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

理论与争鸣

DOI:10.16077/j.cnki.issn1001-1757.2016.02.020

霍米 · 巴巴阈限空间思想刍议

王 微

内容提要:霍米·巴巴后殖民主义理论中的第三空间是一种阈限空间,是具有临
界性和阈限性特质的、包容张力和外延的新的思维模式和理论范式。这种阈限空间
是力图摆脱二元对立并寻求确立新的身份构建与话语权力的临界的他者空间,这一
他者是囿于本民族内的“他者”,亦是他民族内的“他者”,被双方双向视为“异类”,从
而形成了独特的介于民族内与他民族之间的双重他者抵制策略,这种非正面对抗式
的模式和策略不仅削弱了殖民者的话语权威与殖民权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介于
之间的文学话语发声景观。矛盾性、混杂性,模拟和文化翻译是阈限空间主要的解构
与阐释策略,其理论指向为文学理论中的文化断裂弥合和他者身份话语建构 , 前景
为多元文化视阈交融中的阈限空间理论。
关键词:霍米·巴巴 阈限空间 阈限性 他者 身份话语
作者简介:王微,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
现当代美国文学与文化研究。

Title: Understanding Homi K. Bhabha’s Idea of Liminal Space


ABSTRACT: The Third Space in Homi Bhabha’s postcolonial theory is a space that
features criticality and liminality. This liminal space tolerates contradiction and expansion
and produces new thinking patterns. It is the space of the other, which seeks to abandon
the division between opposites and searches for new discursive power and identity in
between. As a non-confrontational resistance strategy, it not only weakens the colonist’s
power and authority but also forms a particular in-between style. Ambivalence, hybridity,
mimicry and cultural translation characterize the liminal space, theoretically leading to the
·122·
霍米·巴巴阈限空间思想刍议

healing of cultural rift and possibility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


Keywords: Homi K. Bhabha,liminal space, liminality, the other, identity construction
Author: Wang Wei<ivywwang@163.com>is a Ph.D. candidate at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China(100872),specializing
i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cultural criticism.

霍米·巴巴(Homi Bhabha,1949—)后殖民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有矛盾性、混杂性、模拟
和文化翻译,但真正能够表达其理论目标与理论意图的却是第三空间思想。巴巴对民族主义
和后殖民主义都进行了审视与观察后提出其主要理论意图, “尤其强调一种带有殖民论争之特
征的‘模棱两可性’与‘混杂性’,就是在这种‘阈限的’(liminal)有限空间内文化上的差异实
现了某种接合,所产生的结果便是文化和民族身份的想象性‘建构’”(生安锋, 《霍米·巴巴的
后殖民理论研究》 5)。这种民族文化身份是建构于本民族内“异类”与他民族中“异类”之间
的双重他者身份,他者居于阈限空间的矛盾边缘地带,必然在解构和抵制殖民策略上形成矛盾
性、混杂性、模拟与文化翻译等表意和阐释维度;同时,上述理论节点是理论的阐释策略,要实
现的阈限性他者话语权力与身份构建是根本目的。在阈限空间的“悬置”与“交融”之下,突
破后殖民主义理论体系中殖民与被殖民二元对立局限,从他者视角建构以临界性与阈限性为
特征的阈限空间理论将成为可能。

一、他者临界空间
阈限空间是一种临界的、边缘化他者空间概念,是具有临界性和阈限性特质的、包容张力
和外延的新的思维模式和理论范式。
临界性(criticality)是阈限空间的基本特征,使阈限主体被边缘化,并进而造成阈限空间
潜在地具有他者化特点。阈限空间的临界性可以从阈限的基本意义和引申意义予以说明:首
先,从词源角度, “阈限”来自 19 世纪拉丁语(limen, limin),意为“开端,门槛”;引申意为“[心]
阈限(指引起感觉所需的最小限度的神经刺激)”(《新英汉词典》 876)。其次,从词义角度:
“阈,< 名 > ① < 书 > threshold ;doorsill ;limen :门阈;② < 书 > boundary ;limits :视阈 ③ < 物
理 >threshold :阈电流” (《新世纪汉英大辞典》2000),由此引申阈限是“①(阶段,过程)过渡的;
开始的;②跨越界限的”(《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 1229)。最后,从汉语词义角度则更强调
阈限空间的空间转喻: “阈(yù)①门槛。欧阳修《上杜中丞论举官书》: ‘今介足未履台门之阈,
而已用言事见罢,真可谓正直刚明,不畏避矣。’②门。陆游《傅正议墓志铭》: ‘公当官至廉,为
县时有小吏持官烛入中阈,公顾见立遣出。’③界限,边界。贾至《虎牢关铭序》: ‘宜其咽喉九
州,阃阈中夏’” (《古代汉语词典》1933)。又如,以中国古代院落为例,先是几“进”,纵深走向,
从大门到各院落,由任何一个空间进入另一空间也被人为设置了边界,产生在跨越门槛时的门
里门外、走出去、走进来,凡此种种居间状态即是空间中的临界阈限,跨越门槛意味着空间在实
质上或象征意义上的转变。由心理学最小刺激感知度到物理学临界意象,可以解析阈限空间
涉猎人主观心理意识的感知度空间和客观物理学的概念空间,处于阈限空间中的阈限主体在
跨越边界时,实际上处于临界处并由于超越阈值而使自身具有阈限性特点。
阈限性(liminality)是阈限空间成为他者临界空间的主要理论来源。阈限性概念由法国
·123·
当代外国文学 No. 2, 2016

人类学家阿诺尔德·范热内普(Arnold van Gennep,1873-1957)和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维克多·特


纳(Victor Turner,1920—1983)分别在《过渡礼仪》(The Rites of Passage), 《象征之林—恩
登布人仪式散论》(The Forest of Symbols: Aspects of Ndembu Ritual)及《仪式与过程—结构
与反结构》(The Ritual Process: Structure and Anti-Structure)等著作中,从民俗学和人类文化
学角度提出和发展而来,主要发展于社会学研究中,文学实践中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论述。阈
限性强调在个体或社会族群民俗仪式中由经历“过渡礼仪模式”(范热内普 14)中的分隔 —
边缘(过渡)— 聚合状态而造成其在行为举止、社会身份或心理状态上发生变化,并由边缘或
过渡状态演化为“阈限”(特纳 95)模式及阈限心理。现代研究进一步扩展阈限性概念,社会
学家比约恩·托马森(Bjørn Thomassen)指出,所谓阈限性,
“指过渡的众多时刻或时期,过程
中思想意识、自我认识和行为的标准边界与通向新奇与想象,建构与破坏的道路是非严格的和
开放的”(1)。由民俗学研究族群内人类生活基本仪式中阈限主体在两个阶段的过渡状态是
“介质之间”(Rahaman 5)的临界状态,发展到人类文化学领域对于居于不同种族体系或文化
之间的居间者及其身份研究,阈限性跨越社会学研究范畴而扩展了阈限空间在文学中的理论
研究视野。在阈限空间中的阈限主体,一方面由于临界和被边缘化造成其身份的边缘性、居间
性和不确定性,脱离或被抽离出原有族群而成为本族群内的“异类”;另一方面也逐步从身份的
居间性演变为心理上的混杂性、异质性和矛盾性,在“聚合交融”①进入下一稳定社会状态时必
然同样会被视为“异类”。由此衍生过渡到心理学层面与哲学层面:即阈限由客观社会存在到
人的意识维度,二者关联明显。阈限空间中阈限主体的被分隔又难以聚合的“介于之间的”阈
限状态,使得阈限主体不但具有了成为双向双视角下的“异类”的社会身份,并进而产生了明
显的阈限意识,使其具有相比较于被分隔前与聚合交融后稳定社会结构中主体所不具有的双
向“他者”视角与思维敏锐度。
双向“异类”的他者视角使得阈限空间不仅能够容纳矛盾性、混杂性与不确定性,而且具
有包容性与扩展力。这种他者概念空间在巴巴《文化的定位》(The Location of Culture)中被
首先表述为第三空间②, “第三空间的介入,使意义与指向的结构成为一个模糊的过程,破坏
了文化知识总是习惯性地被显示为一个综合的、开放的、扩张的编码这种具有代表性的镜子”
(54)。要特别强调的是,这种模糊的阈限领域并不是混沌一团的,用巴巴的话来说, “而是这
样一种崇高:有一种横向的 / 侧面的运动,它超越了建立起一个场地、一个补充性场地的矛盾,
在这个场地上,各式各样的争论被建构起来”(生安锋, 《霍米·巴巴访谈录》58)。这个场地空
间虽模糊但实际上有脉络可循,有方法可用,也有阈限理论自身的充盈,用以缓冲完全二元对
立所产生的碰撞与张力;同时,出离原有结构体系的新的思想理论,新的权力话语与多元身份
也得以构建。这样的第三空间也存在内爆或解构其依附主体或理论的可能,要呈现的是打破
原有对于文学理论的清晰界定与映照,是边界不清、界限不明、意义指向模糊、跨越传统文化与
身份认定体系的模糊混杂的身份指向体系,那么超越后殖民主义理论二元对立体系而建构阈
限空间理论就成为霍米·巴巴阈限空间思想的主要倾向。这种“精致的—碎片化的思想和
非精致的—混合的思想”,互为纵横形成一种思想上的立体他者空间,它是跨越二元对立特
定领域的临界状态但又与二元中两个层面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另一他者,为多元文化身份与
话语权力的建构留有阈限余地的状态空间。他者身份与社会定位的确定,使得“作为这种‘不
完整意义’的影响呈现的就是由边界与界限转变为居间空间(in-between spaces),通过这种居
间空间文化与政治权威的意义得以协商”(Bhabha,Nation and Narration 4)。在这样的居间空
·124·
霍米·巴巴阈限空间思想刍议

间中,阈限空间理论以后殖民主义主要阐释手段为工具,但却是在潜在阈限值的边界,跨越原
有双向主体而实现内爆并解构主体,以达到预期解构殖民权威与话语权力并建构新的话语模
式与弥合文化断裂的重要媒介和表意手段。

二、解构与阐释策略
作为霍米·巴巴阈限空间思想主要的解构与阐释策略,矛盾性、混杂性、模拟和文化翻译
等策略的应用起到消解殖民权力,抵制殖民权威,潜意识保有本民族文化和建构本民族身份特
质的作用,其在后殖民主义理论框架内生发却具有解构后殖民主义理论体系的潜在本质。
矛盾性(ambivalence)必然存在,是阈限空间的首要解构与阐释策略。在殖民语境下,殖
民者与被殖民者必然发生联系,比如,武力、强权、高压;而后殖民语境下,这种联系以一种隐蔽
形式呈现,如经济上隐形控制、政治上打压排挤或者是文化上潜移默化影响。巴巴强调二者
之间并不是某一种关系的完全的或绝对的二元对立,而是总是存在着某种策略上或权力上的
不平衡与不能够贯彻,这就恰恰形成了居间的既矛盾又模糊的状态,它对于被殖民或隐性殖民
一方来说可以被用来反制或消解殖民一方的权力。这种策略是潜藏于二元对立关系之下,不
易察觉又时时存在的, “在这种模糊世界里,在宗主国欲望的边缘,西方世界的建造客体成为
殖民话语中不稳定的、古怪的、附属的存在物—在场的部分客体”(Bhabha, The Location of
Cultune 131)。巴巴指出,当代美国社会也出现了类似于前殖民地文化状况的矛盾状态,矛盾
无处不在,矛盾性来自于不同文化群体密集接触与碰撞所产生的聚合,聚合状态必然导致冲突
与矛盾、介入与混杂、中心与边缘等模糊或模棱两可的张力。同时,矛盾性是事物发展一般规
律,其有效解构手段是可以利用阈限空间的存在缓解张力并寻求恰当解决办法。在这样的矛
盾交集与碰撞中主要矛盾势胜一方的突出会使得矛盾得以消解或弱化,阈限的空间恰恰是这
些模糊性张力的最佳处所。同时,阈限空间思想还强调、认可并支持矛盾性的存在,矛盾性不
仅激发变动与发展,也因其存在而帮助阈限主体能够在达到阈值时促成内爆或内部解构的发
生。
混杂性(hybridity)概念是阐释策略的第二层面,它是像巴巴这样一大批在西方世界杰出
的、来自被殖民国家的精英学者所提出的最具指向性和生动性的概念。特别是巴巴个人的多
元文化混杂身份背景,其在杂糅的文化、阶层和社会身份地位中很难形成以某一主流文化为核
心的单一个体,而这也是促成巴巴虽身处后殖民理论体系下但潜意识中已经夹杂了逃逸出任
意主体的混杂与质疑潜质。由此,以巴巴为代表的受西方精英教育的后殖民地优秀知识分子
更渴望得到开放性的话语权、征得更多包容与理解、获得多元文化认同,这就是他提出混杂性
概念实际上具有的深层指向, “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就权力这方面说来,应包括那些全球化了的
知识分子,不管其出身背景如何,他们总是为跨国机构和跨国权力范围所雇用的,对他们来说,
文化和多元文化主义的论题在内部精英反抗权力的斗争中有着直接的重要性”(德里克 23)。
就混杂性概念而言,从狭义上仅仅体现的是后殖民体系中殖民关系之间的混杂,从广义上讲实
际上是跨国界、跨地域、跨族裔的普遍现象,文化多样性与差异性是重要特征。因为“混杂的存
在导致不可挽回性的疏离—在作为殖民差异标志的民族权威符号的再评价中,文化差异不
再作为认识论或道德意图的目标而被界定和评价:文化差异并不是简单的就在那儿能够被看
或者被利用”(Bhabha, The Location of Cultune 163),尊重由混杂导致的文化差异、强调文化翻
译是赢得话语权、创造发声空间的一种有效策略。由此我们推导出由混杂性产生的居间协商
·125·
当代外国文学 No. 2, 2016

空间,既强调文化多样性,更凸显文化差异性。而且,由于阈限空间所具有的不确定性但表意
的特质,使得混杂性在其中必然能够实现极大的突破和发声权力:表现断裂、碰撞、冲突但又囿
于其中归于其中;同时,这种居间空间也能够最大化接纳和包容由殖民地变为后殖民地,由被
殖民者、模拟人变成后殖民地国家公民过程中特有的断裂、接续与发展的矛盾状态。
模拟(mimicry)概念顺承矛盾性和混杂性策略,是阐释策略的第三层面。巴巴将模拟称
为一种抵制殖民策略,用以描述被殖民者在殖民权威与权力下的抵抗、挪用、误用、消解或反
击,这是反殖民策略中最不易显现又破坏性巨大的一种方式。模拟是他者视角的潜在源头。
实际上,巴巴本人身处其中又深刻理解这种策略的运用, “模拟对于殖民话语权威性的影响是
深远的和令人不安的” (Bhabha, The Location of Cultune 123)。
“mimic”,动词,模仿、摹拟;名词,
效颦者、模仿者或仿制品。既然是模仿就不可能是真正,既然是效颦也就不可能是西施。由于
只可能是像,而不会是一样,那么在像与不像之间就产生了模拟的“第三者”,即他者。他者妥
协与抵制、摇摆于二者之间、躲闪腾挪、模糊不清、界限不明,破坏力极大。对殖民者来说,模拟
是一把双刃剑:他们既希望殖民地人民能够学习其自认为优越的价值观、道德观、宗教观以便
易于管理与控制,又惧怕这种模仿会激起殖民地人民更大的反抗与抵制。因为这种对殖民者
优点与缺陷的全盘模仿必然带来对其致命弱点的了解与反击,那么其后果也是殖民者不愿意
看到的。正如生安锋在《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研究》中指出的, “于是,当熟悉之物被转运
到异域时,被神秘莫测地转变了,模仿颠覆了被表述者的身份,而权力关系如果不是被完全颠
倒了,也肯定被动摇了”(109)。对于被殖民者来说,一方面,对殖民者权力权威的惧怕和“塑
型”使其向往“成为”殖民者或者是殖民者认可的从属;另一方面,这种模拟策略对于大多数被
殖民者来说更是无声的抵抗与抵制,是嘲弄与讥讽,是解构与消解殖民的最佳手段和方法。他
者的模拟必然导致阈限,不论是心理上的还是政治、经济上的,最具威力的是文化上的。这些
模拟者,既没有完全交融“成为”殖民者,也不再具有完整民族特点,于是被双向视为“异类”,
使得他者在模拟的阈限阶段视角独特,敏锐又具有双向破坏力,将后殖民主义二元对立结构视
为一种应“摈弃”的体系而需另建他者抵制体系。巴巴对于模拟有着清晰的认识,他者视角明
显:

也就是说,模拟的话语是围绕模糊性构筑的,为了保证其有效性,模拟必须总是制造
挪移滑动、超越和差异。我所称为的模拟,那种殖民话语模式的权威性,因此是被一种不
确定性侵袭的,模拟作为差异的代表出现,而它本身就是一个否定的过程。(The Location
of Cultune 122)

模拟效果必然造成模糊状态,模拟的最大威胁就在于内在瓦解,既制造表象上的“一样”又激
发深层的矛盾与不确定,最大化解构了殖民权威并形成一种不确定场域, “形成一种对于‘标
准化的’知识与规律权力的内在威胁”(The Location of Cultune 122), 从而制造生成了异质的
发声空间,他者阈限空间由此形成。
最后,文化翻译(cultural translation)是用以证明、阐释和后置上述矛盾性、混杂性和模拟
等阈限策略的阐释策略,主要表现为巴巴对待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差异性的不同阐释上。巴巴
在《文化的定位》中特别强调以认同文化共性为前提的文化多样性与认同文化个性为前提的
文化差异性,实际上是要说明其理论是强调共性还是差异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阐释对巴巴来
·126·
霍米·巴巴阈限空间思想刍议

说至关重要。所谓“文化定位”,不是定位西方主义的权威文化,亦不是定位“第三世界”的被
殖民文化,而是自身身份的位置确认,是“定位”居于二者之间沟通文化差异实现视域在某种
程度上融合的他者文化。巴巴在定位他者文化时,已经具有解构并突破后殖民主义多元文化
理论并纳入阈限空间理论的理论思考了,所以才反复强调“另一个场域”、他者,第三空间等概
念。巴巴认同共性但更强调差异,也倾向用差异表现后殖民主义理论中二元对立双方所形成
的对立与冲突。虽然倾向文化差异,但不能够否认文化多样性实际上是一种前提,正是因为看
到了文化的多样性与多元化,才使得巴巴在这种推崇“融合”的趋势下强调文化差异,鼓励文
化翻译。文化翻译不应完全归结为对于翻译领域的影响,它更倾向文化层面的阐释,即注重介
于之间的文化翻译与传播。巴巴“坚决主张文化翻译目的是理解这个世界,而不是将它还原
为一种语言,而是像理解翻译一样理解这个世界”(生安锋,《霍米·巴巴访谈录》57)。这里
可以从两方面理解巴巴的语言与翻译:一方面巴巴侧重的不是纯语言上的翻译,而是运用翻译
策略传播文化,达到一种文化被另一种文化尽量减少碰撞的接受问题,不阃阈于民族中心主义
的观念中;另一方面, “文化受制于翻译的本质形式,总是融入与它们自身关系的疏离过程中”
(Byrne 33),一种文化在被翻译成另一文化的过程中,本身已被“曲解”,因此,翻译有时要与元
语言保持一定距离才能够客观呈现元语言元文化的原貌。 巴巴借用翻译的“不能够完全传情
达意”表现其实现阈限空间场域的基本思想,只有“建造和分割”出这样的阈限空间场域才能
够最大化实现各种张力的调和或认同。在这样的空间地带,新的、异质的,多元的理论被建构
起来的同时也就必然能够包容新的文化差异与话语身份,实现更大的灵活性与创造性。在这
样的阈限空间中,巴巴倡导以广义上的宽容弥合文化裂痕, “在分裂的维度上,必须持久地承受
‘未解决矛盾’令人不安的偶然性”(张颂仁 63),在持久未解决的矛盾上拓展解决的有效空
间。由此,文化翻译作用凸显:在以文化多样性为前提的基础上,文化差异的魅力能够得到最
大化实现,因为在语言与文化的双重差异下,潜藏的是冲破主流话语暴力、意义误读和文化矛
盾与文化危机的挑战与内爆力量,在边界不清、模糊混杂的状态中实现被殖民一方话语策略的
突围。

三、理论维度与理论指向
巴巴阈限空间思想是一种解构传统、实现思维方式突破的异质他者空间思想,融合了矛盾
性、混杂性、模拟和文化翻译等多角度阐释策略。这些核心概念聚合之后会呈现介于之间、不
可清晰界定、多元文化碰撞并能够互通的视域聚合与交融状态,纵横交错地实现着阈限空间在
突破后殖民主义二元对立理论体系的理论力度与效度,具有系统的阈限空间理论特征。笔者
通过对巴巴阈限思想的梳理,拓展阈限空间理论维度如下:就理论的基本内涵而言,从狭义上
讲,仅就文学与文化领域研究,阈限空间指一种介于之间的、无具体边缘边界的意识空间,是文
学创作与文学批评中各种矛盾的聚合点和消解矛盾的节点,多种状态混而不杂,有迹可循,脉
络清晰地交错着,临界性、阈限性,矛盾性等是基本特征;从广义上讲,阈限空间是力图超越传
统文类划分,实现打通文类界限而进行文学实践的后现代主义多维度概念空间,突破后殖民主
义框架体系以阈限人、他者的视角建构身份认知体系与理论体系是根本目的。就认识论层面
来讲是阈限空间意义的拓展,这种介于之间的模糊状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绝对不可调和
的二元对立矛盾,缓解张力,在不同语境与文化中实现即抵制又融合的态势,介于之间的他者
身份是其身份特征;从方法论角度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居间、临界、边缘、非中心的异质空间虽
·127·
当代外国文学 No. 2, 2016

然强调不确定性、模糊性并能够起到延宕、抵制、模糊并解构的作用,但其根本目的却是解构二
元对立并再次形成新的结构或理论体系。而且应注意,由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在矛盾双方的
任何一方达到极值时可能产生的内部分裂与内爆,即超出阈值必然发生性(质)、状(态)的根
本改变。巴巴在后殖民主义理论体系下阐述阈限空间思想,预达到的理论指向也许就是在超
越阈值时的他者理论生成,这一阈限空间理论是不被原有二元体系裹挟压制的“第三空间”。
阈限空间理论维度与理论指向密切相关,二者构成阈限空间理论的核心内容。理论维度
中的阐释策略基本特征、解构二元对立和他者身份特征决定其理论指向是在他者的、异质的临
界空间中弥合文化断裂与建构有效话语身份。巴巴尽量客观地既没有完全站在后殖民主义中
代表被殖民一方的东方而激进抗议殖民、剥削、压迫,也没有完全站在代表殖民一方的西方而
具有极大的心理优越感,而是以“阈限人”的视角在二元之外看待后殖民主义, 用阈限、多重身
份和文化翻译来达到弥合断裂和实现多重身份认同的目的。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心理理论倾向
是有其深刻原因的,也可以从巴巴自己关于多重身份认同问题的表述中窥见一斑:

由于我所感兴趣的很多问题在美国的知识界、文化界和学术界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
住在那里我感到相当自在。但是,由于我很多时间是在印度和欧洲度过,因此我与美国的
政治领域的认同就没有那么迅速,那并不是一个我密切认同的领域。我理解它的结构,但
是我并不与它认同。印度和英国的知识思维比美国的学术界更让我激动,所以我几乎每
年都要去欧洲,有时也去印度,亲身体验一下那里发生的变化。(生安锋,
《霍米·巴巴访
谈录》56)

巴巴重要思想脉络深深打上了西方文明和文化的烙印,加上他来自后殖民主义国家的特
殊身份就界定了他必然是多重身份的混合体,特征不清晰,思想受到多种文化来源洗礼。如维
克多·特纳所言,
“阈限或阈限人(‘门槛之处的人’)的特征不可能是清晰的,因为这种情况和
这些人员会从类别(即正常情况下,在文化空间里为状况和位置进行定位的类别)的网状结构
中躲避或逃逸出去”(95)。“巴巴似乎是受到了特纳的影响,但他对于阈限性有不同的看法”
(Rahaman 5)。巴巴不仅“逃逸出网格”成为“阈限人”而且清晰看到了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
义中双方各自优劣与矛盾结点。这种居于二者之间的他者视角促成阈限空间思想理论的雏形,
寻求在碰撞与介于之间的状态中建立有别于二元对立双方的“第三方”话语和建构他者身份。
这一他者在对立双方都能够接受的临界边缘生存与成长,对临界中的双方起到消解和抵制的
作用,这也又一次印证了他者身份存在的客观性。于此,新的话语权力与身份构建才找到了适
当的、迂回的表意空间。可以说, “他的假定是基于阈限性、混杂性、模拟和矛盾性的基础的但
是实验性的概念”(Rahaman 2),但也是突破性的。
阈限空间概念力图建构二元对立之外的他者地带,那么阈限空间真正的理论价值和适用
性去向如何?虽然明显目的是为了表达后殖民语境下的殖民与抗争问题,但主要理论指向则
是运用上述阈限策略解构和消解逻各斯中心主义,打破思维定式,激发逆向思维,找到处于东、
西方主义之间的阈限话语发声空间,从而建立新的他者身份话语体系与他者阈限空间理论。
巴巴的这种在殖民与反殖民策略夹缝中的模糊混杂理论和解构倾向,也能够适用于其他挣扎
于二元对立理论之间的多种情况。这样的阈限空间理论不应仅仅局限于后殖民主义理论体系
内,将这种阈限空间抽离和扩展出原有理论维度以实现阈限概念的临界表意与张力缓解,将具
·128·
霍米·巴巴阈限空间思想刍议

有更广阔的学术价值与适用性。我们知道,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倾向是往往出现几种理论的混
杂与交互,人们在不同的理论间游走,又生发出无数的观点、思想或者理论。原因何在?总的
来说,这种现象与目前时代背景相吻合,也许没有一种理论是全景式的,都有其无法表达的后
现代生活局限。后殖民主义作为解构主义的一部分,其理论局限性明显,但是巴巴矛盾性、混
杂性、模拟等主体概念的提出是有其另一层意义的,那就是,它反映了当代社会中一切其实都
是模糊的、混杂的并且极难界定界限的。
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间思想运用了空间的思维框架,但是嵌入的却是后殖民主义思想下
抽离出被压迫地位、重新审视被殖民者的“他者阈限身份”的有力武器。空间概念在阈限的视
野下是“悬隔”的居间状态,具有意识与物质的双重维度。巴巴阈限空间思想对“空间的辩证
思考是历史上不同空间理论反思的辩证融合,是对前任思想成果的综合与扬弃”(谢纳 35)。
巴巴融合与扬弃了后殖民主义的理论策略与解构模式,在空间与空间的“空隙”再次建构他者
的发声权与核心理念,使得被殖民者虽然是本民族与他民族主流话语体系下的异类却能够发
出自己的声音并也在发声的过程中,在阈限的空间中建构自己的理论结构与他者身份属性,这
是“旨在深刻地重构或激烈地革新诸种社会实践”(苏贾 197)。阈限空间理论由此成为“ 抵抗
“处在各类势力的较量之下,并在各类势力的较量中获得自身的现实”(汪民安 103)。
的工具”,

结语
本文力图在分析阈限空间思想核心概念的同时,探讨霍米·巴巴阈限空间理论力图跳出
后殖民主义理论框架建构新理论范式的理论倾向。巴巴身处后殖民主义理论体系之下,但却
在体系内部以阈限空间作为框架建构起异于主体内核的内爆性他者阈限空间理论:以他者视
角抵御后殖民主义思想的双向视界,为他者寻找弥合其行为、身份、意识、理念与文化断裂体系
的阈限空间。阈限空间思想本身就是一种意识矛盾地带,由于其本身具有的临界性与阈限性
特点使其可以用于解释后现代文学与社会生活等侧面,体现的是二元对立的空间性与“悬搁
性”,为文学作品的解构分析提供桥梁和心理空白,让紧张的二元对立有“暂时”“搁置”矛盾的
他者地带。应该注意到的是,进入阈限空间,弥合由多样性和差异性所造成的文化断裂,从而
建构体现新的文化内涵的话语身份,其表现方式、阐释手段和实现途径是有待深入探讨与研究
的。同时,阈限空间理论在实现弥合文化断裂与身份话语建构上的理论效度如何也是需要继
续考证的。

注解【Notes】
① 聚合与交融分别由阿诺尔德·范热内普和维克多·特纳在“过渡礼仪模式”(分隔—边缘—聚合)和“阈
限模式”(分隔—阈限—交融)中提出,强调阈限主体经历阈限礼仪模式而重新聚合交融进入原有或其他
稳定族群与社会群体的理论趋向。
② 第三空间指后殖民主义中二元对立层面之外的另类他者层面。根据巴巴主要思想观点表述可以理解为
引入第三空间意欲表现介于二元对立之间、界限不明、意义模糊,被双向视为“异类”存在的他者临界空
间,强调的是他者性和阈限性,而非顺序上的起承转合。

引用文献【Works Cited】
Bhabha, Homi K. Nation and Narra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0.

·129·
当代外国文学 No. 2, 2016

---.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Byrne, Eleanor. Homi K. Bhabha. Hampshire :Palgrave Macmillan, 2009.
Committee of Ancient Chinese Dictionary. Ancient Chinese Dictionary.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1998.
[古代汉语词典编写组: 1998 年。]
《古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
Committee of Dictionary Compilation. The New Oxford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7.
《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年。]
[词典编译出版委员会:
Dirlik, Arif. Postcolonial Criticism in the Age of Cross-Border Capital. Trans. Wang Ning, et al. Beijing: Peking
UP, 2004.
《跨国资本时代的后殖民批评》,王宁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
[阿里夫·德里克:
Gao, Yongwei, ed. New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Shanghai: Shanghai Translation Publishing House, 2009.
《新英汉词典》,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年。]
[高永伟主编:
Hui,Yu, ed. A New Century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2.
[惠宇主编: 2002 年。]
《新世纪汉英大辞典》,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Rahaman, Valiur. Liminality, Mimicry, Hybridity and Ambivalent in Literary Speculations of Homi K. Bhabha. Grin
Verlag Press, 2010.
Sheng,Anfeng. A Study of Homi K. Bhabha’s Postcolonial Theories. Beijing: Peking UP, 2011.
《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年。]
[生安锋:
---.“Postcolonialism, Identity and Minority: Homi K. Bhabha Interview. ”Foreign Literature 6(2002):56-58.
[生安锋: 《外国文学》2002 年第 6 期,第 56-58 页。]
《后殖民主义、身份认同和少数人化—霍米·巴巴访谈录》,
Soja, Edward W. Postmodern Geographies: The Reassertion of Space in Critical Social Theory. Trans. Wang
Wenbin. Beijing : The Commercial Press, 2007.
《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年。]
[爱德华·W·苏贾:
Thomassen, Bjørn. Liminality and the Modern: Living Through the In- Between. Beijing: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 2014.
Turner, Victor. The Ritual Process: Structure and Anti-Structure. Trans. Wang Jianbo et al. Beijing: Renmin UP,
2006.
《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黄剑波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
[维克多·特纳:
Van Gennep,Arnold. The Rites of Passage. Trans. Zhang Juwen.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12.
《过渡礼仪》,张举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年。]
[阿诺尔德·范热内普:
Wang,Min-an. Body, Space and Postmodernity. Nanjing: Jiangsu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06.
《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年。]
[汪民安:
Xie,Na. Space Production and Cultural Presentation: Literary Studies in light of Spatial Turn. Beijing: Renmin
UP, 2010.
[谢纳: 2010 年。]
《空间生产与文化表征—空间转向视阈中的文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Songren, ed. Globalisation and Ambivalence: Homi Bhabha Reader. Shanghai: Shanghai People’s Publishing
Zhang,
House, 2013.
《全球化与纠结:霍米·巴巴读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年。]
[张颂仁主编:

(责任编辑:李菊花)

·13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