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2006年第 2期 黑龙江社会科学   No.

2, 2006
(
总第 95期 ) He
il
ong
jia
ngS
oci
alS
cie
nce
s Ge
ner
al.
No .95

视角的陌生化和边缘人的倾诉
———论 《喧哗与骚动 》中班吉形象的意义

曹   蕾
(
南京大学 , 江苏 南京 210093)

  摘  要 :
福克纳在 《喧哗与骚动 》中 以班 吉为叙 述人 是对 现代小 说艺 术形式 的一 次积极 的探 索和 实验 。
白痴视角的选择 , 使作品中的意识流描写更为客观化 , 并造成一种陌生化效果 。 作为被排斥的边缘人 , 班吉的
叙述是一种倾诉 , 本质上是一种对爱的吁求 。 它不仅试图 表达南方人 郁积的情感 , 还体 现出福克纳 对人类普
遍境遇的思考 。 班吉形象对福克 纳作品的艺术风格和主题选择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
  关键词 :
福克纳 ;
班吉 ;《喧哗与骚动 》 ;
意识流 ;
陌生化 ;
边缘人
  中图分类号 :I
712/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4937(2006)02 -0121 -03

在 《喧哗与骚动》中, 班吉这个人物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 33 岁了却只有 3岁孩子的智力, 一天


到晚只知道哀号 , 然而他的作用却不容忽视。 他是康普生一家衰落的见证人 , 也是家族人伦关系重要的
关节点 , 还是十分重要的第一章的叙述人 。 人们常用多声部交响乐来形容《喧哗与骚动 》, 可以说班吉
的叙述部分既是交响乐的一个重要声部 , 奠定作品的基调 , 又是其他声部的导引 , 同时整部 《喧哗与骚
动 》的主旋律又时时通过班吉来体现。 班吉这个形象不仅关乎作者的艺术形式, 亦和福克纳所关注的
主题密切相关。 本文试从这两方面分析班吉形象在 《喧哗与骚动》中的意义 。
  作者谈到为什么选择班吉作为叙述人时说 :“ 我先从一个白痴孩子的角度来讲这个故事,
1 因为我觉得这个故事由一个只知其然, 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人说出来 , 可以更加动人 。” [ 1] (P262)由
于班吉是个白痴, 他不能分辨过去和现在, 也不能像常人那样对所发生的一切进行思考 , 他的叙
述在读者看来是过去 、现在叠加在一起的一个个场景, 是所发生的一切在头脑中留下的万千印象 。 班吉
的大脑就像录像机一样将这些印象录制并播放出来, 让人觉得惊人地符合客观真实 。 班吉的叙述不像
传统小说在叙述事件和场景时有着清晰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而是对种种感受包括味觉 、视觉、触觉、
听觉等的描述, 这样就保持了生活的原生态, 给人以别样的感受。 福克纳的这种描写手法与欧洲 20年
代开始盛行的以乔伊斯、伍尔芙的意识流小说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 如沃尔夫所希望的那样 , 当万千
微尘纷坠心田的时候 , 福克纳按照它们落下的顺序 , 真实记录下每一事每一景给意识印上的痕迹 , 不管
它们是多么互不相干 、全不连贯 [ 2] 。
作为意识流的代表作家, 白痴叙述视角的选择 , 使得福克纳在意识流小说家中也独树一帜。 叙述者
是个白痴, 他所看到的一切 、叙述的一切是不加任何理性分析的。 乔伊斯等人意识流小说中的叙述者不
论男女 , 不论社会身份和地位, 都有着理智和思维能力, 对意识流程描写中, 常常伴随的是人物的感受和
思考。 与之相比 , 班吉部分更多的是感官体验 , 没有什么复杂的意识活动, 显得非常单纯。 班吉只是把
他记起的情景记录下来, 并不知道有何意义 , 作者把分析和思考留给了读者, 增加了读者思考的难度。
可以说福克纳在现代小说反传统的艺术革新方面又往前走了一步 。 在将福克纳与欧洲现代主义小说家
进行比较后 , 安德列· 布雷卡斯唐说道 :
“ 没有人在提供强烈情感的自然强度方面超过福克纳, 也没有
人在福克纳之前进入一个白痴的昏昧无知的大脑。” [ 3] (P83)当然这是一种冒险 , 这一切是建立在福克纳对
白痴意识活动的假想的基础上 , 不过虽然班吉的意识流很混乱 , 但每次转移都有其根据和线索 , 或是一
种声音 , 或是一种气味 , 或是一种形象等, 因而读者接受了这种描写 , 福克纳极大的叙述自由也获得了认
可。
由于班吉仅有相当于 3岁儿童的智力 , 他的视角既是白痴的视角 , 也是儿童的视角 , 以儿童视角来

收稿日期 :2005 -10 -29


作者简介 :
曹蕾 (1972 -), 女 , 江苏泗洪人 , 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 , 从事英美 文学 、传记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 。

· 121·
描述成人的世界 , 造成了作品的陌生化效果。 陌生化理论主张艺术创造应增加审美感受的难度 , 使人们
对习以为常的事物产生一种不寻常的审美感受。 用什克洛夫斯基的话就是 “ 艺术之所以存在, 就是为
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 …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 使形式变得困难 , 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
度 , 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 , 必须设法延长” [ 4] 。 以班吉为视角从多方面造成陌生化效果。 语
言上, 班吉采用儿童的简单语言 ;
内容上, 由于班吉不能对事件的轻重做出判断, 至少从表面上看来, 他
对所叙事件是不加选择的 ;
特别是, 叙述中所发生的事件和班吉对其的懵懂无知形成强烈的对照 。 这也
就是作者所谓由一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人叙述, 故事会“ 更加动人”的效果 。 班吉的不知情促使
读者进行思考, 深深卷入事件中 , 并在其中感受到一种悲剧气氛。 通过班吉这个人物 , 康普生家里所发
生的一切就像它们第一次发生一样被叙述出来 。 这些叙述达到了陌生化, 延长了审美感觉的过程。
  正如前文所说 , 班吉不仅是叙述的手段 , 他本身就是作品的主题。 有人认为他是康普生家
2 族衰败的象征 , 是南方过去历史的象征 , 也有人认为他是基督式的人物, 代表一种牺牲和救赎。
本文主要探讨作为一个边缘人, 班吉的叙述的意义以及这种边缘人的叙述与作品主题的关系 。
《喧哗与骚动 》开篇即以白痴这样一个边缘人为叙述人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 作为一个文明社会的他
者 , 《喧哗与骚动 》中的班吉常常是受到排斥的 。 他没有语言的能力, 只能用各种各样的声音表达饥饿、
疼痛和对温暖与爱的需要 , 或是哼哼或是哭泣或是大吼等 。 作品中班吉的声音第一次出现时就是被拒
斥的:“听听 , 你哼哼得多难听。”黑小厮勒斯特说 。 在班吉的生命中, 恐怕只有凯蒂和迪尔西会停下来
倾听他的声音。 其他人或者从他的声音中品味家族衰落的痛苦, 如在昆丁回忆中出现的班吉的声音 , 总
和妹妹凯蒂的不幸联系在一起 ;或者把它当成一种累赘和耻辱, 如在杰生和康普生夫人叙述中出现的声
音 。 杰生曾这样愤愤不平地评价班吉 “咱们这样的家庭是再没什么可以骄傲的了。 可是不想看见一个
三十岁的大人在院子里和一个小黑鬼一块玩, 沿着栅栏跑来跑去, 每逢那边打高尔夫球就像一头牛一样
哞哞地叫起来” [ 5] (P247)。 除了受到家庭成员感情上的排斥外, 班吉还受到整个社会的排斥和防范。 书中
有两个明显的例子:一个是班吉成人后, 有一次在栅栏边拦截女孩子的事 , 它最后导致班吉被做了去势
手术。 作者让班吉自己用杂乱的叙述为拦截的行为做出解释 。 “她们走过来了 , 我拉开铁门, 她们停了
步 , 把身子转过来 。 我想说话, 可是她尖声大叫起来 , 我一个劲地想说话 , 想说话 ” [ 5] (P57)。 其实班吉只不
过想表达他说不出的某些东西 , 而人们却认为他是将对人造成伤害的野兽 。 这也说明班吉与社会的难
以勾通 , 说明人们对班吉倾诉的拒绝 。 另一个例子是白人社会不让班吉去教堂, 当迪尔西带班吉去黑人
教堂时 , 出于种族偏见又认为黑人教堂不配班吉去 。 班吉就这样成了无所归属的边缘人, 最后人们干脆
把他送进精神病院, 这样再也不用听他讨厌的叫声了。 从家庭到社会来自各方面的力量都想迫使班吉
停止诉说, 班吉从肉体到精神被禁锢的历史正是被排斥的历史。 当代大思想家福柯在 《疯癫与文明》中
追溯了疯癫 (包括白痴 )
在西方文明的历史中被排斥的历史 。 福柯指出, 这种长期排斥的结果是, 进入
理性时代, 只有理性的独白 , 疯癫沉默了 [ 6] 。 《喧哗与骚动 》与众不同正在于, 尽管受到排斥和压制, 在
作品中 , 班吉并没有沉默, 作者反而让他的倾诉占据整个第一章, 甚至在其他部分也不时冲破阻力响起。
这表明福克纳对边缘人, 对 “他者”的态度 , 这些边缘人也需要倾诉 , 他们有倾诉的权力 , 他们的倾诉有
时会触及我们最本质的东西。
班吉的倾诉本质上是一种对爱的吁求 。 劳伦斯 · 爱德华 · 宝林认为爱是所有福克纳伟大作品的中
心主题 。 福克纳的许多作品表现了爱的缺乏和爱的反常 [ 7] 。 爱有多种层次 , 福克纳在 《喧哗与骚动》中
更多的是关注家庭内部的人伦之爱。 班吉虽没有理智和判断能力 , 却能感受爱, 这是人的本能 , 在家庭
中 , 他虽然得到父亲和昆丁一定程度的关爱, 但缺乏母亲的爱, 母爱的缺乏也正是康普生家几个孩子悲
剧的重要原因 。 如克林斯 · 布鲁克斯指出的 , 正是康普生夫人的消极性的冷漠使正常的家庭关系瘫
痪 [ 8] 。 姐姐凯蒂给班吉的爱, 实际上是一种代替性的母爱 。 当爱失去时 , 他无能为力, 只能感到悲哀。
虽然班吉马上 33岁了 , 但又仿佛永远是一个无辜的 、天真的渴望母爱和亲情的 3岁孩子 , 对爱的渴求是
人的基本权利, 不管他是白痴还是智者, 黑人还是白人 。 通过班吉 , 作者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爱与同情
这些人类最美好的品质在许多人的感觉中已逐渐变得麻木了 , 这是人生的大悲剧 。 就像福克纳笔下的
杰生, 满脑子物质利益 , 像行尸走肉一样, 凯蒂要见女儿一面, 他像做生意一样对待自己的姐姐 , 像机器
一样冷酷。 还有昆丁 、康普生夫妇, 他们过于自我关注, 沉溺在自己的世界里, 对他人缺少真正的关爱。
对人的爱意和同情, 反而突出地表现被社会边缘化的人物身上 , 如班吉、凯蒂还有作品中人类美好品德
的化身迪尔西。 班吉是其中最无助的 , 他的倾诉也最震撼人的心灵 。作者选择一个白痴表达爱的失去
的深刻主题 , 表达他者的倾诉十分切合福克纳创作这部作品的切身感受 , 也强烈符合福克纳南方人的文
化身份 。 作者创作该书时 , 正是人生失意之时 , 他的第三部作品整整投了三年稿, 出版社的大门一个个
朝他关上了 , 不难看出班吉的倾诉有作者自己的伤心和失落 , 一种被世界遗弃的感觉随着班吉的低低絮
语 , 悲痛号叫倾诉出来 。 从南方文化背景看, 倾诉也是福克纳特有的言说方式 。 美国南北战争后 , 南方
· 122·
被迫走向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历史进程 , 他们有一种屈辱感 , 似乎历史压制他们不让他们表达, 但他们又
滔滔不绝地讲述那荣耀的过去 , 沉湎于幻想中 , 艺术上也形成南方特有的形式。 就此, 福克纳指出“ (在
南方, 我们)从来没有过, 将来也不会有音乐和造型艺术的形式, 我们需要去说 , 去倾诉 , 我们似乎试图
用个人的简单的愤怒的呼吸 (
或写作 )提供一份当代图景的起诉书 , 或者逃避到一个想象中存在的到处
是剑与木兰花、模仿鸟的地方, 或许这根本就从未存在过… …这两种方式我似乎都试图用过, 我试图逃
避我也试图控诉 ” [ 9] 。 作为失败的一方 , 南方也似乎成了北方的 “ 他者 ”, 失去了言说的权力 , 当南方人
不甘沉默, 张口说话时发现自己好像失语了, 他们的言说要么是控诉, 要么是逃避 , 却好像总是没抓住问
题的实质, 他们总是言犹未尽。 因而作为边缘人的班吉的倾诉仿佛倾诉出南方人久久郁积的情感。
如果仅仅是出于个人和南方文化背景的原因作者才给予班吉密切的关注, 那福克纳就不能成为一
位世界级的作家 。 班吉这个人物更集中体现作者对人类普遍境遇的思考。 随着对班吉的进一步描写,
作者把班吉这种渴望倾诉 、爱的失落与对爱的寻觅扩大到人类的普遍感受上 。 “这哀伤的不平之鸣很可
能亘古以来就存在于空间 ” [ 5] (P314)。
作者认为这种倾诉来自失去爱的最痛苦的心灵: “ 可他还是在慢腾腾地、可怜巴巴地干嚎着, 那真
是世界上所有无言的痛苦中最最严肃 、最最绝望的声音了 。” [ 5] (P345)这是对失去爱的绝望 , 是对冷漠世间
的抗议 , 可以说作者不仅是对班吉这样的边缘人及弱势群体的关注 , 更是对人类普遍的境遇的思考。 当
被问及在塑造班吉这个形象时的内心感受时福克纳说 : “塑造班吉这个人物时, 我只能对人类感到悲
哀 , 感到可怜 。” [ 1] (P262)福克纳对人类普遍境遇的思考与一战后人们所面临的问题有关 。 一战后人们普
遍感受到一种受死亡阴影笼罩的恐惧 , 特别是欧美国家 , 战争的残酷使启蒙以来关于人的理想受到极大
的冲击 , 人们的精神世界出现危机。 许多世界一流作家的作品都反映出类似的主题。 如乔伊斯的 《尤
利西斯 》、艾略特的《荒原》等 , 他们在作品中不约而同写出了人类失去精神家园 、流浪无依的景象 , 反映
出传统观念的丧失, 人与人之间缺乏爱是出现精神荒原的根本原因。 福克纳也是这潮流的一个重要部
分 , 他在作品中集中表现了家庭内部爱的缺乏导致的人的精神世界的悲剧 。 而爱与同情一直是福克纳
关注的主题 , 也是福克纳认为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品质中的一部分 。 在接受诺贝尔奖的演讲中 , 他说占
领作家工作室全部空间的应是心灵的古老真理, “ 那普遍真理就是: 爱、荣誉 、怜悯、自豪、同情和牺牲
… …最为糟糕的是没有怜悯与同情。 他哀伤, 却不为普遍的本质哀伤 , 也不留下疤痕 ” [ 10] 。 班吉作为边
缘人的倾诉特别能让人感受人类这些美好品质的重要, 班吉也仿佛是一块试金石 , 检验着人类身上还残
存多少这些美好的品质。 在将福克纳与同时代小说大师进行比较后, 安德列 · 布雷卡斯唐认为富有同
情心是福克纳最重要的特性之一: “ 他的唯一性还体现在他具有一种罕见的能力使他与被放逐的人和
蒙受羞辱的人心灵相通, 他对不幸与痛苦有敏锐的感受力。” [ 3] (P93)可谓抓住福克纳作品动人魅力的要
点 , 仅从这一点看 , 安德列 · 布雷卡斯认为现代小说家中只有福克纳和卡夫卡才是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真
正继承者 [ 3] (P93), 即那些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人的真正同情者。
除 《喧哗与骚动》外, 福克纳的其他作品也写出边缘人的痛苦和不幸 , 如 《八月之光》中的克瑞斯墨
斯等, 处在黑人与白人的冲突的中心 , 至死也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 , 成了某种观念的牺牲品 。 在主张
文化多元, 关注边缘群体的今天 , 文学评论界关注后殖民写作 、女性写作 、少数族裔的写作和身份等问
题 , 班吉形象更显出其特别的意义。

参考文献 :
[ 1]  李文俊 .
福克纳评论集 [ M] .北京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1980.
[ 2]  弗吉尼亚 · 沃 尔夫 . 二十世纪文学评论 (上册 )[ M] .上海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1987.161 -162.
[ 3]  Bl
eik
ast
en, An
dre“ F
aul
kne
rfr
omaEur
ope
anPe
rsp
ect
ive
” Th
eCa
mbr
idg
eCo
mpa
niontoWi ll
ia
mF aul
kne
red.Ph
lipM.
We
ins
tei
n(S
han
gha
i:s
han
gha
iFo
rei
gnLa
ngua
geEd
uca
ti
onPr
ess, 2000).
[ 4]  朱立元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 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97.45.
[ 5]  威廉 · 福克纳 .
喧哗与骚动 [ M] 李文俊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 1984.
[ 6]  福柯 .疯癫与文明 ——— 理性时代的疯癫史 (前言 )[ M] .刘北成 , 杨远婴 .北京 :三联书店 , 1999.2.
[ 7]  Bowl
ing
, La
wrenc
eEdwa
rd, “Wil
li
amFau
lkner
:theimpor
tan
c eo flo
ve” i
nWil
li
amFa
ulk
nerFo
urDe
cad
eso
fcr
it
ici
sm,
ed.Lin
daWe l
shi
merWagner(Mi
chig
anS
tat
eUn i
ver
sit
yPres
s, 1973).110.
[ 8]  Br
ooks, Cle
ant
h, Will
iamFaul
kne
r:Th eYok
napat
awph
aCo
unt
ry(Ne
wHa ven:Yal
eUP, 1963)334.
[ 9]  Co
ntemp or
aryl
i
terar
yCr i
ti
ci
smVol.68 ed
.Ro g
erMatu
sVo
l.68.Detr
iot
:GaleRes
ear
chInc, 1991.107.
[ 10]  李文俊 .福克纳传 [ M] .北京 :
新世界出版社 , 2003.153 -154. 〔责任编辑 :
王晓春  郑  琦 〕

· 123·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