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Part I: Key terms: Write the answers to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 Catabolism
分解代謝作用:新陳代謝中分解的部分,可將大分子氧化分解成小分子,過程會
得到能量,而該能量可讓氧化態的小分子還原成還原態的小分子(包括 NADH、
ATP、NADPH、FADH2),以儲存能量。
舉例:吃下澱粉後,經分解代謝作用產生單醣,在體內進一步合成成肝糖儲存。
2. Gibbs free energy
自由能(G):(細胞)恆溫恆壓下,一個反應進行時,可以做功的能量總和,為生物
所能利用的能量,是生物能量學計算的對象。
計算方式:△G =產物-反應物,△G 為負值時,釋放能反應,為正值時,是吸能
反應
△G=△H-T△S,單位為 cal/mol
一般來說,K 值越高,反應越容易進行,自由能越大
標準自由能(△G’。)為 1mol 濃度的反應物在一大氣壓、25。C 下,與產物所需
的能量變化,且可以加成,但實際值仍需視細胞中反應物與生成物的濃度
3. Monosaccharide
單醣:不可再被分解的醣類,碳數通常是 3~8 個。為無色結晶固體,具有良好
的水溶性,但不溶於非極性的溶劑。具有鏡像異構物,分為 D-form 和 L-form,
D-單醣的到數第二個碳的右邊有 OH 基,而 L-單醣的 OH 基則是在左邊
依照官能基的不同可分為酮醣(帶有酮基(CO-))和醛醣(帶有醛基(CHO-));常見
的酮醣有果醣;常見的醛醣有葡萄糖
舉例:葡萄糖(六碳醣)、果醣(六碳醣)、核酸(五碳醣)
單醣可經縮合反應(脫一分子的水)形成雙醣
4. Glycoproteins
醣蛋白:帶有醣的蛋白質(像是抗體),之間以共價鍵連接。依連接方式可分為
O-linked 和 N-linked,像是絲胺酸或蘇胺酸即是用 O-linked 和醣類連接,而
天門冬胺酸則是用 N-linked 和醣類連接
5. Hemiacetal
半縮醛:由醛基和羥基結合形成,為可逆的反應。以葡萄糖閉環的過程為例,一
號碳上的醛基和五號碳上的羥基作用,形成半縮醛的結構,達成閉環。
Part II. Write short answers to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 Please explain the ranking of biological phosphate compounds by standard free
energies of hydrolysis
a. Phosphoenolpyruvate b. 1,3-Bisphosphoglycerate c. Phosphocreatine

除了 ATP 水解能產生能量外,其他的磷酸化合物和
硫酯類也擁有大的水解自由能。
而 PEP(a)水解可放出 61.9 kJ/mol
1,3-二磷酸甘油酸(b)水解後可放出 49.3 kJ/mol
磷酸肌酸(c)水解後可放出-43.0 kJ/mol
因此依照水解後產生的能量,a>b>c

2. Please explain the “sucrose”, “lactose” and


“mltose”
(1)蔗糖
為一種雙醣,由一分子的果糖和一分子的葡萄糖聚
合而成,透過α-1,2 糖苷鍵連接,存在於水果中
(2)乳糖
為一種雙醣,由一分子的半乳糖和一分子的葡萄糖聚合而成,透過β-1,4 糖苷鍵
連接,存在於牛乳中
(3)麥芽糖
為一種雙醣,由兩分子的葡萄糖聚合而成透過α-1,4 糖苷鍵連接,存在於澱粉的
水解物中
3. Please explain the “homopolysaccharides” and “heteropolysaccharides”
(1)同質性多醣:由相同的多醣組成,一般作為能量來
源,又可分為有側枝、無側枝兩種
舉例:肝糖、澱粉
(2)異質性多醣:由多種單醣組成,常見於植物結構(像
是植物的纖維),又可分為有側枝、無側枝兩種

4. Please explain the “amylose” and “amylopectin”


(1)直鏈澱粉
由約 4000 個以α-1,4 糖苷鍵連接的葡萄
糖所構成,可被體內的澱粉酶水解(使α
-1,4 糖苷鍵斷裂)
(2)支鏈澱粉
以α-1,4 糖苷鍵連接,側鏈則是由α-1,6
糖苷鍵連接
5. Please explain “The two phases of glycolysis”.
可分為「預備階段」和「收益階段」。
預備階段共有 5 個步驟,第一步是將葡萄糖磷酸化(消耗 1
個 ATP,為放能反應,其中有 Mg2+參與),在葡萄糖的六號
碳上接上磷酸根(形成 G6P);第二步受異構酶催化異構化作
用,將葡萄糖異構成果糖(F6P);第三步是將 F6P 磷酸化(消
耗 1 個 ATP),在一號碳上接上磷酸根;第四步是酵素將果
糖從 3、4 號碳之間裂解,產生各帶一個磷酸根的化合物;
最後一個步驟則是異構化,將二羥丙酮磷酸(1 號碳上有 P 的
化合物)異構成 3-磷酸甘油醛(6 號碳上有 P 的化合物)。整個
階段共消耗 2 個 ATP。

而收益階段的第一步(糖解作用的第六步)是去氫酶將預備階
段產生的 3-磷酸甘油醛氧化形成 1,3-二磷酸甘油酸,且讓 NAD+還原成
NADH(此步驟使用的磷酸根為游離態的磷酸根);第二步(糖解作用第七步)是激
酶轉移磷酸根,把 1,3-二磷酸甘油酸上一號碳的磷酸根轉移,使 ADP 變成 ATP(此
步驟產生 2 個 ATP);第三步(糖解作用第八步)是異構酶將三號碳上的磷酸根異構
至二號碳上;第四步(糖解作用第九步)2-磷酸甘油酸經酵素催化脫水,形成 PEP,
最後一步是將 PEP 的磷酸根轉移至 ADP 形成 ATP(共 2 個 ATP),並形成丙酮酸。
此階段共形成 2 個 ATP 和 2 個 NADH。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