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08

硕士学位论文

当代室内滑雪场空间设计研究

RESEARCH ON SPACE DESIGN OF


CONTEMPORARY INDOOR SKI RESORT

汪鑫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年 12 月
国内图书分类号:TU201.1 学校代码:10213
国际图书分类号:72 密级:公开

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当代室内滑雪场空间设计研究

硕 士 研 究 生: 汪鑫

导 师 : 费腾副教授

申 请 学 位 : 建筑学硕士

学 科: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所 在 单 位: 建筑学院

答 辩 日 期: 2020 年 12 月

授予学位单位 : 哈尔滨工业大学
Classified Index: TU201.1
U.D.C: 72

Dissertation for the Master Degree in Architecture

RESEARCH ON SPACE DESIGN OF


CONTEMPORARY INDOOR SKI RESORT

Candidate: Wang Xin


Supervisor: Prof.Fei Teng
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 Master of Architecture
Speciality: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Theory
Affiliation: School of Architecture
Date of Defence: December, 2020
Degree-Conferring-Institution: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 要

随着冬奥会的日益临近,我国冰雪产业已经迈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室内
滑雪场作为推广冰雪运动的重要物质载体,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目前,室内
滑雪场正在国内大量兴建,并呈现出业态多元空间复合的发展趋势。由于这一
新兴建筑类型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并不长,因此与其相关的空间设计理论尚不完
善。本文立足于客观需求,致力于探索出一套符合时代要求且适用于室内滑雪
场的空间设计理论研究成果。
本文针对上述行业发展动态与现状问题,通过对大量室内滑雪场实例进行
分析,将其空间构成要素分为雪上运动空间、雪区附属空间以及相关衍生空间
三类,并总结出室内滑雪场空间形态宏大易识、功能要素多元复合以及内部环
境封闭低温的空间特性,进而针对性的提出室内滑雪场的设计原则及设计手法,
以期为建设中的室内滑雪场空间设计提供启示,切实提升其空间品质,促进室
内滑雪场的健康发展。
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章为绪论,即相关领域的研究背景,第二章为当
代室内滑雪场空间设计解析,第三章为当代室内滑雪场空间功能设计研究,第
四章为当代室内滑雪场空间形态设计研究。第二章针对室内滑雪场空间特性总
结出适度化、整合化以及真实化三大设计原则,三、四章根据三大设计原则提
出当代室内滑雪场空间功能与空间形态设计手法。在空间功能层面,通过功能
配置实现不同功能空间的互动共生,通过流线设计促进不同功能空间的高效连
接,通过布局设计提升室内滑雪场的空间使用效率。在空间形态层面,通过压
缩空间形体达到节能降耗的目标,依据建筑特质进行空间体量调适,通过空间
界面设计突出冰雪特色。
本文基于室内滑雪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了室内滑雪场
在空间功能以及空间形态方面的设计手法,希望能为我国室内滑雪场的空间设
计实践提供参考,并在未来室内滑雪场的空间设计领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室内滑雪场;空间设计;空间功能;空间形态

-I-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With the Winter Olympics approaching, China's ice and snow industry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of vigorous development. As an important material carrier to
promote ice and snow sports, indoor ski resort has a good development prospect. At
present, a large number of indoor ski resorts are being built in China. Because this
new type of building has not been developed for a long time in China, the related
space design theory is not perfect. Based on the objective needs, this paper is
committed to explore a set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results tha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and suitable for indoor ski resort space desig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a large number of indoor ski resorts, this paper divides
the space elements into three categories: snow sports space, snow area ancillary space
and related derived space, and summarizes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indoor ski
resort, such as large and easy to recognize, multiple functional elements and closed
and low temperature internal environm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design
principles and design methods of indoor ski resort, in order to provide enlightenment
for the space design of indoor ski resort in construction,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its
space quality,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door ski
resort.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which
i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of related fields,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analysis of
contemporary indoor ski resort space design,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research on the
spatial function design of contemporary indoor ski resort, and the fourth chapter is
the research on the spatial form design of contemporary indoor ski resort. The second
chapter summarizes three design principles of moderation, integration and
authenticity according to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indoor ski resorts. The third
and fourth chapters put forward the spatial layout and spatial function design methods
of contemporary indoor ski resorts according to the three design principles. At the
level of spatial function, the interactive coexistence of different functional spaces is
realized through functional configuration, the efficient connection of different
functional spaces is promoted through streamline design, and the space use efficiency
of indoor ski resorts is improved through layout design. At the level of spatial form,
the goal of saving energy and reducing consumption is achieved by compressing the
spatial form, the spatial volume is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archite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skiing characteristics are highlighted through the spatial
interface design.
Based on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indoor ski resort, this paper

- II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puts forward the design methods of indoor ski resort in spatial layout and spatial
function,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practice of indoor ski resort in
China, and play a role in the space design field of indoor ski resort in the future.

Keywords: indoor ski resort; space design; space function; space form

- III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 II
第1章 绪 论 ........................................................................................................... 1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
1.1.1 冬奥背景下冰雪产业的迅速兴起 ............................................................ 1
1.1.2 政策推动下室内滑雪场大量兴建 ............................................................ 1
1.1.3 当代室内滑雪场空间复合化发展困境 .................................................... 3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4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4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4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5
1.3.1 国内研究及实践现状 ................................................................................ 5
1.3.2 国外研究及实践现状 ............................................................................... 13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6
1.4 概念解析与研究内容 .............................................................................. 16
1.4.1 相关概念解析及限定 .............................................................................. 16
1.4.2 研究内容综述 .......................................................................................... 17
1.5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18
1.5.1 研究方法.................................................................................................. 18
1.5.2 论文框架.................................................................................................. 19
第 2 章 当代室内滑雪场空间设计基本解析 ......................................................... 20
2.1 当代室内滑雪场空间构成要素解析 ........................................................ 20
2.1.1 雪上运动空间 .......................................................................................... 20
2.1.2 雪区附属空间 .......................................................................................... 24
2.1.3 相关衍生空间 .......................................................................................... 26
2.2 当代室内滑雪场空间特性解析 ............................................................... 27
2.2.1 空间形态宏大易识 .................................................................................. 27
2.2.2 空间功能多元复合 .................................................................................. 28
2.2.3 空间环境低温封闭 .................................................................................. 28

- IV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2.3 当代室内滑雪场空间设计原则 ............................................................... 29


2.3.1 提倡理性建构的适度化原则 .................................................................. 29
2.3.2 多元功能共存的整合化原则 .................................................................. 30
2.3.3 模拟冰雪环境的仿真化原则 .................................................................. 31
2.4 本章小结 ................................................................................................. 31
第 3 章 当代室内滑雪场空间功能设计 ................................................................. 32
3.1 基于互动共生的功能配置 ....................................................................... 32
3.1.1 滑雪嬉雪按需分配有机结合 .................................................................. 32
3.1.2 雪区附属功能利用边角空间分类布置 .................................................. 37
3.1.3 雪区与衍生功能区联动互促 .................................................................. 40
3.2 促进高效连接的功能流线 ...................................................................... 44
3.2.1 雪上运动空间分级限制 .......................................................................... 44
3.2.2 雪区附属空间单向引导 .......................................................................... 46
3.2.3 衍生功能流线分区关联 .......................................................................... 47
3.2.4 城市接驳流线分流疏导 .......................................................................... 49
3.3 提升使用效率的功能布局 ....................................................................... 50
3.3.1 雪道下部空间功能叠合 .......................................................................... 50
3.3.2 适度开发地下功能空间 .......................................................................... 53
3.3.3 利用雪区热分层局部叠置空间 .............................................................. 55
3.4 本章小结 ................................................................................................. 56
第 4 章 当代室内滑雪场空间形态设计 ................................................................. 57
4.1 基于节能降耗的空间形体压缩 ............................................................... 57
4.1.1 建筑结构贴合雪道布置 .......................................................................... 57
4.1.2 优化雪道组合削减容积 .......................................................................... 59
4.1.3 依据特定体型系数控制层高 .................................................................. 61
4.2 反映滑雪特质的空间体量调适 ............................................................... 63
4.2.1 方位朝向回避太阳辐射 .......................................................................... 63
4.2.2 流线造型隐喻滑雪精神 .......................................................................... 67
4.2.3 巨型尺度协调周边环境 .......................................................................... 68
4.3 突出冰雪特色的空间界面表达 ............................................................... 71
4.3.1 雪区界面模拟真实冰雪环境 .................................................................. 71
4.3.2 共享空间界面渗透冰雪元素 .................................................................. 77

-V-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4.3.3 建筑外部界面吸纳多元文化 .................................................................. 79


4.4 本章小结 ................................................................................................. 81
结 论 ....................................................................................................................... 82
参考文献 ................................................................................................................... 83
附录 1 当代国外室内滑雪场案例汇总 .................................................................. 89
附录 2 当代国内室内滑雪场案例汇总 .................................................................. 9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97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权限 ............................................... 98
致谢 ........................................................................................................................... 99

- VI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1章 绪 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冬奥背景下冰雪产业的迅速兴起

冰雪运动属于体育运动范畴,是一类在冰面或雪地上从事的活动,也被称
作冬季运动。这类运动原本只局限于冬季寒冷地区,随着人工制冰和人工造雪
技术的成熟,冰雪运动的存在范围得到了极大地拓展 [1]。与此同时,与冰雪运动
相关的冰雪产业链也不断完善,逐步从专业体育运动走向大众消费领域。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世界范围内最高规格的冰雪运动赛事,这一盛会的
举办会给举办地的经济、政治以及相关行业带来巨大的影响。迄今为止,冬季
奥林匹克运动会已经成功举办了 23 届,其中绝大多数在欧美等冰雪运动发达地
区举办。第 24 届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无疑将为中国冰雪产业带来绝佳的发展
契机。目前,普及冰雪运动已经纳入全民健身的国家战略,冰雪运动受众的不
断扩大,对于冰雪产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力。
我国冰雪运动虽然起步较晚,但群众基础好,发展潜力大。借助 2022 年冬
奥会的良好契机,全面推动冰雪场馆建设,完善冰雪产业格局,加速产业资源
整合,对于我国冰雪产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从场馆建设方面来看,
我国现存的冰雪场馆数量远不能满足“三亿人上冰雪”的需求,因而在未来的
一段时间内,我国冰雪场馆的数量将会不断增长,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大量四
季冰雪场馆也会应运而生。从产业格局来看,目前我国冰雪产业仍集中在具有
天然冰雪优势的北方地区。在冬奥会助力下,京津冀冰雪文化旅游带的发展有
力的推动了冰雪运动的南向推广。加之众多四季冰雪场馆在全国范围内的兴建,
也进一步平衡了我国南北冰雪资源不均的现象,基本实现全国范围内冰雪产业
格局的协同发展。从产业资源来看,冰雪产业链条包含了场馆、器材、培训、
娱乐、旅游、地产等多个领域。冬奥会的举办将会促进区域产业联动,形成高
效复合的冰雪产业,实现冰雪产业的进一步升级。

1.1.2 政策推动下室内滑雪场大量兴建

随着 2022 年冬奥会的成功申办,我国冰雪运动产业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并相继颁布了《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 年)》、《全国冰雪场地设施建

-1-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设规划(2016-2022 年)》、《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计划(2016-2020 年)》


以及《关于以 2022 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等一系列国
家级政策。滑雪作为冰雪运动的重要分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滑雪运动最初是作为一种交通方式而诞生,随着滑雪装备与滑雪技术的不
断成熟,滑雪运动开始迅速普及,成为深受大众喜爱的冬季休闲娱乐运动。与
北欧、美国、加拿大等有着悠久冰雪运动传统的国家相比,我国无论是在冰雪
资源的开发、冰雪运动的推广还是冰雪运动的全民参与方面上都与之有一定差
距,而冬奥会的举办无疑是带动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重大契机。从我国滑雪场
历史发展来看,1962 年开始筹建新中国第一座滑雪场——青山滑雪场,并于
1987 年承办了全国第六届冬季运动会的雪上赛事;1996 年,哈尔滨亚布力滑雪
场承办了第三届亚洲冬季奥运会的雪场赛事。自此之后,我国雪上运动影响力
逐步扩大,滑雪需求逐步增长。各类数据都表明国内对于滑雪运动的需求迎来
了发展的高峰期 [2](如图 1-1)。
数量

年份
图 1-1 2000 至 2019 年中国滑雪场数量、滑雪人次统计

滑雪场是进行滑雪运动的物质载体,发展滑雪运动首先要满足运动所需的
硬件设施。从空间分布来看,我国滑雪场呈现北多南少的局面,黑龙江冰雪资
源丰富,截止 2019 年底,省内共有 120 多座滑雪场,位居全国首位(如图 1-
2)。目前,滑雪人群主要集中在北方,但在冬奥政策的助推下,南方滑雪爱好
者数量正逐年增加,对滑雪运动的需求日益迫切。图 1-3 统计了 2018 年度至
2019 年度滑雪人次增幅最大的十个省份,广东、江苏、安徽以及浙江均位列其
中,可以发现滑雪运动在南方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
自 2015 年以来,国内室内滑雪场数量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传统室外滑
雪场的建造集中在在寒冷地区,其建造场地以及开放季节受限,不具有普适性。

-2-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而室内滑雪场具有全季度的特点,有利于滑雪运动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目前,
我国室内滑雪场数量位居全球第一。根据 2019 年的统计数据,目前我国投入使
用的室内滑雪场有 31 座,位居全球第一,同 2018 年相比增幅达 19%(如图 1-
4)。且室内滑雪场年接待滑雪人次同比 2018 年增加 42%,远高于室外滑雪场
(图 1-5)。

图 1-2 中国滑雪场数量 TOP10 省份分布 图 1-3 2018-2019 年度滑雪人次增幅


TOP10 省份

图 1-4 2013 至 2019 年中国投入运营室内 图 1-5 各类滑雪场 2018-2019 年度滑雪人


滑雪场数量 次增幅统计

1.1.3 当代室内滑雪场空间复合化发展困境

近年来,大众冰雪运动的广泛普及,使得冰雪运动正逐步向人民群众的日
常生活渗透,而冰雪体育场馆也成为了城市中聚集人流,促进健康生活,提供
公共空间品质的重要建筑节点。随着我国冰雪产业的繁荣发展以及全民健身理
念的不断普及,传统单一功能的室内滑雪场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运动
体验需求。当代室内滑雪场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容纳滑雪运动的体育场馆,而
是一个集滑雪运动、冰雪娱乐、冰雪文化展示以及餐饮、商业、酒店等相关功
能于一身的综合体建筑。纵观国内的室内滑雪场主要分为三类,分别是以室内
滑雪为特色的休闲运动中心,例如乔波冰雪世界(绍兴);以室内滑雪场为配
套的休闲度假区,例如西部长青室内滑雪场;以室内滑雪场为核心 IP 的城市综

-3-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合体,例如融创哈尔滨雪世界、上海临港冰雪世界。可以发现,当代室内滑雪
场正面临着业态多元化、空间复合化的发展趋势。
室内滑雪场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并不长,尚处于新兴的建筑类型,缺乏相应
的规划设计指导,而业态多元聚合导致的空间复杂化无疑加大了室内滑雪场的
设计难度。从室内滑雪场的主体空间——雪上运动区域来看,部分室内滑雪场
存在着空间单一,滑雪体验感不足的现象。而滑雪空间和嬉雪空间的组织布局
以及真实冰雪环境氛围的营造是无疑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此外,由于这
部分空间制雪保雪的特殊功能需求,需要常年保持在零下 3-6℃,室内外温度差
大,因此要消耗大量能源进行温度调节并排出大量废水以及废气等污染物,如
果不能合理压缩雪区空间容积,控制能耗以及污物排放,将会造成巨大的环境
负担。从室内滑雪场的附属空间来看,大量休闲娱乐、餐饮住宿空间的大量积
聚亟需清晰合理的规划设计,否则将会导致人流的激增、功能的叠合,流线的
交叉等一列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室内滑雪场的正常运营。综上所述,如何
通过建筑设计手段,合理统筹空间布局,科学规划空间功能进而提升室内滑雪
场的空间品质,降低环境负荷,就成为目前室内滑雪场建设急需解决的课题。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室内滑雪场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类型,在相关领域政策的支持下,具有良
好的发展前景。本文从室内滑雪场空间复合化的发展趋势出发,总结室内滑雪
场的空间构成要素以及空间特性,结合时代背景提出室内滑雪场的空间设计原
则,从空间布局和空间功能两个角度入手,针对室内滑雪场空间现存问题作出
积极反馈,提出相关设计策略及设计手法,以期切实提升当代室内滑雪场的空
间品质,解决其在产业综合化发展过程中日益突出的空间问题。
室内滑雪场的规划设计是一个动态的设计过程,本文所提出的设计策略只
是这一研究领域的一个开端,希望能为室内滑雪场的空间设计提供具有参考价
值的设计依据,促进室内滑雪场以及相关冰雪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基于室内滑雪场的特殊功能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使其
建筑空间具有能耗大、体量大、功能复杂、空间复合的特点。而室内滑雪场在
国内的发展时间并不长,在理论层面还缺乏针对性、系统性的研究。现有研究
-4-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大多集中在室内滑雪场的发展前景、规划运营、功能整合等产业发展层面,鲜
有针对室内滑雪场空间设计层面的系统研究。因此,本文希望通过梳理室内滑
雪场空间构成及空间特性,针对性的提出相关空间设计策略及设计手法,进而
构建当代室内滑雪场空间设计理论框架,弥补这一研究现状的空白,对室内滑
雪场的设计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2)实践意义 在普及冰雪运动,推进全民健身的号召下,我国室内滑
雪场的建设量近年来持续攀升。然而由于在建设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
设计师往往难以协调室内滑雪场多元功能与复合空间之间的复杂关系,造成空
间形式单一、多元空间混杂、运营效率底下的局面。因此,本文在研究过程中,
将空间布局与空间功能作为室内滑雪场空间设计的关键线索,分别在两个层面
提出相关的空间设计策略及手法,以期为正在规划建设中的项目提供参考,促
进室内滑雪场的健康发展。
(3)社会意义 在我国即将举办冬奥会的时代背景下,普及冰雪运动已
经纳入全民健身的国家战略。室内滑雪场作为推广全民冰雪运动的重要物质载
体,其建设场地受地域条件限制较小,开放时间具有全季度性,有利于滑雪运
动的向南推广。此外,当代室内滑雪场往往伴随相关衍生功能作为城市综合体
出现,与传统的室外滑雪场相比,具有更重要的社会责任、更多的资源消耗、
更广的社会影响力。由此可见,室内滑雪场的空间设计水平的提升不但对于人
民群众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还可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顺应国家
政策,促进相关冰雪产业在全国范围内均衡发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1 国内研究及实践现状

室内滑雪场在分类上属于冰雪体育建筑,因此梳理冰雪体育建筑的理论发
展历史有助于本文对于室内滑雪场的理论研究整理。我国在冰雪体育建筑方面
的研究起步较晚,通过文献调研以及实践案例的搜集不难发现,冰雪体育建筑
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多数分布在我国北方的建筑院校
以及设计单位。在理论研究方面,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梅季魁教授、沈世钊教授
作为冰雪体育建筑方面的领军人物,提出了众多具有指导价值的设计思想与设
计手法[3]。由梅季魁主编的《体育建筑设计研究》中对于大空间体育建筑的发展
趋势以及设计对策进行了着重探讨,并结合黑龙江省速滑馆等实例对于冰雪体
育建筑设计的立意与构思进行详细阐述 ; 曾涛在《体育建筑设计手册》中对于

-5-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包含冰球馆在内的各类体育建筑的基地选择、场地设计、平面设计、照明设计
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并提出了技术设计参数,为建筑实践提供了参考;《体
育建筑设计作品选》中收录了梅季魁先生部分优秀的体育建筑作品,涵盖了众
多重大比赛场馆以及高校场馆,包括吉林市冰上运动中心、黑龙江速滑馆等重
要冰雪体育建筑代表作。
目前我国室内滑雪场正处于大量兴建的发展阶段,针对这一类型建筑的研
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缺少系统化的深入研究。在 2019 年度中国滑雪产业发展报
告中,作者从滑雪赛事、滑雪场地、滑雪者以及滑雪设备等方面对我国滑雪产
业现状做了详尽梳理,积极探讨了我国滑雪产业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对室
内滑雪场这一蓝海领域的发展前景做出了分析与展望 [2]。
针对室内滑雪场的建筑设计研究相关文献较少,通过对众多学术资源平台
进行检索,可以发现国内关于室内滑雪场的理论研究近年呈不断增长态势(图
1-6),共搜集到与室内滑雪场建筑设计相关文献 28 篇,其中期刊 26 篇、硕士
论文 2 篇(如表 1-1)。期刊文献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室内滑雪场的结构研
究、室内防火疏散研究以及针对典型案例的实践项目介绍;在学位论文方面,
王淼在《体育产业视角下的室内滑雪场功能综合化设计研究》中从产业视角分
析了室内滑雪场功能综合化的必要性以及相关设计策略;谷海东在《滑雪馆建
筑节能热工设计研究》中分析了滑雪馆建筑形体、朝向、体型系数以及围护结
构与建筑能耗之间的关系。

图 1-6 室内滑雪场相关文献发表年份趋势图

-6-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 1-1 国内室内滑雪场部分相关文献
研究层面 论文题目 作者 期刊/院校 发表时间
滑雪行业 谈室内滑雪场对越野滑雪项 李晓明 冰雪运动 2004
发展 目发展的推动
中国滑雪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张贵海 东北林业大学 2008
我国冰雪运动场地布局与发 刘佳宇 北京体育大学 2017
展研究
北京冬奥会影响下我国滑雪 张莹;叶海波 全国体育科学 2019
产业变化与发展趋势研究 大会
室内滑雪 室内人工滑雪场设计与节能 陈华; 邹同华 天津商学院学 2001
场建筑设 报
计 室内滑雪馆设计 杜爽; 张葵; 建筑学报 2005
庄惟敏
制约中的创作——乔波冰雪 庄惟敏 建筑师 2006
世界滑雪馆外立面设计感悟
滑雪馆建筑节能热工设计研 谷海东 重庆大学 2011

体育产业视角下的室内滑雪 王淼 哈尔滨工业大 2018
场功能综合化设计研究 学
资源转化下的我国雪上运动 谢嫒雯;梅洪 当代建筑 2020
场馆应对策略 元
室内滑雪 绍兴乔波冰雪世界滑雪馆保 施文剑 施工技术 2015
场施工技 温及防水综合施工技术
术 哈尔滨万达茂室内滑雪场雪 吴耀辉; 朱鸣; 建筑技术 2016
道基层抗滑移能力及破坏模 秦杰; 李素超
式研究
哈尔滨万达茂室内滑雪场工 王健涛; 仇健; 施工技术 2018
程中 BIM 的应用和探索 杨艳红等
哈尔滨万达雪世界制冷造雪 蒋毅 暖通空调 2018
工艺设计

-7-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 1-1(续表)
研究层面 论文题目 作者 期刊/院校 发表时间
室内滑雪 某滑雪馆建筑消防设计探讨 钟建军; 黄雅 消防科学与技 2016
场消防设 妮 术
计 研究消防新规下室内滑雪场 黄珂 建材与装饰 2016
保温材料选型
某室内滑雪场建筑防火设计 梅英亭; 李磊 低温建筑技术 2017
难点及策略
大型室内滑雪场火灾自动报 王斌 建筑电气 2020
警系统的设置探讨
室内滑雪 室内滑雪场超高、超限支撑 王全逵; 许银 天津建设科技 2016
场结构设 体系设计与施工 凤; 仇健等
计 哈尔滨万达滑雪场结构设计 冷冬梅; 李洪 建筑结构 2018
关键技术研究 求; 谢龙宝等

对于滑雪场地的规范标准制定可以追溯到 2005 年,国家体育总局出版了编


号为 GB 19079.6-2005 的《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这一规范首次从滑
雪场地建设、设施设备、环境安全、从业人员等方面对我国滑雪场所的建设进
行了规范。表 1-2 中列举了我国目前所颁布的有关滑雪场的规范条例及其应用
现状。从表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行业协会在近年,均发布了
一系列滑雪场地的相关建设标准,并在不断地补充与更新换代中。但对于室内
滑雪场这一新兴的建筑类型来说,目前还未出台相关设计规范,在设计中仍需
借鉴 JGJ31-2003《体育建筑设计规范》、GB50017-2017《钢结构设计标准》、
GB51202-2016《冰雪景观建筑技术标准》等相关规范条例。

表 1-2 我国滑雪场相关条例规范统计
编号 名称 颁发部门 实施日期 状态
DB23/T 125-2008 旅游滑雪场质量等级标 黑龙江省质量技术 2008-02-20 现行
准 监督局
DB21/T 1856-2010 滑雪场安全服务规范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 2011-02-01 现行
督局

-8-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 1-2(续表)
编号 名称 颁发部门 实施日期 状态
GB 19079.6-2013 《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 国家体育总局 2014-05-01 现行
技术要求》第 6 部分:
滑雪场所
DB21/T 2362-2014 旅游滑雪场等级划分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 2014-12-16 现行
督局
DB22/T 461-2014 旅游滑雪场等级划分与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 2014-12-30 现行
评定 督局
GB/T 31169-2014 滑雪运动装备使用要求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 2015-02-01 现行
检疫
LB/T 037-2014 旅游滑雪场质量等级划 国家旅游局 2015-04-01 现行

GB/T 30683-2014 室外人工滑雪场节水技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 2015-07-01 现行
术规范 检疫
DB65/T 2640-2015 旅游滑雪场质量等级划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015-12-20 现行
分 质量技术监督局
DB23/T 1828-2016 临时滑雪平台安全技术 黑龙江省质量技术 2017-01-30 现行
规范 监督局
DB13/T 2568-2017 滑雪用安全防护网通用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 2017-10-06 现行
技术要求 督局
DB13/T 2676-2018 滑雪场服务质量规范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 2018-04-13 现行
督局
DB11/T 1322.53-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 2018-07-01 现行
2018 规范 第 53 部分:滑雪 督局
场所
DB11/T 875-2017 体育场所安全运营管理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 2017-12-01 现行
规范滑雪场所 督局
GB 19079.6-2005 《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 国家体育总局 2005-06-01 作废
技术要求》第 6 部分:
滑雪场所

-9-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 1-2(续表)
编号 名称 颁发部门 实施日期 状态
DB11/T 875-2012 滑雪场所安全运营管理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 2012-09-01 作废
规范 督局

在项目实践方面,我国目前拥有 30 余座室内滑雪场 [2],相较 2018 年增幅


高达 19%。2000 年,我国第一座室内滑雪场——阿尔卑斯冰雪世界于深圳落成。
这座室内滑雪场规模较小,主要目的为大众休闲娱乐,无法满足专业训练的需
求,并于后期改造成冰雪主题公园。2002 年,上海银七星室内滑雪场投入使用,
“乔波”系列室内滑雪场相继破土动工,这一系列项目的落地拉开了我国室内
滑雪场的发展序幕。2017 年建成的融创哈尔滨雪世界建筑面积达 80000 ㎡,是
当时的全球第一大室内滑雪场。众多高水平室内滑雪场的落成为我国这一领域
的建筑设计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也为这一建筑类型系统化的理论研究提供
了切实的参考依据。目前我国已建成的 31 座室内滑雪场多位于东北、华北等传
统滑雪地区以及华南、华东等经济发达地区。随着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全国各
地正在根据各地的实际需求规划兴建大量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室内滑雪场。
于 2020 年 8 月开业的成都融创雪世界建筑面积达 80800 ㎡,目前已经取代哈尔
滨融创雪世界成为世界最大的室内滑雪场。表 1-3 列举了我国各省份具有代表
性的室内滑雪场。

表 1-3 国内部分代表性室内滑雪场基本资料 [4][5][6][7]

地区 序 省份 室内滑雪场名称 开业 建筑面积 照片 状态
号 时间 (㎡)
东北 1 黑龙 哈尔滨融创雪世 2017 80000 开业
江 界

2 吉林 吉林北山四季越 2019 26000 开业


野滑雪场

3 辽宁 辽宁冠翔冰雪大 2014 - 开业
世界

- 10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 1-3(续表)
地区 序 省份 室内滑雪场名称 开业时 建筑面 照片 状态
号 间 积
(㎡)
东北 4 内蒙 达永山滑雪馆 2005 15000 开业

西南 5 四川 成都融创雪世界 2020 80800 开业

6 重庆 重庆融创雪世界 2020 30000 开业

7 贵州 遵义思达欢乐谷 2017 20000 开业


室内滑雪场

8 昆明 昆明融创雪世界 2019 30000 开业

华东 9 上海 银七星室内滑雪 2017 3000 开业


场 (重新
开业)
10 浙江 乔波冰雪世界 2009 20000 开业
(绍兴)

11 浙江 文成天鹅堡滑雪 2014 12000 开业


12 浙江 奇特冰雪世界 2020 35000 开业

- 11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 1-3(续表)
地区 序 省份 室内滑雪场名称 开业 建筑面积 照片 状态
号 时间 (㎡)
华东 13 江苏 无锡融创万达雪 2019 17500 开业
乐园

14 安徽 马鞍山启迪乔波 2017 20000 开业


冰雪世界

华北 15 北京 北京乔波冰雪世 2005 20000 开业


16 河北 西部长青室内冰 2017 14000 开业


雪馆

17 河南 伏牛山四季冰雪 2009 8000 开业


乐园

华南 18 广东 广州融创雪世界 2019 75000 开业

19 广东 阿尔卑斯冰雪世 2007 6100 开业


华中 20 湖南 湘江欢乐城欢乐 2020 30000 开业


雪域

21 湖南 长沙瑞翔冰雪世 2011 13000 开业


- 12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1.3.2 国外研究及实践现状

与国内相比,国外冰雪体育建筑的研究起步较早,对我国这一领域的发展
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临近北极圈的北欧各国、加拿大、俄罗斯、东亚部分国
家的冰雪体育产业发展程度较高,这些国家凭借地理优势,较早的开始了对于
冰雪体育场馆的建设与理论研究。早期的冰雪体育建筑主要依据地域条件,对
于冰雪运动所需的场地条件进行简化设计。并未展开针对此类建筑的深入研究。
二战结束后,社会逐步复苏,伴随冬奥会、世界滑雪锦标赛等专业赛事的举办,
众多高规格、高质量的冰雪体育建筑应运而生,同时也加快了对于这一领域的
理论研究。
《Ice Rink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A Bibliography of Recent Literature》、
《Ice Rinks and Swimming Pools》两篇文献针对滑冰场的功能组织、结构选型以
及建构技术等方面做了深入研究;《Ice Rink Facility Manager》一书对于滑冰场
的设备应用做了详尽介绍,在《United States Patent》系列专利文献中记载了有
关室内滑雪场的理论知识。1990 年的文献中介绍了室内滑雪场的结构选型与承
重体系;1993 年文献中则提出了雪道的支撑结构和构造设计 [8];在 2002 年的文
献中发表了关于室内滑雪场的灯光设计相关专利 [9]。《INDOOR SKI SLOPE》一
书系统的对室内滑雪场的屋顶、围护墙体、支撑结构、雪道等各组成部分的特
点及构造做法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在《Work Summary of Turin Winter Olympic
Games》一书中,Geraint John 强调了可持续理念对于冬奥会的重要性,室内滑
雪场作为高能耗建筑更应注重客观需求,贯彻生态化的创作思想。这一号召不
仅明确了冰雪体育建筑的发展趋势,更为其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在项目实践方面,世界上第一座室内滑雪场——“Schneepalast”(德语意
为“雪宫”)于 1927 年在奥地利建成。这座滑雪场由一座废弃的火车站改造而
成,内部设有长 70 米的木制跳台,起跳高度达 20 米,并且配备传送带装置。
由于当时的人工造雪技术不甚成熟,这座“雪宫”仅仅营业不到一年就被迫关
停。随后,北欧各国以及加拿大、美国等寒冷地区的国家基于自身发达的滑雪
产业,建造了众多各具特色的室内滑雪场;近年来,随着滑雪运动的普及,阿
联酋、埃及等热带地区的国家也纷纷效仿兴建室内滑雪场,并成为了当地的地
标性建筑。表 1-4 中列举了国外各国部分具有代表性建成并投入运营的室内滑
雪场的基本信息。

- 13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 1-4 国外部分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的室内滑雪场 [11][12][13][14][15]


地区 序号 滑雪场名称 国家 开业时间 建筑面积 照片
(㎡)
欧洲 1 雪宫 奥地利 1927 年 约 3000
(Schneepalast)

2 Madrid Snow 西班牙 - 18000


Zone

3 Hill Factore 英国 2007 13000

4 Snow Factor 英国 - 约 3000

5 Snow Arena 立陶宛 2011 约 35000

6 SnowHall 法国 2005 20000

7 SnowWorld(Land 荷兰 2001 35000


graaf)

8 De Uithof 荷兰 - 约 30000

9 Skidôme 荷兰 2005 26000


(Terneuzen)

- 14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 1-4(续表)
地区 序号 滑雪场名称 国家 开业时间 建筑面积 照片
(㎡)
欧洲 10 Montana 荷兰 - 7000
Snowcenter

11 AlpinCenter 德国 2001 约 30000

12 Snej.com 俄罗斯 2007 24000

13 Lørenskog 挪威 2019 36000

14 Ice Mountain 比利时 1999 约 10000

北美 15 SkiDome 美国 2013 17000


16 Big Snow 美国 2020 16000

亚洲 17 Ski Dubai 阿拉伯 2005 22500


联合酋
长国
非洲 18 Ski Egypt 埃及 2017 18000

澳洲 19 Snowplanet 新西兰 2012 -

- 15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和案例的梳理,可以发现全球范围内有关室内滑雪
场的研究与探索呈现出积极的态势。欧美等冰雪产业发达的国家针对此类建筑
的研究起步早,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项目实践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西方学者
对于室内滑雪场的结构选型、构造设备、室内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有
较为详尽的论述,为国内的室内滑雪场设计研究提供了众多值得借鉴的成果。
与国外相比,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起步于本世纪初期,室内滑雪场在国
内仍属于新兴的建筑类型。在冬奥会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正处于室内滑雪场的
建造热潮之中,而相关理论研究却不慎详尽,主要集中在行业发展、案例介绍、
防火疏散和设备构造等方面,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指导项目实践。在室内
滑雪场业态愈发多元,空间日趋复合的发展趋势下,室内滑雪场的空间设计就
显得十分重要。理论研究与现实需求的巨大差距,促使业界开始越来越关注室
内滑雪场的空间设计。此外,室内滑雪场作为一类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大型
公共体育建筑,其空间设计对于室内滑雪场的健康发展和社会政策普及都有着
巨大的意义。因此,本文对于室内滑雪场的空间设计研究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
研究价值。

1.4 概念解析与研究内容

1.4.1 相关概念解析及限定

1.4.1.1 室内滑雪场
室内滑雪场是一类通过人工造雪和机械制冷来模拟户外滑雪环境,维持室
内恒定低温,为人们提供进行滑雪及其相关运动的室内场所。目前室内滑雪场
在功能配置方面大多采用“滑雪+嬉雪”模式,在业态方面往往聚集商务、休闲、
娱乐以及旅游等多种业态,呈现文体旅的综合发展方向。与传统的室外滑雪场
相比,室内滑雪场突破了地域气候和地理环境的束缚,为专业运动员以及滑雪
爱好者提供了更加便利、安全的滑雪场所以及更加精准、全面的滑雪服务,具
有良好的适应性与发展前景。但由于室内场地条件以及造雪技术的限制,室内
滑雪场目前尚不具备举办专业级赛事的硬件条件,主要面向广大滑雪爱好者开
放,或作为专业滑雪运动员的辅助训练基地。
目前在滑雪产业中还出现了旱雪滑雪这一娱乐项目。旱雪是一种由金属与
塑料复合而成的特殊“雪面”,可在很大程度上模拟真实的雪面环境。由于旱
- 16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雪滑雪不需要低温环境以及大空间的真实雪道,常常应用在用地面积紧张的商
业综合体内部,作为附属的休闲娱乐项目出现。鉴于此种滑雪方式所需的空间
环境与本文所研究的室内滑雪场空间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故旱雪滑雪场不在本
文的研究范围内。
1.4.1.2 空间设计
室内滑雪场作为全国范围内推广冰雪运动的重要承载空间,目前正临着业
态多元、空间复合的发展趋势。本文对于室内滑雪场空间设计的研究正是针对
时代背景下行业变化的及时回应,并且在建筑学层面上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室内滑雪场的空间按照功能构成要素划分,可分为雪上运动空间、雪区附属空
间和相关衍生空间三类。室内滑雪场空间设计是指通过空间功能布局、空间流
线组织、空间形态设计、空间氛围营造等设计手段,解决室内滑雪场所面临的
空间复合化发展困境,切实提升空间品质,促进室内滑雪场的健康发展。

1.4.2 研究内容综述

本文以冬奥会成功申办后冰雪产业迅速兴起为背景,以室内滑雪场——这
一推广冰雪运动的重要物质载体为研究对象。在不断完善的冰雪产业链以及体
验经济的推动下,室内滑雪场呈现出业态多元、空间复合的发展趋势,而这一
具发展趋势对于室内滑雪场的空间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选取了
“空间设计”这一角度作为切入点,通过文献阅读和实例调研,梳理并总结出
室内滑雪场的空间构成要素以及空间特性,并结合时代背景提出其空间设计原
则,从空间布局和空间功能两个方面提出相关设计策略及相应设计手法。论文
的研究框架就此展开,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章提出问题。此部分主要阐述课题研究背景,提出在冰雪产业蓬勃发
展、室内滑雪场大量兴建的背景下,当代室内滑雪场面临的空间设计问题;明
确研究的目的、意义;对相关概念以及研究范围进行解析;阐述国内外关于相
关领域的研究动态与发展现状;提出本文的研究框架。
第二章分析问题。此部分主要对室内滑雪场空间设计相关概念进行解析。
首先剖析了室内滑雪场的空间构成要素,通过文献阅读和实际案例总结室内滑
雪场空间特性,最后结合时代发展背景提出室内滑雪场空间设计原则,为后文
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
第三、四章解决问题,也是本文的核心章节。此部分依据上文提出的室内
滑雪场空间设计原则,在空间功能层面提出功能配置实现互动共生、功能流线
促进高效连接以及功能布局提升使用效率的设计策略。在空间形态层面提出压

- 17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缩空间形体节能降耗、调适空间体量反映滑雪特质以及空间界面表达冰雪特色
的设计策略。通过对室内滑雪场空间功能以及空间形态两方面设计策略及具体
设计手法的提出,为室内滑雪场空间品质的提升、空间体验的升级提供切实的
设计参考。
结论部分总结本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希望通过以上各部分的分析研究,
对室内滑雪场的空间设计理论进行补充,为今后室内滑雪场的设计实践提供具
有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

1.5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文献归纳法 在论文前期阶段对室内滑雪场相关理论研究进行全面、
系统的收集与阅读,归纳出室内滑雪场的建筑特性以及所面临的空间设计问题,
为下一阶段研究室内滑雪场空间设计提供依据。
(2)模拟分析法 利用 Grasshopper 平台及其相关插件对已有的室内滑
雪场案例建筑进行软件模拟分析,验证建筑朝向、建筑形体等方面对于建筑能
耗的影响,为室内滑雪场的空间形态设计策略的提出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3)学科交叉研究 本文以室内滑雪场的行业发展趋势作为切入点,对
室内滑雪场所面临的空间设计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综合考虑建筑学、经济学、
生态学、以及社会科学等学科理论,以寻求更加全面、系统、科学的室内滑雪
场空间设计手法。
(4)实地调研法 通过对室内滑雪场的实地调研,通过图纸收集、数据
统计、照片拍摄等方法对其进行调研,着重观察、了解室内滑雪场的内部空间
形态、空间氛围、功能布局、流线组织以及滑雪者体验感受等方面,对调研得
到的数据进行归纳与对比,分析现存的问题,总结相关设计手法,为后文相关
设计策略及手法的提出提供现实基础。
(5)对比分析法 系统性收集国内外室内滑雪场建筑案例,通过对比不
同时代背景、不同社会需求下的室内滑雪场案例,分析不同外部环境条件下室
内滑雪场不同的空间设计手法,从而总结出当代室内滑雪场的空间特性、设计
原则、设计手法,进而指导设计实践。

- 18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1.5.2 论文框架

- 19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 2 章 当代室内滑雪场空间设计基本解析

2.1 当代室内滑雪场空间构成要素解析

在室内滑雪场业态多元、空间复合的发展趋势影响下,我国室内滑雪场的
发展经历了最初的体验型滑雪,到后来的“滑雪+嬉雪”式滑雪,逐渐演变为现
在的“滑雪+”综合化冰雪产业链模式。这种转变对室内滑雪场的功能空间组织
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功能业态的选择上需要以自身冰雪特质为核心,完善冰
雪服务产业以及相关配套产业,而这些功能业态匹配到建筑空间上就表现为雪
上运动空间、雪区附属空间以及相关衍生空间(如图 2-1)。

图 2-1 室内滑雪场功能业态与空间构成要素关系示意图

2.1.1 雪上运动空间

雪上运动空间是室内滑雪场的主体空间,主要分为滑雪区和嬉雪区两大部
分。滑雪区包含各类等级不同的雪道,具体的雪道数量与配比需要根据实际需
求进行确定。这部分空间是滑雪者进行滑雪运动的区域,部分高规格的室内滑
雪场的滑雪区还可作为专业滑雪运动员的辅助训练场地。嬉雪区则提供了适合
全年龄层的多种冰雪游乐方式。
滑雪区的构成要素主要分为雪道和牵引设备两部分。室内滑雪场内部雪道

- 20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主要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类,部分室内滑雪场为了满足专业训练以及赛事
的需求,还会增设平行大回转道、大跳台、U 型池等专业赛道。不同种类的雪
道尺寸、坡度以及设计标准详见表 2-1 所示 [16]。通常,大众型室内滑雪场会设
置三至四种不同等级的雪道以满足不同的滑雪需求。根据不同的场地条件,雪
道可以并列布置也可前后相接,亦可交叉设置。由于场地限制,室内滑雪场的
雪道长度通常在 150 米至 400 米范围内,平均坡度在 10°至 20°之间。表 2-2
列举了室内滑雪场中初级、中级、高级雪道的典型案例以及户外雪上技巧道、
U 型池和大跳台的典型案例。

表 2-1 雪道设计相关数据 [16]


雪道 长度 宽度 坡度 备注
类型
初级 约 300m 大于 20m 小于 8° 坡面与滚落线一致;雪
雪道 道 变 向 处 的 角 度 大 于
135°,可自然滑行停止
中级 500—1200m 大于 25m 10°-18°, 坡面与滚落线一致;雪
雪道 最大不超 22 道变向处角度大于 150°
高级 - 大于 30m 平均坡度大 坡面与滚落线一致;雪
雪道 于 18°,最大不 道变向处角度大于 160°
超过 22°
U型 分为 A、B、C 三 宽 15- 不大于 15° 场地周围 5 米内不得有
池 个级别 120-170m 22m 障碍物;场地双侧不能形成
“陡壁”
大回 400-700m 大于 40m 14°-18° 两条赛道的间距为 9 至
转道 12m
大跳 约 140m 约 8m 35-37 起跳台约 40m 高

- 21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 2-2 雪道相关案例
名称 实际案例 实景照片
初级雪道 哈尔滨融创雪世界初级雪道,长 100m,
宽 40m,最大坡度 10°。

中级雪道 成都融创雪世界中级道长 380m,宽


30m,最大坡度 12°。

高级雪道 哈尔滨融创雪世界高级道长 380m,宽


40m,最大坡度 25.4°,上部设有跳台。

雪上技巧道 太舞滑雪小镇“奔跑的舞者”雪道,长
240m,宽 16m,最大坡度 31°,平均坡
度 29°[17]。

U 型池 密苑云顶 U 型池长 185m,宽 25m,高


48m,坡度 30°,是 FIS 国际雪联世界
杯认证场地 [18] 。

大跳台 首钢大跳台的造型设计灵感来自敦煌壁
画,长 164m,最宽处 34m,最高点达
60m[19]。

室内滑雪场滑雪区还要设置一定数量的拖牵设备,用来将滑雪者输送到雪
道出发台,以方便滑雪者的远距离移动。拖牵设备主要包含魔毯和索道缆车两
大类。索道缆车又可细分为高架拖牵式索道和吊椅式架空索道。魔毯类似于传
送带装置,安全平稳,输送距离较短,故经常用于初级和中级雪道。索道缆车

- 22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输送距离可达数百米,需要在地面每隔 30-40m 设立一个支撑柱对索道加以支


撑。魔毯的运输量一般在每小时 1200 人,而索道缆车的运输量则在每小时 300-
400 人。表 2-3 列举了各类拖牵设备的基本特点以及其适用条件。拖牵设备不得
紧邻雪道设置,二者之间要留有一定距离,防止上行者以及停留着妨碍滑雪者
的正常滑行。各类索道的起点和终点处需要设置一定的缓冲区域,防止人流集
聚,并分级限制滑雪者的乘坐资格以及乘坐方向。在设计中需要根据室内滑雪
场的规模、人流量以及运营时间等相关因素合理设置拖牵设备,以到达传输系
统的高效运转。

表 2-3 各类拖牵设备基本资料
名称 特点 优点 缺点 适用条件 照片
魔毯 类似于“传 平稳安 速度慢; 一般用于
送带”,主 全;运载 不适用于 初级雪道
要由传送 力大;造 较陡的雪
带、循环系 价适中 道
统以及动力
装置组成
高架 滑雪者以站 造价低; 运输量 适用范围
牵拖 立姿态依托 运输距离 小;使用 较广,
式索 牵引钢丝绳 长 有一定技 初、中、
索 道 拖拽至目的 巧要求 高级雪道
道 地 均适用
缆 吊椅 分单人、双 适用地形 造价高 适用于大
车 式架 人、四人、 广;速度 型室内滑
空索 六人式;座 快;运输 雪场,以
道 椅类型决定 量大 及中高级
承载力 雪道

嬉雪区作为滑雪区的补充,在室内滑雪场中同样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我
国冰雪运动并不发达的地区,群众滑雪基础较弱,对于滑雪空间的专业性要求
并不高。而嬉雪区就提供了一个适合全年龄层参与,近亲冰雪世界的游乐空间。

- 23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嬉雪区既包含冰雕雪塑等静态冰雪景观以及各类冰雪构筑物,也包含雪圈、雪
球、雪迷宫、冰滑梯等动态冰雪游乐设施,在设计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在实
际项目中,可以结合项目特色、实际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

2.1.2 雪区附属空间

雪区附属空间主要包含三类功能:辅助功能、冰雪运动培训以及冰雪娱乐。
辅助功能主要包含滑雪大厅和设备用房,这两部分空间均与雪区有着功能上的
联系,滑雪大厅承载了售票、问询、租赁、更衣以及寄存等滑雪前必备的准备
功能,流线呈单向型。因此这部分空间一般紧邻雪上运动空间布置,必要时也
可布置在雪道下层的架空空间(图 2-2),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形成更加集约的
空间模式,降低建筑的整体能源消耗水平。此外,由于这部分空间和雪上运动
空间的联系紧密,是展示建筑自身文化特质的重点设计空间。在设计中可以根
据实际情况拟定具有当地特色的设计主题(图 2-3),并在室内空间增加主题元
素,形成独特的记忆点与场所感,强化自身的文化特质,从而使室内滑雪场在
众多竞争项目中脱颖而出。设备用房一般分为电气机房、制冷机房以及空调机
房等空间。由于这类设备用房空间需求较低,因此一般将其分类分区的布置在
地下空间等采光通风条件较差位置或雪道下层架空层等边角空间(图 2-4、2-5),
达到充分利用空间的目的。

图 2-2 哈尔滨融创雪世界滑雪大厅位置示意图

图 2-3 成都融创雪世界滑雪大厅的藏羌文化

- 24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 2-4 成都融创雪世界底层设备用房 图 2-5 北京乔波冰雪世界雪道下部


设备机房 [35]

冰雪运动培训区域包含运动员空间以及滑雪培训教学空间。部分室内滑雪
场,例如哈尔滨融创雪世界规模较大,专业度高,可以作为专业滑雪场运动员
非雪季的训练基地,因此需要设置一定数量的运动员专用空间,包含休息室、
淋浴间以及医疗室等空间(图 2-6)。此外,青少年冰雪运动的推广作为我国冬
季体育事业的重点内容,众多室内滑雪场都与周边校园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
提供滑雪场地以及培训教学服务,全面提升广大青少年的冰雪运动兴趣。广州
融创雪世界利用融创集团及其滑雪学校的专业性在滑雪培训方面针对成人、儿
童以及团队等不同类型的客户设计了相应的教学课程,通过专业、规范的滑雪
教学促进室内滑雪场的良性发展。

图 2-6 运动员用房功能关系图

冰雪娱乐区域包含冰上运动场地以及冰雪展览空间等与滑雪运动相关的功
能空间。在实际项目中,冰上运动场地常与雪上运动场地同时出现,以完善室
内滑雪场的冰雪功能体系。同时,冰雪文化的展示与传播也是普及冰雪运动的
重要途径之一。因此,部分室内滑雪场会在建筑内部的公共空间设置一定的展
览空间、舞台空间进行冰雪文化展示,以强化自身的文化特质。冰雪娱乐区多
种活力点的开发有助于提升室内滑雪场的娱乐性、包容性,增强大众参与度,
吸进更多人加入到滑雪运动中来。

- 25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2.1.3 相关衍生空间

随着“冰雪+”冰雪产业链条的不断完善,室内滑雪场往往依据自身的目标
定位与社会需求,伴随他相关衍生功能作为城市综合体同时出现。例如,城市
核心商业区的室内滑雪场通常包含餐饮、购物、康体等休闲娱乐功能,通过对
衍生功能多样性的开发,吸引大众进入室内滑雪场,进而参与到滑雪运动之中。
对于城郊型室内滑雪场而言,通常包含餐饮、住宿、游乐场、交通等旅游类衍
生功能,通过完善产业链条,丰富城郊旅游体验类来吸引消费者前往(表 2-4)。

表 2-4 不同类型室内滑雪场衍生功能对比
类型 名称 城市 开业时间 衍生功能
城市核 成都融创室内滑雪场 成都市- 2020 停车楼、水上乐园
心室内 都江堰市
滑雪场

哈尔滨融创室内滑雪场 哈尔滨市 2017 停车楼、配套商业


-松北区

城郊型 莆田冰雪小镇 [21] 莆田市- 2022 速滑馆、运动员公


室内滑 秀屿区 寓、水上乐园、配套
雪场 商业、酒店

上海临港冰雪世界 [22] 上海市- 2022 水上乐园、户外冰


浦东新区 场、配套商业、度假
酒店

湘江欢乐城欢乐雪域 [23] 长沙市- 2020 水上乐园、游乐场、


坪塘镇 配套商业、酒店

- 26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室内滑雪场的衍生空间种类繁多、形式灵活,对于室内滑雪场的空间设计
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在实际项目的设计中,需要对这类空间与雪区空
间的布局模式、流线组织、节点塑造等环节进行重点考量,以强化其空间特质、
提升空间品质,促进室内滑雪场的健康发展。

2.2 当代室内滑雪场空间特性解析

2.2.1 空间形态宏大易识

室内滑雪场作为城市大型公共体育建筑,具有空间形态宏大易识的特点。
从空间形态上来看,室内滑雪场由于自身的功能特质,内部空间形态往往追随
雪道走势,呈现为具有一定坡度的流线型空间。从空间尺度上看,室内滑雪场
内部雪道长度通常 140m 至 400m 范围内,要容纳下一组不同难度等级的雪道,
室内滑雪场的纵向跨度通常在 300m 至 500m,横向跨度通常在百米以上,整体
坡度约为 20°,室内净高通常控制在 20m 左右,大型室内滑雪场的建筑高度通
常可达百米,属于超高层建筑。表 2-5 中统计了国内外部分室内滑雪场的建筑
尺度数据。

表 2-5 国内外部分室内滑雪场建筑尺度

名称 雪道数量 最长雪道长 最大雪道落 最大坡度 建筑面积


(条) 度(m) 差(m) (°) (㎡)
哈尔滨融创雪世界 7 500 80 25 80000
成都融创雪世界 6 350 60 18 80800
广州融创雪世界 4 460 60 22 75000
莆田冰雪小镇综合体 4 400 82 22 35000
重庆融创雪世界 2 133 21 - 25000
北京乔波冰雪世界 2 240 40 18 30000
立陶宛 SnowArena 3 460 65 25 30000
法国 SnowHall 2 620 92 - 20000

室内滑雪场这种标志性的大尺度空间形态对于城市周边环境具有重大的辐
射性与影响力。因此室内滑雪场的空间形态设计一方面要通过流线形体的塑造、
滑雪文化的融入强化这一建筑类型独特的形态特征,还要适当借鉴地域文化,
使建筑更好地融于此时此地,避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局面。另一方面,室
- 27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内滑雪场巨大的体量容易对周边环境产生空间压迫,破坏城市肌理。因此在设
计中需要通过设计手段,控制室内滑雪场建筑尺度以更好的融入外部环境。

2.2.2 空间功能多元复合

在全民冰雪运动热情日益高涨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室内滑雪场的规模不断
扩大,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从冰雪行业的发展角度来看,室内滑雪场作为
冰雪产业内的热点投资的项目具有前期投资大,运营费用高,投资回报周期较
长的特点。早期一些室内滑雪场,单纯依靠室内滑雪场项目进行盈利,其投资
回报率并不理想。因此,若要实现室内滑雪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在功能业态
的组织方面需要以滑雪为特色,充分吸纳相关功能业态,扩大收入报途径,缩
短投资回报周期,形成综合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从社会的发展需求来看,我国体育产业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目前
人民群众的体育运动需求已经从单一化、低水平向多元化、多层次扩展,消费
方式的重点由实体物质消费逐步转向体验型消费 [1] 。室内滑雪场作为推广冰雪
运动的重要物质载体,具有较强的人流聚集能力,若能在其中加入休闲娱乐、
商业办公等功能,不仅可以完善城市功能结构,缓解城市空间压力,还可以提
高自身的建筑价值,为群众提供更加高效多元的休闲运动场所,满足我国人民
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运动需求。
在我国冰雪市场繁荣发展的背景下,室内滑雪场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可以发现,无论城市核心区的室内滑雪场还是城郊型室内滑雪场,都有着功能
要素日趋多元的发展趋势 [75],这种综合化发展趋势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
结果,往往可以成为新的产业发展动力和建筑设计亮点。针对室内滑雪场的空
间设计来看,功能要素的聚集导致了建筑空间的多样化与复合化,功能空间的
高效组织、空间形态的个性化塑造以及空间氛围的沉浸化营造,有利于吸引人
流进而推广冰雪运动,促进室内滑雪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2.3 空间环境低温封闭

室内滑雪场对于建筑内部的物理环境要求较高,特别是对热环境有着更为
严苛的标准。一方面要营造适宜制雪保雪的低温环境,另一方面还要控制室内
湿度,为室内提供充足的新风补给,维持舒适的是滑雪环境。一般来讲,室内
滑雪场每天的制冷工作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造雪时段:一般为 2:00 至
9:00,室内维度需保持在-6℃;第二阶段是营业时段,一般为 9:00 至 21:00,
室内温度保持在-3℃;其余时间为保冷时段,温度控制在-3℃左右 [33] 。温度的精

- 28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准控制对于雪道质量和滑雪体验都有着重要影响。为了容纳数百米长度不等的
雪道并提供更好地滑雪体验,室内滑雪场的建筑面积往往较大,并呈现出建筑
面积逐年扩大的趋势。据统计,在已经开业的滑雪场中,建筑面积在 20000 平
方米以上的室内滑雪场产整个市场份额的 50%以上[2]。而这样一个庞大的低温
环境需要完全依靠人工制冷的手段完成,这无疑极大的增加了建筑运营阶段的
能源消耗,造成了沉重的环境负担。
同时,由于使用者在室内滑雪场这一封闭环境中进行的是强度较大的体育
运动,所以新风系统所消耗的能源比一般建筑新风系统所需的能耗要大得多。
在室内滑雪场的运营阶段,新风量需要达到 20m³/(h.P)才能满足室内人员的
卫生需求,同时根据室内 CO、CO2 浓度实时调节新风量。在非运营时段,新风
系统则需要满足及时排出室内机械设备(例如造雪机、压雪车)产生的废气的
需求。此外,室内滑雪场在自然采光方面也有着较为特殊的要求。室内滑雪场
内部常年保持低温环境,与室外环境有着悬殊的温度差差异。玻璃的保温效果
较差,因此室内滑雪场常常采用全封闭式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减少内外热量传
导,维持内部低温环境的稳定。因此,室内滑雪场的人工照明也是一项巨大的
能耗源头。
室内滑雪场作为一种空间尺度大、制冷照明能耗大、物理环境要求高的建
筑,无疑面临着巨大的能耗压力。因此在室内滑雪场的空间设计中,需要特别
关注雪区空间容积的控制,以缓解建筑对环境造成生态压力。

2.3 当代室内滑雪场空间设计原则

2.3.1 提倡理性建构的适度化原则

室内滑雪场独特的空间形态使其常常作为一个区域的地标性建筑出现,肩
负着传达体育精神、冰雪文化以及地域特色的建筑文化使命。基于这种建筑属
性,部分室内滑雪场项目创作被一些非理性的因素所左右,不顾实际需求与基
础条件,片面追求建筑形象的标志性与新颖性,建筑功能的高标准与复合化。
这些非理性的设计理念会导致建筑空间大而无当、城市环境压力增大、以及产
业运营失调等一系列恶果。因此在室内滑雪场的空间形态方面,要平衡突出自
身建筑形象与协调城市既有环境之间的关系,在空间功能方面,根据项目定位、
社会需求以及既有条件组织空间、规划流线,避免一味求新求异的非理性建造。
另一方面,室内滑雪场体量庞大、结构复杂、社会影响力持久,作为一类
建筑使用年限长达 100 年。无论是前期的建造,中期的运营甚至后期的拆解都

- 29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以及社会资源。近代工业革命以来诞生了大量先进的
技术手段,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带来了一系列日益严峻的生态问
题。室内滑雪场严苛的内部环境的确需要利用机械设备、高新技术等等手段来
营造出符合要求的滑雪空间,其宏大的建筑结构也尝尝突破限定成为形态的主
角,但技术的进步并不是为了求奇求异,而是为了更好的满足建筑的实用功能。
同时,这类新技术的运用过程可能是非生态的,甚至极大加重建筑对于自然环
境的负担。因此,在室内滑雪场的设计中应以更宏观的眼光去审视建筑全寿命
周期内的生态性能,而非专注于某一环节的生态效益,摒弃以创新为名的技术
滥用、结构浪费等做法,在室内滑雪场的全生命周期内提倡理性建构的适度化
原则,力求达到先进性、实用性与适用性的高度统一。
综上所述,室内滑雪场的空间设计需要根据实际需求与基础条件,建立“设
计目标”与“使用需求”之间契合,在实际建设中避免被非理性的因素左右,
以更宏观的视角,在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内提倡理性建构的适度化原则。

2.3.2 多元功能共存的整合化原则

室内滑雪场所包承载的多种功能既是群众文体消费需求的直接反映,也是
冰雪产业对综合效益不断追求的结果。室内滑雪场内的不同功能单元间需要按
照整合化的原则进行组合,互补完善,形成一个健全完整的功能体系,以满足
群众的运动、娱乐、餐饮、购物、旅游等多种需求。室内滑雪场多元功能的整
合化原则是室内滑雪场空间设计的重要内容,具体来说应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要考虑室内滑雪场功能整合的整体性原则。室内滑雪场内部存在着多
种功能单元,以及串联起不同功能单元的交通空间、公共空间。这些空间共同
组成了室内滑雪场的内部空间。因此在室内滑雪场的空间设计中应从室内滑雪
场的整体性出发,明确项目的发展定位,根据不同目标定位,明确不同功能间
的主从关系,划分功能单元等级,进而对各类功能单元进行配置与布局。
其次,室内滑雪场内部功能的整合要注重功能单元之间的适应性原则。具
有相似功能或互补作用的单元在满足功能完善、独立运行的基础上,还应具有
一定的开放性,彼此之间适宜临近或交叠布置,以实现资源共享、流线整合、
进一步完善空间功能结构。
最后,适度化也是室内滑雪场功能整合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大量具有适
应性的功能单元的适度聚集会带来效益叠加、体系完善的积极影响,但如果一
味的整合功能单元,不考虑空间承载力,会导致个体单元运行受阻,进一步引
发整个功能系统的低效运转,丧失功能整合化带来的正面效应。因此,室内滑

- 30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雪场的功能整合还应控制空间的尺度,考量其实际承载力,适度整合多元功能。

2.3.3 模拟冰雪环境的仿真化原则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人类发明了机械制冷技术,美国人约翰·嘉里发明了空
气制冷机,使得建筑内部的高效制冷得以实现。伴随着制冷技术的发展,冰雪
体育运动得以摆脱自然气候的限制,通过人工造雪、制冰技术走进室内,大量
冰雪体育建筑不断涌现。传统滑雪运动极度依靠自然环境资源,室内滑雪场的
出现使滑雪运动得以脱离自然环境,在人工创造出的环境中更加安全便捷的进
行运动。但无论从雪道规格、雪场雪质还是物理环境等方面来看,大部分室内
滑雪场所提供的滑雪环境与传统的户外滑雪场仍有一定距离,尚不具备举办专
业级滑雪赛事的能力。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日益进步,消
费者的体验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对室内滑雪场内部空间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
滑雪运动起源于真实的自然冰雪环境,而室内滑雪场脱离自然环境并不代
表与自然环境的割裂,其内部空间仍要遵循仿真化的设计原则,通过营造逼真
的冰雪环境打造沉浸化的滑雪体验。从环境要素角度来看,室内滑雪场内部空
间环境可以分为实体环境和虚拟环境两大部分。实体环境包含雪、雪道、冰雪
景观等真实物质实体,虚拟环境包含声环境、光环境、热环境以及空间氛围等
虚拟环境要素。在设计中可以通过模拟真雪、优化雪道构造层次,建构主题冰
雪景观来模拟现实的冰雪环境;通过全息投影等虚拟现实交互技术营造沉浸化
体验,配合声光电技术,充分调动滑雪者的五感共鸣,通过冰雪环境的仿真模
拟切实提升滑雪体验。

2.4 本章小结

本章从室内滑雪场的空间构成要素出发,通过大量实例分析,将室内滑雪
场的空间构成要素归纳为雪上运动空间、雪区附属空间以及相关衍生空间三类。
第二小节梳理出当代室内滑雪场空间形态宏大易识、功能要素复合多元以及内
部环境封闭低温的空间特质,为第三小节设计原则的提出做铺垫。第三小节根
据当代室内滑雪场的空间特性,分别从空间形态、空间功能以及空间环境三个
角度提出了适度化、整合化以及真实化的设计策略。本章节采用递进式叙述,
首先对相关构成要素进行分类,其次对研究对象的特质进行解析,最后根据研
究对象的特质梳理出不同空间设计层面的设计原则,为后文核心章节的论述提
供指导。

- 31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 3 章 当代室内滑雪场空间功能设计

3.1 基于互动共生的功能配置

3.1.1 滑雪嬉雪按需分配有机结合

室内滑雪场的主体空间——雪上运动空间,主要分为滑雪区和嬉雪区两大
部分。滑雪区是滑雪者进行滑雪运动的区域,嬉雪区则提供了适合全年龄层的
多种冰雪游乐方式。建筑设计的目标之一即是确立“功能”与“需求”之间的
契合,因此,室内滑雪场在雪上运动空间的功能配置方面,必须根据项目所在
地区、社会需求以及经营理念进行初始设计,力求通过滑雪区与嬉雪区合理的
功能配置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建筑是为人而存在的,因此建筑使用者的特点与需求是决定建筑功能配置
的核心因素。通过对于滑雪人员的消费特征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室内滑雪场的
功能需求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室内滑雪场的消费者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滑雪
体验者、滑雪爱好者以及专业滑雪运动员。据统计,2019 年全国滑雪者约为 1305
万人,其中一次性滑雪体验者约占 72.04%[2]。不难发现,滑雪作为一种新兴大
众运动,体验性滑雪人群在滑雪者中仍占绝大多数。对于此类消费者,室内滑
雪场的大众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滑雪空间的功能组织中,适当增大初级雪道
的比例,扩充娱雪空间,来提升滑雪运动的娱乐性、包容性,增强大众参与度。
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分析,可以发现我国东北以及华北地区作为传统的滑
雪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冰雪资源,群众的滑雪基础较好,因此这一带的
室内滑雪场均以滑雪空间为主。反观我国南方地区,虽然在自然资源上不占优
势,但发达的经济实力、科技力量以及大众对于滑雪运动的热情,促使近年来
大量的室内滑雪场项目在南方纷纷涌现。由于南方群众的滑雪基础较弱,对于
专业滑雪的需求并不高,因此南方地区室内滑雪场的雪上运动空间中嬉雪空间
占整体空间的比重往往较大,初级道比例占雪道比重较大。表 3-1 统计了我国
南北方室内滑雪场雪上运动空间滑雪区与嬉雪区面积配比。可以发现,北方地
区室内滑雪场的滑雪区占雪上运动空间比值均在 80%以上,而南方地区这一数
值则在 30%至 70%之间。

- 32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 3-1 南北方室内滑雪场滑雪区与嬉雪区面积配比统计
地区 省份 名称 滑雪区 嬉雪区 滑雪区
面积 面积 百分比
北方 黑龙江 哈尔滨融创雪世界 67000 8000 89%
北京 北京乔波冰雪世界 20000 0 100%
河北 西部长青室内冰雪馆 9000 2000 82%
南方 上海 上海临港冰雪世界 45000 30000 60%
湖南 湘江欢乐城欢乐雪域 10000 20000 33%
四川 成都融创雪世界 59800 21000 74%
重庆 重庆融创雪世界 10000 8500 54%
广东 广州融创雪世界 50000 17000 75%

此外,南北方室内滑雪场在雪道配置以及娱雪方式的设置方面也有着较大
不同。表 3-2 和表 3-3 列举了成都融创雪世界和哈尔滨融创雪世界这两座南北
方最具代表性的室内滑雪场的雪道配置信息以及娱雪项目设置,图 3-1 为二者
滑雪区与嬉雪区的平面分布对比。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哈尔滨融创雪世界更强
调滑雪的专业性,滑雪区面积为 67000 ㎡,占雪上运动空间面积的 89%,共包
含三条初级雪道,两条中级雪道(其中一条为中高级雪道)以及两条高级雪道。
其中,中、高级雪道无论在数量、长度、宽度还是最大坡度方面都要高于成都
融创雪世界的中高级雪道规格。哈尔滨融创雪世界的两条高级雪道最大坡度达
25.4°,中高级组合雪道长达 500m,落差达 80m,多项指标均位居全球室内滑
雪场之首,可为滑雪爱好者甚至专业滑雪运动员提供良好的滑雪体验。
而成都融创雪世界更强调滑雪的大众娱乐性,嬉雪区与初级雪道面积占雪
上运动空间面积的 58%,共包含三条初级道,两条中级道以及一条高级道。相
较于哈尔滨融创雪世界的雪道规格,成都融创雪世界的初级道宽度较宽、坡度
较缓,有利于初级滑雪者的学习,而中高级雪道的数量、长度、宽度以及最大
坡度均低于哈尔滨融创雪世界的中高级雪道规格。此外,雪场还以藏羌文化为
概念,以石砌碉楼、古城城寨等极具藏族风情的建筑群落串联起整片雪上运动
空间,嬉雪区涵盖了雪圈道、冰上自行车、雪地足球、冰雕展览、雪上飞碟等
众多娱乐项目。这种以使用者需求为导向的功能配置,契合了当地的实际需求,
有利于室内滑雪场的长期健康发展。

- 33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 3-2 成都融创雪世界与哈尔滨融创雪世界雪道配置
雪道分类 成都融创雪世界 哈尔滨融创雪世界
初级道 长 70m,宽 45m,最大坡度 8° 长 70m,宽 35m,最大坡度 8°
长 70m,宽 45m,最大坡度 8° 长 60m,宽 25m,最大坡度 10°
长 170m,宽 60m,最大坡度 8° 长 100m,宽 40m,最大坡度 10°
中级道 长 160m,宽 30m,最大坡度 10° 长 180m,宽度 50m,最大坡度 15°
长 380m,宽 30m,最大坡度 12°
中高级道 - 长 500m,宽 60m,最大坡度 20°
高级道 长 320m,宽 35m,最大坡度 21° 长 170m,宽 40m,最大坡度 25.4°
长 380m,宽 40m,最大坡度 25.4°

表 3-3 成都融创雪世界与哈尔滨融创雪世界嬉雪区娱乐项目设置
成都融创雪世界 哈尔滨融创雪世界
冰雕馆 雪地足球
(1600
㎡)

雪上飞碟 雪上跷跷板

雪圈 雪圈

冰上自行 雪地坦克地形
车 公园

- 34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 3-3(续表)
成都融创雪世界 哈尔滨融创雪世界
冰上碰碰车

雪地坦克地
形公园

雪山区

a)哈尔滨融创雪世界 b)成都融创雪世界
图 3-1 滑雪区与嬉雪区分布对比

当前,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室内滑雪场作为一类高投入、高
能耗的大型公共建筑,应该在可持续发展发面做出先导性的示范。许多大型室
内滑雪场的兴建都是由“冬奥会”等大型体育赛事所引发,因此赛后场馆功能
转化与利用就成为其可持续发展的重点。相较于冰上运动场地在赛平转换与多
功能利用方面都有着较为详尽的研究,雪上运动场地由于超大的造雪空间和较
长的造雪周期(广州融创雪世界建筑面积 75000 ㎡,需要 25 台飘雪机和 72 台
制冷机连续工作 400 小时才能完成一次造雪)以及其独特的雪道形态、雪道构
造等因素,在功能转换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均较少。基于室内滑雪场的以上特点,
可知其并不适合颠覆性的功能转换,在实际建设中可以根据真实的使用需求,
进行局部类似功能的置换或添加,以满足滑雪者的多样化需求。

- 35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例如哈尔滨融创雪世界的高级道就将雪道横向一分为二,一侧保留原状,
另一侧添加三组跳台以满足技巧滑雪的需求(图 3-2);成都融创雪世界由于在
实际运营中初级滑雪的需求较大,而雪圈道和初级雪道的长度、宽度以及坡度
有一定的相似性,具备改造的便利条件。故将原有的雪圈道改造成初级雪道,
同时缩减雪圈道的占地面积,将其移至嬉雪区内部(图 3-3)。昆明融创雪世界
则在高级雪道上增设彩虹箱(Rainbow Box)、铁桶(Tube)、两组连续的梯形
跳台(Table)形成地形公园,来满足专业滑雪爱好者的技巧训练需求(图 3-4)。
此外,部分雪道的局部坡度可达 25°左右,还可利用其坡度将之改造为大型雪
雕展示面,丰富滑雪者的感官体验,塑造更加沉浸式的滑雪体验。

图 3-2 哈尔滨融创雪世界高级道改造

图 3-3 成都融创雪世界雪圈道改造

图 3-4 昆明融创雪世界地形公园 [20]

- 36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3.1.2 雪区附属功能利用边角空间分类布置

雪区附属空间主要包含三类功能:辅助功能、冰雪运动培训以及冰雪娱乐,
这些功能是室内滑雪场正常运营,完善自身功能体系,突出品牌特色所不可或
缺的组成部分。这三类空间在功能上均与雪上运动空间紧密相连,因此需要围
绕雪区,根据其不同的使用要求以及空间特征进行归类,充分利用雪道下方以
及周边空间分类布置。
辅助功能主要包括滑雪大厅和设备用房,这两部分功能与雪上运动空间的
正常运转紧密相关。滑雪大厅一般包括服务咨询区域、雪具租赁区域、更衣区
域、办公区域以及餐饮区等空间,为即将进入雪上运动空间的滑雪者提供准备
和休憩空间。可与雪区设置在同一标高层布置,也可利用雪道下层空间布置在
雪区下部。北京乔波冰雪世界的滑雪大厅与雪区空间位于同一平面,消费者购
票后经过闸机刷卡进入滑雪大厅,经由雪具租赁区与更衣室进行滑雪前的准备,
继而进入雪上运动空间。此外还在滑雪大厅中设置了位于更衣寄存区上部的休
息空间,靠近雪上运动空间,二者之间采用透明隔断,使滑雪者和休息者能够
在视线上产生联系与互动,丰富了空间层次,也强化了空间的冰雪特质。初级
雪道下部空间净高约 10 米,进深达 60 米,采光通风较差,但该位置位于雪区
主体下部,是整座建筑的负荷中心。设备用房布置于此可以有效降低制冷造雪
设备的传输距离,提升工作效率(图 3-5)。

图 3-5 北京乔波冰雪世界辅助功能分布示意图

哈尔滨融创雪世界的滑雪大厅位于中级雪道下方,共分为两层,并利用滑
雪大厅形成的高差,自然的分隔了初级滑雪区与中高级滑雪区。滑雪大厅整体
采用 9.9m*8m 柱网,中央采用 16m*8m 的柱网,通过柱网的局部变化形成滑雪
大厅的主要交通空间(图 3-6、3-7),这部分空间开阔无柱、视线良好,具有较
强的引导性;同时柱廊巧妙的将更衣租赁区与交通空间分隔开,营造了主次分
明、秩序井然的空间效果。交通空间的左侧依次设有雪服租赁区、更衣寄存区
以及雪板租赁区,右侧则为初级雪道和嬉雪区出入口以及通往二层中高级雪道
的扶梯(图 3-8)。其中更衣区的储物柜结合结构柱布置,既节省了空间,又有

- 37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机的划分出各个组团的使用区域(图 3-9)。

图 3-6 哈尔滨融创雪世界滑雪 图 3-7 哈尔滨融创雪世界滑雪大厅平面功能


大厅柱网布置示意图 分区示意图

图 3-8 柱网划分空间 图 3-9 储物柜结合结构柱布置

设备用房是室内滑雪场正常运行的必要保障,包括制冷机房、空调机房以
及变配电室等空间。这部分空间一般设置在建筑内部通风采光条件不佳区域,
利用不规则空间进行集中布置,例如地下空间以及雪道架空层,这种分类组合,
因地制宜的布置方式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空间还可与其他空间建立便捷的联系。
图 3-10 展示了哈尔滨融创雪世界设备用房和滑雪大厅的分布示意图。

- 38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 3-10 哈尔滨融创雪世界辅助功能分布示意图

冰雪运动培训区域包含运动员空间以及滑雪培训教学空间。这部分空间与
雪上运动空间联系紧密,故往往紧邻滑雪大厅进行布置,对外设置独立出入口,
方便人员的管理以及高峰时段的人群分流。南京国家冰雪极限训练基地在项目
立项之初,就将其作为专业滑雪场运动员非雪季的训练基地,因此设置了一定
数量的休息室、淋浴间以及医疗室等,为运动员。这部分空间利用雪道下层空
间独立成区,紧邻室内滑雪场的主入口大厅布置,并设置独立出入口,方便运
动员的管理与出入(图 3-11)。

图 3-11 南京国家冰雪极限训练基地一层平面分区示意图

冰雪娱乐区域包含冰上运动场地以及冰雪展览空间等与滑雪运动相关的功
能空间。雪上运动项目与冰上运动项目有着较多的相似之处,除了相似的低温

- 39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环境,游客在进入运动场地前都需要进行设备租赁、服装更换以及物品寄存等
准备步骤。因此在实际项目中,冰上运动场地常常作为冰雪配套设施与室内滑
雪场同时出现,在完善室内滑雪场的冰雪功能体系。还使空间的利用更加集约。
例如哈尔滨融创雪世界就在建筑一层,紧邻商业主街的位置布置了滑冰场以及
冰壶场地(图 3-12)。分置于贯穿建筑的商业主街东西两侧的滑雪场与滑冰场
形成建筑内部两个冰雪活力点,强化了融创哈尔滨雪世界的冰雪主题。同时,
冰雪文化的展示与传播也是普及冰雪运动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部分室内滑
雪场会在建筑内部的公共空间设置一定的展览空间、舞台空间进行冰雪文化展
示,以强化自身的文化特质(图 3-13)。冰雪娱乐区多种活力点的开发有助于
提升室内滑雪场的娱乐性、包容性,增强大众参与度,吸进更多人加入到滑雪
运动中来。

图 3-12 哈尔滨融创雪世界冰壶场地 [77] 图 3-13 哈尔滨融创雪世界冰雪元素 [77]

3.1.3 雪区与衍生功能区联动互促

室内滑雪场在功能多元空间复合化的发展背景下,往往与其他相关衍生功
能同时出现,通过不同功能业态间的优势互补,聚集人气。雪上运动空间与相
关衍生空间在功能上存在着一定的延续性与互补性,因此在空间布置上也要注
重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可达性、可视性,实现雪区与衍生功能区的联动发展,
互促共赢。二者之间的布置方式主要分为两种:集中式和聚合式(表 3-4)。

表 3-4 雪区与衍生功能区布置方式
布置模式 细分 特点 示意图
集中式 叠加式 适用于基地面积较为紧张的项
目,关联性、可达性较强

- 40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 3-4(续表)
布置模式 细分 特点 示意图
集中式 基座式 适用于基地面积较为紧张的项
目,易于形成突出的建筑形象

聚合式 适用于用地宽裕,规模较大、功
能复杂的项目,各部分独立存在,关
联性较弱

集中式的布置模式适用于基地面积较为紧张的项目中,雪区空间与衍生功
能空间位于一栋建筑内,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可达性较强。根据不同的组织方
式又可细分为叠加式与基座式。叠加式是指高效利用雪道下方的空间进行垂直
叠加的功能布置模式,这种模式可以有效节省建设用地,减少室内滑雪场的热
量散失,提高建筑的空间利用率。
绍兴乔波冰雪世界(图 3-14)就采用了叠加式的布置模式,该项目位于绍
兴城郊风景区内,雪道下方空间规划为住宿以及餐饮空间,超 2/3 的客房均有
良好景观资源,为众多滑雪者乃至整个景区的游客提供了便捷的住宿服务。这
种叠加式的功能布局使建筑体量不至于过分庞大而在景区中尤为突兀,很好的
与风景融为一体。在客房区的大堂还设置了室内滑雪场的快速入口,以及可供
住客欣赏滑雪场内部景观的休闲会客区。这种空间和视线上的联动设计,有效
的将滑雪运动引入客房区公共空间,从而吸引更多游客参与到滑雪运动之中,
实现了雪区与住宿区之间的互促共赢。
基座式是指雪上运动空间架在由相关衍生功能空间组成的基座之上的布置
模式。这种模式由于高度以及形体的因素易于形成突出的建筑形象,基座部分
又可以通过尺度控制融入城市空间,因而被广泛采用。基座部分的衍生功能往
往为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等功能,这类功能使用频率高,人流物流量大,就有
较强的公共性与开放性。设计中需要根据项目的辐射范围,实际人流量进行不
同功能业态的面积配比与布局组织。在实际项目中,为了加强雪区与衍生功能
区的互动,常常在二者交界处,通过透明界面将雪区内的冰雪景色引入衍生功
能区,强化不同空间之间的交互连接关系。这种界面处理方式可将冰雪运动元
素有效的引入商业环境,从而实现滑雪运动的进一步推广,吸引更多人参与其
中的同时,也促进了滑雪运动的持续发展。
哈尔滨融创雪世界(图 3-15)就采用了这种布置模式,将商业、餐饮、冰

- 41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雪展览、休闲娱乐功能作为室内滑雪场的配套设施设置在基座内部,而雪上运
动空间根据内部的雪道走势形成了一架引人注目的红钢琴,伫立在基座之上,
成为了哈尔滨松北地区的标志性建筑。位于商业综合体中的雪场为了更好地和
商业步行街产生互动关联,在各个楼层二者相接的界面上均设计了不同大小的
开窗(图 3-16),并在商业街的对应位置设置观景空间,使得商业街中的人们
在休憩时也可以欣赏到雪场中滑雪者尽情嬉戏的场景,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人
参与到滑雪运动之中,另一方面也提升了空间品质,强化了冰雪特质。

图 3-14 绍兴乔波冰雪世界 [7] 图 3-15 哈尔滨融创雪世界 [7]

a)由雪场向外看 b)由商业街向内看
图 3-16 哈尔滨融创雪世界互动窗

聚合式的布置模式是指相关衍生空间独立成栋,围绕室内滑雪场呈聚合装
分布,这类模式往往适用于用地宽裕,规模较大、功能复杂的项目之中。从目
前冰雪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包含了交通、住宿、餐饮、购物以及休闲娱乐等
一系列产业的冰雪旅游板块是冰雪产业的核心支柱。随着冬奥会的临近,“冰
雪旅游+”的商业开发模式越来越受到消费者以及开发商的青睐,这种模式以冰
雪运动为特色,以冰雪文化为内核,通过引入大量文化 IP 以及旅游相关产业,
为消费者打造兼具冰雪运动、冰雪观赏以及休闲度假特点的冰雪旅游服务链条,
是冰雪产业中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商业模式 [79]。近年来,部分室内滑雪场由于
规模巨大,功能业态繁多,都采取了聚合式的布置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各类
功能空间独立存在,彼此关联性较弱。因此在设计中需要通过清晰的场地规划、
独特的建筑形象以及明确的引导系统建立雪区与衍生功能区的互促共生关系。

- 42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临港冰雪世界(图 3-
17)项目的核心建筑内部包括
了一座室内滑雪场以及一座嬉
水乐园。室内嬉水乐园的主体
空间位于 19m 标高层,二者在
视线上可以建立连续关系,在
空间上建立借景关系,既使游
客能够分别在两个主题乐园内
同时体验到两种极端气候,也
图 3-17 上海临港冰雪世界聚合式布局
保证了二者功能空间、人群流
线、管理运营等多方面的连续性。核心建筑外侧环绕布置了购物中心、度假酒
店以及停车场等相关配套设施。这种功能布置模式各部分功能相对独立,有利
于大规模项目的分期建设,可操作性强。
此外还有室内滑雪场综合运用集合式与聚合式的功能布置模式,例如哈尔
滨融创雪世界建筑单体就采用了集合式的布置模式,而其所在的哈尔滨融创文
旅城就采用了聚合式的布置模式。哈尔滨融创文旅城位于哈尔滨松北新区内(图
3-18),由融创集团自主开发,是一个融合了冰雪娱乐、多维商业、旅游度假等
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地产项目。一方面,融创利用全球最大的室内滑雪场的冰雪
价值驱动项目落地,吸引客流,提升周边地区的商业价值;另一方面,通过酒
店、商业、户外乐园等相关配套产业的加持,来丰富“冰雪旅游+”的产业链条,
利用雪区空间与衍生功能空间之间的联动发展,探索出了当代我国室内滑雪场
新的发展道路。

a)哈尔滨融创文旅城区位图 b)哈尔滨融创文旅城平面图
图 3-18 哈尔滨融创文旅城

- 43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3.2 促进高效连接的功能流线

3.2.1 雪上运动空间分级限制

雪区包含雪上运动空间以及其附属空间,是室内滑雪场的核心空间。雪上
运动空间内部流线的设计重点在于根据滑雪者的滑雪等级规划不同的滑雪流线,
并限制中、高级雪道的可达性。室内滑雪场的游客大致可分为娱雪游客、初级
滑雪者、中级滑雪者以及高级滑雪者。这四类游客分别对应着娱雪区、初级、
中级以及高级雪道(技巧道),此四类区域可以按照高级、中级、初级以及娱
雪的顺序向下兼容,但不可向上兼容。因此,室内滑雪场的雪上运动空间对于
不同等级游客的流线限制就成为了设计中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滑雪者从雪道高处滑下,需要依靠牵托设备将其运输到雪道顶端形成滑行
闭环。目前牵托设备主要分为牵拖式索道和吊椅式索道以及魔毯三大类。其中
索道的运行速度快,运输距离较长,普遍用于中高级雪道。而魔毯的运行速度
较慢,平稳安全,经常用于初级雪道。不同雪道有着不同的牵托设备,因此可
以通过限制牵托设备的乘坐权限,来控制不同等级滑雪者的滑雪区域,避免初
级滑雪者勿入高级雪道而形成的安全隐患。此外,还可以在滑雪大厅分流不同
等级的滑雪者,通过分区设置主入口来限制滑雪者的滑雪区域。
哈尔滨融创雪世界采用高度分区的方式将雪上运动空间分为两部分:专业
滑雪区(中级雪道、高级雪道)以及初级滑雪区(初级雪道、嬉雪区),其中专
业滑雪区位于 7m 平台之上,初级滑雪区位于地面层,滑雪大厅则利用专业滑
雪区的雪道下层空间进行布置,使得整个室内滑雪场的雪区面积最大化。基于
这种功能布局,将娱雪游客以及初级滑雪者的主入口设置在一层,中高级滑雪
者主入口设置在二层,即中级雪道下层的架空空间,通过主入口的设置在雪上
运动空间外部实现了娱雪游客、初级滑雪者与中高级滑雪者的一次分流。在雪
上运动空间内部,共设置了两条吊椅索道,五条魔毯(表 3-5)。其中魔毯 C、
D、I 长度较短,位于初级雪道区域;魔毯 G、H、E、F 长度较长适用于中级雪
道,双人吊椅索道长度最长,可以将滑雪者运输到雪道最顶端,即高级雪道区
域(图 4-18)。乘坐吊椅索道需要刷卡,这就实现了中级滑雪者与高级滑雪者
的二次分流。哈尔滨融创雪世界通过主入口的设置以及拖牵设备的限制,实现
了雪上运动空间内各类游客的流线区分与限制(图 3-19)。

- 44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 3-5 哈尔滨融创雪世界拖牵设备基本信息
设备名称 编号 长度(m) 运行速度 适用雪道 实景照片
(m/s)
吊椅索道 A 306 1.2 高级道
B 303 1.2 高级道

魔毯 C 35 0.7 初级道
D 35 0.7 初级道
I 61 0.7 初级道
G/H 135 0.7 中级道
E/F 147 0.7 中级道

图 3-19 哈尔滨融创雪世界拖牵设备分布图

图 3-20 哈尔滨融创雪世界雪上运动空间流线示意图

- 45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3.2.2 雪区附属空间单向引导

滑雪运动需要专业的雪具、雪服,而大部分滑雪者并不具备这类专业滑雪
设备,需要当场进行租借。因此,室内滑雪场相较于其他的体育场馆除了常规
的票务咨询、更衣淋浴空间外,还有大量的雪具、雪服租赁空间。滑雪大厅是
室内滑雪场附属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引导游客购票、检票、租赁设
备、更换设备、进入雪场、离开雪场、归还设备直至刷卡出园的功能(图 3-21)。
这部分流线具有很强的周期性与方向性。周期性表现在室内滑雪场在节假日易
迎来较大的人流,因此在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空间的最大承载能力,为雪区空
间设置独立于整座建筑的出入口,将滑雪游客与其他衍生功能游客分散处理,
避免人流交叉。方向性表现在,滑雪流程的单一性,以游客入园过程为例,刷
卡入园、租赁设备、进入雪场的过程具有不可逆性,出园过程同理。因此在设
计中应根据滑雪者的滑雪步骤进行单向引导,强调流线的简洁明确。

图 3-21 滑雪大厅功能关系图

哈尔滨融创雪世界的滑雪大厅呈条状,位于雪道的下部架空空间,共分为
两层,初级雪道和嬉雪区出入口位于一层,中高级雪道出入口位于二层。这部
分的流线设置强调路径的简洁与单一,具有很强的方向性与引导性(图 3-22)。
游客从一层主入口刷卡进入滑雪大厅,于路线一侧依次进行滑雪设备租赁以及
雪服、雪具更换,流线另一侧连接雪上运动空间。嬉雪以及初级滑雪者从一层
直接进入雪区,中高级滑雪者需要二次刷卡,乘坐扶梯到达二层进入雪区。此
外,在流线两侧分置咨询台、滑雪学校以及滑雪装备售卖等空间,在不破坏整
体流线方向性的前提下,完善滑雪大厅的服务功能。
成都融创雪世界的滑雪大厅位于初级雪道的下部架空空间,布局呈现回字
形的闭环布局,售票问询、雪具租赁、医务室以及餐饮空间围绕中央的开放更
衣寄存区展开(图 3-23)。为了强调滑雪路线的单向引导性,在设计中将滑雪

- 46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主要路径,即雪具租赁、更衣寄存以及进入雪上运动空间的流线放宽,同时
缩减辅助路径例如餐饮、售卖流线宽度。通过交通空间尺度的暗示,以及标识
的引导,可以自然地引导游客进行租赁、更衣等步骤,便捷的进入雪上运动空
间游玩。

图 3-22 哈尔滨融创雪世界滑雪大厅流线示意图

图 3-23 成都融创雪世界滑雪大厅流线示意图

3.2.3 衍生功能流线分区关联

当代室内滑雪场的空间发展呈现出功能多样聚合,空间日趋复合的发展趋
势,这就导致了其内部的流线类型也较为复杂。雪区空间与相关衍生空间在功
能上存在着一定的延续性与互补性,因此在流线设计上也要注重不同功能区域
之间的独立性与关联性,实现雪区与衍生功能区的主体分区独立运营,公共节
点关联互促。目前,我国室内滑雪场的衍生功能主要可分为商业娱乐和商务会
- 47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议两大类。
商业娱乐空间是室内滑雪场中人流量最大,使用频率最高的空间。这部分
空间的流线设计一般分为两种:第一种为线性式,即把各类碎片式的商娱空间
通过一条“主动线”串联起来,这种流线组织方式适用于体量较小或呈狭长形
状的建筑项目,例如哈尔滨融创雪世界(图 3-24);第二种为中庭式,即众多
商业娱乐空间围绕一个中庭呈辐射状展开,中庭空间起到了人流汇聚与分流的
重要作用。这种流线组织方式,有助于各类商娱功能对内独立成区,对外联系
便捷,被众多商业建筑所采用。在商业功能区域内部的流线设计中,需要注重
以下几点:首先要通过流线设计提升商铺的可达性,而可达性实现的前提是商
铺的可见性,这两点对于商铺的发展极为重要。其次要简化流线,商业娱乐部
分空间庞大,应注重流线的简洁避免游客因流线过长而产生疲劳感。最后,流
线设计需要明确的记忆点,来帮助消费者快速定位,避免产生迷失感。记忆点
的设置一般位于不同衍生功能区的连接区域内,这类共享节点易于空间的主题
性营造,一方面便于成为流线设计中的记忆点,另一方面使也不同功能区之间
建立了联动关系。
商务会议是当代室内滑雪场衍生功能中的常见功能单元,这部分空间与商
业、娱乐等空间相比较为私密,在布局上需要保持一定的独立性。首先应为这
部分商务空间划分独立的出入口,从源头上对人流进行分类引导,以保证这部
分空间流线的独立性。其次应注意商务参会人员流线、住宿人员流线、服务人
员流线以及相关后勤保障流线的协同设计,以保证整个商务流程的顺利举行。
此外,在商务会议部分的公共空间,例如酒店大堂、会议前厅等位置,需要通
过流线设计串联起这部分空间与其他衍生空间以及雪区空间,在保证用户隐私
和安全的基础上增强其对内的关联性以及对外的交互性,实现室内滑雪场内部
资源的高效共享。

图 3-24 哈尔滨融创雪世界衍生区流线设计

- 48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总体来说,室内滑雪场衍生功能中所包含的各类功能彼此之间并不是毫不
相干,而是相互联系的。因此这部分空间的流线设计,不仅要考虑各类流线的
使用人群以及使用地点是否具有交叠部分,还要考量这部分流线是否能在独立
运营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共享和最大程度的便捷连接,最终达到分区关联、高效
运营的目标。

3.2.4 城市接驳流线分流疏导

室内滑雪场作为城市中的大型公共建筑,在节假日等时段会吸引大量游客
前往,高峰时段庞大的人流、车流若不能及时疏导,会对城市交通系统造成巨
大的负担。因此,室内滑雪场的交通组织一方面需要解决内部密集人流的有序
疏散,另一方面又要有效融入城市交通体系,尽可能降低场馆人流对于城市交
通网络的不利影响。
室内滑雪场常常与其他配套功能空间同时出现,内部功能复杂,需要进行
人群分流以及人车分流处理,提升室内滑雪场内部交通流线的秩序性,使其更
加有序的融入城市交通系统。分流方式可分为平面分流以及垂直分流两类。平
面分流是指在建筑首层划分出不同功能区的人行流线、机动车流线、贵宾流线、
员工流线以及后勤流线,最大程度的减少各个流线间的相互干扰;垂直分流是
指在建筑的垂直方向进行分流,例如在建筑内部直接将人群疏导入地下的地铁
站点,在场地外部将车辆引导入地下停车空间,以便于缓解场地的地面交通压
力。公共交通出行相较于私家车辆出行有着缓解拥堵、减少污染、交通资源高
效利用等优点。因此,室内滑雪场的外部交通组织应秉承着鼓励公共交通出行
的原则,充分发掘城市交通资源,通过主要出入口以及疏散广场的设置将人流
引导至地铁站以及公交车站点等城市公共交通站点,利用城市停车系统或将停
车空间分散布置,以减轻大量私家车集中汇入城市道路对于交通系统造成的压
力。
哈尔滨融创雪世界位于哈尔滨市松北区,南临城市主干道世贸大道,人流
主要的进入与疏散方向均位于这一侧,因此设计师将基地的南侧、西南、东南
侧均设置了主要出入口以及集散广场来缓解大量人流的疏散问题,公交车站点
以及出租车接驳点位于建筑南侧,地铁站点位于建筑西南角,皆面对建筑的主
要出入口,可以有效的将人流引向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如图 3-25)。各类机动
车出入口均设置在场地北侧,机动车辆由西侧城市支路进入场地,经由北侧的
地下停车场进入建筑内部的停车楼,实现了场地内部的人车分流(如图 3-26)。
融创哈尔滨雪世界项目有序且分散的流线组织有机的匹配进城市交通系统,缓

- 49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解了建筑对于城市局部朝向的道路交通压力。

图 3-25 融创哈尔滨雪世界场地设计 图 3-26 融创哈尔滨雪世界流线组织

3.3 提升使用效率的功能布局

3.3.1 雪道下部空间功能叠合

室内滑雪场这类大型公共体育建筑从经济投入角度来看,具有前期投资大、
运营费用高以及投资回报周期较长的特点。因此吸纳多元功能,增加投资回报
途径就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滑雪运动需要在雪道上从高到低向下滑
行,不可逆行,因此滑雪需要具有一定长度、宽度以及坡度的雪道。据统计,
大部分室内滑雪场的雪道长度都在 200—300 米之间,最高点的高度往往在 50-
80 米不等,雪道下部存在着大量的灰色空间亟待利用。在实际建设中,室内滑
雪场的众多衍生功能多采取竖向叠合的方式置于雪道下部空间,这种布局模式
不仅可以极大地提升空间使用效率,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后期运维成本,
提升项目的投资回报率。
根据室内滑雪场形体的起伏方式可以将其分为爬坡式和平地式两类。爬坡
式室内滑雪场多建造于自然环境中,依附于地形,顺势爬坡。建筑体量直接与
地表相接,减少了建筑与外部环境的热传导面积,进而有效的控制了建筑的热
损耗;同时,爬坡的方式还有效减少了支撑结构,降低建造成本;此外,这类
室内滑雪场的体量依附于地势,可以形成较长的雪道,并很好地融入环境,不
易造成大体量建筑的压迫感。位于德国波特洛浦的 AlpinCenter 室内滑雪场(如
图 3-27),依山而建,建筑体量盘旋而上,雪道布置遵循山体脉络,绿色表皮
使建筑与周围环境有机融合,内部雪道长达 640 米,宽 30 米,最大坡度高达
24°,是世界上最长的室内滑雪场。

- 50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 3-27 德国 AlpinCenter 室内滑雪场 [32]

平地式滑雪场依靠自身支撑结构平地起坡,根据内部雪道走势,逐渐升起
到达最高点。雪道下部空间可以架空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增加其他功能空间。
平地式室内滑雪场相较于爬坡式室内滑雪场的选址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大部分
位于城市内部的室内滑雪场都属于此种类型。但长达几百米且具有一定坡度的
雪道下部往往会形成巨大的架空空间,这部分空间既可外露,用作室外的停车
空间,也可划入建筑内部空间,加入其它附属功能,如商业、会议、餐饮以及
娱乐等。这部分功能竖向叠合于雪道下部,不但可以提升空间利用率、增加项
目投资回报途径,在夏季较长、气候炎热的南方地区,这种做法在建筑的节能
降耗方面也有着良好的生态效益。以我国南方地区的夏季为例,当室内滑雪场
下方架空时,雪道下表面直接接触室外高温空气;当室内滑雪场下方封闭时,
雪道下表面接触室内空间,而这部分空间的温度明显低于室外温度。因此,室
内滑雪场在下部空间封闭状态下的下表面的温度差小于架空状态下的温度差,
可以有效减少热量损失。此外,从雪道下层空间来看,由于这部分空间顶部与
滑雪大厅底部相接,表面温度较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室内热环境;并且
相比单栋建筑来说,这部分空间的制冷能耗也可大幅降低。
目前以北京乔波冰雪世界、哈尔滨融创雪世界、成都融创雪世界以及莆田
冰雪小镇为代表,室内滑雪场雪道下层空间主要有会议酒店、配套商业、停车
楼和混合功能三类主流利用方式,四者分别采用竖向叠合、基座叠合、部分叠
合以及分区叠合的布局模式(表 3-6)。北京乔波冰雪世界高级道顶端下部空间
高达 45m,设计师将这部分空间用作会议与酒店空间,并将雪道结构支撑体系
的柱网间距调整到酒店客房开间数值的倍数,以便于建筑结构布置。建筑一层
为酒店大堂、餐厅与多功能厅,二层主要为会议空间,3-10 层为酒店客房,部
分客房利用雪道坡度变化带来的进深变化设置成大面积的度假型家庭客房,以
供人数较多的家庭使用。哈尔滨融创雪世界位于哈尔滨市松北区融创文旅城内
部,基于对周边功能体系的补充,将配套商业设置在室内滑雪场的下部空间,
两部分功能叠加达到了积聚人气,吸引人流的良好效果。成都融创雪世界位于

- 51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成都融创文旅城内部,周边包含了游乐场、附属商业、锦绣剧场以及一系列配
套酒店,相关功能设施完备。由于该项目位于成都市近郊,自驾前往的游客占
游客总量比重较大,故其下部仅设置停车楼功能,旨在为游客提供充足且完善
的停车系统。莆田冰雪小镇是一座包含了滑雪馆、大道速滑馆、运动员公寓以
及商业步行街的冰雪运动训练基地。基于小镇整体的功能规划以及服务对象,
滑雪馆综合体在雪道下层空间设置了停车楼、文体活动中心,并在结构支撑处
设置了一座球幕影院。雪道下部分区叠合的多元功能构成了该综合体内部丰富
的功能体系,也提升了该项目的空间利用率。

表 3-6 室内滑雪场雪道下层空间主要利用方式
名称 雪道下层功能利用示意图 功能 布局模式
北京乔波 会议酒店 竖向叠合
冰雪世界

哈尔滨 配套商业 基座叠合


融创雪世

成都 停车楼 部分叠合
融创雪世

莆田 混合功能 分区叠合
冰雪小镇
滑雪馆综
合体

就大部分室内滑雪场而言,雪道下方全部或大部分空间都会封闭起来用作
附属功能空间,较少有雪道下方全部架空的案例。日本千叶的 SSAWS 室内滑
雪场(图 3-28)作为雪道下方全部架空的典型案例,耗资 400 亿日元,于 1993
年正式营业。建筑面积约 40000 平方米,内部雪道长 490 米,出发点宽 70 米,
到达处宽 100 米,两点间落差高达 80 米,建筑最高点 98 米,是当时全球最大
- 52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室内滑雪场。该室内滑雪场采用钢结构,外壁由钢板包裹,夏季太阳直射条
件下可达 60℃,室内外温差高达 65℃。
为了减少热量损耗,建筑采用双层结构
形式,通过机械排风设备,将热量从顶
部排出,从而控制夏季室内外温差在
40℃以下 [35]。即便如此,由于未能对雪
道下方空间进行充分利用,增加附属功
能提升空间利用率,节约制冷能耗同时
扩充投资回报途径,导致该项目一天的
图 3-28 日本 SSAWS 室内滑雪场
制冷费用就高达 3400 万日元,年赤字
高达 20 亿日元,最终于 2003 正式关闭。

3.3.2 适度开发地下功能空间

当代室内滑雪场由于集合了多种功能业态,往往规模较大,存在着布局紧
凑、用地紧张的空间设计难题。在实际建设中,外部环境对于室内滑雪场的空
间约束多数只存在水平维度,因此建筑在垂直方向上拓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对
于室内滑雪场来说,地下空间的热稳定性具有良好的生态价值,开发地下空间,
不但能提升室内滑雪场的生态效益,还可提升空间利用率,削减室内滑雪场的
地表体积,缓解巨大体量对于城市空间的压迫。地下空间可以中和外部多变的
气候条件,为建筑营造稳定的空间场所,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由于土壤的蓄
热效应和延迟效应,使得地层内温度常年稳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极小,且地
下温度趋势与地上温度趋势正好相反,地上温度最热的时段是地下温度最低的
时段,而地上最冷的时段又恰恰是地下温度最高的时段(图 3-29)。这种良好
的热工性能可以有效减少外部环境对于建筑空间的影响,使其耗费较少的能源
就可以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地下空间具有室内滑雪场这类能耗问题突出的
大型公共建筑不可忽视的生态价值。因此,适度开发地下功能空间,积极探索
其生态价值,是室内滑雪场提升空间利用率的一个重要手段。
与其他类型的大型公共建筑相比,室内滑雪场的地下空间发展进程明显较
为缓慢。这是因为室内滑雪场的核心空间:雪上运动空间需要常年维持在-3℃~
-6℃之间,而与建筑地基相接处的冷冻层温度一般在-12℃作用。这种长期的低
温环境是阻碍室内滑雪场开发地下空间的主要因素,在雪场正常运转的情况下,
由于热传递效应雪道的冷冻层会向周边散发大量的冷能,这些冷能长时间聚集
在建筑的地基部分,会产生强大的膨胀力,最终导致地基的冻胀破坏。在实际

- 53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项目中,可以通过在地基周边设置与室外空间相连通的架空层来阻隔冷能的直
接传导,并将部分冷能引导至室外环境,从而解决地基冻胀破坏的问题。此外,
也可以通过优化地基的构造层次 [3] ,来减少冷能聚集而导致的应力暴增,进而
消除地基的冻胀问题(图 3-30)。

a)寒带地区 b)热带地区
3-29 土壤温度与深度关系示意图 [3] 图 3-30 地基防冻胀构造

长沙湘江欢乐城内的室内滑雪场项目——欢乐雪域(图 3-31)位于一个废
弃的矿坑之上,设计团队利用矿坑内部的巨大落差,使建筑主体攀附于坑壁,
半隐于坑内。通过向下拓展提升了建筑对于外部空间的利用率,也减少了巨大
体量对于自然环境的无形压力。该项目基于生态理念将建造与生态修复相融合,
巧妙地将不利地形转化为城市的新活力点。同时,由于室内滑雪场部分置于地
下利用下沉式矿坑的保温效果,使场馆的综合节能率达到 30%。设计师采用 220
毫米厚的 PIR 保温材料将整个滑雪以及娱雪区域包裹起来,采用悬挂式浮沉干
挂结构以及吊顶无托梁的设计,阻断了结构冷热桥,进一步减少了热量损失。

a)原始矿坑 b)建筑悬浮于坑壁 c)剖面示意图


图 3-31 长沙湘江欢乐城——欢乐雪域 [23]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曾建造大量防空洞用作民防工程,随着国际关
系的缓和,目前有大量的防空洞闲置亟待利用。防空洞内的温度由于地表的保
护,夏季气温可以比室外凉爽 5-10℃。相比于建造于地上室内滑雪场来说,利
用地下防空洞建造室内滑雪场,在制冷节能方面大有裨益。吉林北山四季越野
滑雪场利用吉林北山的防空洞,建成了亚洲第一条“雪洞”(图 3-32)。这里

- 54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将作为我国滑雪运动员备战冬奥会越野滑雪的四季训练基地。该室内滑雪场共
包含室内雪道、室外雪道、出发大厅以及设备间四部分。防空洞内部由于土壤
的天然保温隔热以及制冷机房的制冷作用可以将室内温度始终维持在-6℃,为
运动员提供专业的滑雪环境。

图 3-32 吉林北山四季越野滑雪场 [24]

3.3.3 利用雪区热分层局部叠置空间

热分层是一种常见的物理现象,广泛存在于建筑内部空间之中。自然状态
下,空气密度随温度变化的特点会导致密度小的热空气向上运动,密度大的冷
空气向下运动 [53],从而形成了热分层现象。空间上下表面的温度差越大,室内
的热分层现象就越显著。建筑内部的大空间室内温度由于围护结构受热不均以
及内部供冷、热的作用,常常在上半部分出现温度分层的现象。室内滑雪场内
部滑雪区域可以看作高大空间,下界面紧邻雪道,温度极低,而顶界面常采用
钢结构,热惰性较低,直接与外部大气接触,收到太阳的直接辐射,温度较高,
因而室内滑雪场雪区内部的热分层现象更为显著。这种现象使得靠近雪道的低
空区域温度较低,有利于雪道的保养维护,而越靠近顶界面的区域的温度越高,
使顶界面室内外的温度差降低,屋面的热损耗也会随之减低。在设计中可以利
用高大空间热分层的原理局部叠置空间,将不需要低温环境的辅助空间设置在
雪道上部以提升空间利用率。
迪拜室内滑雪场就利用雪区
内部的热分层现象,将餐饮空间
设置在雪道上部温度较高区域,
二者之间以一面落地玻璃窗相隔
(如图 3-33)。这种餐饮空间的
叠置布置方式不仅可以为消费者
提供俯瞰整个滑雪区域的最佳视
角,全景式的冰雪景色还为用餐
图 3-33 迪拜室内滑雪场餐饮空间 [49]
者带来了独特的视觉冲击,强化

- 55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了空间特质;另一方面,相比于空间的水平并置,不同功能空间在高度上进行
叠置,不仅利用热分层效应减少了室内供暖的能源消耗,还进一步的提升了空
间利用率,营造出错落有致的空间层次。
湘江欢乐城的欢乐雪域项目采用了自上而下的空间流线设计(如图 3-34),
游客由标高 0 米的门厅进入,到达标高-12 米的滑雪大厅更衣、检票,随后由扶
梯到达-20 米标高的雪场入口,在这一标高上设置了游客广场以及一系列餐饮休
闲空间(如图 3-34-a),最后经过雪道向下抵达-36 米标高的娱雪区。这种垂直
方向上的功能组织形式(如图 3-34-b),不但利用热分层现象以更少的能耗维
持了部分功能空间的物理环境舒适度,帮助游客更好的适应寒冷环境,还营造
了富于变化的空间效果(如图 3-34-c),提升了雪上运动空间的利用率。

a)雪景餐厅 b)雪区局部叠置空间 c)富于变化的空间


图 3-34 湘江欢乐城的欢乐雪域项目 [23]

3.4 本章小结

本章节是论文核心章节的第二部分。将当代室内滑雪场的空间功能划分为
功能配置、功能流线、功能布局三方面设计内容,并依据这三方面的设计要点
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手法。在功能配置方面,通过滑雪区与嬉雪区按需分配有机
结合,雪区附属功能利用边角空间分类布置,雪区与衍生功能区分区关联的设
计手法促进不同功能空间的互动共生。在功能流线方面,通过分级限制雪上运
动空间流线、单向引导的雪区附属空间流线、分区关联的衍生功能流线以及分
流疏导的接驳城市流线实现不同功能空间之间的高效连接。在功能布局方面,
通过雪道下部空间多元功能的叠合、适度开发地下功能空间以及利用热分层局
部叠置功能来提升当代室内滑雪场的空间使用效率。

- 56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 4 章 当代室内滑雪场空间形态设计

4.1 基于节能降耗的空间形体压缩

4.1.1 建筑结构贴合雪道布置

削减建筑内部制冷空间的体积,是室内滑雪场节能降耗的重要途径之一。
而建筑的形体容积是雪道布置、结构体系以及外部环境相互制约、共同作用下
的结果。因此对于室内滑雪场内部空间量体裁衣,优化建筑结构是压缩其空间
体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55]。
室内滑雪场由于滑雪的特殊要求,内部空间形态往往追随雪道走势,呈现
为具有一定坡度的长条状空间,纵向跨度通常在 300 至 500m,横向跨度通常在
百米以上,室内净高通常控制在 20 米左右。为了覆盖这种大跨无柱的巨型空间,
室内滑雪场主要采用网架、桁架、拉索等结构形式。在保证滑雪者视线良好以
及特定的空间体验条件下,结构设计应尽可能的压缩空间高度,追随雪道的走
势,通过优化结构分区、建造节点、施工工艺等方式,以求对内部空间的“斤
斤计较”“量体裁衣”。一方面,室内滑雪场这类大跨建筑的结构造价往往是
一项巨大的开支,保持这种理性的建造观念可以节约大大节约物资与人力,同
时降低投资成本;另一方面,建筑结构与室内空间的相适应,不但可以营造良
好的空间体验,还可以减少空间浪费,从而节约制冷能耗。表 3-1 中列举了三
座国内近年的大型室内滑雪场结构形式的基本资料,可以看出其结构形式都紧
密结合内部雪道进行布置呈流线状,真实的反映了内部的空间关系 [51]。

表 4-1 大型室内滑雪场结构形式 [51]

项目名称 融创雪世界(哈尔滨) 融创雪世界(广州) 融创雪世界(成都)


屋面结构 钢结构 钢结构 钢结构
墙面结构 低、中区: 低、中区: 主结构:混凝土
钢结构+混凝土 钢结构+混凝土 次结构:钢结构
高区:钢结构 高区:钢结构
滑道结构 低、中区:混凝土 低、中区:混凝土 混凝土
高区:钢结构 高区:钢结构

- 57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 4-1(续表)
项目名称 融创雪世界(哈尔滨) 融创雪世界(广州) 融创雪世界(成都)
结构示意图

剖面示意图

哈尔滨融创雪世界整体长度达 480 余米,跨度达 150 米,属于超长钢结构。


建筑主体结构与周边裙房断开独立存在,由于建筑主体结构过长,在其上设置
两道结构缝,形成高区、中区、低区三个部分(如图 4-1),有效缓解超长结构
温度应力突出的问题。高区采用巨型框架结构,由巨型框架柱(刚筒体)、框
架梁(雪道层楼面结构)、侧面大桁架以及屋面结构组成;中区与低区上部分
为纵横框架相结合的钢结构体系,下半部分为钢混框架结构[58](如图 4-2)。结
构主体通过分区设计的方式解决了过长的问题,同时使结构形态更好的贴合雪
道走势,节约室内空间,减少了制冷能源的消耗。在节点设计方面,哈尔滨融
创雪世界由于其超大跨度和超大荷载,导致了结构构件尺度巨大且种类繁多,
设计师通过 ABAQUS 和 MIDAS/GEN 模拟程序对重要节点进行受力和约束边
界条件分析,得出节点的真实受力状态,为节点优化提供了有效数据,避免了
盲目的强化节点,节约了钢材,降低了造价(如图 4-3)。

图 4-1 融创哈尔滨雪世界分区示意 图 4-2 哈尔滨融创雪世界结构模型

图 4-3 融创哈尔滨雪世界重要节点优化 [58]

- 58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4.1.2 优化雪道组合削减容积

雪上运动空间是室内滑雪场的主体空间,主要由不同难度等级的雪道组成
一组雪道以满足具有不同滑雪基础的滑雪爱好者。部分室内滑雪场为了增加大
众参与度与娱乐性还增加了包含冰雪展览、冰雪游乐在内的嬉雪空间。雪道作
为室内滑雪场的核心区域,是影响室内滑雪场形体的主要因素,主要由雪道和
牵引设备组成。雪道的组合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雪上运动空间的占地面积,
进而影响建筑容积,而容积又决定了室内滑雪场的能源消耗量,容积越大,制
冷能耗越大。因此优化雪道组合、削减容积是压缩室内滑雪场形体,进而达成
节能降耗生态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大众型室内滑雪场雪道主要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类雪道,部分室内滑
雪场为了满足专业训练以及赛事的需求,还会增设平行大回转道、大跳台、U 型
池等专业赛道。在雪道组合设计中,不同雪道之间可以并列布置,也可以前后
相连,或者利用不同等级的雪道坡度差异将雪道交错布置,形成错落有致的空
间感受。值得注意的是,在雪道的交错布置中,必须保证雪道上方视线的连贯
性,为滑雪者提供良好的视野和安全的运动空间。具体来说,室内滑雪场的雪
道布置方式大致可分为并列式,聚合式和交错式。
哈尔滨融创雪世界雪道布置方式属于并列式的典型案例。该室内滑雪场包
含 8 条不同等级的雪道,其中初级道 3 条,中级道 2 条,高级道 3 条。表 4-2
列举了哈尔滨融创雪世界的雪道基本信息。中、高级雪道较长,坡度较陡,故
采用部分前后相接的并列式组合方式,其余 3 条初级雪道较短,坡度较缓,三
者并列与嬉雪区集中布置在中高级雪道下部。这种根据雪道尺度分类并列,整
体组合的雪道组合方式(图 4-4),相较于雪道完全并列的组合方式有效的缩减
了室内滑雪场雪上运动空间的容积以及制冷能耗。

表 4-2 哈尔滨融创雪世界雪道信息

雪道 雪道 雪道长 雪道宽 最大坡度 实景照片


等级 名称 度(m) 度(m) (°)
初级道 大熊道 100 40 10
小熊道 70 35 8
松鼠道 60 25 10

- 59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 4-2(续表)
雪道 雪道 雪道长 雪道宽 最大坡度 实景照片
等级 名称 度(m) 度(m) (°)
中级道 雪兔道 180 50 15
中高级 麋鹿道 500 60 20

高级道 老虎道 170 40 25.4
黑龙道 380 40 25.4

图 4-4 哈尔滨融创雪世界雪道组合示意图

成都融创雪世界建筑面积 80800 ㎡,其中嬉雪区面积 21000 ㎡,相较于一


般室内滑雪场的嬉雪区占比较大。雪道布置呈现出围绕嬉雪区的聚合式布置方
式。该室内滑雪场共包含三条初级道,两条中级道,一条高级道。其中,两条
中级雪道前后相接形成一条雪道;三条初级雪道中长度较长位于中部,与其他
两条中、高级雪道并列布置;其余两条初级雪道互相垂直布置在雪上运动空间
的另一侧。场地中央的空间全部作为嬉雪区域(图 4-5)。成都融创雪世界内部
雪道数量、种类较少,嬉雪区面积较大,若采用传统的并列式布置方式,会造
成占地面积过大,空间分散等问题。因此,该项目采用聚合式的布局方式,利
用不同等级雪道的尺寸和坡度差异分类组合,围绕嬉雪区域进行布局,不仅压
缩了雪区容积,还增强了空间的向心性,营造出热烈欢快的场所氛围(图 4-6)。

- 60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 4-5 成都融创雪世界雪道组合示意图 图 4-6 成都融创雪世界实景图

目前,我国华南区最大的室内滑雪场——广州融创雪世界,内部设有初学
者、初级、中级和高级道四条雪道以及可容纳千人的嬉雪区域。雪道布置采用
整体并列,局部交错的布置方式。(如图 4-7)。初学者滑道以“宽尺度、缓坡
度”为设计宗旨,雪道长 76 米,宽 50 米,坡度 8°,并在滑道上采用积雪矮墙
分割雪道,为初学者提供了安全便捷的区域进行练习;中级道和高级道长度相
似,宽度相等,但中级道坡度在 12-18°之间,高级滑道的坡度在 18-23°之间,
两条滑道没有采用常规的并置布置方式,而是利用二者坡度的差异采用了 X 型
交叉布置的方式(如图 4-8)。在雪道交叉的弯道处,采用了外高内低的雪面处
理方式,有效的防止了滑雪者因滑行惯性意外冲出雪道,保证了滑雪者的人身
安全。此种雪道布置方式不仅丰富了空间层次,增强了滑雪者的滑雪体验,还
通过竖直方向上的空间叠加,减少了滑道的水平占地面积,有效削减了雪上运
动空间容积,降低了制冷的能源消耗。

图 4-7 广州融创雪世界雪道组合示意图 图 4-8 雪道间交叉布置 [56]

4.1.3 依据特定体型系数控制层高

传统体型系数计算公式(3-1)的定义为建筑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
所包含的体积的比值 [37]。

- 61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S=F0/V0 (4-1)
式中 S—体形系数;
F0—外表面积(m2);
V0—建筑体积(m³)。
在体积相同的条件下,建筑的外表面积、体型系数以及建筑能耗三者呈正
比关系。因此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通过规定体型系数的最大值来控制建筑的能耗
水平。然而传统的体型系数计算方式对于室内滑雪场这种特定形体(如图 4-9)
的建筑来说并不适用。因为对于一般民用建筑来讲,由于“层”这一概念的存
在,建筑的有效使用空间往往与体积成正比,即体积越大,建筑面积越大。而
室内滑雪场的滑雪空间只有一层,在建筑面积一定的情况下,有效使用空间不
会随着建筑体积的增加而扩大 [35]。因此需要根据室内滑雪场的特点重新定义更
加精准的体型系数计算方式。

a)成都融创雪世界 [38] b)迪拜 Ski Dubai[49] c)荷兰 Snow World[11]


图 4-9 室内滑雪场特定建筑形体

根据定义可得室内滑雪场的体型系数计算公式为(4-2),化简可得(4-3):
S=( 2LW+2WH+2LH) /LWH (4-2)
S=2/H+2/W+2/L (4-3)
式中 S—建筑体型系数
L—室内滑雪场长度(m);
W—室内滑雪场宽度(m);
H—室内滑雪场高度(m)。
根据化简公式(4-3)可知,当室内滑雪场长度、宽度一定,高度增加,体
型系数减小,能耗降低,这显然与实际情况不符。当室内滑雪场的高度增加,
并不会扩大使用面积,反而导致建筑表面积增大,体积增大,制冷所需能耗必
然增大。因此采用传统的体型系数计算公式来衡量室内滑雪场的能耗显然是不
合理的。基于室内滑雪场的建筑特点,这类建筑体型系数计算公式中的体积应
该替换为有效使用面积,即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建筑面积的比值,如
(4-4),从化简结果(4-5)可知,室内滑雪场的高长比和高宽比是影响其体型
系数的两个变量,鉴于室内滑雪场的长度远远大于高度,因此 H/L 的数值很小
且波动范围有限,可忽略不计,故室内滑雪场的体型系数的主要取决于建筑的

- 62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高宽比,如式(4-6)。建筑的宽度主要取决于雪道的数量以及宽度,相对固定,
因此,在室内滑雪场形体的空间设计中,可以通过约束建筑高度来控制体型系
数,减少建筑的外表面积以及室内外热交换,从而到达节能降耗的空间设计目
标。
S=( 2LW+2WH+2LH)/LW (4-4)
S=2+2×H/L+2×H/W (4-5)
S≈ 2+2×H/W (4-6)
式中 S—建筑体型系数
L—室内滑雪场长度(m);
W—室内滑雪场宽度(m);
H—室内滑雪场高度(m)。

4.2 反映滑雪特质的空间体量调适

4.2.1 方位朝向回避太阳辐射

对于大部分建筑来说,夏季太阳辐射会造成室内过热、能耗增大,冬季太
阳辐射则可以提高室内舒适度,缩减取暖能耗,因而冬季向阳、夏季防晒的朝
向方位往往最佳的选择。对于室内滑雪场来说,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无论冬夏,
室内滑雪场内部温度都要低于室外温度。因此,太阳辐射在全年度内对于室内
滑雪场来说都是不利的,在其方位朝向方面应格外注重规避太阳辐射。
以室内滑雪场集中建造的寒冷地区代表城市北京和夏热冬冷地区的代表城
市上海为例,根据两地区的太阳辐射日总量变化资料可知(如图 4-10),夏季
东西向的辐射量最大,冬季南向的辐射量最大。因此对于一般民用建筑来说,
在朝向设计中应将面积较大的建筑立面朝南向布置,面积较小的立面朝东、西
向布置。但对于室内滑雪场来说,全年的太阳辐射都是不利的,其方位布局需
要在设计中进行特殊考虑。室内滑雪场由于特殊的功能需求一般呈长条状体量,
长宽比较大。表 4-4 中列举了一些国内外著名室内滑雪场的长宽比,可以发现
室内滑雪场的长宽比一般在 3-7 之间,与一般民用建筑有较大差异。辐射得热
与表面积成正比,因此室内滑雪场不同的朝向布局方式必将导致截然不同的能
源消耗用量。此外,相较于建筑立面,建筑的水平面受到的太阳辐射最为强烈,
而具有同样投影面积的坡屋顶比平屋顶拥有更大的表面积,会获得更多的太阳
辐射。因此,室内滑雪场流线型坡屋面的朝向设计就成了规避太阳辐射的重点
研究方面。

- 63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a)北京地区 b)上海地区
图 4-10 太阳辐射热日总量变化(kj/㎡·d) [37]

表 4-4 部分室内滑雪场长宽比
名称 雪道长度 L(m) 宽度 W(m) 长宽比 L/W
哈尔滨融创雪世界 487 150 3.2
北京乔波冰雪世界 261 80 3.3
迪拜室内滑雪场 400 80 5
荷兰 Snow Word 520 80 6.5
莫斯科 Snej com 400 60 6.7

对比分析国内外室内滑雪场的尺寸以及坡度,可以将室内滑雪场抽象为长
400 米,宽 80 米,坡度为 20°的长方体体量。利用 Ladybug 平台进行建筑辐射
得热模拟实验(图 4-11),将建筑朝向作为单一变量(东西朝向为 0°,南北朝
向为 90°),以哈尔滨地区为例,研究不同朝向的布局方式对于室内滑雪场全
年辐射得热量的影响。表 4-5 与图 4-12 展示了哈尔滨地区室内滑雪场年度辐射
得热与朝向之间的关系。

图 4-11 Ladybug 平台太阳辐射得热模拟实验程序

- 64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 4-5 哈尔滨地区室内滑雪场年度辐射得热量与建筑朝向关系
角度 0° 30° 60°
66846000 69094400 69837600

辐射值
kwh

角度 90° 120° 150°


72658400 70626000 69218800

辐射值
kwh

角度 180° 210° 240°


61638000 60896400 60642000

辐射值
kwh

角度 270° 300° 330°


57300800 61054800 63403600

辐射值
kwh

- 65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 4-12 哈尔滨地区室内滑雪场年度辐射得热量与建筑朝向关系柱状图

根据以上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在哈尔滨地区室内滑雪场全
年所受太阳辐射总量与其朝向之间的关系呈波浪状。2)波峰出现在 90°方位,
此时建筑呈南北方向布局,最低端位于南向,室内滑雪场全年太阳辐射得热量
最大;波谷出现在 270°方位,此时建筑依旧呈南北方向布置,但建筑最低端位
于北向,室内滑雪场全年太阳辐射得热量最小。3)0°至 150°方位(建筑最高
端位于北侧,最低端位于南侧,坡屋面朝南)全年太阳辐射得热均大于 180°至
330°方位(建筑最高端位于南侧,最低端位于北侧,坡屋面朝北)。这是因为
室内滑雪场的坡屋面相较于立面每平方米接受的太阳直接辐射热量更多,且坡
屋面面积为立面面积之和 2 倍之多,故室内滑雪场坡屋面朝向是全年太阳辐射
得热的主要影响因素,当室内滑雪场坡屋面最高端位于南向,最低端位于北向,
即朝正北向布置时,建筑全年太阳辐射得热量最少,有利于降低维持室内滑雪
场室内热环境的能源消耗。
以上结论是在假设建筑周边无任何遮挡物条件下得出的结论,因此在实际
项目中,还需要综合考量周边环境对于室内滑雪场太阳辐射得热量的遮蔽与影
响,得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朝向布局策略。
在株洲云龙冰雪乐园滑雪馆的项目设计中,设计师综合考量了场地布局、
雪道配置和组合方式以及业态分布三类影响因素,将不同建筑朝向、不同雪道
位置情况下的建筑太阳辐射得热量进行比较(表 4-6),最终达成了提升经济效
益与生态效益的双重目标。

- 66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 4-6 株洲云龙冰雪乐园滑雪馆不同朝向太阳辐射得热 [44]


建筑朝向 中高级雪道位置
南向 北向 西侧 东南侧

438.78Wh 420.43Wh 269.04Wh 255.25Wh

4.2.2 流线造型隐喻滑雪精神

室内滑雪场由于自身的功能特质,内部空间形态往往追随雪道走势,呈现
为具有一定坡度的流线状形体(图 4-13),这种宏大易识的空间形体对于周边
环境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而良好的建筑形象对于自身建筑特质的表达以及外部
环境的塑造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古往今来,建筑所蕴含的文化属性都是设计创
作的灵感来源与不竭动力。分析室内滑雪场建筑独具的滑雪精神文化,并在建
筑中适当的利用、表达、延续,有助于室内滑雪场塑造独特的外部形象,强化
使用者对这一建筑类型的认知。

a)包头冬季奥林匹克中心 [45] b)莆田冰雪小镇滑雪馆 [21] c)成都融创雪世界 [46]


图 4-13 室内滑雪场流线型形体

滑雪精神的内核涵盖范围十分广泛,除了奥林匹克精神以及公开公正、永
不言弃、团结协作的运动思想这类体育精神,针对滑雪运动而言,每一次滑翔
都体现着滑雪者对于速度的极致追求与力量的精准控制。这种追求与控制是建
筑功能所赋予的,渗透在建筑的精神内核之中,表现在建筑形体塑造的方方面
面。
对于速度的追求,是古往今来滑雪爱好者的永恒追求。普通滑雪者滑雪时
速可以达到 30-50km/h,而对于专业运动员来说甚至可以达到 200km/h 的惊人
- 67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速度。因此,速度精神也是在室内滑雪场空间形态塑造上的重要创作要素之一。
由于人类的视觉暂留效应,高速运动的物体会在人的眼中形成一系列的瞬间形
态,多个瞬间形态的叠加就会带给人视觉上的流动与运动之感。因此,在室内
滑雪场的形体塑造中,可以通过流畅的连贯形态来赋予静态物体高速运动之感,
从而表达出建筑对于速度这一滑雪精神的隐喻。南京国家冰雪极限训练基地项
目的建筑主体就采用了流线型的造型(图 4-14),通过一高一低的非对称布局,
赋予了建筑强烈的动势;屋顶两侧采用鱼鳃状侧向纹路横窗,仿佛滑雪者高速
略过建筑表面的留下的滑雪痕迹,巧妙的利用流线状空间形态表达了滑雪运动
轻盈迅捷的速度精神。
对于力量的追求,也是滑雪运动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滑雪运动看似轻盈
自在,但滑翔的背后离不开滑雪者对于每一个动作精准的力量控制。在室内滑
雪场的空间形态创作中,可以通过建筑结构构件的刻意暴露,强化建筑形体与
重力的对抗的方式来彰显建筑的力量之美。例如,优化建筑支撑结构,去掉主
体建筑下敦厚的支撑部分,通过昂扬向上的反重力形体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
击,从而体现出建筑坚挺的力量之感。例如:哈尔滨融创雪世界的建筑主体呈
现向上飞扬曲面造型(如图 4-15),下部采用架空形式,仅依靠两根承重柱进
行支撑。这种反重力、看似不稳定的建筑形态反而蕴含着强大的内力,充分表
达出滑雪运动对于力量的追求。此外,建筑结构构件的外露也是室内滑雪场彰
显力量感的重要途径。通过暴露建筑中坚实稳固的结构构件,可以将建筑的受
力系统直观的传达给使用者,进而表达出滑雪运动的力量之美,带给人强烈的
视觉冲击感。

图 4-14 南京国家冰雪极限训练基地 [47] 图 4-15 融创哈尔滨雪世界

4.2.3 巨型尺度协调周边环境

室内滑雪场内部的雪道长度通常在 300-400 米左右,落差达 50-80 米,特


殊的内部功能决定了室内滑雪场巨型的建筑尺度,也赋予了它鲜明的外部特征,
是城市空间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元素。如何将大尺度的室内滑雪场完美融入外部

- 68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环境就成了室内滑雪场在空间形态设计方面的重要内容。
选址在城市中心区的室内滑雪场往往布局紧凑,常与其他购物、餐饮以及
休闲娱乐功能同时作为商业综合体的一部分出现。城市中心区交通便利,人流
密集,是各类社会资源高度集中的地区,可以为室内滑雪场提供丰富的物质资
源以及消费人群。但是城市中心区也存在建筑密度大、可拓空间小、建筑风格
固化等一系列不可回避的限制条件。在这种条件下,超大尺度的室内滑雪场的
嵌入则有可能对城市风貌造成破坏,对城市空间产生压迫。因此,选址在城市
中心区的室内滑雪场必须充分尊重城市既有的规划格局,以更加谦逊的姿态融
入周边环境。针对城市核心型室内滑雪场的尺度控制,可以从客观和主观两方
面进行分析。从客观条件来看,室内滑雪场的体量控制首先需要遵循城市的上
位规划条件,这一限制条件是对城市规划格局和空间风貌的整体考量,是其有
机融入外部环境的首要条件。例如:在高度方面,建筑需要在满足城市限高的
基础上,综合考虑城市天际线以及自身的建设需求,拟定合理的建筑高度。在
建筑红线方面,室内滑雪场需要在建筑红线内进行建造,同时与周边建筑保持
防火距离,以保障建筑以及既有城市空间的安全性(图 4-16)。

图 4-16 建筑尺度客观条件限制示意图

无论是建筑亦或是城市空间的使用主体都是人,所以在室内滑雪场的尺度
控制上还需在建筑与城市之间留出充分的缓冲空间,以缓解大尺度建筑对人产
生的压迫感。研究表明,18°到 45°是人类观察建筑的理想视角,当观察者位
于 18°视角时偏重于观察建筑的整体情况;位于 45°视角时,则侧重观察建筑
的细节,而视角处在 27°时,观察者既可以概览建筑的全貌也可以感受到细部
设计(图 4-17)。而此时观察者与建筑之间距离和建筑的高度和之间的比值约
为 2[80]。当比值大于 2 的时候,会导致建筑与城市空间脱节,致使观察者感到
空旷,无法清晰感受建筑细节;若比值小于 2,建筑会在某种程度上侵占城市空
间,带给观察者压迫与局促之感。由此可见,室内滑雪场作为城市中重要的大

- 69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体量公共建筑,更应注重考量建筑边界与城市空间的距离问题,可以通过立体
化发展、削减体量、局部下沉等方式来控制建筑尺度,以保证建筑与外部环境
尺度的和谐。

图 4-17 建筑尺度与人视觉感受

从建筑主观条件来看,室内滑雪场内部的雪上运动空间,由于特殊的内部
功能决定了其基本体量与形态。所以在尺度控制上,需要通过雪道排布的组合
优化和结构设计的斤斤计较来缩减内部容积,进而缓解大尺度建筑对于城市空
间的冲突与压迫。室内滑雪场的相关配套功能一般包括冰上运动、冰雪培训、
购物、餐饮以及其他休闲娱乐项目,从实际项目建设来看,城市中心区各类功
能较为完备,室内滑雪场需要基于自身滑雪运动的特质,敏锐观察选址区域内
功能供给的不足之处,有的放矢地拓展与之相关冰雪运动、冰雪培训、冰雪文
化展览等功能,而非一味求大求全,造成室内滑雪场主观上的尺度过大。此外,
也可以通过引借周边城市资源,例如停车空间、餐饮空间等非硬性需求功能来
降低自身的空间压力。这种功能格局的互补思想,可以减少室内滑雪场与其他
建筑的功能重叠,从根源上对室内滑雪场的尺度进行控制。此外,这部分衍生
空间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往往布置在雪道下方,即城市空间中的近地空间。依
据人的观察规律,这部分空间的体量控制可以遵循上简下繁的设计原则,可以
通过削减、转折、打散的方式,增加近地空间的体量变化,将完整的建筑体量
重构成更加丰富的小尺度体量形态(图 4-18),同时通过材质对比,肌理变化
等手段增加建筑近地空间的可读性(图 4-19),协调建筑与既有环境间的尺度
差异,促进室内滑雪场更好的融入城市空间。

a)外部透视 b)体量变化
图 4-18 融创哈尔滨雪世界近地体量处理

- 70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a)体量变化 b)材质对比 c)肌理变化


图 4-19 融创哈尔滨雪世界近地立面处理

针对选址于城市郊区的室内滑雪场来说,城郊区域的建设限制条件较少,
可以根据基地的特点以及项目的定位,因地制宜的制定尺度控制策略融入周边
环境。例如,湘江欢乐城的欢乐雪域项目位于长沙市近郊的坪塘镇,由于矿业
开采留下了一座巨大的“天坑”,而项目的基地就选址于此,希望通过设计将
这片废弃的工业遗址改造为城市新地标。基地平坦且自然景观丰富,因此,设
计师采用消隐式的地景化处理手法,将主体建筑隐藏于矿坑内壁,其余建筑体
量以群落的组合方式分散布于坑顶或半隐于崖内,巧妙的消解了大尺度建筑对
于基地周边自然环境的压迫之感(图 4-20)。

a)群落式组合 b)建筑主体半隐于矿坑
图 4-20 湘江欢乐城欢乐雪域项目

4.3 突出冰雪特色的空间界面表达

4.3.1 雪区界面模拟真实冰雪环境

随着室内滑雪场的不断发展以及滑雪运动的不断普及,消费者对于滑雪运
动的体验需求也在不断上升。雪区界面是滑雪者直观体验滑雪运动、感受冰雪
氛围的重要媒介。滑雪运动起源于自然冰雪环境,因此若要提升滑雪者的滑雪
体验,如何通过雪区界面模拟出真实的冰雪环境,就显得极为重要。从构成要
素的角度进行分析,室内滑雪场雪区界面真实冰雪环境的营造可以从雪道界面

- 71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和雪场界面两方面进行塑造。
影响雪道界面冰雪体验的实体要素主要包含雪及雪道两部分。人工造雪的
品质对于滑雪者的滑雪体验有着重要的影响,优良的雪质有助于形成真实的冰
雪环境,人工造雪的工艺流程如图 4-21 所示。早年间建造的室内滑雪场,例如
北京乔波冰雪世界、莫斯科尔斯克室内滑雪场都采用“冰屑法”造雪,首先通
过制冰设备将水制成片状冰体,再通过碎冰装置将片状冰体粉碎成粉末,最后
用鼓风机将这些粉末状的冰晶送入需要造雪的空间。通常情况下,还需要铲雪
车对这些“雪”进行疏松和整理。这种造雪方式较为简单,但通过“冰”造出
来的“雪”,其品质与自然界的真雪相差甚远,这种品质差异会明显的体现在
滑雪者的滑雪感受上。因此,近年来新建的室内滑雪场均采用“真雪”造雪系
统,整个造雪过程在最大程度上模拟自然界雪花的形成过程。人造雪在质感方
面与真雪十分相似,可使滑雪者获得如户外自然雪场般完美的滑雪体验。广州
融创雪世界以及哈尔滨融创雪世界均采用了这种“真雪”造雪技术(图 4-22)。

图 4-21 室内滑雪场造雪工艺流程示意图

a)室内造雪机 b)广州融创雪世界 c)哈尔滨融创雪世界


造雪过程 [56] 造雪效果
图 4-22 “真雪”造雪技术

- 72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低温环境对于维持雪质,提升滑雪体验也有着重要影响。室内滑雪场功能
复杂,在热工设计方面具有冷暖交汇节点多、热荷载不稳定、温湿度要求严格
等特点。为了维持这种低温环境,室内滑雪场的雪区通常设计成完全封闭的空
间,通过保温性能良好的围护结构减少外界环境条件的干扰。南京国家冰雪训
练基地就采用了内保温为主、外保温为辅,中间空腔隔热的维护结构(图 4-23)。
基于此种条件,室内滑雪场的照明系统常常采用满天星式的冷光源照明(图 4-
24-a),在模拟自然天光的同时,也减少了照明设备产生的热量对于雪区的不利
影响。此外,室内滑雪场在保温材料的选择以及保温节点的处理环节都需要格
外注意。在保温材料的选择方面,应以减少冷区与维护结构之间的辐射传热为
目标,综合考虑造价与保温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选择。部分常见保温材料基本
资料如表 4-7 所示;在保温节点的处理方面,需在马道吊杆、索道柱基础以及
进入冷区结构梁柱等易形成冷桥处,进行相应的保温处理;在冷区与其他区域
的出入口处设置气闸室、互锁门等装置防止热量交换,增加不同区域的气密性
(图 4-24-b);在雪场与商业的共享玻璃幕墙处,采用可加热型玻璃或增加区
域空气扰动,防止结露现象的出现(图 4-24-c)。

图 4-23 南京国家冰雪极限训练基地围护结构

a)冷光源照明 b)气闸室、互锁门 c)玻璃幕墙防结露处理


图 4-24 室内滑雪场保温策略

- 73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 4-7 常见建筑保温材料基本信息 [60]


名称 等级 导热系数 优点 缺点 图片
W/(m·K)
玻璃棉 A 0.042 保温性能好, 不耐高温,
吸湿率低,无 不宜直接用
毒、耐腐蚀 于薄抹灰

发泡玻璃 A 0.045-0.062 保温性能好, 性价比较低


抗水、抗压、
抗冻融性好、
耐久性好
岩棉板 A 0.045 原料便宜,应 导热系数较
用广泛 大,强度较
低,吸水率
较高
发泡聚氨 B1 0.024 整体性和防水 受温度影响
酯 性较好,施工 大,平整度
方便 较差
石墨聚苯 B1 0.033 绝热能力好, 高抗渗性易
板 施工方便 造成粘接层
变形、脱落

挤塑聚苯 B1、 0.028~0.030 抗压性强,导 透气性差,


板 B2 热系数低 尺寸稳定性
(XPS) 差
膨胀聚苯 B2 0.039 应用广泛,可 承重较差,
板 制成异形 尺寸稳定性
(EPS) 差,
无机纤维 A 0.040 质轻,无毒无 抗拉强度低
喷涂材料 味,吸声耐候
性好

- 74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广州融创雪世界项目
就采用了外隔热内保温的
保温策略。屋顶的隔热层选
用压型钢板加 50mm 憎水玻
璃棉,内部采用 240mm 厚的
发泡玻璃作为保温材料,在
结构桁架内以及雪道的混
凝土板上铺设一层类似于
图 4-25 广州融创雪世界双层保温围护体系
冰箱内胆的闭合保温层(图
4-25)。此外,该项目还在钢桁架的空腔内置风机并在屋面布置散热孔,引导空
腔内的空气由低向高流动,形成对流 [63]。在广州的高温气候下,这部分具有自
然通风的半室外空腔空间降温效果犹如传统建筑的柱廊,对于隔绝外部炎热气
候,维持内部低温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此外,雪道设计也是雪区界面模拟真实冰雪环境的重要实体因素。从宏观
上看,雪道设计首先要对滑道坡度、转弯半径、构造层次等方面进行专业的技
术测算以保证雪道的安全性以及舒适性,防止出现雪层滑移甚至人员受伤的情
况。其次要在满足雪道设计基本规范的基础上通过尺度的选择、坡度的变换以
及雪道的组合来增加滑雪体验的趣味性与丰富性。从细部上来看,雪道的基层
做法较为复杂,也是雪道设计的重点。哈尔滨融创雪世界的高级雪道最大坡度
达 25.4°,在下滑力、温度应力以及结构变形的叠加作用下容易产生滑移破坏,
导致雪道基层与结构主体间产生较
大的相对变形,影响雪道的安全使
用。这类大温差、大倾角的结构基
层构造尚无相关的经验和数据可供
参考,设计团队最终根据多次抗滑
移能力试验后通过加强防水层、保
护层以及结构层之间的粘接强度以
及设置垂直于雪道方向的防滑移反
坎(图 4-26),优化了雪道基层构
图 4-26 雪 道 防 滑 移 反 坎 构 造
造做法(图 4-27)。雪道构造的做
法也非定式,需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广州融创雪世界的雪道基层则将防结
露暖管预埋在 60mm 厚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内,并采用抗冻混凝土作为构造面
层,进一步简化了雪道的构造(图 4-28)。

- 75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 4-27 哈尔滨融创雪世界雪道基层构造 图 4-28 广州融创雪世界雪道基层构造

在雪场界面方面,室内滑雪场主要通过立面实体要素和空间氛围营造来模
拟真实的冰雪环境。通过调研走访可以发现,大多数室内滑雪场的顶界面都采
用满天星式照明系统来模拟自然环境光,四壁采取冰雪景色墙绘,在视觉上强
化真实冰雪环境体验。近年来,随着全息投影(图 4-29)、AR、VR 等科技手
段的发展,以往扁平化、低互动的空间形式已经不足以满足消费者的体验需求,
因而沉浸式体验在近年来已经成为一种设计风潮,通过现实空间结合投影、灯
光以及音乐等技术,为游客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带来无与伦比的
真实体验 [83]。室内滑雪场的滑雪节点也可通过全息投影、虚拟现实(VR)、增
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等技术将真实的冰雪场景展示于内部空间的立
面之上(表 4-8),模糊围合空间界面的边缘,配合声环境、光环境等多层级外
部环境,充分调动滑雪者的五感共鸣,拓展滑雪者的身心体验,创造出一种滑
翔与广阔冰雪世界中的沉浸式体验(图 4-30)。在这个过程中,具有冰雪环境
信息的外部虚拟环境还可以实时更新,不断的向受众传达信息 [84],引导滑雪者
进一步参与到滑雪运动之中,提升场所活力。

图 4-29 全息投影原理 [87]

- 76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 4-8 立面投影常用技术解析 [87]


名称 技术构成要素 技术解析
全息投影 虚拟成像 利用干涉、衍射等物理原理扫描物体,并根据扫描
数据复原物体的三维立体图像,参与者亦可与之互动。
VR 纯虚拟 利用计算机技术以及多维度信息技术模拟出虚拟的
虚拟现实 数字画面 动态立体三维视景,并引导使用者与之互动,达到沉浸
其中的体验。
AR 虚拟数字画面 利用真实的外部环境,通过计算机技术实时操控,
增强现实 +裸眼现实 使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完美融合。
MR 数字化现实+ 强调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多重交互,二者不仅仅
混合现实 虚拟数字画面 是简单的叠加,而是在多层面、多角度深度融合。

a)“满天星”式照 b)雪花元素 c)立面雪山景色 d)真实冰雪


明系统模拟天光 投影 触感
图 4-30 成都融创雪世界空间氛围营造

4.3.2 共享空间界面渗透冰雪元素

当代室内滑雪场在功能多元空间复合化的发展背景下,往往作为城市综合
体与其他相关衍生功能同时出现,通过不同功能业态间的优势互补,聚集人气。
与其他城市综合体相比,当代室内滑雪场具有着极其鲜明的冰雪运动以及冰雪
文化烙印,因而在共享空间界面渗透冰雪文化元素也是其完善自身类型特质、
突出冰雪特色的重要途径。
室内滑雪场的雪上运动空间温度常年维持在零下状态,而与之毗邻的室内
空间则需要保持在人体较为舒适的热环境状态,二者之间存在具有热缓冲功能
的过渡空间。这类毗邻雪区的公共空间界面往往是冰雪文化元素的重要渗透节
点,在设计中,常常结合玻璃幕墙以及局部空间通高处理,将雪上运动空间的
冰雪景色做为这部分空间的特色背景,提升空间品质,成为建筑创作的亮点。

- 77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迪拜室内滑雪场的滑雪空间与相邻购物中心的对接部分就设置了一个共享空间,
二者之间以玻璃幕墙作为分隔。在这里,中庭不仅充当了滑雪冷区与商业暖区
间的热缓冲空间,还成为了室内滑雪场的展示窗口,为滑雪场吸引更多的人流
与商机(图 4-31)。

a)冷区与暖区间的缓冲空间 b)立面装饰冰雪景色
图 4-31 迪拜室内滑雪场 [49]

当代室内滑雪场肩负着传播冰雪文化的重要任务,因此部分室内滑雪场会
在建筑内部的公共空间设置一定的展览空间、舞台空间进行冰雪文化展示,以
强化自身的文化特质。这类空间界面中冰雪元素的渗透有助于强化室内滑雪场
的冰雪特质,增加内部空间的可读性,从而吸进更多人加入到滑雪运动中来。
冰雪文化的渗透表达是将抽象概念转化为物质实体的过程,二者之间的联系可
以通过冰雪文化符号的抽象提炼,从共享空间界面的界面形态、色彩选择以及
细部处理等不同层面进行分层融合。冰与雪这两类具象物质是冰雪文化最直观、
最具代表性的物质符号,对其进行抽象化提炼并融入共享节点空间创作中是冰
雪文化表达的常用方式。但建筑设计并不是单纯的图像设计,过于具象的符号
化表达会削弱建筑的文化表现力。因此,在冰雪符号的提炼中应遵循亡其形而
取其意的原则,运用更加抽象、深沉、内涵的方式来展现共享节点的冰雪运动
特质。例如,在共享空间的界面形态设计中,多选择完整、流畅、舒展的界面
形态以及景观配置来彰显滑雪运动的速度与力量;在色彩选择上,应避免过于
热烈、杂乱的色彩搭配,多采用白色、蓝色等冷色调作为建筑的主色调来呼应
冰雪给人的视觉感知;在细部处理上,可以将冰雪符号的抽象化图形作为立面
的装饰元素直观的表达在空间界面之上,也可通过饰面材料的选择,模拟冰雪
世界的通透意境,从多个层面丰富室内滑雪场内部共享空间界面的冰雪文化元
素。
哈尔滨融创雪世界共享空间界面的冰雪元素设计就很好的遵循了上述设计
原则:公共空间的立面上不仅设有表达冰雪体育精神的浮雕作品(图 4-32-a),
也有简洁又富有动感的立体墙饰(图 4-32-b);在主入口界面的细部处理上,

- 78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将北方的白桦林抽象处理,作为主要装饰元素,营造出银装素裹的空间氛围(图
4-32-c);公共区座椅采用了白色流线型的异形座椅(图 4-32-d),隐喻了滑雪
运动的流畅飞扬之感。

a)冰壶浮雕 b)立体墙饰

c)主入口白桦林元素 d)异形座椅
图 4-32 哈尔滨融创雪世界共享空间界面的冰雪元素

4.3.3 建筑外部界面吸纳多元文化

建筑作为人类建造活动不断进步的卓越成果,它的发展折射出人类思想状
态与行为模式,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针对室内滑雪场来说,其外部界
面无疑是彰显自身建筑特质、体现滑雪特色,表达文化理念最直观的空间界面。
因此,在室内滑雪场外部界面的创作过程中,需要分析其所处的多元文化环境,
进而有的放矢的进行吸纳,以强化自身的建筑特质与文化属性。梳理室内滑雪
场的文化环境,可以发现有一部分是室内滑雪场这类建筑自身所具备的本体文
化,例如冰雪文化;另一部分是根植于建筑所在的具体环境的客体文化,例如
地域文化。
本体文化属性是指室内滑雪场这一建筑类型本体所具备的,例如冰雪文化、
体育文化等。这些文化属性由室内滑雪场的功能要求、服务对象、结构特点以
及历史演进等方面决定,不以外部环境的转移而变化。这些本体文化属性可以
表达室内滑雪场的基本形象特征,也是使用者对这一建筑类型的认知依据。
客体文化属性是指室内滑雪场根据建筑所处的不同外部环境而呈现出的文

- 79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化内涵,包括当地的地域风俗、行为习惯、审美风格以及社会制度等文化,具
有因地制宜、因时而变的特点。室内滑雪场设计应深入分析当地的客体文化环
境,吸收客体文化内涵,使建筑更好地融于此时此地,避免“放之四海而皆准”
的局面,为使用者营造更好的文化归属感,成为客体文化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
纷繁复杂的文化环境对于室内滑雪场外部界面的影响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在设计中应该结合实际情况以及项目需求,从室内滑雪场外部界面的材料匹配、
色彩选择、细部处理以及构造方式等多层面进行吸纳。梳理室内滑雪场的多元
文化属性,并在建筑外部界面的表达中适当利用、表达、延续,是当下建筑师
的重要使命,也是提升室内滑雪场品质的重要途径。
上海临港冰雪世界在外部界面的处理上从材料、色彩以及细部设计等多层
次对室内滑雪场所自身所具备的冰雪文化进行借鉴,获得了极具标志性的建筑
形象。该项目以冰山为设计灵感进行体量塑造,利用雪道的起伏趋势刻画出连
绵跌宕,宛如冰山的天际线。在建筑材料的选择方面,延续了形体设计中冰山
的设计理念,以铝板为主要材料,局部辅以玻璃、金属以及 GRC(玻璃纤维增
强混凝土)材料,用硬朗的转折和线条勾勒出冰山的这一设计原型(如图 4-33)。
建筑整体雕塑般的硬朗形态,利落的体量转接,冷调的色彩烘托、细部的虚实
对比都将冰山这一冰雪元素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巧妙的凸显出自身的冰雪建
筑特质。

a)冰山理念意向图 b)冰山理念的建筑表达
图 4-33 上海临港冰雪世界 [22]

在室内滑雪场的外部界面设计中可以通过延续地域的历史要素、利用特有
的美学符号以及复刻特定的场所体验等设计手段来建立室内滑雪场与所处地域
间的有机联系。在湘江欢乐城的欢乐雪域项目中,设计师在外部界面的构造方
式上采用了双层幕墙结构(图 4-34-a),内层幕墙质感粗糙,颜色近似选用内壁
色彩,隐喻了基地近半个世纪的矿业开采历史,蕴含了对于场所记忆的尊重与
延续;外层幕墙采用参数化的设计手法,半开放式的设计与内部幕墙即呼应又

- 80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对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表达了建筑在这段工业文明历史上所肩负的生态
修复新使命。同时外部银白色幕墙上具有流动感的起褶设计一方面为建筑内部
引入自然光线,另一方面通过这样的色彩和细部处理体现了滑雪运动的飞扬流
畅之感(图 4-34-b)。

a)双层表皮结构 b)外层幕墙细部处理
图 4-34 湘江欢乐城的欢乐雪域 [23]

4.4 本章小结

本章是论文的核心章节,从空间形态层面提出了当代室内滑雪场在业态多
元、空间复合的发展趋势下的空间设计手法。针对室内滑雪场能耗巨大的现状,
从结构贴合雪道布置、优化雪道组合削减容积以及依据特定体型系数控制层高
三个角度提出了压缩空间形体的设计手法。针对室内滑雪场的建筑特质,从方
位朝向回避太阳辐射、流线型体隐喻滑雪精神以及尺度控制呼应周边环境三个
角度提出了空间体量调适的设计手法。针对室内滑雪场冰雪特色不足的特点,
从雪区界面模拟真实冰雪环境,衍生空间界面渗透冰雪元素以及建筑外部界面
吸纳多元文化三个角度提出了空间界面表达的设计手法。

- 81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结 论

本文立足于冬奥背景下室内滑雪场大量兴建这一时代背景,通过整理国内
外先进研究经验,对当代室内滑雪场空间设计相关策略进行系统且深入的总结,
提炼出相应的设计策略以及设计手法,并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
(1)提出了当代室内滑雪场空间形态宏大易识,空间功能多元复合以及空
间环境封闭低温的空间特性,并针对这三大特性提出适度性原则、整合化原则
以及仿真化原则,为后文的论述提供理论研究基础。
(2)从空间功能方面提出当代室内滑雪场的功能配置、功能流线以及功能
布局设计手法。在功能配置方面,通过滑雪区与嬉雪区按需分配有机结合,雪
区附属功能利用边角空间分类布置,雪区与衍生功能区集中、聚合布置实现联
动互促来实现不同功能空间的互动共生。在功能流线方面,通过雪上运动空间
的分级限制、雪区附属空间的单向引导、衍生功能空间的分区关联以及内部流
线与城市接驳流线之间分流疏导来实现不同功能空间之间的高效连接。在功能
布局方面,通过多元功能叠置于雪道下部、适度开发地下功能空间以及利用雪
区热分层局部叠置功能三种竖向布局方式来提高室内滑雪场的空间利用率。
(3)从空间形态方面提出当代室内滑雪场的空间形体、空间体量、空间界
面设计手法。在空间形体方面,通过建筑结构贴合雪道布置、优化雪道组合方
式以及控制层高三个角度来压缩空间形体,降低建筑能耗。在空间体量调适方
面,提出方位布局回避太阳辐射、流线造型隐喻滑雪精神以及尺度控制协调周
边环境来反映室内滑雪场的滑雪运动特质。在空间界面表达方面,提出雪区界
面模拟真实冰雪环境、衍生空间界面渗透冰雪元素以及建筑外部界面引借多元
文化来突出室内滑雪场的冰雪特色。
本文研究仍处于当代室内滑雪场空间设计理论和实践的前期阶段,研究成
果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前瞻性,并首次系统的对当代室内滑雪场空间设计展开
研究,提出设计原则,总结设计手法,希望能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可参考的理
论基础。由于能力和时间的限制,本文对当代室内滑雪场空间设计的研究还有
很多值得深入探讨的地方,相信随着冰雪产业的持续发展与冰雪运动的不断普
及,当代室内滑雪场空间设计会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也会不断呈现
出更多优秀作品。

- 82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1] 孙承华,伍斌,魏庆华. 中国冬季奥运会发展报告(2017)[M]. 北京:社会


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2-3.
[2] 伍斌,魏庆华,张鸿俊. 中国滑雪产业发展报告(2019)[M].北京:社会科学文
献出版社,2019:36-39.
[3] 孙逊. 冰雪体育建筑生态化设计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4] 灵动计划. 盘点国内 10 家室内滑雪场[EB/OL].(2016-08-22)[2020-06-10].
https://mp.weixin.qq.com/s/mdSIiV9ot7zIp5lFUz29cg.
[5] Franklin24wh. 融创雪世界专题研究报告[EB/OL].(2020-10-14)[2020-10-21].
https://xueqiu.com/3462913016/160677949.
[6] 高 峰. 国 内 主 要 室 内 滑 雪 场 概 况 总 览 [EB/OL].( 2017-07-24) [2020-6-10].
https://wenku.baidu.com/view/03157a63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2b.ht
ml.
[7] 北京维拓时代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融创乐园[EB/OL]. (2017-04-
08)[2020-08-21]. http: //www.vtjz.com/html/weituozuopin/682.html.
[8] Masanori inoue, susumu kishi. Both of Kawasaki Floor structure for indoor
artificial skiing ground[M]. United States Patent, 1993: 33-35.
[9] Indoor ski ground facilities having lighting fixtures[M]. United States Patent,
2002:157-165.
[10] Bing-Feng LI,Dong-Mei LI.Study on Principles and Design Methods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Based on Ecological Concept[J]. Construction & Design for
Engineering, 2019.12
[11] 真才实雪. 全球十大顶级室内滑雪场[EB/OL].(2018-06-12)[2020-06-10].
https://mp.weixin.qq.com/s/BsU7edSzEK_enp-44RCr1w.
[12] Hoiyan. 荷兰这七座室内滑雪场大到震撼眼球[EB/OL].(2017-12-15)[2020-
07-10]. https://mp.weixin.qq.com/s/4qy2DwyYSOeHjAZgscmSfg.
[13] Rhys Griffiths. Schneepalast (Snow Palace)[J]. History Today,2016,66( 6).59-
62.
[14] VAN AT L.International report on snow&mountain tou rism-overview of the
key industry figures for ski resorts[R].Geneva,2020:19-21.
[15] 玩转星球. 技术奇迹,沙漠上的室内滑雪场[EB/OL].( 2019-12-16)[2020-07-

- 83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10]. https://mp.weixin.qq.com/s/oUJnZxaFcqPEjr76eLjeWg.
[16] 王志利,迟宏,杨军. 中国滑雪场所管理规范(2017 年修订版)[M].人民体
育出版社:北京,2017:3.
[17] 太舞山地度假生活. 齐聚“奔跑的舞者”,雪上技巧大战明日上演[EB/OL].
(2018-12-14)[2020-09-20]. https://www.sohu.com/a/281991865_720375.
[18] 密苑云顶乐园. 2017 全国单板滑雪 U 型场地锦标赛在密苑云顶乐园顺利开
赛 [EB/OL]. ( 2017-12-13 ) [2020-09-20]. https://mp.weixin.qq.com/s/j6_c-
4_LXRYeYvK-B15HBw.
[19] 首钢滑雪大跳台:台前与幕后的故事[J].世界建筑,2020(01):120-125.
[20] GOSKI. 春 城 的 冬 天 来 了 ! 昆 明 融 创 雪 地 公 园 落 成 [EB/OL]. (2020-08-
11)[2020-09-20] https://mp.weixin.qq.com/s/xiEUqJ4QvU4k8CXzcfxehg.
[21] 中南建筑设计院. 福建莆田冰雪小镇开工仪式隆重举行[EB/OL]. (2019-09-
30)[2020-09-20]. https://mp.weixin.qq.com/s/odJKB1S6bli85dU5WAnzzw.
[22] 王珏. 秀外慧中沉浸式故事空间演绎——以上海冰雪世界项目为例[J]. 中外
建筑,2020(04):148-151.
[23] ECADI.探秘百米深坑上的长沙湘江欢乐城[EB/OL]. (2020-07-14)[2020-09-20]
https://www.sohu.com/a/410826968_305341?_trans0014_bdss_dklzxbpcgP3p:C
P=,2020-7-31.
[24] 吉林日报. 吉林北山防空洞改建四季雪场[EB/OL]. (2018-05-14)[2020-09-
20]. https://mp.weixin.qq.com/s/WbJSXeLlsMNhJ2CEuLhTMg.
[25] 李积权. 城市建筑生态位原理探析及其生态位策略研究——日本东京中城
规划设计案例分析[J]. 城市发展研究,2012,19(08):28-35.
[26] 陈喆. 国外可持续建筑的实践分野[J]. 工业建筑,2004(01):79-81.
[27] ]Annette R. Hofmann. Bringing the Alps to the City: Early Indoor Winter Sports
Events in the Modern City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Sport, 2012, 29(14).77.
[28] Inga Urbonaitė. Integration of Indoor Ski Slopes into the Urban Recreation
System[J]. Mokslas: Lietuvos Ateitis,2011,2(3).32.
[29] 张丽君. 生态建筑设计策略研究[D]. 天津大学,2003.
[30] Frey U J, Cox M. Building a diagnostic ontology of social-ecological system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Commons, 2015,9(2).
[31]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Olympic Games Guide on Sustainability .[EB
/OL]. [2018-10-10]. https://www.Olympic.org/sustainability.

- 84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32] Alpincenter Hamburg-Wittenburg. Alpincenter Bottrop macht aus Sonne Schnee


[EB/OL]. (2013-07-14)[2020-09-20].https://www.lifepr.de/pressemitteilung/alp
incenter-hamburg-wittenburg/alpincenter-Bottrop-macht-aus-Sonne/245726.
[33] 陈华, 邹同华. 室内人工滑雪场设计与节能[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1(03): 15-
17.
[34] Costanza R,Alperovitz G,Daly H,et al.Building a Sustainable and Desirable
Economy-in-Society-in-Nature[M].ANU E Press, 2013.
[35] 谷海东. 滑雪馆建筑节能热工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1.
[36] 海诺恩格尔. 结构体系与建筑造型. 林昌明,罗时炜译.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37]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JGJ 26-9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S].北京: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17.
[38] 基准方中. 成都万达茂娱雪乐园结构设计亮点[EB/OL]. (2018-06-09)[2020-
09-10]. https://mp.weixin.qq.com/s/QdK-oN9YZqpmpdAbAOfzsQ.
[39]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 北京: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33.
[40] McGill.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ski resort operations and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D]. Cambridge: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8.
[41] Geraint John,Kit Campbell. Swimming Pools and Ice Rinks,Elsevier Science Ltd,
England,2003.
[42] Nurdil E, Hamdi T. Analysis of annual heating and cooling energy requirements
for office buildings in different climates in Turkey[J].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08(40): 763-773.
[43] David Gilbert, Simon Hudson. Tourism demand constraints-A skiing participation.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0:34-38.
[44] THAD 清华建筑设计院. 株洲云龙冰雪乐园滑雪馆建筑创作与实践[EB/OL].
(2016-06-29)[2020-09-20].https://mp.weixin.qq.com/s/ojxYvfZgw D0jnTUI-
qjpw.
[45] 岳兵. 新形势下的体育娱乐综合体设计[EB/OL]. (2020-05-09)[2020-08-20].
https://mp.weixin.qq.com/s/pvFtofPRBjtVKYyvg9G0ug.
[46] 滑雪屋. 全国雪场攻略——成都融创雪世界[EB/OL]. (2020-08-12)[2020-
08-20]. https://mp.weixin.qq.com/s/PlOqIpDIUCeslXsOvyoDJQ.
[47] 溧水产业集团. 工程院院士领衔设计国家冰雪极限运动训练基地项目有序

- 85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进行[EB/OL]. (2020-06-12)[2020-08-20]. https://mp.weixin.qq.com/s/blo1z1-


492aStae-m9_o7nw.
[48] 王飞. 寒地建筑形态自组织适寒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
[49] 林煜涛. 体验式消费背景下的运动主题商业中心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
2016.
[50] 卢耀星. 速滑馆建筑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
[51] 邱仙荣. 超大型室内滑雪场项目钢结构技术创新与实践[C]. 第二届大跨空
间结构技术交流会.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9:59.
[52] Ski Dubai.Sustainability facts[EB/OL]. (2020-04-08)[2020-08-23]. https://www.
skidxb.com/sustainability.
[53] Margaret J. Daniels.Central place theory and sport tourism impact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7 (2).55.
[54] 高军. 建筑空间热分层理论及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55] 陆诗亮,李磊,解文龙,骆肇阳.国际奥委会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冬奥会冰雪体
育场馆设计研究[J]. 建筑学报,2019(01):13-18.
[56] 铭 星 冰 雪 . 世 界 第 三 大 室 内 滑 雪 场 : 广 州 融 创 雪 世 界 盛 大 开 业 [EB/OL].
(2019-06-17)[2020-10-20]. https://mp.weixin.qq.com/s/giBwgJ_HqsY4CVcui
mevug.
[57] 梅季魁. 大跨建筑结构构思与结构选型[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15-17.
[58] 冷冬梅,李洪求,谢龙宝,等. 哈尔滨万达滑雪场结构设计关键技术研究[J].
建筑结构,2018,48(23):72-78.
[59] 吴耀辉,朱鸣,秦杰,李素超.哈尔滨万达茂室内滑雪场雪道基层抗滑移能力及
破坏模式研究[J].建筑技术,2016,47(12):1137-1140.
[60] 中国绝热节能材料协. 常见保温材料概述及导热系数[EB/OL]. (2019-06-17)
[2020-10-20]. https://mp.weixin.qq.com/s/MTolB62XUKGHfkM-B7KQag.
[61] Lewandowski W M , Lewandowska-Iwaniak W. The external walls of a passive
building:A classification and description of their thermal and optical properties[J].
Energy & Buildings, 2014, 69(feb.):93-102.
[62] Katayama M . Indoor skiing ground facilities having lighting fixtures[J]. 2002.56.
[63] 黄珂. 室内滑雪乐园的设计创新研究[J].低碳世界,2016(26):275-276.
[64] 刘波,刘薇. BIM 在国内建筑业领域的应用现状与障碍研究[J]. 建筑经济,
2015,36(09):20-23.

- 86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65] 过俊.BIM 在国内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典型应用[J]. 建筑技艺,2011(Z1):95-99.


[66]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Olympic agenda2020[EB/OL].(2018-10-10)
[2020-04-23]. http://www.olympic.org/olym pic-agenda-2020.
[67] 刘向阳,冷冬梅. 汗水化成纷飞雪,笑语凝成天籁琴——哈尔滨万达滑雪场结
构设计九大难点[J]. 建筑与文化,2017(07):26-28.
[68] 英格伯格·弗拉格等.托马斯·赫尔佐格.建筑·技术[M].李保峰译.北京: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21.
[69] 张瑞林.我国冰雪体育产业商业模式建构与产业结构优化[J]. 体育科学,2016,
36(05):18-23.
[70] 吴耀辉,朱鸣,秦杰,等.哈尔滨万达茂室内滑雪场雪道基层抗滑移能力及破
坏模式研究[J]. 建筑技术,2016,47(12):1137-1140.
[71] 全禹. 寒地冰雪主题公园设计策略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
[72] Les 3 Vallees Tourist Office.Les 3 Vallees[EB/OL]. (2020-04-07)[2020-04-23].
https://www.les3vallees.com/en/ski-rea/3-vallees-dna/.
[73] Inga Urbonaitė. Integration of Indoor Ski Slopes into the Urban Recreation
System[J]. 2011, 2(3):73-79.
[74] UTA,Mustafa I. Impacts of some building passive design parameters on heating
demand for a cold region[J].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06, 41:1742-1754.
[75] 伍斌. 室内滑雪场发展现状及运营服务分析[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7-11.
[76] 李莹莹. 多功能运营视角下的体育馆电气系统及其空间布局研究[D]. 哈尔
滨工业大学,2017.
[77] 王淼.体育产业视角下的室内滑雪场功能综合化设计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
学,2018.
[78] Inga Urbonaitė. Integration of Indoor Ski Slopes into the Urban Recreation
System[J]. Mokslas: Lietuvos Ateitis,2011,2(3).
[79] 王嘉. 冬奥背景下的冰雪旅游城市建设发展策略研究[D]. 大连理工大学,
2018.
[80] 伦纳德 R 贝奇曼.整合建筑—建筑学的系统要素[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社,2005.106-111.
[81] 伍斌,魏庆华,孙承华. 中国滑雪产业发展报告(2018)[M]. 北京:社会科学
文献出版社,2018:21-23.
[82] 韩培. 基于生物气候适应性的寒地建筑适寒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

- 87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6.
[83] Anıl Çamcı, Rob Hamilton. Audio-first VR: New perspectives on musical
experiences in virtual environments[J]. 2020, 49(1):1-7.
[84] Le-Min Zhang, Ruo-Xi Zhang, Tay-Sheng Jeng, et al. Cityscape protection using
VR and eye tracking technology. 2019, 64.
[85] 梁斌. 基于可持续思想的寒地建筑应变设计策略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
[86] 杜爽,张葵,庄惟敏.室内滑雪馆设计[J].建筑学报,2005(06):41-43.
[87] 杨建华,李巧芸,林静.媒体建筑的源起及其特征探析[J].时代建筑,2019(02):36-
40.
[88] 刘柳. 重庆融创茂“雪世界”最新建设情况[EB/OL]. (2020-01-13)[2020-10-
20]. https://mp.weixin.qq.com/s/_AgLHSRpQ0ck58g5MT3wIQ.

- 88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附录 1 当代国外室内滑雪场案例汇总

地区 序号 滑雪场名称 国家 开业 建筑面积 照片
时间 (平方米)
1 雪宫 奥地利 1927 约 3000
(Schneepalast)

2 Madrid Snow 西班牙 - 18000


Zone

3 Hill Factore 英国 2007 13000

4 The Snow Centre 英国 - -

欧洲 5 Snozone 英国 - -

6 Snow Factor 英国 - 约 3000

7 Chill Factor 英国 - -

8 Snow Arena 立陶宛 2011 约 35000

9 SnowHall 法国 2005 20000

- 89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附录一(续表)
地区 序号 滑雪场名称 国家 开业 建筑面积 照片
时间 (平方米)
10 SnowWorld(Land 荷兰 2001 35000
graaf)

11 Snow World 荷兰 - -
(Zoetermeer)

12 Snowplanet 荷兰 - -

13 De Uithof 荷兰 - 约 30000

欧洲 14 Skidôme 荷兰 - -
(Rucphen)

15 Skidôme 荷兰 2005 26000


(Terneuzen)

16 Montana 荷兰 - 7000
Snowcenter

17 AlpinCenter 德国 2001 约 30000

18 Snej.com 俄罗斯 2007 24000

- 90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附录一(续表)
地区 序号 滑雪场名称 国家 开业 建筑面积 照片
时间 (平方米)
19 Lørenskog 挪威 2019 36000

20 Ice Mountain 比利时 1999 约 10000

21 Snow Valley 比利时 - -

欧洲 22 Aspen 比利时 - 约 15000

23 Skidome 丹麦 拟建 约 70000

24 Ski Lane 法国 拟建 约 45000

25 Skipark 360° 瑞典 拟建 70000

北美 26 SkiDome 美国 2013 17000


27 Big Snow 美国 2020 16000

- 91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附录一(续表)
地区 序号 滑雪场名称 国家 开业 建筑面积 照片
时间 (平方米)
亚洲 28 Ski Dubai 阿拉伯 2005 22500
联合酋
长国
非洲 29 Ski Egypt 埃及 2017 18000

澳洲 30 Snowplanet 新西兰 2012 -

- 92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附录 2 当代国内室内滑雪场案例汇总

地区 序 省份 室内滑雪场名 开业时 建筑面积 照片 状态


号 称 间 (㎡)
东北 1 黑龙 哈尔滨融创雪 2017 80000 开业
江 世界

2 吉林 吉林北山四季 2019 26000 开业


越野滑雪场

3 辽宁 辽宁冠翔冰雪 2014 - 开业
大世界

4 内蒙 达永山滑雪馆 2005 15000 开业


5 内蒙 包头滑雪馆 2017 72200 拟建


西南 6 四川 成都融创雪世 2020 80800 开业


7 重庆 重庆融创雪世 2020 30000 开业


8 重庆 重庆际华园滑 2018 22000 开业


雪馆

9 贵州 遵义思达欢乐 2017 20000 开业


谷室内滑雪场

- 93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附录二(续表)
地区 序 省份 室内滑雪场名 开业时 建筑面积 照片 状态
号 称 间 (㎡)
西南 10 贵州 荔波冰雪水世 2017 12000 开业
界主题乐园室
内滑雪场
11 昆明 昆明融创雪世 2019 30000 开业

华东 12 上海 银七星室内滑 2017 3000 开业


雪场 (重新
开业)
13 上海 临港冰雪世界 2022 90000 在建

14 浙江 乔波冰雪世界 2009 20000 开业


(绍兴)

15 浙江 文成天鹅堡滑 2014 12000 开业


雪场

16 浙江 青田乐园室内 2016 15000 开业


滑雪场

17 浙江 奇特冰雪世界 2020 35000 开业

18 浙江 天台山四季冰 2020 19000 在建


雪主题乐园

- 94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附录二(续表)
地区 序 省份 室内滑雪场名 开业时 建筑面积 照片 状态
号 称 间 (㎡)
华东 19 浙江 杭州融创雪世 - - 拟建

20 江苏 无锡融创万达 2019 17500 开业


雪乐园

21 安徽 马鞍山启迪乔 2017 20000 开业


波冰雪世界

华北 22 北京 北京乔波冰雪 2005 20000 开业


世界

23 河北 邯郸市四季滑 2016 10000 开业


雪馆

24 河北 西部长青室内 2017 14000 开业


冰雪馆

25 河南 伏牛山四季冰 2009 8000 开业


雪乐园

华南 26 广东 广州融创雪世 2019 75000 开业


27 广东 阿尔卑斯冰雪 2007 6100 开业


世界

- 95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附录二(续表)
地区 序 省份 室内滑雪场名 开业时 建筑面积 照片 状态
号 称 间 (㎡)
华中 28 湖南 湘江欢乐城欢 2020 30000 开业
乐雪域

29 湖南 长沙瑞翔冰雪 2011 13000 开业


世界

30 湖南 株洲云龙冰雪 2018 73500 拟建


乐园

31 湖北 武汉融创雪世 - 21000 拟建

西北 32 陕西 西安融创雪世 2022 57800 在建


- 96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一)发表的学术论文

[1] 费腾,汪鑫,刘鹏跃. 生态位视域下室内滑雪场设计策略研究——以融创哈尔


滨娱雪乐园为例[J]. 工业建筑,2020(50):120-124.

- 97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权限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此处所提交的学位论文《当代室内滑雪场空间设计研究》,是
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攻读学位期间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
成果,且学位论文中除已标注引用文献的部分外不包含他人完成或已发表的研究
成果。对本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
式注明。

作者签名: 日期:2020 年 12 月 18 日

学位论文使用权限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成果,知识产权归
属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位论文的使用权限如下:
(1)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研究生上交的学位论文,并
向国家图书馆报送学位论文;(2)学校可以将学位论文部分或全部内容编入有关
数据库进行检索和提供相应阅览服务;(3)研究生毕业后发表与此学位论文研究
成果相关的学术论文和其他成果时,应征得导师同意,且第一署名单位为哈尔滨工
业大学。
保密论文在保密期内遵守有关保密规定,解密后适用于此使用权限规定。
本人知悉学位论文的使用权限,并将遵守有关规定。

作者签名: 日期:2020 年 12 月 18 日

导师签名: 日期:2020 年 12 月 18 日

- 98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致谢

两年半的硕士研究生生活匆匆走过,回首过去,论文的写作过程虽然经历了不
少波折,但如今也终要画上一个还算圆满的句号。由于疫情的原因,2020 年的上
半年只能居家学习与写作,在见不到老师和同学独自探索的日子,更加体会到了设
计院学习生活的珍贵也感受到了即将离别的不舍。在此,我想对于这一路上伴我同
行的人们表达我最真挚的感谢,感谢这一路的无私帮助与支持鼓励,促使我不断成
长。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费腾老师,从论文选题到提纲的完善再到最终的写作,
您在每一个关键节点不厌其烦的提醒与督促,每一次论文修改的耐心与细致,每一
次遇到挫折后的安慰与建议,都使我受教颇丰,指引着我在求学之路上踏实前行。
感谢梅洪元老师,您对于设计独到的见解与敏锐的目光都让我对建筑有了更
加深刻的理解。创作研究院优良的学术风气与顶尖的学习资源都离不开您的努力
构筑,为了让学生得到最好的教育,您永远对我们敞开心扉,毫无保留的传授您宝
贵的人生经验与处世智慧,在这里由衷的感恩您的谆谆教诲。感谢陈剑飞老师,是
您在学术上一丝不苟的态度让我的硕士论文不断完善,因为您耐心的批改与不断
地督促,才能让我在学术研究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此外,还要感谢张宇老师、叶
洋老师以及韩培老师,感谢您们对我硕士学习期间的悉心教导。感谢论文答辩组的
李玲玲、白小鹏、黄锰、刘莹、陈旸、董健菲老师以及盲审老师针对论文的不足给
出的修改建议。
感谢 18 级的同窗们一路以来的相互陪伴,感谢创研学长、学姐们的照顾与鼓
励,让我在创研这个集体里不断成长。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爸爸妈妈,是你们对我
的爱与支持才能让我健康成长,不畏远方。
谨以此文献给所有陪伴我帮助我的人们,特此致谢。

汪鑫
2020 年 12 月 创作研究院

- 99 -

You might also like