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第 27卷第 4期 青  岛  大  学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Vol

.27 No.4
 
2010年 12月 J
OURNALOFTEACHERSCOLLEGEQINGDAOUNIVERSI
TY  Dec.2010

○文学研究

“无一字不悦目, 无一句不赏心 ”
——— 《未央歌 》简评

郭  丽
(中国海洋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山东 青岛 266071)

摘  要 :
鹿桥的长篇小说 《未央歌 》叙事华美, 文采绮丽, 半个多世纪以来, 影响 了几代华人 读者 。 小说情
节浪漫, 语言典雅抒情, 充溢着青 春活力 。 整部 作品以 青年学 生的视 角, 从 学术 、友谊 、爱 情多方 面展 示了抗
战时期西南联大师生丰 富多彩的生活以 及乐观积 极的人 生态度 。 今天, 结合时 代背景 和作者独 特的 生活经
历来解读这部 “校园圣经 ”, 仍能感受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关键词 :《未央歌 》 ;
抗战时期 ;
西南联大
中图分类号 :I
207.42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06 -4133( 2010) 04 -0051 -06

  香港文学史家司马长风先生在他的 《中国新 一 、浓郁的抒情风格


文学史 》中把鹿桥的 《未央歌 》看作抗日战争和战 这部小说如此受欢迎, 首先是与作品浓郁的
后期间长篇小说的 “四大巨峰 ”之一 。他认为 《未 抒情风格有关 。鹿 桥曾经明确地说 :“大 凡一部
央歌 》“尤使人神往 ”, “读来几乎无一字不悦目, 小说若是讲个故事, 那么可以用人物 、地点 、情节
[ 1] ( P60)
无一句不赏心 ” 。这种极高的评价有 《未央 搭成格局间架 。 可是 《未央歌 》另外有重要的任
歌 》的发行量佐证 。鹿桥于 1943年 12月在重庆 务, 它要活鲜鲜地保持一个情调, 那些年里特有的
动笔, 1945 年初 夏在 美国 完成 全稿, 14 年后 于 一种又活泼 、又自信 、又企望 、又矜持的乐观情调 。
1959年才由香港人生出版社初版, 后由台北商务 那情调在故事情节 、人物个性之外, 充沛于光线 、
印书馆再版, 到 1977年为止, 已出了十几版, 在台 声音 、节奏 、动静之中 。要写出这个来, 故事不但
湾被翻印了 50多次, 总印数达 200 余万册, 被称 次要, 太写实了太热闹了反而会喧宾夺主, 反之一
为台湾的 “校园圣经 ” 。在 1959 年到 1989年间, 个情调可以选多少不同的故事来表达, 故事困于
《未央歌 》是台湾各大书局热门书籍, 台湾高中生 时代 、地点 、人物, 往往事过境迁显得历史味太重
看了后会向往大学, 大学生看了 《未央歌 》后, 常 很是陈旧, 情调由文字风格传达, 往往可以隔了时
会在社团或一些表演活动上来表演书中的角色故 代, 因 一 代 读 者 自 身 经 验 和 想 象 力 而 更 替 常
[ 2] ( P5)
事, 甚至把朋友们比喻成书中的某一角色, 可见这 新 。” 由此可见, 作者写作的重心不是放在故
部小说的影响 。 1990年, 台湾 《中国时报 》将其评 事上, 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自己和所有的老师
为 “40年来影 响我们最 深的书 ”的 第一位 ;2000 同学留住大学的感觉, 记录下那段带有独特成长
年, 香港 《亚洲周刊 》将其评为 “20 世纪汉语故事 印记的岁月旋律, 这段话也是作者的写作主旨, 即
100强 ”。 时隔多年鹿桥返台探亲时, 竟然掀起一 以抒情为主基调 。
股狂热的追星潮, 同名流行歌曲 《未央歌 》中甚至 《未央歌 》描绘了一幅精美的历史画卷, 其中
采用了小说真实的人名和故事, 在台湾广为传唱 。 云南迷人的山川景色 、瑰丽醇厚的民俗民风 、集学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部作品如此受欢迎呢 ? 笔 术与激情于一身的西南联大 、如梦如幻的爱情诗
者认为 《未央歌 》不衰的魅力来源于以下几方面 : 篇 、尊师重教的师生关系 、充满朝气的年轻学子等

收稿日期 :2010 -06 -22


作者简介 :
郭  丽 ( 1961— ) , 女, 山东青岛人,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
52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 12月  

等都展现出一种理想国的境界, 这里只有美没有 层的人们亲密交谈, 师生们与松鼠野兔为伴, 在篝


丑, 只有善没有恶 。 鹿桥再三强调, 《未央歌 》不 火旁尽情地欢跳与歌唱 。 这一切无不令读者回忆
是爱情传奇, 不以情节取胜, 而是一部以情调风格 起自己的大学时光, 那些带点冒险和恶作剧的男
来谈人生理想的书 。"
为了要创造一个比 较永恒 生 、美丽而有些娇气的女孩子, 那些奇妙 、搞笑的
的小说中的世界, 我想只有用风快的刀一下把两 外号等等, 都是超越地区和时代永远不变的校园
个世界割开 。 未央歌的世 界里货物用品 有质无 游戏, 只是 《未央歌 》里写的更为自然 。 还没脱学
价 。否则这么一本以风格 情调来谈人生 理想的 生气的鹿桥, 不由得让人想起当年写 《青春万岁 》
书, 为通 货膨胀记起流水账来, 文字还干净得了 的王蒙, 带着年轻人的那股冲劲儿, 许多对白都好
吗 ? 人物性情还能明爽吗 ? 昆明的阳光还会耀眼 似诗朗诵一般投入 、专注和狂热 。
吗 ? 昆明的风雨还能洗脱心上无名的忧伤吗 ? 在 作家处女作常常带有浓厚的个人家庭生活痕
这个风格中及理想里, 未央歌里的地方 、情节 、人 迹 。鹿桥出身书香门第, 家庭生活和社交圈子都
物就分外美, 尽情地美, 不羞不惧地美, 有欢乐地 比较优越, 鹿桥读大学时, 他父母都住在香港, 每
[ 3] ( P15)
美” 。 到假期他都回港探亲, 以当时作者生活环境和心
鹿桥当时刚刚毕业, 正等待去美国留学, 那时 态来看, 相对于中国当时大部分民众来说是比较
他有足够的时间和优雅的心态来回顾自己大学生 闲适超脱的, 因此小说的内容与国难 、战火 、贫困
活的美好时光, 周围的朋友给了他很多鼓励和帮 等现实距离较远, 鹿桥的个人气质和文化修养成
助, 从文稿讨论到笔墨纸张衣食住行都为他准备 就了 《未央歌 》的艺术魅力, 同时也限制了作者对
妥当, 鹿桥一心一意地与自己的回忆甜蜜地重逢 。 当时整个社会全方位的观察描写 。 虽然他一再声
因为刚刚离开校园, 很多人物原型和故事都还鲜 明, 自己写作的着眼点并不是校园以外的抗战, 但
活地跳跃于作者的脑海, 刚毕业的大学生常常会 是从作者的背景和阅历来看, 其实他很难胜任当
因为留恋校园而过分美化自己的经历, 二十多岁 时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再现 。
的年轻人尤其看重个性 、自由和感情, 同窗之间近 历史学家何兆武先生曾是西南联大四三级历
距离的朝夕相处, 使得同学之间除了友情之外, 又 史系的学生, 在何先生看来, 当时的学校生活非常
多了一份类似血缘关系的亲情 。鹿桥的写作就是 艰苦, 并不像小说写得那样安逸和浪漫, 但他也理
为了把这些宝贵的情感忠实地记录下来, 珍藏起 解小说家的虚构, 认为对 《未央歌 》脱离严酷现实
来, 感恩尊师 、回报母校 、馈赠朋友 。 这种心愿为 的批评是苛求作者, “可这是我们的错位, 不是作
作者回忆和写作注入了强烈的发酵素, 使得小说 者的错位, 作者写小说可以想象, 只要动人就可
[ 4]
字里行间充满青春张力和唯美的色彩 。 以 。” 何兆武 特别提醒读者不要把小说 当成历
小说开篇就是一个美丽的场景 :
校园中有一 史来看, 这也反映出作者视野的局限, 他过分陶醉
个池塘, 中央有一个小岛, 上面长满野生的玫瑰, 于象牙塔里的论辩与浪漫, 相比之下, 校园外的抗
每年花开时, 无论早晚都有一些人呆呆地对着花 战与民生的表现就显得单薄了 。
想自己美好而虚幻的情事, 大家相信花有灵性, 每 二 、精致的人物形象塑造
年花开都是一位花神的降临, 大家小心守护这丛 《未央歌 》的生活场景与人物形象塑造, 即使
花, 就像保护着校园中美丽的女孩子 。 在今天看来, 也依然不失为精致与时尚 。小说中
作品中美景随处可见, 陆教授有自己做生物 即使是穷学生, 也不见有谁为衣食担忧, 他们日日
遗传试验而种植的花园, 里面名花异草争奇斗艳 。 在饭店 、茶馆里高谈阔论 ;
教授们也时常与好友 、
开学迎新会上老生们拿着大被单去陆先生的花园 学生在一起, 品尝美酒美食, 在忧国忧民的同时,
采花来布置会场 。夏令营中学生们和教授一起乘 还不忘提醒心爱的学生不要错失爱情 。
坐火车来到风景如画的边寨, 住在雅静脱俗的寺 小说塑造了一组可爱的大学生形象, 贯穿作
院, 他们游泳 、划船 、采集少数民族风情和音乐舞 品的一系列人物大部分是善良 、聪慧而且气质优
蹈素材, 聆听先生的演讲, 与边民 、土司 、僧人各阶 雅的年轻人, 其中最耀眼的女主人公是蔺燕梅, 她
 第 27卷第 4期   郭  丽 :“无一字不悦目, 无一句不赏心 ” 53

出身名门, 丽质天成, 聪明绝顶而又温柔善良 。 她 《未央歌 》另外一个精英式的人物是童孝贤 。


刚一出现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父亲是英俊的飞 小童非常率真, 他是每个人的朋友, 他没有什么偏
行教官, 母亲是优雅的音乐家, 他们送女儿来学校 见, 对谁都以诚相待, 包括他养的那些小动物 。 他
报到时吸引了全校师生的目光 。蔺燕梅不仅长得 养动物有的是为了作试验用的, 有的只是因为喜
漂亮, 而且能歌善舞, 作者赋予她所有浪漫小说主 欢 。他不厌其烦地照顾着那些动物, 真诚地跟它
人公的条件, 她住着华丽的别墅, 养着两只可爱的 们交谈, 他想什么就说什么, 有一说一, 有二说二,
牧羊犬, 父亲会在女儿的同学聚会上为大家钢琴 心里绝少杂念, 因此无论男女, 大家都愿意把心里
伴奏, 同学们享受着美食的款待, 感受着燕梅一家 的秘密告诉他 。 小童也总是真诚地为大家出主意
浓浓的友好情意 。 大家很小心地保护着她, 但是 想办法, 即使是同学赌博输了钱, 屡次规劝都无效
人们心目中的这位女神十分谦虚, 她尽量不要家 时, 他也还是把仅有的一点钱借给赌 钱的同学 。
里人常常来看她, 平时惟恐自己太过引人注意, 一 小童很少压抑自己, 在他看来, 生活是那么美好不
举一动都注意观察周围的姐妹, 生怕伤害别人, 有 该自寻烦恼 。他是个快乐神, 哪里有了他哪里就
了委屈躲在一边自己悄悄地哭, 在学校收到许多 有了欢笑, 与范宽湖 、余孟勤相比, 小童是个真正
求爱的信笺, 为了替写信的人保密, 就看也不看地 的性情中人, 他有着先天的快乐细胞, 他能够自然
藏起来 。 地进入他人的内心, 使人不自觉地接纳他信任他 。
小说中还描写了一个绅士范宽湖 。从鹿桥的 他不需要外在的条件给自己增添砝码, 也不想刻
照片上看, 他的个头 、相貌和风度都与 《未央歌 》 意追求某种成功和完善 。 小童欣喜地迎接每一个
里这个小伙子极为相像 。 范宽湖身材高大健美, 快乐忙碌的日子, 他没有时间和精力跟那些琐事
有迷人的歌喉, 他曾经与蔺燕梅同台合作演出, 令 纠缠, 小童不卑不亢一派天然自在 。
无数同学羡慕 。范宽湖风流潇洒, 虽多情但并不 据鹿桥的朋友说小童的性格几乎就是作者的
轻浮, 虽然他暗恋着蔺燕梅, 但一直非常尊敬女孩 翻版, 鹿桥说过 《未央歌 》的主人公是由四个人合
的选择, 即使在闹出了可怕的误会后, 他也非常绅 成的, 即伍 宝笙 、余孟勤 、蔺 燕梅和 童孝贤 。 其
士地保持沉默, 在夏令营那次夜里划船的意外事 实, 作者最钟爱的人物就是蔺燕梅和小童 。 伍宝
故中, 范宽湖以高超的游泳技术和过人的勇敢救 笙这个人物已经有人指出她的概念化成分 。 “我
起落水的伙伴, 却没有一点居功自傲的表现 。 多少有一些为作者有意识地追求伍宝笙的人格完
余孟勤是另一类精英, 他是一位屈原式的求 善而带来艺术上的损害而感到遗憾 ……理性对诗
道者, 是一个修身治国的良才 。 他是学生领袖, 带 情的破坏, 也正是艺术对追求人格完善的一种报
[ 5]
领同学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艰难航行, 不允许任何 复 。” 作者尊敬的是余孟勤, 而真正认同的却是
人有一点投 机心理 。 他对 自己近乎苦行 僧般苛 童孝贤 ;
心目中女性的楷模是伍宝笙, 真爱的女神
刻, 在同学眼里他像棵大树, 好像永远不会倒下 ; 却是蔺燕梅 。小童长大了就是余孟勤, 蔺燕梅则
在老师们眼里, 他就像一个学弟, 求学的路上跟随 是伍宝笙的另一个自我 。
着兄长们, 默默地追赶 。在抗战慰问团, 他日夜操 这也是传统知 识分子现实与 理想的完 美结
劳, 事必躬亲, 无论哪里, 只要有大余在, 什么都会 合, 入世则修齐治平, 出世则天人合一, 读书求乎
按部就班地进行, 只是别人并不知道, 每件事的背 学业精进, 恋爱顺其天性自然, 这也是鹿桥一生为
后他付出多少心血 。 同学们称他 “圣人 ”是因为 人为学的原则 。
大家发自内心认为大余无论是人格还是知识方面 三 、纯美的爱情故事
都堪称楷模, 如果说范宽湖是校园生活的文体明 《未央歌 》不是一部典型的爱情小说 。 鹿桥
星, 是少男少女的青春偶像, 那么余孟勤就是年轻 以纯净的笔致描写几个主人公的爱情瓜葛, 有意
学子们的引路人和导师 。 他的优越来自渊博的知 追求古典意境 。小说写到十三章以后, 每章都用
识和严格的自律, 他也是中国传统儒家知识分子 古诗词做标题, 语言也更加雅致精炼 。作者用典
的典型 。 雅的文风表现矜持的爱情, 避免了普通言情小说
54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 12月  

的甜腻和轻浮 。 富, 鞭策她完善和进步, 惟独忽略了欣赏 、体贴 、温


《未央歌 》出色地表现了青年男女的初恋, 用 柔和激情 。 他太习惯于同学们的崇拜和顺从, 习
最细腻的笔法描写青春年华中最柔软 、圣洁的感 惯于老师们的信赖与肯定, 他的学生领袖身份让
情 。少男少女仔细咀嚼着爱人说过的每个字眼, 他在爱情方面显得生硬和拘谨, 蔺燕梅也如大家
捕捉着对方脸上细微的变化, 为了一句话可以发 一样被余的偶像光环照晕了, 只要能在他身边, 听
出惊天动地的盟 誓, 也能伴随死去活来 的痛苦 。 他的教诲甚至呵斥也感到荣幸和满足 。燕梅总感
年轻人在爱情中试探着 、矛盾着 、煎熬着, 那样的 到自己懂得太少, 配不上大余, 总担心他嫌自己浅
敏感与纯真是当代人久违了的奢侈感受 。 《未央 薄, 一直努力地按照大余的标准去改变自己迎合
歌 》就像一股清 泉, 荡涤着人们在爱情中 的肉欲 对方 。 蔺燕梅完全迷失在大余的阴影里, 但这一
和功利, 净化了爱情的品质, 小说的感情节奏让读 切的努力仍然没有给他们带来爱情的甜蜜, 相反,
者一步一个期待, 一章一个惊喜, 感情的发展脉络 蔺越努力, 大余越变本加厉地苛求她, 蔺燕梅终于
带着一股天然的纯洁, 没有一丝一毫的污染, 那份 支持不住逃走了 。
带点青涩 、矜持的爱情, 是人生中最稀有的体验, 童孝贤与蔺燕梅的爱情可以说是在不知不觉
这份情感只有配上了鹿桥那梦幻如诗的笔法, 才 中萌生的, 小童是小说中最自然最聪明的男生, 出
不会显得矫情与做作 。 场的时候只有十九岁, 在大家眼里他就是一个大
《未央歌 》的爱情描写 很少涉及男女 主人公 孩子, 他真诚重友情, 纯洁无私念, 而且非常顽皮
的亲昵举动, 作者在这方面可谓是惜墨如金, 整部 诙谐 。 对小童来说, 男女同学都一样, 他与人交往
作品关于爱情场面的描写只有两个亲吻, 但是这 没什么性别上的障碍和拘束, 正因如此, 他总能以
两个吻, 却决定了两位女主人公一生的命运 。 一颗公正透明的心来帮助蔺燕梅排解烦恼, 在无
一是旅行途中范宽湖对蔺燕梅表白爱情时, 数个不知不觉的瞬间 、长期敞开心扉的交往 、完全
蔺燕梅却正在梦中如痴如醉地与自己一直仰慕的 不设防的相互信任中, 蔺燕梅找到了自己的真爱 。
余孟勤缠绵, 当蔺燕梅醒来后羞愧万分, 吻她的范 当小童愤愤地说宁愿燕梅变成一个暴君也不想看
宽湖也感到十分迷惑, 他以为女孩子的羞涩使蔺 到她变成爱情的奴隶时, 她猛然醒悟, 自己苦苦追
燕梅故意装睡, 但是亲吻的感觉却是那么真实和 随的大余只是一个象征, 是自己不服输的倔强性
甜蜜, 这个吻对于女主人公蔺燕梅来说, 却成了一 格和求知欲, 还有周围人约定俗成的舆论以及自
个惊吓, 她觉得自己梦中错吻了范宽湖是对自己 己的心理暗示, 造成了爱情的错觉 。当她埋头于
心上人余孟勤的背叛 。 长期以来, 全校师生所有 大余给她开列的书单, 不顾一切地读书, 希望自己
的好朋友甚至他们自己都认为是一对情侣, 大学 能跟得上这个 “圣人 ”的步伐时, 已经有旁观者为
校园里常常可以看见她和大余, “男一号 ”和 “女 她深深地惋惜甚至愤怒了 。那时的蔺燕梅狂热地
一号 ”, 老师同 学无不 认为 他们是 幸福 的一 对 。 想证明自己不是一个花瓶, 她要做渊博 、理性的学
但是, 别号 “圣人 ”的余孟勤在蔺燕梅面前一直扮 者, 然而, 在这样的爱情竞争中, 蔺燕梅渐渐少了
演的却是兄长和导师的角色, 余孟勤以自己的生 笑容与歌声, 当她对好友小童倾诉内心的痛苦时,
活方式刻意影响着蔺燕梅, 他们如饥似渴地读书, 她发现, 在小童面前, 一切的烦恼都能烟消云散,
不停地追问思考, 苛刻地要求自己不虚荣 、不懈 小童就像一个精灵能够深入人心的最深处, 让人
怠 、不伪善 。 大余不能容忍平庸, 他认定自己的女 温暖而放松 。
友也必须是杰出的, 智慧的, 渊博的 。 蔺燕梅的美 小说最后, 伍宝笙与大余终成眷属, 这个结局
丽是大家公认的, 她是全校师生心目中的女神, 她 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伍宝笙一直在努力
赢得了每个人的尊敬和爱慕, 却阻碍了余孟勤的 促成两位好友的姻缘, 可是当他看到大余和蔺燕
爱 。他要的完美, 是蔺燕梅知识的丰富和人格的 梅最终走不到一起时, 她出于多年的友情和潜意
独立, 他想当然地认为林燕梅是属于自己身边的 识里对大余的敬重, 对大余的痛苦给予了最贴切
玫瑰, 他 需要不断地浇灌和引导, 帮助她成长丰 的安慰, 她写信给大余想尽量减轻他因失恋带来
 第 27卷第 4期   郭  丽 :“无一字不悦目, 无一句不赏心 ” 55

的痛苦, 字里行间对大余的理解与爱慕却不由自 们曾遗憾大余和燕梅的爱情没有成功, 因为他不


主地跃上纸面 。大余惊喜地发现, 自己的知音就 懂得燕梅真正的可爱之处, 他的爱让蔺燕梅感到
是伍宝笙, 伍宝笙就像一尊观音菩萨, 默默地帮助 压抑和害怕, 伍宝笙却能让余孟勤温柔起来 。 伍
蔺燕梅, 像母亲一样呵护着她 。 而对大余, 伍宝笙 宝笙是个贤德聪慧的姑娘, 据说这个人物的原型
就是一个无私的姐姐, 任何时候都坚定地站在弟 是作者十分敬重的一位学姐 。 伍宝笙在小说里始
弟身后, 支持他, 鼓励他 。 有人说伍宝笙有点薛宝 终是一位善良 、宽厚的大姐姐, 她为人处世太完
钗的气质, 但是更多了几分慈悲和勇敢 。 蔺燕梅 美, 老师们称赞她, 朋友们信赖她, 在蔺燕梅面前
是艺术之神, 她要超尘脱俗的爱情, 伍宝笙是智慧 甚至扮演了母亲的角色, 伍宝笙的心胸和气度足
女神, 她要稳妥成熟的爱情, 大余和伍宝笙在湖边 以 让高傲 的余孟 勤平 息他过 于理想 化的急 躁 。
的亲吻, 是开始也是结局, 是归宿也是升华 。 《未央歌 》的爱情篇章是作者无 心插柳的意外收
《未央歌 》中两对恋人 的感情变化都 经历了 获, 如果全篇抽去了这两对关键人物的爱情故事,
被 “唤醒 ”的一刻, 小说的爱情篇幅很少, 但是爱 小说就会黯然失色 。
的氛围很浓, 作者赋予主人公美轮美奂的光彩, 一 四 、不解的 “西南联大情结 ”
群可爱的年轻人在美妙的时刻演奏着人生美丽的 大陆读者从汪曾祺和宗璞的作品中了解了许
乐章 。 虽然作者一再强调这不是一部爱情小说, 多西南联大师生的生活情景, 西南联大给中国现
但是爱情却是这部小说的灵魂, 小说文笔极尽华 代教育史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话 。联大在滇八
美却无脂粉气, 语言典雅高贵却无假道学 。 大余 年, 培养了八千多名学生, 师生中有许多声名赫赫
对蔺燕梅爱情的失败, 在于他的不解风情, 对于蔺 的人物 :
陈寅恪 、胡适 、钱钟书 、冯友兰 、金岳林 、闻
燕梅这样一个美丽的女孩, 只用书本去爱她简直 一多 、王力 、沈从文 、杨振宁 、李政道 、邓稼先等, 这
等于犯罪, 教授们批评大余的刻板和极端, 朋友们 些名字一个个如星辰闪 耀在中华民族历 史的天
惋惜燕梅的委屈和盲从, 大家眼看着在爱情中, 鲜 空 。学术界至今对西南联大的校风校友还怀着崇
艳的玫瑰慢慢凋谢, 这是违背自然和人性的 。 小 拜的心理, 很多人心目中都有一个深深的联大情
说强烈地传达出作者对爱情与人生的认识, 那就 结 。那时有无数青年学子和学术精英都汇集在昆
是懂得 。小童懂得蔺燕梅的多愁善感, 所以他首 明, 老师们来自五湖四海, 他们的学术造诣和成就
先做一个忠实的听众, 让燕梅透明地倾诉 ;
伍宝笙 至今令人敬仰 。他们学贯中西, 在各个领域都是
懂得余孟勤的君子气, 所以他们能惺惺相惜 ;
学生 出类拔萃的, 在学问 、热情 、修养各方面都给大学
们懂得老师的良苦用心, 所以课堂上如饥似渴, 上 生做出了榜样 。 《未 央歌 》里多 处写到老师跟学
前线奋不顾身 ;
老师们懂得学生沸腾的激情和脆 生一起做实验 、探讨问题 、出资 帮助学生出版著
弱的心灵, 所以谨慎引导, 细心关照 ;
云南民众懂 作, 学生假期帮老师抄书 、师生一起打桥牌 、听音
得学生求学的艰难, 学生所到之处, 无论是茶馆还 乐, 彼此亲密无间 。联大的学生对老师的敬重与
是饭店, 一律热诚款待, 看不出半点市侩气 。 崇拜, 一直延续到现在 。 当年联大的一些老师和
《未央歌 》里的爱情场面虽然不多, 但是作者 学生有的到了台湾, 也有的到了欧美, 就像作者一
传达的爱情观却并不幼稚, 真正的爱情虽然是排 样, 西南联大是他们人生中美好的一段, 也是他们
斥功利的, 但却不是盲目的, 更不是强加于人的 。 在大陆最后的记忆 。 《未央歌 》在台湾掀起的一
爱必须是心与心的相通, 蔺燕梅没有爱上风度翩 浪高过一浪的热潮, 与作品的艺术美感有关, 也与
翩 、多才多艺的范宽湖, 曾以为爱上博学坚定的余 作者本人与台湾的渊源以及作者的学术影响力有
孟勤, 但最终爱上了聪明快乐的童孝贤, 这里面有 关, 更与西南联大这 个传奇有关 。 这 本 “青春之
很深的寓意, 即人的天性不可扭曲违背, 人的爱情 歌 ”, 保留了台湾一代人离开大陆前最刻 骨铭心
需要在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时候自然产生, 无论 的一段记忆, 虽然战争的残酷没有直接表现在作
是外貌的般配, 还是学识的相通, 或者是家境的相 品的正面描写中, 但是人们不会忽略这个社会大
近, 都不足以构成爱情的先决条件 。老师和朋友 背景, 正因为如此, 西南联大这部青春物语才更显
56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 12月  

得珍贵, 像彗星划过夜空, 那种美丽给人的感觉是 能和小说纯美的意境, 让年轻的读者望眼欲穿, 如


不可复制的, 因为他们离开了大陆, 曾经的美丽瞬 痴如醉, 这份偏爱是不由分说的 。 《未央歌 》是作
间被作者定格 、放大, 就像白先勇的小说不断地出 者的处女作, 也是他唯一的长篇小说, 这部小说记
现夜上海的场景一样, 鹿桥心中的祖国大陆就是 录了一代人青春期的欢乐, 也演奏了一部中国现
昆明, 他的青春就是西南联大 。 代大学华丽的乐章 。
鹿桥对自己的处女作一直非常珍惜, 他不允
许拍成电影, 他不认为电影能传达原作的氛围, 他 参考文献 :
也不愿意把 《未央歌 》翻译成英文, 他怕失去中文 [ 1] 司 马 长 风 .中 国 新 文 学 史 [ M] .香 港 :昭 明 出 版

典雅的韵味, 中文小说是浸透了汉语汉字笔墨之 社, 1978.


[ 2] 鹿桥 .
未央歌 [ M] 台湾 :
商务印书馆, 1969.
香的画卷, 他甚 至不 同 意出 版 简 体字 的 《未 央
[ 3] 鹿桥 .
再版致 未央歌 读者 [ A] .
未央 歌 [ M] .
安徽 :

歌 》, 因为他怕改变小说的整 体美 。 小说 的每个
山书社, 2008.
笔画和标点, 在作者看来都是 《未央歌 》里的一草
[ 4] 何 兆武 .小说 不 是历 史 [ EB/OL] .h
ttp:/ /www.t
ieb
a.
一木, 一砖一瓦 。对 老一辈人来说, 读 《未央歌 》 ba
idu.
com/f
? Kz=791451560, 2008 -1 -10.
是寻梦是怀旧, 那种共鸣是不加考证的 ;
对年轻人 [ 5] 宋遂良 .
我读未央歌 .
[ EB/OL] .h
ttp:/ /www.x
iao
shu
o.
来说, 《未央歌 》又是一座海市蜃楼, 因为岁月的 c
om 2008 -1 -17.
隔阂, 因为空间的距离, 也因为作者杰出的语言才

Wor
dsAg
ree
abl
etoEyes
, Se
nte
ncesPlea
singt
oHe
art
s:ARe
vie
w
ofTheUnceas
ingSong

GUOLi
( Sc
hoo
lofL
ite
rat
ure
, J
our
nal
is
m& Co
mmu
nic
ati
on, Oc
eanUn
ive
rsi
tyo
fCh
ina
, Qi
ngd
ao266071, Sh
and
ong)

Abst
rac
t:TheUnce
asi
ngSongb
yLuQia
ohasb
eaut
if
ulnar
rat
i
vea ndwor
din
g.F o
rhal
facen
tur
y, i
thas
i
nfl
uen
cedChi
nes
erea
dersgre
atl
y.I
tsp
loti
sro
mant
ic
, wor
din
gc la
ssic
, a
ndf ul
lofyo
uthf
uls
pir
it.Fr
om
y
out
h' sp
ers
pec
ti
ve
, b
yde
scr
ibi
ngt
hea
cad
emi
cli
fe
, f
ri
end
shi
pandl
oveo
fth
ete
ach
ersa
nds
tud
ent
s
, i
t
s
howst
hed
ive
rsi
f
iedl
if
eofS
out
hwe
stUn
ionUn
ive
rsi
t
yinAn
ti-J
apa
nes
eWa
rer
aan
dthe
irp
osi
ti
vea
tt
it
udet
o-
war
dsli
fe.Ev
ent
oda
y, wi
t
hau
tho
r' su
niq
uee
xpe
rie
ncea
sab
ack
gro
und
, i
tiss
ti
llt
heBi
bleo
fca
mpu
sli
fe
l
it
era
tur
e.
Ke
ywo
rds
:Th
eUn
ceas
ingS
ong
;An
ti-J
apa
nes
eWa
rer
a;S
out
hwe
stUn
ionUn
ive
rsi
ty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