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原文 译文

1 A. 楚 干 将 、 莫 邪 ( yé ) 为 楚 王 作 楚国的干将、莫邪给楚王制作剑。
剑,
B. 三年乃成。 三年后才完成了。

2 A. 王怒,欲杀之。 楚王生气,想要杀了他们。

剑有雌雄两把(分雌性雄性),这期间妻
B. 剑有雌雄,其妻 重
(重复) 身
子怀孕,应该快要生产了。
(生命。例:[粤]有身己 = 怀
孕)(应)当(生)产。

3 夫语妻曰: 丈夫告诉( /对)妻子说:

A. “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 我给楚王制造剑,三年才完成。

B. 王怒,往必杀我。 楚王生气,以往必定(去见他一定会)杀
我。
C. 汝(rǔ)若生子是男,大,告之
曰: 你如果生的孩子是男生,长大后,干将告
诉她说:
D. ‘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
背。’” 往窗户外望向南山,松生石上,剑就在那
石头的背上。
‘(走出门户遥望南边的山,在一个石头
上长着一棵松树,那把剑就在它的后
面)。

4 于是(在这个时候,他)就立刻带(拿)
A. 于 (PREP) 是 (= 斯 = 兹 =
雌剑去见楚王。
此 = 这)即将雌剑往见楚王。
于是:然 后:接着
将军/将领 → 领 → 拿

5 A. 王大怒, 楚王非常生气,

派人(命令手下)仔细察看(去观察干将
B. 使相之: 莫邪的剑)。
使: 相:
1. 使者 1. A →← B:互相
2. 命令/派遣 2. A → B:×
3. 让 3. 面 = 相:容貌
4. 假使 = 假如 4. 观察/判断。例:相命

C. “剑有二,一雄一雌,雌来雄不 剑有两把,一把雌一把雄,却只见雌剑,
来。” 没有见到雄剑(雌剑送来了但是雄剑却还
没送来)。

6 A. 王怒,即杀之。 楚王生气,立即/就杀了他。
7 A. 莫邪子名赤, 干将莫邪的孩子名叫赤。

B. 比(bì)后壮(长大), 等到他们的孩子长大后,

比:
1. (bì):等到
2. (bǐ):靠近。例:天涯若比邻/
比翼鸟

C. 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 于是就(这才)问他母亲说:“我父亲在
什么地方(哪里)?”

乃:
1. 代词
2. 于是就
3. 是

8 母曰: 母亲说(回答):

A. “汝父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 “你的父亲给楚王造剑,三年才完成了,
怒杀之。 楚王生气/发怒就把他杀了(便杀了
他)。
B. 去时嘱我:
去: 他离开时嘱托我:
1. 离开
2. 距离

C. ‘语汝子,出户望南山,松生石 ‘告诉你的孩子,走出门户(家门)遥望
上,剑在其背。’” 南边的山(远望南山),在一个石头上长
着一棵松树,那把剑就在它的后面(石头
上长着一棵松树,雄剑就在它的背后)’

9 A. 于是子出户南(动词,往南)望, 在这个时候孩子走出家门向南边遥望。

B. 不见有山, 没有看见有山,
例:有吃过 → 吃过

C. 但睹堂前 松
(松木做的) 柱
(柱子)下石砥之上。 但是(只)目睹门前松树柱下基石的上面
(见屋子前面在一片石块上有一个松木做
At the classroom in the school 的柱子)。
In the classroom at the school.
(英文 小 → 大)

在学校 的 教室
(华文 大 → 小)

10 A. 即以斧破其背, 立刻(就)用斧头砍破石头的背面(了它
的后方),
B. 得剑,
得: 得到(找到)剑,
1. GET
2. 可以

C. 日夜思欲报楚王。 每天每夜(早上晚上)思索想要(都想
要)替父亲报仇(报复楚王)。

11 A. 王梦见一儿, 楚王梦里看见一孩子,

B. 眉间广尺, 两眉之间一尺宽,

C. 言欲报仇。 说想要报仇。

12 A. 王即购之千金。 楚王立刻派发悬赏(千金)抓人的千金银
两(捕获那个小孩)。

13 那个孩子听闻这件事后,
A. 儿闻(听 → 得知)之,
之:
1. 的
2. 代词
3. 去
4. ×
没有逃跑,
B. 亡去,

C. 入山行歌。 进入山里边走边唱歌。

进入 山里 走 唱歌
= 进入山里边走边唱歌。

有一个侠客遇到他,问说:
14 A. 客有 逢
(有 + 动词)者,谓:
文言文的语法功能会退缩/改变: 有吃过吗?
1. 语言习惯不断进化而改变。
2. 普通话的基础是建立在北京方言 → 吃过吗
上。

你年纪小年轻的少年,为什么哭得非常/
B. “ 子 年 少 , 何 哭 之 甚 悲 耶 那么悲伤呢?
(yé)?”
君 = 子 = 您
您:① 长辈(表示尊敬);② 陌生人

15 曰: 他赤说:

A. “吾干将、莫邪子也, 我是干将和莫邪的孩子的父亲干将、母亲
莫邪,
B. 楚王杀吾父,吾欲报之!”
楚王杀了我的父亲,我想要报仇!
16 客曰: 侠客说:

A. “闻王购子头千金, 我听说楚王用悬赏千金,要砍了买你的人
头,

B. 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 将拿你的人头和与剑拿来,我替你报仇。

将领 → 带领/率领 → 拿

17 A. 儿曰:“幸甚!” 孩子赤说:“太好了荣幸至极!”

立刻自己割下自己的头立即自杀,
B. 即自 刎(割)(wěn),
翻译词语的方法:
1. 构词
2. 部首
3. 填空

C. 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动)(站 双手两个手捧着头和剑献奉给侠客,身体
立)僵(僵硬)。 直立不倒(并僵硬地站立着)。

18 A. 客曰:“不负子也。” 侠客说:我不会辜负你的。

尸体于是就向前倒。在这个时候尸体才倒
B. 于是尸乃仆。 下

19 A. 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 侠客拿着赤的人头去拜见楚王,楚王非常
高兴。

B. 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应)当 侠客说:这是勇士的头,应当放入汤鼎里
于汤镬(huò)煮之。” 煮。

C. 王如其言。 楚王就按照他说的话。

20 A. 煮头三日三夕,不烂, 煮了那名孩子(人)的头(煮了)三天三
夜,没有腐烂,

B. 头踔(chuō)出汤中, (人)头跳出汤中,

C. 瞋(chēn)目大怒。 睁大(瞪大)眼睛瞪人,非常生气。

21 客曰: 侠客说:

A. “此儿头不烂, 这个孩子的头没有腐烂,(这孩子人头不
会烂)

希望楚王自己前往(亲自)靠近(去)观
B. 愿(希 = 望 ) 王 自 往 ( 去 ) 看。
(面)临视之,
这样就一定会腐烂。(这人头一定烂)
C. 是必烂也。”

22 A. 王即临之。 楚王立即靠近(检视)它。

侠客用那孩子的剑砍了楚王的头,
B. 客以剑 拟(砍/割)王,
楚王的头(便跟着)坠入(落到)汤(里
C. 王头(跟)随(随着 = 接着)坠 面)中,
(zhuì)汤中,

汤 = 热水(HOT WATER)
羹 = SOUP

D. 客亦自拟己头, 侠客也自己砍(下)了自己的(人)头,

E. 头复(AGAIN = 再/又/也)坠汤 (他的人)头再(又)坠入汤中(坠落到


中。 热水里面)。

23 A. 三首俱烂,不可(辨识)识(分) 三个(颗)头一起(煮烂了)腐烂,不能
辨。 识别及辨认了(而且无法分辨)。
唐朝 - 开始出现白话文
宋朝 - 白话文盛行
鲁迅

B. 乃分其汤肉葬之, 于是(人们)就(把他们的头 和热水分


开)分那个汤的肉,把他们埋葬。

C. 故通名“三王墓”, 所以(一般人就称呼它为)就统一命名
“三王墓”,

D. 今在汝南北宜春县界。 现今在今河南省汝南县西南的边界。(现
在在汝南北宜春县界)。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