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8

利科两篇吉福德神学讲演之析读

——— 作为其自我寻索现象学的说明案例

林子淳

(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 )

一 引 言

利 科(PaulRicoeur,1913-2005)应邀主讲了 1985—1986 年
度在 爱 丁 堡 大 学 举 行、享 负 盛 名 的 吉 福 德 讲 座 (Gi
ffo
rd
Le
ctur
es),并成 为 了 其 主 要 作 品 《一 己 犹 如 他 者 》(
Soi-même

ommeunau
tre)的重 要 基 础。① 然 而 这 过 百 年 历 史 的 老 牌 讲
座,其设立目的本是关乎“自 然 神 学”(
nat
ura
ltheo
logy)的,②
而利科之原来讲 座 系 列 中 也 包 含 了 两 篇 神 学 讲 演,只 是 由 于
他希望把《一己 犹 如 他 者》显 为 哲 学 作 品,故 没 有 把 这 两 篇 讲
稿包 含 进 去,③ 而 这 便 构 成 了 这 两 篇 讲 稿 历 来 常 备 受 忽 略 的
主要原因。
尤有进者,两篇讲稿的 后 者 是 首 先 被 正 式 刊 出 的,④ 而 英
文版的编者华莱士(Ma
rkI.Wa
lla
ce)在出版时更指出第一篇
· 194 ·
讲稿并没刊出过,甚 至 指 引 读 者 参 考 利 科 一 些 相 关 题 目 的 作
品,①②③④
⑤ 这使一些学者 至 今 还 以 为 这 是 一 篇 无 法 获 取 的 文 稿。⑥

可是当这篇讲演 后 来 被 刊 出 时,利 科 却 在 首 句 便 直 言:“我 的


最后两篇吉福德讲座 形 成 一 不 可 分 割 的 整 体。”⑦ 这 是 否 意 味

① PaulRi oeur,So
c i-mêmecommeunau
tre,Paris:Seu
il,1990;英译:Pau l
Ri
coeur,One
self as Ano
ther,t r
ans.by Kath
leen B
lamey,Ch icago:Ch
icago
Unive
rsi
tyPres,1992;以下主要引 用 此 译 本。 至 于 原 来 的 讲 座 编 排,可 参 见 讲

座摘要:h
ttp:
//www.
fonds
ric
oeur.
fr/pho
to/g
iff
ord%20
lec
tur
e%201986.
pdf。
② 当然各被邀学者如何诠释此术词,以 及 如 何 把 讲 座 内 容 与 之 关 联,历 年
来皆是各司 各 法 的,没 有 一 定 的 规 范,讲 座 详 情 可 参 见 其 官 方 网 页:h
ttp:
//
www. gi
ffo
rdl
ect
ure
s.o
rg。
③ 详情读者可 参 见 其 自 己 的 解 说,载 Ricoeur,One
selfas Anot
her,pp.
23-25;对于这种“不可知论 式”( agno
sti
cism)做 法,学 者 历 来 有 不 同 评 语,有 兴 趣
者 可 参 见 Pame
la Sue Ande
rson, “Agno
sti
cism and At
tes
tat
ion:an Apo
ria
concer
ningtheOtherinRic
oeur
sOnese
lfasAnother”,TheJourna
lof Rel
igi
on
74(1994),pp.65-76;Ma
rkI.Wa l
lae,“
c Fr
om Phenomeno
logytoScr
ipt
ure?Paul
Ricoeur
s He
rmeneut
ica
l Phil
osophy of Re
ligon”, Mode
i rn Theo
l ogy 16:3
(2000),pp.301-313;Glenn Whit
ehouse, “Ri
coeur on Rel
igi
ous Selhood:a

Re
spons
eto Ma
rk Wall
ace”,Mode rnThe oogy 16:
l 3(2000),pp.
315-323。
④ PaulRicoeur, “Le su
jetc onvoqué.A l
écol
e desréc
its de vo
cat
ion

pophé
tique”,Re
vuedelIn
sti
tut
eca tho
liquede Pars 28(
i 1988),pp.83-99;英
译:“TheSummonedSub
jec
tintheScho
oloftheNarr
ativ
esofth
ePr oph
eti
cVocaton”,


n PaulRic
oer,Fi
u gu
ring t
he Sacred:Rel
igi
on, Na
rra
tie,and Imag
v ina
tin,

Minn
eapo
ls:Fo
i rt
res,1995,pp.
s 262-275;但这原来应是一英语讲座。
⑤ Ri
coeur,“
TheSummonedSub
jec
tint
heSchoo
loft
heNa
rra
tive
soft
he
Pr
opheticVocat
ion”,p.
262ftn.1ed i
tor
snote.
⑥ 譬 如 Dan R.S t
i r,The
ve o
logy afte
r Ric
oeur:New Di re
cti
onsin
Hermeneut
ica
lThe o
logy,Louisv
ile: We
l s
tminste
rJohn Knox,2001,pp.234-
238;Peter Kenny, “Convic
tion, Cri
tique and Chr
ist
ian Theo
l ogy: Some
Refl
ect
ionson Re ad
ing Ri
coeur”,i n Memory, Narrat
iviy, Se
t lf and the
Cha
llengetoThinkGod:TheRecept
ion with
inTheol
ogyoft heRecent Workof
PaulRicoeur,ed.by Maur
eenJunker-Kenny & Pe
ter Kenny, Münster:Lit,
2004,p.
93ftn2;两篇章似乎也未留意到首篇讲演已经出版。
⑦ Rioeur,“
c TheSe
lfi
nthe Mi
rro
roft
heSc
rit
pur
es”,i
nTheWho
leand
Di
v lf,ed.byDav
idedSe idE.Aune &J
ohn McCa
rthy,NY:Cr
oss
road,1997.

· 195 ·
着若没有了这首 篇 讲 演,后 者 根 本 难 以 被 正 确 理 解? 倘 是 如
此的话(这至少 是 笔 者 个 人 的 阅 读 体 验),难 怪 历 年 来 对 这 两
篇吉福德讲座的 严 谨 析 读 甚 为 稀 少,因 为 许 多 人 根 本 没 有 把
握完整资料,以致无法作出解读或忽略其意义。
《一己犹如 他 者 》乃 是 利 科 思 想 历 程 中 一 部 位 置 特 殊 之
作,它犹如这位哲 学 大 师 毕 生 思 想 的 一 幅 概 括 路 线 图。 倘 若
这两篇吉福德讲 稿 有 特 别 之 处,按 理 应 对 (晚 期)利 科 思 想 的
解读有一定的意义。《一己犹如他者》明显地是接续着其诠释
学作品而来的,尤其他的三卷本巨著《时间与叙 事》(
Tempse


éct)。① 雷根(
i Cha
rle agan)在 一 次 访 谈 中 曾 指 出,利
sE.Re
科的著作最后往 往 列 出 一 张 清 单,以 该 书 已 经 解 答 和 仍 待 探
索的问题作结 束,但 《时 间 与 叙 事 》却 是 一 个 例 外。② 利 科 回
应说,他的确在《时 间 与 叙 事》中 指 出 了 一 个 寻 索 叙 事 身 份 的
方向,但仍挣扎于如何组织起来,因为这无可避免地要涉及 伦
理与政治性的 讨 论,而 这 些 都 是 他 过 往 的 诠 释 理 论 (指 1970
年代起至 1980 年代中 期 以 前)较 少 处 理 的。③ 利 科 甚 至 坦 承
当伦理与政治成为了议题后,“叙事便非唯一可通往时间问题
的路径”,④ 因此他说:

① Pau
lRi
coeur,Tempse
tré
cit,3vo
ls.,Pa
ris:Seu
il,1983-1985,英 译
Timeand Narra
tive,3vols.,t
rans.byKat
hleen McLaugh
lin,Ka th
leenB
lamey
& DavidPel
lauer,Chi
cago:Unive
rsi
tyofChi
cagoPress,1984-1988;以下主要引
用此译本。
② Cha
rle agan,Pau
sE.Re lRi
coeur:Hi
sLifeand Hi rk,Ch
s Wo icago:
Ch
icago Un
ive
rsi
tyPr
ess,1996,p.
112.
③ 但这并不是说利科出道以来都不谈这些问题,其早年有关意志哲学 的 作
品便明显地针对实践哲学范畴;对其思 想 较 近 期 的 汉 语 概 览 可 参 见 拙 著,“利 科:
反思哲学中的神圣见 证 ”,载 《诠 释 学 与 汉 语 神 学 》,曾 庆 豹 编,香 港:道 风 书 社,
2007,第 135—180 页。
④ Re agan,Pau
lRi
coeur,p.
114.

· 196 ·
我可以说《时间与叙事》失败了,但正因我 说 过,我 们
透过叙事的 创 造 性 来 回 应 时 间 性 的 两 难 (
apo
ria),我 们
才能说这尝试本身是两难的(
apo
ret
ic)。①

这诚然是一位哲学家在其事业高峰时的诚实告 白。 在 随
后的十多年间,利科的 确 更 积 极 地 探 讨 伦 理 与 政 治 问 题;② 而
在另一边厢,《圣 经》信 仰 在 其 写 作 领 域 里 似 乎 也 占 了 一 个 不
算太小的 园 地,③ 当 然 内 中 也 不 乏 涉 及 伦 理 与 政 治 的 元 素。
如此一来,对两篇 吉 福 德 讲 稿 的 析 读 不 单 有 助 于 神 学 研 究 的
反思,也可能对理解利科晚期思想有所裨益。
事实上,倘若单纯从神学研究的视角来看,利科的 两 篇 吉
福德讲稿内容不 算 是 很 有 突 破 性 的 作 品,难 怪 华 莱 士 当 年 会
指引读者注意与其题目相关的著作。反倒若把它们置于利 科
原初吉福德讲座 系 列 的 整 体 中 去 看,却 显 为 一 个 能 清 楚 阐 明
其哲学议题的案 例,犹 如 海 德 格 尔 早 年 在 弗 莱 堡 所 做 的 宗 教
现象学 讲 座 一 样。④ 顺 此,本 文 将 先 简 单 概 览 《一 己 犹 如 他
者》对自我的现象学计划,然后针对利科这两篇吉福德讲稿作
一概览式 评 注 (
runn
ingcommen
tay),尤 其 关 注 其 内 容 如 何

① Reagan,op.ct.,pp.
i 114-115.
② 利科在 1995 年和 2001 年出版了两卷以《公 义》( LeJuse,Pa
t r
is:Seul,

1995;LeJu
s eII,Pa
t r
is:Espr
it,2001)为主题的著作,而 1999 年 当 他 访 问 北 京
大学时也以死刑为 主 题 作 了 “公 正 与 报 复 ”( Jus
tic
eet Venge
ance)的 学 术 报 告。
(载《利科北大演讲录》,杜小真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第 1—21 页)
③ 最 重 要 的 必 须 要 数 Ri
coeur, Le
ctur
es 3:aux fron
tiè
res de l

ph
ilos
oph
ie,Pars:Seu
i il,1994 和 Ri
coeur与 And réLaCocque 的 合 著 Pe
nse
rla
Bi
ble,Par
is:Seu
il,1998,另 Figuringt he Sac
red 也 收 集 了 不 少 利 科 的 单 篇
论文。
④ Ma
rti
n He
i r, Ge
degge samt e Band 60: Phnomeno
ausgab logi
e de


eligi
senLe
b s,Fr
en ank
f t:Vi
ur tto
rioKl
ost
ermann,1995.

· 197 ·
反映出利科晚期 有 关 叙 事 身 份 的 思 想,并 利 用 《圣 经》信 仰 在
西方思想史中的发展成为一种说明实例。末后我们将发现 这
犹 太—基 督 教 传 统 的 说 明 正 指 向 着 利 科 末 后 有 关 《记 忆、历
史、忘 记 》(
La Mémo
ire,l
hi
sto
ire,l
oub
li)的 一 个 重 要 主
题,① 也指向着他早年之“后黑格尔 -康德主义”(
pos
t-Hege
lian
Kan
tian
ism)的 核 心 关 注,亦 即 “见 证 ”(
t ignage,
émo

esimony),② 这便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其超 逾 七 十 年 的 思 想 历

程已划上颇完满的句号。

二 《一己犹如他者 》———
一个自我本体论的追索

利 科 当 年 吉 福 德 讲 座 的 原 主 题 为 “论 自 我 性:个 人 身 份
的问题”(
OnSe
lfhood:t
heQue
sti
ono
fPe
rsona
lIden
tiy),他

在起始时重述了 西 方 哲 学 和 神 学 中 自 我 观 念 的 构 成,并 指 出
了两条当代西方的主要路径。第一种是以笛卡儿(
Des
car
tes)
为象征的 客 观 主 义 或 奠 基 主 义 (
founda
tiona
lism)路 线,以 为
自我的根源能奠 立 于 主 体 性 之 中,并 视 之 为 一 种 不 能 动 摇 的
基根。另 一 种 进 路 则 以 尼 采 (Ni
etz
sche)为 代 表 ,这 类 型 思 想
家通 常 把 自 我 仅 视 为 一 种 文 化 建 构 下 的 产 物 而 已 ,故 很 容 易

① Pau
lRi
coeur,LaMémo
ire,l
hi
sto
ire,l
oub
li,Pa
ris:Seu
il,2000;英译
Memory,Hist
ory,Fo rge
ttng,t
i rans.by Ka
thl
een B
lamey & Dav
id Pe
ll r,
aue
Ch
icago:Ch
icago Un
ivers
ityPr
ess,2004;以下主要引用此译本。
② “见证”在利科的 整 体 思 想 中 占 有 极 重 要 的 地 位 ,而 “后 黑 格 尔 -康 德 主
义”也是利科整体思想的一个重要框架,但由于篇幅所限,我们不能在此详细 介 绍
此二概念,有关简论可参见拙著,“对神圣者的见证———利 科 的‘后 黑 格 尔 -康 德 主
义’之宗教意向”,载《哲 学 门》第 十 一 卷 第 一 册 (
2010)(总 第 二 十 一 辑),第 297—
318 页。

· 198 ·
演化成一种流俗意义下的相 对 主 义 或 解 构 主 义。利 科 对 这
两种 路 线 的 表 述 固 然 是 比 较 方 向 性 和 化 约 性 的 ,因 此 也 显 得
不 以 为 然 ,但 总 意 是 为 要 尝 试 探 索 第 三 条 路 径 ,即 要 创 建 一
种 较 谦 和(mode
st)的 自 我 观 ,它 并 不 拥 有 自 身 ,却 又 坚 持 可
透过 诠 释 自 我 而 得 着 一 种 本 真 的 可 能 性 (
pos
sib
il
ityo

au
then
tic
ity)。①
正如以上所述,利科为此尝试面对极大的挣扎,因 他 过 往
的诠释学探索在 一 段 长 时 间 内 主 要 是 在 理 论 层 面 上 的 讨 论,
极少涉及伦理、政 治 等 实 践 性 领 域,但 由 1980 年 代 起 的 叙 事
论述却迫使他严 肃 面 对 此 一 范 围,尤 其 当 自 我 成 为 核 心 问 题
以后。因此,虽然《一 己 犹 如 他 者》仍 在 很 大 篇 幅 中 处 理 语 言
问题,但却是置于 一 更 广 泛 的、关 乎 行 动 的 框 架 内,正 如 利 科
在 1986 年 出 版 的 《从 文 本 到 行 动 》(
Dut
ext
eàl
ac
tion)的
“序”中已及:

……我在说 我 向 那 里 走。 一 点 一 点 地,在 这 争 斗 性
的诠释事业当中,一个主导性的课题主动浮现,即 文 本 理
论渐渐地重回到行动理论中。②

利科留意到,当代 学 者 在 讨 论 “什 么”( t)行 动 的 理 论


wha
时,往往倾 向 于 以 “为 何”(
why)行 动 来 解 释。 但 “为 何”问 题
却无 可 避 免 地 必 关 联 至 执 行 者 (
agen
ts)的 意 向,故 便 与 “谁
人”(
who)行动相结连,这 也 为 利 科 提 供 了 把 行 动 或 事 件 的 叙

① Ri
coeur,On
ese
lfa
sAno
t r,“
he Int
roduc
tion”.
② PaulRioeur,Fr
c omTexttoAct
ion,t
rans.byKa
thl
eenB
lamey &J
ohn
B.Thompson,London:Ath
lone,1991,xi
v.

· 199 ·
事性(
nar
rat
ivi
ty)与执 行 者 的 身 份 之 联 系,而 伦 理、政 治 等 意
向因素也必须被同时考虑。① 这也可能是利科声称《时间与叙
事》失败了的原因,因为若时间性必须为一自我所觉知,而自我
的构成又不只关乎叙事,则叙事确非通往时间的唯一途径。②
尽管如此,利科不打算只停留在叙事主角身份的 讨 论 上,
他希望探索这种规划能如何应用于自我的构成上。由于利 科
从一开始便拒绝了一 种 自 恋 式 (
sol
ips
ist
ic)的 自 我,他 明 白 他
需要一种以“我”为发问主体、又能包含“谁人”问题的本体(生
存)论框架。在其中主体必须首先能与“我”保持距离,以致能
在终点时才达致一被诠释的“自我”。为达成此目的,《一己犹
如他者》中 对 自 我 的 探 索 提 出 了 三 重 的 辩 证。③ 第 一 种 表 现
在解 释 (
expl
ica
tion, Erk
lrung, exp
lana
tion)与 理 解

compr
éhen
sion,Ve
rsehen,unde
t rst
and
ing)之 间,如 其 普 遍
诠释理论一向所 反 映 的。 在 自 我 的 探 索 中,一 种 对 一 己 的 理
解必先要叙述自我行动的轨迹,用《时间与叙事》的说法,这种
叙事只能以一种情节化(
lami
seeni
ntigue,emp
r lo t)的
tmen
方式来达致,而情节是否合理本身必须经过一种解释过程,故
对自我的理解和对情节的解释是紧密相连的。第二种辩证 则
在于“同样”(
idem)与 “自 我 ”( e)之 间,它 们 皆 为 西 语 中 身
ips
份或同一性(
iden
tié,i
t den
tiy)的 相 关 和 合 理 概 念,这 在 书 名

① Ri coeur,Onese
lfasAnot
her,F ir
sttoFourthS
tudy,e 101-111;同时
sp.
参见 J l,“
ohn van den Henge Paul Ri
coeursOn
 ese
lfas Anot
her and Pra
cti
cal
Theo
logy”,The
ologi
calSt
udi
es55(
1994),pp.
464-466。
② 因此《一己犹如他者》的第七至九篇便关注到行动中的伦理和道德 决 定 ,
另 参 见 Paul Ri
coeur,“ Pa
sto
ralPraxeoogy,He
l rmeneu
tis,andI
c den
tiy”,i
t n
Ri
coeur,Figuri
ngt heSaced,pp.
r 303-314。
③ Ri
coeur,On
ese
lfa
sAno
t r,Ten
he thS
tudy;c l,“
f.vanden Henge Pau

Ri
coeur
sOn
ese
lfa
sAno
the
randPr
act
ica
lTheo
logy”,pp.
466-468.

· 200 ·
首词 so
i-même(直 译:自 我 -同 样 )中 已 经 表 现 出 来。 当 叙 事
中行动执行者的 身 份 成 为 议 题 时,纵 然 任 何 个 体 在 历 时 过 程
中必曾经历转变,但“同 样”(同 一 个)的 “(自)我”应 被 视 为 一
经历连串不同事件之沉淀后(
sed
imen
ted)的 角 色,所 以 那 经
过时间转化后的自我如何被主体认定为同一个人便成为另一
种辩证关系。不过最广泛和在书中备受关注的辩证则属于 第
三种,即在自我与 他 者 之 间。 任 何 行 动 执 行 者 皆 不 会 独 立 地
存在,而必然与一(些)有意义的他者在事件中产生互动,这些
他者可以是另一 个 人 或 事 物,因 此 利 科 写 着:“每 一 行 动 皆 有
其执行者及其承受者(
pat
ien
ts)。”① 故此这必然会带来不对称
的权力结构,伦理 和 政 治 思 考 便 也 必 被 涉 及 于 这 层 辩 证 关 系
中。书名 So
i-mêmec
ommeunau
tre 反映出对这层辩证之特
别关注,而利科也明言 comme在 此 不 止 “犹 如”(英 语 的 a
s或

ike)之意,而有一强 烈 的 意 涵,应 理 解 为 ent
antque...
aut
re
(英语的i
na s),所 以 全 书 主 题 或 可 看 作 “自 我 -同 样 性
smucha
乃鉴于他人”。②
既然这层辩证关 系 有 其 独 特 地 位,利 科 在 讨 论 自 我 与 他
人的互动时因而特别 阐 述 了 关 乎 被 动 性 (
pas
siv
ity)或 他 异 性

alt
eri
ty)的三重经验,以 致 一 种 本 真 的 自 我 能 建 立 于 其 上。③
第一种自我的他者并不在“一己”(
one
sef)的肉体以外,“我 自

己的身体”便为最直接的有意义他者。它参与在世界中,使 我
们能有“一个属于自 己”(
one
sowns
elf)的 感 受,因 它 能 在 自

① Ri
coeur,On
ese
lfa sAno
ther,p.155.
② 参见 v anden He
ngel,“Pa
ulR i
coeu
rs On
ese
lfa
s An
oth
era
nd P
rac
ti
cal
Th
eol
ogy”,p.3(原著页 1 另参见 And
4); e
rsn,“
o Agnos
ti
ci
sma ndAt
tes
tat
ion”,p.
67。
③ Ri coeur,On
ese
lfasAno
t r,pp.
he 318-355;cf.vanden Hengel,“Pau

Ri
coeur
sOn
ese
lfa
sAno
the
randPr
act
ica
lTheo
logy”,pp.
468-469.

· 201 ·
我与外在世界之 间 作 中 介。 第 二 种 他 者 是 最 自 然 的,即 其 他
人。他们是其他的“身体”,其他的诸“我”。自我与他者之 间,
或说这些诸“自我”间产生互动而形成了多样的叙事及其权力
结构。如此一来,人 获 取 其 自 身 的 叙 事 身 份 时 也 必 同 时 接 受
一种伦理性责任,他者也变为一种反向或对话性自我(
thes
elf

fre
cipr
oci
tyo
rdi
alogue)的构成成分。第三种自我是回应性
自我的结果,它也 在 “一 己”之 外,但 却 以 一 种 在 我 之 内 的 “声
音”出现,即 作 为 他 者 的 良 知 (
Gewi
ssen);这 是 自 我 在 交 互 主
体世界中 行 动 时 “证 成”(
att
est)自 己 的 一 种 能 力。 它 为 主 体
提供了激情 ( e)去 越 出 自 己,以 建 立 与 他 人 的 关 系,
véhémenc
同时又成为了使自身作成一种“他者”声音的资源。
利科在继续对自 我 的 深 入 探 索 前 要 面 对 的 一 大 问 题,是
在解构式的质疑下,一种奠基性的自我观已经不再可能,则 以
上所说的一种能超出自身的观念如何可能?尤其若叙事的 行
动要求着解释的话,则知识论上的探讨乃不可回避,而这却 似
乎是奠基主义在 面 对 当 代 挑 战 下 的 要 害。 利 科 认 为,笛 卡 儿
的困难是他 要 求 一 种 一 劳 永 逸 的 检 证 (
ver
ifi
cat
ion),因 此 自
我的存在便要借 助 于 上 帝 的 能 力 来 保 证,以 致 要 费 力 去 证 明
上帝的存在,但对 利 科 来 说 这 却 是 没 有 必 要 的。 譬 如 海 德 格
尔便把真理的开 显 视 为 一 种 本 真 的 存 在 模 式,致 使 它 不 带 有
强烈的认知 性 (
cogn
itve)。 按 其 理 解,人 发 现 自 己 永 远 不 是

独自存活的个体,乃是活在一种已经存在的关系网络中,并 且
拥有各种回应的可能性,这 即 海 德 格 尔 之 实 际 性 (
Fak
tiz
itt)

和现身情态(
Befi
ndl
ichk
eit)概念所展示的。①

① 除了《存在与时间》外,其全集第六十 三 卷(Ma rt
in Hei r,On
degge tol
ogi

[He
rmeneu
tikde
rFa
tki
zit
t],Fr
ank
f t:Kl
ur ost
ermann,1988)是另一重要资料。

· 202 ·
利科一定程度上继承着这条进路,但也并不完全认同海德
格尔的看法,因为后者在《存在与时间》中发展其独特的生存论
时,恰恰忽略了知识论上的关注。但如上所述,利科却认为“谁
人”尤其身份的问题是必然地纠缠于“为何”与“甚么”的 发 问。
要作为一本真的自我,人必须寻索理解自我在那“所与”(
giv
en)
的实际世界的理据何在以致寻求其合法性。尤有进者,若本真
的可能性是真实可能而非幻象的话,则我们不可能任由一己在
那“所与的世界”中以机械式过程生成。前段提及之“生存论激
情”(
ont
olog
ica
lve
heme
nce)① 概念,正反映利科倾向于肯定自我
能对世界有一定的委身和作用。自我能越出自身与他者互动,以
致影响实际世界构成的原因,不仅为要对真实(
rea
li
ty)或行动世
也是一种自我性的生存模态(
界做出肯定, a mo
deo
fex
ist
enc
eof

elf
hoo 利科称之为“证成”(
d); at
tes
tat
ion),而与它最接近的海德
格尔观念当数操心(
So e)。② 换句话说,
rg 利科似乎认为吾人会被
内在良知的声音所激活,
藉着运用本真的可能性,成为一种“创造
世界”
(wo
rld-ma
kig)的存在者,
n 甚至在过程中是因与他者交遇而
因而不致陷入了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的非本真共
成就的,
在(
Mit
sen)或本真之独我的二元对立窠臼,③ 但这也必带来自我

① 利科在 TheRu
leof Me
t r 中的用语,转引自 vanden Henge
apho l,“
Pau

Ri
coeur
sOn
e s
elfasAnothe
randPract
ica
lTheology”,p.470。
② Ricoeur,On
ese
lfa sAno
t r,p.
he 310;c
f.Ma rt
in Hei r,Be
degge ingand
Time,t
rans.byJ
ohn Ma
cqua
rri
e & Edwa
rd Rob
i on,NY:Ha
ns r r & Row,
pe
1962,p.
12,e 83-84;利科在《一己犹如他 者》中 运 用 了 亚 里 士 多 德 的 e
sp. nerge
ia
和e
nte
lekhe
ia 以及斯宾诺莎的cona
tus 来重释自我和在世存在的关系,十分精彩;
唯因篇幅和主题关 系,未 能 在 此 表 述,读 者 可 参 见 Ri
coeur,On
ese
lfa
sAno
t r,
he
pp.
314f。
③ 笔者也理解到《存在与时间》是否必然导致这种困境,在学界中是仍 在 深
入探讨中的,但非本文所要处理的课题。

· 203 ·
与他者间的伦理与政治性复杂关系,非单纯从本体/生存 论 维
度可以完全承担的讨论。
利科既拒绝了笛 卡 儿 式 奠 基 性 主 体 的 概 念,良 知 便 不 可
能成为这种讨论 的 绝 对 基 石,而 仅 为 一 种 诠 释 的 结 果。 因 此
在知识论的层面 上,要 “证 成”真 实 世 界 便 不 能 为 笛 卡 儿 式 的
检证所承担,故利 科 便 称 这 种 生 存 模 态 为 “证 成 ”。 自 我 的 生
存模态首先显示为一种信 念 (
cr e,be
oyanc lif),但 却 不 以 “我

相信甚么……”(
jec
ros-que,Ibe
i lievet
hat...)为 形 式,以 致
强调了知识内容,而 是 以 一 种 “我 确 信 于 ……”(
jec
ros-en,I

be
li n...)的告白形 态 出 现,即 证 成 这 种 说 法 是 对 某 些 立
evei
场的一种“见证”,① 犹 如 在 法 庭 上 的 证 人 所 作 出 的,故 最 终 利
科就着良知的概念宣称:

或许作为哲学 家 需 要 承 认,我 们 不 知 道 也 不 能 说 这
他者,这训谕的来 源,是 另 一 位 人 物,他 是 我 可 看 到 其 面
相的或看着我的,或是没有代表的我的祖先们,很 大 程 度
上我是因他 们 才 能 建 构 我 的 自 己,或 者 是 上 帝———活 着
的或缺席的,又 或 是 一 空 当。 哲 学 论 述 必 须 以 这 他 者 的
疑难作为终结。②

利科的“纯粹”哲 学 论 述 在 此 终 结,使 良 知 现 象 中 关 键 性
的内在声音源头 留 下 了 空 洞,但 其 “神 学”论 述 却 在 此 才 正 式
起步,也即是其长期被遗忘之两篇吉福德神 学 讲 演 内 容,而我

① Ri
coeur,On
ese
lfa
sAno
the 21(原著页 33);稍后部分我们也会看到
r,p.
这关联到其末后的著作,并成为了回应其早年关注的接合点。
② Ri
coeur,op.c
it.,p.
355.

· 204 ·
们也必须以利科以上对自我存在模态的现象学诠释理 念 来 析
读这两篇讲稿,并将发现它们为其自我的本体论寻索展示了一
个有趣的西方思想史说明案例,却是公开让读者作出裁决的。

三 吉福德神学讲稿析读 :
《圣经 》信仰中的自我构成

1 《圣经 》作为一面镜子 :作为


3.
回应性自我的他者
在两篇吉福德神学讲演首篇之初,如上所述,利科声明它
们为一不可分割的整体,然后他便指出:

在一方面,我 在 其 中 讨 论 自 我 是 如 何 被 犹 太 和 基 督
教《圣经》之宗教传统所指导着的;在另一方面,我也 讨 论
自我回应这教导 的 内 在 资 源,即 那 决 定 其 为 一 没 有 强 加
限制形式的呼召。①

利科指出在这种 呼 召 与 回 应 的 关 系 中,哲 学 为 提 出 问 题
的一方而没有提 供 答 案。 可 是 他 相 信,作 为 一 个 犹 太 或 基 督
教徒,是回应了一种来自内心的呼召,并且是因那呼唤使人 成
为一具回应的 自 我 (
respons
ives
elf),② 所 以 这 两 篇 讲 稿 是 为
利科对以上自我探寻的一个具体实例说明。
利科认为《一己 犹 如 他 者》必 须 以 现 在 的 形 式 结 束,因 为

① Ri
coeur,“TheSel
finthe Mir
roro
ftheSc
rit
pur
es”,p.
201.
② Ri
coeur,op.c
it.,pp.
201-202。

· 205 ·
此以他者形式出 现 的 内 在 声 音 并 不 来 自 哲 学;哲 学 能 够 发 现
它,却不能确认它及其源头。但对犹太或基督徒来说,这 呼 召
是 “从圣道而来,藏身于经 卷 中,并 由 传 统 和 由 这 些 写 作 而 出
之诸诠释传 统 传 递”。① 因 此 《圣 经》便 在 这 呼 召 与 回 应 关 系
中,成为了一有意 义 之 他 者 的 角 色。 它 具 体 上 确 为 人 身 体 以
外之他者;它在阅读过程中也成为对话的伙伴;而我们也将 看
到它发出呼声,甚至可转化成一内在样式,召唤我们作出本 真
的回应行动。当然,如 利 科 所 说,这 也 仅 为 一 种 信 念 和 立 场,
故吾人无法 为 其 找 到 终 极 的 检 证。 因 此,利 科 声 称 只 有 “神
学”而非哲学可在这关系中提供“答案”,但“神学”在这里并不
指学 科 中 之 系 统 或 教 义 神 学 (
sys
tema
tico
r dogma
tic

heo
logy),乃是一种回应 的 形 式——— 一 个 被 神 圣 召 唤 着 的 自
我之回应,它 遵 照 透 过 《圣 经 》而 提 取 出 来 的 意 义 所 构 成。②
因此在首篇讲演 中,利 科 着 重 处 理 《圣 经》作 为 一 本 书 和 一 面
镜子之隐喻的意义,并分四个部分来处理,以下我们将作概 览
并评注。
3.
1.1 《圣经》信仰的语言和经卷传递
在林贝克 (
Geo
rge L
i ck)讨 论 后 自 由 主 义 时 代 中 之
ndbe
宗教和神 学 的 名 著 《教 义 的 本 质》(
TheNa
tur
eof Do
ctr
ine)
出版以后,③ 我们知道由 利 科 1970 年 代 起 所 属 的 芝 加 哥 大 学
神学院,和耶鲁大 学 神 学 院 之 间 有 一 场 所 谓 对 宗 教 之 经 验 和
语言何者属优先的争论。虽然这种讨论把双方立场都化约 了

① Ri
coeur,“
TheSe
lfi
nthe Mi
rro
roft
heSc
rit
pur
es”,p.
202。
② I
bid.
③ 林贝克:《教义的本质》,王 志 成 译,香 港:汉 语 基 督 教 文 化 研 究 所,
1997
年;原著 Geo
rgeL
i ck,TheNa
ndbe tur
eof Do
ctr
ine:Re
ligi
onand Do
ctr
inei
na
Po
stl
ibe
ralAge,Ph
iladeph
ia:We
stmi
nst
e ohn Knox,1984。
rJ

· 206 ·
而产生失真,却又渐渐 成 为 一 个 约 定 俗 成 的 讨 论 典 范,① 不 过
利科在这讲演的开端严正地指出宗教的经验和语言的紧密联
系。 一 方 面,宗 教 经 验 包 括 施 莱 尔 马 赫 (F. D. E.
Sch
lei
erma r)所 言 的 绝 对 依 赖 感 (
che afe
eli
ng o
fabso
lut

e)看来是 任 何 宗 教 诠 释 的 源 头,信 仰 作 为 一 种 “经
dependenc
验”或作为海德格尔式的存在模式,似乎是比任何语言或言说
行动(
spe
echa
ct)更加优先的。 可 是 从 另 一 方 面 看,若 信 仰 以
致宗教经验并不 先 被 语 言 所 勾 勒,则 其 根 本 不 能 被 认 知 和 传
递。因此 巴 特 (Ka
rlBa
rth)的 “语 言 事 件 ”(
Wor
t Er
eign
is,
wo t)或后继者类似 的 表 述 才 备 受 关 注,它 们 所 指 向 的
rdeven
无非是“言述 上 帝”( ng God)的 可 能 性。 对 犹 太 -基 督 教
nami
社群来说,《圣经》信仰和其他宗教不同的特别地方,乃言述上
帝的行动是藉其 正 典 而 成 就 的,宗 教 经 验 和 语 言 表 述 都 从 那
里得来,经卷为信仰者提供了一个权威性的诠释网络,以致 是
第一层次的宗教语言。意思是说,一个人能言述上帝,是 因 向
这人言说的《圣 经》已 经 言 述 了 上 帝;而 当 读 者 的 自 我 面 向 经
卷时,却能聆听到那位哲学不能确认之神圣他者的声音,以 致
能成为一个回应的自我。②
这个起始性的声 言,除 了 为 《一 己 犹 如 他 者 》提 出 之 内 在
声音提供了(一 无 法 检 证 的)出 处 外,也 为 现 象 学 尤 其 是 诠 释
学设定了 一 个 很 “源 初 的”(
ursprung
lich)开 端。 对 于 德 里 达
式的解构思想,文本以外的他者是难于把握的对象,吾人往 往

① 对这种状况的评论可参见 M.A.Hi
gton,“HansFr
eiand Dav
id Tr
acy
onthe Ordi
nary and t
he Ex tr
aor
dina
ryi
n Chr
ist
ian
ity”,i
n The Journa
l of
Re
l on 79(
igi 1999),pp.566-591,尤其注一中诸种文献。
② Ri
coeur,“
TheSe
lfi
nthe Mi
rro
roft
heSc
rit
pur
es”,pp.
206-207.

· 207 ·
只能知晓受其影响 而 形 成 的 踪 迹 (
tra
ce),因 此 才 有 强 调 延 异

diffé e)和他异 性 之 说。① 利 科 这 种 做 法 恰 恰 是 反 其 道
ranc
而行,从犹太 -基督教传统这一具体案例先设定了源初的他者在
文本以外存在并做成影响,才 去 探 究 其 形 成 之 踪 迹———(诸 诠
释)传统———之由来,并作为诠释者之自我的构成元素,这也成
为了他把这两篇讲演排除于“哲学”作品之外的重要原因。
3.
1.2 《圣经》的想象性合一
随着把源初的他 者 设 定 后,利 科 要 做 的 就 是 阐 释 清 楚 何
以《圣经》能形成一个意义传递网络;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甚
至形成了一面镜子,使自我能从其中映照出来。利科意 识 到,
这种说法首先要 求 把 《圣 经》作 为 一 个 想 象 性 的 整 体 来 理 解,
其内在文本结构之关联更必先被考虑,而这应很能展现出《时
间与叙事》中塑形(
con
figur
aton)和再塑形(
i ref
igur
aton)理念

的运作。② 不过或 许 因 他 当 时 要 针 对 较 广 泛 背 景 的 听 众,利
科并没有很着意 地 引 用 这 些 深 邃 的 哲 学 概 念,反 倒 以 诺 思 洛
普·弗莱(
Nor
thr ye)在《伟大的代码》(
opFr Gr tCode)一书
ea
中,以文学评鉴方法所表述的意念作出阐释。③
诺思洛普·弗莱 视 《圣 经》为 一 巨 大 的 分 枝 网 络,其 所 用
之隐喻语 言 对 现 代 人 来 说 是 很 陌 生 的,却 透 过 其 预 表 功 能

typo
log
ica
lfunc
tion
ing)使 《圣 经 》显 为 一 种 想 象 性 的 合 一

imag
ina
tiveun
ity)。举两个文学 性 的 串 联 例 子 来 做 说 明,圣

① 笔者曾对此作出简要阐释,参见“营救文本以外的上帝”,载《山道》,
2009
年,总第 24 期,第 174—175 页。
② 笔者曾对此作出简要阐释,参见“对《时间 与 叙 事》的 神 学 反 思:《圣 经》诠
释、神学建构和信仰传统的关系”,载《山道》
2007 年,总第 19 期,第 124—129 页。
③ No
rthr ye, The Gr
op Fr eat Code, London, Me
lbour
ne& Hen
ley:
Rou
tl l,1981.
edge & KeganPau

· 208 ·
经中似乎存在着这 样 的 一 个 配 对,从 伊 甸 园、应 许 之 地、律 法
和锡安之赐予、第 二 圣 殿、耶 稣 宣 讲 的 天 国、被 期 待 的 弥 赛 亚
和基督徒盼望之再来之日成为一组高峰,失乐园与该隐、在 埃
及劳役、受非利士 人 和 巴 比 伦 人 欺 凌、第 二 圣 殿 被 玷 污、罗 马
与尼禄等则显为 一 系 列 深 渊,它 们 之 间 在 诗 意 结 构 上 似 乎 展
示出一种时间 上 的 序 列。 用 保 罗 在 《新 约 圣 经》中 的 说 法,它
们是预表与本体(
type
sandan
tit s)的 关 系;旧 有 的 事 物 不
ype
会简单地被新的 所 取 代,但 在 新 的 事 物 中 可 以 看 到 旧 有 事 物
的影儿,因此若没 有 了 旧 事 的 话,新 的 也 无 法 被 理 解,两 者 之
间便形成 了 一 个 累 进 和 彼 此 强 化 的 串 联。 用 德 里 达 式 的 说
法,这是神圣他者 遗 留 下 的 踪 迹;用 《时 间 与 叙 事》的 述 语,这
则是文本意义转 化 的 再 塑 形 过 程。 再 者,利 科 指 出 这 种 预 表
过程主要是在叙事平面上进行的,诺思洛普 · 弗莱的《伟大的
代码》正是从《创 世 记》到 《启 示 录》作 一 连 续 的 预 表 性 阅 读 来
展开的,它挑起读者在这代码中理解自己的意欲,以建构出 重
要理据来使自我对应且肯定它。①
倘若从《时间与 叙 事》和 《一 己 犹 如 他 者 》的 思 想 来 察 看,
值得留意的是利 科 除 了 设 定 源 初 之 他 者,并 把 《圣 经》作 为 传
递言述上帝的中介外,更把读者置于对话的另一端,把《圣经》
视为一面镜子的类比也必须由此来理解。从利科较早期的 文
本诠释理论,我们 知 道 他 对 论 述 (
dis
cour
se)的 理 解 为:“一 个
主体欲表述自己的作为;而此表述是指向另一主体所作的;在
此作为中表述主体欲 传 递 一 些 资 讯 或 影 响 对 方。”② 因 此 这 是

① Pau
lRi
coeur,“TheSe
lfinthe Mi
rro
roftheScr
iptur
es”,pp.
208-209.
② Pau
l Ricoeur, “Phil
osoph
ical Hermeneu
tics and Theo logi
cal
He
rmeneu
tis,”i
c nSt
udi
esi
nRe
l on,5(
igi 1975),p.
17.

· 209 ·
一种沟通行动,而语言、文字以致文本皆未能完全把它承载 下
来。① 顺此,《圣经》作为 一 面 镜 子 的 意 思,便 是 作 为 源 初 他 者
之上帝与接受此文本的读者之沟通论述。不过这个文本所 载
情节之塑形,在正典汇集成册以前,长时间以来是开放着给 读
者去重阅的,以致在历史中继发地出现了读者之再塑形创 作。
譬如出埃及的经 典 故 事 在 新、旧 约 《圣 经》中 便 一 而 再 地 为 不
同时代的先知和 诗 人 或 明 或 隐 地 所 引 用,成 为 了 信 仰 群 体 用
以诠释当下救 赎 经 验 的 一 个 原 型 (
arche
type),有 些 后 来 更 被
纳入正典文本以内,成为了上述高峰式的串联。利科指 出,在
正典成书以后,“正 正 由 于 除 了 我 们 作 为 其 以 外 者,这 文 本 没
有针对自身以外的东西,我们在接受这文本时,把自己与之 同
化并使此书成为一面镜子”。②
3.
1.3 《圣经》作为一部多元文本
虽然《圣经》可 以 串 联 成 一 个 巨 大 网 络,但 利 科 也 意 识 到
对现代评鉴者来说,《圣 经》中 是 存 在 着 多 元 文 类(
genr
es)的。
文类在 这 里 是 指 《圣 经 》中 以 不 同 形 式 表 述 的 “信 仰 告 白 ”

con
fes
siono
ffa
ith),当中包括 了 叙 事、先 知、比 喻、诗 歌 等 不
同的细小部分。③ 利 科 明 白 在 当 代 的 《圣 经 》研 究 讨 论 中,这
些多元的文类正显示出《圣经》没有单一之神学中心以致合一
性。然而利科也小心地指出,“预表式合一”和“不同文类的展
示”这两种研究方向不一定是彼此对抗的:

① 利科对论 述 的 观 点 也 可 参 见 其 In
terpr
eta
tion The
ory:Di
scour
seand

heSurpl
usof Mean
ing,Fo
rt Wor
th:TexasChr
ist
ian Uni
vers
ityPr
ess,1976。
② Pau lRioeur,“
c TheSel
finthe Mi
rro
roftheScri
ptur
es”,pp.209-210.
③ Pau
l Ri
coeur, “Ph
ilo
soph
ica
l He
rmeneu
tic
s and Theo
log
ica

He
rmeneu
tis”,p.
c 22.

· 210 ·
若预表式合 一 是 在 文 本 的 前 (
pre-)或 超 ( r-)隐
hype
喻层次来维系的 话,文 类 在 这 里 的 提 出 便 藉 一 种 历 史 批
判式注解的 偶 然 结 联 和 《圣 经 》神 学 提 升 至 “神 学 前 言 ”

the
ologoumena)的地步。①

利科似乎是想以“前 -”和 “超 -”这 些 欧 语 词 汇 前 置 来 标 示


预表阅读为字面 阅 读 的 一 种 延 伸,因 而 可 把 它 们 放 在 同 一 领
域来讨论。然而更 重 要 的 是,利 科 是 把 文 类 的 划 分 置 于 另 一
个讨论维度上,因 他 知 道 不 同 《圣 经》论 述 的 标 示 并 非 《圣 经》
文本的一种内在要求,而 是 现 代 文 学 批 评 的 一 种 讨 论 方 向。②
去追索一个文本 的 字 面 和 象 喻 意 义 时,读 者 仍 可 在 文 学 世 界
中操作;但若以文学批评的角度来标示和分析不同文类,则 此
现代追问者已经 是 把 工 作 转 向 了 另 一 层 次,而 非 于 文 本 的 内
在世界(
int
ra-t
ext
ualwo
rld)中运作了。
这种文学分析即使添上了神学评论,对于讲座的主题“论
自我性”有 什 么 意 义? 恰 恰 是 由 于 如 以 上 所 分 析,在 犹 太 -基
督教信仰这个案 例 中,文 本 以 外 的 源 初 他 者 是 《圣 经》多 元 文
类皆最终指涉着 的 上 帝。 虽 然 不 同 文 类 皆 言 述 着 上 帝,但 这
种文学上的多元性却反映出没有任何一种文类能穷尽这位源
初的他 者,要 从 不 同 文 类 总 结 成 之 合 一 形 象 也 总 是 延 迟

def
ered)着的,因 为 人 类 的 理 解 总 是 有 限 的。 相 应 而 言,因

为面向着这面镜子而构成的自我形象也会是多元的,正如《圣
经》中所展 示 出 人 类 之 多 样 性 回 应 一 样。③ 譬 如 《申 命 记 》便

① Ri
coeur,“TheSel
finthe Mir
roro
ftheSc
rit
pur
es”,p.
210.
② Ri
coeur,op.c
it.,pp.
210-211.
③ Ri
coeur,op.c
it.,pp.
212-213.

· 211 ·
常常要求读者“记 念”上 帝 曾 为 其 子 民 做 成 的 事,即 意 味 着 现
实上许多人是 “忘 记”了 的,犹 如 先 知 书 所 记 载 着。① 总 的 来
说,利科所指的神学前言并无任何教条性的核心,它是《圣经》
文本所彰显的一 种 对 话 性 结 构,在 其 中 信 仰 者 必 须 面 向 上 帝
之圣道与行动,并给出一己的回应。
3.
1.4 临界表述
以上的内容已经 涵 盖 了 从 源 初 他 者、传 递 的 文 本 和 读 者
的自我,看来颇为 完 满 了,然 而 利 科 在 这 以 外 仍 加 入 了 以 “临
界表述”(
limi
texpr
ess
ions)为题的一节为首篇神学讲演作结,
其用意是要解释是什么机制避免了吾人将对上帝的多元言述
化为黑格尔式的绝对知识。利科的答案是因上帝虽然在沟 通
中被言述着,却又同时是会撤离的一位,产生出德里达式的 踪
迹现象,以致文本的指涉难以被完全把捉,并且可在《圣经》信
仰中找到许多说明例子。譬如《出埃及记》三章中上帝回应摩
西为自有者(
Iam whoIam)的 经 典 例 子,在《新 约》中 耶 稣 虽
然是道成肉身的上帝,但其宣讲主要却关乎上帝之国,而且 相
关之比喻和格言也往 往 超 越 人 言 所 能 描 述 者。② 在 这 些 例 子
中,文本的字面意 义 往 往 指 向 着 一 些 读 者 无 法 完 全 被 把 捉 的
隐喻意义,源 初 他 者 似 乎 是 藉 文 本 展 现 了 其 既 显 现 又 撤 离

man
ife
sta
tionand wi
thd
r l)的现象。在《圣经》信仰中,上
awa
帝这种多元的形象意味着我们永不能穷尽这位不能命名者之
名的意义,也表示在这源初他者面前读者必须谦卑,放下自 恋
式自我,并冀求在这神圣的完全他者面前得着再塑形,以成 全
一更完美的自我,虽然那应同样会是一永远延迟着的“想象性

① Ri
coeur,“
Thes
elfi
nthe Mi
rro
roft
heSc
rit
pur
es”,pp.
216.
② Ri
coeur,op.c
it.,pp.
216—217.

· 212 ·
合一”,① 却应成为一个理想的目标。

2 对神圣他者的见证 :被召唤的主体
3.
倘若两个吉福德 神 学 讲 演 的 首 部 分,是 要 阐 释 《圣 经》如
何成为犹太 -基督教传统中 承 纳 神 圣 他 者 声 音 之 镜 子,则 下 篇
是在这前提下说明主体怎样回应这他者之召唤而成为回应性
自我的一些片断。 有 趣 的 是,利 科 从 希 伯 来 《圣 经 》、《新 约 圣
经》、奥古斯丁和 近 现 代 哲 学 取 出 了 四 个 片 断 来 做 说 明,它 们
表面看来是一些 没 有 相 干 的 例 子,但 利 科 却 巧 妙 地 展 示 出 它
们之间的结构相 似 性,即 皆 对 应 着 (神 圣)他 者 对 主 体 的 呼 召
此一基本主题,而自我也由此而构成,看来是暗示了在西方 思
想史的发展中,它 们 之 间 有 着 《时 间 与 叙 事》所 提 出 的 叙 事 再
塑形关系。利科没 有 证 明 这 发 展 关 系 的 必 然 性,并 且 也 没 有
此意图,这正是何 以 《一 己 犹 如 他 者》没 有 把 这 两 篇 讲 稿 收 入
的原因。因为如上所说,这并非哲学检证所能承担的工 作,而
仅为回应主体的一个(神学性)“证成”,所以利科指出“基督徒
生命模式是一种打赌和命运”,与竞争对手间并不存在可相互
比较的判断标准,② 故有 待 读 者 作 出 本 真 的 抉 择,以 致 能 成 为
一回应神圣他者的自我。
3.
2.1 先知召唤
利科以希伯来先知召命叙事来阐述其首个回应性自 我 的
典范,这当然包括 上 帝 对 摩 西、以 赛 亚、耶 利 米 等 的 经 典 性 呼
召与差遣例子,主角在叙事中也经历过本真的犹豫和抉择,但
最终被上帝的话 语 所 肯 定,以 致 转 化 为 一 些 能 在 群 众 中 间 证

① Ri
coeur,“
These
lfi
nthe Mi
rroroftheScri
ptur
es”,pp.
217—219.
② Ri
coeur,“
TheSummonedSube
jct”,p.263.

· 213 ·
成神圣他者之立场的 代 表 性 人 物。① 利 科 认 为 这 些 叙 事 带 有
一种(《一己犹如 他 者》式 的)对 话 结 构,人 类 的 回 应 总 是 对 应
着上帝的话语和 行 动,这 对 其 整 个 系 列 性 的 检 视 有 很 重 要 的
示范作用。
其中有几点笔者 认 为 是 特 别 值 得 提 出 的,首 先 先 知 对 神
圣他者之源初启 示 经 验 固 然 是 绝 对 个 人 性 的,这 没 有 什 么 检
证可言,但对其个体的呼召和差遣却是针对一群体而作的 ,因
此那个体的宗教经验以致判断竟导致了一整个群体要严肃聆
听并作同样的本真抉 择 和 回 应。② 先 知 的 独 我 继 后 吊 诡 地 被
信仰群体取过来 成 为 了 其 自 我 性 (
ips
eiy)的 根 源;故 纵 然 这

本关乎一个个别 自 我 的 构 成,却 又 关 联 一 个 信 仰 群 体 的 身 份
建构。其次,这些个别例子正由于事关重大,因此原来的 孤 独
个人性叙事给记 录 了 下 来,原 来 的 生 活 处 境 (
Sit
zim Le
ben)
化为了文字处境(
Sit
zim Wo
rt)给传递,也要面对历史上开放
的多元诠释。故此先知的差遣并不仅对其时代和处境有所 意
义,其召命叙事的典范型式一旦被记述下来,便成为了该民 众
的宗教传 统,这 也 为 《时 间 与 叙 事 》的 再 塑 形 循 环 提 供 了 例
子。③ 第三,这些先知并非 单 纯 的 传 话 人,他 们 是 在 与 群 众 的
互动中传述神谕,而 聆 听 者 也 不 一 定 认 同 所 传 递 的 内 容。 因
此纵然其立场无 法 被 完 全 检 证,却 又 有 合 理 化 解 释 的 知 识 论
诉求,并且这本真 的 抉 择 可 以 带 来 认 同 与 不 认 同 者 之 间 的 紧
张关系,以致个 体 生 活 伦 理 的 变 化。 故 此 回 应 者 在 《圣 经》叙

① 利科对这典范的文类结 构( Gat
tungs
struk
tur)仔 细 分 析 可 参 见 Ri
coeur,

TheSummonedSub
jet”,pp.
c 264-267。
② Rioeur,op.c
c t.,p.
i 266.
③ Ri
coeur,op.c
it.,p.
264.

· 214 ·
事中往往也是受 苦 的 中 介 者,其 中 的 典 型 代 表 当 然 要 数 第 二
以赛亚所载 的 受 苦 仆 人,① 此 形 象 也 挑 起 了 后 来 《新 约 圣 经 》
作者对被钉十字架 之 耶 稣 的 诸 多 想 象 和 诠 释,诺 斯 洛 普 · 弗
莱的巨码便是这现象的一个阐释。因此利科建议基督徒群 体
应跟从犹 太 群 体,以 这 种 “被 召 的 主 体 ”(
summonedsub
jet)

来诠释自己。② 这种状 况 更 明 确 反 映 出“证 成”或 作“见 证”这
种自我存在模式的样式,即吾人无法提供终极的检证,而仅 能
在风险中展示一己所倾向的立场。
3.
2.2 转化成基督形象
顺着以上思路,利科很自然地检视在《新约圣经》中,保 罗
劝勉哥林多人要 认 同 于 基 督 的 形 象 (《哥 林 多 后 书》
3:18),并
解释这种做法何以可能且没有把基督变为偶像。由于希伯 来
律法禁止人类为上帝铸造偶像,利科指出,保罗的理据乃在 于
把基督的形 象 析 读 成 反 映 确 立 于 西 奈 山 上 的 “上 主 的 荣 耀 ”
(参见《出埃及 记》 15—16;《申 命 记》
24: 5:22),因 而 并 非 由 受
造物而来。但除了 在 信 仰 传 统 中 提 供 一 种 神 学 理 据 外,笔 者
认为这个基督形 象 典 范 值 得 注 意 的 地 方,是 保 罗 把 原 本 作 为
超越之神圣他者 化 成 了 一 可 见 的 尘 世 形 象,并 且 对 这 形 象 的
理解也是对希伯来《圣经》文 本 的 再 塑 形 阅 读:基 督 形 象 权 能
的隐喻既已为第 二 以 赛 亚 的 受 苦 仆 人 所 倒 置 着,神 圣 荣 耀 便
可由此形象所反映;故当早期教会宣认耶稣的死、生、复活是上
帝荣耀的显现时,正是延伸着这种象征性阅读。按着这种理解,

① Ri
coeur,“
TheSummonedSube
jc 263-264;现 代 诠 释 者 认 为 以 赛
t”,pp.
亚的仆人诗歌共有四组:《以赛亚 书》 42:1—9,49:1—13,50: 4—9,52: 13—53:
12,其中以最后一组篇幅最长也最为著名,记述了受苦仆人的悲惨命运,最终 却 被
上帝显以为义,成为《新约》作者用以诠释基督事件的重要对象。
② Ri
coeur,op.c
it.,pp.
266-267.

· 215 ·
日后基督徒的自我塑形便可以基督为模范(
chr
ist
omo
rph
ic),并
成为了基督教灵修传统的奠基性隐喻。①
3.
2.3 内在教师形象
紧接着两个新、旧约《圣经》的例子以后,利科把其论 述 延
伸至对奥古斯丁有关“内在教师”(
inne
rte
a r)的讨论,并明
che
说这代表着“西 方 思 想 路 径 中 内 化 神 圣 呼 召 和 人 性 回 应 之 对
应关 系 的 重 要 发 展 ”。② 利 科 指 出 奥 古 斯 丁 之 《教 师 》(
The
r)中他及其子的角色就犹如在《美诺》(
Teache Meno)中苏格拉
底和奴仆的位置,语言也成为对话的主题,而两个要留意的 特
征则是:第一,老师永远高 于 学 生,所 以 他 们 是 不 能 互 换 位 置
的;第二,教师看来 是 外 在 于 学 生,但 这 特 征 却 被 奥 古 斯 丁 所
淡化,因为最终是那内在的人在一己中发现了真理,教师仅 提
供了协助。③ 这 情 况 与 《忏 悔 录》(
Confe
sson)卷 十 中 对 记 忆

的讨论有点相仿,记忆成为了永恒真理的储藏库,而新柏拉 图
主义的影响也比 较 明 显,在 塑 造 这 新 形 象 的 内 化 过 程 中 起 着
重要作用。
不过利科欲指出《圣经》的元素在这过程中也不能被忽 略
掉,因为希伯 来 《圣 经 》早 已 把 永 恒 真 理 收 归 其 传 统 中,譬 如
《箴言》
8:22—31 的著名 篇 章 提 到,智 慧 在 上 帝 创 世 之 时 已 犹
如工程师般参与其中,故可广现于人世间的事物中。再 者,保
罗书信也曾把永 恒 智 慧 与 基 督 形 象 相 对 连 起 来,《以 弗 所 书》
16—17 甚至称圣灵就是 这 其 中 的 重 要 联 系,历 世 历 代 的 信
3:

① Ri coeur,“
TheSummonedSubjec 267-268;利科也曾选择《马可福
t”,pp.
音》作 为 一 个 解 读 受 苦 人 子 的 案 例 ,参 见 其 “Inter
pre
tive Na
rra
rtve”,i
i n
Figur
ingt
heSac ed,pp.
r 181-199。
② Ricoeur,“TheSummonedSub
jet”,p.
c 268.
③ Ri
coeur,op.c
it.,p.
269.

· 216 ·
徒能以理解基 督,也 因 他 能 “住 在 你 们 心 里”。① 但 若 如 这 些
不同的智慧传统所言,对真理的探索是不假外求的话,在自 我
建构的过程中,源初之呼召与回应结构,尤其外在话语的位 置
便几可 被 忽 略,故 现 代 人 对 良 知 的 讨 论 便 可 出 现 自 律 式

auonomous)观点,这 也 是 以 下 最 后 一 项 利 科 要 专 门 讨 论 的

形象。
3.
2.4 良知的见证
利科以回应的自我最内 化 的 表 达 形 式———良 知———来 完
结其吉福德讲座。虽然他明白从启蒙时代起的伦理传统倾 向
把良知视为一种 自 律 样 式,但 他 认 为 这 形 象 与 最 起 始 之 先 知
召唤的结连并未切断。利科首先指出对良知的诠释至少有 两
点特征是必须 注 意 的:第 一,良 知 作 为 一 种 内 在 声 音 表 明 其
仍有着呼召的结构,而 操 心 则 是 其 来 源;第 二,良 知 需 要 作 出
判断,但见证 总 是 优 先 于 指 控 (
accus
aton),意 思 是 一 己 总 是

先试图证成其存在的 能 力,以 后 才 可 能 测 度 出 其 不 隶 之 处。②
综合起来,自我便好像在召唤自身,要求一个见证自己有能 力
本真地存活的回 应,因 此 良 知 与 自 我 这 种 作 为 呼 召 与 回 应 的
对话结构,与先知的回应和效法基督的自我便可接连起来,而
利科认为一种对这现象的神学诠释甚至可能颠覆对良知的自
律形象。
利科指出保罗是首位把良知视为一个一般现象并结 连 于
超越的上帝及其宣道(
keygma)的人,正因不论是希腊人或犹

太人皆有良知(参 见 《罗 马 书》
2:15),“因 信 称 义”的 说 法 才 有
可能出现。在保罗的诠释中,良知是作为一种自我知识,它 把

① Ri
coeur,“
TheSummonedSub
jet”,p.
c 270.
② I
bid.

· 217 ·
一己与善恶分别 的 一 些 步 骤 接 连 起 来,但 同 时 它 也 是 对 有 关
基督之宣道 的 接 收 组 织。① 人 能 被 称 为 义,正 因 内 在 的 自 我
回应了作为呼召的宣道,“所以良知便成为了这里的人类学前
设,没有了它,‘因信称 义’会 成 为 一 种 极 端 外 在 的 事 件。”② 顺
此,利科认为把“良知的 自 律”(
aut
onomouscons
ci e)和“信
enc
仰的顺服”(
obed
ienc
eoff
aih)对 立 起 来 是 错 误 的,③ 因 为 二

者皆存在 一 种 呼 召 与 回 应 的 结 构。 在 这 两 个 神 学 讲 演 开 始
时,他指出哲学仅能发现一把内在呼声而无法确认它,看来 已
是一种暗示。
承上所述,利科甚 至 把 康 德 和 海 德 格 尔 对 良 知 的 理 解 接
连至这保罗传统上来。《一己犹如他者》将“证 成”作 为 一 种 存
在模式本就是对 海 德 格 尔 之 良 知 分 析 的 一 种 再 诠 释,因 此 我
们才会说这两篇神学讲演是利科对自我之现象学探索给出的
一个说明案例,但 却 不 能 给 出 可 检 证 的 根 基:他 从 圣 经 和 西
方思想传统作为反思素材,试图重建良知的谱系;透过对自 我
的现象学诠释,达到的终点是一回应呼召的自我,而这声音 是
经由圣经和思想 史 传 递 之 超 越 他 者 的 呼 唤。 在 这 过 程 中,利
科与海德格尔相仿,指 出 良 知 作 为 一 种 个 体 化 原 则 (
pri
nci
ple

find
ivi
dua
tion)是先于指控 和 判 断 的:④ 上 帝 个 别 地 挑 战 着
吾人去承担面向他者的责任。华莱士对此的评语是颇有见 地
的:“往自我性的趋向与回应他者的恳求之能力是同样源初的

co-o
rii
gna
ry)。”⑤ 然而 我 们 亦 必 须 与 利 科 一 样 强 调,信 仰 的

① Ri
coeur,“
TheSummonedSub
jet”,pp.
c 271-272.
② Ri
coeur,op.c
it.,p.
272.
③ Ri
coeur,op.c
it.,p.
274.
④ Ri
coeur,op.ct.,p.
i 273.
⑤ Wall
ace,“From Phenomenol
ogyt
oSc
rit
p e?”,p.
ur 309.

· 218 ·
顺服在保罗传统中并不简单地指上帝对我们的良知说话 。 基
督徒不因为拥有 一 种 普 遍 良 知 而 被 称 义,而 是 因 透 过 它 得 以
听到神圣呼召并 作 出 回 应,而 “因 信 称 义”本 身 也 是 保 罗 因 着
基督复活的 确 信 而 对 固 有 之 希 伯 来 信 仰 传 统 的 一 种 崭 新 诠
释,因此难免会如先知神谕一样引起群众的不同反应和迟 疑 ,
用利科的话来说:

基督徒是那位在良知的呼召中辨明“认同基督 形 象”
者。这种处理就 是 一 种 诠 释,且 这 诠 释 是 挣 扎 于 真 实 可
靠和理智诚实的结果。在良知的判决和效法基督 的 信 仰
之间并不会给定或获取“综合”。任何综合都仍为一 种 风
险,一种“可爱的风险”。(柏拉图)①

对利科来说,信仰永远为一种挣扎和(去掉)带来张 力,且
这种状况永不可能因 着 某 些 哲 学 性 的 虚 假 保 障 而 消 失。② 这
也是基督徒的命运,因此信徒必须冒险相信,透过阅读见证 上
帝话语和行动的《圣经》,认清呼召并作出回应,在尘世中见证
他而构筑出自我 身 份。 这 是 一 个 永 不 止 息 的 实 践 使 命,正 如
希伯来先知和新约使徒在许久以前所作过的。

四 结语和余论

综上所述,我 们 发 现 利 科 的 两 篇 吉 福 德 神 学 讲 演,从 犹
太 -基督教的《圣 经》信 仰 传 统 为 其 自 我 寻 索 哲 学 提 供 了 一 具

① Ri
coeur,“
TheSummonedSub jet”,pp.
c 274-275.
② Wall
ace,“
From Phenomeno
logytoScr
ipt e?”,p.
ur 303.

· 219 ·
体案例。作为见证 人 的 《圣 经》作 者,把 超 越 上 帝 的 一 些 源 初
性启示,包括神谕 或 行 动 以 文 字 记 载 下 来。 这 些 记 述 被 信 仰
群体所阅读和确认而留存下来,甚至引起继后的诠释,而这 些
源初和继发的见 证 皆 被 历 史 群 体 收 纳 进 正 典 中,成 为 一 个 巨
大的网络。后来的 人 在 面 对 这 些 经 卷 时,便 犹 如 通 过 一 面 镜
子,有可能接通往源初启示的神圣他者,甚至聆听到源发的 呼
召,可以作出回应 和 行 动 而 形 成 本 真 的 自 我。 因 此 在 这 种 面
向神圣他者之呼 唤 而 塑 形 自 我 的 过 程 中,必 定 会 呈 现 出 呼 召
与回应的结构。可是在经历过不同的历史时代和不同文化 的
影响后,原来超越之神圣呼声可以进入尘世甚至变得内在 ,自
我对其的反应便 犹 如 一 种 对 一 己 发 出 之 声 音 所 作 回 应,形 成
现代对良心的自律形塑,甚至无法辨认出声音之来源。
倘若超越之神圣 呼 声 的 始 源 无 法 辨 认,那 么 自 我 之 塑 形
不能觅得稳固奠 基 便 是 自 然 的 后 果,而 这 也 是 笛 卡 儿 以 后 之
西方思想所遭遇的挣扎。因此自我的存在模式便显为一种 信
念,要向他者“证 成”一 己 有 能 力 去 活 出 本 真 的 样 式,于 是 “见
证”必然先于 “指 控”的 地 位。 至 于 这 种 把 自 我 和 他 者 结 连 起
来的动力则是生 存 (本 体)性 激 情,以 致 会 引 起 伦 理 和 政 治 性
的思考。但若说这 种 生 存 性 激 情 是 这 么 重 要,有 见 证 一 己 的
能力过于对一己 不 隶 的 指 控,则 一 种 康 德 式 对 美 好 生 活 的 盼
望是必然地预设着;而所谓见证,即一己在当下和未来的行 动
是忠诚于过去的 意 向 和 确 信。 如 此 一 来,对 记 忆 的 现 象 学 便
成为了整个探索 遗 下 未 解 决 的 缺 门,这 也 是 利 科 在 其 末 后 作
品《记忆、历史、忘记》一书的“前言”中所肯定的。①
事实上,早在 1972 年 利 科 便 发 表 了 一 篇 题 为 “见 证 的 诠

① Ri
coeur,Memo
ry,Hi
stry,Fo
o rge
ttng,p.
i xv.

· 220 ·
释”(
Lhe
rméneu
tiquedut
émo
ignage)的 重 要 论 文,① 当 中 包
含了他对见证此课题的哲学阐释、语意学分析和《圣经》诠释,
是一篇跨学科的 多 维 度 讨 论。 或 许 正 因 如 此,文 章 除 显 得 冗
长外也不容易理解,以 致 这 课 题 在 当 时 没 有 多 受 关 注,② 可 是
却成为了利 科 著 名 之 “后 黑 格 尔 -康 德 主 义”架 构 担 起 重 要 启
动作用,并引发起 继 后 数 十 年 间 不 间 断 地 出 现 的 有 关 《圣 经》
诠释的著作。③ 如此一来,经 过 数 十 年 来 的 挣 扎,利 科 对 记 忆
和历史的末后思 想 虽 然 是 自 然 的 发 展,但 或 许 也 是 有 意 识 地
接连起他早年已 关 注 的 这 个 重 要 课 题,不 过 这 有 待 另 文 作 进
一步对其文本的析读和比较才能作出更坚实的结论。然而 若
这种看法是 正 确 的 话,则 对 犹 太 -基 督 教 《圣 经》信 仰 的 诠 释,
似乎一直以来在利科思想历程中都扮演着现象学具体案例的
重要角色,值得学者更细致去析读,以便对其哲学理论作出 对
应性比较。

① Paul Ric oeur, “Lherméneut


ique du témoignage ”, Ar
chivio di
Fi
los
ofia,42 (1972),pp. 35-61;英 译:“The He rmeneut
ico f Te
stimony”,
Angl
icanThe
ologicalReview ,61(1979),pp.
435-461。
② 论文当时未受关注的另一重要原 因,可 能 是 利 科 刚 从 巴 黎 大 学 “自 我 放
逐”离开法国学界。
③ 详参见拙著,“对神圣者的见证———利科的‘后黑 格 尔 -康 德 主 义’之 宗 教
意向”。

· 221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