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3

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

技术方向的思考

岳湘安
13621210958
yxa@cup.edu.cn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1年5月20日
引言

主题
——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

与中高渗油藏的本质差异? 技术特点?特殊要求?

★基本概念
★技术思路
引言
低渗油藏开采中的特殊问题:(1)油难出(主要指低渗基质原油);
(2)水易窜
原因:● 低渗基质中的原油的临界驱动压差过大;
● 驱油剂(水、气)通道与低渗基质之间的渗流能力差异过大

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的特殊难点——1个主要矛盾、3个技术瓶颈
●特有的主要矛盾——低渗基质原油动用与水(气)窜治理之间的矛盾
●低渗基质原油有效动用的技术瓶颈:驱油剂进入基质与基质原油采出的矛盾
●水(气)窜有效治理的技术瓶颈:调驱剂注入性与其在油藏深部封堵能力之间的矛盾
水(气)通道适度封堵与合理利用之间的矛盾
一、低渗油藏提高微观驱油效率的技术方向
二、低渗油藏提高波及效率关键技术问题
三、低渗油藏深调-驱油技术

对基本概念理解的清晰度、对本质机理的认识深度,决定着研究思路的正确性
研究思路的正确性,决定着研究的成败、决定着研究的水平
技术研究的水平,决定着技术应用的成败和效果

从基本概念入手,探索技术方向
一、低渗油藏提高微观驱油效率的技术方向

几个重要且容易误解的基本概念
(1)提高驱油效率——只以孔喉残余油滴为对象,研究残余油驱替的机
理、条件
(2)提高驱油效率技术——只考虑孔喉残余油滴的驱替,所有的油藏均
以(或只以)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至超低)为指标

建立正确技术思路必须要明确的几个基本概念:
(1)油藏中的残余油类型的多样性
(2)不同类型的残余油的驱替机理不同,对驱油剂性能要求不同
(3)不同的油藏,水驱后占主导的残余油类型不同,驱油的技术思路
和技术不同。
一、低渗油藏提高微观驱油效率的技术方向
1. 水驱后的残余油有多种类型

采收率=微观驱油效率×宏观波及效率
提高(水驱后)驱油效率

驱替残余油类

残余油类型——分类原则不统一
同一类残余油名称不统一
有些分类过细

油膜、油滴、柱状、偶角、盲端、多孔、孤岛、簇状、连片……

不仅影响对残余油的认识、概念不清晰、影响学术交流
更重要的是阻碍清晰、正确研究思路的建立
一、低渗油藏提高微观驱油效率的技术方向
1. 水驱后的残余油有多种类型

残余油分类原则:残余油形成的机理
驱动残余油的机理

油藏中的四类残余油

油膜

水驱 孔喉残余油滴

孔喉水动力滞留残余油

微观非均质残余油
一、低渗油藏提高微观驱油效率的技术方向
1. 水驱后的残余油有多种类型

(1)孔喉残余油
形成机理:因毛管力而滞留在油藏孔隙和喉道中(滴状、柱状)
驱替机理:克服毛管阻力
(2)壁面油膜
形成机理:因粘附力被吸附在储层矿物表面(连续、非连续膜状)
驱替机理:减小粘附力,剥离油膜;分散启动油膜。
(3)孔喉水动力滞留残余油
形成机理:孔喉隅角和盲端等流线发展不到的微观滞流区内,未驱到的残余油。
驱替机理:流线向“滞留区”发展,启动驱出其中原油
(4)微观非均质残余油
形成机理:因储层微观非均质性而滞留在相对低渗的微观区域内的残余油。
驱替机理:增强驱油剂进入微观低渗区域的压力条件、降低驱油剂进入微观低渗区
域的阻力
一、低渗油藏提高微观驱油效率的技术方向
2.不同类型残余油对驱油剂性能具有不同的要求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主要性能:①界面张力;②乳化能力;③润湿性

(1)孔喉油滴的驱替对驱油剂性质的要求
孔喉残余油滴形成机理
孔喉残余油滴驱动机理
流动阻力~Δp驱动
驱动油滴的动力~ ηv

驱动油滴的阻力~ σ

●毛管数的来源——孔喉残余油滴的驱替
对其他几类残余油的适应性?
●以孔喉残余油为主的油藏驱油剂主要性质:σ↓↓
1  r1  辅助性质:η↑
pAB = 2 cos   − 1
r1  r2 
以其他类型残余油为主的油藏???
一、低渗油藏提高微观驱油效率的技术方向
2.不同类型残余油对驱油剂性能具有不同的要求

(1)孔喉油滴的驱替对驱油剂性质的要求

对驱油剂性质的要求:油水界面张力降至超低(10-3mN/m)
增大毛管数

近几十年来化学驱中关注的焦点
主导的驱油机理
主导的技术方向

注意:①实验条件——高渗Berea岩心、十六烷
②毛管数增大5个数量级,是由油水界面张力101~10-3mN/m而得到
思考:①所有油藏驱油效率与毛管数都具有如此良好的相关性?
②只要油水界面降至超低(毛管数增大),一定能大幅提高微观驱油效率?
一、低渗油藏提高微观驱油效率的技术方向
2. 不同类型残余油对驱油剂性能具有不同的要求

(2)油膜和微观水动力滞留残余油对驱油剂性质的要求
第一步——启动激活
油膜激活方式一:乳化分散
油膜激活方式二:剥离油膜

驱油剂性能要求 强乳化能力
油湿→水湿

油膜和孔喉水动力滞留残余油激活
对驱油剂性能的要求:
① 强乳化能力
水动力滞留油激活方式:乳化分散 ② 改善润湿性
一、低渗油藏提高微观驱油效率的技术方向
2. 不同类型残余油对驱油剂性能具有不同的要求

(2)油膜和微观水动力滞留残余油对驱油剂性质的要求
第二步——驱动运移

驱油剂性能要求

低界面张力

特别注意:●激活后残余油运移通道的选择性
●次生孔喉残余油滴的驱动条件
驱替油膜和孔喉残余油滴对驱油剂性质要求:
① 强乳化 事实??
② 改善润湿性
③ 低界面张力
一、低渗油藏提高微观驱油效率的技术方向
2. 不同类型残余油对驱油剂性能具有不同的要求
(2)油膜和微观水动力滞留残余油对驱油剂性质的要求

油膜驱替对比照片:

水驱后残余油膜 超低界面张力 强乳化能力 强乳化能力


低界面张力 超低界面张力

强乳化能力驱油剂(乳化系数>0.6),不论界面张力高低,颜色很浅,大部分油
膜被驱替;
弱乳化能力驱油剂(乳化系数=0.24),即使界面张力达到超低( 2.4×10-3mN/m
),颜色很深,大部分油膜未被驱替。

油膜和微观水动力滞留残余油对驱油剂性质的要求:强乳化能力、适度低张力
一、低渗油藏提高微观驱油效率的技术方向
2.不同类型残余油对驱油剂性能具有不同的要求

(3)微观非均质残余油对驱油剂性质的要求
低渗油藏不同于常规油藏的特点?技术思路?

① 低渗油藏不同于常规油藏的重要特点之一:微观非均质性很强(或矛盾异常
突出),微观非均质残余油占比高。

低渗基质中的微观非均质残余油如何有效驱替?仅仅靠压差驱替??
其他机理???
一、低渗油藏提高微观驱油效率的技术方向
2.不同类型残余油对驱油剂性能具有不同的要求

(3)微观非均质残余油对驱油剂性质的要求
② 微观非均质性较强的油藏中,水驱后残余油主要类型是微观非均质残余油。

某油藏水驱后残余油类统计 含水饱和度58.28%
6% 100%
5.17% 90.79%

非连续相体积比例
5% 80%

簇状流体积比例
4%
60%
3%
2.08% 40%
1.79%
2%
膜状流 滴状流 柱状流
1% 20%
0.17%
0% 0%
膜状流 滴状流 柱状流 多孔流 簇状流
剩余油类型

微观非均质残余油占95.96%
多孔流 簇状流

实验数据引自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姜汉桥、李俊键团队实验
微观非均质残余油
一、低渗油藏提高微观驱油效率的技术方向
2.不同类型残余油对驱油剂性能具有不同的要求

(3)微观非均质残余油对驱油剂性质的要求

③乳化能力对驱替微观非均质残余油的贡献远高于界面张力

饱和油 水驱后 强乳化、低张力驱油剂驱后

饱和油 水驱后 弱乳化、超低张力驱油剂驱后

强乳化、低张力驱油剂驱替后,水驱微观非均质残余油(图中局部深色区域)大量被驱出(局部深色区
域明显变浅)。
弱乳化、超低张力驱油剂驱替后,除了原水洗区部分残余油被驱出外(颜色变浅),微观非均质残余油(
图中局部深色区域)基本未被驱出(局部深色区域颜色未变浅)。
以乳化系数表征的油水乳化能力对驱替微观非均质残余油的贡献远大于界面张力
一、低渗油藏提高微观驱油效率的技术方向
2.不同类型残余油对驱油剂性能具有不同的要求

(3)微观非均质残余油对驱油剂性质的要求
高效驱替微观非均质残余油的技术思路

主要技术思路:
●乳化启动——油水乳化过程分散启动、高效驱替剩/残余油,
●乳液暂堵——就地生成的乳液封堵水流通道,创造驱油剂进入基质的局部条件
●低粘驱替——低粘度的驱油剂,易于进入低渗区,以有限压差驱动其中的残/剩余油

低渗(特低)油藏动用剩/残余油的特殊方式:由表及里、分区分段——化整为零地“蚕食”低
渗基质中的残/剩余油
一、低渗油藏提高微观驱油效率的技术方向
2.不同类型残余油对驱油剂性能具有不同的要求

残余油类型 对驱油剂性能要求
孔喉残余油滴 超低界面张力;改善润湿性
油膜 强乳化、改善润湿性、适度低张力
孔喉水动力滞留油 强乳化、适度低张力
微观非均质残余油 强乳化、适度低张力

提高采收率:一病一药,一人一方
驱油技术的方向取决于油藏中主要残余油的类型
一、低渗油藏提高微观驱油效率的技术方向
3. 低渗油藏油水乳化能力对提高驱油效率的贡献远高于超低界面张力
液体驱替压力梯度

液体驱??
降低界面张力对提高微观驱
油效率的贡献>乳化能力
气!!

驱油剂性能:
①超低界面张力√
②乳化能力
k ↓,降低界面张力对提高微观驱油效率的贡献↓
乳化对提高微观驱油效率的贡献>超低界面张力

驱油剂性能:①强乳化能力
②适度低张力

微观非均质残余油为主的低渗油藏,水驱后提高微观驱油效率的主导技术方向
——就地乳化微调驱油技术
一、低渗油藏提高微观驱油效率的技术方向

●低(特低)渗油藏提高驱油效率的主要潜力是驱替微观非均质残余油;
●特低渗透油藏中油水乳化能力对于水驱后提高驱油效率的贡献比降低油水
界面张力更加重要。

低渗油藏主要微观驱油机理之一:乳化微调
低渗油藏化学驱油剂研发原则:优先考虑强渗吸和强乳化能力,兼顾适度
降低油水界面张力。

研发出适合特低渗油藏的
①强乳化、超低界面张力驱油活性剂
②强乳化适度低张力驱油剂
二、低渗油藏提高波及效率的关键问题
1. 深调——特高含水油藏治理水窜的迫切需求

现有深调技术在低渗/致密油藏中应用效果普遍不理想,急需有针对性的新技术
应用的深调技术
●聚合物凝胶+硅酸无机凝胶
●聚合物凝胶+硅酸无机凝胶+凝胶颗粒
●聚合物凝胶+凝胶颗粒
●聚合物凝胶
●聚合物凝胶弱凝胶体系
●有机凝胶+预交联颗粒
●聚合物凝胶+粘土+无机凝胶
●弱凝胶+凝胶颗粒+粘土
●微胶束
●微胶束+聚合物凝胶 ……

★应用的调剖技术多达10余种,380余井组;
★低效井组居多,多数井组总增油量不足50吨;
WHY?
★效果与采用的技术相关性不大,与选井相关性很明显——现有技术对低渗油藏的适应性??

概念、机理认识和理解问题→技术应用的盲目性
技术研发思路的偏差
二、低渗油藏提高波及效率的关键问题
2. 不同油藏主导的水窜机理和类型不同

几个重要且容易误解的基本概念
(1)将油藏中所有的前缘突进(水/气窜)误解为“指进”
(2)提高波及效率技术——所有的治理水窜、提高波及效率全部归结于抑制/治
理指进,调整流度比。
特别需要注意
(1)油藏中的驱替前缘突进类型的多样性
(2)不同类型的前缘突进机理不同,治理的原理和方法不同
(3)中国的油藏特点(非均质性强)所决定,水/气驱前缘突进类型主要是非
均质(含裂缝)突进,而不是“指进”。
(4)非均质(包括裂缝)油藏提高波及效率的技术思路是油藏深部驱替剖面
的调控——“深调”,而不是“降低流度比”、“流度控制”
二、低渗油藏提高波及效率的关键问题
2. 不同油藏主导的水窜机理和类型不同
指进水窜——均质油藏的主要水窜类型
指进水窜 指进水窜

非均质水窜——非均质(裂缝)油藏的主要水窜类型

非均质水窜

重力水窜——由于油水之间密度差,水优先沿油层下部运移形成的水窜
水动力水窜——油水驱替前缘沿注采井间主流线优先突进形成的水窜
二、低渗油藏提高波及效率的关键问题
3. 不同类型水窜的治理方法不同

(1)指进水窜
形成机理——随机小扰动随时间而发展,驱替前缘非稳定水窜
控制条件——水油流度比(M)
技术思路——增大驱油剂的粘度→降低油水流度比、实现流度控制

值得特别注意与思考的问题:
①指进水窜是“抑制”,而不是“治理”
指进水窜 指进水窜形成于、发生于油水交界的前缘,而不是已形成的水流通道中

②“流度控制”的作用? 延缓指进水窜的形成 √
已经形成的指进水窜??
非均质水窜????
③ 非均质(裂缝)油藏主导的水窜类型?
主导的治窜思路?
二、低渗油藏提高波及效率的关键问题
3. 不同类型水窜的治理方法不同
(2)非均质水窜
非均质水窜——注入水(或其他驱替水)沿
k1、Φ1 油藏中高渗带(裂缝)向油井无效、高速流动
k2、Φ2
增大驱油剂的粘度不能有效治理非均质水窜

★依靠高粘度驱油剂在水流通道中渗流阻力形成
的驱动压力梯度,不足以有效启动低渗/致密区域
的剩余油。
★高粘驱油剂在水流通道中的渗流阻力↑
在低渗/致密区域中的渗流阻力↑ ↑ ↑

降低流度比、流度控制的技术思路???
二、低渗油藏提高波及效率的关键问题
3. 不同类型水窜的治理方法不同
(2)非均质水窜
治理非均质水窜——油藏深部调堵

k1、Φ1

k2、Φ2

特别注意:
★技术思路、原理、方法完全不同于“抑制指进”的降低流度比、流度控制
二、低渗油藏提高波及效率的关键问题
3. 不同类型水窜的治理方法不同

基本原理 作用部位 技术思路

抑制 降低(水油) 水油驱替 降低流度比


流度比 前缘 ——驱油剂粘度↑

指进水/气窜
×
降低驱油剂在窜
通道中的流度 × 降低水相渗透率

k1、Φ1

k2、Φ2 降低水/气在 水/气通道 油藏深部调剖、
治理
窜通道中的 堵水
深部
流动能力
非均质水/气窜
(宏观、微观)
二、低渗油藏提高波及效率的关键问题
4. 非均质(裂缝)低渗油藏水窜治理的瓶颈问题——两大矛盾

(1)深部调剖的技术瓶颈——注入能力与深部封堵能力的矛盾
深部调剖成功的必要条件:
①深——调剖剂不仅要顺利地注入油藏深部,而且必须在对深部水窜通道实施有效封堵;
②宽——水驱剖面尽可能宽地向水窜通道两侧扩展

但是,目前很多深部调堵技术应用的现实情况是

k1、Φ1 k1、Φ1

水井 k2、Φ2 水井 水井 k2、Φ2 水井

①注得进的堵不住 ② 堵得住的注不进

深调的技术瓶颈:调剖剂向油藏深部的注入性与其对油藏深部水窜通道封堵能力之间的尖锐矛盾。

导致技术实施效果不佳,有效期短,近油井层污染堵塞,调堵剂注不进或注水困难。
二、低渗油藏提高波及效率的关键问题
4. 非均质(裂缝)低渗油藏水窜治理的瓶颈问题——两大矛盾
(1)深部调剖的技术瓶颈——注入能力与深部封堵能力的矛盾

正确理解“注入性”和“封堵性”

● 调剖的有效注入是实现“深部调剖”的必要条件
● 区分调剖剂在低渗基质和窜流通道中的注入能力
● 明确堵的部位是“水窜通道”,而不是低渗的基质

正确理解注水压力上升与深调效果的关系 压



● 深调后注水压力更多地取决于调
剖剂有效封堵部位
●深调效果与注入压力上升没有必
r
然的因果关系 封堵部位1 封堵部位2
二、低渗油藏提高波及效率的关键问题
4. 非均质(裂缝)低渗油藏水窜治理的瓶颈问题——两大矛盾

(2)深部调剖与剩余油驱替的矛盾

关键问题:

① “堵得住”(在油藏深部)——封堵的成败

② “驱得动”(需要启动的致密基质)--封堵的效果

在中高渗油藏,①与②基本可以达到统一

在特低渗油藏,①≠②

深调后水驱??

中高渗油藏的深调技术在低渗油藏适应性???
二、低渗油藏提高波及效率的关键问题
4. 非均质(裂缝)低渗油藏水窜治理的瓶颈问题——两大矛盾

(2)深部调剖与剩余油驱替的矛盾

★“调堵”的目的——驱替剩余油,“调”、“驱”有机结合(复合)
★ “调”与“驱”不可能由一种单剂实现——对“调驱”概念的质疑
需堵的无油可驱,有油的不能堵

作用部位:“调”——水窜通道
k1、Φ1
“驱”——未波及区(渗透率更低)
作用对象:“调”——水 k2、Φ2

“驱”——剩余油(驱动困难)
性质要求:“调”——高渗阻、强封堵
“驱”——低渗阻、易进低渗区、高驱油效率
二、低渗油藏提高波及效率的关键问题
4. 非均质(裂缝)低渗油藏水窜治理的瓶颈问题——两大矛盾
(3)解决深部调剖矛盾的技术思路

注 注不进 封
入 堵
阻 能
力 力

注水阻力

堵不住(油藏深部)

x x
尖锐矛盾——注得进的堵不住,堵得住的注不进

缓解矛盾——注入阻力尽可能低,自注入井向油藏深部封堵率的降低趋于平缓

追求目标——注入阻力低很,封堵能力自注入井向油藏深部增强
从根本上解决注入性与深部封堵的矛盾——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
二、低渗油藏提高波及效率的关键问题
4. 非均质(裂缝)低渗油藏水窜治理的瓶颈问题——两大矛盾

(3)解决深部调剖矛盾的技术思路

变——调剖剂在油层中发生变化,
自注入井至油层深部:由弱变强,
由低阻力变为高阻力

注入方向

目前常用的一些调剖剂(如聚合物、凝胶、吸水膨胀颗粒等)在注入井至油藏深部也
发生变化,但其变化方向是由强变弱,由高阻变成的低阻。显然这种变化与解决深部
调剖矛盾的要求背道而驰。

注入方向
二、低渗油藏提高波及效率的关键问题
4. 非均质(裂缝)低渗油藏水窜治理的瓶颈问题——两大矛盾

(3)解决深部调剖矛盾的技术思路

如何实现调剖剂由弱到强的变化?

① 变质
——在注入方向上发生物质的转变。
例:注入流动性非常好的单体溶液,在油藏中发生就地聚合,变成强度很高的凝胶。
这类技术最大的问题是单体聚合时间控制的难度大,常常导致施工事故。
② 变性
——在注入方向上,调剖剂的聚集形态和性质发生由弱变强的变化
三、低渗油藏深调-驱油技术
1. 解决“调”与“驱”矛盾对用剂的基本要求

★ 注得进 ——良好的注入性(尤其是特低渗油藏)

★ 堵得住 ——对水窜通道具有足够的封堵强度(易于实现)

——良好的封堵选择性(对特低渗油藏尤为重要)
★ 堵得准

★ 驱得动 ——低渗-致密油藏对调剖后驱替技术的特殊要求
气体!
★ 驱得净 ——特别注意低渗-致密油藏提高驱油效率的特殊性

★ 用得起 ——单价低、用量少
三、低渗油藏深调-驱油技术
2. 可控自聚集胶粒(CSA)解决调剖剂注入性与深部封堵的矛盾
CSA——可控自聚集胶体颗粒,是一类采用特殊工艺由单体聚合而成,分散于水中且具有自
动聚集功能的胶体颗粒(Controllable Self-Aggregating Colloidal Particle)。

向油藏中注入粒径远远小于水窜通道的胶粒,可顺利地运移至油藏深部;
运移到油藏深部的分散胶粒在粒间物理-化学效应作用下,自动聚集成大尺寸的胶粒簇。

注入CSA

水驱方向

孔隙中的胶粒簇,在压差作用下封堵喉道;压差越大,胶粒间挤压越紧密,封堵效果越好。

为实现深调,必须攻克3个技术难点:① CSA胶粒产品的粒径范围足够宽;
②CSA胶粒在水中具有自动聚集功能;
③CSA胶粒在油藏中的自聚集可人为调控。
三、低渗油藏深调-驱油技术
2. 可控自聚集胶粒(CSA)解决调剖剂注入性与深部封堵的矛盾

1)可生产粒径50纳米至50微米的CSA胶粒工业产品

通过合成工艺条件的控制和反应组分的调控,可在纳米-微米范围内精确控制、无级调整胶粒
的粒径,生产粒径50nm~50μm的CSA胶粒。可根据需求在很宽的范围选择使用的胶粒粒径。

4μm 275nm 81nm


500nm

CSA的TEM图像

core
CSA胶粒的核壳结构

shell
250.7nm
三、低渗油藏深调-驱油技术
2. 可控自聚集胶粒(CSA)解决调剖剂注入性与深部封堵的矛盾
2)CSA胶粒在水中具有自聚集特性

自聚集——注入的分散胶粒可自动聚集成具有封堵能力的胶粒簇

CSA在浓度为5000mg/L调控剂中自聚集成胶粒簇

CSA胶粒在水中的自聚集过程
CSA胶粒在储层孔隙和裂缝中自聚集成大的胶粒簇
三、低渗油藏深调-驱油技术
2. 可控自聚集胶粒(CSA)解决调剖剂注入性与深部封堵的矛盾
3)CSA胶粒在油藏中的自聚集可人为调控
自聚集的可控性——解决注入性与油藏深部封堵矛盾的技术关键
三种调控机理:●胶粒表面修饰;●胶粒自聚集调控剂;●流动控制

(1)胶粒表面修饰——实现CSA胶粒自聚集功能强弱的调控
通过调节胶粒表面离子类型和强度,可生产由“非自聚集”到“强自聚集”的CSA胶粒。

非自聚集胶粒 强自聚集胶粒
三、低渗油藏深调-驱油技术
2. 可控自聚集胶粒(CSA)解决调剖剂注入性与深部封堵的矛盾
3)CSA胶粒在水中自聚集的可控性
(2)自聚集调控剂——实现CSA胶粒对油藏水流通道封堵的选择性
研发出CSA胶粒专用自聚集调控剂。
● CSA胶粒在未加自聚集调控剂的水中(钙离子2000mg/L)分散,未见聚集的胶粒簇
●加入0.05%的自聚集调控剂,20多个小时后,可见明显聚集的胶粒簇。
●自聚集调控剂浓度越高,胶粒聚集的越快,聚集成簇的胶粒数越多。

钙离子2000mg/L水 加入自聚集调控剂
中的CSA 后的CSA
三、低渗油藏深调-驱油技术
2. 可控自聚集胶粒(CSA)解决调剖剂注入性与深部封堵的矛盾
3)CSA胶粒在水中自聚集的可控性
(2)自聚集调控剂——实现CSA胶粒对油藏水流通道封堵的选择性
自聚集调控剂的2种使用方法:
混配注入——将自聚集调控剂混配于CSA胶粒分散体中,注入油层;

自聚集调控剂 CSA、水

CSA混拌罐

段塞注入——在CSA之前注入调控剂段塞,在水窜通道中形成自聚集条件
自聚集调控剂

CSA胶粒
三、低渗油藏深调-驱油技术
2. 可控自聚集胶粒(CSA)解决调剖剂注入性与深部封堵的矛盾

3)CSA胶粒在水中自聚集的可控性
(3)流动控制CSA胶粒的自聚集——实现对水流通道封堵的选择性和自适应性

① 粒间的物理-化学作用只是促使CSA胶粒聚集在一起,而不是聚结,粒间的作用力很弱;
②由于CSA粒间作用力很弱,在流动的流体作用下,即使CSA胶粒相互接触,不能形成稳
定的聚集体。
③ 只要流动运移CSA胶粒无法形成稳定的聚集体,可以保证顺利注入;可以通过停注闷井
完成CSA胶粒在油藏孔隙中的自聚集。这是解决注入性与深部封堵矛盾最简单、可靠的方法。
三、低渗油藏深调-驱油技术
2. 可控自聚集胶粒(CSA)解决调剖剂注入性与深部封堵的矛盾

4)CSA胶粒在水窜通道中即具有良好的注入性,又具有足够强的深部封堵能力
水窜通道模型渗透率:7.454D 实验装置

实验用胶粒粒径为2μm
水矿化度为10000mg/L

注胶粒阻力系数1.29(比注水压力仅升高29%)
——注入压力平稳,注入性非常好 注入泵
封堵率70.97%
——对水窜通道油足够的封堵能力

停注静止
24小时
三、低渗油藏深调-驱油技术
2. 可控自聚集胶粒(CSA)解决调剖剂注入性与深部封堵的矛盾

4)CSA胶粒在水窜通道中即具有良好的注入性,又具有足够强的深部封堵能力

实验条件:岩心渗透率318mD;钙离子浓度10000mg/L;CSA浓度4000mg/L,调控剂浓度0.5%。
● CSA胶粒在模拟水流通道自聚集成具有封堵能力的胶粒簇,在一维岩心水流通道中的封堵率为
80%以上;
● 封堵率在注采方向上的分布很均匀,这说明CSA胶粒可顺利运移至中下游,并实现深部封堵;
● 解决了调剖剂对注入端严重污染堵塞的问题,不会导致后续开采的注入困难。
三、低渗油藏深调-驱油技术
3.辅助CSA扩展驱替剖面的TIECC剂
(1)TIECC剂的特殊性能
主要性能:强乳化能力、弱乳液稳定性、适度低张力
●TIECC剂与原油具有强乳化能力——在油藏中微弱的运移扰动条件下,很容易与剩/残
余油就地乳化,形成分散的、对孔喉具有一定封堵能力的乳液液滴。

乳化系数测定 乳化能力校核——倒置法

原始状态 倒置2次 倒置4次 倒置10次 倒置30次

将试管中缓慢倒置2次,已有很大一部分原

初始 400r/min 500r/min 600r/min 700r/min 油被乳化;油水倒置4次,原油已基本乳化

乳化系数:EI=1.44 ;油水倒置10次,乳液液滴非常细小均匀。
三、低渗油藏深调-驱油技术
3.辅助CSA扩展驱替剖面的TIECC剂
(1)TIECC剂的特殊性能
●TIECC与原油就地乳化形成的乳液稳定性很弱
半衰期约10min;
静置40min,基本破乳,油水分离。

优势:
易聚并,就地乳化分散的油滴易于形成油墙;
不造成对储层的长时间污染;
不增加采出液破乳处理的难度。
三、低渗油藏深调-驱油技术
3.辅助CSA扩展驱替剖面的TIECC剂
(2) TIECC-原油就地乳化助调的特殊优势
①TIECC剂的助调优势
助调原理:TIECC剂在油藏中与剩/残余油接触,就地生成乳状液,利用分散的油滴对宏观
和微观水流通道实施封堵。
助调优势:①这种以油藏中原生介质——原油就地生成的堵剂(乳液液滴),具有对宏观和
微道水流通道封堵的自适应性和选择性;
②在采油过程中,TIECC剂与剩/残余油接触范围逐步外扩,就地乳化形成的乳
液封堵(暂堵)面随之向外拓展;
③ 另外,TIECC剂还兼具高效洗油,提高微观驱油效率的功能。
三、低渗油藏深调-驱油技术
3.辅助CSA扩展驱替剖面的TIECC剂
(2) TIECC-原油就地乳化助调的特殊优势

② TIECC剂在岩心注入端的阻力比水驱阻力还要低(驱油阻力系数FRD<1.0)

●在TIECC驱油过程中,注入端的驱油阻力系数很低,甚至低于水驱阻力;
●在岩心的中部和末端,驱油阻力系数有限升高;
●注入端驱油阻力系数低对于改善实际油藏中TIECC剂注入性是非常有利的。
三、低渗油藏深调-驱油技术
3.辅助CSA扩展驱替剖面的TIECC剂
(2) TIECC-原油就地乳化助调的特殊优势
③ TIECC-原油就地乳化对水窜通道封堵沿程分布的特殊优势

向水驱后的岩心注TIECC剂段塞,然后再注水。
将TIECC剂段塞后注水的折算渗透率降低值与水驱结束时折算渗透率之比定义为封堵率(Rs)

● TIECC段塞的后续水驱注入端的Rs很低,甚至
为负值,这说明TIECC对注入井附近油层具有清洗
疏通作用,大幅度改善注入性;
●在岩心的中、下游,Rs明显升高,这说明TIECC
在驱替残余油过程中所形成的乳状液具有提高微观
驱油效率的微调功能和提高宏观波及效率的辅助调
剖功能;
● Rs基本不随注入PV增大而减小,这说明TIECC
驱替残余油过程中就地生成的乳状液具有很好的封
堵稳定性。
三、低渗油藏深调-驱油技术
3.辅助CSA扩展驱替剖面的TIECC剂
(2) TIECC-原油就地乳化助调的特殊优势
④ TIECC剂拓宽驱替剖面的优势十分明显
一注四采1/4井网模型,水驱在主流线方向形成水窜通道;水驱后的模型中注TIECC剂段塞,然后再注水。
平面均质模型一注四采井网(1/4)含水饱和度分布

●水驱后超低界面张力驱油剂驱,波及面未扩大,只是原水洗通道中残余油饱和度降低;
●水驱结束后注TIECC段塞-水驱,注入井到油井的波及面均明显扩大,波及区域明显扩大。
●驱油剂波及区域有效作用范围很大,水洗区内的驱油效率明显提高

TIECC剂不仅可以作为高效驱油剂,而且可以作为油藏深部辅助调剖剂。
三、低渗油藏深调-驱油技术
4. CSA-TIECC段塞组合优势叠加的协同效应
① 注入自聚集调控剂,在水窜通道中形成CSA自聚集环境,创造选择性封堵水窜通道
的条件
②以CSA作为对油藏深部主水窜通道的封堵段塞,创造TIECC与剩/残余油接触的条件;
③ 以TIECC剂作为CSA的助调段塞——在驱替剩/残余油过程中就地乳化,利用油层中
原有的介质——原油生成调堵剂,实现封堵面逐步向外扩展,封堵侧向通道。
④利用TIECC段塞高效驱动残余油的功能,提高波及区域内的微观驱油效率。

采油井

自聚集控制剂

助调剂
注入井

CSA胶粒
三、低渗油藏深调-驱油技术
4. CSA-TIECC段塞组合优势叠加的协同效应
中高渗平面均质一注四采井网(1/4)模型(4.5×30×30cm、600×10-3μm2)

实测含水饱和度分布:

●水驱结束后,注入0.3PV的CSA-TIECC段塞,后续水驱波及面明显扩大,波及区域内残余油饱
和度降低
●与注聚合物段塞相比,CSA-TIECC调驱在模型中部和油井一侧的波及面大幅增加——CSA胶
粒运移至深部封堵主水窜通道,TIECC剂与剩/残余油乳化持续助调,不断调整后续驱油剂的流
向。波及区域的扩大范围比聚合物段塞大得多,有效作用范围很大。
三、低渗油藏深调-驱油技术
6. CSA-TIECC复合深调技术应用效果非常显著
实例1:某致密油藏326-379井组
目标区块裂缝发育,注水沿裂缝推进,导致油井含水急剧上升,产量急剧降低。

深调实施井组位于区块中部,井网完整,对应油井8口

CSA-TIECC剂注入量:2200m3;

施工过程中,两口井的注入压力没有大幅升高
,始终保持平稳
施工结束后,注水压力不仅没有升高,反而有
所降低。

326-379井组CSA-TIECC深调有效期一年以上
累计净增油2284t;累计降水量1225m3。
三、低渗油藏深调-驱油技术
6. CSA-TIECC复合深调技术应用效果非常显著
实例2:某致密油藏329-383井组
目标区块裂缝发育,注水沿裂缝推进,导致油井含水急剧上升,产量急剧降低。

深调-驱油实施井组位于区块边部,井网不完整,对应油井5口

329-383井CSA-TIECC剂注入量: 2000m3;

施工过程中,两口井的注入压力没有大幅升高,始终保持平稳
施工结束后,注水压力不仅没有升高,反而有所降低。

329-383井组CSA-TIECC深调有效期一年以上
累计净增油1225t;累计降水量4786m3。
三、低渗油藏深调-驱油技术
6. CSA-TIECC复合深调技术应用效果非常显著
实例3:某特低渗油藏,水平井P45-16水淹治理

问题:HP45-16与H45-15间存在明显的水窜通道,导致该井水淹。
目的:治理HP45-16与H45-15间水窜,降低HP45-16含水,提高其原油产量。
H45-15井CSA-TIECC剂注入量: 1800m3;
注入压力没有明显上升,注入顺利。

水平井HP45-16增油降水效果明显
● 产量由0.758t/d增至3.2t/d,增幅高达323.2%
● 含水由94.2%降至82.3%,降低了12%
●深调施工开始后98天内,净增油240吨

HP45-141井恢复产油
●施工开始58天后,HP45-141井恢复产油
●产量快速增至0.4t/d左右
●含水率由100%大幅度降低至86%左右
三、低渗油藏深调-驱油技术
6. CSA-TIECC复合深调技术应用效果非常显著
实例4:某中高渗油田E17井组深调

●渗透率224-1421mD,平均值606mD。
●E17井对应井6口,注采井距280~340m。
●纵向上吸水不均,平面上水窜严重;E17井组综合含水82.8%。
●E17井注入性差,注水压力过高(8.23MPa )。

方案:CSA用量60吨,TIECC剂用量50吨;CSA和TIECC段塞组合,总注入量19200m3。
施工时间:2020年11月8日~2020年12月30日

效果:●与在该油田实施的其他技术注入困难相比,CSA和TEICC剂注入非常顺利;
●截至2021年4月10日,绝对增油已高达7600m3,且正处于增油高峰期。
三、低渗油藏深调-驱油技术
6. CSA-TIECC复合深调技术应用效果非常显著
实例5:某中高渗油田多轮次调剖后CSA-TIRCC复合深调
小断块、已经5轮调剖;水井2口;油井3口
第四轮调剖区块累计增油71吨,有效期只有25天;第五轮调剖无效。
前5轮调剖几组增油和有效期

注水初期 第一轮 第二轮 第三轮 第四轮 第五轮


三、低渗油藏深调-驱油技术
6. CSA-TIECC复合深调技术应用效果非常显著
实例5:某中高渗油田多轮次调剖后CSA-TIRCC复合深调
截至8月29日的统计数据,深调后T135X2井的含水和日产油有小
幅波动,但始终保持含水明显低于和日产油高于施工前,有效期已超
过半年。T135X2累计增油228t。
三、低渗油藏深调-驱油技术
6. CSA-TIECC复合深调技术应用效果非常显著
实例5:某中高渗油田多轮次调剖后CSA-TIRCC复合深调
T135X10唯一相关水井T135X11井地层因前几轮调剖污染严重,注入困难,设计段塞未注
足 。 截 至 8 月 29 日 统 计 数 据 , 深 调 后 T135X10 井 已 累 计 增 油 96t , 有 效 期 半 年 以 上 。 因 受
T135X10调剖剂注入不足的影响,T135X10井增油降水效果不如T135X2井,但其增油量已远超
第四轮调剖三口井的总增油量(71吨)。
三、低渗油藏深调-驱油技术
6. CSA-TIECC复合深调技术应用效果非常显著
实例6:某中高渗油田E17井组深调

●渗透率224-1421mD,平均值606mD。
●E17井对应井6口,注采井距280~340m。
●纵向上吸水不均,平面上水窜严重;E17井组综合含水82.8%。
●E17井注入性差,注水压力过高(8.23MPa )。

方案:CSA用量60吨,TIECC剂用量50吨;CSA和TIECC段塞组合,总注入量19200m3。
施工时间:2020年11月8日~2020年12月30日

效果:●与在该油田实施的其他技术注入困难相比,CSA和TEICC剂注入非常顺利;
●截至2021年4月10日,绝对增油已高达7600m3,目前正处于增油高峰期。

效益:●该井深调药剂费+施工费投入约150万元
●按油价2400元/吨计算,该井组在深调施工5个月内,已经净增利税1824万元
●当前产出投入比已经高达12.16;按有效期一年预计产出投入比约为25.0
三、低渗油藏深调-驱油技术
6. CSA-TIECC复合深调技术应用效果非常显著

实例7:某断块油藏油井CSA-TIECC-CO2深堵吞吐复合技术
在某断块油藏历经3~4轮次以上吞吐的水平井和直井上,实施了5井次的CSA-
TIECC-CO2深堵吞吐复合技术。有效率100%,累计增油2665吨,平均产出投入比
2.22。该技术比常规吞吐技术单井增油量多232.5吨,产出投入比提高了一倍。

井型 井号 吞吐轮次 CSA-TIECC注入量/m3 CO2注入量/吨 增油量/吨 产出投入比

G104-5P113 3 525 374 557 2.95


水平

G160-P9 3 50 500 516 1.98

G113-4 4 50 250 518 2.96

直井 G211-8 3 50 350 279 1.28

M28-11 4 50 350 795 4.59

合计 725 1824 2665 2.22


结语
1. 低渗油藏提高驱油效率的原理不同于中高渗油藏
对驱油剂性能的主要要求是“强乳化能力”
2. 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的关键是解决两大矛盾:
调堵剂注入性与深部调堵能力的矛盾
深部调剖与剩余油高效驱替的矛盾
3. 低渗/致密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特点
细嚼慢咽——控制注采速度,控制能量衰减速度,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少食多餐——规模与频次
技术实施有效期远远低于常规油藏,小规模,多频次变化
荤素搭配——技术的多样性、多样性技术的复合
多种机理的综合利用:驱动-渗吸、驱动-扩散、……
技术的复合:深调-驱油、调-堵、压裂-驱油、
谢谢!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