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2

BIBLID 0254-4466(2015)33:2 pp.

173-194
漢學研究第 33 卷第 2 期(民國 104 年 6 月)

漢字倒寫構形與古文字的釋讀

李 守 奎

摘 要
漢字構形表面上看是文字構形單位與所記錄語言單位音、義之間的聯
繫,其深層實際上是通過字形結構,逆推古人造字時的思維過程。
「倒寫構形」
是指利用字形或構字部件上下顛倒以表意的文字構形方式。本文的旨趣在於
利用倒寫構形的表意特點考釋部分疑難字。文章正文分為三部分:一、倒寫
構形的表意特點;二、與倒人形相關的古文字考釋;三、倒山形古文字考釋。
第一部分以常見的倒寫構形為例,概括了這類構形的表意特點,第二與第三
兩部分利用清華簡等一些新材料,對一些有爭議的倒寫構形古文字進行了考
論。

關鍵詞:漢字、倒寫構形、倒人形、倒山形、古文字釋讀

一、前 言

漢字構形研究包括兩個核心內容:漢字的結構方式與漢字的構形理據,
二者密切相關,但各有側重。所謂文字的理據,表面上看是文字構形單位與
所記錄語言單位音、義之間的聯繫,其深層實際上是通過字形結構,逆推古
人造字時的思維過程。在漢字構形中,
「倒寫構形」很形象地體現了古人造字

------------------------------------------
2014 年 8 月 10 日收稿,2015 年 2 月 4 日修訂完成,2015 年 5 月 13 日通過刊登。
 作者係北京清華大學中文系、歷史系合聘教授,「2011 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創新平
臺」教授。

173
174 漢學研究第 33 卷第 2 期

思路。倒寫構形及其表意特點我們並不陌生。裘錫圭《文字學概要》一書,
表意字中有變體字一節,其中有利用字形的方向分化為兩個字一類,舉證了
1
個別本文所說的倒寫構形例證,例如「曰」和「今」
,並指出其意義相反。 文
字或構字部件的方向包括左右正反和上下正倒。早期文字中正反大都無別,
但正倒構形形成對立。劉釗在《古文字構形學》中舉證了利用倒書進行文字
2
構形的例子,毓、 、屰,區分了書寫倒書與構形倒書。 季旭昇《說文新
3
證》分析了不少倒寫構形的實例,例如「食」、「合」等。
本文所說的「倒寫構形」是指利用字形或構字部件上下方向正、倒不同
以表意的文字構形方式。
我們之所以使用「倒寫」這個概念,基於三點考慮:
第一,劉釗的「倒書」概念深入人心,但包括同名異實的兩類。其大著
中所論「倒書」主要是書寫問題。本文專論構形問題,所以作適當的區分。
第二,
「倒書」與「倒寫」形式上是一致的,只是表意功能不同。用兩個
近似的概念可以表達彼此之間的聯繫。
第三,
「倒寫構形」本質上不是書寫問題,而是思維問題,但不是與書寫
毫無關係。文字倒著書寫很困難,但有些倒寫字形或構件確實是倒書的。
倒寫構形目前還缺少系統詳實的闡釋。本文的旨趣在於利用倒寫構形的
表意特點考釋部分疑難字。

二、倒寫構形的表意特點

倒寫構形或是兩個上下方向正反顛倒的表意字,彼此相對應;或是一個
字內利用上下方向正反顛倒以表意。倒寫構形表意有如下三個特點。

(一)倒寫構形表示倒逆
首,倒首県、梟,縣。
「首」是人頭的象形,古文字中很常見。倒過來的頭形見於《說文》
:「 ,
------------------------------------------
1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修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頁 139。
2 劉釗,《古文字構形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頁 10。
3 季旭昇,《說文新證》(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頁 446、448。
李守奎/漢字倒寫構形與古文字的釋讀 175

4
到首也。賈侍中說:此斷首到縣県。」「到縣」即「倒懸」
,小徐本兩個「到」
5
皆作「倒」。 「到」與「倒」在表達顛倒這個意義時可以通用。以倒首表示
梟首或被梟下來的首,不難理解。梟下來的首要示眾,需要懸掛起來,倒首
上繫以繩線就是「縣」
,《詩經》還用其懸掛本義,
〈魏風.伐檀〉
:「不狩不獵,
6
胡瞻爾庭有縣貆兮?」「縣」被普遍用於郡縣之縣後,懸掛義別造「懸」字。
「県」在古文字中尚未見單獨出現,或許是「縣」的截除式省略。文獻中
使用「梟」字。
「県」與「梟」其讀音相同,並古堯切。
《墨子》
〈號令〉
:「犯
令者父母妻子皆斷,身梟城上。」孫詒讓註引畢沅說,已經指明《說文》之
7
「県」,「今多用梟」。 《史記》〈秦始皇本紀〉:「衛尉竭、內史肆、佐弋竭、
8
中大夫令齊等二十人皆梟首。」裴駰集解:「懸首於木上曰梟。」
9
學者指出,「梟」是「県」的訛變。 可信。
「屰」,是「逆反」之「逆」的初文,頭下腳上倒置的人形,表示「逆反」。

(二)位移動詞的方向,依靠止與夂表達
10
(合 16377)
「止」甲骨文作「 」 , 是腳趾向外的腳形,亦即「趾」的
本字; 《說文》卷 5 有「⼡」部,
「⼡」是腳趾向下的腳形,是「止」的倒寫。
又有「⼢」部,都與倒止有關,「⼡」是其典型代表。「止」與「⼡」正、倒
相反,在文字構形中,二者表意正好相反。語言中位移動詞的方向,在早期
漢字構形中依靠腳趾的正與倒表達。例如表示前往、外出或上行方向的之、
出、陟等字甲骨文分別作:
------------------------------------------
4 漢.許慎撰,宋.徐鉉校定,《說文解字》(北京:中華書局,1963),頁 184。以下
引用《說文》皆出自此書,不再另註。
5 南唐.徐鍇撰,《說文解字繫傳》(北京:中華書局,1987),頁 180。
6 清.阮元校刻,《詩經》(《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頁 358。
7 清.孫詒讓撰,《墨子閒詁》(北京:中華書局,2001),頁 605。以下引用不另註。
8 漢.司馬遷撰,《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頁 227。以下引用不另註。
9 關於甲骨文中「縣」、「梟」的討論,或可參看單育辰,〈甲骨文字考釋兩則〉,《中國
國家博物館館刊》2012.5: 55-58;張惟捷, 〈說殷卜辭中的「縣」 (梟)字〉 ,「復旦大
學 出 土 文 獻 與 古 文 字 研 究 中 心 」 網 站 , 2013.5.16 , http://www.gwz.fudan.edu.cn/
SrcShow.asp?Src_ID=2051(2014.10.14 上網檢索)。此條承蒙謝明文先生指出。
10 此文之甲骨文字形均取自劉釗、洪颺、張新俊編著, 《新甲骨文編》 (福州:福建人民
出版社,2009),以下引用不另註。
176 漢學研究第 33 卷第 2 期

(合 5033) (合 6122) (合 34287)


表示返回或下行方向的復、各、降等字甲骨文分別作:
(合 5409) (合 13171) (合 6498)
之與复(復)
、出與各(格)
、陟與降位移的方向相反,文字構形中「止」
與「⼡」相對立。
另外,甲骨文中位移動詞還有「往」與「來」、「進」與「退」、「逆」與
「逢」
、「先」與「後」等,也都是利用止與⼡形的正反表意,
「先」與「後」
是空間位移映射到時間變化。這些現象在此就不再一一展開,擬在拙稿《清
華簡〈繫年〉文字考釋與構形研究》中詳論。

(三)正反相倒的字形表達反義
例如「曰」與「今」、「上」與「下」是反義詞,文字構形都是整體字形
正倒相反。
另外,部件正寫與倒寫構成一字,還可以表達變化義,詳見下文。

三、與倒人形相關的古文字考釋

(一)倒人與殄、顛
倒人形在《說文》中是個部首,即卷 8 部:
「 ,變也。从到人。」
所附《唐韻》讀音與「化」同。該部共四字,其中「真」與「化」二字所從
確實是「 」。倒人又見於《說文》「殄」字古文,字形作「 」,字書隸作
11
「 」,學者已經指出,這個倒人形實即「顛」字初文。 「 」與「 」左
右方向不同,是同字異體。
把倒人理解為顛覆之「顛」的本字,古文字中的相關問題都可以得到比
較合理的解釋。
先看上面所引的「殄」字。
按照王念孫的古音系統都是舌音真部字。殄與顛不僅音相近,詞義也相
近。
------------------------------------------
11 唐蘭,〈釋真〉,《唐蘭先生金文論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頁 31-33。
李守奎/漢字倒寫構形與古文字的釋讀 177

12
《逸周書》〈嘗麥〉:「如木既顛厥巢,其猶有枝葉作休。」 《莊子》〈人
13
間世〉:「就不欲入,和不欲出。形就而入,且為顛為滅,為崩為蹶。」 例
中的「顛」義皆為「殄滅」。

(二)真與顛
14
「真」從倒人,唐蘭有專文討論。
《說文》:「眞,僊人變形而登天也。从 从目从乚(音隱)。八,所乘載
也。」雖然以漢代「真人」的觀念解字不可取,但分析字形為從「到(倒)
人」則是完全正確的。倒人隸作「 」是為了和匕首之「匕」相區別,但又
容易與數字「七」相混訛。請注意分別。
15
西周金文中有幾個人名用字,學者一般都釋為「真」。

16
季真鬲(集成 00531),從鼎聲,真部字與耕部字關係密切。

伯真甗(集成 00870),從丁聲,丁也是耕部字。

真盤(集成 10091),真下從丌,可能是受奠字的類化所致。

上列諸字上部所從皆為倒人確切無疑。下面的「鼎」或「丁」都是音符。
17
也就是說,
「真」的本義很可能也是顛覆的「顛」
, 清華簡〉
〈厚父〉中的「真」

------------------------------------------
12 黃懷信、張懋鎔、田旭東撰,《逸周書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頁 739。
13 清.郭慶藩撰,《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61),頁 165。
14 唐蘭,〈釋真〉,《唐蘭先生金文論集》,頁 31-33。
15 董蓮池編著,《新金文編》(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頁 1118。
16 裘錫圭、李家浩,〈曾侯乙墓竹簡釋文與考釋〉,《曾侯乙墓》(北京:文物出版社,
1989),頁 512。
17 謝明文先生來函指出,以「真」為顛覆之「顛」的本字很可疑。在其〈釋「顛」字〉
一文中指出,「真」為「珍寶」之「珍」的本字。謝明文,〈釋「顛」字〉,載於中國
古文字研究會、中山大學古文字研究所編, 《古文字研究》第 30 輯(北京:中華書局,
2014),頁 493-498。從其早期從貝來看,頗有理致,但目前還缺少語言辭例上的支
持。 「真」也不排除是「殄」的本字,從貝,從 , 亦聲。敗字亦從貝,似可互證。
目前「真」字從字形與語音上都提供了很多有價值的訊息,其本身的構形還可以進一
步討論。
178 漢學研究第 33 卷第 2 期

依舊用其本義:

弗用先哲王孔甲之典刑,真復氒德,沉湎于非彝,天乃弗若,乃墜氒命,
亡氒邦。
簡文中「真復」讀為顛覆,字形作:

上部倒人形十分明顯。這種在本字上加注音符的字也很常見。倒人是「顛」
的本字,加上形旁就是「 」,加上聲旁就是「真」。
倒人在戰國文字中發生了訛變,曾侯乙墓竹簡作:

三真楚甲(曾侯乙 123) 一真吳甲(曾侯乙 124)


18
簡文中是鎧甲的量詞,皆讀為「領」。 《北齊書》〈河清王岳傳〉:「初
19
岳與高祖經綸天下,家有私兵,並畜戎器,儲甲千餘領。」
上博簡〈君人者何必安哉〉中「楚邦之中有食田五頃」、「珪玉之君,百
20
頃之主」中的「頃」字簡文分別作 和 。
倒人就是「顛」的本字,
「真」是加上音符「鼎」或「丁」的後起形聲字。
早期的表意字加注音符或義符形聲化以後,本字大都或消失,或僅僅作為文
字構件參與文字構形。例如 —雞、爿—牀、 —熒等等。表示顛越義的「 」
被「真」取代,
「真」又被借作它用,又借用頭頂義的「顛」字表示顛越義。
真字涉及的問題比較複雜:
第一是字形問題:

------------------------------------------
18 裘錫圭、李家浩,〈曾侯乙墓竹簡釋文與考釋〉,《曾侯乙墓》,頁 518。
19 唐.李百藥,《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頁 176。
20 單育辰, 〈佔畢隨錄之七〉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09.1.1,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590;李天虹,〈〈君人者何必安哉〉
補說〉,「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網站,2009.1.21,http://www.bsm.org.cn/show_
article.php?id=980(2014.7.9 上網檢索) ;周鳳五, 〈上博七〈君人者何必安哉〉新探〉 ,
《臺大中文學報》30(2009.6): 51-68。
李守奎/漢字倒寫構形與古文字的釋讀 179

21
陳劍把金文中上面不從倒人的近似字形予以排除, 現在大家普遍認同
的真字中包含著兩個系列的重要區別:
一是倒人上加鼎聲。戰國文字省形作 。
二是從倒人,從貝,下或加音符「丁」
,或加「丌」
。戰國文字訛變作 。
從鼎可以用音符解釋,雖然鼎與貝在古文字中混訛的例子很多,但從貝
的「真」字出現的時代很早,但西周金文中鼎、貝混訛還很少見,以混訛來
解釋不是很有力度。從貝的「真」字只見於人名用字,辭例無法充分證明。
頗疑這兩個系列各有不同的來源,西周金文中就合併為一字異體了。
第二是讀音問題:
(殄)
、眞、顛都是舌音,韻在真部或鄰近的文部。
「真」所從的音符「丁」
是舌音耕部。
「真」在簡文中或讀為「領」
,或讀為「頃」
,也都是耕部字。究
竟是音近通轉還是一字多音,都還有待深入探討。

(三)釋 、
甲骨文中有一個從阜、從倒人的字多次出現,隸作「 」:

(合 10405 正) (合 18752) (英 1694)


王往逐兕,小臣由車馬硪, 王車,子央亦 。(合 10405 正)
曰 (合 18752)
曰 (有) (英 1694)
「 」字有不同釋讀,從其構形與辭例不難推測出其詞義,當與「隓」、
22
「墜」
、「顛」等義近,學者有不同的釋讀, 從意義上說肯定都沒有問題。筆
者認為唐蘭釋為「顛」最為可信。倒人是「顛覆」之「顛」的本字,
「 」與
「 」的關係與「爿」與「牀」相類,都是在本字上加注義符。「 」的呼跨
切讀音當是後起的。
《尚書》〈盤庚中〉:「乃有不吉不迪,顛越不恭,暫遇姦宄,我乃劓殄滅
之,無遺育,無俾易種于茲新邑。」孔穎達疏:
「《釋詁》云:
『隕落、隕墜,
------------------------------------------
21 陳劍,〈甲骨金文舊釋「 」之字及相關諸字新釋〉,《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 2
輯(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頁 31。
22 參看于省吾,《甲骨文字詁林》〈1277 號隓、墜〉(北京:中華書局,1979),頁
1257-1258。
180 漢學研究第 33 卷第 2 期

23
顛越也。』是從上倒下之言,故以顛為隕越,是遺落為墜也。」 「顛」的
本義是「墜落」
。《左傳》
〈隱公十一年〉
:「潁考叔取鄭伯之旗蝥弧以先登。子
24
都自下射之,顛。」杜預注:「顛,隊而死。」
《新甲骨文編》在「隊」字頭下除了三個「 」外,還列有兩個從倒子的
異體,其中一個作:

(合 6065)

倒子下面顯然是個「丁」
,聯繫西周金文真字從丁聲的寫法,把「 」釋
為「顛」非常合適。
「真」與「 」是一字異體,倒人與倒子在這裏表意相同,
皆從丁聲,初義都是顛覆之顛。
顛字出現得比較晚,最早見於戰國時期的魚顛 :

(集成 00980C)

左側偏旁似貞非貞,當是真旁的訛變,本義是頭頂,與「天」同源,用
作顛覆之「顛」是假借。古書中的「顛」楚簡中大都寫作「 」,「真」旁大
25
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形,例如《周易》〈頤卦〉爻辭有「顛頤」, 上博簡
中與「顛」相對應的字形作:

(簡 24) (簡 25)
26
所從真旁與習見的真有較大的差別,陳劍認為是「祗」字古文的變形。
「顛覆」一詞楚簡中多次出現,詳見後文。

(四)釋從倒人的匜:
蔡子 自作會 蔡子匜(集成 10196)
一浣盤,一 (信陽二.8)

------------------------------------------
23 唐.孔穎達疏,《尚書正義》(《十三經注疏》),頁 171。以下引用不另註。
24 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十三經注疏》),頁 1736。以下引用不另註。
25 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十三經注疏》),頁 41。以下引用不另註。
26 陳劍,〈上博竹書〈周易〉異文選釋(六則)〉,《戰國竹書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2013),頁 147-148。
李守奎/漢字倒寫構形與古文字的釋讀 181

二字從辭例上看,釋為「匜」非常合適。蔡子匜上的倒人,馮勝君已經
27
釋出。 「匜」是舌音歌部字,與「 (顛)」讀音相近,
「 」是音符,
「 」
與「鉈」一樣,都是「匜」字的異體。

(五)釋曳
金文中讀為匜的還有「曳」字。曳字古音在喻母月部,與匜聲同為喻母,
韻部對轉,讀音很近。

28
彭子射匜,發掘簡報釋為「曳(匜)」。 曹錦炎〈彭射銅器銘文補
29
釋〉對釋為「曳」進行了補充, 釋為曳當可信。

曾少宰黃中酉匜(圖像 14902),從皿,曳聲。

工 季生匜(集成 10212),同上。

唐子仲瀕兒匜(圖像 14975),從廾,曳聲。

王子申匜(圖像 14868),同上。

《說文》卷 14 申部有「臾」、「曳」二字,對其構形及音讀眾說不一。何
30
琳儀等認為與「曳」、「臾」為一字,古音歸月部。 由於月部與從臾得聲的
31
侯部字韻部遠隔,黃德寬、何琳儀等又把「曳」歸入侯部。 清儒把曳之古
32
音多歸入脂部,近代學者多歸入月部或祭部。 韻部都比較接近,從古文字
讀為匜的實例看,歸入脂部或祭部顯然比歸入侯部合理。
「曳」的本義是「拖
拉」。《周易》〈既濟〉:「曳其輪,濡其尾,無咎。」成語有「棄甲曳兵」。疑
「曳」字中間是倒人的訛形,雙手持倒人,會拖拉之義。倒人是顛的本字,與

------------------------------------------
27 馮勝君,《郭店簡與上博簡對比研究》(北京:線裝書局,2007),頁 369。
28 南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南陽春秋楚彭射墓發掘簡報〉,《文物》2011.3: 13。
29 曹錦炎,〈彭射銅器銘文補釋〉,《文物》2011.6: 95。
30 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北京:中華書局,1998),頁 932-933。
31 黃德寬主編,《古文字譜系疏證》(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頁 1022。
32 陳復華、何九盈,《古韻通曉》(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頁 85。
182 漢學研究第 33 卷第 2 期

曳讀音也相近,字中兼表音。文字在演變過程中理據會越來越模糊,喪失理
據後文字會發生更加劇烈的訛變。曳字所從的倒人變形很多。
曾 臣匜(圖像 14871),右側從金,左側與見於《說文》的「臾」
結構相同。
「臾」中間的人旁不排除是倒人的變形。倒書偏旁在演變過程中很
33
多都變成了正書,例如在包山簡悖字中的 旁寫作三個「或」
。 不排除「臾」
從「曳」字分化而出,但分化字不必讀音相同或很近,音隨義轉,轉的條件
和方式還有待深入探討。
金文中讀為匜的還有多種寫法:

王子适匜(圖像 14870)
,下部從皿,上部與「與」字上部訛形或「遺」
字偏旁上部所從接近。

以鄧匜(圖像 14990)

蔡侯匜(圖像 14996)

東姬匜(圖像 15002)

這些寫法的來源還不能說定,筆者疑與「曳」當有密切的聯繫,很可能
是在理據喪失後的訛變。

(六)正倒構形表示變化
1. 顛倒的人形
《說文》 部還有化字:「化,教行也,从 从人, 亦聲。」所說形、
義均未確。字形以人正、反顛倒,表示變化,是典型的會意字,變化是其本
義,教行是其引申義。
淅川薳氏墓地出土大量薳氏器主的銅器。和尚嶺 子受編鐘和徐家嶺一
號墓 子孟青嬭簠中,「 」字分別作:

------------------------------------------
33 李守奎、賈連翔、馬楠編著,
《包山楚墓文字全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頁 410。
李守奎/漢字倒寫構形與古文字的釋讀 183

34 35

淅川下寺春秋楚墓二號墓主當是 子倗,「 」是美術字,筆劃屈曲:


36

器主 字皆讀為「薳」
, 子倗即《左傳》所載薳子馮,薳又作蔿。薳、
蔿、與「化」
,音近相通,是同一個姓氏的不同寫法。不僅僅是人形正反顛倒
可以表示變化,其他字形的上下顛倒也可以表示。
2. 虎與倒虎—

圖一 楚叔之孫 (薳)子倗浴缶蓋銘

薳子馮之名除了 子倗之外,還寫作「 子倗」,「化」旁還可以寫作上


下顛倒的兩個虎形:
------------------------------------------
34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淅川縣博物館,《淅川和尚嶺與徐
家嶺楚墓》(鄭州:大象出版社,2004),圖五一.2,頁 54。
35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淅川縣博物館,《淅川和尚嶺與徐
家嶺楚墓》,圖二一二.2,頁 227。
36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省丹江庫區考古發掘隊、淅川縣博物館,《淅川下寺春秋楚
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頁 134。
184 漢學研究第 33 卷第 2 期

37
(132 頁) (132 頁) (132 頁) (134 頁)

化旁由顛倒的人形變為顛倒的虎形,除了美術上的需要外,可能也兼有
表音作用。化是曉母歌部,虎是曉母魚部,讀音比較近,應當兼有表音功能。
3. 易與倒易—
中山王 壺「臣宗易位」之「易」作上下顛倒的兩個易:

中山王 壺(集成 9735) 摹本(《金文編》673 頁)


「易」是個多義詞,變易之「易」寫作「 」
,與上下顛倒表示變化之「化」
字構意相同。
從以上三個例證可以看出:
第一,上下顛倒的偏旁構成一字表示變化義。
第二,不同的字形可以表示相同的音義,例如「化」與「 」很可能就
是一字異體。
第三,上下正反顛倒與正形構成繁簡異體,例如「 」與「易」。
倒寫構形主要見於早期形符,甲骨文中數量不少,還缺少全面系統的分
析。倒寫偏旁書寫不便,在文字的發展過程中,或被正面書寫所取代,或訛
變,大都初意難溯。

(七)釋
前文已經分析了正反構形的「化」字。在清華簡中有一字多次出現:

簡文中讀法不一。《湯居湯丘》講到如何自愛,其中講到吃與穿:「五味
皆哉,不有所重,服不 文,器不雕鏤。」我認為這個字應當是兩個「化」

------------------------------------------
37 該四個字形取自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省丹江庫區考古發掘隊、淅川縣博物館,
《淅
川下寺春秋楚墓》,頁 132、134。
李守奎/漢字倒寫構形與古文字的釋讀 185

重疊,所從倒人置於「人」旁之下,可以隸作「 」或「 」
,疑其讀音與「化」
相同。古文字中構字部件有時單、復無別,例如楚簡中「屮」與「艸」同字。
「 」簡文中讀為音近的「華」,「服不華文,器不雕鏤」對文。
詛楚文中有字作:

三篇辭例相同:
「淫佚耽亂,宣奓競 。」
「競」後之字舊不識,有種種
38
猜測,或釋為「從」
, 文義捍格不通。 字也是兩個「化」構成,
「化」由
左右結構變成了上下結構。
「 」讀為「華」
,「淫佚耽亂,宣奓競華」文義順
暢,句式工整。

四、倒山形古文字考釋

在清華簡整理過程中,有一個倒山形的文字多次出現:
(一)亓(其)一白兔不 (得)
,是 (始)為埤, 者(諸) (屋),
39
以 (御)白兔。 (〈赤 之集湯之屋〉14-15)
(二)卑之若童(重)載以行 (崝) (險)
,莫之 (扶)道(導),
40
亓(其)由不 ? (〈芮良夫毖〉5-6)
41
(三)見 數,乃亦得。 (〈筮法〉11-12)
這個倒山形也可以作為字符構形:
42
(四)厭非(必)平,惡非(必) 。
在各冊出版報告討論過程中,筆者曾主張釋為「丁」字,理由有二:第
一,字形與「丁」字接近;第二,「 」分析為由丁、聖構成的雙音符字,
不論是字形還是韻例都能夠說通。至於文例的釋讀,未及深思。趙平安對此

------------------------------------------
38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考古編》第 9 卷(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頁 316。
39 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參)》(上海:中西書局,2012),頁 167。
40 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參)》,頁 145。
41 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肆)》(上海:中西書局,2013),頁 83。
42 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伍)》(上海:中西書局,2015),〈殷高宗問於
三壽〉,頁 89。
186 漢學研究第 33 卷第 2 期

有所懷疑,當時也沒有提出合適的意見。李學勤斟酌再三,暫取釋「丁」之
43
說,並有專文介紹和論證。 隨著材料陸續公布,學術界對此字討論熱烈。
武漢大學簡帛網上,郭永秉發表署名丁若山的文章,將倒山形釋為「覆」的
44
表意字; 2013 年 8 月初,白於藍在「紀念何琳儀先生誕辰七十周年暨古文
45
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發表的論文中對此說提出補證; 2013 年 8 月末,
在美國達慕斯「清華簡達慕斯—清華國際學術研討會:第四屆新出簡帛國
際學術研討會」會議期間,筆者私下與郭永秉談到此字,認為把〈芮良夫毖〉
「 」讀為「顛覆」很有道理,對釋「丁」說已經動搖。2013 年 10 月,
香港浸會大學「清華簡與《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
,郭永秉宣讀了〈釋清華
簡中倒山形的「覆」字〉一文,詳細闡述了此字的釋讀依據和釋讀過程。會
上陳劍指出 字是倒過來書寫的,這是非常正確的意見。在此次大會上,筆
者明確贊同郭永秉的說法,放棄釋為「丁」的意見。爭論還在繼續,此後又
有兩篇文章專門討論此字,即趙平安〈再論所謂倒山形的字及其用法〉,將
46
此字釋為「亭」, 另一篇是程薇的〈清華簡倒山形新考〉,將此字釋為
47
「齊」
。 有必要重新梳理〈芮良夫毖〉中「卑之若童(重)載以行 (崝)
(險),莫之 (扶)道(導),亓(其)由不 ?」的釋讀過程。
〈芮良夫毖〉由趙平安執筆整理,整理報告經集體討論,李學勤改定。整
理報告釋文如下:

君子而受柬萬民之咎,所而弗敬,卑(譬)之若童(重)載以行崝險,莫
48
之扶道(導),其由不邋(攝)丁(停)。

------------------------------------------
43 李學勤,〈關於清華簡中的「丁」字〉,《初識清華簡》(上海:中西書局,2013),頁
186-188。
44 郭永秉(丁若山) ,〈讀清華三懸想一則〉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網站,2013.1.12,
http:// 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807(2014.7.9 上網檢索)。
45 白於藍,〈《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三)》拾遺〉,「紀念何琳儀先生誕辰七十周年暨古
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合肥:安徽大學,2013.8.1-3)。
46 趙平安, 〈再論所謂倒山形的字及其用法〉 ,《深圳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2
(2014.3): 52-53。
47 程薇,〈清華簡倒山形新考〉,「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北
京: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2013.6.17-18)。
48 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參)》,頁 145。
李守奎/漢字倒寫構形與古文字的釋讀 187

這段釋文實際上並沒有真正讀通。材料公布後,學者從不同角度予以重
新解讀。
蔡偉聯繫清華簡〈皇門〉
「卑(譬)女(如)戎(農)夫,喬(驕)用從
肣(禽),亓(其)由(猶)克又(有)隻(獲)?」指出〈芮良夫毖〉「卑
之若……其由」與〈皇門〉「卑(譬)女(如)……亓(其)由(猶)」的句
49
式相同; 郭永秉補充「《尚書》
〈盤庚〉
『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邇,其猶可
撲滅?』句『若……其猶』的句式也與〈芮良夫毖〉
『卑之若……其由』的句
式相近。」
丁若山(郭永秉)指出,字形與同一書手所寫丁字有別,是倒山形。
50
「 」當讀為「顛覆」。 網上發文時大概自信不足,稱之為「玄想」。
白於藍引用《孔叢子》〈嘉言〉「譬若載無轄之車以臨千仞之谷,其不顛
覆,亦難冀也」
,指出這句話和〈芮良夫毖〉
「簡文文義十分接近」
;倒山形「與
51
『覆』字讀音相近或語義相關則幾乎是可以肯定的」。 這就從辭例上進一步
落實。
陳劍從筆順上看出字形是倒著書寫的。仔細觀察橫劃的書寫,此說確切
無疑,也就是說這個字一定是個「倒山」形。我們今天書寫倒寫構形的文字
時,也是倒過來寫的,例如「 」字中的倒虎,不倒過來書寫幾乎寫不成字。
郭永秉綜理諸說,確信「顛覆」之釋讀,並從文字學角度對倒山形與《說
文》「襾」部(覆字義符)之間的聯繫做了合理的解釋。
通過學者的共同努力,
〈芮良夫毖〉中「卑之若童(重)載以行崝險,莫
之扶道(導),其由(猶)不 (顛) (覆)?」一句從字形、文義、句
法等多個方面,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釋。
〈赤 之集湯之屋〉中的「亓(其)一白兔不 (得)
,是 (始)為埤,
者(諸) (屋)
,以 (御)白兔」和《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伍)》
〈殷

------------------------------------------
49 蔡偉,
〈讀新見的出土文獻資料札記二則〉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
網站,2012.12.24,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982(2014.7.9
上網檢索)。
50 郭永秉(丁若山),〈讀清華三懸想一則〉,「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網站。
51 白於藍,〈《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三)》拾遺〉,「紀念何琳儀先生誕辰七十周年暨古
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
188 漢學研究第 33 卷第 2 期

高宗問於三壽〉中「厭非(必)平,惡非(必) 」郭永秉也做了比較合理
的解釋,在此就不再重複了。
清華簡〈筮法〉11-12 號簡 字也是倒山形,該篇甲乙丙丁之丁字作
(46 號簡)
,區別明顯。第二節中的「見覆數,乃亦得」與第四節中的「凡 ,
數而出,乃述(遂)
。凡 ,數而入,乃復」
、第十三節「凡行,數出,述(遂);
數入,復」文義當有關聯。覆可讀為復,楚簡中「顛覆」一詞,字多作「 」

即「復」字異體。
「覆數」大概就是簡文所說的與「數出,遂」相對應的「數
入,復」。
倒山形可以釋讀為覆,是目前最有根據、最為合理的說法,為何還有學
者提出質疑和新的解釋?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顛覆」一詞在楚簡中多次出
現,寫法比較穩定。
前文所引清華簡第 5 冊即將公布的〈厚父〉中,
「顛覆」一詞作「真復」。
上博七〈鄭子家喪〉甲本:
「鄭子【三】家顛覆天下之禮,弗畏鬼神之不
祥,戕賊其君,我將必使子家毋以成名位於上而滅【四】光於下【五】」。
「顛覆」作:
52

乙本四號簡「顛覆」作:
53

「顛」的本義是「頭頂」,與「頂」音義並近,是同源詞無疑,用為「顛
覆」之「顛」是假借。楚簡中「顛覆」之「顛」大都作「 」。〈芮良夫毖〉
54
中的「 」與上引諸「 」字顯然是一個字,郭永秉做了充分論證, 當無
所疑。但「 」字釋讀為「覆」,總讓人感覺與當時人「書寫習慣」不同。
古文字考釋中,對文字異體的考釋需要考慮到當時的書寫習慣,但一來
------------------------------------------
52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
(七)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頁
36。
53 同上註,頁 46。
54 郭永秉,〈釋清華簡中倒山形的「覆」字〉,「清華簡與詩經研究國際會議」論文(香
港:香港浸會大學饒宗頤國學院、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2013.11.1-3)

李守奎/漢字倒寫構形與古文字的釋讀 189

書寫習慣不是一個絕對標準,二來我們對書寫習慣的瞭解有限。我們只能說
合乎習慣的可能性更大,不合乎習慣的需要更加充分的證據。
在清華簡中另外一篇未公布的誥神辭中有「 氒典,咸替百成」語。
「 」顯然讀為「顛覆」,寫法與習見的「 」也不相同。
關於倒山是「覆」字初文,還可以從倒寫構形表意的系統性得到說明。
倒寫構形多表示「倒轉、傾覆」等意義。
「屰」是倒過來的人形,「逆」的本字,「顛倒」是其常用義,《韓非子》
〈難一〉
:「今師曠非平公之行,不陳人臣之諫,而行人主之誅,舉琴而親其體,
55
是逆上下之位,而失人臣之禮也。」
「顛倒」之「顛」本字作倒人,上文已經有詳細論證。顛倒是同義詞,
《詩
經》
〈齊風.東方未明〉
:「倒之顛之,自公令之。」
「倒」字古書作「到」
。《墨
子》
〈經下〉
:「臨鑑而立,景到。」
「景到」就是影子顛倒。
「到」的義符是「至」

「至」從「倒矢」,在表達「倒」這個詞義時,很可能與倒矢的形象相關。
包山簡司法文書中有一個常用詞「至命」,學者或以為是「致命」,是誤
解。典籍中「致命」是「傳達言辭、使命」的意思。《禮記》〈喪大記〉:「使
56
者升堂致命。」 《史記》〈項羽本紀〉:「項王使人致命懷王。」
包山簡中的「至命」相當於文獻中的「復命」,又作「覆命」,是執行命
令後的回報。
57
《儀禮》〈聘禮〉:「介卒復命出,奉柩送之。」
命一執事人以至命於郢。(包山 135 反)
以至命於子左尹。(包山 137 反)
「至」字中有倒矢,是發出去的矢返回之象,外出執行命令,返回報告執
行命令的情況與「至」的途徑相同。筆者過去簡單地把「至命」釋讀為「致
命」是錯誤的。
「覆命」雖然晚出,但倒矢、倒山表示反覆大概不是偶然的巧
合。總之,倒山表示覆當屬可信。
最後談一下「顛」與「覆」意義之異同。顛與覆雖然是同義詞,但最初

------------------------------------------
55 清.王先慎撰,《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8),頁 355。
56 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十三經注疏》),頁 1573。
57 唐.賈公彥疏,《儀禮正義》(《十三經注疏》),頁 1071。
190 漢學研究第 33 卷第 2 期

二者當有所區別。從目前所能見到的語料來看,顛的主體多是人或動物等有
生命體,例如:
58
《論語》〈季氏〉:「危而不持,顛而不扶。」
〈季氏〉篇所論相之職責,當是以瞽盲與相之關係為喻,顛本是說人,在
此喻指家國。
「覆」是上下方位的翻轉,主體多是山、車等無生命體。

《周易》〈鼎卦〉:「鼎折足,覆公餗。」
《左傳》〈襄公二十三年〉:「樂射之,不中。又注,則乘槐本而覆。」
59
《楚辭》〈九章.思美人〉:「車既覆而馬顛兮,蹇獨懷此異路。」
這可能與顛的初文是倒人,覆的初文是倒山有關。顛與覆是否存在這種
差別還可以進一步考察。即使存在,隨著倒寫構形的模糊與消失也逐漸混同
了。「顛覆」很早就成為一個雙音詞,而且有多種不同的書寫形式。

五、結 論

漢字倒寫構形大都見於以形表意的早期階段,有的與正寫構形在表意上
彼此對立,有的則用來表示相反、倒逆等意義。字形的「正」與「倒」是彼
此相對應的。從認識的來源上說,多數與事物的常態與變形有關,例如自然
狀態下的人首大部分是頭髮向上,只有洗頭或被砍下懸掛的頭才頭髮向下。
所以,以「首」為正,以「県」為倒符合人們的認識習慣。從字形上看,所
謂的「正」都是常用字,倒寫構形則是偏僻字形。這些倒寫構形的文字或偏
旁書寫不便,在文字不斷符號化的過程中,不斷發生簡化、繁化等訛變,有
的則改變方向變成了正寫,在戰國文字中多數已經成為喪失理據的記號,成
為漢字解讀的障礙。不論是「 」
、「 」還是「襾」
,不僅對我們來說十分陌
生,對許慎來說也已經不知其溯了。對古文字中倒寫構形進行系統的梳理和
深入的研究十分必要,不僅有利於古文字的考釋,而且也是弄清部分現代漢

------------------------------------------
58 程樹德撰,《論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頁 1134。
59 宋.洪興祖撰,《楚辭補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頁 147。
李守奎/漢字倒寫構形與古文字的釋讀 191

字來源的一個必要前提。本文只是舉證性的研究,更全面的研究有俟將來。

本文承王永昌君協助處理文檔並提供部分參考文獻,特此致謝!
後記:2014 年 8 月,拙稿呈編輯部審查。同年 10 月,廣州—東莞古文字年會
上謝明文先生發表〈釋「顛」字〉,拙文關於倒人構形的許多意見與其不謀而合,會
議期間知蔣玉斌也有相關大作在某編輯部待刊多年。會後拙文承謝明文先生指正,
提出不少中肯意見。文章在註釋中或加註明。謝謝!期待蔣玉斌先生大作早日問世。
閉門造車,出門合轍,亦古文字研究之一樂事也。
兩篇審查意見返回,讀後令筆者肅然起敬。本稿最終定稿吸取了二位先生的很
多意見,深致謝意!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漢.司馬遷撰,《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
漢.許慎撰,宋.徐鉉校定,《說文解字》,北京:中華書局,1963。
唐.李百藥,《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
南唐.徐鍇撰,《說文解字繫傳》,北京:中華書局,1987。
宋.洪興祖撰,《楚辭補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
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
清.王先慎撰,《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8。
清.孫詒讓撰,《墨子閒詁》,北京:中華書局,2001。
清.郭慶藩撰,《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61。

二、近人論著
于省吾 1979 《甲骨文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 2007 《殷周金文集成》
(修訂增補本),北京:中華
書局。(簡稱:集成)
白於藍 2013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三)》拾遺〉
,「紀念何琳儀先生誕辰七十周
年暨古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合肥:安徽大學,2013.8.1-3。
何琳儀 1998 《戰國古文字典》,北京:中華書局。
吳鎮烽 2012 《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簡稱:圖
192 漢學研究第 33 卷第 2 期

像)
李天虹 2009 〈〈君人者何必安哉〉補說〉,「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網站,2009.
1.21,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980(2014.7.9 上網檢索)

李守奎、賈連翔、馬楠編著 2012 《包山楚墓文字全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李學勤 2013 〈關於清華簡中的「丁」字〉,《初識清華簡》,上海:中西書局,頁
186-188。
李學勤主編 2012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參)》,上海:中西書局。
李學勤主編 2013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肆)》,上海:中西書局。
李學勤主編 2015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伍)》,上海:中西書局。
周鳳五 2009 〈上博七〈君人者何必安哉〉新探〉
,《臺大中文學報》30(2009.6): 51-
68。
季旭昇 2010 《說文新證》,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淅川縣博物館 2004 《淅川和尚
嶺與徐家嶺楚墓》,鄭州:大象出版社。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 1986 《信陽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簡稱:信陽)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省丹江庫區考古發掘隊、淅川縣博物館 1991 《淅川下寺
春秋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
南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2011 〈河南南陽春秋楚彭射墓發掘簡報〉
,《文物》2011.3:
4-31。
唐 蘭 1995 〈釋真〉,《唐蘭先生金文論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頁 31-33。
容庚編著,張振林、馬國權摹補 1985 《金文編》,北京:中華書局。
馬承源主編 2008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張惟捷 2013 〈說殷卜辭中的「縣」(梟)字〉,「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
中心」網站,2013.5.16,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 =2051
(2014.10.14 上網檢索)。
曹錦炎 2011 〈彭射銅器銘文補釋〉,
《文物》2011.6: 95。
郭永秉 2013 〈釋清華簡中倒山形的「覆」字〉,「清華簡與詩經研究國際會議」論
文,香港:香港浸會大學饒宗頤國學院、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
2013.11.1-3。
郭永秉(丁若山) 2013 〈讀清華三懸想一則〉,「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網站,
2013.1.12,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807(2014.7.9 上網檢
索)

郭沫若 1982 《郭沫若全集.考古編》第 9 卷,北京:科學出版社。
李守奎/漢字倒寫構形與古文字的釋讀 193

郭沫若主編 1982 《甲骨文合集》


,北京:中華書局。(簡稱:合)
陳 劍 2008 〈甲骨金文舊釋「 」之字及相關諸字新釋〉
,《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
究》第 2 輯,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頁 13-47。
陳 劍 2013 〈上博竹書〈周易〉異文選釋(六則)〉,《戰國竹書論集》,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頁 146-167。
陳復華、何九盈 1987 《古韻通曉》,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單育辰 2009 〈佔畢隨錄之七〉,「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
2009.1.1,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590(2014.7.9 上
網檢索)

單育辰 2012 〈甲骨文字考釋兩則〉,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2.5: 55-58。
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編 1991 《包山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簡稱:包山)
程 薇 2013 〈清華簡倒山形新考〉
,「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國際學術研討會」
論文,北京: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2013.6.17-18。
程樹德撰 1990 《論語集釋》
,北京:中華書局
馮勝君 2007 《郭店簡與上博簡對比研究》,北京:線裝書局。
黃德寬主編 2007 《古文字譜系疏證》,北京:商務印書館。
黃懷信、張懋鎔、田旭東撰,黃懷信修訂,李學勤審定 2007 《逸周書彙校集注》
(修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董蓮池編著 2011 《新金文編》
,北京:作家出版社。
裘錫圭 2013 《文字學概要》
(修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
裘錫圭、李家浩 1989 〈曾侯乙墓竹簡釋文與考釋〉,《曾侯乙墓》,北京:文物出
版社,頁 487-531。
趙平安 2014 〈再論所謂倒山形的字及其用法〉,《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
版)2014.2(2014.3): 52-53。
劉 釗 2006 《古文字構形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劉釗、洪颺、張新俊編著 2009 《新甲骨文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蔡 偉 2012 〈讀新見的出土文獻資料札記二則〉,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
究 中 心 」 網 站 , 2012.12.24 ,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
=1982(2014.7.9 上網檢索)。
謝明文 2014 〈釋「顛」字〉
,中國古文字研究會、中山大學古文字研究所編,《古
文字研究》第 30 輯,北京:中華書局,頁 493-498。
194 漢學研究第 33 卷第 2 期

The Role of Inverted Configuration in Chinese Characters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Ancient Characters

Li Shoukui

Abstract

On the surface, Chinese characters’ are formed from a relation between


configurational units and the linguistic units of pronunciation and meaning that
characters record. At a deep level, in attempting to understand these relations,
we are in fact trying to deduce from the structure of characters the ancient
thought processes employed in their creation. The term daoxie gouxing 倒寫構
形 refers to a technique of character formation which utilizes upside-down or
reversed configurational elements. This article aims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meanings expressed by these inverted structural elements to explain some
difficult characters. The first section explores the meanings expressed by using
inverted Chinese characters as configurational units in character formation.
Section two examines the interpretation of ancient characters that incorporate
the inverted form of the character ren 人, while section three investigates the
interpretation of ancient characters incorporating the inverted form of the
character shan 山. In the first section, some common examples of upside-down
configurations are presented, and some generalizations offered regarding the
expression of meaning in this type of character. Sections two and three draw
upon new material such as the Tsinghua Bamboo Slips to discuss some
controversial ancient characters that feature upside-down configurations.
Keywords: Chinese characters, inverted configuration, inverted form of ren 人,
inverted form of shan 山, interpretations of ancient characters
------------------------------------------
 Li Shoukui is a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s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History at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