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1.

比较教学设计原稿、教学设计修改稿,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

原稿 修改稿
步骤一 在导入时,教师在 而修改后,教师只是微微引导学生看图说出自己的
播放图片后,直接 感想,这赋予学生自由抒发感想的机会,让他们自
引导学生选择自己 己发现大自然的美,重要的是训练学生对事物有自
喜欢的花,这会局 己的见解。
限学生对这个课的
想象空间和情感的
投入。
之后,教师用对话 修改后,教师除了让学生自主说出感想,还提供了
的方式让学生从不 一组情境文字,让他们看着图片结合填空,这不但
同的角度畅所欲言 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也助于他们掌握基本语文能
自己发现的美,有 力,例如:了解句子的句式和掌握文章中修辞的用
助于学生理解课 法。
文,但不助于他们 此外,教师还用优美的文字分享自己对各种花的见
掌握基本语文能 解和感悟,用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学习更好的描写
力,例如:了解句 法。
子的句式和掌握文 还有,教师让学生点评教师描写花的理由进而可以
章中修辞的用法。 顺其自然地勾画出重点句型和在特定情况下适用的
修辞手法。这能让学生在写作文时,通过平时对事
物的深入观察所得出来的描述,写出更有质量的作
文。
步骤 2 教师把比较典型的 教师让学生自己带各自喜欢的花来学校,更有助与
花朵进行板书。 学生说出自己对花的理解、感悟及喜欢的理由。
在品评花朵时,教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学过的《花的勇气》的课文与要
师只是让学生自主 写的作文进行联想及思维体验,给学生一个铺垫和
交流,却没有实际 概念今后要怎么针对性地作文。教师展示了古人歌
引领学生注意题眼 颂花朵精神的句子让学生积累文字素材。
或更优美地描写花
的方法。
步骤 3 教师开放式地要学 教师细心引导学生往品格特点,喜爱的理由,或自
生作文,没有要求 己与花的经历,选取一个角度来描写,以训练学生
体裁及方向。 确定作文的中心,也就是“立意”。
教师让学生交流赏 教师自己先挑一个作品进行讲评示范,让学生懂得
评,然后教师总 更好地修改描写和拓展思路。
结,这个方法其实
不太适合,因为学
生不懂要往哪一方
面评,也不知道自
己评得对错。

2. 阅读 143 页的案例分析,提出你的领悟

根据 143 页的案例,我认为

1. 教师用自己优美的文字分享对各种花的见解和感悟,用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学习更好的描写
法。这除了能让学生认识花的品格和精神,还能提高描写事物的细致入微的技能。教师在这
里起到表率、楷模、榜样的作用。和学生共同写同一作文题的作文,以达到对学生写作文时
的难点困惑、以及容易出现的问题有一定了解,逐渐形成和提高指导学生作文的能力。当学
生看到教师和自己一起在课堂上当场习作,这种强烈的真实感、深刻的平等感一定会给学生
一种震撼。教师的当堂写作,无疑在释放一个明确的课堂信号:你写我也写,大家一起参与、
一起构思、一起摆弄文字、一起体验个中的甜酸苦辣。这便能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 教师密切联系课文,让学生真切感受文字,培养学生在观察事物时进行情感浸润的意识和
习惯 。只有入心,方能写出感人的文章,否则只是文字的堆砌而已。换位思考,如果是我先
读了一遍作家微妙的描述花,我会更有明确的方向地明白如何描述,以及写自己对花的一篇见
解时该注意的细节和借鉴作家的好句。

3. 教师细心引导学生往品格特点、喜爱的理由、或自己与花的经历,选取一个角度来描写,
以训练学生确定作文的中心,也就是“立意”。这样才能让学生逐步拓展思路,不会写离题
了。密切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学生更能明白自己为什么写这篇作文以及把心投入进写作里。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