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0

15.

4 動物體內肝醣的代謝
 在廣泛的生物中,過多的葡萄糖會轉變為多聚體的形
式儲存,像是脊椎動物及許多微生物會以肝醣來儲存
,植物則是以澱粉儲存。肝醣合成實際上在所有動物
組織都會進行,特別在肝臟以及骨骼肌最為顯著。
在脊椎動物中,肝醣主要存在於肝臟及骨骼肌中;它
可能相當於肝臟 10% 的重量,以及肌肉 1% 到 2%
的重量。如果這麼多的葡萄糖溶解在肝細胞的細胞質
中,它的濃度也許可以達到約 0.4 M ,這樣的濃度
足以控制細胞的滲透性。
 然而,當葡萄糖以長鏈多聚體(肝醣)儲存時,與葡
萄糖相同質量的肝醣僅擁有 0.01μM 的濃度。
歐亞書局 CH 15 代謝調節的原則 p.633
圖 15 – 24

圖 15-24  肝細胞中的肝醣顆粒。肝醣是碳水化合物的一
種儲存形式,肝醣以一種電子聚集的顆粒出現,通常聚集
成群或呈薔薇叢狀。在肝細胞中,肝醣與平滑內質網的細
管有非常密切的關係。許多粒線體亦在本顯微圖中出現。
歐亞書局 CH 15 代謝調節的原則 p.633
圖 15 – 25

歐亞書局 CH 15 代謝調節的原則 p.634


 由肝醣磷酸化酶催化的反應如下:在肝醣非還
原端的兩個葡萄糖殘基之( α1→4 )糖苷鍵
鍵結被無機磷酸鹽( Pi )攻擊,而移除尾端的
葡萄糖殘基形成 α-D- 葡萄糖 1- 磷酸( α-
D-glucose 1-phosphate )(圖 15-25 )。
 圖 15-25  利用肝醣磷酸化酶由肝醣鏈非還原
端釋放出最末端的葡萄糖殘基。這個過程不斷
重複進行;酵素移除連續的葡萄糖殘基直到酵
素抵達從分支點數來第四個葡萄糖單元為止(
見圖 15-26 )。

歐亞書局 CH 15 代謝調節的原則
歐亞書局 CH 15 代謝調節的原則
歐亞書局 CH 15 代謝調節的原則
 肝醣磷酸化酶在肝醣支鏈非還原端重複地作
用,直到反應抵達離一個( α1→6 )分支點
有四個葡萄糖殘基時作用才停止。
 由肝醣磷酸化酶所做進一步的分解只能發生
在當去分支酶( debranching enzyme )作用
後,去分支酶的正式名稱為寡( α1→6 )變
為( α1→4 )葡聚醣轉移酶
〔 oligo ( α1→6 )到
( α1→4 ) glucantransferase 〕,這個酵素
可以催化兩個連續的反應來轉移分支(圖
15-26 )。
歐亞書局 CH 15 代謝調節的原則 p.634
圖 15 – 26

歐亞書局 CH 15 代謝調節的原則 p.635


圖 15-26  肝醣分解靠近( α1→6 )分支點。藉
由肝醣磷酸化酶依序移去肝醣末端的葡萄糖殘基
(參見圖 15-25 ),在分支旁邊的葡萄糖殘基會
被一個有兩種功能的去分支酶催化,進行兩步驟
的反應而被移除。首先,此酶的轉移酶活性將三
個葡萄糖殘基從分支轉移到鄰近非還原端的末端,
形成新的( α1→4 )鍵結。此時還剩一個葡萄糖
殘基在分支點以( α1→6 )鍵結,接著利用去分
支酶的( α1→6 )葡萄糖苷酶的活性釋放出游離
的葡萄糖。在此圖,葡萄糖殘基是以簡單的方式
顯示,吡喃糖環上省略了
─ H 、─ OH 、─ CH2OH 。

歐亞書局 CH 15 代謝調節的原則 p.635


 肌肉中的肝醣是用來在有氧或無氧代謝時
能快速提供能量的來源。肌肉肝醣在激烈
運動時可能不到一小時就會被用完。當不
能獲得飲食的葡萄糖時(餐與餐之間或飢
餓時期間),肝臟肝醣可當作其他組織的
葡萄糖儲藏庫;這對於腦神經是特別重要
的,因其無法使用脂肪酸作為能量來源。
肝臟肝醣可能在 12 到 24 小時內耗盡

歐亞書局 CH 15 代謝調節的原則
葡萄糖 1- 磷酸可進行糖解作用,或在肝臟補給血液葡
萄糖

肝醣磷酸化酶反應的終產物為葡萄糖 1- 磷酸,其可
被磷酸葡萄糖變位酶( phosphoglucomutace )催化成
葡萄糖 6- 磷酸,此可逆反應如下:

一開始在磷酸葡萄糖變位酶上的 Ser 殘基會被磷酸


化,再將其磷醯基提供給受質的 C-6 ,接著再從受
質的 C-1 得到一個磷醯基(圖 15-27 )。

歐亞書局 CH 15 代謝調節的原則 p.634


圖 15 – 27
圖 15-27  磷酸葡萄
糖變位酶的催化反應。
一開始,磷酸葡萄糖
變位酶上的 Ser 殘
基被磷酸化。在步驟
①,酵素提供自己的
磷醯基(綠色)給葡
萄糖 1- 磷酸,產生
葡萄糖 1,6- 二磷酸。
在步驟②,葡萄糖
1,6- 二磷酸 C-1 上
的磷醯基(紅色)會
轉移回到酵素上,再
次形成磷酸化的酵素
和葡萄糖 6- 磷酸。

歐亞書局 CH 15 代謝調節的原則 p.635


 在骨骼肌,從肝醣分解而得到的葡萄糖 6- 磷酸
可以進行糖解作用,並且作為能量來源來支持肌
肉收縮。
 此作用需要葡萄糖 6- 磷酸酶,這個酵素只存在
於肝臟及腎臟,是內質網上的鑲嵌膜蛋白質,推
測它含有九個跨膜螺旋,活性部位則位於內質網
管腔內側。
 在細胞質形成的葡萄糖 6- 磷酸會藉由特殊的運
輸蛋白( T1 )(圖 15-28 )運送至內質網管腔
內側,再被管腔內表面的葡萄糖 6- 磷酸酶水解
。其產物 Pi 與葡萄糖被認為經由兩種不同的運
輸蛋白( T2 和 T3 )送至細胞質,最後葡萄糖再
藉由另一種在細胞質膜上的運輸蛋白( GLUT2 )
從肝細胞釋放出來。
歐亞書局 CH 15 代謝調節的原則 p.635
圖 15 – 28

圖 15-28  藉由內質網的葡萄糖 6- 磷酸酶水解葡萄糖 6- 磷酸。葡萄


糖 6- 磷酸酶的催化部位在內質網管腔內側。葡萄糖 6- 磷酸( G6P )
運輸蛋白( T1 )會將受質從細胞質運送到管腔內,而產物葡萄糖和 Pi
會由特定的運輸蛋白( T2 和 T3 )送至細胞質。最後葡萄糖再經由細
胞質膜上的運輸蛋白( GLUT2 )離開細胞。
歐亞書局 CH 15 代謝調節的原則 p.635
BOX 15-4 Carl 及 Gerty Cori :肝醣代謝與疾病的開拓

歐亞書局 CH 15 代謝調節的原則 p.636


糖核苷酸 UDP- 葡萄糖供應葡萄糖作為肝醣合成
 許多六碳醣的轉型或是聚合反應都包含糖核苷酸
( sugar nucleotides ),此種化合物其糖的反構碳藉
由磷酸酯和核苷酸鍵結在一起而活化。
 許多六碳醣的轉型或是聚合反應都包含糖核苷酸
( sugar nucleotides ),此種化合物其糖的反構碳
藉由磷酸酯和核苷酸鍵結在一起
而活化。糖核苷酸是由單醣
變成雙醣、肝醣、澱粉、
纖維素或是更複雜的細胞外
多醣等聚合反應的受質。

歐亞書局 CH 15 代謝調節的原則 p.636


圖 15 – 29

圖 15-29  糖核
苷酸形成。核苷
三磷酸( NT
P )和糖磷酸之
間產生縮合反應。
糖磷酸帶負電荷
的氧當作親核基,
攻擊核苷三磷酸
的 α 磷酸進而
取代焦磷
酸。 PPi 會被無
機焦磷酸酶水解,
使得反應向前進
行。

歐亞書局 CH 15 代謝調節的原則 p.638


 為了新加入肝醣合成,磷酸葡萄糖變位酶將葡萄糖
6- 磷酸轉化成葡萄糖 1- 磷酸( glucose 1-
phosphate ):

 接著 UDP- 葡萄糖焦磷酸化酶( UDP-glucose


pyrophosphorylase )將葡萄糖 1- 磷酸催化成
UDP- 葡萄糖;此反應是肝醣生合成的關鍵步驟:

 UDP- 葡萄糖分子是合成肝醣時的葡萄糖殘基供應者,
肝醣合成酶( glycogen synthase )可將 UDP- 葡萄
糖上的葡萄糖殘基轉移至肝醣支鏈上的非還原端(圖
15-8 )。從葡萄糖 6- 磷酸到延長的肝醣鏈,此途徑
的總平衡傾向於合成肝醣。
歐亞書局 CH 15 代謝調節的原則
圖 15 – 30

歐亞書局 CH 15 代謝調節的原則 p.638


圖 15-30  肝醣合成。肝醣合成酶催化肝
醣鏈的延長。此酵素將 UDP- 葡萄糖上的
葡萄糖殘基轉移至肝醣支鏈上的非還原端
(見圖 7-14 ),而形成一個新的( α1→
4 )鍵結。

歐亞書局 CH 15 代謝調節的原則 p.638


 糖核苷酸在參與生合成反應之適合性源自於其具有幾個
特徵:
 1. 形成糖核苷酸的反應在新陳代謝上是不可逆的,提供
了以它們為中間物的合成路徑的不可逆性。將核苷三磷
酸和六碳醣 1- 磷酸縮合在一起形成糖核苷酸有小的且
正值的自由能變化,但釋放出來的 PPi 會迅速地被無機
焦磷酸酶水解,這是強烈的放能反應( ΔG'° =- 19.2
kJ/mol ;圖 15-7 )。
 如此細胞內可以保持低濃度的 PPi ,確保細胞實際的自

由能變化為有利的。實際上,由 PPi 水解產生的大量負


自由能變化,可以驅動快速移除產物,將合成反應拉向
前進行,這是生物聚合反應中常見的策略。
歐亞書局 CH 15 代謝調節的原則
 肝醣合成酶無法形成肝醣分支點上的 (α1 6) 鍵結;
此分支的形成需要肝醣分支酶,也稱為澱粉 (1 4) 至
(1 6) 轉糖酶〔 amylo (1 4) to (1 6)
transglycosylase 〕或糖基 -(4 6)- 轉移酶。在含有
至少 11 個殘基的肝醣鏈上,肝醣分支酶會將肝醣最
末端含有六或七個葡萄糖殘基的片段轉移至同鏈上更內
部的位置,或是轉移至另一條肝醣鏈上,連接於一個葡
萄糖殘基的 C-6 羥基上,如此便產生新的分支(圖
15-31 )。
 分支的生物作用是能增加肝醣的溶解度,並且增加非還
原端的數目,因此增加了肝醣磷酸化酶與肝醣合成酶可
作用的位置,因為此兩種酵素只能作用於非還原端。

歐亞書局 CH 15 代謝調節的原則
圖 15 – 31

圖 15-31  肝醣分支的合成。肝醣合成時,肝醣
分支酶〔也稱為澱粉( 1→4 )至( 1→6 )轉糖
酶或糖基 -( 4→6 ) -轉移酶〕能產生新的分支
點。
歐亞書局 CH 15 代謝調節的原則 p.639
肝醣素提供肝醣合成時最初的糖基引子
 令人疑惑的蛋白肝醣素( glycogenin )(圖 15-32
)是新肝醣鏈合成所需的引子,在此引子上新鏈可以
聚集,也是催化它們聚集的酵素。
 合成新肝醣分子的第一步是將 UDP- 葡萄糖上的葡
萄糖殘基轉移至肝醣素上的 Tyr194 羥基,此作用是
由肝醣素本身的葡萄糖基轉移酶( glucosyltransferase
)活性所催化(圖 15-33 )。

歐亞書局 CH 15 代謝調節的原則 p.639


圖 15 – 32

歐亞書局 CH 15 代謝調節的原則 p.639


圖 15-32  肝醣素的結構( PDB 1D 1LL2 )。肌肉肝醣
素(分子量 37,000 )在溶液中會形成雙體。人類的肝臟
具有另一個同功型( isoform ),稱為肝醣素 -2 。受質
UDP- 葡萄糖(以紅色的球與棒結構顯示)連接在靠近胺
端的羅斯曼折疊區( Rossman fold ),距離 Tyr194 (藍
綠色)有一段距離—於同單體中, UDP- 葡萄糖距離此胺
基酸 15Å ,距離另一單體上的 Tyr194 為 12Å 。 UDP-
葡萄糖藉由本身的磷酸根與錳離子(綠色)結合,催化
作用需要錳離子的參與。錳離子被認為是作為電子對的
接受者(路易士酸)來穩定離去基 UDP 。產物的糖苷
鍵之立體結構與原來受質 UDP- 葡萄糖上的葡萄糖 C-1
之構形相同,顯示葡萄糖從 UDP 轉移到 Tyr194 需要兩
個步驟。第一步驟可能是葡萄糖的 C-1 受到 Asp162
(橘色)的親核性攻擊,而形成暫時的中間物,其構形
與原來相反。然後由 Tyr194 進行第二次的親核性攻擊,
因而又恢復到原來的構形。
歐亞書局 CH 15 代謝調節的原則 p.639
圖 15 – 33

歐亞書局 CH 15 代謝調節的原則 p.640


機轉圖 15-33  肝醣素與肝醣顆粒的結構。 (a)
肝醣素催化兩個不同的反應。 Tyr194 的羥基首先
攻擊 UDP- 葡萄糖糖基的 C-1 ,導致 Tyr 殘基
產生葡萄糖基化。另一個 UDP- 葡萄糖分子上的
C-1 接著被末端葡萄糖上的 C-4 羥基攻擊,此
序列重複進行以( α1→4 )糖苷鍵連結而形成含
有八個葡萄糖殘基的未成熟肝醣分子。 (b) 肝醣
顆粒的結構。以肝醣素分子為起始,肝醣鏈( 12
到 14 個殘基)層層延伸擴展。每個內部的糖鏈
各具有兩個( α1→6 )的分支。而最外層的糖鏈
是不分支的。成熟的肝醣顆粒有 12 層糖鏈(此
圖中只畫出 5 層),包含大約 55,000 個葡萄糖
殘基,直徑約為 21 nm ,分子量約為 1x107 。

歐亞書局 CH 15 代謝調節的原則 p.639


總結 15.4
 肝醣以大顆粒形式貯存於肌肉與肝臟中。在此顆粒中
存在有代謝肝醣的酵素以及調節肝醣代謝的酵素。
 肝醣磷酸化酶催化肝醣鏈的非還原端進行磷酸解的分
解而產生葡萄糖 1- 磷酸。去支酶將分支轉移到主鏈
上,並且釋出位於( α1→6 )分支的殘基形成游離的
葡萄糖。
 磷酸葡萄糖變位酶催化葡萄糖 1- 磷酸與葡萄糖 6-
磷酸的互換。葡萄糖 6- 磷酸可以進入糖解作用,或
者,在肝臟中可被內質網的葡萄糖 6- 磷酸酶轉化成
游離的葡萄糖,然後釋放於血液中補給葡萄糖。

歐亞書局 CH 15 代謝調節的原則 p.640


總結 15.4( 續 )
 糖核苷酸 UDP- 葡萄糖在肝醣合成酶的催化下將葡萄
糖殘基提供給肝醣的非還原端。而分支酶可在肝醣鏈
的分支點上形成( α1→6 )的鍵結。
 新肝醣顆粒的生成起始於 UDP- 葡萄糖的葡萄糖與肝
醣素的 Tyr 殘基間自身催化所形成的糖苷鍵,然後
接上數個葡萄糖殘基形成一條引子,此引子可讓肝醣
合成酶作用在其上。

歐亞書局 CH 15 代謝調節的原則 p.640


15.4 肝醣合成與分解的協調調節
肝醣磷酸化酶受到異位調節及荷爾蒙的調節
 在 1930 年代晚期, Carl 及 Gerty Cori ( Box 15-
4 )發現骨骼肌的肝醣磷酸化以兩種互相轉變的形式
存在:肝醣磷酸化酶 a ( glycogen phosphorylase a
),它具有催化的活性,以及肝醣磷酸化酶
b ( glycogen phosphorylase b ),它較缺乏活性(圖
15-24 )。隨後由 Earl Sutherland 的研究指出休息
狀態的肌肉中主要存在的是磷酸化酶 b ,但是在劇烈
活動狀態的肌肉時,由荷爾蒙腎上腺素促使磷酸化酶 b
上特定的 Ser 殘基磷酸化,而將其轉變成較具活性的
狀態,稱之為磷酸化酶 a 。
歐亞書局 CH 15 代謝調節的原則
 酵素(磷酸化酶 b 激酶)負責將一個磷醯基轉移
至磷酸化酶 b 的 Ser 殘基而將之活化,而磷酸
化酶 b 激酶本身被腎上腺素或升糖素經由一連串
步驟所活化,如圖 15-35 所示。
 Sutherland 發現第二傳訊者 cAMP 受到腎上腺
素(肌肉中)或升糖素(肝臟中)的刺激時,其濃
度會增加。提高的 [cAMP] 會驅使一酵素串聯
( enzyme cascade )的產生,意思是一催化劑會
活化另一個催化劑,然後此活化的催化劑又去活化
下一個催化劑。如此的串聯能使原始訊號產生極大
的放大作用(見圖 15-35 的粉紅色區塊)。
歐亞書局 CH 15 代謝調節的原則
圖 15 – 34
圖 15-34  肌肉肝醣磷
酸化酶由共價性修飾所
調節。在較具活性狀態
的酵素磷酸化酶上,其
每個次單元的 Ser14 殘
基都會被磷酸化。磷酸
化酶 a 會被磷酸化酶
a 磷酸酶(也是已知的
磷蛋白磷酸酶
1 , PP1 )催化而移除
這些磷醯基,轉變成較
不具活性的磷酸化酶
b 。磷酸化酶 b 能被
磷酸化酶 b 激酶作用
而再轉變回(再活化
成)磷酸化酶 a 。
(同時參閱圖 6-36 的
肝醣磷酸化酶調控。)
歐亞書局 CH 15 代謝調節的原則 p.641
 PKA 接著磷酸化並活化磷酸化酶 b 激酶
( phosphorylase b kinase ),其能催化肝醣磷酸
化酶上的兩個相同次單元的 Ser 殘基磷酸化,
而將之活化,因此促進肝醣分解。
 當肌肉回復到休息狀態時,第二個酵素磷酸化酶
a 磷酸酶( phosphorylase a phosphatase ),也稱
為磷蛋白磷酸酶 1 ( phosphoprotein phosphatase
1 ;簡稱 PP1 ),此酵素會將磷酸化酶 a 上的
磷醯基移除,而將之轉變成較不具活性的磷酸化
酶 b。

歐亞書局 CH 15 代謝調節的原則 p.641


水溶性激素或類激素作用機轉
 肝醣的合成和降解被小心地調節,以便足夠的葡
萄糖可用來滿足身體的能量需要。糖質新生作用
和肝醣分解作用,被三個主要的荷爾蒙控制著:
胰島素、胰升糖激素和腎上腺素。
 在肌肉中,面臨戰鬥或逃走反應時,會經由腎上
腺素傳遞訊息進而使肝醣分解,提供燃料來進行
糖解作用以維持肌肉收縮。
 當血糖低時會經由升糖素傳遞訊息而使肝臟肝醣
分解,釋放葡萄糖至血液中以制止低血糖的情形。

歐亞書局 CH 15 代謝調節的原則
歐亞書局 CH 15 代謝調節的原則
歐亞書局 CH 15 代謝調節的原則
 肝醣分解的控制 : 主要以 glycogen phosphorylase
的活化與去活化來控制, cAMP 與 Ca2+ 則是間接控制
肝醣分解反應的第二信使 (Second messengers) 。
 [cAMP] 提高能活化 cAMP- 依賴性蛋白激酶,也稱
為蛋白激酶 A ( PKA )。 PKA 接著磷酸化並活化磷
酸化酶 b 激酶( phosphorylase b kinase ),其
能催化肝醣磷酸化酶上的兩個相同次單元的 Ser 殘
基磷酸化,而將之活化,因此促進肝醣分解。
 第二信使 (Second messengers): 在胞質中傳遞水溶
性激素或類激素訊息的分子。如
cGMP 、 IP3(Inositol
Triphosphate) 、 DAG(Diacylglycerol) 、 cAMP 與
Ca2+

歐亞書局 CH 15 代謝調節的原則
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cAMP, cyclic AMP, or 3',5'-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歐亞書局 CH 15 代謝調節的原則
歐亞書局 CH 15 代謝調節的原則
歐亞書局 CH 15 代謝調節的原則
圖 15 – 35

圖 15-35  腎上腺素與升糖素作用的
串聯機制。藉由與特殊的表面受體結
合,腎上腺素作用在肌原細胞(左
邊 ),或升糖素作用在肝細胞(右邊 ),
皆活化 GTP- 結合蛋白 Gsα (見圖
12-4 )。活化的 Gsα 促使 [cAMP]
增加,進而活化蛋白激酶 A ( PK
A )。如此開始一連串磷酸化作用;
PKA 活化磷酸化酶 b 激酶,磷酸化
酶 b 激酶接著活化肝醣磷酸化酶。
這種串聯反應將最初訊息極度放大;
圖中粉紅色框格內可能低估此串聯酶
一步驟中分子數目實際的增加量。肝
醣分解之後供應葡萄糖,其在肌原細
胞可提供 ATP (經由糖解作用)支
持肌肉收縮,在肝細胞中葡萄糖會被
釋放至血液中以彌補低血糖。
歐亞書局 CH 15 代謝調節的原則 p.642
圖 15 – 36

圖 15-36  肝臟的肝醣磷酸化酶可以當作葡萄糖感測器。
葡萄糖結合到肝臟磷酸化酶 a 同功酶的異位部位,因
此誘導構形改變而暴露出磷酸化的 Ser 殘基,使得磷
酸化酶 a 磷酸酶 1 ( PP1 )可以作用。此磷酸酶將
磷酸化酶 a 轉變成磷酸化酶 b ,明確地降低磷酸化酶
的活性,因此在因應高血糖時會減緩肝醣的分解。胰島
素也可以間接刺激 PP1 而減緩肝醣的分解。

歐亞書局 CH 15 代謝調節的原則 p.642


 當血液葡萄糖濃度回復到正常時,葡萄糖
會進入肝細胞,並結合到磷酸化酶 a 的
抑制性異位部位。此結合也產生了構形改
變而暴露出磷酸化型態的 Ser 殘基給予
PP1 作用,而催化它們去磷酸化,而使磷
酸化酶失活(圖 15-36 )。肝臟肝醣磷酸
化酶的葡萄糖異位部位使其能當作肝臟本
身的葡萄糖感測器,能對血液葡萄糖濃度
的改變有適當的反應。

歐亞書局 CH 15 代謝調節的原則
肝醣合成酶也是由磷酸化與去磷酸化所調節
 如同肝醣磷酸化酶,肝醣合成酶有磷酸化與去磷酸化
兩種構形(圖 15-37 )。當處於活化態時,肝醣合成
酶 a ( glycogen synthase a )是未磷酸化的。
 最重要的調節激酶為肝醣合成酶激酶 3 ( 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 ,簡稱 GSK3 ),其會在肝醣合成酶
羧端附近的三個絲胺酸殘基加上磷醯基,造成肝醣合
成酶強烈失活。
 GSK3 的作用具有等級制度之分;它不會磷酸化肝醣
合成酶,直到另一個蛋白激酶酪蛋白激酶 II ( casein
kinase II ,簡稱 CKII )先磷酸化肝醣合成酶附近的殘
基後,此反應稱為引導( priming )(圖 15-38a )。

歐亞書局 CH 15 代謝調節的原則 p.643


圖 15 – 37

歐亞書局 CH 15 代謝調節的原則 p.643


圖 15-37  肝醣合成酶激酶 3 對於肝醣合成酶活性的影
響。肝醣合成酶 a 為活化態,其位於羧端附近的三個
Ser 殘基,會被肝醣合成酶激酶 3 ( GSK3 )所磷酸化。
此使得肝醣合成酶轉變成失活態( b )。 GSK3 的作用
需要酪蛋白激酶( CKII )先執行磷酸化(引導)作用。
胰島素藉由阻斷 GSK3 的活性而促使肝醣合成酶 b 活
化(此作用的路徑見圖 12-16 ),胰島素並活化磷蛋白
磷酸酶(在肌肉是 PP1 ,在肝臟則是其他的磷酸酶)。
在肌肉中,腎上腺素活化蛋白激酶 A ,而蛋白激酶 A
磷酸化肝醣標的蛋白 GM 上的某個部位,進而造成
PP1 從肝醣解離出來(見圖 15-40 )。葡萄糖 6- 磷酸
結合上肝醣合成酶並促進其構形成為 PP1 的較好受質,
所以傾向造成肝醣合成酶的去磷酸化。葡萄糖也可以促
進去磷酸化作用;當葡萄糖結合到肝醣磷酸化酶 a 會
造成其構形改變,使得傾向於去磷酸化而變成肝醣磷酸
化酶 b ,因此葡萄糖解除肝醣磷酸化酶 a 對 PP1 的
抑制(見圖 15-39 )。
歐亞書局 CH 15 代謝調節的原則 p.643
肝醣合成酶激酶 3 媒介胰島素的一些作用
 如我們在第 12 章所見,胰島素促使細胞內發
生改變的方法之一是活化蛋白激酶(蛋白激酶 B
或稱 PKB ), PKB 進而造成 GSK3 磷酸化而
失活(圖 15-39 ;也可見圖 12-15 )。這使得
GSK3 不能與真正受質結合,而使 GSK3 失活,
造成肝醣合成酶傾向於由 PP1 所導致的去磷酸
化態。(圖 15-39 )

歐亞書局 CH 15 代謝調節的原則 p.643


圖 15 – 39

歐亞書局 CH 15 代謝調節的原則 p.644


圖 15-39  由胰島素列的 GSK3 及肝醣合成酶的路
徑。胰島素結合至其接受器後活化了其上的酪胺酸蛋
白激酶,其會磷酸化胰島素接受器受質 -1 ( IRS-
1 ),此蛋白上的磷酸酪胺酸接著會被磷脂醯肌醇
3- 激酶( PI-3K )結合, PI-3K 會將細胞膜上的磷
脂醯肌醇 4,5- 二磷酸( PIP2 )轉變成磷脂醯肌醇
3,4,5- 三磷酸( PIP3 )。當蛋白質激酶( PDK-1 )
結合上 PIP3 之後會被活化,進而活化第二個蛋白質
激酶( PKB ), PKB 會將肝醣合成酶激酶
3 ( GSK3 )的假受質區域做磷酸化,如圖 15-38b
所示的機制使 GSK 失活。失活的 GSK3 使得磷蛋
白磷酸酶 1 ( PP1 )將肝醣合成酶去磷酸化,將其
轉變成具有活性的狀態。胰島素就是藉由這樣的方式
來促進肝醣合成(胰島素作用的更多細節可見圖 12-
16 。)
歐亞書局 CH 15 代謝調節的原則 p.644
磷蛋白磷酸酶 1 是肝醣代謝的核心
 PP1 不會以游離形式存在於細胞質,而會
經由與肝醣目標蛋白( glycogen-targeting
protein )家族的一員而結合在其目標蛋白
上,肝醣目標蛋白會結合上肝醣以及肝醣
磷酸化酶、磷酸化酶激酶和肝醣合成酶等
三種酶(圖 15-40 )。 PP1 本身會受到
共價及異位調節;當 PP1 被 PKA 磷酸
化時會呈現失活態,而葡萄糖 6- 磷酸則
可異位活化 PP1 。

歐亞書局 CH 15 代謝調節的原則 p.645


圖 15 – 40

歐亞書局 CH 15 代謝調節的原則 p.645


圖 15-40  肝醣目標蛋白 GM 。肝醣目標蛋白
GM 是會將其他蛋白(包括 PP1 )結合至肝醣
顆粒上的家族蛋白之一。 GM 會因應胰島素或
腎上腺素之作用而在兩個不同的位置被磷酸化
。①胰島素刺激 GM 位置 1 的磷酸化會活化
PP1 ,其會將磷酸化酶激酶、肝醣磷酸化酶和肝
醣合成酶去磷酸化(未顯示)。②腎上腺素刺
激 GM 位置 2 的磷酸化會造成 PP1 從肝醣
顆粒上解離出去,阻止其去接近肝醣磷酸化酶
及肝醣合成酶。 PKA 也會磷酸化一個蛋白(抑
制劑 1 ),當抑制劑 1 被磷酸化後會去抑制
PP1 。藉由這些方式,胰島素能抑制肝醣分解並
刺激肝醣合成,而腎上腺素(或肝臟中的升糖
素)則會有相反的影響。
歐亞書局 CH 15 代謝調節的原則 p.645
圖 15 – 41
異位及荷爾蒙訊息全
面性共同調節醣類代

圖 15-41 肝臟中碳
水化合物代謝的調節。
箭頭指出改變它們連
結之間的因果關係。
↓ A → ↑B 意指減
少 A 會造成 B 的
增加。粉紅色箭頭連
結由於高血糖所造成
的情況;藍色箭頭則
連結低血糖所造成的
情況。
歐亞書局 CH 15 代謝調節的原則 p.646
異位及荷爾蒙訊息共同調節醣類代謝
 在看過醣類代謝中個別酵素的調節機制後,我們
可以知道在飽食、飢餓和戰鬥或逃走反應情況下
分別由胰島素、升糖素及腎上腺素所傳遞訊息對
醣類代謝整體的轉換。我們必須比較調節會有不
同結果的兩個實例: (1) 肝細胞的角色在於提
供葡萄糖給血液, (2) 非肝細胞的組織,以骨
骼肌(肌原細胞)為代表,則自己使用掉醣類燃
料來維持本身的活動力。

歐亞書局 CH 15 代謝調節的原則 p.647


 在攝取富含高碳水化合物後,血液葡萄糖會升高進而誘
導胰島素釋放(圖 15-41 上方),胰島素在肝細胞中
有兩種立即的影響:它會經由圖 15-29 所示的串聯方
式使 GSK3 失活,並且活化蛋白磷酸酶,可能是
PP1 。這兩個作用會充分活化肝醣合成酶。 PP1 也會
經由去磷酸化的方式而使肝醣磷酸化酶 a 與磷酸化酶
激酶失去活性,有效阻止肝醣的分解。
 在餐與餐之間,或是在長期飢餓時,血糖下降會導致升
糖素的釋放,其透過圖 15-35 所顯示的串聯方式作用
,活化蛋白激酶 A ( PKA )。 PKA 參與升糖素的所有
效應(圖 15-41 底部)。它磷酸化磷酸化酶激酶,活化
它並且導致肝醣磷酸化酶的活化。 PKA 磷酸化肝醣合
成酶,使它失去活性而阻斷肝醣合成。 PKA 磷酸化
PFK-2/FBPase-2 ,造成調節物果糖 2,6- 二磷酸濃度下
降,其使得糖解酵素 PFK-1 失去活性,並且活化糖質
新生作用的酵素 FBPase-1 。
歐亞書局 CH 15 代謝調節的原則
 對於我們討論代謝調節而言,骨骼肌的生理異於
肝臟有三方面是重要的(圖 15-42 ):
(1) 肌肉使用自己貯存的肝醣只供應自身的需求;
(2) 當肌肉從休息到劇烈收縮時,肌肉對 ATP 的
需求有相當大的改變, ATP 由糖解作用所提供

(3) 肌肉缺乏糖質新生作用的酵素。
在肌肉及肝臟中,調節機制的微妙差異反映了肌肉
及肝臟扮演不同的角色。肝臟及肌肉的肝醣磷酸
化酶是同功酶,它們由不同的基因所編碼,也表
現出不同的調節特性。

歐亞書局 CH 15 代謝調節的原則 p.646


圖 15 – 41

圖 15-42  在肝臟和肌肉中碳水化合物代謝調節之相異處。在肝臟,
無論是升糖素(象徵低血糖)或腎上腺素(傳遞需要戰鬥或逃走的訊
息)都可以使葡萄糖輸出至血流中的數量增加至最大。在肌肉,腎上
腺素可以增加肝醣分解與糖解作用,如此可一起提供燃料來產生
ATP 供肌肉收縮所需。

歐亞書局 CH 15 代謝調節的原則 p.646


總結 15.5
 對於升糖素或腎上腺素的反應,肝醣磷酸化酶會被活
化,此乃升糖素或腎上腺素增加 [cAMP] 濃度,因
此活化蛋白激酶 A ( PKA )。 PKA 磷酸化並活化
磷酸化酶激酶,其將肝醣磷酸化酶 b 轉變成它的活
化 a 型。磷蛋白磷酸酶 1 ( PP1 )逆轉肝醣磷酸
化酶 a 的磷酸化,而使之失去活性。葡萄糖結合至
肝臟的肝醣磷酸化酶 a 同功酶,利於其去磷酸化並
且失去活性。
 肝醣合成酶 a 受到肝醣合成酶激酶 3 ( GSK3 )
催化磷酸化而失去活性。胰島素阻斷 GSK3 。 PP1
被胰島素活化,經由去磷酸化肝醣合成酶 b 而逆轉
了抑制作用。
歐亞書局 CH 15 代謝調節的原則 p.647
總結 15.5( 續 )
 胰島素藉由促使葡萄糖運輸蛋白 GLUT4 移動至細
胞質膜,來增加葡萄糖攝入肌原細胞和脂肪細胞中。
 胰島素刺激六碳醣激酶 II 和 IV 、 PFK-1 、丙酮
酸激酶和許多參與脂質合成的酵素的合成。胰島素刺
激肌肉和肝臟的肝醣合成。
 在肝臟中,升糖素刺激肝醣分解與糖質新生作用,同
時阻斷糖解作用,藉此提撥葡萄糖外送至大腦和其他
組織。
 在肌肉中,腎上腺素刺激肝醣分解與糖解作用,提供
ATP 來支持收縮。

歐亞書局 CH 15 代謝調節的原則 p.647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