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

音樂治療導論

*音樂治療的定義:
利用音樂活動來恢復或保持或改進個體在生理與心理方面的健康
-恢復:老人(肢體)/創傷症候群(車禍.肢體靈活)
-保持:老人(智力)
要有音樂治療師證照才可以稱作音樂治療

*音樂特質:
-時間性:喜.怒.哀.樂
-結構性:多重感官
-節奏調節:呼吸.心跳.血壓.肌肉.腸胃
-美感的呈現

*目標行為:
-語言表達(音高/節奏可幫助語言)
語言障礙腦性麻痺/車禍創傷
-肢體動作能力(節奏長短律動/樂句會配合呼吸/音高)
-聽覺.視覺.觸覺.運動覺等多重感官
-日常生活基本認知概念(以樂器認識顏色/以音樂活動學會數數)
-情緒表達(憂鬱症/亞斯伯格症/創傷症候群)
-社會行為(沒耐心/不合作)

*音樂治療起源:
-原始與古文明時代:巫師=音樂師=祭師
-文藝復興巴洛克時期:音樂幫助抵抗力/身心愉悅/唱歌影響肺活量/紓解憂鬱
-18/19C:音樂輔助醫療/特教老師教育活動
-20C:幫助病人睡眠以及情緒還有麻醉/受傷軍人肢體復健/開始音樂治療人員的
培育

*國家考試通過後(美國):MT-BC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