代,目前还很难有明确的结论。但可以肯定的
是,如果互联网时代下创新而生的新年俗未能最终在时间的考验中成为真正的新年俗文
化,那么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孩子,对春节的集体记忆和认识,将会变得破碎和零
散,这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显然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对春节年俗的讨论,不应仅
停留在数字化过年方式和传统贴窗花、包饺子等习俗的优劣问题,而应关注隐藏在年俗
仪式和文化之下的更深层次的传统文化的积淀和传承的问题,只有这样,优秀中华传统
文化的内涵和精髓才不会在新事物层出不穷的社会快速发展中变质。
最后,互联网时代下的过度娱乐也在不断地消解传统文化内涵和精神。对中华元素
进行数字化艺术转化和传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在满足人们对娱乐的自然需求的
同时,以艺术化的手段来传播传统文化,但把握住其中娱乐、艺术和文化内涵传承的平
衡并非易事,随着互联网文化的蓬勃发展,传统文化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呈现出娱乐化、
甚至过度娱乐化趋势,也很难避免。故宫能成为当下的网红,正是跟自己放下身段,接
地气的娱乐自己,以此拉近了与年轻人的关系是分不开的。同样,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
术传播中对流行化网络语言的借用,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幽默互动等等,都会让中华元
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呈现出一定娱乐化的倾向。此外,互联网在更高的发展阶段,“人
人自成媒体”,而“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娱乐化与传播人的艺术素养息息相关,

[1] 赵婀娜. 珍视春节折射的传统文化内核(深聚焦·互联网时代致敬传统文化①)[N]. 人民日报, 2016-02-18(17).


230
第五章 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未来发展

若传播人的艺术修养不够,容易造成艺术传播内容低俗化。”[1]这都是中华元素的数字
化艺术传播在互联网时代下需要警惕的。

三、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的现实把关难度大

互联网时代下,传播从原来的传统媒介的“中心化”模式到新媒介带来的“去中心
化”,受众从原来的被动接受到主动的参与,这都是互联网带来最重要的传播变革。但
与此同时,传播主体也呈现出多样化、分散化等特征,尤其是自媒体作为当下互联网传
播的重要渠道,平民化、个性化、私人化等特质成为其显著特色,而网络传播特有的虚
拟性、开放性以及交互性等特点,这都使自媒体构建的互联网拟态环境与现实生活环境
更加相似,信息的传播也更加的自由和顺畅。但同时也出现信息源头过多,在很多新媒
体平台上,注册用户就是责任主体,可见主体之多,很难管控,这也必然造成数字化艺
术传播中的信息的复杂和混乱,大大增加了作为把关人的把关难度。尤其是大部分的新
媒体平台,均存在信息多而不精,不良内容、垃圾信息过多,优质的精品信息却太少,
这必然造成更多的传播风险。“今日头条”网站在 2018 年被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责令整
改,正是因为该公司旗下的“内涵段子”以及相关公众号存在传播内容低俗、导向不正
等严重问题,扰乱网络视听节目的传播秩序、污染互联网传播的空间环境,被总局责令
永久关停。作为这种明确的独立的传播主体,相关部门尚可以直接以追究其责任人的责
任来实现把关职责,但在微信、微博和抖音等为主的社交新媒介,千千万万的普通大众
作为传播主体,相对其传播内容进行把关的实现难度则较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只能以
价值引导为主。从另一角度来说,这也是由传统把关人权力下降带来的把关难度增大的
问题。互联网发展的早期阶段,信息传播的渠道主要是大众传媒,而这则要求信息要进
入公共场域必须经过媒体的把关。从社会控制的角度上来说,站在媒体背后,对其进行
操控的金主或者资本代表,才是真正的传播者和把关人,他们可以对信息传播进行相应
的议程设置,此时的大众传媒系统拥有对信息传播的绝对控制权,把关权力极大,但在
互联网时代语境下,尤其是进入更高发展阶段的互联网,这些权力开始被不断被消解。
“互联网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传者,传播中心消解,传播权力下移,这种传者的去中心
化让大众传媒的影响力逐渐下降,其把关意义和议程设置的意义也就随之弱化。”[2]因
此,从互联网时代下的数字化传播带来便捷、迅速、且为普通受众赋权的角度上来说的
积极意义是重大的,且具有变革性的,但这把双刃剑,也带来了传播环境极其复杂、把
关难度加大的副作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作为众多信息传
播中一部分,必然也无法避免出现传播主体众多,且数字化艺术的表达方式,作品的艺
术内涵等良莠不齐的情况,把关难度进一步增大。同时,自媒体传播的受众具有随机化、
部落化的特点,也导致其传播方式不再是大众传播的线性结构,而是扩散性的传播模式,

[1] 林昱君.新媒体背景下的艺术传播探析[J].新媒体研究,2017,3(18):78-79.
[2] 李丹.自媒体时代的把关人角色定位[J].西部广播电视,2017(09):20.
231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这种传播结构在尽管拥有显著的传播范围更广、传播效果更有力等优势,但在二次传播
甚至更多次传播的过程中,不可控因素也在不断增加,这也成为把关难度大的一个重要
原因。
不仅互联网时代下的传播特质和传播大环境造成了把关上的难度,而且在努力加大
把关力度的实际操作层面上也是困难重重。一方面,中华元素本身深厚的文化特质,是
需要具有更高的传统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的传播主体才有可能创作出优质的数字化艺
术作品进行传播,但在中华元素脱离高高在上的定位,以更具亲和力的方式走入普通大
众的生活,更多的普通人可以对中华元素进行数字化艺术传播,尤其是某些商业主体,
更多的是出于经济利润的考虑,这都将带来文化内涵的准确性和艺术品质的把关难度加
大。同时,做为传播重要环节的艺术作品的表达本身也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存在仁者见
仁,智者见智的问题,这也加大了把关的难度。另一方面,与权威机构合作或者聘请专
家进行指导,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能够有一定的改善,但也不得不承认,“互联网时代
下的光速反应和传播速度,权威机构和专家很难做到实时的响应和跟进的把关。”[1]如
今日头条于 2018 年 5 月正式成立了专家团,这个由媒体人、学者、公职人员等共同组
成的团体主要对其平台的内容和服务进行监督,以期通过专业化的意见能改进其服务,
今日头条还承诺优秀对专家的举报进行处理,将在 30 分钟给出结果。尽管出发点是值
得肯定的,但在实施过程中,专家也很难做到时时响应,把关效果与期待的成果还是有
一定的差距,可见把关之难。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相比较普通的信息传播在把关
的评判标准等方面都更加的复杂,响应速度也更难跟得上互联网的传播速度。
但不管怎说,时代不断发展,互联网必将是中华元素艺术传播的主要路径,更是传
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最佳渠道。借助互联网的优势使中华元素与数字艺术、互联网传播
特质进行有效地结合,达到一种较好地平衡,并以具有针对性与适应性的传播模式与优
质的传播内容,赢得年轻的传承者和海外的文化认同,进一步加强文化自信,提高文化
软实力。原本就存在的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把关难度大的问题的加重是客观存在
的,也很难避免的,这需要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但随着个人素养的提升,数字监管、
网络筛选、机构审查以及专业评级等各种机制的完善,也将会逐渐改善这一大难点。

[1] 孙耘.试论新媒体的传播风险及其规避策略[J].传媒评论,2019(01):95-96.
232
结束语

结束语

2019 年 4 月 16 日出版的第 8 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一


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章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
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肩负着培根铸魂的工作,这对于在新时代坚持
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文章在强调文化文艺工作者、哲
学社会工作者们的重任之外,更是突出了一个国家和民族所不能缺少的文化灵魂。他也
在 2014 年的文艺座谈会上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优秀
的传统文化正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与精神层面的集中表达,具有深远的意义。在此后
的“七一讲话”中、党的十八大会议上、以及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都多次强调
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创新继承和发展的高度关注。可以说,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中的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在
国际社会中的独有的身份符号,更是展示民族精神的文化烙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
发展,既是文化自信的战略需要,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之处。
当前,中国在强势崛起中走入了社会主义新时代,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
地位得到快速提高的背后,隐藏的是更加复杂的国内外局势。综合国力从“弱”到“强”
的现实,让国际社会惊叹的同时,更多的却是一种警惕和不同程度的偏见,甚至是打压。
美国作为头号发达国家则率先开始发难,从 2018 年发起中美贸易战到对中国中兴通讯
和华为企业的所谓的“威胁其技术机密安全”的责难等等,都无一不从侧面显示了以西
方发达国家为代表的国际社会对中国快速发展的焦虑和不安。而 2018 年的意大利 D&G
品牌以及瑞典电视台的连接辱华事件,尽管都在事后给中国人民以不同程度的解释和道
歉,也让国人感受到了西方国家、西方媒体欲盖弥彰的“傲慢与偏见”。实际上,不论
是西方国家对中国变强的焦虑,还是西方国民对中国人和中华文化的偏见,都是源于在
信息交流不对等的场域中的副作用。这一点,笔者在欧洲留学生活时体会尤为深刻。也
就是说,迄今为止,西方对中国的认知还非常低。所有的焦虑和偏见都是因为他们还不
了解中国,不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了解中华民族精神、不了解中华文明。这也正说
明了,在拥有极大传播优势的互联网时代下,我们没有充分利用好这样的条件,对传统
文化进行优秀的现代化转化,以中华元素为代表的文化品牌传播中华文明,展现出中国
是一个热爱和平、负责任的大国形象。2018 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
记强调,“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

[1] 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
有灵魂》
[EB/OL].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657722485802816481&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pid=&pty
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 2019-04-15.
233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这正是从传统文化中寻找
解决当下社会问题的答案,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皇冠上的明珠,是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与精髓,对中华民族和中
华文化都带有根本性、基因性意义,体现着中华文明的高度和深度。”[1]其中对“以和
为贵”、“和而不同”等精神标识的提炼,正是与当下时代语境相呼应下的筛选,在构
建国家形象之时,打消国际社会的猜忌和顾虑。
对内来看,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刻,经济的发展带来国民物质生活的极大
丰富,但与之相对应的精神文化生活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尤其是全球化进程加快的
社会背景下,国外各种思潮的涌入以及互联网文化的快速发展等因素,处于多元文化和
价值观环绕下的国人,很容易陷入精神信仰的迷失和价值观的扭曲。而当下中国还处于
被海外不良势力窥伺的阶段,如果精神和信仰找不到依靠,是极其危险的。习近平总书
记特别强调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正是站在新时代的发展高度
上应对当下形势的思想指导。中华文明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历了繁荣、落后、断
裂、再修复、再发展的曲折过程。“中国的现代与西方‘内生型现代性’不同,中国现
代性是一种‘外殖型现代性’。”[2]也就说,西方现代的发展是向内的源头,根植于自
身的经济和文化发展起来的,而中国是在极度落后的情况下,向外寻找的突破口,是不
断向西方学习中结合自身特质发展起来的,是在转型发展中经历着巨大的苦痛、震荡与
磨难,前行的路途上长满荆棘,同时,源自内在的传统文化却被长期的搁置、甚至是抛
弃了。因此,在中国经济崛起,国民经济实力得到极大提高后,外来文化与中国人骨子
里的血液无法相融的排斥反应日益暴露,人们也普遍认识到西方价值观的入侵并不能给
他们带来真正的安慰和内心的平静,回归内源文化,认识到只有传统文化才能真正治疗
其精神和价值迷失。可以说,传统文化回归是必然趋势,当下的传统文化热正是最好的
说明。与此同时,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艺术转化,不仅是国民对民族文化认同的强烈心理
需求,更是加强民族团结,抵御任何思想层面入侵的有力手段。也只有我们坚持自己的
传统文化,才能够真正的在如此复杂的形势下站住脚跟,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可以认为,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艺术性转化和国际传播能力,成为其在当下社会语境
下发展的关键,也是展现中华文化感召力、构建国家形象、体现“灵魂”意义的重点。
梁文道认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尤其是年轻一代人民)日
益增长的审美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3]这正是反映了当下年轻受众
对高质量、高审美性艺术作品的渴望。北京国际电影节的海报在 2019 年 4 月初成为热
点,其成为热点的原因不是其大气时尚的设计,而其毫无设计和美感而言的粗俗的设计,

[1] 马建辉. 在守正创新中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标识[N]. 中国文化报,2019-04-08(003).


[2] 注释:有学者将西方现代化视为“原生型”,将其它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视为“诱发型”;也有人将其分为“原
发型”与“后发型”。参见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合肥:黄山书社,2008 年版。
[3] 网易. 梁文道:审美的败落,从宣扬“丑”开始[EB/OL].
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ED0CSQIV05208JJ8.html.2019-04-17.

234
结束语

已经跌出了大众的审美水平线,被网友戏称为“西兰花海报”。更讽刺的是,主办方还
就此版本海报出了一份海报说明。而这所谓的说明文字,其本身就是缺乏美感和美学修
养的体现,原来,不仅是海报本身的问题,这份歌颂海报的说明文字,更是直白地展现
了审美的扭曲。而对这张海报的热烈讨论正是充分反映了现代受众审美水平的提高和对
高艺术性作品的渴望。因此,高质量的艺术表达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传播力、展现文
化影响力的基础和前提。与此同时,构建国际性传播体系也仍然刻不容缓。2018 年 10
月,正值中美贸易战期间,美国副总统彭斯在美国哈德逊研究所发表了一场演讲,这次
全面指责中国的演讲内容,这引起了从国内外政界到民间的广泛关注。“他的演讲把中
国与美国之间的关系从贸易领域摩擦引入两国意识形态领域的论战和不同话语体系的
对抗。”[1]这种本质上是立足于不同社会制度和理念的表达和话语体系的对抗,显示出
当前我们国家对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不足,更显示了国际传播话语体系构建的极端重
要性和紧迫性。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提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
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2]更进一步为国际传播能力的发
展指明了方向。中华元素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作为国际话语体系构建的根本,其传播力在
国际话语体系的构建中成为重中之重。而互联网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以及习近平总书记
多次对建设“网络强国”和“媒介融合”的强调,都为传统文化的国际化传播体系的建
立创造了最佳的条件。
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语境下的创新艺术转化和传承发展,对于中国未来的发
展,不论是对内的思想文化建设,还是对外的国家形象展现,都可以说是决定性的作用。
中国作为一个超级大国,且在快速上升期的超级大国,从内到外都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只有对内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础提高民族文化认同,加强民族凝聚力,建立真正的文化
自信;对外以传统文化的创新性的现代转化,以“可沟通”的传播语言让他们认识和理
解中华文化,并真正认可中国是一个爱和平的负责任大国的国家形象,持续推进和践行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传播力就是生产力,也是创造力的今天,中国正是要建立
与其在政治地位、经济实力以及国际影响力等方面相平衡和匹配的国际传播体系,能够
充分的展现中华文明,讲好中国故事,把深入、立体的国家形象展现给世界。互联网发
展的新阶段为这一目标的实现创造了机会,代表中华文化血脉的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
传播是其中的一条路径,也是当下顺应时代潮流的最佳路径。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
互联网这把双刃剑所带来的弊端,诸如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文化消解和异质,这是传播过
程中需要警惕和避免的。同时,在传统文化热的背景下,更要加强对其引导和监管,当
下出现的“假国学”,如“女德”班、易经占卜等,正是封建糟粕的抬头,应坚决予以
抵制。
尽管当下的文化传播格局仍然是西强我弱的局面,但是改变传播思路,以新的传播

[1] 罗先勇. 构建国际传播话语体系新内涵[EB/OL]. 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9/0116/c40606-30549752.html,


2019-01-16.
[2] 张烁. 十九大新闻中心举行“文化发展开创新局面”集体采访:坚定文化自信 推动文化繁荣
[EB/OL].http://cpc.people.com.cn/19th/n1/2017/1021/c414305-29599845.html,2017-10-21.
235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体系重新出发,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影响力,构建国家形象,赶上甚至超越西方的文化
传播能力只是时间问题。同时,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更为中华元素的更多样化的创
新艺术形态提供了可能,这正是社会进步的机遇。不管怎么说,我们都已经迎来了传统
文化传承和发展最好的时代。

23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参考相关著作:
1. (美).史蒂夫·洛尔. 大数据主义[M]. 胡小锐,朱胜超,译.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15.
2. 世界银行. 2016 年世界发展报告 数字红利[M].胡光宇,等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7.
3. (美)亨利·詹金斯.融合文化——新媒体和旧媒体冲突地带[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2.
4. (德)H.R.姚斯,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
出社,1987.
5.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6. (美)尼葛洛庞帝著. 数字化生存[M]. 胡泳等,译. 海口: 海南出版社. 1997.
7. 巫汉祥. 寻找另类空间网络与生存[M]. 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0.
8. 周若辉. 虚拟与现实数字化时代人的生存方式[M]北京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9. (美)罗杰·菲得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明安香,译. 北京:华夏出版
社,2000.
10. 马化腾,等. 指尖上的中国——移动互联与发展中大国的社会变迁[M]. 北京: 外文
出版社, 2018.
11. 崔婷.全球化与当代中国跨文化交流[M]. 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
12. (美)曼纽尔·卡斯特著. 网络社会的崛起[M]. 夏铸九,王志弘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 2003:465.
13. (美)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 跨文化传播[M]. 闵惠泉等译. 北京: 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 2013.
14. 赵勇,大众媒介与文化变迁[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15. (英)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M]. 刘燕南, 李颖, 杨振荣, 译.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2006.
16. (美)哈罗德·拉斯韦尔. 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M]. 河道宽译.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
出版社,2013.
17. (德)R.C.霍拉勃.接受理论[M].英国麦逊联合出版公司.1984.
18. 中共中央宣传部.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 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
版社,2016.
19. 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M]. 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
20. 费孝通, 费孝通全集[M]. 内蒙古: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9.
2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1.
237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2. 司马光. 资治通鉴[M].沈志华 译,张宏儒 主编. 北京:中华书局,2009.


23. (汉)许慎. 说文解字[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 2015.
24. (汉)许慎. 说文解字注[M]. (清)段玉裁注. 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6.
25. 冯天瑜. 中华文化词典[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26. 王安忆. 考工记[M]. 广东:花城出版社,2018.
27. 冯学成. 禅说庄子:达生[M]. 北京:东方出版社. 2013.
28. 宗白华 . 艺境 [M]. 北京 :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29. 周宪.文化研究关键词[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0. 林一等.中国传统艺术全球传播战略研究[M].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
31. 周一良.中外文化交流史[M].,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
32. 吴佳勋,李新华. 梁启超选集[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33. 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34. 梁漱溟.中国文化的命运[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35. 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36. 李岗.跨文化传播引论[M]. 巴蜀书社,2011.
37. 蔡子愕、陈旭霞.大化无垠—中国艺术的海外传播及其文化影响[M].花山文艺出版
社,2011.
38. 周丽娟.对外文化交流与新中国外交[M].艺术出版社,2010.
39. 李宇.中国电视国际化与对外传播[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40. 李宇.海外华语电视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41. 王汉民.福建戏曲海外传播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42. 邹建平、易丹.星星历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43. 费孝通.乡土中国[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
44.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 2 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
45. 聂辰席.文化传播力[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2.
46. 张西平.中国文化走出去年度研究报告[M].郑州: 大象出版社,2012.
47. 张景云等.品牌跨文化传播: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48. 李智. 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9.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 鲁迅全集, 第 9 卷.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50. 曾国屏,李正风等.赛博空间的哲学探索[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1,3.
51. (荷)西斯·哈姆林克. 赛博空间伦理学[M]. 李世新译.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
社,2010:8.
52. 王治河. 后现代主义辞典[M].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525.
53. (美)格尔茨著.文化的解释[M].韩莉, 译. 北京:译林出版社, 1999.
54. (美)浦安迪.中国叙事学[M]. 陈珏, 整理.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238
参考文献

55. (美)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 跨文化传播[M]. 闵惠泉等译. 北京: 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 2013.
56. (英)泰勒. 原始文化[M]. 连树声,译. 广西: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57. 张伟,宋伟.艺术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58. 刘双,于文秀. 跨文化传播—拆解文化的围墙[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59. 梁岩.中国文化外宣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60. Edward T H. The silence language. Surbiton:Anchor Press, 1959.
61. John Durham Peters .Speaking into the Air — — A History of the Idea of
Communicati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1.
62. Dijk Van J.The Network Society.The Social Aspects of New Media. London, Thousand
Oaks,New Delhi:SAGE Publications,2006.
63. 杨继红. 谁是新媒体[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64. 鲁曙明,洪浚浩.传播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65. (荷)西斯·J·哈姆林克. 赛博空间伦理学[M]. 李世新译. 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
社,2010.
66. 王治河. 后现代主义辞典[M].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67. (英)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 第五版,崔保国, 李馄译. 北京:清华
大学出版社,2010.
68. (美)罗伯特·斯考伯,谢尔·伊斯雷尔. 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M].赵乾坤, 周宝曜,译. 北
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4.
69. 吴声. 场景革命:重构人与商业的连接[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
70. (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M].郦稚牛,张照进,童庆生,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71. (美)马克·波斯特. 第二媒介时代[M]. 范静哗,译.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2. 李沁. 沉浸传播:第三媒介时代的传播范式[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73. (美)沃尔特·李普曼. 公众舆论[M]. 阎克文, 江红, 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74.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艺术的法则[M].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75.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区分:判断力的社会批判[M].刘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76.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华康德. 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 李猛,李康, 译.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134.
77. (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 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78. (法) 鲍德里亚, 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M]. 夏莹,译.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79. 晏青. 神话[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5.
80. (美)拉斯韦尔. 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3.

239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81. (美)刘易斯. 文化研究基础理论[M]. 郭镇之, 任丛, 秦洁, 郑宇虹,译. 北京:清华大


学出版社, 2012.
82.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83. (加)麦克卢汉. 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 北京:译林出版社,2011.
84. (英)约翰·斯道雷(JohnStorey). 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M]. 杨竹山, 郭发勇, 周辉,
译.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85. 张隆溪. 中西文化研究十论[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 2005
86. (美)詹姆斯·W.凯瑞(JamesW.Carey). 作为文化的传播[M]. 丁未, 译. 北京: 华夏出版
社, 2005.
87. 郑兴东. 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 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4.
88. (美)约翰·费斯克(JohnFiske). 理解大众文化[M]. 王晓珏, 宋伟杰,译. 北京:中央编译
出版社, 2001.
89. (意)安东尼奥·葛兰西(AntonioGramsci). 狱中札记[M]. 曹雷雨, 姜丽, 张跣, 译. 北
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90. (英)迈克·费瑟斯通(MikeFeatherstone).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 刘精明,译. 北京:
译林出版社, 2000.
91. (英)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M]. 吴松江, 张文定,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92. 吴予敏. 无形的网络[M]. 北京: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8.
93. (美)莱文森. 新新媒介[M]. 何道宽,译.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4.
94. (美)简·罗伯森. 当代艺术的主题[M]. 匡骁,译. 南京: 江苏美术出版社, 2012.
95. 同济新媒体艺术国际中心.大型展示中的新媒体艺术[M].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0.
96. 黄鸣奋. 新媒体与西方数码艺术理论[M]. 上海: 学林出版社, 2009.
97. 杨继红. 谁是新媒体[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98. 许鹏. 新媒体艺术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99. (新西兰)库比特. 数字美学[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6.
100.胡妙胜. 当代西方舞台设计的革新[M]. 杭州: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 1997.
101.(美)朗格(Langer,S·K·). 情感与形式[M]. 刘大基, 傅志强, 译.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 1986.
102.EDMONDS E. Visual heritage in the digital age.London:Springer,2013.
103.(德)本雅明.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 王才勇者, 译. 北京: 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2.
104.(美)桑塔格. 沉默的美学[M]. 黄梅等, 译. 海口: 南海出版公司, 2006.
105.柏拉图. 柏拉图对话录[M].水建馥, 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3.

240
参考文献

106.(法)雅克·拉康.拉康选集[M].褚孝泉,译.上海:三联书店, 2001.

参考相关论文:
1. 王 廷 信 , 李 制 . 乡 村 振 兴 战 略 与 中 华 优 秀 传 统 艺 术 体 系 建 构 [J]. 民 族 艺
术,2018(05):13-18.
2. 王廷信.中国艺术海外传播的国家战略与理论研究[J].民族艺术,2017(02):20-27.
3. 王廷信.节日民俗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形成[J].中国文艺评论,2017(02):5-7.
4. 甘锋.洛文塔尔社会心理学视野中的接受理论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15,17(06):117-122+148.
5. 凌 继 尧 , 陆 兴 忍 . 器 物 的 文 化 传 播 功 能 [J]. 东 南 大 学 学 报 (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2015,17(04):107-111+148.
6. 凌继尧.我国文化海外传播的新路径——从中国瓷器的海外传播谈起[J].江苏行政学
院学报,2015(06):37-41.
7. 郭 婧 文 . 2015 年 中 国 艺 术 海 外 认 知 国 际 学 术 研 讨 会 综 述 [J]. 艺 术 学
界,2015(02):228-232.
8. 朱裕平.中华元素的形成规律、文化品格和基本构成[J].上海工艺美术,2009(03):18-20.
9. 陈 志 超 . 文 化 自 信 视 域 下 的 中 华 元 素 研 究 [J]. 安 庆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2014,33(03):134-138.
10. 石义彬,吴世文.我国大众传媒再现和建构中国文化身份研究——基于数字传播和全
球传播环境的思考[J].当代传播,2010(05):4-7.
11. 李轶南.《周易》对中国古代造物艺术思想影响管窥[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
计),2015(02):24-28.
12. 卢文超.论人工智能作品与人类作品之别[J].社会科学战线,2018(11):196-202.
13. 甘锋,李坤.从文本分析到过程研究:数字叙事理论的生成与流变[J].云南社会科
学,2019(01):170-177.
14. 甘 锋 , 李 盼 君 . 霍 尔 文 化 研 究 视 域 中 的 艺 术 传 播 理 论 研 究 [J]. 民 族 艺
术,2015(04):143-149+168.
15. 彭 欣 . 新 媒 体 时 代 传 统 文 化 传 承 的 现 实 困 境 与 创 新 策 略 [J]. 江 西 社 会 科
学,2014,34(12):233-238.
16. 胡 泊 . 从“ 民族 原 创” 到 “IP 转换 ”: 中国 动画电影 海 外传播 的前 世今生 [J].当代电
影,2017(06):143-146.
17. 罗 业 云 . 互 联 网 时 代 动 画 电 影 中 传 统 文 化 符 号 的 借 用 与 重 构 [J]. 当 代 电
影,2017(05):115-118.
18. 许晓辉,李蕊.从《中国诗词大会》谈电视媒体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J].当代
电视,2016(07):78-79.

241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9. 倪 万 .新 媒体时代艺 术传 播观念 回归的 理论阐释[J].现代传播 (中国传 媒大学学


报),2017,39(05):106-108.
20. 董甜甜,凌继尧.文物的“复活”,传统的“新生”——《国家宝藏》对中华传统文化
传播的创新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4):153-160.
21. 董甜甜,熊鑫.新零售业态下实体书店的服务创新[J].中国出版,2018(17):5-9.
22. 姚璇.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播与传承——以《国家宝藏》为例[J].出版广
角,2018(04):53-55.
23. 侯文辉,万江.从影像记录到微动漫演绎:互联网+视域下戏曲大众化传播凝视[J].艺术
百家,2017,33(06):75-81.
24. 冯向宇.浅析新媒体时代下我国传统工艺类短视频节目的发展——以广西电视台微
纪录片《技忆》为例[J].视听,2018(05):34-35.
25. 郑 丹 .“ 互 联 网 +” 时 代 故 宫 的 信 息 传 播 研 究 [J]. 太 原 学 院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2016,17(05):88-92.
26. 马 骏.“互 联网 +”时 代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推 广策略探讨 [J].河南图书馆学
刊,2017,37(07):79-81.
27. 王龙.“互联网+”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J].求索,2017(08):193-197.
28. 马宁.“互联网思维”下的戏曲艺术传播浅论[J].戏曲艺术,2018,39(01):135-137+21.
29. 郭 敏 . 移 动 新 媒 体 视 阈 下 我 国 传 统 文 化 传 承 与 传 播 研 究 [J]. 内 蒙 古 科 技 与 经
济,2015(08):11-13.
30. 晏青.移动传播视阈下传统文化传播逻辑与策略[J].理论月刊,2018(04):169-173.
31. 陈赞琴.新媒体时代闽东畲族文化传播的思考[J].东南传播,2010(10):11-13.
32. 权玺.“互联网+”: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的新场景[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2017(06):181-184.
33. 罗敏.用虚拟现实技术捕捉“非遗”——以重庆市的川剧保护为例.四川戏剧,2016, 11:
94-96
34. 王红,刘怡琳.交互之美——teamLab 新媒体艺术数字化沉浸体验研究[J].艺术教
育,2018(17):130-131.
35. 鞠忠美.论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J].理论学刊,2017(04):155-160.
36. 黎 泽 潮 , 杨 龙 飞 . 全 媒 体 时 代 下 中 国 元 素 的 跨 文 化 传 播 [J]. 合 肥 师 范 学 院 学
报,2012,30(05):124-128.
37. 常怀云.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困境[J].出版广角,2017(19):58-60.
38. 朱裕平.中华元素的形成规律、文化品格和基本构成[J].上海工艺美术,2009(03):18-20.
39. 成阳.“中国元素”论[J].文艺争鸣,2010(12):61-64.
40. 王耀卿.浅谈艺术活动的基本特征[J].运城学院学报,2003(01):81-82.
41. 赵毅衡.重新定义符号与符号学[J].国际新闻界,2013,35(06):6-14.

242
参考文献

42. 陈 志 超 . 文 化 自 信 视 域 下 的 中 华 元 素 研 究 [J]. 安 庆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2014,33(03):134-138.
43. 张银银. 产品设计的意境美感[J].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07(4): 116.
44. 田雅岚.《大鱼海棠》的艺术意蕴与文化内涵的深层解读[J].电影评介,2016(13):17-19.
45. 康康.传统文化在数字艺术中的传播与再生[J].艺术百家,2016,32(04):245-246+249.
46. 彭立勋.中华美学精神与传统美学的创造性转化[J].艺术百家,2015,31(03):19-23+170.
47. 王琴.当代中国传统美学范畴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2(01):18-28.
48. 庞井君. 传统广播影视转型的理论透视和战略选择[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
报), 2014, 36(03): 1-9.
49. 余必健,谭诤.传统文化的当代回归:必然·困境·超越[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2016(05):157-162.
50. 冯勤.论全球化时代中华传统文化的困境与重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
版),2006(12):157-160.
51. 习林华.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现状、定位与发展取向[J]. 江西社会科学,2009(05):228.
52. 王 永 友 , 潘 昱 州 . 文 化 自 信 视 域 下 传 统 文 化 重 构 的 “ 三 重 ” 困 境 [J]. 南 京 社 会 科
学,2017(07):142-149+156.
53. 潘昱州.传统文化传承应该突破的三重困境[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37(06):56-61.
54. 李刚.现阶段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困境及对策[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2016,36(03):80-84+94.
55. 晏青.泛娱乐时代的传统文化传播:困境、方法与走向[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2015,36(03):144-147+156.
56. 黄丹.新媒体时代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困境与反思[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17,29(05):75-80.
57. 潘源,消除软实力“软肋”传播“中国梦”愿景[J]民族艺术研究,2013(6).
58. 王 春 林 . 数 字 传 播 条 件 下 中 国 文 化 走 出 去 的 机 遇 挑 战 与 对 策 [J]. 出 版 广
角,2014(14):63-65.
59. 冯黎明.审美现代性与艺术自律论[J].浙江社会科学,2015(02):107-112+159.
60. 黄英.数字艺术中数字技术与艺术审美的融合与矛盾[J].东南学术,2015(05):215-219.
61. 云杉.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
(中)[J].红旗文稿,2010(16):4-8.
62. 廖小琴.文化自信:精神生活质量的新向度[J].齐鲁学刊,2012(02):79-82.
63. 胡智锋.我国数字艺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思考[J].中国编辑,2018(03):19-22.
64. 沈尚武,袁岳.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与缺憾[J].科学经济社会,2012,30(04):164-169.
65. 吴文瀚.新媒体艺术的技术本源、文化身份与价值表达考量[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

243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学学报),2015,37(05):78-82.
66. 汤震宇. 建设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构筑对外开放新格局[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 2015, (01).
67. 周鲁萌.试论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J]. 黑河学院学报,2017, 8(04).
68. 杨越明, 藤依舒. 十国民众对中国文化符号的认知与偏好研究——《外国人对中国文
化认知与意愿》年度大型跨国调查系列报告之一[J]. 对外传播, 2017, (04).
69. 郭婧文. 2015 年中国艺术海外认知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艺术学界, 2015, (02).
70. 王 春 林 . 数 字 传 播 条 件 下 中 国 文 化 走 出 去 的 机 遇 挑 战 与 对 策 [J]. 出 版 广
角,2014(14):63-65.
71. 常怀云.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困境[J].出版广角,2017(19):58-60.
72. 马中红.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转向[J].文艺研究,2010(12):104-112.
73. 刘寅斌,肖智戈,芦萌萌,陆启頔.我国网络游戏开拓海外市场现状及发展对策[J].商业
经济研究,2018(24):171-174.
74. 杨云香.新媒体环境下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18,51(06):148-150.
75. 姜云峰.神性失落与形象降格——《神笔马良》改编剧的比较研究[J].湖南广播电视
大学学报,2017(01):50-53.
76. 彭 吉 象 . 数 字 技 术 时 代 的 影 视 美 学 ( 上 )[J]. 现 代 传 播 - 中 国 传 媒 大 学 学
报,2009(02):10-13+26.
77. 王一川.全媒体时代的艺术状况[J].人文杂志,2014(11):44-59.
78. 石莎. 移动互联网络安全认证及安全应用中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博士学问论文]
北京邮电大学,2012.
79. 吴吉义,李文娟,黄剑平,章剑林,陈德人.移动互联网研究综述[J].中国科学:信息科
学,2015,45(01):45-69.
80. 中国新闻网:《李克强:制定“互联网+”计划促电子商务健康发展》,2015 年 3 月 5 日
81. 黄 楚新 , 王 丹.“ 互 联 网 +” 意 味 着 什么—— 对 “ 互 联网 +” 的 深层 认 识 [J]. 新 闻与 写
作,2015(05):5-9.
82. 陈力丹,费杨生.关系:移动互联时代传统媒体转型的逻辑起点——读第 20 个玛丽·梅
克尔的互联网报告[J].编辑之友,2016(07):5-10.
83. 王迪,王汉生.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与社会变迁[J].中国社会科学,2016(07):105-112.
84. 罗俊.互联网时代传播格局的重构及其新挑战[J].学术论坛,2018,41(04):1-14.
85. 田 丰 . 趣 群化还是 阶 层化:网络 时代的青年群体 演变路径 分析及 讨论 [J].青年探
索,2018(05):41-50.
86. 朱天,张诚.概念、形态、影响:当下中国互联网媒介平台上的圈子传播现象解析[J].四
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6):71-80.

244
参考文献

87. 周 大 勇 , 孙 红 昶 . 互 联 网 “ 圈 子 ” 传 播 : 分 层 互 动 与 关 系 的 弥 合 [J]. 图 书 馆 学 研
究,2018(17):17-21.
88. 黄墨樵.论大数据时代下文化遗产数据的可视化——以故宫数字沙盘为例[J].博物馆
研究,2014(04):87-93.
89. 冯乃恩.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理念与实践综述——以数字故宫社区为例[J].故宫博物院
院刊, 2017(01):108-123+162.
90. 李冰玉.大数据时代传播效果逻辑转向与传受关系重构[J].新闻战线,2017(16):34-36.
91. 彭兰. 场景:移动时代媒体的新要素[J].新闻记者,2015(3):20-27.
92. 胡正荣.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关键与路径[J].新闻与写作,2015(05):22-26.
93. 喻 国 明 , 梁 爽 . 移 动 互 联 时 代 : 场 景 的 凸 显 及 其 价 值 分 析 [J]. 当 代 传
播,2017(01):10-13+56.
94. 浦秋霞.从“观看”到“参与”:网络直播的场景建构[J].新媒体研究,2018,4(18):6-8.
95. 李 宏 伟 , 别 应 龙 . 工 匠 精 神 的 历 史 传 承 与 当 代 培 育 [J]. 自 然 辩 证 法 研
究,2015,31(08):54-59.
96. 张梦雅.艺术传播的时代变迁与社会价值挖掘——评《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探索与重
建》[J].传媒,2017(19):97-98.
97. 杨 慧 , 唐 晓 雯 . 艺 术 接 受 的 多 视 角 阐 释 [J]. 沈 阳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2016,18(04):500-503.
98. 刘光牛.明确受众定位 强化传播效果[J].对外大传播,2004(07):24-26.
99. 刘燕南,谷征.我国国际传播受众研究的现状与问题探讨[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
报),2012,34(09):24-28.
100.程永明.日本文化资源的传承与海外传播路径[J].日本问题研究,2016,30(03):68.
101.杨越明,藤依舒.十国民众对中国文化的接触意愿与渠道研究——《外国人对中国文化
认知与意愿》年度大型跨国调查系列报告之二[J].对外传播,2017, (05):30-31.
102.杨越明, 藤依舒. 十国民众对中国文化符号的认知与偏好研究——《外国人对中国文
化认知与意愿》年度大型跨国调查系列报告之一[J]. 对外传播, 2017, (04):36-38.
103.赵继伦.论大众媒介权力的滥用及其社会控制[J].东北师大学报,2003(04):5-10.
104.李少威.单霁翔:让故宫“活”起来[J].南风窗,2016(02):80-83.
105.冯乃恩.数字故宫的应有之义和必由之路[J].故宫学刊,2017(01):181-187.
106.张梦雅.艺术传播的时代变迁与社会价值挖掘——评《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探索与重
建》[J].传媒,2017(19):97-98.
107.张黎.从民族性到民族化——设计中传统民族文化符号运用的分析[J].南京艺术学院
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8(02):133-135.
108.孔丹羽.数字媒介下的沉浸式传播初探[J].新闻研究导刊,2018,9(19):75+77.
109.张守志. 作为基础结构的艺术生产——以本雅明艺术生产理论为例[J]. 青年文学家,

245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3, 58(13):198.
110.孔丹羽.数字媒介下的沉浸式传播初探[J].新闻研究导刊,2018,9(19):75+77.
111.苗 岭 . 虚 拟 现 实 技 术 在 博 物 馆 叙 事 性 设 计 中 的 应 用 探 索 [J]. 包 装 工
程,2018,39(04):15-18.
112.王国彬.展陈设计中交互式博物馆的理念剖析[J]. 包装工程,2015, 36(8): 26-29.
113.马 方 楠 , 朱 明 健 . 沉 浸 的 诗 意 空 间 : 查 尔 · 戴 维 斯 的 VR 虚 拟 艺 术 研 究 [J]. 当 代 动
画,2019(01):93-96.
114.周宪.从“沉浸式”到“浏览式”阅读的转向[J].中国社会科学,2016(11):143-163+208.
115.付 松 聚 , 祝 慧 敏 . 《 如 果 国 宝 会 说 话 》 传 播 特 色 管 窥 [J]. 中 国 广 播 电 视 学
刊,2018(10):79-82.
116.王一川.当今中国故事及其文化软实力[J].创作与评论,2015(24):22-26+21.
117.喻季欣,郭攀.“讲好中国故事”的文本思考(一) 精粹中蕴张力 张力中显传播力——
从 “ 第 24 届 中 国 新 闻 奖 · 文 字 消 息 一 等 奖 ” 获 奖 作 品 说 起 [J]. 新 闻 与 写
作,2015(01):90-92.
118.阮静.文化传播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的原则和策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
版),2017,38(05):178-184.
119.刘子曦.故事与讲故事:叙事社会学何以可能——兼谈如何讲述中国故事[J].社会学研
究,2018,33(02):164-188+245.刘子曦.故事与讲故事:叙事社会学何以可能——兼谈如
何讲述中国故事[J].社会学研究,2018,33(02):164-188+245.
120.季水河,丁亮.接受美学理论观照下的新闻收受[J].当代传播,2009 (1): 11-14.
121.曹茹,郭小旭.从接受美学看媒体如何讲好中国故事——隐喻、母题与适度陌生化[J].
出版发行研究,2018(10):27-31.
122.王 庆 福 , 陈 巧 巧 . 与 “ 他 者 ” 对 话 : 重 构 “ 中 国 故 事 ” 的 叙 事 话 语 [J]. 电 影 评
介,2018(16):8-11.
123.蔡雯,王学文.角度·视野·轨迹——试析有关“媒介融合”的研究[J] .国际新闻界, 2009
(11).
124.彭兰.社会化媒体:媒介融合的深层影响力量[J].江淮论坛,2015,(1):152-156.
125.王莹.技术驱动与受众转变:媒介融合视域下传统媒体转型路径研究[J].数字传媒研
究,2018,35(08):1-7+14.
126.宁海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整合传播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
报),2018,40(06):135-138.
127.赵梦媛.网络直播在我国的传播现状及其特征分析[J].西部学刊(新闻与传播),
2016(08):29-32.
128.高 婷 婷 . 文 化 自 信 背 景 下 网 络 直 播 与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保 护 [J]. 新 闻 研 究 导
刊,2018,9(18):79-80.

246
参考文献

129.袁谅.网络直播中受众与传播者关系的研究[J].新闻传播,2018(13):56-57.
130.青觉,李晓萌.新媒体环境下少数民族文化有效传播的路径分析——以微传播为例[J].
民族论坛,2018(04):106-112.
131.冯向宇.浅析新媒体时代下我国传统工艺类短视频节目的发展——以广西电视台微
纪录片《技忆》为例[J].视听,2018(05):34-35.
132.李彦冰,杜剑峰.当前微传播研究的几个问题[J].新闻知识,2015(10) :9-12.
133.李 玉 媛 . 融 媒 体 时 代 传 统 文 化 传 播 的 机 遇 与 困 境 探 析 [J]. 红 河 学 院 学
报,2018,16(06):57-60.
134.刘书亮.众媒时代中国传统诗词微传播发展策略探索——以“啸天说诗”为例兼及梁
俊“诗性教育”[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7(04):61-69.
135.张梦雅.艺术传播的时代变迁与社会价值挖掘——评《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探索与重
建》[J].传媒,2017(19):97-98.
136.宋明华.浅析民族手工艺的新媒体微传播策略[J].传播力研究,2018,2(33):71+90.
137.彭兰.社会化媒体: 媒介融合的深层影响力量[J].江淮论坛,2015( 1) : 152 - 156.
138.陈曙光,李娟仙.西方国家如何通过文化殖民掌控他国[J].红旗文稿,2017(17):23-25.
139.王云霞.美国传媒与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启示[J].南方电视学刊,2016(02):119-123.
140.高 卫 华 , 贾 梦 梦 . 传 统 文 化 数 字 化 传 播 有 待 解 决 的 几 个 问 题 [J]. 当 代 传
播,2016(02):43-45.
141.杨云香.新媒体环境下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版),2018,51(06):148-150.
142.胡 超 . 高 语 境 与 低 语 境 交 际 的 文 化 渊 源 [J]. 宁 波 大 学 学 报 ( 人 文 科 学
版),2009,22(04):51-55.
143.林昱君.新媒体背景下的艺术传播探析[J].新媒体研究,2017,3(18):78-79.
144.李丹.自媒体时代的把关人角色定位[J].西部广播电视,2017(09):20.
145.孙耘.试论新媒体的传播风险及其规避策略[J].传媒评论,2019(01):95-96.
146.陈少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漫化传承与传播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
学,2014.
147.张梦雅.艺术传播的时代变迁与社会价值挖掘——评《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探索与重
建》[J].传媒,2017(19):97-98.
148.周锦,王廷信.艺术传播与文化产业的互动关系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6(10):45-48.
149.王一川.互联网时代的艺术传播偏向[J].民族艺术研究,2016,29(03):5-14.
150.杨 宏 鹏 . 感 悟 式 批 评 : 传 统 品 鉴 方 式 在 艺 术 “ 微 传 播 ” 中 的 重 构 [J]. 民 族 艺 术 研
究,2016,29(02):39-47.
151.蒋晓丽,贾瑞琪.“互联网+”时代艺术与传播关系的嬗变[J].当代文坛,2016(01):91-94.
152.甘 锋 , 李 盼 君 . 霍 尔 文 化 研 究 视 域 中 的 艺 术 传 播 理 论 研 究 [J]. 民 族 艺

247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术,2015(04):143-149+168.
153.杨斌.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艺术传播策略研究——以国画微信公众号为例[J].编辑之
友,2015(08):69-72.
154.尹 金 凤 . 艺 术 传 播 的 伦 理 问 题 及 化 解 思 路 [J]. 湖 南 师 范 大 学 社 会 科 学 学
报,2015,44(03):67-74.
155.赵鹏,江南.艺术传播在数字互动媒介中的涡旋控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13(06):137-144.
156.张兰芳.现代语境下的民俗艺术传播[J].民俗研究,2013(02):129-134.
157.张晶.为艺术美学立义[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09):66-71.
158.孙发成.民俗艺术符号及其现代传播[J].民族艺术研究,2011,24(02):92-96.
159.邱 秉 常 . 数 字 艺 术 传 播 的 表 现 特 征 [J]. 三 峡 大 学 学 报 (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版),2009,31(04):105-109.
160.李文婧,滕青.互联网与艺术传播革命[J].北方论丛,2003(02):124-127.
161.杜骏飞.试论艺术传播的本质特征[J].江苏社会科学,1997(06):152-157.
162.邓爱东. 我国公共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调研[J]. 图书馆学研究,
2010(10):36-39.
163.杨红.档案部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J].北京档案,2011(3):22 - 23.
164.彭毅.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数字化保护[J].档案与建设,2009(01):46-48.
165.卓 么 措 .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数 字 化 保 护 研 究 [J]. 实 验 室 研 究 与 探
索,2013,32(08):225-227+248.
166.谈国新,孙传明.信息空间理论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J].西南民族大
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4(06):179-184.
167.谢 丹 . 区 域 少 数 民 族 文 化 的 数 字 化 传 播 研 究 —— 以 东 巴 文 化 为 例 [J]. 青 年 记
者,2014(11):20-21.
168.权玺.移动互联网时代非遗的数字化传播[J].青年记者,2016(33):83-84.
169.彭小琴.民俗艺术的新媒体传播路径[J].传媒,2015(23):76-78.
170.刘向春,宋伟.大数据条件下民族传统文化数字化保护研究探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6,25(03):44-49.
171.权玺.“互联网+”: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的新场景[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2017(06):181-184.
172.王龙.“互联网+”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J].求索,2017(08):193-197.
173.周玉屏.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影像传播——以澧水船工号子为例[J].北方
音乐,2013(05):108.
174.常凌翀.新媒体语境下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究[J].西南民族大
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31(11):39-42.

248
参考文献

175.万会珍,骆方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统武术与三维数字技术运用[J].洛阳师范
学院学报,2014,33(11):95-98.
176.谈国新,孙传明.信息空间理论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J].西南民族大
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4(06):179-184.
177.代俊波.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展览馆的构建研究[J].通化师
范学院学报,2015,36(01):48-52.
178.张露锋.短视频作为新闻传播新方式的发展前景[J].新闻知识,2016(07):38-40.
179.王水维,许苏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生成机制研究[J].艺术百家,2014,30(05):183-187.
180.李 国 平 . 网 络 对 媒 介 生 态 权 利 关 系 的 颠 覆 与 重 构 [J]. 辽 宁 行 政 学 院 学
报,2007(12):215-216.
181.章立,朱蓉,牛超,邵丝语.非物质文化遗产三维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研究——以惠山泥人
为例[J].装饰,2016(08):126-127.
182.周 大 勇 , 孙 红 昶 . 互 联 网 “ 圈 子 ” 传 播 : 分 层 互 动 与 关 系 的 弥 合 [J]. 图 书 馆 学 研
究,2018(17):17-21.
183.马 宁. 移动互 联网络的场景 构建与传播模式变迁 [J].现代传 播(中国传 媒大学学
报),2016,38(06):138-142.
184.李 昌 文 . 全 媒 体 时 代 的 传 播 语 言 研 究 [J]. 现 代 传 播 ( 中 国 传 媒 大 学 学
报),2012,34(12):118-120.
185.刘林涛.文化自信的概念、本质特征及其当代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16(04):21-24.
186.Carrozzino M, Scucces A, Leonardi R, et al. Virtually preserving the intangible heritage
of artistic handicraft. Cultural Heritage, 2011,1: 82-87.
187.Abdullah Ali Alassiri,et al. Usage of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and Technological Impact
on the Interaction - enabling Featur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2014,4(4) : 46 - 60.
188.Clive Thompson. Brave New World of Digital Intimacy,New York Times magazine,Sept.
5,2008.
189.Rich Ling , et al. Small Circles: Mobile Telephony and theCultivation of the Private
Sphere,The Information Society,2014;Volume 30,- Issue 4.
190.JOSEPH S N. Soft power. Foreign Policy, 1990, (80).
191.Schaper M M, Santos M, Malinverni L, et al. Learning about the past through
situatedness, embodied exploration and digital augment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sites. Int
Human-Comput Studies, 2018, 114: 36–50
192.Fenu C, Pittarello F. Svevo tour: the design and the experimentation of an augmented
reality application for engaging visitors of a literary museum. Int Human-Comput Studies,
2018, 114: 20–35

249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93.tom Dieck M C, Jung T H. Value of augmented reality at cultural heritage sites: a


stakeholder approach. Destination Marketing Manage, 2017, 6: 110–117
194.Kim U, Shin K. Content concept for VR-based interactive Korean traditional dance
experienzone[C]. In: Proceedings of 201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ulture And
Comnutine. 2017. 118-122.
195.Vosinakis S, Avradinis N, Koutsabasis P. Dissemin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using a multi-agent virtual world. In: Advances in Digital Cultural Heritage. Berlin:
Springer, 2018. 197–207
196.Machidon O M, Duguleana M, Carrozzino M. Virtual humans in cultural heritage ICT
applications: a review. JCultural Heritage, 2018, 33: 249–260
197.Rauschnabel P A, Brem A, Ivens B S. Who will buy smart glasses? Empirical results of
two pre-market-entry studies on the role of personality in individual awareness and
intended adoption of Google Glass wearables. Comput Human Behav, 2015, 49: 635–647
198.R Russett. Hyperanimation: Digital Images and Virtual Worlds. Herts, UK: John Libbey
Publishing.2009. pp.172-195,illus.
199.GRAHAMMEIKLE , SHERMAN YOUNG. Media Convergence: Networked Digital
Media in Everyday Life. Pal-grave Macmilla Jannary 17,2012:6.
200. Carboni N, de Luca L. Towards a conceptual foundation for documenting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elements of a cultural object. Digital Appl Archaeol Cultural Heritage, 2016, 3:
108–116
201.Longley A, Duxbury N. Introduction: mapping cultural intangibles. City Culture Soc,
2016, 7: 1–7
202.Mallik A, Chaudhury S, Ghosh H. Nrityakosha: preserving the intangible heritage of
Indian classical dance. J Comput Cult Herit, 2011, 4: 1–25
203.Giglitto D. Enhancing community heritage empowerment through wiki software. In:
Proceedings of the 18th ACM Conference on Computer-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and
Social Computing, Vancouver, 2015. 85–88
204.Klonoff David C,Kerr David. Digital Diabetes Communication: There's an App for
That.[J]. Journal of diabe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6,10(5).
205.Gavrilis D, Ioannides M, Theofanous E. Cultural heritage content re-use: an aggregators’s
point of view. ISPRS Ann Photogramm Remote Sens Spatial Inf Sci, 2015, II-5/W3:
83–87
206.ACCU. Asia-Pacific Database o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CH). 2018-11-02.
http://www.accu.or.jp/ich/en/
207.Hashim A F, Taib M Z M, Alias A. The integration of interactive display method and

250
参考文献

heritage exhibition at museum. Procedia - Social Behaval Sci, 2014, 153: 308–316
208.Madirov E, Absalyamova S. The influe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n the availability
of cultural heritage. Procedia- Social Behaval Sci, 2015, 188: 255–258
209.de Carolis B, Gena C, Kuflik T, et al. Special issue on advanced interfaces for cultural
heritage. Int J Human-Comput Studies, 2018, 114: 1–2
210.KOLAY S.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of traditional Indian art through virtual new
-media.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6,225(14): 309-320.
211.HUANG C H , HUANG Y T . An annales school -based serious game creation
framework for Taiwanese indigenous cultural heritage.ACM journal on computing and
cultural heritage,2013, 6(2):1-31.
212.DOWDING H. The role of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in developing na-tions’digital cultural
heritage projects. OCLC systems & services,2014,30(1):52-61.
213.GORMAN M. The wrong path and the right path: the role of libraries in access to,and
preservation of,cultural heritage.New library world,2007,108(11 /12):479-489.
214.BUSTILLO A,ALAGUERO M,MIGUEL I,et al. A flexible platform for the creation
of 3D semi -immersive environments to teach cultural heritage . Digital applications in
archaeology and cultural heritage,2015,2(4):248-259.
215.Money R B,Gilly M C,Graham J L.Explorations of National Culture and Word-of
- Mouth Referral Behavior in the Purchase of Industrial Servic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Journal of Marketing,1998,62(4): 76-87.

参考网络资源:
1. 求是.习近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
[EB/OL].http://cpc.people.com.cn/n1/2019/0415/c64094-31030863.html,2019-04-15.
2. 新华社.(授权发布)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0/14/c_1116825558.htm, 2015-10-14.
3. 新华社.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工程的意见》[EB/OL]. http://www.gov.cn/zhengce/2017-01/25/content_5163472.htm,
2017-01-25.
4. 新华社.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7/01/c_1119150660.htm,2016-07-01.
5. 新华网.习近平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19cpcnc/2017-10/18/c_1121820800.htm,
2017-10-18.
6. 央广网. 中国国家形象怎么样? 全球调查报告来了

251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88746576617602956&wfr=spider&for=pc,
2018-01-05.
7. 百度百科. 非物质文化[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非物质文化/3591789.
8.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EB/OL].http://www.npc.gov.cn/huiyi/lfzt/fwzwhycbhf/2011-05/10/content_1666069.htm,
2011-5-10.
9. 环球网.《国风美少年》完美收官 展示优秀传统文化获赞[EB/O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5139120390599529&wfr=spider&for=pc,
2019-02-11.
10. 新华社.《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构建全
媒体传播格局》[EB/OL].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9/0315/c1024-30978466.html, 2019-03-15.
11. 搜狐. 历经 5 年,年收破 10 亿,故宫文创的未来之路在哪里?[EB/OL].
https://www.sohu.com/a/231605975_100171032, 2018-05-14.
12. 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记忆项目实验网站[EB
/OL].http://www.nlc.cn/cmptest/,2016-08-02.
13. 全国文化艺术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 关于文化行业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保护专业标准》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EB
/OL].https://www.chinesefolklore.org.cn/web/index.php?NewsID=14588,2016-06-21.
14. 黄滢. 约瑟夫·奈:文化是中国最大的软实力[EB/OL].
http://www.banyuetan.org/chcontent/sz/hqkd/201415/90168.shtml, 2014-01-05.
15. 王者荣耀登顶全球下载量最大游戏,中国区营收第一,网易紧跟[EB/OL],
http://k.sina.com.cn/article_6554272447_186aa42bf00100b4gq.html, 2018-08-29.
16. 中商情报网 . 2018 年全国电影市场数据统计:票房首次突破 600 亿大关(附图表)
[EB/O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3906292665803394&wfr=spider&for=pc,
2019-01-28.
17. 三声. 郝景芳:科幻电影要找到根植中国人内心的故事内核[EB/OL].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context=%7B%22nid%22%3A%22n
ews_9203064439263778976%22%7D&n_type=1&p_from=3, 2019-03-06.
18. 三声. 华人影业总裁苏佳:《流浪地球》在海外做对了什么 [EB/O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5832047550265158&wfr=spider&for=pc,
2019-02-19.
19.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调查:86.4%受访者喜欢看文化类综艺节目[EB/OL].
http://culture.people.com.cn/n1/2017/0307/c22219-29128025.html, 2017-03-07.
20. 节目一线. 传统文化热席卷影视、综艺等各行各业,成 2017 年最大"网红"[EB/OL].

252
参考文献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588022645179128816&wfr=spider&for=pc,
2017-12-18.
21. 中国音乐财经网. “国风极乐夜”背后,网易云音乐的“国风支点”作用[EB/OL].
https://www.sohu.com/a/259308897_109401,2018-10-13.
22. 艾媒咨询, iiMedia Research:2015 中国“互联网+”传统文化发展专题[EB/OL],
http://www.199it.com/archives/420987.html, 2015-12-23.
23. 央广网.中国青年人上网调查:“哭笑不得”表情包最受欢迎
[EB/OL].http://news.youth.cn/jsxw/201705/t20170530_9918218.htm, 2017-05-30.
24. 搜狐. 故宫口红“宫斗”戏:十多亿大生意背后暗藏的经济现象!
[EB/OL].http://www.sohu.com/a/282453840_387251,2018-12-17.
25. 虎嗅 APP. 又一个一线洋品牌败在广告上:Burberry 成下一个 D&G?[EB/OL].
https://new.qq.com/omn/20190104/20190104A1G067.html, 2019-01-04.
26. 17173 游戏网. 王者荣耀在国外有多火!这个国家 10 个手游玩家中,有 9 个玩过它!
[EB/O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7413298298029665&wfr=spider&for=pc,
2018-07-31.
27. 新华社.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0/14/c_1116825558.htm, 2015-10-14.
28. 典藏杂志. teamLab:打破次元壁的终极技术专家[EB/OL].
http://art.china.cn/haiwai/2017-03/16/content_9392820.htm, 2017-03-16.
29. 199IT. 2018 年 Q2 全球手机用户数量达到 78 亿人[EB/O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2139292543590521&wfr=spider&for=pc,
20118-09-20.
30. 张祯希.《如果国宝会说话》热播,微纪录作品正成为网络时代文化传播轻骑兵
[EB/OL].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105/c403992-29746422.html,
2018-01-05.
31. 殷陆君. 讲好中国故事,共塑中国形象[EB/OL].
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8/0925/c421527-30312031.html,2018-09-25.
32. 周慧晓婉,《白蛇:缘起》2D 版将停映,开启 3D 版制作
[EB/OL].http://www.bjnews.com.cn/ent/2019/02/15/547226.html, 2019-02-15.
33. TechWeb. 《白蛇:缘起》2 月 18 日停映 将重新制作 3D 升级版
[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5333228516430310&wfr=spider&for=pc,
2019-02-13.
34. 央广网. 习近平: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思想基础
[EB/OL]. http://china.cnr.cn/news/20190126/t20190126_524494340.shtml, 2019-01-26.
35. 殷俊. 抖音拯救央视春晚?[EB/OL].

253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https://mp.weixin.qq.com/s/YfCA4ydOCsAsMhW8t5ty7Q, 2019-02-21.
36. 朱国贤、霍小光、杨依军:《习近平出席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
讲》[EB/OL]. http : / /news. xinhuanet, com/world /2015-12 /16/c_1117480771. htm,
2015-12-16.
37. 亚洲网红在线. 网红时代下的粉丝经济[EB/OL].
http://www.sohu.com/a/116851509_433877, 2016-10-22.
38. 新京报. 600 岁故宫的超级网红之路:投资 12 家公司,年入 15 亿 [EB/OL].
https://xw.qq.com/cmsid/20190220A02LKO00 , 2019-2-20.
39. 电影新闻, 腾讯娱乐. 北美票房:《功夫熊猫 3》无悬念夺冠
[EB/OL]. .https://ent.qq.com/a/20160201/029254.htm,2016-02-01.
40. 光明网. 专访郭帆:票房超 40 亿的《流浪地球》将有续集,但要先做一件事![EB/O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6129084949996758&wfr=spider&for=pc,
2019-02-22.
41. 凯尔·穆林,丁廷立译. 环球网. 美媒:中国两会激发说唱歌手的灵感
http://oversea.huanqiu.com/article/2019-03/14467509.html?agt=363 , 2019-3-5.
42. 新华社. 刚刚,全球首个 AI 合成女主播上岗了![EB/O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6999373771963639&wfr=spider&for=pc,
2019-03-03.
43. 雷锋网. 越疆科技嘟宝特 (DOBOT) ——人工智能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EB/O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3178176676292589&wfr=spider&for=pc,
2018-02-23.
44. techhin 科技. 当传统文化搭上人工智能 百度 AI“智能春联”爆红
[EB/OL].http://www.sohu.com/a/222570867_255286, 2018-02-13.
45. 一称南无佛. 一称南无佛: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弘扬传统文化?
[EB/OL].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582203809788427585&wfr=spider&for=pc,
2017-10-25.
46. 新京报. 600 岁故宫的超级网红之路:投资 12 家公司,年入 15 亿[EB/OL].
https://xw.qq.com/cmsid/20190220A02LKO00, 2019-02-20.
47. 环球网.《国风美少年》完美收官 展示优秀传统文化获赞[EB/O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5139120390599529&wfr=spider&for=pc,2019-02-1
1.
48. 人民日报. 观赏保护两不误 故宫上线黑科技版《清明上河图》[EB/OL].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05422377307799717&wfr=spider&for=pc,
2018-07-08.
49. 中国新闻网.《2018 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发布 短视频“异军突起”

254
参考文献

[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8362899639428313&wfr=spider&for=pc,
2018-11-28.
50. 新华网. 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全文)[EB/OL].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2/16/c_1117481089.htm, 2015-12-16.
51. 搜狐.“熊本熊”两年为小镇创造收益 76 亿!如何向一只吉祥物学习?
[EB/OL].https://www.sohu.com/a/197412851_447655,2017-10-11.
52. 排行榜 123 网. 2018 世界 ip 价值排行榜,第一价值 591 亿美金[EB/OL].
https://www.phb123.com/city/GDP/27779.html, 2018-09-11.
53. 纪纲. 超级 IP 的新逻辑,故宫树立了好榜样[EB/O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1643326459897814&wfr=spider&for=pc,
2019-01-08.
54. 腾讯网.《2018 中国文化 IP 产业发展报告》在京发布
[EB/OL].https://cul.qq.com/a/20180930/011408.htm, 2018-09-30.
55. 新京报. 2017 年文创收入超 15 亿 故宫真的是个超级 IP[EB/O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5883283910086402&wfr=spider&for=pc,
2019-02-19.
56. 中国互联网数据资讯中心. 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启示[EB/OL] . http: //www.
199it. com/archives/388488.html, 2015-09-25.
57. 人民网.走进“重建”的圆明园:90%已完成数字化复原
[EB/OL].http://bj.people.com.cn/n/2014/0820/c82840-22043474.html,2014-08-20.
58. 陈力丹,费杨生.互联网重新定义了媒体
[EB/OL].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6/0624/c405325-28475555.html,2016-06-24.
59. 中国新闻网. 传统文艺成网络直播“清流” 20 万人看二胡演奏
[EB/OL].https://news.china.com/social/1007/20170317/30334069.html, 2017-03-17.
60. 三文娱. B 站陈睿:国风爱好者 5 年增长 20 倍以上[EB/OL].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585956214746021298&wfr=spider&for=pc,
2017-12-05.
61. 互联网老油条. 2018 互联网女皇报告:中国这 5 大领域领先全球!
[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2152417822720239&wfr=spider&for=pc,
2018-06-02.
62. 罗先勇. 构建国际传播话语体系新内涵[EB/OL].
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9/0116/c40606-30549752.html, 2019-01-16.
63. 新华网. 青年社交用户画像:喜欢互动,兴趣多元,自带互联网属性
[EB/OL].http://www.xinhuanet.com//2018-01/12/c_1122252754.htm, 2018-01-22.
64. 人民网.“普通人的故事是最能打动人心的”——访英国知名纪录片导演柯文思

255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EB/OL].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8/0921/c1002-30308689.html, 2018-09-21.
65. 澎湃新闻网. 又一个浸入式展览:花舞森林里,这到底是艺术还是科技景观
[EB/OL].https://news.artron.net/20170523/n932750.html, 2017-05-23.
66. 网易. 梁文道:审美的败落,从宣扬“丑”开始[EB/OL].
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ED0CSQIV05208JJ8.html.2019-04-17.

参考相关报纸和报告等: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 4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
联网络信息中心,2019.
2. 艾瑞咨询,《2017 中国媒体转型研究报告》[EB/OL] .http://www.iimedia.cn/49910.html,
2017-3-15.
3. 清博大数据. 2016 网红产业研究报告[R]. 北京:北京清博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2016.
4. 艾瑞咨询, 微博. 2017 年中国网红经济发展洞察报告[R]. 艾瑞咨询研究院, 2017:4.
5. 梁立明. 2016 年网红经济行业研究报告[R].投中研究院. 2016.
6.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 42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
联网络信息中心,2018.
7. CNG. CNG: 2018 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EB/OL].
http://www.199it.com/archives/810700.html, 2018-12-21.
8. 搜狐. 2016 中国“互联网+”传统文化发展专题报告 [EB/OL].
http://www.sohu.com/a/123180532_558429, 2017-01-02.
9. 艾媒咨询. 艾媒报告: 2016 中国“互联网+”传统文化发展专题报告[EB/OL],
http://www.iimedia.cn/46591.html, 2016-11-30.
10. 比达网. 2018 年第 2 季度中国电影市场研究报告[EB/O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0782809601806416&wfr=spider&for=pc,
2018-09-05.
11. 搜狐. 全球智能手机用户数分析报告[EB/OL].
https://www.sohu.com/a/137306487_609238, 2017-04-30.
12. Human Lab 唐硕. 00 后洞察报告 | 中国历史上最精明的一代人,品牌如何相处?
[EB/OL].https://mp.weixin.qq.com/s/ja6V8rKGA0v98YzdA7kohg, 2018-11-20.
13. 搜狐. 2017 短视频行业大数据洞察报告[EB/OL].
http://www.sohu.com/a/190870283_99900352, 2017-09-09.
14. 张烁. 十九大新闻中心举行“文化发展开创新局面”集体采访:坚定文化自信 推动
文化繁[EB/OL].http://cpc.people.com.cn/19th/n1/2017/1021/c414305-29599845.html,
2017-10-21.

1. 王廷信. 文化认知与艺术对外传播[N]. 中国艺术报,2018-01-29(003).


256
参考文献

2. 沈亚丹. 宋代艺术中的理性精神[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11-21(B01).


3. 冯天瑜. 如何提取和开掘“中华元素”[N]. 北京日报,2013-04-08(020).
4. 冯天瑜. 中华文化元素刍议[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10-24(B06)
5. 冯天瑜. 弘扬光大中华文化元素[N]. 人民日报,2016-01-21(007).
6. 马骁毅. 传统文化当代发展的困境及应对[N]. 中国教育报,2017-06-01(005).
7. 林一. 中国戏曲“走出国门”的新思路[N]. 光明日报,2015-06-21(004).
8. 喻国明.融合转型的新趋势:“高维”媒介中的“平台型媒体”[N/OL].光明日报网.
9. 佚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 年)》[N].人民日报,
2017-04-14(第 1 版).
10. 佚 名 . 国 际 电 联 发 布 2017 年 全 球 信 息 通 信 技 术 事 实 与 数 字 [N]. 人 民 邮 电 报 ,
2017-08-02(第 5 版).
11. 杨晓.《如果国宝会说话》:文明之根开出艺术之花[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8-1-10
(5).
12. 赵婀娜. 珍视春节折射的传统文化内核(深聚焦·互联网时代致敬传统文化①)[N]. 人
民日报, 2016-02-18(17).
13. 罗先勇. 构建国际传播话语体系新内涵[N].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01-16(004).
14. 约翰·P·巴洛. 赛博空间独立宣言[N].高亮华译. 科技日报, 1998-4-18(4).
15. 张 广 昭 , 陈 振 凯 . 习 近 平 如 何 向 世 界 讲 中 国 故 事 ? [N]. 人 民 日 报 海 外 版 ,
2017-02-22(05 ).
16. 约翰·P·巴. 赛博空间独立宣言[N]. 高亮华译.科技日报,1998-04-18(4).
17. 黄丹. 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N].光明日报,2017-11-08(09).
18. 巫志南. 论中华元素之构成[C]. 上海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博览会组委会编.解读中华
元素———上海文化论坛论文集. 上海: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上海故事会文化传媒
有限公司,2009: 17.

257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1. 文物的“复活”,传统的“新生”——《国家宝藏》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创新研究[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4):153-160.
(国家重点社科项目“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C15AZD035)阶段性成果)
(CSSCI 来源期刊,第一作者)(论文被 CSSCI 来源期刊《学术界》摘编核心论点)
2. 新零售业态下实体书店的服务创新[J].中国出版,2018(17):5-9.
(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KYZZ16_0108)成果之一)
(CSSCI 来源期刊,第一作者)(论文为当期重点推荐的封面文章)
3. 符号互动论视野下的交互设计发展创新探究[J].艺术百家,2017,33(05):231-233.
(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KYZZ16_0108)成果之一)
(CSSCI 来源期刊,第一作者)
4. 信息时代下“扁平化”设计的美学传播探究[J].艺术学界,2018(01):268-277.
(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KYZZ16_0108)成果之一)
(CSSCI,第一作者)
5. 交互界面功能性扩展设计研究:以智能手机为例[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
计),2015(05):206-210.(CSSCI 来源期刊,第二作者)

258
致谢

致谢

从 2015 年入学至今,转瞬读博已近四年,而我也已进入而立之年,在流水的时光
中,有彷徨、迷茫、焦虑、甚至是压力大到难以入眠,但更多是在克服一个个困难,攀
登一个个阶梯之后的收获和对战胜自我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在摸索学术前进的道路上,
博士论文的最终完成,成为我即将翻越过的一座大山,也是博士阶段,虽然艰辛却载满
了快乐、感动、幸福和成就的最闪光的部分。
读博是一场修行,我的导师,凌继尧老师则是我前进路上的引路人,为我迷茫的学
术之路指明方向,鼓励和支持我找到属于自己学术前进的目标,在给我足够大的学术自
由和空间的同时,又给我了坚实的支持。更我动容和感动的不仅是凌老师对论文悉心的
指导,还是他严谨求实、谦虚温和的学者风度,这值得我一辈子的学习。另外,感谢王
廷信院长、汪小洋教授、卢文超老师,你们精彩纷呈的课程,是我博士学习中宝贵的收
获,而你们笃定勤勉的学术之路更是我的榜样,尤其是王院长说过的,“每个学者都应
有自己的学术标签”更使我受益终身。
作为一个从 2006 年就进入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先后经历本科、研究生的学习,到
今天的博士即将毕业,我更想感谢艺术学院,这个培养我、见证我从懵懂的女孩成长为
一个青年学者的地方,这里如同我的家,给我鼓励和包容。这里的很多教师都曾经是我
本科或者硕士阶段的老师,感谢艺术学院各位老师,感谢你们如同家人一般,对我成长
过程中的教诲和爱护!
感谢我的爱人,如果没有你一直以来的理解和包容,支持和鼓励,我想,也许我很
难能在这个时间完成论文,准备毕业。感谢我的父母和家人,虽然你们也许不明白我研
究的课题究竟是什么,但你们毫无怨言、义无反顾的坚定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路漫漫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博士的阶段即将结束,真正的学术生涯才刚刚开
始,一切又将归入零点,唯有坚定、坚实的走好这条有荆棘、有鲜花、有痛苦、有快乐,
更多却是孤独的学术之路,才能不负我的老师们、我的母校的培养和帮助!

259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