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70

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藝術學學門熱門與前瞻學術研究議題」結案報告

計畫召集人:吳方正 (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教授)
共同召集人:林麗江(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教授)
施靜菲(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副教授)
盧慧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副教授)
邱函妮(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
謝佳娟(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副教授)
呂心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朱夢慈(臺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周慧玲(中央大學英文系教授)
孫松榮(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教授)
趙惠玲(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
張婉真(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教授)
陳玲鈴(臺灣科技大學工商業設計系教授)

規劃案執行期間:104 年 12 月 01 日至 105 年 05 月 31 日
執行機構及系所: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

中 華 民 國 106 年 01 月 15 日

0
目錄

前言 ....................................................................................... 3

第一章 藝術史 .................................................................... 4


A. 西洋藝術史 ...................................................................................................... 4
一、研究範圍與撰寫限制 .......................................................................... 4
二、國外熱門與前瞻議題 .......................................................................... 5
三、國內議題觀察與建議 ........................................................................ 15
B. 中國美術史 .................................................................................................... 18
一、影響研究進展的外部客觀因素........................................................ 18
二、近十多年來中國繪畫史研究的走向與未來研究的可能方向 ...... 22
C. 臺灣美術史 .................................................................................................... 32
一、臺灣美術史研究領域的成立與回顧 ............................................... 32
二、近年來日本學界對戰前殖民地美術史的關注 ............................... 34
三、近十年來臺灣美術史研究概要........................................................ 36
D. 中國書法史 .................................................................................................... 40
一、研究背景與研究範圍 ........................................................................ 40
二、國外熱門及前瞻議題分析 ................................................................ 40
三、國內熱門及前瞻議題分析 ................................................................ 45
四、總結 ..................................................................................................... 46
E. 中國工藝史 .................................................................................................... 49
一、前言 ..................................................................................................... 49
二、研究範圍與調查方式 ........................................................................ 50
三、國外熱門議題 .................................................................................... 52
四、國內熱門議題 .................................................................................... 54
五、熱門與前瞻議題 ................................................................................ 57

第二章 音樂學 .................................................................. 60


A. 民族音樂學 .................................................................................................... 60
一、研究背景與研究範圍 ........................................................................ 60
二、國際民族音樂學近期的發展背景及其熱門議題 ........................... 61
三、學會研究群所領導的研究趨勢分析 ............................................... 64
四、〈牛津線上手冊〉【音樂】(Oxford Handbooks Online in Music) 68
五、國際指標性民族音樂學期刊近十年的研究趨勢分析 .................. 70
六、國內議題近十年的發展動向與個人觀察 ....................................... 73

1
B. 音樂社會學 ................................................................................................... 77
一、研究範圍 ............................................................................................. 77
二、國外熱門及前瞻議題 ........................................................................ 79
三、結論 ..................................................................................................... 89

第三章 電影與錄像.......................................................... 90
一、研究背景與研究範圍 ........................................................................ 90
二、國外熱門及前瞻議題 ........................................................................ 91

第四章 戲劇 ..................................................................... 104


一、研究背景與研究範疇: .................................................................. 104
二、國外前瞻及熱門研究 ...................................................................... 105
三、國內前瞻與熱門研究:近八年研究趨勢分析與討論 ................ 111

第五章 設計 ..................................................................... 119


一、設計領域的研究發展 ...................................................................... 119
二、國際設計領域之熱門前瞻議題...................................................... 119
三、熱門前瞻議題 .................................................................................. 122
四、國內設計研究熱門前瞻議題 .......................................................... 132

第六章 藝術教育 ............................................................. 136


一、研究範圍 ........................................................................................... 136
二、國外熱門及前瞻議題分析 .............................................................. 137
三、國內熱門及前瞻議題分析 .............................................................. 148

第七章 博物館學 ............................................................. 152


一、研究背景與研究範圍 ...................................................................... 152
二、國外熱門及前瞻議題 ...................................................................... 153
三、國內議題觀察與建議 ...................................................................... 167

結語 .................................................................................... 169

2
前言
藝術的範疇極廣,多年來在科技部(國科會)藝術學門中採用以藝術媒材的
傳統分類方式區分各個次領域,大致包括美術史、音樂學、戲劇、影視、建築與
空間、設計、博物館學、藝術教育等。即使看來已十分龐雜,這個分類系統仍包
含著繼續延伸擴大的可能;有些是暫時納入相關次領域的,例如視覺文化、美學、
藝術哲學與藝術評論;有些是新興且橫跨許多學科的,例如文化創意產業研究。
同樣作為人文學科,所有學門次領域雖然分享了「藝術」這一個普遍概念,但各
個次領域的對話對象多半不僅在學門內次領域間,而且跨出藝術學學界,因此產
生各自不同的學科組態,反映在學界生態上的是既彼此密切相關,但也相對獨立
的諸多次領域。在這整個學門紛雜豐富的全景下,幾乎所有學門熱門與前瞻研究
議題的調查成果都只能是一種拼圖。

前次計畫的「藝術學學門熱門與前瞻學術研究議題」計畫的執行是在 2006
到 2007 年期間,距今已近十年(巫佩蓉 2007)
。在過去這段期間,國內藝術學
學門的研究社群不斷擴大,陸續有年輕研究者加入學術研究的行列,中壯年世代
的學者除了原有的研究議題的充實與深入,也擴展向新的研究領域。整體而言,
依據學門各次領域與現實接近的程度,研究議題、方向與方法的改變,有來自於
學科內部與外部的因素。前者多半建立在對前人研究的檢討、質疑與延續上,這
也是學科自有傳統的原因。後者與學科所處的現實環境有較高的互動,當現實中
出現新的問題,或研究對象的形式、性質改變,研究也就跟著改變。但是,除了
內外部因素之間並無明確分際外,同一個研究領域中的基礎與實用導向研究也會
有交互影響。無論何者,研究貴在創新,在瞬息萬變的學術世界中掌握方向是創
新的一個條件,因此研究者將自己的研究放入更大的檢驗脈絡是必要的。

所謂熱門,指的是目前吸引多數研究者關注的議題與角度。所謂前瞻,指的
是正在萌芽且可能有發展潛能者。本計畫動員了 12 位學門優秀學者進行學門熱
門與前瞻學術研究議題調查,借重她(他)們長期浸淫研究領域的經驗,與對研究
現況與未來的思考,所得出的結果對所有讀者而言,等於借他人之眼看到難以憑
一己之力看得到的學術圖景。這個視覺隱喻顯示本調查結果的高度工具性。但學
術研究只有效率問題,從無捷徑,尤其研究者的主體性要求對學術流行的反思,
因此本調查的目標,不在於指引研究者追隨潮流或取得先機,而毋寧是提供一個
參照的工具,協助研究者找到自己的研究在學術圖景中的位置,並檢視自己,不
斷精進。

基於學門中各次領域的緊密相關性,任何一個部分的進展都可以為整體帶來
益處。本計畫也希望透過各分項學者的研究,提出對於前瞻議題的推想與評估,
做為學門未來發展方向與政策鼓勵的參考。

3
第一章 藝術史
A. 西洋藝術史

西洋藝術史熱門與前瞻議題
報告撰寫:謝佳娟

一、 研究範圍與撰寫限制

西洋藝術史近十年熱門研究議題的調查範圍,國外部分主要參考英語藝
術史學界的重要書籍與學術期刊、 1 歐美重要藝術史學會(如 CAA, AAH,
CIHA)的年度研討會議題、 2 重要藝術史研究機構策劃的研究主題、研討會
與出版; 3 國內部分則以科技部 95-104 年補助的專題研究計劃為觀察對象。

西洋藝術史不僅在時間與空間上有著龐大複雜的研究範圍,研究歷史在
整個藝術學學門中也相對長遠,隨著十九世紀中藝術史學科成立以來,歷經
諸多研究方法與理論思考的發展與變動。尤其 1980 年代以來,西方藝術史學
界在各種批判理論衝擊下所興起的各種研究視角與議題甚多,諸如對藝術的
社會、政治性的檢討,階級、性別、身體、意識形態、認同等議題,種族與
國族論述,風景論述,現代性議題,視覺觀看的技術與再現問題,視覺文化
與物質文化等等,這些議題已成為西方藝術史研究的內涵,且持續熱門,不
斷有新的研究個案成果出現,而這些議題所牽涉的概念、理論與研究成果也
較為國內學界所廣知。這些在 2006 年曾少千所撰的〈西洋藝術史熱門及前瞻
議題〉 4 報告中,皆有指出具體研究成果加以說明。

本篇報告,礙於個人學力、篇幅以及為使報告內容對於國內學界較有參
考價值,同樣將「西洋藝術史」限定在文藝復興至二十世紀的時間內,並以
西歐與美國為主要的空間範圍。在撰寫方式上,相較於曾少千之報告先以斷
代分方式勾勒「文藝復興到十八世紀藝術、十九世紀藝術、二十世紀藝術」
等各時期熱門議題,本篇報告則選擇以主題方式縱覽各時期相關的研究,且
在主題的選擇上,以西方學界研究熱門、但國內學界較少論述的部分為主。
這些議題,事實上並非過去十年才興起,大部份其實建立在 1990 年代以來已
陸續開發的領域上,然在近十年展現醒目的成果。採取此法撰寫本篇報告,
雖然無法突顯各個斷代與國家地區的個殊性議題與最新研究成果,惟希望可
以有助於拓展國內學界對西洋藝術史研究的視野,並和 2006 年曾少千的報告

1
本篇報告查閱的學術期刊包括 Art Bulletin, Art History, Oxford Art Journal, Simiolus: Netherlands
Quarterly for the History of Art, Eighteen-Century Studies, Nineteenth-Century Art Worldwide,
October 等。
2
美 國 大 學 藝 術 學 會 ( College Art Association )、 英 國 藝 術 史 家 學 會 ( Association of Art
Historians)、國際藝術史學會(Comité International d’Histoire de l’Art)。
3
包括 Getty Research Institute, Sterling and Francine Clark Art Institute, The Frick Collection。
4
參見 http://www.hrc.ntu.edu.tw/attachments/藝術學門熱門及前瞻學術研究議題調查計畫調查報
告.pdf

4
做一互補。

二、 國外熱門與前瞻議題

西洋藝術史研究長久以來已建立對作品風格內容與社會文化意義的豐厚
詮釋傳統,除了此藝術創作面向外,西方學界在二十世紀後期以來,也著重
探究藝術的流通與接受面向,本文將從以下幾個主題概述此面向的近期研究
成果:
(1)藝術市場、
(2)藝術收藏與接受史、
(3)美術館史與藝術展覽史、
(4)跨文化與全球化議題。

1. 藝術市場

藝術史的研究傳統上與經濟史無涉,然要對藝術品的流通有所掌握,勢
必需要瞭解藝術市場的運作。1990 年代起,經濟史學者首先跨出這一步,展
開對藝術市場活絡的十七世紀荷蘭黃金時期藝術與商業關係的研究;從此,
藝術市場或藝術的經濟面向便持續受到關注。重要的奠基著作如德國經濟史
學者 Michael North 所著的 Art and Commerce in the Dutch Golden Age ; 5 緊接
著,Michael North 與英國經濟史學者 David Ormrod 帶領起近代歐洲藝術市場
的研究風潮,合編了 Art Markets in Europe, 1400-1800 一書,將探討時空往前
推向十五世紀法蘭德斯、西班牙,並延展到十七、十八世紀義大利、荷蘭、
德意志、法國、英國等地。6 研究者們討論藝術市場「起源」的問題,並利用
了財產清單、拍賣目錄、畫商與收藏家、鑑賞家的通信等等史料,勾勒西歐
藝術市場的初始面貌。

近十年此種研究取向成為西洋藝術史研究中持續發展的熱門議題。2006
年,時任教於美國杜克大學的澳洲籍經濟史學者 Neil De Marchi 與同樣任教
於杜克大學的比利時籍藝術史教授 Hans J. van Miegroet 在上述 Art Markets
in Europe, 1400-1800 書 中 聯 合 發表 論 文後 , 再 次 合 作, 合 編 了 Mapping
Markets for Paintings in Europe 1450-1750 一書, 7 時代空間範圍雖與前書雷
同,但特別著重繪畫,探討繪畫在其他眾多消費商品中脫穎而出,成為居家
擺設與藏品。此外也將討論面向擴展到公會(guild)等機構對價格的控制、
畫家對市場的反應、涉及原作與複製的鑑賞與品味問題等。2008 年,Jeremy
Warren 與 Adriana Turpin 合編了 Auctions, Agents and Dealers: the Mechanisms
of the Art Market, 1660-1830 一書,集合了 2003 年在倫敦華勒斯典藏館
(Wallace Collection)發表的研討會論文,著重從藝術市場的人際網絡來看藝
術品的交易流通。 8

除了大範圍看歐洲各地藝術市場的運作外,也有探究單一畫派或地區市
場發展的專書。譬如,2009 年出版的 Art Auctions and Dealers: the Dissemination

5
Michael North, Art and Commerce in the Dutch Golden Age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7 [German:
1992]).
6
Michael North & David Ormrod (eds.), Art Markets in Europe, 1400-1800 (Ashgate, 1998).
7
Neil De Marchi & Hans J. van Miegroet (eds.), Mapping Markets for Paintings in Europe 1450-1750
(Turnhout, Belgium: Brepols, 2006).
8
Jeremy Warren and Adriana Turpin (eds.), Auctions, Agents and Dealers: the Mechanisms of the Art
Market, 1660-1830 (Archaeopress;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Wallace Collection, 2008).

5
of Netherlandish Art during the Ancien Régime 特別鎖定尼德蘭藝術,探討十七
世紀安特衛普畫商的角色,尤其是盧本斯畫作的拍賣,以及從十八世紀阿姆
斯特丹藝術市場看德意志與俄羅斯宮廷的藝術收藏、十八世紀法國收藏家對
法蘭德斯畫作的收藏愛好等。9 甚至傳統上以贊助(patronage)研究為主的義
大利,也出現了幾本重要的藝術經濟史專著,例如 Patrizi Cavazzini 所著
Painting as Business in Early Seventeenth-century Rome、Richard E. Spear 等人
合著的 Painting for Profit: the Economic Lives of Seventeenth-Century Italian
Painters、以及 Guido Guerzoni 的 Apollo & Vulcan: the Art Markets in Italy,
1400-1700。10 前二書中對義大利畫家的經濟生活以及繪畫產製過程牽涉的諸
種經濟條件做細緻地探究,後者則討論了藝術消費的文化倫理基礎,剖析市
場的供需結構,並討論了萌生的文化遺產概念與相關法律措施的興起對藝術
交易的影響。

英國方面,近幾年也出版了幾本有關藝術市場的專書,包括通史性質的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rt Market in England: Money as Muse, 1730-1900 與
Marketing Art in the British Isles, 1700 to the Present: a Cultural History,以及針
對「現代藝術市場」的著作,如 Pamela Fletcher 與 Anne Helmreich 合編的 The
Rise of the Modern Art Market in London, 1850-1939。11 後者特別關注了十九世
紀下半葉興起的商業藝廊、藝術出版、以及這些市場機制對藝術家聲譽的影
響。在出書的同時,Pamela Fletcher 也主持了大型研究計劃 London Gallery
Project,成立了專門網站,網羅 1850-1914 年間倫敦地區為數眾多之商業藝廊,
以互動式地圖的方式呈現。 12 有關英國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商業藝廊的
研究,更進一步突破英國本身的空間範疇,從跨城市與跨國網絡的延伸,成
為觀照藝術流通的重要切入角度,並進而連接到全球化的議題。 13

有關「現代藝術市場」,記者出身的通俗史學家 Peter Watson 於 1992 即


出版通俗讀物 From Manet to Manhattan: the Rise of the Modern Art Market,道
出著名拍賣業、畫商、收藏家、以及一些畫派與畫家價位起伏的故事。 14 除
了英國外,十九世紀法國也是現代藝術市場研究的主要對象,早在 1965 年
Harrison C. White 與 Cynthia A. White 著 述 的 Canvases and Careers: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the French Painting World 書中,即討論到代理商—評論

9
Dries Lyna, Filip Vermeylen, & Hans Vlieghe (eds.), Art Auctions and Dealers: the Dissemination of
Netherlandish Art during the Ancien Régime (Turnhout: Brepols, 2009).
10
Patrizi Cavazzini, Painting as Business in Early Seventeenth-century Rom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8); Richard E. Spear et al., Painting for Profit: the Economic Lives of
Seventeenth-Century Italian Painter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0); Guido Guerzoni,
Apollo & Vulcan: the Art Markets in Italy, 1400-1700 (East Lansing: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11).
11
Thomas M. Bayer and John R. Pag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rt Market in England: Money as
Muse, 1730-1900 (London: Pickering & Chatto, 2011); Pamela Fletcher & Anne Helmreich (eds.),
The Rise of the Modern Art Market in London, 1850-1939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11);
Charlotte Gould and Sophie Mesplède (eds.), Marketing Art in the British Isles, 1700 to the Present:
a Cultural History (Farnham, Surrey: Ashgate Publishing, 2012).
12
Pamela Fletcher and David Israel, London Gallery Project, 2007; Revised September 2012.
http://learn.bowdoin.edu/fletcher/london-gallery/
13
Anne Helmreich, ‘Dynamic Networks of Circulation and Exchange in Edwardian Art’, Visual
Culture in Britain 14:1 (March 2013), pp. 36-54.
14
Peter Watson, From Manet to Manhattan: the Rise of the Modern Art Market (London: Hutchinson,
1992). 此書 2007 年由典藏藝術家庭出版中譯本,嚴玲娟譯,《從馬內到曼哈頓:當代藝術市
場的崛起》。

6
家(dealer-critic)角色的興起取代了傳統學院的功能對藝術家生涯帶來的改
變。 15 而印象派和其畫商的關係向來是研究十九世紀法國藝術市場的焦點;
2015 年,倫敦國家畫廊出版了 Inventing Impressionism: Paul Durand-Ruel and
the Modern Art Market 特展圖錄,闡述畫商 Paul Durand-Ruel 如何成功捧紅印
象派畫家,並且其商業模式如何影響了現代藝術市場。 16

至於當代藝術與市場、商業、金錢的關係,乃是瞭解當代藝術世界運作
的重要面向,也一直是評論界與學界關心的議題之一。2007 年出版的 Talking
Prices: Symbolic Meanings of Prices on the Market for Contemporary Art,任教於
阿姆斯特丹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系的作者 Olav Velthuis 企圖解釋當代藝術在
西方社會中如何行銷,價格又是如何決定。 17 Noah Horowitz 則在 Art of the
Deal: Contemporary Art in a Global Financial Market 書中特別針對錄像藝術、
實驗藝術、以及藝術投資基金,探討當代藝術市場的運作機制。 18 2015 年,
Olav Velthuis 進一步與 Stefano Baia Curioni 合編 Cosmopolitan Canvases: The
Globalization of Markets for Contemporary Art 一書,輯錄了有關全球化下當代
藝術市場的最新研究,除了討論全球架構與流通的問題外,亦探查了包括了
印度、中國、俄國、日本、巴西等各地案例,以及超越國界的線上公司。 19

2. 藝術收藏與接受史

西方藝術收藏史的研究由來已久,針對繪畫與雕刻的收藏,向來為藝術
史學者關注的主題,探討的對象包括重構過往個別的收藏、某一地區的收藏
現象,並且試圖解釋促發藝術收藏興趣的文化脈絡;再者,此種研究往往涉
及藝術市場,並連結到藝術品味的探討,以及藝術品味變遷對藝術評價以及
收藏趨向的影響。

1980 年代起,受到批判理論思潮的影響,有關藝術收藏的研究更進一步
超越實證取向,帶入文化論述的剖析與詮釋,試圖探討收藏的行為與過程對
藝術品意義與價值的形塑作用,對個人或集體身份認同、歷史記憶、或社會
地位等的影響,以及對文化觀與藝術史論述的建構等。1989 年,由英國牛津
大學阿胥莫林藝術與考古博物館(Ashmolean Museum of Art and Archaeology)
兩位典藏研究員 Arthur MacGregor 與 Oliver Impey 所創辦的學術期刊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Collections 標誌著收藏史研究的新里程碑,至今仍舊是收藏史
前瞻研究的重要發表園地。此外,二十一世紀以來,也出現了針對收藏史的

15
Harrison C. White and Cynthia A. White, Canvases and Careers: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the
French Painting World (New York: Wiley, 1965; revised edition, 1993).
16
Sylvie Patry et al., Inventing Impressionism: Paul Durand-Ruel and the Modern Art Market
(London: National Gallery, 2015). 此展覽為巴黎奧塞美術館、倫敦國家畫廊、費城美術館共同
策劃,在三地各有不同展名。
17
Olav Velthuis, Talking Prices: Symbolic Meanings of Prices on the Market for Contemporary Art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7). 此書獲得 2006 年美國社會學研究學會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頒發的 Viviana Zelizer Distinguished Book Award 之最佳經
濟社會學書籍獎。
18
Noah Horowitz, Art of the Deal: Contemporary Art in a Global Financial Market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1).
19
Olav Velthuis and Stefano Baia Curioni (eds.), Cosmopolitan Canvases: The Globalization of
Markets for Contemporary Ar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5).

7
研究社群,譬如成立於 2004 年的 Seminar on Collecting and Display, 20 聚集
了跨國研究人員,除了每個月常態舉行的講論會外,也每年召開國際研討會
及工作坊,並出版論文集專書。另外,一些美術館也設立收藏史研究中心或
固定舉辦收藏史講論會,例如紐約 The Frick Collection 於 2007 年成立 The
Center for the History of Collecting,舉辦各種學術活動以推動收藏史的研究與
教育。 21 倫敦 Wallace Collection 也設立 History of Collecting Seminars,每月
舉辦講論會,邀請各地學者發表最新研究成果。22 自 2011 年起,Ashgate23 出
版由密蘇里大學藝術史與考古學系教授 Michael Yonan 主編的 The Histories of
Material Culture and Collecting, 1700-1950 系列叢書,探討物質文化、藝術史與
收藏史交會領域的議題,並且試圖連結藝術史、人類學、社會學、與美學。

近十年來出版的收藏史研究專書繁多,以下就不同時代、地區的研究對
象與類型舉重要成果為例。2007 年,Arthur MacGregor 出版 Curiosity and
Enlightenment: Collectors and Collections from the Sixteenth to the Nineteenth
Century 一書,統和了過去二十年學界陸續展開的個案研究,為十六到十九世
紀西方從珍奇收藏、進而到藝術文物與自然史收藏,爬梳出清楚的發展脈絡,
堪作為此主題的教科書或指南。 24 此書顯示出收藏史作為文化史的一環,範
疇遠超過現代所理解的「藝術」;反之也道出,對藝術收藏的理解,需要置入
更大範疇的收藏史脈絡中才能更清楚完整看出其位置。雖然如此,近代以來,
收藏史中不容否認的特出現象之一,即是藝術收藏,或換言之,透過收藏所
塑造出的藝術領域。而此收藏行為並非只是純美學上的考量,而往往涉及政
治、經濟、社會、甚至宗教等諸面向力量的牽引,此方面的討論可見諸於 2010
年出版的 The Possessions of a Cardinal: Politics, Piety, and Art, 1450-1700 論文
集。25 2012 年出版的 Sheltering Art: Collecting and Social Identity in Early
Eighteenth-century Paris 則探討十八世紀初法國王室中央集權力量逐漸鬆散、
巴黎成為歐洲新興的藝術與社交首都之際,私人收藏家如何施展其藝術收藏
與鑑賞力量,以此形塑甚至角逐其社會身份與地位。而這些私人收藏也在十
八世紀後期王室收藏公開之前,成為影響藝術家的重要力量。 26

2014 年出版的論文集 British Models of Art Collecting and the American


Response: Reflections across the Pond 起源於 2011 年在 The Frick Collection 的
The Center for the History of Collecting 所舉辦的研討會。總共 14 篇論文透過個
案研究探討了十八、十九世紀英國收藏家的收藏時機與特色,以及後起的美
國收藏家的仿效。 27 針對美國收藏家的捐贈藏品或設立公共美術館的慈善作
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藝術史教授 Anne Higonnet 於 2009 年出版的 A Museum
of One’s Own: Private Collecting, Public Gift,以倫敦 Wallace Collection、紐約

20
該研究社群官網參見: http://www.collectinganddisplay.com
21
參見官網說明:http://www.frick.org/research/center
22
參見官網: http://www.wallacecollection.org/thecollection/seminarsinthehistoryofcollecting
23
2016 年起 Ashgate 已被併入 Routledge 旗下。
24
Arhtur MacGregor, Curiosity and Enlightenment: Collectors and Collections from the Sixteenth to
the Nineteenth Century (New Haven;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7).
25
Mary Hollingsworth & Carol M. Richardson (eds.), The Possessions of a Cardinal: Politics, Piety,
and Art, 1450-1700 (University Park, PA: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10).
26
Rochelle Ziskin, Sheltering Art: Collecting and Social Identity in Early Eighteenth-century Paris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12).
27
Inge Reist (ed.), British Models of Art Collecting and the American Response: Reflections across the
Pond (Ashgate, 2014).

8
J.P. Morgan Library 以及 The Frick Collection 等數個「收藏美術館」(collection
museum)個案進行研究,探討了 1890-1940 年代間美國私人收藏家藝術收藏
的風氣、理念與作為對藝術界與社會的影響,以及此種私人收藏美術館在二
十世紀中葉美術館界大環境中的一度失寵與 1990 年代以來再次重獲重視。 28

除了上述主題性的收藏史研究外,近年來針對個別收藏家的研究眾多,
不少研究著眼於收藏家與某藝術流派的關係,一方面顯示私人收藏家的個人
品味,另一方面也揭示了藝術流派的發展往往需要某些收藏家的支持,換言
之,藝術收藏對於藝術史的發展形態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29 另外值得一提
的是,在上述 The Frick Collection 的 The Center for the History of Collecting 對
收藏史研究的推動下,近年也計劃性地陸續出版了數本探討美國收藏歐陸繪
畫的論文集,譬如 Collecting Spanish Art: Spain’s Golden Age and America’s
Gilded Age、Holland’s Golden Age in America: Collecting the Art of Rembrandt,
Vermeer, and Hals 、 A Market for Merchant Princes: Collecting Italian
Renaissance Paintings in America。30 十九世紀下半葉起美國開始大量收藏歐陸
繪畫,不只顯示當時美國與歐陸在經濟力上的消長,此際也是藝術史成為學
科的奠立時機。對此際藝術收藏的研究,不僅關聯到藝術市場,也與二十世
紀藝術史研究發展的走向有著近乎決定性的關係。再者,此類收藏史研究也
延 伸 到 西 方 對 中 國 、 日 本 等 亞 洲 藝 術 的 收 藏 , 例 如 2013 出 版 的 Travel,
Collecting, and Museums of Asian Art in Nineteenth-Century Paris 專書與論文集
Collecting East and West , 31 以及 2014 年出版的 Collectors, Collections &
Collecting the Arts of China: Histories & Challenges 論文集。 32

至於接受史(reception history)的研究,也是由來已久。近年來,結合收

28
Anne Higonnet, A Museum of One’s Own: Private Collecting, Public Gift (Pittsburgh, PA:
Periscope Pub.; New York: Distributed by Prestel Pub., 2009).
29
Michael Conforti et al., The Clark Brothers Collect: Impressionist and Early Modern Paintings
(Williamstown, Mass.: Sterling and Francine Clark Art Institute, 2006); John Baskett, et al., Paul
Mellon’s Legacy: A Passion for British Art: Masterpieces from the Yale Center for British Art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7); Stanley Mazaroff, Henry Walters and Bernard Berenson:
Collector and Connoisseur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10); Sara Campbell,
Collector without Walls: Norton Simon and His Hunt for the Best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0); Janet Bishop, Cécile Debray, and Rebecca Rabinow (eds.), The Steins Collect:
Matisse, Picasso, and the Parisian Avant-garde (San Francisco: San Francisco Museum of Modern
Art, 2011); Shelley Bennett, The Art of Wealth: the Huntingtons in the Gilded Age (San Marino,
California: Huntington Library, Art Collections, and Botanical Gardens, 2013); Ian Collins et al.,
Modernism and Memory: Rhoda Pritzker and the Art of Collecting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6).
30
José Luis Colomer and Inge Reist (eds.), Collecting Spanish Art: Spain’s Golden Age and America’s
Gilded Age (New York, Frick Collection, 2012); Esmée Quodbach (eds.), Holland’s Golden Age in
America: Collecting the Art of Rembrandt, Vermeer, and Hals (University Park, Pennsylvania: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14); Inge Reist (ed.), A Market for Merchant Princes:
Collecting Italian Renaissance Paintings in America (University Park, Pennsylvania: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15).
31
Ting Chang, Travel, Collecting, and Museums of Asian Art in Nineteenth-Century Paris (Ashgate,
2013); Susan Bracken, Andrea M. Gáldy and Adriana Turpin (eds.), Collecting East and West
(Newcastle upon Tyne: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2013). 此論文集源自 2009 年於佛羅倫斯
舉辦的研討會。
32
Jason Steuber and Guolong Lai (eds.), Collectors, Collections & Collecting the Arts of China:
Histories & Challenges (University Press of Florida, 2014). 此論文集源自 2009 年於佛羅里達大
學舉辦的研討會。

9
藏史、品味史以及藝術史學科對自身的反省,著重探討了藝術史論述的形成
與變化,尤其是重新評估某位藝術家或某類藝術在藝術史上之定位的形塑過
程。2005 年出版的 Early Netherlandish Paintings: Rediscovery, Reception, and
Research 即有章節討論了歐洲各國與美國對早期尼德蘭繪畫的收藏,以及十九
至二十世紀初收藏家、鑑賞家到藝術史學者等對早期尼德蘭藝術的詮釋,包
括在當時的國際政治與社會文化情勢下「寫實主義」如何成為刻劃早期尼德
蘭 藝 術的特色,而與義大利文 藝復興的古典主義相對。 33 2014 年出版的
Delicious Decadence: the Rediscovery of French Eighteenth-century Painting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源自於倫敦 Wallace Collection 與羅浮宮共同舉辦的研
討會,是學界首度探討了在十八世紀後期受到貶抑的洛可可藝術,如何在十
九世紀法國、英國、德國等地重新獲得重視。洛可可藝術地位的扭轉,不僅
反映在市場行情與收藏上,也顯現在藝術評論與書寫上。 34

從歷史上來看,英國與美國長久以來大量地收藏他國的藝術,上文已提
及近年來有關美國收藏歐陸繪畫的研究,同樣的,歐陸他國繪畫在英國的接
受史,也是近年來的熱門研究議題。譬如 2010 年出版的 Spanish Art in Britain
and Ireland, 1750-1920、2013 年出版的 The Reception of Titian in Britain: from
Reynolds to Ruskin、以及 2014 年出版的 British Romanticism and the Reception
of Italian Old Master Art, 1793-1840,陸續討論了西班牙與義大利繪畫在英國所
受到的評價隨著時代風潮所產生的變化。 35 這些研究探討的面向與使用的材
料極廣,除了透過藝術市場與收藏了解藝術品的流通動向外,也涉及了藝術
公眾的興起、複製版畫的傳播、鑑賞學與藝術史知識的形塑、藝術書寫的推
展、以及與當時藝術家的互動影響等等。值得一提的是,英國藝術在其他地
區的接受狀況,也成為研究主題,如 2015 年出版的 Views of Albion: The
Reception of British Art and Design in Central Europe, 1890-1918,由波蘭克拉科
夫(Kraków)亞捷隆大學(Jagiellonian University)藝術史教授 Andrzej Szczerski
所撰,探討了中歐地區對英國前拉斐爾派以及美術工藝運動的瞭解與接受,
以及反之,英國藝術家對中歐藝術的興趣,並以此為基礎試圖重新討論新藝
術(Art Nouveau)的版圖,超脫以巴黎為主的史觀。 36

3. 美術館史與藝術展覽史

本次「藝術學學門熱門與前瞻學術研究議題」調查案中,另有張婉真針
對「博物館學」所做之研究報告,本文此處乃特別針對藝術史與美術館研究

33
Bernhard Ridderbos, Anne van Buren and Henk van Veen (eds.), Early Netherlandish Paintings:
Rediscovery, Reception, and Research (Amsterdam: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2005).
34
Guillaume Faroult, Monica Preti, and Christoph Martin Vogtherr (eds.), Delicious Decadence: the
Rediscovery of French Eighteenth-century Painting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shgate, 2014). 此
研討會乃伴隨 Wallace Collection 的 2008 年特展 Masterpieces from the Louvre: The Collection of
Louis La Caze 而舉辦。
35
Nigel Glendinning & Hilary Macartney (eds.), Spanish Art in Britain and Ireland, 1750-1920:
Studies in Reception in Memory of Enriqueta Harris Frankfort (Woodbridge: Tamesis, 2010); Peter
Humfrey, The Reception of Titian in Britain: from Reynolds to Ruskin (Turnhout: Brepols, 2013);
Maureen McCue, British Romanticism and the Reception of Italian Old Master Art, 1793-1840
(Ashgate, 2014).
36
Andrzej Szczerski, Views of Albion: The Reception of British Art and Design in Central Europe,
1890-1918 (Peter Lang AG, 2015). 2009 年 Szczerski 曾協同策劃了在倫敦泰特藝廊 (Tate Britain)
舉辦的 Symbolism in Poland and Britain 特展。

10
交會處做討論。相對於博物館學「看向未來」的研究取向,此處美術館史與
藝術展覽史則偏向對「過去」發展歷程的探究。美術館歷史的研究,傳統上
與藝術收藏史有所交疊,而與新博物館學的興起年代一致,1980 年代以來,
有關美術館歷史的研究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特別是將個別美術館的形成過
程連結到社會文化、政治經濟等脈絡來加以檢視,或是探討美術館興起的條
件,以及分析美術館的成立與藝術史論述的關係。近十年來相關著作的出版
頻繁,顯現此為當前熱門議題,除了個別美術館歷史的研究外,以下所舉主
為突顯議題性的美術館史研究。

2008 年出版的 The Art Museum from Boullée to Bilbao,作者 Andrew


McClellan 為美國塔夫斯大學(Tufts University)藝術史教授,1994 年即出版
羅浮宮研究, 37 隨後也發表數篇美術館史相關論文。2008 年之專書,縱覽美
術館從十六世紀收藏發展開始,依次以理念與使命、建築、收藏與展示、公
眾、商業化、歸還等章節主題,論述美術館近四百年的時間幅度中所經歷的
變化,堪作為美術館史的教科書。 38 對於歐洲美術館的起源與早期歷史的探
究,是近年熱門的議題,2012 年出版的 The First Modern Museums of Art: The
Birth of an Institution in 18th- and Early-19th-Century Europe 論文集,從十八世
紀歐洲大旅行(Grand Tour)風潮以及王公貴族私人藝術收藏談起,依序討論
了羅馬、倫敦、佛羅倫斯、杜塞多爾夫、維也納、斯德哥爾摩、巴黎、馬德
里、柏林、慕尼黑等地美術館的成立過程,集體顯現了十八世紀後期至十九
世紀前期此一歐洲重要的文化現象。 39

熱衷投入當前美術館藝術教育的英國,近年來也有諸多美術館史相關研
究,其中尤以十九世紀美術館發展與社會文化之關係,為最受注目的焦點議
題。譬如 2012 年出版的 Transformative Beauty: Art Museums in Industrial
Britain,作者 Amy Woodson-Boulton 探問何以英國工業城市樂於興建美術館?
書中以伯明罕、利物浦、曼徹斯特為例,討論維多利亞時期的社會道德觀以
及美術館興建的文化基礎,將美術館史的討論連結到當時的藝術實踐、城市
發展、社會正義、教育、階級等議題。 40 基於相似研究主軸、但涵蓋範圍更
廣的是 2015 年出版的 The People’s Galleries: Art Museums and Exhibitions in
Britain, 1800-1914,作者 Giles Waterfield 早於 1991 年任職倫敦達利契畫廊
(Dulwich Picture Gallery)館長時便曾出版配合特展的專書 Palaces of Art: Art
Galleries in Britain 1790-1990,41 首度勾勒了英國各城市公立藝廊在十九世紀
蓬勃發展的現象。在 2015 年書中,Waterfield 再度強調,這些地方城市公立藝
廊在十九世紀成立時乃是為工人階級所設,展現了當時地方城市在快速發展
中所具有的社會理念。 42

37
Andrew MacClellan, Inventing the Louvre: Art, Politics and the Origins of the Modern Museum in
Eighteenth-Century Pari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38
Andrew McClellan, The Art Museum from Boullée to Bilb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8).
39
Carole Paul (ed.), The First Modern Museums of Art: The Birth of an Institution in 18th- and
Early-19th-Century Europe (J. Paul Getty Museum, 2012).
40
Amy Woodson-Boulton, Transformative Beauty: Art Museums in Industrial Britain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41
Giles Waterfield, Palaces of Art: Art Galleries in Britain 1790-1990 (London: Dulwich Picture
Gallery, 1991).
42
Giles Waterfield, The People’s Galleries: Art Museums and Exhibitions in Britain, 1800-1914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5) .

11
美術館史研究中另一值得注目的焦點,是有關美術館如何形塑出藝術史
觀與敘事的議題。Christopher Whitehead 於 2009 年出版的 Museum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iplines: Art and Archaeology in Nineteenth-Century Britain,
討論了「考古」與「藝術」兩類物件,如何在十九世紀英國美術館的政治與
實踐過程中被區別開來,形成不同的學科,譬如埃及古文物應作為「考古」
還是「藝術」的定位在 1850 年代即遭到熱烈辯論,而這也牽涉到不同美術館
如何自我定位以及看待過去,甚至涉及知識論的根本問題。 43 此外,美術館
如何展示其藏品,也意味著鋪陳出何種藝術史敘事。David Carrier 在 2006 年
出版的 Museum Skepticism: A History of the Display of Art in Public Galleries 即
針對此問題提出反思。 44

有關「展示」的問題,也在二十世紀末以來的美術館史與藝術史研究中
成為熱門議題。 45 英國藝術史家學會(Association of Art Historians)的期刊
Art History 在 2007 年第 30 卷第 4 期特別以「奇觀與展示」(Spectacle and
Display)為專題,此專號在翌年並以專書形式出版。其中,當時倫敦國家畫
廊館長 Charles Saumarez Smith 即以倫敦國家畫廊的展示敘事為例,討論二十
世紀國家畫廊在不同館長領導下,畫作懸掛方式的改變及其與藝術史觀的關
係。 46 而此「展示」的議題,近來也超越了美術館空間,不少研究者重新探
究美術館成立前,在私人宅邸藝廊空間中藝術品的陳列方式,例如 2008 年出
版的 The Borghese Collections and the Display of Art in the Age of the Grand
Tour、以及 2014 年出版的 Display of Art in the Roman Palace, 1550-175, 強調
了在這些宮殿中的藝術展示和其他裝潢擺設等構成傳達社會、政治訊息的整
體,而這些私人宅邸裡的畫廊,可說是往後美術館的原型。 47

針對藝術展覽史,早在 1996 年即有學者為文指出此一議題實乃對於瞭解


藝術發展甚為重要,但長久以來卻欠缺研究。 48 2000 年出版的牛津大學藝術
史教授 Francis Haskell 的遺著 The Ephemeral Museum: Old Master Paintings and
the Rise of the Art Exhibition,首度提供了藝術展覽發展的概觀,書中爬梳了十
七世紀起羅馬與佛羅倫斯舉行「老大師」畫作展覽的緣由與時機、十八世紀
法國的沙龍展、十九世紀初起在英國興起的老大師借展傳統,以至十九世紀
後期、二十世紀初歐洲各國在政治競爭局勢下蓬勃發展的藝術展覽,其中不
乏跨國的大型借展。 49

43
Christopher Whitehead, Museum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iplines: Art and Archaeology in
Nineteenth-Century Britain (London: Duckworth, 2009).
44
David Carrier, Museum Skepticism: A History of the Display of Art in Public Galleries (Durham and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6).
45
參見 Emma Barker (ed.), Contemporary Cultures of Displa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9).
46
Charles Saumarez Smith, ‘Narratives of Display at the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Art History 30:4
(2007), pp. 611-627.
47
Carole Paul, The Borghese Collections and the Display of Art in the Age of the Grand Tour
(Aldershot: Ashgate, 2008); Gail Feigenbaum (ed.), Display of Art in the Roman Palace, 1550-1750
(Getty Research Institute, 2014).
48
Martha Ward, “What’s Important about the History of Modern Art Exhibitions?” in Reesa
Greenberg, Bruce W. Ferguson, Sandy Nairne (eds.), Thinking about Exhibitions (London:
Routledge, 1996), pp. 451-464.
49
Francis Haskell, The Ephemeral Museum: Old Master Paintings and the Rise of the Art Exhibit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0).

12
二 十 一 世 紀 以 來 , 藝 術 展 覽 史 的 研 究 日 漸 升 溫 。 2011 年 出 版 的 The
Manchester Art Treasures Exhibition of 1857: Entrepreneurs, Connoisseurs and
the Public,將 Haskell 書中提及的展覽,做了詳細的個案研究。50 同樣個案型
的研究,也展現在 Kristina Wilson 所撰的 The Modern Eye: Stieglitz, MoMA, and
the Art of the Exhibition, 1925-1934,該書從展覽的角度剖析現代主義在美國的
最初發展,指出藝術家與策展人力圖透過展覽的安排使高藝術為大眾所接
受,同時也透過這些展覽定義出「現代藝術」。 51 擔任紐約大學博物館研究
學程主任的 Bruce Altshuler 於 2008 與 2013 出版 Salon to Biennial: Exhibitions
that Made Art History, Vol. 1, 1863-1959 與 Biennials and Beyond: Exhibitions
that Made Art History, 1962-2002 二冊專書,彙整了相關史料,為現當代藝術
展覽史研究提供了極具價值的參考。 52 當代的藝術展覽,尤其是雙年展、文
件展等,二十一世紀以來成為研究焦點,2016 年甫出版的 Biennials, Triennials,
and Documenta: The Exhibitions that Created Contemporary Art 勾勒了 1950 年
代興起的大型雙年展至二十一世紀今日在世界各地的開展,探討各種策展手
法以及主辦單位、策展人與贊助者等角色對當代藝術景觀的塑造,並以雙年
展形態討論當代藝術全球化的議題。 53

4. 跨文化、全球化議題

上文述及當代藝術市場與雙年展研究時,已提到全球化議題,在 2006 年
曾少千所撰的〈西洋藝術史熱門及前瞻議題〉中也有章節特別敘述當代藝術
中跨文化、全球化的相關議題,包括離散、遷徙、移民,大型雙年展,以及
突破國界的網路媒體資源等等對當代藝術的牽動。二十一世紀以來,全球化
的概念甚至滲透到過往的歷史時期,成為近代藝術史研究的熱門議題或觀照
架構。

西洋藝術史的書寫,在二十世紀末以前往往以歐陸本身傳統為中心,若
涉及其他文化,則多半在「交流史」的框架下處理,然而這種交流史的觀點
並未動搖歐洲中心的本位,尤其過去在帝國殖民的框架下,往往將歐洲視為
政治文化的發散中心,其他地區則為接受者。二十一世紀以來, 「世界藝術史」
的提出,即有打破歐洲中心觀的意圖,但最初仍嘗試將世界各地不同的藝術
文化傳統共置於單一架構下。 54 近來諸多以「全球化」概念來看待近代歐洲
與其他各洲藝術文化交流互動的研究,則試圖強調動態、開放的藝術發展觀。
雖然並非取消歐洲的主體性,但不再堅持歐洲藝術傳統的「純粹性」,並且,
在全球化觀點下更易於看到原本在中心論述模式下處於邊緣的人事物,認可
它們在交流互動中所扮演的角色與意義。譬如 2010 年出版,由北卡羅萊納大

50
Elizabeth A. Pergam, The Manchester Art Treasures Exhibition of 1857: Entrepreneurs,
Connoisseurs and the Public (Ashgate, 2011).
51
Kristina Wilson, The Modern Eye: Stieglitz, MoMA, and the Art of the Exhibition, 1925-1934 (New
Haven;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9).
52
Bruce Altshuler, Salon to Biennial: Exhibitions that Made Art History, Vol. 1, 1863-1959 (London:
Phaidon, 2008); Bruce Altshuler, Biennials and Beyond: Exhibitions that Made Art History,
1962-2002 (London: Phaidon, 2013).
53
Anthony Gardner and Charles Green, Biennials, Triennials, and Documenta: The Exhibitions that
Created Contemporary Art (Wiley-Blackwell, 2016).
54
參見 David Summers, Real Spaces: World Art History and the Rise of Western Modernism (London:
Phaidon Press, 2003).

13
學教堂山分校(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藝術史教授 Mary D.
Sheriff 所編的 Cultural Contact and the Making of European Art Since the Age of
Exploration 論文集,探討了十五世紀以至二十世紀初,歐洲透過旅行、殖民、
宗教朝聖、商業貿易、科學探勘等不同類型活動和亞洲、非洲、美洲的文化
接觸過程,及其對歐洲藝術的塑造。 55

若說 Sheriff 的關懷仍在歐洲藝術如何受到其他文化的塑造,全球化概念
下的另一種新形態文化交流研究,則與上述藝術市場、收藏的研究議題結合,
使關注焦點不再是藝術風格的影響,而是探索促使交流的具體平台或管道,
以及這些平台或管道對藝術流通互動的塑造。譬如同於 2010 年出版,Michael
North 所 編 的 Artistic and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Europe and Asia,
1400-1900: Rethinking Market, Workshops and Collections 論文集,56 以市場為
框架,探討亞洲藝術文物在歐洲物質文化與收藏脈絡中的角色變化,以及歐
洲藝術在亞洲與非洲地區如何被轉化運用。在 Michael North 與普林斯頓大學
藝術史教授 Thomas DaCosta Kaufmann 合著的導論中,更思及如何闡述文化
「交流」的問題,回顧了諸如 transfer、encounter、exchange、histoire croisée
等字眼的使用。雖然該書標題仍用 Exchange 一詞,但強調「流通」的意圖已
然浮現。而這種對「流通」的重視,在 2015 年出版的 Circulations in the Global
History of Art 論文集中則提升到書籍主標題。編者之一 Thomas DaCosta
Kaufmann 在 “Reflections on World Art History”一文中特別提出,研究藝術品
的移動與流通,是世界藝術史的出路。 57

近十年來,在全球化架構下如何書寫藝術史,此一問題持續獲得關注。
2007 年出版的 Is Art History Global?由芝加哥藝術學院教授 James Elkins 主
編,再現了 2005 年在愛爾蘭 University College Cork 一場來自世界各地四十多
位學者參與的對話。58 在 Elkins 以 “Art History as a Global Discipline” 一文提
出他對此命題的正反看法後,其他學者也紛紛講論自己身處所在地藝術史學
科的現況,並對藝術史全球化發展提出期望與疑問。緊接著,2008 年也出現
了 World Art Studies: Exploring Concepts and Approaches 論文集,由兩位荷蘭
萊登大學教授 Kitty Zijlmans 與 Wilfried van Damme 主編,藉由引入神經科學、
演化生物學、人類學、與地理學等理論模型,試圖為世界藝術史尋找討論架
構。59 而 2011 年,在美國 Sterling and Francine Clark Art Institute 也舉辦了一
場研討會(Art History in the Wake of the ‘Global Turn’: Propositions for an
‘Exploded’ Art History without Borders),並在 2014 年將論文集結出版。 60 此
研討會宗旨在於探問:在全球化趨勢下,究竟藝術史學科必須做出什麼樣的
改變,才能真正消解「中心—邊緣」之模型?所謂的「全球性藝術史」 (global

55
Mary D. Sheriff (ed.), Cultural Contact and the Making of European Art Since the Age of
Exploration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2010).
56
Michael North (ed.), Artistic and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Europe and Asia, 1400-1900:
Rethinking Markets, Workshops and Collections (Farnham: Ashgate, 2010).
57
Thomas DaCosta Kaufmann, “Reflections on World Art History,” in Thomas DaCosta Kaufmann, C.
Dossin, and B. Joyeux-Prunel (eds.), Circulations in the Global History of Art (Farnham: Ashgate,
2015), pp. 23-46.
58
James Elkins, Is Art History Global?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2007).
59
Kitty Zijlmans and Wilfried van Damme (eds.), World Art Studies: Exploring Concepts and
Approaches (Amsterdam: Valiz, 2008).
60
Jill H. Casid and Aruna D’Souza, Art History in the Wake of the Global Turn (Williamstown,
Massachusetts: Sterling and Francine Clark Art Institute, 2014).

14
art history)應如何才不會只是在地理上做擴充,而是對藝術史的對象、方法、
與目的等有真正全面地重新審視與理解?

目前,「全球性藝術史」究竟可以怎麼做,應該朝什麼方向走,仍是開放
性的熱門議題。值得注意的是,與此同時,也有研究者重新檢視以國家為單
位或框架的藝術史書寫傳統,譬如 2012 年出版由英國伯明罕大學藝術史教授
Matthew Rampley 主編的 Art History and Visual Studies in Europe: Transnational
Discourses and National Frameworks 論文集,探討了歐洲各國特別的政治、機
構以及意識形態情勢對藝術史學科的影響,值得做為討論「全球性藝術史」
熱門議題時的重要參考。 61

5. 小結

如本篇報告一開始所述,本文選擇以西方學界研究熱門、但國內學界較
少論述的主題來撰寫,此種寫法,勢必無法全面觀照並突顯各個斷代與國家
地區的個殊性議題與最新研究成果。事實上,近十年來西洋藝術史研究的重
要議題繁多,很難歸納到少數幾個主題中。以 CAA 所頒發歷史悠久的藝術史
書籍獎項 Charles Rufus Morey Book Award 為例, 62 2006 至 2015 年每年獲獎
書籍有截然不同的主題,包括:Herculaneum 的雕刻收藏(2006)、1945 年以
來美國加州的視覺政治(2007)、Zeuxis 描繪理想美的故事在歷史中的變遷
(2008)、中國秦漢時期的工藝(2009)、米開朗基羅、素描以及建築的發明
(2010)、印度宮廷繪畫傳統(2011) 、文藝復興藝術的爭議(2012) 、二十世紀
初期墨西哥壁畫的政治性(2013)、十七世紀日本狩野派畫家(2014)、義大
利佛羅倫斯的神蹟圖像(2015)等。 63 此多元甚至紛雜的樣貌,其實正反映
了西洋藝術史研究領域的龐大豐富。本篇報告提出有關藝術市場、藝術收藏
與接受史、美術館史與藝術展覽史、跨文化與全球化議題的觀察,一方面可
以藉此串聯起西洋藝術史不同斷代的研究成果,一方面也希望能提供國內藝
術史研究者思考此學科未來發展可能的共通平台。

三、 國內議題觀察與建議

61
Matthew Rampley et al., Art History and Visual Studies in Europe: Transnational Discourses and
National Frameworks (Brill, 2012).
62
Charles Rufus Morey Book Award 成立於 1953 年。1956 年至今的獲獎名單參見官網:
http://www.collegeart.org/awards/moreypast
63
依序為:Carol Mattusch, with Henry Lie, The Villa dei Papiri at Herculaneum: Life and Afterlife of
a Sculpture Collection (Los Angeles: Getty Publications, 2005); Peter Selz, Art of Engagement:
Visual Politics in California and Beyon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in association
with San Jose Art Museum, 2006); Elizabeth C. Mansfield, Too Beautiful to Picture: Zeuxis, Myth,
and Mimesis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07); Anthony J. Barbieri-Low,
Artisans in Early Imperial China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07); Cammy Brothers,
Michelangelo, Drawing, and the Invention of Architectur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8); Molly Emma Aitken, The Intelligence of Tradition in Rajput Court Painting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0); Alexander Nagel, The Controversy of Renaissance Art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1); Mary K. Coffey, How a Revolutionary Art Became Official
Culture: Murals, Museums, and the Mexican State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12);
Yukio Lippit, Painting of the Realm: The Kano House of Painters in 17th-Century Japan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12); Megan Holmes, The Miraculous Image in Renaissance
Florenc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3).

15
最後就科技部(國科會)95-104 年度的補助案,提出國內研究趨勢的一
些觀察。95-104 年度在「藝術學」學門「美術」項下通過的專題研究計劃共
373 件,其中可歸為本報告討論的「西洋藝術史」範圍內的研究案共 99 件(包
括一年期與多年期),然其中包括部分跨區域的研究,譬如在臺灣藝術中所展
現的歐美建築繪畫之影響,西方對中國文物、臺灣影像之收藏,以及當代亞洲
離散藝術家之遷徙與跨界之圖像。由這些專題個案,可見出國內研究者思及
如何從在地視角觀看西方和亞洲在藝術文化上的關係,並試圖探索有關跨文
化、全球化的相關議題。

值得注意的是,相較於 2006 年曾少千所撰的〈西洋藝術史熱門及前瞻議


題〉(以 90-94 年度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案為觀察對象),95 年度以來由於陸
續有從西方取得博士學位歸國者,國內西洋藝術史領域的研究者增多,在各
斷代與研究議題的討論上有所拓展。然而,整體而言,西方藝術史研究者在
國內藝術史圈仍屬少數,研究議題依研究者個人專長而呈點狀分佈,仍難以
形成所謂的熱門議題。

若依研究斷代與主題,可大致歸納如下:

1. 十六~十七世紀:共 11 件

以義大利與德意志畫派為主,討論肖像畫、藝術創作理論與風格、宗教
圖像、風景畫與城市圖、髮藝時尚等。

2. 十八世紀:共 40 件

以英國、法國為主,探討風景畫、素描概念與實踐、版畫再現之鄉間別
墅以及城市景觀與社會階級、藝術收藏與圖冊及藝術史的關係、木雕版的收
藏與編目研究。另有從法國遊記的中國風貌插圖觀看中法藝術文化交流、以
及有關德國的中式園林等議題。

3. 十九世紀:共 41 件

以法國與英國為主,探討主題包括風景畫、自然史與奇幻藝術、烏托邦、
兒童形象與童書插畫、城市攝影圖像、諷刺畫、法國對中國文物藝術的收藏
與書寫。另有研究以德語書寫為例探討藝術史評論觀點的變化,以及俄羅斯
藝術在世紀末的發展。

4. 二十世紀:共 47 件

除了上述有關臺灣藝術中所展現的歐美建築繪畫之影響,以及當代亞洲離
散藝術家之遷徙與跨界之圖像外,其他主題包括繪畫作偽者的社會影響、當
代雕塑、攝影與錄像中的身體、當代肖像畫、雙年展體制、美國現代主義對
中國藝術文學的容受等。就媒材來講,以攝影的研究最多,尤其針對女性攝
影家的個案研究有長期的積累。

整體而言,以上所述,除少數是零星出現的計劃外,大部份都是長期在
西洋藝術史領域中耕耘的研究者所建立的系統性研究。近十年內新加入的研
究者,也依各自專長開發新的主題領域。在國內西洋藝術史人員、資源極有
限的情況下,研究者能各自深耕專長領域並精準掌握西方學界相關研究的進
展乃為第一要務;此外,或也可考慮如何與國內其他研究者共同合作,以擴

16
大並提升西洋藝術史在國內的研究能量。

與 2006 年曾少千所撰的〈西洋藝術史熱門及前瞻議題〉相較之下,最明
顯的是近年來有關版畫(印刷圖像)相關研究的出現,且涵蓋時代縱跨了 16
至 19 世紀,或許可為來日共同切磋交流的主題之一。此外,風景相關議題也
是長期以來一些研究者共同關注的焦點,或也可成為共同研討的切入點,集
結繪畫、版畫、攝影、園林造景、城市景觀、地景等等媒材與面向。至於 20
世紀以來的攝影、當代藝術與雙年展體制等,除了和當代理論思潮、社會文
化實踐的討論連結外,或也可透過一些議題的設定(譬如展覽、身體、性別、
藝術體制、旅行/遷徙等),和其他時代的藝術形式產生共同討論的平台。

最後,國內的西洋藝術史研究者,除了需持續強化和國際學界的交流外,
在跨文化、全球化議題趨勢的激發下,也可和國內亞洲藝術史研究者一同思
考如何在國內有限的藝術史資源下,共同發展出合併兩方強項的前瞻研究,
以此進一步推向國際間的學術交流。

17
B. 中國美術史

中國美術史熱門與前瞻議題
報告撰寫:林麗江

研究助理:蘇雅芬

本文所調查的範圍將集中在宗教繪畫以外的中國繪畫研究, 1 以中國、日
本、臺灣學界之研究為主要討論的範圍,再部分擴及歐美。時間則以 2005 年至
2016 年為主,若有重要的研究,也會稍加擴大論之。中國繪畫史的研究在越來
越多的研究人力投入下,確實有許多新的進展,而影響研究方向與成績的因素,
還涉及許多的層面如藝術市場的發達、網際網路的發展、世界各地典藏機構對外
開放材料等因素,都對研究的未來有著影響。以下將先就近年來影響研究進展的
外部客觀因素加以討論,接著描述繪畫史與版畫史研究的一些新趨勢,並論及未
來可能的研究方向。

一、 影響研究進展的外部客觀因素

1. 高品質研究材料的取得

近年來,由於中國經濟的起飛,藝術市場的熱絡,於是在藝術圖書資料的出
版上,有相當的進展。近年來中國的各個重要的博物館也紛紛舉辦主題企劃展,
伴隨而來的相關圖錄與書籍之出版,質與量都頗有可觀。加上網際網路的發達,
以及許多博物館對於自家收藏的推廣,學者逐漸可以取得許多高品質的圖版資
料,略述如下:

(1) 大量新的高品質圖版叢書的出版

由浙江大學所主導的《宋畫全集》、《元畫全集》等大部頭的叢書陸續出版,
《明畫全集》與《清畫全集》也都在籌畫中。2 考古材料的部分則有《中國出土
壁畫全集》(共 10 冊),3 而版畫的部分除了之前的出版,近年來最令人矚目
的便是《中國佛教版畫全集》(共 82 冊)的印製。4 有些圖版並不是新的發現,
但是在這一波的出版中卻有較多的細部與較以往更為清楚的圖版,對於繪畫未來

1
宗教繪畫或藝術的研究的討論可以林聖智所作之簡要回顧視之,詳見林聖智,〈近十年中國佛
教美術的研究動向 (1998-2008)--英文、日文部分〉, 《藝術學研究》6 (2010):231-246。因
學力有限,本文將不會特別處理這部分的研究,留待日後其他學者致力。
2
浙江大學中國古代書畫硏究中心編, 《宋畫全集》 (杭州 : 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 、浙江大學
中國古代書畫硏究中心編, 《元畫全集》 (杭州 : 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 。另外尚有《明畫全
集 》 與 《 清 畫 全 集 》 也 在 籌 備 中 , 相 關 訊 息 見 浙 江 大 學 網 頁
(http://www.zju.edu.cn/c20968/content_3054633.html,2017/01/06 查閱)。
3
徐光翼主編, 《中国出土壁画全集》 (北京市 : 科學出版社,2012) 。
4
翁連溪,《中國佛教版畫全集》 (北京 : 中國書店出版社,2014) 。

18
的研究來說,真是進到另一種境地。這些新的高品質圖版的問世,將會使得中國
繪畫與版畫的研究,有新的可能。不過這些書籍所費不貲,因此在這個部分則需
要更多的圖書經費來購置,學校以及國家級的研究機構要能購藏這些大型的叢
書,否則在資料的取得上就慢了一步。

(2) 典藏機構資料的對外公開

在臺灣有國家型數位典藏計畫,但是開放的程度仍然不如國外。目前,許多
國外的博物館如大都會博物館、荷蘭國家博物館等都已經充分地對外開放,該館
除了提供藏品的圖像下載之外,也提供學者在該館的網上建立個人的研究資料
庫,5 而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甚至直接開放下載該館出版的許多重要的圖書。6 研
究者在網上使用這些材料時,有如走入大型的圖書館,可以看到許多重要的書
籍,以及繪畫圖檔。日本在這個部分也做得相當好,許多大學以貴重資料庫的方
式,開放資料下載,譬如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就將其所藏漢籍對外公開,7 其
他著名的有早稻田大學、日本國會圖書館、九州大學、京都大學等都有網路貴重
資料庫的開放,對於學術研究有相當大的助益。呼籲政府機關應該正視此趨勢,
盡量將國家型的數位典藏開放給學界,甚至是非商業用途的一般大眾。這部分應
可參考如荷蘭國家博物館的作法,特別是在臺灣在考古材料上已經輸給中國,如
何將故宮博物院的收藏更加對外開放,才更能提升臺灣各公私立收藏的能見度與
重要性。

(3) 網路上的主題網站所提供的高品質的圖檔與研究

這些包括因為展覽而做的主題網站,或者就是某些私人公司或組織所發起的
資料建置計畫,如網路上類似 Google Arts & Culture、8 Art History Teaching
Resources (AHTR)9 等等的網頁上,10 一般人都可以獲得許多公開的圖檔與研究
材料。這些高品質的攝影影像的公開,使得研究者得以真正看到畫上的物像,譬
如學界所熟知的「女史箴」圖, 11 現在學者終於可以清楚看到畫上的物像,如
此一來才得以更加明確地去詮釋畫的意涵。而國立故宮博物院在近十多年來的展
覽都設有內容相當豐富的主題網站,像是 2006 年因展覽成立的《北宋書畫特展
大觀》網站,12 提供了高解析度的圖檔與研究書目,對於學者在研究與教學上
都有相當的助益,至今仍然是相當有用的教研網站。

5
詳見該館網頁(https://www.rijksmuseum.nl/en/rijksstudio,2017/01/06 查閱) 。
6
詳見該館網頁
(http://www.metmuseum.org/art/metpublications/titles-with-full-text-online?searchtype=F ,
2017/01/06 查閱) 。
7
詳見該所網頁(http://shanben.ioc.u-tokyo.ac.jp/,2017/01/06 查閱) 。
8
詳見網頁(https://artsandculture.google.com/u/0/?hl=zh-TW ,2016/11/06 查閱) 。
9
詳見網頁 (http://arthistoryteachingresources.org/ ,2016/11/06 查閱) 。
10
更多相關網頁可從 Art history Resources(http://arthistoryresources.net/ARTHLinks4.html)網站
進入查詢,中國藝術史的部分可從此網頁開始(http://arthistoryresources.net/ARTHchina.html,
2016/11/06 查閱) 。
11
詳見網頁
(https://www.google.com/culturalinstitute/beta/asset/admonitions-scroll/nwE-8S72ewLhIA,
2016/11/05 查閱) 。
12
《北宋書畫特展大觀》網站(http://tech2.npm.edu.tw/sung/,2017/01/4 查閱) 。

19
在競爭逐漸激烈的狀況下,如何取得高品質的研究材料當然就成了研究的先
決條件。因此,典藏機構資料的整理與公開就相當重要,例如故宮的學術資源應
該要能與全臺灣甚至全世界的研究者分享, 13 這些國家型的典藏計畫應該要能
夠被更廣泛的利用。同時,藝術史學者似乎也要學習著如何更快速與準確地搜尋
與利用這些材料,這方面的訓練與能力,有時也會影響學者的研究成績。

2. 臺灣科學鑑定與修復中心的設置可對繪畫史研究有所助益

伴隨著中國拍賣市場的熱絡,不可避免地也出現混亂, 14 文物的真偽鑑定
成為重要的議題。以最近的例子來說,2013 年由蘇富比賣出,被上海藏家劉益
謙高價買入的〈功甫帖〉,就一直有真偽之辨的爭議。15 當中涉有龐大的利益,
而且也涉及國立博物館是否該「干預」市場的爭論,也有人認為公家單位應該要
進行把關,以便維護藝術市場的正常進行, 16 此事件至今仍舊餘波蕩漾,然而
卻也不過是藝術市場亂象中的一個例子。

與此同時進展的是中國目前也開始重視文物的修復,還有與修復相關的研
討。2016 年的十月,中國美術學院也在杭州舉辦了第一屆的「古書畫鑑藏與修
復」的國際研討會,標示著在博物館之外,中國學界也開始對鑑定與修復有更進
一步研究與教育推廣,應該也會帶動其他學院進行類似的研討。17

除了國立故宮博物院有修復與鑑定能力之外,目前臺灣似乎沒有具權威性的
鑑定中心,而事實上目前已有不少大學在嘗試進行類似的檢測,如中央警察大學
鑑識科學系、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或是某些大學的物理系所
也對這類的檢測或鑑定有興趣,如果能有國家級的鑑定中心的設立,運用科學的
方法,配合書畫專家的鑑定技巧,似乎是未來還有可為之處。

同樣需要較多的科學儀器的檢驗與調查的是古物的修復,臺灣近年來在文物
修復方面有長足的進步,一方面是有不少這方面的專家在國外取得學位或是完成

13
日前才剛傳出消息,國立故宮博物院將開放該館的藏品的低階圖檔供學界免費使用,惟消息
中所稱的低階圖檔只有 72dpi,若要用於研究,恐怕有限。目前政策未明,在這一波的博物館
開放潮流中,故宮算是較晚跟進。詳見報導: http://ent.ltn.com.tw/news/breakingnews/1934871 ,
2017/01/05 查閱。
14
在一則報導中,記者注意到中國的藝術市場仍然十分熱絡,根據統計 2016 年的上半年,中國
仍佔有全球藝術品拍賣與交易總額的 35.5%,而且中國的泰康人壽保險集團也以 2 億 3 千 3
百萬美元的投資成為老牌的蘇富比拍賣公司的最大單一股東,佔有該公司 13.5%的股份。泰康
集團的老闆陳東升,同時也是中國嘉德拍賣公司的最大股東,佔有該公司 24%的股份。相關
報導,詳見:Anna Brady, “Chinese Art Market Rises as the West Drops back,” Apollo, 2016/07/29
刊 登 ( http://www.apollo-magazine.com/chinese-art-market-rises-as-the-west-drops-back/ ,
2016/11/06 查閱) ;以及 Kane Wu,“Meet Taikang: The Chinese Insurance Giant That Just Bought a
Big Chunk of Sotheby’s, ”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6/07/28 刊 登
( http://www.wsj.com/articles/meet-taikang-the-chinese-insurance-giant-that-just-bought-a-big-chu
nk-of-sothebys-1469714293 ,2016/11/06 查閱) 。
15
中國當局也承認目前中國書畫鑑定的困難之處,詳見新華網上的報導:〈蘇軾《功甫帖》迷局
凸顯中國古畫鑒定之困〉 (http://news.xinhuanet.com/2014-02/19/c_119412947.htm, 2016/11/06
查閱)。
16
參見詳見孫麗萍 岳瑞芳: 〈《功甫帖》真偽風波持續發酵 海外文物回流呼喚鑒別力〉,《人民
日 報 》 ( 海 外 版 ) , 2014/01/10 第 十 五 版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14-01/10/content_1375808.htm,2016/11/06 查閱) 。
17
有關此次研討會的相關報導,詳見張一,〈文物司命者的圓桌會議──中國美術學院首屆「古
書畫鑑藏與修復國際研討會」回顧〉 ,《典藏古美術》290 (2016.11),頁 186-191。

20
訓練,回到臺灣來授課,並設立修復中心。另一方面是臺灣的大學裡的文物修復
科系如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博物館與古物維護研究所也培養出不少的人才,開始散
布到海外需要這方面人才的機構。當然國立故宮博物院因著自身的需求,一直有
這方面的人才與運作,且近年來也積極地辦理相關的工作坊。18

經過初步的調查,臺灣地區在 2005 年之後陸續成立了許多的私人修復工作


室。19 同時越來越多的大學也都設有文物修復中心,20 例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於 2009 年正式成立「文物保存維護研究發展中心」,21 除了修復該校美術系的
留校作品之外,也對外承接業務。無論是鑑定中心或是修復中心,其實都需要藝
術史學界的專業協助,而藝術史的研究,也會因為鑑定或是修復得宜,而更加的
準確與深入,可謂相輔相成。目前臺灣學界各方面似乎都各行其政,如何加強藝
術史研究與這些機構的合作,應該也是未來可以思考的方向。

3. 臺灣相關藝術史協會的成立

「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Taiwan Art History Association)在 2016 年 3 月 25


日成立,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廖新田教授,以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白適銘教授所
發起組成。在臺灣組織一個正式的藝術史研究協會的倡議由來已久,但是一直沒
有真的實現。此次「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的成立,有部分原因也是導因於臺灣
的藝術史學者在參與國際會議時遭到打壓。 22 因而廖教授認為臺灣需要正式的
藝術史研究協會來幫助研究者在國際發聲。目前該協會以臺灣美術史研究為主要
的範疇,2017 年 3 月也將舉辦第一次的年會與學術研討會。23 無論是在日本或
是韓國都有不少的藝術史研究學會存在,臺灣確實需要這類的組織,讓學者有發
聲的管道,以及可以對外代表臺灣藝術史研究的組織實體。期待臺灣未來有更多
的類似研究學會的成立,這對於普及藝術史知識與帶動藝術史的研究當有其效
用。

4. 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落成啟用

18
故宮分別在 2014 年與 2016 年都舉辦有文物科學檢測工作坊,藉此與文物保存相關之博物館
從 業 人 員 或 大 專 院 校 相 關 系 所 師 生 進 行 研 討 。 相 關 訊 息 參 見 網 頁 : 2014 年 工 作 坊
(https://www.npm.gov.tw/zh-tw/Article.aspx?sNo=04005851,2017/01/07 查閱 ) 、2016 年工作
坊(https://www.npm.gov.tw/zh-tw/Article.aspx?sNo=04007529,2017/01/07 查閱) 。
19
有關私人修復工作室,詳見附錄一。
20
其他公私立大學所設立的修復中心詳見附錄二。
21
有關台師大的「文物保存維護研究發展中心」之相關訊息,詳見該中心網站:
(http://rcccr.ntnu.edu.tw/ ,2017/01/04 查閱) 。
22
第 34 屆世界藝術史大會於 2016 年在北京召開(CIHA 2016 in Beijing),籌備時臺灣學者似乎
就無法真正有效地參與其間,原先部分的安排遭到更改。廖新田認為「台灣需要一個團體來
捍衛台灣藝術史的聲音」 。詳見李欣潔, 〈搜集散落各處的磚瓦,構築台灣藝術史的家〉 (發佈
於 2016/04/25,詳見 http://passage.life/2016/04/6982/,2017/01/07 查閱) 。所謂的世界藝術史大
會(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History of Art)每四年召開一次,由國際藝術
史學會(簡稱 CIHA,詳見該會網頁:http://www.esteticas.unam.mx/CIHA/index.html,2017/01/07
查閱)與該年度舉行大會的主辦國聯合召開。有關 CIHA 的創立與沿革,詳見該會的網頁所
登 載 之 文 Thierry Dufrene, Translated by Ruth Phillips, ”A Short History of CIHA,” :
http://www.esteticas.unam.mx/CIHA/documents/Short_History_of_CIHA.pdf , 2017/01/07 查
閱) 。
23
該學會第一次研討會將會有 24 篇論文發表,詳見該協會的網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ArtHistoryAssociation/ ,2017/01/07 查閱) 。

21
甫於 2015 年底落成啟用的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被定位為亞洲藝術文
化博物館。雖然在興建過程與剛開幕時有諸多爭議,營運了一年以來,辦有不少
相當精采的展覽。特別是 2016 年底開始的「日本美術之最」展覽,24 更是將日
本三大國立博物館的國寶及重要藏品都借到臺灣展出,十分不易。而更重要的
是,因為這個展覽所帶起的對日本文物的研究與興趣。台大藝術史研究所更邀請
了東京大學的板倉聖哲教授前來講述了六場「日本美術系列演講」, 25 幫助學
子與觀眾可以更加深入的理解南院此次的展覽。故宮南院當然也舉辦了多場相關
的系列演講,可說因著這個展覽,臺灣學界與一般民眾都對日本藝術文化有了更
多的理解。即便還有許多可待改進之處,南院的成立,將會為臺灣的藝術史研究
增添更多的可能性,相當值得期待。

二、 近十多年來中國繪畫史研究的走向與未來研究的可能方向

上述指的是近年來將會對影響中國藝術史研究有所影響或有所助益的外部
因素,而關於近年來中國繪畫研究的走向與未來可能的方向,則略述如下:

1. 重新書寫中國上古繪畫史

中國考古材料持續發表,學者也對其進行詮釋,其中人物畫應該是目前最可
以被重新述說的一個門類。由於之前早期的人物畫資料不多,因此唐代之前的人
物畫就只有少數幾張傳世的作品可做為代表,如〈女史箴〉圖、〈十三帝王圖〉
等。甚至像是美國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Nelson-Atkins Museum of Art)
的北魏孝子石棺這樣重要的作品,也被懷疑是近現代所偽作者。但是因為近年來
的考古材料增多,學界逐漸能更為確切地為這件北朝時期作品定位。國內目前專
門研究宋代之前的中國繪畫之研究者寥寥可數, 26 以中研院的林聖智研究員成
果最豐盛。27 然而目前積累的考古材料應該足夠學界去刻畫一個與以往不同的
上古繪畫史,特別是從漢代以來的畫像石磚到魏晉南北朝的墓室壁畫, 28 一方
面可以看到其中傳承的脈絡,另一方面也逐漸看出新的繪畫技法與風格,跟隨著
游牧民族以及來自中亞的部族被帶入中國,而近年來最引人矚目的便是帶有粟特

24
有關此展的相關訊息,詳見故宮網頁(http://jpartm.npm.gov.tw/,2017/01/07 查閱)
25
詳情參見台大藝術史網頁(http://homepage.ntu.edu.tw/~artcy/09_1_detail_116.html,2017/01/07
查閱)
26
中研院史語所的顏娟英教授可說是開拓者,然後來較多的精力花在臺灣美術史的研究上,詳
見其個人網頁(http://www2.ihp.sinica.edu.tw/staffProfile.php?M=1&uid=10 ,
2017/01/07 查閱),
另外台師大美術系白適銘教授之博士論文〈唐時代山水画の研究—中国山水画のジャンル成
立問題に関する歴史的考察—〉(京都大学博士学位論文,2003)。也是以唐朝山水畫之發展
為主題,近年則擴展到較為近現代的藝術研究。
27
林聖智教授之研究詳見 https://www2.ihp.sinica.edu.tw/staffProfile.php?TM=3&M=1&uid=43 ,
2016/11/06 查閱。
28
巫鴻、鄭岩與林聖智等人均有相當不錯的發表,巫鴻著,鄭岩、王睿編,鄭岩等譯, 《禮儀中
的美術-巫鴻中國古代美術史文編》 (北京︰三聯書店,2005) 。鄭岩, 《魏晉南北朝壁畫墓研
究》(文物出版社,2002)。蔣英炬、吳文祺合著,《漢代武氏墓群石刻研究》(濟南:山東美
術出版社,1995 年第 1 版;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4 年修訂版)。19. 邢義田主編,
《第三屆國際和學會議論文集 歷史組 中世以前的地域文化、宗教與藝術》 (臺北︰中央研究
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2) 。

22
文化的石棺床浮雕與墓室壁畫。 29 不過由於材料的取得,仍掌握在中國考古機
構的手中,因此的確對於研究者來說,有其限制。但是近年來愈來愈多的考古材
料被釋出,像是《中國出土壁畫全集》的出版,逐漸彌平了當中資訊的差距,也
就是說目前已經是從事上古時期繪畫研究的好時機。

至於其他的畫類,如花鳥畫、山水畫這些在唐宋時期逐步形成且逐步壯大的
門類,也有新的進展,目前以花鳥畫較有具體的成績。2012 年 6 月 25 至 26 日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舉辦「藝術史中的漢晉與唐宋轉折」國際學術研討
會,就是試圖以新的考古材料來論述新的中國繪畫史的一種嘗試。30 2014 年韓
休墓的發掘,墓室壁畫中出現了相當成熟的山水畫,此墓為中國畫史上赫赫有名
的韓滉的父母韓休與夫人柳氏的合葬墓,中國學者認為此一山水壁畫的出現,把
山水畫的源起往前提至唐代。 31 或者更精確的說,唐代山水畫的發展,比學界
原先想的更加的複雜與先進。而張彥遠《歷代名畫記》裡所說的「山水之變,始
於吳,成於二李」,也逐漸顯示或許不是無的放矢之言。總之,新的考古材料源
源不斷,且逐步被整理出版,上古繪畫史的研究應該是將來大有可為者。而這些
新的材料又將會為傳世的作品取得更加準確的位置,對於瞭解舊有的收藏更是一
大助力,相當值得投入。

2. 東亞間交流的議題

東亞間的文化藝術交流議題,在過去就有不少學者從事。之前較多的是中日
間的交流研究,繪畫的交流研究以往也主要是以中日間為主。 32 當然也有工藝
與文化方面的中日交流,特別是以書籍為主體的中日交流研究更老早是研究的重
點,33 而近年來則逐漸擴展成以中日韓三國交流的研究。中研院史語所的石守
謙老師很早就開始推動這方面的研究,從 2007 年他就開始「移動的桃花源—第
十世紀至十六世紀山水畫在東亞的發展」的計畫,據他自述:「我主張以東亞為
一整體,來對十至十六世紀間山水畫在中、日、韓三國中的發展進行全盤的觀察,
並特別注意三區域間的互動現象。這個工作並不只意味著一昧地將觀察範圍予以
擴大,亦非僅意在刻意突顯區域間文化交流的歷史意義;更重要的是將三地互動

29
中國考古與藝術史學者在這部分的研究有相當的成績,舉其大者如巫鴻主編, 《漢唐之間的宗
教藝術與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漢唐之間文化藝術的互動與交融》(北京︰文
物出版社,2001)、《漢唐之際的視覺文化與物質文化》(文物出版社,2003)。榮新江,張志
清,《從撒馬爾幹到長安─粟特人在中國的文化遺蹟》 (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 年) 。
榮新江,羅豐,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編《粟特人在中國 : 考
古發現與出土文獻的新印證》 (北京:科學,2016) 。榮新江, 《中古中國與外來文明 : 修訂版》
(北京市 :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 。姜伯勤, 《中國祆教藝術史研究》 (北京:三聯書
店,2004) 。
30
顏娟英、石守謙主編,《藝術史中的漢晉與唐宋之變》(臺北:石頭出版社,2014) 。
31
參考 http://www.lishi.net/html/kaogu/2014-12/12358.html,2017/01/05 查閱。
32
如石守謙,〈有關地獄十王圖與其東傳日本的幾個問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56:3(1985.09) ,頁 565-618。石守謙,《宋元明外銷畫之研究-十三至十五世紀由浙江輸往
日本之畫作與其畫史上之意義》 (國科會計畫結案報告,1995) 。石守謙, 《十六至十七世紀中
國渡日繪畫之研究》(國科會計畫結案報告,1996) 。
33
書籍做為中日兩國交流的主題研究相當多,以日本學者大庭脩最負盛名,詳見氏著之眾多研
究:《江戶時代における中國文化受容の硏究》(京都市:同朋舍,1984)、《江戸時代におけ
る唐船持渡書の研究》 (吹田市:関西大学出版部,1981 [1967]) 、《漢籍輸入の文化史 : 聖
徳太子から吉宗へ》(東京:研文出版,1997)。另外以書籍以及版畫作為中日交流議題的研
究詳見林麗江, 〈日本古梅園相關墨書之研究-十八世紀中日藝術文化交流之一端〉 ,
《漢學研
究》第廿八卷第二期(2010.6) ,頁 127-168。

23
的事實作為觀察各地發展的必要架構,重新理解其內容,找回被過去漢文化中心
主義論述所犧牲之重要歷史訊息。」 34 而後他又持續以「東亞文化意象之形
塑——第十一至十七世紀間中日韓三地的藝文互動」研究計畫進行此一方向的研
究,35 確實使得藝術史學界開始以嶄新的眼光來看待中日韓三國的繪畫發展與
交流實況,這種似乎相互間有關連,但實際上卻又有各自獨特的發展傾向,這樣
的角度也給予此三地繪畫的研究以新的角度。

其實日本學者對於韓國繪畫早有研究,特別是日本本來就收有不少的高麗佛
畫,這部分的研究也是比較早的。 36 然而,後來除了高麗佛畫之外,日本學者
也注意起朝鮮繪畫在日本的存在。板倉聖哲教授在 1996 年就已經辦了韓國繪畫
的展覽,當時出版有《李朝絵画ー隣国の明澄な美の世界》一書。 37 本來因著
韓國國力強盛而逐漸受到關注的韓國藝術文化,更加受到矚目。後來日本與韓國
學界逐步地發現許多所謂的中國畫,其實是朝鮮繪畫,日本近年來也舉辦了不少
與韓國繪畫有關的展覽,藉由他們的研究成果,也能更加的清楚地辨識出中日韓
三國繪畫的不同。尤其是在日本還留存不少被當成中國繪畫的韓國畫,目前也都
逐一的還原其為韓國繪畫的身份。2008 年由日韓共同策劃的展覽「朝鮮王朝の
絵画と日本:宗達、大雅、若冲も学んだ隣国の美」就是這樣的成果之一。38 同
年在奈良的大和文華館也舉辦了「崇高なる山水−中国・朝鮮、李郭系山水画の
系譜」展覽,39 這是以中日韓三國都有的李郭派山水為主軸的展覽,再次展現
日本學者對此議題的關心。2011 年在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的贊助之下,位於京
都的高麗美術館也舉辦了以花卉草蟲為主題的展覽「花卉草蟲:花と虫で綴る朝
鮮美術展」,展出了中日韓三國此類主題的畫作與工藝作品。40 2016 年大和文
華館以新發現的與郭熙早春圖風格十分相近的朝鮮山水畫為主角,又舉辦了「朝
鮮の絵画と工芸」展覽,41 再次展現日本學者對於朝鮮繪畫的理解,以及長年
關注此一主題的所累積的成果。

34
相關訊息詳見石守謙教授的中研院網頁上之簡介:
(https://www2.ihp.sinica.edu.tw/staffProfile.php?TM=3&M=1&uid=23 2016/11/06 查閱) ,更多
的資訊詳見這些計畫結案後所出版的論文集,如石守謙, 《移動的桃花源——東亞世界中的山
水畫》(臺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2012.2) 、石守謙、廖肇亨主編,《東亞文化意象之形塑》
(臺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2011) 、石守謙、廖肇亨主編, 《東亞文化意象之形塑——觀看、
媒介、行動者》 (臺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出版中)。
35
以「東亞文化意象之形塑」為題之大型計畫已進行數期,目前由中研院文哲所的廖肇亨研究
員擔任總主持人,詳見網站(http://eastasia.litphil.sinica.edu.tw/index.php),2016/11/06 查閱。
36
高麗佛畫較早的研究狀況,詳見戶田禎佑,〈高麗佛畫の問題〉,收入《日本美術の見方:中
囯との比較による》 (東京:角川書店,1997) ,頁 66-73。而近年來的相關研究則見井手誠之
輔,〈高麗佛畫の領分〉 ,收入菊竹淳一、鄭于澤編, 《高麗時代の佛畫》 (首爾:時空社,2000) ,
頁 368-376、〈高麗佛畫の世界-宮廷周邊における願主と信仰〉 《日本の美術》,
, 第 418 號
(2001
年,3 月),頁 88-98、〈高麗佛畫の世界─東アジア美術における領分とその諸相〉 ,《國華》,
第 1313 號(2005 年 3 月) ,頁 19-37。
37
板倉聖哲, 《李朝絵画ー隣国の明澄な美の世界》 (奈良:大和文華館,1996) 。
38
洪善杓、鄭于澤、板倉聖哲、石附啓子、橋本慎司、 読売新聞大阪本社文化事業部編輯, 《朝
鮮王朝の絵画と日本:宗達、大雅、若冲も学んだ隣国の美》 (大阪:読売新聞大阪本社,2008) 。
39
大和文華館編輯,《崇高なる山水−中国・朝鮮、李郭系山水画の系譜》(奈良:大和文華館,
2008)。
40
高麗美術館編,《花卉草蟲:花と虫で綴る朝鮮美術展》 (京都:高麗美術館,2011) 。
41
相關資訊詳見大和文華館網站:
(http://www.kintetsu-g-hd.co.jp/culture/yamato/exhibition/chousenkaigakougei.html,2017/01/05
查閱)。

24
中國學界方面也開始回應這樣的趨向,2016 年更預計在 11 月 5 日到 12 月
18 日在北京的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東方畫藝—15 至 19 世紀中韓日繪畫展〉,
是由中國國家博物館、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和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三館所合作舉
辦的三國畫展,展出中國明清時期、韓國朝鮮王朝時期,以及日本室町、江戶和
明治時期的文人畫、風俗畫和佛教畫。這個展覽同樣也是以展現各國繪畫特色,
以及相互間的關聯與影響為主軸。 42 可說在日本、韓國、臺灣推展多年的東亞
交流的議題,目前也推至中國,相信這方面的研究又會持續有新的成績出現。

3. 視覺文化

藝術史雖然常被認為是最保守的學門,但是在其他領域思潮的衝擊之下,仍
然逐漸的有所回應,譬如近年來人類學研究取向的物質文化,與想要將藝術史研
究由神壇拉下來的視覺文化(當然視覺文化並不僅於此),都對藝術史研究有所
刺激,也帶來新的觀點。尤其視覺文化的興起,雖然對傳統的藝術史有所衝擊,
但是也因此打開其他學科與藝術史學者對話的契機。視覺文化研究從 1970 年代
開始在 1990 年代席捲英美,甚至如同文化研究對學界的巨大影響而被稱為文化
轉向(cultural turn)一般,「視覺轉向」(cultural turn)的風潮也盛極一時。43

因應此種潮流,中央大學在 2008 年成立了的「視覺文化研究中心」。44 更


值得注意的是臺灣的第一個「視覺文化研究所」於 2009 年也開始籌備,終於在
2013 年在陽明大學成立。該所的網頁上述明:「本所的創立的目標就是要迎向
當前臺灣社會的視覺文化時代,提供社會十分需要的視覺文化整合人才,以及與
歐美過去二十年著名學府陸續成立視覺文化研究所的學術潮流接軌。」 45 視覺
文化研究標榜的是「各種靜態與動態視覺意象的生產、流通與消費,如何鞏固、
交涉或改變某些個時空的文化、社會與政治權力。」46

這股研究的風潮,帶起研究者注意各式各類的視覺材料,也讓傳統的藝術史
學者開始注意以往不曾注意,甚至不太將其視為值得研究的藝術品類。而此潮流
對於中國藝術史或繪畫史的影響,其實早在上個世紀末的英美學界已經開展。牛
津大學的 Craig Clunas 教授在 1997 年所出版的 Pictures and Visuality in Early
Modern China 一書便是以明代視覺文化為主要的探討對象,因此所涉及的材料
便不僅限於被視為較為高階的繪畫,而擴及至書籍的插圖、地圖、陶瓷或是雕漆
上的圖樣等等,更重要的是以這些視覺材料的生產、流通與使用等面向來討論以
往藝術史研究較少處理的題材, 47 因而也帶起許多的迴響。對於中國藝術史的
研究來說,版畫的研究,以及被視為較為低階的畫作甚至是偽作的研究,確實是
在這一波視覺文化研究的風潮下有了新的進展。

42
詳見中國國家博物館網頁(http://114.255.205.160/Portals/0/web/zt/20161105painting/,2016/11/07
查閱)。
43
有關視覺文化對藝術史的影響,詳見王正華, ,
〈藝術史與文化史的交界-關於視覺文化研究〉 ,
《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32(2001.09) ,頁 76-89。
44
該中心由藝術學研究所吳方正教授與英文系林文淇教授發起,2008 年 6 月正式成為該校的院
級研究中心。(http://visual.ncu.edu.tw/about.asp,2016/11/07 查閱)
45
陽明大學視覺文化研究所的簡史敘述,詳見網頁
(http://svc.ym.edu.tw/intro/super_pages.php?ID=intro2 ,2017/01/07 查閱) 。
46
陽明大學視覺文化研究所有關該所研究方向的敘述,詳見網頁
(http://svc.ym.edu.tw/intro/super_pages.php?ID=intro4 ,2017/01/07 查閱) 。
47
Craig Clunas, Pictures and Visuality in Early Modern China (London: Reaktion Books, 1997).

25
雖說在視覺文化興起之前,中國版畫的研究便已開始,由魯迅(1881-1936)、
鄭振鐸(1898-1958)所倡導的中國版畫研究,48 將原本不被重視的書籍插畫、
年畫等帶入了學術研究的殿堂。尤其是王伯敏(1924-2013)所主編的《中國美
術通史》8 卷本裡就特別將版畫收入,負責撰寫的李之檀於其中有相當不錯的成
績,將各朝代重要的版畫印製中心、版畫的特色、重要的版畫作品都一一條列,
49
為版畫研究創下良好的範例。中國以外,日本留美的學者小林宏光也是研究
中國版畫的重要學者, 50 臺灣地區以往版畫研究則多數在中文系或是圖書館
系,以出版史或印刷史的關懷為多。而大約從 1990 年代以來,更多「完整」的
帶有版畫的古籍,逐漸被攝影或影印重製出版, 51 這也為往後的版畫研究奠定
基礎。雖然之前就有不少《中國版畫史圖錄》一類的出版, 52 但是這些圖錄往
往只有擷取書中幾張版畫做為例子,對研究者而言,無法掌握全書就很難有深度
的研究。近年來陸續出版的大部頭的叢書, 53 以及學術機構在網路上提供的全
文下載都為版畫研究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視覺文化研究確實為版畫研究帶入更新的角度。例如小
林宏光的文章解析了傳入日本的中國《帝鑑圖說》一書,如何在日本被狩野派等
畫家拿來作為政治上的挪用,甚至成為帶有異國風情帝王的行樂圖。 54 林麗江
剖析了《帝鑑圖說》一書的構成,以照見張居正編纂此書不單只作為教科書,也
將其作為自己在晚明的政治場域的一種宣示、施政的劇本,和避禍的工具。55 馬
孟晶先以「西廂記」版畫插圖來討論晚明出版的書籍插圖與裝飾對於視覺性之關
注,56 之後更以《隋煬帝豔史》的圖飾評點深入論及原來作為裝飾的紋樣,竟

48
鄭振鐸的研究詳見氏著, 《鄭振鐸藝術考古文集》 (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日本學界在早
年也有中國版畫的出版:青山新、美術研究所編,《支那古版画図録》(東京:大塚巧藝社、
美術懇話会,1932) 。
49
王伯敏主編,《中國美術通史》8 卷(濟南市:山東敎育社出版,1987-1988) 。當中的版畫部
分均由李之檀主筆。
50
小林宏光,《中國の版畫──唐代から清代まで》(東京:東信堂,1995)、江上綏、小林宏光
著,《南禪寺所藏秘藏詮の木版畫》(東京:山川出版社,1994);小林宏光,〈中国絵画史に
おける版画の意義-『顧氏画譜』(一六○三年刊)にみる歷代名画複製をめぐつて〉,《美術
史》128(1990 年 3 月) ,頁 123-135;小林宏光, 〈任熊の版画活動: 『列仙酒牌』(一八五四)
人物像の特質と制作意図に関する試論〉, 《ビブリア》130(2008) ,頁 43-64;小林宏光, 〈明
代版畫の精華:ケルン市立東亞美術館所藏崇禎十三年刊閔齊伋本西廂記版畫について〉, 《古
美術》85(1988) ,頁 32-50;小林宏光, 〈明清代畫譜の發展-絵画の大眾化へ〉, 《中国の版
畫》 (東京:東信社,1995) ,頁 93-116;
51
譬如上海古籍出版社編,《中國古代版畫叢刊二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
52
如周蕪, 《中國古代版畫百圖》 (台北:蘭亭書店,1986) 、
《中國版畫史圖錄》 (上海:上海人
民美術出版社,1988) 。
53
如劉托、孟白主編, 《清殿版畫匯刊》 (北京:學苑出版社,1988) 。上述由翁連溪所編的《中
國佛教版畫全集》 (北京 : 中國書店出版社,2014) ,更多達 82 冊。
54
小林宏光,〈宮樂圖屏風にみる帝鑑圖說の轉成─近世初頭繪畫における明代版畫變容の一
例〉, 《國華》1131(1990 年 2 月) ,頁 11-31。
55
Lin, Li-chiang, “The Cre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Ancient Rulership in the Ming Dynasty
(1368-1644) — A look at the Dijian tushuo (Illustrated Arguments in the Mirror of the Emperors),”
in Perceptions of Antiquity in Chinese Civilization, edited by Dieter Kuhn & Helga Stahl
(Heidelberg: Edition Forum, 2008), pp.321-359. 林麗江, 〈晚明規諫版畫《帝鑑圖說》之研究〉 ,
《故宮學術季刊》卷 33 期 2(2015.12) ,頁 83-142。
56
馬孟晶, 〈耳目之玩──從「西廂記」版畫插圖論晚明出版文化對視覺性之關注〉 , 《美術史研
究集刊》13(2002 年 9 月) ,頁 201-276。

26
具有點評文本的效用。 57 王正華則將蘇州版畫視為蘇州城市所生產的藝術商
品,藉以觀察蘇州版畫的商業面向,也藉以探討十八世紀在蘇州地區的藝術類文
化商品的市場與消費區隔。58 美國 Getty Research Institute 在 2007-2008 年舉辦
了題為 China on Paper 的展覽,就是以該機構藏書所舉行的展覽。藉由大航海時
代開始後的幾個世紀,東西方為了相互理解而翻譯編纂的書籍、地圖、版畫,看
到當時的書上的中國形象以及關乎中國的知識,來呈現當時歐洲國家對中國的理
解。59 值得注意的是展覽中有多種歐洲翻刻與翻譯或改編的中國書籍,也有為
了理解中國所做的像是中國百科的書本,確實是令人大開眼界,這個展覽已經提
出了材料,仍然有許多待發展的議題,值得後續的關注。另外,在 2015 年獲得
了 Joseph Levenson Book Prize 的 Yuming He 則以 Home and the World: Editing
the “Glorious Ming” in Woodblock-Printed Books of the Sixteenth and Seventeenth
Centuries 一書獲獎,書中分析了各種書籍與書籍的編排來呈現晚明的的社會面
向。60 凡此均可照見在視覺文化、消費文化等研究思潮的影響下,對於中國版
畫研究以及東西或中歐交流所帶起的研究新走向。61

4. 全球化與來自其他學科的刺激

同時,最近受到新清史的觀點的影響,臺灣的藝術史研究者在清宮藝術史的
部分有相當重要的成績,不再只是以清人受到漢化作為主軸來談清宮所創制的藝
術文化,而是以清宮作為全球的強國之一的觀點,來看其如何吸收來自世界各國
的新風潮、科學與藝術文化。此外,全球化的議題,當然在藝術史研究也有其效
應。2016 年在北京召開的第 34 屆世界藝術史大會(CIHA 2016 in Beijing),就
清楚的標示出該年度的會議三個重要的目標,第一項即是要針對藝術史近年來發
展成為一種全球性的學科的狀況做出回應(The first one is to respond to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art history as a global discipline.)。62

57
馬孟晶, 〈《隋煬帝豔史》的圖飾評點與晚明出版文化〉 ,《漢學研究》28 卷 2 期(2010.6) ,頁
7-56。亦收入黃桂瑩主編, 《複製、再現、與傳播:近代版畫文化》 (台北:陽明大學人文與社
會科學院,2013) ,頁 147-204。
58
王正華,〈清代初中期作為產業的蘇州版畫與其商業面向〉,《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第 92 期(2016.6) ,頁 1-54。
59
Marcia Reed and Paola Demattè ed., China on Paper: European and Chinese Works from the Late
Sixteenth to the Early Nineteenth Century (Los Angeles, Calif.: Getty Research Institute, 2007).
60
Yuming He, Home and the World: Editing the “Glorious Ming” in Woodblock-Printed Books of the
Sixteenth and Seventeenth Centuries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13). 在 AAS 的網頁上所
刊載的獲獎理由:“Home and the World opens up new territory in its examination and reappraisal
of popular Ming books as material artifacts, commercial products, and instruments shaping the
readers’ visions of the world. Through innovative visual, material, and textual analysis of
fashionable, yet officially despised joke books, drinking games compendia, drama miscellanies and
popular encyclopedias, He Yuming masterfully recovers the social world of those who displayed
“conversancy” with the printed page, regardless of their level of literacy. Her careful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t registers on the page (whether illustrated or not) is worthy of the best art historians…請參
閱 The AAS Book Prizes And Awards For 2015 網 頁
(http://www.asian-studies.org/Portals/55/AAS-2015-Book-Prizes-and-Awards.pdf 2016/09/09 查
閱)。
61
因篇幅有限,在此無法一一列舉近年來的版畫研究的成果。當然影響版畫研究的尚有印刷史、
出版史、書籍史、閱讀史、接受史等等的研究方法,還待專文討論之。
62
在該會的網頁上寫著:” The 2016 CIHA Congress will analyze different concepts of art in diverse
cultures. It strives to achieve three goals. The first one is to respond to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art
history as a global discipline.”詳見 http://www.ciha2016.org/en/news/index/10,2017/01/7 查閱。

27
因而在此風潮之下,新的研究發現十八世紀的清宮實則對於當時西歐國家的
風潮並不陌生,也樂於接納,混同著中國之前的傳統,並樂衷於以圖像及文化事
業來建立偉大的帝國形象,進而創出屬於清宮所特有的文化主體性。 63 如此一
來,清宮的藝術文化也被納入了全球史架構下的論述。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臺灣的
清宮藝術史研究的廣度與深度,目前都是傲視全球,有相當傑出的成績。2015
年由中研院近史所賴毓芝所主辦的「院體:清宮製作的風格、技術與物質性」工
作坊,就不單只是以清宮製作藝術品的風格為唯一討論的標準,而是希望透過對
各種不同媒材的製作程序、技術、品味以及所使用的材料,來探究是否有所謂清
宮的院體存在,若有所謂的院體,又何以名之。64

另一個可以見到臺灣學者在全球化議題上的成績者,則是由中研院近史所王
正華召集、推動的整合型計畫「多方觀照:近代早期歐洲與東亞在視覺、物質文
化上的交會互動」已進行了兩期。由多位分別來自臺灣不同學術機構的成員,以
各種的視覺材料與物質文化為對象,在近代早期全球史的觀點下,探索交流史研
究的新取向。該計畫下設有網站,並舉辦小型座談會、工作坊 65 及讀書會。大
約是目前臺灣藝術史研究中,就全球化議題所進行的計畫最受人矚目者。2014
年也曾與海德堡大學合辦“EurAsian Objects: Art and Material Culture in Global
Exchange, 1600-1800”國際研討會,66 預計將有論文集之出版。67

5. 回歸繪畫作品本身與重新評估舊有之藝術史論述

雖然說持續的有著新的思潮,但是藝術史本身仍然無法離開所研究的物品,
因此,近年來在各種思潮的衝擊之下,仍然有學者不停的呼籲著要回到物品本身
來做研究。2015 年由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所主辦的「藝術史中的作品研
究」工作坊,就是一種重新回到作品本身的宣言,在歷時六天的工作坊中,由各
個專業的學者針對作品本身的研究給予專題演講,並配合實物的觀覽與接觸,希
望重新喚回學界對於作品本身的重視,而非僅只發展理論,忽略藝術史研究的根
本。68

其實對於藝術史研究日漸趨於理論化,甚至是脫離作品的趨勢,學界早就深
懷憂慮。從 2013 年開始,由美國 Andrew W. Mellon Foundation 提供了大筆資金,
透過 The Freer|Sackler Museum 主持,已連續四年主辦了以作品研究為導向的工
作坊,督導委員會由美國大學與博物館工作的學者專家所組成。每年有兩個工作
坊,分別在不同的博物館舉行。這個工作坊希望訓練在美國就讀中國藝術史相關

63
詳見 Cheng-hua Wang, “A Global Perspective on Eighteenth Century Chinese Art and Visual
Culture,” The Art Bulletin, vol. 96, no. 4 (December 2014), pp. 379-94.
64
關於這個工作坊,詳見「院體:清宮製作的風格、技術與物質性」工作坊網頁
( http://www.mh.sinica.edu.tw/MHWeb/PGGroupStudyPlan_Page.aspx?groupStudyPlanID=24&gr
oupStudyPlanPageID=99# ,2017/01/08 查閱) 。
65
關於工作坊,詳見「近代早期東亞與歐洲藝術交流工作坊」成果發表會紀要」登載於明清研
究推動委員會網頁(http://mingching.sinica.edu.tw/Project_Plan/263,2017/01/08 查閱) 。
66
詳見該研討會的網頁
(http://www.asia-europe.uni-heidelberg.de/de/forschung/conferences/eurasian-objects.html ,
2017/01/08 查閱) 。
67
此段有關「多方觀照:近代早期歐洲與東亞在視覺、物質文化上的交會互動」整合型計畫的
敘述摘自施靜菲, 〈工藝美術史/器物史熱門前瞻期末報告〉一文,特此致謝。
68
詳見台大藝術史研究所有關「藝術史中的作品研究」工作坊的網頁資料
(http://www.artcy.ntu.edu.tw/09_detail_conf_5.html,2017/01/07 查閱) 。

28
科系的研究生,給予他們親炙藝術品的機會,也希望藉此將藝術史研究以作品為
主體的根本保留住。69 目前預計 2017 年也將舉行兩個工作坊,分別是以「中國
境外的中國藝術品」(主要指外銷到海外的中國藝術品),以及中國佛教藝術為
題。70 可以見到這個工作坊設立的目的,也在為美國的博物館學界培養人才。

這種重新評估舊有作品與研究的趨勢,也可在近年的博物館展覽與研討會中
見到端倪。國立故宮博物院早在民國六十幾年左右,就開始對明四家進行學術性
的研究與展覽,江兆申特別針對藏在故宮的吳門畫家做了較為深入的研究與編
年。71 之後,陸陸續續也有些相關的研究。72 近年來有關明四家沈周、文徵明、
唐寅與仇英的研究突然又有新的進展,中、日、台都有相關的展覽與研討會進行。
2014 年一整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就為明四大家分別做了展覽。73

而中國的蘇州博物館更早自 2012 年就開始了為期四年以明四家為主題的個


展,由沈周(2012/11/6-2013/1/5)開始,接著文徵明(2013/11/12-2014/2/16)、
唐寅(2014/12/9-2015/3/8),到仇英(2015/11/10 -2015/12/20)都各有專門的個
別展覽,也同時舉辦了研討會,一直到 2015 年方才結束。74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
「個展」對於蘇州博物館是第一次的嘗試,而台北故宮在 2014 年的展出,或可說
是對蘇州博物館重新看待明四家的一種回應?無論如何,從這當中可以見到中國
的地區性博物館也開始進行更具學術性的展覽策劃與學術交流,同時也是兩岸的
博物館間的一種競合方式, 75 兩岸的博物館與學界也似乎在各自表述著對於明
四家作品的理解與界定,不過吳派書畫的發展脈絡仍然是關注的重點。

在這當中,日本也沒有缺席,2015 年十月到十一月奈良的大和文華館也辦
了一個「蘇州夢見--明清時期的都市與繪畫」展覽(2015/10/10-2015/11/15),
展覽分成了幾個主題來討論蘇州繪畫。這些議題大致形成兩條主線一條是以文人

69
在 The Freer|Sackler Museum 的網頁上清楚的說明了該工作坊的出發點,也可查詢 2013-至今
已辦過的工作坊。詳見網頁(http://www.asia.si.edu/research/workshops/chinese-object-study.asp,
2017/01/07 查閱) 。
70
有 關 各 年 度 的 工 作 坊 , 詳 見 相 關 網 頁 說 明
(http://www.asia.si.edu/research/workshops/chinese-object-study.asp,2017/01/07 查閱)
,同時參
閱附錄三列表。
71
江兆申編, 《吳派畫九十年展》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5) ;江兆申, 《關於唐寅的研究》 ,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6;江兆申, 《文徵明與蘇州畫壇》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7) 。
72
如許郭璜,《仇英作品展圖錄》(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9);許郭璜,〈仇英和他的繪畫
藝術(一) 仇英的生平與師友〉 ,《故宮文物月刋》73,7:1(1989.05) ,頁 56-67;許郭璜,
〈仇英和他的繪畫藝術(二)仇英與收藏家的交往〉 ,《故宮文物月刋》74,7:2(1989.05) ,
頁 80-89;許郭璜,〈仇英和他的繪畫藝術(三)仇英作品賞析〉 ,《故宮文物月刋》75,7:3
(1989.06) ,頁 66-75;許郭璜, 〈仇英和他的繪畫藝術(四)仇英的複本畫及其畫藝品評〉 ,
《故
宮文物月刋》76,7:4(1989.06) ,頁 110-117;許郭璜, 〈仇英水仙蝋梅畫法試析及有關問題〉 ,
《故宮文物月刋》7:11(1990) ,頁 92-101。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編, 《明中葉人物畫
四家特展—杜菫、周臣、唐寅、仇英—》(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0) 。
73
相關研究詳見何炎泉、陳階晉、陳韻如編, 《明四大家特展:沈周》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2014);吳誦芬、童文娥、譚怡令編, 《明四大家特展:文徵明》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4) ;
林莉娜、陳建志、鄭淑方編, 《明四大家特展:唐寅》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4) ;許文
美、劉芳如編,《明四大家特展:仇英》(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4) 。
74
相關研究見張欣編, 《石田大穰:吳門畫派之沈周》 (北京:古吳軒出版社,2012) ;蘇州博物
館編,《衡山仰止:文征明的社會角色》(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3);蘇州博物館編,《六
如真如:唐寅的如夢人生》 (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4) ;蘇州博物館編, 《十洲高會:吳門
畫派之仇英》(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5) 。
75
這種方式似乎在日本地區更為明顯,以今年為例,為了慶祝琳派成立四百年,日本京都地區
大大小小的博物館都盡可能的推出各自相關的「琳派展」 ,藉此,觀眾更能從各種不同的角度
來理解琳派繪畫,以及琳派對日本畫壇甚至是日本文化界的影響。

29
畫為主軸,另一條則是與文人畫有著密切關連的職業畫家或作坊的作品。按著時
序可分為元末明初的文人墨戲、蘇州文人畫的成立與發展、明末清初蘇州文人畫
以及清代末期的重新被理解的蘇州文人繪畫;另一邊則是亦俗亦雅的蘇州職業畫
家作品,以及受到仇英畫風影響充斥於藝術市場的蘇州片與十八世紀時大量出現
的蘇州版畫。76 這幾個主題一方面重新審視了蘇州文人畫的整體性發展,另一
方面也聚焦在都市經濟發展之下對蘇州藝術市場的影響,學者在相關的討論會中
也有不少精彩的發表。77

這些似乎是突然對於明四家燃起的新興趣,固然是中國本土拍賣市場熱絡造
成的餘波盪漾,同時也是隨著越來越多資料庫的彙整與開放,新的文獻與更清楚
的書畫視覺材料,越來越容易取得,使得新的研究成為可能,學界開始重新檢視
過去認為已經有相當研究深度的議題,並重新審視過去研究的成果,而有新的闡
發。

6. 超大型藝術史與人文研究計畫之可能

日本文部科學省轄下的學術振興會在 2005 到 2009 年,贊助一項為期五年名


為「東アジア海域交流と日本伝統文化の形成──寧波を焦點とする学際的創
生」(東亞海域交流與日本傳統文化的形成──以寧波為焦點開創跨學科研究)
的超大型整合型研究計畫,由東京大學的小島毅教授主導,推動多達 34 項研究
計畫,計畫經費高達一億四千萬日圓。 78 此超大型計畫以浙江寧波為主要的研
究對象,「『希望對東亞海域的人員、物質交流的歷史進行多領域跨學科分析,
重新探討日本傳統文化的形成過程』。因此可以說是以「寧波」為媒介,「海域」
為概念,重新關照東亞歷史的研究。」 79 在七個共同計畫主持人中,就有兩位
研究中國佛教繪畫的九州大學井手誠之輔教授,以及專研中國繪畫的東大東文研
的板倉聖哲教授,可見藝術史在該計畫中的重要性。後來更在 2009 年於奈良國
立博物館舉行了「聖地寧波:日本仏教 1300 年の源流」的特展,80 算是此超大

76
詳見 http://www.artouch.cn/list.asp?pid=340 (2015/12/30 檢索) ,以及展覽圖錄:大和文華館編,
《蘇州の見る夢 : 明・清時代の都市と絵画》 (奈良:大和文華館,2015) 。植松瑞希的說明
文章清楚的點出了此展覽的主題與關心,詳見植松瑞希, 〈都市が育む絵画の歷史、蘇州の場
合〉,收於大和文華館編,《蘇州の見る夢 : 明・清時代の都市と絵画》 (奈良:大和文華館,
2015) ,頁 6-21。相關的重要研究書目,也可在此篇文章中見到,礙於篇幅不一一詳列。
77
大和文華館所舉辦「蘇州をめぐる諸問題―中国と日本の観点から―」國際學術研討會,2015
年10月31日-11月1日。
78
有關「東アジアの海域交流と日本伝統文化の形成‐寧波を焦点とする学際的創生」計畫的經
費 與 該 計 畫 的 結 案 報 告 , 詳 見 KAKEN 網 頁
(https://kaken.nii.ac.jp/ja/grant/KAKENHI-PROJECT-17083003/,2017/01/08 查閱) 。
79
吳雅婷在他的文章中對「寧波計畫」 ,做了這樣的介紹,詳見氏著,〈大阪博士後札記──學術
環境觀察〉 ,登載於《台大歷史系學術通訊》
(http://homepage.ntu.edu.tw/~history/public_html/09newsletter/08/08-04.html,2017/01/08 查
閱) 。
80
有 關 此 展 相 關 訊 息 與 詳 見 下 列 網 頁 ( http://www.jbf.ne.jp/event/2512/nara/404.html ,
http://www.narahaku.go.jp/exhibition/2009toku/ningbo/ningbo_list_01.html ,2017/01/08 查閱) 。
該展之圖錄為奈良國立博物館編,《特別展聖地寧波:日本仏教 1300 年の源流~すべてはこ
こからやって来た~》 (奈良:奈良國立博物館,2009) 。

30
型研究計畫的部分成果展示。預計整個計畫最後將出版 20 冊的叢書與 6 冊的講
座。81

而 由 中 國 美 院 和 德 國 海 德 堡 科 學 院 ( Heidelberger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於 2005 年共同組成了「中國佛教石經項目研究組」,對中國佛
教石經進行大規模的實地調查與研究計畫,同時參與實地調查的還有北京大學文
博學院、山東省石刻藝術博物館、西安文化保護研究院、房山石經與雲居寺文化
研究中心等機構。據這項大型計畫主持人雷德侯教授的說法,他先後獲得德國科
學基金會 (Deutsche Forschungsgemeinschaft) 與德國海德堡科學院的支持,因此
有適當的經費,當然他也獲得中國當局大力的支持,因而此項規模龐大的計畫得
以進行。82

這些由國家級的基金會所贊助的大型跨國計畫,對於提振國內人文藝術與科
學研究確實有很大的效應,同時因為進行的是跨國的研究,又可以促進國際間的
實際合作與交流,其實是相當值得借鏡的作法。特別是臺灣的學術要走出去,藉
由大型的跨國合作計畫來與國際交流,其實是頗為可行的作法。譬如一直以來討
論的南向政策,如果透過大型計畫的調查,或者有相當的可能。而且在全球化的
構想下,對藏於中國以外的區域進行中國文物的調查,或許是臺灣學界未來可以
考慮的方向。當然,這也需仰賴科技部或政府機構給予資助,方有可能。

81
詳見 KAKEN 網頁(https://kaken.nii.ac.jp/ja/grant/KAKENHI-PROJECT-17083003/,2017/01/08
查閱)。
82
詳見雷德侯、王永波主編, 《中國佛教石經:山東省》卷 1(杭州:中國美院出版社,2014) 。

31
C. 臺灣美術史

臺灣美術史熱門與前瞻議題
報告撰寫:邱函妮

一、 臺灣美術史研究領域的成立與回顧

「臺灣美術」的概念,隨著日治時期「美術」制度與概念的移植而成立。不
過, 「臺灣美術史」的研究領域,大約是在 1990 年前後成立。在此之前,提及台
灣美術的相關文章並不算太多,以 1955 年王白淵的〈台灣美術運動史〉,以及
1975 年起謝里法在《藝術家》連載的文章為代表,這些文章是以日治時期的臺
灣美術為主要記述對象。1 1970 年代後半起,從日治時期開始活躍,到戰後也持
續創作的臺灣藝術家,開始受到重視。例如, 《雄獅美術》月刊,從 1979 年起,
開始介紹從戰前就開始創作的臺灣藝術家。2 1980 年代,台北市立美術館(1983
年成立)與省立美術館(國立臺灣美術館前身,1988 年)先後成立,舉辦多項
臺灣藝術家的相關展覽,對於臺灣藝術家的重新認識與再評價,具有很大貢獻。

前述謝里法的〈日據時代台灣美術運動史〉,後來集結成書,主要是以口述
歷史等資料為基礎所撰寫的文章。1987 年起兩年間,顏娟英與林柏亭開始進行
「日據時代台灣美術發展史研究」的研究計畫,以日治時期臺灣藝術家為中心,
進行一手文獻等田野調查。以文獻調查為基礎的臺灣美術史研究,在此後有很大
的進展。作為此研究計畫的成果,顏娟英在 1989 年於《藝術家》發表連載論文
〈台灣早期西洋美術的發展〉。 3 林柏亭發表台府展東洋畫部相關研究論文。 4
1992 年,以臺灣藝術家為中心的美術全集《台灣美術全集》(藝術家出版社)發

1
王白淵,〈台灣美術運動史〉 ,《台北文物》3 卷 4 期(1955 年 5 月) 、16-64 頁。這篇文章最初
刊載於 1947 年的《台湾年鑑》 。台灣新生報社編《台湾年鑑 第 17 章文化》 (台湾新生報社、1947
年)、9-14 頁。謝里法〈日治時代(1895-1945)台灣美術運動史〉《藝術家》第 1 號(1975
年 6 月)、47-62 頁、第 2 號(1975 年 7 月) 、62-73 頁、第 3 號(1975 年 8 月) 、95-111 頁、
第 4 號(1975 年 9 月) 、85-93 頁、第 5 號(1975 年 10 月) 、107-111 頁。謝里法〈日據時代
(1895-1945)台灣美術運動史〉《藝術家》第 6 號(1975 年 11 月) 、50-60 頁、第 7 號(1975
年 12 月)、108-115 頁、第 8 號(1976 年 1 月)、61-71 頁、第 9 號(1976 年 2 月) 、72-82
頁、第 10 號(1976 年 3 月) 、125-127 頁、第 11 號(1976 年 4 月)、67-73 頁、第 12 號(1976
年 5 月)、118-123 頁。第 13 號(1976 年 6 月) 、110-116 頁、第 14 號(1976 年 7 月) 、115
-120 頁、第 15 號(1976 年 8 月)、112-123 頁、第 16 號(1976 年 9 月) 、74-89 頁、第 17
號(1976 年 10 月) 、48-59 頁、第 18 號(1976 年十 1 月) 、141-146 頁、第 19 號(1976 年 12
月) 、78-85 頁、第 20 號(1977 年 1 月) 、64-69 頁、第 21 號(1977 年 2 月) 、74-78 頁、第
22 號(1977 年 3 月)、92-95 頁、第 23 號(1977 年 4 月)、56-61 頁、第 24 號(1977 年 5 月)、
50-54 頁、第 25 號(1977 年 6 月) 、68-72 頁、第 26 號(1977 年 7 月) 、57-61 頁。
2
《雄獅美術》月刊從 1979 年 3 月起至 1980 年 12 月為止,刊載從戰前起開始活躍於臺灣的藝術
家特輯。以下列舉數篇文章為例。莊伯和, 〈鄉土藝術的推動者―顏水龍〉 ,《雄獅美術》97 期(1979
年 3 月) 、6-44 頁。謝里法, 〈台灣近代雕刻家的先驅者―黃土水〉 ,《雄獅美術》98 期(1979
年 4 月)、6-46 頁。莊伯和, 〈中國傳統繪畫移植台灣的新品種―林玉山〉, 《雄獅美術》100 期
(1979 年 6 月) ,6-24 頁。廖雪芳,〈到泥土和勞動中會見藝術的畫家—洪瑞麟〉, 《雄獅美術》
101 期(1979 年 7 月)
,6-30 頁。謝里法, 〈學院中的素人畫家陳澄波〉 ,
《雄獅美術》106 期(1979
年十 2 月) ,16-43 頁。
3
顏娟英〈台灣早期西洋美術的發展(一) 、(二) 、(三) 〉《藝術家》168 期(1989 年 5 月) ,142
-163 頁,169 期(1989 年 6 月) ,140-161 頁,170 期(1989 年 7 月) ,178-191 頁。
4
林柏亭, 〈台灣東洋畫的興起與台、府展〉 ,《藝術學研究年報》第 3 期(藝術家,1989 年 3 月)、
91-116 頁。

32
行,全集的第一卷為陳澄波,並刊載顔娟英以一手文獻、訪談等資料為基礎所撰
寫的〈勇者的畫像―陳澄波〉 。5 林柏亭早在 1971 年,就曾撰寫碩士論文《清朝
台灣繪畫之研究》,6 1995 年出版專書《嘉義地區繪畫之研究》 ,探討從清代到日
7
治時期嘉義一地的繪畫活動與嘉義出身畫家。

顔娟英從 1987 年起開始臺灣美術史一手文獻的蒐集與調查,在 1998 年出版


《台灣近代美術大事年表一八九五-一九四五》 ,8 2001 年出版《風景心境-台灣
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 、 。9 前者乃是廣泛收集臺灣美術相關文獻資料所
(下)》
編纂的年表,成為日治時期臺灣美術史研究的重要基礎資料。後者收錄日治時期
臺灣美術相關的重要文獻,同時並將日文文獻翻譯為中文。由於臺灣在戰前與戰
後的語言環境有著劇烈變化,語言的隔閡也造成了對過去歷史理解與認識的一大
妨礙,因此《風景心境》所收錄美術文獻的譯文,除了對研究具有助益,對於當
代讀者而言,也是認識過去歷史的一大重要資源。

上述顏娟英編著的兩本書籍,成為日治時期臺灣美術研究的重要基礎資料。
日治時期臺灣美術史的研究,除了針對藝術家生平與作品的相關研究之外,特別
是以成立於 1927 年的台灣美術展覽會(以下略稱台展。1927〜1936)
,以及府展
(1938 年主辦單位移交總督府文教局,1938〜1943)的相關研究成果最為豐富。
台府展具有官方美術展覽會的性質,乃是日本將「美術」制度移植到臺灣時,最
具代表性的例子。環繞台府展的研究,除了考察展覽會的成立經過與制度史等問
題,10 也有許多針對展覽會入選作品之內容或主題研究。11 最近這十年的研究,
十分盛行以「後殖民理論」等理論角度,來針對台府展等作品進行分析解釋。12
從美術展覽會與入選作品研究的盛行來看,也可見到美術展覽會在日治時期臺灣
美術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

臺灣總督府的文化政策中,雖然相當重視美術展覽會,但是卻不像日本本
地,除了美術展覽會之外,還設置了美術館與美術學校等設施。因此,有志於藝
術之道的臺灣人,必須前往日本或歐洲等地留學。並且,作為殖民統治文化政策
之一的台展,也藉由排除當地的傳統藝術,來掌握文化主導權,其中顯示出殖民
地體制下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間的權力支配關係。不過,雖然台府展在臺灣美術
邁向現代化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不過,根據黃琪惠的研究,被美術展覽
會排除的傳統書畫創作與活動,在民間仍然十分盛行,傳統書畫家同時吸收現代

5
顏娟英,〈勇者的畫像―陳澄波〉, 《台灣美術全集 1 陳澄波》(藝術家、1992 年) 、27─48 頁。
6
林柏亭,《清朝台灣繪畫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1971 年) 。
7
林柏亭,《嘉義地區繪畫之研究》(國立歷史博物館、1995 年) 。
8
顏娟英,《台灣近代美術大事年表 1895-1945》 (雄獅圖書、1998 年) 。
9
顔娟英譯著、鶴田武良譯,《風景心境: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下)》(雄獅圖書、2001
年) 。
10
關於台展制度的研究,參照下列研究。顏娟英,〈營造南國美術殿堂─臺灣展傳奇〉,前引《風
景心境》 、174-187 頁。顏娟英著、鶴田武良・塚本麿充譯,〈南国美術の殿堂建造―台湾展物
語〉,收錄於五十殿利治編, 《〈帝國〉と美術―1930 年代日本の対外美術戦略》(國書刊行會,
2010 年),341-378 頁。
11
例如,拙著, 〈界線内外―日治時期台北繪圖中的城市空間〉,《美學藝術學》第 2 期(2003 年
6 月)、147-211 頁。林麗雲,
《山谷跫音―台灣山岳美術圖像與呂基正》 (雄獅圖書、2004 年)。
12
謝世英,〈日治時期臺灣美術的文化揉雜─陳進與潘春源的美人畫〉,《「島嶼風情」日治時期臺
灣美術之研究》 (國立台灣美術館,2008 年),116-125 頁。張正霖, 〈日據時期臺、府展東洋
畫中之地方色彩論述:後殖民觀點的初探〉 ,
《美麗新視界―台灣膠彩畫的歷史與時代意義學術
研討會論文集》 (國立台灣美術館,2008 年) ,106-125 頁。李淑珠,〈把《台灣》畫出來〉 ,
收錄於楊儒賓編, 《人文百年・化成天下―中華民國百年人文傳承大展》 (國立清華大學,2011
年) ,273-300 頁。

33
「美術」制度中美術展覽會與美術團體等運作方式,不但舉辦書畫展覽會,也組
成美術團體,以延續傳統書畫的創作生命。 13 另一方面,有志於學習「美術」
的臺灣人,為了學習雕刻、西洋繪畫、日本畫,相繼留學日本與法國。他們除了
參加台府展之外,也以參加日本的官展與團體展為目標。他們並組成美術團體以
及舉辦展覽會、設立私人美術研究所教授繪畫等等,努力將美術普及於社會之中。

另一方面,日治時期「美術」制度移植到臺灣的過程中,居住在臺灣的日本
人畫家扮演了重要角色。參加台府展的畫家中,也有許多居住在臺灣的日本人。
參展者各自擁有不同文化背景,可說是殖民地美術展覽會的一大特色。不過,這
些日人畫家在戰後遣返日本之後,作品多數遺留臺灣,然而由於散逸或損壞,現
在保存下來的不多。因此,相較於臺灣人藝術家而言,對於這些曾居住臺灣的日
人畫家的研究相對困難。不過,對於台展審查員的日本人畫家研究已有相當進
展,例如東洋畫部審查員鄉原古統與木下靜涯,在 1994 年廖瑾瑗的博士論文中
已有探討。西洋畫部審查員石川欽一郎與鹽月桃甫,亦有根據基礎文獻調查所撰
寫的研究論文。14 居住臺灣的日人畫家,即使在遣返日本後也持續創作活動,
但是由於失去支持生活的經濟基礎,多數畫家難以繼續創作,即使持續創作,也
缺乏發表作品的舞台,逐漸為世人所遺忘。因此,戰前活躍於臺灣的日人畫家的
創作與活動,可說是長時期被排除在近代日本美術史的敘述脈絡之外。

二、 近年來日本學界對戰前殖民地美術史的關注

近代日本美術史研究者佐藤道信指出,戰後近代日本美術史作為「歷史」而
被體系化的過程中,有的部分有「肥大化」的傾向,也有的部分卻被刪除。15 被
當成近代日本美術史主流的是隸屬於文部省的東京美術學校與官展,就美術團體
而言,是以「新派」系的藝術家較受到重視。 16 然而,在戰後從民主主義的脈
絡中重新解讀的近代日本美術史,有的部分卻被刪除,包括以宮內省為後援的「舊
派」系美術、戰爭美術、殖民地美術等,這是由於這些部分令人聯想起近代天皇
制底下日本帝國主義的緣故。17 不過,從 1990 年代以後,學界開始重新檢討近
代日本美術史的敘述框架,並藉由基礎資料的刊行與復刻,來支援近代日本美術
史研究的進展。18

因此,近年來可見到日本學界,包括美術史研究者與美術館館員,開始注意
日本舊殖民地的臺灣、朝鮮,以及戰前佔領地的東南亞與南洋群島的美術活動。

13
黄琪惠,《日治時期台灣傳統繪畫與近代美術潮流的衝擊 》(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博士
論文,2012 年)

14
例如,立花義彰,〈石川欽一郎―或る明治精神の誕生とその終焉〉、中村義一,〈日本近代美
術史における台湾―石川欽一郎と塩月桃甫〉 、静岡縣立美術館編,《石川欽一郎展》(静岡縣
立美術館、1992 年)
,7-17、18-25 頁。王淑津,《南國虹霓─鹽月桃甫芸術研究》 (國立臺
灣大学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年) 。廖瑾瑗,《台湾における近代日本画の研究》 (廣島
大學博士論文、1997 年)
。顏娟英,《水彩・紫瀾・石川欽一郎》 (雄獅圖書,2005 年)。
15
佐藤道信, 《美術のアイデンティティー―誰のために、何のために》 (吉川弘文館,2007 年),
75 頁。
16
佐藤道信,前引書、74-75 頁。
17
佐藤道信,前引書、75 頁。
18
佐藤道信,前引書、173-175 頁。

34
19
並且,也出現了「沖繩美術」與「滿洲美術」等敘述框架。從這些研究與展
覽中,可見到在戰後民主主義下所形成的「近代日本美術史」中被刪除與遺忘的
部分,開始出現加以復元的動向。1990 年代以後日本近現代美術史的研究成果,
具體呈現在北澤憲昭、佐藤道信、森仁史所編集的《美術の日本近現代史-制度・
言説・造型(美術的日本近現代史-制度・言説・造型)》一書當中。20 在這本
書的第五章〈日本の支配下におけるアジアと南洋諸島の美術-一八七二〜一九
四五年(日本支配下的亞洲與南洋群島的美術術-一八七二〜一九四五年)〉,對
臺灣、韓國、滿洲國、東南亞與南洋群島、沖繩各地的美術,從制度與社會、言
說與媒體、造型三個角度分節探討。 21 此章多數是由日本學者,或在日本活躍
的韓國學者所撰寫,不過,臺灣的部分,並非援引日本當地學界的研究成果,而
是邀請臺灣學者顏娟英來撰寫。不過,在各地已形成具主體性認識架構的美術史
論述,在本書中卻被納入「日本近現代史」的敘述框架當中,難免令人感到有些
錯愕。關於這一點,主編之一的北澤憲昭解釋如下。

「美術史」與政治史與經濟史同樣,乃是以「國民國家—民族國家」的框架
作為前提,因此可見到如「日本美術史」
、「中國美術史」
、「韓國美術史」
、「法國
美術史」等敘述框架。

本書雖然放在「日本美術史」的框架當中,不過,如上述情況而言,我們所
定義的「日本」 ,是將作為文化概念的「民族」
,與作為政治概念的「國家」來加
以劃分。我們拋棄單一民族國家的想法,而是以國家主權所及之範圍,亦即為國
境所包圍的領域範圍來捕捉「日本」這樣的概念,這是我們的基本態度。具體而
言,近代日本的領土時而擴大時而縮小,因此敘述的框架也會產生變化,所以在
某個時期日本的殖民地與半殖民地也成為敘述對象。因此,將日本從「國民國家—
民族國家」這種結合支配性文化與政治的想法中解放,將有可能納入更多各式各
樣的文化。22

北澤憲昭進一步說明,將「日本」作為領土概念來捕捉的嘗試,「絕非源自
帝國主義般的意圖,不如說,此構想乃是將日本放在亞洲文化圈網絡的內部,來
加以重新理解並將其相對化。正因為如此,所以將『日本』作為領土來加以定義。」
23
換言之,這本著作將「近現代日本美術史」的主體「日本」,從單一民族國家
的概念中解放,因而可將戰前日本帝國所支配地域之美術活動納入探討。本書的
第五章所涉及的國家與地域,相當於戰前日本帝國支配下的「外地」 (=殖民地)

19
例如,中村義一,〈台展、鮮展と帝展〉《京都教育大学紀要 A 人文・社会》75 號(京都教育
大學,1989 年 9 月)
,259-276 頁。福岡市美術館編,《東南アジア―近代美術の誕生》展覽
會圖錄(福岡市美術館等,1997 年) 。静岡縣美術館編,《東アジア/絵画の近代》展覽會圖錄
(静岡縣立美術館、1999 年) 。岡谷公二・青木繁監修・町田市立國際版畫美術館・東京新聞
編,《美術家たちの〈南洋群島〉 》展覽會圖錄(東京新聞,2008 年)。江川佳秀,〈満洲国美
術展覧会をめぐって〉 ,收錄於東京文化財研究所企畫情報部編, 《昭和期美術展覧会の研究―
戦前篇》(中央公論美術出版、2009 年) 。
《東京・ソウル・台北・長春―官展にみる近代美術》
展覽會圖錄(福岡亞洲美術館、府中市美術館、兵庫縣立美術館、美術館連絡協議會、2014
年)。
20
北澤憲昭、佐藤道信、森仁史編, 《美術の日本近現代史―制度・言説・造型》 (株式會社東京
美術、2014 年)。
21
北澤憲昭、佐藤道信、森仁史編,前引書,327-440 頁。
22
北澤憲昭、佐藤道信、森仁史編,前引書,11-12 頁。
23
北澤憲昭、佐藤道信、森仁史編,前引書,13 頁。

35
與佔領地。24 從制度史的角度而言,臺灣的「美術」概念與制度乃是從日本移
植而來,日治時期的臺灣美術可說是與日本有著深刻關聯,因此在日本近代史中
論及包含臺灣等作為日本帝國之「外地」的美術的歷史,或許沒有太大問題。不
過,在論及戰前歷史時,是否能夠將「民族」的概念與國家分開探討,也是值得
深思的問題。

從日本學界近年來的研究傾向來看,過去基於東亞各地域主體性而成立「近
代日本美術史」、
「近代中國美術史」、
「近代韓國美術史」、
「近代臺灣美術史」等
研究領域,然而這些地域之間,彼此有著複雜的交流與影響關係,因此在研究上
很難完全依照上述框架斷然劃分美術的疆界。並且,如果將「臺灣」作為一個敘
述框架來看的話,形塑臺灣美術的文化背景複雜多元,因此在研究上,亦需具備
對不同時代與地域的歷史與社會背景有更加廣闊與深刻的理解。因此,在關注近
現代臺灣美術史的同時,也必須將視野擴及鄰近的日本、沖繩、中國、韓國、東
南亞各國等地域。

三、 近十年來臺灣美術史研究概要

如同前述,臺灣美術史的研究領域約在解嚴後的 1990 年前後成立。就基礎


資料的收集而言,藝術家出版社的臺灣美術全集,或文建會贊助雄獅圖書出版的
《家庭美術館藝術家傳記》系列叢書,以及顏娟英對近代臺灣美術文獻年表的整
理,與搜羅並翻譯日治時期臺灣美術相關文獻,對於建立近代臺灣美術史的研究
基礎具有重大貢獻。基於上述已建立的研究基礎,近年來,臺灣美術的研究顯得
更為蓬勃,無論是單篇論文或碩博士論文的產出,亦更多元與豐富。

近代臺灣美術史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戰前,至於戰後臺灣美術史最主要的
成果集中於官展研究。例如,省展六十週年時,以文獻史料與口述採訪,出版《省
展一甲子紀念專輯 》(2006 年)。25 國立臺灣美術館出版整理臺灣美展八十年
之相關史料,如《台灣美展 80 年(1927-2006)
(上)》
、《台灣美展 80 年(1927-2006)
(下)》、《台灣全省美展文獻彙編》(「台灣美展 80 年研究」套書,2009 年)。
26

以下簡要整理近十年臺灣美術史相關研究概況。分為科技部申請計畫、博碩
士論文與專書、藝術家基礎史料之出版與研究等三部分來探討。至於期刊論文,
與科技部計畫申請和博碩士論文多有重疊,在此不特別分項探討。27

1. 科技部申請計畫臺灣美術相關研究

近十年科技部藝術學門與臺灣相關主題申請計畫並不太多,總共大約五十幾
件。研究主題除了畫家研究,如林玉山、張義雄、張大千等,以及繪畫史相關研
究之外,也包含了書法、攝影、廟宇、器物、電影等不同領域的研究。雖然對於

24
駒込武指出,日本政府一直避免使用〈植民地〉的用語,1920 年代末期以來將「外地」作為
官方正式用語,然而實際上,所謂的「外地」就是「植民地」=「colony」
。駒込武,《植民地
帝国日本の文化統合》(岩波書店,1996 年)
,34-35 頁。
25
林文海,《省展一甲子紀念專輯》(台灣省政府,2006 年) 。
26
蕭瓊瑞硏究主持 ,蔣伯欣、林明賢共同硏究 ,林明賢主編,《台灣美展 80 年(1927-2006)
(上)、(下)》、《台灣全省美展文獻彙編》(國立台灣美術館,2009 年)。
27
本節提及近十年來台灣美術相關研究書目,感謝黃琪惠博士補充,並給予寶貴意見。

36
各種不同類型藝術的研究,相較早期集中於日治時期美術展覽會與畫家研究的傾
向而言,顯得更加多元,但仍較缺乏關注臺灣與周邊地域的交流,也就是將臺灣
放在近代東亞的脈絡中來觀察思考的研究角度。

2. 博士論文與專書

近十年來以臺灣美術為研究主題的博士論文,有李淑珠、28 李朝明、29 邱
琳婷、30 黃琪惠、31 徐婉禎、32 邱函妮33 等六篇。李淑珠、黃琪惠與邱函妮研
究的時代範圍,主要集中於日治時期。李淑珠的論文,整理未曾發表的陳澄波一
手資料,包括書信、畫家收藏美術明信片與圖片等,並針對不同時期的畫作,探
討畫家以寫實之心捕捉各個時代的「something」 。黃琪惠的論文,以臺灣傳統繪
畫作為探討主題。臺灣傳統繪畫在日治時期近代美術潮流引進之下,無論書畫家
的作品風格與展示空間等,都產生變化。如同前述,臺灣傳統書畫被排斥於台府
展之外,在以往的研究中不太受到關注。然而,黃琪惠的論文指出在台府展之外,
臺灣傳統書畫家的活動仍然十分活躍。此研究分析傳統畫家如何因應近代美術潮
流的現象。透過此研究可以理解到日治時期臺灣美術的多元面向。邱函妮的論
文,主要探討日本帝國導入殖民地臺灣的〈美術〉制度與概念,並從制度、概念、
言說與作品等方面,來分析〈臺灣〉這個概念與其表象(representation)
,在〈美
術〉制度中是如何形成的問題。同時,在探討〈臺灣〉表象如何形成的問題時,
從〈故鄉〉的觀點切入,進一步分析臺灣人的認同問題。

李朝明、邱琳婷、徐婉禎的研究範圍,主要是以戰後臺灣美術為對象。李朝
明以「國族論述」作為研究臺灣歷史的認識基礎,區分為三個時期—蔣介石時期、
蔣經國時期、李登輝時期,探討美術與政治之間的關係。邱琳婷以 1955 年成立
於台北的「七友畫會」作為探討主題,畫會所屬畫家在戰後相繼來台,透過水墨
畫的製作,呼應國府政權強調復興中華文化的文化政策。徐婉禎以畫家李石樵為
研究對象,特別集中於李石樵 1960 年代的創作與「臺灣現代繪畫運動」之間的
關係。

近十年出版的臺灣美術相關專書如下所列。廖新田、34 賴明珠、35 謝世英、


36
菊池裕子、37 蕭瓊瑞38 等的研究,主要以理論來分析美術作品。其中包括後
殖民理論、女性主義、符號學等理論,與西方研究潮流接軌,拓展臺灣美術史的
分析深度具有貢獻。

28
李淑珠, 《 「サアムシニーグ Something」を描く―陳澄波とその時代(1895~1947) 》,京都大學,
2005 年。
29
李朝明,《台灣國族論述與美術 1949-2000—政治美學的觀點》 ,國立中山大學,2007 年。
30
邱琳婷,《 〈七友畫會〉與台灣畫壇(1950s-1970s) 》,國立台灣大學,2011 年。
31
黃琪惠,《日治時期臺灣傳統繪畫與近代美術潮流的衝擊》 ,國立台灣大學,2012 年。
32
徐婉禎, 《李石樵一九六〇年代作品之價值重構與〈台灣現代繪畫運動〉》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14 年。
33
邱函妮,《故郷の表象—日本統治期における台湾美術の研究》 ,東京大學,2016 年。
34
廖新田, 《臺灣美術四論:蠻荒/文明‧自然/文化‧認同/差異‧純粹/混雜》 ,臺北:典藏藝術家
庭,2008;廖新田, 《藝術的張力:臺灣美術與文化政治學》 ,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2010。
35
賴明珠,《流轉的符號女性:戰前臺灣女性圖像藝術》,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09。
36
謝世英,《日本殖民主義下的臺灣美術:1895-1945》 ,臺北市:史博館,2014。
37
Yuko Kikuchi ed., Refracted modernity: visual cultural and identity in colonial Taiwan (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7).
38
蕭瓊瑞,《戰後臺灣美術史》 ,臺北市:藝術家,2013

37
3. 藝術家基礎史料出版研究

藝術家所遺留下來的除了作品之外,還包括手稿、日記、照片、書信、創作
參考資料等文獻資料。這些文獻對於理解藝術家的作品,以及藝術家身處時代與
社會而言,可說是非常重要的一手史料。然而這些史料向來缺乏關注,很少被整
理。近年來,財團法人楊英風藝術教育基金會與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與
學術單位合作,開始將藝術家的作品與一手史料整理出版,陳澄波文化基金會並
舉辦多次展覽與研討會,帶動研究熱潮。 39 同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
案館亦將陳澄波作品與文獻數位化,收入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此外,臺灣史檔
案資源系統亦收藏畫家顏水龍的作品與相關文書。

綜合上述,過去十年對臺灣美術領域之開拓,可見到相較於早期研究集中於
美術展覽會與畫家,所觸及的層面更加擴大,可見到對雕刻、寺廟藝術、攝影、
書法、漫畫、工藝等藝術形式表現的關心。然而,投入基礎研究並從更廣闊的研
究視野來切入,卻仍嫌不足。有不少研究雖使用理論等來分析藝術作品,但主要
依賴上述《風景心境》等日治時期文獻翻譯來建構論述,缺乏對史料與作品的進
一步蒐集與發掘。近年來楊英風與陳澄波一手文獻的整理與出版,對於研究的推
動,可說助益甚大。然而,還有許多藝術家相關一手史料與畫作等資料亟待整理
與保存。

此外,近十年來的臺灣美術研究,雖然對於研究議題的開拓,頗有進展,但
多數研究仍較缺乏將臺灣放在整個東亞的脈絡中來探討的視野與問題意識。例
如,臺灣美術作為東亞世界中的一個地域美術而言,具有何種特殊性或共通性。
並且,人的移動與交流,並不會被限制在某地之內,尤其在臺灣統治者更迭的特
殊歷史情境中,可見到許多藝術家往來移動的現象,其認同也十分複雜。藉由這
方面研究的深化,或許可對「近代臺灣美術史」、「近代日本美術史」、
「近代韓國
美術史」、「近代中國美術史」等研究框架,賦予新的定義與解釋。

另一方面,從早期臺灣美術史的研究對象以台府展為中心,近年來擴及雕
刻、攝影、書法、工藝等層面。不過,作為臺灣美術史研究對象的範疇,還是不

39
楊英風全集總共三十卷,已全數出版完畢。國立交通大學楊英風藝術研究中心,財團法人楊英
風藝術教育基金會主編, 《楊英風全集 第一卷~第三十卷》 (藝術家,2005-2011 年) 。近年來,
由陳澄波遺族所設立的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與美術館和研究機構合作,出版陳澄波全
集,並將作品與相關一手文獻數位化,並舉辦展覽與研討會。全集預定出版十八集,現在已經
出版其中的六卷。陳澄波作品與相關文獻資料庫,參照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網站。
http://tais.ith.sinica.edu.tw/sinicafrsFront/browsingLevel1.jsp?xmlId=0000283891
陳澄波全集與展覽會圖錄以及研討會,參照以下文獻。蕭瓊瑞主編《陳澄波全集第 2 卷 炭筆
素描、水彩、膠彩、水墨、書法》(藝術家、2013 年)。蕭瓊瑞主編《陳澄波全集第 3 卷 淡
彩速寫》 (藝術家,2012 年) 。蕭瓊瑞主編《陳澄波全集第 4 巻 速寫Ⅰ》 (藝術家,2016 年)。
蕭瓊瑞主編《陳澄波全集第 5 巻 速寫Ⅱ》 (藝術家,2013 年) 。蕭瓊瑞主編《陳澄波全集第 8
巻 收藏Ⅰ》 (藝術家,2015 年) 。蕭瓊瑞主編《陳澄波全集第 9 巻 收藏Ⅱ》 (藝術家,2015
年)。《切切故郷情-陳澄波紀念展》展覽會圖錄(高雄市立美術館,2011 年)。《行過江南-
陳澄波藝術探索歴程》展覽會圖録(台北市立美術館,2012 年) 。《再現澄波萬里-陳澄波作
品保存修復特展》 (正修科技大學藝術中心,2012 年) 。《澄海波瀾-陳澄波百 2 誕辰東亞巡迴
大展 台南首展》展覽會圖錄(台南市政府,2014 年) 。《南方艶陽-20 世紀中国油画名家 陳
澄波》 (人民美術出版社,2014 年) 。《海上烟波-陳澄波藝術作品集》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2014 年) 。 《藏鋒-陳澄波百二誕辰東亞巡迴大展 台北》展覽會圖錄(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
金會,2014 年) 。《檔案・顯像・新〈視〉界-陳澄波文物資料特展:學術論壇論文集》 (嘉義
市政府文化局,2011 年) 。《阿里山之春-陳澄波與台灣美術史研究新論》 (勤宣文教基金會,
2013 年) 。波瀾中的典範-陳澄波暨東亞近代美術史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
所、國立故宮博物院、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2015 年 1 月 16 日、17 日) 。

38
出西方概念中的「美術」概念與框架。然而,在亞洲各地邁向現代化,引進「美
術」概念與制度的過程中,還有許多為「美術」所排除,被歸類為「非美術」類
的視覺造型藝術,如民間藝術、原住民藝術、大眾藝術等等,這些不在「美術展
覽會」、
「美術學校」等「美術」概念或框架所涵蓋的部分,也應納入研究視野。
近年來對於寺廟藝術的研究,已往此方向踏出一小步,但仍有許多長久流傳於臺
灣民間社會的視覺造型,應值得研究者多加關注,如此將可更加全面性地理解與
架構所謂「臺灣美術」的歷史。

39
D. 中國書法史

中國書法史熱門與前瞻議題
報告撰寫:盧慧紋
研究助理:柯輝煌

一、 研究背景與研究範圍

書法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極重要的視覺表現形式,在中國美術史的研究領域中
亦佔重要份量,本次調查的對象主要為 2005 年至 2015 年間出版之中、日、英文
相關主題專書、期刊論文、碩博士論文,以及同期間舉辦之博物館展覽與學術研
討會。

整體而言,過去十年學界關於中國書法史的研究以中文與日文為主,以考
證、辨偽與基本材料的整理為大宗。書法史在現代美術史學科中的起步較晚,許
多基本問題尚未釐清,此種基礎工作十分重要,預計在未來的十年仍是學者的重
要研究類型之一。然而有不少學者開始關心跨媒材與跨領域的研究,並嘗試與閱
讀史、鑒藏史、社會史及文化史連結,此方面的發展預計未來會愈來愈重要,值
得後續留意觀察。

二、 國外熱門及前瞻議題分析

1. 日本

日本在書法史領域有悠久的學術傳統,近年研究仍然蓬勃,關心的範圍橫跨
簡牘書法、北朝墓誌、歷代書家專題研究、歷代書論、近現代書人,及大正、昭
和時期的中國書道史研究等。研究成果主要以專書、圖錄及期刊論文等形式發
表。期刊方面,除各高校的學術刊物外,以《書論》和《書學書道史研究》最具
代表性。

長期投身出土文獻研究的福田哲之不僅探討文獻學的問題,也針對筆法、字
形等進行書法上的分析。他在 1990 年代末、2000 年代初有專文考察西北地區出
土文書中所見唐人臨王羲之書,近十年來專注戰國秦漢簡牘,成果豐碩,多篇已
集結成書。1 東京國立博物館、京都國立博物館及大阪市立美術館主辦多次重要
的中國書畫展覽,包括規模龐大、主題多元的北京故宮、上海博物館與台北故宮
館藏精品大展,以及專注於書法史的主題展覽,都引起廣大迴響,展覽圖錄中的

1
福田哲之,《文字の發見が歷史をゆるがす ──20 世紀中國出土文字資料の證言》(東京:
二玄社,2003)。 福田哲之著,佐藤將之、王琇雯合意合譯,《中國出土古文獻與戰國文字
之研究》(台北:萬卷樓,2005)。 福田哲之著,白雨田譯,《戰國秦漢簡牘叢考》(新北
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3)。

40
專文及展品說明呈現最新研究成果,是重要的參考資料。2 此外,較值得注意的
專題研究包括杉村邦彥對王羲之《遊目帖》的考察、3 宮崎洋一對顏真卿書法及
相關課題的整理研究、4 塚本麿充關於宋代皇室御書功能的探討,5 還有增田知
之對明代刻帖的一系列研究等。6

近現代書人及大正、昭和時期的中國書道史研究一直是日本學者關注的焦
點。菅野智明對十八至二十世紀的碑學書家,包括阮元、沈曾植、羅振玉、曾熙、
李瑞清、康有為、楊守敬等人的書學思想與實踐作了廣泛的探究,他對近代的中
國法帖影印出版事業也十分關注,著作頗豐。7 陶德民於 2013 年出版了有關 1913
年大正癸丑蘭亭會的文獻、圖版彙整及研究,書中也涉及內藤湖南、長尾雨山、
神田喜一郎等活躍於二十世紀上半葉的書道史研究學者的相關活動及影響。8 杉
村邦彥在同年編集《書論》第 39 號「京都學派及其週邊」專號,集合了與內藤
湖南相關的研究論文。9

此外,關於裝飾紙的研究也值得關注,島谷弘幸編著有《料紙と書:東アジ
ア書道史の世界》,其中收有赤尾荣慶及富田淳分別關於古寫經用紙及中國書法
史中的裝飾加工紙之研究專文。 10 這與近年學界對物質文化、創作工具、材料
等更加關心的發展趨勢是一致的。日本學者的研究特色是關注書法的

2
東京國立博物館等編集,《書の至宝:日本と中囯》(東京:朝日新聞社,2006)。西林昭一、
富田淳編集, 《北京故宮:書の名宝展》 (東京:每日新聞社。2008) 。京都國立博物館編, 《筆
墨精神:中国書画の世界》 (京都市:京都國立博物館。2011) 。東京國立博物館等編, 《 特別
展北京故宮博物院 200 選》(東京:朝日新聞社等,2012) 。《特別展 書聖 王羲之:日中国交
正常化 40 周年》 (東京:東京國立博物館,2013) 。東京國立博物館等編集, 《神品至宝:台北
國立故宫博物院》 (東京:日本放送協會,2014) 。大阪市立美術館, 《王羲之から空海へ-日中
の名筆-漢字とかなの競演》 (大阪:大阪市立美術館,2016) 。
3
杉村邦彦,〈王羲之「遊目帖」考〉 ,《書論》 ,36 (2008),頁 85-120。
4
宮崎洋一, 〈法帖所收の顔書一覽-浙江省博物館藏の南宋拓『忠義堂帖』によせて-〉 ,《文教國
文學》 ,38・39 合併號 (1998),頁 246 (1)-237 (10)。宮崎洋一, 〈顔眞卿撰書『郭虚己墓誌銘』
に用いられた字體について〉 ,《書論》34 (2005),頁 92-99。宮崎洋一, 〈近代以降の顔真卿の
研究について〉 ,《書学書道史研究》(2009), No. 19,頁 91-106。宮崎洋一,〈歴史書の節略
本での「顔眞卿」〉 ,《書法漢學研究》12 (2013),頁 1-11。宮崎洋一, 〈近代以降顔眞卿關連論
著一覽稿〉 ,《文教國文學》58(2014),頁 13-59。
5
塚本麿充, 〈宋代皇帝御書の機能と社会-孝宗「太白名山碑」 (東福寺蔵)をめぐって―〉 ,《美
術史論集》7(2007) ,頁 10-30。其關於北宋繪畫史的專著中,也有相當篇幅討論了北宋宮廷
的法書收藏機制與政治文化作用,是過去學界較少關注的,見塚本麿充, 《北宋絵画史の成立》
(東京:中央公論美術出版,2016) 。
6
增田知之,〈明代後半期における北方の「書」の狀況-山東の邢侗とその法帖刊行を中心と
して〉, 《書學書道史研究》,16 號(2006) ,頁 75-92。增田知之,〈董其昌法帖刊行事業見權
威確立構想〉 ,《史林》 ,91 卷 5 號(2008 年 9 月) ,頁 783-814。增田知之, 〈明代嘉靖-萬曆
年間の江南地方における法帖刊行の實態とその變遷〉 ,《東方學》 ,118(2009)
,頁 61-79。增
田知之, 〈明代法帖刊行與蘇州文氏一族〉 ,《書法叢刊》 ,2009 年第 2 期,頁 82-96。增田知之,
〈明代書法史再考-「法帖」というメデイアの獲得とその意義-〉 ,
《書道文化》第六號(2010),
頁 51-62。
7
菅野智明的著作數量不少,除單篇論文外,還有兩本重要的專著出版:菅野智明,《近代中國
の書文化》(筑波大学出版会,2009)。 菅野智明,《近代碑学の書論史的研究》(東京:研文
出版,2011)。
8
陶德民編,《大正癸丑蘭亭会への懐古と継承-関西大学図書館内藤文庫所蔵品を中心に》(關
西大學出版社,2013)。
9
《書論》39(2013) ,「京都学派とその周边」專號。
10
島谷弘幸編, 《料紙と書:東アジア書道史の世界》 (思文閣出版,2014) 。

41
2. 中國

近十年來中國的相關研究發展快速,不論是研究人員的總數或研究成果的出
版數量都十分可觀,新的研究如雨後春筍,而前輩學者舊作重出、英文著作出版
中譯、繁體字版再以簡體字推出者亦多;博物館積極規劃展覽、編印圖錄、公開
館藏;加之拍賣市場熱絡,真偽判辨討論熱烈,大眾興趣較過去顯著提升,亦直
接或間接促進了研究的發展。書法史相關研究成果以專書、圖錄及期刊論文等形
式發表。論文散見《故宮博物院院刊》、
《書法叢刊》、
《文物》等學術期刊,而屬
普及類的《中國書法》、
《紫禁城》、
《中國書畫》等刊物近年來印刷精美,文章水
平亦明顯提升,影響力逐漸增強。

通史性質的專書及套書數量不少,較具代表性的是歐陽中石等人合著的《中
國書法藝術》,涵蓋殷商到當代的發展,內容扎實,圖文並茂,是理想的入門教
科書。11 斷代研究則將歷史與文化層面納入討論,不專論書法,亦有不少成果。
12
此外,還有許多歷代或個人書家的作品全集出版,彙集存世墨跡與刻帖材料,
動輒數十冊,雖然內容錯誤難免,圖版品質良莠不齊,但對於資料公開大有助益。
13

中國的出版界近年亦積極整理出版前輩學者的舊作以及翻譯西文著作。例如
全套 13 冊的《徐邦達集》完整收錄鑒定家徐邦達(1911-2012) 的專文與書畫考辨
文字,並配上圖版,查找更為便利。 14 德國學者雷德侯關於北宋書家米芾的專
書原出版於 1979 年,2008 年中譯本問世。15 牟復禮(Frederick Mote)與朱鴻林 1988
年關於書法與媒材的著作,在 2010 年有中譯本出版。16 白謙慎關於清代書家傅
山的英文專著出版於 2003 年,2005 年以後有繁體及簡體中文本問世,在中文學
界引起廣大迴響,多次再版,本書的藝術社會史研究取徑尤其對年輕的中國學者
影響深遠。17 這些著作主題各異,但都在研究取徑及概念上深具啓發性,價值
歷久彌新,長遠來看對中國學界應能起正面的作用。

新的研究方面,資深與青壯輩學者各有豐碩成果,如北京故宮的王連起以鑑

11
歐陽中石等著, 《中國書法藝術》 (北京市:外文出版社;耶魯大學出版社,2007) 。此書並有
英譯本:Ouyang Zhongshi et al., Chinese Calligraph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8).
12
例如王元軍,《六朝書法與文化》(上海市:上海書畫出版社,2002)。王元軍,《漢代書刻文
化研究》(上海市:上海書畫出版社,2007)。王元軍,《唐代書法與文化》(北京市:中國大
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 。方愛龍, 《南宋書法史》 (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黃惇,
《秦漢魏晉南北朝書法史》 (南京:江蘇美術,2009) 。
13
浙江大學中國古代書畫研究中心編, 《海外藏中國法書集〔1〕日本卷》 (杭州:浙江大學出版
社,2008)。中國古代書畫鑑定組、中國法書全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法書全集》,第 1-18
冊(北京:文物,2009) 。王連起、薛永年主編,《米芾書法全集》,第 1-31 冊(北京:紫禁
城,2010) 。 黃君主編,《黃庭堅書法全集》 ,第 1-5 冊(南昌市:江西美術,2012) 。故宮博
物院編修, 《王羲之王獻之書法全集》 ,第 1-18 冊(東京:科學,2015) 。
14
徐邦達,《徐邦達集》 ,第 1-13 冊, (北京:紫禁城,2005-15) 。
15
雷德侯,《米芾與中國書法的古典傳統》(杭州:中國美院,2008) 。
16
牟復禮(Frederick Mote)、朱鴻林,《書法與古籍》(杭州:中國美院,2010) 。
17
Qianshen Bai, Fu Shan’s Worl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Calligraphy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Harvard University, 2003). 此書繁體中譯本於 2005 年在臺灣出版;簡體字本接著於
2006 年在中國問世,並於 2015 年再版。 《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紀中國書法的嬗變》 (臺北市:
石頭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 ;《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紀中國書法的嬗變》(北京市:生活.
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2015) 。

42
定與考證古代法書見長,近年持續有具份量的論文出版; 18 水賚佑長期投身書
法史料纂輯的工作,近年出版了北宋書家米芾及《淳化閣帖》 、
《蘭亭序》的相關
19 20
史料集; 黃惇將研究對象擴及印學; 張金梁探討古代書法文獻與明代書學
銓選制度;21 朱萬章的研究涉及書畫鑒考與鑒藏史;22 陳志平特別關注北宋書
家及書論;23 薛龍春專注明清書家研究,尤對王寵、王鐸等人有深入的考察;24
毛秋瑾研究敦煌寫經;25 黃朋考察明代吳門書畫鑒藏;26 秦明關注十八世紀的
金石學家黃易的活動與創作,以此主題組織展覽、學術討論會,並整理出版黃易
舊藏碑拓、尺牘手迹等關鍵材料。 27 上海圖書館擁有豐富的碑帖收藏,研究員
仲威近年利用館藏出版鑒別圖典及過眼錄等著作,為釐清複雜的碑帖拓本年代、
版本等問題提供重要的參考。28 書論方面亦持續有學者投入研究。29 整體而言,
研究主題多樣,但研究取徑較為一致,以文獻與作品的考證見長,又大多明顯偏
重文獻材料。對作品本身的討論主要聚焦於鑑定真偽及年代,對風格表現背後可
能蘊含的書家心境或更廣泛的文化意義著墨較少,但值得注意的是青壯輩學者對
贊助研究、鑒藏史及藝術社會史的關注逐漸增加,如薛龍春對王鐸交遊圈與應酬
書法的研究,以及朱萬章與黃朋對鑒藏史的考察等,都顯出與前輩學者不同的研
究興趣。

博碩士論文在近年數量持續成長,側重基礎材料的整理與梳理。為鼓勵優良
博士論文出版成專書,近年有「書法研究博士文庫」大型出版計畫,已分別於
2009 及 2012 年推出第一、二輯(第一輯 7 本;第二輯 5 本),入選論文主題多
樣,涵蓋美學、書法史論、制度、字體流變問題等。值得注意的是,有愈來愈多
的研究者關心鑒藏史,例如關於明代大收藏家項元汴的專著,原先僅有 1984 年

18
王連起, 〈《元張雨、楊維楨、文信詩文》卷及相關問題考略〉 ,
《故宮博物院院刊》 ,2005 年 2
期。王連起, 〈從董其昌的題跋看他的書畫鑑定〉 ,《故宮博物院院刊》 ,2006 年 2 期。王連起,
〈元陸繼善摹蘭亭序考〉, 《文物》,2006 年 5 期。王連起, 〈歐陽修書論對宋代書法的影響〉 ,
收於王耀庭主編,《開創典範:北宋的藝術與文化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2008),頁 603-618。王連起,〈關於蘭亭序的若干問題〉 ,
《書法叢刊》 ,2012 年 5 期,頁 18-50。
王連起,〈清乾隆御刻三希堂法帖綜論〉, 《書法叢刊》,2016 年 1 期,頁 54-81。
19
水賚佑, 《米芾書法史料集》 (上海:上海書畫,2009) 。水賚佑, 《淳化閣帖集釋》 (上海:上
海古籍,2009) 。水賚佑,《蘭亭序研究史料集》(上海:上海書畫,2013) 。
20
黃惇, 《中國印論類編》 (北京:榮寶齋,2010) 。
21
張金梁,《明代書學銓選制度研究》 (上海:上海書畫,2008) 。
22
朱萬章,《書畫鑒考與美術史研究》(北京:文物,2011)。朱萬章,《銷夏與清玩:以書畫鑒
藏史為中心》(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朱萬章,《書畫的鑒真與辨偽》(杭州:浙江
大學出版社,2016) 。
23
陳志平,《黃庭堅書學研究》 (北京:中華書局,2006) 。
24
薛龍春,《鄭簠研究》 (北京:榮寶齋,2007) 。薛龍春編著,《王寵年譜》 (上海:上海書畫,
2012)。薛龍春, 《雅宜山色:王寵的人生與書法》 (上海:上海書畫,2013) 。薛龍春, 〈應酬
與表演:關於王鐸書法創作情境的一項研究〉 ,《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第 29 期(2010
年 9 月)。薛龍春, 〈書法應酬與王鐸的人脈網絡-以受書人中的河南地方官與清初新貴為例〉 ,
《清華學報》 ,第 40 卷第 3 期(2010 年 10 月)。
25
毛秋瑾,《墨香佛音:敦煌寫經書法研究》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
26
黃朋, 《吳門具眼:明代蘇州書畫鑒藏》(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15) 。
27
秦明編, 《故宮藏黃易尺牘研究.手迹》 (北京:故宮出版社,2014) 。 秦明編, 《故宮藏黃易
尺牘研究.考釋》 (北京:故宮出版社,2015) 。相關的還有:故宮博物院編, 《蓬萊宿約:故
宮藏黃易漢魏碑刻特集》 (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0) ;故宮博物院編, 《黃易與金石學論集》
(北京:故宮出版社,2012) 。
28
仲威, 《中國碑帖鑒別圖典》 (北京:文物,2010) 。仲威,《善本碑帖過眼錄》(北京:文物,
2013)。
29
在書論文本校注的類型外,亦有考辨精彩的專論,例如張天弓,《張天弓先唐書法考辨文集》
(北京:榮寶齋,2009)。

43
鄭銀淑的一本著作,而在 2012 至 2013 年間則出版了至少四部,作者皆為新近取
得博士學位的年輕學者。30 而法書典範「接受史」的主題也頗受歡迎,書史名
家及名作,如二王、顏真卿、《蘭亭序》等在歷代的藏傳、遭遇與評論等,都受
到檢視與闡釋。這與藝術史研究日益偏重文化史論述的世界趨勢有關,這兩個主
題的研究目前都還在剛起步的階段,預計在未來五至十年左右會受到更多關注。

此外,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的莫家良教授長期經營書法史領域,指導研究生
並與中文大學文物館密切合作,舉辦展覽、編寫圖錄,近年來積極對北山堂捐贈
之書畫與碑帖進行整理與研究。31

3. 歐美

英文方面著作數量少,然美國學者韓文彬(Robert E. Harrist, Jr., Columbia


、石慢 (Peter C. Sturman, U.C. Santa Barbara) 及白謙慎 (Bai Qianshen,
University)
Boston University) 等長期耕耘書法史領域的學者近十年仍有重要的專書或論文
出版。Harrist 在 2008 年出版了 The Landscape of Words: Stone Inscriptions from
Early and Medieval China 一書,以漢至唐代的摩崖書法石刻為主題,關注書寫
文本及書寫活動與自然環境的關係,跳脫過去以書法風格為主體的研究取向,大
幅度擴展了書法的研究觸角,獲得學界好評,並獲亞洲研究學會(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頒發的 Levenson Prize 年度最佳著作獎。32 Sturman 參與香港中文
大學文物館的「合璧聯珠」清代對聯展覽策劃,並主編圖錄 (2003)。33 白謙慎
關於清代書家傅山的英文專著雖出版於 2003 年,但在 2005 年以後有繁體及簡體
中文本問世,在中文學界引起廣大迴響,本書的藝術社會史研究取徑尤其對年輕
的中國學者影響深遠。34

英 國 的 馬 嘯 鴻 (Shane McCausland) 研 究 元 代 書 家 趙 孟 頫 ; 柯 律 格 (Craig


Clunas)近年研究明代藩王的文化藝術活動,其專書中有一章專門討論晉王的法
書收藏與刻帖活動。35 歐陸地區僅有義大利學者畢羅(Pietro de Laurentis)近年有
相關著作,主要研究唐代書法理論,延續了歐洲在書法領域以文獻為主要關注重

30
鄭銀淑,《項元汴之書畫收藏與藝術》(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沈紅梅,《項元汴書畫
典籍收藏研究》 (北京:國家圖書館,2012) 。封治國, 《與古同游:項元汴書畫鑒藏研究》 (杭
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13) 。楊麗麗, 《天籟傳翰:明代嘉興項元汴家族的鑒藏與藝術》
(台北:石頭,2012)。李萬康,《編號與價格:項元汴舊藏書畫二釋》(南京市:南京大學出
版社,2012) 。
31
林業強主編, 《北山汲古 : 利氏北山堂捐贈中國文物》 ( 香港 :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2009) 。
32
Robert E. Harrist, Jr., The Landscape of Words: Stone Inscriptions from Early and Medieval China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08). 關於此書的詳細評論,可參見 Hui-Wen Lu,
“The Landscape of Words: Stone Inscriptions from Early and Medieval China (Review),”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70, no. 1 (June 2010), pp. 232-247.
33
Peter C. Sturman, ed., Double Beauty: Qing Dynasty Couplets from the Lechangzai Xuan Collection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rt Museum, 2003).
34
Qianshen Bai, Fu Shan’s Worl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Calligraphy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Harvard University, 2003). 此書繁體中譯本於 2005 年在臺灣出版;簡體字本接著於
2006 年在中國問世,並於 2015 年再版。 《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紀中國書法的嬗變》 (臺北市:
石頭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 ; 《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紀中國書法的嬗變》(北京市:生活.
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2015) 。
35
Shane McCausland, Zhao Mengfu: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for Khubilai’s China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1). Craig Clunas, Screen of Kings: Royal Art and Power in Ming
China (London, England: Reaktion Books Ltd, 2013).

44
點的學術傳統。36

除書法理論的研究外,西方學者的關心重點與亞洲稍有不同,他們較少從事
細節的考證,而關注大的概念,例如書寫文本與書法形式之間的關係、書寫媒材
轉換所帶來的問題及書法作品的觀看與閱讀情境等,這些概念有助於開展書法史
與其他領域的對話,未來發展空間仍大。

三、 國內熱門及前瞻議題分析

臺灣方面,資深與青壯輩學者皆有重要的研究成果發表,選題與研究取徑多
元。

研究古書畫鑒定專家傅申雖已退休,但近十年仍有重要的研究成果發表。他
參與了 2003-4 年間的懷素〈自敘帖〉真偽辯論,直至 2005 年還針對新材料進行
論證 。他的文章在 2004 年集結成冊,2014 年又有再刷增修版,完整收錄相關
文章,內容兼及書法鑑定的理論與實務案例討論,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 37 傅
申在 2010 年又發表關於黃庭堅《砥柱銘》行書長卷的考證長文,引發另一波爭
辯。38 其他還有如王耀庭考察清宮皇帝御書刻帖、宋代書畫印鑒;何傳馨將過
去的相關文章集結成冊,思考故宮書畫的典藏、研究與展覽。

青壯輩學者積極為書法史研究開拓新的視角與材料,並關心跨媒材與跨領域
的研究。2008 年盧慧紋在臺灣師範大學籌劃舉辦「筆墨之外:中國書法史跨領
域國際學術研討會」,由「書法與身體」、「書法與性別、社會身份」、「複製與傳
播」
、「贊助人與市場」 、
「書法與中日韓文化交流」、
「全球脈絡下的當代書法」等
主題切入,結合書法史、哲學、宗教、歷史等不同領域的研究者共同研討,試圖
為傳統的書法史研究開拓新鮮的視角。會後部份論文集結出版成《清華學報》專
。39 此研討會與論文專刊雖然立意頗新,但前述諸主題中僅有「複製
刊(2010)
與傳播」及「贊助人與市場」兩項後續可見較顯著的研究成果。若整體書法史領
域缺乏堅實的基礎研究或足夠的研究人力投入,其影響在短期內恐怕不易見到。

盧慧紋本人的研究企圖連結書法史與文化史,並積極探索過去僅有少數鑑定
專家關注的法帖材料,將之納入書法史、出版史、書籍史等之研究脈絡當中,增

36
畢羅於 2007 年獲拿波里大學博士學位,以孫過庭《書譜》為論文題目,2011 年改寫成專書。
Pietro de Laurentis, The Manual of Calligraphy by Sun Guoting of the Tang: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Manuscript and Its Author (Napoli: Università degli studi di Napoli “L’Orientale,”
2011). 相關評論可參考盧慧紋,〈評 Pietro de Laurentis, The Manual of Calligraphy by Sun
Guotingof the Tang: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Manuscript and Its Author, Napoli: Università
degli studi di Napoli “L’Orientale,” 2011,〉
,《唐研究》,第 21 卷(2015)頁 500-504。
37
傅申, 《書法鑑定兼懷素〈自敘帖〉臨床診斷(再刷增修版)》 (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14)。
38
傅申,〈從存疑到肯定──黃庭堅書〈砥柱銘卷〉研究〉,收入《黃庭堅砥柱銘》(北京保利拍
賣圖錄,2010) 。
39
《清華學報》第 40 卷 3 期(2010 年 9 月) (專輯: 《筆墨之外:中國書法史跨領域研究論文集》) 。

45
進與其他人文領域的對話。 40 何炎泉關注筆、墨、紙、硯等工具與材料,探討
古代書家的真實創作條件與情境,一方面擴展書法史研究範疇,另一方面也開拓
了與工藝史等其他領域的交流。

臺大藝術史研究所自 1996 年以來就持續產出書法史領域的學位論文,近十


年有兩篇博士論文及十篇碩士論文。其他如文化大學史學系、各藝術大學、師範
大學,以及綜合大學中的中文系、國文系、哲學系、美術系、國學研究所等亦都
有研究生選擇書法為論文主題。

除中國書法史外,許多研究者(如李郁周、黃智陽、劉小鈴等)也投注精力
於整理與研究臺灣書家的作品及文獻史料,以此為主題的學位論文也有增多的趨
勢。

四、 總結

近年來文化史與文學史領域中的「接受史」研究頗為熱門,其影響也及於書
法史,臺灣與中國的博碩士論文及期刊論文就有多篇選取此視角,探討王羲之、
顏真卿等名家或《蘭亭序》、《樂毅論》等名作的流傳接受史。

「鑒藏史」是另一學界熱門課題,近五年以各代的宮廷或私人書畫藏家為主
題的專著及論文陸續面世,各地也舉辦相關研討會,學界興趣持續增加中。由於
「接受史」與「鑒藏史」的議題橫跨書法、繪畫、器物等類別,並能與文化史學
者對話,預計學界關注熱度會持續提升,潛力不容小覷。此外,近年學界對於書
法使用的筆、墨、紙、硯等工具與材料也十分關注,這或許是受到了物質文化研
究的影響,促使學者將關注焦點由作品的風格表現、流派淵源或社會文化脈絡等
議題,轉向書家創作時的物質情境與條件。西洋藝術史學界也可見到這種對創作
之物質條件的關注(有人稱之為”material turn”)
,預計相關議題會繼續受到重視。
再者,碑帖相關課題原本因版本時代及真偽問題複雜,加之出版少、研究材料取
得不易,是書法史中的邊陲,但隨著《中國法帖全集》的出版(2002)、相關特
展舉行,使這批材料受到愈來愈多的關注。在沒有照相影印的時代,書法名家的
風格樣貌主要靠著碑帖拓本的複製與傳播而流傳於世,拓本不但承擔傳遞法書的
責任,且在古代書家的養成過程中扮演極關鍵的角色,可討論的相關議題甚多,
且與出版史、書籍史、閱讀史與傳播史等領域的關心重點有相通之處,也是深具
發展潛力的課題。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館的特展。藝術史的研究無法脫離作品,近十年各地
的美術館與博物館舉辦了多次大型的書畫展覽,配合特展圖錄的出版及研討會的
舉行,成為學界盛事,也大力推動了學術研究的進展。書法展品在這些展覽當中
佔有相當份量,對帶動相關討論及研究有一定的影響。

40
盧慧紋, 〈唐至宋的六朝書史觀之變:以王羲之〈樂毅論〉在宋代的摹刻及變貌為例〉 ,《故宮
學術季刊》 ,第 31 卷第 3 期(2014 年春) ,頁 1-56。盧慧紋, 〈康里巎巎(1295-1345)行草書分
期與風格溯源:再思元代非漢族書家的「漢化」問題〉 ,《故宮學術季刊》 ,第 32 卷第 1 期(2014
年秋) ,頁 47-126。盧慧紋, 〈從神機到人文:盛唐到北宋的草書之變〉 ,《故宮學術季刊》 ,第
28 卷第 4 期(2011 年夏) ,頁 1-58。盧慧紋, 〈碑與帖的交會-錢泳《攀雲閣帖》在清代書史
中的意義〉 ,《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 ,第 31 期(2011 年 9 月),頁 205-260。盧慧紋,
〈漢碑圖畫出文章—從濟寧州學的漢碑談十八世紀後期的訪碑活動〉 ,《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
究集刊》 ,第 26 期(2009 年 3 月) ,頁 37-92。

46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在這段期間有「大觀-北宋書畫特展」(2006-7)、 「晉唐
法書名蹟特展」(2008)、 「文藝紹興-南宋藝術與文化特展」(2010)、明四家特展
「毫端萬象-祝允明書法特展」(2013)、
(2013-4)、 「妙合神離-董其昌書畫特展」
(2015-6)等相關重要特展。中國方面,上海博物館最為積極,接連有「千年丹青—
日本中國藏唐宋元繪畫珍品展」(2010)、「翰墨薈萃-美國藏中國五代宋元書畫
珍品展」(2012-3)、「吳湖帆書畫鑒藏特展」(2015-6)等;北京故宮有「蓬萊宿
約-故宮藏黃易小蓬萊閣漢魏碑刻特展」(2009-10)、「蘭亭特展」(2011)、「石渠
寶笈特展」(2015)等;蘇州博物館在 2012-5 間連續四年舉辦吳門四家(沈周、文
徵明、唐寅、仇英)書畫特展;南京博物院有「藏.天下-龐萊臣虛齋名畫合璧
展」(2014)。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有珍貴的法書及碑帖(利氏北山堂舊藏;其
中八件碑帖於 2015 年入選中國「國家珍貴古籍名錄」),舉辦過多次重要展覽,
包括「北山汲古:碑帖銘刻拓本」 (2015)
、「合璧聯珠一~三」 (2007、2016)等。
澳門藝術博物館表現突出,每年秋季均向北京故宮或上海博物館等重量級單位商
借館藏珍品舉辦展覽,有些展覽主題專以繪畫為主,但大多兼含「書」與「畫」,
例如「南宗北斗-董其昌生誕四百五十週年書畫特展」(2005)、「乾坤清氣-故
宮、上博珍藏青藤白陽書畫特展」(2006)、「與古為徒-吳昌碩逝世八十週年書
畫篆刻特展」(2007)、 「豪素深心-上海博物館珍藏明末清初遺民金石書畫特展」
(2009)、「梅景秘色-故宮、上博珍藏吳湖帆書畫鑑賞精品展」(2014)及「吳趙風
流-吳讓之、趙之謙書畫印特展」(2015)等。

日本方面則有東京國立博物館的「北京故宮博物院 200 選」(2012-3) 、東博


與九州國立博物館合作的「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神品至寶-」(2014)、關西地
區美術館聯合舉辦的「関西中国書画コレクション展」(2011-2)等大型綜合性書
畫展覽。除此之外,日本對書法藝術一直保有高度興趣,不論欣賞或研究都有悠
久的傳統,這十年間也舉辦了數個中國書法專題特展,規模弘大、內容深入,包
括京都國立博物館的「筆墨精神 中国書画の世界-王羲之から吳昌碩まで」
(2011)、東京國立博物館的「書聖-王羲之特展」(2013)及大阪市立美術館的「從
王羲之到空海」(2016)等。以書法為主要收藏與研究對象的東京書道博物館近年
亦在展覽策劃方面十分積極,且與東京國立博物館或三井記念美術館合作,每年
聯手推出小而精的中國書法主題特展,包括「抵抗と恭順-明末清初の書人たち-」
(2007)、「拓本の世界-三館所蔵善本碑帖展-」(2007);與東博及三井記念美術
館合作)、「蘭亭序」(2008)、「法帖と帖学派」(2009)、「趙之謙とその時代-趙
之謙生誕 180 年記念展」(2009)、「拓本とその流転」(2011)、「呉昌碩の書・画
・印」(2011)、「尚意競艶 宋時代の書―」(2012)、
「清時代の書―碑学派―〜鄧
石如生誕 270 年記念〜」(2013)、「趙之謙の書画と北魏の書-悲盦没後 130 年
-」(2014)及「顔真卿と唐時代の書―顔真卿没後 1230 年―」(2015)等。

美國雖然近年書畫特展較少,但楊致遠(Jerry Yang)藏古代書法於 2012-3 年


在舊金山亞洲美術館展出(展覽名稱: “Out of Character: Decoding Chinese
Calligraphy”) ,2014 年此展覽的部份選件並在大都會博物館展出。展覽、圖錄
及研討會都引起了廣泛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博物館較過去更積極地舉辦大型主題展覽與討論會,
且跨國合作明顯增加,對促進新材料的發掘及學者交流有正面的作用。而除北京
故宮、上海博物館等長久以來的書畫特展重點單位之外,蘇州博物館、南京博物
院等單位也開始舉辦大型展覽與研討會;隨著各地博物館擴增改建工程近年陸續
完成,展示空間改善或增加,預計未來會有更多的博物館投身舉辦書畫特展及研

47
討會的活動,對學界的研究方向、興趣及重點是否造成影響,值得關注。

此外,私人收藏愈趨重要。臺灣的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以明清及二十世紀
書法作品、名人尺牘、手稿為收藏主力,近年活動頻繁,在中國及臺灣舉辦過「于
右任書法特展」、
「王鐸.傅山展」、
「萬曆萬象-多元開放的晚明文化」等大型展
覽與系列講座;香港的近墨堂將大量藏品圖片與資訊公開於網站;上海的龍美術
館主人劉益謙夫婦鉅資購入多件法書珍品等,都引起廣泛關注與討論。私人藏家
與美術館對未來書法史研究的影響亦需持續注意。

書法藝術在世界文化中具有獨特性,在東亞文化中佔有關鍵重要性,值得我
們投注更多的關注。建議科技部推動大型整合計畫,鼓勵跨學科、跨領域的合作,
讓書法史參與更廣泛的藝術史、視覺文化史與文化史之對話;整合大學的研究項
目與博物館的展覽計畫,讓理論與實物研究互補;提升國際合作,增進跨文化的
理解與學術交流。

48
E. 中國工藝史

中國工藝史熱門與前瞻議題
報告撰寫:施靜菲
研究助理:林宛萱

一、 前言

過去十年來中國工藝美術史/器物史研究領域的熱門方向,除了持續原有的
研究取徑以作品的製作技術、藝術風格表現,並結合相關文獻材料進行產地與時
代脈絡的討論外,在領域的深化及擴展的發展上,我們看到關注器物的功能、使
用脈絡及其他文化史相關議題的討論逐漸增多,並得到較大的收穫;而探討的面
向亦從工藝技術、風格結合相關文獻的研究擴充到跨文化交流、東亞的視野,甚
至全球史脈絡的討論。

在此想先舉幾位主要工藝美術史/器物史訓練出身學者的研究動態,以及東
西方幾個大博物館的相關展覽為例,來說明此發展趨勢。在中國陶瓷史領域擅場
的臺灣學者謝明良,近年來出版多本專書,集結其數十年來陶瓷史的相關研究,
其中《陶瓷手記》系列則可見其在研究方法上的探討,1 由以作品製作面的討論,
延伸到使用脈絡及文化史議題的關懷,並將視野由中國擴及亞洲,希望由對亞洲
陶瓷的掌握,回過頭來客觀評估中國陶瓷史的發展。無獨有偶,另一位在中國青
銅器研究領域學有專精的臺灣學者陳芳妹,2016 年出版的新書, 《青銅器與宋代
文化史》 (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6) ,由宋代對古青銅器的關注與研究出發,
結合文物與文獻的掌握,展演出朱熹倡導的「三代銅器意象」成為南宋、元到明、
清的社會文化基礎,同時也關注其往韓國、日本及臺灣的影響。關注的重點不僅
止於器物本身,在器物藝術史的基礎之上,擴及對文化史的關懷,以及東亞文化
史的視野。在西方,英國學者 Jessica Rawson 在器物的研究方面,除了持續其向
來關注文化交流的大議題,例如他正在進行中的大型文化交流計畫 “China and
Inner Asia (1,000-200 BC): Interactions that changed China” (中國與亞洲內陸(西元
前 1000-200 年) :改變中國的互動)」 ,近來的著作及策展也顯示其對文化史議題
深化以及最新學術思潮的關懷,例如由他籌畫的 CHINA: The Three Emperors
1662-1795(London, Royal Academy of arts, 2005)即以「藝術品是如何建構、形塑
君王的統治舞臺?」這樣的提問做為該展覽的核心問題。該展覽在近十年來的清
宮藝術風潮中還能獨樹一格的關鍵原因,或許就是展覽理念中透露出強烈的藝術
與能動力(Alfred Gell, Art and Agency: An Anthropology Theory, 1998) 觀點,認為
物品具有影響社會運作的能力,而高超的技術是支持此能動力的根本原因。藝術
與能動力的討論角度可說對近來的藝術史研究產生頗大的影響,值得特別關注。

另一個值得注意、也是前瞻中國工藝美術/器物史領域未來一定得面對的新
發展,即對物質文化及全球史脈絡研究傾向的因應。王正華 2015 年發表十八世
紀中國藝術史研究的回顧中,即對 Robert Nelson 提出藝術史研究的「全球史轉
向」(Global Turn)提出回應,利用宮廷與地方兩條線的研究發展,總結出十八世

1
謝明良,《陶瓷手記-陶瓷史思索和操作的軌跡》
(臺北:石頭出版社,2008) ;
《陶瓷手記 2-
亞洲視野下的中國陶瓷文化史》(臺北:石頭出版社,2012);《陶瓷手記 3-陶瓷史的地平與
想像》(臺北:石頭出版社,2015)

49
紀全球史視野下的中國藝術發展。 2 而工藝美術史/器物史研究對於產造及使用
功能等資訊的掌握原本就與考古材料息息相關,而其特別著重物質性的觀照,以
及陶瓷、織品等作為跨區域流通的大量商品特質,恰恰與近年來人文領域學術思
潮中注重的物質文化研究及全球史脈絡不謀而合,例如英國 Warwick University
大力推動的全球史大型計劃中,就有 “Global Jingdezhen”, “Global Textiles”這些
與亞洲工藝美術密切相關的子計畫,3 這些計畫的成果也在前兩年陸續發表。此
類原本不屬於傳統工藝美術史領域、具有相對宏觀史觀討論的加入,對器物研究
史而言,帶來甚麼樣的契機?還是危機?未來的研究走向,會逐漸被淹沒在物質
文化或全球史研究的洪流中?還是可以倚賴工藝美術研究原有的紮實基礎,在這
波風潮中吸收養分,在未來有更深化的研究質量提升?這是工藝美術史/器物史
領域學者未來必須面對的重大考驗。

二、 研究範圍與調查方式

1. 研究範圍

現在大家提到中國「工藝美術」就會馬上聯想到傳統文物中的「青銅器」
、「玉
器」、「陶瓷器」等,這些在藝術史領域中會被討論的品項/對象之歷史。但是關
於「工藝美術」這個名詞的出現或使用,大多認為理所當然無須解釋,少見有進
一步的定義。在討論工藝美術的研究範圍之前,本文想對「工藝美術」先進行定
義的簡單討論,再依此定義來說明本文觀察的對象。

林聖智在回顧中國美術史學史時,提到滕固的《中國美術小史》(上海,商
務印書館,1925)中,用「美術」指稱繪畫、雕刻等作品,而「藝術」則是用來
對作品進行評價,因此,「藝術」雖為中國傳統文獻中就可見到的名詞,在此被
賦予新意,且其涵蓋範圍較大。4 約在同時代出現的「工藝美術」一詞,可能也
是在這樣的概念下被提出來。王正華討論羅振玉和器物學的文章則指出,「工藝
美術」一詞最早出現在姜丹書的著作《師範學校新教科書美術史》(上海,商務
印書館,1917 年)中,涵括了陶瓷、青銅、玉器、漆器與織繡等;姜丹書的分類
企圖將具有「功能性」的藝術品全歸之「工藝美術」,來自西方藝術傳統對於非
功能性精緻藝術「美術」(fine art)與「工藝美術」之別的基本假設,亦與當時文
物、文化遺產等概念出現有關。5 從目前可見的中文著作來看,這樣的分類結果
大致是目前中國藝術史研究領域中對「工藝美術」的定義及定位,具有「功能性」
或「實用性」成為工藝美術作品的決定性要素。或說「美術」是一個相對廣泛的
用詞,泛指繪畫、書法、雕刻、建築等作品,而「工藝美術」則是其中具有「功
能性」或「實用性」的一個類別。這樣的分類或認識,顯然有後見之明的疑慮。

2
Wang, Cheng-hua, “Whither Art History? A Global Perspective on Eighteenth-Century Chinese Art
and Visual Culture”, The Art Bulletin, 96:4, pp.379-394.
3
“Global Jingdezhen: Local Manufactures and Early Modern Global Connections” project, carried out
jointly by Anne Gerritsen and Stephen McDowall(The AHRC-funded research project, 01-01-2009 to
01-07-2011). 該計畫討論中國陶瓷在十三到十八世紀的製造、設計、外銷及消費上皆有很大的
改變和進展,這些改變和進展到後來,深遠地影響了世界很多其他地方。
4
林聖智, 〈反思中國美術史學的建立--「美術」 、「藝術」用法的流動與「建築」 、 「雕塑」研究的
興起〉, 《新史學》 ,23-2(2012),pp.159-202.
5
王正華, 〈羅振玉的收藏與出版: 「器物」 、「器物學」在民國初年的成立〉 ,《臺灣大學美術史研
究集刊》31 期(2011),頁 300。

50
6
礙於篇幅,本文不擬在此對中國「工藝美術」
、「功能性」
、「實用性」等用詞在
二十世紀初之建構進行更深入的探討,留待未來再做進一步的申論。

具體來看,現在被歸屬於中國「工藝美術史」的研究對象,從材質而言,包
括青銅器、玉石器、陶瓷、竹木牙角雕刻、漆器等,有時也包含織品。1980 年
代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編輯的《中國美術全集》(錦繡版)中,主要分成《繪
畫篇》21 冊、《雕塑篇》13 冊、《建築篇》6 冊、《工藝美術篇》12 冊、《書法篆
刻篇》7 冊、等篇目。工藝篇的內容為:陶瓷、青銅器、玉器、漆器、印染織繡。
7
而 2006 年北京出版的《中國美術全集》中,原屬工藝美術部分有更細的分項(第
36-38 冊),陶瓷、青銅器、印染織綉、漆器、玉器、金銀玻璃琺瑯器、竹木牙角
器和民間玩具剪紙皮影等。然我們注意到,除了分項更細外,篇章直接依其項目
編輯,而不再使用《工藝美術》作為分類的大項,且其中新增的民間玩具、剪紙
和皮影,是過去未見的類目。8 把地方的民間技藝亦放入《美術全集》中,更見
「美術」範圍的擴增,或也是現代中國受到社會主義思潮影響下的結果。

另一方面,前述歸屬工藝美術史範疇的作品,也經常以「器物」作為統稱,
而兩岸的故宮博物院設有「器物處」(國立故宮博物院)或「古器物部」(故宮博物
院)的研究與保管/典藏分屬部門。王正華注意到,在近代中國的脈絡中,它們或
許是平面和立體作品的差別。他提到,羅振玉在二十世紀初以「器物」相對於「書
畫」來指稱我們今日泛論的陶瓷、青銅、玉器、漆器等,而織繡則被放入書畫領
域,立基於:一、有金石學淵源而來的考古文物中的「器物學」;二、以二維、
三維概念來區分平面的書畫與立體的器物。9

因此,雖然近來中國藝術史關注的熱門研究議題及展覽,經常是跨越原有的
材質、形式分類的綜合性研究,例如清宮藝術、墓葬研究等,將書畫、器物等作
為都視為是文物來綜合探討。不過考量與其他撰文者的分工,以及論述上的方
便,本文仍採現行工藝美術史/器物史分類來進行調查分析,不過,依議題取材
時,可能會與書畫類別有所重疊,在此說明。

2. 調查方式

中國工藝美術史/器物史研究熱門與前瞻議題主要調查的資料(使用資料來
源),國外的部分主要為歐美學界 2006-2015 年之間重要的期刊、國際學術會議(例
如國際藝術史年會、AAS 年會),各大博物館的展覽及圖錄。書籍方面包括主要
學者的論著,以及亞洲研究學會(AAS :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美國大學藝
術學會(CAA: College Art Association)選出的得獎著作。日本學界的部分,主要是
各大博物館展覽及圖錄,學術會議及出版品主要以日本東洋陶磁學會、貿易陶瓷

6
「功能性」或是「實用性」能否作為所謂「工藝美術」品的考量非常值得商榷,這樣的分野,
事實上也是受到西方近代藝術史論述發展的影響。即使是西方所指(Fine Art,非功能性的精緻
藝術),也是近代才出現的概念。無法否認的是,近代之前所謂的藝術,原來都具有「功能性」,
那些被放入教科書、近代之前的藝術作品,例如希臘神廟、埃及金字塔、壁畫、雕刻等。所以,
應該是說,在近代之前,我們今天認為的藝術品都或多或少具有功能性,而在功能之外,對審
美有所追求的人造物都可以屬於我們討論的範疇,只是對審美的追求在精神上或品味上有所區
別,作品的藝術表現有品質的區別。
7
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 《中國美術全集》(台北:錦繡出版社,1989)。
8
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 《中國美術全集》(北京:人民美術,2006)。
9
王正華,〈羅振玉的收藏與出版: 「器物」
、「器物學」在民國初年的成立〉 ,
《臺灣大學美術史研
究集刊》31 期(2011),頁 300。

51
學會為觀察對象。國內的部分主要觀察對象為藝術史研究所碩博士畢業論文,科
技部補助的專題研究計畫、藝術學門主要期刊《台大美術史研究集刊》
、《故宮博
物院學術季刊》、《藝術學研究》等。

以下針對已蒐集資料的部分內容進行分析,分為國外、國內兩個部分進行分
析,供學界參考。相對於鉅細靡遺的描述,取而代之的是,選取值得注意的動向
進行重點介紹。此外,如前所述,有時候,單獨抽出工藝美術史/器物史領域的
研究意義不大,因為它們經常被包括在綜合性、跨材質的討論或展覽中,尤其是
近來有越來越多這樣的傾向。

三、 國外熱門議題

1. 歐美

歐美關於工藝美術/器物史研究的重要走向,主要是對視覺文化、物質文化
及全球史脈絡研究的因應。例如 2007 年由 Barbieri-Low, Anthony Jerome 所撰寫
的 Artisans in Early Imperial China(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07)(CAA、
AAS 得獎),對於文獻缺乏的中國秦漢時期,使用實物本身作為直接證據,來論
述當時的工匠及相關脈絡,並注重以物質文化的角度來檢視這些原始材料。
Martin Powers, Pattern and Person: Ornament, Society, and Self in Classical China,
2008(AAS)亦以考察文獻缺乏時代中之實物證據,藉由分析早期青銅器及相關器
物上紋樣的轉變,推測視覺關注重點的變化,推及當時社會的變遷。Ko, Dorothy
的新書 The Social Life of Inkstones: Artists and Scholars in Early Qing China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16) (CAA)則從豐富文獻及物質文化角度的檢
視,以當時的製硯名人顧二娘作為切入點,提出硯台的社會史,考慮其中可見的
文人、藝匠之互動網絡。

Dagmar Schafer 的 Crafting of the 10,000 things: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1) (AAS 獎
項)。Dagmar 是科技史學者,不同於以往從技術史、產業史的角度討論明晚期宋
應星的《天工開物》一書,從明晚期的歷史脈絡來梳理該書之成書動機,強調地
方官員應當重視產業技術,但其著眼點並不在技術本身的討論或研究,而是想將
地方產業、技術併入儒家士人的宇宙觀中。此外,由 Dagmar 主導、馬普基忌諱
科技史部門與北京故宮博物院合作的兩期計畫(宮廷與地方、宮廷機器) 以深具
議題性的角度,切入清宮藝術與文化的研究,在一片清宮藝術研究熱潮中,讓人
耳目一新,帶出許多過去未曾注意到的面向。

跨材質、跨領域的綜合性物質文化研究,最受注目的應該是以巫鴻(Wu Hung)
為領導的新墓葬藝術研究(相對於傳統的墓葬藝術研究),The Art of Yellow
Springs: Understanding Chinese Tomb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10)
一書中揭示,我們應正視中國墓葬的本質,不應將來自墓葬的物品獨立於喪葬文
化的脈絡之外、視為審美對象(aesthetic objects) ,而應將這些隨葬品放在完整的
墓葬脈絡下檢視,並且「將分析框架建立在一切人工製品的三個本質要素之上:
空間性、物質性和時間性」,重建墓葬藝術的本質和基本目的。另一本 CAA 得
獎著作也採取類似的研究取徑,Hong, Jeehee, Theater of the Dead: A Social Turn in
Chinese Funerary Art, 1000–1400(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16)

52
(CAA)。可見巫鴻在開創新的研究取徑上的影響力。

前述由 Jessica Rawson 主導策畫的 Evelyn S. Rawski and Jessica Rawson ed.,
China : the three emperors, 1662-1795 (London: Royal Academy of Arts, 2005)特
展,以「藝術品是如何建構、形塑君王的統治舞臺?」這樣的提問做為該展覽的
核心問題。2014 年大英博物館 Craig Clunas and Jessica Harrison-Hall 聯合策畫的
展覽, The BP exhibition : Ming : 50 years that changed China (London : British
Museum Press, 2014), 以及隨後出版的研討會論文集 Ming: Courts and Contacts
1400-1450 (London, the British Museum, 2016),旨在重新檢視全球史脈絡下明帝
國早期的文化與藝術,大多數的論文皆圍繞在視覺及物質文化的討論,研究取徑
亦與前面的清帝國特展相呼應。

Béatrice Quette, editor, Cloisonné: Chinese enamels from the Yua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New York : Bard Graduate Center,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1)是近
年來少數專門研究中國掐絲琺瑯的著作(展覽圖錄及相關論文),然除了關於掐絲
琺瑯製作技術、顏料、風格及年代的討論外,亦涉及功能、流通等文化史的討論。

在這樣的研究發展風潮下,Jonathan Hay 的 Sensuous Surfaces: The Decorative


Object in Early Modern Chin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12)可說是
獨樹一格。雖然看似延續物質文化研究走向而來,但是又企圖以中國晚期的鑑賞
文化出發,並結合實物找出理解中國物質文化特有的角度,可看出 Hay 勇於挑
戰,大膽與學界對話的決心。該書中使用跨材質的龐雜物質材料為基礎,企圖全
面檢視中國晚期(明晚期到清晚期)對玩好之物(decorative objects)(來自李漁的《閒
情偶記》)的鑑賞,希望可以藉由此書,提供學術界重新看待明清物質文化的方
法,並發掘更多的可能。他跳脫過去研究器物或鑑賞的框架,著重在工藝技術或
製作的生產面,或將物作為純物質性的被動載體,從作品出發,並利用文獻掌握
其社交、身分、技術或品味等面向,提出物的表面景觀(surfacescape)概念,將其
視為人與玩好之物視覺互動經驗的來源,也是製作者最關心的部分(想要呈現給
觀者甚麼樣的表面景觀,技術及工藝則都是在支持這個目標)。

2. 日本

日本方面主要調查的是指標性公私立博物館展覽圖錄,東洋陶瓷學會、貿易
陶瓷研究學會刊物論文,以及出版書籍等。我們可以觀察到,在基礎編年、風格
等藝術史基礎研究外,亦有往文化史延伸的傾向,包含鑑賞文化、收藏等文化史
議題的觀照,例如 2014 年向國立故宮博物院的「神品至寶」借展,就是很好的
案例,以及同時搭配展出的「日本人喜愛的中國陶瓷」。

另外一個現象是跨材質整合性議題發展,相當具有啟發性及前瞻性。例如以
「水」、「禪」等跨材質整合性議題有具體的深入研究進展,2015 年於東京的三得
利美術館首展的「水ー神秘のかたちー」特展,以水的信仰、神祇為中心,延伸
至與水相關的文學故事(聖地、理想世界)與禮儀,在器物、雕刻、繪畫上的視覺
展現。2016 年於京都國立博物館首展的「臨済禅師 1150 年 白隠禅師 250 年遠
諱記念 禅ー心をかたちにー」 ,集合臨済、黄檗兩宗 15 派的協力,展出包含禪
僧肖像畫、佛像、書畫及工藝,探討從印度的達摩祖師到中國的禪宗發展,傳入
日本後,由天皇、公家、武家擴展到一般民眾的禪宗思想,對日本社會與文化的
重要影響。兩個重要大展皆跨越原有的書畫、雕塑、神龕、建築、器物(陶瓷、

53
青銅、漆器、玉石雕刻、竹木牙角雕)、織品等材質區隔,討論「水」、「禪」的
印象、概念,整合視覺(形式、圖像)、物質(材質、表面質感)、內涵(意義)上的多
元呈現,重視脈絡大於作為一件藝術品鑑賞的本身,同時也回過頭來,深化原有
作品的基礎研究。

東洋陶磁史學會及其所出版的刊物《東洋陶磁》主要仍然以傳統的研究取徑
為主,著重陶瓷工藝風格分析、當代陶瓷製作、技術分析,新的角度或許在於對
東亞視角的強調,中、日、韓陶瓷研究的互相借鑑、交流;貿易陶瓷部分與貿易
陶磁學會有許多重疊,以研究日本國內出土的貿易陶瓷為主,旁及亞洲及世界各
地出土的貿易陶瓷新訊與研究。較新的課題可能是海洋史相關的內容,例如九州
國立大學野上建紀的西班牙大帆船貿易,由東南亞的菲律賓往東延伸到美洲、歐
洲的這條路線。

其它主要的刊物例如《陶說》,主要在報導東亞陶瓷的考古新發現、陶瓷史
新研究為主。其他常見的是主題性論文集的出版,主要關鍵字是生產、流通、消
費等,例如《陶磁器流通の考古学》(東京,高志書院,2013)、《染付、景徳鎮
とアジアの生産開始と流通》(東京,高至書院,2015)。

3. 中國

另外,有必要提一下中國的熱門研究議題,工藝美術/器物史相關研究數量
不勝枚舉,但相對較為突出的是清宮藝術研究。此與北京故宮的豐富藏品及世界
研究趨勢走向關係密切。1999 年澳門回歸中國之後,每年年底都有一檔北京故
宮博物院與澳門藝術館合作之展覽,從 1999 年年底開始至今都不間斷,例如 1999
年的康、雍、乾三朝盛世書畫器物精品展《盛世風華—北京故宮精品展》(澳門:
澳門藝術館,2000)、2001 年的中西繪畫交流展《海國波瀾--清代宮廷西洋傳
教士畫師繪畫精品展》 、2006 年年底以清初至清中期的宮廷文化面貌為題而舉辦
的《永樂文淵—清代宮廷典籍文化藝術特展》(澳門:澳門藝術館,2007)等等。
從展覽內容來看,大抵以清宮的藝術與物質文化為主(歷年展題可參見澳門藝術
館網站),經常跨越書畫、器物、文獻之分界;有時並發展出前瞻的議題,例如
2000 年的《金相玉質 - 清代宮廷包裝展》 ,即可視為回應物質文化研究的議題,
專門討論清宮講究的文物包裝。而北京故宮博物院本身,每年亦推出眾多展覽,
其中清宮藝術亦可算是大宗,2015 年為慶祝故宮博物院九十周年特別舉辦的《石
渠寶笈》 、《萬壽盛典》等特展,可說是近年關於清宮藝術相關熱門議題的一個高
潮展現。雖然具體內容尚未完全展現研究的成果,但是就議題的掌握來看,具有
前瞻性與未來性。

由美國蓋提基金會(Getty Foundation)贊助,北京大學與 Seton Hall 大學合辦


的研討會 Qing Encounter 及出版的論文集亦相對引人注目,10 收入的論文討論近
代早期東西交流中多元文化與物質(包含書畫、器物、文獻、建築等)面向,算是
集合近年熱門的東西交流議題以及流行思潮的一本論文集。

四、 國內熱門議題

10
Ding Ning and Petra ten-Doesschate Chu ed., Qing Encounters: Artistic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Getty Publications, 2015)

54
國內工藝美術/器物研究的熱門研究議題及研究取徑之發展,有幾點值得注
意。首先,研究內容範圍廣泛,然以大趨勢來說,清宮藝術研究為過去十年來最
熱門的內容,熱門課題則以近來迅速成長的文化交流議題最為熱門,其他議題包
含政治權力、收藏、復古、性別等。文化交流受到「文化相遇/文化碰撞」(cultural
encounters)方法論的影響,和以往的中西交流史或中外關係史研究的視角不同。
這個課題涉及到區域、文化邊界與文化交往,重視文化相遇中的誤解、接受與影
響。11 研究取徑的部分,如前所述,除了原有傳統的工藝美術史/器物史研究取
徑外,亦相當程度回應國際學術思潮的發展,擴及文化史的討論,視野也擴及東
亞或全球史的脈絡。然,值得注意的發展是,在這波學術思潮的擴充的同時,也
出現回到以作品為中心的呼籲,在過度重視視覺、物質文化討論的同時,希望將
焦點拉回藝術史核心的作品;或是在運用東亞或全球史脈絡的同時,能夠關注到
在地本身的主體性及更深入的理解。

1. 專書及期刊

專書可以分兩個部分來看:國立故宮博物院出版的展覽圖錄及其他學者專
書。展覽圖錄內容主要是以材質分類的各項工藝,例如玉器、陶瓷、青銅器、竹
木牙雕、織品等。跨材質、跨領域的大展及相伴的展覽圖錄、研討會論文集,則
以個別皇帝或朝代為主題則是近年的趨勢,例如《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台北,
國立故宮博物院,2009)、
《文藝紹興:南宋藝術與文化》(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2010)。其他學者專書的部分,則以前言中提及的謝明良及陳芳妹為例,由原來
的器物史延伸到文化史的研究,以及由中國擴及東亞的討論,在此不再贅述。

學術期刊的部分,以藝術學門及其他學門(主要是歷史)作為區分,共調查《國
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
《故宮學術季刊》、
《藝術學研究》、《民俗曲藝》
、《漢
學研究》
、《明史研究》、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中央研究院歷史與語
言研究所集刊》等主要期刊。這個調查中有幾個比較值得注意的現象,雖然清代
藝術可能還是佔相對多數,但是其他內容則相當分散,從史前到明代皆有,並未
側重某個時代。熱門課題有收藏、展示、禮器、復古等。

除以製作技術及風格為核心的傳統藝術史研究取徑外,受物質文化史研究的
啟發,工藝美術/器物史往文化史延伸,與書畫史、與歷史學門在許多課題上,
有更多的交疊之處。例如工藝美術/器物史中的文房研究,嵇若昕〈宋代書案上
的文房用具〉與何炎泉〈晉唐法書中的節筆現象與摺紙文化〉、〈澄心堂紙與乾隆
皇帝:兼論其對古代箋紙的賞鑑觀〉、白謙慎〈晚清文物市場與官員收藏活動管
窺:以吳大澂及其友人為中心〉及薛龍春〈工具、材料與王鐸的書作〉等文,似
乎就有許多可以對話之處。同樣的,因為向文化史靠攏,與歷史學尤其是社會經
濟史的討論有更多的交集,陳國棟、巫仁恕、王鴻泰、邱仲麟等人的著作也與藝
術史學門原本處理的材料有重疊之處。陳國棟〈內務府官員的外派、外任--與乾
隆宮廷文物供給之間的關係〉、巫仁恕〈乾隆朝地方物品消費與收藏的初步研究:
以四川省巴縣為例〉,與施靜菲〈乾隆朝粵海關成做之「廣琺瑯」〉、王竹平〈康
熙款與乾隆款浮雕琺瑯金碗的製作及其關聯性〉也都有可以對話之處,期待未來
我們會看到這樣的發展。

11
黃寬重等,〈歷史學門熱門及前瞻學術研究議題調查計畫(2010-2014)〉
,頁 6。

55
2. 專題研究計畫

研究計畫的分析以科技部補助的專題研究計畫為主要分析對象,另舉近年兩
個相關的整合型計畫為例,進行較深入的分析。科技部補助的個人專題研究計畫
中,鑑賞、收藏、保存(收拾、修復、包裝)、流通、消費、功能(使用)、交流是
主要的關鍵字。可見基礎的作品研究之外,涉及文化史詮釋的計畫逐漸佔相對多
數。

中研院獎助史語所石守謙召集成立「東亞文化意象之形塑」主題計畫,由跨
學門領域的角度來研究東亞的文化交流。該計畫及所舉辦的研討會中,提出所謂
「文化意象」這個新概念,用貫穿東亞的幾個重要主題(桃花源、瀟湘八景)作為
分析對象,討論中、日、韓藝術、文學、歷史中的共通性及差異性表現。其成果
表現在之後編輯的兩本論文集,石守謙、廖肇亨編,《轉接與跨界:東亞文化意
象之傳佈》、《東亞文化意象之形塑》。接著,由中研究文哲所廖肇亨及近史所劉
序楓提出類似主題的延續性計畫—「共相與殊相:十八世紀前東亞文化意象的匯
聚、流傳與變異」。關注的課題包含:港口文化的特質、具有文化表徵作用的學
派、機構與人物、文化表象模式與書寫範型、旅行研究、文化交流過程中的中介
與跨界。

另一個整合型計畫集合進行數位文化交流研究的藝術史學者,由科技部補
助、中研院近史所王正華召集推動的整合型計畫「多方觀照:近代早期歐洲與東
亞在視覺、物質文化上的交會互動」。成員涵蓋中研院近史所、台大藝術史研究
所、台師大藝術史研究所、清華大學歷史所、中央藝術史研究所、輔仁大學歷史
系等機構。研究範圍包括地圖、民族圖譜、壁紙、玻璃儀器與庭園設計圖樣等視
覺材料與物質文化;以「近代早期」為時間框架,也是考慮到在全球史的觀點下,
交流史的研究可有新的取向。為該領域開拓及深化扮演平台的角色,設有計畫網
站,活動以小型座談會及讀書會為主。目前未見有論文集,以參與成員個別發表
文章看來,其成果多與全球化世界的多層次網絡下,定位歐洲與東亞之間視覺文
化與物質文化的交會互動有關。2013 舉辦 “Interactions in Art: East Asia and
Europe, 1600-1800”工作坊,2014 年與海德堡大學合辦 “EurAsian Objects: Art and
Material Culture in Global Exchange, 1600-1800”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正在編纂當
中。

3. 國際研討會

近十年藝術史相關國際研討會以跨材質、跨領域之議題式討論為主流,文化
交流為最熱門的討論議題(例如輔仁大學每年舉辦文化交流為題的國際研討會、
國立故宮博物院近年舉但的幾場大型國際研討會亦皆以文化交流為題),物品流
通、媒介、行動者、匯聚為當中主要之關鍵字。以內容觀之,清宮藝術研究為顯
學,例如國立故宮博物院經常透過結合博物館特展方式舉辦清代康熙、雍正與乾
隆朝的圖像與視覺文化研討會,例如 2009 年故宮主辦的「兩岸故宮第 1 屆學術
研討會:為君難-雍正其人其事及其時代」。帝國的國際化發展、皇權與文化藝
術的密切關係、以視覺材料形塑帝國、宮廷與地方的互動等議題,則是幾個清宮
相關的研討會中的主要議題, 2009 年台大藝史所主辦的「乾隆宮廷藝術」研討
會,前述 2011 年台大藝術史研究所舉辦的「宮廷與地方:乾隆時期之視覺文化」
國際研討會,以及 2011 年中研院近史所舉辦的「異國奇珍:清宮之舶來品與皇
權工作坊」等。

56
此外,我們也注意到,有些研討會討論的範圍從中國擴及東亞、亞洲,例如
2012 年「東亞文化意象之形塑--觀看、媒介、行動者」國際學術研討會、2013
年的 “Interactions in Art: East Asia and Europe, 1600-1800”工作坊、2016 年的「中
國陶瓷史研究取徑: 亞洲觀點」。或是從藝術圖像、作品本身擴充到視覺文化的
討論,例如台大藝史所 2011 年舉辦的「宮廷與地方:乾隆時期之視覺文化」國
際研討會,同一年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與中央大學視覺文化中心合辦的「2010
視覺與文化識讀國際研討會」,強調視覺藝術的社會文化史。此外,少數研討會
涉及物質文化、圖像、性別之討論,例如 2014 年中研院近史所舉辦的「物品、
圖像與性別」研討會。

4. 博碩士論文(以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為例)

工藝美術史/器物史的博碩士論文(73/15)相較於書畫領域(73/36)、臺灣美術
(73/13)、佛教美術(73/8),數量較少。台大藝史所近十年的博碩士論文仍以藝術
史核心的作品研究為主,討論工藝技術、風格演變及樣式發展,並旁及文化交流
及區域特色。領域方面以清宮藝術之數量相對較多(6/14),也首次出現以臺灣工
藝為主題的論文。不過,可以見到相較於過去,有許多新面向的發展。例如青銅
器方面的論文也從青銅鑄造工藝技術往周邊工藝延伸,例如紅銅鑲嵌、藍綠寶石
鑲嵌;時代也跳脫以三代為主的討論範圍,開始關注宋代以後的晚期青銅器發
展,探討工藝、風格、甚至復古概念與收藏史等的問題。又如在陶瓷與其他工藝
的部分,紋飾的討論不再只是圖像學式的意涵探討,而是作為風格分析的重要部
分被重新利用,用來觀察文化交流的軌跡,或是用來釐清確切的生產時代。

五、 熱門與前瞻議題

1. 回顧

回顧過去十年來中國工藝美術史/器物史研究領域的熱門方向,除了持續原
有的研究取徑以作品的製作技術、藝術風格表現,並結合相關文獻材料進行產地
與時代脈絡的研究外,在領域的深化及擴展的發展上,我們看到兩個主要的熱門
發展方向:

一、由以製作面的討論(在關注工藝技術、風格等器物製作生產面外),延伸
至對器物功能、使用脈絡、消費層面及其他文化史相關議題(收藏、鑑
賞、流通)的討論,並得到較大的收穫(或多或少受到物質文化研究的啟
發),並將視野由中國擴及亞洲。此發展方向的主力是藝術史訓練出身
之學者,尤其是相對具有開放及寬闊視野的學者。

二、與歷史學界「全球史轉向」發展密切相關: 探討工藝美術品/器物的脈絡
轉向更多跨文化交流、亞洲的視野,甚至全球史的架構。12 這個部分
在藝術史學者之外,也有很多歷史學者或文化研究學者之參與。「全球

12
王正華 2015 年發表十八世紀中國藝術史研究的回顧中,即對 Robert Nelson 提出藝術史研究的
「全球史轉向」(Global Turn)提出回應,利用宮廷與地方兩條線的研究發展,總結出十八世紀
全球史視野下的中國藝術發展。Wang, Cheng-hua, “Whither Art History? A Global Perspective on
Eighteenth-Century Chinese Art and Visual Culture”, The Art Bulletin, 96:4, pp.379-394.

57
史轉向」將藝術作品視為「文化物品」,13 或許在近年來藝術史引進文
化研究的著作不少見,但是能結合生產技術、視覺形式與使用脈絡,觀
察出不同風格形式之藝術品或不同技術所製作之藝術品對社會發揮的
作用,還有值得發揮的空間。14

2. 前瞻

前瞻東亞工藝美術史/器物史領域未來一定得面對的新發展,最重要的部份
在於對物質文化及全球史脈絡研究的因應。工藝美術史/器物史研究對於產造及
使用功能等資訊的掌握原本就與考古材料息息相關,而其特別著重物質性的觀
照,以及陶瓷、織品等作為跨區域流通的大量商品特質,恰恰與近年來人文領域
學術思潮中注重的物質文化研究及全球史脈絡不謀而合,例如前述英國 Warwick
University 大力推動的全球史大型計劃中,就有 “Global Jingdezhen”, 15 “ Global
Textile”這些與亞洲工藝美術密切相關的子計畫,這些計畫的成果也在前兩年陸
續發表。16 此類原本不屬於傳統工藝美術史領域、具有相對宏觀史觀討論的加
入,對工藝美術研究史而言,帶來甚麼樣的契機?還是危機?未來的研究走向,
會逐漸被淹沒在物質文化或全球史研究的洪流中?還是可以倚賴工藝美術研究
原有的紮實基礎,在這波風潮中吸收養分,在未來有更深化的研究質量提升?這
是工藝美術史/器物史領域學者未來必須面對的考驗。在此之間,也有基於學思
潮過於相理論偏斜的憂心,而提醒我們注意以作品為出發、為中心的討論。例如
美國 Mellon Foundation 支持的學界與博物館合作的工作坊,或是臺大藝術史研
究所的學術研習營等。這些新發展帶來另一種聲音,也提醒我們這兩個方向之間
如何能夠拉近彼此的距離、合作,創造雙贏;而非各走各的路、彼此誤解、沒有
對話。

此外,在議題內容方面,隨著對作品本身的重新關注,紋飾作為工藝美術/
器物作品上重要的構成部分,相對具有發展的潛力,是值得再繼續開發的前瞻領
域。過去多年的討論多關注在圖像學式的意涵探討(例如吉祥意味),近年來的研
究作為作品風格分析的重要部分被重新檢視,用來觀察文化交流的軌跡,或是用
來釐清確切的生產時代。然而,紋飾本身亦有其自身之發展軌跡、可作為對象本
身來進行深入探討,個別母題內部結組與向外構築(紋飾母題、整體結構與器物
形式)之分析角度,可以充實藝術史學門對作品基本風格之掌握。Hay 提出作品
的表面景觀(surfacescape),所論及之表面裝飾與肌理,以及製作者(目的)與觀者
(感受)之綜合考量,可說為過去少數學者稍有觸及、卻未能有系統性發展的重要
議題,提供了一個突破點。使得相關文字材料缺乏的工藝美術/器物領域,亦有
深入討論製作者、作品與觀者之間互動的可能性。

因此,建議未來國家在推動前瞻研究發展時,對於奠基於以實物出發的紮實

13
例如王正華在〈傳統中國繪畫與政治權力ー一個研究角度的思考〉一文中,將跨界於藝術史、
歷史學與人類學等領域,將藝術品視為「文化物品」的研究觀點,著重在作品的生產與使用
脈絡,再至參與其中的政治權力之討論(王正華,〈傳統中國繪畫與政治權力ー一個研究角度
的思考〉 ,《新史學》,第 8 卷第 3 期(1997),頁 161-216)。
14
Jonathan Hay, “Toward a theory of the intercultural,” Anthropology and aesthetics, Res 35 Spring
1999, pp.5-9. 另外他也提到,對於運用 cultural studies 在藝術史研究的脈絡之爭論,可參見
Thomas Crow, in October 77(Summer 1996): 34-36。
15
參考註 3。
16
例如 Journal of World History, Volume 23, Number 1 (March 2012)的 Global China 特刊。

58
研究與全球史研究接軌的研究計畫,或可以加以鼓勵。前術研究回顧中一個值得
注意的現象是,工藝美術史/器物史研究訓練出身學者的研究偏向作品風格及相
關紮實資料的掌握,而由歷史(東亞史)跨足全球史議題學者的研究偏向議題式、
大視野的操作,從目前的現況來看,雖然兩者皆開始有靠攏的傾向,但兩者之間
對話仍然十分有限。這個或許是未來可以著力之處,如何讓原有東亞器物研究的
堅實基礎,與新興的物質文化、文化藝術史,甚至全球史研究具體接軌。這個部
分或許臺灣的學者具有一定的基礎優勢,且不僅是器物研究,書畫及藝術史其他
次領域(如墓葬研究、紋飾研究),亦可有同樣的發展模式。

再者,建議科技部人文處可以邀請具分量的學者主持大型整合型計畫,以現
有的資源進行不同單位及不同學科的跨領域合作,與學院中的教學、研究方向相
互配合,並能放寬限制邀請國外相關領域學者一同建立國際跨領域研究計畫。以
宮廷與藝術課題為例,如能尋求國外研究東亞(日本、韓國)宮廷藝術學者,甚至
研究歐洲宮廷藝術學者一起合作,不但能探討宮廷藝術的共通本質(宮廷贊助)、
可能的交流(某些時期),並呈現因各地文化差異而形成的特殊性現象。

最後,在全球史的視野下,在世界的藝術史學領域中努力保有臺灣學界優勢
的同時,導出具有臺灣主體性或特色的前瞻性研究,也是值得進一步思考的問
題。建議可以利用臺灣原有對亞洲工藝美術/器物研究的紮實基礎,延伸到臺灣
近現代設計史/工業發展,進行地方材料的調查及深化。一方面以近現代工藝或
器物本身的性質作為架構,按照其工藝的類別或器物的質材進行之基礎研究,延
伸近現代工藝美術的相關議題研究(例如東西工藝交流、科學與藝術、奇品收藏
室與博物館等);其次,由藝術風格與思潮、相關藝術與工藝運動及活動為角度
來切入,例如新藝術運動、民藝運動、萬國博覽會等課題方向,討論這些思潮與
相關活動、制度對工藝美術/器物發展的影響。如此一來,由臺灣工藝美術史角
度出發,可延伸至中國、日本近現代工藝、民藝運動、近現代裝飾與設計史、明
治與昭和時代的產業運動與文化遺產,歐洲的近現代工藝、建築、新藝術運動、
藝術與工藝運動,以及萬國博覽會、產業革命等。在進行這些議題以及如日本人
間國寶手藝之相關研究中,肯定了傳統與革新歷來一直是循環不息的主題,聚焦
於工藝如何在現代生存,探索傳統更寬廣的可能性。

我們相信,在釐清過去十年來熱門議題的同時,若能掌握學門未來前瞻發展
趨勢,有系統性、計畫性的發展,臺灣的工藝美術史研究仍可乘勢而為,保持優
勢,開拓發展的空間。

59
第二章 音樂學
A. 民族音樂學

民族音樂學熱門與前瞻議題
報告撰寫:呂心純
研究助理:程明

一、 研究背景與研究範圍

這次熱門與前瞻議題計畫首度涵蓋民族音樂學與音樂社會學兩個子學
門,不僅呼應了國際學界對這兩個學門的認可,也在前一期音樂學前瞻議題
研究報告的範疇之外,提供了不同音樂學術視域的補充。本章聚焦在民族音
樂學。此學科從 19 世紀末的比較音樂學發展迄今,歷經了不同階段的變革,
也在全球不同地域結合當地對音樂的認知與學術氛圍,開展出各自的特色。
不過長期以來,民族音樂學仍以北美與歐陸兩大知識體系作為推動其發展的
重心,並引領著熱門與前瞻議題的動向。

邁入新世紀以來,此發展尤為顯著,隨著學科內外部權力版圖的消長,
以及國際學會與研究群組織的興盛蓬勃,北美與歐陸兩大體系開啟了愈發深
廣的整合及妥協空間。同時學者們在切身經驗裡,面對著當代科技所帶來的
莫大影響(例如急速進展的音樂載體開發與新形態的音樂傳播平台)、移地田
野研究經費的侷限、以及人口與文化的快速流通等現象;再加上也觀察到,
音樂行動者應對災難、戰爭、傳統衰亡、生態劇變及人權問題所帶來的浩劫
時,從中發展出無限的創造力與應變策略。諸多種種,使學者自覺一股學術
責任,強調學科必須按當代現狀而進行學理上的改革,另也背負著一股社會
責任,使之在社會參與上有所回應。於是,民族音樂學在過去十年間
(2006-2015) 便有了前所未有的變化,標示著劃時代的意義。

在上述背景下,這份報告以北美及歐陸兩大民族音樂學發展重心作為分
析的開端,嘗試從近期學科內部的整合與妥協中,梳理出近來趨勢;並從國
際間各大相關出版品,整理出相應這些趨勢的熱門議題。接著把焦點轉向民
族音樂學界最具指標性的兩大國際學會,主要關照其底下附屬研究群的發
展。1 就議題的代表性而言,由於這些研究群都是自發性的學術組織且開放參
與,因此新設立的研究群可作為當代性與前瞻性的指標,透過匯整這些研究
群的探討議題、出版品與活動,可同時反映出此學科的近期發展。學會另設
有諸如大南亞音樂藝術、非洲音樂等區域研究群組織,足以顯見當代各地方
的學術區域整合現況,在某個程度上,這部分的討論也將彌補此份報告無法
含括到的地方民族音樂學趨向。

依循此脈絡,本報告接續討論 2011 年方才出版的〈牛津線上手冊〉音樂

1
這些經由學會提供多元平台所扶植的研究群,近幾年來活動旺盛,形成一股由社群成員共同開
展新興議題、加強學術與實務合作、培育新生代及響應社區培力活動的積極力量。

60
系 列 , 以 及 統 整 三 份 國 際 指 標 性 期 刊 的 熱 門 議 題 (The Journal of
Ethnomusicology、Ethnomusicology Forum 與 Asian Music)。最終將回歸關注
國內的學術動態,探討並反思臺灣民族音樂學議題的發展走向。必須一提的
是,囿於篇幅及本人能力所限,本報告無法全面性做地毯式的爬梳彙整,僅
止於前述學術脈絡下前瞻與熱門議題的探討。

二、 國際民族音樂學近期的發展背景及其熱門議題

21 世紀以降,向來由北美學界引領的民族音樂學,因受到歐陸反思學潮
的影響而有了翻轉,開啟以歐陸為首、尋求北美與歐陸兩方學科統一的熱議。
此背景在於,新世紀之交隨著新興全球霸權所重劃的歐洲新秩序,歐陸民族
音樂學掀起了一股學科改革的熱潮;這股熱潮,一方面受到 1980 年末以來席
捲歐洲的「新音樂學」 2 運動的啟發,歐陸的民族音樂學先驅(特別在英國)
開始發出批判,質疑北美民族音樂學在理論與研究方法論上的停滯不前,並
伸張對學科典律改革的訴求,激發了學界對「『舊』與『新』民族音樂學」的
爭辯。 3

另一方面,有鑑於 1950 年以來,北美一直被視為民族音樂學的發展重心,


歐陸學者原本希冀透過引導知識變革的「新音樂學」,能有助於重塑過去音樂
學受啓蒙運動影響所構築的知識現代性,4 催生出一個歐洲現代性的新局面,
並透過音樂學科的再統一, 5 使民族音樂學的重心重返歐陸本土。然而 2001
年打破全球秩序的 911 事件,使得歐陸學者意識到國際間權力宰制的高度複
雜,促使他們從更寬廣的視野重新審視跨學科的價值與實質內涵,轉而強調,
「多元、複數的民族音樂學與現代性」(ethnomusicologies and modernities) 才是
形塑本學科的文化力量。6 換言之,他們回到歐洲本土但卻不宣稱以歐洲為統
一的新興學科霸權,而是主張在歐洲內部存在著不斷變動的多元現代性。

這個多元民族音樂學與現代性的理念,促生了 Europea: Ethnomusicologies


and Modernities 這套叢書的發行,著重從歐洲觀點與歐洲經驗來進行音樂民
族誌的研究,已出版的熱門議題包括有:被主流學界長期遺忘的歐洲樂種;7 歐

2
請參考楊建章,2006,〈音樂學熱門及前瞻議題〉,《藝術學門熱門及前瞻學術研究議題調查計
畫》調查報告,國科會人文學研究中心,頁 462-74。
3
這股思潮的濫觴,源自「英國民族音樂學論壇」(British Forum for Ethnomusicology) 在 2001 年
舉 辦 為 期 一 天 的 年 會 主 題 「 新 ( 民 族 ) 音 樂 學 」 (New [Ethno]musicologies) 之 下 的 激 辯
(2001/11/7)。當時參與的學者有 Henry Stobart, Jim Samson, Tina Ramnarine, Barley Norton, John
Baily, Robert Kwami, Martin Clayton, Nicolas Cook, Philip Bohlman, Abbi Wood, Johnathan Stock,
Julie Brown, Gerry Farrell, Caroline Bithell 和 David Treece.
4
Adler, Guido. 1885. “Umfang, Methode und Ziel der Musikwissenschaft.” Vierteljahresschrift für
Musikwissenschaft 1: 5-20.
5
這裡所謂「音樂學科的再統一」,主要指歷史音樂學與民族音樂學之間的整合,以期回到十九
世紀末年歐洲「音樂學」的整體音樂研究系統。
6
Bohlman, Philip and Martin Stokes. 2008. “Series Editors’ Foreword.” In The New
(Ethno)musicologies, edited by Henry Stobart, vii-viii. Plymouth, UK: Scarecrow Press. Stobart,
Henry. 2008. “Introduction.” In The New (Ethno)musicologies, edited by Henry Stobart, 1-20.
Plymouth, UK: Scarecrow Press.
7
Koço, Eno. 2004. Albanian Urban Lyric Song in the 1930s. Laoire, Lillis Ó . 2005. On the Rock in the
Middle of the Ocean: Songs and Singers in Tory Island, Ireland. Bithell, Caroline. 2007. Transported
by Song: Corsican Voices from Oral Tradition to World Stage. Golemovic, Dimitrije O. 2010. Balkan
Refrain: Form and Tradition in European Folk Music. Plymouth, UK: Scarecrow Press.

61
洲境內與跨境的新音樂區域主體性、或新音樂概念;8 透過音樂來想像、經驗
與感受「歐洲共同體」; 9 民族音樂學自傳式寫作; 10 歐洲現代性建構與音樂
的角色;11 音樂傳統的當代復興;12 以及大眾音樂知識的問題化與概念化。13

這股思潮中的核心論題之一,在於審視民族音樂學與「新音樂學」、人類
學、社會學、流行音樂研究等其他學科之間的當代關聯性。由於這些學科程
度不一地涉入音樂研究,這一來,什麼是民族音樂學的特點(或問題),從而
使之成為一個學科、一個研究方法(抑或是一個處在主流音樂學之下的邊陲
領域)?均是跨學科積極討論的課題。Jim Samson、Michelle Bigenho 與 Fabian
Holt 分別從歷史音樂學、人類學及流行音樂學的本位提出精闢見解。 14

比如說,Samson 強調美學分析的歷史音樂學者批判,民族音樂學者對於
局內人視角與深入文化脈絡的主張,經常迫使他們在音樂美學論述的這條路
上顯得窒礙難行。不過對於類似的批評,北美民族音樂學者在過去已有不少
回應,除在方法論上重申獲取「雙重音樂性」(bi-musicality) 的重要性並宣揚
「主體突破」(subject breakthrough) 的可能外, 15 Peter Manuel 也透過文獻回
顧,說明民族音樂學所開發出的不同音樂美學觀點與形態。 16 可以說,北美
民族音樂學家依舊站穩其學科理論與方法論,從中堅持此學科的主體性。或
許會令他們振奮的是,近年來其他學科也十分重視這個學科,紛紛將其研究
取徑發表在主流刊物上,像是民族音樂學對於聲音及歌樂表演的研究觀點,
就被倡導應用在人類學研究上; 17 在國內,本人的拙作則強調運用民族音樂
學的共樂、互為主體與多元自我的多重概念,來達到人類學及心理學者對研
究對象的共感。 18

歐陸期刊對這類跨學科議題亦做出響應,Ethnomusicology Forum 近期發


表的 Screened Music: Global Perspectives (2009)、Ethnomusicology and the
Musical Industries (2010) 與 The Ethnomusicology of Western Art Music (2011)

8
Stokes, Martin and Philip Bohlman (ed.). 2003. Celtic Modern: Music at the Global Fringe. Cooper,
David and Kevin Dawe. 2005. The Mediterranean in Music: Critical Perspective, Common
Concerns, Cultural Difference. Levi, Erik et al (ed.). 2010. Music and Displacement: Diasporas,
Mobilities, and Dislocations in Europe and Beyond. Plymouth, UK: Scarecrow Press.
9
Tragaki, Dafni. 2013. Empire of Song: Europe and Nation in the Eurovision Song Contest. Plymouth,
UK: Scarecrow Press.
10
Nettl, Bruno. 2013. Becoming an Ethnomusicologist: A Miscellany of Influences. Plymouth, UK:
Scarecrow Press.
11
Bohlman, Philip. 2013. Revival and Reconciliation: Sacred Music in the Making of European
Modernity. Plymouth, UK: Scarecrow Press.
12
Lind, Tore T. 2011. The Past is Always Present: The Revival of the Byzantine Musical Tradition at
Mount Athos. Plymouth, UK: Scarecrow Press.
13
Keller, Marcello Sorce. 2011. What Makes Music European: Looking beyond Sound. Plymouth, UK:
Scarecrow Press.
14
Stobart, Henry (ed.). 2008. The New (Ethno)musicologies. Plymouth, UK: Scarecrow Press.
15
Titon, Jeff T. 1995. “Bi-musicality as Metaphor.”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Folklore 108(429):
287-97. Agawa, Kofi. 2003. Representing African Music: Postcolonial Notes, Queries, Positions.
New York: Routledge.
16
Manuel, Peter. 2011. “Ethnomusicology” in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Philosophy and Music, ed.
T. Gracyk and A. Kania: 245-50. New York: Routledge.
17
Weidman, Amanda. 2014. “Anthropology and Voice.”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43: 37-51.
18
呂心純,2014, 〈「多元自我」與「互為主體」 :一位緬甸古典音樂家的音樂自我建構〉 , 《同理
心、情感與互為主體:人類學與心理學的對話》 (劉斐玟、朱瑞玲主編) ,頁 157-206。台北: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62
等特刊中皆主張,當代已推展出一個更寬廣的音樂概念,強調它不僅是常民
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人文精神活動,更進一步賦予許多人生命意義、並成為社
會進程及政經動能中的重要一角。國際間也達到共識,認為民族音樂學作為
一個研究取徑,可在電影音樂、音樂實務、音樂檔案學以及西方古典音樂研
究等領域上,貢獻其研究方法與批判觀點。固然如此,但不同於北美學者對
於此學科主體性與認同的彰顯,許多歐陸學者主張呼應 Nicholas Cook 的論
點「我們現在都是『民族』音樂學者!」及 Laudan Nooshin 的批判性提問:
「我們仍需『民族』這個前綴詞嗎?」, 19 重申學科整合的價值。

換言之,北美民族音樂學者對於與歐洲「新音樂學」進行學科統一的變
革,似乎不如歐陸學者來得有企圖心。即使新世紀以來,不乏有重量級的北
美學者倡議這個改革理念, 20 但多數仍沿襲前一代以北美民族音樂學為本
位、持續借鏡其他人文社會理論的旨趣,舉凡人類學、音樂學、歷史學、社
會學、表演研究、文化研究與女性主義,皆被用來深化此學科自身的學理發
展 。 立 基 於 表 演 研 究 並 強 調 反 身 性 視 野 的 「 表 演 民 族 誌 」 (performative
ethnography)、 21 受到 1970 年代以後女性主義人類學啓發的「女性主義民族
音樂學」(feminist ethnomusicology) 等, 22 都是在歷經跨學科焠鍊後,於 21
世紀有了新發展,從而推動具厚實潛力的前瞻研究。

人文地理學的「文化聲景」(cultural soundscapes) 23概念,可謂近年來最


流行的取徑之一。24 其中,族裔聲景、學術聲景、數位空間與社會媒體空間,
還有都會聲景所展演的「聲音文明」(“sonic civilities”) 25 及聲音跨境流通的
「文化迴授」(“cultural feedback”) 26 等衍生概念,都是提昇聲景議題之思想高
度與深度的養料。

在這個階段,北美民族音樂學者也嘗試跨入新領域,鑽研新課題並延續

19
Cook, Nicholas. 2008. “We are all [ethno]musicologists now” & Nooshin, Laudan. 2008.
“Ethnomusicology, Alterity, and Disciplinary Identity; or ‘Do We Still Need an Ethno-?’ ‘Do We
Still Need an –ology?’ In The New (Ethno)musicologies, edited by Henry Stobart, 48-70 & 71-5.
Plymouth, UK: Scarecrow Press.
20
Shelemay, Kay Kaufman. 2001. “Towards an Ethnomusicology of the Early Music Movement:
Thoughts on Bridging Disciplines and Musical Worlds.” Ethnomusicology (45)1: 1-29. 以及
Bohlman, Philip. 2008. “Other Ethnomusicologies, Another Musicology: The Serious Play of
Disciplinary Alterity.” In The New (Ethno)musicologies, edited by Henry Stobart, 95-144. Plymouth,
UK: Scarecrow Press.
21
Wong, Deborah. 2008. “Moving: From Performance to Performative Ethnography and Back Again.”
In Shadows in the Field: New Perspectives for Fieldwork in Ethnomusicology, edited by Gregory
Barz and Timothy J. Cooley, 76-89.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2
包括:Weiss, Sarah. 2006. Listening to an Earlier Java: Aesthetics, Gender, and the Make of Wayang
in Central Java. Leiden: KITLV Press. Hahn, Tomie. 2007. Sensational Knowledge: Embodying
Culture through Japanese Dance. Middletown, CT: 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 Hayes, Eileen.
2010. Songs in Black and Lavender: Race, Sexual Politics, and Women’s Musi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Koskoff, Ellen. 2014. A Feminist Ethnomusicology: Writings on Music and
Gender.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23
楊建章,呂心純,2010, 〈音聲空間研究的全球趨勢與本土回應初探〉 ,《關渡音樂學刊》13: 77-96。
24
舉民族音樂學年會 (SEM) 的會議文章為例,2005 年主要論述地理、空間與地方,或相關文
化聲景的篇數共占 8%左右,而 2015 年則激增一倍,在總數近 400 篇會議文章中,共有 60
多篇討論此主題(約 16%)。
25
Peterson, Marina. 2010. Sound, Space, and the City: Civic Performance in Downtown Los Angeles.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26
Novak, David. 2013. Japanoise: Music at the Edge of Circulation.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63
本科理論的深化。「運動民族音樂學」在運動研究、聲景與物理學的結合之上
發展起來; 27 而聲學、物理學與認知科學的研究成果,也在近年來的聆聽研
究裡被大量援引。 28 醫藥民族音樂學則與醫學人類學、而生態(民族)音樂
學則與生態學息息相關,這些將在下列學會研究群的討論中詳細介紹。

三、 學會研究群所領導的研究趨勢分析

本節將聚焦當今民族音樂學界中,兩個歷史最悠久且最具指標性的學會
組織:國際傳統音樂學會(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Traditional Music,以
下簡稱 ICTM)與民族音樂學會(Society of Ethnomusicology,以下簡稱 SEM) ,
藉由回顧近十年間其附屬研究群的發展,進一步來瞭解歐陸與北美學界的近
期動態與熱門議題。 29

1. ICTM 之附屬研究群

學會總部設於歐洲,早期主要研究對象為歐洲古典音樂之外的民俗音樂
與舞蹈。如今這個對象的狹義概念已被鬆綁,轉向研究、實踐、保存與推廣
世界各種類型的樂舞藝術文化。30 ICTM 至今共計有二十一個研究群,其中可
大致分成跨文化議題導向及區域研究兩類。以下分述其近期的發展趨勢:

(1) 原歐洲本位的研究取徑逐漸朝向全球化

在跨文化議題方面,ICTM 在 2006 年以前所成立的研究群凸顯出民俗學


的 研 究 基 調 。 31 而 近 年 來 的 發 展 則 有 所 突 破 , 應 用 民 族 音 樂 學 (Applied
Ethnomusicology) 與視聽民族音樂學 (Audiovisual Ethnomusicology) 兩個研
究群的成立,正意味著,ICTM 逐漸與北美民族音樂學結合,成為共同推動全
球新興研究趨勢的一股力量。

應用民族音樂學研究群主張要跨出知識深化的學術本位,延伸到解決學
術脈絡之內與之外的任何具體問題,特別是討論如何使用民族音樂學知識來
影響社會互動與文化變遷,倡導學界的社會責任。2010 年更在主導此研究群
的 Klisala Harrison 和 Svanibor Pettan 疾呼下,與全球十多位學者偕同出版

27
Mihalka, Matthew W. 2012. From the Hammond Organ to “Sweet Caroline”: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Baseball's Sonic Environment. PhD dissertation. Graduate School of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Cooley, Timothy. 2014. Surfing about Music.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8
例如:Becker, Judith. 2004. Deep Listeners: Music, Emotion, and Trancing.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Erlmann, Viet. 2014. Reason and Resonance: A History of Modern Aurality. New
York: Zone Books. Gautier, Ana Maria Ochoa. 2014. Aurality: Listening and Knowledge in
Nineteenth-century Colombia.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29
儘管這兩個學會成立的時間相隔不久(分別成立于 1947 年與 1955 年) ,但兩者對於學術交流
的地理區域設定、以及對音樂研究的基本理念,卻反映出異質的內涵。
30
此番轉變後的特色,除了反映出 ICTM 吸納來自全球、各有不同研究專長的常務理監事以外,
也反映在兩年一度的大會地點與主題上:大會舉辦的地點不僅選在世界不同大城舉行,至今
從未重複,而且每年從舉辦地點(或該區域、該族群)挑選一至多個樂舞主題,讓與會者得
以對當地藝術文化有所瞭解,落實對世界各地樂舞的研究與推廣。
31
包括有民族舞蹈學 (Ethnochoreology)、樂器研究、傳統音樂歷史研究、表演藝術圖像學、音
樂考古學等。

64
Applied Ethnomusicology: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Approaches 一書。 32 近
兩年新發展的熱門議題則例如有音樂和殘疾 (music and disability) 與社會行
動主義等。

視聽民族音樂學的興起,則是有鑑於視聽媒體已成為當代學者從事田野
研究時不可或缺的輔助工具,因此這個研究群從研究、保存和傳播層面,提
出相關的前瞻課題與反思。例如視聽媒體在研究當中的應用,如何影響或改
變音樂的感知?還有使用視聽媒體的倫理規範、視聽媒體可發揮的功用,以
及在呈現上,視聽媒體何以分享研究成果等等。

在區域研究方面,2006 年後新增斯拉夫世界音樂、東亞音樂、東南亞表
演藝術、以及大南亞音樂藝術等研究群。 33 相較於前一個十年,這些新興研
究群雖定位在單一文化區,但因應全球知識、人口、資金大量流動與科技求
新求異的當代,併隨著跨學科所帶動的新興趨勢,因此研究觀點不再侷限于
單一區域內的音樂基礎研究,而是同時重視跨區域比較,視野轉向至離散、
貿易和跨界網絡的議題探討(後文將有補述)。貼近觀察後更可發現,由於主
流學界長期忽視這些新開發的區域,所以相關行動主義、邊緣化、賦能等主
題特別熱門,例如長期被忽視的某些南亞表演藝術形式 34 及東南亞民族音樂
學的行動主義研究, 35 類似研究的出現關乎學者的社區參與,亦響應了國際
上近來對學界參與社會改造的強力呼籲。

(2) 學術地緣政治的重塑與(再)反思

在地學者透過研究群的設立,得以強化區際合作,從而重塑區域的主體
性,以期在長期擁有話語權的西方觀點之外, 36 建立起與之抗衡的學術區域
觀點。近年來在東亞音樂學研究群當中所萌生的「東亞(民族)音樂學意識」
即是一例,這意味著,1997 年 Lawrence Witzleben 所倡議的「朝向多元文化
的民族音樂學」(Toward a Multicultural Ethnomusicology) 37 至今仍餘波蕩漾,
也激發出學術地緣政治的重塑。而原先即已設立的區域研究群,此時也發展
出成熟的區域主體論述,例如「非洲民族音樂學」 38 陸續出版了不少的相關
系列叢書 (African Minds Publishers 2007-)。

如此的權力地緣重塑,這兩年來也推動了另一波反思。2016 年東亞音樂
研究群即以「東亞民族音樂學?」(East Asian Ethnomusicologies?—強調複數
與問號)作為大會主題,引導反思「東亞音樂學界」這個概念的適切性,主

32
Harrison, Klisala, Elizabeth Mackinlay and Svanibor Pettan. 2010. Applied Ethnomusicology: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Approaches. UK: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33
在 2006 年之前,ICTM 分別成立非洲、地中海、東南歐、大洋洲、阿拉伯與突厥語系世界等
音樂文化區域研究群。
34
Sherinian, Zoe. 2016 (online version). “Activist Ethnomusicology and Marginalized Music of South
Asia.” In The Oxford Handbook of Applied Ethnomusicology, edited by Svanibor Pettan and Jeff
Todd Titon. Oxford Handbook Online: DOI: 10.1093/oxfordhb/9780199351701.013.13.
35
Beng, Tan Sooi. 2008. “Activism in Southeast Asian Ethnomusicology: Empowering Youths to
Revitalize Traditions and Bridge Cultural Barriers.” Muzikološki Zbornik 44(1): 69-83.
36
易遭在地學者詬病的有西方學界的東方主義與西方理論的不當使用。
37
Witzleben, Lawrence. 1997. “Whose Ethnomusicology? Western Ethnomusicology and the Study of
Asian Music.” Ethnomusicology 41(2): 220-42.
38
Nketia, Kwabena J.H. 2005. Ethnomusicology and African Music: Collected papers, Volume One:
Modes of Inquiry and Interpretation. Accra: Afram publications.

65
張它「不應該單被解讀為一個在刻板二元思維下、相對於諺語式與無形化之
『西方』音樂學界的概念,其實它也是一個與美英、歐洲及全球南方學界不同
趨勢不斷交織的場域—這個類別,最終它成為一個有問題的標籤」。 39

2. SEM 之附屬研究群

反觀 SEM 則以美國為中心。40 自文化人類學分支出來的美國民族音樂學


界,長期以來,其議題選擇、知識生產與論述方式不脫文化人類學的視角,
強調音樂作為人類表意文化的一個人文現象,可用來探索其所在的社會文化
脈絡。因此相較於 ICTM,SEM 年會主題較偏重於跨族群、跨地域的議題取
向,即使單篇研究仍多以單一族群作為架構基礎,但其視野卻關照跨境或全
球化現象,且旨在呼應跨文化理論,致力於理論的修正與深化,即便是以區
域概念為主導的研究群亦是如此。 41

過去十年間新創立的研究群當中,以議題為研究導向的研究群包括生態
音 樂 學 (Ecomusicology) 、 聲 音 研 究 (Sound Studies) 、 殘 疾 與 聾 疾 研 究
(Disability and Deaf Studies) 與聲樂研究 (voice studies)。以下從中提出三大新
趨勢並點明幾個前瞻議題:

(4) 貼近社會脈動並加強民族音樂學對公民社會的影響力

SEM 繼 2007 年國際音樂學學會 (International Musicological Society, IMS)


設立「生態批判研究群」(The Ecocriticism Study Group) 之後,也在 2011 年成
立「生態音樂學研究群」 ,兩者逐漸培養出一批共同關懷音樂、文化與「自然」
42
之間互動關係的學者。近年來在這批學者的促成下,已建立起一個知識與
實作聯繫的平台,目的在推動更深廣的相關合作,並支持環境正義與扶植在
地社群的建立。兩個研究群也共同舉辦「生態音樂學年會」,在跨學科之間的
知識生產交流之外,更呼應人們所面臨的當代環境,並深入災難所創生的危
機與音樂創造力等課題。同時藉由會議舉辦地點的特殊在地性,推動音樂學
者的社區參與,使之接觸並了解當地社群對於環境改變的多元因應之道。

這個研究群為了減低學者在參與年會時所附隨的環境破壞(飛機油量、
空氣與聲音污染、地球暖化等),也鼓勵學者以網路視訊代替親臨報告,致力
於 環 境 關 懷 的 具 體 實 踐 。 階 段 性 成 果 已 發 表 成 Current Directions in
Ecomusicology: Music, Culture, Nature 一書,議題廣涉當代作曲家與傳統音樂
實踐、政治化聲景、物質的可持續性與環境危機、在地環境與全球暖化、生
物音樂與聲響生態學等。 43

SEM 更是不遺餘力地推動學界的社會影響及社區參與。2010 年它啟動


了一個五年期的〈SEM 策略性計畫〉
,旨在 1) 增強公共領域對民族音樂學觀

39
引自第五屆東亞音樂學研究群大會官網
http://2016ictmmeataiwan.wix.com/home#!home/mainPage,於 2016/6/8 存取。
40
自創會以來,SEM 年會輪流於美國境內幾個大學城舉辦,且學會委員清一色為美國人。
41
過去十年間新創立的研究群當中,凱爾特音樂 (Celtic Music) 與日本表演藝術兩個研究群雖聚
焦單一族群,但著重在跨境文化的比較與跨文化理論的探析。
42
生態音樂學對「自然」一詞的定義,包括社會建構定義下的「自然」及物理環境等兩個類別。
43
Allen, Aaron and Kevin Dawe. 2015. Current Directions in Ecomusicology: Music, Culture, Nature.
New York: Routledge.

66
點的意識與理解;2) 增進此學科對公民生活與公共政策的貢獻;3) 促進此學
科在國際間的溝通與合作;以及 4) 健全美國 K-12 基礎教育、大學及研究所
高等教育的民族音樂學課程。計畫成果十分豐碩,值得關注的是,在有關公
民生活與公共政策的貢獻上,SEM 近年來每屆年會皆組織專題座談,商議重
要的全球議題並從政府決策方面提出建議,主題包括「音樂與公共政策:音
樂勞動的政治經濟」(2013)、「無形文化遺產對於田野地的影響」(2014) 等。
其次是,SEM 亦別出心裁地落實民族音樂學教育向下紮根計畫:隨著年會在
不同大城舉行,它為當地 K-12 教師舉辦世界音樂工作坊,並為國、高中學生
開設「民族音樂學日」(Day of Ethnomusicology) 或研習營。學者也不定期地
在美國各大學舉辦講座,更開辦「暑期民族音樂學校」,為不同領域的大學教
師設計一系列的民族音樂人文講堂。 44

縱觀而論,SEM 所採取的積極行動均以美國為本位。不過,2015 年它考


量全球人民福祉,破天荒地首次與 ICTM 合作辦會,會議名為 Transforming
Ethnomusicological Praxis through Activism and Community Engagement。這個
會議集結了多位全球民族音樂學界的思想前驅與行動主義者,並聯合公部門
裡對聲音與運動研究有共識的倡導人士,一同面對全球當前亟需解決的社會
與環境問題。

(5) 深化對聲音的跨學科研究

有鑑於長期傾向人類學研究視域的 SEM 過於偏重人與音樂文化的探討,


卻忽略了「聲音」與「聽覺性」(aurality) 在音樂研究的重要性, 「聲音研究群」
(The Interest Group of Sound Studies) 因此提供一個具多樣方法論與理論建構
的對話平台,進行聲音與空間、聆聽、聽眾研究、媒體與科技等相關研究。
此外更借此平台,促進民族音樂學和更多他領域進行跨學科思考,聲學、耳
學 (otology)、耳神經學 (neuotology)、城市研究、傳播學等都在跨際範圍之內。
2014 年會期間,此研究群舉辦了一個視聽藝術特展,深入探索聲音知識論與
聲音表演、聲音符號與聲響效果、以及聲音民族誌與聲音藝術兩兩之間的相
交關係,透過視覺空間與聲音媒介的各式互動,試圖開展具前瞻性的各式議
題。 45 學者對聽覺性敏感度的提升,同時也將研究觸角深入殘疾人士的音樂
文化與認同等各種潛在議題,於是便促成了「殘疾與聾疾研究群」的成立
(2015),最新研究成果已集結發表成書。 46

(6) 推動民族音樂學子學門的新研究領域

「應用民族音樂學」與「醫藥民族音樂學」(Medical Ethnomusicology) 為
SEM 過去十年間所協助推動的研究社群。這樣的學術認可,積極促生了此學
科底下的多個子學門。應用民族音樂學已在前述提及,故在此不加贅述。醫
藥民族音樂學研究群於 2006 年成立,涵蓋各種關於音樂、醫藥與文化之間的
跨領域研究,其所涉及的知識基礎與跨人文、社會與自然科學的相關議題,

44
引自〈SEM 策略性計畫〉於 2015/08/15 的進度報告。
45
展示的相交關係包括有「聲音在位」(sonic in-placements)、 「聲音位移」(sonic displacements)、
「聲音置位過程」(sonic emplacements) 與「聲音混位」(sonic mix-placements) 四類。
46
Howe, Blake at el (ed.). 2015. The Oxford Handbook of Music and Disability Studies

67
包括新物理學、哲學、心理學、社會學、認知科學、語言學與醫學人類學等,
當然也包括音樂、舞蹈等具有療癒能力的藝術形式。後繼學者更進一步成立
國際音樂與醫藥學會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Music & Medicine),並於
2009 年創刊 Music and Medicine,替此社群創立一個具凝聚力的對話平台。

四、 〈牛津線上手冊〉【音樂】(Oxford Handbooks Online in Music)

此系列充分利用網際網路的特點,打造了一個集合多個音樂學術領域的
知識網絡。特別就民族音樂學、或其他以表演各層面為研究主軸的學科而言,
線上的數位出版形式(包括影音)可以達到擴大知識傳播與深化理解的重大
成效。它為了打破學科界限並彰顯跨學科的研究本質,並不按音樂學科來分
類,而是以議題或音樂類型作為單元名稱,匯集相關文章後再發表成紙本的
《牛津手冊》,同時提供線上閱讀與上傳視聽資料,並持續更新相關內容。

1. 〈牛津線上手冊〉音樂系列的前瞻趨勢

此音樂系列從 2011 年創冊迄今,已發表共三十七個線上單元,總計有二


十九部的紙本巨冊, 47 每冊共收錄二十至四十篇不等的文章。儘管每篇文章
多少採取跨學科的研究方法或理論概念,這些手冊仍可依據官網所列的領域
而分成:歷史音樂學、48 民族音樂學、49 音樂理論、50 音樂教學法/音樂教育、
51
舞蹈、52 音樂科技,53 以及仍在建制中尚未有資訊發表的書籍這幾類。54 針
對這個音樂系列,下列提出幾個初步觀察:

(1) 具跨多元領域的特點

作為一種新型態的學術出版形式,〈牛津線上手冊〉本身就具備著前瞻趨
勢的特質—是種跨學科、跨學術地域、數位化及多媒體式的知識建制。在跨學
科方面,不僅是跨音樂與其他學科,如上所述,它也特別強調音樂子學門的
跨越,並透過不同單元之間的網絡連結,重申子學門之間的跨越與緊密性。
在跨學術地域方面,此系列不限於歐美音樂學界,而是收錄來自全球、可代
表各個議題的權威學者的最新研究。整體上,這些均充分顯示出此系列跨多
元領域的企圖。

(2) 科技議題的蓬勃發展

47
至此篇文章截稿的 2016 年六月為止。
48
包括歌劇、美國音樂劇、Sondheim 音樂劇研究、電腦音樂、電影音樂研究、新音樂文化史。
49
包括應用民族音樂學、醫藥民族音樂學、聲音研究、音樂復興、以及音樂與殘疾研究。
50
包括主題理論 (Topic Theory)、新黎曼 (Neo-Riemannian) 理論。
51
包括音樂教育(正規學校教育體制內與外共兩冊) 、音樂教育哲學、美國音樂教育的質性研究、
音樂教育的社會正義、孩童音樂文化。
52
包括舞蹈與流行視頻 (Dance and Popular Screen)、舞蹈與劇場、銀幕舞蹈研究。
53
包括個人行動音樂研究(共兩冊) 、互動式聲音 (Interactive Audio)、數位媒體中的聲音與影像、
新影音美學、音樂與虛擬性等。
54
包括歌唱、批判性即興研究(共兩冊)、視覺藝術的音聲與影像、音樂與世界基督宗教文化、
音樂審查、音樂理論概念、舞蹈與族裔性。

68
近年來科技的快速發展,促使科技相關議題的興盛,並重塑了「音樂」
的概念與定義。〈牛津線上手冊〉音樂系列當中與科技相關的手冊就有七部,
比例最高;值得注意的是個人行動裝置的崛起,這個主題本身佔了兩本書的
份量(理論方法與個案),可見其在當代音樂研究受到相當矚目。與此相關的
互動性聲音研究,其方法論上也出現新穎的課題,如機器的人工智慧學習、
聲音的具體化等;它一方面檢視「音樂創作者/觀眾」的區別與潛在的角色互
換關係 (creator-audience),另一方面也可視為改變現代音樂概念的驅動力。此
外,在不同領域的手冊中均出現有「電玩音樂」的研究,顯示休閒娛樂音樂
亦有跨領域上的研究價值。

(3) 採取更開放性的態度

在這些手冊中,音樂的載體與實踐行為/實踐者為研究的一線目標,研究
者也採取更開放性的態度,以尋求新研究對象的開發。比如說,《音樂與殘疾
牛津手冊》將殘疾問題化,深入殘疾/創傷表述、聽(看)見/聽(看)不見之
間等各式議題,生產出多個與生理、心理、情緒、智能、盲疾與聾人等相關
的民族誌研究,議題例如有「殘疾」如何被展演成為一個表演藝術作品、歐
洲古典音樂中的假肢與憂鬱等情緒表述、以及戰爭創傷與性別創傷後的音樂
表達等。此外,《醫藥民族音樂學牛津手冊》則是鼓勵開展傳統上看似全然無
關連的研究領域(如音樂與新物理學、認知科學與醫學人類學等),指出學者
應該從事對人類生命有正向幫助、甚至帶有治癒療效的知識研究。

2. 〈牛津線上手冊〉民族音樂學相關主題的前瞻議題分析

此系列手冊當中,與民族音樂學相關的主題共有五冊,應用民族音樂學、
醫藥民族音樂學、聲音研究及音樂與殘疾研究這四個主題,正符合前文受學
術社群高度矚目的研究領域,呼應了前述學會研究群的發展;而音樂復興
(Music Revival) 這個主題,近年來也經常出現在期刊文章中。整體說來,這
五冊皆屬此學科近年發展趨勢下的亮點;同時這些主題的成冊發表,反映出
它們不再只是零星散落在不同論述中的概念,而是儼然成形為獨立的子學門
及領域,從而各自衍生出紮實的理論概念、方法論與歷史發展,在個別的個
案研究中亦充分落實跨學科對話。 55

55
個別來說,《應用民族音樂學牛津手冊》利用二十多篇個案研究,深究應用民族音樂學所涉及
的課題,包括衝突、檔案保存、教育與移民的身份地位等。 《醫藥民族音樂學牛津手冊》旨在
建立醫藥民族音樂學作為一個獨立學科,並提出得以充分落實在健康科學 (health science) 與
療癒藝術之間,一個帶有創新思維之研究模組的轉變;其議題的延伸範圍相當廣,涵蓋各式
音樂、靈性與醫藥的傳統文化實踐。 《聲音研究牛津手冊》強調聲音是人類經驗的一部份,不
但可形塑並轉化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也影響其對世界的認知。這部手冊透過當代聲音與音
樂科技的傳播等一些個案,點出例如噪音污染、聽覺喪失、智慧財產權、隱私問題等等相關
課題。《音樂與殘疾牛津手冊》的中心主張是: 「殘疾是一種社會與文化的建構」 ,在這個基礎
下,收錄的文章因而對既有的殘疾研究進行批判,強調它們大多忽視音樂其實是殘疾得以被
建構的一個媒介。因此可以說,相關音樂的殘疾研究將有益於人們對殘疾文化的理解。 《音樂
復興牛津手冊》則檢視「復興」(revival) 作為一個理論概念、一個文化過程或一個轉型的媒
介,在面對 21 世紀的所發展出來的新議題動向,包括歷史重塑、文化承繼、原真性、再脈絡
化、文化建制、全球化與「後復興的遺產」(post-revival legacies),並強調以民族音樂學為本
位進行跨學科對話,試圖打造此研究領域的理論與方法論架構。

69
五、 國際指標性民族音樂學期刊近十年的研究趨勢分析

相較於學術社群的協力創造,個人獨立研究而產製的期刊論文可呈現出
更 為 具 體 及 細 微 的 研 究 趨 勢 動 態 。 以 下 針 對 過 去 十 年 間 Ethnomusicology
Forum、56 The Journal of Ethnomusicology 及 Asian Music 三份重要期刊所發
表的文章,從中匯整出幾個熱門議題的動向:

1. 音樂與離散、跨境研究

音樂在空間上的流動性 (mobility) 成為近期最為時興的研究課題。廣義


來說,它涵蓋了以下兩類:

(1) 探討人口流動而產生的音樂離散現象

尤其是以移民文化身份危機與多元主義語境作為分析脈絡的音樂研究更
是不勝枚舉。在主流社會(或移入國政府)大喊族群融合與國族統一的口號、
以及壟斷政治與文化資源的優勢下,使得移民的認同與歷史文化隱晦不彰,
移民如何藉由音樂的差異來表述其「他者」身份,並透過對過去的重建來構
築其文化的主體,成為這類論述的著眼點。 57 而反其道而行的音樂例子也不
少,這些文章多在討論移民如何迎合主流論述、或運用凸顯異化的「策略性
本質主義」(strategic essentialism) 來加強此番論述,從而獲得主流的認可。58

近幾年也有將觸角伸入移民新形態的音樂個案研究,例如剖析印度德里
的「城鄉」音樂跨境與迴授;59 北美「印度裔—圭亞那人」的「多點移民」(multiple
migration);60 以及臺灣緬甸歸僑的「歸國移民」(return migration)。61 也有學
者強調應走出「被邊緣化的他者」的僵化語境,利用聲景或聲響空間 (sonic

56
Ethnomusicology Forum 係英國民族音樂學論壇 (British Forum for Ethnomusicology) 的學會期
刊,也是在歐洲最具代表性與批判性的民族音樂學刊物。這個學會隸屬于 ICTM,故 ICTM 的
立意與研究群旨趣也多少反映在 Ethnomusicology Forum 過去十年來的熱門議題上。
57
例如:Packman, Jeff. 2012. “The Carnavalização of São João: Forrós, Sambas and Festive
Interventions during Bahia, Brazil’s Festas Juninas.” Ethnomusicology Forum 21(3): 327-53. & Lu,
Tasaw Hsin-chun. 2011. “Performativity of Difference: Mapping Public Soundscapes and
Performing Nostalgia among Myanmar Chinese in Central Rangoon.” Asian Music 42(2): 19-55.
58
例如:Johnson, Henry. 2007. “‘Happy Diwali!’ Performance, Multicultural Soundscapes and
Intervention in Aotearoa/New Zealand.” Ethnomusicology Forum 16(1): 71-94. & Marković,
Alexander. 2015. “So That We Look More Gypsy’: Strategic Performances and Ambivalent
Discourses of Romani Brass for the World Music Scene.” Ethnomusicology Forum 24(2): 260-85.
同樣的論述也常在少數民族音樂的討論中被凸顯,例如:Wong, Chuen-Fung. 2012. “Reinventing
the Central Asian Rawap in Modern China: Musical Stereotypes, Minority Modernity, and Uyghur
Instrumental Music.” Asian Music 43(2): 34-63. 又如:Alajaji, Sylvia A. 2013. “Exilic Becomings:
Post-Genocide Armenian Music in Lebanon.” Ethnomusicology 57(2): 236-60.
59
Fiol, Stefan. 2011. “From Folk to Popular and Back: Musical Feedback between Studio Recordings
and Festival Dance-Songs in Uttarakhand, North India.” Asian Music 42(1): 24-53.
60
Schultz, Anna. 2014. “Bollywood Bhajans: Style as ‘Air’ in an Indian-Guyanese Twice-migrant
Community.” Ethnomusicology Forum 23(3): 383-04.
61
Lu, Tasaw Hsin-chun. 2008. “Festivalizing Thingyan, Negotiating Ethnicity: Politics and
Performance in a Burmese Community in Taiwan.” The Journal of Burma Studies 12: 29-62.

70
space) 的概念,主張一個多元、具文化斷裂性或特殊能動性的聲響場景。62 更
有學者提出對邊境界定音樂種類的挑戰,強調一個介中的音樂模糊境地。 63

(2) 探討科技發展或市場擴張所帶來的音樂流播

特別是深受音樂全球化、區域化、或世界主義影響的當代現象。聚焦的議
題有:在地音樂家如何投音樂市場所好,生產出趨附全球化、迎合主流觀眾的
音樂商品? 64 不受市場霸權宰制的地區,卻又如何拜科技所賜,創作出較為
民主化、小規模與成本低廉的盜版市場,成為對全球化的一股抗衡力量? 65 同
時在音樂流通性高漲下,在地音樂實踐又是為了什麼,導致僵固、挫敗的音樂
產製結果; 66 抑或是創造出一個反世界主義、反全球化的社會實踐?

2. 互為主體的研究取徑

民族音樂學者在上世紀 80 年代受詮釋人類學影響以來,主要的音樂分析
對象已從文本研究的視野脫離出來,轉向關注當代音樂現象下的各式社會互
動。近十多年來學者們更進一步重視對於「表演」本身的研究,強調它是一
種在微觀和宏觀之間流動的文化生產,也是一個文化再現與社會轉型的行動
力量,並且注重這樣的知識生產中,流轉於表演者、觀眾、民族誌工作者及
其他參與者之間的詮釋。也因此,參與者之間的「互為主體」,成為研究者重
要 的 論 述 觀 點 。 Ethnomusicology Forum 在 2014 年 的 特 刊 Creative
Intersubjectivities in Performance Across the Asia-Pacific,即涉入不同互為主體
的空間探討(例如男女表演者、表演者與觀眾、表演者與社會組織等)。峇里
島獨立音樂所創出的「音響—社會互為主體性」(sonic-social intersubjectivity)
也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觀點。 67

另一個時興的切入點,則是民族音樂學者自身作為「局內人」的研究取
徑,特別是身為表演者、樂器製作家、或是音樂創作者等。由於從親身經驗
出發,如此民族誌寫作對於社群內部的異質聲音與多元困境較多有抒發,也
經常用來批判局外人經常陷入的刻板音樂觀念。舉例來說,Hitchins Ray 以一
個牙買加吉他手的身份,從創作過程的角度來解釋節奏、聲音與身體之間的
複雜度,挑戰一般人總以 “groove,” “feel” 等簡單概念描述所呈現出來的表面

62
例如:Sykes, Jim. 2015. “Sound Studies, Religion and Urban Space: Tamil Music and the Ethical
Life in Singapore.” Ethnomusicology Forum 24(3): 380-413. 也可見於 Ramnarine, Tina K. 2007.
Beautiful cosmos: Performance and belonging in the Caribbean Diaspora. London: Pluto Press.
63
Ayyagari, Shalini. 2012. “Spaces Betwixt and Between: Musical Borderlands and the Manganiyar
Musicians of Rajasthan.” Asian Music 43(1): 3-33. & Manuel, Peter. 2015. “Hathrasi Rasiya: An
Intermediate Song Genre of North India.” Asian Music 46(2): 3-24.
64
例如:Briain, Lonán Ó. 2014. “Minorities Onstage: Cultural Tourism, Cosmopolitanism, and Social
Harmony in Northwestern Vietnam.” Asian Music 45(2): 32-57. 又如:Racanelli, David. 2014.
“Guitar Playing and Representation in the Changing Locations of New York City’s African Music
Scene.” Ethnomusicology 58(1): 278-314.
65
Stobart, Henry. 2010. “Rampant Reproduction and Digital Democracy: Shifting Landscapes of
Music Production and ‘Piracy’ in Bolivia.” Ethnomusicology Forum 19(1): 27-56.
66
Steingo, Gavin. 2015. “Sound and Circulation: Immobility and Obduracy in South African
Electronic Music.” Ethnomusicology Forum 24(1): 102-23.
67
Moore, Rebekah E. 2013. “Elevating the Underground: Claiming a Space for Indie Music among
Bali’s Many Soundworlds.” Asian Music 44(2): 135-59.

71
理解。68

3. 微歷史 (microhistory) 的書寫

民族音樂學者對於「他者」歷史的書寫,從過去奠基在外顯的、握有話
語權人士的集體記憶或論述,逐漸也開始轉向注意到個體、小地方/小群體、
或處於邊緣的聲音,從而梳理出異於主流的音樂社會化、歷史化或現代化的
(半)自傳或傳記式陳述,69 抑或是從一個樂器、70 一間樂器店
過程。其中,
作為歷史的重塑場域, 71 都帶有相當的啓發性。

4. 音樂視聽檔案在民族音樂學上的應用

近幾年來有特刊及多篇文章都強調,早期的音樂視聽檔案不僅有助於當
代的民族音樂學研究,更在社會實踐上,得以協助社群重建集體記憶與認同。
這些檔案許多是在殖民時期所建立、或由音樂研究者所採集的珍貴田野記
錄,而如今檔案的電子化與使用權釋出,再加上後殖民能動性 (postcolonial
agency) 的推動,已成為保存、維護有聲文化續存的一環,也成為應用民族音
樂學上廣為討論的議題。 72

5. 民族音樂學對特定學科的跨際涉入

民族音樂學者對於跨音樂學科研究的關懷,除了前文第二部分的發展背
景已經談到,有關民族音樂學對西方古典音樂所涉入的相關研究外,電影音
樂也是新興重點。適逢這個新世紀以來,音樂學領域下有兩本「電影音樂研
究 」 創 刊 , 73 因 此 Screened Music, Global Perspectives 的 特 刊 出 版
(Ethnomusicology Forum, 2009),正在關鍵的時間點提供了民族音樂學的多樣
觀點,包括產製與政治化的進程、倫理與社會責任、以及被異化的他者音樂
等。其次是,多篇「音樂與入神」(trance) 的相關文章也彰顯出民族音樂學與
心理學的交織可能,討論的關鍵在於,不同學科對於入神在程度上與空間上
的定義差異。 74

68
Hitchins, Ray. 2013. “Rhythm, Sound and Movement: The Guitarist as Participant-Observer in
Jamaica’s Studio Culture.” Ethnomusicology Forum 22(1): 27-48. 又如:Weiss, Sarah. 2015.
“Listening to the World but Hearing Ourselves: Hybridity and Perceptions of Authenticity in World
Music.” Ethnomusicology 58(3): 506-25.
69
Rogers, Victoria. 2013. “John Blacking, Composer.” Ethnomusicology 57(2): 311-29.
70
Dyer, Jeffery M. 2016. “A View from Cambodia: Reorienting the Monochord Zither.” Asian Music
47(1): 3-28.
71
Katz, Max. 2014. “Sites of Memory in Hindustani Music: Yusuf Ali Khan and the Sitar Shops of
Lucknow.” Ethnomusicology Forum 23(1): 67-93.
72
案例請見 Ethnomusicology Forum 於 2012 年發表的特刊 “Ethnomusicology, Archives and
Communities: Methodologies for an Equitable Discipline.” 此外,亦有將樂器作為國家檔案的研
究案例:Rancier Megan. 2014. “The Musical Instrument as National Archive: A Case Study of the
Kazakh Qyl-qobyz.” Ethnomusicology 58(3): 379-404.
73
The Journal of Film Music (2002-) 和 Music, Sound, and the Moving Image (2007-)。
74
例如:Herbert, Ruth. 2011. “Reconsidering Music and Trance: Cross-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Cross-
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Ethnomusicology Forum 20(2): 201-27.

72
6. 民族音樂學理論

沿襲過去,民族音樂學家對於所處學科理論的反省與批判從未停歇,並
不斷從中找尋新的研究對象與分析方法,特別在 Ethnomusicology 期刊當中
就有多篇研究論文屬於此範疇之內。其探討的主題十分多元,例如有:檢討
民族音樂學現況、將知名民族音樂學者本身與其理論作為研究對象、以及深
化關於世界音樂的分析方法與美學理論等等。 75

此外,音樂與性別、音樂與殘疾、電玩音樂、文化復振及災難研究等相
關課題,都有零星但卻極富學術價值的民族誌研究。以音樂與殘疾研究而言,
近年來自閉症人士推動用神經多樣性 (neurodiversity) 一詞來取代源自病理
學的傳統範式,Micheal Bakan 便以此為參照並從一個自閉症樂團的研究出
發,指出音樂民族誌的方法與相對主義思維,正可用來挑戰社會上對自閉症
既存的本質思考。 76

總體觀之,期刊所呈現的個人研 究與前述國際熱門前瞻的議題大致接
軌。倘若進一步觀察還可發現另一個現象:民族音樂學者在這十年間的研究
興趣,已從時空上與文化上的偏遠「他者」,轉向諸如都會音樂、流行音樂、
觀光慶典及西方藝術音樂等較為親近/熟悉的對象。這部分歸因於本報告導言
所提及,受到近年來移地田野研究的經費不足(特別在西方國家)以及音樂
與人口流通快速的影響,許多學者將研究焦點轉回到自身國家內部、現居都
市或原生文化的當代音樂現象,符合 “ethnomusicology at home” 與 “urban
ethnomusicology” 的立意—採用民族誌的研究方法來探討「自己」的音樂。

可說和這個精神不謀而合的是,作為一位臺灣的民族音樂學者,最後本
人將返回到臺灣的民族音樂學界,試圖理解國內的研究取向並放眼國際,反
思臺灣民族音樂學的現狀與未來展望。

六、 國內議題近十年的發展動向與個人觀察

回溯國內民族音樂學的發展,在 1990 年代,隨著國內學術環境的轉變及


受到國外思潮的啟發,研究對象從原以傳統的文本探究、普查式的音樂調查
為主體的觀察建構,逐漸轉以關注音樂背後的動態生產過程; 77 此時中華民
國民族音樂學會也在 1991 年成立,為臺灣開拓了一個知識分享與研究合作的
空間。而近年來更因為許多在國外受訓練的新進學者接連返國服務,為國內
不同向度的研究注入活水,因此研究議題逐漸與當今國際潮流接軌,也推動
了音樂學科的整合,以活絡國內音樂研究的交流、凝聚學術社群共識。 78

75
例如:Lipsitz, George. 2011. “Midnight at the Barrelhouse: Why Ethnomusicology Matters Now.”
Ethnomusicology 55(2): 185-99. 這部份的研究案例很多。關於學科本身的討論集中在 2010/11
年,有一系列的 Call and response;關於分析方法與美學理論主要有 Tenzer, Micheal. 2011.
“Generalized Representations of Musical Time and Periodic Structures.” Ethnomusicology 55(3):
369-86 以及 2015. “Meditations on Objective Aesthetics in World Music.” Ethnomusicology
59(1): 1-30.
76
Bakan, Michael B. 2015. “‘Don’t Go Changing to Try and Please Me’: Combating Essentialism
through Ethnography in the Ethnomusicology of Autism.” Ethnomusicology 59(1): 116-44.
77
王櫻芬,2011, 〈前言〉 ,《民俗曲藝》171: 1-9。
78
這一點可由 2016 年中華民國民族音樂學年會與台灣音樂學論壇首度合作辦會,其徵稿訊息上
的宗旨說明可得知。

73
此次調查範圍是以近十年 (2006-2015) 國內的《民俗曲藝》、《關渡音樂
學刊》與《臺灣音樂研究》期刊專文為主,輔以其他專書、科技部計劃通過
案,從而可大致歸納出幾個研究走向,進一步呈現與近期國際學界的關聯,
以及國內的研究現況:

1. 對聲音研究與聲景研究的高度關注

國內以往的民族音樂學研究大多以語料文字、歷史文獻、圖像及樂譜等
視覺資料作為分析文本,近年來隨著國際間對聽覺與聲響研究的重視,國內
在這方面也有了突破性發展。主要可分為兩大軸線:一為從事歷史錄音和聲
響的分析探究,79 進而衍生出不少相關唱片工業和廣播節目、80 以及聲音檔
案的數位典藏建置 81 等方面的討論。另一係探討聲響與空間環境的聲景研
究,有以族裔音景與環境空間文化作為觀察面向的民族誌研究; 82 以都市表
情為概念的跨文化聲景調查; 83 以梳理聲景概念為重的論理探討 84 等等。

2. 離散、全球化、再現、後現代及跨文化等新興議題的帶入

資本主義全球化所推動的結構翻轉及科技載體的演進,使得此學科發展
出多元的分析角度。新興的議題大多以當代臺灣音樂文化現象為主軸,深入
其跨國移民所呈現的音樂離散現象和音景形塑、 85 原住民音樂的再現與後現
代聆聽觀點、86「亞太」區域概念的轉化與重塑等,87 這些議題皆引發嶄新的
文化認知和研究反思。

3. 跨學科與跨多元領域的運用

觀看國際學界近年來的趨勢,跨學科或跨領域的研究取向逐漸成為主
流。許多學者分別以自身本科作為學理基礎,跨越過往傳統的學科界線,以
達到整合性的跨學科研究。例如社會學者石計生即搭配地理資訊系統的運
用,建立多層次音樂媒介迴路與城市空間的形塑; 88 人類學者蔡政良以儀式

79
例如:王櫻芬,2008, 〈聽見臺灣:試論古倫美亞唱片在臺灣音樂史上的意義〉 ,《民俗曲藝》
160: 169-96。莊永明,2009,《1930 年代絕版臺語流行歌》,臺北: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80
林太崴,2009, 〈日治時期臺語流行歌的商業操作-以古倫美亞及勝利唱片公司為例〉 ,《臺灣
音樂研究》8: 83-104。黃國超,2012, 〈臺灣「山地音樂工業」與「山地歌曲」發展的軌跡:
1960 至 70 年代玲玲唱片及群星唱片、心心唱片的產製與競爭〉 ,《民俗曲藝》178: 163-205。
王櫻芬,2013, 〈作出臺灣味:日本蓄音器商會臺灣唱片產製策略初探〉 ,《民俗曲藝》182: 1-58。
林太崴,2015, 《玩樂老臺灣:不插電的 78 轉聲音旅行,我們一百歲了!》 ,臺北:五南出版
社。
81
黃均人,2010, 《日治時期臺灣曲盤數位典藏計畫》科技部專題計畫。
82
蔡岡廷,2006, 《邵族部落音景與文化涵構之研究》科技部專題計畫。
83
王俊秀,2007, 《音景臺灣 100 選與亞洲主要都市捷運音景跨文化之比較研究》科技部專題計畫。
84
楊建章、呂心純,2010, 〈音聲空間研究的全球趨勢與本土回應初探〉 ,《關渡音樂學刊》13: 77-96。
85
呂心純,2011,〈音樂做為一種離散社會空間:臺灣中和地區緬甸華僑的音景與族裔空間建
構〉 ,《民俗曲藝》171: 11-64。
86
陳俊斌,2014, 《臺灣原住民音樂的後現代聆聽:媒體文化、詩學/政治學、文化意義》 ,臺北:
臺北藝術大學出版。
87
呂心純,2009, 〈重塑跨文化音樂融合的亞太主體性:一個亞裔美國人的觀點〉 ,《臺灣音樂研
究》9: 125-53。
88
石計生,2014, 《時代盛行曲:紀露霞與臺灣歌謠年代》 ,臺北:唐山出版社。

74
「過渡」的概念深入阿美族歌舞,釐清其與該社會文化意涵的關聯性; 89 音樂
學者蔡振家則以病理觀點提出對表演藝術的另類詮釋, 90 亦結合神經科學與
演化生物學的觀點,闡析音樂認知心理學的相關議題。 91

另有民族音樂學者倡導取徑自不同領域,分別拓展出獨特的討論面向,
進而深化其分析音樂、或表述音樂的方法。例如建立於史料研究上的音樂民
族誌;92 結合樂器學觀點與博物館民族誌的音樂研究;93 強調從感官經驗貼
近他文化的有聲民族誌; 94 以及利用聲響音律測定 95 與頻譜圖軟體技術96 所
開展出的音樂分析。

4. 臺灣音樂史的建構

上世紀末臺灣本土意識及臺灣史研究的興盛,帶動了國內學界建構本地
音樂史的熱潮;加上新世紀以來歷史錄音的相繼問世,同時受到國際間對聲
音及聽覺研究的啟發,學者開始從有聲資料中嘗試拼貼出臺灣早期音樂史的
樣貌,不啻為本世紀研究手法的一種新意。 97 關注聲響之餘,這波音樂史建
構的潮流亦以報刊、公文、錄音清單等珍貴一手資料為分析文本,生產出豐
實的研究成果。包括蒐羅有關音樂活動的文字與圖像資料,建置日治時期的
臺灣音樂生活史料資料庫; 98 利用報刊史料,探討戰後客家音樂與社會建制
化的聯繫;99 此外,從文本資料來推論戰時的唱片發行與時局關係,100 以及
探析戰後流行歌曲的歷史與音樂風格演變, 101 亦是近年的主要發展。除了音
樂學者的關注,來自相關領域的文化工作者,也從臺灣戰後至今的重要運動
事件為立基,結合聲響文化中的要素分析,為臺灣音樂歷史進程的建構,提
供了另一個史觀。 102

89
蔡政良,2007, 〈Makapabay a calay(美麗之網) :當代都蘭阿美族人歌舞的生活實踐〉 ,《民俗
曲藝》156: 31-83。
90
相關的研究有:蔡振家,2006, 〈疾病與作曲:以 Smetana、Wolf、Schubert 的梅毒為例〉,《臺
灣音樂研究》3: 91-105。蔡振家,2011, 《另類閱聽:表演藝術中的大腦疾病與音聲異常》 ,臺
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91
蔡振家,2013, 《音樂認知心理學》 ,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92
孫俊彥,2011, 〈歌謠中的部落、歷史與生活〉, 《民俗曲藝》171: 65-120。
93
蔡燦煌,2012, 〈櫥窗內的歷史聲音:牛津大學 Pitt Rivers 博物館臺灣原住民樂器收藏與臺灣
音樂研究史料〉 ,《民俗曲藝》175: 177-214。
94
呂心純,2012,《未褪色的金碧輝煌:緬甸古典音樂傳統的再現與現代性》,臺北:臺彎大學
出版中心。
95
翁志文,2010, 〈人耳最小可辨音差測定方法研究〉 ,
《臺灣音樂研究》11: 107-29。呂鈺秀、翁
志文,2008, 〈馬蘭阿美音樂中的「非平均律化」現象〉 ,《關渡音樂學刊》8: 133-44。
96
邱琬婷,2012, 〈「寶島低音歌王之路」:洪一峰歌唱風格發展〉 ,《民俗曲藝》178: 75-162。
97
王櫻芬,2008,《聽見殖民地:黑澤隆朝與戰時臺灣音樂調查 (1943)》,臺北:臺灣大學圖書
館。
98
例如:陳峙維,2011, 〈談《臺灣日日新報音樂資料彙編》對臺灣音樂史研究之價值:以明治
時期資料為分析對象〉 ,《民俗曲藝》171: 181-209。李毓芳,2015, 〈《臺灣日日新報》所見之
明治時期 (1895-1912) 漢人音樂戲曲活動〉 ,《臺灣音樂研究》21: 71-96。
99
許馨文,2011, 〈戰後臺灣客家音樂的建制化歷程:以《中原(苗友)》月刊 (1961-1981)的再
現為例〉,《民俗曲藝》171: 121-79。
100
劉麟玉,2013, 〈從選曲通知書看臺灣古倫美亞唱片公司與日本蓄音器商會之間的訊息傳遞-
兼談戰爭期的唱片發行 (1930s-1940s)〉 ,
《民俗曲藝》182: 59-98。
101
邱琬婷,2013, 《寶島低音歌王洪一峰:一場追尋之旅》 ,臺北:唐山出版社。
102
羅悅全主編,2015, 《造音翻土:戰後臺灣聲響文化的探索》,新北市:遠足文化出版社。

75
上述新世紀的學界新氣象,為國內民族音樂學開啟了新扉頁。學者也紛
紛開創與國外合作的多元模式(個人或校際之間),並大量汲取國際脈動下的
新知,從而在議題、理論及方法上持續深化。同時在本土意識、新區域意識
(東亞及亞太)的共構與形塑下,期盼國內能激盪出帶有當代性並富競爭力的
多樣學術面貌。

76
B. 音樂社會學

音樂社會學熱門與前瞻議題
報告撰寫:朱夢慈
研究助理:郭大鑫

一、 研究範圍

本報告目的為簡述近來音樂社會學的發展趨勢與新興議題。音樂社會學
在英文中有 sociology of music 及 sociomusicology 兩種用法,意味著這個探討
音樂與社會關聯性的研究取徑,其研究方法與分析術語源自於社會學與音樂
學兩學門,因此它的研究對象多聚焦於城市生活內具現代性,並涵有「作品」
概念的樂種,特別是十二平均律出現後的歐洲藝術音樂以及透過機械工業生
產的流行音樂。音樂社會學並未曾實質獨立成為一個學科,這反映在全球至
今尚未出現以其為名的大學科系甚或學術期刊,它的研究人員布於社會學、
音樂學、文化研究或媒體傳播等科系。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在二十世紀上半葉就已有音樂社會學的開創性著作
問世,如 Weber 的 The Rational and Social Foundations of Music 1 與 Adorno 的
Introduction to the Sociology of Music , 2 但這個研究取徑在整體人文社會科學
中長久未被廣泛關注,直到最近二十年,研究者才又對它展開興趣,重要的
典籍也集中在近二十年出版。此外,以英語世界為例,在 21st Century Sociology:
A Reference Handbook (2007)這本揭示社會學未來發展方向的文集中,特別收
錄 了 “Sociology of Music”的專 章 , 3 另外在 2010 年的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期刊中“What is Sociology about Music?”4 一文則詳實作了完整的議
題回顧,2011 出版的 Stereo: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on the Sociological Study
of Popular Music in France and Britain 5 是當代英法兩國音樂社會學流行音樂
研究的對話,2015 年 The Routledge Reader on the Sociology of Music 6 一書則
集結全球最重要理論家的文章,此類總覽回顧性論文的出版意味著此領域近
年快速成長的趨勢。

有鑑於這是臺灣第一次對音樂社會學作學門熱門與前瞻議題報告,本文
將在上半段簡述過去該領域國際間重要的研究方向及其代表著作,後半段則
針對近五年(2011-2015)的新興趨勢作梳理。而如上文所示,由於音樂社會學的

1
Max Weber, The Rational and Social Foundations of Music (Carbondale: South. III. Press, 【1921】
1958).
2
Theodore W. Adorno, Introduction of the Sociology of Music, Trans. E. B. Ashton (New York:
Continuum, 1976).
3
Timothy J. Dowd, “Sociology of Music”, in Clifton D. Bryant & Dennis L. Peck ed., 21st Century
Sociology: A Reference Handbook (Sage Publications, 2007).
4
William G. Roy & Timothy J. Dowd, “What is Sociology about Music?”,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36 (2010): 183-203.
5
Hugh Dauncey & Philippe le Guern (eds.), Stereo: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on the Sociological
Study of Popular Music in France and Britain, (Ashgate, 2011).
6
John Shepherd & Kyle Devine (eds.), The Routledge Reader on the Sociology of Music, (Taylor &
Francis, 2015).

77
文獻廣佈於多種學科,因此本文的趨勢梳理將從五項具指標性的流行音樂研
究出版品擷取其中音樂社會學取徑的樣本來分析,筆者盡可能選取全球不同
地區的出版品,但也因筆者自身語言能力的限制,樣本仍局限於英法語的研
究。值得一提的是,若從這些文獻的作者國籍來看,會發現北歐地區的研究
者近來常提出令人驚豔的發問與研究方法,是一股極具潛力的研究勢力。7 以
下是出版品介紹:

1. Popular Music and Society

始於 1971 年的英文流行音樂研究期刊(一年四期),是流行音樂研究出版
品的先鋒之一,具歷史性與影響性,由 Routledge 出版社出版,其編輯委員主
要為美國學者,亦有少數歐洲學者。

2. Popular Music

始於 1981 年的英文流行音樂研究期刊(一年三期),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
編輯委員主要為英國學者,近來也有日、韓、南非等國的學者加入,此刊較
關注全球不同區域的當代流行音樂發展,近來曾在 2011 與 2013 年分別出版了
Crossing Borders: Music of Latin America 8 與 East Asian Popular Music and Its
(Dis)contents9 的專刊。

3. Volume! La revue des musiques populaires

始於 2002 年的法文流行音樂研究期刊(一年兩期)。該刊創立者是三位當
時年僅三十歲的社會學博士生,其具革命性的實踐立場,展現在格式為正四
方形的期刊設計上,正呼應了「媒體即為訊息」(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 10 的
理念。此刊雖歷時較短,但強烈的理論發展導向,已成為法語系國家最重要
的音樂社會學刊物,目前編輯委員除法國學者外,亦包括了英語系國家的社
會學權威,如 Howard Becker 與 Philip Tagg 等。

4.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the Aesthetics and Sociology of Music

始於 1970 年的音樂學研究其刊(一年兩期),此刊主要出版歐陸地區(特別
是東歐)音樂學家的研究,流行音樂與藝術音樂幾乎平均各佔一半篇幅,語言
包含英文、法文與德文,目前由克羅埃西亞音樂學會(Croatian Musicological
Society)編輯與出版。

5. Ashgate Publishing 的音樂研究系列

7
筆者在近幾年參加的國際會議中也觀察到同樣的現象,北歐國家學者靈活運用英法德國學派的
理論,結合當地的音樂主題,提出極具創意的觀點,值得臺灣學者關注與交流。
8
Popular Music –Crossing Borders: Music of Latin America, Volume30 (Cambridge: 2011).
9
Popular Music – East Asian Popular Music and Its (Dis)contents, Volume32(Cambridge: 2013).
10
Marshall McLuhan 對媒體傳達意義的符號分析,見其 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 一書(New York: Mentor, 1964).

78
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 Ashgate 獨立出版社自 2000 年開始出版音樂類書
籍,其中的 Contemporary Thinkers on Critical Musicology Series, Popular and
Folk Music Series 以及 Music and Change: Ecological Perspectives 系列涵蓋了數
個音樂社會學的開創性著作,此出版社於 2015 年併入 Routledge 集團。

二、 國外熱門及前瞻議題

1. 音樂社會學重要著作回顧

(1) 兩種認識論:客體與行動

重要經典回顧以先從兩種對立的認識論出發。

a. 音樂作為客體(music as object)

此類研究者把音樂看作是在某個片刻被創造出來、在時空中有固定性質
的客體,他們通常分析以書寫或錄音記下的文本。這類研究關注音樂結構如
何反射社會結,將音樂看作類似語言的符號,是一種社會論述 (discourse)。
Weber11 對西方音樂調性建制化的分析是最早的代表,他認為十二平均律所帶
出以調性與和聲為中心的音樂規則,是一套涵蓋記譜法統一和樂器型制標準
化的理性化過程,這正好反射歐洲社會現代化的歷程。九零年代 McClary
(1991) 12 從古典奏鳴曲的和聲進行中看出西方社會男女性別的主從關係,
Walser (1999) 13 則從重金屬音樂的分析提出類似的性意識批判。Cerulo (1995)
14
對 161 個國家國歌和聲與音符的連結方式進行統計,歸納聲音組織方式與
政治開放程度的相關性。近來,Berger (2007) 15 則從多位古典作曲家的經典
曲目中離析「線性時間」的概念其實是一種內涵現代性的社會建構。

既然音樂被看作是客體,它就能成為可被交換的商品(commodity)。Adorno
最早便對機械複製與標準化量產的音樂感到悲嘆, 16 這個觀點雖被後人批
判,但持續有學者在面對不同時代新樂種或新載體出現時,表達了修正的類
似悲觀觀點,如 Grossberg (1992) 17 揭露製造搖滾偶像的媒體產業所呈現的保
守主義。總之,Adorno 的文化工業理論至今仍是流行音樂研究的重要典範。

11
同註 1。
12
Susan McClary, Feminine Endings: Music, Gender, and Sexuality, (Minneapolis: Univ. Minn. Press,
1991).
13
Robert Walser, Running with the Devil: Power, Gender, and Madness in Heavy Metal Music,
(Hanover, CT: Wesleyan Univ. Press, 1999).
14
Karen A. Cerulo, Identity Designs: The Sight and Sounds of a Nation, (New Brunswick, NJ: Rutgers
Univ. Press, 1995).
15
Karol Berger, Bach’s Cycle, Mozart’ Arrow: An Essay on the Origins of Musical Modernity,
(Berkeley: Univ. Calif. Press, 2007).
16
可參見 Richard Middleton, “’It’s All Over Now’. Popualr Music and Mass Culture – Adorno’s
Theory”, 一文對 Adorno 的綜合評述,該文收錄於同名作者 Studying Popular Music 一書,(Open
Univ. Press, 1990).
17
Lawrence Grossberg, We Gotta Get out of This Place: Popular Conservatism and Postmodern
Culture, (Routledge, 1992).

79
然而,把音樂視作商品的研究並非都採取了價值或道德判斷,相反地,研究
者們關注音樂家的勞動販賣方式,觀察音樂家與其作品如何在其所屬的音樂
市場內進行生產與分配,如 DeNora (1991) 18 對貝多芬與贊助貴族關係的分
析、Schere (2001)及 Lenneberg (2003)點出歷史中自由作曲家(freelancer)的創作
與版權狀況。 19

b. 音樂作為行動(music as action)

將音樂視為行動的研究否定音樂存有固定的客體,因為他們認為「客體」
本身就是一種社會建構,它並非是不證自明的自然存在,這個認識論啟蒙於
知識史與科學史研究 20 對現代化世界社會分類的重新審視。此類音樂研究者
將音樂視為是一種操演(performance),強調經驗與過程,觀察音樂事實發生的
當下,不認為存有一種文本能被分析出意義,因此不認為有音樂結構能反射
社會結構。

Alfred Schutz (1951, 1976) 21 的音樂現象學是上述觀點的先鋒,然而一直


到九零年代,視音樂為行動的觀點才被發展。首先是行動者網絡理論學派的
Hennion (1993) ,22 透過分析巴洛克古樂復興運動和搖滾樂工業,理論化地說
明音樂其實不存在,存在的是一套包含人和物質裝置的關係狀態,強調「非
人之物」在音樂發生中介過程(mediation)的效力。Small (1998) 23 則使用動詞
化的”musicking”來強調無論是音樂的生產或聆聽都發生在操演(performance)
的過程裡,個體的身體、意圖、空間和物件的差異都影響著聲音的組織方式。
強調關係狀態的觀點引起後繼兩方面的研究,第一是分析人與人、人與物的
互 動 方 式 在 音 樂 創 作 中 所 形 成 的 動 力 , 如 爵 士 樂 研 究 Gibson (2006), 24
Dempsey (2008),25 Faulkner & Becker (2009);26 第二是「聆聽」的探討,這
在後文熱門趨勢一節中會再敘述。

18
Tina DeNora, “ Musical Patronage and Social Change in Beethoven’s Vienna”,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7(1991): 310-346.
19
Hans Lenneberg, On the Publishing and Dissemination of Music, 1500-1850, (Hillsdale, NY:
Pendragon, 2003). F. M. Schere, ” The Evolution of Free-lance Music Composition, 1650-1900”,
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 25 (2001): 307-319.
20
這類具啟蒙性的研究有 Peter Berger & Thomas Luckmann,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A
Treatise o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New York: Anchor, 1966)針對人類時間週期社會建構的
研究,另有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 theory)打破自然與文化二元論的社會分類的研究,
可見 Bruno Latour, Reassembling the Social: An Introduction to Actor-Network Theory,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 Press, 2005).
21
Alfred Schutz, “Making Music Together: A Study in Social Relationship”, Social Research,
18(1951): 76-97. “Fragments on the phenomenology of music”, Music and Man, Volume 2, Issue
1-2(1976): 6-67.
22
Antoine Hennion, La passion musicale: une sociologie de la médiation, (Paris: Editions Métaillé,
1993).
23
Christopher Small, Musicking: The Meanings of Performance and Listening, (Hanover, CT: Univ.
Press, 1998).
24
Gibson, “Material Culture and Embodied Action: Sociological Notes on the Examination of Musical
Instruments in Jazz Improvisation”, The Sociological Review, 54(2006): 171-187.
25
Dempsey, “ Hook-ups and Train Wrecks: Contextual Parameters and the Coordination of Jazz
Interaction”, Symbolic Interaction, 31(2008): 57-75.
26
Rober Faulkner & Howard Becker, Do You Know --? : The Jazz Repertoire in Action, (Chicago: The
Univ. of Chicago Press, 2009).

80
c. 折衷的觀點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某些著作雖使用行動與中介的詞彙,但並沒有積
極地闡述音樂存在的形式,未否認客體的存在,而把焦點放在「文本」與意
義產生的過程。例如,DeNora 觀察音樂與日常生活的關係(2000),認為個體
將文本與情境連結,並不斷地沉浸在與他人的互動中來生產意義;近來,她
提出「行動中的音樂」(music-in-action)的概念(2011),認為音樂的意義發生在
日常微小行動所構織的美學生態(aesthetic ecology)裡。 27 Born(2010) 28 則從
大的尺度切入,強調音樂中介(mediation)形成關於音樂生產與分配的社會性合
作關係與群體認同。

(2) 音樂群體理論

相對於傳統上人類學家或民族音樂學家關注的群體--因繼嗣關係、地
理、語言或風俗而形成的族群或國族,音樂社會學關注的是因音樂喜好,有
意識主動選擇而構成的群體。這類著作在流行音樂研究裡佔有很大比例,它
們探討群體如何形成、成員間有何共同性、成員參與的方式、音樂如何動員
群體,以及群體如何區辨他我而畫出邊界。

首先,Dick (1979) 29 以「次文化」(subculture)的概念描述在主流規範與


價值宰制體系下具有顛覆性的年輕人生活風格(life style),他透過分析 Teddy
Boys, rockers, 及 punk 等風格指出這些文化實踐如何與社經階級、消費方式、
裝扮、流連的空間等緊密地連再一起。Thornton (1996) 30 延伸次文化的概念
並結合 Bourdieu 的理論而提出次文化資本(subculture capital),在他跳舞俱樂
部的專書中發現流行文化充滿階級與相互較勁的本質。然而,傳統次文化研
究由於過度聚焦於西方社會、白人、勞工階級、男性年輕人的文化活動而受
到批評,因此近來不少學者重新詮釋次文化內涵來擴充描述種族、階級、或
性別多樣、跨地域的音樂群體,如 Bennett & Kahn-Harris (2004)和 Hodkinson &
Deicke (2007), 31 甚至倡議使 用新的 概念如「後次文化」 (post-subculture)
(Muggleton & Weinsierl 2003)。32 另外,亦有從地點與空間出發的「場景」(scene)
(Bennet & Peterson 2004); 33 強調情感凝聚且稍縱即逝群體性的「部落主義」
(tribalism) (Maffesoli 1988),34 或個體透過人際關係路徑(pathways)而編織的音

27
Tia DeNora, Music in Everydat Life, (Cambridge Univ. Press, 2000), Music-in-Action: Selected
Essays in Sonic Ecology, (Ashgate, 2011).
28
Georgina Born, “ For a Relational Musicology: Music and Interdisciplinarity, Beyond the Practice
Turn”, Journal of the Royal Musical Association, 135/2(2011): 205-243.
29
Dick Hebdige, Subculture – The Meaning of Style, (New York: Menthun & Co. Ltd., 1979).
30
Sarah Thornton, Club Cultures: Music, Media, and Subcultural Capital, (Hanover, CT: Wesleyan
Univ. Press, 1996).
31
Andy Bennett & Keith Kahn-Harris (eds.), After Subculture – Critical Studies in Contemporary
Youth Culture, (Palgrave Macmillan, 2004). Paul Hodkinson & Wolfgang Deicke, Youth Cultures –
Scenes, Subcultures and Tribes, (Routledge, 2007).
32
David Muggleton & Rupert Weinsierl (eds.), The Post-subcultures Reader, (New York: Berg
Publishers, 2003).
33
Andy Bennett & Richard A. Peterson (eds.), Music Scenes: Local, Translocal, and Virtual,
(Vanderblit Univ. Press, 2004).
34
Michel Maffesoli, Le temps des tribus : Le déclin de l’individualism dans la société de masse, les
(Paris : Méridiens Klincksieck, 1988).

81
樂世界(Finnegan 1989)。35 音樂的動員力量也被關注,特別出現在社會運動與
抗議歌曲的研究裡,如 Roy (2010)。 36

相較於上述的群體分析概念——聚焦於群體成員的行為特徵,「樂種」
(genre)是一個近來被提倡的概念(Hesmondhalgh 2005), 37 它是一個能同時描
述人、行為、音樂特徵與美學之間相互關係的概念。 38 由於樂種包含了音樂
的結構、歷史與曲目等元素,因此它本身是一個內涵流動、具歷時性、不限
地域且群體邊界模糊的彈性概念;它是一個社會化的有力工具,透過同好、
印刷品與唱片形成強烈的群體認同(Curran 1996),39 也是一個讓樂人、樂迷與
媒體間產生集體協商而讓既有技術與慣例(convention)混和的場域,進而使樂
種內涵擴張或產生分支(Fabbri 1982,40 Negus 1999, 41 Prior 200842) ,透過
描述樂種被使用的歷時差異亦能標示出音樂分類(classification)社會建構的歷
程(Rosenblum 1978, 43 Lena & Peterson 2008 44),而後者的研究取徑常用來除
魅音樂史中的神話。

(3) 音樂神話與品味階級

音樂社會學否定音樂文本自身就有意義,因此不認為經典作品的不朽來
自音樂創作的優越,甚至也否認天才的先天性。Elias(1993) 45 認為莫札特的
天才其實是存在於一個理解該素質的相應社會脈絡;DeNora(1995) 46 則指出
經濟實力衰退貴族品味的改變、皇室大型樂團編制、市民音樂廳、印刷術革
新 以 及 新 型 制 鋼 琴 等 都 是 有 利 貝 多 芬 被 稱 為 天 才 的 條 件 ; Fauquet &
Hennion(2000) 47 認為「巴哈」自身並不存在,存在的只是歷代人們對巴哈的
喜愛操演方式(包含印刷術、樂器修復、唱片格式、閱聽設備等),而這些操
演方式讓他客體化「變成」音樂家並攀上偉大的地位。

事實上,流行音樂中也不乏音樂原真性(authenticity)與左派英雄的神話而

35
Ruth Finnegan, The Hidden Musicians : Music-Making in an English Tow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36
William G. Roy, Reds, Whites and Blues: Social Movements, Folk Music, and Race in America,
(Princton:, NJ: Princeton Univ. Press, 2010).
37
David Hesmondhalgu, “Subcultures, Scenes or Tribes? None of the above”, Journal of Youth
Studies, 8/1(2005): 21-40.
38
以同樣取徑的研究中,有些使用 style 一詞而非 genre,但其意義是類似的。
39
Geoffrey Curran, “ From ’Swinging Hard’ to ‘Rocking Out’: Classification of Style and the Identity
in the World of Drumming”, Symbolic Interaction, 19/1(1996): 37-60.
40
Franco Fabbri, “ A Theory of Mucial Genres: Two Applications”, in David Horn & Philip Tagg
(eds.), Popular Music Perspectives, (Exeter: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tudy of Popular Music,
1982).
41
Keith Negus, Music Genres and Corporate Cultures, (London: Routledge, 1999).
42
Nick Prior, “Putting a Glitch in the Field: Bourideu, Actor-Network Thoery and Contemporary
Music”, Cultural Sociology, 2(2008): 301-19.
43
Barbara Roseblum, “Style as Social Proces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3/3(1978): 422-438.
44
Jennifer C. Lena & Richard A. Peterson, “Classification as Culture: Types and Trajectories of Music
Genre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73/5(2008): 697-718.
45
Norbert Elias, Mozart : Portrait of a Genius,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46
Tia DeNora, Beethove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Genuis: Musical Politics in Vienna, 1792-1803,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1995).
47
Joël-Marie Fauquet & Antoine Hennion, La grandeur de Bach – l’amour de la musique en France
au XIX siècle, (Paris : Fayard, 2000).

82
受到研究者的批判。Frith (1981) 48 指出搖滾樂其實是種透過大規模生產,讓
年輕人能幻想反叛、自我探索、自由與藝術的浪滿主義商品; Mignon &
Hennion (1991) 49 的文集匯集不同流行樂種的研究,發現性別、地區、種族是
如何透過特殊手法被刻板印象的呈現,而這些刻板印象卻被認為是真實;
Peterson (1997) 50 直指鄉村音樂所展現的原真性其實來自美國唱片工業結合
福特汽車「走出城市、擁抱鄉野」的廣告,而創造出有別於「黑人」爵士樂
的純正美國「白人」音樂。

社會學家不止打破音樂自主性美學的神話,也揭露樂種社會地位牽涉出
的使用者階級權力差異。Bourdieu (1979) 51 的批判社會學(sociologie critique)
以量化統計對法國人的品味(taste)提出發問,發現文化資本(cultural capital)其
實與個體生長家庭的社經階級及其自身正當性教育程度成正相關,而社會的
宰治階級決定了什麼是高貴與平庸的藝術。 52 另外針對古典音樂高貴化的研
究發現,十九世紀起,歐洲貴族與文人雅士在舉辦非營利音樂會時,清一色
偏好非當代的過往作曲家,這無形中高舉特定曲目而建構了經典化
(canonicalized)的系譜,「古典」且不媚俗的形象於是與這個音樂系譜連結起
來,而稍晚在美國,古典音樂的社會地位也透過類似的歷程而晉升(DiMaggio
1982,53 Levin 1988, 54 Dowd et al. 2002, 55 Kremp 201056)。古典音樂的文
化資產價值也透過科技媒體,如唱片,不斷被強化與再製(Maisonneuve 2001)。
57
總之,社會學家認為特定藝術種類高貴的正當性,其實是整體社會中不同
階層的個體與組織在彼此認可的方式下,有意無意而累積的 (Johnson et al.
2006)。 58

音樂品味目前仍是熱門的研究議題,然而近來有學者反對品味與階級的
必然關係,首先 Hennion (2001) 59 認為品味是操演(taste as performance),也
指出個體操演論可以調解長久以來美學自主與社會建構二元對立的爭辯

48
Simon Frith, “’The Magic that Can Set You Free’: the Ideology of Folk and the Myth of the Rock
Community”, Popular Music, 1(1981): 159-168.
49
Patrick Mignon & Antoine Hennion (eds.), Rock: de l’histoire au myth, (Paris : Anthropos, 1991).
50
Richard A. Peterson, Creating Country Music: Fabricating Authenticity, (Univ. of Chicago Press,
1997).
51
Pierre Bourideu, La distinction : critique sociale du jugement, (Paris: Les Editions de Minuit, 1979).
52
雖然音樂項目只佔 Bourdieu 研究的一小部份,且其理論因太過模式化並缺乏探討個體變動而
受批判,但他對社會階級與品味關係的龐大觀察及其所開創出的分析術語至今仍廣泛被當全
球代音樂社會學者引用。以法國為例,在一場音樂社會學的研討會中,某學者在提問討論中
幽默地諷刺道: 「今日法國只有兩類社會學家,一種是 Bourdieu 的擁護派,另一種是 Bourdieu
的反對派!」
53
Paul DiMaggio, “Cultural Entrepreneurship in Nineteenth-century Boston: the Organization of High
Cultur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Classification and Framing of American Art”,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4(1982): 33-50.
54
Lawrence Levin, Highbrow, Lowbrow: The Emergence of Cultural Hierarchy in America,
(Cambridge, MA: Havard Univ. Press, 1988).
55
Timonthy Dowd, Kathleen Liddle, Kim Lupo & Ann Borden, “Organization the Musical Canon: The
Repertoires of Major U.S. Symphony Orchestras, 1842 to 1969”, Poetic, 30(2002): 35-61.
56
Pierre-Antoine Kremp, “Innovation and Selection: Symphony Orchestra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usical Canon in the United States (1879-1959)”, Social Forces, 88/3(2010): 1051-1082.
57
Sophie Maisonneuve, “ Between History and Commodity: the Production of a Musical Patrimony
through the record in the 1920-1930s”, Poetics, 29(2001): 89-108.
58
Cathryn Johnson, Timothy J. Dowd & Cecillia L. Ridgeway, “Legitimacy as a Social Proces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32(2006): 53-78.
59
Antoine Hennion, “Music Lovers: Taste as Performance”, Theory, Culture, Society, 18(2001): 1-22.

83
(2003) 。 60 此外,新科技媒體加速了品味個體化的現象,Bull (2007) 61 描述
Apple iPod 如何在城市生活中成為個體的音樂嚮導,而 Hesmondhalgh (2007) 62
用「自傳式的聲軌」(autobiographical soundtrack) 指出當代個體音樂品味的多
元,也凸顯階級與群體決定力量的式微。

(4) 音樂的生產與流通

音樂社會學對音樂生產的命題是:創作是集體性的活動,作品的存在是
與其流通方式無法切割。正如 Becker 在 Art Worlds 中指出單一藝術作品其實
是製作、委託、策展、保存、行銷與藝評多端之間的總和。 63 音樂生產的研
究把創作放進產業脈絡來討論,此類著作多集中在工業生產並由大眾媒體傳
播的樂種,數量龐大,以下僅列舉重要代表。Frith(1978) 64 描繪英國戰後出
現專門生產與傳播年輕人音樂的網絡,其觀察尺度的完整性成為流行音樂工
業研究的基礎。Hennion(1981) 65 則對各分工專業從業人員之間的合作關係進
行探討,次外 Negus(1992, 1999)66 和 Tonybee(2000) 67 對唱片工業的創意(偶
像與新樂種的製造)有詳盡的分析。網路科技出現引發新一波的研究熱潮,其
中 Leyshon 等人(2005) 68 從經濟統計提出證據,系統性地分析當代年輕人娛
樂型態的轉變而重組唱片工業的利益分配。Wikström(2013) 69 一書則是至今
對唱片工業歷史變遷最完整描述的著作。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音樂全球化——特別是主流廠牌(major)跨國併購以
及各個當地音樂商品式地「世界音樂」化,民族音樂學近來對音樂工業的研
究遽增,除了描述當地的唱片製作歷史與現況外,更關注音樂在跨文化的脈
絡下,如何在資本主義的經濟邏輯中再現、重新詮釋,並造成認同的重構。 70

2. 音樂社會學熱門與前瞻議題

以下以針對近五年新出現或引起廣泛關注的議題介紹:

60
Antoine Hennion, “Music and Mediation: Toward a New Sociology of Music”, in Martin Clayton,
Trevor Herbert & Richard Middleton (eds.), The Cultural Study of Music: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Routledge, 2003).
61
Michael Bull, Sound Moves: iPod Culture and Urban Experience, (London: Routledge, 2007).
62
David Hesmondhalgh, “The British Dance Music Industry: A Case Study of Independent Cultural
Production”,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49/2(1998): 234-251.
63
Howard S. Becker, Art Worlds, (Berkeley: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1982).
64
Simon Frith, The Sociology of Rock, (Constable, 1978).
65
Antoine Hennion, Les professionnels du disque: une sociology des variété, (Paris : Métailié, 1981).
66
Keith Negus, Producing Pop: Culture and Conflict in the Popular Music Industry, (London: Edward
Arnold, 1992), Music Genres and Corporate Cultures, (London: Routledge, 1999).
67
Jason Tonybee, Making Popular Music: Musicians, Creativity and Institutions, (New York: Oxford
Univ. Press, 2000).
68
Andrew Leyshon, Peter Webb, Shaun French, Nigel Thrift & Louise Crewe, “On the Reproduction
of the Musical Economy after the Internet”,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27/2(2005): 177-209.
69
Patrik Wikström, The Music Industry, (Polity Press, 2013).
70
這類數量龐大,在此舉兩例: Philip V. Bohlman, World Music: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xford
Univ. Press, 2002);Timothy D. Taylor, Global Pop: World Music, World Markets, (Routledge,
1997), The Sound of Capitalism: Advertising, Music, and the Conquest of Culture, (Chicago Univ.
Press, 2013).

84
(1) 高齡化(aging)的搖滾迷與懷舊現象

搖滾樂在西方被定義為戰後針對年輕人市場而生產的各式流行樂種,它
與年輕人的緊密關係導引出諸多重要社會學理論。然而,今日戰後嬰兒潮進
入老年,部分當年的樂迷仍歷久不衰地聽玩搖滾樂,這引發研究者的關注,
Popular Music 期刊在 2012 年特闢專刊討論。71 此議題的先鋒 Bennett 指出不
同搖滾樂風格如何根深蒂固地刻畫在其所屬高齡樂迷的認同裡,它如何一直
都是進行式地與個體生命經驗交織在一起(Bennett & Taylor 2012,72 Bennett
2013,73 Hodkinson & Bennett 2013 74),這系列研究更進一步反省年齡的生物
性與社會性定義。

另外,研究者也注意到流行樂種歷時性發展中所形成的懷舊現象,這是
種如 Appadurai (1996) 75 所指出的「人造的懷舊」(ersatz nostalgia)——不需透
過真實生活經驗而建構出來的集體回憶與想像。樂迷的懷舊過程,同時也重
建特定曲目或藝人的歷史價值。例如,電子音樂廠牌重新發行精選輯,將之
視為該種特殊品味的遺產(heritage) (Sexton 2012,76 Roy 201477);透過電視連
續劇歌曲合輯召喚觀眾的集體記憶,這些描繪特定時代與空間的曲目無形中
被經典化(canonalization)(Trottier 2014); 78 2000 左右英國掀起 Joy Divison 樂
團的懷舊熱潮,專輯重新發行、紀錄片、傳記、相關人員訪談的出版,其實
是以揀選過的「當前」去重建「過去」 ,是種選擇性的記憶 (Strong & Greig 2014)
79 80
。另外,Weinstein (2014) 觀察樂迷相信搖滾樂黃金時代已逝的現象,他
們追憶並高舉老的作品,而這類古是今非的美學可能讓今日的年輕人復振一
個過往的次文化,讓自己活得像當時的樂迷(Kattari 2014)。 81

(2) 音樂與負面情境的關聯性

音樂在困境(戰爭、社會動盪|天災、環境變遷、貧困、暴力、虐待等)
下的意義或音樂產生的負面效力(negative potency)是近來學界關注的。2000 年
前後,歷史音樂學家開始討論音樂與動盪政治的關係,例如音樂在革命、獨

71
Popular Music, 31/2(2012).
72
Andy Bennett & Jodie Taylor, “ Popular Music and the Aesthetics of Ageing”, Popular Music,
31/2(2012): 231-243.
73
Andy Bennett, Music, Style, and Aging: Growing Old Disgracefully, (Temple Univ. Press, 2013).
74
Paul Hodkinson & Andy Bennett (eds)., Ageing and Youth Cultures: Music, Style and Identity,
(A&C Black, 2013).
75
Arjun Appadurai, Modernity at Larg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Globalization, (Univ. of Minnesota
Press, 1996).
76
Jamie Sexton, “Weird Britain in Exile: Ghost Box, Hauntology, and Alternative Heritage”, Popular
Music and Society, 35/4(2012): 561-584.
77
Elodie Roy, “Displacing the Past: Mediated Nostalgia and Recorded Sound”, Volume!
11/1(2014):145-158.
78
Danick Trottier, « L’évocation mémorielle des boîtes à chansons au Québec », Volume ! 11/1(2014) :
99-113.
79
Catherine Strong & Alastair Greig, “But We Remember When We Were Young: Joy Division and
New Orders of Nostalgia”, Volume! 11/1(2014): 192-205.
80
Deena Weinstein, “Constructed Nostalgia for Rock’s Golden Age: ‘I Believe in Yesterday’”, Volume!
11/1(2014): 20-36.
81
Kim Kattari, “Identifying with the Rebel of the Past: An Ethnographic Exploration of Nostalgia in
the Contemporary Rockabilly Scene in the United States”, Volume! 11/1(2014): 175-789.

85
裁政體或政治宣傳中產生的影響力(Cowart 2001,82 Evans 2003, 83 Sheppard
200184)。另外,民族音樂學家 Rice 亦指出民族音樂學近來進入困境探討音樂
意義的新方向(2014)。85 不同於歷史音樂學家分析大作曲家在意識形態上的影
響,音樂社會學家與民族音樂學家較類似,觀察小人物日常生活如何透過音
樂對困境提出詮釋,或者觀察音樂音樂的破壞性效力而造成人們身心靈的創
傷。

Johnson & Cloonan (2009) 86 打破流行音樂論述總將暴力浪漫化的樂觀態


度,爬梳音樂黑暗面的歷史,指出聲音科技的進步強化暴力的作用與傳播
(Devine 201387 針對音量也做出類似的觀察),並歸納出音樂結合暴行、催化暴
行,或音樂本身就是暴力的實例。Hirsch (2011) 88 分析成為美國科羅拉多州
法定刑罰的工具。Gilamn (2013) 89 訪談伊拉克戰爭退伍美軍的音樂經驗,發
現士兵總把特定地點與特定歌曲連結在一起,而這與軍隊所配用的科技裝置
又密切相關。Whiteley(2014) 90 以英國二戰期間歌曲為例,分析人們在戰時透
過歌曲遙想未來,其中充滿樂觀、鼓舞並似童話(fairytale)般的幻想。Waren
(2012) 91 則分析音樂在愛沙尼亞獨立運動所扮演的腳色。此外,Popular Music
and Society 期刊也在 2011 年特闢專刊討論流行音樂與暴力的關係。 92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以冷戰為脈絡的音樂研究,這類研究旨雖不在描寫遭
遇「困境」的當下經驗,但關注美國透過全球軍事結盟及大眾媒體而將其音
樂文化傳佈到世界的現象,這類研究無形中提供了比較的觀點,並呈現文化
帝國主義霸權下某些當地音樂場景的相似性。如蘇聯極權下對透過爵士樂對
自 由 的 想 像 (Cohen 2011) , 93 東 西 德 1960 年 代 的 俱 樂 部 音 樂 文 化 比 較
Stahl(2012)。 94

82
Georgia Cowart, “Carnival in Venice or Protest in Paris? Louis XIV and the Politics of Subversion at
the Paris Oper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usicology Society, 54/2(2001): 265-302.
83
Joan Evans, “Stravinsky in Hitler’s German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usicology Society,
56/3(2003): 525-594.
84
Anthony Sheppard, “An Exotic Enemy: Anti-Japanese Musical Propaganda in World War II
Hollywood”,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usicology Society, 54/2(2001): 303-357.
85
Timonthy Rice, “Ethnomusicology in Times of Trouble”, Yearbook for Traditional Music, 46(2014):
191-209.
86
Bruce Johnson & martin Cloonan, Dark Side of the Tune: Popular Music as Violence, (Ashgate,
2009).
87
Kyle Devine, “Imperfect Sound Forever: Loudness Wars, Listening Formations and the History of
Sound Reproduction”, Popular Music, 32/2(2013): 159-176.
88
Lily E. Hirsch, “Do You Really Want ot Hurt Me?” Music as Punish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Legal
System”, Popular Music and Society, 34/1(2011): 35-55.
89
Lisa Gilman, “Grounding the Troops: Music, Place, and Memory in the Iraq War”, Volume!
10/1(2013): 172-190.
90
Sheila Whiteley, “’When You Wish Upon a Star’ Nostalgia, Fairy Stories and the Songs of World
War II”, Volume!, 11/1(2014): 83-97.
91
Warren Waren, “Theories of the Singing Revolution: An Historical Analysis of the Role of Music in
the Estonian Independence Mov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the Aesthetics and Sociology of
Music, 43/2(2012): 439-451.
92
Popular Music and Society, 34/1(2011).
93
Harvey Cohen, “Vision of Freedom: Duke Ellington in the Soviet Union”, Popular Music,
30/3(2011): 297-313.
94
Heiner Stahl, “Auditory Traces of Subcultural Practices in 1960s Berlin. A Border-Crossing
Soundscape of Pop”, Volume! 9/1 (2012). http://volume.revues.org/3189 (閱覽日期:2016 年 6 月
29 日)。

86
(3) STS 與音樂

近年 STS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在社會學裡掀起熱潮,除了關心


科學與科技如何影響文化外,更討論文化如何形塑科學概念與其應用技術的
存在方式。目前音樂領域與 STS 的理論或術語對話雖不多,但近來出現大量
同樣精神的研究。

首先是對錄音科技演變而形成特殊時代聲音文化的歷時性綜述(Cooper
2013,95 Manuel 2014,96 Devine 201597);討論因新科技而產生的新樂種,如
混搭 mashup (Gunkel 201298),或新作曲方式,如科學與藝術跨域雜揉(hybrid)
的 IRCAM 學院音樂創作(Fourmentraux 201499),上述的作曲方式也再度引起
「作者身份」(authorship) 和作品本體(ontology)的討論(Adams 2015100)。網路串
流技術改變了聆聽的習慣與經驗空間(Hagen 2015101),而社交媒體、部落格與
討論區不但提供樂迷發表論述的平台,更增加他們與創作者直接溝通的可
能,樂迷不但在美學上建構了音樂優劣的評比條件、賦予意義的詮釋,在經
濟上可成為直接的投資者、贊助者,將影響力直接落在創作者身上,因而有
了 生 產 消 費 者 (prosumer) 或 共 同 創 作 者 (co-creator) 的 性 質 (Morris 2014 , 102
Galuszka 2015,103 Brett 2015104)。

另外,如電子樂團 Can 與 Kraftwerk 混合機械製造(machine-made)與人造


(man-made) , 創 造 出 戰 後 富 含 德 國 認 同 、 有 別 於 英 美 搖 滾 的 樂 種 (Adelt
2012105);十九世紀末至今套鼓(drum kit)套件與裝配不斷變更,此演變本身就
是非裔美國音樂文化的實踐史(Avanti 2013106)。上述兩例皆說明了美學與認同
銘刻在物質與技術裡的事實,物闡述著文化,文化推進著物。

最後,新科技增進音樂研究者對策展(curation)的興趣,這是個包含歷史考
掘、媒體介入、科技應用、版權與法令規範的綜合議題(Atton 2014107)。新科

95
Lee Cooper, “From Cement Mixers to Personal Computers: Images of Technology in Commercial
Recordings, 1910-2010”, Popular Music and Society, 36/1 (2013): 40-75.
96
Peter Manuel, “The Regional North Indian Popular Music Industry in 2014: From Cassette Culture
to Cyber Culture”, Popular Music, 32/3(2014): 389-412.
97
Kyle Devine, “Decomposed: A Political Ecology of Music”, Popular Music, 34/3(2015): 367-389.
98
David J. Gunkel, “What Does it Matter Who is Speaking? Authorship, Authority, and the Mashup”,
Popular Music and Society, 35/1(2012): 71-91.
99
Jean-Paul Fourmentraux, “Art, Science, Technology: Digital Creation and the Politics of
Interdisciplinarity”, Volume! 10/2 (2014: 113-129).
100
Zed Adams, “On the Ontology of Mechanically Reproduced Artworks”, Popular Music and
Society, 38/5(2015): 646-662.
101
Anja Nylund Hagen, “The Playlist Experience: Personal Playlists in Music Streaming Services”,
Popular Music and Society, 38/5(2015): 625-645.
102
Jeremy Wade Morris, “Artists as Entrepreneurs, Fans as Workers”, Popular Music and Society,
37/3(2014): 273-290.
103
Patryk Galuszka, “New Economy of Fandom”, Popular Music and Society, 38/1(2015): 25-43.
104
Thomas Brett, “ Autechre and Electronic Music Fandom: Performing Knowledge Online through
Techno-Geek Discourses”, Popular Music Society, 38:1(2015): 7-24.
105
Ulrich Adelt, “Machines with a Heart: German Identity in the Music of Can and Kraftwerk”,
Popular Music and Society, 35/3(2012): 359-374.
106
Peter Avanti, “Black Musics, Technology, and Modernity: Exhibit A, the Drum Kit”, Popular Music
and Society, 36/4(2013): 476-504.
107
Chris Atton, “Curation Popular Music: Authority and History, Aesthetics and Technology”, Popular
Music, 32/3(2014):413-427.

87
技也促使音樂從業人員分工重新佈局,產業結構轉型,並引發新政策與法令
的擬定。為此,Popular Music and Society 在 2011 年的 34/4 號108 討論音樂產
業與行銷的現狀,而 2012109 年的 35/2 號則為經濟與版權的專刊。

(4) 現場音樂(live music)與平凡音樂人(ordinary musician)

二十世紀末,唱片市場遭逢史無前例的衰退,現場音樂產業順勢上升,
這引發研究者的關注。2012 年 Simon Frith 的研究團成立 Live Music Exchange110
網站,用以號招全球對現場音樂研究有興趣的學者交流與發表,並累積成共
享資料庫。此外,該團隊以現場音樂為主軸書寫英國的城市流行音樂社會史
(Frith, et al. 2013111),內容涉及科技、管理、空間與群眾等作品之外音樂實作
分析。Sanden (2013) 112 則聚焦當代以電子科技中介樂種的現場性(liveness),
並討論現場與唱片間音樂之間產生的張力。另外,2016 年 3/1 期的 Rock Music
Studies 期刊,也以 The Live Concert Experience 113 為題出版專刊。

現場音樂研究延伸出「現場音樂人」的研究,也就是 Perrenoud(2007) 114 所


提出的「平凡音樂人」(musiciens ordinaire)——以翻唱或為他人作品伴奏的職
業樂人。這類樂人多半未留下讓後人傳唱的作品,總是史書中的隱形過客,
但他們卻真實地存於不同環節,維持著音樂圈的運作,他們的日常行動其實
是推動音樂再生產的動力。因此,此類音樂生產的勞力形態也受到研究者的
關注。另外,致敬樂團(tribute bands)也成為研究對象,這類樂人雖不被認為有
原創性,但研究者指出他們具有強化或挑戰明星地位(stardom)的力量,透露在
地音樂場景對全球音樂工業商業性作出抵抗或吸納,或對所翻唱的樂人進行
揶揄或頌揚(Homan 2006, 115 Haanstad 2015, 116 Gregory 2015 117)。

(5) 聆聽(listening)

不同於過去心理學取徑或音樂教育對聆聽的研究,音樂社會學者延續將
音樂看作是行動的認識論,討論音樂如何存在於被聽見的經驗中。2009 年出
版的 É cologie sociale de l’oreille – enquêtes sur l’expérience ,musicale 118 文集討

108
Popular Music and Society, 34/4(2011).
109
Popular Music and Society, 35/2(2012).
110
Live Music Exchange, http://livemusicexchange.org/ (閱覽日期:2016 年 6 月 29 日)。
111
Simon Frith, Matt Brennan, Martin Cloonan and Emma Webster, The History of Live Music in
Britain, Volume I: 1950-1967, (Ashgate, 2013).
112
Paul Sanden, Liveness in Modern Music: Musicians, Technology, and the Perception of
Performance, (Routledge, 2013).
113
Rock Music Studies, 3/1 (2016).
114
Marc Perrenoud, Les musicos: enquête sur des musiciens ordinaires, (Paris: La Découverte, 2997)
115
Shane Homan (ed.), Access All Eras: Tribute Bands and Global Pop Culture, (Open University
Press, 2006)
116
Eric J. Haanstad, “Urban Simulations and Soundscapes of a Thai Beatles Tribute Band”, Rock
Music Studies, 2015. http://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19401159.2015.1115311 (閱覽
日期:2016 年 6 月 29 日)。
117
Georgina Gregory, “Days of Future Past – Temporal Travel in the World of Tribute Entertainment”,
Journal of European Popular Culture, 6/2(2015).
118
Anthony Pecqueux & Olivier Roueff (eds.), Ecologie sociqle de l’oreille – enquête sur l’expérience
musicale, (Paris: Ecoles des Hautes Etudes en Sciences Sociales, 2009).

88
論聆聽其實是一個從製造者到聽者之間的過程,同時聽者聽到的聲音其實是
社會性的,並是歷經集體詮釋的,當然中間包含者器材裝置與科學技術的介
入。Volume ! La revue des musiques populaires 在 2013119 年也出版「聆聽」的
專刊,討論了不同聆聽技術而形成美學詮釋的多樣與品味差異。

三、 結論

本文爬梳了音樂社會學歷來的重要理論與代表著作,並針對近五年的流
行音樂研究整理出新興議題。除了上述五個新興議題外,幾個舊有議題仍蓬
勃發展,但增加了批判與自省的色彩,包括對理論的再研究(restudy),如反文
化 counterculture、120 迷 fandom 的研究、121 對音樂史與樂種分類的重新審視、
122
打破音樂權威與解構音樂神話 123等。

臺灣目前僅有零星學者在音樂研究中使用音樂社會學的分析術語,但仍
多半集中在文化工業與群體理論的範圍,且其研究多來自媒體傳播學域。然
而目前音樂學或社會學相關科系逐漸開設音樂社會學課程,對此領域的興趣
也增加,期待未來國內學者發展系統性的研究,並與國際學界的對話與交流;
更重要的是,透過音樂社會學的研究途徑,吾人對音樂文化的理解有更多可
能性。

119
Volume ! La revue des musiques populaires, 10/1(2013).
120
如 Sheila Whiteley and Jedediah Sklower (eds.), Popular Music and Countercultures, (Ashgate,
2014).
121
Popular Music and Society 期刊近來有兩本專刊聚焦迷的研究,分別為 36/3(2013), 38/1(2015).
122
如 Volume ! La revue des musiques populaires, 8/1(2011)的專刊討論「黑人」音樂的「黑人種族
性」(blackness)是如何被社會建構的。
123
如 Nicola Spelman, Popular Music and the Myths of Madness, (Ashgate, 2012).

89
第三章 電影與錄像

電影學熱門與前瞻議題
報告撰寫:孫松榮
研究助理:尤俊弘

一、 研究背景與研究範圍

歷經半世紀多的時間,電影研究已是人文領域極為重要的學科之一,尤
其來自歐美世界的批評家、學者及思想家對於多重論題的專研與探究是推進
相關歷史、美學及理論生成的關鍵原因。如果單單檢視西方電影理論的發展,
顯而易見的,自第二次大戰以降的現當代電影思潮,從寫實主義、作者論、
馬克思主義、電影符號學、精神分析學、電影文化研究、電影哲學、電影現
象學乃至後電影等,無不是箇中最讓人耳熟能詳的批評觀念與典範思潮。與
此同時,這一波波電影理論風潮伴隨著各個不同時代的導演作品、電影運動
及國家電影的產製而綿延不絕、推陳出新,各式各樣的命題相互撞擊、抗衡
與修正。電影研究作為足以和任何一個人文社會科學分庭抗禮的學門,在於
透過與其他學科的對話,已然積累並轉化出自成一家的思想體系。

自 1960 年代以來,電影學之所以能在歐美世界(尤其是法國、美國與英
國)成為一門得以和各個人文社會科學對話的學門,最大關鍵因素之一在於
高等教研機構的設立,從大學、碩士班到博士班具有完備的教研體系,使得
電影學能夠以堅實與永續地發展。值得一提的,縱然這十幾年來,由於受到
歐美大學整併風潮的影響,電影研究或以學科或以學系的狀態被重新整合在
諸如英文系、表演藝術及傳播科系等科系中,1 但是它仍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與重要性在多重科系環伺的狀況下生存下來。

從此脈絡廣泛地來檢視電影學在歐美世界的當代發展,從專書、期刊、
雜誌、學術研討會等對於各種研究論題的探討與出版非常活絡,讓人眼睛一
亮。而按照此語境來看待本報告關於電影學熱門與前瞻議題,值得強調的是,
在臺灣,電影學的存在是一個很尷尬的議題。就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的架構
下,沒有電影學門這回事。它化身各種形象,寄身於各類語文學門、傳播學
門、文化研究學門及藝術學門當中。這使得我們要談論電影學在臺灣的相關研
究狀況變得十分麻煩,不夠清楚。它似乎只是各種學門的次要或再次要的研
究方向與選項,始終不構成一門獨立自主的學門。於是乎,電影學或研究在臺
灣的發展,一直以來即不可避免地處於某種弔詭態勢。再加上在一個嚴格說
來不存在電影理論、歷史及美學研究的博士班,乃至相關碩士理論研究所也
屈指可數的高等教研機構的環境中,2 幾十年以來所謂的電影研究不是依存於

1
林松輝,譚以諾譯,《蔡明亮與緩慢電影》(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頁
xii-xiii。
2
2015 年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電影藝術創作學系所設立的「電影史與電影產業碩士班」,堪稱臺
灣首間宣稱從事臺灣電影教研的研究所。

90
綜合大學裡的傳播學科與外文學系,就是寄生於藝術學院體制的影視製作、
泛藝術及大藝術取向的系所。所以,就此種結構性的高等教研因素而言,關
於電影研究的學術成果或研究計畫,遂主要在前述這幾個學門的相關學刊或
學術系統中,獲得發表及補助,也就合情合理。如果從量化角度來審視相關
研究成果,每年產量讓人驚喜。而如果就電影研究的方法論甚或認識論出發
的話,電影研究呈現相當紛繁的現象。

在概略瞭解了歐美世界與國內關於電影學或電影研究的發展現況之後,
我們需要進一步確認要談論的電影學或電影研究究竟意味著什麼。無可否
認,比起其他藝術學門(例如藝術史)動輒擁有上百年或上千年的歷史,電
影學門的發展實在顯得太短了,幾乎就是一個初生嬰兒。半個世紀以來,歐
美世界的電影學發展雖蓬勃,十分精彩,但老實說乃是一個以西方中心主義
為核心的思想脈絡。這是無可厚非的事。雖然 1970 年代以來的文化研究或後
殖民等相關研究發展打開了嶄新的方向與可能性,但是歐美世界的電影學發
展區域電影研究卻是近十幾年來的事。譬如:歐美大學中的東亞學系或比較
文學系(而非電影系)中的區域研究(area studies)興起,連帶地關於區域電
影研究也蓬勃發展起來。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電影(Chinese cinema)、
跨國華語電影(Transnational chinese cinemas)、華語電影(Chinese-language
,及華語語系電影(Sinophone cinema)研究,即是最值得一提的相關
cinema)
研究趨勢——而這也是本報告擬鎖定的幾個核心概念,以及展開闡釋電影學熱
門與前瞻議題的關鍵基礎。

簡單來說,作為一項針對當前電影學熱門與前瞻議題展開調查的基礎報
告,我們不可能對於全球所有的相關論題進行地毯式的搜集,那是不可能的
任務也不具有太大的意義。這不只是由於如前所述電影學或電影研究在臺灣高
等教研機構處於某種不存在的現況,更重要的是涉及了電影學與電影研究具
備區域性的特色。所以,與其進行一種全球性的普查報告(這一點都顯得不
切實際),倒不如針對當前歐美世界(尤其是英美國家)的區域電影研究中有
關中國電影、華語電影乃至華語語系電影的研究趨勢進行思考,以及尤其臺灣
電影學與電影研究和當前這股研究取徑之間的對話關係更來得有意義。

奠基上述框架,本報告將透過近八年多來國內外具有指標性的專書、期
刊論文、研討會及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來說明相關的熱門與前瞻議題。

二、 國外熱門及前瞻議題

1. 國外熱門議題

(1) 複數性的華語電影

華語電影是一個在 1990 年代首先被臺灣與香港電影學者(李天鐸、鄭樹


森)在使用,並在 2000 年中旬逐步透過對國族電影(民族電影)的修正與奠
基於跨國電影的基礎上被方法化與系統化的概念。它極具層次性。確切來說,
為了突破單一國族電影的限制(如中國電影、香港電影及臺灣電影的指稱),
華語電影不僅強調以華語(包括方言)作為影片的表述語言單位、涉及多地

91
與多國的產製映演機制,也是一個同時致力超脫兩岸三地,將澳門、東南亞、
澳洲、歐洲和北美洲(甚至全世界)華人城市涵蓋進來的概念。作為一個集
結語言與文化的共同性、試圖超越地緣政治的華語電影,不可諱言的,它既
是跨地與跨國,更是一個民族性的概念。語言是它最大的公約數,也是它能
被大多海內外研究者接受的主因之一。

更廣泛地說,以華語電影作為海內外電影學者的研究共識與基礎,乃是
先 後 歷 經 了 魯 曉 鵬 ( Sheldon Lu ) 編 著 的 Transnational Chinese Cinemas:
Identity, Nationhood, Gender(1997), 3 及他和葉月瑜(Emilie Yeh)合編的
Chinese-language Film: Historiography, Poetics, Politics (2005)4這兩本重要
著作。這兩本著作開創了從國家電影研究轉移到跨國華語電影與華語電影研
究的重要階段(研究方向和作者風格、電影運動、歷史、民族、性別與身分
政治等議題結合起來)。自 2006 年以來,由林松輝(Song Hwee Lim)主編的
一本題為 Journal of Chinese Cinemas 的學術季刊(一年出版三期), 5 持續以
華語電影作為編輯專題的角度與方向。在創刊號中,以華語電影的複數性與
跨國特質作為專題,思考華跨語際、跨人文與跨學科的論題。6 本期刊持續創
造新的研究論題,從作者研究、早期電影史研究、明星研究、顏色研究到跨
區 域 研 究 等 等 , 十 分 多 元 而 精 彩 。 魯 曉 鵬 與 Jiayan Mi 合 編 的 Chinese
Ecocinema: In the Age of Environmental Challenge (2009) ,7 即是一本將華語
電影概念擴展至生態電影研究的專書。再者,近幾年來,由於史書美(Shu-mei
Shih)在著作 Visuality and Identity: Sinophone Articulations across the Pacific
(2007)中所發展的華語語系概念在文學研究中發生了議論熱潮, 8 也連帶地
反應在相關華語電影研究中。其中,值得一提的有 A. Yue and O. Khoo 編著的
Sinophone Cinemas( 2014)一書、9 Zoran Lee Pecic 的著作 New Queer Sinophone
Cinema: Local Histories, Transnational Connections (2016),10 將此概念延伸
至酷兒研究。

總得來說,在目前相關電影研究中,以華語電影、帶有複數性的華語電
影概念及華語語系成為了相關研究的熱門議題乃是不真事實。近期幾本重要
的大部頭編著,計有:The Chinese Cinema Book (Song Hwee Lim 與 Julian Ward
、11 A Companion to Chinese Cinema (Yingjin Zhang 主編,2012)
合編,2011) 、

3
Sheldon Lu, ed, Transnational Chinese Cinemas: Identity, Nationhood, Gender (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7).
4
Sheldon Lu and Emilie Yeh eds., Chinese-language Film: Historiography, Poetics, Politics
(Honolulu : University of Hawaiʻi Press, 2005).
5
參見 Journal of Chinese Cinemas 官網:< http://www.tandfonline.com/loi/rjcc20#.V2_iypN96Aw >
(2016/6/20 查閱)。
6
參見 Journal of Chinese Cinemas 官網:
<http://www.tandfonline.com/toc/rjcc20/1/1#.V2_jf5N96Aw>(2016/6/20 查閱)。
7
Sheldon Lu and Jiayan Mi eds., Chinese Ecocinema: In the Age of Environmental Challenge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9).
8
Shumei Shi, Visuality and Identity: Sinophone Articulations across the Pacific (Berkeley, Cali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7).
9
Audrey Yue and Olivia Khoo eds., Sinophone Cinemas (Houndmills, Basingstoke, Hampshire; New
York, NY: Palgrave Macmillan, 2014).
10
Zoran Lee Pecic, New Queer Sinophone Cinema: Local Histories, Transnational Connections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2016).
11
Song Hwee Lim and Julian Ward eds., The Chinese Cinema Book (Houndmills, Basingstoke,
Hampshire; New York;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2011).

92
12
Chinese Cinema (Chris Berry 主編,2013)、 13 The Oxford Handbook of
Chinese Cinemas (Carlos Rojas 與 Eileen Chow 合編,2013)、 14 Chinese
Cinemas: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Felicia Chan 與 Andy Willis 合編,2016)
等書的出版, 15 即針對此問題做了很廣泛而仔細的探討。

(2) 電影史

在所有藝術研究中,歷史研究一定是最基礎且最重要的學術工程之一。
原因很簡單,它讓論述具有物質基礎與史實根據。在華語電影研究中,所謂
的物質基礎與史料,指的是影片、影人訪問與書寫、影片攝製過程中的相關
材料、新聞與影評等。在此基礎上,近十幾年來華語電影研究中最火熱的研
究題旨,一是 1920-40 年代上海電影研究,另一則是 1980 年代以來兩岸三地
的香港新浪潮、臺灣新電影及大陸第五代導演的電影研究。前者具有開創性的
研究,分別是:Zhang Zhen 的 An Amorous History of the Silver Screen: Shanghai
Cinema, 1896-1937 (2005),16 及 Yiman Wang 的 Remaking Chinese Cinema:
Through the Prism of Shanghai, Hong Kong, and Hollywood (2013)等。 17 這
幾本重要著作,除了展現作者對特定歷史時期的關注,更重要的是透過影片
去思索視覺文化、城市現代性、明星與跨地區之間複雜關係的論題。在方法
上,論者受到歐美學界對於視覺文化研究與早期電影中的吸引力電影(Cinema
of attractions)的影響。

至於從兩岸三地的新興電影展開跨時代性的電影史研究,可以說是華語
電影研究中最豐沛的成果之一。重要著作分別有:Tonglin Lu 的 Confronting
Modernity in the Cinemas of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2002)、18 Pak Tong
Cheuk 的 Hong Kong New Wave Cinema: 1978-2000 (2008) 、19 Daw-Ming Lee
編著的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Taiwan Cinema (2013), 20 及近期 Jim Cheng
與 James Wicks 合編的 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for Taiwan Film Studies
(2016)等。 21

(3) 形態與再現

12
Yingjin Zhang, ed, A Companion to Chinese Cinema (Malden, MA : Wiley-Blackwell, 2012).
13
Chris Berry, ed, Chinese Cinema: Critical Concepts in Media and Cultural Studies (New York, NY:
Routledge, 2013).
14
Carlos Rojas and Eileen Cheng-Yin-Chow 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Chinese Cinemas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15
Felicia Chan and Andy Willis eds, Chinese Cinemas: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London:
Routledge 2016).
16
Zhen Zhang, An Amorous History of the Silver Screen : Shanghai Cinema, 1896-1937 (Chicago, Il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5).
17
Yiman Wang, Remaking Chinese Cinema: Through the Prism of Shanghai, Hong Kong, and
Hollywood (Hong Kong :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3).
18
Tonglin Lu, Confronting Modernity in the Cinemas of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Cambridge,
UK;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19
Tong Cheuk Pak, Hong Kong New Wave Cinema: 1978-2000 (Bristol, U.K.; Chicago, Ill.: Intellect,
2008).
20
Daw-Ming Lee ed,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Taiwan Cinema (Lanham, Md.: Scarecrow Press, 2013).
21
Jim Cheng and James Wicks eds., 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for Taiwan Film Studie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6).

93
無可否認,華語電影研究中,劇情影片研究是最受到注目的。其中,早
期電影史與兩岸三地席捲歐洲影展的藝術影片是熱門研究論題。除此之外,
華語電影研究中,類型電影研究也是值得關注的一環。其中,武俠片、功夫
片、動作片是著名代表。相關著作,計有:Meaghan Morris 與 Siu Leung Li 合
編 的 Hong Kong Connections: Transnational Imagination in Action Cinema
(2005)、 22 Stephen Teo 的 Chinese Martial Arts Cinema (2009)、23 Kin-Yan
Szeto 的 The Martial Arts Cinema of the Chinese Diaspora: Ang Lee, John Woo,
and Jackie Chan in Hollywood (2011)、 24 Gary D. Rawnsley 與 Ming-Yeh T.
Rawnsley 合編的 Global Chinese Cinema: The Culture and Politics of “Hero”
(2011)、25 Lisa Funnell 的 Warrior Women: Gender, Race, and the Transnational
Chinese Action Star (2014)。26 紀錄片(或獨立電影)研究也是熱門研究論
題之一,很巧的是,這幾年從中國、臺灣到香港紛紛推出了相關著作。這包括
Yingchi Chu 的 Chinese Documentaries: From Dogma to Polyphony (2007)、27
Xiaoping Lin 的 Children of Marx and Coca-Cola: Chinese Avant-Garde Art and
Independent Cinema( 2010)、28 Chris Berry 與 Xinyu Lu 合編的 The New Chinese
Documentary Film Movement: For the Public Record(2010)、 29 Luke Robinson
的 Independent Chinese Documentary: From the Studio to the Street (2013)、30
Sylvia Li-chun Lin 與 Tze-Lan Deborah Sang 合編的 Documenting Taiwan on
Film: Issues and Methods in New Documentaries (2012),31 及 Ian Aitken 與
Michael Ingham 合編的 Hong Kong Documentary Film(2014)等。32 另外,有
關 性 別 議 題 也 是 關 鍵 研 究 方 向 , Lingzhen Wang 編 著 的 Chinese Chinese
Women’s Cinema: Transnational Contexts (2011) ,33 及 Ya-chen Chen 的 Women
in Chinese Martial Arts Films of the New Millennium: Narrative Analyses and
Gender Politics(2012), 34 值得一提。

22
Meaghan Morris and Siu Leung Li eds., Hong Kong Connections: Transnational Imagination in
Action Cinema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5).
23
Stephen Teo, Chinese Martial Arts Cinema (Edinburgh :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c2009).
24
Kin-Yan Szeto, The Martial Arts Cinema of the Chinese Diaspora: Ang Lee, John Woo, and Jackie
Chan in Hollywood (Carbondale: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2011).
25
Gary D. Rawnsley and Ming-Yeh T. Rawnsley eds., Global Chinese Cinema: The Culture and
Politics of “Hero”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2011).
26
Lisa Funnell, Warrior Women: Gender, Race, and the Transnational Chinese Action Star (Albany:
SUNY Press, 2014).
27
Yingchi Chu, Chinese Documentaries: From Dogma to Polyphony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7).
28
Xiaoping Lin, Children of Marx and Coca-Cola: Chinese Avant-Garde Art and Independent Cinema
(Honolulu :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10).
29
Chris Berry and Xinyu Lu eds., The New Chinese Documentary Film Movement: For the Public
Record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0).
30
Luke Robinson, Independent Chinese Documentary: From the Studio to the Street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2013).
31
Sylvia Li-chun Lin and Tze-Lan Deborah Sang eds., Documenting Taiwan on Film: Issues and
Methods in New Documentaries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2012).
32
Ian Aitken and Michael Ingham eds., Hong Kong Documentary Film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14).
33
Lingzhen Wang, ed., Chinese Chinese Women’s Cinema: Transnational Context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1).
34
Ya-chen Chen, Women in Chinese Martial Arts Films of the New Millennium: Narrative Analyses
and Gender Politics (Lanham, Md.: Lexington Books, 2012).

94
(4) 哲學與電影

自 1980 年代初以降,尤其是法國哲學家德勒茲(Gilles Deleuze)出版兩


本 專 書 《 運 動 — 影 像 》( L’Image-Mouvement , 1983 ) 與 《 時 間 — 影 像 》
(L’Image-Temps,1985)以來,35 結合哲學與電影作為思辨的研究方法成為重
要取徑之一。以德勒茲哲學為主的電影方法,從歐洲到美洲成為顯學,堪稱
當前歐美電影學界最熱門論述之一,從專書、學術論文、學術研討論都可見
其蹤影。其中,有幾本重量級專書值得一提,例如:David Martin-Jones 的
Deleuze, Cinema and National Identity: Narrative Time in National Contexts
(2006)、36 Anna Powell 的 Deleuze, Altered States and Film (2007)、 37 Elena
del Río 的 Deleuze and the Cinemas of Performance: Powers of Affection(2008) 、
38
D. N. Rodowick 的 Afterimages of Gilles Deleuze’s Film Philosophy (2010)、
39
David Martin-Jones 的 Deleuze and World Cinemas (2011)、 40 Nick Davis
的 The Desiring-Image: Gilles Deleuze and Contemporary Queer Cinema
(2013) 、41 David Deamer 的 Deleuze, Japanese Cinema, and the Atom Bomb: The
Spectre of Impossibility (2014)42 及 Nadine Boljkovac 的 Untimely Affects: Gilles
Deleuze and an Ethics of Cinema (2013),43 論者分別從國家身分與時間、世
界電影、表演與動情、性別與倫理,及歷史幽靈重新閱讀德勒茲思想對於當
代電影研究的啟發與轉化。除了德勒茲思想引領風潮外,歐美哲學家例如
Stanley Cavell、Alain Badiou、Jacques Rancière 與 Slavoj Zizek 等人的著作也
成為這一波哲學與電影的熱門出版。值得一提的是,不只歐美世界,Journal of
Chinese Cinemas 學術季刊也在 2014 年(第 8 卷第 2 期)策劃了一期題為「德
勒茲與華語電影」 (Deleuze and Chinese Cinemas)的專題,44 收錄的論文分別
對胡金銓的影片、香港影片《葉問》、賈樟柯的《小武》及侯孝賢的《好男好
女》等作品展開德勒茲哲學的電影分析。

2. 國外前瞻議題

(1) 新電影史

除了前述關於早期華語電影史與 1980 年代兩岸三地新電影的研究之外,

35
Gilles Deleuze, L’Image-Mouvement (Paris: Minuit, 1983); L’Image-Temps (Paris: Minuit, 1985).
36
David Martin-Jones, Deleuze, Cinema and National Identity: Narrative Time in National Contexts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6).
37
Anna Powell, Deleuze, Altered States and Film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7).
38
Elena del Río, Deleuze and the Cinemas of Performance: Powers of Affection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8).
39
D. N. Rodowick, Afterimages of Gilles Deleuze’s Film Philosophy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10).
40
David Martin-Jones, Deleuze and World Cinemas (London: Continuum, 2011).
41
Nick Davis, The Desiring-Image: Gilles Deleuze and Contemporary Queer Cinema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42
David Deamer, Deleuze, Japanese Cinema, and the Atom Bomb: The Spectre of Impossibility
(Bloomsbury USA Academic, 2014)
43
Nadine Boljkovac, Untimely Affects: Gilles Deleuze and an Ethics of Cinema (Edinburgh, Scotland :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13).
44
參見 Journal of Chinese Cinemas 官網:
<http://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17508061.2014.915559>(2016/6/23 查閱)。

95
這幾年有更多學者投入華語電影史的研究工程,這主要集中在對於影戲與文
藝電影、早期電影史與理論、戰後類型電影、區域電影史(1949 以前、1980
年代以前,2000 年以後等)等議題的開發上。關於影戲與文藝電影,葉月瑜
陸續發表了系列以“Wenyi and the Branding of Early Chinese Film” (2012)45 與
“Translating Yingxi: Chinese Film Genealogy and Early Film in Hong Kong”
(2015) 46 為題的論文,重探這個在華語電影史中尚未被仔細釐清的影片形
態;有關早期電影史與理論的發展,Victor Fan 別出心裁地探問了中國早期影
片與思考其理論雛形的力作 Cinema Approaching Reality: Locating Chinese
Film Theory (2015); 47 關於戰後類型電影,美國華裔學者 Jean Ma 出版了
專書 Sounding the Modern Woman: The Songstress in Chinese Cinema (2015),
48
梳理了戰後從上海到香港的女明星們及歌舞片之間的關係;而在區域電影
史研究方面,則有日本學者三澤真美惠的《在帝國與祖國的夾縫間:日治時
期台灣電影人的交涉與跨境》(2012)、 49 Jeremy E. Taylor 的專書 Rethinking
Transnational Chinese Cinemas: The Amoy-Dialect Film Industry in Cold War
Asia(2011)處理了冷戰語境下的夏語片論題,50 以及 Zhuoyi Wang 處理 1949
年 以 後 到 文 化 大 革 命 之 間 的 電 影 史 專 書 Revolutionary Cycles in Chinese
Cinema:1951-1979 (2014) 。51 另外,如果論及臺灣電影史,海外學者的研究
興趣從「新電影」史往前回溯,紛紛針對 1949 年以後的臺灣電影史進行新的
且不同角度的書寫,例如:洪國鈞的 Taiwan Cinema: A Contested Nation on
Screen (2011), 52 與 James Wicks 的 Transnational Representations: The State
of Taiwan Film in the 1960s and 1970s (2014) 53 等。此外,也有論者著眼於
臺灣「後新電影」論題,Flannery Wilson 的 New Taiwanese Cinema in Focus:
Moving Within and Beyond the Frame (2014) 54 就是一例。另外,2015 年 8
月 在 美 國 明 尼 蘇 達 大 學 舉 辦 的 國 際 研 討 會 “New Angles on Chinese Film
History”,整體性地思考華語電影史的新方法與新框架, Journal of Chinese
Cinemas 亦在 2016 年 5 月刊登了一篇由林松輝、張真、張英進、董新宇與裴
開瑞(Chris Berry)等海外學者暢談華語電影研究現況與展望的座談文章。 55

45
Emilie Yueh-yu Yeh, “Wenyi and the Branding of Early Chinese Film”, in Journal of Chinese
Cinemas 6.1 (2012): 65-94.
46
Emilie Yueh-yu Yeh, “Translating Yingxi: Chinese Film Genealogy and Early Film in Hong Kong,”
in Journal of Chinese Cinemas 9.1 (2015. 03): 76-109.
47
Victor Fan, Cinema Approaching Reality: Locating Chinese Film Theory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15).
48
Jean Ma, Sounding the Modern Woman: The Songstress in Chinese Cinema (Durham;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15).
49
三澤真美惠,《在帝國與祖國的夾縫間:日治時期台灣電影人的交涉與跨境》(台北:國立
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
50
Jeremy E. Taylor, Rethinking Transnational Chinese Cinemas: The Amoy-Dialect Film Industry in
Cold War Asia (Abingdon, Oxon; New York: Routledge, 2011).
51
Zhuoyi Wang, Revolutionary Cycles in Chinese Cinema:1951-1979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14).
52
Gou-Juin Hong, Taiwan Cinema: A Contested Nation on Screen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11).
53
James Wicks, Transnational Representations: The State of Taiwan Film in the 1960s and 1970s
(Hong Kong : HKU Press, 2014).
54
Flannery Wilson, New Taiwanese Cinema in Focus: Moving Within and Beyond the Frame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14).
55
參見 Journal of Chinese Cinemas 官網:<http://www.tandfonline.com/toc/rjcc20/10/1>(2016/6/23
查閱)。

96
(2) 藝術與電影

1980 年代,電影研究除了德勒茲哲學引發的影響之外,另外一個重要的
轉折是電影研究與藝術論題產生了火花。早在 20 世紀初,兩者關係早就開始,
譬如俄國 S.M.Eisenstein、匈牙利 Bela Balazs、法國史學家 Elie Faure 及義大
利評論家 Ricciotto Canudo 已論述了電影作為藝術及影像藝術的特殊性等命
題。但是,這股風潮在戰後很快地被寫實主義乃至電影符號學、電影精神分
析及電影文化研究等方法論給取代了。電影在高等教研機構成為人文學科之
際,也很快地由於太過著重於結構主義科學般的思考而失落了藝術性等關鍵
問題。1980 年以來,從 Jacques Aumont、Raymond Bellour 及 Pascal Bonitzer
等批評家開始專研電影與藝術之間的命題,重新從繪畫、攝影、錄像藝術、
新媒體及當代藝術等藝術範式思索與電影的連結。譬如:Bonitzer 的《偏景框》
(Décadrages, 1985), 56 Aumont 的《無盡之眼》(L’Oeil interminable, 1989),
57
及 Bellour 的《介於影像:照片,電影,錄像》 (L’Entre-images: Photo, Cinema,
58
Video, 1990) 就是很具啟發性的著作。1990 年代以來,這股電影與藝術的
研究風潮很快地吹到美國學界,興起了「視覺轉向」(The Visual Turn)的風
潮,例如:Angela Dalle Vacche 編著的 The Visual Turn: Classical Film Theory and
Art History(2003)是代表作。59 之後,各種相關研究紛紛出現,例如 Lynda Nead
的 The Haunted Gallery: Painting, Photography and Film around 1900 (2008)、
60
Richard Misek 的 Chromatic Cinema: A History of Screen Color (2010)、61
Angela Dalle Vacche 的 Film, Art, New Media: Museum Without Walls? (2012)、
62
Steven Jacobs 的 Framing Pictures: Film and the Visual Arts (2011)63 及
Steven Allen 與 Laura Hubner 合編的 Framing Film: Cinema and the Visual Arts
(2012)64 等。另一個值得著注意的新研究趨勢是藝術史學家也投入到電影藝
術的研究,法國藝術史學家 Georges Didi-Huberman 是很著名的代表,他著作
等身,近期代表作有論述高達與愛森斯坦的《歷史之眼:第 5 卷》(L’oeil de
l’histoire: Tome 5, Passés cités par JLG, 2015)與《歷史之眼:第 6 卷》(L’oeil
de l’histoire: Tome 6, Peuples en larmes, peuples en armes, 2016)等。65

56
Pascal Bonitzer, Décadrages (Paris: Cahiers du Cinéma, 1985).
57
Jacques Aumont, L’Oeil interminable (Paris: Librairie Séguier, 1989).
58
Raymond Bellour, L’Entre-images: Photo, Cinema, Video (Paris: La difference, 1990).
59
Angela Dalle Vacche, ed., The Visual Turn: Classical Film Theory and Art History (New
Brunswick, N.J.: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2003).
60
Lynda Nead,The Haunted Gallery: Painting, Photography and Film around 1900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8).
61
Richard Misek, Chromatic Cinema: A History of Screen Color (Chichester, U.K.; Malden, MA:
Wiley-Blackwell, 2010).
62
Angela Dalle Vacche, ed., Film, Art, New Media: Museum Without Walls? (Houndmills,
Basingstoke, Hampshire ; New York : Palgrave Macmillan, 2012).
63
Steven Jacobs, Framing Pictures: Film and the Visual Arts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11).
64
Steven Allen and Laura Huber eds., Framing Film: Cinema and the Visual Arts (Bristol, U.K.;
Chicago, Ill. : Intellect, 2012).
65
Georges Didi-Huberman, L’oeil de l’histoire: Tome 5, Passés cités par JLG (Paris: Minuit, 2015) ;
L’oeil de l’histoire: Tome 6, Peuples en larmes, peuples en armes (Paris: Minuit, 2016).

97
在華語電影研究中,關於電影與藝術的研究論題雖不多,但值得一提的
著 作 有 Linda C. Ehrlich 與 David Desser 合 編 的 Cinematic Landscapes:
Observations on the Visual Arts and Cinema of China and Japan (1994)、 66 美
國藝術史學家謝柏柯(Jerome Silbergeld)的 Hitchcock with a Chinese Face:
Cinematic Doubles, Oedipal Triangles, and China’s Moral Voice (2004)與 Body
in Question: Image and Illusion in Two Chinese Films by Director Jiang Wen
(2008)67 等。美國華裔學者巫鴻(Hung Wu)亦在力作 Story of Ruins: Presence
and Absence in Chinese Art and Visual Culture (2012)中針對費穆的《小城之
春》(1948)做了電影與廢墟的精彩分析。 68 Journal of Chinese Cinemas 曾策
劃華語電影的色彩專題(2012)。 69

(3) 新媒體與展覽電影

如前所述,歐美電影學界啟動關於電影與視覺藝術的研究風潮,開啟了
關於電影與新媒體乃至美術館之間的新關係。當然,值得強調的是,這也涉
及到電影研究在 1990 年代已降面臨「電影死亡」的議題。電影膠卷失去了它
作為表徵電影的唯一載體,取而代之的是數位影像。此種巨大轉變,至少帶
來兩個重大變革:一方面是更多電影導演選擇以數位影像形態來拍攝電影,
另一方面則是電影透過數位投映形式進入美術館展映。換句話說,電影不管
從製作還是投影,完全與過去傳統的產製方式截然不同。這促成了許多研究
者進一步思索電影本體,及它擴延到其他領域的複雜論題。顯然,跨藝術、
跨類別、跨學科及跨人文是其特色。關於電影的數位性、視覺特效、敘事轉
變與情動力量等面向,體現在以下幾本專書中,例如:D. N. Rodowick 的 The
Virtual Life of Film(2007)、 70 Nicholas Rombes 的 Cinema in the Digital Age
(2009) 、71 Eleftheria Thanouli 的 Post-Classical Cinema: An International Poetics
of Film Narration (2009) 、72 Steven Shaviro 的 Post Cinematic Affect (2010) 、
73
Stephen Prince 的 Digital Visual Effects in Cinema: The Seduction of Reality
(2012)、 74 Jason Sperb 的 Flickers of Film: Nostalgia in the Time of Digital
Cinema (2015) ,75 及 André Gaudreault 與 Philippe Marion 合著的 The End of

66
Linda C. Ehrlich and David Desser eds., Cinematic Landscapes: Observations on the Visual Arts
and Cinema of China and Japan (Austin, Tex.: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1994).
67
Jerome Silbergeld, Hitchcock with a Chinese Face: Cinematic Doubles, Oedipal Triangles, and
China’s Moral Voice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04) ; Body in Question: Image
and Illusion in Two Chinese Films by Director Jiang Wen (Princeton, N.J. : P.Y. and Kinmay W.
Tang Center for East Asian Art in association with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8).
68
Hung Wu, Story of Ruins: Presence and Absence in Chinese Art and Visual Culture (London:
Reaktion Books, 2012).
69
參見 Journal of Chinese Cinemas 官網:
<http://www.tandfonline.com/doi/abs/10.1386/jcc.6.3.211_1>(2016/6/20 查閱)。
70
D. N. Rodowick, The Virtual Life of Film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7).
71
Nicholas Rombes, Cinema in the Digital Age (London ; New York : Wallflower Press, 2009).
72
Eleftheria Thanouli, Post-Classical Cinema: An International Poetics of Film Narration (London;
New York, N.Y.: Wallflower Press, 2009).
73
Steven Shaviro, Post Cinematic Affect (Winchester, UK Washington, USA: 0 Books, 2010).
74
Stephen Prince, Digital Visual Effects in Cinema: The Seduction of Reality (New Brunswick, N.J. :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2012).
75
Jason Sperb, Flickers of Film: Nostalgia in the Time of Digital Cinema (New Brunswick, NJ: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2015).

98
Cinema?: A Medium in Crisis in the Digital Age (2015) 76 等。當然,這也涉
及電影與其他藝術媒介及美術館場域之間產生連結和跨界的論題,當代新一
波的「擴展電影」 (expanded cinema)形態應運而生,重要著作分別計有:Alison
Griffiths 的 Shivers Down Your Spine: Cinema, Museums, and the Immersive View
(2008)、 77 Janine Marchessault 與 Susan Lord 合編的 Fluid Screens, Expanded
Cinema (2007)、78 A. L. Rees 與 David Curtis 合編的 Expanded Cinema: Art,
Performance, Film (2011) 、79 Gertrud Koch 與 Volker Pantenburg 合編的 Screen
Dynamics: Mapping the Borders of Cinema (2012) 、80 Dominique Païni 的《電
影,一門造形藝術》 (Le Cinéma, un art plastique, 2013)、81 Andrew V. Uroskie
的 Between the Black Box and the White Cube: Expanded Cinema and Postwar Art
(2014) 、82 Omar Kholeif 的 Moving Image(2015) 、83 Des O’Rawe 的 Regarding
the Real: Cinema, Documentary, and the Visual Arts (2016),84 及 Xavier García
Bardón 與 François Bovier 合編的 Cinema in the Expanded Field (2016)85 等。

(4) 電影雜誌、影迷與影展

當代電影研究的新趨勢之一,就是從傳統以影片作為文本分析的形態走
向更為廣泛的電影問題,著眼於電影在各個層面的變革。其中,觸及電影雜
誌、影展乃至影迷研究是一大新興取徑,它幫助了解電影在每一個時代的評
論、市場運作與觀眾的狀態。值得強調的是,這絕對不是以量化如傳播學來
構思的方法,而是建立在對於史料、案例分析、理論詮釋等多層面的研究上。
可以這麼說,以影片作為分析的對象被電影雜誌、影展與影迷取代了,論者
透過這些關鍵概念給電影研究打開了新的發展方向。關於電影雜誌與期刊研
究,計有 Jeffrey Middents 的 Writing National Cinema: Film Journals and Film
Culture in Peru (2009)、86 英國重要電影學刊 Screen 於 2009 年春季(第 50
卷第 1 期)策劃一個題為“Screen and screen theorizing today”的專輯, 87 從觀
眾、銀幕經驗、後電影及銀幕文化等層面去思考當代電影理論發展,及 Emilie

76
André Gaudreault and Philippe Marion, The End of Cinema?: A Medium in Crisis in the Digital Ag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5).
77
Alison Griffiths, Shivers Down Your Spine: Cinema, Museums, and the Immersive View (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8).
78
Janine Marchessault and Susan Lord eds., Fluid Screens, Expanded Cinema (Toronto :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2007).
79
A. L. Rees, David Curtis eds., Expanded Cinema: Art, Performance, Film (London: Tate Pub.,
2011)
80
Gertrud Koch and Volker Pantenburg eds., Screen Dynamics: Mapping the Borders of Cinema
(Wien : Ö sterreichisches Filmmuseum : SYNEMA-Gesellschaft für Film und Medien, 2012).
81
Dominique Païni, Le Cinéma, un art plastique (Paris: Exhibitions International, 2013).
82
Andrew V. Uroskie, Between the Black Box and the White Cube: Expanded Cinema and Postwar
Art (Chicago; Lond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4).
83
Omar Khalif ed., Moving Image (London : Whitechapel Gallery ;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2015).
84
Des O’Rawe, Regarding the Real: Cinema, Documentary, and the Visual Arts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16).
85
Xavier García Bardón and François Bovier eds., Cinema in the Expanded Field (Zurich: JRP
Ringier; Dijon, 2016).
86
Jeffrey Middents, Writing National Cinema: Film Journals and Film Culture in Peru (N.H.:
Dartmouth College Press: 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 2009).
87
參見 Screen 官網:<http://screen.oxfordjournals.org/content/50/1.toc>(2016/6/22 查閱)。

99
Bickerton 結合法國《電影筆記》的雜誌史與左派觀點的著作 A Short History of
Cahiers du Cinema (2009) 88 等。而以影迷作為分析方法的專書也不少,分
別有 Jason Sperb 與 Scott Balcerzak 合編兩卷的 Cinephilia in the Age of Digital
Reproduction: Film, Pleasure, and Digital Culture ( 2009 )、 89 Jonathan
Rosenbaum 的 Goodbye Cinema, Hello Cinephilia: Film Culture in Transition
( 2010 )、 90 Rashna Wadia Richards 的 Cinematic Flashes: Cinephilia and
Classical Hollywood (2013)、 91 Mattias Frey 的 Postwall German Cinema:
History, Film History and Cinephilia (2013) 92 及 Girish Shambu 的 The New
Cinephilia (2015), 93 分別從歷史、數位時代、電影文化、好萊塢及國家電
影等面向切入闡釋各種不同案例。至於影展研究,則有 Marijke de Valck 的 Film
Festivals: From European Geopolitics to Global Cinephilia (2007) 、94 Matthew
Lloyd 的 How the Movie Brats Took Over Edinburgh: The Impact of Cinephilia on
the Edinburgh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2011)、 95 Cindy Hing-Yuk Wong 的
、96 Dina
Film Festivals: Culture, People, and Power on the Global Screen (2011)
Iordanova 的 The Film Festival Reader (2015) ,97 及 Marijke de Valck 與 Brendan
Kredell 合編的 Film Festivals: History, Theory, Method, Practice (2016) ,98 從
歐亞藝術電影、影展案例、全球銀幕,及匯合歷史、理論與實踐的方法論等
面向下手,展開當代電影研究的新視角。

3. 國內議題觀察與建議

從上述國外電影學與電影研究熱門和前瞻議題的概略爬梳,可以發現當
代電影研究走向了跨領域、跨藝術與跨學科是關鍵趨勢。回過頭來整理與展
望國內電影研究(台灣電影研究、華語電影研究)近八年多來的研究狀況,
體現出以下幾種特質:

(1) 電影文化研究

嚴格來說,臺灣電影從 1980 年代末期開始,隨著多位海歸學者回國任教,

88
Emilie Bickerton, A Short History of Cahiers du Cinema (London: Verso, 2009).
89
Jason Sperb and Scott Balcerzak eds.,Cinephilia in the Age of Digital Reproduction: Film, Pleasure,
and Digital Culture (London; New York: Wallflower, 2009).
90
Jonathan Rosenbaum, Goodbye Cinema, Hello Cinephilia: Film Culture in Transi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0).
91
Rashna Wadia Richards, Cinematic Flashes: Cinephilia and Classical Hollywood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13).
92
Mattias Frey, Postwall German Cinema: History, Film History and Cinephilia (New York:
Berghahn Books, 2013).
93
Girish Shambu, The New Cinephilia (Montréal: caboose, 2015).
94
Marijke de Valck, Film Festivals: From European Geopolitics to Global Cinephilia (Amsterdam :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2007).
95
Matthew Lloyd, How the Movie Brats Took Over Edinburgh: The Impact of Cinephilia on the
Edinburgh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Edinburgh: St Andrews Film Studies, 2011).
96
Cindy Hing-Yuk Wong, Film Festivals: Culture, People, and Power on the Global Screen (New
Brunswick, N.J.: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2011).
97
Dina Iordanova, The Film Festival Reader (Edinburgh: St Andrews Film Studies, 2015).
98
Marijke de Valck and Brendan Iredell eds., Film Festivals: History, Theory, Method, Practice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2016).

100
展開臺灣電影研究的風潮。再加上,侯孝賢導演在 1989 年憑著《悲情城市》
獲頒威尼斯金獅獎,更進一步催生國內電影研究對於國族、歷史、身分認同
與性別政治的強力闡述。學者齊隆壬曾以「電影文化研究」來指稱臺灣電影研
究方法論的鼎盛時期。 99 幾十年來,此方法論是臺灣電影研究的主流,以臺
灣影片與作者為分析對象並發展出關於政治、國族與性別等議題的論文與專
題研究計畫是最常見的研究工程。在此脈絡下,近年來,較有代表性的論文、
專書及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分別計有:林文淇的專書《華語電影中的國族
寓言與國家認同》(2010)100 與其 100 年度科技部專題研究計劃「1955-1981
台灣抗日電影研究」、陳儒修的 100 年度科技部專題研究計劃「探求台灣電影
中的日本性」、張小虹的論文〈愛的不可能任務:《色|戒》中的性,政治,歷
史〉(2009)、 101 林克明的 102 年度科技部專題研究計劃「超越地方:台灣歷
史史詩電影《一八九五》與《賽德克.巴萊》中的地方建構」、謝世宗的 102
年度科技部專題研究計劃「身分認同、侯孝賢與台灣文化場域:一個抒情傳
統的觀點」 ,及張靄珠的專書《全球化時空、身體、記憶台灣新電影及其影響》
102
(2015) 等。此外,每年在文化研究年會上發表的電影論文,亦屬此研究脈
絡。

(2) 作者研究

電影導演研究可說是臺灣電影研究中最受矚目的研究取徑之一, 「新電影」
作者是最受青睞的研究對象之一。其中,幾本英文論文選集是很具代表性的
專書,這分別是:葉月瑜與 Darrell William Davis 合編的 Taiwan Film Directors:
、103 Chris Berry 與盧非易合編的 Island on the Edge:
A Treasure Island (2005)
Taiwan New Cinema and After (2005) 104 及 Darrell William Davis 與陳儒修
合編的 Cinema Taiwan: Politics, Popularity and State of the Arts(2007),105 即
從「新電影」乃至「後新電影」的影片與導演來檢視歷史、美學與文化等論
題。其中,侯孝賢、蔡明亮、李安乃至王家衛等創作者是最常被論述的導演。
論及侯孝賢電影研究,由林文淇,沈曉茵,李振亞合編的《戲夢時光:侯孝
賢電影的城市、歷史、美學》 (2014)堪稱是目前最重要的中文論文選集之一,
106
此書集結了海內外學者對於侯孝賢導演從 2000 年以來作品的研究。張小虹
的兩篇論文〈巴黎長鏡頭:侯孝賢與《紅氣球》〉 (2011)與〈身體—城市的淡

99
齊隆壬,〈九 O 年代臺灣電影文化研究論述:以《悲情城市》為例〉,陳光興主編,《文化
研究在台灣》(臺北:巨流,2005),頁 331。
100
林文淇,《華語電影中的國族寓言與國家認同》(台北市:電影資料館,2010)。
101
張小虹,〈愛的不可能任務:《色|戒》中的性,政治,歷史〉,《中外文學》426 (2009.09),
頁 9-48。
102
張靄珠,《全球化時空、身體、記憶台灣新電影及其影響》(新竹市: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
2015)。
103
Emilie Yueh-yu Yeh and Darrell William Davis eds., Taiwan Film Directors: A Treasure Island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5).
104
Chris Berry and Feii Lu eds., Island on the Edge: Taiwan New Cinema and After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5).
105
Darrell William Davis and Robert Chen eds., Cinema Taiwan: Politics, Popularity and State of the
Arts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7).
106
林文淇,沈曉茵,李振亞合編,《戲夢時光:侯孝賢電影的城市、歷史、美學》(臺北市:
國家電影中心,2014)。

101
入淡出:侯孝賢與《珈琲時光》〉 (2011),107 以德勒茲哲學論述這位以長鏡頭
見長的導演。而謝世宗的 104 年度科技部專題研究計劃「觀光客凝視與文本—
城市的互涉:侯孝賢「跨國電影」研究」著眼於跨國與城市的議題。林建光
的論文〈裸命與例外狀態: 《洞》的災難想像〉 ,108 思索蔡明亮電影中
(2010)
的生命政治。彭小妍與 Whitney Crothers Dilley 合編專書 From Eileen Chang to
Ang Lee: Lust/Caution(2014),109 檢視李安影片《色・戒》與張愛玲原著小
說之間的多重關係。至於王家衛,則是劉永皓專書《失衡的電影文本:王家
衛電影分析》(2015)的題旨。 110

(3) 電影史研究

國內電影史研究很值得注意,它至少可分為三個部分,一是關於早期電
影史(20 世紀初,戰時重慶電影,日治時期電影) 、台語片研究,及反共電影
與國共內戰為主題的研究工程。奠基於 99 年度科技部專題研究計劃「軼事與
電影史:中國早期電影與布洛斯基的再協議(I)」,廖金鳳出版了專書《布洛斯
基與夥伴們:中國早期電影的跨國歷史》(2015)。111 唐維敏的論文處理了戰
時重慶電影:〈戰時重慶電影:電影政策、歷史書寫、重新對焦華語電影〉
(2010)。 112 李道明也是專注臺灣早期電影史的學者,其論文〈十九世紀末電
影人在臺灣、香港、日本、中國與中南半島間的(可能)流動〉(2011)是代
表作之一。 113 此外,近年來他在台北藝術大學也舉辦了好幾次以亞洲電影史
為題的國際學術研討會。有關台語片研究,王君琦的系列論文例如“Affinity and
Difference between Japanese Cinema and Taiyu pian through a Comparative Study
of Japanese and Taiyu pian Melodramas”(2012)114 是近期值得注意的研究。
關於反共電影與國共內戰的電影史議題,值得一提的,莊宜文的科技部專題
研究計畫,從 98 年度「文革敘事的轉換與變異─以八○年代以降跨地域改編電
影為研究核心」、99 年度「八○年代初臺灣反共電影新論─以改編自大陸傷痕
文學之影片為探討核心」 、102 年度「以 1949 年前後國共戰爭為背景的華語電
影(I)臺灣電影的反共敘事與離散記憶」,到 103 年度『以 1949 年前後國共
戰爭為背景的華語電影(II、III)』是難得的研究範例。

(4) 形態與再現

臺灣電影研究中,重探類型電影蔚為風潮。從黑色電影、健康寫實、瓊瑤

107
張小虹,〈身體—城市的淡入淡出:侯孝賢與《珈琲時光》〉,《中外文學》434 (2011.09),
頁 7-37;〈巴黎長鏡頭:侯孝賢與《紅氣球》〉,《中外文學》435(2011.12),頁 39-73。
108
林建光,〈裸命與例外狀態:《洞》的災難想像〉,《中外文學》428,(2010.03),頁 9-39。
109
Hsiao-yen Peng and Whitney Crothers Dilley eds., From Eileen Chang to Ang Lee: Lust/Caution
(Milton Park, Abingdon, Oxon; New York: Routledge, 2014).
110
劉永皓,《失衡的電影文本:王家衛電影分析》(台北市:田園城市發行,2015)。
111
廖金鳳,《布洛斯基與夥伴們:中國早期電影的跨國歷史》(台北市:麥田,2015)。
112
唐維敏,〈戰時重慶電影:電影政策、歷史書寫、重新對焦華語電影〉,葉月瑜主編,《華
語電影工業:方法與歷史的新探索》(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113
李道明,〈十九世紀末電影人在臺灣、香港、日本、中國與中南半島間的(可能)流動〉,
黃愛玲主編,《中國電影溯源》(香港:香港電影資料館,2011)。
114
王君琦,“Affinity and Difference between Japanese Cinema and Taiyu pian through a Comparative
Study of Japanese and Taiyu pian Melodramas”,《文山評論》6:1(2012.12),頁 71-102。

102
電影到武俠電影等類型是很常被論者研究的對象。林建國的 99 年度科技部專
題研究計劃「黑色電影之父系傳奇:從弒父失怙到流離失所」、沈曉茵的論文
〈冬暖窗外有阿郎:臺灣國語片健康寫實之外的文藝與寫實〉(2015)與〈關
愛何事:三部 1970 年代的瓊瑤片〉 、115 林文淇的論文〈〈《彩
(2015 年 12 月)
雲飛》、《秋歌》與《心有千千結》中的勞動女性與瓊瑤七○年代電影的「健康
寫實」精神〉(2011),116 及吳佳琪從 103 年度開始執行的科技部專題研究計
劃「全球化時代之武俠電影:帝國與功夫複文化系譜」,都是近期代表作。

(5) 紀錄片研究

紀錄片是劇情片研究之外最重要的一環,論者多聚焦於 1980 年代以降的


相關紀錄片,以之作為臺灣紀錄片現代性的開始。近年來,多位長期耕耘此領
域的資深作者均出版了重要著作,分別有李道明的《紀錄片:歷史、美學、
製作、倫理》(2013)、 117 郭力昕的《真實的叩問:紀錄片的政治與去政治》
,118 及邱貴芬的《「看見台灣」
(2014) :台灣新紀錄片研究》 。119 後者
(2016)
奠基於她從 100 年度開始執行的科技部專題研究計劃「台灣紀錄片與環境論
述」、「台灣新紀錄片研究」及「當代台灣紀錄片研究」。

(6) 實驗電影與電影的藝術跨界

近年來,臺灣實驗電影研究有新發展,吳俊輝主編的《比台灣電影更陌生:
台灣實驗電影研究》 (2014)是一本很不同的著作。120 此外,電影邁入新的數
位紀年,電影導演也展開了藝術跨界的影像實踐,其中,蔡明亮是最值得強
調的創作者之一。孫松榮從 100 年度為期兩年的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電影
造形性(2):重探華語電影的美學研究—以蔡明亮的《臉》及影像裝置為例構
建電影與藝術互涉的理論當代性」即著眼於此,並在 2014 年出版專書《入鏡
丨出境:蔡明亮的影像藝術與跨界實踐》,梳理當代藝術影片與當代藝術匯流
的嶄新現象。 121

115
沈曉茵,〈冬暖窗外有阿郎:臺灣國語片健康寫實之外的文藝與寫實〉,《臺灣文學研究學
報》20 期(2015.04),頁 191-218;〈關愛何事:三部 1970 年代的瓊瑤片〉,《藝術學研
究》17(2015.12),頁 115-152。
116
林文淇,〈〈《彩雲飛》、《秋歌》與《心有千千結》中的勞動女性與瓊瑤七○年代電影的「健
康寫實」精神〉,《電影欣賞學刊》134(2011.06),頁 4-19。
117
李道明,《紀錄片:歷史、美學、製作、倫理》(台北市:三民書局,2013)。
118
郭力昕,《真實的叩問:紀錄片的政治與去政治》(台北市:麥田,2014)。
119
邱貴芬,《「看見台灣」:台灣新紀錄片研究》(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
120
吳俊輝主編,《比台灣電影更陌生:台灣實驗電影研究》(台北市:恆河出版社,2014)。
121
孫松榮,《入鏡丨出境:蔡明亮的影像藝術與跨界實踐》(台北市:五南,2014)。

103
第四章 戲劇

藝術學門戲劇子學門「熱門與前瞻研究」趨勢分析
報告撰寫:周慧玲
研究助理:黃意玲

一、 研究背景與研究範疇:

本次戲劇學門的熱門與前瞻研究,研究進行時間為 2016 年 2-5 月短短的三


個月,主要調查範圍為過去 8-5 年之間的國內外研究趨勢。在報告撰述上,本文
採國外國內分開方式進行之。限於研究者語言熟悉度,國外研究趨勢調查以英語
專書、期刊論文、學術會議為主,主要調查 2010 年迄今(2016 年 3 月)的學術
出版和發行。國內研究趨勢調查,以科技部專題研究、專書、期刊論文,以及學
術會議為對象,主要調查 2008 迄今(2016 年 3 月)的研究計劃與學術出版和發行,
不過在撰述報告時,本文以國內科技部研究計劃為主,原因是學術期刊論文大致
與科技部計劃接近,而專書出版情形則明顯趨少,間或有不少專書屬於工具性,
需要更多時間進一步區分學術性專書的研究趨勢。特別要說明的是,國內研究趨
勢調查本文將之界分為戲曲與戲劇兩部分,前者指稱以古典戲曲以及其衍生作品
為對象的研究,後者則泛指以國內現代形式以及國外一切戲劇形式為主的研究;
這個分類未竟理想,畢竟中文戲劇一詞涵蓋古典戲曲和想當代和國外形式戲劇作
品,且這個分類或假設中國古典戲曲在國外學術出版的闕如,或者暗示了國內戲
劇和戲曲的截然分野。不過這個問題既不是本文論述目的,且目前無論作品生產
或是學術生產,乃至教學活動,仍採取現代/西洋戲劇和中國古典戲曲這樣似是
而非的分類,本文權且從之,但在調查過程中,儘可能留意這個分類是否被僭越
挑戰了。此外,國內外調查對象有一個基本差異,亦即國內調查對象涵蓋時間較
長,溯及 2009 年(民國 98 年)的研究,而國外調查對象則以 2010 年以降的出
版發行者。這是因為 1)相對而言,國外無論專書或是出版發表過程,較國內更
為冗長繁瑣,因此在這樣不均等地並峙討論,或仍可俱有一定的對話意義;2)
國內調查報告以科技部計劃為主要調查對象,以期能對照國內(科技部)專題研
究趨勢,並提供參考訊息。換言之,這個報告俱有一定的針對性,無可避免的排
除了未曾出版或發表的其他公私部門或個人性的研究調查計劃之趨勢。最後,本
此調查因為總計劃啟動執行較晚,僅能在三個月執行期限內,儘可能就所選的一
部分範圍進行初步調查,因此調查報告並不俱全面代表性,僅是一份局部觀察報
告,讀者在參考本文前,應現有這個認知。

科技部(和國科會時期)藝術學門下設戲劇子學門分類,行之有年,在戲劇
子學門下,又有些關鍵字暗示領域差異,諸如劇場技術、劇場管理、戲劇理論、
戲劇史等等。這樣的研究領域劃分,是以研究範疇而言,並不承載方法論指標。
事實上,國內戲劇研究在方法上,開展的十分有限,所謂的前瞻研究可能遠遠不
如比例優勢的熱門研究。相對的,國外研究情形,有比較鮮明的方法論走向,且

104
無論在熱門或是前瞻研究上,都是以跨領域為主要趨勢,從表演研究到劇場空間
研究乃至難民戲劇的政治意義研究,多充滿了這樣的走向。這可以說是國內外戲
劇研究最大區分之一了。本次調查報告行文時,期能就實際情形進行分類之餘,
又能讓國內外產生某種對照性。以下就國外國內兩部分各別陳述之。

二、 國外前瞻及熱門研究

1. 國外前瞻研究

(1) 表演研究:建立新方法,挑戰研究界域,開展跨領域對話

表演研究方法論(Performance Studies)大致在上個世紀七、八〇年代成
形,主要以表演為認識世界的視窗,也以表演為顛覆既有認知的舞台;舉凡
儀式、遊戲、競技、舞蹈、戲劇、前衛表演藝術(performance arts)或觀念/身
體藝術,乃至文化觀光和博物館展示等,都曾被納入其中,而參與對話或援
引的跨學科理論,更是包含了人類學、心理學、社會學、文化研究、性別研
究、族裔研究、歷史學等,不一而足。上個世紀九〇年代下半,不少美國高
等學府裡傳統的戲劇系(theatre department or drama department)紛紛納入表
演研究甚至更名為表演既戲劇研究。例如,歐洲的英國和德國,以及澳洲和
部分亞洲地區學術界也都陸續開啟了各自版本的表演研究。戲劇學自此有了
「表演轉向」(performance turn)之說。溯源表演研究(performance studies)各家
說法不同,無論誰的系譜學論述,表演研究源出 1970s 年代的美國,則是不爭
的事實;這個不斷自我辯證革新定義的研究學門有兩個主要面向,其一,結
合人類學、社會學、後結構主義乃至文化研究等領域知識,開展劇本以外的
戲劇活動對於文化構成的影響與貢獻;其二,容受西方以外的表演文化視野,
打開對於人類表演行為的寬廣認識,或藉以全面論述二十世紀漫長的前衛表
演/戲劇形態與活動,或藉以活化從亞里斯多德以降漸次沈痾的西方古典戲
劇文學分析法。這樣的研究活力,除了美國學術自身的前瞻需求,美國作為
二戰後世界移民的主要目的,以及其戰後的全球影響力,這兩大「外力」扮
演了重要的角色,它們促使美國學界廣泛容納了各種外來多樣的研究人口以
及世界各地表演藝術家的進駐,為學術與藝術提供難得的多元養分。

整體而言,過去五年間「表演研究」這個新型學門在仍舊慣稱的戲劇研
究領域中,繼續鰲頭獨佔,具有難以抗衡的前瞻性,以及獨領風騷的熱門性。
最具代表性的,當屬 PSi(Performance Studies International)這個國際學術組織
在過去八年間陸續在美國(Stanford 2007) 、丹麥(Copenhagen 2008)、克羅地
亞(Zagreb 2009)
、加拿大(Toronto 2010)、荷蘭(Utrecht 2011) 、英國(Leeds
2012)、中國(Shanghai 2014)、日本(Tokyo 2015)、澳洲(Melbourne 2016)
召開國際學術會議,分別從「氣候」「肉體與靈性」「前衛表演、社群與傳統」
「表演與時間性」「文化與產業」「Camillo 2.0 劇場科技」「演繹公眾」「錯演
MISPERFORMANCE」等主題切入,其中「文化與產業」是首次納入這個領
域學術討論的新興議題,「劇場科技」則是方興未艾的新興議題。上述國際性
學術會議的召開具體說明了表演研究在傳統戲劇研究領域的前瞻性與影響
力:表演研究者認為,不僅劇場是管窺世界與社群的視窗,劇場之外的表演

105
行為,尤其是潛力無窮的研究主題,並不斷待開發,因此鼓勵了新的跨領域
研究趨勢;如是的研究方法,容納了更多元的成員加入,關於亞非甚至第三
世界的表演的出版,成了近五年的一大特色。這也因此刺激了更多樣關於「表
演」定義的辯證;新趨勢和新爭議,並肩共存於這個研究方法之中。

本計劃目前調查所及,五年來出版的近三百筆戲劇研究相關的英語學術
專書和其他期刊論文,同樣顯示「表演研究」的銳不可擋,performance 一字
幾成每個學術出版社和學術著作必備的關鍵字。在這些著作中,表演研究領
航人之一謝克納(Richard Schechner)於 2013 年三修其 2002 年首版的權威性著
作 Performance Studies: An Introduction, 1 增列內容之餘,更提供一個全新的
專書網站,定期更新與日俱新的表演研究案例的影音聯結與其他內容,方法
學上同樣也涵納了社會學、動物行為學、儀式研究等,在這個眾聲喧嘩的領
域裡,持續發聲。國際學術出版社 Routledge 對這本專書的資本投入,具體而
微地說明了這部著作在這個領域仍難以取代的前瞻角色。事實上,從不同角
度定義表演,或是與其他批判理論與哲學辯證「表演」的概念,也正是這五
年英語學術出版的特點。較具前瞻性的如 Performing Policy 檢視爬梳藝術家們
如何和上個世紀九零年代以來美國的文化政策,共同形構了藝術家的新的社
會角色; 2 Performing Asian Transnationalisms 則從亞美作品、英國戲劇在東
亞、東南亞戲劇等個案研究,檢視亞洲跨文化作為的複雜性,辯證「跨文化」
不能簡單地等同於「離散」經驗,或是單純為了經濟目的;3 Performance Studies
in Motion 更進一步擴大視野,集人類學、性別研究、草根政治運動、戲劇史
學等學者,援引當代文化研究、自然科學、藝術社會學等方法,試圖在澳洲、
歐洲、以色列、巴勒斯坦、中國、菲律賓、盧安達等地區的現當代戲劇與實
驗表演多項個案研究中,建立二十一世界的表演研究新方法論;4 Performance
and Phenomenology 集合重量級學者論文,從不同歷史時期和不同表演文化的
個案,論證「表演」和「現象學」如何對「觀者容受的表演性」(performativity
of perception)與「認知」等議題,提供不同的研究方法論,又如何重新辯證「表
演」 的概念與定義 。 5 劍 橋出版社也在 2016 年編撰 出版 The Cambridge
Introduction to Performance Theory, 彙整這個領域過去從社會學與儀式研究;
戲劇、慶典與日常生活;民族誌學、民俗研究與傳播研究;文化展演與社會
演繹等跨領域論述中累積而來的表演理論,並針對建築學與城市表演、身體
藝術與性別研究、表演藝術(performance arts)與觀念藝術,乃至表演作為教育
學等蓬勃發展的展演行為與活動,指出未來這個領域的教學研究運用。6 英國
學術出版社 Sussex Academic Press 也曾在 2010 出版了 Generating Theatre
Meaning,借用表演分析的視角,提出以表演分析(performance analysis)取代傳
統的劇本分析(play-analysis),具體說明了表演研究對這個學門領域的前瞻性

1
Richard Schechner, Performance Studies: An Introduction, the third edition, Routledge, 2013.
2
Paul Bonin-Rodriguez, Performing Policy: How Contemporary Politics and Cultural Programs
Redefined U.S. Artist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Palgrave Macmillan, 2014.
3
Amanda Rogers, Performing Asian Transnationalisms: Theatre, Identity, and the Geographies of
Performance, Routledge, 2014.
4
Atay Citron, Sharon Aronson-Lehavi & David Zerbib eds., Performance Studies in Motio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and Practice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Bloomsbury Methuen Drama,
2014.
5
Maaike Bleeker, Jon Foley Sherman & Eirini Nedelkopoulou eds., Performance and Phenomenology:
Traditions and Transformations, Routledge, 1 edition, 2015.
6
Simon Shepherd, The Cambridge Introduction to Performance The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6.

106
影響。7 特別值得注意的另一個例子是,Performances of Capitalism 收納多篇
論文,聚焦倫敦、雅典、柏林三地的國家劇院何如在金融海嘯之後的經濟危
機,發展出獨特的聯手製作與演出形式,回應甚至展現這一波巨大的經濟危
機以及對新自由主義經濟的反省。8 這些具有清楚論述交集的論文集或方法論
撰述,都為表演研究在研究領域的拓展和未來研究議題的開發上,扮演鮮明
的前瞻角色。

(2) 跨領域研究:與神經科學、數位科技和媒體研究等結盟的跨界研究

如前述,表演研究不斷更新融合其他學門,為戲劇研究樹立新的關注議
題研究與範疇。在近年的前瞻性研究成果中,直接或間接受其影響的跨領域
整合戲劇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整合數位科技、神經科學、情感研究上。例
如,Theatre and Cognitive Neuroscience 集結專文,從神經認知學中的「鏡像機
轉」(mirror mechanism)與「行動行為學」(motor behavior)檢視觀眾的容受經驗;
或從神經認知學的視野,研究馬戲圈裡的演員行為等。 9 Performance and
Medical Body 則是結合表演研究和醫療行為研究,意圖探究醫療行為中,有關
主體與認同、病人主訴、醫病倫理等議題。 10 Political Cyberformance 著力從
數位生活的普及化,提出戲劇與表演研究的「網絡轉向」(cyber turn),聚焦互
聯網對於戲劇製作、觀眾文化、民族誌學乃至政治表演的衝擊與影響。 11
Performance and Media 也是聚集重量級學者論文,從媒體研究的視角聚焦當
代數位文化下,「現場及時」的表演如何與媒介科技結合的案例,以建立新的
研究方法並理解現當代數位科技高度介入生活乃至藝術創作的複雜性。 12

(3) 區域性研究:

昔日英美語系國家的戲劇研究和區域研究很少有交集,其傳統的戲劇研
究極少關注亞非中東等地的表演與戲劇活動,傳統的戲劇相關科系也很少關
注非西方的戲劇或表演。隨著亞洲世界的崛起和表演研究對世界各地表演行
為與活動的海納,區域性的戲劇和表演研究的結盟,有十分鮮明的增進。前
述 PSi 從北美走向歐洲乃至亞洲和澳洲,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其他如亞洲表演
學會(Association for Asian Performances)十五年來的貢獻,也是不可小覷;
AAP 持續集結歐美地區的亞洲表演與戲劇學者定期舉辦學術會議,近五年該
會議的論文中,以中國戲劇和舞蹈為主題的發表,呈現鼇頭獨占的趨勢。另
外一些較為前瞻的企圖,包含了 Neoliberalism and Global Theatre (2012)集結
十八篇重量級學術論文,從十八世紀以來在新加坡、越南、泛華人地區、印

7
Eli Rozik, Generating Theatre Meaning: A 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Performance Analysis.
Sussex Academic Press, 2010.
8
Marilena Zaroulia & Philip Hager eds., Performances of Capitalism, Crises and Resistance.
Inside/Outside Europe, Palgrave Macmillan, 2015.
9
Clelia Falletti, Gabriele Sofia and Victor Jacono eds., Theatre and Cognitive Neuroscience,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16.
10
Alex Mermikides & Gianna Bouchard eds., Performance and the Medical Body,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16.
11
Christina Papagiannouli, Political Cyberformance: The Etheatre Project, Springer, 2016.
12
Sarah Bay-Cheng, Jennifer Parker-Starbuck, and David Saltz, Performance and Media: Taxonomies
for a Changing Field,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15.

107
尼、墨西哥、巴西、奈及利亞等地的個案研究,近現代資本市場運作下的戲
劇、舞蹈、電影、視覺藝術乃至電音表演的全球製作或展演,檢討全球經濟
危 機 下 的 新 自 由 主 義 面 對 的 挑 戰 。 13 Theatre and Performance in the
Asia-Pacific 聚焦澳洲、印尼、日本和新加坡四個亞太國家的戲劇與表演,檢
視有著截然不同的語言、歷史、政治、文化的地區,如何形構一種曖昧模糊
的亞太認同,以及它們在全球架構下的經濟合作對於戲劇和表演帶來 的衝
擊。14 英語世界重要學術出版社 Routledge 更顯企圖,邀請加拿大學者劉思遠
(Steve Siyuan Liu)邀集五十位作者,分別從各自擅長的傳統以及現代舞蹈、戲
劇、面具表演、音樂戲劇、舞台建築等分項,或從性別、後殖民、跨文化等
議題,切入分析日本、中國、韓國、印度、東南亞、西藏、維吾爾、臺灣、香
港等地的現存各類型表演藝術,編撰 Routledge Handbook of Asian Theatre。15
這部著作的篇幅配置說明在亞洲崛起的時刻以及在國際視野的凝視下,至少
在英語世界的戲劇出版裡,臺灣的位置是非常微小邊緣的,儘管它在表演藝術
上,曾經密集聯盟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城市。如何從臺灣觀點以國際語言發
聲,提出我們對其他地方表演藝術乃至戲劇研究的看法,也許是未來值得努
力的方向之一。

2. 國外熱門研究

(1) 表演研究:性別、身份認同、與抵制政治研究

近五年最熱門的表演研究之一,是關於表演作為性別認同、身份政治、
抵制政治的舞台與媒介,或表演如何成為一個演練受到威脅的自我意識的(身
體的和想像的)政治場域。例如 Performing Survival 收入的論文,處理了東
北非厄利垂亞獨立戰中的文化展演、上個世紀六零年代捷克特雷辛對於昔日
集中營記憶的文化建構、威爾斯國家劇院的激進化策略等; 16 Shakespeare and
Gender Practice 檢視現當代莎士比亞製作如何在表演調度上,策略回應當下
性別政治的辯論; 17 不少著作更直指人權運動在表演和戲劇的展現或戲劇審
查的運作; 18 Poverty and Charity in Early Modern Theatre and Performances 集
結出版六篇探討劇場這個以演員為主體的空間,貧窮這個問題如何被實際展
現協商於演員和乞丐的自我展演上?它挑戰了什麼樣的官方和主流慈善社會
的貧窮想像? 19 Latin Numbers 追溯拉丁裔表演者在美國戲劇和電影工業中
的歷史變化;20 Performance & Cultural Politics 集結指標性學者論文,針對性別

13
Lara D. Nielsen & Patricia Ybarra, Neoliberalism and Global Theatres: Performance Permutations,
Palgrave Macmillan, 2012.
14
Denise Varney (et al.), Theatre and Performance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al Modernities in the
Global Era, Palgrave Macmillan, 2013.
15
Siyuan Liu ed., Routledge Handbook of Asian Theatre, Routledge, 2016.
16
Patrick Duggan and Lisa Peschel eds., Performing (for) Survival. Theatre, Crisis, Extremity,
Palgrave Macmillan, 2016.
17
Terri Power, Shakespeare and Gender in Practice, Palgrave Macmillan, 2015.
18
例如 Luckhurst & Morin eds., Theatre and Human Rights after 1945, Palgrave Macmillan, 2015;
O'Leary, Sanchez & Thompson eds., Global Insights on Theatre Censorship, Routledge, 2015.
19
Robert Henke, Poverty and Charity in Early Modern Theater and Performance (Studies Theatre
Hist & Culture), University Of Iowa Press, 2015.
20
Brian Eugenio Herrera, Latin Numbers: Playing Latino in Twentieth-Century U.S. Popular
Performanc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15.

108
表演、屠殺紀念館的創傷記憶展演、十九世紀末巴黎劇場裡的東方想像、乃
至現當代女同性戀舞台上的情慾禁忌等,關於表演與(身份認同的)文化政
治之間,千絲萬縷的糾纏。 21 整體而言,我們注意到,如是的研究趨勢,在
學術關注視角上,早已非常不同於二、三十年前以歐美戲劇作品為主的文本
分析;「表演」大幅度拓展了戲劇研究的範疇與思考方式,也反身成為認識世
界的 xin 視窗。 值得深入瞭解的是,這個新興前瞻與熱門研究趨勢,在援引
研究方法和理論論述上,是否過於重疊?他們在資料搜集上,是否和在理論
對話上,展現同樣等量齊觀的投注?

(2) 跨領域研究:數位戲劇、神經科學、情感研究

如前所述,近年最常見的跨界研究之一,是認知心裡學與認知神經學在
表演與戲劇研究裡的結盟。例如,Evolution, Cognition, and Performance 探討
表演行為的生物文化基礎(biocultural basis)及其緣初和認知過程,是從科學的
角度,探究表演作為一種心裡身體乃至生態的網絡,如何媒介了人類在宗教
儀式、人權運動上的各種認知演進。 22 對於這個跨界研究趨勢,Shaum May
另有觀點,她在其 2015 年的著作 Rethinking Practice as Research and the
Cognitive Turn 中並列比對表演研究裡的「認知轉向」,以及戲劇創作裡的研
究轉向,除了指出一些所謂的認知轉向研究其實誤解了認知的概念,同時也
重新省思究竟我們對 mind 的認知是什麼?這樣的認知,形構了什麼樣的研究
策略? 23 另外,Historical Affects and the Early Modern Theatre 則是借用文學理
論裡的情感研究,檢視英國早期現代戲劇裡的情感的文化經濟建構。 24

其他跨領域研究還包括了重新檢視表演研究與政治研究的跨界問題。 25
另一個熱門跨領域研究議題則是數位戲劇的探討。比較有趣的是,這個議題
看似新穎,切入的角度,竟然多是延順著早先前衛表演的論述路線,繼續演
繹數位媒介時代裡的新媒體表演、26 互動美學, 27 乃至數為科技對身體的媒
介等。 28 這似乎說明了跨領域研究的困難度,特別是,如何讓個別領域都能
有等量投注,以避免單方跨領域而導致誤解或是過度渡論述等問題。

(3) 戲劇史研究:

重寫戲劇歷史,甚至反省過去戲劇史建構的史觀,是近五年國外戲劇研
究的熱門議題之一。諸如,Theatre/Performance Historiography 重新省思過去

21
Elin Diamond ed., Performance and Cultural Politics, Routledge, 2015.
22
Bruce McConachie, Evolution, Cognition, and Performa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5.
23
Shaun May, Rethinking Practice as Research and the Cognitive Turn, Palgrave Pivot, 2015.
24
Ronda Arab, Michelle Dowd & Adam Zucker eds., Historical Affects and the Early Modern Theater,
Routledge, 2015.
25
Shirin M. Rai & Janelle Reinelt eds., The Grammar of Politics and Performance, Routledge, 2014.
26
Steve Benford & Gabriella Giannnachi, Performing Mixed Reality, Cambridge Press, 2011.
27
Nathaniel Stern, Interactive Art and Embodiment: The Implicit Body as Performance, Gylphi
Limited, 2013; Nato Thompson, Living as Form: Socially Engaged Art from 1991-2011, Cambridge
Press, 2012; Katja Kwastek, Aesthetics of Interaction in Digital Art, MIT Press, 2013.
28
Nathaniel Stern, Interactive Art and Embodiment: The Implicit Body as Performance, Gylphi
Limited, 2013; Bill Blake, Theatre & the Digital, Palgrave Macmillan, 2014.

109
史家演繹論述戲劇歷史的方法與策略,以及它們形構了什麼樣的戲劇史觀;29
其他戲劇史研究如從政治表演角度,重新書寫 1967 年以後的敘利亞戲劇史;
30
檢視美國戲劇百年來對於同性戀殺人犯角色的想像與轉變,挖探美國社會
集 體 潛 意 識 的 恐 懼 ; 31 或 是 透 過 文 獻 爬 梳 與 檔 案 研 究 , 對 比 波 蘭 導 演
Grotowski 著名經典作品 Akropolis 以及其他當代導演對大屠殺這個國殤經驗
的再現,重新書寫填補西方不知道的波蘭戲劇史,以及這樣的集體創殤經驗
以及它的容受,是如何因為演出場域的不同而被改變了。 32 此外,也有借用
批判理論介入傳統劇場部門研究的,例如,援引傅柯的異托邦(heterotopia)之
說,針對英國想當代蘇格蘭國家劇院以及環球劇院的案例中的空間運用與想
像。 33 如是的歷史重述,展現了前所未有的撰述面向,但似乎也讓此文勉為
分類的次領域之間,特色和界限越來越模糊。這究竟意味這另一波新領域的
形成正在醞釀?亦或是它反覆提醒現有分類的尷尬與不符實際?

(4) 區域性研究:

如前所述,區域性研究是近年英語學術出版裡十分熱門的議題,引用的
方法論,也是琳琅滿目,有的延續表演研究,有的關注戲劇史論方法學。較
具代表性的如,在政治美學的語境下檢視東南亞五個國家的戲劇與其政治、
社會變遷的連動,並以此分析這五個南亞國家戲劇共構了什麼樣的南亞概
念; 34 或是針對日本女性在劇場和視覺藝術展現獨特的「少女美學」以抵制
父權社會為題者; 35 聚焦南韓在地國家性或跨國性的戲劇和舞蹈展演製作
裡,如何演繹其複雜的國家認同者; 36 或是從人類學角度,聚焦檢視泰國和
東南亞地區儀式與舞蹈表演,以及作為一種精神凝聚和身體療癒的場域者。37
B. Curran 的 Theatre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erformance in Contemporary Japan
採取戲劇研究的方式,聚焦 1960 年代以來,現當代日本舞台上的文化轉移;
38
B. Werth 的 Theatre, Performance, and Memory Politics in Argentina 也是採

29
Rosemarie Bank & Michal Kobialka eds., Theatre/Performance Historiography: Time, Space,
Matter, Palgrave Macmillan, 2015.
30
Edward Ziter, Political Performance in Syria: From the Six-Day War to the Syrian Uprising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Performance), Palgrave Macmillan, 2014.
31
Jordan Schildcrout, Murder Most Queer: The Homicidal Homosexual in the American Theater
(Triangulations: Lesbian/Gay/Queer Theater/Drama/Performanc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14.
32
Magda Romanska & Kathleen Cioffi, The Post-Traumatic Theatre of Grotowski and Kantor: History
and Holocaust in 'Akropolis' and 'Dead Class' (Anthem Studies in Theatre and Performance),
Anthem Press, 2014.
33
Joanne Tompkins, Theatre's Heterotopias. Performance and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Space, Palgrave
Macmillan, 2014.
34
Ashis Sengupta ed., Mapping South Asia through Contemporary Theatre. Essays on the Theatres of
India, Pakistan, Bangladesh, Nepal and Sri Lanka, Palgrave Macmillan, 2014.
35
Nobuko Anan, Contemporary Japanese Women’s Theatre and Visual Arts: Performing Girls'
Aesthetics, Palgrave Macmillan, 2015.
36
Hyunjung Lee, Performing the Nation in Global Korea: Transnational Theatre, Palgrave Pivot,
2015.
37
Kanit Sripaoraya, NORA Folk Theatre in SEA: Volume 3 (Ritual Performance Of Southeast Asia
Series), Create Space Independent Publishing Platform, 2014.
38
Curran, Beverly. Theatre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erformance in Contemporary Japan: Native
Voices Foreign Bodies, Routledge, 2014.

110
取戲劇研究方式,檢視阿根廷民主革命過程中,舞台上的記憶政治。 39

(5) 劇本研究:

劇本分析本是昔日戲劇研究的重頭戲,如今已大幅式微,且在有限的案
例中,都融合了前述不同的研究方法。這包括了不再以西方戲劇文學為主要
內容,展現更大幅度的跨文化視野,如 A History of Modern Drama, Volume II:
1960-2000 將書寫範圍擴及亞非與中東;40 或是一方面延續一個 1840s 以來的
古典命題、重新書寫從易卜生到貝克特關於進化的問題,另一方面又改弦易
轍地選擇凸顯女性作家、並加入馬戲和默劇這類大眾娛樂的表演為文本分析
對象,重新探討生物決定論、性別本質論、母性等問題在劇本與表演中的表
述; 41 或是聚焦美籍阿拉伯裔作家的研究,探討他們作品中對於美籍阿拉伯
裔身份認同的表述;42 或如 Queer Dramaturgy: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的作
者,從紐約橫貫到新加坡、黎巴嫩、土耳其,企圖從全球性的視角介入,串
聯世界各地戲劇作品如何結構創作者與獨特的展演空間的自我身份認同,關
注這些作品如何與它所處的社會文化場域進行對話或抗爭(Campbell & Ferrier
eds., 2015)。 43

三、 國內前瞻與熱門研究:近八年研究趨勢分析與討論

本次調查關於國內前瞻與熱門研究,主要聚焦在民國 99 年(2010)當年
度至今(2016)科技部(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為主要調查對象。比對同一
時間學術期刊出版情形,大致相近,當中自然有一些未曾執行計劃的作者,
不過研究範圍和分類,仍然不離以下科技部專題研究計劃。此外,學術專書
出版情形似乎有些銳減,不知這是否跟近年學術審查偏向具備審查制度的期
刊論文為主有關,專書出版似乎較為不受到重視的緣故?因為所調查出版數
量有限(和國外演出成果發表方式比較,落差尤其大),且部分看來確為科技
部計劃成果總和,因此不另外討論。

本次討論將國內戲劇類前瞻與熱門研究分為現當代與外國戲劇,以及戲
曲研究。這是國內特殊的學術生態使然,亦即戲劇作為我國一個專門而獨立
的學門,仍在發展中,像當代與國外戲劇無論是論述著或是的從事專業工作
者,有較多的重疊,文化沿習交集較多,而戲曲研究和中國文學學門傳承淵
源較深;再者,兩者因此在方法論上確實有顯著差別。不過,隨著學門專業
化的逐漸發展,近年研究趨勢在這兩個分類中,我們仍然看到了越來越多的
交集。其中最顯著的便是對於二十世紀以降,對在地創作與生產的戲劇活動
的田野調查和史料爬梳,在兩者都具有顯著位置。此外,純粹的文本分析在

39
Brenda Werth, Theatre, Performance, and Memory Politics in Argentina, Palgrave Macmillan, 2010.
40
David Krasner, A History of Modern Drama, Volume Ii: 1960-2000, Wiley-Blackwell, 2016.
41
Kirsten E. Shepherd-Barr, Theatre and Evolution from Ibsen to Beckett,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5.
42
Najjar, Michael Malek. Arab American Drama, Film and Performance: A Critical Study, 1908 to the
Present, McFarland, 2015.
43
Alyson Campbell & Stephen Farrier eds.. Queer Dramaturgies: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Where Performance Leads Queer (Contemporary Performance Interactions). Palgrave Macmillan,
2015.

111
兩個分類中都見消退,儘管各自原因不同,但是將生態結構生產機制亦即戲
劇的社會文化意涵納入研究中,已經是一個共同的趨勢。以下根據這兩個分
類,分別評述如下。

1. 科技部近八年專題研究計劃趨勢:

(1) 針對國內現當代戲劇與國外戲劇的前瞻和熱門研究

a. 表演研究:

表演研究移植引介至臺灣,時間較短,投入的人力較為有限,但是仍舊展
現一種在地化的趨勢。這其中包含了納入電影在其中的性別越界表演的香港
和好萊塢明星過程與現代表演文化的調查分析,展開了國外表演研究較少的
涵納電影工業在內的研究; 44 或是聚焦臺灣現代劇場中的佛道教敘事與表演
性,同樣著重了特有的宗教與戲劇表演的交集; 45 重新探討波蘭前衛導演葛
羅托斯基表演方法被引介到臺灣以後的轉變,則是針對文化轉譯進行研究;或
是以臺灣想當代戲劇文本劇場的表演性主題為分析題旨。 46 除此之外,也有
針對國外情形為題的專題研究,例如從表演身體,空間與觀眾動和性別表演
的觀點切入,探討 1960s 英國女性單人劇場的運作; 47 或從後 911 英美戲劇
與紀錄片,援引表演研究以及全球化理論進行的專題研究, 48 或是聚焦美國
百老匯音樂劇族裔再現的記憶策略; 49 以及同樣以九一一為論述焦點,針對
美國創傷地景者或是英國後殖民劇場進行研究者。 50 兩者主要差別在於,前
者投入更多的第一手資料搜集和整理或現象分析,後者較多是進行國外既有
評述的彙整與分析。

在這個研究趨勢裡,另有幾個緊跟著現象或政策變革的前瞻性研究,特
別是針對文化創意產業這個 1998 年新興概念進行的系列研究,分別從臺灣的
表演藝術產業想像(周慧玲 2010),或是以中國美國英國為例的比較研究(周
慧玲 2013),或是台南特定長於表演形構(厲復平 2015)的第一手資料搜集
與調查,或是國外新興發展趨勢觀察。 51

b. 科技整合跨領域研究:

44
周慧玲, 《香港電影(1980s-1997)與好萊塢明星過程之性別越界的初步表演研究(I)》 ,科技部專
題研究計劃,2009。科技部(國科會)計劃採執行的學年民國紀元,本文為統一格式,一律
更改為西元紀元。以下未標示出版項者皆科技部專題研究計劃,不另註明。
45
魏淑美,《台灣劇場中的佛教表現:道、藝之爭》 ,2009。
46
魏淑美,《多媒體時/空之在場呈現問題域-王嘉明劇場作品的影像運用》 ,2012。
47
張嘉怡, 《日常生活的實踐: 芭比貝克之「生活表演系列」中的「身體」 、
「空間」 、
「性別」 、 「食
物」與「觀眾」(I)》,2009。
48
張靄珠,《全球化異己、恐怖主義、與創傷記憶:後 9/11 英美戲劇及類影像紀錄》,2010。
49
張靄珠,《千禧回顧:百老滙音樂劇族裔再現的記憶策略、文化間際與迷文化》 ,2014。
50
梁文菁,《馬汀昆普劇作中的後九一一地景》 ,2013。
51
周慧玲, 《台灣現代劇場的產業想像:一個劇場民族誌研究計畫(I)(II)》 ,2010;周慧玲, 《表演
藝術文創產業形態比較分析初探:1998 年以後中國,美國,英國劇場藝術經營模式調查報告》 ,
《台南特定場域表演的形構(1987-2014)
2013;厲復平, 》,2015。

112
戲劇學門裡有關想當代跨科技整合計劃,和整體研究資源分配與方向引
導有密切關係。近年整個戲劇學門的跨科技整合研究主要以數位典藏的開發
以及執行有關,並且多以單位既有典藏為其執行內容,這應當基於版權問題。
不過近年完成典藏的現當代戲劇典藏只有周慧玲(2010)與雷碧琦(2013);52 其
他或是針對作品的跨科技運用的現象觀察如魏淑美,或是援引西方女性主義
科技研究批判科技中的性別假設與霸權複製的施懿芹等。 53

另有些將戲劇作為功能性配角進行的所謂跨領域整合,這包括視戲劇為
產業而研發數位製作平台(林伯慎 2012)
;或是對(戲曲)觀眾對表演者面部
表情與上身姿勢反映進行的核磁共振造影(蔡振家 2013),或是針對臺灣中大
型劇場風險辨識與評估為題的研究等等(陳尚盈 2013)
。這是一些和戲劇學門
對話較少、交集也極為有限的特殊研究。 54

c. 二十世紀現當代臺灣戲劇田野調查、史料爬梳與戲劇史建構

如前所述,本學門近年的熱門研究趨勢之一,便是對二十世紀戲劇活動
的田野調查與史料爬梳。在現當代戲劇研究中,這個研究趨勢主要集中在臺灣
現代戲劇以及少部分中國現代戲劇發展的新的史料發掘或是田野調查研究。
例如,周慧玲(2009、2012)、陳怡伶(2011)、邱坤良(2011)、石婉舜(2011、2013)、
徐亞湘(2013)等人的研究。55 這些研究產生的背景或不盡相同,卻都註記了學
術界建構臺灣現當代戲劇史述的強烈企圖。

d. 文本分析:

在臺灣,有關國外戲劇研究發展有個近乎「反潮流」的現象,亦即以劇本
文本進行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佔了很高的比例。這可能是因為國外戲劇的
研究主力之一,是來自各種外國文學背景的學者。因此,在研究主題上,我
們可以很清晰得見以國家為分類的國外戲劇研究主題。如果以國家或地區分
類,則以英美語系的研究佔了主要多數,有趣的是,其中英國戲劇研究針對
莎士比亞進行的文本分析的專題研究,自 1945 年開始便始終扮演戲劇研究最
主要角色之一,至今仍不減其熱門性,其中包括了如對其喜劇作品的結構分
析(何一梵 2011),莎劇觀眾形成(何一梵 2013);莎劇電影的流行文化與視
覺文化元素分析(儲湘君 2010);莎士比亞問題劇的結構研究(林于湘 2015);
莎劇中海洋意象分析與英國海洋文化(鄭惠芳 2011) ;莎士比亞電影與戲劇的

52
周慧玲, 《台灣現代戲劇暨表演影音資料庫數位典藏》 ,2010;雷碧琦,《莎士比亞戲劇演出資
料庫之理論與運用工具研究》 ,2013。
53
魏淑美《多媒體時空之呈現問題:王嘉明劇場作品的影像運用》,2012;施懿芹,《西方當代
戲劇中的性別與科技》 ,2012。
54
林伯慎, 《劇情導向的戲劇文創內容協同製作平台》 ,2012;蔡振家,
《以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
探討觀眾對於臉部表情與上身姿勢的整合》,2013;陳尚盈,《台灣中大型劇場之風險辨識與
評估》,2013。
55
周慧玲,《台灣現代劇場的產業想像:一個劇場民族誌研究計畫(I)(Ii)》,2010;周慧玲,《 「產
業」政策下的戲劇「藝術」變革:台灣現代劇場田野研究, 2000-2014》,2012;陳怡伶,《台
灣日治時期莎劇之研究及其在英語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1895-1945)(I)》 ,2010;邱坤良,《《怒
吼吧,中國!》在歐美流傳及其相關資料綜合研究計畫》,2011;石婉舜,《殖民地的觀眾:
日治時期臺灣的劇場、現 代化與主體型構》, 2011;石婉舜,《台灣早期戲 院普及研究
(1895-1945)
》,2013;徐亞湘, 《看見「祖國」
:戰後初期中國劇作演出實踐之研究》 ,2013。

113
美學比較分析(朱靜美 2009)
;甚至關於莎劇以台語改寫的臺灣本地戲劇文本
分析研究等,不一而足(陳怡伶 2010)
。與其緊密相關的還有關於文藝復興的
戲劇地圖乃至於當時盛行的合寫問題研究等等(李祁芳 2009, 2011)。 56

其他語系國家何地區的戲劇文本分析研究,則還有愛爾蘭、法國、加拿
大,其中以女性劇作家為文本分析者為數不少,舉凡愛爾蘭女作家(張逸帆
2009;高維泓 2009)、法國女作家(梁蓉 2009,2012),加拿大女作家(姜翠
芬 2013)
,北美非裔女作家(施懿芹 2013),北美印第安女作家(羅宜柔,99,
100),以及作品中的性別研究(張金櫻 2010)等,也都各有專注研究者。與
之息息相關少數的性別議題與少數族裔作家的文本研究,還有著眼美國艾滋
病劇場對於文本中倫理空間和責任的闡釋(黃仕宜 2013) ,以及美國亞裔作品
中展演的邊緣性問題研究(謝筱玫 2011,2013,2015)等。 57

在這些以外國戲劇為主的戲劇文本分析研究趨勢中,我們也看見為數甚
少的以臺灣現代戲劇抒情傳統進行的文本研究(廖玉如 2010)
,以及臺灣現代
58
喜劇中的笑為爬梳的專題。 固然前文言及與國外整體趨勢而言,文本分析
似是末流,不過在較為龐大的臺灣戲劇史重構的研究趨勢中,這樣的文本分析
仍有其意義在,關鍵在於是否也能與現有的研究方法進行對話。

e. 劇場研究、劇場史撰述研究:

近五年國內開始出現少數關乎劇場技術以及劇場史的相關研究計劃,其
中不乏從文化研究角度介入的,如聚焦文藝復興時期英國劇作家 Ben Jonson
對劇場和商業行為關係的看法(鄭月婷 2009) ;當代美國劇場空間的空間與知
識性倫理(黃仕宜 2012),或從法國導演為題的專題研究(楊莉莉 2011),法
國當代舞台上的易卜生著重導演手法分析(楊莉莉 2010) ;或是從性別研究延
伸而來的美國女作家 Galspell 與地方小劇場發展(施懿芹 2014)等以歐美劇
場為主題者。 59 值得注意的時,近年出現了亞洲劇場歷史的相關研究,儘管
為數有限,但是範圍涵蓋臺灣現當代劇場技術(劉權富 2012)以及日據時期

56
何一梵, 《婚禮中的假面舞劇、占星術、與節慶:從 Carey 與 Berkeley 的婚禮看《仲夏夜之夢》
的戲劇結構》,2011;何一梵,《從有限到無限:以莎士比亞劇作的軌跡,探討現代觀眾的形
成》,2013;儲湘君,《流行文化、視覺文化與現代性:勞倫斯‧奧立佛與歐森‧威爾斯的莎
劇電影(I)》,2010;林于湘,《莎士比亞「群鬼」專題研究》,2015;鄭惠芳,《莎翁戲劇中之
海洋意象與英國文藝復興時期之海洋文化》,2011;朱靜美,《莎士比亞非常後設:世紀末的
「後設莎劇電影」實驗》 ,2009;陳怡伶, 《台南人劇場的台語《馬克白》》 ,2009;李祁芳, 《尋
找文藝復興舞台上的戲劇地圖: 約翰.史鐸的市民文史》 ,2009;李祁芳,《笛可與密道頓的戲
劇合寫.昔與今》 ,2011。
57
張逸帆, 《瑪莉娜卡兒戲劇研究》 ,2009;高維泓, 《戲劇典律的顛覆與重構:以二十世紀末之
愛爾蘭劇場為例》,2009;梁蓉,《西蘇戲劇書寫美學研究》,2009;梁蓉,《穆努虛金身體書
寫美學研究》,2012;姜翠芬,《《晚安戴絲德蒙娜(早安茱麗葉)》中互文式女性主義喜劇的
賦加力量》 ,2013;施懿芹, 《性別、種族與階級:1950-1970 的非裔美國女性劇作家研究》 ,
2013;羅宜柔, 《討論北美原住民戲劇》 ,2009;羅宜柔, 《拼布藝術與北美原住民戲劇之共振:
從黃袍《星之拼織者》的拼布之路到蜘蛛女劇場《日、月、羽翎》中的絈菈美學》 ,2011;張
金櫻, 《愛德華‧艾爾比劇作中的空間、性別、及老年問題》 ,2010;黃仕宜,《醫療與劇場》 ,
2013;謝筱玫, 《展演邊緣性:美國亞裔戲劇(I)》 ,2011;謝筱玫, 《再現記憶:日裔美國劇作
的拘留營書寫》 ,2013;謝筱玫,《第三波:新世紀美國亞裔戲劇》,2015。
58
廖玉如,《台灣現代戲劇與中國抒情傳》,2010。
59
鄭月婷, 《文藝復興戲劇與通俗文化)》 ,2009;黃仕宜, 《當代美國劇場中的空間、知識型與倫
理》,2012;楊莉莉, 《法國導演之新展望》 ,2011;楊莉莉,《法國當代舞台上之易卜生 1980-2010》 ,
2010;施懿芹, 《溫蒂.瓦瑟斯坦與其戲劇作品:美國後女性主義下的自我追尋》,2014。

114
臺灣劇院分布情形(石婉舜 2013)、日本早期現代劇場和臺灣當時劇場發展的
關聯(林于竝 2012)、後冷戰日本劇場研究(林于竝 2015),乃至東南亞戲劇
表演研究等(戴雅雯 2011,林偉瑜 2014;王婉容 2014),為國內過於集中歐
美的國外戲劇研究,提供不同而嶄新的視野。 60

f. 戲劇理論:

借用想當代戲劇理論檢視臺灣現代戲劇 ,是近年本學門另一個熱門趨
勢,這也是人文學門普遍共同的趨勢之一。其實這個趨勢也在前面國內學者
採用的文本分析甚至表演研究方法中,已可得見,此處舉幾例不在前開列內
的研究,諸如從現代主義角度著手重新檢視 1965-1980 年間反共抗俄劇這個一
向不受戲劇研究請來的這個冷門命題(紀蔚然 2010) ,或者以巴塔耶的理論權
為前衛劇場美學論述補遺的專題研究(吳承澤 2010) 、借鑑後結構主義理論,
重彈班雅明認識論與劇場論的關聯者(吳承澤 2011) ,又或者索性深入辯論法
國亞陶表演理論中「表演化理論」與「理論的表演」的問題等(林于湘 2011)。
61
這些戲劇研究或專注與近年理論化發展問題,或是將既有的戲劇研究更進
一步理論化,都不聚焦戲劇任何單一元素卻也不溢出戲劇範圍,且直接與國
外研究進行對話,另成一種研究方法。

g. 教育劇場/運用戲劇:

我國戲劇研究學門另有一個過去常見的研究課題,既昔日的教育劇場或
近年較常名之為應用戲 劇者,主要是將戲劇一些方法應用與不同的教育目
的,例如,有的是用於改善過動兒的注意力改善(李之光 2010) ,有的專注應
用戲劇的美學分析(王婉容 2011) ,有的則用於外語教學等(蔡碧華 2011、黃
迎春 2011)不一而足,偶爾會針對學校教育中的表演藝術教育進行調查(林
。62 這類研究趨勢雖然不若二十年前盛,但他們同樣傾向將
玫君 2009,2015)
戲劇放置在教育輔助的配角位置。

(2) 以戲曲為旨的國內前瞻與熱門研究

近年科技部計劃針對戲曲的專題研究其總量與前項國外戲劇和國內現當

60
劉權富, 《歌舞劇燈光美學研究》 ,2012;石婉舜,《台灣早期戲院普及研究(1895-1945) 》
,2013;
林于竝, 《築地小劇場研究》 ,2012;林于竝, 《後冷戰亞洲劇場--櫻井大造帳篷劇場之研究》 ,
2015;戴雅雯,《鳥神烏納瑞:21 世紀表演研究》,2011;林偉瑜,《亞洲傳統劇場變遷之系
列研究: 宗教儀式脈絡下的柬埔寨宮廷舞劇形式探究》 ,2014;王婉容,
《菲律賓、香港、台
灣跨國社區劇場創作合作與美學策略交流研究計畫》 ,2014。
61
紀蔚然, 《反共文藝之後:台灣現代戲劇與西方現代主義之糾葛(1965-1980) 》
,2010;吳承澤,
《死亡、儀式經濟學與異質身體-論巴塔耶的儀式想像作為前衛劇場美學之補充》 ,2010;吳
承澤,《被壓抑的視覺性與姿態引用--論班雅明的劇場啟明》,2011;林于湘,《再探亞陶殘酷
劇場:「表演化理論」與「理論的表演」之辯證》 ,2011。
62
李之光,《運用創造性戲劇於改善 ADHD 學童注意力之成效研究》,2010;王婉容, 《亞洲後
殖民華語社會中的應用戲劇演出美學研究》 ,2011;蔡碧華, 《從內心的聲音出發: 整合戲劇技
巧與電腦輔助發音訓練的多層次英語發音教學法》,2011;黃迎春,《戲劇情境應用於日語學
習成效之研究-以接受一年半戲劇方式日語情境教學大學生為例》,2011;林玫君,《國小戲
劇課程之評量研究---從評分規範出發》,2009;林玫君,《全球化下幼兒教師之戲劇課程在地
實踐—以臺港兩地為例》 ,2015。

115
代戲劇研究的總量相當,研究趨勢則較為集中,可概分為三,其一是整合科
技與跨領域的戲曲研究,其二是針對二十世紀以來現當代戲曲史的爬梳與重
建的熱門研究,其三是依循傳統戲曲針對明代以前的曲學曲律乃至文本的既
有研究方法。

a. 整合科技的跨領域研究:

乍看之下,整合科技的戲曲跨領域研究似乎有一定的前瞻性。事實未必
如此,主要如前文所言,這樣的研究趨勢跟政策資源分配有關。亦即科技部
開啟數位典藏到數位內容研究,發揮了關鍵紐帶作用。為數不少的數位典藏
計劃是近年的一大特色,例如,東吳大學珍本戲曲數位典藏(羅麗容 2010);
國光劇團京劇經典劇目數位典藏計劃(蔡念中 2010)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皮影
戲館數位典藏計劃(陳定凱 2010) ;北臺灣傳統布袋戲演師珍貴演出資料保存
計劃(蔡敦仁 2010) ;國寶級藝師新傳典藏-葉美景北管手抄本數位典藏計劃
(吳榮順 2010);以及中央大學戲曲研究室昆曲古籍與手抄本數位典藏等(洪
。63 一如前言,這些多半是將執行單位現有資料進行數位化工程後
惟助 2011)
上傳總計劃。固然這是一個重要的人文永續工程,不過因為是計劃屬性,有
其執行時限,計劃結束後才是各方採用的開始,此時無論個別計劃或是總計
劃如何維持維護甚至更新,才是這項工程是否能發揮真正作業的關鍵。除此
之外,偶有一些以表演藝術為內容或是媒介的跨領域科技整合開發計劃,不
過持續性和影響力尚待觀察。

整體而言,這類計劃成果可視為是傳統資料庫以數位形式延續之,是否
提出了有較為具體或前瞻性的技術開發或是應用模式開發的成果,尚待進一
步調查。

b. 二十世紀現當代臺灣戲曲的田野調查與史料爬梳:

近年臺灣戲曲研究的一大熱門趨勢便是以不同方式乃至針對不同地區的
現當代戲曲進行田野調查與史料爬梳。其中包含了從不同媒介對於戲曲推廣
的影響,到報章期刊相關專欄與報道者,乃至古典的田野調查等,涵蓋範圍
也從臺灣、浙江而及於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頗為豐富。其中具有前瞻性的
是王安祈帶領的整合型計劃,針對「物質文化對非物質文化的影響」,進行了
有關「視聽媒介對京劇典範建立所起的作用及限制」(2010)以及視聽媒介和
京劇傳播的關係(王安祈 2009; 李元皓 2010)的系列研究等;其他與二十世
紀京劇表演體系建立與影響及其在各地傳播的相關研究,尚有昆劇傳承中京
劇因子的涉入(王安祈 2012);臺灣戰後至報禁解除前(1945-87),報紙京劇
專欄研究(張啓豐 2009);二十世紀晚期京劇表現性質的跨界歷程(候雲舒
2011);臺灣民間京劇研究(徐亞湘 2011);台南臨近地區清代以來京劇傳播
與活動(曾子玲 2011)
;乃至傳統戲曲應用於中國話劇之創作,北京人民藝術

63
羅麗容,
《東吳大學珍本戲曲數位典藏計畫》 ,2010;蔡念中,
《國光劇團京劇經典劇目數位典
藏計畫》
,2010;陳定凱,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皮影戲館之影音數位典藏計畫》 ,2010;蔡敦仁,
《北台灣傳統布袋戲演師珍貴演出資料保存計畫》,2010;吳榮順,《國寶級藝師薪傳典藏-
葉美景北管手抄本與傳習數位典藏計畫》,2010;洪惟助,《中央大學戲曲研究室崑曲古籍與
手抄本數位典藏》 ,2011。

116
。64 這些不僅為二十世紀京劇發展提
劇院演劇學派形成之研究(林偉瑜 2012)
供了不同於以往的關懷視角,更說明了京劇已是近年戲曲研究裡,最熱門的
研究議題之一。

臺灣在地戲曲以及其傳播的田野調查,是另一個熱門議題,調查對象則以
歌 仔 戲 最 為 熱 門 , 從 臺灣 歌 仔 戲 即 興 演 出 文 獻 搜 集 保 存 與 研 究 ( 林 鶴 宜
2010)、新馬地區在地歌仔戲職業劇團幕表戲調查研究(林鶴宜 2012);到臺
灣歌仔戲劇團在新加坡灌錄唱片研究(蔡欣欣 2013) 、高雄日光歌劇團傳承譜
系研究(蔡欣欣 2015) ;乃至中國大陸歌仔戲副文類現代戲以及臺灣胡撇仔戲
研究(謝筱玫 2009)等。 65 其他尚有針對臺灣儀式表演的空間與內涵的專題
研究(邱坤良 2013);布袋戲錄音史料(陳龍廷 2014)和霹靂布袋戲在地文
化行銷研究等(連德仁 2009) 。66 這些研究也說明研究內容分工越來越細緻,
從一個劇種縮小到一個劇種在一個特定地區的發展,乃至一個特定表演團體
的生命史,都被當作研究課題細細推敲。

此外,針對戲曲發展的其他教廣泛研究尚有關於戲曲學之建構的研究(曾
永義 2011);或針對臺灣三十年來戲曲製作之舞台設計與燈光設計進行專題
(張啟豐 2011);或是 1949 後六十年間兩岸戲曲交流(蔡欣欣 2011),乃至戲
曲現代化轉型(孫玫 2011,2013) ;以及細緻地以浙江草崑和臺灣昆曲分別進
行專題系列研究者(洪惟助 2009,2010) ,和針對大陸一個官方藝術節進行時
67
代意義探討者(林幸慧 2010)。

整體而言,這類戲曲研究方式擺脫了案頭研究的方法,轉而關注戲曲舞
台實踐的歷史歷程,以及從個別生命史的書寫,探索戲曲研究的方法,進而
建構了戲曲學的豐富面貌。

c. 古典戲曲研究

近年有關元明清古典戲曲研究仍有一定的活力,特別是新的研究更加著

64
王安祈,《京劇流派的文化意義—以余叔岩、孟小冬、李少春師徒三人關係為討論核心》,
2009;王安祈, 《物質文化對非物質文化的影響─視聽媒介對京劇典範建立所起的作用及限制》 ,
2010;李元皓, 《視聽媒介和京劇傳播的關係》 ,2010;王安祈, 《崑劇傳承中京劇因子的滲入》 ,
2012;張啟豐, 《臺灣戰後至報禁解除前(1945-1987)報紙京劇專欄研究》 ,2009;候雲舒,《京
劇表現形式的跨界歷程(III)─以 20 世紀晚期(1976 年-1999 年)為對象》 ,2011;徐亞湘,
《台灣
民間京劇傳統之研究》 ,2010;曾子玲, 《台南及鄰近地區自清代以來京劇之傳播與活動研究》 ,
2011;林偉瑜, 《傳統戲曲應用於中國話劇之創作—1950-60 年代北京人藝演劇學派形成之研
究》 ,2012。
65
林鶴宜, 《台灣歌仔戲即興演出運作之文獻蒐集保存與研究》 ,2010;林鶴宜, 《新馬地區在地
歌仔戲職業劇團幕表戲調查研究》 ,2012-2014;蔡欣欣, 《臺灣歌仔戲「星國留聲」新加坡唱
片考察研究》 ,2013;蔡欣欣, 《再見日光──「高雄日光歌劇團」歷時光影與傳承系譜考述研
究》 ,2015;謝筱玫, 《彼岸:歷史,表演,歌仔戲》 ,2009。
66
邱坤良, 《臺灣師公戲的儀式空間與演出內涵》,2013;陳龍廷,《聽的延伸:1960-70 年代黃
俊雄布袋戲錄音史料考察》,2014;連德仁,《以「神話現象」觀點探討霹靂布袋戲在地文化
行銷之研究》,2009。
67
曾永義, 《戲曲學建構之研究》 ,2011;張啟豐, 《台灣三十年來(1980-2010)戲曲新製作之舞
台及燈光設計概念研究》 ,2011;蔡欣欣, 《當代兩岸戲曲交流的回顧與研析(1949-2009) 》
, 2011;
孫玫,《社會政治變遷與戲曲轉型》,2011;孫玫,《從石家莊到北京──論「戲曲改革運動」
之發軔 (1948-1952)》
,2013;洪惟助, 《金華崑曲研究》 ,2009;洪惟助, 《台灣崑曲史調查研
究》,2010;林幸慧,《當代大陸戲曲發展之文化意涵(Ⅰ):以「中國藝術節」為觀察核心》,
2010。

117
重注入新的研究視角,例如,關於明清戲曲的「經典性」之建構(王璦玲 2010) ;
從書寫到表演性重新檢視元雜劇(汪詩珮 2010) ;晚明至晚清期間戲劇裡的現
實焦慮與歷史書寫(王璦玲 2014);戲曲的跨域研究(汪詩珮);當代昆曲與
明清傳奇的對話(王安祈 2014)等。 68 其他關乎戲曲與音樂的關係歷史研究
則有針對明清民歌與戲曲關係的研究;(張繼光 2009);詩和唱和乃至元雜劇
中的王昭君形象流變(張高評 2009);明萬曆戲曲曲學正統/異端之論(劉君
浩 2011),清代揚州花部戲曲研究(孫玫 2014)等。 69

2. 建議與思考:

戲曲研究佔據整體戲劇子學門將近一半的比例,是很重要的研究領域。
近年研究趨勢較為集中,其中對於二十世紀多元面向的資料搜集彙整與分
析,顯然是最熱門研究議題。就這項而言,又以在地戲曲活動的田野與史料
爬梳最為主要。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趨勢,它為後來的深入研究建了重要的
研究方法與研究視野,未來或可得見研究者進一步放大視野,例如對於更大
幅員的戲曲跨域流傳的研究,乃至和更大幅員學者的學術研究進行交流和對
話,成為未來可能的熱門議題發展?

68
王璦玲,《明清戲曲美學「經典性」思維之建構與發展》 ,2010;汪詩珮,
《世變中的新聲:元
刊雜劇與元代戲劇》,2010;王璦玲,《政爭、戰禍與亂離:晚明以至晚清時事劇中之現實焦
慮與歷史書寫》,2014。
69
張繼光,
《明清民歌與戲曲之相互關係研究》 ,2009;張高評,《王昭君形象之流變與詩分唐宋—
兼論〈漢宮秋〉雜劇之傳承與創發》,2009;劉君浩,《萬曆三十八年戲曲批評研究:曲學正
統/異端之尤」批評形態的分流與對話》,2011;孫玫, 《清乾隆揚州戲曲研究》 ,2014。

118
第五章 設計

設計領域熱門前瞻議題之研究與探討
報告撰寫:陳玲鈴
研究助理:莊雅量

一、 設計領域的研究發展

設計是一個強調實作與創意的領域,近年來在國內外都呈現快速的發
展。雖然現今學習及從事設計的主要方法與步驟,大多是由二十世紀初德國
Bauhaus 學院所奠定的;但一直到 1932 年,美國 Pittsburgh 的 Carnegi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1才成立第一個工業設計的學士學程。 2 之後,當世界各國陸續
從二次大戰復原後,設計領域開始在設計各地開花,例如:於 1969 年創設於
荷蘭 TU Delft 的工業設計系。我國則是在 1973 年於成功大學與大同大學設立
工業設計系。3 與此同時,國際間開始出現設計的學術期刊,匯集學者們的知
識與研究;其中,歷史最悠久的是在 1979 年創刊的 Design Studies。爾後,
Design Issues 及 Journal of Design History 也分別於 1984 及 1988 年開始發行。

在這樣的基礎上,1992 年美國 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的設計學院


創設了第一個博士學程,進一步開創了這二十多年來設計在學術領域上的蓬
勃發展。直到今天,全球已經有二十多所學校的設計學院設有博士學程,更
有 約 十 本 設 計 領 域 的 學 術 期 刊 , 其 中 之 一 便 是 由 國 人 在 2007 年 創 刊 的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本研究將從近十年來的
設計相關研究中,歸納出重要的研究主題,進一步推導出前瞻的研究議題,
作為設計學界發展的參考與指引。

二、 國際設計領域之熱門前瞻議題

本研究首先從 Scopus 系統的期刊資料庫中,搜尋設計領域的研究者常發


表的期刊或文獻共 43 筆,並參考 Gemser, de Bont, Hekkert 及 Friedman 等人在
2011 年對於設計領域相關期刊的比較研究,4 篩選出 30 個代表性的期刊,並
製作線上問卷邀請超過 500 位全球的設計研究者挑選出他們認為重要的期
刊。經過三個星期的調查,我們共收到 48 份回覆資料;經統計分析後,我們

1
Carnegi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於 1967 年與 Mellon Institute 合併成為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History. (n.d.). In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Retrieved August 10, 2016 from
http://www.cmu.edu/about/history.html
2
Lesko, J. (1997). Industrial design at Carnegi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934-1967. Journal of Design
History, 10(3), 269-292.
3
明志工專和台北工專分別於 1963 年及 1966 年在專科體制下成立工業設計科,其後成功大學與
大同大學才在大學體制下成立工業設計系。
4
Gemser, G., de Bont, C., Hekkert, P., & Friedman, K. (2012). Quality perceptions of design journals:
The design scholars' perspective. Design Studies, 33(1), 4-23.

119
整理出前五個重要的期刊(如表一),作為本研究分析的主要資料。接著,
我們從 Scopus 資料庫中,取得了這五份期刊從 2007 年 1 月至 2016 年 5 月間
所刊載的論文,透過後設分析(metadata analysis)的研究方法,5 進行熱門研
究議題的分析與整理。我們首先檢查每篇文章中的作者所提供的關鍵字,並
針對意義相近的詞彙進行初步的統整;同時,我們也閱讀每篇文稿的摘要,
參考 Design Studies 期刊編輯所制定的 94 個關鍵字列表,6 擴充作者沒有列出
的項目,一起進行後設分析,來瞭解近 10 年來設計研究整體的走向,及後續
的發展趨勢。

表一 48 位研究學者問卷調查所得之前五個重要期刊的調查統計資料

期刊名稱 人數 百分比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44 91.7%

Design Studies 42 87.5%

Design Issues 37 77.1%

CoDesig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Creation in Design and the Art 28 58.3%

Journal of Design Research 20 41.7%

為了有效處理並比對這些大量的資訊,我們自行開發了一個電腦程式,
我們針對近 10 年出版的論文進行關鍵字的統計與分析,這個程式的特色是我
們採用漸進式的方式來進行分類與整理。一開始我們先針對關鍵字之間的關
聯性建立了一個初步的架構,例如:Aesthetics、Appearance Attributes、Aesthetic
Interaction 及 Taste 都是跟設計美學(Aesthetics)有關的研究,當程式判別到有
這些關鍵字的論文,便會把這些文章歸到設計美學的這個類別中。特別的是,
每次程式執行完畢後,電腦會把還沒有被歸類的關鍵字及其文章的數量和編
號陳列出來,此時我們再針對這些未分類的結果進行檢查,了解是否有些關
鍵字應該納入某些群組裏頭,或者他們可以另外聚集成新的群組或主題,進
而修訂關鍵字的關聯性與架構圖。如此反覆執行數十次,我們逐步歸納出 40
個主題(如表二所示),並建立完整的基模(schema),來建構研究主題的發展趨
勢與脈絡。

本研究進一步根據這 40 個關鍵字群組所包含的意涵,進行第二層級的相
關性群組和分類。我們參考英國 Design Council 對於設計所做的定義,7 將設
計領域涵蓋的面向分為三個 主要研究範疇,包含(1)設計方法或技術
(Engineering/Technology)等設計師必須具備的基礎知識與能力、(2)對於其設
計服務對象的關心,進而能運用其專業創造出可帶給人價值的設計;此觀點
我們定義為對於人與設計物(People/Objects)關係的關注、(3)對於社會人文
的關懷(Social/Humanities),透過設計的力量創造社會的影響力。這三個面向

5
Cooper, H., Hedges, L., & Valentine, J. (Eds.) (2009). The handbook of research synthesis and
meta-analysis (2nd ed.). New York, NY: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6
Cross, N. (2002). Editorial. Design Studies, 23(1), 1-3.
7
Design Council. (n. d.). What is design. Retrieved June 20, 2016, from
http://www.mech.hku.hk/bse/interdisciplinary/what_is_design.pdf

120
的交集便構成了設計專業(Design Profession)的內涵(如圖一所示)。在這樣
一個基礎上,我們將前述關鍵字整理所得的群組一一放入此概念圖示中,來
呈現其在設計領域扮演的角色,進而協助我們建立彼此間的關聯性,並從中
挑選出 6 個熱門前瞻議題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整理。

表二:40 個關鍵字群組所包含之論文數及其引文數的分佈情況。

No. 群組主題 論文 引文 平均引 No. 群組主題 論文 引文 平均引


數 數 文數 數 數 文數

1 Aesthetics 39 786 20.15 21 Human-Centered 8 90 11.25


Design

2 Architecture 53 662 12.49 22 Human-Computer 79 921 11.66


Interaction

3 Art and Craft 7 42 6.00 23 Human-Robot 3 28 9.33


Interaction

4 Behavior 38 819 21.55 24 Industrial Design 159 2554 16.06

5 Cognition 61 1151 18.87 25 Innovation 138 1642 11.90

6 Collaboration 84 999 11.89 26 Interaction Design & 82 1095 13.35


Research

7 Communication 60 710 11.83 27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26 413 15.88

8 Consumer Science 27 453 16.78 28 New Tech Materials 8 120 15.00

9 Culture 21 244 11.62 29 Materials 33 373 11.30

10 Design Education 74 753 10.18 30 Participatory Design 66 622 9.42

11 Design History 6 40 6.67 31 Psychology 52 1085 20.87

12 Design Management 24 283 11.79 32 Semantics 31 687 22.16

13 Design Method 220 2938 13.35 33 Service Design 19 141 7.42

14 Design Processes 169 2418 14.31 34 Sociology 44 564 12.82

15 Design Theory 48 594 12.38 35 Sustainability 38 640 16.84

16 Design for behavior 3 38 12.67 36 Universal Design 3 30 10.00


change

17 Economics 15 218 14.53 37 User Experience Design 80 1219 15.24


& Research

18 Emotion Design 33 774 23.45 38 User Research Method 64 743 11.61

19 Environment and 20 264 13.20 39 Visualization 4 28 7.00


Design

20 Healthcare 8 38 4.75 40 Well-being 6 60 10.00

121
圖一:設計領域知識架構及 40 個關鍵字群組的配置情形和彼此關聯性示意。
圖中所圈選的主題,即本研究整理的熱門前瞻議題,將在第四章節做深入的闡述。

三、 熱門前瞻議題

本研究主要從前述的分析中,過濾出以下六個近 10 年來發展的新研究議
題,並從每個議題中所包含的論文內容,整理出各主題的發展近況與趨勢。

1. 互動設計研究 Interaction Design Research

自從 60 年代電腦科技被發明以來,我們開始進入了資訊時代;伴隨著網
路科技的發展與普及,人們的工作與生活開始產生巨大的變革,並以飛快的
速度變化著。有別於設計師擅長的實體建築或產品設計,這些新科技帶來的
挑戰是非實體的互動形式,例如:軟體的介面設計、8 網站的資訊架構、或者
是行動裝置上的閱讀性 9等。針對這些新科技的應用,產學界興起了一個人機
互動(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HCI)的新領域,致力於改善產品的使用性
(Usability)及操作效率(Efficiency)。實務設計師或設計研究者,常常結合認知
心理學、行為科學、生理學、人因工程學等其他領域的知識或跨領域合作,
並運用資訊技術製作概念原型進行實證探討的模式,整理出設計的準則。 10

8
Kumar A., Maskara S. (2015). Revealing clinicians' experiences towards healthcare software
usability using human-centred design approach. Journal of Design Research, 13(1), 36-54.
9
Chen, C. H., & Chien, Y. H. (2007). Effects of RSVP display design on visual performance in
accomplishing dual tasks with small scree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1(1), 27-35.
10
You, M., Chen, C.-w., Liu, H., & Lin, H. (2007). A usability evaluation of web map zoom and pan
func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1(1), 15-25.

122
雖然這些設計準則和科學方法,可以協助客觀地設計師建構或評估人們
在使用其所設計的互動產品,不至於在理性層次產生困擾或疑惑,但傳統的
科學研究方法,常常在實驗程序中,簡化複雜度來探討其所關注的主題,將
人性的感官體驗拆解成若干可以測量的單元,以致於這些研究的成果很難被
實務設計師所採用。針對這個現象,Stolterman 認為:這種過度簡化的方法無
法產生有價值的研究。11 Forlizzi, Zimmerman 及 Evenson 進一步點出近年來
HCI 設計研究常用的五種研究方法的缺憾,並歸納出一種融合設計思考的研究
模式,發揮設計師在整合不同觀點解決複雜問題的特長,建構獨特的研究貢
獻。12 因此,從事 HCI 的研究者,必須要深入瞭解設計的本質,善用設計師
思考問題的方法,來探討錯綜複雜的人機互動,才有機會讓研究的成果融入
實務設計師的創作流程中,提供必要的支援。Lim, Lee 和 Kim 所做的互動
特質歸納與整理研究,便是一個最佳的例子。 13 她們透過收集各式各樣的互
動型產品或軟體介面設計,歸納出 7 種互動設計的型態及其變化,並將之導
入實務設計的課程中,她們發現:這些知識可以有效地協助設計師進行創意
發想,對比於受測者授課前的表現,他們的創意呈現出更豐富的人性體驗。
Löwgren 也以結合設計實作的方式,探討互動新科技中很特別之時間和空間交
融的特性,指出設計師的挑戰是如何創造一個流暢的使用體驗。對比於傳統
的產品使用性功能評估,這種運用新科技來探索互動體驗的設計研究,逐漸
發展出一個互動美學的新思潮。14 例如:Ross 和 Wensveen 結合舞蹈學的姿
體探索,將其中的體驗融入至人與燈具的互動設計中,創造出多層次感受的
互動模式; 15 Rocchesso, Polotti 和 Monache 則在日常物件上加上聲音的回
饋,探討連續的互動模式中多感官的體驗。16 Rozendaal 和 Schifferstein 進一
步用深度訪談的質性研究,針對人們在肢體上的愉悅經驗歸納出 7 個面向,
包含:社交、美感、舒服、支援、協調、活力、及生理上的發展等。他們同
時指出人們的經驗通常是包含了多個面向的聚合體,而其中最核心的特質便
是社交上 的互動;這也成為近 年來許多新興研究的主 題,例如 Hobye 和
Löwgren 運用穿戴式裝置的互動設計,促進人際之間的交流;17 Deckers, Levy,
Wensveen, Ahn 和 Overbeeke 則運用心理學家在人際互動中發現的知覺理論,
建構人與互動產品的社交溝通,讓機器不再只是硬梆梆的,而是能像人際交
流一般,透過眼神或其他感官的接觸傳達親切而溫暖的體驗。 18 正如科技日
新月異,人機互動設計研究的創意與深度,也變得越來越多樣而豐富。

11
Stolterman, E. (2008). The nature of design practice and implications for interaction design resear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2(1), 55-65.
12
Forlizzi, J., Zimmerman, J., Evenson, S. (2008). Crafting a place for interaction design research in
HCI. Design Issues, 24(3). 19-29.
13
Lim, Y., Lee, S., & Kim, D. (2011). Interactivity attributes for expression-oriented interaction
desig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5(3), 113-128.
14
Hallnäs, L. (2011). On the foundations of interaction design aesthetics: Revisiting the notions of
form and express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5(1), 73-84.
15
Ross, P. R., & Wensveen, S. A. G. (2010). Designing aesthetics of behavior in interaction: Using
aesthetic experience as a mechanism for desig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4(2), 3-13.
16
Rocchesso, D., Polotti, P., & Delle Monache, S. (2009). Designing continuous sonic intera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3(3), 13-25.
17
Hobye, M., & Löwgren, J. (2011). Touching a stranger: Designing for engaging experience in
embodied intera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5(3), 31-48.
18
Deckers, E. J. L., Levy, P. D., Wensveen, S. A. G., Ahn, R. M. C., & Overbeeke, C. J. (2012).
Designing for perceptual crossing: Applying and evaluating design no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6(3), 41-55.

123
2. 參與式設計 Participatory Design

在設計構思與創作過程中,和使用者、加工師傅、材料專家、乃至於銷
售人員討論,一直是設計師很重要的工作內容之一。然而,在以往的作法中,
設計師常常是在是設計流程的後期等到有具體的設計概念後,才請使用者或
其他人員來比較哪一個方案比較好;這樣雖然可以協助設計師確認概念的接
受度,但卻只能就設計師的提案進行討論,而無法激發超乎其範疇外的想像。
19
因此,參與式設計(Participatory Design)的精神,就是讓使用者及相關人員
實際參與整個創新過程,提供設計師更多的靈感。因為他們通常在框架外思
考,這些天馬行空的點子,常常可以協助團隊提升創新的成功率與市場接受
度。 20 現今雖然很多企業都已瞭解顧客參與的重要性,但在執行上卻困難重
重,常常主觀地認為顧客可能不願意花費時間與精力參與研究,或是因為害
羞、擔憂而無法明確表達自己的想法。 21 有鑑於此,在參與式設計的相關研
究中,有很多的研究者聚焦在如何導引參與者,例如 Luck22觀察參與式設計中
引導者與參與者的互動模式,他分別邀請資深建築師或資淺的建築系學生來
帶領活動,透過分析後其歸納出一些可以有效地增加參與者投入設計流程的
方法,包含 1.有效的對話讓使用者很快了解討論的主題,並體認它在其生活
中扮演的角色,進而激勵他們參與討論 ;2.透過提問的方式引導他們提出自
己的想法;3.經由比較性的活動與討論來了解使用者決策背後的理由等。除了
這些口語或社交的互動方式的討論外,也有許多設計研究者聚焦在實體工具
的研究開發上,讓非設計專業的參與者可以很容易用這些素材來表達自己的
經驗或想法。 23

除了上述的操作方法之外,更重要的是,參與式設計啟發設計師改變以
往為人們做設計的專家心態(mindset),放下身段與使用者及其他關係人一起合
作,發想出設計師沒能想到的新點子。然而,這樣的改變並非一蹴可及,一
些研究者從實務經驗中歸納出許多的挑戰,包含個人認知、團隊互動、乃至
於企業文化的層次;24 Postma et al. 進一步運用設計專業中很重要的同理心素
養,整理出四個設計的準則,協助設計師突破這些困難,包含:1.把使用者當
作新產品開發流程中的重要夥伴、2.兼顧使用者的理性與感性體驗、3.運用設
計師的同理能力,設想使用者在未來的情境裏會如何使用產品或服務、4.聚集
跨領域的專業團隊來進行使用者的研究。 25 其中,跨領域的合作是最具挑戰
性的一點,Botero 和 Hyysalo 從參與式設計專案的執行經驗,歸納出具體的策

19
Redström, J. (2008). Re: Definitions of use. Design Studies, 29(4), pp. 410-423.
20
De Angeli, A., & Wilkinson, C. R. (2014), Applying user centred and participatory design
approaches to commercial product development. Design Studies, 35(6), 614-631.
21
Gustafsson, A., & Johnson, M., (2003). Competing in a service economy: How to create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rough servic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San Francisco, CA:
Jossey-sBass.
22
Luck R. (2007). Learning to talk to users in participatory design situations. Design Studies, 28(3),
217-242.
23
Sanders E. B.-N., & Stappers P. J. (2014). Probes, toolkits and prototypes: Three approaches to
making in codesigning. CoDesign, 10(1), 5-14.
24
Mattelmäki T, Brandt E, & Vaajakallio K. (2011). On designing open-ended interpretations for
collaborative design exploration. Codesign, 7(2), 79-93.
25
Postma, C. E., Zwartkruis-Pelgrim, E., Daemen, E., & Du, J. (2012). Challenges of doing empathic
design: Experiences from indust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6(1), 59-70.

124
略,協助團隊建立長久的合作關係。26 而 Buur, Ankenbrand 與 Mitchell 更運
用實體道具及角色扮演的方法,協助跨領域的參與者互相激發,設計出一些
創新的商業模式。27

近年來,更有許多研究者將參與式設計的思維與方法,帶到社會創新的
研究場域, 28 將對於弱勢族群的關懷,轉化成具體的設計研究行動。例如:
Hussain, Sanders 和 Steinert 與柬埔寨的身障小孩一起進行的參與式設計研
究 ,不但運用設計的方法為他們的生活帶來具體的改善方式,而且還激勵了
他們的自信與想像,主動嘗試運用過程中學到的設計方法,為自己的家人和
社會構想改革的點子。29 Yang 和 Sung 所建立的參與式行動創新平台,30 號
召各領域的專家,運用業餘的時間,一起為自己及社會上其他需要幫忙的人;
其善用助人為樂的美德讓每個人能持續的參與,一起發想具體的行動方案,
讓社會變得更好。

3. 服務設計 Designing for Service

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升,現今世界的經濟活動,不再只是實體產品的
生產和供應,而是在於人們無形的需求上,特別是 Maslow 的人類需求理論中
在金字塔上方之能被別人關愛、及自我實現等高層次的需求。 31 針對這樣的
轉變,許多企業重新定義其核心價值,並將焦點擴大為對人類生活層面的貢
獻,以滿足其在學習、健康、人際和諧等非物質需求的滿足。然而,人類的
需求十分多元、常常存在顯著差異。以顧客導向為圭臬的服務設計,其高度
彈性化的特質,為服務經濟新時代揭開了序幕。

Kimbell 透過整理設計、管理、行銷、組織等領域的文獻,歸納出服務工
程(Service Engineering)及服務設計(Designing for Services)的不同思維;32 前者
是運用傳統問題導向(problem-solving)的傳統設計思維,著重的是用工程的系
統方法來解決服務的問題;相對地,服務設計則是一種探索性的過程,是一
個結合相關成員一起為顧客設計所需服務的行動平台。例如:Yang 和 Sung
便建立一開放的參與式行動創新平台,聚集設計師、使用者、身障人士、護
士、電腦工程師等專業人員,利用大家 5%的時間,一起針對社會議題尋求改
善之道。此種結合社會創新和公共服務設計概念的模式, 33 不但打破了實體
產品與無形服務的分野,讓團隊可以發掘顧客重視的價值,並協力發想出完整

26
Botero A., & Hyysalo S. (2013). Ageing together: Steps towards evolutionary co-design in everyday
practices. CoDesign, 9(1), 37-54.
27
Buur, J., Ankenbrand, B., & Mitchell, R. (2013). Participatory business modelling. CoDesign, 9(1),
55-71.
28
Hillgren P.-A., Seravalli A., Emilson A. (2011). Prototyping and infrastructuring in design for social
innovation. CoDesign, 7(4), 169-183.
29
Hussain, S., Sanders, E. B.-N., & Steinert, M. (2012). Participatory design with marginalized peopl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experienced in a field study in Cambod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6(2), 91-109.
30
Yang, C. F., & Sung, T. J. (2016). Service design for social innovation through participatory action
resear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10(1), 21-36.
31
Maslow, A. H.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 NY: Harper & Row.
32
Kimbell, L. (2011). Designing for service as one way of designing servic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5(2), 41-52.
33
何舒軒, 宋同正(2014)。綜論服務設計學術研究發展。設計學報,19(2),45-66.

125
的設計。例如近年來新興的產品服務系統(Product-Service System),其不但能
提供顧客完整的體驗, 34 更可以創造其獨特的商業模式和價值,35 或建立一
個永續的社會。36

從實務設計的角度,Kimbell 透過參與三個實務服務設計的個案研究,歸
納出服務設計師的工作內容,就是描繪出使用者與服務提供者之間多元的互
動關係與接觸點(Touch point),並在其在不同的時間與空間的互動中,勾勒出
相關的人員或部門(Stakeholders)及其要扮演的角色,進一步描繪出服務的樣
貌。因此,服務設計除了大家熟悉的非可觸特性外,社交(social)的特質也值
得重視。在設計師的發想過程中,常常得切換不同的觀點,來探詢使用者、
服務人員、機構或企業等不同對象的想法,並創造機會讓機構的決策人員也
能夠參與此探索過程,並提出他們的想法,以便在設計與再設計的循環中,
逐步創作出具體可行的方案。在此過程中,視覺化的工具常常能夠協助跨領
域團隊的溝通,例如:Clatworthy 便開發了視覺化的圖卡,協助團隊創造全
新的服務體驗。 37 其研究發現此工具不但能促進每個人對主題的認知,還能
夠激發團隊的討論,透過彼此主張的辨論或協調,建立團隊的共識。

4. 永續設計 Designing for Sustainability

「永續設計(Sustainable Design)」研究議題在近十年來相當受到重視。重要
研究學者包括英國 Loughborough University 的 Tracy Bhamra 教授。她的合著
專書 Design for sustainability : a practical approach,38 從產品生命週期探討永
續產品設計,是該領域的重要代表著作。相關研究也包含 Blizzard & Klotz39 以
系統性地分析工程、建築、規劃等不同領域提出的永續設計程序、原則、方
法,整理成涵蓋 20 個元素的「Sustainable Whole Systems Design」架構,強調
整體性以及系統面的概念。Vallet 等人 40則以 Protocol Analysis 分析 Eco-Design
專家如何應用永續設計的相關數位工具,並發現專家本身的專業知識對於初
步評估以及設計策略的影響大於數位工具之選擇。

「行為改變 (Behavior Change)」的研究議題,則在人們開始了解如果要達


到永續設計的長期效益,改變使用者的想法和行為非常重要後,逐步轉向以
設 計 促 成 使 用 者 行 為 改 變 的 研 究 方 向 , 或 稱 為 「 Design for Sustainable

34
Stacey, P. K., & Tether, B. S. (2015). Designing emotion-centred product service systems: The case
of a cancer care facility. Design Studies, 40, 85-118.
35
Valencia, A., Mugge, R., Schoormans, J. P. L., & Schifferstein, H. N. J (2015). The design of smart
product-service systems (PSSs): An exploration of design characterist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9(1), 13-28.
36
Ceschin, F. (2014). How the design of socio-technical experiments can enable radical changes for
sustainabil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8(3), 1-21.
37
Clatworthy, S. (2011). Service innovation through touch-points: Development of an innovation
toolkit for the first stages of new service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5(2), 15-28.
38
Bhamra, T. & Lofthouse, V. (2007). Design for sustainability : A practical approach (Design for
social responsibility series). London, UK: Gower.
39
Blizzard, J. L., & Klotz, L. E. (2012). A framework for sustainable whole systems design. Design
Studies, 33(5), 456-479.
40
Vallet, F., Eynard, B., Millet, D., Mahut, S. G., Tyl, B., & Bertoluci, G. (2013). Using eco-design
tools: An overview of experts' practices. Design Studies, 34(3), 345-377.

126
Behaviour (DfSB) 」。Lilly41針對三種不同程度介入方式,從提供資訊回饋、
鼓勵引導、到較為強烈的勸導(如 Persuasive Technology 科技),探討使用者
對於以不同方式影響其行為的有效度以及接受度,認為必須結合不同介入方
式,使行為的改變能夠較為持久。Dan Lockton 關於「Design with Intent」的
論文42以及設計工具卡 43提供了 101 種如何以設計影響使用者行為的方法,是
相當完整的參考資料。例如:從設計師對於使用者類型的假設進行分析,將
使用者分為三種主要模式 the pinball、the shortcut 以及 the thoughtful,44 作為
影響使用者行為的參考。 Daae & Boks 45 以工作坊方式廣泛收集 Behaviour
Change 的不同因子,整理出 Control、Obtrusiveness 、Direction、Empathy、
Encouragement, Meaning, Importance, Timing 以及 Exposure 等九個重要向
度 。 Wilson, Bhamra & Lilley 46 針 對 經 常 使 用 在 提 升 使 用 者 察 覺 能 力
(Awareness)的回饋方法,探討其使用上的考慮與限制,包括需要提供額外資
訊以便比較、習慣後淡化為背景資訊、反作用回彈效應、經常未考慮多位使
用者、以及因為技術上的麻煩造成放棄等多項問題。

永續設計的研究方法也從早期的工程導向,逐步引入社會學的相關理論
和研究方法。Scott, Bakker & Quist 47 引用社會學者 Elizabeth Shove 所提出
Everyday Practices 的 三 個 元 素 “material artifacts, conventions and
competences”, 48 倡議 Practice-Based Research。他們的主要論點是 material
artifacts 是日常習慣行為的三元素之一,所謂的「使用者需求」來自於日常習
慣行為,也會受到 conventions 和 competences 的影響。因此,如果要改變人
們的行為,永續設計不能只關注產品與使用者間之關係,而必須從更廣的
Practices 角 度 , 考 量 構 成 日 常 習 慣 行 為 的 “routines, infrastructures, bodies,
meanings, functions, and abilities”等因素。Practice-oriented design 因此是一個經
由解構日常習慣行為,以及實驗新概念是否能夠整合進入日常生活的重複反
思與嘗試的過程。

聚焦於產品設計,服裝以及互動設計,Redström 等學者,49,50 嘗試以能源

41
Lilley, D. (2009). Design for sustainable behaviour: strategies and perceptions. Design Studies,
30(6), 704-720.
42
Lockton, D., Harrison, D., & Stanton, N. A. (2010). The design with intent method: A design tool for
influencing user behaviour. Applied ergonomics,41(3), 382-392.
43
Lockton, D., Harrison, D., & Stanton, N.A. (2010) Design with intent: 101 patterns for influencing
behaviour through design v.1.0, Windsor, UK: Equifine. Retrieved June 25, 2016, from
http://designwithintent.co.uk/docs/designwithintent_cards_1.0_draft_rev_sm.pdf
44
Lockton, D., Harrison, D., & Stanton, N. A. (2012). Models of the user: Designers’ perspectives on
influencing sustainable behaviour. Journal of Design Research, 10(1-2), 7-27.
45
Daae, J. Z., & Boks, C. (2014). Dimensions of behaviour change. Journal of Design Research,
12(3),145-172.
46
Wilson, G. T., Bhamra, T., & Lilley, D. (2015). The considerations and limitations of feedback as a
strategy for behaviour chang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Engineering, 8(3), 186-195.
47
Scott, K., Bakker, C., & Quist, J. (2012). Designing change by living change. Design Studies, 33(3),
279-297.
48
Shove, E. (2007). The design of everyday life. New York, NY: Berg.
49
Backlund, S., Gyllenswärd, M., Gustafsson, A., Ilstedt Hjelm, S., Mazé, R., & Redström, J. (2006).
Static! The aesthetics of energy in everyday things. In Proceedings of the Conference of the Design
Research Society. Retrieved June 25, 2016, from
http://www.redstrom.se/johan/papers/wonderstatic.pdf
50
Mazé, R., & Redström, J. (2008). Switch! Energy ecologies in everyday lif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2(3), 55-70.

127
作為設計素材,提出創新的設計概念作品,將平常看不見的能源視覺化,例
如使用時會發光的電線,引導人們反思使用能源的行為。此外,Blevis51提出
Sustainable interaction design 的論點,認為即使是看似與永續設計關聯不大的
互動設計,都應該要考慮其間接造成實體資源浪費的可能,並提出 disposal、
salvage、recycling 等 10 個評估點。例如,Jung 等人 52嘗試應用敘事(narrative)
賦予產品更高的意義價值,希望能夠使其達到傳家之寶的地位,增長其使用
時間。而 Pan 等人(2015)53和 Laitala & Boks (2012)54則分別從流行以及服裝購
買、維護、丟棄等習慣行為的角度進行分析,同樣的嘗試延長服裝的使用期
間。這些都是嘗試以新理論和新角度應用於設計的不同案例。

5. 社會設計 Social Design

從近十年的設計研究中,可以觀察到社會學相關研究對於設計的影響,
大致可以分為兩類:設計本質的社會化,以及以設計進行社會創新。前者是
由於設計物不再是單獨的個體,而是置身於多位使用者,多個產品的所形成
的生態系統中,設計不能不考慮如何設計產品的社會特質;而後者是因應設
計的應用範疇逐步擴大至服務設計,系統設計以及社會設計,因為設計標的
物的改變,設計方法也因此必須調整,引用社會學既有的理論與方法 ,發展
適用於社會脈絡的產品與服務。

針對「設計本質的社會化」,Forlizzi55論述互動設計已不再侷限於一人一
系統間的互動,而必須討論產品如何影響社會行為,因此引用社會生態理論
(Social Ecology Theory),提出 Product Ecology 的設計理論架構,並探討如何
選擇應用適當的質性研究方法,開拓以設計研究議題為中心的研究規劃,以
利多人多物間的互動設計研究。Mullaney 等人 56在設計癌症醫療服務時,將問
題擴展至病患的整體體驗,特別是如何從改變社會觀點著手,讓病患從被動
的病人,轉換成為資源與關鍵參與者。Oh & Kim57 以 Wizard-of-Oz 的方法,
研究學童與機器人在學校實際場域的互動情形,發現互動的重點很快地從產
品相關屬性,轉化到社會關係屬性,例如:模仿,吸引注意,關係建立等。
而 Visser 等人 58和 de Valk 等人 59的相關研究則著重於以設計建立社群連結,

51
Blevis, E. (2007). Sustainable interaction design: Invention & disposal, renewal & reuse. In
Proceedings of the SIGCHI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pp. 503-512).
New York, NY: ACM.
52
Jung, H., Bardzell, S., Blevis, E., Pierce, J., & Stolterman, E. (2011). How deep is your love: Deep
narratives of ensoulment and heirloom statu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5(1), 59-71.
53
Pan, Y., Roedl, D., Blevis, E., & Thomas, J. (2015). Fashion thinking: Fashion practices and
sustainable interaction desig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9(1), 53-66.
54
Laitala, K., & Boks, C. (2012). Sustainable clothing design: use matters. Journal of Design Research
14, 10(1-2), 121-139.
55
Forlizzi, J. (2007). The product ecology: Understanding social product use and supporting design
cultu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2(1), 11-20.
56
Mullaney, T., Pettersson, H., Nyholm, T., & Stolterman, E. (2012). Thinking beyond the cure: A case
for human-centered design in cancer ca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6(3), 27-39.
57
Oh, K., & Kim, M. (2010). Social attributes of robotic products: Observation of child-robot
interaction in school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4(1), 45-55.
58
Visser, T., Vastenburg, M. H., & Keyson, D.V. (2011). Designing to support social connectedness:
The case of SnowGlob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5(3), 129-142.
59
de Valk, L., Bekker, T., & Eggen, B. (2015). Designing for social interaction in open-ended play
environm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9(1), 107-120.

128
強化社群互動。

「以設計進行社會創新」的代表學者之一是 Ezio Manzini,多年來致力於


社 會 創 新 的 各 項 計 畫 。 他 的 專 書 Design, when everybody designs: An
introduction to design for social innovation,60 甫於 2015 年由 MIT Press 出版。
他區隔了兩種不同的設計-由每個人所進行的 Diffuse Design 以及由受過專
業訓練的設計師所進行的 Expert Design -並詳述設計師如何能夠引發並支持
群體中衍生的合作行為,以達到社會創新。此外,CoDesign 期刊曾於 2011 年
出版 Socially Responsive Design 特刊,由 Lorraine Gamman 以及 Adam Thorpe
主編。61(兩位學者負責 University of Arts London 的 Design Against Crime
Research Centre,嘗試以設計提出減少犯罪的不同策略。)該專刊收錄的論文,
包括 Hillgren 等人 62提出 infrastructuring 的概念,以建立相關利害關係人間的
長期合作網絡等基礎建設,取代以專案為主的設計,以期能夠落實社會創新,
以及 Manzini & Rizzo63論述如何結合公民的主動參與以及設計師的共同執行
以達到大規模與永續的社會創新。今年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也出版
了 Social Design and Innovation 的專刊,64 由臺灣社會學者陳東升,鄭陸霖以
及歐洲學者 Caroline Hummels 和 Ilpo Koskinen 共同主編。其中,Yee & White65
探討設計如何能夠在公共以及非營利性組織相關計畫有所貢獻的條件,他們
整理出了社群建構,能力以及領導力等三項條件,並認為社群建構是其中最
重要的成功條件。Koskinen & Hush66認為目前的主流社會設計主要仍建構於理
想社會的烏托邦式社會設計(Utopian Social Design),並提出兩種新型態的
社會創新:一步一腳印的分子式社會設計(Molecular Social Design)以及以社
會學理論為基礎的社會學社會設計(Sociological Social Design)並以實際案例
說明。

最後一類相關研究介於於「產品設計」,「行為改變」與 「社會設計」
之間,主要關注如何以產品或服務設計,促成對社會而言的負責任行為。
Tromp, Hekkert & Verbeek67將產品對使用者所能夠產生的影響力,依據強-
弱,顯-隱分為 coercive, persuasive, seductive, 以及 decisive 四種類型,作為
發展設計介入方法以影響使用者行為,從而達到社會設計的目的之參考。

6. 情感設計 Emotion Design

60
Manzini, E. (2015). Design, when everybody designs: An introduction to design for social
innovation. (Coad, R., Tran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61
Gamman, L., & Thorpe, A. (2011) Editorial. CoDesign, 7(3-4), 139-141,
62
Hillgren, P. A., Seravalli, A., & Emilson, A. (2011). Prototyping and infrastructuring in design for
social innovation. CoDesign, 7(3-4), 169-183.
63
Manzini, E., & Rizzo, F. (2011). Small projects/large changes: Participatory design as an open
participated process. CoDesign, 7(3-4), 199-215.
64
Chen, D. -S., Cheng, L. -L., Hummels, C., & Koskinen, I. (2015). Social design: An introdu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10(1), 1-5.
65
Yee, J., & White, H. (2015). The Goldilocks Conundrum: The ‘just right’ conditions for design to
achieve impact in public and third sector projec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10(1), 7-19.
66
Koskinen, I., & Hush, G. (2016). Utopian, molecular and sociological social desig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10(1), 65-71.
67
Tromp, N., Hekkert, P., & Verbeek, P. P. (2011). Design for socially responsible behavior: A
classification of influence based on intended user experience. Design Issues, 27(3), 3-19.

129
從 Don Norman 於 2005 年出版 Emotion Design,68 倡議「attractive things
work better」69 以來,「Emotion Design 情感設計」相關研究開始在歐美受到
重視。另一方面,在亞洲,日本從 1980 年代就開始進行「Kansei Engineering 感
性工學」 70的相關研究。相對於 Kansei Engineering 企圖將感性予以數量化,
歐美學術領域的 Emotion Design 則較為偏向質性研究。其中,Desmet 和
Hekkert 於 2007 年 發 表 於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創 刊 號 的 論 文
「Framework of Product Experience」 71是近十年發表於設計相關學術論文中,
引用率最高的論文(WOS: 153, SCOPUS: 269, Google Scholar: 708)。在這篇
論文中,Desmet 和 Hekkert 論述三個層次的產品體驗,包括美的體驗,意義
體 驗以及 情感體驗 ( aesthetic experience, experience of meaning, emotional
experience),並探討兩兩間的關係,提供後續分析產品體驗的理論基礎。其
後,Desmet 持續推動情感設計的相關研究, 將心理學的 Appraisal Theory 引
入設計, 72 探討人與產品互動中四個主要情感類型-快樂,滿足,憤怒,失
望(happiness/joy, satisfaction/contentment, anger/irritation, and disappointment/
dissatisfaction)-的評估結構;另一方面從如何在產品設計應用不同類型的情
感,包括產品體驗的 25 種愉悅情感,73 以及運用負面情感以豐富產品的體驗。
74,75
Markussen 引用 Theory of Conceptual Blending,嘗試混合不同的情感(海
豚)在設計醫療用的抽血機器人以改變使用者的期待, 76 也是相當具有創意
的設計研究。Schifferstein 和 Hekkert 所編輯的專書 Product Experience77 匯
集了歐美學術領域結合心理學與產品設計相關理論,所發展關於產品體驗的
相關研究,是這個研究領域的重要參考著作。

另一個相關的研究方向是「產品造形認知」,Nathan Crilly 與其共同作者


從 2004 年開始,於一系列的論文中探討產品造形作為消費者與設計師之間的
溝通媒介 78 所扮演的角色,從消費者 “Seeing Things” 79 到設計師 “Shaping

68
Norman, D. A. (2005). Emotional design: Why we love (or hate) everyday things. New York, NY:
Basic books.
69
Norman, D. (2002). Emotion & design: Attractive things work better. interactions, 9(4), 36-42.
70
Nagamachi, M. (1995). Kansei engineering: a new ergonomic consumer-oriented technology for
product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ergonomics, 15(1), 3-11.
71
Desmet, P., & Hekkert, P. (2007). Desmet, P. M. A., & Hekkert, P. (2007). Framework of product
experi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1(1), 57-66.
72
Demir, E., Desmet, P. M. A., & Hekkert, P. (2009). Appraisal patterns of emotions in human-product
intera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3(2), 41-51.
73
Desmet, P. (2012). Faces of product pleasure: 25 positive emotions in human-product
interac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6(2) , 1-29.
74
Fokkinga, S., & Desmet, P. (2012). Darker shades of joy: The role of negative emotion in rich
product experiences. Design Issues, 28(4), 42-56.
75
Fokkinga, S. F., & Desmet, P. M. A. (2013). Ten ways to design for disgust, sadness, and other
enjoyments: A design approach to enrich product experiences with negative emo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7(1), 19-36.
76
Markussen, T. (2009). Bloody robots as emotional design: How emotional structures may change
expectations of technology use in hospita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3(2), 27-39.
77
Schifferstein, H. N., & Hekkert, P. (Eds.). (2011). Product experience. San Diego, CA: Elsevier.
78
Crilly, N., Maier, A. M., & Clarkson, P. J. (2008). Representing artefacts as media: Model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signer intent and consumer experi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2(3), 15-27.
79
Crilly, N., Moultrie, J., & Clarkson, P. J. (2004). Seeing things: Consumer response to the visual
domain in product design. Design studies, 25(6), 547-577.

130
Things”, 80 分析設計師的原始用意(designer intent)和消費者反應(consumer
response)間的關聯性,並進一步探討設計師以產品造形進行說服或誘導消費者
的可能性。 81 此外,在消費者觀看產品造形時,究竟有那些類型?其感受又
受到那些因素的影響?針對前者,Chang & Wu82 經由分析將產品形態分為五
大類別,包括 Aesthetic, Bios, Cultural, Novelty 以及 Ideo。 Hsiao & Chen83 提
出產品造形認知的四個主要向度,包括:傳統-現代,理性-感性,簡單-
複雜以及強-弱;而 Blijlevens, Creusen & Schoormans 84 則提出現代,簡潔以
及有趣(Modernity, Simplicity, Playfulness)三個主要向度。在量測消費者反
應 上 , Jenkins, Brown, & Rutterford 85 嘗 試 比 較 紅 外 線 熱 影 像 (Infrared
Thermography; IRT), 腦電波圖(Electroencephalogram; EEG) 以及 主觀評估
(Affective Self Report; ASR)三種方法間的關聯性;Chuang & Chen86則從如何
能夠讓消費者可以更容易地評估更多的產品著手,提出有效率以及有效的主
觀評估大量刺激物的方法。

此外,研究者也嘗試探索不同的產品設計創新概念和策略。例如,
Schifferstein 和 Zwartkruis-Pelgrim 87 探 討 消 費 者 和 產 品 之 間 的 黏 著 度
(Attachment),也就是消費者對於產品的情感連繫的強度,經過調查與分析 7
種不同的黏著度因子,發現只有回憶(memories)和樂趣(enjoyment)與黏著度具
有正向相關,分別對於已擁有多年,和新購買的產品有較為重要的影響。
Ludden 和 Schifferstein 探討 Design for Surprise 的設計策略,嘗試運用視覺
和聽覺的不一致性,88 視覺和觸覺的不一致性,89 創造驚奇的效果。Hung &
Chen90 探討新奇性(Novelty)-定義為是產品偏離其典型的程度-以及相關因
子對於產品偏好和美感的影響。Miesler 等人則以實驗驗證運用娃娃臉基模
(Baby-Schema)於產品設計(汽車前視圖)是否能夠引發正向的反應,提供如何進
行「可愛」設計的理論與實驗基礎。除了產品造形的視覺感受之外,其他感

80
Crilly, N., Moultrie, J., & Clarkson, P. J. (2009). Shaping things: Intended consumer response and
the other determinants of product form. Design Studies, 30(3), 224-254.
81
Crilly, N. (2011). Do users know what designers are up to? Product experience and the inference of
persuasive inten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5(3), 1-15.
82
Chang, W. C., & Wu, T. Y. (2007). Exploring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roduct
form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1(1), 3-14.
83
Hsiao, K. A., & Chen, L. L. (2006). Fundamental dimensions of affective responses to product
shap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Ergonomics, 36(6), 553-564.
84
Blijlevens, J., Creusen, M. E. H., & Schoormans, J. P. L. (2009). How consumers perceive product
appearance: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ree product appearance attribut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3(3), 27-35.
85
Jenkins, S. D., Brown, R. D. H., & Rutterford, N. (2009). Comparing thermographic, EEG, and
subjective measures of affective experience during simulated product interac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3(2), 53-65.
86
Chuang, Y., & Chen, L. L. (2008). How to rate 100 visual stimuli efficientl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2(1), 31-43.
87
Schifferstein, H. N., & Zwartkruis-Pelgrim, E. P. (2008). Consumer-product attachment:
Measurement and design implic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2(3), 1-14.
88
Ludden, G. D., & Schifferstein, H. N. (2007). Effects of visual-auditory incongruity on product
expression and surpri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1(3), 29-39.
89
Ludden, G. D., Schifferstein, H. N., & Hekkert, P. (2012). Beyond surprise: A longitudinal study on
the experience of visual-tactual incongruities in produc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6(1),
1-10.
90
Hung, W. K., & Chen, L. L. (2012). Effects of novelty and its dimensions on aesthetic preference in
product desig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6(2), 81-90.

131
官面向所引發的情感,也受到相當的重視,例如觸感, 91 材質, 92 聲音。 93

四、國內設計研究熱門前瞻議題

對於國內設計領域的研究趨勢,本研究以「設計學報」(ISSN 1606-8327)
近十年出版的論文進行觀察與分析。「設計學報」由設計學會所出版,曾多
次獲評選為科技部藝術學門特優期刊,被收錄於臺灣人文學引文索引核心期
刊(THCI Core),並自 2015 年起被收錄於 Elsevier SCOPUS 資料庫,相當
具有代表性。由於設計學報自 2015 年起才被收錄於 SCOPUS 資料庫,僅有兩
年的資料,且 SCOPUS 缺乏相關中文期刊引用資料;因此本研究以國家圖書
館、科技部人文及社會司、以及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所
合作建置的「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Taiwan Citation Index -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簡稱 TCI-HSS)」94的資料進行分析,篩選近
十年(2007 -2016 年 6 月)所出版的論文中,排除自我引用後,被引用率最高
的 40 篇論文,進行分類與探討。

從這些論文可以觀察到,國內近十年的設計研究中,以文化創意商品與
產業之相關研究受到最多關注 。早自 1996 年「設計學報」創刊號中,何明
泉等學者就曾論述將文化融入產品設計之重要性,並嘗試提出文化商品的開
發模式。 95 其後,陸續有學者進行相關研究,例如:李如菁,何明泉(2009)
分析博物館文化商品開發現況的問題點,並從博物館與設計領域的不同專業
觀點,嘗試提出形塑博物館文化商品的跨界合作方式 ; 96 陳俊智,李依潔
(2008) 應用 Kano 品質模式所提出的四種品質,包括魅力品質、一元品質、必
要品質、以及無差異品質,分析文化產品的不同文化屬性項目,找出影響產
品設計滿意度之重要魅力因子; 97 以及陳殿禮,洪珮芬(2008)針對排灣族
琉璃珠,探討其文化意象之構成因素。 98 衛萬里也提出如何將無形文化符碼
運用於產品設計上的方法。 99

有鑑於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性日增,「設計學報」於 2011 年出版文化創


意專刊(第十六卷四期),收錄了多篇文化創意設計的相關論文。其中,徐
啟賢,林榮泰所提出之「文化產品設計程序」100是近十年設計學報出版論文中,

91
Chen, X., Shao, F., Barnes, C., Childs, T., & Henson, B. (2009). Explor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touch perception and surface physical propert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3(2), 67-77.
92
van Kesteren, I. E. H., Stappers, P. J., & de Bruijn, J. C. M. (2007). Materials in product selection:
Tools for including user-interaction aspects in materials sele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1(3), 41-55.
93
Ö zcan, E., & van Egmond, R. (2012). Basic semantics of product sound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6(2), 41-54.
94
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 (n.d.). In 國家圖書館. Retrieved August 10, 2016 from
http://tci.ncl.edu.tw/.
95
何明泉, 林其祥, & 劉怡君. (1996). 文化商品開發設計之構思. 設計學報, 1:1, 頁 1-15。
96
李如菁,何明泉(2009)。博物館文化商品的再思考:從跨界的觀點出發。設計學報,14:4,
頁 69-84。
97
陳俊智,李依潔(2008) 。應用 Kano 品質模式探討文化產品設計之魅力因子。設計學報,13:4,
頁 25-41。
98
陳殿禮,洪珮芬(2008) 。排灣族琉璃珠文化意象構成因素之研究。設計學報,13:2,頁 89-107。
99
衛萬里(2011) 。無形文化符碼於商品設計程序之應用--以臺灣閩南鬼神諺語為例。設計學報,
16:3,頁 69-93。
100
徐啟賢,林榮泰(2011) 。文化產品設計程序。設計學報,16:4,頁 1-18。

132
排除自我引用後,被引用率最高之論文。此外,董芳武以三峽祖師廟廊柱設
計上「龍生九子」的傳說故事作為題材,發展文創商品; 101 王鴻祥,洪瑞璘
則探討如何以隱喻-特別是與童年歡樂時光相關的動作記憶-進行產品設
計;102楊彩玲等人提出「層次完形導向之造形創作模式」, 103 探討如何從文
本擷取「創意構件」,以進行造形設計之發展與創新。隨著文化創意產業在
臺灣的推動與發展,「策展設計」也開始受到重視。「設計學報」於 2013 年
(第十八卷第四期)出版「策展設計」專刊。專刊主編林榮泰於專刊序言 104中,
倡議「從策展設計到創意經紀」,認為「以設計思維為中心的策展設計包括
兩個部份,一是作為企業與消費者溝通橋樑的品牌策展人,一是作為企業與
設計師溝通橋樑的創意經紀人。」該專刊共收集了從策展專業人才培育到策
展設計的五篇論文。

除了文化創意產業之外,其他以臺灣為主體的相關分析與研究也頗受到
重視,包括楊靜從 1998 年至 2009 年,持續進行臺灣工業設計史的文獻收集
與訪談調查,在「設計學報」發表的論文中,重建臺灣工業設計的源起-1960
年代外國專家來臺指導「工業設計訓練班」-並探討其對於臺灣工業設計發
展的影響; 105 姚村雄等學者針對日治時期美術設計中具有臺灣意象之各類圖
像符號,分析「臺灣圖像」符號的樣態與方式。106 在服裝設計方面,鄭靜宜
和林欣怡以 1996 年至 2004 年間 Vogue Taiwan(時尚雜誌國際中文版)中的
五個服裝主題單元為取樣對象,收集了 530 張圖像,進行內容分析,探討臺
灣女性服裝意象語彙之變遷。 107 黃琡雅和嚴貞則針對「設計學報」從 1996
年創刊到 2004 年所發表的論文分析臺灣設計研究的趨向,並對引用狀況進行
分析探討。 108 楊敏英,游萬來和郭純妤以深度訪談方式,分析工業設計科系
畢業生的就業情形,嘗試了解工業設計科系學生畢業後求職問題、目前工作
情況及內涵、應備知能、工作轉換歷程、及學用適配情形等問題。109

創造力,想像力以及跨領域合作是另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張文智與江
潤華分別於 2008 年以及 2009 年發表論文探討如何提升設計組織之創造力,110
以及設計溝通模式與團隊創造力間的關聯性。 111 梁朝雲等學者強調想像力的
重要性,認為「卓越的設計師須靠想像力來模擬與預測未見的可能」,因而
研究能夠促發想像力的學習環境因素。 112 唐玄輝則關注於合作設計以及跨領

101
董芳武(2011) 。傳說為設計泉源:以龍生九子為產品設計之題材。設計學報,16:4,頁 75-90。
102
王鴻祥,洪瑞璘(2011) 。文創商品的隱喻設計模式。設計學報,16:4,頁 35-55。
103
楊彩玲,何明泉,陸定邦(2011) 。層次完形導向之造形創作模式。設計學報,16:4,頁 19-34。
104
林榮泰(2013) 。序-從策展設計到創意經紀。設計學報,18:4,頁 I – IX。
105
楊靜(2010) 。1960 年代外國專家來臺指導「工業設計訓練班」的過程及其影響。設計學報,
15:4,頁 81-100。
106
姚村雄,陳俊宏,邱上嘉(2008) 。日治時期美術設計的「臺灣圖像」符號分析。設計學報,
13:2,頁 69-87。
107
鄭靜宜,林欣怡(2011) 。解析女性服裝意象語彙之變遷--以 1996~2004 年 Vogue Taiwan 雜誌
為例。設計學報,16:2,頁 87-111。
108
黃琡雅,嚴貞(2007) 。1996-2004 臺灣設計學報研究趨向及引文分析研究。設計學報,12:1,
頁 1-17。
109
楊敏英,游萬來,郭純妤(2010) 。臺灣工業設計畢業生就業情形之初探。設計學報,15:2,
頁 73-94。
110
張文智,江潤華(2008) 。提升設計組織創造力做法之研究。設計學報,13:1,頁 33-50。
111
張文智,江潤華(2009) 。設計溝通模式與團隊創造力關係之探討。設計學報,14:2,頁 1-18。
112
梁朝雲,許育齡,劉育東,李元榮(2011) 。促發想像之環境因素的評測工具--以跨域設計教
育為例的初探性研究。設計學報,16:1,頁 65-82。

133
域合作,探討個人與團隊的創造力對於最終設計成果的影響, 113 以及如何運
用情境故事法,協助跨領域團隊進行設計思考與概念上的溝通。114

產品造形設計的相關研究一直在臺灣的工業設計領域佔有一席之地。近
十年,在設計學報所發表的相關論文,包括:張建成等學者探討系列化產品
造形風格與設計手法;115 鄭仕弘等學者關注「動作語意」,並提出「Operation
Follows Meanings」的論述,將雙重隱喻運用在燈具的設計上,探討動作語意
對於產品認知的影響,發現「不但有助於理解產品意義,同時以非預期的動
作來引起驚奇的效應」; 116 蕭坤安和陳平餘則特別針對愉悅產品-引發愉悅
(Pleasurable)反應的產品-分析其認知反應以及設計手法。117 值得關注的是
著重於探討設計與感性意象關係的臺灣相關學者於 2008 年創立了「台灣感性
學會」,並於 2013 年開始出版「感性學報」,未來在情感設計(Emotion Design)
和感性設計(Kansei Design)領域將會有更多研究成果能夠發表於學術性期刊。

視覺傳達設計領域的相關研究包括包裝設計,廣告設計,企業識別等。
例如:嚴貞和林淑媛探討包裝視覺設計元素對於建立品牌權益(或品牌資產,
brand equity)的影響。118 林品章和楊朝明探討應用「雙關修辭」於廣告設計,
以及解碼雙關修辭所需的認知需求對於對廣告效果的影響;119 翟治平和王韋
堯收集 1998 年至 2007 年具對比形式的廣告金像獎的得獎作品共 336 件進行
分析,探討不同類型的「對比」設計。 120 洪伯松與管倖生以商業攝影年鑑所
收集的廣告影像為研究對象,分析不同情感意象類別的影像與色彩喜好心理
因子間的關係。121

最後,「服務設計」是近年來在國內外設計領域都有蓬勃發展的新興領
域。「設計學報」所出版的相關論文中,包括李志仁,宋同正,蔡登傳等學
者發表於 2012 年的論文,應用 Kano 品質模式,探討主題餐廳的服務場域屬
性與品質知覺之關聯性,檢視業界認為「炫麗空間裝修」必然能夠「提高營
業目標」的迷思;122 以及最近李傳房、江宇震的研究,123 將服務設計相關理
論,應用於分析「樂齡族」對於生態旅遊與導覽體驗的需求,並提出設計與
規劃的參考原則。「設計學報」於 2014 年(第十九卷第二期)出版了「服務

113
唐玄輝,林智文,陳文誌(2009) 。合作設計過程中個人的創造潛能與團隊的概念衍伸對設計
成果之影響。設計學報,14:3,頁 51-71。
114
唐玄輝,林穎謙(2011) 。情境故事法運用於跨領域合作的問題與影響。設計學報,16:3,頁
21-44。
115
張建成,吳俊杰,劉淑君(2007) 。系列化產品造形風格與設計手法研究--以 Olympus 數位相
機為例。設計學報,12:3,頁 1-16。
116
鄭仕弘,林盛宏,林銘煌(2010) 。Operation Follows Meanings--以雙重隱喻之燈具探索語意
式操作脈絡。設計學報,15:3,頁 1-19。
117
蕭坤安,陳平餘(2010) 。愉悅產品之認知與設計特徵。設計學報,15:2,頁 1-17。
118
嚴貞,林淑媛(2010) 。包裝設計效益對品牌權益影響之變項探討。設計學報,15:1,頁 71-91。
119
林品章,楊朝明(2008) 。雙關修辭的廣告與認知需求對廣告效果的影響。設計學報,13:2,
頁 31-50。
120
翟治平,王韋堯(2009) 。廣告圖像中對比形式設計之探討。設計學報,14:1,頁 63-80。
121
洪伯松,管倖生(2009) 。廣告影像情感意象與色彩喜好因子關係之研究。設計學報,14:4,
頁 49-67。
122
李志仁,宋同正,蔡登傳(2012) 。服務場域與品質知覺之關聯性:以主題餐廳為例。設計學
報,17:4,頁 1-20。
123
李傳房、江宇震(2016) 。以服務設計觀點探討樂齡族生態導覽服務歷程體驗。設計學報,21
(1) ,頁 61-83。

134
設計」專刊, 124 收集了 4 篇相關論文。在序中,專刊編輯宋同正闡述服務設
計的本質內涵,並介紹服務設計的流程和工具。未來,應該可以看到更多將
設計理論應用於服務設計,以及從服務設計的實際應用案例中萃取相關知
識,回饋到傳統設計領域的相關研究發展。

124
宋同正(2014)
。序– 服務設計的本質內涵和流程工具。設計學報,19:2,頁 1-8。

135
第六章 藝術教育

視覺藝術教育學門熱門及前瞻議題
報告撰寫:趙惠玲
研究助理:喻薈融

一、 研究範圍

視覺藝術教育領域 1 的範疇廣闊,服務對象及於全民,參與者也涵蓋專業
人士與普羅大眾,使視覺藝術教育具有相當程度的混種特質,也使領域內的
研究議題繽紛多樣。學術研究為一個學門鞏固知識體系的基石,也是該學門
演化發展的依據。儘管對於熱門或前瞻的定義可能有所分歧,相關探查應能
反映該學門此時此刻的某些樣貌。視覺藝術教育學門之「熱門及前瞻議題調
查計畫」曾於 2005 年執行一次, 2 本期為第二次執行。由於十年間視覺藝術
教育學門在學術刊物以及出版文化上有所變遷,因此所彙集之資料來源以及
著眼點也有不同考量。

在國外部分,本期主要分析資料來自由美國「國家藝術教育協會」 ( 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簡稱 NAEA)所出版之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簡
稱 SAE)自 2006 年一月至 2016 年六月間刊出之期刊論文。3 同時,於描述所
觀察之研究走向時,亦視需求將 NAEA 所出版另一份期刊 Art Education(簡
稱 AE)、具代表性國際藝術教育研討會,以及部分學術專書斟酌徵引。在國
內部分,主要分析資料計有兩筆。其一為科技部(原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自 2007 年 4 至 2016 年間所核定之視覺藝術類專題研究計畫,5 其二為 藝術教
育研究 6 期刊自 2006 年至 2016 年間所刊登之視覺藝術類期刊論文。同時,於
描述所觀察之研究走向時,亦視需求將具代表性藝術教育研討會,國內藝術
教育學者出版之專書斟酌徵引。

由於學術視野上的囿限,以及投入期程的限制,本次調查有許多不足之
處。首先,在研究範疇部分,僅觀視以美國為主的視覺藝術教育學術圈,未
能及於其他地區。其次,在收集資料部分,也未能囊括其餘有參考價值之期

1
本文所探討範疇為「視覺藝術教育」領域,唯文中為使行文簡潔,亦交替使用「藝術教育」一
詞。
2
2005 年視覺藝術教育學門之「熱門及前瞻議題」於國外文獻主要分析範圍來自兩筆期刊,分
別為美國 NAEA 出版之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簡稱 SAE)
,以及美國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出版之 Journal of Aesthetic Education(簡稱 JAE)
。國內研究主要以科技部(原國科會)視覺藝
術教育學門之專題研究計畫為主。
3
2005 年被列入分析之 JAE 期刊,由於近年間文稿以美學論述為主,在檢視其自 2006 年至今所
出版的學術論文後,決定不列入本次分析範圍。
4
本次科技部所提供資料之區間為 2007 年至 2016 年。
5
總計科技部視覺藝術教育學門自 2007 年至 2016 年間共有專題研究計畫 108 件。
6
藝術教育研究期刊為臺灣藝術教育領域唯一獲 TSSCI、THCI Core 收錄、科技部人社科 A 級之
核心期刊,並於 2016 年獲國家圖書館「臺灣最具影響力學術資源人社期刊獎」藝術學門第一
名,本次所分析者為該刊自第 11 期至第 31 期所刊出之 61 篇視覺藝術教育論文。

136
刊以及學術出版品。再者,於解讀資料時,僅以個人觀點進行詮釋,未能吸
納本領域其它學者之多元觀點,以至對部分重要議題或有誤讀與疏漏。以上
限制,敬祈讀者諒察。

二、 國外熱門及前瞻議題分析

在國外熱門及前瞻議題分析部分,本期根據檢視結果提出三項熱門議
題,分別為視覺文化相關研究、數位科技相關研究、藝術教育主體性與疆界
相關研究等。同時,亦將調查中所浮現具有描述意義之研究議題羅列於後。

1. 視覺文化相關研究:日常生活性、社會正義、遊戲

在前一期探究中,「文化相關研究」為熱門議題的一隻大傘,其下包含有
多元文化(multi culture)
、流行文化(popular culture)
、視覺文化(visual culture)
等不同議題。本次在梳理 2006 年至今國外視覺藝術教育領域的研究後,發現
前述狀況有所變異。亦即,誠然文化相關議題仍屬重要,但上方的大傘轉為
由曾引發學界論辯的視覺文化思潮擎舉。7 其他文化相關議題,如曾熱門一時
的「多元文化」一詞,已較少出現,而原屬文化相關研究的一些議題,如流
行文化、性別研究、族群議題、青少年次文化等,則往往出現在以視覺文化
為口音的研究中。此一現象似乎顯示,在 2006 年之前,由於視覺文化思潮質
疑原藝術教育以精緻藝術為主要範疇的狀況,乃產生許多辯證。但在 2006 年
之後,視覺文化所開啟「勢不可檔」的「潘朵拉的盒子」 (袁汝儀,2005:454、
8
, 使學界對於以視覺文化做為當代藝術教育重要基底論述的狀況,已有
455)
共識。對其應然面的辯證減少,對其實然面的探討增加,9 也使視覺文化成為
持續且穩定被探討的研究議題。 10

鑒於視覺文化蔚為當代藝術教育論述的基石,本期乃將視覺文化做為熱
門議題的一大類屬,將其它文化相關研究所浮現的脈絡做為其類屬之下的次
議題,並聚焦為「流行文化」、「多元文化」、「數位視覺文化」(digital visual
culture)等次議題。同時,發現三類議題交織呈現了關注學習個體的「日常生
活性」 (everydayness)、透過藝術教育實踐「社會正義」
(social justice),以及
寓教於樂之「遊戲」(play)特性等,反映出當代視覺藝術教育研究著重的價
值。

(1) 流行文化:教學範疇與審美內涵之擴充

在視覺文化諸多研究脈絡中,「流行文化」是其中一大支,亦有學者使用

7
自 2006 年至今,SAE 約有 216 篇經審查之期刊論文,主題或關鍵字出現「視覺文化」者約有
40 次,主題或關鍵字出現「多元文化」者不足 10 次。
8
袁汝儀(2005)。視覺藝術教育熱門及前瞻議題。載於藝術學門熱門及前瞻學術研究議題調查
計畫調查報告(頁 445-462)。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調查報告,未出版。
9
P. Duncum (Ed.)(2006). Visual culture in the art class: Case studies. Reston, VA: 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
10
自 2006 年至今, 「視覺文化」仍為 SAE 各期普遍出現的議題,除以關鍵字計數名列前茅外,
許多未將之列為關鍵字的研究,文中亦常顯示以視覺文化為論述立場的狀況。

137
「流行視覺文化」(popular visual culture)11 一詞來凸顯所論之視覺文化或流行
文化的特質。事實上,學界對流行文化的討論早於 80 年代已有許多辯證。12 但
隨著視覺文化思潮成為藝術教育界的主要脈動,對流行文化的寬容度快速擴
增,使之成為藝術教育銜接學生生活的橋樑,並由之產生教學範疇的擴充以
及多元的教學策略。

在教學範疇的擴充部分,包含「街頭藝術」(street art)、 13 「塗鴉藝術」


(graffiti art)、 14 「街頭表演」(street performance)、 15 漫畫、16 電視、17 街
頭音樂 18 等。論者並提出不同教學策略,如以「文化反堵」 (culture jamming)
19 20
為手法者,以及分析影像面向的教學策略 等。是類研究多強調,以往學
校藝術教學的內涵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每有斷裂,藝術教育應與學習個體的生
活連結,或強調在流行文化的教學過程中進行社會正義的表彰。 21

當意圖在教學中實踐社會正義時,其教學策略與精緻藝術教學策略大不
相同,許多立意及作法有同有異的流行文化教學策略應運而生,來自不同文
化圈之論者多以「批判教育學」 (critical pedagogy)為基礎理論。22 但也產生
許多著眼點不同的主張,如「奇觀教育學」 (spectacle pedagogy)強調檢視「媒
體文化奇觀」(the spectacle of media culture); 23「植體教育學」(prosthetic
pedagogy)以「義肢」(prosthesis)為隱喻,鼓勵學習者根據經驗、自傳與記
憶,探索並即興的理解自己與他人 24 等。

其次,在視覺文化思潮成為主流觀點後,即有以翻轉之勢重新定義及再

11
Park, J. A. (2006). Popular visual culture and critical thinking in art education. In P. Duncum (Ed.),
Visual culture in the art class: Case studies (pp. 135-141). Reston, VA: NAEA.
12
Tavin, K. (2005). Opening re-Marks: Critical antecedents of visual culture in art educat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7(1), 5-22.; Tavin, K. (2005). Hauntological shifts: Fear and loathing of popular
(Visual) culture.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6(2), 101-117.
13
Irvine, M. (2012). Work on the Street: Street art and Vcisualculture. In B. Sandywell & I. Heywood
(Eds.), The handbook of visual culture (pp. 234-278). London: Berg/Palgrave Macmillan.
14
Eldridge, L. (2013). An unselfish act: Graffiti in art Education. Art Education,,66 (5), 21-27.
15
Lee, M. M., & Chung, S. K. (2009). A semiotic reading and discourse: Analysis of postmodern street
performance.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1(1), 21-35.
16
Seidler, C. O. (2011). Fighting disability stereotypes with comics: I cannot see you but I know you
are staring at me. Art Education, 64(6), 20-23.
17
Polaniecki, S. (2006). Teaching through TV: Transformative encounters with constructed reality. In
P. Duncum (Ed.), Visual culture in the art classroom: Case studies (pp. 39-46). Reston, VA:
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
18
Taylor, P. G. (2007). Press pause: Critically contextuallzlng music video in visual culture and art
education. Art Education, 48(3), 230-246.
19
Martinez, U. (2012). Cultur(ally) jammed: Culture jams as a form of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Art Education, 65(5), 12-17.
20
Duncum, P. (2010). Seven principles for visual culture education. Art Education, 63(1), 6-1 0.
21
Bey, S. (2012). Engaging “gangland” visual culture: Memorializing Beltzhoover’s victims of
violence, 1993-1997.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3(2), 94-111.
22
Mamur, N. (2015). Critical pedagogical approaches to visual culture in Turkish preservice
educat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6(4), 355-368.
23
Garoian, C. R. & Gaudelius, Y. M. (2008). Spectacle pedagogy: Art, politics, and visual culture.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4
Garoian, C. (2008). Verge of collapse: The pros/thesis of art research.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9(3), 218-234.;Garoian, C. (2010). Art practice as prosthetic visuality.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1(23), 176-188.; Garoian, C. (2013). The prosthetic pedagogy of art: Embodied research and
practice.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138
疆界視覺藝術教育知識體系與美感價值的論點。如認為流行文化是各時代普
羅大眾重要的愉悅來源,應將其位階提升,體識其對個體心理的解放效應,
鼓勵實踐「逾越的快感」(the pleasures of transgression)。25 又如認為可將各
時代的精緻藝術以該時代之大眾文化的角度重新審視之。 26 以及強調流行文
化的美感吸引力,認為在後資本主義以及消費社會的今日,應檢視日常生活
的審美化, 27 並強調社會個體透過對話與具創意選擇的主動性。 28

(2) 多元文化:族群/宗教與多元性別之認同

當以視覺文為範疇梳理多元文化議題時,浮現有兩類較為鮮明的面向,
分別是族群/宗教,以及性別議題。在族群/宗教議題部分,如使用「對抗
(confrontational pedagogy)處理族群偏見,29 以及處理美術館展覽
式教育學」
如何再現奴隸議題。30 亦有引導學習個體透過「自我轉化」 ( self-transformation)
31
檢視並改變族群態度與偏見, 以及探討教師在介紹西方白人藝術作品時,
如何在不知不覺中將少數族群學生「去文化」 (deculturalized),32 及對原住民
族群不公正議題的檢視 33 等。其餘尚有以分析「影帶敘事」 (video narratives)
的方式,引導少數族裔青少年以自我描述的手法表達對城市意象以及社區文
化現狀的看法, 34 及從主流美學觀點認為低收入青少年未獲等質機會接觸藝
術教育等。 35

自 2001 年美國發生 911 恐怖攻擊後,「恐怖主義」(terrorism)成為常被


探索的議題,36 並探討此一情勢下藝術教育範疇的改變。37 而因為種族、宗
教、西方霸權等所引發的「文化戰爭」(culture war)也常被討論。 38 也有少

25
Duncum, P. (2009). Toward a playful pedagogy: Popular culture and the pleasures of transgress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0(3), 232-244.
26
Duncum, P. (2014). Revisioning premodern fine art as popular visual culture.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5(3), 203-213.
27
Duncum, P. (2008). Holding aesthetics and ideology in tens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9(2),
122-135.
28
Carter, M. (2008). Volitional aesthetics: A philosophy for the use of visual culture in art educat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9(2), 87-102.
29
Jung, Y. (2015). Post Stereotypes: Deconstructing racial assumptions and biases through visual
culture and confrontational pedagogy.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6(3), 214-227
30
Levenson, C. (2014). Re-presenting slavery: Underserved questions in museum.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5(2), 157-171.
31
Lee, N. (2013). Engaging the pink elephant in the room: Investigating race and racism through art
educat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4(2), 141-157.
32
Slivka, K. (2011). Art, craft, and assimilation: Curriculum for native students during the boarding
school era.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2(3), 225-242.
33
Ballengee-Morris, C. (2010). They came, they claimed,they named, and we blame: Art education in
negotiation and conflict.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1(3), 275-287.
34
Trafí-Prats, L. (2012). Urban children and intellectual emancipation: Video narratives of self and
place in the city of milwaukee.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3(2), 125-138.
35
Stokas, A. G. (2016). Letting all lives speak: Inequality in art education and Baumgarten’s felix
aestheticus.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7(2), 139-148.
36
Desai, D.,& Chalmers, F.G. (2007). Notes for a dialogue on art education in critical times. Art
Education, 60(5), 6-12.
37
Darts, D., Tavin, K., Sweeny, R., & Derby, J. (2008). Scopic regime change: The war of terror,
visual culture, and art educat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9(3), 200-217.
38
Darts, D. (2008). The art of culture war: (Un)popular culture, freedom of expression, and art
educat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9(2), 103-121.

139
數探討東方宗教的視覺形象者,如以「民族視覺文化」(ethnic visual culture)
的概念,探討佛像表情。 39

在性別議題部分,發現在前二、三十年間激烈的女性意識爭戰後,對女
性從屬地位的研究似乎暫歇,轉至對日常影像性別意識形態的檢視,以及對
多元性別認同取向的關注。前者如討論日常影像的性別意識形態, 40 以及認
為兒童圖像相關研究多為「以作品為導向典範」(product-oriented paradigm),
強 調 認 知 成 長 或 美 感 形 式 , 忽 視 作 品 中 「 情 境 的 複 雜 性 」( the contextual
,認為應檢視兒童自發創作圖像中,影響其性別意識的「社會文
complexities)
化」(sociocultural)因素。 41

在多元性別認同取向部分,如梳理「酷兒藝術教育」 ( queering art education)


42
論述, 將課程「酷兒化」 ,以引發學生對自身的主動性檢視。43 亦
(queering)
有認為雖接納和支持「女同性戀者、男同性戀者、雙性戀者跨性別者、酷兒
和 對 其 性 別 認 同 有 疑 惑 者 」( lesbian 、 gay 、 bisexual 、 transgender and
queer/questioning,簡稱 LGBTQ),但對 LGBTQ 族群的權利等議題之關注仍
有相當不足,應檢視現存論述、研究及觀點上的偏見, 44 以及職前藝術教師
對待 LGBTQ 議題的態度 45 等。同時,鑒於大眾文化與流行文化的影響力,應
有更積極的做法,如透過非營利機制的助力,協助 LGBTQ 青少年檢視社區的
社會正義,落實「批判性公民參與」 (critical civic praxis)與「藝術行動主義」
46
(artivism) 等。又如探討流露「異性戀意識」 (heteronormative ideas)的「裸
體」(nudity/nakedness)藝術作品對於男性青少年、藝術科系學生乃至藝術專
業人士在性取向、性別認同甚或其專業的影響 47 等。

(3) 數位視覺文化:數位文化與視覺文化藝術教育之鑄合

在前一期的探究中,曾提及「數位視覺文化」為值得密切觀察之議題(袁
汝儀,2005:454)。本期發現,在 2006 年之後,此一議題仍為學界所關注。
如 NAEA 曾於 2010 年出版專書集結相關研究,探討藝術教育在複雜數位視覺

39
Shin, R. (2010). Why does the Buddha laugh? Exploring ethnic visual culture. Art Education, 63(3),
33-39.
40
Keifer-Boyd, K. Amburgy, P., & Knight, W. B. (2007). Unpacking privilege: Memory, culture,
gender, race, and power in visual culture. Art Education, 60(3), 19-24.
41
Ivashkevich, O. (2009). Children’s drawing as a sociocultural practice: Remaking gender and
popular culture.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1(1), 50-63.
42
Sanders III, J., & Vaz, T. (2014). Dialogue on queering arts education across the Americas.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5(4), 328-341.
43
Bey, S. A. (2013). Queering curriculum: Truth or dare, secret nude sketches and closeted video
recordings.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4(2), 116-126.
44
Rhoades, M., Cosier, K., Davenport, M. G., Sanders, J., & Wolfgang, C. N. (2013). Big gay church:
Sermons to and for an underserved population in art education settings.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4(4), 349-363.
45
Hsieh, K. (2016). Preservice art teachers’ attitudes toward addressing LGBTQ issues in their future
classrooms.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7(2), 120-138.
46
Rhoades, M. (2012). LGBTQ youth + video artivism: Arts-based critical civic praxis.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3(4), 317-329.
47
Bey, S. (2011). Naked bodies and nasty pictures: Decoding sex scripts in preadolescence,
Re-examining normative nudity through art educat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2(3), 196-212.

140
文化脈絡中的能動性與議題。 48 其餘有從藝術界的角度觀視,認為複雜有機
的網絡提供剝開藝術品和視覺科技間多樣關係的機會。 49 或有從日常生活的
情境觀視,探討當代社會「監視技術和技巧」(surveillance technologies and
techniques)讓觀者從觀看外界的主動性轉為被凝視。 50 在本期報告中,認為
數位視覺文化仍為藝術教育研究界應繼續賦予研究能量的議題,並認為當代
熱門數位視覺文化,如「電玩遊戲」 (video games)
、「社群媒體」
(social media)
等機制引發的「遊戲」、「互動」、「敘事」、「展演」等,均為值得續予關注的
特質。

自 2010 年至今,電玩遊戲可謂成長最快速的數位視覺文化,因此,許多
論者主張應將電玩遊戲的特質揉入教學實踐中。 51 亦有論者檢視藝術教育的
發展脈絡,發現「遊戲」雖是目前常用的教學方式,但長期以來遊戲在藝術
教育史中即卓有地位。 52 只是今日遊戲除了做為藝術教育發展過程中令人印
象深刻的「遺產」(legacy)之外,更搖身成為引導學習者以新的方式思考世
界的概念工具。 53 當思考電玩遊戲的教學意義時,電玩的情境學習以及模擬
社會現實的遊戲模式,引發藝術教育工作者對其所隱含「社會重建主義藝術
教育」(social reconstructionist art education)思維的關注。 54 亦有論者指出,
在識別遊戲與學習之間的相似及差異處後,可透過「遊戲化教學法」 (gamified
pedagogy)引導學生「自我激勵」(self-motivated)並與同儕互動,提供藝術
教育的另一種教學方式。 55

除去電玩遊戲,「社群媒體」亦是今日影響及改變個體行為及思考模式至
鉅的數位機制。論者指出,社群媒體跨越地理疆界以及時空區隔的特質,對
教育體系的原有基礎有對應壓力,並舉國際性大型藝術創作社群網站
「deviantART」56 為例,探討「同儕互教互學」(peer-to-peer learning)帶有遊
戲特質的學習樣貌。 57 亦有從不同角度思考社群媒體為身障學習個體提供新
的學習方式,以及與外界溝通的可能性。 58 除去對學習個體的影響之外,由
於社群媒體的集體參與特質,也有論者探查對教學者的影響,認為社群媒體
的機制使「誰是藝術教師」的概念化認同隨著媒體環境有所流動。 59

在梳理 2006 年迄今的研究後,認為視覺文化相關研究為其中之熱門議

48
Sweeney, R. (Ed.). (2010). Inter/Actions/Inter/Sections: Art education in a digital visual culture.
Reston, VA: 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
49
Sweeny, R. (2013). Complex digital visual systems.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4(3), 216-231.
50
Sweeny, R. (2006). Visual culture of control.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7(4), 294-317.
51
Sweeny, R. (2010). Pixellated Play: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issues regarding videogames in art
educat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1(3), 262-274.
52
Patton, R. (2014). Games that art educators play: Games in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text of art
educat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5(3), 241-252.
53
Walker, S. (2015). Editorial: They came to play.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6(4), 291-294.
54
Parks, N. S, (2008). Video games as reconstructionist sites of learning in art educat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9(3), 235-250.
55
Han, H. C. (2015). Gamified pedagogy: From gaming theory to creating a self-motivated learning
environment in studio art.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6(3), 257-267.
56
參見 http://www.deviantart.com/。
57
Jones, B. L. (2015). Collective learning resources: Connecting social-learning practices in
deviantART to art educat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6(4), 341-354.
58
Derby, J. (2011 ). Disability studies and art educat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2(2), 94-1 1 1 .
59
Castro, J (2012). Learning and teaching art through social media.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3(2),
152-169

141
題,並聚歛出「流行文化」、「多元文化」、「數位視覺文化」等三類次議題。
同時,認為三類次議題交織呈現出的「日常生活性」、「社會正義」、「遊戲」
三類特性,應為未來藝術教育研究持續關注的核心價值。至於是否如論者所
指出, 「全球視覺文化」 (global visual culture)已經成為重要的藝術教育場域,
須對相關之理論和實踐進行審慎探視。 60 而因應此一態勢,一個注重「多元
感官」 (multisensory) ,並漸以「嬉遊的對話教育學」 (playful,dialogic pedagogy)
替代批判教育學的視覺文化藝術教育,為當代沉浸在「數位混搭文化」 (remix
61
culture on the net)的「連線青少年」(wired youth)所亟需者, 則待下一階
段的觀察。

2. 數位科技相關研究 62:教學效能與數位中介學習經驗

在前一期調查中,將數位科技對於視覺藝術教育的影響力,視為具前瞻
性議題。在本期的探查中發現,2006 年之後,數位科技相關議題的火紅狀況,
仍然持續。例如,2014 年美國 NAEA 國際藝術教育研討會的大會議題即為
「Spark! Fusing Innovative Teaching & Emerging Technologies」, 63 強調融合創
新教學與新興科技等議題。鑒於進入數位時代後,數位科技與藝術相關學門
的關係益發密切,本期除將數位科技視為熱門議題外,並認為其仍為未來具
前瞻性之議題。

分析研究資料後,將 2006 年之後數位科技與視覺藝術教育的研究區分為


兩大類,其一為數位科技對藝術教學在教材來源、教學方法上的擴充與更新。
其二為青少年的數位中介藝術學習經驗,包含對青少年主體性以及自我概念
的影響。

在數位科技對藝術教育之教與學所提供助益的部份,較傾向認為數位科
技與以往的教學科技同質,而數位科技能使藝術教師的教學創意與效能更為
彰顯。當教師具備富有想像力的創意後,能透過數位科技的獨特機制實現並
增強。 64 也有從增益評量成效的角度,檢視應用「數位學習檔案」(digital
portfolio)對評量學生藝術表現 65 及隱性學習 66 的成效。在社群媒體風起雲湧
後,亦有研究指出可將之做為「替代場域」 (alternative site)
,應用「參與式文
化」 (participatory culture)引導藝術的教與學,67 並強調青少年在社群中扮演

60
Shin, R. (2016). Gangnam style and global visual culture.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7(3), 252-264.
61
Duncum, P. (2015). A journey toward an art education for wired Yyouth.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6(4), 295-306.
62
本文於梳理研究資料時,將應用數位科技融入藝術教學者列入數位科技相關研究中,將富含
遊戲性、日常生活性的數位機制對個體主體認知影響者,列入數位視覺文化議題中。
63
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 (2015). NAEA conventions. Reston, VA: 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
www.arteducators.org/news/national-convention/Conv._Coord__Themes.pdf
64
Black, J., & Browning, K. (2011). Creativity in digital art education teaching practices. Art
Education, 64(5), 19-34.
65
Dorn, C., & Sabol, F. R. (2006). The effectiveness and use of digital portfolios for the assessment of
art performances in selected secondary schools.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7(4), 344-362.
66
Taylor, P. G. (2014). eLASTIC: Pulling and stretching what it means to learn, know, and assess art
and educational progress.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5(2), 128-142.
67
Castro, J. C. (2012). Learning and teaching art: Through social media.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3(2), 152-169.

142
著類似「智群」(smart swarm)的角色,教師應能體識且參與之。 68

在青少年的數位中介藝術學習經驗部分,主要論點在於,應著重數位科
技背後的文化意涵,處理科技、知識、視覺以及使用者主體性間的關係。69 同
時,認為長期以來數位科技和藝術教育的夥伴關係似乎存在著不安,然而當
代 青 少 年 早 已 擁 抱 數 位 科 技 , 並 是 數 位 科 技 「 直 觀 的 學 習 者 」( intuitive
,藝術教育工作者宜能理解數位科技就是當代視覺與物質文化的生產
learners)
者,將網路形塑為「網路畫廊」 (Internet-as-gallery)。 70 也指出數位虛擬機制
如「第二人生」(Second Life), 71 提供了學習個體接觸藝術作品並與他人互
動的替代場域,為藝術教育既提供機會也帶來挑戰。 72

在青少年的自我概念部分,許多研究集中於數位科技對弱勢青少年的協
助。例如,認為青少年的學校經驗與其個人及社區經驗是脫離的,建議使用
「探究社群」 (community of inquiry)激勵資源匱乏的弱勢青少年(underserved
youth)與社區的聯繫。 73 或援用「抽離」(disidentification)的論述概念,協
助問題少女通過轉移,改變和顛覆等過程,以「數位敘事」 (digital narratives)
74
重塑自己的主體位置。 其餘如使用「新媒體」(new media)作為說故事的
敘 事 方 式 , 進 行 「 社 區 取 向 新 媒 體 方 案 」( community-based new media
,引導青少年發展自我認同,75 及為未成年母親賦權 76 等。亦有研
programs)
究指出,藉助「行動媒體」 (mobile media)作為學習機制,能提升中輟高中生
77
對學校課程的參與興趣。

除前述取向外,尚有將數位科技與其他議題交織者,認為在全球化時代,
科技席捲全球,應關切數位科技所帶來之文化公民權等議題。 78 然而,整體
而言,作為前一期即展露鋒芒的前瞻性議題,本期在分析後發現,十年間所
累積之數位科技相關研究似乎不若預期的多。當然此一看法可能與所收集研
究資料有限相關,然而,數位科技原本即非視覺藝術領域的學科內涵,研究
者若未具備足夠知能,可能難以操作數位科技與藝術教育相融的學術研究。
設若此一推論為真,則凸顯進行跨領域研究的必要性。

68
Duncum, P. (2014). Youth on YouTube as smart swarms. Art Education, 67(2), 32-36.
69
Eisenhauer, J. (2006). Next slide please: The magical, scientific, and corporate discourses of visual
projection technologies.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7(3), 198-214.
70
Cutcher, A., & Wilks, S. (2012). Digital technology in the visual arts classroom: An [un]easy
partnership usa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4(1), 54-65.
71
參見 http://secondlife.com/。
72
Lu, L. (2013). 3D virtual worlds as art media and exhibition arenas: Students’ responses and
challenges in contemporary art educat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4(3), 232-245.
73
Lin, C. C., & Bruce, B. C. (2013). Engaging youth in underserved communities through
digital-mediated arts learning experiences for community inquiry.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4(4),
335-348.
74
Ivashkevich, O. (2013). Performing disidentifications: Girls “in trouble” experiment with digital
narratives to remake self-representations.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4(4), 321-334.
75
Grauer, K., Castro, J. C., & Lin, C. C. (2012). Encounters with difference: Community-based new
media programs and practices.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3(2), 139-151.
76
Levy, L., & Weber, S. (2011). Teenmom.ca: A community arts-based new media empowerment
project for teenage mothers.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4(40), 292-309.
77
Castro, J. C., Lalonde, M., & Pariser, D. (2016). Understanding the (im)mobilities of engaging
at-risk youth through art and mobile media.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7(3), 238-251.
78
Delacruz, E. (2009). Art education aims in the age of new media: Moving toward global civil
society. Art Education, 62(5), 13-18.

143
3. 藝術教育主體性與疆界相關研究:危機與永續性

檢視 2006 年以降西方視覺藝術教育研究的論述後,發現雖然各界對藝術
教育的想像未必有過大的歧見,但是學術圈的「域內人」卻對藝術教育的「主
體性」、「認同」等議題迭有討論。 79 一個學科領域對於主體性的詰問,一方
面可能反映該學科的知識體系具有不穩定、模糊甚或矛盾的狀況,一方面也
說明該學科是一個有彈性、包容性,並具有豐富開創可能的有機空間。鑒於
學校視覺藝術教育雖已發展有一世紀之久,然而至今為止仍是常被弱勢化的
一門學科,因此,作為藝術教育研究者,必須時時從現存的思潮及視野跳脫,
不斷地尋找創新可能,以維持藝術教育領域的「活性」,俾能永續發展。基於
前述,本期除將藝術教育的主體性與疆界視為熱門議題,並認為其為本領域
應持續探究的前瞻性議題。

當對藝術教育的主體性進行辯證時,論者咸認,隨著 21 世紀邁向第二個
十年,世界的變動快速而巨大,生態變遷、80 經濟危機、81 資本主義霸權、82
文化戰爭、恐怖主義、科技變革, 83 無一不是以驟然的方式重擊地球村中的
個體,藝術教育必須回應前述危機,接受此一「改變的必然性」。 84 事實上,
自 1990 年代末期開始,當視覺文化思潮成為學界辯證的焦點時,即是對藝術
教育主體性與疆界的論辯,也是引發藝術教育參與者對自身主體性與認同的
審視。85 因此,在梳理 2006 年之後的相關研究後,將從藝術教育參與者的主
體性與認同、藝術教育的危機、藝術教育的永續性,以及藝術教育學科本質
的美學論辯等進行探查。

就參與者的主體性與認同而言,諸如認為要從學生的角度審視藝術教育
的主體性,包含在學校體制內學生的需求、 86 自發性參與校外藝術活動學習
者 87 的需求,以及未被彰權的弱勢族群88 等。此外尚應包括對不同族裔職前
藝術教師、 89 職前藝術教師、 90 藝術教師、 91 藝術教育研究者92 等的探討,

79
Congdon, K. (2010). Editorial: Our space: Debating the field of art education and its disciplinary
territory.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1(4), 291-294.
80
Hicks, L., & King, R. (2007). Confronting environmental collapse: Visual culture, art education, and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8(4), 332-335.
81
jagodzinski, j. (2010). Art and education in an era of designer capitalism: Deconstructing the oral
eye. New York and London: Palgrave McMillan.
82
jagodzinski,j. (2007). The e(thi)co-political aestheticsof designer water: The need for a strategic
visual pedagogy.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8(4), 341 -359.
83
jagodzinski, j. (2008). Postmetaphysical vision: Art education’s challenge in an age of globalized
aesthetics (A mondofesto).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9 (2), 147-160.
84
Hicks, L. (2011). Editorial: The inevitability of change.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3(1), 3-5.
85
Eisenhauer, J. (2006). Beyond bombardment: Subjectivity, visual culture, and art educat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7(2), 155-169.
86
Pennisi, A. (2013). Negotiating to Engagement: Creating an art curriculum with eighth-graderslice.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4(2), 127-140.
87
Freedman, K., Heijnen, E., Kallio-Tavin, M., Kárpáti, A., & Papp, L. (2013). Visual culture learning
communities: How and what students come to know in informal art groups.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4(2), 103-115.
88
Slivka, K. (2011). Art, craft, and assimilation: Curriculum for native students during the boarding
school era.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2(3), 225-242.
89
Kraehe, A. M. (2015). Sounds of silence: Race and emergent counter-narratives of art teacher
identity.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6(3), 199-213.
90
Evans-Palmer, T. (2016). Building dispositions and self-efficacy in preservice art teachers.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7(3), 265-278.

144
及認為應從「域外人」(outsider),如校內同儕、行政層級的觀點,審視本領
域圈內觀點與各方期待的落差。 93 同時,論者認為,對於藝術教育主體性的
探查需求係來自藝術教育的危機,認為這些危機始於國家教育政策的不確
定、經濟情勢的不穩定,以及教育感革方案、 94 標準化測驗,甚或教育科技
的轉變等。前述變因再加上隨著外在環境而變動的多樣化學習個體,藝術教
育領域亟須思考如何因應變動,以滿足不同學習者的需求。

在藝術教育的永續性部分,許多論者強調應思考藝術教育的永續發展對
人類的貢獻, 95 至於在討論永續發展的意義或面向時,則有不同看法。如認
為藝術教育的永續發展應著眼於培養社會對公民能力的需求,並以不傷害未
來人類之發展為前提。 96 或認為應鼓勵個體質疑其與世界互動的各種方式,
以及這些相互作用對文化和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97 也有論者從藝術教育
的「環保責任」 ( eco-responsibility)98 出發,提出「地方取向教育學」
( place-based
99
pedagogy), 討論藝術教育與世界生態的關係。

在從藝術學科的本質來思考藝術教育主體性與疆界的部分,如詢問傳統
藝術學科中居首要地位之藝術創作教學的必要性,以及藝術創作與媒材間的
關係,認為藝術創作教學應著重於以鮮活經驗為核心的「參與式創作」
。100 另外,在藝術教育的教學以及研究方向上,則有
(participatory artmaking)
建議應以「超越美學」(beyond aesthetics)的角度做根本上的變革。 101 而當
檢視關於藝術教育主體性與疆界的辯證時,常見學者援用許多藝術哲學論
述,其中又以 Gilles Deleuze 及 Félix Guattari、Jacques Lacan 等的論述常被援
用。

在 Gilles Deleuze 及 Félix Guattari 的部分,如以其「無器官身體」(body


without organs,簡稱 BwO)來隱喻藝術創作與藝術教學的複雜與轉折,認為

91
Trafí-Prats, L., & Woywod, C. (2013). We love our public schools: Art Teachers’ life histories in a
time of loss, accountability, and new commonalities.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5(1), 7-17.
92
Stankiewicz, M. (2015). Editorial: Why research in art educat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7(1),
3-5.
93
Kindler, A. M. (2015). From within and from the outside: Exploring the possibility of a sustainable
future for art education. Research in Arts Education, 30, 1-18.(本文發表於國內研究資料之藝術教
育研究期刊,考量作者為西方藝術教育學者,乃將本文置入國外部份一併檢視。)
94
如 2002 年美國為矯正貧富與階級差距等社會問題,所通過之不放棄任何孩子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 Act,簡稱 NCLB),參見 http://www2.ed.gov/nclb/landing.jhtml。
95
Laurie, H. (2012). Editorial: Sustainability and what it means to be huma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3(4), 267-269.
96
Blandy, D. (2011). Sustainability, participatory culture, and the performance of democracy:
Ascendant sites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n art educat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2(3), 243-255.
97
Blandy, D., & Fenn, J. (2012). Sustainability: Sustaining cities and community cultural
development.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3(4), 270-282.
98
Stout, C. J. (2007). Editorial: Eco-responsibility in art educat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8(4),
331.
99
Graham, M. (2007). Art, ecology and art education: Locating art education in a critical place-based
pedagogy.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8(4), 375-391.
100
O’Donoghue, D. (2015). The turn to experience in contemporary art: A potentiality for thinking art
education differently.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6(2), 103-113.
101
jagodzinski, j. (2009). Beyond aesthetics: Returning force and truth to art and its educat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0(4), 338-351.

145
應概念化創造性的藝術研究和教學實踐,啟開從中浮現新知識的可能性。102 或
以其「塊莖」 (rhizome)103 以及「聚合體」 (assemblage)104 等論述,認為應
擁抱異質元素的碰撞,讓藝術教育的主體性及疆界維持「生成」 (becoming)105
狀態。以及檢視兒童繪畫的「物質性」 (materiality)及與當代藝術創作的連結,
106
認為兒童繪畫是其欲求與當下創作氛圍即時性的聚合體,107 學界應重新論
述兒童繪畫的知識體系。

在 Jacques Lacan 的部分,如梳理精神分析臨床實踐和藝術創作之間的相


似處,主張意識和無意識的知識在藝術實踐的相關性, 108 或剝露藝術家以及
藝術教育工作者在自我幻象與自我反省間的矛盾身份,釐出導致在學術界引
發認同衝突的自我動力。 109 以及使用 Lacan 的論述,顛覆並從新定義個體的
「認知」特性,110 認為應用「愚笨的」 (stupid)的態度,將既定知識視為「故
,從而翻轉既定的制度或知識體系。111 此外,前文曾提及的「日常生活性」
障」
也是討論藝術教育主體性時的面向之一,認為個體的日常感知僵化和無感,
應透過藝術學習攪動靜默,破除疲老成規。 112 也認為藝術教育的重心已從美
學經驗轉向社會面向與日常生活經驗,因之應向超越以往所定義的學科界限
來努力。 113

藝術教育工作者對於自身領域以及疆界的不斷詰問,雖意味著打破成
規,尋求破立的期望,但似乎也暗示了某些危機意識與焦慮感。時代遞嬗,
為能永續長存,各學科領域確乎應擺脫自戀與自限,時時檢視自身是否與時
俱進。有鑑於此,本期將藝術教育主體性與疆界的探查視為熱門並具前瞻需
求的議題。期待在下一期的檢視中,能看到視覺藝術教育領域不一樣的風景。

4. 其餘浮現議題:研究取徑、體制外、學習者、跨領域

102
Garoian, C. (2014). In “the event” that art and teaching encounter.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6(1),
384-396.
103
Garoian, C. (2012). Sustaining sustainability: The pedagogical drift of art research and practice.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3(4), 283-301.
104
Jung, Y. (2015). Post stereotypes: Deconstructing racial assumptions and biases through visual
culture and confrontational pedagogy.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6(3), 214-227
105
Richardson, J., & Walker, S. (2011). Processing process: The event of making art.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3(1), 6-19.
106
Sunday, K. E. (2015). Relational making: Re/imagining theories of child art.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6(3), 228-240.
107
Schulte, C. M. (2015). Intergalactic encounters: Desire and the political immediacy of children’s
drawing.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6(3), 241-256.
108
Walker, S. (2009). Artmaking, subjectivity, and significat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1(1),
77-91.
109
Robinson-Cseke, M. (2012). What not to wear: Exposing the g(host) in art educat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3(3), 246-259.
110
Tavin, K. (2010). Six acts of miscognition: Implications for art educat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2(1), 55-68.
111
Tavin, K. (2014). Art education is stupid (and it should be).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6(1),
438-441.
112
Lewis, T. E. (2015). “Move around! There is something to see here”: The biopolitics of the
perceptual pedagogy of the arts.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7(1), 53-62.
113
Hausman, J. J., Ploof, J., Duignan, J., Brown, W. K., & Hostert, N. (2010).The condition of art
education: Critical visual art education [CVAE] club.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4), 368-374.

146
在本期所發現的其餘議題中,「藝術作為研究」(art as research) 114 之研
究方法及取徑為持續並具重要意義的議題之一。此類議題已有相當發展歷
史,如 SAE 在 2006 年間即出有專刊討論「藝術本位取向」 (arts-based research,
115
簡稱 ABR) 在藝術教育研究領域的應用,認為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有別於一
般質化或量化研究,是以「藝術的過程與實踐」為研究需求。其後,相關議
題陸續被探討。從 ABR 概念衍生的「藝游誌」(A/r/tography), 116 強調藝術
教師(T)是藝術家(A)也是研究者(R),應在三類角色間以蔓延方式游移
(the rhizomatic practices of the in-between)並處於持續生成的狀態。117 由於此
一觀點對藝術教育工作者賦權的意涵十足,於國內也引發許多共鳴。 118

其次,另一個浮現的議題是關於學校體制外的視覺藝術學習經驗與意
義。非學校體制之內或非正規藝術團體的藝術經驗多強調學生自發性的投
入,119 認為非體制內的藝術經驗具有探索、遊戲、創意等吸引力,為制式化
教育難以企及者。 120 而非學校體制內的藝術教育功能與非正規藝術團體或社
區對弱勢青少年 121 的助益也常被提及。122 相關議題也包括如何為非專業藝術
教師增能 123 等。

除前述外, 「藝術教育忽略了誰?」亦為常被關注的議題,在「社會正義」
聲浪於西方藝術教育界高漲的今日油然。此類研究認為藝術教育應為不同個
體服務,但長期以來天平似乎有所傾斜,有些團體得到的關注顯然不足。如
對發展遲緩的青少年 124 研究較多也較持續,但對高齡學習者的關注就明顯不
足。125 有趣的是,在藝術教育研究中,另一個族群的權益也鮮少被關注。亦
即,雖然許多研究討論中小學藝術教師的增能與信念,但似乎缺乏對高等藝
術教育工作者的處境,如升等、評鑑等,表達關懷。 126

114
Hicks, L. E. (2013). Editorial: New pathways and further research.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4(3),
195-197.
115
Stout, C. J. (2006). Editor’s preface.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48(1), 3.
116
Irwin, L. R., & de Cosson, A. (2004). A/r/tography: Rendering self through arts-based living
inquiry. Vancouver, BC: Pacific Educational Press.; Irwin, R. L., Beer, R., Springgay, S., Grauer,
K., Xiong, G., & Bickel, B. (2006). The rhizomatic relations of A/r/tography.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8(1), 70-88.
117
Irwin, R. L. (2013). Becoming A/r/tography.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4(3), 198-215.
118
例如,國家教育研究院即曾於 2012 年 4 月 27、28 日舉辦「美感經驗的探索與建構—A/R/T
藝術為本的教育探究」學術研討會,並邀請美國提倡此一研究取向的代表學者 Rita L. Irwin
擔任主講。
119
Richards, R. (2014). The private and public worlds of children's spontaneous art.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5(2), 143-156.
120
Green, J., & Kindseth, A. (2011). Art all day: Distinction and interrelation of school-based and
out-of-school arts learning.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2(4), 337-341.
121
Heise, D., & MacGillivray, L. (2011). Implementing an art program for children in a homeless
shelter.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2(4), 323-336.
122
Washington, G. E. (2011). Community-based art education and performance: Pointing to a place
called home.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2(4), 263-277.
123
Briggs, J., & McHenry, K. (2013). Community arts and teacher candidates: A study in civic
engagement.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4(4), 364-375.
124
Wexler, A., & Derby, J. (2015). Art in institutions: The emergence of (disabled) outsiders.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6(2), 127-141.
125
Lawton, P. H., & La Porte, A.,M. (2013). Beyond traditional art education: Transformative lifelong
learning in community-based settings with older adults.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4(4), 310-320.
126
Savage, S. L. (2015). Mapping tenureland: A researcher stalled.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7(1),
76-87.

147
另一項本期欲著墨的議題,即為前曾述及之跨領域議題。視覺藝術教育
廣博包容,各學科透過在其專業知識中與藝術學門跨域整合,能達到橫向的
多元發展。 127 同時。當代有許多熱門與前瞻議題本身即具有跨領域的需求,
如特定視覺文化、數位科技、弱勢族群等議題,幾乎無一不需要跨領域的知
識做為後盾。目前相關研究較集中於學校跨領域課程的發展,如認為跨領域
課程能發揮類似「學校派上的鮮奶油」(whipped cream on the school’s pie)之
功效,提升學生學習動機以及興趣。128 如同前文探討有關藝術教育主體性與
疆界的辯證時,學界所援用的「塊莖」與「生成」概念,進行跨領域研究時,
透過與「域外人」的異質碰撞,能時時攪動本領域的自戀與安逸,擁抱隨時
可能迸發的延展空間。相信未來有關「在藝術中、與藝術一起,或透過藝術
來做研究」(doing research in, with, and through the arts)等議題應將仍為藝術
教育研究者所關注。

在探查所收集之國外研究後,提出三項熱門議題,分別為視覺文化相關
研究、數位科技相關研究、藝術教育主體性與疆界相關研究等三個部分。在
視覺文化相關研究項下,有流行文化、多元文化、數位視覺文化等次議題,
並發現三類議題交織呈現「日常生活性」、「社會正義」、「遊戲」等特性。在
數位科技相關研究部分,呈現有教學效能與青少年數位中介學習經驗兩類重
心。在藝術教育主體性與疆界相關研究部分,認為領域危機與永續性為值得
關切的議題。在其餘浮現議題部分,計有研究取徑、體制外、學習者、跨領
域等較重要面向。在國外研究之前瞻議題部分,數位科技相關研究、藝術教
育主體性與疆界相關研究,以及跨領域研究等,是本期認為具有持續觀察意
義之前瞻性議題。

三、 國內熱門及前瞻議題分析

在國內熱門及前瞻議題分析部分,由於國內視覺藝術教育研究人口較
少,所累積之研究資料筆數也少,因此,每一筆研究均具有查驗意義。此外,
由於許多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於執行後,均將研究成果發表為期刊論文,因
此彙整時若遇此一狀況,將同一研究者同一主題之專題研究與期刊論文,視
為同一筆資料。經檢視所收集之國內研究,並分析各筆資料之關鍵字及研究
取向後,將之分類為視覺文化相關研究、數位科技相關研究、審美/認知相
關研究三類熱門議題,以及其餘浮現議題。

整體而言,2006 年後國內藝術教育學界之研究議題,視覺文化相關研究
仍屬較大宗, 129 研究議題多樣。其中一個主要的面向為理解不同年齡層個體

127
Marshall, J. (2014). Transdisciplinarity and art integration: Toward a new understanding of
art-based learning across the curriculum.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5(2), 104-127.
128
Chemi, T. (2014). The artful teacher: A conceptual model for arts integration in schools.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6(1), 370-383.
129
總計在科技部自 2007 年至 2016 年間共 108 件視覺藝術教育專題研究計畫中,主題屬於視覺
文化與文化相關議題者約有 29 件,主題屬於數位科技者約有 19 件,主題屬於審美/認知相
關研究者約有 9 件。在藝術教育研究期刊論文部分,計分析有 61 篇視覺藝術教育論文,其中
主題屬於視覺文化與文化相關議題者約有 10 件,主題屬於審美/認知相關研究者約有 6 件,
主題屬於數位科技者約有 4 件。另於 藝術教育研究 期刊論文部分,亦參考伊彬(2015)。
2001~2014 藝術教育研究 期刊論文之內容分析—兼談研究與教學的關係。載於趙惠玲(主
編) ,當代藝術教育研究新視野:第一屆藝術教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 161-185)。
臺北:華藝。

148
對 日 常生活中不同影像的解讀 特徵與差異, 130 以及建構影像解讀理論 131
等。在影像類別上,包含圖畫書、132 流行插畫、133 老照片敘事 134 等。其次,
亦有對某一社群、135 社區136 或城市 137 等進行觀察者。在流行文化部分,包
含有漫畫與同人誌、 138 名人現象、 139 流行影像 140 等。在族群議題部分,包
含有原住民、 141 新移民及子女、 142 民間文化 143 等。在性別部分則包含女性
之性別省思 144 等。

其次,2006 年之後國內在數位科技部分亦有相當研究累積。其主題多為
探討數位科技對不同學習階段藝術教學的運用。包含有教學輔具的互動性與
合作特質,以及不同數位機制,如部落格與數位典藏資源、145 互動式電子白
板與即時反饋系統等的教學效能。亦有藉助不同形式之數位媒介,如電子繪
本146進行藝術教學的相關研究。同時,近年間「磨課師」(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簡稱 MOOC)與「師博課」(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簡稱 SPOC)
147
等數位課程盛行一時,也有相關研究產生。

審美/認知相關研究是長期為國內藝術教育學界關注的議題,在 2006 年
之後的研究包含從個體成長歷程再探繪畫認知能力、 148 美感知覺學習模式建

130
王采薇(2008)。視覺藝術做為文化認同建構的場域研究:一個多元文化的取向。行政院國
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未出版。
131
鄭明憲(2008)。讀者反應之不可讀性於美感反應紮根理論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專題研究計畫,未出版。
132
徐秀菊(2008)。兒童與青少年對圖畫書圖像符碼解讀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
研究計畫,未出版。
133
林演慶(2016)。流行插畫風格偏好與判斷因素之世代差異。藝術教育研究,31,1-36。
134
。婚禮老照片的視覺文化敘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未出版。
陳秋瑾(2011)
135
洪千凡、趙惠玲(通訊作者)(2011)。台灣視覺創作型部落格之研究:以七位部落格作者的
創作經驗為例。藝術教育研究,16,33-68。
136
劉仲嚴(2008)。微型流行視覺文化社群的自主創造性創造力。藝術教育研究,15,1-35。
137
邱淑宜(2014)。臺北市迪化街 URS 之藝術和創意轉型:誰的文化?誰的城市?藝術教育
研究,28,65-98。
138
陳箐繡(2015)。雜混衍生!華人漫畫迷/同人文化:以兩岸四地漫畫同人即售會之美感表徵
與文化互動為研究焦點。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未出版。
139
林志明(2007)。安迪‧華荷名人肖像系列:由名人文化現象解讀邁向當代英雄聖像。藝術教
育研究,14,1-23。
140
伊彬(2007)。台灣青少年與成人對流行影像的審美判斷、觀察、與解讀差異。行政院國家
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未出版。
141
萬煜瑤(2014)。當代原住民藝術研究:以一個跨國原住民藝術展示實踐及論述為例。行政
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未出版。
142
張弘旻(2016)。從藝術教育的角度探究新移民青少年子女日常視覺文化。行政院國家科學
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未出版。
143
蕭惠君(2011)。台灣花布色彩及其文化意涵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未出版。
144
陳瓊花(2009)。「性別」重整播種計畫(I):「自我」及他者的性別省思。行政院國家科學
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未出版。
145
高震峰(2013)。數位視覺文化藝術教育:以臺灣中小學為場域。臺北:師大書苑。
146
張裕幸(2011)。電子繪本應用在教學上對國中生數位故事創作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
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未出版。
147
劉光夏(2015)。磨課師(MOOCs)對視覺藝術學習者想像力與創作表現影響之研究。行政
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未出版;劉光夏(2016)。以師博課(SPOC)混合學習模
式探究設計領域學習者的創意自我效能與創作。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未出
版。表現相關性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未出版。
148
陳一平 繪畫各階段之認知能力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未出版。

149
構、美感體驗、藝術評論與評論模式、弱視與視障學童表現能力,149 以及從
藝術治療觀點理解創作者依戀心理 150 等。另外,創造力相關研究亦有累積。
如探討設計思考與審美認知評量模式、151 造形創造力與自我效能,152 以及雲
端世代藝術創意人才培育 153 等。

在其餘浮現議題中,一項值得注意的部分為研究方法與取徑之研究,由
於視覺藝術教育領域的內涵廣闊,部分創作研究的方法與一般學術論文不
同,此類研究可視為是對視覺藝術教育領域獨特性的探查,值得予以觀察。
例如,創作研究與實務指導、154 詮釋取徑之藝術研究方法、藝術與設計實務
導向、155 視覺藝術類創作論文撰寫 156 等。其次,或由於幅員較小,臺灣藝術
教育的發展易受政策與法令影響,是以有關課程、 157 政策 158 與制度159 的分
析,以及歷史性研究 160 等,量雖不多,卻有其價值。其餘如對藝術教育參與
者的理解, 161 以及博物館教育 162 等,亦值得予以關注。

前曾述及,國內藝術教育研究人口較屬小眾。由於各學門領域的研究人
口大多來自大學院校相關系所,近 20 年間在諸多因素影響下,使臺灣高等藝
術教育界有斷層之虞,研究人口的縮減,乃成為藝術教育研究領域的迫切危
機。163 其次,或由於國內學術生態強調研究方法的操作以及研究績效的累積,
相較於國外,國內藝術教育研究傾向以實證性或實務應用性質之研究為主,
於論述或學理辯證性質的深化探討較少。在分析國外熱門及前瞻議題時,發
現國外有關藝術教育主體性與疆界探討的緣由,為因應學科領域可能的危
機,以及學科之永續發展。因此,本期除提出視覺文化相關研究、數位科技

149
伊彬(2014) 。從全盲兒童構圖特徵與意義探討藝術教育的可能性。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
題研究計畫,未出版。
150
江學瀅(2014) 。成年人藝術創作依戀行為之個案研究:以 Moya 為例。藝術教育研究,28,
1-30。
151
王鼎銘(2012) 。國小藝術教育設計思考與審美認知評量模式分析比較。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
會專題研究計畫,未出版。
152
李堅萍(2013)。造形創造力於技能精熟歷程的演化模式──從工作動機與自我效能分析。行
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未出版。
153
羅美蘭(2012) 。雲端世代藝術創意人才培育之行動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
畫,未出版。
154
劉豐榮(2011)。學院中精神性取向全人「藝術創作研究」教學之個案研究(II)--以研究生
創作研究之全人取向為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未出版。
155
何文玲、李傳房、陳俊宏(2013) 。大學「藝術與設計實務導向研究」之教學個案:整合創作、
理論與寫作。藝術教育研究,26,1-35。
156
呂琪昌(2016) 。從實務導向研究的角度探討視覺藝術類創作論文的撰寫。藝術教育研究,31,
111-145。
157
黃壬來(2008)。生命教育融入藝術課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未出
版。
158
趙惠玲、楊孟蓉(2011) 。臺灣高中藝術生活課程政策形塑之研究:利害關係人論述立場之分
析。藝術教育研究,21,37-83。
159
高震峰(2016)。我國大學入學美術術科考試制度的發展、命題與招生成效之研究。行政院
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未出版。
160
袁汝儀(2006) 。1930-1960 年間的自由畫:台灣美術教育思想初探。藝術教育研究,11,1-34。
161
王麗雁(2015) 。藝術教育碩士班學生視覺藝術學習歷程探究:關鍵時刻、困難與美好記憶。
藝術教育研究,30,21-61。
162
李靜芳(2014) 。花花世界玩布樂:美術館教育展策劃理念及觀眾回應之探究。藝術教育研究,
28,99-134。
163
檢視自 2007 年至 2016 年科技部視覺藝術教育類專題研究計畫的數量,自 2007 年至 2012 年
間,分別為 14 件、17 件、14 件、13 件、10 件、11 件,自 2013 年開始至 2016 年,分別為 8
件、8 件、7 件、6 件。

150
相關研究、審美/認知相關研究等三項國內熱門議題外,於前瞻性議題部分,
則提出藝術教育主體性與疆界的論證、研究方法與取徑的探討等。最後,本
次調查亦發現一些較為懸缺的研究議題,包含跨領域相關研究、專業藝術類
科系教師及學習者的圖像探查,以及與之相關的理論與實務研究等。

做為研究者,其任務之一是發現、辨識與辯證所屬領域的研究議題。因
此,本期除呈現目前探查獲得的樣貌之外,也提出一些本領域所面臨的危機
及值得關注的議題,以集思廣益。

151
第七章 博物館學

博物館學熱門與前瞻議題
報告撰寫:張婉真
研究助理:周品華

一、 研究背景與研究範圍

本次熱門前瞻議題研究計畫首度將研究範疇拓展到博物館學領域。所謂
熱門與前瞻的概念雖不盡相同,但皆具有掌握現下脈動與未來趨勢的用意。
自上個世紀末起,開始出現大量思考博物館未來發展的文獻,一種如何使博
物館成為分享、辯論知識的論壇或是寓教於樂的休閒場域的期待蔚為主流,
也可說是承襲了 1970 年代以降新博物館學呼籲博物館應走向社會的精神。惟
自 2008 年前後,我們可觀察到另一波新的具有當代性與前瞻性的文獻的出
現,其中包括國際性專業組織與研究單位的會議及趨勢報告、與學術期刊和
專書的出版。這樣的時間點,也與本次計畫原本的設定相符合。

新一波文獻的湧現並非偶然。首先,2007 至 2008 年間發生的全球金融危


機以及其造成國際間經濟衰退與諸多後續效應有絕對的關聯性。這不單只是
博物館界財政發生困難的問題,而是更廣大、深層的社會結構改變下帶來的
全面性衝擊,包括人口結構、消費方式、生活型態等等,都直接或間接地影
響博物館的發展。此外,新科技的發展以及日益顯著的地球暖化現象等因素,
也是造就這波觀測未來的研究趨勢的重要背後因素。本次博物館學領域的熱
門前瞻議題研究,可說剛好符應了這樣的國際研究趨勢發展。

整體觀之,博物館學依然是一個與博物館機構的發展走向密切相關且具
有強烈實踐精神的研究領域。不論是研究性的趨勢報告或是學術期刊與專
書,皆有相當大的比例強調如何使博物館某一種功能或是作為得以有更好的
表現,這類文獻係以博物館從業人員為主要的讀者群;另一方面,從理論面
或哲學面探討博物館的角色、功能或是觀眾的文獻則構成另一大宗。後者雖
更能對應研究與教學需求,但其最終關懷依然回歸到現實的博物館機構本身。

研究範圍方面,考慮前述國際發展態勢,加上博物館學領域強烈的跨學
科特質且在不同區域呈現不同的研究傾向,本報告綜合了國際性觀點以及歐
美與亞洲地區的出版重點。研究方法先就不同的區域進行文獻梳理後,復就
各地區之間獨特的與共通的研究議題提出討論。在區域的擇定方面,以該地
區博物館學研究發展的歷史厚度、博物館學研究社群的成熟度與研究能量、
以及筆者自身語言的掌握能力為選擇標準,將以英語系(以英國、美國、澳
洲為主)、法語系(以法國為主)及日本為三大區域。最後亦將就國內的研究
議題提出觀察與建議。配合計畫需求,時間跨度設定在過去五至八年。

在 資 料 來 源 方 面 , 跨國 性 的 出 版 以 ICOM 為 首 的 國 際 組 織下 的 刊 物
Museum International 以及 ICOM News 為主要調查重點。英美學界的研究產出

152
包括重要出版社的出版、主要學術期刊、國際組織學術會議、出版與研究報
告。英語的出版社包括 Routledge, MuseumsETC, Ashgate, Wiley-Blcakwell,
AltaMira 等博物館研究出版 ;期刊包括 英國 博物館協會 MA 的 Museums
Journal, Leicester University 出版的 Museum and Society,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 美國博物館聯盟(American Alliance of Museums, 簡稱 AAM)
的 Museum 與 Exhibitionist 等;研究報告則以 AAM, 新媒體聯盟(The New
Media Consortium),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等單位的為主。歐陸地區則重要的
出版社如 Harmattan 與 La documentation française;期刊則包括 La lettre de
l’OCIM, Culture et musées(前身為 Publics et musées), La revue des musées de
France 等 , 研 究 報 告 則 以 歐 盟 (European Union) 與 歐 盟 執 委 會 (European
Commission)的研究計畫為主。日本的部份,係針對博物館学雜誌、ミュゼ等
刊物與近五年新刊進行梳理。

在國內的研究議題觀察方面,擬設定博物館學季刊、博物館與文化、科
技博物等學報、科技部研究計畫以及過去五年的博物館學專書出版為耙梳對
象。

最後需說明的是,受限於時間與能力,本文係筆者的個人觀點,並無法
聲稱能客觀掌握極為蓬勃發展的國際博物館研究全貌。

二、 國外熱門及前瞻議題

筆者首先分析數個當前博物館學界重要熱門研究方向,接續提出對於前
瞻性議題的觀察。

1. 國外熱門議題

(1) 博物館的當代角色與價值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許多探討博物館發展至當代,其角色、價值、功能的
轉變的書籍。對於博物館在特定時代的做為之探討的企圖在不同的歷史階段
一直都存在,當前亦然。由 Sharon Macdonald 等多位學者共同編輯,於 2015
年出版的 The International Handbooks of Museums Studies 共有四卷,分別以「博
物館理論」(Museum theory)、 「博物館實踐」(Museum practice)、 「博物館媒體」
(Museum media)、「博物館轉變」(Museum transformations)為題,收錄多篇文
章。該系列明顯以博物館學領域學生與研究者為讀者對象,也試圖標舉出作
者群認為今後博物館學的研究範疇。1 除了這部新發行的重量級著作外,亦不
乏來自不同角度的診斷或建議。Graham Black 的 Transforming Museum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從當代社會結構的變化提出博物館在非正式教育上的角
色建議;Andrew Dewdney 等人的 Post-critical Museology 係以英國泰德美術館
為研究場域,提出當代的美術館在拓展觀眾與面對全球化與新科技發展的做

1
Sharon Macdonald, Helen Rees Leahy, ed, The International Handbooks of Museum Studies
(Hoboken: Wiley-Blackwell, 2015).

153
為建議。 2 Robert Janes 近年出版的兩本集結其過往文章的文集,總和了他對
於博物館亟需轉變的呼籲。3 法國的出版則反映了其由中央治理博物館的傳統
面臨法人化制度改革下經營面以及特別是財政面的挑戰;其重新整修開放的
人類博物館也引發對於博物館的新使命的討論。4 美國 AAM 出版的 Museums
in a Global Context 從國際間案例分析博物館如何做為在地、一國與跨國社群
的銜接機構。5 歐盟執委會支持的 MeLa*計畫的最終報告則提出,博物館在當
代(歐洲)社會依舊扮演極為重要的凝聚認同的角色。6 又,博物館如何符應
當代重視民主、多元、透明、負責(accountability)等價值的倫理面探討,也在
近年受到矚目。 7

另外,將博物館視為文化遺產研究的一環的看法有助於拓展對博物館型
態、處理內容與受眾的想像。許多文獻因此從建築到文化景觀,8 從物質到非
物 質 遺產 , 9 多面 向討 論 博物 館化 的樣 貌與 經 營。 其中 Eric Dorfmen 的
Intangible Natural Heritage 係首度探討非物質的自然遺產的文獻。10 而隨著學

2
Graham Black, Transforming Museum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2);Andrew Dewdney, David Dibosa and Vistoria Walsh, Post-critical Museology.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Art Museu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3).
3
Robert Janes, Museums in a Troubled World :Renewal, Irrelevance or Collapse?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09); Robert Janes, Museums Without Borders: Selected Writings of Robert R.
Janes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5).
4
Corinne Baujard, Du musée conservateur au musée virtuel (Paris : Lavoisier, 2012) ; François
Mairesse, Le musée hybride (Paris : La documentation française, 2010) ; 關於人類博物館以及博物
館的使命的討論參見 La lettre de l’OCIM 2016 年 1-2 月的 163 期專題。
5
Jennifer W. Dickey et al., ed, Museums in a Global Context. National Identity,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AAM Press, 2013).
6
參見 MeLa* Final Brochure.
http://www.mela-project.polimi.it/upl/cms/attach/20150916/164249296_8862.pdf
7
如 Janet Marstine, ed,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Museum Ethics: Redefining Ethic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1); 此書書評見 Marjorie Schwarzer,
“Routledge Companion to Museum Ethics”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 26/3(2011):
307-309; 同一作者的新書如 Janet Marstine, Critical Practice: Artists, Museums, Ethics (Routledge,
2016); Léontine Meijer-van Mensch, “New challenges, new priorities: analyzing ethical dilemmas from
a stakeholder's perspective in the Netherlands”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 26/2 (2011):
113-128; 關於博物館的價值,也可參見 Leicester University 下的 Arts & Humanities Research
Council 出版的 Cultural Value. User value of museums and galleries: a critical view of the literature.
參見 https://www2.le.ac.uk/departments/museumstudies/rcmg/publications/cultural-value-of-museums
8
Samantha Chmelik, Museum and Historic Site Management : A Case Study Approach (Lanham:
Rowman & Littlefield, 2015); StenerEkern, et al., ed, World Heritage Management and Human
Rights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5); William Logan et al., ed, A Companion to Heritage
Studies (Hokoken: Wiley-Blackwell, 2015); 文化景觀也是 2016 年國際博物館協會會員大會的主
題,參見 http://network.icom.museum/icom-milan-2016//
9
Laurajane Smith &NatsukoAkagawa, ed, Intangible Heritage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09); MarilenaAlivizatou, Intangible Heritage and the Museum. New Perspectives on Cultural
Perservation (Left Coast Press, 2012); Rodney Harrison, Heritage. Critical Approaches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3).
10
Eric Dorfman, Intangible Natural Heritage. New Perspectives on Natural Objects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2).

154
界對於新科技發展的重視,遺產的數位化議題也呈現前所未有的興盛狀態。11

(2) 博物館與社會參與

延續對於博物館當代角色的討論,博物館在當前一個重要的發展便在於
其社會參與的拓展。植根於啟蒙時代的公共性概念,博物館依然被視為重要
的文化機構。延續「新博物館學」的理念,當代博物館企圖理解並呈現更多
元的群眾,也致力使民眾能「參與」 (engage 或 participate) 12 博物館。博物
館也嘗試融入多元、可及性以及民主的原則,甚至採取挑戰傳統博物館作法
的觀點與視野。Jennifer Barrett 的 Museums and the Public Sphere 探討了博物館
做為一個公共領域的角色,特別是著重了多元化觀眾的存在,減緩哈伯瑪斯
理論的菁英色彩。 13 由於得以促進公共領域事務的發展,博物館具有其公共
價值。 14 然而,不同地區對於博物館的社會角色的發揮有不一樣的取徑。英
美學界著重於博物館與「社群」的討論。所謂的 community,並不宜從中文地
域色彩過於強烈的「社區」去理解,而應視為一群破除空間侷限、但共同具
有某一特性的人的「社群」或「共同體」。在討論博物館與社群的關係時,多
數作者關注如何令社群成員「參與」其中。「參與」一詞可以涵蓋博物館與社
群合作的各種可能。 15 相關的代表文獻有 Griselda Pollock & Joyce Zemans 合
編的 Museums After Modernism. Strategies of Engagement, Nina Simon 的 The
Participatory Museum, Bonnie Pitman & Ellen Hirzy 的 Ignite the Power of Art:
Advancing Visitor Engagement in Museums 等。16 由於社群參與的概念與實踐都
涉及對於傳統的、在地的知識、技能或價值的重視,有的文獻因而著重探討
博物館如何與原本具有特定傳統的族群合作,如 Viv Golding& Wayne Modest
合著的 Museums and Communities: Curators, Collections and Collaboration 便試
圖將此議題做更細緻的梳理; 17 Raymond A. Silverman 編輯的 Museum as

11
Ross Parry, Recoding the Museum. Digital Heritage and the Technologies of Change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07); Yehuda E. Kalay et al, ed, New Heritage. New media and cultural
heritage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08); Ross Parry, ed, Museums in a Digital Age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0);Susana Smith Bautista, Museums in the Digital Age.
Changing Meanings of Place, Community, and Culture (Altamira Press, 2014).
12
英文的 engage 和 participate 雖有不同的意涵(前者指投入、涉入,而後者偏向參加、參與) ,
但在博物館促進民眾參與的運用層面上,這兩個詞彙的使用沒有明確的區別。
13
Jennifer Barrett, Museums and the public sphere (Hobeken, NJ: Wiley-Blackwell, 2010).
14
公 共 價 值 的 討 論 可 參 見 Mark H.Moore, Creating Public Value Strategic Management in
Governmen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Press,1995);博物館的公共價值則可參見 Carol
A. Scott,ed, Museums and public value: creating sustainable futures(Ashgate, 2013); 博物館公共
價值的分析工具可見: Sue M. Davies, Rob Paton & Terry J. O'Sullivan, “The museum values
framework: 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organizational culture in museums”,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 28/4(2013): 345-361.
15
促進非正式科學教育中心(The Center for Advancement of Informal Science Education)的「科學的
公共參與研究計畫」(Public Participation in Scientific Research, PPSR)將 Participation 區分為三
種形態: 「協助」(contribution)、 「合作」(collaboration)與「共創」(co-creation)。而 Nina Simon
又加上第四種型態:「客座」(hosted)。
16
Griselda Pollock & Joyce Zemans, ed, Museums After Modernism (Blackwell, 2007); Nina Simon,
The Participatory Museum (Santa Cruz: Museum 20, 2010); Bonnie Pitman & Ellen Hirzy, Ignite
the Power of Art: Advancing Visitor Engagement in Museums(New Haven &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1).
17
Viv Golding& Wayne Modest, ed, Museums and Communities: Curators, Collections and
Collaboration(London: Bloomsbury, 2013).

155
Process 則強調在連接在地與全球的知識經驗時,應將博物館視為一個動態
的、不斷交涉的合作空間。 18 此外,有的作者偏重如何令博物館觀眾在參觀
的過程與展示內容產生互動並生產意義,這類的著作也更趨近展示規劃與設
計的研究。 19

博物館擴大其對象社群的政策可視為其走向民主化的過程。強調對於不
同種族、性別、社會階層的民眾的平等重視構成另一個顯著的探究議題,特
別是在以社會納入(social inclusion,或有人翻譯為社會包容)為重要文化政策一
環的英國,此一議題已有相當長久的發展。 20 社會納入相對於社會排除,具
有將被邊緣會的社會弱勢者拉入優勢團體的社會運作與活動的意涵。 21 而博
物館在其中則被設為可以扮演中介或促進的角色。近年對於博物館的社會納
入的研究更轉向博物館的實際作為以及博物館如何與特定類型民眾建立社會
關係的討論,22 Amy K. Levin 編輯的 Gender, Sexuality, and Museums 除了女性
之 外 , 也 談 跨 性 別 的 展 示 ; Richard Sandell & Eithne Nightingale 合 編 的
Museums, Equality and Social Justice 則清楚揭示社會納入政策下文化平權的意
涵; 23 期刊文章也多有針對原住民或青少年等不同背景、族群的民眾如何參
與博物館工作的研究。24 MuseumsETC 出版的 The Caring Museum 則是少見以
高齡者為博物館服務對象的書籍。 25

如果說社會納入在英國的研究重點放在不同階層、背景與族群如何參與
博物館之上的話,歐陸地區對於博物館的社會角色則更著重移民、甚至難民

18
Raymond A. Silverman, ed, Museum as Process. Translating Local and Global Knowledges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5).
19
如 Rodney Harrison et al, ed, Reassembling the Collection: Ethnographic Museums and Indigenous
Agency (School for Advanced Research Press, 2013); Læ rke Mygind, Anne Kahr Hällman& Peter
Bentsen, “Bridging gaps between intentions and realities: a review of participatory exhibition
development in museums”,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 30/2(2015): 117-137.
20
可參考 Richard Sandell, “Museums as agents of social inclusion”, Journal of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 17/4(1998):401-418; Richard Sandell, “Social inclusion, the museum and the
dynamics of sectoral change”, Museum& Society 1/1(2003):45-65.
21
如 2016 年 1 月的 Culture & Musées 以監獄犯人等被社會排斥或邊緣化的群體為對象的展示與
文化活動為專題討論,參見
http://www.actes-sud.fr/catalogue/culture-et-patrimoine/revue-culture-et-musees-n-26
22
Kevin Coffee, “Cultural inclusion, exclusion and the formative roles of museums”,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23/3(2008):261-279; Graham Black, “Embedding civil engagement in
museums”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 25/2 (2012): 129-146.
23
Amy K. Levin, ed, Gender, Sexuality and Museum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10);
Richard Sandell, Jocelyn Dodd, Rosemarie Garland-Thomson, ed, Re-Presenting Disability:
Activism and Agency in the Museu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10); Richard
Sandell&Eithne Nightingale, ed, Museums, Equality and Social Justic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12).
24
Lainie Schultz, “Maintaining Aboriginal engagement in Australian museums: two models of
inclusion”,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29/5(2014): 412-428; VasilikiTzibazi,
“Participatory Action Research with young people in museums”,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 28/2(2013): 153-171; Tharron Bloomfield, “Engaging indigenous participation: toward
a more diverse profession”,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 28/2(2013): 138-152; Ria van
der Merwe, “Collections create connections: stitching the lives of marginalised women on the
national memory canvas”,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 30/4 (2015): 268-282.
25
Hamish Robertson, ed, The Caring Museum (MuseumsETC, 2015).

156
的問題研究。26 歐盟執委會於 2011 年起資助發展一個為期四年的「移民時代
的 歐 洲 博 物 館 」 研 究 計 畫 (European museums in an age of migration, 簡 稱
MeLa*)。在該計畫下,統合歐洲多國對於博物館處理移民議題的活動、展覽
與研究報告,在其官方網站有非常詳盡的資料。 27 Perla Innocenti 編輯的
Migrating Heritage. Experiences of Cultural Networks and Cultural Dialogue in
Europe 是一本跨國性且擴及博物館、圖書館與不同類型文化機構如何回應全
球化、流動社會與移民的著作,便是 MeLa*計畫下的產物。 28 在不同文化交
會的衝擊下,一方面出現對於新時代的歐洲文化界定的向心性計畫,另一方
面也發展開放性、流動性博物館的離心性思考。 29 歐洲除了原本便是多民族
交會的區域之外,也因過往殖民主義政策而累積大量其他地區的文物,以致
歐洲博物館在討論移民主題時,也多涉及如何看待多元文化以及後殖民思維
的反省。在法國方面,面對過去的殖民歷史與移民政策,隨著 2006 年與 2007
年前後成立的布朗利岸博物館(Musée du Quai Branly)與國家移民史博物館
(Musée national de l'histoire de l'immigration),也引發許多相關的討論與出版。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下的跨領域期刊 HERMES 於 2011 年出版的第
61 期以「聚合溝通的博物館」(Les musées au prisme de la communication)為專
題,整理了當時博物館的重要議題, 30 其中一個主題便是談博物館呈現全世
界的文化時,如何能不再強調異國風情,而去重視跨文化對話。而這不僅是
指時間向度的既有收藏的呈現,也指當前社會對於移民身分者的認同。Maryse
Fauvel 的 Exposer l’ « autre »是一本批判布朗利岸博物館與移民史博物館依舊
為觀點偏狹、以法國國家主義為中心的著作。 31 同樣的批判亦見 Sally Price
對布朗利岸博物館的分析。32 Dominic Thomas 編輯的 Museums in Postcolonial
Europe 中也以布朗利岸博物館與移民史博物館為主要的討論案例。其中一篇
呼應 Sally Price 對於布朗利岸博物館的展示依舊充斥舊日刻板印象,另一篇也
指出該館仍未完全達成法國與舊日殖民國家平等對話的理想。 33 MeLa*計畫
的最終報告尚就移民議題提出,移民博物館不應被視為一種類型的博物館,

26
此乃相對性說法,並不表示其他地區沒有對於博物館促進移民融入的做為之研究。如 Chiara
O'Reilly & Nina Parish, “Telling migrant stories in museums in Australia: Does the community
gallery still have a role to play?”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30/4(2015): 296-313.
27
http://www.mela-project.eu/
28
Perla Innocenti, ed, Migrating Heritage. Experiences of Cultural Networks and Cultural Dialogue in
Europe (Ashgate, 2014).
29
參見 Wolfram Kaiser, Stefan Krankenhagen& Kerstin Poehls, ed, Exhibiting Europe in Museums.
Transnational Networks, Collections, Narratives and Representations (Berghahn Books, 2014);
Christopher Whitehead, Susannah Eckersley, Katherine Lloyd, Rhiannon Mason, ed, Museums,
Migration and Identity in Europ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15).
30
當期四大主題分別為「機構變革」(Les transformations de l’institution)、「當代藝術發展下的博
物館美學」(Les enjeuxesthétiques du muséedans le jeu de l’artcontemporain)、「社會的博物館,
世界文化討論」(Le musée de société, débat sur les cultures du monde)以及「介於大眾化與公共
辯論的科學博物館策略」(Entre vulgarizationetdébat public, les strategies des musées de science en
question)。參見 HERMES 61, (CNRS Editions, 2011).
31
Maryse Fauvel, Exposer l’ « autre » (Paris : L’Harmattan, 2014).
32
Sally Price, Au musée des illusions. Le rendez-vous manqué du quai Branly(Denoël, 2011).
33
兩篇文章分別為 Fassil Demissie 的“Displaying colonial artifacts in Paris at the Musée Permanent
des Coloniez and Musée du Quai Branly”以及 Herman Lebovics 的“Will the Musée du Quai Branly
show Frqnce the way to postcoloniqlity ?”皆收錄於 Dominic Thomas, ed, Museums in Postcolonial
Europe (London and New York : Routledge, 2010).

157
而應是博物館的一種議題。 34

最後,在亞洲的日本,博物館的社會角色具有更強烈的政策色彩。也就
是說,博物館被視為振興一個城市或一個社區的有力工具,其目的可以是多
元的,包括創造觀光與就業機會、做為都市計畫與地景的一環,亦或是促進
居民的接觸與交流。 35

(3) 困難與爭議性議題

與前述博物館促進社會納入或多元族群與文化的融合有關的是,困難的
或有爭議性的議題如何在博物館中被呈現的議題。所謂困難的議題一般係指
負面的,帶給人們痛苦、悲傷的記憶或經驗的主題。在博物館所處理的範疇
中,也經常指與戰爭或身心疾病有關的主題。Jennifer Bonnell & Roger I. Simon
在 2007 年的文章“‘Difficult’ exhibitions and intimate encounters”中指出博當代
博物館也開始面對人類關係複雜、深沈甚至黑暗的一面,而不僅是歌頌國家
榮光與偉大成就。36 Routledge 出版社出版的博物館學研究系列便包括不少困
難的議題,如瘋狂、奴隸、戰爭。 37 人類之間的戰爭、武力或暴力造成的創
傷與教訓,也是博物館在肩負記錄歷史、甚至形塑認同所必須面對的課題,
其相關的出版如 K. Hannah Holtschneider 的 The Holocaust and Representation
of Jews: History and Identity in the Museum, Joyce Aspel 的 The Peace Museum,
Avril Alba 的 The Holocaust Memorial Museum;期刊文章如 Sharon MacDonald
的“Museum Europe. Negotiating Heritage”以及 Brenda M. Trofanenko 的“On
difficult history displayed: the pedagogical challenges of interminable
learning”;Bernadette T. Lynch & Samuel J.M.M. Alberti 的“Legacies of prejudice:
racism, co-production and radical trust in the museum”等。 38

延續前述負面歷史的遺產討論並回歸博物館的收藏面,有關文物以及人
類遺骸的回歸議題討論雖不新鮮,但依然受到重視。近年的新出版的代表性

34
參見 MeLa* Final Brochure.
http://www.mela-project.polimi.it/upl/cms/attach/20150916/164249296_8862.pdf
35
玉村雅敏編, 《地域を変えるミュージアム――未来を育む場のデザイン 》,(東京:英治出
版,2013);福原義春編,《ミュージアムが社会を変える: 文化による新しいコミュニティ
創り》,(東京:現代企劃室,2015)。
36
Jennifer Bonnell & Roger I Simon, “‘Difficult’ exhibitions and intimate encounters”, museum and
society5/2(2007): 65-85.
37
Catharine Coleborne, Dolly MacKinnon, Exhibiting Madness in Museum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11); Laurajand Smith, Goeff Cubitt, Kalliopi Fouseki, Ross Wilson, Representing
Enslavement and Abolition in Museum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14); Tiffany Jenkins,
Contesting Human Remains in Museum Collection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14).
38
K. Hannah Holtschneider, The Holocaust and Representation of Jews: History and Identity in the
Museu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11); Joyce Aspel, The Peace Museu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16); Avril Alba, The Holocaust Memoial Museum (Springer, 2015); Sharon
MacDonald, “Museum Europe. Negotiating Heritage” Anthropological Journal of European
Cultures 17(2008):47-65; Brenda M. Trofanenko, “On difficult history displayed: the pedagogical
challenges of interminable learning”,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26/5(2011):481-495;
Bernadette T. Lynch & Samuel J.M.M. Alberti, “Legacies of prejudice: racism, co-production and
radical trust in the museum”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 25/1 (2010):13-35.此外,關於
戰爭的主題亦可參考 Museums & Society 在 2012 年 10 卷 3 期的專題。

158
書籍39 如 Louise Tythacoll 與 KostaArvanitis 合編的 Museums and Restitution.
New Practices, New Perspertives,該書總結近年來的重要案例;Coral McCarthy
的 Museums and Māori: heritage professionals, indigenous collections and current
practices 分析博物館與毛利族群之間合作與處理文物的複雜關係。 40 而期刊
文章亦不乏特定個案的討論,特別是納粹時期對於猶太人收藏的掠奪, 41 格
林蘭的文物追討42 或是難以確認身分的人類遺骸 43 等內容,或是特定的館所
的作為。 44 而與文物回歸息息相關的議題則另有延伸出來的博物館處置收藏
的道德問題; 45 或是從遺產研究的角度討論如何處理衝突性與爭議性的遺
產。46

爭議性主題包含的範圍甚廣,它可以是當代的或歷史的、地區性或普世
性的,往往與人們的生存息息相關的、熱門且有爭議的,但卻不一定是禁忌
的或隱晦的。國外文獻在使用詞彙上可能使用 ”controversial”, “contentious”,
“hot”, “edgy”等,其所涵蓋的範疇也與一個社會的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環
境因素等密切相關,舉凡族群、難民、死亡、恐怖主義、戰犯處理、戰爭暴
行、毒品、性、宗教、種族主義、社會正義、全球化、環境永續發展、基因
工程等,皆可列入範疇。從這些分類項目可以看出,所謂的爭議性,並不在
於其性質為負面或禁忌的,而是說議題本身足以引起各方不同意見與看法,
易於激發辯論者。澳洲博物館研究員 Linda Kelly、西雪梨大學文化研究中心
教授 Fiona Cameron 在 2010 年出版的 Hot Topics, Public Culture, Museums 係博
物館處理爭議性議題的代表文獻。 47 該書從理論與實際個案討論博物館與科
學中心在呈現高度爭議性議題時如何與公眾展開對話,如何調整自身的立場
與營運方向。Museum Management & Curatorship 期刊也在 2013 年製作專題探
討博物館如何面對內部與外部的衝突。 48

(4) 博物館與新科技

新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普遍且廣泛地影響我們生活的各個層面,連博物
館也不例外。然而,博物館並非推動新科技發展的主力,而是去思考如何運
用新科技以幫助博物館功能的施展,特別是在詮釋與教育面。我們也可觀察

39
Louise Tythacoll&KostaArvanitis,Museums and Restitution. New Practices, New Perspertives
(Ashgate, 2014)
40
Conal McCarthy, Museums and Māori: heritage professionals, indigenous collections and current
practices(Left Coast Press, 2011).
41
Nancy Karrels, “Renewing Nazi-era provenance research efforts: case studies and
recommendations”,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29/4(2014):297-310.
42
Daniel Thorleifsen, “The repatriation of Greenland’s cultural heritage” Museum International
61/1-2(2009):25-29.
43
Chip Colwell-Chanthaphonh , Rachel Maxson& Jami Powell, “The repatriation of culturally
unidentifiable human remains”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26/1(2011):27-43.
44
Faye Harris, “Understanding human remains repatriation: practice procedures at the British Museum
and 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30/2(2015):138-153.
45
Peter Davies, ed, Museums and the Disposals Debate (Edinburgh: MuseumsETC, 2011).
46
Elizabeth Chilton & Neil Siberman, “Heritage in Conflict and Consensus: towards an international
agenda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Museum International 62/1-2 (2010):6-8.
47
Fiona Cameron, Lynda Kelly, ed, Hot Topics, Public Culture, Museums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2010).
48
Bernadette Lynch, “Reflective debate, radical transparency and trust in the museum”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 28/1(2013): 1-13.

159
到,近年一些新發明的普及化,帶動了博物館的創新思維。由於新科技的發
明不斷推陳出新,技術與產品的汰舊率高,但相對博物館的機動性不一定能
與之齊步,因而在這方面的研究與發表,研討會與期刊文章的比率遠高於專
書的出版。 49 自 1997 年以來每年舉辦的 Museums and the Web 研討會,可說
在此一區塊累積了極為豐富的研究文獻。 50

博物館與新科技的結合,首先值得提出的是博物館觀眾概念的拓展。實
體博物館與虛擬博物館的界線逐漸模糊,而雙方的觀眾都對取得或使用博物
館的資訊有愈來愈高度的期待。因此對於博物館網路建置以及對於博物館網
站使用者的研究調查成為一個重要議題。 51 儘管透過網路瀏覽博物館無法真
正取代實際參觀博物館,但不可諱言地,博物館網站與社群媒體已具有成為
博物館代言人的效果,並且得以大幅拓展與博物館觀眾的關係。52 Hermina Din
& Phyllis Hecht 合編的 The Digital Museum: A Think Guide 就手機的運用、沉浸
經驗、使用者參與與遊戲等面向提出討論,是較早的出版品; 53 相近的出版
亦見 Loïc Tallon &Kevin Walker 合編的 Digital Technologies and the Museum
Experience. Handheld Guides and Other Media 。 54 較新的出版如 Jenny Kid 的
Museums in the New Mediascape 蒐集了許多數位檔案與使用者參與的案例;55
Kirsten Drotner& Kim Christian Schrøder 合編的 Museum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Media 係從溝通的觀點蒐集博物館使用社群媒體經驗的合集;56 法國方
面,Culture & Musées 在 2015 年出版的 24 期亦探討數位化社會下博物館與觀
眾是否有新的質變,特別是在文化民主化的進展方面。

博物館也視新科技為增進觀眾參與的有效工具。愈來愈多的博物館採納

49
新書如 Maria Economou, Museums and New Technologies(Routledge, 2015);期刊發表可參見 La
lettre de l’OCIM 2014 年 7-8 月 154 期與 2015 年 11-12 月的 162 期專題。
50
http://www.museumsandtheweb.com/
51
關於博物館網站的建置與博物館網站使用者的研究以期刊文章為多,可參 Paul F. Marty,
“Museum Websites and Museum Visitors: Before and After the Museum Visit”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22/4 (2007): 337-360; Paul F. Marty, “Museum websites and museum
visitors: digital museum resources and their use”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23/1(2008):
81-99; R.J. Wilson, “Behind the scenes of the museum website”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 26/4 (2011):373-389; Joan-Isidre Badell “Museums and social media: Catalonia as a
case study”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 30/3 (2015):244-263; Niels Einar Veirum &
Mogens Fiil Christensen, “If it's not on the Net it doesn't exist”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 26:1(2011):3-9.
52
Irene Lopatovska, “Museum website features, aesthetics, and visitors’ impressions: a case study of
four museums”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 30/3(2015):191-207;Ximena López , Ilaria
Margapoti, Roberto Maragliano& Giuseppe Bove, “The presence of Web 2.0 tools on museum
websites: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England, France, Spain, Italy, and the USA”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25/2 (2010): 235-249; Hajer Kéfi & Jessie Pallud, “The role of
technologies in cultural mediation in museums: an Actor-Network Theory view applied in France”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 26/3 (2011): 273-289.
53
Hermina Din & Phyllis Hech, ed, The Digital Museum: A Think Guide (AAM, 2007).
54
Loïc Tallon & Kevin Walker, Digital Technologies and the Museum Experience. Handheld Guides
and Other Media (AltaMIra, 2008).
55
Jenny Kid, Museums in the New Mediascape. Transmedia, Participation, Ethics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4).
56
Kirsten Drotner& Kim Christian Schrøder, ed, Museum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Media. The
Connected Museu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5)

160
新 的 工 具 或 技 術 如 社 群 網 路 、 57 開 放 內 容 (open content) 58 或 眾 包
(crowdsourcing) 59 以作為增進內部或外部參與的手段。博物館也思考如何運用
手機或網絡技術,使得觀眾得以有沉浸在展覽或博物館空間的經驗(如所謂
phygital 概念),或是得以就展品或物件提出個人的想法。60 不論是鼓勵觀眾
建構自身的參觀經驗或是委由外部策劃產生一個展覽或活動,都意味博物館
從過往由博物館內部的研究者或策展人觀點走向更為開放、透明、信任外部
的決策機制。將博物館的收藏數位化並開放內容也被視為是創造更多參與的
重要作為。 61 博物館採納新科技的深層意義應在於認同數位科技蘊含的靈
活、彈性與可用性等價值。 62 最後,隨著運用的普及與落實,新的倫理課題
以及評估成效的方法學也已受到重視。 63

(5) 主流價值的博物館功能

除了前述特別突出的議題之外,傳統博物館的活動與功能如經營管理、
展示、教育、典藏等,依然持續受到重視。筆者在此僅特別就當前研究現狀
與趨勢有明顯不同以往的切入角度的經營管理與展覽兩個面向提出討論:

a. 博物館經營管理

有關博物館經營管理的討論明顯集中於兩個主要的外在因素的影響:經
濟衰退與數位化趨勢。研究報告指出,兩者的交叉影響造成博物館參觀人數

57
Sigurd Trolle Gronemann, Erik Kristiansen & Kirsten Drotner, “Mediated co-construction of
museums and audiences on Facebook”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 30/3 (2015):
174-190;
58
David Hopes, “Digital CoPs and Robbers: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and the use of digital artefacts”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 29/5(2014):498-518;
59
參見 Mia Ridge, ed. Crowdsourcing our cultural heritage (Ashgate, 2014); Jon Voss, “From
crowdsourcing to knowledge communities: Creating meaningful scholarship through digital
collaboration”, MW 2015: Museums and the Web,
http://mw2015.museumsandtheweb.com/paper/from-crowdsourcing-to-knowledge-communities-cre
ating-meaningful-scholarship-through-digital-collaboration/; Te-Lin Chung, Sara Marcketti & Ann
Marie Fiore, “Use of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for marketing art museums”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 29/2(2014): 188-205.
60
Laia Pujol-Tost, “Integrating ICT in exhibitions”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 26/1
(2011): 63-79.
61
博物館收藏數位化的問題近來也被置入將博物館、圖書館、檔案館三種所謂記憶機構的資料
處理性質相互比較討論的脈絡,可參見 Museum Management & Curatorship 期刊在 2009 年 24
卷 4 期的系列文章。
62
Brinley Franklin & Terry Plum, “Assessing the Value and Impact of Digital Content”Journal of
Library Administration 48/1(2008):41-57.
63
Amelia S. Wong, “Ethical issues of social media in museums: a case study”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 26/2(2011): 97-112; Adrienne Fletcher & Moon J. Lee, “Current social media uses
and evaluations in American museums”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
27/5(2012):505-521;

161
的下滑,也因而促進博物館更加重視管理的績效與行銷。 64 近年的文獻趨向
討 論 博 物 館 如 何 創 新 (innovative or creative) 65 並 做 到 與 社 會 大 眾 有 關
(relevant)、 66 博物館的價值(museum value)、 67 以及品牌建立(branding)。 68

另一方面,數位科技也被運用在博物館收藏與遺產管理的層面,這方面
的 出 版 包 括 Filippo Stanco et al. 的 Digital Imaging for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Analysis, Rest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Ancient Artworks,
David Giaretta 的 Advanced Digital Preservation, 以及 MarinosIoannides, et al.
合編的 Heritage in the Digital Era. 69 數位遺產所衍生的智慧財產權的議題也
在討論之列。 70

b. 博物館展覽

展覽做為當代博物館面對外界最為主要的溝通媒介,依然是熱門的討論
焦點。而隨著對於觀眾參觀經驗以及觀眾參與的重視,一個重要的研究區塊
便在於探討促進觀眾參與的展示設計、動線規劃、 71 思考如何在展示設計中
納入觀眾的觀點或是界定、評估觀眾的參觀經驗。 72 John Falk & Lynn D.
Dierking 在 1992 年出版的 Museum Experience 從參觀者角度提出的博物館經驗
分析觀點不僅受到廣泛重視,也在 20 年後再度更新部分資料,出版 Museum
Experience Revisited, 以 確 認 此 書 在 新 世 紀 的 有 效 性 。 73 Tiina Roppola 在
Designing for the Museum Visitor Experience 一書中指出,「經驗」是決定觀眾

64
Andrew Andoniadis, Museum Retailing: A Handbook of Strategies for Success (Edinburgh:
MuseumsEtc, 2010); Ylva French & Sue Runyard, Marketing and Public Relations for Museums,
Galleries, Cultural and Heritage Attrations (Routledge, 2011); Thomas King, ed, A Companion to
Cul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Wiley-Blackwell, 2011); Patricia Rich & Dana S. Hines,
Membership Marketing in the Digital Age: A Handbook for Museums and Libraries (Lanham:
Rowman & Littlefield, 2015); Kim Lehman & Gemma Roach, “The strategic role of electronic
marketing in the Australian museum sector”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
26/3(2011):291-306.
65
Lyndel King et al. The Innovative Museum (Edinburgh: MuseumsEtc, 2013)
66
Jane K. Nielsen, “The relevant museum: defining relevance in museological practices”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 30/5(2015):364-378.
67
John W. Jacobson, “The community service museum: owning up to our multiple missions”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 29/1(2014):1-18.
68
Margot Wallace, Museum Branding: How to Create and Maintain Image, Loyalty and Support
(Rawman& Littlefield, 2016).
69
Filippo Stanco et al, Digital Imaging for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Analysis, Rest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Ancient Artworks (CRC Press, 2011); David Giaretta, Advanced Digital
Preservation (Springer, 2011);MarinosIoannides, et al.,Heritage in the Digital Era(Multi-Science
Publishing, 2010).
70
Estelle Derclave, ed, Copyright and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and Access to Works in a
Digital World(Edward Elgar Publishing, 2010); Helle Porsdam, Copyrighting Creativity: Creative
Values, Cultural Heritage Institutions and System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Ashgate, 2015).
71
有關展覽動線的思考可參見 La lettre de l’OCIM 2014 年 9-10 月的 155 期專題。
72
相關的期刊文章可參見 Elizabeth Carnegie, “Curating creation: allowing ‘the divine a foot in the
door’ of Leeds City Museum”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 29/5(2014):445-460; Kali
Tzortzi, “Movement in museums: meditating between museum intent and visitor experience”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 29/4(2014):327-348 等,其篇數頗多,在此僅列舉之中一
二。
73
John Falk & Lynn D. Dierking, Museum Experience Revisited (Left Coast Press, 2012).

162
與 展 覽 產 生 關 係 的 決 定 因 素 。 74 Olga Hubard 的 Art Museum Education:
Facilitating Gallery Experience 係從藝術教育的角度,主張感性經驗的重要性。
75
Nina Levent & Alvaro Pascual-Leone 合編的 The Multisensory Museum 則進一
步強調促使觀眾在展場中運用五感的重要性與實踐做法。76

另一個顯著的研究面向是從展示設計的角度,強調博物館空間融入敘事
的 方 式 。 Suzanne MacLeod 等 人 合 編 的 Museum Making. Narratives,
Architectures, Exhibitions 可謂其中代表。77 該書強調博物館空間承載敘事以及
引發觀眾感知的能力。Leslie Bedford 的 The Art of Museum Exhibitions: How
Story and Imagination Create Aesthetic Experiences 重申當前的展覽不再偏向知
識灌輸,而是重視觀眾互動性的、感性的、想像性的參觀經驗。78 而 Francesca
Monti & Suzanne Keene 合著的 Museums and Silent Objects: Designing Effective
Exhibitions 則是從物件配置的角度出發,說明展覽如何放置物件以使觀眾得以
獲得「有效」的參觀經驗;79 美國 AAM 的期刊 Exhibitionist 近年亦多展覽設
計與觀眾經驗的專題。 80

最後值得提出的是一些開始受到重視的展覽面向,包括如何展出發展中
的研究、 81 如何進行跨領域的策展、 82 如何進行共同策展83 以及藝術與科學
的跨域合作 84 等,日益增加的的期刊文章說明了仍有開展的空間。Hannah
Paddon 的 Redisplaying Museum Collections. Contemporary Display and
Interpretation in British Museums 在當中是一本以英國的博物館案例討論博物
館新世紀調整展示時可能面臨的挑戰。 85

2. 國外前瞻議題

74
Tiina Ropppola, Designing for the Museum Visitor Experience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2).
75
Olga Hubard, Art Museum Education: Facilitating Gallery Experience (Palgrave Macmillan, 2015).
76
Nina Levent& Alvaro Pascual-Lenoe, ed, The Multisensory Museum. Cross-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on Touch, Sound, Smell, Memory, and Space (Rowman & Littlefield, 2014).
77
Suzanne MacLeod et al., Museum Making. Narratives, Architectures, Exhibitions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2).
78
Leslie Bedford, The Art of Museum Exhibitions: How Story and Imagination Create Aesthetic
Experiences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4); Morten A. Skydsgaard, Hanne Møller
Andersen & Heather King, “Designing museum exhibits that facilitate visitor reflection and
discussion”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 31/1 (2016): 48-68.
79
Francesca Monti & Suzanne Keene, Museums and Silent Objects: Designing Effective Exhibitions
(Ashgate, 2013).
80
如 2015 年秋季專題 Creating an Inclusive Experience: Exhibitions and Universal Design; 2014 年
秋 季 專 題 Teaching and Learning Exhibition Design and Development; 2014 年 春 季 專 題
Intentionally Designed Spaces 等。
81
Morgan Meyer, “Researchers on display: moving the laboratory into the museum”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 26/3(2011): 261-272;Mark S. Copley, “Towards presenting scientific
research in archaeology museums”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 25/4(2010): 383-398.
82
Toni Roberts, “Interpretation desigh: an integrative, interdisciplinary practice” Museum & Society
12/3(2014):191-209.
83
Sue M. Davies, “The co-production of temporary museum exhibitions”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 25/3(2010): 305-321.
84
參見 Culture & Musées 2012 年 7 月出版的第 19 期專題。
85
Hannah Paddon,Redisplaying Museum Collections. Contemporary Display and Interpretation in
British Museums(Ashgate, 2014).

163
(1) 新科技的運用

當代博物館作為服務社會的文化機構,如何回應來自新科技的挑戰也成
為博物館不斷面對的課題。這樣的見解特別見諸近五年國際間針對博物館發
展趨勢的研究報告。美國博物館聯盟於 2008 年成立了「博物館未來研究中心」
(The Center for the Future of Museums)。該中心主要從人口結構、教育與數位
科技等三大面向探究博物館的趨勢發展並自 2012 年起每年發表「趨勢觀察報
告」(TrendsWatch),可說是此類型報告的指標。在每年的報告中,皆有來自科
技面的影響因素,包括 2012 年提到的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2013
年的 3D 列印、2014 年提出的「多感經驗」(multisensory experiences)的營造、
大數據(big data)、個人監測工具與自動機(robot),2015 年的開放資料(open
data)、自攜裝置(bring your own device, BYOD)以及 2016 年再度提出的擴增實
境(AR)與虛擬實境(virtual realty, VR)等,皆是博物館如何運用時新的科技發明
與設備在博物館服務的案例分析與建議。 86

另一個偏重新科技與博物館教育的指標性研究報告係由美國新媒體聯盟
。該聯盟的報告
(The New Media Consortium)出版的《新媒體聯盟地平線報告》
皆清楚載明特定領域的關鍵趨勢、重要挑戰與新興科技。其 2015 年的博物館
版本中,就博物館的新興科技之分析部分,分為七大面向 87 並從中特別提出

86
關於每一年度的報告,請參
http://www.aam-us.org/resources/center-for-the-future-of-museums/projects-and-reports/trendswatc
h
87
七大面向首先是消費者科技(consumer technologies),亦即原本用於休閒娛樂而非教育目的,但
可透過適當設計達到輔助博物館教育用途的工具,如 3D 影片、無人機、電子出版、行動 Apps、
量化生活(quantified self)、自動機、平板電腦、遠程監控(telepresence)、與穿戴式科技(wearable
technology)。第二面向是數位策略(digital strategies),這類型的設備或產品亦非特別針對博物
館而開發,但有效策略可增加學習的興趣,並對應新世紀的學習意義,如自攜裝置、翻轉教
室(flipped classroom)、遊戲化、定位智能(location intelligence)、手做空間(makerspaces)、保存
科技等。第三面向是使能技術(enabling technologies),係指具有促轉變我們生活使用的設備工
具 潛 力 的 技 術 , 如 情 感 運 算 (affective computing) 、 蜂 巢 網 絡 (cellular networks) 、 電 震 動
(electrovibration)、軟性顯示器(flexible displays)、地理位置定位(geolocation)、移動定位服務
(location-based services)、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網狀網絡(mesh networks)、移動寬頻
(mobile broadband) 、 自 然 使 用 者 介 面 (natural user interfaces) 、 短 距 無 線 通 訊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下一代電池(next-generation batteries)、開源硬體(open hardware)、語音翻譯
(speech to speech translation)、統計機器翻譯(statistical machine translation)、虛擬助理(virtual
assistant)以及無線充電(wireless power)等。第四面向是網際網路技術(internet technologies)係指
網際網路的技術與基礎設施,如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物聯網(the internet of things)、即
時翻譯(real time translation)、語意應用(semantic applications)、單一登錄(single sign-on)、聚合
工具(syndication tools)等。第五面向是學習技術(learning technologies),係指為了改變教育、學
習的樣貌所開發的工具與資源,如獎章或小額信貸(badges/microcredit)、學習分析(learning
analytics)、磨課師(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行動學習(mobile learning)、線上學習(online
learning)、開放內容(open content)、開放授權(open licensing)、虛擬及遠端實驗室(virtual and
remote laboratories)等。第六面向是社群媒體技術(social media technologies),諸如協作環境
(collaborative environments)、集體智慧(collective intelligence)、群眾募資(crowdfunding)、眾包
(crowdsourcing)、數位身分(digital identity) 、社群網絡(social networks)以及隱性知識(tacit
intelligence)等。最後一個面向是視覺化技術(visualization technologies)。這種類別的技術主要
掌握人們與生俱來的在複雜情境中能夠快速辨識圖案並組織資訊的能力,如 3D 列印與快速成
形(3D printing/rapid prototyping)、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電腦視覺(computer vision)、資
訊視覺化(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數據可視化分析(visual data analysis)以及立體與全息顯示
(volumetric and holographic displays) 等 。 詳 細 內 容 請 參 閱
http://www.nmc.org/publication/nmc-horizon-report-2015-museum-edition/

164
數項加以討論。其中自攜設備與遊戲化 88 被認為是近期對博物館產生影響
的。其次,移動定位服務與手做空間被視為在 2-3 年內將產生影響。最後,距
離報告出版的 2015 年有 4-5 年發展的長期影響因素則有自然使用者介面與物
聯網。

歐盟執委會支持的 MeLa 協會出版的《再現博物館科技》(Representing


Museum Technologies)則從科技面、空間、內容、社會性(sociality)與視覺化等
面向提出思考博物館運用新科技時得以考慮的因素。 89 可預料在未來,博物
館與新科技依然會是一種相互辯證關係:博物館內化新科技為其所用,但同
時也因新科技而轉變。

(2) 環境變遷

博物館的社會責任將依然是重要的議題。博物館如何應對日趨嚴峻的環
境變遷議題也逐漸熱門。環境變遷做為一個複雜且動態的全球現象,已不僅
是單純的環境問題,更同時是政治的、文化的甚至哲學的問題,也正重塑著
未來人類與自然的關係。 90 博物館被視為在處理環境議題爭議與決策過程
時,一種資源提供者、觸媒者以及改變的行動者。幾本新書已經透露此一議
題將方興未艾。首先是 Fiona R. Cameron & Brett Neilson 合編、2015 年出版的
Climate Change and Museum Futures。 91 編者之一的 Cameron 在其 2010 年與
Lynda Kelly 合編的 Hot Topics, Public Culture, Museums 一書中已開始討論環境
變遷,其復發表數篇期刊文章,關注博物館與科學中心如何採取因應的策略。
92
預定 2017 年出版的 Curating the Future. Museums, Communities and Climate
Change 則討論博物館如何透過展覽與相關活動的設計與規劃使民眾不僅得以
認識環境變遷,更能思考如何在日益暖化的地球中尋求自身生活的方式。93 另
外 2015 年出版的另一本新書 The Future of Heritage as Climates Change. Loss,
Adaptation and Creativity 則指出因應環境變遷,遺產維護需要適用性(adaptive
use)的思維。 94

(3) 永續發展

88
相關出版如 kate Beale, ed, Museums at Play. Games, Interaction and Learning (Edinburgh:
MuseumsEtc, 2011); Erik Champion, Critical Gaming: Interactive History and Virtual Heritage
(Farnham: Ashgate, 2015).
89
http://www.mela-blog.net/archives/2325
90
Michel Van-Praët, “Museums sounding the alarm” ICOM News 68/3-4 (2015): 8-9;或參見 La lettre
de l’OCIM 2015 年 5-6 月的 159 期「生物多樣性」專題。
91
Fiona R. Cameron & Brett Neilson, ed, Climate Change and Museum Futures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5).
92
Fiona Cameron & Lynda Kelly, ed, Hot Topics, Public Culture, Museums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2010); Fiona R. Cameron, “Climate change, agencies and the museum and science
centre sector”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 27/4(2012):317-339; 並可參見 Museum and
Society 於 2011 年 9 卷 2 期的專題 Hot Science Global Citizens: The Agency of the Museum Sector
in Climate Change Interventions.
93
Jennifer Newell et al., ed, Curating the Future. Museums, Communities and Climate Change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forthcoming).
94
David C. Harvey & Jim Perry, ed, The Future of Heritage as Climates Change. Loss, Adaptation
and Creativity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5).

165
與前述環境與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客觀面與反思面的現象息息相關的是,
人們如何思考其與遺產及遺產管理的關係。自此出發,永續性成為博物館與
遺產發展一個新主流。說來博物館與環境保育的議題並不算新,自 1970 年初
期起博物館界便開始主辦相關的會議以及出版相關的書籍。 95 隨著二十世紀
末永續發展的概念日益受到提倡,博物館界也更加重視此一議題。2010 年前
後已有相關的出版,如 Aude Porcedda 的 Musées & Développement Durable,
Serge Chaumier & Aude Porcedda 合著的 Musées & Développement Durable, 以
及 Rachel Madan 編輯的 Sustainable Museums : Strategies for the 21th Century
等。 96 前兩本以加拿大經驗為主的著作偏向綠設計的案例分析,而後者則強
調永續發展必須是一種不斷演進的思維,且認為博物館如何因應永續發展的
討論依然非常不足。而從近年的許多報告也可看出,永續發展的概念已不再
限定於建築與設計的範疇,其面向包涵經濟、環境、文化與社會,是一種全
面性的取徑(holistic approach),且博物館所涉及的工作內容包括其收藏管理、
營運與教育等。97 此外,是否與如何制定檢驗的標準也成為討論焦點。 98 從
博物館與永續發展的角度,博物館如何成為更為靈活的(agile)、更有行動力的
機制,得以與未來社會發展更加互為主體地連動,應仍是值得發展的研究議
題。99

(4) 幸福生活

前文提到的美國博物館聯盟的趨勢報告從 2015 年的「慢活」到 2016 年


的「幸福」,都指出了另一個博物館未來發展受到重視的議題:亦即在前述以
處理全球性風險為重任之外,博物館也應回歸個人生命價值,在當前人們意
識到不應過度消費、耗費過多地球能源的時代,成為人們以低價的金額得以
追求心靈成長的最適場域。另一方面,從公益、社會整體發展的角度轉而為
個人的、具有差異性服務,使博物館逐漸擺脫宏偉、冠冕堂皇的論述,走向
貼近個人生命需求的支持機構。此點也配合當前開始受到重視的慢活、超越
物質慾望的生活方式。因而幸福博物館可以有兩個不同的層面:其一是博物
館如何與社區合作,或是透過社區培力(empowerment)的方式,追求社區/社會
的福祉(well-being);其二則是強調個人精神的充實度,此點又與高齡化社會發
展,老年人得以透過參與博物館保持與社會的聯繫有關。英國由英格蘭藝術
委員會(Arts Council England)贊助在 2011 年成立的「幸福博物館計畫」(The
Happy Museum Project)便是一個多間博物館合作、發展增進人們幸福感的計

95
1971 年美國 AAM 出版 Museums and the Environment : A Handbook for Education ; 1972 年
ICOM 在法國的大會以「博物館與環境」(Museums and the Environment)為主題。
96
Aude Porcedda, Musées & Dévoloppement Durable (Paris : L’Harmattan, 2009) ; Serge Chaumier &
Aude Porcedda, Musées & Développement Durable (Paris : La Documentation française, 2011) ;
Rachel Madam, ed, Sustainable Museums : Strategies for the 21th Century (Edinburgh:
MuseumsEtc, 2011).
97
http://blogs.encatc.org/culturalheritagecountsforeurope//wp-content/uploads/2015/06/CHCfE_FULL-
REPORT_v2.pdf
98
制定標準的討論參見英國博物館協會與美國博物館聯盟相關的網頁與報告
http://www.museumsassociation.org/campaigns/sustainability 以及
http://www.aam-us.org/docs/default-source/professional-networks/picgreenwhitepaperfinal.pdf?sfvr
sn=4
99
西野嘉章, 《モバイルミュージアム 行動する博物館 21 世紀の文化経済論》 ,(東京:平凡社,
2012) 。

166
畫。100 透過該計畫的網站可以了解其與英國多間博物館在未來的規劃,多以
積極令民眾參與、打造親和、有趣、好玩、對兒童、青少年以及高齡者等族
群友善的環境等為目標。英國萊斯特大學博物館與藝廊研究中心(Research
Centre for Museums and Galleries, RCMG)於 2014 年出版的 Mind, body, spirit:
How museums impact health and wellbeing 研究報告係從英國的人口與社會結
構面的研究切入,提出博物館如何促進公眾身心健康的作法、建議與行動綱
領。101 Helen Chatterjee & Guy Noble 的 Museums, Health and Well-Being 也是
從身心照料的角度,認為博物館在未來的社會,有助於人們健康生活的追求。
102
另一方面,正因為幸福感受是主觀的,是否得以又如何可以建立一套客觀
評 量 標準 成為 一些 文獻 探 討的 問題 ,例如 Daniel Fujiwara 受 The Happy
Museum Project 委託制定的 Museums and Happiness: The value of participating
in museums and and the arts 便以經濟學中對於成功的評量標準轉用於評量幸
福,103 但這樣的檢驗方式是否恰當,也尚有辯論空間。

三、 國內議題觀察與建議

博物館學做為具有研究主體性的發展係源自歐美,加以博物館機構的變
化亦具有一定的國際標準,國內關於博物館學的研究在研究議題上可說並未
超越國際發展的範疇。若整合近五年國內期刊文章、專書與科技部計畫的發
展觀之,比較有明顯成長趨勢的研究議題可大致歸納如下:

1. 社會參與以及博物館人權的議題明顯受到重視

此點可以從期刊專題 104 與國內舉辦大型國際博物館研究會 105 的主題擇


定看出。出於社會參與或社會融合的角度有關身心障礙者的博物館進用權利
也是另一個重要的議題;最後明顯增加的還有高齡者與新移民等族群在使用
博物館或是成為博物館呈現主題方面的相關問題。 106

2. 博物館與遺產學

將博物館置於遺產研究的視野之下,探究博物館如何保存、再現有形與
無形文化遺產,並進一步探究博物館如何做為知識生產的場域,係就本質面
闡釋博物館,為國內較脫離實務面的研究取向。

100
http://happymuseumproject.org/
101
https://www2.le.ac.uk/departments/museumstudies/rcmg/publications/mind-body-spirit-report
102
Helen Chatterjee & Guy Noble, Museums, Health and Well-Being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3).
103

http://www.happymuseumproject.org/wp-content/uploads/2013/04/Museums_and_happiness_DFuji
wara_April2013.pdf
104
如《博物館學季刊》28 卷 3 期專題為「博物館與人權議題」。
105
如 2014 年之「國際博物館管理委員會暨世界人權博物館協會 2014 年台北年會」 、2015 年之
「人權國際交流研討會:人權、博物館與公民文化」等。
106
近年開始出現關於高齡者與新移民的展覽,如 2014-2015 年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的《來自四
方:近代台灣移民的故事特展》 、2015 年台北探索館的《早期移民與新移民在台灣特展》 、2016
年國立科學教育博物館的《親愛的,我老了-與時間對話》等。

167
3. 展覽與教育

博物館展覽與教育向來是國內博物館學研究傳統上極為重視的區塊。關
於展覽敘事、展覽的溝通、展覽評量、以及重視觀眾體驗的展示環境設計等
為與展覽研究相關議題;另外,與觀眾角色相關的觀眾參觀經驗的研究、觀
眾如何理解展覽的研究以及多元的教育活動的規劃等的發表亦豐。

4. 博物館政策與管理

國內的博物館發展受到文化政策影響所及,因應社區營造傳統下的社區
博物館研究、與博物館法立法相關的國內外博物館政策研究、法人化下的博
物館經營管理(行銷)以及博物館與文化創意產業關連的研究相對熱門。

綜合論之,國內博物館研究的熱門議題有與國際間相通之處,但也顯示
國內博物館界優先希冀解決實務困難與追求更佳營運表現的掛心。近年國內
學者參與國際研討會的頻率有增加趨勢,如何令國內的實務經驗與個案研究
得以成為堪與國際學界交流的案例,如何提煉問題並深化理論層次,相信是
國內博物館研究學界可以繼續努力的方向。

168
結語
此次參與計畫的共同主持人陣容龐大,雖不敢說絕後,但可說空前,包括臺
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林麗江教授、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施靜菲副教授與盧
慧紋副教授、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謝佳娟副教授、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呂
心純副研究員、臺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研究所朱夢慈助理教授、中央大學英文
系周慧玲教授、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孫松榮教授、臺灣師範
大學美術系趙惠玲教授、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張婉真教授,與臺灣科技
大學工商業設計系陳玲鈴教授。即使如此,本次調查仍然遺漏了一些次領域,例
如舞蹈。此外,透過林麗江教授的力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邱函妮博士
後研究員在中途加入,撰寫台灣美術史的熱門前瞻議題調查報告,也算是補足了
多年來藝術史領域類似調查中缺漏的一角。

上列計畫共同主持人在各自研究領域都有十分傑出的表現,但共同點則是公
私兩忙,許多人除了個人研究外,也擔負了繁重的行政工作。如同本次議題調查
的計畫,其實都是學術服務性質,耗時費力,對個人的學術成績利益並不高。因
此本人必須對參與此次學門熱門與前瞻議題報告學者們不計利害的無私奉獻,致
上最高的敬意與謝忱。

回到「熱門」與「前瞻」這兩個概念。今日世界正處於一個快速變動的時代,
環境迫使我們比須不斷創新以求生存發展,這並不是學術界獨自面對的挑戰。但
「創新」是精進的結果,不是目的,為創新而創新,難免刻舟求劍之虞。最終,
研究者不隨流俗的沉潛思考才是前進的主要動力,本次調查結果則希望提供一些
有用的思考材料,而學門的精進發展,正是所有參與此次調查者的共同期待。

169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