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语文人本心理的基本涵义

人本主义心理学重视人的“自我实现”“情感”“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社会活动”“人际
关系”。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Maslow)和罗杰斯(Rogers)。人本主义提倡,不仅要看到
人是什么,而且也应看到人可以成为什么;不仅要看到人的表面和现状,也应当看到潜能。

一个人选择成为怎样的人主要是因个体对自身的看法、自身对周围世界的看法和整个社会
环境所造成的。人本学习理论中对人的本性持“性善论”,认为人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潜
能使人积极的、合理的和现实的去发挥人的潜能、超越现时的状态(人有求上的心理)。人本
学习理论认为人人皆有发展的内在潜能,而内在潜能的开发则被后天的社会环境、个人的自我
实现、人际和人类关系等影响。只要后天环境适当,个体就会自然的成长。

语文人本心理的主要理论
1 “自我实现” 的学习动机

在生活中,一切行动都是由动机引起的,人的行为是动机的满足。比如当你感觉到饥饿的时候,
你会想尽办法找到食物,这时候你行动的动机就起源于对食物的需求。马斯洛提出了“需求层
次理论”,该理论叙述了人在成长中 5 个等级需要,对于需要的满足就是人向上、行为的动机。

2 “学生中心” 的教育原则

人本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具有学习潜能,并具备“自我实现”的学习动机。之所以现在的学生的
学生不能这样做,是因为受到社会或学校的束缚。人本学习理论认为后天的环境中须打造“以
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教师不是教学生怎样学,而是提供学习手段,由学生自己决定怎样
学。

为了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人本心理学家提出了三个策略:
1. 学生自己决定学习内容和发动学习动机

自发的学习是最持久的,也是最深入的。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由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安排,教师
提供有用的知识和必要条件。
2. 学生自己掌握学习方法

对学生来说,他们知道的东西差不多,教师的重要任务是指导学生获得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
例如,教师教会学生如何利用关键词在网站上搜寻资料。
3. 学生自己评价

让学生对照自己上一次的学习情况,看一看自己学习得怎样,有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应该怎
样努力以求上进。教师不仅要经常和学生在一起制订学习计划,还要经常与学生讨论和决定评
价学习的标准,使学生掌握自我评价的方法。

3 感情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校园生活中很多时候会出现一种情况,教师教的课有点沉闷,但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的师
生关系却能使学生爱上学习,从而引导学生实现自己的潜能。在构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因素主要
有三个,简介如下:

1. 真诚(Realness)
师生之间应以诚相待,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坦率地显露出来,以促进学生获得真正的自我意识
和他人意识(即对他人的理解)。
2. 接受(Acceptance)

心理健康的人有一种接受能力和良好的情感,即使对他格格不入的人也能够接受。师生都应该
接受对方的情感和观点,教师说的,学生能接受;学生做的,教师能接受。
3. 理解(Understanding)

理解分两种:一种是“评价性理解”,如“我理解你的错误”中的理解;另一种是“移植性理
解”,不作定性评价,而只是表示同情、尊重和信任。”如果教师能真诚、接受、理解地对待
学生,会促使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语文人本心理对教学的启示
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基本需要
马斯洛将人类的需要由低到高概括为五个层次,最低也是最基本层上的是人的生理需要,
第二层是安全需要,第三层是爱与归属需要,最高一层是人的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同时
指出这一需求理论具有顺序性,即只有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了满足,才会激起更高层次的需要。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在提倡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如强调个人对社会和对他人的价值、个人对
社会的奉献精神等等,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要压抑较低层次的需要,否定合理的个人利益,因
此,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不理会或者忽视学生合理的低层次需要,甚至把学生对合理利益的
追求与教育相对立起来,这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修养,甚至会
导致与教育教学目的的背离。基于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充分尊重、肯定并满足
学生对合理的基本需要的追求,关心学生的身体、生活以及思想方面的状况,尊重学生通过合
理途径(如靠自己的双手劳动、智力付出等)获得物质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够与学生真正地实现互
动,并赢得学生的尊重与认可,从而充分体现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和情怀。与此同时,教师必
须明确教育的根本宗旨,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潜能的完善与发展,因此,必须满足学生的
合理需要。教师要通过正确的方式方法进行教育和引导,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合理需要以及如
何实现的途径,最终使学生获得能满足自己各种需要的能力,为自我的实现奠定基础,正可谓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注意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人本主义心理学始终强调以人为本,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才是
教学活动中的主角,教师只是充当指引者的角色,不能本末倒置。教育教学工作是做人的工作,
人是其各项工作的首要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这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首先认识到的问题,因此,在
教育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是人性的关怀,不管是文化知识的传授还是考试技能的训练,
都要将学生人格的培养放在第一位,即所谓“先教会做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
以发展的眼光去对待学生,不能戴有色眼镜,对于犯错误的学生要引导,不能过分指责,通过
正确引导与关怀,相信学生具有自我修正、自主自立,自我实现的潜能,真正做到尊重、理解
和相信学生,从而使学生能观察自身,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自我素质。要培养学生的创
造力,挖掘学生自我实现的潜力,不能将学生视为接受对象,教师一味地去灌输知识,而应该
切实履行“指导者“的角色,放手发动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当前社会很多“偏才” “怪才”
的出现正体现了学生通过自我潜能的开发实现了自我价值,而不是循规蹈矩完全按传统教学模
式去实现。学生的潜能通过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得到激发,,从而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这是
人本主义的体现,因此,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于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对于教学者来说,最
重要的是帮助和指导学生激发自我潜能。

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学生是具有学习潜能的自我实现者,而不是只受到教师支配的被
动接受者。学校及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将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
在《学习的自由》、《一种存在的方式》等著作中,有关于语文课程的论述,大概有以下几个
方面:

 教师是学生学习、发展的促进者
 鼓励学生独立地或者跟其他学生协作制定学习计划
 营造真诚、和谐、关怀和理解的学习氛围与环境
 课堂时间和上课形式的自由
 异质分组
 着眼于学习过程
 从做中学

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对学生真诚地尊重与关怀,既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同时又要统筹把握全局,在课堂
上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设置问题注意发散思维,不搞所谓的标准答案与统一答案,尽可能发挥
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注意小组学习的推动作用,多尝试小组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协作力与自主
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整个教学过程要有详细计划,每个环节做到心中有数,努力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
注意与学生教学相长,根据学生的反馈能做出恰当的调整。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把语文教学与心理学充分结合,充分理解学生这个接受主体,
真正实现与学生的平等互动,传授正确的思考与学习方法,有效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双向理解,
从而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当今社会心理学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以人为本的思想也在各行
各业大力宣传,越来越多的事实充分证明以人为本理念更适应教育教学工作。以人为本、以学
生为本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实质所在,尊重、理解、信任学生对于学生自身潜能的激发、学生
自我价值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对于一线语文教育工作者来说,充分重视人本主义心理学对教
学活动的启示与借鉴作用,努力探索高效的语文教学模式,既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要求,也
是提升自己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 人本主义的理论体系是在"人的潜能"这一概念的基础上逐步展开的。
 人的动机是由人的潜能决定的,而在潜能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潜能起主导因素。
 教师的重要任务是指导学生获得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