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生物工程进展》1997,V o l. 17, N o.

置换层析——重新崛起的生物物质分离技术

陈冠军
( 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济南 250100)

摘 要 置换层析是一种非线性层析技术, 它产生于 40 年代末, 只是在近十几年里, 置换


层析才显示了其在生物物质特别是蛋白质的制备性分离中的重要潜力。 由于这一技术与
传统的洗脱层析技术相比, 有着明显的优点, 即高上样量、高产率、高分辨率、易于操作, 以
及被分离样品在分离过程中的自行浓缩效应, 因此这一技术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关键词 置换层析 置换剂 蛋白质分离纯化

  生物物质的制备性分离技术与经典的化学 线性层析技术, 所谓置换层析就是指吸附在色


工程分离技术有着极大的不同。 通常生物物质 谱柱上的一种组分被另一组分或试剂置换出色
的产品初始浓度是非常低的, 而且与一些紧密 谱柱的层析技术。 由于这一技术与传统的洗脱
相关的物质混处在同一个复合物基质中, 如发 层析技术相比, 有着明显的优点, 即高上样量、
酵液或细胞裂解液; 并且生物物质产品特别是 高产率、高分辨率, 以及被分离样品在分离过程
蛋白质类产品的分离要求在分离过程中仍然保 中的浓缩效应, 因此这一技术已越来越引起人
持其生物活性, 因此不能采用化学工程中的高 们的关注。
温、高压、强酸、强碱这样强烈的手段, 只能在比
  置换层析的操作运行与分离机制
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 这就使目标产品的分离
纯化变得更为复杂和困难。 置换层析易于操作, 不需要特殊的装置, 完
层析技术是生物物质分离的最基本、最重 全可以在现有的各层析系统上进行工作。 整个
要和最有效的技术之一。 它在生物物质特别是 操作程序包括层析柱的平衡、上样、加置换剂洗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中, 是一项非常有效的工具。 脱、分步收集和层析柱再生这样一个系列过程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生物产 ( 见图 1) 。层析柱首先用起始缓冲液 ( 也叫做载
品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得以表达和生产, 但随之 体缓冲液, ca rier buffer ) 进行充分平衡; 用同样
而来的是作为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的大规模制备 的缓冲液溶解或充分透析平衡的样品被引入到
性蛋白分离纯化技术则成了生物技术发展的一 层析柱上; 然后, 用由同样的缓冲液配制的置换
种限制因素。 传统的蛋白质分离提纯方法往往 剂溶液进行置换洗脱。在引入样品到柱上时, 样
费时, 得率低, 处理量少而不适于规模化的制备 品的各组分被固定相吸附, 使柱子的顶部被饱
性分离。因此, 人们在不断地探索各种生物物质 和吸附, 在这一过程中实际上是在进行着一种
分离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如双水相萃取、 前沿层析 ( fron ta l ch rom a tog rap hy ) 的作用[ 1 ]。
制备性电泳、亲和层析等。但这些方法又由于各 由于置换剂对层析柱中固定相的亲和性大于被
自的限制性因素而难以生产性地规模化使用。 分离样品的亲和性, 当加入置换剂后, 置换剂的
然而在近十几年来, 在液相层析中, 置换层 前沿迫使样品最后的后沿组分解吸附, 这一被
析已充分显示了其在生物物质特别是蛋白质的 解吸附的组分又去置换前面的亲和性弱的组
制备性分离中的重要潜力。 置换层析是一种非 分。 这样不同的组分由于其对固定相亲和能力
44
的不同, 在对吸附部位的竞争和相互的置换中, t ra in ) 。 一旦形成这一状态, 一般不会发生变
按照各组分对固定相的亲和力大小而被分离并 化, 直到各样品组分被洗脱出来, 多余的柱长不
形成相互毗邻的无拖尾的纯组分峰区带。 置换 会再进一步提高其柱效了[ 2 ]。 当置换剂的前沿
剂在被分离样品的后面的移动, 推动着样品区 突破峰出现时, 置换分离过程就完成了。使用过
带以相同的速度向前移动, 这时称之为“等速状 的层析柱经再生剂处理和载体缓冲液再平衡
态”( iso tach ic) [ 1 ] , 这种一系列毗邻的样品区带 后, 又可以用于下一次的层析过程。
被称之为置换列车或置换序列 ( d isp lacem en t

图 1 置换层析的分离运行示意图
A 1 平衡好的层析柱 B 1 样品加入到层析柱上端
C 1 加入置换剂进行置换洗脱 D 1 置换洗脱结束 E, F , G 1 层析柱再生

  虽然常规洗脱层析和置换层析的分离作用 谱分离过程中, 被分离的物质在流动相与固定


都是由于样品对固定相的不同亲和性实现的, 相之间不是线性关系, 而是呈现其它的函数关
但两者的分离机理是不相同的。 在传统的洗脱 系。 置换层析的洗脱行为与样品组分和置换剂
层析中, 样品的分离是由于吸附的平衡常数不 的吸附等温线有着直接的联系。如图 2 所示, 从
同, 导致各组分随流动相的流动有不同的移动 原点到置换剂的吸附等温线上非线性段的某一
速度, 改变流动相的离子强度或 pH 值可以改 点所连的直线叫做操作线 (op era t ion line ) , 它
变样品的吸附特性从而达到组分分离的目的。 是产物分离速度对产物浓度作图的斜率。 这一
而在置换层析中, 样品的分离是由于被吸附的 操作线就限定了“等速”移动的流速、各组分的
组分之间对固定相吸附部位的直接竞争作用的 流出浓度和洗脱体积。 每一组分在洗脱液中的
结果。 这种直接的竞争就导致各组分按照它们 浓度可以根据它们的吸附等温线进行理论推
对固定相亲和性的大小形成一置换序列, 并且 算。 操作线与置换剂吸附等温线的交点所指的
在置换剂的推动下, 以相同的速度向下移动。理 流动相的浓度就是置换剂流经层析柱的浓度;
想的洗脱图谱中, 每一组分不是形成钟罩形的 操作线与样品组分吸附等温线的交点所对应的
洗脱曲线, 而是形成矩形的平台 (p la teau ) 洗脱 流动相的浓度就是各样品组分流出的浓度, 也
峰, 相毗邻的各组分的平台洗脱峰组成了一个 就是说样品的置换作用是发生在操作线与其吸
台阶状的层析图谱。 附等温线的交点处。 每一样品组分的区带宽度
置换层析是一种非线性层析技术, 即在色 是由上样时这一组分在样品中的含量所决定
45
的。 因此, 只要确定了置换剂的浓度和流速, 就 相应增加, 置换剂前沿的移动速度也会随之加
可以预测各组分置换洗脱液的体积、浓度和洗 快。所以置换剂的浓度即控制了产物的浓度, 也
脱时间。由图 2 还可以看出, 当提高置换剂浓度 控制了整个层析操作运行的速度。
时, 层析中的置换序列区带各组分的浓度也会

图 2 样品组分的吸附等温线、操作线及洗脱模式

  置换层析在生物物质的分离中有着明显的 和吸附量的 5% 左右。 由于置换层析是一种非


优点。常规层析中, 流动相中样品的浓度 Cm 与 线性层析, 在置换层析中样品的分离是在样品
固定相中样品的浓度 C s 之间呈现线性关系。为 饱和吸附或接近饱和吸附状态下实现的, 这就
了达到较好的分离效果, 在常规的洗脱层析中, 允许上样量可以比传统的常规层析高得多, 对
只能维持较少的上样量, 一般控制在层析柱饱 于同样的层析柱其上样量可达层析柱饱和吸附

46
量的 40 至 60% 。尽管上样量如此之高, 但在置 用也越明显。 这时就需要适当降低置换剂的浓
换分离过程中, 被分离的各组分能够以相当高 度。 第三, 由于在置换层析中的浓缩作用, 许多
的纯度获得高产率[ 3 ]。 各组分在分离过程中能 生物物质如蛋白质在超过一定浓度的界限时,
自我形成陡立的界限, 消除了常规层析中的拖 会形成沉淀, 而造成层析柱堵塞, 降低分离效
尾现象, 提高了样品组分的回收率。如 Ho rváth 率。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出现, 也需要适当降低
等[ 3 ] 在实验中利用 H PL C 系统, 比较了等溶剂 置换剂的使用浓度。
强度洗脱、 N aC l 梯度洗脱和置换推进三种层析
  置换层析技术的发展回顾
方 式的分辨率和产率。 结果表明, 在同样的
T SK D EA E 5- PW 层析柱 ( 75 ×715mm ) 和同 T sw et t 早在 1906 年就发现了在过量上样
样的 Β2乳球蛋白混合溶液以及其它相同的条件 的洗脱层析中样品各组分之间的置换现象, 但
下, 等 溶 剂 强 度 洗 脱 的 最 大 分 辨 率 仅 能 使 他的这一发现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和进一步
10m g 的 Β2乳球蛋白混合物的 A 和 B 两组分完 的研究。直到 1943 年, T iseliu s [ 6 ] 研究了置换层
全分离, 且有很长的拖尾; 如果采用盐梯度洗 析现象, 提出了置换层析的概念, 建立了置换层
脱, 可以使分辨率提高约一倍; 而在置换层析 析的理论, 并在 1948 年首先运用这一技术以活
中, 总量 100m g 的 Β2乳球蛋白 A 和 B 可完全 性碳作固定相分离了糖类化合物。 在这之后的
被分离, 没有任何拖尾, 两个组分都形成平顶的 40 年代末期和 50 年代初期, 这一技术被用到
矩形洗脱峰。 再之, 在常规的洗脱层析中, 样品 各种不同的物质分离。1950 年 Sp edd ing 等人[ 7 ]
的组分在分离过程中往往被稀释, 这又增加了 采用置换层析技术进行了稀土金属混合物的分
后续处理的工作量。而在置换层析中, 样品组分 离。同年 Pa rt ridge [ 8 ] 运用置换层析进行了蛋白
却往往是以浓缩的状态被分离的[ 1, 4 ] , 这对于分 质和蛋白质水解物的分离分析。除此之外, 这一
离生物样品特别是稀样品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时期生化工作者还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氨基
置换层析技术虽然有着显著的优点, 但它 酸、多肽和脂肪酸的置换分离进行了研究。尽管
本身也存在局限性。首先, 生物体中的生物物质 这一时期形成了置换层析的研究热, 然而除了
对吸附剂的吸附作用是不相同的, 有的并不呈 在稀土和同位素的分离中, 置换层析技术仍在
现 L angm u ir 吸附等温线, 不同物质在同一吸 活跃地使用外, 在这之后的约二十年里, 这项技
附剂上的吸附等温线有时是交叉的。这样的话, 术却很少有人再使用。 这是因为受当时研究条
置换层析的分离效率就会大大降低, 有时根本 件的限制, 特别是受低效的层析系统的限制, 使
无分离作用。 这时就需要选择另外的吸附剂或 得这一技术难以在生物物质分离过程中发挥作
改 变 其 它 层 析 条 件。 如 Sub ram an ian 和 用。
C ram er 的实验中发现, 当 Α2胰凝乳蛋白酶原 随着 H PL C 技术的发展和高效传质作用
[5 ]

和细胞色素 C 在 W CX 层析柱上吸附时, 它们 的吸附剂的出现, 才使得置换层析技术的研究


的吸附等温线是交叉的, 以 N a lco lyte 7105 作 有了进展。 Ho rváth 等[ 9 ] 首先将 H PL C 系统运
为置换剂时, 两种蛋白根本没有任何分离。但当 用到了生物物质置换层析的研究之中, 此后其
换成 SCX 层析柱时, 两蛋白的吸附等温线是无 他人的置换层析的研究工作也多数是在 H PL C
交叉的, 以同样的置换剂在进行置换层析时, 两 或 FPL C 系统上进行的。 他们以苯基三丁基氨
者完全被分离。第二, 样品混合物的各组分在分 (B TBA ) 为置换剂, 通过离子交换置换层析获
离过程中形成相互毗邻的置换序列, 这样就会 得了组氨酸和精氨酸混合物的高纯度的分
在彼此相邻的交界处发生洗脱峰的交盖作用, 离[ 10 ]。采用高效反向置换层析法和以甲丁基氨
从而使回收率降低。使用的置换剂的浓度越高, ( TBA ) 为置换剂, 可以使四种三肽的混合物得
样品组分的洗脱峰越窄越尖锐, 造成的交盖作 到很好的分离, 每一种二肽都获得了纯的组
47
分[ 10 ]。核苷酸类物质通过离子交换或反向作用 载体两性电解质在层析中的作用是一种“聚焦
也可以在置换层析中被分离, 如仅有微小差别 层析”
作用。 由于载体两性电解质价格昂贵, 不
的肌苷和脱氨肌苷、腺苷和脱氧腺苷的四种混 适宜于扩大应用, 再之随着新的蛋白质离子交
合物, 在反向置换层析中一次就被高纯度地分 换置换剂的不断涌现, 现在已很少有人再使用
2AM P , 3′
离纯化; 5′ 2AM P , 2′
2AM P 和腺苷的 载体两性电解质作为蛋白质离子交换置换剂
混合物也获得了各自的纯的分离组分[ 20 ]。Sub 2 了。
Peterson 及合作者 首先进行了人工合
[ 12 ]
的实验表明, 采用置换层析技术可
ram an ian
[4 ]

以使抗生素头孢霉素与发酵液中的其它组分分 成蛋白质离子交换置换剂的工作。 他们合成了


离。 一系列不同羧甲基含量比的羧甲基葡聚糖
与此同时, 在 80 年代涉及置换层析的一系 (CM D ) , 用于在 D EA E ——纤维素层析柱上进
列理论问题也相继开展了研究, 刊出了大量的 行蛋白质的分离。 他们把低取代程度的 CM D
理论文章, 这对于以后置换层析的实验研究起 称为间隔剂 ( sp acer) , 高取代度的 CM D 为置换
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许多研究工作者对置换层 剂 ( d isp lacer) 或推进剂 ( develop er ) 。 他们利用
析的理论模拟分析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发 这种合成的 CM D 作为置换剂, 分别进行了血
现两者有着相当好的吻合性 。 [2 ]
清蛋白[ 12 ] 等蛋白的离子交换置换分离。他们还
现在置换层析技术已扩展到吸附分配层析 把这一技术用于疾病的诊断, 从牛皮癣病人的
的各种层析的类型。 除上面提到的离子交换层 血清中分离到一种特殊的 G2 蛋白[ 13 ]。D unn 等
析和反向层析外, 在金属离子螯合亲和层析、疏 也利用 CM D 作为离子交换置换剂从 E 1co li 的
水层析、薄层层析、灌注层析等方面也都作了大 细胞裂解液中纯化了 E 1co li 胞内碱性磷酸酯
量的研究工作, 各类生物物质都已在实验室里 酶[ 14 ]。
进行了置换层析分离与纯化。一般来说, 反向层 继 Peterson 和 To rres 使用 CM D 之后, 越
析和薄层层析主要适用于小分子物质的分离。 来越多的化合物被用来作为蛋白质离子交换置
换层析的置换剂。Cho se 和M a t t ia sson 以羧甲
  离子交换层析在蛋白质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基淀粉 (CM 2sta rch ) [ 15 ] 作为置换剂置换分离了
自 50 年代 Pa rt ridge [ 8 ] 进行第一次蛋白质 牛心乳酸脱氢酶。D avid J en 和 P in to [ 16 ] 在实验
置换层析后, 经历了二十余年的停滞期。 在 70 中以聚乙烯磺酸 (po lyvinyl su lfon ic acid ) 作为
年代后期, 才又重新开始了蛋白质的置换层析 置换剂使 Β2乳球蛋白 A 和 B 得以很好的分离。
研究, 并使这方面的研究蓬蓬勃勃地发展了起 已 有许多文献报道, 中低分子量 ( 4 kD a~ 50
来。 由于蛋白质离子交换置换层析的关键是要 kD a ) 的硫酸葡聚糖 (D ex t ran su lfa te ) 具有良好
有一个高效的离子交换置换剂, 所以近二十年 的蛋白质的置换效应, 都能够使 Β2乳球蛋白 A
的工作也主要是集中在各种不同的离子交换置 和 B 得 以 完 全 分 离[ 17, 18 ]。 聚 乙 烯 胺 - 600
换剂的筛选与应用上。 (po lyeth leneim ine, PE I2600) [ 4 ]、
N a lco lyte 7105
1975 年, L eaback 和 Rob in son [ 11 ] 使 用 了 ( 一种凝血剂,M W - 20kD a ) [ 5 ] 和 D EA E 2葡聚糖
pH 8- 10 的载体两性电解质 (Am p ho lite ) 作为 (D EA E 2D ex t ran ) [ 17 ] 也分别被用作阳离子交换
置换剂, 在阳离子交换层析柱上分别得到了在 置换层析的蛋白质置换剂。 最近, C ram er 研究
等电聚焦时也难以分辨的猪附睾 Β2N 2乙酰乙 小组又合成出了两种新的化合物作为蛋白质离
糖胺酶的两个突变体。在这之后, 不同 pH 范围 子交换层析的置换剂, 即异丁烯酸间隔的多聚
的载体两性电解质也被用于许多蛋白质如血清 载 体 两 性 电 解 质 ( b lock m ethacrylic po lyam 2
蛋白、胎盘蛋白和人肝铁蛋白等的分离研究, 使 p ho lytes ) 和多分枝树突状多聚电解质 ( den 2
[ 19 ]

这些蛋白质都得到很好的分离。从本质上来讲, d rit ic po lym ers) 。


[ 20 ]

48
人们在利用化学合成的多聚物作为蛋白质 tein Pak SP 28HR 层析柱上使 Α2胰凝乳蛋白酶
置换层析的置换剂的同时, 也在积极注意寻求 原、细胞色素 C 和溶菌酶三种碱性蛋白被分
开发天然的多聚物用于蛋白质的离子交换置换 离。 最近, Chen 和 Scou ten [ 24, 25 ] 采用酸水解法
剂。 Ho rváth 及其合作者[ 21 ] 应用动物酸性多糖 制得了低分子量的褐藻酸和 Κ2卡拉胶酸的水
硫酸软骨素 ( chond ro it in su lfa te ) 作为离子交 解物, 并用这两种水解物作为蛋白质离子交换
换剂分离纯化了 Β2乳球蛋白 A 和 B , 在这之后 置换层析的置换剂, 在常规实验室条件下对模
又对米曲霉 Β2半乳糖苷酶的粗制品进行了纯化 拟混合蛋白进行了分离, 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结
分离。 C ram er 研究组则利用肝素 ( hep a rin ) [ 22 ] 果。
和 酵 母 的 戊 聚 糖 多 磷 酸 ( p en to san po lysu l2 由上面介绍的各种蛋白质离子交换置换剂
p ha te ) 两种多阴离子聚合物作为阴离子交换 来看, 都是大分子聚合物。按来源大体上可以将
[ 18 ]

置换剂, 两者都能有效地分离 Β2乳球蛋白 A 和 这些置换剂分成三类: ( 1 ) 化学合成的聚合物;


B 的混合物。 同时, C ram er 等人 还使用了一 ( 2 ) 经过化学过程修饰改造的天然多聚物的衍
[ 23 ]

种 碱性蛋白质—— 硫酸鱼精蛋白 (p ro tam ine 生物; ( 3) 天然的多聚电解质 ( 见表 1) 。


su lfa te ) 作为阳离子交换层析置换剂, 在 P ro 2

表 1 用于蛋白质离子交换置换层析的置换剂
类  别 全合成化合物 化学修饰的天然化合物 天然化合物
阳离子交换置换剂 载体两性电解质 D EA E- 葡聚糖 鱼精蛋白
聚乙烯胺
多聚异丁烯酸间相
载体两性电解质
阴离子交换置换剂 聚乙烯磺酸 羧甲基葡聚糖 硫酸软骨素
多聚异丁烯酸间相 硫酸葡聚糖 肝素
载体两性电解质 酵母戊聚糖多硫酸
树突状多聚电解质 褐藻酸
Κ- 卡拉胶酸

为了鉴定置换剂的置换效率, 人们利用这些物 左右 ( 细胞色素 C , M W = 11 kD a, p I= 1016; 鸡


质作为蛋白质离子交换置换剂的时候, 往往先 卵清溶菌酶,M W = 17 kD a, p I= 11) 。因此, 可以
进行模拟混合蛋白的分离。 对于阴离子交换置 选用它们的混合物作为阳离子交换置换层析的
换剂来说, 通常以 Β2乳球蛋白 A 和 B 作为模拟 模拟混合物。
混合蛋白。这两种 Β2乳球蛋白仅有两个氨基酸 综上所述, 置换层析已被广泛地用于实验
的差异, 两者分子量相同, 等电点仅相差 011pH 室的蛋白质分离纯化研究, 尽管上述置换剂在
单位 ( Β2乳球蛋白 A , p I= 5113; Β2乳球蛋白, p I 蛋白质的置换层析中是有效的, 但这项技术还
= 5123) 。 由于这两个蛋白质的差异非常小, 因 仍然没有应用到生物技术工业中的大规模的蛋
此, 自 Peterson 和 To rres 之后, 人们都选择这 白分离纯化中去, 这主要是缺乏适宜的高效、价
两种蛋白作为阴离子交换置换层析的模型蛋 廉而又无毒的蛋白质置换剂。 上面列举的置换
白, 以判别新的置换剂的有效性。对于阳离子交 剂中, 它们的化学合成、化学修饰、分离提取的
换置换层析来说, 则往往用 Α2胰凝乳蛋白酶 高昂的费用, 以及从动物提取的多糖原料来源
原、细胞色素 C 和鸡卵溶菌酶的混合物作为模 的限制, 使得绝大多数置换剂的价格高昂, 从经
拟混合蛋白。这三种蛋白都是碱性蛋白, 特别是 济成本上来看, 目前难以用于大规模地扩大使
后两者, 其分子量相差很小, 等电点都在 pH 11 用。再者, 化学合成或化学改造的衍生物的潜在
49
的毒性作用, 也可能对层析操作人员造成不良 尽管现在置换层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还很
的影响, 或者这些物质残存于被分离的作为药 少被人们认识, 但许多学者认为, 它将会成为将
用或食用的蛋白质样品中, 对服用人员造成毒 来生物工程下游技术中的最有效的制备性生物
害作用。 这些因素都限制了蛋白质置换层析技 物质分离技术之一[ 1 ]。 根据目前我们掌握的文
术的扩大应用。 献, 目前在我国台湾省已有学者对稀土金属、核
现在 Chen 和 Scou ten [ 14, 25 ] 已开发使用了 苷酸、和脂类物质的分离进行了置换层析的研
两种海藻多糖—— 褐藻酸和 Κ2卡拉胶作为蛋 究, 在其他地方还未见到有关置换层析的报道。
白质离子交换置换剂, 并且在常规的实验条件 因此, 在我国不失时机地开展这项研究工作具
下, 实现了对模拟混合蛋白的良好的分离。实验 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
结果表明, 这两种置换剂具有与上述其它各置
参考文献
换剂同样的效能。这两种多糖都是食品添加剂,
对人体无毒、副作用。两者的提取原料都是来自   [ 1 ] J. F renz, and C s. Ho rváth, in “H igh Perfo rm ance L iq2
u id Ch rom atog rap hy, A dvances and Persp ectives ”,
海藻, 易于提取, 可以进行大批量生产。因此, 褐
V o l. 5 ( Ho rváth, C s. Ed. ) A cadem ic, O rlando, FL ,
藻酸和 Κ2卡拉胶可望成为高效、价廉和无毒副
(1989) pp 2112314.
作用的蛋白质离子交换的置换剂。   [ 2 ] A. M. Katti and G. A. Gu iochon, J. Ch rom atog r. , 449,
25240 (1988).
  置换层析的发展前景
  [ 3 ] A. W. L iao, Z. E l R assi, et al. Ch rom atog rap h ia, 24,

随着生物技术工业的发展, 生物物质层析 8812885 (1987).


  [ 4 ] G. Sub ram an ian,M. W. Ph ilip s, et al. J. Ch rom atog r. ,
分离的工业化应用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以往
439, 3412351 (1988).
的制备性分离技术往往是将实验室里的线性分
  [ 5 ] G. Sub ram an ian and S. M. C ram er, B io techno l. P rog. ,
析型分离技术简单地进行扩大, 但上样量的限 5, 92297 (1989).
制, 低浓度洗脱和层析过程的稀释效应, 使得样   [ 6 ] A. T iseliu s, A rk iv. Fu r Kem i. , M ineral. Geo l. , 16A
品组分的回收率很低, 经济效益较低。如何设计 (18) , 1, (1943).

建立新的制备性层析分离技术与模型, 将是生   [ 7 ] F. H. Sp edd ing, J. E. Pow er, et al. J. Am. Chem. Soc. ,
72, 234922361 (1950).
物工程下游技术中迫切解决的问题。
  [ 8 ] S. M. Parridge, Chem. Ind. , 383 (1950).
经过近二十年的理论的实验研究, 置换层
  [ 9 ] H. Kalász, and C s. Ho rváth, J. Ch rom atog r. , 215, 2952
析技术已取得了明显的成就, 已显示了它在生 302 (1981).
物物质分离纯化方面的应用潜力。 在非线性层   [ 10 ] C s. Ho rváth, J. F renz, and Z. E1 R assi, J. Ch ro 2
析技术中, 置换层析是目前唯一可实际应用的 m atog r. , 255, 2732293 (1983).

技术。 它的分离因子少, 上样量大, 可以利用常   [ 11 ] D. H. L eaback and H. K. Rob in son, B iochem. B iop hys.
R es. Comm un. , 2482254 (1995).
规层析系统进行操作, 在分离过程中具有浓缩
  [ 12 ] E. A. Peterson, A nal. B iochem. 90, 7672784 (1978).
效应。 因此可以说它将在制备性生物物质的分   [ 13 ] A. R. To rres, G. G. K ruegger et al. A nal. B iochem. ,
离中, 占有重要的地位。 144, 4692476 (1985).
在今后的置换层析研究中, 我们预计, 此项  [ 14 ] B. E. D unn, S. C. Edberg et al. A nal. B iochem. , 168,
技术会进一步扩展到各吸附层析类型和各层析 25230 (1988).
  [ 15 ] S. Gho se, and B. M attiasson, J. Ch rom atog r. , 547, 1452
系统上的研究与应用。 在进入生物技术下游的
153 (1991).
实际应用之前, 置换层析的研究仍将会集中在
  [ 16 ] S. D avid J en and N. G. P in to, J. Ch rom atog r. , 519, 872
继续探索价廉、无毒而高效的蛋白质置换剂的 98 (1990).
开发, 新的吸附材料的研制, 高效层析柱再生条   [ 17 ] G. J ayaram an, S. D. Gadam and S. M. C ram er, J Ch ro 2
件的建立以及最优化操作系统的建立等方面。 m atog r. , 630, 53268 (1993).

50
  [ 18 ] S. D. Gadam and S. M. C ram er, Ch rom atog r. , 39, 4092  [ 22 ] J. A. Gerstner and S. M. C ram er, B ioPharm. , 5, 42245
418 (1994). (1992).
  [ 19 ] C. S. Patrick io s, S. D. Gadam , et al. B io techno l. P rog. ,   [ 23 ] J. A. Gerstner and S. M. C ram er, B io techno l. P rog. , 8,
11, 33238 (1995). 5402545 (1992).
  [ 20 ] G. J ayaram an, Y. F. L i, et al. J. Ch rom atog r. , 702,   [ 24 ] G 2J. Chen and W. H. Scou ten, J. M o l. R ecog. 1996, in
1432155 (1995). p ress.
 [ 21 ] A. L. L ee, A. W. L iao et al. J. Ch rom atog r. , 443, 312   [ 25 ] G 2J. Chen and W. H. Scou ten, In ternal. J. B ioch ro 2
43 (1988). m atog r. , 1996, in p ress.

D isplacem en t Chroma tography


A Powerful Pur if ica tion Technology of B ioma ss

Chen Guan jun


( T he State Key L abo rato ry of M icrob ial T echno logy, Shngdong U n iversity, J inan 250100)

Abstract  D isp lacem en t ch rom a tog rap hy is a non linea r ch rom a tog rap h ic techno logy. A l2
though crea ted a t the end of 1940’s, it w a s on ly in the recen t 10 yea rs tha t it began to show a
pow erfu l po ten t ia l in the p rep a ra t ive iso la t ion and p u rifica t ion of b iom a ss esp ecia lly p ro tein s.
Com p a ring w ith t rad it iona l elu t ion ch rom a tog rap hy, the d isp lacem en t ch rom a tog rap hy ha s such
d ist inct advan tages a s h igh load ing, h igh yield ing, h igh reso lu t ion, ea sy co rpo ra t ion and the com 2
ponen t s of sam p le can be concen t ra ted in the p rocess. So th is ch rom a tog rap h ic techno logy ha s
been being u sed w idely m o re and m o re in the p rep a ra t ive p u rifica t ion of b iom a ss.
Key words D isp lacem en t ch rom a tog rap hy; D isp lacer; Iso la t ion and Pu rifica t ion of P ro tein

5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