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谈音聊乐

电声广场

高速互联网时代的古典吉他新媒体科技教学探究
文/吴曼妮

摘 要 : 传统的乐器教学模式是老师与学生当面进行示范辅导,虽然可以当场帮助学生解决或纠正问题,但同
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无法让学生清晰观察并了解技法的运用;无法消除学生的课堂压力;学生资质及进
度差异;一对多教学时资源分配不均;无法在课后跟进或及时答疑;无法扩展授课区域及求学人群等等。
这就产生了一些新的需求:如何进行课程创新?如何优化教学模式?如何统筹教学资源?
基于对以上问题的思考,本人想通过此论文对古典吉他音乐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对比探究。
关键词: 新媒体技术 古典吉他 教学探究

古典吉他与钢琴、小提琴被誉为“世界乐坛三 (二)国内古典吉他教学模式
大乐器”。古典吉他在国际音乐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 国内方面的情况,我们先从下面几组数据的对比
位。近年来,古典吉他文化在中国也有了很大的推 来看看:
广,学琴人数在逐年增加,各大音乐院校也先后开设 自2013年以来,国家关于进一步推进在校学生
了古典吉他专业。古典吉他由于乐器自身构造以及演 艺术素质测评、加强学校美育工作、支持和鼓励民
奏技法的要求,更多是注重演奏者通过手指与琴弦接 办教育等政策相继出台,强调艺术教育在课内教育
触、控制力度及音色等来完成演奏。要求学生对于基 中应当占据一定比重,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逐渐引
本演奏姿势、控制力、协调力及平衡能力有非常高的 起大众重视,在政策红利下推动着整个产业链的蓬
掌握程度,所以这对于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模式上来说 勃发展。
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根据《2019年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总报告》,2018
年音乐教育培训产业规模为852.7亿元,同比增长
一、国内外古典吉他教学模式对比分析 7.6%。其中,音乐考级报名人数约为157万人次,考级
(一)国外古典吉他教学模式 产业规模约为783.2亿元;音乐类艺考报名人数约为
国外的音乐学院大多设有吉他专业,这样的环境 13.9万人,培训产业规模约为69.5亿元,同比增长约
孕育培养出一大批古典吉他教学和演奏的专门人才, 8.5%。2018年艺术教育投融资整体趋缓,但音乐教育市
对于古典吉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场却表现活跃,完成投融资2.53亿元,同比增长103%。
国外的古典吉他专业相对更侧重培养演奏者的情 培训市场的用户需求过于快速增长带来一系列的
感表达和协调能力,塑造利于学生综合发展的学习环 问题:
境,提升整体素养。 优质师资的缺乏以及师资的良莠不齐成为制约音
在这套音乐教育体系中,吉他教师会根据学生不同 乐培训机构和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主流乐器(包括
的自身特点因材施教、扬长避短,以发挥其最佳水平。 钢琴、小提琴等)均具备专业级考试,且参与人数众
吉他课程的规划也会依据学生的真实情况,制定 多,受到消费者广泛认可。
不同阶段的培养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 但是古典吉他在国内的现状就不太乐观,并且古
国外古典吉他演奏非常注重临场质量,也就是在 典吉他的学习也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推广,从古典吉他
演奏过程中,保证演奏曲目的完美表达。结合演奏者 行业历史性因素分析原因如下:
的性格色彩和所演奏曲目的内涵,达到最优的情绪传 1.起步时间晚
递和音乐表现。 古典吉他相较于钢琴和小提琴来说,进入国内的

乐器杂志 -81-
谈音聊乐
电声广场

时间是较晚的,吉他这一乐器最早是作为流行歌曲伴 “互联网+教育”,已成为当前全国各大院校和民办教
奏乐器被大家所认识和熟知。曾风靡全国的红棉吉他 学机构进行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的趋势。
厂将吉他这件乐器变成了备受欢迎的乐器之一。古典 线上教学崭露头角,音乐教育产业在线化程度明
吉他无论是演奏技巧还是曲目难度都是集吉他音乐精 显提升,越来越多的机构和院校采取线上线下结合发
髓为一体的。古典吉他被大众所熟知是从20世纪80年 展的新模式来增加竞争力。
代初期陈志教授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古典吉他学校“北 在线教学则主要分为在线陪练模式及在线教学直
京陈志古典吉他学校”,陈志教授的几个学生陆续拿 播和录播两种模式:
到了国际比赛大奖时,才使得世界对中国的古典吉他 (一)直播模式
水平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代上海及周边古典吉他音乐 直播也同时涵盖了在线陪练、训练营、社群等
活动也很有热度,一大批吉他教师例如:闵元禔、冯 模式。此类模式多为线下音乐培训机构拓展线上业
敏、马志敏、赵长贵等也将古典吉他文化推向新的高 务,以远程可视化进行音乐教学与互动,再结合线
潮。但是,古典吉他在中国的发展其实只有短短的几 下进行现场实践指导。钢琴教学便是以这种教学方
十年,起步较晚导致古典吉他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存 式赢得了广大用户市场。但由于古典吉他“发声要
在着诸多问题,如教学体系不完善等。 求高、指法安排要求高”等特点,线上不管是陪练
2.古典吉他不易自学 还是教学,并未获得太多有效突破点,更多的只是
古典吉他演奏技巧难度极大,指法要求规范,需 一些在现有技术下的搬运其它乐器模式作为尝试,
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正确的练习方法和对音乐作品的 在线教学变成独角戏一般的直播,教学平台基于网
深刻理解,没有专业系统的教学体系很难去纠正错误 络传输水平制约下也严重限制了古典吉他音色的传
的演奏姿势、不合理的指法安排。 播(大多数软件因为带宽的原因会对传播的声音进
而通过自学教材练习,练得再刻苦也无法提高对 行压缩处理),所谓的互动也是以一种可望却不可
音乐作品的理解以及演奏技巧的完善,更有可能会在 及的方式进行着,对于学习的效果大多数人还是持
错误的学习方向上越行越远。 保留意见的。因为难以突破,所以古典吉他的主要
3.缺少专业教育体系,教学师资资源严重不足 教学场景还是在线下,和过往一样教学师资的不足
纵观国内整个古典吉他教学体系,只有8大音乐学 导致无法大范围普及。
院,4所艺术学院,9所综合性大学,2所职业学院(未 这里值得强调的是陪练教学,陪练诞生于音乐学
包含港澳台地区)等开设有古典吉他专业,学习的机 习过程,“10000小时法则”所要求的大量练习以及家
会名额有限(有的家长为了给孩子找个好的古典吉他 长专业指导能力缺乏的客观现实催生了陪练市场。同
老师,每周要坐4小时动车从南到北横跨半个中国送孩 时,在线陪练模式将主教老师和陪练老师分开,陪练
子去上课),杯水车薪,不能使古典吉他得到更进一 老师的要求非常低且流程较为标准化,使得规模化较
步的普及与推广。 为容易。
而民办的教学机构中,因本身专业体系的师资资 (二)录播模式
源严重不足,导致机构中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参 录播相对直播而言制作上更为精良,优势是课程
差不齐,有些教师只是兼职教学而已。这些培训机构 的准备非常充分,并且可以让学员反复观摩理解;不
的教师自身也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或是拥有音乐学院 足之处是录播往往做不到因材施教,无法灵活应变课
学习的经历,对于演奏技巧、音乐表现力等方面的知 堂或学生的一些特殊问题。
识储备以及实践经验还不够充足,以致于未能给予学 目前网络上的音乐课程,大部分在线的器乐教学
生足够规范的指导。 还停留在“示范讲解+板书笔记”的传统阶段,收音不
理想,机位也比较单一,后期只是简单地剪辑,学习
二、互联网时代音乐教育现状分析 过程中往往很难看清楚细节。除此,大部分器乐课程
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时代递进,随着技术的不 的设计同质性较严重,缺乏新意,特别是理论部分容
断发展,科技与教育领域相结合出新的教育形式—— 易让观众觉得枯燥。

-82- Musical Instrument Magazine


谈音聊乐
电声广场

三、古典吉他教学及传播方式 形式,立足于教学不是单一的产品,而是品牌——品
古典吉他教学及传播方式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古 牌意味着质量和口碑,以及在乎每一个学生用户的体
典吉他的教学设计;围绕教学设计所配置的科学有效 验感。让学生的学习不只是购买一件简单的课程类产
的录制手法;教学成品的传播和社会效应。 品,而是购买一套完善并具针对性的教学服务。
(一)教学实施上所需的可还原声音环境搭建的
测试研究 结语
声音采样测试,通过高质量麦克风、声卡以及后 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网络交互技术的
期封装高码率音频同步到视频当中,最大限度还原古 日趋成熟催化着各行各业的变革。智慧城市、智慧家
典吉他的临场感。 庭、智慧校园的建设正在全国各地百花齐放,特别是
(二)学生端的最佳性价比硬件投入搭配测试线 智慧校园的搭建将极大丰富学校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
上教学 容:云平台、多媒体视听、远程可视化、虚拟增强现
学生端的接收效果也是决定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 实、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等科技涵盖面的快速发
环节,尤其古典吉他这种对音准辨别要求极其高的乐 展,使优秀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传播变为可能。教育资
器教学,双方声音上的效果传递也非常重要,现有的 源将不再受场地空间甚至时间的局限,数字化教育将
线上教学不太重视这一方面,而音乐的学习过程中却 最大化满足新时代的教学供求关系,用高效、精准、
是重中之重的关键。 稳定的知识储备结合课堂来巩固强化学生对音乐和乐
(三)教学课件内容的呈现录制测试区别 器的理解。
与现有的普通线上直播和录播教学内容只能呈 新时代的教师必须成为高素质的教育工作者,不
现单一画面无法突出当前教学重点画面的情况,特殊 仅要有良好育人的师德、专业过硬的技术理论,还要
视角的拍摄及实时裁切、合成和同步可按老师的节奏 与时俱进结合新的趋势或优势来改良教育土壤。传统
在视频中呈现相对应的重点画面,所以在课件的安排 固有的教学方式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但数字化教
上也要区别于以往的录制方式,以小团队的工作方式 育这类新型的模式势必将为今天乃至未来提供无限学
进行运营实施。最后在闭环一边实施教学一边采用问 习的可能。 M
卷调查数据采样分析,进一步了解学员对课程的教学
观感的反馈,磨合改进新的呈现方式下教学内容之异
同,收集更为全面的数据优化内容。
参考文献:
[1]孙进根.古典吉他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分析[D].河
四、新媒体元素融入教学的创新点
北师范大学,2015.
教学端课件内容的呈现,区别以往的教学方式,
[2]王嘉伦.浅谈吉他的起源与发展[J].当代音
所有的工作都可由授课老师一人完成,线上教学结合
乐,2017(09):87-89.
新的硬件设备实现最佳的交互及视觉效果需要以小团
[3]钱政贤.美国高校古典吉他教学对我国高校的启
队的方式运营实施,需要主讲老师、设备调试、多机
示[J].当代音乐,2018(11):45-46.
位裁切、合成和同步技术人员等。
[4]高拂晓.音乐表演研究的国际前沿与国内现在思
为获取更好的听课环境,学员端的硬件设备也需
考[J].音乐研究,2019(5):49-57.
做一些基本的升级,主导端要测试多方相关设备给出
[5]吴连群.中国吉他产业的前景与展望[J].北方音
学员端建议的最高性价比的设备升级清单,同时需具
乐,2018(9):126-127.
备一些社会资源去协调相关的设备企业给予一定的支
[6]2019年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总报告.
持,让大众学员也能以最低的成本代价切入和享受到
科技教学带来的好处——教学资源相对平等分配。
教学推广方式:传统的教学推广是有求才应,借
助书籍、电子出版物等形式。而新互联网时代的推广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乐器杂志 -83-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