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65

英国标准 BS EN

1992-1-1:2004

欧洲规范 2: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 1-1 部分:一般规程与建筑设计规程

欧洲标准 EN 1992-1-1:2004 与英国标准具有同等地位

ICS 91.010.30; 91.080.40


BS EN 1992-1-1:2004

英国版前言
本英国标准为 EN 1992-1-1:2004 的官方英文版本,
代替将被撤销的 DD
ENV 1992-1-1:1992,DD ENV 1992-1-3:1996,DD ENV 1992-1-4:1996,DD
ENV 1992-1-5:1996,DD ENV 1992-1-6:1996。

欧洲规范的结构按照主要材料可分为几个部分:水泥、钢材、钢筋混
凝土、木材、砖石和铝材。本规范为特殊设计所需的所有相关部分设定了
共同的撤销日期(DOW)。与此有冲突的国家标准将在共存期结束后撤销,
即在本欧洲规范的全部内容公布之后撤销。

在欧洲规范出版之后,允许有 2 年的国家修正期,在此期间发布国家
版附录,接着是最多为期 3 年的共存期。在共存期内,鼓励各成员国调整
其国家标准中的规定,以便最迟在 2010 年 3 月前撤销与欧洲标准不一致的
的国家规则。在与成员国协商后,委员会可以终止全部欧洲规范的共存期。

在共存期结束后,国家标准将被撤销。

在英国,相应的国家标准为:

— BS 8110-1:1997,结构用混凝土:第 1 部分:建筑设计和实施规范;

— BS 8110-2:1985,结构用混凝土:第 2 部分:特殊环境实施规范;

— BS 8110-3:1985,结构用混凝土:第 3 部分:单筋梁、双筋梁和矩
形支柱的设计规定;

在这个过渡期内,将择日宣布撤销上述标准。

出版后发布的修订

修订编号 日期 备注
BS EN 1992-1-1:2004

受技术委员会 B/525(建筑物和土木工程结构)委托,英国加入小组
委员会 B/525/2(结构用混凝土),以参与规范的编制工作,其有责任:

— 帮助咨询者理解该标准;

— 向负责国际/欧洲委员会提交任何对解释的疑问或修改建议,并向
英国相关部门报告;

— 对其在国际和欧洲的有关进展进行监控并在英国进行发布。

可向秘书处索取参与该小组委员会的机构名单。

对于本欧洲规范中允许各国自行进行选择的部分规范性内容,将在规
范的文本中给出范围和可能的选择,并说明其具备作为国家确定参数
(NDP)的资格。若在欧洲规范中有多种 NDP,则 NDP 可以是一个具体
的系数值、一个特定的级别或类别、一种特殊的方法或特殊应用的规则。

为了使 EN 1992-1-1 在英国得到应用,NDP 将刊登在英国版附录里,


并在咨询公众之后的适当时候将其归入此英国标准中。

交互参照

本文件中提及的执行国际或欧洲出版物的英国标准,可在《BSI 目录》
下题为“国际标准对应索引”的这一节找到,或通过使用“英国标准在线”网
站或 BSI 电子目录的“搜索”工具找到。

本出版物并非旨在囊括合同所有的必需条款。使用者须负责将其正确
运用。

符合英国标准并不表示其可免除法律义务。

版面综述

本文件包括封面、封面内页(第 i 和 ii 页)、标题页(第 2 页到第 225


页)和封底。

本文件中的 BSI 版权声明表示文件的最后发行日期。


2
欧洲标准 EN 1992-1-1
2004 年 12 月

ICS 91.010.30; 91.080.40 取代 ENV 1992-1-1:1991,ENV 1992-1-3:1994,


ENV 1992-1-4:1994,ENV 1992-1-5:1994,
ENV 1992-1-6:1994,ENV 1992-3:1998

英文版

欧洲规范 2:混凝土结构设计:第 1-1 部分:


一般规程与建筑设计规程

Eurocode 2: Calcul des structures en béton - Partie 1-1 : Règles générales et règles pour les
bâtiments

Eurocode 2: Bemessung und konstruktion von Stahlbetonund Spannbetontragwerken - Teil 1-1:


Allgemeine Bemessungsregeln und Regeln für den Hochbau

该欧洲标准于2004年4月16日经CEN(欧洲标准化委员会)批准。

CEN成员均须遵守CEN/CENELEC内部条例,其条款规定了此欧洲标准在不做任何变更的前提
下即具备各国国家标准地位的条件。若要索取有关国家标准的最新目录和参考书目,可向管理中心
或任何CEN成员国提出申请。

本欧洲标准有三种官方版本(英文版、法文版和德文版)。任何由CEN成员国负责翻译成本国
语言的其他语言版本欧洲标准在通知CEN管理中心之后具有与正式版本相同的地位。

CEN成员为各国国家标准机构,包括奥地利、比利时、塞浦路斯、捷克、丹麦、爱沙尼亚、芬
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冰岛、爱尔兰、意大利、拉脱维亚、立陶宛、卢森堡、马耳他、
荷兰、挪威、波兰、葡萄牙、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和英国。
目录
前言.............................................................................................................................................................. 13

欧洲规范计划的背景 .............................................................................................................................. 13
欧洲规范的地位和应用领域 .................................................................................................................. 14
执行欧洲规范的国家标准 ...................................................................................................................... 14
欧洲规范和统一产品技术规范(EN 和 ETA)之间的联系 ............................................................... 15
有关 EN 1992-1-1 的更多具体信息 ....................................................................................................... 15
EN 1992-1-1 的英国版附录 .................................................................................................................... 16

第 1 章 概述................................................................................................................................................ 17

1.1 适用范围 ........................................................................................................................................... 17


1.1.1 欧洲规范 2 的适用范围 ............................................................................................................ 17
1.1.2 欧洲规范 2 第 1-1 部分的适用范围 ......................................................................................... 17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8
1.2.1 一般引用标准 ............................................................................................................................ 18
1.2.2 其他引用标准 ............................................................................................................................ 19
1.3 假定 ................................................................................................................................................... 19
1.4 原则和适用规则之间的区别 ........................................................................................................... 19
1.5 定义 ................................................................................................................................................... 19
1.5.1 概述 ............................................................................................................................................ 20
1.5.2 本标准中的其他术语和定义 .................................................................................................... 20
1.5.2.1 预制结构 ............................................................................................................................. 20
1.5.2.2 素混凝土或少筋混凝土构件 ............................................................................................. 20
1.5.2.3 无粘结和体外预应力筋 ..................................................................................................... 20
1.5.2.4 预应力 ................................................................................................................................. 20
1.6 符号 ................................................................................................................................................... 20

第 2 章 设计基础........................................................................................................................................ 26

2.1 要求 ................................................................................................................................................... 26
2.1.1 基本要求 .................................................................................................................................... 26
2.1.2 可靠性管理 ................................................................................................................................ 26
2.1.3 设计使用期限、耐久性和质量管理 ........................................................................................ 26
2.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的原则 ....................................................................................................... 26
2.3 基本变量 ........................................................................................................................................... 26
2.3.1 作用和环境影响 ........................................................................................................................ 27
2.3.1.1 概述 ..................................................................................................................................... 27
2.3.1.2 热效应 ................................................................................................................................. 27
2.3.1.3 不均匀沉降/位移 ................................................................................................................ 28
2.3.1.4 预应力 ................................................................................................................................. 28
2.3.2 材料特性与产品特性 ................................................................................................................ 28

2
EN 1992-1-1:2004 (E)

2.3.2.1 概述..................................................................................................................................... 28
2.3.2.2 收缩与徐变 ......................................................................................................................... 29
2.3.3 混凝土变形 ................................................................................................................................ 29
2.3.4 几何数据 .................................................................................................................................... 29
2.3.4.1 概述..................................................................................................................................... 29
2.3.4.2 现浇桩的补充要求 ............................................................................................................. 29
2.4 采用分项系数法检验 ....................................................................................................................... 30
2.4.1 概述............................................................................................................................................ 30
2.4.2 设计值........................................................................................................................................ 30
2.4.2.1 收缩作用的分项系数 ......................................................................................................... 30
2.4.2.2 预应力的分项系数 ............................................................................................................. 30
2.4.2.3 疲劳荷载的分项系数 ......................................................................................................... 31
2.4.2.4 材料的分项系数 ................................................................................................................. 31
2.4.2.5 基础材料的分项系数 ......................................................................................................... 31
2.4.3 作用组合 .................................................................................................................................... 32
2.4.4 静态平衡检验-EQU .................................................................................................................. 32
2.5 测试辅助设计 ................................................................................................................................... 32
2.6 基础的补充要求 ............................................................................................................................... 32
2.7 扣件要求 ........................................................................................................................................... 33

第 3 章 材料................................................................................................................................................ 34

3.1 混凝土 ............................................................................................................................................... 34


3.1.1 概述............................................................................................................................................ 34
3.1.2 强度............................................................................................................................................ 34
3.1.3 弹性变形 .................................................................................................................................... 36
3.1.4 徐变与收缩 ................................................................................................................................ 38
3.1.5 非线性结构分析中的应力-应变关系....................................................................................... 42
3.1.6 设计抗压与抗拉强度 ................................................................................................................ 43
3.1.7 有关横截面设计的应力-应变关系........................................................................................... 44
3.1.8 抗弯拉强度 ................................................................................................................................ 46
3.1.9 约束混凝土 ................................................................................................................................ 46
3.2 钢筋 ................................................................................................................................................... 47
3.2.1 概述............................................................................................................................................ 47
3.2.2 性能............................................................................................................................................ 47
3.2.3 强度............................................................................................................................................ 48
3.2.4 延展特性 .................................................................................................................................... 48
3.2.5 焊接............................................................................................................................................ 49
3.2.6 疲劳............................................................................................................................................ 50
3.2.7 设计假设 .................................................................................................................................... 51
3.3 预应力钢 ........................................................................................................................................... 51
3.3.1 概述............................................................................................................................................ 51
3.3.2 性能............................................................................................................................................ 52

3
3.3.3 强度 ............................................................................................................................................ 54
3.3.4 延展特征 .................................................................................................................................... 54
3.3.5 疲劳 ............................................................................................................................................ 55
3.3.6 设计假设 .................................................................................................................................... 55
3.3.7 护套中的预应力筋 .................................................................................................................... 56
3.4 预应力设备 ....................................................................................................................................... 56
3.4.1 锚固件和连接器 ........................................................................................................................ 56
3.4.1.1 概述 ..................................................................................................................................... 56
3.4.1.2 力学性能 ............................................................................................................................. 57
3.4.2 外部非粘结预应力筋 ................................................................................................................ 57
3.4.2.1 概述 ..................................................................................................................................... 57
3.4.2.2 锚固件 ................................................................................................................................. 57

第 4 章 钢筋耐久性和保护层 .................................................................................................................... 58

4.1 概述 ................................................................................................................................................... 58
4.2 环境条件 ........................................................................................................................................... 58
4.3 耐久性要求 ....................................................................................................................................... 61
4.4 验证方法 ........................................................................................................................................... 61
4.4.1 混凝土保护层 ............................................................................................................................ 61
4.4.1.1 概述 ..................................................................................................................................... 61
4.4.1.2 最小保护层 cmin .................................................................................................................. 61
4.4.1.3 偏差设计裕度 ..................................................................................................................... 65

第 5 章 结构分析........................................................................................................................................ 67

5.1 概述 ................................................................................................................................................... 67
5.1.1 总体要求 .................................................................................................................................... 67
5.1.2 有关基础的特殊要求 ................................................................................................................ 68
5.1.3 荷载实例和组合 ........................................................................................................................ 68
5.1.4 二阶效应 .................................................................................................................................... 68
5.2 几何缺陷 ........................................................................................................................................... 69
5.3 结构理想设计 ................................................................................................................................... 71
5.3.1 全面分析的结构模型 ................................................................................................................ 71
5.3.2 几何数据 .................................................................................................................................... 72
5.3.2.1 翼缘的有效宽度(所有极限状态) ................................................................................. 72
5.3.2.2 建筑物梁板的有效跨距 ..................................................................................................... 73
5.4 线弹性分析 ....................................................................................................................................... 75
5.5 通过限制重新分配进行的线弹性分析 ........................................................................................... 75
5.6 塑性分析 ........................................................................................................................................... 76
5.6.1 概述 ............................................................................................................................................ 76
5.6.2 梁、框架和平板的塑性分析 .................................................................................................... 77
5.6.3 旋转能力 .................................................................................................................................... 77
5.6.4 压拉杆模型分析 ........................................................................................................................ 78

4
EN 1992-1-1:2004 (E)

5.7 非线性分析 ....................................................................................................................................... 79


5.8 轴向荷载二阶效应分析 ................................................................................................................... 79
5.8.1 定义............................................................................................................................................ 79
5.8.2 概述............................................................................................................................................ 80
5.8.3 二阶效应简化标准 .................................................................................................................... 80
5.8.3.1 独立构件的长细比标准 ..................................................................................................... 80
5.8.3.2 独立构件的长细比和有效长度 ......................................................................................... 81
5.8.3.3 建筑物的整体二阶效应 ..................................................................................................... 83
5.8.4 徐变............................................................................................................................................ 84
5.8.5 分析方法 .................................................................................................................................... 85
5.8.6 一般方法 .................................................................................................................................... 85
5.8.7 基于标称刚度的方法 ................................................................................................................ 86
5.8.7.1 概述..................................................................................................................................... 86
5.8.7.2 标称刚度 ............................................................................................................................. 86
5.8.7.3 力矩放大系数 ..................................................................................................................... 87
5.8.8 基于标称曲率的方法 ................................................................................................................ 88
5.8.8.1 概述..................................................................................................................................... 88
5.8.8.2 弯矩..................................................................................................................................... 89
5.8.8.3 曲率..................................................................................................................................... 90
5.8.9 二轴弯曲 .................................................................................................................................... 91
5.9 长细梁的侧向不稳定性 ................................................................................................................... 93
5.10 预应力构件和预应力结构 ............................................................................................................. 93
5.10.1 概述.......................................................................................................................................... 93
5.10.2 张拉过程中的预应力 .............................................................................................................. 94
5.10.2.1 最大应力 ........................................................................................................................... 94
5.10.2.2 混凝土应力限制 ............................................................................................................... 94
5.10.2.3 测量 ................................................................................................................................... 95
5.10.3 预应力 ...................................................................................................................................... 95
5.10.4 先张过程中的直接预应力损失 .............................................................................................. 96
5.10.5 后张过程中的直接预应力损失 .............................................................................................. 96
5.10.5.1 由混凝土瞬时变形引起的损失 ....................................................................................... 96
5.10.5.2 由摩擦引起的损失 ........................................................................................................... 97
5.10.5.3 锚固损失 ........................................................................................................................... 98
5.10.6 随时间变化的先张和后张预应力损失 .................................................................................. 98
5.10.7 分析时的预应力考虑 .............................................................................................................. 99
5.10.8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预应力效应 ...................................................................................... 99
5.10.9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疲劳极限状态的预应力效应 ............................................................ 100
5.11 一些特殊构件的分析 ................................................................................................................... 100

第 6 章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ULS) ...................................................................................................... 101

6.1 有/无轴力的弯曲 ............................................................................................................................ 101


6.2 剪切 ................................................................................................................................................. 102

5
6.2.1 一般验证程序 .......................................................................................................................... 102
6.2.2 不要求设计抗剪钢筋的构件 .................................................................................................. 103
6.2.3 要求设计抗剪钢筋的构件 ...................................................................................................... 106
6.2.4 T 型截面腹板与翼缘之间的剪切作用................................................................................. 110
6.2.5 不同时段浇注混凝土之间界面的剪切力 .............................................................................. 111
6.3 扭转 ................................................................................................................................................. 113
6.3.1 概述 .......................................................................................................................................... 113
6.3.2 设计程序 .................................................................................................................................. 114
6.3.3 翘曲扭转 .................................................................................................................................. 116
6.4 冲孔 ................................................................................................................................................. 116
6.4.1 概述 .......................................................................................................................................... 116
6.4.2 荷载分布和基准控制周界 ...................................................................................................... 117
6.4.3 冲剪计算 .................................................................................................................................. 120
6.4.4 无抗剪钢筋的平板和柱体底座的冲剪阻力 .......................................................................... 124
6.4.5 有抗冲剪钢筋的平板和柱体底座的抗冲剪承载力 .............................................................. 125
6.5 使用压拉杆模型进行设计 ............................................................................................................. 127
6.5.1 概述 .......................................................................................................................................... 127
6.5.2 压杆 .......................................................................................................................................... 127
6.5.3 拉杆 .......................................................................................................................................... 128
6.5.4 节点 .......................................................................................................................................... 129
6.6 锚固和搭接 ..................................................................................................................................... 131
6.7 局部加载区域 ................................................................................................................................. 131
6.8 疲劳性能 ......................................................................................................................................... 132
6.8.1 确认条件 .................................................................................................................................. 132
6.8.2 疲劳确认的内力和应力 .......................................................................................................... 132
6.8.3 作用组合 .................................................................................................................................. 134
6.8.4 钢筋和预应力钢筋的确认程序 .............................................................................................. 134
6.8.5 采用等效应力损失范围进行确认 .......................................................................................... 136
6.8.6 其它确认 .................................................................................................................................. 137
6.8.7 在受压或冲剪条件下进行的混凝土确认 .............................................................................. 137

第 7 章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 140

7.1 概述 ................................................................................................................................................. 140


7.2 应力限制 ......................................................................................................................................... 140
7.3 裂缝控制 ......................................................................................................................................... 141
7.3.1 概述 .......................................................................................................................................... 141
7.3.2 最小加固区域 .......................................................................................................................... 142
7.3.3 不进行直接计算的裂缝控制 .................................................................................................. 145
7.3.4 裂缝宽度计算 .......................................................................................................................... 148
7.4 挠度控制 ......................................................................................................................................... 150
7.4.1 概述 .......................................................................................................................................... 151
7.4.2 可以省略计算的情况 .............................................................................................................. 151

6
EN 1992-1-1:2004 (E)

7.4.3 通过计算检查挠度情况 .......................................................................................................... 153

第 8 章 钢筋和预应力筋.......................................................................................................................... 156

8.1 概述 ................................................................................................................................................. 156


8.2 钢筋间距 ......................................................................................................................................... 156
8.3 弯曲钢筋的允许心轴直径 ............................................................................................................. 156
8.4 纵向加固的锚固 ............................................................................................................................. 157
8.4.1 概述.......................................................................................................................................... 158
8.4.2 极限联接压力 .......................................................................................................................... 158
8.4.3 基准锚固长度 .......................................................................................................................... 160
8.4.4 设计锚固长度 .......................................................................................................................... 160
8.5 箍筋和抗剪钢筋的锚固 ................................................................................................................. 163
8.6 焊条锚固 ......................................................................................................................................... 163
8.7 搭接和机械连接器 ......................................................................................................................... 165
8.7.1 概述.......................................................................................................................................... 165
8.7.2 搭接.......................................................................................................................................... 165
8.7.3 搭接长度 .................................................................................................................................. 166
8.7.4 搭接区内的横向钢筋 .............................................................................................................. 167
8.7.4.1 受拉横向钢筋 ................................................................................................................... 167
8.7.4.2 永久受压横向钢筋 ........................................................................................................... 167
8.7.5 由螺纹钢丝制成的焊接钢丝的搭接 ...................................................................................... 168
8.7.5.1 主筋搭接 ........................................................................................................................... 168
8.7.5.2 辅助配筋的搭接 ............................................................................................................... 169
8.8 大直径钢筋的补充规则 ................................................................................................................. 170
8.9 成束钢筋 ......................................................................................................................................... 171
8.9.1 概述.......................................................................................................................................... 171
8.9.2 钢束的锚固 .............................................................................................................................. 171
8.9.3 预应力筋搭接 .......................................................................................................................... 172
8.10 预应力筋 ....................................................................................................................................... 172
8.10.1 预应力筋和导管的布置 ........................................................................................................ 172
8.10.1.1 概述 ................................................................................................................................. 172
8.10.1.2 先张预应力筋 ................................................................................................................. 173
8.10.1.3 后张导管 ......................................................................................................................... 173
8.10.2 先张预应力筋的锚固 ............................................................................................................ 174
8.10.2.1 概述 ................................................................................................................................. 174
8.10.2.2 预应力转移 ..................................................................................................................... 175
8.10.2.3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拉伸力锚固 ............................................................................. 176
8.10.3 后张构件的锚固区 ................................................................................................................ 177
8.10.4 预应力筋的锚固件和连接器 ................................................................................................ 178
8.10.5 转向块 .................................................................................................................................... 178

第 9 章 构件设计和特殊规则.................................................................................................................. 179

7
9.1 概述 ................................................................................................................................................. 179
9.2 梁 ..................................................................................................................................................... 179
9.2.1 纵向钢筋 .................................................................................................................................. 179
9.2.1.1 最大和最小钢筋面积 ....................................................................................................... 179
9.2.1.2 其他细部设计 ................................................................................................................... 180
9.2.1.3 纵向拉伸钢筋的缩减 ....................................................................................................... 180
9.2.1.4 末端支撑底部钢筋的锚固 ............................................................................................... 181
9.2.1.5 中间支撑件底部钢筋的锚固 ........................................................................................... 182
9.2.2 抗剪钢筋 .................................................................................................................................. 182
9.2.3 扭转钢筋 .................................................................................................................................. 184
9.2.4 表面钢筋 .................................................................................................................................. 185
9.2.5 间接支撑 .................................................................................................................................. 185
9.3 实心平板 ......................................................................................................................................... 185
9.3.1 挠曲钢筋 .................................................................................................................................. 186
9.3.1.1 概述 ................................................................................................................................... 186
9.3.1.2 支撑件附近平板中的钢筋 ............................................................................................... 186
9.3.1.3 转角钢筋 ........................................................................................................................... 186
9.3.1.4 自由边上的钢筋 ............................................................................................................... 187
9.3.2 抗剪钢筋 .................................................................................................................................. 187
9.4 平板 ................................................................................................................................................. 187
9.4.1 内柱平板 .................................................................................................................................. 187
9.4.2 边缘平板和角柱 ...................................................................................................................... 188
9.4.3 抗冲剪钢筋 .............................................................................................................................. 188
9.5 支柱 ................................................................................................................................................. 190
9.5.1 概述 .......................................................................................................................................... 190
9.5.2 纵向钢筋 .................................................................................................................................. 190
9.5.3 横向钢筋 .................................................................................................................................. 190
9.6 墙体 ................................................................................................................................................. 191
9.6.1 概述 .......................................................................................................................................... 191
9.6.2 垂直钢筋 .................................................................................................................................. 191
9.6.3 水平钢筋 .................................................................................................................................. 192
9.6.4 横向钢筋 .................................................................................................................................. 192
9.7 深梁 ................................................................................................................................................. 192
9.8 基础 ................................................................................................................................................. 192
9.8.1 桩帽 .......................................................................................................................................... 192
9.8.2 支柱和墙脚 .............................................................................................................................. 193
9.8.2.1 概述 ................................................................................................................................... 193
9.8.2.2 钢筋的锚固 ....................................................................................................................... 194
9.8.3 系梁 .......................................................................................................................................... 195
9.8.4 岩石上的柱基 .......................................................................................................................... 195
9.8.5 钻孔桩 ...................................................................................................................................... 196
9.9 几何形状或作用力呈不连续性的区域 ......................................................................................... 197

8
EN 1992-1-1:2004 (E)

9.10 拉杆系统 ....................................................................................................................................... 197


9.10.1 概述........................................................................................................................................ 197
9.10.2 拉杆配比 ................................................................................................................................ 197
9.10.2.1 概述 ................................................................................................................................. 197
9.10.2.2 周边拉杆 ......................................................................................................................... 198
9.10.2.3 内部拉杆 ......................................................................................................................... 198
9.10.2.4 连接至支柱和/或墙体的水平拉杆 ................................................................................ 199
9.10.2.5 垂直拉杆 ......................................................................................................................... 199
9.10.3 拉杆的连续性及锚固 ............................................................................................................ 200

第 10 章 关于预制混凝土元件和结构的补充 规则 .............................................................................. 201

10.1 概述 ............................................................................................................................................... 201


10.1.1 本章使用的专业术语 ............................................................................................................ 201
10.2 设计基础和基本要求 ................................................................................................................... 201
10.3 材料 ............................................................................................................................................... 202
10.3.1 混凝土 .................................................................................................................................... 202
10.3.1.1 混凝土强度 ..................................................................................................................... 202
10.3.1.2 徐变和收缩 ..................................................................................................................... 202
10.3.2 预应力钢筋 ............................................................................................................................ 203
10.3.2.2 预应力钢筋的技术特性 ................................................................................................. 203
10.5 结构分析 ....................................................................................................................................... 203
10.5.1 概述........................................................................................................................................ 203
10.5.2 预应力损耗 ............................................................................................................................ 204
10.9 关于详细设计的特定规则 ........................................................................................................... 204
10.9.1 平板中的约束力矩 ................................................................................................................ 204
10.9.2 墙体与地板的连接件 ............................................................................................................ 205
10.9.3 楼面系统 ................................................................................................................................ 205
10.9.4 预制元件的连接件和支撑件 ................................................................................................ 207
10.9.4.1 材料要求 ......................................................................................................................... 207
10.9.4.2 连接设计的一般规则 ..................................................................................................... 207
10.9.4.3 用于转移压力的连接件 ................................................................................................. 208
10.9.4.4 用于转移剪切力的连接件 ............................................................................................. 209
10.9.4.5 用于转移弯矩或拉伸力的连接件 ................................................................................. 209
10.9.4.6 半接头 ............................................................................................................................. 209
10.9.4.7 支撑钢筋的锚固 ............................................................................................................. 210
10.9.5 支承........................................................................................................................................ 210
10.9.5.1 概述 ................................................................................................................................. 210
10.9.5.2 用于连接构件的支承 ..................................................................................................... 211
10.9.5.3 隔离构件的支承 ............................................................................................................. 213
10.9.6 有预留孔的地基 .................................................................................................................... 213
10.9.6.1 概述 ................................................................................................................................. 213
10.9.6.2 楔形表面的预留孔 ......................................................................................................... 213

9
10.9.6.3 带有光滑表面的预留孔 ................................................................................................. 213
10.9.7 连杆系统 ................................................................................................................................ 214

第 11 章 轻骨料混凝土结构 .................................................................................................................... 215

11.1 概述 ............................................................................................................................................... 215


11.1.1 范围 ........................................................................................................................................ 215
11.1.2 特殊符号 ................................................................................................................................ 215
11.2 设计基础 ....................................................................................................................................... 216
11.3 材料 ............................................................................................................................................... 216
11.3.1 混凝土 .................................................................................................................................... 216
11.3.2 弹性变形 ................................................................................................................................ 216
11.3.3 徐变与收缩 ............................................................................................................................ 218
11.3.4 非线性结构分析中的应力-应变关系 ................................................................................... 218
11.3.5 设计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 .................................................................................................... 218
11.3.6 断面设计中的应力-应变关系 ............................................................................................... 219
11.3.7 受限混凝土 ............................................................................................................................ 219
11.4 钢筋耐久性和保护层 ................................................................................................................... 219
11.4.1 环境条件 ................................................................................................................................ 219
11.4.2 混凝土保护层与混凝土性能 ................................................................................................ 219
11.5 结构分析 ....................................................................................................................................... 219
11.5.1 旋转能力 ................................................................................................................................ 220
11.6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 220
11.6.1 不要求设计抗剪钢筋的构件 ................................................................................................ 220
11.6.2 需要设计抗剪钢筋的构件 .................................................................................................... 221
11.6.3 扭转 ........................................................................................................................................ 221
11.6.3.1 设计程序 ......................................................................................................................... 221
11.6.4 冲孔 ........................................................................................................................................ 221
11.6.4.1 无抗冲剪钢筋的平板和柱基的冲剪强度 ..................................................................... 221
11.6.4.2 带有抗冲剪钢筋的平板和柱基的抗冲剪承载力 ......................................................... 222
11.6.5 局部加载面积 ........................................................................................................................ 222
11.6.6 疲劳 ........................................................................................................................................ 222
11.7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 222
11.8 钢筋的细部设计——概述 ........................................................................................................... 222
11.8.1 挠曲钢筋的允许心轴直径 .................................................................................................... 223
11.8.2 极限粘结应力 ........................................................................................................................ 223
11.9 构件的细部结构和特殊规则 ....................................................................................................... 223
11.10 预制混凝土元件和结构的补充规则.......................................................................................... 223
11.12 素混凝土或少筋混凝土结构 ..................................................................................................... 223

第 12 章 素混凝土和少筋混凝土结构 .................................................................................................... 224

12.1 概述 ............................................................................................................................................... 224


12.3 材料 ............................................................................................................................................... 224

10
EN 1992-1-1:2004 (E)

12.3.1 混凝土:其他设计假设 ........................................................................................................ 224


12.5 结构分析: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 225
12.6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 225
12.6.1 挠曲设计阻力和轴向力 ........................................................................................................ 225
12.6.2 局部失效 ................................................................................................................................ 226
12.6.3 剪切........................................................................................................................................ 226
12.6.4 扭转........................................................................................................................................ 227
12.6.5 由结构变形(扭曲)诱发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 227
12.6.5.1 柱体和墙体的长细度 ..................................................................................................... 227
12.6.5.2 墙体和柱体的简化设计方法 ......................................................................................... 229
12.7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 230
12.9 构件的细部结构和特殊规则 ....................................................................................................... 230
12.9.1 结构件 .................................................................................................................................... 230
12.9.2 施工缝 .................................................................................................................................... 231
12.9.3 条形或板式基础 .................................................................................................................... 231

附录 A (提示性附录) 材料分项系数的修正 .................................................................................... 232

A.1 概述 ................................................................................................................................................ 232


A.2 现浇混凝土结构 ............................................................................................................................ 232
A.2.1 基于质量控制和缩减偏差的折减 ......................................................................................... 232
A.2.2 基于设计中采用的缩减或实测几何数据的折减 ................................................................. 233
A.2.3 基于完工结构中混凝土强度评估的换算 ............................................................................. 233
A.3 预制品 ............................................................................................................................................ 234
A.3.1 概述 ......................................................................................................................................... 234
A.3.2 材料分项系数 ......................................................................................................................... 234
A.4 预制件 ............................................................................................................................................ 234

附录 B (提示性附录) 徐变和收缩应变 ............................................................................................ 235

B.1 确定徐变系数的基本公式 ............................................................................................................ 235


B.2 干燥收缩应变的基本公式 ............................................................................................................ 237

附录 C (规范性附录) 适用于本标准的钢筋特性 ............................................................................ 239

C.1 概述 ................................................................................................................................................ 239


C.2 强度 ................................................................................................................................................ 241
C.3 弯曲性 ............................................................................................................................................ 241

附录 D (提示性附录) 预应力钢筋松弛损失的计算方法 ................................................................ 242

D.1 概述 ................................................................................................................................................ 242

附录 E (提示性附录) 耐久性的指示强度分类 ................................................................................ 244

E.1 概述................................................................................................................................................. 244

附录 F (提示性附录) 平面内应力条件下的拉伸钢筋公式 ............................................................ 245

11
F.1 概述 ................................................................................................................................................. 245

附录 G (提示性附录) 土与结构相互作用 ........................................................................................ 247

G.1 浅基础 ............................................................................................................................................. 247


G.1.1 概述 ......................................................................................................................................... 247
G.1.2 分析等级 ................................................................................................................................. 248
G.2 桩基础 ............................................................................................................................................. 248

附录 H (提示性附录) 结构中的整体二阶效应................................................................................ 249

H.1 忽略整体二阶效应的标准 ............................................................................................................ 249


H.1.1 概述 ......................................................................................................................................... 249
H.1.2 无显著剪应变的斜撑系统 ..................................................................................................... 249
H.1.3 有显著整体剪应变的支撑系统 ............................................................................................. 251
H.2 整体二阶效应的计算方法 ............................................................................................................ 251

附录 I (提示性附录) 平板和剪力墙分析 .................................................................................... 253

I.1 平板 .................................................................................................................................................. 253


I.1.1 概述 .......................................................................................................................................... 253
I.1.2 等效框架分析 .......................................................................................................................... 253
I.1.3 不规则支柱的布置................................................................................................................... 254
I.2 剪力墙 .............................................................................................................................................. 254

附录 J (提示性附录) 关于特殊情况的设计规则 ........................................................................ 256

J.1 表层加强钢筋.................................................................................................................................. 256


J.2 框架转角.......................................................................................................................................... 256
J.2.1 概述 .......................................................................................................................................... 257
J.2.2 带闭合力矩的框架转角 .......................................................................................................... 257
J.2.3 带开放力矩的框架转角 .......................................................................................................... 258
J.3 梁托 ................................................................................................................................................. 258

12
EN 1992-1-1:2004 (E)

前言
本文件(EN 1992:欧洲规范 2: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一般规程与建筑设计规程)由 CEN/TC250
“欧洲结构规范”技术委员会编制,其秘书处由英国标准协会管理。CEN/TC250 对所有结构欧洲
规范负责。

通过相同文本的出版或确认,最迟在 2004 年 5 月前,本欧洲标准应具有与国家标准同等的地


位,而与之相冲突的国家标准应最迟于 2010 年 3 月前被废除。

此文件取代 ENV 1992-1-1,1992-1-3,1992-1-4,1992-1-5,1992-1-6 和 1992-3。

根据 CEN/CENELEC 内部条例,下列国家的国家标准机构必须执行此欧洲标准:奥地利、比
利时、塞浦路斯、捷克、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冰岛、爱尔兰、
意大利、拉脱维亚、立陶宛、卢森堡、马耳他、荷兰、挪威、波兰、葡萄牙、斯洛伐克、斯洛文
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和英国。

欧洲规范计划的背景

1975年,欧共体委员会在条约第95条的基础上确定了建设领域的一项行动计划。该计划的目的
是消除行业的技术障碍以及统一技术规范。

在这一行动方案中,欧委会首先建立一套统一的建设工程设计的技术规则。这一套技术规则在
第一阶段作为各成员国现行规则的一种替代方案,并将最终取代它们。

在会员国代表指导委员会的帮助下,欧委会用15年的时间制定了欧洲规范计划,即20世纪80年
代的第一套欧洲规范。

1989年,欧洲委员会、欧盟成员国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根据欧委会和CEN之间的协议1,决定通
过一系列授权将欧洲规范的编制和出版任务移交给CEN,以便使其在将来具备欧洲标准(EN)的地
位。这实际上将欧洲规范与理事会及欧委会所有与欧洲标准相关的规定和指令联系起来。(如理事
会的建筑产品(CPD)指令89/106/EEC和理事会的公共工程和服务指令93/37/EEC、92/50/EEC、
89/440/EEC及等效的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用以建立内部市场的指令)。

欧洲结构规范计划包括以下标准,通常由几个部分组成:

EN 1990 欧洲规范 0:结构设计基础

EN 1991 欧洲规范 1:结构作用

EN 1992 欧洲规范 2:混凝土结构设计

EN 1993 欧洲规范 3:钢结构设计

1
欧洲共同体委员会和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之间有关建筑和土木工程设计欧洲规范(BC/CEN/03/89)工
作的协定。

13
EN 1994 欧洲规范 4: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

EN 1995 欧洲规范 5:木结构设计

EN 1996 欧洲规范 6:砌体结构设计

EN 1997 欧洲规范 7:岩土工程设计

EN 1998 欧洲规范 8:结构抗震设计

EN 1999 欧洲规范 9:铝结构设计

欧洲规范标准承认每个成员国监管部门的责任,并保障其确定国家规定安全事项的各项数值
(因国而异)的权利。

欧洲规范的地位和应用领域

欧盟各会员国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承认欧洲规范作为参考文件,用于下列目的:

– 作为证明建筑和土木工程符合理事会指令89/106/EEC的基本要求的一种手段,尤其是基本
要求N°1—力学阻力和稳定性——以及基本要求N°2—发生火灾时的安全性;

– 作为确定建筑工程及相关工程服务合同的基础;

– 作为制定统一的建筑产品技术规范的框架(EN和ETA)。

尽管欧洲规范与统一的产品标准2的性质不同,但就其对建筑工程本身而言,欧洲规范与CPD
第12条所述的解释性文件有直接关系3。因此,从事产品标准工作的CEN技术委员会和/或EOTA工作
组必须充分考虑到因欧洲规范所产生的技术问题,以期实现这些技术规范与欧洲规范的完全一致。

欧洲规范标准针对各种传统和新型的日用整体结构和部件产品设计,提供了共同的结构设计规
则。未具体涉及独特的建筑形式或设计条件,若有上述情况,设计者需另行咨询专家。

执行欧洲规范的国家标准

执行欧洲规范的国家标准应包括 CEN 出版的欧洲规范(包括所有附录)的全部文本,引言部


分可加上国家版的书名页和国家版前言,也可加上国家版的附录(提示性附录)。

2
根据CPD第3.3条,基本要求(ERs)在解释性文件中应具备具体形式,以在基本要求和委托之间建立必要的
联系来统一EN和ETAG/ETA。
3
根据CPD第12条,解释性文件应:
a) 提供基本要求的具体形式,要求有统一的术语和技术基础,并在必要时指出每个要求的类别或级别;
b) 说明这些要求的类别或级别与技术规范的对比方法,如计算和检验的方法、项目设计的技术规则等;
c) 作为建立统一标准和欧洲技术审批准则的参考。
欧洲规范实际上发挥了与基本要求1和基本要求2的一部分相似的作用。

14
EN 1992-1-1:2004 (E)

国家附件可以仅包含欧洲规范中已公开以供国家标准选择的那些参数,称为“国家决定参数”。
此类参数被用于相关国家的建筑物设计和土木工程设计,如下:

– 欧洲规范中给出的各种替代值和/或级别;

– 欧洲规范中只给出符号之处要用到的值;

– 各国特定的数据(地理、气候等),如雪图;

– 欧洲规范中给出了替代程序之处要用到的程序。

还可包含:

– 对提示性附录进行应用的决定;

– 非矛盾性补充资料的参考,以协助用户使用欧洲规范。

欧洲规范和统一产品技术规范(EN 和 ETA)之间的联系

建筑产品的统一技术规范和工程的技术规则4之间有必要保持一致。此外,对于参考欧洲规范、
考虑应用国家确定参数的建筑产品,应明确提及包括其CE标志在内的所有信息。

有关 EN 1992-1-1 的更多具体信息

EN 1992-1-1 描述了有关混凝土结构安全性、使用和耐久性的原则与要求,以及有关建筑物的
特殊规定。该规范依据与分项系数方法一起使用的限制状态概念。

EN 1992-1-1 计划用于新结构的设计,并结合 EN 1992 的其他部分以及欧洲规范 EN 1990、


1991、1997 和 1998 用于直接应用。

EN 1992-1-1 也用作有关结构物质的其他 CEN TC 的参考文件。

EN 1992-1-1 的主要使用者包括:

— 起草有关结构设计的其他标准和相关产品标准、测试标准和执行标准的委员会;

— 客户(例如制定有关可靠等级和耐久性的特殊要求);

— 设计方与承包商;

— 相关主管部门。

分项系数值和其他可靠性参数值被推荐作为基准值,以确定可靠性合格等级。选择这些数值
的假定条件是,采用了相应等级的工艺和质量管理措施。如果 EN 1992-1-1 被其他 CEN/TC 用作
基准文件,则需要取同一个值。

4
见 CPD 第 3.3 和第 12 条,以及解释性文件 N°1 的第 4.2、4.3.1、4.3.2 和 5.2。
15
EN 1992-1-1 的英国版附录

本标准提供了替代程序、数值、分类建议、以及各国须自行作出选择的说明。因此,执行EN
1992-1-1的国家级标准应有一个包含全部国家确定参数的国家版附录,用于各有关国家将进行的建
筑和土木工程设计。

通过EN 1992-1-1中的下列条款,允许各国自行进行选择:

2.3.3(3) 5.10.3(2) 9.2.2(7)


2.4.2.1(1) 5.10.8(2) 9.2.2(8)
2.4.2.2(1) 5.10.8(3) 9.3.1.1(3)
2.4.2.2(2) 5.10.9(1)P 9.5.2(1)
2.4.2.2(3) 6.2.2(1) 9.5.2(2)
2.4.2.3(1) 6.2.2(6) 9.5.2(3)
2.4.2.4(1) 6.2.3(2) 9.5.3(3)
2.4.2.4(2) 6.2.3(3) 9.6.2(1)
2.4.2.5(2) 6.2.4(4) 9.6.3(1)
3.1.2(2)P 6.2.4(6) 9.7(1)
3.1.2(4) 6.4.3(6) 9.8.1(3)
3.1.6(1)P 6.4.4(1) 9.8.2.1(1)
3.1.6(2)P 6.4.5(3) 9.8.3(1)
3.2.2(3)P 6.4.5(4) 9.8.3(2)
3.2.7(2) 6.5.2(2) 9.8.4(1)
3.3.4(5) 6.5.4(4) 9.8.5(3)
3.3.6(7) 6.5.4(6) 9.10.2.2(2)
4.4.1.2(3) 6.8.4(1) 9.10.2.3(3)
4.4.1.2(5) 6.8.4(5) 9.10.2.3(4)
4.4.1.2(6) 6.8.6(1) 9.10.2.4(2)
4.4.1.2(7) 6.8.6(2) 11.3.5(1)P
4.4.1.2(8) 6.8.7(1) 11.3.5(2)P
4.4.1.2(13) 7.2(2) 11.3.7(1)
4.4.1.3(1)P 7.2(3) 11.6.1(1)
4.4.1.3(3) 7.2(5) 11.6.1(2)
4.4.1.3(4) 7.3.1(5) 11.6.2(1)
5.1.3(1)P 7.3.2(4) 11.6.4.1(1)
5.2(5) 7.3.4(3) 12.3.1(1)
5.5(4) 7.4.2(2) 12.6.3(2)
5.6.3(4) 8.2(2) A.2.1(1)
5.8.3.1(1) 8.3(2) A.2.1(2)
5.8.3.3(1) 8.6(2) A.2.2(1)
5.8.3.3(2) 8.8(1) A.2.2(2)
5.8.5(1) 9.2.1.1(1) A.2.3(1)
5.8.6(3) 9.2.1.1(3) C.1(1)
5.10.1(6) 9.2.1.2(1) C.1(3)
5.10.2.1(1)P 9.2.1.4(1) E.1(2)
5.10.2.1(2) 9.2.2(4) J.1(3)
5.10.2.2(4) 9.2.2(5) J.2.2(2)
5.10.2.2(5) 9.2.2(6) J.3(2)
J.3(3)

16
EN 1992-1-1:2004 (E)

第 1 章 概述

1.1 适用范围

1.1.1 欧洲规范 2 的适用范围

(1) P 欧洲规范 2 适用于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的建筑物和土木工程的设计。


它符合有关结构安全性和适用性的原则和要求,以及在 EN 1990:结构设计基础中给出
的设计基础和确认情况。

(2) P 欧洲规范 2 仅涉及到混凝土结构的抗力、适用性、耐久性和耐火性要求。不考虑其它


要求,例如有关隔热和隔音方面的要求。

(3) P 欧洲规范 2 与下列标准结合使用:

EN 1990:结构设计基础

EN 1991:对结构的作用

hEN's:与混凝土结构相关的建筑产品

ENV 13670:混凝土结构的施工

EN 1997:土工技术设计

EN 1998:当混凝土结构位于地震地区时,建筑物的抗震设计

(4) P 欧洲规范 2 可分为以下部分:

第 1.1 部分:一般规程与建筑设计规程

第 1.2 部分:结构耐火设计

第 2 部分: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桥梁

第 3 部分:挡水和含水结构

1.1.2 欧洲规范 2 第 1-1 部分的适用范围

(1) P 欧洲规范 2 第 1-1 部分给出了有关使用标准轻骨料制成的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及预


应力混凝土制成的结构的通用设计基础,以及建筑物的特殊规定。

(2) P 第 1-1 部分讲述了下列主题:

第 1 章:概述
17
第 2 章:设计基础

第 3 章:材料

第 4 章:耐久性和钢筋保护层

第 5 章:结构分析

第 6 章: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第 7 章: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第 8 章:钢筋和预应力钢丝束详述-概述

第 9 章:构件和特殊规则详述

第 10 章:有关预制混凝土元件和结构的补充规则

第 11 章:轻骨料混凝土结构

第 12 章:素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结构

(3) P 第 1 章和第 2 章对 EN 1990“结构设计基础”中的规定做出了补充。

(4) P 第 1-1 部分不涉及下述内容:

— 普通钢筋的使用;

— 耐火性;

— 有关特种建筑的特殊方面(例如高层建筑);

— 特种土木工程的特殊方面(例如高架桥、桥梁、水坝、压力容器、海上平台或挡水
结构);

— 无砂混凝土和加气混凝土构件,而且由重骨料或含有结构钢材制成(有关复合钢混
凝土结构参见欧洲规范 4)。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P 通过在本文中引用下列规范性引用文件,这些引用文件的规定构成了本欧洲标准的一
个组成部分。对于标有日期的文件,这些文件的后续修订本将不适用。不过,提倡就本
欧洲标准达成协议的相关方积极研究应用下述规范性引用文件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1.2.1 一般引用标准

EN 1990:结构设计基础

EN 1991-1-5:对结构的作用:热力作用

18
EN 1992-1-1:2004 (E)

EN 1991-1-6:对结构的作用:在施工期间的作用

1.2.2 其他引用标准

EN 1997:土工技术设计

EN 197-1:混凝土:普通混凝土的成分、规格和合格指标

EN 206-1:混凝土:规格、性能、生产和合格性

EN 12390:硬化混凝土的测试

EN 10080:适合于钢筋混凝土的钢材

EN 10138:预应力钢材

EN ISO 17760:许可的钢筋焊接工艺

ENV 13670:混凝土结构的施工

EN 13791:混凝土测试

EN ISO 15630:用于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的钢材:测试方法

1.3 假定

(1) P 除 EN 1990 中的一般假定外,下列假定适用:

— 结构由具备相应资格和经验的人员进行设计。

— 在制造厂、工厂和工地现场提供适当的管理和质量控制措施。

— 施工由具备相应技术和经验的人员进行。

— 按照本欧洲规范或相关材料或产品规范的要求使用建筑材料和产品。

— 需要适当维护结构。

— 需要按照设计说明使用结构。

— 需要遵守 ENV 13670 中规定的施工和工艺要求。

1.4 原则和适用规则之间的区别

(1) P EN 1990 中给出的规则适用。

1.5 定义

19
1.5.1 概述

(1) P EN 1990 中规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

1.5.2 本标准中的其他术语和定义

1.5.2.1 预制结构

预制结构的特点是,其结构元件在结构中最终位置以外的地方制造。在结构中,将各元件连
接起来,以满足结构的完整性要求。

1.5.2.2 素混凝土或少筋混凝土构件

素混凝土(素混凝土)或配筋比第 9 章中定义的最小量还低的结构混凝土构件。

1.5.2.3 无粘结和体外预应力筋

带有永久性不灌浆导管的无粘结后张构件,预应力筋伸出混凝土横截面(在应力作用后,可
能密封在混凝土中,或带有保护横隔板)。

1.5.2.4 预应力

通过张拉与混凝土构件相连的预应力筋,向混凝土结构施加力的预加应力方法。在全球范围
内,
“预应力”被用来表示所有预加应力工艺的永久性效应,包括型材的内部作用力和结构的变形。
本标准中不考虑其它预加应力方法。

1.6 符号

在本标准中,下列符号适用。

注:所使用的符号符合 ISO 3898:1987 规定。

大写拉丁字母

A 偶然作用

A 横截面积

Ac 混凝土的横截面积

20
EN 1992-1-1:2004 (E)

Ap 预应力钢丝或钢丝束的面积

As 钢筋的横截面积

As,min 钢筋的最小横截面积

Asw 抗剪钢筋的横截面积

D 心轴的直径

DEd 疲劳破坏因素

E 作用的效应

Ec、Ec(28) 在压力 σC=0 和 28 天内标准重量混凝土的切线弹性模量

Ec,eff 混凝土的有效弹性模量

Ecd 混凝土弹性模量的结构参数

Ecm 混凝土的正割弹性模量

Ec(t) 在压力 σC=0 和 t 时间内标准重量混凝土的切线弹性模量

Ep 预应力钢弹性模量的结构参数

Es 钢筋弹性模量的结构参数

EI 抗挠劲度

EQU 静力平衡

F 作用力

Fd 作用力的结构参数

Fk 作用力的特征值

Gk 永久作用的特性

I 混凝土截面面积的二次矩

L 长度

M 弯矩

MEd 使用于内在弯矩的结构参数

N 轴向力

NEd 使用于轴向力的结构参数(拉力或压力)

P 预应力作用力

P0 受力之后在预应力筋激活末端的初始压力

Qk 作用力的特征变量

21
Qfat 疲劳荷载的特性

R 阻力

S 内力和力矩

S 截面一次矩

SLS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T 扭矩

TEd 使用扭矩的结构参数

ULS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V 剪力

VEd 使用剪力的结构参数

小写拉丁字母

a 距离

a 几何数据

Δa 几何数据的偏差

b 横截面的总宽,或在 T 或 L 形梁中的实际轮缘宽度

bw 在 T、I 或 L 形梁上腹板的宽度

d 直径;深度

d 横截面的有效深度

dg 最大标称骨料尺寸

e 偏心率

fc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fcd 混凝土抗压强度的结构参数

fck 在 28 天时间内混凝土圆筒抗压强度的特性

fcm 混凝土圆筒抗压强度的平均值

fctk 混凝土轴向抗拉强度的特性

fctm 混凝土轴向抗拉强度的平均值

fp 预应力钢的抗拉强度

fpk 预应力钢抗拉强度的特性

22
EN 1992-1-1:2004 (E)

fp0.1 预应力钢的 0.1%容许应力

fp0.1k 预应力钢的 0.1%容许应力特性

f0.2k 钢筋的 0.2%容许应力特性

ft 钢筋的抗拉强度

ftk 钢筋抗拉强度的特性

fy 钢筋的屈服强度

fyd 钢筋的设计屈服强度

fyk 钢筋屈服强度的特性

fywd 抗剪钢筋的设计屈服强度

h 高度

h 横截面的总深度

i 转动半径

k 系数

l (或 L)长度;跨距

m 质量

r 半径

1/r 在特殊截面的曲率

t 厚度

t 考虑的时间

t0 在荷载时混凝土龄期

u 混凝土横截面的周长,包括面积 Ac

u,v,w 点位移分量

x 中性轴的深度

x,y,z 坐标

z 内力的杆臂

小写希腊字母

α 角度;比率

β 角度;比率;系数

23
γ 分项系数

γA 偶然作用力 A 的分项系数

γC 混凝土的分项系数

γF 作用力 F 的分项系数

γF,fat 疲劳作用力的分项系数

γC,fat 混凝土疲劳的分项系数

γG 永久作用力 G 的分项系数

γM 材料性能的分项系数,结合材料特性本身的不确定性、几何偏差和使用设计模

γP 与预应力有关的作用力的分项系数,P

γQ 作用力变量的分项系数,Q

γS 钢筋或预应力钢的分项系数

γS,fat 在疲劳荷载下钢筋或预应力钢的分项系数

γf 不考虑模型不确定性的作用力的分项系数

γg 不考虑模型不确定性的永久作用力的分项系数

γm 材料特性的分项系数,只考虑材料特性的不确定性

δ 增量/重新分配比率

ζ 折减系数/分配系数

εc 在混凝土中的压应变

εc1 在最大受力 fc 下混凝土的压应变

εcu 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

εu 最大荷载下钢筋或预应力钢的应变

εuk 最大荷载下钢筋或预应力钢的应变特性

θ 角度

λ 长细比

μ 预应力筋与钢筋管之间的摩擦系数

ν 泊松比

ν 在剪力作用混凝土裂缝的强度降低系数

24
EN 1992-1-1:2004 (E)

ξ 预应力钢和钢筋的粘结强度比率

ρ 混凝土的干密度,单位:kg/m3

ρ1000 张拉后 1000 小时和平均温度 20℃时的松弛损失值(单位:%)

ρl 纵向钢筋的配筋率

ρw 抗剪钢筋的配筋率

σc 混凝土中的压应力

σcp 轴向荷载或预应力混凝土中的压应力

σcu 在极限压应变 εcu 中的混凝土压应力

τ 扭剪应力

φ 钢筋或预应力管的直径

φn 预应力筋的等效直径

φ(t,t0) 徐变系数,确定在时间 t 和 t0 之间的徐变,与第 28 天的弹性变形有关

φ(∞,t0) 徐变系数的最终值

ψ 定义作用力变量代表值的系数

ψ0 组合值

ψ1 频遇值

ψ2 准固定值

25
第 2 章 设计基础

2.1 要求

2.1.1 基本要求

(1) P 混凝土结构设计应符合 EN 1990 中给出的一般规则。

(2) P 本章中给出的混凝土结构附录同样适用。

(3) 在下述规范均适用时,EN 1990 第 2 章中的基本要求应视为符合混凝土结构:

— 根据 EN 1990 结合分项系数法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

— 符合 EN 1991 的作用力

— 符合 EN 1990 的组合作用力

— 符合本标准的抗力、耐久性和适用性

注: 耐火性的要求(见 EN 1990 的第 5 章和 EN 1992-1-2)可以指定一个尺寸比标准温


度条件下结构阻力所需构件更大的构件。

2.1.2 可靠性管理

(1) EN 1990 的第 2 章中给出了可靠性管理规则。

(2) 采用本欧洲规范中规定分项系数(见 2.4)和 EN 1990 附录中规定分项系数的设计被视


为是形成 RC2 类可靠性结构的原因。

注:若需了解更多信息,参见 EN 1990 附录 B 和附录 C。

2.1.3 设计使用期限、耐久性和质量管理

(1) EN 1990 第 2 章给出了有关设计使用期限、耐久性和质量管理的规则。

2.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的原则

(1) EN 1990 第 3 章给出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的原则。

2.3 基本变量
26
EN 1992-1-1:2004 (E)

2.3.1 作用和环境影响

2.3.1.1 概述

(1) 可以通过 EN 1991 的有关部分了解在设计中使用的作用力。

注 1:在设计中使用的 EN 1991 有关部分包括:

EN 1991-1.1 密度、自重和外加荷载

EN 1991-1.2 消防措施

EN 1991-1.3 雪荷载

EN 1991-1.4 风荷载

EN 1991-1.5 热力作用

EN 1991-1.6 施工期间的作用

EN 1991-1.7 由冲击和爆炸引起的偶然作用

EN 1991-2 桥梁的交通荷载

EN 1991-3 由起重机和其它机器引起的作用

EN 1991-4 在竖井和储罐中的作用

注 2:相关章节中给出了针对本标准的作用力。

注 3:可通过 EN 1997 了解来自地面和水压的作用力。

注 4:如果考虑到不均匀位移,则可以使用预计位移的相应估值。

注 5:若有必要,可以在特定项目的设计规范中指定其他作用。

2.3.1.2 热效应

(1) 检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时,应考虑热效应。

(2) 只有在热效应显著时(例如,稳定性检验过程中的疲劳状态,这种情况下,2 阶效应是


很重要的),才考虑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时的热效应。在其它情况下,如果元件有足够的延
展性与旋转能力,则可以不考虑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3) 如果考虑了热效应,则热效应应被视为可变作用,并与分项系数及 ψ 系数一起使用。

注:有关 ψ 系数的定义,参见 EN 1990 与 EN 1991 -1 -5 的相关附录。

27
2.3.1.3 不均匀沉降/位移

(1) 由土壤下沉引起的结构不均匀沉降或位移应被归类为永久性作用 Gset,这种永久性作用


属于复合作用。通常,Gset 表示为一组对应单个基础或部分基础之间的不均匀沉降或位
移(对照基准面)的值 dset,i(i 指单个基础或部分基础的数量)

注:如果考虑到不均匀沉降,则可以使用预计沉降的相应估值。

(2) 一般情况下,在检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时,应考虑不均匀沉降的作用。

(3) 只有在热效应显著时(例如,稳定性检验过程中的疲劳状态,这种情况下,2 阶效应是


很重要的),才考虑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时的热效应。在其它情况下,如果元件有足够的延
展性与旋转能力,则可以不考虑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4) 如果考虑到不均匀沉降,则应采用沉降作用的分项安全系数。

注:有关沉降作用分项安全系数值的定义,参见 EN 1990 的相关附录。

2.3.1.4 预应力

(1) P 本欧洲规范中涉及的预应力用于由高强度钢(钢丝、钢绞线或钢筋等)制成的预应力
筋。

(2) 预应力筋可以嵌入混凝土中。它们可以是先张粘结预应力筋或后张粘结预应力筋或无粘
结预应力筋。

(3) 在变向装置与锚固装置的接触点,可以使预应力筋伸到在结构外面。

(4) 有关预应力的规定,参见 5.10。

2.3.2 材料特性与产品特性

2.3.2.1 概述

(1) 有关材料与产品特性的规定,参见 EN 1990 中第 4 章。

(2) 有关混凝土、钢筋以及预应力钢筋的规定,参见第 3 章或相关产品标准。

28
EN 1992-1-1:2004 (E)

2.3.2.2 收缩与徐变

(1) 收缩与徐变是混凝土的时间性能。检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时,应考虑这二者的作用。

(2) 只有在收缩与徐变效应很显著时(例如,稳定性检验过程中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这种
情况下,2 阶效应是很重要的),才考虑收缩与徐变效应。在其它情况下,如果元件有足
够的延展性与旋转能力,则可以不考虑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3) 如果考虑了徐变作用,则应根据准永久性组合作用评估其设计效应,不管所考虑的设计
环境如何,例如持久的环境、临时的环境或偶然的环境。

注:多数情况下,可以根据永久性荷载及平均预应力值评估徐变作用。

2.3.3 混凝土变形

(1) P 在设计中应考虑由温度、徐变或收缩等原因引起的混凝土变形。

(2) 按照本标准的实施规则进行施工,可以有效减小这些作用的影响。还应考虑下述问题:

— 通过混凝土添加剂将由过早运动、徐变及收缩引起的混凝土开裂与变形降至最低;

— 通过使用支撑件或接头将变形降至最低;

— 如果有约束件,需要确保在设计中考虑了它们的影响。

(3) 在结构施工过程中,如果按 djoint 的间距设置伸缩缝以减小变形,则在进行总体分析时可


以忽略温度与收缩作用。

注: djoint 的值应符合国家附件的规定。推荐值为 30m。预制混凝土结构的 djoint 值可能


大于现浇混凝土结构的 djoint 值,因为在安装之前已经出现了一部分徐变与收缩。

2.3.4 几何数据

2.3.4.1 概述

(1) 有关几何数据的规定,参见 EN 1990 中第 4 章。

2.3.4.2 现浇桩的补充要求

(1) P 在设计中应允许有关现浇桩横截面与混凝土浇注程序的不确定性。

(2) 如果没有其它规定,没有永久性包层的现浇桩的设计计算中使用的直径应取为:

29
— 如果 dnom < 400mm,d = dnom – 20mm

— 如果 400≤dnom≤1000mm,d = 0.95×dnom

— 如果 dnom > 1000mm,d = dnom – 50mm

式中,dnom 表示桩的标称直径。

2.4 采用分项系数法检验

2.4.1 概述

(1) 有关分项系数法的规则,参见 EN 1990 中的第 6 章。

2.4.2 设计值

2.4.2.1 收缩作用的分项系数

(1) 如果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需要考虑收缩作用,则应采用分项系数 γSH。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 γSH 值,可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 1.0。

2.4.2.2 预应力的分项系数

(1) 大多数情况下,预应力是适用的,在检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时,应使用 γP,fav 值。预应力


的设计值可基于预应力的平均值(见 EN 1990 中的第 4 章)

注: 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 γP,fav 值,可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持久与瞬时设计条件的


推荐值为 1.0。该值也可用于疲劳检验。

(2) 在检验外部预应力稳定性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时,如果增加预应力值会产生不利影响,
则应使用 γP,unfav 值。

注: 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 γP,unfav 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


总体分析的推荐值为 1.3。

(3) 在检验局部作用时,也应使用 γP,unfav 值。

30
EN 1992-1-1:2004 (E)

注: 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局部作用的 γP,unfav 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


1.2。8.10.2 中考虑了预张筋锚固件的局部作用。

2.4.2.3 疲劳荷载的分项系数

(1) 疲劳荷载的分项系数为 γF,fat。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 γF,fat 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 1.0。

2.4.2.4 材料的分项系数

(1) 材料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分项系数应使用 γC 与 γS。

注: 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 γC 与 γS 的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表 2.1N 中给出了


“持久与瞬时”和“偶然”设计条件的推荐值。这些推荐值不适用于防火设计,对于防
火设计,应参见 EN 1992-1-2。

对于疲劳检验,表 2.1N 中给出的永久设计条件的分项系数为 γC,fat 与 γS,fat 的推荐值。

表 2.1N:材料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分项系数

设计条件 混凝土γc 钢筋 γs 预应力钢筋 γs

持久与瞬时 1.5 1.15 1.15

偶然 1.2 1.0 1.0

(2) 材料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分项系数的检验值应取为本欧洲规范中的特殊条款中给定的
值。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 γC 与 γS 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
本欧洲规范特殊条款中没有涵盖到的设计条件的推荐值为 1.0。

(3) 如果通过测量证明可以减小计算抗力中的不确定性,则可以使用更小的 γC 与 γS 值。

注:提示性附录 A 中给出了相关说明。

2.4.2.5 基础材料的分项系数

(1) 地面强度特性设计值应按照 EN 1997 中的规定进行计算。

(2) 在计算没有永久性包层的现浇桩的设计抗力时,2.4.2.4(1)中给出的混凝土分项系数 γC
应乘以系数 kf。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 kf 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 1.1。

31
2.4.3 作用组合

(1) 有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作用组合的通用格式,参见 EN 1990 中的


第 6 章。

注 1: 有关作用组合的详细公式,参见规范性附录 EN 1990,如,有关建筑物的附录 A1,


有关桥梁的附录 A2 等。注释中给出了相关作用的代表值与分项系数的推荐值。

注 2: 有关疲劳检验的作用组合,参见 6.8.3。

(2) 对于各永久性作用,应在结构(如结构自重)中采用低于或高于设计值的值(以产生更
不利效应为准)。

注: 可能有例外情况(例如,在静态平衡的检验中,参见 EN1990 的第 6 章)。这种情


况下,可以使用一组不同的分项系数(A 组)。有关建筑物的适用实例,参见 EN 1990
的附录 A1。

2.4.4 静态平衡检验-EQU

(1) 检验静态平衡的可靠性格式也适用于 EQU 的设计条件,如压紧装置或连续梁支座上抬


的检验。

注:EN 1990 的附录 A 给出了相关说明。

2.5 测试辅助设计

(1) 可以通过辅助测试进行结构或结构元件的设计。

注:EN 1990 的第 5 章与附录 D 给出了相关说明。

2.6 基础的补充要求

(1) P 如果地面结构交互作用对结构内部的作用效应产生很大影响,则应按照 EN1997-1 中


的规定考虑土壤的特性及交互作用的效应。

(2) 如果有可能出现明显的不均匀沉降,则应检验它们对结构内部作用效应的影响。

注 1:可以使用附录 G 来模拟土壤与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

注 2: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结构设计也可以使用忽视地面变形影响的简单方法。

(3) 混凝土基础的尺寸应符合 EN1997-1 中的规定。

(4) 若有必要,设计应包括下沉、鼓起、冻结、解冻及腐蚀等现象的效应。

32
EN 1992-1-1:2004 (E)

2.7 扣件要求

(1) 应考虑扣件的局部与结构效应。

注:有关扣件的设计要求,参见技术规范“混凝土用扣件的设计”(正在编制)中的规定。
该技术规范将包含下列类型扣件的设计:

现制扣件,如:

— 主锚件

— 槽钢

后装扣件,如:

— 膨胀锚件

— 底切锚件

— 混凝土螺钉

— 连接锚件

— 连接膨胀锚件

— 连接底切锚件。

扣件的性能应满足 CEN 标准中的要求,并且应证明通过“欧洲技术许可”。

技术规范“混凝土用扣件设计”中包括将局部荷载向结构转移的相关说明。

在结构设计中,应考虑该技术规范的附录 A 中规定的荷载与其他设计要求。

33
第 3 章 材料

3.1 混凝土

3.1.1 概述

(1) P 下述条款给出了有关标准强度混凝土和高强度混凝土的原则和规则。

(2) 有关轻骨料混凝土的规则,参见第 11 章。

3.1.2 强度

(1) P 使用混凝土强度等级来表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根据 EN 206-1,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与


圆柱体强度特征值 fck(5%)或混凝土立方体块的强度 fck,cube 有关。

(2) P 本规范中的强度等级基于在第 28 天测定的混凝土圆柱体强度特征值 fck,最大值为


Cmax。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 Cmax 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 C90/105。

(3) 有关强度特征值 fck 及设计需要的相应力学特性,参见表 3.1。

(4) 在特定情况下(如预应力),如果测试件存储在 EN 12390 规定以外的其他条件下,则可


以在第 28 天之前或之后评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如果在 t>28 天时测定混凝土强度,则 3.1.6(1)P 与 3.1.6(2)P 中定义的 αcc 与 αct 值应


减去系数 kt。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 kt 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 0.85。

(5) 也可能要求在时间 t 时分多个阶段(如脱模、预应力转移)测定混凝的抗压强度 fck(t),


其中

如果 3(天)< t <28(天)
,则 fck(t)= fcm(t)- 8(MPa);

如果 t ≥ 28(天),则 fck(t)= fck

应根据测试得出更加精确的值,尤其是当 t≤3(天)时。

(6) 在时间 t 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取决于混凝土型号、


温度以及养护条件。在平均温度为 20℃
并按照 EN 12390 中的要求进行养护时,可根据公式 3.1 与 3.2 估算在不同时间 fcm(t)时的
混凝土抗压强度。

f cm (t ) = β cc (t ) f cm (3.1)

34
EN 1992-1-1:2004 (E)

⎧⎪ ⎡ ⎛ 28 ⎞
1/ 2
⎤ ⎫⎪
β cc (t ) = exp ⎨s ⎢1 − ⎜ ⎟ ⎥⎬
⎪⎩ ⎢⎣ ⎝ t ⎠ ⎥⎦ ⎪⎭

式中:

fcm(t) 指在养护时间为 t 天时,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平均值。

fcm 指根据表 3.1 在养护时间为 28 天时,混凝土的平均抗压强度。

βcc(t) 指由混凝土的养护天数 t 决定的系数。

t 指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单位:天。

s 指由水泥型号决定的系数:

水泥强度等级为 CEM 42,5 R、CEM 52,5 N 与 CEM 52,5 R(R 级)时,取


s=0.20;

水泥强度等级为 CEM 32,5 R 与 CEM 42,5 N(N 级)时,取 s=0.25;

水泥强度等级为 CEM 32,5 N(S 级)时,取 s=0.38。


()
注:“例如{ }”与“例如 ”的意思相同。

如果混凝土不符合在 28 天养护时间的抗压强度规范,则公式 3.1 与 3.2 不适用。

本条款不应反向用于通过后增强度来判定某强度不符合参考标准。

有关构件的热养护情况,参见 10.3.1.1(3)。

(7) P 抗拉强度是指同心拉伸荷载下的最大应力。有关抗弯拉强度,参见 3.1.8(1)。

(8) 如果抗拉强度确定为劈裂抗拉强度 fct,sp,则轴向抗拉强度的近似值 fct 可取为:

f ct = 0.9 f ct ,sp (3.3)

(9) 养护条件、干燥条件及结构部件的尺寸都会严重影响到随时间变化的抗拉强度。作为第
一级近似值,可以假设抗拉强度 fctm(t)等于:

f ctm ( t ) = ( β cc ( t ))α ⋅ f ctm (3.4)

式中,βcc(t)由公式(3.2)得出,并且

t < 28 时,α = 1

t ≥ 28 时,α = 2/3。有关于 fctm 的值,参见表 3.1。

注:如果随时间变化的抗拉强度很重要,则建议进行测试,测试时应考虑所暴露的环境
条件以及结构件的尺寸。

35
3.1.3 弹性变形

(1) 混凝土的弹性变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组成(尤其是骨料)。本标准中给出的值应被
视为一般应用下的指示值。但是,如果该结构易于偏差于这些值,则应对它们进行特殊
估算。

(2)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受控于其组成成分的弹性模量。含有硅岩骨料的混凝土的弹性模量的
近似值,即σc=0 与 0.4fcm 间夹角的正切值,参见表 3.1。对于石灰石与砂石骨料,该
值应分别减去 10%和 30%。对于玄武岩骨料,该值应增加 20%。

注:国家附件中可能会给出不相冲突的补充信息。

36
EN 1992-1-1:2004 (E)

表 3.1:混凝土强度与变形特征值

混凝土强度等级 分析关联/解释

fck
12 16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70 80 90
(MPa)

fck,cube
15 20 25 30 37 45 50 55 60 67 75 85 95 105
(MPa)

fcm
20 24 28 33 38 43 48 53 58 63 68 78 88 98 f cm = f ck + 8( MPa )
(MPa)

f ctm = 0.30 × f ck( 2 / 3) ≤ C 50 / 60


fctm
(MPa)
1.6 1.9 2.2 2.6 2.9 3.2 3.5 3.8 4.1 4.2 4.4 4.6 4.8 5.0 f ctm = 2.12 ⋅ ln(1 + ( f cm / 10))
> C 50 / 60

fctk,0.05 f ctk ;0.05 = 0.7 × f ctm


1.1 1.3 1.5 1.8 2.0 2.2 2.5 2.7 2.9 3.0 3.1 3.2 3.4 3.5
(MPa) 5%分位

fctk,0.95 fctk;0.95 = 1.3 × fctm


2.0 2.5 2.9 3.3 3.8 4.2 4.6 4.9 5.3 5.5 5.7 6.0 6.3 6.6
(MPa) 95%分位

Ecm E cm = 22[( f cm ) / 10]0.3


27 29 30 31 33 34 35 36 37 38 39 41 42 44
(GPa) (fcm单位:MPa)

见图3.2
ε cu1 ( 0 00) 1.8 1.9 2.0 2.1 2.2 2.25 2.3 2.4 2.45 2.5 2.6 2.7 2.8 2.8
ε c1 ( 0 00) = 0.7 f cm0.31 < 2.8

见图3.2
ε cu1 ( 0 00) 3.5 3.2 3.0 2.8 2.8 2.8 若fck ≥ 50 Mpa
ε cu1 ( 0 00) = 2.8 + 27[(98 − f cm ) / 100]4

见图3.3
ε cu 2 ( 0 00) 2.0 2.2 2.3 2.4 2.5 2.6 若fck ≥ 50 Mpa
ε c 2 ( 0 00) = 2.0 + 0.085( f ck − 50) 0.53

见图3.3
ε cu 2 ( 0 00) 3.5 3.1 2.9 2.7 2.6 2.6 若fck ≥ 50 Mpa
ε c 2 ( 0 00) = 2.6 + 35[(90 − f ck ) / 100) 4

若fck≥ 50 Mpa
n 2.0 1.75 1.6 1.45 1.4 1.4
n = 1.4 + 23.4[( 90 − f ck ) / 100]4

见图3.4
ε cu 3 ( 0 00) 1.75 1.8 1.9 2.0 2.2 2.3 若fck≥ 50 Mpa
ε c 3 ( 0 00) = 1.75 + 0.55[( f ck − 50) / 40]

见图3.4
ε cu 3 ( 0 00) 3.5 3.1 2.9 2.7 2.6 2.6 若fck ≥ 50 Mpa
ε cu 3 ( 0 00) = 2.6 + 35[(90 − f ck ) / 100]4

(3) 随时间变化的弹性模量变量可按下列公式进行估算:

E cm ( t ) = ( f cm ( t ) / f cm )0.3 E cm (3.5)

37
式中,Ecm(t)和 fcm(t)表示养护时间为 1 天时的值,Ecm 与 fcm 表示养护时间为 28 天时的值。fcm(t)
与 fcm 之间的关系见公式(3.1)。

(4) 未开裂混凝土的泊松比可取为 0.2,开裂混凝土的泊松比可取为 0。

(5) 除非有更精确的说明,否则,线性热膨胀系数可取为 10·10-6 K-1。

3.1.4 徐变与收缩

(1) P 混凝土的徐变与收缩取决于环境湿度、构件的尺寸以及混凝土的成分。如果先施加了
荷载,则徐变还会受到混凝土成熟度的影响,并取决于荷载的持续时间与幅度。

(2) 徐变系数 φ(t,t0)与切线模量 Ec 相关,Ec 可取为 1.05Ecm。如果不要求高准确度,则从图


3.1 中查到的值可以被视为徐变系数,但是,在施加荷载时,混凝土在养护时间 t(0)时所
受的抗压应力不得大于 0.45fck(t0)。

,参见附录 B。
注:若需更多信息(如徐变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3) 对于混凝土龄期为 t0 时所施加的压应力常量 σc,在养护时间为 t =∞时,混凝土的徐变变


形 εcc(∞,t0)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ε cc (∞ ,t 0 ) = ϕ (∞ ,t o ) ⋅ (σ c / Ec ) (3.6)

(4) 如果龄期为 t0 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超过 0.45fck(t0),则应考虑非线性徐变。在先张情况


下可能出现这种高应力,例如在预应力筋位置的预制混凝土构件。这种情况下,非线性
的理论徐变系数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ϕ k (∞, t0 ) = ϕ ( ∞, t0 ) exp(1.5( kσ − 0.45)) (3.7)

式中:

φk(∞,t0) 表示非线性的理论徐变系数,代替(∞,t0)

kσ 表示应力强度比 σc/fcm(t0),其中,σc 表示压应力,fcm(t0)表示施加荷载时的混凝


土平均抗压强度。

38
EN 1992-1-1:2004 (E)

a) 内部条件:RH = 50%

注:

— 第 4 行与第 5 行之间的交叉点也可在点 1
的上方。

— 如果 t0>100,则可精确假设 t0=100(使用
切线)

b) 外部条件:RH = 80%

图 3.1:确定标准环境条件下混凝土徐变系数 φ(∞,t0)的方法

(5) 图 3.1 中给出的值适用于环境温度为-40℃至+40℃与平均相对湿度为 40%与 100%的条


件。使用下列符号:

39
Φ(∞,t0) 表示最终徐变系数。

t0 表示施加荷载时混凝土的龄期,单位:天。

h0 表示理论尺寸,取 h0=2Ac/u,其中,Ac 表示混凝土的横截面积,u 表示暴露于


干燥环境部分的周长。

S 表示等级 S,见 3.1.2(6)。

N 表示等级 N,见 3.1.2(6)。

R 表示等级 R,见 3.1.2(6)。

(6) 总收缩应变由两个分量组成:干燥收缩应变和自收缩应变。干燥收缩应变形成较慢,因
为它是水分从硬化混凝土中移出的函数。自收缩应变在混凝土硬化时形成:因而是浇筑
后形成较早的一个主要部分。自收缩是混凝土强度的一个线性函数。
如果在已经硬化的混凝土中浇注新混凝土,则尤其要考虑自收缩应变。
因此,可按下列公式计算总收缩应变 εcs:

ε cs = ε cd + ε ca (3.8)

式中:

εcs 表示总收缩应变

εcd 表示干燥收缩应变

εca 表示自收缩应变

干燥收缩应变的最终值 ε cd ,∞ 等于 k h ⋅ ε cd , 0 。可从表 3.2 中查得 ε cd ,∞ (预期均值,变化系数约


为 30%)。

注:附录 B 中给出了 ε cd ,∞ 的计算公式。

40
EN 1992-1-1:2004 (E)

表 3.2:N 级 CEM 混凝土混凝土的标称无限制干燥收缩值 εcd,0(单位:0/00)

fck/fck,cube 相对湿度(%)
(MPa) 20 40 60 80 90 100

20/25 0.62 0.58 0.49 0.30 0.17 0.00

40/50 0.48 0.46 0.38 0.24 0.13 0.00

60/75 0.38 0.36 0.30 0.19 0.10 0.00

80/95 0.30 0.28 0.24 0.15 0.08 0.00

90/105 0.27 0.25 0.21 0.13 0.07 0.00

随时间变化的干燥收缩效应可以按下列公式计算得出:

εcd (t) = βds (t, t s ) ⋅ k h ⋅ εcd,0 (3.9)

式中:

Kh 表示取决于表 3.3 中规定标称尺寸 h0 的系数。

表 3.3:公式(3.9)中的 kh 值

Ho kh

100 1.0
200 0.85
300 0.75
≥500 0.70

(t − t s )
β ds (t , t s ) = (3.10)
(t − t s ) + 0.04 h03

式中:

t 表示在所考虑力矩时的混凝土龄期,单位:天。

ts 表示在干燥收缩(或膨胀)开始时的混凝土龄期(单位:天)。

一般是在养护结束时。

h0 表示横截面的理论尺寸(单位:mm),

=2Ac/u。

41
式中:

Ac 表示混凝土的横截面积。

u 表示暴露于干燥环境的横截面的周长。

自收缩应变可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ε ca (t ) = β as (t )ε ca (∞ ) (3.11)

式中:

ε ca ( ∞) = 2.5( f ck − 10)10 −6 (3.12)

β as (t ) = 1 − exp( −0.2t 0.5 ) (3.13)

其中,t 的单位为天。

3.1.5 非线性结构分析中的应力-应变关系

(1) 图 3.2 给出的 σc 与 εc 之间的短期单轴荷载关系(抗压应力与收缩应变以绝对值表示)用


公式(3.14)表示:

σc kη − η 2
= (3.14)
f cm 1 + ( k − 2)η

式中:

η = ε c / ε c1

ε c1 表示峰值应力时的应变,见表 3.1。

k = 1.05 Ecm × ε c1 / f cm (fcm 见表 3.1)

公式(3.14)适用于 0 < ε c < ε cu1 的情况,其中, ε cu1 表示标称极限应变。

(2) 如果能够表示所指混凝土的特性,则也可使用其他理想化应力-应变关系。

42
EN 1992-1-1:2004 (E)

图 3.2:结构分析的应力-应变关系图示(定义 Ecm 时使用的 0.4fcm 为近似值)

3.1.6 设计抗压与抗拉强度

(1) P 抗压强度的设计值可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f cd = α cc f ck / γc (3.15)

式中:

γC 表示混凝土的分项安全系数,见 2.4.2.4;及

αcc 表示结合了抗压强度上长期效应和由荷载施加方式引起不利效应的系数。

注: 某一国家所使用的 αcc 值应在 0.8~1.0 之间,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


1。

(2) P 抗拉强度的设计值 fctd 可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f ctd = α ct f ctk ,0.05 / γc (3.16)

式中:

γC 表示混凝土的分项安全系数,见 2.4.2.4;及

αct 表示结合了抗拉强度上长期效应和由荷载施加方式所引起得不利效应的系数。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 αct 值,可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 1.0。

43
3.1.7 有关横截面设计的应力-应变关系

(1) 对于横截面设计,可以采用下列应力-应变关系,见图 3.3(压应变为正值)。

⎡ ⎛ ε ⎞
n

对于 0 ≤ ε c ≤ ε c 2 , σ c = f cd ⎢1 − ⎜⎜1 − c ⎟⎟ ⎥ (3.17)
⎢⎣ ⎝ ε c 2 ⎠ ⎥⎦

对于 ε c 2 ≤ ε c ≤ ε cu 2 , σ c = f cd (3.18)

式中:

n 表示指数,见表 3.1;

εc2 表示达到最大强度时的应力,见表 3.1;

εcu2 表示极限应变,见表 3.1。

图 3.3:受压混凝土的抛物线-矩形图

(2) 其它等效于(1)中定义的值或比(1)中定义的值更保守,例如图 3.4 中的双线性关系


(抗压应力与收缩效应以绝对值表示),以及表 3.1 中的 εc3 与 εcu3 值,则也可以使用简
化的应力-应变关系。

44
EN 1992-1-1:2004 (E)

图 3.4:双线性应力-拉伸力关系

(3) 可以假设一个矩形应力分布(如图 3.5 所示)。定义受压区域有效高度的系数 λ 与定义有


效强度的系数 η 可以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如果 fck ≤ 50 MPa,λ = 0.8 (3.19)

如果 50 < fck ≤ 90 MPa,λ = 0.8 –(fck -50)/400 (3.20)

如果 fck ≤ 50 MPa,η = 1.0 (3.21)

如果 50 < fck ≤ 90 MPa,η = 1.0 –(fck -50)/200 (3.22)

注:如果受压区域的宽度沿极限受压纤维的方向减小,则 ηfcd 的值应减小 10%。

图 3.5:矩形应力分布

45
3.1.8 抗弯拉强度

(1)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平均抗弯拉强度取决于平均轴向抗拉强度与横截面的深度。可以使用
下列关系式:

f ctm , fl = max[1.6 − h / (1000) f ctm ; f ctm ] (3.23)

式中:

h 表示总的构件深度,单位:mm。

fctm 表示从表 3.1 中得出的平均轴向抗拉强度。

公式(3.23)中给出的关系也可适用于抗拉强度特征值。

3.1.9 约束混凝土

(1) 混凝土的约束导致有效应力-应变关系发生改变:可以得到更高的强度与更高的临界应
变。其它基本的材料特性可以被视为对设计无影响。

(2) 如果没有更精确的相关数据,可使用图 3.6(受压应变为正值)中给出的应力-应变关系,


增加的强度特征值与应变可以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若 σ 2 ≤ 0.05 f ck ,则 f ck ,c = f ck ( 1000 + 5.0σ 2 / f ck ) (3.24)

若 σ 2 > 0.05 f ck ,则 f ck ,c = f ck ( 1.125 + 2.50σ 2 / f ck ) (3.25)

ε c 2,c = ε c 2 ( f ck ,c / f ck ) 2 (3.26)

ε cu 2,c = ε cu 2 + 0.2σ 2 / f ck (3.27)

式中,σ2(=σ3)为在受到约束情况下达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时的有效横向压应力,εc2 和 εcu2
遵循表 3.1 中给出的值。可通过有效的封闭连接件或横向拉杆形成受约束状态,以通过混凝土横
向扩张达到塑性状态。

46
EN 1992-1-1:2004 (E)

图 3.6:受约束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

3.2 钢筋

3.2.1 概述

(1) P 下列条款给出了有关钢筋的原则和规则,针对直钢筋、圆盘钢筋、焊接钢筋和钢筋网。
这些原则和规则不适用于有特殊涂层的钢筋。

(2) P 有关钢筋特性的要求是针对那些浇注硬化混凝土中的材料。如果现场操作可能影响钢筋
性能,则应在上述操作之后验证这些特性。

(3) P 如果使用不符合EN 10080要求的其他钢材,则应按照3.2.2至3.2.6以及附录C的要求验证


其特性。

(4) P 应按照EN 10080要求通过测试程序来验证钢筋的规定特性。

注:EN 10080 给出了一种屈服强度 Re,该屈服强度与特性、以及基于长期生产质量等级


的最小值和最大值有关。相反,fyk 是指仅基于特殊结构中所使用钢筋的屈服应力特
性。fyk 和 Re 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EN 10080 中给出的屈服强度评价 和验证
方法可以用来有效地验证获取值 fyk。

(5) 与格构梁有关的使用规则(见EN 10080中的定义)仅适用于用螺纹筋制成的那些格构梁。


可以在相应的“欧洲技术许可”中给出使用其他类型钢筋制成的格构梁。

3.2.2 性能

(1) P 可以通过以下性能来确定钢筋的特性:

- 屈服强度(fyk 或 f0.2k)

- 最大实际屈服强度(fy,max)

- 抗拉强度(ft)

47
- 延性(εuk 和 ft/fyk)

- 弯曲性

- 粘结特性(fR:见附录 C)

- 截面尺寸和公差

- 疲劳强度

- 焊接性

- 焊接纤维和格构梁的焊切和焊接强度

(2) P 本欧洲规范适用于螺纹钢筋和可焊钢筋,包括纤维。有关允许的焊接方法,参见表3.4。

注 1: 有关要求与本欧洲规范一起使用的钢筋性能,参见附录 C。

注 2: 有关计划与预制混凝土制品一起使用的钢筋的性能和规则,可以查阅相关的产品
标准。

(3) P 设计规则和本欧洲规范中的相关说明适用于特定的屈服强度范围:fyk = 400MPa至


600Mpa。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在该范围内的上限值 fyk,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

(4) P 带螺纹钢筋的表面特征应确保与混凝土的有效粘结。

(5) 可以通过遵循伸出胁筋面积fR的要求假设粘结有效。

注:有关带肋面积 fR 的最大值,参见附录 C。

(6) P 钢筋应具有有效的弯曲性,以确保表8.1中规定的最小芯棒直径适用,并且允许重新进行
弯曲。

注:有关弯曲和重新弯曲要求,参见附录 C。

3.2.3 强度

(1) P 屈服强度fyk(或0.2%的容许应力,f0.2k)和抗拉强度ftk被分别视为屈服荷载的特征值和直
接轴向拉力的荷载最大特征值,并分别除以标称横截面积。

3.2.4 延展特性

(1) P 钢筋应具有有效的延展性,延展性由抗拉强度与屈服应力的比值(ft/fy)k和在最大作用力下
的伸长率εuk决定。

(2) 图3.7显示了典型热轧钢及冷加工钢的应力-应变曲线。

注:有关 A、B 和 C 类钢材的(ft/fy)k 和 εuk 值,参见附录 C。

48
EN 1992-1-1:2004 (E)

a)热轧钢 b)冷加工钢

图 3.7:典型钢筋的应力-应变示意图(显示了拉应力和应变的绝对值)

3.2.5 焊接

(1) P 钢筋的焊接工艺应符合表3.4中的要求,焊接性应符合EN 10080中的要求。

49
表 3.4:允许的的焊接工艺和应用示例

加载示例 焊接方法 受拉钢筋1 受压钢筋1

闪光焊 对焊接头

手工电弧焊和 对焊接头φ≥20 mm,接合,搭接,十字接头3,与


填充焊条金属弧焊 其他钢构件的接头

拼接,搭接,十字接头3和其他钢构件的接头
主要静态 2
金属弧有效焊接
(见6.8.1(2)) - 对焊接头φ≥20 mm

摩擦焊 对焊接头,与其他钢的接头

搭接4
接触点焊
十字接头2,4

闪光焊 对焊接头

手工电弧焊接 - 对焊接头φ≥14mm
非主要静态
金属弧有效焊接2 - 对焊接头φ≥14mm
(见6.8.1(2))
4
搭接
接触点焊
十字接头2,4

注:
1. 只有具有大约相同标称直径的钢才能焊在一起。
2. 混合直径钢筋的允许比率≥0.57
3. 对于φ≤16 mm的支撑接头
4. 对于φ≤28 mm的支撑接头

(2) P 所有钢筋的焊接应遵从 EN ISO 17760 中的程序。

(3) P 沿焊后纤维锚固长度的焊接接头强度应足以抵抗设计压力。

(4) 如果各焊接接头能够承受不低于相当于规定屈服应力特征值乘以标称横截面积的作用力
的25%的剪力,则可以假设焊后纤维的焊接接头的强度是有效的。如果二者不同,则该作
用力应基于较粗钢丝的面积。

3.2.6 疲劳

(1) P 若要求疲劳强度,则应根据EN 10080的要求来核实疲劳强度。

注:附录 C 给出了相关说明信息。

50
EN 1992-1-1:2004 (E)

3.2.7 设计假设

(1) 设计应基于钢筋的标称横截面积和根据3.2.2中所给特征值导出的设计值。

(2) 对于标准设计,可以做出下列任何一种假设(见图3.8):

a) (
若 k = ft / f y ) ,则为应变极限为 ε
k ud 的斜顶部分,以及 ε uk 时的最大应力 kf yk / γ s 。

b) 无需检查拉伸力极限的水平顶部。

注 1: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 ε ud 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 0.9 ε uk 。

注 2:附录 C 给出了(ft/fy)k 值。

图 3.8:钢筋应力-应变理想和设计值示意图(对于拉力和压缩力)

(3) 密度平均值可以假设为7850 kg/m3。

(4) 弹力模量设计值Es可以假设为200 GPa。

3.3 预应力钢

3.3.1 概述

51
(1) P 本条款适用于在混凝土结构中起到预应力筋作用的钢丝、钢筋和钢绞线。

(2) P 预应力筋应对应力腐蚀具有可接受的低级敏感性。

(3) 如果预应力筋符合EN 10138或者相应“欧洲技术许可”中规定的标准,则可以假设对应力


腐蚀的敏感性等级为可接受的较低等级。

(4) 有关预应力筋性能的要求适用于最终浇注在结构中的那些材料。如果有关预应力筋一致性
的生产、测试和检验方法符合EN 10138或者相应“欧洲技术许可”中的要求,则可以假设
本欧洲规范的要求得以满足。

(5) P 对于符合本欧洲规范要求的钢材,根据特征值规定了其在最大荷载条件下的抗拉强度、
0.1%容许应力和伸长率;这些特征值分别为fpk、fp0.1k和εuk。

注: EN 10138 给出了基于长期生产质量水平的特征值、最小值和最大值。相反,fp0.1k
和 fpk 表示仅基于结构所需预应力钢的容许应力和抗拉强度特征值。在这两组值之
间没有直接关系。然而,0.1%容许应力特征值、除以横截面积的 Fp0.1k 值和 EN 10138
中给出的 Sn 值以及评估和验证方法提供了一种检验获取值 fp0.1k 的有效方法。

(6) 如果使用不符合EN 10138要求的其他钢材,则可以在相应的“欧洲技术许可”中给出该性


能。

(7) P 可以按照3.3.2(2)P中的分类系统来明确鉴定各产品。

(8) P 应根据3.3.2(4)P或者相应“欧洲技术许可”中的要求对预应力筋进行分类,以方便使用。

(9) P 每次交货都应该附带一份证明书,证明书应包括按照3.3.2(2)P的(i)-(iv)要求进行鉴定所
需要的信息,以及其他信息(若需要)。

(10) P 在钢丝和钢筋内不应有焊接。每一股钢绞线只能含有在冷拉加工之前形成的交错焊缝。

(11) P 对于缠绕的预应力筋,在钢丝或钢绞线展开一定长度后,最大弧高应符合EN 10138中的


要求,除非“欧洲技术许可”中另有说明。

3.3.2 性能

(1) P 有关预应力钢的性能,参见EN 10138中的第2-4部分或“欧洲技术许可”


(2) P 预应力筋(钢丝、钢绞线和钢筋)应如下分类:

(i) 强度,是指0.1%容许应力(fp0.1k)值和抗拉强度与保证强度的比值(fpk/fp0.1k)以及最
大荷载条件下的伸长率(εuk)

(ii) 等级,是指松弛性

(iii) 尺寸

(iv) 表面特征

(3) P 预应力筋的实际质量应与标称质量一致,不得超过EN 10138或者“欧洲技术许可”中规

52
EN 1992-1-1:2004 (E)

定的限值。

(4) P 在本欧洲规范中,关于松弛的三种分类如下:

- 分类 1:钢丝或钢绞线—普通松弛

- 分类 2:钢丝或钢绞线——低松弛

- 分类 3:热轧并加工过的钢筋。

注:EN10138 中不包括分类 1。

(5) 由于预应力钢的松弛引起的设计损失计算应基于 ρ1000 值、张拉后1000小时的松弛损失(单

位:%)和在平均温度20℃时的松弛损失(有关等温松弛测试的定义,参见EN 10138)。

注: ρ1000 值是指初始应力的百分比,取自等于 0.7fp 的初始应力,其中,fp 是指预应力

钢样本的实际抗拉强度。对于设计计算,使用抗拉强度特征值(fpk),并且要考虑
以下公式。

(6) ρ1000 值可以假设为等于8%(对于分类1),2.5%(对于分类2),4%(对于分类3),或者按

照证明书中的要求设定。

(7) 松弛损失可以取自制造商测试证明书,或者定义为预加应力变量与初始预加应力之间的百
分比,应按照下列公式进行确定。公式(3.28)和(3.29)分别适用于普通预应力和低度
松弛的钢丝或钢绞线,其中,公式(3.30)适用于热轧和处理过的钢筋。

0.75(1− μ )
Δσ pr 6.7 μ ⎛ t ⎞
分类1 = 5.39 ρ1000 e ⎜ ⎟ 10 −5 (3.28)
σ pi ⎝ 1000 ⎠

0.75(1− μ )
Δσ pr 9.1μ ⎛ t ⎞
分类2 = 0.66ρ1000 e ⎜ ⎟ 10 −5 (3.29)
σ pi ⎝ 1000 ⎠

0.75(1− μ )
Δσ pr ⎛ t ⎞

分类3 = 1.98ρ1000 e ⎜ ⎟ 10 −5 (3.30)
σ pi ⎝ 1000 ⎠

式中:

Δσ pr 是预加应力松弛损失的绝对值

σ pi 对于后张法, σ pi 是初始预加应力的绝对值, σ pi = σ prr 0 (见 5.10.3(2)


);

53
对于先张法, σ pi 是施加于预应力筋的最大拉应力减去在施加应力过程中发生

的即时损失,见 5.10.4(1)(i);

t 是张拉的时间(单位:小时);

μ = σ pi / f pk ,式中,fpk 是预应力钢的抗拉强度特征值。

ρ1000 指在张拉 1000 小时后的松弛损失值(单位:%)和在平均温度 20℃条件下的

松弛损失值。

注: 如果针对不同时段(阶段)计算了松弛损失,并且要求更高的精确度,请参见附录
D。

(8) 可以在约500000小时的时间t(约57年)之后估算长期(最终)松弛损失值。

(9) 松弛损失对钢的温度非常敏感。如果使用热处理(如蒸热),则10.3.2.2适用。否则,如果
温度高于50℃,则应检验松弛损失情况。

3.3.3 强度

(1) P 0.1%容许应力(fp0.1k)及抗拉强度的给定值(fpk)可以分别定义为在轴向拉力下的0.1%
保证荷载特征值和最大荷载特征值,并分别除以图3.9中的标称横截面积。

图3.9:典型预应力钢的应力-应变示意图(拉应力和应变的绝对值)

3.3.4 延展特征

(1) P 按照EN 10138中所述,预应力筋应具有足够的延展性。

54
EN 1992-1-1:2004 (E)

(2) 如果预应力筋获得EN 10138中在最大荷载条件下的给定伸长率,则可以假定在伸长中具有


足够延展性。

(3) 如果预应力筋满足EN ISO 15630中关于弯曲的要求,则可以假定在弯曲中具有足够延展


性。

(4) 应编制基于生产数据的预应力筋应力-应变示意图,并应以交货随附证明书的附录形式提供
给生产商使用(见3.3.1(9)P)。

(5) 如果fpk/fp0.1k≥k,则就可以假设预应力筋在张拉中具有足够的延展性。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 k 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 1.1。

3.3.5 疲劳

(1) P 预应力筋应具有足够的疲劳强度。

(2) P 预应力筋的疲劳应力范围应符合EN 10138要求,或在“欧洲技术许可”中予以指明。

3.3.6 设计假设

(1) P 应依据预应力钢的标称横截面积以及特征值fp0.1k、fpk和εuk进行结构分析。

(2) 对于钢丝和钢筋,可以假设其弹力模数设计值Ep等于205GPa。实际值的范围从195GPa到
210GPa,取决于生产程序。交货随附证明书应注明相应的值。

(3) 钢绞线的弹力系数设计值应设定为195GPa。实际值的范围从185GPa到205GPa,具体实际值
由生产程序决定。交货时随附的证明书应注明适当值。

(4) 通常,出于设计考虑的预应力筋平均密度可以取为7850kg/m3。

(5) 对于完工结构中的预应力钢,可以假设上述值在-40℃到+100℃的范围内是有效的。

(6) 钢筋应力的设计值fpd取为fp0.1k/γS(见图3.10)。

(7) 对于横截面设计,可以做出以下任何一种假设(见图3.10)

- 应变限度为 ε ud 的倾斜支管。设计可以基于实际应力/应变关系(若已知),高于弹性
极限的应力如表3.10所示进行类似减小,或者

- 没有应力极限的水平顶部支管。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 ε ud 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 0.9 ε uk 。如果


没有更精确的值,则推荐值为 ε ud = 0.02 和 fp0.1k/fpk = 0.9。

55
图3.10:预应力钢的应力-应变理想和设计值示意图
(拉应力和应变的绝对值)

3.3.7 护套中的预应力筋

(1) P 护套中的预应力筋(如导管中的粘结预应力筋,非粘结预应力筋等)应具有永久有效的
防腐保护(见4.3)。

(2) P 护套中的预应力筋应能够有效防火(见EN 1992-1-2)。

3.4 预应力设备

3.4.1 锚固件和连接器

3.4.1.1 概述

(1) P 3.4.1适用于应用在后加拉力结构中的锚固设备(锚固件)以及连接设备(连接器),其中:

(i) 锚固件用来将预应力筋上的作用力转移至锚固区的混凝土中。

(ii) 连接器用来连接单个长度的预应力筋,以形成连续的预应力筋。

(2) P 预应力系统中所用的锚固件和连接器应符合相关的“欧洲技术许可”

(3) P 锚固区的详细设计应符合5.10、8.10.3及8.10.4。

56
EN 1992-1-1:2004 (E)

3.4.1.2 力学性能

3.4.1.2.1 锚固预应力筋

(1) P 预应力筋锚固构件以及预应力筋连接器构件应具有符合设计要求的强度、伸长率和疲
劳特性。

(2) 可以如下假设:

(i) 锚固件和连接件的几何特性和材料特性符合“欧洲技术许可”的要求,并且排除了这
些部件的不成熟失效。

(ii) 预应力筋失效不是由锚固件或连接器的连接引起的。

(iii) 构件失效时的伸长率≥2%。

(iv) 预应力筋-锚固构件不得用在高应力区域。

(v) 锚固件和连接件组成的疲劳特性应符合相应的“欧洲技术许可”。

3.4.1.2.2 锚固设备和锚固区域

(1) P 锚固设备的强度和锚固区域应足以将预应力筋上的作用力转移至混凝土,并且锚固区
的开裂现象不得妨碍锚固件的使用。

3.4.2 外部非粘结预应力筋

3.4.2.1 概述

(1) P 外部非粘结预应力筋是指位于原始混凝土截面之外的预应力筋,并且仅通过锚固件和
转向块连接到结构上。

(2) P 与体外预应力筋一起使用的后拉伸力系统应符合相应的“欧洲技术许可”。

(3) 钢筋设计应遵从8.10中的规则。

3.4.2.2 锚固件

(1) 非粘结预应力筋锚固区中的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欧洲技术许可”中的相关规定。

57
第 4 章 钢筋耐久性和保护层

4.1 概述

(1) P 耐久结构应在其设计使用寿命过程中应符合使用、强度及稳定性方面的要求,不会引用
实用性的明显损失和过多不可预见的维护作业(有关一般要求,参见EN 1990)。

(2) P 应结合该结构的计划用途、设计使用寿命(见EN 1990)


、维护程序和相关作用确定该结
构所要求的保护。

(3) P 应考虑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可能造成的影响、环境情况(4.2)以及所带来的结果。

注:示例包括由徐变和收缩引起的变形(见 2.3.2)。

(4) 钢筋的防腐蚀保护取决于混凝土保护层的密度、质量和厚度(见4.4)以及裂缝状态(见7.3)。
通过控制最大水灰比及最低混凝土含量(见EN 206-1)控制保护层密度和质量;保护层密
度和质量也可能与混凝土的最低强度等级有关。

注:若需更多信息,参见附录 E。

(5) 如果可以检查并更换金属紧固件,则在暴露环境下可以与防护涂层一起使用。否则,金属
紧固件应由防腐材料制成。

(6) 在特殊情况下(例如临时性或永久性结构,承受极限或异常作用的的结构等),应考虑到
有关本章所述内容的其他要求。

4.2 环境条件

(1) P 除力学作用外,暴露条件是指结构所暴露的化学的和物理环境。

(2) 根据EN 206-1的表4.1要求对环境条件进行分类。

(3) 除表4.1所述条件外,应考虑特殊的侵蚀作用或间接作用形式,包括:

由以下原因引起的化学侵蚀:

- 建筑物或结构的使用(液体的储存等)

- 酸或硫酸盐溶液(EN206-1、ISO 9690)

- 混凝土中含有的氯化物(EN 206-1)

- 碱-骨料反应(EN 206-1、相关国家标准)

58
EN 1992-1-1:2004 (E)

由以下原因引起的物理侵蚀:

- 温度变化

- 磨损(见4.4.1.2(13))

- 透水(EN 206-1)

59
表4.1:与EN 206-1中所述环境条件有关的暴露等级

分类 环境描述 可能出现暴露等级的示例

1 没有侵蚀或腐蚀风险
X0 对于没有钢筋或嵌入金属的混凝土:除冷冻/解冻、磨损
或化学侵蚀以外的所有暴露
对于有钢筋或嵌入金属的混凝土:非常干燥 空气湿度很低时,建筑物内的混凝土

2 由碳化作用诱发的腐蚀
XC1 干燥或者长期潮湿 空气湿度较低情况下,建筑物内的混凝土
长期浸在水中的混凝土
XC2 潮湿,非常干燥 混凝土表面与水长期接触
众多基础
XC3 中等湿度 中度或较高空气湿度条件下,建筑物内的混
凝土
有防雨保护的外部混凝土
XC4 湿-干循环 与水接触的混凝土表面,不属于暴露等级XC2

3 由氯化物诱发的腐蚀
XD1 中度潮湿 与空气传播氯化物接触的混凝土表面
XD2 潮湿,非常干燥 游泳池
与含有氯化物的工业用水接触的混凝土部件
XD3 湿-干循环 与含有氯化物的喷雾接触的桥梁部位
铺筑过的路面
停车地板

4 由海水中氯化物诱发的腐蚀
XS1 与空气中的盐接触,但不直接接触海水 接近海岸的建筑物
XS2 长期浸在水中 部分浸入水中的结构
XS3 潮汐,淋水和喷雾区 部分浸入水中的结构

5 冷冻/解冻侵蚀
XF1 中等水浸润,没有除冰剂 暴露在雨水和冰冻条件下的垂直混凝土表面
XF2 中等水浸润,有除冰剂 接触冰冻和空气中除冰剂的路面结构的垂直
混凝土表面
XF3 高等水浸润,没有除冰剂 暴露在雨水和冰冻条件下的水平混凝土表面
XF4 高等水浸润,有除冰剂或海水 接触除冰剂的路面和桥面
与含有除冰剂和防冻剂的直接喷射接触的混
凝土表面
暴露在冰冻条件下的水下结构浪溅带

6 化学侵蚀
XA1 符合EN206-1的表2要求的轻度侵蚀性化学环境 天然污垢和地下水
XA2 符合EN206-1的表2要求的中度侵蚀性化学环境 天然污垢和地下水
XA3 符合EN206-1的表2要求的高度侵蚀性化学环境 天然污垢和地下水

60
EN 1992-1-1:2004 (E)

注:混凝土的成分会影响钢筋的保护,还会影响混凝土的侵蚀抵抗力。附录 E 给出了针对特定环境暴
露等级的强度等级。这可能导致选择比结构设计要求强度等级更高的强度等级。这种情况下,在
计算最低加固要求和裂缝宽度控制过程中,fctm 值应采用更高强度(见 7.3.2-7.3.4)。

4.3 耐久性要求

(1) P 为使结构实现规定的设计使用寿命,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以防止各结构元件受到相关环
境作用影响。

(2) P 应考虑耐久性要求,并结合下列情况:

结构设计,

材料选择,

施工说明,

施工执行,

质量控制,

检查,

验证,

特殊措施(例如使用不锈钢、涂层、阴极保护)

4.4 验证方法

4.4.1 混凝土保护层

4.4.1.1 概述

(1) P 混凝土保护层是指最接近混凝土表面的钢筋表面(包括连接件和箍筋以及表面的相关钢
筋)与最接近混凝土表面之间的距离。

(2) P 应在施工图纸上指明标准保护层。标准保护层可以定义为最小覆盖cmin(见4.4.1.2)加上
设计偏差裕度∆cdev(见4.4.1.3):

cnom = cmin + Δcdev (4.1)

4.4.1.2 最小保护层 cmin

(1) P 为确保以下各项,应给出最小混凝土保护层cmin
61
- 粘结力的安全转移(参见第7章和第8章)。

- 钢筋防腐(耐久性)

- 有效防火(见EN 1992-1-2)。

(2) P 应使用满足粘结和环境条件要求的cmin较大值。

c min = max{c min,b ; c min,dur + Δc dur , γ − Δc dur , st − Δc dur ,add ;10mm} (4.2)

式中:

cmin,b 归因于粘结要求的最小保护层,见4.4.1.2(3)

cmin,dur 归因于环境条件的最小保护层,见4.4.1.2(5)

∆cdur,γ  其他安全因素,见4.4.1.2(6)

∆cdur,st 由于使用不锈钢而造成的最小保护层折减,见4.4.1.2(7)

∆cdur,add 由于采用其他保护措施而造成的最小保护层折减,见4.4.1.2(8)

(3) 为了安全转移粘结力和确保混凝土的有效压实,最小保护层应不小于表4.2中的cmin,b。

表4.2:归因于粘结要求的最小保护层cmin,b

粘结要求

钢筋布设 最小保护层 cmin,b*

分散 钢筋的直径

捆扎 等效直径(Фn)(见8.9.1)

*:如果骨料最大标称尺寸大于32 mm,则cmin,b应增大5 mm。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粘结预应力筋的后加拉力环形导管和矩形导管以及前加拉力
预应力筋的 cmin,b 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后加拉力导管的推荐值为:

环形管:直径

矩形管:大于较小尺寸,或者相当于较大尺寸的一半

对于 80mm 以上的环形管或矩形管,不做要求。

62
EN 1992-1-1:2004 (E)

前加拉力预应力筋的推荐值为:

1.5 × 钢绞线或者普通钢丝的直径

2.5 × 交错钢丝的直径

(4) 对于预应力筋,锚固件的最小保护层应符合“欧洲技术许可”中的相关规定。

(5) 需要结合暴露等级和结构类别确定标准重量混凝土中钢筋和预应力筋的最小保护层值

cmin,dur 。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结构分类以及 cmin,dur 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对于附


录 E 中的混凝土指示强度,推荐的结构分类(设计使用寿命为 50 年)为 S4,有关
结构分类的修正建议,参见表 4.3N。推荐的最低结构分类为 S1。

表 4.4N(钢筋)和表 4.5N(预应力钢)中给出了 cmin,dur 的推荐值。

表4.3N:推荐的结构分类

结构分类

符合表4.1的暴露等级
标准 XD3/XS2
X0 XC1 XC2/XC3 XC4 XD1 XD2/XS1
/XS3

设计使用寿命 等级 等级 等级 等级 等级 等级 等级增加
为100年 增加 2 增加 2 增加 2 增加 2 增加 2 增加 2 2

强度等级1)2) ≥C30/37 ≥C30/37 ≥C35/45 ≥C40/50 ≥C40/50 ≥C40/50 ≥C45/55


等级 等级 等级 等级 等级 等级 等级
减少1 减少1 减少1 减少1 减少1 减少1 减少1

几何平板构件 等级 等级 等级 等级 等级 等级 等级
(钢筋位置不受 减少1 减少1 减少1 减少1 减少1 减少1 减少1
施工程序影响)

特殊质量 等级 等级 等级 等级 等级 等级 等级
确保混凝土生 减少1 减少1 减少1 减少1 减少1 减少1 减少1
产控制

表4.3N的注释

1. 强度等级和W/C比值被视为相关值。可以考虑特殊成分(混凝土类型,W/C值,细填料),
以生产低渗透性的材料。

2. 如果使用4%以上的加气剂,则限制可以降低一个强度等级。

63
表4.4N:根据EN 10080有关钢筋耐久性的最小保护层值 cmin,dur

cmin,dur (mm)环境要求

符合表4.1的暴露等级
结构分类
X0 XC1 XC2 / XC3 XC4 XD1 / XS1 XD2 / XS2 XD3 / XS3

S1 10 10 10 15 20 25 30

S2 10 10 15 20 25 30 35

S3 10 10 20 25 30 35 40

S4 10 15 25 30 35 40 45

S5 15 20 30 35 40 45 50

S6 20 25 35 40 45 50 55

表4.5N:有关预应力钢耐久性要求的最小保护层值 cmin,dur

cmin,dur (mm)环境要求
符合表4.1的暴露等级
结构分类
X0 XC1 XC2 / XC3 XC4 XD1 / XS1 XD2 / XS2 XD3 / XS3
S1 10 15 20 25 30 35 40
S2 10 15 25 30 35 40 45
S3 10 20 30 35 40 45 50
S4 10 25 35 40 45 50 55
S5 15 30 40 45 50 55 60
S6 20 35 45 50 55 60 65

(6) 混凝土保护层应按其他安全因素∆cdur,γ增加。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cdur,γ 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 0mm。

(7) 如果使用不锈钢或者采取了其他特殊措施,则最小保护层可以减少∆cdur,st。这种情况下,
应考虑对所有相关材料属性的影响,包括粘结。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cdur,st 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在没有进一步说明的
情况下,推荐值为 0mm。

(8) 对于附有额外保护(例如,涂层)的混凝土来说,最小保护层会减少∆cdur,add.

注: 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cdur,add 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在没有进一步说明的
情况下,推荐值为 0mm。

(9) 如果现浇混凝土浇注在其他混凝土元件上(预制或现浇),则钢筋至接口的最小混凝土保
护层可以减少至对应于粘结要求(见上述(3))的值,前提条件是:

64
EN 1992-1-1:2004 (E)

— 混凝土强度等级至少为 C25/30,

— 混凝土表面接触户外环境的时间短(<28 天),

— 接口经过粗糙处理。

(10) 对于未粘结的预应力筋,应按照“欧洲技术许可”要求形成保护层。

(11) 对于不均匀表面(如外露骨料),最小保护层应至少增加5mm。

(12) 如果混凝土(等级XF和XA)上可能出现冷冻/解冻或者化学侵蚀,应特别注混凝土的成分
(见EN 206-1第6章)。这种情况下,有符合4.4要求的保护层通常就足够了。

(13) 对于混凝土磨损,应特别注意符合EN 206-1要求的骨料。另外,通过增加混凝土保护层(牺


牲层),可以允许一定程度上的混凝土磨损。这种情况下,最小保护层cmin应增加k1(对于
磨损等级XM1),增加k2(对于XM2)
,增加k3(对于XM3)。

注:磨损等级 XM1 是指中度磨损,例如充气轮胎车辆在工业场地可能经常遇到的构件


磨损。磨损等级 XM2 是指严重磨损,例如充气轮胎或实心橡胶轮胎叉车在工业场
地可能经常遇到的构件磨损。磨损等级 XM3 是指极度磨损,例如人造橡胶轮胎或
钢制轮胎叉车或履带式车辆在工业场地可能经常遇到的构件磨损。

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 k1、k2 和 k3 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 5mm、


10mm 和 15mm。

4.4.1.3 偏差设计裕度

(1) P 为了计算标称保护层 cnom ,在设计中应增加最小保护层,以考虑到偏差( Δcdev )。所要


求的最小保护层应增加可接受负偏差的绝对值。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 Δcdev 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 10mm。

(2) 对于建筑物,ENV 13670-1给出了可以接受的偏差。通常情况下,该偏差也适用于其他类


型的结构。在选择设计标准保护层值时,应结合该偏差。设计标准保护层值应运用到计算
中,并且在图纸上予以说明,除非规定了一个不同于标准保护层的值(例如最小值)。

(3) 在特定情形下,可以降低接受的偏差以及相应的裕度 Δcdev 。

注:有关某一国家在此类情况下所使用的 Δcdev 减少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


荐值如下:

65
— 如果制作需要遵循质保体系(其监测包括混凝土保护层的测量),则可以降低偏差设
计裕度∆cdev:

10 mm ≥∆cdev ≥5 mm (4.3N)

— 如果可以确保在监测中使用了非常精确的测量装置,并且摒弃了不合格构件(例如
预制元件),则可以降低偏差设计裕度∆cdev:

10 mm ≥∆cdev ≥0 mm (4.4N)

(4) 对于浇注在不均匀表面的混凝土,应通过在设计中允许较大偏差来增加最小保护层。该增
加应符合由不均匀现象引起的差异,但是,对于浇注在轧光地面(包括铺砂石)的混凝土,
最小保护层应至少为k1mm,对于直接浇注在土壤上的混凝土,最小保护层应为k2mm。无
论钢筋保护层具有何种表面特征(例如带肋饰面和外露骨料),也应增加钢筋保护层,以
考虑到不均匀表面(见4.4.1.2(11))。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 k1 值和 k2 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 40mm 和


70mm。

66
EN 1992-1-1:2004 (E)

第 5 章 结构分析

5.1 概述

5.1.1 总体要求

(1) P 结构分析的目的是在整个或部分结构上确定内部作用力和力矩,或应力、应变和位移的
分布情况。若有必要,应进行其他局部分析。

注:在大多常规情况下,分析被用来确定内部作用力和力矩的分布情况,横截面抵抗力的
完全验证或实证均基于此类作用效应。但是,对于一些特殊元件,所采用的分析方法
(例如有限元分析)涉及的是应力、应变和位移,而不是内部作用力和力矩。要求特
殊方法必须使用这些结果,以获得相应的验证结果。

(2) 如果线性应变分布假设无效,则有必要进行局部分析,例如:

— 支撑件附近

— 局部集中荷载

— 梁柱交汇处

— 锚固区

— 横截面的变化

(3) 对于平面应力区域,可以使用简化方法来确定钢筋布置。

注:有关简化方法,参见附录F。

(4) P 应通过结构几何形状和特性的理想化进行分析。选定的理想化设计应适合所合考虑的问
题。

(5) 设计时,应考虑结构在各施工阶段的几何形状和性能及其特性。

(6) P 设计时,应考虑结构的几何形状和性能对结构在各施工阶段的特性的影响。

(7) 运用到分析中的特性的通用理想设计如下:

— 线性弹力特性(见5.4)

— 有限重新分布的线性弹力特性(见5.5)

— 塑性(见5.6)
,包括压拉杆模型(见5.6.4)

— 非线性特性(见5.7)

67
(8) 在建筑物中,如果剪切力和轴向力对线性元件和平板变形造成的影响低于由弯曲造成的影
响的10%,则可以忽略剪切力和轴向力对线性元件和平板变形造成的影响。

5.1.2 有关基础的特殊要求

(1) P 如果地面-结构交互作用对结构的作用效应产生明显影响,则应根据EN 1997-1的要求将


土壤特性和交互作用的效应考虑在内。

注:若需了解有关浅基础分析的其他信息,参见附录G。

(2) 对于扩大基础的设计,可以使用用来描述土与结构相互作用的简化模型。

注:对于简易垫脚和桩帽,通常可以忽略土与结构的相互作用。

(3) 对于单个桩的强度设计,应结合桩、桩帽和支撑土之间的相互作用来确定其作用。

(4) 如果桩布置成几排,则应结合桩间相互作用来评估对各桩的作用。

(5) 如果桩间的净距离大于桩径的两倍,则可以忽略这种相互作用。

5.1.3 荷载实例和组合

(1) P 考虑到作用组合(见EN 1990第6章),应结合相关实例,以便能够在结构或者部分结构


中的所有截面确定临界设计条件。

注:如果要求对某一国家所使用的荷载布置数量进行简化,则可以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
件。以下是建筑物的推荐简化荷载布置:

(a) 包括设计变量和永久荷载 (γ Q Qk + γ G Gk + Pm ) 的备用跨距,以及仅包括永久设计荷载

( γ G Gk + Pm )的其他跨距,

(b) 包括设计变量和永久荷载 (γ Q Qk + γ G Gk + Pm ) 的任意两个相邻跨距。仅包括永久设计荷

载( γ G Gk + Pm )的其他跨距。

5.1.4 二阶效应

68
EN 1992-1-1:2004 (E)

(1) P 如果二阶效应可能明显影响到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以及临界截面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实
现,则应考虑二阶效应(见EN 1990第1章)。

(2) 应根据5.8的要求考虑二阶效应。

(3) 对于建筑物,可以忽略在一定限度以下的二阶效应(见5.8.2(6))。

5.2 几何缺陷

(1) P 在构件和结构分析中,应考虑到结构几何形状中可能偏差的负面影响,以及荷载位置的
负面影响。

注:D在材料安全系数中,通常会考虑横截面尺寸的偏差。这些不应包括在结构分析中。
6.1(4)给出了横截面设计的最低偏心率。

(2) P 在永久和偶然设计情况下,应考虑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缺陷。

(3) 对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无需考虑缺陷。

(4) 以下规定适用于带有轴向压力的构件,以及带有垂直荷载(主要在建筑物中)的结构。数
值与施工标称偏差有关(ENV 13670中的等级1)
。由于使用了其他偏差(例如等级2)的使
用,数值应相应调整。

(5) 可以倾斜度 θ1 表示缺陷,如下确定:

θi = θ0 ⋅α h ⋅α m (5.1)

式中:

θ0 指基准值:

αh 指长度或高度的换算系数: α h = 2 / l ;2 / 3 ≤ α h ≤ 1

αm 指构件数量的换算系数: α m = 0.5(1 + 1 / m)

l 指高度或者长度[m],见(4)

m 指造成整体效应的垂直构件的数量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 θ 0 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 1/200。

(6) 在公式(5.1)中,l和m的定义取决于所考虑的效应,因此可以区别以下三种情形(见表5.1)

— 对隔离构件的影响:l= 构件实际长度,m =1。

— 对支撑系统的影响:l = 建筑物高度,m =构成支撑系统中水平力的垂直构件的数量。

69
— 对分散水平荷载的地板或屋顶隔板的影响:l = 楼层高度,m =构成地板整体水平力的
楼层中的垂直元件数量。

(7) 对于独立构件(见5.8.1)
,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a)或b)考虑缺陷影响:

a) 作为偏心率ei,如下确定:

ei = θ i l 0 / 2 (5.2)

式中,l0 指有效长度,见 5.8.3.2

对于支撑系统中的墙体和隔离支柱,可以始终用 ei = l0/400 作为简化方法,对应于


α h = 1。

b) 作为在形成最大力矩处的横向作用力Hi:

对于无支撑的构件(见图 5.1 a1):

H i = θi N (5.3a)

对于有支撑的构件(见图 5.1 a2):

H i = 2θ i N (5.3b)

式中,N是轴向荷载

注:偏心率适合于静态确定的构件,而横向荷载可以用于确定的构件和未确定的构件。作
用力Hi可以用其他等效横向作用力代替。

a1)无支撑 a2)有支撑

a)带轴向偏心力或侧向力的构件

70
EN 1992-1-1:2004 (E)

b)支撑系统 c1)地面隔板 c2)屋顶隔板

图 5.1:几何缺陷效应示例

(8) 对于结构来说,可以使用横向作用力表示倾斜效应θi,并且与其他作用一起纳入分析中。

对支撑系统的影响(见图5.1 b):

H i = θi ( N b − N a ) (5.4)

对地面隔板的影响(见图 5.1 c1):

H i = θi ( N b + N a ) / 2 (5.5)

对屋顶隔板的影响(见图 5.1 c2):

H i = θi ⋅ N a (5.6)

式中,Na 和 Nb 是构成 Hi 的纵向作用力。

(9) 作为支撑系统中墙体和隔离支柱的一种简化替代方法,偏心率ei = l0/400可以用来掩盖与常


规施工偏差有关的缺陷(见5.2(4))

5.3 结构理想设计

5.3.1 全面分析的结构模型

(1) P 需要结合结构元件的性质和功能对其进行分类,可以分为梁、柱、平板、墙体、板材、
拱门和外壳等。给出了一些规则,以分析这些元件的共用性,以及由这些元件组成的结构
的共用性。

71
(2) 对于建筑物,以下规定(3)到(7)适用:

(3) 梁是指跨距不低于截面整体深度三倍的构件。否则,它应被视为深梁。

(4) 平板是指最小面板尺寸不低于平板整体厚度五倍的构件。

(5) 在下列条件下,承受均匀分布荷载的平板可以被视为单向跨距。

— 带有两个分离(无支撑)且合理的平行边,或

— 属于合理矩形平板的中间部分,该平板支撑在四边,较长跨距与较短跨距之间的比值
大于2。

(6) 出于分析考虑,带肋板和网格板无需被视为分散元件,但是,翼缘或者结构顶部和横胁需
要具有足够的抗扭刚度。假设条件如下:

— 带肋板间距不超过1500mm。

— 翼缘下部带肋板的深度不超过宽度的4倍。

— 翼缘深度至少为带肋板间净距离的1/10或50mm,以较大者为准。

— 横肋的净间距不超过平板整体深度的10倍。

如果带肋板之间插入永久性隔块,则50mm的最小翼缘厚度可以减少至40mm。

(7) 柱是指截面深度不超过其宽度的4倍,并且高度至少为截面深度3倍的构件。否则,应被视
为墙体。

5.3.2 几何数据

5.3.2.1 翼缘的有效宽度(所有极限状态)

(1) P 在T型梁中,有效翼缘厚度(可以假设为均匀的应力状态)取决于腹板和翼缘尺寸、加
载类型、跨距、支撑条件和横向钢筋。

(2) 翼缘的有效宽度应基于零矩点之间的距离 l0,可以从图 5.2 得出该值。

72
EN 1992-1-1:2004 (E)

图 5.2:计算有效翼缘厚度的 l0 定义

注:悬臂梁长度l3应低于相邻跨距的一半,相邻跨距的比值应在2/3和1.5之间。

(3) 可以如下导出 T 型梁或 L 型梁的有效翼缘宽度 beff:

beff = ∑ beff ,i + bw ≤ b (5.7)

式中:

beff ,i = 0.2bi + 0.1l0 ≤ 0.2l0 (5.7a)

beff ,i ≤ bi (5.7b)

(关于符号,参见上图 5.2 和下图 5.3)。

表 5.3:有效翼缘宽度参数

(4) 关于结构分析,如果不需要高精确度,则可以假设在整个跨距上宽度一致。应采用适用于
跨距截面的值。

5.3.2.2 建筑物梁板的有效跨距

注:下列规定主要用于构件分析。对于框架分析,可以使用简化方法(若适用)。

(1) 应如下计算构件的有效跨距leff:

73
leff = ln + a1 + a 2 (5.8)

式中:

ln 支撑表面之间的净距;

可以通过图 5.4 中给出的 ai 值确定跨距末端的 a1 和 a2 的值,其中,t 是指支撑元件的宽


度。

(a)非连续构件 (b)连续构件

(c)视为完全受约束的支撑件 (d)承压

(e)悬臂

图5.4:不同支撑条件下的有效跨距(leff)

74
EN 1992-1-1:2004 (E)

(2) 通常,可以通过假设支撑件没有提供旋转约束来分析连续平板和连续梁。

(3) 如果平板或梁与其支撑件是一体的,则支撑处的临界设计力矩应被视为支撑表面的设计力
矩。通常,转移至支撑元件(例如支柱、墙体等)的设计力矩和反作用应取为弹性值或者
重新分配值中的较大者。

注:支撑表面的力矩应不低于完全固定端力矩的0.65倍。

(4) 不管采用了何种分析方法,如果梁或平板在整个支撑件上是连续的(这可以被视为没有
提供旋转约束,例如在墙体上),则设计支撑力矩(按照等于支撑件之间中心距的跨距进
行计算)可以如下减去∆MEd:

ΔM Ed = FEd ,sup t / 8 (5.9)

式中:

FEd,suP 指设计支撑反作用

t 指支撑件的宽度(见图 5.4 b))

注:如果使用了支承,则t应取为支承的宽度。

5.4 线弹性分析

(1) 基于弹性理论的元件线性分析可以用于使用状态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2) 为了确定作用效应,可以进行线性分析,假设条件如下:

i) 无开裂横截面

ii) 应力-应变线性关系,和

iii) 弹性模量的平均值

(3) 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ULS)下的热力变形、沉降和收缩效应,可以假设一个对应于开
裂截面的刚度降低,忽略拉伸硬化,但包括徐变效应。对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SLS),应
考虑裂缝的逐渐形成。

5.5 通过限制重新分配进行的线弹性分析

(1) P 应考虑力矩重新分配对设计各个方面的影响。

(2) 通过限制重新分配进行的线性分析可以应用到构件分析之中,以验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3) 通过线弹性分析,可以重新分配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计算出的力矩,但是,得出的力矩
分配需要与施加荷载保持平衡。

(4) 在连续平板或连续梁中:
75
a) 主要受挠曲影响

b) 相邻跨距的长度比在0.5和2之间,在下列条件下,可以重新分配弯矩,无需检查旋转
能力:

若 f ck ≤ 50MPa , δ ≥ k1 + k 2 xu / d (5.10a)

若 f ck > 50 MPa , δ ≥ k 3 + k 4 xu / d (5.10b)

≥k5 其中,使用了 B 级和 C 级钢筋(见附录 C)

≥k6 其中,使用了 A 级钢筋(见附录 C)

式中:

δ 指重新分配力矩与弹性弯矩的比值

xu 指在重新分配后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中性轴深度

d 指截面的有效深度

注: 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k1、k2、k3、k4、k5和k6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
荐值为0.44(对于k1),为1.25(0.6+0.0014/εcu2)(对于k2),为0.54(对于k3),为
1.25(0.6+0.0014/εcu2)
(对于k4),为0.7(对于k5),为0.8(对于k6)。εcu2为符合表
3.1要求的极限应变。

(5) 如果无法明确决定旋转能力(例如,在预应力构架的转角处),则不应进行重新分配。

(6) 考虑到支柱设计,应使用框架作用的弹性力矩,而不进行重新分配。

5.6 塑性分析

5.6.1 概述

(1) P 基于塑性分析的方法应仅用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检查。

(2) P 临界截面的展延性应足以支撑将形成的正面机构。

(3) P 塑性分析应依据下限法(静态)或者上限法(动态)。

注:有关某一国家的附录指南,参见不相冲突的补充说明。

(4) 通常,可以忽略以前施加荷载的影响,可以假设作用强度是单一增大。

76
EN 1992-1-1:2004 (E)

5.6.2 梁、框架和平板的塑性分析

(1) P 如果符合5.6.1(2)P中的规定,则在不直接检查旋转能力条件下进行的塑性分析可以用于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2) 如果符合下列所有条件,则可以被视为满足规定的延展性,无需进行确定的验证:

i) 抗拉钢筋的面积是受限制的,因此,在任一截面中

xu/d ≤0.25,如果混凝土强度等级≤C50/60

xu/d ≤0.15,如果混凝土强度等级≥C55/67

ii) B级或C级钢筋

iii) 中间支撑件力矩与跨距力矩的比值应在0.5和2之间。

(3) 应检查支柱的最大塑性力矩,该力矩可以通过连接构件进行转移。对于平板连接件,该力
矩应包括在剪应力计算中。

(4) 进行平板塑性分析时,应考虑任何不均匀钢筋、拐角系筋下拉力以及自由边的扭转力。

(5) 如果非实心平板的响应类似于实心平板(特别是对于扭转效应),可以将塑性分析延伸运
用到非实心平板(肋板、空心板、网格板)的分析中。

5.6.3 旋转能力

(1) 有关连续梁和连续单向跨接平板的简化程序是基于梁/平板区域(长度约为截面深度 1.2


倍)的旋转能力。假设这些区带在相关的组合作用下出现了塑性变形(形成屈服铰区域)

如果有迹象表明在相关组合作用下计算出的旋转值 θs 小于或等于允许的塑性旋转值(见
图 5.5),则视为完成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塑性旋验证。

图5.5:连续梁和连续单向跨接平板的钢筋混凝土截面塑性旋转θs

(2) 在屈服铰区域,xu/d不能超过0.45(如果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或者等于C50/60),不能超过
0.35(如果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或者等于C55/67)

(3) 应根据作用和材料的设计值以及在相应时间内预加应力的平均值确定旋转θs。

77
(4) 在简化程序中,可以通过将允许旋转的基准值θpl,d乘以取决于剪切长细比的修正系数kλ来确
定允许的塑性旋转。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θpl,d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有关B级和C级钢(不建议
将A级钢用于塑性分析)和小于或者等于C50/60和C90/105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推荐
值,见图5.6N。

C 55/67至C 90/105范围之间的混凝土强度可以通过内插得到。该值适用于剪切长细比λ=
3.0。对于不同的剪切长细比,θpl,d应乘以kλ:

kλ = λ / 3 (5.11N)

式中,λ 是指零点与重新分配后最大力矩之间的距离与有效深度 d 之间的比率。

作为一种简化方法,λ 可以用来计算弯矩和剪切的一致设计值:

λ = M sd /(VSd ⋅ d ) (5.12N)

图5.6N:B级和C级钢筋钢筋混凝土截面的允许旋转基准值θpl,d该值适用于剪切长细比λ= 3.0

5.6.4 压拉杆模型分析

(1) 压拉杆模型可以用于连续区域中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有关梁和平板的开裂状态,参
见6.1-6.4),也可用于非连续区域中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及详细设计(参见6.5)
。通常,
这些区域会从非连续部分中伸出来一段距离h(构件截面深度)。如果假设在横截面内呈线
性分布(如平面应变),则压拉杆模型也可以用于构件。

(2) 如果能够确保压拉杆模型的近似相容性(尤其是重要压杆的位置和方向应根据线弹性理论
进行定位),则也可以通过压拉杆模型进行使用状态验证,例如验证钢筋应力及裂缝宽度

78
EN 1992-1-1:2004 (E)

控制。

(3) 压拉杆模型包括代表压应力区的压杆,代表钢筋的拉杆和连接节点。应通过与承载能力极
限状态下的施加荷载保持平衡来确定压拉杆模型的元件作用力。应根据6.5中给出的规则确
定压拉杆模型中元件的尺寸。

(4) 压拉杆模型的拉杆的位置和方向应与对应的钢筋保持一致。

(5) 开发合适压拉杆模型的可能方法包括采用应力迹线方法和按照线弹性理论进行分配的方
法或加载路径方法。可以通过能量标准对所有压拉杆模型进行优化。

5.7 非线性分析

(1) 如果能够同时达到平衡性和兼容性,并且假设材料具备有效的非线性特征,则非线性分
析方法既可以用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分析,也可以用于使用状态分析。这种分析既可以
是一阶,也可以是二阶。

(2) 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应检查局部临界截面抵抗非弹性变形的能力,并应适当考虑不确
定度。

(3) 对于主要承受静荷载的结构,通常可以忽略以前施加荷载的效应,并且可以假设作用强度
呈单一增加。

(4) P 使用非线性分析时,应使用代表实际刚度并结合失效不确定度的材料特性。应仅使用那
些在相互应用场内有效的设计方式。

(5) 在无法忽略二阶效应的长细结构中,可以使用5.8.6中给出的设计方式。

5.8 轴向荷载二阶效应分析

5.8.1 定义

二轴弯曲度:两个主轴的同时弯曲。

被支撑构件或被支撑系统:结构构件或结构子系统,假设它们在分析和设计中不会对结构的整
体水平稳定性造成影响。

支撑构件或支撑系统:结构构件或子系统,假设它们在分析和设计中会对结构的整体水平稳定
性造成影响。

压曲:由构件或结构在轴向压力和没有横向荷载情况下的不稳定性引起的失效。

注:由于存在缺陷和横向荷载,上述“完全压曲”不是真实结构中的一种承载能力极限状
态,但是,在有些分析方法中,标准压曲荷载可以用作二阶分析的一个参数。

压曲荷载:出现压曲时的荷载;对于独立的弹性构件,它与欧拉荷载是同一个意思。

79
有效长度:用来解释挠度曲线形状的长度;也可以被解释为压曲长度,例如带有连续法向力的
两端铰接柱,两端铰接柱与实际构件具有相同的横截面和压曲荷载。

一阶效应:不考虑结构变形效应而计算出的作用效应,但包括几何形状缺陷。

独立构件:被独立的构件,或者在结构设计时可能被视为独立的构件;图5.7给出了有不同边界
条件的独立构件示例。

标准二阶力矩:某些设计方法中采用的二阶力矩,给出一个与横截面极限强度相容的总力矩(见
表5.8.5(2)
)。

二阶效应:由结构性变形引起的其他作用效应。

5.8.2 概述

(1) P 本条款描述了结构特性会明显受到二阶效应影响的构件和结构(例如柱、墙体、桩、拱
门和外壳)。整体二阶效应可能出现带有柔性支撑系统的结构中。

(2) P 如果考虑了二阶效应,见(6),则应在变形状态下验证平衡性和抵抗力。计算变形时,应
考虑到相关的断裂效应、非线性材料特性和徐变。

注:在假定线性材料特性分析中,可以通过降低刚度来考虑这种情况,参见5.8.7。

(3) P 若有必要,分析应包括相邻构件和基础的挠曲效应(土与结构的相互作用)。

(4) P 应考虑在变形方向上的结构特性,必要时,应考虑二轴弯曲。

(5) P 轴向荷载的几何形状和位置不确定度应视为基于几何缺陷的其他一阶效应,参见5.2。

(6) 如果二阶效应低于对应一阶效应的10%,则可以忽略二阶效应。5.8.3.1给出了独立构件的
简化标准,5.8.3.3给出了结构的简化标准。

5.8.3 二阶效应简化标准

5.8.3.1 独立构件的长细比标准

(1) 作为5.8.2(6)的一种替代方法,如果长细比λ(见5.8.3.2中的定义)低于λlim值,则可以忽略
二阶效应。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λlim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如下得出:

λlim = 20⋅A⋅B⋅C/√n (5.13N)

式中:

A = 1 /(1 + 0.2ϕ ef ) (若 φef 未知,则可以使用 A = 0.7)

80
EN 1992-1-1:2004 (E)

B = 1 + 2ω (若ω未知,则可以使用B = 1.1)

C = 1.7 - rm (若rm未知,则可以使用C = 0.7)

φef 有效徐变比,见5.8.4;

ω = Asfyd /(Acfcd);钢筋受力比;

As 指纵向钢筋的总面积;

n = NEd /(Ac fcd);相关法向力

rm = M01/M02;力矩比;

M01,M02指一阶端部力矩, M 02 ≥ M 01

如果端部力矩M01和M02在同一侧施加拉力,则rm应取正值(即C ≤1.7),否则,取负值(即C > 1.7)。

在下列情况下,rm应取为1.0(即C = 0.7):

— 对于支撑构件,在此类构件中,一阶力矩主要来自缺陷或横向荷载

— 一般对于无支撑构件

(2) 对于二轴弯曲,可分别在各个方向检查长细比标准。根据检查结果,二阶效应(a)可以在两
个方向上予以忽略,(b)应在一个方向上予以考虑,或(c)应在两个方向上予以考虑。

5.8.3.2 独立构件的长细比和有效长度

(1) 长细比定义如下:

λ = l0 / i (5.14)

式中:

l0 指有效长度,参见 5.8.3.2(2)至(7)

i 指无断裂混凝土截面的回转半径

(2) 有关有效长度的一般定义,参见5.8.1。关于有连续横截面的独立构件的有效长度示例,见
图5.7。

81
图5.7:独立构件不同压曲模式和有效长度示例

(3) 对于常规框架中的受压构件,应通过如下确定的有效长度l0来检查长细比标准(见5.8.3.1)

被支撑构件(见图 5.7(f)):

⎛ k1 ⎞ ⎛ k2 ⎞
l0 = 0.5l ⋅ ⎜⎜1 + ⎟⎟ ⋅ ⎜⎜1 + ⎟⎟ (5.15)
⎝ 0.45 + k1 ⎠ ⎝ 0.45 + k 2 ⎠

无支撑构件(见图 5.7(g)):

⎧ k ⋅k ⎛ k ⎞ ⎛ k ⎞⎫
l0 = l ⋅ max ⎨ 1 + 10 1 2 ; ⎜⎜1 + 1 ⎟⎟ ⋅ ⎜⎜1 + 2 ⎟⎟ ⎬ (5.16)
⎩ k1 + k 2 ⎝ 1 + k1 ⎠ ⎝ 1 + k 2 ⎠ ⎭

式中:

k1,k2 分别指端部 1 和 2 的相关旋转限制挠度:

k = (θ / M ) ⋅ ( EI / l )

θ 指弯矩 M 受限构件的旋转;
见图 5.7(f)和(g)

EI 指受压构件的弯曲刚度,见 5.8.3.2(4)和(5)

l 指端部互有约束的受压构件的净高

注: k = 0 指刚性旋转约束的理论限值,k =∞表示完全没有约束的限值。由于在实践中很
少出现完全刚性限制,因此,k1和k2的最小值推荐为0.1。

(4) 如果在节点处的邻近受压构件有可能影响到压曲旋转,则k定义中的(EI /l)应替换为[(EI /


l)a+(EI / l)b],a和b分别表示在节点之上和节点之下的受压构件。

82
EN 1992-1-1:2004 (E)

(5) 在有效长度的定义中,限制构件的刚度应包括断裂效应,除非可以证明其在承载能力极限
状态下不会出现断裂。

(6) 对于上述(2)和(3)以外的情况(有不同法向力或横截面的构件),应通过基于压曲荷载的有
效长度检查5.8.3.1的标准(例如,使用数字方法计算):

l0 = π EI / N B (5.17)

式中:

EI 指有代表性的弯曲刚度

NB 指用 EI 表示的压曲荷载

(在公式(5.14)中,I 应对应 EI)

(7) 在通过12.6.5.1中的系数β计算墙体的有效长度时,可以允许横向墙体存在限制效应。在公
式(12.9)和表12.1中,lw会替换为根据5.8.3.2确定的l0。

5.8.3.3 建筑物的整体二阶效应

(1) 作为5.8.2(6)的替代方法,在下列条件下,可以忽略建筑的整体二阶效应:

FV , Ed ≤ k1 ⋅
ns

∑ Ecd I c (5.18)
n s + 1.6 L2

式中:

FV,Ed 指总垂直荷载(在被支撑构件和支撑构件上)

ns 指楼层

L 指力矩限制水平以上的建筑物的总体高度

Ecd 指混凝土弹性模量的设计值,见 5.8.6(3)

Ic 指支撑构件的二次矩区域(无断裂混凝土截面)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k1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0.31。

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条件时,公式(5.18)才是有效的:

— 扭转不稳定不是主导因素,即结构是合理对称的。

— 可以忽略整体剪切变形(例如,主要由剪切墙体组成的、无大型开孔的支撑系统)

— 支撑构件牢牢地固定在基础上,即可以忽略旋转

— 支撑构件沿高度分布的刚度是合理连续的

83
— 总垂直荷载按每楼层大约相同的增量增大

(2) 如果可以确认支撑构件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没有断裂现象,则公式(5.18)中的k1可以
替换为k2。

注1: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k2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0.62。

注2:如果支撑系统存在着明显的的整体剪切变形和/或端部旋转,请参见附录H(附录H还
给出了有关以上原则的背景信息)。

5.8.4 徐变

(1) P 在做二阶分析时,应考虑徐变效应,还应考虑一般徐变条件(见3.1.4)和组合荷载条件
下的不同荷载持续时间。

(2) 可以通过有效的徐变比φef来考虑荷载的持续时间,当然这也是更为简单的一种方式,在与
设计荷载一起使用时,会形成对应于准永久荷载的徐变变形。

ϕ ef = ϕ ( ∞ ,t 0 ) ⋅ M 0 Eqp / M 0 Ed (5.19)

式中:

φ(∞,t0) 指符合 3.1.4 要求的最终徐变系数

M0Eqp 指在准永久性荷载组合条件下(SLS)的一阶弯矩

M0Ed 指在设计荷载组合条件下(ULS)的一阶弯矩

注: 也可以使φef基于MEqp和MEd,但是,这要求对φef=φ(∞,t0)的准永久性荷载条件下的稳
定性进行反复确认。

(3) 如果M0Eqp / M0Ed在构件或结构中互不相同,则可以计算最大弯矩截面的比率,或者使用有


代表性的平均值。

(4) 如果符合下列三项条件,则可以忽略徐变效应,即可以假设φef = 0:

— ϕ ( ∞ ,t 0 ) ≤ 2

— λ ≤ 75

— M 0 Ed / N Ed ≥ h

式中,M0Ed指一阶力矩,h指在对应方向上的横截面深度。

注: 如果仅达到根据5.8.2(6)或5.8.3.3要求忽略二阶效应的条件,则忽略二阶效应和徐变
效应有点保守,除非钢筋受力比(ω,见5.8.3.1(1))至少为0.25。

84
EN 1992-1-1:2004 (E)

5.8.5 分析方法

(1) 分析方法包括基于非线性二阶分析的一般方法,参见5.8.6和以下是两种简化方法:

(a) 基于标称应变的方法,见5.8.7

(b) 基于标称弯曲的方法,见5.8.8

注1: 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简化方法(a)和(b),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

注2: 简化方法(a)和(b)给出的标称二阶力矩有时大于对应于不稳定性的力矩。这是为了确
保总力矩与横截面抵抗性是相容的。

(2) 如果可以近似估算出标称刚度值,则方法(a)既可以用于分析独立构件,也可以用于分析整
个结构,见5.8.7。

(3) 方法(b)主要适用于独立构件分析,见5.8.8。但是,在有关于曲率分配实际假设情况下,
5.8.8中提到的方法也可以用于结构分析。

5.8.6 一般方法

(1) P 一般方法基于非线性分析,包括几何非线性,即二阶效应。5.7中有关非线性分析的一般
规则适用。

(2) P 应采用适用于整体分析的混凝土和钢筋的应力-应变曲线。应考虑徐变效应。

(3) 可以使用3.1.5、公式(3.14)和3.2.3(图3.8)中给出的钢筋和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通
过基于设计值的应力-应变示意图,可以直接通过分析获取最终荷载的设计值。在公式
(3.14)和k-值中,fcm可以替换为设计受压强度fcd,Ecm可以如下替换:

E cd = Ecm / γ cE (5.20)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γcE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1.2。

(4) 如果没有更精确的模型,则可以按5.8.6(3)将混凝土应力-应变示意图中的所有应变值乘以
系数(1 + φef)来考虑徐变情况,其中,φef指符合5.8.4要求的有效徐变比。

(5) 可以将拉伸硬化的有利效应考虑进来。

注:此效应是有利的,并且始终可以出于简化考虑予以忽略。

(6) 通常,在众多横截面上都可以满足平衡性和应力相容性条件。简单的替代方法是只考虑临
界横截面,并假设截面之间的曲率有相应变化,例如,类似于一阶力矩或者以另一种方式
进行简化。

85
5.8.7 基于标称刚度的方法

5.8.7.1 概述

(1) 在基于刚度的二阶分析中,应使用挠曲刚度的标称值,同时需要考虑开裂效应、材料非线
性和整体徐变。这也适用于分析所涉及的邻近构件,例如梁、平板或基础。若有必要,应
考虑土与结构的相互作用。

(2) 相比5.8.6(2),得出的设计力矩用于6.1中有关横截面弯矩和轴向力的设计。

5.8.7.2 标称刚度

(1) 下列模型可以用来估算受压长细构件的标称刚度,而这些构件的横截面是随意的:

EI = K c E cd I c + K s E s I s (5.21)

式中:

Ecd 指混凝土弹性模量的设计值,见 5.8.6(3)

Ic 指混凝土横截面的惯性力矩

Es 指钢筋弹性模量的设计值,见 5.8.6(3)

Is 指混凝土面积的二次矩,大约在混凝土面积的中心位置

Kc 指开裂效应系数,见 5.8.7.2(2)或(3)

Ks 指钢筋影响系数,见 5.8.7.2(2)或(3)

(2) 如果 ρ ≥ 0.002 ,则在公式(5.21)中可以使用下列系数:

Ks = 1 (5.22)

K c = k1k 2 /(1 + ϕ ef )

式中:

ρ 指几何钢筋比,As/Ac

As 指钢筋总面积

Ac 指混凝土截面面积

φef 指有效徐变比,见 5.8.4

86
β 指一个取决于 1 阶和 2 阶力矩分配情况的系数,见 5.8.7.3(2)-(3)

NEd 指轴向荷载的设计值

NB 指基于标称刚度的压曲荷载

(2) 对于带有连续横截面和轴向荷载的独立构件,通常可以假定二阶力矩为正弦形分配。然后,

β = π 2 / c0 (5.29)

式中:

c0 指一个取决于一阶力矩分配情况的系数(例如,对于连续的一阶力矩,c0= 8,
对于抛物线型分配,c0 = 9.6,对于对称三角形分配,c0 = 12。

(3) 对于没有横向荷载的构件,根据5.8.8.2(2)的要求,不同的一阶端力矩M01和M02可以替换为
等效的连续一阶力矩M0e。

假设为连续一阶力矩,则应采用c0 = 8。

注:c0 = 8也适用于按双曲率弯曲的构件。需注意的是,一些情况下,根据长细比和轴向力,
端力矩可能大于放大后的等效力矩。

(4) 如果5.8.7.3(2)或(3)不适用,则β= 1通常是一种合理的简化方式。公式(5.28)可以如下计


算:

M 0 Ed
M Ed = (5.30)
1 − ( N Ed / N B )

注:5.8.7.3(4)也适用于某些类型结构的整体分析,例如由剪力墙和类似构件支撑的结构,
这种情况下,主要作用效应是支撑构件中的弯矩。对于其他类型的结构,附录H第
H.2条款中给出了更通用的方法。

5.8.8 基于标称曲率的方法

5.8.8.1 概述

(1) 本方法主要适用于带有连续法向力和确定有效长度l0的独立构件(见5.8.3.2)。本方法给出
了基于挠度的标称二阶力矩,该挠度基于有效长度和估算最大曲率计算得出(见5.8.5(4))

(2) 得出的设计力矩用于6.1中有关横截面弯矩和轴向力的设计。

88
EN 1992-1-1:2004 (E)

5.8.8.2 弯矩

(1) 设计力矩为:

M Ed = M 0 Ed + M 2 (5.31)

式中:

M0Ed 指 1 阶力矩,包括缺陷效应,见 5.8.8.2(2)

M2 指标称 2 阶力矩,见 5.8.8.2(3)

通过 M0Ed 和 M2 的分配情况确定 MEd 的最大值;后者可以被视为在有效长度上的抛物线


或正弦曲率。

注: 对于静态不确定的构件,M0Ed是针对实际边界条件确定的,而M2将取决于边界条件
与有效长度,见5.8.8.1(1)。

(2) 不同的一阶端力矩M01和M02可以替换为等效的一阶端力矩M0e:

M 0 e = 0.6 M 02 + 0.4 M 01 ≥ 0.4 M 02 (5.32)

如果 M01 和 M02 在同一侧施加拉力,则 M01 和 M02 应有相同的符号,否则为相对的符号。

而且, M 02 ≥ M 01 。

(3) 公式(5.31)中的标称二阶力矩M2为

M 2 = N Ed e 2 (5.33)

式中:

NEd 指轴向力的设计值

指挠度 = (1/ r ) l0 / c
2
e2

1/r 指曲率,见 5.8.8.3

l0 指有效长度,见 5.8.3.2

c 指一个取决于曲率分配的系数,见 5.8.8.2(4)

(4) 对于连续横截面,通常使用 c = 10 ≈ π ( 2
)。如果一阶力矩是连续的,则应考虑一个较小值
(8是下限,对应于固定总力矩)。

89
注: π 2 对应于正弦曲率分配。恒定曲率值为8。需注意的是,c取决于总曲率分配,而
5.8.7.3(2)中的 c0 仅仅取决于对应于一阶力矩的曲率。

5.8.8.3 曲率

(1) 对于连续对称横截面构件(包括钢筋),可以使用下列公式:

1 / r = K r ⋅ Kϕ ⋅ 1 / r0 (5.34)

式中:

Kr 指取决于轴向荷载的修正系数,见 5.8.8.3(3)

Kφ 指考虑了徐变的系数,见 5.8.8.3(4)

1 / r0 = ε yd /(0.45d )

ε yd = f yd / E s

d 指有效长度,见 5.8.8.3(2)

(2) 如果不是所有钢筋都集中在相对一侧,但其一部分平行于弯曲平面分布,则d定义如下:

d =(h/2)+ is (5.35)

式中,is 指总钢筋面积的回转半径

(3) 公式(5.34)中的Kr应如下取值:

K r = ( nu − n ) /(nu − nbal ) ≤ 1 (5.36)

式中:

n = NEd /(Ac fcd),相对轴向力

Ned 指轴向力的设计值

nu =1+ω

nbal 指在最大力矩阻力处的 n 值;可以使用 0.4

ω = As fyd /(Ac fcd)

As 指总钢筋面积

Ac 指混凝土横截面面积

(4) 应通过下列系数考虑到徐变效应:

Kϕ = 1 + βϕ ef ≥ 1 (5.37)

90
EN 1992-1-1:2004 (E)

式中:

φef 指有效徐变比,见 5.8.4

β = 0.35 + f ck / 200 − λ / 150

λ 指长细比,见 5.8.3.1

5.8.9 二轴弯曲

(1) 5.8.6所述的一般方法也可以用于二轴弯曲。如果使用了简化方法,则下列规定适用。应特
别注意沿着带有临界组合力矩的构件确认截面。

(2) 在各个主要方向上的独立设计(不考虑二轴弯曲)可以视为第一步。仅需考虑在缺陷具有
最不利效应的方向上的缺陷。

(3) 如果长细比能够满足以下两项条件,则无需进一步检查。

λ y / λz ≤ 2 和 λz / λ y ≤ 2 (5.38a)

如果相对偏心率ey/h和e/b(见图5.7)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e y / heq e z / beq
≤ 0.2 或 ≤ 0.2 (5.38b)
e z / beq e y / heq

式中:

b,h 指堪的宽度和深度

beq = i y ⋅ 12和h eq = i z ⋅ 12 ,适用于等效矩形截面

λy,λz 指长细比 l0/i,分别对于 y-轴和 z-轴

iy,iz 指回转比,分别对于 y-轴和 z-轴

ez = MEdy / NEd;z-轴上的偏心率

ey = MEdz / NEd;y-轴上的偏心率

MEdy 指 y-轴上的设计力矩,包括二阶力矩

MEdz 指 z-轴上的设计构件,包括二阶力矩

NEd 指在各种组合荷载条件下的轴向荷载设计值

91
图5.8:偏心率ey和ez的确定

(4) 如果不符合公式(5.38)中的条件,应考虑二轴弯曲,包括各个方向上的二阶效应(除非
根据5.8.2(6)或5.8.3的规定,可以忽略这些二阶效应)。如果关于二轴弯曲的更准确横截面
设计,则可以使用下列简化标准:

a a
⎛ M Edz ⎞ ⎛ M Edy ⎞
⎜⎜ ⎟⎟ + ⎜ ⎟ ≤ 1.0 (5.39)
⎜ ⎟
⎝ Rdz ⎠ ⎝ M Rdy
M ⎠
式中:

MEdz/y 指在各轴上的设计力矩,包括二阶力矩

MRdz/y 指在各方向上的力矩阻力

a 指阶数

对于圆形或椭圆形横截面,a = 2

对于矩形横截面 NEd/NRd 0.1 0.7 1.0

a= 1.0 1.5 2.0

有中间值的线性内插

NEd 指轴向力的设计值

NRd = Acfcd + Asfyd,截面的设计轴向阻力

式中:

Ac 指混凝土总面积

As 指纵向钢筋面积

92
EN 1992-1-1:2004 (E)

5.9 长细梁的侧向不稳定性

(1) P 若有必要,应考虑长细梁的侧向不稳定性,例如,运输和安装过程中的预制梁,在完工
结构中没有横向支撑件的梁等。应考虑几何形状缺陷。

(2) l / 300的侧向挠度应假设为在无支撑条件下确认的梁几何缺陷,其中,l =梁总长度。在完


工结构中,可以考虑来自连接构件的支撑作用。

(3) 如果符合下列条件,则可能忽略侧向不稳定性有关的二阶效应:

l0 t 50
— 长久现象: ≤ ,并且h/b ≤ 2.5 (5.40a)
b ( h / b )1 / 3

l0 t 70
— 暂时现象: ≤ ,并且h/b ≤ 3,5 (5.40b)
b ( h / b )1 / 3

式中:

l0t 指扭转约束件之间的距离

h 指在 l0t 中心部分的梁的总深度

b 指受压翼缘的宽度

(4) 在设计支撑结构时,应考虑与横向不稳定性相关的扭转情况。

5.10 预应力构件和预应力结构

5.10.1 概述

(1) P 本标准中所述的预应力可以通过应力预应力筋施加到混凝土上。

(2) 预应力效应可以视为一种由预加应变和预加弯曲引起的作用或阻力。应相应计算承载能
力。

(3) 一般情况下,预应力会作为加载的一部分导入EN 1990中规定的组合作用,并且其效应应


包括在施加的内部力矩和轴向力中。

(4) 根据上述(3)中的假设,预应力筋妥对截面阻力的影响应限于超出预应力的其他强度。这是
可以计算出来的,前提是假设预应力筋应力/应变关系的原始作用被预应力效应转移。

(5) P 应避免由预应力筋失效引起的构件脆性破坏。

(6) 应通过下列一种或多种方法避免脆性破坏:

方法A: 满足9.2.1中的最小配筋率。

方法B: 配备先张粘结预应力筋。
93
方法C: 提供进入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便道,以通过无损检测方法或通过监控检查和控制
预应力筋的状况。

方法D: 提供有效的证据证明预应力筋的可靠性。

方法E: 确保以下事项:如果由于在常见作用组合条件下的荷载增加或预应力降低而发生
失效,则在超过极限能力之前,可能出现断裂,同时还需要考虑由断裂效应引起
的力矩重新分配。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选择方法,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

5.10.2 张拉过程中的预应力

5.10.2.1 最大应力

(1) P 施加到预应力筋上的作用力Pmax(即在拉紧状态下施加到有效端的作用力)应不超过以下
值:

Pmax = Ap ⋅ σ p , max (5.41)

式中:

Ap 指预应力筋的横截面面积

σp,max 指施加至预应力筋的最大应力

=最小值{ k1· fpk ; k2· fp0.1k}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k1和k2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k1 = 0.8,k2 = 0.9。

(2) 如果千斤顶处的作用力可以精确测量至预应力最终值的±5%,则允许存在过应力。这种情
况下,最大预应力Pmax可以增至k3·fp0.1k(例如,如果在长线先张力情况下出现意外的高摩
擦)。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k3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0.95。

5.10.2.2 混凝土应力限制

(1) P 应避免在先张构件和后张构件的端部出现局部混凝土压碎或爆裂现象。

(2) 应根据“欧洲技术许可”中的规定来避免在后张锚固件的背部出现局部混凝土压碎或爆裂
现象。

(3) 在施加或转移预应力时的混凝土强度应不低于“欧洲技术许可”中规定的最小值。

(4) 如果分步骤在单个预应力筋中施加预应力,则可以降低规定的混凝土强度。对于“欧洲技

94
EN 1992-1-1:2004 (E)

术许可”中规定的完全预应力,在时间段t的最低强度fcm(t)应为规定混凝土强度的k4 [%]。
在完全预应力的最低强度与规定的混凝土强度之间,可以在完全预应力的k5 [%]与100%之
间插入预应力。

注: 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k4和k5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50(对于k4)

30(对于k5)

(5) 由在拉紧或释放预应力时作用的预应力和其他荷载引起的、在结构中出现的混凝土受压应
力应限制如下:

σ c ≤ 0.6 f ck (t ) (5.42)

式中,fck(t)是指在时间段t时(这时混凝土承受着预应力作用)的混凝土受压强度特征值。

对于先张紧元件,转移预应力时的应力可以增加至k6· fck(t),前提是可以通过测试或预防纵向断
裂的经验来纠正该值。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k6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0.7。

如果受压应力一直超过0.45 fck(t),则应考虑非线性徐变。

5.10.2.3 测量

(1) P 在后张过程中,应通过测量来检查预应力筋的预应力和相关伸长率,并且应控制由摩擦
引起的实际损失。

5.10.3 预应力

(1) P 在给定预应力筋有效端的时间t和距离X(或弧长)情况下,平均预应力Pm,t(x)等于施加
至有效端的最大作用力Pmax,并减去直接损失和根据时间变化的损失(见下文)。需要考虑
所有此类损失的绝对值。

(2) 可以从张拉作用力Pmax中减去直接损失ΔPi(x)求得在张拉和锚固后或在转移预应力后立即
施加到混凝土上的初始预应力值Pm0(x)(时间t = t0),并且应不超过下述值:

Pm 0 ( x ) = Ap ⋅ σ pm 0 ( x ) (5.43)

式中:

σpm0(x) 指在张拉或转移预应力之后立即施加的预应力筋应力

= 最小值{ k7· fpk ; k8fp0.1k}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k7和k8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0.75(对于k7),
0.85(对于k8)。

(3) 在确定直接损失∆Pi(x)时,若有必要,应考虑先张和后张操作的下列直接影响(见5.10.4和

95
5.10.5)。

— 由混凝土弹性变形引起的损失∆Pel

— 由短期松弛引起的损失∆Pr

— 由摩擦引起的损失∆Pμ(x)

— 由锚件滑动引起的损失∆Psl

(4) 应通过预应力方法确定在时间t > t0所产生的预压力平均值Pm,t(x)。除(3)中给出的直接损失


外,应考虑由于混凝土徐变和收缩以及预应力钢的长期松弛而导致预应力随时间变化的损
,并且Pm,t(x)= Pm0(x)- ∆Pc+s+r(x)。
失∆Pc+s+r(x)(见5.10.6)

5.10.4 先张过程中的直接预应力损失

(1) 应考虑在先张过程中出现的下列损失:

(i) 在应力作用过程中:由弯曲部分摩擦引起的损失(例如弯曲钢丝或钢绞线),以及由
锚固设备楔固时引起的损失。

(ii) 在预应力转移至混凝土之前:由先张预应力筋松弛引起的损失,在此期间,在预应力
筋张拉作用和混凝土预应力作用之间出现应力损失。

注:对于热固化,需要修正由收缩和松弛引起的损失,并需要相应评估该损失;还需要考
虑直接热效应(见附录D)。

(iii) 在将预应力转移至混凝土时:在先张预应力筋作用条件下(此时,预应力筋从锚固件
中释放出来)
,由混凝土弹性变形引起的损失。

5.10.5 后张过程中的直接预应力损失

5.10.5.1 由混凝土瞬时变形引起的损失

(1) 应考虑对应于混凝土变形的预应力筋作用力损失,同时考虑到预应力筋应力作用顺序。

(2) 这种损失∆Pel可以如下假设为各预应力筋中的平均损失:

⎡ j ⋅ Δσ c (t ) ⎤
ΔPel = Ap ⋅ E p ⋅ ∑ ⎢ ⎥ (5.44)
⎣ E cm (t ) ⎦
式中:

∆σc(t) 指在时间 t 施加至预应力筋重心的应力变化。

j 是一个系数

96
EN 1992-1-1:2004 (E)

=(n -1)/2n,其中,n 是指相继施加预应力的同一预应力筋数量。粗略计算时,j


可以取为 1/2。

=1,对于由张拉之后施加的永久作用引起的变化。

5.10.5.2 由摩擦引起的损失

(1) 可以如下估算由后张预应力筋中的摩擦引起的的损失∆Pμ(x):

ΔPμ ( x ) = Pmax (1 − e − μ (θ + kx ) ) (5.45)

式中:

θ 指在距离 X 上的角位移之和(不管其方向或符号)

μ 指预应力筋及其导管之间的摩擦系数

k 指内部预应力筋的意外角位移(每个单位长度)

x 指沿着预应力筋距离预应力等于 Pmax 的点的距离(张拉过程中,有效端的作用


力)

有关μ和k值,参见相关的“欧洲技术许可”。μ值取决于预应力筋和导管的表面特性,如果有锈,
则取决于预应力筋的伸长率和预应力筋的投影。

有关意外角位移的k值取决于工艺质量,取决于预应力筋支撑件之间的距离,取决于所使用导
管或套管的类型,并取决于浇注混凝土时的振捣程度。

(2) 如果没有“欧洲技术许可”中给出的数据资料,则可以假设为表5.1中给出的μ值,这种情
况下,使用公式(5.45)

(3) 如果没有“欧洲技术许可”中给出的数据资料,有关内部预应力筋的意外角位移值一般应
在0.005/m < k < 0.01/m范围内。

(4) 对于体外预应力筋,可以忽略由意外角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表5.1:后张预应力筋和外部未粘结预应力筋的摩擦系数μ

外部非绑定预应力筋
内部预应力筋1) HDPE管道/非 钢管/非润 HDPE管道/
钢管/非润滑
润滑 滑 非润滑

冷拉钢丝 0.17 0.25 0.14 0.18 0.12

绞线 0.19 0.24 0.12 0.16 0.10

变形钢筋 0.65 - - - -

圆钢筋 0.33 - - - -

97
1)
对于导管大约灌浆一半的预应力筋

注:HPDE - 高密度聚乙烯

5.10.5.3 锚固损失

(1) 在张拉之后的锚固过程中,应考虑由锚固装置楔形导入引起的损失,以及由锚固件自身变形
引起的损失。

(2) 有关楔形导入值,参见相关的“欧洲技术许可”

5.10.6 随时间变化的先张和后张预应力损失

(1) 通过结合以下两种应力降低情况,可以计算随时间变化的损失:

(a) 由应变降低引起的损失,在永久性荷载条件下由徐变和收缩引起的混凝土变形而造成的损
失。

(b) 在张拉状态下由松弛现象引起的钢筋应力降低。

注: 钢松弛取决于由徐变和收缩引起的混凝土变形。通常,会通过折减系数0.8近似考虑
这种相互作用。

(2) 有关在永久性荷载条件下评估位置x处随时间变化预应力损失的简化方法,参见公式
(5.46)。

Ep
ε cs E p + 0.8Δσ pr + ϕ(t , t 0 ) ⋅ σ c ,QP
E cm
ΔPc + s + r = A p Δσ p ,c + s + r = A p (5.46)
E p Ap A
1+ (1 + c z cp2 )[1 + 0.8ϕ(t , t 0 )]
E cm Ac Ic

式中:

∆σp,c+s+r 是指在时间 t,在位置 x 处由徐变、收缩和松弛引起的预应力筋应力变化的绝


对值

εcs 是指符合 3.1.4(6)要求的估算收缩应变绝对值

Ep 是指预应力钢的弹性模量,见 3.3.3(9)

Ecm 是指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表 3.1)

∆σpr 是指在时间 t,在位置 x 处由预应力钢的松弛引起的预应力筋应力变化绝对值。


其由应力 σP = σp(G+Pm0+ ψ2Q)确定。

其中,σP = σp(G+Pm0+ψ2Q)是指由初始预应力和准永久性作用引起的预应力筋初
始应力。

98
EN 1992-1-1:2004 (E)

φ(t,t0) 是指在时间 t 的徐变系数,在时间 t0 的施加荷载。

σc,QP 是指邻近预应力筋的混凝土中的应力,该应力是由自重和初始预应力及相关准
永久性作用引起的。σc,QP 值可以是自重和初始预应力的部件效应,或完全准永
久性作用组合的效应(σc(G+Pm0+ψ2Q)),视施工阶段而定。

Ap 是指位置 x 处的所有预应力筋的面积。

Ac 是指混凝土截面面积。

Ic 是指混凝土截面面积的二次矩。

Zcp 是指混凝土截重心与预应力筋之间的距离。

公式(5.46)中给出的受压应力和相关应变应使用正号。

(3) 如果使用局部应力值,则公式(5.46)适用于粘结预应力筋;如果使用应力平均值,则公
式(5.46)适用于非粘结预应力筋。对于体外预应力筋,应在理想化偏差点限定的直线截
面之间计算平均值;对于内部预应力筋,在沿着整个长度计算平均值。

5.10.7 分析时的预应力考虑

(1) 二阶力矩可能由体外预应力筋预应力引起。

(2) 预应力二次效应力矩仅出现在静态不确定的结构中。

(3) 对于线性分析,在考虑作用力和力矩的重新分配之前,应应用预应力初始效应和二次效应
(见5.5)。

(4) 在塑性和非线性分析中,预应力的二次效应可以被视为其他塑性旋转,该塑性旋转应包括
在旋转能力检查中。

(5) 在后张预应力筋灌浆之后,可以假设钢筋与混凝土之间是刚性粘结的。但是,在灌浆之前,
预应力筋应被视为未粘结的。

(6) 可以假设体外预应力筋在转向块之间是直线的。

5.10.8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预应力效应

(1) 通常,可以通过Pd,t(x)=γP,Pm,t(x)确定(有关Pm,t(x)的定义,参见5.10.3(4))预加应力的设
计值,有关γp,参见2.2.4.2。

(2) 对于带有永久性非粘结预应力筋的预应力构件,在计算预应力钢中的应力增长时,通常有
必要将整个构件的变形都考虑在内。如果没有进行更具体的计算,则可以假设从有效预应
力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应力的应力增长为∆σp,ULS。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σp,ULS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100Mpa。

99
(3) 如果通过整个构件的变形状态来计算应力增长情况,则应使用材料特性的平均值。应分别
通过分项安全系数γ∆P,suP和γ∆P,inf来确定应力增长的设计值∆σpd= ∆σp·γ∆P。

注: 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γ∆P,suP和γ∆P,inf 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γ∆P,suP和γ∆P,inf
的推荐值分别为1.2和0.8。如果采用了无裂缝截面的线性分析,则可以假设为下限变
形,γ∆P,sup和γ∆P,inf的推荐值为1.0。

5.10.9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疲劳极限状态的预应力效应

(1) P 对于适用性和疲劳计算,应为可能的预应力变化留有一定的裕量。可以如下估算预加应
力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两个特征值:

Pk ,sup = rsup Pm ,t ( x ) (5.47)

Pk ,inf = rinf Pm ,t ( x ) (5.48)

式中:

Pk,sup 指上限特征值

Pk,inf 指下限特征值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rsup和rinf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如下:

— 对于先张或非粘结预应力筋:rsup = 1.05,并且rinf = 0.95

— 对于后张或者粘结预应力筋:rsup = 1.10,并且rinf = 0.90

— 如果采用了适当的措施(例如,先张伸的直接测量),则rsup = rinf = 1.0。

5.11 一些特殊构件的分析

(1) P 支撑在支柱上的板可以定义为平板。

(2) P 剪力墙是指影响到结构侧向稳定性的素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墙体。

注:有关平板和剪力墙分析的更多信息,参见附录I。

100
EN 1992-1-1:2004 (E)

第 6 章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ULS)

6.1 有/无轴力的弯曲

(1) P 本章适用于梁、平板和类似构件的非干扰区域,此类区域在加载前后均保持在平面状
态。可以按照6.5的要求设计和布置梁和其他构件的非连续区域,此类区域没有保持在平
面状态。

(2) P 在确定钢筋混凝土横截面或预应力混凝土横截面的极限力矩阻力时,可以进行以下假
设:

— 截面保持在平面状态

— 粘结钢筋或粘结预应力筋(不管处于受拉或受压状态)中的应变与周边混凝土中的
应变相同。

— 可以忽略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 可以通过3.1.7中给出的设计应力/应变关系示意图导出受压混凝土的应力。

— 可以通过3.2(图3.8)和3.3(图3.10)中的设计曲线图导出加固钢或预应力钢中的应
力。

— 在估算预应力筋中的应力时,需要考虑预应力筋中的初始应变。

(3) P 混凝土中的压应变应限于εcu2或εcu3,取决于所使用的应力-应变关系示意图,见3.1.7和
表3.1。加固钢和预应力钢中的应变应限于εud(若适用);分别参见3.2.7(2)和3.3.6(7)。

(4) 对于由受压力加载的对称布置钢筋横截面,有必要假设最小偏心率e0 = h/30,但不低于


20mm,其中,h是指截面的深度。

(5) 在承受类似同心荷载(e/h <0.1)的部分横截面中,例如箱形梁的受压翼缘,该部分截面


的平均压应变应限于εc2(或εc3,如果使用了图3.4的双线性关系示意图)。

(6) 有关可能的应变分布范围,见图6.1。

(7) 有关带有永久性非粘结预应力筋的预应力构件,参见5.10.8。

(8) 对于外部预应力筋,两个相邻接触点(锚具或转向块)之间预应力钢的应变可以假设是
连续的。这样一来,预应力钢中的应变就等于初始应变,这可以在预加应力操作结束之
后立即实现,并按照接触区域之间结构变形引起的应变进行增加。参见5.10。

101
-预应力钢的拉应变极限

-混凝土的压应变极限

-混凝土的纯压应变极限

图6.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可能应变分布

6.2 剪切

6.2.1 一般验证程序

(1) P 为了验证抗剪强度,给出了下列符号:

VRd,c 指抗剪钢筋时的构件设计抗剪强度。

VRd,s 指可以由弯曲抗剪钢筋支撑的剪切力的设计值。

VRd,max 指可以由构件支撑的、由受压杆压碎限制的最大剪切力的设计值。

在带有斜弦杆的构件中,给出了下列其他值(见图6.2):

Vccd 指受压区域中剪切部分的设计值,例如斜受压弦杆。

Vtd 指拉伸钢筋中剪切部分的设计值,例如斜拉伸弦杆。

102
EN 1992-1-1:2004 (E)

图6.2:带有斜弦杆构件的剪切部分

(2) 带有抗剪钢筋的构件的抗剪强度等于:

VRd = VRd , s + Vccd + Vtd (6.1)

(3) 在构件区域中,如果VEd ≤VRd,c,则无需考虑抗剪钢筋。VEd指所考虑截面上的设计剪切力,


来自外部荷载和预加应力(粘结或非粘结)。

(4) 如果根据设计剪切计算而不要求任何抗剪钢筋,则应根据9.2.2的要求配备最少数量的抗
剪钢筋。对于一些构件,例如平板(实心板、带肋板或空心板),如果有可能重新分配横
向荷载,则可以忽略最小数量的抗剪钢筋。在一些对结构整体抗力和稳定性不会构成重
大影响的次要构件中(例如,跨度为≤2m的过梁),也可以忽略最小数量的钢筋要求。

(5) 在一些区域中,如果根据公式(6.2)
,VEd > VRd,c,则对于VEd ≤VRd(见公式(6.8)),应
配备足够数量的抗剪钢筋。

(6) 在构件的任何部位,设计剪切力和翼缘影响之和VEd - Vccd - Vtd不得超过允许最大值VRd,max


(见6.2.3)。

(7) 纵向拉伸钢筋应能够抵抗由剪切作用引起的其他拉伸力(见6.2.3(7)
)。

(8) 对于主要承受均匀分布荷载的构件,在距离支撑件表面的距离小于d时,无需检查设计剪
切力。规定的抗剪钢筋应继续发挥支撑作用。另外,应确保在支撑处的剪切作用不超过
VRd,max(见6.2.2(6)和6.2.3(8))。

(9) 如果荷载加载在截面底部附近,则除抵抗剪切作用所需的钢筋外,还应配备足够数量的
垂直钢筋,以承载截面顶部的荷载。

6.2.2 不要求设计抗剪钢筋的构件

(1) 如下确定抗剪强度的设计值VRd,c:

VRd ,c = [CRd ,c k (100 ρl f ck )1/3 + k1σ cp ]bw d (6.2.a)

103
取最小值:

VRd ,c = ( v min + k1σ cp )bw d (6.2.b)

式中:

fck 以Mpa为单位

200
k =1+ ≤ 2.0 ,d的单位是mm
d
Asl
ρl = ≤ 0.02
bw d

Asl 指拉伸钢筋的面积,可以伸至该截面以外≥(lbd + d)(见图6.3)


bw 指拉伸面积中横截面的最小宽度[mm]

σcp = NEd/Ac < 0.2 fcd [MPa]

NEd 指由装载和预加应力引起的轴向力[单位:N](对于压缩作用,NEd>0)。可
以忽略变形对NE的影响。

AC 指混凝土横截面的面积[mm2]

VRd,c 指[N]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CRd,c、vmin和k1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Rd,c的推荐值
为0.18/γc,公式(6.3N)中给出了vmin的推荐值,k1的推荐值为0.15。

v min = 0.035k 3 / 2 ⋅ f ck1 / 2 (6.3N)


A — 所考虑的截面

图6.3:公式(6.2)中Asl的定义

(2) 在没有抗剪钢筋的预应力单跨构件中,可以使用公式(6.2a)计算弯曲断裂区域中的抗
剪强度。在弯曲未断裂区域中(如果弯曲拉应力小于fctk,0.05/γc),应通过混凝土的拉伸强
度限制抗剪强度。在这些区域中,如下确定抗剪强度:

I ⋅ bw
VRd ,c = ( f ctd ) 2 + α lσ cp f ctd (6.4)
S

104
EN 1992-1-1:2004 (E)

式中:

I 指面积的二次矩

bw 指在重心轴处的横截面宽度,根据公式(6.16)和(6.17),考虑有导管时
的情况。

S 指在重心轴附近或者上方面积的一次矩

αl = lx/lpt2 ≤1.0,对于预张拉预应力筋

= 1.0,对于其他类型的预加应力

lx 指所考虑截面距离传递长度起始点的距离

lpt2 指符合公式(8.18)要求的预加应力元件传递长度的上限值

σcp 指由轴向荷载和/或预加应力引起的、在重心轴处的混凝土压力(σcP = NEd


/Ac,单位:MPa,NEd > 0,在受压状态下)

对于横截面,如果宽度随着高度发生变化,可能在重心轴以外的轴上出现最大主应力。这种
情况下,应通过计算在横截面各轴处的VRd,c来确定抗剪强度的最小值。

(3) 对于更接近于支撑处的横截面(而不是更接近于弹性重心轴线与偏离支撑件内边缘45°
的直线的交叉点),不要求根据公式(6.4)计算抗剪强度。

(4) 有关承受弯矩和轴向力的构件,这些构件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挠曲时不会出现断裂,
请参见12.6.3。

(5) 对于纵向钢筋的设计,在挠曲断裂区域中,MEd-线应在不利方向上偏移aI = d的距离(见


(9.2.1.3(2))

(6) 对于在距离支撑件边缘(或支承中心,如果使用了柔性支承)0.5d ≤av ≤2d的距离内将荷


载施加在上部边缘的构件,该荷载对剪切力的影响作用VEd可以乘上β= av/2d。这种缩减
方法可以用来检查公式(6.2.a)中的VRd,c。只有在纵向钢筋完全锚固在支撑件上时,这
种方法才是有效的。如果av ≤0.5d,则应使用av = 0.5d。

但是,不减去β而计算出的剪切力VEd应始终满足以下条件:

VEd ≤ 0.5bw dvf cd (6.5)

式中,v指剪切断裂混凝土强度的折减系数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v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如下:

⎡ f ⎤
v = 0.6⎢1 − ck ⎥ (fca 的单位:MPa) (6.6N)
⎣ 250 ⎦

105
(a)有直接支撑的梁 (b)梁托

图6.4:支撑件附近的荷载

(7) 可以使用压拉杆模型来设计靠近支撑件和梁托的带载梁。有关这种备选方法,参见6.5。

6.2.3 要求设计抗剪钢筋的构件

(1) 带抗剪钢筋构件的设计需要依据桁架模型(表6.5)。有关腹板中斜撑压杆角度θ的限值,
参见6.2.3(2)。

图6.5中显示了下列符号:

α 指抗剪钢筋与垂直于剪切力的梁轴线之间的角度(图6.5显示了正测量值)

θ 指混凝土压杆与垂直于剪切力的梁轴线之间的角度

Ftd 指纵向钢筋中拉伸力的设计值

Fcd 指在纵向构件轴线方向上混凝土压力的设计值

bw 指张拉弦杆与受压弦杆之间的最小宽度

z 指内杆臂,对于有恒定深度的构件,对应于所考虑元件的弯矩。在无轴向力钢筋
混凝土的剪力分析中,通常可以使用近似值z = 0.9d。

在带有斜撑预应力筋的元件中,应在拉伸弦杆处配备纵向钢筋,以承载由(3)中所述剪切力引
起的纵向拉伸力。

106
EN 1992-1-1:2004 (E)


A - 受压弦杆 □
B - 压杆 □
C -拉伸弦杆 □
D - 抗剪钢筋

图6.5:抗剪钢筋构件的捆绑模式和符号

(2) 应限定角度θ。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θ限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有关推荐值,参见公式
(6.7N)。

1 ≤ cot θ ≤ 2.5 (6.7N)

(3) 对于带有垂直剪切钢筋的构件,抗剪强度VRd为下列公式的较小值:

Asw
VRd , s = zf ywd cot θ (6.8)
s
,则在公式(6.8)中,fywd值应减至0.8 fywk
注:如果使用公式(6.1)

VRd ,max = α cwbw zν 1 f cd / ( cot θ + tan θ ) (6.9)

式中:

Asw 指抗剪钢筋的横截面面积

s 指箍筋的间距

107
fywd 指抗剪钢筋的设计屈服强度

v1 指剪切断裂混凝土的强度折减系数

αcw 指考虑了受压弦杆中应力状态的系数

注1: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v1和αcw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v1和v。
(见
公式(6.6N))

注2:如果抗剪钢筋的设计应力低于屈服应力特征值fyk的80%,则v1可取为:

v1 = 0.6 ,如果 f ck ≤ 60 MPa (6.10.aN)

v1 = 0.9 − f ck / 200 > 0.5 ,如果 f ck ≥ 60 MPa (6.10.bN)

注3:αcw的推荐值如下:

1,对于非预加应力结构

(1 + σ cp / f cd ) 如果 0 < σ cp ≤ 0.25 f cd (6.11.aN)

1.25 如果 0.25 f cd < σ cp ≤ 0.5 f cd (6.11.bN)

2.5(1 − σ cp / f cd ) 如果 0.5 f cd < σ cp < 1.0 f cd (6.11.cN)

式中:

σcp 是指由设计轴向力引起的混凝土平均压力,正测量值。这可以通过在混凝土截
面上求平均值的方式获得,同时结合钢筋情况。在距离支撑件边缘的距离低于
0.5d cotθ时,无需计算 σcp 值。

注4:如果cotθ=1,则可以如下确定抗剪钢筋的最大有效横截面面积Asw,max:

Asw,max f ywd 1
≤ α cw v1 f cd (6.12)
bw s 2

(4) 对于带有倾斜抗剪钢筋的构件,抗剪强度为下列公式的较小值:

Asw
VRd , s = zf ywd (cot θ + cot α ) sin α (6.13)
s

VRd , max = α cw bw zv1 f cd (cot θ + cot α ) /(1 + cot 2 θ ) (6.14)

注:如果cotθ =1,则最大有效抗剪钢筋的Asw,max值应符合下列公式:

1
Asw,max f ywd α cw v1 f cd
≤ 2 (6.15)
bw s sin α

(5) 在连续VEd区域中(如均匀分布的荷载),可以通过增量的最小值VEd来计算任何长度增量

108
EN 1992-1-1:2004 (E)

l = z(cot θ+ cota)上的抗剪强度。

(6) 如果腹板含有直径φ> bw/8的灌浆导管,则应根据下列公式给出的标称腹板厚度计算抗剪


强度VRd,max:

bw,nom = bw − 0.5Σφ (6.16)

式中, Σφ 是指导管的外径,可以确定最不利等级的 Σφ 。

对于 φ ≤bw /8的灌浆金属管,bw,nom = bw

对于非灌浆管、灌浆塑料管和非粘结预应力筋,标称腹板厚度如下:

bw,nom = bw − 1.2Σφ (6.17)

引入公式(6.17)中的1.2值是为了考虑由横向拉伸引起的混凝土压杆爆裂。如果配备了足够
数量的横向钢筋,则该值可以减至1.0。

(7) 可以如下计算由剪切作用VEd引起的纵向钢筋的附加拉伸力∆Ftd:

ΔFtd = 0.5VEd (cot θ − cot α ) (6.18)

(MEd/z)+ ∆Ftd 的取值应不大于 MEd,max/z,其中,MEd,max 指沿梁柱的最大力矩。

(8) 对于在0.5d ≤av ≤2.0d的距离内将荷载施加在上侧的构件,该荷载对剪切力VEd的影响作用


可以减去β = av/2d。

通过这种方式计算出的剪切力VEd应满足以下条件:

VEd ≤ Asw f ywd sin α (6.19)

式中,Asw⋅fywd是指加载区域之间跨越倾斜剪切裂缝的抗剪钢筋的强度(见图6.6)。应只考虑
在中间强度0.75av范围内的抗剪钢筋。减去β的计算方法应只适用于计算抗剪钢筋。只有在纵向钢
筋完全锚固在支撑位置时,这才是有效的。

图6.6:在压杆直接作用下的短剪切跨矩抗剪钢筋

如果av < 0.5d,则应使用av = 0.5d。

但是,在不减去β情况下计算出的VEd值应始终符合(6.5)。

109
6.2.4 T 型截面腹板与翼缘之间的剪切作用

(1) 通过将翼缘视为一个组合了拉伸钢筋形式拉杆的压杆系统,我们可以计算翼缘的抗剪强
度。

(2) 应配备最小数量的纵向钢筋,如9.3.1所述。

(3) 根据下列公式,通过改变所考虑翼缘部分中的法向力(纵向力),可以确定翼缘一侧与腹
板之间连接处的纵向剪应力vEd:

VEd = ΔFd /( h f ⋅ Δx ) (6.20)

式中:

hf 指连接处的翼缘厚度

∆x 指所考虑的长度,见图6.7

∆Fd 指在长度∆x上翼缘法向力的变化


A - 压杆 □
B – 锚固位置伸出突出点的纵向钢筋
(见6.2.4(7))

图 6.7:翼缘与腹板之间连接处符号

针对∆x可以假设的最大值是力矩为零的那个截面与力矩最大的那个截面之间距离的一半。如
果施加了点荷载,则长度∆x不可以超过两个点荷载之间的距离。

(4) 可以如下确定每个单位长度上的横向钢筋Asf/Sf:

( Asf f yd / s f ) ≥ VEd ⋅ h f / cot θ f (6.21)

为防止压杆在翼缘处开裂,应满足下列条件:

110
EN 1992-1-1:2004 (E)

VED ≤ vf cd sinθ f cos θ f (6.22)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cot θ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如下:

1.0 ≤ cot θ f ≤ 2.0 对于受压翼缘 ( 45o ≥ θ f ≥ 26.5o )

1.0 ≤ cot θ f ≤ 1.25 对于拉伸翼缘 ( 45o ≥ θ f ≥ 38.6o )

(5) 对于翼缘与腹板之间的组合剪切力以及横向弯曲,钢材面积应大于公式(6.21)中给定
的面积,或者为公式(6.21)中给定面积的一半加上横向弯曲所需的面积。

(6) 如果vEd小于或等于kfctd,则不要求超过挠曲需要的额外钢筋。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k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0.4。

(7) 翼缘中纵向拉伸钢筋应锚固在伸出压杆的位置,以便将作用力回传至要求配备钢筋的截
面上的腹板。
(见图6.7中的截面(A-A))。

6.2.5 不同时段浇注混凝土之间界面的剪切力

(1) 除6.2.1-6.2.4中的要求外,在不同时段浇注混凝土之间界面的剪应力应符合下列公式要
求:

VEdi ≤ VRdi (6.23)

vEdi 是指界面上剪应力的设计值,如下确定:

vEdi = βVEd /(z bi) (6.24)

式中:

β 指新浇混凝土区域的纵向应力与受压区域或拉伸区域的合计纵向应力之间的比
率,所考虑的截面均需计算这两种应力

VEd 指横向剪切力

z 指集剖面的杆臂

bi 指界面的宽度(见图6.8)

vRdi 指界面处的设计抗剪强度,按照下列公式确定:

VRdi = cf ctd + μσ n + ρf yd ( μ sin α + cos α ) ≤ 0.5vf cd (6.25)

式中:

c和μ 指取决于界面粗糙度的系数(见(2))

fctd 见3.1.6(2)P中的定义

σn 由界面上最小外部法向力引起的单位面积应力,该应力可以与剪切力同时发生

111
作用,受压为正,以使σn < 0.6 fcd,受拉为负。如果σn是拉力,则cfctd应取为0。

ρ  = As / Ai

图 6.8:界面示例

As 指界面上的加固区域,包含普通抗剪钢筋(若有),以及界面两侧的相应锚固装

Ai 指连接区

α 见图6.9中的定义,应通过45° ≤ α ≤ 90°限定

ν 指强度折减系数(见6.2.2(6))


A -新混凝土, □
B - 旧混凝土, □
C -锚固装置

图6.9:刻痕施工缝

(2) 如果没有更详细的说明,则表面可以归类为很光滑表面、光滑表面、粗糙表面或刻痕表
面等,示例如下:

— 很光滑表面:使用钢模具、塑料模具或特制木质模具浇注而成的表面:c = 0.25 且 μ=
0.5

112
EN 1992-1-1:2004 (E)

— 光滑表面:滑模或挤压成型表面,或振动后无需进一步加工的自由表面:c = 0.35
且 μ= 0.6

— 粗糙表面:粗糙度至少为 3mm、间距约为 40mm 的表面,通过架接、骨料外露或等


效的其他方法制成:c = 0.45 且 μ= 0.7

— 锯齿状表面:符合图 6.9 的锯齿状表面:c = 0.50 且 μ= 0.9

(3) 可以采用阶梯形分布的横向钢筋,如图6.10所示。如果使用钢筋(有格构梁的横梁)来
确保两种不同混凝土之间的连接,则钢筋对vRdi的影响可以被视为作用力结果,取自各对
角线,前提是45°≤ a ≤135°。

(4) 可以按照6.2.5(1)计算平板或墙体元件之间灌浆接缝的纵向抗剪强度。不过,如果接缝处
存在着明显的裂缝,则c应取为0(对于光滑接缝和粗糙接缝)
,c应取为0.5(对于刻痕接
缝),(见10.9.3(12))。

(5) 在疲劳荷载或活载荷条件下,6.2.5(1)中c值应减半。

图6.10:规定界面钢筋的剪力示意图

6.3 扭转

6.3.1 概述

(1) P 如果一种结构的静平衡取决于该结构元件的抗扭转性,则应进行全面的扭转设计,包
括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113
(2) 在静态不确定结构中,如果扭转源于只考虑了相容性,并且该结构的稳定性不取决于抗
扭转性,则通常不需考虑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扭转。这种情况下,应通过箍筋和纵向
钢筋形式提供7.3和9.2中所述的最小数量钢筋,以防止过度断裂。

(3) 可以依据薄壁密封截面来计算横截面的抗扭转性,这种情况下,需要通过密封剪切流来
满足平衡要求。复杂形状(例如T型截面)可以分割为一系列小截面,各个子截面模拟
为一个等效的薄壁截面,总抗扭转性取为单个元件能力之和。

(4) 子截面上作用扭矩的分布情况应与其未断裂扭转刚度成比例。对于非实心截面,等效臂
厚应不超过实际墙体厚度。

(5) 可以分别设计各个子截面。

6.3.2 设计程序

(1) 可以按照下列公式计算承受纯扭矩作用的截面的墙体剪应力:

TEd
τ t ,i tef ,i = (6.26)
2 Ak

可以按照下列公式计算由扭转作用引起的墙体i的剪切力VEd,i:

VEd ,i = τ t ,i tef ,i zi (6.27)

式中:

TEd 指施加的设计扭矩(见图6.11)

图6.11:6.3中使用的符号及其含义

Ak 指由相连墙体中线围住的区域,包括中空部分

τt,i 指墙体i的抗扭转剪应力

tef,i 指有效墙体厚度。可取为A/u,但不应小于边缘和纵向钢筋中心之间距离的二倍。
对于空心部分,实际厚度为上限

114
EN 1992-1-1:2004 (E)

A 指外围圆周内的横截面总面积,包括中空部分

u 指横截面的外周长

zi 指由相邻墙体交叉点之间距离确定的墙体i的边长

(2) 可以叠加空心构件和实心构件的扭转和剪切效应,假设相同的支撑斜角θ。6.2.3(2)中给
出的θ限值也完全适用于组合剪切和扭转情况。

剪切和扭转加载构件的最大承载能力需要符合 6.3.2(4)中的规定。

(3) 可以按照公式(6.28)计算有关扭转ΣAsl的纵向钢筋的规定横截面面积:

∑A sl f yd
=
TEd
cot θ (6.28)
uk 2 Ak

式中:

uk 指区域Ak的周长

fyd 指纵向钢筋的设计屈服应力Asl

θ 指压杆的角度(见图6.5)

在受压弦杆中,纵向钢筋可以按比例减至可用压力。在拉伸弦杆中,拉伸纵向钢筋应加至另
一钢筋。通常,纵向钢筋应分布在边长zi上,但是,对于较小的截面,可以集中在该长度的末端。

(4) 需要通过混凝土压杆的能力限定承受扭转和剪切作用的构件的最大阻力。为了不超过这
个限度,应满足下列条件:

TEd / TRd ,max + VEd / VRd , max ≤ 1.0 (6.29)

式中:

TEd 指设计扭转力矩

VEd 指设计横向作用力

TRd,max 指符合下列公式的设计抗扭转力矩

TRd ,max = 2vα cw f cd Ak t ef ,i sin θ cosθ (6.30)

式中,ν符合6.2.2(6)的规定,并且αc取自公式(6.9)

VRd,max 指符合公式(6.9)或(6.14)要求的最大设计抗剪切性。在实心横截面中,腹
板的整个宽度可以用来确定VRd,max

(5) 对于近似于矩形的实心截面,只要求配备最小数量的钢筋(见9.2.1.1)
,但是,需要满足
下列条件:

TEd / TRd ,c + VEd / VRd ,c ≤ 1.0 (6.31)

式中:
115
TRd,c 指扭转开裂力矩,可以通过设置τt,i = fctd来确定

VRd,c 按照公式(6.2)

6.3.3 翘曲扭转

(1) 对于封闭式薄壁横截面和实心横截面,通常可以忽略翘曲扭转。

(2) 在开放薄壁构件中,有必要考虑翘曲扭转。对于长细的横截面,应依据梁格栅模型进行
计算,对于其他情况,应依据桁架模型进行计算。所有情况下,应根据有关弯曲和纵向
法向力以及剪切的设计规则进行设计。

6.4 冲孔

6.4.1 概述

(1) P 本章中的规则是对第 6.2 部分的补充,并描述了在实心平板、带实心柱体的网格板和


基础中的冲剪应力。

(2) P 冲剪应力可能来源于集中荷载或施加在相对较小区域上的作用,该区域称为平板或基
础的加载区 Aload。

(3) 图 6.12 给出了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检查冲孔是否失效的一个相应确认模型。

a) 截面

116
EN 1992-1-1:2004 (E)

b) 平面图

图6.12: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检查冲剪应力的最终确认模型

(4) 应在柱体表面和基准控制周界处检查抗剪强度 u1。如果要求配备抗剪钢筋,则应确定进


一步控制周界 Uout,ef,这种情况下,不再需要抗剪钢筋。

(5) 6.4 中的规则主要是针对均匀分布的荷载。在特殊情况下(例如底座),控制周界内的荷


载加至结构系统的阻力,并可以在确定设计冲剪应力时减去此部分荷载。

6.4.2 荷载分布和基准控制周界

(1) 通常,基准控制周界 u1 可以取在距离加载区域 2.0d 的地方,并且在施工时应将其长度降


到最低(见图 6.13)。

假设平板的有效深度是连续的,有效深度通常可以取为:

(d y + d z )
d eff = (6.32)
2
式中,dy 和 dz 分别指在两个相正交方向上的钢筋有效长度。

图6.3:加载区域周围的典型基准控制周界

117
(2) 如果集中应力与一个高压(例如底座土压力)相对,或与荷载影响或与在施加应力区域
外围 2d 距离内的反应相对,则应考虑在小于 2d 的距离处的控制周界。

(3) 对于开孔附近的加载区域,如果加载区域的周界和开孔边缘之间的最短距离不超过 6d,


则从加载区域中心至开孔轮廓的两条切线所形成的控制周界应被视为无效的(见图
6.14)。

图6.14:开孔附近的控制周界

(4) 对于边缘或转角附近的加载区域,如果给定了一个小于上述(1)和(2)中所述周界的控制周
界(不包括无支撑的边缘),则控制周界应如图 6.15 所示。

图6.15:接近或处在边缘或转角的加载区域基准控制周界

(5) 对于边缘或转角附近的加载区域,即小于 d 的距离,一定要配备特殊边缘钢筋,见 9.3.1.4。

(6) 控制截面是指符合控制周界并伸出有效深度 d 的截面。对于恒定深度的平板,控制截面


需要垂直于混凝土土板的中间平面。对于可变深度的平板和底座(非阶梯式底座),有效
深度可以假设为在加载区域周界处的深度,如图 6.16 所示。

图6.16:可变深度底座中的控制截面深度

118
EN 1992-1-1:2004 (E)

(7) 基准控制区域内外的进一步周界 ui 应具有与基准控制周界相同的形状。

(8) 对于 IH<2hH 的圆柱头平板(见图 6.17),只要求在圆柱头外围的控制截面上进行 6.4.3 中


规定的冲剪应力检查。该截面距离柱体质心的距离 rcont 可取为:

rcont = 2d + l H + 0.5c (6.33)

式中:

lH 指柱体表面到柱头边缘的距离

C 指圆柱的直径

对于 lH<2.0hH 且总尺寸 l1 和 l2(l1 = c1 + 2/H1,l2 = c2 + 2/H2,l1 ≤ l2)的带有矩形头部的矩形


柱体(见图 6.17),rcont 值可取下列两个数值中的较小值:

rcont = 2d + 0.56 l1l2 (6.34)

rcont = 2d + 0.69l1 (6.35)

(9) 对于带有加大柱体头部的的平板,其中,IH>2hH(见图 6.18)


,头部和平板内的控制截面
均应进行检查。

(10) 6.4.2 和 6.4.3 中的规则也同样适用于在柱体头部内进行检查,


该柱体头部的 d 值按图 6.18
取为 dH。

(11) 对于圆柱,从柱体质心到图 6.18 中控制截面的距离可以取为:

rcont ,ext = l H + 2d + 0.5c (6.36)

rcont ,int = 2( d + hH ) + 0.5c (6.37)

119
图6.18:带有加大柱头的平板,其中,1H>2(d+hH)

6.4.3 冲剪计算

(1) P 冲剪的设计程序需要依据在柱体表面上和基准控制周界 u1 处进行的检测。如果要求配


备抗剪钢筋,则应确定进一步控制周界 uout,ef(见图 6.22),这种情况下,不再要求配备
抗剪钢筋。以下是沿控制截面的设计剪应力(MPa):

VRd,c 指沿控制截面无抗冲剪钢筋的平板的冲剪阻力设计值

VRd.cs 指沿控制截面有抗冲剪钢筋的平板的冲剪阻力设计值

vRd,max 指沿控制截面的最小冲剪阻力的设计值

(2) 应进行以下检查:

a) 在柱体周界或加载区域周界处,不应超过最小冲剪应力:

VEd < VRd ,max

b) 在下列条件下,不需要配备抗冲剪钢筋:

VEd < VRd ,c

c) 如果 VEd 大于控制截面的 VRd,c 值,则应根据 6.4.5 的要求配备抗冲剪钢筋。

(3) 如果支撑反力偏心于控制周界,则最大剪应力应取为:

VEd
VEd < β (6.38)
ui d

式中:

d 指平板的平均有效深度,可以取(dy + dz)/2,式中,dy、dz 指控制截面 y 方向和


z 方向上的有效深度

120
EN 1992-1-1:2004 (E)

ui 指所考虑控制周界的长度

β 可以按下列公式确定:

M Ed u1
β =1+ k ⋅ (6.39)
VEd W1

式中:

u1 指基准控制周界的长度

k 指一个取决于柱体尺寸 C1 和 C2 之间比率的系数:该系数是不均匀冲剪和弯曲
扭转所形成的不平衡力矩比例的一个函数(见表 6.1)。

W1 对应于图 6.19 所示的剪切分布,并且是基准控制周界 u1 的一个函数。

ui

W1 = ∫ e dl (6.40)
0

dl 指周界的长度增加

e 指距离力矩 MEd 所作用的轴线的距离 dl

表6.1:矩形加载区域的k值

c1/c2 ≤0.5 1.0 2,0 ≥3.0

K 0.45 0.60 0.70 0.80

图6.19:由平板-内部柱体连接处的不平衡力矩引起的冲剪分布

对于矩形柱体:

c12
W1 = + c1c2 + 4c2 d + 16d 2 + 2πdc1 (6.41)
2
式中:

C1 指平行于荷载偏心距的柱体尺寸

121
C2 指垂直于荷载偏心距的柱体尺寸

对于内部圆形柱体,β 值按下列公式取值:

e
β = 1 + 0.6π (6.42)
D + 4d
式中,D 是圆柱直径

对于内部矩形柱体(荷载同时对两轴均偏心),可以下列公式中的近似 β 取值:

2 2
⎛e ⎞ ⎛ ez ⎞
β = 1 + 1.8 ⎜⎜ y ⎟⎟ + ⎜ ⎟ (6.43)
⎜ ⎟
⎝ bz ⎠ ⎝ by ⎠

式中,

ey 和 ez 分别指沿 y 轴和 z 轴的偏心率 Med/VEd

by 和 bz 指控制周界的尺寸(见图 6.13)

注:ey 来自于 z 轴的一个力矩,而 ez 来自于 y 轴的一个力矩。

(4) 对于边缘柱体连接件,如果垂直于平板边缘(来源于平行于平板边缘轴的力矩)的偏离
朝向内部,并且没有平行于边缘的偏离情况,则冲孔应力可被视为沿着控制周界u1*均匀
分布,如图6.20(a)所示。

a)边缘柱体 b)转角柱体

图6.20:缩减基准控制周界u1*

如果在两个正交方向上都有偏离情况,则可以使用下列公式获取 β 值:

u1 u
β= + k 1 e par (6.44)
u1* W1

122
EN 1992-1-1:2004 (E)

式中:

u1 指基准控制周界(见图 6.15)

u1* 指缩减基准控制周界(见图 6.20(a))

epar 指平行于平板的偏离,由垂直于平板边缘的轴的力矩引起

k 可以通过表 6.1 确定该值,用 c1/2c2 替代 c1/c2

W1 由基准控制周界 u1 计算得出(见图 6.13)

对于图 6.20(a)所示的矩形柱体:

c 22
W1 = + c1c 2 + 4c1d + 8d 2 + πdc 2 (6.45)
4
如果垂直于平板边缘的偏离没有朝向内部,则公式(6.39)适用。在计算 W1 时,应通过测量
控制周界的质心得出偏心率 e。

(5) 对于转角柱体连接件,如果偏离朝向平板内部,则可以假设冲剪力沿缩减控制周界 U1*


均匀分布,如图 6.20(b)所示。这样,可如下获取 β 值:

u1
β= (6.46)
u1*

如果偏离朝向外部,则公式(6.39)适用。

(6) 如果结构的侧向稳定性不依赖于平板和柱体之间的构架作用,并且相邻跨距的长度相差
不超过 25%,则可以使用近似 β 值。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β值,可能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有关推荐值,参见图6.21N。

图6.21N:β推荐值

123
(7) 如果集中荷载施加在靠近平板柱体支撑件的地方,则 6.2.2(6)和 6.2.3(8)中给出的剪应力
缩减均为无效的,并且不应计算在内。

(8) 由于土压力的有利作用,可以降低在基座平板上的冲剪力 VEd。

(9) 由穿越控制截面的倾斜预应力筋引起的垂直分量 Vpd 可以视为有利作用(若有必要)


6.4.4 无抗剪钢筋的平板和柱体底座的冲剪阻力

(1) 应通过 6.4.2 中的基准控制截面来评定平板的冲剪阻力。可以按照下列公式计算设计冲剪


阻力[MPa]:

VRd .c = CRd .c k (100 ρl f ck ) + k1σ cp ≥ ( vmin + k1σ cp )


1/3
(6.47)

式中:

fck 的单位:MPa

200
k = 1+ ≤ 2.0 d 的单位:mm
d

ρ l = ρ ly ⋅ ρ lZ ≤ 0.02

ρ ly 和ρ lz 值分别与 y 方向和 z 方向上的粘结拉伸钢有关。 ρly 和 ρlz 值应计算为平均值,

同时考虑平板宽度等于柱体宽度加上各侧 3d。

σ cp = (σ cy + σ cz )/ 2

式中:

σ cy ,σ cz 指在 y 方向和 z 方向上的临界截面普通混凝土应力(单位为 MPa,如果处于受

压状态,则取正值)

N Ed , y N Ed , z
σ c, y = , 且σ c , z =
Acy Acz

N Edy , N Edz 指在柱体内部整个跨度的纵向力和在边缘柱体控制截面上的纵向力。该作用

力可能来自荷载或预应力作用。

AC 指符合 NEd 定义的混凝土面积

124
EN 1992-1-1:2004 (E)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CRd,c、Vmin和k1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CRd,c的推荐值
为0.18/γc,Vmin的推荐值可以通过公式(6.3N)求得,k1的推荐值为0.1。

(2) 应在距离柱体外围 2d 的控制周界处确认柱体底座的冲剪阻力。

对于同心荷载,净作用力为

VEd .red = VEd − ΔVEd (6.48)

式中:

VEd 指施加的冲剪力

ΔVEd 指所考虑控制周界内的净向上力,即向上的土压力减去底座的自重

VEd=VEd,red/ud (6.49)

V Rd = C Rd ,c k (100ρf ck ) × 2d / a ≥ v min × 2d
1/ 3
(6.50)
a

式中:

a 指从柱体外围到控制周界的距离

CRd.c 见 6.4.4(1)定义

Vmin 见 6.4.4(1)定义

k 见 6.4.4(1)定义

对于偏心荷载

VEd ,red ⎡ M Ed u ⎤
VEd = ⎢1 + k ⎥ (6.51)
ud ⎣ VEd ,redW ⎦

式中,k 见 6.4.3(3)或 6.4.3(4)中的相应定义,W 类似于 W1,但不适用于周界 u。

6.4.5 有抗冲剪钢筋的平板和柱体底座的抗冲剪承载力

(1) 如果要求配备抗剪钢筋,则应按照公式 6.52 进行计算:

vRd ,cs = 0.75vRd ,c + 1.5 ( d / sr ) Asw f ywd ,ef (1/ ( u1d ) ) sin a (6.52)

式中:

Asw 指围绕柱体的抗剪钢筋的一个周界区域[mm2]

Sr 指抗剪钢筋周界的径向间距[mm]

125
fywd,ef 指根据 fywd,ef=250+0.25d≤fywd[MPa]求得的抗冲剪钢筋的有效设计强度[MPa]

d 指正交方向上有效深度的平均值[mm]

α 指由抗剪钢筋和平板平面所形成的角度

如果配备有单线弯曲钢筋,则公式(6.52)中的比率 d / sr 可采用 0.67 值。

(2) 有关抗冲剪钢筋的具体设计要求,参见 9.4.3。

(3) 在靠近柱体处,冲剪阻力限定为下列公式的最大值:

βvEd
VEd = ≤ vRd ,max (6.53)
u0 d

式中:

U0 对于内部柱,u0=柱体外围长度[mm]

对于边缘处的柱, u0 = c2 + 3d ≤ c2 + 2c1 [mm]

对于拐角处的柱, u0 = 3d ≤ c1 + c2 [mm]

c1,c2 指图 6.20 所示的柱体尺寸

v 见公式(6.6)

β 见公式 6.4.3(3)、(4)和(5)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 VRd,max 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 0.5vfcd。

(4) 不要求配备抗剪钢筋的控制周界 Uout(或 Uout,ef,见图 6.22)应按照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u out ,ef = β VEd / (VRd ,c d ) (6.54)

抗剪钢筋的最外围周界应位于距离不超过 kd 且在 Uout(或 Uout,ef,见图 6.22)范围内的地方。

126
EN 1992-1-1:2004 (E)

A 周界 Uout B 周界 Uout,ef

图6.22:内部柱体的控制周界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k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k值为1.5。

(5) 如果将专属产品用作抗剪钢筋,则应通过按照相关“欧洲技术许可”进行的测试来确定
VRd.cs 值,见 9.4.3。

6.5 使用压拉杆模型进行设计

6.5.1 概述

(1) P 如果存在着非线性应变(如支撑件,接近集中荷载或平面应力),则可以使用压拉杆
模型(见 5.6.4)。

6.5.2 压杆

(1) 可以按照公式(6.55)计算在带有横向压力或非横向应力的区域内混凝土压杆的设计强
度(见图 6.23)。

图 6.23:没有横向拉力的混凝土压杆的设计强度

σ Rd ,max = f cd (6.55)

在存在多轴压力的区域内,可以假设一个较高的设计强度。

(2) 除非使用更严格的方法,否则,可以在裂缝压缩区内降低混凝土压杆的设计强度,并且
可以按照下列公式(6.56)计算设计强度(见图 6.24)。

图6.24:有横向拉力的混凝土压杆的设计强度

σ Rd ,max = 0.6vf cd (6.56)

127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 v 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有关推荐值,可以参见公
式(6.57N)

v = 1 − f ck / 250 (6.57N)

(3) 对于处在直接加载区域之间的压杆(例如梁托或短深梁),6.2.2 和 6.2.3 中给出了备选计


算方法。

6.5.3 拉杆

(1) 应按照 3.2 和 3.3 的要求限定横向拉杆和钢筋的设计强度。

(2) 应在节点处充分锚固钢筋。

(3) 要求抵抗集中节点处作用力的钢筋可以涂装一定长度(见图 6.25 a)和 b))。如果节点区


域的钢筋沿着某一元件伸出了相当长度,则该钢筋应分布在受压迹线弯曲(拉杆和压杆)
的长度上。可以如下计算出张拉力 T:

⎛ H⎞
a) 对于部分中断区域 ⎜ b ≤ ⎟ ,见图 6.25a:
⎝ 2⎠

1 b−a
T= F (6.58)
4 b

⎛ H⎞
b) 对于完全中断的区域 ⎜ b > ⎟ ,见图 6.25b:
⎝ 2⎠

1⎛ a⎞
T = ⎜1 − 0.7 ⎟ F (6.59)
4⎝ h⎠

a)部分中断 b)完全中断

128
EN 1992-1-1:2004 (E)

图6.25:使用涂布钢筋在压缩带确定横向拉伸力的参数

6.5.4 节点

(1) P 节点规则同样适用于集中作用力转移至构件或没有采用压拉杆模型设计的区域。

(2) P 节点的作用力应平衡。应考虑垂直于一个平面节点的横向拉伸力。

(3) 集中节点的尺寸和设计对于确定其抗荷载性是很重要的。如果施加点荷载,则可能在支
撑件处、在集中钢筋或预应力筋的锚固区、在钢筋弯曲处和构件连接和转角处形成集中
节点。

(4) 可以如下确定节点内压力的设计值:

a) 在无拉杆锚固的压缩节点处(见图 6.26)

σ Rd ,max = k1vf cd (6.60)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 k1 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 1.0。

式中, σ Rd ,max 指可在节点边缘施加的最大应力。v 的定义见 6.5.2(2)。

图 6.26:无拉杆压缩节点

b) 在某一方向带锚固拉杆的压应力节点处(见图 6.27)

σ Rd ,max = k 2 vf cd (6.61)

式中, σ Rd ,max 指 σ Rd ,1 和 σ Rd , 2 的最大值。v 的定义见 6.5.2(2)。

129
图 6.27:某一方向有钢筋的压应力节点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 K2 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 0.85。

c) 在多个方向带锚固拉杆的压应力节点处(见图 6.28)

图 6.28:多个方向带锚固拉杆的压应力节点

σ Rd ,max = k3vf cd (6.62)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 K3 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 0.75。

(5) 在下列条件下,6.5.4(4)中所给出的设计压应力值应增至 10%(如果下列条件至少有一项


适用):

- 可保证轴压缩,

130
EN 1992-1-1:2004 (E)

- 拉压杆之间的所有角度≥55°,

- 作用于支撑件或点荷载处的应力是均衡的。节点由箍筋限制,

- 钢筋分多层布置,

- 通过轴承布置或摩擦将节点固定好。

(6) 如果已知在压杆的三个方向上的荷载分布情况,则可以按照公式(3.24)和(3.25)检查
三轴压缩节点。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 K4 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 3.0。

(7) 在压缩张拉节点的钢筋锚固开始于节点的起始点,例如,就支撑锚固来说,始于其内表
面(见图 6.27)。锚固长度应伸至整个节点长度。某些情况下,钢筋也可以锚固在节点后
面。对于钢筋的锚固和弯曲,参见 8.4 到 8.6。

(8) 可按图 6.26 确认在三根压杆连接处的平面压缩节点。应按照 6.5.4(4)a)的要求检查主节点


平均应力的最大值 σ0,σ1,σ2,σ3。通常,可以假设下列公式:

Fcd ,1 / a1 = Fcd , 2 / a2 = Fcd ,3 / a3 ,得出 σ cd ,1 = σ cd ,2 = σ cd ,3 = σ cd ,0

(9) 应根据 6.28 分析钢筋弯曲处的节点。应根据 6.5.4(5)检查压杆上的平均应力。应按照 8.4


检查心轴直径。

6.6 锚固和搭接

(1) P 设计粘结应力受限于一个值,该值取决于钢筋表面特性、混凝土抗拉强度和周围混凝
土的受限情况。这取决于保护层、横向钢筋和横向应力。

(1) 根据恒定粘结应力来计算在锚固或搭接处形成规定拉伸力所需的长度。

(2) 有关锚固和搭接的设计规则,参见 8.4 到 8.5。

6.7 局部加载区域

(1) P 对于局部加载区域,应考虑局部压碎(如下所述)和横向拉伸力(见 6.5)。

(2) 对于荷载分布均衡的区域 Ac0(见图 6.29),可按下列公式确定集中阻力:

FRdu = Ac 0 ⋅ f cd ⋅ AC1 / AC 0 ≤ 3.0 ⋅ f cd ⋅ Ac 0 (6.63)

式中:

Ac0 指加载区域,

Ac1 是形状类似于 Ac0 的最大设计分布面积

131
(3) 阻力 FRdu 所需的设计分布面积 Ac1 应满足以下条件:

- 在荷载方向上的荷载分布高度应符合图 6.29 中的条件

- 设计分布区域 AC1 的中心应与穿过加载区域 AC0 的作用力在同一条线上

- 如果作用在混凝土横截面上的压缩力不止一个,则设计分布区域不应搭接。

如果区域 Ac0 的荷载分布不均衡或者如果存在高冲剪力,则 FRdu 值应减小。

图6.29:局部加载区域的设计分布

(4) 考虑到由作用效应引起的拉伸力,应配备钢筋。

6.8 疲劳性能

6.8.1 确认条件

(1) P 应确认结构在特定情况下的抗疲劳性。应分别对混凝土和钢筋进行此类确认。

(2) 对于受到规则荷载循环影响的结构或结构部件(如吊车轨道、交通荷载大的桥梁),应进
行疲劳确认。

6.8.2 疲劳确认的内力和应力

(1) P 应力计算应基于忽略混凝土抗拉强度但满足应变相容性的开裂横截面假设条件。

(2) P 在假设系数为η 的完美粘结条件下,可以通过增大加固钢筋的应力范围来考虑预应力


钢筋和加固钢筋的不同粘结性能效应,按下列公式确定系数η :

132
EN 1992-1-1:2004 (E)

AS + AP
η= (6.64)
AS + AP ξ (φS / φP )

式中:

AS 指钢筋面积

AP 指预应力筋面积

φS 指钢筋的最大直径

φP 指预应力钢筋的直径或等效直径

φP = 1.6 AP ,对于预应力筋

φP = 1.75φwire ,对于单股 7 丝钢绞线,其中, φwire 指钢丝直径

φP = 1.20φwire ,对于单股 3 丝钢绞线,其中, φwire 指钢丝直径

ξ 指混凝土中结结预应力筋与螺纹钢之间的粘结强度比。该值需要符合相关“欧
洲技术许可”中的规定。如果没有给出该值,则可以使用表 6.2 中给出的值。

表 6.2:预应力筋与加固钢筋之间的粘结强度比 ξ

ξ
预应力钢 粘结,后张
先张法
≤C50/60 ≥C70/85

平滑钢筋和钢丝 不适用 0.3 0.15

钢绞线 0.6 0.5 0.25

刻痕钢丝 0.7 0.6 0.3

螺纹钢 0.8 0.7 0.35

注:对于 C50/60 与 C70/85 的中间值,可使用插值。

(3) 在设计抗剪钢筋时,可以使用压拉杆模型或根据公式(6.65)来计算压杆的倾度:

tan θ fat = tan θ ≤ 1.0 (6.65)

式中:

133
θ 指 ULS 设计中假设的梁轴与混凝土压杆之间的角度(见 6.2.3)

6.8.3 作用组合

(1) P 如果需要计算应力范围,则作用应被分为非循环作用和疲劳诱发的循环作用(多次重
复荷载作用)

(2) P 非循环荷载的基本组合形式类似于 SLS 常见组合的定义:

E d = E {Gk , j ; P; ψ 1.1Qk ,1 ; ψ 2.i Qk ,i } j ≥ 1; i > 1 (6.66)

大括号 { }中的的组合作用(称为基本组合)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G
j ≥1
k, j "+" P"+" ψ 1.1Qk ,1 "+" ∑ ψ 2,i Qk ,i
i >1
(6.67)

注:Qk,1 和 Qk,I 指非循环、非永久性作用

(3) P 循环作用需与不利基本组合作用结合使用:

E d = E {{Gk , j ; P; ψ 1.1Qk ,1 ; ψ 2.i Qk ,i }; Q fat } j ≥ 1; i > 1 (6.68)

大括号 { }中的的作用组合(称为基本组合加循环作用),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 ⎞
⎜ ∑ Gk , j "+" P"+" ψ 1.1QK .1 "+" ∑ ψ 2.i Qk ,i ⎟"+" Qfat (6.69)
⎜ ⎟
⎝ j ≥1 i >1 ⎠
式中:

Qfat 指相关疲劳荷载(如 EN 1991 中所述的交通荷载或其它循环荷载)

6.8.4 钢筋和预应力钢筋的确认程序

(1) 对于加固钢筋和预应力钢筋,可以使用相应的 S-N 曲线来确定单一应力振幅的损失 Δσ


(见图 6.30)
。施加荷载应乘以 γF,fat。在 N*循环 ΔσRsk 条件下获得的抗压范围应除以安全
因素 γF,fat。

注 1: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 γF,fat 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 1.0。

134
EN 1992-1-1:2004 (E)

图6.30:疲劳强度特征曲线的形状(钢筋和预应力钢筋的S-N曲线)

注2: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钢筋和预应力钢筋S-N曲线的参数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
件。推荐值见表6.3N和表6.4N,表6.3N和表6.4N分别适用于钢筋和预应力钢筋。

表 6.3N:钢筋 S-N 曲线参数

应力指数 ΔσRsk(MPa)
钢筋类型 N*
k1 k2 在 N*循环条件下
1 6
直钢筋和弯曲钢筋 10 5 9 162.5
7
焊接钢筋和铁丝网 10 3 5 58.5
7
拼接设备 10 3 5 35
注 1:ΔσRsk 值适用于直钢筋。应使用换算系数 ζ = 0.35 + 0.026 D / φ 获得弯曲钢筋的值,式
中,D 指心轴直径,Φ 指钢筋直径

表 6.4N:预应力钢筋 S-N 曲线参数

应力指数 ΔσRsk(MPa)
预应力钢筋 S-N 曲线用于:
N* k1 k2 在 N*循环条件下

先张钢筋 106 5 9 185

后张钢筋
- 塑料管内的单根钢绞线 106 5 9 185
6
- 塑料管内直预应力筋或弯曲预应力筋 10 5 10 150
6
- 钢管内的弯曲预应力筋 10 5 7 120
6
- 拼接设备 10 5 5 80

(2) 对于可变振幅的多次循环,可以按照 Palmgren-Miner 规则加上损失。因此,由相关疲劳


荷载引起的疲劳损失系数 DEd 应满足以下条件:

n(Δσ i )
DEd = ∑ <1 (6.70)
i N (Δσ i )

135
式中:

n(Δσ i ) 指适用循环次数,对于应力范围 Δσi

N (Δσ i ) 指抗循环次数,对于应力范围 Δσi

(3) 如果预应力钢筋或加固钢筋暴露于疲劳荷载,则计算出的应力应不超过钢筋的设计屈服
强度。

(4) 应通过所使用钢筋的拉伸测试确认屈服强度。

(5) 如果使用 6.8 中的规则评估现有结构的剩余使用寿命或评估是否需要加固,则一旦腐蚀


开始,就可以通过减小直条或弯曲钢筋的应力指数来决定应力范围。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 k2 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 5。

(6) P 焊条的应力范围绝对不能超过直条和弯曲钢筋的应力范围。

6.8.5 采用等效应力损失范围进行确认

(1) 如果没有根据 6.8.4 的要求明确核实损失强度,则也可以如下所述对已知荷载的标准情况


(铁路桥和公路桥)进行疲劳确认:

— 6.8.5(3)所述的钢筋等效应力损失范围

— 6.8.7所述的混凝土等效压力损失

(2) 等效应力损失范围方法包括通过单一应力范围的 N*循环表示实际运行荷载。EN 1992-2

给出了有关公路桥和铁路桥上部结构等效应力范围 Δσ S ,equ 计算的相关疲劳荷载模型和

程序。

(3) 对于加固钢筋或预应力钢筋和拼接设备,如果满足下列公式,则应假设有足够的抗疲劳
性:

Δσ Rsk ( N *)
γ F . fat ⋅ Δσ s , equ ( N *) ≤ (6.71)
γ s , fat

式中:

Δσ Rsk ( N *) 指图 6.30 给出的 S-N 曲线中的 N*循环应力范围。

注:见表 6.3N 和 6.4N。

Δσ S ,equ ( N *) 指不同类型钢筋的等效应力损失范围,同时考虑荷载循环 N*次数。对


于建筑物, Δσ S ,equ ( N *) 可以通过 Δσ S , max 求得近似值。

Δσ S ,max 指在相关荷载组合条件下的最大钢筋应力范围。

136
EN 1992-1-1:2004 (E)

6.8.6 其它确认

(1) 如果在常见循环荷载条件下结合基本组合形式的应力范围为 Δσ S ≤ k1 ,则可以假设非焊


接钢筋在张拉条件下具有足够的抗疲劳性。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k1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70MPa。

对于张拉条件下的焊接钢筋,如果在常见循环荷载条件下结合基本组合形式的应力范围为
Δσ S ≤ k 2 ,则可以假设其具有足够的抗疲劳性。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k2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35MPa。

(2) 作为上述(1)的一种简化形式,可以通过常见荷载组合形式进行确认。如果满足条件,
则无需做进一步的确认。

(3) 如果在预应力混凝土中使用了焊接接头或拼接设备,则在常见荷载组合条件下以及预应
力 Pm 的平均值的折减系数为 k3 时,在预应力筋或钢筋的 200mm 范围内,混凝土截面上
应不存在拉伸力。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k3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0.9。

6.8.7 在受压或冲剪条件下进行的混凝土确认

(1) 如果满足以下条件,则可以假设受压混凝土具有令人满意的抗疲劳性。

Ecd ,max,equ + 0.43 1 − Requ ≤ 1 (6.72)

式中:

Ecd ,min,equ
Requ = (6.73)
Ecd ,max,equ

σ cd ,min,equ
Ecd ,min,equ = (6.74)
f cd , fat

σ cd ,max,equ
Ecd ,max,equ = (6.75)
f cd , fat

式中:

Requ 指应力比

137
Ecd ,min,equ 指最低压力等级

Ecd ,max,equ 指最高压力等级

f cd , fat 指符合(6.76.)要求的混凝土设计疲劳强度

σ cd ,max,equ 指 N 循环极限振幅的上部应力

σ cd ,min,equ 指 N 循环极限振幅的下部应力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N(≤106 循环)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N=106
循环。

⎛ f ⎞
f cd , fat = k1 β cc (t 0 ) f cd ⎜1 − ck ⎟ (6.76)
⎝ 250 ⎠

式中:

β cc (t 0 ) 指首次加载时的混凝土强度系数(见 3.1.2(6))

t0 指多天后混凝土上循环荷载的开始时间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 k1 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N=106 次循环的推荐值为 0.85。

(2) 如果条例下列条件,则可以确认受压混凝土的抗疲劳性。

σ c ,max σ c ,min
≤ 0.5 + 0.45 (6.77)
f cd , fat f cd , fat

≤0.9,对于 fck ≤50MPa

≤0.8,对于 fck ≤50MPa

式中:

σ c ,max 指在常见荷载组合条件下的钢丝网最大压力(压力测得值为正值)

σ c ,min 指在上述同一钢丝网处的最小压力(如果出现 σc,max)。如果 σ c ,min 是拉应力,则

σ c ,min 应取为 0。

138
EN 1992-1-1:2004 (E)

(3) 公式(6.77)也适用于受到冲剪作用影响的构件压杆。这种情况下,混凝土强度 f cd , fat 应

减去强度换算系数(见 6.2.2(6))。

(4) 对于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不需要设计抗剪钢筋的构件,在符合下列条件下,可以假设
混凝土可以抵抗由冲剪效应引起的疲劳。

VEd .min
- 对于 ≥ 0;
VEd ,max

VEd . max VEd ,min ⎧当混凝土等级不大于c50 / 60时 , ≤ 0.9


≤ 0.5 + 0.45 ⎨ (6.78)
VRd ,c VRd ,c ⎩ 当混凝土等级大于c55 / 67时 , ≤ 0.8

VEd .min
- 对于 < 0;
VEd ,max

VEd . max VEd ,min


≤ 0.5 − (6.79)
VRd ,c VRd ,c

式中:

VRd ,max 指在常见荷载组合条件下最大冲剪力的设计值

VRd ,min 指在横截面常见荷载组合条件下最小冲剪力的设计值(如果出现 VRd , max )

VRd ,c 指根据公式(6.2a)计算出来的抗剪设计值

139
第 7 章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7.1 概述

(1) P 本章涵盖了一般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包括:

- 应力限制(见7.2)

- 开裂控制(见7.3)

- 挠度控制(见7.4)

在特殊结构中,可能其它限制状态(如振动)是很重要的,但是,这不在本标准论述范围内。

(2) 计算应力和挠度时,应假设横截面没有开裂,但是,弯曲拉应力不得超过 fct,eff。fct,eff 值


可取为 fctm 或 fctm,fl,但是,最小抗拉钢筋的计算值也需要基于该值。为了计算裂缝宽度
和拉伸刚度,应使用 fctm。

7.2 应力限制

(1) P 混凝土中的压应力应有所限制,以避免纵向开裂、细小开裂或严重徐变,这些可能对
结构的使用造成不利影响。

(2) 如果在特定荷载合组合条件下的应力等级超过某一临界值,则可能出现纵向裂痕。此类
裂痕可能导致耐用性降低。如果没有采取其他措施,例如在压缩区进行保护层钢筋加固
或使用横向钢筋进行限制,则在暴露于环境等级为 XD、XF 和 XS(见表 4.1)的区域内,
有必要将压应力限制为 k1fck 值。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k1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0.6。

(3) 如果在准永久荷载条件下的混凝土应力低于 k2fck,则可以假设为线性徐变。如果混凝土


应力超过 k2fck,则应考虑非线性徐变(见 3.1.4)。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k2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0.45。

(4) P 钢筋内的拉应力应有所限制,以避免出现非弹性应变、不合格开裂或变形。

(5) 在特定荷载组合条件下,如果钢筋内的拉应力不超过 k3fyk,则可以假设能够避免不合格


开裂或变形。如果应力是由强制变形引起的,则拉应力不应超过 k4fyk。预应力筋内的应
力平均值不应超过 k5fpk。

注: 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k3、k4和k5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分别为0.8、
1和0.75。

140
EN 1992-1-1:2004 (E)

7.3 裂缝控制

7.3.1 概述

(1) P 裂缝应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即不会损坏结构的正常使用或耐久性,也不会造成表面缺
陷。

(2) 如果钢筋混凝土结构受到由直接荷载或限制或强制变形引起的弯曲、冲剪、扭转或张拉
等的影响,则出现裂缝是很正常的。

(3) 裂缝也可能由其它原因造成,例如在硬化混凝土中出现的塑性收缩或化学膨胀反应。此
类裂缝可能会大到无法接受,但是,有关此类裂缝的避免和控制措施不在本章的讨论范
围内。

(4) 如果裂缝不会影响到结构的使用,则允许存在裂缝,而无需采取措施控制其宽度。

(5) 考虑到结构的计划使用和性能以及限制裂缝的成本,应确定一个限定的裂缝计算宽度
Wmax。

注: 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Wmax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有关暴露等级的推荐值,
参见表7.1N.

表 7.1N:Wmax 推荐值(mm)

带未粘结预应力筋的钢筋构件和预应力
暴露等级 带粘结预应力筋的预应力构件
构件

准永久荷载组合 常见荷载组合

X0、XC1 0.41 0.2

XC2、XC3,XC4 0.22

XD1、XD2、XD3, 0.3
减压
XS1、XS2、XS3

注 1:对于 X0、XC1 暴露等级,裂缝宽度不会对耐久性造成影响,设定这个限制只是为了保证外表


合格。如果对外观不做要求,则可以放宽这个限制。
注 2:另外,对于这些等级,应在准永久性荷载组合条件下检查减压情况。

在无特殊要求情况下(如水密性),可以假设在准永久荷载组合条件下将裂缝计算宽度限制在
表 7.1N 中给出的 Wmax 值通常可以满足有关建筑物中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外观和耐久性要求。

预应力构件的耐久性更有可能受到裂缝的影响。如果没有更具体化的要求,可以假设在常见
荷载组合条件下将裂缝计算宽度限制在表 7.1N 中给出的 Wmax 值通常可以满足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要求。这种减压限制要求粘结预应力筋或导管的所有部件均应处在受压混凝土的 25mm 范围内。

(6) 对于只带有未粘结预应力筋的构件,适用有关钢筋混凝土元件的要求。对于既有粘结预

141
应力筋又有未粘结预应力筋的构件,适用有关带有粘结预应力筋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要
求。

(7) 对于暴露等级为 XD3 的构件,有必要进行特殊测量。相关措施的选择要将取决于侵蚀剂


的特性。

(8) 如果压拉杆模型并且其压杆根据无开裂状态下的压应力轨道进行布置,则可以使用拉杆
力来获取相应的钢筋应力,从而估算裂缝宽度(见 5.6.4(2))。

(9) 可根据 7.3.4 中的规定计算裂缝宽度。一个简单的备用方法是,根据 7.3.3 中的要求来限


制钢筋尺寸或间距。

7.3.2 最小加固区域

(1) P 如果有要求裂缝控制,则在可能出现张拉的地方,要求配备最小数量的钢筋,以控制
裂缝。如果必须,可以从裂缝前的混凝土拉伸力和屈服加固或一个更低的应力之间的均
衡来估计出这个最小量,用来限制裂缝。

(2) 除非更严格的计算证明更小的面积就已足够,则可以如下计算规定的最小加固区域。在
类似于 T 形梁和箱形梁的横截面上,应确定该截面单个部件(腹板、翼缘)的最小加固
区域。

As , minσ s = kc kct , eff Act (7.1)

式中:

As,min 指在拉伸力区域内的钢筋最小面积

Act 指在拉伸力区域内的混凝土面积。这个拉伸力区域是该截面的一个组成部分,
该区域在首次裂缝出现之前计算为拉伸力状态。

σs 指允许在裂缝形成之后出现在钢筋上的最大应力绝对值。这可以取为钢筋的屈

服强度 fyk。不过,需要一个较小的值,以满足根据最大钢筋尺寸或间距(见
7.3.3(2))确定的裂缝宽度限制条件。

fct.eff 指混凝土拉伸强度的平均值,在首次出现裂缝时有效

fct.eff=fctm 或更小的(fctm(t)),如果在 28 天之前出现裂缝

k 指一个系数,该系数考虑了不均匀自平衡应力效应(其可能导致限制力的降低)

=10,对于 h≤300mm 的腹板或宽度小于 300mm 的翼缘

=0.65,对于 h≥800mm 的腹板或宽度大于 800mm 的翼缘

可插入中间值

142
EN 1992-1-1:2004 (E)

kc 指一个系数,该系数考虑了在开裂和拉杆壁更换之前的截面内的应力分布情况

对于纯拉伸力,kc=1.0

对于弯曲或组合有轴向力的弯曲:

- 对于矩形截面和箱形截面的腹板以及 T 形截面:

⎡ σc ⎤
k c = 0.4 ⎢1 − ⎥ ≤1 (7.2)
⎢⎣ k1 (h / h *) f ct ,eff ⎥⎦

- 对于箱形截面和 T 形截面的翼缘:

Fcr
k c = 0.9 ≥ 0.5 (7.3)
Act Fct ,eff

式中:

σ c 指作用在所考虑截面上的混凝土平均应力

N Ed
σc = (7.4)
bh
NEd 指作用在所考虑横截面上的限制状态下的轴向力(压缩力为正值)。应结合
在相关作用组合条件下的预应力和轴向力特征值确定 NEd

h* h*=h,若 h<1.0m

h*=1.0m,若 h≥1.0m

k1 指一个系数,该系数考虑了轴向力对应力分布的影响

k1=1.5,若 NEd 是压缩力

2h *
k1 = ,若 NEd 为拉伸力
3h
Fcr 指在裂缝形成之前的翼缘内拉伸力绝对值,裂缝是由按 fct,eff 计算的开裂力
矩引起的

(3) 可以假设拉伸区域内的粘结钢筋有助于将裂缝控制在距离预应力筋中心≤150mm 的范
围内。这点可以通过将 ξ1 Ap′Δσ p 加到公式(7.1)左侧来实现。

式中:

Ap′ 指 Ac,eff 内先张或后张预应力筋区域

Ac,eff 指围绕深度为 hc,ef 的钢筋或预应力筋的拉伸混凝土的有效区域,式中,hc,ef 是


2.5(h-d)、(h-x)/3 或 h/2 中的较小者(见图 7.1)
143
ξ1 指粘结强度调整比率,该比率考虑了预应力钢筋和加固钢筋的不同直径

φs
= ξ⋅ (7.5)
φp

ξ 指符合 6.8.2 中表 6.2 要求的预应力钢筋和加固钢筋的粘结强度比

φs 指加固钢筋的最大直径

φp 指符合 6.8.2 要求的预应力筋等效直径

如果只使用预应力钢筋控制裂缝,则 ξ1 = ξ⋅

Δσp 指预应力筋的应力不同于同层混凝土的零应变状态

(4) 在特定荷载组合和预应力特征值条件下,如果混凝土是压缩的或者混凝土的拉应力绝对
值低于 σct,p,则在预应力构件中,不要求在截面上配备最少数量的钢筋。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σct,p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符合7.3.2(2)要求
的fct,eff。

144
EN 1992-1-1:2004 (E)

a) 梁


B - 有效拉伸力区域 Ac,eff

b) 板

c) 受拉构件

图 7.1:有效拉伸区域(典型情况)

7.3.3 不进行直接计算的裂缝控制

(1) 对于无明显轴拉伸力弯曲的加固或预应力平板,当总深度不超过 200mm,9.3 已经适用


的情况下,用来控制裂缝的精确测量没有必要。

(2) 通过限制钢筋直径或间距进行简化,7.3.4 中的规则可用一个扁平形状表现。


145
注:如果配有7.3.2中规定的最少数量钢筋,则在下列条件下,不太可能超过裂缝宽度:

- 对于主要由限制引起的裂缝,如果钢筋应力为在裂缝形成之后获取的值,则不会超
过表 7.2N 中所示的钢筋尺寸。

- 对于主要由荷载引起的裂缝,需要遵循表 7.2N 或表 7.3 中的规定。应根据在相关作


用组合条件下的开裂截面计算钢筋应力。

对于先张混凝土,如果主要通过直接粘结的预应力筋实现裂缝控制,则可以结合等于总应力
减去预应力的应力来使用表 7.2N 和表 7.3N。对后张混凝土,如果主要通过普通钢筋实现裂缝控
制,则可以结合该钢筋的应力(按预应力效应计算)来使用表 7.2N 和表 7.3N。

表 7.2N:有关裂缝控制的最大钢筋直径 Φs1

钢筋应力 2 最大钢筋直径[mm]
[MPa] wk=0.4mm wk=0.3mm wk=0.2mm

160 40 32 25

200 32 25 16

240 20 16 12

280 16 12 8

320 12 10 6

360 10 8 5

400 8 6 4

450 6 5 -
注: 1. 表中的数值是基于以下假设条件:
c = 25mm;fct,eff = 2.9MPa;hcr = 0.5;(h-d)= 0.1h;k1 = 0.8;k2 = 0.5;kc = 0.4;k
= 1.0;kt = 0.4和k = 1.0
2. 在相关作用组合条件下

146
EN 1992-1-1:2004 (E)

表 7.3N:有关裂缝控制的最大钢筋间距 1

钢筋应力 2 最大钢筋间距[mm]
[MPa] wk=0.4mm wk=0.3mm wk=0.2mm

160 300 300 200

200 300 250 150

240 250 200 100

280 200 150 50

320 150 100 -

360 100 50 -

见表7.2N中的注释

应如下修正钢筋最大直径:

弯曲(至少为受压截面的一部分)

kc hcr
φs = φs* ( f ct ,eff / 2.9 ) (7.6N)
2(h − d )

张拉(一致的轴向拉伸)

φs = φs* ( f ct ,eff / 2.9 ) hcr / ( 8 ( h − d ) ) (7.7N)

式中:

φs 指调整过的最大钢筋直径

φs* 指表 7.2N 中给出的最大钢筋直径

h 指截面的总深度

hcr 指在裂缝形成之前的拉伸区域深度,同时考虑在准永久组合作用条件下的
预应力和轴向力特征值

d 指到外层钢筋质心的有效深度

如果所有截面均处于拉伸状态,则 h-d 即为从钢筋层质心到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分


别考虑各表面,假设钢筋并非对称放置)。

(3) 如果主筋只集中在一小部分的深度,则总深度为 1000mm 或以上的横梁应配有补充保护层


钢筋,以便将裂缝控制在横梁侧面。钢筋应均匀分布在拉伸钢筋层和中性轴之间,并且
应安放在连接处。保护层钢筋的面积不应小于 7.3.2(2)中的规定值,k 取为 0.5,σs 取为
fyk。可通过 7.3.4 获得适用钢筋的尺寸和间距,也可通过一种简化方法获得(见 7.3.3(2)),
即假设为纯拉伸状态并且钢筋应力为拉伸主筋评估值的一半。
147
(4) 需注意的是,如果出现应力突变,则有可能会出现大面积裂缝的风险,例如:

- 截面发生变化

- 接近集中荷载

- 在钢筋截短位置

- 高粘结应力区域,尤其在搭接末端

在这些区域,应特别注意尽一切可能降低应力变化。不过,上述裂缝控制规则通常可以
确保在这些地方的有效控制,前提是采用了第 8 章和第 9 章中有关钢筋设计的规则。

(5) 只要遵循了 9.2.2、9.2.3、9.3.2 和 9.4.4.3 中所述规则,就可以假设由切向作用效应引起


的开裂得到了有效控制。

7.3.4 裂缝宽度计算

(1) 可按下列公式(7.8)计算裂缝宽度 wk:

wk=Sr,max(εsm-εcm) (7.8)

式中:

Sr,max 指最大裂缝间距

εsm 指在相关荷载组合条件下的钢筋平均应变,包括强制变形作用以及拉伸变硬作
用。只考虑超出同层混凝土零应变状态的其他拉应变。

εcm 指裂缝间的混凝土平均应变

(2) 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εsm-εcm:

f ct ,eff
σ s − kt (1 + α ρ )
e p , eff
ρ p ,eff σs
ε sm − ε cm = ≥ 0.6 (7.9)
Es Es

式中:

σs 指拉伸钢筋的压力,假设为开裂截面。对于先张构件,σs 可以替换为 Δσ p ,Δσ p

指不同于同层混凝土零应变状态的预应力筋应力变化。

αe 指 Es/Ecm 比

ρ p ,eff = ( AS + ξ12 AP' ) / Ac ,eff (7.10)

148
EN 1992-1-1:2004 (E)

Ap' 和 Ac,eff 见 7.3.2(3)中的定义

ξ1 根据公式(7.5)计算

kt 指一个取决于荷载持续时间的系数

kt=0.6,对于短期荷载

kt=0.4,对于长期荷载

(3) 如果粘结钢筋固定在张拉区域内一个比较合理的靠近中心位置(间距 ≤ 5 ( c + Φ / 2 ) ),

则可以按公式(7.11)计算最终最大裂缝间距(见图 7.2):

图 7.2:从钢筋到混凝土表面的裂缝宽度 w

sr ,max = k3c + k1k2 k4φ / ρ p ,eff (7.11)

式中:

φ 指钢筋直径。如果在某一截面中使用了多个钢筋直径,则应使用一个等效直径
φeq 。对于带有 n1 根直径为 φ1 钢筋和 n2 根直径为 φ2 钢筋的截面,应使用以下公
式:

n1φ12 + n2φ22
φeq = (7.12)
n1φ1 + n2φ2

c 指纵向钢筋的保护层

k1 指一个系数,该系数考虑了粘结钢筋的粘结特性:
149
=0.8,对于高粘结钢筋

= 1.6,对于带有有效平面(如预应力筋)的钢筋

k2 指一个系数,该系数考虑了应变分布情况:

=0.5,对于弯曲

=1.0,对于纯拉伸

对于偏心受拉或者局部区域,应使用中间值 k2,k2 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k2 值:

k2 = ( ε1 + ε 2 ) / 2ε1 (7.13)

式中, ε 1 和 ε 2 分别是截面边界上的较大拉应变和较小拉应变,基于开裂截面评定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 k3 和 k4 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分别为 3.4 和


0.425。

如果粘结钢筋的间距超过 5(c + φ / 2 ) (见图 7.2)或者在拉伸区域内没有粘结钢筋,则

可以通过假设一个最大裂缝间距来确定裂缝宽度的上限值:

sr,max=1.3(h-x) (7.14)

(4) 对于在两个正交方向上加固的构件,如果主应力轴与加固方向之间的角度很明显
(>15°),则可按下列公式计算裂缝间距 Sr,max:

1
sr ,max = (7.15)
cos θ sin θ
+
sr ,max, y sr ,max,z

式中:

θ 指 y 方向和主拉应力方向钢筋之间的角度

Sr,max,y Sr,max,z 指根据 7.3.4(3)分别在 y 方向和 z 方向上计算出的裂缝间距

(5) 对于受到早期热收缩影响的墙体,如果水平钢筋面积 AS 不能满足 7.3.2 的要求,并且墙


体的底部受到此前的预制底基限制,则可以假设 Sr,max 是墙体高度的 1.3 倍。

注:如果使用简化方法来计算裂缝宽度,则这些方法应符合本规范中规定的特性或者经
过测试证实。

7.4 挠度控制

150
EN 1992-1-1:2004 (E)

7.4.1 概述

(1) P 构件或结构的变形不应对其正常使用和外观产生不利影响。

(2) 应根据结构性质、饰面、隔板和支座的性质,并基于结构的功能,确定合适的挠度限值。

(3) 变形不应超过由其他元件所引起的变形,例如隔板、玻璃窗、保护层、设备和饰面。有
些情况下,可能需要限制措施,以确保由结构支撑的机器和设备的正确使用,或者避免
平顶积水。

注:下述(4)和(5)中给出的挠度限制来自ISO 4356,一般应能够保证寓所、办公室、公共建
筑或工厂的性能令人满意。应特别注意确保这些限制条件适合于所考虑的特殊结构,
并且没有特殊要求。有关挠度和限值方面的更多信息,请参见ISO 4356。

(4) 如果受到准永久荷载影响的横梁、平板或悬臂的计算下挠超过跨/250,则可能会损坏结
构的外观和一般使用。下挠的评定是相对于支撑而言。预拱可以用来补偿部分或全部挠
度,但是,框架中的预拱度度一般不应超过跨/250。

(5) 有可能损坏邻近结构部件的挠度应受到限制。对于施工后的挠度,跨径/500 通常适用于


准永久荷载。也可以考虑其他限制,视临近部件的敏感度而定。

(6) 可以哪下所述检查变形的限制状态:

- 通过根据 7.4.2 中的要求限制跨度/深度比,

- 通过将根据 7.4.3 计算出的挠度和一个限值进行比较

注:实际变形可能会不同于估计值,尤其是在适用力矩值接近于开裂力矩时。这些差异取
决于材料特性的多样化、环境条件、荷载记录、支撑受限、地面条件等。

7.4.2 可以省略计算的情况

(1) P 通常,没有必要如简化规则所述那样计算挠度,例如,可以确定跨度/深度比限制,这
就足以避免在正常环境下的挠度问题。对于在此限制范围之外的构件,或适用于简化方
法中所述挠度限制之外的挠度限制,有必要进行更严格的检查。

(2) 如果钢筋混凝土横梁和平板的尺寸符合本条款中给定的跨度/深度比限制范围,则其挠度
就可视为没有超过 7.4.1(4)和(5)中所设的限制。可以使用公式(7.16.a)和(7.16.b)来
估计跨度/深度比限制,并乘以纠正系数,以考虑到所使用的钢筋类型和其他变量。导出
这些公式时,没有留出任何预拱度。

I ⎡ ρ ⎛ ρ ⎞
3
2⎤
若 ρ ≤ ρ 0 , = k ⎢11 + 1.5 f ck 0 + 3.2 f ck ⎜⎜ 0 − 1⎟⎟ ⎥ (7.16.a)
d ⎢ ρ ⎝ ρ ⎠ ⎥⎦

151
I ⎡ ρ0 1 ρ' ⎤
若ρ > ρ0 , = k ⎢11 + 1.5 f ck + f ck ⎥ (7.16.b)
d ⎣ ρ − ρ 12
'
ρ0 ⎦

式中:

l/d 指跨度/高度比限制

K 指考虑了不同结构系统的系数

ρ0 指基准钢筋比率= f ck 10-3

ρ 指在中间跨度处的规定抗拉钢筋比率,以抵抗由设计荷载引起的力矩(在悬臂
支撑点)

ρ′ 指在中间跨度处的规定抗压钢筋比率,以抵抗由设计荷载引起的力矩(在悬臂
支撑点)

fck 单位为 Mpa

导出公式(7.16.a)和(7.16.b)的假设条件是,在横梁或平板的中间跨度处或悬臂支撑点的
开裂截面的 SLS 设计荷载条件下,钢应力为 310MPa(大致相当于 fyk=500MPa)。

如果使用了其他应力等级,则使用公式(7.16)得出的值应乘以 310/σs。通常,可以如下保
守假设:

310 / σ s = 500 / ( f yk As ,req / As , prov ) (7.17)

式中:

σs 指在 SLS 设计荷载条件下,中间跨度处(悬臂支持点)的拉伸钢筋应力

As,prov 指此截面上的钢筋面积

As,req 指此截面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规定钢筋面积

对于翼缘宽度与肋板宽度的比率超过 3 的翼缘型钢,公式(7.16)中的//d 值应乘以 0.8。

对于跨度超过 7m 的横梁和平板(平板除外),这些横梁和平板支撑那些易受过度挠度损坏的
隔板,公式(7.16)中的 l/d 值应乘以 7/leff(leff 的单位为米,见 5.3.2.2(1))。

对于跨度超过 8.5m 的平板,该平板支撑那些易受过度挠度损坏的隔板,公式(7.16)中的 l/d


值应乘以 8.5/ l eff(leff 的单位为米)。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k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k值见表7.4N。表7.4N还
给出了针对一般情况(C30,σs=310MPa,不同结构系统和钢筋比率 ρ = 0.5% 和
ρ = 1.5% )按照公式(7.16)获得的值。

表 7.4N:无轴向压缩条件下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基准跨度/有效深度比

152
EN 1992-1-1:2004 (E)

高应力混凝土 低应力混凝土
结构系统 K
ρ = 1.5% ρ = 0.5%

简易支撑的横梁,单向和双向跨度,简易支撑的平 1.0 14 20

连续梁的尾部跨度或单向连续平板或长边上的连 1.3 18 26
续双向跨度平板

横梁的内部跨度或单向或双向跨度平板 1.5 20 30

支撑在无横梁柱体上的平板(平板)
(基于长跨度) 1.2 17 24

悬臂 0.4 6 8

注 1: 所给出的数值一般都是保守选择,在计算中可能经常会碰到更薄的构件。
注 2: 对于双向跨度平板,应基于较短的平板进行检查。对于平板,应采用较长跨度。
注 3: 相对柱体而言,给出的平板限制条件符合相比跨度/250 的中间跨度挠度更为宽松的限制条
件。我们的经验已证明这是令人感到满意的。

公式(7.16)和表 7.4N 中给出的数值源自使用 7.4.3 中给出的通用方法针对一组横梁或平板


进行的参数研究结果,这些横梁或平板仅由矩形横截面提供简易支撑。考虑了混凝土的不同强度
等级和 500MPa 的屈服强度特征值。对于一个给定的拉伸钢筋面积,计算了最终力矩,并将准永
久荷载假设为相应总设计荷载的 50%。由此得出的跨度/深度限制符合 7.4.1(5)中给出的挠度限制。

7.4.3 通过计算检查挠度情况

(1) P 如果有必要进行计算,则应计算在加载条件下的变形,这里的加载应适合进行检查。

(2) 所采用的计算方法应代表在相关作用条件下的结构实际性能,精确至适合进行计算。

(3) 对于某些构件(其加载等级不大可能会使得在构件中某一位置超过混凝土拉伸强度)
,这
些构件应被视为没有开裂缝。对于有可能出现开裂但不会完全开裂的构件,这些构件将
处在无开裂与完全开裂之间的状态。对于主要受挠曲影响的构件,公式(7.18)给出了
一种有效的性能预测方法:

α = ζ α ll + (1 − ζ ) α l (7.18)

式中:

α 指所考虑的变形参数,其可能是应变、弯曲或旋转(出于简化考虑,α 也可
以视为偏差,见下述(6))

α l, α l l 分别指无开裂和完全开裂条件下的计算参数值

153
ξ 指公式(7.19)中给出的分布系数(结合截面上的张拉刚度)

2
⎛σ ⎞
ξ = 1 − β ⎜⎜ sr ⎟⎟ (7.19)
⎝ σs ⎠

ξ =0,对于无开裂截面

β 指一个系数,该系数结合了荷载持续时间或重复加载对平均应变的影响

=1.0,对于单一短期荷载

=0.5,对于恒定荷载或重复加载的多次循环

σs 指基于开裂截面计算得出的拉伸钢筋应力

σsr 指基于开裂截面在引起首次开裂的加载条件下计算得出的拉伸钢筋应力

注: 如果Mcr为开裂力矩而Ncr为开裂作用力,则σsr/σs可以替换为Mcr/M(对于挠曲),或
替换为Ncr/N(对于纯张拉)。

(4) 可以通过混凝土的拉伸强度和有效弹性模量来评估由荷载引起的变形(见(5))。

表 3.1 指明了针对拉伸强度的可能值范围。通常,如果使用了 fctm,则会得到最佳的性能估值。


如果可以证明没有轴向拉应力(例如由收缩或热作用引起的应力),则可以使用 fctm,fl(见 3.1.8)。

(5) 对于造成徐变的持续型荷载,可以按照公式(7.20)通过混凝土的有效弹性模量计算包
括徐变在内的总计变形:

Ecm
Ec ,eff = (7.20)
1 + ϕ (∞, t0 )

式中:

ϕ (∞,t0 ) 指与荷载和时间间隔有关的徐变系数(见 3.1.3)

(6) 可以通过公式(7.21)评定收缩曲率:

1 S
= ε csα e (7.21)
rcs I

式中:

1/rcs 指由压缩造成的曲率

εcs 指自由收缩应变(见 3.1.4)

S 指有关截面质心的钢筋面积的一次矩

154
EN 1992-1-1:2004 (E)

k1 指一个取决于混凝土强度等级的系数,公式(5.23)

k2 指一个取决于轴向力和长细比的系数,公式(5.24)

k1 = f Ck / 20 ( MPa ) (5.23)

λ
k2 = n ⋅ ≤ 0.20 (5.24)
170
式中:

n 指相对轴力,NEd/(Acfcd)

λ 指长细比,见 5.8.3

如果没有确定长细比λ,则k2可被视为:

k2 = n⋅0.30 ≤0.20 (5.25)

(3) 作为一种简化的替代方法,如果 ρ ≥0.01,则在公式(5.21)中可以使用下列系数:

Ks = 0

Kc = 0.3 /(1 + 0.5φef) (5.26)

注:简化的替代方法(2)可以作为预备步骤,然后按照(2)进行更精确的计算。

(4) 在静态确定的结构中,应考虑邻近构件中的不利断裂效应。通常,公式(5.21-5.26)不适
用于此类构件。可以考虑局部断裂和拉伸硬化,例如按照7.4.3的要求。不过,作为一种简
化方法,可以假设截面完全断裂。刚度应基于有效的混凝土模数:

Ecd,eff = Ecd/(1+φef) (5.27)

式中:

Ecd 指符合 5.8.6(3)要求的弹性模量设计值

φef 指有效徐变比;可以使用与柱徐变比相同的比值

5.8.7.3 力矩放大系数

(1) 总设计力矩(包括二阶构件)可以表示为线性分析弯矩的放大值,即:

⎡ β ⎤
M Ed = M 0 Ed ⎢1 + ⎥ (5.28)
⎣ ( N B / N Ed ) − 1⎦

式中:

M0Ed 指一阶力矩,见 5.8.8.2(2)

87
EN 1992-1-1:2004 (E)

I 指截面区域的二次矩

αe 指有效模数比

αe=Es/Ec,eff

应结合无开裂条件和完全开裂条件来计算 S 和 I,可以按照公式(7.18)评定最终曲率。

(7) 如上文(3)所述,评定挠度情况的最严格方法是计算沿构件常见截面的曲率,然后通过
数值积分计算出挠度情况。大多情况下,可以将挠度计算两次(假设整个构件依次处在
无开裂条件和完全开裂条件下),然后按照公式(7.18)插入数值。

注:如果使用简易方法计算挠度情况,则该方法应依据本标准中规定的特性要求,并且
经过测试证实。

155
第 8 章 钢筋和预应力筋

8.1 概述

(1) P 本章所述规则适用于主要受到静荷载影响的螺纹钢筋、钢筋网和预应力筋。这些规则
适用于一般建筑物和桥梁。这些规则不足以满足下列情况:

- 承受地震或机器震动、冲击荷载等动态荷载的元件,以及

- 带有特种喷漆、环氧或镀锌钢筋的元件。

给出了有关大直径钢筋的补充规则。

(2) P 应符合有关最小混凝土保护层的要求(见 4.4.1.2)。

(3) 对于轻骨料混凝土,第 11 章给出了补充规则。

(4) 有关承受疲劳荷载的结构的规则,参见 6.8。

8.2 钢筋间距

(1) P 钢筋间距应确保能够浇注混凝土并有效压实,以形成充分粘结。

(2) 单个平行钢筋或平行钢筋水平层之间的净距离(水平或垂直)应不小于钢筋直径 k1 、
(dg+k2mm)或 20mm 中的最大值,其中,dg 是指骨料的最大尺寸。

注: 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k1和k2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分别为1mm和
5mm。

(3) 如果钢筋布置在独立的水平层,则每层的钢筋均应彼此垂直布置在上方。钢筋柱体之间
应有足够的空间,以便放入振动机并有效压实混凝土。

(4) 可以搭接钢筋,以便在搭接长度内彼此接触。有关更多说明,参见 8.7。

8.3 弯曲钢筋的允许心轴直径

(1) P 钢筋的最小弯曲直径应能够避免钢筋产生弯曲裂缝,以及避免钢筋弯曲内的混凝土失
效。

(2) 为了避免钢筋损坏,钢筋的弯曲直径(芯轴直径)应不小于 φ m ,min 。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 φ m ,min 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见表8.1N。

156
EN 1992-1-1:2004 (E)

表 8.1N:避免钢筋损坏的最小心轴直径

a) 对于钢筋和钢丝

钢筋直径 弯曲钢筋、钩形钢筋和环形钢筋的最小心轴直径(见图 8.1)

φ ≤ 16 mm 4φ

φ > 16 mm 7φ

b) 对于焊后弯曲钢筋和焊后弯曲网状纤维

最小心轴直径

或 或

d ≥ 3φ: 5φ
5φ d < 3φ或弯曲带内焊接:
20φ

注:如果按照 prEN ISO 17660 附录 B 的要求进行焊接,则弯曲带内的焊接心轴尺寸可以减


至 5φ。

(3) 在以下情况下,无需为了避免混凝土失效而检查心轴直径:

- 钢筋锚固不需超过弯曲末端 5φ 的长度;

- 钢筋不是布置在边缘位置(接近混凝土表面的弯曲平面),并且弯曲部分中有一根横
向钢筋,其直径≥φ;

- 心轴直径至少等于表 8.1N 中给出的推荐值。

否则,应按照公式(8.1)增大心轴直径 Φ m ,min :

φ m ,min ≥ Fbt ((1 / a b ) + 1(2φ )) / f cd (8.1)

式中:

Fbt 指与弯曲前端接触的一个钢筋或一组钢筋内的极限荷载拉伸力

ab 对已给定的钢筋(或接触的一组钢筋),指垂直于弯曲平面的钢筋(或钢筋组)之间
的中心距离的一半。对于靠近构件表面的一根钢筋或一组钢筋,ab 应取为保护层加
φ/2

fcd 的取值应不大于 C55/67 级混凝土的值。

8.4 纵向加固的锚固
157
8.4.1 概述

(1) P 加强筋、钢丝和焊接网状纤维的锚固应确保粘结力可以安全转移至混凝土,以避免纵
向开裂或散裂。如有必要,应配备横向钢筋。

(2) 锚固方法见图 8.1(也可参见 8.8(3))


a)沿中心线测量的任意形状的基准拉伸锚固长度 b)标准弯曲的等效锚固长度

c)标准钩形钢筋的等效锚固长度 d)标准环形钢筋的等效锚固长度 e)焊接横向钢筋的等效锚固长度

图 8.1:除直钢筋以外的锚固方法

(3) 弯曲和钩形钢筋不会影响压缩锚固。

(4) 应通过遵循 8.3(3)中的要求来防止弯曲内的混凝土失效问题。

(5) 如果使用了机器设备,则测验要求应符合相关产品标准或“欧洲技术许可”要求。

(6) 有关预应力转移至混凝土的说明,参见 8.10。

8.4.2 极限联接压力

(1) P 极限粘结强度应足以防止粘结失效。

(2) 对于加强胁,极限粘结应力的设计值 fbd 可以取为:

f bd = 2.25η1η 2 f ctd (8.2)

式中:

fctd 指符合 3.1.6(2)P 要求的混凝土抗拉强度的设计值。由于高强度混凝土的脆性也


随之升高,因此,fctk,0.05 应限制在 C60/75 值,除非可以证实平均粘结强度超出

158
EN 1992-1-1:2004 (E)

该限制。

η1 指一个系数,该系数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粘结条件和钢筋位置有关的系数(见
图 8.2):

η1 =1.0,如果浇注条件“良好”,

η1 =0.7,适用于各种其他情况以及滑模建造的的结构元件中的钢筋,除非能够证实具备
“良好”的粘结条件

η2 与钢筋直径有关:

η 2 =1.0,若 φ ≤32mm

η 2 = (132 − φ ) / 100 ,若 φ > 32mm

a)和 b)所有钢筋均处于“良好”粘结状态 c)和 d)非阴影部分——“良好”粘结状态


阴影部分——“不良”粘结状态

图8.2:粘结状态说明

159
8.4.3 基准锚固长度

(1) P 规定锚固长度的计算应将钢筋类型和钢筋的粘结特性考虑在内。

(2) 可以按照下列公式得出在直钢筋内锚固力 Asσsd 所要求的基准锚固长度 Ib,rqd,假设恒定粘


结应力等于 fbd:

I b ,rqd = (φ / 4)(σ sd / f bd ) (8.3)

式中, σ sd 指在锚固测量位置的钢筋的设计应力。

fbd 值见 8.4.2。

(3) 对于弯曲钢筋,应沿着钢筋的中心线测量基准锚固长度 I b 和设计长度 I bd (见图 8.1a)

(4) 如果由成对钢丝/钢筋形成焊接网状纤维,则公式(8.3)中的直径 ф 应替换为等效直径

φn = φ 2 。

8.4.4 设计锚固长度

(1) 设计锚固长度 l bd 为:

lbd = α 1α 2α 3α 4α 5 lb ,rqd ≥ l b ,min (8.4)

式中, α1 , α 2 , α 3 , α 4 和 α 5 是表 8.2 中给出的系数:

α1 针对钢筋形式效应,假设有足够的保护层(见图 8.1)

α 2 针对混凝土最小保护层效应(见图 8.3)

a)直钢筋 b)弯曲和钩形钢筋 c)环形钢筋

cd = min(a/2,c1,c) cd = min(a/2,c1) cd = c

图 8.3:横梁和平板的 cd 值

160
EN 1992-1-1:2004 (E)

α 3 针对横向钢筋的限制效应

α 4 针对沿设计锚固长度 Ibd 的一根或多根焊接横向钢筋 (Φ t > 0.6Φ ) 的效应(见 8.6)

α 5 针对沿设计锚固长度的开裂平面的横向压力效应
乘积 (α 2α 3α 5 ) ≥ 0.7 (8.5)

lb,rqd 取自公式(8.3)

lb,min 指最小锚固长度,如果没有其他限制

- {
针对拉伸锚固: l b ,min > max 0.3l b ,rqd ;10φ ;100mm } (8.6)

- 针对压缩锚固: lb ,min > max{0.6l b , rqd ;10φ ;100mm} (8.7)

(2) 作为 8.4.4(1)的一种简化方法,图 8.1 中所示的特定形状的拉伸锚固可作为一个等效锚固


长度 lb,eq , lb,eq 定义如图所示,可取为:

- α 1lb ,rqd ,图 8.1b 至 8.1d 所示的形状(a1 值见表 8.2)

- α 4 lb,rqd ,图 8.1e 所示的形状(a4 值见表 8.2)

式中:

α1 和 α 4 在(1)中有定义
lb,eq 可按公式(8.3)计算得出

161
表 8.2: α1, α 2, α 3, α 4和α 5 系数值

加强筋
影响系数 锚固类型
拉伸状态 压缩状态
直条形 α 1 = 1 .0 α 1 = 1 .0
非直条形(见图 8.1(b), 若 cd>3ф,则 α1 = 0.7 ,否则
钢筋形状
(c)和(d)) α = 1 .0 1
α 1 = 1 .0
(cd 值见图 8.3)
直条形 α 2 = 1 − 0.15(c d − φ ) / φ
≥ 0.7 α 2 = 1.0
≤ 1.0
混凝土保护层 非直条形(见图 8.1(b), α 2 = 1 − 0.15(c d − 3φ ) / φ
(c)和(d))
≥ 0.7
α 2 = 1.0
≤ 1.0
(cd 值见图 8.3)
受没有焊接至主 各种类型 α 3 = 1 − kλ
筋的横向钢筋限
≥ 0.7 α 3 = 1.0

≤ 1.0
受焊接横向钢筋 各种类型,位置和尺寸 α 4 = 0.7 α 4 = 0.7
限制* 见图 8.1(e)
横向压力限制 各种类型 α 5 = 1 − 0.04 ρ
≥ 0.7 -
≤ 1.0
式中:

λ =(ΣAst - ΣAst,min)/As

ΣAst 指沿设计锚固长度 I bd 的横向钢筋横截面面积

ΣAst,min 指最小横向钢筋的横截面面积

=0.25 As(对于横梁);=0(对于平板)

Ast 指最大钢筋直径的单一锚固钢筋面积

K 图 8.4 所示的值

P 指沿 I bd 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横向压力[MPa]

*见 8.6:对于直接支撑, l bd 的取值可以小于 l b ,min ,但是,在支撑件中至少有一根横向焊接钢丝。


应距离支撑表面至少 15mm。

162
EN 1992-1-1:2004 (E)

图 8.4:横梁和平板的 K 值

8.5 箍筋和抗剪钢筋的锚固

(1) 通常,应使用弯曲和钩形钢筋实现箍筋和抗剪钢筋的锚固,或通过焊接横向钢筋实现锚
固。钩形或弯曲部分内应配备一根钢筋。

(2) 锚固应符合图 8.5 中的要求。应根据 EN ISO 17660 进行焊接,并且具备符合 8.6(2)要求


的焊接能力。

注:弯曲角度的定义见图 8.1。

注:对于 c)和 d),保护层应不小于 3ф 或 50mm。

图 8.5:箍筋锚固

8.6 焊条锚固

(1) 通过支撑在混凝土上的横向焊接钢筋(见图 8.6)


,可能实现 8.4 和 8.5 中的其他锚固。焊
缝质量应令人满意。

图 8.6:作为锚固装置的焊接横向钢筋

163
(2) 焊接在主筋内部的单一焊接横向钢筋(直径在 14mm 到 32mm 之间)的锚固能力为 Fbtd。

因此,公式(8.3)中的 σ sd 可以减去 Fbtd/As,式中,As 是钢筋面积。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 Fbtd 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可根据下列公式得出推


荐值:

Fbtd = ltd φt σ td ,但不大于 Fwd (8.8N)

式中:

Fwd 指焊缝的设计抗剪强度(指系数倍数 As fyd;例如在 0.5 As fyd 中,As 是锚固钢


筋的横截面,fyd 是其设计屈服强度)

指横向钢筋的设计长度: ltd = 1.16φt ( f yd / σ td ) ≤ lt


0.5
ltd

lt 指横向钢筋的长度,但不能超过所锚固钢筋的间距

φt 指横向钢筋的直径

σ td 指混凝土应力; σ td = ( f ctd + σ cm ) / y ≤ 3 f cd

σ cm 指垂直于两根钢筋的混凝土压缩作用(平均值,对于压缩作用,为正值)

y 指一个函数:y=0.015+0.14e(-0.18x)

x 指一个几何函数: x = 2(c / φ t ) + 1

c 指与两个方向的钢筋均垂直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3) 如果两根同一尺寸的钢筋焊接在需锚固钢筋的对立两侧,则按照 8.6.2(2)计算出的锚固能


力可以加倍,但是,外侧钢筋的保护层需要符合第 4 章中的规定。

(4) 如果两根钢筋被焊接在同一侧,最小间距为 3ф,则其锚固能力应乘以系数 1.41。

(5) 对于 12mm 及以下的标称钢筋直径,焊接横向钢筋的锚固能力主要取决于焊缝的设计强


度。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Fbtd = Fwd ≤ 16 As f cdφt / φ1 (8.9)

式中:

Fwd 指焊缝的设计抗剪强度(见 8.6(2))

φt 指横向钢筋的标称直径: φt ≤ 12mm

164
EN 1992-1-1:2004 (E)

φl 指需锚固钢筋的标称直径: φl ≤ 12mm

如果使用最小间距为 φ t 的两根焊接横向钢筋,则公式(8.9)中给出的锚固长度应乘以系数

1.41。

8.7 搭接和机械连接器

8.7.1 概述

(1) P 作用力从一根钢筋转移到另一根钢筋,如下:

— 搭接钢筋,使用或不使用弯曲和钩形钢筋;

— 焊接;

— 能保证荷载在张拉压缩状态或仅在压缩状态下转移的机械装置。

8.7.2 搭接

(1) P 钢筋之间的搭接应确保:

— 作用力从一根钢筋转移到另一根钢筋;

— 接头附近不会出现混凝土剥落现象;

— 不会出现影响结构性能的大裂缝。

(2) 搭接:

— 通常,两根钢筋之间的搭接应错开,不得处于高力矩/作用力区域(如塑性铰链)。
例外情况见下述(4);

— 通常,任何截面的搭接应对称布置。

(3) 搭接钢筋的布置应符合图 8.7 中的要求:

— 搭接钢筋之间的净距离不应大于 4ф 或 50mm;否则搭接长度应增加一个等于净距离
的长度(若超过 4ф 或 50mm);

— 两个相邻搭接之间的纵向距离不应小于搭接长度 I0 的 0.3 倍;

— 对于相邻搭接,相邻钢筋之间的净距离不应小于 2ф 或 20mm。

(4) 如果符合上述(3)的规定,则张拉状态下的搭接钢筋允许百分比为 100%(若钢筋处在同


一层中)。如果钢筋处于多层中,则这个百分比应降至 50%。

165
所有压缩或辅助(分布)加固钢筋可以处在同一截面上。

图 8.7:相邻搭接

8.7.3 搭接长度

(1) 设计搭接长度为:

l0 = α1α 2α 3α 5α 6lb ,rqd ≥ l0,min (8.10)

式中:

lb ,rqd 由公式(8.3)计算得出

l0,min > max{0.3α 6lb ,rqd ;15φ ; 200mm} (8.11)

α1 , α 2 , α 3 和 α 5 的 值 可 从 表 8.2 中 得 出 。 然 而 , 为 了 计 算 α 3 , ∑A
st ,min 应取为
1.0 As (σ sd / f yd ) ,As=一根搭接钢筋的面积。

α 6 = (ρ1 / 25)0.5 ,但不得大于 1.5 或少于 1.0,式中,ρ1 指在距离所考虑搭接长度中心的 0.65 I 0

范围内的搭接长度百分比(见图 8.8)。 α 6 值见表 8.3。

表 8.3:系数 α 6 值

相对于总计横截面面积的搭接钢筋百分比 <25% 33% 50% >50%

α6 1 1.15 1.4 1.5

注:可通过插值法确定中间值。

166
EN 1992-1-1:2004 (E)


A :所考虑截面 □
B :钢筋 I □
C :钢筋 II □
D :钢筋 III □
E :钢筋 IV

举例:钢筋 II 和钢筋 III 不在所考虑截面范围内:%=50, α 6 =1.4

图 8.8:单个搭接截面的搭接钢筋百分比

8.7.4 搭接区内的横向钢筋

8.7.4.1 受拉横向钢筋

(1) 搭接区要求有横向钢筋,以抵抗横向张拉。

(2) 如果搭接钢筋的直径 ф 小于 20mm,或搭接钢筋的百分比在任一截面都小于 25%,则可


以假设由其他原因而配备的横向钢筋或箍筋足以在无需进一步校正情况下抵抗张拉力。

(3) 如果搭接钢筋的直径 ф 大于或等于 20mm,则横向钢筋应具有不小于单一搭接钢筋面积

( ∑A
st ≥ 1.0 AS )的总面积 Ast(平行于拼接钢筋层的所有肢之和)。横向钢筋应垂直

于搭接钢筋方向布置,并且位于搭接钢筋与混凝土表面之间。

如果超过 50%的钢筋搭接在一点上,并且截面上临近搭接之间的距离 a≤10ф(见图 8.7)


,则
应使用锚固在型材中的箍筋或 U 形钢筋来形成横向钢筋。

(4) 上述(3)中的横向钢筋应布置图 8.9(a)所示搭接的外侧截面。

8.7.4.2 永久受压横向钢筋

(1) 除了张拉状态下的钢筋规则外,在搭接长度各端的外侧以及在搭接长度末端的 4φ范围


内,应配备一根横向加固钢筋(见图 8.9b)。

167
a) 张拉状态下的钢筋

b) 压缩状态下的钢筋

图 8.9:搭接头的横向加固钢筋

8.7.5 由螺纹钢丝制成的焊接钢丝的搭接

8.7.5.1 主筋搭接

(1) 可以通过啮合钢丝或层压钢丝进行搭接(见图 8.10)。

a) 啮合钢丝(纵向截面)

b) 层压钢丝(纵向截面)

图 8.10:焊接钢丝的搭接

168
EN 1992-1-1:2004 (E)

(2) 如果出现疲劳荷载,则应采用啮合钢丝。

(3) 对于啮合钢丝,纵向主筋的搭接布置应遵守 8.7.2 中的规定。应忽略横向钢筋的任何有利

影响:因此,可以取 α 3 = 1.0 .

(4) 对层压钢丝,主筋的搭接一般应布置在钢筋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应力不大于设计
强度 80%的区域内。

(5) 如果不符合上述(4)中的条件,则根据 6.1 计算的钢筋抗弯曲有效深度应适用于距离张拉


表面最远的层。另外,在靠近搭接末端确认裂缝时,考虑到搭接末端的不连续性,表 7.2
和 7.3 中的钢筋压力应增加 25%。

(6) 可以在任意截面搭接的主要加固的百分比,应符合以下:

对于啮合钢丝,适用表 8.3 中的值。

对于层压钢丝,任一截面上的搭接开裂主筋的允许百分比取决于所提供焊接钢丝的特定横截
面面积(As/s)prov,其中,s 指钢丝的间距:

100%,若 ( As / s ) prov ≤ 1200mm / m


2

60%,若 ( As / s ) prov > 1200mm / m


2

多层接头应至少错开 1.3 l 0 (根据 8.7.3 中的规定确定 l 0 )

(7) 在搭接区,不必补充横向钢筋。

8.7.5.2 辅助配筋的搭接

(1) 所有辅助配筋可以搭接在同一个地方。

表 8.4 给出了搭接长度 I 0 的最小值;两根辅助配盘的搭接长度应覆盖到两根主筋。

表 8.4:辅助网状钢丝的规定搭接长度

辅助钢丝直径(mm) 搭接长度

φ≤6 ≥150mm;至少搭接长度内 1 个钢丝捻距

6 < φ ≤ 8.5 ≥250mm;至少 2 个钢丝捻距

8.5 < φ ≤ 12 ≥350mm;至少 2 个钢丝捻距

169
8.8 大直径钢筋的补充规则

(1) 对于直径大于 Φ I arg e 的钢筋,以下规则可作为 8.4 和 8.7 中规则的补充。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 Φ I arg e 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32mm。

(2) 如果使用了这种大直径钢筋,则可以使用表面加固钢筋(见 9.2.4)或通过计算(见 7.3.4)


实现裂缝控制。

(3) 如果使用这种大直径钢筋,则开裂力会较大,并且暗销作用会增强。应使用机械装置来
锚固这种钢筋。另外,也可以使用直钢筋来锚固,但必须使用箍筋作为限制钢筋。

(4) 通常,大直径钢筋不应搭接。以下情况例外:最小尺寸为 1.0m 的截面,或者应力不大


于设计极限强度 80%的截面。

(5) 除抗剪钢筋外,锚固区域内应配有横向加固钢筋(若没有横向压缩力)

(6) 对于直线锚固长度(所使用的符号见 8.11),上述(5)中的其他钢筋应不小于:

— 在平行于张拉表面方向

Ash = 0.25 As n1 (8.12)

— 在垂直于张拉表面方向

Asv = 0.25 As n2 (8.13)

式中:

As 指锚固钢筋的横截面面积

n1 指锚固在构件同一位置上的钢筋层数

n2 指每一层中锚固的钢筋数量

(7) 其他横向加固钢筋应均匀分布在锚固区域内,钢筋间距应不超过纵向加固钢筋直径的 5
倍。

170
EN 1992-1-1:2004 (E)

举例:在左侧,n1=1,n2=2;在右侧,n1=2,n2=2

图 8.11:锚固大直径钢筋的辅助配筋(若没有横向压缩力)

(8) 对于表面钢筋,适用 9.2.4 中的规定,但是,表面钢筋的面积不应小于 0.01Act,ext(在垂


直于大直径钢筋方向),不小于 0.02Act,ext(在平行于大直径钢筋方向)。

8.9 成束钢筋

8.9.1 概述

(1) 除非另有规定,否则,单个钢筋的规则也适用于成束钢筋。在一束钢筋中,所有钢筋应
具有相同的特性(类型和等级)。不同尺寸的钢筋也可以绑成一束,但是,直径比率不得
超过 1.7。

(2) 在设计中,钢束可以替换为具有同一截面面积和重心的概念钢筋。概念钢筋的等效直径

φ n 需要符合下列条件:

φn = φ nb ≤ 55mm (8.14)

式中:

nb 指钢束中的钢筋数量,受限于以下条件:

nb≤4,对于压缩状态下的垂直钢筋和搭接处的钢筋

nb≤3,对于所有其他情况

(3) 对于钢束,适用 8.2 中有关钢筋间距的规定。应使用等效直径 φ n ,但是,钢束之间的净

间距应从钢束的实际外部轮廓开始测量。混凝土保护层应从钢束的实际外部轮廓开始测

量,但不应小于 φ n 。

(4) 如果两根彼此接触钢筋布置在另一根上方,并且粘结条件良好,则此类钢筋不必视为钢
束。

8.9.2 钢束的锚固

(1) 张拉状态下的预应力筋可在末端和中间支撑处减短。等效直径<32mm 可以靠近支撑处减


短,无需错开排列。锚固在支撑件附近的、等效直径≥32mm 的钢束在应在垂直方向上
错开布置,如图 8.12 所示。

(2) 如果单个钢筋锚固的开错距离大于 1.3lb,rqd(其中,l b,rqd 基于钢筋直径),则钢筋直径可

171
用来评定 l bd (如图 8.12 所示)。否则,应使用钢束的等效直径 φ n 。

图 8.12:钢束中错开距离较大的钢筋锚固

(3) 对于压缩锚固,钢束不必错开布置。对于等效直径≥32mm 的钢束,在钢束末端至少应


配备 4 根直径≥12mm 的箍筋。另外,应在减短钢筋的尾部配备一根箍筋。

8.9.3 预应力筋搭接

(1) 应根据 8.7.3 计算搭接长度,将 φ n (见 8.9.1(2))作为钢筋的等效直径。

(2) 对于由两根等效直径<32mm 的钢筋组成的钢束,可以不用单个错开进行搭接。这种情况


下,同等钢筋尺寸应用来计算 l 0 。

(3) 对于由两根或三根等效直径≥32mm 的钢筋组成的钢束,单个钢筋需要在纵向上至少错


开 1.3l 0 进行布置(如图 8.13 所示),其中, l 0 基于单个钢筋。这种情况下,要有第 4 根
钢筋用来搭接钢筋。需注意的是,在任一搭接横截面上的钢筋不能超过四根。三根以上
钢筋组成的钢束不应进行搭接。

图 8.13:由四根钢筋组成的张拉搭接头

8.10 预应力筋

8.10.1 预应力筋和导管的布置

8.10.1.1 概述

(1) P 导管或先张预应力筋的间距应确保能够顺利进行混凝土浇注和压实,并且确保在混凝
土和预应力筋之间实现有效的粘结。

172
EN 1992-1-1:2004 (E)

8.10.1.2 先张预应力筋

(1) 单个先张预应力筋的水平和垂直最小净间距应如图 8.14 所示。可以使用其他布置方式,


但是,测试结果需要在以下方面证明极限性能令人满意:

— 锚固处的压缩混凝土

— 混凝土剥落

— 先张预应力筋的锚固

— 预应力筋之间的混凝土浇注

应充分考虑到在元件末端预应力筋的耐久性及腐蚀风险。

注:其中,ф 是指先张预应力筋的直径,dg 是指骨料的最大尺寸。

图 8.14:先张预应力筋之间的最小净间距

(2) 在锚固区域内不应出现成束的钢筋,除非能够顺利进行混凝土浇注和压实,并且可以在
混凝土与预应力筋之间实现有效的粘接。

8.10.1.3 后张导管

(1) P 后张导管的位置和施工应符合下列条件:

— 可以安全浇注混凝土,不会损坏导管;

— 在应力作用期间和之后,混凝土可以抵抗导管弯曲部分的作用力;

— 在灌浆过程中,不会有砂浆流入导管。

(2) 通常,后张构件的导管不可成束,除非是一对导管,上下放置且互相垂直交叉。

(3) 导管之间的最小净间距应如图 8.15 所示。

173
注:其中,ф 是指后张导管直径,dg 是指骨料最大尺寸。

图 8.15:导管间的最小净间距

8.10.2 先张预应力筋的锚固

8.10.2.1 概述

(1) 在先张预应力筋的锚固区域内,应考虑以下长度系数,见图 8.16:

a) 传递长度 l pt ,在这个长度上,预应力( P0 )可以完全转移至混凝土;见 8.10.2.2(2)

b) 扩散长度 l disp ,在这个长度上,混凝土应力逐渐扩散为混凝土截面上的线性分布;


见 8.10.2.3(4)

c) 锚固长度 l bpd ,在这个长度上,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作用力完全锚固在混凝土中;


见 8.10.2.3(4)和(5)


A 构件横截面中的线性应力分布

图 8.16:先张构件中的预应力转移;长度参数

174
EN 1992-1-1:2004 (E)

8.10.2.2 预应力转移

(1) 在预应力筋释放时,可以假设预应力按恒定的粘结应力 fbpt 转移至混凝土:

f bpt = η p1η1 f ctd (t ) (8.15)

式中:

η p1 指一个系数,该系数考虑了释放状态下的预应力筋类型和粘结情况

η p1 =2.7,对于刻痕钢丝

η p1 =3.2,对于 3 丝和 7 丝的钢绞线

η1 =1.0,对于良好粘结条件(见 8.4.2)
=0.7,除非可以在施工过程中针对特殊条件调整至较大值

fctd(t)在释放状态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ctd(t)=αct×0.7×fctm(t)/γc(见 3.1.2(8)和 3.1.6(2)P)

注:可以根据“欧洲技术许可”的要求使用上述预应力筋类型以外的 ηp1 值 。

(2) 可以按照下列公式确定传递长度 lpt 的基准值:

l pt = α1α 2φσ pm 0 / f bpt (8.16)

式中:

若为缓慢释放,则 α1 =1.0;

若为瞬间释放,则 α1 =1.25

若预应力筋为环形横截面,则 α 2 =0.25

若为 3 丝或 7 丝钢丝,则 α 2 =0.19

φ 指预应力筋的标称直径

σ pm 0 为释放后瞬间的预应力筋应力

(3) 根据设计情况,传递长度的设计值应为两值中的较小值:

l pt1 = 0.8l pt (8.17)

或者

l pt 2 = 1.2l pt (8.18)

注:通常,较小值用于确认释放状态下的局部应力,而较大值用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如
剪切、锚固等)的确认。

175
(4) 可以假设混凝土应力在超过扩散长度时呈线性分布,见图 8.17:

ldisp = l pt2 + d 2 (8.19)

(5) 如果做出适当调整并且传递长度也相应修正,则可以假设形成另一种预应力。

8.10.2.3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拉伸力锚固

(1) 如果混凝土拉应力超过 fctk,0.05,则应分段检查其预应力筋的锚固情况。应计算开裂截面


的预应力筋预应力,包括 6.2.3(6)所述的剪切效应;也可参见 9.2.1.3。如果混凝土拉应力

低于 f ctk , 0.05 ,则无需对锚固进行检查。

(2) 可以按下列公式计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锚固粘结强度:

f bpd = η p 2η1 f ctd (8.20)

式中:

η p 2 指一个系数,该系数考虑了预应力筋类型和锚固时的粘结情况

η p 2 =1.4,对于刻痕钢丝,或

η p 2 =1.2,对于 7 丝钢绞线

η1 见 8.10.2.2(1)中的定义。

注: 可以根据“欧洲技术许可”的规定使用除上述类型预应力筋以外的η p 2 值。

(3) 由于脆性随着混凝土强度的增长而增长,因此,fctk,0.05 应限制在 C60/75 值,除非能够证


明平均粘结强度超出该限制。

(4) 以应力 σ pd 锚固预应力筋时,总锚固长度为:

lbpd = l pt 2 + α 2φ (σ pd − σ pm∞ ) / fbpd (8.21)

式中:

l pt 2 指传递长度的设计上限值,见 8.10.2.2(3)

α2 见 8.10.2.2(2)中的定义

σ pd 指对应于上述(1)中所述作用力的预应力筋应力

σ pm∞ 指全部损失之后的预应力

176
EN 1992-1-1:2004 (E)

(5) 有关锚固区域的预应力筋应力,参见图 8.17。

图 8.17:先张构件的锚固区应力:

(1)在释放状态下;(2)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

(6) 对于组合式普通和先张钢筋,可对各项锚固能力求和。

8.10.3 后张构件的锚固区

(1) 锚固区的设计应遵照本条款以及 6.5.3 条款中给出的应用规则;

(2) 如果将预应力效应视为锚固区的集中作用力,则预应力筋的设计值应符合 2.4.2.2(3)中的


规定,并且应使用较低的混凝土抗拉强度特征值。

(3) 应根据“欧洲技术许可”的相关规定检查锚固板后面的承载应力。

(4) 应通过压拉杆模型或其他合适方法来评定由集中作用力引起的拉伸力(见 6.5)。应通过


假设钢筋以其设计强度起作用对钢筋予以说明。如果钢筋应力限制在 300MPa,则无需
检查裂缝宽度。

(5) 作为简化方法,可以假设预应力以 2β 的扩展角分散(见图 8.18),开始于锚固装置的末


端,其中,β 值可以假设为 arctan(2/3)。

177
图 8.18:预应力的分散

8.10.4 预应力筋的锚固件和连接器

(1) P 用于后张预应力筋的锚固装置应符合有关预应力系统的规定,对于先张预应力筋,锚
固长度应确保能够形成完整的预应力筋设计长度,同时考虑到任何重复的、快速变化的
作用效应。

(2) P 如果使用连接器,则连接器应符合有关预应力系统的规定,并且在更换连接器时(考
虑到由这些装置引起的干扰),应确保连接器不会影响到构件的承载能力,并且能够顺利
导入在施工过程中可能需要的任何临时锚固装置。

(3) 应遵照 6.5 和 8.10.3 中的规定进行混凝土局部效应和横向加固计算。

(4) 通常,连接器的位置应远离中间支撑件。

(5) 在横截面上,应避免将连接器布置在 50%或以上的预应力筋上,除非能够证明布置更高


的比例不会造成结构安全方面的危险。

8.10.5 转向块

(1) P 转向块应满足以下要求:

— 能够承受预应力筋所施加的纵向力和横向力,并将其转移至结构系统中;

— 确保预应力筋的曲率半径不会造成过大应力或转向块损坏。

(2) P 在偏差区域,形成外皮的导管应能够承受径向压力和预应力筋的纵向移动,而不会影
响其正常使用。

(3) P 在偏向区域内的预应力筋曲率半径应符合 EN 10138 和相应“欧洲技术许可”的规定。

(4) 如果不使用转向块,则预应力筋的允许设计偏差可以达到 0.01 弧度。计算时,应考虑根


据相关“欧洲技术许可”使用转向块时由于角度变化而形成的作用力。

178
EN 1992-1-1:2004 (E)

第 9 章 构件设计和特殊规则

9.1 概述

(1) P 通过遵循本章中的相关规定以及本文其他的一般规定,可以满足有关安全性、适用性
和耐久性方面的要求。

(2) 构件设计应与所采用的设计模型一致。

(3) 本章给出了钢筋的最小面积,以防止脆性失效和形成宽裂缝,以及抵抗由抑制作用形成
的作用力。

注:本章给出的规则主要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建筑物。

9.2 梁

9.2.1 纵向钢筋

9.2.1.1 最大和最小钢筋面积

(1) 纵向拉伸钢筋的面积应不小于 As,min。

注1:有关控制裂缝的纵向拉伸钢筋的面积,参见7.3。

注2: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梁的As,min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如下:

f ctm
As ,min = 0.26 bt d ,但不能小于 0.0013btd (9.1N)
f yk

式中:

bt 指拉伸区的平均宽度;对于带有受压翼缘的 T 形梁,在计算 bt 值时,只需考虑


腹板宽度。

fctm 应根据表 3.1 规定的相关强度等级予以确定。

另外,对于辅助构件,如果允许一定程度上的脆性失效风险,则可以将 As,min 取为承载


能力极限状态验证所要求面积的 1.2 倍。

(2) 带有低于 As,min 加固钢筋的区域应被视为非加固区域(见第 12 章)。

(3) 在搭接位置外部,拉伸或受压钢筋的横截面积不应超过 As,min。

179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梁的 As,min 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 0.04 Ac。

(4) 对于带有未粘结预应力筋或外部预应力钢缆的预应力构件,应确认极限弯曲能力比扭转
断裂力矩要大。达到断裂力矩 1.15 倍的极限弯曲能力就足够了。

9.2.1.2 其他细部设计

(1) 在整体结构中,即使在设计中假定为简支,还应采用因部分固定产生的弯矩设计支承处
的截面,该弯矩至少为跨内最大弯矩的 β1 倍。

注1: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梁的β1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0.15。

注2:9.2.1.1(1)中定义的纵向钢筋截面的最小面积适用。

(2) 在连续梁的中间支撑处,翼缘横截面拉伸钢筋的总面积 As 应覆盖到翼缘的有效宽度(见


5.3.2)。其中一部分可以集中在腹板宽度范围内(见图 9.1)

图 9.1:翼缘横截面拉伸钢筋的布设

(3) 包括在承载力计算中的任何受压纵向钢筋(直径为 φ )应用横向钢筋进行固定,间距不


大于 15 φ 。

9.2.1.3 纵向拉伸钢筋的缩减

(1) 应在所有截面上配备足够数量的钢筋,以抵抗施加拉力的包络线,包括腹板和翼缘中出
现裂缝的影响。

(2) 对于带有抗剪钢筋的构件,应根据 6.2.3(7)的规定计算出附加拉力 ΔFtd。对于不带有抗剪


钢筋的构件,可以通过根据 6.2.2(5)要求将力矩曲线移动 a l = d 距离来估算 ΔFtd。这种
“移动规则”也可以用于带有抗剪钢筋的构件,其中:

al = z ( cot θ − cot α ) / 2 (见 6.2.3 中的符号定义) (9.2)

180
EN 1992-1-1:2004 (E)

有关附加拉伸力,参见图 9.2。

(3) 假设作用力有线性变化,则可以考虑加入在钢筋锚固长度范围内的阻力,见图 9.2。作为


一种保守的简化方法,可以忽略这种影响。

(4) 对于可能影响到抗剪强度的弯曲钢筋,其锚固长度应不小于 1.3lbd(在拉伸区域内)


,不
小于 0.7 lbd(在受压区域内)。在弯曲钢筋轴线与纵向钢筋轴线的交叉点开始测量锚固长
度。

式中□
A :MEd/z+NEd 的包络线 □
B :作用拉力 Fs □
C :抗拉力 FRs

图 9.2:纵向钢筋减短示意图,结合在锚固长度内的断裂影响和钢筋阻力

9.2.1.4 末端支撑底部钢筋的锚固

(1) 对于支撑处(设计时假设其末端几乎没有或完全没有固定)的底部钢筋,其面积应至少
为跨距中钢筋面积的 β2。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梁的β2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0.25。

(2) 可以根据 6.2.3(6)(带有抗剪钢筋的构件,包括轴向力的作用,若有的话)或根据“移动


规则”确定需锚固的拉伸力:

FE = VEd ⋅ a l / z + N Ed (9.3)

181
式中,Ned 指轴向力,将加至拉力中,或从拉力中减去; α1 见 9.2.1.3(2)。

(3) 锚固长度为 lbd,如 8.4.4 所述,从横梁和支撑件之间的接触线开始测量。对于直接支撑,


可以考虑横向压力。见图 9.3。

a)直接支撑:由墙体或支柱支撑的梁; b)间接支撑:与另一支撑梁交叉的梁。

图 9.3:末端支撑件底部钢筋的锚固

9.2.1.5 中间支撑件底部钢筋的锚固

(1) 适用 9.2.1.4(1)中给出的钢筋面积。

(2) 锚固长度应不小于 10φ(对于直钢筋),或不小于心轴直径(对于直径至少等于 16mm


(见图 9.4(a))。通常,这些
的钩形和弯曲钢筋),或为心轴直径的两倍(对于其他情况)
最小值是有效的,但是,可以根据 6.6 进行更精准的分析。

(3) 应在合同文件中详细说明抵抗可能的正向力矩(例如支座沉降、爆炸等)所需的钢筋。
这种钢筋应是连续的,可以钢筋搭接方式实现这一点(见图 9.4(b)或(c))。

图 9.4:中间支撑件的锚固

9.2.2 抗剪钢筋

(1) 抗剪钢筋应与结构元件的纵向轴线形成 45°至 90°的角 α;

182
EN 1992-1-1:2004 (E)

(2) 抗剪钢筋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 环绕纵向拉伸钢筋和受压区域的箍筋(见图9.5)

— 弯曲钢筋;

— 没有环绕纵向钢筋浇铸但正确锚固在受压区和拉伸区的钢筋笼、钢梯等。


A :内部箍筋替代物 □
B :环绕箍盘

图 9.5:抗剪钢筋

(3) 应有效地锚固各箍筋。如果不要求箍筋抵抗扭转,则搭接头可位于靠近腹板表面的箍筋
肢。

(4) 至少有 β3 的抗剪钢筋为箍筋形式。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β3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0.5。

(5) 可以按照下列公式确定抗剪钢筋的比率:

ρW = ASW / ( s ⋅ bW ⋅ sin α ) (9.4)

式中:

Ρw 指抗剪钢筋的比率

ρw 应不小于 ρw,min

Asw 指在长度 s 上的抗剪钢筋面积

s 指沿构件纵轴方向测得的抗剪钢筋间距

bw 指构件腹板的宽度

α 指抗剪钢筋和纵轴之间的夹角(见图 9.2.2(1))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ρw,min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见公式(9.5N):

183
ρ w,min = (0.08 f ck ) / f yk (9.5N)

(6) 抗剪箍筋之间的最大纵向间距应不超过 Sl,max。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Sl,max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见公式(9.6N):

Sl ,max = 0.75(1 + cot α ) (9.6N)

式中,α 指抗剪钢板和梁的纵轴之间的倾斜度。

(7) 弯曲钢筋的最大纵向间距应不超过 sb,max: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sb,max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见公式(9.7N):

Sb,max = 0.6(1 + cot α ) (9.7N)

(8) 一组抗剪箍筋中肢的横向间距应不超过 st,max: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st,max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见公式(9.8N):

St ,max = 0.75d ≤ 600mm (9.8N)

9.2.3 扭转钢筋

(1) 扭转箍筋应为闭合形式,并且通过搭接或钩形末端钢筋进行锚固,见图 9.6,应与结构元


件轴线成 90°角。

a)推荐形状 b)不推荐形状

注:对于(a2)的第二种可选方式(图下方),其长度应沿着顶部完全搭接。

图 9.6:扭转箍筋的形状示例

(2) 通常,9.2.2(5)和(6)的规定足以满足所需的最小扭转连接。

(3) 扭转箍筋的纵向间距应不超过 u/8(见 6.3.2 及图 6.11 的注释)或 9.2.2(6)中的规定值或


梁横截面的较小尺度。

(4) 纵向钢筋的布置应确保在各转角处至少有一根钢筋,其它钢筋均匀分布在箍筋内围附
近,间距不超过 350mm。

184
EN 1992-1-1:2004 (E)

9.2.4 表面钢筋

(1) 有必要配备表面钢筋,以控制裂缝或确保有效抵抗保护层开裂。

注:有关表面钢筋的具体规定,参见提示性附录J。

9.2.5 间接支撑

(1) 如果横梁由另一根横梁支撑而不是墙体或支柱支撑,则应配备钢筋,并且其设计应能够
抵抗与支撑件的相互作用。该钢筋不在由于其他原因而要求配备的钢筋范围内。本项规
则也适用于没有支撑在横梁顶部的平板。

(2) 两根梁之间的支撑钢筋应由环绕在支撑构件主筋周围的箍筋组成。其中的部分箍筋可能
分布在混凝土外侧,这种情况常见于两根横梁(见图 9.7)


A :高度为 h1 的支撑梁 □
B :高度为 h2 的支撑梁(h1≥h2)

图 9.7:在两根梁交叉区内的支撑钢筋布置(平面图)

9.3 实心平板

(1) 本章规定适用于单向和双向的实心平板,其 b 和 Ieff 值不小于 5h(见 5.3.1)。

185
9.3.1 挠曲钢筋

9.3.1.1 概述

(1) 对于主方向上的最小和最大钢筋比例,适用 9.2.1.1(1)和(3)中的规定。

注: 除9.2.1.1(1)的注释2外,对于平板,如果其脆性破坏风险较小,则As,min可以取为承载
能力极限状态验证所要求面积的1.2倍。

(2) 在单向平板中,应配备不低于主筋 20%的辅助横向配筋。在靠近支撑件的区域,如果没


有横向弯矩,则不必要为顶部主筋配备横向钢筋。

(3) 钢筋的间距不应超过 smax,slabs: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smax,slabs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如下:

— 对于主筋,3h≤400mm,其中,h为平板的总厚度;

— 对于辅助配筋,3.5h≤450mm

在集中荷载区域或最大力矩区域,这些规定调整如下:

— 对于主筋,2h≤250mm

— 对于辅助配筋,3h≤400mm

(4) 9.2.1.3(1)-(3)、9.2.1.4(1)-(3)和 9.2.1.5(1)-(2)中的规则也同样适用,但是,要求 a1=d。

9.3.1.2 支撑件附近平板中的钢筋

(1) 在简易支撑平板中,所计算跨距钢筋的一半应延伸至支撑件,并遵照 8.4.4 的规定进行锚


固。

注:可以根据9.2.1.3、9.2.1.4和9.2.1.5的规定进行钢筋的减短和锚固。

(2) 如果沿平板边缘出现局部固定现象但在分析中不予考虑,则顶层钢筋应能够抵抗邻近跨
距内至少 25%的最大力矩。该钢筋应至少延伸邻近跨距长度的 0.2 倍,从支撑表面开始
测量。钢筋应连续穿过内部支撑件并锚固在末端支撑件上。在末端支撑处,被阻挡的力
矩可以减至邻近跨距内最大力矩的 15%。

9.3.1.3 转角钢筋

(1) 如果支撑件处的设计布置使得在某个转角处提升平板受到限制,则应配备合适的钢筋。

186
EN 1992-1-1:2004 (E)

9.3.1.4 自由边上的钢筋

(1) 沿某一自由(无支撑)边沿,平板通常应带有纵向和横向钢筋,一般如图 9.8 所示进行


布置。

(2) 平板配备的标准钢筋可以用作边缘钢筋。

图 9.8:平板边缘钢筋

9.3.2 抗剪钢筋

(1) 如果平板中带有抗剪钢筋,则平板深度应至少为 200mm。

(2) 在布置抗剪钢筋时,适用 9.2.2 中的最小值和配筋比定义,除非下文中另有修正。

(3) 在平板中,如果|VEd| ≤ 1/3 VRd,max(见 6.2),则抗剪钢筋可以完全由弯曲钢筋或抗剪配筋


组成。

(4) 可以如下确定一系列箍筋的最大纵向间距:

smax = 0.75d(1+cotα) (9.9)

式中,α 指抗剪钢筋的倾斜度。

可以如下确定弯曲钢筋的最大纵向间距:

smax=d (9.10)

(5) 抗剪钢筋的最大横向间距应不超过 1.5d。

9.4 平板

9.4.1 内柱平板

(1) 在布置平板钢筋时,钢筋的布置应反映出其在工作条件下的特性。通常,这样可能会导
致钢筋集中布置在支柱上。

(2) 在内柱中,除非进行了严格的适用性计算,否则,在放置面积为 0.5At 的顶端钢筋时,


其宽度应等于支柱两侧面板宽度 0.125 倍之和。At 表示抵抗完全负力矩所需的钢筋面积,

187
完全负力矩是在支柱两侧的各半个节间产生的值之和。

(3) 在与内柱正交的每个方向上应设置底部钢筋(≥2 根钢筋)


,且此钢筋应穿过柱。

9.4.2 边缘平板和角柱

(1) 垂直于自由边的钢筋(要求该自由边将弯矩从平板转移至某一边缘或角柱)应布置图 9.9


所示的有效宽度 be 范围内。

注:y 可以大于 cy 注:z 可以大于 cz,且 y 可以大于 cy

a)边柱 b)角柱

注:y 指从平板边缘到支柱最内侧的距离。

图 9.9:平板的有效宽度 be

9.4.3 抗冲剪钢筋

(1) 如果要求配备抗冲剪钢筋(见 6.4),则抗剪钢筋应布置在加载区/支柱和控制周界内的


kd 之间,在控制周界处将不再需要抗剪钢筋。抗冲剪钢筋长度应至少等于箍筋的肢长的
两倍(见图 9.10)。箍筋间距不应超过 0.75d。

在第一控制周界内(距离加载区的距离为 2d)
,环绕周界的箍筋肢间距应不超过 1.5d。在第
一控制周界外,如果假设该部分周界对抗剪能力有影响,则肢间距应不超过 2d。

对于按图 9.10b 所示布置的下弯钢筋,可以认为抗冲剪钢筋长度等于箍筋肢就足够了。

188
EN 1992-1-1:2004 (E)

a) 箍筋间距 b) 上弯钢筋的间距

图 9.10:抗冲剪钢筋

注:k值见6.4.5(4)。

(2) 如果要求配备抗剪钢筋,则可以按照下列公式确定肢的面积(或等效面积)Asw,min:

Asw,min ⋅ (1.5 ⋅ sin α + cos α ) / ( Sr ⋅ St ) ≥ 0.08 ⋅ ( f ck ) / f yk (9.11)

式中:

α 指抗剪钢筋和主筋之间的夹角(若为垂直箍盘,则 α=90°,sin α=1)

sr 指沿径向的抗剪箍筋的间距

st 指沿切线方向的抗剪箍筋的间距

fck 单位为 MPa

只有那些穿过支柱 0.5d 距离范围的预应力钢筋的垂直构件才可以纳入抗剪计算。

(4) 通过加载区或距离加载区不超过 0.25d 的上弯钢筋可以用作抗冲剪钢筋(见图 9.10b,顶


端)。

(5) 支撑件表面或加载区周界与设计中所考虑的最近抗剪钢筋之间的距离应不超过 d/2。该


距离应取在拉伸钢筋层。如果仅配备了一根弯起钢筋,则其坡度可以减至 30°。

189
9.5 支柱

9.5.1 概述

(1) 本条款适用于支柱(较大尺寸 h 不超过较小尺寸 b 的 4 倍)


9.5.2 纵向钢筋

(1) 纵向钢筋的直径应不小于 φmin。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φmin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8mm。

(2) 纵向钢筋的总量应不少于 As,min。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As,min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可以按下列公式(9.12N)
得出推荐值:

0.10 N Ed
As ,min = 或者 0.002Ac,以较大者为准 (9.12N)
f yd

式中:

fyd为钢筋的设计屈服强度

NEd为设计轴向压力

(3) 纵向钢筋的面积应不超过 As,max。

注: 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As,max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搭接位置外侧
0.04Ac,除非能够表明混凝土的完整性不会受到影响,并且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
达到了完全强度。在搭接处,该限制应增至0.08Ac。

(4) 对于带有多边形横截面的支柱,每转角处至少要有一根钢筋。在环形支柱中,纵向钢筋
的数量应不少于 4 根。

9.5.3 横向钢筋

(1) 横向钢筋(箍筋、环形或螺旋形钢筋)的直径应不小于 6mm,或者是纵向钢筋最大直


径的四分之一,以较大者为准。横向钢筋的焊接网状结构的钢丝直径应不小于 5mm。

(2) 应正确锚固横向钢筋。

(3) 沿支柱的横向钢筋间距应不超过 scl,tmax。

190
EN 1992-1-1:2004 (E)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scl,tmax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以下三个距离
的最小者:

— 纵向钢筋最小直径的20倍

— 支柱的较小尺度

— 400mm

(4) 上述(3)中所要求的最大间距应减去系数 0.6:

(i) 在截面上,该截面在等于梁或平板上方或下方支柱横截面的较大尺寸的距离范围内;

(ii) 搭接头附近,如果纵向钢筋的最大直径大于 14mm。这种情况下,要求在搭接长度


上至少均匀布置 3 根钢筋。

(5) 如果纵向钢筋的方向发生变化(如在支柱尺寸发生变化),则应计算出横向钢筋的间距,
同时考虑相关的侧向力。如果方向改变小于或等于 1/12,则这些影响即可忽略不计。

(6) 转角处布置的每根纵向钢筋或成束钢筋应使用横向钢筋进行固定。受压区内的钢筋与受
限钢筋之间的距离不得超过 150mm。

9.6 墙体

9.6.1 概述

本条款涉及长度与厚度比不小于 4 的钢筋混凝土墙体,在这种墙体的强度分析中,需要考虑
到钢筋。可以利用压拉杆模型来获知钢筋的数量和正确设计(见 6.5)
。对于主要受到平面外弯曲
影响的墙体,适用平板的规定(见 9.3)。

9.6.2 垂直钢筋

(1) 垂直钢筋的面积应介于 As,vmin 和 As,vmax 之间。

注: 1. 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As,vmin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0.002Ac。

2. 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 As,vmax 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搭接位


置外侧 0.04Ac,除非能够表明混凝土的完整性不会受到影响,并且在承载能力
极限状态下达到了完全强度。在搭接处,该限制可以按两倍计算。

(2) 如果在设计中控制了钢筋最小面积 As,vmin,则该面积的一半应处在各端面上。

(3) 两根相邻垂直钢筋之间的距离应不超过墙体厚度的 3 倍或 400mm,以较小者为准。

191
9.6.3 水平钢筋

(1) 与墙面(和自由边)平行的水平钢筋应布置在各端面上。其面积应不小于 As,vmin。

注: 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As,vmin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垂直钢筋面积
的25%或0.001Ac,以较大者为准。

(2) 两根相邻水平钢筋之间的间距应不大于 400mm。

9.6.4 横向钢筋

(1) 在部分墙体中,如果在两个端面上的垂直钢筋总面积超过 0.02Ac,则应根据支柱要求(见


9.5.3)配备箍筋形式的横向钢筋。9.5.3(4)(i)中所述的较大尺度的取值不必超过墙体厚度
的 4 倍。

(2) 如果主筋布置在墙面附近,则横向钢筋也应采箍筋形式,至少每平方米配备 4 根钢筋。

注: 如果使用焊接丝网和直径φ≤16mm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大于2φ),则不需要配备
横向钢筋。

9.7 深梁

(1) 通常,在靠近各端面位置,深梁(见 5.3.1(3)中的定义)应配有正交钢筋网),最小面积


值为 As,dbmin。

注: 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As,dbmin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0.1%,但在
每端面和各方向上,均不得小于150mm2/m。

(2) 钢筋网中两根相邻钢筋之间的距离不应超过 2 倍深梁厚度或 300mm 中的较小者。

(3) 除非能够在节点与深梁末端之间获取足够的长度以实现 Ibd 的锚固长度,否则,应通过


弯曲钢筋或使用 U 形钢筋或锚固装置来完全锚固对应于设计模型中拉杆的钢筋,以便在
节点中保持平衡,见 6.5.4。

9.8 基础

9.8.1 桩帽

(1) 从桩外缘到桩帽边缘的距离应能保证桩帽中的拉力可以正确锚固。应考虑到现场桩的预
期偏差。

(2) 应使用压拉杆模型或挠曲方法计算桩帽中的钢筋加固(若适用)。

192
EN 1992-1-1:2004 (E)

(3) 抗拉主筋应集中布置在桩顶之间的受压区。应确保最小钢筋直径为 φmin。如果该钢筋面


积至少等于最小钢筋面积,则可以忽略在构件底面上均匀分布的钢筋。同样,如果在这
部分构件中不会出现张拉风险,则构件的侧面和顶面可以不进行加固。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φmin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8mm。

(4) 焊接横向钢筋可以用于抗拉钢筋的锚固。这种情况下,横向钢筋可以被视为钢筋锚固区
中横向钢筋的一个组成部分。

(5) 可以假设由桩中支撑反作用力引起的压力从桩边缘沿 45°角扩散(见图 9.11)。计算锚


固长度时,可以将该压力计算在内。

图 9.11:提高锚固能力的受压区

9.8.2 支柱和墙脚

9.8.2.1 概述

(1) 应根据 8.4 和 8.5 的要求进行主筋锚固。应确保最小钢筋直径为 φmin。在底座处,可以


采用 9.8.2.1 中给出的设计模型。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φmin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8mm。

(2) 环形底座的主筋可以为直角,并集中在底座中间,宽度为底座直径的 50%±10%,见图


9.12。这种情况下,出于设计考虑,未加固的部分应被视为素混凝土。

193
图 9.12:环形扩展底座的直角钢筋

(3) 如果作用效应导致在底座上表面形成张拉,则应检查该种拉应力,并在必要时进行加固。

9.8.2.2 钢筋的锚固

(1) 根据平衡状况确定钢筋中的拉伸力,同时考虑到可能的裂缝作用,见图 9.13。在特定位


置 x 处的拉伸力 Fs 应锚固在混凝土中,与底座边缘的距离同样为 x。

图 9.13:针对可能裂缝的拉力模型

(2) 按照下列公式确定需要锚固的拉力:

Fs = R ⋅ ze / zi (9.13)

式中:

194
EN 1992-1-1:2004 (E)

R 指在距离 x 范围内的地面压力的合力

ze 指外杆臂,即 R 和垂直力 Ned 之间的距离

NEd 指对应于截面 A 与截面 B 之间地面压力合力的垂直作用力

zi 指内杆臂,即钢筋与水平作用力 Fc 之间的距离

Fc 指对应于最大拉力 Fs,max 的压力

(3) 可以分别针对 NEd 和 Fc 的必要受压区来确定杆臂 ze 和 zi。为简化起见,可以通过假设 e


=0.15b 来确定 ze 的值,见图 9.13,可以将 zi 取为 0.9d。

(4) 直钢筋的可用锚固长度在图 9.13 中用 lb 表示。如果此长度不足以锚固 Fs,则可以将钢筋


上弯以增加可用长度,或配备末端锚固装置。

(5) 对于无末端锚固件的直钢筋,x 的最小值是最为关键的。为简化起见,可以假设 xmin=


h/2。对其他类型的锚固件,x 的较大值可能更为关键。

9.8.3 系梁

(1) 可以使用系梁来消除基础荷载的偏心率。系梁的设计应能够抵抗弯矩和抗剪作用。对于
抵抗变矩的钢筋,应确保最小钢筋直径为 φmin。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φmin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8mm。

(2) 如果压实机的作用力可能影响到系梁,则系梁的设计应考虑到最小向下荷载 q1。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q1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10kN/m。

9.8.4 岩石上的柱基

(1) 当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地面压力超过 q2 时,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横向钢筋,以抵抗底座中


开裂作用力。在高度 h 上,可以沿开裂作用力方向均匀分布钢筋(见图 9.14)。钢筋直径
不应小于 φmin。

注: 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q2值和φmin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q2推荐值为5MPa,
φmin推荐值为8mm。

(2) 可以如下计算开裂力 Fs(见图 9.14)


Fs = 0.25(1 − c / h ) N Ed (9.14)

式中,h 为 b 和 h 中的较小者。

195
a) h ≥ H 时的底座 b) 截面 c) h < H 时的底座

图 9.14:岩石上底座的开裂钢筋

9.8.5 钻孔桩

(1) 以下条款适用于钢筋钻孔桩。关于无筋钻孔桩,参见第 12 章。

(2) 为了使钢筋周围的混凝土能够自由流动,最重要的是,钢筋、钢筋笼和相关插入件的设
计需要确保混凝土的流动不会受到不利影响。

(3) 对于直径不超过 h1 的钻孔桩,最小纵向钢筋面积应为 As,bpmin。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h1值和As,bpmin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h1为600mm,
表9.6N中给出了As,bpmin的值。该钢筋应沿截面周边分布。

表 9.6N:现浇钻孔桩中推荐采用的最小纵向钢筋面积

桩的横截面积 Ac 纵向钢筋的最小面积:As,bpmin

Ac ≤ 0.5m 2 As ≥ 0.005 ⋅ Ac

0.5m 2 < Ac ≤ 1.0m 2 As ≥ 25cm 2

Ac > 1.0m 2 As ≥ 0.0025 ⋅ Ac

纵向钢筋的最小直径不应小于 16mm。每桩最少要有 6 根纵向钢筋。钢筋之间的净距离不应


超过 200mm,沿桩的圆周方向测量。

196
EN 1992-1-1:2004 (E)

(4) 有关钻孔桩中纵向和横向钢筋的设计,参见 EN 1536。

9.9 几何形状或作用力呈不连续性的区域

(1) 通常,应根据 6.5 的要求采用拉杆模型设计不连续区域,并且该区域的布置应符合第 8


章中的规则。

注:若需更多信息,参见附录J。

(2) P 根据 8.4 的规定,应使用 Ibd 锚固件将对应于拉杆的钢筋充分锚固。

9.10 拉杆系统

9.10.1 概述

(1) P 未进行抗偶然作用设计的结构应配有一个合适的拉杆系统,以便在局部损坏之后通过
备用荷载路径来防止进一步塌陷。下述简单规则被视为满足此项要求。

(2) 应配备下列拉杆:

a) 周边拉杆

b) 内部拉杆

c) 水平支柱或墙体拉杆

d) 若有要求,配备垂直拉杆,尤其是在板式建筑物中

(3) 如果一座建筑物由伸缩接头分成在结构上彼此独立的几部分,则每一部分均应有一个独
立的拉杆系统。

(4) 在设计拉杆时,可以假设钢筋按其各自的特征强度发挥作用,并且能够承载下述条款中
定义的拉伸力。

(5) 出于其他考虑而配备在支柱、墙体、梁和地板中的钢筋可以部分或全部地视为拉杆。

9.10.2 拉杆配比

9.10.2.1 概述

(1) 拉杆计划用作结构分析的最小数量钢筋,而不是补充钢筋。

197
9.10.2.2 周边拉杆

(1) 在各地板和顶板处,应配备距离边缘不超过 1.2m 的有效连续周边拉杆。该拉杆包括用


作内部拉杆一个组成部分的钢筋。

(2) 周边拉杆应能够抵抗拉伸作用:

Ftie, per = li ⋅ q1 ≤ q2 (9.15)

式中:

Ftie,per 指拉杆作用力(此处为拉伸力);

li 端跨长度。

注: 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q1值和q2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q1的推荐值为10kN/m,
q2的推荐值为8kN。

(3) 如同外部边缘(应完全锚固),有内部边缘的结构(如中庭、庭院等)应带有周边拉杆。

9.10.2.3 内部拉杆

(1) 此类拉杆应在约成直角的两个方向上布置在各地板和顶板上。在整个长度上,它们应是
有效且连续的,并且应锚固在各端的周边拉杆上,除非继续用作支柱或墙体的水平拉杆。

(2) 内部拉杆可以部分或全部地均匀布置在平板中,或组对布置在梁上、墙体上或其他合适
的位置。在墙体上,它们距地板的顶部或底部的距离应在 0.5m 之内,见图 9.15。

(3) 在各个方向上,内部拉杆应能够抵抗设计值为 Ftie,int 的拉伸力(单位:kN 每米宽度)。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Ftie,int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20kN/m。

(4) 在未抹平的地板上,如果拉杆不能布置在跨距方向上,则可以沿着梁线成对布置横向拉
杆。这种情况下,内梁线上的最小作用力如下:

Ftie = (l1 + l2 ) / 2 ⋅ q3 ≤ q4 (9.16)

式中:

I1、l2 指梁各侧地板的跨距长度(单位:m),见图 9.15。

注: 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q3值和q4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q3的推荐值为
20kN/m,q4的推荐值为70 kN。

(5) 内部拉杆应连接到周边拉杆上,以确保作用力得以转移。

198
EN 1992-1-1:2004 (E)


A 周边拉杆 □
B 内部拉杆 □
C 水平支柱或墙体拉杆

图 9.15:针对偶然作用力的拉杆

9.10.2.4 连接至支柱和/或墙体的水平拉杆

(1) 边缘支柱和墙体应水平连接至各地板和顶板上的结构。

(2) 拉杆应能够抵抗每米墙面上的拉伸力 ftie,fac。对于支柱,该作用力无需超过 Ftie,col。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ftie,fac值和Ftie,col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ftie,fac的推荐值为
20kN/m,Ftie,col的推荐值为150kN。

(3) 角柱应在两个方向上布置拉杆。这种情况下,周边拉杆所使用的钢筋可以用作水平拉杆。

9.10.2.5 垂直拉杆

(1) 在 5 层或 5 层以上的板式建筑物中,应在支柱和/或墙体中配备垂直拉杆,以便在下方支
柱或墙体意外损坏情况下限制地板的塌陷损坏。这些拉杆应形成跨过损坏区域的桥接系
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2) 通常,应从最底层到最高层依次布置连续垂直拉杆,以便能够承载在意外设计情况下作
用在意外损坏支柱/墙体的地板上的荷载。如果能够确保平衡和有效的变形能力,则也可
以使用其他解决方法,例如依据剩余墙体元件的横隔板作用和/或依据地板的薄膜作用。

(3) 如果支柱或墙体通过某一元件而不是基础(如梁或平板)支撑在其最底层位置,则在设

199
计时,应考虑到此元件的意外损坏,并且提供一种适当的备用荷载路径。

9.10.3 拉杆的连续性及锚固

(1) P 在两个水平方向上的拉杆应是有效且连续的,并应锚固在结构的周边上。

(2) 在现浇混凝土保护层或预制构件的接头处,可以配备整套拉杆。如果拉杆在某一平面上
呈现出不连续现象,则应考虑由偏心率引起的弯曲效应。

(3) 通常,在预制构件之间的狭窄接头处,不应搭接拉杆。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机械锚固。

200
EN 1992-1-1:2004 (E)

第 10 章 关于预制混凝土元件和结构的补充
规则

10.1 概述

(1) P 本章的规则适用于部分或完全使用预制混凝土元件的建筑物,同时作为其他章节中规
则的补充。有关具体设计、生产和组装的其他事项,参见特定的产品标准。

注: 标题编号为10,后跟相应的主要章节编号。次级标题的编号都是连续的,与前述章
节中的副标题无关。

10.1.1 本章使用的专业术语

预制元件:在工厂或结构中最终位置以外的某个场所制造的元件,防止不利天气条件影响

预制产品:依照特定 CEN 标准制造的预制元件

复合元件:由现浇或预制混凝土(有或没有钢筋接头)组成的元件

肋形和块状地板:由预制肋(或梁)组成,在肋间有填充物,外壳由混凝土块、空心粘土壳
其他形式的永久性模板组成,可以有或没有现浇保护层

横隔板:易受平面内作用力影响的平面构件,由若干连接在一起的预制件组成

拉杆:对于预制结构,拉杆为一个有效且连续的抗拉构件,布置在地板、墙体或支柱中

隔离预制构件:在失效情况下,没有任何可用的辅助荷载传递方式

瞬变情况:在预制混凝土结构中包括:

— 拆模

— 运输至堆放场

— 储藏(包括支撑件和荷载情况)

— 运输至现场

— 安装(提升)

— 施工

10.2 设计基础和基本要求

201
(1) P 在预制混凝土元件和结构的设计中,应特别考虑以下情况:

— 瞬变情形(见10.1.1)

— 临时性和永久性支撑

— 元件之间的接头

(2) 若有必要,应考虑到瞬变情形下的动态效。如果没有进行精确分析,则静态效可以乘以
一个合适的系数(有关特定类型的预制产品,参见相应的产品标准)。

(3) 若有要求,应详细说明机械设备,以方便面组装、检查和更换作业。

10.3 材料

10.3.1 混凝土

10.3.1.1 混凝土强度

(1) 对于流水生产的预制产品,需要遵循产品标准所要求的质量控制系统,并需要测试混凝
土的抗拉强度,测试结果的统计分析可以用作对抗拉强度评估的依据,该项评估可替代
表 3.1,用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确认。

(2) 可以使用表 3.1 中的中间强度等级。

(3) 对于预制混凝土元件的热养护,可以通过公式 3.3 估算在 28 天之前 t 龄期的混凝土抗压


强度 fcm(t),在该公式中,混凝土龄期 t 可以替换为根据附录 B 中公式 B.10 获得的温度
调整混凝土龄期。

注:系数βcc(t)应限制为1。

对于热养护效应,可以采用公式(10.1):

f cm − f cmp
f cm (t ) = f cmp + log(t − t p + 1) (10.1)
log(28 − t p + 1)

式中,

fcmp 指热养护后的平均抗压强度(即在释放预应力时),通过在时间 tp(tp < t)测试


样品进行测量,该样品经过与预制元件相同的热处理。

10.3.1.2 徐变和收缩

(1) 对于预制混凝土元件的热养护,允许根据附录 B 中公式(B.10)的成熟函数估算徐变值。

202
EN 1992-1-1:2004 (E)

(2) 为了计算出徐变值,在公式(B.5)中,在 t0(单位:天)荷载条件下的混凝土龄期应替


换为根据附录 B 中公式(B.9)和(B.10)获得的等效混凝土龄期。

(3) 在受到热养护影响的预制元件中,可进行以下假设:

a) 收缩应变在热养护期间不甚显著

b) 自收缩应变可以忽略不计

10.3.2 预应力钢筋

10.3.2.2 预应力钢筋的技术特性

(1) P 对于先张构件,应考虑在热养护混凝土时升高温度对松弛损耗的影响。

注: 在热养护过程中,如果同时引入热应变,则会加快松弛作用。最终,松弛速率在热
处理结束时会减缓。

(2) 在 3.3.2(7)的松弛时间函数中,应将等效时间 teq 加入张拉后时间 t,以满足由预应力钢筋


的松弛作用造成的热处理对预应力损耗的影响。可以按下列公式(10.2)估计等效时间:

1.14T Tmax − 20 n
teq =
Tmax − 20
∑ (T
i =1
( Δti ) − 20)Δti (10.2)

式中:

teq 指等效时间(单位:小时)

T(Δti) 指时间段 Δti 内的温度(单位:°C)

Tmax 指热处理期间的最高温度(单位:°C)

10.5 结构分析

10.5.1 概述

(1) P 结构分析需要考虑以下方面:

— 通过在各阶段使用适当的几何形状和特性以及与其他元件的相互作用(如现浇混凝土
和其它预制件之间的复合作用),考虑在所有施工阶段的结构件特性。

— 考虑受到元件间连接件特性影响的结构系统的特性,尤其是连接件的实际变形和实际
强度。

203
— 考虑对元件之间约束力造成影响的不确定性和压力转移情况,其源自几何形状偏差以
及支撑件的定位偏差。

(2) 由摩擦(源自被支撑元件的重量)引起的水平约束有利效应只能用于非地震区(采用
γG,inf),并且需要符合下列条件:

— 摩擦不仅仅取决于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 支撑件的布置排除了元件不可逆向滑动的可能性,例如在交替作用条件下由不均匀特
性引起的滑动(例如,对简易支撑元件的接触边缘造成的热效应);

— 排除了显著冲击荷载的可能性。

(3) 在设计中,应考虑有关结构阻力和连接件完整性的水平移动效应。

10.5.2 预应力损耗

(1) 对于预制混凝土元件的热养护,由温度引起的预应力筋拉伸减弱和混凝土受限扩张可能
会诱发特定的热损耗 ΔPθ。可按下列公式(10.3)估算此损耗:

ΔPθ = 0.5 Ap E pα c (Tmax − T0 ) (10.3)

式中:

Ap 指预应力筋的横截面积

Ep 指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

αc 指混凝土热膨胀的线性系数(见 3.1.2)

Tmax − T0 指在靠近预应力筋的混凝土中的最高温度与初始温度之间的温差,单位:°C

注: 如果预应力筋进行了预热,则可以忽略由伸长作用(源自热养护)引起的预应力的
损耗ΔPθ。

10.9 关于详细设计的特定规则

10.9.1 平板中的约束力矩

(1) 通过布置在空心部件开孔中顶层或堵头中的顶部钢筋,可以抵抗约束力矩。对于前者,
应根据 6.2.5 中的要求检查连接中的水平剪切作用。对于后者,应根据 6.2.5 中的要求确
顶端钢筋的长度应符合 9.2.1.3 中的要求。
认现浇混凝堵头与空心部件之间的力转移情况。

(2) 应通过特种钢筋和/或详细设计来考虑在简易支撑平板支撑处的意外约束效应。

204
EN 1992-1-1:2004 (E)

10.9.2 墙体与地板的连接件

(1) 对于地平板上安装的墙体元件,考虑到墙体末端垂直荷载的向心力和偏心力,通常应配
备钢筋。有关地板元件,参见 10.9.1(2)。

(2) 如果每单位长度的垂直荷载≤0.5hfcd(其中,h 为墙体厚度),则不要求配备特种钢筋,见


图 10.1。通过图 10.1 所示的直径 φ≥6mm 且间距 s 不大于 h 和 200mm 中较小者的钢筋,
荷载可以增至 0.5hfcd。对于更大荷载,应根据(1)来设计钢筋。应对下部墙体进行单独的
检查。

图 10.1:两块地板之间连接墙体中的加固示例

10.9.3 楼面系统

(1) P 楼面系统的详细设计应符合分析和设计中的假定条件。应考虑到有关的产品标准。

(2) P 如果考虑了邻近单元之间的横向荷载分布情况,则应配备合适的抗剪连接。

(3) P 即使在设计中已经假设有简易支撑,也应考虑可能存在的预制单元的约束作用。

(4)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连接件中的剪切作用转移。图 10.2 中给出了三大类型的连接件。

(5) 横向荷载分布应基于分析或测试,同时结合预制元件之间可能存在的荷载差异。在设计
连接件和相邻元件(例如在肋板和腹板外部)时,应考虑地板部件之间的剪切力。

对于荷载分布均匀的地板,在没有进行更精确分析情况下,每单位长度上的剪切力可以取为:

VEd = qEd ⋅ be / 3 (10.4)

式中,qEd 指可变荷载的设计值(kN/m2)

be 指元件的宽度

205
a) 混凝土浇注或灌浆连接件 b) 焊接或螺栓连接件(此处以 c) 钢筋顶层(顶层需要配备垂
焊接连接件为例) 直钢筋连接件,以确保承载
能力极限状态下的剪切力
传递)

图 10.2:用于剪切力转移的连接件示例

(6) 如果假设预制地板用作横隔板将水平荷载传递至支撑板,则应考虑以下情况:

— 考虑到与撑板的变形相容性,横隔板应构成实际结构模型的一个组成部分,

— 对于水平荷载传递所涉及的所有结构件,应考虑水平变形的影响,

— 对于结构模型中的张拉力,横隔板应进行钢筋加固,

— 在钢筋的详细设计中,应考虑开放端和连接处的应力集中情况。

(7) 穿过连接用于剪力传递的横向钢筋可以沿支撑件集中布置,以形成与结构模型一致的拉
杆。这种钢筋可以设置在顶层内(若有的话)。

(8) 如果根据 6.2.5 确证了界面的剪切,则顶层至少为 40mm 的预制部件可以被设计为组合


构件。在合力作用生效之前和之后,应在所有施工阶段检查预制件。

(9) 用于抗拒弯曲和其他作用力效应的横向钢筋可以完全位于顶层位置。其详细设计应与结
构模型相一致,例如,在假设存在双向跨的情况下。

(10) 在隔离平板部件(即不被连接用于剪力传递的部件)中的腹板或肋板,应如同梁一样配
有抗剪钢筋。

(11) 如果现浇横向肋板配有穿过预制纵向肋板的连续加固钢筋并且与横向肋板保持间距 sT
(见表 10.1)
,则带有预制肋板和无顶层混凝土块的地板可以作为实心板进行分析。

(12) 对于混凝土或灌浆连接的预制平板部件之间的横隔板作用力,对于光滑表面,平均纵向
剪切力 vRdi 应限制在 0.1MPa,对于光滑和粗糙并有的表面,应限制在 0.15MPa。关于表
面的定义,参见 6.2.5。

表 10.1:横向肋板的最大间距 sT(用于带有肋板和混凝土块的实心板分析),其中,sL 为纵向肋


板的间距,lL 为纵向肋板的长度,h 为肋板的厚度

施加荷载的类型 sL ≤ lL/8 sL > lL/8

住房,积雪 不作要求 sT ≤ 12 h

206
EN 1992-1-1:2004 (E)

其它 sT ≤ 10 h sT ≤ 8 h

10.9.4 预制元件的连接件和支撑件

10.9.4.1 材料要求

(1) 用于连接件的材料应满足以下条件:

— 在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内稳定耐久

— 化学和物理特性相容

— 不受有害化学和物理因素的影响

— 耐火,以配合结构的耐火性

(2) P 支撑垫应具有符合设计假设条件的强度和变性特性。

(3) P 除在环境等级为 X0 及 XC1(见表 4.1)且没有采取保护措施条件下,包层金属加固件


应由防腐材料制成。如果能够进行检查,则也可以使用喷涂材料。

(4) P 在进行焊接、退火或冷成形之前,应确认材料的适合性。

10.9.4.2 连接设计的一般规则

(1) P 连接件应能抵抗与设计假设条件相一致的作用力,并能容纳必要的变形,以及确保结
构的稳定性。

(2) P 应防止在元件末端的混凝土过早爆裂或散裂,考虑以下几点:

— 元件之间的相对运动

— 偏差

— 组装要求

— 便于施工

— 便于检查

(3) 可以依据分析结果确认连接件的抗力和刚度,若可能的话,可以辅以测试(关于测试辅
助设计,参见 EN 1990 附录 D)。基于测试的设计值应结合测试条件下的不利偏差。

207
10.9.4.3 用于转移压力的连接件

(1) 如果剪切力小于压力的 10%,则可以在受压连接件中忽略不计。

(2) 对于带有垫层(如灰浆、混凝土或聚合物)的连接件,在材料硬化期间,应防止连接表
面之间的相对运动。

(3) 只有在达到合适工艺质量条件下,才可以使用无垫层材料的连接件(即干连接)。平面之
间的平均受压应力应不超过 0.3fcd。包括曲面(凸面)的干连接设计应考虑到几何形状。

(4) 应考虑到在邻近元件中的横向拉应力。该应力可能源自图 10.3a 中所示的向心压力作用,


或者是图 10.3b 中所示的软垫膨胀作用。a)中的钢筋可以根据 6.5 进行设计和定位,b)中
的钢筋应布置在邻近元件的表面上。

(5) 在没有更精确的模型情况下,可根据公式(10.5)计算 b)中的加固钢筋:

As = 0.25(t / h ) FEd / f yd (10.5)

式中:

As 指各表面的钢筋面积

t 指垫材面积

h 指在加固方向上的垫材尺寸

FEd 指连接处的受压应力

(6) 可以根据 6.7 确定受压连接件的最大能力,或者依据分析结果来确定,若可能的话,可


以辅以测试来确定(有关测试辅助设计,参见 EN 1990)。

a) 向心受压 b) 软垫膨胀作用

图 10.3:在压缩连接处的横向拉应力

208
EN 1992-1-1:2004 (E)

10.9.4.4 用于转移剪切力的连接件

(1) 有关两种混凝土之间界面上的剪力传递,如预制元件和现浇混凝土,参见 6.2.5。

10.9.4.5 用于转移弯矩或拉伸力的连接件

(1) P 钢筋在连接件上应是连续的,并应锚固在邻近元件中。

(2) 可以通过下列方式获得连续性,例如:

— 钢筋搭接

— 钢筋灌浆入孔

— 搭接钢筋环

— 钢筋或钢板焊接

— 预加应力

— 机械装置(螺纹或填充套管)

— 模铸连接件(受压套管)

10.9.4.6 半接头

(1) 可以根据 6.5 中的压拉杆模型来设计半接头。图 10.4 中给出了两种可选模型和钢筋。这


两种模型可以结合使用。

注:该图仅显示了压拉杆模型的主要特征。

图 10.4:半接头中钢筋的表示模型

209
10.9.4.7 支撑钢筋的锚固

(1) 支撑和被支撑构件中钢筋的设计应确保钢筋在各节点处的锚固。图 10.5 中给出了一个实


例。

有效支撑长度 a1 取决于距离各元件边缘的距离 d(见图 10.5)


,其中:

d i = ci + Δa i 带有水平环形钢筋,否则为末端锚固钢筋

d i = ci + Δa i + ri 带有垂直弯曲钢筋

式中:

ci 指混凝土保护层

Δai 指偏差(见 10.9.5.2(1))

ri 指弯曲半径

有关 Δa2 和 Δa3 的定义,参见图 10.5 和 10.9.5.2(1)。

图 10.5:支撑钢筋的设计示例

10.9.5 支承

10.9.5.1 概述

(1) P 应通过邻近构件中的钢筋、支撑应力限制以及运动或约束解决措施来确保支承的正确

210
EN 1992-1-1:2004 (E)

使用。

(2) P 如果不允许支承存在无明显约束作用的滑动或转动,则在设计邻近构件时,应考虑到
由徐变、收缩、温度、未对准、未铅直等原因引用的作用力。

(3) P 上述(2)P 的作用效应可能要求在支撑和被支撑构件中配备横向钢筋和/或将元件连接


在一起的连续钢筋。这可能会影响到构件中主筋的设计。

(4) 考虑到生产和装配偏差,支承的设计应确保位置正确。

(5) 应考虑预应力锚固件可能造成的影响及其凹陷情况。

10.9.5.2 用于连接构件的支承

(1) 简易支承的标称长度如图 10.6 中所示,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a = a1 + a 2 + a 3 + Δa 22 + Δa 32 (10.6)

式中:

a1 指与支承应力有关的净支承长度,a1=FEd/(b1fRd),但不小于表 10.2 中给出的最


小值

FEd 指支撑反作用力的设计值

b1 指净支承宽度,见(3)

fRd 指支承强度的设计值,见(2)

a2 指超过支撑件外端的假设均匀距离,见图 10.6 及表 10.3

a3 指被支撑构件的类似距离,见图 10.6 及表 10.4

图 10.6:支承示例

Δa2 指支撑构件之间距离偏差的裕度,见表 10.5

211
Δa3 指被支撑构件长度偏差的裕度,Δa3=ln/2500,ln 为构件的长度

表 10.2:a1 最小值(单位:mm)

相对支承应力,σEd / fcd ≤ 0.15 0.15 – 0.4 > 0.4

线支撑(地板,顶板) 25 30 40

肋板和檩条 55 70 80

向心支撑(梁) 90 110 140

表 10.3:距离支撑构件外端的假设无效距离 a2(mm),在(-)情况下应使用混凝土垫石

支撑材料及类型 σEd / fcd ≤ 0.15 0.15– 0.4 > 0.4

钢筋 线形 0 0 10
集中 5 10 15

钢筋混凝土 线形 5 10 15
≥C30 集中 10 15 25

素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 线形 10 15 15
< C30 集中 20 25 25

砌砖 线形 10 15 (-)
集中 20 25 (-)

表 10.4:超过被支撑构件外端的假设无效距离 a3(mm)

钢筋设计 支撑件

线形 集中

支撑件上的连续钢筋 0 0
(受限制或不受限制)

靠近构件末端的直钢筋和水平环箍 5 15,但不小于端部保护层

在构件末端露出的预应力筋或直钢筋 5 15

垂直环箍 15 端部保护层+弯曲内半径

表 10.5:支撑表面之间净距离偏差的裕度 Δa2,l 指跨距长度

支撑材料 Δa2

钢筋混凝土或预制混凝土 10 ≤ l//1200 ≤ 30 mm

砌砖混凝土或现浇混凝土 15 ≤ l/1200 + 5 ≤ 40 mm

(2) 若无其他说明,以下值可用于支承强度:

fRd=0.4fcd 对于干连接(有关定义,参见 10.9.4.3(3))

212
EN 1992-1-1:2004 (E)

f Rd = f bed ≤ 0.85 f cd 对于其他情况

式中:

fcd 指支撑件与被支撑件设计强度中的较小者

fbed 指衬垫材料的设计强度

(3) 如果采取了措施来获得受压力的均匀分布(例如使用砂浆、氯丁橡胶或类似衬垫材料),
则设计支承宽度 b1 可以作为实际支承宽度。否则,在没有进行更精确的分析情况下,b1
不应大于 600mm。

10.9.5.3 隔离构件的支承

(1) P 其标称长度应比非隔离构件长 20mm。

(2) P 如果允许在支撑件中有支承运动,则应增加净支承长度,以覆盖到可能的运动。

(3) P 如果某一构件连接在支承位置以外的地方,则应增加净支承长度 a1,以覆盖到拉杆周


围的可能旋转作用。

10.9.6 有预留孔的地基

10.9.6.1 概述

(1) P 混凝土预留孔应能够从支柱向泥土转移垂直方向的运动、弯矩和水平剪切作用。预留
孔应足够大,以使柱子下方和周围的混凝土有效填充。

10.9.6.2 楔形表面的预留孔

(1) 明显呈刻痕或楔形的预留孔可以被视为与支柱产生单向作用。

(2) 如果出现由力矩转移引起的垂直拉伸力,则需要认真设计以同种方式锻造的支柱和地基
的搭接钢筋。如 8.6 所述,搭接长度应至少增以支柱钢筋和基础钢筋之间的水平距离(见
图 10.7(a))。对于搭接头,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水平钢筋。

(3) 如图 10.7(a)所示,冲剪设计应针对 6.4 中的单相支柱/基础连接件,但是,需要确认支柱


与基础之间的剪力转移情况。否则,冲剪设计应针对带有光滑表面的预留孔。

10.9.6.3 带有光滑表面的预留孔

213
(1) 可以假设作用力和力矩从支柱转移至基础,形式为穿过混凝土填料的压缩力 F1、F2 和 F3,
以及相应的摩擦力,如图 10.7(b)所示。该模型要求 l ≥ 1.2 h。

a)带有楔形接缝的表面 b)带有光滑接缝的表面

图 10.7:预留孔基础

(2) 摩擦力系数不应大于 μ=0.3。

(3) 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 F1钢筋布置在预留孔墙顶部

— F1沿侧墙转移至基础

— 主筋在支柱和预留孔墙中的锚固

— 预留孔中支柱的抗剪切力

— 在支柱作用力下的底板抗冲孔性,计算时,可以考虑在预制件下方浇注的现浇混凝土。

10.9.7 连杆系统

(1) 对于加载在其身平面的板件(例如在墙体和地板横隔板中),可以通过将结构与周边接头
和/或内部接头连接在一起来获得所需的相互作用。

也可以使用这种拉杆来防止 9.10 中所述的渐进式崩塌。

214
EN 1992-1-1:2004 (E)

第 11 章 轻骨料混凝土结构

11.1 概述

(1) 本章给出了有关轻骨料混凝土(LWAC)的补充要求。还引用了本标准其他章节(第 1
章至第 10 章以及第 12 章)和附录中的相关内容。

注:标题编号为 11,后跟相应章节的编号。次级标题的编号都是连续的,与前述章节中的副
标题无关。如果在其他章节中有替代的公式或图表,则其原始编号应加上前缀 11。

11.1.1 范围

(1) P 除非被本章给出的特殊条款所代替,否则,第 1 章至第 10 章以及第 12 章中的所有条


款均适用。通常,如果公式中使用了表 3.1 给出的强度值,则这些值必须被替换为本章
表 11.3.1 中给出的相应轻骨料混凝土值。

(2) P 除非有可靠经验证明可以安全采用不同于给定规则的条款,否则,第 11 章的规定适用


于所有带有闭合结构的混凝土,这些结构由天然或人工轻骨料制成。

(3) 本章规定不适用于经热压处理或标准固化的加气混凝土,以及有开放结构的轻骨料混凝
土。

(4) 轻骨料混凝土是指带有闭合结构,密度不大于 2200kg/m3 的混凝土,或者含有一定比例


人工或天然轻骨料(颗粒密度小于 2000kg/m3)的混凝土。

11.1.2 特殊符号

(1) P 以下符号专门用于轻质混凝土:

LC: 轻质混凝土强度等级放在符号 LC 之前

ηE: 指用于计算弹性模量的转化系数

η1: 指用于确定抗拉强度的系数

η 2: 指用于确定徐变系数的系数

η 3: 指用于确定干收缩的系数

ρ: 指轻骨料混凝土的干密度,单位:kg/m3

对于力学特性,可以添加一个下标/(轻质)。

215
11.2 设计基础

(1) P 第 2 章的规定适用于未经改性的轻质混凝土。

11.3 材料

11.3.1 混凝土

(1) P 在 EN 206-1 中,轻骨料混凝土根据其密度进行分类,见表 11.1。此外,该表还给出了


素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标准配筋比)的相应密度,可以用于自重或强制永久性负载的
设计计算。此外,密度也可被指定为目标值。

(2) 另外,可以通过计算确定钢筋度对密度的影响程度。

表 11.1:EN 206-1 中轻骨料混凝土的密度等级和相应设计密度

密度等级 1.0 1.2 1.4 1.6 1.8 2.0

密度(kg/m3) 801-1000 1001-1200 1201-1400 1401-1600 1601-1800 1801-2000

密度 素混凝土 1050 1250 1450 1650 1850 2050


3
(kg/m ) 钢筋混凝土 1150 1350 1550 1750 1950 2150

(3) 可以通过将表 3.1 给出的 fct 乘以一个系数 η1 来获得轻骨料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η1 = 0.40 + 0.60 ρ / 2200 (11.1)

式中:

ρ 指针对表 11.1 所示相应等级的密度上限值

11.3.2 弹性变形

(1) 对于普通密度混凝土,可以通过将表 3.1 的给定值乘以下列系数 ηE 来获得轻骨料混凝土


正割模数的平均值估值 Elcm:

ηE = ( ρ / 2200)2 (11.2)

式中,ρ 指 EN 206-1 第 4 章中的烘干混凝土密度(见表 11.1)


如果需要精确的数据(例如,挠度会产生重大影响),则应进行测试,以确定符合 ISO 6784


要求的 Elcm 值。

216
EN 1992-1-1:2004 (E)

注:若需不相冲突的补充信息,参见国家附件。

(2) 轻骨料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主要取决于所使用的骨料类型,其取值变化范围在 4×10-6 和


14×10-6/K 之间。

出于设计考虑,如果热膨胀不甚重要,则热膨胀系数可取为 8×10-6/K。

设计时,无需考虑钢筋和轻骨料混凝土热膨胀系数之间的差异。

表 11.3.1:轻质混凝土的受压和变形特性

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等级 分析关系

flck
12 16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70 80
(MPa)
flck.cube
13 18 22 28 33 38 44 50 55 60 66 77 88
(MPa)

flcm 对于 f lck ≥ 20 MPa


17 22 28 33 38 43 48 53 58 63 68 78 88
(MPa) f1cm = f lck + 8( MPa )
flctm
flctm = fctm·η1 η1=0.40+0.60ρ/2200
(MPa)
flctk.0.05
flctk.0.05 = fctk.0.05 ·η1 5% - 分位数
(MPa)
flctk.0.95
flctk.0.95 = fctk.0.95 ·η1 95% - 分位数
(MPa)
Elcm
Elcm = Ecm ·ηE ηE =(ρ/2200)2
(GPa)

⎧ K = 1.1, 对于砂质轻骨料混凝土
εlc1(‰) k flcm / ( Elci ⋅η E ) ⎨ 见图3.2
⎩ K = 1.0, 对于所有轻骨料混凝土

εlcu1(‰) ε lc1 见图3.2

εlc2(‰) 2.0 2.2 2.3 2.4 2.5 见图3.3


见图3.3
εlcu2(‰) 3.5 η1 3.1η1 2.9η1 2.7η1 2.6η1
ε lcu 2u ≥ ε lc 2
n 2.0 1.75 1.6 1.45 1.4
εlc3(‰) 1.75 1.8 1.9 2.0 2.2 见图3.4
见图3.4
εlcu3(‰) 3.5 η1 3.1η1 2.9η1 2.7η1 2.6η1
ε lcu 3 ≥ ε lc 3

217
11.3.3 徐变与收缩

(1) 对于轻骨料混凝土,徐变系数可以假设等于标准密度混凝土的值乘以一个系数
(ρ /2200)2。

所得徐变应变应乘以系数 η2,取值为:

当 f lck ≤ LC16 /18 时, η2 = 1.3

当 f lck ≥ LC 20 / 22 时, = 1.0

(2) 可以通过表 3.2 所示标准密度混凝土的值乘以系数 η3 来获得轻质混凝土的最终干燥收缩


值,η3 取值如下:

当 f lck ≤ LC16 /18 时, η3 = 1.5

当 f lck ≥ LC 20 / 22 时, = 1.2

(3) 有关自收缩的公式(3.11)、
(3.12)和(3.13)给出了轻骨料混凝土的最大值,其中,无
法将水从骨料送至干燥微结构。如果使用了浸水或部分浸水的轻骨料,则其自收缩将会
大幅降低。

11.3.4 非线性结构分析中的应力-应变关系

(1) 对于轻骨料混凝土,图 3.2 中给出的 εc1 和 εcu1 值应替换为表 11.3.1 中的 εlc1 和 εlcu1。

11.3.5 设计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

(1) P 设计抗压强度值如下所示:

flcd = α lcc flcd / γ c (11.3.15)

式中,γc 指混凝土的分项安全系数,见 2.4.1.4,αlcc 是一个如 3.1.6(1)P 所述的系数。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αl cc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0.85。

(2) P 设计抗拉强度如下所示:

flctd = α lct flctk / γ c (11.3.16)

式中,γc指混凝土的分项安全系数,见2.4.1.4,αlcc是一个如3.1.6(2)P所述的系数。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αlct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0.85。

218
EN 1992-1-1:2004 (E)

11.3.6 断面设计中的应力-应变关系

(1) 对于轻骨料混凝土,图3.3中给定的εc2和εcu2值应替换为表11.3.1中的εlc2和εlcu2。

(2) 对于轻骨料混凝土,图3.4中给定的εc3和εcu3值应替换为表11.3.1中的εlc3和εlcu3。

11.3.7 受限混凝土

(1) 如果没有更准确的数据,则可以使用图3.6所示的应力-应变关系,其强度和应变特征值
如下增大:

flck ,c = flck (1.0 + kσ 2 / f lck ) (11.3.24)

注: 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K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如下:

1.1 对于将砂子作为细骨料的轻骨料混凝土

1.0 对于带有细骨料和粗骨料的轻骨料混凝土

ε lc 2,c = ε lc 2 ( flckc / flck ) 2 (11.3.26)

ε lcu 2,c = ε lcu 2 + 0.2σ 2 / flck (11.3.27)

式中,εlc2 和 εlcu2 取自表 11.3.1。

11.4 钢筋耐久性和保护层

11.4.1 环境条件

(1) 对于表 4.1 中的轻骨料混凝土,其同一指示暴露等级可以被用作标准密度混凝土的等级。

11.4.2 混凝土保护层与混凝土性能

(1) P 对于轻骨料混凝土,表 4.2 中给定的最小保护层值应增加 5mm。

11.5 结构分析

219
11.5.1 旋转能力

注:对于轻骨料混凝土,图5.6N所示的θplast值应乘以系数εlc2u/εc2u.

11.6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11.6.1 不要求设计抗剪钢筋的构件

(1) 对于不含抗剪钢筋的轻质混凝土构件,其抗剪切力的设计值遵循下列公式:

VlRd ,c = [ClRd ,cη1k (100 ρl flck )1/3 + k1σ cp ]bw d ≥ (vl ,min + k1σ cp )bw d (11.6.2)

式中,η1 的定义见公式(11.1),flck 取自表 11.3.1,σcp 为由轴向力与预应力引起的截面应力平


均值。

注: 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ClRd,c,vl,min 和k1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ClRd,c的推荐
值为0.15/ γc,vl,min 的推荐值为0.30 K3/2flck1/2,K1的推荐值为0.15。

表 11.6.1N:给定值 d 和 fck 的 v1,min 值

vl,min(MPa)
d
(mm) fck(MPa)
20 30 40 50 60 70 80

200 0.36 0.44 0.50 0.56 0.61 0.65 0.70

400 0.29 0.35 0.39 0.44 0.48 0.52 0.55

600 0.25 0.31 0.35 0.39 0.42 0.46 0.49

800 0.40 0.28 0.32 0.36 0.39 0.42 0.45

≥ 1000 0.22 0.27 0.31 0.34 0.37 0.40 0.43

(2) 未乘以 β 计算出的切变应力 VEd(见 6.2.2(6))应始终满足如下条件:

VEd ≤ 0.5η1bw d v1 f lcd (11.6.5)

式中:

η1 请见 11.6.1(1)

νl 请见 11.6.1(1)

220
EN 1992-1-1:2004 (E)

11.6.2 需要设计抗剪钢筋的构件

(1)混凝土抗压杆的抗碾性换算系数为 ν1。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ν1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遵循下列公式:

v1 = 0.5η1 (1 − f lck / 250) (11.6.6N)

11.6.3 扭转

11.6.3.1 设计程序

(1)对于轻质混凝土,在公式(6.30)中,ν 等于 ν1,见 11.6.2(1)。

11.6.4 冲孔

11.6.4.1 无抗冲剪钢筋的平板和柱基的冲剪强度

(1)轻质混凝土板在每单位面积上的抗冲剪承载力遵循下列公式:

VlRd ,c = ClRd ,c kη1 (100 ρ1 f lck )1/3 + k2σ cp ≥ (η1vl ,min + k2σ cp ) (11.6.47)

式中:

η1 见公式(11.1)

ClRd,c 见 11.6.1(1)

vl,min 见 11.6.1(1)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k2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0.08。

(2)轻质混凝土柱基的抗冲剪承载力 VlRd 遵循下列公式:

VlRd ,c = ClRd ,cη1k (100 ρ1 flck )1/3 2d / a ≥ η1vl min ⋅ 2d / a (11.6.50)

式中:

η1 见公式(11.1)

ρ1 ≥ 0.005

221
ClRd,c 见 11.6.1(1)

vl,min 见 11.6.1(1)

11.6.4.2 带有抗冲剪钢筋的平板和柱基的抗冲剪承载力

(1)如果要求配备抗剪钢筋,则可以如下确定抗冲剪承载力:

⎛ d ⎞⎛ 1 ⎞
VlRd ,cs = 0.75vlRd ,c + 1.5 ⎜ ⎟ ⎜ ⎟ Asw f ywd ,eff sin α (11.6.52)
⎝ sr ⎠ ⎝ u1d ⎠

式中,vlRd,c 见公式(11.6.47)和(11.6.50)中的定义,可视情况选择其一。

(2)在接近支柱处,抗冲剪承载力限制在下列最大值:

VEd
VEd = ≤ VlRd ,max = 0.5vflcd (11.6.53)
u0 d

式中,v 值等于 11.6.2(1)定义的 v1。

11.6.5 局部加载面积

(1) 对于荷载均匀分布的某一面积 AC0(见图 6.29),可以如下确定集中阻力:

ρ
⎛ ρ ⎞
FRdu = Ac 0 ⋅ f lcd ⋅ [ Ac1 / Ac 0 ] 4400 ≤ 3.0 ⋅ flcd ⋅ Ac 0 ⎜ ⎟ (11.6.63)
⎝ 2200 ⎠

11.6.6 疲劳

(1) 如果需要确认由轻骨料混凝土制成的元件的疲劳特性,则需要特别注意。应参见“欧洲
技术许可”的相关规定。

11.7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1) P 对于没有轴向压力的钢筋混凝土,其跨度/有效深度的基准比率(见 7.4.2)应减去系

数η E
0.15
(若适用轻骨料钢筋混凝土)。

11.8 钢筋的细部设计——概述

222
EN 1992-1-1:2004 (E)

11.8.1 挠曲钢筋的允许心轴直径

(1) 对于轻骨料混凝土,为了避免混凝土在弯曲、加箍和结环状态下形成爆裂,8.4.4 式给出


的标准密度混凝土的心轴尺寸应在原有尺寸上增加 50%。

11.8.2 极限粘结应力

(1) 对于轻质混凝土中的钢筋,可以通过公式 8.2 计算出其极限粘结应力的设计值,即将式


中的 fctd 替换为 flctd,其中,flctd = flctk,0.05/γc。flctk,0.05 的值见表 11.3.1。

11.9 构件的细部结构和特殊规则

(1) 对于嵌于轻骨料混凝土的钢筋,其直径通常不应超过 32mm。对于轻骨料混凝土,成束


钢筋不应含有 2 根以上的钢筋,并且其等效直径不应超过 45mm。

11.10 预制混凝土元件和结构的补充规则

(1) 第 10 章的规则可以适用于未经改性的轻骨料混凝土。

11.12 素混凝土或少筋混凝土结构

(1) 第 12 章的规定可以适用于未经改性的轻骨料混凝土。

223
第 12 章 素混凝土和少筋混凝土结构

12.1 概述

(1) P 本章给出了有关素混凝土的补充规则,以及钢筋配备数量低于钢筋混凝土规定最低数
量的钢筋的补充规则。

注: 标题编号为12,后跟相应章节的编号。次级标题的编号是连续的,与先前章节的副
标题没有关联。

(2) 本章的规定适用于动力作用效应可被忽略的那些构件。这些规定不适用于诸如源自旋转
电机和交通荷载引起的作用效应。这些构件的实例有:

- 主要受压缩而非预加应力影响的构件(如墙体、柱体、拱门、拱顶和遂道);

- 条形基础或板式基础底座;

- 挡土墙;

- 直径≥600mm且NEd/Ac ≤ 0.3fck的桩。

(3) 如果构件由轻骨料混凝土制成,该构件带有符合第 11 章标的闭式结构或本标准规定的预


制制混凝土元件和结构,则设计准则应进行相应修正。

(4) 由素混凝土制成的构件并不排斥为了满足适用性和/或耐久性要求而使用钢筋,也不排斥
在构件的某些部件中使用钢筋。为了确认局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以及检查正常使用极限
状态,可考虑使用此钢筋。

12.3 材料

12.3.1 混凝土:其他设计假设

(1) 由于素混凝土的低延展性,αcc,pl 和 αct,pl 的取值应分别小于钢筋混凝土的 αcc 和 αct 值。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αcc,pl值和αct,pl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0.8。

(2) 如果由于素混凝土的设计阻力而考虑拉应力,则根据公式(3.16)或线性关系,应力-
应变示意图(见3.1.7)可以适用于拉伸设计强度。

f ctd = α ct f ctk ,0.05 / γ c (12.1)

(3) 可以使用断裂力学法,但是,应能够证明可以达到规定的安全等级。

224
EN 1992-1-1:2004 (E)

12.5 结构分析: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1) 由于素混凝土的延展性有限,因此,除非能够证明其适用性,否则,不应使用线性分布
分析或塑性分析方法,例如对变形能力不进行校核的方法。

(2) 结构分析可以依据非线性理论或线弹性理论。若采用非线性分析(如断裂力学),则应进
行变形能力的校核。

12.6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12.6.1 挠曲设计阻力和轴向力

(1) 对于墙体,根据相应的施工详图和施工养护规定,可以忽略由温度或收缩导致的强制变
形。

(2) 素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见 3.1.7。

(3) 单轴偏心距为 e 的矩形横截面的轴向阻力 NRd 在 hw 方向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N Rd = η f cd × b × hw × (1 − 2e / hw ) (12.2)

式中:

ηfcd 指有效设计抗压强度(见 3.1.7(3))

b 指横截面的全宽(见图 12.1)

hw 指横截面的全深

e 指 NEd 在 hw 方向上的偏心距

注: 如果使用了其他简化方法,则其保守性不应低于采用3.1.7所示应力-应变关系的严
格方法。

225
图 12.1:普通墙体图示

12.6.2 局部失效

(1) P 除非采取了相关措施来避免横截面的局部拉伸断裂,否则,横截面上轴向力的最大偏
心距 NEd 应加以限制,以避免形成大面积裂缝。

12.6.3 剪切

(1) 对于素混凝土构件,可以考虑在剪切作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混凝土拉伸强度,但是,
应能够通过计算或经验排除脆性破坏,并且能确保足够的阻力。

(2) 如果某一横截面承受着剪切力 VEd 和法向力 NEd(作用在受压面积 Acc 上),则部件在设


计应力作用下的绝对值应取为:

α cp = N Ed / Acc (12.3)

τ cp = kVEd / Acc (12.4)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 k 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 1.5。

还需要进行如下的较核计算:

τ cp ≤ f cvd

式中:

226
EN 1992-1-1:2004 (E)

若 σ cp ≤ σ c ,lim , f cvd = f ctd2 + σ cp f ctd (12.5)

2
⎛ σ − σ c ,lim ⎞
若 σ cp ≤ σ c ,lim , f cvd = + σ cp f ctd − ⎜ cp
2
f ctd ⎟ (12.6)
⎝ 2 ⎠

σ c ,lim = f cd − 2 f ctd ( f ctd + f cd ) (12.7)

式中:

fcvd 指混凝土的设计抗剪和抗压强度

fcd 指混凝土的设计抗压强度

fct 指混凝土的设计抗拉强度

(3) 如果混凝土构件完全处于受压状态下或混凝土主要拉应力 σct1 的绝对值不大于 fctd,则在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该混凝土构件可以被视为无裂纹。

12.6.4 扭转

(1) 通常,开裂构件不应设计用于抵抗扭矩,除非可以另行证实其合理性。

12.6.5 由结构变形(扭曲)诱发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12.6.5.1 柱体和墙体的长细度

(1) 可以按照下列公式确定柱体和墙体的长细度:

λ = l0 / i (12.8)

式中:

l 指最小回转半径

l0 指构件的有效长度,可作如下假设:

l0 = β lw (12.9)

式中:

lw 指构件的净高

227
β 指取决于支撑条件的系数:

对于柱体,通常应假设 β=1;

对于悬臂柱体或墙体,β=2;

对于其他墙体,β 取值见表 12.1。

表 12.1:不同侧边条件下的 β 值

侧向约束 示意图 公式 系数β

沿两边

β = 1.0,对
于任意lw/b

b/lw β

0.2 0.26
1
β= 2
沿三边 ⎛l ⎞ 0.4 0.59
1+ ⎜ w ⎟
⎝ 3b ⎠ 0.6 0.76
0.8 0.85

1.0 0.90
1.5 0.95
2.0 0.97
5.0 1.00

b/lw β
若 b ≥ lw ,则
0.2 0.10
1 0.4 0.20
β= 2
⎛l ⎞ 0.6 0.30
1+ ⎜ w ⎟
⎝b⎠ 0.8 0.40
沿四边

若 b < lw ,则 1.0 0.50


1.5 0.69
b 2.0 0.80
β=
2lw 5.0 0.96

228
EN 1992-1-1:2004 (E)


A — 楼板 ○
B — 自由边 ○
C — 横向墙体

注: 表12.1所提供信息的假定前提是,墙体不带有高度超过墙体高度lw的1/3或面积不超
过墙体面积1/10的开孔。如果在3边或4边上有约束的墙体带有超过上述限制条件的
开孔,则开孔之间的部分应视为仅在2边上受到约束,并进行相应设计。

(2) 如果横向承载能力受到凹槽方面的影响,则应适当增大β的取值。

(3) 在下列条件下,横向墙体可以被视为支撑墙体:

— 其总深度不少于0.5hw,其中,hw为支撑墙体的全深;

— 其高度与所考虑支撑墙体的高度lw相同;

— 其长度lht至少等于lw /5,其中,lw指支撑墙体的净高;

— 在长度lht内,横向墙体没有开孔。

(4) 如果墙体通过现浇混凝土和钢筋以刚性弯曲方式沿顶端和底端连接,以致能够完全抵抗
边缘弯矩,表12.1给出的β值可乘以系数0.85。

(5) 通常,现浇素混凝土墙体的长细比不应超过λ= 86(即l0/hw = 25)。

12.6.5.2 墙体和柱体的简化设计方法

(1) 如果没有更严格的方法,则可以按照下列公式计算有关素混凝土的长细墙体或柱体轴向
力的设计阻力:

N Rd = b × hw × f cd × Φ (12.10)

式中:

NRd 指轴向阻力

B 指横截面的全宽

hw 指横截面的全深

Φ 指一个系数,该系数考虑了偏心距,包括徐变的二阶效应和标准效应;如下所
示:

对于被支撑构件,系数Φ可以取为:

Φ = (1.14 × (1 − 2etot / hw ) − 0.02 × l0 / hw ≤ (1 − 2etot / hw ) (12.11)

式中:

229
etot = eo + ei (12.12)

eo 指一阶偏心距,包括地板效应(例如可能从平板转移至墙体的夹紧力矩)和水
平作用。

Ei 指其他偏心距,包括几何缺陷效应,见 5.2

(2) 可以使用其他简化方法,但是,这些方法的保守性不应低于5.8所述的严格方法。

12.7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1) 如果可能出现结构性约束,应进行应力校核。

(2) 为了保证足够的适用性,应考虑以下情况:

a) 关于裂纹成型

- 将混凝土的拉应力限制在合理取值范围;

- 配备辅助结构加固钢筋(若有必要,配备表面钢筋和拉杆系统);

- 配备接头;

- 选择混凝土技术(例如,适当的混凝土配比和混凝土养护)

- 选择正确的施工方法。

b) 关于变形限制:

- 最小截面尺寸(见12.9)

- 长细比限制,对于受压构件。

(3) 素混凝土中配备的钢筋(尽管出于承载能力方面的原因而不予考虑)也应符合4.4.1的要
求。

12.9 构件的细部结构和特殊规则

12.9.1 结构件

(1) 对于现浇混凝土墙,墙体全高hw不应少于120mm。

(2) 如果存在着凹陷情况,则应进行检查,以确保构件的有效强度和稳定性。

230
EN 1992-1-1:2004 (E)

12.9.2 施工缝

(1) 如果可能在施工缝中出现混凝土的拉应力,则应进行钢筋细部设计,以控制裂缝。

12.9.3 条形或板式基础

(1) 如果没有更具体的数据,则轴向加载的条形基础和板式底座可以设计成为素混凝土,前
提条件是:

0.85 ⋅ hF
≥ (9σ gd / f ctd ) (12.13)
a
式中:

hF 指基础埋置深度

a 指柱面突出程度(见图 12.2)

σgd 指地面压力的设计值

fctd 指混凝土抗拉强度的设计值(其单位同 σgd)

出于简化目的,可以使用关系式hF/a ≥ 2。

图 12.2 无筋板式底座;符号

231
附录 A (提示性附录)
材料分项系数的修正

A.1 概述

(1) 2.4.2.4中给出的材料分项系数对应于ENV 13670-1等级1的几何偏差以及制作工艺与检验


标准等级(例如ENV 13670-1中的检验等级2)。

(2) 本附录给出了有关材料换算分项系数的推荐标准。对于预制件,可以在产品标准中给出
了有关控制程序的更多详细准则。

注:若需更多信息,请参见EN 1990的附录B。

A.2 现浇混凝土结构

A.2.1 基于质量控制和缩减偏差的折减

(1) 如果根据质量控制系统进行施工,并且该系统确保横截面尺寸的不利偏差在表A.1给出的
缩减偏差范围内,则钢筋分项安全系数可减至γs,red1。

表 A.1:缩减偏差

缩减偏差(mm)
h或b(mm) 横截面尺寸 钢筋位置
±Δh,Δb(mm) +Δc(mm)

≤ 150 5 5

400 10 10

≥ 2500 30 20

注1:对于中间值,可以使用线性插值。
注2:+Δc指在横截面中或一米宽度上的钢筋或预应力筋的平均值(如平板或墙体)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γs,red1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1.1。

(2) 在A.2.1(1)所述条件下,如果可以证明混凝土强度变化系数不超过10%,则混凝土分项安
全系数可减至γc,red1。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γc,red1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1.4。

232
EN 1992-1-1:2004 (E)

A.2.2 基于设计中采用的缩减或实测几何数据的折减

(1) 如果设计阻力的计算是基于临界几何数据,包括有效深度(见图A.1)
,该数据是指下述
数据:

— 减去偏差,或

— 在完工结构中实测,

则分项安全系数可以减至γs,red2和γc,red2。

注: 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γs,red2值和γc,red2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γs,red2的推荐值
为1.05,γs,red2的推荐值为1.45。

a) 横截面 b) 钢筋位置
(有效深度上的不利方向)

图 A.1:横截面偏差

(2) 在A.2.2(1)所述条件下,如果可以证明混凝土强度变化系数不超过10%,则混凝土分
项安全系数可减至γc,red3。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γc,red3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1.35。

A.2.3 基于完工结构中混凝土强度评估的换算

(1) 对于基于完工结构和元件中测试的混凝土强度值,请参见EN 137911、EN 206-1和相关的


产品标准,γc可减去折算系数η。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η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0.85。

适用于这种换算的γc值可以根据A.2.1或A.2.2进行换算。不过,分项系数的取值不应小于γc,red4。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γc,red4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1.3。

1
EN 13791:结构或及元件中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评估
233
A.3 预制品

A.3.1 概述

(1) 这些规定适用于第11章所述的预制品,其符合质量保证体系且已证明其合格。

注:由被告知机构对CE标识预制品的工厂生产控制进行认证(认证等级2+)。

A.3.2 材料分项系数

(1) 如果通过相关控制程序证实其合理性,则可以根据A.2中的准则使用材料换算分项系数
γc,pcred和γs,pcred。

(2) 相关产品标准中给出了允许使用材料换算分项系数的工厂生产控制推荐做法。EN 13369


中给出了一般性推荐做法。

A.4 预制件

(1) A.2中有关现浇混凝土结构的准则同样适用于10.1.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构件。

234
EN 1992-1-1:2004 (E)

附录 B (提示性附录)
徐变和收缩应变

B.1 确定徐变系数的基本公式

(1) 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徐变系数ϕ(t,t0):

ϕ (t , to ) = ϕ 0 ⋅ β c (t , to ) (B.1)

式中:

ϕ0 指理论徐变系数,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ϕ 0 = ϕ RH ⋅ β ( f cm ) ⋅ β (t0 ) (B.2)

ϕ RH 指一个系数,该系数考虑了相对湿度对理论徐变系数的影响:

1 − RH / 100
ϕ RH = 1 + 若 f cm ≤ 35MPa (B.3a)
0.1 ⋅ 3 h0

⎡ 1 − RH / 100 ⎤
ϕ RH = ⎢1 + ⋅ α1 ⎥ ⋅ α 2 若 f cm > 35MPa (B.3b)
⎢⎣ 0.1 ⋅ 3 h0 ⎥⎦

RH 指周围环境的相对湿度,单位:%

β(fcm) 指一个系数,该系数考虑了混凝土强度对理论徐变系数的影响:

16.8
β ( f cm ) = (B.4)
f cm

fcm 指在 28 天龄期的混凝土平均抗压强度,单位:MPa

β(t0) 指一个系数,该系数考虑了加载时混凝土龄期对理论徐变系数的影响:

1
β (t0 ) = (B.5)
(0.1 + t00.20 )

h0 指构件的概念尺寸,单位:mm,其中:

2 Ac
h0 = (B.6)
u

235
Ac 指横截面面积

U 指暴露在空气中的构件周长

βc(t,t0) 指一个系数,该系数描述了在加载后随时间变化的徐变形成情况,并可按下列
公式估算:

0.3
⎡ (t − t0 ) ⎤
β c (t , t0 ) = ⎢ ⎥ (B.7)
⎣ ( β H + t − t0 ) ⎦

t 指在所考虑力矩时的混凝土龄期,单位:天

t0 指加载时的混凝土龄期,单位:天

t – t0 指加载未修正持续期限,单位:天

βH 指一个系数,该系数取决于相对湿度(单位:%)和构件概念尺寸 h0(单位:
mm)。可按下列公式估算:

β H = 1.5[1 + (0.012 RH )18 ]h0 + 250 ≤ 1500 ,若 f cm ≤ 35 (B.8a)

β H = 1.5[1 + (0.012 RH )18 ]h0 + 250α 3 ≤ 1500α 3 ,若 f cm ≥ 35 (B.8b)

α1/2/3 指考虑了混凝土强度影响的系数:
0.7 0.2 0.5
⎡ 35 ⎤ ⎡ 35 ⎤ ⎡ 35 ⎤
α1 = ⎢ ⎥ α2 = ⎢ ⎥ α3 = ⎢ ⎥ (B.8c)
⎣ f cm ⎦ ⎣ f cm ⎦ ⎣ f cm ⎦
(2) 可以通过根据下列公式修正公式(B.5)中的荷载龄期t0来考虑水泥类型(见3.1.2(6))对
混凝土徐变系数的影响:

α
⎛ 9 ⎞
t0 = t0,T ⋅⎜ + 1⎟ ≥ 0.5 (B.9)
⎝ 2 + t0,T
1.2

式中:

t0,T 指加载时的混凝土温度修正龄期,按公式(B.10)进行修正,单位:天

α 指取决于水泥类型的幂

=-1,对于S级水泥

=0,对于N级水泥

=1,对于R级水泥

(3) 可以通过按照下列公式调整混凝土龄期来考虑在(0-80)°C范围内的温度升高和降低变
化对混凝土成熟度的影响:

236
EN 1992-1-1:2004 (E)

n
tT = ∑ e − (4000/[273+T ( Δti )−13.65) ⋅ Δti (B.10)
i =1

式中:

tT 指温度修正后的混凝土龄期,可取代相应公式中的t

T(Δti) 指在时间期限Δti内的温度,单位:℃

Δti 指持续在温度T条件下的天数

上述预计徐变数据变化的平均系数(从试验室测试结果的计算机数据库中导出)为20%阶。

上述的ϕ(t,t0)取值应与切相模量Ec有关。

如果精确度较低的假设即可满足要求,则3.1.4中图3.1给出的值可用于70年龄期混凝土徐变。

B.2 干燥收缩应变的基本公式

(1) 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基本干燥收缩应变εcd,0:

⎡ ⎛ f cm ⎞ ⎤ −6
ε cd ,0 = 0.85 ⎢ (220 + 110 ⋅ α ds1 ) ⋅ exp ⎜ −α ds 2 ⋅ ⎟ ⎥ ⋅10 ⋅ β RH (B.11)
⎣ ⎝ f cmo ⎠ ⎦

⎡ ⎛ RH ⎞3 ⎤
β RH = 1.55 ⎢1 − ⎜ ⎟ ⎥ (B.12)
⎢⎣ ⎝ RH 0 ⎠ ⎥⎦

式中:

fcm 指平均抗压强度(MPa)

fcmo= 10MPa

αds1 指取决于水泥类型的系数(见3.1.2(6))

=3,对于S级水泥

=4,对于N级水泥

=6,对于R级水泥

αds2 指取决于水泥类型的系数

=0.13,对于S级水泥

=0.12,对于N级水泥

=0.11,对于R级水泥

237
RH 指环境相对湿度(%)

RH0 =100%

注:exp{ }的含义等同于e( )

238
EN 1992-1-1:2004 (E)

附录 C (规范性附录)
适用于本标准的钢筋特性

C.1 概述

(1) 表C.1给出了适用于本标准的钢筋特性。对于完工结构中的钢筋,其特性适用于-40ºC至
100ºC温度范围。任何现场进行的钢筋折弯和焊接应进而限制在EN13760允许的的温度范
围。

表 C.1:钢筋特性

产品形态 必需条件/分位数
钢筋和盘条钢筋 钢丝网
(%)

等级 A B C A B C -

特征屈服强度fyk或f0.2k
400到600 5.0
(MPa)

≥1.15 ≥1.15
k =(ft/fy)k的最小值 ≥1.05 ≥1.08 ≥1.05 ≥1.08 10.0
<1.35 <1.35

最小作用力下的应变特征
≥2.5 ≥5.0 ≥7.5 ≥2.5 ≥5.0 ≥7.5 10.0
值εuk(%)

易弯性 弯曲/再弯曲测试 -

抗剪强度 - 0.3 A fyk(A为钢丝面积) 最小值

与标称质量 标称钢筋
的最大偏差 尺寸(mm)
± 6.0
(单个钢筋 ≤8 5.0
± 4.5
或钢丝) >8
(%)

注: 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疲劳应力范围值(上限为β fyk)和最小相对加强筋面积值,可
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表C.2N给出了其推荐值。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β值,可以
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0.6。

239
表 C.2N:钢筋特性

产品形态 必需条件/分位数
钢筋和盘条钢筋 钢丝网
(%)

等级 A B C A B C

疲劳应力取值范围(MPa)
≥150 ≥100 10.0
(N ≥ 2 x 106 cycles)上限为β fyk

粘结: 标称钢筋尺寸(mm)
最小相对加 5-6 0.035
强筋面积 6.5-12 0.040 5.0
fR,min >12 0.056

疲劳度: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疲劳准则的例外情况,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的例外
情况包括:钢筋主要针对静荷载或疲劳应力范围的较大值,和/或已通过测试证明循环次数合理。在
后者中,可以相应修正表6.3中给出的值。所述测试应符合EN 10080的相关规定。

粘结性:如果能够证明在fR小于规定值情况下可以达到足够的粘结强度,则可以放宽该值要求。
为了确保达到足够的粘结强度,在采用CEB/RILEM测试时,粘结应力应满足推荐的公式(C.1N)
和(C.2N)要求:

τ m ≥ 0.098 ( 80 − 1.2φ ) (C.1N)

τ r ≥ 0.098 (130 − 1.9φ ) (C.1N)

式中:

ф 指标称钢筋直径(mm)

τm 指在0.01、0.1和1mm滑移条件下的粘结应力平均值(MPa)

τr 指由滑移引起失效时的粘结应力

(2) 表C.1中的fyk、k和εuk值为特征值。表C.1的右栏中给出了测试结果低于特征值的最大百分
比。

(3) EN 10080没有规定特征值的分位值,也没有对单个测试装置的测试结果进行评估。

为了被视为遵循了表C.1中的长期质量等级,应适用有关测试结果的下列限制:

— 如果某一测试装置的所有单项测试结果均超过特征值(或低于特征值,对于fyk或k的
最大值),则可以假设测试装置符合要求。

— 屈服强度fyk、k和εuk的单项值应大于最小值,并小于最大值。此外,测试装置的平均
值M应符合下列公式:

M ≥ Cv + a (C.3)

240
EN 1992-1-1:2004 (E)

式中:

Cv 指长期特征值

a 指取决于所考虑参数的系数

注1: 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a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fyk的推荐值为10MPa,k
和εuk的推荐值均为0。

注2: 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fyk、k和εuk最大值和最小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
推荐值见表C.3N。

表C.3N:测试结果的绝对限制

特性 最小值 最大值
屈服强度f yk 0.97 × Cv最小值 1.03 × Cv最大值
K 0.98 × Cv最小值 1.02 × Cv最大值
εuk 0.80 × Cv最小值 不适用

C.2 强度

(1) 实际最大屈服应力fy,max应不超过1.3fyk。

C.3 弯曲性

(1) P 应根据EN 10080和EN ISO 15630-1C通过弯曲和再弯曲测试来确认弯曲性。如果仅通


过再弯曲测试来确认弯曲性,则心轴尺寸应不超过本标准表8.1中的弯曲规定。为了确保
弯曲性,在首次弯曲后,不应看到开裂现象。

241
附录 D (提示性附录)
预应力钢筋松弛损失的计算方法

D.1 概述

(1) 如果依据不同的时间间隔计算了松弛损失(这种情况下,预应力筋中的应力不是连续的,
例如由混凝土弹性收缩引起的应力)
,则应采用等效的时间方法。

(2) 图D.1中给出了等效时间方法概念,其中,ti指预应力筋瞬时变形的时间:

σ p,i − 指ti之前的预应力筋上的拉应力

σ p,i + 指ti之后的预应力筋上的拉应力

σ p ,i −1 + 指前一阶段的预应力筋上的拉应力

Δσ pr ,i −1 指前一阶段的松弛损失的绝对值

Δσ pr ,i 指所考虑阶段的松弛损失的绝对值

图 D.1:等效时间法

242
EN 1992-1-1:2004 (E)

i −1
(3) 将 ∑ Δσ
1
pr , j 取为前一阶段的所有松弛损失之和,te指获取松弛损失之和所需的等效时间

i −1
,确认3.3.2(7)中的松弛时间函数,初始应力等于 σ p ,i +
(以小时计)
+
∑ Δσ
1
pr , j ,

i −1
σ +
p ,i + ∑ Δσ pr , j
μ= 1

f pk

(4) 例如,按公式(3.31)计算出的第2类预应力筋如下te:

0.75(1− μ )
i −1
⎛ te ⎞ ⎧ + i −1 ⎫ −5
∑ Δσ pr , j = 0.66ρ1000e
1
9.09 μ
⎜ ⎟
⎝ 1000 ⎠
⎨σ p ,i + ∑ Δσ pr , j ⎬10
⎩ 1 ⎭
(D.1)

(5) 在分解以上te公式后,同一公式可被用来估算所考虑阶段的松弛损失Δσpr,i(其中,等效
时间te加至所考虑的时间间隔):

0.75(1− μ )
⎛ te + Δti ⎞ ⎧ + i −1 ⎫ −5 i −1
⎨σ p ,i + ∑ Δσ pr , j ⎬10 − ∑ Δσ pr , j (D.2)
9.09 μ
Δσ pr ,i = 0.66ρ1000e ⎜ ⎟
⎝ 1000 ⎠ ⎩ 1 ⎭ 1

(6) 同一原理适用于所有三个等级的预应力筋。

243
附录 E (提示性附录)
耐久性的指示强度分类

E.1 概述

(1) 在选择具有足够耐久性的混凝土以防止钢筋腐蚀和防止混凝土侵蚀时,要求考虑混凝土
成分。这可能导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高于结构设计所需的抗压强度。可以通过指示强度
等级来描述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暴露等级(见表4.1)之间的关系。

(2) 如果选定的强度高于结构设计所要求的强度,则在计算7.3.2和9.1.1.1中的最小加固钢筋
和计算7.3.3和7.3.4中的裂缝宽度控制时,fctm值应与较大强度有关。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指示强度等级,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表E.1N中给出了推
荐值。

表 E.1N:指示强度等级

依据表4.1的暴露等级

腐蚀

碳酸性腐蚀 氯化物腐蚀 海水引起的氯化物腐蚀

XC1 XC2 XC3 XC4 XD1 XD2 XD3 XS1 XS2 XS3

指示强度等级 C20/25 C25/30 C30/37 C30/37 C35/45 C30/37 C35/45

混凝土损坏

无风险 冻融侵蚀 化学侵蚀

X0 XF1 XF2 XF3 XA1 XA2 XA3

指示强度等级 C12/15 C30/37 C25/30 C30/37 C30/37 C35/45

244
EN 1992-1-1:2004 (E)

附录 F (提示性附录)
平面内应力条件下的拉伸钢筋公式

F.1 概述

(1) 本附录不涉及压缩钢筋公式。

(2) 可以如下所述计算受到平面内正交应力σEdx、σEdy和τEdxy影响的元件中的拉伸钢筋。压应
力应取为正值,σEdx > σEdy,并且钢筋加固方向应与X和Y相一致。

应按照下列公式确定由加固钢筋提供的抗拉强度:

f tdx = ρ x f yd 和 f tdy = ρ y f yd (F.1)

式中, ρ x 和 ρ y 分别是指沿x轴和y轴的几何加固率。

(3) 在σEdx和σEdy均为压应力并且 σ Edx ⋅ σ Edy ≤ τ


2
Edxy 的位置,不要求设计加固钢筋。但是,
最大压应力应不超过fcd(见3.1.6)。

(4) 在σEdy为拉应力或 σ Edx ⋅ σ Edy ≤ τ


2
Edxy 的位置,要求配备钢筋。

可以按照下列公式确定带有下标′的最佳加固和相关混凝土应力:

若 σ Edx ≤ τ Edxy

f tdx' = τ Edxy − σ Edx (F.2)

f tdy' = τ Edxy − σ Edy (F.3)

σ cd = 2 τ Edxy (F.4)

若 σ Edx > τ Edxy

f tdx' = 0 (F.5)

τ Edxy
2

f tdy' = − σ Edy (F.6)


σ Edx
245
τ Edxy 2
σ cd = σ Edx (1 + ( ) ) (F.7)
σ Edx

应通过实际开裂截面模型来确认混凝土应力σcd(见EN 1992-2),但是,通常不应超过νfcd(可
由公式(6.5)计算出ν)。

注: 如果钢筋方向同主应力方向完全一致,则要满足最小配筋率。

另外,一般情况下,可以按照下列公式确定所需加固钢筋和混凝土应力:

f tdx = τ Edxy cot θ − σ Edx (F.8)

f tdy = τ Edxy cot θ − σ Edy (F.9)

⎛ 1 ⎞
σ cd = τ Edxy ⎜ cot θ + ⎟ (F.10)
⎝ cot θ ⎠

式中,θ是指主压应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

注: 应选定Cotθ的值,以避免ftd压缩值。

为了避免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出现不可接受的开裂,以及为了确保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
所需求的变形能力,由公式(F.8)和(F.9)导出的各方向加固钢筋应不高于按照公式(F2)和
(F3)或者(F5)和(F6)计算出的加固钢筋的两倍,也不应小于其一半。这些限制表示为
1 f′ ≤ f ≤2f′ 和1 f′ ≤ f ≤2f′ 。
2 tdx tdx tdx 2 tdy tdy tdy

(5) 加固钢筋应使用U形筋或类似方法完全锚固在所有自由边上。

246
EN 1992-1-1:2004 (E)

附录 G (提示性附录)
土与结构相互作用

G.1 浅基础

G.1.1 概述

(1) 应考虑到地面、基础和上部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基础上分布的接触压力和支柱压力均
取决于相对沉降。

(2) 通常,可以通过确保土壤与结构的位移和相互作用得以相容来解决此类问题。

(3) 尽管上述程序是很有效的,但是,由于加载次序和徐变效应,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
此,通常会进行几种不同等级的分析,视力学模型的理想程度而定。

(4) 如果上部结构具有挠性,则荷载传递不取决于相对沉降,因为该结构不具有刚度。这种
情况下,无从得知荷载,问题也被降至有关地面变形的基础分析。

(5) 如果上部结构具有刚度,则可以确定未知的基础荷载,前提条件是沉降处在同一平面上。
需要确定刚度在达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之前一直存在。

(6) 如果可以假设基础系统是刚性的,或者支撑地面是刚性,则可以制定更简化的方案。以
上任何一种情况下,均可以忽略相对沉降,并且不要求修正从上部结构转移来的荷载。

(7) 为了确定结构的大致刚度,可以进行分析,即将基础的组合刚度、上部结构框架构件和
剪力墙与地面刚度相比较。此相对刚度KR将决定该基础或结构是被视为刚性的还是挠性
的。以下公式可用于建筑结构:

K R = ( EJ ) S / ( El 3 ) (G.1)

式中:

(EJ)S 指所考虑建筑结构每单位宽度抗挠刚度的近似值,通过对基础、各框架构件和
剪力墙求和得出该值

E 指地面变形模量

l 指基础长度

高于0.5的相对刚度是针对刚性结构系统而言。

247
G.1.2 分析等级

(1) 出于设计考虑,可以采取以下分析等级:

等级0:在该等级中,可以假设接触压力呈线性分布。

应达到下述条件:

— 接触压力不超过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设计值;

— 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结构系统不会受到沉降影响,或者预期不均匀沉降不甚明显;

— 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结构系统具有足够的塑性变形能力,以致沉降不均匀性不会
影响到设计。

等级1:可以通过结合基础和土壤的相对刚度以及所形成的变形来确定接触压力,以确认他们
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应达到下述条件:

— 有足够的经验证明上部结构的适用性不会受到土壤变形的影响;

— 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结构系统具有足够的延展性。

等级2:在此等级分析中,考虑了地面变形对结构的影响。在基础强制变形条件下对结构进行
了分析,以确定基础施加荷载的调整情况。如果调整明显(即> 10%)
,则应采用等级3分析。

等级3:将结构、基础和地面都考虑在内的整套相互作用程序。

G.2 桩基础

(1) 如果桩帽是刚性的,则可以假设单根桩的沉降呈线性变化,这取决于桩帽的旋转。如果
旋转为零或可以被忽视,则可以假设所有桩均为同一沉降。通过平衡公式,可以计算出
未知的桩荷载和桩群沉降。

(2) 但是,对于桩筏,相互作用不仅出现在单根桩之间,而且出现在筏和桩之间,因此,还
没有分析这个问题的可用简易方法。

(3) 通常,桩群对水平荷载的响应不仅会涉及周围土壤和桩的侧向刚度,还会涉及到他们的
轴向刚度(例如,桩群的侧向荷载造成边缘桩上的拉伸作用和压缩作用)。

248
EN 1992-1-1:2004 (E)

附录 H (提示性附录)
结构中的整体二阶效应

H.1 忽略整体二阶效应的标准

H.1.1 概述

(1) 条款H.1给出了不满足5.8.3.3(1)中要求的结构的标准。本标准基于5.8.2(6),并结合了整
体弯曲和剪应变,如图H.1.所示。

图 H.1:整体弯曲和剪应变的定义(1/r 和 γ)及相应刚度(EI 和 S)

H.1.2 无显著剪应变的斜撑系统

(1) 对于无显著剪应变的斜撑系统,在下列条件下,可以忽略整体二阶效应:

FV ,Ed ≤ 0.1 ⋅ FV ,BB (H.1)

式中:

FV,Ed 指垂总直荷载(在被支撑和支撑构件上)

FV,BB 指整体弯曲的标准整体扭曲荷载,见(2)

249
(2) 整体弯曲的标准整体扭曲荷载可取为:

FV , BB = ξ ⋅ ∑ EI / L2 (H.2)

式中:

ξ 指一个系数,该系数取决于层数、刚度变化和底基约束件刚度以及荷载分布,
见(4)

ΣE 指在所考虑方向上支撑构件的弯曲刚度之和,包括可能的开裂效应,见(3)

L 指在力矩约束位置上方的建筑物总高度

(3) 如果没有更准确的刚度估算,则带有开裂截面的支撑构件可以使用下列公式:

EI ≈ 0.4 Ecd I c (H.3)

式中:

Ecd = Ecm/γcE 指混凝土模量的设计值,见5.8.6(3)

Ic 指支撑构件区域的二次矩

如果证明横截面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没有开裂,则公式(H.3)中的常数0.4可以替换为0.8。

(4) 如果支撑构件沿高度具有恒定的刚度,并且每层的总垂直荷载增量相同,则ξ可取为:

ns 1
ξ = 7.8 ⋅ ⋅ (H.4)
ns + 1.6 1 + 0.7 ⋅ k

式中:

ns 指层数

k 指约束力矩的相对挠度,见(5)

(5) 底基处约束力矩的相对挠度如下计算:

k =(θ/M).(EI/L) (H.5)

式中:

θ 指弯矩M的旋转

EI 指上述(3)中的刚度

L 指支撑件的总高度

注: 若k = 0,即为刚性约束,则公式(H.1)-(H.4)可以纳入公式(5.18)中,其中,
系数0.31如下得出:0.1·0.4·7.8 ≈ 0.31。

250
EN 1992-1-1:2004 (E)

H.1.3 有显著整体剪应变的支撑系统

(1) 如果满足以下条件,则可以忽略整体二阶效应:

FV ,BB
FV ,Ed ≤ 0.1 ⋅ FV ,B = 0.1 ⋅ (H.6)
1 + FV ,BB / FV ,BS

式中:

FV,B 指整体扭曲荷载,结合整体弯曲和剪切

FV,BB 指纯弯曲的整体扭曲荷载,见H.1.2(2)

FV,BS 指纯剪力的整体扭曲荷载,FV,BS = ΣS

ΣS 指支撑件的总剪切刚度(每剪切角的作用力)(见图H.1)

注: 通常,支撑件的整体剪应变取决于局部弯曲变形(见图H.1)。因此,如果没有更精
确的分析,则如同EI,可以考虑S的开裂情况;见H.1.2(3)。

H.2 整体二阶效应的计算方法

(1) 此条款依据的是5.8.7中的线性二阶分析。然后,可以通过分析结构的假定放大水平作用
力FH,Ed来考虑整体二阶效应:

FH ,0 Ed
FH ,Ed = (H.7)
1 − FV ,Ed / FV ,B

式中:

FH,0Ed 指由风力或结构缺陷等引起的一阶水平作用力

FV,Ed 指支撑和被支撑构件上的总垂直荷载

FV,B 指标准整体扭曲荷载,见(2)

(2) 可以根据H.1.3(或H.1.2,若整体剪切变形可以忽略)确定扭曲荷载FV,B。但是,这种情
况下,应使用符合5.8.7.2要求的标准刚度值,包括徐变效应。

(3) 如果没有确定整体扭曲荷载FV,B,则可以替换为下列公式:

FH ,0 Ed
FH ,Ed = (H.8)
1 − FH ,1Ed / FH ,0 Ed

式中:

251
FH,1Ed 假定的水平作用力,假设弯矩等同于作用在变形结构上的垂直荷载NV,Ed,变形
是由FH,0Ed(一阶变形)引起的,通过5.8.7.2中的标准刚度值进行计算。

注:公式(H.8)源自逐步数值计算,这种情况下,垂直荷载效应和变形增量(表示为等效水
平作用力)被加至后续步骤中。该增量将在几步计算之后形成几何序列。假定这种情况发生在第一
步(类似于5.8.7.3(3)中的β =1),则可以用公式(H.8)表示总和。这种假设要求在所有步骤中都使
用代表末级变形的刚度值(需注意的是,这也是基于标准刚度值的分析所依据的基本假设条件)。

其他情况下,即如果假设在第一步中出现未开裂截面,并且在后续步骤中也发现开裂现象,或
者如果等效水平作用力的分布在第一步中变化显著,则必须更多步骤纳入到分析中,直到符合几何
序列的假设条件。以公式(H.8)中的几个步骤为例:

FH ,Ed = FH ,0 Ed + FH ,1Ed + FH ,2 Ed / (1 − FH ,3Ed / FH ,2 Ed )

252
EN 1992-1-1:2004 (E)

附录 I (提示性附录)
平板和剪力墙分析

I.1 平板

I.1.1 概述

(1) 就本章而言,平板可以带有均匀的厚度或者变厚(柱顶处的板更厚)。

(2) 应使用被证明的分析方法(例如格栅(在格栅中,板被理想化地视作一组互相连接的离
散构件)、有限元、屈服线或等效框架)来分析平板。应采用合适的几何和材料特性。

I.1.2 等效框架分析

(1) 结构应被纵向和横向分成几个框架,框架由支柱和相邻板材中心线之间平板截面(由四
个相邻支撑件围成的区域)组成。可以根据构件的总横截面计算其刚度。对于垂直荷载,
刚度计算应依据板材的全部宽度。对于水平荷载,应将该值的40%用于反映平板结构中
支柱/平板接缝的挠度增长情况(相比支柱/横梁接缝的挠度而言)。应将板面上的总荷载
用于每方向上的分析。

(2) 由分析得出的总弯矩应分布在平板的整个宽度上

(3) 应假设平板被分成支柱和中间条带(见图I.1),并且应按照表I.1确定弯矩分配比例。

253
图 I.1:平板中的板面划分

注:如果使用宽度> (ly/3)的变厚,则支柱带可以取为变厚宽度。应相应调整中间带的宽度。

表 I.1:平板弯矩的简化分配

负弯矩 正弯矩

支柱带 60 - 80% 50 - 70%

中间带 40 - 20% 50 - 30%

注:支柱带和中间带一起承受的正弯矩和负弯矩总和应等于100%。

(4) 如果支柱带的宽度不同于图I.1所示(举例)的0.5lx,并且使之等于变厚段的宽度,则可
以相应调整中间带的宽度。

(5) 除非有圈梁(其设计能够有效地将扭转或力矩转移至边缘或转角处),支柱应被限制在等
于0.17 bed2fck的矩形截面上的抵抗力矩(be的定义见图9.9)。端跨中的正弯矩应进行相应
调整。

I.1.3 不规则支柱的布置

(1) 考虑到支柱的不规则布置,如果可以通过等效框架方法有效分析平板,则可以使用格栅
或其他弹性方法。这种情况下,通常以下简化方法就足够了:

i) 在所有跨满载γQQk + γGGk来进行板分析

ii) 然后,应增大中跨和支柱力矩,以便将型式荷载考虑在内。可以通过向关键间板施
加γQQk + γGGk荷载和向剩余部分施加γGGk荷载来实现这一点。如果间板之间的永久
性荷载出现显著变化,则对于未加间板,γG可取为1。

iii) 然后,可以按同样方式将这种特殊荷载效应施加到其他关键间板和支撑件上。

(2) 适用5.11.2中给出的有关将力矩转移到边缘支柱上的限制规定。

I.2 剪力墙

(1) 剪力墙是素混凝土墙或钢筋混凝土墙,其有助于保持结构的侧向稳定性。

(2) 结构中各剪切墙所承受的侧向荷载应来自结构整体分析,同时考虑所施加的荷载、针对
结构剪力中心的荷载偏心率以及不同结构墙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3) 应考虑到风力荷载的不对称效应(见EN 1991-1-4)。

(4) 应考虑到轴向荷载和剪力的组合效应。

(5) 除本标准中的其他使用准则外,还应考虑到结构上剪力墙的摆动效应(见EN 1990)。

254
EN 1992-1-1:2004 (E)

(6) 对于楼层不超过25层的建筑物,如果墙体的平面布置对称合理,并且墙体不会带有引起
显著整体剪切变形的开孔,则可以按照下列公式确定剪力墙所承受的侧向荷载:

P ( EI )n( Pe ) yn ( EI )n
Pn = ± (I.1)
∑ ( EI ) ∑ ( EI ) yn2

式中:

Pn 指墙体 n 上的侧向荷载

(EI)n 指墙体 n 的刚度

P 指所施加的荷载

e 指针对刚度质心的偏心率 P(见图 I.3)

yn 指从墙体 n 到刚度质心的距离

(7) 如果支撑系统中使用了带有或不带有剪切变形的构件,则分析时,应将剪切变形和挠曲
变形都考虑在内。

图 I.3:与剪力墙质心的荷载偏心率

255
附录 J (提示性附录)
关于特殊情况的设计规则

J.1 表层加强钢筋

(1) 如果主筋如下组成,则应使用抗爆裂的表层加固钢筋:

— 直径超过32mm的钢筋,或

— 等效直径超过32mm的成束钢筋(见8.8)

表层加固钢筋应包括钢丝网和小直径钢筋,并且如图J.1所示布置在箍筋外侧。

X 指中性轴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深度

图 J.1:表层加固钢筋示例

(2) 在平行和垂直于横梁中拉伸钢筋的两个方向上,表层钢筋面积As,surf 应不小于As,surfmin。

注: 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As,surfmin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0.01 Act,ext,
其中,Act,ext指露出箍筋的抗拉混凝土面积(见图9.7)。

(3) 如果钢筋保护层大于70mm,则为了提高耐久性,应使用类似的表层钢筋,各方向上的
面积为0.005 Act,ext。

(4) 4.4.1.2给出了表层加固钢筋所要求的最小保护层。

(5) 表层钢筋的纵向拉杆应被视为纵向弯曲钢筋,横向拉杆应被视为抗剪钢筋,但是,这些
钢筋需要符合相关的布置和锚固要求。

J.2 框架转角

256
EN 1992-1-1:2004 (E)

J.2.1 概述

(1) 应按照6.5.2确定混凝土强度σRd,max(带有或不带有横向钢筋的压缩区域)

J.2.2 带闭合力矩的框架转角

(1) 对于深度大致相等的支柱和横梁(2/3 < h2/h1 < 3/2)(见图J.2(a)),不需要检测梁柱接缝


中箍筋或锚固长度。

(2) 图J.2(b)显示了限制范围为tanθ的压拉杆模型(对于h2/h1< 2/3)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tanθ限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下限值为0.4,推荐
上限值为1。

(3) 应确定有关作用力ΔFtd = Ftd2 - Ftd1的锚固长度lbd。

(4) 对于垂直于平面内节点的横向拉伸作用力,应配备钢筋。

(a) 深度几乎相等的梁和柱

(b) 深度相关很远的梁和柱

257
图 J.2:带闭合力矩的框架转角,模型和钢筋

J.2.3 带开放力矩的框架转角

(1) 对于深度大致相等的梁和柱,可以使用图J.3(a)和J.4(a)中给出的压拉杆模型。在转角区域,
应配备钢筋作为环箍,或作为与图J.3(b)和(c)以及图J.4(b)和(c)中所示倾斜箍筋组合使用
的两根搭接U形钢筋。

a) 压拉杆模型 b)和c) 钢筋设计

图 J.3:带中度开放力矩的框架转角(例如 AS/bh ≤ 2%)

(2) 对于大型开放力矩,如图J.4所示,应考虑使用防爆裂的对拉钢筋和箍筋。

a) 拉压力杆模型 b)和c) 钢筋设计

图 J.4:带大型开放力矩的框架转角(例如 AS/bh > 2%)

J.3 梁托

258
EN 1992-1-1:2004 (E)

(1) 应使用6.5(见图J.5)中给出压拉杆模型来设计梁托(ac < z0)。压杆倾斜度限制在1.0 ≤ tanθ


≤ 2.5。

图 J.5:梁托压拉杆模型

(2) 如果ac < 0.5 hc,则除张拉主筋外,还应配备闭合水平或斜接箍筋,As,lnk ≥ k1 As,main(见图


J.6(a))。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k1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0.25。

(3) 如果ac > 0.5 hc且FEd > VRd,c(见6.2.2),则除张拉主筋外,还应配备闭合垂直箍筋As,lnk ≥ k2


FEd/fyd(见图J.6(b))。

注:有关某一国家所使用的k2值,可以查阅该国的国家附件。推荐值为0.5。

(4) 主张拉钢筋应锚固在两端。应锚固在远端面的支撑件上,并且应从近端面中垂直钢筋位
置开始测量锚固长度。钢筋应锚固在梁托中,并且应从加载板的内端面开始测量锚固长
度。

(5) 如果对开裂限制有特殊要求,则凹槽中的斜箍将是有效的。

259

A – 锚固装置或环箍 □
B – 箍筋

(a) ac ≤ 0.5 hc钢筋 (b) ac > 0.5 hc钢筋

图 J.6:梁托设计

260
BS EN
1992-1-1:2004 BSI—英国标准协会

BSI是负责制定英国标准的独立国家主体,其代表英国对欧洲及国际标准的看法。本协
会为获得皇家特许执照的机构。

修订

英国标准通过修正或修订进行更新。英国标准的使用者须确保其所持有的是最新修正
版本或最新版本的标准。

改进产品与服务质量是BSI不变的目标。任何人在使用此英国标准时发现其中存在不准
确或歧义的情况,请告知负责的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我们将非常感谢。在封面内页可参看
相关信息。电话:+44(0)20 8996 9000 传真:+44(0)20 8996 7400

BSI为会员提供单独的“附加”更新服务,以确保订购者自动获取最新版本的标准。

购买标准

欲订购任何BSI、国际和外国标准出版物,请将订单邮寄至客户服务处。
电话:+44(0)20 8996 9001 传真:+44(0)20 8996 7001
电子邮件:orders@bsi-global.com 亦可从BSI网站:http://www.bsi-global.com获取标准。

对于国际标准的订购者,BSI提供的标准是已作为英国标准出版的版本,但订购者另有
要求的情况除外。

关于标准的信息

BSI通过其图书馆和出口商的技术协助提供各种关于英国标准、欧洲标准和国际标准的
信息。同时也提供各种关于BSI产品和服务详细信息的电子信息服务。请与信息中心联系。
电话:+44(0)20 8996 7111 传真:+44(0)20 8996 7048 电子邮件:info@bsi-global.com

BSI的订购会员可即时获悉最新的标准编制情况并可在标准购买价格的基础上获得大
量折扣。有关此项和其它权利的详细内容请联系会员管理处。
电话:+44(0)20 8996 7002 传真:+44(0)20 8996 7001.
电子邮件:membership@bsi-global.com

在英国标准在线http://www.bsi-global.com/bsonline上可获取在线使用英国标准的信息。

欲知更多有关BSI的信息,可登录BSI官方网站:http://www.bsi-global.com

版权

所有BSI出版物均为版权所有,BSI也拥有所有国际标准化组织出版物在英国的版权。
除经1988年的《版权、设计及专利法》允许外,未经BSI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或任何
途径—电子、影印、录制或其它方式复制、在检索系统中存储或传播任何摘录章节。
BSI

但上述规定并不排除在在标准执行的过程中对诸如符号、尺寸、类型或等级规格等必
389 Chiswick High
要细节的免费使用。若此类细节拟用于非执行目的,则事先须获得BSI的书面批准。
Road London
可与版权与经理联系,获知详情和建议。电话:+44(0)20 8996 7070
W4 4AL
传真:+44(0)20 8996 7553 电子邮件:copyright@bsi-global.com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