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

第 32 卷 第 6 期 宁 波 大 学 学 报(人 文 科 学 版) Vol. 32 No.

6
2019 年 11 月 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LIBERAL ARTS EDITION) Nov. 2019

国内语言景观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
——基于数据量表和知识图谱的分析

吴剑锋,章近勇

(上海交通大学 人文学院,上海 200240)

摘要:运用图形制作与数据分析软件 Microsoft Excel 2016 和信息可视化工具 CiteSpaceV 对 1997-2018 年间


CNKI 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期刊数据库所收录的语言景观文献从计量文献
学角度进行了统计分析。数据量表和知识图谱互为补充,共同展现了国内语言景观研究的现状、热点及趋
势。国内语言景观的论文年度发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超过半数的研究为共时实证类调查,且标牌为
主要研究对象。从高频关键词和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来看,国内语言景观的热点主要集中于多语语言景观、
语言景观与语言政策、语言景观与英语全球化、语言景观与少数民族语言等四个方面。未来国内语言景观
研究的趋势主要表现在多语语言景观研究不断深入、语言景观的边界不断扩大、跨学科性不断增强等方面。
关键词:语言景观;数据量表;知识图谱;热点;趋势
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 5124(2019)06 - 0050 - 07

一、引言 二、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语言景观作为一种书面语言在公共空间的 (一)数据来源
应用,其历史可追溯至文字的产生,但“语言景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 CNKI 期刊网络出版总
观”概念至 1997 年才由 Landry 等正式提出,是 库、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期刊数据库
指出现在某一特定地域、城市或城市群公共领域 这三大中文数据库,基本涵盖了国内语言景观研
中广告牌、路牌、地名、街道名、商业店铺招牌 究的所有文献。以“语言景观”概念的提出作为
[1]
及政府大楼公示标牌上的语言。 近年来,由于 时间轴起点,梳理分析 1997-2018 年的国内语言
语言景观研究的跨学科属性和独特新颖的研究 景观研究文献。具体地说,在三个中文数据库中
视角,国内学界开始关注并不断重视。 以“语言景观”为检索词,分别以主题、篇名、
本文尝试从计量文献学角度,利用 Microsoft 关键词为检索条件进行检索,初步得到数据样
Excel 2016 和 CiteSpaceV 软件分别绘制国内语言 本。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人工逐条筛选,去重
景观研究的数据量表和知识图谱,直观地展现二 后再排除明显不属于本领域的文献,得到有效文
十年来国内语言景观的研究状况,对国内语言景 献 105 篇。每条文献题录都包含发表时间、题名、
观研究的热点进行归纳,并结合国际语言景观研 作者、单位、文献来源、关键词、摘要等信息。
究的发展态势、国内语言景观的特点进一步预 (二)研究方法
测国内语言景观研究的未来趋势和发展方向, 本文采用计量文献学的统计分析法和科学
以期对后续研究的创新性和多样化的发展有 文献分析工具 CiteSpaceV 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分
所启示。 析,两者互为补充。我们利用前者主要分析国内
——————————————
收稿日期:
2019 – 03 – 27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代汉语言说动词研究”(09CYY032);上海市社科规划一般项目“语言景观视域下的上海路(地)名研究”
(2019BYY011)
第一作者简介: 吴剑锋(1972-),男,安徽岳西人,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汉语语法学、语用学,汉语国际教育等。Email: jfwu@sjtu.edu.cn
第6期 吴剑锋等:国内语言景观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 51

语言景观研究的论文发表概况、研究类型及对象 国内进行过语言景观研究的机构共 102 所,


的数量分布情况,利用后者绘制知识图谱,展现 出版过相关研究成果的刊物共 75 家。鉴于第二
作者合作和关键词关联的全貌,两者共同构成一 作者、第三作者等也参与了相关研究,也将其纳
个分析整体。 入发文作者的统计范围,因此共计发文作者 130
首先,将 105 篇有效数据导入图表绘制与分析 位。而论文的数量动态则从成果数上直观地反映
软件 Microsoft Excel 2016,对每条题录增加研究类 了国内语言景观研究的发展脉络:
型和研究对象信息,得到原始数据量表。利用软件 1997-2018 年,国内语言景观研究论文年度
的筛选和函数功能,对论文年度发表量、研究机构、 发表量线性递增,且以 2014 年为关键时间节点。
出版刊物、研究对象、研究类型等进行分析。 2014 年以前的论文年度发表量较低,其总数仅
其次,运用 CiteSpaceV 软件,以作者(Author) 为 10 篇;2014 年之后的论文年度发表量占了有
和关键词(Keyword)为文献节点(Node Types), 效文献总量的 90.5%,且增速迅猛,于 2018 年
对 105 篇有效文献分别进行文献作者和关键词 达到峰值,计 47 篇。论文数量的动态变化预示
的共现分析及聚类分析,绘制国内语言景观研究 出国内研究将会继续维持迅猛发展的整体态势。
的作者合作图谱和关键词共现图谱。CiteSpaceV (二)发文作者
软件的参数设置如下:(1)时间范围(Time 基于发文总量排序,再以第一作者发文量、
Slicing):1997-2018;时间切片(Years Per Slice) 论文被引频次、核心期刊数量、发文年限等为标
设定为 1 年; (2)单位时间内提取的被引次数最 准进行综合考察,得出数据库中发文量排名前十
高的文献数(Top N Per Slice)为 50;
(3)阈值 的作者(表 2)。

(Threshold)中的各项参数调为 0; (4)运行软件 根据普赖斯定律计算 得出,国内语言景观
后,将文字显示阈值(Article Labeling Threshold) 研究的核心作者群包括尚国文、巫喜丽、徐茗、
设置为 1。 李丽生等。不过,从篇均被引次数来看,排名前
三、国内语言景观研究的现状 十的作者中仅有四人超过了 10 次,这说明国内
(一)发文概况 语言景观论文还缺乏高影响力的文章,相关研究
将相关文献从 CNKI 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人 仍有待深化。
大复印资料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期刊数据库这三 知识图谱能直观地展现各聚类的初现年份
大中文数据库导出,经去重、筛选,获得国内语 和分布状况,因此利用 CiteSpaceV 软件绘制出国
言景观文献检索结果(表 1)。 内语言景观研究作者合作知识图谱(图 1)。
表 1 国内语言景观的文献检索结果 国内语言景观研究领域的学者合作大致形
文献数量 研究机构 发文作者 出版刊物 成了以尚国文、巫喜丽、徐茗、杨金龙等为核心
105 篇 102 个 130 人次 75 家 的学者合作聚类。不过,大多文献仍仅由单个作

表 2 国内语言景观发文量排名前十的作者
发文量/篇 核心期 被引 篇均被
作者 年限 作者单位
总量 第一作者 刊数量 频次 引次数
尚国文 5 5 2 209 41.8 2014-2018 浙江大学
巫喜丽 3 3 2 17 5.6 2017-2017 华南理工大学
徐茗 4 2 1 22 5.5 2015-2017 上海师范大学
李丽生 2 2 0 64 32 2015-2017 华东师范大学
张媛媛 2 2 1 47 23.5 2017-2017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俞玮奇 2 2 2 29 14.5 2016-2018 华东师范大学
李贻 2 2 0 39 19.5 2011-2012 中山大学
杨金龙 3 3 1 14 4.6 2015-2018 上海外国语大学
金怡 4 4 0 12 3 2016-2018 安徽大学
夏娜 3 2 0 24 8 2016-2018 云南师范大学
52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9

者独自完成,总体呈散点分布。从出现时间看, 述等五类(表 3)。


聚类逐年增多,密度加大,这说明语言景观研究 国内语言景观研究的共时实证调查文献数
领域的作者合作呈逐年加强态势。 量最多,达 60 篇,超过了总文献数的一半;历
时考察和论文集评介均最少,分别仅 2 篇。研究
理论方法的文献也比较多,它们既包括基础研究
框架的介绍,也包括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研究,
共 29 篇,约占总文献数的 27.62%。此外,11.43%
的文献为国内外语言景观研究综述。
利用 Microsoft Excel 2016 的标准差函数
(STDEVP)可计算得出各研究类型数量的标准
差为 21.85,这说明各研究类型分布的离散程度
较大。各研究类型的分布并不均匀,呈现出较为
明显的三级梯度分布特征。在研究方法上,国内
语言景观研究主要采用实地调研法进行定量研
图 1 国内语言景观研究作者合作知识图谱 究,较少进行定性研究。在时间意义上,历时考
(三)研究类型及对象 察的文献极少,大多数文献都立足于共时层面。
1. 研究类型 可见,相关的定性研究还有待深入,而且历时视
根据文献的调研方法和分析方法可将数据 角下的考察类研究较为稀缺。
库中的语言景观研究文献分为共时实证调查、理 2. 研究对象(表 4)
论方法研究、历时考察、论文集评介和国内外综 传统语言景观研究的对象应主要包括公共

表 3 国内语言景观研究类型分类
研究类型 数量/篇 % 示例
《少数民族地区城市语言景观中的语言使用状况——以丽江市古城区
共时实证调查 60 57.14
为例》(李丽生、夏娜,2017)
理论方法研究 29 27.62 《语言景观研究的视角、理论与方法》 (尚国文、赵守辉,2014)
历时考察 2 1.90 《语言景观研究法:对广州北京路的历时性调查》(李贻,2011)
《国际语言景观研究的新视野和新趋势——<语言景观中的冲突、排他
论文集评介 2 1.90
及异见>评介》(韩艳梅,2017)
国内外综述 12 11.43 《国外语言景观研究历程与发展趋势》 (徐茗,2017)

表 4 国内语言景观研究对象分类②
研究对象 数量/篇 % 示例
私人标牌 20 19.05 《上海私人标牌中的语言权势与文化权势》 (苏杰,2017)
《全球化社会语言学:语言景观研究的新理论——以北京市学院路双语公
官方标牌 17 16.19
示语为例》(田飞洋、张维佳,2014)
私人标牌与 《少数民族地区城市语言景观中的语言使用状况——以丽江市古城区为
18 17.14
官方标牌 例》(李丽生、夏娜,2017)
《全域旅游背景下的语言景观资源保护与开发策略——以海口街道名称
街名或路名 2 1.90
为例》(李晓东,2018)
《商场语言景观设计现状与提升国民文化自信力的关系——以国产品牌
商品名 1 0.95
名称洋化为例》(王文乐、肖浩,2018)
《语言景观视角下高校校训语言特征探析》(付笛、李松、周圣义、张志
校训口号 1 0.95
会,2018)
网页内容 1 0.95 《语言景观学视域下杭州旅游官网分析与建设》 (柴雨蕾、贾爱武,2018)
第6期 吴剑锋等:国内语言景观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 53

领域中的广告牌、路牌、地名、街道名、商业店 关键词出现次数都不超过 3 次。
铺招牌及政府大楼公示标牌上的语言,近年来有 除了复现率,关键词的中心性也是确定某领
学者将公共领域中的动态语言如电子滚动屏、车 域研究热点的重要依据,因为它能够揭示关键词
辆、行人衣着上的语言也归入了语言景观研究的 之间的关联状况。中心性越高的关键词与其他关
[2]
范围。 键词越有关联,在聚类中也越重要。
“语言景观”
国内语言景观的研究对象仅有标牌、街名或 的中心性最强,几乎与所有的关键词都有关联,
路名、商品名、校训口号、网页内容这五类。其 所以在聚类中尤为重要。其次,“社会语言学”
中以标牌为研究对象的文献最多,达 55 篇,约 “语言标牌”
“研究热点”“公示语”等关键词的
占文献总数的 52.4%;以街名、路名为研究对象 中心性也比较高,较为重要。
的文献共有 2 篇,占 1.9%;以商品名、校训口 为直观地同时展现关键词的复现率及其中
号和网页内容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分别仅 1 篇。可 心性,我们利用 CiteSpaceV 软件绘制出关键词共
见,国内语言景观研究的研究对象还不够丰富, 现知识图谱(图 2)。在该图谱中,一个圆环即
其视点基本上都落在了标牌上,较少关注其他语 为一个关键词信息,圆环面积反映关键词复现
言景观,而且从未涉及动态语言景观。就标牌而 率,圆环厚度则反映关键词的中心性。
言,对其三种子类(私人标牌、官方标牌、私人
标牌与官方标牌)的研究占比大致相仿,平均数
为 18.3,标准差为 1.25,分布基本均衡。
四、国内语言景观研究的热点及趋势
(一)研究热点
关键词是衡量研究热点的重要标准,复现率
高的关键词常被用来确定某一研究领域的热
[3]
点。 将数据导入 CiteSpaceV 软件进行计算后,
又对一些同义关键词(如“语言标牌”和“标
牌”)进行人工合并,得到国内语言景观研究的
关键词 257 个,其中排名出现频次前十位的关
键词如下(表 5)。
表 5 国内语言景观研究文献关键词前十位
序号 关键词 复现数 中心性 初现年 图2 国内语言景观研究文献关键词共现图谱
1 语言景观 92 1.57 2011 结合该领域的文献内容,国内语言景观研究
2 多语现象 9 0.07 2012
的热点可归纳如下:
3 语言标牌 9 0.06 2014
4 公示语 8 0.03 2012 1. 多语语言景观
5 社会语言学 6 0.10 2011 多语语言景观是国内语言景观研究的热点
6 语言政策 6 0.00 2014 之一,相关研究主要是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来厘
7 场所符号学 5 0.00 2016
清多语语言景观中的优势语言及不同语言之间
8 公共空间 5 0.00 2014
的关系,并探究对外开放水平、社会包容度、语
9 海洋文化 3 0.00 2017
10 研究热点 3 0.04 2009 言服务水平、社会变迁等与多语现象的交互影
“语言景观”的复现数最多,达 92 次,说 响。如俞玮奇等分析了北京望京地区和上海古北
明约有 87.6%的文献选用了该关键词。其次是 地区韩国侨民聚居区的多语语言景观状况,确定
[4]
“多语现象”和“语言标牌”,各出现 9 次,分 了优势语言的比例; 张媛媛等利用社会统计学
别约占文献总数的 8.6%。再次,
“公示语”出现 方法对澳门四个样区所收集的 1391 个语言景观
8 次,“社会语言学”“语言政策”各出现 6 次, 有效样本进行分析,探究了澳门回归带来的社会
[5]
“场所符号学”“公共空间”各出现 5 次,其他 文化变革对其多语景观的影响; 单菲菲等分析
54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9

[13]
了贵州西江千户苗寨语言景观中各语言之间的 趋势; 聂鹏等以语言景观研究法为基础,调查
关系及社会地位,从文化资本理论视角探析了民 了西昌市老城区和商业区彝文语言景观使用现
[6] [14]
族文化符号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的路径。 状及不同群体对此现象的认识。
2. 语言景观与语言政策 (二)发展趋势
语言景观与语言政策的关系也是国内语言 近年来,语言景观为越来越多引起了国内外
景观研究的热点之一,主要是通过比较的方式描 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外语言景观研究的理论
述语言景观事实与语言政策之间的落差,并结合 体系、研究方法、研究视角一般要先于国内相关
翻译学、社会文化学、民族学等学科探究其落差 研究,其成果能为国内语言景观研究提供借鉴。
背后的原因。如邱莹调查研究了上饶市的语言景 综合国外和国内语言景观研究的现状,我们预测
观,并结合相关语言政策指出了存在的拼写、用 未来国内语言景观研究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
[7]
字和翻译等不规范现象; 苏杰调查了上海的城 以下三个方面:
市语言生态系统中的私人标牌,认为它能更好地 1. 多语语言景观研究不断深入
体现市民生活中真实的语言权势及其对应的族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许多少数民族有其
[8]
群地位的差异; 李丽生等对丽江古城区内部分 自身的语言文字系统,存在着产生多语语言景观
街道的语言使用状况进行调查,其结果可以为反 的语言文字基础。起初,国内研究参考国外多语
映国家语言文字政策的实践,为更好地保护少 语言景观研究的基本思路,通过调查统计的方式
数民族语言文字、保持语言生态提供参考和决 得到多语语言标志上的语码种类及其数量,以此
[9] [15-19]
策依据。 探究优势语言及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
3. 语言景观与英语全球化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多语现象本
国内语言景观研究也将语言景观视为英语 身也将越来越普遍和复杂,这为相关研究的深入
全球化传播的一种媒介,并结合具体地区的语言 创造了条件。事实上,许多学者也认识到了多语
景观来分析英语所起的作用及其全球化对本民 语言景观与身份认同、文化全球化、英语的日益
[20-24]
族语言文化、社会文化、身份认同等影响。如田 普及和少数民族语言复兴有着重要关系。 随
飞洋等对北京市学院路的双语路牌进行了考察, 着研究的深入,国内对多语现象的研究趋势也将
[10]
探讨了全球化社会语言学需要关注的问题; 刘 与国外相关研究的发展脉络一致,不会停留在数
楚群调查分析了江西省上饶、鹰潭、抚州、赣州 据对比层面,而将探讨其背后的多文化融合、地
[5,11,25-26]
四个城市的语言景观,利用英语语言景观的出现 区经济发展、语言政策落实等问题。
[11]
状况推测区域对外开放水平; 吕斌从全球化背 2. 语言景观的边界不断扩大
景下来看日本社会的语言问题,认为英语作为通 国内外语言景观研究主要是以店铺招牌、政
用语言的理念,已经在其政府和民间广为流传, 府大楼的公示标牌、指示牌等这些语言标牌作为
[12] [9-10,16,18,27]
成为一个不得不面对的“事实”。 语言景观开展的。 随着研究的深入,
4. 语言景观与少数民族语言 有学者认为语言景观的范围比 Landry 等所定义
[27]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 的要大得多。 受社会科技水平、人的认知发展
多语语言景观也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相关研 等因素的影响,“语言景观”这一概念也在不断
究大多采用实地考察和调研的方式,探索少数民 被重新定义。国外有学者认为任何能进入人脑的
族语言的现状与功能,以定量研究的思路来考察 可视化语言材料都可以作为语言景观,包括某些
当地濒危语言的传承和保护状况及其作为旅游 动态的语言符号,如滚动广告牌、电子标牌、车
资源或文化资源的开发状况。如杨金龙等通过采 身上的广告语、语音广播等,也包括某些日常印
集乌鲁木齐市、库尔勒市和喀什地区的语言景 刷材料,如招聘广告、传单、邮票、钞票、明信
[21,28-29]
观,发现随着维、汉语言接触程度的下降,三地 片等。 近年来,国内也出现了少量以商品
双语标牌中汉语的凸显性和信息性逐渐减弱,维 名、校训等作为语言景观的研究,反映了语言景
吾尔族居民的汉语使用率、汉语识字能力呈递减 观的边界有扩大趋势。我们认为国内学者将会根
第6期 吴剑锋等:国内语言景观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 55

据本土语言景观特点和社会发展趋势而在更为 语言标牌扩大到动态的电子滚动屏、车身广告
广阔的范围内选择语言景观并开展研究。其中, 等。研究方法和内容也可以从共时层面的实证考
方言作为一种语言的地域分支在公共空间中有 察扩展到历时层面的考证调查,挖掘区域语言景
多个呈现形式,这些呈现形式也将可能会成为国 观历时变迁的因素。
内语言景观研究的对象。
注释:
3. 跨学科性不断增强 ① 根据普赖斯定律,核心作者至少发表论文数为 mp 篇,其计算公
语言景观研究具有很强的跨学科性,能够通 式为:mp=0.749 Npmax (其中 Npmax 为统计时段内发文量最多

过不同学科的视角建构理论框架。目前,国外语 。由表 2 可知,Npmax 为 5,将其代入公式计


的作者的发文数)
算,可得 mp=1.67,表明发文量≥2 篇的作者可以视为是核心作
言景观研究已经与地理符号学、文化学、民族学、
者候选人。核心作者发文累计最低被引量为 mc 篇,其计算公式
生态学等多个学科结合构建了多个理论框架,并 为:mc=0.749 Ncmax (其中 Ncmax 为统计时段内发文累计最高
[16,30-32]
对语言景观现象作了多层面探究。 被引数)。由表 2 可知,Ncmax 为 209,将其代入公式计算,可
国内语言景观研究主要采用社会语言学、翻 得 mc=10.83,表明累计被引≥11 次的核心作者候选人可以被视

译学的视角与方法,统计标牌语言的种类及其数 为核心作者。
[10-11,33] ② 理论方法研究、论文集评介和国内外综述类的文献不计入该表。
量,探讨标牌语言的译写规范问题等。 不
过,近年来国内研究也出现了一些与生态学、教 参考文献
[1] LANDRY R, BOURHIS R Y. Linguistic landscape and
育学、经济学等学科相结合来探索语言景观研究
[6,34-36] ethnolinguistic vitality: an empirical study[J]. Journal of
新理论方法和框架的文章。 基于语言景观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7, 16(1):23−49.
研究的特点和国际语言景观研究的现状,我们认 [2] 徐茗. 国外语言景观研究历程与发展趋势[J]. 语言战略研
为国内语言景观研究的跨学科性将会不断增强, 究,2017,2(2):57-64.
在多学科的视角下对语言景观进行解释层面和 [3] 栾春娟,赵呈刚. 基于 SCI 的基因操作技术国际前沿分析[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30(1):11-13.
应用层面的探索也是将来语言景观研究的主要
[4] 俞玮奇,王婷婷,孙亚楠. 国际化大都市外侨聚居区的多语
发展趋势。
景观实态——以北京望京和上海古北为例[J]. 语言文字应
五、结语 用,2016(1):36-44.
基 于三种中文 期刊数据库 ,综合运用 了 [5] 张媛媛,张斌华. 语言景观中的澳门多语状况[J]. 语言文字

Microsoft Excel 2016 和 CiteSpaceV 软件,从计量 应用,2016(1):45-54.


[6] 单菲菲,刘承宇. 民族旅游村寨语言景观调查研究——基于
文献学角度对国内语言景观的现状、热点和趋势
社会符号学与文化资本理论视角[J]. 广西民族研究,2016
作了分析。统计得出的数据量表和知识图谱互为 (6):153-161.
补充,共同构成一个分析整体。总体上,国内语 [7] 邱莹. 上饶市语言景观调查研究[J]. 语言文字应用,2016
言景观研究的年发文量逐年上升,且以标牌为主 (3):40-49.

要研究对象开展了很多实证调查类的研究。根据 [8] 苏杰. 上海私人标牌中的语言权势与文化权势[J]. 语言战略


研究,2017,2(2):27-34.
高频关键词和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发现国内语
[9] 李丽生,夏娜. 少数民族地区城市语言景观中的语言使用状
言景观研究的研究热点集中在多语语言景观、语 况——以丽江市古城区为例[J]. 语言战略研究,2017,2(2):
言景观与语言政策、语言景观与英语全球化、语 35-42.
言景观与少数民族语言这四个方面。结合国际语 [10] 田飞洋,张维佳. 全球化社会语言学:语言景观研究的新理
论——以北京市学院路双语公示语为例[J]. 语言文字应用,
言景观研究态势,根据语言景观的本土特点和研
2014(2):38-45.
究现状预测了国内语言景观研究的发展趋势,即
[11] 刘楚群. 语言景观之城市映像研究[J]. 语言战略研究,2017,
多语语言景观研究将不断深入、语言景观的边界 2(2):20-26.
将不断扩大、跨学科性将不断增强。 [12] 吕斌. 语言景观视角下当代日本社会的语言问题——以东

据此,当前研究虽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基本 京为例[J]. 语言战略研究,2017,2(2):50-56.


[13] 杨金龙,梅德明. 新疆双语教育模式的理性选择与过渡——
态势,但也存在着研究对象不够丰富、研究内容
一项基于语言景观的实证研究[J]. 语言文字应用,2016(4):
有所重复等问题。后续相关研究的对象可以从静
35-41.
态语言符号扩展到动态语言符号,例如从静态的 [14] 聂鹏,木乃热哈. 西昌市彝文语言景观调查研究[J]. 语言文
56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9

字应用,2017(1):70-79. 语言战略研究,2016,1(4):83-91.
[15] SPOLSKY B, COOPER R L. The languages of Jerusalem[M]. [26] HULT F M. English on the streets of Sweden: an ecolinguistic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1: 1-9. view of two cities and a language policy[J]. Journal of Linguistic
[16] HUEBNER T. Bangkok’s linguistic landscapes: environmental Anthropology, 2003, 7(2):245-247.
print, codemixing and language chang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27] LEEMAN J, MODAN G. Commodified language in Chinatown: a
of Multilingualism, 2006, 3(1):31-51. contextualized approach to linguistic landscape[J]. Journal of
[17] SHOHAMY E. Language policy: hidden agendas and new Sociolinguistics, 2009, 13(3):332−362.
approaches[M]. York: Routledge, 2006: 57-134. [28] ADAM J, THURLOW C. Semiotic landscapes: language, image,
[18] COLUZZI P. The Italian linguistic landscape: the cases of Milan space[M]. London: Continuum, 2010: 168-187.
and Udin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lingualism, 2009, 6 [29] CURTIN M L. Languages on display: indexical signs, identities
(3):298-312. and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 of Taipe[M]//Linguistic landscape:
[19] 巫喜丽. 语言景观的多语现象研究述评[J]. 广州大学学报: expanding the scenery. New York: Routledge, 2009: 221-238.
社会科学版,2017,16(8):78-83. [30] SCOLLON R, SCOLLON W S. Discourses in place: language in
[20] GORTER D. Introduction: the study of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 as the material world[M]. London: Routledge, 2003: 166-197.
a new approach to multilingualism[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31] LAWRENCE C B. The Korean English linguistic landscape[J].
Multilingualism, 2006, 3(1):1-6. World Englishes, 2012, 31(1):70-92.
[21] BACKHAUS P. Linguistic landscap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32] SOLER J. Complexity perspectives on linguistic landscapes: a
urban multilingualism in Tokyo[M]. Clevedon: Multilingual scalar analysis[J]. Linguistic Landscape, 2016, 2(1):1-25.
Matters, 2007: 8-47. [33] 杨永林,程绍霖,刘春霞. 北京地区双语公共标识的社会语
[22] CENOZ J, GORTER D. Language economy and linguistic 言学调查——理论方法篇[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3):
landscape[M]//linguistic landscape: expanding the scenery. 1-6.
London: Routledge, 2009: 55-70. [34] 刘慧. 印尼华族集聚区语言景观与族群认同——以峇淡、坤
[23] LADO B. Linguistic landscape as a reflection of the linguistic and 甸、北干巴鲁三地为例[J]. 语言战略研究,2016,1(1):
ideological conflict in the Valencian community[J]. International 42-49.
Journal of Multilingualism, 2011, 8(2):135-150. [35] 尚国文,赵守辉. 语言景观的分析维度与理论构建[J]. 外国
[24] 巫喜丽,战菊. 全球化背景下广州市“非洲街”语言景观实 语,2014,37(6):81-89.
探[J]. 外语研究,2017,34(2):6-11,112. [36] 尚国文. 宏观社会语言学视域下的旅游语言景观研究[J]. 浙
[25] 尚国文. 语言景观的语言经济学分析——以新马泰为例[J]. 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8(3):46-56.

An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Hotspot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Linguistic Landscape
Research in China

WU Jian-feng, ZHANG Jin-yong

(School of Humanities,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 China)

Abstract: Taking advantage of CNKI, RUC and Wanfang journal full-text database to collect journal articles during 1997-2018,
the paper makes a statistic analysis of the domestic linguistic landscape research based on bibliometrics and the platforms of
Microsoft Excel 2016 and CiteSpaceV. The status quo, hotspots and the trends of domestic linguistic landscape study are
revealed by using the numerical scales and knowledge schema. The total number of the articles on language landscape published
in domestic journals are rising on the general trend. Among them, more than half of the articles are empirical investigations.
Viewed from the high frequent keywords and the keyword co-currence schema, the research hotpots of the domestic language
landscape are multilingual landscape, language landscape & Language policy, language landscape & English globalization,
language landscape & minority languages. The research trend of domestic language landscape research manifests in the in-depth
study of multilingualist landscape, the border enlargement of language landscape and the enhancement of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Keywords: linguistic landscape; numerical scales; knowledge schema; hotspots; development trend
(责任编辑 周 芬)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