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浅谈施工企业的分包合同管理

郭巧玲
深圳市天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 深圳 518000

摘要:加强施工企业分包合同管理对施工企业来说意义重大,分包合同管理不但能提高施工企业工

程管理科学化水平,还能有效控制工程成本,从而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分包合同管理主要可分四阶

段进行:1. 合同签订前主要进行资质审查和合同评审。2.合同内容应谨慎严密齐全。分包合同管理应从合

同的几个重要的条款出发,如工期、质量、合同价款、履约保证金、付款条件、结算方式、违约条款等方

面入手强化分包合同管理。3. 合同执行过程中的监控,确保全面履行合同约定。可以从施工单位各职能部

门在合同管理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控制成本。4. 合同结束后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关键词:分包工程、合同管理、成本控制

工程分包是指某项工程的总承包企业在中标以后,将其所承包的工程中的一部分发包给其他施工企业

完成的活动,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就分包工程对建设单位承担连带责任。自总承包企业与施工企业建立

分包关系开始,就会产生一系列合同。如果对这些合同进行有效科学的管理,是施工企业合同管理工作中

重要的组成部分。施工企业对分包合同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包括对合同文本的整理归档,也

包括施工企业与总承包企业之间的上下联动以及施工企业与项目之间的互动。科学的分包合同管理使整个

分包过程更透明化、程序化,使管理过程更科学化。施工企业在分包合同管理过程中,通过科学的管理方

法形成系统、规范化的操作程序,达到的双赢目的。

目前很多施工企业在分包合同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和管理而出现各种问题。产生这些问题

的主要原因,往往在于分包合同管理的关键环节中未能签订规范化合同以及未能严格执行合同。这些都是

施工企业在分包合同管理中必须着重完善的环节。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分包合同的管理,以此提高施工管理

的科学性、控制施工企业工程成本。

前文中我们提到,合同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

径。施工企业如何从关键出处入手加强分包合同管理,从而控制成本,提高企业利润?笔者认为,可从合

同签订前、合同内容、合同执行过程和合同结束后等四方面入手:

一、合同签订前。

在签订分包合同前,必须先进行资质审查和合同评审,这是合同签订准备阶段的关键步骤。

(一)资质审查。资质审查是选择分包队伍的关键,而分包队伍的选择又决定了工程的质量和分包合
同管理的成败,因此资质审查对于施工企业意义重大。选择分包队伍类似于招投标过程中的资质预审,由

于目前工程施工行业发展欠规范,存在挂靠等现象,因此很难从企业资质、注册资本及财务状况等方面去

判断分包队伍的优劣。

因此除了对企业资质以及财务状况等方面进行考察外,还应着重了解以下几方面:

1.资金筹集能力。筹措资金的能力是反映分包队伍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工程分包要求分包商具有一

定的资金实力,特别是资金筹措能力。分包商的资金筹措能力决定了能否顺利的履行合同,还能降低总承

包商很多的风险。2.专业人员配备。除了应配备与其承担的工程技术要求相符合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外,

还应配备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一线操作人员。3.施工经验。项目工程施工对于施工企业的施工经验要求较

高,施工企业的施工经验是否丰富往往决定了其施工质量的高低,因此分包商必须具有类似工程的施工经

历。4.施工成本。分包合同能顺利执行的必要前提就是总承包企业和分包企业都能获得利润,实现双赢。

因此,在进行分包合同管理时应特别注意施工企业的施工成本,只有施工成本低于分包价格,才能保证分

包企业顺利履行合同。5.设备情况。对于施工企业来说,除了专业技术人才以外,还必须配备完成工程所

需的设备。分包商必须具备在合同工期内完成合同所必须的所有设备。6.调查走访其过往合作单位,了解

分包商在其他项目的履约能力、施工能力。

(二)合同评审。

合同评审是指总承包企业为确保施工企业能够如期完成工程建设,而对对方的施工技术、资金情况以

及设备等进行确认的步骤。所有分包合同签订前需对其进行风险评估和合同草案评审,对合同条款进行全

面审查,审查合同内容是否完整、全面,不能图省事把合同简单化,这就增加了合同风险。合同评审能有

效避免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解决不了的问题而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二、合同内容。

分包合同管理首先要规范合同签订的程序和内容,使合同内容程序化、规范化。目前很多分包工程管

理中出现的问题往往都与未能签订规范化的合同有关。分包合同的合同内容应谨慎严密齐全,特别是对于

合同中的几个关键的条款,如付款条件、结算方式、违约条款等方面应加强管理,从而保证分包合同管理

的有效性。

(一)付款条件。双方对于付款条件的协商结果应体现在合同内容中,以防止在付款阶段出现争端而

影响工程进度。另外,很多时候,分包双方都对预付款存在不同看法,因此尤其应在合同中注明预付款相

关内容。一般而言,为防止总承包企业处于被动状态,除非分包商出具保函,总成本企业一般不支付预付

款。

(二)结算方式。结算是分包合同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分包工程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因此,

在分包合同中应明确结算程序和方式。结算方式首先应透明化,从而促进项目各部门间相互协作与制约以

最大程度地减少分包工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其次结算方式应便于项目管理者及项目各部门对分包工
程进行科学管理和有效控制。

(三)违约条款。对于分包工程来说,一方违约的风险是工程项目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因此,应在

分包合同中注明违约条款。比如对于工程转包中出现的进度控制、层层转包等方面的违约责任,在合同中

应注明:甲方可以进驻现场和接管本工程,并终止承包方在本合同项下的承包,但不因此解除合同规定的

承包方的任何义务和责任,或影响合同赋予甲方的各种权利和权限,甲方可自行完成该工程,或雇用其他

承包人完成该工程。对乙方已完成的工程量的认定由甲方完成,乙方无条件接受甲方认定的工程量并默认

其数量是合理的。乙方除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外,造成的经济损失由乙方负责赔偿,同时负担新进场队伍

的调迁费用。

三、合同执行过程中的监控。过程监控是确保分包合同全面履行的基础条件。施工单位各职能部门在

合同管理过程中加强对合同执行过程的监控可有效控制成本。施工单位分包合同的各对口管理部门有责任

对合同执行的整个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及时和处理合同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还应注意各部门

的协调配合,必要时对专门负责分包合同管理的部门授予特定的权力,使其能协调各部门。

施工单位各职能部门应切实担负起监控合同执行的任务,确保项目保质保量完成。比如公司财务部门

应主要负责对结算程序的监督。分包工程的结算是合同管理的一部分,也是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之一。作

为主要负责财务结算的财务部门来说,除了应协助公司管理人员在合同中明确工程的办理结算程序和手

续,更应在日常工作中切实加强对结算程序的监督。财务部门的监督不但要保障工程结算及时,也要注意

在处理支付问题时灵活应对。

四、合同结束后。对于任何一项工作来说,在事后进行总结都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对分包合同管理更

是如此,在合同结束后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总结成功经验,汲取失败教训,评价分包队伍履约

情况、建立合格分包商名录、建立合同档案,从而为将来更好的展开工作打下基础。但是,很多施工企业

往往较重视合同的签订和合同的执行,对于合同结束后的分析总结却容易忽视。分析总结是分包工程的合

同管理的最后一个步骤,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及时的总结分析可以提高施工企业对

分包工程的合同管理水平。总结工作可由公司项目负责人牵头,在公司合同管理部门主持下进行。为确保

分包合同执行情况总结工作顺利开展,应把分析总结工作纳入考核指标。

工程分包是目前施工行业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完善的工程分包管理是保证分包工程顺利实施的重

要手段。如何完善分包工程管理,提高分包工程的合同管理水平,从而有效的控制工程成本,则应该在分

包工程的合同管理上下功夫。施工企业在签订和执行合同时,应牢牢把住资质关、文字关、监督关、计价

关、支付关、结算关和现场关。尤其应注意在容易出问题的关键环节进行控制,比如资质审查应严格、验

工必须及时、设置担保须慎重等。只有从分包工程的全方位各环节入手,从细节上加强分包工程合同管理,

才能真正达到控制成本、提高经济利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何继善.陈晓红.洪开荣.论工程管理.中国工程科学.2005

[2] 王涝谦.施工企业管理之浅见.科学之友.2006
浅谈施工企业的分包合同管理
作者: 郭巧玲
作者单位: 深圳市天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刊名: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英文刊名: ChengShi Jianshe LiLun Yan Jiu
年,卷(期): 2011(19)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csjsllyj201119260.aspx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