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4

学校代码:10270 分类号: 学号:170022146

硕士学位论文

加缪与史铁生生命书写比较研究

学 院 : 人 文 学 院

专 业 : 比 较 文 学 与 世 界 文 学

研 究 方 向 : 中 外 文 学 与 文 化 关 系

研究生姓名 : 沈 雅 倩

指 导 教 师 : 李 建 英 教 授

完 成 日 期 : 2020 年 4 月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论文题目:加缪与史铁生生命书写比较研究
学科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学位申请人:沈雅倩
指导老师:李建英教授

摘要

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1913—1960 年)
,法国声名卓著的小说家、
散文家和剧作家,
“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1957 年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
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作为 20 世纪伟大的文学家、
哲学家之一,加缪善于将对生命主题的探讨化入到文学作品的创作中,书写人普
遍的生存困境,在时代的洪流中,追索生命的意义,这为他在西方二战后的青年
一代中赢得无数拥垒。
史铁生(1951—2010 年)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同时也在戏剧、电影
剧本领域多有建树。他自认只是个写作者而非作家,
“ 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然而正是在这漫漫写作之夜中,他却用残缺的身体,道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
想,建起了一座文学的丰碑。他体验到的是苦难,却在文学的表达中以其丰沛的
想象力与缜密的思辨力,让读者在瞬息中触摸永恒,照亮了人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关注生命,书写生命是文学古往今来不变的话题。然而相较于将生命作为抽
象的描写对象,加缪与史铁生不满足于仅仅刻画人“活着”的状态,而从具体生
命的存在意义出发,寻找让人“活下去”的力量,试图回答“已然存在的人该如
何对待自己的生命”这一人生唯一问题的答案。然而个人际遇的差异,不同的社
会、历史、文化语境对作家的思想与文学创作产生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对生
存困境的认知,对生命意义的追问,成为了二人文学创作的相交点,之后二人又
沿着各自的轨迹,寻求对生存困境的反抗,追索生命的意义。这在二人后期的文
学创作与哲思理念中,都得到了不同方式,不同层次的展现。本论文以二人生命
书写的比较研究为主题,从二人各自的人生轨迹、社会背景出发,在其文学作品
中探寻蛛丝马迹,从书中人物的命运之上探析二人对生命存在意义的不同追寻模
式,力图梳理二人在生存困境与生命意义两大主题上的交汇与分离,为我们研究
20 世纪中西文化的交流、对话、融合提供新的素材与线索,也希冀能为当代中
国“信仰缺失的一代”提供寻找生存意义的思路。

关键词:加缪;史铁生;生存困境;生命意义;生命书写

I
Abstract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TITL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lbert Camus and Shi Tiesheng's Life Writing
MAJOR: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Word Literature
APPLICANT: Shen Yaqian
SUPERVISOR: Professor Li Jianying

Abstract

Albert Camus (1913 -- 1960) was a famous French novelist, essayist and playwright
and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Absurd Philosophy". In 1957, Albert Camus was awarded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for his "passionate and dispassionate exposi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questions posed to the human conscience." As one of the greatest
writers and philosophers in the 20th century, he was good at integrating the discussion
of the theme of life into the creation of literary works. At the same time, he wrote
about the universal survival dilemma of human beings and sought the meaning of life
in the tide of The Times, so that he won countless love among the young generation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in the west.
Shi Tiesheng (1951--2010) was a famous contemporary Chinese writer and essayist,
who also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the field of drama and movie script. He thought
himself as a non-professional writer. However, during the long writing night, he used
his incomplete body to express the most full-fledged thoughts and built a monument
of literature. He experienced the suffering, but using his abundant imagination and
careful thinking, let readers touched eternity in the blink of an eye and illuminated
people's increasingly dark heart.
Paying attention to life and writing about it has been a constant topic in literature
throughout history. For thousands of years, literary creators have tried to explore the
mystery of life and express their cognition of life through their works. Shi Tiesheng
and Albert Camus are no exception. Although they are in different time and space
backgrounds, they both tactically put forward the same questions about life -- how
should existing people treat their fate? However, the differences in personal
circumstances and soci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texts have a 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writers' thoughts and literary creation. The questioning of the meaning of
existence and the cognition of the dilemma of existence became the intersection point
of the two men's literary creation, and then the two men followed their respective
paths to seek the resistance to the dilemma of existence and the pursuit of the meaning

II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of life. In their later literary creation and philosophy ideas, both of them were
presented in different forms and at different levels. This paper by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people life writing as the theme, from both their own life trajectory, the
social background and search for clues in their literary works that the fate of the
characters from the book in above analysis, two different recognition of life meaning
and try to comb the two men in the survival predicament and the meaning of life and
separation between the two themes. This provides material and clues for us to study
the communication, dialogue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in the
20th century and hopes to provide the thinking of finding the meaning of survival for
the "faithless gener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Key Words: Camus; Shi Tiesheng; Survival Predicament; Life Meaning; Life Writing

III
目录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摘要 ............................................................. Ⅰ
Abstract ......................................................... Ⅱ
目录 ............................................................ IV
绪论 .............................................................. 1
一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
二 加缪与史铁生比较的可行性 ...................................... 2
三 该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3
第一章 死亡阴影下的生存困境初体验 ................................. 9
第一节 病残的突袭 ............................................... 9
一 肺结核的阴影 ............................................... 9
二 残废的宿命 ................................................ 11
第二节 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 14
一 大时代中的小人物 .......................................... 14
二 扶轮问路的独行者 .......................................... 16
第二章 生存困境的发现之旅 ........................................ 20
第一节 生存困境的文学性阐述 ..................................... 20
一 “荒诞”的二重性 .......................................... 20
二 生存困境的“欲望”说 ...................................... 22
第二节 荒诞的源头之辨 .......................................... 24
一 理性之内的真实 ............................................ 25
二 理性之外的揣测 ............................................ 26
第三节 “荒诞人”的立场之分 ..................................... 28
一 “局外人”的视角 .......................................... 29
二 广义的“残疾” ............................................ 31
第三章 生命意义的追索之途 ........................................ 34
第一节 自杀式死亡的否定......................................... 34
一 否定自杀的理性推演 ........................................ 34
二 向死而生的个人体验 ........................................ 35
第二节 反抗思想的诞生 .......................................... 39
一 “西西弗”式的反抗 ........................................ 39
二 “类西西弗”的宗教精神 .................................... 40
IV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第三节 反抗演进之路的困境....................................... 42
一 希腊精神与集体反抗 ........................................ 43
二 永恒与爱愿说 .............................................. 46
结语 ............................................................. 49
参考文献 ......................................................... 52
致谢 ............................................................. 57

V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绪论

绪论

一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生命书写作为一种文学书写方式,它与西方自进入 20 世纪以来逐渐形成的
生命哲学以及存在主义有着莫大的联系。生命哲学认为无论是黑格尔所主张的严
酷理性还是自然主义或唯物主义所依据的因果决定论都是对人个性、人格和自由
的否定,只有从“生命”本身出发去讲宇宙人生,用意志、情感和当下的经历来
补充理性的缺憾,生命的意义才能完满展现。存在主义作为这种哲学影响下的产
物,它依旧高举“生命”的旗帜,并在克尔凯郭尔的带领下,由集体抽象存在转
向对个人具体生命的关注,致力于探究个体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因而生命书写已
不同于往日直白所指的,通过自传、信件、日记等方式记录自我或他人的记忆、
经历的具体方式,而指向一种将对个体存在、生命的哲理思考投射到文学领域所
形成的一种新的文学叙写范式。它有别于仅仅将生命作为文学描写的对象,描写
生之可贵,生之艰难,生之可恋可叹的一种文学自发式行为,而是达到将个体存
在作为逻辑原点的哲学高度。不仅将个体生命作为对象,更是将个体存在作为价
值评判的基石,加缪与史铁生的创作恰是如此。
在西方,加缪不仅是位杰出的小说家、戏剧家,同时也是“荒诞哲学”的创
1
立者,正如他所言:“伟大的小说家是哲学小说家”。 他的创作一直践行着这条
条约,加缪从对个体存在的考查开始,描写人生存的“荒诞”处境,发现存在的
价值即为“反抗”。
“人这一生究竟该如何活过”?“撇去自杀,还能做些什么”?
他为探究这些问题 ,上下追索,力图给出人之为人,生存的意义究竟在何处的
答案。
同样,在当代中国,有着一位与加缪有相似书写方式的作家。史铁生作为一
位多栖作家,小说、散文、随笔均大获成功。他思考人的生存困境,孜孜以求解
救之途,在他的“写作之夜”里,同样透露着对生命的理性思考,彰显着对生命
的敬畏与尊重,表达着对人之精神的礼赞与歌颂。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然而曾风靡一时的“荒诞哲学”随着加缪的
突然离世而日渐式微,史铁生笔下那隽永的文字,晦涩的思考也已然成为空谷足
音,在当今这个时代,正处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其社会阶层正在逐渐定型,经济
发展远远快于思想、文化的发展,这与二战后西方的社会图景有着许多的相似之
处。消费主义盛行,经济至上成为了默认的准则。如果说随着道德失范、社会失

1
【法】阿尔贝·加缪,《西西弗神话》
,《加缪全集(散文卷Ⅰ)》,沈志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年,第 166 页。
1
绪论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序的现象层出不穷,许多人对人生价值的选择都产生茫然与困惑,那么就在 2020
年爆发的一场疫病,则使人们再一次深切体会到周遭的这个世界是多么荒诞不经。
政治、经济、社会全方位受到冲击,人们普遍面临着死亡的威胁,个体的存在价
值又一次回到众人的视野,政治、经济还是个体生命,集体还是个人成为了争论
的焦点。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笔者试图以平行研究方式,重新去整合归纳
加缪与史铁生对生命存在这一问题的各自思考轨迹,在他们对这一关注的不同思
考方向中,给当下以思路。诚然,疫情总有过去之日,可在这场疫病震荡后生存
下的人们却不得不重新反思生命的价值所在。

二 加缪与史铁生比较的可行性

关注生命,书写生命是文学古往今来不变的话题。千百年来,文学创作者们
都力求通过作品探寻生命的奥秘,彰显生命的本质,表达对生命的认知,追寻生
命的内蕴和价值,加缪与史铁生两位作家即是如此。
加缪不仅是杰出的小说家、戏剧家,还是 20 世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存在主
义哲学家。
“荒诞”和“反抗”是加缪一生都在思考和创作的两大主题,幼年的
孤苦生活,青年的颠沛流离,中年的毁誉参半,他一直站在时代的风尖浪口,窥
探笼罩在全人类命运之上名为“荒诞”的生存困境。至此之后,他创作的主题就
在为如何解开这个斯芬克斯之谜而努力。
同样,史铁生作为一位多栖作家,小说、散文、随笔均大获成功。在他的作
品中,身体残疾被描述得触目惊心,精神残疾也表现得真切有力。在病痛和沉思
中,史铁生陷入了对人类终极问题的哲学思辨,而 20 世纪 70 年代加缪荒诞哲学
的引入,则让他有如获知音之感。此后他一直致力于通过写作解决“如何在苦难
中活出意义”这一普遍性的精神难题,在作品中集中表现人与命运、过程和目的、
生与死等主题。他在创作中,品味到了生命的创造和价值;在思考中,领悟了人
之生存的根本困境与意义。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完成了许多正常人都做不到的
事,道出了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他的作品中,透露着对生命的理性思考,彰
显着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表达着对人之精神的礼赞与歌颂。
一位是法国 20 世纪伟大的小说家、哲学家、戏剧家、评论家,一位是当代
中国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小说家、散文家,加缪和史铁生都是各自国家文学领域
的杰出代表。加缪的作品独抒性灵,不拘一格;史铁生的作品低调平实,充满哲
理。二人都立足于将自己所经历的人生思考,凝于笔端,诉诸于作品中。在对生
命的书写中,将其思辨的、抽象的、理性的哲学思想通过形象化的文学作品、借
助具体的文学形象,以得体的艺术手段和生动的文学语言得以表达、展示、阐述,
致力于回答“已然存在的人该如何对待他的命运”这一中心主题。然而两人对生

2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绪论

存意义的默契共识却成为二人创作轨迹的相交点,此后二人又沿着不同的轨迹,
继续着各自的努力。从个人际遇到社会风云,从对人性的礼赞到对信仰的依仗,
当我们整合两位作家的生平事迹,比较二位笔下人物的命运牵连,探讨蕴藏在作
品背后的哲思理念,俨然发现二位对生存困境书写与生命意义思考的相似与差异,
可以为当下对生存意义的思考补足一条思路。我相信这个命题从古至今都有其存
在的意义,尤其是在各种信仰趋向土崩瓦解,而各种信息又蜂拥而至的当下,更
有促人反思自身、震撼人心的力量。

三 该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阿尔贝·加缪研究现状

在上文已有提及,七十年代末加缪哲学思想与文学作品引入中国对史铁生文
学创作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且本文是针对加缪与史铁生的生命书写作针对性比
较,而生命书写又可从生存困境与生命意义两大主题进行探析。故在对加缪的国
内研究综述方面,自然也需提及其作品在中国的译介概况,因此综述分为两部分,
一是对加缪及其作品的译介,二是对生存困境与生命意义两大主题的专著文论梳
理。
1.对加缪及其作品的译介:
国内对加缪与其作品的译介最早开始于上世纪 40 年代。加缪及其作品随着
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在中国的译介为读者所知。罗大冈(1909—1998)
、孙
晋三、陈石湘、盛澄华(1913—1970)等翻译家在译介存在主义的文章中,简单
提到了加缪,但未做详细深入地介绍与研究。最早集中介绍加缪的是翻译家、时
任清华大学教授的吴达元(1905—1976)
,他在《大公报·图书周刊》第 21 期
(1947 年 6 月 21 日)撰文《加缪和悲剧英雄》
,介绍加缪及其作品,这可视为
加缪在中国读者面前的首次公开亮相。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国内陆续翻译出版
了加缪的部分作品:
《不忠的女人》
(施康强译,
《世界文学》
,1978)
、《鼠疫》
(顾
方济、徐志仁,单行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这是加缪作品在我国公开发
行的首个单行本,
《局外人》(孟安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短篇小说《沉
默的人》
、《约拿》、
《不贞的妻子》、
《来客》被编入各种短篇小说选、诺贝尔文学
奖获奖作家作品等选集中。1984 年,三联书店出版的《现代外国文艺理论译丛·第
一辑(4)法国作家论文学》收入了《西西弗斯神话》中的《基里洛夫》一章(许
玉琴译)
,这是加缪的理论作品首次与中国读者见面。1985 年,由中国文联出版
公司出版的《文艺理论译丛 3》中,有一部分“加缪论文选”收入了《西绪福斯
神话》
(郭宏安译)、
《瑞典演说》
(郭宏安译)等,这可以说是加缪的文学理论及
哲学理论作品在我国首次较为全面的译介,其后《加缪中短篇小说集》(郭宏安
3
绪论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5)、
《正义者》(李玉民,漓江出版社,1986)也陆续
1
出版,1987 年,三联书店出版了杜小真翻译的《西西弗的神话》 ,在当时及以
后引起了十分广泛的反响,成为知识分子、文学青年的必读书,1989 年加缪的
散文集《反与正》的首个节选译本《置身于苦难与阳光之间——加缪散文集》也
出版了。90 年代以后,加缪作品的翻译出版持续“升温”——其全部文学作品
除《幸福的死亡》外已皆有中译本。
2.对“生存困境”与“生命意义”两大主题的文论研究
国内关于加缪及其创作的研究基本上与译介同步。从 1978 至 2018 年的 40
年间,中国的研究者无论在思想(哲学思想、艺术观念等)研究、还是在作品(艺
术风格、作品整体研究、单部作品文本研究或比较研究等)研究等方面均有相当
成绩。本文仅从论文研究的两大主题上进行归纳与整理。
(1)生存困境的书写(荒诞性)
生存困境在加缪看来,便是人与世界关系的荒诞性。加缪的文学作品对人类
无休无止的苦难生活现状进行描绘,将现代人所遭遇和面对的悲凉处境深深地刻
画在他的作品中。其作品体裁虽然各不相同,但是无论他的哪部作品,都体现了
加缪思想中的共同源泉——荒诞之思。国内对于加缪“荒诞主题”的研究可谓层
出不穷,在其早期研究中,因为中译本的不完全,新的译本陆续出版,大多通过
分析评价单部作品来解读作者的思想,且主要是针对《局外人》、
《鼠疫》
、《西西
弗神话》的研究,例如最早董友宁在《<鼠疫>的宿命意识》中,指出“如果说《西
西夫神话》代表着加缪的荒诞主义思想的话,
《鼠疫》中的里厄医生则是这个思
2
想的文学典型。
” 但他继而批判里厄和命运斗争的最终结果是徒劳的,这种“宿
命”思想体现了加缪思想的局限性与悲观主义。虽然这篇文章评介色彩较浓,在
今天看来也不无时代痕迹,但它揭开了国内加缪研究的序幕。此后如张容在《荒
诞的人生——简析加缪的<局外人>》中,从主题以及形式等各方面对《局外人》
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并且点明“死亡这一主题贯穿于整部小说之中,加缪对荒诞
3
的揭示也正是通过对死亡这一主题” 。吴碧云的《异化与荒诞——试论<局外人>
的人格缺失之因》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8)分析了默尔索人格缺失的状况,
点明其是一个“人格缺失症患者”
,患有严重的社会疾病。一定程度上将现代人
所处的尴尬境地以及无所适从的精神处境展现出来,并把人格的缺失归为荒诞。
这是近年来对“荒诞观”的一种新解,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2)生命意义的追索

1
又译《西绪弗斯的神话》,国内法国文学研究专家柳鸣九、沈志明先生认为“西西弗神话”意指“永久无
望又无用的人生状况”己成为法文谚语,所以在其主编的《加缪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 年 5 月版第三
卷散文卷中,使用了新的法文音译名《西西弗神话》,故本文在使用这一概念时,仍沿用“西西弗”的译名。
2
董友宁,《<鼠疫>的宿命意识》,《外国文学研究》,1983 年第 3 期,第 28 页。
3
张容,《荒诞的人生——简析加缪的<局外人>》,《外国文学评论》,1989 年第 4 期,第 25 页。
4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绪论

在书写人生存处境的荒诞的之后,加缪开始了对生命意义的追索,提出怎么
办的问题,试图阐明荒诞哲学的另一个重大概念:反抗或斗争,而对这一概念的
理解,也是层出不穷,如 1992 年刘雪芹的《反抗的人生——论加缪的<鼠疫>》
通过细腻分析,指出《鼠疫》这部作品主要表现人在非理性的、荒诞的,时刻面
临死亡威胁的情况下,所采取的态度和行动,1998 年张静的《论加缪的死亡哲
学》则通过分析他的死亡哲学内涵表现加缪自我挣扎的反叛思想和自我拯救的地
中海思想。同年,刘明厚发表的《论加缪及其戏剧》则是不多见的对加缪戏剧《卡
利古拉》
、《误会》和《正义者》等艺术手法进行分析中,从而概括出在面对一切
非理性、死亡的生存困境,依旧坚持“我反抗故我在”的主题使加缪的戏剧具有
一种独特的力量。 总之,自加缪及作品引进之后,对其两大主题的研究正不断
向多方向,纵深化发展。

(二)史铁生研究现状

纵观国内对于史铁生的研究,对史铁生作品中的残疾体验、宗教精神、哲思
表达、心路历程以及文体实验等都进行了较深入的探索,并在较高层次上取得丰
硕的成果。同样笔者主要针对本篇论文的两大主题,对近三十年来相关的史铁生
研究与评论,做个简要概述。
(1)生存困境的书写(残疾、疾病、苦难)
史铁生因其个人的残疾遭遇,进而感悟到人类的全部人生都无可避免的面临
生存困境的难题,于是他将生存困境演化为小说中残疾主题的书写,这就注定残
疾主题的写作成为史铁生的创作母题,更是贯穿史铁生一生的创作源泉。因此对
于史铁生作品中的残疾研究,既是一个最表层对于残疾体验的理解,又是一个对
于史铁生所有作品创作的根本动因研究,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研究史铁生的最佳途
径。这一主题成为学界研究史铁生作品的主要路径,而且角度多样,优秀范例层
出不穷。如在《当代西绪福斯神话——史铁生小说的心理透视》中,吴俊用心理
分析的手法剖析了史铁生作品中的残疾、性自卑和宿命的心理根源,“由于深刻
地隐藏在人类文化经验之中的背弃感,残疾者所要求的不仅仅是个体对于自身生
命存在的肯定,而且还强烈地要求把这种态度或精神进一步渗透到社会和文化的
每一个层面、每一个角落。这就是史铁生‘残疾主题’中对于人格的尊严、平等
1
和自由的渴望。
” 而程光炜的《关于疾病的时代隐喻——重识史铁生》
(《学术月
刊》,2013)则是对于史铁生残疾主题的另辟蹊径的解读,从疾病隐喻的角度来
分析史铁生残疾主题写作的外部影响因素,开掘出作品的隐形意义。还有程桂婷
的《论疾病对史铁生创作的影响——以<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为例》
(《当代文坛》

1
吴俊,《当代西绪福斯神话——史铁生小说的心理透视》,《文学评论》,1988 年第 1 期,第 47 页。
5
绪论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
,则是从疾病心理的角度来解读史铁生的作品,开掘出作家本人在无意识
中受到的疾病的影响。同样在知网所搜索的资料显示,有很多硕士论文的撰写都
选择了这个主题。如:杨岚的《扶轮问路——论史铁生写作中的苦难意识》
(云
南大学,2015)从苦难与超越角度入手,对于苦难从人生、书写与人本三个不同
的方面进行论述,并对苦难进行了最后的超越。而余威《论史铁生作品的主体困
境与建构》
(四川师范大学,2014 年)则从更深层次的层面上强调“主体”的困
境与建构,更加强调人的主观性对于困境的征服与超越。总体来说,学界对于残
疾主题的研究已经很全面了,但是却存在着僵化定型的问题固化于史铁生本人与
内部的残疾困境研究,缺乏从外部进行研究的作品,特别是硕士论文。
(2)生命意义的追索(宗教精神、心魂构筑、
“爱”的主题)
在寻找如何获得生命的意义这一终极性问题的答案时,史铁生可谓博采众彩,
从宗教、儒家文化、存在主义哲学等各个方面寻求解答,于是研究者对这一主题
的研究也呈多样化,复杂化。如《
“心魂”之思与想象之舞——史铁生后期小说
论》,作者通过分析史铁生后期小说中带有“反小说”意味的碎片化文本,指出
他执迷与“心魂”的探究和表达,而“心魂”这种“带着世界全部的消息,使生
命之树常青,使崭新的语言生长,是所有的流派、理论、主义都想要接近却总遥
1
遥不可接近的神明” 会不停地超越各种世俗的羁绊,以生命特有的各种潜能,
全面解构各种精神的困境,探求人生的意义。在《论史铁生的文学心魂与精神持
念》
(李建军,
《小说评论》,2012)中,他进一步指出,史铁生文学心魂的提出,
是在看到隐藏在 20 世纪末繁华表象下的危机,而特别强调“梦想”和“理想”
对于“市场经济时代”人们的内心生活的意义。另外,史铁生与西方存在主义哲
学的关系,已受到一定关注。王芳的《80 年代小说与西方荒诞思潮》一文中认
为史铁生对人本困境的描述,与萨特关于荒诞是人类存在的主要境况的论述具有
惊人的相似性。而郭君的《神学存在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以北村、史铁生和
海子为例》则阐发了神学存在主义在史铁生作品中的体现。再例如对史铁生宗教
精神的探讨,一般研究者都认为,史铁生的宗教精神应该与那些严格意义上的宗
教相区别,用他自己的话来说,
“这些妙论一触及人生观便似乎走入了歧途”
,但
同样他作品中的宗教精神也十分明显,如石杰在《史铁生小说中的宗教精神》
(石
杰,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1994)就指出史铁生的宗教精神主要体现在对人生困
境的超越。作者肯定了他的这种宗教精神对人生困境有了一定的超越,但无疑并
未“大彻大悟”,或许“顺其自然”便是他对人生的最终回答,此外国外对史铁
生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宗教精神方面,其作品与基督教的关系开始引起西方的重
视,2003 年,英国哥伦比亚大学于泽慧发表论文《基督教视角下对史铁生小说<

1
洪治纲,《
“心魂”之思与想象之舞——史铁生后期小说论》
,《南方文坛》,2007 第 5 期,第 30 页。
6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绪论

务虚笔记>中爱的主题的批判》作者认为史铁生小说中对爱的认识是文学和哲学
的解答,与基督教对爱的解答是有差距的。2005 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
发瑞斯发表了一篇博士论文《论中国当代的基督教叙事》,谈到史铁生的基督教
色彩在中国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西方却重视不够。接着作者以《我与地坛》和
《自言自语》为例分析史铁生的信仰实质是“欲望”和“爱”而不是真正的基督
教信仰。

(三)加缪与史铁生比较研究综述

加缪与史铁生的比较研究,多见于零星的各种学术论文、期刊中,截止 2020
年 4 月止,仅一篇期刊与一篇硕士论文将加缪与史铁生的比较作为专项研究的内
容发表。笔者在将这些研究论述综合归类后,认为对加缪与史铁生的研究从内容
上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从影响研究的角度切入,如 2002 年李松在《当代文坛》
发表的《熔铸绝境的壮美——论史铁生的生存美学》以及 2003 年王芳的博士论
文《80 年代小说与西方荒诞思潮》都旨在提出史铁生受加缪荒诞哲学的影响,
认识到世界的荒诞本质,认为应该从结果转向过程,并主要分析史铁生文本中展
现的对荒诞的理解与“西西弗精神”。这类研究者从 80 年代西方文化思潮对中国
的影响入手,在意史铁生得出的“荒诞”结论而忽略了史铁生对荒诞的认识早在
其对残疾的体验与国内政治运动中就已萌芽。且二人看待“荒诞”的方式也存在
极大的差异性,这直接导致了二人价值体系的差异。第二类从现代性精神的角度
入手,如吴俊 1988 年发布在《文学评论》上《当代西绪福斯神话——史铁生小
说的心理透视》以及武汉大学叶立文教授的著作《史铁生评传》。吴俊是目前笔
者整理发现最早将史铁生与加缪联系起来两相比较的论者,他指出史铁生在创作
中表现出的对宿命存在与否的矛盾斗争心理使其比加缪笔下“幸福”的西西弗斯
更体现出人性的真实,因而更具有现代精神,然而由于此篇论文创作较早,当时
史铁生最重要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尚未发表,因此
未能系统全面的比较研究史铁生与加缪的全部创作,他将史铁生对“爱情”的态
度归结于弗洛伊德的“性自卑”
,而忽略了后期史铁生哲学体系中最终的一环“爱
愿说”
。第三类论文的研究重点转向了加缪与史铁生的“反抗”过程,这类论文
继承了第二类论文中加缪与史铁生反抗说不一致性的观点,而尝试进一步分析。
如 2004 年王军伟《加缪和史铁生生存哲学的双向阐发》在默认了两人对荒诞一
致的看法后,他指出加缪提出了“量的伦理”,由追求“质”转为追求“量”,这
与史铁生的“过程说”
,即由对目的的追寻转向对过程的享受,具有一致性。但
论者指出史铁生将加缪的想法进一步优化,提出目标的设置可以引导出一个更好
的过程,然而没有注意到过程说只是史铁生存在之思的一个阶段,忽略了“目标”
的真实含义即为史铁生所推崇的“宗教精神”
,这既是他对生存困境思考后的产
7
绪论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物同时又是东西方文化混合的产物。此外 2019 年卢家兴的硕士论文《加缪与史


铁生文学创作中的生命哲学比较》从哲学起点与宗教情怀的角度辨析加缪与史铁
生生命哲学的不同之处。他指出加缪始终站在时代精神的立场与对宗教信仰否定
的态度,其哲学理念更具普遍性。而史铁生从个人经历出发,以信仰来来寄托精
神、哲思而更具有特殊性。他专注于对作家个体的分析而忽略了从文化交流、社
会精神的角度分析这种比较研究的意义,从而削弱了论文的社会价值。
综上是加缪与史铁生比较研究的三个角度,因为加缪后期对共产主义的态度
颇有争议,所以国内在较长一段时间以来对加缪研究较为敏感乃至忽略,从而导
致对加缪与国内作家包括史铁生的比较研究也起步较晚,但笔者在对两者相关论
文的整理综述中,认为二人之间在文学作品与哲学思考上的比较联系还是可以有
待进一步挖掘的,以希冀通过此篇研究论文能加深对两位作家哲思脉络理解的清
晰度,有助于世界文化交流。

8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死亡阴影下的生存困境初体验

第一章 死亡阴影下的生存困境初体验

加缪与史铁生不仅面对着疾病的摧残,其所处的时代也常常笼罩着压迫、死
亡的阴云。这些特殊的个体经历让他们真切体会到人生存之苦,引领他们走进“荒
诞”的理念世界中。

第一节 病残的突袭

对疾病与艺术之间关系的探讨,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然开始,希腊人由疾病
与创造力之间的密切关系提出了两种观念,一种观念认为只有承受痛苦的人才能
获得与知识、真理、顿悟相当的艺术。另一种观念认为在狄俄尼斯(酒神)神力
的附着下,心灵受到迷狂的支配而能创造优美的诗篇。尼采在对希腊哲学的研究
1
中就将上述的两种观念加以整合,提出“患病的艺术家(diseased artist)
” 以及
2
“发狂的艺术家(deranged artist)
” 两个概念。而到了十九世纪,随着城市的兴
起、医学的进步以及文学作品中越来越多的对“肺结核”、
“癫痫”等疾病的描写,
疾病与艺术日益紧密起来。一方面,从病理学的角度,类似肺结核这种疾病引起
的发热能强化人的情感,激发人的智力,活跃艺术创造力,使思维更加清晰,头
脑更加敏锐。而另一方面,疾病造成的长久的忧虑、恐惧以及末日感使个体的孤
立和内省得到强化,加剧了社会弃儿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发难和理性的挑战,并促
使他通过艺术的秩序和形式去把握自己性格中潜在的危险因子。因此,可以说疾
病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且毋庸置疑的,而加缪与史铁生显然也受此影响。

一 肺结核的阴影

疾病与文学的联系,我们在济慈、雪莱、拜伦等肺结核患者身上见证过,也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癫痫症)与尼采(梅毒)的作品中看到这种联系的发展与深
化,然而却很少有读者确知加缪也是一位肺结核患者。加缪在 17 岁时患上肺结
核,此后这个疾病便伴随他一生。然而在加缪的传记作家伊丽莎白·豪斯眼中,
她认为

“肺结核对加缪的生活和思想造成的根本影响也是不可否认的。他的疾
病对他造成的改变远远胜过他曾遭受过的其他任何苦难——贫穷、沉默的母
3
亲、流亡他乡——每一样苦难都以各自的形式演绎着分离和放逐。

1
【美】杰弗里·梅耶斯,《疾病与艺术》,顾闻译,《文艺理论研究》,1995 年第 6 期,第 86 页。
2
同上,第 86 页。
3
【美】伊丽莎白·豪斯,《加缪,一个浪漫传奇》,李立群、刘启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9
第一章 死亡阴影下的生存困境初体验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而曾作为加缪最志同道合的伙伴萨特也在缅怀加缪的文章中认为“加缪二十
1 2
岁 时突然患上打乱他生活的疾病,于是发现了荒谬——对人的愚蠢否定” 如果
纵观加缪初次发病以来的经历,此话的确不假。加缪热爱足球,喜欢去阿尔及尔
3
的海边游泳,然而这场疾病却使他不得不放弃了这些个人兴趣,他同样不得不
放弃早先预想的教师资格考试与参军入伍、奔赴战场的机会。肺结核彻底改变了
他生活的轨迹,然而其影响却不仅仅止于此。1930 年当加缪初次发病之时,肺
结核作为西方世界最为常见的死亡病症,其致死率一直都居高不下,诊疗手段也
毫无进步,在当时感染了肺结核即意味着早亡。人年轻的时候都以为自己是不会
死的,以为受伤与患病是别人的事,然而加缪 17 岁的时候便知道自己可能会死
去。他看着病人进进出出,生死相隔,而自己又手握着“早亡通知单”,第一次
认识到人的必然命运——死亡。年轻的心灵因疾病产生的种种动荡,在其早期的
作品《快乐的死》
(1938 年)、
《反与正》
(1937 年)和《婚礼集》
(1939 年)中
都有迹可循。或许正是这种情感宣泄使加缪的早期作为最为真诚,他在这些作品
中常会具体而直接地谈论他的“危机”体验与感受,他的思想嵌入字里行间,洋
溢着丰富的情感,与他的个体经历紧密地牵系在一起,而其中最为强烈的情感则
是关于死亡的。

“年轻人正面看世界。他还没有来得及修饰死亡的概念或虚无的概念,
但已尝到它们可怕的滋味。青春大约就是如此,那是艰难地面对死亡,有如
4
热爱阳光的动物切身体验的恐怖。”

加缪在这篇名为《贾米拉的风》中,首次正视死亡的问题,他坦诚对死亡不
期而至的恐惧,对现实的留恋,这是肺结核带给他的死亡预言所引发的个人冥想。
死亡就像一个幽灵,无论是以感性和欢快为主旋律的《婚礼集》中还是日后被其
称为“创作源泉”的《反与正》,两部散文集中到处都能看到它阴暗的身影,疾
病的主题也同样无处不在——瘫了半边身子的老太婆,失去幼崽的母猫……“死
亡”和“疾病”这样的字眼在他的散文中总是频繁的出现。而同样疾病所带来的
生理体验也影响到了加缪的创作,肺结核所引起的发热能够锐化感知,加速思维

年,第 180 页。
1
加缪生于 1913 年,于 1930 年被诊断为患有肺结核,当时其实际年龄应为十七岁,萨特关于加缪患病年
龄的说法存在误差。
2
【法】萨特,《阿尔贝·加缪》,《萨特文集》,沈志明、艾珉主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年,第
349 页。
3
阿尔及尔为阿尔及利亚的首都
4
【法】阿尔贝·加缪, 《婚礼集》, 《加缪全集(散文卷Ⅰ)》,丁世忠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年,第
65 页。
10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死亡阴影下的生存困境初体验

过程,使人对感觉到“渗透力”更强。正如在《加缪传》中,作者奥利维耶所判
断的“每次一发烧,各种颜色就不仅仅是被他(加缪)感受到,而且变成一种强
1
烈的,有时甚至是痛苦的光线刺激。” 当我们带着这样的认识重新阅读文本,
“这
就是我对生命全部的爱,默默而强烈地爱着可能从我这里逃走的一切,熊熊火焰
2
下面埋藏着的苦难” 这样的描述很难不去和肺结核的发热的幻觉联系起来。但
是加缪并没有因此而萎靡不振,在患病的三十多年间,他也不断尝试各种替代性
疗法,虽然病情时好时坏,但毕竟不至于要人性命,他依旧继续着学业,投入大
量精力写作,组建剧团,结交同好之士,俨然成为朋友圈中的大忙人。在作品的
字里行间也能看到加缪恰恰因为疾病的体验而对生命燃起的巨大热情。同样是在
《贾米拉的风》中,加缪以满怀激情的口吻称赞道:

“贾米拉,这天晚上说实话,它有多么美,忧郁而坚定!我在这样的天
地面前不愿说假话,也不愿别人对我说假话。我想将清醒保持到底,并以全
部的妒羡和厌恶来正视生命的结束。我之所以害怕死亡,是因为要告别人世,
3
是因为我留恋生者的命运,而不是要静观永恒的天空。”

加缪得病三十多年,肺结核始终未得到根治,可以说肺结核就像死神的镰刀
始终悬在他的脖颈之侧,让他不得不提起十二分的心力小心堤防。疾病是他的绝
望与挑战,一半是宿敌,一半是催化剂,这正是荒诞的现实体现。尽管严重的疾
病曾一度夺去了改变他一切的生命力,但同时也释放了他内心深处的激情,“没
有生存的痛苦,就不会热爱生活”在这些早期作品中随处可见的对疾病对生存的
迷惑与对生存的巨大热情便是最好的证明。

二 残废的宿命

史铁生在当代中国一直被冠以“身残志坚”的称号,虽然他本人极力拒绝这
个修饰词,但至少我们可以肯定,
“残疾”这个特殊的遭遇的确在他身上刻下了
不可磨灭的印记。读者印象中的史铁生似乎永远是个坐在轮椅之上,超凡脱俗的
智者形象。如是便很难理解其前期作品中的那种对命运的悲愤与无奈,以及他哲
思理念形成的基础。其实无论他人回忆,或者是史铁生自己回忆性的散文中,我
们都可以发现他曾是一个多么活泼好动的孩子,他热爱田径和足球,喜欢画画,
当然作文也很好。偶尔有点淘气,会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一个北京城长大的
1
【法】奥利维耶·托德,《加缪传》,黄晞耘、何立、龚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年,第 66 页。
2
【美】伊丽莎白·豪斯,《加缪,一个浪漫传奇》,李立群、刘启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年,第 184 页。
3
【法】阿尔贝·加缪,《婚礼集》,
《加缪全集(散文卷Ⅰ)》,丁世忠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年,第
66 页。
11
第一章 死亡阴影下的生存困境初体验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孩子,天之骄子,心思细腻,爱玩爱笑,那是史铁生残疾之前的模样。所以当国
家开始号召“知青上山下乡”时,史铁生也只是抱着“这么大家在一块热热闹闹
1
的,有男的有女的,都差不多大,一起到一个遥远的地方去干一点什么事” 这
样纯粹的想法,而不顾母亲的反对执意踏上了去延安的路。
在《史铁生评传》中,作者特别记叙了一段在知青生涯中途,史铁生与朋友
们共爬华山的经历。史铁生甚至作诗已记当时的情景“青春小子正刁顽,逛罢西
安逛华山。古刹夜来风兼雨,腹内无食盼天明。阵阵松涛寒气袭,一堆篝火相偎
2
依。
” 可以想见,那时的史铁生,满腔热情,正在生活的浪潮中欢快的前进,尽
可能的感受着生活的丰富多彩,知青生活即便艰苦,但因为淳朴的老乡与志同道
合的好友而成为青春记忆中五光十色的一页。然而所有的这一切都在病魔袭来的
那一刻戛然而止,史铁生被诊断为“多发性脊髓硬化症”,这是一种很难康复的
神经系统进展性疾病,严重者会导致突然失明或者瘫痪。当 1972 年史铁生被人
搀扶着转入友谊医院,而后又被推着从医院出来时,此后的人生与之前已是天壤
之别。他曾经也有如执念般的祈祷过,寄希望于现代医疗的诊治手段,也尝试过
各种土方子,然而所有一切努力都付之东流,从此广阔的天地已与他无关,他只
能被囚禁于逼仄的轮椅之上。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几千年前传下来的话,用
来形容史铁生此时的心情怕是再也贴切不过了。
《秋天的怀念》(1981 年)里他
写自己当时这段难熬的经历,不能接受这种荒诞的命运的愤怒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
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
3
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他还不得不承受着作为残疾人被歧视的打击,在友人孙立哲的回忆里,史铁
生残疾后曾在街头被一群地痞小青年侮辱殴打,也曾被知青办“像挑选良种猪狗”
4
一样因着残疾的由头而打发回家。更遑论其日后越来越多的并发症,尿毒症等
疾病都不断折磨着他日渐虚弱的身躯。那原本是个天之骄子,落入如此境地,这
巨大的反差是他无法接受的,在这非生非死的折磨中,他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
考虑要不要去死,考虑为什么活着,考虑干嘛要写作。史铁生曾说“到了 1978
5
年,我是豁出去了,写真的,写真正的真的!” 写作成为了他思考生命的一种方
式,他开始将对生命的思考凝入作品之中,在其早期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思

1
史铁生,《插队的故事》,《史铁生作品全编第 4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 年,第 1758 页。
2
陈冲,《青春小子》
,《生命——民间记忆史铁生》,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2 年,第 87 页。
3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史铁生作品全编第 6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 年,第 2566 页。
4
史铁生,《没有太阳的角落》,《史铁生作品全编第 4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 年,第 1700 页。
5
宫立,《史铁生与西北大学的不解之缘——纪念史铁生逝世一周年》,《宝安日报》,2012 年 1 月 7 日。
12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死亡阴影下的生存困境初体验

想的轨迹。史铁生在其发表的第一篇短篇小说《爱情的命运》
(1979 年)中便借
一对情侣探问命运的谜题,当男主人公“大海”因一系列家庭变故而怀疑一切皆
命运使然时,女友“小秀儿”急忙劝慰

“命运绝非造物主的安排,因为那样的造物主是没有的。可是人们的头
脑中却又为什么产生了命运的概念……那是因为客观世界总有一些我们尚
未认识的矛盾,而它们却又不依我们的主观愿望为转移,有时会影响我们,
1
甚至伤害我们。这就是是被人神化了的命运的本来面目。

史铁生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命运观”了解得何其透彻,然而随着剧情的展开,
当“小秀儿”因为阶级出生、家庭背景、知识水平而最终不得不与“大海”生离,
另嫁他人时,她写了封信告知他近况,信的结尾是这样的:

“我相信了命运,当然不是因为我发现了造物主的确有,而是因为当我
在数学界寻求安慰之际,懂得了有限的系数无论多大,在无限面前也等于零。
2
世界上的矛盾和规律是无限的,而人们的认识永远是有限的。”

此时的史铁生是不是就同他笔下的人物一样,即便没有造物主信仰,在无力
改变的“残疾”变故面前,不得不叩问是否有所谓的“宿命”掌控这一切。而最
后“男主人公”在看透“世间的虚伪与滑稽”后,毅然选择离家出走的结局,也
同样表明了即便心存疑问,史铁生仍有着年轻人的血性,即面对“宿命”,仍试
图放手一搏的勇气。这篇小说的主题是多样的,但“宿命”与“抗争”成为了他
日后写作的主旋律。
加缪与史铁生都经受了疾病的折磨,又同样不得不选择了写作的道路,然而
正如疾病与艺术一直以来的关系那样,痛苦成就了对艺术的感知,两人都在与疾
病的斗争中,首次真切的感受到了荒诞的表征——死亡的威胁。然而病情的不同,
使两人的反抗方式与心理活动也有了区别。加缪面对的是相当于被判了死缓的
“肺结核”
,他不得不与疾病做长期的抗战,小心提防,却也同样在病魔一次次
的攻城掠地,在对生存苦难的切身体验中燃起对生命的激情,对生活的热爱。而
正是这种热爱使他日后在面对荒诞处境时否定了自杀,选择了反抗。史铁生的残
疾因其突然性与不可更改性在他看来更像是命中注定,只能接受却无法改变的宿
命。在这样一场飞来横祸中,他承受着生而为人必须承受的痛苦,不得不承认人
的有限性,在对“为什么是我”控诉中,他由对外部世界的观察转向对个体存在

1
史铁生,《爱情的命运》,《史铁生作品全编第 3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 年,第 1303 页。
2
史铁生,《爱情的命运》,《史铁生作品全编第 3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 年,第 1313 页。
13
第一章 死亡阴影下的生存困境初体验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审视。两人对生命的思考源于个体生命的痛苦体验,这也就决定了他们不会满
足于形而上的哲学体系,而更关注于具体生命在现实世界中的存在意义,正是沿
着这样的思路,他们开启了各自的生命书写之路。

第二节 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

任何政治、经济、思想都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相连,加缪与史铁生对生命的思
考自然也牵涉其中,加缪因殖民主义运动诞生于远离祖国的阿尔及利亚海岸,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失去父亲,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中看到整个世界笼罩在
荒诞的阴影之中。而即便战后,阿尔及利亚的问题再一次把他推入舆论的中心,
加缪一生可以说是在影响巨大的社会事件中度过的,而正是这些纷纷扰扰的社会
事件中才促使了他荒诞哲学体系的的一步步形成与完善,促使他思考人普遍的生
存状态并寻求其解决之道。而史铁生作为“文革”一代成长的青年,个人的命运、
思想本应与国家牢牢地绑在了一起,但因其特殊的阶级背景,身体状况,无论是
年少时的大批斗,青年时期的下乡运动或是改革开放后社会转型大浪潮,他始终
与时代的沉浮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其存在之思因此更多了份独立于社会语境
的个人色彩。

一 大时代中的小人物

二十世纪,西方一直笼罩在战争的乌云之下,为了争夺最大限度的利润,各
国势力都在你追我赶的向外扩张,瓜分世界市场,由此而导致的两场世界大战更
是酿出了无数世间悲剧。而战争毁天灭地的破坏力,也同样引起了西方社会政治、
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巨大变化。法西斯的残酷暴行,人民日益水深火
热的处境,尔虞我诈的社会局势使自启蒙时代以来倡导的人道主义理想走向幻灭。
而在这其中,由于法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走在前列,代价尤为惨烈。除了难以
计数的经济损害以及人员伤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被德军轰炸、占领、蹂
躏的惨痛经历给人们的身心造成了难以逾越的创伤。在这样的景况下,人普遍感
到生活的幻灭,命运的捉弄,对理性的赞扬,对人道主义的推崇都被对“人生的
荒诞性”
、“存在的不可理喻”所代替,昔日人们的道德思想体系与传统信仰都被
这血淋淋的战争和残酷的现实所摧毁,在“上帝已死”的高呼里,所有的人都在
追问“人生的意义在哪里”
、“人将何去何从”
。而正是在这样的境况下加缪与众
多关注人类命运的人一样开始重新思考人在世界中的位置与人前进的方向。
二战结束后,战争的阴云依旧笼罩在“迷惘”的一代上方,一直到 60 年代
初,法国仍旧未从战争、经济危机和社会动乱中摆脱出来。历时十年的阿尔及利
亚战争更是将加缪拉到了漩涡的中心,加缪的特殊身份以及他的人道主义立场使
14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死亡阴影下的生存困境初体验

他格外关注阿尔及利亚问题,并将这种政治上的思考也纳入到他的哲学思考与著
作中。
而除了战争以外,第二次工业革命也同样影响了社会的方方面面,生产技术
的革新使得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步被机械化化的生产方式和消费主义
所代替,人创造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与产品却反过来又被这些东西所奴役,现代化
的工厂,消费主义的盛行都使得人在不知不觉中被物化,失去了人的独立性和自
主性。面对这种日益严重的异化现象,同样促使着一群有识之士去思考人存在的
意义,努力唤醒人的主体性意识。
同时,两次世界大战中人类大肆屠杀自己的同类,使得自由、平等、博爱等
观念遭到严重践踏,西方文明陷入了空前的危机之中,人类思想领域出现巨大变
动,在这样巨大深刻的社会变动中,以往所追求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
思想、科学主义、理性之上的思潮普遍遭到了人们的质疑,非理性思潮、生命哲
学、存在主义在人们转向对生命本身的关注中应运而生。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
每一个时代的哲学都是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是借由此出发的特定思想资料
作为前提。加缪在青年时期阅读了大量书籍,帕斯卡尔的思想论、伯格森的生命
哲学理念、尼采“上帝死了”的呼声,以及存在主义的开创者克尔凯郭尔对“绝
望”的深刻体验,都影响了加缪“荒诞”哲学的最终形成。
其中对加缪影响最大的要数德国哲学家尼采,加缪曾说过:
“他是唯一一位
1
作品曾一度影响过我的人。
” 尼采受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的影响,承认客观世界
的无理性和人类命运的悲剧性,意识到人类与外部世界的矛盾对立,试图寻找走
出这一生存困境的道路。他以一声“上帝死了”的高呼,宣告以基督教信仰为基
础的传统文明在现代欧洲的崩溃。他否定了上帝的价值,便只能在人自身寻求答
案,尼采从德国启蒙思想家那里继承了对希腊文化的景仰和爱好,他以希腊的酒
神精神取代理性的科学精神。试图利用“酒神精神”将人生的苦难化为审美的快
乐,成为类似“希腊悲剧”似的存在。尼采猛烈地揭露和批判传统的基督教道德
和现代理性,呼吁人们自觉抵制世俗政权统治,建立强烈的个人权力意志。加缪
欣赏尼采对基督教虚伪道德的彻底批判,以及用强大的生存意志反抗人生苦难的
精神,但同样对尼采的权力意志和超人哲学提出了否定,他不认可所谓的“有艺
术才能的专制君主”可以作为“超人”来惩恶扬善,肆意杀戮的理念。为此他特
地在《西西弗神话》与《卡里古拉》中探讨这种理论,对其隐含的专制主义思想
作了批判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而除了尼采,克尔凯郭尔的理论也同样深深地影响了加缪的思想。克尔凯郭
尔(1813—1855 年)是丹麦宗教哲学心理学家,诗人,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

1
【法】奥利维耶·托德,《加缪传》,黄晞耘、何立、龚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年,第 523 页。
15
第一章 死亡阴影下的生存困境初体验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被称为“存在主义之父”。他认为哲学的研究对象不仅仅是客体,而应从个体“人”
的存在出发,个体的情感才能展现人的独特性,而非语言、逻辑,他指出个人是
被恐惧、厌烦、忧郁、悲观、绝望等所支配的人,这才是人最真实的“存在”表
现。加缪认可了克尔凯郭尔所描述的“荒诞”
,他认为克尔凯郭尔对认知困境的
描述最为贴切,但克尔凯郭尔认为只有通过信仰的跳跃,在上帝的怀抱中才能获
得的生命意义是加缪不能认同的,他认为人本身的反抗才是战胜荒诞的不二法则。
如果说在加缪荒诞哲学形成的过程中,贫穷、疾病、战争使加缪认识到命运
的残酷性,具有了强烈的本能生命意识,那么西方现代生命哲学的辩证思考使加
缪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哲思体系。西方现代主义哲学与致力于构建抽象概念体
系的近代哲学不同,它将哲学的视野转向具体的生命、生存。加缪在时代风云中
的切身感受让他对人类生存意义的追寻始终没有脱离对生活现实的关注和反思,
也正是这样的经历让他靠近了西方现代主义哲学,在风起云涌的社会变动,在对
生命达到空前关注的现代哲学中,加缪逐渐形成了对人类生存空间的“荒诞”认
识与反抗基督教道德和历史理性的新人本主义精神。

二 扶轮问路的独行者

史铁生生于 1951 年,其成长阶段,正是新中国成立后最为动荡的岁月。自


1957 年开始的政治整风运动,在全国上下展开了阶级斗争的浪潮,彼时史铁生
才八岁,然而即便幼小如他,也被时代的洪流所卷挟。史铁生的奶奶出身不好,
在散文《奶奶的星星》中他写幼时陪奶奶去小学所在的庙里开会的经历,天真烂
漫的顽童就在那时得知从小养育他的奶奶曾经是地主的事实,是“残酷地压迫和
剥削劳动人民,在劳动人民的血汗和白骨上建筑起天堂,过着寄生虫一样的生活”
1
的剥削者,这对史铁生的打击是巨大的,然而不仅仅是奶奶的地主婆身份让他
震惊,在那个阶级决定论盛行的时代,作为“地主后代”的认知给史铁生带来一
种深深的自卑,他写道“有好几年,我心里总像藏着个偷来的赃物。听忆苦报告
的时候,我又紧张又羞愧。看小说看到地主欺压农民的时候,我心里一阵阵发慌、
2
发闷” 在他懵懵懂懂的是非观里,奶奶地主婆的身份给他带来的羞耻感和罪恶
感,真真切切地嵌入到他的生命世界中,让他始终觉得自己无法与那些所谓根正
苗红的同学平起平坐,而这种彷徨无助的心境,在红卫兵运动中,则引发了他更
为深入的思考,像史铁生这样的地主后代,只能属于“你们”——一个既不同于
作为红卫兵群体的“我们”
,也不同于作为敌人阵营的“他们”
,充其量也就是镶
嵌在宏大历史周遭几片似有似无的花边,毫不起眼以至于会被人默默遗忘。这对

1
史铁生,《奶奶的星星》,《史铁生作品全编第 3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 年,第 1539 页。
2
同上,第 1542 页。
16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死亡阴影下的生存困境初体验

于一直作为优秀学生的史铁生来说是痛苦的,他尝试融入“我们”
,但所有努力
都不过是白费功夫。这段经历在史铁生看来如同是自己背负的“原罪”,个人的
出生是无从选择的,身为地主的后代即便未曾做过任何错事,也无端被人排斥,
无论平时多么优秀,一俟政治运动到来,便成为了一个局外人与边缘人的角色。
正是成长阶段的这段经历使史铁生在踏上文坛后,并不完全以社会现实为书写对
象,因其始终居于社会运动边缘的存在状况,决定了史铁生在 80 年代大多数作
家书写民族命运的宏大叙事时,始终偏安一隅,将理解生死和认识自我看成了文
学创作的要义。可以说他童年的这段遭遇,无疑对他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
的影响。
而政改之后,文革的到来更让史铁生认识到生存的荒诞与苦难。文革十年动
乱,给我国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破坏,社会各项事业停滞不前,阶级斗争日益激烈。
文革中,阶级斗争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灵创伤,史铁生对十年浩劫中受苦受难
的群众深表同情。他在文中不止一次对那个血淋淋的时代进行控诉:

“很多没有改造好的阶级异己分子被送去农村,有些反动分子不甘心失
败而被打死了,有些“混蛋”妄图报复因而也被打死了,有些老革命被发现
原来是假的也被打死了,很多人被抓起来,有些人被打得受不了从楼上跳下
去摔死了,那个八月里死了很多人。那些血淋淋的场面我有幸没有目睹。只
是打死了这三个字像小学校里的读书声那样传来,曾让我心底一阵阵颤抖,
1
十五岁的少年还说不清是为什么颤抖,但留下了永不磨灭的阴冷和恐怖。

这样的描写触目惊心,但在那个时代人们见怪不怪。在巨大灾难面前,人出
现异化,人们产生了孤独、绝望、荒诞之感。翻开史铁生的小说集,会发现诸如
《爱情的命运》《法学教授及其夫人》
《奶奶的星星》《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
等一批揭示文革对人的政治性压迫和精神摧残的作品。经历过文革的人,心中永
远有一块疤。身处在那个时代的史铁生,亲身经历了种种荒诞的社会现象,亲眼
目睹了他人所遭受的种种痛苦,这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对他文学创作乃至哲学思想
有很大影响。在他生命哲学中对苦难的认识画卷中,除了自身所经历的痛苦,文
革中的集体回忆也留下了浓重一笔。而正是日后再回忆这段历史时,史铁生感受
到生存的困境并不是个人的,而是集体所共同遭受的,荒诞的并不仅仅是身体的
痛苦、死亡,更是人精神的异化。
而从文学思潮的角度来看,史铁生自幼年懵懂至成年步入文坛。正好经历了
中国两种文化思潮的更替——从历史理性主义向现代主义的转变。在建国后十七

1
史铁生,《务虚笔记》,《史铁生作品全编第 1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 年,第 207 页。
17
第一章 死亡阴影下的生存困境初体验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年的文学创作中,由于国内政治导向等原因,作家都秉持着“文学为政治服务”
的观点,以文学作品反映现实的叙述理念,故而其叙述话语总是以揭示社会历史
的宏大进程为己任。随着“左”倾文艺思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十七年作家在叙
事中倾向于展开对历史理性主义哲学思想的文学阐释。在他们看来,历史发展的
整体趋势从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文学的任务就在于再现现实。在所谓的历
史规律面前,任何个体的生命印痕或是命运变数,都得屈服于历史之永恒不变的
铁血法则。而文革结束后,文坛出现了反思文革的声音,伤痕文学初现,但是中
国自古以来的“苟利国家生死以”的价值观与文学观却仍旧未被遗忘,这几年间
文学的主题可以说都与文革的“历史记忆”有关,是亲历者对“历史灾难”所提
供的证言,以及对“历史责任”所作的思考和探究。总体来说,其文学取材和主
题,仍是指向社会、政治层面的,也大多具有社会、政治的“干预”性质。涉及
的问题,表达的情绪,与社会各阶层的思考与情绪同步。诸如刘心武的《班主任》
与卢新华的《伤痕》等都是这一时期反思历史,揭示伤痕的代表作。同样史铁生
最早发表的几篇小说如《爱情的命运》
、《兄弟》等也包含了对文革反思、社会变
革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思考,但在这些短篇小说的故事架构中对个人存在的思考
已初现端倪,在这些作品中都已然包含了史铁生对个体命运的思考,对人之处境
的考查。
而改革开放后,国内政治思想环境逐渐宽松,国外文学、思想大量涌入,现
代主义、生命哲学、荒诞理论逐渐进入了中国文人视野,这也正好为人们因“文
革”造成的精神创伤寻找到了极为合适的艺术表达方式。现代主义的孤独、迷惘
和被遗弃感等情绪,正是后“文革”时期的人们心灵创伤的真实写照,而现代主
义的荒诞手法又常常是表达人们非理性情绪的最佳方式。在这种境况下,先锋小
说应运而生。它重视“文体的自觉”,注重创作过程中在叙述方法上的意义和变
化。先锋小说作家重视“叙述”,他们关心的是如何处理这一故事。他们把叙事
本身看作审美对象,运用虚构、想象等手段,进行叙事方法的实验,与传统小说
竭力刻画现实世界的“真实”幻象相反,先锋小说家推崇以人的主体精神、感受
来重构现实真实,以陌生化策略,突出作品的体验功能,注重人类精神世界的“真
实”
。置身于这样的一种创新潮流中,史铁生也不甘人后,在 1984 年发表的两个
中篇小说《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和《山顶上的传说》,就已然具有了自觉的
形式实验意识。至 1985 年开始,他创作的《命若琴弦》
《我之舞》
《原罪·宿命》
《一个谜语的几种简单的猜法》《关于一部以电影为背景的戏剧之设想》等作,
都可称得上是较为典型的先锋小说。
但与此同时随着先锋小说对欲望叙事的不断强化,这一原本具有革命功能的
叙述话语逐渐将启蒙叙事愈发推向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藩篱中。这类小说对人

18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死亡阴影下的生存困境初体验

性尊严的无限放大,已然达到了蔑视世俗伦理、超越日常生活的精神维度,从而
演化出自圣哲学,作为人类中心主义的极端表达,将自己与具有国民劣根性的庸
众对立起来。而史铁生与同时代先锋作家相比,其书写方向虽大致符合“向内转”
的文化潮流,但他对人存在问题的思考,却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先锋小说张扬人
之主体性力量,进而以历史隐喻和批判意识去重构家国梦想的启蒙主潮。史铁生
更执拗于爱情与理想、命运和道德等古典得近乎落伍的创作主题,其对人有限性
的认识,使他始终保有谦卑,从不将自己视为作者而视为一个在“写作之夜”供
出自己生命迷途的“写作者”
。而正是他始终将自己看做芸芸大众中的一员,使
他的作品与思考从未脱离现实的存在。他始终关注着生活世界,勘察个人的具体
生存,致力于探究心灵的内在事件,揭示隐秘而又说不清楚的个体情感,触摸鲜
为人知的日常生活角落。在这样的观察积累中他的哲学思考逐渐完善,进而在一
个更为宏观和整体的人本主义层面进行创作。而其所讲述的有关生命故事与人性
善恶、存在困境和神恩救赎的作品,正是因为对人自身命运的恒久关注才有可能
超越历史的时空限制,成为足以传诸后世的大雅之作。
加缪与史铁生都经受着疾病长期的折磨,在个人真切的痛苦体验中,首次接
触到荒诞最初的表征——人必死的命运与人的有限性,但同样我们也需注意到,
肺结核对加缪来说,是类似于催化剂般的存在,西方社会在经历一连串的战争之
后,道德失序、信仰崩塌。对理性主义的失望,开始关注生命运动本质的思潮同
样深深的影响着加缪,这些现代哲学理念将加缪的个体痛苦体验上升至对全人类
共同命运的理解。那些与疾病反复抗争所燃起的激情化入到他对命运的关注,对
世界的热爱中,从而形成了以关注现实生命为原点,以永不言弃的反抗为要旨的
荒诞哲学。而史铁生的个人伤残经历对他的哲学体系的建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突如其来无法变更的残疾命运,让他不得不由对外部世界的观察转向对个体命运
的叩问,而在“为什么是我”的申诉中,在时代政治阴云与西方现代主义的共同
影响下,他立足于个体生命体验的立场,由己及人,审视身处“荒诞”世界之中
个体生命残缺与异化的普遍现象,开始思考人共有的残疾,寻求完满之路。正是
在这样的命运交织中,加缪与史铁生不期而遇。

19
第二章 生存困境的发现之旅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生存困境的发现之旅

加缪与史铁生对生命的思考都是基于疾病与时代中具体的生存困境体验开
始的,他们从对实际痛苦的感受上升至从抽象的哲理性的角度来看待人普遍的生
存困境。因此要分析两人生命哲思的脉络必定从二人对荒诞的认识入手,本文第
二章重点从生存困境的文学性阐述、来源与视角来分析他们对生存困境认识的异
同。

第一节 生存困境的文学性阐释

作为具有清晰哲学理念的文学家,加缪与史铁生都擅长于将个人抽象的哲理
性思考化入到文学作品的具体形象之中。在哲学思想与人物形象的水乳交融中让
作品具有深入人心的力量,揭示人类内心隐秘而难以捕捉的情感状态。加缪从“荒
诞”理念入手,在对整个世界的异己感中体察生存困境的多样性,而史铁生以个
人际遇为出发点,在对人“欲望”的探讨中,揭示生存的苦难与人的局限。

一 “荒诞”的二重性

1957 年,加缪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在斯德哥尔摩接受记者采访时,曾明确指出
自己的写作规划“我首先要表达否定的思想。其形式有三种,小说《局外人》

1
戏剧《卡利古拉》、
《误会》,思想意识《西西弗神话》
。” 这一阶段的创作作品也
就是之后被作家与评论家所公认的“荒诞系列”
,在这一系列中,如果说小说《局
外人》和《卡利古拉》是对荒诞的形象性表达,那么《西西弗神话》便是对“荒
诞”的理性阐释,他指出荒诞出现在

“起床,有轨电车,办公或打工四小时,吃饭,有轨电车,又是四小时
工作,吃饭,睡觉;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
2
同一个节奏,循此下去,大部分时间轻便易过。”

在这样麻木的生活中,当某天“背景坍塌了”,当有人开始质疑这种生活存
在的合理性时,荒诞便呼之欲出。而萨特早在《<局外人>之阐释》一文中便颇具
洞见地指出,加缪笔下的“荒诞”具有两层含义,其一为现实层面的荒诞图景,
机械性的麻木生活、人与世界之间的固有隔膜,不合情理的一切成见与故作姿态、

1
【法】罗歇·格勒尼埃,《阳光与阴影——阿尔贝·加缪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第 2 页。
2
【法】阿尔贝·加缪,《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散文卷Ⅰ)》,沈志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年,第 99 页。
20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生存困境的发现之旅

死亡的终将来临,这些都是“荒诞”的表征。其二为“荒诞意识”的出现,即人
发现了荒诞的事实。加缪在《西西弗神话》中反复强调了两点:一、人理性有限
却又渴望将世界纳入统一性的理解中;二、世界只能被部分理解而永远无法被整
体感知。正是这两方面的矛盾导致了“荒诞意识”的产生。如果我们并非人的实
体,而仅仅只是一棵树,一只猫,那么生存、成长、衰败、死亡便只是一种自然
景观,这些并不会产生“荒诞”或者更不如说,这些只是世界一部分,而唯有“人
1
类呼唤与世界无理性沉默之间的对峙” ,
“荒诞感”才会油然而生,才会发现世
界上处处都是荒诞的表象。由此可见,无论是荒诞的表征还是荒诞的意识,加缪
旨在强调荒诞是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产生的。以此研究加缪“荒诞系列”的小说
《局外人》
,我们可以发现,
在小说中他描写“荒诞”是从两个层面入手,一是现实图景,他采用白描式
现实主义手法,从细节入手,一五一十地描写默尔索所看到、接触到的世界,这
环境包括工作环境、生活环境以及人际环境。加缪给默尔索赋予“真实”的特点,
他唯一遵从的就是他的本心,他对事物、人物的描述没有带上任何添油加醋的评
论,而读者正是在这种“真实”的观察中,体会到了平常不引人注目的矛盾,丧
礼上必须哭泣的礼仪、机械性的进食习惯……这些曾在人们看来习以为常的活动、
规则开始浮现出内在的“荒诞性”
。而加缪的用意并不仅在于此,他曾在《西西
弗神话》中描写这样一幅情景:“一个男人在封闭的玻璃亭中打电话,听不见他
2
的声音,但看得见他拙劣的模拟表演。我们不禁思忖:他为什么活着。” 加缪也
正是利用了默尔索这个人物而在读者与书中其他人物之间设置了一个玻璃隔板,
让其他人物都无法发声。我们不会了解那个机械性吃饭的女人如此行动的缘由,
也不会清楚那个倒下的阿拉伯人到底想要表达什么,这种被隔绝的失望心情与站
在法庭审判席上的默尔索是多么相似啊,“人们好像是在把我完全撇开的情况下
3
处理这桩案子。所有这一切都是在没有我参与的情况下进行的。” 默尔索和其他
人物,所有人物之间难倒不是都存在着这样一张“玻璃板”吗?加缪正是通过这
种片段式的描述隐喻人与周遭世界普遍的难以打破的隔膜。
在默尔索身上,我们看到了荒诞的产生是由于人和世界之间的矛盾冲突。默
尔索对一切都表现得漠然冷淡,因为他已经对现存的生活状况失去了兴趣。他不
想掩盖自己的情绪,他不想欺骗自己的感受,于是他为周围的社会所不容,他与
周围的人格格不入。他被判处死刑,不是因为他杀了人,而是因为他违背了社会
现行的行为规矩。
“在我们这个社会里,任何一个在母亲下葬时不哭的人都有可

1
【法】阿尔贝·加缪,《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散文卷Ⅰ)》,沈志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年,第 111 页。
2
同上,第 100 页。
3
【法】阿尔贝·加缪,《局外人》,《加缪全集(小说卷)》,柳鸣九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年,第
113 页。
21
第二章 生存困境的发现之旅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能被判处死刑。
”按照加缪的解释:
“答案是简单的:他拒绝撒谎……是什么,他
1
就说什么,他拒不掩盖自己的感情,社会顷刻感到受到了威胁”
。 他成了“局外
人”,是因为他体验到了荒诞的存在。他突然清醒地意识到世上的一切都是荒诞
的,或者说世上的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他渴望真实,可是世界上没有真实;他
渴望友爱,可是世界上没有友爱;他渴望完美,可是世界上始终存在着冲突与对
抗。荒诞感也就由此而产生出来。

二 生存困境的“欲望”说

史铁生在散文集 《创作谈》(1988 年)的《自言自语》一章中总结了人生


三大困境

“第一,人生来注定只能是自己,人生来注定是活在无数他人中间并且
无法与他人彻底沟通。这意味着孤独。第二,人生来就有欲望,人实现欲望
的能力永远赶不上他欲望的能力,这是一个永恒的距离。这意味着痛苦。第
2
三,人生来不想死,可是人生来就是在走向死。这意味着恐惧。

按照他的逻辑推导,其实“孤独”与“死亡”同样算是人的欲望的产物。孤
独,是因为人想要与他人交流;畏惧死亡,则是因为人想要活着。按这样的推理,
可以判断史铁生对生存环境的理解与加缪相似,即人的种种诉求与欲望,在世界
的冷酷的沉默中无法得到实现,于是滋生了痛苦,发现了生存之必然的困境,产
生了荒诞感。
《山顶山的传说》是史铁生第一部中篇小说,于 1984 年发表在《十月》期
刊上,那一年同样是加缪的《西西弗神话》中译本第一次面世。此时与史铁生确
诊瘫痪已相隔整整十年,可以说史铁生的这部小说是他对自己残疾后十年心路历
程的第一次完整剖析,是一部充满了思想碎片的哲理之作。而在这部作品中他第
一次提到了西西弗这个“伟大”的神话。史铁生是一位长于理性思辨的作家,他
不会无缘无由的在这篇反思之作中提到这个神话,那么他是缘何对加缪的这个
“神话”故事有感而发呢?
在这部小说中,史铁生塑造了一个残疾青年的形象,这形象无疑是史铁生自
我在作品中的投射。他描写青年对健康的渴望,对爱情的憧憬,对写作的用心,
然而每件事却都难已实现。青年在患病之初无数次的祈求恢复健康,却没有得到
任何回应。当他不得不接受自己的残疾命运时,所有人却都告诉他要“身残志坚”

1
【法】罗歇·格勒尼埃,《阳光与阴影——阿尔贝·加缪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第 68
页。
2
史铁生,《创作谈》,《史铁生作品全编第 8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 年,第 3077 页。
22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生存困境的发现之旅

青年控诉道:

“人为什么一定要坚强地活着呢?是为了坚强还是为了活着?或是为
了证明自己比任何人都耐受痛苦,都经折磨?是因为善于忍受痛苦是一种美
德呢?还是因为活着就算高明?……喔——就算忍受就是坚强吧,就算这坚
强是美德,但人们赞扬着这美德的同时却循着“实际”在生活!人们理所当
然地追求着人的生活,却认为伤残人忍受着非人的生活乃是一只纯种儿的
1
“美德”
。天一样大的滑稽!

当人生遭遇突变时,内心世界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同样影响了对外部世界的观
察,青年开始对一成不变的生活提出质疑,为什么残疾人一定要“身残志坚”?
这种被尊为美德大肆宣扬的口号,在有切身体会的青年看来实则毫无任何存在的
合理性与必然性,而同样人又为什么一定要坚强的活着?被认为理所当然的信条,
实际上却如同无形的链锁捆住了世人的手脚。还有残疾人的爱情,在别人眼中,
残疾人似乎就不配拥有自由追求爱情的权利,青年与姑娘情投意合,相互理解,
然而外人却完全忽视了两人之间存在爱情的可能性,而知情者更是以“不要祸害
人家”相劝,这种世俗偏见就如同加缪笔下那位高呼“我控告这人怀着一颗杀人
2
犯的心埋葬了一位母亲” 的检察官,将莫须有的道德偏见强加于人之本性中,
而他们对这种畸形道德伦理观的理所当然的认同,无疑不是其早已在荒诞中沉沦
麻木的明证。而同样青年的写作之路也是坎坷的,史铁生写残疾对青年的打击,
写他人明里暗里的歧视,然而最让青年惶惑的是他对自我的否定。青年想以写作
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然而接二连三被退稿的打击,使他不得不为了作品能出
版而作妥协,他将自己用心写出来的文章,将对残疾的焦虑、苦闷,对生命之重
的沉心思考改成“身残志坚”的虚伪话语。作品发表了,可青年却迷茫了。他就
如同在观望镜中陌生的自己,一面是对自我与理想的坚持,另一面对残酷现实的
妥协,理想与现实的两难局面,让青年不得不直面生存的困境,生出对命运的无
力感,

“人,活着,并且想得到幸福。也许这正是宇宙间的悲剧,也许这才是
痛苦的原因。追求的途中布满了痛苦。要么你别去追求,忍受、压抑、苟活,
用许多面盾牌封锁住自己的心;要么就拼力去摇动这沉重的桨。两样之中你
3
总得接受一样,没别的办法,因为你活着”

1
史铁生,《山顶上的传说》,《史铁生作品全编第 3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 年,第 1722 页。
2
【法】阿尔贝·加缪,《局外人》,《加缪全集(小说卷)》,柳鸣九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年,第
99 页。
3
史铁生,《山顶上的传说》,《史铁生作品全编第 3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 年,第 1736 页。
23
第二章 生存困境的发现之旅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呈现在青年面前的世界就如同微积分一般,既无穷小也无穷大,人自出生伊
始便开始接触世界,而世界从古至今不断被认识却永远无法被彻底了解,人想要
在这个世界中追求健康、爱情与理想,而世界以沉默回应。史铁生按照时间次序
一一写下青年得病、残疾、遇到爱情、写作的经历与所思所感,由所谓的荒诞表
征步步深入,直至发现人生的两难性这一唯一主题。这并不是如《西西福神话》
般的理性推导,而是有血有肉的人发出的一声喟叹,是史铁生在写作中将自己十
年来扶轮问路所走过的思想路径坦诚在读者面前。以至当他读到加缪的“荒诞”
时,便生出“英雄所见略同”之感。
至此可以看出史铁生生存困境的欲望说与加缪的荒诞有着本质上的一致性。
人的有限性与欲望,世界的无限性与沉默,两者难以调和的矛盾可以称作“荒诞”
或更直白的阐述为生存的“根本困境”。加缪与史铁生作为哲理小说的代表作家,
两人都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将书中的人物形象当作某种思想、某种品格的物质承
担着。加缪以小说呈现荒诞的具象,他将这种清醒的认知赋予笔下的人物形象,
以“局外人”的冷峻笔调,看待这场笼罩在全人类命运之上的生存困境。史铁生
则是基于个人的生命体验,在对一成不变的生活的质疑之中,步步深入哲理性的
思考,也因忠实于个人的内心,而在作品中时有充满感情的喧嚣呐喊。

第二节 荒诞的源头之辨

个人的经历与所处社会的差异使加缪与史铁生在面对荒诞来源的问题上产
生了分歧。在论文第一章笔者已有提及,虽然二人都遭遇了疾病的突袭,然而相
较而言,加缪与肺结核之间总是呈现为一种相互抗争的关系。自 17 岁患病以来,
加缪先后尝试各种治疗方法,然而在这场与肺结核长达 30 年的博弈中,却终究
是谁也不能将对方致于死地。而史铁生的残疾却是不可逆的、不容抗争的。自
1971 年他第一次进医院后,病情便再未好转。他也曾抱有希望,然而无情的事
实却粉碎了他的幻想,他被判为终身瘫痪,这种只能承受而反抗不得的境遇不能
不让史铁生生出绝望,感受到命运的难以更改。同样,从社会层面上讲,二人虽
然都受到了存在主义学说的影响,认识到生存的荒诞性本质,但存在主义学说本
身是西方文明下诞生的产物,它诞生于基督教宗教哲学中,在二十世纪的战火纷
飞中,在克尔凯郭尔、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等学说的共同影响下发展成熟,
可以说存在主义的学说对西方人特别是身处二十世纪的西方人来说,都是耳熟能
详,倍感亲切的。而存在主义对中国却是一个外来文化,它宛如一声春雷,将在
十年文革的精神专制中昏睡的国人惊醒,然而作为一种舶来品,一种哲学思想,
它必须要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下加以检验,只有贯彻入现实语境中,才能为众人所
接受。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差异,使得两个对“荒诞”源头的思考产生了分歧。

24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生存困境的发现之旅

一 理性之内的真实

纵观加缪的全部著作,他以小说、戏剧、散文等不同的文体展现了荒诞的种
种图景,列举了荒诞的种种表现形式。然而在他的笔下,荒诞的存在却总是突兀
的,没有任何缘由也没有任何征兆。在《局外人》中,他刻意插入了一位“怪怪
的小个子女人”吃饭的场景:

“我已经吃完了,她还在专心致志地圈圈点点。不一会儿,她吃完起身,
以刚才那样机械而麻利的动作,穿上夹克衫就走了……当时,我觉得她一定
1
是个怪女人,但这个念头一过,我很快就把她忘了”

加缪用“机械”、“总是”等词提醒着我们这些人物早已成为荒诞的一部分,
他们沉醉于规律性的日常生活中,麻木机械的生活,这是加缪想要着力强调的“荒
诞”的一个表征,但他从来没有解释这些人物如此的缘由,这样的场景仿佛只是
小说中的一个插曲,只是理所当然的存在着。同样作为“荒诞”的形象化表达,
鼠疫也是凭空出现的,某一天“一只硕大的老鼠突然从黑暗的走廊尽头爬出来”
2
于是荒诞感在人们的生活中慢慢凸显出来。加缪没有分神探讨鼠疫是怎么产生
的,从哪儿来的,它就是这么出现了,而文中的最后,里厄医生说“鼠疫会再度
唤醒它的鼠群,让它们葬身于某座幸福的城市,使人们再罹祸患,重新吸取教训。

3
同样没有原因,只是表明荒诞将永远存在下去。在加缪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
他都刻意的没有去寻求或解释荒诞的来源,它总是突兀的出现。
而如果去探寻加缪荒诞思想的源头,不难发现这早已存在西方的文化脉络中。
加缪对荒诞的理解其实是对先前“荒诞”理论的承袭与发展,荒诞古已有之,一
开始是作为一种感性的感受存在的。在人类认识的初级阶段,人的认识能力和科
学水准尚处于低级状态,认识世界的愿望与实际认识能力不符,对世界产生出荒
诞感受,这种在古希腊神话与悲剧中都有表现,一直到 20 世纪以前,荒诞作为
诸多文学主题中的一种,总是处于次要地位,主要表现为在理性主义的总旗帜下
对社会存在的不合理现象进行嘲讽性的批判与抨击。而当西方文明在炮火与血腥
中进入 20 世纪即面临着深刻的文化危机之时,存在主义作为如何对待这种文化
危机的产物应运而生,荒诞意识作为存在主义的出发点开始具有了确定的哲学内
涵,即现代意识的荒诞,克尔凯郭尔、马尔罗等人起到了引导性的作用,马尔罗

1
【法】阿尔贝·加缪,《局外人》,《加缪全集(小说卷)》,柳鸣九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年,第
74 页。
2
【法】阿尔贝·加缪,《鼠疫》,《加缪全集(小说卷)》,刘方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年,第 136
页。
3
同上,第 393 页。
25
第二章 生存困境的发现之旅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是第一位将荒诞提高到哲理角度来思考的作家,荒诞哲理贯穿他的作品。他同样
也是加缪极为景仰的作家,加缪的荒诞与反抗学说与马尔罗的观念有着很大的相
似性,加缪正是在他的影响下,进一步丰富了荒诞的哲理内涵。而如果说加缪有
何独特于其他思想家的,则是他的推理方式,他的思想的明确性,以及他写作的
激情。正如加缪所反复重申的“我感兴趣的,主要不在于发现种种荒诞,而是荒
1
诞产生的结果。
” 他之所以将荒诞的来源束之高阁,是因为他认为这种推导没有
意义,沉湎于对荒诞来源的探讨,只会陷入对宗教信仰与历史主义的窠臼之中,
不断消解人实际的痛苦体验,弱化人的本体性地位。而他的重点却恰恰是荒诞给
人所带来的巨大伤痛,这是不可质疑也不可消除的。因此他对“荒诞”考查的侧
重点发生变化,他将重点放在荒诞感是如何被发现的这一问题上。由此他指出正
是人的感受,是个人在存在的每一瞬间感受到的种种无常的、生命攸关的痛苦、
绝望等心理体验。人清醒了感受到了荒诞,荒诞才存在,而人理性与情感之外的
便不在他考虑范围中。加缪对荒诞是基于人的意识的直白感受奠定了他对人主体
性地位的重视与坚持,这正是其日后对人类命运关照的基础。

二 理性之外的揣测

而史铁生与加缪相比,在对待荒诞源头的问题上往前走了一步,他独立于西
方的现实背景,很难直接全盘接受所谓“世界是荒诞”的真相,而他基于个人的
命运的考虑则比谁都真切的想要寻求关于“为什么是我?”
“为什么会有残疾(苦
难)”的答案,他在地坛里“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
2
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 ,而正是在他对生与死的思考中,他便触及
了对“荒诞”来源的追问。为什么人与世界之间必然存在着荒诞?为什么不可以
单单充满着幸福与欢笑?他说是“园神”给了他答案,在 1991 年创作的《我与
地坛》中,他写自己在园中呆着的头几年遇到的一个小女孩,小女孩长得很漂亮,
天真无邪,与哥哥一同在园中玩耍,令人称羡。然而过了段日子,当史铁生再遇
到这对兄妹时,他惊讶地发现如此漂亮的小姑娘竟是个弱智,美好与残忍在一个
孩子身上张扬夺目,为何上帝会如此残忍,为何世间必然存在苦难,可如若不然
呢?如若世间只存在着漂亮,丑陋又该靠谁来凸显,如若人人都聪颖慧黠,那个
体存在的独特性又靠什么凸显。于此推理中,史铁生不得不承认“看来差别永远
是要有的。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
3
看来上帝又一次对了。
” 世间需要差别,如此方有意义,所以苦难是必要的,残

1
【法】阿尔贝·加缪,《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散文卷Ⅰ)》,沈志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年,第 101 页。
2
史铁生,《我与地坛》,《史铁生作品全编第 6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 年,第 2651 页。
3
史铁生,《我与地坛》,《史铁生作品全编第 6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 年,第 2666 页。
26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生存困境的发现之旅

疾也是必要的。在史铁生这样的理性推导下,他证明了荒诞存在的必要性。
然而正是在这样的发问中,史铁生已有别于中国传统的命运观,中国传统的
命运观通常都不过是受某种使命感或利益驱动,司马迁在《史记》中写下的那段
最著名的话:
“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戹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
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
1
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也同样是以这种名利
为基础的。这些读书人都是由于失宠于当道,怀才不遇,惨遭厄运,靠写作“以
舒其愤”,但经历了磨难以后,却大有作为。孟子的这段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斯
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
2
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 也可作这般理解。司马迁受了宫刑,结果写出了《史
记》,流传千古,但对其本人的价值评价仍就是从功利的角度为主,这些成就都
是有利于国家兴亡、世代传承的一种政治文明,我国传统对人生价值的评价基本
都是从这个角度来谈,没有上升到人生哲学的层次。史铁生思考的特别之处就在
这里,他跳出了个体命运与家国理想绑在一起的传统命运观,而是向内回归到自
身,思考人之命运所以然的原因,而在对个体荒诞命运的理解中,他继续延伸出
去,所谓命运,亦即“命之所定,运之所动”。一方面似乎束缚了人,一方面却
给了无限的可能,既然这苦难的命运是必然,那么人的主观意志力便起着决定性
作用,人可以在这有限的命运中,选择无限的可能。史铁生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
肯定了个人意志的力量。
“可是为什么偏偏是我呢?”史铁生常说他自己将写作定义为对生活或者说
对生命的审视,他也是这样践行的,他将自己对命运的这番疑惑也同样凝结于笔
端,投射到作品中,创造了“莫非”这个人物,这是其短篇小说《原罪·宿命》
(1988 年)中的第二个故事。莫非本是一个即将赴美读博,有着美好前程的青
年,然而一场车祸让他双腿瘫痪,只能整日躺在床上,多年以来莫非一直想着为
什么偏偏就在那一秒,偏偏就是自己出了车祸,要是自己没有和熟人打招呼就好
了,要是自己多吃几个包子就好了,要是没有去看歌剧就好了,要是自己没有和
那个被罚的学生聊天就好了,要是那个被罚的学生没有在课堂上大笑就好了……
然而当他多年以后终于忍不住问那个学生大笑的原因时,那个学生回答说因为一
3
只狗“望着一进学校大门正中的那条大标语放了个屁” 。自己双腿瘫痪的命运
竟是因为一个狗屁,莫非只觉得命运不可理喻,然而史铁生的用意却不止于此,
他在文中和莫非一起默默的以分秒推演人生,努力的尝试躲过这厄运的一瞬,试
图得出为什么是“我”的答案,然而正是在这种分毫不差的精确计算中,莫非发

1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信出版社,2018 年,第 1259 页。
2
【战国】孟子,《孟子》,北京:中华书局,2009 年,第 285 页。
3
史铁生,《原罪·宿命》,《史铁生作品全编第 4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 年,第 2070 页。
27
第二章 生存困境的发现之旅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现这是必然的结果,发现了上帝不可抗的安排,史铁生也正是在这样日复一日的
冥思苦想下,推导出了这番结论,确认上帝的强大是不容人的意志作出改变。而
自己正是这无数命运交织中的一环,相互牵连,共成一体。在莫非的形象中,我
们不难想象,史铁生肯定也曾这么推导过自己的命运。先天性的生理缺陷、知青
生活的艰苦、病情发现不及时、医疗的不发达……种种偶然促成了今日必然的命
运,这样的结果难道不是一种精心安排吗。差别(荒诞)的存在有其必要性,而
人所谓偶然的命运实则是一种必然的结果。此时距史铁生日后形成的宗教哲学观
尚有段距离,但是这种冥冥之中的注定,却让他感到确实有一双看不见的手掌控
1
着世界,他将之称呼为“神” ,而正是它将所有人的命运交织连成了一张巨大
的生命之网,并以它的强大象征着人的有限性。
史铁生对整体性的感知,同样可见于小说《我之舞》
(1986 年)中,傻人路
走进一个漆黑的球里,球壁是用无数颗宝石拼接成的,路点了一把火照亮,
“轰”
的一声再也看不见边儿了,
“每一颗宝石里都映出一个人和一把火,每一颗宝石
里都映出所有的宝石也就有无数个人和无数把火,天上地下轰轰隆隆的都是火声,
2
天上地下都是人举着火。” 这个构思的灵感应该是来自佛陀所描述的因陀罗网。
佛陀借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宇宙万物间的相互依存与联系,你中有我,我中
有你,我在世界中,世界也在我之中。而史铁生经常引用的“音符与音乐”,
“浪
与水”的比喻,也体现了他对佛教思想的领悟,他对人之命运整体性关联的思考,
为其日后从集体救赎的角度寻求反抗的途径,为“我之不死”的永恒说提供了思
想基础。
加缪对“荒诞”的思考沿袭着西方哲学道路不断加以发展、充实,他在对“荒
诞”历史的考查中,看到人们对这种痛苦命运的妥协与屈服,这种对个体痛苦体
验的安慰性解释,进而消解了个体存在的价值为加缪所批判,因此在他的作品中,
他直白地描写人处境的荒诞,坚定的站在人之主体性地位的立场。而史铁生对人
之生存困境的认知,在他对个体命运的发问中,较之于中国传统命运观已产生了
偏移,他同样由家国理想转向对个体存在价值的探讨,面对人之既定的悲剧命运,
他宣扬人的主观意志力的决定作用。而他从差别必要性的确认,对冥冥之中“神”
的揣测,对命运整体观的思考,将把他引入到“集体救赎”的观念中。

第三节 “荒诞人”的立场之分

“荒诞人”是指具有荒诞意识的个体,是指在实际生活中体验到生存痛苦的
人。加缪与史铁生从始至终关注的都是具体生命存在,当他们二人将荒诞意识投

1
史铁生自始至终都没有明确的宗教信仰或信奉单一的神,在他的语境中神、命运、上帝更是他对一种高
于人的意志的统称。因此本文在接下来的指称中统一用上帝指代。
2
史铁生,《我之舞》,《史铁生作品全编第 4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 年,第 1987 页。
28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生存困境的发现之旅

射入作品中时,便试图用文学的语言来表现荒诞对个体的影响。“荒诞人”的形
象便应运而生。加缪的“局外人”是在“自然人”与“社会人”的冲突中出现的,
与之相对的是“局内人”的存在,而史铁生的“残疾人”
,则是在由具体走向抽
象,由个体走向整体的过程逐渐丰满起来,他们二人以不同的方式来演绎“荒诞
人”的立场区分。

一 “局外人”的视角

在讨论了加缪与史铁生对待荒诞源头的不同思考之后,二人体察“荒诞”的
视角也不尽相同。加缪的一生似乎永远处在二律背反的矛盾之中,充斥阳光与贫
穷的童年生活,疾病与健康的抗争之路,以及他始终无法摆脱掉的“黑脚(阿尔
及尔法国殖民者)
”身份,他一直处于两极的张力之中,使他看待问题、分析问
题的角度善于从正反两方面辩证分析,看待“荒诞”亦是如此。
在被加缪称为创作源泉的散文集《反与正》中,加缪记叙了他的第一次“荒
诞经历”,母亲病重,他为她守夜,当母亲一次次在病痛中挣扎、痛苦呻吟,他
也陪着煎熬着,彼时

“他才领略到这一夜他们是多么孤单。母子俩与所有的人相悖。正当他
们两人苦苦挣扎之际,‘别人’却安眠如常……屋子还荡漾着电车驶过的回
响,不过却渐渐消逝。遗留下的是一片荒芜的林园,惟有那病人的痛苦呻吟
1
在园里久久不散。他从未像现在这样感到自己身在他乡。

孤儿寡母仿佛对抗着全世界的场景,自己内心的挣扎痛楚与外部世界的静默
冷淡相对,使加缪对“荒诞”的形式有了深切的体会。于是在加缪笔下,有这样
一组人物,他们在察觉到荒诞感后,由自身向外观望,发现周遭遍布着不可思议
的荒诞图景,而因为自己的清醒意识,使得个体与周遭的世界格格不入,而成为
“局外人”的存在。
在小说《局外人》中,默尔索默尔索首先是一个“自然人”
,他遵循本能行
事,真实是他唯一的特点,乃至因为阳光的影响而杀了人。小说中描述了大量默
尔索的直观感受,
“我走进小屋,里面是一个明亮的厅堂,墙上刷了白灰,顶上
是一个玻璃天棚,放着几把椅子与几个 X 型的架子,正中的两个架子支着一口已
2
盖合上了的棺材。
” 加缪以一个短句、一个短句的形式组成了默尔索所看见的场
景,让每一个短句所描绘的场景都似乎变成了老式电影胶片中的定格画面,在每

1
【法】阿尔贝·加缪,《反与正》,
《加缪全集(散文卷Ⅰ)》,丁世忠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年,第
29 页。
2
【法】阿尔贝·加缪,
《鼠疫》,《加缪全集(小说卷) 》,刘方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年,第 46 页。
29
第二章 生存困境的发现之旅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个动作之间没有了“然后”、
“接下来”等所谓的连接词,默尔索只注重当下的感
觉,将他个人的直接感官感触忠实的记录下来,在这样场景的绝对独立中,我们
发现是主体的思想、情感、理性在统领着一切,而其他都无关紧要。而显然默尔
索的自然人属性与社会规则是格格不入的,他不会在丧葬上哭泣,也非常诚实的
告诉女友说我爱你。。,然而在刑案发生之前还可以说是相安无事的,杀人案使两
者的矛盾达到高潮。在自然人与社会人的冲突之中,加缪巧妙的设置了律师和默
尔索之间对口供的情节,律师希望默尔索假意承认“那天我是控制住了自己悲痛
的感情”但默尔索却选择了拒绝“不,因为这是假话” 1,于是自然人与社会人
的冲突转成了“局外人”与“局内人”的矛盾,默尔索以个人意志拒绝向社会规
则说不,尊崇自己的内心,而与之相对的“局内人”则可以看作是自然人向社会
人臣服的形象。那是如机器般机械进食的女人,那是在审判席上高呼“取下此人
脑袋”的审判官……生而为人自然具备着情感、思考的能力,都有着遵循本能的
渴求,而局内人与局外人的差距便在于人对个体本能存在的忠诚与否。当默尔索
在小说最后吼出的“我好像两手空空,一无所有,但我对自己很有把握,对我所
有的一切都有把握,比他有把握得多,对我的生命,对我即将来到的死亡,都有
2
把握。” 他看不见见石头里浮出的上帝脸庞,看不见爱情与结婚的理所当然,看
不见没有为母亲哭泣“不孝儿子”与杀人犯之间的必然关系,但他能看到星星,
听到虫鸣,感受到海风拂过鬓角的凉意,感受到自己实实在在的活着。面对荒诞,
加缪认为只存在着“正与反”两种可能,要么妥协于荒诞,要么遵循个体本能,
而正是在这种选择中,默尔索由一个生理意义上的人转变为一个“真正”的人,
个人意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个人的存在价值在这选择中得以展现。
“局外人”与“局内人”的对比,恰如现实世界中人遭遇荒诞之时的处境。
加缪将现实思考化入到作品中创造出“默尔索”这样的人物,他尖锐的指出面对
荒诞,人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成为自己的主人,要么成为荒诞的奴隶,而正与反
的结果全凭人的主观意志选择。他残酷直白的描写了作为局内人种种滑稽的行为
与了无生气的动作,他同样借默尔索之口以充满激情的口吻表白遵从内心的意义。
在加缪看来作为“荒诞人”的选择昭然若揭。
《局外人》中的默尔索、
《卡里古拉》
中的卡里古拉、
《鼠疫》中的里厄医生、
《西西弗神话》中的唐璜、西西弗等形象,
加缪都将他们标榜为具有荒诞意识的局外人形象,并以各自的方式寻找着出路,
虽然方式可能各不相同,但他们都具有与这个荒诞的世界反抗的意识,当默尔索
面对着指导神甫大声的吼出“我”的想法时,谁也不能忽视那种来自作者内心深
处的呐喊,那种对人之本性的坚持与赞扬。

1
【法】阿尔贝·加缪, 《鼠疫》
,《加缪全集(小说卷) 》,刘方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年,第 88 页。
2
同上,第 129 页。
30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生存困境的发现之旅

二 广义的“残疾”

史铁生生于 1951 年,成长于国家最为风雨飘摇的年代,“大批斗”、


“文革”
让他亲眼目睹多少人希望的破灭,精神的异化,然而那时毕竟年轻气盛的他很难
停下脚步咀嚼出人生的苦楚,他只是隐约有所察觉但并不真切。而残疾的厄运却
给他当头棒喝,实不亚于从云端坠入地狱,往日那个爬上华山山顶,激情豪迈满
怀理想的大好青年,只能蛰伏于轮椅之上,这巨大的落差,才使他不得不重新审
视人的生存状况。
而除了个人的际遇,史铁生始终与当代文学都保持着一定距离,当大多数知
识分子都以“精神领袖”自居,以批判人民的麻木性为要旨,以“拯救“”人民
为要义时,史铁生总是将自己视为“小人物”的一员在思考。他没有将自己标榜
为引导者,而是一位思考者,他在对自己生命的疑虑中上下求索,在写作中供奉
自己的生命迷途与思索轨迹,所以他更使读者感到贴近亲切。在《夏天的玫瑰》
中,他写卖风车的老头儿三十年来重复做的可怖的梦

“他的腿没有了,独自在一片陌生的荒野上爬,想要爬回家去。可是他
不知道家在哪儿,应该往哪边爬,他从未见过这片无际的荒野。他爬着,忽
然看见前面有一堆眼睛在盯着他。那是狼!一堆狞笑的狼!他慌忙往后退,
转过一个墙角,屏住呼吸往另一方向爬。可前面又有两只佯睡的老虎,正眯
1
缝着眼睛瞄着他”

而这般冷酷的梦境也曾是史铁生的梦魇,甘铁生曾回忆与史铁生同屋的几个
2
晚上,
“他常常因为恐怖的梦境而大喊大叫。每次我被他的梦吼惊醒” ,那叫声
不像是人发出的,像是野兽一般。他描写这些在命运的捉弄中鼻青脸肿的小人物
的悲痛、愤恨,也同样是在诉说自己对命运荒诞性的难以接受。哪有生来的“身
残志坚”,那是对普通人在痛苦的漩涡中竭力挣扎的轻视,而史铁生则坦坦荡荡
的承认了下来,宣告世界认识荒诞、承认荒诞从不是轻而易举的。正是基于这样
的个人体验,史铁生才开始关注残疾人群体,他在《山顶上的传说》里写道:

“他想,以后除了扫街,还是要写东西,按照自己的心去写。为伤残的
人们去写。为自己制造深渊才是伤残,是罪恶。要走出深渊,不能光咒骂歧
视和偏见。要让人们懂得伤残人的尊严是怎么一回事,伤残人自己更得懂。

1
史铁生,《夏天的玫瑰》,《史铁生作品全编第 3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 年,第 1482 页。
2
甘铁生,《精神猎手》
,《生命——民间记忆史铁生》,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2 年,第 333
页。

31
第二章 生存困境的发现之旅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这成为了他这段时间的写作目的,在最初发表的几篇文章中,史铁生刻意不
提及伤残问题,而是随文坛主流以反映社会问题为主,而当他确定了自己写作目
的后,他开始将更多的关注焦点放在残疾人群体中。短篇小说《没有太阳的角落》
(1980 年)便是史铁生以自己在街道生产组临时工的经历为蓝本所创作的。在
这篇小说中,
“我”、克俭还有铁子三人都是残疾人而选择窝在一个阴暗潮湿的小
角落。而这个“没有太阳的角落”也正是三人的精神写照,

“那些像为死人作祈祷一样地安慰我们的知青办干部,那些像挑选良种
猪狗一样冲我们翻白眼的招工干部,那些在背后窃笑我们的女的,那些用双
关语讥嘲我们的男的,还有父母脸上的忧愁,兄弟姐妹心上的负担……够了!
既然灵魂失去了作人的尊严,何必还在人的躯壳里滞留?!

这段内心独白是对残疾人被社会无端歧视的现实的控诉,如果说个人的残疾
经历是对认清命运本质的痛苦体验,那么残疾人整体的状况则让史铁生意识到社
会群众之间的巨大隔阂,普通人都在以恶意或自以为善意的举动在伤害残疾人,
默认他们永远无法独立,享受平等,永远是一种累赘与负担。史铁生本想揭示社
会对残疾人的歧视,想为残疾人争取更多应得的权利,而在这写作之路中,他慢
慢意识到了原有比肉身的残疾更为可怖的东西,那就是人精神的残疾。那出现在
“我”
、克俭与铁子因歧视而产生的报复心理中,出现在普通人对残疾抱有的一
种莫须有的歧视与偏见中,那是一种人之必然存在的有限性。在 1983 年创作的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代后记《几回回梦里回延安》中,史铁生感慨道“我知道,
假如我的腿没有瘫痪,我也不会永远留在‘清平湾’;假如我的腿现在好了,我
也不会永远回到‘清平湾’去。我不知道怎么把这个矛盾解释得圆满。”1清平湾
于他来说是一座精神家园,代表着理想与奋斗,代表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圆满的价
值理想。然而他却终不能抵消现实的残酷,追忆清平湾不再是一种简单的怀乡叙
述,他更暗含着史铁生对理想的某种理性认知:怀念是人对自然环境和世相人心
中蕴藉的理想的怀念,无法留在清平湾则是理想在现实中的幻灭,因此可以说他
此时已意识到存在的两难性即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由一种具体的生理现象转变为对人之有限性的勘察,史铁生于此发现了“残
疾”的真正意味,即所谓命中注定,不可更改性,
“残疾”不仅会发生在“我”
身上,也必然会发生在“你”身上,“我”可能遭遇生理上的残疾,而“你”可
能会遭遇心灵处的残疾,人残疾的命运是不可更改的,但这也意味着“残疾”束

1
史铁生,《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史铁生作品全编第 8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 年,第 3029
页。
32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生存困境的发现之旅

缚了人的同时,也解放了人,即便命运的终点已然确立,但从起点到终点的路途
却充满着各种可能性,人可以凭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选择不同的道路。
加缪在正与反的对比冲击中,给人以美学的震撼,哲理性的反思,而史铁生
从自身经验出发,在对命运的思考中,摆脱了对个人伤残体验的自怨自艾,关注
整体的命运,他们都关注人的主体意识,认识到荒诞命运中人的自由意志的重要
性。但是加缪的选择是在反与正的两极矛盾中,当他将局外人与局内人对立起来
开始,他对生命意义的考查,必将走向反抗之路,而史铁生的自由意志的选择则
是在人生的可能性上,然而即便拥有了选择的机会,对最终悲剧命运的确定,依
旧难以激起“活下去”的热情,因此史铁生对生命意义的追求走向对彼岸可能世
界的眺望中。

33
第三章 生命意义的追索之途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生命意义的追索之途

在对生存困境进行了彻底的分析之后,加缪与史铁生又在各自的存在之思上
继续前进,既然最终的悲剧命运是必定的,那么人存在的意义将在何处彰显,这
是他们接下来要思考的问题。

第一节 自杀式死亡的否定

从呱呱坠地到具有独立的思想与视角观察社会,加缪与史铁生花了二十多年
的时间,历经艰辛,发现展现在面前的赫然是一个无所不包的荒诞世界,面对避
无可避的苦难人生,二人都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同一个问题——死亡。无路可走的
时候,
“死亡”是一个多么诱人的甜蜜陷阱,诱哄着疲软的精神步步探入。古往
今来,因寻不到生存的意义,对人生抱着巨大的失望一跃而入的人比比皆是。偏
偏却遇到了两位韧如蒲苇之人,他们都不约而同的向死亡说不。

一 否定自杀的理性推演

加缪在评论萨特的《恶心》时便指出:
“某一类文学的错误,就在于相信生
活是苦难的,因而是悲剧性的……观察到生活中的荒诞并不是结束,而只是一个
1
开始。”实际上他也是这么做的,发现荒诞后该如何行动成为了他最关心的问题 ,
而面对世界的荒诞性,正如他在《西西弗神话》中所说,首先“真正严肃的哲学
问题只有一个,那便是自杀。判断人生值不值得活,等于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

2
世界的无理性,人生的有限性,人自身的软弱让他面对绝望处境时似乎只能自
绝于世。而面对无论是肉体上的自杀还是精神上的自杀,加缪始终坚持否定的态
度。
在加缪看来,精神上的自杀即是由对个体存在的认同转向对他者的盲目信仰
中,他在《西西弗神话》中首先探讨了宗教自杀,指出谢斯托夫与克尔凯郭尔都
在认识到“一切存在的基本荒诞性”进行了“哲学跳跃”,他们将“荒诞”看作
是一种必然存在的真理或救世主的形象,确认了荒诞存在的意义,于是荒诞便脱
离了人性,而成为了永恒,亦即上帝。但是加缪认为荒诞是在人与世界的冲突中
诞生的,将荒诞视为永恒的存在,便无视了他产生的根基,是一种自相矛盾的推
论,同时,为了解除这种荒诞,哲学上的自杀要求人投入上帝的怀抱,然而在宗

1
【法】奥利维耶·托德,《加缪传》,黄晞耘、何立、龚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年,第 319 页。
2
【法】阿尔贝·加缪,《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散文卷Ⅰ)》,沈志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年,第 91 页。
34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生命意义的追索之途

教的信仰(加缪主要针对基督)里,来世说是基石,今生的苦难是为了来世的天
堂,在这样的看不见的许诺中,许多人都忘记了自己现世的存在而空想着来生,
实际上也是从精神上宣判了自己现实个体的死刑。实际上加缪对基督教的思考早
在大学时便予以关注,加缪的学位论文题目就是《基督教的形而上学与新柏拉图
主义》
,内容是比较新柏拉图主义的主要代表帕罗丁和基督教教义学的著名代表
圣奥古斯丁著作中的希腊思想和基督教精神。加缪在论文的最后指出,这也是他
在日后的哲理性散文中反复强调的一点,基督教把人的历史视为严格一致的,将
人的一生及一系列事件的发展视为从起点向终点演进的历史,在此过程中,人获
得拯救或受到处罚。历史哲学即诞生于基督教的出现。在加缪看来西方日后所发
展起来的历史主义与理性主义,只是对“上帝”观念的简单替换。譬如以现象学
家胡塞尔为首理性之上学说认为“没有什么真理,只有一些道理而已……通过意
1
识给予道理的关注,使道理明确可辨” 但是他同时把理性推到了至高无上的地
位,确认了至高理性的存在,即假使精神不存在了,精神的规律性也会仍然存在
下去。而加缪在此强调的依旧是人的存在,唯人精神存在一切才有意义,否则便
是虚无。
在否定了哲学上的自杀后,加缪着手探讨肉体上的自杀,其推导依旧与精神
上的自杀相似,正如在第二章第一节中指出的,荒诞的发现有赖于人,人不存在
了,荒诞也便消失了,
“自杀并不象征反抗的逻辑结局,而完完全全是反抗的反
2
面。” 自绝于世只是舍弃了生命,因为苦难所以自杀,然而自杀却反过来消解了
苦难,这样的循环便没有了意义,连自杀本身也成了虚无。
加缪对“自杀”的思考包括物理自杀与哲学自杀两个维度,其对自杀的态度
显然受尼采等人的影响,加缪从不认为自己是存在主义哲学家,尽管他认同并继
承了存在主义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的观点。认为人是在无意义的宇
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但人可以在原有存在的基础上自我塑造、
自我成就,活得精彩,从而拥有意义。但是在他看来以克尔凯郭尔为首的宗教存
在主义哲学家选择了宗教自杀,而以萨特、胡塞尔为首的非宗教存在主义哲学家
则选择了哲学自杀,加缪的理性推理因其基于人的存在本身,进而否定了这两种
逃避荒诞的方式。

二 向死而生的个人体验

史铁生关于死亡的理解,按其自己所总结的称之为“向死而生”
。再此,不

1
【法】阿尔贝·加缪,《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散文卷Ⅰ)》,沈志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年,第 222 页。
2
【法】阿尔贝·加缪,《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散文卷Ⅰ)》,沈志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年,第 131 页。
35
第三章 生命意义的追索之途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得不再次强调,他对人生的穷穷追索是一步步坚实踏出来的。和加缪的理论推理
相比,史铁生将认识到荒诞后的种种处理方式都一步步实践过。首先是关于自杀,
在其作品与访谈中,他多次毫不避讳的承认,刚残疾那几年,他的确想着死,他
甚至还在褥子底下藏过一根电线,他考虑着自杀,并有过许多次濒死的体验,然
而他却最终没有这么做,关于其原因,史铁生在一次采访中告诉记者:

“因为看卓别林电影《城市之光》,有一个女的自杀,卓别林把她救下
来了,这个女的说你干什么救我,应该让我死,卓别林说了一句很棒的话:
‘你着什么急呀?’有时候幽默很好,非常重要,卓别林这句话我这一生都
不会忘了。这就是一个开头,既然不着急了,继续活下去有可能各种信心都
1
建立起来了。”

于是在作品中他写道“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
2
节日” 一时传唱无数。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似乎从表面上看,便是承受命运
的给予,类似犬儒主义者般“活着便是唯一的要求”,随波逐流,莫问前程,陷
入虚无主义的深渊,然而果真如此吗?多年后当他写《我与地坛》时,又对此进
一步作了阐述

“可是不必着急的事并不证明是一件必要拖延的事呀?你总是决定活
下来,这说明什么?是的,我还是想活。人为什么活着?因为人想活着,说
3
到底是这么回事,人真正的名字叫做:欲望。

活着说到底是为了存在,为了证明在世间人的价值。人有欲望才有困境,人
有欲望,才要求生。人有欲望,才有人性,欲望是人的“罪孽与福祉”。史铁生
正是在自我审视中比任何人都强烈的感受到人的求生本能。所以在《毒药》里他
讲述一个人青年手里拿着两颗毒药,随时想着可以处决自己的生命,然而每每面
对困境,想要放弃,想要服毒时,又有一种不甘心,想要再试试。
“死是必将来
临的节日”便成了一个借口,一个渴望活着的借口。人之所以存在世上,便是为
了活着,没有活的欲望便没有人的存在。
放弃了肉体自杀,史铁生也同样考虑了宗教信仰。很多研究者都撰文探讨过
史铁生的上帝观,就连史铁生自己都承认“久卧病榻难有无神论者”
。在 1994
年访谈中,记者张专便就宗教信仰问题,与史铁生直接进行了交流,当张专询问:

1
史铁生,《访谈·对话》,《史铁生作品全编第 10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 年,第 4331 页。
2
史铁生,《我与地坛》,《史铁生作品全编第 6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 年,第 2623 页。
3
史铁生,《我与地坛》,《史铁生作品全编第 6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 年,第 2641 页。
36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生命意义的追索之途

“您信上帝吗?”这里的上帝很明确是基督教意义中的上帝(唯一神),但是史
铁生回答却是:

“信。但上帝是什么这又是一个大话题,怎么证明上帝的存在又很有意
思。它绝不是一个人格化的东西。在某个层面上你可以把它人格化,比如你
劝人行善的时候。但在美的层面上它不是人格化的,它本身是一种祈祷。在
人面临困境的时候从根本上讲没有人能救助我们,而这种状态可以使我们的
1
心境得到改变,对世界对生命有一种新的态度,这时候,上帝就显露了。

基督教坚持一神论,坚持耶稣基督对世人的拯救,坚信人可以凭着此世对上
帝的仰望而在彼岸得到完满,这里史铁生同加缪一样,对此都是不以为然的,他
批判了这种功利性的目的,这种对上帝的祈愿,只会让人希冀于彼岸的存在,而
忘却了现世。他否认了人格化的上帝存在,即否定了基督教信仰的最基本因素,
他所采用的并非基督教中“上帝”的本身含义,而是用“上帝”来代指人所难以
揣测的非理性存在,他吸收了基督教以及佛教中一些“存在”思想,毕竟这些宗
教中的部分理念也正是为了帮助人的生存而推演出来的,正如同加缪在战后也盛
赞基督徒在二战中的英勇表现,无宗教信仰者与宗教信仰者在某些理念上有着惊
人的相似之处。所以史铁生从根本上是没有唯一神的信仰,也没有天堂、轮回说,
那么又该如何理解他的“上帝”呢?他是从两个层面来阐释他的宗教观的,一是
对“神”的揣测,二是对人有限性的推论。史铁生在一开始对差别的认同中,便
与加缪走向了相悖,加缪坚称以每时每刻的生命体验感受活着的意义,而史铁生
则在差别的含义中感受到无上真理的存在,这样一位神,他看似冷血无情,正如
2
加缪笔下的里厄医生对上帝的控诉“那孩子至少是无辜的”
, 但他看似冷血无情
的背后,实则为整个世界的运行带来微妙的和谐,如果差别不存在了,所谓追求
幸福便没有了价值,人生也毫无意义,而正是在这种差别中,人才能感受到神的
存在,感受到神恩的照拂
史铁生关于神的概念,起初是接近于泛神论的。泛神论相信神就存在于自然
之中,在他的主宰下,无限生有限,天地万物,循环往复、生生不息。更具体地
说,在史铁生的神义论思想中,神和上帝、无限等同属一意,都是超越于人自身
力量之上的存在本身。说到底,他并非供奉在教堂或寺庙里的人格神,而是世界
本体或曰存在本体。这当然与史铁生之前的个体经验有着内在的精神联系。当史
铁生遭遇了现实的种种苦难之后,清平湾与地坛的生活,使他将这类地方看成了

1
史铁生,《访谈·对话》,《史铁生作品全编第 10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 年,第 4323 页。
2
【法】阿尔贝·加缪,《鼠疫》,《加缪全集(小说卷)》,刘方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年,第 314
页。
37
第三章 生命意义的追索之途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自己的精神故乡,希望在类似的地理和精神空间内去抚平创伤,隐含其中的自然
神论思想,以及逃离此岸世界的精神走向,都会导致他对冥冥中主宰人命运的神
的确信。
另一方面也必须指出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泛神论”的根基,在老庄那里,道
家将自然看作永恒不变的存在,看作一切存在的根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
1
道,道法自然” ,道家将人与自然对立开来,自然即为自然原则,人只能道法
天地,顺其自然,而史铁生在阅读基督教文化,特别是在阅读中国文化基督徒代
表人物刘小枫的著作后,对中国这种传统“自然”观点做了改动,将自然最根本
的立足点转向为对个体生命的关注,神的无限织就了这张包含万物的命运之网,
将所有人的生命连接在一起,而每一个个体的存在都有其意义,每一个个体的存
在都有无限可能,史铁生由自然转向个体生命,在对个体命运无限可能的探讨中,
认为人始终享有精神的自由。
而从人之有限,人生命有限,理性有限,史铁生转向对人灵魂的思考,史铁
2
生指出“灵魂不死,是一个既没有被证实,也没有被证伪的猜想。” 而史铁生从
人有恶的可能性出发,倾向于认为存有灵魂。笔者对史铁生关于灵魂有无的理解
将在下一章再做具体分析。但就史铁生对“灵魂”有无的探讨,已与中国传统价
值观产生了偏离,中国传统文化总是从家国理想的角度来看待生与死,古时士大
夫更重视的是如何活着,死后对后世的影响之类,而史铁生却有别于传统的“苟
利国家生死以”的生死观,他开始思考灵魂,思考肉体死亡是否是真正的结束,
他进行的是个体的反思,他认识到死的问题唯一涉及到的就是一个人自己,一个
人必须自己去死,和任何别人无关,别人不能代替。而中国传统文化恰恰缺乏的
就是对个体的反思。史铁生纠缠死的问题,说明他的个体意识已经开始觉醒,需
要找到自己理论上的立足点,他对死后灵魂的探究,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恰
恰是对个体意识的关注。
总的来说,加缪寻求的是人的有限理性范围内的真实,因此他拒绝自杀,摈
弃了传统的基督教信仰、理性主义、历史主义的价值观。他始终坚持理性之外,
存而不论,这种想法倒颇似中国自孔子以来“未知生,焉知死”的生死观,中国
传统不管儒家、道家,都不关心死本身,他们只关心为什么死,死给国家或后世
带来的影响而加缪因为站在个体真实存在的角度,将功利性目的也一并摈弃了,
人有限内的真实成为了他的标杆,但这里无疑存在一些问题,加缪对有限理性的
坚持,是否也可视为信仰的一种,如果按此推理,那这种信仰与加缪对个体真实
的推崇,两者之间其实存着悖论的关系。同时,将人推上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后,
是否意味着人可以不受限制,在加缪看来,这是不可能的,因此在日后他试图从
1
【春秋】老子,《道德经》,北京:中华书局,1993 年,第 102 页。
2
史铁生,《病隙碎笔》,《史铁生作品全编第 8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 年,第 3390 页。
38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生命意义的追索之途

集体的角度对个体的无约束性进行规避。史铁生从个体的生命体验中拒绝自杀,
他同样反对功利目的信仰,但是对人的有限性与差别存在的肯定,使他将目光转
向了对神秘之物的揣测之中,这种原因有多方面的,既有传统道家文化的影响,
也是基督教在中国本土化的结果。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立足点始终落在具体的
个人上,而在与中国传统生死观的对照中,他对个体存在的反思更为可贵。

第二节 反抗思想的诞生

既然肯定了人的欲望,否定了“自杀”这一逃避荒诞世界的做法,面对人的
生存困境,加缪和史铁生不约而同的走上了反抗的道路,然而加缪与史铁生的道
路却在此出现的具体分歧,国内学者在研究加缪对史铁生的影响时,重点便是以
史铁生的反抗作为依据点,但当我们从二者反抗的源头一路梳理下来,这种分歧
是必然的,是两位作家不同经历、思考起点所引向的不同道路,而出发点的不同,
让二人在面对“反抗”时,侧重点也发生了变化。

一 “西西弗”式的反抗

对加缪而言,世界的荒诞性无法改变,每个生命都逃不过荒诞的命运,死亡
消解了一切价值和意义,留给人类的是虚无。但是,加缪并没有否定现实生活,
反而进行积极思考,认为荒诞世界中的人应该在荒诞中反抗荒诞,在无规律的世
界面前注重生命体验,在生命过程中享受生活、追求幸福,从而获得人生价值。
他把这种奋斗抗争的人生态度,概括浓缩为西西弗式的反抗。加缪对自古希腊流
传下来的西西弗神话进行了再创造,相传西西弗是最明智且谨慎的凡人,他智斗
天神,为人间城堡提供水源,用铁链锁住死神,逃避死亡的厄运,欺骗冥王,重
回人间生活。众神对他的欺瞒亵渎不满,惩罚他将巨石推到山顶,如此反复,永
无止境,众神认为再也没有比这无尽的劳役更可怕的惩罚了。这个神话构成了他
的名著《西西弗神话》中的中心形象与最最重要的一章,它是整个人类生存荒诞
性的缩影。命定的判决,永无止尽的苦役,毫无意义的行为,热烈愿望与冷酷现实
的对立,主观理想的呼号与客观冷漠的沉默,没有祖国、失去故土、永被流放的个
人,所有这些都蕴含在这个形象里。但同时,它又是人类与荒诞命运抗争精神的突
现。人在荒诞境况中的自我坚持,永不退缩气馁的勇气、不畏艰难的奋斗,特别是
在绝望条件下的乐观精神与幸福感、满足感,所有这些都昂扬在这种精神里。正
如加缪所写的“爬上山顶所要作出的艰苦努力,就足以使一个人的心里感到充
1
实……应该设想西西弗是幸福的。
” 而西西弗的伟大之处并不仅仅在于反抗,而

1
【法】阿尔贝·加缪,《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散文卷Ⅰ)》,沈志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年,第 184 页。
39
第三章 生命意义的追索之途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是无限的苦役意味着的无限的反抗,是在无数次的推石上山的过程中,始终都保
有清醒的“荒诞”意识,此即为人今生的意义所在,也就是加缪所诠释的“唐璜”
的爱情,他将反抗量化,指出只有在不断的反抗中,才能不断彰显人的意志。
而《鼠疫》就可看作是一群人的一次反抗经历,在这部小说中,以里厄为代
表的防疫队员们与鼠疫抗争到最后一刻。过程是艰难的,甚至看不到希望,但他
们一直坚持到最后。小说从开头到结尾都是在鼠疫肆虐的大环境中进行,作者透
过鼠疫影射人类面临的生存困境问题,这种困境是永远存在、不可消除的,但鼠
疫中的人们没有因看不到希望而逆来顺受。鼠疫固然很可怕,但里厄和他的朋友
们没有因疫情越来越危急而退缩,相反,他们抵抗的决心愈加坚定,抵抗的行动
也未曾停止。加缪借主人公里厄来抒发自己的观点,即在无边无尽的困厄面前不
能放弃抵抗,而应以饱满的热情迎难而上,也许看不到希望,但抵抗的过程就是
希望。
“加缪的生命原则是,承认这个世界具有现实性,认识到人们生活在有限
之中,因此对未来不抱希望而穷尽人生,但同时坚信荒诞的存在,并具有清醒的
1
意识,向往自由,反抗荒诞。
” 在他看来,唯有持续不断的反抗才是生存之道。
在小说的最后,加缪写道,里厄听到人们的欢呼声,但他清楚那种欢呼将一
直受到威胁,因为鼠疫杆菌永远不会消亡。他

“知道它们能在家具和内衣里休眠几十年,知道它们在房间、地窖、箱
子、手帕和废纸里耐心等待,并知道也许会有那么一天,为了给人们带来灾
2
难并教训人们,鼠疫会再次唤醒老鼠,并让它们死于一座幸福的城市。

加缪以鼠疫象征人的生存困境的永恒性,人的胜利是暂时的,具有阶段性和
局限性。人的一切行动在生存困境面前都显徒劳,但人不能就此停止行动,也不
能选择逃避,人在面对种种困境之时,从不妥协的态度,便是人性的彰显,便是
时时刻刻所彰显的人的存在,追求阶段性胜利的过程就是人生意义所在。

二 “类西西弗”的宗教精神

而史铁生呢,面对生之艰难,他唯独承认了西西弗的形象,在其作品中,也
多次提到这个神话人物,1984 年当《西西弗神话》在中国第一次译介出版,同
年,史铁生也发表了中篇小说《山顶上的传说》
,他在文中提到:
“他把脸贴在上
面,似乎觉出地球在转,满天的星斗都在转。大约那就是西绪福斯滚动着的石头,

1
刘研,《加缪生命伦理思想研究》,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年,第 17 页。
2
【法】阿尔贝·加缪,
《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散文卷Ⅰ)》
,沈志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年,
第 351 页。
40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生命意义的追索之途

1
他想,那是个伟大的神话,无尽无休地去滚动。” 此后,他时常提及“西西弗”
的形象,根据《史铁生全编》统计,他在作品中提到“西西弗”的次数多达 24
次,他多次承认对于存在主义“谈不上研究,但是我很喜欢,因为有共鸣,让我
理解。我读过一点这方面的书,我感到你感觉到的东西被人家一下子说出来,人
2
家把你的想法分析得对极了。
” 史铁生十多年扶轮问路,走到这里,看见了加缪
的路标,他点头称是。其思想萌芽在以往作品中早有体现,1983 年史铁生在两
部作品中都提到了“牛”的形象,都是异常的健硕与勇猛,然而相比《我的遥远
的清平湾》中以“牛”的形象感怀那段青春岁月,在《夏天的玫瑰》中,“牛”
则更带有了一种永不妥协的冲劲,

“牛身上每一块绷紧的肌肉都流露出勃勃的生气和力量,每一条胀鼓的
血管都充满了固执和自信,每一根鲜明的骨头都显示着野性的凶猛,使人想
到一只被它顶死的老虎,想到它被老虎咬伤的地方淌着黏稠的鲜血,想到它
冲向对手时发出的暴怒的咆哮,想到它踏在老虎尸体上时那傲视一切的眼神,
3
它晃着那对刀一样的犄角,喷着粗气,在荒野上飞奔狂跳……”

双腿残废穷困潦倒的老人感受到了牛身上那种永不服输的冲劲,努力攒钱购
买它,虽然这只是一个铜像而并没有实际性帮助,但是却给了老头儿继续对抗苦
难的力量,老头儿正如西西弗一样永不妥协,永远抗争。
而到了 1985 年,他创作了小说《命若琴弦》
。在评论史铁生的这部小说时,
文学界普遍认为这是史铁生思想境界和创作能力的质的飞跃,史铁生自己后来回
忆这篇小说时也提到,在写完《命若琴弦》后,

“当时就好像心里忽然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也可看成是在我写作
中一次大的开窍吧。之后我发现,人的心魂深处其实比外界更丰富,也更无
4
奈、更辽阔,更有的可写。”

在这部短篇小说中,他写老小两个说书瞎子,老瞎子手里有张药方是他的师
父留下的,嘱咐他弹断一千根琴弦就可以拿出药方治眼睛,老瞎子对此笃信不疑,
然而在真正弹完一千根琴弦后,取出的药方只是一张无字之纸,老瞎子对此一度
心灰意冷,但是当他回想起自己弹断的琴弦、走过的人生时,终是明白了师父的
苦心,并依旧按照师父的方式将这份“药方”留给了小瞎子。许多的评论者都指
1
史铁生,《山顶上的传说》,《史铁生作品全编第 3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 年,第 1728 页。
2
史铁生,《访谈·对话》,《史铁生作品全编第 10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 年,第 4364 页。
3
史铁生,《夏天的玫瑰》,《史铁生作品全编第 3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 年,第 1481 页。
4
史铁生等,《史铁生的日子》,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 年,第 7 页。
41
第三章 生命意义的追索之途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出其中蕴含的“西西弗”式反抗不言而喻,然而再此更值得注意的是,比起西西
弗自觉的意识到命运的荒诞,并自觉的以超人的勇气与毅力与之对抗,牢牢的掌
控自己的命运,史铁生笔下的老瞎子更像是一位盲目的乐观主义者与善良的人道
主义者。笔者在第二节已分析过加缪与史铁生对生存困境的普遍认识,而这种认
知很容易将人带入虚无主义的观念中,既然人终将死的必然命运,人永远无法实
现自己的欲望的现实,那么放弃挣扎,随波逐流似乎是唯一的选择,史铁生从这
里入手,指出既然没有目的,那就虚设一个目标,当强烈的痛苦排山倒海般涌来,
比如亲人的死亡,比如身体的疾病,比如突然被隔绝的自由,当人的主体性意识
似乎难以维系,西西弗式的反抗颇有苦中作乐的自欺欺人。目标的设立,能给人
以前进的慰藉,他在这里选用《命若琴弦》的例子以理性推导得出这样的结论,
类同康德的上帝观,康德以理性推导证明上帝必然存在,史铁生在《命若琴弦》
中发现了这种可能性,开始了自己的逻辑思考。譬如对于灵魂的有无,史铁生认
为这本是无关紧要的。但是在前文已有提及,史铁生意识到人其实是有多种可能
性的,他在《务虚笔记》(1996 年)中就指出“我”打开不同的“童年之门”

就会有不同的未来,这既可以看作是“我”主观意志的结果,反过来也可以说这
些不同的结果都可能是“我”的人生。
“我”可能是英雄,也可能是叛徒,每个
人都有恶的可能性,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史铁生认为需要有灵魂的存在,唯有如
此,才能对恶行予以警示,反抗也是如此。史铁生就是在这样的反向推论中,认
识到神存在的必要性。同时他认为“神”作为一种神秘存在是不能为有限的人所
认识与理解的,因此他不能存在人的现实空间中,而只能在人对彼岸世界的仰望
中显现。在人们面临苦难之际,这即是神存在的证明。因此在史铁生的步步推导
下,他构建了自己的信仰蓝图,神存在彼岸世界之中,在人因痛苦的仰望中存在。
只有彼岸的理想,你明明知道它不能实现,但是你还追求它,愿意为它献身,这
才是真正的理想,才是有意义的人生,这是他所指的“宗教精神”。
面对荒诞,在摈弃了自杀之后,加缪与史铁生二人都不约而同的走上了反抗
的道路,在过程中寻找生命的意义。然而对过程论的支持仰赖于人本身,加缪与
史铁生对此作出了不同的选择。加缪对世界认识的悲观的,但对人本身保持一种
可贵的乐观,摒弃宗教,坚持在人有限的理性范围内争取“量”的最大化。而史
铁生则从人的有限、命运的无常种,引入了对宗教精神的信仰,将信仰作为旅程
最后的慰藉,以此鼓起人反抗的勇气。

第三节 反抗演进之路的困境

加缪对个人自由意志的约束,史铁生对生命之网的冥思都让他们的反抗之路
转向对集体存在的思考,但这个集体不是抽象意义上的历史群体,在二人看来这

42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生命意义的追索之途

是由一个个独立个体组成的集合。

一 希腊精神与集体反抗

在从荒诞的困境指出反抗的必要性后,如何反抗变成了摆在加缪面前更为具
体的问题,加缪喜欢从正反两个角度思考问题,在否定与肯定中寻找最优方案,
在这里也同样如此。他首先反对了两种错误的反抗模式,其一为虚无主义的反抗,
他指出在认识到世界的无意义,荒诞的永恒性后,一部分人叫嚣着一切都没有意
义,唯有彰显自我的存在,最而好的方式就是去“大街上射杀一通”。加缪对此
持否定的态度,他一直小心的提防着拥有荒诞意识的人有如此的做法,于是在他
的笔下,
《局外人》中的默尔索即是如此,默尔索一开始便意识到了荒诞的命运,
他与周遭的世界格格不入,那么在意识到之后又该如何做呢,默尔索决定对周围
的一切都不要在意,母亲的死,工作的升迁、爱情甚至是杀人,一切都以主观感
受为核心。然而却也是在这样刻意的隔绝中,默尔索孤立无援。而作为反抗荒诞
的手段——重视个体生命感受,使他以“阳光太刺眼”为由而剥夺了别人的生命,
又何尝不是助长了荒诞的气焰呢?
同样他也对历史主义的专制的反抗持不支持的态度。面对荒诞,似乎要么就
是无所作为的反抗,要么就是雷厉风行,刀刀见血。历史主义的反抗让他们决定
既然人命运的荒诞性是既定的真理,那么就应该不惜一切代价唤醒他们,如果反
抗,那就革命。剧作《卡利古拉》
(1943 年)即是他这思想的雏形,卡利古拉发
现了生活的荒诞面,而人们却依旧麻木的生活着,于是他自觉应承担起唤醒民众
的责任。如何做呢?赋予自己可以滥杀无辜的无上权利,他让民众随机的死亡、
磨难遭受厄运,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荒诞感,他坚信自己的真理性地位,对否定
者处以极刑,他以反抗为目的,却在不知不觉中让自己变成了荒诞的帮凶,他想
要保有自我的反抗精神,却在专制的杀戮中被拉入荒诞的深渊。
在否定了两种错误的反抗方式后,加缪在战火的锤炼中对这个问题有了进一
步的正面回答,战争将命运的荒诞无限放大,滥杀、镇压、欺骗如创世纪的大洪
水几乎要将人湮灭,在这危难当头,加缪与志同道合者义无反顾地站在了反法西
斯战场的前列,他们各司其职,相互协助,抵御暴虐的铁蹄。正是在这样的境况
下,加缪创作了小说《鼠疫》
(1947 年),在《鼠疫》中,面对死亡的逼迫,有
着清醒自觉意识的人纷纷放下个人欲念,投身于卫生防卫组织中,各司其职,才
最终战胜了疫情。正如同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各国人民都团结在一起,以相同的
信念,奋力反抗才赢得最终的胜利。在这部小说里,主人公里厄不再像默尔索或
是卡利古拉单打独斗,他与有着同样意识的人联系在一起,共同反抗。在 1951
年创作的《反抗者》中,加缪进一步阐明了他的思想,他改编了笛卡尔的“我思

43
第三章 生命意义的追索之途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故我在”
,指出“我反抗故我们存在”:

“‘我们存在’按照这个界限确定了一种新个人主义。
‘我们存在’面对
历史,而历史应该对‘我们存在’予以重视,‘我们存在’反过来应该在历
史中保持自己。我需要其他人,他们也需要我与每个人。每个集体行动,每
个社会都以纪律为条件。若没有这条法则,个人不过是个陌生人,屈从于敌
对的集体的压力。然而,社会与纪律若否定‘我们存在’,便失去了它们的
方向。在某种意义上,惟有我支撑着共同的尊严,我不能让其他人贬低它。

1

每一个有着独立的人不靠规则、法律、条约而是因为共同的认识,相互的尊
重走在一起,任何一个“我”的毁灭,便宣告着集体反抗的终结,加缪认为只有
抱着这样的信念,这样的连接才真切,这样的反抗才有力。
那么如何让集体的反抗行之有效呢,二战后,法国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又被
拖入了各种集体主义、革命团体、党派纷争中,阿尔及利亚革命更是又在两国人
民之前掀起新的一场腥风血雨。面对着两个家园的纷争,加缪不能置身事外,他
尝试以建立阿尔及尔自制联邦等改良主义的方式解决问题,很多人对此哗然认为
一个一向站在左派的作家怎么会突然改弦更张,然而如果梳理一下他是思想轨迹,
发现他这种想法早就有迹可循,早在《卡利古拉》中表明的对“超人”式反抗的
否定在此衍生至对革命的批判。他在这样的境况下对自己的集体反抗又做了进一
步的补充,提出希腊精神中的制衡原则。革命是反抗的暴力表达,企图通过消灭
异己力量取得胜利,可是谁又能保证己方的正确呢,摒弃了上帝的存在,而历史
只有在其终结时才能给出答案,反抗的依据又哪有绝对真理性可言,为此应时时
记住“制衡”的原则。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反抗也同样如此。
加缪对希腊精神的青睐主要基于两点的考量。其一,加缪从小生长在地中海
沿岸的阿尔及利亚地区。

“当时阿尔及利亚所处的北非社会,尤其是贫民社会,保持了许多古希
腊文明的特征:注重现世生活,热爱生命,积极地生活,崇拜肉体,人们赤
2
裸地在海滩上晒太阳,在大海里畅游。

在其早期作品《正与反》、特别是《婚礼集》中都充满了对这种地中海式生
活方式热情洋溢的赞颂。这些小册子融合了青年加缪最真实的成长体验,包含了

1
【法】阿尔贝·加缪,《反抗者》,
《加缪全集(散文卷Ⅰ)》,吕永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年,第
475 页。
2
余乔乔,《加缪作品中的荒诞哲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 年第 4 期,第 65 页。
44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生命意义的追索之途

滋润加缪一生的创作源泉,在他看来最好的生活方式是古希腊人那种贴近自然和
生命本身的生活,人们不是献身于抽象的历史,而是献身于大地上活生生的生活。
“穷困的物质生活并没有使加缪陷入绝望,相反,大自然的美、阳光和大海给加
缪的童年生活增添了光彩,阳光的温暖给予他生活的激情,浩瀚的大海驱散了他
1
在贫困中的烦恼与忧愁” 。在创作中,阳光与大海成了加缪最爱用的词汇。贫
困使他懂得自由的重要,简单的快乐使他热爱生活。这样的经历使加缪自始至终
保持着一种质朴、积极的气质。他说:
“对于我来说,贫困从来不是不幸:光明
在那里散播着瑰宝……我置身于贫困与阳光之间。由于贫困,我才不会相信,阳
2
光下,和历史中一切都是美好的:阳光让我明白,历史并不等于一切。” 正是在
这样的生活体验之下,加缪在他的文学作品与哲思理念中自然流露出他那积极的
古希腊式生活哲学。
加缪对希腊精神的继承除却了受到其地中海生活的直接影响,在加缪的思想
路径中也是有迹可循的。加缪曾在阿尔及尔大学研修哲学,那时他就已经表现出
对希腊哲学的关注,同样是在他的研究生学位论文中,他指出基督教为了能在地
中海得到更好的传播,而试图将希腊精神与基督教文化两者相调和。希腊思想推
崇人与自然的平衡、赞许自然,当基督教为了在地中海区域扩展时,他吸收了希
腊文化中的调和思想,但是为了传播上帝的创世说,为了将各民族拉入到这种历
史中他,基督教引入了历史的概念与惩罚的概念,它将人的一生及一系列事件的
发展视为从起点向终点演进的历史,在此过程中,人类获得救赎或受到惩罚,在
这种思想的演进中,人完全隐没于神恩的光芒中,期待着末世的降临,而后又在
“上帝死了”的高呼中,走向了专制的的深渊。加缪认为正是人与自然分隔了数
千年之久,使人难以在当下荒诞的处境中找到准确的位置,忽略了对自然的爱,
这正是希腊精神所推崇的

“固守节制的观念,它从不把任何事推向极端,无论神性还是理性,因
为他不否定任何东西,既不否定神性也不否定理性。希腊思想顾及万事万物,
以光明来平衡黑暗。我们的欧洲则相反,拼命追求集权,成了无节制的女儿。”
3

个体因发现荒诞而清醒,个体因荒诞意识而走向联合,而面对联合内外部易
产生的种种纠纷,加缪主张以“制衡、调和”的方式加以解决,时时提醒自己反
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现世的存在,此外一切皆无足挂齿。

1
张容,《形而上的反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年,第 13 页。
2
【法】阿尔贝·加缪,《反抗者》,
《加缪全集(散文卷Ⅰ) 》,吕永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年,第
4 页。
3
【法】阿尔贝·加缪,《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散文卷Ⅰ)》,吕永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年,第 50 页。
45
第三章 生命意义的追索之途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二 永恒与爱愿说

史铁生试图通过宗教精神来面对荒诞,由此引发了他对生存三大困境的具体
思考。他指出欲望与孤独相互依存的联系,个人的欲望是注定存在的,人在这个
世界存在,便是因为活着的欲望,因为活着所以制定规则,因为规则,所以需要
遵守秩序以此来趋利避害,使自己的有限之身存活于无限之在,然而这样一来也
注定了人心的隔阂。人与人“因分割而冲突,因冲突而防备,因防备而疏离,疏
离而至孤独,孤独于是渴望着相互敞开” 1,而史铁生认为爱可以消弭欲望与孤
独之间的沟壑。他在多部自传性小说与散文中都承认在那段最为黑暗的岁月,当
自杀的念头时不时浮于脑际,当至亲至爱的两位亲人相继离开,是爱情拯救了他,
在后来一直被称为 H 的姑娘照亮过他的生活,她与他的残疾几乎同时到来。史铁
生从来没有正面写过这一段爱情故事,但是作品中又无处不能看到这段爱情的深
刻烙印。
《没有太阳的角落》实际上演绎的正是史铁生和 H 从爱恋到斩断情丝的
全过程。李子壮说,H 在史铁生的生命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史铁生双腿残疾
陷入生命的低谷,
“这个世界上最疼爱他的两个女人,史铁生的母亲和奶奶又相
2
继离世,如果没有 H,史铁生真有可能会垮(疯)掉。” 在史铁生生命最黑暗的
时候,在他屡次自杀未遂,是 H 的爱情真正地挽救了他,
“他坐在轮椅上吻了她,
她允许了,上帝也允许了。他感到了活下去的必要,就这样就这样,就这样一百
3
年也还是短。” 因为史铁生的残疾,H 迫于压力最终远走他乡。尽管他们的爱情
没有坚持到最后,史铁生却一辈子感念这段爱情,感念 H。他将这份爱情称为“永
4
远的珍藏和神圣的纪念。” 而对这段感情的追忆为史铁生如何解决人的困境的提
供了答案。孤独并不是仅仅的独身一人,而是更深层次的心灵孤独,是差别意识
的产物,而爱情成为了一种可以将差别转变为沟通的方式。
史铁生在对爱可以作为解救个体孤独的推崇中,继而提出了经典的爱情问题
5
“爱情既然如此美好,为何不能扩大化呢?” 如果人人都拥有爱情,是否可以
将世界上所有的生命连接在一起,从而彻底消除孤独呢?史铁生在《爱情问题》
(1994 年)中已然开始了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在其最后一部爱情长篇小说《我
的丁一之旅》
(2006 年)之中,他试图解答的就是这个疑难。史铁生在小说中主
要塑造了三个人物,主人公“丁一”以及两位女友“秦娥”和“吕萨”。丁一是
一个天生情种,他曾经走着与加缪笔下“唐璜”相似的道路,与各种女人相爱。

1
史铁生,《病隙碎笔》,《史铁生作品全编第 8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 年,第 3431 页。
2
李子壮,《绝地自拔——记忆碎片》,《生命——民间记忆史铁生》,北京:中国对外翻译有限公司,第 104
页。
3
史铁生,《老屋小记》,《史铁生作品全编第 6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 年,第 991 页
4
史铁生,《我二十一岁那年》,《史铁生作品全编第 8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 年,第 591 页
5
史铁生,《我的丁一之旅》,《史铁生作品全编第 2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 年,第 435 页。
46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生命意义的追索之途

而寄居在丁一体内的“行魂”提出了质疑:你爱她们所有人,那她们个体的区别
在哪里,她们作为个体的独特存在是什么?在行魂的质疑下,丁一踏上了亚当对
夏娃的寻找之路。史铁生对丁一、秦娥、吕萨三者之间的爱情关系的构建受自于
顾城“激流岛事件”的启发,史铁生认为爱情是“裸体脱去裸体之衣,作为心魂
走向心魂的仪式”
,摆脱孤独需要做到心魂与心魂的完全敞开,他在作品中创造
了一个“戏剧之夜”,在这样的夜晚,丁一与娥水乳交融,亚当找到了夏娃,既
然爱情如此美好,为何不扩大呢?丁一开始了尝试,丁一将萨拉入了他们的小团
体中,而矛盾就此显现了:其一是对个体独特性的确认,如果这种爱情是平等的,
相互的,那该如何确定其中每一个个体的唯一性,个体的差别又要如何显现,
“娥”
与“萨”的差别在哪里?其二,当娥默许丁一让萨加入后,对于萨询问,可否再
让娥的前夫商周也加入这个团体时,丁一一下子“脑袋‘嗡’的一响,心里忽悠
悠地像是有个深渊,人不由地就往里坠落,坠落……睁大的眼前竟是一片昏黑,
1
闭上眼睛呢,是无边无际的血红……” 他于此看清了理想中埋藏的危险。丁一
将爱情理解为人与人之间心魂的完全敞开,既然我所有的都是你的,那你所有也
都是我的,这样的爱情势必会走向对他人的专制之中,这才是爱情的危险性。史
铁生认识到爱情并不仅仅是现实与灵魂之间的冲突,它同样存在在灵魂与灵魂的
冲突,特别是自我灵魂的冲突之中。于是在小说的最后他认为,真正要达到博爱
是不可能的,他只能存在于爱愿说中,在对爱的期盼中。而在史铁生之后所写的
《理想的危险——就<我的丁一之旅>给邹大立的回信》中同样可以看出,史铁生
将爱情等同于理想,指出其一方面是美好的,为人所追求,但另一方面又是危险
的,甚至可能走向威逼与强迫,因此理想只能放在理想的位置,博爱只能放在爱
愿的位置,而人的价值则在于对理想与爱情有妥协、放弃的权利,但也又不断坚
持的权利。但是当我们回过头梳理这段思考脉络,可以发现其推导的缘由是史铁
生认为爱情也即心魂与心魂的敞开可以消除孤独,进而提出了“爱情能否扩大化”
的疑问,而史铁生在最后的解答中将“爱情能否扩大化”的疑问置换为“爱情”
本身,导致推断出现偏差。
而史铁生对“死亡”的思考则在其漫长的思索中由“小我”走向了“大我”,
最终得出“我之不死”的结论。《我之舞》便是他以寓言形式对生命永恒性的辩
证思考。在《我之舞》中,当女鬼魂指出人终有一死时,男鬼魂回答道“但那依
然故‘我’
。姓名无非一份符号,可以随时改变。主体若为绝对,就必是无穷无
2
尽地以‘我’的形式与客体面对。”史铁生在小说中以逻辑推导证明生的永存性。
他先是试图论证虚无,无是相对于有说的,无是相对的,而有是绝对的。例如杯
子里没有水而杯子有,屋子里没杯子而屋子有……有即是存在,也就是说存在是
1
史铁生,《我的丁一之旅》,《史铁生作品全编第 2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 年,第 1298 页。
2
史铁生,《我之舞》,《史铁生作品全编第 4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 年,第 2012 页。
47
第三章 生命意义的追索之途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绝对的,而虚无是相对的。而存在的绝对性也即意味着主观的绝对性,主观亦可
称为主体,是以“我”命名的,因此“我”也就是绝对的,无始无终、无穷无尽,
此即史铁生想要论证的“大我”的永存性。
“大我”的永恒意味着生命长河奔流
不息,个体亦即“小我”在其中是譬如“浪花”般的存在,
“浪花与水”
“音符与
乐章”成为史铁生后期作品的主调,他在其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我的丁一之旅》
中不断强调这个比喻。浪花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存在而是水的形式的一种,浪花包
含在水中,音符连成了乐章。正是在浪花的此起彼伏,在音符的起承转合中,人
与人相互紧密的联系,生命在史铁生的笔下形成了一张错综复杂、又错落有致的
生命脉络。
这是史铁生对生存困境的解答,人因欲望而存在,因存在而孤独,因孤独而
渴望爱情,因爱情的危险而走向爱愿,在对爱的期盼中连接成整体,整体中的每
一个存在,代表着“我”的每一种可能,每一段舞蹈跳好,生命的长河将连绵不
息,个体存在的生命意识将永不衰竭。
加缪在《局外人》与《卡利古拉》的创作中,意识到个人反抗力量的微弱,
认识到存在走向虚无主义与专制主义的可能。而现实社会中,面对二战的残酷暴
行,人人都遭遇着“荒诞”的冲击,所有拥有反抗意识的人联合起来最终取得了
战争的胜利,加缪作为其中一员,也从人民的大团结中看到了希望,于战争期间
酝酿完成的《鼠疫》便是最好的证明,加缪由个体的反抗意识到了集体反抗的重
要性。然而二战结束,并不意味着荒诞的终结,各种集体主义甚嚣尘上,阿尔及
尔革命运动的爆发……都让加缪意识到如何才能让荒诞人联合起来才是问题所
在。他提出集体应以个体存在为根本准则,这即意味着尊重他人甚至自我牺牲回
复到希腊精神时代。但不得不承认加缪的这个理念是很美好的设想,但其笔下的
荒诞人与其作为人凸显更像是一种 “超人”的存在,如同走在钢丝线上,步步
小心,进退维谷。
史铁生以人的孤独为出发点,为此他寻求爱情,将爱情定义为心魂对心魂的
展露,而这种想法犹如“双刃剑”一般,不可避免会走向专制而非博爱。为此他
提出爱愿说,将解决之道定义为亚当对夏娃永恒的寻找之途,在这路途中,人的
自由选择是关键。但是他将爱情与理想等同起来,而忽略了最初对“爱情可否扩
大化”的疑问,这段推理上的矛盾本质上是对史铁生爱情观的质疑。人的有限性
事实上也保证了爱情并不存在完美之说,它应是是两个独立人格的沟通与交流。

48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结语

结语

加缪与史铁生都是长于理性思考的作家,比起将生命作为描写的对象,呈示
生之可贵,生之艰难,生之可恋可叹这种自人类意识清明起来的自发行为,加缪
与史铁生都不约而同地以生命书写的方式将个体存在作为人类一切价值的前提
和基石的哲学态度投射到文学中,试图以作品中具体的形象,缜密的逻辑来回答
“已然存在的人该如何对待他的命运”这一现实根本难题。
固然个人命运的相似与差异,使他们在面对荒诞的命运之时有了不同的考量。
加缪因染上肺结核而收到“早亡通知单”,史铁生残疾前后的生活简直是天壤之
别,疾病的经历让二人第一次接触到荒诞的具体表征——死亡的必然与人的有限。
正是这段非比寻常的经历,让二人在思考人生存困境之时,始终将落脚点聚焦在
具体的个人生存上,而并非致力于建立抽象的哲学体系本身。然而因为病情的不
一,加缪在与肺结核反反复复的抗争中,迸发了对生命最原始的激情与爱,正是
这种激情与对生活的热爱使他有别于其他的存在主义哲学家。而史铁生对残疾命
运的无可奈何,使他不得不承认在有限的人面前,荒诞的强大。这种对疾病的特
殊体验为他们日后建立起各自的哲学理念埋下了心理层面的伏笔。
个人的命运总是与时代风云相交织,如果说疾病将加缪引向了荒诞的意味,
那么在西方 20 世纪政治与文学的浪潮中,加缪的哲学体系逐渐成熟,战争与炮
火要求他关注全人类的荒诞处境,众多现代主义先哲的思想充实了他的荒诞理论。
加缪的创作是建立在西方战后废墟上的产物。史铁生同样生于新中国最为动荡的
年代,幼时的政治运动与身体残疾却使他能始终以一个旁观者的眼光来看待社会
的变动与文学思潮的转向,西方存在主义催生了国内先锋小说流派,然而史铁生
并非对此简单理解与接受,他结合对个体命运的沉思,抓住了存在主义的核心是
对人之本体的思考而砥砺前行。
此后当加缪与史铁生以写作的方式阐释荒诞的图景时,他们二人将这种哲学
思考化入到作品中,在对人现世生活的刻画中,在对荒诞的书写中,凸显人现世
与心灵的真实,这是他们哲学的起点。在分析两人作品中对荒诞的不同书写时,
从他们对“荒诞”来源的不同态度,对“荒诞人”立场分歧中,发掘他们哲思之
路的偏差,加缪强调人有限理性内的真实,强调在自然人与社会人的冲突之中,
只有反抗才能彰显人的存在,这是唯一确定的道路。而史铁生从人的有限性出发,
体察差别的神秘感,领会神的意志,在人命运的勾连中,发现存在的无数可能性
正是人意志的结果。
既然人是有限的,荒诞是永恒的,这就回到了对“已然存在的人该如何对待

49
结语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自己命运的思考”上。加缪与史铁生都否决了自杀,加缪站在人的立场对物理自
杀与精神自杀都予以了否定,因为它们从本质上都扼杀了人的存在。而唯有在与
荒诞的对抗中,不断的反抗才能不断彰显人的存在,这就是加缪所谓“量的伦理”。
史铁生对宗教信仰有自己的看法,他没有试图从世上已存在的宗教信仰中寻找解
药,而是在心路漫游中,在中国传统道教与西方基督文化中寻找连接点,将对自
然存在的信仰,转变为对人的个体生命的重视,将宗教信仰转为宗教精神,在苦
难中领会上帝的意图,在对彼岸世界的仰望中,激起现实世界反抗的勇气。
加缪对个人存在本身的信仰使他意识到稍有不慎便会落入专制主义的深渊,
史铁生在对生命之网的思考中考虑生存三大困境。他们目光最终都集中在了集体
反抗的道路上,加缪认为保护集体中每个个体的存在价值,既避免了走向专制,
又可以使集体的力量壮大,从而更有效的对抗荒诞的力量,他用希腊精神来指称
这种制衡中道的精神,但是加缪忽略了每个独立的个体对个体存在意识的看法是
不尽相同的,生存的空间会影响每个人对自我存在的判断,此外希腊精神也只能
作为一种愿景而无法成为价值批判的标杆,这些矛盾使他的集体反抗道路进程艰
难。同样,史铁生试图利用爱愿说来弥合人与人之间的孤独,从爱情走向博爱,
从个体走向“大我”,从而实现“我”之不死以图消解荒诞。但史铁生的爱情推
崇的是灵对灵的完全袒露,这种感情势必会走向人与人的专制,而难以达到博爱
的高度。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忽视加缪在贫困与阳光的体验中对人本身的热爱,对
生活的激情,也不能轻视史铁生在扶轮问路的三十多年生涯中,对人性谦卑的领
悟和对爱的祈愿。
通过加缪与史铁生生命书写比较研究,考查两者个体经验与时代背景的差异,
梳理二人从对生存困境的书写到生命意义探索的思想脉络,有助于我们更深入了
解他们二人哲学体系建立的过程与分歧的焦点,希望这能为加缪或史铁生思想的
深入研究提供裨益。
同样在两人思想体系的比照中,可以发现史铁生的生命学说,并非仅仅是加
缪荒诞哲学影响下的产物,其特殊的个体经验,政治的运动,以及中国传统道、
佛学说的影响,基督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改造以及中国传统爱情观都影响了史
铁生最终对生命存在的思考,史铁生的生命哲学理论可以看作是存在主义“中国
化”的结果,这既是欧洲现代主义文学传播、影响的产物,更是中国作家基于中
国文学的独特经历,个体的独特体验所创作的一种艺术化表达。对史铁生学说阐
释的不同,正说明了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发展的普遍特点:传统文学思潮与现代先
锋思潮的混杂性、一体性,从而进一步导致了对中国现当代文学阐释的多义性。
而最后存在主义与荒诞哲学是在西方战后“迷惘的一代”中诞生的,史铁生
对人的思考也掺杂着对文革的反思与八九十年代社会大变革的浪潮,如今观望我

50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结语

们的时代,中国同样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的发展远远快于思想、文化的发展,
道德失范、社会失序的现象比比皆是,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也带来了价值取向的
多元化,无论是传统的儒家道德还是现在的社会主义道德都不再是唯一的既定价
值观,不少人的价值观陷入混乱。这一切都使当代中国人产生荒诞、虚无的情绪
体验,而 2020 年一场全世界传播的疫情,让这种荒诞感无疑日益加剧,成为全
体人类共同的生存考验。政治、经济与生命,个体、国家与世界,不同利益之间
的矛盾日益加剧,在对加缪与史铁生生命观的关注与比照中,或许可以给当下人
们对生存模式的探讨予以思考的空间和思路。而加缪与史铁生分别从从个体生命
立场出发,走向集体的道路,更是说明人类命运共同体存在的必要性,而他们对
集体命运思考不完善之处正是作为后继者努力的方向。

51
参考文献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一 专著类

1、加缪作品及有关论著

[1] 杜小真,《加缪》[M],王炜、周国平编,《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2] 郭宏安,
《从蒙田到加缪:重建法国文学的阅读空间》[M],北京:生活·读
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3] 柳鸣九主编,《二十世纪文学中的荒诞》[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3。

[4] 张容,《加缪——从西西弗到反抗者》[M],长春:长春出版社 1995。

[5] 张容,
《形而上的反抗——加缪思想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
版社,1998。

[6] [法]阿尔贝·加缪,
《加缪全集》[M],柳鸣九、沈志明等译,上海:上
海译文出版社,2010。

[7] [法]阿尔贝·加缪,
《快乐的死》[M],梁若瑜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
社,2016。

[8] [法]罗歇·格勒尼埃,
《阳光与阴影——阿尔贝·加缪传》[M],顾嘉琛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9] [美]埃尔贝·R·洛特曼,
《加缪传》[M],肖云上、陈良明等译,桂林:
漓江出版社,1999。

[10] [美]理查德·坎伯,
《加缪》[M],马振涛、杨淑学译,北京:中华书局,
2002。

[11] Christ Margerrison, Mark Orme, Lisa Lincoln, Albert Camus in the 21st
Century:A Reassessment of his Thinking at the Dawn of the New Millennium
[M], Editions Rodopi B, V, Amesterdam, 2008.
[12] Elizabeth Hawes, Camus, A Romance[M],Atlantic: Grove Press, 2010.
[13] Foley, John, Albert Camus: From the Absurd to Revolt [M],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2008.
[14] Germaine Bree, Camus: 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 [M], New Jersey:

52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Prentice-Hall, 1962.
[15] Maougal, Mohammed-Lakhdar Kassoul, Aitcha, Algerian Destiny of Albert
Camus [M], Academic Press, LLC, 2006.
[16] Thomas B Hanna, The thought and Art of Albert Camus [M], Chicago:
Gateway,1958.

2、史铁生作品及有关论著

[1] 郭爱川,
《坐轮椅能走多远:史铁生作品研究》[M],太原:山西人民出
版社,2007。

[2] 胡山林,
《寻找灵魂的归宿——史铁生创作的终极关怀精神》[M],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 荆亚平,
《当代中国小说的信仰叙事》[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

[4] 齐宏伟,
《文学·苦难·精神资源》[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

[5] 王本朝,
《20 世纪中国文学与基督教文化》[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0。

[6] 史铁生,
《史铁生作品全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 年。

[7] 史铁生,《我们活着的可能性有多少》[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
年。

[8] 刑孔辉,《老屋的歌——史铁生创作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3。

[9] 岳建一主编,
《生命·民间记忆史铁生》[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
有限公司,2012。

[10] 张建波,
《逆游的行魂——史铁生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

[11] 张路黎,
《史铁生哲思文体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3、其他论著

[1] 白海珍、汪帆,
《文化精神与小说概念——中西小说观念的比较》,石家
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

[2] 陈惇、孙景尧,谢天振主编,
《比较文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53
参考文献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邓晓芒,
《灵魂之旅:90 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生存意境》[M],上海:上
海文艺出版社,2009。

[4] 洪子诚,
《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 李钧,《存在主义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6] 柳鸣九主编,
《“存在”文学与文学中的“存在”
》[M],北京:社会科学
文献出版社,1997。

[7] 刘小枫,
《走向十字架上的真》[M],上海:三联书店,1995。

[8] 阮海彪,
《死是容易的活着是不容易的》[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1。

[9] 张承志,
《在中国信仰》[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9。

[10] [德]马克斯·舍勒,《爱的秩序》[M],刘小枫主编,孙周兴,林克译,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11] [德]尼采,
《上帝之死》[M]刘崎译,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15。

[12] [俄]维克多·E·弗兰克尔,
《追寻生命的意义》[M],弗兰克尔、何忠强,
杨凤池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13] [法]丹尼斯·于思曼,
《法国哲学史》[M],冯俊,郑鸣译,北京:商务
印书馆,2015。

[14] [法]福柯,
《疯癫与文明》[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
知三联书店,2007。

[15] [法]罗兰·巴特,
《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叙事美学》[M],王泰来等
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

[16] [法]萨特,
《萨特文集》[M],沈志明、艾珉主编,北京:人们文学出版
社,2000。

[17] [美]斯特伦,
《人与神:宗教生活的理解》[M],金泽,何其敏译,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8] [美]苏珊·桑塔格,
《反对阐释》[M],程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

[19] [美]苏珊·桑塔格,
《疾病的隐喻》[M],程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
社,2003。

[20] [美]图姆斯,
《病患的意义》[M],邱鸿钟等译,青岛:青岛出版社,2000。
54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21] [美]威廉·巴雷特,
《非理性的人》[M],段德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
版社,2012。

[22] [西]乌纳穆诺,《生命的悲剧意识》[M],段承继译,广州:花城出版
社,2007。

[23] [英]海伦·加德纳,
《宗教与文学》[M],沈弘、江先春译,成都:四川
人民出版社,1989。

二 学位论文类

[1] 毕文清,
《论史铁生作品中的西方文学与西方文化资源》[D],南京师范
大学,2014。

[2] 曹晓娥,
《从西西弗到西西弗神话》[D],西北大学,2012。

[3] 李军,《加缪的“荒诞哲学”及其“文学化”》[D],山东大学,2008。

[4] 柳青青,
《加缪对中国大陆新时期以来文学的影响》[D],山西大学,2016。

[5] 胡书庆,《灵魂的翱翔与折断的文学之翼——张承志、史铁生、北村综
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5。

[6] 荆亚平,
《立于人类精神深层的缪斯之舞》[D],浙江大学,2005。

[7] 王芳,《80 年代小说与西方荒诞思潮》[D],中国社会科学院,2003。

[8] 杨岚,
《扶轮问路——论史铁生写作中的苦难意识》[D],云南大学,2015。

三 期刊类

[1] 郭宏安,
《新中国 60 年的加缪小说研究》[J],
《当代外国文学》
,2013(2):
71-79。

[2] 黄晞耘,《加缪叙事的另一种阅读》[J],《外国文学评论》,2002(2):
112-121。

[3] 柳鸣九,
《论加缪的创作》[J],
《学术月刊》,2003(1):57-66。

[4] 宋炳辉,《从中俄文学交往看鲁迅<狂人日记>的现代意义——兼与果戈
里同名小说比较》[J],《中国比较文学》,2014(4)
:133-140

[5] 汪雨萌,
《史铁生研究综述》[J],
《当代作家评论》,2012(4):160-169。
55
参考文献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汪雨萌,
《史铁生文学年谱》[J],《东吴学术》
,2012(3):122-134。

[7] 王军伟,《加缪和史铁生生存哲学的双向阐发》[J],《湖州师范学院学
报》
,2004(6):23-26。

[8] 王伟力,《命运困境中永不停息的前行者——加缪、鲁迅、史铁生笔下
的命运抗争者形象分析》[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09(3):69-71。

[9] 吴俊,
《当代西西弗神话——史铁生小说的心理透视》[J],
《文学评论》

1988(12):41-48。

[10] 郑克鲁,
《加缪小说创作简论》[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
学版),1998(3):53-60。

56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致谢

致谢

加缪与史铁生都是极为勤奋的作家,他们身后都留下了大量的作品与相关文
字,零零碎碎阅读了很多,论文也是断断续续准备了一年半的时间。在此期间我
也曾多次苦恼诸如论题是否合适,论证是否合理等种种问题。在这段煎熬的日子
里,首先要谢谢李建英导师对论文题目的肯定以及在我写论文处于瓶颈期时给予
的关键性指导,实在是颇有茅塞顿开之感。也非常感谢本专业的朱振武老师、陈
红老师、田洪敏老师和王青松老师等给我的论文提出的各种宝贵意见,正是各位
老师的批评指正,才使我能更有针对性的去修改完善自己的论文。
另外,还要感谢我的室友在写论文期间不断给我加油鼓气,这种一同完成论
文的“革命友谊”怕是难以忘怀了。也谢谢有位同学一直对我的论文题目抱着极
大的兴趣,当我自己都在疑虑、否定这个论文题目时,她的支持的确给了我坚持
下去的动力。我现在更想去同她聊聊,她如此感兴趣的原因。
我还记得研究生面试的时候,有道面试题目是询问最喜欢哪本书并谈谈理由,
我回答说是《罪与罚》
,但实际上我并不清楚原因。这种模糊的向往也同样发生
在我选定加缪与史铁生作为自己论文研究对象的时候,在后来论文的写作过程中,
我才渐渐明白自己是着迷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那位大学生不惜一切代价寻求
全人类生命意义的疯狂,而在这个论题里,我发现了相似的模样。“已然存在的
人该如何对待自己的命运”
,我一直试图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写完这篇论文,
我依旧是困惑的,然而前人的不懈追索终将给后人不断前行的勇气,这就是这篇
论文的初衷。
我记得,文苑楼 8 楼电梯口,挂着一幅“王国维纪念碑铭”的牌匾,我在读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时,总将最后那两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反复
记诵,那时以此为标榜,甚至招摇过市。后在刘耘华老师的课上,蒙其指点读《形
而上学导论》时,我才猛悟文字之精深,思想之难测,遂觉自己其实根本不懂何
谓“独立精神”、何谓“自由思想”。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孔老夫子的话
竟精妙至此。我想以后的日子,或许会有不知不觉成为“局内人”的可能,然而
这段话终将激励我在此路上踽踽独行,一直向前。我不知路会通向何方,只知脚
步不停。
我最终要谢的是生活带给我的经历,书本给予我的启迪。
二〇二〇年春

57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