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8

《神经-体液调节》专题练习题

一.选择题(共 15 小题)

1.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错误的是( )

A.内分泌腺的激素分泌由神经系统的直接调控

B.内分泌服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C.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一般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但以神经调节为主

D.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相互影响,共同调节生命活动

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发挥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调节比体液调节更加迅速、准确

B.激素调节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

C.甲状腺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D.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就是激素

3.如图表示了一个健康人饭后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的原因是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

B.进食后的 1.5h,葡萄糖可能在脂肪组织中转变为甘油三酯

C.2h~3h 之间,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有所增加

D.3.5h 时,血糖浓度较高是肌糖原分解为葡萄糖所致

4.夏季,消防人员身着厚重的防护服在执行灭火任务时,身体要受到高温、脱水的挑战。

下列有关其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炎热时血管舒张,主要通过体液调节实现

B.消防员心率加速、警觉性提高与肾上腺素分泌增多有关

C.大量流汗,既不利于体温的维持,也不利于体内水盐的平衡

D.脱水时,下丘脑和垂体能通过分级调节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和释放

5.如图是正常人体处在温度变化的环境中,机体散热量变化曲线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

第 1 页(共 18 页)
中不正确的是( )

A.t3~t4 时段,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B.t1~t2 时段,散热量增加是由于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增大造成的

C.t2~t3 时段,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

D.t3~t4 时段的散热量大于 O~t1 时段,t3~t4 时段的体温低于 O~t2 时段

6.图中 A、B 表示人体某过程中产热量或散热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图可表示开始发烧并持续一段时间又退烧的过程,A 表示产热量,B 表示散热量

B.该图可表示从寒冷环境到温暖环境,再回到寒冷环境的过程,A 表示产热量,B 表

示散热量

C.该图可表示从安静到运动,再停止运动的过程,A 表示散热量,B 表示产热量

D.该图可表示从温暖环境到寒冷环境,再回到温暖环境的过程,A 表示产热量,B 表

示散热量
7.热习服(热适应)是指机体长期、反复地暴露于热环境下时,出现的一系列可逆的适应

性反应。在 34℃、相对湿度为 89%的环境下,未热习服和已热习服的人直肠温度和出汗

率随运动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第 2 页(共 18 页)
A.运动过程中机体的产热量和散热量都会增多

B.未热习服的人运动时直肠温度快速上升与出汗较少关系较大

C.已热习服的人运动时汗腺分泌加快,有利于降低体温

D.经热习服训练后,大脑皮层调节体温相对稳定的能力会增强

8.研究发现,冷空气过境前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病例组)与健康人(对照组)体内多巴

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含量有如下变化。这几种物质均可以加速心脏跳动、增强心

脏收缩、促进小动脉和静脉收缩使人体应对寒冷环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这三种物质均可用于神经调节

B.冷空气过境前后,两组去甲肾上腺素差异说明病例组对寒冷的调节能力更强

C.多巴胺含量对气温变化的反应最敏感,肾上腺素含量反应最迟钝

D.极寒天气会加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

9.葡萄糖转运载体(GLUT)有多个成员,其中对胰岛素敏感的是 GLUT4,其作用机理如

图所示。GLUT1~3 几乎分布于全身所有组织细胞,它们的生理功能不受胰岛素的影响,

其生理意义在于维持细胞对葡萄糖的基础转运量。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第 3 页(共 18 页)
A.图中体现了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和信息传递的作用

B.GLUT4 运输到细胞膜上,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

C.GLUT1~3 转运的葡萄糖,可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能量需要

D.当胰岛素与蛋白 M 结合之后,可以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

10.正常人体静脉注射一定量葡萄糖后,可诱导胰岛素分泌呈“双峰曲线”,两个峰分别

代表胰岛素分泌的第一时相和第二时相(基线指 24 小时胰岛细胞持续分泌的微量胰岛

素)。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0~5min 内,胰岛素分泌量迅速增加,其可能主要来源于胰岛 B 细胞中以前储存的

胰岛素

B.第二时相胰岛素的分泌是神经﹣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该过程有下丘脑参与

C.控制胰岛素合成的相关基因只存在于胰岛 B 细胞中

D.血糖调节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

11.为探究中国楤木总皂苷对患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处理 1:将 60 只健康的雄性大鼠进行适应性饲喂 5d 后,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50

只)腹腔注射 3%糖尿病诱导剂(ALX),获得糖尿病模型鼠,乙组(10 只)不作处理。

处理 2:过程及实验结果如表

组别 甲组(随机均分为 5 组) 乙组

第 4 页(共 18 页)
处理及结果 A组 B组 C组 D组 E组

给大鼠分别灌 30mg/kg 60mg/kg 120mg/kg 25mg/kg 生理盐水 生理

胃等量的不同 SAC SAC SAC 二甲双胍 盐水

种溶液

4 周后采血,测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的测 24.34 21.32 17.63 17.52 28.25 6.40

量值

(mmol/L)

注:SAC 为中国楤木总皂苷提取液;二甲双胍为临床上使用的降血糖药。

根据以上所述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LX 作为糖尿病诱导剂,可能是通过特异性识别并作用于小白鼠的胰岛 B 细胞,使

该细胞损伤、坏死,导致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血糖升高

B.本实验中对照组是 D 组、E 组、乙组

C.C 组的实验结果与 D 组的相比,降血糖的效果基本一致,说明一定浓度的 SAC 可作

为有效的降血糖药代替二甲双胍

D.SAC 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以减轻胰岛素分泌细

胞的负担
12.肾上腺素是人在兴奋、恐惧、紧张时由肾上腺分泌的激素。如图为肾上腺素作用在不同

组 织 细 胞 时 发 挥 作 用 的 机 制 , 下 列 有 关 分 析 错 误 的 是 ( )

A.促进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的信号分子可能为神经递质

B.图甲的 β 受体也能接受胰高血糖素,从而共同促进肝糖原的分解

C.肾上腺素与血管壁细胞上相关受体结合引起血管舒张或收缩的过程属于体液调节

第 5 页(共 18 页)
D.肾上腺素作用于血管,图乙和图丙结果不同是因为激素作用的受体和靶细胞不同

13.如图为抗利尿激素调节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水通透性变化示意图,图中 A、B、C 代表不

同的结构或物质。a、b 代表含水通道蛋白囊泡的不同转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图中 B 为组织液,A 结构使肾小管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而封闭了细胞间隙

B.肾小管上皮细胞中水通道蛋白在核糖体中合成,最终经过高尔基体加工、包装并转移

至囊泡膜上

C.正常人一次饮用 200mL 清水,约过半小时后,b 过程增强

D.抗利尿激素与肾小管上皮细胞膜上 C 受体结合后,启动 a、b 过程,使细胞膜对水的

通透性增强
14.褪黑素是哺乳动物和人类的松果体产生的一种具有调整睡眠作用的激素,它的分泌是

受神经反射活动控制的。褪黑素能使人入睡时间明显缩短、睡眠时间持续延长,有促使入

睡和刺激淋巴细胞释放淋巴因子的作用。晚上分泌多,白天分泌少,有昼夜节律性。如图

为光周期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人生物钟(也叫生物节律)进行调节的示

意 图 。 下 列 有 关 说 法 错 误 的 是 ( )

A.致盲小鼠松果体内褪黑素合成相关酶的活性可能明显高于正常小鼠

第 6 页(共 18 页)
B.长期熬夜玩手机可导致褪黑素的分泌减少,进而致使人体免疫力下降

C.褪黑素作用于下丘脑视交叉上核来影响松果体的分泌活动属于反馈调节

D.机体通过反射弧来调节黑素的分泌,该反射弧的效应器是松果体

15.下列对生物不同生理活动曲线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图一表示某人进餐前后血糖含量的变化,CD 段下降的原因是胰岛素分泌增加

B.图二表示将狗和响尾蛇从 5℃移至 25℃的环境中耗氧量的变化,E 代表响尾蛇

C.图三表示绿豆种子萌发成幼苗过程中质量变化的曲线,甲是有机物质量的变化

D.图四表示存放水果时氧气浓度与释放二氧化碳量的关系,H 点时保存效果最佳

二.解答题(共 2 小题)

16.下丘脑和垂体在人体的内分泌活动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如图所示是部分激素分泌

调控模式图,主要包括①~⑤五个过程,a、b、c 代表不同的激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冬天,冷觉感受器受寒冷刺激产生兴奋,经过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中的 中

枢,引起人体产 热增加,散热减少,维持体温稳定。在此过程中产热量 (填

“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量,同时兴奋传至 部位产生冷的感觉,引起

我们主动添加衣物。
(2)垂体分泌 b 激素的分泌量受到两种激素调节,这两种激素间的作用关系为

作用,①~⑤过程中属于反馈调节的是 。

(3)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兴奋传至胰岛

第 7 页(共 18 页)
B 细胞并使其分泌活动增强,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属于 调节。胰岛分泌的胰岛

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对 细胞起作用。

(4)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能促进 重吸收水分,减少尿量,并调节血浆渗透

压。
(5)某患儿体内产生了 b 受体的抗体,该抗体可以结合 b 受体而充当 b 的作用,引起甲

状腺功能亢进,这类疾病在免疫学上被称为 病。

17.现代社会中,紧张的工作常常会给人带来巨大的情绪压力,甚至会导致人患病。抑郁

症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加,医学研究表明,抑郁症与单胺类神经递质传递兴奋的功能减弱

有关。图 1 为人在情绪压力下,肾上腺皮质和肾上腺髓质受下丘脑调节的模式图,其中

激素 d 能够升高血糖,激素 c 能够阻止淋巴因子的合成和释放;图 2 为人在情绪压力下,

大脑中某突触结构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 1 可推断,机体应对情绪压力的生命活动调节方式是 。图 1 所示的

结构中,直接受神经系统调节的是肾上腺 (填“皮质”或“髓质”)。当激

素 d 的分泌量增多后,人体储存的糖原的量会 ,该过程中,激素 d 的靶细胞

主要是 。

(2)结合题干信息可知,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 c 的靶细胞是 。压力的长期

效应会引起机体的免疫力 。

(3)在情绪压力下,抑郁症患者体内的神经递质降解酶的含量会增多,单胺氧化酶抑

制剂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抗抑郁药。据图 2 可知,神经递质降解酶发挥作用的场所是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能改善抑郁症状,原因可能是 。

第 8 页(共 18 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 15 小题)

1.【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传递方式 电信号(神经冲动)、化学信号(递质) 激素及其他化学物质

调节方式 反射 激素﹣﹣特定的组织细胞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作用对象 效应器 靶细胞膜上的受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联系 神经调节对体液调节起调控和主导作用;体液调节也能影响神经调节,二

者是相辅相成,共同调节的

【解答】解:AB、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是:一方面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

经系统的控制,另一方面是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如甲状腺

激素是大脑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如果缺乏这种激素,就会影响幼年动物大脑的发育,A

错误,B 正确;

C、生物各项生命活动一般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但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C 正确;

D、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相互影响,共同调节生命活动,D 正确。

故选:A。

2.【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神经调节作用途径是反射弧,反应速度迅速,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作用

时间短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是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作用时

间比较长。
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体内大多数内分

泌腺活动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

系统的功能。

第 9 页(共 18 页)
【解答】解:A、神经调节反应速度迅速,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体液调节反应速度较

缓慢,作用时间长、范围广,A 正确;

B、激素调节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B 正确;

C、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能影响神经调节,如果缺乏这种激素,就会影响幼年动物大

脑的发育,C 正确;

D、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 CO2 等),通过体液传送的

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也可能是 CO2,D

错误。
故选:D。

3.【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据图分析,进食后初期,由于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血糖浓度上升;血糖浓度

上升刺激胰岛素分泌,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贮存葡萄糖,血糖浓度下降;

2h~3h 之间,血糖浓度下降至一定程度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使肝糖原的分解和

非糖类物质的转化,使得血糖浓度上升。
【解答】解:A、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的原因是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A 正确;

B、进食后的 1.5h,葡萄糖可能在脂肪组织中转变为甘油三酯等非糖物质,降低血糖,B

正确;
C、2h~3h 之间,血糖浓度较低,此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以促进血糖浓度升高, C 正

确;
D、肌糖原不分解,所以 3.5h 时,血糖浓度较高是肝糖原开始分解所致,D 错误。

故选:D。

4.【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

的相对稳定状态。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直接

参与稳态调节的器官与系统:①消化系统②呼吸系统③泌尿系统④循环系统。内环境

稳态调节机制现代观点: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
【解答】解:A、炎热时毛细血管舒张,散热增加,主要通过神经调节实现,A 错误;

B、消防员心率加速、警觉性提高与肾上腺素分泌增多有关,B 正确;

C、大量流汗,有利于体温的维持,但不利于体内水盐的平衡,C 错误;

D、下丘脑合成和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不是分级调节,D 错误。

故选:B。

第 10 页(共 18 页)
5.【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题图分析,从 25℃下降到 10℃时,内外温差加大,使得散热量先增加,后通过

调节散热量减少,最后保持相对稳定。
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的结果。
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

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

恒定。

【解答】解:A、根据图示可知,t3~t4 时段,散热量处于稳定状态,由于图中显示的是正

常人体的散热量变化,据此可知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A 正确;

B、图中显示,t1~t2 时段,散热量增加是由于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增大进而导致

散热量增加,B 正确;

C、根据曲线图分析可知,t2~t3 时段,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C 正确;

D、根据曲线图分析可知,t3~t4 时段的散热量大于 0~t1 时段,由于图示为正常人体的散

热量变化,故可知 t3~t4 时段的体温等于 0~t1 时段,D 错误。

故选:D。

6.【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人体体温调节:
(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

(2)机理:产热量和散热量处于动态平衡;

(3)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

【解答】解:A、开始发烧时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体温上升,在发烧持续的一段时间

内,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处于动态平衡,但体温高于正常体温,在退烧的过程中,产

热量小于散热量,体温下降至正常体温,可见,该图可表示开始发烧并持续一段时间又

退烧的过程,A 表示产热量,B 表示散热量,A 正确;

B、当人体从寒冷环境到温暖环境,散热量减少,最终产热量与散热量也相等,体温仍然

保持稳定,B 错误;

C、从安静状态到运动的初期,有机物氧化分解加快,机体产热量增加且大于散热量,体

温略微上升,而后通过调节,机体产热量与散热量处于动态平衡,体温在略微升高的水

平上保持稳定,当停止运动的初期,有机物氧化分解减少,产热量减少且小于散热量,

体温略微下降,而后通过调节,机体产热量与散热量处于动态平衡,体温回归到运动前

第 11 页(共 18 页)
的安静状态,因此 A 表示产热量,B 表示散热量,C 错误;

D、人体体温的稳定是在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使得产热量与散热量处于动态平衡的结

果。当人体从温暖环境到寒冷环境,体内外温差大,使得散热量增加,最终产热量与散

热量相等,体温保持稳定,则 A 表示散热量,B 表示产热量,D 错误。

故选:A。

7.【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体温调节是温度感受器接受体内、外环境温度的刺激,通过体温调节中枢的活动,

相应地引起内分泌腺、骨骼肌、皮肤血管和汗腺等组织器官活动的改变,从而调整机体的

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体温调节过程如下:

【解答】解:A、运动会使机体产热量明显增多,散热量也会增加,A 正确;

B、由题图可知,未热习服的人出汗率较低且运动时直肠温度快速上升,可推测直肠温度

快速上升主要是出汗少、散热量较少引起的,B 正确;

C、已热习服的人运动时出汗率较高,汗腺分泌加快,有效增加机体散热量,有利于降低

温度,C 正确;

D、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而不是大脑皮层,D 错误。

故选:D。

8.【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分析题图:病例组和对照组相比,多巴胺含量变化幅度更大;过境前和过境后相

比,过境前多巴胺含量多于过境后,过境前去甲肾上腺素少于过境后,肾上腺素含量变

化不明显。
【解答】解:A、这三种物质都可以作为神经递质,均可用于神经调节,A 正确;

第 12 页(共 18 页)
B、冷空气过境前后,两组去甲肾上腺素的差异说明对照组对寒冷的调节能力更强,B 错

误;
C、分析数据可知,过境前和过境后相比,多巴胺含量变化明显,肾上腺素含量变化不明

显,说明多巴胺含量对气温变化的反应最敏感,肾上腺素含量反应最迟钝,C 正确;

D、极寒天气会导致患者体内多巴胺增多,加速心脏跳动、增强心脏收缩、促进小动脉和

静脉收缩,加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D 正确。

故选:B。

9.【考点】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生物膜的功能特性;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

糖调节. 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据图分析,当胰岛素和其受体结合后,一方面促进蛋白质、脂肪、糖原合成,另

一方面使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蛋白增加,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促进葡萄糖的利用,

而使血糖浓度降低,激素与受体结合体现了信息的传递功能。
【解答】解:A、图中,葡萄糖可以借助葡萄糖转运载体进入细胞体现了蛋白质具有运输

功能,胰岛素与蛋白 M 结合可进行信号转导,体现了蛋白质具有信息传递的作用,A 正

确;
B、据图分析,GLUT4 运输到细胞膜上,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B 错误;

C、CLUT1~3 几乎分布于全身所有组织细胞,它们的生理功能不受胰岛素的影响,其生

理意义在于维持细胞对葡萄糖的基础转运量,可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能量需要,C

正确;
D、胰岛素与蛋白 M(胰岛素受体)结合后,激活蛋白 M,经过细胞内信号转导,引起

含 GLUT 的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从而提高了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D 正确。

故选:B。

10.【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据图分析可知,在维持高血糖的刺激下,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可分为两个时相:

第一时相是血糖升高开始 3﹣5min,胰岛 B 细胞贮存的胰岛素释放,第二时相是血糖升

高 15min 后,胰岛素合成酶被激活,胰岛素合成并释放。

【解答】解:A、据图分析可知,0~5min 内胰岛素可能来自胰岛 B 细胞中之前贮存的,A

正确;
B、机体对血糖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下丘脑是血糖调节中枢,B 正确;

C、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则体内所有的细胞都含有胰岛素基因,但只有在胰岛 B

细胞中表达,C 错误;

第 13 页(共 18 页)
D、血糖调节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即为反馈调节,D

正确。
故选:C。

11.【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分析实验可知,乙组为健康鼠对照组,E 组为糖尿病模型鼠中的空白对照组,D

组也属于对照组,可以比较两种药物的效果。实验的自变量为中国楤木总皂苷提取液的

浓度,因变量为 4 周后小白鼠血糖的测量值。

【解答】解:A、ALX 作为糖尿病诱导剂,可能是通过特异性识别并作用于小白鼠的胰岛

B 细胞,使该细胞损伤、坏死,导致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血糖升高,A 正确;

B、本实验中对照组是 D 组、E 组、乙组,B 正确;

C、C 组的实验结果与 D 组的相比,4 周后小白鼠血糖的测量值最接近,降血糖的效果基

本一致,说明一定浓度的 SAC 可作为有效的降血糖药代替二甲双胍,C 正确;

D、SAC 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升高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以减轻胰岛素分泌细

胞的负担,即达到更低浓度的胰岛素也能调节血糖平衡的作用,D 错误。

故选:D。

12.【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分析题图:图中为肾上腺素作用在不同组织细胞时发挥作用的机制,其作用于肝

细胞时需要与 β 受体结合,其作用于骨骼肌中血管时也需要与 β 受体结合,而其作用于

小肠壁血管时,需要与 α 受体结合。

【解答】解:A、支配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是神经细胞,信号分子为神经递质,A 正确;

B、受体与激素的结合是特异性的,肝细胞膜上的 β 受体可与肾上腺素结合,而不与胰高

血糖素结合,B 错误;

C、肾上腺素直接作用于管壁细胞,没有经过神经调控,属于体液调节,C 正确;

D、肾上腺素作用不同血管,引起不同的生理效应,说明激素作用的受体和靶细胞不同 ,

D 正确。

故选:B。

13.【考点】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

→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
2、据图分析可知:一次饮水较多,细胞外液渗透压或血浆渗透压下降,下丘脑分泌的抗

利尿激素减少,管腔侧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在细胞膜的凹陷处集中,然后形成内陷囊

第 14 页(共 18 页)
泡,b 过程增强,这样管腔侧细胞膜水通道蛋白数量减少,降低了管腔侧细胞膜对水的

通透性,导致排尿量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下降,尿量增加。
3、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

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
【解答】解:A、据图分析,肾小管上皮细胞之间的 A 封闭小带将肾小管上皮细胞之间间

隙封闭了,这样使得肾小管壁外侧的 B 组织液不能与管壁内的原尿混合,A 正确;

B、水通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需要在核糖体中合成,经过高尔基体加工、包装并转移至

囊泡膜上,B 正确;

C、据图分析:一次饮水较多,细胞外液渗透压或血浆渗透压下降,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

激素减少,管腔侧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在细胞膜的凹陷处集中,然后形成内陷囊泡,

b 过程增强,这样管腔侧细胞膜水通道蛋白数量减少,降低了官腔侧细胞膜对水的通透

性,导致排尿量增加,C 正确;

D、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据图可知抗利尿激素在发挥作用时需要

与肾小管上皮细胞膜上的 C 抗利尿激素受体结合后,启动 a 过程,使囊泡膜与管腔侧细

胞膜融合,增加膜上的水通道蛋白数量,从而使细胞膜对水的通透性增强,增强肾小管

对水的重吸收,D 错误。

故选:D。

14.【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分析题图:光周期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生物钟的调控,该调

控过程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的反射弧为:视网膜为感受器、传入神

经、下丘脑视交叉上核(或 SCN)为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松果

体为效应器。
2、图中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能够通过体液运输反作用于下丘脑。

3、在淋巴细胞中含有特异性褪黑素受体,说明褪黑素可以与相应的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

直接作用于淋巴细胞,从而影响免疫力。
【解答】解:A、由于缺乏有效的光周期信号刺激,导致致盲小鼠松果体内与褪黑素合成

有关酶的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小鼠,A 正确;

B、长期熬夜玩手机,手机的光线抑制了褪黑素的分泌,进而影响睡眠质量,致使人体免

疫力下降,B 正确;

C、据图示可知,褪黑素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的活动来影响松果体的分

第 15 页(共 18 页)
泌活动,C 正确;

D、机体通过反射弧来调节褪黑素的分泌,该反射弧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

的松果体,D 错误。

故选:D。

15.【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人体内有许多腺体,其中有些腺体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

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做内分泌腺。内分泌腺分

泌的对身体由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叫做激素,不同的激素在分泌异常时,会出现不同的

症状。
(2)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体表被毛或羽毛,有保温作用,体内具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

的结构,为恒温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无脊椎动物属于变温动物。
(3)绿色植物在光下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进行呼吸作用,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是相反的两个生理过程。
(4)贮藏过程中的水果仍然具有生命力,在贮藏过程中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

使水果的品质变差;因此水果在贮藏过程中要尽量抑制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解答】解:A、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

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如图,人在饭后,刚获得了糖类等营

养物质,因此血糖含量升高(B~C),这时人体内的胰岛素分泌增加,来调节糖的代

谢,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

平,A 正确;

B、动物的呼吸作用利用氧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能量的过程。用公式表

示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释放的能量有两个应用:维持动物体的各项生

理活动;维持体温。响尾蛇是变温动物,从 5℃的环境中移到 25℃的环境中,响尾蛇的

体温升高,新陈代谢升高,耗氧量增加,如图中的 E 曲线;而狗是恒温动物,把它从

5℃的室温移至 25℃的环境中,体温是不变的,呼吸作用要减弱,因此耗氧量会减小,

如图中的 F 曲线,B 正确;

C、由于大豆幼苗还没长出叶前,植株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有机物,因此有机物

是减少的,即干重下降,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有机物,如图乙,C 错误;

D、水果在呼吸作用过程中要释放二氧化碳,从图示中可以看出,当氧气浓度在 H 点时,

水果释放的二氧化碳最少,即此时呼吸作用最弱,消耗的有机物最少。因此空气中氧气

第 16 页(共 18 页)
的浓度在 H 点时最好,D 正确。

故选:C。

二.解答题(共 2 小题)

16.【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由图可知,图示过程包括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过程、水平衡调节。
1、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随血

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

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

少。
2、人体缺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下丘脑合成分泌、

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3、垂体分泌的 a 能促进生长,则 a 为生长激素;下丘脑通过垂体调控甲状腺分泌,所以

b 是促甲状腺激素,c 是甲状腺激素,④⑤是反馈作用。

【解答】解:(1)寒冷刺激人体皮肤里的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经过传入神经传到下丘

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引起人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维持体温稳定,兴奋传至大脑皮

层产生冷的感觉,引起我们主动更衣,在此过程中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2)垂体分泌 b 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受到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调

节,这两种激素间的作用关系为拮抗作用,①~⑤过程中属于反馈调节的是④和⑤,

且为负反馈调节.
(3)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岛 B 细胞

分泌活动增强,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胰岛分泌的胰岛素通过体

液运输到全身各处,由于全身所有细胞细胞膜上都有该激素的特异性受体,因此几乎对

全身所有细胞都起作用。
(4)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并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对

水的重吸收,以减少水的排出量,调节血浆渗透压。
(5)免疫功能过强,把自身结构当成抗原攻击,属于自身免疫病。

故答案为:
(1)体温调节 等于 大脑皮层

(2)拮抗 ④⑤

(3)神经﹣体液 全身所有的

(4)肾小管、集合管

第 17 页(共 18 页)
(5)自身免疫

17.【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根据图示分析,图 1 显示,情绪压力可以刺激下丘脑,在神经调节方面,下丘脑

通过可以控制肾上腺髓质分泌激素 d,引起压力的短期效应;在体液调节方面,下丘脑

会分泌出激素 a 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出激素 b,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产生激素 c,引起压

力的长期效应。
图 2 显示的是突触结构的模式图,人在情绪压力下,大脑中某突触结构会释放某种神经

递质,影响神经元。
【解答】解:(1)根据分析,机体应对情绪压力的生命活动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和激素

调节两方面。图 1 所示的结构中,直接受神经系统调节的是肾上腺髓质。根据题意,激素

d 能够升高血糖,推测激素 d 是肾上腺素,可以促进糖原的分解,因此糖原量会减少,

肾上腺素的靶细胞主要是肝细胞,促进肝糖原分解。
(2)根据题意,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 c 能够阻止淋巴因子的合成和释放,推测激素 c

是作用于 T 细胞。故压力的长期效应会引起机体的免疫力下降。

(3)据图 2 可知,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发挥作用,所以相应的降解酶发挥作用的场所

是突触间隙。抑郁症与单胺类神经递质传递兴奋的功能减弱有关,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能

改善抑郁症状,原因可能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能抑制单胺类神经递质降解酶的活性,阻

止脑内神经递质降解,使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浓度升高,从而提高了突触后神经元的

兴奋性。
故答案为:
(1)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髓质 减少 肝细胞

(2)T 细胞 下降

(3)突触间隙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能抑制单胺类神经递质降解酶的活性,阻止脑内神

经递质降解,使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浓度升高,从而提高了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

第 18 页(共 18 页)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