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2017 年第 6 期 外语研究 2017,No 6

总第 166 期 Foreign Languages Research Serial No 166

儿童二语习得个体差异影响因素研究:
发现与启示 *
杨莉芳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北京 100089)

摘 要:二语习得领域的主要理论和实证研究多以成人为研究对象,但儿童二语习得不同于成人,有其自己的特点,其研究
也已成为独具特色的探究领域。本文从学习者心理和认知的内部因素以及语言输入、背景差异等外部因素两方面,对近 20
年来国内外儿童二语习得个体差异影响因素研究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和评价,通过分析和总结现有发现,指出未来研究的
发展方向,提出对儿童外语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儿童二语习得;个体差异;学习者因素;儿童外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242(2017)06-0060-06

0. 引言 要涉及动机、语言学能、学习策略及元语言意识。与
关于儿童二语学习者的年龄,直至近年才有了 成人不同,儿童的心理、性格、认知都处于发展期,因
共识,即年龄范围涵盖学龄前和小学阶段,从 3-4 岁 此相关研究有其独特的发现与启示。
至 12 岁左右 (Pinter 2011;
Ellis 2014)。自上世纪 90 1.1 学习动机
年代始,为应对全球化发展,各国广泛开展了儿童英 学习动机是语言学习个体因素中最具能动性的
语教学(Copland & Garton 2014),儿童二语习得研究 因素。关于动机对儿童学习者能力发展的影响作用,
也随之蓬勃发展。据官方统计,我国在校儿童已达 早期观点曾认定其非常有限,因为儿童尚未能形成
1.86 亿(教育部 2016)。我国儿童二语习得研究虽已 对目标文化的充分认识(Genesee & Hamayan 1980)。
起步,但尚未成为二语习得领域研究的一个聚焦点。 21 世纪后的主流观点是,与青少年、成人学习者相
鉴于基础阶段外语教育的重要性和儿童群体自身的 比,儿童学习者的动机具有天然优势:因为他们还未
特点(马拯 2016),开展儿童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已 开始意识和维护母语的语言文化身份,故对二语及
成为当务之急。 目标文化的接受度更高(D觟rnyei & Skehan 2003)。
个体差异影响因素是二语习得的重点研究领 儿童二语习得动机研究主要从两个层面展开。
域(Haznedar & Gavruseva 2013),相 关 发 现 能 对 儿 一是动机对儿童二语发展的促进作用。此类实证研
童外语教学起到指导作用。因此,本文基于广泛的 究均从动机与儿童学习者二语成就之间的相关关系
文献检索 (包括近 20 年来国内外期刊论文和重要 着手,发现二者存在正相关(D觟rnyei et al. 2006)。二
著作),对以儿童学习者为研究对象的二语习得影 是二语学习体验对动机发展的作用。研究表明,对于
响因素研究(广义的二语,包含外语,但区别于双 外语学习来说,学习者动机的变化主要受课堂学习
语,Nicholas & Lightbown 2008)进行整理、分类后加 体验的影响(Heining-Boynton & Haitema 2007)。针
以述评,以期厘清本领域的核心议题、确认未来的 对课堂体验,稍有挑战性的任务、强调自我提高的
研究方向、提出儿童外语 教学建议 。本文参照 反馈、赋予学习者选择学习材料和方法的自由、以
Paradis(2009)的框架,个体差异影响因素涵盖学习 及对学习策略的训练等都有利于提高内在学习动
动机、语言学能、学习策略和元语言意识诸项学习 机(Wu 2003),而课堂考试(Gürsoy & Akin 2013)和
者内部因素及包括语言输入和社会经济地位在内 上课用目标语独立回答问题等 活动 (Liu & Chen
的外部因素。 2013)会增加学习者焦虑,因而不利于儿童学习动
1. 学习者内部因素研究 机的发展。
学习者内部因素主要是个体心理、认知特点,主 现有动机研究在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上均有待

* 本文为北京市青年英才项目 (编号:
“北京市基础教育英语学科学生能力现状及发展研究” YETP0840)的阶段性成果,本研究得到北京
外国语大学学者工作坊 支持。吴一安教授、
“孙有中教授工作坊” 文秋芳教授和王文斌教授为本文曾提出宝贵修改意见, 在此表示衷心谢意!
· 60 ·
发展。从研究方法来看,大多数实证研究采用问卷与 悖。Granena(2013)首次针对内隐学习过程中的重要
结构式访谈的数据收集方式,但由于儿童的认知能 —序列学习能力(sequence learning ability),
潜能—— 考
力处于发展阶段,对问卷或访谈问题的理解与成人 察其与儿童形态句法学习效果的关系,肯定了两者
有异,表述个人想法和感受的能力也有限,因此在研 存在相关。这是对儿童学能研究的一个突破。未来,
究设计时需谨慎考虑什么方法最能获取有效数据。 应发展针对儿童的理论模型和研究工具。
Jin 等人(2014)借用认知语言学的方法,让受试(7-9 1.3 学习策略
岁) 用一个包含原因解释的比喻来形容学英语的感 儿童二语习得的策略研究大部分集中于上世纪
受,从而分析其学习动机和态度。这类符合儿童心理 90 年代末与本世纪初,得到的关注也相对有限,因为
认知特征的数据收集方法应是未来研究的取向。在 儿童所使用的学习策略少于青少年和成人,似乎更
理论框架上,现有儿童二语学习动机的实证研究大 依赖自然习得过程(Szulc-Kurpaska 2001)。
多基于学习动机过程模式(D觟rnyei 2003),这一模式 影响儿童学习者策略使用的因素主要有二。第
较为注重影响学习动机的外在因素,因此未能有效 一是年龄。横向与纵向研究都发现,
学习者所使用策
解释在教学模式等外在因素较为一致的情况下,中 略的种类和频度均受年龄影响。儿童的策略使用约
国儿童学习者在小学中年级后学习动机显著减弱的 始于 6 岁左右,最早出现的策略往往是重复,随后出
现象。较为强调学习者主观作用的二语动机自我体 现组织和形象化等(Vasta et al. 1999)。总体来说,随
系(L2 Motivational Self System)
(D觟rnyei 2005)以 及 年龄增长,学习策略的复杂度、策略使用的有效性都
最新的定向动机流 (Directed Motivational Currents) 会提高(Tragant & Victori 2006)。
理论(D觟rnyei et al. 2015),应能为未来的研究提供 第二是二语水平高低。既有研究表明,
高水平学
新的启示。后者强调动机的动态发展,涵盖愿望、认 习者某些策略(如情感策略)的使用频率显著更高,

知、情感、行为多个维度,有望能更准确探知儿童二 倾向于使用较高层次策略(Chamot & El-Dinary 1999)。
语习得动机的长效发展变化。 也有研究发现,并非水平越高使用策略越多,策略使
1.2 语言学能 用还受学习意愿的影响(Yamamori et al. 2003)。
语言学能是整体智力(general intelligence)中负 关于汉母语儿童学习者的策略使用,主要研究
责语言学习的一个特殊部分, 由语音编码能力、语 发现有:
5-6 岁儿童主要依赖记忆策略,很少使用高
法敏感性、归纳能力、机械记忆能力等几个相互独 层次策略(陈桦 2007);四、五年级小学生最常使用认
立的能力构成(Carroll 1981)。语言学能被认为是二 知策略、其次是元认知策略、最少用的是社会/情感策
语习得学习者个体差异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对习得 略(Wu 2014)。针对中国学习者,未来有待探究的重
效果有较强预测作用。语言学能研究在成人二语习 点问题包括:不同年龄和阶段儿童学习者的策略使
得领域已有百年历史,衍生出多个理论模型和测量 用特点,策略使用与具体语言能力/技能发展的关系,
工 具 , 但 在 儿 童 习 得 领 域 未 得 到 充 分 发 展(Kiss 策略的使用与其他学习者因素的关系,以及策略发
2009),既缺乏针对儿童学习者的理论模型,测量工 展与课堂教学的关系。
具 也 是 根 据 成 人 学 习 者 测 量 工 具 改 制 而 成 (如 1.4 元语言意识
MLAT-E)。 元语言意识是儿童二语习得领域极受关注的话
语言学能对儿童二语学习者的作用显然不同于 题,也是最新热点之一,不少研究以汉母语儿童为研
成年学习者。成人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失去隐性习得 究对象。元语言意识(Metalinguistic awareness)是指对
机 制 , 因 此 不 得 不 依 靠 显 性 习 得 机 制(DeKeyser 语言结构进行分析和操纵的能力,主要包括语音意
2003)。神经语言学证据也表明,
儿童更多地依靠内隐 识、语素意识和正字法意识(Li & Wu 2015),可视为
学习,
成人则是外显学习(Ulman 2001)。 介于语言学能和语言能力之间的因素。大量心理学
较早的学能研究由于主要针对成人,探讨的都 领域研究表明,元语言意识对语言能力发展有显著
是外显学习过程的认知潜能。儿童习得领域的研究 预测作用,并可通过专门干预和 训练得到提高
承袭了这一思路,运用基于外显学习潜能的测量工 (Phillips et al. 2008)。
具,考察学习潜能与学习成就的关系,包括整体成就 元语言意识相关研究中以语音意识研究为数最
(Kiss 2009)和阅读能力(Csapó & Nikolov 2009)等。 多。语音意识是指个体对口语中声音结构的意识及
但这一研究思路与儿童主要依靠内隐学习的发现相 运用, 包括察觉韵律、操纵音节和音位等各种能力
· 61 ·
(Anthony & Lonigan 2004)。研究一致发现语音意识 外增加自然语言输入是否会有利于英语词汇学习,
对阅读能力发展有重要影响(Saiegh-Haddad & Geva 结果发现,只进行正常课本教学的对照组在第一学
2008;李蓓蕾等人 2011;姜玉珍等人 2015)。在此基 年词汇量并没有显著增长,而增加了自然语言输入
础上,有研究者设计了训练语音意识的教学任务,发 的实验组仅 8 个月后接受性词汇量就有显著增长,
现能成功提高儿童学习者语音意识与阅读能力 且某些方面的词汇广度达到同龄母语者水平。国内
(Yeung & Chan 2013)。关于语音意识的迁移性,
研究 研究也主要针对词汇习得。孙燕青、董奇(2001)考
表明一语语音意识可以迁移至二语学习(Sun-Alperin 察了以多媒体动画片为输入方式,儿童英语词汇学
尹莉 2007)。
& Wang 2011; 习的效果, 发现儿童名词和形容词的学习效果优于
这些研究从元语言意识的维度解释了儿童二语/ 代词。杨玉明、温晴(2009)比较了描述、感知和游戏
外语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为教学实践提供理据,但 这三种词汇呈现方式对儿童动词习得效果的影响,
与一语习得有关研究
也凸显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一, 发现后两者优于前者,且输入方式还与性别因素产
相比,尚缺少针对二语语音意识测量工具的专门研 生了交叉作用。上述研究都表明,课堂输入方式对
究,而测量工具的效度、信度是保证二语语音意识研 学习效果存在影响,但这些影响有待进一步解释。
目前虽已发现语音意识具有一
究可靠性的前提。二, 不同输入方式对词汇之外的其他语言能力侧面的
语至二语的可迁移性,但具体不同语音成分之间的 影响也有待探究,如盛云岚(2015:682)提出,在二
迁移情况是否有差异,语音意识如何随二语能力发 语初级、中级水平阶段,语篇信息结构和语用条件
展而发展,在语言教学中如何对语音意识迁移加以 如话题、焦点等知识并不能从词汇学习中直接获
有效利用,这些问题均值得探究。三,最新研究表明 得,所以需要保证带有语境的语言输入,若这一结
二语学习对元语言意识有整体提高作用(王文宇 2010; 论得到进一步证实,则目前国内主流小学英语教材
祁文慧,倪传斌 2016),但未知其是否为普遍现象,且 需要大幅改进。
其机制有待探查。 除去课堂内输入,外语环境下也会有课外语言
2. 外部因素的研究 输入,如欧洲,尽管将英语作为外语学习,但日常生
影响儿童二语能力发展的外部因素研究,主要 活中接触英语的机会日益增多。研究表明,
在没有经
集中在语言输入和学习者社会经济地位背景的差 过任何教学的情况下,冰岛学前儿童能通过观看带
异。其中,有关语言输入的研究数量较多,在狭义二 母语字幕的英文电影学会英语单词和短语(Lefever
语环境及外语环境中所开展的研究均已证明其重要 2010);看字幕电影或玩电脑游戏能使荷兰 11 岁儿
性。学习者社会经济地位背景对语言能力发展的影 童英语进步更快(Kuppens 2010);网络与电视电影的
响,
国外开展了一些研究,
国内还是空白。 语言输入也对瑞典儿童学习者口语和词汇有显著作
2.1 语言输入 用(Sundqvist 2009)。欧洲早期外语学习项目(ElliE)
由于狭义二语环境下与外语环境下语言输入情 的研究也发现,以电视电影为代表的课外语言输入
况不同,
有关输入的研究也相应分为两类。 会显著影响儿童学习者的听力与阅读水平(Enever
二语环境下输入研究针对移民,
探讨移民期(LOR) 2011)。
即融入二语语境时期的长短对习得的影响,DeKeyser 上述研究结果均说明,无论在二语还是外语环
(2003)认为 LOR 对最终成就有一定影响,也有研究 境下,大量、高质量的语言输入是提高儿童目标语学
发现在初始期过后,LOR 与语言水平的相关性会减 习效率的关键(Unsworth 2016)。在研究范式上,
关于
弱(Long 2007)。而近期研究则显示,
LOR 并不直接作 语言输入的影响,国内以小样本实验研究为主,国外
用于语言水平,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二语输入的质量 已开展很多基于大范围调研的数据分析 (如:ElliE,
和数量,即大量的母语水平的输入才是提高语言水 Enever 2011)。课外语言输入研究,
大多采用访谈、

平的关键(Flege 2008)。 卷等间接方法收集数据,因此有效研究工具的研制
外语环境下的输入目前探讨较多的是课堂内 至关重要。Hardin 等人(2013)撰文详细介绍了 BOI
输入,这类研究往往从较微观视角考察某种输入方 (Bilingual Observation and Information)问卷的设计开
式对具体某项语言能力的作用。Dahl 和 Vulchanova 发,其问卷构念设计、题目编写以及试测与数据分析
(2014) 以两所挪威小学 60 名一年级小学生为对 都非常值得参考。
象,通过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考查在除课本教学 2.2 社会经济地位
· 62 ·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socio-economic status,
SES) 家庭背景)如何通过主观因素影响学习动机。承认语
是显著影响儿童二语能力发展的另一外部因素,通 言学习由内部、外部诸多因素同时作用的事实,采用
过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来衡量。SES 是一语习 语言动态观,基于动态系统理论建立新的理论框架
得个体差异的有效预测因素,但在成人二语习得领 与研究方法(Larsen-Freeman & Cameron 2008;徐锦
域几乎不予考虑。儿童二语习得领域针对 SES 的研 芬,
雷鹏 2017),
应成为儿童二语习得研究的新思路。
究国外较为普遍,
国内尚为空白。 关于具体研究方法,目前国内儿童二语习得,
美国二语环境下的研究表明,SES 低的儿童学习 大多研究都在心理学领域开展,采用认知视角,为
者口语水平较低(Eilers et al. 2006)。外语环境下,由 了解儿童认知心理发展服务,采用的多是小范围实
于经济状况好的家庭更能为孩子创造课外语言学习 验研究法。未来,关于儿童二语习得影响因素研究,
条件,
SES 也会对语言学习产生影响。匈牙利几项大 还需尝试质性和量化多种研究方法,研发可信有效
规模研究发现,学习者 SES 和语言水平、语言学习动 的研究工具,通过收集多种数据、交叉映证,从而得
机之间存在显著相关(Csapó & Nikolov 2009)。希腊 出全面、有深度的发现与结论。在我国外语教学领
的一项研究也发现,尽管所有研究对象都上英语课 域,急需大量以儿童和青少年为对象的实证研究。
SES 仍然与英语水平显著相关、但与动机
外学习班, 这是因为,初期外语学习的体验和方法对后期起决
不相关(Mattheoudakis & Alexiou 2009)。然而,
目前研 定作用,也因为这是解决外语学习“费时低效”问题
究所得出 SES 与语言水平的相关关系,仍属于从现 的源头。在研究视角上,对儿童二语学习者本身的
象至现象,若要对现象加以解释,一方面应扩展 SES 特质进行描述和解释尽管仍是主流,但将其与不同
所包含变量,
除家庭收入、
父母受教育程度外,
父母的 群体进行比较和对比将有助于对这一群体更为深
目标语水平、父母对目标语的态度等因素尤为重要, 刻的理解。比较和对比的对象,可以是成人二语学
另一方面应开展质性深度研究,探究上述因素对儿 习者或目标语的儿童母语学习者(杨莉芳 2017)。基
童语言水平、动机、态度、情感、策略等各方面有何种 于儿童外语教学实践,笔者发现母语学习者的幼儿
影响。 园、小学教材可以直接用于儿童二语学习者,但成
3. 研究的未来发展 人二语教材却不能,因此有理由相信儿童二语学习
不言而喻,国内儿童二语习得研究亟待大力发 者的特点与儿童母语学习者更为一致,而与成人二
展。 语学习者差异更大,这一假设尚有待验证。
在研究主题上,儿童二语习得影响因素的研究 4. 对教学的启示

尚有不少处女地待开发。就学习者内部因素而言, 个体差异影响因素的研究也为儿童外语教学提
来非常需要(1)对儿童外语学习动机发展进行追踪研 供了下列重要启示。
究,以找到儿童学习动机变化的规律及影响因素,从 第一,
关于课堂教学
(2) 探索内隐学习的不同潜
而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 研究表明,阻碍儿童学习者发展正面学习态度
能对儿童二语能力各方面的影响,从而得出儿童二 的重要因素是学习焦虑,这种焦虑主要来自于课堂
语习得的主要规律性特点;
(3)研究不同年龄和阶段 考试和上课用目标语独立回答正 式问题 的 压 力 。
儿童学习者的策略使用特点,及与语言能力/技能发 因此,儿童课堂教学应尽量创造宽松的环境。要弱
展、
其他学习者因素、
课堂教学等方面的关系,
从而指 化考试带来的压力,尽可能多采用形成性评价方
(4)进一步探究儿童元语言意识与
导课堂教学与评价; 式,将评价融于教学活动中。还要减少上课回答问
二语能力如何相伴发展,从而完善对儿童元语言意 题的压力,可以在任务内容和形式上加以调整,任
识及其意义的理解。 务内容避免过难,回答方式可以多采用小组活动
对外部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国内更加缺乏。什 的形式。
么是有效的课堂内与课堂外目的语输入?二者应如 低龄段与高龄段儿童在策略使用上的显著区别
何整合?SES 对儿童外语能力发展有何具体影响?这 则决定了应该使用不同教学方法。在低龄阶段,
策略
些重要研究问题的空白有待未来研究填补。更具启 的使用频率、有效性和复杂度有限,这一阶段教学应
发意义的应是内部与外部因素的交叉研究,如以内 以自然习得为主,7 岁以后可以进行一些策略的训练
隐学习机制为主的儿童学习者,其学习策略与语言 和学习(尤其是阅读策略),
从而促进外语学习。但须
输入的质和量有什么关系;
外部因素(课堂输入方式、 注意,显性的策略使用数量和频率并不能作为判断
· 63 ·
语言水平高低的标准,实证研究已否定水平高意味 Carroll, J. 1981. Twenty -five years of research on foreign language

着策略多的观点, 对语
有可能因为“学习者水平越高, aptitude[C]∥K. Diller.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universals in
language learning aptitude. Mass.: Newbury House: 83-118.
言策略内化的程度也越高,
做到了熟练、
自动化(吴一
Chamot, A. U. & P. B. El-Dinary. 1999. Children's learning strategies
安,
邮件 2016.4.21)”

in language immersion classrooms[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第二,
关于有效的学习方式 83(3): 319-338.
在外语环境下,语言输入直接决定了儿童语言 Copland, F. & S. Garton. 2014. Key them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in
学习的内容。国内目前重视课堂内输入,但国外对 teaching English to young learners: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课堂外输入的研究为我们带来了重要启示:一是 Issue[J]. ELT Journal 68(3): 223-230.


Csapó, B. & M. Nikolov. 2009. The cognitive contribution to the
由于语言输入的量对语言能力的发展有重要影
development of proficiency in a foreign language[J]. Learning and
响,在外语环境下仅靠课堂内输入远远不够,课堂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9(2): 203-218.
外大量、恰当的语言输入对语言发展有显著作用。 Dahl, A. & M. D. Vulchanova. 2014. Naturalistic acquisition in an
二是语言输入的质非常关键,高质量的目标语输 early language classroom[J].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5):1-9.
入是对语言发展产生正面影响的前提。据此,儿童 DeKeyser, R. 2003. Implicit and explicit learning[C]∥C. J. Doughty
英语课堂所广泛使用的仅带领学生反复 朗 读 、背 & M. H. Long. Handbook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London:
Blackwell: 313-348.
诵有限句型和对话的教学方法,其效果值得反思。
D觟rnyei, Z. 2003. Attitudes, orientations, and motivation in language
以大量母语的音视频材料输入为 主要学 习 途 径 ,
learning: Advances in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J]. Language
未尝不是提高儿童外语学习效率的更好选择。 Learning 53(1): 3-32.
参考文献: Dornyei, Z. 2005. The Psychology of the Language Learner: Individual
陈桦. 2007. 儿童英语词汇记忆策略及相关变量研究[J]. 基础英语 Differenc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Mahwah NJ:
教育(2):
4-17.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姜玉珍,谢为伊,孟祥芝. 2015. 汉语普通话儿童英语词汇阅读的 D觟rnyei, Z., K. Csizer & N. Nemeth. 2006. Motivation, Language Attitudes,
影响因素[J]. 外语教学与研究(3):
405-416. and Globalisation : A Hungarian Perspective[M]. Clevedon :
教育部. 2016. 2016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R]. (2017-07- Multilingual Matters.
10)[2017-12-06]. 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fztjgb/201707/ D觟rnyei, Z. & P. Skehan. 2003.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econd language
t20170710_309042.html. learning[C]∥C. J. Doughty, & M. H. Long. The Handbook of Second
李蓓蕾,陶沙,董奇. 2011. 英语语音意识在汉语儿童英语单词阅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Blackwell: 589-630.
读及拼写中的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4):
388-393. D觟rnyei, Z., Z. Ibrahim & C. Muir. 2015.‘Directed motivational
马拯. 2016. 二语习得年龄效应研究的共同记忆:内容、问题和启 : Regulating complex dynamic systems through motivational
currents’
示[J]. 外语研究(5):
52-57. surges[C]∥Z. D觟rnyei, P. D. MacIntyre & A. Henry. Motivational
祁文慧,倪传斌. 2016. 外语学习对儿童元语言意识的影响[J]. 西 Dynamics in Language Learning. Bristol: Multilingual Matters:
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
62-66. 95-105.
盛云岚. 2015. 二语习得界面假说剖析[J]. 现代外语(5):
678-686. Eilers, R., B. Pearson & A. Cobo-Lewis. 2006. The social circumstances
孙燕青,董奇. 2001. 在多媒体语境条件下词类对儿童英语词汇学 of bilingualism: The Miami experience[C]∥P. McCardle & E.
习效果的影响[J]. 心理发展与教育(4):
47-51. Hoff. Child bilingualism. Clevedon, UK: Multilingual Matter: 68-
王文宇. 2010. 双语儿童的语言能力发展:实证研究回顾[J]. 外语 90.
研究(3):
52-60. : clarifying our terms[J]. ELT Journal
Ellis, G. 2014.‘Young learners’
徐锦芬,雷鹏. 2017. 基于动态系统理论的课堂二语习得研究: 理 68(1): 1-5.
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1):
22-29. Enever, J. 2011. ELLiE: Early Language Learning in Europe[M]. London:
杨莉芳. 2017. 儿童二语学习的核心问题:优势、规律、途径. 外语 The British Council.
学刊(1):
97-103. Flege, J. 2008. Give input a chance![C]∥T. Piske & M. Young-
杨玉明、温晴. 2009. 儿童英语教学中不同词汇呈现方式的效果研 Scholten. Input matters in SLA.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究[J]. 基础英语教育(2):
17-21. 175-190.
尹莉. 2007. 跨语言语音意识与词汇阅读模式——
—一项关于中国 Genesee, F. & E. Hamayan. 1980.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econd
英语初学儿童的实证研究[J]. 外语教学(3):
47-51. language learning[J]. Applied Psycholinguistics (1): 95-110.
Anthony, J. L., & C. J. Lonigan. 2004. The nature of phonological Granena, G. 2013.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equence learning ability
awareness: Converging evidence from four studies of preschool and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early childhood and adulthood
early grade school children[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J]. Language Learning 63(4): 665-703.
96(1): 53-55. Gürsoy E. & F. Akin. 2013. Is younger really better -Anxiety about
· 64 ·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in Turkish children[J]. Social Behavior Paradis, J. 2009.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childhood[C]∥E.
and Personality 41(5): 827-842. Hoff & M. Shatz. Blackwell Handbook of Language Development.
Hardin, B. J., C. Scott -Little & M. Mereoiu. 2013. Developing the Malde, MA: Blackwell: 387-406.
BIO questionnaire: A bilingual parent report tool for prekindergarten Phillips, B. M., J. C. Menchetti, & C. J. Lonigan. 2008. Successful
English learners of Latino heritage[J]. Journal Research in Childhood phonological awareness instruction with preschool children: Lessons
Education 21(2): 485-509. from the classroom[J]. Topics in 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ion
Haznedar, B. & E. Gavruseva. 2013. Childhood second language 28(1): 3-17.
acquisition[C]∥J. Herschensohn & M. Young -Scholten. The Pinter, A. 2011. Children Learning Second Languages[M]. Basingstoke,
Cambridge Handbook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ambridge: GB: Palgrave Macmilla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38-352. Saiegh -Haddad, E. & E. Geva. 2008. Morphological awareness,
Heining-Boynton A. L. & T. Haitema. 2007. A ten-year chronicle of phonological awareness, and reading in English-Arabic bilingual
student attitudes toward foreign language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J]. Reading and Writing 21(5): 481-504.
[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91(2): 149-168. Sun -Alperin, M. K., & M. Wang. 2011. Cross -language transfer of
Jin, L., X. Liang, C. Jiang, J. Zhang, Y. Yuan & Q. Xie. 2014. Studying phonological and orthographic processing skills from Spanish L1
the motivations of Chinese young EFL learners through metaphor to English L2[J]. Reading and Writing 24(5): 591-614.
analysis[J]. ELT Journal 68(3): 286-298. Sundqvist, P. 2009. Extramural English Matters: Out of School English
Keung, Y. C. & C. S. H. Ho. 2009. Transfer of reading related and its impact on Swedish ninth graders' oral proficiency and
cognitive skills in learning to read Chinese (L1) and English (L2) vocabulary[M]. Ph. D. Karlstad, Sweden: Karlstad University Studies.
among Chinese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J]. Contemporary Szulc -Kurpaska, M. 2001. FL Acquisition in the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al Psychology 34: 103-112. Teaching and Strategy Training[M]. Publisher Oficyna Wydawnicza
Kiss, C. 2009. The role of aptitude in young learners’foreign language ATUT.
learning[C]∥M. Nikolov. The Age Factor and Early Language Tragant, E. & M. Victori. 2006. Reported strategy use and age[C]∥
Learning. Berlin; New York : Mouton de Gruyter: 253-276. Carmen Mufioz. Age and the Rate of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Kuppens, A. H. 2010. Incidental foreign language acquisition from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208-236.
media exposure[J]. Learning, Media and Technology 35(1): 65- Ulman, M. 2001. The neural basis of lexicon and grammar in first and
85. second language: The declarative/procedural model[J]. Bilingualism:
Lefever, S. C. 2010. English skills of young learners in Iceland[R]. Language and Cognition 4(2): 105-122.
Paper presented at Menntakvika Conference, Reykjavik, Iceland. Unsworth, S. 2016. Early child L2 acquisition: age or input effects?
Larsen-Freeman, D. & L. Cameron. 2008. Complex Systems and Applied Neither, or both?[J]Journal of Child Language 43(3): 608-634.
Linguistics[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Vasta, R., M. M. Haith & S. A. Miller. 1999. Child Psychology: The
Li, L. & X. Wu. 2015. Effects of metalinguistic awareness on reading Modern Science[M].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comprehension and the mediator role of reading fluency from Wu, J. 2014.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EFL
grades 2 to 4[J]. PLoS ONE 10(3): e0114417. doi:10.1371/journal. learning strategies[J]. Theory and Practice in Language Studies 6
pone.0114417 (4):1266-1272.
Liu, H. & T. Chen. 2013. Foreign language anxiety in young learners: Wu, Xinyi. 2003.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young language learners:
How it relates to multiple intelligences, learner attitudes, and The impact of the classroom environment[J]. System 31(4): 501-
perceived competence[J]. Journal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517.
4(5): 932-938. Yamamori, K., S. Takamichi, H. Tomohito & R. L. Oxford. 2003. Using
Long, M. 2007. Problems in SLA[M].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cluster analysis to uncover L2 learner differences in strategy use,
Associates. will to learn and achievement over time[J]. IRAL 41(4): 381-
Mattheoudakis, M. & T. Alexiou. 2009. Early foreign language instruction 409.
in Greece: Socioeconomic factors and their effect on young Yeung, S. S. & C. K. K. Chan. 2013. Phonological awareness and oral
learners' language development[C]∥M. Nikolov. The age factor proficiency in learning to read English among Chinese kindergarten
and early language learning. Berlin; New York : Mouton de Gruyter: children in Hong Kong[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27-252. 83(4): 550-568.
Nicholas, H. & P. M. Lightbown. 2008. Defining child second language 收稿日期:2017-06-26
acquisition, defining roles for L2 instruction[C]∥J. Philp, R. 作者简介:杨莉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语言测试、二语习得、
Oliver & A. Mackey.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the Young 外语教学。
Learner.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27-52. (责任编辑:李建波)

· 65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