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乡土世界” 文学表达的新因素

王光东
内容提要  新世纪以来 , 与 “乡土世界” 相关的文学呈现一些新的因素 :作家分裂的历
史意识与作品所呈现的碎片化现实 ;作家主体情感的内部矛盾 ;以及由此形成与以往
“宏大历史叙事” 不同的细节化叙述方式 。 本文考察了这些文学新因素的特点 、 价值及
其局限性 , 并予以解析 。

杂的现实又时时对他 们的意 识提出 挑战 , 于 是我们 在诸 多

一  分裂的历史意识与碎片化的现实 的描写农民与农村生 活的小 说中 , 难 以感受 到历史 发展 的


稳定逻辑和明晰的方向 , 而是历史意识分裂的矛 盾和惶惑 。

进入新世纪以来 , 与 “乡 土世 界” 相 关的小 说有 一个 这种历史意识的 分裂 , 带 来了 与 “ 乡土 世界” 相关 的

明显的特点 :作家的历史 意识出 现了裂 痕 , 不再 有着 完整 小说中的现实呈现出 碎片化 的特点 , 具体表 现为如 下几 个

的内在逻辑 , 对于充满了 生机和 混乱的 现实 , 在 价值 判断 方面 :(1) 小说 中人物 生活 方式的 盲目 性 。 尤凤 伟的 《 泥


上呈现出茫然和困惑 。 这种现象在贾平凹的 《 秦腔》 、 阎连 鳅》 写的是农民进城打工的生活 , 他曾说 :“ 《 泥鳅》 写 的

科的 《受活》 、 尤凤伟 的 《 泥 鳅》 、 王祥 夫的 《 上边》 等一 是社会的一 个疼 痛点 , 也 是 一个 几乎 无 法疗 治的 疼 痛点 。


系列作品中 都有所体现 。 作家整 体历史 意识 的分裂 , 与作 表面上是写 了几 个打 工仔 , 事实 上却 是 中国 农民 的 问题 。

家对于当下 中国 农村 的认 知有 关 。 正 如贾 平凹 在 《 秦腔》 农民问题可谓触 目惊心 。 由 于土 地减 少 、 负担 加重 、 粮 价


后记中 所 说的 那样 , 农村 、 农民 、 土地 供 养了 我们 一 切 , 低贱 、 投入和产出呈 负数 , 农 民在 土地上 看不 到希望 , 只
农民是善良 和勤劳的 , 但 农村却 一直是 最落 后的地 方 。 在 好把目光转向 城市 。” ③这 段话 隐含 着两 个重 大的 问题 :一
改革开放以来 , 农民吃饭 的问题 解决了 以后 , 国 家把 注意 个是传统的乡土 世界 , 在各 种社 会经 济 、 政治 、 文 化的 制
力转移到了城市 , 那农村 、 农民又怎么办呢 ? 在没有矿 藏 、 约下 , 呈现出颓败的 趋势 , 农民 在原有 的土 地上看 不到 人
没有工业 、 有限的土地极 度地发 挥了潜 力之 后 , 面对 着粮 生的希望 , 只 得 盲目 地 进 入 城 市 ;另 一 个 是 进 入 城 市 的
食产量不再提高 , 化肥 、 农 药 、 种子 以及 各种各 样的 税费 “农民” 由于精 神上仍 然属于 “ 乡土的 世界” , 且身 份与 城
迅速上涨的 社会问题 , 农 民再也 守不住 土地 , 他 们一 步一 里人也有区别 , 城里的文化和人也难以接受甚至 排斥他们 ,
步从土地上出走 。“ 体制对治理发生了松弛 , 旧的东 西稀里 那么 , 农民还有稳定 的生活方 式吗 ? 当 下中 国乡土 世界 所
哗啦的没了 , 像泼出去 的水 , 新 的东西 迟迟 没再来 , 来了 出现的这种 变 化 , 体 现在 农民 身 上便 是他 们 动荡 、 不安 、
也抓不住 , 四面 八方 的 风方 向不 定 的吹 , 农民 是一 群 鸡 , 盲目的个人性冲动 , 他 们的生 存选择 缺少社 会理性 规范 和

羽毛翻 皱 , 脚 步趔 趄 , 无所 适从 。” 他 们被 裹挟 于 “ 现代 历史所要求的社会责 任 , 人的 行为方 式有着 突出的 个人 性
化” 建设的 大潮中 , 与那个 “ 现代性” 的生活纠缠在一 起 , 的 、 盲目的性质 。《 泥鳅》 中的 “ 国瑞” 、 “陶 凤” 等一群 农
沿着国 道 盖楼 , 出外 打工 , 土地 荒 芜或 者被 征 用 , 农 村 、 民来到城 市后 , 他 们违 背乡 土伦 理 所要 求的 做 “ 老实 人”
农民陷入了巨大的时 代漩涡中 , 于是贾平凹质问 :“ 土地从 的准则 , 去做 “ 鸡” 、 做 “鸭” , 甚至做黑帮的 “ 老大” , 虽
此要消失 吗 ? 真 的是 在 城市 化 , 而 农村 能 真正 地消 失 吗 ? 然都是迫于 生 计 、 有 着 不 得 已 而 为 之 的 痛苦 , 但 是 当 他

如果消失不了 , 那 又该 是怎 么办 ?” 这 一系 列问 题所 质疑 (她) 们去选择 这种职业的时候 , 是有着仅仅为生存而选 择
的正是中国当代乡土社 会何去 何从的 问题 , 面对 历史 进程 的盲目冲动的因素 在起作 用 , 选择 之后的 痛苦 、 无 奈和 受
中 “ 乡土” 未来发展这样重大的问题 , 大家都茫然惶惑 时 , 人欺凌 、 摆布 、 愚 弄 的处 境 是预 想不 到 并且 无力 摆 脱的 。
作家自然也难以有把握 自己的 自信 , 整合 历史的 视野 和意 像国瑞成为玉姐的 “近仆” , 后被玉姐的丈夫设计陷害 , 一
识只有在现 实变动的过 程中逐 步展 开 , 在展 开过程 中 , 复 切似乎都是偶然的 、 个人的因 素在 起作用 , 但实际 上一 张
· 173 ·
文学评论  2007 年第 4 期

庞大的命运之网笼罩 着进城 的农民 。 周 大新 的 《 新市 民》 、 作家的历史意识是不 能与现 实一起 碎片化 的 。 巴赫 金曾 这


孙惠芳的 《 民工》 都体现 着这样 的意蕴 , 符合历 史趋 向所 样说 :“ 如果作者对主人公的生活持怀疑态度 , 那么 , 作 者
要求的有目的的工作或 生活在 这里都 被个人 的 、 无奈 的人 就可能成为纯艺术家 ;他将始 终以超 越性的 完成化 的价 值
生宿命所取 代 , 即使 留在乡 土世界 里的人 也同样 有着 这种 与主人公的生活价值 相对立 , 他将从 完全不 同于主 人公 从
人生的盲目和冲动 。 毕 飞宇的 《玉 米》 中 的玉米 对自 己的 自己内部经历生活的 角度来 概括生 活 ;叙述 者的一 言一 行
人生 , 也进行了这样的选 择 。 在乡土 世界 这种个 人人 生的 都将尽力利用观察上 的根本 优势 , 因 为主人 公需要 超越 性
盲目选择过 程中 , 我 们看到 了时代 变动过 程中的 巨大 历史 的确认 , 而作者的视 角和积极 性 , 也正 是在 主人公 的生 活
力量所导致的生活破碎 感 , 面对这 种混乱 而富有 生机 的现 面向自己外界的地方 , 才会对 主人公 的基本 思想涵 义界 限
实 , 目前小说所 表达的 “ 乡土世 界” 是 碎片 化的 , 作 家的 作出本质性的把握和加工” ④。 在这 里巴赫 金提出 了一个 非
历史意识也是随着碎片化的生活呈现出破碎的无奈和痛 感 。 常重要的概念 ——— 超越 性的完 成化 价值 , 这 种超越 性的 完
(2) 这种历史意识的 分裂体 现在小 说中的 第二个 方面 就是 成化价值对作者所要 表现的 主人公 的生活和 生活价 值是 持
人生价值的不确定性 。 贾平凹在 《 秦腔》 后记中 曾说 四面 怀疑和对立态度的 , 依 靠这种 态度才 能对叙 述的对 象作 出
八方的风 向不 定 地吹 , 农民 是一 群 鸡 , 被 吹得 无所 适 从 , 本质性的把握和 加工 。 由此 看来 , 作 家应有 一种 超越 “ 碎
这非常形象地说出了当 下乡土 世界的 情形 , 在这 里乡 村人 片化现实” 的历史 意识 、 一种 人类 终极价 值的 关怀 , 才 能
的价值判断 也被 “吹” 得不确 定了 。 从 “ 乡土 历史” 的发 获得对现实的美学 表现 。 如果 承认 巴赫金 的话 有道理 , 那
展来看 , 影响 乡土 人生 价值 的 历史 文化 力 量主 要有 两 种 : 么就有理由要求作家 应具有 超越现 实的思想 能力和 把握 现
一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的宗法 制与宗 法文化 , 一 是在 社会 实的能力 , 而不仅仅是呈现碎片化的现实 。
主义制度下人民公社为组 织基础 的社会 群体与 主流意 识形
态认可的人民大众文化 。 这 两种文 化影响 下的乡 土世 界其 二  作家主体情感的内部矛盾
人生价值的标准都是较 为明晰 的 , 人能做 什么或 不能 做什
么 , 追求什么或鄙弃什么似乎都有一个外在的确定性标 准 , 作家主体情感的内 部矛盾与 历史意 识的 分裂和 碎片 化
但是自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的市场化经 济和城市 化进程 , 打 的现实有直接的关系 。 当作家 无法以 完整的 历史意 识把 握
破了原有人 民公 社社 会组 织基 础上 形 成的 主流 文化 形 态 , 变动 、 富有生机 、 喧嚣 混乱的 现实 历史时 , 在情感 上也 陷
以往的宗法文化在乡村 中的统 治力量 也日渐 衰微 , 新 的乡 入了深深的矛盾中 , 这 种矛盾 就在于 一方面 对正在 变动 的
村文化规范又没有确立 起来 , 乡村 人的价 值观念 似乎 变得 乡土世界中 已有 文化 形态 的消 失 有着 深深 的 眷恋 、 悲悯 、
模糊不清 、 难以 确定 。 王 祥夫的 《 上边》 写一对 老人 守着 忧伤 , 另一方面又意 识到了这 种变 动的不 可抗 拒性 , 有 着
生活了半辈 子的房屋和 土地 , 按 照自己 的方 式和逻 辑 , 在 痛苦的惶惑和无奈 。 作 家主体 情感的 这种内 部矛盾 在新 时
漫漫时 光 中品 尝 着生 活 的 滋味 , 他 们 的儿 子 在 城 里工 作 期以来的文学中从未 体现得 这样强 烈 , 这种 矛盾不 仅折 射
——— 这是 “ 乡土世界” 所追 寻的 一种有 价值 的人生 , 但是 着时代的现实性内容 , 而且也 意味着 文学自 身所存 在的 问
他们却渴望 儿子归来时 的生机 和活 力 , 儿子 走了 , 他 们又 题 。 刘玉栋的 《 跟你 说说话》 行文 舒缓 , 但 潜隐的 情感 冲
回到了寂寞 中 。 儿 子 的 “ 出走” 与 “ 归 来” , 对 于 他们 而 突却是剧烈的 , 他通 过叙述者 王大 手对家 人的 叙述 , 看 到
言 , 显然有着两种不同的 人生价 值 , 而这 两种价 值的 选择 了进城的姐姐和父亲 所遭遇 的悲剧 性人生 , 也看到 了爷 爷
却是困难的 , 他们 只能 在冲 突 与期 待中 承 受内 心的 折 磨 。 守在土地上的那份执 着 。 作家 在情感 上是认 同爷爷 的生 活
艾伟 《水上 的声音》 则在 乡村所信 奉的美 好信念 的被 遗弃 方式并予以肯定 的 , 但对 姐姐 、 父 亲的 “ 离 家进 城” 又 无
中 , 哀叹着 世风的堕落 , 有 价值 的人生 到底 在哪里 呢 ? 这 法抗拒 , 甚至还要遭受由他们的命运所带来的屈 辱和痛苦 。
种人生价值的不确定性 , 不 仅体现 在仍然 生活在 乡村 中的 孙惠芳 《 歇马山庄的 两个女 人》 显然 对作家 主体情 感的 这
人身上 , 同时也 体 现在 “ 出 走” 的 那 些农 村 人 的生 活 中 , 种内部矛盾处理得更 为复杂 一些 , 两 个进城 的民工 把自 己
在尤凤伟 《 泥鳅》 中进城 的农民 , 一方面 不愿放 弃乡 村伦 的女人留在了乡土的 世界里 , 但这两 个女人 也曾有 过进 城
理所培养起 来的价值观 念 , 一方 面又要 经受着 城里 的 “ 现 的理想与浪漫 , 这两个 女人的 命运深 刻地表 现出了 乡土 世
实” 对自己的挤 压 , 不得 不放弃 已有的 价值 规范 , 这 种冲 界已有的生活秩序被 打乱后 , 作家对 乡土伦 理逻辑 的眷 恋
突导致他们内心的剧烈 痛苦和 无可奈 何的悲 剧人生 。 这群 和无法抗拒这种变化 的忧伤 。 这种内 在的情 感矛盾 在贾 平
乡村人 , 在城里左冲右撞 , 混 迹于一 片喧 嚣的碎 片化 现实 凹的 《 秦腔》 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 《 秦腔》 中的清风街不 知
之中 。 不觉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而且是让 人忧心的巨变 , “ 不
行文至此 , 我们也许应 思考 一个问 题 :历史 意识 的分 想让它走的一点点 走了 , 不想 让它 来的一 点点 来了 , 走 了
裂所呈现出的 碎片 化的 现实 , 是当 下文 学 进入 乡村 历 史 、 的还不仅仅是朴素 的信 义 、 道德 、 风俗 、 人 情 , 更 是一 整
现实的一条有效途径吗 ? 作 家历史 意识的 分裂是 社会 转型 套的生活方 式和 内在 的精 气神 ;来了 的 也不 仅仅 是 腐败 、
导致现实碎片 化而 引起 的后 果 , 但 是在 艺 术创 作过 程 中 , 农贸市场 、 酒 店 、 卡拉 OK 、 小 姐 、 土地 抛荒 、 农民 闹事 ,
· 174 ·
“乡土世界” 文学表达的新因素

来了的更是某种面目不清 的未来 和对未 来把握 不住的 巨大 杂性 , 而且表明作家开 始与现 实生活 之间建 立起了 广泛 而

的惶恐” 。 于是小说中的 清风街 出现了 喧嚣 、 忙 乱 、 破碎 深刻的联系 , 但同时 也有许多 问题 值得我 们思 考 , 贾平 凹
的秩序 , 贾 平凹写的是风俗 、 是文化 , 是种种人 , 是历 史 、 的 《 秦腔》 在情感矛 盾中呈 现出惶 恐与迷 惘 , 这种 惶恐 与
是现实又是背景 , 就 在这 样的 地方 , 夏天 义 、 夏天 智 、 白 迷惘某种程度上也妨 碍了对 于变动 中的乡土 世界的 深入 思
雪 、 屈明泉 等等人物 , 一起 演绎 着当代 生活 的历史 , 就在 考 , 在他密实流水般 的叙述 中 , 有 着现象 的丰 富性 , 却 也
这当代生活 的展开过程 中 , 一种 新的生 活方 式出现 了 , 这 显得芜杂 , 有着人物 命运的多 样化 , 却 也有 着人物 平面 化
就是人们不再安稳地守 在生存 了许多 年的土 地上 , 而 是想 的缺憾 。 正如他自己在 《 秦腔》 后记中所说 :“ 我的写作 充
尽办法去获取金钱 , 金钱欲 望与忙 碌的奔 波使生 活在 喧嚣 满了矛盾和痛苦 , 我 不知道该 赞颂 现实还 是诅 咒人生 , 是
中呈现了勃勃生机 , 一旦这种新的生活因素进入当代生 活 , 为父老乡亲庆幸还是为他们悲哀 。” 这种不知道的 “ 迷 惘” ,
已有的生活秩序被搅 动后 , 相 对稳 定的人 性 、 伦理 、 道德 对于作家而言是会影 响作品 的艺术 深度和 思想 力量的 。 阎
也开始出现了变化 , 在这里 人和人 之间出 现了一 次次 不愉 连科以对乌托 邦世 界的 倾情 向往 和 对当 下现 实中 的 物欲 、
快的碰撞 , 甚至是尖锐的 冲突 。 奔波 的人 群无情 地践 踏着 贪欲泛滥构成尖锐 批判 , 但退 回到 乌托邦 的坚 守 , 是否 也
乡村已有的生活气韵 , 那象 征着传 统乡村 生活文 化精 神的 削弱了作品直面历史 进程的 精神向 度和现 实的 复杂性 ? 美
秦腔 , 也在不可 避免地 被遗弃 , 贾平凹 在 “ 留 恋” 与 不可 国黑人作家艾利森曾说 :“ 我觉得自己决心献身小说时 , 身
抗拒的惶惑中 , 陷入了深 深的矛 盾中 , 凭 借着对 乡土 世界 上就肩负了美国小说 家一脉 相传的 责任 ;描 写广大 复杂 的
的熟悉叙写着他的痛苦 、 哀悼 、 迷惘与辛酸 。 美国经验中我最熟悉 的片段 , 这些片 段不仅 使我可 能对 文
阎连科的 《 受活》 也同样充满了主体情感的内部矛 盾 , 学的成长有所贡献 , 而 且对自 己心目 中理想 文化的 塑造 也
如果说贾平凹在矛盾中对不断展开的当代生活充满了留 恋 、 可能略尽绵薄之力 。 在这层意 义上 , 美 国小 说是对 于未 知
惶惑与迷惘 , 那么阎 连科却 以决绝 的背离 和批判 的姿 态对 领域的探索和征服 , 当它描写 美国 经验时 , 同时也 创造 出
变动的乡土世界中出现 的新的 生活方 式进行 了否定 , 他分 美国经验 。” ⑥这段话 , 对于当 代中国 作家也 理应引 起思考 ,
明知道这种到来的现实 不可抗 拒 , 但是对 这种不 可抗 拒的 中国作家不仅要描写 “中国经验” , 同时也要创造出 “中 国
新的生活方式 , 他的内心 充满了 深深的 焦虑 , 他 似乎 预感 经验” , 那么 , 也就不能 停留在现象的描摹或规避现实的 复
到受活庄人对于自己过 去生活 方式 、 道德 伦理价 值的 背离 杂性上面 , 而是以创造 的激情 和思想 去建构 艺术的 审美 世
将会带给他们悲剧性的命运 , 为此 , 他写到了过去的历 史 , 界。
写到了在 1949 年之后的岁月 里 , 流落于此 的红军战士 茅枝
婆 , 带领村民加入到农业 合作社 建设进 程中 去后 , 这 个平 三  细节化的叙述方式
静 、 安谧的世外桃源便没 有了平 静的日 子 , 甚至 遭受 了政
治权力所赋予的 “ 合法” 的掠夺 行为 。 在 现实与 历史 的联 当作家的思考和审 美视野与 本土的 文化 语境密 切联 系
系中 , 他进一步地思考着 当下生 活中受 活庄 人的命 运 , 于 在一起时 , 他们发现乡 土世界 已有的 生活逻 辑和生 活形 态
是他看到了中国社 会中的 “ 市场” 与 “ 权力” 之 间的 密切 出现了不可逆转的变 化 , 贯穿 于以往 小说中 的那种 历史 逻
关系 , 在西方现代社 会 , 市 场是 由 “ 商 品” 支 撑的 , 而在 辑似乎不那么完整了 , 于是在 近几年 的小说 中出现 了与 以
中国当下的历史情 境中 , 市场 却受 到 “ 权 力” 的控 制 , 甚 往 “ 宏大历史叙事” 不 同的 叙述 方式 ——— 细 节化 叙述 。 贾
至可以说 “ 市场经济” 的 展开在某 种程度 上是由 权力 推动 平凹的 《 秦腔》 、 林白 的 《 妇 女闲 聊录》 、 王 安忆 的 《 上 种
的 。 在 “市 场” 发育 不健全 的乡 土世界 , 当人们 的金 钱欲 红菱下种藕》 等作品都有这样的特点 。
望被煽动起来 后 , 缺少 法制 规 范和 道德 约 束的 金钱 攫 取 , 近几年的小说中 为什么 会出现 这种 “ 细 节化” 的叙 事
必然导致悖离社会公德的行为产生 , 受活庄人被掠夺一 空 、 方式呢 ? 这显然与作家 历史意 识的分 裂和情 感的内 部矛 盾
受尽摧残的悲剧也就有 了某种 必然性 , 这 种现象 也预 示着 有关 , 为了更确切地 说明这一 问题 , 我 们不 妨把赵 树理 的
当代社会剧变中所潜在 的巨大 问题 。 由此 阎连科 带着 滴血 《三里 湾》 、 高晓声的 《 陈奂生上城》 、 贾平 凹的 《 秦腔》 作
的心 , 思考着受活庄人的 最终归 宿 。 阎连 科内心 情感 的矛 一比较分析 。 在赵 树理的 《 三里湾》 中 , 本 土日常 生活 经
盾似乎以一种虚构的方 式得到 化解 , 实际 上隐含 着一 个更 验的表达是有趣和丰 富的 , 但 是日常 生活经 验是与 他对 社
大的焦虑 :当代中国现代 化进程 中出现 的问 题 , 难道 只能 会的整体认识 ——— 农民必 须要走 合作化 的道 路联系 在一 起
以 “ 虚构的想象” 得到化解吗 ? 的 , 因此 , 日 常的 生活 经 验 , 那 些土 头土 脑 的言 谈举 止 ,
通过如上论述 , 显然可 以看 到贾平 凹和 阎连科 、 刘玉 有时就渗透进了浓郁 的政治 性意味 , 小说的 整体叙 事是 被
栋和孙惠芳等作家在创作 过程中 表达主 体情感 的内部 矛盾 一个明晰的 “ 要改 造农 民” 的历 史观 念所 控制 的 , “ 细节
时 , 其处理方式 是不同 的 , 特别 是贾平 凹的 《 秦腔》 和阎 化” 是服 从于 宏大 历史 叙事 的 。 高晓 声 的 《 陈 奂 生上 城》
连科的 《受 活》 , 对作家主体情感内部矛盾的表达有 着极为 也是如此 , 在 《 陈 奂 生上 城》 中 , 陈奂 生 进入 县 招待 所 ,
重要的文学 意义 , 不 仅带来 了文学 表达乡 土世界 的某 种复 得知每晚要付 5 元钱 , 他在 招待 所房间 内那 种带有 破坏 性
· 175 ·
文学评论  2007 年第 4 期

的细节描写 , 是经常被大家写文章时引用的 , 这种 “ 细节” 述明显地缺乏 “ 历史的逻辑性” , 这种历史的逻辑性不是 先


描写是与上世纪 80 年代的启蒙思想密 切相关的 , 传 达着启 验的观念 , 而是 “ 生 活之所 以如此” 内部 因果 关系 , 艺 术
蒙者所要批判的小农意 识的狭 隘和自 私 , 从创作 主体 的角 创作当然不是逻辑推 理 , 但对 于生活 的形象 表达是 应有 一
度而言 , 则是历史性的启 蒙叙事 的呈现 。 在这样 的比 较中 种逻辑的 , 我们 说艺 术创 作 是形 象 思 维 , 既 然是 “ 思 维”
再来看贾平凹的 《 秦腔》 时 , 我们 看到在 作品中 贯穿 生活 就不是痴人的梦呓 。“ 艺术形象世界的结构形式不仅是对 空
细节的整体历史观念模 糊了 , 面对 碎片化 的乡村 社会 生活 间和时间因素的安排 , 而且也是对纯思想含义因 素的安排 ;
也就只能有细节化的叙述方式了 。 不仅有空间和 时间 的形 式 , 而 且也 有思 想含 义的 形式 。” ⑧
“ 细节 化” 叙 述 方式 的出 现 , 与 面 对历 史 、 现 实的 惶 这个 “ 思想含义的形 式” 是与 形象所 蕴含的 历史性 内容 及
恐 、 迷惘有 关 , 同时 也与启蒙 理性的 现代 性叙事 在当 代生 思想联系在一起的 。“ 细节化叙述” 如果忽视了这种 “思 想
活中所遭遇的尴尬 有关 。 自从 “ 五四” 以来 , 中 国现 代知 含义因素” 的安排 , 就 很难具 有震 撼人心 的美 学效果 。 或
识分子所确立的启蒙叙 事 , 有一个 重要的 特点就 是以 理性 许有人会说 , 《 秦腔》 的叙述是一种 “ 民间叙述” , “ 民间 叙
的自信去发现社会应有 的秩序 和不应 有的落 后 、 愚昧 与黑 述” 是不需要知识 分子理 性的介入 的 , 我觉 得这 是对 “ 民
暗 , 因此 , 在他们启蒙叙 事的背 后 , 是 有一个 应有 的 “ 历 间叙述” 的误解 。“ 民间叙述” 是站在民间的立场上叙述 老
史逻辑” 作 为叙事支撑 的 , 这个应 有的历 史逻辑 就是 社会 百姓的故事和生活形 态 , 虽然 民间叙 述与知 识分子 叙述 有
向 “ 现代性” 的不断靠 近 , 问题 是当 “ 现代性” 真正 在我 所区别 , 但它 同样 应 该依 据民 间 的历 史观 念 、 思 维 逻辑 、
们的生活中不断展开时 , 它所带来的并不是我们所预想 的 , 伦理道德判断去 展开叙 述的过程 。 任何 “ 叙 述方 式” 都 不
就如今天的乡土社 会 , “现 代性” 部分 主导 人们 的生 活方 仅仅是一个 形 式问 题 , 它 与作 家 的美 学观 念 、 思 想 倾向 、
式 、 行为方式及内心欲求 时 , 我们看 到的 却是已 有生 活秩 历史意识等等是联系在一起的 。 对于林白的 《妇女 闲聊录》
序 、 生活逻辑破碎时的混 乱 、 茫然以 及已 有美好 精神 失去 来说也存在着相类似的问题 。 在 《妇女闲聊录》 中 , “叙 述
时的忧伤 , 面对这种景象 , 自 然感受 到了 启蒙叙 事面 对乡 者” 似乎从文本中 隐去了 , 日 常琐 碎的生 活和 细节 、 鲜 活
土现实的无力 。 当然 , 我们仍 然可以 从启 蒙的立 场去 批判 的生活经验走进了读 者的视 野 , 但与 之相伴 随的是 作者 与
农民的狭隘 、 自私 , 但部分 农民 离开土 地后 , 他 们已 脱离 作品主人公精神上的 某种疏 离 , 虽然 在艺术 创作中 要充 分
了原有的生活轨道 , 留给乡 土的是 社会秩 序变化 之后 的另 尊重 “ 自我” 之外 的那一 世界的 意义 , 但 是 “ 自 我” 的 隐
一番生活景象 , 启蒙话语 似乎失 去了现 实的 针对性 , 正如 去却会削弱外部世界 在表达 过程中 的美学 力量 。 因 为小 说
南帆评价 《 秦腔》 时 所说 :“ 纷纷扰扰之中 , 清风街 正在发 审美是人与对象发生 关系 , 所 以艺术 事件是 在作者 与其 表
生悄悄的蜕变 。 麻将 、 酒楼 、 骑 摩托 车的 村干 部 、 卖 春小 达的主人公 两个 心灵 之间 完成 的 。 通 过 如上 分析 可 以说 ,
姐 , 承 包 砖窑 和 果 园 、 农 贸 市 场 、 电 吉 它 伴 奏的 流 行 歌 “细节 化叙述” 为当下小说提供了一些新的因素 , 但在细 节
… …没有 人 知道 明 天是 什么 。 这一 切就 是 历史 吗 ? 的 确 , 叙事过程中 , 不应 忽略 “ 历 史逻辑” 和 “ 作 者整合 现实 的
没有人敢轻易动用 ` 历史' 这 个字 眼 , 因为 方向不 明 。 我 精神力量” 在叙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相信贾平凹的心情十 分复 杂 。 爱恨 交加 , 喜 怒交加 , 但是 中国当代社会在转 型过程 中所 展开的 当代 生活 , 随 着
没有明晰的 判断 。” ⑦既 然启 蒙叙 事 “ 历 史逻 辑” 的确 定性 时间的推移还会产生 更多新 的内容 , 这些新 的历史 内容 自
在今天现实 中遭遇了难 言的尴 尬 , 那么 , 从日常 生活 原生 然会带来更多的文 学的新 的因素 , 但不管 怎么 变化 , 文 学
态入手 , 用 “ 细节化” 方式叙述现实也就成为了可能 。 不会失去它所拥有的美的尊严和精神的 力量 。
承认 “ 细节化叙述方式” 在当下小说创作中的合理 性 ,
但不等于说这样的叙述方式就是完美的 。“细节化” 是小说 ①②贾平凹 :《 秦腔》 后记 , 作家出版社 2004 年版 。
审美的 基 本 要 求 , 没 有 细节 也 难 以 成为 小 说 , 但 在 《 秦 ③尤凤伟 :《 〈泥鳅〉 我 不能不写的现实题材的书》 , 《人 民
腔》 、 《妇女 闲聊录》 等作品中 , 细节疏远了与 “ 历史逻辑” 网》 2002 年 9 月 10 日 。
的关系 、 成为叙述的核心 时 , 就出现 了一 些值得 我们 进一 ④⑧ [ 俄] 巴赫金 :《 巴赫 金文论选》 , 中 国社会 科学出 版
步讨论的美 学问题 。 在此以 《 秦腔》 和 《 妇女 闲聊 录》 为 社 1996 年版 , 第 500 页 , 第 474 页 。
例作一具体分析 。《 秦腔》 的 “ 细节化叙述” 是由那 个半痴 ⑤刘志荣 :《 缓慢的流水与惶恐的挽 歌》 , 《文 学评论》 2006
不傻 、 半疯不癫 的叫 “引 生” 的 人叙述 出来 的 , 这种 叙述 年第 2 期 。
有它的优势 , 就是增强了 日常生 活经验 的丰 富性 , 呈 现出 ⑥王诜 (编): 《 世 界著名 作家 访谈 录》 , 江苏 文艺 出版 社
了生活原生态的面貌 , 但仅仅呈 现 “ 现 象” 就是 小说 的目 1991 年版 。
的吗 ? 小说应该 还有 “现 象” 之 外的意 义 。 贾平 凹说 他的 ⑦南帆 :《 找不到历史》 , 《 当代作家评论》 2006 年第 4 期 。
写作充满了矛盾和痛苦 , 不知道该赞颂现实还是诅咒人 生 , [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文学院]
他对 “现象” 缺 乏明晰 的判断 , 从这个 意义 上说 , 这 个叫 责任编辑 :刘  艳
“ 引生” 的叙述人倒是符合贾平凹的叙述心态 , 但是 这种叙

· 176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