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中 国 中医 基 础 医 学 杂 志  2012年 3月 第 18卷 第 3期 

242  Chinese Joumal
 of
 Basi
c Medi
cine i
n Tradi
tional
 Chi
nes
e Medi
cine  M arch 2012 Vo1.18.No.3 

【理论探讨 】
 

《内经》“逆顺"发微 
王 鸿度 
(泸州 医学院 中西 医结合 学院 ,四川 泸 州  646000)
 

摘 要 :《内经 》“逆 顺 ”在 中 医 学理 论 体 系里 是 一 对 重要 的 范畴 。 它 来 源 于 “黄 老 学 派 ”关 于“天 道 ”和 “人 道 ”相 区别 的 哲 学 思 


想, 并 在 《内经 》时期 移植 渗 透 于 中 医理 论 ,形成 一 系列 有 价 值 的 医 学观 点 。本 文 考 证 了“逆 顺 ”的 出处 、哲 学意 义 ,以 及 其 移 植 渗 
透 于 中医理 论 的过 程 ,并 简 述 它在 中 医 学体 系 中各 方 面 的应 用 。 
关 键词 : 逆顺 ;内经 ;中 医;黄老 哲 学 
中 图分 类 号 :R222.1
5  文 献 标 识码 :A  文章 编 号 :1
006-
3250(
201
2)0
3-02
42-
02 

在 古老 的 医籍 《黄 帝 内经 》的许 多篇 目中,“逆  1.
2 哲 学 底 蕴 
顺 ”反复 出现 ,甚 至或 直 接 用 作 篇 名 ,如 《灵枢 ・逆  《黄老 帛书》基 于道 家 宇宙观 , 把 “道 ”看 作 天地 
顺 》、《灵枢 ・逆 顺 肥 瘦》等 。据 笔 者粗 略统 计 ,《内  万 物 的总规 律 。“道”的根 本 性 质 是 “虚 同为 一 ,恒 
经》中“逆 顺”并提 凡 32处之 多,其 中《灵 枢》有 1 8  一

而止”(《道 原》)。这 就 是说 ,众 多事 物 中有根 本 


篇 27处 ,
《素 问》有 3篇 5处 ,至于 经 文 中分别 提 及  之道 ,即“一”,万 物 皆受一 个 总规 律 支 配 。“道 ”的 
的“顺”或“逆 ”者 , 则 不胜枚 举 。 它主要 用 于补充 阐  运 动具有 客观 必然 性 ,
《十大经 ・本 伐》说 :“道 之行 
述 “天人 相合 ”规律 ,解释 人 体 生理 机 能 、病理 转 归、   也 ,繇 (由)不得 已。”  
病势 吉 凶、临床 治疗 策 略 等 ,所 以“逆 顺”在 中 医学  《经 法 ・四度 》载 :“极 而反 ,盛 而衰 ,天地 之道 
理论体 系里是一 对重要 的 范畴。   也, 人 之李(理 )也”,即天道 人 事共 同的最 根本 规律 
笔者进 一步 探讨发 现 ,“逆 顺”首 先是 一对 哲学  是 “极 而反 ,盛 而 衰 ”。但 是 ,人 类 社 会 规律 较 自然 
范畴 ,它同“阴阳”、 “五行”等 学说 一样 ,是 中国古代  规 律表 现 得 更 为 特 殊 、复 杂 。“或 以死 ,或 以 生 ,或 
哲 学的 重要理论 成果 。 因此 , 揭 示 和认 识 “逆 顺 ”的  以败 ,或 以成 ,祸 福 同道 ,莫 知 其 所从 生”;“绝 而 复 
哲 学意 义 、考证 其对 中 医学 的 移植 渗透 过 程 以及 所  属, 亡 而复存 ,孰 知其神 ?死 而复 生,以祸 为福 ,孰知 
产 生 的影响 ,将 有助 于 全 面 理解 中 医学 术体 系形 成  其极”?如 此纷 杂的“人事”就 生 出一个“逆顺 ”的道 
问题 。  理 ,“顺则 生,理 则 成 ,逆 则 死 ”,否 则 就 会 “乱 生 国 
1 “逆顺 ”的哲 学渊薮  亡”(《经 法 ・论 约》)。所 以认 为 “人 之理 ”又 多 出 
1.1  来 源  “审知顺逆 ”问题 ,
这 是 “天 道 ”和 “人道 ”的重 要 区 
笔 者查 阅先 秦 以 前 的 重 要 哲 学 古 籍 ,如 《易  别。
 
经》、《道德 经》、《庄 子》等并 无“逆 顺”共 用 之例 ;虽  “逆 顺”的提 出,即着 眼 于 自然界 和 人 类社 会 规 
或有 单个“逆”或“顺”的概 念 , 所 表达 的也 只 限其 基  律 的 差异 ,“审知顺逆 ”就 是认 识 和研 究人 类社 会 的 
本 字义。 “逆顺 ”作为 一个 哲 学 范畴 ,似 乎最 早 见于  客 观规律 , 从 方法论 讲 也 即是 “执 道 ”、“循 理 ”、“审 
“黄老 学派 ”的哲 学 思 想 。“黄 老 学派 ”以道 家 思想  时”、 “守度”的过程 。  
为 中心 ,融入名 法 之 要 ,又兼 采 阴 阳、儒 、墨诸 家 ,后  所谓“执 道 ”,即 明于 宇 宙 普 遍 规律 而 无私 欲。  
人 称之 为“新道 家”¨ 。关 于“逆顺 ”的观 点 , 是 该 学 
如《经 法 ・道 法 》说 :“故 唯 执 道 者 ,能上 明 于 天 之 
派 哲学上 的重要贡 献之 一。   反 ,而 中达君 臣之半(畔),富 密察 于 万物 之 所终 始 ,  
由于《内经》成 书也恰 在“黄老 学派”流行 时期 ,   而 弗为主 ,故能 至素 至精 ,浩 弥无 刑 (形 ),然 后 可 以 
故黄老 哲 学乃 至“逆 顺”的 观 点 不可 能 不在 《内经》
  为 天下 正。”“执 道 ”要 从 根本 上 着 眼,故 《经 法 ・四 
中有所 反 映。但据 《汉书 ・艺 文志》记 载 ,东 汉 时其 
度》说 : “执 道循理 ,必从本始 。”“执道 ”关键 一环 , 在 
传 世 经典《黄帝 书》数种 已亡佚 ,以致 其 学术 菁 华湮 
审定 形 名 ,“刑 (形 )名 已定 ,逆 顺有 立 (位 ),死 生 有 
没,
使 后人 一直 难窥 堂奥。   分, 存亡 兴坏有 处 ,然 后参 之于 天地 之 恒道 ,乃 定 祸 

973年长 沙马王 堆 三号汉墓 出土 帛书《经 法》、
 
福 死 生存亡 兴坏 之所 在 。是 故 万举 不 失理 ,论 天 下 
《十 大经》、《称 》、《道 原》等 首 尾 一 贯 ,自成 体 系。 
而无遗 策”(《经法 ・论 约》)。  
据考 证 ,正是 秦 汉 流行 的《黄 帝 书》的重 要 部 分 ,故 
所 谓“循理 ”,《经 法 ・论 约》说 :“物 各 合 于 道 
史 学界命 名 为《黄老 帛书》   。这 些 资料 补足 了战 
者 ,胃(谓 )之 理 ;理 之 所在 ,胃(谓 )之 顺 ,物 有 不 合 
国末 至秦 汉哲 学史 上这 一重 要 学 派 的可 靠 史 料 ,也 
于道 者 ,胃 (谓 )之 失理 ;失理 之所 在 ,胃(谓 )之 逆 。  
为研 究“逆 顺 ”范畴提 供 了依 据 。
 
顺逆各 自命 也 ,则存 亡 兴 坏 可 知 。”理 是 道 的具 体 
化,“顺逆 同道 而异 理 ,审 知顺 逆 ,是 胃(谓 )道 纪 ”。 
作者简介 :
王鸿度 (
195
6一),
男,贵 州人 ,
教授 ,医学硕 士,
从 事  也就 是要 求根 据 “道 ”来 具 体研 究和 处 理 这 些 复 杂 
针 灸 治 疗 骨 骼 肌 肉 系统 疾 病及 骨质 疏 松 研 究 。
  的顺 逆关 系。
 
201
2年 3月第 1
8卷 第 3期  中 国 中 医 基 础 医 学 杂 志 
March 2O12 Vo1.18.No.3  Ch
ines
e J
our
na[o
f Ba
sic
 Me
dici
ne i
n Tr
adi
ti
onal
 Chi
nes
e Me
dici
ne  243 

所 谓“审 时”,即善于 掌 握 和利 用 时机 。 帛书 一  (主 要 集 中 于 后 半 部 )多处 论 述 。这 提 示 我 们 :


① 
再 强调 “圣 人 不 巧 ,时 反 是 守 ”(《十 大 经 ・观 》)。  《素 问》多数篇 目成 书较早 ,当时“逆 顺”观 点或 尚未 
但 其 时机客 观 地 存 在 于 事 物 的变 化 之 中 ,“其 未 来  成熟; ② “从逆 ”的提 法可 能是 “逆 顺 ”的早 期 雏 形 ;  
电, 无 之 ,其 已来 ,如 之 ”。 “明 明 至 微 ,时 反 以 为  ③ “至真 要 大论 ”、“五 运 行 大 论 ”和 “六微 旨大论 ”  
几”。“几”指 事物 在发展 中转折 的 契机 。 “天道 ”独  等篇 大论 , 专 家 认 为 是 后人 补撰 ,故 “逆 顺 ”被 完 整 
立地 不 断地运 行 ,人们 在 “天 道 环 周 ”面 前 “静 作 失  地提 出; ( 《灵 枢》至少后 半 篇 目可 能 是 汉初 或稍 前 
时 ”,反 而 会 处 于 被 动地 位 。  的作 品,较全 面地 汲取 了黄老 哲 学 的 精 义。再 从 文 
所 谓“守度 ”,即注 重 事 物 变化 的数 量 关 系及 其  字和 哲 学意义 上 比较 , 《内经》与《黄老 帛书》有惊 人 

定 的 限度 。 “度 ”也 是 一 定 的 数 量 标 准 。“八 度  的 一 致 ,后 文 将 讨 论 。
 
者, 用 之 稽 也 ”,即 规 、矩 、
绳 直 、水 平 、
尺 寸、
权 衡 、斗  2.2  在 中 医学的应 用 
石等, 都 为 确 立 统 一 的 “度 ”。推 而广 之 ,自然 事 物  2.2.1  生理 学机 能  “逆顺 ”在 人体 生理 学上 
和 社会 生活 的 各 方 面都 有 其 特 定 的“庋 ”,如 果 “变  应用 主要包括 两个 方 面 :一是 在 天人 相 合 的 基础 上 
恒过度 ”、 “过 极 失 当”,就会 促 使 事 物 走 向反 面 ,造  阐述 自然规律 变化 对人 体 的 影响 。 如《素 问 ・六微 
成 严 重后果 。
  旨大论》载 : “至而 不 至,未 至 而 至如何 …… 应则 顺 ,  
2 “逆 顺 ”在 中 医 学 中 的 地 位 及 其 应 用  否则逆 , 逆 则 变 生 ,变则 病 。”这 是 自然 界 运 气 对 人 
正如 上述 ,由于 《黄 帝 书》佚 失 ,黄 老 哲 学 在 东  体 的 影 响 。又 如 《灵 枢 ・五 乱 》载 :“经 脉 十 二 者 
汉就 不再传 世 。所 幸《黄老 帛书》的 出土 , 使 我 们 有  …

五行 有序 ,四时有 分 ,相 顺 则 治 ,相逆 则 乱 。”十 


机 会 得窥全 豹 ,了解 黄老 哲 学 中“逆 顺 ”精 髓 ,从 而  二 经脉 上应“天道 ”, 而有 “时”的逆 顺关 系 , 故“经脉 


重新 审视其 移植 渗 透 于 中医理 论 的过 程 ,评 价 其 所  十 二者 ,以应 十 二 月 。 十 二 月 者 ,分 为 四 时。 四 时 
起 的作 用和 影 响。  者 ,春秋 冬夏 ,其 气各 异 ,营卫 相 随 ,阴 阳 已知 , 清 浊 
2.1
  基 本 地 位 及 过 程  不相 干 ,如是 则 顺之 而 治”。如 若 不 循 此 理 ,则 “相 
“逆顺 ”这对 特殊 范 畴 , 是黄 老 学派 对 “人道 ”特  逆 为乱 ”,“清 气在 阴 ,浊 气 在 阳,营 气 顺 脉 ,卫 气逆 
殊 本质 的概 括和 反 映 , 也是 战 国 、汉初 时期哲 学 思想  行 ,清 浊相干 ,乱于 胸 中”。  
的精 华之 一。这 种 具 有 时代 特 征 的理 论 思 维 成果 ,   二是 对人 体各 系统 组织具 体 的作用 和功 能加 以 
理 所 当然地 被 移植渗透 进 同 时期 的《黄 帝 内经》中,   解释 。 如《灵枢 ・五癃 津液 别》论 五谷 之 津 液 生理 ,  
并在 《内经》反复 强调 其重 要 性 :“明知逆 顺 ,正 行 无  “此 津液 五别之 逆顺 也。”《灵枢 -逆 顺肥瘦》云 :“脉 
问… …不知 是者 , 不足 以言诊 , 足 以乱 经 。”《灵 枢 ・   行 之 逆 顺 … … 手 之 三 阴 ,从 脏 走 手 ;手 之 三 阳 ,从 手 
师传 》更 明确说 :“夫 治 民与 自治 ,治彼 与治 此 ,治 小  走头; 足 之 三 阳 ,从 头 走足 ;足 之 三 阴 ,从 足 走 腹 ”,  
与治大 , 治 国与 治家 ,未 有 逆 而 能 治 之 也 ,夫 惟 顺 而  总述 经脉 走行 规律 。《灵 枢 ・营气》论 述 营 气生 理 ,  
已矣 。顺者 , 非 独 阴 阳脉 论 气 之逆 顺 也 ,百姓 我 民,   说 :“此 营气之 行 , 逆 顺之 常也 。”这个 “逆 顺之 常 ”不 
皆欲 顺 其志 也 。”  仅 指 营 气循行 流注 ,还 概 括 了营 气生 成及 其 生理 功 
医学 的主 要研 究 对 象 是 人 。把 “逆 顺 ”移 植 于  能等 。 
医学理论 之 中,有其 必然 性 和 合理 性。 因为 与 自然  《内经》援用 “逆 顺”阐释 人体 生理 时 ,总能从 天 
规律 相 比 ,人 体诸 现象 不仅 受天地 阴阳之道 支 配 ,而  入 之 际把 握“道 ”、“理 ”、“时”等 关 系,更 尊 重“度 ”  
且还 有逆 顺 问题 。 正如 《灵 枢 ・逆 顺 》云 :“气之 逆  的制 约。 如《灵 枢 ・逆 顺 肥 瘦》说 :“不 能释 尺 寸 而 
顺者 , 所 以应 天地 阴 阳 四时 五行 也 ; 脉 之盛 衰 者 ,所  意短 长 ,废 绳 墨而起 平 木 也 ,工 人 不 能 置规 而 为 圆 ,  
以候 血 气之虚 实 有余不足 ; 刺 之 大约者 , 必 明知 病之  去矩 而为方 。知 用 此者 ,固 自然 之 物 ,易用 之教 ,逆 
可刺 ,与其 未 可刺 ,与其 已不 可 刺 也。”说 明 不 论 人  顺 之 常也 。”明于 斯 ,则 如 “临 深 决 水 ,不用 功 力 ,而 
体 生理 、病理 以及 治疗 等方 面 ,都 有 “逆 顺 ”的存 在 。   水 可 竭也 ,循掘 决 冲 ,而 经 可通 也 。 此 言气 之 滑 涩 ,  
接 下 来 ,“执 道 ”、“循 理 ”、“审 时 ”及 “守 度 ”,也 具 体  血 直 清浊 ,行 之 逆 顺 也 ”。 可 见 《内经 》深 得 黄老 哲 
化为 诸 多 医 学 专 业 的课 题 ,转 化 为 人 体 与 自然 关  学“逆 顺”之 精妙 1  
系 、人体 内部脏 腑组 织器 官之 间关系 、 人 体 正邪 关 系  2.2.2  形 气体 质  人 的形质 禀 受于先天 , 又 与 
以及 治疗分 寸 的把握 。 因此 , 《内经 》“逆顺 ”再 不 只  后 天 有 密 切 联 系 ,在 发 病 学 上 尤 其 有 重 要 意 义 。 
是 一 般 字义 ,而有更 加深 刻 的哲 学 内涵和 专 业指 向。   《灵 枢 ・逆顺 肥瘦》9 3
-纳 提 出“逆顺 五体 ”,即壮 年人 
当其提 及“逆顺 ”时 ,大 多数 情 况 下是 在 指 出 与“天  (含 肥 人 、瘦 人 )、血 气 和 调 之 常 人 、强 壮 之 人 和 婴 
道 ”或 自然 规 律 相 合 ,但 又 不 尽 相 同 的是 关 于人 体  儿 。《灵 枢 ・根结》释道 :“逆 顺 五体 者 ,言人 骨 节之 
生理 、病理 的复 杂规律 。   大 小 ,肉之坚脆 , 皮 之 厚 薄 ,血 之 清 浊 ,气 之滑 涩 ,脉 
“逆顺”在 《内经》中的移植 渗透 , 有 一个 渐 进 的  之 长短 ,血之 多少 ,经 络 之数 。”逆 顺 五 体 ,  -
3根 结底 
过 程 ,不是 一 朝 一 夕 完 成 的。据 笔 者考 证 ,《素 问》   是根 据不 同人群 的差异特 点所 得 出的体 质分 类。这 
中除 “至 真 要 大 论 ”、“五 运 行 大 论 ”和 “六微 旨大  是 “执道 ”过 程 中,重视 确 定 “形 名 ”的体 现 , 有 重 要 
论 ”外 ,其余 各篇 均未 完 整提 及“逆 顺”,而 有些 篇 中  的指 导意义 。故《灵 枢 ・阴 阳 二十 五 人 》说 :“审察 
却 有 “从 逆 ”提 法 ,
其含 义 非常接 近 。但在 《灵枢 》情  其形 气有 余 不足 而调 之 , 可 以知逆 顺矣 。”  
况 则 为之大 变 ,不仅 有 2篇 作 用 篇名 ,而 且 有 l 3篇  (下 转第 246页)  
中 国 中医 基 础 医 学 杂 志  2
012年 3月 第 1
8卷 第 3期 
246  Chinese 
Joumal
 of
 Basi
c Medi
cine i
n Tr
adi
tional
 Chi
nese Medi
cine  M arch 2012 Vo1.18.No.3 

草 ’去毒 。汉律 中的《贼 律》对 于用 虫毒 杀人 者 判 以  其发展 为传 染病 学。 u_”


 
死刑 。这 种具体 使用 蛊毒 的记 载反 映出 中国先秦 两  4 《本经》“虫 ”类 病 因 较 为强 调 应是 源 于 《本 
汉社 会人 们对 “毒 ”的认 识 包 括 了毒 蛊和 毒 草 这 两  经》成书年 代 的医疗 卫生条 件 
个方 面 ,也 符合今 天人 们对 ‘毒 ’字 的毒理 学方 面 的  5 《本经》病 因 的上 述 特点 ,除 源 于《本 经》病 
认识 ,说 明‘蛊 ’在 毒理 方面 的具体 意义 比 ‘毒 ’的 意  因学说是 中医病 因 学说 发 展 的 一个 历 史 阶段 外 。 还 
义更 加单 纯 ,历 史 也更 为 久 远。”“另 一个 非 常 重要  应 考虑《本 经》是 药物 学专著 这一特 点 的影响 
的证 据是释 读 出来 的 甲骨 文 中 已经就 有 ‘蛊 ’字 , 其  (感谢 导师 陈小 野研 究员对本 文 的指 导)  
字形 、字义都 有 ‘毒 ’的意思 。”  
参考文献 :
 
(2)《本 经》“疠 气”类 病 因极 少。 “疠 气”类病 
因不 直观 ,“隐”而不“显”。 因此 , 直 到 明末 清初 , 吴  [1]
  北 京 中 医学 院 .中 医 学基 础 [M]. 4版 .上 海 :上 海 科 学 技 术 出 
版社 , 1
978: 52-62. 
又可 才 明确 论述 这一 病 因。在 此 之前 ,“疫 疠 ”病 因 
[2]
  印会 河 .中 医 基 础 理 论 [M]. 5版 .上 海 :上 海 科 学 技 术 出 版 
的独 立性 不 明显。甚 至在吴 又 可 之后 ,“疫 疠 ”病 因  社, 1
986: 93—102. 
也 多 归于 “六 淫 ”、“毒 ”等。《后 汉 书 ・五 行 志 第  [3]
  王 纪 潮 .中国 古 代 巫 、毒 关 系 之 演 变—— 战 国 秦 汉 简 帛 材 料 

7》:安帝元初 六年 (公元 119)夏 四月会 稽大疫 。何  中有 关 毒 的 人 类 学观 察 [M].西 北 大 学《毒 理 学 史 研 究 文 集 》  
第 二集 , 2003: 1
0. 18.
 
休 日:“民疾疫 也 ,邪 乱 之 气 所 生。  ’韩 愈 《黄 陵庙 
[4]
  詹 鄞鑫 .上 古 时 期 的 “六 淫 ”与 “疠 气 ”病 因论 [C].全 国 第 十 
碑》记 述 说 :“厉 毒 所 聚 ,惧 不 得 脱 死 ,过 庙 而 祷  八 次 医古 文 研 究 学 术 年会 论 文集 , 2009:1
3 15.
 
之。  ’白介 辰 认 为 ,明清 时期 温 病 学说 的形 成 ,对  [5]
  路 振 平 .中 医 病 因 学 说 源 流 初 探 (一 )[J].辽 宁 中 医 杂 志 , 
病 因 的认 识有 重大 的发 现 ,如提 出疫 气 、疠 气 、杂 气  1
985,
(6):
30-
32.
 
[6]
  姚 春 鹏 .鬼 神 、气 与 中医 学— — 鬼 神 观 衰 落 、气 论 观 兴 起 与 中 
等是 一种极 其 猛 烈而微小 的非 肉眼所 能窥见 的致 病 
医理 论 形 成 [J].太 原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社 会 科 学版 ), 2007,6 
因子 ,这对 传 染 性流 行 性病 原 学 说 是 一 大 发 展  。  (3):
20-
25.
 
张光 霁认 为 :“中 医对疠 气 致 病 的认 识 由来 已久 ,明  [7]
  叶 显纯 ,叶 明柱 .神 农 本 革 经 临 证 发 微 [M].上 海 :
上 海 科 学 
末清 初吴 又可《温疫论 》对 疠 气 学说 作 了系统 阐述 。   技 术 出版 社 ,2007:
9. 
[8]
  陈 邦 贤辑 录 .二 十 六 史 医学 史 料 汇 编 [M].中 医研 究 院 中 国 
宋元 时期 种痘 法 的应 用 ,有 效地 控制 了天花 的传 染 ,  
医 史 文献 研 究所 ,1982:41.
54-
56. 
但 中医对 疠气 的认识 只 能停 留在 宏观上 。吴 氏理论  [9]  白介 辰 .略 谈 中 医病 因 学.福 建 医药 杂 志 , 1980,
(2):
21—23.
 
缺 少 完整 的 中 医辨 治体 系 ,已见端 倪 的微 观 思 路 又  [1
O]  张 光 霁.中 医 病 因 古 今 演 变 的 研 究 之 二 —— 疠 气 学 说 纵 论 
遭 遇扼 制 ,
所 以疠 气 学说 自吴 氏 以后 没 有得 到 应 有  [J].浙江 中 医学 院 学 报 ,
1998,
22(
5):
3_4.
 

的发展 , 而现 代 医学异 军突起 ,采用先进 科 技迅速 将  收稿 日期 :


2011-
08—
23 

(上接 第 2
43页 )
  《内经 》特别 还提 出“逆证 ”以警 世 ,如《灵枢 ・  
2.2.
3  病理机 制 与诊 断  《灵 枢 ・玉版 》明确  玉版 》曰:“多害 者其 不 可全 乎? 其在 逆 顺 焉… … 以 
提 出:“诸病 皆有 逆 顺。”《灵 枢 ・口问》说 :“夫 百 病  为伤 者 ,
其 白眼青 黑 ,眼小 , 是 一逆 也 ;内药 而 呕者 ,
 
之始 生也 ,皆生 于风雨 寒暑 ,阴 阳喜 怒 ,饮 食居处 ,大  是 二逆也 ;腹痛 、渴 甚 ,是 三 逆也 ;
肩 项 中不便 ,是 四 
惊卒 恐 ,则 血 气 分 离,阴阳破 败 ,经 络 厥 绝 ,脉 道 不  逆也; 音 嘶色脱 , 是 五逆也 。 除此五者 为顺 矣。”  
通 ,阴 阳相 逆 ,卫 气 稽 留 ,经 脉 虚 空 ,血 气 不 次 ,乃 失  2.2.4  临床 治疗  《灵枢 ・海论 》提 出 : “得 顺 
其常 。”说 明人体 在各 种 病 因作 用 下 ,阴 阳气血 经 脉  者 生 ,得 逆 者 败 ;知调 者 利 ,不 知调 者 害 ”的 基本 原 
等不 顺 反 逆 ,是 疾 病 发 生 发 展 的基 本 机 理 。 例 如  则 。 治疗上 “审 守其 输 ,而调 其 虚 实 ,无 犯 其 害 ,顺 
“膨胀 ”病理 解释 :
“胀者 … …卫 气之 在 身也 ,常 然并  者 得复 , 逆者 必败”。  
脉 循分 肉 ,
行 有 逆 顺 ,阴 阳 相 随 ,乃 得 天 和 ,五 脏 更  《灵枢 ・邪 气 脏 腑 病 形》日:“刺 之 有道 乎 …… 
始 ,四时循序 ,五谷 乃化 。然后厥 气在 下 ,营卫 留止 ,   刺 此者 ,必 中气穴 , 无 中肉节 。 中气穴 , 则 针游 于巷 ; 
寒 气逆 上 ,
真邪 相攻 ,
两 气相 搏 ,乃 合 为胀 也 (《灵 枢  中肉节 ,即皮肤痛 。补 泻反则 病益 笃。 中筋则 筋缓 ,  

胀 论》)。”  邪 气不 出,与其 真相搏 , 乱 而不去 , 反 还 内著 ,用 针不 
《素 问 ・五运行 大论》记 载 :“从其 气 则和 ,违 其  审 ,以顺 为 逆 也。”说 明治疗 (针刺 )之 道有 度 可 守 ,  
气则病 , 不 当其 位 者 病 ,
迭 移其 位 者病 ,失 守其 位 者  有理 可循 。《灵 枢 ・根 结》还 记 录 了“刺 不 知 逆 顺 ,  
危, 尺 寸反者 死 ,阴阳交 者死 。先 立其年 ,以知其 气 ,   真邪 相搏 ”的严 重后果 。 
左 右 应 见,然后乃 可 以言 死 生之 逆 顺。”这是 从 运 气  《灵枢 ・九 针 十 二 原 》说 :“往 者 为 逆 ,来 者 为 
的“逆顺 ”判 断病情 的吉 凶。《灵 枢 ・顺 气一 日分 为  顺 ,明知逆 顺 ,正行无 问。逆 而夺 之 ,恶得无虚 ,
追 而 
四时》云 : “是 不应 四时之气 ,脏 独 主其 病 者 , 是 必 以  济 之 ,恶得 无 实 ,迎 之 随 之 ,以 意和 之 ,针 道 毕 矣 。”
 
脏气之 所不 胜 时者 甚 ,以其 所 胜 时者 起 也 …… 顺 天  在 临床 治疗 方 面 ,《内经 》对 针 刺 的 “逆 顺”讨 论 较 
之 时,而病 可 与 期 。 顺者 为 工 ,逆 者 为 粗 。”病 甚 病  多,形成 了“道 ”、“理 ”、“时”、“度 ”非 常 完 整 的体 
起有时, 在 中医诊 断 或者 治 疗 上 均有 重 要 的现 实 意  系,说 明针 刺疗 法此 期 已成 熟起来 。
 
义, 在 治疗 中“顺 天之 时 ,而 病 可 与 期”。 防 治应 从  参考文献 :
 
所胜 所不 胜脏考 虑 ,这 对 于 时 间 医疗 学亦 有 不 可 忽  [1]
  肖莛父 ,
李锦全.中国哲学史 [M].北京 :人 民出版社 ,
198
2 
视 的贡献 , 对 一些疑难 怪症 的治疗 开辟 了新 的思路 ,   296.
300. 294.
295.
 

取得 了意想不 到 的 良好 效果 。   收 稿 日期 :
2011-
10-
0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