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5

分类号 : 学校 代 码 : 1 01 65


密 级 : 学 号 : 20 1 6 1 1 0 20 4 4 3

逢窜 坪 範 大學


专 业 硕 士 学 位论 文



_
基于 信 息加 工 学 习 理论 的


韩 国 留 学生汉语叹词教学研究 

作 者 姓 名 : 郭 媛媛

学 位 类 别 : 汉语 国 际教 育


专 业 领 域 : 汉语 国 际 教 育

导 师 姓 名 : 朱俊 华 副 教授

2 0 1 8 年 0 5 


分类号: 学校代码: 10165

密 级: 学 号:201611020443

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
韩国留学生汉语叹词教学研究

作者姓名 : 郭媛媛
学位类别: 汉语国际教育
专业领域: 汉语国际教育
导师姓名 : 朱俊华副教授

2018 年 05 月
学位 论 文 独创 性 声 明

本 人 承诺 所 呈 交 的 学 位 论 文 是本 人在 导 师 指 导 下 所 取 得 的 研 究 成果
: 

论 文 中 除 特 别加 以 标注和 致谢 的 地 方 外 不 包含 他 人和 其 他机 构 己 经撰 写 或
, 

发 表过 的 研 宄 成果 其 他 同 志 的 研 宂 成 果 对本 人 的 启 示和 所 提 供 的 帮 助 均


 ,

已 在 论 文 中 做 了 明 确 的 声 明 并表 示谢 意 

学 位论 文 作 者 签 名 

学位论 文 版 权 的 使 用 授权 书

本 学 位论 文 作 者 完 全 了 解 辽 宁 师 范 大 学有 关 保 留 使 用 学 位 论文 的 规
 、

定 及 学 校 有权保 留 井 向 国 家 有 关 部 门 或 机 构 送 交 复 印 件 或 磁盘 允 许 论 文
, 
 ,

被查 阅 和 借 阅 本 文 授 权 辽 宁 师 范 大 学 可 以 将 学位 论 文 的 全 部 或 部 分 内 容
。 , 

编 入有 关 数 据 库 并班 行 检 索 可 以 采用 影 印 缩 印 或扫 描 等复 制 手段 保存
, 、 

汇 编 学位 论 文 并 且 本人 电 子文 档 的 内 容 和 纸 质 论 文 的 内 容相 致

, 

保 密 的 学 位 论文 在解 密后 使 用 本授权书 

学位 论 文作 者签 名 :
指 导 教师 签 名 

签名 曰 期 : 只 丨
免 年 b 月 屮 日

本 论文 承



项 目 
, (
项目 编

号 :

) 的资助 


摘要

摘要

叹词作为汉语词汇的一部分,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但是因为本体研究
不够透彻,叹词成为了学者们争论的焦点,对外汉语叹词教学也没有得到应有
的重视。
本文以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阐述了认知心理学的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学习过程和应用,认知法与信息加工处理的关
系。对叹词的归属与特点进行探讨,对其归属问题、形音义特点和语法特点进
行了分析。以韩国留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留学生叹词习得情况调查,结果
发现韩国留学生对叹词的掌握情况一般,初级组的韩国留学生对叹词掌握情况
最差,中级组的韩国留学生对叹词掌握情况一般,高级组的韩国留学生对叹词
的掌握情况较好,此次调查为本研究提供了依据。
论文在调查的基础上,从学习者母语、学习者个体、课堂训练和语言习得
环境四个方面对韩国留学生叹词习得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从语音、语义、语
用三个方面总结韩国留学生汉语叹词教学的难点。最后在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
基础上为韩国留学生叹词教学提供教学建议,主要从课堂教学、教材编写和学
习指导三个方面提出建议,具体为: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加强阶段性的指导、注
重叹词的语境运用、增加叹词的复现机会和培养学生叹词的语感,在教材编写
中应该提高叹词的重现率、增加教材叹词练习和教材叹词作业并调整教材叹词
分布,为学生指导提出建议,并进行了教学设计。

关键词:信息加工学习理论;韩国留学生;叹词教学

I
Abstract

Abstract

As a part of Chinese language categories, the interjections are often used in daily
life, however, because the noumena of the research are far from thorough,
interjections became the focus of controversy among scholars. Besides the
interjections in Chinese teaching has not got the sufficient attention.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of cognitive psychology learning theory as
the theoretical basis, the basic viewpoint, the learning proces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learning in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gnitive method and the processing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re expounded. The classifi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jections are
discussed. In addition, the sound characteristics and grammatical function are also
analyzed.
With several Korean students as the correspondents, I conducted a survey of
foreign students’ acquisition of interjec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Korean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jection was ordinary . The Korean students in the
junior group had the worst grasp of the interjections. The ones in the intermediate
group are at large. As to the rest in the senior group had a better grasp of the
interjections. So the above investigation has not provided the basis for the study of
reliability.
This paper is made on the basis of the investigation, analyzes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interjection in Korean students from four aspects: learner's mother tongue,
individual learners, the lack of individual classroom training and the environment of
language acquisition.Analyzes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Korean students interjection
acquisition, the difficulties of Interjections in teaching Korean students are summed
up in three aspects: phonetic, semantic and pragmatic.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advice on teaching Korean students are given. The above
advice are mainly from three aspects: classroom teaching, teaching materials writing,
learning guidance advice. Specific as follows: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guidance of

II
Abstract

phased in classroom teaching,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usage of interjection,
increase the chance of recurrence of the interjection as well as cultivate students'
language sense in interjection. In compiling textbooks, we should increase the rate of
recurrence on interjection, interjection practice and assignments for interjection. We
should also adjust the material distribution on interjection in textbooks. The last but
not least, suggestions should be given in guidance for the students.

Key Word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 of learning; Korean students;


teaching interjection

III
目录

目录

绪论............................................................................................................. 1

一、 研究缘起..................................................................................................... 1
二、 研究意义..................................................................................................... 1
三、 理论基础..................................................................................................... 2
四、 研究方法..................................................................................................... 2
五、 研究综述..................................................................................................... 3
(一)关于叹词的研究.....................................................................................................3

(二)基于认知理论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4

第一章 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及应用...................................... 6

第一节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6
第二节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学习过程............................................................. 7
第三节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应用................................................................... 10

第二章 叹词的归属与特点..................................................................... 11

第一节 叹词的归属问题....................................................................................11
第二节 叹词的音形义特点............................................................................... 12
第三节 叹词的语法特点................................................................................... 16

第三章 韩国留学生叹词习得情况考察................................................ 17

第一节 韩国留学生叹词习得情况调查........................................................... 17
一、 问卷设计的依据.................................................................................................... 17

二、 问卷设计与调查.................................................................................................... 20

第二节 韩国留学生叹词的使用情况分析....................................................... 27

第四章 韩国留学生叹词习得影响因素与教学难点分析.................... 29

IV
目录

第一节 影响叹词习得因素分析....................................................................... 29
一、 学习者母语因素.................................................................................................... 29

二、 学习者个体因素.................................................................................................... 29

三、 课堂训练因素........................................................................................................ 30

四、 语言习得环境因素................................................................................................ 30

第二节 对外汉语叹词教学的难点................................................................... 31
一、 语音的难点............................................................................................................ 31

二、 语义的难点............................................................................................................ 32

三、 语用的难点............................................................................................................ 33

第五章 基于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叹词教学建议与教学设计............ 34

第一节 课堂教学建议....................................................................................... 34
一、 加强阶段性的指导................................................................................................ 34

二、 注重叹词的语境运用............................................................................................ 36

三、 增加叹词的复现机会............................................................................................ 37

四、 培养学生叹词的语感............................................................................................ 38

第二节 教材编写建议....................................................................................... 39
一、 提高叹词的重现率................................................................................................ 39

二、 增加教材叹词练习................................................................................................ 40

三、 增加教材叹词作业................................................................................................ 41

四、 调整教材叹词分布................................................................................................ 41

第三节 学习指导建议....................................................................................... 42
第四节 教学设计............................................................................................... 43

结论........................................................................................................... 46

参考文献................................................................................................... 48

附录........................................................................................................... 49

V
目录

后记........................................................................................................... 55

个人简介................................................................................................... 56

VI
绪论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叹词作为汉语词类的一部分,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但是因为本体研究
不够透彻,叹词成为了学者们争论的焦点,对外汉语叹词教学也没有得到应有
的重视。叹词的数量虽然不多,但是其使用率极高,然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叹词的研究却是很少见的。
用“叹词教学”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中进行检索,仅获得 39 条研究成果;
用“留学生叹词教学”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中进行检索,仅获得 4 篇研究内容。
因为前人对叹词的研究不足,对对外汉语叹词研究的重视不够,所以本文以此
为选题,将以认知心理学中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展开研究,力图为
对外汉语叹词教学提供教学建议和教学策略。
论文在前人的基础上对留学生叹词教学进行探讨,通过调查,发现叹词教
学难点,以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为基础,为叹词教学提供课堂教学
建议、教材编写建议和学生指导建议,为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帮助,
促进教师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更好的
学习汉语。

二、研究意义

本研究在实证研究基础上对留学生汉语叹词教学展开讨论,具有一定的理
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通过以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为基础研究留学生叹词教学,为后
人研究叹词教学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为留学生叹词教学策略提供了新的研究
方向。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不仅可以运用到叹词教学中,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强调
的学习过程可以广泛应用,如语气词教学、拟声词教学等,为其他词类教学研
究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通过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作为基础,为留学生叹词教学提供教
学建议。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强调在环境中进行刺激,在情境中进行教学,可以

1
绪论

为叹词教学提供新的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在记住叹词语音的基础上,了解
叹词的语义,在情境中理解叹词的语用,在日常生活中正确的运用叹词。

三、 理论基础

本文的主要理论基础是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信息加工学习理
论是指认知心理学家把人看作是信息加工的机制,把认知看作是对信息的加工。
他们常常把人脑学习的过程比作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以此说明人类学习和
人类大脑处理信息的过程。加涅认为,学习可以被看作一个过程,每个过程都
有其开始和结束,这些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进行的信息加工过程
是不同的。
加涅认为最典型的学习模式是信息加工学习模式。首先,学生接受来自环
境的刺激,并转化为神经信息。这些信息进入感觉登记,这是一个非常短的记
忆存储空间,感觉登记的信息很快进入短时记忆,信息可以持续二三十秒。经
过多次反复后,信息从短时记忆变为长时记忆,这时,信息发生了重大变化,
即被编码。一般认为,长时记忆是个永久性的信息储存库。
加涅把学习的过程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
经过的阶段。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还强调要将学习的原理和实践相
结合,在人脑中建立网络和框架,从人本身出发,在实践中寻求方法。其中,
认知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反复操练,运用语境法,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四、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开展研究。
文献法,在确定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后,查阅了相关期刊和文献,全面地、
正确地了解了叹词的研究现状和基于认知心理学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资料,
为对外汉语叹词教学提供教学参考。
问卷调查法,通过调查韩国留学生的叹词习得情况,进行分析,为叹词教
学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访谈法,针对韩国留学生叹词习得情况进行了访谈。

2
绪论

五、 研究综述

(一)关于叹词的研究

刘宁生(1987)从叹词的音高和声调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了叹词音高的
性质,并且指出不同方言中的叹词的音高具有相同的地方。作者对叹词在句子
中的位置也做了相关的研究,叹词不仅经常出现于句首,它也出现在句尾。[1]
刘蕾(2002)对留学生习得叹词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作者认为叹词在日常
生活中和文学作品中应用得很广泛,但是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却没有得到相应
的重视。作者将调查对象分为三个组——高级组、中级组和初级组,对其分别
进行了模仿练习、反应练习和自我认识的测试,发现留学生掌握叹词的情况较
差,与中国人常用叹词的现实情况不成比例,认为叹词的习得研究是对外汉语
教学的一个盲点。[2]
肖丽华(2011)认为叹词既不属于实词,也不属于虚词,它是一种可以独
立使用的词类,并分析了叹词的文字、语音、语义和句法特点,对叹词和拟声
词和语气词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其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3]
李丹青(2011)分析了叹词常用在口语中,具有丰富的感情意义,作者还
讨论了叹词的归属问题和问题,作者采用了《实用现代汉语语法》的归类,认
为叹词既是实词,也是虚词,并把叹词分为了十一类,其中又包括三大类。作
者通过分析叹词在语音、字形和语用上的教学难点,认为语用尤其重要,最后
提出了对外汉语叹词教学的方法,强调老师应适当的引导学生,关注叹词在汉
语学习的重要地位。[4]
刘双艳(2013)就前人的分析成果,将叹词定位为话语词,并认为叹词是
相对开放的词类,对叹词的语音、释义和功能特点进行了分析,对叹词相关的
词类关系和互动进行了对比,认为叹词和汉语标记有着复杂的关系,最后对英
汉的叹词进行了比较,这样更加利于叹词的学习。[5]

[1] 刘宁生.叹词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3):49-55.
[2]
刘蕾.叹词习得情况的调查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2):24-28.
[3]
肖丽华.现代汉语叹词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广东:汕头大学,2008.
[4]
李丹青.对外汉语叹词教学研究[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1,(6):106-109.
[5]
刘双艳.现代汉语叹词词类特征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13.

3
绪论

周国光(2016)对叹词进行了分析,认为叹词是动词中的一类,可以归为
声音动词。作者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了分析与比对,认为对叹词的归属在学术界
也没有一个完全的定论,从而作者从叹词的语法功能、述谓性及其表现入手,
叹词满足动词的语法特征,并认为叹词与动词具有相融性。根据作者的分析,
认为叹词属于动词,并且称之为声音动词。作者又从现代汉语叹词的生命度和
自控度进行讨论,最后探讨了叹词与拟声词的实质区别,得出了叹词是有声自
主动词的结论。[1]
综上所述,学者们从语音、语义、语法等方面对叹词进行了探讨,但关于
叹词的归属问题,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分类,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关于汉
语叹词教学的研究数量不多,为对外汉语叹词教学提供的教学方案较少。

(二)基于认知理论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徐子亮(1998)汉语作为外语教学是一门专门学科,同时,它也与其他相
关学科,如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相关。除了探索汉语教学本身的客观规律
外,还应该研究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和外部关系。笔者运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
来分析学习者对汉语的认知过程,根据认知规律制定教学原则,制定教学方法
和策略,在教学理论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2]
刘琛(2004)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首先介绍了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知
识,使读者对其理论基础有一定的了解,然后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学
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时词汇积累的发展与方向,运用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和
储存理论,从汉语词汇的认知特点出发,建立相关模式,为教师编排教学方案
提供了一些帮助,最后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拟定了一些方案与方法。[3]
刘潇潇、毛贻锋(2005)将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处理的观点应用于对外
汉语词汇教学中,提出了归类法、比较法、联想法和语境法,为提高学生的词
汇量和能够良好的将学过的词汇应用于交际中提供了一定的方向和解决方法。[4]

[1]
周国光.叹词的语法功能、语义功能及其定位[J].语言科学.2016,(82):225-233.
[2]
徐子亮.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的新思路——对外汉语教学认知规律的探索[J].世界汉语
教学.1998,(44):49-54.
[3]
刘琛.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D]:[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4.
[4]
刘潇潇,毛贻锋.认知心理学理论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社会科学.2005,
(3):188-190.

4
绪论

李纯(2010)从认知法的教学原则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有意义的
操练和学习、听说读写齐头并进、利用母语、对错误进行分析和疏导等认知法
原则这六点出发,阐述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如何应用,强调对外汉语教师应
该从已有的理论成果中吸取有益的因素,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1]
王宣宇(2012)对认知法和功能法进行了简单的概述,然后以特定的教学
对象和教材进行了教学过程的分析,并将认知—功能教学法应用其中,还对其
教学法的应用进行了分析。[2]
牛臻(2015)指出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表现出了
对汉语及中国文化的热情,那么在教授外国人汉语时,我们就需要掌握一种最
有效的教学方法与之相适应。在对外汉语教学快速发展的 70 年里,出现了种类
繁多的教学方法。首先简单阐述了为什么认知法在对外汉语教学很重要,然后
介绍了认知法的产生与发展,并分别将认知法的理论应用在对外汉语语音教学、
词汇教学和语篇教学中,最后总结出认知法的应用应该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
计相应的教学方案并灵活运用。[3]
李韬(2015)认为认知心理学理论研究成果可用于对外汉语教学,可更好
的指导汉语中字、词、句方面的教学实践,给对外汉语教师提供了心理学依据,
同时提高留学生学习汉语的能力,作者将信息处理理论应用于词汇教学中,认
为学生应该大量积累词汇,在积累词汇的基础上学习汉语,这样才能更好的将
学到的知识应用于交际中,教师应该加强引导学生积累词汇,最后提出了四种
方法来帮助教师引导学生提高词汇量。[4]
综上所述,认知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得到了应用,学者们对认知心理学
的理论进行了阐述,并将其应用到了对外汉语语音教学、词汇教学和语篇教学
中,但是学者们对基于认知理论的汉语词汇教学只是进行了总体的研究,并没
有对词汇进行细化分类。

[1]
李纯.认知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1):100-103.
[2]
王宣宇.谈认知-功能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语文.2012,(5):78-79.
[3]
牛臻.认知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语文.2015,(3):82-83.
[4]
李韬.认知心理学与对外汉语字、词、句教学[D]:[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吉林师范大学,
2015.

5
第一章 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及应用

第一章 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及应用

第一节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认知心理学是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关注作
为人类行为基础的心理机制,其核心是输入和输出之间及发生在两者之间的内
部心理过程。它在 20 世纪 70 年代迅速发展,成为西方心理学主要流派。
索尔索在《认知心理学》中说道:“认知心理学研究我们如何获得世界的信
息,这些信息又怎样表征并转化为知识,它怎样贮存,知识又是怎样用来指导
我们的注意和行为。它涉及心理过程的全部范围—从感觉到知觉、模式识别、
注意、学习、记忆、概念的形成、思维、表象、回忆、语言、情绪和发展过程,
[1]
而且还贯穿于行为的各个领域。 ”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是认知心理学的一部分,加涅把人的认知看作是对信息
的加工,把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比之为人脑处理信息的过程,以此说明人类
学习过程和人脑处理信息的过程。
加涅认为,学习模式是被用来识别学习的结构和过程,它对了解教学和教
学过程以及如何安排教学任务有很大的帮助。在各种现有的学习模式中,加涅
[2]
认为最典型的学习模式是信息加工学习模式。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从环境中
接受刺激,被刺激后,刺激物会促进接受体并转化为神经信息。这些信息进入
感觉登记,这个记忆储存的时间很短,通常只有百分之几秒。[3]被感觉登记的信
息就会立即进入短时记忆,并且信息会保留在短时记忆中二三十秒。短时记忆
的能力是有限的。当信息离开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时,信息会经历了一个关
键性的转变,即要通过编码过程。[4]编码意味着以各种方式组织信息。信息会以
编码形式存储在长时记忆中。一般认为,长时记忆是信息的永久存储库。信息

[1]
景璇.针对不同阶段汉语学习者的词语释义方法[D]:[硕士学位论文].陕西:西安大学.2012
[2]
张亚茹.网络环境下信息加工理论对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初探[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
(6):137.
[3]
张小永.加涅积累学习理论与幼儿科学[J].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
36-38.
[4]
袁红梅.加涅的学习理论与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零陵学报.2004,(4):
106-108.

6
第一章 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及应用

加工学习的过程如图 1-1 所示。

图 1-1 信息加工学习模式

当需要使用的信息被提取时,该信息将通过反应生成器,并产生一个操作
行为该行为影响学习者的环境;也可以再回到短时记忆,然后再通过反应发生
器。从中可以看出学习的四个要素:学习者、刺激情境、记忆和反应。
图 1-1 中的期望事项和执行控制也是信息加工学习模式的一部分。期望事
项是指学习者期望达到的目标,即为学习动机。执行控制确定哪些信息从感官
登记进入短时记忆,如何编码以及使用何种提取策略等。由此可见,这二者在
信息加工学习模型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第二节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学习过程

从信息处理学习模式中可以看出,信息从环境中产生,最后又应用到环境
中。学习过程是由一系列事件构成的,加涅认为,任何一个学习过程都是有层
次性的,都是由一个个具体的学习阶段构成的。学习者的内部学习过程是一环
接一环的,加涅将学习过程分为八个阶段,如图 1-2 所示。

7
第一章 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及应用

图 1-2 信息加工学习过程

一、 动机阶段

有效的学习是要有动机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开始。动机的形式各不相
同。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考虑的是激发学习者的动机。期望是指学习者希望在
完成学习任务后获得满意的结果的一种预期。理想的预期只有通过学生的自身
体会才能形成的,仅靠外界的条件是不够的。形成期望或者动机,是学习过程
的预备阶段。

二、 领会阶段

对于有了学习动机的学习者,首先必须加以刺激,即必须注意与学习相关
的刺激,忽略其他不相关的刺激。在这个阶段,教学方法需要引起学习者的注
意,这个过程体现了知觉的选择性。

三、 习得阶段

学习者关注或感知外部刺激后,学习过程就开始了。习得阶段是将新获得
的刺激进行直接编码并将其存储在短时记忆里,它们随后被进一步编码加工,

8
第一章 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及应用

成为长时记忆。

四、 保持阶段

学习者习得的信息后在编码过程中进行编码后进入长时记忆的储存阶段,
这种储存可能是永久的,但是这种永久是相对性的,信息由于长时间的不使用,
记忆会受到环境的干扰,新旧信息的混淆会影响信息的提取。

五、 回忆阶段

即信息的检索过程,学习者习得的信息将通过作业显示,信息提取就是其
中必需的一环。在这一阶段中,信息的提取会受到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
提取线索很重要,要有一定的策略性。

六、 概括阶段

学习者提取信息的过程会因为情境的改变而跟着改变,所以学习过程必须
有一个概括阶段,即学习迁移问题。为了促进学习的转移,让学习者在教学过
程中进行不同情境的练习,这有利于迁移的发生。

七、 作业阶段

完整的学习过程是需要作业阶段的,只有通过作业,学生才能反映他们已
经学到了什么。一般来说,仅凭一次作业是很难判断学习者的学习情况的, 因
此,教师需要几次作业来判断学习者的学习情况。

八、 反馈阶段

当学习者完成作业后,他马上会意识到他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此时,
教师应该给予反馈,以便学生能及时知道他的作业是否正确,从而加强其学习
动机。

9
第一章 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及应用

第三节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应用

认知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在心理学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认知心理学将研
究从动物方面转到了研究人类本身,从人类的心理需求出发,这在当时乃至现
在的影响都是深远的。而认知心理学的应用领域是很广的,在这里,我们将着
重讨论如何将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应用到对外汉语教学的领域。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把人脑看作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它研究的是
人是如何获得信息,并将信息转化为知识以及运用知识的心理机制的共同规律。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是认知心理学的一部分,作为规律,就证明它在某些方面具
有普遍性。语言学习是一个心理过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也是语言学习的
[1]
一个方面, 因此它也有一个共同的语言学习心理过程。我们将认知心理学中的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应用于汉语作为外语教学中,有必要了解学习者在学习汉语
作为第二语言时的心理过程和心理规律。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有其始终的过程,在学习过程
中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进行不同的信息加工,而各种信息加
工阶段发生的事件称为学习事件。在这里,学习事件是学生提供的内部信息加
工过程,它形成了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基本结构。相应的,教学过程必须基于
学生的内部加工过程,但也要影响到这一过程。因此,教学过程和学习阶段是
是不可分割的,因此,教学过程必须与学习阶段相辅相成才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重视对学习问题的研究,更重视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认为学习的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而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并不是让学习者机
械地学习知识,而是强调学习者可以将学习的知识在形成长时记忆的基础上,
正确地运用到日常交际中,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认知心理学强调的是知识的
系统性,这点恰恰是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学习者所需要的。

[1] 孙荣.基于游戏教学法的低龄学习者对外汉语教学设计与实践[D]:[硕士学位论文].广州:
中山大学,2012.

10
第二章 叹词的归属与特点

第二章 叹词的归属与特点

第一节 叹词的归属问题

关于汉语词类的划分,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词类的划分是一个十
分复杂的问题,即使在现在,关于词类划分也没有一个统一且明确的分类方法。
关于叹词的归属问题,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分类。叹词到底属于实词还是虚词,
或者它既不是实词也不是虚词,学术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有许多问题亟
需解决,各学者所持的意见不一,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本文首先简单介绍有
关于叹词的不同归类的、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然后在此基础上探讨叹词的归
属问题。
本人选取了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也是诸多人熟悉的几种看法:
王力(1985)在《中国现代语法》中认为“感叹词不在句子的结构里面,
它们只表示一种感叹的声音,如表示愤怒、惊讶、悲哀等”。黎锦熙(2007)
在《新著国文语法》中给感叹词下的定义是:“用来表示说话时一种表情的声
[1]
音,常独立,不必附属于语句。” 这两位大家都只是把感叹词作为一种声音而
已,并没有承认其词的地位。
黄伯荣、廖序东(2007)的《现代汉语》中把叹词归类为实词,认为叹词
是一种“特殊的实词”。认为叹词可以独立成句,也可以充当句法成分,把叹
词定义为“表示感叹、呼唤和应答的词”。
胡裕树(1995)主编的《现代汉语》将叹词归类为虚词,“叹词包括表示
感叹和应答的词”,叹词在句中的位置比较灵活,但也同时指出叹词“通常不
同其他实词发生特定的关系,也不充当一般的句法成分,但是他们能独立成句,
所以是一种特殊的词类。”刑福义(2011)主编的《现代汉语》也将叹词定义
[2]
为虚词。
还有一些语法著作把叹词排除在了实词和虚词之外,认为叹词既不是实词

[1]
刘燕.东南亚留学生汉语常用感叹词习得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福建:福建师范大学,
2014.
[2]
肖丽华.现代汉语叹词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广东:汕头大学,2008.

11
第二章 叹词的归属与特点

也不是虚词。朱德熙(1982)在《语法讲义》中认为叹词既不是实词也不是虚
词。刘月华(2001)的《实用现代汉语语法》认为“叹词是用来表达强烈感情
或者表示呼唤应答的词”,它既没有确切的词汇意义,也没有确切的语法意义;
既不是实词也不是虚词。[1]
以上是四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关于叹词归属问题的探讨。一类是没有把叹词
当作是词,认为叹词只表示一种声音。一类是认为叹词是实词,认为叹词可以
独立成句,也可以充当句法成分,具有实词的特征。一类是认为叹词是虚词,
不与其它实词发生关系,不能够充当句法成分,但是能够独立成句。最后一类
是认为叹词既不是实词也不是虚词,它是一种特殊的词类,既没有词汇意义,
也没有语法意义。各位学者众说纷纭,并没有一个特定的看法,或许这正是叹
词教学没有受到其应有的重视的原因之一吧。
判断一种词的归属问题通常要看这种词能否独立成句,能否充当句法成分,
有无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叹词出现的地方通常用逗号与其后面的部分隔开,
这样就使叹词成为独立的成分,但是并不能充当句法成分。无论叹词是在句子
的前边还是后边出现,在它的前后都有一定的停顿。但是本人认为叹词也不属
于虚词,虽然它并没有实际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但是在特定的语境中,叹
词有其自身所带的感情色彩,所以,叹词也不能完全归类为虚词。所以,现代
汉语叹词是个特殊的词类,并不能以虚实范畴的角度分析它,本人认为叹词是
一种游离于实词和虚词的特殊词类。但是这样划分又会出现许多其他的问题,
例如实词和虚词是如何划分的、叹词的本质问题等,但是这些问题与本文的关
系不大,在此就不讨论了。

第二节 叹词的音形义特点

现代汉语叹词的音节特点也是有其规律的,从《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
的研究可以发现,发现在 87 个叹词中,单音节叹词 74 个,所占比例最大,为
85.1%;双音节叹词 11 个,所占比例其次,为 12.6%;三音节 2 个,叹词所占比
例最小,为 2.3%。叹词多为单音节,也是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最广泛的,其次双
音节所占的比例是第二,而三音节的叹词所占的比例最小。叹词作为表达人类

[1]
李丹青.对外汉语叹词教学研究[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1,(6):106-109.

12
第二章 叹词的归属与特点

情感的词类,其声调特点具有不固定性,叹词的声、韵可超出一般词的语音系
统,在这里,我们就不着重讨论了,但是叹词的音长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其有
区别意义的作用,和说话人的语境有着直接的联系。
现代汉语叹词的字形并不单调,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具有相同的特点,通
过对《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的考察,我们不难发现,现代汉语叹词大多
以“口”作为形旁。所以说叹词是特殊的“形声字”,以“口”为义符,声符
表音。叹词大多是在抒发情感时脱口而出的词类,在表达情感方面有着其自己
的作用,所以叹词多“发于口”,也就是说叹词在很多方面都是与“口”产生
了重要的联系。叹词作为一种人类表达情感时的声音的模拟,是一种非常特别
的表达方式,所以其多用于日常生活的口语表达中。而汉字恰恰是属于表意文
字,所以大多数叹词以“口”为形旁也恰巧表明了汉字是表意文字的特点。
在语言学中,关于叹词的分类是多样的,叹词表达情感的种类也是多样的。
叹词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人们在说话的过程中常常用到。当词汇
不能表达出当时所需要的情感时,一个叹词就足够了。在诸多著作中,不同的
学者对叹词都进行了分类,归根结底,叹词主要就是表示感叹、呼唤和应答的
词。在这里,本人将参考刘月华的《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将比较常用的叹词
分为以下九类:

(一) 表示得意、高兴、快乐

“哈哈”、“嗬嗬”、“嘿嘿”,多用于直接引语中,有时形容笑声。如:
哈哈,真是太好了!
嗬嗬,这批买卖做成了。
嘿,这次来,咱们可把北京城全逛遍了。

(二) 表懊恼、叹息、哀伤

“唉”、“咳”、“嗨”语调低降,表示叹息、哀伤、不满、懊恼。如:
唉,我觉得我简直对不起慧儿。
咳,别提了!
嗨,虽说都干秘书,可我这秘书就差远了。

(三) 表示赞叹、羡慕

“喝”、“嗬”、“呵”多用于当面高声称赞,“啊”表示感叹,“嗯”

13
第二章 叹词的归属与特点

一般用于低声赞许,语调上升时表示出乎预料,“啧”、“啧啧”多用于对第
三者的称赞,有时包含羡慕的意思,“啧”不常单用,单用时表示同情、心疼、
可怜对方或第三者,或者表示不满和不耐烦时。如:
嗬!好香啊。
啊,健康真好啊!
嗯,你这次考试成绩还不错。
嗯,怎么小闹钟又停了?
啧啧,在这么高的地方表演,多么不容易。

(四) 表示惊讶

“哎呀”、“哎哟”、“喔哟”可表示惊讶、不满。“呀”多用于突然发
现意想不到或不利的情况,自言自语、对话都可用。“哦”对听到的情况表示
惊疑。“嗬”表示对突然出现的新情况的惊讶。“喔”语调高扬,表示惊讶。
“哟”表示轻微的惊异(有时带有玩笑的语气)。“嚯”表示惊讶或赞叹。咦
表示奇怪。如:
哎哟,考试有一道题我忘了回答了。
呀,夜里下雪了。
哎哟,伤口疼。
哦?是吗?小伙子真够能干的。
嗬,阿 Q,你回来了。
喔,他没被录取吗?
哟,挂住我的衣服了。
嚯,这儿的人真多!
咦!你都回来了!
(五) 表示不同意、埋怨或申斥
“嗳”表示不同意对方意思,“哎呀”表示埋怨,“哼”表示不满或申斥。
如:
嗳,在价值规律面前人是会变的嘛。
哎呀,好好的一本书,给撕了。
哼,你还睡懒觉啊,看几点钟了。

14
第二章 叹词的归属与特点

(六) 表示轻蔑、不满或气愤

“哼”表示不满、气愤,“呸”,表示唾弃或斥责,“呵”、“喝”示不
满,语调高时有讽刺意味。如:
哼,让他们去告吧,看谁胜诉。
呸,你胡说,他可不是那样的人。
呵,你怎么老爱占人家便宜,这样不好。

(七) 表示醒悟、领会

“噢”,表示领会,噢语气下降、拉长,表示终于明白了。“嗯”、“唔”
表示领会,“啊”表示恍然大悟而又吃惊。如:
噢,我懂了。
噢,想起来了,怪不得那么面熟呢。
嗯,你的意思我明白了。
啊,是这么回事。

(八) 呼唤、应答

“嗳”语调高扬,表示招呼或提醒对方;语调低降、舒缓,表示答应或同
意。“嗯”,用于答应。“哎”,拖长声音,可用于呼唤。“喂”,用于招呼,
也可用于打电话。“嘿”表示招呼或提起注意。如:
嗳,前边儿的人慢点儿,后边的人跟不上。
嗳,我在这儿,我马上就去。
“你自己来的?”“嗯。”
哎,小华,你们在哪儿呢?
喂,把钳子找来。
嘿,我跟你说话呢,没听见吗?

(九) 表示追问或出乎意料

“嗯”,语调高扬,表示出乎意料,也可用于追问。“啊”,语调高扬,
表示因听不清楚而追问。如:
嗯?什么事?你再说一遍吧。
啊,是这样的吗?
为了对外汉语教学的方便,叹词大概可以分为主要的三类:第一类是表示

15
第二章 叹词的归属与特点

各种情感的;第二类是为了引起对方注意,招呼或呼唤别人的;第三类是回答
别人问话、同意或答应的。从中可以看出,第一类是比较复杂的,表达的情感
也是丰富多彩的,可以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而后两类叹词相对比较容易
理解,表达的意义也比较单一。

第三节 叹词的语法特点

汉语中有两类以模拟声音为主的特殊词类:拟声词和叹词。叹词作为汉语
[1]
特殊词类的一种,有其独特的语法地位和语法功能。 叹词的主要作用主要在于
模拟声音或者人类自己无意识发出的声音,而叹词往往都没有具体的意义,只
能模拟某种特定的声音,以此表达某些情感。所以,叹词在词类中是相对独立
的,可以说是独立词。
在语法功能上,叹词总是独立使用,即可以独立成句,无论是在句子的前
边还是后边出现,在它的前后都有一定的停顿。从句子的结构来看,叹词可以
[2]
独立成句,这是现代汉语叹词最显著的特征。 划分叹词的标准是:(〈独立成
句〉︱〈独立成分〉)∧*〈其他用法〉,叹词的语法功能从某些方面看来是很
[3]
简单的,或可以独立成句,或可以充当独立成分。 如:喂!你干什么呢?这里
的“喂”可以独立成句,在这里可以看作是对前面或者后面的情感铺垫。
叹词的句法位置具有不固定性,可分别位于句首、句中和句末,并作独立
的成分。叹词经常出现在句首,句中也常出现,用在句末出现的情况较少。在
叹词出现的前后都有一定的停顿,并常常用逗号与之隔开。叹词与上下文的句
子是独立的,这就使叹词处于句子结构的外部,即在句子中叹词充当了句子的
独立成分。
叹词有时又可以充当句法成分,结合具体的语境,就可以充当临时的句法
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除此之外,叹词有时还可以
单独回答问题。叹词有时也可活用为其它词,做句子的成分。

[1]
仲崇山.以意义为基础的功能标准——汉语词类划分标准新探[J].中文核心期刊.2008,
(10):150-152.
[2]
刘丹青.叹词的本质——代句词[J].世界汉语教学.2011,(2):147-158.
[3]
郭锐.汉语词类划分的论证[J].中国语文.2001,(6):494-507.

16
第三章 韩国留学生叹词习得情况考察

第三章 韩国留学生叹词习得情况考察

第一节 韩国留学生叹词习得情况调查

一、 问卷设计的依据

针对韩国留学生的叹词习得情况开展问卷调查,问卷设计依据《发展汉语》
口语教材和《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
《发展汉语》口语教材中生词表中出现的叹词如下:
表 3-1 《发展汉语 初级口语Ⅰ》

课文 叹词 语音 语义 例句
哦,9 月 26 号,星
第九课 今天 表示领会、醒
哦 ò 期六。没有课,太
几月几号 悟
好了!
第二十课 把 表示赞叹或惊 啊,这是你们的房
啊 à
照片贴在墙上 异 间吗?
表 3-2 《发展汉语 初级口语Ⅱ》

课文 叹词 语音 语义 例句
第一课 我哪 表示招呼或
嘿 hēi 嘿,这不是铃木吗?
儿都没去过 提醒
第三课 咱们 哎,明天周末,没有课,咱
哎 āi 表示招呼
去爬山吧 们出去玩儿,好不好?
第五课 他是 表示了解、 这位是……,噢,她是今天
噢 ō
从新加坡来的 醒悟 刚到的。
第十一课 去
药店不如去医 喂 wèi 打招呼时用 喂,请问是吴老师吗?

第十四课 每
表示惊讶或 哎呀,一天的时间怎么这么
天除了上课, 哎呀 āiyā
不满 短啊?
还做什么

17
第三章 韩国留学生叹词习得情况考察

表 3-3 《发展汉语 中级口语Ⅰ》

课文 叹词 语音 语义 例句
—你最好早上八点以前去,
表示领会、
第一课 第一天 哦 ò 这个时间人少。
醒悟
—哦。不过早上 8 点太早了。
第二课 入乡随 表示答应或
嗯 ǹg 嗯,你说的也有道理。
俗 肯定
第二课 入乡随 表示应答与
哎 ài 哎,电影院在哪儿?
俗 呼唤
表 3-4 《发展汉语 中级口语Ⅱ》

课文 叹词 语音 语义 例句
哎哟,这个工
第五课 的哥 表示惊讶痛苦
哎哟 āiyō 作可太辛苦
辛苦了 等
了。
《发展汉语》口语教材课文中出现的叹词如下:
表 3-5 《发展汉语 初级口语Ⅰ》

课文 叹词 语音 语义 例句
第十六课 你 表示领会、醒 哦,你想找一个语
哦 ò
会教英语吗 悟 伴,互相帮助。
第十七课 圣 表示赞叹或惊 啊,要是能放假就
啊 à
诞节快到了 异 太好了。
第十八课 我
表示领会、醒 哦,我跟朋友一起
们每天打一个 哦 ò
悟 去打球了。
多小时乒乓球
第十九课 电 噢,我忘了,我没
噢 ō 表示了解
脑已经修好了 打开电源。
表 3-6 《发展汉语 初级口语Ⅱ》

课文 叹词 语音 语义 例句
—友美,要帮忙
第四课 我帮 表示领会、醒 吗?
哦 ò
你拿上去吧 悟、理解 —哦,珍妮,不用
了。
第四课 我帮 啊?那,我让同屋
啊 ǎ 表示惊疑
你拿上去吧 下来帮我拿吧。
第十一课去药 —他感冒了。
啊 à 表示应诺
店不如去医院 —啊,厉害吗?

18
第三章 韩国留学生叹词习得情况考察

表 3-7 《发展汉语 中级口语Ⅰ》

课文 叹词 语音 语义 例句
啊,问故乡,问故
第四课 去还 表示赞叹或惊
啊 à 乡是否别来无
是留 异
恙?
表 3-8 《发展汉语 中级汉语Ⅱ》

课文 叹词 语音 语义 例句
第三课 刷卡
表示招呼或引 嗨,你什么时候回
消费 享受生 嗨 hēi
起注意 来的?

第五课 的哥
嘿 hēi 表示惊异 嘿,真不容易。
辛苦了
第十五课 己
有些人一直反对
所不欲 勿施 唉 āi 表示叹息
我,不理解我。唉!
于人
《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对叹词进行了等级分类:
表 3-9 甲级

叹词 语音
啊 ā
嗯 ńg
喂 wèi
呀 yā

表 3-10 乙级

叹词 语音
哎 āi
哎呀 āiyā
嘿 hēi
哼 hēng

表 3-11 丙级

叹词 语音
哎哟 āiyō
唉 āi

19
第三章 韩国留学生叹词习得情况考察

续表 3-11

叹词 语音
呵 hē
噢 ō
哦 ò

二、 问卷设计与调查

(一) 问卷设计

问卷内容包含了五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总共有八道小题,考察叹词
的语音与语义联系;第二部分是判断题,总共有九道小题,主要考察学生是否
知道所用的叹词是否符合句子所表达的意义;第三部分为选择填空题,总共有
九道小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叹词所适用语境的了解程度;第四部分为反应练习,
主要有两个小部分,十八道小题组成,给定学生一个情境,看学生对给定定情
境作出怎样的反应;第五部分是根据情境写句子,共九道小题,通过一定的情
境引导学生使用叹词。问卷设计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主要是为了考察学生对
叹词语音和语义的了解,第三部分、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叹词
语用的了解。其中,第一部分为必做题,在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五部分中,
初级班只做 1-4 题,中级班做 1-7 题,高级班做 1-9 题。在第四部分中,初级
班做 1-4 题、10-13 题,中级班做 1-7 题、10-16 题,高级班做 1-9 题、10-18
题。
问卷题目主要是对叹词所表达的情感进行分类,并以《发展汉语》口语教
材和《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为依托,主要分为九类,各种分类的题
目分布如下所示:(大写数字为大题题号,小写数字为小题题号)
表 3-12 语义情感、题号、叹词级别

语义情感 题号 叹词级别
表示领会、醒悟 二、1,三、1,四、1,10,五、1 丙
表示赞叹、惊异 二、2,三、2,四、2,11,五、2 甲、丙
表示招呼、提醒 二、3,三、3,四、3,12,五、3 甲、乙
表示惊讶或不满 二、4,三、4,四、4,13,五、4 甲、乙、丙

20
第三章 韩国留学生叹词习得情况考察

续表 3-12

语义情感 题号 叹词级别
表示答应或肯定 二、5,三、5,四、5,14,五、5 甲
表示应答与呼唤 二、6,三、6,四、6,15,五、6 乙
表示叹息 二、7,三、7,四、7,16,五、7 乙、丙
表示疑问 二、8,三、8,四、8,17,五、8 甲
表示不满意或不相信 二、9,三、9,四、9,18,五、9 乙

从叹词所表达的语音来分析,第一部分是考察叹词不同的语音表示不同的
情感。一、1 表示追问,2 表示惊异,3 表示惊异或赞叹,4 表示应诺,5 表示应
答,6 表示伤感,7 表示疑问,8 表示答应。

(二) 问卷的调查

问卷的调查对象是韩国留学生,将其分为三个组,每组各 20 人。第一组为
初级组,学习汉语的时间为半年;第二组为中级组,学习汉语的时间为一年半;
第三组为高级组,学习汉语的时间为两年半。本次问卷共发出 70 份,收回 65
份,有效问卷 60 份,无效问卷 5 份。有效问卷中,男生 18 名,女生 42 名。
在问卷调查后对 10 名韩国留学生进行了访谈,其中男生 4 名,女生 6 名。

(三)问卷数据统计与分析

数据分析从三方面进行:一是语用类,二是语义类,三为语音类。问卷设
计中,将情感方面叹词分为九类,初级班做前四类,中级班做前七类,高级班
做九类。
首先是初级班的韩国留学生对叹词的掌握情况如下:
表 3-13 表示醒悟、领会这一义项的题目以及选择相应叹词的学生人数

人 题号
平均比
数 二(1) 三(1) 四(1) 四(10) 五(1)

语义情感
表示领会、醒悟 8 5 3 4 5 25%
从调查中可以看到初级班的韩国留学生对表示醒悟、领会这一义项的叹词
掌握情况较差。

21
第三章 韩国留学生叹词习得情况考察

表 3-14 表示赞叹、惊异这一义项的题目以及选择相应叹词的学生人数

人 题号
平均比
数 二(2) 三(2) 四(2) 四(11) 五(2)

语义情感
表示赞叹、惊异 10 8 4 6 5 33%
从调查中可以看到初级班的韩国留学生对表示赞叹、惊异这一义项的叹词
掌握情况较差。
表 3-15 表示招呼、提醒这一义项的题目以及选择相应叹词的学生人数

人 题号
平均比
数 二(3) 三(3) 四(3) 四(12) 五(3)

语义情感
表示招呼、提醒 12 12 8 10 6 48%
从调查中可以看到初级班的韩国留学生对表示招呼、提醒这一义项的叹词
掌握情况一般。
表 3-16 表示惊讶或不满这一义项的题目以及选择相应叹词的学生人数

人 题号
平均比
数 二(4) 三(4) 四(4) 四(13) 五(4)

语义情感
表示惊讶或不满 10 8 4 4 8 34%
从调查中可以看到初级班的韩国留学生对表示惊讶或不满这一义项的叹词
掌握情况较差。
其次是中级班的韩国留学生对叹词的掌握情况如下:
表 3-17 表示醒悟、领会这一义项的题目以及选择相应叹词的学生人数

人 题号
平均比
数 二(1) 三(1) 四(1) 四(10) 五(1)

语义情感
表示领会、醒悟 10 8 6 10 12 46%
从调查中可以看到中级班的韩国留学生对表示醒悟、领会这一义项的叹词
掌握情况一般。

22
第三章 韩国留学生叹词习得情况考察

表 3-18 表示赞叹、惊异这一义项的题目以及选择相应叹词的学生人数

人 题号
平均比
数 二(2) 三(2) 四(2) 四(11) 五(2)

语义情感
表示赞叹、惊异 12 6 8 8 9 43%
从调查中可以看到中级班的韩国留学生对表示赞叹、惊异这一义项的叹词
掌握情况一般。
表 3-19 表示招呼、提醒这一义项的题目以及选择相应叹词的学生人数

人 题号
平均比
数 二(3) 三(3) 四(3) 四(12) 五(3)

语义情感
表示招呼、提醒 12 14 10 10 8 54%
从调查中可以看到中级班的韩国留学生对表示招呼、提醒这一义项的叹词
掌握情况一般。
表 3-20 表示惊讶或不满这一义项的题目以及选择相应叹词的学生人数

人 题号
平均比
数 二(4) 三(4) 四(4) 四(13) 五(4)

语义情感
表示惊讶或不满 10 8 9 11 10 48%
从调查中可以看到中级班的韩国留学生对表示惊讶或不满这一义项的叹词
掌握情况一般。
表 3-21 表示答应或肯定这一义项的题目以及选择相应叹词的学生人数

人 题号
平均比
数 二(5) 三(5) 四(5) 四(14) 五(5)

语义情感
表示答应或肯定 12 10 8 9 10 49%
从调查中可以看到中级班的韩国留学生对表示答应或肯定这一义项的叹词
掌握情况一般。

23
第三章 韩国留学生叹词习得情况考察

表 3-22 表示应答与呼唤这一义项的题目以及选择相应叹词的学生人数

人 题号
平均比
数 二(6) 三(6) 四(6) 四(15) 五(6)

语义情感
表示应答与呼唤 12 14 10 10 8 54%
从调查中可以看到中级班的韩国留学生对表示应答与呼唤这一义项的叹词
掌握情况一般。
表 3-23 表示叹息这一义项的题目以及选择相应叹词的学生人数

人 题号
平均比
数 二(7) 三(7) 四(7) 四(16) 五(7)

语义情感
表示叹息 14 11 9 13 13 60%
从调查中可以看到中级班的韩国留学生对表示叹息这一义项的叹词的掌握
情况较好。
最后是高级班的留学生对叹词的掌握情况如下:
表 3-24 表示醒悟、领会这一义项的题目以及选择相应叹词的学生人数

人 题号
平均比
数 二(1) 三(1) 四(1) 四(10) 五(1)

语义情感
表示领会、醒悟 10 12 8 12 14 56%
从调查中可以看到高级班的韩国留学生对表示醒悟、领会这一义项的叹词
掌握情况一般。
表 3-25 表示赞叹、惊异这一义项的题目以及选择相应叹词的学生人数

人 题号
平均比
数 二(2) 三(2) 四(2) 四(11) 五(2)

语义情感
表示赞叹、惊异 13 10 10 12 12 57%
从调查中可以看到高级班的韩国留学生对表示赞叹、惊异这一义项的叹词
掌握情况一般。

24
第三章 韩国留学生叹词习得情况考察

表 3-26 表示招呼、提醒这一义项的题目以及选择相应叹词的学生人数

人 题号
平均比
数 二(3) 三(3) 四(3) 四(12) 五(3)

语义情感
表示招呼、提醒 14 15 12 12 14 67%
从调查中可以看到高级班的韩国留学生对表示招呼、提醒这一义项的叹词
掌握情况较好。
表 3-27 表示惊讶或不满这一义项的题目以及选择相应叹词的学生人数

人 题号
平均比
数 二(4) 三(4) 四(4) 四(13) 五(4)

语义情感
表示惊讶或不满 13 10 12 13 12 60%
从调查中可以看到高级班的韩国留学生对表示惊讶或不满这一义项的叹词
掌握情况较好。
表 3-28 表示答应或肯定这一义项的题目以及选择相应叹词的学生人数

人 题号
平均比
数 二(5) 三(5) 四(5) 四(14) 五(5)

语义情感
表示答应或肯定 14 12 10 12 14 62%
从调查中可以看到高级班的韩国留学生对表示答应或肯定这一义项的叹词
掌握情况较好。
表 3-29 表示应答与呼唤这一义项的题目以及选择相应叹词的学生人数

人 题号
平均比
数 二(6) 三(6) 四(6) 四(15) 五(6)

语义情感
表示应答与呼唤 12 16 12 12 14 56%
从调查中可以看到高级班的韩国留学生对表示应答与呼唤这一义项的叹词
掌握情况一般。

25
第三章 韩国留学生叹词习得情况考察

表 3-30 表示叹息这一义项的题目以及选择相应叹词的学生人数

人 题号
平均比
数 二(7) 三(7) 四(7) 四(16) 五(7)

语义情感
表示叹息 15 16 12 14 16 73%
从调查中可以看到高级班的韩国留学生对表示叹息这一义项的叹词的掌握
情况较好。
表 3-31 表示疑问这一义项的题目以及选择相应叹词的学生人数

人 题号
平均比
数 二(7) 三(7) 四(7) 四(16) 五(7)

语义情感
表示疑问 15 16 17 16 14 78%
从调查中可以看到高级班的韩国留学生对表示疑问这一义项的叹词的掌握
情况较好。
表 3-32 表示不满意或不相信这一义项的题目以及选择相应叹词的学生人数

人 题号
平均比
数 二(7) 三(7) 四(7) 四(16) 五(7)

语义情感
表示不满意或不
14 16 14 16 14 74%
相信
从调查中可以看到高级班的韩国留学生对表示不满意或不相信这一义项的
叹词的掌握情况较好。
从叹词所表达的语音来分析,第一部分是考察叹词不同的语音表示不同的
情感,情况如下:
表 3-33 叹词语音掌握情况

人数 分组
初级组 中级组 高级组 正确率
题号
一(1) 12 16 18 76.7%

26
第三章 韩国留学生叹词习得情况考察

续表 3-33

人数 分组
初级组 中级组 高级组 正确率
题号
一(2) 10 12 15 61.7%
一(3) 16 17 18 85%
一(4) 12 14 15 68.3%
一(5) 10 12 14 60%
一(6) 14 15 117 76.7%
一(7) 15 17 18 83.3%

一(8) 10 13 16 65%

表 3-22 中可以看出,针对叹词不同的语音表示不同的情感中,总体正确率
比较高,其中,对表示惊异、表示应诺、表示应答、表示答应的叹词掌握情况
一般,对表示表示追问、表示赞叹、表示伤感、表示疑问的叹词的掌握情况较
好,正确率较高。

第二节 韩国留学生叹词的使用情况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主要针对韩国留学生的叹词习得情况进行了考察,
下面将根据调查得出的结果综合分析韩国留学生对叹词的习得情况。
本文主要从两个个方面来分析了韩国留学生对叹词习得情况:一是以《发
展汉语》口语教材和《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为基础,将叹词分为九
类,考察叹词的语义感情;二是通过叹词的语音考察叹词的情感。
通过调查可以看到,初级班的韩国留学生对表示领会、醒悟的叹词掌握情
况差,对表示赞叹、惊异和表示惊讶或不满的叹词掌握情况较差,对表示招呼、
提醒的叹词掌握情况一般。中级班的韩国留学生对表示领会、醒悟和表示赞叹、
惊异和表示招呼、提醒和表示惊讶、不满和表示答应、肯定和表示应答与呼唤
的叹词掌握情况一般,对表示叹息的叹词掌握的情况较好。高级班对表示领会、
醒悟和表示赞叹、惊异和表示应答与呼唤的叹词掌握情况一般,对表示招呼、

27
第三章 韩国留学生叹词习得情况考察

提醒和表示惊讶或不满和表示答应、肯定和表示叹息和表示疑问和表示不满意
或不相信的叹词掌握情况较好。而叹词不同的语音表示不同的情感这一方面总
体掌握情况较好。
总体来看,对于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叹词,如表示招呼、提醒的“嘿、
哎、喂”和表示叹息的“哎”,韩国留学生掌握情况都比较好。由于汉语水平
的差距和词汇量的掌握多少,高级组对叹词掌握情况最好,中级组的情况差一
些,初级组情况最差。
通过访谈我们发现:韩国留学生在汉语叹词应用过程中语音存在一定问题。
韩国留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偶尔使用叹词,但在没了解叹词的语义前学习起来有
些困难。在课堂中,教师会根据教材对叹词进行讲解和练习,但是由于教材关
于叹词的内容有限,学习叹词的效果一般。

28
第四章 韩国留学生叹词习得影响因素与教学难点分析

第四章 韩国留学生叹词习得影响因素与教学难点分析

第一节 影响叹词习得因素分析

叹词作为汉语词汇的一部分,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应用性比较广泛,
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叹词数量虽少,但是在对外汉语
教学中,叹词的学习并没有那么简单,韩国留学生会受其母语的影响,情急之
下会用母语的感叹词来代替汉语的叹词,这种现象是存在的。所以说,对外汉
语的叹词教学是不容忽视的。本文将参考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结合访谈结果对
影响韩国留学生叹词习得的因素进行分析。

一、 学习者母语因素

众所周知,目前在世界的诸多语言中都有感叹词的存在,所以,留学生在
头脑中就有其母语的感叹词存在,在了解学习者的母语感叹词的情况下进行针
对性的对外汉语叹词教学,会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正迁移。反之,在不同的情
况下就会产生负迁移。
叹词虽然在汉语词汇中所占的数量不大,但是在日常口语中使用频率却很
高,在文学作品中也经常出现。曾有一位学习了汉语一段时间的韩国留学生,
在说错话或者读错课文,亦或者在情急的情况下,常常会说“아이고”或者“어
머”,他并非不知道在汉语中表达同样的感情的叹词是“哎呀”,可是在着急
的时候,母语的感叹词就脱口而出了。这种现象在韩国留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是
普遍存在的。由此可见,学习者的母语因素会影响学习者的叹词习得,应给予
相应重视,尽量减少学习者的母语负迁移。

二、 学习者个体因素

学习者的个体因素会对叹词习得造成一定的影响,其中学习者的汉语水平
是学习者个体因素中比较重要的因素。学习者的汉语水平会对汉语叹词的习得
造成影响,汉语初级水平的留学生在叹词的习得过程中会有很多困难,因为他

29
第四章 韩国留学生叹词习得影响因素与教学难点分析

们的汉语水平不高,可能有些叹词并不认识,叹词所代表的语义也不是很了解,
所以正确的使用叹词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而中高级的汉语学习者已经有
了一定的汉语基础,认识了许多叹词,接触的叹词也增多了,对叹词语义也有
了一些了解,所以,他们对叹词的理解和应用是要比初级学习者强得多的。
学习者的个体因素还包括了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直接促进学生
学习的内部动机,它鼓励和引导学生的进步。动机是学习过程的开始阶段,对
于学习过程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但是,在有些场合下,学生最初并没有被
达到某些目的的诱因所推动,这时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确立学习动机,形成学
习期望。理想的学习期望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体会才能形成,不仅仅依靠教师
告诉学生学习结果来形成的。因此,为了达成学生的理想期望,不仅要靠学生
个人因素的努力,教师也应作出安排学生使学生达到某种目标,以便向学生表
明他们能够到达预期的目标。

三、 课堂训练因素

基于学生访谈反应的情况和笔者课堂观摩的经验,了解到叹词教学课堂训
练不够充分。首先,教师对叹词的朗读复述训练是不够的,对叹词的语音重视
程度不够。其次,教师对叹词的语义解释不充分,对叹词的语义重视程度不够。
再次,教师没有针对叹词进行很好的语境设计,对叹词的语用重视程度不够。
最后,教师在课堂中设置的实践性训练不强,例如:对话、模拟表演等,导致
叹词没有得到其应有的重视。
教材中有关叹词的内容设计也影响着教师如何安排叹词的课堂教学。在口
语教材中,叹词的重现率很低,与叹词有关的课后题很少,所以,教师在课堂
训练中容易忽略叹词的重要性,导致课堂训练不足,这是影响学生习得叹词的
重要因素。

四、 语言习得环境因素

留学生在中国学习语言的环境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课堂环境,二是日常
生活环境。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的,而在课堂中影响学习
者习得叹词的只有两部分:教师和教材。其中,通过课堂的观摩,在教学过程
中,叹词没有得到教师的重视,因此也没有进行系统的讲解,很多时候就一带

30
第四章 韩国留学生叹词习得影响因素与教学难点分析

而过了,学生进行实际情景操练的情况也比较少,这样就导致了学习者在叹词
习得中遇到了一些困难。教材的编写对叹词也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在《发展
汉语》口语教材中的生词表中很少出现叹词,其中还有很多义项都没有出现过,
这同样为留学生习得叹词造成了困难。
除了课堂之外,影响学习者学习的环境就是日常生活环境了。虽然留学生
在中国学习汉语,但是他们真正接触和聊天的对象一般都是本国人,或者是用
英语进行沟通,这并不能为其学习汉语带来积极的影响,使用叹词的机会就会
少之又少。即使在日常生活中和中国人交流沟通,比如说,中国朋友,或者是
买东西,或者是吃饭,即使留学生用错了叹词,中国人也会尽力去理解留学生
表达的意思,一旦中国人理解了他们所表达的意思,就会忽略他们所犯的错误,
自然也不会刻意去纠正他们,这样会对留学生学习叹词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留
学期间,韩国留学生尤其喜欢跟本国学生交往,减少了汉语应用的机会,这成
为其学习叹词的一个阻碍因素。

第二节 对外汉语叹词教学的难点

针对韩国留学生的汉语叹词教学难点,在此从语音的难点、语义的难点和
语用的难点三方面进行讨论。

一、 语音的难点

留学生要学习叹词首先要学习叹词的读音,而从语音上看,叹词的发音要
比其他的词类灵活得多,所以叹词就有了语音上的难点:
有些叹词的发音超出了现代汉语语音的范畴。在现代汉语的语音中,每个
音节都必须有元音,但是叹词并不是这样的,有的是由单纯的辅音构成的。叹
词有很多模糊的发音,模糊的发音留学生往往不好发,并且发不准确。这样就
加大了叹词教学的难度。
韩语是表音文字,首先,韩语的元音数量比汉语的元音数量多,但是汉语
的元音比韩语的元音容易产生音变;其次,韩语的辅音存在变读现象,这在汉
语的辅音系统里是不存在的;最后,韩语和汉语的发音体系也不同。所以,韩

31
第四章 韩国留学生叹词习得影响因素与教学难点分析

语与汉语的语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1]
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韩语是没有声调的语言,因此声调是韩国人语音学
习中最大的难点,声调掌握得好坏直接影响交际的效果,因此在对韩语音教学
中应该把声调教学作为教学的重点。[2]以汉语叹词“啊”为例,在韩语中也有“아”
这个音,表示惊喜和感叹,但是由于韩语是没有声调的语言,而在汉语中,叹
词“啊”不同的声调代表着不同的感情,啊(á)表示追问,啊(ǎ)表示惊疑,
声调的变化就成为了韩国留学生习得叹词不可避免的难点。
有的叹词没有固定的声调,叹词多用于日常生活中,口语化比较严重,叹
词又往往是表达情感的,人在发音时语速快,变化也快。为了配合叹词表达情
感的需要,叹词的声调是多变的。而人们在学习语言时都是准确和清晰的,叹
词声调的不固定性也为留学生和对外汉语教师增加了难度。而韩语是一种没有
声调的语言,且容易发曲折音,增加了叹词语音学习的难度。

二、 语义的难点

汉语叹词的语义是十分丰富的,但叹词的语义有时并不是单纯的靠自身来
实现,而是依赖一定的上下文,否则叹词的语义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叹词
表达的意义并不是概念义,而是表达某些感情义,叹词的声调不同,自然表达
的意义也是不同的,声调的变化在叹词的语义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一个叹
词可以表达不同的语义,往往有几种不同的感情色彩,如:“啊”可以表示惊
异或赞叹,可以表示追问,可以表示惊异,可以表示明白过来,而不同的语义
也是通过不同的声调来表示的。不同的叹词也可以表达同一个语义,如:表示
招呼、提醒的叹词有“嘿”、“哎”、“喂”等。所以叹词的语义在教学中是
一个不可避免的难点。
其中叹词在字形上也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叹词大多是特殊的“形声字”,
均以“口”为义符,声符表音。由于叹词的记音性质,所以存在“一词一音而
数形”的问题。如叹词“噢”、“喔”,从读音和表达的意义上都是一样的,
但词形不同,这就属于异形词的范畴。这样的现象广泛存在在叹词中。韩国留
学生的母语为拼音字母,而有些叹词字形复杂,再加上上面所说的异形词的存

[1]
崔惠花.汉语和韩语的语音特征[J].学园.2017(8):125-127.
[2]
(2):50-53.
林基杰.韩国人学汉语时在发音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林区教学.2010,

32
第四章 韩国留学生叹词习得影响因素与教学难点分析

在,这就成为了叹词教学的难点,影响学生对叹词语义的理解。

三、 语用的难点

叹词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词类,它不附着于任何其它的句法成分,加上它语
音和字形上特点,判断叹词是十分容易的。但是叹词的判断在大多时候是依据
语境来表达其代表的意思的,而人类情感的多变导致了叹词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比如有时在相同的语境中,即使用了不同的叹词,但是表达的意义是一样的。
而有时语境不同,即便用了相同的叹词,所表达的意义也是不同的。从中可以
看出,留学生习得叹词的难点并不是在语法上,而是在语用上。韩国留学生也
存在这一问题,所以教师在叹词教学中很难明确地告诉学生哪个叹词表达哪个
意思,因为在不同的语境中叹词代表不同的意思,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解释叹
词的意思,这也加大了对外汉语叹词教学的难度。
例如:在汉语和韩语中都有“哎呀”这个感叹词,其中,在韩语中感叹词
“아이고”表示累、疼、怒等,而汉语叹词“哎呀”表示惊讶,二者在情境的
运用上存在着差异,在教学中,教师要明确解释汉语“哎呀”的语义和语用,
将二者结合起来。

33
第五章 基于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叹词教学建议与教学设计

第五章 基于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叹词教学建议与教学设计

叹词在日常生活的使用率是很高的,但通过调查可以看出,韩国留学生掌
握叹词的情况是不容乐观的,即使是高级班,其掌握的叹词数量也是有限的,
中初级班掌握的叹词数量更是少得可怜,这与叹词现实使用率的情况是相反的,
可以说,叹词的习得研究是值得注意的,而叹词的教学方法也是值得探讨的。
在这里,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所重视的信息运用与叹词教学所需要的有共通点。
叹词多是表达情感的,叹词的习得应更多关注的是日常生活地运用,我们可以
将语境法和叹词教学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进行叹词教学。

第一节 课堂教学建议

信息加工学习过程的习得阶段是学生在注意了外部的情境后,就可以获得
知识了。在这个阶段涉及的是对新获得的刺激进行知觉编码后储存在短时记忆
里,然后再把它们进一步编码加工后进入长时记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
给学生提供各种编码程序,鼓励学生选择最佳的编码方式。[1]在教材编选中,我
们不难发现,叹词多出现在口语课中,这与叹词口语化的特征是密不可分的,
所以针对不同的学生汉语水平和阶段,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一、 加强阶段性的指导

在初级阶段,教师应该对课堂中出现的叹词做到有讲解、有回避。教师应
该尽量讲解那些常用的、比较容易理解的叹词,如表示招呼和提醒的、表示赞
叹和惊异的等。在课堂上,不需要对叹词进行大量的讲解说明,而是讲解时尽
量简单,说明某个叹词所代表的意思即可,尽量回避那些复杂的叹词,如表示
埋怨的、表示无可奈何的等,即使学生提问,可以告诉学生通过今后的学习可
以慢慢理解。在调查中可以看到,初级班的韩国留学生对表示领会、醒悟的叹
词掌握情况差,所以在讲解这个知识点时要讲究策略。例如:针对叹词“哦”

[1]
崔薇.学习阶段的英语教学设计[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3,(2):122-125.

34
第五章 基于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叹词教学建议与教学设计

这个知识点,首先教师领读,明确读音,学生跟读;然后教师解释说明叹词“哦”
的语义,即表示领会、醒悟。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造句练习,在情境下进
行造句,如:A:今天是 9 月 26 号。B:哦,9 月 26 号,星期六,没有课,太好
了!
面对中高阶段的韩国留学生,叹词教学就应该比较系统、比较详细了。在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课文中出现的叹词进行讲解,必要时可以适当的增加
一些关于叹词知识的讲解。可以让学生对语义相近的叹词进行对比,通过语义
来积累词汇量,还可以增加关于叹词的练习和提问。另外,教师可以告诉学生
一些简便方法来判断叹词的意义,像有的叹词的意义就表现在它后面的标点符
号上。这样可以引起学生的重视,通过教师的积极鼓励,让学生意识到日常生
活中叹词的重要性,循序渐进的让学生将叹词应用到日常生活交际中。
在调查中可以看到,中级班的韩国留学生对表示惊讶的叹词掌握情况一般,
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该类叹词的训练,进行反复的练习。例如:在针
对叹词“哎呀”这个知识点,首先,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然后教师讲解语义,
“哎呀”表示惊讶,教师解释判断叹词的方法,像有的叹词的意义就表现在它
后面的标点符号上,最后反复进行练习训练。而高级班的韩国留学生对表示惊
讶的叹词掌握情况较好,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针对表示惊讶的叹词进行扩
展和分类,加强韩国留学生对该类叹词的了解。例如:首先对之前学过表示惊
讶的叹词进行归类:表示惊讶的叹词有“哎呀”、“哎哟”、“呀”;其次,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造句练习;最后,设计情境,小明生病了,他没有去医院,
小红感到很惊讶,引导学生进行对话练习。
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强调是信息通过刺激进入人脑,所以在叹
词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明确叹词的语音,让学生将叹词的字和音对号入座,
遇到有叹词的课文或者段话时,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并且强调读音,使得叹词
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短时记忆。然后教师要讲解明白叹词的意义和用法,通过设
计对话练习或者用 PPT 和视频让学生投入到一个语境当中,让学生了解该叹词
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的,尽量在日常对话中使用汉语的叹词,而不是用其母语
的感叹词,从而鼓励学生,形成长时记忆,最后,可以让学生在需要使用叹词
的情况下,经过大脑的检索、选择然后加以提取和运用,将学习的知识与实践
相结合。

35
第五章 基于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叹词教学建议与教学设计

二、 注重叹词的语境运用

叹词经常出现在口语课和听力课中,说明叹词是在日常交际中经常出现的,
口语化比较严重,也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从《发展汉语》的初中级口语教材
中可以看出,虽然叹词的数量很少,但是在课文中还是会经常运用到,所以在
对学生进行叹词教学时要利用动态的环境进行介绍,加强语境教学,让学生了
解叹词使用的背景和表达的情感,使学生知道什么时候使用叹词。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指出,教师要把目标告诉学生,即在教学过程中要目标
明确,引起学生对叹词的注意,并提供相应的学习指导,增强保持,促进学习
的迁移。在这里,我们可以借助语境来进行教学。语境法就是将叹词所代表的
语义和语境联系起来,以情景设计来模拟交际场景,在交际的过程中使学生对
叹词的使用特点。
叹词“啊”作为甲级词汇,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率极高,而韩国留学生对
“啊”的掌握情况一般,所以在针对韩国留学生进行教学时,可以利用语境将
叹词“啊”代表的语义和语境联系起来。例如:在学习叹词“啊”表示惊疑或
者赞叹的时候,可以设置场景,让学生进行对话练习,还可以引导学生将其与
新学的词汇结合起来,将所学的词汇联系在一起,进行交际练习。也可用 PPT
或者视频等进行辅助,播放一段日常片段,使学生更有语境感。“啊”有四种
声调,但是其作为叹词表达的意义是不同的。

表 5-1 叹词“啊”

序号 叹词 语音 语义
1 啊 ā 表示惊异或赞叹
2 啊 á 表示追问
3 啊 ǎ 表示惊疑
表示应诺(音较短)

4 啊 à 表示明白过来(音较长)

表示赞叹或惊异(音较长)

36
第五章 基于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叹词教学建议与教学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应将“啊”的语音和语义讲清楚,并形成关于“啊”
的语义模式,并且让学生反复练习语音和语义,尤其语音不能含糊带过,教师
要解释明白“啊”代表的感情色彩。其次,教师可以就“啊”设置对话练习如
下:
小明:今天天气真好,咱们去爬山吧!
大卫:_____,(啊ā)这真是个好主意,我问问玛丽去不去。
小明:玛丽去北京了,_____,(啊ǎ)你不知道啊?
大卫:_____,(啊á)你说什么?她没有告诉我。
小明:没关系,我们可以问问其他人去不去。
大卫:_____,(啊à)那好吧。
最后,教师可以以此为情境,让学生两人一组自己进行对话练习,可以自
由发挥,或者请学生谈谈在日常生活中什么情况下会用到叹词“啊”。

三、 增加叹词的复现机会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强调的是信息的记忆与重现,而词汇的记忆,自然是要
通过人脑的加工处理才能实现的。而在传统的外语教学法认为,学生所学的词
汇机械地背诵和积累,出现的次数越多,就对记忆的效果越好,但是词汇习得
的重点不是词汇出现的次数,而是方法和技巧。而对叹词的教学中,要使叹词
地出现是围绕着一定中心和主题的,叹词很多都是表达情感的,这样就可以利
用情景再现的方法进行教学,以这种方式提高叹词的有效复现。为了促进学习
的迁移,就要增加叹词的复现机会,在学生真正习得和保持了信息的基础上,
进行教学。
影响韩国留学生习得叹词的因素除了学习者的个体因素和母语因素外,课
堂因素也很重要。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叹词的重现率,加强对学
生的训练,为此,可以设计情境,让学生根据情境用适当的叹词填写句子,将
学生代入到设计的情境中,在情境中进行练习。例如:
1.你的钱包丢了,你觉得很伤心,你会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天外面下雪了,你觉得很赞叹,你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在街上遇见了五年没见的老同学,你很惊讶,你会说_______________。
4.下周要考试了,小明还是不学习,你表示非常不满意,你会说__________。

37
第五章 基于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叹词教学建议与教学设计

5.大卫不小心把水洒到了你的身上,你很生气,你会说_________________。
另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使用叹词,克服母语的负迁移,
用叹词代替其母语中的感叹词,可以让学生记录在课外活动中遇到过所学的叹
词与否,并进行记录,这样会引起学生对叹词的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使用
叹词,增加叹词的复现机会。

四、 培养学生叹词的语感

对外汉语教学的终极目的是“培养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语言
运用过程主要靠语感”,针对韩国留学生的叹词教学也要培养学生对叹词的语
感。
语感具有技能性特征,需要进行大量的训练才能形成。[1]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强调的就是通过刺激,将信息输入到大脑系统中,在大脑系统中进行登记,使
其进入短时记忆,再通过不断地重复,使其最后形成长时记忆。语感的培养只
能通过言语习得的方式:模仿-出错-改错-再模仿,从大量的语言信息中获得刺
激。学生在学习叹词时,先对关于叹词的信息进行输入,在进入短时记忆后,
可以利用语感教学,加强刺激,进行大量地训练,培养学生关于叹词的语感,
首先可以针对叹词的语音进行听辨音和发音的强化训练;然后加强学生对叹词
的语义理解;最后利用教具和情境对学生进行大量的语用训练,从而使其形成
长时记忆。
信息加工学习过程的领会阶段可以通过语感教学的模仿-出错-改错-再模
仿来实现。为了使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知觉性选择,教师用采用多种手段来引
起学生的注意,即引起学生注意与学习有关的刺激,而无视其他的刺激。为了
加强与学习有关的刺激,可以进行大量的语感训练。
例如:在学习表示惊讶的叹词:“哎哟”、“哎呀”、“呀”的时候,首
先,要通过模仿“哎哟”、“哎呀”、“呀”的语音,在语音练习中要带有感
情色彩,教师需要不断地进行刺激来引起学生对叹词的注意。其次,在刺激的
同时,要进行与惊讶有关的情境练习,用“哎哟”、“哎呀”和“呀”进行造
句练习等。最后,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关于表示惊讶的叹词的语感,在语感的基

[1]
朱俊华,和淑霞.语感的本质特征与对外汉语语感教学[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2,(3):
119-121.

38
第五章 基于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叹词教学建议与教学设计

础上进行实际应用,而在模仿、情境练习和应有实践训练的三个阶段都需要经
历学生表达(包括模仿和创造性表达)、教师纠错和学生重复正确表达的过程。

第二节 教材编写建议

通过对目前比较常用的口语教材《发现汉语》进行考察不难发现,教材中
应常出现的叹词的重现率是很低的,并没有得到重视,也没有引起学生对叹词
的注意,这样就使得学生对叹词很容易遗忘,经过一段时间后,由于课本的重
现率低和不经常使用,就会忘记某个叹词表达的意思,该在什么情境中使用什
么叹词。
所以,面对现在的教材,要结合《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对叹
词进行的等级分类,也要结合学生汉语水平和学习阶段,针对不同的学习阶段,
教材中出现的叹词要有侧重点,以此对教材进行编写。其中,《发展汉语》初
级口语教材出现的叹词有些较难,而学生的水平有限,学习时会很困难,所以,
教材应该在综合以上因素的基础上还要参考《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
进行编写。

一、 提高叹词的重现率

教材应该提高叹词的重现率,这点不止要靠教师来完成,也需要教材编写
的重视。提高叹词的重现率,形成语义网模式,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巩
固学过的叹词。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初级水平的韩国留学生对叹词的掌握情况
不容乐观,教材对于叹词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在初级口语教材中,要提高
叹词的重现率,不止要体现在生词表中,课文中也要相应的增加与叹词有关的
对话,并且在作业阶段适当增加与叹词有关的作业,引起学生对叹词的注意。
中级水平的韩国留学生对叹词的掌握情况一般,因为随着深入的学习,学生的
词汇量的增加,学生对叹词有了一些了解。所以,在中级口语教材中,除了在
初级阶段已经习得的叹词外,要适当增加新的叹词,并且可以通过语义形成模
式,对语义相同或相近的叹词进行分类,增加到教材的词汇讲解部分。高级水
平的韩国留学生对于叹词的掌握情况较好,所以,在高级口语教材中,可以对
叹词进行拓展,增加叹词的数量,并系统的对叹词进行分类。通过调查发现,

39
第五章 基于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叹词教学建议与教学设计

韩国留学生对表示应答或肯定的“嗯”掌握情况较好,所以在教材设计中,生
词表中可以适当增加“嗯”表示疑问和表示出乎意料或认为不该是这样的内容,
并在课文中设计对话,如:A:今天天气很好,咱们去爬上吧。B:嗯?你说什
么?A:我说,咱们去爬山吧。B:好呀,天气是越来越暖和了,咱们可以去运
动一下。
表 5-1 叹词“嗯”

叹词 语音 语义
嗯 ńg 表示疑问
表示出乎意料或认为不
嗯 ňg
该是这样
嗯 ǹg 表示答应

二、 增加教材叹词练习

目前的口语教材缺少关于叹词的练习,韩国留学生对叹词的掌握情况很一
般,这与教材中对叹词重视度不够有关,因此,增加与叹词有关的练习是有必
要的,适当的增加关于叹词的练习内容,如可以增加对话练习、填空练习和情
境练习。在初级口语教材中,可以针对生词表中的叹词增加填空练习和对话练
习,设计的练习内容应该简单化,让学生觉得通俗易懂,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
叹词的积极性。在中级口语教材中,可以增加情境练习,设置一个情境,让学
生自由发挥,进行练习。这时设计的练习内容要贴近生活,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与应用。在高级口语教材中,增加的练习内容应该多种多样,并且更加具有针
对性,对不同类的叹词要设置不同的练习内容,有利于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
例如:对话练习:杰克和汉娜是好朋友,杰克在跑步比赛中得了第一名,汉娜
很羡慕,也很开心,用到表示羡慕、赞叹的叹词进行对话设计。填空练习:1.A:
我这次比赛获得了第一名! B:( ),太好了,恭喜你 2.A:慧儿在楼下等了
你一夜。B:( )……我觉得我对不起慧儿。3.A:这次考试我语文得了 98
分,B:( ),你这次考试成绩还不错。4.A:你怎么了?B:( ),伤
口疼。情境练习:设计情境,让学生用适当的叹词写句子。如:爸爸妈妈在你
生日当天送了你礼物,你很开心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

40
第五章 基于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叹词教学建议与教学设计

三、 增加教材叹词作业

在教材中适当增加关于叹词的作业,以增加教师关于叹词内容的反馈。在
信息加工学习过程中,作业阶段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换句话说,只有通过
作业,学生才能了解他们学到了什么。作业的一个重要功能是获得反馈,同时
学生通过作业看到了自己的学习结果,可以获得一种满足感。在口语教材中可
以增加与叹词相关的作业内容,当学生完成作业时,老师给出学生反馈让学生
及时了解他们的作业是否正确,从而加强学生学习叹词的动机。例如:根据例
句在横线处填上适当的叹词。①嘿嘿 ②啊 ③嗨 ④哎呀
例句:天气越来越暖和了,明天咱们去爬山吧!
1._______,我早就想去了。
2._______,别提了,我也想去,但是我的朋友要来找我玩儿。
3._______,真好啊!
4._______,明天你不是有课吗?

四、 调整教材叹词分布

通过考察发现,《发展汉语》初级口语教材中的叹词分布与《汉语水平词
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关于叹词的归属存在偏差,例如:叹词“哦”出现在《发
展汉语 初级口语Ⅰ》的生词表中,而叹词“哦”在《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
大纲》中属于丙级;叹词“嘿”出现在《发展汉语 初级口语Ⅱ》中,而叹词“嘿”
在《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属于乙级词汇;叹词“哎哟”出现在《发
展汉语 中级口语Ⅱ》中,而叹词“哎哟”在《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
中属于丙级词汇。
综上不难发现,教材中叹词的分布与大纲的叹词等级归属存在着一定的偏
差,当然作者编写教材可能从语言应用角度考虑,也不可以完全拘泥于《汉语
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不过鉴于韩国留学生受到汉语水平和学习阶段的
限制,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建议在教材编写中做出适当的调整。

41
第五章 基于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叹词教学建议与教学设计

第三节 学习指导建议

认知心理学是运用信息加工处理的观点来研究认知活动的,加涅的信息加
工学习认为,学习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学生自身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是相
辅相成的。叹词作为词类的一部分,虽然数量大多,但是在日常交际中是经常
使用的,而叹词教学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学习指导也没有一定的规律可
寻。所以,可以利用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学习的理论,针对韩国留学生的学
习指导给予一定的参考性建议。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认为,新知识的获得主要依靠的是原来人脑系统中已有
的概念和观点,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可以促进新知识在人脑中形成新的系统,
在接受新的知识的刺激后,能使新知识在感觉登记后,从短时记忆转为长时记
忆。而词在语义上是相互联系的。对外汉语教师可以利用语义形成模式,帮助
学生进行叹词的理解和积累,对叹词进行分类,再进行记忆、积累和运用。
运用语义积累词汇可以说是信息加工学习过程的保持阶段,学生习得的信
息被重新叙述和加强后,以语义编码的形式输入长时记忆。学生在习得了叹词
的语音和语义后,可以利用所获得的信息进行编码,即将习得的叹词在头脑中
进行分类,形成模式,最后进入长时记忆。
在调查中可以看到,初级班的韩国留学生对叹词的掌握情况较差,这与学
生学习汉语的时间长短和汉语水平有一定的关系,而随着学习的深入,针对中
高级班的韩国留学生就可以把叹词中语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归到一起进行比较和
记忆,引导学生分类记忆,为留学生学习汉语提供相应的学习指导。比如,表
示得意和高兴的叹词有:哈哈、嗬嗬、嘿嘿等,表示叹息的叹词有:唉、嗨等,
表示赞叹的叹词有:啊、嗯、啧啧等,表示惊讶的叹词有:哎呀、哎哟、哦等。
把表达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叹词相进行归类进行记忆,形成一定的模式,这样就
使学生容易记忆,形成陈述性知识。
例如,在《发展汉语》的口语教材中,初级口语可以将叹词分为以下几类:
表示领会、了解、醒悟的叹词有:哦、噢,表示赞叹、惊异的叹词有:啊(à),
表示招呼或提醒的叹词有:嘿、哎、喂,表示惊讶、惊异或不满的叹词有:哎
呀、啊(ǎ),表示应诺的叹词有:啊(à)。中级口语可以将叹词分为以下几
类:表示赞叹或惊异的叹词有:啊(à)、嘿,表示招呼或引起注意的叹词有:

42
第五章 基于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叹词教学建议与教学设计

嗨,表示叹息的叹词有:唉。高级口语可以在初中级口语的基础上进行拓展,
对表示同类语义的叹词进行扩充,如表示赞叹的叹词有:啊、嗯、啧啧,表示
惊讶的叹词有:哎呀、哎哟、哦。

第四节 教学设计

下面将针对《发展汉语 初级口语Ⅰ》的第九课“今天几月几号”进行教学
设计:
一、教学对象:初级班的留学生
二、课型:口语课
三、教材:《发展汉语 初级口语Ⅰ》
四、教具:图片、多媒体
五、教学时间:45 分钟
六、教学内容:生词、课文内容
七、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正确地读写本课的生词。
2.要求学生能够较流利地朗读并复述课文。
八、教学重、难点:1.日期的使用方法
2.叹词“哦”的用法
九、教学方法:情境法
十、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约 2 分钟)
点名、问候,同学们吃饭了吗?今天天气怎么样啊?
(二)复习旧课(约 8 分钟)
听写生词,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及语法点
(三)学习新课(约 33 分钟)
1. 引入新课(互动环节,约 5 分钟)
(师生互动):现在是几月份啊?今天是几号啊?今天是星期几啊?
例如学生回答:现在是 5 月份。今天是 28 号。今天是星期一。
2. 学习生词(约 10 分钟)
(1)读生词(约 3 分钟)
教师领读两遍,学生跟读两遍;用本子盖住汉字旁边的拼音,学生自

43
第五章 基于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叹词教学建议与教学设计

己认读;请单个学生读,注意读音。
(2)讲解生词(约 7 分钟)
①去:动词,前往;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老师可以用动作做示范,并进行造句,例:我去学校。
②教室:名词,学校里进行教学的房间。
老师可以借助图片和实地对学生进行说明讲解。
③课:名词,教学的科目。
老师可以进行举例说明,例:今天我上了口语课。
④的:助词,用在名词或代词后,表示领属关系。
老师可以做一定的讲解,例:你的书包真好看。
⑤电脑:名词,电子计算机。
老师可以进行实物教学,并进行造句,例:你的电脑很高级。
⑥哦:叹词,表示领会、醒悟。
老师可以在情境中引导学生造句,例:你最好早上八点前去图书馆,
这个时间人少。—哦,不过早上 8 点太早了。
复习总结生词,检查学生的生词认读和理解情况。
3. 领读课文(约 8 分钟)
教师领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教师纠错,分角色朗读。
朴大中:你去哪儿?
吉米:我去教室。
朴大中:去教室?今天星期六,没有课。
吉米:星期六?不对,今天星期五。
朴大中:你看你的电脑,今天星期六。
吉米:今天几月几号?
朴大中:9 月 26 号。
吉米:哦,9 月 26 号,星期六。没有课,太好了!
4. 讲练语法点(约 20 分钟)
(1)语法讲解(约 5 分钟)
叹词:表示情感的词,它出现的地方通常用逗号与其 后面的部分
隔开。“哦”表示领会、醒悟。
例如:—今天是 9 月 6 号。

44
第五章 基于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叹词教学建议与教学设计

—哦,9 月 26 号,星期六。没有课,太好了!
(3)随堂练习(约 15 分钟)
①替换词语说句子
今天 几月几号?(昨天 后天 前天 明天)
今天 星期几?(明天 15 号 6 月 10 号)
明天 2 月 7 号,星期四。(7 11 二 11 23 六 )
②练一练:完成对话
A:今天______________?
B:今天 12 月 19 号。
A:明天_______________?
B:明天星期五。
A:明天_______________?
B:不对,明天星期三。
③演一演
假设你是朴大中和吉米,看图片,说一说这个星期的安排,并用上叹
词“哦”进行对话练习。
朴大中:你去哪儿?
吉米:我去教室,今天有课。
朴大中:你这个星期都要做什么?
吉米:星期一到星期五我要上课。
朴大中:6 月 2 号咱们一起去玩儿,怎么样?
吉米:6 月 2 号是星期几?
朴大中:星期六。
吉米:哦,星期六,我没有课,太好了。咱们出去玩儿吧。
(四)布置作业(约 2 分钟)
1.写生词,看语法点
2.熟读并复述课文
3.预习课文和生词

45
结论

结论

目前,学术界对叹词的研究较少,对对外汉语叹词教学的研究更是少之又
少。叹词虽然在词类中占的部分很小,但是叹词是表达人类情感的,在日常生
活中出现的频率之高,使得其不容忽视。认知心理学重视人的本身,从人本身
出发,强调人脑的信息处理加工过程,重视交际和情境,这正是叹词教学所需
要的。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下,以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作为理论基
础,对叹词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对韩国留学生叹词习得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分
析了影响韩国留学生叹词习得的因素和叹词教学的难点,最后,基于认知心理
学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针对韩国留学生汉语叹词教学提出了教学建议。
本文的创新之处是从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角度探讨对外汉
语叹词的教学,由于学术界对叹词的归属问题有着诸多不同的看法,使得叹词
没有得到其应有的重视,对叹词教学方面的研究很少,所以本文从认知心理学
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角度出发,为对外汉语叹词教学提出了建议,建立语义
模式,注重叹词的重现率,反复练习,注重叹词的语境运用环境,使短时记忆
成为长时记忆,使教师在不同阶段对叹词有所注重,鼓励留学生在日常交际中
积极使用叹词,减少其母语的负迁移作用。
本文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本文的调查对象仅限于韩国留学生,只能为对外
汉语叹词教学提供一定的教学方法,由于本人的教学经验和知识的欠缺,对叹
词教学的建议可能不够全面,也有很多欠缺的地方,因此,需要老师的查缺补
漏和指导,才能使其更加完善。
本文需要提高的地方在于应该对叹词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但是由于本人
学术水平的限制,还需要对论文进行补充。对外汉语叹词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
不容忽视的一部分,但是它并没有得到学术界的重视,叹词教学应该与现实结
合起来探索。关于对外汉语叹词教学的研究是一项长久的工作,我们必须对其
有所关注并且坚持的去完成这项工作,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出发,
以动态的眼光去看待这个问题。
叹词是留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也是教师应该引起注意的教学点之一,而
关于对外汉语叹词的教学研究是有其价值的。本人希望自己的研究具有抛砖引

46
结论

玉的作用,虽然其中有着诸多缺点和不足,但是希望可以引起学术界对叹词的
关注和重视,希望今后会有更多的人关注叹词的教学研究,让叹词得到其应有
的关注,希望后续的研究能更有创新之处。

47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罗伯特.索尔索.认知心理学[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2] 加涅.教学设计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乐国安.论现代认知心理学[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
[4] 徐子亮.对外汉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 黄弋恒.现代汉语部分叹词的句法位置及意义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四川:四川大
学,2006.
[6] 黎锦熙.新著国文语法[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
[7]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8] 胡裕树.现代汉语[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9] 刘月华.实用现代汉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0] 梁开瀛.应予叹词以独立地位[J].中学语文教学.1997,(12):33.
[11] 陈建伟.叹词的功能[J].中学语文教学. 1996,(4):47-48.
[12] 黄 瑞 红 . 认 知 心 理 学 视 角 下 第 二 语 习 得 中 的 母 语 迁 移 [J].语 言 文 字 及 其 应 用 研
究.2012,(11):55-59.
[13] 周健.论汉语语感教学[J].汉语学习.2003,(1):23-25.
[14]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15] 黄明晔.叹词的表音和表意[J].湖州师专学报.1992,(2):37-47.
[16] 谢仁友.叹词的本质特点、注音和词形[J].2008,(3):9-46.
[17] 赵艳梅.从能指、所指角度分析对外汉语高级口语中的叹词教学[J].语言教学研
究.2007,(8):110-112.
[18] 靳洪刚.语言获得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97.
[19] 徐子亮.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认知理论研究[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00.
[20] 吴世雄.认知心理学关于记忆的研究对汉语词汇教学的启迪[J].1999,(4):45-51.
[21] 周健.对外汉语语感教学探索[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2] 颜秀萍.谈汉语词汇教学中的联想类推法[J].语言与翻译.1998,(2):24-32.
[23] 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4] 张奇.学习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25] 吴国来,张丽华.学习理论的进展[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26] 杨秀文,翟杰谈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对教学的影响[J].学理论.2011,
(36):278-279.
[27] 郭斯萍.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及其教学模式—兼论对现代教学的启示[J].江西教
育.2004,(1).
[28] 徐碧波.信息加工理论与加捏的学习观[J].外国教育动态.1988,(1):19-23.
[29] 徐子亮.对外汉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0] 王甦,汪安圣.认知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48
附录

附录

附录一:汉语问卷

韩国留学生叹词习得情况调查问卷

各位同学:
您好,我们希望对您叹词的习得情况做一个调查,您所提供的信息将是本
研究的数据和资料,恳请您认真回答每一个问题。感谢您给予的支持!请在选
择的答案上画“”。
(여러분 안녕 하세요, 우리는 감탄사 대한 조사를 진행중입니다. 당
신이 제공하는 정보는 본 연구의 데이터에 사용되므로 모든 문제에 대해
진지하게 대답 해주시면감사하겠습니다.협조해주셔서 감사합니다.)

性别(성별):1 男 2 女

汉语水平(중국어급수):1 初级 2 中级 3 高级

一、选择题(다음 중에서 옳은 답을 고르세요.)


1.啊,你说什么? 2.啊,怎么会有这种事?
A.ā B.á C.ǎ D.à A.ā B.á C.ǎ D.à
3.啊,彩虹出来了! 4.啊,那好吧。
A.ā B.á C.ǎ D.à A.ā B.á C.ǎ D.à
5.唉,明天周末,没有课,咱们出去玩儿,好不好?
A.āi B.ái C.ǎi D.ài
6.唉,数学太难了。 7.嗯?怎么了?
A.āi B.ái C.ǎi D.ài A.ńg B.ňg C.ǹg
8.嗯,你说的对。
A.ńg B.ňg C.ǹg

49
附录

二、判断下列句子中黑体字使用是否正确,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아
래 문장중 옳다고 판단되는 것은 T, 잘못되었다고 판단되는것은 F 로 표시
해주세요.)
( )1.哦,9 月 26 号,星期六。没有课,太好了!
( )2.啊,伟大的祖国!
( )3.哼,大卫,好久不见。
( )4.哎呀,下雪了,我们可以堆雪人了!
( )5.嗯,你这件事情做得不对。
( )6.哎,您找谁啊?
( )7.哎,真是太可惜了。
( )8.呵,说话呀,怎么了?
( )9.哼,您是日本人,对不起,我没有看出来。

三、将下列选项中你认为正确的填入括号处(아래 중 맞다고 생각되는 곳에


번호를 써넣어주세요.)
①嗯 ②哎 ③哼 ④唉 ⑤喂 ⑥哦 ⑦啊 ⑧哎呀
1. A:我这次比赛获得了第一名! 2.A:这次考试我语文得了 98 分。
B:( ),太好了,恭喜你! B:( ),恭喜你!
3.A:( ),请问是吴老师吗? 4.A:你怎么了?
B:是的,你是哪位? B:( ),伤口疼。
5.A:玛丽,我们一起去超市吧。 6.A:( ),电影院在哪儿?
B:( ),好的。 B:电影院在 5 楼。
7..A:慧儿在楼下等了你一夜。 8.A:我今天买了十件衣服。
B:( )……我觉得我对不起慧儿。 B:( ),你说什么?
9.A:大卫抢了玛丽的书包
B:( ),你胡说。

四、根据例句在横线处填上适当的叹词(문장의 밑줄친곳에 올바른 감탄사를


선택해주세요.)
①嗯 ②啊 ③哎 ④哎呀 ⑤唉 ⑥哼 ⑦嘿 ⑧噢
例句:天气越来越暖和了,明天咱们去爬山吧!

50
附录

1._______,我想起来了,我妈妈让我明天回家。
2._______,真好啊!
3._______,这是谁的主意?
4._______,明天你不是有课吗?
5._______,我早就想去了!
6._______,你怎么总想着出去玩儿?
7._______,别提了,我也想去,但是我的朋友要来找我玩儿。
8._______,什么事?你再说一遍吧。
9._______,天气太热了,我才不想去呢。
①哦 ②啊 ③嗯 ④哎 ⑤唉 ⑥哼 ⑦喂
例句:地球每天都在转动,只是我们感觉不到。
10._______,原来是这样啊!
11._______,你居然什么都懂。
12._______,你在这儿干嘛呢?
13._______,地球居然在转动!
14._______,你说得对!
15._______,你们都过来听听。
16._______,你知道的比我多多了。
17._______,是这样的吗?
18._______,我才不相信呢!

五、根据情境用适当的叹词写句子(상황에 맞는감탄사 사용 하여 문장을 쓰


세요.)
1.写作业时,你有不会的问题字,玛丽告诉了你,你为了表示自己明白了,你
会说:

2.今天外面下雪了,你觉得很赞叹,你会说:

3.乔治的手表掉了,你为了提醒他,你会说:

4.你在街上遇见了五年没见的老同学,你很惊讶,你会说:

51
附录

5.玛丽向你借钱,你答应了,你会说:

6.在咖啡店,你遇见了你的好朋友乔治,你会说:

7.你的钱包丢了,你觉得很伤心,你会想:

8.小红哭了,你很关心她,你表示疑问,你会说:

9.下周要考试了,小明还是不学习,你表示非常不满意,你会说:

附录二:学生访谈提纲及部分访谈实录

一、访谈提纲
1.“啊”、“嗯”、“嘿”“哦”这几个叹词你经常使用吗?你觉得这几
个叹词的发音难吗?请读一下个下列句子:
啊,今天天气真好!
嗯,你说什么?
嘿,好久不见。
哦,原来是这样啊。
2.你觉得学习叹词有什么困难?是什么原因呢?
3.在课堂中你觉得老师对叹词的讲解够不够多?做过什么样的练习。
4.关于叹词学习,你觉得自己应该怎么学习?老师应该怎么教效果会更
好?
(1.啊,嗯,嘿,哦 이 감탄사등을 자주 사용하십니까? 이 감탄사중에 어
떤 것이 발음이 어렵다 생각하십니까? 아래의 문장을 읽어주세요.
啊,今天天气真好!
嗯,你说什么?
嘿,好久不见。

52
附录

哦,原来是这样啊。
2.감탄사를 배우는 데 있어 어떤 어려움이 있습니까? 그 이유는 뭐라
고 생각하십니까?
3.수업중에 선생님의 감탄사설명은 충분하다고 생각하시나요? 어떤
식으로 감탄사연습을 하셨나요?
4.감탄사학습에 있어서 어떻게 해야 한다고 생각하시나요? 선생님이
어떻게 하면 효과가 더 좋을것이라 생각하시나요?설문에 참여하여 주셔서
감사합니다)
二、韩国留学生的访谈实录(部分)
1.问:“啊”、“嗯”、“嘿”“哦”这几个叹词你经常使用吗?你觉得
这几个叹词的发音难吗?请读一下个下列句子:
啊,今天天气真好!
嗯,你说什么?
嘿,好久不见。
哦,原来是这样啊。
答:发音不难,除了“嘿”以外我们也经常用。
问:你觉得学习叹词有什么困难?是什么原因呢?
答:没什么困难的,就是刚开始学汉语的时候,已经知道什么意思,但说
不出来,这可能个人的原因,害羞。
问:在课堂中你觉得老师对叹词的讲解够不够多?做过什么样的练习。
在教材中对话里有叹词,用教材的内容进行对话练习,老师先告诉我们怎
么说。
问:关于叹词学习,你觉得自己应该怎么学习?老师应该怎么教效果会更
好?
答:用教材还是有限的,我觉得用电视剧等视频来教叹词,应该效果更好
一点。
2.问:啊”、“嗯”、“嘿”“哦”这几个叹词你经常使用吗?你觉得这
几个叹词的发音难吗?请读一下个下列句子:
啊,今天天气真好!
嗯,你说什么?
嘿,好久不见。

53
附录

哦,原来是这样啊。
答:经常使用,还行,不难。
问:你觉得学习叹词有什么困难?是什么原因呢?
答:没什么大的困难。
问:在课堂中你觉得老师对叹词的讲解够不够多?做过什么样的练习。
答:做过像第一个题那样的练习,先按自己的感觉来读,然后跟老师一起
练习。
问:关于叹词学习,你觉得自己应该怎么学习?老师应该怎么教效果会更
好?
答:多听中国人怎样使用叹词,多试试就可以学会的。其实在课堂上练习
很不自然,不能学会,老师说话时特意使用这些叹词,我觉得这样学生自然而
然学会的。

54
后记

后记

经过反复不断地修改,论文终于即将完成,此时我的心情是既激动又复杂
的。学位论文的完成,离不开各位老师的辛勤付出,在此,向各位老师表达衷
心的感谢!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朱俊华副教授。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她给予了
我很大的帮助。从论文的选题、开题、写作及修改,朱俊华老师都给予了中肯
的建议和悉心的指导,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她会鼓励我,告诉我要有信心。
针对论文中出现的问题,朱俊华老师很耐心地告诉我如何修改,正是她认真负
责的态度使得我坚持到最后。在此,我要对朱老师给予深深的感谢。
其次,我要感谢张道新老师在论文开题中给予我的帮助,感谢曹儒老师、
王振来老师、徐笑一老师、李宝贵老师、李丛老师、高志武老师在课业上给我
的辅导。我还要感谢我的室友刘思远,两年来一直陪在我的身边,在我最困难
的时候帮助我、鼓励我,给了我前进的动力。
最后,我还要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对我的关心,我的姐姐在论文上给予了
我很大的帮助,我的家人和朋友在生活上和学习上给予了我无限的关怀与努力,
让我觉得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

55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郭媛媛,女,1993 年 10 月 20 日生人,2012 年进入大庆师范学院文学院对外汉语专业


学习,2016 年 6 月获得学士学位。2016 年进入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硕
士专业学习,2018 年 6 月获得硕士学位。

5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