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UGC 行銷與 User Generated Content 的行銷成功個案-詹翔霖老師

在台灣,Instagram (IG)最常被品牌推廣消費者原創內容,因為 IG 是最活躍的社


群平台之一。除此之外,它以圖片視覺為主的特性,讓人很快就能進入品牌情
境中。只要創建好 hashtag,任何人都能查看裡面的相關圖片,消費者用心創作
的圖文更容易被擴散。

使用者創作內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根據研究機構 Marvck 指出,UGC 的


發文參與度是一般粉專貼文的 6.9 倍,UGC 讓使用者為品牌製造新話題,透過
使用者的創造,讓行銷活動暨特別又能有效擴散。

據研究顯示,比起傳統廣告,92%的消費者更相信來自親朋好友或其他消費者
的產品評論。因此,當品牌推出產品時,消費者評論或發佈心得貼文,會讓產
品資訊更透明化,不僅能夠在社群上引起話題,也更容易吸引消費者。品牌可
藉由這點,創造出更具穿透力的內容,或當品牌想蒐集消費者的意見與創意時,
也很適合發起 UGC 活動;品牌藉由 UGC 活動蒐集年輕族群的創意點子,融入品
牌形象擬定策略之中。

其實不論是什麼類型的品牌,除了官方所產出的漂亮素材之外,也應該多加嘗
試消費者所創造出的原創內容,將這些素材融入至行銷企劃當中,這些內容將
會是品牌最具穿透力的武器。

UGC 中 C( Content)所指的內容,並不僅僅只是用戶創作、發佈、分享的顯性內
容,同時還包括一系列隱性內容,如用戶身份、狀態、關係和聲譽等。當 UGC
的概念逐漸擴散到了組織和社會層面即融入了更多社群的元素這個過程也同時
豐富了內容的隱性屬性。

參考個案
UGC 實例-商周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management/blog/3005727
1.星巴克寫顧客的名字在杯子上

你是否曾想過,為什麼星巴克店員都要把你的名字寫在咖啡杯上嗎?即使只有
一位顧客時,店員仍執著詢問姓名,然後寫在杯子上……其實,這不是為了預
防供餐出錯,而是 UGC 行銷手法。

當一杯咖啡寫上名字,就會給消費者一種專屬、優越感,消費者的下一步,往
往是拍照、上傳到社群網站和朋友分享那杯「帶有自己名字的星巴克」。
這個手法,甚至延伸到星巴克店員「故意寫錯名字」。
當你思考名字怎麼會被寫錯的同時,其實就中了計。因為當你把這尷尬的一刻
拍照,發到社群軟體的時候,也等於幫他們打了免費廣告。
在 Facebook,甚至有一個「When Starbucks Gets Your Name Wrong」的粉絲專頁,
專門分享星巴克拼錯的名字,例如,把 Eve 拼成 If,把 Cass 拼成 Cats 等等。
因此,不論星巴克有沒有寫錯你的名字,星巴克店員的小舉動,就成為免錢的
高招行銷術。

UGC 成功案例分享/林克威-https://www.inside.com.tw/article/22167-ugc-content-
marketing
一、最懂顧客心的星巴克

著名的國際品牌星巴克就很懂得 UGC 的重要性。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思考過,為什麼每次去星巴克買飲料,店員都會將顧客的名
字寫在飲料杯上呢?如果說是要預防出錯、或提高效率的話,像其他飲料店一
樣發號碼牌不是更好的選擇嗎?

透過將顧客的名字寫在飲料杯上,讓顧客們在無形之中對這杯咖啡產生認同感,
彷彿這杯飲料專屬於自己,是特別為自己製作的,如果店員在上面再加寫上一
句祝福的話或一個笑臉,顧客就會更感覺到優越感。

下一步會是什麼呢?當然就是將這種優越感放到社群上和朋友分享啊!

所以大家有沒有注意過,社群上大家都愛 po 自己喝星巴克,特別是會將洗上自
己名字的那一面拍出來,這變成一種風潮,甚至是品味的象徵。

對星巴克而言,這就是成效很好的品牌曝光。

2. Go Pro 激發了人們想要成為導演的慾望,讓人們能夠秀出自己使用 Go Pro 所


記錄的點滴,因此,在 GoPro 官方的 Youtube 頻道中充滿了各種瘋狂的影片,
像是滑雪、攀岩、衝浪、玩飛行傘等,人們透過 Go Pro 將自己的故事分享給全
世界,搭配社群網站的主題標籤連動讓 Go Pro Youtube 的訂閱人數暴增。

3.可口可樂 5 年玩不膩的「share a coke」

2011 年可口可樂發現,他們正在流失澳洲年輕族群的市場,過半數的澳洲年輕
人表示,自己從來沒有喝過可口可樂。為了搶救澳洲市佔,他們推出了印有
150 個澳洲常見名字的可口可樂「姓名瓶」。

這波行銷活動成功在當地掀起風潮。3 個月內,在 Twitter 標記#shareacoke 的照


片達 50 萬張以上,並創造超過千萬的曝光人次,此外,也成功帶動年輕的消費
者增加 7%,整體銷量成長 3%。

繼這次成功經驗,可口可樂把類似的 UGC 行銷應用到各國。例如,台灣可口可


樂在 2015 年與三位插畫家合作,推出不同的「表情符號瓶」,並把當下流行語
印在瓶上,「有洋蔥」、「太狂了」、「是我的菜」等。

4. 2014 年星巴克在社群平台建立 #WhiteCupContest 的標籤,邀請消費者在白色


的星巴克紙杯上自由繪畫,只要拍照上傳 IG 或 Twitter,並加上主題標籤
#WhiteCupContest,就可以參加比賽,最後由星巴克評選出優勝者獲得獎金。
許多消費者不僅參與這個有趣的線上活動,更發揮各種創意如動畫影片等呈現
紙杯,一時之間在社群上蔚為風潮,可謂是線上 UGC 活動的先驅之一。

5.澳洲昆士蘭旅遊局

2009 年,澳洲昆士蘭旅遊局為了行銷大堡礁,以「世界最好的工作」(The
Best Job in the World)作為號召,對外徵求「大堡礁島主」。

參賽者必須拍攝 60 秒的自我宣傳短片,上傳至比賽網站,雀屏中選的島主,只
要將那裡的生活記錄分享到部落格,半年就可以獲得 15 萬澳幣(約 330 萬台
幣)的高薪。

此活動一共吸引了超過 3 萬 4 千位來自世界各國的參賽者,光是一天上網瀏覽
人次更高達 30 多萬人。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昆士蘭旅遊局花費了約 170 萬澳元
(約新台幣 4250 萬元)的成本,但後續的效應卻為它贏得超過 1 億澳元(約新
台幣 25 億元)的行銷價值,投資報酬率高達 57.8 倍。

6. 英國知名服裝品牌 Burberry,它在 2009 年推出了 The Art of the Trench


website,邀請消費者上傳自己穿著 Burberry 的照片,同時,你可以看到在不同
的天氣下,人們如何搭配 Burberry 的風衣穿著,包括顏色、款式,消費者也可
以針對上傳者的發佈內容留下評論,在該網站推出之後,電子商務的銷售比起
前一年增長了 50%。

UGC 行銷與 User Generated Content 的行銷成功個案-詹翔霖老師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