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聖士提反書院

2021-2022 年度 中三級 中國語文 單元四、八 閱讀能力 工作紙

班別/組別: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 日期:_______________

甚麼是議論?
提出主張、意見或道理,用意在於游說他人,令人信服。
要把道理或自己的觀點說得清楚明白,令人信服,就得講究議論的技巧。
一般來說,議論由三個要素組成:

論點︰ 提出的觀點或主張 。
論據︰ ⽤來證明和⽀持論的理由和根據 。
論證︰ 透過論據推理出結果的過程 。

以上合稱為「議論三要素」。

說明與議論的分別
說明只講出道理說明事與物,令人明白即達成任務,但議論的任務更多,要令人明白之餘,
更需要有個人的立場和意見,並需要有根有據,推論準確成立,令人信服。
下面是一個例子:

說明 議論
乘坐港鐵比巴士快捷方便,二 港鐵並非最理想的交通工具, 論點

十分鐘便可以到達銅鑼灣。首 車費已經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論據︰生活事

先乘荃灣線由太子到金鐘站, 乘坐港鐵由太子到銅鑼灣需要 例(車費)

再過到二號月台轉乘港島線往 十五元,但巴士只需九元,足

柴灣方向,兩個站就可到達。 以證明港鐵比巴士並非有完全 論證

的優勢。

甚麼是論點?
個人意見之發表、觀點、主張,我們統稱為論點。以下將會舉一些例子作解釋。
主題 論點(即主張、觀點)
1 關於基本法第廿三條立法 把基本法第廿三條立法,會影響香港的民主發展,所以不應貿然
為廿三條立法。
2 關於過量進食 長期過量進食會令消化不良,故我們不應過量進食。
3 關於過度減肥瘦身 減肥需要適量,不適當瘦身會適得其反,因此我們不贊成過度減
肥瘦身。
4 關於沉迷電腦 過分沉迷電腦會影響視力,甚至會危害性命,故我們不支持沉迷
電腦。

1
立論方法
立論的方法有很多種,如下︰
方法 解釋 示例
開始的時候提出定義(界題)
, 運用視聽資訊學習能加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引
1﹒開宗明義 於文章首段,甚至首句便亮出 發無窮的動機,那甚麼是視聽資訊呢?根據
全文論點。 「……」的解釋,視聽資訊是泛指……
重申一次已提及的論點,再詳 剛才提及過吸煙會致癌,在此再詳加申述當中
2﹒加強申述
細深入討論 原因……
又稱正反立論,以事物的相互 面對人生難關,我們應接受現實,積極面對,
3﹒正反對比
比照來證明論點 迎難而上;相反,逃避現實並不能改變實況。
4﹒針鋒相對 又稱駁論 「一分耕耘」
,難道真的就有「一分收穫」嗎?
人生甚麼事最苦呢?貧嗎?不是。失意嗎?不
是。老嗎?死嗎?都不是。我說人生最苦的事,
5﹒巧用句式 引用特別的句式帶出論點
就是身上背著一種未了的責任。
(梁啟超《最苦與最樂》)

立論必須注意的事項:
1﹒要明確,不應含糊其詞。
2﹒要深刻,切勿浮於一般。
3﹒要獨到,避免人云亦云。

甚麼是論據?
提出見解和主張的理由和依據,也就是用以證明論點的材料,而且必須符合「針對論點」
、「真
實可靠」和「具體明白」的三項要求。
論據分兩類,一是事實論據,就是用典型的人和事作論據;另一是理論論據,即那些經實踐
證明的理論或古今中外著名人物的言論。

2
論據類型
以下論據屬哪一類型?請在適當方格內打「」。
論點 人類是有善心的
論據
1 2 3 4 5
假設有人在路 根據中文大學 於屯門公路一 孟子曾經說 德蘭修女多年
上暈倒,必定 人文科學院調 次車禍中,一 過,沒有善心 以來到訪各
會有路人施以 查所得,香港 名途徑的路人 的人,不可稱 國,拯救與慰
援手。 擁有百分之八 奮不顧身地搶 之為人類,因 問災民,後來
十以上的人士 救傷者。 為這是連禽獸 更得到諾貝爾
捐款救災。 也不如的。 和平獎。
人物事跡(史例)  
假設事件(設例) 
言證(語例) 
生活事例(事例) 

甚麼是論證?
這是對論據作分析的階段,令論點更具說服力。

論證時應注意的地方
1﹒要實事求事,不可誇張失實
2﹒要合乎邏輯,切勿違背事理
3﹒要分析事例,避免盲目堆砌

例子
主題︰將學校設施翻新的意見
論點 論據 論證
贊成將本校設施翻 根據本校學生會所發出的問卷 由此可見,許多學生同意將學校翻
新,能夠增加同學對學 調查顯示,有百分之九十五學生 新,他們普遍認為翻新除了對學校的
校的歸屬感。 同意將校園設施翻新,當中有百 外觀有所改善以外,翻新亦令同學更
分之九十學生同意翻新後,可令 喜歡回校享用籃球場、飲水器等設
同學更喜歡回校。 施,由此增加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
(透過調查數據加以引伸論證)

3
論證方法
類型 解釋 例子
政府應禁絕網吧經營,(論點)
現時網吧造成社會風氣敗壞,昨日的新聞就是一個
以典型、熟悉和具代表性的事
1﹒舉例論證 好例子,十二名十四至十六歲女童,就透過網吧賣
例作為論據,用以證明論點。
淫,被判入女童院感化,(論據)可見網吧造成風氣
敗壞的程度……(論證)
又稱為「引證法」,即是引用 每個人都有自己才能,(論點)李白說:「天生我材
受廣泛認同的古語、諺語、俗 必有用。」
(論據)可見每個人都有其用處,我們不
語等,以及古今中外在某個範 能驕傲自大,也不應妄自菲薄。(論證)
2. 引用論證
疇有成就的人對於相關範疇
的言論、意見等,作為論據來
證明論點的方法。
孩子各有特點,我們要因材施教教育孩子,
(論點)
教導孩子不能像工廠生產貨品,要每件成品都符合
運用喻體去證明抽象、深奧的
3﹒比喻論證 指定規格;相反,教孩子要像花農栽花,根據花的
論點。
特點去栽種。
(論據)由此可見,我們要根據孩子的
特點去栽培小孩成長。(論證)
參加越多課外活,同學的成績越差。(論點)
通過比較兩種對立的事物,突
數據顯示,參加課外活動越多,學業成績越倒退;
4﹒對比論證 出事物間的異同,從而證明論
相反,只參加一項課外活動的同學,成績越是名列
點。
前茅,
(論據)所以課外活動確會影響學業。(論證)
例如我們要說明人人都應努力學習(「果」、論點),
即通過分析事理的因果關係 可以指出學習能提升能力、增長知識(「因」
、論據)。
5. 因果論證
來證明論點。 正因為「學習能夠提升能力、增長知識」,所以「人
人都應努力學習」這個論點是正確的。
又稱為「類比法」,即利用事 地球上有空氣和水,人類可以生存,天文學家發現,
物之間性質相同或相似的特 火星上也有空氣和水,因此火星可能也有人類。
6. 類比論證
點,從已知的一事推知或證明 →在此作者推論出火星也有可能有類。
另一事。
……剛才已經舉出三大國家作為論據──西班牙、
美國、英國都不主張增加煙稅,因為加煙稅後反而
從許多個別事物的分析、研究 導致稅收減少、市民權利也被進一步剝奪,造成社
7﹒歸納論證
中,歸納出一個共同的結論。 會不滿,那香港為甚麼仍要一意孤行?
→從西班牙、美國、英國都不主張增加煙稅的原因,
歸納出香港也不應該加稅。
以一般原則為大前提,然後提 大前提:人總有弱點。(基本原則)
8.演繹論證 出適用於這原則的個別例子 小前提:天才也是人。(適用於此原則的個別例子)
或情況,再對該例子下結論。 結論:天才也有弱點。(對個別例子下判斷)
4
議論文的安排方法
第一種是「總分總式」,作者首先揭示文章的主題(總論),然後逐段分述(分論),最後
作出總結(結論)。

總 揭示文章的主題:學生不應該穿便服回校上學(總論)←指出自己的立場
分段論述:
分 ﹝新段﹞分論點一(穿便服上學使同學不能夠專心學習):[舉例論證]
﹝新段﹞分論點二(穿便服上學使同學之間比較心態增重):[對比論證]
﹝新段﹞分論點三(穿便服上學提升學生的虛榮心):[引用論證]
總 總結:重申論點。

第二種是「分總式」,作者一開始便分述各種論點和論據,到最後才加以總結,揭示這篇文
章的中心論點。
分段論述:
分 ﹝新段﹞分論點一(穿便服上學使同學不能夠專心學習):[舉例論證]
﹝新段﹞分論點二(穿便服上學增加同學之間的比較心態):[對比論證]
﹝新段﹞分論點三(穿便服上學提升學生的虛榮心):[引用論證]
總 總結:重申論點(中心論點):學生不應該穿便服回校上學。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