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http://blog.sina.com.cn/main_v5/ria/print.html?

blog_id=blog_624f7cf80101b475

竹下翁

竹下翁 http://blog.sina.com.cn/u/1649376504 2013-04-05 19:18:47


珠子作品。

李三素:寻龙经上篇
(3)

李三素原文:

或是藏形或隐迹,要知去住登高觅。

1 of 6 21-May-16 5:02 AM
http://blog.sina.com.cn/main_v5/ria/print.html?blog_id=blog_624f7cf80101b475

磊落高峰骨脉真,左右从龙君要识。
断续不过三五里,束带蜂腰鹤膝是。
龙若住时有明堂,入穴先看左右臂。
面前玉案若横遮,更有应龙当面起。
请君下穴细裁量,不久子孙官爵至。

藏、隐者,微而难辨。去,住(竹下翁注:此乃“往”字
刻版之误)也;住,止也。磊落,群峰明也;从龙,随护
山也。断续者,藕断丝连之状;蜂腰中小,鹤膝中大,皆
来气过脉。穴自融结,必献明堂,则左右自然环抱;近案
横遮,远案接应,官爵必然也。

灵珠子作品。

2 of 6 21-May-16 5:02 AM
http://blog.sina.com.cn/main_v5/ria/print.html?blog_id=blog_624f7cf80101b475

竹下翁插话:
“原文”前三句,主要讲来龙博换过峡形态;后三句,主
要讲来龙入首出脉结穴格局。
登高望远,来龙行度态势可以一目了然;就低观近,博换
过峡形迹可以细加分辨。但山地与平洋有所不同,如何分
别?《指南》有一句话,说得挺有意思:“平地之隐隐隆
隆,即高山之一起一伏;平地之一断一续,即高山之过峡
结咽。”刘伯温则说得更有意思,如歌似唱:
看龙先看龙过峡,峡与穴情一般法。
过峡有扛并有护,免被风吹脉脊露。
过峡无扛又无护,风吹气散龙虚渡。
过峡宜短不宜长,长则气弱气已伤。
过峡宜细不宜粗,粗则气浊穴则无。
过峡宜狭不宜阔,阔则气散龙力乏。
过峡一线短又细,蜂腰鹤膝龙束气。
束得气聚穴方真,束气不聚亦枉费。
要识束气不束气,万物结果先结蒂。
不信但看吹响器,孔大气散孔小聚。
聚则能响散不响,方知结地不结地。

3 of 6 21-May-16 5:02 AM
http://blog.sina.com.cn/main_v5/ria/print.html?blog_id=blog_624f7cf80101b475

来龙是否住结,既要看跌断结咽和起顶化脑情
形,也要观察堂局形态。李公谓:“穴自融结,必献明
堂,则左右自然环抱;近案横遮,远案接应。”故“明堂
证穴”、“龙虎证穴”、“案山证穴”是风水形法中必要
采用手段。
明堂分清内、外和小中、大之别。穴场圆晕之下为小明
堂,也即内明堂;龙虎之内为中明堂,案山之内为大明
堂,两者属于外明堂。杨公说:“立穴欲得明堂正”,
“真气聚处看明堂”,“凡看疑穴观堂局,堂局真处抱身
曲”。辜托长老说:“众山止处是真穴,众水聚处是明
堂。”由此可知“明堂证穴”之意义。
董德彰《秘诀》说:“观龙虎往处,定穴之虚实;观龙虎
先后,定穴之左右。龙有力,则倚左;虎有力,则倚右。
龙虎低,则避风,就明堂,扦地穴;龙虎高,则避压,舍
明堂,寻天穴。”这就是说,龙虎山高则扦穴宜高,龙虎

4 of 6 21-May-16 5:02 AM
http://blog.sina.com.cn/main_v5/ria/print.html?blog_id=blog_624f7cf80101b475

山低则扦穴宜低;当然有龙长虎短或虎长龙断问题,有龙
虎山有情无情问题,也有左单提或右单提问题,综合评估
穴位之高低、左右问题,皆属于“龙虎证穴”要诀。
董德彰乃元末明初江西德兴人,让其名声久远不在于风水
著述,而在于择日法《董公选择要览》。其在风水上得到
辜托长老(道静和尚)真传,据说也得到白鹤仙师水法秘
诀,故著有《四神秘诀》和《水法图说》,被誉为“董半
仙”。其编著之《雪心赋注解》也许有助于更好理解《雪
心赋》精义。
李公说:“近案横遮,远案接应。”这是“案山
证穴”要则。若龙、穴、砂、水四科分论,则龙虎、朝案
均属砂说科目。龙虎是穴左右之山,朝案是穴前之山。穴
前之山,近而小者为案,远而高者为朝;地贵于近案、远
朝两备。案山也有远近之分,近案宜低于远案;但低者宜
捧心,高者只齐眉。“近案横遮”,可以避免见远案、朝
山杂乱山脚;“远案接应”,则可保案山配合有情。

5 of 6 21-May-16 5:02 AM
http://blog.sina.com.cn/main_v5/ria/print.html?blog_id=blog_624f7cf80101b475

《雪心赋》:“前案若
杂乱,但求积水之池。”

本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4f7cf80101b475.html
所属分类:无
相关评论:
阅读次数:

竹下翁 总访问次数:

6 of 6 21-May-16 5:02 AM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