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1

学校代码 : 10172 研 究 类 型: 应用研究

学 号 : 196252205 中图分类号: H195

大 连 外 国 语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题 目: 中韩请求言语行为对比分析及教学建议

培养学院(系、所)
: 汉学院
学 科 专 业: 汉语国际教育
研 究 生 姓 名: 徐晓彤
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 王松岩副教授
论 文 答 辩 时 间: 2021 年 10 月 18 日
摘要

请求是一种提出要求并且会威胁到对方面子的言语行为。在跨文化交际过程
中,恰当地请求不仅会使彼此双方沟通顺畅,还能增进感情。反之,请求不得当
就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因此研究汉语和韩语的请求言语行为的差异,对中韩跨
文化交流是非常必要的,不仅如此,研究中韩请求言语行为,还能够完善对韩汉
语教学的一些方法。本论文以中韩请求言语行为为研究对象,选取中韩热播影视
剧的剧本作为语料,分析两种语言的请求策略以及不同情景对请求的影响,采用
文献检索法、对比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分析两种语言请求言语行为的异同,解
释其原因,为对韩汉语教学提供建议,帮助韩国留学生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本
论文的研究内容如下:
绪论阐述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必要性,分别从汉语请求言语行为、韩语请求
言语行为、中韩请求言语行为对比三个方面总结研究现状,最后交代本论文的研
究方法。第一章阐述本文的理论基础,以奥斯汀和 Searle 的言语行为理论作为
研究的理论依据,阐述了请求的界定以及文化理论,并以 Blum•kulka 为代表的
研究为基础将请求策略进行分类,限定文章的研究范围主要为中心行为语和辅助
行为语两个方面,中心行为语分为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共分为八类,辅助行为
语主要分为七类;第二章选择与日常生活极为贴近的影视剧剧本作为语料来进行
中韩请求言语行为的对照分析,通过电视剧剧本搜集的资料,得出汉语和韩语都
出现了直接请求占多数的结论,但请求策略的使用频率有一定的差异,并选择请
求的属性、亲疏关系以及社会地位三个因素作为研究中韩请求言语行为的限定条
件,分析每种因素影响下中韩请求策略的使用;第三章总结第二章中不同因素下
中韩两国请求言语行为使用策略的异同,并通过文化的角度来分析这种异同的原
因,为对韩汉语请求言语行为的教学提供建议。
通过对比,本文得出,当双方为亲密关系时,汉语使用命令型的请求频率要
低于韩语请求;当说话者地位高于听话者时,汉语和韩语都常使用命令型请求,
汉语里用“麻烦你”来减轻听话者的负担,而韩语则会使用“좀”来缓和语气;
当说话者地位低于听话者时,两种语言大部分选择间接式请求,其中汉语更偏向
于委婉表达,韩语会使用较长的辅助行为语。近年来中韩交往日益密切,来华学
习汉语和中华文化的韩国留学生越来越多,想要学好一门语言不仅要学习语音、
词汇、语法知识,也要学习语用知识以及语用背后的文化归因。

关键词:请求;言语行为;汉语;韩语;策略

I
a Contras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Korean Request Speech
acts
Abstract:Request is a speech act that makes a request and threatens the face of
the other party.On the contrary,improper request will cause unnecessary
misunderstanding. Therefore,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study the differences of request
speech acts between Chinese and Korean for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South Korea. Not only that, the study of request speech acts between China
and South Korea can also improve some methods of Chinese teaching to South Korea.
This paper takes the request speech act of China and South Kore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selects the scripts of popular film and television dramas in China and South
Korea as the corpus, analyzes the request strategies of the two languages and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situations on the request, use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trieval,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summary, analyz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request speech acts of the two languages, explains the reasons, and provides
suggestions for Chinese teaching in South Korea,Help Korean students improve their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The research contents of this paper are as
follows:
The introduction expounds the purpose and necessity of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status from three aspects: Chinese Request Speech Act, Korean Request
Speech Act and the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Korean request speech act, and finally
explains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this paper. The first chapter expound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is paper, takes Austin and Searle's speech act theory a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research, expounds the definition of request and cultural theory, classifies
request strategies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presented by Blum • Kulka, and limits the
research scope of the article, mainly in two aspects: Central act language and auxiliary
act language, The central behavioral language is divided into direct strategies and
indirect strategies, which are divided into eight categories, and the auxiliary
behavioral language is mainly divided into seven categories; The third chapter selects
the film and television drama scripts that are very close to daily life as the corpus for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speech act of request between China and South Korea.
Through the data collected from the TV drama scripts, it come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direct request accounts for the majority in both Chinese and Korean, but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in the use frequency of request strategies, and selects the attribute of

II
the request Three factors, intimacy and social status, are used as the limiting
conditions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and Korean request speech acts, and the use of
Chinese and Korean request strategie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each factor is analyzed;
The fourth chapter summariz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request speech act
use strategies between China and South Korea under different factors in the third
chapter, and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s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from a cultural
perspective, so as to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the teaching of request speech act
between China and South Korea.
Through comparison,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when the two sides are intimate,
the frequency of command type requests in Chinese is lower than that in Korean;
When the speaker's statu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listener, both Chinese and Korean
often use imperative requests. In Chinese, "trouble you" is used to reduce the burden
of the listener, while in Korean, "좀" is used to ease the tone; When the status of the
speaker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listener, most of the two languages choose indirect
request, of which Chinese is more inclined to euphemism, and Korean will use longer
auxiliary behavior language. In recent years,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South
Korea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close. More and more South Korean students come
to China to learn Chinese and Chinese culture. If they want to learn a language well,
they should not only learn phonetics, vocabulary and grammar, but also learn
pragmatic knowledge and cultural attribution behind pragmatics.

Key Words: requests;speech act;Chinese;Korean;strategy

III
目 录
摘要................................................................................................................................ I
目 录........................................................................................................................ IV
绪 论.......................................................................................................................... 1
一、 选题意义................................................................................................ 1
二、 研究综述................................................................................................ 1
三、 研究方法................................................................................................ 5
四、 语料来源................................................................................................ 5
第一章 请求言语行为及相关研究.............................................................................. 7
第一节 言语行为理论及礼貌理论....................................................................... 7
一、言语行为理论.......................................................................................... 7
二、礼貌理论.................................................................................................. 8
第二节 请求言语行为的概念及界定................................................................... 8
第三节 请求言语行为的策略............................................................................... 9
一、 起始行为语的语用策略...................................................................... 11
二、 中心行为语的语用策略...................................................................... 12
三、 辅助行为语的语用策略...................................................................... 17
第四节 语用教学与语用能力............................................................................. 20
第二章 中韩请求言语行为的策略对比分析............................................................ 21
第一节 中韩电视剧中请求言语行为策略的比较............................................. 21
第二节 请求情景与中韩社会关系对请求策略的影响..................................... 24
一、根据请求情景的属性............................................................................ 24
二、根据亲密度............................................................................................ 28
三、根据社会地位........................................................................................ 33
第三章 中韩请求言语行为策略对比分析及教学建议............................................ 41
第一节 不同因素下中韩请求言语行为策略的异同......................................... 41
一、 不同情境属性下汉韩请求策略的异同.............................................. 41
二、 不同亲密度下汉韩请求策略的异同.................................................. 41
三、 社会地位影响下汉韩请求策略的异同.............................................. 42

IV
第二节 中韩请求策略异同的文化原因............................................................. 42
一、 中韩文化中的同一性.......................................................................... 42
二、 中韩文化中的差异性.......................................................................... 42
第三节 对韩汉语请求语教学建议..................................................................... 43
一、 教学大纲分析...................................................................................... 43
二、 关于教材.............................................................................................. 44
三、 关于教学.............................................................................................. 45
四、 关于学生.............................................................................................. 47
结 语........................................................................................................................ 49
参考文献...................................................................................................................... 50
致 谢........................................................................................................................ 54

V
绪 论

一、选题意义

请求言语行为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言语现象,存在于不同的语言之中。不
同语言的请求言语行为具有一些共同特点,但由于各国文化因素和社会规则不同,
请求言语行为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不仅要教基础的汉语知识,还要培养留学生的语用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在特定的
场景面对不同的交际对象得体地使用语言。因此请求言语行为作为一种重要的语
用能力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以及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国影响的扩大,
选择来华学习汉语的韩国学生日益增多。中韩两国文化上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但
由于历史、民族、语言等多方面的差异,两个国家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模
式。这些差异体现在价值观,风土人情,以及社会相应的规则上。在日常交往过
程中,我们发现中韩两国在实施汉语请求言语行为的时候,表现出和中国人不一
样的语言特征。在跨文化交际的背景下,来华的韩国留学生,在使用汉语沟通的
时候不仅需要学会汉语的词语、语法还要详细了解中国的社会规则,以及与语言
相关的文化。
因此,为了使韩国留学生在实际的交往中能够更好地运用汉语请求言语行为
的相关知识,正确地使用请求策略,提升交际能力,避免由跨文化交际而产生的
冲突,本文以中韩请求策略的对比为切入点,探讨两国请求言语行为的异同,从
文化差异以及社会因素等视角揭示其产生的原因,为汉语请求言语行为教学提供
建议,提高韩国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研究综述

以下研究现状分为汉语请求言语行为,韩语请求言语行为,中韩请求言语行
为对比三个方面。

(一)汉语请求言语行为研究现状

张绍杰、王晓彤(1997)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 100 名汉语母语者进行测

1
试,以话语完成测试为基础,把不同年龄、亲疏关系、强势请求情景、请求难易
度、性别等因素作为影响请求策略的变因,研究对请求言语行为选择的影响。
胡晓琼(1999)将汉语的请求言语行为分为直接表达和间接表达。认为命令
式或陈述式的句子通常是作为直接表达,这种表现形式常常发生在关系亲密的人
之间,有时也发生在社会地位高的人对地位低的人的请求,间接方式通常会带人
称代词“你”“您”并且加上肯否定形式的语句或“陈述句加附加疑问句”如“可
以吗”“好吗”“请”等形式。
丁风(2002)以张绍杰和王晓彤(1997)的分析结果为基础,通过 DCT 进行
资料收集,共设置 10 个情境,以男女比例均等的人数进行调查,通过分析发现,
在进行请求这个行为时,女人比男人更加礼貌、更加间接。
苏文妙(2003)以交际为研究角度,比较汉英两种语言请求言语行为的语用
信息,指出汉语和英语尽管请求言语行为的基本结构和序列有着普遍特征,但是
在请求策略的选择上却有着很大差异。不仅如此请求策略的修饰语也是不同的。
程鸣(2008)针对汉语和英语的请求策略进行深入研究,主要设定了亲密度、
环境、社会地位三个因素作为影响请求策略选择的变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
汉语请求言语行为在使用规约性间接策略①时多用疑问式,英语请求言语行为中
使用频率最高的策略是规约性间接策略。
王晓彤、张绍杰(2011)通过录音和 DCT 两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对汉语请
求言语行为进行研究,通过对所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揭示了请求策略的实现方式、
礼仪和间接程度之间的关系。
刘艳芳(2012)通过对比中美的请求言语行为,并且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两者
的差异。采用 DCT 的方式进行了问卷调查,从称呼语的差异、直接请求言语行为
策略的差异、非规约性请求策略的差异三方面,对中美请求言语行为的不同之处
进行分析。
韩煜韬(2012)在言语行为理论和会话分析的框架内,从汉语请求言语行为
的构成、汉语请求言语行为的分类及其类型分布特征、汉语请求言语行为的结构
和序列三个方面对请求策略进行分析,分析出汉语请求言语行为具备与西方语言


Blum• Kulka 认为,语言使用的规约由意义和形式的规约组成,即意义和语言形式决定请
求力度。意义的规约决定间接请求言语的句子类型。语言形式的规约就是使用特定的词汇。
例如, “Can you”就是典型形式的规约。规约性间接请求包括建议表达型和询问型。建议表
达型指发话者把请求转换成双方都有益的建议。

2
不同的特点,并总结出以下几点结论:汉语比英语更倾向于使用直接请求策略,
规约性间接策略以探询型请求策略为主;汉语的请求起始行为语中称呼语系统比
较丰富,这一点也体现了汉语文化的特点。
以上是汉语请求言语行为的研究现状,通过分析能够发现,关于汉语请求言
语行为的研究还是比较丰富的,研究主要涉及影响请求策略的因素、请求言语行
为的类型分布以及中外请求言语行为的对比等。

(二)韩语请求行为的研究现状

노주현(2001)对韩语请求言语行为选择策略进行了研究。分别对请求言语行

为的表现形式和对话原理以及使用情况进行了研究。论文中通过利用 Grice(格
莱斯)的会话含义理论、Brown 和 Levinson 的面子理论以及 Hauss 和 Casper 的
请求策略分析,利用框架对请求过程和请求终结语尾的敬语使用方法进行了深入
的研究。此篇文章总结出说话者的请求策略错误原因体现在亲密程度和社会地位
两方面。总结出影响说话人请求策略的原因还有性别和年龄因素。

김은영(2004)采用以请求言语行为构造为中心的方法对请求行为进行了研

究。以在韩的日本留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搜集了对应的资料,考察在韩日本留
学生韩语请求言语行为的使用情况。通过调查,作者发现说话者的语言构造的认
识程度越高,语言表达就越流利。此论文仅仅从语言的构造对请求言语行为进行
分析,而没有从语用因素和请求策略等方面进行研究。

박지영(2006) 以影视剧中搜集的台词作为研究请求言语行为的语料,分析

韩语请求的表达方式和请求策略,通过分析得出韩语的请求更加偏向于礼仪程度
更高的间接表达方式,说话者的语用能力越高,使用间接的请求方式的频率越高;
同时,当亲密度不同时,关系疏远的情况要比关系亲近的情况更倾向于使用间接
的请求方式;当说话者的地位和听话者的地位一样高,或者说话者的地位更高时,
会使用明确类型的直接请求策略。此论文只是对不同情况下的请求策略进行总结,
而没有对请求行为的语言构造进行分析。

장효은(2008)为了研究请求言语行为和面子理论的关系,根据请求过程中受

益人的不同将请求分为请求和提议两种,并且以韩国人为主要的调查对象,进行

3
了 DCT 调查,从韩语请求言语行为的表达方式入手,对请求言语行为的中心行为
语和辅助行为语进行分析,分析韩语请求策略的影响因素。
韩语请求言语行为的研究主要有语料分析法和调查问卷法,对韩语请求言语
行为的分析主要是语言构造和影响请求策略的因素。关于韩语请求言语行为的相
关资料在知网能够查到的非常少,现有的资料也是基于中韩语言对比的一些文章
中。

(三)中韩言语行为对比的研究现状

黄仙姬(2013)以《语用和认知概论》的三种礼貌请求策略为理论基础,采
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设置 9 个对话情境对 44 位汉语母语者和 33 位韩国语母语者
进行测试,分析在不同年龄、不同亲疏关系、不同社会地位下两种语言的请求策

略。总结出力图式 的关系共 3 种,分别为:强制图式、潜在性图式和障碍清除
图式。这三种力图式分别对应直接策略、常规间接策略和非常规间接策略。使用
策略方式都与社会地位的高低以及亲疏关系有关。
赵欣童(2014)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中韩两国的请求言语行为的使用进
行对照分析。此次调查,得出中国人更愿意使用预备条件言及的中心行为语,而
韩国人更愿意使用明示请求,并且中国人所选用的中心行为语的种类也比韩国更
加丰富。韩国人在请求过程中更加重视对方未来的行动,而中国人比韩国人更加
注重得到对方的许可。此论文与黄仙姬(2013)的论文相比,情境增设了 3 种,
并且问卷数量也有所增加。但对影响策略选择的要素,只选取了 3 种作为依据,
并且调查对象仅仅集中在中国东北部以及韩国的首尔地区,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结
果缺乏普遍的代表性。
邹俊秀(2015)虽以中韩邀请言语行为对比为题,但文章语料选取全部为请
求语,从语构和语用两个切入点对中韩的请求行为进行了对比。得出韩国人比中
国人更愿意使用疑问式的间接请求策略。由于汉语的直接请求策略偏多,为了防
止面子受损,因此使用更多的辅助语。但研究主要局限于语言本体,例子少,而
且没有考虑到性别、年龄、社会等因素。


力图式可以解释看似不相关的请求模式背后一致的认知机制:正如人体遇到自然力一样,
在表达请求时是说话人向听话人施加某种强制力或潜在力,力有时会碰到障碍,说话人清除
障碍后才能完成“请求”言语行为。

4
刘春荣(2017)以说话者和听话者的地位高低和亲疏程度为切入点,比较汉
韩两种语言的语用因素,得出以下的结论:首先,无论韩语还是汉语,不管发出
请求的人和受请求人的亲疏关系如何,提出请求都会给听话人造成一定的负担。
韩语里在提出请求时,考虑到年龄的因素,在向年长者或社会地位更高的人提出

请求时,会使用“(으)세요”的语尾,此语尾对应的是汉语里“请”的作用。

但韩语里向年龄小的人或年龄相仿的人提出请求时,并没有此用法,而汉语里虽
然考虑到年龄的因素,但向朋友和家庭成员提出请求时也不使用“请”;其次韩

语里“당신”和汉语里的“您”是对应的,但在请求过程中,韩语更多地使用对

方的职业或名字后加“씨”表示尊重。亲疏程度和地位等级两种因素对韩语请求

言语行为起决定性作用。
综上所述,关于汉语和韩语作为请求言语行为对比的文献还是比较少的,韩
国方面对于言语行为对比的研究更多地局限在韩英、韩日方面,中国关于中韩请
求言语行为对比的文章非常少,并且现有的几篇请求言语行为的对比还只是局限
在语言对比这个方面,缺少关于跨文化交流以及对韩汉语教学方面的文章。因此
本文从应用研究的角度出发,不仅仅对比两种语言的请求言语行为,也为对韩汉
语教学提供方法和建议。

三、研究方法

采用语料分析法,选择汉语和韩语的典型的影视剧的剧本作为语料进行对比,
通过对话总结两种语言的请求言语行为的差异,并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揭示产生差
异的原因。
采用对比分析法,对汉语和韩语两种语言的请求言语行为进行对比分析,探
讨两种语言语行为的相同点和不同之处。
采用总结归纳法,将汉语和韩语在同一种情况下请求言语行为的使用策略的
频率进行归纳,总结不同因素的影响下两种语言请求策略使用的差异。

四、语料来源

为了研究中韩两国的请求言语行为,本文以电视剧本作为基本资料进行了分
析。电视剧剧本资料虽然不是实际发生的对话,但比问卷调查更接近实际对话且

5
更自然,因此具有分析价值。首先迎合各年龄段的偏好选择了近十年来开播的人

气电视剧。围绕着家庭、职场、爱情三个主题选择了韩国电视剧《하이킥! 짧

은 다리의 역습》
《미생》
《그녀는 예뻤다》与中国电视剧《新恋爱时代》
《爱

情公寓 4》
《加油吧,实习生》共 6 部电视剧的前 10 集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中
韩两国电视剧剧本的请求言语行为来阐述以中韩两国的文化背景为基础的语言
的差异性。

6
第一章 请求言语行为及相关研究

第一节 言语行为理论及礼貌理论

一、言语行为理论

英国哲学家 Austin 最初创立了言语行为理论。系统地提出“言语行为理论”


是在 1955 年的一次哈佛大学的讲座上,奥斯汀将语言看作一种行为。奥斯汀认
为人所说的话语都可以看作是一种言语行为,这种言语行为可分为言内行为、言

外行为和言后行为。 言内行为指的是说话这一行为,说出某些词和句子,言外
行为指的是言内行为所实施的动作、行为,而言后行为是指话语作用于听话者后,
所达到的一个效果。例如请求言语行为,
“行李太沉了,能帮我把行李搬上来吗?”
那么这句话就是说话者的言内行为,而言外行为就是说话者在实施一个请求行为,
而言后行为,就是听话者在听到说话者的这一请求后做出的反应(帮助说话人把
箱子搬上去)。
关于这三点,言外行为是奥斯汀最为关注的,同时这一点也受到了语用学领
域的众多学者的关注。奥斯汀将“言外行为”又分为五类:“裁决型”(表示判
断或者宣布,一般指对不能轻易做决定或下定义的事情进行判断,例如仲裁者的
裁定等)、“行使型”(如下达命令,做出判决,指行使一定强势请求情景产生
影响)、“承诺型”(向他人做出承诺)、“阐述型”(指对所说的内容进行详
细地讲述,如陈述和否定等)、“行为型”(指某种社会行为或态度,如道歉、
感谢等)。
奥斯汀对言外行为的分类,并没有客观的依据和具体的标准,因此没有受到
语言学界广泛的认可,其中包括他的学生 Searle,因此 Searle 在继承奥斯汀研
究的基础上,做出了改进。
Searle 作为奥斯汀的学生,对奥斯丁的理论又做了补充和修改。将奥斯汀
的言语行为“三分说”改成“四分说”,将奥斯汀的“言内行为”拆分为两种行
为,分别是:“说出行为”“以言表意”,前者是将语言说出的行为,后者是进

赵欣童. 中韩请求言语行为对照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21~22.

7
行指称和判断。他将言语行为分为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直接言语行为
顾名思义,就是可以通过语言的字面意思判断出言语行为含义和目的的行为。与
此相反,间接言语行为,就是通过某种间接的方式来以言行事,因此分析说话者
言语的内在含义,是不能单单从说话者的字面含义来推断的,其中的“言外之意”
就是必须通过上下文及语境来判断这一言语行为的内在含义。Searle 将话语伴
随行为作为研究的重点。

二、礼貌理论

Grice 提出了会话合作原则,他提出在人们的言语交际过程中,说话者与听
话者存在着某种默契,这种默契使得他们互相合作,共同遵守会话的基本原则,
使言语交际能够顺利地进行。但利奇也提出为了使谈话正常进行,说话者也常常
会违背合作原则,有些隐去的内容,使之成为一种意会的部分。后来还有许多语
言学者对其研究进一步丰富了语用学的研究。“面子保全论”和利奇的“礼貌原
则”是西方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礼貌理论。
毕继万(1996)从跨文化交际角度探讨礼貌的文化特性,总结出汉文化有四
大礼貌特征:一是自谦尊人,这是汉文化礼貌里最突出的特点;二是相互关心,
指的是交往过程中,彼此要互相尊重,互相关心爱护;三是互相体谅,要求做到
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做到宽厚待人;最后是以诚待人,要求表里如一,坦率
真诚。黄芳(2013)指出汉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准则有几方面的差异。首先是两种
文化关于礼貌的侧重方面,西方文化把礼貌当作处理人际关系的策略,而中国文
化将礼貌看成道德修养。这种差异体现在称呼上,西方文化里称呼系统比较简单,
但是在汉文化里,称呼系统极富有社会内涵,是体现礼貌的重要手段;中西方文
化中对待礼貌行为的态度和使用上也是有所差异的;除此之外,汉语中一些被认
为是礼貌的行为,在英语里却属于侵犯隐私。虽然韩国与中国一衣带水,文化上
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但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也存在一些差异;最后礼貌文化
还体现在价值观念之中,东方文化属于群体取向,交际言语行为同样受社会规则
的约束,交际行为是本民族价值观的真实写照。

第二节 请求言语行为的概念及界定

8
Searle 将请求、邀请、命令都归为指令类言语行为的下位。请求的表达一
般是在说话人的地位或者权势与听话人平等或者低于说话人的情况;命令的表达
一般是在说话人的地位或者权势高于听话人的情况;邀请的表达一般对于说话人
和听话人的地位和权势没有什么关系。列文森和布朗认为请求言语行为是通过某
种行动使听话人感到心理负担,进而威胁到其面子的一种行为。
请求是一种会威胁到听话人面子的言语行为,属于指令行为的下属范畴。
《现
代汉语词典》对“请求”是这样解释的:
“某人向某人说明要求,希望得到满足”。
Blum•kulka(1991)认为,请求是用来表示说话人对于听话人接下来做出某种行为

的一种期望的事前行为。 请求这种言语行为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听话人
的面子,也会在听话人拒绝请求的时候威胁到说话人的面子。
刘自强(2007)将“请求”和“邀请”区分,“请求”有以下几种含义:1.
以私事相求,2.说明要求,希望得到满足,3.所提出的要求。因此请求只对于发
出请求的人有益,而对被请求的人无益。但邀请是说话者和受邀人基本都受益的
一种行为。

국리국어원《표준국어대사전》这样定义“请求”:

“필요한 어떤 일이나 행동을 청함.또는 그렁 청.”

尽管韩国标准国语大辞典用“请”来表现请求,但很难将请求与命令、提议
等行为区分开来。
利奇认为,请求是能够给听话人选择的余地的,而命令则是强制性的,不会
给听话人余地,因此请求与命令的区别也在这。另外请求与提议的区别在于提议
是可以使听话人受益,而请求实际上是使听话人利益受损的。
因此本文确定“请求”是一种说话人会受益,但听话人的面子会受到威胁的
一种言语行为,这种行为一般不是强制的。

第三节 请求言语行为的策略

请求语的构造主要有请求中心语和附加语,附加语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多
种表达同时使用,附加语虽然与请求行为的实施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却能降低


程诚. 汉语“请求”言语行为的句法表现、语用策略及其教学[D].广州大学,2018:1.

9
对听话人面子的威胁,根据请求的具体情况不同,一个请求语句中可以出现多个
辅助行为语。
关于核心行为语的语用策略,外国研究得比较早,主要以布卢姆•库卡尔为
代表,他将请求言语行为的策略分为九种。并且之后他的分析框架被其他请求言
语行为的研究所使用,这九种分类实际上可以按照间接性程度分为三个阶段:1.
明示性阶段 2.规约性的间接阶段 3.非规约性间接阶段。
国内对于请求言语行为策略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张绍杰和王晓彤(2011)将请求言语行为分为三个部分:1.起始行为语称呼
语 2.中心行为语直接陈述式:命令句、陈述句等等;间接规约性间接式、非规
约性间接式(暗示)3.辅助行为语得到许可、表达感谢、关心等。其中将中心行
为语又分为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两种,间接策略参考 Lee Wong 的学说,间接策
略分为规约性间接策略和非规约性间接策略。
丁风(2012)在张绍杰和王晓彤(2011)的基础上又将请求策略划分得更加
细致,将请求中心语分成了直接表现和间接表现,除了这两种表现以外还有暗示
这第三种中心行为语。除此以外,还将辅助行为语划分为十个类型。
金恩贞(2012)去除了五种不怎么常见的辅助行为语,将辅助行为语变为:
“礼仪表现”“寻求许可”“感谢标示”“提出理由”五种。
赵欣童(2014)以请求言语行为的中心行为语和辅助行为语为研究中心。中
心行为语主要分为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共七种,辅助行为语共六种。
王帅(2016)在 Blum•kulka 的基础上对请求言语行为提出新的划分方法,
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功能句层面、策略层面、语言形式层面。其中策略层面
主要指的是为使言语行为更容易被接受而采取的各种具体的策略。而以上这三个
层面是相互交叉的。
程诚(2018)认为策略层面和功能层面有重叠部分,因此,他仅从句法表现
和语用策略进行分析。其中请求言语行为的语用策略重点分析中心行为语的语用
策略以及辅助行为语的语用策略。中心行为语的语用策略分为直接策略和间接策
略,间接策略分为“陈述事实”以及“建议询问”。
本文参考以上研究结果,主要对中心行为语和辅助行为语进行分析,以下是
本文的请求言语行为的策略分析表。

10
表 1.1 请求言语行为策略分析表
(1)表达需求型
(2)表达义务型
直接策略
(3)施为动词的使用
(4)表达意图和希望
中心行为语
(5)陈述事实
(6)建议询问
间接策略
(7)预备条件言及
(8)暗示
(1)确认情况
(2)揭示原因
(3)寒暄语的使用
辅助行为语 (4)约定补偿
(5)减轻负担
(6)增加负担
(7)提出夸奖

一、起始行为语的语用策略

起始语是在请求言语行为中说话人引起听话人注意的一部分,一般出现在句
首。符合社交规则文化的称呼语可以拉近两位说话人的距离,并且能够有效地进
行沟通和实现请求。
本文汉语的称呼语主要采用金君卫、汪建(2007)称呼语语用方面的分类,
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一)称呼语

a. 职务:主任、校长、院长、书记等
b. 职称:教授、主治医师、教导主任等
c. 职业名称:护士、医生、警察等
d. 亲属关系语:主要分为专用亲属语(爸爸、妈妈、媳妇、老公);泛用亲
属语(爷爷、奶奶、舅舅、舅妈、姑姑、嫂子);人际亲属语(同学、学弟、学
妹、前辈)
e. 人名
f. 通用型称谓语:先生、美女、师傅
g. 复合型称谓语:姓+职务、姓+职称、姓+职业

11
韩语的“姓名+社会”称谓语的组合形式要比汉语少很多。当实施请求言语
行为时,说话者大多数会使用称呼语,因为称呼语能够反映出双方潜在的或者是
隐形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距离,还能够提醒听话人可能会有言语行为的发生。

(二)礼貌性用语

礼貌性用语是指在语言交流中使用具有尊重与友好的词语。常伴随以下词汇
“请问”“劳驾”“拜托”等,例如:
(1)请问您今年贵庚?
(2)麻烦您,请出示您的证件。
(3)请问,中式餐馆怎么走?

(三)问候语

左乃文(2016)将问候语分为询问型问候语和称呼式问候语,并且问候语具
有传递感情的功能。一般伴随着“您好”“你好”“最近好吗”等,如:
(4) 您好!请在这边排队!
(5) 最近还好吧?想请你帮个忙,帮我去刷个单。
(6) 你爸爸最近怎么样?我还想请他来帮我修修车呢!

(四)提醒语

提醒语指说话双方在对话中除人物说的话以外的启示说明性的文字,常伴有
“哎”“嘿”“喂”“嗨”等词,如:
(7)喂!请你把脚抬起来一下。
(8)不好意思!您能重复一下刚才的内容吗?

二、中心行为语的语用策略

(一)表达需求型

表达需求型是明确表态,表明自己的请求,是最直接的请求方式。汉语中常

用“帮”“把”“替”“别”等词语表达,韩语中常用"아/어/예요,하세요,아/

어/여 주세요"放在句子结尾来表示。

(9)a.请把水杯给我拿来!

12
b.帮我把衣服晾起来

c.밥을 사 주세요!

d.내일 같이 와!

(二)表达义务型

表达义务型是指说话人在发出请求时,强调听话人的义务。在此要将表达义
务型的语用策略与直接命令的话语区分开,这里表达义务型的请求,仅是强调听
话人的义务,并且是在听话人有能力做到的前提下提出请求,并不是命令。汉语

里常用“应该、得、需要”等词语,韩语中一般用“아/어/여야해요(应该),

아/어/여야 돼요(应该……才对),면 안돼요(……的话,不可以),수 있어요

/없어요(能/不能)”等终结语尾表达。

(10)a.地铁上得给老人让座。
b.买票应该按照排队顺序购买。

c.저쪽에 금연표시 있는데 피시면 안됩니다.

d.이방이 너무 쓰러워 청소해야지.

(10)c 中强调那边有禁烟标识,不能吸烟,表达这是听话人的义务;d 中
陈述这里是有人来检查,太脏了,需要打扫一下。

(三)施为动词的使用

施为动词是使用表示直接使用动词表达请求的方式。汉语在表达请求时施为

动词常用“求”“拜托”等词语来表示,韩语中常用“요청하니다”“부탁하다”

“바란다”等词语来表达。

(11)a.求你让我过一下。
b.拜托您宽限我几天。

c.선생님,이번 환영회 때 노래 한곡 부탁드릴게요.

d.제출 연기를 부탁드립니다.

13
(11)中 c 运用“부탁드릴게요”表达请求、拜托,请求对方在演出中唱一

曲;d 中使用施为动词“부탁드립니다”提出自己需要延期提交文稿。

(四) 表示希望和意图

这一策略是指说话人表示自己有发出请求的希望和意图,汉语里表示希望
的词语,如“想”“希望”;表示意图的形式,如“要是……就好了”;韩语里表

示希望和意图的主要有“를 원하요、고 싶어요、면 좋겠어요、면 감사하겠어

요/고맙겠어요、려고 해요”等语尾。

(12)a.您好,我想用一下这个钢笔,可以吗?
b.这次确实我做得不对,希望您能体谅一下的我的难处。

c. 담배 좀 꺼주시면 고맙겠습니다.

d. 실레합니다,조용히 해주시면 감사하겠습니다.

(12)a 中用“想”表示自己的意图;b 中用希望来表示自己的希望,请求

对方的体谅;c 中运用“시면 고맙겠습니다”这个语尾表示自己的希望,提出

请求希望对方把烟熄灭;d 中使用“해주시면 감사하겠습니다”表示提出希望

并感谢,提出请求如果您能小点声我将非常感谢您。

(五)陈述事实

作为请求行为中心行为语的间接策略,陈述事实不像直接策略那样明显,一
般需要依赖于很强的语境,所以这种策略的使用一定建立在交际双方彼此的对话
语之上,通过陈述事实或者暗示来询问听话人来实施说话人请求之事。
(13)a.这里的房间太脏了,谁来打扫呢。
b.我喝了太多酒了,可能开不了车了。

c.도서관 안에 너무 시끄럽네!

d.요즘,불고기를 너무 맛있다,다시 먹고 싶어요.

(13)a 中陈述房间比较脏,言外之意是请求对方来打扫房间;b 中陈述自


己喝酒不能开车,暗示对方帮忙开回家;c 中陈述事实,这里是图书馆,太吵了,

14
希望大家安静下来;d 中陈述这里的烤肉非常好吃,请求对方能在和自己来吃。

(六)建议询问

建议询问是指在请求过程中提出方案建议或者用祈使句来提出请求的策略。
汉语里常用“吧”,
“啊”来表示祈使,常用“吗?是吗?可以吗?”来表示询问。

韩语里常用“ㅂ시다,아/어/여 봐요,지요,자,는 게 어때요?”等语句来表

示。
(14)a. 让我们一起给狗狗洗澡吧!
b. 您不是很擅长绘画吗?给孩子看看这幅画,可以吗?

c. 선냉님,이번 환영회 때 노래 부르는 거 어때요?노래 잘 하시

잖아요.

d. 오후에 시간이있어요?방 청소하자!

(14)a 是祈使句,请求对方和自己一起给狗洗澡;b 中提出对方擅长绘画,


询问对方能否为自己的孩子提供指导;c 通过表述对方擅长唱歌,提出询问在欢
送会上能否来唱一首;d中询问对方下午是否有时间,发出请求一起来打扫房间。

(七)预备条件言及

预备条件言及主要包括实现可能性和听话人的意志。
①实现可能性
实现可能性指对请求言语行为的可能性进行询问的策略。汉语中常用“能

吗?”“可以吗?”“不能吗?”“不可以吗?”等表达。韩语里用“ㄹ 수 있어

요/없어요?도 괜찬아요?(것)이 가능해요?”等句式来表达。

(15)a.您好,我们的车坏了,能不能搭你们的车去市内呢?
b.您能给我个好评吗?我马上要进行本月测评了。

c.지금 청소할 차레인데 혹시 지금 해 줄수 있어?

d.집중이 안돼서 그러는데 소리 좀 낮취줄 수 있나요?

(15)a中询问能否搭车的可能性;b中询问能否给好评的可能性;c中提

15
出已经到了听话人的打扫的时候了,询问能否现在打扫的可能性;d中因说话人
自己无法集中注意力,询问对方能否降低分贝。
②听话人的意志
听话人的意志这种策略是在询问听话人能不能做出特定的意志或者意向,汉
语中常用“……吗?”“你要……吗?”“怎么样?”“好不好?”等句子表达。

韩语中常用“겠어요/지 않겠어요?래요/지 않을래요?ㄹ 거예요?”等句式表示。

(16)a.请不要嘲笑那个残疾人好吗?
b.上次吃饭的那 200 块钱,下周还你好不好?最近手头实在紧张。

c.아저씨,기차에서는 금연 입니다.담배 꺼주시겠어요?

d.너무 아파서 식당에 갈 수 없어,족 좀 사다줄래?

(16)a中运用“好吗”询问听话人的意志;b中使用“好不好”询问听话
人的意向;c中询问对方的想法;d中询问要不要帮对方带堂食。

(八)暗示

暗示这一项与直接明示请求相反,是暗示对方满足自己的请求的一种策略,
与陈述事实不同的在于暗示是完全不表达自己的请求的,而陈述事实后常和直接
表达请求放在一起,并且暗示也有暗示自己的处境或者心情等。分为强暗示和弱
暗示。
1.强暗示
提及部分和请求相关的内容的策略,一般不直接提请求,仅仅暗示对方。
(17)a.吃完饭以后就得自己回家了,很羡慕你们有人送。
b.这里太闷了,打开窗户可能会好点。

c.너무 추워.

d.시간이 없어요.

(17)a.暗示对方送说话人回家;b中暗示要开窗户;c表示这里太冷暗示
应该关窗户;d中陈述时间不够了,暗示应该提前走了。
2.弱暗示
不提及任何和请求相关的内容,仅仅通过对话的语境暗示听话人。

16
(18)a.现在方便吗?
b.你是不是不太舒服?

c.너무피곤해.

d.얼굴 예쁘져네.

(18)a.不提及请求的内容,仅通过询问对方是否时间方便,来暗示对方需
要帮助自己;b.通过陈述对方

三、辅助行为语的语用策略

(一)确认情况

确认情况主要是在请求言语行为中心行为语之前确定某一事实或者确定听
话人的立场,使用这一语用策略确认当时听话人的情况是否能够满足说话人的请
求,有时也可以询问听话人是否能够提出请求,或者在提出请求后向听话人确认
请求的内容。
(19)a.小张,办公室那边还有一些文件要处理,你下班之后去帮我整理一
下。听到了吗?
b.下周我要去拍婚纱照了,急用钱,上次的经费能不能先拨给我。

c.선생님,이번 신입사원 환영회 하는 거 아시죠?선생님 노래가

최고인데 한 곡 불러 줄 수 있어요?

(19)a 说话人向听话人陈述了办公室还有文件需要处理的情况,并且在最
后说“听到了吗”跟听话人确认请求内容;b 跟对方确认自己目前的状况,并且
询问听话人能否在下周把钱拨给说话人;c 这里说话人跟听话人确认情况是否熟
知这次新生欢迎会。

(二)揭示原因

揭示原因这一策略是使用在请求言语行为中心行为语之前或之后,对请求的
原因加以阐释,使听话人更好地接受并且实施该请求。
(20)a.弟弟,姐姐肚子有点难受,你能下楼帮我买杯姜茶吗?

b.아주머니,저기요.급한 일이 있어서 주무한 음식 좀 빨리 부탁

17
할게요.

(20)a.请求的原因是说话人自己肚子难受;b 项是在说自己有点急事儿希
望服务员能够快点上菜。

(三)使用寒暄语

利用道歉、拜托、自我介绍、打招呼等形式,进行寒暄,一般在请求言语行
为中心行为语之前表达,便于和听话人沟通感情,加强请求成功的可能性。
(21)a.不好意思啊,哥哥,相机能借我一下吗?明天我们要出去郊游。

b.실레합니다 ,지금 아파서 움직이기 힘든데 나 대신에 죽 좀

사다줄래?부탁할게.

(21)a.说话人先跟听话人表达抱歉,让听话人提前有准备,这部分属于使
用寒暄语。然后进行请求,最后阐释请求的原因;b 这里首先表达寒暄,然后解
释自己很难受,动不了,然后表达请求,希望听话人帮助自己。

(四)约定补偿

约定补偿是为了增加请求成功的可能性而向听话人承诺做出一些补偿的行
为。
(22)a.老公帮我把洗好的衣服晾起来,晚上给你买炸鸡吃。

b.밥 나에게 사와라,용돈 줄게.

(22)a 项提出补偿买炸鸡;b 项提出补偿策略给对方零花钱,让对方帮助


购买食物。

(五)减轻负担

减轻负担的策略是指说话人在向听话人发出请求时减轻对听话人造成的负
担,在减轻负担的基础上增加请求成功的可能性。
(23)a.实在不好意思,我忘记带钱包了,能不能先帮我垫付一下,我今晚
就给你。

b.미안해요,프린터가 고장나서 그러는데 한번만 쓸 수 있을까

요?

18
(23)a 项将听话人的损失降低,提出尽早还钱的承诺,增加请求成功的可
能性;b 项这里说话人向听话人请求借助打印机进行打印,提出仅仅使用一次就
可以这种减轻负担的策略,以此增加请求的成功概率。

(六)增加负担

增加负担是指说话人在发出请求时增加听话人的负担感,使听话人不得不接
受请求,这种策略在一定程度上会威胁到听话人的面子,但是却也一定程度上增
加了请求实现的可能性。
(24)a.学姐,大家都非常喜欢你的歌,这些粉丝都是来自各个专业的学弟
学妹,已经等了你三个小时了,快来展示你的歌喉吧!

b.할머니 조송합니다.기차에서는 담배를 피우시면 안됩니다,아

이들이 타고 있어요.

(24)a 说话人向听话人陈述其他人等了三个小时,让对方产生负担,从而

增加请求的可能性;b“아이들이 타고 있어요”来向听话人施加压力,告诉听

话人这趟车有孩子一起同乘,请求听话人不要吸烟。

(七)提出夸奖

说话人通过夸奖或者恭维听话人来缓和由于请求而造成的面子威胁,通过缓
和语气,达到请求成功的结果。
(25)a.听说您非常擅长围棋,我女儿下周要参加围棋比赛,能否赏个面,
给小女指导一番?
b.好久不见,感觉你比以前更瘦了,可不可以传授一下瘦身秘诀呢?

c.요즘 예쁘져네요,같이 불고리를 먹을래요?

d.문장을 잘썼어,나한태 도와줄 수 있어?

(25)这里 a 是通过夸奖对方擅长围棋,来缓和请求威胁到对方的语气,进
而增加请求成功的可能性;b 是通过夸奖对方变瘦,来达到请求对方告知减肥秘
籍的目的;c 首先夸奖听话人变漂亮了作为辅助策略;d 夸奖对方文采好,请求
帮忙。

19
第四节 语用教学与语用能力

请求言语行为的研究不仅对汉语请求言语行为研究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制
定对外汉语教学方法也有可鉴之处。语用教学就是以相关的语用知识和理论为指
导,把语言知识放到相关语境中来学习。它与传统的语言教学不同,传统的语言
教学把语言学习看成是对“意义、结构”的理解,而语用教学不仅仅是明白词句
的“意义”而是要进一步明白其“含义”,掌握合适的具体语境。
何自然(1988)认为语用学是在特定的情境中研究特定的话语,在不同交际
环境中如何去理解与运用语言。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要重视语用教学。考虑
语用就不得不考虑说听双方的身份、关系以及当下的语言环境。语用教学就是把
语言知识放到相关的语境中去来学习,不仅需要让学生明白“字面意义”更要明
白其中的“语用含义”掌握适合其运用的具体语境。
交际能力的提升与语用能力有着必不可分的关系,作为交际能力重要部分的
语用能力,它要求学习者需要在语言形式上遵守语言规则;在社交过程中能够要
了解文化差异,尊重不同文化;在不同情境中要了解语境的限制。学好一门语言
不仅仅要求要学习这门语言的语法规则,还要懂得在不同的情境中运用适合的语
法和语句。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不仅仅要重视语法的教学,也要重视语用能力的培
养。避免学生认为请求只能用祈使句表达。

20
第二章 中韩请求言语行为的策略对比分析

第一节 中韩电视剧中请求言语行为策略的比较

为了研究中韩两国的请求言语行为,本文以电视剧剧本为基本资料进行了分
析。电视剧剧本资料虽然不是实际发生的对话,但比问卷调查更接近实际对话且
更自然,因此具有分析价值。首先迎合各年龄段的偏好选择了近十年来开播的人
气电视剧。围绕着家庭、职场、爱情三个主题选择了中国电视剧《新恋爱时代》

《加油吧,实习生》与韩国电视剧《하이킥! 짧은 다리의 역습》


《爱情公寓 4》

《미생》《그녀는 예뻤다》共 6 部电视剧的前 10 集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中韩

两国电视剧剧本的请求表达,来表明以中韩两国的文化背景为基础的请求策略差
异。
中国电视剧中请求策略的出现频率如表 2.1 所示。
表 2.1 中国电视剧中出现请求言语行为策略的频率

请求策略 《实习生》 《爱情公寓 4》 《新恋爱时代》

表达义务的语句 59 48.4% 52 49% 34 31.8%


直接
表达需求的语句 2 1.6% 7 6.6% 2 1.8%
请求
表示意图的语句 13 11% 3 2.8% 8 7.5%

表示说话者的愿望
3 2.5% 4 3.8% 5 4.6%
的语句

建议型语句 22 18% 18 17% 16 15%

提及预备条件的语
间接 20 16.4% 13 12.3% 37 34.6%

请求
强暗示语句 3 2.5% 5 4.7% 4 3.7%

弱暗示语句 0 0% 4 3.8% 1 1%

合计 122 100% 106 100% 107 100%

《加油吧实习生》中“表达义务型的语句”出现的频率最高。与韩剧一样,
在职场电视剧中社会地位高的人向社会地位低的人发话时出现了请求言语行为。
21
与其他电视剧不同的是,强调当为性的“表达意图型”出现的频率相对高于其他
电视剧。《爱情公寓 4》不是一个单纯的言情剧,而是一个带有略微喜剧色彩的
情景剧。这部电视剧中“表达义务型”出现频率也最高,其次是“建议型语句”
及“提及预备条件的语句”。
《新恋爱时代》是包含言情主题的家庭剧,它与韩国
家庭剧一样,
“提及预备条件的语句”出现的频率也很高。甚至在《新恋爱时代》
中“提及预备条件的语句”占据着第一的位置。
中国电视剧中直接请求出现的频率高,但“建议型语句”及“提及预备条件
的语句”出现的频率也很高。
下面是韩国电视剧中请求言语行为策略出现的频率。
表 2.2 韩国电视剧中出现请求言语行为策略频率

请求策略 《미생》 《그녀》 《하이킥》

表达义务的语句 69 53.5% 73 36.9% 39 37.1%

直接请 表达需求的语句 8 6.2% 12 6.1% 6 5.7%

求 表达意图的语句 3 2.3% 16 8.1% 3 2.9%

表示说话者的愿望
4 3.1% 7 3.5% 2 1.9%
的语句

建议型语句 24 18.6% 38 19.2% 14 13.3%

提及预备条件的语
16 12.4% 37 18.7% 29 27.6%
间接请 句

求 强暗示语句 4 3.1% 12 6.1% 10 9.5%

弱暗示语句 1 0.8% 3 1.5% 2 1.9%

合计 129 100% 198 100% 105 100%

职场剧《미생》中“表达义务型的语句”出现的次数最多,其次是“建议型

语句”出现了 18.6%,
“提及预备条件的语句”出现了 12.4%。在韩国职场里,社

会地位高的人对社会地位低的人采用命令型直接请求。虽然恋爱主题电视剧《그

녀는 예뻤다》的“表达义务型”出现的频率最高,但直接请求出现的频率还是

比《미생》低。《하이킥! 짧은 다리의 역습》的直接请求比例与其他两者无太

22
大的差异,排在第二位的请求策略的是 27.6%的“提及预备条件的语句”这一下
选择和前两部韩剧不同,前两部韩剧排在第二位的都是建议型语句。
与其他论文利用调查问卷统计中韩请求言语行为策略对比的分析相比,韩剧
中出现直接请求的频率显著高于间接请求出现的频率。
下面看一下中韩电视剧中出现请求言语行为策略的频率对比。
表 2.3 中韩电视剧中出现请求言语行为策略的频率

请求策略 中(频次) 中(频率%) 韩(频次) 韩(频率%)

表达义务的语句 145 43.3 181 41.9

表达需求的语句 11 3.3 26 6
直接请
表达意图的语句 24 7.2 22 5.1

直接请求合计 180 53.8 229 53.0

表示说话者的愿望
12 3.6 13 3
的语句

建议型语句 56 16.7 76 17.6

提及预备条件的语
70 20.9 82 19

间接请
强暗示语句 12 3.6 26 6

弱暗示语句 5 1.5 6 1.4

间接请求合计 155 46.3 203 47

合计 335 100 432 100

从表 3.3 中可以看出,不管是中国电视剧还是韩国电视剧出现直接请求的频
率都显著高于间接请求。虽然中国电视剧更倾向于使用直接请求而韩国电视剧则
更倾向于使用间接请求,但两者之间无太大的差异。在间接式请求中,韩剧里更
加偏向于建议型语句和暗示语句,而中国电视剧里更愿意使用提及预备条件的语
句。
电视剧剧本往往都是具有具体的请求情境的,并且角色人物之间都有一定的
社会关系。相比于调查问卷能够控制简单请求和困难请求的比例,电视剧中困难

23
请求发生的比例显著高于简单请求,因此电视剧中出现高频率的直接请求也在所
难免。

第二节 请求情景与中韩社会关系对请求策略的影响

由于电视剧资料的请求情景显著多于问卷调查资料,且与实际发话情景极其
相似,所以能很好地代表日常发话情景。但电视剧因无法控制变量,所以拜托、
高亲密度请求等简单请求情景出现的频率更多。本小节将根据请求情景与说话者
与听话者的关系来观察中韩电视剧中哪种请求更容易出现。
一、根据请求情景的属性

(一)强势请求情景

请求情景为强势请求时主要是强调听话者当为性的发话。可能听话者感受到
的负担重,那说话者要考虑一下听话者的面子,所以这种情况下请求言语行为就
比拜托情景少。下面的是电视剧中强势请求情景。
下面是中国电视剧强势请求情景中具有代表性的请求发话。
(26)a:别人的知识产权,别乱翻。
b:花花,你呢,不许学大人说话,不许调皮。
c:你少说几句!生活过得好不好,不是靠吼叫的。
《爱情公寓 4》
(26)是说话者与听话者亲密度高或者说话者的地位高于听话者时出现的发
话。a 中说话者与听话者是朋友关系,是当听话者乱动别人的东西时说话者进行
制止请求的情景。因为亲密度高,所以使用“别”直接发出了表示意图的请求。
b 是向小朋友发话的请求,使用“不许”表示请求别做某种事。c 是说话者让听
话者别再喊叫,让他冷静一下时出现的表达意图和希望的请求发话。由于说话者
的地位比听话者的地位高,因此用了直接请求策略,虽然是表达义务型的请求,
但通过划线的揭示原因的辅助行为语减轻了听话者的负担。
(27)a:你得让我妈了解了解你吧。
b:向总,您得听我解释,这件事情吧。
c:你可是当着全国观众的面拒绝了我,你得给我一个真正的理由吧。

24
d:你得给小可做个榜样,加把油,知道吗?
《新恋爱时代》
(27)中使用了能愿动词“得”。这里用能愿动词以及表达义务型的直接策
略提出请求,是因为亲密度高或比较重要的事情这两种原因,可能觉得给听话者
太多负担,所以后面又加了“吧”减轻了其负担。其中 a 又使用了动词重叠“了
解了解”体现了减缓语气的补偿。
下面是韩国电视剧强势请求情景中具有代表性的请求发话。

(28)a.다시 확인해보죠. 찜찜하시다면.

b:과장님 이거 재점검 하죠.

c:부장님 사업으로 밀어주시죠.

《미생》

(28)是职场电视剧《미생》中出现的请求发话,其中说话者的社会地位都

比听话者低,因此这里使用了建议型的间接请求策略,因为请求发话的属性是“强

势请求”,所以听话者的负担比说话者重。
(28)中使用“지요”既能体现恭顺又

能强调听话者的当为性,即强调听话者的义务。

(29)a:우리 지부편 이따가 스튜디오 한번 둘러봐야지.

b:정신 차리고 의견이나 얘기해 보는 거 어때? 시간이 아까운

데.

c:안 바쁘면 그 시간에 양심 좀 챙기는 거 어때요?

d:손님 그거 가져가시면 안 돼요.

e:다음 주가 아버지 생신인 건 아니? 그런 날이라도 얼굴 한번

비춰야 되지 않겠어?

《그녀는 예뻤다》

(29)a 是主编对副主编发出的请求。使用“야지”强调了听话者的义务。

25
b 和 c 使用建议型语句“는 거 어떄요”体现了照顾听话者面子的减缓语气的补

偿。d 中说话者与听话者是卖家与顾客的关系,所以亲密度低。使用“면 안 돼

요”进行强调,再加上使用敬语“시”减轻了听话者的负担。e 是继母请求女儿

给爸爸过生日的情景。根据电视剧情节,听话者与说话者的亲密度低,没有使用

直接请求策略,所以说话者使用了“야 되지 않겠어?”
(强暗示语句)减轻听话

者的负担。
(二)拜托
电视剧请求中拜托情景出现的次数远远多于强势请求情景。因为拜托情景中
听话者感受到的负担小。所以无法控制变量的电视剧中简单请求频繁地出现。
下面是中国电视剧中具有代表性的请求情景。
(30)a:你给我拿瓶喝的去。
b:你还是给我开点药吧。
c:一菲,你先帮我跟诺澜先解释一下吧,拜托了。
d:美嘉,你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求求你了。
e:亲爱的,这个 party 就耽搁一下,就三天,好吗?
f:那请您也帮帮我们吧,怎样才能约到一菲?
《爱情公寓 4》
可以看到中国电视剧的直接性请求表现比韩国电视剧多。(30)a 中双方是
朋友关系,是请求把喝的拿过来的情景。因为亲密度高,所以不需要使用恭顺策
略而直接使用了“给我”这种表达需求型的直接策略。b 中虽然社会地位同等但
亲密度低,所以还是使用了表示倾向选择的副词“还是”给听话者一个选择的余
地。c 的明示性语句“拜托了”极多地出现在电视剧里。d 中的“求求你了”是
说话者降低自己的地位请求再给一次机会的表现。e 中的“好吗”是最具代表性
的疑问形式,跟社会地位无关的向听话者发出许可请求的疑问形式还有“可以吗”
“可不可以”“好不好”等等。f 是说话者请求听话者告诉搭讪李佩的方法的情
景,因为双方的亲密度低,所以使用了“请”来体现减缓语气的补偿。汉语的“帮”

与汉语“돕다”相对应,在后面加上第一人称代名词“我们”就能与韩语的“어

주다”相对应。把“帮”重叠为“帮帮”能缓和语气。

26
(31)a:不好意思,钱我在筹,麻烦您能不能再宽限几天?
b:阿姨要不然您还是把我放在路边吧。
c:小刘啊,那个,我托你办的事情……
《加油吧,实习生》
(31)a 是请求延迟还钱期限的情景,因为听话者的社会地位高,所以使用
了“不好意思”表达了歉意。“麻烦”是连累别人的意思,使用“麻烦您”表现
了减缓语气的补偿;b 是怕给听话者添麻烦,让听话者直接把说话者放在路边的
请求。说话者考虑听话者的立场使用了“要不然您还是”给听话者一个充分的选
择余地。c 与(31)的 e 和 f 一样都是未完成发话,听话者根据情节来推测说话
者的发话意图减轻说话者的拜托负担。
下面看一下韩国电视剧中的片段。

(32)a:장그래 씨 전화번호 좀 가르쳐주세요.

b:커피 좀 갖다 줘.

c:장그래 씨, 그래 씨 좀 가야겠어. 자, 과장님 도착할 때까

지 무슨 수를 써서라도 꼭 잡아드려야지, 알았지?

d:영어 3 팀 김동식 대리 징계위원회 소집건에 대해서 제고해

주시기 바랍니다,부탁드리겠습니다.

《미생》

(32)a 中听话者与说话者的社会地位相同,b 中说话者的社会地位更高。

其中都使用了“주세요”“줘”直接请求,且用“좀”减轻了听话者的负担;c

是经理拜托实习职员장그래的请求,这里也使用了“좀”弱化了发话强度。韩语

发话请求中“좀”是代表性的请求表现,具有减轻听话者的负担跟缓和语气的作

用。

(33)a:미안하지만 쟤 학비 좀 지원해주면 안 되나.

b:언니 저 하루만 좀 재워주시면 안 돼요?

27
c:회사 창고에서 전기드릴 하나만 훔쳐줄래?

d:난 병원 가는데 혼자 가기 심심해서 같이 가줄래?

f:시끄러워,좀……

g:2007 님, 혹시 돈 좀 있으면 좀……

《하이킥! 짧은 다리의 역습》

(33)a 跟 b 使用了反义疑问句“면 안 돼요?”来获得对方的许可。说话

者先预想到请求失败再以间接性疑问句弱化自身的意图并且体现了减缓语气的

补偿。a 中说话者与听话者是关系好的前后辈关系,所以说话者加了敬语“시”

把听话者的拒绝意愿降到了最低,这样就能在不强调自己的意愿的情况下又减轻
了听话者的负担。c 跟 d 说话者的社会地位比听话者高且亲密度高。这里没有使

用直接性指令而是使用了询问对方意愿的语句“줄래?”,从听话者观点上出发向

其确认了请求成功性。请求中还有跟 f、g 一样的未完成发话,这可以视作恭顺


策略中的一种。听话者根据情节来推测说话者的发话意图减轻说话者的拜托负
担。
二、根据亲密度
(一)亲密度高时
亲密度高时给对方的负担就小,所以请求成功的可能性就高。中国电视剧中
高亲密度的人不会那么在乎彼此的地位,表达自己的请求时也更为直接,韩国电
视剧中如果说话者与听话者关系很好,他们就不顾社会地位的高低而不怎么使用
敬语。特别是家人,朋友等私人关系更是如此。
首先是中国电视剧中出现的高亲密度发话请求。
(34)a:有什么不能好好说啊,非得吵啊。
b:你安静点啊,别影响我打坐啊。
c:你过来一下,要不,你帮我半件事吧。
d:走吧,我们去逛街去吧。
《加油吧,实习生》
(34)a 是请求听话者别吵架的情景,b 是请求听话者安静点的情景。两者

28
的请求环境差不多,虽然是命令性请求但都使用了语气助词“啊”缓和了语气。
同样地,语气助词“吧”也广泛出现在发话请求中,c 和 d 中“吧”的作用与上
述一致。
(35)a:你以后别再说我啰嗦了,行吗?
b:以后我们还是一辈子的好朋友,好不好?
c:我说你能不能跟我说句正经话?
d:刘旭刚你能再快点吗?我特别着急。
《新恋爱时代》
(35)是疑问型请求形式。通过使用代表性的“行吗”“好不好?”“能不
能?”“能……吗?”向听话者确认情况。
(36)甲:你冷静冷静,姑奶奶。
《加油吧,实习生》
(36)中双方是朋友关系,故意使用“姑奶奶”拔高了对方的地位。
(37)a:美嘉,你有空吗?陪我去超市逛逛。
b:如果时间允许的话,还有很多事情,我希望可以和你一起做。
c:展博,来来来,联机打一盘 dota。
《爱情公寓 4》
(36),
(37)a,
(37)b 的说话者都是女性。女性间接地表达或用建议型语
句请求这方面跟韩语很相似。相反(37)c 中说话者是男性时,会比女性更直接地
发出请求而不怎么使用确认情况的间接策略。
(38)a:母亲大人,我可求求您了,您可绕了我吧。
b:妈,您懂点事,给我们做点吃的,让我们俩聊会。
c:这个女人不是太好对付,您一定用点脑子啊,一定把镯子还给她。
d:你得给小可做个榜样,加把油,知道吗?
《新恋爱时代》
(38)是家人之间的发话请求。a 女儿有错在先请求母亲原谅的情景。使用
比拜托更恳切的“求求您”,体现了减缓语气的补偿。且没使用“母亲”而是使
用了“母亲大人”更加抬高了对方的地位。b 与 a 一样都是故意用了“您”体现
了减缓语气的补偿。c 与 d 是妈妈请求女儿的情景。c 的请求虽然是拜托属性,

29
但说话者用了“一定”给听话者增加了负担。d 妈妈请求女儿给弟弟做做榜样的
情景,使用了强调当为性的“得”。本来亲密度就高,且听话者的社会地位低,
所以不太会使用恭顺策略,因此会增加听话者的负担。
下面是韩国电视剧中出现的请求情景。

(39)a:하리아, 나 죽으면 양지 바른 데 묻어 줘. 아마 곧 피 말라

죽지 싶다.

b:생각하니까 또 숨 막힌다. 나 창문 좀 열어줘, 빨리.

c:이제 완전 남남이야. 그러니까 너도 내 앞에서 다신 얘기 꺼

내지도 마.

d:힘들어, 나 물 한잔만 줘바.

(40)a:야! 근데 내 머리 얘기는 애들한테 비밀이다. 알았지?

b:난 이제 네 여자 친구 하고 싶어.

c:내가 이번에 이 부탁 들어주면 동생은 앞으로 3 가지 부탁을

들어주면 돼.

(41)a:주말에 하리랑 와서 밥 먹고 가. 딸 취직했는데 취직 파티 해

야지.

b:나중에 진짜 김혜진처럼 되면 인쇄소 팔아서 성형시켜야 돼,

아빠.

《그녀는 예뻤다》

(39)是关系好的朋友之间的发话请求,(40)是情侣之间的发话请求。在

这种社会地位同等且亲密度高的关系里常常会出现“줘”“줘봐”表达需求型的

请求。(39)d 是一个男人拜托一个女性朋友给她一杯水的情景,这里使用了减

轻负担的“만”与辅助动词“어 보다”弱化了发话强度。

(40)a 是说话者请求听话人保密,它没有根据情节给听话者明示性表现,

30
而是直接使用了强暗示。在一样亲昵的关系下,如果说话者是女性,就会像(40)

b 中那样使用“고 싶다”间接表达愿望。如果说话者是男性,则会像(40)c

那样使用“면 돼”直接发出请求。

(41)是家人之间的发话请求。
(41)a 是妈妈请求女儿回趟家的情景,(41)b
是女儿请求爸爸赞助其整容的情景。说明在亲密度高的家人之间无需使用恭顺策
略而可直接发出请求。

(42)a. 밥 좀 차려.빨리 먹고 나가게.

b:당신이 저 정도 해주고 그런 말씀이 하시지,프랑스 식당.

c:얘들아,조용히 해봐.

d:지석아,나 이불 좀……

《하이킥! 짧은 다리의 역습》

(42)也是家庭电视剧中经常出现的发话请求。a 是丈夫请求妻子准备饭菜

的情景。虽然是命令性请求,但使用了减少负担的“좀”弱化了发话强度。b 是

妻子请求丈夫带自己去法国餐厅的情景,这里使用了“弱暗示”策略,既能不使
听话者丢面子也能间接地表达自己的想法。c 是请求儿子安静的情景。没有使用

“조용히 해”,而加入了辅助动词“어 보다”降低了胁迫性,也使得语气更温

柔了。亲密度高的情况下经常出现如 d 一样请求弟弟把被子拿过来的未完成发

话。这种时候容易根据情节推测出请求意图,一般用“좀”结尾把话说得更温柔

一些。
(二)亲密度低时
亲密度低一般出现在陌生关系或者职场关系。因为在电视剧中无法调节请求
的负担程度,所以简单请求出现的频率比低亲密度请求出现的频率高。
首先来看一下中国电视剧资料中出现的发话请求。
(43)a:不好意思啊,让一让,让一让。
b:你们别吵了,这是医院,需要安静。
c:阿姨,给我来碗黄鱼面。

31
《加油吧,实习生》
(43)a 是请求行人让一下的情景,使用了两次“让一让”缓和了语气。
(43)
b 使用了表达义务型语句增加了听话者的负担,但在辅助行为语里揭示原因,表

达求谅解的态度。c 是点餐时常用的说法。“给我”是“나에게 주다”的意思,

因韩语中不经常使用主语而无法对照。言语行为属性不同,导致韩语中点餐时不
使用“我”,而多使用第一人称复数“我们”。
(44)a:来瓶牛奶,谢谢。
b:请让一下,这是我的位置。
c:麻烦把这台搬走吧。
d:小姐请留步,我们能不能认识一下?
《爱情公寓 4》
(44)是简单的点餐请求,这里使用了“谢谢”表示提前感谢。b 是让听话
者让位置的明示性请求,使用了“请”,
“请”是要求的意思。这词在 d 也出现了,
体现了双方处于低亲密度关系时说话者的减缓语气的补偿。c 中的减缓语气的补
偿语句“麻烦”主要用于给对方造成一定困惑时,它与“请”一样都用于低亲密
度情景。
下面是韩剧的请求策略。

(45)a:그 수요가 측에서 다음 달 물량 얼마나 뺄 수 있냐 물어보더

라구요. 그것 좀 확인하시고 연락 좀 부탁드리겠습니다.

b:거 참 전화 좀 받읍시다.

c:서류에 첨부된 법인특기서류 말고 대표 이사를 포함한 이사

진을 넘겨줬으면 좋겠습니다. 전화 끊지 마시고 바로 펙스로 보내주세요.

《미생》

《미생》作为职场剧出现了相对多的如(45)一样的低亲密度职场关系的请

求情景。
(45)a 中通过减轻听话人的负担间接表达了请求,又重复使用了“좀”

体现了减缓语气的补偿。b 也用“좀”使让人接电话的请求温柔一些。c 使用了

32
表达愿望的语句“면 좋겠습니다”间接表达了请求听话者给说话者发理事名单

的请求。愿望提示是说话者先设定一个命题内容,当这个设定内容实现的时候体

现出说话者积极的态度或感谢的态度来表示减缓语气的补偿(고동 2014)。“어

주세요”等敬语也能体现说话者恭顺的态度。

(46)a:저기요, 여기 맥주 한 잔 더 주세요.

b:핸드폰 좀 꺼주세요. 곧 이륙합니다.

c:아저씨, 문 좀 열어주세요, 제발요.

d:손님, 차 좀 빼주세요. 지금 난리 났습니다.

e:손님, 그거 가져가시면 안 됩니다.

f:안 바쁘면 이 시간에 양심 좀 챙기는 거 어때요?(둘 중에 아

무나 한 명 내려요.)

《그녀는 예뻤다》

(46)是日常生活中低亲密度关系易出现的发话请求。a 和 b 是点餐,飞机

起飞,请求公交车开门,在停车场请求腾出位置时出现的发话请求。这时候“어

주세요”这种敬语出现的最多,是一种与对方有一定的社会距离时使用的恭顺策

略。e 是请求听话者别拿走店面招牌的情景,这里使用了当为性的“면 안 된다”

直接表明了说话者的态度。f 是早晨上班时电梯满员而最后进来的人待在里面不

出去的情景。说话者使用了建议型语句“는 거 어때요”,即用“强暗示”策略

但又没强求对方也转达了让对方出去的意愿。
三、根据社会地位
(一)说话者的社会地位更高
说话者的社会地位更高一般是说话者的年纪更大或者地位更高的情况。比如
说,职场里上司对部下,家庭里父母对子女,学校里老师对学生等等。这时容易
给听话者造成负担,且因为韩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其遵守着严格的敬语体系,

33
所以不怎么出现恭顺策略。
首先看一下中国电视剧中说话者社会地位更高的情景。
(47)a:注意力都给我集中。
b:小宋,你别走,你在这给我盯着他。
c:今天你务必要请张盛同学背会我们的公司守则。
《加油吧,实习生》
(47)是职场里上司对部下的发话请求。a 与 b 都使用了体现强制性的“给我”,
给听话者造成了负担。c 的“务必”隐藏着必须要完成的意思,也有与上述一样
的作用。
(48)a:麻烦你啊,今天还得买一下面。
b:小宋,麻烦你把员工手册发到每个同事手上。
《加油吧,实习生》
在前面的低亲密度情况下也出现了(48)中的“麻烦你”,这里是“对不起,
要让你去跑个腿了”这种增加听话人负担的间接策略。为了减轻听话者负担使用
了“麻烦你”缓和了语气。
(49)a:阿姨倒是拜托你件事,我现在想让你给我探听一下她的真实想法,
你一定要帮阿姨,好不好?
b:你要是帮帮我们画找工作,那阿姨可得好好谢谢你。
《新恋爱时代》
(49)是妈妈拜托女儿朋友的情景。(49)a 使用“一定”表达了说话者迫
切的心情且用疑问句“好不好”减轻了听话者的负担。b 中的“要是”是假设的
意思,说话者用建议型语句间接地向听话者发出了请求。同时重叠“帮”字,说
成“帮帮”具有缓和语气的作用且使用了辅助行为语中的“约定补偿”策略。b
为了减轻听话者的负担采用了多种策略的发话请求。
下面是韩国电视剧中说话者的社会地位更高的发话请求。

(50)a:자. 과장님이 도착할 때 까지 무슨 수를 써서라도 꼭 잡아드

로, 알았지?

b:야, 쓸데없는 소리 하지 말고 따라 와, 옥상에 가자.

34
c:오늘 관료 회의 때 이거 서류 좀 갖다 줘.

d:안고 가자. 영업 3 팀에 들어 온 이상 우리 팀 사람이야.

《미생》

(50)是职场里上司对部下发出的发话请求。a 经理请求实习职员在科长来

之前挽留住客人的情景,这里使用了明示性命令语句又加了“꼭”使听话者感受

到强制性;b 是经理请求下属陪自己一起去屋顶的情景,同样使用了命令型语句;

c 是强求把文件拿过来的情景,加入“좀”缓和了语气;d 为诱导性表现,减轻

了听话者的负担。

(51)部长:김혜진 씨.

김혜진:부르셨습니까? 부장님?

部长:불렀으니까 왔겠지? 김혜진 씨한테 주는 첫 번째 업무인데

우리 부서가 담당하는 아주 중요한 일이거든 잘 할 수 있을까 모르겠

다……

김혜진:모두 맡기만 주십시오!

《그녀는 예뻤다》

(51)是部长与实习职员之间的对话。说话者使用了大段的解释原因的辅助
行为语给听话者说明了这个业务的重要性,给听话者抛出了“能做好吧”的鼓励
减轻其负担。

(52)안내상:부탁이 두 개가 있어서……세 개.

윤계상:뭔데요?

안내상:돈 한 5 억만 좀 빌려줄 수 있나?

윤계상:5 억이요? 왜요? 다른 건요?

안내상:수정이 말인데. LA 다시 보내야 될 것 같은데 미안하지

만 쟤 학비 좀 지원해주면 안되나 싶어서……

35
윤계상:아 네……

안내상:마지막으로 방 말인데 큰 처남하고 작은 처남이 한 방

좀 쓰면 안 되나?

윤계상:아 방이 모자라죠?

《하이킥! 짧은 다리의 역습》

(52)是姐夫与小舅子之间的对话,其请求属性是拜托。说话者向听话者发
出了三种请求,如借钱请求,接济女儿美国的学费请求,空置一间房间的请求。

各请求的形式不尽相同。第一个请求使用了“ㄹ 수 있나?”询问是否有实现的

可能性,可以看成是说话者的疑问式回答,听话者感受到了负担并且感到了慌张。

所以第二个请求更间接地使用了“미안하지만”且使用了未完成发话,体现了减

缓语气的补偿。第三个请求使用了反义疑问句,提前预料到请求可能会失败,继
而减轻了听话者的负担。从这三个请求可以看出,只要能对听话者造成很大的负
担,即使社会地位高于听话者,为了达成目的,说话者必须要委婉地发出请求。
(二)社会地位同等
说话者与听话者的社会地位同等的情况主要存在于职场与日常生活中同龄
人之间。这时根据亲密度的高低,请求的委婉程度也不同。
先看一下中国电视剧中的请求情景。
(53)a:陈建,你这周末之前能不能把那个新的销售计划给我啊,周一飞
东京,正好飞机上看。
b:好!
《加油吧,实习生》
(53)中两位的社会地位都很高,使用”能不能”这种确认情况的辅助行为
语,询问了实现可能性,又加“啊”缓和了语气。
(54) a:我觉得楼下那家好,我们去楼下吧。
b:你还是给我开点药吧。
c:别啊,你再给我们一次机会吧。
d:你这也太贵了吧。

36
(54)中都出现了语气助词“吧”。a 和 b 是建议型语句,其中的“吧”具
有降低强制性的作用。c 具有拜托属性,所以这里的“吧”能体现减缓语气的补
偿。d 是请求打折的暗示性请求,这里的“吧”是作为感叹词出现的。
下面来看一下韩剧中的请求。

(55)a:세 개 보냈습니다.확인해주세요.

b:안영희 씨,나랑 파트너 합시다.

c:끝나고 술 헌 잔 할래?

d:오과장 당신 아이템 잘 추진해봐 바로 보고하고 그리고 보고

서에 있는 내 아이디어란 부분 자워버려.

e:친구야, 우리 오래 간만인데 한 잔 해야 되는 거 아니야?

《미생》

(55)a 是请求确认文件的情景,b 是请求一起做实习 PT 的情景。虽然都是


实习职员亲密度也不低,但因为是在职场,所以使用了敬语。c、d、e 也是职场
里出现的发话请求,听话者与说话者的地位都很高且又有一定的年纪,所以使用
了平语。

(56)a:내가 더 이상 안 맞는 구두 욕심 못 내게 그쪽이 나 좀 도와

줄래요? 오늘 밤에 어떤 남자 앞에서 나랑 결혼할 사림인 척해 주세요.아

무것도 묻지 말고요.

b:하리야 어디? 나 기본 개꿀꿀,우리 어디서 술이나 진탕 마실

까?

《그녀는 예뻤다》

(56)a 是请求这个男人装作未婚夫的情景,双方亲密度虽低,但社会地位

同等。使用辅助行为语“도와줄래요?”博得了同情,再用命令型中心行为语“주

세요”直接发出了请求。b 是请求朋友一起喝酒的情景。这里使用了建议型语句

37
削弱了强制性。

(57)a:박쌤,빨림 좀 부탁해요.

b:학교에서 비밀로,아시죠?

《하이킥! 짧은 다리의 역습》

(57)a 是学校老师之间的发话请求,원어민老师请求朴老师帮自己看房子

的情景,b 是请求把我俩一起生活的事对其他老师保密的情景。没有详细地叙述

请求的具体内容,这样又能补偿听话者的面子又能减轻负担。
(57)a 中使用“부

택해요”直接发出了请求,又使用委婉表现“좀”减轻了听话者的负担。

(三)听话者的社会地位更高
说话者的社会地位低于听话者的情况大多数出现在部下向上司发出请求的
时候。也有年轻人向年长的人发出请求的情况。根据亲密度与请求属性的不同,
其恭顺策略也不尽相同。
下面看一下中国电视剧中出现的请求情景。
(58)a:阿姨,要不然您还是把我放在路边吧。
b:买电动车的钱算是我跟您借的,发了工资我就还,行不行?
《加油吧,实习生》
(58)a 中的“要不然”给听话者提供一个选择的余地。b 中的“算是”具
有减轻听话者负担的作用,且使用疑问句“行不行”获得了听话者的许可。
(59)a:陈总来了,说您的方案好像有问题,要不您赶紧回来吧。
b:陈总,这份工作真的很适合我,要不您跟您的老板再商量商量?
c:肖总,要不您先看一眼合同吧。
d:徐总,您看您能不能给签一下,要不然就耽误进度了。
《新恋爱时代》
(59)中可以看到,
“要不”
“要不然”等恭顺策略广泛地出现于汉语请求言

语行为。 “要不然”与韩语中的“하면 좋을 것 같습니다/좋을 것 같지


“要不”

않을까요”相对应,它用于向听话者发出建议型语句请求,这又不伤害社会地位

高的人的面子又能体现减缓语气的补偿。

38
下面是韩国电视剧中出现的发话请求。

(60)吴科长:너 나 홀려봐.

장그래:네?

吴科长:홀려서 널 팔아보라고,너 뭘 팔 수 있어? 없어? 없지?

장그래:노력이요. 전 지금까지 제 노력은 쓰지 않았으니까 제

노력은 새 빠진 신상입니다. 열심히 하겠습니다. 무조건 열심히 하겠습니

다.

吴科长:안 사. 이마.

장그래:제 노력은 다릅니다.

吴科长:뭐가 달라?

장그래:질이요. 양도요……

《미생》

(60)是实习职员장그래请求得到科长的认可的情景。这段对话中首先听话

者说出“너 나 홀려봐”给予说话者解释的机会,说话者也没有直接发出认可请

求,而是两次使用间接性强暗示语句“열심히 하겠습니다”表达了恳切的心情。

(61)a:기회만 주신다면 일개미의 자세로 뭐든 열심히 하는 진성매거

진의 최강수 사원이 되고 싶습니다!

b:부장님, 편집팀 차출 최소해 주세요. 평생 충성할게요.

c:저한테 그러지 마시고 기자님 여동생한테 가서 장난하세요.

d:표지 촬영 날 끝나고 시간 좀 내주실 수 있어요? 유리 값 못

드린 대신 저녁 사드리고 싶어서요. 드릴 말씀도 있고.

《그녀는 예뻤다》

39
(61)a 是面试的时候向面试官表示会努力工作的情景,使用间接性愿望提
示语句强烈地表达了想进这个公司的愿望。b 是职员向部长提出的具有拜托属性
的明示性请求,其后面的辅助行为语起到了减轻听话者负担的作用。c 是请求记

者别再闹的情景,其中辅助行为语“기자님 동생한테 가서 장난하세요”起到

了帮助中心行为语的作用。d 是请求主编空出一点时间的情景,说话者使用“ㄹ

수 있어요?”询问了请求实现的可能性。且“좀”起到降低强制性的作用,体现

了减缓语气的补偿。

40
第三章 中韩请求言语行为策略对比分析及教学建议

第一节 不同因素下中韩请求言语行为策略的异同

一、不同情境属性下汉韩请求策略的异同

通过第三章我们可以得出当以强势请求情景为请求情境的属性时,两种语言
都更愿意选择直接策略,也会有较少一部分间接策略。韩剧中更愿意使用暗示以
及建议型语句,虽然说话者在一定程度上会比听话人更有强势请求情景,但是为
了避免听话人的面子受损,说话人还是将听话人的面子威胁降到最低,不仅如此,
这种请求常常也伴随着敬语表达尊敬。而中国电视剧里,在以强势请求情景为请
求情境的属性时,直接用了命令型请求,偶尔会加一些重叠性的动词,减轻对方
的心理负担。一般情况下都是用表达义务的“得”“应该”等词汇来增加请求的
可能性。
当以拜托为请求情境的属性时,这时候一般听话人与说话人地位相等或者说
话人的地位低于听话人的地位,在这种情境下,中国电视剧里,请求策略更多地
使用直接策略,直接表达自己的愿望,直接明示请求,如果双方的关系不那么亲
密的时候也会用“请”“求”等词汇结合请求内容或者使用“麻烦您”等语句,
还有未完成发话的形式;韩剧里则是使用间接疑问式的请求,使用间接性的疑问
句或弱化自身的意图来增加请求成功的可能性。即便是说话人的地位比听话人的
地位高,也会使用询问的方式来进行请求。

二、不同亲密度下汉韩请求策略的异同

当亲密度过高时,中韩两国表现出相同的选择,由于说听双方的亲密度高,
不论是中国还是韩国都更加愿意直接表明自己的请求,由于双方关系好,此时韩
剧里也不会过多地使用敬语,类似于朋友、家人这种亲密的关系,汉语和韩语也
会用一些未完成的发话来暗示请求。
当彼此亲密度低的时候,汉语里会表现出明示性请求,同时伴有“谢谢”的
语句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选择降低听话人的负担;韩语里则会
通过表示自己的希望和意图的方式间接地提出请求,同时设定一个命题内容,当

41
命题内容实现的时候,体现说话者积极的态度或者感谢来表示恭顺。还会伴有一
定强暗示。

三、社会地位影响下汉韩请求策略的异同

当说话者的地位更高时,汉语里会出现强势请求情景属性下的请求方式,表
达对方的义务,除此之外也会采用表达建议的方式间接提出请求,偶尔会采用一
些补偿策略增加请求的可能性;韩国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遵守着严格的敬语体

系,在这种情境下,发话人会使用明示性的命令语句来表达请求,同时会伴有“꼭”

(一定),使听话者表示强制性,这一点比中国要明显。
当听话者的地位高时,汉语里发话者会选择间接策略,表达自己的建议,这
点与汉语中表达希望和意图相对应,韩语中更愿意使用间接性的强暗示语句,并
且一定伴随敬语形式,表达恳切的心情,在辅助行为语上,韩语更愿意使用减轻
听话人的负担这一项策略。
总体来说,虽然汉语和韩语请求策略的各项使用频率没有相差太多,但不同
因素影响下,汉语和韩语的请求策略的选择还是有诸多区别的。

第二节 中韩请求策略异同的文化原因

一、中韩文化中的同一性

虽然儒家文化诞生于中国,但韩国在位置上与中国一衣带水,因此深受儒家
文化的影响。两个国家文化的相同之处,有多种因素可以加以佐证。如中韩两国
都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并将儒家理念融入本国的文化之中,这样人们在进行交谈
时,便可运用这一文化,体现出自身良好的个人修养与较高的思想素质。正是因
为有了儒家思想作为基础,才使中韩两国文化始终处于较高的水准。

二、中韩文化中的差异性

中韩各自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的整体性思维,韩国人则
重客体轻主体,更强调保持自然原来的样子。两国在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价值
观念和民族性格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差异。在中国,晚辈尊重长辈,下级尊重上级,
但是在家里父母和孩子可以像朋友一样交流,在韩国却是不可能的。在韩国人们

42
更愿意在社会团体中进行活动,并且喜欢通过活动来增强人际关系,因此韩国的
尊卑关系显得尤为重要,这也就是为什么韩语经常使用敬语法的原因。
中国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地理原因,更加注重团结和集体意识。因此在请
求中多半从双方共同的利益出发。韩国虽然文化上是追求中庸和和谐的,但是更
加强调自己的发展和个人的意识,从各方面来提高自己的能力,注重自己的价值
体现。
韩国阶级分化是非常严重的,因此在请求过程中,强势请求情景和社会地位
这一因素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但在中国阶级分化并没有韩国那么严重,因此在
请求情景对比中,强势请求情景和社会地位并不会占太大的影响。在中国亲密度
对于请求的影响更大一些。因为中国自古以来最重要最核心的基点就是家庭、祖
先和子孙。家是当前生活的中心,祖先是历史的中心,子孙是未来的中心。这三
者组成了汉人的时间观:祖祖辈辈,世世代代,子子孙孙。我们自称炎黄子孙,
是因为我们认识到我们是伟大先辈的后裔,继承了祖先的荣耀,也承载了他们的
血脉。因此亲疏关系和亲密度对请求言语行为具有很大的影响。

第三节 对韩汉语请求语教学建议

一、教学大纲分析

教学大纲是针对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具有指导性意义的文件。对外汉语教材
的大纲是分析教材的基础。在《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中,
“请求”
被列为“表达使令类”功能项目。具体有以下几项:
a.帮我
b.请帮下忙
c.帮我+ (动词) +--下,好吗?
d.对不起,能帮我+ (动词) +一下吗?
e.劳驾,请让一下路好吗?
f.可以+ (动词) +下吗/.....可以吗?
g.我想+ (做某事),+行吗?
h.拜托了

43
i.你能不能和+ (某人) +说说
j.不看僧面看佛面

表 3.1 教学大纲中请求言语行为分类表

直接请求策略 间接请求策略

祈使句 4 询问型 2(能/可以…吗?)

施为动词 1(让) —

陈述事件 1(想) —

寒暄语 请、劳驾、对不起、拜托了 —

内部修饰语 V+一下,VV —

通过对中韩影视剧的语料的本体进行分析,关于功能大纲主要有以下几点值
得思考:

(一)请求策略分类不够完整

直接请求策略包括祈使句,动词施为句,需求陈述和义务陈述类型。而大纲
中没有包括表达型。并且动词呈现不完整,如施为动词缺乏“求,叫”等动词,
表达需求型缺乏“希望,觉得”等动词。间接请求策略只有询问型,并无建议型。
并且在大纲中也没有出现暗示型策略。

(二)部分请求模式单一

请求多为单一请求,缺少综合式请求模式。在留学生学习过程中,单一的请
求模式,确实能让学生学起来更容易,但是遇到复杂的请求时,难免会发生理解
偏差。

二、关于教材

根据《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
《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大纲》和《对


王敏.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请求言语行为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6:48.

44
外汉语教学中高级阶段功能大纲》主要对对外汉语教材请求言语行为教学提出以
下几项建议。

(一)全面覆盖请求语用类型

对外汉语教材部分关于请求言语行为的教学,应该在编写过程中多呈现一些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请求策略,让来华的留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掌握这一技能,以
《发展汉语•中级汉语口语》为例,对直接请求策略中的表达义务型和间接请求
策略中的表达建议型和暗示型涉及的数量很少或是没有涉及。辅助语方面,表达
希望和建议以及给出奖励型均未涉及。这些没有出现在教材里的请求策略,会影
响学生以后在日常交际过程中对请求的理解。因此需要全面覆盖请求语用类型。

(二)重视请求组合模式

关于请求言语行为,留学生不仅仅要掌握请求中心行为语,也要掌握起始语
和辅助行为语。本论文虽未对起始语进行比较,但在请求策略那一部分也强调过
请求言语行为起始语的重要性。以《发展汉语•中级汉语口语》为例,请求言语
行为教学部分,对于组合模式的使用频率非常低,因此增加组合模式的请求可以
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请求技能,提升请求行为的成功概率。

(三)合理设置请求语境

请求成功与否离不开情境的影响,因此请求过程中也一定要考虑到交际双方
的社会关系以及地位等因素,因此教材关于请求言语行为的语境设置方面要紧密
贴合真实生活情境。注重礼貌原则,不仅要为留学生呈现贴近生活的语料也要注
重中华文化,体现中国人谦卑有礼的良好形象。

三、关于教学

教学部分的建议参考第二章的内容的结论,第二章的内容主要分析了中韩请
求言语行为在华韩国留学生,在使用汉语表达请求时,会遇到部分问题,本节内
容会根据第二章得出的结论给出合适的教学建议。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在请求过程中中韩两种语言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首先
是请求策略的使用频率的不同。从中心行为语的直接请求策略上看,中国人更愿
意使用表达义务型和表达意图型语句,韩国人更愿意使用表达义务型和表达需求

45
的语句。从中心行为语间接请求策略上看,中国人更愿意使用建议型语句,韩国
人更愿意使用提及预备条件的语句。由于请求难度的增加以及社会地位和亲疏关
系的影响,中国人会使用多种辅助语来增加请求成功的概率,而韩国人更愿意使
用揭示理由和表示寒暄的策略,相比之下,韩国人在请求过程中,辅助行为语的
使用上更加单一。除此之外,本文第一章提出在起始行为语的使用上,汉语的起
始行为语不仅有名字、称呼而且出现了简单的打招呼和多样的感叹词,相比之下
韩语的起始行语仅限于用名字、称呼。学习汉语的韩国留学生在实际交流中如果
由于请求意图表达不当,就会造成听话者不理解请求内容的情况。因此在跨文化
教学的过程中,在请求这一部分需要注意教学的重点。
韩国学生在使用汉语进行请求的过程中,由于请求策略掌握得不够充分容易
造成请求失败的情况。例如:
(62)a:妈妈,我下周想和同学去旅游,你给我钱。
(63)b: 小美,我买文具钱不够了,借我钱。
这是由于说话者由于不分交接对象直接使用表达义务型的直接请求言语策
略造成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委婉请求策略的教学。否则由于请求语掌握
不好,容易将“请求”变为“命令”。 因为韩语表达尊敬和礼貌的形式不都像汉
语这样使用一些词语或者像“您”这样的称呼,还有表示尊敬形式的一些语法和
语尾。因此,在请求过程中为了达到有效的交际目的,留学生在学习“请求”言
语行为的同时,不仅仅需要认知核心行为语,同时要掌握“起始语”以及“辅助
行为语”的运用。

(一)结合词汇教学讲解语法规则

对外汉语教师在教授汉语过程中,在课堂上可以采取词汇教学与语用规则相
结合的方式。例如在给韩国学生讲解“请”的含义时,可以让学生进行组词“请
问”
“邀请”
“请求”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哪些词语可以单独放在句首成句,哪
些词语需要和其他部分相结合,同时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哪些语境;在讲解称呼语
的过程中,也可以带一些语用知识,例如“姓+职位”韩语中要求正副职位分得
清晰,而汉语里正副职位由于一些礼貌因素的影响,分得不是那么清晰。例如“您”
的使用,“您”并不一定都表示尊敬,有时为了表示正式也会使用这一词语,关
于“您”的用法,“您”在表示尊敬的同时,也疏远了谈话双方的关系,所以在

46
家人的对话中就比较少见,这些都是在对韩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

(二)课堂模式多样化

对外汉语的实践教学课上,可以从以下方面来重点培养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
能力。在汉语口语课上,教师准备中韩文化对比的材料,让学生们通过翻译来总
结文化的异同。教学方法尽量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除了让学生认识到文化差异
的客观性,也要引导学生总结文化差异的规律性;课上学生观看电影、电视剧,
电影及电视上剧的选材上可以先以贴合生活实际的题材为主,在汉语水平得到提
升之后,加入新闻等题材。当然课堂上的时间有限,语料的学习也不仅仅局限于
影视剧上,观看短视频或网站同样有助于韩国学生增强汉语的听力和表达能力。
在观看完影视剧之后,教师的课堂作业,建议给学生留五到十个请求情境,让学
生在每个请求情境下,进行请求的书写表达;关于请求这一语言行为,课上老师
可以给出一个请求情境,让学生每次课前进行对话情境演练,需要学生自己编排
剧本,并且通过表演的方式向同学们展示请求的注意事项。

(三)成立校内汉韩语言交流社团

成立校内汉韩语言交流社团,能够有效的提升韩国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并且
此社团要求成员均为韩语专业学生以及在华学习汉语的韩国留学生,这两类学生
的主要优势在于都具备一定的汉语和韩语水平,并且了解两国不同的文化,在语
言交流的基础上,可以进行教材内的请求言语行为分析,形成系统的资料,作为
两国语言学习者学习请求言语行为的基础。

四、关于学生

跨文化交际能力体现在准确、得体、有效地运用外语,在跨文化交际中,要
能够适当忽略自己国家的文化习惯,而是以对方的文化为行为语言标准。加强语
言和文化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沟通。但如果只是停留在书面学习中,而没有真
正地在实践中去检验,可能会产生误解。只有通过沟通交流,才能发现真正的问
题所在,并针对问题找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由于不同文化有着自己民族的特性,因此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会产生由于文
化差异造成的困扰。中韩两国文化上有着很深的渊源,但是同时也有着各自的特

47
性,在教师导入中韩文化以及中韩文化差异的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讨论总结。可
以选择汉文化的一些节目进行观看,定期参加有关汉文化的活动,加强文化交流。

48
结 语

本论文以强势请求情景、亲密度和社会地位作为影响请求言语行为策略的三
个限制因素。总结了汉语和韩语请求策略的异同。共有以下结论:
1. 从中心行为语的直接请求策略上看,中国人更愿意使用表达义务型和表
达意图型语句,韩国人更愿意使用表达义务型和表达需求的语句。
2. 从中心行为语间接请求策略上看,中国人更愿意使用建议型语句,韩国
人更愿意使用提及预备条件的语句。
3. 中国人更愿意使用辅助行为语。韩国人使用揭示理由和表示寒暄的策略
要高于中国人使用这两项策略的频率。但总体来看中韩两国都频繁地使用确认情
况、表示寒暄和揭示理由这三项辅助语。
除此之外,也给出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请求言语行为的一些教学建
议,建议主要从教材、教学和学生三个角度进行说明。
了解中韩两国请求言语行为上的差异,不仅可以促进两国跨文化交流,也能
够帮助对外汉语教师更好地教授这一部分知识。
本论文的创新点:通过收集两种语言的热播影视剧的剧本作为语料,使请求
的情境更多,分析更准确。能够弥补由于调查问卷不能收集语音语调的一些缺点。
本论文的不足:本文篇幅有限,没能将调查问卷结合到一起分析,单纯的影
视剧剧本选材有限,与实际表达有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希望后续的研究能够考
虑并完善此论文的不足之处,对中韩请求言语行为做出更深入的研究。

49
参考文献

[1]温碧婷.韩国留学生汉语语用能力分析及其与 HSK 等级相关性研究[D].辽宁大学,2019.


[2]王虹.对外汉语教学中“邀请”功能项目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3]蔡亚美.马来西亚留学生指令性言语行为调查分析[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9.
[4]罗秀丹.汉泰邀请言语行为的对比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9.
[5]任伟.汉语请求言语行为的变异语用学研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8,
41(04):6675.
[6]程诚.汉语“请求”言语行为的句法表现、语用策略及其教学[D].广州大学,2018.
[7]蒋明.现代汉语邀请语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8.
[8]赵志楠.留学生汉语请求言语行为调查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7.
[9]刘春荣.韩中邀请言语行为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17.
[10]吴泓霏.请求、称赞、辞让、含蓄类言语交际行为语用失误研究及教学策略[D].辽宁师
范大学,2017.
[11] 吴 雁 茹 . 中 英 请 求 言 语 行 为 策 略 选 择 之 比 较 研 究 [J]. 梧 州 学 院 学 报 , 2017 ,
27(01):105108.
[12]古洁.汉语作为二语习得的过程中语用迁移对语言使用的影响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
2016.
[13]王敏.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请求言语行为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6.
[14]王帅.汉语语用教学探索——以“请求”为例[J].语言文字应用,2016(01):94103.
[15]黄仙姬.浅谈中、韩、日请求语的语用策略之异同[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
[16]赵欣童.中韩请求言语行为对照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
[17]张玥.请求类言语交际研究[D].吉林大学,2013.
[18]兰晓霞.中国学习者韩国语“请求—拒绝”对话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19]原坤阳.汉英双语者请求行为的中介文化风格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
[20]韩煜韬.汉语请求言语行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21]彭媛.语际语“请求”言语行为的语用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22]金贞林. 韩国学生的汉语语用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D].山东师范大学,2011.
[23]李虹.请求言语行为中的原型范畴[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13(06)
[24]范燕妮.中国大学生汉英请求言语行为的中介文化风格实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
2011.
[25]原坤阳,李柏令.英汉请求言语行为策略实证对比研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1(09)
[26]韩彩凤.汉语请求言语行为的前序铺垫话语手段[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

50
11(03)
[27]陈克禄.留学生汉语请求言语行为策略研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05)
[28]王晓彤,张绍杰.“请求”言语行为的跨文化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3)
[29]樊旭.俄汉请求言语行为对比[D].吉林大学,2011.
[30]王荟.汉语中请求行为的前序话语及其策略性[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
24(09)
[31]林娟廷.汉韩语言对比研究状况考察与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
究版),2010,8(01)
[32]张洁.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请求”言语行为之对比[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2009,23(03)
[33]陈克禄.留学生汉语“请求”言语行为习得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2009.
[34]廖素清,屈春芳.英汉“请求”言语行为策略的对比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04)
[35]林娜.中英请求语的比较[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7(07)
[36]颜晓春.拒绝言语行为及其策略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
[37]徐晓燕.对中美“直接请求”言语行为的跨文化分析[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
学版),2005(04)
[38]薛秋宁.留学生实施汉语请求言语行为调查及习得研究[D].暨南大学,2005.
[39]凌来芳.中英请求言语行为策略选择之比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5)
[40]姚舜霞,邱天河.英汉请求言语行为策略类型对比初探[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3(03)
[41]李柯平.论“请求”言语行为[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2)
[42]张绍杰,王晓彤.“请求”言语行为的对比研究[J].现代外语,1997(03)
[43] 강현화(2007), 한국어 표현문형 담화기능과의 상관성 분석 연구,
「이중언어학』 34,
이중언어학회. 1 — 26 쪽.
[44] 강현화(2012), 한국어 교육에서의 담화 기반 문법 연구, '외국어교육』19, 한국 외
국어교육학회, 201—212 쪽.
[45] 고동(2014), 한•중 요청 표현 대조 분석공손성을 중심으로, 한양대학교 대학원 석
사학위 논문.
[46] 고영근•구본관(2008), '우리말 문법론』, 집문당.
[47] 고인수(1995),영어와 한국어의 요청화행에 나타나는 사회 언어학적 공손성,•현 대
영미어문학 j 12, 한국영어영문학회 261—290 쪽.
[48] 구자은(2005), '화용론과 담화』
, UUP.
[49] 국립국어연구원(1999),
『표준국어대사전』, 두산동아.
[50] 국립국어원(2005n),
『외국인을 위한 한국어 문법 1(체계편)』, 커뮤니케이션북스. 국
립국어원(2005 느),「외국인을 위한 한국어 문법 2(용법편)』, 커뮤니케이션북스. 권순희
(2002), 청자를 고려한 대화 방법,『화법연구』4. 한국화법학회. 215243 쪽.
[51] 김미령(2005), 전달 목적 화행의 유형 설정에 대한 시도, 우리말 연구』17, 우리 말
학회.

51
[52] 김선영(2014), 한국어와 영어의 요청화행 비교 연구, 성강대학교 교육대학원 석 사
학위논문.
[53] 김수정(2011),한국어 교재의 공손성 분석 一 요청 발화를 중심으로,이화여자대 학
교 교육대학원 석사학위논문.
[54] 김은영(2004), 요청화행의 상호 작용 구조 분석 연구일본어 한국어 고급 학습 자를
대상으로. 이화여자대학교 대학원 석사학위논문.
[55] 김정은(2010), 현대중국어의 요청과 거절 화행 연구, 연세대학교 대학원 석사학 위
논문.
[56] 김지연(2012), TV 토론 담화의 의사소통 전략에 대한 고찰一체면 위협 행위를 중 심
으로,
『화법 연구』25, 한국화법협회. 103 —132 쪽.
[57] 김하나(2014), 한국어 요청一거절 화행 교육 방안 연구, 숙명여자대학교 대학원 석
사학위 논문.
[58] 김향이(2006),요청 화행의 공손성 습득에 대한 연구,서강대학교 교육대학원 석 사
학위논문.
[59] 이강순(2006), 일본어 고급 한국어 학습자의 요청 화행연구전략과 표현을 중심 으
로, 이화여자대학교 대학원 석사학위논문.
[60] 이경숙(2012),중국인 한국어 학습자의 요청 화행에서 나타나는 화용적 실패 연 구,
연세대학교 교육대학원 석사학위논문.
[61] 이명희(2010),중국어권 학습자를 위한 한국어 화행 교육 연구,서울대학교 대학 원
박사학위논문.
[62] 이사묘(2013), 한•중 요청발화의 공손표현 연구, 경희대학교 대학원 석사학위논 무
[63] 이성순(2002), 외국인 학습자의 한국어 요청 화행에 관한 연구, 이화여자대학교 교
육대학원 석사학위논문.
[64] 이우정(2007), 한국어 학습자를 위한 요청관련 담화표지 연구, 경희대학교 대학 원
석사학위논문.
[65] 이준희(2005), 국어학 : 언표내적 화행의 유형과 간접 화행,
「우리어문연구』24, 우
리어문학회, 69—99 쪽.
[66] 임마누엘(2004). 한국어 화행 교육의 필요성과 교수 방안 연구: 요청화행을 중심 으
로, 고려대학교 대학원 석사학위논문.
[67] 장석진(1984), 화행의 이론과 실제. 1 語學硏究』20, 서울대학교 언어교육원, 1 —
18 쪽.
[68] 장석진(1992), 화용론 연구』
, 탑 출판사.
[69] 장효은(2008), 한국어 지시 화행과 공손성의 상관관계 연구, 한국외국어대학교 대
학원 석사학위논문.
[70] 전문영(2005),충고 및 요청 하•행에 관한 비교 문화적 연구,고려대학교 대학원 석
사학위 논문.
[71] 전정미(2007), 요청화행에 나타난 공손 전략의 실현양상, 1 한말연구』21, 한말연
구학회, 247—267 쪽.
[72] 정민주(2002), 한국어 요청 화행 표현 연구, 서울대학교 대학원 석사학위논문. 정
유선(2009), 드라마 대화 분석을 통한 10 대 요청 화행 유형 연구, 성신여자대 학교 대
학원 석사학회논문.

52
[73] 조경아(2003),일본인 한국어 학습자의 요청(request) 화행에 관한 연구,연세대 학
교 교육 대학원 석사학위논문.
[74] 채영주(2010), 요청 대화에 나타난 공손 표현 사용연구, 이화여자대학교 대학원 석
사학위 논문.
[75] 최수진(2008), 한국어와 중국어의 요청화행 대조 분석 연구, r 한중인문학연구』

53
致 谢

相逢一见太匆匆,校内繁花几度红。行文至此落笔之处,也意味着我的研究
生生活即将结束,目之所及,皆是回忆,心之所向,皆是过往。还记得刚入校园
的时候,我的心里满是期待和欢喜,如今将要离别,心里多了几分酸楚和不舍。
首先,我真诚地感谢我的导师王松岩老师。从初到学院聆听王松岩的教诲,
到近一年中我的老师在百忙之中对我的论文的悉心指导,王松岩老师认真负责的
工作态度以及待人真诚的品格,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是我终生学习的榜
样。在此,特向恩师王松岩致以探深的谢意和最崇高的敬意!
其次,感谢我的父母养育我成人,在学习这件事情上严厉地教导我、细心地
栽培我,使我养成自律、好学的好习惯,同时父母勤劳又朴实的性格也深深影响
着我,无论是开心还是难过,这些年父母都在背后默默陪伴着我,在这里祝愿父
母在今后的生活中万事顺遂!
最后,感谢在读研期间认识的朋友们。不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她们都给予
我极大的帮助和关爱,让我在研究生的求学期间感到特别的温暖。在此,祝愿朋
友们今后一切顺利!
山水相逢,终有一别,最后祝愿我的导师身体健康,我的朋友前程似锦,我
的母校作育英才。
大连外国语大学,我们后会有期。

54
55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