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8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1 j)
单元/ 课题 整数与基本运算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1.1.1
学习目标 学生能读出、说出任何 10 000 000 以内的数目。
成功标准 学生能读出、说出和写出任何 10 000 000 以内的数目。
1. 引导学生读出以上游戏界面中出现的一千万以内的整数。
2. 引导学生回顾质数的特征,然后让学生在 1-100 的数目表中以删除法来分辨质数与合数。
3. 引导学生写出生活中涉及一千万以内的整数例子,把学习融入生活中。
教学步骤 4. 引导学生正确地读出整数,并写出文字。介绍学生千万位及以上的数位。
5. 提醒学生注意含有 0 的数目在什么情况下要读出;什么情况下可以不读。
6. 进行 21 世纪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网络或报章收集涉及千万以内数目的新闻与数据,然后把这些数
目贴在布告栏,与同学互相练习。
教具 课本 (第 1 页-第 3 页)
21/22 名学生能读出、说出和写出任何 10 000 000 以内的数目。
反思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2j)


单元/ 课题 整数与基本运算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1.1.2
学习目标 学生能确定表示 10 000 000 以内的数目之间的关系及变化的规律。
成功标准 学生能确定表示 10 000 000 以内的数目之间的关系及变化的规律和确定有规律的数列。
1. 引导学生应用计算思维来确定数目之间的关系及变化的规律。
2. 指导学生运用计算器确定有规律的数列。
教学步骤 3. 引导学生确认数列的规律,运用数轴或图表确定重复地乘或重复地除的数列。
4. 引导学生应用计算思维来确定数列的规律。
5. 指导学生以不同的策略确定数列的规律。
教具 课本 (第 4 页-第 6 页)
21/22 名学生能确定表示 10 000 000 以内的数目之间的关系及变化的规律和确定有规律的数列。
反思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3j)


单元/ 课题 整数与基本运算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1.1.3
学生能读出、说出任何涉及日常生活在 10 000 000 以内,以百万为单位的分数, 其分母为 2、 4、5、8
学习目标
和 10。
学生能读出、说出和写出任何涉及日常生活在 10 000 000 以内,以百万为单位的分数, 其分母为 2、
成功标准
4、5、8 和 10。
1. 进行探究式教学,通过思维模块让学生明白 1 百万的值被平均分成百万单位分数分的原理。
教学步骤 2. 引导学生动手做,模拟课文对折纸条,并写出与说出上面的分数。
3. 引导学生学习以约简的方法,将整数化为百万单位的真分数和带分数。
教具 课本 (第 7 页-第 8 页)
21/22 名学生读出、说出和写出任何涉及日常生活在 10 000 000 以内,以百万为单位的分数, 其分母为
反思 2、 4、5、8 和 10。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4j)


单元/ 课题 整数与基本运算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1.1.5
学习目标 学生能换算以百万为单位的小数和分数为整数和反之。
成功标准 学生能完成换算以百万为单位的小数和分数为整数和反之。
1. 引导学生以“X 1 000 000”的方式将百万单位的分数化为整数。
2. 引导学生进行分数与整数的乘法,换算百万单位的分数。
教学步骤 3. 提醒学生:换算百万单位的带分数时,先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
4. 引导学生使用不同策略,将百万单位的分数化为整数。
5. 进行 21 世纪教学活动,让学生分组回答问题,然后互相检查与分享解答步骤和答案。
教具 课本 (第 9 页-第 10 页)
21/22 名学生能完成换算以百万为单位的小数和分数为整数和反之。
反思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5j)


单元/ 课题 整数与基本运算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1.1.4
学习目标 学生能读出、说出任何涉及日常生活在 10 000 000 以内,以百万为单位的小数,其小数位至三位小数。
学生能读出、说出和写出任何涉及日常生活在 10 000 000 以内,以百万为单位的小数,其小数位至三位
成功标准
小数。
1. 引导学生进行 21 世纪教学活动,让两名学生一组,阅读第 11 页两则同样内容,但以不同数目单位
呈现的新闻,说出以百万单位的小数呈现的优点。
教学步骤 2. 引导学生使用思维模块,理解百万单位的小数。
3. 引导学生使用不同的策略,如:思维模块、除法算式及数位表来换算整数及百万单位的小数。
4. 进行 21 世纪教学活动,让学生分组回答问题,然后互相检查与分享解答步骤和答案。
教具 课本 (第 9 页-第 10 页)
21/22 名学生能读出、说出和写出任何涉及日常生活在 10 000 000 以内,以百万为单位的小数,其小数
反思 位至三位小数。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6j)


单元/ 课题 整数与基本运算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1.4.1, 1.4.2
学生能读出、说出和写出任何涉及日常生活在 10 000 000 以内,以百万为单位的小数,其小数位至三位
学习目标
小数。
学生能读出、说出和写出任何涉及日常生活在 10 000 000 以内,以百万为单位的小数,其小数位至三位
成功标准
小数。
1. 引导学生进行 21 世纪教学活动,让两名学生一组,阅读第 11 页两则同样内容,但以不同数目
单位呈现的新闻,说出以百万单位的小数呈现的优点。
教学步骤 2. 引导学生使用思维模块,理解百万单位的小数。
3. 引导学生使用不同的策略,如:思维模块、除法算式及数位表来换算整数及百万单位的小数。
4. 进行 21 世纪教学活动,让学生分组回答问题,然后互相检查与分享解答步骤和答案。
教具 课本 (第 9 页-第 10 页)
21/22 名学生能完成涉及整数、百万为单位的分数和百万为单位的小数,包括未知数的基本运算及有括号
反思 和无括号的混合运算的算式。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7j)


单元/ 课题 整数与基本运算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1.2.1
学生能完成涉及整数、百万为单位的分数和百万为单位的小数,包括未知数的基本运算及有括号和无括号
学习目标
的混合运算的算式。
学生能完成涉及整数、百万为单位的分数和百万为单位的小数,包括未知数的基本运算及有括号和无括号
成功标准
的混合运算的算式。
1. 引导学生了解百万单位的分数或小数与整数的相等值关系。
教学步骤 2. 让学生在练习簿上计算练习题。提醒学生进行百万单位的小数与整数的除法时,须注意小数点
的位置。
教具 课本 (第 15-16 页)
21/22 名学生能完成涉及整数、百万为单位的分数和百万为单位的小数,包括未知数的基本运算及有括号
反思 和无括号的混合运算的算式。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8j)


单元/ 课题 整数与基本运算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1.2.1
学生能完成涉及整数、百万为单位的分数和百万为单位的小数,包括未知数的基本运算及有括号和无括号
学习目标
的混合运算的算式。
学生能完成涉及整数、百万为单位的分数和百万为单位的小数,包括未知数的基本运算及有括号和无括号
成功标准
的混合运算的算式。
1. 引导学生进行混合运算,提醒需遵守“先乘除,后加减”的计算原则。
2. 引导学生解析题目,并拟定算式、计算答案。
教学步骤
3. 让学生在练习簿上计算练习题。提醒学生进行百万单位的小数与整数的除法时,须注意小数点
的位置。
教具 课本 (第 17-18 页)
21/22 名学生能完成涉及整数、百万为单位的分数和百万为单位的小数,包括未知数的基本运算及有括号
反思 和无括号的混合运算的算式。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9j)


单元/ 课题 整数与基本运算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1.2.1
学生能完成涉及整数、百万为单位的分数和百万为单位的小数,包括未知数的基本运算及有括号和无括号
学习目标
的混合运算的算式。
学生能完成涉及整数、百万为单位的分数和百万为单位的小数,包括未知数的基本运算及有括号和无括号
成功标准
的混合运算的算式。
1. 引导学生进行混合运算,提醒需遵守“先乘除,后加减”的计算原则。
2. 引导学生解析题目,并拟定算式、计算答案。
教学步骤
3. 让学生在练习簿上计算练习题。提醒学生进行百万单位的小数与整数的除法时,须注意小数点
的位置。
教具 课本 (第 17-18 页)
21/22 名学生能完成涉及整数、百万为单位的分数和百万为单位的小数,包括未知数的基本运算及有括号
反思 和无括号的混合运算的算式。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10j)


单元/ 课题 整数与基本运算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1.2.1
学生能完成涉及整数、百万为单位的分数和百万为单位的小数,包括未知数的基本运算及有括号和无括号
学习目标
的混合运算的算式。
学生能完成涉及整数、百万为单位的分数和百万为单位的小数,包括未知数的基本运算及有括号和无括号
成功标准
的混合运算的算式。
1. 引导学生进行混合运算,提醒需计算有括号的混合运算时,须先完成括号内的算式,然后才计
算括号外的算式。
教学步骤 2. 引导学生解析题目,并拟定算式、计算答案。
3. 让学生在练习簿上计算练习题。引导学生用计算思维来确定计算的次序,然后依次序解答问
题。
教具 课本 (第 19-20 页)
21/22 名学生能完成涉及整数、百万为单位的分数和百万为单位的小数,包括未知数的基本运算及有括号
反思 和无括号的混合运算的算式。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11j)


单元/ 课题 整数与基本运算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1.2.1
学生能完成涉及整数、百万为单位的分数和百万为单位的小数,包括未知数的基本运算及有括号和无括号
学习目标
的混合运算的算式。
学生能完成涉及整数、百万为单位的分数和百万为单位的小数,包括未知数的基本运算及有括号和无括号
成功标准
的混合运算的算式。。
教学步骤 1. 引导学生回顾基本运算中的未知数,确认以上场景中未知数的值。
2. 引导学生使用思维模块来解析基本运算中的未知数。
3. 让学生在练习簿上计算练习题。提醒学生须注意题目要求是否需要换算整数或百万的分数和小
数,如果没有列明要求,则可以以自己的觉得方便的计算步骤写出答案。
教具 课本 (第 21 页)
21/22 名学生能完成涉及整数、百万为单位的分数和百万为单位的小数,包括未知数的基本运算及有括号
反思 和无括号的混合运算的算式。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12j)


单元/ 课题 整数与基本运算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1.2.1
学生能完成涉及整数、百万为单位的分数和百万为单位的小数,包括未知数的基本运算及有括号和无括号
学习目标
的混合运算的算式。
学生能完成涉及整数、百万为单位的分数和百万为单位的小数,包括未知数的基本运算及有括号和无括号
成功标准
的混合运算的算式。。
1. 引导学生使用数轴、图表或绘图来解析基本运算的未知数。
教学步骤 2. 引导学生利用符号或字母确认未知数在算式中的位置,再进行计算。
3. 让学生在练习簿上计算练习题。
教具 课本 (第 22 页)
21/22 名学生能完成涉及整数、百万为单位的分数和百万为单位的小数,包括未知数的基本运算及有括号
反思 和无括号的混合运算的算式。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13j)


单元/ 课题 整数与基本运算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1.2.1
学生能完成涉及整数、百万为单位的分数和百万为单位的小数,包括未知数的基本运算及有括号和无括号
学习目标
的混合运算的算式。
学生能完成涉及整数、百万为单位的分数和百万为单位的小数,包括未知数的基本运算及有括号和无括号
成功标准
的混合运算的算式。。
1. 引导学生找出混合运算中的未知数。
教学步骤 2. 引导学生找出混合运算的未知数时,需考虑算式的计算顺序。
3. 让学生在练习簿上计算练习题。
教具 课本 (第 23 页)
21/22 名学生能完成涉及整数、百万为单位的分数和百万为单位的小数,包括未知数的基本运算及有括号
反思 和无括号的混合运算的算式。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14j)


单元/ 课题 整数与基本运算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1.2.1
学生能完成涉及整数、百万为单位的分数和百万为单位的小数,包括未知数的基本运算及有括号和无括号
学习目标
的混合运算的算式。
学生能完成涉及整数、百万为单位的分数和百万为单位的小数,包括未知数的基本运算及有括号和无括号
成功标准
的混合运算的算式。。
1. 教师准备多张算式卡,供不同组别的学生答题。
教学步骤 2. 引导学生完成活动,检查同学计算的答案是否正确。
3. 让学生在练习簿上计算练习题。
教具 课本 (第 24 页)
21/22 名学生能完成涉及整数、百万为单位的分数和百万为单位的小数,包括未知数的基本运算及有括号
反思 和无括号的混合运算的算式。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15j)
单元/ 课题 整数与基本运算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1.3.1
学习目标 学生能将 100 以内的数目归类为质数和合数。
成功标准 学生能将 100 以内的数目归类为质数和合数。
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的质数的特征,让学生思考质数与合数的区别。
教学步骤 2. 引导学生模拟与进行游戏,辅助学生辨别质数与合数。
3. 让学生在练习簿上计算练习题。
教具 课本 (第 25 页)
21/22 名学生能将 100 以内的数目归类为质数和合数。
反思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16j)


单元/ 课题 整数与基本运算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1.3.1
学习目标 学生能将 100 以内的数目归类为质数和合数。
成功标准 学生能将 100 以内的数目归类为质数和合数。
1. 教师准备一些小物品,引导学生平分物品,并从中了解能被整除的合数是能被平分的。
教学步骤 2. 引导学生通过图表确认 13-20 的数目为质数或合数。
3. 教师扫描“科技帮手”的二维码,引导学生找出 100 以内的数目的质数。
教具 课本 (第 26-27 页)
21/22 名学生能将 100 以内的数目归类为质数和合数。
反思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17j)


单元/ 课题 整数与基本运算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1.4.1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整数、质数、合数、百万 为单位的分数和百万为单位的小数,包括未知 数的
学习目标
基本运算及有括号和无括号的混合运算有关的问题。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整数、质数、合数、百万 为单位的分数和百万为单位的小数,包括未知 数的
成功标准
基本运算及有括号和无括号的混合运算有关的问题。
1. 引导学生按照波利亚模式的四个步骤来解决问题。
2. 让学生知道,检查答案时,可以应用不同的计算策略或逆运算来确认答案。
3. 引导学生应用计算思维,把题目分解成完成数列和找出未知数两个步骤解答,再依序解决问
教学步骤
题。
4. 引导学生运用代数来解决涉及未知数的问题。
5. 让学生在练习簿上计算练习题。
教具 课本 (第 28-29 页)
21/22 名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整数、质数、合数、百万 为单位的分数和百万为单位的小数,包括
反思 未知 数的基本运算及有括号和无括号的混合运算有关的问题。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18j)
单元/ 课题 整数与基本运算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1.4.1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整数、质数、合数、百万 为单位的分数和百万为单位的小数,包括未知 数的
学习目标
基本运算及有括号和无括号的混合运算有关的问题。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整数、质数、合数、百万 为单位的分数和百万为单位的小数,包括未知 数的
成功标准
基本运算及有括号和无括号的混合运算有关的问题。
1. 引导学生解答第 3 道题,告诉学生家具店会通过按压测试器来检测家具的性能、硬度和承重力
等。
2. 解答第 4 道题,引导学生应用情境教学解析问题,掌握从小时到秒的换算后,再解答算式。
教学步骤 3. 引导学生应用思维模块呈现出 U 城市和 T 城市人口的比例,然后按照比例的数量计算两个城市
的人口总数。
4. 提醒学生,当题目要求的答案是百万单位的分数时,那答案须化为最简分数或带分数。
5. 让学生在练习簿上计算练习题。
教具 课本 (第 30-31 页)
21/22 名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整数、质数、合数、百万 为单位的分数和百万为单位的小数,包括
反思 未知 数的基本运算及有括号和无括号的混合运算有关的问题。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19j)


单元/ 课题 整数与基本运算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1.4.1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整数、质数、合数、百万 为单位的分数和百万为单位的小数,包括未知 数的
学习目标
基本运算及有括号和无括号的混合运算有关的问题。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整数、质数、合数、百万 为单位的分数和百万为单位的小数,包括未知 数的
成功标准
基本运算及有括号和无括号的混合运算有关的问题。
1. 第 5 题,引导学生运用思维模块解析问题。
2. 引导学情把 P 与 R 的差扩大成整数,使算式变得更简易。
3. 引导学生应用计算思维拆解算式的数目,简化运算。
教学步骤 4. 解答第 6 道题,让学生明白,用汽车的总生产量减掉 2017 年与 2018 和 2019 年数据的差,再除
以 3 既能得到 2017 年的生产量。将 2017 年与 2019 年的差除以 12 个月,也可以得到每月的平均
生产量的差。
5. 让学生在练习簿上计算练习题。
教具 课本 (第 32-33 页)
21/22 名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整数、质数、合数、百万 为单位的分数和百万为单位的小数,包括
反思 未知 数的基本运算及有括号和无括号的混合运算有关的问题。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20j)


单元/ 课题 整数与基本运算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1.4.1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整数、质数、合数、百万 为单位的分数和百万为单位的小数,包括未知 数的
学习目标
基本运算及有括号和无括号的混合运算有关的问题。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整数、质数、合数、百万 为单位的分数和百万为单位的小数,包括未知 数的
成功标准
基本运算及有括号和无括号的混合运算有关的问题。
1. 第 7 题,引导学生运用尝试法,逐一尝试,以找出两种包装的质量总和是 32kg 的组合。
2. 引导学生有系统地制作图表,能更明了的推算出可能的组合。
3. 解答第 8 道题:引导学生应用计算思维解析问题,把找到的质数根据题题目要求放入算式,然
教学步骤
后进行计算。
4. 解答第 9 道题:向学生提问:12 月假期中有 2 天需学生参与讲座会。这 2 天的日期都是质数,
其和是 6。引导学生运用技能找出这 2 天的日期。
教具 课本 (第 34-35 页)
21/22 名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整数、质数、合数、百万 为单位的分数和百万为单位的小数,包括
反思 未知 数的基本运算及有括号和无括号的混合运算有关的问题。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21j)
单元/ 课题 整数与基本运算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1.4.1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整数、质数、合数、百万 为单位的分数和百万为单位的小数,包括未知 数的
学习目标
基本运算及有括号和无括号的混合运算有关的问题。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整数、质数、合数、百万 为单位的分数和百万为单位的小数,包括未知 数的
成功标准
基本运算及有括号和无括号的混合运算有关的问题。
1. 引导学生解析题目,并运用各种解答策略解决问题。
2. 学生分组提出自己的解题方法及解答步骤,然后整合、验算,在课堂上发表。老师进行改正及
教学步骤 讲评。
3. 引导学生运用技能找出数目。
4. 让学生完成额外练习,并通过多做练习来巩固单元所学的技能。
教具 课本 (第 36-39 页)
21/22 名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整数、质数、合数、百万 为单位的分数和百万为单位的小数,包括
反思 未知 数的基本运算及有括号和无括号的混合运算有关的问题。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22j)


单元/ 课题 分数、小数与百分比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2.1.1
学习目标 学生能进行二个数的乘法,涉及真分数、整数和带分数。
成功标准 学生能进行二个数的乘法,涉及真分数、整数和带分数。
2 2
1. 引导学生理解 也写作 2÷1,因为分数线也代表除。因此,2 等于 。
1 1
2
2. 引导学生理解倒数是指一个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分子作分母;分母作分子。例如 的
5
教学步骤 5
倒数是 ,两个数的积都是 1.除了 0 以外的数目都存在倒数。
2
3. 引导学生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后,将除数转化成倒数,将÷改成×,以分数乘法的技能计算出
答案。
4. 引导学生列出“分数除法检查表”,以便在作答时审查计算步骤的完整性。
5. 让学生完成额外练习,并通过多做练习来巩固单元所学的技能。
教具 课本 (第 40-44 页)
21/22 名学生能进行二个数的乘法,涉及真分数、整数和带分数。
反思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23j)


单元/ 课题 分数、小数与百分比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2.2.1
学习目标 学生能进行小数与小数的乘法,其答案至三位小数。
成功标准 学生能进行小数与小数的乘法,其答案至三位小数。
1. 引导学生了解小数乘法的计算步骤口诀:一算二数三划,并让学生根据口诀及课文内容,做出
解答步骤。
2. 引导学生使用不同的策略计算答案,将小数拆开进行乘法,也可写作(2×3.64)百万令吉+
教学步骤
(0.3×3.64)百万令吉。
3. 引导学生运用数轴来确定答案。
4. 让学生完成额外练习,并通过多做练习来巩固单元所学的技能。
教具 课本 (第 45-47 页)
21/22 名学生能进行小数与小数的乘法,其答案至三位小数。
反思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24j)
单元/ 课题 分数、小数与百分比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2.2.2
学习目标 学生能进行小数与小数的除法,其答案至三位小数。
成功标准 学生能进行小数与小数的除法,其答案至三位小数。
1. 引导学生了解在计算小数除法时,如果除数是小数,就先把除数扩大成整数,而被除数也必须
以相同的倍数扩大。
教学步骤
2. 引导学生结合混合运算的算式,了解小数除法扩大倍数的运算模式。
3. 让学生完成额外练习,并通过多做练习来巩固单元所学的技能。
教具 课本 (第 48-50 页)
21/22 名学生能进行小数与小数的除法,其答案至三位小数。
反思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25j)


单元/ 课题 分数、小数与百分比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2.3.1
学习目标 学生能把小数化为大于 100%的百分比和反之。
成功标准 学生能把小数化为大于 100%的百分比和反之。
1. 引导学生应用全握式学习法,掌握使用不同策略的百分比与小数的互化方式。
教学步骤 2. 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百分比与分数的互化的技能。
3. 让学生完成额外练习,并通过多做练习来巩固单元所学的技能。
教具 课本 (第 51-54 页)
21/22 名学生能把小数化为大于 100%的百分比和反之。。
反思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26j)


单元/ 课题 分数、小数与百分比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2.3.3
学习目标 学生能从有小数的数量确定至大于 100%的百分比和反之。
成功标准 学生能从有小数的数量确定至大于 100%的百分比和反之。
1. 引导学生以百分比的乘法计算出四月份收到的外卖订单数量。
2. 引导学生运用思维模块解析问题、确定算式,然后把数目化简,以方便计算。
教学步骤
3. 让学生进行游戏,加强确定百分比的数学技能。
4. 让学生完成额外练习,并通过多做练习来巩固单元所学的技能。
教具 课本 (第 55-57 页)
21/22 名学生能从有小数的数量确定至大于 100%的百分比和反之。
反思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27j)


单元/ 课题 分数、小数与百分比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2.3.2
学习目标 学生能解答百分比的加法和减法的算式。
成功标准 学生能解答百分比的加法和减法的算式。
1. 引导学生运用思维模块解析题目,明白原有的数量是 100%。
2. 引导学生根据增加后的百分比,计算数量。
教学步骤 3. 引导学生解析题目要求,并确定算式。
4. 应用全握式学习法,引导学生使用不同策略来计算百分比的加法与减法。
5. 让学生进行游戏,加强确定百分比的加法与减法的技能。
教具 课本 (第 58-60 页)
21/22 名学生能解答百分比的加法和减法的算式。
反思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28j)
单元/ 课题 分数、小数与百分比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2.4.1
学习目标 学生能完成整数、小数、分数及有括号和无括号的混合运算算式,并涉及任何两个基本运算。
成功标准 学生能完成整数、小数、分数及有括号和无括号的混合运算算式,并涉及任何两个基本运算。
1. 应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按照比例站在走廊或课室模拟三个地点的距离,了解计算思路。
2. 启动思维:引导学生运用类推法,根据两地的距离和汽油的体积的关系,找出行驶 3.6km 所需
教学步骤 的汽油的体积。
3. 引导学生引用模拟法切割面团或卡片等实物,以了解并掌握分数的乘法与分数的除法。
4. 应用思维模块学习法,引导学生解析与运算问题。
教具 课本 (第 61-63 页)
21/22 名学生能完成整数、小数、分数及有括号和无括号的混合运算算式,并涉及任何两个基本运算。
反思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29j)


单元/ 课题 分数、小数与百分比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2.4.1
学习目标 学生能完成整数、小数、分数及有括号和无括号的混合运算算式,并涉及任何两个基本运算。
成功标准 学生能完成整数、小数、分数及有括号和无括号的混合运算算式,并涉及任何两个基本运算。
1. 应用思维模块学习法,引导学生找出可制作的蛋糕的数量。
2. 向学生强调四则运算的计算规则与顺序,先完成括号内的算式,再根据括号内的答案进行运
算。
教学步骤 3. 应用全握式学习法,引导学生掌握与运用不同的计算策略来解答问题。
4. 引导学生引用思维模块学习法来解析问题,理解把两袋面粉的质量加起来再除以 2,就是各自一
半的和。
5. 让学生进行游戏,加强技能。
教具 课本 (第 64-66 页)
21/22 名学生能完成整数、小数、分数及有括号和无括号的混合运算算式,并涉及任何两个基本运算。
反思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30j)


单元/ 课题 分数、小数与百分比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2.5.1
学习目标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比有关的应用题。
成功标准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比有关的应用题。
1. 引导学生按照波利亚模式的四个步骤来解决问题。
2. 引导学生根据题目画出学生之间的距离的示意图,了解题目后再进行计算。
教学步骤 3. 引导学生运用百分比的加法运算及确定百分比的数量的技能解决问题。
4. 引导学生解析题目,使用分数的除法计算原有的总数。
5. 让学生进行游戏,加强技能。
教具 课本 (第 67-69 页)
21/22 名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比有关的应用题。
反思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31j)


单元/ 课题 分数、小数与百分比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2.5.1
学习目标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比有关的应用题。
成功标准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比有关的应用题。
1. 引导学生诠释饼分图内的信息,以了解问题。
2. 引导学生运用计算思维来分析问题,并运用思维模块拟定策略。
3. 引导学生运用计算思维展示家庭开销里的伙食费、多媒体开销及水电费的占比,并确定伙食
教学步骤
费。
4. 鼓励学生设计自己的财政预算,为自己的将来做好适当的规划。
5. 让学生进行游戏,加强技能。
教具 课本 (第 70-72 页)
21/22 名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比有关的应用题。
反思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32j)


单元/ 课题 分数、小数与百分比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2.5.1
学习目标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比有关的应用题。
成功标准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比有关的应用题。
1. 引导学生解析题目,并运用各种解答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步骤 2. 引导学生进行分组活动:提出自己的解题方法及解答步骤,然后整合、验算,在课堂上发表。
3. 让学生进行游戏,加强技能。
教具 课本 (第 73-76 页)
21/22 名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比有关的应用题。
反思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33j)


单元/ 课题 数与运算- 3.钱币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3.1.1
学生能认识成本、售价、盈利、亏损、折扣、回 扣、礼卷、账单、收据、发票、资产、负 债、利息、股
学习目标
息和服务税。
学生能说出成本、售价、盈利、亏损、折扣、回 扣、礼卷、账单、收据、发票、资产、负 债、利息、股
成功标准
息和服务税。
1. 引导学生认识成本、售价、盈利和亏损,并举出在生活中的例子。
2. 引导学生说出成本、售价、盈利和亏损,之间的关系,思考一笔买卖中会赚取盈利或造成亏损
教学步骤
的原因。
3. 让学生明白盈利和亏损不会在同一笔买卖里同时出现。
教具 课本 (第 77-78 页)
21/22 名学生能说出成本、售价、盈利、亏损、折扣、回 扣、礼卷、账单、收据、发票、资产、负 债、
反思 利息、股息和服务税。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34j)


单元/ 课题 数与运算- 3.钱币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3.1.1
学生能认识成本、售价、盈利、亏损、折扣、回 扣、礼卷、账单、收据、发票、资产、负 债、利息、股
学习目标
息和服务税。
成功标准 学生能根据售价的百分比找出成本,再用售价和成本计算盈利
1. 引导学生互相讨论课文中提出的问题,思考成本和售价的差如何影响盈利。
2. 引导学生提出看法,分享将来若自己经营生意,该如何有效率地控制成本,为自己带来可观的
教学步骤 盈利。
3. 引导学生应用思维模块来解析问题,根据售价的百分比找出成本,再用售价和成本计算盈利。
4. 指导学生分清楚成本、售价和盈利之间的关系,确认计算公式。
教具 课本 (第 79-80 页)
21/22 名学生能根据售价的百分比找出成本,再用售价和成本计算盈利
反思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35j)


单元/ 课题 数与运算- 3.钱币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3.1.1,3.1.2
学习目标 学生能理解成本、售价、盈利、亏损、折扣、回 扣、利息、股息和服务税的概念。
成功标准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计算成本、售价、盈利、亏损、折扣、回 扣、利息、股息和服务税的步骤。
1. 引导学生应用全握式学习法了解,当一笔买卖的售价高于成本,就能用售价减成本,找出盈
利;当成本高于售价,就能确定亏损,所以计算亏损则成本减售价。
教学步骤 2. 引导学生观察多种促销海报,并说出这些商家给予的优惠类型,从中认识折扣、回扣和礼券。
3. 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折扣及回扣的步骤。
4. 指导学生理解题目要求,并从促销海报中读取资料进行作答。
教具 课本 (第 81-83 页)
21/22 名学生能理解并掌握计算成本、售价、盈利、亏损、折扣、回 扣、利息、股息和服务税的步骤。
反思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36j)


单元/ 课题 数与运算- 3.钱币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3.1.1
学习目标 学生能理解成本、售价、盈利、亏损、折扣、回 扣、利息、股息和服务税的概念。
成功标准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计算成本、售价、盈利、亏损、折扣、回 扣、利息、股息和服务税的步骤。
1. 引导学生认识账单,理解账单上的事项。
2. 引导学生观察收集来的账单,讨论账单上的信息并提出问题,然后解答。
教学步骤
3.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说出收据与发票的用处。
4. 向学生介绍发票与收据上的事项,让学生对账单、收据及发票说出三种单据的异同点。
教具 课本 (第 84-85 页)
21/22 名学生能理解并掌握计算成本、售价、盈利、亏损、折扣、回 扣、利息、股息和服务税的步骤。
反思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37j)


单元/ 课题 数与运算- 3.钱币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3.1.1
学习目标 学生能理解成本、售价、盈利、亏损、折扣、回 扣、利息、股息和服务税的概念。
成功标准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计算成本、售价、盈利、亏损、折扣、回 扣、利息、股息和服务税的步骤。
1. 引导学生认识资产与负债。
2. 引导学生说出其他与资产和负债有关的例子。
教学步骤
3.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场景,了解资产会视情况贬值或升值。
4. 告诉学生净资产就是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净值。
教具 课本 (第 86-87 页)
21/22 名学生能理解并掌握计算成本、售价、盈利、亏损、折扣、回 扣、利息、股息和服务税的步骤。
反思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38j)


单元/ 课题 数与运算- 3.钱币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3.1.1,3.1.2
学习目标 学生能理解成本、售价、盈利、亏损、折扣、回 扣、利息、股息和服务税的概念。
成功标准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计算成本、售价、盈利、亏损、折扣、回 扣、利息、股息和服务税的步骤。
1. 向学生介绍关于利息和股息的基本知识,银行将存款者的存款借给借款者,再从向借贷者征收
的贷款利息中,抽取一部分作为存款者的存款利息。
教学步骤
2. 告诉学生年终结存就是本金和利息的总和,并引导学生回顾复利的利息计算方法,然后回答问
题。
教具 课本 (第 88-89 页)
21/22 名学生能理解并掌握计算成本、售价、盈利、亏损、折扣、回 扣、利息、股息和服务税的步骤。
反思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39j)


单元/ 课题 数与运算- 3.钱币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3.1.2
学习目标 学生能理解成本、售价、盈利、亏损、折扣、回 扣、利息、股息和服务税的概念。
成功标准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计算成本、售价、盈利、亏损、折扣、回 扣、利息、股息和服务税的步骤。
1. 引导学生进行活动,观察账单、发票或收据,并说出有征收服务税的行业。
2. 告诉学生征收服务税将作为国家的收入与管理费用。
教学步骤
3. 指导学生计算服务税的方法。
4. 应用全握式学习法,引导学生掌握与认识所以钱财管理的技能,并能够确认与回答问题。
教具 课本 (第 90-91 页)
21/22 名学生能理解并掌握计算成本、售价、盈利、亏损、折扣、回 扣、利息、股息和服务税的步骤。
反思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40j)


单元/ 课题 数与运算- 3.钱币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3.2.1
学习目标 学生能认识保险与回教保险。
成功标准 学生能认识保险与回教保险并说出保险对生活带来的好处。
1.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保险的作用。
2. 让学生分享生活上有关保险的经验。
教学步骤 3. 引导学生说出保险对生活带来的好处。
4. 引导学生探讨医药保险和意外保险的区别,并发现保险有不同的种类。
5. 引导学生说出保险的定义,鼓励学生上网搜索资料,了解保险的更多资讯。
教具 课本 (第 92-93 页)
21/22 名学生能认识保险与回教保险并说出保险对生活带来的好处。
反思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41j)
单元/ 课题 数与运算- 3.钱币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3.2.1,3.2.2
学习目标 学生能认识保险与回教保险。
成功标准 学生能认识保险与回教保险并说出保险与回教保险能带来哪些报障和利益。
1. 引导学生了解虽然保险与回教保险的运作形式有所不同,但目的是相同的,那就是报障投保人
好缴纳者及其资产。
2. 让学生上网搜查保险与回教保险能带来哪些报障和利益。
教学步骤 3. 引导学生意识到风险对生活带来的影响,从而认识到人们购买保险的目的是将风险转移,报障
经济与生活的安定。
4. 鼓励学生多看时事新闻,并了解保险在事故中的重要性。
5. 引导学生说出保险的定义,鼓励学生上网搜索资料,了解保险的更多资讯。
教具 课本 (第 94-95 页)
21/22 名学生能认识保险与回教保险并说出保险与回教保险能带来哪些报障和利益。
反思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42j)


单元/ 课题 数与运算- 3.钱币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3.2.2
学习目标 学生能说明保险与回教保险的目的和保障的重要性。
成功标准 学生能说明保险与回教保险的目的和保障的重要性并了解该保险对自己带来哪些保障和利益。
1. 引导学生说出购买保险的其他重要性。
2. 让学生知道不同的保险类型是针对不同的风险给予的保障,所以缴纳者根据自己投保的目的选
教学步骤
择所购买的保险类型。
3. 让学生向父母了解已经为自己购买的保险,并作记录该保险对自己带来哪些保障和利益。
教具 课本 (第 96-97 页)
21/22 名学生能说明保险与回教保险的目的和保障的重要性并了解该保险对自己带来哪些保障和利益。
反思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43j)


单元/ 课题 数与运算- 3.钱币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3.3.1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成本、售价、盈利、亏 损、折扣、回扣、礼卷、账单、收据、发 票、资产、
学习目标
负债、利息、股息、服务税、钱 财管理和风险有关的应用题。
学生能运用波利亚模式四个步骤来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成本、售价、盈利、亏 损、折扣、回扣、礼卷、
成功标准
账单、收据、发 票、资产、负债、利息、股息、服务税、钱 财管理和风险有关的应用题。
1. 引导学生按照波利亚模式四个步骤来解决问题。
2. 让学生知道验算答案时,可以应用不同的计算策略或逆运算来确认答案。
教学步骤
3. 引导学生确定成本、售价、盈利与亏损的关系,并拟定计算方法。
4. 引导学生先根据折扣找出旧款遥控无人机的售价,再运用计算亏损的公式得出亏损的数额。
教具 课本 (第 98-99 页)
21/22 名学生能运用波利亚模式四个步骤来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成本、售价、盈利、亏 损、折扣、回
反思 扣、礼卷、账单、收据、发 票、资产、负债、利息、股息、服务税、钱 财管理和风险有关的应用题。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44j)


单元/ 课题 数与运算- 3.钱币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3.3.1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成本、售价、盈利、亏 损、折扣、回扣、礼卷、账单、收据、发 票、资产、
学习目标
负债、利息、股息、服务税、钱 财管理和风险有关的应用题。
学生能运用波利亚模式四个步骤来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成本、售价、盈利、亏 损、折扣、回扣、礼卷、
成功标准
账单、收据、发 票、资产、负债、利息、股息、服务税、钱 财管理和风险有关的应用题。
1. 引导学生拟定计算策略,先确定自动吸尘机折扣后的价钱,再计算丽仪电子钱包欠缺的金额,
然后再找出需充值的金额。
2. 让学生回想父母或自己使用电子钱包的经验,说出使用电子钱包回扣奖励的支付情况。
教学步骤
3. 引导学生根据复利的计算方式,计算维彬和小齐在两年后所拥有的存款总额,通过图表解析存
款的差,以及造成每年利息的差,再把两年的差一次性加起来。
4. 教导学生积少成多的道理,鼓励他们养成储蓄的习惯,并减少不必要的花费。
教具 课本 (第 100-101 页)
21/22 名学生能运用波利亚模式四个步骤来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成本、售价、盈利、亏 损、折扣、回
反思 扣、礼卷、账单、收据、发 票、资产、负债、利息、股息、服务税、钱 财管理和风险有关的应用题。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45j)


单元/ 课题 数与运算- 3.钱币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3.3.1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成本、售价、盈利、亏 损、折扣、回扣、礼卷、账单、收据、发 票、资产、
学习目标
负债、利息、股息、服务税、钱 财管理和风险有关的应用题。
学生能运用波利亚模式四个步骤来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成本、售价、盈利、亏 损、折扣、回扣、礼卷、
成功标准
账单、收据、发 票、资产、负债、利息、股息、服务税、钱 财管理和风险有关的应用题。
1. 引导学生通过访问父母或上网搜索,了解购买汽车贷款的程序,并将计算利息的方法制成有系
统的图表。
教学步骤 2. 让学生知道,银行将会根据借贷者贷款的年份,每年收取相对的利息。
3. 引导学生应用尝试法,根据总数是 22 本旅游杂志的要求,找出盈利的总和是 RM90 的组合。
4. 教导学生找出尚欠缺的钱,再推算出还需卖出的《大世界》的数量。
教具 课本 (第 102-103 页)
21/22 名学生能运用波利亚模式四个步骤来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成本、售价、盈利、亏 损、折扣、回
反思 扣、礼卷、账单、收据、发 票、资产、负债、利息、股息、服务税、钱 财管理和风险有关的应用题。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46j)


单元/ 课题 数与运算- 3.钱币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3.3.1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成本、售价、盈利、亏 损、折扣、回扣、礼卷、账单、收据、发 票、资产、
学习目标
负债、利息、股息、服务税、钱 财管理和风险有关的应用题。
学生能运用波利亚模式四个步骤来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成本、售价、盈利、亏 损、折扣、回扣、礼卷、
成功标准
账单、收据、发 票、资产、负债、利息、股息、服务税、钱 财管理和风险有关的应用题。
1. 引导学生应用全握式学习法,协助不同程度的学生掌握及确认服务税的方法,并计算总额。
2. 应用模拟法,运用学生在之前活动中收集的收据模拟成类似题目,让学生多计算,以巩固技
教学步骤 能。
3. 引导学生应用全握式学习法,引导学生解析题目,并运用各种解答策略解决问题。
4. 让学生将题目写在班上各角落,每组学生到各角落讨论及写出解答步骤。
教具 课本 (第 104-105 页)
21/22 名学生能运用波利亚模式四个步骤来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成本、售价、盈利、亏 损、折扣、回
反思 扣、礼卷、账单、收据、发 票、资产、负债、利息、股息、服务税、钱 财管理和风险有关的应用题。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47j)


单元/ 课题 数与运算- 3.钱币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3.3.1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成本、售价、盈利、亏 损、折扣、回扣、礼卷、账单、收据、发 票、资产、
学习目标
负债、利息、股息、服务税、钱 财管理和风险有关的应用题。
学生能运用波利亚模式四个步骤来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成本、售价、盈利、亏 损、折扣、回扣、礼卷、
成功标准
账单、收据、发 票、资产、负债、利息、股息、服务税、钱 财管理和风险有关的应用题。
1. 引导学生根据价钱与优惠进行运算,并作出比较。
2. 引导学生分享与讨论自己的选择原因,回顾钱财管理的技能。
教学步骤 3. 引导学生应用全握式学习法,帮助学生掌握这个单元所有的数学技能,并确保能灵活运用。
4. 学生扫描二维码,完成里面提供的额外练习,并通过多做练习来巩固这个单元所学的数学技
能。
教具 课本 (第 106-108 页)
21/22 名学生能运用波利亚模式四个步骤来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成本、售价、盈利、亏 损、折扣、回
反思 扣、礼卷、账单、收据、发 票、资产、负债、利息、股息、服务税、钱 财管理和风险有关的应用题。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48j)


单元/ 课题 测量与几何- 4.时间与时刻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4.1.1
学习目标 学生能认识时区。
成功标准 学生能认识时区并确认两个不同时区的城市之间的时差。
1. 引导学生根据课本第 109 页的图片,说出地球自转所造成的自然现象,思考各城市在同一时
刻,却使用不同时间的原因。
2. 引导学生说出各地区之间的时间差距。
教学步骤
3. 引导学生应用情境教学法,借用手电筒与地球仪,让学生认识时区,明白划分地区的目的。
4. 学生扫描二维码,通过给谷歌地球的三维模型,具体观看时区的划分并了解现在通用的世界标
准时间。
教具 课本 (第 109-110 页)
21/22 名学生能认识时区并确认两个不同时区的城市之间的时差。
反思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49j)
单元/ 课题 测量与几何- 4.时间与时刻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4.1.1
学习目标 学生能认识时区。
成功标准 学生能认识时区并确认两个不同时区的城市之间的时差。
1. 引导学生观察时区图,并说明往左一个时区当地时间迟 1 小时,往右则早 1 小时。
2. 引导学生思考,我国领土横跨两个时区,却统一时间的目的是什么?
教学步骤 3. 引导学生明白,如果一个国家的领土横跨太多时区,却统一时间的话,会出现其中一个城市下
午 4 时不到就天黑的情况。
4. 学生搜索一些世界知名城市的资料,将收集到的资料绘成图像组织。成品可贴在笔记本。
教具 课本 (第 111-112 页)
21/22 名学生能认识时区并确认两个不同时区的城市之间的时差。
反思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50j)


单元/ 课题 测量与几何- 4.时间与时刻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4.1.2
学习目标 学生能认识时区。
成功标准 学生能认识时区并确认两个不同时区的城市之间的时差。
1. 引导学生回顾时间与时刻的基本运算,根据课文两个地点的时间确定时差。
2. 引导学生观看第 111 页的时区图,并说出对时差的理解。
3. 引导学生运用数轴确定两个地区的时差,并找出当地时间。
4. 让学生知道,当两个地区的时区经过中时区时,可分别确定两个地区与中时区的时差,再把两
教学步骤
边的时差加起来。
5. 应用 21 世纪教学活动,学生轮流到前面当答题者,根据学生给出的城市与时区,转动代表马来
西亚时间的时钟。
6. 提醒学生注意 12 时计时法与 24 时计时法的写法,避免写错。
教具 课本 (第 113-115 页)
21/22 名学生能认识时区并确认两个不同时区的城市之间的时差。
反思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51j)


单元/ 课题 测量与几何- 4.时间与时刻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4.2.1
学习目标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时区有关的应用题。
成功标准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时区有关的应用题。
1. 引导学生按照波利亚模式四个步骤来解决问题。
2. 应用直观法,让学生拨动钟面,直接观察出时针移动的幅度,并说出两个地区之间的时间时
教学步骤 差。
3. 引导学生运用时间的基本运算来进行验算。
4. 提醒学生注意 12 时计时法与 24 时计时法的写法,避免写错。
教具 课本 (第 116-117 页)
21/22 名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时区有关的应用题。
反思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52j)


单元/ 课题 测量与几何- 4.时间与时刻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4.2.1
学习目标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时区有关的应用题。
成功标准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时区有关的应用题。
1. 指导学生计算飞机抵达目的地时的马来西亚时间,然后才根据时差,确认抵达韩国的当地时
间;也可以尝试不同策略,先确认时差,再加上航程时间。
2. 应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扮演乘坐飞机到国外的情景,从中设计类似的题目,让学生在游戏中
教学步骤 作答。
3. 引导学生解析问题,拟定计算顺序,找出从起飞时间开始,经过航程时间、飞机延迟时间和两
个地区的时差影响后,两人抵达目的地的当地时间。
4. 引导学生使用数轴、图表、算式等方法来验算答案。
教具 课本 (第 118-119 页)
21/22 名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时区有关的应用题。
反思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53j)


单元/ 课题 测量与几何- 4.时间与时刻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4.2.1
学习目标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时区有关的应用题。
成功标准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时区有关的应用题。
1. 指导学生运用所学过的技能,确认佳恩的出发地与目的地的时差,再运用策略计算出目的地的
当地时间。
教学步骤 2. 运用数轴向学生解释时间超过 0000 时就是第二天的日期,所以作答时也要写出日期。
3. 引导学生了解各时区之间的时间早迟原理,确定罗马在时区图上位于大马的左边,并推算出罗
马的时区。
教具 课本 (第 120-121 页)
21/22 名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时区有关的应用题。
反思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54j)


单元/ 课题 测量与几何- 4.时间与时刻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4.2.1
学习目标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时区有关的应用题。
成功标准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时区有关的应用题。

1. 指导学生解析题目,并运用各种解答策略如数轴、图表、算式等来解决问题。
教学步骤
2. 引导学生运用计算思维来解析题目所要求的条件,拟定计算顺序,以确定时差。

教具 课本 (第 122 页)
21/22 名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时区有关的应用题。
反思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55j)


单元/ 课题 测量与几何- 4.时间与时刻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4.2.1
学习目标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时区有关的应用题。
成功标准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时区有关的应用题。

1. 扫描二维码,让学生参考机票样式,然后设计与填写机票信息。
教学步骤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游戏。

教具 课本 (第 123 页)
21/22 名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时区有关的应用题。
反思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56j)


单元/ 课题 测量与几何- 4.时间与时刻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4.2.1
学习目标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时区有关的应用题。
成功标准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时区有关的应用题。

1. 扫描二维码,让学生完成里面提供的额外练习,并通过多做练习来巩固这个单元所学的数学技
教学步骤
能。

教具 课本 (第 124 页)
21/22 名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时区有关的应用题。
反思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57j)


单元/ 课题 测量与几何- 4.时间与时刻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4.2.1
学习目标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时区有关的应用题。
成功标准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时区有关的应用题。

1. 扫描二维码,让学生完成里面提供的额外练习,并通过多做练习来巩固这个单元所学的数学技
教学步骤
能。

教具 课本 (第 124 页)
21/22 名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时区有关的应用题。
反思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58j)


单元/ 课题 测量与几何- 5.度量衡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5.1.1
学习目标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长度、质量和液体的体积之间的关系有关的问题, 涉及长度与质量。
成功标准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长度、质量和液体的体积之间的关系有关的问题, 涉及长度与质量。
1. 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过的度量衡的运算。
2. 引导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长度、质量和液体的体积之间的关系。
教学步骤
3. 向学生提问:“如果杯子的质量是 200g,计算每层蜡烛平均的质量。”,并引导他们从中发现
液体的体积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教具 课本 (第 125 页)
21/22 名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长度、质量和液体的体积之间的关系有关的问题, 涉及长度与质
反思 量。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59j)


单元/ 课题 测量与几何- 5.度量衡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5.1.1
学习目标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长度、质量和液体的体积之间的关系有关的问题, 涉及长度与质量。
成功标准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长度、质量和液体的体积之间的关系有关的问题, 涉及长度与质量。
1. 引导学生运用波利亚模式的四个步骤来解决问题。
2. 引导学生以归一法找出线缆的长度和质量的关系,即 I m 的线缆重 0.04kg。
教学步骤
3. 让学生尝试以不同的方法验算答案,如确定 3.2kg÷80 与 3.5kg÷87.5 得到的答案都是
0.04kg,从中了解两个度量衡之间的运算思路。
教具 课本 (第 126 页)
21/22 名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长度、质量和液体的体积之间的关系有关的问题, 涉及长度与质
反思 量。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60j)


单元/ 课题 测量与几何- 5.度量衡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5.1.1
学习目标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长度、质量和液体的体积之间的关系有关的问题, 涉及长度与质量。
成功标准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长度、质量和液体的体积之间的关系有关的问题, 涉及长度与质量。
1. 引导学生运用模拟法测量自己的身高和体重,然后根据题目提供的 BMI 计算公式,计算身体质
教学步骤 量质数。把答案进位至一位小数即可。
2. 引导学生应用除法巧算来计算大数目的除数。
教具 课本 (第 127 页)
21/22 名学生能计算个人自己的身体质量质数。
反思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61j)


单元/ 课题 测量与几何- 5.度量衡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5.1.1
学习目标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长度、质量和液体的体积之间的关系有关的问题, 涉及长度与质量。
成功标准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长度、质量和液体的体积之间的关系有关的问题, 涉及长度与质量。

1. 引导学生解析问题,运用数轴确认路程,并按照比例计算所需的柴油量。
教学步骤
2. 引导学生应用除法巧算来计算大数目的除数。

教具 课本 (第 128 页)
21/22 名学生能计算个人自己的身体质量质数。
反思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62j)


单元/ 课题 测量与几何- 5.度量衡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5.1.1
学习目标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长度、质量和液体的体 积之间的关系有关的问题。
成功标准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长度、质量和液体的体积之间的关系有关的问题, 涉及长度与质量。
1. 引导学生仔细审题,要把最后答案换算成指定单位。
2. 进行引导学生应用专题课业导向学习搜索其他路牌或学校与附近地点的距离,让学生讨论与计
教学步骤
算涉及长度与液体体积的问题。
3. 告诉学生实际生活中,汽车消耗的油量受交通情况、时速和汽油种类等因素影响。
教具 课本 (第 129 页)
21/22 名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长度、质量和液体的体积之间的关系有关的问题, 涉及长度与质
反思 量。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63j)


单元/ 课题 测量与几何- 5.度量衡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5.1.1
学习目标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长度、质量和液体的体 积之间的关系有关的问题。
成功标准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长度、质量和液体的体积之间的关系有关的问题, 涉及长度与质量。
1. 引导学生确认油漆的体积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步骤 2. 结合归一法,向学生解释两个度量衡之间的计算原理。
3. 让学生尝试应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如逆向计算来验算答案。
教具 课本 (第 130 页)
21/22 名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长度、质量和液体的体积之间的关系有关的问题, 涉及长度与质
反思 量。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64j)


单元/ 课题 测量与几何- 5.度量衡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5.1.1
学习目标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长度、质量和液体的体 积之间的关系有关的问题。
成功标准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长度、质量和液体的体积之间的关系有关的问题, 涉及长度与质量。
a d
1. 向学生解释 = 交叉相乘得到 a×d = b×c,其实就是去分母。两端同时乘以 b 和 d,所以得
b d
教学步骤
出 ad = bc。
2. 应用情境学习法,举例其他涉及两个度量衡的日常饮料。
3. 劝告学生培养清淡饮食习惯,少油、少盐、少糖,以维持身体健康。
教具 课本 (第 131 页)
21/22 名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长度、质量和液体的体积之间的关系有关的问题, 涉及长度与质
反思 量。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65j)


单元/ 课题 测量与几何- 5.度量衡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5.1.1
学习目标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长度、质量和液体的体 积之间的关系有关的问题。
成功标准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长度、质量和液体的体积之间的关系有关的问题, 涉及长度与质量。

1. 应用全握式学习法,引导学生掌握计算两个度量衡之间的关系所需的步骤。
教学步骤
2. 进行 21 世纪教学活动,让学生以不同的策略解答问题,然后互相检查答案。

教具 课本 (第 132 页)
21/22 名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长度、质量和液体的体积之间的关系有关的问题, 涉及长度与质
反思 量。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66j)


单元/ 课题 测量与几何- 5.度量衡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5.1.1
学习目标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长度、质量和液体的体 积之间的关系有关的问题。
成功标准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长度、质量和液体的体积之间的关系有关的问题, 涉及长度与质量。
1. 应用全握式学习法,引导学生掌握计算两个度量衡之间的关系所需的步骤。
教学步骤 2. 进行 21 世纪教学活动,让学生以不同的策略解答问题,然后互相检查答案。
3. 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根据比例找出度量衡的值。
教具 课本 (第 133 页)
21/22 名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长度、质量和液体的体积之间的关系有关的问题, 涉及长度与质
反思 量。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67j)


单元/ 课题 测量与几何- 5.度量衡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5.1.1
学习目标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长度、质量和液体的体 积之间的关系有关的问题。
成功标准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长度、质量和液体的体积之间的关系有关的问题, 涉及长度与质量。

1. 扫描二维码,让学生完成里面提供的额外练习,并通过多做练习来巩固这个单元所学的数学技
教学步骤
能。

教具 课本 (第 134 页)
21/22 名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长度、质量和液体的体积之间的关系有关的问题, 涉及长度与质
反思 量。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68j)


单元/ 课题 测量与几何- 5.度量衡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5.1.1
学习目标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长度、质量和液体的体 积之间的关系有关的问题。
成功标准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长度、质量和液体的体积之间的关系有关的问题, 涉及长度与质量。

1. 扫描二维码,让学生完成里面提供的额外练习,并通过多做练习来巩固这个单元所学的数学技
教学步骤
能。

教具 课本 (第 134 页)
21/22 名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长度、质量和液体的体积之间的关系有关的问题, 涉及长度与质
反思 量。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69j)


单元/ 课题 测量与几何- 6.空间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6.1.1 ,6.2.2
学习目标 学生能在正方形格子图、等边三角形格子图或电脑 软件中画出至八边的正多边形,并测量所形成的内角。
成功标准 学生能在正方形格子图、等边三角形格子图或电脑 软件中画出至八边的正多边形,并测量所形成的内角。

1. 引导学生回顾 5 年级所学的正多边形的特征与测量角度的技能。
教学步骤
2.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动手制作不同形状的杯垫和锅垫。

教具 课本 (第 135 页)
21/22 名学生能在正方形格子图、等边三角形格子图或电脑 软件中画出至八边的正多边形,并测量所形
反思 成的内角。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70j)


单元/ 课题 测量与几何- 6.空间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6.1.2
学习目标 学生能根据所给予的角度值画出角度。
成功标准 学生能根据所给予的角度值画出角度。
1. 引导学生根据所提供的角度,使用量角器和尺画出角度。
教学步骤 2. 进行 21 世纪教学活动,列出几个 180°以内的角度,让学生绘制,然后与组员互相指导与点
评。
教具 课本 (第 136 页)
21/22 名学生根据所给予的角度值画出角度。
反思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71j)


单元/ 课题 测量与几何- 6.空间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6.1.2
学习目标 学生能根据所给予的角度值画出角度。
成功标准 学生能根据所给予的角度值画出角度。

1. 指导学生使用软件画出所学过的各种多边形,并调整角度。
教学步骤
2. 扫描二维码,观看软件画出三角形和调整角度的教学视频。

教具 课本 (第 137 页)
21/22 名学生根据所给予的角度值画出角度。
反思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72j)


单元/ 课题 测量与几何- 6.空间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6.1.1
学习目标 学生能在正方形格子图、等边三角形格子图或电脑 软件中画出至八边的正多边形,并测量所形成的内角。
成功标准 学生能在正方形格子图、等边三角形格子图或电脑 软件中画出至八边的正多边形,并测量所形成的内角。
1. 告诉学生,正多边形每个内角的角度和每个边长都一样的。
2. 引导学生发现同一种多边形的内角和都是一样的。
教学步骤
3. 扫描二维码,打印出等边三角形格子图、正方形格子图和圆点格子图,引导学生利用格子图的
特性,画出正多边形。
教具 课本 (第 138 页)
21/22 名学生能在正方形格子图、等边三角形格子图或电脑 软件中画出至八边的正多边形,并测量所形
反思 成的内角。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73j)


单元/ 课题 测量与几何- 6.空间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6.1.1
学习目标 学生能在正方形格子图、等边三角形格子图或电脑 软件中画出至八边的正多边形,并测量所形成的内角。
成功标准 学生能在正方形格子图、等边三角形格子图或电脑 软件中画出至八边的正多边形,并测量所形成的内角。
1. 应用全握式学习法,让学生通过课文,了解及掌握绘制多边形及使用量角器测量角度的方法。
教学步骤 2. 向学生介绍不同的几何绘图软件,GeoGebra Geometry 和 Geometer’s Sketchpad。
3. 扫描二维码,登入 GeoGebra Geometry 网页,指导学生运用该软件画出多边形。
教具 课本 (第 139 页)
21/22 名学生能在正方形格子图、等边三角形格子图或电脑 软件中画出至八边的正多边形,并测量所形
反思 成的内角。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74j)


单元/ 课题 测量与几何- 6.空间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6.1.1
学习目标 学生能在正方形格子图、等边三角形格子图或电脑 软件中画出至八边的正多边形,并测量所形成的内角。
成功标准 学生能在正方形格子图、等边三角形格子图或电脑 软件中画出至八边的正多边形,并测量所形成的内角。
1. 指导学生应用各种不同的工具绘制正多边形,然后测量其内角。
2. 提醒学生,用 Microsoft Word 的 Shapes 功能绘制正多边形时,要同时按着 Shift 键和圆点拖
教学步骤
曳,才能在调整大小的同时,维持正多边形。
3. 扫描课堂直播二维码,观看用 Microsoft Word 绘制正多边形的教学视频。
教具 课本 (第 140 页)
反思 21/22 名学生能在正方形格子图、等边三角形格子图或电脑 软件中画出至八边的正多边形,并测量所形
成的内角。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75j)


单元/ 课题 测量与几何- 6.空间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6.1.1
学习目标 学生能在正方形格子图、等边三角形格子图或电脑 软件中画出至八边的正多边形,并测量所形成的内角。
成功标准 学生能在正方形格子图、等边三角形格子图或电脑 软件中画出至八边的正多边形,并测量所形成的内角。
1. 进行专业课题导向学习,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与工具绘制三至八条边的正多边形,然后在课
教学步骤 堂与同学互相分享和检查。
2. 鼓励学生运用创造与创新思维,和组员一起用多边形拼贴一幅画作。
教具 课本 (第 141 页)
21/22 名学生能在正方形格子图、等边三角形格子图或电脑 软件中画出至八边的正多边形,并测量所形
反思 成的内角。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76j)


单元/ 课题 测量与几何- 6.空间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6.2.1
学习目标 学生能认识圆心、直径和半径。
成功标准 学生能认识圆心、直径和半径。
1. 应用模拟法,让学生将圆形的纸张对折 3 次再打开,通过折出的折痕认识园的特征。
教学步骤 2. 引导学生认识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
3. 让学生知道圆心、半径和直径通常用字母 O(origin)、r(radius)和 d(diameter)
教具 课本 (第 142 页)
21/22 名学生能认识圆心、直径和半径。
反思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77j)


单元/ 课题 测量与几何- 6.空间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6.2.1
学习目标 学生能认识圆心、直径和半径。
成功标准 学生能认识圆心、直径和半径。
1. 应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见过的圆,并思考圆的特征。
教学步骤 2. 引导学生发现圆形物品的半径和直径越长,物品则越大。
3. 引导学生说出一个完整的圆是3600 ,也被称为周角。
教具 课本 (第 143 页)
21/22 名学生能认识圆心、直径和半径。
反思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78j)


单元/ 课题 测量与几何- 6.空间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6.2.1
学习目标 学生能认识圆心、直径和半径。
成功标准 学生能认识圆心、直径和半径。
1. 带领学生观察生活中或校园内的圆形物,引导学生观察与讨论,说出物体的圆心、半径和直
径。
教学步骤
2. 引导学生说出圆的特征,明白圆心在圆的正中间,而直径必须经过圆心,并且线的两端碰到圆
周,半径则一定是从圆心开始连到圆周。
教具 课本 (第 144 页)
21/22 名学生能认识圆心、直径和半径。
反思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79j)
单元/ 课题 测量与几何- 6.空间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6.2.2
学习目标 学生能根据所给予的半径值画出圆,并标示圆心、 半径和直径。
成功标准 学生能根据所给予的半径值画出圆,并标示圆心、 半径和直径。
1. 引导学生在圆上标出圆心、半径、直径和圆周。
教学步骤 2. 扫描“课堂直播”的二维码,引导学生观看仅用手和笔就能在纸上画圆的方法。
3. 通过 AR,介绍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并提醒学生小心使用圆规。
教具 课本 (第 145 页)
21/22 名学生能根据所给予的半径值画出圆,并标示圆心、 半径和直径。
反思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80j)


单元/ 课题 测量与几何- 6.空间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6.2.2
学习目标 学生能根据所给予的半径值画出圆,并标示圆心、 半径和直径。
成功标准 学生能根据所给予的半径值画出圆,并标示圆心、 半径和直径。

1. 引导学生扩展思维,思考圆的特征和发现图形之间的联系。
教学步骤
2. 让学生发挥创意,列出不同的画图辅助工具,并与组员分享与讨论可行性,然后一起画出圆。

教具 课本 (第 146 页)
21/22 名学生能根据所给予的半径值画出圆,并标示圆心、 半径和直径。
反思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81j)


单元/ 课题 测量与几何- 6.空间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6.3.1
学习目标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空间有关的应用题。
成功标准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空间有关的应用题。

1. 引导学生使用波利亚模式的四个步骤来解决问题。
教学步骤
2.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正多边形物体的特征,然后运用技能,画出正多边形。

教具 课本 (第 147 页)
21/22 名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空间有关的应用题。
反思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82j)


单元/ 课题 测量与几何- 6.空间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6.3.1
学习目标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空间有关的应用题。
成功标准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空间有关的应用题。
1. 引导学生画圆,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与作用。
2. 激发学生创作与创新思维,让学生联系圆的特征,以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运用合理的思维制作生
教学步骤
活小物件。
3. 引导学生运用软件模拟纸板和轮子的位置。
教具 课本 (第 148 页)
21/22 名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空间有关的应用题。
反思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83j)
单元/ 课题 测量与几何- 6.空间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6.3.1
学习目标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空间有关的应用题。
成功标准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空间有关的应用题。
1. 应用全握式学习法,帮助学生掌握这个单元所有的数学技能,并确保能灵活运用。
教学步骤 2. 引导学生针对题目进行讨论,运用计算思维解析题目,并拟定解决方法。期间可安排小老师,
帮助尚未掌握技能的学生。
教具 课本 (第 149 页)
21/22 名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空间有关的应用题。
反思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84j)


单元/ 课题 测量与几何- 6.空间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6.3.1
学习目标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空间有关的应用题。
成功标准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空间有关的应用题。

1. 进行科学、技能、工程、艺术与数学活动教学,引导学生设计平面填充图样,制作成品。
教学步骤
2. 建议学生可用完成的作品来覆盖桌面、当作包书纸或作为布告栏背景装饰。

教具 课本 (第 150 页)
21/22 名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空间有关的应用题。
反思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85j)


单元/ 课题 测量与几何- 6.空间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6.3.1
学习目标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空间有关的应用题。
成功标准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空间有关的应用题。

1. 扫描二维码,让学生完成里面提供的额外练习,并通过多做练习来巩固这个单元所学的数学技
教学步骤
能。

教具 课本 (第 151 页)
21/22 名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与空间有关的应用题。
反思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86j)


单元/ 课题 联系与代数- 7.坐标、比与比例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7.1.1
学习目标 学生能根据比例尺确定两个位置之间的横向和直向距离。
成功标准 学生能根据比例尺确定两个位置之间的横向和直向距离。
1. 让学生回顾之前所学过的技能,确认各个地点之间的位置。
2. 引导学生认识比例尺,思考在地图下方的比例尺有什么作用。
3. 引导学生根据游玩计划,依照比例尺说出游客从所在地到下一个景点之前的实际距离。
教学步骤 4. 引导学生认识不同比例尺的种类与写法,并说出比例尺的用途。
5. 通过课文引导学生正确地读出比例尺的读数。
6. 让学生知道比例尺的作用是用来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了解课文中的比例尺标示
地图上的 1cm 代表实际距离的 1km。
教具 课本 (第 152-153 页)
21/22 名学生能根据比例尺确定两个位置之间的横向和直向距离。
反思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87j)
单元/ 课题 联系与代数- 7.坐标、比与比例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7.1.1
学习目标 学生能根据比例尺确定两个位置之间的横向和直向距离。
成功标准 学生能根据比例尺确定两个位置之间的横向和直向距离。
1. 让学生知道,比是使用相同单位的,因此“1 000 000”都是以单位,即地图上 1cm 代表实际距
离的 1 000 000cm, 也就是 1km。
2. 引导学生使用数单位的方法找出两个地点的距离,再根据比例尺确认实际距离。
教学步骤 3. 引导学生确认魏宁家与其他建设的实际距离。
4. 引导学生利用坐标找出两个地点之间的差,再根据比例尺确认实际距离。
5. 引导学生用数目较大的 x 坐标减数目较小的 x 坐标,y 坐标亦是如此。
6. 引导学生确认昭龙客栈与其他景点的实际距离。
教具 课本 (第 154-155 页)
21/22 名学生能根据比例尺确定两个位置之间的横向和直向距离。
反思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88j)


单元/ 课题 联系与代数- 7.坐标、比与比例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7.1.1
学习目标 学生能根据比例尺确定两个位置之间的横向和直向距离。
成功标准 学生能根据比例尺确定两个位置之间的横向和直向距离。
1. 进行专题课业导向学习,引导学生畅想未来城市的面貌,并完成笛卡尔平面图,然后向学生展
教学步骤 示与分享作品。
2. 引导学生制作有系统的图表来写出平面图中地点横向与直向距离与实际距离。
教具 课本 (第 156 页)
21/22 名学生能根据比例尺确定两个位置之间的横向和直向距离。
反思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89j)


单元/ 课题 联系与代数- 7.坐标、比与比例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7.2.1
学习目标 学生能以最简化的形式表示两个数量的比。
成功标准 学生能以最简化的形式表示两个数量的比。
1. 应用模拟法,引导学生运用实物或卡片模拟课本的活动,了解比能被化简的概念。
2. 引导学生说出装有绿豆的格子数量与所有豆类的格子数量的最简比。
a
3. 让学生了解 a:b 即 。找出三餐与文具支出的比后,再进行化简。
教学步骤 b
4. 根据题目情景延伸问题让学生作答或从学生的身边实物取材,让学生练习找出最简比。
5. 引导学生解析图像组织,找出各档口向汤婆婆购买的糕点数量,再根据题目的比找出最简的
比。
教具 课本 (第 157-159 页)
21/22 名学生能以最简化的形式表示两个数量的比。
反思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90j)


单元/ 课题 联系与代数- 7.坐标、比与比例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7.2.1
学习目标 学生能以最简化的形式表示两个数量的比。
成功标准 学生能以最简化的形式表示两个数量的比。

1. 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游戏,以巩固知识。
教学步骤
2. 应用全握式学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找出比及化简为最简比的技能。

教具 课本 (第 160 页)
21/22 名学生能以最简化的形式表示两个数量的比。
反思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91j)


单元/ 课题 联系与代数- 7.坐标、比与比例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7.3.1
学习目标 学生能根据所给予的比,确定按比例的数量。
成功标准 学生能根据所给予的比,确定按比例的数量。
1. 引导学生应用思维模块根据题目画出比,以更具体地展示比与比例。
2. 引导学生找出 1 组模块的数量,再将比扩大同样的倍数以找出数量。
教学步骤
3. 引导学生了解比例中“1 组”的模块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4. 引导学生说出生活中涉及的比与比例的情景,了解比例与生活息息相关。
教具 课本 (第 161-162 页)
21/22 名学生能根据所给予的比,确定按比例的数量。
反思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92j)


单元/ 课题 联系与代数- 7.坐标、比与比例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7.3.1
学习目标 学生能根据所给予的比,确定按比例的数量。
成功标准 学生能根据所给予的比,确定按比例的数量。
1. 让学生了解原本的数量及数额,都代表 100%。
2. 引导学生分别使用归一法及交叉乘法来计算原有的金额。
3. 让学生轮流针对课文中的两种解答策略来做出解说。跟同学分享哪种策略更实用,和选择该策
教学步骤
略的理由。
4. 引导学生使用不同的策略,如思维模块、归一法、交叉乘法等进行计算。
5. 应用全握式学习法,让学生通过游戏和练习掌握根据比确定比例的数量的技能。
教具 课本 (第 163-164 页)
21/22 名学生能根据所给予的比,确定按比例的数量。
反思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93j)


单元/ 课题 联系与代数- 7.坐标、比与比例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7.4.1
学习目标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有关坐标及比与比例的 应用题。
成功标准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有关坐标及比与比例的 应用题。
1. 引导学生使用波利亚模式的四个步骤来解决问题。
2. 让学生知道比例尺也是比的形式,可运用比与比例的方法验算答案。
教学步骤 3. 引导学生确认奇绮家到其他地点的距离。
4. 第 2 题:引导学生确认各家超市与杏庭家的距离,找出总距离最近的超市。
5. 第 3 题:引导学生分别找出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参赛人数后,将两个数进行化简。
教具 课本 (第 165-166 页)
21/22 名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有关坐标及比与比例的 应用题。
反思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94j)
单元/ 课题 联系与代数- 7.坐标、比与比例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7.4.1
学习目标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有关坐标及比与比例的应用题。
成功标准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有关坐标及比与比例的应用题。
1. 应用模拟法,引导学生运用身边的文具模拟出比例,通过抽走相等的物体,找出最简比。
2. 运用思维模块让学生具体地了解删除后的相片数量是占了多少个模块,然后计算原本的数量。
教学步骤 3. 应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储蓄情况画出思维模块,并拟定策略,然后确定存款的
差。
4. 引导学生应用其他策略来解决问题。
教具 课本 (第 167-168 页)
21/22 名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有关坐标及比与比例的应用题。
反思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95j)


单元/ 课题 联系与代数- 7.坐标、比与比例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7.4.1
学习目标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有关坐标及比与比例的应用题。
成功标准 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有关坐标及比与比例的应用题。
1. 引导学生应用计算思维来解析并分解问题,拟定计算步骤,先找出蛋糕的价格再计算需付的
钱。
2. 将需付的金额和已付的金额进行对照,如果两组的金额相同,那就证明店员找回的金额是正确
教学步骤
的。
3. 应用全握式学习法,引导学生使用不同的策略,回答问题。
4. 进行 21 世纪教学活动,让学生拟定解答策略,然后与同学讨论及分享,确定答案是否正确。
教具 课本 (第 169-171 页)
21/22 名学生能解答涉及日常生活有关坐标及比与比例的应用题。
反思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96j)


单元/ 课题 统计与概率 - 8.数据处理与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8.1.1
学习目标 学生能根据 45°、90°和 180°的角度值和所给予的数量完成饼分图,并诠释数据。
成功标准 学生能根据 45°、90°和 180°的角度值和所给予的数量完成饼分图,并诠释数据。
1. 告诉学生,饼分图是根据数据,由不同角度的扇区组成的圆。
2. 让学生对折圆形的纸,引导学生发现由角度和分数组成的饼分图之间的共同点。
3. 引导学生回顾所学技能,诠释饼分图。
教学步骤 4. 引导学生制作有系统的图表来整理数据。
5. 让学生对折圆形的纸,引导学生了解一个圆被分成 8 份,每份是八分之一,再用量角器测量各
扇区的角度,了解分数与角度的关系。
6. 引导学生将数据转换成饼分图的扇区的角度。
教具 课本 (第 173-175 页)
21/22 名学生能根据 45°、90°和 180°的角度值和所给予的数量完成饼分图,并诠释数据。
反思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97j)


单元/ 课题 统计与概率 - 8.数据处理与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8.1.1
学习目标 学生能根据 45°、90°和 180°的角度值和所给予的数量完成饼分图,并诠释数据。
成功标准 学生能根据 45°、90°和 180°的角度值和所给予的数量完成饼分图,并诠释数据。
1. 事先扫描活动提供的二维码,让学生选择其中一套卡片进行分类,然后把各类别的数据写成图
教学步骤 表,并完成饼分图。
2. 引导学生解析问题,整理数据并掌握将数据转换成饼分图的方法。
教具 课本 (第 176-177 页)
21/22 名学生能根据 45°、90°和 180°的角度值和所给予的数量完成饼分图,并诠释数据。
反思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科目/ 班级/ 时间 数学 6A 11a.m. –12noon (98j)


单元/ 课题 统计与概率 - 8.数据处理与 跨学科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学习标准 8.2.1
学习目标 学生能讲述某事件可能或不可能发生, 并给予合理的理由。
成功标准 学生能讲述某事件可能或不可能发生, 并给予合理的理由。
1. 把轮盘当成饼分图,引导学生诠释各个中奖结果的可能性。
2. 引导学生思考图中人物提出的关于可能性的问题,并说出合理的理由。
3. 应用 21 世纪教学活动,让学生留意周遭事物,分享涉及可能性的事件。
教学步骤
4. 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事件可能或不可能发生,让学生给予合理的理由。
5. 可采用 21 世纪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个人提出一个事件,其他人说出可能或不可能
的原因。
教具 课本 (第 178-179 页)
21/22 名学生能讲述某事件可能或不可能发生, 并给予合理的理由。
反思
1/22 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