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0

什麼是董監改選行情?

2018-03-21 12:32:12
董監事是公司的內部人,也是最了解公司本身營運狀況的一群人;董監持股比率越
高的公司,代表內部人對公司的未來具有信心,也比較不會發生股東與經營階層利
益不一致的問題,所以被視為多頭指標。但是對於持股比率低的公司,不應該完全
以負面解讀,因為在現行的資本市場架構下,公司被視為資源整合的平台,尤其對
新創企業來說,內部人持股低有時候是正常現象,而且多數人不知道的是,內部人
持股過低有時候是股價的短期利多,例如以下兩個例子:

1.持股比率過低的公司很容易引爆經營權之爭,尤其是董事持股合計過低的公司;
雖然這無關基本面,但是在董監改選年度,所有股票參與者瞬間都成為買方,爭搶
股票之下股價很容易暴漲。例如最近的中信金與大同因為董監持股比率太低,加上
2017 年就要進行董監改選而遭到狙擊,股價因此大漲一波。(參考:KUSO 大同經
營權之爭)

2.法規有規定公開發行公司在董監改選前,持股比率不能低於某個比率,否則等於
自動放棄公司經營權,在改選當年度,董監事必須買進股票以保住經營權。在台灣,
董監事每一個任期為三年,由於每家公司成立年度都不一樣,所以每年都會有幾百
家公司有這樣的題材。

根據"公開發行公司董事監察人股權成數及查核實施規則",公開發行公司全體董事、
全體監察人合計應持有記名股票的法定最低成數標準,是依據公司「實收資本額」
的多寡決定,計算原則如下:
公司實收資本額 董監持股成數比例

董事 監察人

3 億以下【第一款】 15﹪ 1.5﹪

10﹪(最低 4500 仟
超過 3 億至 10 億【第二款】 1﹪(最低 450 仟股)
股)

超過 10 億至 20 億【第三款】 7.5﹪(最低 1 萬仟 0.75﹪(最低 1000 仟


股) 股)

5﹪(最低 1.5 萬仟
超過 20 億至 40 億【第四款】 0.5﹪(最低 1500 仟股)
股)

超過 40 億至 100 億【第五款】 4﹪(最低 2 萬仟股) 0.4﹪(最低 2000 仟股)

超過 100 億至 500 億以下【第六


3﹪(最低 4 萬仟股) 0.3﹪(最低 4000 仟股)
款】

超過 500 億至 1000 億以下【第七 0.2﹪(最低 1.5 萬仟


2﹪(最低 15 萬仟股)
款】 股)

超過 1000 億【第八款】 1﹪(最低 20 萬仟股) 0.1﹪(最低 2 萬仟股)

根據目前最新資料,2017 年將舉行董監改選的公司共有 446 家,再根據以上法定


標準篩選,我們列出董事持股不足的公司,以資本額門檻分列如下:

 
3 億以下 董事持股比率需大於 15% 監事持股比率需大於 1.5%

3149 正達國際 9.5% 0.6%

4413 飛寶 2.5% 6.9%

超過 3 億, 10 億以下 董事持股比率需大於 10% 監事持股比率需大於 1%

1333 恩得利 8.1% 0.8%

2364 倫飛電腦 9.6% 1.6%

2488 漢平 7.3% 5.4%

3207 耀勝 6.3% 1.6%

3236 千如 8.6% 1.5%

3257 虹冠電 8.2% 1.1%

3413 京鼎 8.4% 0.0%

3431 長天 9.9% 1.0%

3516 亞帝歐 9.2% 13.7%


3625 西勝 8.8% 1.1%

3689 湧德 8.2% 0.9%

4127 天良 8.2% 0.8%

4129 聯合 9.5% 1.0%

4415 台原藥 7.2% 0.0%

4716 大立 9.7% 1.7%

4721 美琪瑪 8.6% 10.7%

4722 國精化 8.6% 3.5%

4909 新復興 4.6% 2.9%

5398 力瑋 6.9% 1.1%

5455 訊利電 1.7% 0.3%

6101 弘捷 9.8% 0.7%

6233 旺玖 9.1% 1.2%

8027 鈦昇 8.0% 1.2%

8081 致新 9.2% 0.8%

8937 合騏 9.7% 1.3%

8996 高力 6.5% 0.2%

超過 10 億, 20 億以下 董事持股比率需大於 7.5% 監事持股比率需大於 0.75%

2455 全新 6.8% 1.8%

3043 科風 2.8% 1.6%

3047 訊舟 5.8% 0.6%

3054 立萬利 6.8% 0.8%

3057 喬鼎 6.2% 0.0%

3058 立德 4.9% 2.1%

3060 銘異 2.7% 0.0%


3227 原相 5.3% 0.0%

5315 光聯 6.1% 0.8%

5434 崇越 7.0% 0.7%

6509 聚和 4.9% 0.9%

8050 廣積 3.6% 1.0%

8287 英格爾 3.7% 0.0%

8942 森鉅 6.8% 4.1%

超過 20 億, 40 億以下 董事持股比率需大於 5% 監事持股比率需大於 0.5%

1712 興農 4.8% 0.0%

2028 威致 3.7% 1.8%

2342 茂矽 4.5% 0.0%

3686 達能 1.7% 0.0%

6153 嘉聯益 4.9% 1.1%

超過 40 億, 100 億以下 董事持股比率需大於 4% 監事持股比率需大於 0.4%

無  無  無  無

超過 100 億, 500 億以下 董事持股比率需大於 3% 監事持股比率需大於 0.3%

2823 中壽 2.4% 0.0%

超過 500 億, 1000 億以下 董事持股比率需大於 2% 監事持股比率需大於 0.2%

無  無  無  無

超過 100 億, 1000 億以下 董事持股比率需大於 1% 監事持股比率需大於 0.1%

2891 中信金 0.99% 0.0%

從過去經驗,這裡再提供幾個小訣竅:

1.公司規模越大;經營權價值就越高;越容易受到覬覦,所以大公司會出現董監持
股不足的情況比較少,不過一旦出現就很容易被狙擊(例如上表中的中信金)。
 

2.具有穩固的事業基礎也越容易受到關注,例如興農、崇越、新復興、嘉聯益、聯
合等。

3.中小型股票雖然選擇多,且成交量小很容易出現較大漲幅。但是,營運狀況參差
不齊,所以讀者還是必須擇優而選,如果有間公司基本面展望不錯,而且董監持股
不足,就可以偏多看待。

4.目前股價低估程度嚴重的公司,董監事越可能趁現在買進回補,善用 UA 價值線,
找出價值線穩定且股價處於低估的公司,是不錯的方法。

【優分析】
留言

每年上演的台股宮鬥大戲

董監改選議題,大戶、散戶如何漁翁得利?

文 / 凱基投顧研究團隊

 台股歷經今年元月以來波段反彈,加權指數再次站上萬點並接近年線附近;
由於波段彈幅超過千點,加上時間進入三月份企業陸續公布去年度財報,獲
利了結賣壓及財報不確定性,三月份第一周加權指數就以下跌 147 點呈現,
結束過去連續數周,週週有高點的走勢。

  隨著大盤進入震盪,除了指數表現空間將可能受到壓抑,投資人感同身
受的可能是選股難度及操作風險,可能會較過去兩個月提升,這樣的話市場
有哪些方向可以讓投資人關注的呢?時序進入 3 月,依照過往慣例,此期間
將是企業公布去營運獲利成果,檢視經營團隊成績單的高峰期,而董事會也
將會討論決議股利政策及公布配股配息內容,以便後續在股東大會和其他議
事進行表決,而若適逢三年任期的董監事期滿也將進行新任董監事選舉。上
述情況有兩個方向是投資人可以加以留意的,一是配股配息,二是董監選舉;
依照台股過往經驗,這兩項因素在股東會前後可能造成股價產生波動。

  過去我們曾經分享投資高股息殖利率股,可以經過長時間複利效果來打
敗通膨,挽救縮水的荷包;而這次我們的關注方向則是在董監事期滿改選,
過去曾有在董監事改選時,因引發經營權之爭,股價可能因籌碼爭奪而造成
大幅波動;觀察過去發生例子,大多數有以下共同背景因素,一是董、監持
股比率過低,甚至不足法定持股的比率,造成董監席位面臨挑戰,或在股東
會容易遭到股東質疑,因此公司潛在回補持股的機會;另外, 2018 年公司法
通過修正第 173 條之 1 ,只要股東握有過半股票並持股滿 3 個月,就可以召
開股東臨時會,對於董監持股不高公司,將可能面臨經營權遭介入的風險。
其次是造成經營權之爭的誘因,常見的包含股東對公司經營績效不滿意欲取
而代之、豐厚資產或令人垂涎的轉投資,引發有心人士覬覦…等等因素。

▲ 公司法董監事持股最低標準

  近年就發生過多起經營權之爭,包含 2017 年的榮剛,因公司派持股不


如台鋼集團,將經營權拱手讓出; 2018 年老牌食品廠泰山也因股權過於分散,
市場有心人士大舉買進泰山股票,引發公司經營層動盪,最後公司派成功守
住經營權,不過雙方交鋒期間也不免造成股價異常波動。而今年元月舉行董
監改選的台苯,在去年底也爆發股權爭奪,雖然後來傳出雙方合作,但股價
在去年第四季也出現不尋常走勢,期間內一度股價上漲至 28.5 元,而同期間
塑膠類股指數的跌幅達到 15.6% ;另一家老牌家電廠大同,雖然董監改選日
期是在 2020 年 5 月,但公司法修正後,去年經營權之爭也在市場傳得沸沸
揚揚,去年下半年股價也出現暴漲暴跌巨幅波動。
  上市櫃公司董、監事任期三年,依據資料庫數據統計 2019 年 4 月起到
年底為止,共有約 552 家上市櫃公司將進行期滿改選,數量佔居上市櫃公司
總數高達約 1/3 ;而其中約有 10 家董事持股比率低於公司法規定持股規定。
依據過去經驗來看,此類公司若董監持股偏低或過於分散,又未能適時增加
或補足,若再遭到有心人士覬覦,就有可能為 2019 年增添公司經營權之爭
事件。
▲ 以目前公開資料來看低於公司法董監事持股標準的 10 家公司
※本報告由 KGI 凱基投顧製作,純屬研究性質。本公司雖已力求內容正確及
完備,但恕難為本報告負任何法律責任。

股東會是小股東一年一度有機會向上市櫃公司管理階層詢問、

施展股東權利的機會。尤其是碰到股東會有改選董監事的議

程,小股東握有投票權,往往也有左右董事席次的力量,這

時股票顯得更有價值。

台股上市櫃公司有一千七百家,每年約有五百多家進行董事

會改選,根據《公司法》規定,在董監改選前二個月為最後

過戶日(俗稱閉鎖期間),故六月的股東會旺季,通常四月

就會停止過戶行為,確定具有投票權的股東名冊。

 
因此,有經營權爭奪戰的個股,不管是公司派或市場派,通

常不會等到最後過戶日前才開始增加持股,為了持有一定股

數,一定會提早策畫,布局時間通常拉長至少一個季度。

根據本刊整理,從二○一七年開始,在股東會上演的經營權

爭奪戰,再從最後過戶日往前推三個月(約六十個交易日)

的股價,可以發現,被市場派鎖定的個股,股價確實會因為

「大人打架,小孩受惠」,而有上漲的跡象,因此,投資人

在這段期間,甚至更早卡位布局,有機會因為「大人打架」

而賺到。

尤其是話題愈熱的公司,愈有機會因為各路人馬共襄盛舉,

走出一波強勁的漲勢。像是一七年大同經營權大戰,股價在

閉鎖期間前三個月,從九.五元最高曾漲至十九.七元,漲

幅超過一倍;周轉率則在閉鎖期間前三個月達到高峰,當年

二月周轉率更高達八七%,相比閉鎖期間不到二○%,熱絡

的成交量足以彰顯當時激烈的競爭情形。

 
今年股東會的閉鎖期間幾乎都已經過了,因此,想要參與董

監改選行情,只能關注下半年是否會有市場派奇襲股東臨時

會,或瞄準明年六月的股東會旺季。本刊篩選出過去有經營

權之爭、明年仍可能持續爭戰的個股,供投資人關注,作為

是否提早布局的參考。

從股東會時程來看,由寶佳集團鎖定的東元,明年面臨董監

事改選,屆時是否有激烈的股權爭奪戰,值得留意。

寶佳插旗東元戰情緊繃 傳統好戲中石化吸市場派覬覦

以明年董監改選可能出現戰況的東元為例,寶佳持續加碼,

已經是東元第一大股東,東元去年股價也一路穩步向上,全

年漲幅高達五二%;另一方面,東元集團為鞏固經營權,也

展開積極的護盤行動,旗下子公司安心食品於今年二月投入

一.八四億元,購入母公司東元六千八百張股票。東元股價

雖在今年三月遇到疫情亂流,卻很快反彈,回到近一年來高

點,可見這場經營權大戰,恐將一路緊繃到明年。

 
泰山公司派詹家也面臨經營權的威脅。單一最大股東龍邦建

設,去年連同旗下子公司保勝吃下泰山近一○%股權,今年

第一季又補進四千張股票,截至今年第一季,龍邦持股已超

過四分之一。

雖然今年四月,龍邦嘗試提案董監改選議案失敗,明年持續

進逼董事席次的機率依舊不小,即使龍邦無法拿下經營權,

對董事席次也能有關鍵性的影響,若龍邦持續收取泰山籌碼,

跟著布局董監改選行情,經營權之爭正式開打時,投資人或

許也能分一杯羹。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焦點中石化,可以說是台股經營權之爭的

傳統好戲。其帳上龐大的土地資產價值,備受市場派覬覦,

通常早在董監改選前一年,就會有覬覦者在市場慢慢吸收籌

碼。

比較特別的是,現在主導中石化董事會的威京集團「小沈」

沈慶京能掌握的股權很低,不到一成,且董監持股有超過八

成質押。類似這類大股東持股低,且股權大量質押的個股,
對市場派來說,往往意味著奪權的機率大幅提高,大大提高

市場熱度。

 
 

留意爭奪戰落幕後籌碼動態 落敗方撤資金  股價恐回檔

在市場派、公司派對戰激烈的個股,往往會因為雙方攻防,

刺激股價反映。以今年五月初前立委黃國昌被大同市場派提
名為獨董為例,隔天大同就價量齊升,被解讀為市場認同這

項提名。

這類董監改選行情若布局時機得當,能擁有一定的獲利空間;

然而,投資人也要留意股權爭奪戰結束後,籌碼是否會隨著

戲碼落幕而鬆動,尤其是低基期的標的,隨著事件落幕、落

敗方資金撤出,若沒有相對應的股利或基本面維持股價,務

必當心股價回檔的風險。

掌握董監改選行情的 7 關鍵
撰文者:權證小哥 2021-12-01 瀏覽數:1,335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
讚:
這幾年,上市櫃公司經營權爭奪戰的新聞,經常占據各大新聞版面。2018 年全
盤修正《公司法》後,增訂了第 173-1 條,讓持有過半數的股東,在持股 3 個
月後,可以自行召集股東臨時會,來增強股東權利,這使得市場派挑戰公司經
營權的機率變高了。經營權之爭不僅會影響公司未來的發展,也會影響到股價。
小哥觀察,容易引爆經營權之爭和董監改選行情的公司,通常都有下列幾個特
點:

特點 1》公司有被青睞的理由
舉例來說,公司有資產題材(土地)或轉投資有價值等。
特點 2》董監持股偏低或質押比過高
《公司法》規定,董監質押股數如果超過選任當時所持有公司股數 1/2,則超
過的部分不得行使表決權;也就是說,當質押比愈高,市場派想搶奪公司經營
權的機會相對容易,因此,大股東如果想要回補持股,只能在市場上不計代價
的買進,此時兩造爭奪將造成市場買盤增強,股價也就容易往上漲。
特點 3》股本或 PB 偏低
當股本或股價淨值比(PB)偏低時,市場派只要付出相對較少的資金成本,就
能輕易拿下經營權。
小哥帶大家看一下,有經營權爭奪戰的公司的籌碼變化。

案例 1》友訊(2332)
2020 年友訊因為部分董事、獨董結盟市場派,爆出經營權爭議,甚至躍上新聞
版面,在當年 6 月 15 日舉行董監改選後,經營權風波暫時落幕。在股東會前,
主力一路買超,而在股東會後就減少持股。股價在經營爭搶的期間創下逾 13 個
月的新高(詳見圖 1)。
董監改選行情 四招找標的

提要
法人教戰 基本面不錯、大股東持股低於 15%、質押比偏高、市值
偏低上市櫃 都可留意

今年將有 566 家
上市櫃公司在股東常會進行董監改選。圖/報系資料照


本文共 550 字






2022/01/09 02:44:32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今年將有 566 家上市櫃公司在股東常會進行董監改選。這兩年

台灣上市櫃企業總獲利與股市連創新高,企業併購與入股活動

熱度上升,增加董監改選熱鬧程度。法人指出,依過去經驗,

基本面不錯、董監持股偏低、董監持股質押比率偏高、市值或

股價偏低等,都有機會出現董監改選行情。

依公司法規定,6 月股東常會召開前二個月、即約 4 月為最後過

戶日,有意入主的市場派通常在 2 月開始布局,甚至提前在前

一年的 12 月進場吃貨,不少主力也會共襄盛舉跟進。為防公司
派因每三年例行改選提高警覺,近年不少市場派直接以股東臨

時會進行經營權搶奪。

不論市場派是否利用股東臨時會提前改選,畢竟三年一次董監

改選仍是上市櫃公司大事,不少董監事仍會意思一下回補手上

持股,因此董監改選行情不會局限在特定族群,各種產業與公

司都可能有機會;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分析,大股東回補

通常需要較長時間的緩步布局,到接近最後過戶日才會變得明

顯,很可能是在第 1 季到第 2 季間,現在就可密切觀察大股東

回補動作。

此外,如果公司獲利不錯或資產不少、董監持股低於 15%、市

值低於 400 億元,同時見到法人加碼,是優先掌握董監改選行

情的重要標的。

以連接器廠禾昌( 6158 ) 來說,去年 12 月來漲幅高達六成,

主要受惠外資等法人買超;PCB 廠泰鼎-KY 營收步步高升,且

前景看好,股價上漲逾 21%。
2018 董監改選行情如何掌握?4

關鍵 鎖定 15 檔「質優便宜股」..

 2017.8.29 18:16
 
  最後更新於 2018.11.8 13:27
 
  87296
 
  Jenny 珍妮
 
  董監改選, Jenny, 籌碼 k 線, 籌碼 K 線研究小組, 籌碼K線研究小組
收藏
(圖/shutterstock)

下半年 鎖定明年董監改選股

董監改選行情向來是台股火熱的題材

每年大約在年底~3 月

這類題材就容易在各大報章媒體出現

但很多時候 投資人看到消息時

經營權的爭奪早大勢已定

股價也領先炒作一波
反而比較有出貨的嫌疑

想跟著主力提早布局

比較好的時機反而是落在下半年

如何掌握明年董監改選行情呢?

繼續看下去..

什麼是董監改選行情?

為了防止公司派掏空公司

法令規定董監事持股必須達到一定成數

因此當董監事持股比例不足時

「公司派」的經營權可能面臨被搶走的風險

必須去市場買回股票而使得股價有上漲動力

公司的董監事改選每 3 年一次

如果一間體質不錯的公司
該年將改選董監事

但董監事持股不足

「市場派」可能覬覦公司價值

趁機提早在市場搜刮籌碼

引發股權爭奪大戰

推升股價上漲,拉出一波董監改選行情

( 圖片來源 )

值得注意的是

由於股東會董監改選旺季約在 6 月

依規定 2 個月前停止過戶

通常在 停止過戶前 1 個月

經營權爭奪大勢已經底定

因此,雖然董監改選在 5~6 月
但董監改選行情常常在 2~3 月見高點結束 
厲害的高手甚至早在去年 7~9 月就開始布局

以大同(2371)為例:

特地主力去年 9 月吸貨 21%   2 月見高點  

去年 6/29~9/7

光是永豐金-中正、兆豐大同這 2 間分點

就搜刮市場籌碼的 21%

後來股價一路噴出 2 倍

在今年 2 月高點
( 資料來源:籌碼 K 線 )

由此可見,想參與明年董監改選行情

今年 8 月開始就可以開始留意了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
歡迎持續追蹤我的 部落格 和 FB 粉絲團 
 

怎樣的公司,容易出現「董監改選行情」?

1. 董監事持股偏低

一般以董監持股低於 15% 為指標

因為低於 15% 以下,就沒有絕對控制權

較可能成為有被入主的標的

2. 公司股價很便宜

股價很便宜,則入主的資金成本較小

因此容易成為被借殼或併購的標的

3. 體質不差

體質不差,基本面出現轉機

容易吸引市場派入主
 

4. 明年將舉行董監改選

接下來打開  ►► 選股勝利組 

依據上述原則,篩選出 15 檔
( 資料來源:選股勝利組 )

快速結論:

雖然董監改選題材
總是在歷年 2~3 月才會被新聞媒體拿出來炒作

但從過去的例子來看

如果等到那時候再布局

股價往往已經大漲一波

容易被淪為出貨的對象

如果您想參與董監改選行情

可以提早研究觀察

如果您發現以上的清單中

某些個股已有特地主力大量吃貨

股價漲幅尚未太高

就可以搭乘主力順風車

跟著一起賺取董監改選事件財
董監改選行情》近 600 家上市櫃公司將改選 長榮鋼、金寶、南港成焦點

上市櫃

分享文章:facebooktwitterfacebookline

葉佳華 2022-04-06 08:32 小中大

近年來家族頻頻上演經營權之爭,從東元、長榮都有類似的情況。(圖片來源/信傳媒編

輯部)

股東會召開高峰期往往落在 6、7 月,根據統計,今年有 599 家上市櫃公司將在股東常會進

行董監改選,以往有意爭奪經營權的市場派會趁著董監改選年度發動奇襲,今年包括長榮

鋼、金寶等公司改選也成為市場矚目的焦點。

根據《公司法》規定,上市櫃公司每隔 3 年依法必須改選董事與監察人,目前整體上市櫃

公司約有 1700 餘家,根據公開資訊觀測站資料顯示,今年有將近 600 家上市櫃公司將在股

東常會進行董監改選,其中上市公司 329 家、上櫃公司則有 270 家。


根據《公司法》規定,在董監改選前 2 個月為最後過戶日,由於國內上市櫃公司股東會召

開高峰期通常落在 6 月,往前推算 2 個月來看,大部分的公司約在 3、4 月就會陸續停止過

戶,用來確定是具有投票權的股東名冊。換句話說,股東若想要行使股東權利,就必須在

股東會召開前的停止過戶日持有股權。

(更多新聞/長榮經營權之爭》長榮國際變天「他」是靈魂人物 第一戰:長榮鋼鐵改選)

長榮鋼鐵提前至 6 月 10 日改選,關鍵股東殷琪支持他

其中,最受市場關注的是,長榮集團控股公司長榮國際在今年 2 月經營權變天,已讓集團
經營權之爭提前開打,主要分裂成大房長子張國華及老臣柯麗卿的泛哥哥派,以及大房二

子張國明、三子張國政及二房張國煒母親等泛弟弟派兩大陣營,該公司也預計將在清明連

假過後舉行董事會,推選出新任董事長。

事實上,大哥張國華在今年 2 月失去長榮國際的經營權後便動作頻頻,一方面大動作宣布

長榮海運將辦理現金減資高達 6 成,另外,又進一步發動奇襲,將原本今年 11 月才要改選

董事的長榮鋼鐵(2211)公告提前半年、在今年 6 月 10 日全面改選;另一方面又接受媒體

專訪,向弟弟們溫情喊話「希望好好來談」,檯面下角力依舊不斷。

市場人士預料,哥哥派提前改選,最主要的目的在於壓縮對手的準備時間,由於長榮鋼鐵

也持有長榮航空 4.40%持股,因此長榮鋼鐵這一役也牽動著 2023 年長榮航的經營權之爭。

根據長榮鋼鐵的年報資料顯示,長榮國際持有長榮鋼鐵 21.69%、張國華及張國明及張國
政大房三兄弟每人各持有長榮鋼 5.95%,因此合計弟弟派的張國明、張國政可掌握股權約

33.59%;而哥哥派張國華在失去長榮國際後,預估可掌握的股權約 21%。另外,欣陸投

控董事長殷琪所屬的大陸工程、台橡、維達等公司,合計也持有長榮鋼鐵 12.05%,成為

最重要的關鍵角色。

不過,清明連假前夕,依據大哥張國華陣營所提名的董監事名單,大致與目前現有的董事

會成員差不多,包括現任長榮鋼董事長林耿立、柯麗卿,兩人為張國華名下投資公司的代

表人,另有長榮物流、代表維達開發的李孟玲,獨董則提名李冠賢、連元龍、蔣瑞琴等。

弟弟派則一共提名 8 席,老二張國明提名長榮國際、凱明投資、鄭深池 3 席,以及林天送、

林淑玲、陳筱屏 3 位獨董;老三張國政則提名富好國際投資、正好開發實業 2 席。
由於維達開發公司的李孟玲即是殷琪陣營代表,因此市場也解讀成殷琪陣營支持公司派。

如此一來,兄弟在掌握的持股幾乎不相上下,但大哥張國華是公司派,不僅較能獲得外資

支持,也可掌握股東名冊,甚至傳出大哥已與委託書通路商簽約,接下來徵求委託書是否

上演巷弄激戰,值得觀察。

(更多新聞/長榮拋出減資六成是張國華「以戰逼和」招數? 大股東私心 直叫小股東以

荷包流血相許)

金寶翁婿之爭,前女婿沈軾榮上演復仇記? 

另外,同樣是家族鬧爭權的還有金寶(2312),金寶日前被爆出董事長許勝雄之子許介立

掛職虛位外還領員工認購庫藏股,負面訊息不斷,適逢 2022 年即將在 6 月 27 日全面董事


全面改選,如今又爆出經營權之爭。

3 月 22 日,金寶公告,由前金寶總經理、現任董事沈軾榮領銜,無預警提名他自己在內的

7 席董事、3 席獨立董事,將挑戰公司派、參與今年的金寶股東會改選,甚至還重金找來專

打經營權之爭的王牌律師梁懷信,顯然對於金寶董監事改選有備而來。由於沈軾榮是許勝

雄的前女婿,過去許勝雄還一度安排沈軾榮接班,但沈軾榮與許勝雄的女兒離婚後,雙方

反目。至今沈家同時也是金寶的前十大股東,其家族持股 7.42%。

據了解,在沈軾榮提出 7 席董事及 3 席獨董的董監名單後,金寶原有的公司派也將會在 5

月中旬的董事會中提出新的董事名單,預料將會提足 11 席,含 8 席董事和 3 席獨董,全面

應戰。而董事長許勝雄日前也率先出招反擊,在新金寶集團旗下的泰金寶科技 4 月 29 日股

東大會邀請函上,將沈軾榮從今年即將改選的 4 名董事名單中剔除,雙方鬥法愈來越白熱

化,翁婿之爭搬上檯面。
金寶面臨經營權之爭,股價已從 3 月 8 日收盤的 13.25 元一路走高,最高來到 3 月 30 日的

17.90 元,創下將近一年來的高點價位,這段時間股價也逆勢了上漲 35%。

(更多新聞/南港輪胎誰當家?侯西峰人馬進駐董事會 建案、土地大進補 本業待加強)

南港輪胎兩家共治,第二代浮上檯面

另外,南港輪胎 2021 年底因榮譽董事長林學圃因病驟逝,2022 年股東會又將進行董事會

改選,將選出 6 席董事、3 席獨董,外界也關注南港輪胎的未來該由誰來當家,今年初曾

盛傳,林學圃的生前友人,包括現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及國揚集團總裁侯西峰將協助

林學圃遺孀賴秋貴,三人並共同組成公司的決策小組。
而根據南港公告最新的董事、獨立董事候選人名單,其中,包括林學圃長女林君穎,以及

侯西峰次女侯嘉騏都是候選人之一。

這次侯西峰人馬以「崇神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提名 2 席董事,其中一位是侯西峰的二

女兒侯嘉騏;另外一位則是黃銘祐,目前他除了擔任國揚集團旗下中和羊毛董事,過去國

揚曾發生財務危機,當時黃銘祐就是簽證會計師之一,因此被視為是侯西峰的人馬。

至於林學圃家族則以詮曄投資包辦 4 席董事,代表人分別是包括林學圃長女林君穎、南港

現任董事長郭林諒、寬典聯合法律事務所長陳恒寬以及和泰產險法務主管黃佳盈;至於獨

董則有利鴻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吳思儀、律師陳孟秀、前南山人壽總經理許妙靜等人。

相較於長榮鋼、金寶兩個家族的經營權爭奪,這次南港林家與侯西峰家族共同提出一份董
監事候選人名單,預期未來將進入共治,林學圃的女兒也將在今年的改選中逐漸走向幕前。

【董監改選行情》近 600 家上市櫃公司將改選 長榮鋼、金寶、南港成焦點】

出處:信傳媒(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33073 ) 董監改選行情》近

600 家上市櫃公司將改選 長榮鋼、金寶、南港成焦點

上市櫃

分享文章:facebooktwitterfacebookline

葉佳華 2022-04-06 08:32 小中大

近年來家族頻頻上演經營權之爭,從東元、長榮都有類似的情況。(圖片來源/信傳媒編

輯部)

股東會召開高峰期往往落在 6、7 月,根據統計,今年有 599 家上市櫃公司將在股東常會進


行董監改選,以往有意爭奪經營權的市場派會趁著董監改選年度發動奇襲,今年包括長榮

鋼、金寶等公司改選也成為市場矚目的焦點。

根據《公司法》規定,上市櫃公司每隔 3 年依法必須改選董事與監察人,目前整體上市櫃

公司約有 1700 餘家,根據公開資訊觀測站資料顯示,今年有將近 600 家上市櫃公司將在股

東常會進行董監改選,其中上市公司 329 家、上櫃公司則有 270 家。

根據《公司法》規定,在董監改選前 2 個月為最後過戶日,由於國內上市櫃公司股東會召

開高峰期通常落在 6 月,往前推算 2 個月來看,大部分的公司約在 3、4 月就會陸續停止過

戶,用來確定是具有投票權的股東名冊。換句話說,股東若想要行使股東權利,就必須在

股東會召開前的停止過戶日持有股權。
(更多新聞/長榮經營權之爭》長榮國際變天「他」是靈魂人物 第一戰:長榮鋼鐵改選)

長榮鋼鐵提前至 6 月 10 日改選,關鍵股東殷琪支持他

其中,最受市場關注的是,長榮集團控股公司長榮國際在今年 2 月經營權變天,已讓集團

經營權之爭提前開打,主要分裂成大房長子張國華及老臣柯麗卿的泛哥哥派,以及大房二

子張國明、三子張國政及二房張國煒母親等泛弟弟派兩大陣營,該公司也預計將在清明連

假過後舉行董事會,推選出新任董事長。

事實上,大哥張國華在今年 2 月失去長榮國際的經營權後便動作頻頻,一方面大動作宣布

長榮海運將辦理現金減資高達 6 成,另外,又進一步發動奇襲,將原本今年 11 月才要改選


董事的長榮鋼鐵(2211)公告提前半年、在今年 6 月 10 日全面改選;另一方面又接受媒體

專訪,向弟弟們溫情喊話「希望好好來談」,檯面下角力依舊不斷。

市場人士預料,哥哥派提前改選,最主要的目的在於壓縮對手的準備時間,由於長榮鋼鐵

也持有長榮航空 4.40%持股,因此長榮鋼鐵這一役也牽動著 2023 年長榮航的經營權之爭。

根據長榮鋼鐵的年報資料顯示,長榮國際持有長榮鋼鐵 21.69%、張國華及張國明及張國

政大房三兄弟每人各持有長榮鋼 5.95%,因此合計弟弟派的張國明、張國政可掌握股權約

33.59%;而哥哥派張國華在失去長榮國際後,預估可掌握的股權約 21%。另外,欣陸投

控董事長殷琪所屬的大陸工程、台橡、維達等公司,合計也持有長榮鋼鐵 12.05%,成為

最重要的關鍵角色。

不過,清明連假前夕,依據大哥張國華陣營所提名的董監事名單,大致與目前現有的董事
會成員差不多,包括現任長榮鋼董事長林耿立、柯麗卿,兩人為張國華名下投資公司的代

表人,另有長榮物流、代表維達開發的李孟玲,獨董則提名李冠賢、連元龍、蔣瑞琴等。

弟弟派則一共提名 8 席,老二張國明提名長榮國際、凱明投資、鄭深池 3 席,以及林天送、

林淑玲、陳筱屏 3 位獨董;老三張國政則提名富好國際投資、正好開發實業 2 席。

由於維達開發公司的李孟玲即是殷琪陣營代表,因此市場也解讀成殷琪陣營支持公司派。

如此一來,兄弟在掌握的持股幾乎不相上下,但大哥張國華是公司派,不僅較能獲得外資

支持,也可掌握股東名冊,甚至傳出大哥已與委託書通路商簽約,接下來徵求委託書是否

上演巷弄激戰,值得觀察。

(更多新聞/長榮拋出減資六成是張國華「以戰逼和」招數? 大股東私心 直叫小股東以


荷包流血相許)

金寶翁婿之爭,前女婿沈軾榮上演復仇記? 

另外,同樣是家族鬧爭權的還有金寶(2312),金寶日前被爆出董事長許勝雄之子許介立

掛職虛位外還領員工認購庫藏股,負面訊息不斷,適逢 2022 年即將在 6 月 27 日全面董事

全面改選,如今又爆出經營權之爭。

3 月 22 日,金寶公告,由前金寶總經理、現任董事沈軾榮領銜,無預警提名他自己在內的

7 席董事、3 席獨立董事,將挑戰公司派、參與今年的金寶股東會改選,甚至還重金找來專

打經營權之爭的王牌律師梁懷信,顯然對於金寶董監事改選有備而來。由於沈軾榮是許勝

雄的前女婿,過去許勝雄還一度安排沈軾榮接班,但沈軾榮與許勝雄的女兒離婚後,雙方

反目。至今沈家同時也是金寶的前十大股東,其家族持股 7.42%。
據了解,在沈軾榮提出 7 席董事及 3 席獨董的董監名單後,金寶原有的公司派也將會在 5

月中旬的董事會中提出新的董事名單,預料將會提足 11 席,含 8 席董事和 3 席獨董,全面

應戰。而董事長許勝雄日前也率先出招反擊,在新金寶集團旗下的泰金寶科技 4 月 29 日股

東大會邀請函上,將沈軾榮從今年即將改選的 4 名董事名單中剔除,雙方鬥法愈來越白熱

化,翁婿之爭搬上檯面。

金寶面臨經營權之爭,股價已從 3 月 8 日收盤的 13.25 元一路走高,最高來到 3 月 30 日的

17.90 元,創下將近一年來的高點價位,這段時間股價也逆勢了上漲 35%。

(更多新聞/南港輪胎誰當家?侯西峰人馬進駐董事會 建案、土地大進補 本業待加強)

南港輪胎兩家共治,第二代浮上檯面
另外,南港輪胎 2021 年底因榮譽董事長林學圃因病驟逝,2022 年股東會又將進行董事會

改選,將選出 6 席董事、3 席獨董,外界也關注南港輪胎的未來該由誰來當家,今年初曾

盛傳,林學圃的生前友人,包括現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及國揚集團總裁侯西峰將協助

林學圃遺孀賴秋貴,三人並共同組成公司的決策小組。

而根據南港公告最新的董事、獨立董事候選人名單,其中,包括林學圃長女林君穎,以及

侯西峰次女侯嘉騏都是候選人之一。

這次侯西峰人馬以「崇神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提名 2 席董事,其中一位是侯西峰的二

女兒侯嘉騏;另外一位則是黃銘祐,目前他除了擔任國揚集團旗下中和羊毛董事,過去國

揚曾發生財務危機,當時黃銘祐就是簽證會計師之一,因此被視為是侯西峰的人馬。
至於林學圃家族則以詮曄投資包辦 4 席董事,代表人分別是包括林學圃長女林君穎、南港

現任董事長郭林諒、寬典聯合法律事務所長陳恒寬以及和泰產險法務主管黃佳盈;至於獨

董則有利鴻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吳思儀、律師陳孟秀、前南山人壽總經理許妙靜等人。

相較於長榮鋼、金寶兩個家族的經營權爭奪,這次南港林家與侯西峰家族共同提出一份董

監事候選人名單,預期未來將進入共治,林學圃的女兒也將在今年的改選中逐漸走向幕前。

【董監改選行情》近 600 家上市櫃公司將改選 長榮鋼、金寶、南港成焦點】

出處:信傳媒(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33073 ) 金鼠年
首波大戲 聚焦董監改選行情

工商時報 陳昱光 2019.12.21

FacebookLineTelegramTwitterWeChatPrintFriendly 個股速查
時序即將進入 2020 年,董監改選行情可望成為首季聚焦重心,法人指
出,根據以往經驗,每年 4 月為爭取董監席次的最後期限,公司派與
市場派將會於第一季積極搶吃籌碼,符合即將改選,董監持股過低、
質押比率高、股價超跌等條件的上市櫃公司有機會上演董監改選行情。

按照公司法規定,董監事任期最長不得超過三年,慣例為在股東會召
開時改選,而上市櫃公司召開股東會高峰期落在 6 月,前 60 日為股票
最後過戶日,因此 4 月將是董監席次的關鍵時期。
凱基投顧台股策略分析師張明祥指出,一般來說,台股董監改選行情
可以區分為兩階段,第一是股東會召開前一年,大股東可能默默在市
場上吃貨,此時對股價表現較為有限;第二階段則是在每年首季,公
司派及市場派為了爭奪經營權,會積極搶收籌碼,漲勢通常最為凌厲。

法人表示,董監事持股比例高,除了能彰顯對公司營運向心力,減少
治理道德風險,更能夠成為抵禦外人入侵最堅固的城牆,相對而言,
若董監持股比率低於 10%,就有可能引起市場派關注。

此外,公司董監質押股票若超過當選時持股的五成,超過部分即不得
行使表決權,實質掌握權力降低,也容易被市場派注意。

凱基投顧分析 , 2020 年將進行董監改選、目前董監持股比率低於


10%、董監持股質押比率高過五成、股價淨值比低於 1 倍、市值低於
500 億元的中小型股,以及曾上演董監改選行情等六大條件,明年發生
董監改選行情的機率最高。

根據上述條件篩選,共有新世紀、宏遠證、國喬、新光金、三陽工業
康那香、榮剛、和桐、新纖及中興電 10 檔符合四項以上,明年首季有
機會上演董監改選行情。

其中,宏遠證日前宣布祭出庫藏股,擬買回 3,000 張公司股份,買回區


間價格在 5~9 元之間,買回目的為維護公司信用及股東權益,此次並
是宏遠證第 20 次執行庫藏股。
董監改選行情」蓄勢待發! 
      大股東加碼、散戶如何跟上? 

文/夏綠蒂的選股筆記

台股每年有數百家公司進行董監改選,所謂的董事就是受到股東的
委任,負責領導公司,賺取更好獲利的人;而監事則是負責監督董
事有沒有違反法規或公司章程。這兩種身分都屬於公司的內部人,
因此想要掌握一間企業的未來營運,董監事便是重要的人物,有時
候會引起市場上的投資人虎視眈眈,這也就是為什麼常聽到新聞說
「董監改選爭奪戰」。
根據《公司法》規定,董監事任期不得逾三年,如果一間體質不錯
的企業要改選,且公司派的持股數不足,經營權很有可能被市場派
搶走。而在《公開發行公司董事監察人股權成數及查核實施規則》
中也說明,公開發行公司其全體董事及監察人所持有記名股票的最
低標準,是依照實收資本額來決定,級距如下:

在董監改選的前兩個月是最後過戶日,所以六月股東會旺季,約莫
在四月就會停止過戶,以便確定哪些人具有投票權,然而不管是公
司派還是市場派,通常不會等到過戶日才增加持股,一定會提前規
畫,布局時間拉長,故而在 2、3 月甚至是去年底就會出現買盤。

這篇文章夏綠蒂要和你分享:

1. 董監改選對股價的影響,以東元為例子

2. 投資人可關注:持股比例低,董監爭奪

或大股東回補的股票
董監改選對股價的影響 - 東元為例子

寶佳是國內知名建商,時常名列全台推案量第一名;東元(1504) 在
全台有超過 4  萬坪土地,總土地資產價值上看百億元。看上豐厚資產,
因此寶佳想插旗東元(1504) 其中的目的是希望能在建築房地產上有
合作機會。東元(1504) 將在 5 月 25 日的股東會改選新任董事,寶佳
持股不少,勢必想爭取董事席位,故這次的選任攸關東元的未來經
營走向,備受市場關注。

目前寶佳集團是東元第一大股東,持續加碼,持股比重超過 20% ;
另外一方面東元(1504) 為了鞏固經營權,也積極展開護盤,受到市
場派與公司派的買盤行動,東元在 2019 年開始股價逐漸上漲,從不
到 20 元至今接近 30 元。
像是寶佳與東元這樣的案例,牽扯到經營權的問題,因此董監持股
很早以前就開始計畫布局,所以從圖中可發現,一年前在 2020 年時,
董監持股大增不少。
然而對投資人來說,資金有限且要發揮更好的效益,不一定願意提
早一年買進等候發酵,那麼便可關注持股比例低,需要大股東回補
的股票,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投資人可關注:持股比例低,董監改選或大股東回補的股票

在上述有提到,法規有規範董監持股比例有最低標準,若不足,則
需要回補,才不會受到罰則。

以安國(8054) 為例子,在 2021 年要改選董監,其持股比例僅 4% ,


股本 7.59 億元,需要再買進自家的股票,從今年初開始,原本股價
僅有 21 元,近期因為超過千張的大戶增加不少,讓股價推升到 38
元,漲幅高達 80% 。
除了大股東張數增加之外,安國(8054) 近幾個月的營收也表現不錯,
他是半導體 IC 設計公司,受惠於宅經濟,從 2020 年 9 月開始,單
月月營收年增率都有雙位數的成長,因此基本面轉好,有更穩健的
因素支撐股價上漲,最後還是要提醒大家注意,若股價被炒高,要
注意不要追高免得被套牢。

結論

董監改選行情,投資人可找出基本面好且需要大股東回補的股票,
若布局得宜有較大的機會能獲利,然而更重要的是在股市中不要賠
錢,因此當公司的股權爭霸戰結束後,也許很多資金會撤出,若沒
有好體質及具有前景的營運來維持股價,當心股價跌落的風險。

※免責聲明:文中提及的個股皆為研究使用,僅供參考,並非推薦。

::KGI 理財筆記::
選擇公司治理佳的企業來做定期定額投資,最安心!

過去投資人選擇投資標的時,多注重於財務面,例如營收成長、每
股盈餘( EPS )、本益比…等。但公司對內部治理是否重視,也應
列入投資考量的要素之一。台灣證券交易所編制「台灣公司治理 100
指數」,主要篩選條件是最近一年公司治理評鑑結果,取前 20% 的
公司,再加入流動性與財務指標篩選出 100 檔成分股,包含台積電、
鴻海、中華電、…等諸多知名公司,可作為投資人的參考指標。凱
基證券財管帳戶的定期定額服務,有多元的投資標的,可以選擇基
金、股票或 ETF 來分散風險並擴增資產配置的多元性,長期  達成資
產累積與理財目標。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