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2

第三章

中国职官制度

主讲人:
顾伟列教授
第一节 宰相制度
【本节要点】
一、秦汉的三公制
1 .秦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
夫,为中央政府最高官员,并称三
公,位同后世的宰相。
2 .汉初官制因袭秦制,仍立丞相。
后因皇帝宠任外戚与近臣,尚书的
权力扩大,丞相变为听命于内朝的
执行官,失去参与最高决策的权力。
秦朝较为完备的中央官职

秦行政机构示意图
皇帝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二、隋唐宋元的三省制
1 .隋唐建立以三省六部为主体结构的
中央官制。三省尚书省、中书省和门
下省,其职责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
审核,尚书省执行。
2 .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
工六部,分掌管官吏任免、军事、赋
税、财政;司法、科举、学校、工程、
水利、交通等,“六部”之名沿用到
清末。
隋朝三省六部制图表
二、隋唐宋元的三省制
3 .宋代的宰相遇事须以札子向皇帝请旨,
宰相听命执行,权力小于唐代。
4 .元朝以中书省总理政务,枢密院执掌兵权。
中书省为全国最高行政机关。

中书省印
三、明清的内阁制
1 .朱元璋撤中书省,废丞相,一切政务统归六部,
由皇帝亲自辖制,传统的宰相制度从此废除。明成祖
时命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预机务,因该机构设
在宫廷,故称内阁。

璋明




三、明清的内阁制

2 .清代仍设内阁大学士,不设丞相。各处
官员所呈奏章,先由内阁代拟批旨,再呈皇
帝审处,皇帝诏令由内阁下达六部执行。
启内




 


三、明清的内阁制
3 .清雍正时为加强皇权,设军机处,草拟和
转达皇帝旨意,处置军国要务,内阁形同虚设。
军机处的设立与运作,既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和确
保机密,也为了削弱群臣议政的权力,皇权专制
因此达到顶峰。

处故



第一节 宰相制度
【本节关键词】
• 职宫 宰相制度
• 三公 外朝 内朝 尚书制
• 三省六部 内阁 军机处
• 谏官制度 都察院制
• 郡守 县令 州牧 刺史 节度使
行中书省 达鲁花赤 总督 巡抚
• 文官制度 中央集权
• 官僚体制
• 政治人格 主奴意识
第一节 宰相制度
【本节思考题】
1 .中国古代的宰相制度经历了哪三个
演变阶段?演变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2 .何谓“三省六部”?
3 .在中国古代,法理上的相权与实际
运作中的相权是否一致?为什么?
第一节 宰相制度

【本节参考文献】
1 .吕思勉著:《中国制度史》(第十四
章)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5 。
第二节 监察制度
【本节要点】
一、御史制
1 .秦朝以御史大夫为御史之长,
下设御史中丞、侍御史、监御史等,
专司监察,既在内廷监督百官,也
派到地方监察郡县,形成从中央到
地方的监察系统。
第二节 监察制度

2 .汉代御史府为最高监察机构,首
脑为御史大夫。汉武帝时划全国为 13
个监察区,称“刺史部”,后以“州”为
名,州刺史监察地方官员。

3 .两晋南北朝仍设御史台,以御史
中丞为长官,具有监察百官的权限。
二、台院制

1 .唐代以御史台为最高监察部门;
发展了谏官制度,对于政令之纠误、
法纪之遵行起了积极作用。

2 .宋代以御史中丞为台长,侍御
史为其副,监察中央官员,肃正朝廷
纲纪;地方官吏由地方的通判、转运
使监察。宋代也重视谏官,谏院为中
央独立机构。
二、台院制

3 .元代以后,谏官谏诤君王、匡正
得失的功能日渐丧失。元代强化地方
监察,将全国划分为 22 个监察区,
称为“道”,又以行御史台为中央派出
机构,各道监察官和行御史台组成严
密的地方监察网。
三、都察院制

1 .明代中央监察机构由都察院和六
科都给事中组成。地方监察官一为由
中央出的监察御史,一为常驻各省的
按察使。
三、都察院制

2 .清朝的都察院为全国最高监察机
构,下辖科、道,科设六科给事中掌谏
言,道设监察御史掌稽察,合称“科
道”。科道的主要职能是监察行政、考
核官吏、弹劾官吏、稽核大案、检查会
计。
第二节 监察制度
【本节关键词】
谏官制度 御史制 台院制 都察院制

【本节思考题】
1 .监察制度在历代政治生活中曾经起过什么作用?

【本节参考文献】
1 .吕思勉著:《中国制度史》(第十四章)上海教
育出版社, 1985 。
第三节 地方官制
【本节要点】
一、秦汉两晋南北朝地方官制
1 .秦统一中国后分全国为 36 郡,后
增至 40 多郡,下设县。郡的长官称郡
守。县的长官称县令、县长。
一、秦汉两晋南北朝地方官制

2 .汉代地方长官沿秦制设郡守和县令两级,
在京师设京兆尹、左冯 (ping) 翊、右扶风
三种官职,合称“三辅”,地位同于郡守。
汉武帝时,设十三部(州)刺史,为监察区,
汉末刺史改称“州牧”, 13 州成为事实上的
行政区。
一、秦汉两晋南北朝地方官制

3 .魏晋南北朝仍实行县令、郡守、
州牧三级地方长官制。东晋以后,
北方士族及流民移居江南,安置他
们的区域称侨州、侨郡和侨县。州
郡越划越多,行政机构因此重叠,
有的州郡徒有虚名。
二、隋唐宋地方官制
1 .隋地方官制为州、县二级,州直接
统县。州设刺史,县设县令。

2 .唐前期实行州 ( 府 ) 、县二级地方
官制。州的长官为刺史,县的长官称县令。
首都长安和陪都洛阳设府,长官为牧,实
际政务由府尹主持。道本为监察区,中后
期演变为行政区,从而形成道、州、县三
级制。唐代曾在边镇地区设都督府,具有
大军区的性质,长官为都督,后称节度使。
二、隋唐宋地方官制
3 .宋代地方官制为路、州、县三级。县
的长官称“知某县事”,州的长官称“知某
州事”。首都及重要州郡设府,长官为府尹
或知府。州之上为路,路设置掌管军事和
民政的经略安抚司,长官为经略安抚使;
掌管钱粮征收和谷物转运的转运司,长官
为转运使;掌管司法、刑狱、监察的提点
刑狱司,长官为提点刑狱公事;掌管贷放
钱谷和茶盐产销专卖的提举常平司,长官
为提举常平司。
三、元明清地方官制

1 .元代全国划为 10 个行省,行中
书省为中央派驻行省的机构,行省长
官为地方高级官员。行省之下为路、
府 ( 州 ) 、县三级,长官分别为总
管、知府(知州)、县尹。
元代的地方官制 行省的设置
三、元明清地方官制
2 .明代地方行政为省、府(州)、县三
级。省的长官为左、右布政使,布政使司
是省的最高行政机构,主管民政和财政。
另设提刑按察使司掌管司法刑狱,长官为
提刑按察使;设都指挥使司掌管一省军事,
长官为都指挥使。省下设府,长官为知府;
府下设县,长官为知县。
三、元明清地方官制

3 .清代一级地方政区为省,康熙时
全国 18 省,光绪时增至 23 省。地方
机构分省、府 ( 州、厅 ) 、县三级。
省的最高长官为总督、巡抚,总督管
辖 1 至 3 省,又称制军、制宪、制台
等。巡抚主管一省军政刑狱,又称抚
台、抚军、中丞等。布政使、按察使
为督、抚属官,并称“两司”。
第三节 地方官制
【本节关键词】
• 郡守 县令 州牧 刺史 节度使
行中书省 总督 巡抚
• 文官制度 中央集权
• 官僚体制 政治人格 主奴意识
第三节 地方官制
【本节思考题】
1 .监察制度在历代政治生活中曾经
起过什么作用?

【本节参考文献】
1 .吕思勉著:《中国制度史》(第
十四章)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5 。
第四节 古代官制的特点与官僚的政治人格

【本节要点】
一、文官制度的实施
1 .文官政治崇尚“大一统”理念,大一
统是文官政治的价值取向,文官政治
有利于国家和政体的统一。
第四节 古代官制的特点与官僚的政治人格

2 .文官政治接受儒家格物致知、
为政以德等主张,与武人政治相比
显得较为温和,文官一般具有较高
的文化素养,体现了中华民族“尚
文”的传统,文官政治有利于文化的
发展。
清代文武官制对比
二、中央集权的强化

1 .君主独揽最高权力,独断国家重
大事务,官僚机构沦为驯服于君主的
政治工具。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往往
诱发一些人对皇权的觊觎,以致君主
专制异化。
二、中央集权的强化

2 .君尊臣卑,君臣关系本质上是主
奴关系。君主不出诏敕,宰相无权自
主实施政务,相权能否生效,不在法
理,而在受到君王宠信。
三、官僚的政治人格

1 .强烈的参政意识与企盼知遇意识。
知识分子发挥自己学识才干的主要途
径是“货与帝王家”,入世参政的意识
缺少个人奋斗的独立色彩。
三、官僚的政治人格

2 .自觉的忠君意识。在君主独尊
和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背景下,个
人以自由意志独立奋斗已无实际意
义,权威者和服从者的关系异化为
人身依附关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
扭曲了官僚的政治人格,臣僚极易
养成依附性人格。
三、官僚的政治人格

3 .主奴意识。西方政治学认为,权
利越界是对权利的侵犯,由此引起的
冲突是社会秩序受到损害的主要根源。
中国古代官僚组织中的权威与服从,
既未经民主程序认定,又模糊了权利
的界限,官僚体系组织虽严密,但实
际运作中权力越界比比皆是。
三、官僚的政治人格

【本节关键词】
• 文官制度 中央集权
• 官僚体制 政治人格
• 参政意识
• 忠君意识 主奴意识
三、官僚的政治人格

【本节思考题】
1 .文官制度的实施对于古代知识分子有什
么影响?
2 .文官制度与贵族政治、武人政治相比,
其特点是什么?
3 .中央集权下的官僚体制有什么显著特征?
4 .试析传统官僚的政治人格。
三、官僚的政治人格

【本节参考文献】
1. 王亚南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第五、
六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 。
2. 王家范著:《中国历史通论》(前编:政
治构造与政治运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
3. 张分田著:《亦主亦奴——中国古代官僚
的社会人格》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0 。
谢谢欣赏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