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学生姓名:李源森 11437131

报告题目:从《花匠》看俞平伯早期的期翼与迷茫

从《花匠》看俞平伯早期的期翼与迷茫

一、引言
俞平伯在 1919 年 4 月在《新潮》刊物上发布短篇小说《花匠》 1,小说可以被分为上下两部
分,上半部分讲述「我」这一人物在周日上街闲逛,在花厂看见花匠为卖花而对花进行不自然
的剪裁,因此感到十分不快。下半部分写「达官」带着「小姐」来看花,令「我」感到更加不
舒服,最后以「我」发觉自己发呆良久,而花匠仍然扎他的花,并「嘻嘻冷笑」作为结束。
本文将从象征手法上分析俞平伯对当时社会的期翼,然后从细节描写,人物形象两方面分析
他在这一时期的迷茫心理。

二、象征手法中体现的期翼
「花」这一物象在小说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不仅题目叫做《花匠》,并且可以说前半段文章
基本围绕着「花」与「花匠」进行。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不难看出「花」所具有的象征意义 ,
并且,对这一象征的解读对理解作者思想感情是关键的。
在小说的第二段,「我」看见了花厂中各种各样的花朵,并表示了喜悦之情,感叹冰雪消融
和「花开这般快呀!」,这一段的「花」,象征意味较为模糊,但从冰雪与花开的对比中,可
以看出其象征着初生的美好事物。
紧接着的情节和描写,使这种象征明确起来。花匠以他心中的蓝图,对花掐、剪、弯、扎、
填,从这一串动作描写中可以总结出两个词,那就是「摧残」和「压迫」。在这个过程中,花
是无力而被动的承受者,「我」在看见过这一切后,对原本看到的那些花的印象也大为改观,
刚进来时感到的「春色满园」印象完全反转了,这些花也从「繁盛」转变为「就短一个死」。
随后作者又使用拟人手法,写花的「求饶」与「委曲冤屈」,结合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花匠
对花的摧折,明显象征着当时腐朽落后的思想与势力,对人性的压迫与摧残。
后文中「我」又得知这些花并非自然开放,而是人为催熟,用火烘出来的「唐花」。在看清
这一切后,作者对「我」的心理活动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天真而初生的花,可以为某些「阔
人」的欲求而被催熟、塑形,成为供他们一时之乐的工具。为了「黄的白的钱」,总有花匠愿
意以绳子剪子施于花上。作者在这几段中看似简单谈花,但其实完全是在批判残酷的现实。
文中的我希望将花全部买回,解开绳子让它们自由生长,这完全就是作者自身的期翼,只要
简单的把「花」换成人性,就几乎等同于鲁迅「俞平伯的《花匠》以为人们应该屏绝矫揉造作 ,
任其自然」2的评价。

三、迷茫的体现

1.细节描写
尽管新文化运动使当时人们的观念得到了进步,但像本文作者俞平伯一样的进步人士心中依
然存有迷茫,在《花匠》中,有不少细节描写体现了这种由于迷茫而产生的无力感。
首先,主人公看到花匠的所作所为时,是感到厌恶和怜惜的,然而他首先是想到「这不过是我

1
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页 38
2
同注 1,导言,页 2
旁观的痴想」,并且在前文提及到的花匠也还是「和善」的,从中可以看到一种对此怀有不满 ,
有心改变现实,却又难以坚决的矛盾。随后是「我」与花匠的对话,「我」试图说服花匠不要
扎花,理由是「扎了可惜」和「我」认为不扎更好。但是前一个理由被花匠用不扎没人买回绝 ,
后一个也被他指出有的是人喜欢,而这两点都是文中的「我」感到无能为力,无法改变的,因
此也只好在心中愤怒、惋惜。虽然有些牵强附会,但个人认为这就是作者在面对当时的社会现
象时同样的感受,即心有不满,但不知如何是好的心理。下文写主人公「倘若有了钱」便要将
花买下解开绳子,但这恰恰反映他当下是无力改变任何事的。
一辆汽车的呜呜声打断了「我」的思考,是一位老者带着他的女儿来看花,花匠招待他们的肉
麻神情使「我」感到恶心,这之后主人公听见父女的对话,这段情节中,被摧残的「花」变成
了「人」,即女儿,但她和花一样,没有表达权,至少是「模模糊糊」让人听不清的。
时间跳到中午,在这里对「我」进行了行为和心理描写,他想说点什么,却是有一些「没头
绪」的心思,并且是「说不出」的,最后只能埋头转身踱出花厂。从中可以看到作者的迷茫,
笔者认为,在书写这段情节时作者的代入程度是比较高的,此时「我」的挫败与迷茫,很大程
度上与作者在当时社会生活中所感到的相似。

2.人物形象
全文一共四个人物,「我」、花匠、老者以及他女儿,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刻画典型形象的
意图,但除此之外,还透露出作者不满、无奈以及迷茫的感情。
纵观整篇文章,作者多次用「痴」或「呆」描写「我」,例如听见汽车的声音,「我便呆
了」,以及与花匠交谈后的「痴想」,最后甚至直接在原地发呆,直到中午。这样的行为太不
像一个正常人,就算遇见厌恶而无能为力的事,一般人的行为也不会像这样莫名其妙。个人认
为,作者将该人物的性格特征设置的如此独特,是为了达到代入自身的目的。结合作者的写作
背景(五四运动将近),不难看出《花匠》实际上体现了作者「在从『五四』到『后五四』的
脉络中寻求『自我』的实现。」3的这一过程。《花匠》中「我」的痴、呆形象,对应着作者本
人创作期间感到的迷茫,当时社会可谓纷纭复杂,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等人窃取,各地军
阀混战,人民生活艰难,新思想和旧传统产生激烈碰撞。任何一个愿意迎接社会转变的知识分
子都需要适应这些转变,在这一过程中难免感到「连明天怎样也不知道」4的迷茫和无力。
花匠是一个象征着那些「无奈的帮凶」的人物,对花,他尽其所能进行扭曲,让它们按照人
们的喜好塑形,烘开,真正可怕的是,他对花本身没有恶意,只是为了自己的生计才这样做。
对「阔人」,他持肉麻的逢迎态度,当然也只是为了金钱,他最大的特征是麻木,用文中的话
说,是除了吃饭穿衣以外,没有别的喜欢。在文章的最后,他依旧扎他的花,拿这种人怎么办 ?
他是否有改造的空间?怎么阻止这种现象?作者对于这些问题一个也没有回答,只是表达了自
己的厌恶态度,以及对花的怜惜。
对老者和他的女儿,笔者认为宜放在一起分析。老者有钱、有权,是花匠眼中的「阔人」,
就是由于他们的喜好,花才被扭曲。本来有权有钱,对花的喜好是什么样都有人来满足的,但
他却喜欢反自然的花,又是一个老者,大概是象征着传统思想中的糟粕了。女孩十三四岁,却
「手上带个钻戒」,并且通宵赌钱,十三四岁的女孩,应该这样的吗?无疑她就是一朵被催熟 ,
扎的齐整的花,表面看上去闪闪发光,实际上她的天性已被摧残了。两人的交流,其实完全只
是「老者」对她的摆布,她的表达是无人在意的。作者在小说中借「我」对花的态度来控诉这
种摧折人天性的行为,然而最终还是没有指出改变的具体出路。

3
李浴洋:<从“五四”到“后五四”——朱自清的“诗”与“思”>,《文艺理论与批评》第 02 期
(2022),原文为:彼时两人都在从“五四”到“后五四”的脉络中寻求“自我”的实现。
4
鲁迅:《在酒楼上》,(中国:商务印书馆,1925),页 21
四、总结
本文主要集中在对《花匠》中所体现的俞平伯创作早期迷茫的分析,主要从文本出发,而较少
考虑背景,本文的最大不足也正在于过于依赖小说文本,缺少对文献、期刊、专著的参考,这
一方面是由于对该作品的分析不多,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笔者对俞平伯先生的了解不多,局限在
红学家这一身份上,甚至很少考虑他在写此篇时的年龄。
从小说中的确可以看到作者的迷茫,然而,考虑到俞平伯作此作时仅仅 19 岁,当时的社会
又是那么的混乱,这种迷茫是无比正常而且不可避免的。绝不应该因为作品中体现的迷茫而忽
略了其期翼的进步性,更不应该因为相同的原因否定作者意图以小说改变社会的巨大决心。鲁
迅评价《新潮》的作者们:「然而又有一种共同前进的趋向,是这时的作者们,没有一个以为
小说是脱俗的文学,除了为艺术之外,一无所为的。他们每作一篇,都是『有所为』而发,是
在用改革社会的器械。」5他们是迷茫的,但同时无不是在寻找方向的。
对于俞平伯思想上的研究,似乎不是特别丰富,未来的研究者也许可以尝试结合他不同时期
的作品来进行探讨。

参考书目

专书
1. 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
2. 鲁迅:《在酒楼上》,中国:商务印书馆,1925

期刊论文
1.李浴洋:<从“五四”到“后五四”——朱自清的“诗”与“思”>,《文艺理论与批评》
第 02 期(2022)

5
同注 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