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

从莫言《生死疲劳》看再现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

刘天赐
摘要:所谓的西方魔幻主义必定有瑰丽的想象,,本文试分析莫言《生死
疲劳》中的再现性想象与创造性想象,并从中发现一些想象的特性。
关键词:再现性想象,创造性想象
想象一直是西方美学中探讨的重要因素,最早可以追溯到柏拉图在《理想
国》中用几条线将世界划分为影像,自然,数理,理念四个等级,与此对应,
人的知识亦被分为想象,信念,数理知识,认识理念四个等级,其中想象是最
低级的,它只能捕捉到自然世界的影像。
到了笛卡尔笔下,想象变成连接心灵和物质的桥梁, “因为当我仔细考虑
什么是想象时,我看出它不过是认识功能对向它直接呈现的物体的某种运用,
因而这个物体是存在的。”①想象具有了一定的认识论功能,不过笛卡尔仍旧受
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影响,并不将想象作为多么高级的感受,认为想
象具有欺骗性,不能清楚地认识到事物的本来面目,只有依靠理性才能得到清
晰的认识。
直到康德提出了富有开拓性意义的想象分类,将想象分为再现性想象和创
造性想象,将两种想象的基本区分确立下来,后人在其的基础上不断为想象添
加特性,然而总体上坚持康德的二分法。
到了近代,随着现象学,符号语言学,诠释学等流派兴起,想象在胡塞尔
的理论中被用来当作直达本质的有效方式,在保罗 ·利科的理论中是存在于语言
并推动其无限创新的动因,想象更多地作为一种阐释的工具被理论家所运用,
内在属性的讨论变得没那么重要。,
在想象的发展过程中,又出现所谓理论想象,政治想象,超越想象等详细
分支。
回到想象本体,是否瑞恰兹概括的“产生生动的形象”、“运用比喻语
言”、“对他人的精神状态、尤其是他们的感情状态给以共鸣的再现”、“发
明能力”、“彼此相异的事物形成相关的联系”和“综合的和魔术般的力量”②,
这六种含义似乎已经囊尽了想象的内涵,近现代的理论家将想象作为手段而不
去探讨其内在,是否说明再现性想象和创造行想象二者已经有了足够的阐释?
或许分析莫言的《生死疲劳》,我们能有不一样的解答。
一. 作品简介,辨再现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

作品主要讲述了西门闹作为一个心地善良、为人厚道的“地主”被枪毙后,

转生为驴、牛、猪、 狗、猴、大头婴儿蓝千岁,穿行于阴间与阳世,见证了世

道人心、社会变化的故事。

莫言在这部小说中打通了人与兽、 物与灵之间的界限,体现出人性,动物

性和神性灵魂在天涯时空中的漂泊。从整本小说的轮回构思上,就显出一种蓬

勃的想象力,又由于是从动物视角行文,我们可以说,整部小说就是在莫言的
想象上架构起来的。
关于再现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我们首先回到康德对于二者的区分来看,
“想象力作为一种即使对象不在场也能具有的直观能力,要么是创制的,这就
是本原地表现对象的能力,因而这种表现是先于经验而发生的;要么就是复制
的,即派生地表现对象的能力。”③
康德的话直接明了地点明二者的区别,即想象力一种是创制的,一种是复
制的,这个定义基本奠定了二者的核心意义。
“再现性想象是主体对于过去积累的记忆表象进行回忆的过程”,“创造性
想象是作家对再现性想象熔铸而产生新的艺术形象的过程”,这是第二版文学
理论中的艺术想象的限定,我们忽略创造性想象对于主体的限制,把作家扩大
到主体。从这两句话来看,似乎创造性想象的特质在于借助再现性想象产生新
的艺术形象,笔者认为这样的表达是不严谨的,应当表述为,创造性性想象是
作家(主体)对再现性想象熔铸而产生新的经验的过程,为什么?
新的艺术形象和新的经验有什么区别?比如莫言在《生死疲劳》中描写的
放驴场景,那么创造性想象实质是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新的,可以作为回忆的
“放驴”经验,而不简单是一个艺术形象。如果仅仅作为一个艺术想象存在于
记忆中,经验就注重在作家对活动描写之上,而不是注意到活动本身。那么以
后你在高山上见到放牛的场景时(假使你并不知道牛长什么样),你就会根据
你从这里获得的经验联想到他在放驴(《生死疲劳》放驴在村庄,不在山上),
你依据的不是活动,而是一种相似感觉,这便是二者的区别。

二. 从《生死疲劳》看再现性想象的隐喻与疲软性

在《生死疲劳》中,无论是再现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他们总能与象征、

隐喻挂钩,我想这是在这本书中最突出的想象特点。比如莫言在描写牛头马面

时,首先确定他们的形体与人无异,让读者能够清楚地在脑海里形成他们的意

象,后面却用多句十分具体形容来阻碍你的想象,比如:

“无所不同的只是他们的肤色像是用神奇的汁液染过,闪烁着耀眼的蓝色
光芒。……但确有这样颜色的花朵,那是一种在高密东北乡沼泽地开放的小花。
上午开放,下午就会凋谢。”

我没有见过高密东北乡沼泽地的小花,我怎么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样的蓝色 ?

我只能根据我的经验想象出人的模样,然后胡乱添上一种蓝色,并且这种蓝色

我自己也根本无法找到,因为它已经有了一个确定的答案在这里——小花的蓝

色,但他又说没有这样的树叶,真的没有吗?这完全是服务于上午开放,下午

凋谢的隐喻含义而制造的蓝色,

在《生死疲劳》中还有许多地方都将再现性想象和隐喻、象征挂钩。如后

文葫芦状的怪物(太岁),驴飞跃的传说,莫言不知道是为了让读者能够接受
他的表达,不至于让整部作品太过于魔幻还是如何,他在描写一些想象的场景

时都会尤为的细致,如两驴的情话缠绵:

“你放心花花,即便他们蒙上我的眼睛,我也不会去跨母马,……即便他
们把我绑在架子上,我的尾巴也会紧紧地夹在双腿之间,我的只属于你……”

这段带有强烈性意味的话,很难让人不相信莫言在创作的时候,其实自己

本人就是通过再现性想象来描写的,在这里驴的交配和人的有什么太多异样呢?

只是莫言借助动物的伪装写的野蛮一点罢了。

所以再现性想象是疲软的,作家的生活经验未必就见得比普通人高到哪里

去,在再现性想象上,人们与作家差的语言描写的功力,这也正是法国哲学家

布瓦罗所说的,“没有新鲜的思想,只有表达思想的语言才可以是新鲜的。”

三.从《生死疲劳》看创造性想象的内划分

笔者认为,无论你的再现性想象的描写多么出神入化,如果不是为了欣赏
作家的语言,那么看多了这种作品依旧让人感觉到乏味。
前文提到的康德认为创造性想象应当先于经验发生,却在文学理论中被改
为需要依据再现性想象,笔者认为这其中是否存在创造性想象的不同结构?即
存在完全着无法进行再现性想象的场景,也就是说,我们所有的经验完全找不
到一点的相似性,然后能进行创造性想象,如果将文学作品和想象的形象看做
能指和所指,即存在着一种拉康所说的“屏障”,能指和所指之间不可跨越,
我将之称为“悬浮的创造性想象”。那么依据再现性想象,即能够找到生活经
验再创的想象,我称之为“本体的创造性想象”,下文将着重论述“悬浮的创
造性想象”。
笔者认为存在与经验完全没有相似性的创造性想象,但是这种想象只能存
在于语言结构层面,意思是我对这个语言表达完全无法理解,即使能够找到相
似性经验,也是在意义的链条上游走,不能找到本体性的存在,它在我面前始
终是混沌的状态,或是浑融的状态。
比如将莫言的《生死疲劳》摆在面前,里面写到人死后会进入畜生道,轮
回成猪,狗,这种轮回是什么?有一种可能,有人会联想到一个轮子,但是关
于在这个轮子中,人如何变成猪,变成狗,便找不到相似经验了,你只是找到
了一个轮子而已,但是关于轮回的本体性存在你并没有发现。当然,我们清楚
他并没有通过想象找到轮回的本体性存在,只是他完成了一次大的经验突破,
即认为轮回是一种轮子结构,笔者在这里依旧认为认为其完成了一次创造性想
象,因为在笔者看来,创造性想象与再现性想象的重要区别在于,对于自己经
验的突破程度。
那么对于笔者而言,看到轮回一词时,却并没有联想到轮子,而是首先想
到佛教的轮回,那佛教的轮回又是什么?笔者再无法找到另一个东西去解释他,
便在这个想象的链条上搁浅了,于是这个轮回在我这里变成了虚无的模样,我
无法为其找到任何具有关联性的东西,我只能想象,这是一片“虚无”的空间,
人在这里变成狗,然后进入人间。
当然,在我的描述中,你可能感觉到和车站之类的东西具有相似性,但是
当我构建这个空间时,我可能想到了中转,但是并没有想到车站,只是构建完
成后,两者恰好具备这种相似属性。
这种“悬浮的创造性想象”由于不能找到任何相似性的东西,便可能和卡
夫卡式的象征一样,象征的编码无法解开,变成悬浮的符号,找不到能指。想
象也找不到具有相似性的经验,只能悬挂起来,便形成了“悬浮的创造性想
象”。
为何找不到经验的创造性想象基本存在于语言意义的不明晰之上?笔者认
为,在后直觉时代,我们被庞大的社会知识塞满,当我们看见一棵树,我们能
够将其与权力,荫蔽,政治,甚至做爱(《礼拜五或太平洋上的灵薄狱》)联
系起来,这是无数文学家渴望探究语言的边界造成的结果,导致再现性想象的
经验随着词语意义链条(艺术家的创造性想象)的不断丰富而丰富,而“语义
创新都可以追溯到生产性想象,更准确地说,可以追溯到图式,即它的意义矩
阵”,在现代理论中,创造性想象和再现性想象由原本的对立结构变成车轮一
般,一旦一方发展,整个体系就开始急速滚动,审美经验急速膨胀,最终将
“悬浮的创造性想象”完全淹没。

四.结语

再现性想象是经过已经有的经验来附和现在正在进行的经验,实质是再现
这一概念在想象上的发挥,表现出想象对于已有经验的依附。创造性想象是创
造出一种新的经验,并且在此过程中带有突破意味,从经验上讲,破开的边界
的更远。两者的关联和区分经由前人阐述已经较为详尽,但是二者本身的属性
可能还有待发掘。关于“悬浮想象”与“本体性想象”,实质是语言对想象的
干扰,它阻碍了想象的进行,在意义层面无限延展,使得想象只能在所指层面
不停滑动。

参考文献:

① 笛卡尔 《第一哲学沉思集:反驳和答辩》 庞景仁译 第 79 页 商务印书馆 1986 年版


② 瑞恰慈:《文学批评原理》,杨自伍译,第 218 —220 页,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1997 年
版。
③ 转引自雷德鹏 《走出知识论困境之途 ————休谟、康德和胡塞尔的想象论探析 》

第 93 页 复旦大学博士论文

④ 朱光潜 西方美学史 人民文学出版社 布瓦罗篇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