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教育论坛 169 《戏剧之家》2022 年第 36 期  总第 444 期

基于音乐产业发展的高校音乐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
杨长岭
(淮阴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江苏 淮安 223300)

【摘 要】音乐产业是社会经济与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繁荣发展,我
国音乐产业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音乐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高校音乐教育的有效支撑,尤其是
对应用型音乐人才的高质量培养。笔者结合研究经验,对目前我国音乐产业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
音乐产业现状对目前高校培养音乐应用型人才的意义进行了阐释,同时提出了基于音乐产业发展的高
校音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音乐产业;高校;音乐;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2)36-0169-03

音乐产业不仅体现我国社会与民族精神的风貌特 业优势,从而导致大量劣质音乐产品层出不穷,不仅
征,也体现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状态。随着我国社 对社会精神形态产生不良影响,也阻碍了音乐产业本
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多 身的持续发展。从音乐产品设计方面来看,设计元素
元文化的持续丰富与创新,我国音乐产业在近几年也 自主创新严重缺失,一些新的音乐作品也无法得到有
呈现出飞速发展的势头。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当 效推广,导致整个音乐产业中的产品质量存在一系列
今音乐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所显现出来的众多问题,对 问题。此外,一部分音乐企业在出品过程中,忽略了
音乐产业的完整性和纯粹性产生了一定的冲击。高校 市场的实际需求,只在意数量而忽视质量,音乐产品
作为培养音乐人才的重要基地,在保证音乐产业良性 创新性严重缺失,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娱乐需求;
发展方面担负着一定的责任,加上我国音乐教育体制 其次是音乐人才的不足。无论是文化还是产业的发展
改革的不断深入,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已 都离不开大量的人力支撑,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我
经成为现阶段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 国音乐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人才支撑不足的
现象,无论是人才的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满足音乐产
一、音乐产业发展现状及困境 业的实际需要,缺乏高素质的综合应用型音乐人才已
近年来,日益繁荣的市场经济,不仅推动了我国 经成为目前音乐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音乐
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也推动了我国音乐产业的迅速 产业要想持续创新繁荣发展,就必须解决人才不足的
繁荣,整个音乐产业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看 问题;最后是相关法律与机制的不健全。音乐产业在
到音乐产业取得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真审视其 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很多附加问题,比如音乐的版权问
在发展进程中显现出的问题和不足,并认真分析问题 题、税务问题等。从目前情况来看,随着网络经济的
的原因与本质,以此来更好地把握音乐产业的发展方 飞速发展,版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音乐产业平稳发展
向。笔者通过调研与总结,发现目前我国音乐产业发 的重要因素。
展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首先是创新力欠缺。 通过分析目前音乐产业的发展困境,我们不难发
在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音 现一切问题的本质都是应用型人才的匮乏。应用型人
乐产业无论是在运行机制,还是文化创新性方面都存 才是保障音乐产业整体稳定的基础,无论是对音乐理
在一定的问题,已经无法在众多文化产业中展现其行 论的研究,还是对音乐作品的创作,以及对音乐市场

作者简介:杨长岭(1981—),男,江苏徐州人,博士,淮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声乐
表演(美声)。
杨长岭:基于音乐产业发展的高校音乐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 170

秩序的维护,都离不开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根 一定的影响,这种现象必然会影响到高校人才培养计
本需求。目前应用型音乐人才的不足,已经成为一个 划的制定及实施,同时也会拉低就业质量,进而影响
普遍性问题,因而高校对音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任务 校企供需关系的稳定循环。
也越来越艰巨。 (二)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高校都面临着传统
二、基于音乐产业的高校音乐应用型人 音乐专业教育与音乐产业需求的应用型音乐人才培养两
才培养意义 者之间无法有效整合的问题。由于很多高校对应用型人
(一)能够促进音乐产业的繁荣发展 才培养的概念还较为模糊,并且对人才培养目标无法明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设置了音乐专业,音乐教 确,容易出现培养偏差或者极端培养的问题。一部分学
育已经不仅仅局限在艺术类、师范类等专业教育名单 校对综合性理论知识较为注重,往往忽略了对学生实践
当中,很多理工类高校也设置了音乐类教育课程,并 能力的培养;还有一部分学校过于注重实践锻炼与应用
将音乐人才培养、音乐文化知识传播与技能传授列入 能力培养,从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和理论研究
了教学计划当中。全国高校正在积极与音乐文化、音 等方面的教导。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很多大学生出现能
乐产业的社会需求所衔接,为社会输送更多音乐人才。 力偏差,不是就业能力差,就是专业技能不扎实。
而对于应用型音乐人才的培养,不仅可以正确引导人 (三)专业设置不合理
民群众的精神形态和音乐意识,也可以帮助社会形成 目前,很多高校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了满
良好的音乐文化氛围,让音乐产业成为众多文化产业 足音乐产业对不同层次、不同技能应用型音乐人才的
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社会主义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多样化需求,在进行专业设置时往往会过于求大求全,
应用型音乐人才的培养,能够将音乐产业的品质提升 将各种类型的音乐应用型人才都列入培养计划中,缺
到新的层次,从而加快公民素质和艺术修养的提升。 少对自身资源与培养能力的科学考量,不能将有限的
高校对音乐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可以更加快速地实现 资源应用在特色人才培养和教育优势上,无法突出培
对正能量音乐文化的传播与推广,为社会发展营造良 养特色。部分高校的硬件设施根本无法满足音乐应用
好的空间,音乐文化传播的渠道和质量也能够得到保 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无法保证人才培养计划的顺利实
障。因此,从推动音乐产业繁荣的角度来看,高校为 施,甚至还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使人才培养无
社会培养应用型音乐人才是非常必要的。 法达到预期效果。这种现象在目前高校当中非常普遍,
(二)能够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很多高校对于音乐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理念偏差,过
高校在促进音乐文化传播以及城市文化产业发展中 于注重表面功夫,无法进行切合实际的专业设置。
起了重要作用,高校将其所在城市的文化与商业紧密联 (四)课程体系不完善
系起来,在提升城市整体文明程度方面有着极大的意义。 音乐产业对音乐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尤
每个城市都有其自身文化发展特色和商业特征,音乐产 其是那些专业素养高,基本技能、创新能力、实践能
业也是如此。音乐产业不仅在艺术领域有着一定的地位, 力都较强的优秀人才。但是从目前高校的课程设置来
在文化领域同样不可或缺,是决定一座城市文化发展方 看,很多高校仍然沿用传统的课程体系,很多音乐专
向的重要因素。将高校的音乐人才培养模式与城市建设 业的主辅课程存在结构不合理、特色化专业课程设置
联系起来,在促进地方音乐产业发展的同时,对城市的 匮乏等问题。在音乐专业交叉学科方面,很多高校的
核心竞争力提升也会有一定积极影响。可以说,高校的 课程设置也不完善,对于一些相关学科存在课程设置
音乐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是提升城市软件实力以及提升 不足、学生综合素质成长缓慢的问题,这就影响了对
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应用型人才“一专多能”的深度培养。此外,从实践
课程方面来看,很多高校的实践课程还缺乏完备性,
三、高校音乐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 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锻炼结合起来,从而导致人才
(一)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的知识与能力存在失衡问题。
近年来,高校扩招现象非常普遍,面对强大的市 (五)校企平台契合不够
场压力,很多高校都会采取简化招生流程、降低录取 音乐产业相关行业及企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相
考核门槛的方式来扩大招生。很多学生选择参与短期 对紧缺,而高校的教学资源和实践平台又相对匮乏,
强化培训的方式来进入大学校园,这也导致一部分音 两者尚没有形成有效的契合点。虽然大部分高校都建
乐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不足。学生学习的长效性受到 立了音乐专业实践平台,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原因
教育论坛 171 《戏剧之家》2022 年第 36 期  总第 444 期

就是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及运动机制不完善。高校 掘,保证实践形式的多样性及灵活性。学校可以将各类
对于应用型音乐人才的培养尚处在探索阶段,缺乏更 实践活动、社团活动纳入实践课程当中,并保证实践活
加深入的了解与研究,形成了“闭门造车”的尴尬局面, 动的实用性和实效性,增强学生的实践问题处理能力。
导致高校培养出的人才与企业实际需要的人才存在很 (四)构建良好的校企合作平台
大差距,无法实现高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合作双方 校企合作是高校贴合音乐产业需求、培养应用型
的资源优势无法被全面挖掘,也无法实现效益最大化。 人才的重要手段。构建高效的校企合作平台是对学生
这种恶性循环,不仅影响了高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 进行全技能培养的重要补充。良好的校企合作平台可
效率,也降低了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期望值。 以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也可以快速推进应用型人才
培养目标的落实。高校应该积极深入音乐产业内部,
四、基于音乐产业的高校音乐应用型人 对音乐应用型人才的供需状况、行业标准、发展动态

才培养对策 等进行全面了解,同时建立起相对稳定的市场调研机

(一)明确音乐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制,准确评估市场需求。企业应该结合自身实际发展
结合音乐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高校应该对音乐 情况,为高校学生提供适当的实践机会,并积极地为
专业的培养目标及专业学科进行定位,使学生在校学习 高校培养音乐应用型人才提出实质性建议,实现校企
期间对专业学习和能力训练有明确的目标和针对性。学 之间全方位、多角度合作。
校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这是应用型人才应该具备的基础条件,学校还要注重对 五、结语
学生音乐基础知识及技能的培养,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 高校是音乐教育的基地,也是音乐人才培养的摇
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鉴赏力和 篮,担负着推动音乐文化传播与音乐产业发展的重任,
音乐理论研究能力。高校在培养音乐应用型人才的过程 通过推动音乐产业的持续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
中,还要着重培养学生对音乐专业及相关学科发展动态 求,同时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保驾护航。随着音
的掌握能力。学生既要拥有较高的音乐传承与传播能力, 乐产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增加,高校音乐教育也应
还要有较强的工作能力,能够从音乐产业需求角度出发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来完成其在城市发展进程
对职业发展进行认真规划。 中的特殊使命。
(二)确立音乐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高校应该从音乐产业的实际需求出发,不断 参考文献:
深化教学改革,对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进行不断完善, [1] 单蓓,我国音乐文化产业发展对策分析 [J]. 吉
以培养音乐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对课程体系、教学内 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 学科版 ),2017,(4):69-70.
容、实践活动以及考核方式进行科学完善。同时在进 [2] 张群 , 周靖菲 . 浅谈高校音乐人才培养与音乐
行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学校还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教 产业的发展 [J]. 新余学院学报 ,2012,6(3):131-132.
学优势,设置一些特色课程来满足部分学生的学习需 [3] 陈歌莹 . 音乐产业发展背景下音乐学应用型人才培
求。比如可以设置一些音乐策划与管理类的选修课程, 养方案的制定研究 [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6,12(12):122-
这种课程的实用性较强,对学生将来的就业能够起到 124.
一定辅助作用。高校还应该为学生的职业规划进行全 [4] 张昱婷 . 应对文化产业需求的高校应用型音乐人
面考虑,积极鼓励学生考取各种实用性强的证书,提 才培养策略 [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3):224-225.
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通常情况下,音乐专 [5] 潘超 . 应对文化产业需求的高校应用型音乐人
业的学生在毕业时不仅要考取各类音乐从业证书,还 才培养策略思考 [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6):11-
应该至少拥有计算机等级证书、普通话证书等一些应 12.
用性较强的证书。这些证书可以保证学生在满足市场 [6] 孔德文 .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下的音乐教
需求的同时,也能对音乐产业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 育分析 [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9,(10):191-193.
(三)强化教学实践环节 [7] 张桂仙 , 车绍留 . 转型发展背景下音乐学专业应
从音乐产业实际需求出发,强化对音乐实用型人才 用型能力的培养 [J]. 中国市场·研究与探讨 ,2015,(50):160-
的培养,其关键就在于对实践环节的把握。但是在教学 161.
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的有机衔
接,注重两者之间的科学整合。重视实践课程的内容挖 (责任编辑 卓云龙)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