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

沙田蘇浙公學

中五級 中國語文科 讀本課文


《宋詞三首》(課文問答)
姓名: 班別: ( )學號: 日期:

《念奴嬌•赤壁懷古》
1《念奴嬌•赤壁懷古》下片塑造了周瑜怎樣的形象?試據相關詞句加以說明,完成下表。
詞句 形象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雄姿英發,羽扇綸巾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談笑間、檣櫓灰飛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煙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承上題,作者以大量的筆墨描寫周瑜,究竟有甚麼目的?

3《念奴嬌•赤壁懷古》上片如何呼應作者在下片中「人間如夢」的感慨?試摘錄有關詞句,並
加以說明。
(1) 句子:

(2) 說明:

1
4《念奴嬌•赤壁懷古》作者慨歎「人間如夢」後,以「一尊還酹江月」作結。這兩句並列,有甚
麼用意?作者藉這二句寄託了自己怎樣的人生態度?試加以說明。
(1) 用意:

(2) 寄託:

5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此詞句對全篇結構起了甚麼作用?

《聲聲慢•秋情》
6《聲聲慢•秋情》一詞真情流露,試指出作者在以下各句所運用的抒情方法,並分析當所中
表達的情思。
詞句 作者的情思
尋尋覓覓,冷冷清 作者以直接抒情,道出作者失去丈夫與家園的悲痛,內心無比的孤寂、淒
清 , 淒 淒 慘 慘 戚 慘。
戚。
三杯兩盞淡酒,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敵他晚來風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雁過也,正傷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卻是舊時相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滿地黃花堆積,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悴損,如今有誰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守着窗兒,獨自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得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次第,怎一箇愁 作者以直接抒情,道出心中無限的「愁」,指出眼前的景色與自身漂泊無依
字了得! 的身世都令她覺得非常哀愁。

7 試指出以下句子中斜體字所要強調的意思。
(1)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2) 守着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青玉案•元夕》

8《青玉案•元夕》上片描寫元宵佳節怎樣的熱鬧氣氛?試從景物、人事兩方面說明。
(1) 景物:

(2) 人事:

9 試摘錄《青玉案•元夕》下片敍寫尋覓「那人」經過的句子,並說明作者的心情變化及對「那
人」的感情。(8 分)
(1) 句子:

(2) 說明:

10《青玉案•元夕》作者運用甚麼手法來突顯「那人」的形象?試加以說明。

3
(1) 手法:
(2) 說明:

11 試指出「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中顯示了作者怎樣的性格?

備註: 有學者將辛棄疾寫《青玉案•元夕》時的政局和他的處境分析,認為此詞具有政治意味:
上片:當時正值南宋偏安江左,金兵環伺,局勢危急,作者藉上片所寫的元宵熱鬧景象,諷喻
南宋朝廷只顧醉生夢死,不思振作。
下片:作者屬抗金主戰派,屢遭主和派排斥,鬱鬱不得志,所以藉下片所寫的「那人」自喻,寄
託自己孤高傲世、自甘寂寞、不願隨俗同流的高尚情操。

4
沙田蘇浙公學
中五級中國語文科 讀本課文
《宋詞三首》(課文問答)

《念奴嬌•赤壁懷古》
1《念奴嬌•赤壁懷古》下片塑造了周瑜怎樣的形象?試據相關詞句加以說明,完成下表。
詞句 形象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 作者用襯托的手法,以美人烘托英雄,顯出周瑜年少有
了 為,年青得意的形象。(間接描寫/側面描寫)

)雄姿英發,羽扇綸巾 從外形神態和儀容裝束上描寫周瑜姿態雄偉、神采飛揚,
表現出他氣宇軒昂的超凡形象。又寫他裝束儒雅,是個風度
翩翩的儒將。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④從動態上描寫周瑜從容自若地指揮大軍,大敗強敵,在談
笑之間,就將敵人戰船付諸一炬,大獲全勝,反映出從容瀟
灑、指揮若定的儒雅形象。

2 承上題,作者以大量的筆墨描寫周瑜,究竟有甚麼目的?
以周瑜年少有為功業顯赫,反襯自身雖懷奇才卻不受重用,屢遭貶謫;
且年華已老﹝寫本詞時已年屆四十七﹞,抒發壯志未酬的感慨。

3《念奴嬌•赤壁懷古》上片如何呼應作者在下片中「人間如夢」的感慨?試摘錄有關詞句,並
加以說明。
(1) 句子:「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2) 說明:上片寫千古以來的「風流人物」,雖曾叱吒風雲,最終都淹沒在時間洪流中,隨着
歷史過去;//而「多少豪傑」,也只是叱吒「一時」,即使建立了豐功偉業,都不能長
存,這正呼應了作者在下片「人間如夢」的感慨: 人間一切都是短暫而虛幻 。

4《念奴嬌•赤壁懷古》作者慨歎「人間如夢」後,以「一尊還酹江月」作結。這兩句並列,有甚
麼用意?作者藉這二句寄託了自己怎樣的人生態度?試加以說明。
(1) 用意:作者有感「人間如夢」,只有眼前的明月可以永恆長存,把這兩句並列,是以短
暫虛幻的人生對比永恆不變的月亮。
(2) 寄託:那既然一切都是夢幻且短暫,那不如喝酒以 自我安慰,藉此寄託了自己豁達的
人生態度。既然「人間如夢」,即使功業顯赫如周瑜的「千古風流人物」和「豪傑」,最後
也 煙消雲散 ,不能如 月亮長存 ,故此作者雖然仕途失意,屢遭貶謫,也就不足介懷

5
了。
5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此詞句對全篇結構起了甚麼作用?
此句能承上啟下。
承上:詞的上片側重寫景,「江山如畫」一句正是對赤壁的總評。
啟下:「一時多少豪傑」既是「千古風流人物」和「三國周郎赤壁」的回應,也開啟
下片對周瑜英雄形象的描寫。

《聲聲慢•秋情》
6《聲聲慢•秋情》一詞真情流露,試指出作者在以下各句所運用的抒情方法,並分析當所中
表達的情思。(10分)
詞句 作者的情思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 作者以直接抒情,//道出作者失去丈夫與家園的悲痛,內心
淒慘慘戚戚。 無比的孤寂、淒慘。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 作者借物抒情。圖借酒取暖,卻難以抵禦凜冽的秋風,正
來風急! 如作者圖借酒消愁,卻難以排遣滿腔愁緒。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 作者借景抒情,透過描寫從北方南下的大雁飛過的景象,
時相識。 勾起她對北方故國家鄉的想念,傷心不已。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 此句以借景抒情的手法,寫黃花凋謝枯萎,令作者想起自
如今有誰堪摘? 己就如凋謝的黃花一樣憔悴,抒發出對自己年華老去的感
歎。 / 以借景抒情的手法,描寫黃花殞落遍地,正如作者飄
零異鄉,孤苦無依,作者藉此抒發自憐身世之感。
守 着 窗 兒 , 獨 自 怎 生 得 作者直接抒情,寫出她苦悶地獨個兒呆坐窗邊,度日如年
黑! 的極度孤苦。
這 次 第 , 怎 一 箇 愁 字 了 作者以直接抒情,道出心中無限的「愁」,指出眼前的景色
得! 與自身漂泊無依的身世都令她覺得非常哀愁。

7 試指出以下句子中斜體字所要強調的意思。
(1)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敵」字強調了晚風的凜冽程度,難以 抵受 。

(2) 守着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守」字強調了作者獨自呆在窗邊時間之長、心境之孤寂無聊。

《青玉案•元夕》

8《青玉案•元夕》上片描寫元宵佳節怎樣的熱鬧氣氛?試從景物、人事兩方面說明。
景物: 元宵晚上,滿張掛花燈(和滿天煙火),火樹銀花,璀璨奪目。
人事: 遊人絡繹不絕,車水馬龍,香氣彌漫,周圍傳來悠揚的音樂,整夜舞動魚燈龍
燈(百戲表演,熱鬧非常。

6
9 試摘錄《青玉案•元夕》下片敍寫尋覓「那人」經過的句子,並說明作者的心情變化及對「那
人」的感情。(8 分)
(1) 句子: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2) 說明:作者在眾人之中尋覓「那人」,百次千回也遍尋不獲,失望的心情躍然紙上;正
在意興闌珊之際,他不經意回首,竟發現原來「那人」就在燈火疏落之處,他的喜悅
也就不言而喻了。從遍尋不獲的失望到後來忽然發現「那人」的喜悅,可知他對「那人」
的愛慕。

10《青玉案•元夕》作者運用甚麼手法來突顯「那人」的形象?試加以說明。
(1) 手法:襯托 / 反襯。
(2) 說明:佳節當前,婦女出遊都盛裝打扮,在街上走路時「笑語盈盈」,又傳來陣陣「暗
香」,嫵媚吸引,惹人注目「一般婦女」
( );而「那人」卻偏偏不在眾人之中,只獨自留
在「燈火闌珊處」,不隨俗不造作(「那人」)。作者藉 一般婦女 嫵媚庸俗、隨波逐流的表
現反襯「 那人 」超凡脫俗、不慕繁華、自甘寂寞的形象。(手法效果)

11 試指出「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 闌珊 處」中顯示了作者怎樣的性格?
作者要找的人不在燈火耀眼之處,也不在擁擠的人群之中,而是在燈火稀疏,遊人甚少的地
方,這說明她 不慕繁    華,不與俗人為伍 ,而作者所追慕的正是這種淡雅脫俗的人。其實作者
是以這脫俗的女子自喻, 間接 表達了自己不肯趨炎附勢、同流合污,自甘寂寞的孤高性格 。
作者因反對當時的君臣苟且偷安,飽受排擠,但他仍堅持抗金的立場,這就是他的孤高性格
的表現。

備註: 有學者將辛棄疾寫《青玉案•元夕》時的政局和他的處境分析,認為此詞具有政治意
味:
上片:當時正值南宋偏安江左,金兵環伺,局勢危急,作者藉上片所寫的元宵熱鬧景象,諷
喻南宋朝廷只顧醉生夢死,不思振作。
下片:作者屬抗金主戰派,屢遭主和派排斥,鬱鬱不得志,所以藉下片所寫的「那人」自喻 ,
寄託自己孤高傲世、自甘寂寞、不願隨俗同流的高尚情操。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