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第27卷第1期 兵 工 学 报 VoI.27 No.1

2 0 0 6年1月 ACTA AR^ⅡA MENTARII Jan. 2006

高功率密度柴油机轴承设计问题仿真分析
刘剑。张卫正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北京100081)

摘要:高功率密度柴油机是适应军用动力不断强化的要求而发展的,其超常的强化设计对发
动机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高功率密度(HPD)柴油机(升功率PI.≈100 kW/L)性能进行了
虚拟仿真,并利用仿真结果计算了轴承载荷。通过分析高比压、高转速以及高温等因素对HPD柴
油机连杆大头轴承润滑性能的影响规律,提出了设计高升功率柴油机的连杆大头轴承过程中需要
解决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动力机械工程;高功率密度柴油机;连杆大头轴承;有限体积法;仿真
中图分类号:TK42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1093(2006)01—0005—05

Analysis of Bearing Design for HPD Diesel Engine

LIU Jian,ZHANG Wei—zheng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Vehicular Engineering,Be幻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Be妇ing 100081,China)

Abstract:High Power Density(HPD)diesel engines are developed for military use,which PL should

be up to 100 kW/L.The special design needs higher reliability of the engine. In this paper, the per—

formance of HPD engine was simulated, and the bearing 10ad was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simulation

result.Through analyzing the influences of high specific pressure, high rotating speed and high tem—

perature on 1ubrication performance of con—rod big end bearing, the key problem needed to be solved in

this bearing design was proposed.

Key words:power mechanical engineering;HPD diesel engine;con—rod big end bea“ng;FVM;simu一


1atjnn

随着军用柴油机的不断强化,它的升功率在逐
1 HPD MT890系列柴油机的特点
步提高。为了适应新型作战平台的需要,德国
MTU公司开发了小缸径超高功率密度(HPD) 1)升功率高:柴油机升功率高达92 kw/L,其
MT890系列柴油机,其升功率接近100 kW/L…,大 12V890机型输出功率达到了1 103 kw.

大高于国内高功率密度柴油机。由于HPD柴油机 2)转速高和缸径小:柴油机额定转速较常规柴
强化指标提高的幅度太大,国内相关的技术储备明 油机高,为4 250 r/min,其缸径、冲程分别为
显不足,尤其是在轴承方面,因此预知HPD柴油机 109 mm、107 mm.

轴承设计的难点问题,对今后设计HPD柴油机意义 3)平均有效压力高:柴油机平均有效压力达到
重大。本文借助相关发动机以及轴承设计软件,对 了2.6 MPa,最高燃烧压力大于20 MPa.
该类HPD柴油机轴承(以连杆大头轴承为例)工作 4)喷油压力高:柴油机采用高压共轨喷油系统,
状况,有关参数影响规律以及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问 其喷射压力高达180 MPa.
题进行了计算,为开展HPD柴油机轴承系统研究提 5)集成度高:该柴油机单位体积功率为1 200~

供技术支持。 1 300 kW/m3,采用集成化设计,整体尺寸大大缩小。

收稿日期:2005—04—15
 万方数据
6 兵 工 学 报 第27卷

其12V890柴油机较其相同功率的MT883Ka-501
3高功率密度柴油机轴承设计的仿真实现
柴油机相比,整机质量和体积均减少约50%[1|.同
时为了实现高紧凑性,实现了机体与附件的集成。 3.1对轴承承载和润滑的要求
高功率密度柴油机气体爆发压力增加较多,势
2 高功率密度柴油机设计的仿真实现
必大大增加轴承的负荷;高转速导致轴承惯性负荷
要设计升功率PI,=100 kw/L柴油机,同时使 增大,将减少油膜厚度,对轴承润滑不利;另外,高紧
热负荷及机械负荷不超过当前技术水平所能达到的 凑型的结构设计,将减少轴承承载面积,使润滑条件
上限,切实可行的措施是采用高速小缸径柴油机,而 恶化。
且提高转速的同时要相应降低冲程。 3.2仿真实现方案
该类高功率密度发动机是全新设计,目前还没 连杆大头轴承相对主轴承而言,承受更大载荷,
有类似的机型能够达到这样高的功率密度,没有机 而且供油条件相对较差,因此本文以连杆大头轴承
型可以对比参考,但可以通过应用仿真软件模拟其 为例,来考察高功率密度柴油机轴承润滑性能。仿
性能参数,虚拟出一台样机。应用的仿真软件是奥 真实现方案如图1所示。
地利AVL公司的Boost.具体步骤是,以一台缸径
Boost设计I 计算得到燃
100 mm、转速2 500 r/min的柴油机为调整的原形 HPD柴油机1 烧爆发压力

机,通过修改转速和冲程等参数(如将原机的转速调 ’

应用orbit ..........!
计算得到 【.一
整到4 500 r/min,循环供油量由100 g增加到130 g,
计算轴承性能 轴承负荷
冲程和连杆长度适当减小等),得到调整机型,如表
1所示。调整机型部分参数不合理,例如过量空气 图1仿真方栗示意图
simulation scheme
系数偏小,但仅仅为轴承计算提供负荷参数,重点考 Fig.1

察最大爆发压力等,可以通过增大增压压比,减小压 3.3轴承计算原理
比来调整,而此时爆发压力变化不大。
轴承仿真软件Orbit采用的是有限体积法
表1 高升功率柴油机仿真调整结果 (FVM)计算原理,该原理是基于离散润滑区域,考
Tab.1 ParameterS of modified HPD engine
虑控制体积内质量守恒来求解雷诺方程:

m。=(m。)。+(m。)。, (1)

(m。)。=lD。号l口i一1,j^i一1,J(1一gi—l,J)+

gi一1,J矗i一1,J+璺学(矗i,j一^i一1,j)l,(2)
(mA=[0.5(k川¨铂-】)]3躲。
[龃止—喘丛趔].(3)
L △口

户i,j=户。+卢(口i,j一1),ai,j≥1(充油区);(4)
J‘ 、。7

户i,j=户。+卢(ai,j一1),ai。j<1(穴蚀区).(5)
式中:m。为周向质量流量;(m。)。为周向Couette
流质量流量;(优。)。为周向Poiseuille流质量流量;

口f,j为节点充油度数;gi,,为节点开关数(充油区为

1,穴蚀区为0);^i,,为节点油膜厚度;九,为节点油
膜压力。

等+孥=掣,
改写雷诺方程为质量守恒条件下的二维方程:

az’az af
’ ㈤
…7

式中m。为轴向质量流量。

 万方数据
第1期 高功率密度柴油机轴承设计问题仿真分析 7

将润滑区域划分网格,应用有限差分算法求解, 于机油温度升高,润滑油粘度下降,导致泄油量反而
得到轴承油膜厚度分布和油膜压力分布结果。 增加。

轴承功率损失由液力润滑功率损失(7)式和边 对于正常工作时最小油膜厚度的判据,本文采

界润滑功率损失(8)式两部分组成: 用文献[3]的判别条件,即

H。i。≥[H。i。]=2×(R:j+Rzb)【3 J, (10)
j A等矿dA+j A斧伽2dA+

Lh,a
式中Ri和R。b分别是轴颈和轴瓦的微观不平度十

,A羔㈦2卅,A茜㈡2∽㈩ 点高度。

该计算设置R。i和R:b分别为0.2弘m,因此许用
L bdy=I cfP。。p(口2+硼2)1/2dA. (8) 的最小油膜厚度为0.8肚m.
轴承宽度受发动机紧凑结构的限制不能太宽。

△丁:啦掣,
机油温升
对于军用柴油机而言,为实现紧凑缸心距,有时采用
(9)
lDL/pV 大直径的主轴颈和薄曲柄,以薄曲柄保证必须的轴
式中:c,为摩擦系数;u为周向流动速度;锄为轴向 承宽度,以轴颈重叠度弥补薄曲柄对曲轴疲劳强度
流动速度;Q为平均机油流量。 的削弱【4|。如英国RolIs Royce CVl2TCA柴油机,

3.4高功率密度柴油机连杆大头轴承性能计算结 轴颈直径dj=1.08D(D为气缸直径),曲柄臂厚度

果 ^仅为0.107D.为了使发动机尽量紧凑,新型高功

为了使计算不至于过于复杂,在轴承计算中作 率密度发动机将采用较大主轴颈和曲柄销长度,较

如下假设:轴颈和轴承都是刚性,不考虑变形,另外 小的曲柄臂厚度结构,以保证轴承有足够的承载面
轴颈和轴承中心线平行,不考虑偏心。 积。正常V型柴油机其相对曲柄销长度z。/D在
3.4.1 高气体爆发压力对轴承性能的计算 0.5~0.7之间;相对主轴颈长度z;/D在0.3~0.45

由Boost仿真结果,得到气体爆发压力曲线,其 之间。考虑曲柄销长度取较大值0.68D,除去轴颈

最大气体爆发压力为217 MPa,这么大的爆发压力 圆角并且考虑轴承最小油膜厚度在0.8肚m以上等

作用下,对轴瓦的材料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是机 因素,该高功率密度发动机并列连杆轴承宽度取

械强度。而对于轴瓦机械强度,一般是考察轴承比 27~30 mm之间,从尽量改善轴承承载入手,本文取

压值。在负荷确定的条件下,轴瓦宽度和轴颈直径 宽度为30 mm.

共同决定了轴承的比压值。轴瓦宽度对轴承润滑影 对于高功率密度发动机,高气体爆发压力将带
响很大,油膜压力与轴瓦宽度的三次方成正比[21。 来轴承高负荷,进而造成轴承功率损耗增加,减小轴

本文考虑了额定转速工况下不同宽度对轴承润滑性 颈直径是减少轴承功率损耗的有效办法之一[5|。
能影响,其结果如图2所示。 本文考察了HPD柴油机工作在额定转速下,不同轴
颈直径对轴承润滑性能的影响,其结果如图3所示。
弱 17.2

1 5 19
如 17.0一
1 4
18
叠 16.8d l 3 ,

善 l 2 17 呼
16.6删 一
加 0 1 l
跫 16星
亭《水释瓣蚤 16.4是 1 O 删
” O 9 15是
16.2 亭芒水鞲瓣唇 裂
O 8
m 14
O7
轴承宽度/mm O6 13

图2额定转速下轴瓦宽度对轴承润滑性能的影响 ’

轴承宽厦/mm

Fig.2 Effect of axle bush width on bearing lubrication


图3轴颈直径对轴承润滑性能的影响示意图

Fig.3 Effect of neck diameter on bearing lubrication


图2表明:轴瓦宽度增加,最小油膜厚度H。i。

增加,最大油膜压力p。。。大大下降,将改善轴承的 随着轴颈直径增加,最小油膜厚度增加,润滑摩
润滑状况。而轴瓦宽度过小则会因增加边界摩擦损 擦功耗和泄油量也同步增加,但最大油膜压力下降,
失,其功率损失不降反升,而在较大轴承宽度时,由 显示轴承直径增加,将有利于轴承润滑性能的改善。
 万方数据
8 兵 工 学 报 第27卷

并且轴承直径增加,也有利于减少比压,增加曲轴刚 机油对温度非常敏感,温度升高,粘度下降比较
度以承受更高的气体负荷。 明显。为了考察温度影响,以SAEl5W/40润滑油

但为了拆装维修方便,连杆大头轴颈直径不宜 为例,假设不同进油温度,其计算结果如图4所示。

过大,一般在(0.65~O.80)D之间【6 J,而能够保证
2-4 O
连杆从气缸孔抽出的平切口连杆的曲柄销直径
2.2 8

d。≤0.73D(d。为连杆轴颈直径),考虑尽量选择具 ≥2.O
6 p

掌1.8 蛊 赵

有较强的单位轴承面积承载能力的平切口大头型 罨 赠
士K 1.6 2
| 暑11、o霹 是
式,取轴颈直径为73 mm,此时连杆大头需要采用4 m㈨啪m啪m
髯l-4 丸
O 丑

个螺栓、屈服拧紧的结构。其比压值为 器1.2 8
1.O

p=F。。;/d。L, (11) O.8 m啪∞
式中:F。。;为作用在轴承上的最大负荷(由轴承载荷
计算得到);L为轴承长度。 图4不同进油温度对轴承润滑性能的影响
经计算其比压值为103.9 MPa.其值已超过普 Fig.4 Effect of injected oil temperature on

通轴瓦材料极限。传统轴承材料承载能力和疲劳强 bearing 1ubrication

度将不能满足要求,必须改进或开发新的轴承合金
材料。 由图4可知,进油温度较大影响了轴承的润滑
性能,尤其是最小油膜厚度。进油温度较高如温度
3.4.2高转速对轴承润滑性能的影响
相对汽油机,柴油机转速不高,转速导致的惯性 为130℃时,轴承最小油膜厚度为0.6弘m,将使轴
承处于混合润滑状况,且其出油温度为160℃,将较
力对轴承润滑性能影响不大。但高功率密度柴油机
大影响轴瓦材料的高温性能以及润滑油的高温性能
额定转速很高,惯性力的影响不能忽略。为了考察
(如抗氧化性和热稳定性)。结合最小油膜厚度
它的影响,固定载荷、供油压力和进油温度等条件,
(≤0.8Ⅱm)和出油温度(≤150℃)的限制,进油温
改变发动机转速,作热平衡计算,其结果如表2所
示。 度需要得到控制,其值应该在110℃以下,否则不能
形成正常的液体动力润滑。
表2不同转速下轴承润滑性能结果
Lub“cation 0f bea“ng under different rotation speeds
Tab.2
4实现高升功率柴油机的技术难点分析
转速/ 户一/H。。/润滑功率泄油量/供油压温升/出油温
结合以上分析结果,实现高功率密度柴油机轴
(r・min一1)MPa "m 损失/kw(mL・s一1)力/MPa ℃ 度/℃
承正常工作需要解决以下技术问题。
1 000 579 O.519 O.065 2.42 0.4 15.5 106
4.1高比压轴承设计技术
2 500 482 1.200 0.426 9.77 0.8 25.3 115
高功率密度柴油机整体体积的缩小,爆发压力
4 500 651 0.969 1.】60 】6.30 0.8 41.4 】3】
的增加,势必大大增加轴承的比压,而对轴承矛盾的

表2表明:在低转速时,随着转速增加,油膜旋 要求[嵌藏性、顺应性、抗咬合性(软)和机械强度
(硬)]又使轴承许用比压的提高难度很大。必须突
转效应增强,最小油膜厚度增大,最大油膜压力下
破相关技术及工艺(如采用PvD技术,利用蒸发镀
降,同时功率损耗和泄油量也随之增加;在高转速
时,惯性力导致的负荷对轴承润滑的影响占据优势, 膜或离子镀膜)既保证在高比压下轴承的承载,同时

最小油膜厚度反而减小,最大油膜压力增加;从结果 又要保证轴瓦材料有良好的顺应性和抗咬粘性等表

可知,额定转速时,惯性负荷的影响不能忽略,否则 面性能。

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4.2轴承高温润滑技术
由于高功率密度柴油机的高紧凑设计,润滑系
另外,当发动机工作在额定转速如4 500 r/min
时,轴承消耗的功率比较大,为1.16 kW,同时机油 统油温将偏高,而高温下的润滑易产生如下问题:高

温升也比较大,为41.4℃,出油温度达到131℃,接 温下油膜厚度变薄、油膜承载能力减弱、混合润滑摩

近很多轴瓦材料的温度极限,需要采用耐高温的轴 擦力增大、摩擦生热高,易产生抱轴等。对于轴承高

瓦材料。 温润滑技术的设计一方面要控制润滑系统的油温,

3.4.3机体高温的影响 不能太高,原则上应该低于110℃,一方面需要选用
 万方数据
第l期 高功率密度柴油机轴承设计问题仿真分析 9

粘温性能更好的润滑油,以及添加机油抗氧化剂等 ZHANG Yu—shen.High power density diesel engine and its key

technologies[J].Vehicle Engine,2004,(3):5.(inchinese)
措施,改善机油高温性能,增强高温下机油抗氧化能
[2] 徐兀.汽车发动机现代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力和抗热分解能力。
1995:156.

xu wu.Modem Design Automobile Engine[M].Be玎ing:


5结论
on

China Jiaotong Press,1995:156.(in Chinese)

1)在额定高转速时,惯性力负荷占据优势,导致 [3] 王晓力.计入表面形貌效应的内燃机主轴承热流体动力润滑

[D].北京:清华大学,1999:99.
最小油膜厚度相对减少,轴承润滑状况反而变差。
WANG Xiao・1i. Lubricating Analysis for Dynamic Load Joumal
高转速将较大的影响高功率密度柴油机大头轴承处
Bearing C0nsidering surface Roughness Effects[D].Be的ing:TS—
润滑状况。 inghua University,1999:99.(in Chinese)

2)轴瓦宽度和轴颈直径越大,泄油量减少,最小 [4]符锡候,杨杰民.车辆用柴油机总体设计[M].上海:上海交通

油膜厚度增加。但是轴瓦宽度受发动机紧凑结构限 大学出版社,1992:134.

FU xi—hou,YANG Jie_min.Integrated DesigIl Diesel for ve—


制,轴颈直径受拆装维修等限制。调整轴承宽径比 on

hicle[M].shanghai: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ess,1992:


以及轴承间隙的大小,以利于形成流体动力润滑。
134.(in ChineSe)
3)高温润滑将带来很多问题,相应的解决措施 [5] 王谦,高永平,施爱平,等.发动机曲轴主轴承润滑分析与节省
是选用粘温性能更好的润滑油,增强润滑油高温热 功率的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03,(7):19—21.

稳定性等。 WANG Qian,GA0 Yong—ping,SHI Ai—ping,et a1.Lubricatbn

analysis and power of the}Ⅱ’D crankshaft main


4)设计的连杆大头轴承能满足高功率密度柴油 savings engine

bearings[J].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机正常工作需要,但仍需要解决高比压轴承材料、润
Machinery,2003,(7):19—21.(inChinese)
滑系统加强散热等问题。 [6]史昭熙.柴油机设计手册:上册[M].北京:中国农业机械出版

社。1984:56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SHI Zhao—xi.Design Halldb00k on Engine DeSign:Previous Vol—

ume[M]. Be巧ing:China Agricultural Machine Press, 1984:


[1]张玉申.高功率密度柴油机及其关键技术[J].车用发动机,
561.(in Chinese)
2004,(3):5.

 万方数据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