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研究生思政人文教

育的模式及效果研究

梁瑞霜①,孙琳①,王尧②,崔海英①,尹孟沙①,韩明悦①,李姗姗①,王桂侠①,

刚晓坤①

①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吉林长春 130021
②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骨科,吉林长春 130042
摘要:随着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来临,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面临着

改革的难题。作为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高级人才,医学研究生的思想水平影响着新时代卫

生行业的政治素养水平,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在“新医科”背景下

医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目前的状况,以吉林大学(全文都不要出现真实的学校名称,可

以采用“吉林某双一流高校”这样的称呼)传承弘扬“白求恩精神”为支点,从构建特色

教学方式,重视导师遴选与评价体系、增加人文体验、激发主体活力、思想政治教育与专

业课融合、增设思想人文考核出发,探索既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又尊重新背景下

医学研究生成长成才特殊规律的医学研究生思想政治与人文素质融合的教育模式。

关键词:新医科,思想政治教育,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白求恩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 2020 年 7 月 29 日召开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上批示指

出,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

重要使命 [1]。由于临床医学学科本身的特殊性,因此需要医学专硕研究生拥有更坚定的政

治立场、思想意识和更端正的思想价值观 [2]。而随着“新医科”的建设,人文关怀在医疗

基金项目:2021 年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项目( yjs2021023);2022 年
度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内分泌学科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及教学实践探索
( JLJY202254463609 ) ; 2023 年 吉 林 大 学 白 求 恩 第 一 医 院 研 究 生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创 新 研 究 项 目
(yjs2023005)
作 者 简 介 : 梁 瑞 霜 ( 1999- ) , 女 , 研 究 生 在 读 , 研 究 方 向 : 内 分 泌 代 谢 性 疾 病 , 联 系 电 话 :
17382189226,E-mail: liangrs22@163.com。
通 讯 作 者 : 刚 晓 坤 ( 1981- ) , 女 , 博 士 , 教 授 , 研 究 方 向 : 内 分 泌 代 谢 性 疾 病 , 联 系 电 话 :
15804300432,E-mail: gangxk@jlu.edu.cn。
方面的重要性也逐渐体现,因此分析新时代医学专硕研究生思想教育的现状并针对其不足

进一步探索解决方案是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障,本文以吉林大学传承发扬“白

求恩精神”为支点,在学科交汇的“新医科”的时代背景下,探索符合医学院校实际特点

的人文素质与思想政治融合的高校教育模式。

2、 新医科的背景

2.1 “新医科”的内涵

教育部在 2019 年加快实施“六卓一拔尖”计划 2.0,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

科建设正式全面拉开序幕。其中,为紧密对接国家“健康中国”战略以及满足人民群众对

医疗健康的新需求,新医科将推进医学与其他学科交汇融合,促进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

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紧密结合,并将精准医学、转化医学等未艾方兴的医学新领域

全面整合[3]。 为应对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国内外格局的飞速转变,培养具有责任感、创

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刻不容缓 [4]。而“新医科”的建设关乎新时代人民群众对

卫生健康高质量需求,关系着人民美好生活愿望的实现,关系着新时代医学人才的培养。

为此,要遵循医学教育和医学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探索“新医科”人才培养模式,以创

新为导向,打造专业教育、思政教育、人文教育、创新创业综合素养为一体的培育体系
[5]

2.2 医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医科”背景下的必要性

新医科背景下学科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医学教育也要打开专业的壁垒,开启全知全

新的视野,培养一批专业本领过硬、知识面宽广、政治立场坚定,具有创新精神的医学高

素质人才。临床医学专业为国家输送了大量研究生学位的医生,他们是服务于社会生命健

康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级人才,社会对其道德品质和政治思想水平的期望更高
[6]
。“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医学研究生是一支肩负着“健康所系, 生面所托”的

重任,在生命的考验中成长的医疗事业的预备军,其思想水平影响了新时代卫生行业的政

治素养水平,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上积极,行动上

积极;思想上正确,行动上正确;知行合一的医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三观正直、

道德高尚的医学人才的前提,是构建蓬勃向上和谐发展的新时代卫生体系的重要着力点。

3、 医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要用这个词,还是用人文教育更好,否则给人的感觉是

和政治挂钩。白求恩正是因为没有和政治挂钩才能到中国来救死扶伤)现状及问题

(后面的效果要和这部分对应起来才能形成一个闭环。按理说应该根据存在的问题采取措

施,然后看问题是否解决了,这样才是一个基本的闭环)
从 2015 年起,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以下简称医学专硕研究生)的培养已经并轨到

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医学专硕研究生正是由于研究生与规培生的双重身份 [7],学

习时间更紧迫,在学习科目上也就存在轻重之分。读研期间,医学专硕研究生不仅要完成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习临床知识、掌握临床技能,还要花大量时间培养科研能力,完

成论文写作。这些耗时时间长,难度高的必修课程导致医学专硕研究生很少有精力学习专

业知识之外的思想政治教育等理论课程。

另外,由于医学专硕研究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临床工作中,学习时间非常零散,对于思

想政治教育课程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很难匹配到系统完整的课程,导致对此课程本就兴

趣不高,思想政治学习意识淡薄的医学生在学习这门课时更是心不在焉,只在考试前期草

草了事,思想政治教育只停留于形式上,没有做到知行合一。

医学专硕研究生虽然忙于临床一线,但收入过低,加上医学生培养周期过长,导致他

们急于求成,把大量精力花费在科研及专业课程学习这种能带来实际利益的事情上,而忽

视了思想政治等理论教育。在临床工作中,他们专注于精湛的医术与药物以及完成病程,

但缺乏耐心,没有充分向患者解释病情发展、治疗方案,告知检验检查结果,也没有给病

人营造一个康复的心理社会环境,缺乏人文关怀和情感照顾。

此外,研究生大多怀抱着不同的理想选择入学,其中,为了提升学历、更好的就业待

遇、获得名利、实现自我价值者占有一定比例,而在培养过程中现实的差距、学业的难度导

致很多愈来愈迷茫。而医学生培养周期长,临床、科研要求之高,导致近几年网络上出现

越来越多医学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身心疲惫而退学转行的例子。一些研究生在面对学业、

经济、感情等方面的压力的时候,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定位上出现了偏失[8]。

4、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研究生思政教育教学模式研究

4.1 构建医学特色教育模式,将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为一体

随着医学模式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环境-生物-心理-社会-工程医学模式,人

文素质在医学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这是各种医疗问题和社会发展对医疗健康服务的必然

要求。“医为仁人之术,必具仁人之心”,现代医学泰斗裘法祖教授曾指出:“德不近佛

者,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这是因为医生是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医患沟通过程中

病人不仅仅是信息系统中冰冷的各项数据,社会环境的关爱和尊重与病情的转归相比,是

同等重要的。这便要求医生既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本领,又要对病人进行真切的人文关怀。

美国医生特鲁多曾说“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其诠释了医学的核心价

值是人文精神,这也正是医学区别于其他自然科学之处。钟南山曾说“我们看的不是病,
是病人” ,他认为“医学人文精神是实现现代医学模式的促进剂”[9],因此,将人文素质

与思想政治融入医学生实践教学中,打造医学研究生特色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响应了“健

康中国”的战略思想,而且顺应了时代的发展。

白求恩作为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其在革命战争中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做出的伟大贡

献而被中华民族广为流传,他全心全意为伤病员服务、充当群众血库、传道授业解惑,无

私奉献、精益求精的光辉事迹是医疗卫生行业学习的楷模,闪耀着强大的时代价值意蕴
[10]
。白求恩精神作为医德医风的文化符号,医学生传承弘扬的时代精神,学术界对其进行

了多维阐释,逐步呈现出: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

精神,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精神[11]。吉林大学赓续红色血脉,多年来一直将白求恩精神

融入医学教育,不仅传承并弘扬白求恩精神,更是为医疗卫生行业指明了人文素质培养的

道路。其中包括组织学生学习《纪念白求恩》,参观白求恩纪念馆,排演革命故事,举办

一系列纪念活动,撰写纪念文章《英雄离世八十载,精神引领白衣人》,启动《白求恩之

歌》歌词征集评选活动,以及开展“重走白求恩路”的实践活动等,使得医学学子将白求

恩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伟大事迹铭记于心;为引导医学生更深入思考白求恩精神的时代

内涵,吉林大学开设医学人文课程,举办课程思政建设交流会,将课程思政与白求恩精神

相结合,激励学生做白求恩式的卓越医学人才、树立“大医精诚,尚美至善”的职业理念

这些举措在课程、校园文化、实践中渗透白求恩精神的教育,极大地提高了医学生的人文

素养。同时,吉林大学通过评选“白求恩名医”、“白求恩十佳大学生”、“白求恩十佳

班级”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评选“白求恩奖学金”激励医学学子提升综合素质,促进了白

求恩精神德育平台的打造,推进了医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的进展。

4.2 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建立严格的导师遴选机制

导师既是研究生学术科研方面的领路人,又是思想道德、为人处事方面的楷模。学生

健全人格、学术道德规范的养成除了在大环境中耳濡目染外,也来自于导师的言传身教
[8]
,研究生导师应该在临床工作、科研学术、政治思想方面做出表率,重视学生的人文素

质教育与思想道德规范,培养研究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以吉大一院为例,在疫情期间先

后组建了 7 批驰援医疗队,几百名白球恩精神传人舍生取义,冲锋在疫情一线。白求恩精

神在他们坚定的逆行中薪火相传,感染着吉大医学学子。导师以身作则,激起医学生满腔

热忱,树立在学生心中伟岸的形象,使得医学研究生对导师产生钦佩感,拉近师生之间的

距离。

但现实中有些导师将重心放到科研上,忽视了医学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在医学研究生
对前途感到迷茫、思想不端时不能及时指正,亦或是本身功利性过重,不能起到立德树人

的作用,所以需建立以科研、思想政治、患者满意程度等多方面为标准的导师遴选机制,

并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技能培训、思想政治教育等纳入导师考核体系,鼓励研究生参

与对导师人才培养工作的评价[12]。只有强化导师的教学意识,督促导师对研究生思想方面

的培养,才能使得导师对医学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落实到位。

4.3 组织社会实践,增加医学研究生人文体验

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研究生思想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医学院校在促进人文素质

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同时,应积极向社会开展医疗实践活动,增加医学研究生的人文

体验。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绝大部分在住院病房进行开展临床工作,对于广大群众“看

病难,看病贵”的体会不够深切,这也导致与患者沟通时不能充分换位考虑。因此,需积

极开展社实会践活动,使医学研究生走出临床、实验室,深入大众群体,更好地为人民身

心健康服务。吉林大学高度重视医学生临床实践阶段的人文素质教育,为了使医学生更深

刻了解医疗事业发展水平及医疗需求,吉大一院多次开展研究生暑期实践活动,对社区和

农村进行医疗帮扶,引领和帮助医学研究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做贡献、增长人文体验

不仅体现了自己的专业价值,更提升了社会责任感,增强了救死扶伤的使命感,传承并弘

扬了白求恩精神,在实践过程中无形对研究生进行了深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

4.4 增设师生思政交流讲座、思政人文论坛,激发医学生主体活力

医学专硕研究生与其他专业学生不同,由于需要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一直处于

病房轮转过程中,使得导师与学生之间交流受限,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业进度、心理变

化,因此,需要定期开展思想政治培训系列主题活动,增加导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的机会,

引导研究生提升思想道德修养。此外,大多研究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状态

缺少主观的看法,思维较局限。为此,吉大一院多次举办“FACE TO FACE 医路同行 名师

相伴”研究生师生交流会,为研究生提供了更加亲和、更加实效的师生交流平台,更高效

切实的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开展关于吉大一院全体医务工作者在大灾大疫中勇敢逆行,爱

岗敬业的英勇事迹的专题报告会,收集并宣传医学研究生关于医学专硕生抗疫先进事迹,

树立模范形象;同时将思政“小课堂”与实践“大课堂”结合,鼓励同学们站上讲台,分

享个人经历,讲述自己心中的思政观点,活跃医学生思维,激发主体活力,使得医学研究

生思想政治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5 将思政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增设医德、医风、医患沟通等技能考


面对社会各方面竞争、学业科研方面的压力,研究生对自身前途命运产生困惑,心态

浮躁,且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周期长,高度专业化,进度紧迫,导致医学研究生对的思想

上的教育较随意。而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来看,如何增强其吸引力与感染力,发挥其作用

依然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话题和课题[12]。从整体上看,医学研究生的思政教育问题可以

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突破:一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融合到医学类研究生的培

养过程中,增强思政教育课程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促使医学研究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

素质教育中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比如:将医务工作者在大灾大疫中表现出的“爱岗

敬业,精益求精”的白求恩精神,以及在非典、流感等非常时期医务人员对所见、所闻病

例所做的医疗救治等内容,结合专业课进行了讲解,促进了课堂的多样化,增加了政治思

想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感染力,既为医学研究生讲授了临床知识,又对其再次灌输了先

进理念。其次,增加医德、医风、医患沟通等技能考核,激发医学研究生对思政与人文素

质教育的重视。多数医院在规培轮转出科或者阶段性考核中比较侧重临床专业技能的考核

往往忽视医学研究生思想上、以及对于患者人文关怀方面的能力评估。针对这方面的不足

建议在考核过程中增添医师接诊患者时的沟通能力、情感照顾等方面的评估,树立模范工

作者,从而培养医学研究生医德医风自我监督意识。

5、白求恩精神融入医学思政人文教育的成果

吉林大学始终将学习、传承、弘扬白求恩精神作为院校铸魂育人的重点。以白求恩为

榜样,做白求恩式的医务工作者,是白衣师生的共同心声,秉承白求恩精神是每一位白衣

学子的责任与荣光。吉林大学师生连续多年开展“筑梦白医,寻根之旅”、“重走白求恩

路”主题活动,组织师生前往河北省和山西省开展支教、义诊及调研走访等活动,为老区

人民开展义诊和支教志愿服务,践行“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精神和新时代吉大

医学人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在疫情肆虐期间,吉大白医师生舍生取义、无私奉献的事

迹更是以医者的仁爱与勇敢践行了白求恩精神,这是“小我”融入“大我”生动的爱国实

践。而《践行白求恩精神》微党课的录制活动,以及吉大一院“蓝马甲”志愿服务活动,

都是学生们用自身行动传承白求恩精神的表现。如今,白求恩精神塑造的白衣学子桃李满

天下,白求恩精神激励医学生们刻苦学习、扎实工作,为祖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医德

医风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这只不过是将前面的内容重复了一下,所谓的效果就是学

生经过这些活动之后,前面所面临人文教育问题的解决情况,要针对医学研究生)

6、小结

医学专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常态化的工程 [13],而在医学与互联
网越来越紧密的关系下,“白求恩精神”与“健康中国”战略紧密相连,培养高素质医学

人才是“新医科”时代背景下必然要求。“有缘善写红十字,立德常学白求恩。”三年的

抗疫考验展现了医务人员满腔热忱、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英勇事迹,也激励着医学学

子们铭记、传承和弘扬白求恩精神,树立“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生价值观,争当白

求恩式的好医生。但是,医大在发挥医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还应不断创新医学研究生

的政治思想教育方式,重视培养医学人文素质,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将医德高尚、医风

优良的医学人才输送到中国的医疗卫生行业,这才是医大的应有之义。

参 考 文 献
[1] 习近平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
层次人才[J].黄金时代,2020(9):11.
[2] 管玉婷,钟炜,陈芸,等.医学专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探索[J].中国继续医学教
育,2022,14(19):158-161.
[3] 尚丽丽.新医科背景下医学研究生教育的思考[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8,31(10):1078-1081.
[4] 马陆亭.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从教育理念到范式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22(12):9-11.
[5]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蔺君妍.加快“新医科”背景下卓越医学人才培养[N].青岛日报,2023-01-
14:002.
[6] 傅亚,戴先鹏,陈亚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难点与对策探索[J].科教导刊,
2022(23):77-80.
[7] 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
站[EB/OL].[2023-03-04].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s7065/201407/t20140714_178832.html.
[8] 叶玉梅.导师在医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1,24(6): 627-629.
[9] 钟南山:人文精神是医学的核心价值[EB/OL].[2023-02-19].
https://fccezz.ahmu.edu.cn/2016/1017/c1476a15281/page.htm.
[10] 章爱先,马国庆.新时代弘扬白求恩精神的价值意蕴[J].中国医学人文,2021,7(12):46-49.
[11] 夏燕来,王晓荣,何明刚.白求恩精神融入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模式探究[J].中国医院管理,
2022,42(3):94-96.
[12] 王娜,张诗琴,钮燕,等.临床医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培养方式探索[J].教育教学论
坛,2022(8):181-184.
[13] 曹雅琴,李淑芬,李婷,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三个着力点[J].西部素
质教育,2022, 8(6): 36-38.

Research on the model of ideological, political and Humanistic Education for Medical postgraduat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Medicine"
LIANG Rui-shuang, Sun Lin, Wang Yao,et al.
Abstract: With the advent of a new round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and industrial
revolution,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is also facing the problem of
reform. As senior talents in the medical and health industry in China, the ideological level of medical graduate
students not only affects the level of political literacy of the health industry in the new era, but also affects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socie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medical postgraduat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medicine". Based on the fulcrum of inheriting
and carrying forward the "Bethune spirit" in Jilin University,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teaching
methods, we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system of sel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mentors, increase humanistic
experience, stimulate the vitality of the main body, integr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ith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add ideological and humanistic assessment. It also respects the education mode of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political and humanistic quality of medical graduate students under the special law of the growth of
medical graduate students.
Key words: new medicin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edical graduate students,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Bethune spirit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