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

华语每日教学详案(RPH)

A. 教学事项

科目 华语
日期 02/08/2019 (星期五 )
时间 11.00 – 11.30 (30 分钟)
班级 5A
学生人数 /20 : 男, 女
科目主题 智慧与知识
教材/课题 第二十一单元《孔子授智慧》- 智慧比知识重要
技能/重点 阅读教学
学生旧有技能 1. 学生明白智慧和知识的区别。
2. 学生有查词典的经验。

内容标准 2.1 认识汉字 ,做到清形读准音,理解字义并能应用所


认识的汉音,理解字义并能应用所认识的汉字构成词
语。

学习标准 2.1.11 认识所规定的汉字 ,做到清形,读准字音,理


解字义。
2.1.12 利用部首和音序检字法查字典、词典,学习独立
识字。
本课学习目标 在本课结束前,学生能够:-

i. 从“求援”、“勒”“滔滔不绝”“驯熟”和
“恍然大悟”中,正确地说出至少四个词语的形
音义。
ii. 从词典中,正确地找出“惭愧”和“凑趣儿”的
读音和意思。
iii. 准确地使用“惭愧”和“凑趣儿”说出一个句
子。
教学评估 随堂观察
思维技能(HOM/KBAT) 联想与联系、比较异同、诠释、分类和归类
跨课程元素 (EMK) 语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道德价值 认真倾听、勇于尝试、尊重他人意见
教具 图片、词卡、句卡(麻将纸)、词典、板书
艺术教育 想象空间、肢体空间

B. 教师事项 BUTIRAN GURU


Tema Fokus Bimbingan(TFB) : 发展阶段:讲解方式
辅导 题 点
Kemahiran Insaniah (KI) : 解决问题
软技能
Pedagogi Masa Ini (PMI) : 自主学习
应时教学法

步骤/时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备注 教师评


间 语/建议

导入 (教师张贴牛顿的图片) 1. 教师张贴牛顿的图
(±3 分 片。 准备阶段
钟)
2.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 教具:
牛顿的发明,进而 图片
带出该人物拥有知
识与智慧。 思维技能:
1. 你们认识这个人吗? 联想与联系
他是谁? 3. 教师说出牛顿是现
参考答案:牛顿 代拥有智慧与知识 艺术教育:
的其中一人,古代 想象空间
2. 他是发明什么的? 也有这号人物,进
参考答案:地心引力 而揭示课文——智 信息通讯技术:
慧比知识重要。 -
3. 我们现在有使用“地
心引力”吗?谁可以 道德价值:
举例在哪里使用? 认真倾听
(联系学生的生活,
自由说出合理答案)

4. 所以我们说牛顿拥有
什么才可以发明地心
引力及让我们都能够
在日常中运用?
参考答案:拥有智慧
与知识

5. 他是现代拥有知识和
智慧的其中一人,那
么古代又有哪位拥有
知识和智慧的人呢?
我们现在就来课文—
—智慧比知识重要。

步骤一 1. 在读课文的时候,你
(±5 分 可以把你们觉得不会 1. 教师让学生齐读课 想象阶段
钟) 念,或者觉得深奥的 题后读一遍课文。
词语圈起来。
(齐读课文)
2. 教师让学生边读, 教具:
2. 读了一遍课文,现在 边圈出觉得不会或 图片、句卡(麻
我们来认识认识里面 不会念的字词。 将纸)、词卡、
的一些词语。
板书
3. 教师通过图片和部
(教师展示图片) 首,让学生认识
“求援”的形音 信息通讯技
义。 术:
-
4. 教师让学生比较 思维技能:
“援”和“缓” 联想与联系
字。 分类和归类
比较异同
3. 从这张图你们看到什 诠释
么?
参考答案:一个人伸 道德价值观:
手救另外一个人 认真倾听
勇于尝试
4. 你们刚刚读的词语, 尊重他人
哪个是跟求救有关
系? 软技能:
参考答案:求援 -
(贴上字卡,让学生
读两次) 艺术教育:
求援 想象空间

5. 什么是求援?
参考答案:请求帮助

6.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
“求援”是用什么身
体部位?
参考答案:用手

7. 所以“求援”的
“援”跟什么有关
系?
参考答案:跟手有关

(通过板书比较“缓”
字)

8. 所以“援”的部首
是?
参考答案:提手旁
步骤二
(±12 1. 现在看这张图,谁能 1. 教师让学生进行识 发展阶段
分钟) 说从这个图看到什么 字——字谜法、部
字。 首、象形字和奇特 教具:
(学生自己思考) 联想。 词卡、图片、句
卡(麻将纸)
2. 教师让学生通过图
片和象形法认识 信息通讯技
“勒”字的形音 术:-
义。
思维技能:
3. 教师让学生代表做 联想与联系
出“勒”的动作。 分类和归类
诠释
4. 教师进一步解释
“勒”字部件的识 道德价值:
记。 认真倾听
2. 如果我加上这个图 勇于尝试
呢? 5. 教师展示嘴巴的图 尊重他人
(展示图片) 片,让学生说出看
到的事物。 软技能:
-
6.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
该图表示说很多 艺术教育 :
话。 想象空间
肢体动作
3. 看到这个字的变化 7. 教师展示还没完成
后,能够猜出什么字 的词卡,让学生说
了吗? 出表示说很多话的
参考答案:勒 词语,并让一位学
(板书,让学生齐 生把字写在白板
读) 上。

4. 在课文中,“勒”字 8. 教师让学生自由想
用来说什么? 象“滔”字的部首
参考答案:马怎么也 为什么是水,进而
勒不住 加深他们认识该
字。
5. 所以谁能说说“勒”
的意思? 9. 教师通过其特联
参考答案:用绳子等 想,让学生猜出
捆住和套住,然后用 “驯”字。
力拉紧
10. 教师带出“驯熟”
6. 现在请两位同学出来 的意思及让学生认
做“勒不住”的动 清字形和读准字
作。 音。
(教师准备绳子,一 11. 教师通过字谜让学
位同学拉着绳子向前 生猜出“恍”字。
冲(马),后面的学
生拉着绳子(人) 12. 教师让学生找出
“恍然大悟”的词
7. 所以看到这个勒字, 语,并完成板上的
就想到有人从后面用 词卡。
力拉着马,所以部件
有“革”和“力” 13. 教师让学生说出该
字。 词的意思及读准字
音。
8. 接下来看下一张图。
14. 教师解释“恍”字
的部首——竖心
旁,代表该字与心
有关系。

9. 这个图你们看到什
么?
参考答案:用嘴巴在
说话,还有口水喷出

10. 什么时候说话才有口
水喷出?
参考答案:说很多话
的时候
(教师在白板画上四
条横线,在第三条线
写上“不”字)

11. 读了一遍课文,谁能
说出表示说很多话的
词语?
参考答案:滔滔不绝
(让一位学生把字写
上,让全班齐读)

12. 所以“滔滔不绝”表
示什么意思?
参考答案:形容话很
多,说起来没个完
13. 你们觉得“滔滔不
绝”的“滔”部首为
什么是三点水?
参考答案:因为“滔
滔不绝”地说话,会
喷出口水/像流水一样
不间断

14. 现在我们来看这句,
谁能猜到是什么字。
马顺从人意
(把“马”和“川”
用红笔写上)
参考答案:驯
(板书,学生齐读)

15. 文中“驯”是配什么
字?
参考答案:熟
(教师贴上词卡,让
学生齐读)
驯熟

16. 这个“驯”字,谁能
说说是什么意思?
参考答案:使顺从人
意的意思/(其他合理
答案)

17. 所以“驯熟”的意思
是?
参考答案:使容易驾
驭/十分顺服的意思

18. 在文中说的是什么容
易驯服?
参考答案:马

19. 所以要记得“驯”字
的部件是“马”和
“川”。

20. 现在我们来猜字谜:
“全党上下一条心,
打一字谜”。
全党上下一条心
(展示句卡,学生猜
字)
参考答案:恍
(板书)

(教师在白板画上四
条横线,在第一条线
写上“恍”字)

21. 这将是什么词语?
参考答案:恍然大悟
(教师板书,学生齐
读)

22. “恍然大悟“是什么
意思?
参考答案:对某一事
物突然明白、突然醒
悟。

23. 我们除了用脑想东
西,还会把点子放在
哪里呢?
参考答案:放在心中

24. 所以“恍然大悟”的
“恍”,部首是?
参考答案:竖心旁

步骤三 (教师展示句卡) 1. 教师让学生齐读展


(±8 分 示的句卡。 行动阶段
听了马夫的话,子贡
钟)
的脸火辣辣的,惭愧 2. 教师让每位学生查 教具:
不已。 找词典,找出“惭 词典、句卡
愧”和“凑趣儿”
你不能拿子贡凑趣
的读音和意思。 艺术教育:
儿。
想象空间
1. 现在读一读这两个句 3. 教师让学生自由说
子。 出该词语的句子。 信息通讯技
(齐读) 术:-

2. 现在每位同学拿出词 思维技能:
典,找一找划线词语 联想与联系
的意思和读音。 诠释

3. 现在说一说“惭愧” 道德价值观:
怎么念? 认真倾听
参考答案:cán kuì 勇于尝试
(齐念) 尊重他人意见

4. 一起说出,你们找到 软技能:
的“惭愧”是什么意 解决问题
思?
参考答案:指因有缺 教学评估:
点、错误或未能尽责 随堂观察
等而感到不安或羞耻

5. 你们都有试过“惭
愧”吗?
(自由说出)

6. 现在就用“惭愧”来
造一个句子。
(让几位学生口头说
出)

7. 第二个要找的词语是
“凑趣儿”,一起来
念出读音。
参考答案:còu qùr
(齐念)

8. “凑趣儿”是什么意
思?
参考答案:逗笑儿;
开玩笑

9. 平时有没有时常拿朋
友开玩笑?
(自由说出)

10. 现在就用“凑趣儿”
来造一个句子。
(让几位学生口头说
出)

结课 提问问题: 1. 教师使用提问
(±2 分 方式,让学生
钟) 1. 今天你们都学到 说说今日所学
了什么? 的知识。
参考答案:学会
自己找字典查字/ 2. 教师对今天的
不同词语的形音 课堂活动进行
义 总结。
2. 总结:
我们需要多阅
读,才可以认识
更多的词语,体
会学习语文的乐
趣。

学生反思记录:

辅导老师记录:

指导讲师记录: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