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2

第三课

《醉翁亭记》
宋 · 欧阳修
作者简介
• 欧阳修( 1007-1072 ),也作欧阳脩,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
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
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 自幼家贫, 4 岁丧父,因无钱买纸笔,母亲用芦苇杆在沙地上教他
读书写字。
• 曾参与庆历新政的政治改革,改革失败后受牵连而被贬滁州。
• 曾推动和领导宋代古文运动,是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后人又
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宋神宗熙宁五年( 1072 年)逝世,享年六十五。
• 著有《欧阳文忠公集》、自撰《新五代史》,修撰《新唐书》等。
画荻教子
• 荻:芦苇。用芦苇杆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现用以称赞母亲
教子有方。
• 出自《宋史 · 欧阳修传》:“家贫,致以荻画地学书。”

芦苇
古文运动与唐宋八大家
• 由于骈文过度要求排比、对偶、用典以及格律,唐宋因此兴起改
革文章体裁的运动,称作古文运动。
• 为了扭转写作骈文的风气,古文运动倡导学习三代两汉的古文。
• 其中主持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就是所谓唐宋八大家。
• 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
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 宋代六家之中,五人都受过欧阳修提拔,奠定了古文的正统地位。
• 此后,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的古文传统,成为文章正宗,古文运
动由此结束了骈文从南北朝以来长达六百年的统治地位。
创作背景

《醉翁亭记》写于宋仁宗庆历六年( 1046 年),当时欧阳修正


在滁州担任知州。事由庆历五年( 1045 年),欧阳修因政治改革失
败,受牵连而被贬官到滁州。在滁州期间,欧阳修为政宽简不扰民,
将滁州治理得井井有条,为人所称便。他也时常闲游山水,并与附
近琅琊寺的智仙和尚结为好友。为便于他游览,智仙和尚带人在山
腰盖了座亭子。亭子建成那天,欧阳修前去祝贺,为之取名“醉翁
亭”,并写下了千古传诵的散文名篇《醉翁亭记》。
四十未为老,醉翁偶题篇。
醉中遗万物,岂复记吾年。
但爱亭下水,来从乱峰间。
声如自空落,泻向雨檐前。
流入岩下溪,幽泉助涓涓。
响不乱人语,其清非管弦。
岂不美丝竹,丝竹不胜繁。
所以屡携酒,远步就潺湲。
野鸟窥我醉,溪云留我眠。
山花徒能笑,不解与我言。
惟有岩风来,吹我还醒然。
题滁州醉翁亭
醉翁亭
• 醉翁亭坐落在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琅琊山麓,与北京陶然亭、长沙爱
晚亭、杭州湖心亭并称“中国四大名亭”。
• 醉翁亭小巧独特,具有江南亭台特色。
• 醉翁亭一带总面积不到 1000 平方米,却有九处互不雷同的景致,人
称“醉翁九景”:
醉翁亭、宝宋斋、
冯公祠、古梅亭、
影香亭、意在亭、
怡亭、古梅台、览余台。
• 整体布局紧凑别致,具有江南园林特色。
《醉翁亭记》与《岳阳楼记》
•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都作于庆历六年
( 1046 年),都是借触景生情来抒发自己济世安民的抱负和情怀。
• 欧阳修与范仲淹同因政治改革失败而被贬谪,两人遭遇、心情极为
类似,然而这两篇文章却展现出迥然不同的面貌。
• 《岳阳楼记》气势磅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醉
翁亭记》则语气温柔,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
• 无论内容或形式,《醉翁亭记》表达含蓄深沉;《岳阳楼记》则是
直抒胸臆。
• 这两篇文章很适合拿来相互比较,它们都写于同一年,却因为作者
性格不同,形成两篇风格迥异的文章。
课文简析
• 作者写《醉翁亭记》有两个重点:第一个重点是写“亭”,第二
个重点是写“游”,全文则由“乐”一以贯之。
• 全文 24 句子有 21 个句末处运用了“也”字,可谓一韵到底,形
成一唱三叹的语言风格,加强了语调的节奏感和委婉的抒情气氛。
• 全文结构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 1 段):写亭的所在、命名由来、醉翁之意。
第二部分(第 2 ~ 3 段):写山水之乐、游山及宴会的情景。
第三部分(第 4 段):写日暮醉归,说明什么是太守之乐。
第一部分(第 1 段)
• 一开头是“环滁皆山也”的全景图,笔墨少而含量大,将滁州被
群山环抱的壮丽山景展示在读者眼前。
• 紧接着说“西南诸峰”,然后写琅琊山,从“群山”到“诸峰”,
再到“琅琊”,构成由远而近,一幅山景连绵的图像。
• 写完山景,作者聚焦山内,切换到第一视角写在山内走一段路后,
先听到潺潺的水声,再看见山下的酿泉,然后峰回路转,最后醉
翁亭才终于登场。
• 醉翁亭一登场,作者就连接用两个设问解释醉翁亭的建造者和亭
名由来,引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的主线。
第二部分(第 2 ~ 3 段)
• 作者第二部分将“山水之乐”具体化,用排比对偶的句子分述山
间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
• 作者认为,由于朝暮的变化和四季的变幻,醉翁亭的景色也无穷
尽,因此观赏景色所带来的乐趣也无穷尽。
• 不仅仅山水景色,《醉翁亭记》还描述了滁州人民出游、太守与
宾客游宴的情景。(滁人游;太守宴)
• 文章先写滁人的行游,然后写太守与宾客宴饮的情景,描绘出一
幅太守与官民共享山水之乐的出游图。(众宾欢)
• “ 醉”为山水之乐而醉,更为滁人同乐而醉。(太守醉)
第三部分(第 4 段)
• 《醉翁亭记》第三部分有描写,有叙事,更融入抒情和议论,托
出全文的主旨。
• 作者具体写出“乐”的几层境界,分别是“禽鸟之乐”、“人之
乐”、“太守之乐”。
• 禽鸟的快乐来自于“山林之乐”;人们的快乐来自于“游宴之
乐”,但作者描写“禽鸟之乐”、“人之乐”都是衬托出“太守
之乐”。
• “ 太守之乐”的境界最高,因为他能“乐其乐”,与万物一体。
• 最后文末道出太守姓名,解开全篇悬念。 (悬念吸引读者追读
下文)
醉翁之意不在酒
• 文章以“乐”贯穿全文,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自然风光,
勾勒出一幅“与民同乐”的图画,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娱情山
水的旷达情怀。 ( 写景与抒情的自然结合 )
• 太守的“乐”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
• 一是“山水之乐”,并因“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二是“宴酣之乐”,近取“山肴野蔌”,佐酒“非丝非竹”,众人“起
坐喧哗”,太守颓然其间
• 三是“乐人之乐”,故作文以叙其事
• 三乐归一,都是“与民同乐”。
主题思想
• 士大夫传统认为个人的成功是来自于社会的成功,也就是说,自
我的实现不能离群索居,而在于献身社会。
• 这是真正的快乐,它不是一种情绪上的波动,而是一种自我的完
成,并且自我的完成必须奠立在社会之上。
• “ 太守之乐其乐”指快乐来自人民,这是“与民同乐”的真正意
思,在士大夫的追求里,有一种淑世之意、勇敢之心,个人愿意
为社会的成功克尽一己之力。
• 欧阳修寄情山水、与民同乐又自得其乐,把对山水、对民众的仁
爱倾注到这篇酒后的游记文字中,反映本身的政治理想。
古今异义
1. 醉翁之意不在酒 古义:情趣
今义:意思或愿望
2.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古义:离开
今义:到、往
3. 颓然乎其间者 古义:醉醺醺的样子
今义:颓废的样子
4. 野芳发而幽香 古义:香花
今义:芳香
一词多义
1. 乐:
a)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第一个乐,以……为乐;第二个乐,乐趣)
b) 山水之乐 (乐趣)
c)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快乐)
2. 归:
a)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回去)
b) 云归而岩穴暝 (聚拢)
3. 谓:
a) 太守自谓也 (命名)
b) 太守谓谁 (是)
4. 秀 :
a) 蔚然而深秀者 (秀丽)
b) 佳木秀而繁阴 (繁荣滋长)
5. 临 :
a)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高居,坐落在高处)
b) 临溪而渔 (来到)
6. 诸 :
a) 其西南诸峰 (各个,众)
b) 投诸渤海之尾 (兼词,之于)
文言虚词
1. 而 :
a)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又,表并列关系)
b)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并且,表递进关系)
c)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接着,表承接关系)
d) 朝而往,暮而归 (无实义,表修饰关系)
e)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因此,表因果关系)
f)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却,表转折关系)
2. 也 :
a) 环滁皆山也 (表达陈述语气,用于描述景物)
山间之朝暮也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b) 作亭者谁 ? 山之僧智仙也 (表达肯定语气,用于介绍人名)
故自号曰醉翁也
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
c)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表达感叹语气,语气助词,无实义)
在乎山水之间也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词类活用

1. 名之者谁: 名词作动词,取名、命名

2.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意动用法“以 ...... 为快乐”

3. 山行六七里: 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4. 杂然而前陈者: 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前面

5. 翼然临于泉上: 名词作形容词,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6. 自号曰醉翁也: 名词作动词,称呼
相关成语

觥筹交错:酒器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宴饮尽欢。
峰回路转:亦作「山回路转」。本谓山势曲折,道路随之迂回。今
比喻事情经历曲折后,出现新的转机。
醉翁之意不在酒: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也比喻别
有用心。
水落石出:本谓水位下降后石头显露出来。后用以比喻事情真相完
全显露。
山肴野蔌:野味和野菜。亦作“山肴野湋”。
风霜高洁:天气高爽霜色洁白。
前呼后应:本意是前面的人在呼喊,后面的人在应答。现多用来
比喻写文章首尾呼应。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