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6

英国标准 BS EN

1998-3:2005

欧洲规范 8 — 结构抗震
设计—
第 3 部分: 建筑物评估和加固改造

欧洲标准 EN 1998-3:2005 与英国标准具有同等效力

ICS 91.120.25
BS EN 1998-3:2005

英国版前言
本英国标准是 EN1998-3:2005 的官方英文版本,代替已废止的 DD ENV
1998-1-4:1996。

欧洲规范的结构按照主要材料可分为几个部分:混凝土结构、钢结构、
钢混组合结构、木结构、砌体结构和铝结构。本规范为特殊设计所需的所有
相关部分设定了共同的废止日期(DOW)。当所有 EN 欧洲规范出版之后,
与之相冲突的国家标准将在共存期结束时废止。

在欧洲标准出版之后,允许有两年的国家修正期,在此期间发布国家版
附录,接着是为期 3 年的共存期。在共存期内,鼓励各成员国调整其国家标
准中的规定,以在共存期结束前废止与欧洲标准不一致的国家规则。欧洲委
员会与各成员国协商,以期在各项欧洲规范共存期的结束的问题上达成一
致。

到共存期结束,国家标准将废止。英国将不存在对应的国家标准。

受技术委员会 B/525(建筑和土木工程结构)委托,英国加入小组委员
会 B/525/8(地震区中的结构),以参与规范的编制工作,主要负责:

- 帮助咨询者理解标准内容;

- 向负责的国际/欧洲委员会提供解释的查询或变更的建议,并及时
通知英国相关方面;

- 关注国际和欧洲的相关进展动态,并反馈回英国。

可向秘书处索取参与该小组委员会的机构名单。

对于本欧洲规范中允许各国自行进行选择的部分规范性内容,将在规范
的文本中给出范围和可能的选择,并且做出说明保证其为国家决定参数
(NDP)。若在欧洲规范中有多种 NDP,则 NDP 可以是一个具体的系数值、
一个特定的级别或类别、一种特殊的方法或特殊应用的规则。

版面综述

本文件包括封面、封二、i页,空白页,EN书名页、2至68页和封底。

本文件中的BSI版权声明表示文件最新版的发行日期。

自出版以来发布的修订

修订编号 日期 备注

ISBN 0 580 46615 9


BS EN 1998-3:2005

为了使 EN 1998 在英国得到应用,NDP 将刊登在英国版附录里,并


在咨询公众之后的适当的时候将其归入引英国标准中。

在英国通常不要求考虑地震荷载,整个英国可视为地震低发区,因此
不宜应用 EN1998 的条款。但是,对于某些特定的结构类型,可能因其功
能、位置或形式而要求明确考虑地震作用。这是为了当可能英国使用 EN
1998 条款时,及时公布这种情况下各自的背景信息。

交互参照
本文件中提及的执行国际或欧洲出版物的英国标准,可以在BSI目录中
题为“国际标准对应索引”的章节下找到,或者使用BSI电子目录中或英国标
准在线中的“搜索”功能得到。

本刊物并不包括合同中的所有必要条款。使用者应负责正确使用。

符合英国标准并不表示可免除其法律责任。

i
欧洲标准 EN 1998-3
2005 年 6 月

ICS 91.120.25 代替 ENV 1998-1-4:1996

英文版

欧洲规范 8: 结构抗震设计 –
第 3 部分: 建筑物评估和加固改造

Eurocode 8: Calcul des structures pour leur résistance aux séismes - Partie 3: Evaluation et
renforcement des bâtiments

Eurocode 8: Auslegung von Bauwerken gegen Erdbeben - Teil 3: Beurteilung und Ertüchtigung von
Gebäuden

此欧洲标准于 2005 年 3 月 15 日通过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审批。

CEN成员均须遵守CEN/CENELEC内部条例,其条款规定了此欧洲标准在不做任何变更的前提
下即具备各国国家标准地位的条件。若要索取有关国家标准的最新目录和参考书目,可向管理中心
或任何CEN成员国提出申请。

本欧洲标准有三种官方版本(英文版、法文版和德文版)。任何由CEN成员国负责翻译成本国
语言的版本在总秘书处备案后,即与官方版本具有同等效力。

CEN 成员为各国国家标准机构,包括奥地利、比利时、塞浦路斯、捷克、丹麦、爱沙尼亚、
芬兰、法国、德国、希腊、 匈牙利、冰岛、爱尔兰、 意大利、拉托维亚、立陶宛、卢森堡、马耳
他、荷兰、挪威、波兰、葡萄牙、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和英国。
EN 1998-3: 2005 (E)

目录 页码

前言 .............................................................................................................................................................. 4
1. 通则 ...................................................................................................................................................... 8
1.1 适用范围 ...................................................................................................................................... 8
1.2 规范性参考文献 .......................................................................................................................... 8
1.2.1 一般参考标准 .................................................................................................................. 9
1.3 假设 .............................................................................................................................................. 9
1.4 原则和应用规则之间的区别 ...................................................................................................... 9
1.5 定义 .............................................................................................................................................. 9
1.6 符号 .............................................................................................................................................. 9
1.6.1 一般规定 .......................................................................................................................... 9
1.6.2 附录 A 中所用的符号...................................................................................................... 9
1.6.3 附录 B 中所用的符号 ................................................................................................... 12
1.7 S.I.单位 ...................................................................................................................................... 13
2. 性能要求和合格标准 ........................................................................................................................ 14
2.1 基本要求 .................................................................................................................................... 14
2.2.1 概述 ................................................................................................................................ 14
2.2.2 几乎倒塌(NC)极限状态 ........................................................................................... 15
2.2.3 严重损伤(SD)极限状态 ........................................................................................... 16
2.2.4 有限损伤(DL)极限状态 ........................................................................................... 16
3. 结构评估资料 .................................................................................................................................... 17
3.1 一般资料和历史资料 ................................................................................................................ 17
3.2 所需的输入数据 ........................................................................................................................ 17
3.3 认知水平 .................................................................................................................................... 18
3.3.1 认知水平定义 ................................................................................................................ 18
3.3.2 KL1: 有限认知 .............................................................................................................. 19
3.3.3 KL2: 一般认知 .............................................................................................................. 19
3.3.4 KL3: 完整认知 .............................................................................................................. 19
3.4 认知水平的确认 ........................................................................................................................ 20
3.4.1 几何 ................................................................................................................................ 20
3.4.2 细节 ................................................................................................................................ 20
3.4.3 材料 ................................................................................................................................ 21
3.4.4 检测和试验级别的定义................................................................................................. 22
3.5 置信系数 .................................................................................................................................... 22
4. 评估 .................................................................................................................................................... 23

2
EN 1998-3: 2005 (E)

4.1 概述 ............................................................................................................................................ 23
4.2 地震作用和地震荷载组合 ........................................................................................................ 23
4.3 结构建模 .................................................................................................................................... 23
4.4 分析方法 .................................................................................................................................... 24
4.4.1 概述 ................................................................................................................................ 24
4.4.2 侧向力分析 .................................................................................................................... 24
4.4.3 多模态反应谱分析 ........................................................................................................ 25
4.4.4 非线性静力分析 ............................................................................................................ 25
4.4.5 非线性时程分析 ............................................................................................................ 26
4.4.6 q-系数法 ......................................................................................................................... 26
4.4.7 地震作用分量的组合 .................................................................................................... 26
4.4.8 砌体填充结构的附加措施 ............................................................................................ 26
4.4.9 可变作用的组合系数 .................................................................................................... 26
4.4.10 重要性级别和重要性系数 ............................................................................................ 27
4.5 安全验证 .................................................................................................................................... 27
4.5.1 线性分析法 (侧向力或模态反应谱分析) .................................................................... 27
4.5.2 非线性分析法 (静态或动态) ........................................................................................ 27
4.5.3 q-系数方法 ..................................................................................................................... 28
4.6 分析和安全验证标准概述 ........................................................................................................ 28
5. 结构性干预决定 ................................................................................................................................ 29
5.1 结构性干预标准 .......................................................................................................................... 29
5.1.1 前言 ................................................................................................................................ 29
5.1.2 技术标准 ........................................................................................................................ 29
5.1.3 干预类型 ........................................................................................................................ 29
5.1.4 非结构元件 .................................................................................................................... 30
5.1.5 所选干预类型的合理性 ................................................................................................ 30
6. 结构性干预设计 ................................................................................................................................ 31
6.1 加固改造设计程序 .................................................................................................................... 31
附录 A(提示性附录)钢筋混凝土结构 ................................................................................................ 32
附录 B(提示性附录)钢和组合结构 .................................................................................................... 51
附录 C(提示性附录)砌体结构 ............................................................................................................ 75

3
EN 1998-3: 2005 (E)

前言
本欧洲标准 EN 1998-3,即《欧洲规范 8:结构抗震设计:建筑物评估和加固改造》 已由
CEN/TC250“欧洲结构规范”技术委员会编制,其秘书处由 BSI 监管。CEN/TC250 对所有结构欧
洲规范负责。

应以发行完全相同的出版物或以授权的形式,最迟在 2005 年 12 月之前,使本欧洲标准具有


与国家标准同等效力,而与之相冲突的国家标准最迟于 2010 年 3 月前废止。

本文件取代 ENV 1998-1-4:1996。

根据 CEN/CENELEC 内部条例, 下列国家的国家标准机构必须执行此欧洲标准: 奥地利、


比利时、塞浦路斯、捷克、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希腊、 匈牙利、冰岛、爱尔兰、
意大利、拉脱维亚、立陶宛、卢森堡、马耳他、荷兰、挪威、波兰、葡萄牙、斯洛伐克、斯洛文
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和英国。

欧洲规范计划背景

1975年,欧共体委员会在条约第95条的基础上确定了建设领域的一项行动计划。该计划的目的
是消除行业的技术障碍以及统一技术规范。

在这一行动计划中,欧委会首先建立一套统一的建设工程设计的技术规则。此技术规则在第一
阶段作为各成员国现行规则的一种替代方案,并将最终取代各成员国的现行规则。

在成员国代表指导委员会的帮助下,欧委会用15年的时间制定了欧洲规范计划,于20世纪80年
代诞生了第一套欧洲规范。

1989年,欧洲委员会、欧盟成员国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根据欧委会和CEN之间的协议1,决定通
过一系列授权将欧洲规范的编制和出版任务移交给CEN,以便使其在将来具备欧洲标准(EN)的地
位。这实际上将欧洲规范与理事会及欧委会所有与欧洲标准相关的规定和指令联系起来。(如理事
会的建筑产品(CPD)指令89/106/EEC和理事会的公共工程和服务指令93/37/EEC、92/50/EEC、
89/440/EEC及等效的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用以建立内部市场的指令)。

欧洲结构规范计划包括以下标准,通常由几个部分组成:

EN 1990, 欧洲规范: 结构设计基础

EN 1991, 欧洲规范 1:结构上的作用

EN 1992, 欧洲规范 2:混凝土结构设计

EN 1993, 欧洲规范 3:钢结构设计

EN 1994, 欧洲规范 4: 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

1
根据 CPD 第 12 条,解释性文件应:

4
EN 1998-3: 2005 (E)

EN 1995, 欧洲规范 5: 木结构设计

EN 1996, 欧洲规范 6: 砌体结构设计

EN 1997, 欧洲规范 7: 岩土工程设计

EN 1998, 欧洲规范 8: 结构抗震设计

EN 1999, 欧洲规范 9: 铝结构设计

欧洲规范标准确认每个成员国监管部门的责任,并保障其确定国家规定安全事项的各项数值
(因国而异)的权利。

欧洲规范的地位和应用领域

欧盟各会员国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承认欧洲规范作为参考文件,用于下列用途:

- 作为证明建筑和土木工程符合理事会指令 89/106/EEC 的基本要求的一种手段,尤其是基


本要求 N°1—力学阻力和稳定性——以及基本要求 N°2—发生火灾时的安全性;

- 作为确定建筑工程及相关工程服务合同的基础;

- 欧洲共同体委员会和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之间有关建筑和土木工程设计欧洲规范
(BC/CEN/03/89)工作的协定。

- 作为制定统一的建筑产品技术规范的框架(ENs 和 ETAs)。

尽管欧洲规范与统一的产品标准2的性质不同,但就其对建筑工程本身而言,欧洲规范与CPD
第12条所述的解释性文件有直接关系3。因此,从事产品标准工作的CEN技术委员会和/或EOTA工作
组必须充分考虑到因欧洲规范所产生的技术问题,以期实现这些技术规范与欧洲规范的完全一致。

欧洲规范标准针对各种传统和新型的日常使用的整体结构和部件产品设计,提供了通用的结构
设计规则。未具体涉及独特的建筑形式或设计条件,若有上述情况,设计者需另行咨询专家意见。

执行欧洲规范的国家标准

执行欧洲规范的国家标准应包括CEN出版的欧洲规范(包括所有附录)的全部文本,前面是国
家版的书名页和国家版前言,最后可加上国家版附录。

2
根据 CPD 第 3.3 条,基本要求(ERs)在解释性文件中应具备具体形式,以在基本要求和委托之间建立必要
的联系来统一 hEns 和 ETAGs/ETAs。
3
根据 CPD 第 12 条,解释性文件应:

a) 提供基本要求的具体形式,要求有统一的术语和技术基础,并在必要时指出每个要求的类别或级别;

b) 说明这些要求的类别或级别与技术规范的对比方法,如计算和检验的方法、项目设计的技术规则等;

c) 作为建立统一标准和欧洲技术审批准则的参考。

欧洲规范实际上发挥了与基本要求 1 和基本要求 2 的一部分相似的作用。

5
EN 1998-3: 2005 (E)

国家版的附录可能只包含欧洲规范中留待各国自行选择的参数,即国家确定参数,这些参数将
用于有关国家拟进行的建筑和土木工程的设计,即:

- 欧洲规范中给出的各种替代值和/或级别;

- 欧洲规范中只给出符号之处要用到的值;

- 各国特定的数据(地理、气候等),如:雪图;

- 欧洲规范中给出了替代方法时所使用的方法。

它还包括:

- 对提示性附录进行应用的决定;

- 非矛盾性补充资料的参考,以协助用户使用欧洲规范。

欧洲规范和产品统一技术规范(ENs 和 ETAs)之间的联系

建筑产品的统一技术规范和工程的技术规则4之间有必要保持一致。此外,所有与引用欧洲规范
的建筑产品的CE标记一同出现的信息应明确地说明所考虑的是哪些国家确定参数。

有关 EN 1998-3 更多的具体信息

尽管与材料相关的相应欧洲规范还未涉及非地震作用下的现有结构的评估和加固改造,由于
以下原因,还是对欧洲规范 8 的此部分进行了特别编撰:

- 对于许多老旧的建筑物,在原有施工中并未考虑抗震,而只是(至少)通过传统施工规
则迎合了非地震作用要求。

- 根据现有知识所作的地震危害评估可说明进行加固改造的必要。

- 由地震造成的损坏可能会导致需要大修。

而且,由于在欧洲规范 8 的基本原则中,新结构的抗震设计基于设计地震发生时可接受的结
构损伤度, 所以(根据欧洲规范 8 进行设计并且后来遭到损坏的结构的)抗震评价是抗震结构
安全性评价中的主要部分。

在抗震加固改造中,为确认和消除主要结构缺陷所进行的定性验证是很重要的,且不应与欧
洲规范 8 此部分中特有的定性分析方法相冲突。更多定性性质的文件编写工作留待国家相关机构
来着手进行。

本规范只涉及抗震评价和加固改造的结构方面,这仅是降低地震风险策略的一部分。一旦确
定需要对某个特定建筑物进行评估,本规范即适用。关于可能需要对单个建筑物进行抗震评价—
甚至可能进行加固改造—的条件不在本标准范围内。

4
见 CPD 第 3.3 和第 12 条,以及解释性文件(ID)1 的第 4.2、4.3.1、4.3.2 和 5.2 条。

6
EN 1998-3: 2005 (E)

各国通过抗震评估和加固改造来降低地震风险的方案可能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方
案可能要求某些类型的建筑物业主在具体最后期限前完成抗震评估和——根据评估结果——进行
加固改造。所选出来成为加固改造目标的建筑物的类型取决于地震强度、场地条件、以及建筑物
的重要性级别、居住率和可知薄弱环节(如受材料和施工类型、楼层数量、建筑物相对于老版规
范生效日期的使用年限影响等)。“消极”方案将抗震评估—及可能导致的加固改造—与其它跟建筑
物的使用和连续性相关的事件或活动联系起来,如增加居住率或重要性级别的用途改变、超过一
定限度(表示为建筑面积或总建筑价值的百分比)的装修、震后损伤修复等。有待验证的极限状
态的选择以及由于不同极限状态引起的地震作用的重现期,可取决于所采取的评估和加固改造方
案。“积极”方案中的相关要求可能没有“消极”方案中的严格;例如,在因装修导致的“消极”方案
中,相关要求可能会根据所进行的装修工程的程度和成本而逐级变化。

若地震活动度较低(见 EN1998-1, 3.2.1(4)),则可通过相关国家版附录,使本规范适应当地


条件。

EN 1998-3 的国家版附录

本标准提供了替代程序、数值、级别建议并在各国可自行做出选择之处标注。因此,执行EN
1998-3:2005的国家级标准应有一个包含全部国家确定参数的国家版附录,用于各有关国家拟进行
的建筑和土木工程设计。

EN 1998-3:2005 中的下列条款允许各国自行进行选择:

参考 项目

1.1(4) 提示性附录 A、 B 和 C

2.1(2)P 要考虑的极限状态数量

2.1(3)P 不应超过极限状态的地震作用的重现期

2.2.1(7)P 材料的分项系数

3.3.1(4) 置信系数

3.4.4(1) 检测和试验级别

4.4.2(1)P 比率 ρmax/ρmin 的最大值

4.4.4.5(2) 关于可确定较高模式效应的非线性静态分析方法的非矛盾补充信息

7
EN 1998-3: 2005 (E)

1. 通则

1.1 适用范围

(1) 欧洲规范 8 适用范围的定义见 EN 1998-1:2004 中的 1.1.1 节,而本规范适用范围的定


义见 (2)、 (4)和(5)。EN 1998-1: 2004 的 1.1.3 中简要说明了欧洲规范 8 的补充部分。

(2) EN 1998-3 的适用范围如下:

- 为现有单独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估提供标准。

- 说明选择必要的补救措施的方法。

- 为加固改造措施的设计设定标准(如,方案、包括干预措施的结构分析、结构部分
的最终尺寸确定及其与现有结构元件的连接)。

注: 对本标准而言,加固改造既包括未损坏结构的加强,又包括地震受损结构的维修。

(3) 当为充分抵抗地震作用而设计某一结构性干预时,还应结合非地震荷载组合进行结构验
算。

(4) 通过反映 EN 1998-1:2004 的基本要求,本标准涵盖了由更常用的结构材料:混凝土、


钢和砌体构造的建筑物的抗震评估和加固改造。

注: 提示性附录 A、B 和 C 分别包含了与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组合结构和砌体


结构评估有关的附加信息,以及关于这些结构升级的附加信息(如必要)。

(5) 尽管本标准的规定对所有类型的建筑物都适用,但是由于纪念性建筑物的特殊要求,纪
念性建筑物和历史建筑物的抗震评估和加固改造常常需要不同的规定和方法。

(6) 由于现有建筑物:

(i) 受施工时知识水平所限,

(ii) 可能包含隐藏的严重错误,

(iii) 以前可能经受了地震或具有未知效应的偶然事件,

所以,与新结构的设计相比,结构评估和可能采取的结构性干预通常具有不同程度的不确定
性(认知水平)。因此,根据可用信息的完整性和可靠性,需要不同的材料和结构安全系数及不同
的分析方法。

1.2 规范性参考文献

(1)P 本欧洲标准以注明日期或未注明日期的参考文献的形式将其它出版物发布的规定包含在
内。本文中在适当的地方引用了这些规范性参考文件,并随后列出了这些出版物。对于
注明了日期的参考文献,仅在通过修改或修订将这些出版物的后续修改或修订信息包含

8
EN 1998-3: 2005 (E)

在本欧洲标准中之后,方可将其用于此欧洲标准。对于未注明日期的参考文件,只适用
所涉及的最新版本(包括修订版)。

1.2.1 一般参考标准

EN 1990 欧洲规范 – 结构设计基础

EN 1998-1 欧洲规范 8 – 抗震结构的设计 – 第 1 部分:一般规定、地震作用和建筑


规定

1.3 假设

(1) 参见 EN 1998-1: 2004 中 1.3。

(2) 本标准的规定假定数据收集和试验是由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完成的,并且负责进行建筑评
估、可能进行的工程加固改造设计和施工的工程师具有正在加固或维修的建筑物类型的
相关经验。

(3) 检验程序、检核表和其它数据收集过程应编写成文件并归档,且应在设计文件中参考。

1.4 原则和应用规则之间的区别

(1) EN 1990: 2002 中 1.4 节的规则适用。

1.5 定义

(1) 参见 EN 1998-1: 2004, 1.5。

1.6 符号

1.6.1 一般规定

(1) 参见 EN 1998-1: 2004, 1.6。

(2) 本标准中使用的其它符号在文中出现处给出定义。

1.6.2 附录 A 中所用的符号

b 钢套中钢带的宽度

bo 和 ho 以环筋中心线计算的约束混凝土核心尺寸

9
EN 1998-3: 2005 (E)

bi 纵向钢筋的中心线间距

c 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

d 截面的有效高度 (到受拉钢筋的高度)

d’ 到受压钢筋的高度

d bL 受拉钢筋的直径

fc 混凝土抗压强度 (MPa)

fcc 约束混凝土强度

fcd 混凝土强度设计值

fctm 混凝土平均抗拉强度

f fdd,e FRP(纤维增强聚合物)有效剥离强度的设计值

f fu,W(R) 绕拐角以半径 R 弯曲的 FRP 板的极限强度,公式 (A.25)

fy 钢材屈服强度的估算平均值

fyd (纵向)钢筋的屈服强度设计值

fyj,d 钢套的屈服强度设计值

f yw 横向或约束钢筋的屈服应力

h 横截面的高度

kb= 1.5 (2 - w f /s f ) / (1 + w f / 100mm) 包括 FRP(纤维增强聚合物)带/板的系数

n 沿周长 p 的拼接钢筋的数量

p 沿纵向钢筋内侧的柱截面内的周长线的长度

s 箍筋的中心线间距

sf FRP (纤维增强聚合物) 带的中心线间距 ( 对于 FRP 板=wf)

tf FRP (纤维增强聚合物) 板的厚度

tj 钢套厚度

x 受压区高度

wf FRP (纤维增强聚合物) 带/板的宽度

z 截面内力臂的长度

Ac 柱横截面的面积

Af = tf wf sin β :厚度为 t f、宽度为 wf 、角度为 β 的 FRP (纤维增强聚合物)带/板


的水平投影横截面面积

10
EN 1998-3: 2005 (E)

As 纵向钢筋的横截面面积

Asw 箍筋的横截面面积

Ef FRP (纤维增强聚合物) 模量

L V=M/V 构件端部剪跨比

N 轴力 (受压为正)

VR,c 无腹板钢筋的构件的抗剪承载力

VR,max 根据斜压杆内的压碎作用所确定的抗剪承载力

Vw 横向钢筋对抗剪承载力的作用

a 约束有效性系数

yel 系数,对于主要抗震元件大于 1.0,对于次要抗震元件等于 1.0

yfd FRP (纤维增强聚合物)剥离的分项系数

δ 斜杆和柱轴线之间的角度

εcu 混凝土极限应变

εju FRP (纤维增强聚合物) 极限应变

εsu,w 约束钢筋的极限应变

θ 剪切设计中的压杆倾角

θy 混凝土构件屈服时的弦杆转角

θu 混凝土构件的极限弦杆转角

v = N / bhfc (b 为受压区宽度)

ρd 斜筋的配筋率

ρf FRP (纤维增强聚合物)的体积比

ρs 几何配筋率

ρsx = Asx / bwsh =与加载方向 x 平行的横向钢筋的比率(sh = 箍筋间距)

ρtot 总纵向配筋率

ρsw 约束钢筋的体积比

ρw 横向配筋率

φu 端部截面的极限曲率

φy 端部截面的屈服曲率

ω,ω' 受拉和受压钢筋的力学配筋率

11
EN 1998-3: 2005 (E)

1.6.3 附录 B 中所用的符号

bcp 盖板宽度

bf 翼缘宽度

dc 柱深度

dz 连续板之间节点域深度

e 塑性铰和柱表面之间的距离

fc 混凝土抗压强度

f ct 混凝土抗拉强度

f uw 焊缝抗拉强度

fywh 横向钢筋的屈服强度

fy,pl 各翼缘的公称屈服强度

lcp 盖板的长度

tcp 盖板的厚度

tf 厚度

thw 腹板厚度

wz 柱翼缘之间节点域宽度

Ag 截面的毛面积

Ahf 梁腋翼缘的面积

Apl 各翼缘的面积

BS 扁钢筋支撑的宽度

B 组合截面的宽度

E 梁的杨氏模量

EB RC (钢筋混凝土) 面板的弹性模量

Ft 抗震基底剪力

H 框架高度

Hc 框架的楼层高度

K□ 连接转动刚度

I 惯性矩

L 梁跨

12
EN 1998-3: 2005 (E)

Mpb,Rd 梁的塑性力矩

Nd 设计轴力

Ny 钢支撑的屈服强度

Sx 梁的弹性(主要)模量

TC 面板厚度

Vpl,Rd,b 梁的塑性铰处的剪力

Zb 梁的塑性模量

Ze 塑性铰处截面的有效塑性模量

ρw 横向配筋率

1.7 S.I.单位

(1) 参见 EN 1998-1: 2004, 1.7。

13
EN 1998-3: 2005 (E)

2. 性能要求和合格标准

2.1 基本要求

(1)P 基本要求指的是结构的损伤状态,本文通过三种极限状态(LS)来定义,即几乎倒塌
(NC)、严重损伤(SD)和有限损伤(DL)。这些极限状态具有如下特征:

几乎倒塌 (NC)极限状态。
,尽管垂直元件还能承受竖向荷载, 但结构已严重损伤,仅余少
量残余横向强度和刚度。大多数的非结构元件已崩塌。已产生大量永久侧移。结构几乎倒塌,并
且可能无法再经受下一次地震(即使是中等强度的地震)。

严重损伤 (SD)极限状态。 结构已遭受重大损伤,还有一些残余强度和刚度,垂直元件能承


受竖向荷载。尽管隔墙和填充物未出现面外破坏,但非结构元件已受到损坏。产生中等程度的永
久侧移。结构在经受中等强度的地震之后能留存下来。可能需要花费极大成本对结构进行维修。

有限损伤 (DL)极限状态。结构仅轻微损伤,结构元件未出现较大屈服并保留了其强度和刚度
特性。非结构元件(如隔墙和填充物)可能出现分布式开裂,但损坏维修成本不高。永久侧移可
忽略。结构无需任何维修措施。

注: 欧洲规范 8 的此第 3 部分给出的倒塌极限状态的定义比 EN1998-1:2004 中给出


的更接近于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并且与结构元件变形承载力的完全利用一致。结
合了 EN1998-1: 2004 的‘不倒塌’要求的极限状态大致上等效于本文中定义为
严重损伤极限状态。

(2)P 相关国家机构决定是否对所有三种极限状态进行验算,还是验算其中两种,或者仅一种。

注: 关于某国国内对 2.1(1)P 定义的三种极限状态进行验算的选择信息,可在其国家版


附录中找到。

(3)P 对于每种极限状态,通过选择地震作用的一个重现期,可实现对建筑的正确级别的保护。

注: 某国国内待验算的各种极限状态适用的重现期可在其国家版附录中找到。通过为
重现期选择下列值,可认为实现了通常被认为对普通新建筑的适宜保护:

— 几乎倒塌 (NC)极限状态:2475 年,相当于 50 年内的超越概率为 2%

— 严重损伤 (SD)极限状态:475 年,相当于 50 年内的超越概率为 10%

— 有限损伤(DL)极限状态:225 年,相当于 50 年内的超越概率为 20%。

2.2 合格标准

2.2.1 概述

(1)P 通过在不同结构材料使用范围内(即混凝土、钢、砌体)适当地采用 EN 1998 的此部分

14
EN 1998-3: 2005 (E)

中所包含的地震作用、分析方法、验证和详细设计程序,从而与 2.中的要求相符。

(2)P 除使用 q 系数方法的情形外,均可通过使用如 2.1 和 4.2 针对相关重现期所定义的完整(未


折减、弹性)地震作用来检验合格性。

(3)P 在对结构元件进行验证时,必须将“延性”和“脆性”元件区分开来。除使用 q 系数方法的


情形外,此时,应通过检查变形未超过相应要求来验算延性元件。而通过检查强度未超
过相应要求来验算脆性元件。

注: 关于部件/机理的“延性”和“脆性”分类的有关信息可在有关的材料相关附录
中找到。

(4)P 或者,如 4.2(3)P 所述,若使用一个经 q 系数折减的地震作用,则也可使用 q 系数方法。


在安全验算中,应通过检查由折减地震作用引起的强度未超过根据(5)P 得出相应要求,
来验算所有的结构元件。

(5)P 关于延性或脆性元件的性能计算,若这些计算将与根据(3)P 和(4)P 所作的安全验证要求


相比较,则应通过适当地除以 3.5 中定义的置信系数并考虑所达到的认知水平,将现有
材料的平均值特性用作直接从现场试验和信息补充来源所得出的特性。对于新的或增加
的材料,应使用公称特性。

(6)P 根据 EN 1998-1:2004, 4.2.2 (1)P、 (2) 和(3)中的定义,某些现有结构元件可视为是“次


要抗震”元件。“次要抗震”元件应采用与主要抗震元件相同的合格标准进行验算,但对其
承载力的估算应比所认为的“主要抗震”元件偏不保守。

(7)P 在计算脆性“主要抗震”元件的强度性能时,材料强度应除以材料的分项系数。

注: 某国国内所使用的钢、混凝土、结构钢、砌体和其它材料的分项系数的值可在本
标准的国家版附录中找到。 EN1998-1:2004 中 5.2.4(3), 6.1.3(1), 7.1.3(1)和 9.6(3)
条的注解涉及在不同国家设计新建筑所使用的钢、混凝土、结构钢和砌体结构的
分项系数的值。

2.2.2 几乎倒塌(NC)极限状态

(1)P 要求应基于与此极限状态相关的设计地震作用。对于延性和脆性元件,应根据分析结果
对要求作出评估。如果使用了线性分析法,则应根据 4.5.1(1)P 对脆性元件的要求进行修
正。

(2)P 对于延性元件,性能应基于适当定义的极限变形,而对于脆性元件,性能应基于适当定
义的极限强度。

(3) 通常,q 系数方法 (见 2.2.1(4)P、4.2(3)P)不适用于这种极限状态验证。

注: 4.2(3)P 中用于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的 q 值分别为 q = 1.5 和 2.0 ,该值与根据 EN


1998-1:2004 相关规定中的局部和整体可用延性来证明其合理性的 q 的较大值,
均与严重损伤极限状态的实现相对应。如果选择这种方法来对几乎倒塌极限状态
进行检验,那么 2.2.3(3)P 的规定可适用,其中 q-系数的值超过 4.2(3)P 中 q-系数
的值约 1/3。

15
EN 1998-3: 2005 (E)

2.2.3 严重损伤(SD)极限状态

(1)P 要求应基于与这种极限状态相关的设计地震作用。对于延性和脆性元件,应根据分析结
果对要求作出评估。如果使用线性分析法,则应根据 4.5.1(1)P 对延性元件的要求进行修
正。

(2)P 除使用 q 系数方法的情形外,对于延性元件,性能应基于与损伤相关的变形,对于脆性


元件,性能应基于保守估算出的强度。

(3)P 使用 q 系数方法 (见 2.2.1(4)P、4.2(3)P)时,要求应基于折减地震作用,且应采用针对非


地震设计情形的方法进行性能评估。

2.2.4 有限损伤(DL)极限状态

(1)P 要求应基于与这种极限状态相关的设计地震作用。

(2)P 除使用 q 系数方法的情形外,对于所有的结构元件(包括延性和脆性元件)


,其性能应基
于屈服强度。填充物的性能应基于填充物的平均层间侧移性能。

(3)P 使用 q-系数方法(见 2.2.1(4)P、4.2(3)P)时, 应从平均层间侧移的角度来对要求和性能进


行比较。

16
EN 1998-3: 2005 (E)

3. 结构评估资料

3.1 一般资料和历史资料

(1)P 在评估现有结构的抗震承载力的过程中,应从多种来源收集输入数据,包括:

- 所考虑建筑物可用的专门文件,

- 相关的一般数据来源(如,同期规范和标准),

- 现场勘查和,

- 在大多数情况下,如 3.2 和 3.4 中更详细描述的,现场和/或实验室测量结果和试验


结果。

(2) 对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交叉校验,以尽量减小不确定性。

3.2 所需的输入数据

(1) 一般来说,结构评估资料应包含以下的 a) 至 i)。

a) 结构体系鉴别,及其是否符合 EN 1998-1:2004 的规则性标准。如可能,应从现场


勘查或原始设计图中收集相关资料。如果是后一种情形,应收集自施工开始后可能
出现的结构变化的资料。

b) 建筑物地基的类型鉴别。

c) EN 1998-1: 2004 中 3.1 节所分类的场地条件鉴别。

d) 关于建筑元件整体尺寸和横截面特性的资料、以及组成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状态的资
料。

e) 关于可确认的材料缺陷和不当的详细设计的资料。

f) 用于初步设计的抗震设计标准((如适用)包括力的折减系数(q 系数)的值的资料。

g) 对建筑物现有和/或计划用途的说明(如 EN 1998-1: 2004 中 4.2.5 所述的重要性级别


鉴定)

h) 考虑了建筑物用途后对外加作用重新评估。

i) 关于先前和现有结构损伤类型和程度的资料,如果有的话,还应包括早期的维修措
施。

(2)P 根据按以上各点所收集的资料的数量和质量,应采用不同类型的分析方法和不同的置信
系数值,如 3.3 所示。

17
EN 1998-3: 2005 (E)

3.3 认知水平

3.3.1 认知水平定义

(1) 为了选择可取类型的分析和适当的置信系数值,对以下三种认知水平进行定义:

KL1 :有限认知

KL2 :一般认知

KL3 :完全认知

(2) 决定相关认知水平(如 KL1, KL2 或 KL3)的因素有:

i) 几何:结构体系以及会影响结构反应的结构元件(如,砌体填充板)的几何特性。

ii) 细节:这些包括钢筋混凝土中钢筋的数量和详细设计、钢构件之间的连接、楼面横隔板
与侧向承载结构的连接、砌体粘结和灰缝、以及砌体中的任何加筋元件的性质。

iii) 材料:组成材料的力学特性。

(3) 所达到的认知水平确定了可采用的分析方法(见 4.4)以及拟采用的置信系数(CF)值。获


取所需数据的方法见 3.4。

(4) 表 3.1 以图示方式说明了认知水平、适用的分析方法及置信系数之间的关系。表中“直观”、


“详尽”、“有限的”、“更大范围的”和“全面的”的定义见 3.4。

表 3.1:认知水平、对应的分析方法(LF:侧力方法,MRS:模态反应谱分析)和置信系数(CF)

认知
几何 细节 材料 分析 CF
水平

来自于根据相关的实际操 根据施工时间的标准确定
LF-
KL1 作而进行的模拟设计以及 的缺省值以及来自于有 CFKL1
MRS
来自于有限的现场检测 限的现场试验
来自于通过
样本直观测 来自于根据有限的现场检 来自于根据有限的现场试
量而绘出的 测而绘出的不完备的原始 验而编写的原始设计规范
KL2 所有 CFKL2
原始结构略 结构详图或来自于更大范 或来自于更大范围的现
图或来自于 围的现场检测 场试验
详尽测量
来自于根据有限的现场检 来自于通过有限的现场试
KL3 测而绘出的原始结构详图 验而编写原始试验报告或 所有 CFKL3
或来自于全面的现场检测 来自于全面的现场试验

注: 某国国内所使用的置信系数的值可在其国家版附录中找到。推荐值为:CFKL1 =
1.35, CFKL2 = 1.20 和 CFKL3 = 1.00。

18
EN 1998-3: 2005 (E)

3.3.2 KL1: 有限认知

(1) KL1 对应于以下的认知状态:

i) 几何:(a)通过测量或(b) 从用于原始施工和任何后续修改的原始结构略图,可得到总体
结构几何和构件尺寸。对于(b)情形,应现场对足量的样本进行总体几何尺寸和构件尺寸
的检测。如果与结构略图有明显不一致之处,应进行更完整的尺寸测量。

ii) 细节:无法从结构详图中得到结构的详细资料,并且可按照施工时的通常惯例根据模拟
设计进行假设。在这种情况下,应对最关键的元件进行有限检测,以确定假设是否与实
际情况相一致。如若不然,要求进行更大范围的现场检测。

iii) 材料:从原始设计规范或原始试验报告中无法获取关于施工材料力学特性的直接信息。
应根据施工时的标准假定缺省值,同时对最关键元件进行有限的现场试验。

(2) 收集的资料应足以进行元件性能的局部验证并建立线性结构分析模型。

(3) 应通过静态或动态(见 4.4)线性分析法,进行基于有限认知状态的结构评估。

3.3.3 KL2: 一般认知

(1) KL2 对应于以下认知状态:

i) 几何:(a)通过广泛测量或(b) 从用于原始施工和任何后续修改的结构略图,可得到总结
构几何和构件尺寸。对于(b)情形,应现场对足量样本的总体几何尺寸和构件尺寸进行检
测;如果它们与结构略图有明显不一致之处,则要求进行更完整的尺寸测量。

ii) 细节:通过更大范围的现场检测或从不完备的结构详图中可得到结构的详细资料。对于
后一种情形,应对最关键的元件进行有限的现场检测,以确认得到的信息是否与实际情
况一致。

iii) 材料:通过更大范围的现场试验或从原始的设计规范中可得到关于施工材料力学特性的
信息。对于后一种情形,应进行有限的现场试验。

(2) 收集的资料应足以进行元件性能的局部验证并建立线性或非线性结构模型。

(3) 通过静态或动态(见 4.4)线性或非线性分析法,可进行基于这种认知状态的结构评估。

3.3.4 KL3: 完整认知

(1) KL3 对应于以下认知状态:

i) 几何:(a)通过全面测量或(b)从用于原始施工和任何后续修改的整套结构略图,可得到总
体结构几何和构件尺寸。对于(b)情形,应现场对足量样本的总体几何尺寸和构件尺寸进
行检测;如果它们与结构略图有明显不一致之处,则需进行更完整的尺寸测量。

ii) 细节:通过全面的现场检测或从整套的施工详图中可得到结构的详细资料。对于后一种
情形,应对最关键的元件进行有限的现场检测,以确认得到信息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19
EN 1998-3: 2005 (E)

iii) 材料:通过全面现场试验或从原始试验报告中可得到关于施工材料力学特性的信息。对
于后一种情形,应进行有限的现场试验。

(2) 3.3.3(2) 适用。

(3) 3.3.3(3) 适用。

3.4 认知水平的确认

3.4.1 几何

3.4.1.1 结构略图

(1) 结构略图是指那些对结构的几何特性进行说明的文件,其考虑了结构部件及其尺寸、以
及同时承载竖向和横向作用的结构体系的确认。

3.4.1.2 结构详图

(1) 结构详图是指那些对结构的几何特性进行说明的文件,其考虑了结构部件及其尺寸、以
及同时承载竖向和横向作用的结构体系的确认。另外,这些文件中还包括有关详细资料
的信息(如 3.3.1(2)所规定的)。

3.4.1.3 直观测量

(1) 直观测量是一种检验结构的实际几何特性与现有结构详图之间的一致性的方法。应对所
选元件进行样本几何测量。应按照 3.4.1.4 所述对施工过程中或施工后可能会产生的结构
变化进行测量。

3.4.1.4 详尽测量

(1) 详尽测量是一种用于绘制结构图的方法,其对结构的几何特性进行说明,考虑了结构部
件及其尺寸、以及同时承载竖向和横向作用的结构体系的确认。

3.4.2 细节

(1) 可在如下规定的检测中采用可靠的无损探伤法:

20
EN 1998-3: 2005 (E)

3.4.2.1 模拟设计

(1) 模拟设计是这样一种方法:其用于确定建筑中所有参与承载竖向和横向作用的元件中纵
向和横向钢筋数量和布局。

3.4.2.2 有限的现场检测

(1) 有限的现场检测是一种检验结构实际构造是否与现有结构详图或 3.4.2.1 中的模拟设计结


构结果一致的方法。这需要按 3.4.4(1)P 所述进行检测。

3.4.2.3 更大范围的现场检测

(1) 更大范围的现场检测是一种在无法获得原始结构详图时所用的方法。这需要按 3.4.4(1)P


所述进行检测。

3.4.2.4 全面的现场检测

(1) 全面的现场检测是一种在无法获得原始结构详图、以及要求达到更高的认知水平时所用
的方法。这需要按 3.4.4(1)P 所述进行检测。

3.4.3 材料

3.4.3.1 破坏性试验和无损检测

(1) 应考虑使用无损检测法(如,施密特锤试验等),但是,这种试验不应单独使用,而只能
与破坏性试验结合使用。

3.4.3.2 有限的现场试验

(1) 有限的现场试验方案是这样一种方法:其用于补充根据施工期标准、原始设计规范或原
始试验报告得到的材料特性的信息。这需要按 3.4.4(1)P 所述进行试验。但是,如果试验
值低于根据施工期标准确定的缺省值,则要求进行更大范围的现场试验。

3.4.3.3 更大范围的现场试验

(1) 更大范围的现场试验方案是一种在既无法获得原始设计规范、又无法获得试验报告时为
得到信息而使用的方法。这需要按 3.4.4(1)P 所述进行试验。

21
EN 1998-3: 2005 (E)

3.4.3.4 全面的现场试验

(1) 全面的现场试验方案是这样一种方法:其是在既无法获得原始设计规范、又无法获得试
验报告、而又要求达到更高的认知水平时为获得信息所用的。这需要按 3.4.4(1)P 所述进
行试验。

3.4.4 检测和试验级别的定义

(1)P 检测和试验级别的分类取决于构造有待检测的结构元件所占的百分比、以及为进行试验
所选的每一楼层的材料样本数量。

注: 某国国内所用的检测和试验的数量可在其国家版附录中找到。表 3.2 中给出了一


般条件下推荐的最小值。也有一些情况要求对其进行修正,以使其中的一些值增
大。这些情形将在国家版附录中予以说明。

表 3.2:不同级别检测和试验的推荐最低要求

(构造)检测 (材料)试验

对于每种类型的主要元件 (梁、柱、墙):

检测和试验级别 构造有待检验的元件所占的百分
每层楼的材料样本

有限的 20 1

更大范围的 50 2

全面的 80 3

3.5 置信系数

(1)P 为了确定将在性能计算的过程中使用的现有材料的特性,当要将性能与安全验证要求作
比较时,应将从现场试验和其它信息来源所得到的平均值除以置信系数 CF(表 3.1 给出
了适用于相关认知水平的 CF)(见 2.2.1(5)P)。

(2)P 为了在 4.5.1(1)P(b)使用,对于将作用效应传递到脆性部件/机理的延性元件,要确定计


算其承载力(强度)过程中所使用的性能,应将从现场试验和其它信息来源所得到的现
有材料平均值特性乘以置信系数 CF(表 3.1 给出了适用于相关认知水平的 CF)。

22
EN 1998-3: 2005 (E)

4. 评估

4.1 概述

(1) 评估是一种定量方法,用于检查现有的未损坏或已损坏建筑是否满足 2.1 所规定的与研


究中的地震作用对应的规定极限状态。

(2)P 本标准用于对个体建筑物的评估,以确定对结构性干预的需求、并对可能必要的加固改
造措施进行设计。其编写目的并非针对为各种不同目的(如确定保险风险、设定风险减
轻优先性等)而对建筑群的地震风险评估进行易损性评价。

(3)P 评估过程应通过 EN 1998-1: 2004, 4.3 中规定的一般分析方法进行,并且该方法已根据


此标准所述进行了修改,以适合在评估过程中所遇到的特定问题。

(4) 在任何可能的时候,所使用的方法应与在以前的地震中所观测到的同类型建筑或类似建
筑的性能信息结合。

4.2 地震作用和地震荷载组合

(1)P 在 EN 1998-1: 2004, 3.2.2 和 3.2.3 中给出了地震运动定义的基本模型。

(2)P 特别参考了 EN 1998-1: 2004, 3.2.2.2 中所规定的弹性反应谱,将数值调整至不同极限


状态验证时所确定的设计地面加速度的值。EN 1998-1:2004, 3.2.3 中允许采用的替代表
示方式——人工或加速度图或记录加速度图均适用。

(3)P 在 q 系数方法中(见 2.2.1(4)P ),线性分析的设计谱可从 EN 1998-1:2004, 3.2.2.5 得到。


对于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q 值可分别取 q = 1.5 和 2.0 ,无需考虑结构类型。如果按
EN 1998-1:2004 的相关规定评估,根据局部和整体有效延性证明了更高的 q 值是合理
的,那么也可采用更高的 q 值。

(4)P 根据 EN 1998-1:2004, 3.2.4 的规定,设计地震作用应与其它适当的永久和可变作用相


结合。

4.3 结构建模

(1)P 应基于如 3.2 所述收集的资料,建立一个结构模型。该模型应确保:所有结构元件中的


作用效应可在 4.2 给出的地震荷载组合下确定。

(2)PEN 1998-1:2004 中关于建模(EN 1998-1:2004, 4.3.1) 和偶然扭转效应(EN 1998-1:2004,


4.3.2)的所有规定无需修订即可适用。

(3) 在分析中,用于抵抗侧向作用的次要抗震元件的强度和刚度(见 2.2.1(6)P) 一般可忽略。

(4) 但是,如果采用了非线性分析,那么在总体结构模型中考虑次要抗震元件也是可行的。
在初步分析结果出来之后,关于被认为是次要抗震元件的选择可能会出现变化。根据 EN

23
EN 1998-3: 2005 (E)

1998-1: 2004, 4.2.3 中的定义,在任何情况下对这类元件的选择均不应导致结构的分类


由不规则结构变成规则结构。

(5)P 在结构模型中应用到材料特性的平均值。

4.4 分析方法

4.4.1 概述

(1) 拟按 4.2(4)P 所述的地震荷载组合与其它永久和可变荷载效应结合的地震作用效应,可使


用以下任一方法来评估:

- 侧向力分析 (线性),

- 模态反应谱分析 (线性),

- 非线性静力 (pushover) 分析,

- 非线性时程动态分析,

- q-系数方法

(2)P 除 2.2.1(4)P 和 4.2(3)P 的 q-系数方法中外,拟使用的地震作用应为与 EN 1998-1:2004,


3.2.2.2 中的弹性(即:未被性能系数 q 折减的)反应谱,或与 EN 1998-1: 2004, 3.2.3 中
等效反应谱相对应的地震作用。

(3)P 在 2.2.1(4)P 的 q 系数方法中,地震作用的定义在 4.2(3)P 中给出。

(4) EN1998-1:2004 的第 4.3.3.1(5) 条适用。

(5) 对于 4.4.2~4.4.5 中规定的条件,以上所列分析方法均适用,但砌体结构除外,对于这种


结构,需要使用考虑这种施工类型特殊性的方法。

注: 关于这些方法的补充信息可在相关的涉及材料的提示性附录中找到。

4.4.2 侧向力分析

(1)P EN 1998-1:2004, 4.3.3.2.1 给出了这种方法所适用的条件,还包括以下内容:

用比率 ρi = Di/Ci 来表示从地震荷载组合分析中得到的要求 Di 与结构的第 i 个‘延性’主要抗震


元件的对应承载力 Ci 之间的比(抗弯框架或剪力墙中的弯矩,支承框架的支撑中的轴力等) ;并
用 ρmax 和 ρmin 分别表示 ρi > 1 的结构的所有‘延性’主要抗震元件上的 ρi 的最大和最小值;
ρmax/ρmin

比率不超过 2~3 范围内的最大可接受值。在梁-柱节点周围,比率 ρi 仅在预期会形成塑性铰


的截面处需要评估(对塑性铰形成的预计是基于梁的弯曲性能之和与柱的弯曲性能之和的对比)。
4.3(5)P 的规定适用于承载力 Ci 的计算。为了确定竖向元件的弯矩抗力 Ci ,轴力的取值可等于仅
由竖向荷载引起的力的值。

24
EN 1998-3: 2005 (E)

注 1: 某国国内所使用的 ρmax/ρmin 限值的值(在以上所述范围内)可在其国家版附录


中找到。推荐值为 2.5。

注 2: 作为附加条件,‘脆性’元件或机理的承载力 Ci 应大于根据 4.5.1(1)P、(2) 和 (3)


求出的对应要求 Di。但是,将其作为线性分析适用性的标准是没有必要的,因为
根据 2.2.2(2)P、2.2.3(2)P 和 2.2.4(2)P 的规定,在经过评估或加固改造的结构的
所有元件中,无论是何种分析方法,这种条件最终均会得到满足。

(2)P 应按照 EN 1998-1:2004, 4.3.3.2.2、4.3.3.2.3 和 4.3.3.2.4 所述应用此方法,但公式 (4.5)


中的反应谱的纵坐标应是弹性谱 Se(T1) 的纵坐标,而非设计谱 Sd(T1)的纵坐标。

4.4.3 多模态反应谱分析

(1)P EN 1998-1:2004, 4.3.3.3.1 中给出了这种方法适用的条件,附加条件见 4.4.2。

(2)P 应按照 EN 1998-1:2004, 4.3.3.3.2/3 中所述,通过使用弹性反应谱 Se(T1)来应用此方法。

4.4.4 非线性静力分析

4.4.4.1 概述

(1)P 非线性静力(pushover)分析是一种在恒定重力荷载和单调增加水平荷载条件下的非线
性静力分析。

(2)P 对于不符合 EN 1998-1:2004, 4.3.3.4.2.1(2)、(3)中的平面规则性标准的建筑物,应使用


空间模型来进行分析。

(3)P 对于符合 EN 1998-1:2004,4.2.3.2 中的规则性标准的建筑物,可使用两个平面模型来进


行分析,每个平面模型对应建筑物的一个主要水平方向。

4.4.4.2 侧向荷载

(1) 应至少应用侧向荷载的两种垂直分布:

— “均匀”模式,基于与质量成比例的侧向力,与立面无关(均匀的反应加速度)

— “模态”模式,跟那些与弹性分析中确定的侧向力分布一致的侧向力成比例

(2) 侧向荷载应施加在模型质量位置。应考虑到偶然偏心。

4.4.4.3 性能曲线

(1) 应根据 EN 1998-1:2004, 4.3.3.4.2.3(1)、(2)来确定基底剪力和控制位移之间的关系(“性


能曲线”)。

25
EN 1998-3: 2005 (E)

4.4.4.4 目标位移

(1)P 目标位移定义如 EN 1998-1: 2004, 4.3.3.4.2.6(1)中所述。

注: 目标位移可根据 EN 1998-1:2004 提示性附录 B 来确定。

4.4.4.5 扭转和更高模式效应的估算步骤

(1)P EN 1998-1: 2004, 4.3.3.4.2.7(1)~(3) 中给出的步骤适用于扭转效应的估算。

(2) 在不符合 EN1998-1: 2004, 4.3.3.2.1(2)a 中标准的建筑物内,应考虑到每个主要方向上


高于基本振动模式的更高模式对反应的影响。

注: 可通过进行 4.4.5 中所述的的非线性时程分析、或通过非线性静力分析方法的特


殊方案来满足 (2)中的要求;其中,非线性静力分析的特殊方案可得到更高模式
对将要转化的反应的整体测量结果的影响(如层间侧移),进而估算局部变形要
求的影响(如构件铰转动)。国家版附录中可包含对这种方法的非冲突补充信息
的参考。

4.4.5 非线性时程分析

(1)P EN 1998-1:2004, 4.3.3.4.3(1)~ (3)给出的步骤适用。

4.4.6 q-系数法

(1)P 在 q-系数法中,应按照 EN 1998-1:2004, 4.3.3.2 或 4.3.3.3 中所述适当地运用这种方法。

4.4.7 地震作用分量的组合

(1)P 应根据 EN 1998-1: 2004, 4.3.3.5.1 所述对地震作用的两个水平分量进行组合。

(2)P 在 EN 1998-1:2004 4.3.3.5.2 规定的情形中,应考虑到地震作用的垂直分量,并且,如


合适,应按照该小节所述将其与水平分量组合。

4.4.8 砌体填充结构的附加措施

(1) 如相关,EN 1998-1:2004, 4.3.6 中的规定适用。

4.4.9 可变作用的组合系数

(1) EN 1998-1:2004, 4.2.4 中的规定适用。

26
EN 1998-3: 2005 (E)

4.4.10 重要性级别和重要性系数

(1) EN 1998-1:2004, 4.2.5 中的规定适用。

4.5 安全验证

4.5.1 线性分析法 (侧向力或模态反应谱分析)

(1)P 应基于通过延性部件传递到脆性部件/机理的作用效应,利用在平衡条件下计算出的要
求,来对“脆性”部件/机理进行验证。在此计算中,延性部件传递到所考虑的脆性部件/
机理中的每种作用效应应等于:

(a) 如果使用材料特性的平均值求出的延性部件的承载力 C 满足 ρ = D/C<1,则其应等


于从分析中得到的 D 值;

(b) 如果 ρ= D/C > 1,其中 D 和 C 为以上(a) 所定义的,则其应等于考虑了所达到的


认知水平、使用乘以了 3.5 中所定义的置信系数的材料特性平均值求出的延性元件
的性能。

(2) 在上面的(1)b 中,绕混凝土梁-柱节点的梁截面的性能应根据 EN 1998-1:2004 中的公式


(5.8) 进行计算,而绕此类节点的柱截面的性能应根据公式(5.9)进行计算,在公式的右半
部分中,采用 γ Rd= 1,并采用乘以了 3.5 中所定义的置信系数的材料特性的平均值。

(3) 关于通过以上(1)b 对墙的“脆性”剪切机理的力需求的计算,可适用 EN1998-1:2004 中的


公式 (5.26),其中 γ Rd= 1,并使用 MRd 作为基底处的弯矩性能(其使用乘以了 3.5 中
所定义的置信系数的材料特性平均值来求出)。

(4) 从以上的 (1)P~(3)中,垂直构件的弯矩抗力 C i 可基于仅由垂直荷载引起的轴力的值。

(5)P 将与安全验证要求相比较的延性和脆性部件和机理的性能的值应符合 2.2.1(5)P 的规定。

注: 关于部件和机理性能求值的信息可在相关的涉及材料的提示性附录 A、B 和 C 中
找到。

4.5.2 非线性分析法 (静态或动态)

(1)P 对“延性”和“脆性”部件的要求应是使用材料特性的平均值,根据 4.4.4 或 4.4.5 所述进行


的分析中得到的要求。

(2)P 4.5.1(5)P 适用。

注: 关于部件和机理性能求值的信息可在相关的涉及材料的提示性附录 A、B 和 C 中
找到。

27
EN 1998-3: 2005 (E)

4.5.3 q-系数方法

(1)P 延性和脆性构件的要求和性能的值应符合 2.2.1(4)P、2.2.3(3)P 的规定。

4.6 分析和安全验证标准概述

(1)P 表 4.3 概要:

- 在所有类型的分析中,元件的要求和性能求值时拟采用的材料特性的值。

- 在所有类型的分析中,在对延性和脆性元件进行安全验证时应遵循的标准。

表 4.3: 材料特性的值及分析和安全验证标准

线性模型 (LM) 非线性模型 q-系数方法

要求 性能 要求 性能 要求 性能

线性模型的可接受性(用于验算 ρi =
Di/Ci 值):

根据分析。使 以强度表示。
以强度表示。 使用
用模型中的特 使用特性的
特性的平均值。
延性 性平均值。 平均值除以 根据分析。
验证(如果 LM 被接受): CF 再除以分
项系数。
以变形表示。 .使 以强度表
根据分析。 用特性的平均值除 根据分析。 示,使用特
元件或机
以 CF。 使用模型 性的平均
理 (e/m)
检验 (如果 LM 可接受): 中的特性 特性除以
类型
平均值。 CF 再除以
如果 ρi ≤1:根
分项系数。
据分析。 以强度表示。
根据
如果 ρi > 1:根 使用特性的
EN1998-1:
脆性 据延性元件/机 以强度表示。使用 平均值除以
2004 的相关章
理的强度平衡 特性的平均值除以 CF 再除以分

性。使用特性 CF 再除以分项系 项系数。

的平均值乘以 数。
CF。

28
EN 1998-3: 2005 (E)

5. 结构性干预决定

5.1 结构性干预标准

5.1.1 前言

(1) 根据建筑物的评估结论和/或损伤性质和损伤度,应为如何进行干预作出决定。

注: 在新建筑物的设计中,在考虑到诸如干预过程中的使用或居住的混乱等社会因素
的情况下,来寻求最佳决策。

(2) 本标准对相关标准的技术因素进行了说明。

5.1.2 技术标准

(1)P 干预类型、方法、程度和迫切性的选择应基于建筑物评估过程中所收集到的结构信息。

(2) 应考虑到以下因素:

a) 所有已验证过的局部严重错误应适当补救;

b) 对于极度不规则的建筑物(就刚度和超强分布而言),应尽可能改进立面和平面内的
结构规则性;

c) 通过一定数量的现有部件的强度和/或刚度修正、或通过加入新的结构元件,可得到
所需的规则性和承载力特征;

d) 如有需要,应增加局部延性;

e) 干预之后强度的增加不应降低可用的整体延性;

f) 特别是对于砌体结构而言:应更换无延性的过梁;楼面和墙体之间的连接若不足,
应进行改善;应消除相对于墙的面外水平推力。

5.1.3 干预类型

(1) 可从以下指示性分类中选择干预:

a) 损坏或未损坏元件的局部或整体修整(维修、加固或完全更换),考虑这些元件的刚
度、强度和/或延性;

b) 增加新结构元件(如支撑或填充墙、砌体结构中的钢材、木材或钢筋混凝土带层等);

c) 结构体系的改进 (去除某些结构节点;

29
EN 1998-3: 2005 (E)

节点加宽;去除易损元件;将其布局改成更规则和/或更具延性)1;

d) 增加新的结构体系以承担部分或全部地震作用;

e) 可能将现有的非结构元件转换成结构元件;

f) 通过耗散支撑或基底隔震,引入消极保护装置;

g) 减小质量;

h) 限定或改变建筑物的用途;

i) 部分拆除;

(2) 可选择一种或多种类型的组合。在任何情况下,均应考虑到结构改变对地基的影响。

(3)P 如果采用基底隔震,那么应遵照 EN 1998-1:2004, 10 中的规定。

5.1.4 非结构元件

1(P) 除功能性要求外,无论何时,还应就非结构元件的维修或加固作出决定,这些元件的抗
震性能可能会给居住者的生命造成危害或影响存放在建筑物内的物品的价值。

(2) 在这种情形下,应通过以下方法避免这些元件的整体或部分崩塌:

a) 与结构元件适当连接(见 EN1998-1: 2004, 4.3.5);

b) 增大非结构元件的承载力 (见 EN 1998-1: 2004, 4.3.5);

c) 采取锚固措施,防止这些元件的组成部分脱出。

(3) 应考虑到这些规定对结构元件性能可能造成的后果。

5.1.5 所选干预类型的合理性

(1)P 在所有情况下,与加固改造设计相关的文件中应包含所选干预类型的合理性理由,并说
明其对结构反应的预期影响。

(2) 业主应知晓上述合理性理由。

1
这是指以下这类情况,例如,当易受损的低剪切比柱或整个薄弱楼层的布局转换成了更具延性的布置时;或者
类似地,当通过改变结构体系而减小立面内的超强不规则性或平面内的偏心时。

30
EN 1998-3: 2005 (E)

6. 结构性干预设计

6.1 加固改造设计程序

(1)P 加固改造设计程序应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a) 方案设计,

b) 分析,

c) 验证。

(2)P 方案设计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i) 技术和/或材料、以及干预类型和配置的选择。

(ii) 对附加结构部分尺寸的初步估算。

(iii) 对加固改造元件改进后的刚度的初步估算。

(3)P 应在考虑到建筑物改进后的特征的情况下,使用 4.4 中所规定的结构分析方法。

(4)P 一般说来,应根据 4.5 对现有的、改进后的和新的结构元件进行安全验证。对于现有材


料,在安全检验中应使用从现场试验和任何其它信息来源得到的平均值,并通过 3.5 中
规定的置信系数 CF 进行修正。但是,对于新材料或增加的材料,应使用公称特性,无
需使用置信系数 CF 进行修正。

注: 关于现有元件或新结构元件性能的信息可在相关的涉及材料的提示性附录 A、B
或 C 中找到。

(5)P 对于包含了现有结构元件和新结构元件的结构体系,当其满足 EN1998-1:2004 的要求,


则可根据其中的规定进行验证。

31
EN 1998-3: 2005 (E)

附录 A(提示性附录)
钢筋混凝土结构

A.1 范围

(1) 本附录中包含了对钢筋混凝土建筑现状进行评估的具体信息、以及关于其在必要时进行
升级的信息。

A.2 几何、构造和材料的确认

A.2.1 概述

(1) 应仔细检查以下几个方面:

i. 钢筋混凝土元件的物理状态、以及由于碳化作用、钢腐蚀等引起的任何退化现象。

ii. 承载侧向作用的元件之间的荷载路径的连续性。

A.2.2 几何

(1) 收集的数据应包括以下各项:

i. 两个方向上承载侧向作用的体系的确认。

ii. 单向楼板的定位。

iii. 梁、柱和墙的高度和宽度。

iv. T 梁中翼缘的宽度。

v. 节点处梁轴和柱轴之间可能存在的偏心。

A.2.3 构造

(1) 收集的数据应包括以下各项:

i. 梁、柱和墙内纵向钢筋的数量。

ii. 临界区和梁-柱节点区内约束钢筋的数量和构造。

iii. 对 T 梁内负弯矩抗力起作用的楼板中的钢筋数量。

iv. 水平元件的支座长度和支承条件。

32
EN 1998-3: 2005 (E)

v. 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

vi. 纵向钢筋的搭接。

A.2.4 材料

(1) 收集的数据应包括以下各项:

i. 混凝土强度。

ii. 钢材的屈服强度、极限强度和极限应变。

A.3 用于评估的承载力模型

A.3.1 前言

(1) 本条中给出的规定适用于主要抗震元件和次要抗震元件。

(2) 部件/机理的分类:

i. “延性”:有轴力和无轴力的弯曲状态下的梁、柱和墙,

ii. “脆性”:梁、柱、墙和节点区的剪切机理。

A.3.2 有轴力和无轴力弯曲状态下的梁、柱和墙

A.3.2.1 前言

(1) 根据 2.2.2(2)P、2.2.3(2)P 的规定,以弦杆转角 θ 的形式定义有待验证的梁、柱和墙的变


形抗力,即:轴线在屈服端的切线与连接该端和剪跨端(LV = M/V =端截面力矩/剪力)
(即:反弯点)的弦杆之间的夹角。弦杆转角也等于元件侧移比,即:剪跨端部处相对
与屈服端处轴线切线的挠度,除以剪跨。

A.3.2.2 几乎倒塌(NC)极限状态

(1) 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混凝土构件在极限状态下的总弦杆转动能力(弹性部分加上非弹性部
分)的值 θu,可从下式中计算得出:

0.225 0.35 ⎛ f yw ⎞
1 ⎡ max(0.01; ω' ) ⎤ ⎛ Lv ⎞ ⎜⎜ αρ sx f ⎟⎟
(A.1)
θum = 0.016 ⋅ (0.3v ) ⎢ fc ⎥ ⎜ ⎟ 25⎝ c ⎠
(1.25100ρ d )
γel ⎣ max(0.01; ω) ⎦ ⎝ h ⎠

33
EN 1998-3: 2005 (E)

其中:

γel 对于主要抗震元件,其值取 1.5,对于次要抗震元件,其值取 1.0(如 2.2.1(6)P


中所定义的)

h 为横截面的高度,

L V = M/V 为端截面处的力矩/剪力比,

v = N / bhfc (b 为受压区的宽度,N 受压为正的轴力),

ω,ω' 分别是受拉(包括腹板钢筋)和受压的纵向钢筋的力学配筋率,

fc 和 f yw 分别是混凝土抗压强度 (MPa)和箍筋屈服强度 (MPa),直接取作从现场试


验和其它信息来源获得值的平均值,并适当除以 3.5(1)P 和表 3.1 所定义
的置信系数,同时考虑到所达到的认知水平。

ρsx = Asx/bwsh= 与加载方向 x 平行的横向钢筋的配筋率(sh = 箍筋间距)


ρd 是在每个对角方向上斜筋(如有)的配筋率,

α 是约束效能系数,可取值为等于:

α = ⎜1 −
⎛ sh ⎞ ⎛ s ⎞⎛
⎟ ⎜1 − h ⎟ ⎜ 1 −

bi2 ⎞

(A.2)
⎝ 2bo ⎠ ⎝ 2ho ⎠ ⎜⎝ 6ho bo ⎟⎠

其中:

bo 和 ho 为以环筋中心线计算的约束核心尺寸,

bi 为沿横截面周长受到箍筋转角或交叉系筋侧向约束的纵向钢筋(下标为 i)
的中心线间距。

在墙中,将公式(A.1) 得出的值除以 1.6。

如果使用了冷作脆性钢,则将以上得出的总弦杆转动能力除以 1.6。

(2) 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混凝土构件的弦杆转动能力的塑性分量值可使用下式计算:

θ p1
= θ um −θ y =
1 ⎡ max 0.01; ω ' ⎤
0.0145 ⋅ 0.25 v ⎢ ( ) ( ) 0.3



⎣ max(0.01; ω ) ⎦
um
yel
(A.3)
0.35 ⎛ f ⎞
⎜ αρ yw
(1.275 )

0.2 ⎛L ⎞ ⎜ fc ⎟ 100 ρ d
fc ⋅⎜ V ⎟ 25 ⎝ ⎠

⎝ h ⎠

其中,屈服时的弦杆转角 θy 应根据 A.3.2.4 来计算时,对于主要抗震元件,γel 值等于 1.8,对


于次要抗震元件,γel 等于 1.0,并且所有其它变量按公式(A.1)中给出的定义,

在墙中,将公式 (A.3)得出的值乘以 0.6。

如果使用了冷作脆性钢,则将弦杆转动能力的塑性分量除以 2。

(3) 在未进行详细抗震设计的构件中,将公式 (A.1) 和(A.3)得出的值乘以 0.825。

34
EN 1998-3: 2005 (E)

(4) (1) 和 (2) 适用于带螺纹(高粘结性)纵向钢筋的构件,其中螺纹纵向钢筋在预计会产


生屈服的端部区域附近无搭接。如果螺纹纵向钢筋具有从构件端截面开始搭接的直端
——如同从楼层开始有搭接头的柱和墙中常出现的情况——则公式 (A.1) 和 (A.3)适
用,抗压钢筋比 ω’是在搭接头外应用的值的两倍。而且,如果搭接长度 lo 小于 l ou,min,
那么(2) 中给出的弦杆转动能力的塑性分量应乘以 l o/ l ou,min,其中为得到总弦杆转动能
力而加到其上的屈服处弦杆转角值 θy 应根据 A.3.2.4(3)的规定考虑搭接效应。l ou,min 的
值按

[
lou ,min = d bL f yL / (1.05 + 14.5α 1 ρ sx f yw / f c ) ]
f c 计算,

其中:

dbL 为搭接钢筋的直径

fyL 为从现场试验和其它信息来源得到的搭接钢筋屈服强度的平均值(MPa),将其
乘以 3.5 节和表 3.1 中所定义的对应的置信系数,同时考虑到所达到的认知水平
(见 3.5(2)P)。

f c, fyw 和 ps 如 (1)中所定义的,并且

α1=(1-sh/(2bo))(1- sh/(2ho))nrestr/n tot, 且

- nrestr:为受到箍筋拐角或交叉系筋侧向约束的搭接纵向钢筋的数量,和

- ntot :为沿横截面周长的搭接纵向钢筋的总数量。

(5) 在带有光滑(光面)纵向钢筋(其在预计会产生屈服的端部区域附近无搭接)的构件中,
总弦杆转动能力可取值为等于(1)中计算得出的值乘以 0.575,而弦杆转动能力的塑性分
量可取值为等于 (2)中计算得出的值乘以 0.375(这些系数,包括(3)中的折减系数 0.825,
考虑到了缺乏详细的抗震设计)。如果纵向钢筋从构件的端截面开始搭接,并且其的端部
配有标准弯钩,且搭接长度至少为 15d bL ,那么构件的弦杆转动能力应按如下计算:

- 在公式 (A.1)、(A.3) 中,当极限状态受正在搭接端之后的区域控制时,剪跨 LV (端


截面处弯矩/剪力比 M/V)减小一个搭接长度 l o 的量。

- 总弦杆转动能力可取值为等于(1)中计算得到的值乘以 0.0025 (180 + min(50,


lo/dbL))(1- l o/LV),而弦杆转动能力的塑性分量可取值为等于(2)中计算得到的值乘以
0.0035 (60 + min(50, lo/d bL))(1- l o/LV) 。

(6) 在计算极限弦杆转动能力时,可使用备选公式:

1 ⎛⎜ ⎛ 0.5 LPl ⎞ ⎞
θum = θ + (ϕ − ϕ ) L ⎜⎜1 − ⎟⎟ (A.4)
γel ⎜⎝ Lv ⎟⎠ ⎟⎠
y u y P l

其中

θy 为公式 (A.10) 或 (A.11)中所定义的屈服时的弦杆转角,

φu 为端截面处的极限曲率,

φy 为端截面处的屈服曲率。

35
EN 1998-3: 2005 (E)

塑性铰的长度 Lpl 的值取决于强度的增加情况,并且在计算端截面极限曲率 φu 的过程中考虑


到由约束引起的混凝土变形能力。

(7) 如果按以下所述计算循环荷载下端截面的极限曲率 φu:

(a) 纵向钢筋的极限应变 εsu 等于:

- EN 1992-1-1, 表 C 中给出的 A 类或 B 类钢筋在最大力时特征应变的最小值,

- 对于 C 类钢筋,取值 6%

(b) EN 1992-1-1:2004, 3.1.9 的约束模型,有效侧向约束应力 α2 等于 αρsx f yw,其中 ρsx, f yw


和 α 在(1)中给出定义,

那么,对于进行了详细抗震设计并且在预计会产生屈服的截面附近没有纵向钢筋搭接的构件,
Lpl 可按下式计算:

d bL f y (MPa) (A.5)
Lpl = 0.1 LV + 0.17h + 0.24
f c (MPa)

其中

h 是构件的高度, dbL 是受拉钢筋的(平均)直径。

(8) 如果处于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端截面的极限曲率 φu 按以下所述进行计算:

(a) 纵向钢筋的极限应变 εsu 取(7)a 中的值,而且

(b) 比 EN 1992-1-1:2004, 3.1.9 中的模型更具有表现性的约束模型,其带有循环荷载下约


束的 Φu 的改善;即满足以下条件的模型:

- 约束混凝土的强度按以下求值:

⎡ ⎛ αρ sx f yw ⎞ ⎤
0.86

f cc = f c ⎢1 + 3.7⎜⎜ ⎟⎟ ⎥ (A.6)
⎢⎣ ⎝ f c ⎠ ⎥⎦

- 强度 fcc 发生时的应变取作超过了未受约束混凝土的值 ε c 2 ,如下式所示:

⎡ ⎛ f cc ⎞⎤
ε cc = ε c 2 ⎢1 + 5⎜⎜ − 1⎟⎟⎥ (A.7)
⎣ ⎝ fc ⎠⎦

- 受压区的最外缘纤维的极限应变等于:

αρ sx f yw (A.8)
ε cu = 0.004 + 0.5
f cc

其中:

α,fyw 和 ρsx 为如 (1) 和 (7)中所定义的,fcc 代表混凝土强度,随约束而增加,

那么,对于进行了详细抗震设计而在预计会产生屈服的截面附近纵向钢筋无搭接的构件,可

36
EN 1998-3: 2005 (E)

从以下公式中计算 Lpl:

LV d bL f y (MPa)
L pl = + 0.2h + 0.11 (A.9)
30 f c (MPa)

(9) 如果在计算端截面的极限曲率 Φu 时采用了 EN1992-1-1:2004 3.1.9 中的约束模型,并且


在公式 (A.4)中用到了公式(A.5)得出的 Lpl 值,那么对于主要抗震元件,其中的系数 γel
可取值等于 2,对于次要抗震元件,γel 等于 1.0。如果使用公式 (A.6)~(A.8) 得出的约
束模型,结合公式 (A.9),那么,对于主要抗震元件,系数 γel 可取值等于 1.7,对于次
要抗震元件,γel 等于 1.0。

注: 根据以上 (1) 和 (2)(考虑了(3)~ (5))计算得出的总弦杆转动能力的值通常很相


似。当计算和要求均基于总弦杆转角时,公式 (A.1) 更方便,但是,公式(A.3)
更适于计算和要求基于弦杆转角塑性分量的情形;而且,(4) 中仅根据公式(A.3)
给出了带有螺纹纵向钢筋并具有从端截面开始搭接的直线端的构件的弦杆转动
能力。当公式(A.4)(其中 γel=1)与 (7) 或 (8)结合使用时,得出的结果相当接
近,但是此结果与(1)或(2)预计值的差别较大。对于 γel=1 的情况,公式 (A.4)和
(8)结合使用时有关的试验结果的分散性小于公式 (A.4)和(7)结合使用时的试验结
果的分散性。这点通过(1)、(2) 和(9)中所规定的主要抗震元件的不同 γel 值反映
出来,因为 γel 是为了将平均值转换成平均值-减去-一个-标准-偏差值。最后,仅
在与公式 (A.1) 和 (A.3)相关的 (3) ~ (5) 中对缺乏详细抗震设计的影响和塑性
铰区内的搭接效应做出了规定。

(10) 符合 EN1998-1:2004 中“大型少筋墙”定义的现有墙体可按 EN1992-1-1:2004 所述进行


验证。

A.3.2.3 严重损伤(SD)极限状态

(1) 与严重损伤对应的弦杆转动能力 θSD 可假定为 A.3.2.2 中给出的极限弦杆转角 θu 的 3/4。

A.3.2.4 有限损伤 (DL)极限状态

(1) 验算中使用的这种极限状态的承载力是轴向荷载设计值下的屈服弯矩。

(2) 当对变形进行验算时,对应的变形能力由屈服时的弦杆转角 θy 得出,θy 按以下求值:

对于梁和柱:

L V + aV z ⎛ h ⎞ ε y d bf y
θy = φy + 0.00135 ⎜⎜1 + 1.5 ⎟⎟ + (A.10a)
3 ⎝ Lv ⎠ d − d ' 6 fc

对于矩形、T 型或杠铃型截面的墙体:

L V + aV z ⎛ L ⎞ ε y d bf y
θy = φy + 0.002 ⎜1 − 0.135 V ⎟ + (A.11a)
3 ⎝ h ⎠ d − d ' 6 fc

37
EN 1998-3: 2005 (E)

或从梁和柱的备选(等效)公式:

L V + aV z ⎛ h ⎞ d f (A.10b)
θy = φy + 0.0013 ⎜⎜ 1 + 1.5 ⎟⎟ + 0.13φ y b y
3 ⎝ LV ⎠ fc

矩形、T 型或杠铃型截面的墙体的备选(等效)公式:

L V + aV z ⎛ L ⎞ d f
(A.11b)
θy = φy + 0.002 ⎜1 − 0.125 V ⎟ + 0.13φ y b y
3 ⎝ h ⎠ fc

其中:

Φy 为端部截面的屈服曲率,

aVz 为弯矩图的受拉移位(见 EN 1992-1-1:2004,9.2.1.3(2)),其中

z 为内力臂的长度,在梁、柱中以及 T 形或杠铃型截面的墙体中取值为
等于 d-d’,在矩形截面的墙体内,取值为等于 0.8h。

αV=1 如果在端部截面处预计剪切开裂会先于弯曲屈服出现(即,端部截面
的屈服力矩 My 超过 LV 与所考虑的不带抗剪钢筋的构件的抗剪承载
力 VRc 的积,VRc 根据 EN 1992-1-1:2004, 6.2.2(1)取值),否则(即:当
My<L V VR,c 时) αV=0,

fy 和 fc 分别为钢屈服应力和混凝土强度,如公式(A.1)所定义的,单位均为 MPa,

εy 等于 fy/Es,

d 和 d’ 分别为到受拉钢筋和受压钢筋的高度,和

dbL 受拉钢筋的(平均)直径。

公式 (A.10)和(A.11)中的第一项考虑了弯曲作用。第二项是指剪切变形的作用,而第三项则
是代表钢筋的锚固滑动。

注: 两组可互换的公式 (A.10a)、(A.11a)和(A.10b)、(A.11b)实际上是等效的。公式
(A.10a)、(A.11a)更合理,但公式(A.10b)、(A.11b)更方便,而且从总体上看其使用
起来也更方便,因为 Øy 的计算可能会很困难且容易出错。

(3) (1) 和 (2) 适用于带纵向钢筋的构件(但纵向钢筋在预计会产生屈服的端部区域附近无


搭接)。如果纵向钢筋为螺纹钢筋,且其直端从构件的端部截面处开始搭接(如同从底层
开始搭接的柱和墙体中的情况),则计算屈服力矩 My 和公式(A.10)、(A.11)中的屈服曲率
Øy 时使用的受压配筋率应超过在搭接接头外使用的值的两倍。如果直搭接长度 lo 小于
loy,min=0.3dbLfyL/√fc,其中 dbL 是搭接钢筋的直径,fyL (单位为 MPa)是从现场试验和其
它信息来源得出的搭接钢筋的平均屈服强度,在考虑到所达到的认知水平(见 3.5(2)P)的
情况下,将其乘以 3.5 节中和表 3.1 所定义的置信系数,且 fc(单位为 MPa)为公式(A.1)
所定义的,那么:

- My 和 Øy 应通过将屈服应力 f y 乘以 lo/loy,min 来计算,

- 公式 (A.10a)、(A.11a)的最后一项中的屈服应变 εy 应乘以 lo/loy,min ,

38
EN 1998-3: 2005 (E)

- 公式 (A.10)、(A.11)的第二项应乘以根据搭接而修正的屈服力矩的值 My 与搭接头外
屈服力矩之比,

- 为了确定 αV=1 的情况下 aVz 项是否对公式(A.10)、(A.11) 中的第一项有影响,将 LV


V R,c 的乘积与考虑搭接效应而修正的屈服力矩 My 相比较。

(4) 如果搭接长度 lo 至少等于 15d bL,则可认为(1)和(2)也适用于带纵向光面钢筋的构件,甚


至是这些有标准弯钩的钢筋端部从构件的端部截面处开始搭接(如同从底层开始搭接的
柱和墙体中的情况),上述两条也适用。

(5) 如果对变形进行验算,则应从结构模型的分析中得出变形需求,在此分析模型中每个元
件的刚度取值为等于元件两端处 MyLV/3θy 的平均值。在此计算中,可认为端部截面处的
剪跨比 LV 等于元件长度的一半。

A.3.3 梁、柱和墙:剪切

A.3.3.1 几乎倒塌 (NC)极限状态

(1) 循环抗剪承载力 VR 随着延性需求的塑性分量而降低,此延性需求用构件端部处剪跨比


的横向挠度的延性系数表示,或用构件端部处的弦杆转角表示:µ△pl=µ△-1。为此,µ△pl 可
计算为弦杆转角塑性分量 θ 相对于按 A.3.2.4(2) ~(4)计算的屈服时的弦杆转角 θy 之比。

由于受到箍筋的控制,在考虑了上述折减(单位为 MN 和米)的情况下,以下公式可用于
抗剪强度:

1 ⎡h − x
VR =
γ el ⎢⎣ 2 LV
( )
min ( N ;0.55 Ac f c ) + 1 − 0.05 min ( 5; μ Δ pl ) ⋅
(A.12)
⎡ ⎛ ⎛ L ⎞⎞ ⎤⎤
⋅ ⎢ 0.16 max ( 0.5;100 ρtot ) ⎜ 1 − 0.16 min ⎜ 5; V ⎟ ⎟ f c Ac + Vw ⎥ ⎥
⎣ ⎝ ⎝ h ⎠⎠ ⎦ ⎥⎦

其中:

γel 对于主要抗震元件,等于 1.15;对于次要抗震元件,等于 1.0(如 2.2.1(6)P 中


所定义的),

h 为横截面的高度(对于圆形截面,等于直径 D),

x 为受压区高度,

N 为轴压力(正值,受拉时取值为零)

LV = M/V ,端部截面处的力矩/剪力比,

Ac 为横截面面积,对于带有宽度(厚度)为 bw 和结构高度 为 d 的矩形腹板的横


截面,取值为等于 bwd,或者,对于圆形截面,取值为等于 πDc2/4(其中 Dc =
D-2c-2dbw,是以环筋内侧计算的混凝土核心直径,D 和 c 如下面的 b 中所定
义的,dbw 为横向钢筋的直径),

39
EN 1998-3: 2005 (E)

fc 如公式(A.1)所定义的,为混凝土抗压强度,对于主要抗震元件,fc 应根据
EN1998-1:2004, 5.2.4 中所述进一步除以混凝土的分项系数,

ρtot 为总纵向配筋率,

Vw 为横向钢筋对抗剪承载力的作用,取值为等于:

a) 对于矩形腹板宽度(厚度)为 bw 的横截面:

Vw=ρwbwzfyw (A.13)

其中:

ρw 为横向配筋率,

z 为内力臂的长度,如 A.3.2.4(2)所规定的,

f yw 为横向钢筋的屈服应力,如公式(A.1)所定义的,对于主要抗震元件,fyw 应根
据 EN 1998-1: 2004, 5.2.4 中所述进一步除以钢的分项系数;

b) 对于圆形横截面:

π Asw
Vw = f yw (D − 2c )
2 s (A.14)

其中:

D 为截面的直径,

Asw 为圆形箍筋的横截面面积,

s 为箍筋的中心线间距,

f yw 如上面(a) 中所定义的,而且

c 为混凝土保护层。

(2) 混凝土墙的抗剪强度 VR 的取值不可超过腹板压碎破坏时的对应值 VR,max,循环加载条件


下的 VR,max 可从下式中计算得出(单位:MN 和米):

VR,max =
( (
0.85 1 − 0.06 min 5; μ Δpl ))⎛⎜1 + 1.8 min⎛⎜ 0.15; N ⎞⎞ ⎛ ⎛ L
⎟⎟ ⎟(1 + 0.25 max (1.75;100ρ tot ))⎜⎜1 − 0.2 min ⎜ 2; V
⎞⎞
⎟ ⎟⎟ f c bw z
γ el ⎜ ⎜ Ac f c ⎟
⎝ ⎝ ⎠⎠ ⎝ ⎝ h ⎠⎠

(A.15)

其中,对于主要抗震元件,γel = 1.15,对于次要抗震元件,γel = 1.0,fc 单位为 MPa,bw 和 z


单位为米,VR,max 单位为 MN,所有其它变量如 (1)中所定义的。

对于 µ△pl=0 的情况,在循环加载条件下,腹板压碎发生在弯曲屈服前,受此控制的抗剪强度
可从公式(A.15)得出。

(3) 如果在混凝土柱中,端部力矩最大的端部截面处的剪跨比 LV/h 小于或等于 2.0,那么其


抗剪强度 VR 取值应不超过弯曲屈服发生后沿柱的对角线上的腹板压碎破坏时所对应的
值 VR,max,循环加载条件下 VR,max 可从下式中计算得出(单位为 MN 和米)

40
EN 1998-3: 2005 (E)

( (
4 1 − 0.02 min 5; μ Δpl )) ⎛ N ⎞
VR,max = 7 ⎜⎜1 + 1.35 ⎟⎟(1 + 0.45(100ρ tot )) min(40; f c )bw z sin 2δ
γ el ⎝ Ac fc ⎠

(A.16)

其中:

δ 为柱对角线和轴线之间的角度(tanδ =h/2LV),所有其它变量如(3)中所定义的。

(4) 在评估中应用到根据 EN1992-1-1:2004 或使用公式(A.12)~(A.16)计算得出的抗剪承载力


的最小值。

(5) 在计算中应用到从现场试验或其它资料来源得到的平均材料特性。

(6) 对于主要抗震元件,根据 EN1998-1:2004, 5.2.4 所述,平均材料强度除了要除以基于认


知水平的适当置信系数外,还应除以材料的分项系数。

A.3.3.2 严重损伤 (SD) 和有限损伤(DL)极限状态

(1) 无需对这两种极限状态的超越概率进行验证,除非是只有这两种极限状态有待验证。在
此情形下,A.3.3.1 中的规定适用。

A.3.4 梁-柱节点

A.3.4.1 几乎倒塌 (NC)极限状态

(1) 根据 EN 1998-1: 2004, 5.5.2.3 所述求出节点的剪切需求。

(2) 根据 EN 1998-1: 2004, 5.5.3.3 所述求出节点的剪切性能。

(3) A.3.3.1(5) 和 (6) 适用于主要抗震元件和其它元件之间的节点。

A.3.4.2 严重损伤(SD) 和有限损伤(DL)极限状态

(1) 无需对这两种极限状态的超越概率进行验证,除非是只有这两种极限状态有待验证。在
此情形下,A.3.4.1 中的规定适用。

A.4 加固的性能模型

A.4.1 概述

(1) 以下条款中所给出的适用于加固构件的构件强度和变形性能规则参见 A.3.2.2 和 A.3.3.1

41
EN 1998-3: 2005 (E)

中几乎倒塌极限状态下应用整体系数 γel 之前的性能。根据以下条款所确定的,A.3.2.2 和


A.3.3.1 中规定的 γel 系数应适用于加固改造构件的强度和变形性能。

(2) 用于加固改造的新钢材和混凝土拟采用的分项系数见 EN1998-1: 2004, 5.2.4,以及用于


加固改造的新结构钢拟采用的分项系数见 EN1998-1: 2004, 6.1.3(1)P。

A.4.2 混凝土外壳

A.4.2.1 简介

(1) 出于以下所有或部分目的,在柱和墙上使用混凝土外壳:

- 增大承压能力,

- 增大抗弯和/或抗剪强度,

- 增大变形能力,

- 改进搭接头强度的不足。

(2) 壳板的厚度应考虑到纵向和横向钢筋的布置有足够的保护层。

(3) 当壳板是为了提高抗弯强度时,纵向钢筋应通过穿透楼板的孔继续伸到相邻楼层,而水
平系筋应穿过钻在梁上的水平孔布置在节点区内。如果是完全约束内部节点,则可忽略
系筋。

(4) 如果仅关心抗剪强度和变形能力的增强、以及可能的搭接改进,那么混凝土外壳(包括
混凝土和钢筋)应与板之间留出一个 10mm 的间隙。

A.4.2.2 强度、刚度和变形能力的提高

(1) 为了评估有壳元件的强度和变形性能,可作出以下近似简化假设:

- 有壳元件应作为整体起作用,旧混凝土和新混凝土之间具有完全组合作用,

- 开始时轴向荷载仅施加于旧柱的事实可忽略,并假设全部轴向荷载作用在有壳元件
上,

- 假设壳的混凝土特性会应用到元件的整个截面。

(2) 可假定根据以上假设计算出的 VR、My、θ y 和 θ u 值与在性能验证中将采用的 VR*、My*、


θ y*和 θu *值之间具有以下关系:

- 对于 VR* :

VR*=0.9VR (A.17)

- 对于 My*:

My*=My (A.18)

42
EN 1998-3: 2005 (E)

- 对于 θy*:

如果将混凝土壳连接到旧混凝土上的措施包括使接触面变糙:

θy*=1.05 θy (A.19a)

对于将混凝土壳连接到旧混凝土上的所有其它类型的措施,或者如果未采取其它特殊措
施:

θy*=1.2θy (A.19b)

- 对于 θ u*:

θu* =θu (A.20)

(3) 将会用来与安全性验证需求进行比较的有壳构件的 θu*、θy*、My*值,应根据以下原则计


算:(a)从现场试验和其它信息来源直接得到的现有钢材的平均强度值,在考虑到所达到
的认知水平的情况下除以 3.5 节中适当的置信系数,(b)新增混凝土和钢筋使用公称强
度。

(4) 将会用来与安全性验证需求进行比较的有壳构件的 VR*值,应根据以下原则计算:(a)从


现场试验和其它信息来源直接得到的现有钢材的平均强度值,在考虑到所达到的认知水
平的情况下除以 3.5 节中适当的置信系数,(b) 新增混凝土和钢筋使用公称强度。在主要
抗震元件中,现有钢材的平均强度值和新增材料的公称强度应除以 EN 1998-1:2004,
5.2.4 中规定的钢材和混凝土的分项系数。

(5) 4.5.1(1)P(b)中所使用的将作用效应传递到脆性部件/机理的有壳构件的 My* 值,应根据


以下原则计算:(a)从现场试验或其它信息来源直接得到的现有钢材的平均强度值,在
考虑到所达到的认知水平的情况下适当乘以 3.5 节中的置信系数;(b)新增混凝土和钢
筋使用公称强度(见 3.5(2) P)。

A.4.3 钢外壳

A.4.3.1 简介

(1) 钢外壳主要用于柱上,以增加抗剪强度并改进搭接头的强度。也可考虑通过约束将其用
于增加延性。

(2) 矩形柱的钢外壳通常由四个角钢组成,每个角钢上焊有连续钢板或较厚的非连续水平钢
带。可使用环氧树脂将角钢粘到混凝土上,或仅沿整个长度无间隙地将其粘合到混凝土
上。可在即将焊接前对钢带进行预热,以对柱提供正约束。

A.4.3.2 抗剪强度

(1) 如果钢壳在弹性范围内仍表现良好,那么可假定钢壳对抗剪强度的作用是对现有强度的
一种补充。该条件对于钢壳是必要的,以便能控制内部裂缝的宽度并确保混凝土的完整
性,这样可使原有的抗剪机理继续正常运作。

43
EN 1998-3: 2005 (E)

(2) 如果只使用了钢壳屈服强度的 50%,则钢壳所承载的额外剪力 Vj 的公式为:

2t j b 1
V j = 0.5 f yj ,d (A.21)
s cosα

其中:

tj 为钢带的厚度,

b 为钢带的宽度,和

s 为钢带的间距 (对于连续钢板,b/s = 1), 且

fyj,d 为钢壳的设计屈服强度,等于其公称强度除以 EN1998-1:2004, 6.1.3(1)P 中规


定的结构钢的分项系数。

A.4.3.3 搭接头的夹固

(1) 钢壳可在搭接区内提供有效夹固,以提高循环变形能力。为达到这种效果,以下各项是
必要的:

- 钢壳长度的超出量至少为搭接区长度的 50%,

- 应通过与加载方向垂直的每侧上的至少两行螺栓将钢壳压在柱立面上,

- 当搭接出现在柱基处时,一排螺栓安装在搭接区的顶部,另一排安装在该区从柱基开始
算起的 1/3 处。

A.4.4 FRP 板和包覆材料

A.4.4.1 简介

(1) 现有钢筋混凝土元件的抗震加固改造时使用的外部粘结 FRP(纤维增强聚合物)的主要


作用如下:

- 通过使用外部粘结 FRP,且 FRP 纤维沿环筋方向,来提高柱和墙的剪切性能,

- 通过以 FRP 壳的形式(其中纤维沿周长定位)增加约束,来提高构件端部的有效延性。

- 通过沿周长的纤维再次增加搭接约束,以此防止搭接头破坏。

(2) 构件的 FRP 板和包覆材料对端部截面抗弯承载力的影响以及对屈服时弦杆转角 θy 的影


响可忽略。

(θy 可根据 A.3.2.4(2)~ (4)来计算,其中 loy,min 取值等于 A.3.2.4(4)中的 0.2dbL f yL / √ yc )

44
EN 1998-3: 2005 (E)

A.4.4.2 抗剪强度

(1) 通过使用 FRP 箍或板可提高梁、柱或剪力墙内脆性部件的剪切性能。通过完全包覆元件、


或将其粘结到梁的侧面和拱腹(U 形箍或板)、或仅将其粘结到侧面即可实现这些应用。

(2) 由于受到箍筋和 FRP 的控制,总剪切性能的值为:根据 EN 1998-1:2004 求出的一个来


自现有混凝土构件的作用与另一个来自 FRP 的作用 Vf 之和。

(3) 由于受到腹板内的斜压力的控制,总剪切性能的取值不可超过混凝土构件的最大抗剪承
载力 VR,max。VR,max 值可根据 EN 1992-1-1:2004 计算得出。对于混凝土墙和剪跨比 LV/h
小于或等于 2 的柱,VR,max 值是在非弹性循环加载条件下分别根据 EN 1992-1-1:2004 和
A.3.3.1(2) 和 A.3.3.1(3)计算得出的值的最小值。

(4) 对于具有矩形截面的构件,FRP 对剪切性能的作用可计算为:

- 对于使用 FRP 完全包覆的情况、或对于 U 形 FRP 箍或板,

2
⎛ wf ⎞
VRd , f = 0.9d ⋅ f fdd,e ⋅ 2 ⋅ t f ⋅ ⎜
⎜s ⎟⎟ ⋅ ( cot θ + cot β ) ⋅ sin β (A.22)
⎝ f ⎠

- 对于侧面粘结的 FRP 箍或板:

sin β w f (A.23)
VRd , f = 0.9d ⋅ f fdd,e ⋅ 2 ⋅ t f ⋅ ⋅
sin θ s f

其中:

d 为有效高度,

θ 为压杆倾角,

f fdde 为设计 FRP 有效剥离强度,对于完全包覆的 FRP,其取决于根据(5)得到的加强


构造,对于 U 形 FRP,其取决于根据(6)得到的加强构造,或对于侧面粘结 FRP,
其取决于根据 (7)得到的加强构造,

tf 为 FRP 箍、板或纤维布(单侧)的厚度,

β 为 FRP 箍、板或纤维布中(较强)纤维方向与构件轴线之间的夹角,

wf 为 FRP 箍或板的宽度,在与(较强)纤维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测得(对于板:wf =
min(0.9 d,hw)· sin((θ+β)/sinθ)且

sf 为 FRP 箍的间距(对于板= wf ),在与(较强)纤维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测得。

(5) 对于完全包覆(即,封闭的)或适当锚固(在受压区内)的外壳,公式(A.22)、(A.23)
中的设计 FRP 有效剥离强度可按以下取值:

⎡ L sinβ ⎤ 1 ⎡ L sinβ ⎤
f fdd,e,W = f fdd ⋅ ⎢1-k e ⎥ + ( f fu ,W ( R) − f fdd ) ⋅ ⎢1 − e (A.24)
⎣ 2z ⎦ 2 ⎣ z ⎥⎦

45
EN 1998-3: 2005 (E)

其中:

z = 0.9d 为内部力臂,

⎛ 2⎞
k = ⎜1 - ⎟ , 且:
⎝ π⎠

1 E f f ctm k b
f fdd = 0.6 (单位:N, mm) (A.25)
γ fd tf

为设计剥离强度,其中:

γfd 为 FRP 剥离的分项系数,

注: 某国国内所使用的 γfd 值可在其国家版附录中找到。推荐值 γfd =1.5。

Ef 为 FRP 薄板/板模量,

fctm 为混凝土平均抗拉强度,

kb = 1.5 ⋅ (2 − w f / s f ) / (1 + w f /100mm) 覆盖系数,

其中:

wf、sf、t f 如(4)中所定义的,而且

f fu,W(R) 为绕拐角以半径 R 包覆的 FRP 箍或板的极限强度,按下式得出:

f fu,W(R) = ffdd+‹ηR f fu-ffdd› (A.26)

其中,仅应在为正值、且系数 ηR 取决于倒圆半径 R 和梁宽 bw 时,将〈 ⋅ 〉中的项视为:

R R
η R = 0.2 + 1.6 0< < 0.5 (A.27)
bw bw

Le 为有效粘结长度:

Ef ⋅t f
Le = (单位:N, mm) (A.28)
4 ⋅τ max

其中:

τmax= 1.8fctm kb = 最大粘结强度。

(6) 对于 U 形(即:开口的)外壳,公式 (A.22)和(A.23)中的设计 FRP 有效剥离强度可按以


下取值:

⎡ L sinβ ⎤
f fdd,e,u = f fdd ⋅ ⎢1-k e (A.29)
⎣ z ⎥⎦

46
EN 1998-3: 2005 (E)

其中所有的变量如(5)中所定义的。

(7) 对于侧面粘结的板/箍,公式(A.22)、(A.23)中的设计 FRP 有效剥离强度可按以下取值:


2
z ⎛ L ⎞
f fdd,e,s = f fdd ⋅ rid,eq ⋅ ⎜1 − k eq ⎟ (A.30)
z ⎜⎝ zrid ,eq ⎟

其中:

z rid,eq = z rid + Leq , z rid = z-Le ⋅ sin β , Leq = u1 ⋅ sin β (A.31)


ε fdd

其中:

εfdd = ffdd/Ef,且

u1 = kb /3。

(8) 对于带有直径为 D 的圆形截面的构件,FRP 作用按下式求出:

Vf =0.5 Ac·ρf ·Ef·εf,ed (A.32)

其中:

Ac 为柱横截面面积,

ρf 等于 4 tf /D,是 FRP 的体积比,且

εf,ed = 0.004。

(9) 如果构件在至少等于构件高度 h 的一个长度上塑性铰区完全包覆在 FRP 外壳内,那么根


据公式 (A.12),可认为循环抗剪承载力 VR 随着构件端部处的弦杆转动延性需求的塑性
分量:µ pl=µΔ-1 而减小,同时加上 FRP 外壳的循环抗剪承载力 Vw (即:加上横向钢筋
对抗剪承载力的作用)。计算 FRP 外壳对 Vw 的作用时,可假定最外受拉纤维处的 FRP
应力达到 FRP 极限强度的设计值 fu,fd ,并且在有效高度 d 上以线性方式减为零:

Vw,f=0.5ρf b w zf u,fd (A.33)

其中:

pf 等于 2tf /bw,是 FRP 的几何比,

z 为内部力臂的长度,取值等于 d,且

fu,fd 为 FRP 极限强度的设计值,等于 FRP 极限强度 fu,f 除以 FRP 的分项系数 γfd,

注: 某国国内所使用的 γfd 的值可在其国家版附录中找到。推荐值 γfd=1.5。

A.4.4.3 约束作用

(1) 使用 FRP 外壳约束混凝土可使变形能力提高。这些 FRP 外壳可用在潜在塑性铰区内有


待加固的元件周围。

47
EN 1998-3: 2005 (E)

(2) 拟施加的约束压力的规定量取决于目标曲率延性 µΦ,tar 和有效曲率延性 µΦ,ava 之比


Ix=µΦ,tar/µΦ,ava,并可按以下求值:

f c ⋅ ε cu2 (A.34)
f l = 0.4 I x2
ε 1.5
ju

其中:

fc 如公式 (A.1)中所定义的混凝土强度,

εcu 混凝土极限应变,且

εju 为所采用的 FRP 外壳的极限应变,其低于 FRP 的极限应变 εfu。

(3) 对于用连续板(非箍)包覆的圆形横截面,FRP 板所施加的约束压力等于 f l = 1/2ρfEfεju,


其中 Ef 为 FRP 弹性模量,ρf 为与其厚度相关的 FRP 外壳的几何比:厚度 t f = ρfD/4,其
中 D 为绕圆形横截面的外壳的直径。

(4) 对于其中的拐角被磨圆以便在其周围包覆 FRP 的矩形横截面(见图 A.1),FRP 板所施


加的约束压力按以下求值:f´ l = ks f l, 其中 ks = 2Rc/D 且 f l = 2 Efεju tf /D,D 是较大截面
宽度。

(5) 对于间距为 sf、以箍的形式施加的包覆,FRP 板所施加的约束压力按以下求值:f´ l = kg fl,


其中 kg = (1- s f /2D)2。

(6) 对于如图 A.1 所示的带圆角的矩形截面的构件,可替换(2)和(4)的方案是:通过公式(A.1)


或(A.3)分别计算总弦杆转动能力或其塑性分量,同时由约束产生的项的指数(即:公式
(A.1)和(A.3)中最后一项之前的 25 的幂指数)增大 αρfff,e,其中:

(a) ρf=2tf/b w,与加载方向平行的 FRP 比,

(b) f f,e, 由下式得出的有效应力:

⎛ ρ ⎞
f f ,e = min ( f u , f , ε u , f E f ) ⎜1 − 0.7 min ( fu , f , ε u , f E f ) f ⎟ (A.35)
⎝ fc ⎠

其中:

fu,f 和 Ef 是 FRP 的强度和弹性模量;εuf 是极限应变,对于 CFRP(碳纤维增强聚合


物)或 AFRP(芳纶纤维增强聚合物)等于 0.015,对于 GFRP(玻璃纤维
增强聚合物)等于 0.02;而且

(c) 约束效率系数 α 由下式得出:

(b - 2R) 2 + (h - 2R) 2
α = 1-
3bh (A.36)

其中:

R 是截面圆角半径,b, h 是总横截面尺寸(见图 A.1)。

48
EN 1998-3: 2005 (E)

(7) 如果端部区域被 FRP 包覆,其离端部截面的距离足以确保在端部截面处达到弯曲超强


γRDMy 之前,未包覆部分不会超过屈服力矩 My,那么,对于带有连续螺纹(高粘结性)
或光面(无螺纹)纵向钢筋的构件,无论是否进行了详细的抗震设计,第(6)段均适用。
为考虑由 FRP 的约束所产生的端部截面抗弯强度的增加,γRd 至少应等于 1.3。

图 A.1. FRP-包覆截面内的有效约束区

A.4.4.4 搭接头的夹固

(1) 通过 FRP 外壳施加一个侧压 σ1 可防止搭接头的滑动。对于直径为 D 的圆柱,最小厚度


可按以下估算:

D (σ 1 − σ sw ) (A.37)
tf =
2 E f ⋅ 0.001

其中:

σsw 表示应变为 0.001(σsw=0.001ρwEs)时由箍筋引起的夹固应力、或 FRP 和柱之


间灌浆引起的主动压力(如有),而 σ1 表示在搭接头长度 Ls 上的夹固应力,由
下式给出:

As f yL (A.38)
σ1 =
⎡P ⎤
⎢⎣ 2n + 2(dbL + c) ⎥⎦ Ls

其中:

As 为每个搭接纵向钢筋的面积,

fyL 为纵向钢筋的屈服强度,取值等于从现场试验和其它信息来源得到的平均值,
适当乘以表 3.1 中给出的对应于相关认知水平 (见 2.2.1(5)P)的置信系数 CF,

p 为沿纵向钢筋内侧的柱横截面内的周界线,

n 为沿 p 的搭接钢筋的数量,

dbL 为纵向钢筋的(最大)直径,和

c 为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2) 对于矩形柱,可使用上述公式,但要用截面宽度 bw 替代 D,并通过 A.4.4.3(4)中的系数

49
EN 1998-3: 2005 (E)

对 FRP 外壳的效能进行折减。

(3) 对于带有纵向钢筋的矩形截面构件,如果纵向钢筋在从构件端部截面处开始的 lo 长度上


搭接,那么对于 FRP 包覆长度至少超出搭接长度的 25%,计算 FRP 作用而使用的(1)和
(2)的替代方案为采用 A.3.2.2(4)中的规定:

a) 在公式 (A.3)里仅考虑由横向钢筋引起的约束(最后一项之前 25 的幂指数),并且

b) 仅基于 FRP 计算 lou,min:lou,min= dbLfyL/[(1.05+14.5αl,fρfff,e/fc)√fc] ,其中 αl,f=4/ntot、而 ρf、ff,e、


ntot 则为 A.4.4.3(6) 中针对 FRP 所给出的定义。

50
EN 1998-3: 2005 (E)

附录 B(提示性附录)
钢和组合结构

B.1 范围

本部分包含对钢和组合框架建筑的当前状态进行评估并在必要时进行加固改造的信息。

抗震加固改造可以是局部或整体的。

B.2 几何、构造和材料的确定

B.2.1 概述

(1) 应对以下方面进行仔细检查:

i. 母材和连接件材料的当前物理条件,包括出现的变形。

ii. 主要抗震元件和次要抗震元件的当前物理条件,包括出现的任何老化。

B.2.2 几何

(1) 收集的数据应包含以下几项:

i. 抗侧力系统的确定。

ii. 水平横隔板的确定。

iii. 初始横截面形状和外形尺寸。

iv. 临界截面处的现有横截面面积、截面模量、惯性矩和扭转特性。

B.2.3 构造

(1) 收集的数据包含以下几项:

(i) 附加连接材料的尺寸和厚度,包括盖板、支撑和加劲肋。

(ii) 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以及组合梁、柱和墙内的榫钉的数量。

(iii) 临界区域内约束钢筋的数量和相关的详细设计。

(iv) 中间连接、搭接连接和端部连接的实际建造构形和特性。

51
EN 1998-3: 2005 (E)

B.2.4 材料

(1) 收集的数据应包含以下几项:

i. 混凝土强度。

ii. 钢材的屈服强度、应变硬化、极限强度和伸长率。

(2) 应尽可能地选择较远的折减应力区(如梁-柱端部的翼缘尖端和外部板边缘),以用于检
验。

(3) 为评估材料特性,应从设计作耗散用途的部件上的热轧型材腹板上拆下样本。

(4) 翼缘板样本应用来表现非耗散构件和/或节点的材料特性。

(5) 可采用的试验方法包括:穿过建筑构造的 γ 射线照相法、超声波探伤法,当穿透性受到


限制时或对于组合部件,应采用穿过钻取的检修孔的内孔表面检查。

(6) 应根据化学和冶金数据证明母材和焊材的完好性。

(7) 应利用夏比 V 型缺口冲击韧性试验来证实热影响区(如有)及其周边的材料具有足够的


脆性破坏抗力。

(8) 可使用破坏性试验和/或非破坏性试验(液体渗透剂、磁性粒子、声发射)和超声波或层
析成像法。

B.3 新建部分和改造部分的几何和材料要求

B.3.1 几何

(1) 新元件的钢截面应满足基于 EN 1998-1: 2004, 第 6 和 7 节中所述的横截面分类的宽厚长


细比限制。

(2) 横向链杆提高现有或新梁-柱(甚至带有细长翼缘和腹板)的转动能力。这种横向钢筋应
按照 EN 1998-1:2004, 7.6.5 的规定在翼缘之间进行焊接。

(3) (2)中的横向链杆应作为横向箍筋彼此间隔开,用于包壳构件上。

B.3.2 材料

B.3.2.1 结构钢

(1) 符合 EN 1998-1:2004, 6.2 要求的钢材应用于新部件或替换现有结构部件。

(2) 在评估每种极限状态下的结构部件的强度和刚度时,应考虑到组合作用的效应。

(3) 柱翼缘内全厚度承载力应基于按以下计算出的折减强度:

52
EN 1998-3: 2005 (E)

fu = 0.90 · fy (B.1)

(4) 根据夏比 V 型缺口(CVN)能量和其它相关参数,元件厚度应符合 EN 1993-1-10:2004


表 2.1 的要求。

(5) 焊接耗材应符合 EN 1993-1-8:2004, 4.2 节中的要求。

(6) 在宽翼缘截面内,试样应从翼缘和腹板之间的交叉区切下。因为制作过程中较慢的冷却
过程,所以此区(k-区)是一个存在潜在折减缺口韧性的区域。

B.3.2.2 钢筋

(1) 新元件或改进元件的耗散区或非耗散区内的新钢筋应为 EN 1992-1-1:2004 中的 C 类钢


筋。

B.3.2.3 混凝土

(1) 新部件或改进部件的新混凝土应符合 EN 1998-1: 2004, 7.2.1(1)中的要求。

B.4 体系加固改造

B.4.1 概述

(1) 整体加固改造策略应能增加抗侧力体系和水平横隔板的性能和/或减小由地震作用产生
的需求。

(2) 加固改造后的结构体系应符合以下要求:

i. 质量、刚度和强度分布有规律,以避免不利的扭转效应和/或软层机理。

ii. 具有足够的质量和刚度,以避免高柔性结构,此类结构可引起大量非结构性损伤和显著
的 P-∆效应。

iii. 构件之间具有连续性和超静定性,以确保畅通均匀的荷载路径并防止脆性破坏。

(3) 整体干预应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策略:

i. 结构及其基础体系的加强和加固

ii. 结构延性的增强

iii. 质量折减

iv. 隔震

v. 补充阻尼。

(4) 对于所有的结构体系,通过采用 B.5 和 B.6 节中给出的策略可实现加强、加固及延性的

53
EN 1998-3: 2005 (E)

增强。

(5) 通过以下任一措施可实现质量折减:

i. 用较轻的体系替换较重的包覆体系;

ii. 拆除未使用的设备并移去储存荷载;

iii. 使用较轻的体系替换砌体隔墙;

iv. 拆除一个或多个楼层。

(6) 对于基本周期超过 1.0s 的结构不应使用基底隔震。此周期应通过特征值分析来计算。

(7) 对于新建筑,应根据 EN 1998-1: 2004 的要求设计基底隔震。

(8) 根据 EN 1998-1:2004, 4.4.2.6 节所述,应对(加固改造后的)基础体系进行重新评估。


如果使用了线性分析,则 4.4.2.6(4) 中的 Ω 值通常将小于 1.0。

B.4.2 抗弯框架

(1) 应通过剪力钉提高钢梁和混凝土板之间的组合作用,并在 RC 内的梁和柱上使用包壳,


以增强所有极限状态下的整体刚度。

(2) 耗散区的长度应与表 B.6 第一行给出的铰位置一致。

(3) 可通过半刚性和/或部分强度的钢节点或组合节点,对抗弯框架进行加固改造。

(4) 带有半刚性连接的框架的基本周期可按以下进行计算:

如果 5<m<18 (半刚性) 则 T = 0.085 ⋅ H


( 0.85− m180) (B.2)

3
如果 m≥18 (刚性) 则 T = 0.085 ⋅ H 4
(B.3)

其中 H 为框架高度,单位为米,而参数 m 定义如下:

(K )
ϕ con
m=
(EI L) b
(B4)

其中:

Kφ 为连接转动刚度,

I 为梁的惯性矩,

L 为梁的跨长,

E 为梁的杨氏模量。

(5) 除 EN 1998-1: 2004, 4.3.3.2.3 节和本标准 的 4.4.4.2(1)节中给出的水平力模式外,在(线


性)侧力分析和非线性静力(pushover)分析中还应使用以下力(Fx,i)的模式,以判断所

54
EN 1998-3: 2005 (E)

有极限状态的开始:

Wx ,i ⋅ hxδ,i
Fx ,i = ⋅ Fb (B.5)
∑W x ,i ⋅ hxδ,i

其中 Fb 是抗震基底剪力,并且 δ 由下式给得出:

⎧1.0 T ≤ 0.50 s时

δ = ⎨0.50 ⋅ T+0.75 0.50<T < 2.50 s 时 (B.6)
⎪2.0 T > 2.50 s时

B.4.3 支撑框架

(1) 对带同心支撑的框架进行加固改造时,应首选带偏心支撑的框架和角撑框架。

(2) 角撑框架是这样一种体系:在其中,支撑连接到耗散区,而不是采用梁-柱连接。

(3) 仅在通过试验证实了铝或不锈钢的用途后,才可将铝或不锈钢结构用于同心、偏心或角
撑框架中的耗散区。

(4) 可在加固改造中使用钢、混凝土和/或组合墙,以增强延性反应并防止梁-柱不稳定性。
其设计及其与钢构件连接的设计应符合 EN 1998-1:2004 的要求。

(5) 钢板可使用低屈服钢,并应在车间焊接并在现场栓接。

(6) 可在抗弯框架中加入支撑,以提高框架的侧面刚度。

B.5 构件评估和加固改造

B.5.1 一般要求

(1) 在严重损伤极限状态下,梁应产生完全的塑性弯矩,而在翼缘或腹板内不会出现局部屈
曲。在几乎倒塌极限状态下应对局部屈曲加以限制。

(2) 在有限损伤和严重损伤极限状态下,柱内不应出现轴向和弯曲屈服或屈曲。

(3) 斜撑应通过屈服和屈曲的连续循环来承受塑性变形并耗散能量。在有限损伤极限状态下,
应避免屈曲。

(4) 钢板应焊接到翼缘和/或腹板上,以降低长细比。

(5) 塑性铰所在位置的梁的弯矩承载力 Mpb,Rd 应按下式计算:

Mpb,Rd,b=Ze·fyb (B.7)

其中:

Ze 为塑性铰位置处截面的有效塑性模量,根据截面的实际测量尺寸计算,且

55
EN 1998-3: 2005 (E)

fyb 为梁内钢材的屈服强度,对于现有钢材,fyb 取值可等于从现场试验和其它信息


来源所得到的平均值,针对适当认知水平(见 3.5(2)P )适当乘以表 3.1 中给出
的置信系数 CF;对于新钢材,fyb 可取值等于公称值乘以按 EN 1998-1: 2004:
6.2(3)、(4)和(5)的规定确定的梁的钢材的超强系数 γov 。

(6) 柱立面上临界截面内的弯矩需求 Mcf,Ed 按下式计算

Mcf, Ed=Mpl, Rd,b+Vpl, Rd, b·e (B.8)

其中

Mpl,Rd,b 为是梁塑性铰处梁的塑性力矩,

Vpl,Rd,b 为梁塑性铰处的剪力,

e 为梁塑性铰和柱立面之间的距离。

(7) 柱中心线处临界截面内的力矩需求 Mcc,Ed 应按如下计算:

⎛ dc ⎞
Mcc,Ed =Mpl, Rd,b +V pl, Rd, b· ⎜ e + ⎟ (B.9)
⎝ 2⎠

其中 dc 为柱高。

B.5.2 构件变形能力

(1) 三种极限状态下,结构构件的非弹性变形能力可按以下段落的规定来取值。

(2) 如果连接构件符合表 B.6 中前五行给出的要求,那么梁-柱节点区非弹性变形能力可等于


表 B.6 (B.6.2.1 条) 中所给出的值。

(3) 对于受弯梁和柱,其非弹性变形能力应以构件端部处的塑性转角表示,为所考虑的端部
处屈服状态下弦杆转角 θy 的倍数。对于无量纲轴向荷载 ν 不大于 0.30 的梁和柱,三种极
限状态下非弹性变形能力可按表 B.1 取值。

表 B.1:无量纲轴向荷载 ν 不大于 0.30 的梁和柱端部的塑性转动能力

极限状态

横截面类别 DL SD NC

1 1.0 θy 6.0 θy 8.0 θy

2 0.25 θy 2.0 θy 3.0 θy

(4) 对于受压支撑,其非弹性变形能力应以支撑轴向变形来表示,为屈曲荷载下支撑轴向变
形∆c 的倍数。对于受压支撑(偏心支撑框架的支撑除外),三种极限状态下的非弹性变
形能力可按表 B.2 取值:

56
EN 1998-3: 2005 (E)

表 B.2:受压支撑的轴向变形能力(偏心支撑框架的支撑除外)

极限状态

横截面类别 DL SD NC

1 0.25 ∆c 4.0 ∆c 6.0 ∆c

2 0.25 ∆c 1.0 ∆c 2.0 ∆c

(5) 对于受拉支撑,其非弹性变形能力应以支撑的轴向变形来表示,为受拉屈服荷载下支撑
的轴向变形∆t 的倍数。对于横截面为 1 类或 2 类的受拉支撑(偏心支撑框架的支撑除外),
三种极限状态下的非弹性变形能力可按表 B.3 来取值:

表 B.3:受拉支撑的轴向变形能力(偏心支撑框架的支撑除外)

极限状态

DL SD NC

0.25 ∆t 7.0 ∆t 9.0 ∆t

(6) 对于受拉梁或柱,其非弹性变形能力应以构件的轴向变形来表示,为受拉屈服荷载下轴
向变形∆t 的倍数。对于横截面为 1 类或 2 类的受拉梁或柱(偏心支撑框架内的梁或柱除
外),三种极限状态下的非弹性变形能力可按表 B.4 取值。

表 B.4:受拉梁或柱的轴向变形能力 (偏心支撑框架的梁或柱除外)

极限状态

DL SD NC

0.25 ∆t 3.0 ∆t 5.0 ∆t

B.5.3 梁

B.5.3.1 稳定性不足

(1) 应首选跨-高比在 15~18 之间的梁,以增强能量吸收。因此,在加固改造中,应使用中间


支点,以缩短长跨。

(2) 应为缺乏稳定性的翼缘提供侧向约束。如果与板的组合作用是稳定的,则上翼缘无需侧
向约束。否则,应通过满足 B.5.3.5 中的条件来增强组合作用。

57
EN 1998-3: 2005 (E)

B.5.3.2 承载力不足

(1) 应给梁翼缘加设钢板,以使不足的受弯承载能力增大。如果与板的组合作用很可靠,则
无需给上翼缘加钢。或者,应将弯曲承载能力不足的结构钢梁包入钢筋混凝土内。

(2) 按照 EN 1992-1-1:2004, 表 C.1,所加设的、可使不足的受弯承载能力增大的纵向钢筋


应为 C 级钢筋。

(3) 由承载力不足而对梁所进行的加固改造,应符合 EN 1998-1:2004 中关于延性级别 M 的


要求。

(4) 应为 H 型截面的梁腹板或中空截面的壁加设钢板,以使不足的抗剪承载力增大。

B.5.3.3 屈曲和断裂的翼缘的修复

(1) 应对屈曲和/或断裂的翼缘进行加固或用新的板材将其更换。

(2) 应按下面的(3)所述通过在梁腹板两侧加设全高腹板加劲肋、以及通过对屈曲翼缘进行热
矫直、或按下面的(4)和(5)所述拆下屈曲翼缘并用类似板进行替换,来修复屈曲的下翼缘
和/或上翼缘。

(3) 腹板加劲肋应分别位于屈曲翼缘的边缘和中心,加劲肋厚度应与梁腹板厚度相等。

(4) 新板材应焊接在与初始翼缘相同的位置,(即,直接焊接到梁腹板),或者焊接到现有翼
缘上。在这两种情况下,新增板的轧制方向应布置在纵向。

(5) 在切割和更换过程中,应为翼缘板提供特别支撑。

(6) 最好是将钢梁包入钢筋混凝土内,而不要将厚板焊接到翼缘上。

B.5.3.4 梁的削弱

(1) 通过在理想位置对梁翼缘进行削弱,可改善钢梁的延性,以使耗散区移到连接处之外。

(2) 减缩梁截面(RBS)的作用就像保险丝,可防止梁-柱连接过早出现断裂。减缩梁截面应
确保其在每种极限状态下均可产生表 B.5 中规定的最小转角。

表 B.5. – 减缩梁截面 RBS 的规定转动能力(单位为弧度)

DL SD NC

0.010 0.025 0.040

(3) 如果按以下概述的步骤对梁内的 RBS 进行设计,则可认为达到表 B.5 中的转角:

i 按如下所示计算柱立面到 RBS 起点的距离 a 和长度 b(在此长度上应对翼缘进行折减):

58
EN 1998-3: 2005 (E)

a = 0.60bf (B.10)

b = 0.75db (B.11)

其中:

bf 为翼缘宽度;

db 为梁高。

ii. 计算 RBS 中心处预计塑性铰截面到柱立面的距离 s,按下式计算:

b
s=a+ (B.12)
2

图例:

A = 塑性铰

图 B.1. – 减缩梁截面 (RBS)的翼缘折减的几何形状

iii. 确定每侧切下翼缘的高度(g),此高度不应超过 0.25·b f 。作为初次试验,可取值为:

g = 0.20bf (B.13)

iv. 计算 RBS 中心处塑性铰截面的塑性模量(ZRBS) 和塑性力矩 (Mpl,Rd,RBS) :

ZRBS=Zb-2·g·tf·(db-tf) (B.14)

Mpl,Rd,RBS=ZRBS·fyb (B.15)

其中

Zb 是梁的塑性模量,fyb 如 B.5.1(5) 所定义的。

v. 计算由两个预计塑性铰(图 B.2)之间梁部分的平衡性 (L’) 而形成塑性铰的截面内的


剪力(Vpl, RBS)。对于在地震设计情形下作用在梁上的均匀重力荷载 w :

59
EN 1998-3: 2005 (E)

2 M pl,Rd,RBS (B.16)
wL '
Vpl,RBS = +
L' 2

在公式 (B.16) (的最后一项)中,应适当考虑重力荷载沿梁跨不同的分布。

vi. 计算远离 RBS 的梁的塑性力矩 Mpl,Rd,b,方法如下:

Mpl,Rd,b = Zb · fyb (B.17)

其中

Zb 和 fyb 如以上第 (iv) 步所定义的。

vii 检验确认 Mpl,Rd,b 大于塑性铰在 RBS 中心处形成时在柱立面产生的弯矩:Mcf,Ed =


Mpb,Rd,RBS+ Vpl,RBS·e。如果不是这样,则增加切割高度 c 并重复步骤 (iv)~(vi)。所选择的
长度 g 应可确保 Mcf,Ed 为 Mpl,Rd,b 的 85%~100%。

图例:

w = 地震设计情形下的均匀重力荷载

L’ = RBS 切割中心之间的距离

L = 柱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图 B.2. -带减缩梁截面(RBS)的典型的子框架组件

viii. 检查 RBS 处的宽厚比,以防止局部屈曲。应在梁的减缩截面中心 2/3 端部处测量翼缘宽


度。

ix. 计算梁的 RBS 长度 b 上的上下翼缘内的切口半径 (r):

b2 + 4g 2
r= (B.18)
8g

x. 检查确认制作过程中的精加工确保了充分的表面粗糙度(即在 10 和 15 微米之间)并
且没有碾磨痕迹。

60
EN 1998-3: 2005 (E)

B.5.3.5 组合元件

(1) 在计算组合梁承载力时应考虑钢构件和板之间的剪力连接的程度。

(2) 在耗散区内,钢梁和组合板之间不应使用抗剪连接件。应将抗剪连接件从现有的组合梁
上拆下。

(3) 双头螺栓应通过电弧点焊固定到翼缘上,但不能完全焊透翼缘。应避免使用射钉或螺钉
连接。

(4) 应对由于存在组合板而产生的最大拉应变进行检查,确保其未引致翼缘撕裂。

(5) 外包梁应带有箍筋。

B.5.4 柱

B.5.4.1 稳定性不足

(1) 可通过将钢板焊接到翼缘和/或腹板上,来对宽厚度比进行折减。

(2) 可通过焊接外部钢板来对中空截面的宽厚比进行折减。

(3) 应通过不小于以下强度的加劲肋来为两个翼缘提供侧向约束:

0.06 fyc·bf · tf (B.19)

其中:

bf 为翼缘宽度;

tf 为翼缘厚度;且

fyc 为柱内的钢材的屈服强度;对于现有钢材,fyc 可取值等于从现场试验和其它信


息来源所得到的平均值,对于适当认知水平(见 3.5(2)P )乘以表 3.1 中给出的置
信系数 CF;对于新钢材,fyc 可取值等于公称值乘以按 EN 1998-1:2004, 6.2(3)、
(4)和(5)确定的柱的钢材的超强系数 γov 。

B.5.4.2 承载力不足

(1) 为增加截面的抗弯承载能力,对于 H 型截面,钢板应焊接到翼缘上和/或腹板上,对于中


空截面,钢板应焊接到管壁上。

(2) 结构钢柱可包入钢筋混凝土内,以增加其抗弯承载能力。

(3) 加固改造时应确保所有的主抗震柱内,设计地震情形下的轴向压力在有限损伤极限状态
下不大于柱的毛横截面对于法向力的塑性承载力设计值 Npl,Rd=(Aafyd + Acfcd + Asfsd )的 )

1/3。如果是严重损伤或几乎倒塌极限状态,则不大于 Npl,Rd 的 1/2 。

61
EN 1998-3: 2005 (E)

B.5.4.3 屈曲和断裂翼缘及拼接断裂的修复

(1) 应对屈曲和/或断裂翼缘和断裂的拼接进行加固或者用新的板材来替换。

(2) 应通过拆下屈曲的板翼缘并用同类板更换、或者通过火焰矫直,来修复屈曲和断裂的翼
缘。

(3) 通过完全焊透的坡口焊在柱翼缘上增加外部板,以此来修复拼接断裂。应拆除损坏的部
分然后用完好的材料更换。增加的板的厚度应等于现有板的厚度。更换材料应对准,以
使轧制方向与柱的方向匹配。

(4) 应在柱内的裂缝边缘钻小孔,以防止其继续扩展。

(5) 应使用磁性颗粒或液体染色渗透试验,以确保距裂缝 150mm 的距离内没有其他的缺损


和/或不连续现象。

B.5.4.4 柱接头的要求

(1) 新接头应位于柱净高的三等分的中间部分。其设计应确保产生的设计抗剪强度不小于两
个连接构件的预计抗剪强度中的较小值,而设计抗弯强度应不小于两个连接截面预计抗
弯强度中的较小值的 50%。因此,每个翼缘处的焊接柱接头应满足下式:

Aspl·fyd≥ 0.50 · fyc·Afl (B.20)

其中:

Aspl 为接头的各翼缘的面积;

fyd 为接头的翼缘的设计屈服强度,

Afl 为两根连接柱中较小一个的翼缘面积,以及

fyc 为 B.5.4.1(3) 中所定义的柱材料的屈服强度。

B.5.4.5 柱节点域

(1) 在加固改造的柱内,梁-柱连接处的节点域应在有限损伤极限状态下保持弹性。

(2) 柱节点域的厚度 tw (包括双板加强板,如有,见 (3))应满足下式,以防止在较大非弹


性剪切变形时过早出现局部屈曲。

d z +w z
tw ≤ (B.21)
90

其中:

dz 为连续板之间的节点域高度,

wz 为柱翼缘之间的节点域宽度。

62
EN 1998-3: 2005 (E)

应在腹板和加设板之间使用塞焊。

(3) 可使用与腹板平行并焊接到翼缘梢端的钢板(双板加强板)
,以加固并加强柱腹板。

(4) 应将横向加劲肋焊接到梁翼缘平面上的柱腹板上。

(5) 为确保在所有的极限状态下都具有满意的性能,厚度不小于梁翼缘的连续板应对称布置
在柱腹板的两侧上。

B.5.4.6 组合元件

(1) 可使用外包钢筋混凝土的方法,来增强钢柱的刚度、强度和延性。

(2) 为获得有效的组合作用,剪应力应通过沿柱布置的抗剪连接件在结构钢和钢筋混凝土之
间传递。

(3) 为防止剪力粘结破坏,钢翼缘宽度与组合柱宽度的比值 bf/B 应不大于下式定义的该比


值的临界值:

⎛ bf ⎞ ⎡ ⎛ N Ed ⎞ ⎤ (B.22)
⎜ ⎟ = 1-0.35 ⋅ ⎢0.17 ⋅ ⎜⎜1 + 0.073 ⋅ ⎟⎟ ⋅ f cd + 0.20 ⋅ ρ w ⋅ f yw,d ⎥
B
⎝ ⎠cr ⎣⎢ ⎝ A g ⎠ ⎦⎥

其中:

NEd 为地震设计情形中的轴力,

Ag 为组合截面的毛面积,

f cd 为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设计值,

ρw 为横向配筋率,

fyw,d 为横向钢筋屈服强度的设计值,

B 为组合截面的宽度,

bf 为钢翼缘宽度。

B.5.5 支撑

B.5.5.1 稳定性不足

(1) B.5.4.1(1) 条适用于由中空截面组成的支撑。

(2) B.5.4.2(1) 条适用。

(3) 用于加固改造的钢支撑的任何包壳均应符合 EN 1998-1:2004 的要求。

(4) 可通过增加端部连接处的刚度来改善斜撑的侧向刚度。

63
EN 1998-3: 2005 (E)

(5) 对 V 型撑或倒 V 型撑进行的加固改造应首选 X 型撑。不可使用 K 型支撑。

(6) 间距紧密的缀板能有效增强支撑的屈曲后反应,特别是对于双角钢或双槽钢支撑。如果
缀板已在现有柱中固定到位,则可焊接新板材和/或应对现有板条连接进行加强。

B.5.5.2 承载力不足

(1) 在有限损伤极限状态下,设计地震情形下轴向压力应不大于支撑横截面对于法向力的塑
性承载力设计值 Npl,Rd 的 80% 。

(2) 除非仅对几乎倒塌极限状态进行验证,否则,同心支撑框架的支撑的受压承载力应不小
于横截面对于法向力的塑性承载力 Npl,Rd 的 50%。

B.5.5.3 组合元件

(1) 钢支撑外包钢筋混凝土可增加其刚度、强度和延性。对于 H 型截面的钢支撑,可使用部


分或完整外包。

(2) 按照 EN 1998-1:2004, 7.6.5 的规定,应为完全外包的支撑配置加劲肋和箍筋,为部分


外包的支撑配置直链杆。箍筋应沿支撑间隔均匀,且应符合 EN 1998-1:2004, 7.6.4(3)、
(4)中针对 M 级延性的要求。

(3) 在计算组合支撑的抗拉承载力时,应仅考虑结构钢截面。

B.5.5.4 无粘结支撑

(1) 可通过无粘结地与钢筋混凝土墙或混凝土填充管联成一体,来对支撑进行加固。

(2) 应给支撑涂上一层脱粘材料,以减小钢部件与钢筋混凝土板或管道内填混凝土之间的粘
结。

(3) 低屈服强度钢适合于钢支撑;钢纤维钢筋混凝土可用作无粘结材料。

(4) 通过无粘结地与钢筋混凝土墙联成一体而得到加固的支撑应符合下式的要求:

⎛ 1 ⎞ B a (B.23)
⎜1 − B ⎟ ⋅ m y > 1.30 ⋅
⎝ nE ⎠ l

其中:

a 为钢支撑的最初缺陷

l 为钢撑杆的长度,

m By 为钢筋混凝土板的无量纲强度参数:

64
EN 1998-3: 2005 (E)

M yB
m =
B
y (B.24)
N pl,R ⋅ l

n BE 钢筋混凝土板的无量纲刚度参数:

N EB
nEB = (B.25)
N pl,R

其中:

5 ⋅ Bs ⋅ tc2 ⋅ f ct
M yB = (B.26)
6

(B.27)
5 ⋅ π 2 ⋅ Bs ⋅ Ec ⋅ tc3
N EB =
12 ⋅ l2

其中:

Ec 为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BS 为扁钢形式的钢支撑的宽度,

tc 为钢筋混凝土板的厚度,

f ct 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Npl,R 为受拉钢支撑的塑性承载力,其计算以从现场试验和其它信息来源得到的平均值
为基础,再除以表 3.1 中给出的适当认知水平的置信系数 CF。

(6) 钢筋混凝土板的边缘钢筋应充分锚固,以防止冲剪引起的破坏。

(7) 带有脱粘材料的填充混凝土管应足以防止钢支撑的屈曲。

B.6 连接加固改造

B.6.1 一般规定

(1) 应在考虑到加固改造后的构件的承载力的情况下对加固改造后的构件的连接进行检查,
此承载力可能比原构件(加固改造前)的承载力要高。

(2) 所给出的加固改造策略可适用于钢或组合的抗弯框架和支撑框架。

65
EN 1998-3: 2005 (E)

B.6.2 梁-柱连接

B.6.2.1 一般规定

(1) 加固改造的目的应是为了将梁的塑性铰移出柱立面(见表 B.6 的首行 )


(2) 可通过更换焊缝、或削弱策略、或强化策略来对梁-柱连接进行加固改造。

(3) 为了确保在梁内而不是柱中形成塑性铰,柱-梁力矩比(CBMR) 应满足以下条件:

CBMR =
∑M Rd , c
≥ 1.30 (B.28)
∑M pl , R ,b

其中:

⎡ ⎛ N ⎞⎤
(a) 对于钢柱: ∑M Rd , c = ∑ ⎢ Z c ⋅ ⎜ f yd ,c − Ed
Ac
⎟⎥ (B.29)
⎣ ⎝ ⎠⎦i

其中求和过程在整个绕节点的柱截面上扩展,且:

Zc 为柱截面的塑性模量,如可用,根据实际几何特性计算,并考虑到梁
腋(如有),

NEd 为地震设计情形下柱的轴向荷载,

Ac 为柱截面的面积,

fyd,c 为柱内钢材的设计屈服强度,其计算根据从现场试验和其它信息来源
得到的钢材屈服应力的平均值,再除以表 3.1 给出的适当认知水平的
置信系数 CF。

(b) ΣMpl,R,b 是在所考虑的水平方向上构入节点的梁内塑性铰处的抗弯强度之和,考虑了


相对于柱中心线的偏心:

= ∑ ( zb ⋅ f yb + M cc , Ed )
(B.30)
∑M pl , R , d j

其中:

Zb 为潜在塑性铰位置处梁截面的塑性模量,根据实际几何形状计算,

fyb 为梁内钢材的屈服强度,如 B.5.1(5) 所定义的,

Mcc,Ed 为由梁内塑性铰处的剪力偏心引起的柱中心线处的附加力矩。

66
EN 1998-3: 2005 (E)

表 B.6. – 关于加固改造后的连接及其产生的转动能力的要求

IWUFCs WBHCs WTBHCs WCPFCs RBSCs

铰的位置
(dc/2) + (db/2) (dc/2) + lh (dc/2) + lh (dc/2) + lcp (dc/2)+(b/2)+a
(相对于柱中心线)

梁高(mm)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梁跨高比 ≥7 ≥7 ≥7 ≥7 ≥7

梁翼缘厚度(mm) ≤25 ≤25 ≤25 ≤25 ≤44

柱高(mm) 无限制 ≤570 ≤570 ≤570 ≤570

有限损伤极限状态
0.013 0.018 0.018 0.018 0.020
下的转角(弧度)

严重损伤极限状态
0.030 0.038 0.038 0.040 0.030
下的转角(弧度)

几乎倒塌极限状态
0.050 0.054 0.052 0.060 0.045
下的转角(弧度)

要点:

IWUFCs = 改进的焊接的未加筋翼缘连接

WBHCs = 焊接的底部梁腋连接

WTBHCs = 焊接的顶部和底部梁腋连接

WCPFCs = 焊接的盖板翼缘连接

RBSCs = 减缩梁截面连接

dc = 柱高

db= 梁高

lh= 梁腋长度

lcp = 盖板长度

a 半径切口与梁翼缘的距离

b= 半径切口长度

(4) 表 B.6 给出了加固改造后的连接中梁和柱的要求。该表也给出了当要求被满足时三种极


限状态下由连接提供的转动能力。

B.6.2.2 焊缝更换

(1) 应拆下现有的焊材并用完好材料代替。

67
EN 1998-3: 2005 (E)

(2) 焊接完成后应拆下垫板,因为其可能引发裂纹。

(3) 应在节点域的顶部和底部使用横向加劲肋,以对柱节间进行加强和加固(见 B.5.4.5(4))。


横向加劲肋的厚度应不小于梁翼缘的厚度。

(4) 横向加劲肋和腹板加劲肋应通过完全节点焊透焊缝焊接到柱翼缘和腹板上。

B.6.2.3 削弱策略

B.6.2.3.1 与 RBS 梁的连接


(1) 根据(5) 设计的减缩梁截面会使减缩截面内产生塑性铰,这样便降低了梁翼缘焊缝和周
围热影响区发生断裂的可能性。

(2) 应通过焊接腹板、或焊接到柱翼缘表面和梁腹板上的剪力接头将梁连接到柱翼缘上。接
头长度应等于焊缝检修孔的间距,允许误差 5 mm。要求接头的最小厚度为 10 mm。剪
力接头应切成正方形或带有锥形边缘(锥角约为 15°),且应布置在梁翼缘的两侧上。

(3) 对于柱翼缘,焊接应采用坡口焊缝或角焊缝,对于梁腹板,应采用角焊缝。允许的备选
方法为:将剪力接头通过螺栓连接到梁腹板。

(4) 抗剪栓钉不应置于 RBS 区内。

(5) 以下概述了 RBS 连接的设计步骤:

i. 使用根据 B.5.3.4 中的方法设计的 RBS 梁,但按如下计算梁的塑性力矩,Mpl,Rd,b:

⎛ L - dc ⎞
M pl,Rd,b = Z RBS ⋅ f yb ⋅ ⎜ ⎟ (B.31)
⎝ L - dc − 2 ⋅ b ⎠

其中:

fyb 为梁内钢材的屈服强度,如 B.5.1(5)所定义的,

L 为柱中心线的间距,

dc 为柱的高度,

b 为 RBS 的长度。

ii. 根据 B.5.3.4(3)v 中所述计算梁的剪力 Vpl,Rd,b,其中 L ’为塑性铰之间的跨长:

L' = L-dc-2·b (B.32)

iii. 根据从上面 ii 中得出的剪力 Vpl,Rd,b,对腹板连接(如焊接剪力接头)进行验证。

iv. 检查柱-梁的抗弯承载能力比 CBMR 是否满足以下条件:

⎛ N Ed ⎞
∑Z ⎜ f yd ,c −
c
Ac ⎠

(B.33)
CBMR = ⎝ ≥ 1.20
⎛ L-d c ⎞
∑ Zb ⋅ f yb ⋅ ⎜ L-d − 2 ⋅ b ⎟
⎝ c ⎠

68
EN 1998-3: 2005 (E)

其中:

Zb 和 Zc 分别是梁和柱的塑性模量,

NEd 为地震设计情形下柱的轴向荷载,

Ac 为柱截面的面积,

fyb 为梁内钢材的屈服强度,如 B.5.1(5) 所定义的,

fyd,c 为柱内钢材的设计屈服强度,如 B.6.2.1(3) 所定义的。

v. 确定连续板的厚度,以对上下梁翼缘平面上的柱腹板进行加劲。该厚度应至少等于梁翼
缘的厚度。

vi. 检查确认节点域的强度和刚度足以使节间保持弹性:

d c ⋅ twc ⋅
f yw,d

∑Z ⋅ f yb ⎛ L-d c ⎞ ⎛ H − d b ⎞
b
⋅⎜ ⎟⋅⎜ ⎟ (B.34)
3 db ⎝ L-d c − 2 ⋅ b ⎠ ⎝ H ⎠

其中:

dc 为柱腹板的高度,

twc 为柱腹板的厚度,包括双板加强板(如有),

f yw,d 为节点域的设计屈服强度,

Zb 为梁的塑性模量,

NEd 为地震设计情形下柱的轴向荷载,

Ac 为柱截面的面积,

fyb 为梁内钢材的屈服强度,如 B.5.1(5) 所定义的,且

H 为框架层高。

vii. 计算并详细说明连接部分之间的焊缝。

B.6.2.3.2 半刚性连接
(1) 可使用半刚性和/或部分强度的钢或组合连接,以达到较大的塑性变形而无断裂风险。

(2) 应将具有完全相互作用的抗剪拴钉焊接到梁的上翼缘上。

(3) 通过假定由腹板上的部件提供抗剪承载力、由梁翼缘和板钢筋(如有)提供抗弯承载力,
可对半刚性连接进行设计。

B.6.2.4 加强策略

B.6.2.4.1 加腋连接
(1) 通过将梁腋仅加设到梁下翼缘、或同时加设到梁上翼缘和下翼缘,迫使耗散区到梁腋端

69
EN 1998-3: 2005 (E)

部,可对梁-柱连接进行加强。将梁腋仅加到下翼缘更方便,因为下翼缘通常比上翼缘更
容易接近,而且,组合板(如有)无需拆除。

(2) 在各种不同类型的梁腋构造中,三角 T 型梁腋是最有效的。如果仅增加底部梁腋,则其


高度应是梁高的 1/4。在带有顶部和底部梁腋的连接内,梁腋高度应是梁高的 1/3。

(3) 应在上下梁翼缘平面上使用横向加劲肋,以对柱节点域进行加强。

(4) 还应在梁腋边缘处使用横向加劲肋,以对柱腹板和梁腹板进行加劲。

(5) 梁腹板的垂直加劲肋应具有完全高度,并焊接到腹板两侧。其厚度应足以承载该处梁腋
翼缘力的垂直分量,且不应小于梁翼缘的厚度。应满足 EN 1993-1-8:2004, 6.2.6 中的局
部验证要求。

(6) 梁腋应焊接到柱和梁的翼缘上,采用全焊透焊缝。

(7) 如果有栓接的剪力接头,则可使其保持原位。若出于承载力或施工目的要求使用剪力接
头,则可在加固改造后的构件中使用剪力接头。

(8) 逐步设计方法可用于加腋连接,过程如下:

i. 根据对梁腋腹板的长细比限制来选择初始梁腋尺度。对于梁腋长度 a 以及梁腋翼缘与构
件梁腋的角度 θ ,可使用以下关系作为初次试算:

a = 0.55·db (B.35)

θ = 30° (B.36)

其中 db 是梁高度。最后得到的梁腋高度 b 由下式给出:

b = a·tanθ (B.37)

应考虑建筑学上的约束,如天花板和非结构元件。

ii. 根据公式(B.17)计算梁腋梢部的梁塑性力矩 Mpl,Rd,b。

iii. 对于梁腋端部处塑性铰之间的跨距长度 L ’ ,根据 B.5.3.4(3)v 所述计算梁的塑性剪力


(Vpl,Rd,b)。

iv. 检验确认柱-梁抗弯承载能力比 CBMR 满足以下条件:

⎛ N ⎞
∑Z c
⎜⎜ f yd ,c − Ed
Ac
⎟⎟
CBMR = ⎝ ⎠ ≥ 1.20 (B.38)
∑ Mc
其中:

Zc 为柱的塑性截面模量,

fyd,c 为柱内钢材的设计屈服强度,如 B.6.2.1(3) 所定义的,

NEd 为抗震设计情形下柱的轴向荷载,

Ac 为柱截面的面积,

Mc 为在连接范围内的每根梁内由梁力矩 Mpl,R,b 的形成而引起的扩大节点域顶端和

70
EN 1998-3: 2005 (E)

底端处的柱力矩之和:

⎛ H − db ⎞
∑M c = ⎡⎣ 2 M pl , R ,b = V pl , Rd ,b ⋅ ( L − L ') ⎤⎦ ⋅ ⎜ c ⎟ (B.39)
⎝ Hc ⎠

其中:

L 为柱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db 为包括梁腋的梁的高度,且

Hc 为框架的楼层高度。

v. 根据下式计算无量纲参数 β 的值:

⎛ ⎞
⎜ ⎟
b ⎜ 3 ⋅ L '⋅ d + 3 ⋅ a ⋅ d + 3 ⋅ b ⋅ L '+ 4 ⋅ a ⋅ b ⎟ (B.40)
β= ⋅
a ⎜ 3 ⋅ d 2 + 6 ⋅ b ⋅ d + 4 ⋅ b 2 + 12 ⋅ I b + 12 ⋅ I b ⎟
⎜ Ab Ahf cos3 θ ⎟
⎝ ⎠

其中 Ahf 是梁腋翼缘的面积。

vi. 按下式计算无量纲参数 βmin 的值:

(M pl,Rd,b + Vpl,Rd,b ⋅ a )
− 0.80 ⋅ f uw,d
Sx (B.41)
β min =
Vpl,Rd,b ⋅ a Vpl,Rd,b ⎛ d 2 I b ⎞
+ ⋅⎜ − ⎟
Sx I b ⋅ tan θ ⎝ 4 Ab ⎠

其中:

fuw,d 为焊缝的设计抗拉强度,

Sx 为梁(主要)弹性模量,

d 为梁高,

Ab 和 I b 分别是梁的面积和惯性矩。

vii. 将以上计算的无量纲 β 的值进行比较。如果 β ≥ βmin ,则梁腋尺寸是足够的,且应根


据下面的 viii 所述进行进一步局部检查。如果 β < βmin ,则应通过增加梁腋翼缘的面积
Ahf 或改进梁腋的几何形状来增加梁腋翼缘的刚度。

viii. 对梁腋翼缘的强度和稳定性进行检验:

β ⋅ Vpl,Rd,b
(强度) Ahf ≥ (B.42)
f yhf,d ⋅ sin θ

71
EN 1998-3: 2005 (E)

bhf 235
(稳定性) ≤ 10 ⋅ (B.43)
thf f yhf ,d

其中:

fyhf,d 为梁腋翼缘屈服强度的设计值,

bhf 和 thw 分别是梁腋的翼缘伸出肢和翼缘厚度。

ix. 对梁腋腹板的强度和稳定性进行检验:

a ⋅V pl , Rd ,b ⎡ L ' β ⎛ d ⎞ (1 − β ) ⋅ a ⎤ f yhw,d
(强度) τ hw = ⎢ − ⎜ ⎟+ ⎥≤ (B.44)
2 ⋅ (1 + v) ⋅ I b ⎣ 2 tan θ ⎝2⎠ 3 ⎦ 3

2 ⋅ a ⋅ sin θ 235
(稳定性) ≤ 33 ⋅ (B.45)
thw f yhw,d

其中:

fyhw,d 为梁腋腹板屈服强度的设计值,

thw 为腹板厚度,

v 为钢的泊松比。

x. 对于由下式得出的梁腹板要承载的剪力,按照 EN 1993-1-8:2004, 6.2.6 节所述检查梁


腹板的抗剪承载力:

Vpl,Rd,bw = (1 − β )Vpl,Rd,b (B.46)

其中 β 由公式 (B.40)得出。

xi. 设计横向和梁腹板加劲肋,以承载集中力 βVpl,Rd,b/tanθ。腹板加劲肋,连同梁腹板,应


具有足够的强度以承载集中荷载 (1-β)Vpl,Rd,b。加劲肋的宽厚比应限制在 15 以下,以防
止局部屈曲。

xii. 对于通过全焊透焊接将加劲肋连接到梁翼缘的焊缝进行详细说明。两侧 8mm 的角焊缝


足以将加劲肋连接到梁腹板上。

B.6.2.4.2 盖板连接
(1) 盖板连接可减少梁翼缘焊缝处的应力,并迫使梁内的屈服出现在盖板端部。

(2) 可仅在梁上翼缘处、或者同时在梁上翼缘和下翼缘处使用盖板。

(3) 钢盖板应为矩形,且放置时轧制方向应与梁平行。

(4) 在栓接的腹板和重而长的板上,应首选焊接梁腹板与相对薄而短的盖板的连接。

(5) 对于短跨和剪力较高的梁不应使用长板。

72
EN 1998-3: 2005 (E)

(6) 对于盖板连接,可按如下使用逐步的设计方法:

i. 根据梁的尺寸选择盖板尺寸:

bcp=bbf (B.47)

tcp=1.20·tbf (B.48)

db
lcp= (B.49)
2

其中:

bcp 为盖板宽度,

tcp 为盖板厚度,

bcf 为梁翼缘宽度,

tcf 为梁翼缘厚度,

lcp 为盖板长度,且

db 为梁的高度。

ii. 按照公式 (B.7)计算盖板端部处梁的塑性力矩 (Mpl,Rd,b)。

iii. 按照 B.5.3.4(3)v 所述计算梁的塑性剪力 Vpl,Rd,b,其中梁内塑性铰之间的距离 L’计算如


下:

L`=L-dc-2·lcp (B.50)

iv. 计算柱翼缘处的力矩 Mcf,Ed:

Mcf,Ed=Mpl,Rd,b+Vpl,Rd, b·lcp (B.51)

v. 检验确认盖板的面积 Acp 满足以下条件:

[Zb+Acp·(db+tcp)]·fyd≥Mcf,sd (B.52)

其中 fyd 是盖板的设计屈服强度

vi. 检验确认柱-梁的抗弯承载能力比 CBMR 满足以下条件:

CBMR =
∑Z ( fc yd , c − fa )
≥ 1.20
(B.53)
⎛ L−d ⎞
∑ Zb ⋅ f yb ⋅ ⎜⎜ L − d − 2c ⋅ L ⎟⎟
⎝ c cp ⎠

其中:

Zb 和 Zc 分别是梁和柱的塑性模量

fyb 为梁内钢材的屈服强度,如 B.5.1(5) 所定义的,且

fyd,c 为柱内钢材的设计屈服强度,如 B.6.2.1(3) 所定义的。

73
EN 1998-3: 2005 (E)

vii. 确定布置在梁上下翼缘平面上用以对柱腹板进行加劲的连续板的厚度。该厚度不应小于
梁翼缘的厚度。

viii. 检验确认节点域的强度和刚度足以使节间保持弹性:

d c ⋅ twc ⋅
f yw,d

∑M f ⎛ L ⎞ ⎛ H − db ⎞
⋅⎜ ⎟⋅⎜ (B.54)

3 db ⎝ L − dc ⎠ ⎝ H ⎠

其中:

dc 是柱腹板的高度,

twc 是柱腹板的厚度,包括双板加强板(如有)。

fyw,d 是节点域的屈服强度的设计值,且

H 是框架层高度。

ix. 确定连接部分之间焊缝的尺寸并对其进行详细说明(连接部分之间即:梁和盖板之间、
柱和盖板之间以及梁和柱之间)。堆焊应采用与原始焊缝相同的焊条、或至少具有类似
力学特性的焊条。

B.6.3 支撑连接和抗震链杆连接

(1) 设计支撑连接和抗震链杆连接时应考虑到循环屈曲后性能效应。

(2) 刚性连接应首选公称销接连接(见 EN 1998-1-8:2004, 5.2.2)。

(3) 为了提高支撑连接的面外稳定性,不应中断梁和柱的连续性。

(4) 支撑和梁中心线不应在抗震链杆外相交。

(5) 在斜撑和梁的连接中,这些构件的中心线应在链杆长度范围内相交、或在端部相交。

(6) 对于在柱翼缘立面处的抗震链杆与柱的连接,应在梁翼缘板之间使用承压端板。

(7) 梁-柱连接的加固改造可能会改变抗震链杆的长度。因此,在采用维修策略之后,应对链
杆进行检查。

(8) 连接到柱的抗震链杆应较短。

(9) 应避免抗震链杆与柱的弱轴之间的焊接连接。

74
EN 1998-3: 2005 (E)

附录 C(提示性附录)
砌体结构

C.1 范围

(1) 本附录包括了对地震区内砌体结构的评估和加固改造设计的建议。

(2) 本节的建议适用于无筋砌体、约束砌体或加筋砌体的建筑体系内的混凝土或砖石砌体抗
侧力元件。

C.2 几何、构造和材料的确认

C.2.1 一般规定

(1) 应仔细检查以下方面:

i. 砌块的类型(如粘土、混凝土、空心的、实心的等);

ii. 砌体元件的物理条件及退化的出现;

iii. 砌体元件的构造及其连接、以及抗侧力元件之间荷载路径的连续性;

iv. 砌体元件组成材料的特性及连接的质量;

v. 面层的存在状态及连接,非结构部件的存在、隔墙之间的距离;

vi. 可能与所考虑的建筑相互作用的相邻建筑的信息。

C.2.2 几何

(1) 收集的数据应包括以下各项:

i. 所有剪力墙的大小和位置,包括高度、长度和厚度。

ii. 砌块的尺寸。

iii. 墙壁开口的位置和大小(门、窗)。

iv. 承重墙上重力荷载的分布。

C.2.3 构造

(1) 收集的数据应包括以下各项:

75
EN 1998-3: 2005 (E)

i. 将墙分成无筋、约束或加筋三类。

ii. 砂浆及其质量。

iii. 对于加筋砌体墙,水平和垂直钢筋的数量。

iv. 对于多层砌体(毛石核心砌体墙),确认层数、各自的距离、系筋的位置(如有)。

v. 对于灌浆砌体,评估灌浆的类型、质量和位置。

vi. 确认砂浆和砂浆接缝的类型和状态;检验砂浆承载力、侵蚀性和硬度;确认缺陷(如裂
纹、内部空隙、薄弱部件和砂浆变质等)。

vii. 确认正交墙之间连接的类型和状态。

viii. 确认墙体与楼板或顶板之间的连接类型和状态。

ix. 平缝内的水平裂缝、端缝和砌块内的垂直裂缝以及开口附近的斜裂缝的确认与定位。

检查墙体的垂直度偏差,以及外层或其它元件(如女儿墙和烟囱)的间隔。

C.2.4 材料

(1) 可采用无损试验来量化和确认施工质量的一致性、以及劣化的出现及程度。可采用以下
类型的试验:

i. 超声波或受力后的脉冲速度试验,用以检测砌体材料密度和模量的变化,并检测是否出
现裂纹和不连续性。

ii. 冲击反射波试验,用以确认加筋墙是否灌浆。

iii. 在适当的时候使用射线探测法和保护层厚测定仪,用以确定钢筋的位置。

(2) 可进行补充试验,以提高砌体材料特性的置信水平、或评估砌体状态。可能进行的试验
有:

i. 用于评估外部砌体墙体表面硬度的施密特回弹试验。

ii. 用于测量砌体现场抗剪强度的液压扁千斤顶试验。此试验应通过扁式千斤顶,将测得的
垂直荷载施加到受试砌块上。

iii. 用于测量砌体现场承载的垂直压应力的液压扁千斤顶试验。此试验提供诸如重力荷载分
布、墙内弯曲应力、受到周围混凝土框架压缩的砌体面层墙内的应力等信息。

iv. 用于估算砌体抗剪强度和剪切模量的斜压试验。

v. 在特殊区或元件上进行的大型破坏性试验,用以增加整体结构特性的置信水平、或提供
诸如面外强度、连接和开口性能、面内强度和变形能力等特殊信息。

76
EN 1998-3: 2005 (E)

C.3 分析方法

C.3.1 一般规定

(1) 在设置分析模型时,应在考虑弯曲和剪切柔度的情况下,使用开裂刚度计算墙体刚度。
在没有更精确的计算的情况下,这两种柔度对刚度的作用可分别取值为其未开裂值的
1/2。

(2) 可在模型中加入砌体拱肩,作为两个墙体单元的连梁。

C.3.2 线性分析:静态和多模态

(1) 这些方法在以下条件下适用,这些条件是 4.4.2(1)P 中一般规定的补充。

i. 抗侧向荷载墙体在两个水平方向上规则地布置。

ii. 墙体在其高度方向上是连续的。

iii. 楼板具有足够的面内刚度,并完全连接到围墙,从而可假定其能在垂直元件中,像刚性
横隔板一样,分布惯性力。

iv. 共用墙相对两侧上楼板高度相同。

v. 在每层楼板上,具有最大刚度的墙和最薄弱的主抗震墙之间的侧向面内刚度之比(在计
算时考虑到开口的存在)不超过 2.5。

vi. 模型中包含的拱肩元件要么由与相邻墙的砌块充分互联的砌块组成,要么具有连接系
筋。

C.3.3 非线性方法:静态和动态

(1) 当不满足 C.3.2 中的条件时,可采用这些方法。

(2) 采用顶层位移来定义抗力。极限位移抗力可认为是这样一种顶层位移:在此位移出现时,
由累积损伤和抗侧向荷载元件的破坏而导致的总侧向承载力(基底剪力)降至结构的峰
值承载力的 80% 以下。

(3) 要与承载力比较的需求,是与 4.4.4.4 和 EN 1998-1: 2004, 4.3.3.4.2.6(1)中针对所考虑的


地震作用的目标位移相对应的顶层位移。

注: EN 1998-1:2004 的提示性附录 B 给出了根据弹性反应谱确定目标位移的方法。

77
EN 1998-3: 2005 (E)

C.4 用于评估的承载力模型

C.4.1 用于整体评估的模型

C.4.1.1 几乎倒塌(NC)极限状态

(1) 以整体反应措施的形式给出的评估标准只可应用于非线性分析。

(2) 几乎倒塌(NC)极限状态的整体承载力可取值为等于 C.3.3(2) 中所定义的极限位移承


载力。

C.4.1.2 严重损伤(SD)极限状态

(1) C.4.1.1(1) 中的规定适用。

(2) 严重损伤(SD)极限状态的整体承载力可取值为等于 C3.3(2)中所定义的极限位移承载


力的 3/4。

C.4.1.3 有限损伤(DL)极限状态

(1) 如果进行了线性分析,则整体评估标准以地震作用的水平方向上的基底剪力来定义。承
载力可取值为等于单个墙体抗剪承载力之和,因为它是由地震作用水平方向上的弯曲(见
C.4.2.1(1)) 或剪力(见 C.4.3.1(1)) 所控制的。需求则是根据线性分析对该方向上最大基
底剪力的估算。

(2) 如果进行了非线性分析,则整体评估的承载力应定义为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的理想弹塑性-
理想塑性力-位移关系的屈服点(屈服力和屈服位移)。

注: EN 1998-1: 2004 的提示性附录 B 中给出了确定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的理想弹塑性-


理想塑性力-位移关系的屈服力和屈服位移的方法。

C.4.2 法向力和弯曲作用下的元件

C.4.2.1 严重损伤(SD)极限状态

(1) 如果 C.4.2.1(3)中给出的剪力承载力的值小于 C.4.3.1(3) 中给出的值,那么无筋砌体墙的


承载力受弯曲控制。

(2) 受弯曲控制的无筋砌体墙的承载力可用侧移来表示,并且对于主抗震墙,取值等于
0.008·H0/D ,对于次要抗震墙,取值等于 0.012·H0/D :其中

78
EN 1998-3: 2005 (E)

D 为墙体面内水平尺寸(高度),

H0 是获得抗弯承载力和反弯点截面之间的距离。

(3) 在轴向荷载 N 作用下,受弯曲控制的无筋砌体墙的剪力承载力取值可等于:

DN
Vf = (1 − 1.15vd ) (C.1)
2H 0

其中

D 和 H0 如 (2)中所定义的,

vd = N/(Dtfd) 是相对轴向荷载(fd = fm/CFm ,其中 fm 是从现场试验和其它信息来


源得到的平均抗压强度,而 CFm 则是表 3.1 中给出的适当认知水平下的砌体置
信系数),t 为墙厚。

C.4.2.2 几乎倒塌( NC)极限状态

(1) C.4.2.1(1) 和 C.4.2.1(3)中的规定适用。

(2) 受弯曲控制的砌体的承载力可用侧移来表示,并可取值等于 C.4.2.1(2)中给出的值的


4/3。

C.4.2.3 有限损伤(DL)极限状态

(1) C.4.2.1(1)中的规定适用。

(2) 受弯曲控制的无筋砌体墙的承载力可取值等于 C.4.2.1(3) 中给出的剪力承载力。

C.4.3 剪力作用下的元件

C.4.3.1 严重损伤(SD)极限状态

(1) 如果 C.4.3.1(3) 中给出的剪力承载力的值小于或等于 C.4.2.1(3) 给出的值,那么无筋砌


体的承载力受剪力控制。

(2) 受剪力控制的无筋砌体墙的承载力可用侧移来表示,并且对于主抗震墙,其取值等于
0.004;对于次要抗震墙,取值等于 0.006。

(3) 轴向荷载 N 作用下受剪力控制的无筋砌体墙的剪力承载力可取值等于:

V f = f vd D′t (C.2)

其中:

79
EN 1998-3: 2005 (E)

D´ 为墙受压区的高度,

t 为墙体厚度,

f vd 为考虑了垂直荷载存在时的砌体抗剪强度:= fvm0 + 0.4 N/D´t ≤ 0.065fm ,其中


fvm0 是在无垂直荷载时的平均抗剪强度,fm 为平均抗压强度,两者都从现场试
验和其它信息来源得到,并在考虑到所达到的认知水平的情况下除以 3.5(1)P
和表 3.1 中定义的置信系数。在主抗震墙内,这两种材料强度均要再除以
EN1998-1: 2004, 9.6 中规定的砌体的分项系数。

C.4.3.2 几乎倒塌(NC)极限状态

(1) C.4.3.1(1) 和 C.4.3.1(3) 中的规定适用。

(2) 受剪力控制的无筋砌体墙的承载力可用侧移来表示,并且可取值等于 C.4.3.1(2)中给出


的值的 4/3。

C.4.3.3 有限损伤(DL)极限状态

(1) C.4.3.1(1) 中的规定适用。

(2) 受剪力控制的无筋砌体墙的承载力可取值等于 C.4.3.1(3)中给出的剪力承载力。

C.5 结构性干预

C.5.1 修复和加固技术

C.5.1.1 裂缝的修复

(1) 如果裂缝宽度相对较小(如,不到 10 mm)并且墙厚度相对较小,则可用砂浆填封裂缝。

(2) 如果裂缝宽较小但砌体厚度较大,则应灌注水泥薄浆。如有可能,应使用无收缩水泥浆。
相反,对于细裂缝,可使用环氧注浆。

(3) 如果裂缝相对较宽(如,超过 10 mm),则应使用细长(缝合用)的砖石对损伤区进行


重建。否则,应使用鸠尾夹、金属板或聚合物格栅,以将裂缝的两面扎在一起。应用具
有适当流动性的水泥砂浆填充空隙。

(4) 若平缝相当平整时,则通过在平缝内埋入小直径的钢绞线或聚合物栅带,可显著提高墙
体对垂直裂缝的抵抗能力。

(5) 关于较大的斜裂缝的维修,可将垂直混凝土肋浇铸到砌体墙内(通常是两侧上)的不规
则槽内。这种肋应使用封闭箍筋和纵向钢筋加筋。(4)中所述的钢绞线应穿过混凝土肋布
设。或者,可使用聚合物格栅并结合适当的砂浆和灰泥,覆盖砌体墙的一面或两面。

80
EN 1998-3: 2005 (E)

C.5.1.2 墙体相交处的修复和补强

(1) 为了改善相交墙体之间的连接,应利用交错砌合的砖石。可通过不同的方式使连接更有
效:

i. 通过构筑钢筋混凝土带,

ii. 在平缝内加设钢板或钢筋网,

iii. 通过在砌体所钻孔内插入斜筋并随后灌浆,

iv. 通过后张法。

C.5.1.3 对水平横隔板进行加固和加强

(1) 可通过以下方式对木楼板进行加固和加强,以防止面内变形:

i. 将附加的(正交或倾斜的)木板层钉到现有木板层上,

ii. 浇注一层用焊接钢丝网加筋的混凝土覆盖层。混凝土覆盖层与木楼板之间应有剪力连接
且应锚固到墙上,

iii. 布置锚固到梁和围墙上的扁系筋的双斜向钢筋网。

(2) 屋顶桁架应撑牢并锚固到支承墙上。应在桁架底部弦杆的水平面上加设(如,通过增加
支撑)水平横隔板。

C.5.1.4 系梁

(1) 如果墙和楼板之间的现有系梁受到损坏,应对其进行修复或重建。如果原始建筑结构内
无系梁,则应加设此类系梁。

C.5.1.5 用系筋对建筑进行加固

(1) 沿着墙体方向或垂直于墙的方向,在墙体的钻孔外或孔内加设系筋,是连接墙体和改善
砌体建筑整体性能的一种有效方式。

(2) 可使用后张系筋,以增强墙体对拉应力的承载能力。

C.5.1.6 对毛石核心砌体墙的加固(多层墙)

(1) 如果薄浆的渗透率是符合要求的,则可通过水泥灌浆对毛石核心进行加固。如果薄浆对
毛石的粘着力可能不强,则应通过插入钢筋穿过毛石核心并锚固到墙的外层上来对灌浆
进行补强。

81
EN 1998-3: 2005 (E)

C.5.1.7 通过钢筋混凝土外壳或型钢对墙体进行加固

(1) 应通过喷射混凝土法来铺设混凝土,并应通过焊接钢丝网或钢筋对混凝土外壳进行加筋。

(2) 混凝土外壳可仅用于墙的一面,或最好是两面都用上。铺设到墙的相对两面上的两层混
凝土外壳应通过穿过砌体的横向系筋连接。仅用于一面的混凝土套应通过槽与砌体连接。

(3) 可以类似方式使用型钢,但前提是它们正确的连接到墙的两面或仅连接到一面。

C.5.1.8 通过聚合物格栅外壳对墙体进行加固

(1) 可使用聚合物格栅对现有的和新的砌体元件进行加固。如果是现有元件,格栅的一侧或
两侧都应与砌体墙连接,且应锚固到垂直墙上。如果是新元件,施加的干预可包括在砌
砖之间的水平砂浆层内另外插入栅格。覆盖聚合物格栅的灰泥应为延性灰泥,最好是带
有纤维增强材料的石灰水泥。

82
BS EN
1998-3:2005 BSI—英国标准协会

BSI 是负责制定英国标准的独立国家实体机构,其代表英国对欧洲及国际标准的
看法。本协会为获得皇家特许执照的机构。

修订

英国标准通过修正或修订进行更新。英国标准的使用者须确保其所持有的是最新
修正版本或最新版本的标准。

改进产品与服务质量是 BSI 不变的目标。任何人在使用此英国标准时发现其中存


在不准确或歧义的情况,请告知负责的技术委员会秘书,我们将非常感谢。在封面内
页可参看相关信息。电话:+44 (0)20 8996 9000. 传真:+44 (0)20 8996 7400.

BSI 为会员提供单独的“附加”更新服务,以确保订购者自动获取最新版本的标准。

购买标准

欲订购任何 BSI、国际和外国标准出版物,请将订单邮寄到客户服务处。
电话:+44 (0)20 8996 9001. 传真:+44 (0)20 8996 7001.
电子邮件: orders@bsi-global.com。
亦可从 BSI 网站:http://www.bsi-global.com 获取标准。

对于国际标准的订购者,BSI 提供的标准是已作为英国标准出版的版本,但订购
者另有要求的情况除外。

关于标准的信息

BSI 通过其图书馆和出口商的技术协助提供各种关于英国标准、欧洲标准和国际
标准的信息。同时也提供各种关于 BSI 产品和服务详细信息的电子信息服务。请与信
息中心联系。电话:+44 (0)20 8996 7111. 传真: +44 (0)20 8996 7048.
电子邮件:info@bsi-global.com.

BSI 的订购会员可即时获悉最新的标准编制情况并可在标准购买价格的基础上获
得大量折扣。有关此项和其它权利的详细内容请联系会员管理处。
电话: +44 (0)20 8996 7002. 传真:+44 (0)20 8996 7001.
电子邮件: membership@bsi-global.com.

在英国标准在线 http://www.bsi-global.com/bsonline 上可获取在线使用英国标准的


信息。

欲知更多有关 BSI 的信息,可登录 BSI 官方网站:http://www.bsi-global.com

版权

所有 BSI 出版物均为版权所有,BSI 也拥有所有国际标准化组织出版物在英国


的版权。除经 1988 年的《版权、设计及专利法》允许外,未经 BSI 书面许可,不得
以任何形式或任何途径 — 电子、影印、录制或其它方式复制、在检索系统中存储或
传播任何摘录章节。

BSI 但上述规定并不排除在标准执行的过程中对诸如符号、尺寸、类型或等级规格等
必要细节的免费使用。若此类细节拟用于非执行目的,则事先须获得 BSI 的书面批准。
389 Chiswick High Road
London 可与版权和特许经理联系,获知详情和建议。
电话:+44 (0)20 8996 7070. 传真: +44 (0)20 8996 7553.
W4 4AL
电子邮件:copyright@bsi-global.com.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