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

com

jcAM .
Jan.,2002,Vol,18,
No.
5 

《灵枢 ・
经脉篇》对 针灸理论 的贡献 
叶志英 
(厦 门市 中医院 ,
福建 厦 门 3
61001)
 

摘 要:
着重分析《
灵枢 ・
经脉篇》
对针灸理论一 经络 学说形成和发展的贡献,
并就此作 了具体 
的 阐述 。认 为《经脉篇 》全 面论 述 了十= 经脉 的名称 、
循 行 、病症 、
治则及 诊 断 ;经脉 与脏腑 的络 
属 关 系;同 时对 经脉 气绝证 ,经脉 与络脉 的 区别和十五 别络 的 名称 、
循行 、
病 证也作 了详 尽 的 阐 
述。
 

关键词:
《是枢 ・
经脉篇》;
针灸理论 ;
研 究 
中 图分 类号 :
IL221
 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1
(3
05一o77
9(zo
o2)o5—0
O02—03 

针 灸 如何 从 医 疗实 践 到形 成 系 统 的理 论 ,
这  此十 二经脉 成 为 一个 按三 阴三 阳次 序排 列 ,
上 
可 以从 我 国现存 最 早的 一 部 医学 理 论 著 作 《黄 帝  下 前后对 应统 一 的 完整 系统 ,
并 首 次 提 出 了 与六 
内经》
进行分析。《内经》近半数的篇 幅,
论及了针  脏(包括 心包 络 )
六 腑对应 络 属关 系 。
 
灸学的内容 ,
尤其是《
灵枢》,《
灵枢》一书原就称作  l
 2 经 脉 循 行 

针经》。而《灵枢 ・
经 脉篇》则奠定 了针灸理论的  《
经脉篇》中记载的十二经脉的循行是第一次 
核 心 部 分 — — 经 络 学 说 发 展 的 基 础 。 它 全 面 论 述  比较 系统全 面 而 规范 的 整 理 。与 之 前 的 记载 (主 
了十:
二经脉 的名 称 、
循行 、
病证 、治则 及诊 断 ;
经 脉  要是 帛书十一 脉经 )相 比 ,
主要 的 贡献在 于 四大方 
与脏腑 的络 属关 系 ,
同刚刘 经 脉气绝 证 ,
经 脉 与络  面 :第  ,
增 加 了相关 经脉 即表 里经 脉之 间相互 衔 
脉的 区别 和 {
 五别络 的 名称 、循行 、
病 诋也 作 了详  接 的分 支 ,
  建 立经 脉依次 循 环流 注说 。如 “肺 手 
尽 了论 述 。本 文 试 图进 一 步具 体 探 讨 和 阐 明《经  太 阴之 脉 ,……其 支 者 ,
从 腕后 直 出次指 内廉 ,出 
脉篇 》对 针灸理 论 的贡献 。
  其 端 。”“大肠 手 阳 明之 脉 ,
起 于 大 指次 指 之端 ,
循 
l 规范 了十二经 脉 的名 称和循 行路 线  指 上廉 … …”。 即手 太 阴肺经 脉 气 通 过 其 分支 在 
1.
1 《
经 脉插》记载 了 f
 二经脉的具体名称。首  次 指之 端交 于(注 入 )手 阳 明大 肠 经 ,同样 手 阳 明 
次确 立 了手足 三 阴三 阳经 ,
形 成 了“十 二经 脉”,比  大肠 经脉 气亦通 过其支 者 在鼻旁 交 于足 阳明 胃经 
帛书《十一脉》记载分出了“手步阴”和“
手厥阴”,
  … ・ ・

最 后 由足厥 阴肝 经 上注 肺 ,如此循 环无 端 构 
由“手 二 阴”【

』j
确 为“手 三 阴”,
所 述为 “心 手少 阴之  成经 脉循 环 流注 说 。第 二 ,
首 次提 出了体 内经 脉 
脉,
起 于 心 中 ,【
}J居心 系 ,下 膈络 小 肠 ;其 支 者 ,
从  届络脏 腑 的 循 行 路 线 。 使 十 二 经 脉 与 体 内五 脏 
心 系上 挟 咽 ,
系ll系 ;
直者,
复从 心系 却上 肺 ,
下 出  (六脏 )
六腑 形 成直 接 的络 属 关 系 ,
亦 使各 经 脉在 
腋 下,
下循 腈 内后 廉 ,
行 太 阴心 主之后 ,下肘 内 ,
循  体腔 内通 过脏 腑 而互 相 交 通 连 接 。例 如 “肾 足少 
臂 内后 廉 ,
抵 掌 后 锐 骨 之端 ,
人 掌 内后 廉 ,
薇 小 指  阴之 脉 ……贯 脊属 肾络 膀 胱 ”、“暗胱 足太 阳 之脉 
之 内出其端 。
”“手少 阴 之 经 脉 在 帛书 中 尚缺 如 。
 
… …

络肾属 膀胱”,
即足 少 阴肾经 通过 属 肾络膀 胱 
因帛书“十一脉”
之“臂少阴脉”
实际上为《
经脉》
篇  而与 肾和暗胱 联 系 .
而 足 太 阳暗 胱经 通 过 属 膀 胱 
所称 手厥 1

lj经 者 。所 以是《经脉》篇 使 十二 经脉构  络 肾而与膀胱 和肾 发 生联 系 ,
从 而 使 肾和 膀 胱 也 
成 了一个 完 整 、系 统 的经 络 体 系  每一条 经 脉 的  发生 联系 。这 样使 阴经 属 于脏 而络 于腑 ,阳经 属 
名称 都 规 范 了 ,使 之 按 “手 (足 )
— — 阴 阳— —脏  于腑 而络 于脏 ,构成 了明 与 阳、脏与腑 之间 的表里 
腑”命 名 ,“Ⅲ ”t
{一再 予 分 “太 阴—— 厥 阴—— 少  相 合关 系。脏 之在胸者 (
肺、心 )联系 手 阴经 ,
在腹 
阴”,“阳”中 阿分 “阳明— — 太 l

兀— — 少 阳”,
而 “脏  者(
脾、肝 、肾 )联 系 足 阴经 ;
六 腑 则各 随 其 表里 相 
腑 ”则 是 与 该 经 脉 柑 络 属 关 系 的 .如 “手 太 阴 肺  台关 系与 阳经 相 联 系 ,手 足 阳经 总 的都 是 分 布 到 
经 ”、“足 阳叨  经 ”“足少 阴 肾经”以此 类 推 的十二  头部,
这 种揭示 了手 足 阴 阳经 与头 面胸 膜 之 间 的 
经名称 。根 据 三 阴 三 阳 的表 里 对应 关 系 ,
使 手 三  特 定 的联 系 ,
为 现 代 针 刺 某经 腧 穴 治疗 相 应 的脏 
阴与手 三 阳经 、足三 阳与足 三阴经 内外前 后相 应 。
  腑病 变提 供 了理论 依据 ,而后 来 发 现 的脏 腑 的病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针灸 临 床杂志 200
2年 第 18卷第 5期  3 

变 也会 表 现于 相 应 的经 脉 之上 ,即 内外 相 应关 系  小 于 寸 口也 。
”其 规 律 是 阴经 以寸 口大 于人 迎 为 
从 另 一个 侧 面 应 证 了该 理 论 的正确 性 。第三 .
经  “
盛 ”,
小 于 人迎 为 “虚 ;阳经 以人 迎 大 于寸 口为 
脒起 止点 ,
与 帛 书相 比使 经 脉 的起 止点 延 伸 到相  “盛 ”,
小于 寸 口为 “虚 ”。这 种 脉 挚 比较 实 为 据 寸 
应 指端 ,
手 三阳与 足 三阴均 起于 相应手 足指 端 (足  口人迎 脉诊 而针 治 的原 则 ,虽 然 此法 如 今 不 再 沿 
少 阴起 于足 下 ),
手三 阴与足 三 阳经则 止 于相应 手  用,
但 这种 观点 在 针 灸理 论 的形 成 发展 过 程 中同 
足指 端 .
经 脉行 至 指 端也 便 于手 足 部表 里 经 的相  样具 有重要 的意义 。
后 世 医家 亦 在 对此 的不 断 研 
互 衔接 。
  究 中进 一 步 发 展 了针 灸 理 论。 诸 如 许 多 医 家 对 
2 论述 了经 脉病 证 、诊断与 治疗  “是 动则 病”、
“是 主所 生病 ”和 “盛则 泻 之 ,
虚 则 补 
《经脉》篇在 分述 十二经脉的循行 之后 , 都这  之・
…・・
不 盛不虚 ,
以经 取 之”的考 证 和理解 都从 不 
样描 述 其病症 :“是 动则 病 -
--…,
是 主 x所 生 病 者  同程 度上 发展 了该学说 ,
使 ‘
受理 论更 照 于完善 。
 

… …

。 这 里面 所 载 的各 脉 病候 .皆分 属 “是 动 ”、
  3 经 脉气绝 证 
“所生 ”两部分 。何 以如此 ,千百 年来众 说 纷坛 ,
在  3.1 《经脉》篇 论述 的经 脉气绝 证是 手太 阴、手 少 
此暂 不予深 究 。只 是后 人 多 以“是动病 ”指 在经 脉  阴、
足少阴、
足 太 阴 、足厥 阴 五 条 阴经 经 脉 的气 绝 
病 证 中园外 邪伤 犯 触 动经 脉 的”病 ”,
 所 生病 指  让,
【c
fi
这五 丽经 又 分 属 于 肺 、心 、肾 、脾 、肝 血 脏 。
 
内伤 于脏 而发病 的“病”。在此关 键是 《经脉》篇对  五脏 阴经气 绝 的 主要 表 现 在 五 体 的颓 废 上 ,
从 而 
各脉 的病 证记 载 详细 。
而 且较之 前新 增 一些病 候 ,
  提示 了 五脏与 五 体 的关 系 ,
亦 提 示 了 由表 知里 的 
多见 于“所 生 ”之 中 ,
如“肺 手太 阴之脉 ・
・… 是 动则  诊 断 大法。如 “手太 阴气 绝则皮 毛焦 … ・
・・”,
“手少 
病肺 胀满 膨 膨 而 喘 咳 ,缺 盆 中痛 ,甚 则 交 两手 而  阴气绝则 脉不 通 … …故 其 面 黑 如漆 柴 者 ”,
“足太 
瞀 ,此为 臂 厥 ,
是 主 肺所 生 病 者 ,咳 ,上气 喘渴 ,
烦  阴气绝 者则 脉 不荣 肌 肉 ,
…… 肌 肉软则 舌 萎 人 中 
心胸满 ,
膈 臂 内 前廉 痛 厥 ,掌 中热 。气盛 有 余 ;则  满,
人 中满则唇 反 ”,
“足 少 阴气 绝 则骨枯 ,
… … 肉 
肩肯 痛风寒 ,
汗 出中风 ,
小 便 数而欠 。 气虚则 肩背  软却 故 齿 长 而 垢 发 无 泽 ,
… 足厥 阴 气 绝 则 筋 绝 
痛寒 ,少气 不 足 以息 ,
溺 色 变 ”。而 且 对 各经 脉 的  ・ … ・ ・

筋 急 则 引 舌 与 卵 ,故 居 青 舌 卷 卵 缩 则 筋 先 
病证 进行 分型 为 寒 、
热、虚、
实 、陷下及不 盛不 虚六  E”。 构 成 五 组 特 定 的 关 系 ,即 (1)心 肺— — 气 
型.
构 成经 脉 辨 证 的基 本 观 点。我 们再  肺手 太  — —

皮 、毛 、爪 ;(2)心—— 血— — 面 ;(3)脾— — 
阴之脉 中 的叙 述 来分析 :
“肺 手太 阴之 脉 ・
…・・
气盛  肉、
唇 、人 中 ;(4)肾一 哥— — 卤、发 ;(
5)肝一  
有余 ,
则 肩背 痛 风 寒 ,
汗 出 中风 ,小便 数而 欠 。气  筋—— 舌 、卵。这 其 实也 是脏象 学说 的核 心部分 ,
 
虚则肩 前 痛 寒 ,少 气 不 足 以息 ,溺 色变 。为 此 诸  包含着 针 灸经络辨 证思 维 。
 
病,
盛则泻之,
虚则补之 ,
热 则疾 之 .
寒 则 留之 ,陷  3.
2 运 用五行 相克 规律 ,
预测 五脏 经气 终绝 之 时 
下则 灸 之 ,
不盛 不 虚 ,
  经 取 之 。”这里 “气盛 ”即指  的死亡 时 期 。病 情 加 重 或 死亡 于 各 脏 所 不 胜 之 
实 证 、热证 ,“气 虚 ”指 虚 证 、阴证 ,两者 相 对 而言 ,
  时  如手太 阴肺气 绝 于丙笃 丁死 ,
火 胜金 也 :
手 少 
“陷下”指 经 气 虚陷 ,“不 盛不 虚 即不 实 不虚 。随  阴 气绝 于壬笃癸 死 ,
水 胜火 也 ;
足太 阴气绝 于 甲笃 
着对 每条 经 脖 的病 候 记 载 之 后 ,均 指 出 “为此 诸  乙死 ,
术 胜 土也 ;足少 阴气 绝 于戊 笃 已死 ,土胜 水 
病,
盛 则 泻 之 虚 则补 之 .
热 则疾 之 ,
寒 则 留之 .陷  也;
足厥 阴气绝 于庚 笃辛死 ,
金 胜木也 。
 
下 则灸 之 ,
不 盛 不 虚 ,以经 取 之 。”指 出 “盛 则 泻 之 ”
  4 经 脉与络 脉 的区 别 以及 十 五 别 络 的循 行 和 主 
即实证 用针 刺泻 法 ;“虚 则补之 ”即虚证施 以补 法 ;
  病 
“热则疾 之 ”指 针 刺 快 出快 入 以 泻邪 热 ;“寒 则 留  4.
1 从 经 脉 和络 脉 的循行 、
诊 察 、功 能 等 方 面论 
之”指 留针 使 正气 来 复 。
可 祛 寒邪 ;“陷 下 则 灸 之 ”
  述 了两 者之 问 的区别 。① 经 脉深行 且 行纵 而络脉 
指经气 虚 陷 ,阳 气将脱 ,
灸 能 温 阳复 脉 .扶危 固脱 ;
  浅行 且行 横 。 即“经 脉 十 二 者 ,
伏 行 分 肉之 间 ,深 
“以经 取之 ”,
指 循经 取穴 .
不施 补泻 手法 。这些 观  而不见 ;”“诸 脉 之浮而常 见 者 ,
皆络 脉也 。
”指 出两 
点初 步确立 了针灸 的治则 治 法 。而在 每条经 脉的  者循行 部位有 深有 浅 之别 .
因此用 肉眼观察 时 ,能 
针灸治 则 文下 ,
均 以对 比寸 口与人 迎 脉 象 的方 法  看 得 见 的 就 是 浮 行 于 肌 表 的 络 脉 ,十 二 经 皆 沿 身 
解释 “盛 ”“虚 ”的含 义 。如 予太 阴月
柱空,
“盛者 寸 口  体上下部 位 纵行 ,而络 脉 则 多是 横 行 串连 于 诸经 
大三倍于人 迎 ,虚者 则 寸 口反 小 于人 迎 也 ”:手 阳  脉之 间 。即“诸 络脉 皆不能 经大 节之 间 ,
必行 绝 道 
明大肠经 ,
“盛 者 人迎 大 三倍 于寸 口,虚者 人 迎 反  而出,
人复合于皮中,
其会皆见于外 。
”②经脉长而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4  JCAM .
Jan.,2002,Vol,18,No.5 

络 脉短 ,
经脉 内属 脏 腑、外 络 肢节 ,
故 其 行 长 。而  络脉病 变所 出现 的证候 ,
而 且还 可 治 疗 表 里经 的 

络 脉起 于五 指 间 ,
上 合 肘 中 。”“诸 络 脉 皆 不 能经  病 候 。即后人 所说 的“一络通 二经 ”。这些理 论对 
大节之 间”,即 络脉 是 在 四肢 远 端 连 系 各经 ,故而  络穴在 现代 临床 上 的应 用 具有 重 要指 导 作用 ,包 
短。③ 经脉 诊察 察全 身 ,
络 脉 诊察察局 部 。“经脉  括现 代应用 的“原络 配穴”也 是在 此基 础上 发展 而 
者常不 可见 也 ,
其 虚 实也 以气 口知之 。”即通 过诊  成,
现代 的临床 应 用络 穴 治疗 确 有执 简 驭 繁 的作 
察 寸 口而 知经 脉之虚 实及 全 身病变 。而诊 络脉 常  用,
且效果 显著 。
 
要察鱼 际 ,以诊 局部 之病 变 .
如原文 所述 “胃中寒 ,
  5 强调经脉 的得 要性 
手鱼 之络 多青 矣 ;胃中有 热 ,
鱼际络 赤 ;其暴黑者 ,
  《
灵抠 -
经脉篇》开篇的第一节首先即指 出在 
留久 痹也 ;
其 有赤有 青 者 ,
寒 热气也 ;
其 青短者 ,
少  临床针 刺时 经脉 的重要性 。就是 医者必 须 以经脉 
气也 。
”④ 经 络 与气血 、营卫 的关 系 。经 脉主 营 ,
络  为根本 ,
熟悉 经 脉的循行 路线 ,掌握测量 经 脉长度 
脉 主卫 ,如 “饮酒 者 .
卫 气 先行 皮 肤 ,
先 充 络脉 ,
络  的方法 和气 血量 的 多 少 ,在 内侧针 刺 阴经 治 五脏 
脉先 盛 ,故卫 气 已平 ,
营气 乃 满 ,
而 经 脉 大盛 。”另  病,
在外 侧 针 阳经 治 六腑 病 的基 本 规 律 。如 原文 
外原 文还 包 含着 经 络 与 血 液循 环 系统 的 关 系 .
这  云:
“凡刺之 理 ,
经 脉 为始 ,
营其 所行 ,
制 其度 量 ,内 
也 为后 世 医家 研 究 经 络 现 象 提 供 了一 些 研 究 思  次 五脏 .
#I-
N六 腑 。”其 次 强 调 了经 脉 本身 的重要 
路,
如说 到络脉 之浮 而常 见者 ,
即相 当现代 所说 的  性 。认 为先 天 之精 的形 成 和 后 天 胃气 的推 动 ,
 ; 
浅 层 静脉 血管 ,而经 脉 伏 行 深 而不 见 。 而气 口部  脉道 路 通 畅 ,
气 血才 能循 行 ,
人 体 才 能生 长 发育 。
 
位 搏 动 ,即桡 动脉 。另 外从 “诸 刺络 脉者 ,
必 刺 其  如原 文 云 :
“人 始 生 ,
先 成精 ,
精 成 而 脑髓 生 ,
骨 为 
结上 ,
甚 血者虽 无 结 ,
急 取 之 以泻 其邪 而 出其 血 ”
  干.
脉为 营 ,筋为剐 ,肉为 墙 ,
皮肤坚 而 毛发长 。谷 
以及 篇 中 以鱼 际 的青 、
赤、黑 等颜 色诊 断疾 病 的记  人 胃,
脉道 以通 ,
血 气乃行 ”最后从 临 床角度指 出 
载来看 ,
络脉在《经脉篇》中指 的就是体表静脉。
  经 络有 “决 死生 ,处 百病 ,
调 虚实 ”的重要 作 用 ,作 
4.
2 ① 明确 记 载 了十 五别 络 的循行 路 线及 起 止  为 医 者 “不 可 不 通 ”。
 
点 。如“手太 阴之 别 、
名 日列缺 ,起于腕 上分 问 ,
并  综上所述 , 《灵枢 ・经脉》篇 的问世 ,标志着经 
太 阴之经 直 ^ 掌 中 .散人 于鱼 际 。”“足少 阳之别 ,
  脉学说 是 经过实 践达 到 了科学 化 、
系 统化 的 阶段 ,
 
名 日光明 ,
去踝 五寸 ,
别走厥 阴 ,
下络足 跗 ”,
“督 脉  从 而 奠定 了 中医针灸 理论 的核 心部分 —— 经络 理 
之 别 ,名 日长 强 ,挟 膂 上 项 ,散头 上 ,下 当肩 胛 左  论形成 和发展 的基 础 ,
创 造 出世 界 上 独一 无 二 的 
右,
别 走太 阳 ,
^ 贯膂 。”总 的来 说十 五别络 的循 行  中医经 络学说 。时 至今 日,
现 代 科 学也 一 再 证 明 
方 向与经脉檐行一致 ,
但 不 如 经 脉那 样 长而 深 。
  经 络 的客观存 在 和经络 的物 质性 ,
故 而可 以说 《经 
其 分 布区 域 ,除 任 、督 、脾 之 络 脉 在 胸 、腹 、背 部  脉》篇 对针灸理 论 的贡献 具有 划 时代 的意 义 ,
甚 至 
外,
其 余 十二条 络脉 ,
均 在手 足腕踝关 节 至肘 膝关  有人 说 中国古 代 应是 五 大发 明 ,
这 其 中应加 上 经 
节 间。② 十五 别 络 所 主 的病 症 分 为 虚 实 两 大 证  络。
 
型,
而且 这些 记载 多侧 重于 四肢体 表 的病症 ,
但几  6 参 考文献 
乎 都 与经 脉 循 行 的 部 位 有 关 。如 “手 少 阴之 别 .
  1 傅维康 .针灸推拿学史 M:.上海 :
上海古 藉 出版杜 ,,
 
… …

其实 则 支膈 ,
虚则不能言 ,
”因手 少 阴 之 别循  1
991.
5. 

经 人心 中,
故 邪实 则 支膈 ,谓瞒 问若有 所 支而不 畅  2 裘沛然 ,
陈汉平 .新编 中国针受学 [
J].上海 :
上海科学 
也 。其 支者 上系 舌本 .
故虚 则不 能言 。还 有如 “
任  技术出版社 .
1992 8.
 

脉之别 。 名 曰尾 翳 ,下 鸠 尾 ,散 于腹 。实 则 腹皮  3 李 鼎 .高等 医药 院校 试用教 材经络 学 [


J] 上海 :
上 
海 科 技 术 出 版 杜 ,1
984.
11月 .
 
痛,
虚 则痒 搔 。”也是 因为 任脉别 络 由鸠尾 下行 、
散 
4 李 锄,
赵京 生 ,
吴继东 .针 灸经 论选[
M]、北京 人 民 
腹 。 故 其 为 病 若 此 。 综 观 十 五 别 络 的 循 行 、病 证 
卫 生 出 版杜 .1
993.
1第一 版 .
 
记载 ,
不 难 发现 别 络 在加 强 表里 经 之 间 的联 系起 
5 余 自汉 一帛书阴阳脉死候 和灵枢 ・
经 脉篇 :
J]・
中华 医史 
着重 大 的作川 。而 且其 中提 到 的十五 络穴 :
列缺、
 
杂 志,
198
4(1
4)4,
243~2
.4
4.
 
通里 、内关 支正 、
偏 历 、外关 、
飞扬 、
光明、
丰隆、
公  6 黄龙祥 经络学说的演变[
j].
中国针灸,
199
4,3,
13—4
6. 
孙 、大钟 、蠡沟 、
尾翳(
鸠 尾 )、长强 、
大包 、
。详载 了  7 苏 礼,
刘学锋 ,
胨尧道 .伤 寒辨 证刍探 [
J].中华 医史 
这些 络 穴 的所在 部位 .
皆位 于肘 膝关 节 以下 (
除鸠  杂志 .
199
2(22),
240~2
43.
 
尾、
长 强 、大包外 ),而这些络 穴 不但 可 以治 疗所 主  收稿 日期 :
200
2一Ol—I
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