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

汉语学报 2 01 7 年第 3 期 总第 ( 5 9 期 


19 世 纪潮 州 方 言 的 两 种 正 音 及 其层 次意 义

徐 宇 航

提 要 同 时 关 注 方 言 口 语 和 正 音 的 传 教 士 罗 马 字 语 料 《 潮 正 两 音 字 集 》 记 录 了
9 世 纪 潮 州 方 

 1

的两种 正 音 。 本 文 整 理 这 两 种 正 音 音 系 考察 其 特 点 及 性 质 论 证 了 第 , ,

种 正音是 1 9 世 纪 中后 


北 京 官话 第 二 种 正 音 是 经 本 方 言 改 造 的 闽 官 话 同 时 具有北京 南 京和 西南官话 特征 并有 不




, , ,

同 时代 音 类 叠 加 特 点 ,
代表 当时文人 模仿通语的 形 式 属 历史 上 的 文 读 层读 音 是 潮 州 方言音韵 层

 , ,

次 历时 研究的 重 要材 料 

关键 词 1 9 世纪 潮 州 方 言 传教士 罗 马字 语料 方言正 音 音韵层



引 言
 

1 9
世纪 中 叶 开 始 传 教 士 陆 续进 人 地 处 沿 海 的 潮 汕 地 区 传 教 留 下 众 多 记 录 当 时 当 地 
, 方
 ,

言 的 语料 。 这 批语 料 既 有 关 注 口 语词 句 的 方言 教 科 书 与 词 典 也有 关 注 方 言读 书 音 的 字 书 , 

在迄今发 现 的 语 料 中 , 关注 方 言读 书 音 的 字 书 主 要 为 A
J nd eo  z A
〇 / e
 :

D o f C h n es e We l l s o f A mo 
Wi l l a m s  D oM g Za s ( G b so n 
Ca r s t a i r s  oh n
y S 
b  b 

i c ti o n ar i i
y y

y 

J ,

 ,

C a mp b e l l .

886 《 官话 与 厦 门 话字 典 汕 头 音 索 引 》
1 . 下 称 《 索 引 》 和 TT e S m o ?

 , ) i t f

wi t / i
a M
r i n
o nda
Mw ci af i ( s ( t ee l e , J 1 9
n . 9. 《 fV
》 , 《 》 ) 。 

, w m S oh 0 潮正两音字集 下称 潮 正 其中
“ ” “

《 索引 》 前 言 以 《 论语 ?
学 而 词 句 及 英语 人 名 的 中 文 译 法 为 例 介 绍 潮 州 方 言
》 ,
正音 ( 也叫 


子正 或 官音
“ ” “ ”
白音 ( 也叫 白文 ) 两 种 书 面 语 并 列 举 了 潮 州 方 言 a 语 音 与 两种 读 书 音 的
, 

1 0 种 异 同 可 能 性关 系 。 《 索引 对 》 口 语 音 与 读 书 音 之 介绍 与 分类 实 为 白 读 音 与 文读 音 差 异 

 ,

阐 述 因 此 《 索 引 》 前 言 篇章 是 最早 探 讨 潮 州 方 言 文 白 异 读 问 题 的 论 述

, ,
。 晚于《 索 引 出 版 

 》

潮 正 参考 《 索 引 》 字 音 记 录 依 粤 省 潮 音 类 列 北 方 正 韵 编 行
“ ”
《 》 ,
, ,
记录 口 语音 并 关 注 潮 州 方 


正音 现 象 全面 收 录 了 ,

, 191 9
世 纪 潮 州 方 言 的 两 种 正 音 为 考察 世 纪 潮 州 方 言 的 文 白 异读 与 


次 分 布 提 供 重 要线 索 。 《 潮 正 两种 正 音 音 系 及 其 特 征 性 质 学 界 目 前 尚 无 相 关 论 证
》 、 ,
。 本文


索 语 料 描 写 两 种 正 音 音 系 分析 音 类特 征 并说 明 两 种 正 音 在 层 次 分 析 中 的 地 位 与 作 用
, , ,


本 文 为 国 家社 会 科 学 基 金 重 大 项 海 外 珍藏汉 语文 献 与南 方 明 清 汉语研 究 编号 & ZD
“ ”

目 ( :
1 2 1 78 ) 与潮


汕 历 史 文 化 研究 中 心研 究 项 世纪 潮 汕 方言 罗 马 宇 文献 初稿 曾 于
’’

目 19
( 编号 : 1 6 Z L0 1 ) 阶 段性成果 。 20 1 6 


海 外 珍 藏 汉 语 文 献 与 南 方 明 清 汉 语 研 究项 目 研讨会 宣 读 得 到 会 专家 庄 初 升教 授指 正 特 此致 谢
, , 。 中 山 大学


博 士 后 余鹏 博 士 生 张 坚 亦 曾 指 正 本 文 并致谢 文 中 疏 漏 责在 本 人

、 。 


, ,

20 1 7 年第 3 

期 
3 5




二 第 一

种正音音 系及性质

潮正 标 注 于汉字 右边 的

北 方 正韵 是本 文 考察 的 第
“ “ ”
2 种 正音 这种正音以


1 《 》 24


个 符号 记 录 ,
24
个 声 母 含 零声 母 ( ) 。 见表 一



表


巴表不

 p [ ph] 怕 批 普

 m [ m] 马 米

 f [ f] 非 夫 

p [ p] 法

担 弟肚

 h 太 听 吞

 n n 拿 年 [ ]来 连 路


t [ t ] 捏

  t [ t ] [ ] 1 1

h] 擦 参 寸 / 慈


载 增 祖 /


ts
/t z [
/ z t s] t s t [ t

/ 散森选/ 司 丝思

 s ss [ s]

姿子 字

 次疵

知 折筑

C h [ tg ] 
 c h h] 茶 池 处

 h [ ] 晒 事 

 [ zj 染 曰 

 [ tg s g j

吉 家绝 h] 恰 齐 

取 h [q] 徐 洗 

ch [ t< ? ] 
 c h [ 须
 t ?
! s

k [ k] 竿狗归

 kt k h 开 孔 苦

 h h 海 河回

 ] [ ]

y [j ] 羊 摇有

 w] 瓦 外 乌

 爱 庵

 w [ 0

舌尖前 清塞擦 音有 与 两 套 符号 表 示 仅 出现于 之前 符 号 c h/ ch


‘ ‘ ‘ 

t s/ t s / s t z/ t z / s s ,
t z / tz / s s [1 ] 。

则 分 别 表示 [ t
g]
/ [t h ]

和[ tq [ t ch ]
] / , sh hs 。 两套 塞 擦 音 擦 音 记 录 则 有 与 的 分别 部分零声 母


节开 口 呼 以 y开 头 合 ,
口 呼 以 w开 头 或 为 轻微 摩 擦 的 展 现 , 

2 . 2
40
 , 41 。韵母 个 以 个符 号 记 录 见表二 

表 

i [ i ] 比妻奇

姨 u[ u] 铺 土 主 

 [ y] 须 句 虚 鱼

 ii

a[ a] 笆大闸 法

 a a] 掐 恰 家 价

 抓 划 夸

 i [ i ua [ ua ]

左捉浊河

 〇 [ 〇] 角 噱 却 飯郭 果

 o [ yo ] 爵


〇[ 〇 ] 
 i i
uo [ uo ] ii

e[ 3 ] 得 德折 舌

 e h e 界爹 结

协 eh y e 略绝 决 缺

 i


] ii
[ ]

a i [ ai ] 哀呆害碍

 a a 

措 ua ua 踹拽怪 

 i i [ i

] i
[ i

ei [ ei ] 杯 佩贼黑

 ue / u ue 归 柜跪 匮 队 追 水 

 i i [ i ] /

a o [ a u]
报岛 牢傲

 a o [ a u] 鸟 挑 郊 

桥 i i

o u [ o u] 否斗州后

 u [ u] 酒 久 求 

糗 i i

a n [ a n] 满搬安 岸

 e n en 滇 脸 间 千

 ua n[ u a n 短 转 管 


换 an [ a n] 捐 全
y [ 犬苑

 i
] ]
ii

§ n[ 3 n] 门嫩真恩

 n [ n] 宾 林 尽 侵

 un [ un] 准 春 蠢 
i棍
 n [ yn ] 君 均 郡 裙
i 
 ii

a n g [ a i3 ] 忙当 抗昂

 a ng a

将港枪强

 ua n


ua ] 庄 状 疮 


 [ i
] [ 

各 ng [ Yg ] 梦郑橙

恒 n [ g] 禀 青 镜 请

 i i

h mg [ i

g] 窘迥穷琼

 g 忠
un [ u ]
g 钟虫空

虬 子字 自 

姿 / hD 〇 知 织 厕 池 / 植

 g h[ s ] 儿 而 耳 二

 r r
1 ]
i i

上述 韵 母 系 统 没有 人声韵 记 录 中 古 咸 深摄 韵尾 读 [ n] 有 [y ] [ 3 r] 韵母 与潮 州 


i ] [ iJ [
、 , ,

言 口 语 层 区 别 较 大 与 官 话则 有 较 为 密 切 的 关 系 , 

作标记符号 


“ ”

声调 方 面 第 种 正音 以 上标 以 音 节 a为 例 ¥ ¥
1 3

3 3

2 . ,
1 、
2 、 3 、 4 ( :
3 、 、
、 ) ,

注了 四种声调 。
这 种 没 有 人 声调 标注 的 系 统 同 样 与 潮 州 方 言 ,
口 语层 相 去 甚 远 与 官 话较为

 ,

接近 

的 说法 可 推 断 第 种 正 音 应 属 当 时通 行 的 官 话 音 如 此 判断这种官话


“ ”
正韵

2 . 4 由 ,
。 ,


3 6
 汉 语学报

 


音 的 性 质 最 简 便 的 办 法 是 比 对 当 时 社会 上 通 行 的 官 话 音 系 看 两 者 吻 合 程度




世 纪 中 后 期 北 京话 成 为 中 国 首 都 及 各 大 都 会 官 场 上 通 行 的 汉 语 口 语 由 英 国 驻 华 
1 9 公
 ,

使 威妥 玛编 写 的 语 言 《 自 迩集 详 细 记 录 了 当 时 的 北 京 话 参看 张 卫东
》 ( 1 99 8 ) 。
1 88 6 年 版的 《


前 者 按 声 母 音 序 排列 收 字 个 后者 以
“ ” “ ”

言 自 迩 集 附 有 北 京 话音 节 表 和 北 京 话 字 音 表
》 , ,
42 0 
 ,

42 0 个 字 音 为 序 以 当 时 北 京话 上 平 下 平 上 声 去 声 为 类 分 列 与 ,
、 、 、 ,
42 0 字声 韵母相 同 但 

 、 ,

比 较 北 京话 音 节表 北 京 话 字 音 表 与 《 潮 正 》可 知 第 种 正音 与《 语言
”“



调 有别 的 例 字 自


集 两 个字 表 注 音 基 本

致 。 其 声 母 描 写与 语 言 《 自 迩 集 》相 同 声 调 韵母 则 比 语 言 ,
、 《 自 迩集 

更 为 简省 。 中 古 疑母 字 在 《 语 言 自 迩集 中有 》 ng 和 零声 母两 种 记录 , 《 潮 正 则 仅 记 零 声母 

 》

“ “ ”


音 。 韵 母方 面 ,
《 语言 自 迩集 》具 有 异 读 的 例 字 如 学 ,
( hS i
a〇 / h S i 〇 / h Si i e h / h SU〇 ) 、 ( l

a 〇

“ “ ” “ ” “ ”
却 可 歌
‘ ‘ ‘ ‘ ‘

角 eh k o/ k
,,



o/ l

i e h/ l ti o ) 、 ( c h i
/ ch
i o / ch i
ii i
eh

) 、 
( ch a o / c h o / ch i ) 、 ( S ) 、 ( k o

“ ” “ ” “ ” “ ” “ ”

潮正 只 记录 种读音 学 略
‘ ‘

kg ) , 《 》

( h si ao ) 、 ( l ii eh ) 、
却 ( c h i
o ) 、 角 (
 ) 、 ( ) 

 c h o

可 k o



迩 集》中 有两种记 录 符号 的字 如
“ “ ”
/%

虽 无 异读 但 在 语言
‘ ‘

歌 ( ko ) ;

《 自 ,
困 ( k u g n/ k u n )

在 潮正》中也只 有
“ “ ” “



种 记录


’’

回 宣

( k ue n / k u n ) 、 ( 丨 e i/
 l e i
) 、 ( hue i
/ hu

) 、 ( hs ii
e n / h si i a n ) 《

符号 ( 1
^ 11 、 1 ^ 11 、 1
以 、 11 1 1

、 1 ^仙 11 ) 。
由 描 写符 号与 音 系 特点 可见 , 《 潮 正 》所 记 录 的 第 一

种正音与

语言 迩 集 所记 录 的 世 纪北京 话 致 因此 潮正 第 种 正 音 为通行于 世纪 中 


一 一

《 自 》 1 9


《 》 1 9

期 的 北京 话 

三 第 二种 正音 音 系 及性 




标 注 语料 称 为 所 谓 的 正 音
“ ” “

《 潮 正 》在 第 一

种 正 音 右 边 还 记 录另 一

种正音 用符号 , ( ,

种 正 音 在 音 类分 布 与 音 

因 第 二 种正 音与 第

M 我 们称 之 第二 种 正音 值

so c h ia
ed  m ) ,

( c al l

“ ”

特 征 上 皆 具差 异 这 种 正 音 并 非 语 言 , 《 自 迩 集 的 全 面抄 录 》 。 传教 士 记 录 的 官话 有 北 京官话 、

南京 官 话 与 西 南 官 话 之 分 参 黄 灵 燕 ( 2 00 8 :
4 ) ,
故 除 了 参 考《语言 自 迩集 》 , 本 文 还将 年 代 相 近

的《南 京 官话》 ( 1 9 07 ) 、 《 南 京音 系 》 ( 1 9 29 ) 、 《 华 西官 话 法汉 字 典 》 ( 1 89 3 ) 、 《 西蜀 方 言 》 ( 1 90 0 ) 作


为 参 考对 象 并 联 系 成 书 年 代 较 早 的 南 方 官 话 语 料 西 儒耳 , 《 目 资 》 ( 1 6 2 6) ,
考 证 潮 正 》 第 二种 

 《

音 的 音 系 特征 及 音 类 性 质 

“ ”
3 .

声母 1 8 个 含 零声 母 ( ) , 以 2 1 个符 号记 录 。 声母 数 量 与 潮 州 方 言 口 语层 十 八音 系

统相 同 并 未 超 越 , 口 语 层声 母 分 布 音 类 分 布 与 特 征 上 则 与 ,
口 语 层具 有 显 著 差 异 

表 

p [ p] 保 遍布

 ph ph 琶 皮 盘

 b b 戊 满鳗

 m m 骂 蔑物

 [ ] [ ] [ ]

t [ t] 冬第 段

 h [ h] 藤 梯 颓

 n[ n] 拉 鸟 奴

 [ ]游狸 
鹿
 t t 1 1

ts / c h[ t s ]

 t sh/ c hh [ t sh ]

 z /j / t z [ d z 

蛇西 岁

 s [ s]

早 粽 猪/ 者 丈 责

 茶葱 粗 /潮 胳 七

 软/ 肉 /字

k[ k] 改 季龟

 kh [ k h] 结桥 顷

 g [ g ] 牙 语误

 ng [ g ] 岸 玉 桅

 h[ h] 好 现 飞

 矮 医

浊 音 清 化 全 浊 声 母 依 平 声 送 气 仄 声 不 送 气 规 则 分 读清 送 气 不 送 气 声 母 同 于 北 京
“ ”
, ,
、 , 、 、

南 京 西 南 三类 官 话 异 于 潮 州 方 言
、 , 口 语 层读 音 

唇 音 声 母 出 现 重 轻唇 分 化 敷 奉 母 出 现 、 ,
、 [ h] 读音 ,
[ h] 对 应 官 话 [ f] 声 母 是 M 依 本 方 言

 ,

口 语音 系 改 造 的 结 果 异 于 , 口 语 层无 轻 重 唇 区 别 的 特 征 、 。 明 微母则同读 、 [
m]/ [b]

微 母并 未


分化 同 于 , 口 语 层读 音 

年第 

期 
3 7
? ?


20 1 7 3
知 /精 / 章/庄 组 同 读 [

知 系 并 未 出 现读 如 端 系 的

t s
]/[ ts h] / [

] ,
古 无舌 上 口




语层特 征
知 / 精 / 章 / 庄 组 声 母亦 未 出 现 [ ts ] /[ ts h] / [ s] 、 [ t
g]
/[ tg h]/[ g] 及 [ t( ? ] / [ tc h]/ [9] 分化 。
知 / 精

章/庄 组声 母 同 读 显示 了 第 二种 正音 比 口 语层 更 为 晚 近 的 特 征 也 是 这 种 正 音 经 , 口 语层 音 系


造的又 一

例证 

泥 来 母 基本 不 混、 ,
日 母 读 [ dz ] 同 于 北 京 西 南 官 话 异 于 南 京 官 话 , 、



见 系 不 腭 化 见 母 主 要 读 [ k] 溪 母 主 要 读 [ k h] 群 母 依 声 调 分 读 [ k] [ k h ] 疑 母 有 [ h ] [ g 



 , ,

[ ng ] 、
零 声母 四 种 读 音 。
见/溪 /群 母 读 音 分 布 同 于 南 京 西 南 官 话 疑 母 读 音 则 具 层 次 叠 加

 、 ,

特征 

3 . 2
 46 ,
、 韵母 个 没 有 成 系 统 的 鼻 化 元音 鼻 音 韵 母 及 喉 塞 韵 尾 人 声 韵 稀 少 与 , ,
口 语层


音 具有 显 著 区 别 

表 

y [ UI ] 狮 是字 寺

 [ ] 堤 脐 举 鱼 / [ ]雨

 u [ u] 部 图 苏 

虎 i i i

a[ a] 琶吗大沙

 a [ a] 家 价 牙 

 ua [ ua] 瓜 花 瓦 

 i i

e[ e] 遮 且斜卸

〇[ 〇] 婆 惰过科

 u [u ] 杯 梅 罪 吠

 i i

ai [ ai ] 胎 柴碍蟹

 ua [ u a ] 外 

块 i i

a u[ a u] 保淘糖稿

 au a u 描 挑笑 

 i
[ i

o u[ o u] 浮走 溲 厚

 u[ u] 头 楼 九 有

 i

a m [ am ] 胆榄敢咸

 am [ a m ] 厌 饮

 i i

i m[ h n ] 针 石

a n[ an ] 版单 肝 岸

 e n [ en ] 边 箭 眼 元

 ua n [ ua n 潘 船 官 
] 饭
 i i

\|
n[ um ] 

稳 n n 陈鳞君 

 un[ un 问

 i
[ i
] ]

an
g[ a g] 
涵丧 缸 行 银 

? ?
i an [ ia ]
g g 粮肠讲羊

 ua n [ ua ] 望 名
g g
床霜黄

e ng [ e

] 崩 鼎 醒京

on [ o ] 牡冬丛虹

 on o ]琼 盈 兄 用

 i
[ i
g g g g


p[

p] 叠蜡 岬 合

 a p[ a ] 
p 锸 i i


p[ p]

粒汁十

a t [ at ] 八煞割 葛

 e [ e ] 鳖雪 吉 血

 u a [ ua ] 袜 说 撮 活

 i
t i
t t t


t [ i t ] 密蔑默 幂

 u [u ]物 捋 兀

 t t

a k [ ak ] 喝歇鳄 喝

 a k[ a k] 着 却 噱 药

 ua k[ u ak] 郭 或 役

 i i

ek [ e k ]
摘贼 隔 核

〇k [ o k ] 漠读 角 幅

 ok ok] 搐 局 玉 学

 i
[ i

e h[ e ? ] 

迹 oh [ o? ] 络

假 摄开 口二 等 见晓 系读[ i a] ,
其 他 声 母 字 读 [a ] 三 等 精 知 章 庄 系 读 [ e ] 其 他 声 母 字 

 ,
、 、
、 ,


i a] 。


] 读 法 同 于西 南 官话 异 于北 京 南 京 官话 ,





3 8汉 语学报

 


蟹摄 开 口二 等见 晓系 读 [a i
] 而非 [ i e] ,
同 于 西南官 话 而异 于北 京 南京 官 话 合 口 读 [u 、 ;

] 

非 [e i
] , 同 于南 京 西 南 官话 而 异 于北 京 官话 、


止摄 开 口 以 读 为主 ,
[ i ] [U I ] 分布 以 声 母类 型 为 条 件 声 母 ,


] [
dz ] 后 读 [U I ] ,
其他声

母后 读 [



[ s] [ dz ] 后 的 [ u ] 读 音 实 为 模 仿 官 话 [ti ,

, 再用本方 言 音类 折 合 的 结 果 

异 于北 京 南 京 官



流摄 等 主 要 读 [ 〇 u] 三 等 主 要 读 [ u] 等 字 头 楼 跑 到 三等 读 u]

, i , [ i , 、

等 读 [ 〇 u] 同 于 南 京 官 话 而 异 于 北 京 西 南 


“ ”

话 类 同 西南 官 话[ eo 记 录 三 等 字 浮 跑 到



] ; 、

读 音 同 于 西南 官 话 并 存 于今 天 的
“ ”

话 。

、 三 等 唇 音 字 皆 读 [ u] 偶 有 ,
[ og ] 记录 ,
如 牡 。 [ og ] 
 ,

潮 州 方言 如 茂 贸 等 字 今仍 读 [ 0
“ ”
, 1

] ] 

遇 摄三等泥来 见晓 系字 读[ 、 i] ,
该 摄 其 他 字 读 [ u] 山 摄 二 等 见 晓 系 三 四 等 同 读 ?



[i e n] / [ i e t ] ,




其 他 字 读 [ an ] / 字 完 顽 圈 拳 员 缘 绢 院元 园 原 援 阮 宛劝 券 愿 怨 悬 渊 县 混 人 开 口


at
] ,
合 口
“ ”

读[
“ ” “ ”

[ i e n] , 人声 字 雪 缺 血 混 人 开 口 读 [ i et ] ; 臻摄合 口 多 读 [ u n] / [ u t ] ,
而 君云 i n ] ,
橘 



i et
] 。 潮 州 方 言 口 语 层 并 无 [ y] 韵 母 上 述 不 符 合 开 合 规 则 的 ,
[ i
] [ i e n] / [ i e t
] [
i n] 韵 母 是改造

 ,

官 话 [ y] [ y e n ] / [ y e ] [ yn ] 韵 母 的 结 果 既 体 现 了 官 话 色 彩 亦 不 超 越 , ,
口 语层 韵母 体 系 。

咸 深摄 仍 保存 [ 、

m] /[
p]

韵 尾 异 于 三 类 官话 而 同 于 中 古 音 系 显 示 第 二种 正 音 的 存 古 
, 特
 ,

征 。
宕 江 摄 阳 人 声韵 存 在 不配 对 现象 宕开
、 、 ,

阳 声 韵 主 要 读 [ a g] 人 声 韵 则 主 要 ,
读 [ o k] , 如


学 读[ 再 次显 示这 种 正 音有 不 同 层 次 叠 加 的 特 征 具体 来 说 阳 声
” ”
摄 出现 讲 读[ 

“ “
a o k] ,

g] , i , 。

韵 [ ag] [ i ag] 是 晚 近 官 话 读 法 人 声 韵 [ ok ] [ ,
i ok ] 则是 潮 州 方 言 中 古 层 人 声读 音 。
当晚 近官话


音 进 人方 言时 本身 人 声 韵 已 弱 化或 消 失 因 而地 方 文 人 基 于对 人 声 的 坚 持 让 这 种 更 早 的 


, ,

次 得 以 保 留 在 方言 正 音 之 中 

3 3 第 二种 正音 声 调 格 局 与 口 语 层基 本 致 四 声 八调 涵 盖 人 声 并 未 体 现 晚 近 官 话 人


. , , ,

声 调 合 并 舒化 特 征 仅 有 上 去 声 辖 字 出 现 异 常 见 表 五 灰 色 底 纹 列 出
、 , 、
( , ) 

表 

古调类

 

平 上

 去

 

声母




清 次浊

 全浊

 

清 次

 全

 清

 次浊

 全

 清

 次

 全


清浊

调 

 阴

 阳

 阳去


阴平

 阳平

 阳平

 阴上

 阴去

 阴

 阳

 阴入

 阳人

 阳入


表 

现 阳上

” “ ”

声调分布 异常 有两类 为 古清 上 字 少 数读 阴 去 如 伞宛颈 为 部 分 去 声 字不 分 声








“ ” “

母 清 浊 类 型 全 部 读 阳 上 调 如 大 个 步 路露 悟 箸 预 誉 遇 寓 碍债 寨 例 第 佩 妹 昧 会 赘 芮 卫 锐 字 泪

 ,

寐 寺伺 效庙 妙戊 候 旧 谚健 殿 院 愿 匠 相 样 望剩 硬 郑定 。 这 两类 不 符 合 声 调 分 布规 则 的 现 象 在


今天 的 潮 州 方 言 中 仍存 在 如 上 述 伞 颈 今潮 州 方 言亦 读 阴 去
“ ” “ ” “
, ,
大 预誉 遇 寓 第 佩 妹 昧会 


芮 卫 锐 泪 寐 妙 谚健 愿望硬 各字 文读 音 仍读 阳 上

据 西儒 耳

鲁国尧

, 。 ( 1 9 8 5 ) 、
曾 晓渝 ( 1 9 92 ) 
 《

资 对 明 代官 话声 调 的构 拟 上声 拟为 或 这 与《 潮 正 描 写 的 潮州 



去声 拟为
“ “
3 42 3 5
目 》 ,
1 , , 》

“ ” “ ”

言 口 语层 阴去 2 1 、
阳上 35 ( 参徐 宇航 20 1 3 ) 调 值趋 同 。
可 见 这 种 现象 应 是 借 人 官话 音 时 

因调 值 接近 ,
模 仿本 方 言固 有 口 语 调 值 的 结果 

3 4 据上 述描 写 第二 种 正音 音 系 特征 与 口 语音 第 种 正 音 皆 存 在 明 显差 别 这种正


. , 、 。

音 展 现 层 次 叠 加 特征 但 音 系 并 未 超 越 口 语 层 格 局 音 类 分 布 特 征 与 北 京 官 话 高 度 雷 同 , ,
, 且


有 南 京 官 话 西 南 官 话 特 征 是 经 方 言 口 语 层 折合 的 闽 官 话
“ ”
、 , 。
南 京及 江淮 官 话在 明 代具 有影

2 0 1 7
年第 3 

期 
3 9
? ?


响 力 北京 官话 在 清 代更 是上 升为 民 族 通语 地方 文 人 所 习 得 的 《 潮 正

, 》 第 二 种 正 音 具有 北 京 、

南京 官话 特征 有其 合理 性 而 这种 正音具 有西 南 官话 特 色 则 需 要 解 释 ,

第 二种 正 音具西南


话特 色 与 清代 广 东 带 正音 书 院 的 师 资 来 源 及 地方 戏 曲 的 影 响 相 关 清实 录 世宗 实 录



《 

提及 福建 广东 两 省设 有 正 音 书 院 乾 隆 时 期 揭 阳 县 志 更 有 设 立 社 学 训 以 官 音 的 描

“ ”

曾 ,

, 《 》 ,

述 而 民 国 时 清稗 类钞 则 指 出 粤人 平 日 畏 习 普 通 语 有 志 人官 始 延 官话 师 以 授 之 官话 


, 《 》 , , 。

参 杨文 信 可 见清 代 闽 粤 带 有 教 习 官 话 的 传统 且 有 来 桂林 的 师 资 


多 桂 林产 自

( 2003 ) 。

为 第 二 种 正 音 的 西 南 官 话 特 征 提供 重 要 线 索 。
同时 ,
清代粤 东 潮 汕 梅 州 诸 县镇 流 行 的 以 官

 、

“ ”

地方 戏 曲 的 官 话 音是 民 众 学 文 读 音 的 重 
“ ”

演 唱 之汉 剧 外 江戏 ,
其 唱 腔 亦 多 为 桂 林官 话 。 要

依据 因 此这 种桂 林官话 腔 的 优伶 口 吻 也是 形成具 有西 南官 话 色彩 正 音 的 重要 来 源



四 两 种正 音 系统 在 层次 研 究 中 的 不 同 意 义

《 9 世纪 潮 州 方 言 的 两种 正音
潮 正 》 记 录 了 第 种 为 北 京 官话 的 完 整 记 录 第 二种 为 

 1 ,

种 正音 与 第 二种 正 音 在层 次 分 析 中 具有 不 同
“ ”

本方 言改 造 的 闽 官话 本 文认为 潮正 第 


, 《 》

的地 位 与作 用 。 第 一

种正音 为 1 9 世 纪 北 京 官话 的 完 全记 录 音 系 格 局 与 音类 分 布 皆 属 外 来

 ,

言 ,
因此 这种 记 录只 是 北京话 的 写照 , 不 能 运 用 于 层 次 分 析 对考 察 潮 州 方 言 的 音 韵 层 次 不 

 ,

影响力 官话 但 音 系 格 局 受本 方 言 制 约 音类 分 布 经 本 方 言 
。 第二 种正 音 主体 音 系 虽来 改
 自 , ,

造 并具 不 同 时代 音类 叠加 的 纵 深度 代 表 当 时 文 人 模 仿 通 语 的 形 式 属 历 史上 的 文 读 层 次 


 ,

音 是潮 州 方 言音 韵 层 次历 时 考 察 的 重 要 材料
, 

参 考文 献


黄灵 燕 2 00 8 《 清代官 话罗 马 字 著 作音系 研究 》 ,
北京大 学博士学位论文 

金尼 阁 1 9 5 7 ( 1 6 26 )
《 西儒耳 目 资 》 ,
北 京 文 字改革 出版社 :


鲁 国尧 1 9 8 5 《 明 代官话及其基础 方言 问题 》 ,
《 南 京 大学 学报 第 》 4
期 

徐 宇航 2 0 1 3 《 十 九 世纪 的潮 州 方言音 系 》 , 《 香 港中 文 大 学中 国文 化研究所学报 第 》 57 期 

威妥玛 200 2 《 语言 自 迩集 —

1 9 世 纪 中 期 的 北 京话 》 ( 张卫 东 译 ) , 北京 北京大学 出版社 : 

杨文信 200 3 《 试 论 雍正 康 熙 年 间 广 东 的 、

正音运 动

及其影 响 》 , 《 第 七 届 国 际 粤 方言 研 讨会 论文 集 》 , 

京 商务 印 书馆 : 

曾 晓渝 1 9 92 《 〈 西儒耳 目 资 〉 的调 值拟测 》 , 《 语 言 研究 第 》 2 期 

张 卫东 1 9 9 8 《 <
语言 自 迩集 所记 的北京音 系 〉
》 , 《 北京 大学学报 第 》 4 期 

赵 元任 1 9 29 《 南京音 系 》 , 《 科学 第 》 I 3
卷第 9 期 

a nd a r i n e  a n s F de 
u e ^ t l a h i n
 e
 M P D G C
An o ny m ou s .  D
i c t i o nn a i re
1 8 9 3  . h t no i n
 d e
ra n ^a i ^ l a l^ a n
 g u e
C a rl ee  l
-

A u e c

u n F ra n ca
V o ca b u a r e H on g K o n g 
Ch n o s  m n m e r e
deSo c e e
a M s s on s 
de s  E ra n g e r e s

 -

I i t i i t

t i , : l i
l i i s

Gr a Ma n d a r n 
W e s t e rn  S h a ng h a  M s s on 
P r e s b y t e r a n
A m e r c a n P re s s


Ad a m 
i i i
n er  1 ^ 0 0  i
i : i


i . ,
, .


U u v B uc h d r u c k e r e 

H em e hn g K ua n 
Na nk n 
Th e Go
h ua  D r u c k
n en  D e e n c h s ch e n 
d e r

r i ( .

1 90 7 
 g
 t ti i t .



. . i ,

Fr 
Ka e s n e r
. t



徐宇航 中 山大学珠海校 区 中 文系 5 1 90 82 )



4 0汉语 学报

 



+ V +

co ns t r u ct i o n te ^ f 
o f ( ) 
P
ti m e 
ma rk e r I t
w a sf orm
a m ea n n c o m b i n a t o n
of

 未 . 
g

i i

[[扣
以 ( 未 ) V P
+ + m a rk e r]
m e [ no  VP 
ye  a
po n 
 n
me ]]
 o
b e o ng ng h

 ti t t ( i t i ti ) , l i t t

co n st r u ct i on a l i
za t i o n
s ta
ge 
A f f ec t e d  t h e
b y a nd 
p o s t v e

n e g a t v e
. m e ch a n sm s 
ba l a n c n g  t h 

 i i i i
i ,

未 +
’’

c o n st r uc ti on  V P
+ 前 
g d w a
p pe a r e d h e
a s re s u o f
 ( su b s
e x ca  u on


 ) f ( ) t l t l i l t i
t t i i

” “
未 + V +

t c o ns t r u c t io n
h e ( ) P
 ma r ke r , i n 
t i me  co r r e s
p o n d en c e

t o
( ) /
y f
()
力 既 已 

+ _


+
V P后 
c on s ru c Th s
on  b e o n s

o
h e
c on s ru c c ha n
on a  s a
ge (
g e h e
o  po s ) t t i

i l
t t t t i
l t f t t


c o n st r u n ct pe r o d
o n a l i z a t i o n
i i


K ey 
w o rds 
zv e  +
^c  +
V Pq a n
t 
^c ) V P
+ +
sh 
0^ c o ns t r u c t o na
 : z at o 

 i ( ) i ( tf ) * ( i ( )

i l i

Xu 
Y uh a ng T w o 
, K n ds  St a nda r d
of  P r o n u n c a t on 
o f , D a ec t
C ha o z ho u t he
n Ce n t u r 
1 9 th 

 i i i i l i

The
S w a t o zv 
S y ll a b a r y
w M a n da r n 
h P ro n u n c a o n 
fo c u s e s 
b o h d a ec a 
o n a nd

 it i i t i t i
l t l

P r o n u nc at o n 
st a n da r d re co r ds
an d  k n d s
t w o st a n da r d
of  r o n un c a o n C h a oz h ou
o f i
D a ec t
 i

p i t i i l

i t he 
n 1 9 t h A ft er 
C e n t ur y  p ho no lo g c a 
a s tu dy t h e s e
o f k n d s
tw o  s t a n d a r d
o f r o n u nc i a t o 
. n
 i


t he c o n c l u d e s
a r t c e t h a t
i th e  k n d
f rst
l o f
t he 
s ta n d a r d
p r o n u nc a t o n 
s M a nd a r n
B e j ng
t he  
 i i i

i i

C h a ozh ou  M M M

* *

t h e
a nd  s ec o n d  a
sn m o d f ed 
a nd a r n  b y a n d
a l e c t u s e d
b s c h o l a rs 



i i i i i i

y

t he
1 9 t h T h e
C e nt u r y  l k nd 
a t te r m p o r t a n t
s t h e
f or  o f
s t u d y p h on o l o g ca l 
. s tr a t u m i i i i


w o r ds 
K ey  D a ec 
C h a ozh ou n 9 h
h e C en ur y 
s a nd a r d

p r o n u nc a


on i l t i t 1 t t ,
t i t i 

ph o n o o g s t r a tu m
ca l  


Mu , Ya we i , &
W a ng G u o s h en g On  Co n s r u c o n s
Co m pa r a v e H u x a n
n
, D a ec 
S po k e n 


n , t i t ti i i i i l t i

P r o v nc e
H e n a n 
 i


T h e r e 1 9
a r e y p e s c om
of  pa r a c o ns tr u c
v e o n sH u x a n
n d a ec s u ch
 t s h en g
a s
(? t i t i i i i i l t , 

” “ ” “
++
AX +
B +
A最 +
X W +
0C as s 十
e r 十
X 似 十
W 

十 , ( ) , (


fi

( ) (

” “ ”

C l a s s i f i er a n d
 +
A ( 跟
扣  ++
B ( 样
如 叩 W 似 +
X 
T h e s e
co m
p ar at v 

 ?
7 ) ) . i

c o n st r u c t i
on s
ca n  d v d e d
b e n to
d s cre a n c co m a r so n 
s u e r a t v e
co m a r s on 
s u cc e ss o n
i i

 i i

p y
p p p

, l
i i

co mp a r i s o n
and e ua l i t co m p a r i s o n , 
w h i ch a re  


d i f f e re n t
q y
fr o m 
o n e
a no t h e r i n

yn t a c ti 

co ns t ra i nt ,
s e ma n t c
 f un ct on 
a nd 
p r a gm a t c  A s
v a ue  i or g n 
f or  s o m e t h e
a r e f orm s
n a t v e i i l

i i ,



o t he r s 
a nd b o r r o w ed 
a r e e i t h er  a n d a r n
fr o m  o t h er 
o r d a l e c ts M i i


Ke y  H u x a n
w o rds  d a ec c o m p a r a t v e
 c on s r u c

on s

 i
i i
l t , i
t ti

Fan  On 
X ia o  T o p c C o m m e nt 

C o ns t r u c t i o n 

To p c C o m m e n t 
a nd  S e nt e n ceC h ne s 
n e
 i


i i

T op i

Co m m e n t 
co ns tr u c t o na n
s m p o r t a n t s t r u c t ur e 
p r ag m a t c 
C h n es e 
n a nd


 i

i i
. i

s en t e c o n s s t s
nc e  o fT o p c C om me n t
a c o ns t r u c t o n

sT o p c C o mm e nt
a s en t e n c e T op c i

i i i

.  i 

s ub j
e ct  t h e me 
a nd a r e
f u nd a m e n t a l l y  t h ou
di f f er en t * h
t he c l o s el y r e l a t e d
a r e o i c

s



g 
y
p .


w h i l e
s u bj ect c o n c e p t ,
an d t h e m es e ma n t c
a co n c e 

ra
gmat c
c o nc e t , s
a n ta c t ic i


i i

p p t

A c co rd i n g d f f er e n t
t o st a n da r ds 
t o a nd 
p c i co mm en t
c a n d v d ed 
b e s e v e r a l
n t o t
y p es

I 

 ,
i i i i

Ch i
n e s e
t h er e 
ar e
o n e t o p c a n d
s e n te n c e s  m u l t i pl e t o p c
s e n t en c e s T o p i c C o m m e n t
T h e 



. 

s en t e nc e s 
c an be d v d ed n to f v e
t 




n a m e l y
y pe s 
n a r r a t ve d es cr p t v e 
r e co r d n
g i i i i




i ,



l a n d
e xp a n a t o r y  e v al u a t v e , i .

K ey 
w o r ds  c o m m en
op c  T o p c C o m m e nt
 c o ns t r u c
: tT o p c C o m m e nt 
on  i s en t e nc 


 t s i

t i ,

S3
H u y ng O n 
C a s s f e rs  L  H a n a n
1 1 1

Z ha n g  L a ng u a g e 

I s a nd



au ph a an d a n i S p o ken 
i o n ,
l i i l


 i i i l

Th
5 3

L 
1 1


1 1


a r t i cl e f i rs t l y d i s c us se s
s 


c la s s i f i e r s l a
u ,
p ha 
a n d
l a in
 i l a n
g u a g e

p o k e n
o


1 1 1 1

Ha i n an  Th e n 
s l a nd  com
a i
p a r is o n
b e t w ee n 


wo rds
t h es e  a n d s u c h
c l a s s f e r s as


me 
o 
 ,
i i
, 


55

n 

,
Ka m T a 
n an
g ua g


e s
s T h e
m a de i ho d s
ar t c l e t h e
t h at 

a r e
c l a ss f e r s  o r g na t e 
a l l i d
 l i

i l i i i i

f ro k n sh p
m t er m s 
u s ed 
i a s w h c h
h o no r f c s  i o n e
s ho w s  o f
a s p ec t t he 
or
g n
 de v e l o p m e nt
an d  
 i i

i i i

of 
cl s si f i a
rs i 
i i
t l es 

 e n S no
 b e a n
an ua

T g g

K ey 
] 5 3

L  c a s s f er  

w o rds  a n gu a ge  p ha 
a u 
 a :
i l

l i

, l , , l



96 汉语 学报

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