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5

生命与生命 的双 向 互动



传记 的作者 与 传主关 系 建构


马 洛丹

内 容提要 :
传记是传记作者对传 主人生经历 的

种载述 ,
它离 不 开创

作 主 体作 者 和 作 为 被 书 写 中 心 的 传 主 。 两 者 的 关 系 是 多 层 面 上 生命 与 生命

的双向互动 , 具体 而 言 , 以 三种基本 的模式类 型呈 现 : 第 一


生活 在现实

社会 中 的 传记作者 和 传 主 必 然 通过 一

定 的 社会关系 联 系 起来 ; 第二 ,
传记

叙述 文 体 的 特征 使参 与 进 文 本 的 作 者 和 表 征 为 文 本 形 象 的 传 主 之 间 可 以 是

互 为 掌 控关 系 , 也 可 以 是 平 等 的 对话 关 系 ; 第三 , 在传记这 一

完整 的 审美活


“ ” “ ”

动体系 当 中 , 传 记作 者 与 传 主 还 存 在 价 值 亲缘 关 系 和 价值 分立 关系 

还应指 出 的 是 ,
作者与 传主多层面 的 积极互 动也促进 了 传记文本 的 多样化

建构 

关键词 : 传记 作者 传主 双 向 互动 关系

作 者简 介 : 马洛丹 , 黑龙 江大 学 俄语 学 院 博 士研究 生 ,
主要从 事俄 罗 斯

文学研究 

T i tl e :  AT w o -

w a y  I n t e r a c t o n be t w e e n L v e s
i i : O n  t h eRe l a t o ns h p

 i i

b e t w ee n  t h e  B i o g r a p h e r  a n d  t h e  B i o g r a p h e e


A bs t r ac t :  A  bi o gra p h y i sa nac cou n t  oft hebi o g ra phee slife , w r i t t enby



som e o n ee l se .  The re i sn ob io gr aph y w i t h ou t  t h e  b o g r a p h e r  a n d  t h e


i 

b i og r a p h i ca l  su b e c t

.  T h e  r e a t i o n s  be t w e e n  t h e m  a r e  i n t e r a c t i v e
l : fo rone

t h ng
i , t h e  b i o g r a p h e r  a n d  t h e  b o g r a p h i c a l  s u b e c t  bo t h 


l i v e  i n  t h e  r e a l

w o r l d  a n d  a r e  t h u s  c o n n e c t e d  v i a  c e r t a i n  s o c i a l  r e l a t i o n s  Fo r  a n o t h e r  t h e

 ; ,

re lat io ns h i
p  be t w e e n  t h e  b o g r a p h e r  a n d  t h e  b i o g r a p h e e  i n v o v e d  n  t h e  t ex t
i 
 l i
J ou r na l  o f  Mo d e m  L i fe  W r i t i n
g  S t ud es

i

i s  mu t u a l l
yco n t ro
ll i n go req ua l . I n  a d d i t io n , i n t heb i o g r a p h y a s a nae s t h e t i c

“ ”
entit
yt
h e  b o g r a p h e r  a n d  t h e  b o g r a p h i c a  s ub j e c t  h a v e 
i i l a ff i n i t y a nd


“ ”
i nt h eaes t he t i cv a lu e  I t  s h o u d  a l s o  be  n o t e d  t h a t  t h e  a c t i v e
se
pa r a t i o n . l 

i n t e r a c t i o n  be t w e e n  t h e  b i o g r a p h e r  a n d  t h e  s u b e c t  o f  b i o r a p h y  i sco nd uc v e

 i
g j

t ot h etextu a l  c o n s t ruc t i on 



K ey w or ds : b io gra ph y , b i o g r a p h e r su bj e c t at w o w a y


, ,

 i n t e ra c t i ve

re l at i onsh p

 i

M a  L uo da n  i sa Ph . D .
C a n di d a t e nR u ss i a nC o i l l e
ge a t
He i l ong j
i an


Un v e r s i t y  w i t h h e r r e se a rc h in t e re s t foc u s i n  Ru s s a nL i t e r a t u re

g o n

i 

E ma -

i l :  1 3005 28285 @ qq . com 



同任何 以 文 字 形 式记 录人类 发 展 的 叙事 作 品

样 ,
传记 的生 发 离不 开

其积极 的 组 织 者 和 建 构 者 —

作者 , 更离 不开作 品 中 被组织 和被 建构 的 中

心 —

传主 。 不 少 传 记 理论 家 在 实 践 中 观 照 传 记 的 作 者 时 , 大多考量传记作

者 在 文 本 中 主体意 识 的 表 达 ; 至 于 把视角 投射 至 传主时 , 研究 者则 通 常 以 探



寻 传 主 在 不 同 文 本 中 的 多 变 性 或 传 主 形 象 与 原 型 之 间 的 距离 为 侧 重 点 。 然而 

这 样 的 考察 导 向 总 是诱发 研究 者 不 自 觉 地把传 记 的 作者 和传 主人 为地 割 裂开

来 , 继 而 影 响 对 传记 作 品 的 品 评 。 为 了 更 好 地厘 清 传 记 的 作 者 与 传 主 的 关 系 

揭 示 两者 的 互动 对传记文本构 成 特征 的 影 响 ,
有 必要对传记 的 作 者 和 传 主 的

关系 作进 一

步探究 

“ ” “

作 者 这个 词 起 源 于拉 丁语 , 在英文 中 是 aut ho r , 从其构 词 来讲 ,




意味着 权威 在柏 拉 图 对话 录 中 这个词意味



( aut ho r ) ( au t ho r i t y ) 。 ,

着 原因 缘起 源头 以 及创 造者 负责任
‘ ’ ‘ ’

、 、 ( c ause ) , ( c reator ) 、 ( be


res
po n s i b e  f o r ) l
等 ( 习 克利 1 0 1 ) 。 单从 艺 术 领 域来 讲 ,
诚如 哈利泽夫


( Ba ji eHTHH Xa ji H 3e B ) 在 《 文学学导论 》 中所言 ,
该词 的 基 本 含义 有 三 

首先 这 是指 艺 术作 品 的 创 作 者 作 为 实 有之人 具有特 定 的 命


, ,

运 、 生平 、 诸 多 个 性 特 征之 集 合 的 实 有 之 人 而 被看待的 艺 术作品 的

创 作者 。 其次 ,
这是指 作 者 形 象 , 涵纳 于 艺 术 文 本之 中 的 作者形 象 ,


作家 、 画 家 、 雕塑 家 、 导演 对其 自 身的 写 照与 塑造 。 第 三 , 这是指 那 种

于其整个创 作 中在 场 的 内 在 于作品之中 的 艺 术家 创 作者 作者 


、 。 (
现 代 传 记 研 究

这个词 的 此 一

含义上 ) 以 一

定 的 方 式描 写 并 阐 释现 实 ( 存在与 其现象 ) 

对 它 们 加 以 反思与 评价 , 而 且 也展现 自 己的创 作能量 。 通过这 一

切 , 

将 自 己 表现 为 艺 术 活动 的 主体 。 ( 68

69 

哈 利 泽 夫 对作 者 的 解 读 实 则 指 向 了 三 个 维 度 。 以 此导推 , 在传记写作 的 范 畴

内 ,
作 者 的 基本 释 义 也有 三 种 :

是 指拥 有 现实 生 活 进 行传记写 作 的 实 有 之

人 , 以 瓦尔拉莫 夫 ( Aj i e Kc e i i B a pj i a MOB ) 为例 ,
作为 人的 瓦尔拉莫夫是指 

俄 国人 生 活在 当 代俄罗斯 的 名男性 再者 指 进人 自 传或他传作 品 中 被塑





造 的作者本人 的形 象 ;
三是从 传 记 文 本 的 内 容 和 形 式 中 推 论 出 的 具有 特定 审


“ ”
美 立 场 和 观念 集 合 的 人格 型 作者 ,
这 里实 则 强 调 的 是作 为 传记创 造者 的

作 者 的 审 美立 场 和 功 能 。 传 主则 内 含 了 两重意 旨 :

是历 史上 或现实 当 中 真

实存在 的 实有 之人 ;
二是指 传记作 品 文本 意义 上 的 传 主形 象 。 鉴 于 传记作 者

与 作 为 被 书 写 的 传主 的 多层含义 , 我 们 在 考察现代 传记 作 品 的 作 者 和 传 主 关

系时 , 应始终坚持三重研究视野 :
第 一

重视野 , 立 足 于 传记作 者 与 传 主 实 有

之人 的 属 性 , 从 社 会关 系 的 角 度 出 发 ,
探究在社会关 系 层 面 上 作者 与 传 主 的

互 动 及其 对传 记 文 本 的 影 响 ; 第 二重视野 , 把 传 记作 品 作 为 叙 述 文 本 来 看 

分析参 与 进叙 述层 面 的 作 者 和 传 主 的 复 杂 关 系 在 文 本 中 的 具体 体现 ; 第三重

视野 ,
将 传记 作 为 审 美 活 动 的 一

个有 机整 体来 观照 , 挖掘 在审 美活 动层 面上


“ ” “ ”
传记作者 与传 主 的 价值 亲缘 关系 和 价值 分立 关系 ,
同 时兼顾考察在

传记文 本 中 这两 种 关 系 所 表征 的 作者 对 传 主 的 不 同 写 作 态 度 

马克思 曾 指 出 : 人 的 本 质 不是单个人 所 固 有 的 抽 象物 ,
在 其现 实 性 上 

它是 切 社会 关 系 的 总 和 既然 人 总 是 具体地 存在 于 现实 社会 当 中
’’


。 ( 1 ) 

那 么 生 活 在现实社会 中 的 实有 之人 传记作者 和传 主就必 然 通过 定的生





活 伦理和 社会纽带联 系 起 来 。 因此 , 就社会关 系 而言 ,


传记 的作者 与 传主通

常 有 以 下 几种关 系 


J ou rna l  o f  M o de m  L i fe W r i t i n
gS
t ud e s
i 



同 一

关系 , 指 的 是传记 的 创 作 者 与 被 书 写者 在真实 生 活 中 实 为 同

人 , 这种情况指涉 的 是 自 传作 品 的 作 者 与 传 主 的 关 系 。 正因 为在 自 传作 品


中作者是对 自 己 的 生活 体验 展 开 的 叙述 ,
那 么 与 他传较之 , 自 传 只 能有

样达


位作者 杨正润 所以 作者对传主之我 的 描写无法像他传


2 94

( ) 。 ,

到 完 整 的 叙述 , 而 只 可能涵 盖传 主生平 的

个 阶段 。 同时 ,
自 传作者与 传主

的同

关系促使作 者与传 主 之 间 的 时 空 距离 总 是 小 得 多 ,
有 时甚 至可 以 忽 略

不计 。 但作者 与 传 主关 系 外在 的 一

致性并不鲜 明 地表现 为 文 本 内 在关系 的




“ ” “

致性 , 这首先源 于 自 传是 一

种 回 顾性 的 载述 , 是 作 者之我 对 传主之


忏 悔性质 可 以 是关 于

我 的 再观照 和 新思 考 , 如此 自 传作 品 可 以是 自 白 , 

行为 的 纯 客 观 的 事务性报告 ( 思 想 的 认 识行 为 、 政治行为 、
实 际活动等 ) , 

在其


后 还 可 能 是抒情 的 性 质 ( 巴 赫金 2 49 ) 。 比如托尔斯泰 ( Jle B Toj i cr o i i )

《 忏悔录 》 的 开篇通过 想 到这几年 , 我不能不感到可怕 、 厌恶和 内 心 的痛



先前行 为 的 不认可 帕 斯捷尔 纳




苦 来 表 明 传记 的 忏 悔特 征 , 以 表达对 自 己 ;

克 ( Bo p n c IIa c Te
p HaK ) 的 《 安 全保 护 证 》 则 是将 对 自 我 生 命历程 的 哲 思 潜藏

于 审 美 性 的 抒情 韵 味 里 ,
进而外 化到 传记作 品 中 ,
达到

种知 性 与 诗性 的 完

美交 融 , 堪称抒情 自 传 的 典范 ; 在力 求客 观方 面 , 美 国历史学家亚 当斯

( H e n r y Ad a m s 
) 的 自 传 《 亚 当 斯 的 教育 》 直接避开第

人 称选 择 第 三 人 称叙

述 ,
把 自 我 当 作 他 者来 观 照 就 是 彰 显 客 观 的 代 表 之 作 

第二 ,
亲属关系 , 即 传记作 者 与 传 主 有 血 缘 关 系 或姻 亲 关系 。 作者与传

主 的 亲 属 关 系 使得 作者能够直接感 知 传 主 , 能够对传 主 的 生 活 和 思 想有较深



的 了解 。 在 这样 的 传记 中 作 者 对 传 主 的 记述 既 细 致 生 动 、 可 信度 高 又 能传达

出 在 同 时代人或朋 友 们 撰写 的 传记 中 所 不 曾 有 过 的 全 新 信 息 ,
陀 思 妥 耶夫斯

卡规 ( A i ma lo c r
f o e B C KaH ) 为丈夫 所作 的 《 永生 永世 的爱 》 就是 一 ?

例 。 作者

回 忆 了 陀思 妥耶 夫斯基在 向 她表达爱 意 时 即 兴编 排 了

段 拟 写 的 小 说情节 的

片段 ,
讲他 既 是 在 组 构 小 说 , 也是在 向 意 中 人叙说 自 己 的爱慕 , 真正 的 目 

是希望意 中 人能敏感 细致地发 觉 他 的 心 意 并 做 出 回 应 。 她的 回忆写得鲜活 生



动 , 绝妙地传达 了 陀 思 妥 耶 夫 斯 基 在 表 露 爱 意 时 的 自 爱 、 骄傲 、 敏感 以 及缺

乏 自 信 的 复杂心境 。 可以说 , 这样 的记述 是异 常珍 贵 的 , 也只有作家的 妻子




现 代 传 记 研 究

才能 为读 者揭 示 出 唯有 她 一

人知 晓 的 陀 思妥 耶 夫斯 基 

“ ”

此外 , 两者 的 亲属 关系 使作者 在传记 中 对传 主 的 回 忆性 载述 特征要




“ ”
远远 高 于 重 建性 特征 。 正因如此 ,
作者 对传 主 的 行 为 活动 和 两 者 共 同 生

活 的 时 光 通 常 表 现 出 极 大 的 缅 怀 之感 , 流露 出 对 传 主 浓 浓 的 接 受 和 肯 定 意 味 

当 中 常 常 伴 随 着 作 者 将传 主 理 想 化 的 通 病 ① 比 如

故而在作 者 的 回 忆书写 
 。

阿朱别 伊 ( A ji e ic c eii J
V i t s c y ee i i ) 在为 自 己 的 岳父赫鲁 晓 夫作传 的 时候 , 对苏


“ ”

共二 十 大上赫鲁 晓夫 的 秘 密 报告 所 产生 的 消 极影 响 一

事做 了 刻意 的 回 避 

“ ”
反 而 用 大量 的 篇 幅 强 调 该报告 在 当 时 对 根 除 民 众 个 人崇 拜 思 想 的 必要 性 

同 时还表 明 秘密报告 不是为 了 揭 露社 会 主 义 的 丑恶 , 而 是赫鲁 晓夫 良 心 的驱




使 在 代 表 大会 工作 接 近尾 声 的 那 个夜 晚 他 把报 告 又 看 了 遍 仿佛 又 听



。 ,

见 了 死去 的 同 志们 的 声 音 。
… …

人人 都有 权评判 赫鲁 晓 夫 , 为二十大 的这种



转折 ,
为他在我 国 和 我党历史 上 所起 的 作用 。 但有 一

点 显然是毋庸 争辩 的 

对 这 次 大 会谁 也 不 能 漠 不 关 心 。 很清楚 , 对人 民犯下 的 罪迟 早得做 出 回 答 



沉默是得不到 宽 恕 的 。 ( 阿朱别 伊 1 5 7 ) 显 然 在这 里 传记作 者对赫鲁 晓 夫评



判 的 公 允性 不 足 

“ ”
当然 , 不能否认的是 ,
重建性 书 写 特征在 传主亲 属 写成 的 传记 中 也 占

据着 一

定 的 比重 。 要知道 , 纵使 传 记作 者尽 可 能地接 近 和 书 写 出 传 主 的 历史

本真 , 但 作 者 的 个性 、 爱好 、 回忆的偏差 、 材料 的选择 、 文本结构等 因 素 总 是



会 导 致 传 记 作 品 或 隐或 显 地 留 下 作 者 的 印 迹 , 故 而传记作 者在 不违 背 传 主 真 实

性要 求 的 范 围 内 可 以 行使 自 己 的 权 利 ,
具有 一

定的 自 由 。 此外 ,
考虑到作为亲

属 的 传 记 作者 对 传 主 的 感 知 总 是 一

种 阶段性 的 、 瞬 时性 的 ,
尤其是 当 传记作者

还 未 出 生 或 还 很小 的 时 候 ,
传主 身 上 究竟 发 生 了 什 么 , 传记作 者并 不 清楚 。 

此 ,
纵 使 传 记 作 者 与 传 主有 亲 属 关 系 ,
他们之 间 仍存在 一

定 的 时空距离 ,
那么

传记作 者 同 样 需 要 依 靠 重 建 的 方 法 使 传 记 变 得 完 整 , 苏霍金娜 ( T a TM H a

Cy xo T HH a To j ic raa )
的 《 我 的父亲列 夫 ?
托尔斯泰 》 、 艾伏隆 ( Ap ii
l Ha
af S^ J

oH )

的 《 缅怀玛丽娜 ?
茨维塔 耶 娃 : 女儿的 回忆 》 等 都是这 方 面 的 代 表作 

第三 , 交往关系 ,
这是指 除 血 亲 或姻 亲 之外 的 师生 朋 友 、 同学 、 同事等

关系 。

方面 ,
传记作 者 与 自 己 研究对象 的 交往有助 于传记作者针对传主创


J ou rna l
of Mod e m  L i
fe  W r i t i ng  S t u d es
i 

作 出 准 确 性 和 客 观性 较 高 的 作 品 。 传 记作 者 与 传 主 是 同 时 代 人 ,
对传 主 比较

了解 , 在 这种 情 况 下 ,
传 记 作 者 无须 在 成百 上 千 的 材 料 堆 中 寻 找 自 己 的体系 

因 为 他 在 写 作 之前 就 已 经 有 了 对 传 主 的 基 本 态 度 和 观 点 。 尤其是 当 传记作者

从对 传 主 的 感性 认 识 走 向 文 献 , 再从 文 献走 向 观念 时 , 不 断地修 正 和 推 敲 

这对传 记 作 者 写 作 的 客 观 性 和 真 实 性 来 说 相 当 有 利 。 吉皮乌斯 ( 3 H H a H aa

rH i mnyc ) 在 《 我 的月 亮朋 友 》 中谈到勃洛克 ( A jie K ca H j i p Bj i oK ) 时 , 不仅细



腻地 传 达 出 勃 洛 克 在 呆 板 的 面 部 、 灰 色不太专 注 的 眼睛下 纯真 和力 求真实 的




“ ”

个性 , 也 中 肯 地 指 出 了 他性 格 上 的 不 负 责 任 和 未成年 特质 。 显然这样富

有 立 体感 .
又把 传 主 性格 写得鲜 明 生 动 且 富有 感 染 力 正 是 这 类 传 记 的 一



优势 

但另 一

方面 ,
传记作者 与 传 主 之 间 的 亲 密 关 系 使得 此类 传记不 乏 缺点 和

不足 。 因 为作 为与传主 同 时代 的传记作 者严格地受 到 传主本人 、 传主亲人和



朋 友 的 监督 ,
难免出 现为传主讳的 弊端 。 比如 ,
格鲁兹杰 夫 ( H ji bn r py 3 f
le B )

在 为 局 尔 基作传前 , 通过 书 f 目 与 尚 尔基建立联系 。 在询 问 尚 尔 基关 于从精



神 病 理学 角 度 研究 他 作 品 的 内 情 时 ,
高 尔 基对此讳莫如深 , 还对该领域 的

专家加兰 特 ( M B a H ra n a H T ) 表示 强 烈 不满 ,
从而 暗示格鲁兹杰夫在为其作

传 时不必 触及这些 问 题 。 此外 , 同 时代人也可 能受到 与 传主 交往情感 的 左



右很难给传 主及其事业应 有 的 评 价 。 例如布宁 ( Hf


iaK By r
nm ) 因 与高尔基

在诺 贝 尔 奖 项 之 间 的 竞 争 以 及 政 治 立 场 的 不 同 , 对高 尔 基 的评 价有 失偏 颇 

特 别 是谈 到 高 尔 基 的 成 名 之 路 时 , 布宁的 口 吻相 当不屑 : 虽 说他 已 经 闻 名

于 世很 多 年 ,
但这完全是不 劳 而 获 ,
是多种 因 素综合促成 的 结果 , 不仅有

政治 因素 , 还有 很 多 其他 的 情 况 , 比如公众对他 的 履历 一

无所知 。 当然 

迄今也 没人能够找 到 才华之所在 … …


28 29 同 时代 人在 写关 于政治 家


( )

和领袖 的 传 记 时 更 是 如 此 。 巴 比塞 ( H e nr i B a r bu s s e ) 于 斯大林 ( Moc h 中



Or
a ji HH ) 生前 为 其所作 的 《 斯大林传 》 就处理得相 当 不 客观 , 文 中 充斥 着溢


美之词 味地歌功 颂 德 美化传 主 因 此完 全可 以理解 为 什么 




, , 。 ,




也 只 有 时 间 能 够拉开 一

切 。 前景

只 有 非 同 时代 的 传记 家才能 发 现

( n〇 M e p a H ue Ba  2 1 8  )〇


现 代 传 记 研 究

第四 ,
第三 者关系 , 这里指作者 与传 主 没有 直接 的 交往 , 两者之 间 存在

很 大 的 时空距离 ,
作 者 只 能凭借史 料 或 通 过采 访他人 获取第 二手 的 资料进 而

建立 对 传 主 的 认 知 。 这类作 者 大多 是 为 帝 王 君 主 、 政 治 家 作 传 的 职业 历史 家

或 史 传作 者 , 如撰写 《 史记 》 的司马迁 , 《 伊 凡雷 帝 》 的作者 、 当 代俄 罗 斯 历



史 学家沃 洛 季欣 (
f M HTp
l i d i  Boj I O f
l HX H H ) 等 ; 或是 以 传 主 及 其事 业 为 研究 对

象的专家学者 , 如出版 《 肖 洛霍 夫 传 》 的 当 代俄 罗 斯 肖 洛霍夫学专家奥西波



夫 ( Ba J i e H T HH 〇c nn 〇 B ) , 为 高 尔 基作传 的 高 尔 基学研究 者 巴 拉 诺夫 ( Baf


l HM

Ba pa HO B ) ; 也有 的 是 与 传 主所从事 的 领域 相 同 的 同 行 ,
如 作 家瓦 尔拉莫夫 就

创作 了 米 哈伊尔 ?

布 尔 加科夫 红小丑 阿 ?

托尔 斯泰传 等多部作 家


《 》 《 》

传记 ,
当 代俄罗 斯诗人 、 作家贝 科夫 (
Z ^ MH T p H f
t Bb l KOB ) 撰写了 《 帕 斯捷 尔

纳 克传 》 等 。 这 些传记作 者借 助 传材对 传 主 有 全 面 充 分 的 了 解 ,
他们 同样能

在 对传 主进行实证考察 的 基 础 上 展 开 如 实 完 整 的 描 述 。

般情况下 , 在这类

传记作 品 中 , 由 于传记作者与 传 主 的 时空 距离 相 隔 较远 , 作 者 的认知 意识通



常 能 够跳脱 出 传 主 生 活 的 时 代 , 因 而较之其他三类传记作者 与 传 主关系 , 



类 传记作 者 对传 主 的 认 知 与 述 评 的 客 观性 最 高 。 具体 到 作 者 对传 主 的 载述模


式 ,
则 主要有 以 下 两种 :

是深 入传 主 所 处 的 历史 时期 来 理解 和 体验传 主 

从传主 生 活 的 那个 时期 的科学 、 文化和价值观念方 面最大 限度地揭示 人物 的



特质 和成就 , 二是 以 传记作 者所 处 的 视 角 切人考察 品 评历史人物 的 生平 和 事




迹 。 ( Me ;i 3 e ae Ba 3 3 

传记是 以 文 本 的 形 式 对 一

人生平 的记录 , 所 以 传记总是 一

种 叙述 。 当我

们 进 人 传记 文 本 内 部 , 观照 在 叙述层 面 上 作 者 与 传 主 的 关 系 时 , 首先应该明

确 这 里 的 作 者 与 传 主 已 不 是人 所 皆 知 的 现实 生 活 的 组 成 因 素 , 而是艺 术整 体

的构成 因 子 。 作 者 不再是作 为 社会 关 系 某 一

方面 的缩影 和直接表现 的 人 , 

是 传记作 品 的 组 织 者 和 创 作 者 。 同理 , 当 传 主进入文本 中 后 , 他变成 了 文本



观照 的 特定 对象 , 此 时 他也无 法 再 等 同 于 实 有 之人 的 传 主 , 而是 一

个人物形


J ou r na l  o f  Mo d e m  L i fe  W r i t i ng  S t ud es
i 

象 。 考虑 到 传 主 的 形 象虽 与 实 有之人 ( 或原型 ) 的 传 主不 能 等 同 , 但传记有



纪实传真 的 要求 , 又 必 然 以 作 为 实 有 之人 的 传 主 为 写 作 核 心 , 因 此两 者之 间

的 关系 总 是相似 的 。 所 以 为 了 研究方便 , 我们 在叙述层面 上 ,


将文本意 义 上

的 传 主形 象 仍 用 传 主 词来替代 至 于作 为创 作 者 的 传记作 者 他的名 字指




。 (

代的是 一

个实有 之人 ) , 他 与 传记作 品 中 的叙述 者 不 能 直接 等 同 , 两者有 同 



的 时候 , 也 有 分裂 的 情 况 。 以 此为 基点 ,
在叙述层 面上 ,
作者与 传主的关系

建 构 主 要 在 两个 向 度 上 展 开 

1 .
作者 ?叙述者 <传 主

 

任何形式 的叙事 , 首 先必 须保证被叙 述 的 事 物 等 能 够 进 人叙述 者 的 视



域 , 这样 叙 述 者 才 能 运 用 语 言 将 它 们 表 达 出 来 , 事物等才可 能得到 呈现 。 

果 被叙述 的 事 物 、 事实进 入 了 作 者 的 视域 , 作 者 将 它 们 叙述 了 出 来 , 这时 的

叙述 者 与 作 者 就 是 同 一

的 。

③ ( 田 英华 43 ) 由 于 传 记记 述 的 传 主 生 平 与 事 迹

是 客 观现 实 中 真实 存 在 过 的 , 所以 一

定会有 亲历 者 和 见 证者 。 当那些亲历者

或见 证者 把 纳 入他们 视 野 中 与 传 主 相 关 事 实 以 传 记 形 式 记 述 下 来 时 , 作品 中

的 作 者 与 叙述者是 同 一

的 。 这种 情 况 一

般出 现在 自 传或与传主有 亲缘关系及

交往关系 的作者所写 的 传记 中 。 此时 ,
作者 的叙述 总 是受 制 于传 主 。 具体来

讲 , 直系 亲属 和关系 亲 密 者 始 终外 在 于 传主 的 意 识 ,
他们 仅仅可 以 向 读者描

写他们 所看 到 和 听 到 的 东 西 , 与传 主

生经历较之总会 出 现空 白 , 所 以 他们

的记述 范 围 小 于 传主 的 具体 经 历 和 体验 。 同理 , 对于 自 传作 者 而 言 , 由 于时

间 久 远 导 致 记忆 的 不 可 靠 或 遗 忘 ,
自 传 作 者 虽 在 内 在 意 识上 与 传 主 有 重合 

但 回 顾性 的 记 述 使 两 者 总 是 产 生 一

定 的 时空 距离 , 引 发记述 的 不 完 整 和 不 准

确 。 因此 , 不 管 是在 与 传 主有 亲 属 关 系 还 是 有 交 往 关 系 的 作 者 所作 的 传记 中

抑或是 自 传中 , 作 者永远不 会 比 传 主 知 道得更 多 , 他 不 具有 超 视 超 知 的 能 力 



他只能在 自 己 对 传 主 的 观察 和 认 识 的 领 域 内 对 传 主 做 出 部分 回 顾 。 当然 ,


管 作 者 创 作 的 情感 意 志 总 体 取 向 是 直 接 来 自 传主 的实有之事 ,
但是体现在叙

述上 ,
对记忆材 料 的 选 择 ,
把某 一

事实故事化 , 表现 自 己 对 主人公个别 事件

或 行 为 观点 的 感 知 态 度 ,
也 是 该类 传 记 的 作 者 试 图 摆 脱 传 主 掌 控 的 有 效 选 择 


现 代 传 记 研 究

比如 , 苏 霍金娜在 《 我 的父亲列 夫 ?
托尔斯泰 》 中谈到 自 己 出 生 ( 1 864 


1 0 月 4 日 ) 前托尔 斯泰在打猎 中 出 事 的 情景 :
1 8 64 年 9 月 26 日
… …

父亲跟

马 起跌 下 来 他的 只 胳膊被 马 的 身 子 死死 地压 住 了 父 亲还 没有来得及



。 。

弄清楚 是 怎 么 回事 只 见玛什卡纵 身跃起 把 主人往 土坑 内 甩 独 自 





, , ,

奔家去 了 。 ( 2 )
在这里作者本身不可 能亲 历传 主受 伤 的 场景 , 但为 了 还 原故

事 自 行做 了 补充 

2 .
作者 ? 叙 述 者 <传 主 或叙述 者 关作 者 > < 传 主

在 与 传 主是 第 三 者关系 的 作 者 所作 的 传记 作 品 中 ,
作 者 与 主 导叙述者 可

以统 一

, 但 也允许分裂 。

般来 说 , 在研究方法 、 写作 手法 和 阐 释上遵循严

格 客 观性 的 科 学 传 记 ( H a y ^ m a n S H o r p a hh
中 ) 当中 ( B aj i e BC K M 3 1 ) ,
传记作 者

与 叙述 者 是 同 一

的 。 他们虽 然 没 有 亲 历 和 见证 与 传 主 相 关 的 事 实 ,
但他们 通

过 选择 引 证材 料 来填 充 事 实 的 缺 失 和 断 裂 , 此 时传记文本 当 中 的 各 类 材料 由

作者 一

人 统 筹并 进 行 主 导 化叙 述 , 这 同 样 相 当 于 把 对传 主 的 观察 与 认识 纳 人

作者视野 , 再记述 出 来 。 此 时 这 里 的 传记 作 者 也受 制 于 传 主 ,
传主对作者极

具权威 性 。 作者 的研究重点 不 是 为 了 传达 自 己 的立场 , 而是集 中 在对关于传



主 材料 的 归 纳 和 分类 上 面 ,
作 者 只 能基 于传 主 的 视域 来 看 待 对象世界 , 从传


主生活 的 外 部 来感 知 他 的 行 动 因 果 。 考虑到 这种 关系 , 作 者对传 主始终保持


种情感 中 立 的状态 

而 在 作 者 叙 述 个性 相 当 鲜 明 , 文献材料 的 缺失 由 作 者 的 洞 察力 和 艺术 想

象力 来 弥 补 的 文 学 传记 ( xyf
l 〇 j K e c TB e H H a H 6 n o r p a 4 ? i a )
④ 作品中 , 主导叙述者

与 作者 可 以 是 同 一

的 ,
即 当 叙述 者 客 观载 述 传 主 的 基 本 事 实 的 情 况 下 ; 也可

以 是分裂 的 ,
原 因 在 于 传记作 品 总 体 上 说是 要遵 循 客 观 真 实 ,
但无论传记家

如 何努 力 ,
关 于传 主 总 会 在 不 同 的 时 间 段 里 , 留 下许许 多 多 的 资料空 白 , 

就给 了 传记作者 自 由 发挥 的 空 间 , 文学性较强 的 传记更是 如 此 。 文学传记 的



目 标不 只 是要 真实地载述传主生平 中 某些重要事实 , 还要展示 传 主 的 完 整 性 



凸 显传主 的性格 、 言谈 、 行为细节 、 心 理活 动 等 。 这时候 ,


为 了 满足完整记

述传 主 的需要 ,
或为 了 追求 文学感染力 ,
传记作 者 就会使用 想 象力 的 辅助 

1 


J ou rna l  o f  Mo de m  L i fe  W r i t i ng  S t ud es


“ ” “
虚拟 一

个 中 介叙述者 ,
让 他来填 补 那 些 因 材 料 不 足 而 模 糊 不 清 的 领 域 。 

实 际上 这 个 虚 拟 的 中 介 叙述 者 是不 存 在 的 ,
传记作 者 只 是借助 于 这 一

个 虚拟 的

中 介 叙 述 者 的 视域 对 事 件 进 行 叙 述 这 时 的 叙述者 与 作者就不再是 同 个人


物 , 而是分裂 的 。 ( 田 英华 44 ) 最典型 的 一

例就是 布尔加科夫 ( Mux a n ji



By ji aK ?)
r c 在 《 莫 里 哀先 生 传 》 的 楔子 中 , 虚拟了 一

个身处 20 世纪初 但却 能

够 见证 1 7 世 纪 莫 里 哀 的 出 生 且 能 够 与 莫 里 哀 的 奶 娘 对话 的 叙述 者 , 显然 这个

叙述 者 绝 不 可 等 同 于该传 记 的 作 者 

在 作 者 与 叙述 者 分 裂 的 情 况 下 , 在 虚 拟 中 介 叙述 者 纯 粹 技 术 性 的 记述 片

段当 中 ,
作者 可 以 暂时放弃传 主 的 立 场 , 摆脱传 主 的 控制 ,
使作 者 的 反 映进

人传 主 的 心 灵 或 表 现在 他 的 话 语 中 , 那 么 此 时作者掌 控着传主 。 如 贝 科夫在




表 现 帕 斯捷 尔 纳 克 于 逝 世 前 心 理 时 , 用 虚 拟叙述者 的 视角 写道 :
他环顾 四

周 , 看 到 无数模糊 的 人 影 排 成 队 列 , 隐没 于庆典 的 金辉 ;
… …

奇怪 的 是 , 

吸越来越轻松 。 他朝 着 朋 友 们 迈 开 脚 步 : 面前 是连 绵 的 祝酒 ,
华丽 的 辞藻 充

满敬意 。
… …

因为 自 己 幸福 之 至 的 感 悟再度 神 奇 地 吻 合 于 现 实 , 而洋溢着喜

气 的 现实则 无 限超越 了 这些 感悟 , 他 的 心 头 不 由 得 涌 起 快感 , 他 向 迎面而来



的 人们 俯首示 意 简短地说 了 我快乐 V 科夫 此时 叙述 者





贝 975

, ( ) ,

来 到 了 I 9 60 年 5 月 末 帕 斯捷尔 纳 克 的 病 床前 , 他以 一

种 虚拟 化 的 讲述 方式 

暗 中 传达 出 了 帕斯捷尔 纳 克 临 终 前 的状 态 和 心 理 感 受 。 在这 里 作者 试 图 将 

“ ”
己 的 认识 嫁接 给传 主 将自 己 的 内 心 情感投射至人物 身 上 这 切显然


, ,

通 过 作 者 虚 拟 的 叙述 者 来 完 成 ,
它是对传 主真实经历 的 超越 。 然而 ,

旦作

者 与 叙述 者 发 生重合 , 抛开想象继续载述 具体事 实 , 便 又重新 回 到传 主控制



作者 的关系 当 中 

还有

种 情况 ,
就是在学 术 性 极 强 的 评传里 ,
传记作者 的 目 的在于解读

和评述传 主事业 的 成就 ,
这促使作者与 传 主不 是掌控 与 被掌控 的 关 系 , 而是

平等 的研究 与 被研究 的 关 系 。 如 李 维诺夫 ( Ba C H J I Hf


t J l H T B H H OB ) 的 《 肖 洛霍

夫评 传 》 ,
作者 以 肖 洛霍夫 ( MHXa H Jl I I I o j I OXOB ) 的 生平为底本 ,
着重探寻 

洛 霍 夫 文 学 作 品 的 诗 学 价值 和 其 中 内 蕴 的 人 道 主 义 思 想 。 作 者 对传 主 人生 道

路 的 叙写 是 为 发 现 和 阐 释传 主 文 学 创 作 之 路 提供 铺 垫 , 根本 目 的并 不在于传


现 代 传 记 研 究

达传 主生平 或揭示 传 主个性 , 而在于对传主作 品 展开 的评价 , 所 以 说此 时 两



者是 一

种 平 等 的 对 话关 系 

康德 曾 把美 归 于 主体 的 审 美 目 的性 , 说事 物 中 存在美 是 因 为 它 的 某 个 方

面引 起 了 人的情感判 断 。 传记归 根 到 底 是 传记 作 者 的 一

种潜在叙述 , 不论 以

何 种 样 态 呈 现都 离 不 开 传 记 作 者 的 情 感 判 断 。 那 么 从这方 面讲 ,
传记是作 者

主体发 出 的 一

个完整的 审美活 动 。 其 中 审 美 主 体 为 传记作 者 ,


审美客体即 为

传主 。 在传记这 一

完整 的审美活动体系 当 中 ,
传记作 者 与 传 主通 常有 以 下两

种关系 

“ ” “ 


种 是作者与传主在审美活动 层面上 的 亲缘 关系 。 这里 的 亲缘

关 系 不 是 指 社会 关 系 层 面 上 的 血 亲 和 姻 亲 关 系 , 而是 作 者 在 创 造 主 人公⑤

及 其生 活 时 所 依 据 的 价 值 , 正是 主人公赖 以 生 活 的 价值 。 作者原则 上不 比 主

人公 富 有 ,
他没有 多 出 主 人公生 活 中 拥 有 的 外 在 的 因 素 可 用 于 创 作 ,
作者在

自 己 的 创 作 中 只 是延 续 主 人公 生 活 中 内 在 已有 的东西 。 这 里 不存在 审美视 角





与 生 活视角 的 原则 对立 … …

( 巴 赫金 26 1 ) 也 就 是说 ,
传 记 作 者 在 观照 传 主

时 , 不是重建 一

个新 的 或者 是 与 传 主 生 活 的 价 值观 念 相 对立 的 价 值立 场 , 

只 是依 照 传 主 的 实 际经 历 把 它 记 录 和 固 定 下 来 , 所 以 作者 只 是传主价值立场


“ ”


个附和者 ,
或 曰 传主价值立场上 的 奴仆 。 在具体 的 传记文本 当 中 ,



“ ” “ ”

记作者 与 传 主 的 亲缘 关 系 表 征 为 传 记 作 者 对 传 主 所采 取 的 树碑 态度 

“ ”

传记 作 者 对 传 主 采 用 仰 视 视 角 ,
在传记材 料 的 剪 裁 时往往选择 正面 素材 

有 意无 意地忽 略对传 主盛名 不 利 的 方 面 , 从而 塑造 出 传主 的伟岸形象 。 如萨



拉斯金娜在写索尔 仁尼 琴 与 一

些政客之间 的 矛 盾时 , 完 全站 在 索 尔 仁 尼 琴 的

立场 , 用 大量 的 事 实 向 传 主 的 论 敌 叫 板 ,
指 责 他们 对 传 主 的 误 解 ,
甚 至在某

些 事 件 上 明 显 偏 袓传 主 。 再 如 巴 拉诺 夫 为 高 尔 基 的 《 如 果 敌人不投 降 , 就消

灭他 》

文 做辩 解 时 认 为 , 当 时高 尔基远离俄 国 , 不 了 解 国 内 情况 , 因 而被


些 资料蒙蔽 了 双 眼 。 作者甚 至在解读髙 尔 基 的 死亡之谜 时 , 不惜公然 指 责



20


J ou na
r l  o f  M o de m  L i f e W r i
t i ng  S t ud es
i

“ ”
斯 大林 的 谋杀 行为 。 这 种 传 记 作 者 对 传 主 审 美 价 值依 附 的 情 况 被 20 世纪

四 五 十 年代 的 苏联 传记发 展 到 了 顶 点 。
1 956 年 ,
尤里 ?
曼 QOp ii ii Ma HH ) 


《 十月 》 杂 志上发表文章 ,
谈到 当 时苏联 传记 的 写 作 问 题 时 指 出 : 总是强调

历史人物 的 功 名 和成就 ,
忽视人物细致烦琐 而平凡 的 工作 、 错误 以 及 对 困 难

的克服 。 这 些 书 的 结构 布 局 完 全 是 如 出 一

辙 : 开篇 是传 主 的 童 年 ,
此时传 主

已 经 令 周 围 人 惊 叹 并 向 他们 预示 了 自 己 光 明 的 未来 。 之后 是概述传 主 的 大学

再往 后 便 是 所 谓 的 扑 面 而 来 的 荣誉 在荣誉 的巅峰 要么 就是


生活 或
‘ ’ ’

。 ,

诸如 此类 的 章节 … …

最后 以 华 美 之词 描 写 传 主 的 葬 礼作 结 ,
然 而在 阅 读时却


很 难 将 葬 礼 与 参加 宴 会 时 的 感 受 区 别 开 来 Mam  5 0

。 ( 5 1 

第 二种是在审美活 动层 面上 作 者 与 传 主 是分立 的 。 在这种情况 下 ,


作者

不再 是 简 单地记 录 传 主 的 实 际 经 过 ,
他对传 主 的 价值立场持怀 疑态度 , 有时

甚至 高 居事件之上 能动地发现新 的 价值立 场 。 这 种 关 于 作 者 与 传 主 价 值分立




“ ”
的 关 系 在 传记作 品 中 ,

方 面体 现 为 传记 作 者 将 被 推 至 神坛 的传 主拉 回


“ ”
人间 , 把 传 主 视 为 具有 七 情 六 欲 、 怪癖 和 瑕疵 的 血 肉 之躯 ,
传记作 者对传


“ ”

主 的 态 度 也 由 仰 慕 钦 佩转 向 中 立旁观 。 此种类 型 的 传记主要 以 当 代 俄 罗 斯



传记 为 代表 , 随着 苏 联解 体后 文 学 与 政 治 的 分 离 , 传 记 作 者 从 意 识形 态 的 束

缚 中 被 释放 ,
作 者 能 够将 史 德 与 史 才 相 结 合 , 坚 持客 观公 正 的 载述立 场 和 准


确 敏锐 的判 断力 。 此时 ,
传记作 者 对传 主 进 行 研 究 时 以 一

种纯粹 的形式接


受传 主本 身 ( B apn i T34 ) ,
在对 传 主 的 生平 、 个性 、 创 作 尤其是历史 功 过进

行处理时 ,
做 出 了 反对 一

切褒 贬失 度 和 歪 曲 的 真 实揭 示 。 比 如 瓦 尔 拉莫夫 写


的 《 米哈伊尔 *
布尔加科夫 》 , 尽管瓦尔 拉莫夫敬重布 尔 加 科夫 ,
称他为 


” “ ”

有普希金般天才 的 作家 ,
但对于传主 曾 经 是 个 瘾君子 的 经历并未 隐 瞒 

同时 , 瓦 尔 拉莫夫 中 肯地指 出 布尔加科夫 品 格上 的 缺 陷 :


在秉性上他不是


” “

个战士 ,
更不是 一

个英雄 。 总体而言 ,
作家是 一

个精 打细算 , 渴望成

功 ,
渴 望 在 生 前取 得 功 名 , 想尽 一

切 办法拒绝 因 迁 往莫斯科和 不接受 苏联政




权所带来 悲 剧 的 真实 的 人 。 ( Bap ji aM 〇 B 6 1 3 

作 者 与 传 主 价值分立 的 另 一

方 面还 表现在 传 主本 身 属 于反 面人物 , 他们

包括遗臭万年 的敌人 、 十恶不赦的罪人 、 地痞 恶 霸 、 政治论敌等 ,


我们可 以


现 代 传 记 研 究

“ ”
将 这 里 的 传记作 者 视 为 传 主 的 对手 。 传记作 者把他们 视作 一

种异类加 以 排

斥 , 站 在 价 值 观念批判 的 立场 上进 行描 写 , 目 的在 于让人们警醒 , 引 以 为戒 

比如 中 国 学者刘 乐 华 编 著 的 《 东 条英 机 》 、 德 国 历史学家费斯特 ( J o ac h i 

Fe s t ) 的 《 希特勒传 》 、 俄 国 传记 家 索科洛 夫 ( Bo p h c Co ko ji ob ) 的 《 阿道 夫 

希特勒 元首 ?
罪人 ?
人 》 等 

通过 以 上 探讨 , 我 们 可 以 注 意 到 传 记 作 者 与 传 主 不 论是 从 社 会关 系 层 面

上 、 叙 述层 面 上 , 抑 或是审美 活 动 层 面 上 , 始终存在 一

种 双 向 互动关 系 。 


们 彼此互为存在 ,
使生 活 和 艺 术 在 传记 中 能 够 完 满 结合 。 同时 , 受 到 传记作

者 与传 主在互动框架 内 不 同 关 系 的 影 响 , 传记作 品 的 结 构 建设也有 所不 同 



甚 至 可 以 毫 不 夸 张 地说 , 正 是传记作者 和 传 主 时 时 处 在 相 互 交织 、 不 可 分割

的 关 系 中 才 有 了 传记作 品 的 飞跃 

致谢 【
A ckn ow l ed
g e m e n t 】

本 文受益于 《 现代 传 记研究 》 匿 名 评 审 人 提 出 的 修 改 意 见 ,
作 者谨致谢忱 

Ia m  g r a t e f u l  t o  t h e  e d i t o r  o f  J ou r na l  of 
Mod e rn  L i
fe  Wr i t i n g  S t ud es  a n d  a n o n


m ou s

re v i e w e r s  f o r  t h e i r  s u es ti on s  a n d  c o m m e n t s
gg


本 文 为 黑龙 江 大 学 研 究 生 创 新 科 研 项 新俄罗 斯文学 中 的 苏 联作家传记研究




( YJ S C X 2 0 1 9 0 -

1 3 H LJU )
成果 , 得 到 黑龙 江大学研究生 院 的 经 费 支持 , 作 者 谨 致 谢忱 

M y  a c k n ow l ed
g e m e n t  a n d  g r a t i t u d e  g o  t o  t h e  I n n o v a t v e  S c i e n t i f i c  R e s e a r c h  P r oj e c t  o f

 i


He il o n gj i a n g  U n i v e r s i t
y AnAn a l

s i s  of  t h e  B o g r a p h i e s  o f  Sov i e t  R u s s i a n  W r
i i t e rsin



Co n t e m po r a r y  Ru s s i an L i ter a t ur e  s po n s o r ed  b y  t h e  g r a d ua t e  s c h o o l of He i l on g j i a n g

Un i vers i t



注释 【
N o t e s 】

“ ”

① 当 然 也 不 排 除 有 亲 属 所 作 的 传 记 中 有 对 传 主 的 去 理想 化 特征 , 比如 J1 J1 托尔斯


泰的 《 在 雅斯纳 雅 ?

波 良纳 关于我父亲 及其生活 的 真相 》 和 A _ J1 托尔 斯 泰 的 《 父亲 

中 对列 夫 ?
托尔斯泰 的 态 度 就很 消 极 

② 具有鲜 明 虚 构 色彩 的 自 传体小说 、 传记 小 说 等 不 在 研 究 之 列 

“ ”
③ 此处 的 同 一

关系 , 并非是彻底地画 等号 , 只 是类 同 , 因此用 ? 表示 。 实有 之人 的


作者 与 文本 意义上 的 叙述者 永 远 不 可 能 等 同 , 见赵毅衡著 《 当 说者 被说 的 时候 》 ( 成都 

四 川 文艺 出 版社 20 年 本小节 的 同 关 系 均 有此意 以 下 不 再赘述


, 1 3 ) 。 , 

④ 文学传 记 ( x y j w ? c e c x B e HH a f
) l 6 H 〇r


4 Hf
> l ) *
按 照 俄 国 传记理论学 家 瓦 列 夫 斯基 ( 入几

Ba j i e Bo ad O 的看 法 , 较 之严 格 遵 循 客 观性 ,
侧重 于传材的 归 纳 和总结 的科学传记


( H a y qH a H 6 K〇 r p a中 HA ) , 文 学 传 记作 者 的 叙 述 个 性 鲜 明 ,
作者 可 以 在遵循事 实 的 范 围 内 展开


J cxj ma l of M ode m  L i fe W r i t i n
g  S t ud es

 i

合 理 的 想象 ,
允许 揣 测 ( _ n 〇M Mc e j i ) ,
但 不 允许大篇 幅 的 虚 构 ( BW M b i c e j i 

⑤ 这 里 的 主 人公 ( re
poi
O 指 的 是进 人 文本 中 的传 主 

引 用文献 【
Wo rks  C i te d 

阿朱别 伊 :
《 赫鲁 晓夫十年浮沉 》 , 赵 禹 等译 。 北京 : 宝文 堂书 店 , 1 989 年 

[ Ad j
u be y , A l exe

.  Those  Ten  Yea rs .  Ir ans .  Z h a o Yu  ,  e t  a l  Be i j . i n g  B a o w e n t a n g  B oo k s t o r e



1 9 89 ]

 .

巴赫金 :
《 巴 赫 金 全集 ( 第 一

卷 ) 》 ,
晓河等译 。 石 家庄 : 河北教育 出 版社 , 1 998 年 

[ Ba k h t i n M i k h a i
, l .
 Com p l e te  Wo rks  of Ba k h t i n .  Vo l . l .
 Tra ns .
 X i ao He , eta l .  S h i j i a z h ua n g 

H e be  Ed u c a i t i on  P r e s s  1 9 9 8 * .


“ ”

Ba p ur r , K A  . . BH o r p a 中 h h  i m c a T e j i H  VS  T B o p w e c K o e  H a c j i e A H e .  JlpodAeM b i  n u ca meA bc co u

 i

6 u 〇2
pa ^) u u

 K  i 5 0 Ae m u o i  A . I1 .  ^exoea .  P 6a ko ji .
 :  H E F h t o b h h  Mo c K B a
. . .
:  HM J M PA H  

20 1 3 3 3
. 45 

“ ”

[ Ba r s h t , K A .
.  B i o g r a p h y  o f  a  W r i t e r  VS  L i t e r a r y  H e r i t a g e .
 / Vo b / m u  o/ B i og ra pW e s

of  W r i t e rs  To  Co m m e m o r a t e  t h e  1 50 t h 
: An n i ve rsa r
y  of 
An t on  Chek h o v s B i rt h da


 Ed 

I .
E G . i t o vi c h .  Mo sc ow :  Gor ky 
I n s t i tu t e  of  Wo r l d  L i t e r a t u r e  2 0 1 3 , .
3 3 45 .


贝 科夫 : 《 帕斯捷尔 纳 克 传 》 , 王 嘎译 。 北京 : 人 民 文学 出 版社 , 20 1 6 年 

[ Bykov , Dm it r


 Tr a ns  W a ng G a .


.  Be i

i n
g  P eo p:
l e s L i t e r a t ur e  Pu b l i s h i n


H ouse , 2 0 1 6 ]

 .

布宁 : 《 高尔基 》 , 许 传华译 , 《 尼采和高尔基 》 ,


林精 华 等选 编 。 北京 :
东方 出 版社 , 20 1 

年 ,
第 28

34 页 

^ M

[ Bu n i n I va n

.  D a m n ed D a y s   T rans .
 X u C h u a n h ua  N
 .
i e t z sc h e a nd   G o rk y .
 Ed .
 L n i  J i nghua 

e t  a l  Be i i n

g  : Or i en t a l  P r es s  2 0 , 1 0 . 2 8 34  

刁 克利 : 《 西 方 文论关键词 作 者 》 , 《 外 国 文学 》 20 1 0 年第 2 期 ,
第 1 00 1 07 页 

[D Ke Au A KeyWo rd
* '

i ao l i .  t hor :
i n  C r i t c a l  Th e o r y i .  Fo re gn  L i i t e ra t u re  2 ( 20 1 0 ) 

1 00 1 07 ]


哈利 泽 夫 : 《 文学学导论 》 ,
周 启 超 等译 。 北京 : 北 京 大学 出 版社 , 2006 年 

[ Kh a li zev  , Va l en t i n e  Th e o r y  of  L
. i t e ra t u re .  T r a n s  Zh o u  Q c h a o . i , e t  a l  Be . i

i ng : Pek ng

 i

Un i v e rs i t
y Pr
es s  2 0 0 6 ,




M aHH
* *

?  IO . K  ^(aH p 
d o j i b u i HX  B 〇 3 M〇 ? KH 〇 C T e H .  Bo n poc u  A u me pa m
yp
u 9 ( 1 959 ): 4 1 59 

“ ”

[ M a nn , Y V .
.  Pos s i b i li t i es  of  t h e  Gen re .  Pro W e / ns  9 ( 1 959 ) :
4 1 59 .


Me ^ B e ^ e B a *  RA .
 )Ka n p m y n n o u  6 u oa pa p u u

(  e p

c c K O M  Au me
pa r

yp
oeedema i  koh .  x ix na n .  xx i

K a 3aHb : K a 3 a H C KHH
 4
> ete

a j i bH b i H
y
HH B e p c H T e T  2 0 ?
1 1 

[ Me d v e d e v a ,  E A . .
 Th e  G e n re  of Sc e n 
i t i
fc Bi  i o

ra
p h y  n R uss a n L i  i  i t e ra r
y S t ud ies fr om  t h e
 
 End

of  1 9 t h  Ce n t u ry  t o  t he  Beg n n i ng  of  2 i 1 st Cen t u ry  K a z a n .


:  K a z an  F e d e r a l  Un i ve r s i t
y 

20 1 1 .


n〇M e p aH u e B a ,
? T . R  B u〇8 pa p UH  e ( no moKe  e p eMe n u  M3JI .
 M o c KB a :  K HH r a *  1 987 

[ Po m e r a n t s e v a , G E B .
 .
i ogra ph y  n  t h e  S t rea m  of  T m e i i . L i ve s  o
f  O u t s t a n d n g  Peop l e i 

Mo s c o w :  Kn i g a  1 9 8 7 ]

 *

马 克思 、 恩格斯 :
《 马 克 思 恩 格 斯选 集 ( 第

卷 ) 》 , 中 共 中 央 马 克思 恩格斯列 宁斯 大林著


现 代 传 记 研 究

作 编 译局 编译 。 北京 : 人 民 出 版社 , 20 0 8 年 

[ Ma rx , Ka rlandFr
i e dri c h  En g
els .
 Se l ec t i o ns  o
f 
Ma rx  a n d  En
ge l s
.  Vo l . l .
 T r an s .
 T h e B u r ea u

 

fo r  t h e  C om p i l a t i o n  a n d  T r a n s a t i o n o f  W o r k s o f  M a r x l   ,  En ge l s *  Le n i n  and  S t a l n  un d e r

 i

t h e  C e n t r a l  C omm i t t e e  o f  t h e  C om m u n i s t  P a r t y  o f  C h i n a .  Be i

i n g  Peo p e:
l s Pu b l i s hi n g

H o us e , 20 0 8 ]


苏霍金娜 : 《 我 的父亲列夫 ?
托 尔斯 泰 》 ,
郭家 申 译 。 郑州 :
海 燕 出 版社 , 2 00 4 年 

[ S u k ho t i n a -

To l sta
ya , Tatyana .  Mem o r i rs .  T r a n s G uo .
  J i as h e n .
 Z h e n g z h ou :  P e t r e l  Pu b l i s h i ng

H ouse * 2 00 4 ]

 .

田英华 : 《 语 言 学 视 角 下 的 传 记 体 研究 》 。 复 旦 大学博 士学 位 论文 , 2 009 年 



[ T i an Y i n g h ua .
 A S t ud y o n  t h e  B ogra ph y S y


t l e  from  h e Pe rspec t t  i ve  o
f L ngu i i s t cs i .
 S h a n gh a i 

Fud a n  U n v e r s i i t
y 
20 09 ]


 .

Baj i eBC KH H  A . J1  Oc Hoea m i H  6 uoa p〇 4> U KU .


 Kaes :  H a y x oB a  Jl y MK a 
1 9 93 ^


[ Va ev s k i  A L  The  El em e n t s  of B ogr a ph y K ev  N a u k ov a D u m k a  993



l i  i  1
y 


. . . .
, . ,

Ba p ji a M〇 B ?  A H  M u xa u
. . /i  EyA 2a t oe
c .  M oc K B a  r B a pA Ha ,  2 0 0 8



[ Var l a mo v ,  A N
. .
 M i k ha i l  Bu l ga k o v .  M os c ow :  T h e Y oun g G u a r d  P u b


lis h i n g  H ou s e  2 0 0 8 *



杨正润 : 《 现代 传记 学 》 。 南京 : 南 京 大 学 出 版社 , 2 00 9 年 

[ Y a n g  Z h e n g r un  A  Mod e m  Poe .
t i cs  of  B ogra ph y  N a n
i .


i ng : N a n j
i n g  U n i v er s i t
y
P r e ss 

200 9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